领导交流发言材料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1 16:22:37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篇1

党员领导干部学习四中全会精神研讨交流发言材料

按照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的有关要求,我认真学习了四中全会精神,通过读原文、悟原理,更加加深了我对四中全会精神的理解,坚定了加强党的制度建设、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信心。下面,结合自己的学习感受,与大家作以交流,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四中全会,释放了制度建设的新信号。四中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用一次中央全会专门研究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问题并作出决定,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回看5000余字四中全会公报中,提高“制度”77次,“人民”52次,“治理”41次,“完善”41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4次……这些关键词充分体现了这次全会的核心要点,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发展画卷——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必须认真落实全会关于加强制度建设的要求,在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上下功夫,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四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制度建设陈果。

全会强调,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包括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等13个方面。这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是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一次科学、系统、客观的全面总结,全面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制度体系的优越性,也标志着我们党对于国家制度结构和体系功能的认识不断深化。这些显著优势,就是我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篇2

“对党绝对忠诚”是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首要政治品格,做到“两个维护”是共产党人必须遵守的政治规矩。静下心来学原文、读原著,认真研读和深入思考,更加坚定了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的政治自觉,更加坚定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市委的工作部署下,实现北票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听党话、跟党走,把自己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像珍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党的形象,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真诚,也是至高无上的忠诚,是对党最朴素的初心。

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始终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维护核心,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心中有党,对党忠诚,始终做到“两个维护”,才能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始终不忘我们党出发时的路,不背离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坚守绝对忠诚,做到“两个维护”,必须大力弘扬真抓实干作风,不仅要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还要做落实上的“行动派”。

二、对照“坚守绝对忠诚,做到两个维护”检视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政治理论水平还不够高。因忙于业务工作而没有自觉和系统的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系列讲话精神,导致自己的政治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理论思想水平还不够高。由于自己理论学习不到位,自身修养不高,不能很好的加强党性锻炼、提升人生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

(二)共产党员意识还不够强。在政治思想上共产党员的意识有所弱化,尤其是对党和国家的一些重要方针政策关心关注的不够,也没有认真学习领会,导致政治素质不够高,缺乏政治敏锐性,不善于用政治的头脑思考问题,特别是在工作中,看问题和做工作有时有些片面,没能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不利于自身工作的提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时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降低对自己的标杆尺度,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还不能时时刻刻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三)宗旨意识树得不牢固。反思工作发现,想的最多的是上级能不能通过、领导满不满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不知不觉向后移了位。这就逐渐产生了官本位思想,滋生了自我满足、自我感觉良好的情绪,导致做事情、想问题没有充分考虑群众利益,换位思考不够,无形中与群众拉开了距离。

(四)对不良风气抵制不力。虽然不存在借喜庆之机大操大办的敛财行为,但是对身边亲友、同学、同事操办乔迁新居、老人过寿、子女升学等行为不但不制止,还碍于面子和人情捧场参加,认为不去显得不合群、不近人情。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不良风气的滋生蔓延。实际上就是自我约束不严,对社会不良风气抵制不力。

(五)执行工作纪律还不够严。在贯彻落实工作纪律上没有做到令行禁止,有时打了折扣、搞了变通。参加组织生活不够积极,往往自我批评多,在开展批评方面考虑情面多一些、原则性不够强。

三、下步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篇3

一、在学习上身体力行科学发展观

(一)学习是一种理想追求。“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是古人学习的追求。 “凤凰涅槃”的故事给人的启示是,在知识上要不断吐故纳新,才能“浴火重生”。《我的高考1977》讲述了经过十年浩劫的知青,始终没有放弃理想追求的感人事迹。《中国人在纽约》有一句精彩的台词:如果你爱他,就把他送到纽约,因为那是天堂。之所以是“天堂”,有一点可以肯定,是因为那里有良好的学习、创业环境。千千万万的中国留学生一边在餐厅打工,一边努力学习,终成学业、终圆梦想。我在美国进修时也感受到了这种氛围,无论是地铁,还是在公园、在餐厅,没有大声的喧哗,只有如饥似渴的学习场景。共产党人把学习作为理想追求的也是比比皆是,恩格斯45岁时学微积分,同志晚年自学英语,总理每天都坚持上网学习。作为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地学习,思想才不缺灵气,讲话才不缺底气,行动才不缺朝气,工作才不缺锐气; 作为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胸怀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的信念。

(二)学习是一种政治责任。共产党人最大的党性就是讲政治。当前,讲政治首先在于深刻领会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我们开始骑自行车可能有这样的体会,骑快了容易摔倒,骑慢了也容易摔倒。中国的发展也是如此。发展是硬道理。正是因为发展,我们才有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外汇储备雄居世界第一的奇迹;正是因为发展,我们才有举办奥运、太空漫步的喜悦;正是因为发展,我们才有战胜洪灾、冰冻灾害、汶川大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的胜利;正是因为发展,我们才有G20峰会上强大的“中国声音”。科学发展是真道理。不讲发展的发展观,不是科学的发展;把发展等同于GDP的发展,不是科学的发展;把“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立起来的发展,也不是科学的发展。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开篇就写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在中国,以人为本的思想自古有之。从《尚书》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到贾谊的“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到黄宗羲的“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都要求顺民之意,从民之欲,恤民之苦,惜民之力。有人说,封建社会是吃人,“五四”运动是立人,新中国是解放人,改革开放是开发人。这几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大家可能都有切身的感受,包括八个统筹以及惠及老百姓政策等,都体现了为人民发展、靠人民发展、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为本的观念、发展的观念。老百姓普遍反映:“种田不交税,上学不缴费,医疗有保险,和谐好社会。”我们要认识到,以人为本的“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社会的人,包括生命、人权和尊严;以人为本的“人”,不是客体,而是主体,不是被同情、被关爱和被救济的对象,而是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决定力量;以人为本的“人”,是发展的主体,而不是自然的主宰;以人为本的“本”,不是事物的本原或主体,而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论述,最大的特点是提出了怎样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方法,即统筹兼顾方法。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历来重视方法和方法论的研究。1956年,写了《论十大关系》,为了写这篇文章,33天基本没有出房间,醒了就开座谈会,33天请了各省各部委的同志们开座谈会。前几年,专家们估计,《论十大关系》的价值至少要管100年以上。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五大统筹,现在讲到了八个统筹。上次,我在村里调研,老百姓说,以前赶集要穿雨靴,现在出门就是水泥路。应该说这就是统筹兼顾带来的变化。我们在实践过程中只有采取统筹兼顾的方法才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比如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为本”这两大原则时,应该以互为前提和条件达到统筹兼顾;在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时,应该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把社会建设摆在更突出的地位,也就是说,应该研究对立面的互补、结合、矛盾缓解等各种方法达到统筹兼顾。这不仅是一门科学学问,也是一门领导艺术,更是我们执政能力的体现。

(三)学习是一种发展智慧。有人说,学习是明天的生产力。我认为,学习更是一种发展智慧。这种智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要不要科学发展。这是一个认识问题。实践证明,盲目的发展、片面的发展、不科学的发展,都需要我们付出沉重的发展成本。发展成本既包括经济成本,也包括执政成本和社会成本。英国冒险家皮尤曾在北极零下1.8摄氏度的水中游完1公里,成为在北极游泳的第一人。他认为“这次游泳既是胜利,也是悲剧”,因为“北极竟已暖到可让人游泳”的程度。英国伦敦烟雾事件5天死亡4000人,这是过重追求经济效益、不顾环境效益的泣血教训;山西矿难不断,省长辞职、临汾市委书记一直空缺,这是“带血GDP”所造成的恶果;孟连事件、“周老虎”事件等都是群众观点淡薄、作风不优、处置应急方法简单、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不强的具体表现。特别是三鹿奶粉事件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引发了食品安全的“地震”。有人苦笑:“早上喝一杯三聚氰胺的奶粉,中午吃一点避孕药长大的泥鳅。”也有人讽刺:“每天喝一杯牛奶,毁掉一个民族。”从这些事例可以看出,走科学发展之路是我们的唯一选择。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篇4

第一,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增强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的政治自觉。

就是要通过此次党史学习活动,教育引导全党从党的非凡历程中领会马克思主义是如何深刻改变中国、改变世界的,感悟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深化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的认识,特别是要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进程,深刻学习领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二,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

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

第三,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本色。

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把14亿中国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第四,进一步总结党的历史经验,不断提高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水平。

就是要教育引导全党通过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着眼于解决党的建设的现实问题,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第五,进一步发扬革命精神,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昂扬精神。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篇5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7.01.051

Discuss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Materials Professional English Teaching Reform

GUO Rui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Hubei University of Automobile Technology, Shiyan, Hubei 442002)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zed of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our university and based on the opinion that the ESP teaching should combine using with learning perfectl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velop a new teaching model for ESP courses and provide several teaching methodologies for reference. It also discussed the obstructing factors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teaching model and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ESP; new teaching model; countermeasure

0 前言

目前S着中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及我国工程教育正式加入《华盛顿协议》,社会对具有专业英语能力、创造力和专业知识素养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类人才在市场经济竞争和人才跨国流动中也更具有优势。因此,如何转变现有单一化课堂模式,培养具有英语交际能力的高素质、有能力参与国际化技术竞争的人才,才是新形势下的挑战和目标。在专业英语课堂上,师生同为教学主体,发挥好主体优势,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活动,更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笔者将从ESP定义与特点出发,结合国外英语教学法交流和我校实际教学现状,探索更符合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1 专门用途英语特点及教学现状

为了区分专门用途英语与通用英语的区别,我们有必要了解专门用途英语的定义。专门用途英语即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or ESP)是1970年出现的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Strevens对于ESP的定义是:“和学校里的通用英语不一样,专门用途英语课程的目的和内容是由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实际需求所决定的。”①目前,学界认为Dudley-Evans 和 St. John对ESP的修订定义更为主流和宽松,他们把ESP学习对象扩大到初学者,把ESP教学重点放在学科中的语言交流能力而非内容。也就是说,ESP的教学核心是特定专业或行业领域里使用的语言,如词汇和句法、语篇和体裁,尤其是这个领域里的学术交际技能和策略。②③

教育部在2016版《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提到: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培养中,应特别重视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④尽管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要性一再被强调,但是在各高校仍普遍采用的主流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是“翻译+阅读”,很少涉及囊括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能力的全面训练,更谈不上达到使用英语进行有效交际的教学目标。⑤

目前,我校材料成型专业英语为专业必修课,教学班人数常为80~100人,班级容量大、教学主体庞大,非母语教学课程,为管理和控制教学秩序,这必然驱使教师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老师满堂灌词汇和语法,学生整堂课拍照笔记。这将重新回到课堂教学主体单一化、教学结构模式化、教学目标和教学组织形式单一化、教学方式静态化和教学与生活割裂的局面。以上的教学模式剥离了学生思维与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割裂了语言学习与学生的体验、兴趣和价值观的联系,学生变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意愿。因此,转变传统教学理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2 ESP教学新模式改革理论与方法

2.1 新教学模式设计的理论依据

在语言教学课堂上,师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其教学模式应是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有机结合。这种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设计基于Hutchinson有关学习的基本原则和Williams的语言教学心理的理论基础。⑥⑦Hutchinson认为学习是一个发展、思考和积极的过程,并且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过程有赖于学生的决策,更重要的是学习还是一种情感经历,因此要求教师尽量使教学活动丰富多样、生动有趣,从而降低学生学习中的负面情感因素。Williams语言教学心理中提出建构主义、社会交互和人本主义理论,这些理论均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个人和社会属性:学习的内容要体现学习者在知识、智力、情感和个性等方面的要求,与生活和学习息息相关;学习方式要有自身知识的递进和思考,与周围环境和人物产生交往与互动。并进一步强调“学”和“用”的有机结合,“用”是“学”的目的,也是“学”的手段,提倡学习者在交往中全面提高内在素质。

2.2 新教学模式设计的具体形式

新教学模式包括教师与学生两个教学主体和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两个方面,其中生生互动指的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与生生互动教学活动环节均设计听、说、读、写、译等几个方面的综合应用能力。为更好发挥生生互动的效果,课堂内容设计上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则分别以组织、引导、激励、评估和参与者等不同身份融入到教学中。下面将着重探讨三种形式的课堂互动模式:

(1)信息输入为前提,任务驱动为目标。对于首次接触专业英语的学习者来说,他们已经具备相关专业知识,但对于专业英语课程来说,学生们首先面对的难题是多数在日常英语中未曾涉猎的专业词汇,而材料类专业英语包含金属材料组织与性能表征、材料成形及其热处理及材料加工与表面处理等方面。因此,教师需要进行相应的课堂设计,如问答、观看专业相关录像片段、观看相关讲座和看图片等形式,激发学生认知词汇、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并较好衔接学生已有知识,使现有知识和所学知识有机联系在一起。为加强知识输入效果和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在课堂教学设计上设置以输入知识为载体的专业任务,充分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多方面知识运用能力。该方法以“交易”为例,根据班级容量可以将学生分为3~4小组,每组从“原材料交易”、“加工设备交易”、“技术转让”等主题中选择一个并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如“原材料铝交易”,一组学生扮演原材料供应商,一组学生扮演原材料采购专员,教师给供应商组不同铝材型号,并对应提供采购组不同铝材产品,分配完任务后,两组学生之间需要在限定时间内进行交流,最终完成原材料交易。在这个教学设计中,学生需要根据已学专业知识推断不同型材的应用范围,进而用英语提供给对方不同型材原材料的组织性能、加工工艺、成本及适用范围等参数,学生在交流中掌握了材料各项参数的表达方法,完成了从知识输入到掌握消化后知识输出的递进,感受了专业知识领域的信息交流,激发了学生参与和学习的欲望。

(2)分级分层教学,个性化风采展示。历年《教学大纲》中都对学生所要达到的不同等级目标进行了定义,并且多种理论均认为应消除负面学习情绪,进行鼓励式教学,因此新模式教学设计中针对学生不同能力层次,进行因材施教,定制个性化展示方案,鼓励学生完成新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比如定期进行学生风采展示,教师针对英语基础一般的学生,根据其兴趣挑选一定难度的文献资料给与学生,引导学生用学过的同义词和结构替代资料内难点部分,由学生于课余时间整理资料完成PPT制作后进行课堂讲座展示。讲座前学生将生词写在黑板上,简要介绍讲座内容,讲座结束后可以进行演讲人提问或者回答听众问题,教师则作为评估者进行相应指导教学。对于英语基础较好的学生,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汽车零部件展示厅,指导学生自己根据展厅内汽车零部件查阅相关的材质、加工方法及用途等信息,进行翻译和语言组织,形成完整解说词,进而带领班级其他同学进行英文导游解说。

(3)学以致用,实操训练验真知。知识学习的目标是知识的灵活运用,语言学习同样如此。语言的输入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信息交流是语言学习的目的。因此,专业英语的教学应达到使学生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信息和进行专业知识交流的目的,实现知识输入与输出的良性循环。比如对于材料类学生来说,材料组织与性能检测、材料加工成形及其模拟等方方面面都将涉及到各种设备和软件的使用,而大多数仪器设备说明书、软件操作界面均附带英文版,此时学生可以根据课程内所学习内容进行试翻译,进而比对中文版或者汉化版进行相应修正,检验自己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3 新模式制约因素及应对策略

新教学模式的实施对传统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这必然将制约新模式的快速发展。这些挑战主要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归纳起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和应对。

3.1 师资方面

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决定了该课程区别于通识教育的大学英语,一般认为同时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英语基础的教师是最佳授课教师人选。目前,我校专业英语课程也遵从该惯例,除商务、旅游等个别专业由专业英语教师授课外,其他工科学科基本为相关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对于该问题可从两方面进行解决:(1)针对工科学科专业英语教学教师,他们经过专业领域的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基础牢固但大多缺乏英语教学的方法。因此,可通过英语教学方面的培训进行改善。近年,我校积极推广国际合作项目,大批教师获得赴英英语教学培训的机会,这不但提高了教师们的英语教学水平,还提高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并且教师发展部门定期聘请外教授课的方式提高专业课程教师的英语教学能力;(2)应转变专业英语教师不能教授工科类专业英语课程的传统观念。专业英语教师并不一定最了解教学内容,但是学生对某个学科领域的知识了解可能比教师有过之而无不及,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推动课堂交流。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获得必要的专业领域内语言技能,实现专业领域内的交流和有效学习。

3.2 学生方面

作为课堂教学的另一个主体对象,课堂教学效果好坏与学生的参与度密不可分。然而,部分学生对于新教学模式的推广将带有抵触情绪,这是因为新模式将不再直接进行知识的灌输,如阅读专业英语文章后进行翻译练习等机械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对此,教师在课程导入前应该让学生明确语言学习的目的和学习的特点,语言的学习最终效果是达到以语言为工具达到专业领域内无障碍的知识获取与分享目的,并且其学习特点应是学习如何运用语言,这也有别于数理化课程的学习。

校级本科教学与改革项目 项目编号JX201605

注释

① Strevens. P. ESP after twenty years: A re-appraisal. M. Tickoo. ESP: State of the Art. Singapore: SEAMEO Regional Language Centre,1988.

② 蔡基刚.专业英语及其教材对我国高校ESP教学的影响.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2).

③ Dudley-Evans.T. & St. John. Developments in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④ 刘润清.关于英语教学大纲改革.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6).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篇6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中重要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之一,由金属材料工程、材料物理等二级学科专业英语组成。它是材料工程技术领域中一种普遍使用与推广的英语文体,要求语言表述客观严谨、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及系统性,往往揭示材料的制备与合成、组织结构和使用性能等最新动态,以实现该领域前沿科技信息的及时交流与共享,故灵活运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在国际合作和学术交流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常,将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特点概括为语法特点和词汇特点。前者体现在材料工程技术领域中相关概念、原理的表达或翻译和写作等语言表述时,强调内容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语言叙述准确规范、逻辑性和规范性强、精炼流畅。如第三人称语气和被动语态,力求对研究对象和过程客观准确描述;非谓语动词短语和名词化结构,如分词、动名词及动词不定式等可代替从句,简化结构,避免复杂主从复合长句;省略句和惯用句型等用于句子的精炼表达、准确陈述和严密推理。后者体现在专业英语词汇的组成、构词法和各种词汇缩略等,专业词汇一般包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相关的专业技术词汇、学科通用的半专业词汇和书面非专业词汇。专业技术词汇意义狭窄单一、专业性强,只在本专业范围内使用。其中,绝大部分专业词汇按构词法由常用词汇转化、合成、派生出来,如词根或词缀构成的合成词;半专业词汇词义繁多、用法灵活、形式多样,需在“英译汉”时注意词义的正确选择;非专业词汇严格表现专业内容、避免歧义。

二、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本校为例,该专业英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虽经多版次(2003、2006和2011版)修改仍存诸多问题:

1.专业英语课程设置时间不尽合理,与考研复习和求职面试有所冲突。学生在前期大学基础英语学习时,以CET-4或6为主要目标,少有专业英语相关知识积累,且课程一般设置在第六、七学期,总学时数相对较少(每学期16学时),学生对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较低,难以保证其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

2.教学内容枯燥、陈旧,难以及时捕捉科技前沿信息,对专业英语教师要求较高。教学参考书仅局限在少数国内高校出版的听说译写教材,其选择范围窄,教材内容多为单调叙述原理的表现形式且不易理解,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缺乏教学信息的适应性和实用性,同时专业教师需查阅大量SCI、EI和CPCI检索英文期刊来获取材料领域的前沿信息。

3.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单一,多采用翻译与阅读结合的教学方法。实际专业英语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或传统板书手段,以教师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需突破单一翻译或阅读与翻译结合的教学方法,增加学生听说读写综合实训环节,提高专业英语教学的趣味性。

4.课程考核环节不尽合理,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全面监管。本校采用专业基础课“五级分制”的闭卷考核方式,主要以结课考试成绩来确定该课程的最终考核成绩,往往忽视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难达到客观反映专业英语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

鉴于上述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故现阶段对专业英语教学方法或实践环节的改革就显得十分必要。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目的为指导学生阅读和撰写材料科学领域的英文文献和科技论文,并能通过学术交流走向国际舞台。因此,在专业英语教学改革过程中,应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专业英语特点、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知识结构等特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并凭借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摆脱所选教材束缚和界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教学方法改革就是突破单以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方法,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分组讨论、自主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并利用模拟国际会议的情境式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语言交流与表达能力。

1.分组讨论模式。该模式用于口语教学,以3~5人为一个Group,分派不同Topic(如:Progress in Carbon Nanotube),内部成员经英语交流与讨论后形成整理材料,进行Oral Presentation报告。

2.自主教学模式。该模式用于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外的专业英语教学环节,即适当安排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教学活动,其实施方法则按照课程教学计划将可控性强的学习内容指定给某位同学,准备一段时间后进行自主授课教学,课后教师给予评价与建议,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3.情境式教学模式。该模式是在前两种模式基础上的升级版教学模式,对学生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全面展示International Conference的基本流程和应该如何准备会议,且能通过模拟口头报告形式改善口语活动质量。

四、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水平实施策略的探讨

欲全面提高专业英语教学水平,在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需采取如下策略:

1.明确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培养目标,教与学双方重视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教学培养目标即以材料专业知识的课堂教学为依托,培养学生使用英语工具学习专业知识,熟练阅读本专业的英语科技文献,并锻炼论文撰写及学术交流的能力。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提高自身能力同时,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大量搜集该领域前沿信息,如综述文章、专著节选、期刊论文等。学生应正确认识学习专业英语的现实意义,充分利用英语角、模拟国际会议等“第二课堂”活动,调动学习积极性。

2.听、说、读、写、译等多方面提高教学质量和综合运用能力。合理安排听说读写各环节的教学进度和授课时间分配,结合单一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互动式教学来提高学生听说能力,自主式教学来提高学生读写能力,任务式教学来提高学生对科技文献的翻译能力,以上教学方式形成有机整体,在实际教学中穿插结合,达到良好教学效果。

3.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前沿课题信息捕获。以科研训练环节为契机,鼓励学生搜集并阅读毕业论文(设计)研究方向相关的英语论文,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4.注重国际会议和日常口语交流训练。结合情境式教学方法和分组讨论,采用视频教学和模拟实践联合方式,加强国际交流口语训练,从根本上增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五、结束语

上述为针对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英语教学现状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实施明确教学目标,灵活教学模式,重视科研实践,强化语言交流等策略,增强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提高专业英语的教学实效,满足现阶段材料工程领域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篇7

一、交换生的外语课程资源价值

合理开发和积极利用课程资源是有效实施外语课程的重要保证,[1]41资源开发能力也越发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尺。[2]课程资源一般指课程要素的来源以及实施课程的必要而直接的条件。以资源的功能特点为标准,可以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课程资源作用于课堂并能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比如知识与技能、生活经历与情感体验、活动方式与方法、世界观与价值观等。条件性课程资源作用于课程但不构成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程的实施范围和水平,如人力、物力、时间、场地、媒介、环境以及课程主体对于课程的认识状况等因素。具体到语言教学,外语课程资源则包括外语材料以及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其他教学材料、支持系统和教学环境,其中的外语教学材料可归为素材性资源,支持系统与教学环境则归为条件性资源。交换生作为人的存在,可以协助外语教师构建丰富多彩的外语教学材料和语言环境,他们的语言能力、知识结构、文化经历、情感体验均可转变为宝贵的课程资源。

素材与条件的资源功能划分为外语教学过程分析提供了良好的框架。外语学习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而学会外语则需要一定的语言素材和条件。对此,王初明有一段精辟的描述,其核心意思是:外语是在交际需求的驱动下,在真实语境的体验里,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在积极情感的配合下,通过长期大量的语言接触学会的。[3]这一外语学习过程观融合了语言学习的素材与条件等资源要素,为我们开发交换生的课程资源提供了一条宏观思路。也就是说,通过具体的开发策略与方法,可以借助于交换生来设计更丰富的交际活动,建构更加真实的外语使用情境,创设和谐融洽的情感氛围,拓宽外语素材的来源及其语料真实性和文化丰富性,从而充分发挥交换生作为课程资源的素材功能与条件功能。据此可以认为,交换生作为不同国家学校教育交流的重要形式和参与者,其在外语学科教学中具有重要的课程资源价值。

二、交换生外语课程资源的开发策略

“策略”一词有宏观、微观两个理解视角。宏观的策略指实现目标的方案、计划、方针,微观的策略则指具体的实现目标的方式、方法、技艺。因此,对交换生资源开发策略的探讨主要应涉及两个方面:1.宏观的总体思路和原则;2.宏观策略指导下具体的开发方法。总体的思路、原则相对稳定,具有理念导向作用;具体做法则可多种多样,只要符合总体的原则,能够产生积极的效用,均可根据教学需求放手取用。宏观开发策略就是:积极利用交换生来创设真实交际需求与情境,构建积极的外语学习体验,提供真实、丰富、多元的学习材料,从而优化学生的外语学习过程,提高教学的实效。

在宏观策略的指导下,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方式将交换生融入外语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他们的语言知识和文化体验来提升教学的实效。由于具体学校的教学环境与交换生的构成呈现出独特性和多样性,设计具体的开发策略需要外语教师对现实条件进行全面审慎的考量。下文笔者以江苏南部某重点高中为例,描述该校在英语课程中开发交换生资源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以供参考。

(一)交换生资源概况与开发思路

交换生项目在该校已经开展了近8年,交换生数量从原来的2名逐年上升到2011至2012学年的15名。2013至2014学年交换生数量维持在15名,其中12名以英语为母语,来自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其余的来自法、意、泰等国,也基本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进行交流。他们将在该校学习10个月,寄住在该校学生家里。除了参加固定时段的中文课程,他们被编入高一年级常规教学班级随班就读,每个班级均拥有一名以英语为母语者。对于交换生资源的开发主要从两个维度考虑:1.开发主体:学校、教师、学生;2.开发时空:课堂内、课堂外。两个维度相互交叉,构成不同的开发领域,如学校组织交换生在课外开展英语角活动,教师安排交换生进行口语微格教学活动等。不同活动的展开需要全面考虑课程条件,具体操作时以实用、有效、简便为原则。

(二)交换生资源开发活动举例

在实用、有效、简便的原则下,英语教师组织具体的活动来发挥交换生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下面举例说明实际工作中使用过的且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

1.课外讲座

邀请交换生围绕某一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讲座,给学生提供鲜活的语言输入和话题知识。在组织时需要注意话题的选定、前期的宣传、会场的安排、后期的效果跟踪。该校曾以圣诞节为契机,邀请欧美的交换生就圣诞节的历史渊源、风俗习惯以及背后的价值观念进行一次面向全校的讲座活动。这次讲座一方面旨在创设更加丰富的语言学习环境,加强文化理解,另一方面则针对当下国内西方节日流行、过度商业化的弊病,通过西方学生现身说法,还原圣诞节团聚、感恩、奉献等本真元素。前期组织学生进行海报设计,做好讲座宣传;交换生根据该校学生的语言水平合作编辑了一本介绍圣诞节的英文小册子,图文并茂;讲座开始前发放讲座提纲;讲座过程中安排提问、互动、竞猜、歌唱等环节;讲座结束时,通知学生在教学楼布告栏相应区域写下对本次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未来工作的改进。讲座类活动特别适合西方文化展演。该校英语组的教师也经常以西方重大的传统节日为契机,组织习俗介绍和文化体验活动,激发学生对外语文化和外语学习的兴趣。

2.英语角

英语角是比较常见的课外英语学习活动,但该类活动的实效却颇受人怀疑。当然,好的活动需要细心策划和精心组织,交换生的参与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开展该类活动时,组织者通常会:(1)选定一个固定的活动教室;(2)每次由一定数量的交换生与该校学生合作组织;(3)预先告知讨论话题,如环境污染、独生子女政策、禁烟问题等,以便学生有所准备;(4)选定一名交换生做主旨发言;(5)以小组形式开展讨论,划分派别、限定时间,将交换生指派到不同的小组,每组、每派选出若干人展示本组观点和参加辩论,组织者最后给予评论;(6)自由讨论;(7)给出下次活动时间与话题,发放补充的材料,其中含有难词难句的注解。

3.英语演讲俱乐部

沟通与领导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其中跨文化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国际交流频繁的今天更显重要。该校的英语演讲俱乐部由数名师生和交换生共同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运转,通过培训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旨在训练学生的英语演说能力、沟通能力和思辨能力。俱乐部的活动一般依据领导小组集体设计的教学大纲展开,内容涉及英语演讲文体知识、演讲稿的特点和撰写方法、非语言要素的作用、常用的演讲技巧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时间限制,活动主要由交换生和英语教师用英语主持,依托优秀英语演讲范例的聆听、阅读、分析和模仿,来进行演讲知识与技能的学与练。同时辅以命题作文,学生独立撰写演讲稿,交换生帮助修改润色;每次活动选定一名中国学生、一名交换生分别进行演讲展示,授课教师或学生则给予评价和指正。从参与面角度看,英语演讲俱乐部更适合于语言能力较强、对英语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为了保证实效,演讲俱乐部的成员不宜过多。

4.参与课堂教学

让交换生参与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日常化的资源开发方式,具体方法可以灵活多样。该校英语教师常用的方法有:(1)词汇、课文领读与示范;(2)小组活动时穿插于各组提供语言上的帮助;(3)提供口头、笔头表达任务成品的范本,供学生比照、参考;(4)帮助澄清、更正教材教辅中的错误;(5)对课文中的西方文化现象进行资源的补充和讲解;(6)发挥交换生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的作用;(7)在争议性话题的探讨中凸现东西方学生思维的差异,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8)个别学生的单独辅导。这些角色类似于助教,但英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目标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和设计,避免低效和形式主义。

5.项目学习小组

在学生学习方式不断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1]4。多种版本的中学英语教材设置了项目板块(Project),旨在通过实际的语言使用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于项目主要由学生课外自主完成,教师很难对学习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通过让交换生参与项目学习,形成项目小组,学生的学习动力、责任心可以有较大提升,项目完成中的问题通常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该校某个项目学习小组曾完成一个名为“Helmet, the protector of the head”的项目。他们通过资料搜寻和整理,设计了一份提倡骑车时佩戴好头盔的公益宣传小册子,内容涉及头盔构造与功能,世界范围内因未佩戴头盔而导致的伤亡情况以及认真佩戴头盔的倡议书。由于交换生的参与和帮助,他们能够收集到较多的相关英文资料;因为他们需要到高一其他班级进行宣讲,在这样一个输出任务的驱动下,小组成员通力合作,认真对语言材料进行阅读、整合,设计宣传手册,准备讲演文稿。该项目小组的活动最终取得了不错的宣传效果。整个过程中,交际目的明确,任务清晰,语言素材丰富,有大量意义协商的机会,学生能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随着校园中交换生数量的不断增长,外语教师可以利用他们独特的语言文化特质来促进本校学生的外语学习。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视角考察,交换生群体有着重要的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功能,能够帮助教师构建更加高效的外语学习过程。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校与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和途径来发挥交换生的外语课程资源价值。

参考文献: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篇8

下面我结合古诗《赠汪伦》的教学,谈谈创造性使用教材,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粗浅体会。

1.创设情境,赋材料以生命的活力

教学不是教材内容的移植和照搬,它特别需要执教者的创造性加工,将教材内容变成有关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变成发展学生文化素养的教育内容,赋予材料生命的活力,使材料回归生活,走向学习者。

教学《赠汪伦》一课,为了尽快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中,我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出课题,把平时积累的一则材料――《赠汪伦》一诗的传说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汪伦是唐朝有名的歌手,并且很有才学,家住安徽径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很喜欢李白的诗,也很想结识李白。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就想邀李白前来做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了一条妙计……邀来了李白。李白知道实情后,对汪伦毫不见怪,更为汪伦交友的热情所感动,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一诗给他,表示心底的谢意。”对于李白和汪伦的这段佳话,学生听得兴趣盎然。以故事、时代背景引入新课,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轻松自如地把学生带入诗境中。

2.自主探究,变被动地学会为主动地会学

在课堂文化观看来,课程是学生自我适应基础上的文化再生产。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不是静态的复制、被动的适应,而是动态的生成、主动的建构。服务于这一理念,《赠汪伦》一课采用了“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变被动地学会为主动地会学。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应放手让他们去自主探究,理解古诗的意思,感悟古诗的意境。在这一步骤中,我重点设计了“多读、探究、交流、吟诵”四个环节。

(1)多读。引领学生应用多种形式读诗。比如:学生先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采用学生领读,小组读诗,男生、女生赛读诗等多种方式,逐步达到流利地读。熟读之后,学生个别读诗。学生对文本熟悉了,读透了,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理解古诗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感知诗意,进入诗境,分析诗人写诗时的心境,从而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达到进入诗中与诗人产生共鸣的境界。

(2)探究。学生自读后,走进诗中后,将个人对诗的体会、学习所得与小组同学进行讨论,互相交换心声,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小组同学相互研究解决。在研究难题时学生又一次走进了诗中,又一次和诗人交谈,理解深刻的学生会产生一种视诗人为知己的感受。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全班讨论交流,将对诗的理解升华。

(3)交流。交流是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平台,我设计以多种形式交流,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让更多的学生毫无负担地参与到交流中。如:以小组为单位向全班汇报学习情况,学生自由更正、自由补充,敢于发表个人独特的见解,教师起引导、点拨的作用。

(4)吟诵。学生交流学习所得后,满腔情感要有所宣泄、流露,教师引导学生配上背景音乐反复吟诵,充分感悟古诗所描绘的意境,表达自己的情感。我相信学生伴随着优美、舒缓的乐曲,置身于诗的意境之中,体察、感悟、陶醉,以声传情,此时的朗读是最精彩的。

3.自由活动,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时空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篇9

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有:

市委常委、李福全副市长

国家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姜金方副司长

省依法治省办公室任国平秘书长

市建委傅阳副主任

市总工会朱兆全副主席

市依法治市办公室副主任、市司法局王淑琴副局长

参加今天会议的人员有:全市各大中型企业的分管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区县依法治理办公室和全市工会系统有关负责同志,共180余人。

今天会议的主要议程有三项:一是进行大会交流发言,二是请司法部法制宣传司姜司长讲话,最后请市委常委、李福全市长讲话。

下面进行第一项议程,大会交流。

首先发言的单位是南京供电公司,发言的题目是:《完善机制建设,深化民主管理,切实保障企业职工的权益和主人翁地位》,大家欢迎。

下面请市公交总公司领导发言,题目是:《开展民主法治建设,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大家欢迎。

下面请秦淮区企业法制建设协会秘书长左涤湘同志发言,题目是:《以协会为载体,拓展依法治企工作新途径》,大家欢迎。

下面请外商投资公司工会联合会发言,题目是:《突出重点,履行职能,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外资企业民主法治建设中的作用》,大家欢迎。

下面请扬子石化领导发言,题目是:《深化依法治企,为公司改革发展保驾护航》,大家欢迎。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篇10

1引言

英语视听说教学是高师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新型的视听说技能训练方式,是听、说能力培养的提高阶段。英语视听说教学借助多媒体平台,创建了教师一学生一教材—媒体互动的学习链,采用了语言真实度较高的各类影像资料对高师生进行以视、听、说为主线的综合技能培养,使学生在视听说过程中完成语言输入与输出,提高理解与表达的能力。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该模式下学生是认知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与促进者。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使学生最大限度参与教学实践过程;情境创设、协作学习、会话交流与意义建构四要素有利于学习环境的建构。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创新精神.为推动认知结构发展与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培养综合语言技能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创造了条件。

2建构主义理论基础

3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

3.1视听说教学

视听说教学是一种语言技能训练方式,是英语听、说能力的提高阶段。视听说教学以语言视听材料对学习者进行视、听、说综合技能训练,培养学习者视听过程中的认知、理解、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视听说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环境与丰富的影象资料,为学习者创设一个认知、实践、交流、合作的平台,使学习者在视听过程中完成语言材料的视听、了解、理解、探索与创新,促进综合语言技能的提高。

视听说教学是视、听、说实践的有机结合,其目的是培养高师生综合语言技能,使之在视听过程中完成语言能力的发展。视听说教学有别于传统的英语听、说教学。传统意义下英语听、说教学形式单一,很大程度上依赖词汇或句型反复操练;听、说材料的选择受教学方式的影响存在一定局限性,词汇量小,知识信息含量满足不了学习需要,内容与学生的理解之间存在着差距,甚至远离学生生活而降低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教与学双方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视听说教学改变了听、说课单调、枯燥的局面,教学环境中融合了图、文、声、光、色,教师通过影像资料实施教学,有利于师生、生生互动学习。"

3.2教学模式

美国学者乔伊斯(B·Joyce)的《教学模式》奠定了“教学模式”系统研究的基础。乔伊斯等人分析与研究了流行的教学模式,提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教材选择、指导在教室与其它环境中实施教学活动的一种计划或稳定的结构形式。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研究提出了“教学模式”是教学实践中基于教学形式和方法的系统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性的形式。中国学者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按照教学客观规律,为完成特定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所形成的系统简明的稳定结构形式;有具体可操作的教学实践过程。传统意义下英语教学实践过程由教师、教材、学生组成。三者的作用形成了课堂教学结构即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赋予了教学实践过程新的内容,将教师一教材一学生一媒体连接在一起,实现了教学模式的创新。

3.3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

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个体,重视学习环境的构建,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作用与地位。有以下几个方面:

3.3.1学习环境构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的高师英语视听说学习环境为学生创设了优化学习(认知发展与意义建构)的平台。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借助丰富的媒体影像资料,以教师一学生一媒体一教材互动作用实现学习目标。教师一学生一媒体一教材的互动使学习环境成为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有以下环节:

3.3.1.1情境创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或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取的。理想学习情境的创设对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发展认知与意义建构有很大的帮助。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下学习环境的建构以有利于学生认知发展与意义建构为出发点,将情境创设纳人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通过教师一学生一教材一媒体的互动为学生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人、机对话引领学生走进经典英美电影,“身临其境”,“活学活用”。电影欣赏的过程成为“authenticEnglish”语言环境建构的过程,学生在电影的播放与故事情节的拓展中进入真实的英语生活场景,在娱乐与观赏的动感中培养起电影视听的兴趣和爱好,获得语言表达和运用语言的语感。同时,电影的精听与泛听训练使学生有机会区别英式发音与美式发音,熟悉与掌握标准的语音语调,学习各种经典的语句、对白与话语,并积累大量常用短语和句型,以提高英语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环境理想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了利用原有知识、经验去融合、探寻新知识的机会,是实现认知结构发展与意义主动建构的有效途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认知个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协作学习有助于学习资料的搜集、分析,对假设的提出、验证,对学习成果的评价及意义的最终建构。协作学习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是实现意义构建的重要环节。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下的协作学习指视听实践涉及的方方面面;情景融人、问题展示、小组协商、小组讨论与结果评价;还包括视听资料收集、分析、假设、验证与学习反馈。协作学习过程是视、听、说实践的有机结合,是学生综合语言技能提高的有效途径。协作学习中学习群体(师生、生生)在教师的组织带领下融人视听实践中,了解语言知识,创设问答、对话、讨论、辩论、协商与交流。协作学习培养学习群体对协作学习环境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到心中有数,对涉及的学习信息进行协商、讨论,共享思维与智慧,最终实现并共享学习群体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多媒体辅助下的协作学习改变了传统听说教学从教师到学生的单一学习方式,转为通过多媒体传递教学信息、实现人机对话的交互式与多功能立体学习方式,师生一媒体—教材一语言信息输入语言信息输出语言交际实践的学习链创设了一个综合语言技能提高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实践与创新。

3.3.1.3会话交流

会话交流是协作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环境建构不可缺少的内容。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为师生、生生协作学习、会话交流提供了实践平台。在协作学习的平台上,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交流进行协商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得教师或他人的指导与帮助,以达到意义建构的目标。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合作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群体中每个成员的想法为大家所共享,有利于推进学习进程与意义建构。英语视听教学环境的构建促进了学习者语言输入与输出,有利于激发兴趣、培养自信心、提高学习水平并发展综合语言技能。同时,多媒体声、光、图、色的优点为会话交流提供生动、直观的立体画面,创设真实语言学习场景,营造出丰富多彩、充满信息交流、活泼生动、贴近学生学习与生活的语言环境。学生是媒体语言教学的参与者与语言知识的接受者,也是语言活动交流者与意义建构的实施者。学生与媒体信息的交流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学习自信心,培养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3.3.1.4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标,需要学生自觉、主动去完成。教师与外部环境的作用是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英语视听说学习过程中帮助学生建构意义指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筛选,确定视听“主题”,并围绕这个“主题”帮助学生对视听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及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如:在视听中能看懂或理解所选电影资料,基本掌握电影的主要语言表达,听懂电影人物词语、对话并积极参与视昕后的语言实践并能在交际实践中对视听内容用流利、连贯的英语交流。学生在视听中获得视听材料信息的多少或视听质量的高低不是靠记或背诵,而是取决于学生自身经验与建构相关知识意义的能力。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紧紧围绕“意义建构”这个中心而展开,不论是学生的独立探索、协作学习还是教师辅导,总之,学习过程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从属于这一中心,都要有利于完成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3.3.2教与学的角色

3.3.2.1教师角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师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组织者、指导者、及促进者;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精神,最终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建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为教师提供了组织、指导、帮助学生实现意义主动建构的机会,让视听说实践成为主动建构意义的过程。同时,教师在视听说实践活动中给学生安排更多的机会和充分的时间去参与探究、发现、评价与修正,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与学习规律,诱发学习兴趣,培养反思并通过反思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此发展创造性思维。一方面,教师要尊重学生已有的实际经验,引导学生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本领,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引进自身的实际经历与生活经验进行点评、总结、提升,引领学生走向成功。同时,要引导学生建立视听知识与实际经验的对比体系,找出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将视听知识与经验融为一体从而创造出新的知识体系与学习方式。另一方面,教师要成为学生意义建构的忠实支持者。要努力创设多元平等的课堂学习实践,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引导学生独立探究、协作学习,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指导,使之朝着主动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

3.3.2.2学生角色

英语视听说学习环境的建构为学生综合语言技能的提高创设了实践平台。建构主义“以学生为中心”的理论要求创设符合教学内容、促进认知结构发展的学习环境以帮助学生主动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使学生成为视听说的积极参与者与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理想的视听环境使学生融人情景、参与协作、合作交流、主动实现意义建构。与传统听说教学相比,视听说教学的优越性赋予了意义建构新的内容;学生不再是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学生也不再是一张任由教师画图的白纸。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在教师的组织、促进与指导下能动地借助各种有利条件实现意义建构。同时,教师一学生一教材一媒体的互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完成探索、发现与意义建构。"

4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的意义

4.1推动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与研究成果有助于教师了解建构主义的内涵,认清教与学的中心与关系,在指导教师寻求、建构更加有效的英语教学模式方面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突破了传统听说教学围城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不受课堂、教材、教师话语、时间与地点的限制,在多媒体的学习环境中按教师的指引朝所需的目标互动学习。课程设置的创新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单一与陈旧;情景创设、协作学习、合作交流推动学生主动地意义建构,发展探究、分析、归纳与总结的能力,有助于综合语言技能的提高。

探究式与讨论式的教学优于传统语言教与学的方式,创造了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主导的新型人机对话教学模式。师生与生生问的交流有利于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提高学习实践效率,是增强自信心、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发展认知结构的有效途径。多媒体技术实现了媒体语言学习环境的构建,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多视角、多功能的学习平台,改变了传统听说教学一个中心(教师)的局面,使学生在平等、宽容、和谐与合作的氛围中认知、探究与创新。因此,高师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建构对推动英语教学改革与创新赋予了实际意义。

4.2培养综合语言技能

综合语言技能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语言学习的目的是培养语言技能,提高综合素质,是一个积极、动态、不断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英语视听说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发展自我认知结构与主动建构意义为目的,在学习环境的建构、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创新等方面都紧紧围绕学生需要而实施。学生的学习成为改变方法、提高效率的过程。学习的目的不仅是掌握知识,也是完成语言技能培养,语言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视听说教学实施与教材选用应关注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途径。视听材料全部采用英美电影影象资料,其优势在于内容丰富、展示现实生活场景、贴近生活、开拓视野、扩大知识面。有利于学生直观的语言学习、模仿,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性,培养综合语言技能。

4.3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篇11

一、数学阅读过程宜采用多环节反复阅读方式实施。

数学阅读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认真仔细,对每个符号、语句、名词术语、图表都进行认真细致地分析、理解、领会其含义,必要时,还要读写结合,进行适当的推理论证,对新出现的定义、定理,更不能一遍而过,浅尝辄止,需反复阅读,认真思考。根据信息论的观点,语言文字是信息的载体,是传递、接收、转换信息的基本工具。“阅读的本质就是接收文字信息的复杂思维活动,它包括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储存和转换的运动过程。”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感知、理解、掌握、创新。数学阅读过程宜遵循数学学科特点及阅读本质特征,采用多环节反复阅读方式实施。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及阅读本质特征将数学阅读教学划分为四个环节

导读——教师编好阅读提纲,选一些典型内容进行阅读示范,带领学生逐字逐句进行阅读,解读每段材料的含义,指出关键点,理清各段之间的关系,教会学生阅读不同材料的初步方法。

研读——仔细阅读,合作探究,探寻规律,发现结论,总结提炼

解读——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重点的解读,解决学生研读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能力。

拓展——思考命题能否逆用、变用、推广及引伸,并举例说明,由此及彼,质疑创新。

二、开展数学阅读学法指导

1、转变学生学习观念,培养阅读的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在初期,向学生推荐科普读物、期刊、网站等,让学生收集趣味数学、数学史、生活中的数学等材料,在全班交流,使学生通过“读”,学习数学新知识,感知数学阅读的趣味性和实用性。通过在阅读材料中设置一些易错、易疏忽的信息陷阱,使学生体验数学阅读的重要性及其与其他学科阅读的区别,转变观念,提高阅读意识。

2、注重数学阅读特点,引导学法

1) 鼓励学生采用主动式阅读,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特有的逻辑性和教材编写特点,根据上下文做出预知、猜想、估计、试证等等,再与材料进行比较,通过主动加工上下文材料,发现知识进而获得知识,提高能力。

2)重视数学语言的掌握及转化训练。数学语言是文本、符号、图形语言的交融,阅读中语义转换频繁,要求思维灵活。因此学生应边阅读材料边进行画图、演算、推理、概括、验证和揭示规律等等,把阅读交流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为学生的阅读奠定基础。

3)通过学生习作培养数学语言的理解、表达、交流能力。鼓励学生写读后感、数学小论文、错题剖析、归纳学法及解题方法等,并进行交流讨论,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3、推荐课外资料,加强阅读指导

课内的方法需要课外巩固强化。教学中,将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及个体差异,推荐一定量的课外阅读读物或研究性学习材料,并加强对学生阅读及查阅资料方法的指导和强化,以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并形成一定的阅读习惯。

三、以数学活动及评价促阅读

1、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设计活动方案

领导交流发言材料篇12

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有:

市政协副主席××。

大名县委书记××、县长××。

市政协秘书长××、副秘书长××、研究室主任××,办公厅副主任××和各县市区政协领导。

参加今天会议的人员有:

各县市区政协办公室主任、副主任,市政协办公厅有关同志等。共计 60余人。

首先,我代表××市政协办公厅向出席交流会的各县市区政协领导和各位与会同志表示热烈的欢迎!大名县委、县政府为这次交流会的召开给予了大力支持、县政协做了精心的组织和充分准备,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代表××市政协办公厅向大名县委、县政府、县政协表示衷心的感谢!

市政协和各县市区政协的关系是指导关系,体现这种关系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总结交流经验、座谈研讨问题。新时期以来政协工作发展的事实证明,来自各地的富有创造性和生命力的经验,始终是推动人民政协工作前进的强大力量。各县市区政协办公室总结交流工作新经验,探讨研究办公室工作中的新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是推动各县市区政协工作不断前进的强大力量。因此,各县市区政协领导、办公室主任汇聚一堂,沟通各自工作新情况,总结交流新经验,很重要,也很有必要。

今天会议的议程有四项:

一是大名县委领导致辞;二是大会交流发言;三是市政协××副主席讲话;最后是合影留念。现在进行第一项,请××县委书记××致辞。大家欢迎。

下面进行第二项,大会交流发言。首先进行发言的是市政协办公厅副主任××。发言的题目是:《××》。××区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区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矿区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矿区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县政协 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县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县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县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县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县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县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县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县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县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当好参谋助手 提高服务水平》。*县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县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强化六种意识 推动政协办公室工作再上新台阶》。××县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县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强化四种意识 做好办公室工作》。××市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市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如何做好办公室工作》。××县政协做准备。大家欢迎。

下面请××县政协发言,发言的题目是:《与时俱进 创新服务 努力提升机关办公室工作水平》。

由于时间关系,大会交流发言进行到此。经验交流会的预备通知下发后,各县市区政协都进行了认真准备,共提交了经验材料20份,许多材料介绍的做法和经验都很好,我们准备会后将这些材料印为《××政协》专辑供大家在工作中参考。

下面 进行第三项,请市政协武解放副主席讲话。大家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