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党务工作计划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1 16:22:37

学校特色党务工作计划

学校特色党务工作计划篇1

中图分类号:D26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419-01

作为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的县级党校,应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特色路子。

一、县级党校特色分析

县级党校下联乡村,上接省市,是党校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1.基层特色 县级党校位于基层,直接服务于基层党员干部,对基层有着浓厚的情结和熟悉的了解,对基层党员干部成长规律和基层党校教育规律有着准确的把握。

2.县域特色 县级党校必然要立足于县域县情,每个县域有着自己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有着独特的民俗民风,有着独特的县域经济社会面貌和人文地理景观,这些都给县级党校融入了发展特色。

3.自身特色 每一所县级党校都会有自身的特色,有着自身的教风学风校风,有着自身的校园文化,有着特色课程和培训模式。

二、建设特色县级党校面临的问题

1.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党校系统纵向的管理没有建设好。二是党委对本县党校的工作机制建立还不够健全。党委办好党校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2.培训资源与办学渠道存在的问题 培训资源本来就非常有限,办学渠道又过于狭窄,基层党校发展即步入困境。一是普遍存在培训资源"瓶颈"制约,县级不仅培训资源非常有限,而且培训对象层次较低,办学规模太小。二是函授学历教育资源枯竭。

3.师资队伍建设与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基层党校教师及干部队伍流动难,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等年轻人很难安排到党校去工作,即使有培养前途的去了也很难流下来;另一方面,现有的教职工因为编制等多方面原因又很难交流出去,时间一长便滋生惰性而不思进取。

4.现有校园硬件设施建设和经费保障存在的问题 党校不象国民教育,没有上级财政、计划部门和党校系统的专项资金,只有地方财政拨款这一条路,却又没有硬性规定,除人员工资外,财政几乎没有其他拨款,许多县级党校的办班经费无法保障,一些必要的教学设备不能够及时添置,难以保证教学的适应程度和吸引力,硬件设施建设十分落后。

三、建设特色县级党校的对策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县级党校应该立足校情实际,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按需培训的办学理念,紧抓中心,突出特色,努力走党校特色发展之路,实现新提升,展现新风貌,迈上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轨道。

1.抓体制机制, 突出党校教育的主导性特色

党校特别是县级党校目前困境的根本原因是体制问题。解决党校问题、发展党校,必须创新党校管理体制。一是中央党校要成为管理全国党校的"龙头"和"主管部门"。中央、省、市、县级党校应该是上下级关系,而不仅是"兄弟"关系、业务指导关系。提升和扩大中央党校和省市党校地方办的职能,对县级党校的领导指导协调管理和督办职能。上级党校应有计划地对下级党校教师、行政人员进行必要的免费业务培训。做到统一工作计划、招生计划、教学计划。上下级党校之间,应拧成一股力量,凝成一种合力。二是党委要强化党校"重要部门"作用,党委要定期召开党校工作会议,分析形势,研究问题,部署工作。明确授权党校对参训学员的培训考察考核职能。严格规定干部参加培训任务和学习制度。由组织部门负责,采取一定的强制性措施,进行点名调训,整顿教学秩序,真正体现干训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党校培训的权威性。

2.抓教学布局,突出干部培训的主渠道特色

要不断强化开放意识,创新教学布局,深化教学改革,增强教学实效,凸显干部培训的主渠道特色。一是探索开放式教学布局。要立县级党校发展新起点,围绕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按照"强化中心、扩展知识、研究问题、提高能力、增强党性"的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创新教学布局,塑造教学品牌,逐步形成具有县级特色的培训体系,帮助学员根据自身特点和工作需要,在党校获得最紧缺的知识、最需要的信息,真正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二是探索开放式教学方式。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探索适合不同培训对象的开放式教学方式。大力推进研究式教学、"两段式"培训、菜单式选学等教学方法。加强现场教学基地建设,办好"流动党校",把党校办到农村去、办到工厂去、办到学校去。三是探索开放式信息化平台。建立干部网络学习培训机制,进一步发挥远程教学系统和 "网络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积极作用。

3.抓教学内容,突出教育培训的县域特色

为了增强教育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效性,县级党校更要注重特色课程安排。一是要把县域经济文化纳入县级党校课程内容;二是要把县情作为学习培训的内容;三是要注重加强基层干部的培养。

4.抓队伍建设,突出人才循环的精干特色

一是不断优化队伍结构。大力实施"名师工程",培养和引进教学科研骨干,切实加强中青年骨干队伍建设,增强队伍发展后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选聘县级领导、专家教授、企业管理人员担任党校兼职教师,形成理论型、实践型、管理型和专家型的兼职教师队伍,充实队伍建设。二是切实提高队伍能力。大力实施师资培训工程,将党校教师进修学习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保证教师每年参加教育培训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个月。积极开展内部练兵,扩大校内学术交流,每年选择重大主题,召开理论研讨会、举行评课赛课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建立激励机制。按照"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的待遇留人"的要求,认真落实"党校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教师的各种待遇"的规定,努力改善教职工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支持他们潜心搞好教学科研工作。

5.以科研为中心,突出良性互动的服务型特色

学校特色党务工作计划篇2

《意见》指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校宣传思想战线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取得新进展,宣传思想阵地管理不断加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高校宣传思想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广大师生对党的领导衷心拥护,对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充分信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充满信心。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阵地意识和底线意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主线,以提高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能力为基础,以加强高校网络等阵地建设为重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坚定广大师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基本原则是:(1)坚持党性原则、强化责任。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提高领导水平,增强驾驭能力,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2)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坚定理想信念放在首位,始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3)坚持标本兼治、重在建设。强化依法管理,着力加强制度建设,把高校建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坚强阵地。(4)坚持改革创新、注重实效。准确把握师生思想状况,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不断增强针对性实效性。(5)坚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推动校内外协同配合、全社会支持参与,构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

《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坚定理想信念,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加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不断激发广大师生投身改革开放事业的巨大热情,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2)巩固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道德教育和实践,提升师生思想道德素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成为全体师生的价值追求和自觉行动。(3)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切实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引导管理,做大做强正面宣传,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加强国家观和民族团结教育,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管好队伍,坚决抵御敌对势力渗透,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4)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要求的大学文化,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把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5)立足学生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意见》指出,要切实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强调要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把统一使用工程重点教材纳入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把工程重点教材作为部级重点规划教材,把工程重点教材使用情况作为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全面深化课程建设综合改革,编好教材,建好队伍,抓好教学,切实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要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规划,在学校发展规划、经费投入、公共资源使用中优先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在人才培养、科研立项、评优表彰、岗位聘用(职务评聘)等方面充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确保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教学体系中的重点建设地位。要着力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启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加强党史国史和形势任务政策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等教育全过程,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做好就业指导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要充分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深化哲学社会科学教育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哲学、历史学等相关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启动实施卓越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计划,深入实施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法律人才培养计划。要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改革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价方式,重点建好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创新基地,编写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生核心教材,培养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家,重点建设一批有示范影响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意见》指出,要大力提高高校教师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强调要着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教师头脑,进一步健全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实行学术安全培训制度,深入推进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工作,建立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和校外挂职制度,重视在优秀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要扎实推进师德建设,落实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完善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办法,健全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查处机制。要严把教师聘用考核政治关,探索教师定期注册制度。

学校特色党务工作计划篇3

在学校党建工作学习中,通过对党的创新理论和党性教育、深化改革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党建工作为中小学办学治校赋能等的学习,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学校党建工作中,要自觉发挥党的理论引领和指导作用,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学校党建工作的新境界,形成学校党建工作的新气派,进一步为学校的发展把握好航向。现就本次学习的相关体会叙述如下:

首先,要创新学校党建理念。学校党建工作要能够引领服务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而不是追随学校的中心工作亦步亦趋,总是做善后。学校党建工作要与时俱进,常做常新,富于时代特色。学校党建工作要坚持以师生为本,在集体主义精神指引下,关注个人利益与需求。学校党建还要求确立自己的价值标准,不能虚化附着于其他价值之上,为党建工作的弱化开脱责任。学校党建工作要紧密结合国家的形势与任务,将长远规划与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切记碎片化或党建与学校业务工作两张皮。

学校特色党务工作计划篇4

当前,我省教育事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去年,卢展工书记在省九次党代会期间专程看望高校代表团,并利用三天时间集中到部分高校调研,郭庚茂省长半年内两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教育工作,袁贵仁部长春节前夕来豫调研并签署省部合作协议。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这些都为我省教育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二是教育经费保障更加有力。在不久前结束的河南省“两会”上,郭庚茂省长庄严承诺,力争2012年全省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达到17%以上。同时,化解高校债务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力争到2012年底使我省高校截止2009年底的银行贷款余额减少2/3。普通高校生均拨款标准持续提高,2012年将达到1.2万元。三是随着教育规划纲要的实施和教育部与省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我省教育改革发展将会得到更多的特殊机遇和政策保障。四是随着中原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以及我省“三化”协调发展的加速推进,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在谋划2012年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考虑:

1.强化服务,主动融入,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一是随着我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深入,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求教育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对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科建设、专业设置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着力提高学科、专业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吻合度和优化度,着力解决覆盖不够、对接不优的问题。二是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人口布局调整的新变化,对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布局调整、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们加快解决学校布局不能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入园难”“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三是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特别是优质教育、多样化和个性化教育的需求不断提高。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强化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识,在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中定位教育、发展教育,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2.抓住关键,重点突破,实现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是一个完整的体系,面对新的形势,我省各级各类教育还存在一些短板。一是在基础教育方面。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加快推进,出现了“入园难”“择校热”“大班额”等现象,这一方面反映了我省优质教育资源的积累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省基础教育阶段的各类学校布局对人口迁移布局变化的不适应。推进义务教育均衡要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带来的人口流动变化布局学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二是在职业教育方面。职业教育是工业化的伴随产物,我省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阶段,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提供技能型人才;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农村劳动力在城镇的稳定就业,迫切需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要在巩固职业教育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按照“三改一抓”的发展思路,即改革单一的封闭式办学模式,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改革单一的政府投资模式,建立多元投资办学机制;改革公办学校的经费供给体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效益;抓好一批示范院校和特色院校建设项目,实施项目带动,创新机制,提升我省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三是在高等教育方面。建设的重点学科、设置的专业要能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解决缺失和不优问题。通过以学科、专业为抓手,推进高等教育整体上水平。

3.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一是树立办大教育的思想,做大教育“蛋糕”。我省“穷省办大教育”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必须强化办大教育的思想,坚持教育开放,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举办多层次、多类别、多形式的民办学校,以补充公共财政教育资源的不足。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引导行业、企业等社会资金进入教育领域,合作办学,实现共赢。二是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益,分优教育“蛋糕”。建立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建立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的人员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和财政拨款机制。三是改革教育评价标准。真正做到教育质量由人民说了算,由社会说了算,从而引导学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面向人民办教育。

4.找准抓手、项目带动,实现教育的高效务实发展。一是要找准抓手,实现高效发展。我们将以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学前教育求普及;以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达标县”为总抓手,义务教育促均衡;以深化新课改为抓手,普通高中强内涵;以示范校、特色校创建为抓手,职业教育求提升;以学科专业建设和高校协同创新计划为总抓手,高等教育上水平。二是要项目带动,实现教育务实发展。要善于把思路和规划转化为具体项目,并建立工作台账,落实责任主体、项目目标、项目内容、时间节点,把工作抓具体、抓实在。

2012年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1.着力加强德育和高校党建工作,努力为党的十胜利召开营造良好氛围。今年下半年,我们党将召开十,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党的十胜利召开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氛围,是教育战线的首要政治任务。一是坚决贯彻中央和省的重大决策部署。教育系统要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切实加强高校的党建工作。坚持和完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加大在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的力度,提高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三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德育为先,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四是认真做好广大师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启动高校中青年教师思想状况滚动调查工作。要紧紧围绕迎接党的十,深入宣传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进一步增强广大师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信心和信念。五是确保校园和谐稳定。要严格落实“稳定是硬任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要求,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有方。要加强对影响教育系统稳定因素的分析和把握,做好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工作,完善安全防控体系和应急管理体系,谨防一些“小事”发酵蔓延或被恶意炒作。要切实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提高学校安全防范水平,确保校园安全,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2.着力转变教育发展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优的教育资源。

――以继续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为总抓手,着力缓解“入园难”。抓住教育部、财政部实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的机遇,通过实施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工程、幼儿园办园条件达标工程、教师培训工程等项目,积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同时,实施好国家“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试点项目,重点支持31个国贫县、2个试点县新建、改扩建200个左右乡镇和农村幼儿园。2012年,全省新增幼儿学位50多万个,解决好250多万适龄幼儿的入园问题,学前一年和三年毛入园率分别达到83%和58%。同时,严格规范幼儿园办园行为,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以创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达标县”为总抓手,充分调动县级政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性,评选表彰第三批河南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启动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验收工作。继续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中小学布局调整为载体,通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农村初中改造工程、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项目,着力缩小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教育水平差距,到2012年底,确保40个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实现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同时,根据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市人口变化的趋势,加强城镇义务教育学校的规划建设,推动实施城镇义务教育扩容改造工程,切实提高城镇义务教育的承载能力,着力解决“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

――以深化新课改为抓手,推动普通高中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和多样化发展。深入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开足开齐必修课,加强选修课程建设,增强课程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进一步完善评价体系,鼓励和推动普通高中立足本校传统和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形成风格。启动实施普通高中改造工程,加强普通高中建设,缓解普通高中“大班额”问题,努力使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得到提升。

――以创建示范校、特色校为抓手,增强职业教育的办学活力、服务能力和吸引力。启动实施省级示范性职业院校和特色职业院校建设工程、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建设工程,继续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项目。探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新机制,研究制定河南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探索建立由政府部门、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广泛参与并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新机制。构建河南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改革专升本、对口升学考试和录取办法,鼓励本、专科院校对口招收职业院校毕业生,探索普通高校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制度,进一步疏通渠道、扩大规模,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和应用型专业硕士、博士纵向连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横向沟通的学历教育体系。深入推进省部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

――以学科专业建设和高校协同创新计划为总抓手,推进高等教育发展上水平。一是启动实施重点学科提升计划。瞄准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会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高地。进一步加大投入,巩固现有国家重点学科的学科优势和学术地位;加大支持力度,培育若干个新的国家重点学科;按照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突出区域特色、注重学科关联、坚持继承发展的原则,遴选建设第八批省重点学科,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资源共享、相互支撑的学科群。二是启动实施高校专业提升工程。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优化专业结构,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专业,打造一批特色专业群,提高专业与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的吻合度。三是继续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围绕创建全国一流目标,加强郑州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深入实施河南大学“百年名校振兴计划”。实施骨干高校建设计划,争取若干特色高校进入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四是继续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一批精品开放课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表彰一批教学名师,奖励一批优秀教学成果。加强教学质量的宏观监控与评估,做好新建本科高校合格评估工作。五是大力推进和实施河南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着力加强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编印好《资政参考》活页刊物。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开展弘扬中原文化研究。六是着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启动实施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计划,加强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强化其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鼓励高校实验室或工程中心走进产业集聚区,共建科研平台。加强河南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设立高校国家重点项目培育基金,提升高校承担重大科研任务的能力。全面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大科技成果孵化和推广力度,提升高校科技创新对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支撑度及贡献率。七是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确定一批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推广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经验。深入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与科研院所、行业和企业合作,建立一批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八是启动实施高等学校协同创新计划。围绕重点学科、科技平台和团队建设,加强高校与行业部委协同创新,深化与国家有关部委(局)共建成果;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协同创新,实现共赢发展;加强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实现校企双赢;加强高校与科研院所、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联合开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和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实现资源互补共享,相互促进提高。

3.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为教育事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一是启动我省第一批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抓好省政府与教育部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的项目对接和落实。做好我省承担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地方政府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综合改革三项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二是以转变政府职能和简政放权为重点,健全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向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放权,建立和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三是鼓励支持社会力量依法举办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民办教育,研究出台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设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加大扶持力度。四是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深化职业教育机制创新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五是推进高等教育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继续在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部分专业实行自主招生改革试点,继续实行示范性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试点。六是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做好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

4.着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推进教育系统职称制度改革,扩大中职学校教授级高级讲师职称试点范围,深入推进高校职称评审改革工作。加大教师交流力度。进一步完善县域内教师交流制度,扩大交流比例。二是提升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继续实施“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推动全省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全员培训和素质提升。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和“农村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完善农村教师培养补充机制。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工程。三是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出台《河南省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办法》,促进企业的高技能人才、工程技术人员兼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推进职业院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加快建立有利于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四是实施高校“人才强校工程”。继续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千人计划”和“百人计划”。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支持计划。面向海内外引进30名左右省级特聘教授,选拔300名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重点培养。

5.着力推进教育公平,落实好教育惠民政策。一是健全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力争不使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二是着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探索就业统计方式的多元化,鼓励引入第三方社会机构进行评价。三是深入抓好“规范教育收费、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加强对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中职资助政策等国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进高中改制学校清理规范工作。四是继续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问题,确保“应入尽入”。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学生健康水平。五是全面贯彻落实全省特殊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保障水平。六是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

6.着力强化教育保障,不断优化教育改革发展环境。一是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积极配合协调财政部门努力达到2012年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17%的目标分解任务,完成国家4%的目标分解任务。力争全省公办高校生均拨款水平2012年底达到1.2元。推进财政教育拨款方式改革,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制定方案、健全机制,做好高校化债工作。二是科学规划教育事业发展。并组织实施《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河南省教育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基本建设规划,协调好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重点项目的实施工作,“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规划。三是要加强教育督察工作。要完善重大事项、重点项目和工程跟踪落实机制,充分发挥教育督导的作用,完善工作制度、创新工作方法,加大督政和督学力度。四是积极主动做好教育宣传工作,做好社会舆论的引导工作,为教育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五是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基础设施,丰富信息资源,规范技术管理,强化推广应用。

7.加强作风建设,推动务实发展。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改革攻坚、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时期,全社会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度、敏感度、期望值空前提高。我们必须坚持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认真落实“三具两基一抓手”,深入推进“两转两提”,推动务实发展。要更加注重调查研究、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更加注重典型引路、更加注重工作落实、更加注重督导督察。一要牢记责任。教育是育人的事业,从事教育工作必须对党负责、对国家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历史负责。我们要时刻牢记责任,做到忠诚履职、爱岗敬业,做到责随职走、心随责走。二要强化服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围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基层学校,加快职能转变,加快管办分离,积极为学校和师生提供更优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权益,维护教育公平正义。三要依法治教。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规范管理,依法行政,接受监督。四要科学决策。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注重调查研究。要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决策评估制度,提高决策水平。五要求实重干。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努力建设“创新、为民、务实、清廉、和谐”的“五型机关”。要在理论学习上下工夫,促进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提高创新能力;在干部队伍建设上下工夫,树立好的用人导向,形成好的用人风气,打造一支“想干事、干对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在督察督办上下工夫,促进作风转变、勤政为民,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和行政效能;在党务政务公开上下工夫,促进依法行政,树立清正廉洁的机关形象;在制度建设上下工夫,促进工作规范、团结协作,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我们要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行风、正学风、树新风。大力提倡勤政、廉洁、高效的政风,大力提倡情系人民、竭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的行风,大力提倡求真务实、科学严谨、默默耕耘的学风,说实话、办实事、重实绩、求实效,以正确的政绩造福于民,以优良的政风取信于民。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育工作者在廉洁自律方面应当有更高的要求。应该说,教育系统反腐倡廉建设成效是明显的,但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尤其是领导干部更要讲党性、重品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断加强反腐倡廉建设。

学校特色党务工作计划篇5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谋划发展全局。学校党委把方向、抓大事,注重对关系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系统谋划。在2003年,学校第七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特色鲜明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和重点建设、突出创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全面提升、实现目标等“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07年,学校第八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办学定位、战略举措,特色发展的使命和愿景,催人奋进,办学绩效得到提高,办学实力得到增强。

二是探索发展道路,培植办学特色。我们用现代生物科技提升传统农科,以优势培植特色,以特色强化优势,促进优势和特色学科互促共进,形成了“围绕一个领军人物、培植一个创新团队、支撑一个优势学科、促进一个富民产业”的发展模式,带动学科水平整体提升。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3次被评为优秀,在2007—2009年全国一级学科整体水平评估中,7个参评学科位居同类学科前五名。在2010年9月美国ESI统计排名中,我校2个学科进入全球前1%。

三是培育大学文化,引领校园风尚。坚持用优良的党风带校风、促学风,用“勤读力耕、立己达人”的校训塑造师生员工的品格,用“育人为本、崇尚学术”的办学理念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用“团结、勤俭、求是、奋进”的优良校风引领校园风尚,用“五色校园”文明创建促进和谐校园建设,集成学科专业特色、地理生态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努力建设体现历史底蕴、时代特征的大学校园文化。2008年荣膺全国文明单位,2007、2009年连续2次获湖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创新基层组织设置,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一是建立“学术联合型”党支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围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种业安全等重大战略任务,突破身份限制、突破院系界限,集中党员骨干,组建联合创新攻关团队,并设置联合党支部,通过党组织的凝聚力来增强团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28个科研基地,组建了近20个“学术联合型”党支部,自主灵活地开展专题研讨和支部交流活动,学术骨干与党员骨干的身份有机统一,创新团队的科技攻关能力明显提升。“十一五”以来,承担部级项目900余项,以“杂交油菜”、“优质柑橘”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二是建立“校地联合型”党支部,坚守服务“三农”责任。学校实施“一院带一村、辐射一个县”服务新农村建设“111行动计划”,组织以39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为核心的一批党员教师深入到农村最基层、生产最前沿,60多个农业科技团队常年工作在田间地头,与地方村党支部结对建立22个联合党支部,形成了党建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互促共进的新机制。“十一五”以来,学校与华中地区70个县(市、区)建立了农科教合作关系,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和实用技术200多项,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通过校地联合党支部的示范带动,在抗击冰雪、地震、干旱等重大灾害中,以邓秀新院士等为代表的党员在第一时间奔赴灾区第一线,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三、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服务创新人才培养

学校特色党务工作计划篇6

一、工作落实进展情况

(一)强化主体责任,完善机制措施,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一是持续推进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全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扎实推进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区教育党工委制定了《全区教育系统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方案》,先后组织召开了全区教育系统党组织建设标准化工作培训会,各基层党组织相继召开了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研讨会。

二是着力构建党建工作体系。建立教育系统党工委领导联系片区、教育局机关党员干部具体联系党支部责任制。结合十五届区委三轮常规巡察,对49所学校基层党建工作记录及2018年度组织生活会材料进行调阅,进一步规范了“三会一课”记录及党内组织生活。2019年,教育系统调整学区、学校党支部45个;新调整任命学区、学校党支部书记和党务专干46名;选派26名公办幼儿园党员领导干部担任民办幼儿园党建指导员。将基层党建工作纳入教育系统监督巡查体系。

三是全面提升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按照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要求,不断提升党建队伍整体素质。2019年区教育系统按期转正党员28名,发展党员29名,确定入党积极分子144名。制定下发《区教育党工委关于做好2019年6-12月主题党日活动的通知》。全区教育系统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活动组织开展“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做四有好教师”主题演讲比赛。划分8个片区,分不同层面举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合格、党务工作者”应知应会知识竞赛活动。

四是全力促进党建与中心工作有效融合。全区各级各类学校通过组织党员承诺践诺、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开展教学竞赛、建言献策、党员名师讲堂、“五带头”等岗位建功活动,教育广大党员立足本职岗位争优秀。深入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支教、传帮带、爱心奉献、扶贫帮困、进社区、美化亮化“六个一”行动,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做新时代合格党员。教育基层党组织围绕中心任务创先进,积极培育和创建“红色领航提质量”党建工作品牌,开展党支部建设标准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三亮三比三评”能力提升活动、“校园党旗红”活动、“五带头”五项活动,树立先进典型,打造党建亮点。

(二)加大经费投入,落实项目投建,切实保障教育优先发展

一是教育经费投入逐年提高。2018年,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为 73618 万元;地方经常性财政收入108881万元,较上年增长13.25 个百分点;公共财政支出409468 万元,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的比例17.98%;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小学为10969元,初中为 15263元;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小学为1654元,初中为2459元;筹资5036万元,在全市率先落实1.06万名班主任津贴、1.7万名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培训经费,全区教师人均年收入达到 85000 元。

二是教育项目投建有效落实。“十三五”以来,通过争取项目、财政筹资、社会捐资,累计投入资金5.8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及幼儿园151所,新增校舍15.8万平方米。凤翔学校、凤翔幼儿园、永定第二幼儿园、南苑幼儿园南山分园建成招生;大城小学、公园路小学、交通路中学等学校完成扩建改造;盘活中和教育资源,中华路中学顺利搬迁;创办中华路小学、大城小学分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城乡教育资源布局更趋合理。2019年规划在新城区新建***关川学校,占地面积5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620平方米,总投资16000万元。全面落实市政府实事项目,投资2232万元,建设永定第二幼儿园和福台景园幼儿园,建筑面积5583平方米,新增学位360个,已全面建成投入使用,完成了新建2所城区幼儿园实事项目要求。投资380万元,实施巉口中学、团结初级中学等4所农村中小学温暖工程,设备已全部安装调试到位,完成了第十件实事项目要求。

三是教育信息化装备全面升级。近年来,全区利用“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投资4749万元,装备多媒体班班通设备961套,计算机2790台, 录播教室10间,阅卷系统设备5套,学情分析平台1套,学校计算机网络教室等专用教室的硬件建设达到基本配备要求。按照“全面布点、班均4兆”的标准,完成了宽带网络提速工程,全区学校宽带网络“校校通”接入率达到100%。利用教学终端覆盖工程,实现了多媒体设备“班班通”、计算机教室全覆盖,“优质资源班班通”的目标。搭建***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师生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应用率达95%以上,学校虚拟公共服务平台开通使用率达92%以上,参与各类教育信息化活动的教师数占专任教师总数96%以上。

(三)优化师资结构,提升待遇水平,有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优化师资配置。建立了中小学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坚持每年通过高校签约、公开招考等方式引进教师,并优先补充农村学校师资。“十三五”以来,全区共签约引进研究生、免费师范生11名,招录教师227名,选派65名教师到新建学校交流任教,安排231名城镇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制定《***教育系统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试行)》,统筹推进 “五个四”人才引进工程,即:引进40名公费师范生、40名博(硕)士研究生、400名省部共建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全日制本科毕业生、40名区外在职教师、协议定向培养40名公费师范生。

二是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新时代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行为十项准则及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定西市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行为十项准则实施细则》等精神内涵。持续开展师德师风集中教育、“立师德 铸师魂开学第一讲教师教育”、“新时代师德内涵”主题教育等活动,在全体教师中形成崇尚模范、争做标兵的价值导向。结合教育发展形势,对《***教职工年度考核细则(试行)》《***教职工管理办法》《定西市***校(园)长管理办法(暂行)》进行了重新修订,细化完善,提高了教师队伍管理水平。

三是注重培养培训 。制定了《定西市***教师培养培训发展规划(2019—2023年)》《***教育系统2019年培训工作计划》,认真组织实施“国培”、“省培”、“市培”项目的同时,依托民盟杭州市委会、民盟定西市委会及中国狮子会浙江钱潮服务队组织教师考察杭州市名校名园;依托东西部帮扶机制组织校长教师每年分期分批赴福州在岗培训交流;依托西北地区课改名校共同体,确定西安高陵一中、庆安初中、东城一小为教师研训基地,分批组织教师培训。2013年以来,区财政每年筹措专项经费100万元用于教师培训。区域内建立了21个城乡联盟研训共同体,大力开展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课堂教学达标竞赛和“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成立了15个“安定名师”工作室,遴选了400多名优秀教师作为工作室核心骨干成员和研修人员,形成了一支覆盖全区的专兼结合的研修骨干团队。

四是完善激励机制。全面落实班主任和校长岗位津贴。2018年全区落实班主任津贴补助经费和校长岗位津贴经费分别为174.325万元、51.12万元。按照最高1000/人元标准,为2997名乡村教师发放生活补助1060.875万元。建立落实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奖励制度,并逐年加大表彰力度。2019年教师节期间,区财政筹措110  万元,表彰先进集体  10个,表彰奖励先进个人190 名;推荐上报省农村骨干教师64名。

五是解决代课教师待遇。制定了《***解决中小学代课人员问题实施方案》《***中小学代课人员招聘工作实施方案》,一次性解决了2003年9月25日前区聘且一直在岗的26名代课人员,通过考核招聘4人、考试招聘21人、转岗聘用1人。

(四)坚持立德树人,突出特色办学,着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一是健全课程体系。紧盯育人目标,在开齐开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探索建立健全 “大德育”、“大美育”、“阳光体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德育课程在落实国家德育课程的基础上,系列化设计德育主题实践活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规范活动的课程化实施;美育课程增设舞蹈、秦腔、小曲、剪纸、皮影、陶艺等地方和学校美育课程,开展艺术类社团活动和各类实践体验类课程;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对阳光大课间活动、武术进校园活动、足球进校园活动和学校体育社团进行统筹规划、有机整合,实施一体化阳光体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全面落实新纲要,从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以及其它方式中选择相应的活动方式,落实信息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等相关内容。

二是突出特色创建。围绕“一校一品牌,一校一特色”目标,制定《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促进学校品牌化、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积极创建各类特色化示范性学校。截止目前,全区有部级“语言文字示范校”1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10所、“校园篮球特色学校”8所;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15所、“文明校园”3所、“国防教育示范学校”1所、“语言文字示范校”11所;定西市“语言文字示范校”3所、“绿色学校”3所。东方红中学、友谊幼儿园分别被省教育厅命名为“甘肃省示范性普通高中”、“甘肃省示范性幼儿园”,西巩驿中学被评为 “甘肃省快乐校园示范学校”,福台高级中学被评为第三批“甘肃省普通高中特色实验学校”。

三是推进素质教育。全区各学校先后开展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活动、“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童谣征集评选活动、校歌大汇唱活动、“崇尚英雄精忠报国”主题班会、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等,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制定《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区各级各类学校全面推动“体育艺术2+1项目”,深入开展经典诵读、书法、武术和艺术进校园“四项活动”。成功举办了四届城区中小学校师生武术展演活动、“体彩杯”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五届“英才杯”足球比赛、初中生篮球赛、小学生篮球赛、五届全区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各中小学都组建了摄影、书法、器乐、绘画、足球等艺术体育团队,创新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形成了周周有活动,月月有比赛的校园文化氛围,调动了学生参与艺术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统筹结构布局,推动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各类教育水平

一是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制定出台《***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2018年***“名园+民园”合作办园方案》,推行“名园+新建园”“名园+薄弱园”“乡镇园+村级园”学前教育集团化办园模式。进一步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2018年,***幼儿园永定分园和南苑幼儿园南山分园建成招生,增加幼儿园位660人。2019年秋季,***永定第二幼儿园开始招生,新增幼儿学位270名。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举办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2017年以来审批设立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6所,新增幼儿入园园位2000多个。全区幼儿三年“毛入园率”达95.78%。

二是加快发展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通过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努力增加城镇义务教育学位、实施消除大班额计划,着力提升乡村教师待遇、统筹城乡师资配置,极力完善控辍保学机制、确保随迁子女就学和留守儿童关爱,切实加大各项制度措施的落实力度,基本实现了区内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统一、教师编制标准统一、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统一、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和“两免一补”政策城乡全覆盖的目标。

三是全面推进高中教育攻坚。认真落实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稳步推进高中新课程改革。围绕重点大学、二本上线人数、上线率以及特长生培养,特别是应届生各类指标的增值情况,严把“出口”质量监控。2019年全区高考文化课本科上线率73.1%,重点上线率30.2%,分别较上年提升29.9、4.9个百分点;其中,应届生文化课本科上线率70.5%,重点上线率35.1%,分别较上年提升30.1、8.1个百分点。“十三五”以来,累计为高等院校输送本科生9600多名、专科生1.1万名,高考本科上线率由2015年的32.9%提高到72.2%,23名考生被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录取。

四是全面实施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制订《***教育工作质量提升“五年行动计划”(2019—2023年)》,坚持五提升(党建引领抓提升、强化内因抓提升、优化条件抓提升、合力育人抓提升、督导落实抓提升),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着力提升全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整体水平;深化平安校园建设,强化安全风险防控,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切实保障广大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持续优化办学条件,改进评价方式,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加快发展学前教育;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强普通高中内涵建设;重视支持特殊教育发展,保障残疾学生接受教育的权利。

五是全面落实帮扶资助政策。建立健全学生资助体系,大力实施教育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和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寄宿生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政策。建立“教育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档案,落实“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滋蕙计划”、 学前教育一年资助等资助项目。2018-2019学年,全区共落实各类资助资金4039.51万元,惠及学生53358人。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离异家庭子女、单亲子女和后进生档案和38个留守儿童之家,留守儿童、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和残疾儿童入学权益得到保障。近三年全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校生达2600多人,全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4.1%。

(六)聚力精准扶贫,健全控保机制,加快推进教育公平

一是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制订下发《***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和《教育扶贫专责组2019年工作方案》,强化教育、扶贫、残联、公安等部门及各乡镇的协作配合,认真落实控辍保学工作责任。

二是做好摸底核查。区公安部门提供适龄儿童少年数据,由教育部门对适龄儿童少年就读情况全面摸底、建立台账,对户籍原因造成就读情况不明的,由公安部门做出户籍问题处理。对因残疾不在校的,由区残联、卫健、教育部门联合认定,开展送教上门活动。区扶贫办提供建档立卡户人口花名册,区教育局结合教育资助政策落实和建档立卡户学生台账建立工作,对全区建档立卡户学生全面摸底,把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户适龄人口作为重点一个不落的摸清其就读情况。

三是开展残疾适龄儿童送教上门。根据区残联反馈的残疾儿童数据,通过年初千人大走访活动,对适龄残疾儿童进行入户调查,在征求家长意愿的情况下进行认定评估,对未入学但能够接受送教上门的残疾儿童由教育部门建立学籍,开展送教上门。

四是强化动态监管。区教育局对辖区内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学生通过学籍系统、控辍保学系统、学校定期报告、入校核查等措施加强动态监管,发现有疑似辍学学生,强化措施,进行劝返。将八、九年级学生作为重点监管对象,掌握每个学生的就读动态,强化教育教学管理,确保学生稳定就学。

五是健全控辍保学工作台账。根据冲刺清零工作任务,进一步强化控辍保学工作,加大义务教育适龄 人口的管理,区教育局逐步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少年花名册、建档立卡户适龄儿童少年花名册、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花名册和相关统计表、学籍信息花名册等台账,加大比对核查力度。

二、存在的问题:

(一)城乡教育发展仍待均衡。全区省市级示范性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区,城乡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水平差距较大,城区“择校热”和农村“空壳校”问题依然存在。学前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师资力量短缺,特别是村级幼儿园办园行为不够规范、保教水平较低。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滞后,村级学校和教学点管理不够精细。高中教育质量有待提升,区属高中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不强。职业教育基础薄弱、特色不明显、吸引力不强。

(二)教师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全区幼儿专业教师、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短缺;农村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矛盾突出,音乐、美术等艺术课教师缺乏,偏远学校教师年龄偏大,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民办教育还需规范。民办学校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师资队伍不稳定、办学行为不规范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部分民办园办园理念存在偏差、硬件不达标、办园行为不规范,影响了保教质量和办学水平,社会认可度不高。对民办学校的管理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今后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进一步健全党政主要领导抓教育目标管理责任制和党政领导深入调查、定期研究教育工作的制度,落实表彰奖励和责任追究制度,形成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采取财政筹资、争取项目、社会捐资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持续增加教育投入,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进一步促进教育机制、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的转变,构建体制完善、机制灵活、规范高效的教育体系,努力开创更加均衡、可持续的发展格局。

二是持续强化教育发展内涵。从进一步规范修订学校章程入手,把教风、学风、校风建设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把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转变、制度建设健全作为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有力抓手,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加强教育教学全过程的管理和监督,狠抓师德师风建设和业务能力提升两个关键,进一步提升教师职业素质和爱岗敬业精神。突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养成,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全面实施“三名”工程,制定标准,完善机制,确定一批名教师、名校长和名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带头带动作用,提升特色化办学水平,促进全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学校特色党务工作计划篇7

图书馆是党校综合性文献资料的收藏和利用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社会科学等多种知识的储备库,是为党校建设提供保障和智力支撑的学术性机构,是以图书资料和数字资源等形式向党校学工人员提供理论武装和知识学习的重要平台。图书馆工作是党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应同党校建设与发展相适应。

二、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民展观为指导,依据中央党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校图书馆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党校图书馆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的要求,结合海南“省情”和党校建设与发展的迫切需要,坚持“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以文献资源特色化及信息服务数字化建设为龙头,以加强图书馆信息基础设施和业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基础,以改善与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为关键,逐步将图书馆建设成为海南地域特色和专业特色突出的省级党校数字图书馆。

(二)主要任务。

根据《意见》和《规程》要求,党校图书馆的根本任务是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党校教学科研服务,为党政领导机关决策服务,为推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服务。为此,党校图书馆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1.建设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坚持文献资源“共建共知共享”的网络化建设方针和“少而精而虚”(即不盲目追求规模,注重精品、注重数字资源)的建设原则,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逐步形成覆盖党校主要学科、优势学科,并能满足其需要的、党校特色突出的复合型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

2.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信息服务体系:坚持“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以建设好“信息共享空间”和省情资讯室“两个服务窗口为重点,逐步建立融传统图书馆和数字图书馆功能于一体的具有主动服务能力的信息服务体系。

3.建设一个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党校信息化建设成果为支撑,加强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将图书馆逐步建设成为党校教学科研和覆盖全省党校系统的文献信息云服务中心和知识创新服务平台。

三、主要建设内容

(一)快速建好网站,启动图书馆网络服务。

1.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配置图书馆自动化管理和网站建设必需的相关设备;配置够用而且可扩充的数字资源存储设备;建设好覆盖全校的校园网络和高速畅通安全的对外网络通道。

2.创建图书馆网站。快速启动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建设,创建图书馆网站,搭建网络服务平台,开展网络信息服务,实现共享内外数字图书馆资源。

(二)启动特色文献数字资源库建设。

创建“地域特色文献数字资源库”是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的重点,也是党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校科研处要将“特色文献数字资源库”建设纳入工作计划,图书馆在调研基础上拟定“海南省情资源数据库”等系列建设项目。

(三)加强与改善专业队伍建设。

为建设一支以馆长为学科带头人、专业和职称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爱岗敬业的专业技术队伍,就要加强以下建设:

1.复合型。图书馆履行服务职能的需要,人事部门给图书馆配备相应数量的工作人员的岗位工作应及时补充人员接替。

2.有计划地引进图书馆急需的专业技术人员。

3.加强对现有人员的业务培训,纳入人事部门的培训计划。

(四)拓展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水平。

1.启动信息素养教育培训服务。“培养读者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信息素养”是《规程》中要求党校图书馆必须履行的重要职能,目的是帮助其强化信息意识,学会检索获取信息的方法技能。

2.开创信息咨询服务。建立“项目信息员”、“学科联络员”和“学科馆员”(包括兼职学科馆员)服务网络组织,分别是为党校省级、部级科研项目,重点是学科和重点专家开展修改化文献信息咨询服务和参与“党校学术文库”建设。

3.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坚持并精心组织每年《世界读书日》前后的读书活动,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习型组织建设。

4.开展移动阅读服务。利用现代移动技术,逐步开展为学员提供实时移动文献信息服务,使学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取党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成为党校图书馆的永久读者。

(五)建章立制,实行科学管理。

科学合理地设置馆内机构并明确各机构职责范围,制订以岗位余缺为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使图书馆管理逐步走上业务工作标准化和管理服务制度化的轨道。

1.调整馆内机构。根据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的规律,依据《规程》履行服务职能的需要,调整馆内机构并设置文献资源部、流通阅览综合部、信息咨询部和信息技术部。

2.制订业务与服务各项规章,实行制度管理。

四、主要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中央党校印发的《意见》和《规程》是建设党校图书馆法规性的文件。依据《意见》和《规程》建设好图书馆,既是实现我省党校又好又快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又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举措。党校党委已将图书馆的建设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并加强领导,采取综合有效措施,加大支持力度。

(二)加大经费投入。

校委将图书馆建设经费纳入每年的经费预算,尤其是保证信息技术设备购置、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藏书阅览设备设施的购置经费的预算落实,为加强图书馆建设给予力所能及的资金支持。

(三)全校“协作共建”图书馆。

图书馆建设是一项系统建设工程,凡涉及有建设内容的党校各有关职能部门应纳入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并做好相关工作;各有关部门要支持“学科联络员”和“兼职学科馆员”做好有关信息服务工作。

(四)强化“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

学校特色党务工作计划篇8

一、履职情况

(一)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人责任

1.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把政治方向,确保党的建设永葆政治本色

党总支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明确政治态度,严守政治纪律。坚决贯彻落实学校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和党政工作要点,把成效体现在履职尽责、工作实效、日常表现上。修订完善党总支会议议事规则和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建立健全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学校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切实做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

扎实开展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以赵正永、张坚等反面典型为镜鉴,进行“四对照四检视”,切实坚持和做到“十查十做”“四联四增”。把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与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发展结合起来,弘扬实干精神,推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2.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思想旗帜,确保党的建设正确方向

制定印发学院两个学期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16次,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党的五中全会精神等内容,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专家教授作专题辅导报告。举办党支部书记(委员)和党员教育培训班,开展“双一流”建设大讨论,“十四五”规划发展大讨论,把理论学习与促进学院发展相结合,与教书育人、潜心科研相结合,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优良作风推进学院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严格执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意识形态工作台账。召开意识形态专题工作会议,分析研判部署学院意识形态工作。在人才引进过程中严格政审环节,严把思想政治关;加强课堂教学过程管理,强化课堂教学纪律意识;在教材选用、学术活动等方面严格管理。指派专人管理学院网站,建立网络信息员(评论员)队伍,筑牢坚实的舆论宣传阵地。

注重发现挖掘身边典型事例,一名教师家庭被评选为学校“和谐家庭”。注重加强学院各项工作的舆论宣传和报道,弘扬正能量,2020年,在校新闻网发表新闻稿件52篇、校外媒体平台发表10篇。

3.以持之以恒抓组织建设为基础,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的建设落地生根

认真执行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和党总支会议议事规则,全年召开党总支会议12次,党政联席会议16次。严格按照学校要求,报备学院领导班子分工。党政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坚持经常性谈心谈话、交流沟通,做到对学校和学院重要工作相互提醒,互通信息、交换看法。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2020年在所在党支部讲授党课2次。

根据学校党委批复,指导各党支部严格按照程序完成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委员会的选举工作。原采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党支部入选“全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入选学校“青年先锋岗”。组织广大党员赴寿县小甸集特别党支部开展红色教育,赴大通万人坑纪念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赴毛集实验区孙台村开展定点帮扶。

4.以从严从实抓作风建设为途径,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确保党的建设贴近师生

2020年,学院领导班子多次召开教职工座谈会和学生座谈会,把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作风建设的切入点,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列出问题18个,安排整改任务25条。完成学院办公场所基础设施改造与维修,满足师生基本办公与学习要求;设计制作安装好学院各办公室、实验室功能铭牌和标识,科学有序规划学院实验室建设,明确实验室建设目标和标准;完成学院工会职工小家的设计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工会活动,提升师生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水平。及时向教职工传达“安理家园”建设进度等信息,安排专人负责相关工作,组织教职工前往建筑工地参观1次。

5.以一着不让抓党风廉政建设为责任,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确保党的建设坚强有力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总支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将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纳入政治理论学习计划,举办党风廉政建设图片展,观看警示教育片“信仰之失”,举办“中国共产党纪律和规矩”专题辅导报告,学习省纪委、学校纪委有关违纪行为的通报等。推进党务院务公开,学院设置意见箱、公示栏,确保党员对党内事务和教职工对单位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严格用党章党规党纪规范党员行为,教育引导党员教师模范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及时掌握党员思想动态,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严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查摆和解决问题。一年来,学院领导干部和广大党员没有任何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认真履行学生引导、教育、管理责任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组织学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引导学生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树立远大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优秀共青团员进行组织推优,举办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引导优秀共青团员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举办“红歌会”大型合唱比赛、“宪法宣传周”、“宿舍文化节”、“珍惜粮食、光盘行动”、放映红色电影等多项活动,开展主题团日,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筑牢精神根基。

2.学生管理和服务

加强班风、学风建设。学院坚持晚自习考勤、晨跑晨读考勤、课堂考勤制度。完善学业预警帮扶机制,以先进带动后进。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落实好班主任和导师制度,完善班级管理制度和管理体系。在全年级实行上课点名和上交手机的制度,对学业落后学生及时进行预警谈话并组织优秀学生开展学业帮扶。

3.维护学生安全稳定,关心、关爱困难学生

坚持不懈抓好日常和关键节点的安全教育与管理,确保全年安全稳定。召开消防安全的主题班会,落实按时查寝制度。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工作,针对心理危机排查结果,进行一对一的定期回访、开展谈心谈话。组织全体新生参加心理健康普查、开展团体辅导,完善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及时疏导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严格落实学校的资助政策,通过规范严谨的评审流程进行困难生的精准认定,规范奖助学金的发放,让国家和学校的资助真正能帮扶到困难学生群体。

(三)以抓党建促事业发展为目的,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

2020年,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在职能部门和兄弟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的各项事业稳步开局。完成学院成立以来的第一届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录取本科生225人,研究生15人,本科最低录取分数超省内一本分数线21分。自主设置人工智能二级学科硕士点,矿山人工智能二级学科博士点,建立从本科、到硕士生、博士生全周期的人才培养体系。获批教育部“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引进博士4人、签约博士4人,其中,海外博士1人,紧缺专业硕士3人,入选安徽省“特支计划”人选1人,煤炭行业技能大师1人,学院教师在2020年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第九届“挑战杯”安徽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荣获银奖1项,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获得省一等奖2项,并捧得TI杯。

此外,根据学校安排,认真做好我校定点帮扶临泉县的联络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我虽然完成了组织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但与学校和广大师生员工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如深入师生员工中调查研究不够;党建工作队伍需进一步加强,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大多是青年党员教师,工作上有活力,但理论素养和业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基层党建方法局限于规定动作,创新不足,党建活动开展质量不高,感染力、吸引力、针对性需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主要举措

1.以创建样板党支部为抓手,深入推进党支部“双创”建设。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主动思考谋划党建特色创新项目,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教育引导党员教师在日常教学科研生活中亮出党员身份,立起先进标尺,树立先锋形象。注重发现挖掘身边典型事例,广泛开展宣传,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学校特色党务工作计划篇9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教育内涵、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全面加强学校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和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全校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党支部的工作活力和党员的工作激情,让我支部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有力支持和保障。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升党员的理论素养。本年将组织全体党员通过集中学习、写心得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十九大、**、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新《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提升党员的理论素养,带动全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坚持正面引导和刹风整纪相结合,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县作风建设相关要求,采取“抓思想、抓管理、抓机制、抓考核”等措施,全力整治部分教职工存在的“责任意识不强、廉洁意识不强、进取精神不强、正气观念不强”等工作诟病,彻底整治“四风”存在的问题。

(三)注重党员的稳妥发展,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发展党员。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对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进行培训,进一步规范入党程序。

(四)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两学一做”和“3+X”活动,继续推动“党建+”建设工作,关爱困难党员,丰富党员生活。

(五)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统一部署,坚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不折不扣完成各项“规定动作”,确保全体党员干部受教育,学校党风政风有提升。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让全体党员更加自觉地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奋斗,引导全体党员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牢记新使命,投身新时代,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六)开展“关爱工程”互动。结合教育系统的“塑师德、转作风、提质量”系列活动,开展好我校“关爱工程”活动体系:学校关爱教师,教师关爱学生的关爱体系;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行政干部服务意识,提升教师幸福指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七)开展帮扶志愿活动。结合“党员政治生日”,继续开展“党员关爱工程”、“送温暖献爱心”、“一对一结对帮扶”志愿者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针对困难党员、困难学生、留守儿童等群体,从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开展帮扶服务,进一步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增强组织归属感。

(八)完善基层党建学习宣传信息化平台。运用学校党建宣传栏、“学习强国”APP、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等不断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意识,完善党建园地,党建工作群等平台建设,形成系统的信息化党建管理网络,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

(九)开展党员教师“双提升”活动。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将质量提升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大力实施党员名师工程,把党员教师培养成名师和管理者,引导党员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党员教师要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成长进步,从而促进结对帮扶教师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十)开展全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探索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党员民主评议机制,加大群众监督力度,遵守师德红线,坚持理想信念,增强信心;坚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坚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坚持真理原则,弘扬正气;坚持无私奉献,为人师表。

三、组织领导

长:

副组长:

员:

领导小组下设党建工作小组:****负责组织协调,****负责工作计划推进,****负责党建工作信息宣传,****负责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监督执纪。

四、工作保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结合我校实际,成立我支部党建工作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督促指导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联系实际,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把学校党建工作与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起来,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更加明确的责任,更加认真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我支部各项工作。

学校特色党务工作计划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提升教育内涵、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全面加强学校党的思想、作风、组织和制度建设,充分调动全校党员、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党支部的工作活力和党员的工作激情,让我支部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有力支持和保障。

二、工作措施

1.加强政治业务学习,努力提升党员的理论素养。本年将组织全体党员通过集中学习、写心得等多种形式,认真学习十九大、二中、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习近平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新《党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提升党员的理论素养,带动全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加强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坚持正面引导和刹风整纪相结合,严格按照中央、省、市、县作风建设相关要求,采取“抓思想、抓管理、抓机制、抓考核”等措施,全力整治部分教职工存在的“责任意识不强、廉洁意识不强、进取精神不强、正气观念不强”等工作诟病,彻底整治“四风”存在的问题。

3.注重党员的稳妥发展,强化党员的教育管理。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发展党员。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对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进行培训,进一步规范入党程序。

4.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两学一做”和“3+X”活动,继续推动“党建+”建设工作,关爱困难党员,丰富党员生活。

5.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县委统一部署,坚持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活动,不折不扣完成各项“规定动作”,确保全体党员干部受教育,学校党风政风有提升。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让全体党员更加自觉地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努力奋斗,引导全体党员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牢记新使命,投身新时代,推动全南二中教育高质量发展。

6.开展“关爱工程”互动。结合教育系统的“塑师德、转作风、提质量”系列活动,开展好我校“关爱工程”活动体系:学校关爱教师,教师关爱学生的关爱体系;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树立行政干部服务意识,提升教师幸福指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7.开展帮扶志愿活动。结合“党员政治生日”,继续开展“党员关爱工程”、“送温暖献爱心”、“一对一结对帮扶”志愿者服务等主题实践活动,针对困难党员、困难学生、留守儿童等群体,从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开展帮扶服务,进一步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增强组织归属感。

8.完善基层党建学习宣传信息化平台。运用学校党建宣传栏、“学习强国”APP、微信公众号、手机报等不断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和服务意识,完善党建园地,党建工作群等平台建设,形成系统的信息化党建管理网络,实现党建工作全覆盖。

9.开展党员教师“双提升”活动。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将质量提升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大力实施党员名师工程,把党员教师培养成名师和管理者,引导党员教师不断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党员教师要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成长进步,从而促进结对帮扶教师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升。

10.开展全党员民主评议制度。探索领导点评、党员互评、群众评议相结合的党员民主评议机制,加大群众监督力度,遵守师德红线,坚持理想信念,增强信心;坚持真抓实干,求真务实;坚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坚持真理原则,弘扬正气;坚持无私奉献,为人师表。 

三、组织领导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小组下设党建工作小组:曾春华负责组织协调,陈永添负责工作计划推进,黄巧玲负责党建工作信息宣传,谭剑花负责工作推进过程中的监督执纪。

四、工作保障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结合我校实际,成立我支部党建工作行动计划领导小组,督促指导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联系实际,立足当前,谋划长远,把学校党建工作与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结合起来,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以更加明确的责任,更加认真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推动我支部各项工作。

学校特色党务工作计划篇11

二、工作思路

(一)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党的思想建设。

积极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抓好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围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活动,建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长效机制,组织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系列讲座,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坚持理论学习与思想建设相结合,与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相结合,促进学有所用,用有所成。

抓好学习制度的落实。坚持每月一次的政治、业务学习教育制度,注重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坚持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普通党员轮流上党课,不断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每半年进行一次党员学习教育活动总结。

(二)创新活动载体,推进组织建设

认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继续认真组织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建立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长效机制,巩固学习实践活动成果,切实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各项工作。

着力加强班子建设。继续深入开展创建“四好”班子活动。学校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做勤奋学习的表率、做踏实工作的表率、做促进学校和谐发展的表率。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从绩效考核上加大抓落实的力度,从岗位职责上强化抓落实的责任,从操作层面上提高抓落实的水平。

认真抓好支部建设。建立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健全民主决策工作机制,推行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工作;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做好支部评先评优工作和教师评先评优工作,树立和推介身边的榜样典型。

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以“三联系三示范”(一名党员联系一名非党群众、联系一名学困生、联系一个班级;创建共产党员示范课、共产党员示范班、共产党员示范岗)及“三联三为”(党员联系困难群众、联系身边群众、联系普通群众;党员为群众代言、为群众排忧、为群众服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和示范引领作用。

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师德教育,倡导廉洁从教、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发扬我校倡导的“爱校、敬业、垂范、争先”的师德风尚,弘扬新形势下爱生、敬业精神,铸造具有时代特征的蓝天师德师风。努力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提升教师队伍的学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抓好发展党员工作。加大对教学第一线和中青年教师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力度,推进“双培”工作。坚持党员标准,强化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坚持实行发展党员考察制度、预审制度、公示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始终把确保党员质量放在第一位。建立把党员培养成教育教学骨干、把教育教学骨干培养成党员的双培养活动机制,促进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紧密结合,共同提升。今年支部准备送培入党积极分子一名,培养考察预备党员转正一名。

(三)开展特色活动,推进品牌建设

深入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爱心家访”、“党员义工”、“党的知识、党员形象进校园、党员教师风采展示活动、大力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等多种形式的品牌特色服务活动,家校携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继续开展党员干部、教师送课到社区活动,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提升社区居民的文明素养。同时充分利用社区德育资源,拓展学校德育阵地,积极抓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1)

2011党支部工作计划 >>查看更多

| | | | | | | |

【返回 栏目列表】

(四)优化教育行风,推进廉政建设

以“凝聚两心兴天心”活动月为契机,切实加强干部廉洁自律教育。“凝聚两心兴天心”党风廉政教育月活动是天心区的品牌活动,通过开展“党风廉政责任制专题讲座”、“廉政谈心”、“三述一评”等活动,切实加强干部廉洁自律教育,凝聚党心民心。以深化党务、校务公开为契机,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党风廉政责任制,层层签订廉政建设责任书,责任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网络。要以创建“三满意”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加强教育行风建设和师德师风建设。

(五)凝聚八方合力,推进和谐建设

大力推进党内和谐建设。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强化党员主体意识,发挥党员主体作用,营造党内民主氛围,促进党内和谐。

认真做好群团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的职能作用,努力提高群团工作水平。进一步落实工会组织的维权职责,依法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组织有益身心健康的工会活动,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依法维护女教师的合法权益,着力提升女教师的自身素质,充分调动女教师的工作热情,保持“巾帼芙蓉标兵岗”的光荣,争取在岗位上再创新功。

切实做好统筹工作。要进一步做好老干、统战、关工委等工作,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把方方面面的智慧凝聚起来,为学校凝聚发展合力,促进学校教育和谐发展。

  2  

学校特色党务工作计划篇12

(一)依托红色历史资源,建设党性教育基地。__是红色革命老区,有着“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先念、、程子华、徐海东等曾在这里挥戈跃马,建立__政权。__镇是商洛第一个__政权及中共五星县委的所在地,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二十五军在此转战,__镇革命烈士陵园安息着红二十五军14名烈士的英灵。__是____政府的旧址,红色__政府以此为中心,相继在__、__等地建立了8个__政府,开展游击武装斗争。1926年6月芦顺起义失败后进驻凤镇街,后参加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在此建立了鄂豫陕边区,红军游击队经常到凤镇开展军事活动、宣传抗日战争。1947年7月起,人民先后在子房寨、郭家寨等地与军队展开激战,通过三年浴血奋战,终于解放了凤凰镇,留下了革命英烈英勇作战的足迹。

在__、凤凰镇建立党校教学基地,与基地联合开发相关课程,强化宗旨意识、艰苦朴素、敬业奉献、党性修养等方面的教育。

(二)依托绿色生态资源,建设美丽乡村基地。近年来,__县荣获“中国最具投资潜力旅游名县”“中国最佳魅力旅游名县”“中国经典山水文化旅游名县”“中华最佳绿色生态旅游目的地”“影像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县”等奖项,美誉度和知名度不断提升。特别是立足山、水、田、园等现实条件,按照西安“会客厅”的总体定位,突出资源优势、文化习俗、地域特色,打造的环境美、经济强、民风好,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成为繁荣农村、提升农业、富裕农民的新引擎,走出了一条生态养民、旅游富民新路子。__镇__村先后获得中国最美休闲乡村、部级生态文明村、全国美丽宜居村庄,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秦岭美丽乡村等荣誉称号。农村一改过去贫穷落后的标签,面貌正在发生翻天覆地变化,城乡差距逐步缩小,到处呈现和平盛世、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

在__、__等地建立美丽乡村教学基地,开展体验式教学,引导学员理解中央精神、掌握政策要点,激发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怀,在体验中得到启发,提升服务群众工作能力。

(三)依托金色创业资源,建设拓展训练基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源。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营造公平竞争的创业环境,使有梦想、有意愿、有能力的科技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失业人员等各类市场创业主体“如鱼得水”,以创业带动就业、创新促进发展。特别是扶贫工作大力扶持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实行贴息贷款或者政府奖补,为大众创业营造了良好环境。目前,精准扶贫、双包双促如火如荼,小微企业生机勃勃,产业发展百舸争流,创业带动产生了积极效应。

在农业示范园或产业基地建立拓展训练基地。结合土地情结、乡村情结,通过脱贫攻坚培育产业大户,发现典型人物,打造金色创业教育基地,选配专兼职教学人员,添置教学设备,制作基地标牌和相关图板,为开展现场教学创造环境。

以现有资源为基础、以开发资源为共享、以特色定位为导向,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动、高质量共赢,把党校资源支撑到教学基地上来,把教学基地打造成为彰显培训特色、宣传地方形象、展示工作亮点、促进教学互动的重要平台。

(一)突出主题,联合定点。党校的现场教学基地具有时代性、宣传性、体验性、展示性等多重功能。因此,既要注重优化选点、深化内涵、加强建设,更应本着双赢甚至多赢的理念注重借力发展,实行多方共建与资源共享。在现有的基础上,按照基地的教学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单位、工作、事件、人物所在地作为现场教学基地,经相应管理部门和党校考察筛选,由县委统一授牌管理。

如:红色历史教育基地,结合爱国教育基地建设,由县文明委和党校考察认定,通过发掘真实历史事迹,编制教学讲义,编排情景剧,听老人讲当年的故事,或借助生活道具体验革命先烈的艰苦生活,进而坚定理想信念。绿色生态教育基地,结合新农村建设,由县委农工部和党校考察认定;金色创业教育基地,结合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由县农业局、发改局等相关部门联合考察认定。根据形势需要,党校与县纪委、检察院合作建立“警示教育”“党纪国法”等教学基地。同时,在加强建设、提升水平、扩大影响的基础上,争取上级党校支持,将现场教学基地面向省市服务,邀请高层领导和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将省市有需要的单位纳入教学范围、联合办学。

(二)组建机构,按需定人。每一现场教学基地落实1名联系人和领衔老师。联系人由基地所在单位推荐,经县委党校考察认可后,归所在单位和党校双重考核管理。领衔老师由县委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公开招聘,由党校聘任并考核管理。本着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并重的原则,在选拔校内优秀教师的同时,注重从“土专家”和企业负责人中挑选基地兼职教师,充分发挥专业知识精通,实践经验丰富的优势,为学员、教师、各部门领导以及专家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促进教学相长、学用相长。现场教学基地参照民办非企业单位管理,党校加强教学基地建设统筹规划,及时为教学基地提供专业支持和工作指导,完善党校联系教学基地相关制度,做好示范基地培育工作。对基地特色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挖掘、提炼出适合现场教学的精华,对基地讲解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激发干事创业和积极向上的拼搏精神。这样既有利于党校培训和科研资政,也可以作为党校对外培训服务的亮点,使党校培训延伸到社会。

(三)编制教材,科学定教。突出针对性和实践性,按照情景式、互动式、案例式、研究式、体验式的教学方法,由县委统一组织人员编制各基地的教学流程和教案。针对党员干部、待业人员、技术人员、公务员、村组干部、普通党员等不同层次,科学设计教学大纲,突出不同教学基地的重点培训人群,彰显基地的特色资源优势。特别是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而开设的培训班,应坚持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突出主题、明确要求、注重实效,因而在课程设置方面,按形势要求编制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红色历史教育基地,可以推出廉政教育、重走红军路、地方党史、法庭旁听、拓展训练、情景剧等内容形成一个教学组合。绿色生态教育基地,可以建立美丽乡村示范点、家庭农场、便民服务等不同内容、不同亮点、不同层次的现场教学板块。金色创业教育基地,可以通过小微企业、产业大户、农业示范园、返乡创业成功人士的样板效应,宣传敢想敢干、勤劳致富的典型。编制教案力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体现党校现场教学基地的时代性、新颖性、实用性与教育性。通过调研、回访、问卷等多种形式,广泛了解和掌握各类参训学员的培训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路线,做到按需施教。

现场教学是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形式,对于提高学员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启迪思维、借鉴和总结成功经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培训质量来巩固主渠道地位是党校应对新挑战的根本途径。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加强现场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目前,基层干部教育培训的模式,主要由组织部负责调训、党校负责落实实施。为确保每年干部培训工作按计划开展,就要组建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党校具体负责,相关部门通力协作,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培训工作机制,推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对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研究部署,同时要下设领导小组日常办事机构,具体负责制定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计划,进行工作指导、督办落实,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形成由党校全面负责的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

二是严格认定标准。现场教学基地本着成熟一个挂牌一个的原则,主要依托各单位(企业)、各产业园区、县内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组建。资格认定工作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党校、组织部、人社局、民政局共同负责,根据全县中心工作和干部培训需要,选取最能体现县域发展的实践成果和典型经验的事物,对照入选条件初选,与相关部门和单位充分沟通后,由县委发文并授予“__县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牌匾。十三五期间,有目的、有计划、分步骤、分批次地建立现场教学基地,突出地方特色、积累教学经验,形成富有针对性、实践性、互补性、实效性的现场教学基地规模,满足不同专题培训班的培训需求。

三是拓展师资资源。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县委政府工作大局,坚持视野向外、面向社会,采用签约、客座等聘请形式,选聘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优秀领导干部、专业人员、先进人物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不断提高党校培训能力。建立优秀教师资源库、优秀教学专题资源库,制作推广网站式课件,实行“三点”教学:即学员点课程,办班单位点专题,党校点教师。组织教师到教学基地实地调研,了解掌握基地建设进展情况,听取相关意见建议,集思广益,帮助基地拓宽建设思路,加快建设步伐,规范现场教学活动。同时,注重现有教师的培养,为党校教师提供师资培训、基层锻炼的机会,每年选1名优秀中青年教师到重点领域、重点部门进行挂职锻炼、深入调研,提升党校教师教学水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