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化学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2 15:02:10

天然药物化学论文

天然药物化学论文篇1

2改革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

学生在初学天然药物化学时可能会对该门课程产生繁多、复杂的印象,而实际上该门课程具有极强的规律性。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是天然药物化学的核心内容,在授课时针对不同章节着重讲授各种类型天然药物的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的方法,但每一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又不尽相同。如在讲授蒽醌类化合物这一章节时将提取分离作为重点,结构鉴定作为辅助知识来讲解;黄酮类化合物在讲授时其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均是重点内容,其中结构鉴定更是要作为难点内容来讲授,并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适当调整课时,学生在掌握并牢记黄酮类化合物氢谱碳谱的特征性数据后结构鉴定就变得非常有规律可循了。

3调整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能力

作者发现,天然药物化学如果采用传统讲授式即“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这种教学方法持续一段时间后学生会变得缺乏独立思考和积极思维的能力,不仅影响学习的积极性,更加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作者对教学方式不断进行调整,使教学形式变得灵活多样,如在讲授绪论部分的提取和分离方法时采用多媒体模拟动画的形式,模拟凝胶色谱的分子筛原理、连续回流提取等,使学生对不同的提取和分离方法的特点有直观的认识并便于记忆;在讲授糖和苷类化合物章节时引入球棍教学模型,让学生自己动手搭出不同糖类的构型,分析其优势构象,学生通过对模型的操作,对相关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讲授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鉴定时给出几个具体的黄酮类化合物结构和谱图数据,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之后每组选出学生代表阐述本组的观点并进行结构解析,教师进行点评并最终总结,从而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对于某些类型的化合物,其化学位移数据具有很强的规律性,在为学生进行总结归纳的同时也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对这些数据进行总结和记忆,并互相交流经验,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思考,达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4合理安排实验,提高教学质量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实践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本院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一直采取的是理论课和实验课同时进行的授课方式。但过去由于课程时间安排得不够合理,常常会出现某些章节理论课已经结束1个月余才开始进行相关章节实验或某些章节还未讲授理论课就已经开始相关章节的实验,从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及时理解和吸收。在掌握这一情况后通过多方协调,将理论课和实验课的内容进行了更加合理的安排。即在讲授某章节理论课后给予学生3d左右的时间进一步消化和复习课程内容,之后立即安排相关章节的实验课,学生在进行实验的同时很自然地回忆起前3天学到的相关理论知识,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理论课内容的掌握,从而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本院不断增加实验教学投入,将过去的4人一组的实验分组方式调整为2人一组,鼓励各组学生在实验时进行合理的分工合作,学生动脑思考和动手实践的机会增加,从而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培养了实践技能,为今后独立设计和操作实验打下了良好基础。

5提供课外资料,开阔学生眼界

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需要一个讲授、消化、吸收的过程,因此,仅靠有限的课堂讲授是远远不够的,作者借鉴了其他高校的成功经验,定期向学生提供课外资料(包括生产实践资料、科研实践资料、专业基础资料等),如为基础知识相对比较薄弱的学生提供一些内容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药学期刊,为基础较好求知欲较强的学生提供一些英文期刊等。同时,为鼓励学生阅读课外资料,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资料研讨活动。学生通过互相讨论从不同国内外期刊上学到的天然药物化学相关知识,不但补充了课堂内容而且开阔了学生眼界。

天然药物化学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4(a)-196-02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1],是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我国拥有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在中医药临床应用方面更有着长期的经验积累,随着近代化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有能力对植物、微生物和矿物等天然药物的来源进行更加复杂和精细的处理和操作,很多天然产物单体成分被分离出来作为药物使用,使人们日益重视这门来自于分离纯化和使用天然药物的学科――天然药物化学[2]。

由于天然药物化学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目前我校药学专业所用教材是吴立军教授主编、姚新生院士主审的卫生部规划教材《天然药物化学》[1],其中就有相当篇幅的实验研究资料,这些资料涉及的理论、方法和技术既多又广,刚入门学习天然药物化学的学生由于没有实验研究的经历,学习起来大多感觉吃力,觉得内容繁杂、毫无规律,进而产生抵触情绪,逐渐失去兴趣和信心,无法学好天然药物化学这门课。笔者针对这一情况,结合自身近年来讲授天然药物化学课的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1 课程特点分析和学生知识储备

天然药物化学是本科药学专业高年级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讲授植物、动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等天然来源的药物,以及可能成为药物的天然化合物(先导化合物)的化学结构、药理活性、生物来源和用来研究这些活性成分的各种方法和技术。可以看出,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内涵非常丰富,化学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结构鉴定方法和生物活性等几个主要的知识模块相互密切联系又各具特点。因而系统性和复杂性是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显著特点。

药学专业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天然药物化学课之前已经完成了一些化学、生物学、医学方面的基础课程,这些都为学习天然药物化学课奠定了基础,其中有机化学、分析化学、波谱分析等课程,与天然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理化性质和结构测定等方面的内容密切相关[3]。在一些中医药院系中开设的中医药理论基础课对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门课程很有好处。同时,由于天然药物的处理如提取、萃取、浓缩、重结晶以及色谱分离等过程无不牵涉到传热、传质、相变等内容,如果物理化学知识掌握不好的话,就不能对这些处理和操作有深刻的理解,就笔者自身的体会而言,很多学生对物理化学课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不够,这就需要在新生入学时的专业教育中为学生做分析和讲解,使学生认识到各门课程之间的联系,做到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在一些工科院校中,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会有一些化工原理、分离工程等课程安排,值得借鉴,一般院校如没有条件开设这些课程的话,可请物理化学课教师做几个学时的专题讲座,对学生学习掌握这部分内容不无裨益。

2 提高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效果的方法

2.1 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活跃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如果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善于利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得到发挥。

总论里的引导和介绍最容易使学生产生兴趣,要认真备好第一堂课,对天然药物的历史和发展做一番生动的介绍。如天然药物是人类在与疾病的长期斗争中,通过以身试药等途径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在中国,天然药物又称为中草药,与中医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全人类的宝贵遗产,这些使学生听后不由自主产生了自豪感,再介绍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如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可使学生兴趣倍增。

同时,也要让学生看到,天然药物化学知识也不光是抽象艰深,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介绍“水煎中药、药酒”,“削了皮的苹果会变色”,“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还有广泛使用的天然来源的药物如吗啡、奎尼丁、紫杉醇等内容,可使学生看到,天然药物化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产生与本课程的亲切感。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还深切感受到,学生们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对流行的元素比较有兴趣,这就需要授课教师花心思选择实例。笔者曾尝试以周杰伦的歌曲《本草纲目》为引子来逐步介绍本课程的总论部分,发现学生们的兴趣一下子被提了起来,从而认识到学习好天然药物化学知识,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中医药理论这一文化瑰宝,为人类造福。

在讲课过程中,适当地做一些简单的提问,可使学生的思维转动起来,如果学生回答的有一定道理,可当即给以鼓励,加强师生交流,教学相长,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课堂气氛也会随之活跃,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2.2 突出重点,详细讲解

天然药物化学内容丰富,体系繁杂,涉及很多门基础学科知识。教师授课时应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始终把握以化学结构为中心,以化学结构决定理化性质、理化性质决定提取分离方法、提取分离结果的鉴定需要运用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为主线,重点难点部分详细讲解,要求熟悉的部分可灵活采用启发式教学,而只需要了解的部分课安排学生自学,将天然药物化学最主要的思想、理论、方法和技术讲解清楚,而不要求面面俱到。

在每一章结束的时候,引导学生沿着重点内容的主线对该章进行回顾和总结也很有意义。如黄酮类化合物一章结束后,可引导学生按照“黄酮类的经典结构是C6-C3-C6骨架中央三碳链有羰基、两侧苯环多有羟基羰基和羟基造成了黄酮类化合物的酸性和很多显色反应酸性和一些络合反应可用于鉴定和提取分离提取分离得到的黄酮类化合物可综合使用理化、色谱、波谱等方法进行检识和结构鉴定”这一知识链为主线,重点掌握该章的主要内容。

2.3 板书和多媒体演示配合使用

传统的板书体现了教学过程的系统、严谨和紧凑,与学生们从小学到大学多年形成的看黑板听讲解的听课习惯相一致,故板书在现今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天然药物化学涉及到的很多像提取分离流程、天然化合物的复杂结构、波谱图、动态的色谱分离过程和化学反应过程等内容,采用传统的板书浪费时间、容易出错、难以讲清,如经多媒体直观而清晰的演示后,学生就非常容易理解,节省时间并且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多媒体使用过多过快,会令学生应接不暇,跟不上教师的授课思路,产生负面效应[4],故多媒体的制作应清楚、简洁,在重点、难点的部分辅以板书,将板书和多媒体有机结合起来。

2.4 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验课教学

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最终还是要应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验教学,可进一步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学生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首次实验可安排学生观看实验教学录像,使其了解一般的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操作程序,之后安排中草药化学成分预试验、蒽醌、黄酮、生物碱等成分的提取分离与鉴定等实验,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掌握回流、浓缩、过滤、萃取、结晶与重结晶、薄层层析、柱层析等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学生在实验中经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出现的问题、想出解决办法、付诸实践等思维和具体操作过程,会更容易理解理论课中所讲授的复杂抽象的内容,也为以后走上科研工作岗位或继续深造奠定了基础。

3 对天然药物化学教学改革的认识

教学改革的主体是教师,当今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内外天然药物化学领域的研究相当活跃,天然药物化学学科也会受到影响,作为教师应该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努力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3.1 时刻关注学科前沿,紧跟时代步伐

教材是跟不上学科发展步伐的,这就需要任课教师树立终身学习思想,对本学科的发展动向时刻保持高度敏感,加快自身知识的新陈代谢,除了为学生讲授传统的经典的理论知识外,还能给学生们介绍一些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给天然药物化学的课堂带来一些新鲜空气。

3.2 重视科研,促进教学

从事天然药物化学教学的教师,大多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有从事天然药物领域科研工作的经历,并且很多在授课的同时也从事着科研工作,这些都为一线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使课堂教学内容充实丰富又切合实际,所以,讲授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师必须教学和科研并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3 尝试安排综合性实验,多学科协作

天然药物化学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很多门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灵活运用。我校曾在药学专业本科四年级学生的校内见习中安排有生药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基础化学等多个教研室共同参与设计的综合性实验,学生们不仅对单个学科的理论和操作更加熟悉,而且对几年来学习的药学专业的各门课程有了一个新的整体把握和认识,这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将会对完成整个药学专业四年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4 加强对学生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和创新素质的培育

高等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传道授业解惑”,首先是要“传道”,就是传播道理、道义、道德,让学生树立“道”的信仰,使学生明白先“做人”再“做学问”的道理,比如从事医药工作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治病救人、造福社会,要尊师重教,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等[5];此外,还要让学生懂得,在掌握医药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和内涵,使他们走上社会后在思想观念、道德水准方面能尽快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能正确运用现代医药领域的高新技术为人类社会服务,尽快完成角色的选择,始终保持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6]。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创新则是科技进步的原动力。我国制药工业长期以来以仿制为主,缺乏创新,大部分医药产品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因而国际竞争力不强。天然药物研究在我国新药创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7],因而,通过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对青年学生的创新素质进行培养尤为重要,这包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两个层面,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在合情合理的基础上敢于设想,大胆实践,使其创新素质不断提高。

4 总结

天然药物化学本身就是学科交叉和知识渗透的产物,如今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教师的讲授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作为教师,有责任将本专业的精髓传授给学生,而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吴立军.天然药物化学 [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穆青,华志明.药学专业基础课程天然药物化学的教学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6):64-65,92.

[3]陈莉,冯峰,谢裕顺.对天然药化教学改革的认识[J].药学教育,2003,19(4):32-33.

[4]游泽清,王志军,吴晓荣.多媒体技术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朴玉霞.浅谈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生态道德意识的培养[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26(5):27-28.

天然药物化学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 Q9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b)-0123-03

《天然化合物波谱解析》是研究天然化合物结构的一门课程,适合于中药学、中药制药、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等专业的本科生,是中药学、药学类专业的选修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如何根据天然化合物的波谱,尤其是四大光谱即磁共振波谱(NMR)、质谱(MS)、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鉴定其化学结构,并掌握各种结构类型天然化合物的主要波谱特征。

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研究的重要途径就是利用各种先进的色谱分离技术将中药中所含的化学成分分离出来并鉴定结构,由于各种先进色谱技术的发展,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而化学成分的结构研究主要依靠波谱方法,而波谱解析相对来说比较困难,因此天然化合物的结构解析是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研究的核心问题与关键步骤。笔者在多年的《中药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本科及硕士研究生《天然化合物波谱解析》的教学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于2008年编写出版了《中药化学成分波谱解析》[1]。2012年担任主编组织编写出版了全国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波谱解析》[2]。在多年的教学科研工作和编写论著的过程中,对于本科生的波谱解析课程教学方法,积累了一些经验,现总结如下。

1 与《仪器分析》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仪器分析》[3-5]是一门介绍各种现代仪器分析方法的物理和化学原理,仪器的结构原理、测试原理和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的课程,是药学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天然化合物波谱解析》是在学习过《仪器分析》中的波谱理论后,对波谱理论的实践应用,会加深对波谱理论的理解。然而,波谱技术的基本原理涉及量子力学、电学、磁学和光学等广泛领域,一般的化学工作者并不精通这些领域,会觉得比较难于理解。《仪器分析》在介绍波谱解析方法时均以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为研究实例,而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比较复杂,结构研究比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要复杂得多,学生普遍感到比较困难。因此,《波谱解析》在介绍波谱学基础知识时,应避开量子化学等波谱基本原理,以具体天然化合物为例,侧重于介绍波谱的解析方法和应用,以及结构解析的规律和过程,四大光谱中应重点讲授结构解析最有力的方法——磁共振谱。例如,在磁共振理论中要重点讲授化学位移值、耦合常数、峰型等与分子结构的关系,在质谱理论中讲授各种质谱裂解技术的特点、使用范围和选择依据,以及常见天然化合物的质谱裂解特征。掌握这些内容即可解析中药化学成分的结构,这是本课程与《仪器分析》的不同之处。

2 与《中药化学》及《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联系与区别

《中药化学》[6-7]和《天然药物化学》[8-9]是一门运用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等研究中药或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课程,研究内容包括化学成分的物理化学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生物合成途径等。这两门课程中虽然举例介绍常见天然化合物的波谱特征,但是没有讲授如何从图谱入手解析结构。

结构鉴定是中药化学研究领域中难度较大的一个环节。《天然化合物波谱解析》课程是本科生在学习《中药化学》或《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后,在掌握了天然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结构特征和理化性质的基础上,在结构研究方面的进一步深化、提高。因此,本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应与《中药化学》或《天然药物化学》中介绍的化学成分的类型基本一致,主要包括糖苷类、小分子酚酸类、香豆素、木脂素类、黄酮类、醌类、萜类、甾体类、含氮有机化合物类、脂肪酸类、鞣质类等。对于二苯乙烯类、苯乙醇苷和色原酮类化合物,虽然《中药化学》或《天然药物化学》中没有涉及,但是这些类型的化学成分在天然药物中分布相对比较广泛,而且结构骨架比较有规律,所以也可以适当介绍。而多糖和蛋白质类成分,虽然分布很广泛,但是结构研究非常复杂,需要借助于化学方法和NMR、2D-NMR、3D-NMR、MS-MS等先进的波谱技术。

笔者在本科生、研究生教学中,发现学生虽然学习过波谱理论和常见中药化学成分的波谱特征,但对于解析中药化学成分图谱的学习仍感到比较困难,这是因为四大光谱的解析要比波谱数据分析困难的多,从图谱得到波谱数据需要波谱理论和分析图谱的实践经验。因此,本课程应介绍各类中药化学成分如何从图谱入手解析结构,例如在介绍NMR图谱解析方法时,应教会学生如何分析排除图谱中的溶剂信号、杂质信号、水峰等干扰信号,确定1H-NMR峰面积积分值与氢质子数目的对应关系,多重峰峰型和耦合常数的分析方法等。

3 注意教学内容的代表性

本课程介绍的化合物应为在天然药物中分布较广泛,结构特征具有代表性,在《中药化学》或《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重点介绍的化合物。例如,在小分子酚酸类化合物中介绍咖啡酸、阿魏酸、苯甲酸等结构解析方法,在黄酮一章中介绍芹菜素、山萘酚、木犀草素、槲皮素、葛根素、芦丁等化合物,在单萜中介绍梓醇、栀子苷等化合物,在三萜中介绍齐墩果酸、熊果酸、羽扇豆醇等化合物,学生对这些化合物的结构比较熟悉,而且结构具有代表性,在中药中分布较广泛,通过解析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并掌握其波谱特征,就能够熟练解析该类化合物的结构。

4 与研究生课程的区别

本课程是药学类本科生、研究生两个层面均设课的一门必修课程,在教学中应针对不同阶段学生讲授的侧重点不同。对于本科生来说,本课程是一门难度较大的专业课程,因此,应重点介绍在天然药物中分部广泛且结构简单、结构规律明显的化合物,例如黄酮一章中应介绍黄酮类、黄酮醇类、二氢黄酮类、异黄酮类、查尔酮、黄酮碳苷类、二氢黄酮醇、二氢异黄酮、二氢查尔酮、黄烷醇、高异黄酮等其他黄酮就不再介绍;在单萜类化合物中应重点介绍环烯醚萜类,在化合物中讲授紫罗兰酮类,在三萜类化合物中讲授齐墩果酸类化合物,对于结构复杂的倍半萜、二萜、四环三萜可不用讲授;在二苯乙烯类和间苯三酚类化合物中应介绍单聚体,对于二聚体、三聚体等多聚体不再讲授;在含氮化合物中讲授结构简单的麻黄碱类生物碱以及结构规律性强的小檗碱类生物碱;鞣质类化合物中讲授可水解鞣质单聚体,对于可水解鞣质二聚体以上以及缩合鞣质、复合鞣质均不介绍。

5 授课方式

本课程授课过程中给出大量图谱,故需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建议授课时以讨论式教学方式,带领学生分析讨论每个化合物的图谱,详细介绍如何从图谱入手解析各类天然化合物的结构,并且对每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和规律进行归纳总结。

5.1 注重对各类化合物波谱规律、特征的总结

中药化学成分是存在于自然界的天然化学成分,每类成分均有其独特的结构特征,这种结构上的特征会相应地反映在波谱中。因此,解析完每一类化合物后,结构解析中在介绍每类化合物的结构解析方法以后,重点总结各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和规律,这对于学生掌握天然化合物的结构研究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2 注重图谱的真实性

本课程授课过程中讲授的各种图谱均应为真实图谱,有些图谱中甚至有杂质信号,这都反映了实验室常规测试的实际情况。教师不能刻意将图谱优化,例如去掉1H-NMR图谱中的溶剂峰、水峰、杂质峰、旋转边峰等干扰信号,图谱解析应具有实战性,否则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图谱解析方法。

综上所述,《天然化合物波谱解析》是本科药学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难度较大、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应根据本科生的特点,选择天然化合物中分布广泛、结构简单、结构规律性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由简到难、从小到大,从真实图谱分析入手,分析讨论图谱,得出波谱数据并推断结构,在此基础上总结每类化合物的波谱特征和规律,使学生较快掌握天然化合物的结构解析方法。

[参考文献]

[1] 冯卫生,王彦志,郑晓珂.中药化学成分波谱解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 冯卫生.波谱解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 李发美.分析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4] 梁生旺,万丽.仪器分析[M].9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

[5] 尹华,王新宏.仪器分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6] 匡海学.中药化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7] 石任兵.中药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天然药物化学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279-02

天然药物化学是高等院校在中药学专业开设的专业主干课程,同时也是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工作时必备的基础知识。现阶段,从天然药物中发现的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和不良反应小的先导化合物已经成为新药开发的重要资源库,国内医药企业对中药新药研发都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质资源。因此,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学习对于中药学专业学生在就业竞争力上应该能够提供非常开阔的学术视野、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和极强的实验动手能力。尤其是沈阳药科大学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在国内药学类高等院校中开设较早,并且成为部级精品课程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同时作为我国第一个天然药物化学专业博士的培养单位,在教学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教材和教学资源网络共享平台建设方面都处于国内的领先地位。然而,近年来中药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是很乐观,很多的毕业生反映所学专业知识面相对狭窄、自主设计实验能力欠缺、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

通过对以上问题分析不难发现,一方面,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在内容设计上仍然固守几十年前的大纲和思路,而没有引入近十年国内外该领域最新、最热点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拓展学科领域外延,设计交叉立体的教学内容,扩充学生知识面并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我们将此归结为应该让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另一方面,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大多反映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之外,不能较快地寻找到适合自己知识水平的学习方法,不能很好地理清思路和重点内容,并对课程学习产生懈怠,这说明教师在授课中不能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将此归结为让学生“怎么学”的问题。

针对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学什么”的问题,国内一些教学工作者也提出了一些值得借鉴的建议[1,2],但缺乏在本科生教学工作中的教学实践。针对如何提高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问题,国内药学工作者也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3],并且在《无机化学》等基础课程中开展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导向的教学实践[4],但缺乏在天然药物化学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中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因此,我们提出在本科生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尝试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着力解决目前课程教学内容与该领域研究进展脱节、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度不高的问题。

一、精选专业研究热点,提高学生浓厚学习兴趣

在色谱学和波谱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不断促进下,提取分离和结构鉴定等天然药物化学传统研究内容已经逐渐变成一种成熟的研究手段,而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已经转向和中医药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等学科高度交叉之后产生的一些新的范畴,如中药复方代谢组学研究等。如果能够在本科阶段就引导学生对这些新的研究方向有一定的了解,一方面可以借此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中药学专业的学生对未来选择就业方向或读研方向进行提前准备。

根据国内外天然药物化学近年来主要的研究热点方向,结合课题组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我们选择了十个专题向学生进行了介绍,包括其和中医药学交叉后产生的:(1)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2)天然药物化学在中药炮制研究中的作用;(3)天然药物化学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中的作用;(4)天然药物化学在中药GAP研究中的作用;(5)中药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其和生物学交叉后产生的研究;(6)代谢组学在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中的应用;(7)代谢组学在毒理学中的应用;(8)代谢组学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其和海洋科学交叉后产生的研究;(9)海洋药物研究的机遇与挑战;(10)天然药物化学在新药研发中的作用。这些专题的介绍使得学生在书本知识外,对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有了全新的认识,许多同学开始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专题并在课下查阅资料。

由于课堂教学时数有限,而由教师逐个深入讲解又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因此我们将课堂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入了专题的讲解。

二、合理安排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潜能

小组讨论式教学在国内外专业课程教学中一直得到广泛的认可。该方法不仅可以将教师和每一个学生都置于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而且打破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固有角色,让学生尝试扮演课堂组织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学生在思想交锋之下碰撞出的火花,也是学术进步的重要动力之一。

课堂讨论具体实施方案包括:①对于参与此次教学改革的四个班级的学生我们进行了5~6人的分组,然后由学生选择专题内容并进行组内任务分解,包括前期文献资料搜集、组内文献讨论、幻灯片制作和讲解等;②教师对课程学时安排进行调整,将部分章节内容进行压缩后调整出3次课,共6学时供学生进行专题汇报和讨论;③组织教改组成员对学生专题报告情况和每位组员的现场表现进行考评,最终以20%的比例计入期末最终成绩;④对学生查阅的文献资料和制作的幻灯片进行整理归纳并存档。由于在前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已经被充分调动了起来,并且教师营造了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因此课堂讨论收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①学生参与度高――在每组汇报人讲解完毕后,其他组员都会针对幻灯片中的某一个问题进行详细解释或者阐述自己的独到观点;②问题讨论比较深入――通过汇报发现部分学生能够比较系统而又多方面地对一个问题进行讲解,说明其对文献的解读能力得到了提高;③学生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在集体讨论中,一些聆听讲解的同学会提出针对性很强的问题,而这些往往就是该研究目前的瓶颈,有些学生还会提出自己有创新性的解决办法。

课堂讨论在学生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气氛,也充分激发了每位学生的创新思维潜能,这也为下一步教师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模式作了很好的铺垫,而教师在其中的作用是通过师生互动平台的建设来发挥的。

三、搭建师生互动平台,建立学生自主学习模式

在传统的本科教学中,师生的交流仅限于课堂教学活动中。而在课下,教师忙于科研任务而疏于主动和学生进行课程内容或教学方法的沟通,而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了知识难点或学习方法上的困惑也没有向教师及时请教的渠道,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课下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出教师在本科生自主学习模式建立中应起到如下作用:①在课堂教学中,应向学生说明该课程的作用,使学生遇到知识难点时,知道阅读哪方面的资料;②在一章节讲解结束后,应该用简略的图示将重要的知识点串联整理,使学生对其内容有全面、深刻的理解;③应该将有联系的各章节内容穿插整理形成练习题,及时发送给学生并且能够对学生解答的情况进行及时了解,展开有针对性的讲解。而这些作用的发挥,都需要依赖课下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网络平台。如授课之初即建立了师生公共邮箱,通过这一平台,教师在结束一章节内容的讲解后,即将自己总结的学习要点和学习方法,以及思考练习题及时上传,学生可以通过邮箱向教师传送思考题解答情况或提出自己在本章节学习中的难点,教师针对这些反馈及时回复邮件进行解答或针对有共性的问题在课堂上统一讲解。

在2~3章的讲解之后,该邮箱已经得到了学生的广泛认可,利用率不断攀高,而授课教师也从学生的反馈中受益,课程的讲解越来越有的放矢。更为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课下和教师的沟通,已经逐步找到了天然药物化学学习的窍门,建立了适合自己的课程学习方法,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听课时能够跟上教师的思路,课下自主学习针对性更强。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教学实践,我们基本形成了在中药学专业学生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对该领域各研究方向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模式的方法,基本解决了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这两个问题。该项实践活动在学期中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而在学期末也收获了可喜的教学成果。中药学和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四个班级学生的天然药物化学课程考试及格率达到了95.8%,而优秀率(≥90分)则达到了16.7%,而在之前,天然药物化学一直是中药学各专业学生及格率较低的一门课程。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天然药物化学这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我们初步构建了本科生自主学习模式,而这为中药学和药学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提供了可贵的参考。

参考文献:

[1]陈刚,裴月湖,吕阿丽.特色化天然药物化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药学教育,2011,27(5):8-10.

天然药物化学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R9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197(2009)06-0146-02

研究中药与天然药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制新药的重要途径。天然产物是指植物、动物、微生物、矿物和海洋生物等。中草药是天然产物中被用作治疗疾病的药物,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天然药物研究和创制新药得天独厚的宝贵源泉。我国现有药用植物多达15000余种[1],其中不少为中国特有植物。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在开发中草药方面成绩显著,如我国科研工作者从中草药常山和鸦胆子开始,最后从青蒿中提取的具有抗疟作用的化合物青蒿素,是至今最为有效的抗疟药。到目前为止,我国科研工作者已从中草药中分离出1000多个活性化合物,其中发现了一些具有抗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老年痴呆等功效的有效化合物。如从中草药五味子中分离出的单体五味子丙素的合成药,具有降酶保肝作用。从中草药和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植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内涵。目前经过中草药有效成分筛选、研究和结构改造而获得的药物已占全部药物的60%以上。

1 中草药研究

中草药经过有效成分提取、筛选和结构改造,得到先导化合物是中草药功效的化学基础,是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的目标。从中草药中分离出的多种有效成分,正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但有些中草药在临床上被证明是有效的,而其提取物的化学、药理、靶点和生物体模型试验结果却显示无效,此类中草药是否在进入生物体内代谢后方有效,现在还无法完全证实。中药是一个复杂的、包含多种有效成分的天然组合化学库。中药体系不仅含有含量变化悬殊的众多不同结构类型的化学物质,而且在其中仍然有许多有效成分未被人们充分了解。中西医药研究的结合就是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说明中药的药用价值和作用机理。

(1)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整体化学物质组学(Global Chemome)的研究成为中西医药结合的热点话题[2]。整体化学物质组学是把复杂的中草药化学成分划分为有效化学物质组,用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对化学物质组中的成分进行各种表达,能够更有效地反映中药的内在成分和质量,更好地体现中药成分的复杂性,从化学物质组学的比对中发现各种不同信息。

(2)20世纪90年代Electrophoresis 杂志发表了生物体基因表达的全套蛋白组学(Proteome)图。其内容包括蛋白质的表达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揭示和阐明了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采用比较蛋白组学方法研究发病细胞组织蛋白与正常细胞组织蛋白的区别,可以揭示化学物质组在生物体内相互作用的规律。

中药进入体内发挥作用的基本环节是药物分子与细胞之间的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该作用必然会引起遗传信息到整体功能实现等环节中分子、细胞、器官和整体多个层面的结构与功能状态的改变,调节这些层面的结构与功能的本质是基因,而直接起作用的是蛋白,所以对中药化学物质组学在体内与蛋白质作用的情况加以分析,将有助于中药化学物质组学在药理功能和理论方面的研究。

2 信息与西药研究

国外在开发天然产物药物方面是以信息为主导的,建立了各种各样新药研究与开发数据库[4]。

(1)最著名的是美国化学会(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开发的 SciFinder Scholar 在线数据库。每天更新数千条信息记录,整合了欧洲和美国等50多家专利机构从1907年以来发行的专利(含专利族)文献、期刊论文、会议记录、技术报告、图书、学位论文、评论、会议摘要、电子期刊和印刷版期刊,它可以确定科学文献和专利中概念和物质的关系,找到合成和生产化学物质的合成方法和工艺,链接着数百家化学产品提供商,是化学和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参考和研究工具,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SciFinder 不仅涵盖了化学文摘从1907年至今的所有内容,涉及领域除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以外,还包括冶金学、地球化学、药物学、毒理学、环境化学、生物学、工程、材料、农业以及物理学等诸多科学领域。从中用户能检索到生命化学领域生物医学的大量文献,如病理学、药理学、酶学、分子生物学、生理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药物靶点、临床研究等。在有机化学中可检索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反应式和结构式(包括亚结构)涵盖了1000多万条单步或多步反应信息,反应包括CAS编目的反应以及下列来源Zic/Viniti数据库(1974-1991,by InforChem GmbH)、INPI (Institut National de la Propriete Insutrielle, 法国) 1986年以前的数据, 以及由教授Klaus Kieslich博士指导编写的生物转化数据库。该数据库可以用结构式、CAS化学物质登记号、化学名(包括商品名、俗名等同义词)和分子式等多种方式进行检索。通过检索数据库的反应记录、或某一结构的多种反应,研究者可以构思出一种化学物质的合成方案,或者找到一个合成目标分子步骤的新途径和它们的合成方法。

(2)PharmaProjects 是国际上药物研究与开发的商业智能资源,它密切注视国际上处于开发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新药,跟踪国际上处于研究发展活跃阶段的候选药物,给用户提品开发的全面数据资料,包括药物名称、开发阶段、各国上市情况和该药物开发公司的情况,包括原始开发公司、国家、开发状况。药理数据:包括治疗描述、代号、药物用于该适应证的开发状况、药理作用描述、适应证描述、给药途径等。化学数据:包括化合物代号、CA注册号、分子量、分子式、化学名、结构式。专利情况:包括专利国家、专利号码、专利优先号、优先日期等。各国上市情况:包括上市国家、上市情况、上市时间、批准情况等。主要事件:记录了该药物开发过程中的重大事件。开发进度:记录了药物开发的进度和市场前景预测。细节信息:详细记录了该药物的市场和临床前以及临床情况。在第一时间监控着约7000个药物的更新信息,同时还记载了自1980以来的累积数据资料,是了解国际新药开发动态,寻找新药报批机会,寻找市场合作伙伴和分析市场前景的重要数据库。

(3)在新药研究与开发方面其它还有Ensemble 网址ensemble.省略/ensemblesql/ensemblesql.asp, Daily Drug News(每日药物新闻)网址省略/ess/today.cfm, Scrip (World Pharmaceutical News) 网址 省略/scrip/index.htm, Pharma.Market Letter(药物市场快报)网址省略/pharmamarketletter.htm, Thomson PharmaSM 网址 省略, Prous Science(药物的发现)网址省略, R&D insight (研究与开发指南) 网址 省略/site/products/ ovidguide/rdidb.htm等数据库资源。

从以上不难看出,国外是以信息为主导的天然产物药物研究与开发,每年开发报批大约50~70个新化学实体。我国在天然创新药物领域还落后于国外,可通过中药与天然产物药物相结合的方式,创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创制新药的新途经。

参考文献:

[1] 晏仁义,陈若芸.天然产物中先导化合物的发现与优化 [J].中国天然药物(增刊),2006,4(Suppl).

天然药物化学论文篇6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绿色化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163-02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各种天然药物化学成分和活性成分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及结构鉴定等知识,以探索其防病治病的原理,并根据已阐明结构的成分,研究有效成分的构效关系,以便利用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合成或半合成高效、低毒、安全的新的衍生物。从天然药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可知,天然药物化学的理论知识建立在有机化学、药物化学、仪器分析等学科的基础上,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所涉及的药物种类繁多、结构多样、理化性质各异、内容繁杂,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难记。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因此,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作为理论课的良好支撑,为学生直观展示各项理论内容,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近年来,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基础知识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的创新型人才,必须要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及方法,积极推进实验室管理模式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同时,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贯彻绿色化学的思想也极其重要。因此,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更多更好的实验教学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均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我校动物药学专业成立于2004年,也是我院为培养兽药行业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而设立的专业。天然药物化学以植物或动物中的活性成分的提取和生物合成为主要目的,为药物合成、新药研发提供实践性学科服务,是动物药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环节可以激发学生对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知识的掌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验中所遇到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贯彻绿色化学的思想,此外,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深入进行改革,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因此,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在整个天然药物化学教学中尤为重要。

一、存在的问题与现状思考

目前动物药学专业的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纳入在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中,学院与任课教师对天然药物实验教学极其重视,授课学时及实验教学平台均能很好保证,此外也能实现实验教学经费的科学管理,专款专用,总的来说,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效果是比较好的。然而,现在动物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论课,轻实验课的观念,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不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此外本课程教学课时少,内容多,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通常采取与理论课相同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少开放式、自选式的实验,实验内容比较陈旧等,这样的教学方法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不到实验教学的初衷。针对这一现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动物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与专业背景,我们对动物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和初步探索。

根据《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管理出发,对现行实验课内容进行改革,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开放性、自选性实验等方面做以调整,保证天然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一、学生习惯的改革

实验过程主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实验前的预习、实验过程中的准确操作、及时记录相关信息以及实验废液废固等有毒害物质的集中收集处理、实验结束后实验用具的整理等,良好的实验习惯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课上受益匪浅,而且也会在以后的工作、科研生涯中终身受益。同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贯彻绿色化学理念,实验中不断探索使用价格低廉易得、低毒甚至无毒的试剂代替之前常用的较昂贵或有毒的试剂,例如在“薄层色谱和柱色谱”实验中,在对实验结果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可用石油醚代替毒性较大的苯作为溶剂,实验结果处理时注意废液废固等有毒害物质的集中回收处理。而且天然药物化学实验中包括一些易燃、有毒、腐蚀性强的药品,使用的玻璃仪器也容易破碎,所以在实验前必须了解实验室的安全常识、仪器和设备的使用说明、药品的理化性质等。实验过程中要保证每一步的操作准确、细心,以便取得较好的实验结果,同时,要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完毕后,应收拾好实验台面,清洗所用玻璃仪器等放入烘箱烘干,其他药品等放回原位,实验后对实验记录进行分析计算,完成实验报告。

二、实验教学内容改革

由于动物药学专业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学时及经费限制,无法开设大量的实验课程,我们根据动物药学专业特点,结合兽医学院实际情况,选择了三个实验周期相对较短,实验操作面宽的天然药物提取、鉴定实验,作为天然药物化学理论课程的补充,这样可以在实验教学时数不多的情况下,让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天然药物成分的提取和鉴定的实验操作。在原来“薄层色谱和柱色谱”硅胶柱层析分离实验基础上补充天然药物化学中应用较多的三氧化二铝柱层析实验,“生物碱类成分和黄酮苷的鉴别”实验的基础上,添加“皂苷的鉴别”实验,让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重要章节的主要标志物的鉴别方法有深入的理解,“虎杖中大黄素的提取、分离和检识”实验中对中药虎杖中有效成分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在检测熔点鉴别大黄素的基础上添加特异性反应以更好的鉴别大黄素的存在。而且实验课尽量安排在相应的理论课之后,让学生能在对将要实验的药物的理化性质及鉴定方法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再进行实验,从而使学生做到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及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兴趣。

三、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实验教学一直是教师进行讲解,学生自己操作,导致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进而使其学习激情被压抑,据此弊端,我们希望采取学生实验前预习实验内容,实验前讲解实验内容时,关键部分均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使他们更加掌握实验的原理、目的等。这就要求学生实验不仅要掌握实验原理及实验目的,还要对实验中涉及到的原料、溶剂及产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充分的了解;对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涉及到的颜色反应、沉淀反应、分离纯化操作的原理能完全掌握。课前的预习及讲解则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实验课的积极性,诱发学生的学习激情。同时,将学生实验过程中的表现纳入成绩考核的一部分,这项成绩改革方法有利于考察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并引起学生对实验课程的重视,达到改善实验速度与提高实验操作正确性的效果。

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根本目的,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原则,建立天然药物化学实验课程新的教学体系,力求课程质量和教学质量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根据专业特点和专业发展趋势,在做好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我们将该专业必须的天然药物化学知识进行优选重组,整合,选取基础性实验操作和热门研究物质提取、鉴定方法相结合的策略作为动物药学专业学生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学习和实验操作的主要内容。使本专业的学生掌握较扎实药物分析基础理论知识及基本实验技术。通过改革,得到一套适合于培养动物药学专业学生的合理、科学的综合型创新人才的实验教学体系,制定出适合本专业发展的实验教学内容,建立较完善的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实验技能,坚持绿色化学理念,为日后的科研、工作打下良好的基A。

天然药物化学论文篇7

缺少真正国际化的中药企业

2005年,同仁堂和天士力被评为最有国际竞争力的医药企业。同仁堂连续四年的海外销售额都呈现缓慢增长,天士力三年间的海外销售增加了212%。数据显示,这两家企业的海外销售额还不到总销售额的10%,但已经是佼佼者了。以境外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30%为标杆,两家企业显然远远达不到国际化经营的水平。

没有国际化的中药产业,就不会有国际化的中药企业。中药属于天然药物,目前该领域较发达的国家是欧洲、日本、韩国,在国际市场占有90%的份额。作为历史最悠久的天然药物,中药只占不到10%的份额,而且其中以中草药和植物提取物为主。中成药在国际市场上很少被视做真正的药物,特别是对欧美,往往以食物补充剂的身份出口。而日本在中医药基础上加以改进的“汉方药”,以及德国以单一草药为主成分的传统药物却进入了主流市场。

整个中药行业的现状是,大部分原料和半成品出口,供韩、日、美、德等国加工成附加值较高的成品药。中国制造的中成药仅占国际市场的1%左右,而且其中近70%是在亚洲销售。中国每年还进口大量“洋中药”,中国只是中药资源和消费大国,中成药产业正面临严峻挑战。

点评

中西方医药标准差异阻碍中药国际化

在相当长一个时期,海外市场仍会以西医标准对药品进行规范。天然药物以药品身份注册,必须提供充分的实验数据。而传统中药千百年来依循的“君臣佐使”、阴阳五行、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卫气营血等概念,既难被西方人理解,也难用现代科学的方法来证实。这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了目前中药国际化的尴尬。

期望国际医药界中短期内接纳中医理论是不现实的。评判谁对谁错并没有现实意义,产品市场一向以标准为王。中药在这样的生存环境里,处于弱势地位,完全遵从西医药学标准来规范中药,未必是长远战略。同时,西药理论也会因对天然药物的更多关注而逐步发展。

同仁堂:传统文化开路

同仁堂的优势在于其本身就是中药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室御医的高贵出身,延续了三百多年的品牌,由历史造就的同仁堂文化内涵相当丰富,在国内及海外华人中影响十分广泛。这是同仁堂生存发展的根基和巨大财富。

在这种情况下,同仁堂打文化牌是最合情合理的选择。但悠久的传统中药文化也带来了对创新的束缚。同仁堂的产品基本上沿袭传统的制作工艺,对销售额贡献最大的只有三五个品种。

同仁堂走的是海外建店的路子,以医带药的国际化路线,以传统的国外中医诊所模式销售中药。同仁堂采取合资、独资、特许加盟、连锁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方式建立销售终端,加快海外布点。目前,同仁堂海外药店的销售对象主要以亚裔为主。

同仁堂在海外的每一家药店都秉承了老传统,每天有医生坐堂,为中药服用者提供专业指导。同仁堂推行海外战略的最初十年,在东南亚地区提高了市场知名度和民众认知度,出口品种从1993年不足30种发展到130多种。同仁堂国际化的初步设计是,在2008年前,海外建店达到100 家,出口创汇达到6000万美元以上。出口产品在现有基础上增加到200个。

同仁堂的模式经常被讥讽为“华人圈内的国际化”,在短期内并没有专门面向亚裔之外人种的销售。因为西方对医药的理解和中医是各自独立的体系,开拓市场投入太大。在不对中医药独特的理论体系进行改造之前,中药必须由训练有素的中医大夫辨证运用。中药国际化实质上是中医的国际化,也就是以让世界接受中医理论为目标的国际化。

点评

传统文化的策略更适合华人圈

同仁堂在海外建店除了推广中药产品外,相当长的时期都是培育目标市场对中药的认可度。这实际上更像是一种宣传,而非规模性经营活动。因此,同仁堂国际化的收益将取决于文化渗透进程。文化间的沟壑难以短时间填平,这也是中药不被欧美市场所接受的一个病灶。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同仁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药如果能够在全球市场中站稳脚跟,世界将无法忽视中药的存在。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华人市场,有潜力成为最大的中药消费市场。在目前形势下,中药国际化的落脚点应该首先在中国市场。企业需要认清,中国乃至全球华人圈才是中药国际市场中最大的一块蛋糕。在这个市场里,同仁堂模式具有较大竞争优势。

天士力:靠拢西方药学的捷径

同仁堂主打文化牌,这是百年老店在传统文化传承上的比较优势,也决定了只有靠传统文化营销才有可能将其转化为核心竞争力。天士力走的则是另一条路。

天士力的国际化进程起步于产品的国际化,按西药学标准改造中成药。1997年,天士力的主打产品复方丹参滴丸以药品形式正式通过美国FDA的临床研究申请。在国际市场,天士力已经完成了美、欧、非以及东南亚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布局。

天士力高举“中药现代化”大旗,走国际化道路的意识很强,提出“基础市场在国内,目标市场在国外”。天士力的国际化策略是,首先以一个主导产品拓展国际市场。其次,通过控股荷兰神州医药公司,进而与一美国公司合资,为开发北美市场奠定了基础。然后拓展业务领域,从原来的单一自有产品为主,逐步扩大到现代中药、保健品、提取物等更广泛的领域。以产品疗效推广中医理论,然后再用中医理论带动其他产品,形成“滚雪球”式的国际市场开拓策略。

天士力的创新尝试是推动中药现代化与国际接轨,比如,在剂型上借鉴了西药的针、粉剂,推出了颗粒、注射、滴丸等新剂型,从形式上让中药更大众化,进而为西方市场所接受。其在包装上采用西方通行的医药说明书格式,尽量避免医药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困难。在成分上尽量减少原料种类,在生产上采用西药制造常用的量化工艺控制,使其看上去与西药没有太大差异。

点评

轻装前进才能创新制胜

天士力模式是全面向西药看齐,以西医话语结构解释中药,以放弃传统中医理论换取实实在在的市场利润。天士力主动适应国际药学标准,用西药的标准套中药,尽量做到单一成分明确、质量标准可控。作为中药企业里的一名“新兵”,天士力没有历史包袱,轻装前进,走出了一条打破中药行业发展坚冰,实现中药国际化的新路。

同时,任何忽略与西药融合的做法都会从根本上限制中药未来的成长。中药现代化是不可改变的趋势,目前不确定的只是具体的方向和方式。西药与中药理论的融合是主流方向,对中医药理论彻底否定的局面会逐步得到改观。天然药市场高速增长,成为国际药业未来最有吸引力的一块蛋糕。由于化学合成新药越来越难,目前不少国家已开始把新药研发目标瞄准天然药物和传统药物,并开始放宽审批条款。中国企业必须面对现实,汲取西药理论中科学的实践经验,参照天士力的模式,积极介入西方主流市场。如果静观待变而不是积极行动,就会在新的一轮竞争中失利。

两种国际化模式的优劣与困惑

同仁堂和天士力的国际化模式,都受到了相当多的质疑,甚至还有人提出对中医药彻底否定的主张。前者作为传统路线的佼佼者,海外耕耘十多年,并未走进主流市场。后者试图以尖刀突破,取得西方主要的药品认证打入国际市场,但中药本身的复杂性和高时间成本令其止步不前。

同仁堂采用直接通过销售终端突破的方式,走中医、中药同步发展的路子。推广中医理论和中药文化,借助海外华人市场逐步打开世界大门。与和记黄埔合作,充分利用和黄在欧洲的千余家药店,将产品打入欧洲市场,但销售规模仍不够大,陷入“有场少市”的尴尬局面。

天然药物化学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3-0104-02

制药工程是国家教育部对高等院校本科专业进行调减时新设立的专业,是运用化学、生物技术、药学与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解决医药制造过程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制药工程专业不同于药学专业,后者偏重药学基础理论,而制药工程专业强调医药制造的工程过程,重点在“制”字,旨在培养具有扎实化学化工基础,掌握化学制药、中药制药、生物制药的基本理论知识、实验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医药、农药、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部门从事生产、科技开发、工程设计、产品质量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1,2]。

天然药物化学以有机化学为基础,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活性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生物活性等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工科特点[3]。该课程涉及的天然药物化学成分结构类型复杂,理化性质多样,结构鉴定相对困难,是制药工程专业中比较难学的一门主干课程。我国西南地区的天然药物在传统医药中极具民族特色、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如何将专业特色、课程特色与西南地域特色相结合,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突出制药工程背景下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特色,成为当务之急。

一、优化师资队伍,突出工程背景

天然药物化学课程为大多数医药院校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与多门课程均有紧密联系,包括有机化学、中药制药工艺学、制药设备与药厂设计、药理学等多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因此综合性和逻辑性均较高。然而,目前本课程的授课方式主要由一位教师负责全部内容的讲解,但由于制药工程专业起步较晚,主讲教师的专业背景大多偏重于理科,缺少拥有中药制药企业项目实践经验的教师,因此存在中药、天然药物研发所用设备讲解不到位和制药工艺设计能力不足等问题。优化师资队伍,对天然药物化学这门课程,甚至整个制药工程专业,显得尤为重要。

我校于2008年在化学化工学院(今化学与药学学院)新建制药工程本科专业,由于起步较晚,该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仍存在许多不足。近几年,学院大力引进药学方面的人才,总体而言,同样偏重理科背景,但与一般医药院校相比,学院的工科背景相对较为深厚。因此,可以根据各教师的专业学术背景,以天然药物化学专业教师为主导,制药设备与工艺设计、现代仪器分析、药理学等专业的教师为辅,重新组合教师队伍。不同专业教师之间,随时交流协调,利于天然药物化学课程培养方案的顺利实施。

二、结合专业、课程和地域特色,确立教学目标

开设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专业,有药学、中药学、制药工程等,专业不同,培养目标也不尽相同,同一门课程的教学也应有所偏重,因此需要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培养目标,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略取舍,合理修订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对制药工程专业而言,天然药物化学的学习目标在于介绍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结构特征、理化性质,探讨主要类型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精制及检识等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另外,应结合制药工程背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同时,西南各省拥有丰富的天然药物资源。比如,广西中草药物种达4600多种,是壮、瑶等少数民族的聚居地。民族药资源十分丰富,省内天然药物企业亦占药企的绝大多数。因此,在介绍主要类型化学成分时,应结合地方道地药材和龙头药企,加深学生记忆,培养学习兴趣,服务于地方经济。

三、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反映学科内在联系

天然药物化学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4(a)-0141-02

植物天然产物开发以各类植物为研究对象,以有机化学为基础,研究植物二次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结构、功能、生物合成、化学合成与修饰及其用途,涉及植物分类学、有机化学、药物化学等领域。实验教学是该课程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天然产物的分类和提取分离的步骤[1]。在讲解过程中,普通的挂图、多媒体课件因其“看的见,但摸不着”,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植物标本的使用,不会受区域性、季节性的限制,同时也保留了植物的形状、色彩,以便日后的重新观察与研究,使学生对天然产物涉及的植物分类和中草药知识有更深一层次了解。

1 标本在植物天然产物开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植物天然产物开发讲授天然产物的概念、分类、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和鉴定等知识,化学结构等枯燥的理论很难让学生印象深刻并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对植物名称很熟悉,但对实物一点都不了解。比如:大黄、黄芩和黄连,这是常见的三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它们各自的主要天然产物也是所在章节的重点,但是学生对这三种植物的分类、形态、药用部位了解的甚少,基本上没有见过实物,将其置于眼前也很难辨认出来。植物标本应用于植物天然产物教学中,可使教学不再受时间、地点等外部条件的限制。结合各种植物标本教学后,效果就会大不同[2]。学生看到这些标本后,不但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动手实践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更乐于积极主动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极大地提高了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制作精美的植物标本对于实验教学尤为重要。依托植物天然产物开发课程理论和实验,建设实验教学标本库,包含植物腊叶标本、生药标本、伪标本等,相互对应。这种标本可以长期存放,逐步补充添加,能够满足实验需要,展示植物和药材特点,突出该种植物药材的相关知识和研究热点,摆脱枯燥的书本和多媒体知识,能够看得见摸得着。通过标本的直观展示,达到扩大学生知识面,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2 标本的种类

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以及课程的需要,可以应用到植物天然产物开发实验教学的标本的种类有很多,如:腊叶标本、浸制标本、生药标本、电子标本和伪标本等。

(1)腊叶标本。又称压制标本,是干制植物标本的一种。采集带有花、果实的带叶枝,或带花或果的整株植物体,经在标本夹中压平、干燥后,装贴在台纸上,即成腊叶标本。腊叶标本在实验教学中使用的范围最广,制作简单,可以动员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爱好和接触程度选择不同的中草药材进行制作腊叶标本。家乡房前屋后、实习时都可以留意,常见的麦冬、女贞都可以拿来制作腊叶标本,不仅锻炼了学生动手能力,也能提高学生识别中草药的能力,从而加深对天然产物的了解[3]。

(2)浸制标本。腊叶标本的一个特点是,植物体在逐渐失去水分的过程中,由于叶绿素等光合色素的降解及植株氧化,植物会逐渐黄化,如果保存不当或者不小心碰到,标本的任何部分都可能折掉。植物浸制标本是将新鲜的植物材料,浸制保存在化学药品配制的溶液里,使其保持原有的形态结构及固有颜色的一种植物形态保存方法。植物浸制标本具有色泽鲜艳、立体感强、形态逼真等特点,是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依据和资料。浸制标本对容器、溶液和存放地点要求较高,但可以对腊叶标本起到补充的作用。

(3)生药标本。在植物天然产物开发教授过程中,含有各种天然产物的植物一般都是中草药材,不同植物的药用部位不同,有的植物可以全株入药,有的植物只有根部可以入药,制作标本时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标本的类型,制作生药标本可以让学生对药用成分和部位有直接的认识。生药标本是采集药材的药用部位,对其进行风干、切割等物理方法处理后,将其保存在真空玻璃瓶中[4,5]。

(4)电子标本。将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或亚显微结构拍摄下来,制成电子标本或显微标本,供同学们学习,这一方式可以使同学们观察到不同的植物在显微结构上的差异。腊叶标本、浸制标本等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植物整体的外部特征,是宏观方面的,电子标本或显微标本则可以从微观的角度去认识植物的结构,它所呈现的是另一番景象,将植物的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结合,才能让人们对中草药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有的植物在外表上很难辨别出差异,像一些干制的药材,从它们的显微结构上或许就能分辨出异同了。

(5)伪标本。在授课过程中,很多章节的代表中草药材外观很像,但是含有的天然产物不同,可以根据这一情况制作伪标本[6]。结合以上几种标本类型,根据植株、药用部分、名字、市面常见等不同情况,制作中草药材的伪标本。比如三萜类化合物中的人参,它与黄酮类化合物的黄芩在药用部分有些相像,可以制作两种标本进行比较。学生根据相似的中药材制作伪标本,并完成对标本的实物解析、图片解析及文字解析,同时结合电子标本,将真正药材与伪药材的横切面及纵切面进行比较,明确与目标植物标本的相似度和区别,通过学生自己制作植物标本,鉴定植物种类,可以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使学生更自信,以达到今天素质教育的目标。

3 结语

植物天然产物开发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需要在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理论知识。各种植物标本的展示,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果。此外,让同学们集体参与到标本采集与制作的过程中,加深他们对植物天然产物有一个比较系统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是在枯燥无味的理论课学习后的一种放松与享受。植物标本的应用,能使植物天然产物开发实验课更加丰富多彩,更能体现出这门课程的培养目标,尤其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练就娴熟的实验操作技能,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他们将来从事考研和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宋鹏,张亚冰,戴攀峰,等.植物天然产物开发实验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5(24):187-188.

[2]王军辉,罗建平,范远景,等.基础生物学实验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90-91,145.

[3]鲁敏,李成,布凤琴,等.园林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技术与实验教学应用[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9,24(6):598-602.

天然药物化学论文篇10

综述近年来文献报道《天然药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方法进行改革的研究成果等,了解《天然药物学》课程设置及课程改革的研究现状,为如何实现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供借鉴、方法。

【关键词】

《天然药物学》;教学研究

1 《天然药物学》教学研究现状

目前高职高专使用的《天然药物学》教材是将原药学专业《药用植物学》和《生药学》两门课程的内容有机整合后形成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其核心依然是《生药学》,教学的核心是鉴定技能与知识。近年来,教学工作者为如何实现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天然药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试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主要综述如下:

1.1 优化、融合教学内容

甘柯林等提出在教学中应该根据药学专业的特点、社会需求和就业方向,不断灵活运用、补充和完善教材,如适当加入了中医学基础、中药学和方剂学等有关学科的内容,增加了实验教学课时和内容;增加了中成药分析、中药炮制、中药处方分析等有关实验内容。

席阿丽等认为《生药学》是一门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专业课程,不能把所有的相关知识都往里塞。为了突出《生药学》以四大鉴别为重点的特点,同时为了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应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取舍。

1.2 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贺百花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实物教学;归类共性,掌握个性;系统比较,纵横联系;编写诗歌以便记忆;PBL教学的应用;注重课堂讨论、第二课堂,开展天然药物鉴定竞赛等,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龚萍认为多种教学方法和模式,如加强相互了解,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学方法层次化,现代手段与传统手段相结合,案例分析教学的配合使用是改进生药学教学的重要措施之一,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使学生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1.3 注重实验实训的创新和实践,完善实践考核的设计和评价

孙连娜等通过:(1)改革优化实验内容。(2)转变实验模式,从被动到主动。(3)提高实验课的科研含量,培养学生科研设计能力等方面对生药学实验进行探索和实践。

杨月娥等提出对实验进行三方面的改革:(1)实验教学内容的优化:精选实验内容,删去内容陈旧,与培养目标无关或无实际意义的内容。(2)教学方法的改进:把传统的实验前教师主讲,改为首先对学生进行课堂提问,在实验过程中,注重启发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能力。(3)考核方法的改革:将最后一次实验教学,设计为考核实验。

2 《天然药物学》课程改革的思考

文献检索显示,目前《天然药物学》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实训等方面探讨较多,教学方法的改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实训的改革,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符合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要求。

但是,《天然药物学》目前教材设置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对于药学高职高专的培养有否必要?哪些是就业岗位必需相关技能知识?或是为其他专业课程打基础?我们的教学探讨大都局限在本学科范围内,这与如何适应社会的需要,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用性、高素质药学人才的目标尚有距离。

2.1 《天然药物学》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专业的设置规律一般是岗位的需求决定专业层次的设置,课程设置的内容最终也是为岗位需求服务的。本人认为在高职高专业《天然药物学》课程的设置应融入到药学就业岗位所需知识以及专业层次培养目标的大体系中,其知识、技能、态度的培养应符合“就业岗位必须、够用;为其他专业课服务”的原则。

那么,高职高专药学人才就业岗位究竟需要《天然药物学》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呢?初步调查发现,医院、医药公司、药厂、药店以及超市保健品柜台等制剂、营销、采购、仓库保管、质量验收、炮制及质量以及某些质检部门等药学高职高专就业面向的基层岗位与天然药物学知识技能和态度密切相关;其次,《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中药炮制学》中牵涉到《天然药物学》基础,所以,《天然药物学》同时要为这3门课程服务。鉴于以上情况,在药学人才培养中,我们有必要设置《天然药物学》课程。

2.2 《天然药物学》课程改革的思路

从药学就业岗位分析来看,其从事的主要是化学药物的调配、制剂、检验、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但如医院制剂室、医药公司采购营销等可能少部分会接触中药或制剂;药店、超市接触的多是细贵药材或药食两用的药材或产品;某些质量检验验收等岗位(如抽样、性状鉴定、显微鉴定、水份测定、挥发油测定等)也可能需要天然药物的相关技能知识。其次,《天然药物化学》等课程中也牵涉到的相关天然药物学知识。药学专业的学生不需要像中药学专业那样系统地学习天然药物学,在高职高专药学人才的培养上一定要打破各自为政的学科意识和强调学科的完整性、系统性的观念。

在《天然药物学》教学内容的构建上可分为理论和技能两个模块,在教学中贯彻严谨的工作态度。理论知识部分以基础知识和天然药物2部分构成为好,基础知识部分以药用植物学、中医药理论(主要是药性、炮制)和天然药物鉴定知识为主;天然药物部分以药学就业岗位可能接触到的常见药、细贵药的鉴定为主。技能知识以鉴别方法学为主,可设计为:(1)性状鉴别法;(2)炮制;(3)显微鉴别法;(4)理化鉴别法法(选用基层药学人员常用的水分测定、挥发油测定等);(5)未知药材的鉴定;(6)药材的质量验收等实验实训模块。各模块在内容选择上务必要考虑到药学专业的就业方向,可选择就业岗位上常见常用的药材和饮片,删去大量的显微透化等重复操作过程以及基层岗位少用或不用的技能和方法。

3 结束语

改革目前高职高专药学类《天然药物学》的教学内容,以服务应用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必须、够用”为原则,淡化学科意识,才能体现药学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特色。

参考文献:

天然药物化学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5(c)-0161-02

药物化学学科是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在我国高等药学院校中肩负着中华民族药业发展的重任,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反映着高等药学院校的现实,在相当程度上预示着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药业的未来。它包括天然药物化学和药物化学两个学科,是化学和生命科学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学科,在人类防病治病的生命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天然药物化学既阐明天然产物活性成分的性质,又研究天然活性成分的提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方法、结构鉴定及结构优化,以寻找新型先导结构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学科,是中药新药研究开发及中药质量研究的重要手段;而药物化学是一门发现和发明新药、合成化学药物、阐明化学药物性质、探索药物小分子与机体细胞相互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两者均是以化学药物为研究对象,为药学领域尤其是新药研究领域中富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重要学科。从学科的进展中,可以看出增强药物化学学科建设既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生物医学背景下培养高质量药学人才的需要,我们应适时调整专业培养特别是研究生培养目标,为社会输送高质量优秀药学人才。

1 药物化学学科的进展及其培养目标

药物化学学科在众多医药高校中被列为国家或省级重点学科,也是国内最早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之一。纵观药学学科的发展,自上世纪40年代末国内药学就形成了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学、药剂学及药理学四个二级学科,与药学相关的化学更早就已经形成了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四个二级学科。当时无论是药学的四个二级学科还是化学的四个二级学科,都只局限在本学科圈内完善各自的理论、方法及体系,形成早期药学学科经纬分明的学科群环境,这种学科群环境分离于医学和生物学之外。上世纪50年代,药学的四个二级学科及化学的四个二级学科,都积极关注医学和生物学进展,都希望利用医学和生物学知识创造本学科的前沿,导致了药学学科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随后,医学和生物学的进步使病理、生理现象与药物分子的依赖关系明朗化,从药物分子的结构式既可以解读它的化学性质,又可以解读它的生物学性质,包括药物化学学科在内的药学四个二级学科形成的前沿方向存在广泛联系,这些联系最终表现为二级学科的前沿方向之间出现交叉点,药学二级学科的界线在医学和生物学层面上模糊化,药学二级学科的界线在医学和生物学层面上更加模糊、广泛交叉融合。上世纪60年代之后,医学和生物学进步同样引起化学家们的极大关注,出现了生物无机化学、生物有机化学、生物分析化学和物理药学,生物学作为桥梁使化学学科之间的界线模糊化,特别是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在内源性标志物测定方向广泛交叉,并于20世纪90年代迎来了化学生物学时代。如今化学的四个二级学科针对相同的医学问题做着各自的事情,特别是在细胞化学领域广泛交叉下,学科界线更加模糊。

可见由于医学和生物学的进步,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生物化学、医学、计算机模拟设计及药代动力学的方法和技术向药物化学中渗透,使药物化学学科取得诸多方面的进展。这些进展深刻地影响着药物化学的自身行为,制约着药物化学专业的目标,现代药物化学已与大多数人熟悉的经典药物化学有本质区别,已由传统的“化学”向“化学+生物学”到“化学+生物学+医学”的模式转变并已经被同仁广泛认同且产生积极的影响,把握药物化学学科发展,增强药物化学学科建设,调整药物化学学科教育目标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已经不可回避。

2 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进展及培养目标

天然药物化学学科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至今,天然药物化学已经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19世纪初,化学家们对已确定的大量天然化学成分的结构按照生源、药理活性或结构进行分类,并不断地揭示出不同化合物具有不同的生物合成途径,如甲戊二羟的结构单元为萜类共有的生物合成材料,生物碱的前体是莽草酸和α-氨基酸等,即生活细胞合成天然化合物的奥秘被逐渐揭示。20世纪在“药味”浓郁的药学背景下,天然药物化学学科得到迅速发展,以色谱技术如柱色谱技术广泛应用于天然化合物的分离、纯化,谱学技术(如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用于化合物的结构鉴定和生物活性试验(如高通量筛选等)普遍开展为主要特点。有专家[1]预言,21世纪将是天然药物化学发展最快的时期,其主要任务有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对传统药物实验化、定性和定量化再评价研究;研究生药基源化学成分以开发新的药用资源,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寻找创新药物研究的候选化合物、发展新的天然药物筛选模型及作用机制探讨;设计合理的活性化合物提取、分离、纯化工艺和仿生合成及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有效性/毒性;从分子水平探讨生物进化;充分利用天然手性化合物资源,大力开展手性药物研究。在研究生的理论教学方面,成熟的药学院校中有相对较完整的教学体系和理念,并随着国内外大药学学科变化动态适当修正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研究生在这种随学科变化而不断充实和完善的大药学学科理论熏陶下,对学科的发展和相关学科的动态均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和理解,待开展科学研究时更敏锐的科研思路和更有能力开展相关性实验研究,这应归为综合性创新人才培养的一部分。但在过去的十多年间,新增专业普遍化、招生规模超常化、培养目标模糊化、课程设置随意化和经济利益主导化的办学行为给药学教育带来了一些不确定因素[2],致使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培养目标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笔者认为药物化学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应加强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鉴于笔者主要从事天然活性成分教学及科学研究工作,下面从偏向于天然药物化学方面的药物化学研究生理论教学方面,在原有教学成果基础上,提一些个人看法,便于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优秀的高层次药学人才。

高等天然药物化学是一门重要专业课,是天然药物化学方向研究生不可或缺的一门课,上好这一课程,对培养天然药化研究生的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它囊括了多学科交叉内容。这门课是在天然药物化学基础上开设的,重点介绍天然活性成分研究的思路和新动向,拓宽天然化合物类型,如海洋生物及低等植物独特的次生代谢产物结构类型[3-4]等,更深入地阐明其结构的波谱及光谱特征,使学生对天然药物化学领域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科研工作打下基础。除加强高等天然药物化学教学外,还应丰富相关课程内容,如在高等仪器分析教学中增加如太赫兹时域光谱[5]之类的新方法、新技术;增加天然产物研究进展相关内容,如如生物转化技术[6]、药物动力学[7]、分子生药学[8]、转化医学[9]、基因工程、高通量筛选、中药复方研究方法、天然产物活性筛选新技术和中药质量控制等药学研究成果。

3 小结

药物化学学科是药学领域中的带头学科,是化学和生命科学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学科,在人类防治疾病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生物医学模式下的药学教学模式已在药学院校中被广泛认同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但是新增药学专业的师生对这种办学模式并不太熟悉,不能很好地在药物化学学科教学中发挥作用。充分认识药物化学学科在高等药学教育和民族药业发展的重要地位,调整我们的教学目标,培养高水平药学专业人才,加强新增药物化学专业研究生教育,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中优化教学内容、整合师资力量、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等途径可以实现使教学质量大幅度上升。

[参考文献]

[1] 杨秀伟.天然药物化学发展的历史性变迁[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36(1):9-11.

[2] 王威威,崔国辉,赵明,等.以医学进展为依托发展药学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J].药学教育,2005,21(3):1-4.

[3] 冯洁,杨秀伟.长松萝中新的二苯骈呋喃和蒽醌[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7):852-853.

[4] 冯洁,杨秀伟,苏思多,等.长松萝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9,34(6):708-711.

[5] 刘囡,徐开俊,周建平,等.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及其在药学领域的应用[J].药学进展,2008,32(9):398-406.

[6] Li Fei,Yang Xiuwei. Biotransformation of myrislignan by rat liver microsomes in vitro [J]. Phytochemistry,2008,69:765-771.

[7] 杨秀伟,徐嵬.中药化学成分的人肠内细菌生物转化模型和标准操作规程的建立[J].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19-26.

天然药物化学论文篇12

【基金项目】2012年吉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166-01

天然药物化学是运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非常重要。通过实验课学生不仅能够巩固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还能够培养实验技能和操作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然而传统的实验模式是学生按照教材内容和老师安排的过程,在有限的时间内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学生往往不明白原理,不思考实验过程的内涵,更不善于联系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遇到问题束手无策,因此,不能够有效利用实验课的时间。为培养学生综合创新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我们努力构建“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型实验――开放型实验” 的多层次多模式实践教学体系:

1.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

经典的实践教学内容在整个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体系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比如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分离及鉴定;“槐米中芸香苷的提取分离”等与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密切相关的实验项目,经过多年的学生实践,无论是教学内容方面还是在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培养方面都表现出突出的教学效果。此外,天然药物中典型化学成分的鉴定,薄层层析和纸层析的基本操作,旋转蒸发仪的使用,硅胶柱层析的操作等内容都是经典的验证性实验。要保留这些经典的验证性实验项目,强化基本操作,能够使学生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理解和巩固课堂学习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动手能力,熟悉天然药物中化学成分研究的大致过程,对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基本操作得到很好的训练。

2.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在保留经典的验证性实验,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加强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教学,使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和科研实践密切联系,形成良性互动,增加天然药物化学课程的实用性与趣味性,实现基础与前沿、经典与现代的有机结合。通过实验教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提高他们在天然药物研究方面的兴趣。一方面,将部分经典实验项目中的内容做出合理调整,使其成为综合性实验。例如从槐米提出芦丁并进行精制后,可设计片剂处方,加入适宜的辅料,制成片剂。再进一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含量测定,对制备的片剂进行质量监控。通过这样多学科交叉实践,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天然药物化学与药学专业其他课程的差别和联系,为全面理解和应用专业知识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天然药物有效成分往往都有多种提取分离的方法,可以安排为设计性实验。例如,大黄中蒽醌类成分的提取方法有三种,两相溶剂提取法、乙醚提取法和乙醇回流提取法。学生分组后分别按不同的方法,自行设计路线进行提取,通过比较不同方法所得提取率的差异,使学生发现不同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及其对提出率的影响。通过类似的实验安排使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中学到更多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全面的分析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能动性,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