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教案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3 15:55:05

初二地理教案

初二地理教案篇1

导语:学习地理,既要了解课本中的内容,学会阅读、使用、绘制地理图表等技能,还要留心观察自然和社会,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以下是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两课时)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思想教育。教学重点中国的地理位置及优越性。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中国政区图,形成对我国疆域的空间想像力。教学用具:《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磁带及录音机,“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中国政区复合投影片、地球仪、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世界主要大陆海岸线比较表,“世界政区挂图”。课时安排:二课时板书设计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二、辽阔的国土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2、跨近50个纬度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播放《歌唱祖国》歌曲录音,用以制造学习气氛,激发学生了解祖国的学习欲望。听着这优美的旋律,动人的歌词,不禁使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我们伟大的祖国在地球上处于什么位置?这样的地理位置又有哪些优越性?我国的国土究竟有多大?濒临哪些海洋?我国有哪些陆上邻国?有多少个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些知识,深入地认识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板书〕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投影〕“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示意图”。(活动)读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图我国在南北半球中在哪个半球、东西半球中在哪个半球?〔提问〕划分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限是什么、从图上看出中国位于哪个半球?〔归纳〕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东西半球的界限为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我国正好位于北半球。〔活动〕指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西经20度和东经160度,用黄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找出赤道,用红色胶条贴在相应的位置上;在地球仪上找到中国,并用红色的胶条剪成五角星,贴在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板书)1。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提问)观察地球仪,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与哪个大洋相邻?与它们的相互位置如何?(归纳)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板书)2。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提问)观察地球仪,将中国的面积与其它国家的面积比较,你认为中国面积是大还是小?(投影)世界主要国家面积比较表。(提问)读图并回答,我国领土面积有多大?居世界第几位(归纳)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和整个欧洲差不多,是世界领土面积最辽阔的国家之一。(板书)二、辽阔的疆域1.面积960万平方千米(活动)我国的面积很大,我国领土的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以及最西端分别在什么地方呢?(练习)读《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并按要求完成练习1。练习1。对照《中国地图册》中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找出我国领土的最北、最南、最东、最西点,用红笔将它们标注在课本的“中国疆域图”上,并读出它们的经、纬度。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纬度53°N多。最南: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纬度4°N附近。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交汇处,经度135°E多。最西:x疆帕米尔高原,经度75°E附近。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总结:北-头顶黑龙江南-脚踩曾母暗沙东-嘴喝两江汇合水西-帕米尔上摆摆尾(读图)课本3页中国的疆域图(提问)算一算我国最南端与最北端纬度约相差多少度?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按五带划分,我国最南处于哪个热量带?最北接近哪个带?大部分领土位于哪个带?(归纳)我国领土南北相差约50个纬度,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南部。我国大部分领土处于四季分明,寒暖适度的北温带,南部有一小部分在热带,最北部接近寒带。〔分组讨论〕分析我国的纬度位置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何益处。〔归纳〕我国领土南北跨越近50个纬度,这样的纬度位置,使我国具备复杂多样的气候,为发展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板书〕2、跨近50个纬度――南北气候差异显著――适宜发展多种农业经济〔读图〕读“中国政区图”,算一算我国领土东西跨越多少经度,分属几个时区。〔归纳〕我国东西跨越了60多个经度,分属于东5区至东9区,共5个时区,即最东和最西时间相差5个小时。〔读图〕读教材中的“我国领土东西部的晨昏差异”图。〔提问〕夏季,当北京时间为6点时,我国东部的乌苏里江和西部的帕尔米高原各是什么景象,为什么?〔归纳〕我国东西跨越60多个经度,由于地球自转,东边的地方时刻早,当北京时间为清晨6点时,最东边乌苏里江的地方时约为早7点左右,最西边的帕尔米高原则还是星斗满天的黑夜。〔练习〕1、阅读地图册《中国政区图》,利用图中的比例尺,量算我国领土最东端到最西端的距离约为多少千米。2、纬度相差1度,距离约为110千米,计算我国南北距离相差多少千米。〔归纳〕我国东西之间距离约为5000千米,南北之间的间隔约5500千米,再加上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因此,人们常用“纵横一万里,上下五千年”来表述我们伟大的祖国拥有辽阔的国土和悠久的历史,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骄傲和自豪。 第二课时板书设计三、海洋和岛屿1、东临四海一洋2、领海和内海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4、优越的海陆位置四、陆上疆界、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板书〕三、海洋和岛屿〔活动〕读课本图1-4〔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海的海洋分别是哪些?〔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至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限;南海是我国面积,海水最深的海区。〔板书〕1、东临四海一洋2、领海和内海〔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洋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洋,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的临海和内海。〔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归纳〕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西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活动并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归纳〕我国东边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千米的陆上疆界。〔板书〕四、陆上疆界与邻国〔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挂图〕中国政区挂图(中国的邻国示意图)。〔归纳〕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其中:东 亚――蒙古、朝鲜东南亚――越南、老挝、缅甸南 亚――印度、巴基斯坦、布丹、锡金、尼泊尔西 亚――阿富汗中 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北 亚――俄罗斯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教学后记】该节知识覆盖面广,知识容量大,要求多组织学生多参与活动。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举例说明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布和特点,掌握阅读并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各类地形图的技能。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4.了解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范围以及主要的灾害性天气。5.举例说明我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6.了解我国主要的河流和湖泊,以及长江和黄河的开发利用和治理情况。教学重点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以及地势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影响。2、中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对不同地形区应该合理开发和利用。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分析地势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观点。教学媒体投影仪、投影片、中国地形图挂图、板图。课时安排四课时板书设计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一、地势西高东低二、地形复杂多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当我们了解了我国疆域和行政区划之后,下面要进一步认识我们的祖国。〔复习提问〕我们已经学过了一些国家的地理,请同学们思考自然地理环境都包括哪些要素呢?〔学生回答〕地形、气候、河流、动植物等。我国的地形情况也是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内容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 第一节 中国的地形中国地形的第一个特点是从地势的角度描述的,所以地势是指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换句话说也就是中国那边高,那边低的问题。〔指图提问〕这是一张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的海拔高度大约是多少,请同学们读图分析中国地势那边高那边低?谈谈你是如何分析的。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请同学们各抒己见。学生读图、讨论、回答:西部棕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4000米以上,中部浅黄色的区域代表海拔1000――2000米,东部绿色的区域代表海拔500米以下。〔教师总结〕西高东低就是我国地势特点的第一部分。同学们可以想像一下(教师用手势来说明西部高东部低)。〔板书〕一、 地势西高东低〔转折过渡〕如何用图更好的表现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点呢?下面我要给同学们介绍一种特殊的地图――地形剖面图。〔分析讲解〕什么是剖面图呢?我们来举一个例子:假设在我的讲台上放着一个窝头,竖着,沿窝头中部切开,同学们将看到的形状,就是一个窝头的剖面图。地形剖面图的原理也是如此。只不过这一刀不是切在窝头上,而是切在地形上。思考一个问题,如果将窝头画一幅俯视图,画出的是什么图?(分层设色地形图)〔读图提问〕请同学们打开教科书看沿北纬36度线所做的中国地形剖面图,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剖面图在笔记本上画一幅简略示意图。东西学生在笔记本上绘图,请一名同学在黑板上画。 〔启发提问〕观察这幅图高低起伏的趋势,说出我国地势起伏变化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回答: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板书总结〕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转折过渡〕我们知道了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那每一级阶梯上都有什么主要地形区呢?阶梯的界限又在何处呢?〔板书〕1、三级阶梯概况〔读图提问〕请同学们对照教科书第24页的地图思考以下两个问题。〔教师绘制中国轮廓板图〕教师在板图上填绘阶梯分界处的山脉,请一名同学说出山脉的名称,其他学生将山脉名称在书上画出。组织学生完成第20页的“活动”〔转折过渡〕我们明确了阶梯的界限,再来分析一下阶梯内部的状况。第一级阶梯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平均海拔1000-2000米,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500米以下,以平原、丘陵为主〔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我国的地势阶梯分布示意图”,结合“中国地形图”说出各阶梯内部的主要地形种类和海拔高度。 (转折过渡)以上我们学习了我国的地势的基本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这样一个特点对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其它要素有没有影响?分组讨论。将全班分为三组,分别从气候、水利和交通三个方面讨论地势特征的影响。各组学生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使得我国的江河大多自西向东流淌,古诗云“大江东去浪涛尽”,又有“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些大江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加强了内地与沿海的联系。在阶梯的交界处河流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我国的大型水电站大多建设在这些地带。此外,西高东低的地势还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可以说西高东低的地势是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一大优势。(转折过渡)前面我们从总统上分析了我国地势的总体趋势,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我国地形的特点。(复习提问)地形有哪些主要类型?(学生回答: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中国地形图”,找出中国分别有哪些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教师总结)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板书)二、地形多种多样(转折过渡)我国地形种类齐全,哪种地形所占面积?哪种最小呢?请看分层设色地形图。(读图提问)请同学们读教科书23页“中国地形图”。(教师讲解)人们习惯上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这样算起来我国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2/3,这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板书)二、地形复杂多样(转折过渡)地形种类齐全和山区面积广大是我国地形的主要特点,这种地形特点对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分组讨论,各组选代表发言,相互补充。(教师归纳总结)多种多样的地形,为我国发展农、林、牧、副等多种经营形式提供了条件,但不利于大型机械作业。山区面积广大为发展林业、旅游业和采矿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同时由于平原面积少,我国的耕地资源相对不足。(一)主要山脉的走向和分布〔出示挂图〕“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自制,为排除干扰,仅包含东北-西南、东西走向的山脉,且底图为政区图)让学生找出与阴山走向相同的山脉,并说出名称。让学生观察山脉的标注有什么规律。〔教师概括〕注记文字应与山脉走向一致,由上至下,或由左至右,均匀分布于山体上。引导学生找出东西走向的所有山脉,每找出一条,教师都要引导学生说出其所在的行政区位置,并将其在投影片上重绘一次,同时让学生在已准备好的中国政区空白图上绘出该山脉。用同样方法学习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概括板书〕(见板书设计表格)〔教师概括〕东西走向的三列好像“三道纬向长城”,称“三横”;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山脉好像“三条濒海峻岭”称“三纵”。〔教师引导〕欣赏歌曲《珠穆朗玛》,让学生思考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引导学生看课文中关于喜马拉雅山的介绍,并思考:(1) 喜马拉雅山的走向?(2) 喜马拉雅山峰的位置、名称、海拔?(3) 找同学到板图上画出喜马拉雅山,并标注珠穆朗玛峰。(教师概括)喜马拉雅山是弧形山脉,其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境,海拔8848.13米,是世界峰。其雄壮、神奇吸引了无数登山健儿。结合“珠峰探险”的课文,激发学生勇于探险,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但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探险活动)。(板图)中国轮廓图。复习、概括,深入探讨。教师在绘中国轮廓图的同时让学生描绘一张课本中的中国轮廓图。绘好后,教师提出一些要求,用接力赛的形式让学生按照要求挑选写有山脉名称的吹塑纸条,粘贴在板图的正确位置上。没到黑板前做练习的同学按要求在自己描绘的图上写上山脉名称。如:(1)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2)位于山西、河北两省交界上的山脉等。让学生将前面学过的山脉全部粘贴在板图上。(教师承转)我国山脉很多,除了以上山脉以外,还有一些山脉也很重要。如:(1)在中俄边境上画出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与其走向相同的还有甘肃、青海两省边境上的祁连山。(2)在西南有一组南北走向的山脉,横断山脉。(教师引导)学生用铅笔在自拓的图上,将走向一致的山脉首尾相连。教师在黑板上演示画图。整个中国就好像被一张网所覆盖,这张网有什么奇妙之处吗?(教师引导讲述)(1)指出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喜马拉雅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2)指出昆仑山、祁连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3)指出昆仑山、天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4)指出祁连山、秦岭、太行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5)指出阿尔泰山、天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6)指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交织成的网格及组成的地形区。每指一个网格,学生都可能会说出一个地形名称,若有问题,教师给以补充。使学生明白每个网格中都有一个地形区。引导学生讨论山脉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4.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媒体挂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家庭小调查,现在谁能够告诉老师:你家现在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在你爷爷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在你爸爸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提问】刚才很多同学说到自己家现在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林地或者耕地。现在老师根据大家的调查结果绘制三幅示意图,每一幅示意图中只有一条趋势线是对的,你们能够判断出来吗?【讲解】我们根据家庭小调查总结出了我县森林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不仅仅适用于我县的森林资源,它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全国各地的很多种资源状况可见我国自然资源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初二地理教案篇2

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填入表格,每小题2.5分,共50分)1、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热带雨林 D.寒带针叶林2、划分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A.气候 B.降水 C.地势 D.季风3、北方地区大部分地区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4、东北平原的土地被称为 ( ) A.黑土地 B.黄土地 C.红土地 D.紫土地5、东北三省工业基地是全国的( )A.轻工业基地 B.重工业基地 C.综合性工业基地 D.高新技术产业基地6、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湿润区,年降水量大 B.气候干旱,地表破碎 C.地表裸露,缺乏植被 D.人类兴建水库7、北京的传统民居是( )A.四合院 B.窑洞 C.碉房 D.平顶房8、我国南方地区没有濒临的海洋是(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9、我国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 )A.青稞 B.小麦 C.玉米 D.水稻10、目前,我国的城市群是( )A.辽中南地区 B.京津唐地区 C.长江三角洲 D.珠江三角洲11、上海与杭州的“同城效应”形成最主要条件是( )A.两大城市不断扩大 B.经济的快速发展C.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变 D.发达的交通便于人们往返不同城市12、被誉为“东方明珠”的是( )A.台湾 B.香港 C.北京 D.上海13、台湾最的树种是( )A.桉树 B.樟树 C.红桧 D.榕树14、目前,台湾的贸易伙伴是( )A.香港 B.日本 C.祖国大陆 D.美国15、我国西北地区西部广布( )A.森林 B.草原 C.荒漠草原 D.沙漠16、我国面积的盆地位于( )A.四川 B.内蒙古 C.青海 D.x疆17、青藏地区的农业属于( ) A.雨水农业 B.河水农业 C.绿洲农业 D.河谷农业18、被称为“高原之舟”的是( )A.牦牛 B.三河牛 C.三河马 D.骆驼19、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 )A.云贵高原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20、关于我国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 B.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的发展中国家 C.目前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D.世界人工造林面积的国家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21、黄土高原东起 ,西至 ,北连内蒙古高原,南抵秦岭。22、北京是全国的 、 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23、香港是世界的 港; 是澳门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24、引黄河水灌溉发展农业, 平原、内蒙古 平原被誉为“塞外江南”。25、 是全国的咸水湖泊; 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综合题(每空2分,简答6分,共30分)26、读 “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回答问题。(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A 、 B 、C 、D 。(2)其中B、C两地区的分界线①是 ,②是 。(3)D地理区域气候特征是 ;B地理区域的耕地类型是 。 27、读 “台湾图”,回答问题。(1)海洋或海峡A ,B ;C ,D 。(2)台湾因物产丰富而享有盛誉,列出台湾的美称(任写三个即可)。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C A B C A A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B C D D D A B 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21、太行山 乌鞘岭22、政治 文化23、自由贸易 博彩旅游业24、宁夏 河套25、青海湖 三江源三、综合题(每空2分,简答6分,共30分)26、(1)青藏地区 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西北地区 (2)秦岭 淮河 (3)干旱 水田27、(1)东海 台湾海峡 南海 太平洋 (2)东方甜岛 海上米仓 水果之乡 兰花之乡 植物王国(任写三个即可)

初二地理教案篇3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计40分)1.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 )A.x疆的帕米尔高原上 B.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相交处C.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D.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2.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位于我国的( )A.东海 B.黄海 C.渤海 D.南海3.玲玲妈妈买了一支“鲁能”股票,股票所在的企业属于下列哪个省级行政区域( )A.江西省 B.山东省 C.山西省 D.河南省4.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A.西多东少 B.西北多东南少 C.北多南少 D.东多西少5.我国共有少数民族( ) A.55个 B.56个 C.57个 D.58个6.下列山脉走向与长白山走向一致的是( )A.南岭 B.巫山 C.横断山 D.天山7.一位香港游客利用假期,乘火车来哈尔滨旅游,短短几天就感受到了一年四季的变化,他来旅游时恰逢的节日应是(  )A.春节 B.劳动节 C.儿童节 D.国庆节8.我国冬季海南岛鲜花盛开,而黑龙江省白雪皑皑,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洋流因素9.有“地上河”之称的河流是:( ) A.长江 B.黄河 C.雅鲁藏布江 D.松花江10.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A.煤  B.铁  C.石油   D.土地11.提倡不使用一次性筷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  )A.节约资金  B.保护森林   C..增加就业  D.有利于健康12.下列不属于农业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13.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有效途径是( ) A.植树种草   B.修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修筑梯田14.南水北调工程调运的水资源来自( ) A.黄河水系  B.珠江水系   C.长江水系  D.雅鲁藏布江水系15.发展经济的“先行官”是指(  )A.工业  B.农业  C.旅游业  D.交通运输16.在下列运输方式中,运量小,运费高,受天气影响大的是(  ) A.铁路运输  B..航空运输  C.公路运输  D.内河运输17.小明准备暑假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他应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水运   B.航空   C.公路   D.铁路18.家住北京的小强,准备乘火车去哈尔滨看冰灯,他应选择哪条铁路线最合理(  )A.京沪线  B.京哈线   C.京广线  D.京包线19.我国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熟制是(  )A.一年三熟   B.一年两熟  C.两年三熟   D.一年一熟20.“中国光谷”是指( ) A.香港九龙  B.北京中关村   C.武汉东湖   D.上海浦东二、连线题(每线1分,计16分)21.将省与省级行政中心、简称连线。(8分) a.藏 A.云南省 ①拉萨 b.滇 B.x藏自治区 ②昆明 c.皖 C.河北省 ③合肥 d.冀 D.安徽省 ④石家庄22.将下面高原与其主要特征连线。(4分) ①青藏高原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②黄土高原 B地面崎岖、多梯田 ③云贵高原 C土质疏松、千沟万壑 ④内蒙古高原 D地势平坦、一望无际23.将下列地形区与所在的温度带用线连接起来。(4分) A.塔里木盆地 ①高原气候区B.青藏高原 ②亚热带C.东南丘陵 ③中温带D.东北平原 ④暖温带三、综合题(每空1分,计44分)24.读“中国主要山脉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高原A ,盆地B , 山脉C 。(2)大兴安岭东侧平原D ,西侧高原E 。(3)大洋F ,我国的咸水湖G 。 (4)在图中找出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分界线上的山脉: — — —雪峰山。(5))我国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这主要是由我国地势 的特征所决定的。(6)图中呈“几”字形的河流是 ,注入 海。25.读长江水系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1)《长江之歌》中的“你从雪山走来”的雪山是指长江的发源地A 山脉,长江东流最后注入B 海;(2)长江流过重庆、深切巫山,形成的地理景观C是 ;(3)长江中、下游分界城市D是 ;(4)我国的淡水湖E是 。26.读“黄河水系图”回答问题。(6分)

(1)黄河注入的海洋A是 海。 (2)B处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是 高原。 (3)C为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点  。(4)D是 平原。(5)E是黄河的支流 河,F是黄河上游的 水电站。27.读“我国的交通运输网图”回答问题。(6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的铁路线名称: A¬ 线 B 线 C 线 D 线(2)E是我国新建的 铁路,显著改善了青海、x藏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确保了国家 战略的顺利实施。28.读中国疆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临海:A____ ___, B____ ____ ___。(2)国家:①___ _ ___, ②__ ______ __。(3)河流:③__ _ ____, ④__ ________。(4)岛屿:⑤__ _ ___。(5)山脉:⑥____ _____。(6)高原:⑦ ,它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 ____地区。(7)盆地:⑧_______ _____。 (8)平原:⑨_______ _____。(9)山脉a和河流b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中a _____ _,b __ ____。

八年级 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5 DABDA 6~10 BAABD 11~15 BDBCD 16~20 BABDC二、连线题21. a---B---① b---A---② c---D---③ d---C---④22. ①---A ②---C ③---B ④---D23. A---④ B---① C---② D---③三、综合题24.(1)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天山山脉。(2)D东北平原 E内蒙古高原。(3)F太平洋 G青海湖。 (4)大兴安岭一太行山——巫山。(5)西高东低。(6)黄河、渤。 25.(1)A.唐古拉 B.东。(2)C.长江三峡。(3)D.湖口。(4)E.鄱阳湖。26.(1)A渤海。(2)B黄土高原。(3)C桃花峪。(4)D河套平原。(5)E渭河,F龙羊峡水电站。 27.(1)A哈大线 B京广线 C京包线 D陇海线。(2)青藏线 西部大开发战略。

初二地理教案篇4

一.单项选择题1.从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 )A.北半球、东半球 B.北半球、西半球 C.南半球、东半球 D.南半球、西半球2.我国的内海有( )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东海、南海 D.渤海、琼州海峡3.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后, 已经分别建立( )A.特别行政区 B.经济特区 C.自治区 D.直辖市4.我国领土的最北端在( )A.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 B.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C.南海南海群岛中的曾母暗沙 D.在x疆帕米尔高原5.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 ) A.40度, B.60度 C.50度 D.70度6.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我国南部各省区,下列排列正确的是( ) A.台、粤、桂、云 B.云、桂、台、粤 C.云、粤、闽、台 D.云、桂、粤、台7.下列关于我国邻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东为韩国、日本,东南为菲律宾;南为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B.陆地相邻的国家有12个 C.南邻缅甸、老挝、越南 D.西南邻印度、尼泊尔、不丹8.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是 ( ) A.上海 B.北京 C.天津 D.广州9.我国共有5个自治区,它们分别是( ) A.甘肃、广西、海南、台湾、x疆 B.青海、宁夏、吉林、x疆、内蒙古 C.内蒙古;桂、新、宁、藏 D.粤、治、新、宁、内蒙古 10.我国人口地理界线 ( ) A.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与云南省的腾冲县的连线为界 B.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C..以长江为界D..以黑龙江省的漠河至海南的海口一线为界11.下列不与蒙古国相邻的省级行政区是 ( ) A.内蒙古自治区 B.x疆维吾尔自治区 C.甘肃省 D.黑龙江省12.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的一组是( )A.河南和山东 B台湾和江苏 C.浙江和福建 D.河北与河南13.2000年,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 ( ) A.107人 B.134人 C.143人 D.300人1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东北、西北、华北 B.西南、东南、中南 C.西南、西北、东北 D.东北、华北、西南15.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 ) A.x藏自治区 B.x疆维吾尔自治区 C.广东省 D.内蒙古自治区16.x疆的主要民族是( ) A.壮族 B.回族 C.蒙古族 D.维吾尔族17.朝鲜族主要分布的省区是( ) A.吉林省 B.内蒙古自治区 C.河北省 D.山东省18.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为( ) A泼水节 B.古尔邦节 C.三月三 D.那达慕大会19.下列位于南部沿海的省区是( ) A.湖南省 B.江苏省 C.海南省 D.云南省20.海南省、河南省、湖南省的简称分别为( ) A.琼、豫、湘 B.豫、湘、琼 C.鄂、湘、琼 D.粤、桂、湘21.我国的四个直辖市分别是( ) A.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广州市 B..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沈阳市 C.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 D.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成都市22.台湾海峡属于(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23.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有 ( ) A.2个 B.5个 C.10个 D.15个24.台湾省主要少数民族有( ) A.布依族 B.土家族 C.高山族 D.瑶族25.下列关于我国行政区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三级 B.分为县、自治县、自治市三级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D.南部沿海将建立特别行政区二、填空题1.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近500,大部分在_________带,小部分在________带, 没有寒带。 2.我国领土面积达________万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国中,仅次于_______和__________,居第_________位。3.我国东部濒临世界上的大洋_________,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海洋气流的影响,雨量_________,有利于____________。同时,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南北的气候差异,为我国发展多种___________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4.位于黄河中下游的省、直辖市有_________、河南省、________、_______、北京市和__________。5.我国东部临海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从北向南依次为________、河北省、__________、江苏省、________、浙江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6.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省和自治区,自西向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我国除台湾省是岛屿外,还有一个为省级行政单拉的岛屿是_________。8.据2000年统计,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_________,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________人)的3倍多。9.我国各民族的地区分布状况是:汉族的分布遍及_______,主要集中在________部和_________部;在边疆地区,汉族多与各少数民族_________在一起。我国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等边疆地区。10. 我国各民族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布特点,为各民族相互交往、团结合作、共同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三、综合题1.读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如图1所示),完成下列要求。 (%) 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 (图1)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从________年至_______年,呈_______(上升或下降)趋势;______年至______年, 呈_______趋势;_______年至______年, 呈_______趋势, _________年至_______年,又呈______趋势。 2 读图(2),完成下列各题. (图2)(1) 四个省中,临海的有__________,陆上同邻国接壤的有________,纬度的是_______。(2) 四个省中,地理位置最偏东的是__________,最偏西的是_____,有热带分布的是__________。(3) 关于图中四个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省是我国西南的边疆省,同四国接壤B.②省是我国位置最偏南的省,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位于该省C.③省是我国的湖北省,简称鄂,人民政府驻地在武汉市D.④省是我国的黑龙江省,它与俄罗斯和蒙古两国为邻3.读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如图3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图3)(1)从图中看出,旧中国在较长的历史时期,由于战争、疫病等原因,死亡率____________,人口增长_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基本上呈_______线上升趋势。(3)人既是生产者,又是_________者,人口数量的增长应与_____的发展和_____、_________的条件相适应,为此我国政府把实行______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________,提高人口_______,具体要求是:________、晚育、少生、_________。答案一、选择题1.A 2.D .3.A 4.B 5.C 6.D 7.B. 8 B. 9.C 10.A 11.D 12A13.B 14C 15.D 16.D 17.A 18.A 19.C 20.A 21.C 22.C 23.C 24.C 25.C二、填空题1.温 热 2. 960 俄罗斯 加拿大 三 3.太平洋 丰沛农业生产 农业 4.河北省 山东省 山西省 天津市 5.辽宁省 山东省 上海市 福建省 广东省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门特别行政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 6.云南省 广西壮族自治区 广东省 台湾省 7.海南省 8.134 39 9.全国各地 东 中 杂居 西南 西北 东北 10.大杂居 小聚居三、1.1952 1965 上升降1965 1980 下降 1980 1987 上升 1987 1999 下降2.(1) ② ① ④ ④ (2) ④ ① ①② (3).C3.(1) 高 缓慢 (2) 直 (3) 消费 经济 资源 环境 计划生育 数量 素质 晚婚 优生

初二地理教案篇5

一、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和其他课程不同,基础理论多、政策性强,内容也较为单一枯燥,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在以往传统课程教学模式当中,往往就是教师带领学生明确基础理论知识,再画出重点内容让学生进行背诵。这种教学的形式,不仅不能够有效提升教学的效率,还不容易达到教学的目标。因此运用案例教学法,能够提升课程教学的成效,对培养学生法治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虽然当前阶段在教育整体中已经不断地推进新课改,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之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首先,有些教师教育观念没有更新。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部分教师会不自觉地采取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方法。而这种落后的教学观念不利于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同时教学中也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教学手段不够丰富。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所采取的基本上都是理论教学,即教师将课本上的知识原本地再读给学生听,以此来帮助学生接受各种知识。这种最终为了应付考试的教学,教学手段十分的单一,同时也相对地更加形式化。最后,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脱离。在具体的教学之中,教师一般情况下都会设立相关的教学目标,以此来确定大致的教学过程。但是部分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没有考虑到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际情况,从而出现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相互脱离的情况。

(二)学生方面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第一,学生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学习的时间不多。由于初中课堂所开设的科目众多,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便会对科目进行主次轻重的排序,而部分学生不约而同地认为道德与法治课程并不重要,学生对待该课堂的态度便是考前突袭,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则更注重于理科方面的学习。第二,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没有兴趣。由于课堂的教学基本上都是理论方面的教学,这使得很多学生在课堂之上提不起兴趣,便很容易出现学生走神、开小差或者是完成其他科目作业的现象。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采用教学案例的作用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按照以往传统教学方式,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需要以“讲读”作为核心,这样一来,完全忽视掉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这种僵化的课程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吸收以及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当中适当地融入一些法治的案例,可以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巧妙地通过法治案例的融入,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来,进一步地引导他们主动积极思考问题,并且可以想到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相关知识的理解更加扎实,对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有着至关重要作用。

(二)发挥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学习气氛

我国新课改明确“以生为主”这一教学的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应当尊重学生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发挥出他们学习知识的主观能动性。诚然,与以往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相比,创建出以生为主这一教学的课堂,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紧跟教学的内容,适当地融入一些法治的案例,进一步地引导出学生结合案例展开思考活动,解答法治案例背后所包含的相关法律知识等,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够充分获得发挥,对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具有积极作用。

(三)现代教育媒体融入,促使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在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之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有效融入现代信息技术,是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与以往传统单一课程教学模式相比,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教学形式优势明显,多媒体教学有效结合相关视频教学的案例,可以有效加强教学感染力,进一步地提高课程教学的效果。在这一背景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当中有效融入法治案例,教师往往精选较为良好的法治案例,以艺术化处理的形式,有效地增强教学课堂的感染力,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信息化的发展。

四、选取教学案例的基本原则

(一)具有明确的是非立场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以及高尚情操,进一步地帮助他们树立正确法治的观念。因此,在选择相关法治案例进行教学时,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起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作用。教学案例还需要充分展现出来良好的道德观念,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慢慢地培养其辨别是非的能力,可以准确地判断什么事情是错的、什么事情是对的。只有拥有清晰是非立场的法治教学案例,才可以有效地帮助到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

(二)贴近实际生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本当中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就是为了指导学生日常的行为,进一步地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基于此,初中教师在对案例进行选择时,需要注重贴合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案例当中涉及的情景,应当和初中生周边生活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联系。案例教学主要的作用是通过他们熟悉场景的呈现,让学生能够和课程教学的理论有机结合,从而更快掌握课程教学的内容。因此,教师选择的案例应当来自日常生活,这样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来学生日常生活的情况。只有这样,他们才可以真正地做到学以致用,才可以真正掌握运用到基础理论知识,进一步地解决生活问题,以此来达到课程教学的目标。

(三)适应时展要求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内容也会做出一定的改变。日常生活也会随着社会不断变化,从而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基于此,日常生活当中存在的问题也随之发生变化。因此,教师应当备好教学的案例,紧跟时代步伐,按照课程教学的内容以及真实情况的变化,进一步地做出来相应的调整。教师随时关注周边发生的事情,通过提炼,与课程教学的理论有机结合,作为新的教学案例指导学生学习。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充分地了解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而指导学生日常生活以及学习。

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案例运用注意点

(一)精选案例,紧扣主题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有效运用到案例教学,最主要的就是选择能够与知识相关的教学案例,需要明确的一点就是导入的案例能够有效引发学生的思考以及探讨,但是最终的目的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进而把知识内容能够内化,进一步地升华为学生自身的精神品质,更好地指导行为的实践。此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还需要考虑初中生实际学情以及日常生活。一般来讲,案例主要分成综合性、描述性、专题性以及分析性的案例,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需要按照相关知识做出来适当调整。譬如在上文当中提及,案例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能够仅仅表现为文字方式。案例搜集的路径也具有多种形式,道德与法治课程有着一定的时效性,需要适当地引入到社会热点的话题为教学案例,例如,在我国现代信息化这一背景下,教师需要选择法治案例的路径非常多,可以结合到网络资源进行筛选,也能够融入央视法治频道进行筛选,譬如《庭审现场》《普法栏目》以及《今日说法》等,教师需要有效结合电视的频道,进一步地选择出来适合的一些法治案例。教师在精选教学案例过程当中,需要深入了解一些法治案例的原则,譬如,启发性以及典型性等,为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铺垫一定的基础。基于此,使用好教学案例法的首步就是需要教师精心选择紧扣主题的案例。

(二)授课实施案例教学法

1.通过教学案例,设置相关问题

初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教师应当烘托气氛,创造教学的情景,以更加灵活的形式,把教学案例充分展示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更好地融入课堂。为引导其自主地进行思考,教师在呈现案例时,需要结合其本身与课本内容设置相关问题,让学生可以在师生互动过程当中,来思考老师提出来的相关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例如,初中教师在教学“以礼待人”这一内容时,应该对课程教学情境进行设置,即“谁是店长,谁是店员”,小闽、小芳在逛街,他们进入到一家鞋店,小芳喜欢上一双布鞋,因此,她喊住店员帮她拿下来,想要试一试,之后她感觉小了,就问店员能不能换大一点的吗,店员小华看了小芳一眼,态度不好,说道“没有”,这时小闽说“可以找一找吗”,店员小菊却说“没有就是没有,不买就算了”,因此,他们两个人都非常不高兴,于是找到店员评理,这时一旁站着的店员小梅朝这边走过来,并且端来两杯茶水,询问一下具体的情况,发现本店已经没有货了,其他分店还有这双鞋,说道“为表达歉意,为您打六折,请您稍等片刻,这边会派店员送来”,于是两人等一会,拿到鞋就走了。初中教师在讲述完此案例后,说到这三名店员,其中有一位就是店长,于是问学生问题,“他们几个谁是店长,谁又是店员呢?”学生经过激烈探讨之后,回答“小梅是店长”,紧接着老师又会提出,“为什么小梅就是店长?”然后他们经过讨论之后,有的学生答道“小华待顾客不够礼貌”,有的学生答道“小梅能够以礼待人,才能够有顾客买鞋子”,老师笑着夸奖回答问题的学生“大家都对,非常棒”。这样一来,充分地激发出学生学习的积极兴,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通过以疑问形式,进一步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并且及时地解决问题,大大提升了课堂效率。

2.通过案例,树立法律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不仅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品德,还可以树立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初中教师在教学“预防犯罪”这一内容时,需要运用到符合学生日常生活当中的实际案例。例如民警侦破一个盗窃犯罪案,犯罪团伙是四名未成年人,其中最小的只有十岁、最大的为十三岁,他们一共犯案四回,总计盗窃八千元,案发的原因是这四名未成年由于嘴馋想吃东西,然而没有钱,商店老板又不卖,他们就商量去偷一些东西。被民警带入派出所后,四名未成年人还没有意识到犯罪行为,一会看桌子上摆放的东西,一会相互打闹。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按照出示的案例,让他们能够意识到什么是犯罪,应当承担什么责任,从而让他们能够树立法律意识,做具有责任心的人。

(三)关注反馈,及时评价

案例教学法,重在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在思辨过程当中可以达成基础知识的习得。在学生能够思考某一个案例时,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引导者,能够比较清楚地感知学生思想变化,从而形成一个初步的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当中,还应当注重学生所反馈的法治案例,在他们对教学案例本身产生疑惑时,教师应该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最重要的是应当全面地看待学生在自身情感以及思想方面的变化,当学生对教学案例产生错误理解时,教师不应急于否定学生,而是应当循循善诱,学生思维的演进需要一定的过程,同时还需要及时而积极地引导。因此,“关注反馈,及时评价”是成功运用案例教学的必经之路。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当中,有效使用案例教学已是大势所趋。案例教学除了能够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之外,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法治意识。教师在课程教学中有效融入法治案例,应该根据案例选取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地选择出能够贴合课程教学目标的法治案例,从而展开教学活动,发挥案例教学在提高课程教学成效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欧阳芸,袁成,卢志.道德与法治学科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以A市调查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6):90-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定制.义务教育阶段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2,6,1.

[3]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4]项贤聪.浅谈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7(11):62.

[5]杨伦峰.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7(31):56,58.

[6]王文喜.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2017(10):70.

[7]马玲格.以情激趣,提高初中政治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2(6):24-25.

[8]李学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策略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19):87-88.

[9]王忠东.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0):147.

初二地理教案篇6

随着对教学模式改革与探讨的不断深化,地理案例教学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逐步引入到初中地理教学中,特别在区域地理教学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然而,地理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把握直接影响案例教学的有效性。为此,进一步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区域地理教学实施中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一、什么是地理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真实事件或实例为题材,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相互讨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的是通过学生主动参与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的分析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种教学方法实施之后,对学生能力培养收效显著,被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而被推崇。地理案例教学是教师运用具体地理教学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地理教学方法。地理案例教学对学生地理思维方式的形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具有重要作用。

二、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由地球与地图、区域地理两大板块构成,以区域地理为主,其中区域地理包括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设计思路中明确指出:“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分区部分,除本标准规定的少量区域外,其他区域均由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选择。本标准只列出区域的基本地理要素和学习区域地理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必选区域的数量。”(新课标p3页)很显然,这里指的“其他区域”仅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新课标p12页)和“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新课标p17页)的案例。从人教版初中地理的编排来看,地球与地图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世界地理总论安排在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安排认识地区与国家,八年级上册为中国区域地理总论,八年级下册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仔细研究教材,不难看出:人教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在认识区域部分多以案例方式呈现。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分区地理,安排了日本等六个国家和亚洲等六个地区,实际上这些国家和区域本身都是案例,设置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区域学习和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对区域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因此,地理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型教学模式引入初中地理教学,针对性较强。

三、案例教学法在区域地理教学实施中的策略

案例教学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一种探究式教学。旨在推动学生的地理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初中案例教学的实施一般需要经过案例导入———案例呈现———问题质疑———分组讨论———知识拓展———教师点评与知识体系形成等过程,同时必须把握好整个教学实施过程的策略设计。

1.确定案例教学实施的整体方案

教学目标的承载性和针对性是所有课堂教学基本的原则。地理案例教学目标承载性包括总体目标的承载性、阶段目标的承载性及案例分析课的目标承载性。案例教学目标的针对性包括学情的针对性与目标指向性。案例教学法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学习者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掌握知识。能力培养需要一定的过程,不能期待通过一两节案例教学课使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和各项技能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对整个初中案例教学步骤有明确的规划。一是对整个初中阶段案例教学要实现的目标有明确的部署。二是根据学情设计每一个阶段案例教学的突破目标。三是针对学情与所选案例的特点选择每一节案例教学课的突破目标。

2.构建区域地理教学分析模

初中区域地理的教学总体目标:旨在使学生通过认识所学区域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掌握学习和探究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为此,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区域地理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构建一套区域地理教学思维模式,教会学生区域地理学习的思维基本框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人教版初中地理认识区域从亚洲入手,意图在于建立区域地理的学习框架。人教版初中地理教师教学用书在第六章教材设计思路中指出:本章教材以叙述式课文———亚洲为案例为后续学习不同地区和国家地理提供了基本方法和策略。初中区域地理教学分析框架包括四个方面:地理位置定位、自然环境分析、人文环境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分析。构建区域地理分析模式时,教师不必过于追求区域要素分析的全面性和完整性,而应采取粗线条突点重点要素,注意地理思维的逻辑性和学生思维模式的形成性。如地理位置定位教学必须一以贯之地遵循空间位置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的顺序,即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的顺序建模。自然资源主要抓住土地、气候、河流和矿产四大要素。

3.渐进性运用区域地理分析

模针对不同年级、不同教学阶段,合理设置案例分析的难度是非常必要的。因为难度过大,直接影响学生的参与度,可能出现教师“唱独角戏”或只有个别学生参与探讨分析问题的情况。如过于简单,则达不到推动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效果。为此,案例教学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其思维的缜密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尚处于开发阶段,直接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堂,必将导致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从人的认知规律来看,必然是先学习模仿———运用——创新提高的过程。教会初中学生学会分析一个区域的现状和发展,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须让学生学习老师分析问题的方法,教会学生区域地理分析思维框架———建模,其次是运用区域地理分析思维框架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以案例分析巩固分析模,在学生基本掌握分析模式的基础上,再真正启动案例教学法以提高学生分析区域的能力。以七年级下册为例,在第六章中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亚洲分析的两大模块: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对区域的分析有了初步构架。为此,我对第七章案例教学的总体思路设计为:建模(导向性教学)———以例释模———以例促模(固模)———活模(对比性案例教学,提高分析能力)。第一节课为分析模块构建,即对区域地理学习模块构成进行梳理,构建区域分析知识框架,建立区域地理分析思维程序,让学生知道如何分析一个地区和国家。第二节课以《日本》为例巩固分析模式,初步理清自然和人文要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学会知识的迁移与联系。第三节课以《东南亚》为例进入实际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初步运用模板分析区域地理的基本能力。第四节课以《印度》为例巩固学生运用模板分析区域地理的能力。第五节课采取《日本》、《俄罗斯》对比分析,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分析模式的能力。4.在教学设计中把握学生主体性原则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仅仅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案例教学的主体。只有明确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确保案例教学探究活动的有效性。案例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更多的是学生的参与。就教师而言,案例教学过程中主要起引导、点拨、拓展和课堂的调控作用。对于学生而言,则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打破传统的、被动的学习模式,根据教师提供的具体事实、材料和提出的问题,进行主动的独立思考或与他人进行讨论,探索最终结论。因此,每一节案例教学课的教学设计都紧紧围绕学生主体性原则预设整个教学过程和每一个活动环节。在实施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和谐的教学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实现师生间的和谐互动。案例:日本案例教学课堂设计片段。教学总思路:以二战后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为主线贯穿整个案例教学过程。案例教学法重视学习者参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个人积极思维或小组集体探究实现,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能动性和兴趣,调动和激发学生思维,减少抽象理论学习产生的单调感和枯燥感;有利于学生地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案例教学过程是学生知识水平得到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探究性教学方法,给地理课堂教学带来更多活力与魅力,值得我们尝试和探索。

参考文献:

初二地理教案篇7

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展现学校生命力的最关键因素,是学校形象的核心魅力,教学科研是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主渠道。新课程标准在初中义务教育教学阶段实施近七八年以来,五中教师们在各自岗位,本着新课标精神,不断实践、探索、总结、创新,努力开创着富有生机活力的新课堂。近一年多,学案教学法的实践,高效课堂的创设,让初中各学科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一、学案教学法的引领

校长、教学副校长亲自带队,部分初中骨干教师赴山东兖州一中学习学案教学法。走进课堂,观看“循环大课堂”理论介绍。与教师交流初步理解学案教学法。回校后,各科教师开始尝试实施学案教学法,高校长天天走进课堂听课与老师们探究课堂模式和流程,不断的实践、磨合、形成了适合本校实际、教师实际的:课前准备――问题研讨――点拨纠正――拓展提升――总结回顾――当堂检测的六步课堂教学模式。实际教学中注意学案预设,也就是问题前置、问题预设,注意学生对学案的学习前置、预习前置、注意课堂上学生的交流展示、自主与合作探究,注重教师在课堂上的学法点拨,注重所学知识当堂检测落实,总而言之一句话,注重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实现学习上的高效。

为了进一步推进学案教学改革,七、八年级各科教师在共同合作研讨基础上推出语、数、外的学案教学示范课,令全校师生耳目一新。

二、高效课程的建设

2009年的春天到来之际,学案教学法迈上新台阶。对山东昌乐二中“271”课堂的学习开始。昌乐二中的“271”课堂对学案教学法的实践极为有效。它的核心是“唯高效不为模式”,在强调学案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高效作用的同时,对高效的理论的论述更深入,并且在课堂模式的使用上更灵活,在对学案教学法的有效实施方面,它更注重学生学习小组的建设,优生、中等生、学困生相结合,8~10人一组,以优生带中等生,以中等生带学困生。七、八年级各科老师们在深入学习、理解、实践、总结、反思基础上,着手进行小组的建设并反复实践,同年级老师互相听课、学习、商讨、创建有自身特色的高效课堂,一时间班级面貌一新。近一个学期以来不断培养学生适应新的学法、教法,并养成良好习惯。学习小组的建立,课堂自的回归,课堂学法的有效指导,当堂检测的落实,大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唯高效不为模式”的原则,激发了老师们的创新热情。学期末,高效课堂初见成效。语数外三科骨干教师精彩示范课,七八年级各学科教师“高效课堂”的异彩纷呈的竞赛课,向全校教师展示了风采。编写学案,使用学案,成为初中各科教师们的教学常规,教学习惯之一。

三、高效课堂的深入实践及完善

学案的编写、修正、成型、应用已告一段落。随着收获季节的来临,新的学期、新的方向与探索已经开始。

本学期学案在假期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已分配好任务,提前完成。新学期中有条不紊地在课堂上呈现、使用。这样让各位老师的独具特色的学案能被其他老师更有效运用,实现优势互补、资源有效共享。主管教学的高校长,敏锐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只有有效共享才真正实现全年级的课堂高效、成绩提升。于是,新学期高校长提出,各学科教师必备“三案”:学案、个性化教案、二次生成教案。其主要内容为:由年级各学科备课组长,将本学期所要教授内容平均分配给本组教师,提前分别做出学案和教案。学案大家一起使用。隔周集体备课时,持有分配章节教案任务的老师将自己设计的教案印发给其他老师一起研讨、修正,其他教师在这些教案上根据自己班级学生情况和个人教学特色或删或添教学内容,形成二次生成教案。也叫个性化教案。

“三案”的持有,使学案得到更有效的运用,更利于课堂教学的高效与资源共享。集体备课是“三案”完善的有效途径。教案的编写设定了一个合理的较宽泛的统一模式,各学科组正有条不紊地开始下一个教学阶段的教案、学案的编写与研讨中。学案教学法的应用,高校课堂的建设正在深入的实践与完善中。

四、合理化组织的有效保证

高效课堂的建设中教师的合作、探究是关键,教科研有效开展,要合理的组织建设来保证。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至关重要。在整个教改过程中,初中教育教学科研的精神的贯彻,课堂改革的组织实施有赖于对“教研组”“备课组”的管理。教研组长传达指令精神,备课组长组织实施,带头实践,负责、沟通、协调、总结、汇报,责任到人,分工明确,从而调动了每个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实现了初中各年级各科老师,人人齐参与,齐奋进,团结一致,协同作战的战斗堡垒,增强了战斗力,为高效课堂的成功建设提供了有效保证。

五、月考的监测

初二地理教案篇8

所谓学案式教学法,就是引导学生将课本学习内容作为自主学习的内容,利用学习时间对其进行自主探究,在自己学习意志的引导下通过多个角度对学习内容加以理解。引导学生自主制作学案,分析与整理学习内容,展示自己的学案学习成果,有利于加强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成就感。学案是促进学生独立学习的重要载体,也是让教学内容得以扩充的重要平台。加大学案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是实现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举措。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案式教学法应用现状

(一)学案式教学法没有得到重视

学案式教学法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法,只有得到教育工作者的认可,才能促进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但是,在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下,许多教师没有认可学案教学法。学案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制作学案,完成学习。大部分教师不能理解学生自主制作学案的环节,认为学案制作是老师的事,教师在备课阶段做好学案,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知识,才是正确的教学过程。教师对于学案式教学法的不认可,极大地影响了学案式教学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实施,不利于初中学生语文学习观的创新。

(二)学案式教学法作用发挥不充分

学案式教学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对其进行正确利用,才能促进学案教学法积极作用的发挥。一些具有创新精神的初中语文教师意识到学案式教学法的正确性,并积极地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但这些教师只顾着放手让学生去自主学习,忽视了自身引导作用的发挥,使放手变成了放纵。学生没有学案学习的经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学会制作学案,再学会依据学案进行自主学习。一步到位的学案教学活动,极大地影响了学案式教学效率的提升。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学案式教学法应用方法

将学案式教学法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还需要教师开发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能力,制定学案式教学法的正确落实策略。具体方法如下:

(一)开展自主预习,落实学案式教学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要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在上课前,学生通过预习了解课堂将要学习的内容,将预习工作做到位,是落实学案式教学的必要环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自主预习活动,将自主学习活动视为培养学生学案学习能力的手段。在刚刚实施学案式教学法的时候,教师要给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案,让学生了解学案的意义。在新课讲解的前一天,教师将自己制定好的学案分发给学生。学案中应当包括学生需要预习的内容以及教师对预习活动的要求。在学案中,教师要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并将文章中疑难的词语与句子进行整理,更要结合文章内容的写法与修辞等进行批注。在教师学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自主预习,在预习中找出生词与不理解的句子,明确文章内容,找到关键段落与句子,通过标注对课文进行深入学习。在预习之后,学生可以根据学案中设置的检测性对自己的预习成果进行检查,将不能回答的问题作为保留问题带到课堂。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进行课堂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效率。同时,在预习学习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

(二)应用小组合作,落实学案式教学

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是学案式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在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针对学案中提出的重难点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解决问题,有利于学案教学活动的综合化,更能给学生更多的发言权,促进教学氛围的开放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互动与交流,是当代教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小组合作活动在课堂中的开展,可以推进学案学习的深化,更能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他们碰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可以通过互动交流来解决。小组合作式的学案教学活动,更能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在互动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互动进行有效指导,规范学案教学活动的发展方向。

比如在学习《岳阳楼记》的时候,“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思想,是本文教学的一个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互动,在学案预习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想法进行分享,有利于促进学生掌握更多角度思考而得的结果,促进学生思维的完善发展。

(三)做好练习,落实学案式教学

无论利用什么样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都要重视学习的巩固训练环节。在学案式教学中,教师也要利用课堂达标检测或者限时检测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学案进行自主检测,促进学生逐渐转变成为学案的制作者。教师让学生在学案中添加一些检测内容,并在学习之后利用这些内容进行检测。当学生逐渐习惯学案学习法,教师就可以将学案的制作任务也交给学生,促进学生成为独立的学习者,让课堂教学活动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阵地。

三、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借助学案平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明确。学案,是调动初中学生语文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都有着积极意义。关注学生主体,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语文学习素养。

参考文献:

[1] 罗一宁.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学案式探究性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 2014(26)

初二地理教案篇9

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初中物理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发展最大化的教学。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核心是教学的初中物理高效益——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是学生学习的初中物理高效性,初中物理高效课堂要在有限时间内使学生的发展达到最大化,做到优质、高效、低负、低成本。

2.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基本标准

(1)教学目标设置恰当(明确、具体、符合学情)。重难点处理得当(层次分明,重点突出;面向全体,关注个性;注重情感、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整合)。

(2)授课精炼初中物理高效。抓住知识主线,思路清晰,讲练适度,组织严密。彻底改变“满堂灌”、“一讲到底”的落后教学方式,做到三个精讲——重点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难点问题精讲;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

(3)主体作用彰显。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中自主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学习形式多样。努力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其他技术、组织手段,让学生尽可能利用多种学习方式,通过多种感知途径,在思考、操作、讨论、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初中物理高效学习。

二、如何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

1.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实际和本校实际出发,通过学习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优秀中学的教学模式,促进初中物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大面积提高我校初中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

2.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具体实施方案

(1)备课

①学生用的导学案的编写(教师备课的重点)。教师在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落实课本的教学目标,然后从学习目标、知识准备、学习内容、知识梳理和达标检测五个方面编写导学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查阅资料和独立思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目标要从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去体现,这些由教师制定;知识准备的内容主要是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做准备的知识要点,这部分由教师设计好后要求学生上新课前完成;学习内容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按课本内容而定;知识梳理就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要点,要求学生自己梳理,这样既能回顾和巩固已学的初中物理知识,又能培养学生运用精确的初中物理语言描述初中物理问题的能力;达标检测包括达标检测一和达标检测二两部分,达标检测一由学生当堂完成,时间为五分钟,达标检测二为课后作业,时间不超过15分钟,教师在设计题量时要注意时间,题目要切实能起到巩固所学知识的作用。

教师在新课前将导学案下发给学生,然后学生根据导学案,结合手中的学习资料自学,进行提前预习,并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教师在呈现学习“支架”——导学案的基础上,对必要的问题,必要的学习内容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学生初中物理高效预习、初中物理高效学习。那学生到底预习效果如何呢。就需要进行预习测试。在进行预习测试时,以“你学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为题进行测试,测试以书写的好坏、语言表达等作为评价尺度,而对学生学到的知识程度不作评价。

②教师用的备课的撰写。教师主要还是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具仪器、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后感七个方面进行备课。与以往稍有不同的是,增加了课前二次备课和课后二次备课。课前二次备课是指临上课前对自己的教案用红笔进行修改,课后二次备课是指教师上完课后发现备课存在问题,然后再次用红笔进行修改。

初二地理教案篇10

一、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的特性

1.针对性。

教师要因地制宜,结合学生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选用教学案例。首先,教师要注意案例内容的针对性。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要确保案例内容与理论观点相契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其次,教师要注意案例难易程度的针对性。初中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学习思维方面,他们摆脱了小学生的稚嫩,但却没有形成高中生的成熟认知。过易或过难的案例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案例难度太小,学生会感觉索然无味;案例难度太大,学生会感觉晦涩难懂。因此,教师要把握案例的难易程度,使学生能够从案例中得到启发,从而深入理解思想品德理论知识。

2.实践性。

新课程改革注重素质教育,强调教、学、用三方面有机结合。这就意味着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对知识的教授,还要重视对知识的实践,引导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通过对比、讨论和交流,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改正。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能够从实践的层面,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道德素养。

二、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的运用意义

1.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因此,教师要结合课本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实现师生有效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案例教学法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它可以将思想品德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出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解放学生天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教学法能够解放学生的天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思想品德教学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思想品德理论知识。而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可以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独立思考,并对相关问题进行反思,提出疑问。这样,学生就能在课堂实践中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和思考方式。

三、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的运用

在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师要搜集合适的教学案例。案例是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法的核心,生动具体的案例可以将思想品德理论知识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选择案例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的案例要与思想品德理论知识紧密结合,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通俗的语言,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与记忆;二是选择的案例要契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二地理教案篇11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4-0166-01

初中阶段,随着学生步入青春期,其心理特点也会出现一定的起伏过程,因此,政治教学在该阶段也就显得十分重要。而政治教学的效果由于受到学生逆反心理的影响,使得如何让政治教学更加有效果成为了初中阶段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而案例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恰好可以很好地加强政治教学的效果。

一、初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现状和背景

(一)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在具体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对一些政治理论知识的讲解方式主要是通过课本或者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简单案例去辅助讲解,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基本理解对应的政治知识,但是,仅仅通过课本上对政治知识的讲解和简单的案例并不能很好地让学生获取重要的政治知识。例如,在讲解学生对个人性格的理解时,教师往往会对不同人的性格的具体表现特点进行分析,比如具有消极心态的人的表现特点,嫉恶如仇的人又有怎样的特点等进行必要的分析。然而,仅仅是通过课本上的列举明显不能让学生很好地了解这些表现特点。

(二)教学过程中未对学生心理状态做细致分析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跨度较大,因此,心理特征也会产生一定的波动。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政治教学中需要在前期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比如男生与女生在此时所表现出的青春期萌动,以及个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现的变化。另外,学生在面对一些生活中和学习上的困难时如何应对等问题是该阶段初中生所要面临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还需要结合学生所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去做对应的教学安排,并且在分析过程中最好能够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对应案例来加深学生对自身问题的认知程度,同时也可以为具体的政治知识教学建立很好的理解平台。

二、如何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政治教学中

(一)正确选择具体政治理论知识的对应案例

由于在政治教学中,政治理论知识一般都会有对应的案例作为该理论的信息载体和对应的反射面,也就是说案例的出现不仅可以基本反映出具体政治知识的表现方式和基本的信息集成要素,并且可以从侧面将政治知识付诸于实践,从而检验出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政治教学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作为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条件。比如教师在讲解初中生的早恋现象时,可以选择一些反面案例作为教学手段,因为早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其不仅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还会导致学生受到一定的心理伤害。教师利用一些学生早恋所产生的危害作为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显然这样的案例教学是比较合理有效的,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正面效应。

(二)注重在案例教学时与学生进行互动

案例教学在政治教学上的运用虽然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去应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但是,如果在具体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在分析案例时没有充分聆听学生的想法,并且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纵使案例教学被启用,也很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案例分享时,要及时交换双方的看法,这样案例教学的效果不仅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还会让政治教学充满意义,并且在学生与教师共同交换看法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新的政治理论知识,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为后续政治学习提供新的学习和思考空间。显然,这样的教学形式一般运用到具体的政治教学中,其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教学反馈信息也会产生新的面貌。

三、结语

在初中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去辅助学生理解对应的政治理论知识时,需要对该阶段学生的具体信息状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需要在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的基础上进行对应的教学交流,使学生在了解了具体的案例后,能够充分认识到政治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在初中阶段具备正确的心态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的基本应对方法,这也是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政治教学中的最终目的。学生通过这些案例掌握的一些理论知识也可以作为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的风向标和激励点,并且可以通过一些案例获得一些必要的政治启示。

参考文献:

初二地理教案篇12

一、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传统的初中政治课堂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一味地讲课,而学生在底下听课或者做笔记的单向传授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的上课模式比较单一,没有一些具体的案例引入,不利于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常常会导致学生对课堂产生倦意而无意去认真听讲。

其次,传统的初中政治教学内容一般都是对课本上的固有知识进行讲述和传授,而很少对课外知识进行拓展,不能联系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特别是缺乏一些与理论知识相关的实际热点案例,从而会导致学生学是感到很空洞,没有切实的体会,不能有个实际的认识。

同时,传统政治学科的教学往往都是一切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主。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过度看重考试而忽视了人文教育与实际热点的教学,只会让政治课堂变得十分功利化,学生就只能在课堂上死读书而无法将所学知识用到实践中去,这对学生真正学好和用好初中政治是十分不利的。

二、初中政治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策略

1.勤于在教学内容中补充教学案例

我们都知道,初中政治相对于其他学科而言,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及他们所处的社会有着密切联系,它所包含的法律、经济等各项板块的内容都是在向学生传输一个社会生活的准则,所以像以往那种课堂上的纯理论的讲课方式是行不通的。教师在上课时必须要列举一定的案例来进行与书本知识的结合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有个具体化的认知,做到心中有谱。

例如,在我讲到《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的时候,我会在课堂上列举一些社会中重大违法犯罪的案件以作反面教材。就拿违法受贿、、泄露国家机密的案例来说,其有力证明了我国反腐政治的严厉性,也告诫了所有人法律是任何人都不能逾越的警告线,我们必须遵守。通过这样的案例引入,学生就能很好地明白课本上有关法律的知识,了解其是调整人的行为的社会规范。

2.列举的案例要能吸引学生的眼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众所周知,在一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能否通过课堂上的一些手段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成功激发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对这门课教学的有效性来说是有重要意义的。所以,教师在初中政治案例教学法中所列举的实例需要经过慎重选择,要从一定的程度上对学生起到一个吸引的作用,这样,学生一来可以很好地激发起学习初中政治的动力,二来还能很好地活跃课堂的气氛,从而使得初中政治课堂有效性得到明显的提升。

例如,在我一般进行案例导入的时候,比较倾向于列举一些简单且相对轻松的事例,而不会去选择讲一些较为沉重的重大事故,如天津的爆炸事件等,因为这样的事例不仅不利于学生情绪的轻松稳定,而且往往会引发学生超出课堂知识讲述范围的思考。而讲一些相对影响较小,可以调侃的案例时就能很好地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很投入到这个话题中来。如讲到《享受健康的网络交往》时,可以适时列举一些网络上的诈骗案例,这个也是学生平时所比较关注的,所以就会更容易引发他们的共鸣和思考,有效地保障了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

3.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导入案例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在课堂上一改以往那种自己所习惯的沉闷的教学方式,而多采用一些新颖的手段来使得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活跃起来。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多让学生去参与一些课堂上的讨论,通过这一方式来让学生发挥其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他们不但能很好地切身参与到课堂上来,还能有助于他们思考的投入程度,他们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也会因此得到提高。

例如,当我在讲《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这一节内容的时候,我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关话题的讨论,让他们思考社会生活中存在哪些不公平的现象,然后让他们选出小组代表上台讲述一下他们对这些现象的看法并举出一些事实案例。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很好地在讨论中对这一问题和现象进行透彻地思考和分析,从而有效帮助他们将课本上所学到的内容联系并运用到社会热点案例的解读上来,让他们学以致用。

4.案例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除此之外,为了能有效展开初中政治案例教学的课堂,教师还应在案例的选择上做到案例尽量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不能与学生的自生认知能力相差过多,这样学生对所学内容才会有一个深入的全面的认识,也能找到具体的、自己所熟知的实例来作为参考。

例如,学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内容时,我会在学完“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四项消费原则的基础上,为学生分别列举相关原则的案例来进行分析,让他们将理论联系到自己的生活本身。

总而言之,在初中政治教学中不能只顾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通过案例的对比结合讲解来使得学生能更好地学好初中政治,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来参考上文中的一些观点来借以应对。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