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义务教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3 15:56:08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1

近年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差异显著,突出表现在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这种差距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失衡,阻碍了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2005年5月25日,教育部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今后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表明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将发生转变,从忽视农村教育发展转为优先向农村地区、弱势群体倾斜;从集中优质资源打造重点学校、培育精英的教育转向面向大多数人的教育,重视基础教育的公共性、公平性。义务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它作为一项公共支出,理应由国家承担,政府提供。本文从财政的角度,提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一、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必要性

(一)义务教育机会均等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义务教育的权利平等和机会均等,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在现代社会里,人的基本教育权利,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作为政府提供的最低标准的合格规范教育,保障的是人的基本人权和发展权利。所以,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和机会,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职责。为此,无论儿童出生于城市还是乡村,政府都应该为各地区提供均衡的经费,使他们接受相同条件和水准的义务教育。

(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如果不加以有效遏制,必将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水平如何,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如果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不足,必然造成农村文盲增多、劳动力素质下降,使其陷入“落后—贫困—教育水平低下—更落后”的不良循环。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资就是生产投资,通过接受教育,人们的经济决策效率得到了提高,人们的获利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而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农村,初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是最高的。因此,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

二、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

(一)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并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其一,中央政府要下决心压缩其他开支,确保国家教育财政性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4%,并在2010年达到4.5%左右。各地政府也要严格按照新修改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教育投入要确实做到“三个增长”,年初看预算,年终查决算。人大要加强对同级人民政府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法律监督。其二,各级教育投入既要解决总量投入不足的问题,也要解决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要对农村义务教育给予更多的政策照顾和倾斜,真正缩小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Adz的差距。

(二)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责任。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是实施“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以最困难的县乡两级财政为主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当部分县乡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仅依靠县乡的财力是很难保证的,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必须在强化县级政府作为管理主体的管理责任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责任,加大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主体责任,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可以根据各级政府的现实财政能力,对东、中、西部三类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的各项经费的初始来源和责任作出明确合理的分工,对教师工资、公用经费、危房改造等义务教育所需要的各项教育经费,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分别由各级政府财政来分担。建议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承担主要责任,对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承担部分责任;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省级政府也应承担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部分经费。通过明确各级财政主体的投入责任,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经费保障,真正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三)同一区域内,以学生数为标准,实施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拨款制度。有条件的地区可以不区分城市和农村,以学生数为标准,实行义务教育均等化拨款制度。以北京为例,2001年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财政局重新修订了《北京市普通教育事业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新标准对满足教学所必需的正常运行经费做了明确规定,不再分为城镇、农村标准,实行统一的公用经费标准。市级财政还专门设立了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规定每年至少投入一亿元重点支持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消除危房、信息化建设、教师培训等项目,为“城乡统一标准办学”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制度保证。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2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均等化;泰尔指数

党和国家历来都非常重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并出台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十二五”规划等诸多政策文件。党的十八大报告更是具体提出到2020年要达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的宏伟目标。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主要领域之一的义务教育,由于受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和教育制度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与城市义务教育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致使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严重失衡。

城乡一体化是针对“城乡二元结构”提出的发展新思维,使城乡结合起来,共同发展。近些年来,城乡一体化被不断推进,并取得了积极进展。本文采用泰尔指数对2007—2012年东部地区各省份的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进行分析,探索这些年来我国在义务教育均等化领域的成效,为实现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目标提供建议。

一、城乡一体化与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研究与实践

国外对城乡一体化的研究较早,而且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较典型的是马克思的城乡融合理论。但是,由于国外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数量远远高于农村人口数量,因此,国外有关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研究比较有限,有的理论主要是从教育公平展开的,其中比较经典的就是科尔曼的教育平等理论、麦克马洪的教育公平三类型说、胡森的教育平等三阶段论。此外,各国政府为实现教育均等化,还开展了多种实践举措,主要表现为通过立法保证中央政府对义务教育资金的投入,明确划分各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责权和实现教育券制度。

上述表明,国外关于义务教育均等化的研究较多,但直接关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义务教务均等化的研究并不多,有的成果大多是从公平正义方面研究教育公平问题,没人融入城乡一体化的背景情况。

我国对城乡一体化中义务教育均等化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的20 世纪90 年代之后,尚处初级阶段,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义务教育中存在的不均等现象、原因以及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方面。如鲍传友①(2005)指出,造成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税收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校政策等制度根源。石绍宾②(2008)指出通过建立“以中央为主”的新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来解决城乡教育差异问题。陈冲③(2011)从制度保障角度提出了通过拓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渠道、改善义务教育资源分配格局、消除户籍制度等建议。

上述研究为我国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实现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政策建议,但目前国内学者对城乡教育均等化的研究及对策多从宏观层面探讨,从区域及具体省份的实证研究相对较少。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指标说明

1.研究方法

目前,关于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实证研究常用泰尔指数法、基尼系数法、变异系数法、综合评价法和因素分析法④。以上这些方法均能在一定程度提供比较科学的参考结果,但已有的研究往往都使用单一的变量进行分析,即在一次研究中要么从地域差别入手,要么从城乡差别入手,这就很难准确反映出一个区域内城乡均等化水平的差异或城乡均等化水平在区域间的差异。

由于泰尔指数具有可分解性,不仅能反映整体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还能进一步按区域或城乡进行分解,反映区域—城乡两维指标的均等化水平,所以本文采用泰尔指数进行区域—城乡的双变量分析,以得出更具参考价值的结论和建议。

区域—城乡的双变量泰尔指数计算模型如下:

衡量,其中查尔斯·赫梅尔、指出教育机会均等是“全世界所有国家和所有与教育有关的人最关心的”。因此,本文将对教育机会均等进行分析,并且采用多数学者常用的教育经费投入均等指标来衡量。

义务教育包括初中和小学两个阶段,因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在小学阶段存在的问题更为显著,故研究中仅对小学义务教育的教育经费收入进行分析,研究集中在东部地区(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的10个省、直辖市,时间跨度为2006—2011 年,原始数据均来自《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7—2012年)。

三、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双变量泰尔指数及分解

1.城乡维度优先的双变量分析

按城乡维度对东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收入进行分组,其不均等分为城乡之间不均等(即组间不均等)、城市内部和农村内部不均等(即组内不均等),将对应年份数据代入上述计算模型,得到2006—2011年东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总的泰尔及其构成数据,具体如表1所示,为使分析更为直观,将城市泰尔指数、农村泰尔指数及总泰尔指数绘制图一。

由图一可清楚的看到,东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总泰尔指数逐年下降,表明东部地区义务教育教育经费收入的总差距缩小了,且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每年都较前一年有所改善,均等化程度呈现出向越来越好方向发展的趋势,其中2006年到2008年总T值下降明显,说明此期间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取得卓有成效的效果。

再从城市和农村的泰尔指数来看,农村T值一直高于城市T值,说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在城市的差异要远远低于农村,由这一现象可推测义务教育均等化水平与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越发达,教育教育均等化的程度越高,差距也就越小,并且这也正好验证了现实的实际情况;其次,城市泰尔指数与农村泰尔指数这些年来,两者出现了相反的发展趋势,即农村T值在逐年下降,城市T值逐年上升,并且两者间的差值越来越小,说明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大力推动,此前被城乡二元结构分隔的这种差距正在缩小,证明了城乡一体化政策给农村带来的实际效益。再从表1的组间贡献率和组内贡献率来看,八成以上的贡献率来自组内差异,即城市内部、农村内部的差异,城乡间的差异较低,说明东部地区义务教育均等化的主要问题不是在于城乡间这种差异,而是在于城市、农村在各省之间差异较大。

2.区域维度优先的双变量分析

通过城乡维度优先的双变量分析,我们得到了东部地区城乡之间、城市内部与农村内部的不均等情况,但无法进一步了解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在各省市之间及省市之内的不均等情况,故对东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收入采取区域优先的双变量分析,得到表2所示数据,并以此数据绘制了图二、图三,以便更清晰的了解发展趋势。

由表1和图二可知,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的总泰尔的趋势与此前分析一样,此次就不再说明。组内T值一直低于组间T值,且组间贡献率占到6成以上,并且占比还逐年增长,说明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各省在城市、农村间的差距,反而东部整体城市与农村间的差距相较不太显著,这个结论也验证了此前按城乡维度优先进行分析得到的结论。再进一步来看,从2006年开始,组内T值一直呈现出逐年下降的区域,并且数据也越来越接近0,说明东部各省份内部在城市、农村间的差距在缩小,而且均等化水平越来越高。组间T值的表现分成了2截,先是从2006—2008年表现为逐年下降,即各省市之间的差距也在缩小,但到2009 年,组间T 值又回到最开始的状况,再次拉开了各省市之间的差距,并在此后3年基本维持不变的状态,这可能与各省市出台的义务教育政策有关,使得省市差距表现显著。

上述分析均表明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各省市间差异不同,并且从图3中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到这一现象。由图3可知,东部地区各省市的泰尔指数总体趋势都呈下降状态,其中海南、浙江、山东、天津地区的泰尔指数接近于0,表明此4省市的义务教育均等化程度相对较高。但是,上海、江苏地区的泰尔指数相对较高,且与其他省市也差距较大,远高于其他地区,这一现象解释了此前推断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差异来自省市间差异的结论。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对东部地区2006—2011年的教育经费数据利用双变量泰尔指数研究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差异,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收入的总差距已大大缩小,并且每年都在进一步缩小,说明从2005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改革较好推动了中国城乡基础教育的均等化发展。城乡维度优先的双变量研究表明东部地区城乡间的义务教育差异较低,但东部地区在城市内部、农村内部的差异较为显著。此外,从区域维度优先的双变量分析也表明,东部地区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主要表现为各省在城市、农村间的差距,反而东部整体城市与农村间的差距相较不太显著。

2.建议

缩小地区间和城乡间义务教务均等化差距,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对于我国促进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⑥。在中央政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的推动下,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实现了快速增长,城乡间教育经费投入的差距已大大缩小,但各省份间的差距仍较为显著,未来需进一步缩小地区间的差异。

(1)实现区域均衡发展战略。由义务教育均等化泰尔指数的测算和分析发现,我国东部地区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等的构成上,城乡间的差异不到二成,八成以上的差异主要来自各省间在城镇和农村内部的不均等引起。因此,缩小各省在城乡义务教务的不均等现状,应为落后省份给予相应的政策保障,通过相应的财政、经济发展等政策扶持,使教育经费更多地向教育薄弱地区和学校倾斜,加强薄弱地区的教育和学校建设,缩小省份间的差距。实施以上这一系列具有战略性的政策,将带来多重的均等化功效,受益的并不局限在义务教育这一领域,而是有益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整体实现。

(2)加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制度建设。从上述研究可知,东部地区在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配置上这些年来所制定的标准的确缩小了城乡差距,但整体而言,农村的不均等程度仍落后于城镇,说明此前的一些资源配置仍是存在很大差别的。建议应树立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发展理念,制定城乡无差别、区域统一的教育资源配置标准,从教育经费到学校设施、教学设备、班级编制、师资配备等方面都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以统一的规格保证区域内各省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从而推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实行区域、城乡的义务教育均等化。

(3)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城乡差距首先体现为经济上的差距,所以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应加快城乡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实现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从而为城乡教育的发展提供经济基础和资源储备。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首先需要将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进行统一的规划发展,使城乡协调发展。其次,通过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带动农村的发展,促使城乡结合共同发展经济。第三,完善户籍制度改革, 进一步放宽农民进城落户的条件,从管理体制上破除二元结构,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

引文注释

①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②石绍宾.城乡基础教育均等化供给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③陈冲.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制度保障[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3).

④冯海波,陈旭佳.公共医疗卫生支出财政均等化水平的实证考察[J].财贸经济,2009(11).

⑤查尔斯·赫梅尔.今日的教育为了明日的世界[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3.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3

 

自新中国的成立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获得极大的成就,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的城乡差别发展模式导致现阶段城乡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城乡教育水平差距的拉大,从长远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途径。论文大全。

一、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城乡教师数量不均衡。决定不同区域教师数量配置均衡的关键指标是师生比。城镇教师总量多于乡村本无可厚非,但是差距过于庞大的师生比,使得乡村学生所享受的受教育机会远低于城镇。其次,城乡教师素质严重失衡。教师素质具体包括教师的学历、年龄、能力。据相关数据显示,城乡相较而言绝大部分的高学历、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留在城镇任教,而农村基本上都是低学历、以及年龄老化的教师任教,这样从教师素质水平方面在事实上造成了对农村义务教育德不公平,阻滞了农村义务教的发展。

2. 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失衡

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失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城乡义务教育硬件设施经费投入差距过大,硬件设施包括校舍建设,校舍配套设施,教学仪器工具,校舍绿化,教室基本设备等等。在城镇学校我们很容易看到高大的教学楼、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美丽的绿化,但是我们在乡村学校我们甚至很难看到宽敞的教室更别说电子教学设备了,这其中不光是乡村经济相对落后,更是由于相关的政策没有落实到位流于形式使得教育经费投入向经济强势群体倾斜。第二,城乡义务教育师生经费分配不公平,城镇的教师不仅在工资和其他收入高于乡村教师而且在福利和政府教育经费补助方面也远高于乡村造成了乡村优秀教师资源流向城镇或者发达地区;同时地方政府所拨下的教育经费也是更多的投入在了城镇学生,使得城镇平均学生所获得的教育经费补助高于乡村,处于弱势的乡村学生反而往往得不到相适应的补助。

3. 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编制陈旧落后

城乡义务教教师编制陈旧落后主要体现在现行教师编制标准依旧依据中央和省级政府颁布的文件,根据2001年事业发展的技术确定,以特定的行政区域为单位核定,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指定的国家标准与特定的某行政区域内所需要的教师数量相匹配更加不能说明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数量配置优化;其次,长期以来施行的“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管理方法使得以县为主的乡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善,同时县级教育主管部门

还没有真正依法对教师行使应有的管理权,对教师的招聘录用、提拔任用、合理流动等正常的教育管理难以有效的开展,城乡间的教师资源互相流动也存在阻碍。

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途径

1. 建立合理的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资源主要包括硬教育资源和软教育资源两种。硬教育资源级有形资源,比如校舍建设、教学设备、学习器材、财力资源等;软教育资源包括教师素质、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我们一般所说的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主要是指各级政府或者其他投资主体在特定的时期内将有限的各种教育资源(硬性资源与软性资源)以取得教育效益为目标通过不同的渠道和程序分配到城乡不同的具有义务教育责任的学校。城乡教育教育发展不均衡和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因此,我们要改观和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一方面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另一方面必须坚持以公平、公正为基本原则进行教育资源的规划;再次就是建立健全相应的作为完善城乡义务教育机构和机制等等。

2. 建立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补给机制

长期以来的城乡差别发展模式使得城乡各方面的发展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从现实上而言不可能要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完全等质等量,我们所要做的是尽可能的缩小这种差距并从管理层面公正并适当偏斜薄弱地区的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所以,我们应当建立一个立足于实际的均衡补给机制,针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校舍危房改建,教师教学设备更新与补充,学生学习配套基础建设等)建立专项保障资金对乡村义务教育的各项存在的问题进行长期有效的解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一体化进程。

3. 探索尝试城乡义务教育学区化管理

打破原有的城乡学校所有制的局限,将联系较近距离较近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统一合并为一个学区,从而使得学区内的不同学校尤其是乡村学校能够共享学区内优秀的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使得各类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同时,在学区内实行“校长”、“教师”、轮岗制度,使得优秀的教师资源和教育管理资源在城乡有效的流动起来,加强乡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的建设与管理能力的增强;其次,在学区内开放教学课程和教育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

4. 加大各级政府对乡村学校的的扶持与投入

根据最新的《义务教育法》,各级政府有责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乡村义务教育质量。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在教育资金投入、教师资源配备、教育政策执行多方面给予乡村薄弱学校倾斜,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建设的均衡性发展。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必须建立乡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乡村薄弱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要确保政府部门一部分财政经费和教育经费,设立乡村义务教育改善的专项专用经费;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方向要主要放在改善乡村薄弱学校的硬件条件;同时在人事管理制度上,应给予乡村学校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控制乡村薄弱学校优秀教师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引进城市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水平;其次启动薄弱学校更新工程,采取重组、挂钩或联办等形式,促使城市“重点”学校与乡村“薄弱”学校适当的相结合,推进师资交流,缩短师资水平的校际差别。

5. 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统一标准

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的重要基础,就是必须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统一标准。这个标准是指按照国家宏观战略思想及相关发展义务教育法律同时结合各级行政区域实际情况,规定包括农村的每所义务教育学校应该拥有的最低标准的软件和硬件教育资源和条件,使城乡义务教育学校都能按照统一法定的标准拥有均衡合理的教学基础物质条件和教学师资力量以及管理技术。论文大全。同时,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统一标准并不是机简单的平均甚至机械的拉下各城市高质量学校,而是要尽可能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从整体上提高全民的义务教育质量。

6. 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构建统一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有利于对城乡义务教育质量进行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考核评估。论文大全。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学习环境,对学校管理层管理模式,对学校的整体规划建设,各方面的客观、全面的评价,促使整个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化,进而存进城乡义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邢永富.教育公益性原则略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4

 

自新中国的成立以来我国的义务教育发展获得极大的成就,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的城乡差别发展模式导致现阶段城乡义务教育水平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城乡教育水平差距的拉大,从长远上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途径。论文大全。

一、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

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配置失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城乡教师数量不均衡。决定不同区域教师数量配置均衡的关键指标是师生比。城镇教师总量多于乡村本无可厚非,但是差距过于庞大的师生比,使得乡村学生所享受的受教育机会远低于城镇。其次,城乡教师素质严重失衡。教师素质具体包括教师的学历、年龄、能力。据相关数据显示,城乡相较而言绝大部分的高学历、年富力强、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留在城镇任教,而农村基本上都是低学历、以及年龄老化的教师任教,这样从教师素质水平方面在事实上造成了对农村义务教育德不公平,阻滞了农村义务教的发展。

2. 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失衡

城乡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失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城乡义务教育硬件设施经费投入差距过大,硬件设施包括校舍建设,校舍配套设施,教学仪器工具,校舍绿化,教室基本设备等等。在城镇学校我们很容易看到高大的教学楼、先进的多媒体教室、美丽的绿化,但是我们在乡村学校我们甚至很难看到宽敞的教室更别说电子教学设备了,这其中不光是乡村经济相对落后,更是由于相关的政策没有落实到位流于形式使得教育经费投入向经济强势群体倾斜。第二,城乡义务教育师生经费分配不公平,城镇的教师不仅在工资和其他收入高于乡村教师而且在福利和政府教育经费补助方面也远高于乡村造成了乡村优秀教师资源流向城镇或者发达地区;同时地方政府所拨下的教育经费也是更多的投入在了城镇学生,使得城镇平均学生所获得的教育经费补助高于乡村,处于弱势的乡村学生反而往往得不到相适应的补助。

3. 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编制陈旧落后

城乡义务教教师编制陈旧落后主要体现在现行教师编制标准依旧依据中央和省级政府颁布的文件,根据2001年事业发展的技术确定,以特定的行政区域为单位核定,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指定的国家标准与特定的某行政区域内所需要的教师数量相匹配更加不能说明城乡义务教育教师数量配置优化;其次,长期以来施行的“分级管理,分级办学”的管理方法使得以县为主的乡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有待改善,同时县级教育主管部门

还没有真正依法对教师行使应有的管理权,对教师的招聘录用、提拔任用、合理流动等正常的教育管理难以有效的开展,城乡间的教师资源互相流动也存在阻碍。

二、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途径

1. 建立合理的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机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资源主要包括硬教育资源和软教育资源两种。硬教育资源级有形资源,比如校舍建设、教学设备、学习器材、财力资源等;软教育资源包括教师素质、教学方法、管理模式等。我们一般所说的城乡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主要是指各级政府或者其他投资主体在特定的时期内将有限的各种教育资源(硬性资源与软性资源)以取得教育效益为目标通过不同的渠道和程序分配到城乡不同的具有义务教育责任的学校。城乡教育教育发展不均衡和严重滞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因此,我们要改观和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一方面落实国家相关政策的要求,另一方面必须坚持以公平、公正为基本原则进行教育资源的规划;再次就是建立健全相应的作为完善城乡义务教育机构和机制等等。

2. 建立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补给机制

长期以来的城乡差别发展模式使得城乡各方面的发展都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从现实上而言不可能要求城乡义务教育资源的配置完全等质等量,我们所要做的是尽可能的缩小这种差距并从管理层面公正并适当偏斜薄弱地区的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所以,我们应当建立一个立足于实际的均衡补给机制,针对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校舍危房改建,教师教学设备更新与补充,学生学习配套基础建设等)建立专项保障资金对乡村义务教育的各项存在的问题进行长期有效的解决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一体化进程。

3. 探索尝试城乡义务教育学区化管理

打破原有的城乡学校所有制的局限,将联系较近距离较近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统一合并为一个学区,从而使得学区内的不同学校尤其是乡村学校能够共享学区内优秀的教育资源缩小城乡校际差距,使得各类学校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提。同时,在学区内实行“校长”、“教师”、轮岗制度,使得优秀的教师资源和教育管理资源在城乡有效的流动起来,加强乡村学校的师资力量的建设与管理能力的增强;其次,在学区内开放教学课程和教育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

4. 加大各级政府对乡村学校的的扶持与投入

根据最新的《义务教育法》,各级政府有责任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善乡村义务教育质量。政府应加强宏观调控,在教育资金投入、教师资源配备、教育政策执行多方面给予乡村薄弱学校倾斜,以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建设的均衡性发展。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必须建立乡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保障制度,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乡村薄弱的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要确保政府部门一部分财政经费和教育经费,设立乡村义务教育改善的专项专用经费;政府在教育经费投入方向要主要放在改善乡村薄弱学校的硬件条件;同时在人事管理制度上,应给予乡村学校相关优惠政策,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益驱动机制,控制乡村薄弱学校优秀教师资源向城市单向流动,引进城市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教育水平;其次启动薄弱学校更新工程,采取重组、挂钩或联办等形式,促使城市“重点”学校与乡村“薄弱”学校适当的相结合,推进师资交流,缩短师资水平的校际差别。

5. 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统一标准

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的重要基础,就是必须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统一标准。这个标准是指按照国家宏观战略思想及相关发展义务教育法律同时结合各级行政区域实际情况,规定包括农村的每所义务教育学校应该拥有的最低标准的软件和硬件教育资源和条件,使城乡义务教育学校都能按照统一法定的标准拥有均衡合理的教学基础物质条件和教学师资力量以及管理技术。论文大全。同时,建立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的统一标准并不是机简单的平均甚至机械的拉下各城市高质量学校,而是要尽可能缩小城乡学校之间的差距从整体上提高全民的义务教育质量。

6. 建立统一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

构建统一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有利于对城乡义务教育质量进行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考核评估。论文大全。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对学生学习环境,对学校管理层管理模式,对学校的整体规划建设,各方面的客观、全面的评价,促使整个义务教育质量标准化,进而存进城乡义务教育真正意义上的一体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邢永富.教育公益性原则略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5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在我国统筹城乡教育改革、 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等政策实施以来,中央为破解我 国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推动城乡教育公平与和谐发 展而做出的新的战略部署,反映了现代化与城市化 进程中政府对于城乡关系变化的新认识。[1]深刻 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理论基础,系统构建 一套科学的、可操作的能够测量城乡教育一体化动 态过程的各级各类教育系列指标体系,是构建城乡 教育一体化体制机制、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战略目

标的首要任务。本文旨在剖析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内涵与理论根基,并在此基础上以城乡义务教育为 例,构建一套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指标体系,为政 府决策部门和各级各类教育部门与机构制定决策 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一)教育公平理论

教育公平(equity)不同于教育均等(equality),

前者主要是一种质的规定性,强调公正、正义

(二)系统论与控制论

城乡教育一体化实质上是要构建一个颠覆旧 有城乡二元结构的教育系统,因此,必须树立系统 的思维方式。[5]系统科学从事物的部分与整体、局 部与全局以及层次关系的角度来研究客观世界。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将城市与农村教育视为一个整 体进行系统发展的目标模式。城市和农村教育作 为城乡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与我国的政治、经济、 文化等外界系统环境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并在系 统内部相互影响、相互协调,使城乡教育作为一个 整体系统实现其超越城市和农村各自优势的最优 整体功能。此外,城乡教育系统具有自组织的系统 特性,即一定程度的自创性、自生长性、自适应性和 自相似性。[6]目前,政府作为他组织对教育进行的 宏观调控也是在系统自组织活动的基础上施行的 系统干预。从控制论的视角来看,城乡教育系统是 一个典型的控制系统,通过信息反馈来揭示成效与 标准之间的差距,进而采取纠正措施使系统稳定在 预定的目标状态上。

(三)共同体理论

共同体是指人们基于一定的目的和需要,通过 一定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共同活动和交往,并由此结 成具有一定的共通性和稳定性关系的人的共在共 处的组织化形式,是人类历史存在的基本方式。[7] 城乡教育一体化致力于将处于分隔状态的城市教 育与农村教育融合统整为一个教育共同体。在这 个城乡教育共同体中,城市与农村教育基于共同的 公益性目标——为了城乡学生在教育结果中的全面、良好发展及教育共同体的整体提升而相互关 联、互动,相互维系、帮扶。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作 为共同体的两个成员,互相兼顾对方的利益,并将 自己的利益与集体利益统筹规划,发挥超越单个成 员的功能。城乡教育一体化将城乡教育视为一体, 从根本上打破城乡二元的僵局,力求实现城市与农 村教育的和谐融合与共生共荣。

(四)城市发展理论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念也是符合城市发展理 论的。马克思早年提出要消灭三大差别,城乡差别 即其中之一;而城乡差别的消除必须经历城乡依 存、城乡分离和对立、城乡融合三个辩证的历史阶 段。我国学者周加来也认为城乡发展的历史大致 会经历这样的演变过程:乡育城市——城乡分离 ——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一体。[8]我 国的教育经历了从城乡二元对立到城乡均衡和城 乡统筹,再到城乡一体的过程,这与城市发展进程 中城乡关系的客观历史规律是相契合的。

(五)和谐社会理论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4-167-01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都在不断的提高,同时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教育均衡发展就成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教育机会公平、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的需求的关键。近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出现的择校问题、教师资源集中流动等问题的出现,表明我国义务教育己经呈现出严重的非均衡发展的态势。这种非均衡发展的局面不仅存在于地区之间、校际之间,在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教育发展的差距和社会各种差距互为因果,导致了这些不均衡因素的存在。因此,缩小教育发展的差距,就要从小范围内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从而逐步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教育均衡发展。

一、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念

文喆指出:所谓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一个行政区域内,例如一个县、一个地区、一个省的范围内,在义务教育的硬件投入方面,实现国家(含地区政府)投入的相对均衡,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办学条件的标准化、均衡化,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初步实现居民之间义务教育权利的平等,实现公民发展权力的起点的公平。

二、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教育投资整体偏低,而农村教育投入更加不足,经费不足一直是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因财政投入的不足,农村学校建设跟不上城市的建设,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入学需求增加,学校基础设施严重短缺,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使的大部分学校入学压力巨大,超负荷运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财政拨款,但是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于城市地区,财政拨款的数额有限。现在教育投入的使用结构也不合理,这就影响了教师培训的积极性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二)城乡学校办学规模呈现两极分化

在我国现有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下,学校规模大小直接决定了教育经费的充裕程度和财力状况,适度的学校规模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趋势的加剧,城市的学校学生数量激增,出现极度拥挤与压抑的“大班教学”现象,而农村学校由于生源的流失,逐渐出现了“萎缩”甚至消亡现象。这种城乡学校办学规模两极分化的趋势不但抑制了农村学校的发展,而且使城市学校出现了负荷过重的现象,县城班容量超过55人的大班普遍存在。再加上许多农村学校尚未达到义务教育办学标准,教学质量不高,导致许多农村学生到城市借读,这既造成了部分农村学校的生源减少,师资和教学设施的浪费同时加剧了城市学校的就学压力。

(三)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存在差异

从数量上看,城市教师超编,农村教师缺编。教师队伍的质量和素质是一个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核心因素,但是由于城乡教师长期无序的“逆向”流动,造成乡村教师在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教学技能方面明显劣于城市学校。同时,农村年龄偏大的教师由于生存环境和生存压力等综合性的原因,大都出现了职业倦怠和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很难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育技术;相反城市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则由于环境条件和自身努力的原因,早已成长为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原因。

三、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为了更有效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的发展,必须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统筹教师的资源配置,深化教育的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快城乡教师的流动速度,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力争在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

(一)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的投资管理体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

坚持义务教育多渠道筹资原则,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供给的多元化。义务教育属于社会公益事业,政府保障其经费需要是其职责所在,但政府提供的教育经费仅仅是一定办学条件下的经费需要,如果要改善办学条件应当多渠道筹集教育资金。

(二)依法治教,建立合理的办学规模

要使城乡义务教育平衡发展,严格执法、依法治教是必不可少的。各级人大要进一步做好教育立法的工作,颁布适合国情的有利于农村教育发展的法令,让农村义务教育驰入快速、公平、正常的发展轨道。各级政府要对现有的教育法规的执行情况做好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法律、法规的落实,切实解决教育投资、教师工资、学生辍学等突出问题。

(三)以人为本,打通城乡教师良性互动的通道

在当前我国城乡教育差距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消除的背景下,促进城乡教师的合理流动,对于缓解教育系统的矛盾乃至社会矛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形成城乡教育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等无疑具有很强的必要性。要真正解决城乡教师的发展不均衡问题,一定要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改变目前“只堵不疏”的思维,从经济待遇、生活便利、职业发展等几个方面给教师创造良好的流动环境。

总之,为实现2012年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宏伟目标,首先应依法治教,加大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途径促使农村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加大城乡教师流动速度,以提高农村整体教育质量,最终实现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内涵式发展来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景玉.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提高农村教师教学能力[J].教育理论研究.2011-07-04.

[2]刘志艳.城市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研究-以大庆市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59(2011)06-0063-05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的愿景与目标。近年来,在我国教育理论界,一些研究者围绕如何认识城乡教育一体化、如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且不乏新颖、深刻的认识与见解。而在实践层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业已成为众多地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尤其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要行动,并且不断生成或涌现出颇具区域特色的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经验与模式。这些经验与模式也产生了热烈的反响,具有十分积极的借鉴价值与意义。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种持续的过程,也是一种需要科学对待、不懈探索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深化对城乡教育一体化有关问题的认识自属必要。本文就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定位、目标分解及其路径选择谈一些思考。

一、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定位

城乡教育一体化本身是一种目标性的表达。它是指城乡教育的发展达到一体化的要求与目标。认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定位,是与认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动因及其内涵密切联系的。

有论者指出,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衍生概念。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要以理解城乡一体化为前提,或者说,“理解城乡一体化是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关键”。在这种意义上,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一体化的内在要求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城乡教育一体化乃是紧紧服务于城乡一体化。

我国在国家政策层面确立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始于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书记在这次代表大会上所作的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首次明确提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目标。十七大报告提出这一目标,又是基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指出“我国总体上已进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在本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则把基本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作为2020年前农村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与任务。随后,在2009年和2010年两个中央一号文件中,均进一步把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农业农村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要求。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颁布。在《规划纲要》的第二篇“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继续强调“建立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

通过以上政策回溯,我们可以明确认识到,我国提出建立城乡发展一体化制度、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的目标,乃是紧紧地着眼于农业农村的发展,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基于我国特有的国情和国家制度安排,推进城市化与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同时进行,不可执于一端。正是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同时推进,构成了中国城乡发展的一体化。从另一层面看,这里的“一体化”,其要义是消解长期以来因制度设置的不合理而导致的城乡分隔及对农村发展的严重制约与障碍,从而使城乡发展协调均衡、相互促进、融为一体。这一目标的提出,从整体上看,一是基于根治“三农”问题的必要性,二是基于形势发展的可能性。所谓必要性,是指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推进,我国“三农”问题在逐步化解,与此同时,制约“三农”问题的深层次矛盾也在凸现,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与制度的障碍依然存在。有学者指出:“三农问题本质上是个结构问题、体制问题。”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与教训都在表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发展的一体化是根治“三农”问题的关键。所谓可能性,是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经济基础和社会文化、心理及制度基础已大体形成。正如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我国在整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这也表明,破解“三农”问题体制机制障碍的时期已经到来。

我国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目标决定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或者说,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本身包含着城乡教育一体化。由于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紧紧指向于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指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因而也是紧紧指向农村教育的新发展,或指向农村教育的更好发展。提出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其基本要求依然是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发展的差距,加大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力度,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与公平发展。实现城乡教育的一体化,又意味着需要通过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包括破除城乡二元教育结构,从根本上消解导致城乡教育发展不公平的制度阻力与障碍,从而为今日农村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城乡教育的共同繁荣与发展营造更为良好的、更趋于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

应该予以特别认识的是城乡教育一体化与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关联。可以这样认为,城乡教育一体化离不开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到一定时期、一定阶段所呈现的一种新的状态,是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指向的一种新的目标或者说新的境界。在一定程度上,城乡教育一体化较之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一种更高位的概念。城乡教育一体化建立在城乡教育统筹发展的基础上。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乡教育统筹发展得到大力推进,且取得了明显的进展,这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蕴含于城乡一体化中的城乡教育一体化,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的目标与追求,为今日农村教育的发展和城乡教育的共同发展指明了方向。

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分解

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可视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革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对此,我们可以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予以深入认识,并对这一目标进行分解。

《教育规划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根本指导思想,确立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同时确立了“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和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的战略目标。依据上述总体战略,《教育规划纲要》明确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的任务,明确了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并明确了教育改革发展的保障措施。而在深入认识与理解《教育规划纲要》的内涵与精神时,我们又可以清晰地看到贯穿于其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与亮色,这就是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新的重视与关注。无论是“总体战略”中把教育公平作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还是“发展任务”别强调重点发展面向农村的教育,或是“体制改革”中强调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又或是“保障措施”中凸显对农村教育发展的保障,这一切,都鲜明地体现出对农村教育发展的精心设计与安排及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新的追求与期待。这种追求与期待,概而言之,正是指向城乡教育一体化。尽管《教育规划纲要》没有频频使用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概念,但却深刻地体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旨意与目标。因为其所指向的农村教育发展,正是着眼于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的发展差距,促进城乡教育的统筹发展和一体化发展。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一种整体性的目标表达。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中,城乡教育具有类别性、层次性,城乡教育的一体化也将呈现出动态的、不断推进的发展过程。这里,有必要结合《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与要求,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予以分解,以期对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目标的实施有更清晰的认识与把握。

现阶段我国城乡教育一体化可分解为如下基本目标或具体目标:

1.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体化义务教育的统一实施本身蕴含着一体化的要求。对此,《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鉴于义务教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乃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目标,也是首要目标。时至今日,我国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一体化发展采取了诸多措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也不断取得明显的成效。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差距依然存在,尤其是义务教育质量发展差距明显。现阶段影响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突出问题还是资源配置问题。相对于城市义务教育的资源状况而言,农村地区,尤其是欠发达或较贫困的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的相对匮乏始终是制约义务教育良好发展的瓶颈。导致这一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乃是城乡二元结构与制度的阻隔与障碍。现阶段农村义务教育中突出存在的优质教育资源缺乏问题实质上是一种结构问题、制度问题。如何进一步消解这种结构与制度障碍已成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一体化发展的关键。

2.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体化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应有要求,也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具体目标之一。《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和“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的任务,同时要求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城镇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教育规划纲要》的这些要求实际上蕴含着对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体化要求。现阶段我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较为突出,远远大于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差距。在为数不少的农村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举步维艰,未能进入学前教育机构的农村儿童比比皆是。另一方面,一些农村地区学前教育机构虽有设立,但其设施、条件及师资状况与城市学前教育机构相差甚远。缩小城乡学前教育的发展差距已成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重要任务。实现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一体化无疑是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

3.城乡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体化城乡职业教育发展一体化是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必然要求与重要目标。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不仅是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适应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向前推进的需要。一方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大力培养新型农民;另一方面,工业化、城市化的继续推进要求培养新型劳动者,其中包括培养农村转移劳动者。我国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客观上对提供有效的职业教育服务有着深切的需求,这也对实现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提出了现实的需求。时至今日,我国城乡职业教育均有了较大发展,但城乡职业教育的发展依然存在较大差距。在不少农村地区,尤其是相对欠发达的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普通教育或基础教育相比处于弱势地位。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城乡统筹,把面向城市的职业教育和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更有机地结合起来。尤其要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从而实现城乡职业教育的一体化。

4.城乡继续教育发展的一体化“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的教育活动,特别是成人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也应包含统筹城乡继续教育的发展和实现城乡继续教育一体化,因为这是构建国家终身教育体系和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需要。国家终身教育体系是指向全体人民的“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教育体系,这里的全体人民自然包含全体城市人和农村人。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也自然意味着既要形成学习型的城市社会,也要形成学习型的农村社会。如果中国的农村社会不能形成学习型社会,又如何能达到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作为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其对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和实现城乡继续教育一体化必然有着深切的要求。现阶段推进城乡继续教育的一体化,重点是统筹扩大继续教育资源,在进一步促进城市继续教育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农村继续教育,促进农村学习型社区的广泛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新”,应该鲜明地体现在学习型农村社区的建设上,这是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

三、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实践。实践中已开始形成种种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由此也开始形成一些新的经验与模式。在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选择上,已初步形成一定的共识,但也需要继续讨论与探索。在此,结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同时也结合实践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就如何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即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路径选择谈如下几点认识。

1.继续加强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新世纪我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立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上述方针同样适用于发展农村教育和推进城乡教育的一体化。事实上,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过

程中,已不断实施种种支持农村教育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也在不断取得新的成效。然而,反观新世纪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在肯定已取得的进展与成效时,也能感受到存在的问题与困惑。突出的问题是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尚不平衡。例如,重于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弱于对农村非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政策实施的力度与效果还存在较严重的地域差异。另一方面,在支持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也出现了农村教育“被城市化”的倾向。城乡教育一体化被演变为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如此实施方略,值得深入反思。支持农村教育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路径,是体现在《教育规划纲要》中的一项重要政策。在继续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认识以下问题:何谓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农村教育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怎样的支持才是最合适、最有力的?无论如何,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最终必须真正落实在“农村教育”的发展,而不是“去农村教育”的发展。城乡教育一体化,自然也是使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更均衡、更协调地发展,而不是使农村教育实现城市化的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也需要更好地落实到支持农村教育更加自主、更有特色的发展上。在另一层面上,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支持,也需要更深刻地体现为一种系统地支持。这种支持不仅要继续体现在促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质量的提升上,同时要体现在大力促进农村非义务教育的发展上。要在继续加强对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农村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方面的支持。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40-01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历来重视教育的问题,十七大更是把教育置于突出的位置,提出了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强调“教育是民族整形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因此,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石。

一、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存在

(一)支出差距离均等化还有很远的距离。

经济的发达水平决定了教育的发展水平,在我国不同地区,教育的投入不尽相同,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的发展。豎一方面,义务教育存在着总体下降的情况,例如,2004年,河北省九年义务教育完成率为83.1%,比2000年下降了8.5个百分点。豏同时,义务教育的支出存在“重城市、轻农村”、“中高教、轻义务”的问题。以城乡学生教育经费为例,2004年,城镇小学生人均经费为1980元,农村仅为1326元,农村小学生的人均经费仅相当于城镇的67%。而农村中学生的教育经费仅相当于城镇的51.87%。城乡教育支出差距一直存在,并且在偏远的农村地区差距更甚。

(二)办学条件存在差距。

长期以来,城镇义务教育由国家财政负责,而农村则由县级统筹为主。与城镇相比,农村校舍简陋,20世纪末,全国的中小学危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农村。部分学校因为财务负担,影响了上课和日常运转,这些债务学校主要集中在农村地区,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同时,城乡学生的人均教学设备上,城乡差距很大,并且在进一步扩大。

(三)师资力量差距。

教师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关键,高质量的教师对于教育的力量不容小觑。目前,我国城乡存在着严重的教师资源不均的问题,并且差距在不断拉大。农村学校教师地位不高,待遇欠佳,工作环境差,学校不被重视,生活质量低等问题,使得教师不断流失,尤其是优秀教师的流失,使得城乡师资力量的差距不断拉大,并且得不到缓解。

二、存在差距的原因

(一)教育支出偏向的差距。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教育经费本身就存在短缺问题,而这有限的经费中,实际上是一种城市偏向的支出政策,城乡差距拉大。税费改革后,国家取消了部分教育附加税,但是基层的政府无力承担这个缺口,使得差距拉大。

(二)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

高等教育的受益者更倾向于受教育者本身,而初等教育的受益者则更倾向于整个社会。但是在我国的三级教育经费中,国家更倾向于高级教育的投资,这样就使得初级教育本身的经费很低,并且在总量较低的情况下存在城乡二元结构。

(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

义务教育的外部性很强,部分地方政府不愿意承担义务教育这个包袱,他们盲目追求经济的发展而试图减少对于教育的投入,使得教育投入处于边缘的位置。

(四)农民本身贫困及教育观念的落后。

在实行税费改革前,农民实际上是义务教育的主要承担者,收入低是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障碍。如果把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分为两大利益集团,农民显然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教育是关系民生的重大问题,农民个人的教育投资被放在无足轻重的位置。豐城镇居民享受的教育保障程度更大,并且城镇居民有更为强大的利益表达渠道,他们可以借此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另外,农村地区存在忽视教育的作用的观念和现象。

(五)教师结构的二元化。

在我国存在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状况,对教师实行城乡分割的待遇。农村教师在住房,医疗保障,职业培训等方面存在差距,生活环境以及自身发展的因素使得很多农村优秀教师流失,这一状况对义务教育均等化的实现带来了很大的障碍。

(六)教育监督机制的缺失。

在实践层面,很多义务教育的资金被挪用;另外很多地区将教育视为形象工程,使得教育经费被浪费在无足轻重的地方。由于监督机构的不完善和缺失,使得义务教育的监督变为乌有。

三、推进农村义务教育改革

(一)稳步扩大教育支出。

教育的发展必须以经济作为后盾,政府的投入是教育主要的资金来源。实现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要稳步扩大教育支出。增大支出力度,并且建立起中西部、城乡间义务教育经费保障制度。

(二)推进义务教育改革,划分责任。

明确政府在农民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豑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难点,继续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突出县级的管理功能,提高县级以上政府的投入责任。建立起问责机制,并且完善制度保障。豒

(三)探索农村义务教育新形势。

绝对的教育公平是不存在的,但是提高农村教师的水平,完善城乡教育交流机制,利用现代手段提升农村教学水平发挥社会办学的力量等,都是义务教育的新形势。

(四)发展评估机制。

义务教育监督,是对义务教育投入的合理性和是否真正就位问题进行监督,以确保各项教育投入能够各就各位,实现教育资金真正为义务教育所用。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应该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责,使得教育的各个环节能够顺利进行。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注释:

豍韩兆柱.影响我国农村稳定的文化因素分析.中州学刊,2004

豎马文起,韩兆柱.制约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制度性因素分析.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豏李振军.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政府作用——以河北省为例.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9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现状分析

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最直接反映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和消费结构上。本文依据《中国统计年鉴》,对二十一世纪头十年城镇居民收入和消费状况的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证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于城市经济发展。

(一)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数量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从绝对数量上看,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628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2253元,绝对差距为4027元;200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253元,绝对差距为11922元。近十年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就达7895元,差距依然在增大。

(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对数量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呈现出不同步增长趋势,但从相对数量上看,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明显低于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200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比为1.86∶1;2008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比为2.55∶1;2009年,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城镇居民收入有所减少,新农村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收入差距比为2.07∶1,仍高达2倍以上。

(三)农村居民人均支出数量和增幅低于城镇居民人均支出

从数量上看,2000年,城镇居民人均支出4998元,农村居民人均支出仅有1670元,消费差距达3328元;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支出11243元,农村居民人均支出为3661元,消费差距达7582元。从增幅上看,农村消费增加1991元,城市消费增加6245元,城市消费高于农村消费3.13倍。从消费结构上看,2000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9.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9.1;2008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7.9,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7,农村消费主要以食物为主。

我国城乡教育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我国教育城乡差异的特点是:农村基础教育在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和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等方面明显落后城市基础教育;农村高等教育明显低于高等教育水平。

(一)城乡基础教育发展非均衡

虽然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基础教育之间的差距,但由于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加之有限的资源不合理配置,农村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生均教育经费投入、城乡教育基础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等方面仍存在着明显差异。

1.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的城乡差距。本文所指的生均教育经费主要包括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事业费和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在内,总体上看,其城乡差距不论是小学还是初中农村都低于城市。以2007年刘继安研究的数据为例,2004年,小学,城镇小学平均为1980元,农村小学生均教育经费平均为1326元,城镇小学平均是农村小学的1.49倍;初中,城镇生均教育经费是2288元,农村为1487元,城镇初中平均是农村初中的1.53倍。显然初中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大于小学的生均教育经费的城乡差异。

2.基础办学条件的城乡差距。城乡基础办学条件差距明显,在生均校舍建筑上主要是校舍质量明显,农村校舍质量差,危房面积大;在城乡生机比、生均拥有图书量、生均仪器设备值上,城乡差距较大。以2008年2月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简明统计分析2007》为例,2007年,农村小学自然仪器达标学校比例53.14%,城市小学为73.8%,城乡差距为20.66%;农村小学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3.30台,城市小学为7.67台,城乡差距为4.37台。可见,城乡基础办学条件存在的差距。

3.师资队伍的城乡差距。城乡师资水平和教师素质差异依然存在,高职称教师、教学经验丰富教师的比例上差距较大。以2006年为例,城市小学高学历教师比例82.54%,农村小学只有53.61%,城乡差距为28.93%;城市初中高学历教师比例68.47%,农村初中只有29.97%,城乡差距更多,绝对差距为38.5%(见表1)。

(二)城乡高等教育发展非均衡

“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潘懋元,2004)。教育作为社会意识必然受一定社会的经济发展这一社会存在制约。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了农村生产相对落后,国家对于高层次教育的投资主要偏向城市地区,农村高等教育资源稀缺,城乡高等教育发展极不平衡。从现行高等教育结构上看,农科院校所占比例偏低。截至2010年4月,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分校办学点和网络高等院校合计2483所。而全国农村高等院校只有“323所,其中广播电视大学179所、县域独立高校及大学县级分校144所”(崔艳艳,2006)。农科院校仅占全国院校13%。

结论与对策

(一)结论

根据对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差异分析,我们发现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在于农业发展的落后;根据城乡教育差异的分析,我们发现城乡教育的差距在于农村教育的落后,存在城乡教育非均衡发展。综合上述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与城乡教育水平正相关,即城乡经济发展差距严重影响了城乡教育的投入水平和均衡发展的程度,城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反过来又拉大了城乡经济发展差距。

(二)对策

一手抓农村基础教育,一手抓农村高等教育,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农村基础教育和农村高等教育“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才是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根本路径。

1.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同步增长。没有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就没有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均衡发展,就必然会影响教育整体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针对基础教育的城乡差异,必须做到:

首先要以公平理念为指导,制定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确保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长期以来,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首先教育公平理念淡薄。为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教育公平理念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价值基础,作为制定教育政策的基本要求,从思想理念层面逐步实现城乡教育基本均衡,最终走向城乡教育一体化。

其次要以政府投入为主,创新教育投入的多元机制。教育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瓶颈因素,据统计,我国财政性教育投入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1%,投入水平偏低,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水平更低,2009年,农村中小学人均公用经费只有300元、500元。为此,要依法加大财政性教育投入,建立完善的教育投入保障机制。一要作为投资主体的国家逐步增加教育投资。“国家将义务教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二要地方政府从实际出发建立市、县(区)两级政府基础教育发展经费的分担与补偿机制,县级财政预算实行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政策,对于财政收入确实困难的个别区县,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保证教育经费足额到位。三要探索完善多渠道、多举措筹措教育经费,鼓励社会各界投资、捐资,吸引社会、民间资本来扩大教育供给。

再次要建立和落实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制度。通过制度创新,既要合理引导农村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流动和高效组合,又要统筹城乡学校教师力量,实现城镇教师支援乡村教育,在调优配强做大优质教育资源上下功夫,使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同步扩增,分布合理。

2.大力发展农村高等教育,均衡城乡高等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规律告诉我们,高等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制约,并对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发挥作用(潘懋元、王伟廉,1995)。刘尧教授(2009)认为农村贫困的根源是知识贫困,而消除知识贫困的根本途径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客观上要求加快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为统筹城乡教育、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必须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的人才优势,着力抓好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和谐发展。

一要解放思想,创新农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面向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趋势,面向农村居民,按照“学有所需”的原则,创造性地把农民培养成大学生。二要面向市场,努力改革农村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定向培养、订单培养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管理能力的人才。“市场经济体制调节着高校人才培养过程,调节着高等教育机构的性质、结构和特点,也调节着高等教育体制”(刘颖,2010)。农村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按照生产经济规律办事。三要发挥高等教育的人才优势,对接帮扶,为农村教育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整合诸如“西部志愿者”行动、“苏北计划”、大学生“顶岗实习”支教行动资源,定点服务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农村职业教育学校。四要区域内组建教育集团,促进农村优质教育资源进行轮换流动、互动支持。五要创新农村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农村高等教育要实践“临床教育”理念(文辅相,1994),“把学生放在真实的农村社会环境中,由学校和农村社会单位共同培养,既注重专业技能教育,又加强普通文化教育,真正提高农村居民的综合素质”(耿富云,2010),把农民真正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1.中国(海南)改革发展院.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教师水平比较[N].中国人类发展报告(2007-2008)

2.潘懋元.高等教育:历史、现实与未来[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崔艳艳.我国农村高等教育存量分析及其发展指标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4.《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42条

5.潘懋元,王伟廉.高等教育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1995

6.刘尧.中国县级社区学院发展研究[M].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

7.刘颖.高等教育自身规律与社会经济制约性关系探析[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0.2

8.文辅相.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对未来中国高等教育目标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4(11)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10

义务教育作为具有较强特性的公共物品,在我国全面城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是“农村最大的公共事业”,是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保证,是政府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和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的必然要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已经成为促进城乡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关键,已经成为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发展教育的重要问题,对此,国家教育部提出了初步规划,“力争2020年实现区域内基本均衡”的目标。教育信息化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教育概念,义务教育信息化是指在义务教育领域充分整合应用现代通讯技术,实现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信息社会所特有的重要理论组织与管理方式的一系列过程。在义务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一方面信息化具有促进城乡义务教育的均等化的作用,为均等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也会引发新的的城乡义务教育的不均衡问题,如不认真认识、警惕和采取对策,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会有增大的趋势。

一、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性

1.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全新优质义务教育资源

随着信息化时代到来,信息化教学突破了传播和交互方面的时空限制,为具有信息化学习条件的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便捷的学习方式,课堂已经从传统课堂走向网络课堂,优质的义务教育资源共享变为现实,个性化学习和交互式学习得到充分体现。充分拥有义务教育信息化资源条件的师生才能共享优质义务教育资源,减少义务教育的不平衡性。义务教育信息化是在义务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革命使教学过程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教学过程中可以大量采用U盘、光盘、EMALL、BBS、网上点播(VOD)、博客、卫星数据电视广播、云储存数据库等现代化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技术,完成远程教授、学习、讨论、答疑和考试等教学环节,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极大丰富了师生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兴趣学习。

2.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引发新的不均衡问题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鸿沟”是对这种不平衡问题的生动描述[1]。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差异特征明显,城乡社会发展的二元体制导致城乡经济差距,二元体制还未彻底消除,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城乡义务教育的差距依然存在,国家教育经费投资长期集中高等教育和城市居民的局面难于彻底转变。以2007年为例,农村生均公用经费支出为403.76元,虽然比上年的248.53元增长62.64%,但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远低于城市生均公用经费。北京市普通小学生均公用经费是2951.59元,上海是2844.93元;而位于西部的贵州省,生均公用经费仅有198.56元,不足200元,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位于中部地区的江西省该项支出仅有283.34元。[2]这种地区差距的背后实质是城乡差距,所谓公用经费是指保证中小学正常运转的费用,在实际中,一般农村主要是用于购买学校所需的水电、纸笔等满足学校正常运行的费用。由此可见,相当一些地区农村与城市相比,必然存在教育经费短缺、教育资源配置不足、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义务教育信息化发展滞后等问题。乡村义务教育受教育资源条件限制,只能停留在昨天的传统教育模式中,缺少“E”教师、“E”设备,师生与“E”少缘或无缘,处于信息化的“贫血”状态。而相对发达的城市政府教育经费投入多,经济实力强,社会支持大,义务教育信息化发展完善快,城市校园在办学实力竞争形势下,争先恐后建信息化、智能化校园,很快拥有了掌握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教师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全国乃至世界的优质教育资源。长此以往,城市义务教育因信息化成为最大受益者而形成良性循环成为信息化“强势群体”,反之,农村成为“弱势群体”。教育信息化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等的潜力不但未得到彰显,反而引发了新的不均衡和加剧了其不均衡,不均衡进一步影响了农村学生通过教育获得成功的机会。

二、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遇到的问题

1.教育政策的城乡不均衡

长期以来,我国教育政策制定的价值取向是以“城市为中心”,教育公共政策大多优先满足或只反映城市人利益,忽视城乡教育资源的巨大不平衡问题,近年来最新中小学的教材和课程改革也主要确定在城市,最终其定案以城市学生学力为依据,并不适合广大农村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城乡教师待遇标准和师资配备标准不同,导致农村年轻优秀教师流入城市,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难于得到保障和提高。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后,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负担,中央财政承担义务教育比重低,由于县乡政府经济极不平衡,支持经济落后县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未建立和完善。政策不均衡造成农村义务教育“弱势群体”在信息化进程中得不到城市“优势群体”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城乡整体不均衡问题更为突出在所难免。

2.教师信息化的城乡不均衡

在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弱势群体”中,教师享受不到信息化带来的惠利,教师信息化程度低,而在义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必须“教师先行”。城市利用信息化推进义务教育改革,教师在教育信息化中广受锻炼,在游泳中学游泳,加之思想相对开放,接受新事物快,教师群体信息化教育水平迅速得到提高。农村信息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缺乏规划和技术指导,受教育环境的局限,教师得不到真正教育信息化的体验,加之农村相对封闭,教师接受新事物相对较慢。教师大多要么在上级组织的教育培训中学习过网络等教育信息化理论与教育信息技术,但在课堂中并不操作;要么与未曾接触和使用过网络等信息技术进行教学。

3.办学指标的城乡不均衡

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长期以来农村义务教育评估的办学条件标准低于城市,为不少地方官员忽视或减少义务教育资源投入,换取经济方面的暂时发展提供了空间。学校义务教育信息化建设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不健全和不完善,管理部门缺乏学校办学效益和绩效考核评价指标,学校注重硬件投入,轻成本效益绩效核算,一方面城市学校信息化建设出现超过实际需要不切实际的超前消费,另一方面农村学校超过实际能力举债建设,增加了信息化设备的运行成本。目前农村学校义务教育的公用经费指标,除信息化以前的公用开支外,无法保障甚至无法提供更多经费用于教育信息化的正常运转。

三、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的对策

1.强化均衡价值理念,实施弱势补偿政策

义务教育的城乡均等实质就是人权平等在教育上的具体体现,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及其结果的均等和公正。我国已经形成的义务教育不均衡状况的是区域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特别是城乡间经济社会差异在教育资源上呈现显著的不均衡和不平等性。因而,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的均衡发展必然迫切需要强化均等平等公正的价值理念,对农村义务教育弱势群体实施补偿和倾斜政策。其理由:一是教育均等理念要求,补偿政策是对城乡现实义务教育不平等的反动和补救;二是教育近期效果的要求,弱势群体没有一定的“加速度”补偿政策,与强势群体实施“同速度”甚至“低速度”政策,永远赶不上强势群体状况;三是教育长远效益要求,根据“木桶理论”和系统理论,城乡义务教育的整体质量水平取决于“木桶短板”,重点要加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四是教育政策的合法性要求,农村学生众多,义务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满足和符合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才具有较强的合法性。

2.建立教师交流制度,实行资源共享机制

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最终是要在农村学生层面得以实现,实现城乡学生一样的发展上。师资不均衡是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不均衡的突出表现,进而在城乡教育质量上体现出不平衡。解决这一问题应学习其他国家的有效经验,如日本和韩国政府就制定和实行校长和教师定期轮换政策,对不发达地区任教的教师提供高薪和补助,同时规定,一些将要提拔的教育官员和教师也必须到边远、贫困地区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才能提拔和晋升[3]。各级政府可以建立和实行优质教师交流政策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帮助农村学校尽快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坚持和使这项政策机制常态化,可以解决不同学校师资出现的闲置和紧缺的矛盾,平衡教学工作任务,最大限度发挥优质师资的作用,同时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带来的资源共享平台,更好更快促进城乡共享义务教育优质资源。

3.构建科学评估体制,引导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督导评估对各类学校办学起到了“指挥棒”的导向作用。但教育评估将重点放在对学校鉴定分等上,必然导致地方政府为“政绩漂亮”,把有限资源集中投入所谓城市的“重点”、“窗口”、“示范”等学校,误导社会和家长,加剧城乡学校间的不平衡,直接导致学校两极分化,产生优者愈优劣者愈劣的“马太效应”。因此,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均衡发展,首先必须改变已有教育评估体制,树立科学均衡发展观,并以此为导向,制定统一的、非歧视化的学校评估标准,敦促各级政府改善薄弱学校,遏制少数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之间无限攀比的现象,淡化对学校等级评估,为学校和学生营造一个公平竞争、个性发展的环境[4]。促进农村义务教育信息化弱势群体发展,提高其质量,根本改善其状况面貌,实现其跨越式发展应该成为各种办学指标体系、评估体系、经费投入指标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导向。

参考文献:

[1]陈联,教育公平视野下城乡教育信息化鸿沟探析 教学与管理 2012(2).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6-0122-07

一、导论

百年来,中国村落空间中的社会教化经历了复杂而又艰难的结构性变迁,这种结构性变迁的复杂性一方面体现在中国整体社会结构剧烈变革和思潮激烈涌荡的大背景下,乡村教育发展理念、方向、目标、路径等一系列根本性的内生命题从来没有被真正厘清:乡村教育究竟应该是“城镇化”①还是“守护乡土本真”?②究竟是“离农”还是“为农”?③究竟是“文字下乡”④还是“文字上移”?⑤这一系列有关农村教育发展的二元治理悖论一直困扰着研究者和决策者。真实而完整的乡村教育形态在多元化的理论博弈与实践探知中反而被彩绘化和碎片化,不同的研究者因其不同的观念前见、生活经历与理论视角而对乡村教育采取了完全不同的现实判断,这种判断唯一的底线共识即是“乡村教育出了问题”。除此之外,研究者对乡村教育的“病理诊断与临床治疗”很难达成有效的实质共识,甚至诸多相互通用的理论概念与主流话语,在言说和实践时都呈现出完全不一致的意义和内涵。例如“城乡教育一体化”“城乡教育统筹”等近几年有关乡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概念,稍作研究即不难发现隐藏在这些概念内部差别迥异甚至南辕北辙的具体治理策略。“一体化”与“统筹城乡”作为近年来城乡教育发展的行政性纲领,其不同的理论解读和实践导向事实上形成了两条截然不同的乡村教育发展之路。

二、“对立”还是“一致”?――中国乡村教育从“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

“文字下乡”是费孝通先生在其经典著作《乡土中国》中所使用的概念,文字下乡的背景是源于传统乡土中国是一个封闭内卷且彼此熟悉的“礼俗社会”,礼俗社会“面对面”的社群空间特征和“定型生活”的社群时间特征使村落共同体内部连使用象征意义上的语言都显得多余,更不要说作为间接接触而可能导致意义走样的文字。新学教育在村落社会中的嵌入一直伴随着私塾的抵抗和农民的反对,因为这本质上是一场有关“教化权”的争夺:需要持续深入到村庄中的政府性国家力量,注定要以“新学”模式瓦解以“宗族”和“家庭”为办学主体的“私塾”模式,前者属于“国家行为”,而后者属于“社会行为”和“市场行为”。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国家运动与行政推进,原初意义上并非乡土社会中人们主体性诉求的“文字下乡”,时至20世纪80年代中央政府布置实施国家九年义务教育普及项目时,乡土社会早已是新式学校一统天下的局面,教化权早已成为了国家一元主体控制的政治权力。在教化权国家主义控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实现教育的普及目标,同时节约教育开支、行政成本,又有利于国家教学的一维化管理,以“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为核心的乡村教化重心上移推动了另一波与“文字下乡”似乎截然对立的运动形式:“文字上移”。

乡村新式学校百年来所经历的由“文字下乡”到“文字上移”的复杂历程,表面上看二者相互对立与冲突,但细致观察则不难发现这实质上与国家权力对村落空间垂直下渗的意愿相关。“下乡”和“上移”实质上都是“国家主义”和“发展主义”政治逻辑在不同发展阶段中的一致性文化控制行为和治理过程,当国家需要通过单一的普遍性文化符号和教育仪式统一控制乡村文化空间时,“文字下乡”即成为必然性的教化选择,但当国家普遍性知识所能达到的控制能力足够标签和解构“异质性”与“冲突性”的地方性知识,或者地方性知识沦为国家权力可以有效预控的“类普遍性知识”时,“文字上移”自然可以使学校在国家“压缩财政开支集约式办学”和“高质量普及教育”的口实下轻易地从村落空间中溢出。事实上,新式学校最初在村落中的开设即体现了国家对地方性知识统一性控制和村落自为性身份主体解构的努力,以学校为载体,国家教化作为一种具有合法性的、占统治地位的文化符号权力开始真正意义上第一次强覆盖了村落的文化角落。特别是对新生代的农村子弟而言,封闭式的新式学校教育所培养出来的对国家普遍性知识的文化认同与祛地方化意识使他们更容易成为注定要离家出走的村落抛弃者,新式学校在这个过程中日益明显且不断固化着的“人才抽水机”角色无疑使其沦为了与村落互不相干的“文化堡垒”,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文化堡垒”的植入与抽离在国家权力运转体系下会处理得如此轻松,迅速实现的“文字下乡”、随后迅速实现的“文字上移”,再之后即当下又迅速进行中的“文字留村”,似乎学校的存废本质上与村落社区无关。因此,与其说“文字上移”与“文字下乡”是相互对立的,不如说“文字上移”是“文字下乡”发展的新阶段,这决然不同于“文字下乡”之前中国乡土熟人社会中文字显得多余的村落古典时代。

三、“文字上移”何以成为可能?――中国村落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结构性因素

1.文化权力制衡结构的崩溃使“文字上移”成为国家单方面可操控的事务

现代新式学堂的建立显然打破了“国家”“宗族”“乡绅”三层交互制衡的权力结构,其中最直接受到严重破坏的则是“乡绅权力”。乡绅在传统中国村落中所拥有的最大权力是“教化权”,即作为乡村中“道德正统”与“文化贤达”的社会形象而具有法理层面上的正义认同感,这种正义认同感使村落中的宗族族人愿意将族内子弟送于乡绅开办的私塾中就读。显然,乡绅与宗族在文化层面上的认同一致性是维持村落文化保存与发展的基础,集聚于祠堂或民居中由乡绅所施授的教学本身就凸显了村落文化发展的公共性:一方面,塾师本身作为村落中一员,与农家子弟日常琅琅的书声互动本身就构成了村落公共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在传统中国村落这样的“道德性”社区中,私塾教育本身具有浓厚的地方性色彩,中举并扶摇入仕途的理想人生毕竟与村落中绝大多数人无关,故乡绅在村落中的私塾教育更多地体现为让一般族内农家子弟初通一些基本的文字和道德规训,能够应付日常的农家生活与礼仪之需,镶嵌于村落中的私塾,其功能更像是一个公共性的礼仪文化广场,是村落公共性文化兴起、传播与繁荣的“子宫”。

然而,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由新式小学起步,现代性的新式学堂逐渐将这种公共性文化的“子宫”从村落中剥离出来而迁至城市,同时逐步将乡绅从这个文化“子宫”中切除,村落中的教育从此不再是由宗族和乡绅在认同一体化的文化共识下举办,而是由政府为推广国家意识形态和普遍性知识而单向度举办。尽管直至建国前,私塾还尚与新式学堂并存,但以新学推广为终极目标的文化教育体制机制内部变革则从根基处彻底动摇了村落公共文化得以繁荣的基本平衡点,“宗族”与“乡绅”被动性结构化退出使国家迅速全面控制了村落文化生存的脉搏,从此按照西方现代化话语哲学而建构起来的新式教育体系以其“标准化”“国家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特征很快适应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国家战略发展需要,“面对面”的“地方性知识”迅速瓦解或主动向国家需要的“普遍性知识”转化,施授于村落子弟身上的教化规训自此与村落日常生活无任何关系,地方公共文化的主体认同度自然在农家新生代中急剧下滑,以至于作为故乡的村落最终演变成为一个需要被农家子弟们努力奋斗而苦苦挣脱的生命藩篱。

2.建基于经济绩效上“城优于乡”的文化认同使“文字上移”具有价值合法性

如果说现代新式学堂的建立使村落社会内部知识权力相互制衡的宏观结构从根基处崩溃,进而使中国村落公共文化逐步走向了解体,那么20世纪90年代以来更为深刻的城乡社会结构性变迁和制度性转轨则使村落公共文化零星苟延的地方性空间也最终彻底堙没,村落地方文化从此亦步亦趋于城市附属而再无主体性和自为性可言。

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生产要素改革曾使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出现过短暂繁荣,基于经济繁荣基础上的乡村比较优势曾使新恢复和新创生的村落小共同体以及个体化农民对村落地方性文化葆有因经济绩效所带来的合理自信,但是随着90年代以来因乡村之于城镇比较优势的萎缩、农村经济的不景气以及大规模的外出务工潮,这种本应以维护地方性知识文化为己任的村落小共同体,其自信注定迅速让位于对经济发展更好的城市崇拜,城市崇拜的背后实质上是对一套井然有序的城市符号编码的崇拜,其本身正是一套蕴含了国家意识形态的普遍性知识,它迅速地将改革开放后并没有厚重积累的村落地方性知识击垮,以至于村落地方性文化似乎天然要沦为其附属文化。事实上,建基于“经济绩效合法性”之上的文化优越性社会价值认定有着复杂的结构性社会根源:建国后系列化和同一化的政治改造和社会变革,使村落文化的古典性和地方性特质丧失殆尽,最终文化优劣的评价标准只能通过一维化的经济统计方法来判断,经济优劣与文化优劣之间更为同质和顺畅的转换逻辑在改革开放后进一步被确立,并最终使中国村落地方文化难以避免地沦为拥有更强大经济绩效优势的城市的附属品而缺乏独立的主体性和自为性。由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何2000年以来,中国几乎所有涉及城乡事物的公共政策逻辑,无论是“城乡一体化”,还是“统筹城乡”,抑或“均衡发展”,无一不是强质文化自上而下单向度磨灭弱质文化的过程,而弱质文化标签式认定背后的根本理据则是“经济绩效”。故愈是强调一体化、统筹抑或均衡的城乡公共政策逻辑,则愈是在终结中国村落地方性文化,愈是对城乡天然异质性这一基本事实的背离。

3.底层发声的无力使农村精英巧妙捆绑群体诉求致“文字上移”具有舆论一致性

村民自治作为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发展取向,被更多理解为主要有赖于乡村精英作用的发挥,孔令刚、孙自铎:《乡村精英在村庄治理中的作用――“五老会”参与乡村建设案例研究》,《江淮论坛》2013年第1期。正是因为精英作用被过度强调,才导致出现了新的乡村治理困局:“精英俘获”。“精英俘获”(Elite Capture)是发展社会学中的一个概念,意指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项目或反贫困项目实施过程中,地方精英凭借其自身具有的参与经济发展、社会改造和政治实践的机会优势,支配和破坏社区发展计划和社区治理,扭曲和绑架了发展项目的实施目标进而影响了社区发展项目的实施和效果。参见李祖佩、曹晋:《精英俘获与基层治理:基于我国中部某村的实证考察》,《探索》2012年第5期;邢成举、李小云:《精英俘获与财政扶贫项目目标偏离的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9期。由此可见,农民早已不是内在高度同一的同质性阶层,内部利益诉求的多元性和对立性成为常态,要防止“精英俘获”,核心是要重视分层化的利益主体表达,尤其是村落底层群体的话语表达。

事实上,传统村落社会公共性文化解体某种程度上也是村落社区中农民之间利益高度分化的结果,在农业生产被全面纳入城市市场轨道的同时,农民群体中的精英迅速结成了丰富的社会资本网络,在这个资本网络体系内有权力、资本、媒介的共同交织,农民内部多元化利益诉求往往被拥有更强大社会资本网络的精英农民所左右,而广大的中下层农民群体则往往被排斥在社会资本网络之外,他们的主体性表达往往是无力、无能且无效的:一方面来自于底层农民的真实利益诉求在与上层农民诉求发生不一致时,往往被遮蔽在拥有更强大社会资本网络的精英农民诉求之中而难以独立发声,底层农民真实的主体性需求往往被以“少部分”的名义而轻易忽视;另一方面,真正的底层群体之所以很难发出真实的主体性声音,很大程度上源于他们根本就没有发声,长期苦闷的日常生活早已使他们对底层生活适应而无从抗争,底层生活的被动性和琐碎性也使他们很少再去关心公共领域,日常生活的消极性也使他们不愿意去公开抗争。

以“农村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为例,根据笔者在重庆市、四川省38个乡镇(其中重庆32个、成都6个)和吉林省D县4个乡镇的调研可发现如下现象:按照农民财富拥有关系划分阶层来看,分别占村庄10%左右的村庄富裕阶层和5%左右的富豪阶层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不关注,这可能与他们拥有良好的教育选择能力可自主遴选教育服务有关;占70%左右的农村中产阶层对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最大的关心点是“教育质量”,只要教育质量优异,孩子成绩有所提升,他们就支持调整,因为他们有充分的能力支撑子女因布局调整而产生的额外花费;而占15%左右的村庄贫弱阶层,也就是底层的农民,很明显更关心孩子“就学距离”,能否每天回家是核心,因为回家后至少可以从事一些简单劳动,从而减轻家庭负担,因此“是否发展校车”和“提供相应的经济补助”是他们最为关注的,而不特别关注教育质量。参见李涛:《中国城乡底层教育公正的政策研究:基于社会分层的视角》,《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3期。可见,底层农民、中层农民和上层农民对于农村学校布局调整的利益诉求截然不同,底层的诉求往往被屏蔽而沦为无声者的悄悄话,甚至当中层的诉求在与上层诉求发生冲突时也会被自动屏蔽掉。

2.“人员编制短缺”与“事权增加”的二元悖论使“文字上移”成为必然性的政策选择

这里的地方行政部门主要是指县教育行政部门。县域内教育的日常管理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教育行政部门内部的日常行政管理;二是教育行政部门面向全县教育公共事务的日常行政管理,而本研究主要指后者。要明晰这种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日常管理中的困难,必须要回归到对中国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公共管理的变革中来理解。很明显,当今中国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日常公共管理的重点是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这与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重心和财政拨付关系的结构性上移直接相关。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在30年的社会改革中实现了由“人民教育人民办”的乡村自给模式到“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和“各级政府共担”的公共财政保障模式的转变,陈静漪、宗晓华:《中国农村义务教育供给机制变革及其效应分析――基于“悬浮型”有益品的视角》,《江海学刊》2012年第4期。该转变之所以形成源于中国财政结构变革中的三重发展困局:一是1994年中央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财力逐年逐级上收而事权层层下放的事实;二是2000年后农村税费改革的推进,乡级财政自给能力不足从而不得不依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来保证公共管理的常规性运转;三是源于税费改革后,由于片面强调“以县为主”的财政供给,从而导致义务教育事权和财权不对等矛盾突出。财权的上移意味着管理权力也从乡镇上移到县级政府,而县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县级政府的直接业务部门无疑也在这种教育管理重心上移的过程中承担了更多的事权,但事权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教育行政部门人员编制的增加。以笔者所调研的四川芥县为例,该县教育局在编在岗的公务员行政编制人员仅为10人,其中包括教育局长1人、副局长3人、副局级调研员2人、财务科科长1人、督导办公室主任1人、人事科科长1人,成职幼教科科长1人。而该县目前共有58人在局机关从事工作,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教师编制,系从该县各类学校中借调而来,包括县政府总督学、基础教育科科长、局办公室主任、德育科科长、招生办公室主任等一批干部,及少数几位后勤人员,如司机、厨师属于合同制用工人员。这意味着在教育局从事公共行政管理和行政执法的工作人员其实主要是隶属于各学校的教师,即便从各学校借调了大量的教师到县教育局工作,但相对于各科室日益复杂的常规和突发工作而言,人手仍显得捉襟见肘。据该县教育局局长的测算,如果要基本顺畅地应付当前该县的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保守估计至少需要70人左右。该现象并非个例,这在笔者于2012-2013年曾调研过的江西、吉林、四川、重庆等省市的县教育行政部门中也大量存在。一方面,在中央实施大部制改革从而精简机构和压缩编制的导引下,县级政府严格控制人员编制;另一方面,不断膨胀和事无巨细的教育公共事务,促使县级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不从本系统内部的学校中借调大量教师来从事行政工作,即便这些教师部分已经成为局里的中层干部,但其身份依然是教师编制,晋级路径依然是专业技术职称序列。另外,这种行政权与身份权不对等的尴尬使借调教师也很难真正寻找到自我主体性,究竟是属于学校人,还是属于行政人,这种模糊的定位使得他们在日常行政工作中难免对原学校有所照顾和倾斜,而更重要的是,身份主体的模糊性难免导致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督的不力。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面对日益复杂的常规性工作以及其他各种临时性和突发性工作,面对行政人员编制不足的尴尬现实,不得不加快推进学校的集中化步骤:一方面,将分散的农村学校大规模撤并,在城镇中实行规模性集中,从而减少管理幅度和层级;另一方面,将从学校中借调锻炼过的教师安排到各学校领导班子中,从而使教育行政部门的行政命令进入学校更为顺畅,学校的行政工作也更符合教育行政部门的胃口。

五、结语和讨论

城乡义务教育论文篇12

教育的发展即受历史因素的影响,更重受现实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历史原因本文暂且不论,但现实原因中最根本是经济的发展。城乡二元的经济体制又是导致城乡教育不公平的根本。

1、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直接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直接导致城乡教育差距拉大

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是我国的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实现国家工业化而施行的一项政策,它在特定的时期为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的发展和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变,城乡二元经济体制没有得到及时的调整并越来越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其是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直接影响的当地政府的财政收入,城市由于具有农村无法比拟的优势,各项政策倾斜于城市。教育经费的支出像城市倾斜的现象也不足为奇,这就直接导致农村教育经费不足,教育资源的匮乏,城乡教育出现不断拉大的趋势。城乡教育差异从而影响着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这种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反过来又影响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因此城市的教育支出与居民收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体系,而农村的教育支出与居民收入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体系。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调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系,就是解决城乡教育不公平现象。

2、城乡二元教育结构是导致城乡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

由于教育需要经济的直接支持,这就形成了教育对经济的依附,城乡二元制经济体制就渗透到教育领域,从而形成了城乡教育的二元制,这是城乡教育不公平的重要原因。

(1)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制度的城乡分割。首先表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推进上,九年义务教育是中国教育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采取了有步骤的逐步推进的策略,城市义务教育优先于农村义务教育。这种政策本身就有一种“城市优先”的倾向。如果说义务教育体现一种权利。那这种教育安排就说城市适龄儿童有优先于农村适龄儿童的权利。如果说义务教育是一种义务,那就意味着政府首先要对城市儿童承担责任。另一方面,表现在义务教育的财政支出上,义务教育属于公共产品,城乡居民都有平等享受的权利,这种财政支出应该全部由政府来承担,但是我国现行的政策中,城市义务教育经费政府承担,农村的教育经费政府承担一部分,政府将部分经费转移到农村居民身上,这就推卸了自己的责任,加重了农民的负担。这样不仅是教育经费偏向于城市,甚至使农村教育经费得不到应有的保证。使本来就不公平的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更雪上加霜。因此,农村教育投入的不足是城乡教育不公平的直接原因。

(2)高考招生制度的城市取向。现行高校录取方法实际上奉行的是“按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优先考虑城市考生的准则,这就本来倾向于教育资源比较发达的,京,津,沪地区,致使教育资源不发达的地区的学生求学比较困难,这就人为的造成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另外,自97年以来高校学费的上涨,也导致广大家庭困难的学生求学寄回的减少,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学生。这些因素客观上给城市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创造了就会。这些都导致城乡享受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

二、城乡教育不公平应对的对策

解决城乡教育不公平主要靠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同时国家还要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的社会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调整现行教育制度,促使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1)树立整体教育观念,城乡教育共同发展。由于政府部门缺乏整体教育的观念,致使“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割裂开来,这就是“农村教育”长时期处于不利的地位。义务教育是一种公共教育,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应该平等的享受,政府部门也应该同时保证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都有公平想用的权利。政府的财政支出上也应该公平对待,同时也应该考虑农村学校学生的家庭情况,适当的对农村教育进行支持和补助,帮助贫困地区学生能顺利完成义务教育,使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一样平等的接受义务教育。

(2)改革高考招生制度,缩小城乡高等教育机会差别。首先要改变现行的按省画线,按省定额的录取制度。努力建立起高校自主招生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灵活多样的招生制度。其次,应该打破高校的地方保护主义政策,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公平的,平等的录取制度。这样就可以避免考生调侃“北京大学”是“北京人的大学”而非全中国人的大学。虽然这是考生的调侃,但是它客观上讽刺了中国现行教育制度的不公平性。这种现象应该值得教育部门的领导,官员和专家的反思。最后,应该在收取学费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改变单一的收费方式。

2、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促使农村经济发展,切实参加农民收入

农村教育发展落后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有着必然的联系。经济发展是教育起步的基础,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的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才能使农民收入得到有效的提高。广大农村地区才能在此基础上加大对教育领域的支持,农村教育才能有长效的发展。农村教育的现状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这样才能使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平等的享受教育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