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实训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3 15:56:25

投资项目实训总结

投资项目实训总结篇1

本文主要构建基于Excel的财务管理模拟实训模块,运用Excel工具去解决财务管理中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管理以及利润分配管理等问题。通过优选《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国际财务管理》和《高级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基础知识,构建基于Excel的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分配管理、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等八大实训模块,具体如下:

(一)基于Excel的企业筹资决策。这一模块主要分为两个实训项目,安排6个实训学时。实训项目1为筹资规模的确定、资本成本的计量。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运用Excel工具确定筹资规模、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熟练掌握资本成本的计算。实训的主要内容为筹资规模的确定、筹资方式和渠道的确定、个别资本成本和综合资本成本的计算;项目2为长期借款筹资的评价、债券的发行价格的计算、财务风险与经营风险关系的评定。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确定债券的发行价格、能确定长期借款方案、熟练的计算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和联合杠杆系数。实训的主要内容是运用Excel计算债券发行价格及各种杠杆系数的计算、企业风险的评价。

(二)基于Excel的企业投资决策。这一模块主要分为三个实训项目,安排9个实训学时。项目1为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掌握终值、现值、年金、利率和期限等的计算。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计算复利终值、复利现值、年金终值、年金现值以及求解利率和期限;项目2为投资项目的静态评价指标、动态评价指标的计算。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掌握平均报酬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与运用。实训的主要内容利用Excel计算与分析平均报酬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获利指数、内部收益率等投资决策指标;项目3为长期投资决策及投资项目组合决策。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掌握独立投资项目决策、互斥投资项目决策及投资项目组合决策。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分析和选择独立投资项目、互斥投资项目及项目投资组合。

(三)基于Excel的营运资金优化管理。这一模块主要分为三个实训项目,安排6个实训学时。项目1 为总营运资金和净营运资金的区分、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够区分总营运资金和净营运资金,决定企业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实训的主要内容为利用Excel计算现金成本及最佳现金持有量;项目2为应收账款管理政策的确定。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掌握应收账款成本的计算、信用政策的制定。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计算应收账款成本以及制定企业信用政策;项目3为存货控制及管理。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够掌握经济批量控制、ABC存货控制法。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计算经济采购批量、存货储存期的控制以及ABC 控制法的运用。

(四)基于Excel的利润分配管理。这一模块主要分为两个实训项目,安排6个实训学时。项目1为收益分配的程序。实训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掌握收益分配顺序及公积金的提取。实训的主要内容为通过企业实例并运用Excel分析企业利润总额的形成、所得税的计算及利润的分配;项目2为股利分配的程序和形式。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熟悉股利分配的程序和发放形式。实训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企业实例确定股利宣告日、股权登记日、除息日、股利支付日和四种股利形式的发放。

(五)基于Excel的企业财务预算编制。这一模块主要分为三个实训项目,安排6个实训学时。项目1为业务预算的编制。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预算编制方法编制各种业务预算。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编制销售预算和生产预算;项目2为专门决策预算的编制。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掌握资本预算的编制。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编制长期投资决策预算;项目3为财务预算的编制。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掌握现金预算和预计财务报表的编制。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编制现金预算以及编制预计的资产负债表和预计利润表。

(六)基于Excel的企业财务分析。这一模块主要分为两个实训项目,安排6个实训学时。项目1为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的分析。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熟练计算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的各项评价指标。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计算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的相关财务指标;项目2为财务情况的趋势分析与综合分析。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熟练计算各评价指标,并熟练掌握趋势分析法、杜邦分析法等综合财务分析方法。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进行趋势分析法、杜邦分析法的运用。

(七)基于Excel的企业绩效评价。这一模块主要分为两个实训项目,安排6个实训学时。项目1为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和分析。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熟练经济增加值(EVA)的概念、计算过程以及运用经济增加值(EVA)对企业业绩进行评价和分析。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 计算实际企业的经济增加值(EVA)指标,并利用经济增加值(EVA)分析和评价企业的业绩;项目2为平衡计分卡(BSC)的计算和分析。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能熟练平衡计分卡(BSC)的概念、计算过程以及运用平衡计分卡(BSC)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和分析。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计算实际企业的平衡计分卡(BSC)指标,并利用平衡计分卡(BSC)分析和评价企业的业绩。

(八)基于Excel的企业并购和国际投资决策。这一模块主要分为两个实训项目,安排6个实训学时。项目1为基于Excel的企业并购决策。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掌握收益法、成本法和市场法等企业并购的价值评价方法。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按照收益法、成本法和市场法计算企业价值;项目2为基于Excel的企业国际投资决策。实训的目的与要求是让学生掌握国际投资的评价指标。实训的主要内容是利用Excel计算国际投资的评价指标。

二、实训案例

项目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为了实现其预期的投资目标,运用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通过一定的程序对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目标、投资规模、投资方向、投资结构、投资成本与收益等经济活动中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分析、判断和方案选择。

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计算项目的现金流量,并运用净现值、获利指数和内含报酬率等指标对项目投资进行财务评价。Excel是一个功能强大、操作简便、具有人工智能特性的电子表格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大量的函数以及多种多样的分析工具,可以建立财务预测、分析和决策模型等,能够帮助财务管理人员解决财务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本实训案例运用Excel,并结合某公司的项目投资阐述如何灵活运用Excel进行项目投资的决策。假设某企业的一项投资,固定资产投资1,500万元,其中第0年和第1年分别投入1,000万元和500万元,预计2~10年每年的销售收入为1,200万元,年固定费用第2年为800万元,第三年为900万元,4~10年每年为700万元,按年数总和法折旧(折旧年限为10年),不考虑残值及营运资金收回,所得税税率25%,基准收益率15%,使用净现值(NPV)、内含报酬率(IRR)和获利指数(PI)分别评价项目是否可行。

首先在Excel工作表中设计该项目投资决策的模型结构,将相关的数据填入到Excel单元中;然后,计算该项目的现金流量。一个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

(一)初始现金流量。所谓初始现金流量,就是指项目在投入时购买(购建)固定资产,垫支营运资金及其他活动产生的现金流。由于一个项目的启动往往需要很大的资金投入,这个时候的现金流主要是现金流出。具体包括:项目投资前的费用,比如项目投资设计费用、土地购入费及其他费用;形成固定资产的费用;营运资金垫支以及其他不可预见的费用等。此案例中只涉及固定资产的投入,因此第0年和第1年的净现金流量分别为-1,000万元和-500万元(负号表示现金流出)。

(二)营业现金净流量。所谓营业现金净流量,一般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这里,现金流入量是指营业现金收入。现金流出量是指营业现金支出和缴纳的税金等。那么,年营业现金净流量可用下列公式计算:

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NCF)=年营业收入-年付现成本-所得税上式中,年付现成本是指总成本扣去折旧后的成本。故又可以写作:每年营业现金净流量(NCF)=税后净利+折旧利用Excel可以计算出该项目从第2年到第10年的营业现金流量分别为361.36万元、279.55万元、422.73万元、415.91万元、409.09万元、402.27万元、395.45万元、388.64万元、381.82万元。

投资项目实训总结篇2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促进农业生产不停滞不滑坡、保障农产品供给不脱销不断档、实现农产品价格不大涨不大落、争取农民增收势头不回落不放缓、建设新农村不松懈不走样”的目标,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动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用强化基础建设装备农业,用强农惠农政策保障农业,努力开创我县发展农业新经济的新局面。

二、刷新六项主要经济指标

1、粮食总播面积56万亩,总产量2.3亿公斤,比上年增12%。其中玉米播种面积45万亩;

2、蔬菜面积稳定在30万亩,总产量比上年增10%,达到11亿公斤;

3、甜菜面积保证达到7万亩,其中纸筒育苗甜菜4万亩,总产22万吨,比上年增100%;

4、农业产业化经营销售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120%;

5、农村经济总收入27亿元,比上年增9%;

6、农民人均纯收入4600元,比上年增16.6%。

三、推进十二项重点工作

1、继续推进农村沼气能源建设

巩固完善2007年沼气建设成果,完成留义村秸杆气化工程。20*年新建设户用沼气池2100户,大型沼气(500m3,幅射带动500户用气)池1座,中型沼气(300m3)池2座,吊灶、热水器、生物质能炉建设各1000个,(参照户用沼气投资标准),以上总投资1840万元,其中省投资980万元,市投资410万元,县配套410万元。

2、深化优化新型农民培训工程

在全县33个试点村继续实施新型农民培训项目工程,把此项工程列入全县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之一。按照农民意愿,实行订单培训,围绕一村一品建设,建立“理论培训—地头指导—实地观摩—外送深造”四位一体新型农民培训模式,重点解决新技术的示范*用,实现农业技术的上档升级。期间,定向培训新型农民1320人,组织园区观摩3次,外派新型农民50人到北京农业院校学习深造。

3、优化三大种植基地建设

围绕工业原料基地建设新目标,依托各蔬菜批发市场,发展无公害蔬菜20万亩;依托玉雄淀粉有限公司,发展“三高”型优质玉米30万亩;依托中粮糖业公司,建设西部万亩联片糖菜基地5个。

4、打造精品农业新亮点

在南环线两侧2镇2乡21个村新建移动大棚500栋,面积1000亩。

5、强力推进农业工业化

在金城镇培育4个超亿元农畜产品加工企业。

6、实施试验示范推广工程

紧紧抓住“引进一试验一示范一推广”四个环节,加强与农业部门、科研院所、知名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肥料、新农药。一是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主要在农业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用先进实用农业技术,实地开展技术指导;二是推广优良品种面积85万亩,优种覆盖率力争达到98%。重点引进玉米、蔬菜、糖菜新品种126个,建设新品种试验、示范区25个,面积3000亩。三是推广配方施肥技术。主要推广有机肥和化肥配合使用、化肥深施、叶面追肥技术,突出在蔬菜地增加钾肥使用;四是推广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加强蔬菜种苗的植物检疫和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对病虫草害进行物理、生物的综合防治,并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特别要针对甜菜蟓甲、玉米红蜘蛛以及蔬菜的病虫害防治做大量积极有效的工作;此外,还要重点推广农作物标准化栽培技术、旱作农业技术、立体种植技术等;五是加强植物检疫,开拓“促绿通道”。实行流程化管理,程序化操作,加强产地检疫,严把调运检疫关。

7、建设农作物质量安全和病虫害预警监测系统

8、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40个,整章建制,规范运行。

9、完成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10、继续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

引导性培训9000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5400人。

11、创新经营管理和农业执法工作

改革种子公司管理体制,大力规范种子市场秩序。切实抓好农业综合执法,在确保农贸市场健康运行的同时,重点探索加强植物检疫、完善农产品质量体系工作的新途径。

12、发挥好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办公室的协调指导作用

主动开展工作,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协助领导组组织好全县新农村建设各种工作会、现场促进会等。联系有关单位,落实村镇绿化、主街亮化、文化设施、农村超市、教育卫生等各项具体工作,继续编发新农村建设简报,通报情况,总结经验,宣传典型。同时,重点协助新农村建设领导组,完成26个试点村、重点推进村街巷硬化工程45公里,完成户户通硬化面积16万平米。

四、实施重点项目

1、继续实施沼气能源建设项目

坚持把以沼气为主的能源建设作为农村建设1号工程,按照“一池三改”的沼气模式推进示范和推广。积极探索沼气、温室、养殖三位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推动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

2、继续实施新型农民培训项目

20*年,我县再次被省农业厅确定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县。在实施中,要继续推进以玉米、蔬菜、甜菜高产高效栽培种植和奶牛繁育管理为主的项目培训: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资金保障制度、监督检查制度,实行领导组成员目标责任制和分工负责制;二是实行“三个公开”,确定培训资格。公开确定培训机构,公开招聘培训教师,公开在各村选择培训对象;三是创新培训模式,实行阵地建设和培训内容相结合、专题培训与普及性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巡回指导相结合、培训基地展示观摩与现场指导相结合、规范操作和考核评价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3、继续实施少耕穴灌聚肥节水项目

要在项目区开展少耕穴灌甜菜示范种植。

4、全力实施优势玉米基地县项目

在全县玉米主产区新建1个万亩丰产园区、10个千亩丰产示范村、1个百亩品种展示基地。总投资416万元,其中省投资240万元,市投资50万元,县投资126万元,年内完成区内农业基础设施和机械配套工程,实现亩增产62公斤的目标。

5、在义井乡实施3000亩盐碱地改良项目

总投资200万元,其中省投资100万元,市县和农民自筹100万元,年内主要完成打井修渠、增施土地改良剂等项工程。

6、在望岩村实施5000亩盐碱地改良项目

总投资200万元,其中省投资100万元,市县和农民自筹100万元,年内主要完成机械配套、综合技术推广及打井修渠等项工程。

7、争取农业部植保预警项目在20*年底开始实施

投资项目实训总结篇3

一、考评范围

全市13个县(市、区)培训项目实施情况;已认定的定点培训机构情况,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二、考评方式

采取自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以县市区自查为主,市在各县市区自查的基础上,对部分县市区进行抽查、实地复查。

三、考评机构

绩效考评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市、县两级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对培训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考评。

四、考评内容

按照《省加强就业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培训项目绩效考评办法》和其它有关培训的文件规定,对2011年至2012年培训项目完成情况进行考评,查阅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及财政部门有关培训工作的报表、账目、凭证、就业失业人员数据库有关数据,检查报告、调查情况和其他相关资料,以及定点培训机构有关培训项目台帐,具体包括:

(一)市、县级培训项目实施情况。

一是各县(市、区)培训项目完成的实效;

二是组织和制度建设情况;

三是培训人数及培训质量;

四是就业效果;五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定点培训机构情况。

一是定点培训机构认定情况;

二是定点培训机构教学管理、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及工作台帐;

三是培训补贴资金落实情况、培训人数及就业去向。

(三)培训补贴投入与使用情况。

一是市、县(市、区)培训补助资金落实情况;

二是职业培训补贴拨付情况;

三是专款专用情况。

(四)日常考评情况。

一是日常考评制度建设情况;

二是日常考评监督情况。

五、考评步骤和时间

第一阶段:5月25日至6月15日,为县(市、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联合开展自查阶段。自查结束后需向县级财政投资评审机构提供的材料包括:

1、各县(市、区)培训项目实施报告和自查报告;

2、培训制度建设的相关文件;

3、市、县(市、区)职业培训补贴拨付证明(文件、凭证复印件)等;

4、职业培训补贴拨付到培训机构的证明材料。财政投资评审机构根据所报材料和本文所附绩效考评表进行考评后上报市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在上报电子材料的同时,报送加盖公章的纸制材料。

第二阶段:6月15日至6月20日,市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组织对各县(市、区)财政评审机构上报的绩效考评结果进行复核,并形成我市2011年至2012年培训项目绩效考评报告。

第三阶段:准备省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对我市培训项目绩效评估的抽查。

六、几点要求

投资项目实训总结篇4

第二条规划实施工作实行“政府领导、分级负责、县为基础、归口管理”的管理体制。

市移民办负责全市规划实施的综合、指导、监督、检查等,负责年度计划的审核汇总和上报。

县级移民管理机构具体组织规划的实施,负责年度计划的编报和初验总结。

第三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应坚持尊重民意、阳光操作的原则。

第二章规划的编制和审批

第四条规划按照省移民开发局印发的《福建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工作大纲》的要求进行编制。规划原则上每5年编制一次,分年度组织实施,实行全过程管理。

第五条规划编制以县为单位,县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所有列入扶持范围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的编制和上报工作。

第六条市人民政府负责对本辖区内各县(市)区上报的规划进行审核、汇总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批。

第七条经批准的规划是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基本依据,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整或修改;确需调整或修改的,应按程序报原审批机关审批。

规划内的具体内容不得自行变更,如确需变更,必须在征求移民意见的基础上,将变更项目内容在项目所在村公示,经县(市)区人民政府同意后,由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向市移民办上报变更项目和变更的具体内容,说明变更理由。由市移民办审核后,报省移民开发局审批。

第三章规划的类型

第八条规划包括资金直补规划、项目扶持规划和预备项目规划。

第九条对列入扶持范围的在册原迁移民编制资金直补规划。资金直补规划内容包括直补对象的确定、资金发放的程序、方式、标准、年限和时间等。直补资金的发放和管理按照省财政厅、移民开发局和农信联社联合下发的《福建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发放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对列入扶持范围的在册新增移民人口编制项目规划。项目规划包括项目扶持到户规划和项目扶持到村规划两种类型。其中扶持到户项目补助资金应委托农村信用社通过“一折通”方式代为发放到人,具体管理规定由县级人民政府研究确定,可参照第九条执行。

第十一条预备项目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口粮田及配套水利设施建设,供水、交通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建设,移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职业教育和必要的移民干部培训等。

第四章项目管理

第十二条本章规定适用于扶持到村项目和预备项目。

第十三条项目管理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前期工作、实施和验收。

第十四条项目前期工作包括: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或项目实施方案。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责任主体、项目建设背景、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项目建设地点、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工期、主要工程量、工程平面布置图、投资估算及筹资方案、项目公示的相关材料、综合效益评价、组织实施和运行管理等。

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设计依据、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工程概算、工程设计图等。

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深度要达到可实施要求。

第十五条总投资达到或超过10万元以上的项目应单独编报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后进行初步设计;总投资10万元以下的项目可将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合并编制为项目实施方案。

对建设地点分散、类型相同、建设开发时期一致的农村饮水、沼气、环境整治等项目合并后,总投资达不到10万元的,可以村(居)为单位按项目类型捆绑成一个项目,以项目实施方案上报。以后期扶持基金投资为主,分户实施的种植业、养殖业项目可以捆绑成一个项目,按项目实施方案上报。

第十六条总投资达到或超过50万元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参照行业规程规范编制;总投资50万元以下、20万元(含20万元)以上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可委托县级及以上行业管理部门参照项目行业规范编制;总投资20万元以下项目,可委托相关专业人员参照项目行业规范编制。第十七条后期扶持基金投资达到或超过100万元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由省移民开发局审批;后期扶持基金投资50万元(含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省移民开发局审批,初步设计文件由市移民办审批,审批文件抄送省移民开发局备案;后期扶持基金投资50万元以下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或项目实施方案由市移民办审批,审批文件报省移民开发局备案。

第十八条其它资金投资为主、后期扶持基金投资为辅的项目,前期工作根据主要投资部门的规定执行,有关移民管理机构按照规定的权限参与前期工作文件的审查。审查意见报省、市移民局(办)备案。

第十九条市移民办审批的项目实行定时报批制度,市移民办每季度初对项目进行审核审批,各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应将完整资料提前10个工作日报市移民办。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审批后,其主要内容需要变更的,应按原审批程序报经原审批单位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前,审批单位可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或组织专家进行咨询评估。

第二十条项目实施管理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

项目法人对项目的筹划、筹资、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维护及资产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不便组建项目法人的,项目责任主体为建设单位,对项目实施过程负责。

总投资达到或超过50万元的基础设施项目,应通过招标确定施工单位;总投资金50万元以下的基础设施项目和其他项目,施工单位的确定根据所在市、县(区)的规定实行。

基础设施项目总投资20万元(含20万元)以上的实行监理制度,对项目建设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严格控制。监理单位的确定,按规定必须实行公开招标的,采用公开招标来确定;按规定不需要公开招标的,可通过邀请3家(含3家)以上有监理资质的监理单位招标来确定。为了确保库区建设项目建设质量,库区建设项目在同等条件下,可优先考虑库区移民管理机构组建的监理单位监理。其他资金投资为主的项目或后期扶持基金投资在20万元以下的基础设施项目,根据库区实际情况,参照行业规范标准,实行项目全过程监管。

第二十一条项目应在实施完成后半年内验收。总投资达到或超过50万元的项目,应根据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和相应的行业规程规范进行验收。总投资50万元以下的项目,应根据初步设计文件或施工图设计文件或施工方案,并参照相应的行业规范进行验收。

第二十二条项目验收工作由初步设计文件的批准单位组织。后期扶持基金投资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的项目由省移民开发局组织验收;后期扶持基金投资100万元以下的项目由市移民办组织验收,项目验收要形成书面验收会议纪要或项目竣工验收报告,验收会议纪要或项目竣工验收报告报省移民开发局备案。

市移民办对县(市)区项目竣工验收,原则上每年安排2-3次,根据县(市)区项目实施完成情况,机动安排1次。

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组织项目初步验收,并形成初验报告,初步验收合格后,方可向省、市移民局(办)申请项目竣工验收。

项目主体单位进行项目自验,形成自验报告,并向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申请初步验收。

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申请省、市移民局(办)项目竣工验收,必须在自验和初验的基础上申请,申请项目竣工验收,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必须提供:⑴申请项目竣工验收的报告或请示;⑵自验报告和初验报告;⑶项目招投标文件;⑷项目建设合同;⑸项目监理合同;⑹项目建设工作总结;⑺批准的年度计划和项目前期工作文件、相应的单项设计、设计变更、施工图纸、设备、技术说明书、施工原始记录;⑻阶段性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⑼单项决算和项目总决算报告;⑽有资质社会中介机构或审计机构审核报告;⑾投资构成;⑿项目档案资料;⒀项目完成后照片资料。⒁“后期扶持资金扶持项目”标志牌设立情况;⒂项目验收需要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三条项目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

1.项目建设总体完成情况,建设地点、内容、规模、标准、质量、工期等是否按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执行;

2.项目资金的投资和使用管理情况,资金使用是否符合《福建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管理办法》规定;

3.项目变更情况,是否按规定程序办理报批手续;

4.项目竣工决算情况,是否按要求编制了竣工决算;

5.项目效益情况;

6.除分户实施的种养业、改厨、改厕项目和培训就业项目以外的项目原则上要设立库区后期扶持项目标志牌。

第二十四条项目验收合格,验收单位应签署项目验收鉴定书。项目应明确管护主体,及时办理移交手续,明晰产权,制定管护制度,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其它资金投资为主的项目,由主要投资部门负责组织验收。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根据后期扶持基金投资额度派员参加验收,验收材料报省、市、县移民管理机构备案。

道路等交通项目,应纳入县(市)区交通的路网或移交给项目受益的村;人饮项目的受益村或乡镇为项目管理单位;生产项目由业主单位负责管理。

培训就业项目由市移民办组织验收。县移民管理机构提早10个工作日报送市移民办提请验收。培训就业项目验收应准备的资料为:项目可行性报告(项目建议书)、培训通知(说明培训时间、地点,参训对象、人数、天数)、培训人员签到表、培训内容、课时安排、授课教师名单、培训费用一览表,培训效果(技能培训要说明就业及劳动力转移情况)等。

第二十五条项目建设管理费内容:项目可行性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设计费,施工图文件设计费,咨询论证费,项目监理费,工程决算审核费,项目建设管理费和其它必要的费用。取费标准原则上不能超过行业规定提取,其经费列入项目投资概算。

第五章年度计划管理

第二十六条年度计划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年度计划的编报、审批和执行。第二十七条年度计划根据批准的后期扶持规划,按照省移民开发局制定的格式编报。列入年度计划的具体项目应有批准的前期工作文件。

第二十八条年度计划上报前应按照创建“阳光库区”的有关要求,在项目所在村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如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移民提出异议,必须对相关事项核实完善后再公示。第二十九条年度计划自下而上编报。县级移民管理机构负责年度计划的具体编报工作,各县(市)区编报的年度计划资金额度应按核定的移民人数,每人每年600元的定额编报。预备项目年度计划原则上按经审批的后期扶持规划预备项目分年度投资计划项目编报。预备项目年度计划编报前,县(市)区移民管理机构可征求项目所在乡(镇)、村意见。年度计划应于每年的6月底前上报市移民办,市移民办审核后于每年7月底前,将本辖区内下一年度计划汇总后报送省移民开发局审批。

第三十条根据省移民开发局的年度计划批复文件,各市、县(区)移民管理机构应抓紧组织年度预算编制。年度预算管理按照省财政厅和移民开发局联合下发的《福建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已批复的年度计划和预算要按照规定实行通告制度,各地要在收到批复文件后10日内进行通告,通告时间不少于7天。

第三十二条年度计划和预算一经批复必须严格执行。如因特殊情况,确需对年度计划和预算内项目进行调整和变更的,应经项目所在村绝大多数移民群众同意,并经市移民办报省移民开发局和财政厅批准。

第三十三条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应根据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及时、准确、真实、客观编报统计报表,并做好年度总结工作。

第六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四条市、县(区)移民管理机构应建立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开展规划实施的专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将检查情况报告上级移民管理机构。

第三十五条监督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后期扶持政策及有关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规划实施情况、项目招投标情况、年度计划和预算的执行情况、资金发放管理和项目的建设情况等。

第三十六条省、市移民局(办)应根据实际需要或举报线索,不定期开展专项稽察。专项稽察要形成稽察报告,组织稽察的移民管理机构根据稽察报告向存在问题的被稽察单位提出整改意见,并视情对被稽察单位作出通报批评、建议追究有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等处理意见。

第三十七条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应完善举报受理及办理工作,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管理规范等,对规划实施中举报的违规违纪问题进行调查。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八条各级政府要对所报年度计划内容的合法性、真实性、正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负责。违反规定批准规划的、未编制规划有关单位拨付后期扶持资金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严重后果有关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违反规定有关单位自行调整或者修改规划的,由批准该规划的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造成重大损失有关责任人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条违反规定,在编制规划中弄虚作假的,由批准该规划的部门责令改正,对有关单位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一条违反规定,侵占、截留、挪用后期扶持资金的,责令退赔,并处侵占、截留、挪用资金额3倍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八章规划总结验收

第四十二条每个5年规划实施完成后都应进行总结验收。

总结验收分为自验、初验和终验三个程序。县级人民政府组织自验,合格后报请市人民政府在县级自验的基础上组织初验,初验合格后,提请省移民开发局组织终验。

第四十三条总结验收需准备的文件或资料包括:规划实施总结报告、财务决算报告、资金审计报告、资金发放档案、项目档案资料等。

第九章附则

投资项目实训总结篇5

(一)全面完成第二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县全面完成第二批“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开发各项工作,并于**月份顺利通过自治区检查验收,荣获优秀等次。

(二)抓好2**年贫困村第二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去年**2月底自治区下达我县**年度第二批基础设施项目**个,其中村屯道路**条2**公里、人畜饮水工程**处,总投资252.**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万元、自筹资金9**.**万元。项目于元月动工建设,至**月底已全部竣工并通过县级验收。

(三)认真组织实施2**9年上半年项目

1、村屯道路及人饮工程项目。5月底,自治区下达我县基础设施**个,其中村屯道路**条**公里、人畜饮水工程**处,总投资2**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万元、自筹资金2**5万元。现已完成项目测量设计,公示公告工作已完成,待招投标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工建设。

2、沼气池建设项目。今年自治区下达我县贫困村沼气池建设**5座,财政扶贫资金**万元。已将任务分解到各镇(乡)。据统计,已动工**座,完成投资**万元,力争**月底全部建成投入使用。

3、农民实用技术培训。自治区共下达我县培训资金**万元,培训任务**人次。我办分别与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局、县劳动局、县林业局联合举办各类农村技术培训班**期,培训**人次,共投资经费**万元;计划**月份再举办**期培训班,培训**人次,投资**万元。

4、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今年自治区下达我县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任务**5**人,培训经费**2万元。培训工作由培训基地 ----县职业校技术学校负责组织实施。目前,县职业技术学校正在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5、扶贫到户贷款项目。今年我县共争取扶贫贷款**万元,共贴息**5万元,支持贫困户发展生产。目前项目正在组织实施中。

(四)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今年我办引进福建客商投资25**万元在**镇**村创办**林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投产后年实现产值**万元,年创税利**万元,同时可安排2**名贫困村劳动力就业,增加贫困群众经济收入。

(五)抓好外资扶贫项目建设。积极与世界宣明会援建的**乡**村委卫生室建设和**村委洞村屯人畜饮水项目建设,两个项目共投资**万元。

(六)抓好联系点工作。深系点——**镇保应村开展工作,协助抓好植树造林和“五个一”工程建设。

二、存在问题

1、扶贫项目资金矛盾突出。一是扶贫资金难以满足我县贫困村实施项目所需的资金。二是项目配套资金不足,影响了项目实施的规模质量和速度效益。

2、项目后续管理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村屯道路及人畜饮水工程建成后管护机制不健全,影响了项目效益的长期发挥。

三、下步工作计划

1、抓好项目的实施工作,搞好项目库的建设。认真抓好2**9年第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的组织实施,对项目实施加强管理、质量监督及检查,确保按时按量完成任务;积极做好第二批基础设施项目的申报工作。

2、抓好以优良品种桑和良种木薯种植为主的重点产业开发项目实施及实用技术培训和指导工作。

3、认真实施贫困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努力探索一条培训基地、中介组织和用工企业共同搞好转移就业培训的路子。

投资项目实训总结篇6

下面结合石化30万吨/年乙烯一期挖潜技术改造项目自评价工作情况,把我们公司的后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和主要做法作以简要汇报,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完善机构,强化实施,高水平推进后评价工作

根据股份公司石油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管理办法等有关要求,结合石化公司自身项目建设特点,我们从组织机构的设立、人员配备、工作程序、日常管理以及责任分工等方面入手,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工作安排,明确职责,强化实施,保证了后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

1、分层设置管理机构

根据中油股份公司开展后评价工作的有关要求,石化及时成立了后评价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公司主管技术的副总经理担任,成员包括技术发展处、预决算中心、审计处、安全环保处等公司机关、二级分厂及中油工程设计分公司等单位。同时,各二级分厂也成立了以技术厂长为组长的二级后评价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开展各厂的评价工作。

公司整体后评价工作由技术发展处牵头,主要负责编制工作计划、协调督促检查各部门工作进度、组织对后评价工作进行阶段性总结、汇总意见、安排下步工作计划等;各二级厂主要负责自评价报告的编制工作,包括文件、资料的收集及整理等事项。

2、配强工作人员,强化业务培训

为搞好后评价工作,各部门和二级单位分别抽调技术骨干从事后评价的工作事宜;同时,加大业务培训力度,邀请从事后评价的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后评价局专家张三力来石化讲课,系统介绍项目后评价的概念、范围、内容、方法和实施等内容,并购买了相关书籍,组织学习《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后评估报告编制规定》等规章制度,为做好后评价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精细评价,促进管理

在建立组织机构、对技术骨干进行培训的基础上,石化由技术发展处牵头,全面组织开展了公司30万吨/年乙烯一期挖潜技术改造项目的后评价工作,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管理。

(1)制订工作计划和进度

对所进行的后评价项目的工作进度和内容做出部署,召开工作协调会,把各项工作落实到人,分别进行后评价的准备。

(2)做好信息的采集和确认,强化各部门分工协作

一是对项目工作时间、进度、项目性质、建设规模、项目概况、建设内容等情况进行回顾。

二是借阅项目建议书(或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意见及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文件;初步设计文件、初步设计文件审查意见及初步设计文件批复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图会审意见;项目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所采用的标准、工程建设质量的验收程序;施工招标情况。主要合同文件、审批文件、审计报告、环评报告及其它等涉及项目的批文和文件资料。

三是收集评价时点前的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资产负债、利润、成本表等),采集评价时点前产品实际产量、销量、销售价格(注明是否含税);采集评价时点前固定资产折旧率、残值率、修理费、无形递延资产摊销年限、销售费用等参数,以及后评价时点前每年借款本金偿还及借款利息支付情况、还款资金来源。

四是收集评价时点前原材料、辅助材料、燃料、水、点、汽、风等实际消耗量及价格(注明是否含税);以及评价时点前装置实际定员及职工工资、职工福利费等。

五是收集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数额、到位时间和对工程进度及投资控制的满足程度、以及流动资金的满足程度。

六是收集原料来源、数量、质量、运输、供给保证情况及市场供给前景的资料。

(3)各部门和单位分别编制自我评价总结

各职能部门分别就前期工作(立项条件、决策程序、初步设计及其它)、建设实施(施工图设计、项目管理、工程质量和工程验收及其它)、生产运行(生产准备、联合试运与试生产、生产运行等)、经济效益(投资和执行情况、项目财务效益及分析、市场潜力和竞争力)、影响与持续性(对经济、环境、科学进步及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持续性评价等)、进度等进行自我评价,并定量和定性分析与可行性研究报告相比是否达到了可研报告的预期目的,说明是否附和各阶段工作的程序,差异原因,分别总结经验和教训。

(4)总结后评价工作的经验教训,进行借鉴、整改

通过后评价,将项目过程中成功、失误和教训加以归纳总结,改进或完善在建项目,在今后类似项目中加以借鉴,通过经验教训的反馈,调整和完善投资政策和发展规划,提高决策水平,改进未来的投资计划和项目的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和项目管理水平。

二、积累了经验,为下步项目建设工作提供了借鉴

目前,石化已经开展后评价和自我评价项目10项,其中包括30万吨/年乙烯一期挖潜技术改造项目包括六个子项。分别为:乙烯生产能力由30万吨/年改造到38万吨/年;苯乙烯装置:乙苯单元生产能力由10万吨/年扩大到18万吨/年;40万吨/年联合芳烃装置挖潜改造,将芳烃抽提单元的加氢裂解汽油处理能力由10万吨/年扩大到16.1万吨/年;聚乙烯生产能力达到20万吨/年;乙二醇生产能力由10万吨/年改扩到15.9万吨/年;苯酚丙酮生产能力由8万吨/年扩大到10.6万吨/年。

从已开展的项目来看,石化公司建设的项目总体上符合中油公司的项目建设程序,实现控制了项目投资、进度和质量目标,为结构调整、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和提高公司的整体创效水平做出了显著贡献,这些新建和改扩建项目基本上是成功的。

以38万吨/年乙烯改造项目为例,可研批复投资4.71亿元,初步设计概算投资4.15亿元,在各部门的努力下,最终竣工决算投资仅3.80亿元,而从年月至今为止,效益是非常显著的,每年的增量边际利润可达4亿元,对石化实现扭亏为盈和盈利持续增长贡献很大。

通过开展建设项目的后评价工作,我们认为,30万吨/年乙烯一期挖潜技术改造项目,之所以取得这么好的效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原有装置的潜力

石化公司30万吨/年乙烯装置于年建成投产,具有较大的扩能潜力。而其下游的配套装置15万吨/年聚乙烯装置、10万吨/年乙二醇装置、8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也具有较大的潜力,因此,以较小的投资,通过适当的改造,就达到了适量增产的目的。

2、中油总部的大力支持

石化公司自年以后,出现了巨额亏损。面对严峻的生存形势,石化在总部的强有力支持下,在中油吉化扭亏工作组的协调帮助和精心指导下,特别是在总部机关各部门和板块的直接领导下,使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和市场最好的时机建成投产,为石化的扭亏脱困做出了巨大贡献。

3、抓住了市场机遇

年,化工市场开始好转,石化公司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使装置扩产后的生产负荷达到了100%,产销率也达到了100%。

4、建设项目管理制度严格规范

石化根据股份公司的有关文件精神,制定并逐年完善了《资本性支出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管理规定》、《技术设备引进管理办法》、《资本性支出项目投资计划与统计管理规定》、《技术类合同管理实施细则》等一系列10余个项目前期管理规定,保证了项目前期工作的有序进行。

5、项目前期工作分工明确,职责到位

公司技术发展处负责项目前期工作的管理工作;安全环保处负责组织公司建设项目安全评价报告、环境评价大纲及报告的编制、评估与上报工作,协调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性工作,参加建设项目的评估、审查;公司其他有关部门参加建设项目的方案论证、评估审查工作,并按专业分工提出意见;各二级单位负责本单位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具体管理,保证了前期工作顺利进行。

6、人员培训到位

石化在装置建设的同时,就开始培训和配置各类专业人员。人员培训主要以实际业务为主,分批、分层次、有重点、有计划地开展培训工作。对各级生产管理人员、值班长、班长、操作人员分别进行了不同内容的培训,提高了种类人员相应的指挥、协调、操作、判断以及事故处理能力,确保了装置的一次开车成功及装置稳定运行。

7、设备采购及时

石化通过完善储备定额制度,招标订货,拓宽供应渠道,提前介入,提前订货,实施代储代销,加强监造和催货等措施,保证了建设供应。特别是在提前订货方面,在正式施工图未出来之前,利用白图进行招标,对关键部件先行备料,详细设计出来后再按图加工,大大缩短了设备制造周期,保证了装置建设的顺利进行。

8、设计质量较高

施工图设计内容与初步设计内容无重大变更,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和延误。在出现的近700个设计变更中,主要原因是由于国外工艺包的修改、资料不全及材料代用或完善设计所造成。另外,设计单位代表始终驻在现场,与建设单位及时沟通,解决问题,保证了施工进度。

9、施工组织得力

工程施工安排紧凑,人员配备齐全,本着人歇工不停的原则,连续奋战,加快了施工建设;监理单位严格按监理规范监理,保证了施工质量。经各方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投资、进度、质量目标,工程质量初步验收优良率达100%,实现了一次投料试车成功。

通过后评价工作,可以看出,在项目实施的各个环节中,无论是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以及生产运行,每个环节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公司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更为突出,在项目实施的每个细节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人力资源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充分调动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性、创造性,是做好项目建设和发展工作的根本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在后评价工作中,我们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人员流动变化大,当初参加项目建设的人员,工作大多发生了变化,多数知情者甚至已经离开了公司,为项目的后评价带来了许多不便。

2、二级单位虽然配备了相关人员负责后评价工作,但都是兼职,而后评价工作是一个长期和持续的工作。在工作安排和实际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

投资项目实训总结篇7

(一)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21世纪,党中央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这是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为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所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以此为指导思想,**市政府提出了“人才强市”战略,把人力资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所指出,人类的未来不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影响人类前途和命运的不是石油,也不是其他矿藏,而是通过人类智慧的开发来更好地利用这些矿藏。由于人力资本是人类智慧的主要载体,因此,新世纪的竞争实质上就是人力资本竞争。它是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和焦点。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更进一步提出了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发展观念,提高发展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在人力资本投资上和国际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充分研究国外人力资本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在了解**目前公共财政对人力资本投资现状的基础上,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与积累,充分借鉴国外人力资本的投资经验,加大投资力度,培养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和一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城市振兴的根本大计,对**实现人力资本优先积累发展的经济模式,构建全国人才高地大有裨益。

目前,**的人才竞争力在全国50个城市排名中,位居第二。

人才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相比较,其人力资源的总体综合优势程度。人才竞争力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表中数据表明,在人力资源数量方面,**居全国第1位;在人力资源质量方面,**居第2位;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居第2位;人力资源需求方面,**居第4位;在人力资源教育方面,**也居于第2位。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的人才竞争力优势比较明显,在人才的数量、质量、配置、教育等方面都表现出了很大的优越性和发展潜力。因此下一步**应该通过加大公共财政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充分发掘上述潜力,拓展上述优势,全方位加入国际人才竞争。使**在人才集聚的基础上,夯实“十一五”战略性发展的平台。

(二)课题研究目的与重点

本课题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目前**公共财政对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调查,结合国外的实践经验,研究**人力资本投资的适当水平,在教育,培训,人才引进等方面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体角色,使政府从战略的角度公平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本投资,通过提高政策质量和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促进政府人力资本投资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设计**实施人力资本优先积累战略的架构,并给出相应的加大公共财政向社会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与建议。

人力资本投资包含内容众多,根据国外通行的研究界定,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聚焦于以下四项:

——教育投资,即政府通过财政教育经费的支出,兴办各种正规学校教育系统,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文化教育。

——培训投资,主要指在正式的学校之外,为职工提高生产技术、学习和掌握新技能而提供的继续教育或培训,比如各种技术培训班、职工夜校等。

——卫生保健投资,由于人的健康状况决定了人的体力,而人的体力又是人的智力和精神活动的基础,因此,医疗保健是其他各种人力资本投资的基础。

——人口迁移与流动,是指投资于人力资本,使之在地域与产业间的迁移与流动来变更就业机会,创造更高的收入。

本课题主要论述公共财政对教育以及培训两方面的投资,本课题中的教育包含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培训主要是指在职培训。在人才迁移方面,研究主要涉及公共财政对人才引进的投资。由于是政府人事部门的课题,故对卫生保健投资暂不予研究。

(三)相关概念界定

1.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

人力资本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年提出。根据他的研究,人力资本可以被定义为“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术、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它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金投入,主要是通过教育、卫生保健和劳动力流动的投资形成的,而其中教育投资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本形成途径。作为理论概念,人力资本的含义相当明确,即通过人力的投资而形成的体现于人身上的“非物质资本”。

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则可以在另一位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美国经济学家加里•贝克尔于**年出版的专著《人力资本》中找到,他认为:“所有用于增加人的资源并影响其未来货币收入和消费的投资为人力资本投资,其中主要是教育投资、保健支出、劳动力国内流动的支出或用于移民入境的支出等形成的人力资本。”

从以上两个定义可以看出,人力资本强调把人的教育和培训当作一项生产性的资本投入;知识和技能的形成是教育的结果,是人的能力资源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货币资本一样,是带来利润收益,并使资本得到保值和增值的所有权资本;人力资本强调人口和劳动的内在质量,人力资本的内在质量高低的差异,是由劳动者参加工作前所受的教育程度和工作后接受职业培训的程度决定的。人力资本是体现在人身上的、以其数量和质量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人力资本的保值和增值,必须通过对人的不断投资、配置和整合才能做到。

2.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作用

人力资本投资不同于物质资本投资,它既是一种消费行为,又是一种投资行为。人们在教育和健康等人力资本投资上的花费是人类自身生产的过程,是把人作为“手段”意义上的对象所进行的投资活动,同时也是以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的消费活动。从投资行为来看,人力资本投资会产生积极的外部效应。人力资本的投资是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的,因此,人力资本活动的收益不仅表现为个人收入的增加、企业利润的提高和政府经济实力的增强,而且表现为人的自身能力的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潜力增加以及社会进步等方面。人力资本投资所形成的知识以及由此引起的创新、发明具有很强的积极外在特性,社会其他成员只需花费很少成本就能从别人的这些投资中获得利益。人力资本投资对国家和地方的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这是因为在技术进步、技能需求增加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投资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率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3.人力资本的投资主体

人力资本投资具有三大主体,即政府、组织和个人,而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过程中承担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在人力资本形成过程中,私人投资存在市场趋利倾向,会产生投资效率低下和投资不足状况。而通过政府的导向性投资行为,可以对社会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平衡供求、规范格局、引致增量等作用,优化人力资本投资。

作为人力资本投资第一主体,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将起到以下作用:

——克服投资盲目性。私人往往从追求个人利益和需求的角度出发进行投资,因而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通常只有在判断预期未来收益的现值之和大于投资成本时,个人才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但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个人投资往往缺乏全面性、科学性,与实际社会需求不一致,造成投资浪费。小而言之,影响个人的一生发展;大而言之,如果大量的供求失衡则会造成社会经济增长的损失。而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往往只注重对具有资产专用性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只有政府能够从国家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合理统筹安排人力资本的投资,保证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推进外部效应性。人力资本投资具有外部效应,在市场机制下,这类外部效应无法充分实现,人力资源无法得到最优配置,政府的人力资本投资则可通过宏观规划,致力于推进人力资本投资的外部效应。

——实现机会均等性。现代社会获取收入的能力主要取决于人力资本投资所得的知识、技术等因素,个人因受人力资本投资机会不均而导致获得收入能力的不等,最终会导致收入分配不公,进而阻碍经济增长,不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只有政府的参与,才会有助于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公平程度和效率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私人投资不足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成本较高,同时,个人进行人力资本投资时,其受益者并不一定就是投资者本人。这些都可能会造成投资不足,进而造成经济在动态上的低效率,而政府投资恰好可以弥补私人投资的不足。

——承担人力资本投资公共性。在基础教育、卫生保健、人口迁移等方面的投资,由于其本身具备的公共品特性,使得个人与企业不愿或根本无力进行投资,这些公共性的人力资本投资活动当仁不让地要政府承担。

有鉴于此,政府应该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当然,政府投资的有序进行需要有良好的公共财政体系作为保证。

4.公共财政的界定

公共财政产生于近代西欧国家,起源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一种财政类型。西方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公共财政体制。不同的经济体制需要对应与此相适应的财政制度,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公共财政区别于其他类型财政体制的特点在于,公共财政实际上是一种政府财政。公共财政的主体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强制税收,是直接意义上的社会公众财政,社会公众通过法律程序对政府财政行为进行约束、规范和监督。

各国针对各自的经济体制采取相应的公共财政体制,从而保证了政府投资的效率,使政府能在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从再分配的角度出发,积极参与人力资本培育事业,最终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以享受到基本的人力资本投资的机会和权利。

当前,我国存在着严重的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的状况。国际上对人力资本投资的衡量,主要看教育费用的投入,也就是公共财政列支的教育投入。因此,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于人力资本、尤其是教育投资的力度,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意义。

二、国外人力资本投资的情况

(一)国外教育投资现状及其特点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形式,也是衡量一国或地区人力资本投资状况最直接的指标。国外长期重视教育投资,在教育投资的总量、主体和结构等方面不断进行改革与调整,基本形成较为成熟的教育投资体系,具有“大量性、多元性、均衡性、健全性”等特点。

——投资总量较大。国际上一般用教育支出占GDP/GNP的比重来衡量一个国家教育投入水平的高低。表2列出了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历年公共教育支出占GNP比例的变化情况。

主要发达国家公共教育支出占GNP比例年平均值大体在4%-6%之间。而发展中国家在七八十年代对于教育投资重视不够,导致教育支出占GNP比重较低,大多维持在2%-3%之间,甚至低于2%,但是自80年代中后期,这一比值迅速增加,尤其到90年代后期,已大致赶超了部分发达国家的水平。

——投资主体多元化。目前国际上流行多渠道经费筹措。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其教育投资均具有多元化特点。如美国的教育投资主体有美国各级政府、社会各部门和社会团体、组织及私人等。西欧各国虽然公立学校的教育资金来源较为单一,主要是政府财政支出,但私立学校的教育经费很大部分来源于学费、社会团体等非政府投资。而在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其基础教育投资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公共财政,而高等教育经费的来源则大体分为政府投资和学费、家庭教育支出和社会捐款等非政府投资。

——投资结构分级化,注重均衡。在教育投资结构方面,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以及西欧各国在财政拨款方面一直坚持以基础教育为主,兼顾高等教育,而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更是将基础教育作为教育投资的重中之重,如表3所示。

与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比,印度的初等教育占教育经费的比重较大,高等教育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法国中等教育所占比例较大,美国、日本三级教育经费支出比例比较均衡,其高等教育所占比例较高,这是因为发达国家教育投资起步较早,已基本上普及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较高,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经费支出所占比例也较高。

——教育投资法律、法规健全。一些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日本都比较重视从法律的途径来为教育投资和教育经费的使用提供保证,依靠各种立法,保证了教育投资的顺利进行,也保证了教育经费的合理分担与分配,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国外(地区)职业培训现状及其特点

职业培训也是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方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超强的竞争环境,政府和众多企业认识到培训是其构建人才优势的重要途径。而政府则应该在加大投资力度、健全培训体系、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做出努力,从而达到提高就业率,保证经济增长的目的。

职业培训资源配置方式与教育体制密切相关,最终取决于经济体制。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政府对职业教育的干预程度和形式有很大差别,导致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产生明显差异。但无论是哪种培训制度,政府公共财政投资都起着巨大的作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职业培训机制已经相当完善,表现为“三高”,即“高力度、高效率、高质量”。

——“高力度”指在政府投资力度上,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对职业培训的投资不遗余力。如**年英国政府拨款1.25亿英镑推行职业培训计划,大大推动了该国职业培训体系的发展。美国在布什总统提出的年度预算计划里,政府大大加强了对就业培训的财政支持。从**年10月1日开始,政府可用于就业和再就业培训方面的款项高达90多亿美元。在香港,政府是投入的主体,在所有的再就业培训经费总额中,香港政府的投资就占80%以上。

——“高效率”指在培训内容与培训形式上灵活主动,以市场为导向。德国自**年起逐步建立了“二元制”的职业教育体系。其中,企业传授培训规章中所规定的实际技能及必要的理论知识;而学校则以课堂教学的方式,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同时也进行必要的实训。美国则根据当地的失业和劳动力市场需求情况进行培训项目的开发和管理。香港在培训课程设置上,以针对性、实务性、操作性为主,而理论教学内容所占比例很少,有时甚至把教学场所安置在生产车间和各种经营机构等。经过培训的学员,就业率高达70%以上。

——“高质量”指培训体系的完善及其对培训的统筹管理。如美国有成人就业培训计划、青年活动计划等,德国有“二元制”培训体系,澳大利亚成立国家培训署,香港政府始终处于职业培训主导地位,通过运筹策划、投资拨款、委派官员等方式来统筹管理整个工程。

(三)国外人力资本迁移现状及其特点

在西方理论与经验中,人力资本迁移是重要的人力资本投资过程,对城市经济,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国外人力资本迁移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在人口迁移中的人力资本提升、人才引进及人才流动。

1.人口迁移中的人力资本提升

美国由于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格局变更等原因人才迁移十分频繁。美国国会与政府还高度重视通过境外人口迁移,提升本国人力资本的存量与质量。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不断修改与颁布相关移民法案,优先批准外国熟练工人、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员迁居美国。每年大约有615万的外国高技术人员通过获得工作签证进入美国。

与美国相似,日本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人口迁移频繁国家,在长期的城市发展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包括人才纷纷集聚于东京、大阪以及名古屋,形成了三大都市圈,即“三极集中”。

人才迁移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国内人才在地域间的横向流动和社会各阶层间的纵向流动,一方面,实现了人才的优化配置格局;另一方面,推动了人才素质的提升,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和经济发展,使国家经济在长时间里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2.人才引进

在人才引进方面,美国和日本把争夺世界各国优秀人才作为一项国家战略,通过吸引各国高素质人才,最大程度地提高科技和经济水平,表现为“高投入、多渠道,大范围,强吸引”的特征。

——高投入,即政府对人才引进的资金投入高。美国政府以高奖学金、高薪待遇延揽国外科技人才,并充分利用这些英才所携带的技术、智慧和资本,加快美国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在国外聘请一位外国专家,其效果相当于派遣20个本国研究人员出国进修。日本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高薪聘请专家,在全球范围内广招贤才。

——多渠道,即政府对人才进行多途径引进。日本经常举办国际性学术交流及短期研究,邀请外国科学家到日本参观、讲学,广泛吸引国际上各学科精英。日本的重点实验室就是以这种方式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国外科学家来做短期研究的。日本还瞄准美英等国的大学和国家实验室,通过建立研究机构或资助等方式,网罗人才、引进技术。

——大范围,即政府从各个国家或地区,各个领域大量引进人才。美国跨国公司在国外的科研活动,十分重视东道国一流专家和科技人员作用的发挥,他们以丰厚的薪水和高福利手段吸引这些优秀人才为其服务。日本在海外的企业己雇佣外国科技和管理人才5万多名,其中在远东和东南亚地区招聘的高级人才数量,每年以20%的速度递增。

——强吸引,即政府用各种优惠政策与良好的科研和生活条件吸纳人才。继硅谷之后,美国在全国各地不断建立众多新的科学园区。以此吸纳大批外国优秀专家,极大推动了高新技术的提升和进步,促进了经济贸易的不断扩大和发展。

3.人才流动趋向

人才流动趋向表现为三种形式: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较发达国家和发达国家。据联合国开发总署统计,目前发展中国家在国外工作的专业人才已达50万人,并且以每年10万人的速度递增。其中亚太地区人才外流最为严重:印度每年外流的高科技人才达6万余名;土耳其平均每年外流370余名专家;菲律宾培养的专门人才有12.3%移居国外;埃及有350万人在发达地区和国家定居、工作和学习。

——从较发达国家流向发达国家。较发达国家一方面从发展中国家输入人才,另一方面又向发达国家输出人才。据澳大利亚研究生协会调查,该国的研究生外流人数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仅**年就有60%的自然科学研究生毕业外流。加拿大也面临类似问题。

——从发达国家流向少数发达国家。由于美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家采取了高薪聘请和提高科研经费等办法,致使一些发达国家之间的人才外流也很严重。英国每年流失的高级人才超过1000人,其中90%到了美国。

三、**公共财政向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

(一)**人力资本积累的模式

1.人力资本优先积累战略概述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曾有过两种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一种是以物力资本优先积累发展经济的模式:发展进程是先致力于工业化,再致力于教育投资,代表国家有巴西、墨西哥、哥伦比亚、巴基斯坦和西班牙等。其对物力资本的投资约20倍于人力资本投资,最终形成了物力资本相对充裕而人力资本相对短缺的资本结构。国家竞争优势是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另一种是人力资本优先积累发展经济的模式。发展进程是先大力投资于教育事业,再大力推动工业化进程,这些国家对物力资本的投资仅为人力资本的7倍左右,最终形成了丰富的人力资本,掌握了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优势。代表国家(地区)有韩国、菲律宾、斯里兰卡和我国的台湾等。两种战略的实施结果在20世纪中叶见分晓:**年至**年,以物力资本优先积累的国家和地区,人均GDP平均增长率为3.86%,而以人力资本积累优先的国家和地区则为4.86%。这在宏观层面上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借鉴:不同的发展观、发展战略,直接决定着经济发展模式、路径及结果的不同。

2.**目前的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近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速迅猛的发展速度。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基本上是属于以物质资本为中心类型的。见表5。

**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一直保持在教育投资的20倍以上,**年更达到了40.6倍。90年代末这一数值开始下降,但仍保持两位数。这说明**以物质资本投资为中心的发展进程仍在继续,但这一状况已开始有所改变,**正处于以物力资本优先积累发展战略和以人力资本优先积累发展战略进程的转型之中,并开始进入以人力资本投资为中心的发展进程。

**目前的高增长率,是与固定资产的高投资率密切相关的,即,**近年来的高增长,主要来自固定资产与投资的贡献。见表6。

**这几年的GDP增长率,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率有直接的关系。根据《**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1991至1999年**GDP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增长率的相关系数达0.94,1995—1999年的系数达0.99,1995—2003年的系数也达到0.815。

其原因主要是90年代初期,**既要进行经济上的改革,同时,又要弥补历史上在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缺失,因此,在90年代以高固定资产投资支持GDP的高增长是必要的。但到90年代末,这种状况就难以继续维持。**固定资产总额经过20年的发展,到**年已经达到**.83亿元,1999年达到1852.24亿元,比之70年代,增加了将近70倍。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基数较大的情况下,要大规模增加投资已不太可能。从表5可以看出,事实上,**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增长率分别为-0.6、-5.5,即增长为负数。而到了新世纪,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年增长率又逐年上升,这主要是因为**“十五”规划中对房地产业发展的要求,政府加大了对住宅的投资。

**目前仍以物力资本优先积累发展战略为主,人力资本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尚未凸显。根据国外经验,即使物质资本丰富,但如无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比重低,国家和城市经济发展的潜力就小,缺乏后劲。如果不转化增长方式,单以物力资本优先的增长不能长久持续,亚洲金融危机已经证实了这一点,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必须转移到人力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上来。因此,只有实行以人力资本优先积累战略才能不仅取得快速的经济增长,而且取得持续的经济增长。

(二)**公共财政向人力资本投资的类别

如前文所述,按投资类别划分,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投资、培训投资以及人才引进等方面。

1.**教育投资现状

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教育投资额度在公共财政支出中应占有一定比例。

2.**职业培训投资现状

职业培训是人力资本形成的第二大途径和重要环节,通过职业培训,可以延长人力资本寿命,延缓其折旧速度,使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本得到调整和更新。符合经济发展需要的科学职业培训体系,可提升国家或地区的人才竞争力,保持高就业率,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发达国家的职业培训体系相比,**的职业培训仍处在发展初期。

目前**主要存在两种培训需求,一是失业人口对职业培训的需求,二是期望获得更好职业发展前景的在职培训需求。**政府层面的培训主体主要也有二:政府直接主管部门如人事局、劳动保障局;以及政府产业主管部门,如信息委、商委等。对前者而言,其培训包括失业培训和在职培训;对后者,主要强调在职培训。

(1)失业人口培训

据统计**年底,**城镇失业人数达到30.11万人,失业率达到4.9%,为历年来最高。

另据**市劳动保障局统计数据显示,**市内没有工作岗位的失业人数超过60万,但这并不意味**劳动力供给能充分满足需求。**年6月**专业人员招聘网人才供求状况说明了这点。

(2)培训内容及培训机构

目前,根据人才市场的供求比例和需求情况,在政府政策引导下,市人事局、劳动局等政府直接主管部门提供了多种形式的培训。例如,由**市劳动保障局提供的政府补贴培训、公共实训基地、职业见习、远程培训等项目,为培养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了广阔舞台。部分培训项目经鉴定合格后,还可以享受政府补贴。

早在**年,**市人事局就成立了**市干部培训中心,先后开设了公务员培训系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系列、公司经营管理系列、企业内训系列,以及国际、国内专业资质认证系列培训。

目前,已在**市人事局、劳动保障局登记注册的社会培训机构,以及产业主管部门,各大高校的培训机构,总数不下千余家,部分培训项目由境外培训机构协助完成,保证了培训质量。

(3)产业主管部门培训

产业内员工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产业的发展,因此,政府产业主管部门在近几年加大了对人才培训的投资。产业主管部门的培训既具有人事直接主管部门的培训特点,又带有明显的产业特色。

以**市信息委为例,目前信息委的投资侧重于临时性的、非常规性的培训项目,这也是产业主管部门培训的一大特色。如IBM等企业来谈合作,信息委就会根据合作内容与合作意向,配套一部分专项资金,开展合作培训。目前的信息化培训在培训种类、培训主体、培训资金来源等方面均呈多样化的特征。包括普及型的培训和技术型的培训。近年来,信息委投资了多种培训项目:

——下岗工人培训。为提高下岗工人自身能力,信息委筹资10万美金,用以培训。

——“百万家庭网上行”,为普及网络知识,区政府划拨部分资金,信息委划拨900万专款。

——信息委划拨600万专款,与妇女儿童联合会合作设立专项基金,用于信息化普及项目。

——电子商务培训,由**教育电视台拍摄专题片,定时播放。

——公务员信息技术考试。信息委负责考务工作;人事局负责考核工作。目前已经进行了两轮,基本上45岁以下,80%以上的公务员参加了考试。目前已投入约2000万资金,但投入比较分散。

——局级干部培训,增加了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市委组织部出资,市委党校提供场地和设备;信息委派出大量的指导老师。

——**市信息化培训协会和**市电视大学合作开展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考核。

总体而言,政府产业主管部门的培训,主要起引导、参与、宣传和鼓动作用。从长远来看,今后可能会设立专项培训投资资金。

(4)政府公共财政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引致效应

政府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最大作用在于其引致效应。即政府可以通过人力资本的启动性投资,引发社会、企业、个人等一连串后起投资,形成类似经济投资乘数效应的结果,从总体上迅速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水平。如目前在**人才市场上,期望能通过培训来提升自身素质的需求日益强烈。以每年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为例,**年,**市报考人数为37.6万,**年,达到41.5万。其中,中高级资格认证数目成倍增长,二级证书**年比**年增加了100%。,对此政府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以培育与引导,通过政府专项投资,引致各方面包括个人的职业资格投资,满足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小成本获得大收益。

尽管**政府在职业培训投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不足:缺乏完善的统一平台、缺乏完善的培训投资法律体系、培训资金渠道单一等。其原因关键在于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职业培训投资体系和相应法规与政策。

3.**人才引进投资现状

**年,**市人事局人才引进专项费用达4000万元。**市目前的人才引进投资状况也呈现出相应发展特点。

其投资来源于市人事局和市科委,其中人事局投资1000万元,科委投资3000万元。该计划为解决“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实施过程中,以及广大海外留学人员来沪工作和创业初期缺乏启动资金的瓶颈问题,加快集聚海外优秀留学人才,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环境,全面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提供了启动性的推力。

人才的存量和流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的发展潜力。因此就目前的**而言,政府必须紧紧围绕城市发展重点,以政府公共财政对人力资本的投资为抓手,引导人才资源向重点产业、重点行业和重点地区优化配置。重点关注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对**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

3.环境投资

环境投资指政府提供的有利于发展教育、完善培训以及人才流动的环境,多体现在政府的相关政策、法规上。从近几年的发展来看,**市的环境投资可以概括为“三化”。

——教育投资规范化。**年,**市教委编制了教育地方性法规规划,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解决贫困生就学问题,市政府提供“绿色通道”,联合银行运用金融信贷手段,向学生提供免息贷款,保证每位学生的学习,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

——职业培训多元化。目前**已形成多种职业资格培训和证书培训并存的多元人才培训模式,并已有了一系列涉及职业培训的法律,如劳动法、教育法、职业教育法。

——人才引进投资一体化,即人才引进、项目支持、创业基地三位一体。在人才引进方面,市政府一方面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将人才引进和项目支持相结合,解决留学人员来**工作和科研缺乏启动资金等问题。另一方面政府又致力于打造创业基地,创建了十大留学人员创业园。目前,**40%的留学人员企业注册在各园区中。在政府扶植下,累计到**年,全市共有孵化器28家,其中5家部级创业中心,孵化面积65.3万平方米,孵化企业1509家,累计毕业企业256家,初步形成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龙头的创新型人才、研发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和辐射基地。

到目前为止,来**工作、创业的海外的留学人员已经达到5.6万人,创办企业3100余家,投资总额超过4.4亿美元。为了深入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加大海外引智力度,**市委、市政府组织开展了“万名海外留学人才集聚工程”,就是在2-3年内,集聚一万名海外留学人才,以提升**人才的国际化水平,加速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进程。目前已集聚了海外留学人才9000余人,涉及本市各级党政机关、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国有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等。

四、**加大公共财政向社会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公共财政向人力资本投资的总战略

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依据,坚持以人为本,从“十一五”期间开始,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换。以公共财政向人力资本的投资为抓手,坚持“科教兴市、人才强市”主战略,以“三大转换”为基本框架,提高政府的统筹和管理服务能力,满足**发展的需要,在全国率先打造人力资本高产出平台,实现**人力资本优先积累发展的经济模式。

(二)**加大公共财政向人力资本投资的战略框架

**加大公共财政向人力资本投资目前必须实现三大战略转换。

在教育投资上实现单纯增加投入到提高绩效的转换。即在继续增加公共财政对教育投入的同时,积极吸纳社会资金、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发展。同时,通过公共财政资金对**教育薄弱环节的投资,以及投资回报的把握,努力提高教育投资绩效。

在职业培训上实现政府单一主导投资到以公共财政投资为龙头的社会多元化人力资本投资体系的转换。通过政府人事部门,发展和完善主导职业培训体系,实施公共财政向人力资本的启动性投资,并辐射相关引致效应,刺激社会各界、企业和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形成**多元人力资本投资体系,使**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在“十一五”期间有突破性的发展。

在人才引进投资上实现从国内人才为主到国际高层次人才为主的转换。在**现有“浦江人才计划”的基础上,将它扩展为**引进国际高层次人才的知名基金组织。通过公共财政基金投入启动,吸纳国内外人力资本投资资金。再以资金为推力,项目和基地为平台,将国际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各个领域发展中的短缺项目研究相结合,形成**投资、人才、项目、基地连动的格局。大幅度提升**公共财政向人力资本投资的效率和社会效应。

(三)**加大公共财政向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

构筑**人才资源高地,实施人力资本优先积累的发展战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其关键在于加大公共财政向人力资本的投资。因此,必须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实施人力资本优先积累的各项目标,得出相应可行的对策思路。

按照实施人力资本优先积累战略的标准,政府对物力资本的投资应该是对人力资本投资的7倍,根据**目前的状况(见表4),两者比值要达到7倍左右,用统计方法推测,估计需要13-15年时间。这意味着**必须利用这15年的时间,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蓄积薄发,完成战略转型。

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大都市,**必须具备极强的竞争力,尽快缩小国际差距。根据**的发展规划以及目前的发展水平,如在此期间政府采取强政策措施,可以保证**在10年内完成战略转型,即到2015年,**已基本完成以物力资本优先积累的发展模式向以人力资本优先积累的发展模式的转变。

为达成此战略目标,本着既快速又稳妥的原则,可以将这10年具体划分为两阶段,以**年为界,前5年为战略转型期,重点在于战略启动,侧重于理顺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营造外部要素,为后5年夯实基础;后5年为战略推进完成期,重点在于战略执行,此5年中,要在前5年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政策与产业发展、投资与效益、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人才集聚之间的关系,以顺利达到目标。

在此过程中公共财政投资应向教育、培训和人才引进倾斜。根据总战略以及战略框架,我们提出加大公共财政向人力资本投资,重点构建三大板块的对策建议。

1.教育投资板块: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最主要的形式,也是衡量一个城市人力资本投资状况最直接的指标。**政府财政支出的重点,应逐步从市政、工业等硬件建设方面转移到人力资源培养和科技发展等软件建设方面,促进**在**年率先基本完成教育现代化。

**年,首先要完善教育投资机制以及相关立法,为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年,进一步强化教育投资,推进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持续高效发展。

——建立政府教育投资持续增长机制,提高市、区(县)两级政府财政对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速度,达到中央增长速度的水平,用2-3年,使全市财政性教育支出经费占GDP比值达到4%,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到**年,达到6%,与发达国家持平。对财政困难的区县,可由政府给予适当补贴,发挥市级财政统筹发展的作用。

——教育税费的征管,开征专用于人才投资的地方性教育专项税收,扩大人才投资财政资金来源。可在原有税项的基础上加征固定资产教育费附加,从固定资产投资额中抽取2~3%的人力资源开发附加费;建议开征高消费教育费附加;对三资企业开征三税教育费附加等。

——设立政府财政专项学生资助基金,完善贷款制度。积极探索教育的储蓄、保险、贷款等办法,将贷款记录与贷款人个人诚信记录结合,防止赖帐、坏帐。根据国家政策和**教育实况,设立政府财政专项学生资助基金,优先资助**短缺人才的超前培养,并作为现有国家助学贷款体系以外的第二条渠道,促进**的人才积累。

2.职业培训投资板块:优化投资方向,构建多元化投资体系。

(1)具体思路:

——加大公共财政对培训经费投入的力度,投资方向调整与优先并行。政府公共财政投资重点用于发展和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增加落实培训项目、引导**社会人力资本投资,为**人才培养提供足够的经费保证。如政府投资完善社会紧缺人才培训项目,适当增加投资比例。围绕**发展长期规划,每年更新调整紧缺人才的定义与指标,引领培训市场;对涉及**今后重点发展行业所需的人才优先培训。

——建立职业培训基金。充分发挥政府的引致效应,以政府相关培训机构为主体,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在时机成熟时建立培训基金,从政府与社会两方面筹资,可以通过地方法规,根据国际惯例对企业资助教育资金的予以免税,用于基本的培训建设。还可以利用优越的经济和区域优势,寻求国际组织的贷款和资助,通过国际间的联合,引进一流培训资源,解决资金和技术的困难。

——职业培训的政府推动向利益驱动的转变。完善企业培训体制,加大培训力度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体系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支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培训管理机制,使培训从政府推动走向利益驱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依托和发挥行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力量办学的作用,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人才培育网络。

(2)基本原则和步骤

政府人事部门是培训市场的中坚力量,目前培训市场上各类培训机构良莠不齐,需要政府人事部门正确加以引导。根据总战略,参照“抓两头,放中间”的原则,**职业培训发展的战略步骤可以分为两步走:第一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职业培训体系;第二步,在已建立的培训体系基础上,实现**职业培训产业化运作、规模化经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职业培训质量标准体系。

**公共财政向职业培训投资的基本原则是:

——抓两头,放中间。抓两头,即由人事部门向市场颁布相关的培训信息和负责最终的考核认定及证书发放;放中间,即由人事部门选择社会有资质的资源负责相关项目的培训。社会培训机构多以盈利为目的,需要有人事部门相关机构操作的利民性、规范性进行引导。

——完善体系。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企业与人才市场需要的实际状况,规范职业培训机构,建立新型的多层次的培训体系。

——产业运作。按国际惯例将职业培训作为一种产业来经营,使培训资源在市场化进程中真正实现优化配置,利用规模优势和特色抢占市场。以政府人事部门的引导,结合市场发展,通过结构布局调整和资源重组,盘活**现有培训资产,打造一批**培训精品品牌。

——建立标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建立符合国际质量标准和国际质量认证制度的培训管理质量标准体系。

**公共财政向职业培训投资的基本步骤是:

战略转型初期:确定项目,扩大培训平台。

政府人事部门要首先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确定培训类别及项目。由政府承担的培训项目往往投资数额大,受众面广,多为满足社会特定需要,社会效益显著。这些培训项目常为企业等盈利性机构所忽略、不愿或无法进行。同时企业、个人的培训具有一定滞后性,需要正确的引导,保证整个培训系统紧紧围绕城市的长期发展。

同时,政府人事部门可与劳动部门、政府产业主管部门联手,设立培训专项资金,用于职业培训以及公共实训中心的建设。争取到**年,在**建成百家有较高资质的职业培训实训中心,与现有的实训基地构成覆盖全市的培训、鉴定网络。

战略转型后期:培训产业化发展“三步走“

——第一步,政府人事部门在此前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人才培训,成为**人力资本投资的信息中心、政策指导中心和高层次人才与项目结合的运作中心,引导整个**培训市场的有序运行。

——第二步,在此基础上,实现培训产业化经营,形成规模效应。

——第三步,为全国尤其是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提供具有国际化水准的培训服务,将职业培训产业建成**现代服务业的拳头产业。

3.人才引进板块:积极引进人才,形成高效集聚,建立人才基金。

根据**人才新高地建设的目标定位,到**年要将**基本建成人才发展的四大中心,在此10年间,必须加快对人才的培育与引进,完成**人力资本的初步积累,为建设世界级城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公共财政向人才引进投资的基本原则是:

——投资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年期间,政府人事部门可参照《**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目录》,设立公共财政向人力资本投资的项目,优先引进**的紧缺、急需人才,并相应给予优惠政策。

——投资与提高层次相结合。公共财政向人力资本投资重点向引进“高层次人才”倾斜。如在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等担任重要职务的专业人才;拥有国际专利或国际研究成果的高科技研究人员;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的首席教授或研究人员;在学术或某专业研究领域具有突出成果的人员等,再带出一批人才梯队,从总体上提升**人才的质量和层次。

——投资与打造平台相结合。公共财政向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仅要致力于直接投资,而且要投资于搭建有利于人才引进的项目基地平台和市场环境平台,完成**人力资本的基本积累。

——投资与向外辐射相结合。公共财政向人力资本的投资要致力于扶持统一开放、多元有序的**地方人才市场,并向周边产生辐射作用,充分实现人才效能。

**公共财政向人才引进投资的基本步骤是:

**年:完成基础平台建设,吸引社会资金投入

以政府人事部门为主导,以公共财政向人才引进的投资为抓手,打造人才引进三大平台:

环境平台:以一流的教育、科研体制、充裕的研究经费及提供丰厚薪水、良好工作条件、舒适生活环境等方法吸引、留住国内外人才。

项目基地平台:以大学、科研机构为依托,设立科学园区及创业中心,配备完善的公共设施和一流的科研设备,吸纳各行业领域人才,推动高新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对已建成的园区或孵化器,给予大力扶持,保证园区的稳定发展。使**的园区、实验室成为人才的集聚平台。研发投入占GDP的比值由2001的1.78%达到4%,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值达到17%-20%,达到发达国家上世纪末水平。

基金平台:将“浦江人才计划”纳入政府的政策规划中,加以总结、完善和拓展。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乘数效应,变对公共财政的引致为对社会资金的引致,吸引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对人才的投资。

**年:建立人才基金,打造人才大平台。

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占GDP的比值以及专业技术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值。以政府人事部门为依托,在“浦江人才计划”的基础上,优化人才引进的综合环境,实现**人才政策与周边地区、“长三角”区域的对接,建立“长三角”大都市圈的人才大平台,与国际接轨。

投资项目实训总结篇8

一、室内设计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承办单位

(三)可行性研究工作承担单位

(四)项目可行性研究依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3.《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20xx)20号 ;

4.《产业结构调整目录20xx版》;

5.《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xx

年审核批准施行;

7.《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20xx年

8. 企业投资决议;

9. ……;

10. 地方出台的相关投资法律法规等。

(五)项目建设内容、规模、目标

(六)项目建设地点

二、室内设计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

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政策保障、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主要包括:

(一)项目产品市场前景

(二)项目原料供应问题

(三)项目政策保障问题

(四)项目资金保障问题

(五)项目组织保障问题

(六)项目技术保障问题

(七)项目人力保障问题

(七)项目风险控制问题

(八)项目财务效益结论

(九)项目社会效益结论

(十)项目可行性综合评价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作全貌了解。

表1 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四、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的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1.项目总投资来源及投入问题

项目总投资主要来自项目发起公司自筹资金,按照计划在20xx年3月份前完成项目申报审批工作。预计项目总投资资金到位时间在20xx年4月底。整个项目建设期内,主要完成项目可研报告编制、项目备案、土建及配套工程、人员招聘及培训、设备签约、设备生产、设备运行及验收等工作。

项目发起公司拟设立专项资金账户用于项目建设用资金的管理工作。对于资金不足部分则以银行贷款、设备融资,合作,租赁等多种方式解决。

2.项目原料供应及使用问题

项目产品的原料目前在市场上供应充足,可以实现就近采购。项目本着生产优质产品、创造一流品牌的理念,对原材料环节进行严格把关,对原料供应商进行优选,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3.项目技术先进性问题

项目生产本着高起点、高标准的准则,拟采购先进技术工艺设备,引进先进生产管理经验,对生产技术员工进行专业化培训,保证生产高效、工艺先进、产品质量达标。

第二部分 室内设计项目建设背景、必要性、可行性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发起的背景、投资的必要性、投资理由及项目开展的支撑性条件等等。

一、室内设计项目建设背景

(一)室内设计项目市场迅速发展

室内设计项目所属行业是在最近几年间迅速发展。行业在繁荣国内市场、扩大出口创汇、吸纳社会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

(二)国家产业规划或地方产业规划

我国非常中国室内设计领域的发展,国家和地方在最近几年有关该领域的政策力度明显加强,突出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稳定国内外市场;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加快实施技术改造;

(4)淘汰落后产能;

(5)优化区域布局;

(6)完善服务体系;

(7)加快自主品牌建设;

(8)提升企业竞争实力。

(三)项目发起人以及发起缘由

……

二、室内设计项目建设必要性

(一)……

(二)……

(三)……

(四)……

三、室内设计项目建设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二)政策可行性

(三)技术可行性

本项目建设坚持高起点、高标准方案,为保证工艺先进性,关键设备引进国外厂商,其他辅助设备从国内厂商中优选。该公司始建于1998年,20xx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生产实践,公司创造出一流的室内设计工艺和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全能够按照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和检测,其新技术方案的引入,将有效保证本项目顺利开展。

(四)模式可行性

室内设计项目实施由项目发起公司自行组织,引进先进生产设备,土建工程由公司自主组织建设。项目建成后,项目运作由该公司全资注册子公司主导,项目产品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目前,国内外市场发展均较为迅速,市场空间放量速度加快,市场需求强劲,可以保证产品有效销售。

(五)组织和人力资源可行性

第三部分 室内设计项目产品市场分析市场分析在可行性研究中的重要地位在于,任何一个项目,其生产规模的确定、技术的选择、投资估算甚至厂址的选择,都必须在对市场需求情况有了充分了解以后才能决定。而且市场分析的结果,还可以决定产品的价格、销售收入,最终影响到项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要详细研究当前市场现状,以此作为后期决策的依据。

一、室内设计项目产品市场调查

(一)室内设计项目产品国际市场调查

(二)室内设计项目产品国内市场调查

(三)室内设计项目产品价格调查

(四)室内设计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调查

(五)室内设计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调查

(六)室内设计项目产品市场竞争调查

二、室内设计项目产品市场预测

市场预测是市场调查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延续,是利用市场调查所得到的信息资料,根据市场信息资料分析报告的结论,对本项目产品未来市场需求量及相关因素所进行的定量与定性的判断与分析。在可行性研究工作中,市场预测的结论是制订产品方案,确定项目建设规模所必须的依据。

(一)室内设计项目产品国际市场预测

(二)室内设计项目产品国内市场预测

(三)室内设计项目产品价格预测

(四)室内设计项目产品上游原料市场预测

(五)室内设计项目产品下游消费市场预测

(六)室内设计项目发展前景综述

第四部分 室内设计项目产品规划方案一、室内设计项目产品产能规划方案

二、室内设计项目产品工艺规划方案

(一)工艺设备选型

(二)工艺说明

(三)工艺流程

三、室内设计项目产品营销规划方案

(一)营销战略规划

(二)营销模式

在商品经济环境中,企业要根据市场情况,制定合格的销售模式,争取扩大市场份额,稳定销售价格,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因此,在可行性研究中,要对市场营销模式进行研究。

1、投资者分成

2、企业自销

3、国家部分收购

4、经销人情况分析

(三)促销策略

……

第五部分 室内设计项目建设地与土建总规一、室内设计项目建设地

(一)室内设计项目建设地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于福建经济开发区,下图为该园区规划:

(二)室内设计项目建设地自然情况

(三)室内设计项目建设地资源情况

(四)室内设计项目建设地经济情况

近年来,项目所在地多元产业经济迅速发展,第一产业基本稳定,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新兴产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带动力量;餐饮娱乐、交通运输等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一大批改制企业充满活力,民营经济发展发展步伐加快。重点调产工程扎实推进,经济多元化支柱产业结构正在形成,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五)室内设计项目建设地人口情况

(六)室内设计项目建设地交通运输

项目运作立当地,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项目建设地交通运输条件优越,目前已形成铁路、公路、航空等立体方式的交通运输网。公路四通八达,境内有3条国道、2条省道,高速公路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公路运输条件,逐渐优化的交通条件有利于项目产品销售物流环节效率的提升,使得产品能够及时投放到销售目标市场。

二、室内设计项目土建总规

(一)项目厂址及厂房建设

1、厂址

2、厂房建设内容

3、厂房建设造价

(二)土建规划总平面布置图

(三)场内外运输

1、场外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2、场内运输量及运输方式

3、场内运输设施及设备

(四)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

1、项目占地

2、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内容

(五)项目土建及配套工程造价

(六)项目其他辅助工程

1、供水工程

2、供电工程

3、供暖工程

4、通信工程

5、其他

第六部分 室内设计项目环保、节能与劳动安全方案在项目建设中,必须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和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规、法律,对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近期和远期影响,对影响劳动者健康和安全的因素,都要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并对其进行评价,推荐技术可行、经济,且布局合理,对环境的有害影响较小的最佳方案。按照国家现行规定,凡从事对环境有影响的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制度,同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对环境保护和劳动安全要有专门论述。

一、室内设计项目环境保护方案

(一)项目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二)项目环境保护措施

(三)项目环境保护评价

二、室内设计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一)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标准

(二)项目资源利用及能耗分析

三、室内设计项目节能方案

按照国家发改委的规定,节能需要单独列一章。按照国家发改委的相关规定,建筑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项目、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筑项目以及其他年耗能20xx吨标准煤以上的项目,项目建设方都必须出具《节能专篇》,作为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中的重要环节。项目立项必须取得节能审查批准意见后,项目方可立项。因此,对建设规模超过发改委规定要求的项目,《节能专篇》如同《环境评价报告》一样,是项目建设前置审核的必须环节。

(一)项目节能设计依据

(二)项目节能分析

四、室内设计项目消防方案

(一)项目消防设计依据

(二)项目消防措施

(三)火灾报警系统

(四)灭火系统

(五)消防知识教育

五、室内设计项目劳动安全卫生方案

(一)项目劳动安全设计依据

(二)项目劳动安全保护措施

第七部分 室内设计项目组织和劳动定员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根据项目规模、项目组成和工艺流程,研究提出相应的企业组织机构,劳动定员总数及劳动力来源及相应的人员培训计划。

一、室内设计项目组织

(一)组织形式

(二)工作制度

二、室内设计项目劳动定员和人员培训

(一)劳动定员

(二)年总工资和职工年平均工资估算

(三)人员培训

本项目采用“标准化培训”实施人员培训,所谓“标准化培训”指的是定岗前招聘、基本技能培训等由公司安排各部门技术骨干统一按照规定执行,力求使得员工熟悉公司业务和需要掌握的各项基本技能。经过标准化培训后,公司根据各人表现确定岗位,然后由各岗位的技术负责人针对岗位特有业务进行学徒式指导和培训。两种方式的结合既保证了员工定岗的准确性,也缩短了员工定岗后成为合格员工的时间,这对于节约人员培训成本和缩短培训时间都具有极好的效果。

第八部分 室内设计项目实施进度安排项目实施时期的进度安排也是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项目实施时期亦可称为投资时间,是指从正式确定建设项目到项目达到正常生产这段时间。这一时期包括项目实施准备,资金筹集安排,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施工准备,施工和生产准备,试运转直到竣工验收和交付使用等各工作阶段。这些阶段的各项投资活动和各个工作环节,有些是相互影响的,前后紧密衔接的,也有些是同时开展,相互交叉进行的。因此,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将项目实施时期各个阶段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统一规划,综合平衡,作出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安排。

一、室内设计项目实施的各阶段

(一)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机构

(二)资金筹集安排

(三)技术获得与转让

(四)勘察设计和设备订货

(五)施工准备

(六)施工和生产准备

(七)竣工验收

二、室内设计项目实施进度表

三、室内设计项目实施费用

(一)建设单位管理费

(二)生产筹备费

(三)生产职工培训费

(四)办公和生活家具购置费

(五)其他应支出的费用

第九部分 室内设计项目财务评价分析图-4 财务评价基本思路

一、室内设计项目总投资估算

二、室内设计项目资金筹措

一个建设项目所需要的投资资金,可以从多个来源渠道获得。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资金筹措工作是根据对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的结果,研究落实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从中选择条件优惠的资金。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对每一种来源渠道的资金及其筹措方式逐一论述。并附有必要的计算表格和附件。可行性研究中,应对下列内容加以说明:

(一)资金来源

(二)项目筹资方案

三、室内设计项目投资使用计划

(一)投资使用计划

(二)借款偿还计划

四、项目财务评价说明&财务测算假定

(一)计算依据及相关说明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主席令第24号],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2.《企业会计准则》,[财政部令第5号],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3.《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512号],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4.《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20xx年1月1日起实施。

投资项目实训总结篇9

援疆项目促进了以民生为重点的经济社会发展。除九师双语幼儿园以外,总投资7300万元,援建资金4795万元的小白杨中学拔地而起,并投入使用,被称为全兵团硬件设施最好的中学;龙珍高级中学运动场项目、九师职业技术学校校舍加固工程也已投入使用,这些教育项目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升了九师教育设施水平,优化了九师整体教育环境。团场有线电视联网工程的实施,将使全师职工群众可以观看更多的电视节目,职工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更加丰富。1.5万平方米的师医院综合楼正在抓紧实施,明年将投入使用,建成后九师医院硬件条件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水平,将为垦区职工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就医环境。两年来,通过实施屯垦戍边新型连队、富民安居工程等援建项目,全师1480余户职工告别偏远连队破旧平房,搬进宽敞的楼房居住,九师团场职工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九师把人才智力援疆作为对口援疆工作的关键点,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努力将援疆干部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加强人力资源交流合作,为九师屯垦戍边事业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援疆队伍。

九师在重视资金和项目援助的同时,更加重视人才、科技、教育、文化援疆,充分利用好援疆干部资源,切实激发其政策衔接者、发展促进者、稳定维护者、经验传授者、合作联络者、兵师宣传者的重要作用,为援疆干部创造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设身处地地为援疆干部着想,纠正实权不落实、实职不到位的现象,真正做到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生活上关心、管理上严格、服务上到位,让援疆干部生活舒心,让干部家人放心。

两年来,辽宁省及四个对口支援市共选派干部和专技人员44人来师开展援疆工作。援疆干部人才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开放的视野、创新的意识,他们积极主动作为,认真做好项目策划、招商引资、支医支教等工作,全力推进了九师对口援疆工作向前发展。通过开展智力人才援疆,开阔了干部眼界、拓宽了发展思维、提高了工作能力。

投资项目实训总结篇10

3、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面向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方向,根据市场的导向,强化对新型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开展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制定免费培训农民工实施方案,到目前,技能性培训2600人,引导性培训3.7万人,转出劳务人员5.5万人,劳务收入1.51亿元。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程进展有序。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3103.992万元。其中,投入2462万元建设通乡通村公路42公里,投入资金362.35万元,修建村内白色水泥路面25823延长米。投入资金48万元,修建u型水泥边沟6500延长米;投入资金42.66万元,安装过户入水桥涵1524节。投入资金99.542万元, 铺修村内沙石道路84460延长米,铺垫达到标准砂石路面;投入资金6000元,修建厕所一座。投资6.8万元,修建院墙240米,投入资金10.6万元,铺设人行道砖3150平方米;投入资金3.5万元,修建井房围墙;投入50.4万元,用于自来水改造工程;投入0.54万元,建设浴池煤仓一处。投入5万元,修水渠400米;投入4万元,焊接铁垃圾箱40个;投入8万元,打自来水1口。

乡镇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

2012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2年“三支一扶”工作总结

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促农业事业大发展

2012年新农村建设个人工作总结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到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8、发展农村新能源,加快沼气池建设进度。加大了对沼气池建设的宣传,发放张贴画120份,使用手册850套,永久性标语13处。投入资金30万元购进沼气灶、净化器 9、实施社会帮建,全社会共同建设新农村。我县现有省级帮建单位2家,市级帮建单位9家,县级帮建单位86----家。帮扶单位共帮扶资金46.27万元,其中,省级帮建单位帮扶资金27万元,市级帮建单位帮扶资金8.45万元,县级帮建单位帮扶资金10.82万元。 省地税局帮扶省级试点村福利镇长征村,投入20万元,建设玉米烘干加工厂和生产高分子秸杆环保装潢板项目。双矿集团帮扶省级试点村兴安乡庆生村,投入资金5万元,抗旱打井50眼,投入2万元,为村里安装4盏路灯。市移动公司帮扶省级试点村永安乡兴源村,投入1.7万元用于抗旱打井。建设银行双鸭山支行帮扶省级试点村某某镇同意村,帮助5户贫困户,每户500元,共计2500元。市信用联社帮扶市级试点村兴安乡永乐村6.5万元。县湿地局帮扶省级试点村腰屯乡常胜村1万元,县工商联帮某某镇扶红光村1万元,县统战部帮扶福利镇东发村30节涵管(折合7xx元), 升平煤矿帮扶永安乡幸福村煤矿石500立方米(折合xx元),县建设局帮扶腰屯村1000元,分给10户贫困户,每户100元,县审计局帮扶升昌镇丰林村6000元,县技术监督局帮扶丰乐镇东风村7000元。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工作采取单位、部门、乡镇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抓具体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县委、县政府领导经常深入村屯实地考察,与村领导和村民共同商讨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做法。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乡镇也建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帮建单位也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帮建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安排人员具体抓帮建工作,组织专人驻村入户进行指导。

(二)广泛宣传发动。利用电视台开展新农村建设专栏,每周两期。县

委、县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发动全县上下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发放宣传单,大力宣传新农建设的工作内容、重大意义、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派选副科级后备干部深入各乡镇,帮助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各乡镇设立一名宣传员,及时报道乡镇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新动态。

(三)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筹、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县政府今年整合各类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向试点村倾斜,县财政设立新农村建设资金,建立筹资机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整合政策项目资金,拓宽投资建设资料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建立民主管理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使农民自觉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尊重农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试点村建设方案经过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村民出资出劳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各村相继建立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具体负责各工程项目申报、实施和监督管理,逐步形成农民自主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

乡镇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

2012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2年“三支一扶”工作总结

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促农业事业大发展

投资项目实训总结篇11

3、加大对农民培训力度,转移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面向城市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方向,根据市场的导向,强化对新型农民的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开展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引导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制定免费培训农民工实施方案,到目前,技能性培训2600人,引导性培训3.7万人,转出劳务人员5.5万人,劳务收入1.51亿元。 5、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程进展有序。基础设施建设共投入资金3103.992万元。其中,投入2462万元建设通乡通村公路42公里,投入资金362.35万元,修建村内白色水泥路面25823延长米。投入资金48万元,修建u型水泥边沟6500延长米;投入资金42.66万元,安装过户入水桥涵1524节。投入资金99.542万元, 铺修村内沙石道路84460延长米,铺垫达到标准砂石路面;投入资金6000元,修建厕所一座。投资6.8万元,修建院墙240米,投入资金10.6万元,铺设人行道砖3150平方米;投入资金3.5万元,修建井房围墙;投入50.4万元,用于自来水改造工程;投入0.54万元,建设浴池煤仓一处。投入5万元,修水渠400米;投入4万元,焊接铁垃圾箱40个;投入8万元,打自来水1口。

乡镇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

2012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2年“三支一扶”工作总结

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促农业事业大发展

2012年新农村建设个人工作总结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总结

到 农村农业工作总结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8、发展农村新能源,加快沼气池建设进度。加大了对沼气池建设的宣传,发放张贴画120份,使用手册850套,永久性标语13处。投入资金30万元购进沼气灶、净化器 9、实施社会帮建,全社会共同建设新农村。我县现有省级帮建单位2家,市级帮建单位9家,县级帮建单位86----家。帮扶单位共帮扶资金46.27万元,其中,省级帮建单位帮扶资金27万元,市级帮建单位帮扶资金8.45万元,县级帮建单位帮扶资金10.82万元。 省地税局帮扶省级试点村福利镇长征村,投入20万元,建设玉米烘干加工厂和生产高分子秸杆环保装潢板项目。双矿集团帮扶省级试点村兴安乡庆生村,投入资金5万元,抗旱打井50眼,投入2万元,为村里安装4盏路灯。市移动公司帮扶省级试点村永安乡兴源村,投入1.7万元用于抗旱打井。建设银行双鸭山支行帮扶省级试点村某某镇同意村,帮助5户贫困户,每户500元,共计2500元。市信用联社帮扶市级试点村兴安乡永乐村6.5万元。县湿地局帮扶省级试点村腰屯乡常胜村1万元,县工商联帮某某镇扶红光村1万元,县统战部帮扶福利镇东发村30节涵管(折合7xx元), 升平煤矿帮扶永安乡幸福村煤矿石500立方米(折合xx元),县建设局帮扶腰屯村1000元,分给10户贫困户,每户100元,县审计局帮扶升昌镇丰林村6000元,县技术监督局帮扶丰乐镇东风村7000元。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工作采取单位、部门、乡镇领导亲自挂帅,分管领导抓具体工作,领导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县委、县政府领导经常深入村屯实地考察,与村领导和村民共同商讨新农村建设的方向和做法。新农村建设成员单位、乡镇也建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帮建单位也成立了新农村建设帮建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安排人员具体抓帮建工作,组织专人驻村入户进行指导。

(二)广泛宣传发动。利用电视台开展新农村建设专栏,每周两期。县

委、县政府召开动员大会,发动全县上下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发放宣传单,大力宣传新农建设的工作内容、重大意义、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派选副科级后备干部深入各乡镇,帮助乡镇的新农村建设。各乡镇设立一名宣传员,及时报道乡镇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新动态。

(三)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坚持“政府引导,农民自筹、社会力量参与“的原则,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县政府今年整合各类资金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来,向试点村倾斜,县财政设立新农村建设资金,建立筹资机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整合政策项目资金,拓宽投资建设资料吸纳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

(四)建立民主管理机制。通过各种途径发动群众、引导群众、教育群众,使农民自觉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尊重农民群众的民利。试点村建设方案经过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村民出资出劳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各村相继建立新农村建设村民理事会,具体负责各工程项目申报、实施和监督管理,逐步形成农民自主决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长效机制。

乡镇2012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2年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乡镇水利站年终工作总结

2012年扶贫工作总结

2012年“三支一扶”工作总结

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促农业事业大发展

投资项目实训总结篇12

中图分类号:TU1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 (2010)10-0116-02

一、核电工程测量管理简介

受国家积极发展核电政策影响,全国目前在建核电机组达20多台,可以说核电工程遍地开花。核电行业由于涉及核安全,所以较普通工程建设要求更加严格。当前核电站工程建设,尤其是对于核电主体工程,多是由兼具总承包资质与监理资质的专业核电工程公司总承包,实施EPC模式管理,同时承担工程项目管理和监理职责。

核电站建设总投资较大,为严格控制项目建设总投资,业主单位对各分项目都设有一定的投资限额,所以当工程采取公开招投标时,投标单位技术实力相差不是很悬殊时,一般都采取最低报价单位中标。从投资角度来说,项目投资的确得到了控制,但对后续工程建设来讲,由于中标单位报价较低,必然导致中标单位在项目上的投入严格压缩。换言之,其投入的人员数量、质量也会受影响。

工程测量作为一个基础辅助专业,在工程施工建设当中,往往分包单位思想上不能给予或给予的重视不够。反映在实际当中就是配置的测量专业人员不够专业、人员数量偏少、仪器设备精度达不到要求。所谓专业人员不够专业,是指测量主管、测量工程师等不是测绘专业出身,而是由其他专业如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其他专业人员替代。采取同等学历人员替代的一个弊端是碰到复杂测量环境,或者需要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的问题时,往往控制结果不能满足专业规范要求,由此必然带来工程的质量控制风险。

二、对核电工程各分包单位实施测量专业监督管理的措施

如何更好地对核电工程各分包单位实施测量专业监督管理?结合个人近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一)严把分包商进场前入口关

所谓入口关,是指分包商在签订中标合同后,工程正式开工前,需提置该工程项目的测量专业人员资质、仪器设备检定证书以及施工测量管理程序等。正确、严格把好这一道关对以后工程测量管理极为重要。

总包单位应该对分包单位提交的材料逐一审核,并判断分包单位拟投入的测量人员资历是否能够胜任、测量人员配备数量是否足够、测量仪器精度能否满足要求、测量工作程序是否可行等。值得一提的是,此时需要重点关注“人、机”两项,当判断分包单位的投入不能满足项目建设要求时,应该让其继续补充、完善至满足要求。项目开工前,分包单位一般急于获得现场控制桩坐标,总包单位此时提出的要求往往容易得到贯彻落实。所以,分包单位入场前,应成功约束其将测量专业的投入一次性到位,而不应该寄希望于分包商进场后再去推动,其结果将会给总包单位后期测量管理带来不小的困难和压力,并且那时总包单位提出的测量管理要求也未必能全部落实到位。

(二)注重人员培训和技术交底

分包单位测量人员进场后,应该责成其尽快完成所有测量人员的上岗培训,开工前必须技术交底到位。由于建筑行业人员流动性较大,分包单位中标后组建的施工队伍可能来自“五湖四海”,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鉴于此,要求新入场分包单位测量人员必须实行上岗前培训实属必要。具体培训内容可以依据实际需要,涵盖基础测量专业知识,核电测量相关管理程序以及其他通用管理要求等。分包商进行过的培训必须形成书面文字记录存档,同时必须有培训考核方式,以衡量培训效果。必要时可以实际抽查测量专业人员的培训效果,如安排分包商实地外业测量观测,以此检验其培训落实情况。

(三)加强人员、设备的动态管理

核电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分包商测量技术骨干人员甚至测量管理人员的流失、测量仪器损坏等情况。为了能够将分包商由此给工程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出现上述情况后,应该立即要求分包单位以不低于原入场时的人员、仪器配备加以补充。

(四)强化过程控制与结果控制相结合

测量工作是土建、安装前的上一道工序工作,将设计理论值在工程实地反映出来,以及获取工程控制部位的实际数据是测量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作为总包单位,注重结果控制很重要,同时也必须注重过程控制。测量实施过程是否满足测量规范要求,测量方案是否可行也必须纳入监管。只有过程符合规程,结果合理才能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控制。

对施工过程中的W、R点,可以结合当时分包单位的实际情况,调高或调低见证比率。若分包单位某一施工时段内,测量内外业工作较规范、测量报告合格率较高,则可以适当调低对该分包单位的测量质检控制点的见证比率,反之则调高。

(五)其他辅助管理手段

1.例会制度。例会制度是指总承包单位定期召集各分包单位测量专业负责人参加测量专业事项协调的会议制度,例会周期一般每两周或一个月一次。通过定期召开专业例会,总承包单位能够总结前期专业工作中的好的方面,以及需改进的方面,同时布置本专业后期的重点工作。另外,通过例会也能较及时地获悉现场各分包单位测量专业实际工作情况、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及时加以疏导、调整、解决。

2.定期抽查制度。定期抽查制度皆在敦促分包商严格落实相关测量技术规定,严格执行核电程序要求。定期抽查可以每半年一次,一年至少一次的方式对各分包单位测量内外业工作全面检查。具体实施时,可以函邀本单位土建专业、质保专业人员一同参加,就分包商外业观测记录保存,日常报告存档,内业数据处理,测量仪器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

三、结语

由于核电项目建设分项工程众多,包括核岛土建、常规岛土建、BOP土建、核岛安装、常规岛安装、BOP安装,以及如进厂道路等其他辅助项目工程,参入的分包单位可能达到数十家之多。各分包单位的测量专业人员总数加起来可能数倍于总包单位的测量管理人员。作为总承包商,如何确保工程的六大控制,尤其是质量控制,管理体系手段方法将直接关系管理的效果。除了总包单位直接管理外,另外一个重要的管理就是各分包单位的内部管理,利用好分包单位内部的QA、QC制度,不但能够减轻总包单位的管理压力,有时还能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随着时展,一些传统的被认为有效的测量管理方法,分包单位可能会产生“抗药性”。这也给总包单位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总包单位只有通过不断制度创新、管理手段创新,积极探索出一套适合核电工程总包管理的体系模式,才能把核电工程测量工作理顺、管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