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3 15:59:10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1

1. 所谓“应试教育”,其含义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在我国现行学校教育中,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合格,基本的检验方式是通过考试,主要是限定时间的闭卷笔试。因此,所有学生年复一年,孜孜苦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考试能够过关或者取得理想的成绩,这是“应试教育”的含义之一。

(2)我国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实践中,特别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学习以后,学生把学习的主要目标就对准考取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所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周而复始,愈演愈烈。许多屡战屡败的考生,不得不舍弃自己的兴趣爱好,挤占必要的休息、娱乐活动时间,集中精力向“宏伟”目标冲刺。而且成功与否,对一个学生将来的发展前途及切身利益至观重要。因此,高考的内容、方式实际上变成了中学教育的“指挥棒”。这是“应试教育”的含义之二。

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学教育的任务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升学”和“就业”,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此亦有多次的规定。1954年教育部召开的全国中小学教育会议上 正式确定中学教育的“双重任务”是“不仅供应高等学校以足够合格新生,并且还要供应国家建设以足够的具有一定的政治觉悟、文化教养和健康体质的新生力量。”1963年公布的《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规定中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新生;1978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十年中学计划草案》中,对中学任务的规定是“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和为高一级学校培养合格新生”;2000年教育部颁布的有关文件中,就高中“培养目标”的表述仍然是“为高等学校和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良好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双重任务”的规定虽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但应该看到以下一些现象:一是一些普通高中为了完成向高校输送新生的任务,竭力学术化,随意增删课程内容,提高难度,加大作业量,把普通高中变成大学预备教育,应试教育;二是为了落实已成定论的双重任务,普通高中,家庭和社会花费了大量人力和财力搞重复教育,为高校落榜生办就业培训班和复习班;三是双重任务在实际贯彻执行中被为数不少的普通高中学校将向高校输送合格学生简化成自己的全部任务,导致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问题,虽然教育行政部门一再强调端正普通高中的教育思想,然而全国性的“片追”现象愈演愈烈。从根本上说,普通高中与“任务”相关的种种现象有两个主要根源:一是“升学”和“就业”都是围绕着社会发展这一轴心而很少甚至几乎没有真正考虑人的发展这一面;二是混淆了社会对教育的选择功能和教育的育人(本质)功能。高中毕业生在走向上不是升学就是就业,的确是一种自然的走向,也是一种社会选择功能作用的结果,而不高中教育本质功能的体现。虽然高中办学质量的好坏,水平的高低,影响其毕业生升学人数的多寡或就业适应性的强弱,但是一所高中有多少学生升学及升入何种高校,有多少学生就业及从事何种职业,这些在更大程度上是由多种社会因素所决定的,而并非一所高中所能决定的。社会对教育的选择功能与高中的育人功能虽密切相关,但并不是一回事。一方面应该承认高中毕业生毕业后的这两种去向,更应该看到作为育人的普通高中教育阶段,有着与社会相应的更广泛的使命和任务。如果把普通高中办成“升学教育”或“应试教育”,那么必然急功近利,也就必然不能解决升学与就业的矛盾,反而会使它们更加复杂,尖锐或激化。素质教育当然是旨在推广和普及现代科技知识,培养学生科技及人文意识,科技应用和操作能力及敬业精神,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教育。

2. 相当一部分教育者认为,在教育体制改革的今天,我们应该把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让大部分学生通过素质教育后自觉地服务于社会各行各业,而不光争先恐后地挤上高考这座“独木桥” 这种把教育体制区分为“应试”和“素质”教育两种模式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1)所谓应试教育,归根到底必然要以素质教育为内容和归宿,要以一定的人才培养规格、标准为实际内容,考试仅仅是对所培养的人才达到这种规格、标准的程度进行衡量的方法之一。所以,“素质”是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应试”只是对本质属性进行检测的方式。把二者割裂开来,做为不同教育模式的观点,是有悖于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的。

(2)对教育对象基本素质的衡量是一项非常细致、缜密而又复杂的工作,应试的内容、方式如有疏漏、欠周密、科学性不强,必然会使这种检测的准确性大打折扣,其后果不仅仅是造成了一次人才选拔的失误,而且对整个人才选拔的标准要求会产生误导作用,长此以往所造成的实际损失是任何国家都难以承受的。所以,“应试”和“素质”是教育自身规律内部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2

Abstract: As a matter of fact, the word “exam-orientation” is just a neutral expression which is not necessarily negative or positive. However, “exam-orientation” should not be confused with “exam-oriented education”. The latter is naturally a value-based judgment rather than a reality-based judgment, because there is a specific value instead of the reality of exam-orientation in the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value-based judgment, exam-oriented education is specifically a negative concept. It is the same to the concept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The 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 of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and that of exam-oriented education and how the annotation of opposition is made are the key to the judgment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education.

Key Words: exam-orientation; exam-oriented education;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neutral; value; opposite

经多年努力,素质教育的实施尽管仍远未改变中国教育的现状,但其概念、理念和价值取向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并已对教育产生了积极影响。然而,在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概念以及二者关系的理解上,仍然存在着一些混乱的思维方式,诸如误解“应试教育”的概念和混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等。这一类认识目前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此有必要加以澄清。

一、“应试教育”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

至今,人们对“应试教育”这一概念的认识仍然是模糊不清的。要真正理解这一概念,首先必须把“应试”和“应试教育”区别开来,不能混为一谈,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其实,“应试”首先是一个中性概念,它首先表达的是一种事实判断,揭示的是考试与应试之间的事实关联,即考试与应试之间在事实上的必然联系。从客观上讲,考试与应试一般不可能是二元分裂的。有考试必有应试,考试是一种评价手段,是一种价值导向。考试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促使教者和学者按照其要求去应试,从而对教育活动的价值走向进行制约,对人的培养质量和规格加以规范。如果只有考试而没有应试,或者说考试与应试是二元分裂、南辕北辙的,那考试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即便存在,也没有什么意义可言。因此,从考试与应试的必然联系这一事实判断的意义上讲,应试首先是一个中性概念,无可厚非,它既非贬义,也非褒义,而在现实中它既可能是贬义的,也可能是褒义的,这主要取决于它的价值内涵。

“应试教育”与“应试”不同。在我国教育的现实中,“应试教育”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并非泛指,并不是因为一种教育中只要有“应试”的事实存在,它就是“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有其特定的内涵和价值取向,它不是对我国教育中存在着的应试事实的概括,更“不是对我国现行基础教育的概括,而是对其中存在的单纯以应试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否定‘应试教育’,不是要否定现行的教育”。[1]因此,“应试教育”在价值上是一个贬义性的概念。在我国的教育中,应试教育指的是一种考试主义或一种以考试为中心并对其他教育价值具有强烈排斥性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考试和应试几乎成了教育的唯一目的,一切为考而教,一切为考而学,考试和应试成了教育活动和人的发展的异己力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成了考试和应试的奴隶。可见,“应试教育”表达的是一种价值判断,提示的是一种考试与应试之间的价值联系,而且是一种错误的联系。在这里,应试教育已关涉到了考什么、怎么考,应什么、怎么应,为什么考、为什么应等一系列重大教育价值问题。所以,对特定意义上的应试教育的理解,不能从“有试必有应”的简单性事实关系中去把握。在教育中,价值往往比事实更本质,更深刻,也更能说明问题。

理解“素质教育”的思维方式亦当同样如此。“素质”首先也是一个中性概念。因为素质首先是一个事实,它包括人所具有的所有生理的和心理的品质,诸如知识、能力、个性、品德以及体质等。正因为如此,所以有人在为应试教育辩护时才会认为,“应试教育不也提高了人的素质吗?”“应试能力本身不也是一种素质吗?”仅就事实判断而言,这话是对的。任何教育,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内的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教育,总的讲对人的素质都会有所增进,因为任何教育都会多多少少传递一些人类文化的一般知识,从而使人得到某种发展。在应试教育中,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知识,被人所掌握了的知识当然就成了人的一种素质,中国学生在这方面不仅素质得到了提高,而且堪称世界一流。应试能力是不是一种素质呢?当然是,而且是一种高超的素质。在我国这种特定的应试教育中,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超强的记忆力、模仿力、认同感,以及各种娴熟的技巧,甚至包括猜题、押题等种种能力和技巧;此外,还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安静、细心、谨慎、听话等心理品质和人格品质。所有这些,当然都是素质,而且需要长期的积累和修炼。然而,素质总有一个价值取向问题,因为不同性质和不同发展水平的社会对人的素质有不尽相同的要求。在特定的社会中,素质总有一个好坏优劣、高低上下、积极消极之分。因此素质尽管在理论上是一个中性词,但在现实中它总是具体的,有其特质的,某种素质既可能是贬义的,也可能是褒义的,这同样主要取决于它的价值内涵。

在我国现实的教育中,“素质教育”同样是一个特定的概念,它是直接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因为它包含有“素质”这个概念,也不是因为这种教育能够对人的素质有所提高,而是因为它有其特定的价值内涵和价值取向,在于它对要培养学生什么样的“素质”和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提高学生的“素质”有不同的选择和追求。针对现实中贬义性的“应试教育”而提出来的“素质教育”,当然是一个褒义性的概念。

有人说,素质教育还不是要考试!既然如此,那还批什么应试教育呢?这种说法的逻辑是,素质教育也不能不要考试,而有考试就当然有应试,所以素质教育说到底还是应试教育。这种思维逻辑实在有些荒唐,令人不可思议。如果有考试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那古今中外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讲都是应试教育。这就把“应试教育”这一对“我国现行基础教育”中“存在的单纯以应试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的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泛化了,就把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混为一谈了。这种思维障碍,是导致至今许多人对批评应试教育抱有不平和对素质教育怀有抵触情绪和悲观情绪的重要原因。

不错,有考试必有应试,但有应试的教育不一定就会成为我们所说的那种特定意义上的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所以有本质区别,并不是因为应试教育中有考试与应试,因为素质教育中同样有考试与应试;也不是因为只有素质教育才能提高人的素质,因为应试教育同样也能提高人的素质。二者的区别主要不在事实方面,而在价值方面。两种教育都有考试与应试,区别在于考什么、应什么,怎么考、怎么应、为什么考、为什么应;两种教育都可以提高人的素质,区别在于提高的是人的什么素质,提高了多少以及怎样提高。如果只看教育中是否有考试与应试而不看考什么、怎么考,应什么、怎么应以及为什么考、为什么应,那全世界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因为全世界的教育都有考试与应试;如果只看教育是否提高了人的素质,而不看提高的是什么素质、提高了多少和怎样提高,那所有的教育也都是素质教育,因为任何教育都可以对人的素质有所提高。按照这样的思维逻辑,即凡是有考试的教育都是应试教育,凡是提高了人的素质的教育都是素质教育,这样看问题,那还有什么意义和针对性呢?教育学上的许多概念,诸如“教师中心”和“儿童中心”、“社会的教育目的”和“个人的教育目的”等,离开了特定的现实背景和价值内涵,其比较和争论都会变得无甚意义,也无所谓什么优劣正误之分。正如杜威所说:“诸如个人的教育观和社会的教育观这类术语,一般说来,或者离开了上下文,就毫无意义。”[2]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认识同样如此。

这样看来,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本质区别并不在于它们在形式或事实上是否有考试与应试,而在于考试与应试的根本价值取向是否与教育的宗旨和人的健全发展相背离。素质教育也有考试,自然也有应试,但它应的是素质教育之试,应的是有利于学生健全发展之试,应的是合乎教育宗旨之试。这样的考试当然要积极认真地应对,理直气壮地应对,应对得越好,某种意义上教育的质量就越高,学生的素质就越高。

也须指出,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特别是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考试改革的深入,虽然考试的价值导向逐渐趋于正确,逐渐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健全发展,但必须认识到,素质教育决不能是考试主义和考试中心的,决不能以考试和应试来排斥基础教育的宗旨,素质教育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考试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它是手段,不是目的。在任何情况下,应试与提高素质之间都有不一致的一面,再科学、再合理的考试,都是相对的,都有其不可逾越的局限性。因此,学校教育与教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完全局限于、屈从于考试,惟考是从,完全围着考试转。因为,素质教育不可能把所有所学科目都纳入到考试尤其是升学考试的范围,即便是考试科目,也不可能在考试中将其所有内容覆盖。基础教育的教学科目和教学内容是非常广泛和丰富的,对人的发展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但却不可能都纳入到升学考试的范围,否则学生将不堪重负。如果以考试主义的态度来对待考试与应试,那就势必造成学校的一切工作完全围绕考试转,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考多少就教多少、学多少,对不考的科目和内容就无视和轻视。这样的教育教学就有悖于教育的宗旨和学生素质的综合发展与协调发展,更会使德育、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等落空。再者,无论多么科学、合理的考试,也不能对其过度重视,否则,即便是素质教育意义上的考试,也会异化为教师和学生的对立面,使他们沦为考试的奴隶,甚至不惜采取摧残个人生命和破坏自我发展的方式去达到过于功利性的目的。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具有价值上的对立性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否具有对立性,一直存在着争议。许多人,特别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很难接受两种教育具有对立性的观点,因为这主要牵涉两个问题。第一,如何评价以往的教育?认为如果把两种教育对立起来,就意味着对以往教育的全盘否定,这至少在感情上很难为教育实践工作者所接受。难怪当有人说“我们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两袖清风,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却被‘应试教育’这四个字就概括了、否定了”这类颇具煽动性的话时,很容易引起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共鸣。第二,素质教育难道就不要考试了吗?既然素质教育也是要考试的,那又怎么能说它与应试教育具有对立性呢?对这两个疑问,前面已经作了部分解释。

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否具有对立性这一问题怎么看,首先有一个思想方法上的问题。人们在争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停留在对具体事实的关注上,忽视了看问题的思想方法,即怎样理解“对立”,在什么意义上理解“对立”。看问题的方法不同,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的理解就有所不同。

什么叫“对立”,对立即“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中的两个方面之间的相互排斥、相互矛盾、相互斗争”。[3]对立可以分为事实性的对立和价值性的对立。事实性的对立是指事物间具体存在或具体形式上的相背,如阴与阳、正与负之间事实存在上的相背。价值性的对立是指事物间意义上的相背,如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之间意义上或价值追求上的相背。事实性的对立和价值性的对立在某些事物间可能是同一的,即事物间既存在着事实上的对立,同时又存在着价值上的对立;两种对立在某些事物间也可能是非同一的,即事物间在外在事实上并不具有排斥性但在内在价值上却有着排斥性。应该承认,在社会人文领域,判断两个事物间是否具有对立性,在根本上应着眼于价值层面而不是事实层面,因为价值比事实更为本质。

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非具有对立性,如果从两种教育具有相互包容关系,即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都包含有一些共同的教育事实,特别是从两种教育都包含有考试与应试,都包含有对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的追求,而且也都能对学生素质的提高有所促进等意义上讲,这个观点是可以成立的。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具有对立性,如果从两种教育的对立是指根本意义上的对立,是指价值取向上的对立,这个观点同样也是可以成立的。显然,说两种教育并非具有对立性的观点,基于的是一种事实判断;说两种教育具有对立性的特点,基于的是一种价值判断。应该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只能是指二者在教育价值上的对立,即在什么样的教育是更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是更适合人的发展的教育这类教育的根本价值取向上的对立,但并不意味着二者不包含有某些共同的教育事实和教育元素。

应试教育是对我国基础教育中重大弊端的概括,是一个特定的概念,素质教育就是直接针对这种弊端而提出来的,它们之间不可能不存在价值上的对立性,比如:应试教育追求的是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素质教育追求的是为发展而教、为发展而学;应试教育是一种片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应试教育面向的是少数学生,素质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应试教育提倡的是重复、模仿和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提倡的是自主学习、自我建构和探究式的学习;应试教育压制个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鼓励个性和创造性;应试教育造成知识和学科的孤立与割裂,素质教育注重知识和学科的关联与整合;应试教育导致读死书、死读书,素质教育重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提高的多半是人的记忆力、模仿力和解题技巧等表层素质,素质教育更关注人的智慧、能力和创造性等深层素质的开发与激活。

从以上意义上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显然具有对立性,这种对立性主要表现在教育的价值取向上,而不是表现在教育的具体事实上。就拿考试来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对立性并不在于形式上和事实上是否都有考试,而在于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考,在于考试的价值取向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的发展需要,以及人性的内在需求。如果有考试的教育就是应试教育,那难道只有取消考试才能搞素质教育吗?这岂不荒唐。

一直以来总是有人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关系的认识上持一种混乱的思维方式,不明白应试教育是一个特有所指的概念,是对我国现行教育所存在的单纯以应试升学为目的而产生的种种弊端的概括的一个特定的概念,把事实上的“考试”与价值上的“考试主义”混为一谈,把事实上的“应试”与价值上的“应试教育”混为一谈。正是基于这种思维方式,有人提出了所谓“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举”的主张。如有学者指出:近年来,我国一些教育界人士推崇美国的素质教育,事实上,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已经认识到过分强调素质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已增加了教育过程中的考试,即我们所认为的“应试教育”。因此,应该实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有机结合。他认为,应试教育虽然有诸多弊端,但并不能因此完全否定它,把它作为素质教育的对立面和障碍;应试教育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不能完全取消它、抹杀它,“学习、考测;再学习、再考测”,可谓是学习的周期和法则的表现,符合认识规律。[4]显然,这种论断把“应试”和“应试教育”混为一谈了,混淆了事实与价值的界限,其逻辑就如前所指出的:有教育就有考试,有考试就必然有应试,有应试自然就是应试教育。这种逻辑是站不住脚的。然而,类似的看法目前还有相当的普遍性,这种思维方式已成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阻抗力。这里还须澄清一个认识,美国学校近些年尽管的确是加强了考试,但必须指出:第一,美国学校是在素来不大重视考试的前提和背景下适当加强考试的,这与我国教育的背景完全不同;第二,美国学校加强考试,绝不是要搞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应试教育”,更不会改变美国教育的主流价值观;第三,美国教育所存在的种种弊端,其原因并不是什么“过分强调素质教育”,而是有其复杂原因,加强一些考试,并不意味着是要少搞一些素质教育,而恰恰是要通过考试的加强和改革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学生的素质,考试和提高素质之间怎么可能天然就是二元分裂的呢?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价值上虽然具有对立性,但考试和应试与素质教育以及提高人的素质之间并不当然具有对立性。这样看来,上文论断之所以不恰当,其思维根源在于未真正理解“应试教育”这一特定概念,把否定应试教育与取消考试等同起来了,更不清楚“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性质和内涵。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能不能在教育中并举?这要看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如果把“应试”看成是一个褒义词,即所谓应试是应素质教育之试,那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统一的,就无所谓什么并举不并举;如果把“应试”看成是一个中性词,即仅着眼于有考试必有应试的事实判断,而不涉及考什么、怎么考、为什么考,应什么、怎么应、为什么应等价值判断,那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关系就是含混的,就不能笼统地说什么并举不并举;如果把“应试”看成是一个贬义词,即应试教育是一个如上所说的特定的概念,是一种考试中心和考试主义的教育,那么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上就具有对立性,就不能并举。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举的观点之所以是不恰当的,主要有两点不当。一是混淆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价值界限,不明白应试教育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不明白否定应试教育并不是要否定考试和应试本身,而只是要否定其中错误的价值取向;二是认为考试、应试与素质是二元分裂的,没有关系的,所以才要一手抓考试,一手抓素质,它们之间似乎是两码事。其实素质教育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改造考试的价值导向并尽可能实现应对考试与提高素质的统一,但这并不能称之为上面所说的那种“并举”,因为这种“并举”并未言及对应试教育的价值改造,而只是着眼于考试的事实存在。

当然,不能不承认,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当前的教育现实中的确在不同程度上是并行与并举的,但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两种教育的并存和双重挤压所造成的一种无奈之举,并非教育实践工作者的意愿。在应试教育逐步向素质教育转变与过渡的过程中,在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及种种做法开始被动摇而又远未被克服、素质教育开始实施而又远未真正建立起来的情况下,两种教育的并存便造成了两种教育价值取向对现实教育的来自两个方面的双重制约和双重挤压。一方面,在现实的、难以抗拒的单纯以应试升学为导向的社会压力和学校评价的迫使下,学校不得不对这种价值导向有所顺应,不得不坚持应试教育的一些不恰当的做法,以在激烈的办学竞争中维持学校的生存;与此同时,学校还须面对素质教育包括新课程实施的导向和要求,因为在这种背景下各种升学考试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变化。近几年的考试改革,正在逐步朝素质教育和新课程倡导的价值取向接近,以往那些应付升学考试的陈旧做法,如汗水加时间、题海战术、死记硬背、严重偏科等,虽仍然有效因而不得不有所坚持,但又不如以往那么有效因而又必须在提高学生内在素质,如创造性、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知识面和综合素养等方面下一定功夫。在这种情况下,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渐进性的转变过程中,学校不得不同时应对仍然存在的应试教育和逐渐兴起的素质教育两种价值取向,即两种教育并举,但这与某些学者所倡导和鼓励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举”的主张是根本不同的。现实中所存在的两种教育并举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奈之举,是为了应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种教育价值冲突所造成的教育两难困境的权宜之计,是正常的和可以理解的,但又是不宜公开宣扬和鼓励的,更不是以承认和接受应试教育的价值取向为前提的。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N].中国教育报,1997—11—21(01).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3

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表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这项政策的提出,将素质教育搬上了日程,它对于传统的应试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应试教育作为中国几千年来教育方式的主流,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以及强大的文化背景,而新兴的素质教育,因为具有适应时展、满足党和国家要求等优势特点,两者形成了抗衡。此外,教育最重要的就是公平问题,因为教育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人才的培养。它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必须重视教育公平问题。为此,接下来我将探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公平问题。

一、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

1、素质教育:含义、提出、内容

素质教育是指利用遗传、环境和教育的积极影响,在对学生已有发展水平和可能发展潜力作出准确判断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所有学生都在共同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从而促进社会意识向学生个体心里品质的内化。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内容包含三个方面:身体、心理、社会素质教育。

2、应试教育:含义、特点

应试教育是指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应付考试和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为目的的、违反教育科学规律的一种传统教育模式。在我看来,应试教育从字面上说就是应付考试的教育,其关注的重点在于如何应付考试以取得高分,它不是把考试当作检验老师教学成果、学生学习成果的工具,反而把它当作是一种目的。应试教育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由我国几千年来的封建历史文化、庞大的人口数量以及人们追求利益的扭曲的价值观等主观或客观因素所决定的。这也就导致了应试教育有观念封闭、功能偏颇、目标片面、内容表面、对象少数、方法机械、评价单一、效益近利等特点。

二、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各自的公平问题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有着不同的内涵和特点,导致这两种教育方式在社会公平方面有着不同的影响。

1、素质教育

从整理来看,素质教育对我国国民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是促进社会公平的一项有力举措。学校作为学生除家庭外最主要的社会化主体,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担,因此,素质教育的任务交到了学校的手中。学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再依靠学生的成绩来评定优劣,而是全方位地教育学生,进行全面培养,从中发现每个学生独有的特长,进行专项培养,这种人人平等的教育方式,有利于把每个学生都塑造成优秀的人才,为国家建设输送栋梁之才。

从局部来看,由于种种因素,素质教育难以全面实行,不利于社会公平。一方面,中国人口众多,对素质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要转变民众长久以来的传统教育思想,进行改革不是那么简单的。总有支持与反对,支持的一方接受素质教育,反对的一方迫于国家压力,仍然背地里实行传统教育,由于我们主观思想的差异造成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公平性;另一方面,中国城乡差距大,农村教育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难以推行素质教育,所以在农村几乎看不到素质教育的影子。再来看城市,由于经过城市化的改造,现代化的影响,城市的物质、精神文化水平飞速发展,所以,这里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城里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丰厚的发展资料,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现代的教育设备以及全面的教育内容。由于客观的地域环境造成的不公平由此体现。

2、应试教育

一谈到应试教育,大家一定嗤之以鼻,我也如此。诚然,应试教育弊大于利,或者说,几乎没有利。不过应试教育在万千阴暗面之中仍然存在着一个闪光点,那就是在我们国内,在所有选拔制度中,保持着绝对的公平。隋朝科举制就是现代应试教育的鼻祖。从隋朝传下来的制度,经过不断发展与创新,仍存在于有着十三亿人口的泱泱大国——中国,这确实值得思考。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应试教育的存在是必然的,人口众多,地域宽广,如何选拔人才,是个棘手的问题。我们的祖先智慧的选择考试作为衡量方法,考试客观的评价知识的掌握程度,忽略了人情因素,以确保绝对公平。应试教育沿袭了这一点,取得高的成绩才具有话语权,从某方面来说,避免了因为人情关系问题而造成的腐败、不公等问题。

那么应试教育真的公平吗?我们先来看看西方,他们从未接受应试教育,却是人才辈出,科技超前,我们国人难以匹敌。可见从全球来看,应试教育摧残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国人,使得我们无法与外国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造成了巨大的不公平。

三、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者相较下的公平问题

单独来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各自的公平问题虽然能对两者本身有个深入的了解,但是单方面片面的了解会割裂教育本身的联系。以下便是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入手,运用几种社会学基本理论来分析两者的公平问题。

1、从结构功能主义理论来看

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十分注重研究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的平衡、协调机制,是一种维护型社会学。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的两种形式,相互协调、制约,共同维护社会发展。素质教育多些感性,注重人文关怀,从人的本位出发,提升、促进人的发展;而应试教育则侧重理性,有明确唯一的评价标准,理智的评判优劣。两者仅仅在这两个方面互相促进,有机结合,互补学习,为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教育环境而共同努力。

2、从社会冲突论来看

应试教育的存在违背了教书育人的本质,它只是单单关注那一张张试卷、一次次考试的成绩,完全不注重学生是否学到了知识,是否提升了能力。应试教育只是把学生当成了考试的机器来培养,这些学生大多数能在中考、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相较于那些接受素质教育而没有取得高分的学生来说,也许是不幸的,因为他们的童年充斥着一张张布满钩叉的试卷,没有同伴陪伴的喜悦,只有父母老师严厉的训斥;没有接受多元的教育方式,只有被迫地接受填鸭式、满堂灌的教育。但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们也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高分成了他们往高一级学校去的敲门砖,分低的同学,纵使有超群的领导能力,卓越的交际能力,也只能望而兴叹。有能力的人没能收获好的结果,相反做题的机器人平步青云,这两者所形成的冲突与矛盾,深刻地反映了教育的不公平。

更深入地探究,既然应试教育那么苦,为什么仍有许多人愿意接受呢?这大概是由于人们无限的欲望与资源的有限性的冲突所造成的。大多数人希望通过读书来出人头地,取得社会地位,通过社会分层,进入上流社会,以满足自己的欲望,然而社会的分层一般呈金字塔状,地位越高的人越少,所以大家都拼了命似的想进入上层,应试教育就成为了他们的首选方法。

3、从发展理论来看

根据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两者不是完全对立的,素质教育是在应试教育基础上的扬弃与创新。从一个小方面就可以很好地来解释,说到素质教育,大家一定觉得是没有考试的,这就大错特错了,考试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手段,但它不是唯一的。这也就是在以考试为唯一衡量标准的应试教育上的创新了。素质教育的考试只是为了方便老师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所学的知识,它不同于应试教育中考试的地位,这就是素质教育对应试教育的扬弃。实际上,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基础上最根本的扬弃与创新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转变,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多种素质的人才,而应试教育的目的则是把学生培养成考试机器。这种变化的进步,充分重视人的作用,为社会公平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柳.素质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1999年版,第41页

[2]陶秀英.素质教育简论.中国人事出版社,1999年版,第8-9页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4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应试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味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及升学考试,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也逐渐养成“重成绩,轻能力”的错误观念。而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若一味的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及能力培,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学生的成长。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在两者间寻求合适的平衡点,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充分的结合。在此,本文从两者的价值取向以及教师的教学模式等方面出发,针对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衡点探索,做以下几方面的论述。

1 素质教育

在我国教学活动中,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乃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首要责任在政府,在教育部门的最高层。因为改革是一个从上到下、循序渐进的过程,上层的行政措施不够强劲,下层的局面必然也无法根本扭转。从课程选择和设定上来说,就必须权力下放,应当以教师、家长、学生和专家为核心,共同来选择和设计每个学校的校本课程,逐渐形成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教育格局。

素质教育的实施,不再以单纯的升学考试为主,相对应试教育而言,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素质提高以及道德塑造,因而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更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培养。然而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具体行之可效的模式,只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实施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培养。

2 应试教育

应试教育,通常被视为一种偏重于通过考试,以分数来衡量学生水平,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送进高级学校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与素质教育相对应。由于应试教育较片面地注重知识以及重点的记忆和灌输,在教育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其弊端日益显现,它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占用了学生大量精力。

除此之外,受我国传统教育“学而优则仕”的教学理念影响,多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往往将重点放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道德培养以及人格塑造。由此,“填鸭式”的应试教学,不仅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从而直接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学习。由此可见,应试教育以无法适应我国当前的教育。

3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结合

在教学评价上,素质教育要求从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来评价学生的素质水平;应试教育则把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在教育结果上,素质教育“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应试教育则只有少数人升学,获得成功,而大多数学生的才能被忽略,以失败者的心态走向社会。由此可见,在某种程度上,素质教育属于一种理论式教学,它在应试教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以及素质培养,使学生能够全面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与此同时,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离不开应试教育,如:重要考试,而应试教育在实施时,离不开素质教育的完善,而如何在两者间寻找平衡点,则成为诸多教育学家至今仍在探索的问题。在此,针对两者的平衡点,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论述:

3.1 学习行为。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应试教育压得透不过气,以至于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而素质教学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今后教学中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

然而,在素质教学中,注重的是整体提高。由此,在两者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的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结合,在日常教学中,既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又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例如:在期末考试的测评中,教师除了看考试卷面外,还应考虑到学生的日常表现。设置相应的班级模范奖、优秀榜样等奖项。

3.2 价值互补。在我国教学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应试教育的实施,往往将重点放在个别学生的学习成绩上,以学生的升学率为中心。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性格培养及道德培养。而素质教育在实施的过程中,重点不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行为习惯以及道德素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成绩。由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还,可以将两者结合,充分的利用两种教学方式中的价值优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而在培训学生道德素质的同时,将学习渗入进去,以此来达到教学目的。

4 总结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结合,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教育制度的完善、创新,因而在我国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能够充分的抓住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衡点,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在传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及思想道德,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社会观,才能更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陈泽龙,罗海丰.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策略分析[J].教育与职业,2007,(11)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5

人民网 >> 科教 >> 教育时评 2003年1月10日16:44 让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和平共处”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少年了。但结果怎么样?正如人们所说的那样:“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或者打着“素质教育”的幌子,肆无忌殚地搞“应试教育”。甚至还出现了这样的怪现象:有的教师因搞素质教育而未考出好成绩,哭着向学生家长作检讨:“再也不搞素质教育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深刻反思。 “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提法本身是否就是那么恰当?(笔者认为,无所谓“应试”、“素质”,“应试”亦能培养“素质”,“素质”亦能“应试”。不当有“应试教育”、“素质教育”的提法)。即便是恰当,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矛盾?反对?同一?从属?)看来,我们得重新认识、探讨这些问题。在人们的印象中,好象应试教育是“反面角色”,素质教育才是“正面角色”。在本人看来,二者之间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不存在什么正面角色、反面角色问题,素质教育与应试并不矛盾,二者完全可以“和平共处”,甚至可以水融,浑然一体。应试教育,历史悠久,自有其存在的道理,不能全盘否定。可以说,从科举制度产生以来,应试教育就随之产生了。也就是说二者是同时产生的。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科举制度,也培育了大量优秀人才,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王安石等,都是科举的应试制度培养出来的杰出人物,他们为人民、为民族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他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饱学之士。他们既有造福万民、有功民族的思想,亦有造福万民,有功民族的能力。因此,不能将科举制度的应试教育一笔抹杀! 解放后,我国实行了教育改革,路子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同样培育了一大批英才。期间,讲究“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大批特批“智育第一”、“业务挂帅”、“白专道路”,提倡“又红又专”。后恢复了高考,应试教育步步深化,与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大张旗鼓地搞应试教育,到了肆无忌殚的地步,弄得师生苦不堪言。但也的确培养了一批“应试高手”,为高校提供了充足的生源。 我国现在的招生制度,决定了不可能没有应试教育,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有考试,就必须有应试。我国高中、高校招生,还没有其它更好的方式选拔生员,还要长期使用这种沿用了一千多年的考试制度,这就决定了应试教育还要长期沿续下去。年年要招生,年年要考试,下面的学校没有应试教育,这才是不可思议的! 再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完全可以有机统一起来。真正的素质教育搞好了,不仅不能影响应试,反而还会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取得良好的应试成绩。这方面,有两个例子可以作为有力的佐证。一个是著名特级教师、教育家魏书生的例子。他搞的是典型的素质教育。他让学生自我控制,自我管理。他甚至因外出讲学长时间不给学生上课,完全让学生自学。他教出的学生,不仅各方面的素质能力较其他班级好得多,就是在应试方面也取得了其他人难以企及的成绩,令同行们惊叹不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再一个是最近的河北衡水中学的例子。前些日子,《中国教育报》连续报道了他们大搞素质教育,而在高考中也取得了极好的成绩的事迹,结果每天都有二百多人到校参观取经。他们的学生自办戏剧、刊物、电视广播,学得开心,轻松。他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能力超人,因此在高考的应试中也完全能取得比单纯地应付高考的应试教育高得多的成绩。 魏书生和衡水中学的例子有力地说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它们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关系,而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或者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对立统一,互相依存的关系。因此,我们不应当将“应试教育”看成是“反面角色”、“洪水猛兽”,而应当把二者有机统一起来,让他们“和平共处”:亦素质,亦应试,使之水融,浑然一体,不要将二者对立起来。(山东省栖霞市体育中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6

素质教育思想的产生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的中国,不仅面临世界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挑战,同时面临国际教育改革潮流的挑战。面向昨天的“应试教育”,显然是与世界改革背道而驰。当今国际的竞争最根本的是人才优势和民族素质优势的竞争,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才不会被开除球籍,永远立于先进民族之林。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而提出来,它的优点、合理之处是相对应试教育中的弊端而言,同样,应试教育的缺点也是同素质教育的比较才得以显现,本文从教育的若干基本方面来比较:

一、全体性与个别性

素质教育强调人人受教育的权利,人人教育,人人成才,它立足于发展人来培养人。它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教育,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它是一种没有性别、年龄、条件、基础之别的教育,它是在全面发展人的基础上培养出具有一定素质的英才。而应试教育只是面向少数人,搞选拔性、淘汰性的教育,立足于选拔人来培养人,即这种教育只着眼少数学习好的,有升学希望的学生。这种教育导致一种现象:“随着学生沿着教育的阶梯上升时,具备必要天赋或习得的技能与态度,从而成功地越过更高的阶梯的人将会越来越少。”因此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鉴定少数可以进行完成中学课程、接受高等教育,学习好、智力“高”的人,然后通过考试将学生按考试分数进行分等,以此来判断哪些学生没有“达到”、“符合”、“了却”,哪些学生是优等生,哪些学生是差生,哪些学生可以继续学习,哪些学生应被学校淘汰,哪些学生能够进“重点校”,哪些学生只能进“一般校”,好像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培养出超凡的“英才”,而素质教育只能培养整齐、划一的“一般人”,当然素质教育也要培养英才,但绝不能以牺牲多数人为代价。它在培养合格的其整体素质和个性优势得到发展的公民,为各行各业的英才奠定基础的同时,并不排除及时发现有特长的苗子,使他们不失时机地脱颖而出。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育才观上的分歧。

二、基础性和片面性

素质教育强调普遍教育公民基本素质的培养,为学生自学、自我教育,终身教育和受高一级的学历教育打好基础。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教育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开发人的潜能,尤其是那种使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的潜能,人的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受教育,都应在求进步,而素质教育为学生的以后发展打好基础,具有很强的基础性。学生在学校中不可能得到非常全面的知识,只有通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地自学、不断地自我教育,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充实完善,才能以更强的实力立足于社会。学生即使侥幸进入高一级学校,如果基础不扎实要想得到快速的发展也是步履艰难,也难成为一个完整的“英才”。

而应试教育具有片面性,偏重于应考科目的知识传授,忽视普通的全面培养。因此,在应试教育中,考试,各种各样的升学考试、评比考试以至于学校内部的学期考、期中考、单元考,都被提高到极点的境地,考试成为学校教育的指挥棒,整个基础教育围绕升学考试的轴心运转,学习演变追求分数。总之,应试教育在追求片面的教育中,人作为教育的主体和对象,被遗忘干净,人的潜能、个性、价值本来是高于一切的,在这里也都化为乌有了。这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在教育性质观上的分歧。

三、主体性与机械性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性和创造性,实现教育培养人和发展人的目标,素质教育是以人为出发点,把人当作社会生活的主体来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自信、自强、自尊意识和具有拼搏和仁爱精神的人,他们是非分明、堂堂正正、顶天立地、奋发有为,象所说的有棱有角,象邓小平所说的敢闯敢干,他们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必然能够积极主动地推动社会的进步。而应试教育是机械性的,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成了考试机器一个模子出来的零件。他们唯师唯书,没有一点主体性。它是以社会为出发点,把人当作社会生活的客体来塑造,这样塑造出来的人往往是些“精神侏儒”。他们机械地接受知识,机械地学习,机械地为考试服务,根本谈不上创造性。他们盲目依附,俯首帖耳,亦步亦趋,唯唯喏喏,这些人只是消极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并因此只能保证社会的简单延续。

四、开放性和封闭性

素质教育是一种开放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尽其育的功夫,不断扩大教的范围,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把人放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大背景下去培养,真正做到象陶行知所说的“整个社会的活动,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我们教育自己的场所”。素质教育树立了新的教材观。教材仅是学科知识体系的一个范本,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个样本,是一个例子而已。教学的目的并非只要学生记住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透过教材去把握渗透在其中的科学方法和认知态度,各学科不仅要相互配合,而且要相互促进,以促进学生的整体优化发展,素质教育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使学生即使在课堂上也能感受到沸腾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实际生活,从而真正把书本上的知识学懂、学活,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应试教育是一种封闭性的教育,应试教育尽其教的苦心,不断缩小育的范围,把教育缩小为要考的书。于是唱歌、图画、工艺等各种课外活动都不教了,应试教育把孩子的空间只限于学校,把孩子的生活只限于读书赶考,甚至连节假日都不放过,这种教育严重脱离社会,脱离生活,其结果必然是“教师教书死,死教书,教死书”;学生“读书死、死读书、读死书”。应试教育的封闭性反映在各门学科上,教材陈旧,唯书至上,奉教材为金科玉律,教师因此死抱住教材不放,把毫无遗漏地传授教材内容给学生视为教学的目的,各科相互孤立,自己顾自己,自己封闭自己,学科教学,理论脱离实际,缺乏生机和活力。强调死记硬背,违反教育规律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使学生个性受压抑。

五、个性化和模式化

素质教育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从教师的角度说,个性化教育是一种高层次的创造性劳动,这种劳动是教师个性、风格、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表现。教师的成功,教师的欢乐,教师的价值,莫过于“创造”二字。创造使教育教学活动充满神奇的魅力,它是学生乐学的原因。从对学生的要求来说,个性化教育坚持以学生的个性为其出发点,把培养学生的个性作为走向全面发展的顶峰的基点,即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在其有兴趣的地方获基础较好的学科首先突出成绩,从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激发自尊心和上进心,从而带动个性的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是一种模式化的教育,从教师教的角度说,模式化教育是一种低层次的简单劳作,其特点是模仿、照搬、重复,教师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进行单调乏味的单向消耗,它是学生厌学的根源。从对学生的要求来说,模式化教育搞一刀切,施行天下大一统,即统一的计划、统一的教材、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活动、统一的标准,全然不顾儿童个性表现出来的特殊爱好和才能的发展,这种模式化的教育只能培养出“无个性、无特长”的人。

六、启发式和注入式

素质教育是一种启发式的教育,素质教育观把学生看成是学习、认识、发展的主体,把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建立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上,这种教育致力于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生动活泼地发展。启发式教育教学的特点是:1. 强调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2. 坚持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使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使知识与能力同步发展;3. 注重教法与学法的结合及其转化,培养学生会学;4. 强调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结合,培养学生愿学、乐学。

应试教育是一种注入式的教育,应试教育把学生视为被动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容器和听话机,,一切从教师的主观愿望出发,全然不顾学生的基础、理解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强行灌输和机械训练。注入式教育教学的特点是:1. 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客体,要求“学生对教师保持一种被动状态”;2. 注重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3. 注重教法,忽视学法;4. 注重智力因素,忽视非智力因素。这是教育手段方面的问题。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7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42-02

素质教育的提出已有十余年了,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已开始,但应试教育的力度并没有因素质教育的口号而有丝毫的减弱,反而愈演愈烈。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基础阶段教育的一线工作者,往往发自内心地感到纠结和困惑。一方面,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看,素质教育是必由之路,课程改革也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从人才选拔上来看,恐怕没有什么方式能比考试更能让老百姓觉得公平的了。在实践和理论中,似乎总把应试教育与新课程改革放在一个对立的地位,似乎是要进行课程改革就要把应试教育一棍子打死。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在本人看来,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确有矛盾,这对矛盾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的难点问题,但这对矛盾是可以调和的。

一、应试教育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有其社会背景的

社会因素。目前,在没有更好的、更成熟的选拔人才标准出现以前,或者说没有一种被社会各方普遍接受的选拔体制出台前,不论是社会、家长、老师还是学校,评价一个学生的优秀与否,最主要、最有权威的评价标准就是分数,就是就读的学校或者班级是否是名校、是否是重点班。而对一所基础教育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评价也往往主要以升学率为标准。如若孩子就读的是名校或者重点班,那么作为父母就会感觉很自豪,似乎社会地位都提高了;反之,就好像低人一等,前途尽毁一样。而如果一所学校是重点学校、名校,那么这所学校不论是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上、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上、学校教师的待遇上、社会享有的优越度方面都会比其他的普通学校高很多。在这一社会评价标准的干扰下,很多家长不惜花费重金、不管付出的代价是否值得,只是千方百计地把孩子送往自己认为尽可能好的学校。随着交通事业和通讯手段的越来越便捷,更是给这一现象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于是出现了有的学校人满为患,有的学校因为没有生源或者说生源较差而面临分流解散。而很多地方政府,为了提高本地教育的知名度,留住优秀学生,也对本地教育进行所谓的资源整合,不顾一切的打造名校。最突出的就是不再实行划片招生,而是分层招生,把学生和学校分成等级,分数高的学生被重点学校录取,而分数差的学生只能进入普通学校。当然,这中间的利益是互惠的。名校因此受到了其他学校所无法企及的待遇,而政府也因名校而提高了政绩。至于普通学校,却在很大程度上和学生一起成为高考制度的陪葬品。在这样一种环境下,面对越来越差的生源和越来越少的学生,举步维艰的普通学校要么被淘汰,要么冒着破釜沉舟的风险,进行教育改革。当然,通过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案例也并非没有,但改革结果的成败仍然是以最终的升学率作为主要衡量标准的。

学生因素。对于学生,特别是一个没有社会背景和家庭背景的学生来说,没有什么比考上大学是改变他们命运和前途的最直接最可靠的途径了。在这方面,广大农村孩子更为突出,至少在当前这个环境下。虽然经常会听到家长、老师或者学生会说:“考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之类的话,但是潜意识里,他们还是将考上大学,或者说考上理想的大学视为最重要的出路,不到万不得已,决不放弃。而要实现这个愿望,离开应试教育,也几乎是不可能的。

学校因素。从学校方面来说,除去前面所阐述的升学率与学校直接利益的关系外,学校或者教师如果不按照国家要求的考试大纲或者范围去进行教学,而是根据自我认识像古代私塾一样自选教材,那么,在学生的各类升学考试,特别是高考中,如果学生考试效果很好,达到学生和家长的预期目标,那么这还有可能作为改革成功典例得到认可。其次,从哲学角度看新课改中的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矛盾。

二、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毋庸置疑地成为一对矛盾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即它既包含着对立的一面,也包含着统一的一面。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对立的一面,是显而易见的,也是被当前的教改潮流所强化甚至夸张化的。其一,如认为应试教育过于强调被动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而忽视新课程所倡导的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忽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自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于是,有人开始认为不考试,或者淡化考试,但这又走入了另外一个教育的误区。如果取消了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刚性标准,那么,谁也无法想象软政策下会产生多少腐败和弊病。所以说,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完全对立起来是不科学的,也就是说应试教育不能被彻底摧毁。

值得庆幸的是,在狂热的批判应试教育的潮流过后,很多人开始逐渐回归理性思维的状态。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统一的一面逐渐被更多的人思考和关注。甚至有人说,一个连试也不会考的人,那能算是一个高素质的人才吗?当然,这样的说法也许有失偏颇,但至少说明人们已经开始从把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完全对立状态逐渐向统一的方面转化。其实,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非不可调和。其一,应试教育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人的素质是多方面的,也是多层次的,而不应该仅仅是会琴棋书画、唱歌跳舞等一些具体的技能。新课程中的新型学生观,认为学生是这样的人:学生是学习怎样生存的人;学生是学习怎样生活的人;学生是学习如何了解生命、珍惜生命,怎样使生命有价值、有意义的人。而创新教育视野中的学生观,则把学生看作具有生命意义的人,具有社会意义的人,还把学生看作具有发展潜能的人和具有独立个性的人。考试,不仅是检测学生学习的一种手段,还是社会选拔人才的一个重要工具。可以说,考试也是现代人生存生活的一项必要技能,更是磨炼意志、建立自信、激发潜能的有效方法。经过十二年寒窗苦读,在久经考场的高中毕业生中,有的通过高考进入大学继续学习,有的虽参加高考但落榜,还有的就干脆没参加高考。那么没参加过高考的那部分人就比前两者少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另外,在应试过程中,是有许多技巧和方法的,也是能培养能力的,如先易后难的答卷顺序、抓住重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审阅题干领会要求的能力、从大量材料中识别出有用信息的能力等。这些技巧和能力不但在学生时可以用到,在日后的发展中也随时都会用到。第二,素质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应试。在新课程中,学生明白了自己要学习怎样生存、怎样生活、怎样使生命更有价值与意义,他们就知道了自己为什么要来上学,又为什么要考试,从而在主观上不再厌恶考试、惧怕考试,才能充分调动起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学习、来考试,这样得到的学习和考试结果也是最理想的。其三,新课程中的素质教育在教给学生琴棋书画,唱歌跳舞,拓展他们多方面素质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增添了一些孩子的自信心,缓解了一些孩子紧张的情绪和心理,当他们再次投入学习和考试中去时,必然会取得比原来更好的成绩。这里不乏成功地处理好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关系的案例,比如山东昌乐二中的“721”教学模式,就是一个主要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通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从而在应试中获得很大成功的典型了。还有诸如杜郎口中学、衡水二中等,都是在此方面不断探索并深见成效的一些成功案例。也因此,这些学校陆续在全国声名远播,从而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拨又一拨的学习热。他们成功的共同点就是恰当处理好了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考查机制,不仅有效提高了学生自主管理和自觉学习的能力,而且也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活动缓解了学生学习的压力,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使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就是说,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对立的一面被淡化,而统一的一面得以加强,通过两者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达到了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效果。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对立统一关系,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化提供了可能性,而要是这种转化得以实现,就必须有使他们统一性得以加强的条件和环境。反之,素质教育也会变成应试教育,而应试能力高的学生不一定有相应的素质。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8

素质,作为一个理论命题,有其丰富的内涵和广阔的空间,而且有多维的审视角度和思路。一般说来,所谓“素质”,通常具有两个层面的涵义:第一种涵义是生理上的“素质”概念,主要指人们天生的感知器官、神经系统,又称遗传因素或天赋;第二种涵义是教育学实质也是社会学上的“素质”概念,主要指后天社会性的一面,认为素质是在先天某些因素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后天教育和环境影响而形成的一系列知识技能、行为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点的综合。换句话说,人的素质是指人的发展总水平,是人的诸种属性的综合,是由各种品质构成的整体结构。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则是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一个先天的聋哑人,当然不可能成为一名音乐家;但假如一个人的音乐天赋再好,却没有得到后天的培养,也不可能成为一名音乐家,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每一 名学生先天获得遗传素质得以充分的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

国家教委朱开轩主任指出: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往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明确提出:“应试教育”不是对以前和现行基础教育的概括,而是对其中存在的单纯以升学为目的而产生的诸多弊端的概括。

否定“应试教育”不是要否定现行的教育。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主要区别,大体可以从以下10点表现出来:①从指导思想上看:素质教育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也就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它反映了现代的先进的教育思想;而应试教育则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是以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是选拔式、科举式、淘汰式的陈旧落后的教育。

②从教育目的上看:应试教育是为适应上一级学校的选择需要,以应试训练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和学会审美的教育。

③从教育对象上看:应试教育是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重在“提高”的淘汰式的“英才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面向全体,重在“普及”,促使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通才教育”。

④从教育内容上看:?应试教育完全围绕应试要求,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轻“德”、缺“体”、少“美”、砍“劳”,是一种不完全的畸型教育;素质教育则是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的教育。

⑤从课程结构上看:应试教育是单一的学科课程,且只重视少数所谓“主科”,轻视所谓“副科”;而素质教育则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把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程等几个板块,都纳入课表,作为正式课程平等对待,有的学校还十分注意开发“隐性课程”,比如环境教育、校风建设等等。

⑥从学生课业负担上看:应试教育不按课程计划授课,随意增加课时,超纲授课,加大作业量,考试频繁,复习资料泛滥,各种竞赛名目繁多,学生课业负担加重;而素质教育则要求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严格按教育教学规律办事。仅以作业为例,内容适度,形式灵活,不仅重视巩固性的书面作业,还要设计富于个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作业、口头作业、行为作业,并把课外阅读纳入培养健康的个性之中,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⑦从师生关系上看:应试教育迫使教师“选择适合教学的学生”,强调师道尊严,师生之间是一种管与被管、教与被教、灌与被灌的关系;素质教育则强调尊师爱生,师生民主平等,双向交流。要求教师尊重、理解、信任、鼓励、扶植每一个学生,教师选择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发展的教学艺术。

⑧从教育方法上看:应试教育实行的是学生被动学习,死抠书本,脱离实际的教育;素质教育则是重视双基、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

⑨从教学途径上看,应试教育把课堂和书本作为教学的唯一途径,不同程度地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而素质教育为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新型素质,要求实现教育的社会化,建构学校与社会的“双向参与”机制,使得教学途径增多,教育视野广阔,有利于从狭隘的完全同升学“指挥棒”对口的自我封闭中解脱出来,实行开放式的现代教育。

⑩从评价标准上看,应试教育以“分”为导向,以“率”为标准,以“考”为法宝,并以此来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实行的是僵化、死板的,“一刀切”教育;素质教育则确立社会实践的评价权威,淡化分数的警告、惩戒作用,把学生的差异作为资源潜能优势,实行的是使学生个性健康、完善发展的教育。

从以上10点基本可以着出,应试教育只注重应试的功利,不关心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而是塑造适合“教育”的学生。“应试教育”在教育对象上的局限性,在教育内容上的片面性,在教育过程上的表面性,在教育成果上的虚假性,对基础教育危害甚深,对广大中小学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健康成长影响极大,必须通过切实的努力动摇它、瓦解它、改造它,把它转化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端正教育思想,树立现代教育新观念。应该树立哪些教育新观念呢?

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目标观。基础教育多年来都是为构建教育“金字塔”服务的,单纯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只要统考分数和升学率上去了,就“一俊遮百丑”,“哼一声都是经验”。这种以应试为主导的教育目标必须改变,而应培养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出发点和归宿,树立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以充分发展个性特长为宗旨的素质教育目标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第二,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一提到“人才”,人们马上想到专家、教授、工程师、学者等等。这些“拔尖人才”是人才,合格的劳动者也是人才。我们一 定要转变升学者是人才、唯升学者能成才的人才观;确立多渠道成长、多规格育才的人才观。要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多类别、多层次、多结构的,不仅需要自然科学人才,也需要社会科学人才;不仅需要科学家、思想家、理论家,更需要大量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不仅需要高层次的社会管理人才,而且更需要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的劳动大军,现代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变化,不仅要知识丰富、学有专长,而且要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古今中外的无数事例反复证明:具有高学历的人不一定都能成才,没有高学历的人只要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也完全能够在实践中逐步成为某一方面的优秀人才。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9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大潮的到来,我国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的缺陷也很快凸显出来,我们的人才最大的不足就是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较差,特别是原创性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差。这在当前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决定性因素的今天,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极为不利。为此,几乎全社会都为之心感不安,可“病急”不能“乱投医”。虽然导致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应试教育,但根本原因是教育选拔制度,当然也有其他原因,如某些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等。另外,现在还找不到更好的选拔制度和方法,只靠现在的素质教育改革,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这种改革的效果也必然大打折扣。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10

1引言

我国的基础教育历经多次改革,取得了大量的成就的同时,也收到多方面的质疑。这些质疑集中表现为:教育资源的公平性、高考的公平性、教育思想和考核方式上。在这三个方面中,以教育思想和考核方式的争议起源最早,争议最大,影响最为深刻。我国的教育模式采用苏式的教育方法,在尽量短的教学时间内,将大量的知识教育给学生,以培养实用性高、知识全面的学生做为教育的基本目标。这种教育模式在我国长期执行,并在我国的早期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扫除文盲,提高国民的文化素质,为共和国的发展培养出大量的合格的建设者有着重要的意义。做为衡量教育效果的标准,这种教育模式通常采用考试分数做为简单、易用、具有说服力的指标。这种教育模式是以知识识记为主,提倡对知识的熟练应用与细节把握,被称之为应试教育。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我国教育与国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应试教育日益受到质疑。首先,一些教育者认为,应试教育是以知识的记忆为主,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这种模式只适合对低级工人的培养,而不适合对以创造为主要特征的职业工作者的培养。其次,教育的效果以考试分数为主,是将教学效果定量化,而在定量转化的过程中,大量的信息被丢失。因此,这些教育者认为,应当采用多种方法综合考虑教育效果。基于以上两个主要原因,部分教育工作者提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这一提倡获得了社会各阶层的支持并已经在中国的基础教育中经过实验论证,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对素质教育的倡导的直接性证据就是外国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水平比中国要先进,外国大规模采用的教育模式与素质教育相似(实际是中国的素质教育是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将外国的教育模式的中国化。),那么,就应该向外国学习,也采用相同的模式以促进中国的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素质教育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其实际的教育效果也受到质疑。这些质疑不是对以何种方式进行素质教育,这些技术性方面进行质疑,而是对素质教育的核心思想的质疑。这些质疑促使教育工作者重新对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明确问题的本质所在。

2教育方法的有限性决定了教育效果的有限性

长久以来,受华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育工作者普遍接受或认为的是教育万能。即,通过教育可以有效地全方面地改变一个人的素质,教育是人发展的万能灵药。这种教育思想随着对特殊儿童、特殊人群的研究,脑与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而被论证为错误。但是,大量的教师依然认为,教育是可以全方面改造人,可以对人的任何方面的提高都产生有效的效果。在这种思想的引领下,教育效果不佳被认为是教育的投入与教育压力的程度不够。因此,要取得所需的教育效果,必须增加教育的投入或提高教育压力。这种教育思想在我国教育资源有限的时候的体现就是教育压力的增加,即,通过高强度的反复练习,提高学生的某些方面的水平。教育压力虽然可以取得较好的性价比,但是会使学生和教师长期处于疲劳和精力透支状态。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改善,教育资源的增加,教育工作者试图通过提高教育投入来取得较佳的教育效果。

这些手段主要包括:对教学环境的改善、对教学设备的完善、多媒体设备的广泛使用。但是,从当前的教育反馈来看,这些手段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确实提高了教学的效果,但是教育投入造成的教学效果的提高在达到某一程度时,就产生屏蔽效果。并且,增加教育投入造成教育教育的性价比降低。对于我国而言,总体上依然有限的教育资源,是无法承受大量的教育资源投入。我国教育随着科技的发展,产生的多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如:网络学校,幕客、高级一对一补课等满足了经济富裕的群体对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的需求。使其能够额外增加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保证子女的教育资源的充足。但是,追踪研究发现,通过提供额外的教育资源,对学生的能力的提升程度与投入相比,产生的实效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究其原因是在于学生对学习的疲劳与学习情趣的降低,造成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效率的持续性下降,从而降低了教育投入的提高对教学效果的提升效果。而从目前的教育学、教育方法学、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来看,一切教育方法能够产生作用的前提在于受教育者的配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态度产生的重要的影响,并进一步对学习效率产生的调节作用,使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引发成为影响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学生学习兴趣进行分析,学生在生存和安全的需要满足的情况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只有自我满足的需要。而该需要所在的需要层次较高,非常难以实现,在学生群体中,只有少数的学生才能实现该需要,不符合对学生群体整体水平提高的社会需求。从这个角度上分析,对学生进行教育资源投入的增加对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没有高效的关联。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国无论是采用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其教育模式的选用起决于地区的经济水平,而无论是哪种模式,其教育效果都是由学生的需求满足趣所决定。对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应试教育足以满足地区人才的需求与学生的生存与安全的需要。对于经济富裕的地区,素质教育具有实现的可能与较好的促进效果。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11

中图分类号:D523文献标识码: A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做的,更多的应该是摒弃偏见及固有的思维定势,博众家之长,在现有应试教育模式下,努力探索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新模式,不断地为学生寻找一种较为有效的教育模式。

一、与现行教育模式相结合

与现行教育模式的结合,需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实行多样化教学模式,这样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对学龄较低的学生的教育,学生通常在入学初期形成最初的看待问题、认知世界的思维模式,在以后的学习中逐渐形成固有的模式接收信息,所以,如何在此时提供合理的教育模式颇为重要。低学龄学生普遍好奇心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不仅学不好,还有可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和恐惧。同样的知识,用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灌输方式,能满足学龄较小的孩子对于知识接收多样性的需求。因为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受到的社会固定行为模式影响较少,所以对于接收知识和认识世界的方式被塑造的机会较大。根据以往实践研究,在此类学生中培养良好的认知习惯,成功率较高。然而,国内教育往往在此阶段采取的是较为保守的知识灌输模式,即采取大量的基础知识的灌输手段进行教育,所以不难预测,此种欠妥的教育手段会大大抹杀孩子的自主创新意识,使学生在此时最应优先发展的创新能力培养大打折扣。

而相对于低学龄学生,中学学生往往已经形成了具有自主判断的价值观、世界观意识,他们在经过小学六年的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后,已初步形成较为稳定的认知世界的模式,且心智方面已发展较为完善。他们所需要的,应该是对于在形成初步世界观和价值观后的理论知识的储备。

需要我们注意的是,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我国教育背景下,为不同学龄段学生提供较为相适宜的教育模式,才会最有效的培养学生。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国外教育同行会对我国中学学生的知识能力赞不绝口,而对个别学生发出创新能力不够的疑问。不是所有的哈弗毕业生都一定能创办微软公司,也不是每个中途辍学的学生就不能创办微软公司。

二、将日常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我国的教育制度具有制度较为稳定、衔接连贯的特点,学生的教育过程较为稳定,且我国有较为成熟的高考制度,这就使得尤其在中学教育阶段,各地具有相对统一的日常教育模式。

“书呆子”是相当一部分人对于中国学生较为深刻的印象。智商与情商之间哪个更重要,一直没有定论,然而在面对国际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环境时,人们发现,单一的技术派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对于一个公关难题的团队来说,不仅要有好的技术人才,更多的要有一个好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更多的创新人才,所以光有智商是不够的。

以小学日常教育来说,一堂生动的生物实验课收到反馈要比一节单纯的生物理论更加重要,这并不是在灌输“实验至上论”,只是需要提醒每一个从事低龄教育的工作者们反思,是不是通过记忆得来的知识就对本年龄段的学童更加有益,因为作为教育者,我们考虑更多的不仅应是怎样提高升学率,还应是思考在我们的教育下,会对每一个学生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将以往以考核测试为主要手段的检验方式,转变为将测试手段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比如,在加大学校实验器材投资的前提下,加大开放性教学环节的安排比例;在课程设计上体现更多的互动和讨论环节;改革小学考试环节,通过记录学生在日常活动中的表现来进行评分,并将评分指标多样化等等。通过采用可行办法改革老模式,使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逐渐融合。

对于中学阶段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法有待讨论,因为从近年来中国学生在国际各类学术竞赛上屡创佳绩的情况来看,原有的应试教育模式还是有相当多可圈可点之处,而应试教育的具体实施环节则是日常教学,这就说明原有日常教育模式在学生知识体系的建设上方面还是卓有成效的。

然而面对我国的实际国情,各个地区的发展状况失衡,东部地区教育投资远高于中西部地区,我们也应考虑到公平性的原则,在没有进行完善的考核制度一味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可能会造成原本依赖于应试考核方式取得教育机会的欠发达地区学生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

三、利用好课余时间教学

孩子在学龄期间,平均有65%的时间是处在课堂之外的,那么利用好这段时间的也是非常重要的。课余实践的教学不单单仅局限在对孩子的动手能力培养方面上,还在于对于社会新鲜事物的探索与认知上,如何使孩子在课余生活中学到与课堂上较为古板知识相互补的知识,应该是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应考虑的。

课余时间是孩子们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时间,一个不经意间的学习行为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举个例子:当所有的在校学生都在选取看起来更有活力的公开课时,比尔盖茨在校却辅修了一门冷门课程,字体的历史,没有哪一位圣人告诉他,你应该去做什么,然而,在十年后,正是凭借着在学校学到的字体知识,比尔盖茨将它运用到了微软的操作系统中,极大的简化和方便了人们对计算机的使用。

课余时间的具体活动安排中,还应该注重一些有组织、有目的的能力培养活动。美国孩子在11至15岁都要参与一个叫“童子军”的组织,在形式上类似于我国学生的军训,但是“童子军”教会孩子的大多是怎样在野外独自生存或是在野外与伙伴如何生活下去的本领,相对于我们的“军训”,可以看出,美国孩子注重培养的是我怎么去做才能达到目的,而中国学生注重于培养的是我怎样更好的服从才能达到目的,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中国的大学校园,许多学生在失去原有的严厉的学校、家庭管教后,变得迷茫,没有目标。我们应该尝试改变对于课余生活安排的固有思维模式。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篇12

一、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一)我们有一种思维定势,就是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看成是矛盾的对立面,要倡导素质教育就必须排斥“应试教育”。认为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着重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知识的传授相比更注重能力的培养,它的着眼点是未来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这个长期目标。而“应试教育”则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应试能力的培养,急功近利地把目标锁定在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这个短期需求上。从表面上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对立的、排斥的,但如果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就不难发现:教育的长期目标和短期需求并不一定是矛盾的,完全有可能同时兼顾两者,把它们统一在一个教育体制中。正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允许民营企业、个体经济存在一样,在素质教育的试行阶段为什么就期望要完全消除“应试教育”的影响呢?因此,这种把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是欠妥的,它造成当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上的一些困惑与迷惘,使很多中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不知所措,无所适从。几年来的实践也证明,这种提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客观实际,确有商榷之处。

二、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合理性关系分析

(一)从教育哲学的高度以及辩证的观点来看,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种教育在观念和实践上的对立和差别构成了矛盾的一面,正确认识这一点,将对实施素质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如果只看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一面,而忽视它们的统一的一面,就会导致对素质教育理解抽象化,而显得可望不可求,从而使素质教育难以全面深入地实施。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统一表现为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应试教育中包含了素质教育的因素,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生长点。例如,科举制度虽然给教育与社会留下许多弊病,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封建学校与教学内容的发展,不少学者追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统一,都能为当今实践素质教育所借鉴。当前的教育实践中,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差别更多是体现在观念上对立。事实上很难在实际中找到纯粹的两种教育。现在,有许多学校公开以高升学率作为其奋斗目标,而教学质量、教学秩序,学生素质都较好,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应试教育中渗透了素质教育的因素,应用了素质教育的手段。通过上述分析,素质教育应是一种理想的教育模式,但并不是全新的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并非是重建一种理想的教育范畴,而是教育发展的一种连续过程,是对应试教育的“扬弃”过程。

(二)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

1.素质教育不是淡化甚至取消考试。素质教育也需要考试和升学,从而也决定它必将渗入应试教育的因素,素质教育反对频繁考试,反对片面追求升学率,但素质教育并不绝对排斥考试和升学。现代教育离不开评价,我们在衡量学生身心发展状况时,目前还找不到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取代考试。考试作为应试教育的运行机制,在素质教育中也适用。只不过素质教育中的考试不再作为教学的目的,而更多的是作为教育手段。

2.不是所有的考试都是错误的,都要被舍弃的。考试是教育评价的有力工具,是人们普遍认为比较公平的测量手段,它对教育活动和其他某些行为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我们用辩证的观点来观察考试,可以认识到它对能力的培养既能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又能起消极的阻碍作用。科学、合理、鼓励能力的考试,有利于保证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不科学、不合理、束缚学生思想的考试,则会抑制学生全面发展。从本质上讲,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综合素质为宗旨,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全面发展为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充分考虑如何更好地满足未来社会发展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实施素质教育正是为了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准确地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同时,素质教育既体现一种教育思想,又表现为一种实践模式。素质教育不是不考试,而是旨在通过素质教育纠正那种把考试作为目的的错误教育思想,把考试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我们要把作为具体方法的考试和作为指导思想的"应试教育"区别开来。

3.素质教育与知识的关系。素质教育是非知识教育,而是能力教育。在教育的各项任务中,由于掌握知识的情况是最容易进行准确测量的,所以在评定学生成绩时,往往是以知识,甚至是有限的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考评的标准。这也是传统教学以教材为纽带,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重要原因。素质教育要求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倡导主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但是,素质教育绝对不是不要或放松知识教育。在科技迅速发展,综合国力特别是知识与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知识教育、理性教育始终应是各类教育工作的基础。国外的“科学主义”、“技术主义”教育思潮把知识、理性教育放在首位,一切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家―希腊的苏格拉底、卢梭、罗杰斯、萨特以及陶行知等等,无不把知识和理性作为现代教育和完整人格的基础。应试教育把教育的质量效益集中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因为文化知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是个体素质发展的认识基础,从这个出发点看,应试教育也在培养人的素质,也可以称为素质教育,不过是一种片面的、低层次的“素质教育”,只是与我们今天所倡导的素质教育不能相提并论。也正因为当前教育中有素质教育的存在,所以中小学教育楣家培养的成千上万的人才中,不乏高素质的人才。所以素质教育不可能不重视知识和理性教育。当然,素质教育的知识观并不简单地等同于以往的知识教育,它把在知识和理性教育的过程中教和学的方法革命作为自己的深层任务。

三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是当今教育的最好选择

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它确实包含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但有一个到目前为止还无法解决的问题:就是难以评估,难以操作。“应试教育”虽然有很多弊病,但它却是现阶段无法超越的一种无奈的选择。针对这一客观现实,我们能否把在头脑里已根深蒂固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势不两立的对立面”这一观念暂时抛开,而探讨一下以素质教育为主导,同时兼顾两者的可能性。即把素质教育的前瞻性、先进性、整体性与“应试教育”中的合理部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两者成为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或者采取另一种提法,即素质教育的范畴应该更大,它包含了“应试教育”,“应试教育”只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试能力只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方面,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绝对是考场上的佼佼者。在这种结合中,关键的问题是要把握好一个“度”,即找到一个平衡点。正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必须掌握好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的比例一样,如果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比例失调,事物的性质同样会发生变化。这样,既克服了只抓素质教育,而忽视了高考升学率这个现实问题的“左倾”冒进思想,又制约了只有把素质教育作为点缀,而阳奉阴违地推行纯“应试教育”的右倾保守倾向。既考虑到长远,又注意到眼前;既着眼于全局,又关注了局部。这是目前能把教育的长期目标和短期需求结合起来,使各方面都满意的可选之路。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生活德育论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179-180

[2] 十二所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45-36

[3]杨超.现代教育人本论[M].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76-78.

[4] 孙锋.现代德育原理 [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08-109.

[5]张承芳.教育心理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7.120-123.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