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党建工作思路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3 15:59:13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篇1

二、工作思路

1、规范组织建设,健全相关制度。

(1)健全支部组织机构,明确分工职责。

(2)落实三会一课活动。即一学年两次民主生活会,一年一次民主评议会,一期两次党课制度。党员座谈会、征求意见会不定期举行。通过以上形式,不断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促进党员自我修养的提高,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及时解决党内矛盾,加强党内监督,增强党内团结。

(3)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为保证新党员的质量,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大发展党员工作的透明度,加强党内的民主组织建设,发展新党员时,一律坚持公示党员条件、发展对象、发展程序、举报电话等,支部严格按公示的程序和步骤,采取在宣传栏张榜公布的形式进行公示,认真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真抓实干,不走过场。

(4)实施党内外双向评议和双重监督制。

2、分层树立榜样,突出先进性作用。

在普通教师中树立党员的榜样。要实行党员挂牌上岗制度,让党员亮出身份,自我鞭策,自我加压,树立良好党员形象。这样,广大群众可以随时监督党员,及时发现党员身上的缺点和不足,提醒党员有针对性的改正;另一方面,可以让广大群众发现党员身上的优点和长处,向党员学习、看齐。鼓励党员干部勇挑重担,工作敢为人先,做出一流业绩,为党组织增光添彩。

在普通党员中树立优秀党员的榜样。要树立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永葆党员本色的老党员的形象;要树立新形势下爱岗敬业、访贤求师、廉洁自律、求真务实、锐意改革的学校领导班子中党员的形象;要树立甘为人梯、教书育人、默默奉献的一线教师党员的形象;要树立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忘我工作的处室老党员的形象…充分表现他们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党的先进性,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光辉形象。

通过分层次树立榜样,引导全体教师先做合格教师,再做优秀教师,积极要求进步,加入党组织。先做合格党员,再做优秀党员,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不断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篇2

近年来,高校党建工作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以质量为根本,与时俱进,及时创新基层党支部的工作模式,建立科学的学生党员培养管理体制,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高校的党建工作仍然面临学生入党的积极性不高,党建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党建和团建“两张皮”问题等诸多挑战。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深入挖掘原因,积极探索学生党建的新模式,成立了学生党建联合会。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随着我国教育方针的转变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加大,我国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和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的数量都有所增加,而经济全球化进程所带来的西方文化的冲击以及当代80后、90后大学生个性鲜明的思想特征,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

1.学生党建工作整合力度不够

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和基层学生党支部数量在整体上有所增加,加大了高校二级党组织对学生党支部统筹协调发展的难度。从宏观上看,高校基层党支部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难以在学生党支部之间形成支部结对的长效机制,各支部发展良莠不齐;从微观层面上讲,党支部书记一般多由学生担任,由于学生在理论功底和业务能力上的缺乏,学生党建工作也相对缺乏吸引力。此外,单个支部开展的活动一般影响力小,资源利用程度低,学生党支部整合力度不够。

2.学生党建工作机制滞后

高校中,一般一个二级党委或学生党总支要直接管理一二十个学生党支部,在一些大的院系甚至更多。学生党务工作主要是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以及相关的辅导员负责。但是,单纯依靠院系的党建老师统筹学生党支部,工作难度大,效果不明显,这样的学生党建工作机制也远远落后于形势的发展。在二级党委和学生党支部之间缺少一个链接,缺少一批政治觉悟高、理论功底深厚、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学生队伍。

3.缺乏完善的党员培养考评机制

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专业学习、党员意识、模范带头作用等方面需要通过支部的学习、教育、自评、互评、群众评议等几个环节定期对其进行民主考评。但由于支部书记党务工作经验的缺乏,各支部党员培养考评的标准不一致等因素,导致考评工作未能取得实效。通常情况下,支部里党员培养考评的方式方法会随着支部书记的更换而变更,缺乏连贯性、严肃性和权威性。除此之外,对学生党员的监督管理制度仍不健全,尚未建立起符合学生党员实际的目标管理考核评估体系和有效的约束制度,如评先评优制度、监督制约制度、综合测评制度等,无法对学生党员的各方面表现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和有效的监督约束。

4.学生基层党组织生活缺乏实效性

党支部生活虽然在形式上可以做到定期、定主题、定计划,但仍然存在形式单一、内容枯燥等弊端,普遍存在以党员发展和转正为主题的组织生活,真正的理论学习和其他党性修养知识的学习较少。在理论学习中,也往往出现以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组长念报纸、文件等形式来灌输思想、被动学习的现象。有些学生党员往往会被动参加党支部的组织活动,有些学生党员受到各种价值观念和思想的冲击,也往往会强调自身利益,把党支部生活看成是一种形式主义,是一个流程,经常借故不参加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其结果,一是少数党员的信念动摇,党员意识薄弱,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二是一些党支部的组织创造力、凝聚力不强,有的甚至软弱涣散,没有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5.党建和团建相脱节

高校党建带团建,就是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各基层党组织在抓好自身建设的同时,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领导,带动基层团组织的建设,增强团组织生机与活力,充分发挥团组织的作用。随着学生党员人数和学生支部数量的增加,学生党员发展以及考评工作任务加重,对团建的指导和引领作用减弱。学生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相对单一,内容枯燥,缺乏吸引力,而共青团等其他学生组织,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活动形式新颖独特,团员以及群众的参与度比较高,也涌现出来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学生骨干。然而,由于党建和团建脱节,党员的示范作用并没有辐射到团建中,造成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缺乏入党的积极性,未能被吸纳到学生党建队伍中来。

二、党建联合会的结构框架

为了解决以上党建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更好地适应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要求,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积极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在二级党委和学生党支部之间搭建桥梁——成立学生党建联合会。党建联合会的成立可以协助二级党委统筹协调学生党支部的发展。截至2012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有近200名学生党员,占学生总数40%,分布在本、硕、博9个学生党支部中。党建联合会的成立整合全系学生党建力量,贯通本硕博,增强党建活力,调动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党建工作,在工作中考察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形成学生党建合力,推动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开展特色活动,有效指导团建工作,并邀请关工委、学校机关、院系资深党建工作者担任学生党建顾问,指导学生党建工作。其结构框架如图1所示。

党建联合会邀请一些学校机关、院系资深党建工作者担任学生党建顾问,指导学生党建工作;由二级党委的副书记和相关的辅导员来担任党建联合会的指导老师,引导党建联合会的发展;挑选几名优秀的学生党员来担任党建联合会的主席和副主席。学生党建联合会的主要成员由党支部书记和学生会、研究生会主要党员干部担任,吸收优秀的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学生党建联合会指导、支持党支部的工作。学生党建联合会设主席团、调研秘书部、组织部、网络部、学习宣传部、外联实践部等,既负责院系学生党建工作的顶层设计,同时依托整合各个党支部具体落实各项工作。各部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负责党建联合会的日常运作。

三、党建联合会的运行机制

党建联合会既整合各个党支部力量,又指导各个党支部工作,打开党建工作大门,让广大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党建工作;邀请学校关工委、组织部、学指委、系党政领导担任顾问,使得学生党建工作得到资深党务工作者的亲切指导和帮助。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自成立党建联合会以来,已形成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运作机制。

1.组织定位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学生党建联合会紧扣学校发展大局,响应科学发展学习实践活动,为扎实开展此项活动提供支持,实践“深化信念教育,突出实践环节,创新党建机制,激发党建活力,形成工作特色”的工作思路,统筹指导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9个学生党支部的协调发展。党建联合会本身并不是学生支部的领导机构,不与相违背。

2.队伍建设

党建联合会直属于二级党委的领导,其成员主要来自优秀的学生党员干部。一个二级党委可以涵盖本、硕、博在内的学生党支部。二级党委党建的负责人在大学生党员中挑选这些政治觉悟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党员担任党建联合会的骨干,然后对其进行面对面的培训和指导,不断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和党务工作能力。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党建联合会的成员主要由学生各支部书记以及其他优秀的学生党员和预备党员等组成。在二级党委的直接领导下,依托党建联合会这一平台,加大对学生支部书记的培养力度,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党员干部的工作潜力。

3.规章制度

党建联合会是新形势下学生党建工作的一种新型模式。在实践中,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根据工作开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了一套规章制度,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党建联合会委员会制度》《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党建联合会经费使用制度》《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党建联合会组织考核制度》《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党建联合会例会制度》等。这套规章制度为党建联合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制度支撑和组织保证。

4.工作开展

党建联合会在日常的工作开展中,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向学生党员以及大学生们灌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念,加强学生党员党性修养,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并以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核心,开展贴近学生实际而又丰富多彩的党组织生活来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四、党建联合会的具体成效

党建联合会的成立克服了以往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一些弊端,其框架结构及运行机制充分发挥了应有功能,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发挥了不少积极作用。

1.党建联合会是激发同学入党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抓手

党建联合会集合学生党员、共青团团员以及学生会、研分会等其他学生组织和社团的学生参加,是一支富有活力的学生队伍。党建联合会凝聚这些团体的力量,开展丰富的活动,学生参与程度高,影响范围广,有效地扩大了学生党建工作在学生当中的引领和辐射作用,同学们参与党建工作的热情和入党积极性逐渐高涨。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自从2009年成立党建联合会以来,学生入党人数逐年增加,2009年全系学生党员的比例为19%,2010年为24%,2011年学生党员比例达到30%,2012年学生党员比例达到40%,且新生递交申请书比率每年均超过80%。

2.党建联合会是丰富基层党支部组织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

党建联合会的创立,是学生支部组织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和支部生活可以依托这一平台得到有效的开展。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党建联合会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以创先争优为契机,组织开展了丰富的支部活动。开辟创先争优活动博客“数学前锋”、制作“数学系创先争优活动简报”,向校系领导、党员教师和学生发放,让师生第一时间了解创先争优活动的动态和进展,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实践氛围;党建联合会结合“支教活动”“全国典型学习活动”和“杰出校友学习”,定期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来做专题讲座,发挥良好的典型示范作用;党建联合会还组织学生赴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支教活动,收到很好效果。

3.党建联合会是完善预备党员考察机制的一个重要平台

为了提高预备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预备党员的服务意识,加强预备党员在预备期的考察力度,党建联合会制定了预备党员跟踪引导培养制度。党建联合会倡议全体预备党员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服务他人、回馈社会(例如参与社会实践、党团学生组织挂职、志愿者服务),做到“在实践中成长 、在服务中转正”,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并以此为契机探索预备党员考察新形式,丰富预备党员考察机制。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系党建联合会搭建了各类平台供预备党员选择。包括数学前锋训练营——学业辅导活动、名师讲坛——党建专场、以及师生结对支部共建——乒乓球赛活动、社会实践、团学组织挂职锻炼等。一系列的平台既让预备党员有舞台可以供自身展示,同时也让党员们服务了他人。党建联合会以党员预备期实践展示为载体,在转正大会上进行成果展示,并通过网络平台向全体学生公开,使新发展党员切实感受到入党的意义,提高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并以此为试验点探索预备党员考察机制新形式,增强预备党员的归属感,为积极分子树立榜样。

4.党建联合会是整合学生党建工作资源的一个重要载体

党建联合会在日常运行中,集合多个党支部内的优秀党员骨干来组织整个二级党委学生支部生活的开展,吸纳广大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学生会成员以及其他社团的成员来参与各项活动,党建工作资源得到有效整合。此外,通过活动的开展以及内部制度的不断完善,团队通过“推优”不断向党组织输送优秀的人才,积极分子以及群众类别的学生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最后达到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目的,也为其他学生组织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党建联合会还利用自身平台开展一系列的学生活动,直接参与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强化了党组织在学生思想教育及管理体系中的地位,完善了党、团、学三位一体的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重视并加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党中央的一贯要求。在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中,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是摆在高校党建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从目前的探索实践看,党建联合会在加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调动学生党员干部主体积极性,增强学生党组织的服务功能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显现出明显的优势。

参考文献: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篇3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Analysis on the Work Thinking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y

into the Apartment in the New Situation

WANG Changwei[1], CHENG Min[2]

([1] Nanji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6;

[2] Zhouk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Zhoukou, He'nan 466000)

Abstract With the University Logistics Management to accelerate the pace of reform,student party-building work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How to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do the work of party building is a new era of students every College Party workers must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is paper,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the significance of party-building apartment into work,status, problems,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basic pattern superficial analysi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apartments; party-building; research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正日趋加快,高校公寓的社会化管理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必然选择。在社会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公寓度过的。同时,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不断挑战着高校学生思政工作的现有模式和成效。在此大背景下,如何走出一条高校学生党建的新路子是每一个思政工作者所面临的问题。

1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在新时期的重要价值

(1)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是由思政工作的特点所决定。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在推行学分制,学生公寓在学生生活当中成为了他们课余学习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所以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战场之一。高校学生党建进公寓使高校学生党建更贴近学生实际,更能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能更好地发挥学生党员的带头作用。

(2)党建工作进公寓是教改新模式的必然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冲击着高校现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前以二级院系为基本单位开展的学生党建工作,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现状,这迫切需要调整当前党建工作形式。党建工作进公寓,把党组织设在学生公寓无疑成为新形式下教学改革的需要。

(3)党建进公寓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力度不断加大,学生党员数量增加很快。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只注重学生党员数量,在大学生党员数量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对他们的管理,进一步引导他们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已成为高等学校党建认真对待的问题。党建工作走进公寓能比较及时、有效地解决当前现存的这些问题。

2 当前学生公寓党建工作的现状

当前,由于高校公寓社会化进程不断加快,致使一部分高校组织部门思想还未转变,还没有及时从传统的工作模式当中转变过来,学生公寓社区党建工作还未及时跟进;在一些院校的后勤管理服务领域,学生管理工作和党建出现了盲点,党组织没有及时覆盖到学生公寓社区;有的虽然已经开展了部分工作,但因工作思路不对,不知学生公寓党建工作如何入手。具体表现为:

(1)伴随着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原有的学生寝室管理制度相对被淡化,学校现有的其他学生自治组织在这种情况下发挥的作用有限,学生的行为表现很难受到约束,所以学生在公寓的组织建设、学生党员在公寓的监管工作无疑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2)学生党员在公寓的行为监管机制还未形成。一方面,学生党员主要还是受各二级院系考察与管理,学生对公寓社区党组织认同度不是太高,他们思想上总认为他们所在的院系才是“正宗”的组织,从心理上对公寓党组织有一定抵触心理,所以,学生党员在公寓缺乏监督、约束力,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势必受到很大影响。

(3)党建进学生公寓工作进度缓慢、不均衡。现在,大部分院校都是把党建进学生公寓都是作为一项尝试工作来抓,并没有真正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党组织工作来开展;部分高校根本没有把学生党建进公寓工作提上议事日程;有一些院校即使开展此项工作,但力度还不够,效果还没有出来,还有个别院校还在观望阶段。

3 现阶段党建工作进公寓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一阶段时间以来,多数高校对党建进公寓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比如,设立学生公寓党支部、党小组,开展了一些活动,制定相应的制度等。但就目前整体情况而言,学生党建进公寓工作还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高校对新形势下学生党建进公寓的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采取的模式比较传统单一,不能满足当代党建工作的需求。

(1)认识不到位,发展态势不均衡。目前,大多高校普遍对学生公寓党建工作认识不足,这既有现实的原因,又有体制自身的缺陷,并且在整体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呈现发展不平衡的态势。一般来说,高校对全校机关和二级院系的党建工作抓的相对紧一些,而对学生公寓党建则关注比较少。有的即使做了一些工作,但投入的还不够,仍需对全校党建工作统筹安排,进一步加大工作的力度。

(2)工作不够深入,成效不明显。新时期下,加强公寓党建工作是搞好高校学生党建的一个重点, 把党支部那建在公寓上这个提法已经有一段日子,但落实的不多,在学生公寓里面能真正建立起党支部的可谓少之又少;有的即便为了宣传的需要建立了起来,还只是停留在“花盆”阶段。有的高校设立了公寓党建工作办公室,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样,既浪费了财力、物力,又伤了学生对党组织的感情,效果让人不得而知。

(3)公寓党组织不健全,队伍素质亟待提高。从目前来看,相当一部分高校还没有设立公寓党组织,部分学校学生公寓党组织成立以后,由于缺乏就有的组织制度和管理机制,工作没有动力,找不到方向。从现有的学生公寓党建队伍组成来看,成分单一,还没有把学生党员、后勤服务管理人员、学生干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队伍素质不高,这方面问题需尽快加以解决。

4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的工作思路探索

4.1 提高认识,加强指导

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各高校充分认识党建工作进公寓的重要性,必须深刻认识到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是今后一段时期学生党建工作的重头戏,只有做好了公寓学生党建工作,才能做好了学生党建工作。

同时,党建进公寓,而是在相关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加强学生党小组长和党支部书记及主要学生干部的培养力度,让他们牢固掌握党的基本知识,熟悉组织发展的工作流程和基本要求。

4.2 设立公寓党总支

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与各二级院系一样,设立公寓党总支,直接受学校党委的直接领导,总体负责学生公寓的党建工作。将学生公寓楼群按实际情况分成几个区,分别设立公寓党支部。每一个党支部按楼栋设立党小组。同时,在建立公寓学生党组织的基础上,与团组织进公寓紧密结合 ,探索构建与学生党建相对应的公寓团学组织一体化网络体系。通过学生党、团、学三级组织的协调配合,达到学生自己监督管理自己的效果。

4.3 抓好队伍建设

由于学生公寓情况的特殊性,公寓物业管理队伍、学生党员队伍、团干队伍、学干队伍都是党建组织的骨干和得力助手。

首先,要抓好学生骨干党员队伍建设。学生党员,他们工作能力比较强,时间充足,与学生有许多共同的语言。抓好这支队伍,是做好公寓党建及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实效的有力保证。其次,抓好团组织干部和学生会干部的队伍建设。团组织干部和学生会干部精力充沛,工作热情高,他们又有向党组织积极靠拢的意愿。动员他们主动配合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同时也是发现党员后备力量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三抓好物业管理队伍建设。公寓物业管理队伍,他们既是公寓的管理服务者,也是对学生思想教育的有力实施者,但他们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所以,高校必须针对他们的现状,加强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特别是对入党积极分子和建党对象学生,一定要物业管理公司密切合作,让他们真正负起责任,做好学生在公寓的行为表现鉴定。

4.4 创新学生党员教育实践载体

在新的时期,要充分利用现代各种教育载体,为学生公寓党建工作提供保障。尝试在学生公寓建立学生党员接待室,专门进行学生党员接待工作;探索“学生党员示范岗位”、“党员示范宿舍”、“党员示范位”的多种表现形式;加大学生公寓党建平台建设力度,从而在公寓上下形成一种良好的党建氛围。

5 结语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组织建设进公寓工作又是新时期学生党建的重点工作。学生党建工作进公寓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想把此项工作做实、做好,需要学校领导、党建工作者、全体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学生公寓党建的有效途径,确保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现代新人。

参考文献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篇4

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工作中加强党性修养,廉洁从教,服从安排,密切联系群众,增强服务意识。严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坚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注意协调人际关系,不断提高领导艺术和管理水平,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

(二)、强化责任意识,落实目标责任。

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根据局党委的要求,围绕学校工作,研究制定2019年党建工作计划。认真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履行好“一岗双责”;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党建工作,全年召开党员大会8次。按照《三重一大》议事规则执行。

(三)、突出工作重点,务实创新抓党建。

1、结合党建工作任务书的要求,夯实党建工作。坚持学习制度。

2、坚持党总支“三会一课”制度。有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记录,党员同志有学习体会。

3、坚持党员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制度。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在抓好自身学习的同时,通过专题讲座、学习研讨、读书活动、党课教育等形式,加强学习引导,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

4、落实特色任务:(1)区域化党建——街社校,三位一体;与街道、社区建立联系,积极参加两个假期的启动仪式,学生献上文艺节目;政教处要求每一位学生到社区报到,参加活动,并在开学后上交回执,使学生的假期生活有人管,更丰富。

(2)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学法规、知敬畏、守底线” 、“强组织堡垒,树先锋旗帜”、“亮身份”做“四有”好老师等主题教育:本年度我校举行党员优秀课评比活动,使得党员不但在思想上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也争取在业务上有创新、有突破,做表率,从而促进党员的不断提高。上学期党员参加优秀课评比18人次,评出优胜奖5人。下学期有24人次的党员参加了“百花奖”学校预赛活动,有11名党员代表学校参加了平房区复赛,取得了可喜成绩。活动中真正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得党建工作与学校的教学工作结合更加紧密,真正的起到了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是党员教育培训内容不丰富、培训质量不高。原因是:思想上没有充分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教育教学工作挤占了培训的时间,

二是工作中存在着拖拉的问题。原因是思想上还是有懒惰情绪,是四风的体现,今后一定充分提高认识,坚决反对“四风”,立即整改,绝不再犯。

三、下步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

工作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会议精神,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力求思想建设有新提高,组织建设有新加强,作风建设有新进步,制度建设有新完善,反腐倡廉建设有新成效,不断增强学校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使学校党组织和党员真正成为建设幸福55中学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

主要措施: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篇5

民族地区高校具有与其他地区高校不同的特殊性质,其学生来源的民族构成特色明显,多数是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以新疆地区高校为例,在校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约占68%以上,且大多数学生属于新疆本地区生源,据调查这些学生的就业区域也是以新疆地区为主,从某种意义上说,新疆民族地区高校已成为向本地区输送人才的主要途径。由此可见民族地区高校不仅承担着培养合格人才的使命,同时也肩负着维护边疆地区稳定和任务,因而民族地区高校应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党建工作,并且把其作为学校党委的重要工作来抓。本文就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新疆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现状

1.学生党员队伍的党性建设亟待加强

学生党员队伍是学生群体的优秀代表,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如果学生党员队伍的思想建设落实到位,那么学生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积极性就发挥得好,学生党支部核心凝聚力就强。但就民族地区高校而言,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素质教育上还有所欠缺,这既不利于学生自身素质修养的提高,也不利于学校党建工作的进行。高校大学生对党性的认识不足,从根源上说,是由于多数民族地区高校生源的总体素质偏低而造成的。据调查,新疆地区多数民族高校的大学生党员队伍,其整体性的思想政治修养和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普遍不明显,不能体现出一名党员应有的素质和修养。

2.学生党建工作教育手段缺乏创新性

对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的教育工作不够重视,认识不到大学生党建工作对高校教育和地区经济建设以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没能形成对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的宏观认识。即便是经常在学生党支部中开展一些活动,形式表现也比较单一,多数党支部活动都以学习文件和报告简单敷衍了事,而对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活动则较少,对于整个党员队伍的素质教育和实践管理落实不到位,缺乏对学生党建工作管理的创新方法和思路。并且多数党支部活动是用来解决新党员的发展,具有目标性的增强党员素质修养活动少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多数学生党员只是被动的接受和参与,而不能从思想上认识到党支部活动的这真正作用。

3.高校党建工作队伍需要进一步完善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者是大学生党员队伍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承担着发展新党员和党员教育的任务,由于当代大学生生长在新时期,受新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的思想意识、个性和品质特征较为突出,对社会或个人成长都具有独立的思维模式,这使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颇有难度。再加上近年来高校规模的扩大,使学生入党积极分子人数不断增长,但在学校党建队伍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使得学生党建队伍的工作量剧增,难免在党务管理上出现疏漏和不足。据调查,目前多数高校的学生党支部工作是由辅导员来承担,并且相当多的辅导老师的党龄和从事党务工作时间较短,缺乏学生党务管理工作经验,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党员队伍的成长和培养。

二、探索新疆地区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思路

1.建立高校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

民族地区高校既承担着向学生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的使命,有肩负着为本地区培养优质人才和传承区域精神文明和的重任,因而重视新疆民族地区高校党建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民族地区高校作为向边疆地区输送人才的主要渠道,应将其教育功能与学生党建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以确保学生党员队伍的作用发挥。大学生党支部是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大学生的桥梁和纽带,因而为了保持党与学生之间的联系,民族地区高校应该完善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大力加强大学生的党性教育工作,为保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从政治高度把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思想工作当作地区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并通过党建教育来帮助大学生把树立远大理想和人生目标追求与社会发展目标和民族建设相符合,使少数民族大学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民族责任和历史使命。

2.突出民族地区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目前多数高校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的内容偏于理论阐述,很少使党性教育工作与社会现实以及当地经济建设结合起来,使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思想教育与实践工作脱离,体会不到党建教育成果在现实社会运用的实际效能,从而降低了高校党建工作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因而新形势下应从实际出发,增强高校党建教育工作内容的针对性,使其突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特色和优势,为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其实从民族地区高校学生生源来看,少数民族学生占有较大比例,那么高校作为一个多民族汇聚地,意味着多种文化需要进行长时期的集中和融合,这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挑战。鉴于此,高校党建工作应发挥其作用,如积极发展新党员、加强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教育、积极开展学生党支部的社会实践活动等,鼓励大学生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来感染其他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突出高校党建工作的实效性。

3.开创民族地区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

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地处边远的缘故,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相对滞后,并且基础教育水平低,但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民族地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人民生活状况得到了实际改善,少数民族大学生亲眼目睹了这一变化,并由此激发出积极入党的动机,这给高校党建工作带来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学校党组织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思路与方法,开创大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与素养水平的关键环节。强化高校党组织的教育功能,使当代大学生党员队伍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从根本上杜绝了学生腐朽思想的发生。高校党建教育能使大学生理性对待社会敏感问题,理性的表达爱国热情,并把主要精力放在实际学习或就业中,为民族区域经济的长期发展做好准备。

4.构建高素质的高校党建工作队伍

实践证明,如果想做好高校大学生党务管理工作,就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高水平、高觉悟的思想政治队伍,队伍成员应选择具有丰富党务管理工作经验的人员,或者结合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从校外选聘党务管理人员,同时还要加强对党务工作者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使党建工作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在党务管理工作中,党员干部应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多渠道、多层次、多方面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端正入党动机,并将入党作为终身奋斗的起点,增强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外在对学生党员进行知识教育时,教育内容应体现出时代特征,应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发展状况,或者结合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来进行教育,这会更能体现出党建队伍的高素质水平。

综上所述,重视高校党建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培养,历来是党和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任务之一。因而新形势下新疆民族地区高校在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的指引下,大学生党建工作定能够获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顺洪,张华主编,高校党建科学化探索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篇6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126-02

在高校中贯彻与落实群众路线,是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推进下,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需要,是党的教育事业的要求。本文所探讨的高校基层党建,特指在校党委领导下的党总支与党支部中的党建问题。在此,对于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突出群众路线的着眼点、着力点和保障措施三个方面进行一个粗浅的思考。

一、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着眼点

(一)群众路线在党内工作中的重要性

群众路线是1929年9月28日,《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的一个概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制定始终遵循人民是否拥护、人民是否赞成、人民是否高兴、人民是否答应的原则;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文化多元化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等新形势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身就是群众路线的最好体现,也是对群众路线的全新阐释;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党与时俱进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等等,我党在历史上不断发展和丰富群众路线的理论与实践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人民谋福祉。

(二)群众路线在高校工作中的特殊性

首先,群众路线要体现高校的行业特质。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基地,肩负着“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重要职责。高等学校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对于人的塑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课程设置、教工知识结构、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等都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新人的素质培育和观念养成。

其次,群众路线要抓住高校中“人”的特点。要明确群众路线是做“人”的工作,高校教职工、学生都是“群众”的一部分。走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只有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各项制度、措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师生,才能保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高校中践行群众路线,既保证了教职工的教学、科研、学科、管理等方面的要求,也满足了学生学习、进步的需求。

第三,群众路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路线教育的重要保障。我国的高校教育课程设置中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具体要求。为了保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需求,保证人才培养的社会主义方向,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不能松懈。在高校中进行我党根本路线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群众路线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必要性

一是党的作用要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得以发挥。高校党组织发挥着政治核心、战斗堡垒、先锋模范的三重作用,担负着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传播的职责,承担着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建设人才的历史使命。只有将党员来自群众,党组织扎根群众,党服务群众作为党建工作出发点,才能更好地落实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突出党的政治核心作用。

二是群众路线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的具有重要地位。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落实群众路线,才能使党组织了解广大教职工、学生的所思所想,关心他们所关注的问题,进而解决他们工作、学习中的困难,依靠他们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如果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失去了群众路线,党建就会成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泉。

三是民主制度的推进促进了高校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包括了民主建设内容。民主即“人民当家做主”,在高校中推行民主制度,保证了师生的民利,为师生参与学校建设提供了保障。近年来高校关于基层党建工作中的民主建设推动了师生参与学校管理,如党务政务公开、发挥教代会的作用等,都是群众路线在高校的实施。

二、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着力点

(一)突出实践主体、明确实践客体

在高校中,实践主体主要包括教工和学生两个方面;实践客体,指教工和学生所从事并关注的具体事务。贯彻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群众路线,具体指的是围绕着教工和学生切身利益的事务展开工作。目前高校中教工比较关注的问题,除了教学工作之外,还涉及科研工作、管理工作、个人发展,包括职称评定、项目申报、进修、考核考评等等内容,学生除了学业之外、还关注诸如各类考试、校纪校规的遵守、入党、勤工助学、评优评先、就业等等内容。围绕在提高教工的教学质量、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学生的学习、发展、进步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是开展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关于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民主建设、法制建设、廉政建设等各方面需要着力关注的重要内容。

(二)根据不同层次的实践主体制定不同的落实群众路线的要求

高校党建工作的实践主体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学校党委、院系党委(总支)、基层党支部。在高校中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根据工作性质和承担的责任,不同的岗位所从事的具体实践也有区别。在我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体制下,党委的职责是把握方向、制定规划、决策实施等等;院系党委(总支)的职责是围绕学院中心工作,参与讨论和决定院系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负责院系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落实。同时也作为学校二级机构的核心组织,协调基层教、学、产、研、管等各项工作,解答师生工作、生活、学习、发展等方面存在的困惑,解决师生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党支部是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发挥着战斗堡垒的作用,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党支部是党组织延伸在群众中的臂膀,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首要载体,最先感知群众的要求和呼声。在高校党的各级机构中,从校党委决策的科学性到院系党总支协调的灵活性,再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性,最终的目的都是将以群众的需要和发展作为提高工作质量的最基本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党的各级机构群众路线的工作重心最终也将落在基层党建工作上来。

(三)根据不同群体工作需要落实群众路线的具体内容

根据服务的对象和工作性质,不同的基层党组织在落实群众路线的过程中,都需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观念,完善服务质量,加强创新意识。如教务部门的服务工作,具体如专业建设、课程设置等,要依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就业要求,规章制度的制定要立足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帮助学生成材;比如绩点、学分的设置,学历学位的获取条件等;科研机构的服务工作,在科研项目的分配、申报、管理、审批等环节,做到公平、公正、公开;财务部门的服务工作,体现在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审批程序、报销环节、监管功能等等方面;学生工作,如关注心理健康、提高就业率,帮扶困难生,教学部门的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主要是一线教师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管理机构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服务于教学、服务于师生、服务于一线教师等等,各基层组织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进行服务群众的实践探索。

(四)不断推动基层党建工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

如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推出的“四个工程”建设(魅力工程、能力工程、奉献工程、成长工程),结合不同工作岗位上的党员在校园中不同的职责,从创新党建工作理念和工作机制入手,引导党员立足岗位、服务群众;如党支部立足于少数民族学生教育和管理,开展和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子”的活动,等了解学生思想状况,在尊重学生和民族习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此外,学生支部通过毕业生担任村干部,为党支部共建搭建桥梁,教师还根据发现的地方特色申报了相关学术课题等等。这些都是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有效结合的范例。

三、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制度建设

针对师生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制定反映师生利益诉求的决策。不同的利益群体会面对诸如就业、房价、职称等不同的具体问题,党组织要时刻关心师生的思想状况,比如就假期见闻进行思想状况调查,组织不同层次的师生座谈会等等各种形式了解民意,制定合理决策。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从意见要求的征集到决策的落实,都需要从制度上加以保障。

(二)保证群团组织的参与和合作

在高校中密切党群关系,首先要疏通渠道,保障群众参与途径。除了党员和基层党组织建设,还要加强群团组织建设,例如基层工会组织的建设,共青团的建设等等。这些基层的群众组织,代表性强,覆盖领域广泛,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充分有效地发挥这些基层组织的作用,有利于党组织更加直接地了解群众的各种意见和建议,同样群众对于党的建设的意见表达也有了更广泛参与的途径。

(三)加强党内监管和党外监督

加强党内监管主要包括上级党组织,党组织之间和内部党员几个层次之间的互相监督,党外监督包括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充分发挥群众和党员、党组织的监督作用,是完善民主制度的一种形式,党内监管和党外监督是对于群众路线的保障,同时也体现着群众路线的贯彻和落实。此外,不断完善诸如举报、、干部考评等制度的建设,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

(四)坚持廉洁教育,完善法制建设

加强科研、财务、招生、就业、后勤管理等方面的廉洁教育,把好廉洁关,防患于未然。此外,加大违纪行为的处罚,从制度上防止贪污、腐败、行贿、受贿等行为的发生;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廉洁教育,加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教育。

四、结论

高校的教学和管理离不开“人”这个主体,因此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践行群众路线对于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对于树立正确的教风、学风,都具有重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意义。只有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贯彻落实群众路线的基本原则,教师真正以“学高以师、身正为范”的姿态传授给学生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种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态度、一种为人处世的习惯和规则,我们的大学教育才能和社会主义伟大建设目标的需求相一致,才能真正做到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以群众需求为来源、以群众利益为归宿,才能保证党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篇7

一、引言

1.党的群众路线概述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自建党以来,群众路线就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坚持并持续产生实际影响的根本性工作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根本宗旨之体现。

十后,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了促进党员先进性教育、保持党员纯洁性,决定在全党范围内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和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

新形势下,高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重点是加深对新时期群众路线新内涵的认识,明确群众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总要求――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为民、务实、清廉,进一步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达到“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以为镜,严明党风党纪,甘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纠错治邪,分析高校科学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方法与策略。

2.新兴网络媒体概述

当前,在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支撑体系下,诸多被称作新兴网络媒体的技术应用不断浮现。新兴网络媒体是在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新的媒体形态[2]。

新兴网络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大学师生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由于自身职能的特殊性,在中国国内最早接触并频繁接触新兴网络媒体的大多是高校与科研机构。新兴网络媒体是把双刃利剑,给党的群众工作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搭建好新兴网络媒体、利用好新兴网络媒体、管理好新兴网络媒体,充分发挥新兴网络媒体在群众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同时经由持续深入推进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进新兴网络媒体的科学发展,扩大工作效力,已成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焦点课题。

二、新兴网络媒体背景下的高校群众路线工作特征

有学者直言:群众工作进入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已然利用并在新兴网络媒体上,“搭建了党联系群众的新平台,开辟了党引导群众的新途径,提供了党占领思想文化阵地的新手段,营造了党接受群众监督的新环境”[3]。具体而言,新兴网络媒体背景下,高校群众路线工作存在如下特征。

1.群众路线二维结构更凸显

党组织的依靠力量是群众,群众的组织引导者是党组织,这二者构成了群众路线的二维结构[4]。以辅导员、班主任、党团学干部等为主要代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是高等学校管理队伍与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群众工作的主导性力量。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中,广大师生是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依靠和服务的对象。因此,确立“一切为了师生,一切依靠师生,从师生中来,到师生中去”的群众观念[5]及“一切为了师生,为了一切师生,为了师生的一切”的群众思路,有利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和谐校园建设必须有效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师生。唯有问需于师生,问计于师生,切实为师生服务,方能充分集中全校师生的智慧,实现新形势下高校重大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方能实现高校更好更快的健康发展。

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一步复杂

新兴网络媒体具备基于信息共享的开放性文化特征,导致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一步复杂。新兴网络媒体一旦被政治行为所使用,就由一种媒介技术工具较变为一套政治工具,即追求政治权力和政治利益的工具[6]。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与高校群众工作存在条件联结、功能联结及需求联结的关系。原因在于网络环境当中,网络使得师生个人对其产生生存依赖性,二者相互构成一种联结关系。由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一步复杂,很多问题“隐性化”,不再直接地显露,这极大地提高了工作难度。

高校师生是网民主体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其思想道德观念、语言习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及情感诉求等都是与网络密切相连的[7]。新兴网络媒体快速发展,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些新问题,有些问题是前所未有的,而部分“新”问题则是变换了形式的“旧”问题、重难点问题,做好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已经刻不容缓。

我们党正在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用群众路线更好地指导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将两者有机融合是推动高校深化改革、促进高校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性思想保障。

三、新兴网络媒体背景下加强高校群众工作的必要性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党始终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在高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工作,就是要把党的相关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坚持群众路线,就能保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就能保证高校各项工作的成功。网络的发展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又提出了巨大挑战。诸如论坛、贴吧、博客、微博、微信、QQ空间这些网络应用平台的不断应用,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产生深刻影响。

1.群众工作运行机制的建设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本质就是群众工作。高校师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体,是客体,是二者的统一体,是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可能离开党的群众工作[8]。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结合当前新形势下的时代要求,坚持与时俱进,在新兴网络媒体上探究高校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不仅理论上形成新的观点,而且通过实际活动有效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增强高校党组织的领导能力和全局意识,集中高校人才智慧,使高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像重视传统媒体一样,重视新兴网络媒体,并注意二者的有机融合,要注意主动向网络进军,占领网络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弘扬正能量、主旋律;要通过新兴网络媒体,搭建起师生互动交流的桥梁,及时把党、团组织乃至教学机构的声音传达给广大师生,推动师生之间、职能部门与师生之间的良性顺畅沟通。

2.群众工作决策机制的建构需要

高校是贯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基地。学生无疑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教师同样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对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本身也具有教师的身份。所以,要逐渐建构起群众工作决策机制,在网络平台上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制度。微时代,网络谣言与官方消息在博弈,高校官方的失语和高校主流媒体的缺位只会给谣言让路。

因此,突发事件发生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抢占舆论制高点,争取发表权威信息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压缩虚假信息传播空间,澄清事实发生经过,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把师生的意愿纳入主流舆论之中。

3.群众工作长效机制的健全需要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运用新兴网络媒体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是缺乏创造性的总结与推广,并且因为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许多好的做法没有坚持延续。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通过新兴网络媒体了解师生之所想,解决师生之困难;通过新兴网络媒体开展研究调查工作,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利用新兴网络媒体,及时处置突发社会事件,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利用新兴网络媒体,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克服一切形式主义和,转变工作作风;依托新兴网络媒体,加强群众监督,保证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

四、结语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激励群众、团结群众,为实现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是根本着力点。

高校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群众工作是基础性的工作,对整个高校党建工作来说非常重要。能否做好广大师生的群众工作,既关系到高校党建培养职能的落实,又关系到师生的可持续发展。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性,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宏观层面上,传统的高校党建工作包括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发展模式等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形势。进一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微观层面上,“全力打造师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实践区”的特色化发展目标要求高度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广大师生掌握着丰富的道德、学识、能力等综合素质,借由党建工作,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对于培养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个人的全面成长成才尤为重要。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结合党的群众工作的普遍性规律与一般性方法,还要充分考虑“教与学”、“教与管”这几者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即用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的观点研判高校党建工作的定位与特色,增强相关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高校师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善用新兴网络媒体,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命运、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战略意义。面对新形势和新问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努力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A].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34.

[2]赵敏.新媒体视阈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2012.

[3]孙丽丽.新兴媒体背景下的群众工作探析[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4(1):71-74.

[4]李国,陈宇,粟道平,闫春萍.“群众路线”的新阐释:二维结构与高校的实践[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101-104.

[5]姜喜双,刘娟.高校辅导员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长效机制构建[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13-215.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篇8

一、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的重要性

(一)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大局

我党肩负着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伟大历史使命,这一使命的完成需要几代人前仆后继的努力与奋斗,因此,每一代中国人的身上必须牢记我党的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使命。高职院校作为为国家、社会建设培养与输入人才的基地,不断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不断为党吸纳新鲜血液是高职院校开展党建工作的责任与使命。

(二)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关系到中国特色的办学方向

在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要始终坚持具有中国特色,因此要一如既往的开展党建工作,在大学生党员的数量和质量上均有所提升。学生党员是学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主力军,是新时期党员的代表,因此,学生党员的政治思想水平的高低,代表着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成效,也决定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

(三)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关系到学生的自身发展

学生的自身发展是高职院校的办学目的和教学初衷,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对于学生人格的锤炼、能力的提升、党性素质的完善等诸多方面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因此,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党建工作,严格按照党的方针政策,并结合时代教育及学生素质来积极实践,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素质教育改革。

二、思政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思政课教师应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

思政课教师要不断地丰富自己,不断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一是思政教师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准确把握党路线、方针、政策。二是时刻关注时政新闻,并具有自己的观点与主张。三是思政课教师要熟读经典著作,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与内涵。

(二)思政课教师应具备较强的宣讲能力

思政课教师肩负着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进行宣讲的任务,这不仅仅是“照本宣科”的阅读,不单单是个“传话”的过程,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当具有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能够结合学校的工作实际、学生的生活、学习现状进行“有质有量”的宣讲,能够让学生充分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执行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这要求教思政课师不仅仅深刻理解最新的党政方针、也充分了解周边的现状,同时能够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与生活中多看、多思、多想、多说、多辩。

(三)思政课教师要具有亲近感

学生对于教师的信任一方面是由于教师的才华,另一方面也是由教师与学生的关心决定的。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想要得到学生充分信任与认同,就必须让学生感觉到亲近感。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处理好与学生之间关系,保持与学生之间的密切联系,做学生的“朋友”,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三、思政课教师在党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这成为了思政课教师在党建工作中的角色定位。

(一)思政课教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

思政课教师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主要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教材的以及时事政治等向学生宣贯党的最新政策,让学生时刻树立为党和国家事业奋斗的坚定信念。

(二)思政课教师是党员发展的指导者

思政课教师是党员发展工作的引领者,一是考察有入党意向的学生,指导其撰写入党申请书。二是对入党积极分子开展思政教育,定期开展党课,时刻关注入党积极分子的政治热情与思想动态。培养阶段。三是时刻关注入党积极分子对党员知识的学习情况,定期组织谈话,开展系统思政教育。

(三)思政课教师是培养高职学生党员修养的引路人

政课教师是培养大学生党员修养的引路人,为了保证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时刻保持警惕心理,严格要求自身言行,思政课教师定期组织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进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更加深刻、系统的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加大学生党员的政治修养。

四、总结

高职院校中党建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关系到党的事业发展大局,还关系到中国特色的办学方向甚至是学生的自身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思政课教师长期从事思政教育研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着深刻的理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是“了如指掌”,因此,思政课教师就成为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党员发展的指导者、培养大学生党员修养的引路人。

[参考文献]

[1]陈占安.关于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教育(德育版),2010(7).

[2]逯-Z-杰.高职学生学习动机缺失现象的分析[J].科教导刊,2010(13).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篇9

一、深刻认识县级党校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承担的重要责任

“党校姓党”,理论武装和党性教育是党校的重要工作,学习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是党校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特别是县级党校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中既要承担自身责任,又要发挥优势作用,对此要有深刻的认识。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鲜明特色,是党校理论教学的重要部分。党校的首要任务是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这是党校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党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的理论武装和党性修养上不可替代,在培养干部世界眼光、战略思维能力上不可替代,在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综合能力上不可替代。为此,县级党校不仅要把党的群众路线引进课堂,还要用党的群众路线理论说服群众,启发群众。这就要求县级党校必须大力开展群众路线的理论宣讲,宣讲党和人民在目标追求上具有一致性,在思想理论上具有一体性,在利益归属上具有唯一性,在治国理政上具有统一性,在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具有一贯性。从而将广大党员干部的认识统一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的十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举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上来。

二、发挥县级党校自身优势,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县级党校和市以上党校相比它处于最基层,最容易“接地气”,造就了它本身独特的优势,这就需要把发挥自身优势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充分结合起来。

(一)发挥单位队伍优势,实现三个结合。一是学校与学员相结合。马克思主义始终把“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的理论观点作为指导我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正确行动指南,其涵义就是世界的创造和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在县级党校教学组织活动中走群众路线,就是要深入到学员中去,虚心向学员学习和请教,把学员分散的、不系统的各种认知和人生体验等有益的意见和建议集中起来,通过研究和提炼,转化为系统、科学、合理的教学知识内容,在正常的教学组织活动中再去讲授和宣传。根据不同班次学员的具体情况与要求而选取课题,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一些新知识、新信息、新观念、新技术及时介绍给他们,以科学、合理、实用的培训内容来吸引他们,丰富他们的知识,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信心,达到学有所用、用有所专的目的。这样就能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及中央和上级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转化为能够正确指导人民群众认知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力量源泉。二是教师与学员相结合。党校教师作为理论的传播者、讲授者,本身具备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功底,可以教育和引导学员着力提高政治理论素质,把理论学习成果及时转化为坚定的信仰和信念,进一步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真正从思想上解决“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坚定做好群众工作的思想认识和行动自觉,为贯彻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三是学员与学员相结合。县级党校的培训对象多为副科级以下党政领导干部、中青年后备干部、新录用工作人员、村干部等,他们都是推进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是行政管理的中坚和骨干,能否发挥带头作用,当好表率,直接影响着广大党员干部的群众工作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影响着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县级党校学员都是来自不同的基层单位,不同的工作岗位,他们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都不同,来党校学习不仅代表自己,也代表着各自的单位,容易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增进各单位的相互了解。学员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过彼此交流,掌握正确的服务群众的方式方法,并在实际工作中带头做好服务人民群众的各项工作。

(二)发挥理论宣传优势,夯实思想基础。党的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群众观点准确论述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指出人民群众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也把群众观点作为指导人类实践活动的真理之一,被誉为活的灵魂。县级党校要充分发挥突出理论学习教育这一根本优势,全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要让党的群众路线思想深深扎根于我们的党员干部心中,并力求做到家喻户晓。

(三)发挥干部培训优势,做到群众路线“三进”。党校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县级党校要着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三进”活动。一是进教材。要把党的群众路线有关内容编写成县级党校学员专门的培训教材,让教师和学员更好的系统把握党的群众路线基本理论,吸收和挖掘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并围绕这些思想、观点和论断去实践调研,形成群众路线调研成果。二是进课堂。在教学计划中设置“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学单元,把“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等内容编排在一起,形成一个体系,便于学员融会贯通。同时,在教学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特 别是要紧密联系本县发展的实际,围绕群众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研讨和教学,总结升华基层群众的创新举措和新鲜经验,进一步丰富群众路线理论。三是进头脑。既要让学员把党的群众路线理论内化于心,又要选取践行群众路线的先进典型作为示范标杆,提高教学和党性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真正使学员思想上受到震撼,灵魂上得到洗礼。通过学习培训,课堂理解,结合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学员切实把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好。

三、县级党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重在教学改革与创新

为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党的群众路线观念,提高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县级党校必须把推进教学改革与创新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中之重。只有把握这一点,县级党校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才会取得最大成效。

(一)开辟新天地,使党的群众路线宣传教育全覆盖。县级党校在搞好校内教学的同时,教学阵地的工作触角要延伸到乡镇、县直单位、重点学校、企业、社区等,通过定期流动宣讲、县级党校之间交流合作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阵地功能,使群众路线宣传教育全覆盖。流动宣讲方便快捷,容易取得实效。利用教学间歇时间,组织教师深入到定点的乡镇、县直机关、重点学校等进行党的群众路线宣传教育活动,让马克思主义信仰牢固占领党员干部和群众的思想阵地。外出流动宣讲还可以更充分地锻炼党校教师,便于让他们面对面向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学习交流经验,有利于课堂上有的放矢。县级党校之间交流合作是新时期基层党校教学改革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方法。不同县市党校之间要保持信息畅通,交流合作无障碍,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共同发展进步。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篇10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是由高校学生党建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所决定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延伸,因此高校学生党建必须服从于党的建设的大局,符合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大学生党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对于维护高校稳定,加强党对学生工作的领导,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

一、积极探索新形势大学生中开展党建工作新思路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善于从多角度、深层次考虑问题,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新路子。吸收大学生入党,既要看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掌握情况,更要从平时的言谈举止中看其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尤其是在关键时刻的政治表现;既要看学业成绩排名,更要看其专业思想是否牢固,学习态度是否端正;既要看学习表现,更要看综合素质,真正把政治思想素质好、专业发展有潜力,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纳入党组织的视野[2]。积极发展大学生党员需要克服几种模糊认识,一是无所谓的态度,对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紧迫感。二是借口工作忙,不愿意在发展学生党员上下功夫。三是对学生中的积极分子过于苛求,总认为大学生思想不成熟,因而放慢节奏。

二、创新和完善高校党建工作新机制、加强党内民主建设

高校的党员干部文化素质高、民主意识强,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是增强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党内民主建设,一是完善高校党代表大会制度,探索建立党的代表大会常任制。健全党员目标管理制度、党员责任落实制度,对优秀党员进行表彰激励,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积极探索保证高校发扬党内民主的科学途径、办法及相关制度,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决策的积极性。三是建立党内监督机制,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尤其是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制度。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落实基层党员的知情权、监督权。四是建立党内民主机制。完善高校党务公开制度,完善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党员参与党内生活的各项制度,保障党员的选举权、参与权等权益。硕士论文,创新。

三、创新党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的形式、内容

组织生活是学习理论、统一认识、交流思想、总结经验、党摘要内容,通过校园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身边党员的先进事迹,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使学生党建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得到提高。

四、创新反腐倡廉教育思路,积极推动廉政文化校园

党中央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这是我们党关于反腐倡廉教育思路和方法的重要创新[4]。硕士论文,创新。硕士论文,创新。高等学校是传承文明,培养高层次人才,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担负着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重任,在社会有机体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领域。硕士论文,创新。硕士论文,创新。廉政文化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廉政文化进校园是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必然要求,必须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大力推进廉政文化进校园工作,大力倡导“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风尚,形成“褒廉贬腐”的校园文化氛围。硕士论文,创新。要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宣传栏等文化设施,通过举办文娱演出、红色影片展映、书画比赛、摄影展、演讲、读书活动、学术讲座等,不断丰富廉政文化的内涵,增强廉政文化的亲和力、渗透力、感染力,使清廉之风吹遍校园,形成高校师生拒腐防变教育的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陈圣阳贯彻科学发展观创新艺术专业学生党建工作[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3).

[2]王志发加强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的对策思路[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6).

[3]兰国辉.陈亚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开创大学生党建工作新局面[J];科技信息;2009.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篇11

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1 ― 0057 ― 03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政治核心是指代表一定阶级执掌权力的行为主体。“政”指的是领导,“治”指的是管理。“政”是方向和主体,“治”是手段和方法,“核心”即中心(指在事物或事情中最重要、赖以支持其存在的那一部分)。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既包含著党在政治上对院系实行领导的含义,更强调了增强院(系)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来保障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得以实施的本质要求。高校院(系)党组织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最直接的贯彻者和执行者,承担着培养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的使命,院(系)党组织能否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直接影响着本单位的各项工作和学校的改革发展稳定。

一、党组织在院系权力运行中的地位沿革

早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党就把高校纳入了“延安体制”之中。解放后,高校一直存在着要不要党的领导的论争,高校的领导体制也经历过反复探索。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校领导体制经过多次变革、反复总结经验后作出的正确选择,符合我国的国情和高校的实际。院(系)级单位权力运行制度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系党总支是全系的政治核心

1990年4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强调了坚持党对高校领导的重要性。1990年7月17日下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的通知》(中发〔1990〕12号)指出,系党总支是全系的政治核心。其主要任务是:保证监督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系的贯彻执行;参与本系行政管理工作重大问题的讨论决定;支持系主任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搞好党的建设;领导全系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本系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配合系主任做好本系在选派人员出国等方面的政治审查;领导本系的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

(二)规定系级单位党的总支部(直属党支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

1996年3月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规定系级单位党的总支部(直属党支部)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本单位的贯彻执行;参与讨论和决定本单位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加强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具体指导党支部的工作;领导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本单位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领导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

(三)规定高等学校院(系)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2010年8月,中央重新印发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发〔2010〕15号)明确高等学校院(系)党组织的6大主要职责: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并为其贯彻落实发挥保证监督作用;通过党政联席会,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加强党组织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防腐倡廉建设,具体指导党支部开展工作;领导本单位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本单位党员干部的教育和管理工作;领导本单位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和教职工代表大会。

二、关于高校院(系)党组织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

(一)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院(系)党组织的工作体制和决策方式

院系党政联席会议是讨论决定本单位改革发展、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合作交流、财务经费等重要事项的最高决策形式。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院系按照党政集体领导、分工合作、共同负责的要求,建立完善本单位的重要事项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推进依法、民主、科学决策。行政领导全面负责本单位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专业与师资队伍建设、财务管理和社会服务等行政管理工作;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

(二)院(系)党组织的设置方式

高等学校院(系)级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经学校党的委员会批准,设立党的委员会或总支部委员会或直属支部委员会。党员100人以上的,设立对党的委员会。党员100人以下、50人以上的,设立党的总支部委员会。党的委员会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队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3年或4年;党的总支委员会、直属支部委员会由党员大会选举产生。党的委员会、总支委员会和直属支部委员会应当配备必要的专职党务工作人员。院(系)以下单位设立党支部,要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机构相对应。

(三)高校院(系)级单位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的领导体制

院(系)级单位实行什么样的领导体制,实务界存在三种观点:一是实行系主任负责制。这种体制有利于系党总支摆脱日常行政事务,全力做好党的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二是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系主任负责制。依照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模式,系实行党总支领导下的系主任负责制。三是系党总支和系行政共同贯彻落实校党委和校行政的决定,不必规定实行什么体制。中发〔2010〕15号文提出“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其中的含义就是:系级单位要实行党政共同负责制的领导体制,院(系)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

三、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内涵和外延

(一)在坚持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上发挥领导作用

院(系)党组织要以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在坚持政治路线、政治立场、政治方向上发挥领导作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实践中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树立全局观念、增强大局意识,自觉服从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院系工作放到这个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去推进,组织动员教职工为实现伟大中国梦而奋斗;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二)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发挥保证监督作用

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赋予院(系)党组织的重要职责,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贯彻落实。一是做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先行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出台,党组织需深刻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把握党的正确政治方向,始终同党中央保持高度的一致。二是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传播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执行要依靠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党组织应承担起宣传的重担,把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决定上来。三是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监督者。院(系)党组织要监督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党员和群众做到不散布、不发表、不传播违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意见和言论,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四是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实践者。紧密联系实际,创新工作方法,根本单位的现实条件、发展状况、发展目标,以及干部群众的思想状况、工作状况等,制定出正确的在本单位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决议的工作计划和工作措施,领导人民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三)在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上发挥教育引领作用

宣传思想作为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党动员群众、统一思想、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各项工作的有效方法。努力开展宣传思想工作是院(系)党组织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依据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方向目标、重点任务和基本遵循,积极挖掘理论宣讲的新优势,充分发挥理论宣讲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把引导人、教育人、培养人作为重点,把培育社会正能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针对性、主体性和可接受性,做到为教育对象办实事、解难题,让其感到思想政治工作可亲、可敬、可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院(系)党组织要坚持用正确的理论引导人、用正确的方法教育人,努力在思想政治工作和宣传思想工作上发挥教育引领作用。

(四)在院(系)级单位“三重一大”问题决策上发挥决策参与作用

党组织要对院(系)级单位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议、决定的重要措施,事关院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发展规划、工作计划、规章制度以及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的重要问题,院系权限内的岗位设置、人事调配、晋职晋级、奖励惩处、人才引进、国内进修、选派出国等重要工作,年度经费预算、大额资金使用、人才培养、学生管理、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反腐倡廉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事项,重大突发事件和,依法参与决策,保证院(系)级单位科学发展。如发现决策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存在与职工合法权益相冲突的地方,要及时提出意见;如得不到纠正,应向上级党组织报告。

(五)在“党管人才”上发挥选人用人育人的孵化服务作用

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是院(系)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党对院(系)级单位政治领导关键所在。院(系)党组织要全面推进人才强院战略,抓好培养、吸引和使用三个环节,确定标准,规范程序,完善制度,集体决定,在选人用人育人中发挥孵化服务作用,包括确定用人标准、研究推荐人选、完善评价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培养后备人才等。院(系)级单位重要人员的任免要在组织人事部门考察的基础上,经党委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由院(系)级单位依法任用。

(六)在动员师生推动学科建设上发挥凝聚人心作用

学科建设主要包括学科定位(学科方向、发展层次),学科队伍(学科带头人、学科梯队),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基地(实验室、重点学科、设备等),学科管理等六个要素,院(系)级单位要开展学科建设需要调配整个院系、整合其他院系的资源,院(系)党组织要在凝聚师生推动学科建设上发挥向心力作用,最根本的是开展以学科知识为载体、以学科价值观为核心、以学科成员行为准则为外部性的学科文化建设;最核心的是要积极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化解矛盾,统一思想,加强学科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一批年轻的党员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各项制度建设,使学科建设各项工作在制度上得到保证,提高党组织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七)在维护稳定与舆情掌控上发挥“促进和谐”作用

“维稳”即维持稳定,宗旨是:“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院(系)党组织在抓好班子建设的同时,健全民主集中制,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的和谐文化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组织、思想、作风、制度和阵地建设。院(系)党组织的工作重心要下移,注重调研民众对执政者及其所持有的政治取向的看法、意见和态度,注重民众对自身利益需求的诉求和表达,要着力改善民情状况,同时要以网络为载体,以事件为核心,关注广大网民的情感、态度、意见、观点。

四、简要述评

目前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重心由宏观体制的层面转向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层面;由追求办学规模转到深化内涵、提升办学质量的新阶段,进一步凸显了“学科建设”在高校中的地位,把学科作为学校各种资源配置的基本结构,包括队伍建设、经费投入、项目申报和管理以及专业和课程建设等,并以此作为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思路和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在这一背景下,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党组织在高校管理体制中的政治核心地位如何与学术权威、权力更好地结合起来等问题,成为高校深化改革中必须考虑的问题;政治核心作用如何发挥,其涉及的具体操作要求、程序、规范、方法、途径等的明晰化,都是当下院(系)党组织的困惑所在。广大高校党务工作者、思想政治领域的专家、学者必将在实践中加强探索、思考、研究,努力实现院(系)党组织充分发挥“把握方向、推动发展、守住底线”的关键政治核心作用。

〔参 考 文 献〕

〔1〕中国共产党新闻网〔EB/OL〕.http://.cn.

〔2〕《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发〔2010〕15号).

〔3〕左超,王瑞杰.高校二级院(系)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机制研究〔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09).

学校党建工作思路篇12

(一)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把群众意见作为主要参考依据

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和发展要严格按照《大学生党员发展实施细则》要求,从确认为入党积极分子到重点培养对象,再到发展为预备党员,都要把群众意见作为硬性指标,在培养过程,不仅仅要听取培养人的思想汇报,还要征求培养人身边的群众意见,建立多种征求意见的途径,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立《群众意见征求意见簿》,将收集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个别谈话反馈给培养人,尤其是缺点和不足,让培养人认真对照检查,及时改正错误思想和做法,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涵养和素质,在思想和行动上逐渐靠近党组织。

(二)严格按原则发展党员,把好党员入口关

要重视党员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发展工作,本着“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发展一个带动一批”的原则,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前各项准备工作,严格履行学生党员发展程序,在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培养,发展对象的审查、公式、预备党员的考察、教育、转正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程序,严格把关,健全和落实发展党员政治审查制度,确保党的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高校党建工作与群众路线活动结合体现在思想理论建设方面

政治理论学习,保质保量,杜绝形式主义问题。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是党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政治理论学习内容,要围绕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展开,通过理论学习,使广大师生党员深刻领会在高校全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精神实质,教育和引导全校师生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在政治理论学习上要杜绝形式主义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一种体现,通过群众路线教育,真正地把一些流形式、做样子、走过场、花架子的理论学习要坚决剔除,要精选学习内容、提出学习目标、健全学习制度、保证教育质量,对一些基层党支部存在轻视理论学习、重视抄笔记、做样子的现象,要及时批评改正。通过群众路线教育,积极引导党员干部从向书本学习转向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增强学习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高校党建工作与群众路线活动结合体现在党建活动组织方面

(一)通过开展“争优创先”活动,提高高校基层党支部党建工作

要以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为契机,从高校党建工作实际情况出发,开展“争优创先”实践活动。通过召开民主生活会,使广大师生党员严格按照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对照检查,开展互相批评和自我批评,对照检查自己是否在“四风”方面和“八项规定”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找出解决办法,制定整改措施。

(二)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

在教师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综合素质,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三带头”活动,即遵纪守法带头、刻苦学习带头、公益服务带头活动,使学生党员思想觉悟突出、学习成绩突出、工作能力突出,成为理想远大、全面发展、品学兼优的先锋模范。

四、高校党建工作与群众路线活动结合体现在勤政廉政建设方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