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所实训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7 15:00:58

变电所实训总结

变电所实训总结篇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Electrified Railway Professional

Traction Substation Teaching Practice

YANG Dali

(Wuhan Railway Vocational College of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20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traction substation maintenance "and"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skills the main jobs of this course required, put forward the thinking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 base, analyzes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project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traction substation practical teaching specific projects and integrated project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experience,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plan, with a strong operational. This paper provides reference for electrified railway traction substation professional training base of the building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Key words traction substation; practice teaching; main electrical wiring; secondary wiring; troubleshooting

“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是电气化铁道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该门课程针对的主要就业岗位是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实践教学如何有效开展,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学校所学与企业所需无缝对接,成为从事电气化铁道专业教学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1.1 建设思路

校企共同建设集课程的实践教学、技能培训、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分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两部分。在校内实训基地中开发建设“校中厂”(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在实验室环境中实现在实际工作环境都难以完全展现的真实现场工作任务,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知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校外实训基地则依托各个铁路局供电段,开发建设“厂中校”,让学生在现场掌握专业所需技能。

1.2 建设项目

校内实训基地主要是建设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在实训周到模拟变电所进行电气主接线的认知、模拟倒闸操作,仿真现场的各种生产操作和故障处理。有了这样的“校中厂”,就能形成一个集生产、教学、培训、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共享型实训基地。模拟牵引变电所实训基地主要包括高压设备实训室、模拟变电所主控室、仿真变电所实训室。

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是根据企业生产进程,结合教学进程、教学内容,兼顾教学条件、职工培训、学生就业等方面的因素,建立“综合型”的校外实训基地。“综合型”校外实训基地主要承担课程综合实训和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考证训练,促进学生技能提升。

2 实践教学项目的设计

2.1 设计的总体原则

设计的总体原则是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首先,让学生对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有一个整体认知,从而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整体了解,对各门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也会有一定认知。再从整体分解到局部,训练学生熟悉牵引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所需的知识点和实际操作技能点。例如:高压设备的认知与日常维护、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识图与倒闸操作、二次接线的识图分析与安装调试、牵引变电所主控室的日常操作与维护、牵引变电所常见故障的处理等。最后,设计牵引变电所综合性实训项目,满足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

2.2 实践教学项目的具体设计

2.2.1 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整体认知

在高压设备实训室,采用实际设备和模型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可靠方便、操作性强的装置,真正达到培训学生的目的。综合考虑教学与现场结合的真实性和实训室建设的经费要求,为获得尽量高的性价比,牵引变电所的整体构造采用仿真模型,直观且能动态模拟牵引变电所整个送电过程,让学生有一种整体的感觉。对于检修比较频繁、故障率高的设备采用和现场完全对应的实际设备,例如:断路器、电压电流互感器、电动隔离开关。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节约了成本。电气化铁道专业就业岗位和核心课程实际上就是围绕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的整体构造设置的,主要课程有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与维护、高电压试验、接触网的安装与维护。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明确所学专业各门课程的内在联系,本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之间的关系。实验中,要求学生了解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有哪些主要电气设备、功能、操作规程,并与实际高压开关设备的安装接线建立对应关系。

2.2.2 根据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岗位需求,分步设计实际操作技能点

(1)高压设备的认知与日常维护:在高压设备实训室,利用仿真模型进行一次设备的认知、巡视和日常维护;利用断路器、电压电流互感器、电动隔离开关这些真实的设备训练学生进行一次设备的安装、维护和故障处理。实训时要能够填写一次设备巡视记录表,判断一次设备工作是否正常,对于工作不正常的设备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2)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识图与倒闸操作:这项操作是作为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和电力调度员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应该重点训练。在模拟变电所主控室,把电气主接线图板和主控室的测控保护装置结合,让学生熟悉牵引变电所各一次设备的符号功能、分析常见电气主接线的结构,对比分析高铁和普速铁路牵引变电所电气主接线的异同,以适应中国铁路快速发展的需要。在学生了解倒闸操作含义、熟悉倒闸操作的要求步骤及注意事项、掌握倒闸操作的原则前提下,根据电气主接线图填写倒闸操作票并在主控室测控保护装置上实施倒闸操作。

(3)二次接线的识图分析与安装调试:在模拟变电所主控室,根据典型牵引变电所的控制信号回路图纸,认知展开接线图的构成及各符号含义,分析断路器的手动合闸、手动跳闸、自动合闸、自动跳闸的动作过程和指示信号,再按照展开图进行二次接线图的安装调试,利用万用表测试和故障排查,直至调试成功。

(4)牵引变电所主控室的日常操作与维护:在模拟变电所主控室,判断模拟盘与实际运行方式是否相符,试验信号装置和光字牌显示是否正确;检查下列几项装置,要求工作正常:表计指示、蓄电池切换器位置正确,浮充电流、自动记录表计运行正常,交直流绝缘监视表指示情况正常;转换开关、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压板以及切换开关的位置、标示牌应正确,并与记录相符;继电器内部无异音,接点无抖动、位置正常,信号继电器无掉牌,成套保护、故障点探测仪工作正常。

(5)牵引变电所常见故障的处理:此项操作通常在仿真变电所实训室进行,在仿真平台中实现在实际工作环境都难以完全展现的真实现场工作任务。学生在熟悉故障处理原则和方法的基础上,在仿真平成牵引变电所的运行维护及事故处理和抢修实训。实训过程中要能够填写事故现象,进行原因分析,提出解决对策。

2.2.3 设计牵引变电所综合性实训项目,满足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

近年来,电气化铁道专业面向的各个岗位都要求学生在毕业前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带证才能上岗。“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课程针对的主要就业岗位是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通过对就业岗位的调研,分析职业技能鉴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点。参照变电所值班员和变配电检修工所需的技能,可以设计变电所值班员考证和27.5KV高压断路器检修两个典型的实训项目,同时开发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方案和课件。在经过两周左右的职业技能鉴定培训后,学生考证通过率大幅度提高。

3 教学实践

教学实践的组织:分组法。每组选出一名小组长,小组长应该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组织能力,能够带动全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实训任务。在实践教学时,考虑到模拟牵引变电所各个实训室的造价较高,所以一般高压设备、模拟变电所主控室都只配一套实训设备,在实施的过程中各实训项目可以分组完成,同时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训指导书上任务资讯中设置与该实操项目相关的理论知识,先完成资讯任务的同学先实施,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既能把理论知识和实操结合,又能解决实训设备套数较少的问题。

实施方法:按照“六步法”(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的引导实施,在评价时引进过程评价,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确定最后得分。对于表现突出的小组长,给予一定的加分。在实训过程中,强化“安全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服从统一指挥”的职业素质,对于不服从指挥或胡干蛮干的同学,进行严厉批评,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明确不服从指挥的严重后果,从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4 总结与展望

综上所述,针对“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的主要就业岗位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这门课程实践教学所需建设的基地主要是高压设备实训室、模拟变电所主控室、仿真变电所实训室。实践教学设计的总体原则是先让学生对电气化铁道供电系统有一个整体认知,再从整体分解到局部,训练学生熟悉牵引变电所值班员、变配电检修工所需的知识点和实际操作技能点,最后进行牵引变电所综合性实训项目的训练,满足学生职业技能鉴定的需求。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资金投入的不断加大和对口企业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习实训的大力支持,相信“牵引变电所的运行与维护”实践教学条件会越来越成熟,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也会不断增强,学生在校所学就是企业上岗所需,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变电所实训总结篇2

如何进行物理计算题教学?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

一、用基础题,训练学生解题规范

有些计算题是直接运用公式解答的题目。内容浅显,思路单一,练习这类题目,教师要把重点放在指导学生解题的格式和规范上,如:解题的步骤,公式的书写与数字的代入,相关物理量的符号,单位的换算等,做到条理清晰,简洁明了,逐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例1:一只装有饮料放在桌子上的纸箱,箱与桌面的接触面为0.025m,饮料箱总质量是5kg,每小袋上标有“净含量221mL、227g”。(g=10N/kg)试求:(1)该饮料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保留小数点后面两位小数)(2)这箱饮料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分析:(1)由净含量221mL、227g,可知,每袋饮料体积是221ml,质量是227g,可以用公式求出密度。(2)由总质量是5kg根据G=mg可以求出总重力,总重力即为压力,再由公式P=F/s即可求出压强。

解:(1)饮料的密度:P=m/V=227mL/221g=1.03g/m

(2)饮料箱对桌面的压力:F=G=mg=5kg×10N/kg=50N

饮料箱对桌面的压强:P=F/s=50N/0.025m=2×10Pa

答:(略)

这道题并没有多大的难度,学生很容易形成解题思路。教师可以在学生规范解题的基础上,把原题改编成一道多步计算题,通过改编题目,让学生反复训练,牢固掌握解题的规范和方法,使解题规范由习惯变为技能。

二、用图形题,训练学生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计算题中,配有图形的占有相当的比例,图和题目内容相得益彰,但往往更能直接而明晰地表达题目的精要,教师要引导学习观察方法,要根据题意,把解题所需要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补标到图上去,为思考问题增加直观感,在此基础上与学生探讨解题技巧。

例2:如图甲,在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不变。实验中,不断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使伏特表示数保持不变,得到了I与R的关系图像,如图乙。由图像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此次实验中,伏特表的示数始终保持多少V不变。

分析:图像中定值电阻由25Ω12.5Ω5Ω,电流由0.1A0.2A0.5A,电流与电阻的乘积等于2.5是定值,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是2.5V。

解:定值电阻由25Ω12.5Ω5Ω,电流由0.1A0.2A0.5A,电流与电阻的乘积等于2.5是定值。电流跟电阻成反比,U=IR=2.5V,电压表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电压表的示数是2.5V。

由图乙可以直接看出:25×0.1=12.5×0.2=5×0.5=2.5V,利用数学知识,两个量的乘积为一定值时,这两个量成反比。

图形可以启迪思维,为思考问题提供直接路径,图形也可以印证思维结果是否正确,所以引导学生正确的观察图形是训练学生解题技巧的有效方法。

三、用综合题,训练学生解题思路

综合题是由简单的基础题组合而成的,但这些基础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找准解题的切入点,理清单个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过程中精讲多练,通过一定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思维方法,逐步形成解题思路。

例3:某生用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V。他做了六次实验,如图乙所示的曲线图,表示的是电流I与电阻箱阻值R的关系,它是在保证R两端的电压不变的情况下,调节滑动变阻器,读出对应的安培数据,如此,选择六组数据,绘制而成。

(1)如果在第一组数据里,R=4Ω,I=?

(2)该生实验时,测量电阻箱R两端的电压表示数是多少?

(3)如果在第二组数据里,I=0.4A,电阻箱P=?R=?

解:(1)由图像可知,当R=4Ω时,I=0.5A,即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2)在图线上任取一组电流和电阻的数值,比如R=4Ω时,I=0.5A,根据公式计算出电阻箱R两端的电压为U=RI=4Ω×0.5A=2V;

(3)当电流表示数为0.4A时,从图像可知R=5Ω,电阻箱R消耗的功率P=IR=(0.4A)×5Ω=0.8W;电源电压恒为6V,电路总电阻R=U/I=0.6/0.4=15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R-R=15Ω-5Ω=10Ω。

答:(略)

变电所实训总结篇3

这次培训的内容主要有非常多,虽然整个培训的时间并不长,但在这短短的40多天经历中,我的知识得到了更新、团队精神得到了提高、情操得到了陶冶,同时 公司为我们尽快转换角色,适应环境、展现自我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整理所得,我感觉收获颇丰,感触颇多。

感触一、学到了什么?

1、今天的工作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任何一个企业无论曾经是多么的风光,某个环节出一点点错有时候都非常致命,美国安然,中国科键的破产就出在小小的财务问题上。还有我们参观的发电设备总厂,它就和现在的健力宝一样有个令人艳羡的过去,然而现在却在为生存奋斗。居安思危,这个意识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我也感受到南供就有非常强的危机意识,善于总结,体会出对人才的重视。

2、在企业里,应该具有严格的纪律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体会如何做人的道理。为此,公司特意安排我们进行了为期10天的军事训练。炎炎夏日,高温炽烤,我们每天必须随时绷紧神经,每天一个小时军姿,一点不能马虎;步法队列必须严格到位,节奏不对就得重复;一声哨响,即使你在天边也得马上跳下来。教官不仅教我们怎么训练。还教我们怎么做人,他们把自己的人生体会毫无保留的教给了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不断的领悟。在电力部门,安全非常重要,服从就是安全的前提,遵照规程,把手纪律,就不会有那么多事故发生了。同时作为电力人,就得遵照行业工作方式,作外线就得爬山路,作变运就得打乱生物钟把青春与激情献给变电站,作抢修就得随时待命,一个电话马上赶赴现场,作检修就得整天像个民工做累活,随时面对生命的考验,总之,作电力人,就要能吃苦耐劳。

3、 加强同事之间的沟通,努力提高团队精神。素质拓展训练,对于我们新出社会的人来讲,还是第一次享受到,虽然只有几天时间,却让我们看问题的高度有了比较大的提升。所有项目总结下来,要获得成功,最终要的就是要加强同事之间的沟通,我觉得任何问题的发生或解决都和沟通有莫大的关系,国际上也通常用互访、开会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沟通与默契,团队就开始形成。在素质拓展训练中,我深刻体会到看似无法成功的东西,只要经过大家的沟通,着眼大局,团体合作,就能很快完成。企业要发展,不能有不和于团体的个体,只有大家有了共同的目标,并不知疲倦的为之努力,企业就能作强做大。南宁供电局风风雨雨这么多年,有辛酸也有欢乐,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曾听一个老员工说他们当时是用牛车拉着电竿去作架设的,如此辛苦,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哪里会有如此大的力量。

4、从改造自己入手,适应企业生存环境。这个世界什么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张建超告知我们到公司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去做。经过培训,东西懂了大堆,接下来的就是不断的总结,改造自己,努力从各个方面全方位的锻炼自己,环境我们无法改变,惟有适应,把自己的技术练到家了,所有的变对自己都没有伤害,甚至反而对自己有利,因为会有太多人在变中衰落。从大的方面讲,电力体制改革如火如荼,虽然表面改革不算成功,但还是初显成效,南网的分离出来在目前还是积极的方面多一些。但是未来怎么变化还很难讲,俗话说三十年活东,三十年活西 我们不能说改革就一定让电力比以前更红火,如果我说改革会把电力暂时引进一个深渊也不为怪,毕竟我们有过文革,有过大跃进,这些都是没有经验造成的。

5、学习是终生的事业。这个问题我不想深讨,相信所有积极上进的人都会有这个体会,在素质拓展中,我的感触更深。有人说电力是个夕阳行业,技术完全成熟,其实不然,电力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输电效率,发电效率等,无可奈何的浪费很严重。现在只是遇到了这个瓶颈,在以下已经很成熟了,但是要突破瓶颈就必须得创新了,我相信,谁解决了这个问题,谁将成为未来新电力的鼻祖,我们电力人应该树立这样的志向,努力学习,一月小创新,一年大创新。十年一革新。

6、 从细微工作入手,积极调整个人心态。从学校到企业,环境变化非常大,所接触的人和事物一切都是新的,我们都需要时间来适应,公司聘用了我们,在某些方面已经得到了认可,但作为公司的新员工,我们要低调,要实干,要在荣耀面前退一步、在困难面前进一步,同时应该接受并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因为细节决定成败。细节非常重要,但同时又最难把握。任何企业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都是正确的,条条款款都是积极的没,但是很多却失败了,问题就是出在细节。教改、医改,电力改革到目前为止都认为是失败的,其实出发点是对的,政策是对的,方法也是对的,问题就是出在细节,没有考虑周全,或者没有操作好,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无非就是显示细节的重要性。在供电局,哪次事故不是出在细节,去年南供的,今年海南的,桂林的等等都是小问题引起的大问题。在百捷工作体验的时候,就连小小的复印、装订有时都把我给弄得手忙脚乱的。所以工作的时候切忌 眼高手底,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作好每件小事情,多了综合起来就是大事情了。

7、体会企业文化,关注自身职业化发展。 葛松光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摆正了我们的心态,也激发了我们的斗志;刘振柏、林质文和张主任细致详尽地讲解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员工守则、薪酬福利、奖惩制度、前景规划、电网情况以及机构规章制度,这些为我们转换角色,适应新环境打下了基础;沈茂盛富有激情互动员工职业化塑造,让我第一次领略到了国际培训大师的魅力,我们总能时时刻刻学到最新的东西,他所带来的,我要经常进行温习孟桂的营销、优质服务理念,使我对电力不是电老虎,而是电老鼠的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有我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规程的学习,着实给我打了预防针,工作中,来不得半点大意,电力生产,要绝对安全。面对新环境,一切都是新的,面对岗位,一切又是陌生的,惟有扎扎实实的去努力、去学习, 不断掌握在南供生存发展的本领,不倦地开拓,努力创新,全面实现自身的价值。

感触二、何用?何以用?

变电所实训总结篇4

这次培训的内容主要有非常多,虽然整个培训的时间并不长,但在这短短的40多天经历中,我的知识得到了更新、团队精神得到了提高、情操得到了陶冶,同时 公司为我们尽快转换角色,适应环境、展现自我提供了宝贵的机会。整理所得,我感觉收获颇丰,感触颇多。

感触一、学到了什么?

1、今天的工作来之不易,要懂得珍惜。任何一个企业无论曾经是多么的风光,某个环节出一点点错有时候都非常致命,美国安然,中国科键的破产就出在小小的财务问题上。还有我们参观的发电设备总厂,它就和现在的健力宝一样有个令人艳羡的过去,然而现在却在为生存奋斗。居安思危,这个意识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我也感受到南供就有非常强的危机意识,善于总结,体会出对人才的重视。

2、在企业里,应该具有严格的纪律意识,吃苦耐劳的精神,体会如何做人的道理。为此,公司特意安排我们进行了为期10天的军事训练。炎炎夏日,高温炽烤,我们每天必须随时绷紧神经,每天一个小时军姿,一点不能马虎;步法队列必须严格到位,节奏不对就得重复;一声哨响,即使你在天边也得马上跳下来。教官不仅教我们怎么训练。还教我们怎么做人,他们把自己的人生体会毫无保留的教给了我们,希望我们能够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不断的领悟。在电力部门,安全非常重要,服从就是安全的前提,遵照规程,把手纪律,就不会有那么多事故发生了。同时作为电力人,就得遵照行业工作方式,作外线就得爬山路,作变运就得打乱生物钟把青春与激情献给变电站,作抢修就得随时待命,一个电话马上赶赴现场,作检修就得整天像个民工做累活,随时面对生命的考验,总之,作电力人,就要能吃苦耐劳。

3、 加强同事之间的沟通,努力提高团队精神。素质拓展训练,对于我们新出社会的人来讲,还是第一次享受到,虽然只有几天时间,却让我们看问题的高度有了比较大的提升。所有项目总结下来,要获得成功,最终要的就是要加强同事之间的沟通,我觉得任何问题的发生或解决都和沟通有莫大的关系,国际上也通常用互访、开会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了沟通与默契,团队就开始形成。在素质拓展训练中,我深刻体会到看似无法成功的东西,只要经过大家的沟通,着眼大局,团体合作,就能很快完成。企业要发展,不能有不和于团体的个体,只有大家有了共同的目标,并不知疲倦的为之努力,企业就能作强做大。南宁供电局风风雨雨这么多年,有辛酸也有欢乐,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曾听一个老员工说他们当时是用牛车拉着电竿去作架设的,如此辛苦,没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哪里会有如此大的力量。

4、从改造自己入手,适应企业生存环境。这个世界什么都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变。 张建超告知我们到公司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去做。经过培训,东西懂了大堆,接下来的就是不断的总结,改造自己,努力从各个方面全方位的锻炼自己,环境我们无法改变,惟有适应,把自己的技术练到家了,所有的变对自己都没有伤害,甚至反而对自己有利,因为会有太多人在变中衰落。从大的方面讲,电力体制改革如火如荼,虽然表面改革不算成功,但还是初显成效,南网的分离出来在目前还是积极的方面多一些。但是未来怎么变化还很难讲,俗话说三十年活东,三十年活西 我们不能说改革就一定让电力比以前更红火,如果我说改革会把电力暂时引进一个深渊也不为怪,毕竟我们有过,有过,这些都是没有经验造成的。

5、学习是终生的事业。这个问题我不想深讨,相信所有积极上进的人都会有这个体会,在素质拓展中,我的感触更深。有人说电力是个夕阳行业,技术完全成熟,其实不然,电力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比如输电效率,发电效率等,无可奈何的浪费很严重。现在只是遇到了这个瓶颈,在以下已经很成熟了,但是要突破瓶颈就必须得创新了,我相信,谁解决了这个问题,谁将成为未来新电力的鼻祖,我们电力人应该树立这样的志向,努力学习,一月小创新,一年大创新。十年一革新。

6、 从细微工作入手,积极调整个人心态。从学校到企业,环境变化非常大,所接触的人和事物一切都是新的,我们都需要时间来适应,公司聘用了我们,在某些方面已经得到了认可,但作为公司的新员工,我们要低调,要实干,要在荣耀面前退一步、在困难面前进一步,同时应该接受并保持这样一种心态:做事不贪大、做人不计小,因为细节决定成败。细节非常重要,但同时又最难把握。任何企业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都是正确的,条条款款都是积极的没,但是很多却失败了,问题就是出在细节。教改、医改,电力改革到目前为止都认为是失败的,其实出发点是对的,政策是对的,方法也是对的,问题就是出在细节,没有考虑周全,或者没有操作好,俗话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无非就是显示细节的重要性。在供电局,哪次事故不是出在细节,去年南供的,今年海南的,桂林的等等都是小问题引起的大问题。在百捷工作体验的时候,就连小小的复印、装订有时都把我给弄得手忙脚乱的。所以工作的时候切忌 眼高手底,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作好每件小事情,多了综合起来就是大事情了。

7、体会企业文化,关注自身职业化发展。 葛松光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摆正了我们的心态,也激发了我们的斗志;刘振柏、林质文和张主任细致详尽地讲解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员工守则、薪酬福利、奖惩制度、前景规划、电网情况以及机构规章制度,这些为我们转换角色,适应新环境打下了基础;沈茂盛富有激情互动员工职业化塑造,让我第一次领略到了国际培训大师的魅力,我们总能时时刻刻学到最新的东西,他所带来的,我要经常进行温习孟桂的营销、优质服务理念,使我对电力不是电老虎,而是电老鼠的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还有我们的安全生产意识,安全规程的学习,着实给我打了预防针,工作中,来不得半点大意,电力生产,要绝对安全。面对新环境,一切都是新的,面对岗位,一切又是陌生的,惟有扎扎实实的去努力、去学习, 不断掌握在南供生存发展的本领,不倦地开拓,努力创新,全面实现自身的价值。

感触二、何用?何以用?

变电所实训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c)-0000-02

1 培训平台研发的背景和意义

河北地处京津经济圈的中心,大中城市密集,市场容量庞大,是中国的制造业基地之一,拥有相当强的生产制造能力。邢台是冀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新型工业基地,是以装备制造、煤盐化工新能源、汽车工业、新型建材为主的新型工业基地,有冀中能源、中钢邢机、邢台钢铁、晶龙集团和旭阳焦化等一系列知名大企业,拥有邢湾工业园等多个产业集中的工业园区。以Profibus技术为基础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在这里被广泛应用,对这类大型设备,大多数企业存在使用效率不高,维护维修水平低下,设备改进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极大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需要对设备使用和维护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同时邢台拥有多所职业院校,需要培养大批相关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这些条件为平台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但是目前能够真正用于培训,满足实践与理论教学需求的基于ProFibus总线的工业网络实践操作设备很是缺乏,教育设备厂家生产的教学设备大多是用于演示练习,实践操作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灵活性也很差,很难满足学习者的需求。基于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人才需求考虑,开发出基于ProFibus总线的工业网络培训平台,一方面可以用于学生培养,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用于企业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设备维护与使用能力,并能迅速适应企业生产设备的技术更新。由于所开发的培训平台结构简单,功能完善,实用性强,值得大范围的推广。

2 培训平台的培训内容选取

在对地区内的部分知名企业自动化设备使用情况进行调研后,发现基于ProFibus总线的工业网络技术、PLC应用技术、变频使用技术、触摸屏技术等在生产实践中应用广泛,例如邢台钢铁集团公司轧钢生产线、邢台泰康高新技术有限公司设计的矿井口风机监控系统,冀中能源公司四处机厂的矿井提升机控制系统等生产设备都应用到了这些知识。

区域内的职业院校大部分开设有《PLC应用技术》、《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等课程,例如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

经调研得知以PROFIBUS总线为主的工业网络通信技术已经在生产企业先进的自动化设备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使用范围将逐年扩大;各职业院校已经意识当这方面知识的重要性,纷纷开设相关的课程,但是目前都没有很适合的设备满足这些需求。因此,需要研发一套功能完善、可操作性好,灵活性强的基于ProFibus总线的工业网络培训平台,以实现PLC、变频器、组态软件、PROFIBUS、工业以太网以及电气设备的安装与接线等知识的学习。即能用于教学,又能用于企业培训,既满足教学过程中的简单训练,也能用于工程开发。

3 基于ProFibus总线的工业网络培训平台设计

3.1 培训平台结构设计

工业网络培训平台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到了实用性,耐用性,框架整体采用方钢结构焊接而成,材料选用40mm*40mm*2t的不锈钢材料。设计图和平台实物框架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方便移动和固定,在框架底部设计四个带有刹车功能的万向活动轮,万向活动轮采用尼龙材料,坚固耐用,万向轮安装位置如图3所示。

为实现多种不同设备、不同规模的网络连接,同时方便元器件的安装与拆卸,选取了冲孔网板作为设备搭建的平台。冲孔板结构如图4所示。培训平台还创新设计了一个两用水平平台,采用冲孔板结构,左侧预留的空间用以放置一台显示器或者笔记本电脑,供平台使用者进行训练或者工程开发,平台其他部分用于需要水平放置的电气设备灵活固定。工业网络培训平台总设计高度1850mm,高度适合被培训人员进行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操作。

3.2 培训平台的功能设计

基于ProFibus总线的工业网络培训平台能自由装配各种常用的自动化设备,实现相互之间的组网和灵活控制,能满足技术人员对“工业网络技术”、“现场总线技术”、“PLC技术”和“组态监控技术”等自动化理论与实践知识的需求,可以应用于相关行业技术培训和自动化技术应用开发。

基于ProFibus总线的工业网络培训平台主要的功能有:

(1)西门子S7-200与S7-300 PLC的选型与功能模块配置;(2)西门子S7-200与S7-300 PLC的编程与接线训练;(3)基于西门子PLC的Profibus工业控制网络组建训练;(4)变频器参数设置与外部接线训练;(5)变频器接入Profibus现场总线训练;(6)触摸屏使用技术训练;(7)组态监控技术使用训练;(8)工业以太网组建训练

除此以外,由于平台的新颖设计,使用人员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各种I/O设备,例如按钮、指示灯、接触器、电机等。能实施从设备选型、电气元件布局、安装接线、程序设计调试到设备运行维护的一个完整的工程实践训练。使被培训的人员能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迅速与实践相结合,实现工程技术性人才的培养。

4 结语

设计的基于ProFibus总线的工业网络培训平台目前已经应用于邢台兴泰发电有限公司、邢台市泰康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的职工技能培训中,培训效果良好。

另外设备开发是一个很难的技术工作,特别是现在工业网络设备种类多,使用行业广泛,没有完全成熟和值得大面积推广的成熟设备,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进行研究与实践,最终开发出能够立足于区域经济,具有行业特色,满足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和企业技术开发的训练平台。

参考文献

[1] 陶权.高职工业控制PROFIBUS现场总线网络实训平台的研发.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第4期.

变电所实训总结篇6

【关键词】

供电;现场;培训;对策

2012年,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推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某地市供电公司在实施“三集五大”体系改革后,组织机构和人员的岗位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机构数量由48个减为25个,有16.3%的技能人员岗位发生变动,“更扁平、更集约、更专业”的要求迫使员工加快转变观念,熟练掌握岗位职责、标准化工作流程的意识,以进一步提升技能水平。

1 一线员工现状分析

目前,该地市供电公司共有生产技能人员498人,主要专业有电网调控运行、输电运检、变电运检、城区配电、城区营销、信息通信运维。生产技能人员结构现状分析:

1)生产技能人员年龄结构:55岁及以上17人,占总技能人员的3%;50-54岁21人,占总技能人员的4%;45-49岁53人,占总技能人员的11%,40-44岁77人,占总技能人员的15%,35-39岁55人,占总技能人员的11%;30-34岁60人,占总技能人员的12%;29岁及以下215人,占总技能人员的44%。

2)生产技能人员文化程度:硕士11人,大学本科255人,大学专科147人,中等职业教育38人,高中24人,初中及以下23人,在总技能人员中的占比分别是2%,50%,30%,8%,5%,4%。

3)生产技能人员专业技术等级:副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7人,初级职称266人,无职称204人,占比分别是0.2%,5%,53%,42%。

4)生产技能人员技能等级:具备高级技师资格6人,技师资格87人,高级工资格77人,中级工资格37人,初级工资格16人,分别占比是1%,17%,15%,7%,3%。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技能人员年龄结构较为年轻,平均年龄33.42岁;整体文化程度较高,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总生产技能人员的83%;相应的技术、技能水平不高,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总生产技能人员的5%,具有技师及以上技能等级占总生产技能人员的18%。整体来看,技能人员的基本素质较高,但从事生产一线工作的经验欠缺。面临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任务异常繁重,唯有通过有效的培训,掌握扎实的基本技能和过硬的技术水平,才能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

2 制约培训效果的因素

2.1 形式单一,缺乏评估

目前采用的培训方法主要有三种:“送出去”:即组织员工参加上级公司开展的培训,如XX专业高级技师培训班,生产技能人员II级III级轮训,技师、高级工岗位能力提升培训等。“请进来”:即聘请公司系统内在某个专业具备领先水平的专家进行现场授课,或在某个设备更新改造时,聘请厂家技术人员对新技术的应用进行讲解;“集中学习”:各班组每个月至少开展一次专业技术培训,培训内容为本专业理论知识讲解或对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探讨。以上培训方式缺乏灵活性,往往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或检查而学,员工学习的目的性不强,浮躁、不能潜下心来学习;生产一线人员的工作内容都是现场的实际操作,而目前的培训内容较多的偏重理论的学习,没有付诸于实践,结果是员工在培训完成后还是不能胜任相关的工作。管理人员在培训结束后未能及时的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估,使得员工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

2.2 工学矛盾凸显

青年员工,有着满腔的热情和学习的欲望,但几乎没有时间参加与实际工作联系紧密的培训,为了确保生产工作的正常、顺利的开展,据统计,能够参加国网公司组织的培训人数,平均每年每专业只有1人,每期5天;参加公司组织的生产技能人员培训,平均每年每专业有6人,每期10天。在设备、线路的改造、更新维护时,也只有少数、个别的人员能与厂家的技术人员进行直接面对面的沟通学习。一线员工长期参加脱产培训的难度不断加大。而对于年龄偏大的员工,已经没有了继续学习的时间和经历,他们认为目前掌握的技能和从事电力工作多年所积攒的经验,已经能够满足本职工作的需要。但是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深入,科技水平的飞速发展,知识和技能水平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只有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提升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和岗位的需要。

2.3 目标模糊,缺乏激励

年轻的员工,入职时间都比较短,加之对企业的熟悉也有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所以就对个人的职业生涯比较模糊,没有明确的目标和定位,因此也就不知道学习的方向在哪里。班组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培训的内容一成不变,没有体现出不同层次、不同阶段员工培训的差异性。没有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促进员工的快速成长。

3 提高培训效果的对策

3.1 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培训机制

领导高度重视培训工作,把培训工作作为全面建设“三集五大”体系和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工作来抓。各部门间横向协同,精心策划,周密部署,落实职责分工,明确规定对各类生产技能人员的培训项目、内容、方式和培训标准,保证各项培训工作落到实处。

坚持"先培训、后上岗"制度,增强生产技能人员参与培训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促进生产技能人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使员工转变培训观念,将“要我培训”转变成“我要培训”,员工主动的接受培训,参加学习,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从而创建更优的绩效。

建立“问、练、查、评”的培训常态机制。“问”是指采用技术问答、现场提问的方式,在每一个工作现场至少掌握一个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练”是指采用事故预想、现场演练等方式,每月在现场停运设备或培训设备上至少有针对性地进行一次实操练习。“查”是指采用培训标准定期评估的形式,检查各专业生产技能人员是否达到应有的技能水平。“评”是指每年开展一次现场培训典型经验评选和,促进优秀成果共享,推进现场培训管理水平共同提升。

3.2 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目标

众所周知,培训计划在企业培训管理活动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在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出发,根据企业各种培训资源的配置情况,对计划期内的培训目标、对象和内容、培训的规模和时间等一系列工作做出的统一安排。培训计划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关系到培训需求分析成果的落实,也关系到企业员工整个培训过程的顺利实施和运行,从根本上保证培训目标的实现。

按照专业分类以及工作经验等级将班组一线员工进行Ⅰ、Ⅱ、Ⅲ级划分,分别为进厂3年以内非工作负责人、工作负责人、班组管理人员(安全员以上),根据各专业岗位技能现场培训的各项要求,编写“岗位技能培训标准”,分专业、分技能等级对每一层级所需掌握的现场技能进行详尽的阐述,使每一个员工都明确个人当前的技能水平和应达到技能水平,明确学习的目标。

3.3 丰富培训形式,有效激励员工

师带徒。以“师徒合同”为基础,明确师徒职责和徒弟在考核期内的培训目标,规范“师带徒”考核评价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对徒弟的转正定级考试成绩和日常表现进行考核计分,凭借师徒二人的年度总计分评选优秀师徒并进行经济奖励,确保“师带徒”活动质量。

作业前培训。针对大型、复杂及特殊重点工作,围绕作业方案、作业指导书、安全措施、作业质量要求等,在开工前进行培训辅导,确保作业人员熟悉工作流程、要求、内容及危险点,保证作业安全和质量。

轮岗交流。制订培训、考核、选拔等一系列轮岗措施,在联系紧密的专业之间率先开展小范围轮岗,通过不同岗位之间的交流协作,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在保证“五大”体系建设有序平稳实施的同时,使员工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岗位,提高工作绩效。每一个技能人员在培养期内要至少进行两个专业的轮岗学习,同一专业不少于两个班组的轮岗经验。

3.4 合理利用资源,解决工学矛盾

提高两个实训基地的利用。结合春秋季和全年检修计划,分专业组织生产人员在“多功能一体化变电运维实训基地”和“输电线路实训基地”进行技能培训,模拟检修工作,实施全方位实操技能培训,为技能人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较好的解决了工学矛盾的问题。

加强内训师资队伍的建设。聘用内训师,满足单位内部生产技能人员培训工作的需要。同时建立内训师管理制度,对内训师的培养进行规划,通过强化专业理论、技术知识、技能操作、教学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升内训师资能力,从而促进生产技能人员培训质量的不断提高。

3.5 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及应用

组织各班组、各专业人员积极开展培训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工作。通过技能竞赛,技能鉴定检验培训效果,以赛促培;分阶段对培训的师资、参培员工以及员工通过培训掌握的技能在现场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估,适时改进培训计划、课程设置,教师配备等;开展扎实有效的经验交流、论文评选、成果等活动,使之成为总结交流经验和展示推广成果的重要平台;结合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对优秀的成果进行奖励,进一步激发员工创新成果,并及时补充到制度当中,使其规范化,制度化。

通过采用这些有效的措施,合理的安排培训,并及时掌握培训的进度,进一步激励员工的培训积极性,切实提高某供电公司生产技能人员的培训效果,确保企业生产经营与各项工作计划的顺利进行,从而打造出一支素质过硬的职工队伍,为电力企业的改革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人力资源大师德鲁克说过:员工的培训与教育是使员工不断成长的动力和源泉。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遵循培训管理规范,加强考核并不断创新,实现“人才强企”适应电网发展需要,全面提高电力生产技能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彭剑锋主编.人力资源管理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07.

[2]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02.

[3]张丽萍,吴群.实训与实际结合 提高电力培训的实训效果.中国电力教育,2011(24):39-40.

[4]石金涛.培训与开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赵若燕.加强企业员工培训的建议.现代企业文化,2009.

[6]赵曙明.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赵春霞.关于企业员工培训的几点思考.中国集体经济,2008.

变电所实训总结篇7

一、我国电力发展面临电力人才培养的繁重任务

改革开放30年,使电力规模得到了空前发展,但电力行业员工素质与电力发展速度存在明显差距,电力行业员工素质远远滞后于电力企业的发展。据中电联统计,2003年全国电力行业138万职工中仅有高级技师1 630名,技师2.3万名,二者之和不足职工总数的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电力行业人员素质成为电力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二、电力培训要把握好培训理念、培训开发、培训技术与培训管理4个方面

(一)培训理念

培训要使受训电力行业各岗位职工获得目前工作及未来工作所需的知识和能力,并防止能力退化,可通过传授新知、新技术来达到此目标。通过对各层次、各类人员的培训改进组织中各个层次的工作效率,为完成更高层次的工作任务做好准备。培训中应遵循成人培训模式:亲验―――发表―――归纳―――理论化―――应用―――亲验,循环过程。

(二)培训开发

即培训方案的开发与设计。关键把握好三步,需求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培训需求;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与归纳;开发培训课题,进行培训课程的设计。通过职业岗位调查和职业目标分析,弄清电力行业覆盖的岗位的从业者应具备的各项能力及其相应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然后,通过深入的分析,按各种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关联性和可融合性,进行培训课程的设计。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形成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在整体上适应电力行业和社会对人才规格多变的需求。

(三)培训技术

培训技术分为4类:小组技术;物质环境;内结构;培训方式。培训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培训的目的是解决怎样做和谁去做的问题。其中:岗位职工的知识结构是基础,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核心,解决问题的态度是关键。在培训中要能体现职业自豪感的自然培养,将积极、乐观的态度融入员工的职业生涯。培训技巧和讲堂艺术是培训效果的直接影响因素,培训教师应具备控制整个讲堂的能力,能吸引学员的注意力。培训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培训过程中合理进行互动与交流。

(四)培训管理

正确把握培训管理4要素:

(1)以能力为基础的训练。以职业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基础,使学员学到的知识、技能真正符合电力行业各岗位的实际职业需要。增强学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特别强化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综合提升学员的职业能力;强化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训。知识传授与技能训练的结合起催化作用,建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轴心,讲、练、做一体化的培训方式,把以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训练同以应用技术为主体的理论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训教学中提升理论知识的掌握。

(2)培训团队与培训教师达成执行培训计划的集体承诺,并由教师去实现它。培训计划制定要符合可以调用有效资源使用的实际。周密计划培训教师的合理配备和有效分工,体现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产学结合是搞好电力职业技术培训的重要特征和必经之路,应邀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与教学,通过相互的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使培训中心的教师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3)培训过程中,始终保持持续有效的沟通和过程总控。在培训过程中发现与培训目标不符的,应及时进行微调整,避免负面影响的增长。

(4)定期汇报反馈、总结,上下配合,相互支持。从多个方面采取各种方式收集反馈信息。培训完即通过调查问卷、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每一阶段进行全面的总结。将“学习、总结―――实践―――再学习、总结―――再实践”精神贯穿于整个培训工作中。

三、电力培训要紧密关注电力新技术发展方向

电力科技的发展随着电力需求的发展不断进步。作为电力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始终面临电力新旧技能的培训需求。对于成熟电力专业技能,我国并不缺乏培训资源,各种职业培训学校、培训中心正在全力调整与建设,发展迅猛。但对于电力新技术的培训,目前仅限于各大本科以上的院校对于理论方面的培训,新技能培训大多由各生产厂家负责培训,远远满足不了电力生产的需要。作为电力职业高级培训中心一名电力培训师,要想在同业中获得一定的影响力,必须密切关注电力新技术发展方向,并及时根据电力生产特点,结合自身能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开展新的培训项目,建设新的培训资源,尤其要密切关注以下专业技术领域的发展:

(1)新型导线材料和新型杆塔技术:主要包括提高电网输电能力技术,如新型导线材料和新型杆塔技术,同塔多回路、紧凑型铁塔技术,新型绝缘子技术。

(2)全国联网技术:在电力市场条件下的互联电网,规划方法,负荷预报方法,经济性和可靠性评价方法,交、直流并联输电电网运行与控制技术,实时仿真和数字、动态模拟相结合的大规模仿真系统,1000kV特高压交流和±800kV直流输电技术及其继电保护、运行控制技术,特高压输电线路铁塔基础、组立,导线张力架线等施工技术。

(3)变电站集成技术:间隔内所有一次设备和相关的在线诊断用传感器的组合集成技术,面向间隔,将保护、控制、计量、监视等集成在统一的硬件和软件平台,网络通信与变电站国际系列标准相一致的集成自动化系统技术,光电电气测量及其保护控制技术。

变电所实训总结篇8

一、县级供电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教育培训体系是确保提高员工业务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基本保障

县级供电企业自从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和农村电力体制改革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开展的“电力市场整顿、优质服务年”活动、“农村供电所规范化管理年”活动、“班组建设年”活动、“县级供电企业基础管理五项达标”等活动中,企业的教育培训工作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县级供电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广大员工包括农电工的业务技术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思想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过去“要我学习”转变为现在的“我要学习”,员工在工作岗位上按流程办事,按职责规范工作,企业的管理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县级供电企业农村供电所的员工(包括农电工)普遍存在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偏低的现状。为此,要突破这一现状,迅速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必须从构建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入手。几年前,我公司就建立健全一个完整的企业教育培训体系,即:建立了专门的教育培训管理部门,作为公司职能管理的二级部门,充实教育培训专职人员,制定企业周密的中长期教育培训规划(如:公司—2012年教育培训规划)和每年培训计划及实施方案;公司所属各职能部门、基层供电所、变电站、发电站设置专职或兼职的员工教育培训人员(内部兼职培训师),抓好每月、每周的业务技术培训工作;各个班组(如:电力工程施工、检修)结合每天的工作内容抓好员工生产现场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业务技术培训。通过企业教育培训体系的三级教育培训网络[公司级—部门级—所站(班组)级]长期不懈的努力,公司员工队伍总体素质发生很大的变化,员工创造性、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促进县级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逐步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县级供电企业的教育培训体系必须做到“三有”,即有计划、有制度、有激励机制。

作为县级供电企业,企业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必须做到:一是企业教育培训工作要有计划。包括(公司级)总体的教育培训规划、企业的中长期教育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各职能部门、供电所、变电站、发电站要制定周密的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按计划和培训项目流程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并由教育培训管理部门和相关职能对培训计划落实完成情况进行监督。例如:我公司严格按照“①培训需求—②制定计划—③组织实施—④总结、评估—⑤监督、检查”全过程进行管理和监督。二是企业要制定完善的教育培训制度,制度是落实和实施计划的可靠保证,要将员工的教育培训工作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形成企业管理制度的一部分。例如:我公司制定了员工教育培训管理办法、管理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生产人员培训考核管理办法、新员工上岗前培训制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员工岗位培训制度、农村电工培训考核办法等等,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员工按规定接受培训的课程、课时,使培训具有可操作性。三是企业教育培训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要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企业组织的各种业务技术培训学习活动,对认真参加学习培训并且所学科目考试优秀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资奖励。对企业批准参加上级和社会组织的各种函授培训学习的员工,要确保他们的学习时间,同时要制定其学习期间合理的报酬管理办法,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竞争(组聘)上岗方面,上岗条件要对个人经过业务技术培训取得的合格证以及学历、职称等要有明确的要求,从而激发员工积极向上的进取心、事业心和终身学习的愿望。

三、县级供电企业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要结合实际和企业的发展的需要,多层次、多样性的广泛开展培训工作

作为县级供电企业,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要多层次地进行,要做到有的放矢。一是要根据企业的中长远规划、工作岗位的需要以及员工的专长,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人员、辅助人员等进行多层次的开展。企业领导人员主要以提升领导人员驾驭把握全局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综合协调能力、风险管理能力等现代管理能力为目标,着重培养领导人员的综合治企能力。企业管理人员主要从岗位职责、领导方法与艺术、法律法规、电力专业技术、计算机基础应用、常用公文写作等方面 进行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员重点根据科学技术和电力事业发展需要,结合工作实际,学习与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技能和辅助人员按不同的具体岗位职责如:抄表收费员、线路检修工、用电监察员以及汽车驾驶员等等主要进行岗位职责、电力法规、安全生产等业务和技能操作方面的教育培训;作为生产第一线员工以及农电工,其工作场所在乡镇供电所且面向

农村供用电管理方面,主要是加强法律法规、安全生产规程、安全用电监察以及抄核收、“四到户”管理的有关文件、政策知识、常用的计量安装管理及优质服务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二是县级供电企业的员工教育培训工作要多样性。即采用内培外送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岗位培训要采取“送出去”培训和内部培训相结合的培训方法。涉及到员工的业务技术方面的教育培训。如:配电线路技术、电力营销、节能降耗管理、变电运行以及特殊工种的操作(如电焊、火焊)等教育培训,由公司选择有培训资格的培训机构,采取选拔有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优秀员工送出去培训的形式强化教育培训工作。同时还要加强企业内部教育培训的形式,组织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学习。如:今年7月份我公司安全监察部门租用模拟人分别到各个供电所、变电站进行触电急救—心肺复苏法的培训学习;工会和共青团牵头积极组织开展变电运行岗位培训、装表接电技术比武、劳动竞赛等活动;由生产技术部门牵头组织进行“两票八条禁令”及“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发电、变电、线路部分)的培训学习和考试,10千伏配电网络技术现场操作培训等来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同时,县级供电企业还要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聘请一些资历深、水平高的大学教授、讲师和上级主管部门(省网公司、供电局)的技术专家到企业来上课,为企业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另外,还要鼓励员工参加国家组织的各种资格、等级考试考证。如:电力工程建设造价师、注册会计师、计算机等级、英语等级等方面的学习考试,为企业培养许许多多的复合型人才。

变电所实训总结篇9

0引言

西南交通大学有部分直接服务于铁路现代化建设的专业,其中“铁道电气化”专业作为教育部、铁道部的重点特色专业而一直受到重视。

分布于铁路沿线的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道供电的枢纽。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从事牵引变电所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数量增加,同时对其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应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的培养。在教育部“示范性教学实践基地”基金支持下,2002年西南交大在峨眉校区建成一座集教学、实习、培训和科研为一体的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

1模拟变电所简介

我校模拟变电所分为两期建成:

I期是与实际变电所相同的开关控制屏柜和继电保护屏柜、中央控制盘、交直流电源盘、以及自行设计的模拟负载电量和故障盘。如图1所示。

Ⅱ期是模拟一段地方电力网或电气化铁路的环境下,一个调度中心使用远动监控系统控制的五个变电所,图2是这五个模拟变电所的一次接线图。该项目综合了地方与铁路、不同主变、不同接线类型的各种变电所,且负载的大小和相位均可调节,其中S”模拟变电所采用了WBH-891型电铁主变微机保护装置、WKH-891型电铁馈线微机保护装置、DQWC-03牵引变电所二次设备测试系统。

模拟变电所中被监控设备的位置状态信号、保护动作信号、预告信号、事故信号等遥信信号通过电缆与RTU (Remote Terminal Unit远方终端)的开关量输人/输出模块相连接,电流、电压等遥测信号将通过信号变送器柜,输人RTU的模拟量输人模块;控制中心下发的遥控命令,通过以太网传输,实现遥信、遥测、遥控的功能。远动监控系统结构图如图3所示。RTU是采用施耐德电气公司的PLC系列中模块式结构的Momentum,其编程软件Con-cept是一个基于Microsoft Windows环境的编程软件套件,具有很强的设计性、可扩展性;主站组态软件iFix支持工业标准,具有开放性、可组态性、兼容性及可开发性。

为了比较和研究,我系的教师正在进行一系列的科研开发,其目标是在模拟变电所二次系统中采用测控、保护一体化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实现变电所自动化管理,其结构图如图4。

2教学实践基地的开发

1)校内学生及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可对照变电所各种屏柜,提高阅读二次系统接线图、安装施工图的能力,通过开闭操作、设置故障等项目的训练,可以培养他们对现场运行中出现的故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包括一次设备的故障范围的判断、二次系统的故障判断、查找和处理。

2)变电所基本电器及二次接线方面实训项目n个。如断路器结构、原理;断路器参数的测量与调整;变电所二次接线、电缆的数字编号法以及“相对标志法”的识别;二次接线盘后安装图及实际安装技术;变压器控制、保护盘结构、接线、检测、调试及整套保护联动实验(包括整定计算);在以上各盘设置不同故障(可达几百种)练习查找及消除故障的方法等。

3)运动系统遥测、遥信信号源接线的校正及采集的遥测量的精度实验。

4)利用便携式计算机对遥控设备进行合、分实验,让学生了解远动系统是如何驱动被控设备动作。转贴于

5)利用一般的浏览器访问各RTU中PLC的网页,实时了解该PLC的运行、通信等状态的实验。

6)上位机各种功能的校核实验。通过该实验让学生了解调度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iFix软件的各种功能的使用,从而对远动系统有更深层的了解。

7)利用组态软件Concept对PLC进行配置,使学生熟练掌握利用Concept按照所用的PLC型号及设计要求对PLC进行配置;利用Concept对PLC遥控、遥信和遥测功能的编程,使学生熟练掌握Concept编程方法。

8)自动化组态软件iFix系统的安装,熟悉掌握iFix系统软件的运行环境及其安装过程。

9)通过在iFix系统新增6#模拟变电所的实验,使学生了解iFix系统的可组态性及可扩展性。

10)进行继电保护单体测试及数据管理。

11)进行继电保护盘上测试及数据管理。

12)微机保护装置的调试与特性实验。

3实践意义

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自1998年投入使用后,至今已连续培训了五届毕业生和一批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经总结,其实践意义在于:

1)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训练的条件与场所。能完成供变电工程、继电保护、变电所二次接线、微机监控技术等几乎全部专业课程的大量综合性实验,以及电气设备的实际操作技能、检修调试技术、查找故障及排除方法的实际训练。而且充分利用学校具有的学科优势,以模拟变电所为基地,配合学生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开发如电工理论、电气装备、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网络与通讯等领域的多个应用性、研究性实验;同时由于人员和设备的集中,能够按项目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训,尽可能使学生参与以教师为主导的科研活动。

2)对于现场技术和施工人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阅读二次回路图纸、熟练地掌握接线、配线工艺,能查找和处理运行故障和设计缺陷。通过实地培训,能大大的提高他们的读图、判断、查找、处理故障的能力。该基地于2000年为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培训和考核职工283人,取得良好的效果。

变电所实训总结篇10

论文摘要: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建成的教学用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的结构、功能、特点、实践项目。使用表明,该基地具有国内领先技术水平,完善的教学、培训和科研的综合功能。由于采用最新的远程监控技术,该变电所可作为目前铁路牵引变电所技术改造的参考。

0引言

西南交通大学有部分直接服务于铁路现代化建设的专业,其中“铁道电气化”专业作为教育部、铁道部的重点特色专业而一直受到重视。

分布于铁路沿线的牵引变电所,是电气化铁道供电的枢纽。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变电所综合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从事牵引变电所设计、运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数量增加,同时对其掌握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教学环节中,应加强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的培养。在教育部“示范性教学实践基地”基金支持下,2002年西南交大在峨眉校区建成一座集教学、实习、培训和科研为一体的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

1模拟变电所简介

我校模拟变电所分为两期建成:

I期是与实际变电所相同的开关控制屏柜和继电保护屏柜、中央控制盘、交直流电源盘、以及自行设计的模拟负载电量和故障盘。如图1所示。

Ⅱ期是模拟一段地方电力网或电气化铁路的环境下,一个调度中心使用远动监控系统控制的五个变电所,图2是这五个模拟变电所的一次接线图。该项目综合了地方与铁路、不同主变、不同接线类型的各种变电所,且负载的大小和相位均可调节,其中S”模拟变电所采用了WBH-891型电铁主变微机保护装置、WKH-891型电铁馈线微机保护装置、DQWC-03牵引变电所二次设备测试系统。

模拟变电所中被监控设备的位置状态信号、保护动作信号、预告信号、事故信号等遥信信号通过电缆与RTU (Remote Terminal Unit远方终端)的开关量输人/输出模块相连接,电流、电压等遥测信号将通过信号变送器柜,输人RTU的模拟量输人模块;控制中心下发的遥控命令,通过以太网传输,实现遥信、遥测、遥控的功能。远动监控系统结构图如图3所示。RTU是采用施耐德电气公司的PLC系列中模块式结构的Momentum,其编程软件Con-cept是一个基于Microsoft Windows环境的编程软件套件,具有很强的设计性、可扩展性;主站组态软件iFix支持工业标准,具有开放性、可组态性、兼容性及可开发性。

为了比较和研究,我系的教师正在进行一系列的科研开发,其目标是在模拟变电所二次系统中采用测控、保护一体化的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实现变电所自动化管理,其结构图如图4。

2教学实践基地的开发

1)校内学生及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可对照变电所各种屏柜,提高阅读二次系统接线图、安装施工图的能力,通过开闭操作、设置故障等项目的训练,可以培养他们对现场运行中出现的故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包括一次设备的故障范围的判断、二次系统的故障判断、查找和处理。

2)变电所基本电器及二次接线方面实训项目n个。如断路器结构、原理;断路器参数的测量与调整;变电所二次接线、电缆的数字编号法以及“相对标志法”的识别;二次接线盘后安装图及实际安装技术;变压器控制、保护盘结构、接线、检测、调试及整套保护联动实验(包括整定计算);在以上各盘设置不同故障(可达几百种)练习查找及消除故障的方法等。

3)运动系统遥测、遥信信号源接线的校正及采集的遥测量的精度实验。

4)利用便携式计算机对遥控设备进行合、分实验,让学生了解远动系统是如何驱动被控设备动作。

5)利用一般的浏览器访问各RTU中PLC的网页,实时了解该PLC的运行、通信等状态的实验。

6)上位机各种功能的校核实验。通过该实验让学生了解调度员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iFix软件的各种功能的使用,从而对远动系统有更深层的了解。

7)利用组态软件Concept对PLC进行配置,使学生熟练掌握利用Concept按照所用的PLC型号及设计要求对PLC进行配置;利用Concept对PLC遥控、遥信和遥测功能的编程,使学生熟练掌握Concept编程方法。

8)自动化组态软件iFix系统的安装,熟悉掌握iFix系统软件的运行环境及其安装过程。

9)通过在iFix系统新增6#模拟变电所的实验,使学生了解iFix系统的可组态性及可扩展性。

10)进行继电保护单体测试及数据管理。

11)进行继电保护盘上测试及数据管理。

12)微机保护装置的调试与特性实验。

3实践意义

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自1998年投入使用后,至今已连续培训了五届毕业生和一批现场工程技术人员,经总结,其实践意义在于:

1)为学生提供专业技能训练的条件与场所。能完成供变电工程、继电保护、变电所二次接线、微机监控技术等几乎全部专业课程的大量综合性实验,以及电气设备的实际操作技能、检修调试技术、查找故障及排除方法的实际训练。而且充分利用学校具有的学科优势,以模拟变电所为基地,配合学生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学习,开发如电工理论、电气装备、自动化、计算机应用、网络与通讯等领域的多个应用性、研究性实验;同时由于人员和设备的集中,能够按项目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训,尽可能使学生参与以教师为主导的科研活动。

2)对于现场技术和施工人员,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能阅读二次回路图纸、熟练地掌握接线、配线工艺,能查找和处理运行故障和设计缺陷。通过实地培训,能大大的提高他们的读图、判断、查找、处理故障的能力。该基地于2000年为乐山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培训和考核职工283人,取得良好的效果。

3)目前西南地区铁路已完全实现电气化,全区拥有牵引变电所200多座,其中大都为上世纪70~80年代所建,技术水平落后。而我校模拟变电所实训基地的建成,对其技术改造具有借鉴的意义,在应用新技术、新设备和进行技术创新方面起到示范的作用。

变电所实训总结篇11

作者简介:张洪波(1982-),女,河南郑州人,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技能培训中心,工程师。(河南 郑州 450051)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9-0181-02

2009年5月,国家电网公司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智能变电站作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节点,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内容。智能变电站较传统变电站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运行管理自动化;一键顺控等高级应用功能,实现智能化运行。这些新设备、技术和应用对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培养掌握智能变电站技术的高素质人员成为日益紧迫亟待解决。

智能站知识主要来源于理论学习、参观学习、现场设备安装调试跟踪学习,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知识来源有限,应对异常和紧急情况的经验缺乏,迫切需要后续培训。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作为一种现代化、高效且针对性强的培训平台,真实再现了现场环境,使学员能够熟悉智能变电站的网络结构和先进设备,掌握正常操作、异常处理和事故分析处理过程,培养员工的实践技能。因此,利用仿真培训系统成为当前智能变电站人员和后续人才培养的一种有效手段。

作为一名电力企业培训师,应结合电力系统的技术发展、岗位需求和现有的仿真培训系统研究策划开发针对不同培训对象的智能变电站培训项目,制定实施培训计划,做好咨询和培训。[1]下面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谈谈如何进行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工作。

一、了解培训对象,确定培训需求

1.了解培训对象,进行需求调研

以智能变电站运行人员为例,虽然工作岗位仍然是变电运行,但由于新技术、新设备、新知识的应用,其工作模式发生了变化,培训需求自然也会变化。即使来自同一岗位,有着相似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但由于他们年龄、学历、经验等自身因素的差距决定了培训面对的学员培训需求的不同,使得培训需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因此,作为培训师首先要了解培训对象,进行深入调研。

了解培训对象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个人需求、组织需求。个体需求就是学员站在自身发展或工作岗位能力的要求角度来确定自己需要学习哪些内容,在哪些方面需要提升等。个体需求调查多采用座谈或问卷调查等方式,同时要了解学员的特点,以便针对不同学员采用不同的培训模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培训效果。组织需求就是要了解企业某一方面的发展现状与目标存在的差距。就智能变电站运行岗位而言,目前调控一体化模式相比以往的运行方式在监控系统、一次设备以及操作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和进步。这种差距就是一种企业培训需求。作为培训师,必须要能够迅速地掌握这种差距和变化才能预测出企业对培训的具体需求内容,才能为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提供前提依据。

2.分析调研结果,确定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分析需要从多维度来进行,[2]包括企业、工作、个人三方面。首先,进行企业分析。要立足企业培训的实际,确定企业培训需求,保证培训计划满足企业发展目标与战略的要求。其次,进行工作分析。工作分析是指员工为满足工作岗位要求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能力。最后,进行个人分析。个人分析是将员工现有的水平与岗位技能需求进行比较,当员工的水平不能达到岗位技能水平时需要对其进行培训。在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时,还需从企业发展规划、技术更新和特点上综合考虑,一方面注重新技术、新设备、新理论的培训,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培训人员的主要能动性与现实目标的有效结合。

二、根据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

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电力系统的培训越来越需要贴近现场实际,企业培训更加重视技能培训,尤其注重岗位实践知识和技能培训。作为企业培训师必须要承担辅导、培训的责任,通过对培训对象的授课、训练、指导,使培训对象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工作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工作能力,达到自我发展的目标。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培训师必须深入实际工作,掌握具体岗位工作内容,制定符合实际的培训内容。[3]

以智能变电站培训为例,可以按照智能变电站的知识把多项任务进行分解,确定模块化的培训内容。这样以仿真培训系统为平台的智能变电站培训的内容大致可包括以下方面:

1.熟悉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

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是一种高效且针对性强的培训平台,能真实再现现场运行环境,并具有可随意操作性,使用方法简单。作为一种培训工具,需要熟悉该系统以便更好地学习。包括:熟悉仿真培训系统的使用、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仿真培训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作用;熟悉主接线及一次设备,了解保护配置。

2.学习安全生产知识

对于电力供电企业,电网的安全运行是第一位的,因此,安全生产知识的培训是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包括:《安规》、“两票”管理规定等相关安全知识的培训。

3.学习智能变电站新技术、新设备、新理论、新应用

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发生了重大的变革,智能变电站涉及的新技术、新设备、新理论、新应用是运行人员急需学习的内容。包括:一次设备智能化: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电子式互感器等;智能变电站“三层两网”网络结构的配置、网络数据的传输和监测;智能化保护装置。

4.学习智能变电站技能操作

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系统以纯软件形式再现智能站的新技术、新应用,详细模拟智能一、二次设备,可以实现正常操作、设备巡视、事故分析及处理三方面的培训功能。

(1)正常操作。通过正常操作培训一方面可以学习操作票的开取、修改、执行等常规的操作模式;另一方面可以学习智能变电站特有的一键顺控操作功能。

(2)设备巡视。培训学员查找设备缺陷、发现设备异常的能力,提高学员处理、隔离异常设备、恢复电网正常运行状态的能力。

(3)事故分析和处理。培训学员进行处理、切除或隔离故障点,恢复送电,将事故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培训学员判断和处理事故的能力。

5.对学员提出的研讨问题组织研讨

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所面对的培训对象都是来自各供电公司的现场技术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与现场实际结合紧密,通过对其提出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学习,大家集思广益,能够开阔思路,解决存在的疑惑,同时对培训教师来说也是收集培训案例的一个机会。

三、根据现场实际编写培训教材

教材是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培训都离不开培训教材,培训教材要与现场实际和工作岗位需求紧密结合,与培训内容息息相关,突出技能,其形式可以采用章节式、模块式、表格加注解式等。无论采用何种形式,最重要的是内容要紧紧贴合实际,最大限度地适应培训要求,满足培训所需,理论结合实际,针对性强。另外,教材可以借助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与传统的文字教材相比,提供的信息量更大,表现形式也更加生动,可以丰富培训课程内容,并使培训课程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同时还能提高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这也是较好的一种教材形式。总之,教材要注意讲究实效、实用。

四、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工作

1.合理安排时间,确定培训计划

培训时间的合理安排是制定培训计划的重要部分,培训时间一定要综合考虑企业各岗位人员的工作安排,不能因为培训时间过长而影响企业生产,也不能因为培训时间不充分而影响培训效果。所以要综合各方面因素安排合理的时间,一旦时间确定才能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

培训方式主要是培训所采取的组织形式,如在职或脱产培训等方式;培训方法是指培训教学工作采用的具体技巧与手段,如案例法或讲授法,企业培训所面对的学员参差不齐,要根据他们的特点采用恰当的培训方法,如互动式、讲解式、体验式等等。在培训过程中还需要注重教学工具的使用,例如多媒体教材等。因此,好的培训方式方法对培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中多采用理论知识讲解,然后边实践、边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达到提高技能的目的。

2.结合培训目标,确定考核方式

每个培训项目实施后均要对受训人员进行考评,这也是对培训效果的一个检验。考核方式一般分为笔试、面试、操作三种方式。笔试又分为闭卷和开卷等。在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中,通常采用笔试和操作两种方式进行。对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采用笔试的方式,对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采用操作的方式,通过两种方式的结合对学员的培训效果进行考评。

3.掌握培训技巧,实施培训工作

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工作的实施可以包括组织培训、导入课程、讲授知识、操作训练、课程结束等内容。[4]在课程的教授环节应广泛采用多种多样的培训形式,结合培训具有岗位针对性的特点,可以针对培训项目采用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等等,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重教学工具的使用。此外,在培训中还需要遵循激发与鼓励原则,要注重针对性和实际效果,通过培训提高学员的能力和素质,使之满足岗位要求。

五、了解培训效果,进行培训评估

任何一项培训的效果如何,学员最有发言权,所以要广泛征求和了解学员的反馈情况。[5]在培训结束后,要组织参培学员对培训项目的内容设计、内容安排、师资配备、教师授课水平、教学态度、培训班组织管理的综合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评估形式通常以综合评估表、问卷等形式为主。培训评估的意义是可以采纳学员合理的建议,不断改进培训内容,使培训活动持续改善,使培训更具有生命力;通过整理总结学员反馈信息,全面了解培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下一轮培训提供经验,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六、结束语

随着坚强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变电站作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节点进入全面建设时期,智能变电站新设备、新技术、新应用将成为电力员工必备的知识。开展好智能变电站仿真培训既可以满足学习智能变电站知识的需求,也可以满足专业人员深入、系统学习的需求,使运行维护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智能变电站的关键技术和操作技能,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

参考文献:

[1]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企业培训师培训教材[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1.

[2]王成,王海蓉.论电力企业员工培训需求分析的必要性[J].宁夏电力,2007,(2):67-69.

[3]李欣.做合格的电力系统企业培训师[J].中国电力教育,2009,

(2):263-264.

变电所实训总结篇12

中图分类号:TM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52-01

一、前言

项目教学的特点在与学生为中心,该教学法以项目的实施为主线,教师为辅助、学生为中心,而不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学习,通过这一教学方法学生能够在老师的辅助下发挥主管能动性。电工实训课程是电类专业的实际操作课程,其学习任务在于以项目为主线,典型任务为基础,而任务的难度也会随着知识的累积而增长。经过一些列的动手操作以及情景学习,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基本用电知识,还学会电路安装、电器试图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另外,在课程展开的过程中还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规范[1]。项目教学法在电工技能实训课教学中的运用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实行项目教学的作用和要点

(一)项目教学的作用

项目教学法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学习热情。利用项目教学法的自主性,刺激学生的创造力与好奇心,而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则需要自主地去寻找答案。2.学习方法的转变。转变了老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营造一个主动积极、团结协作、不断创新的学习氛围。既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又增强了动手操作的能力。项目教学法充分发挥了理论结合实践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实施项目教学的要点

实施项目教学的要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合理选择任务项目。任务项目的合理性是成功完成项目教学的前提,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来确定项目,把现实对象做为材料,既要兼顾多项技能点与知识点,又不宜过难,才能被学生所接受。2.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应选择较为科学的自学题目,除此之外还应结合情景教学,尽量采用真正的操作基地作为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尽早的熟悉实际工作岗位,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过度。3.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学习伙伴,应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利用实物环境,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4.正确的评估体系是项目教学的有力保障。大多数学生都十分重视教学评价这一环节,因此教师应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价原则,采取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除了结果的评价,还应重视过程的评价。

三、项目教学法在电工技能实训教学中的运用

(一)明确实训项目教学的目标

1.知识目标。要具备一定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知识;要掌握配电线安装要求和安装工艺;要对电工各种仪器、仪表、器件等结构、性能、用途以及安全知识有所了解;要掌握各种复杂电工设备的使用安全事项,较为复杂的电工设备包括摇表、万用表以及三相电镀表等。2.能力目标。要正确认识和区分电工实训所用器件和材料;要掌握电工常用仪表和仪器的操作方法;要学会电工焊机操作技术;要熟悉各种建筑工程的配电图,并能够设计模拟的配电图;要学会电工器件质检方法,并能够根据建筑工程配电图来进行线路的安装和接线;能对静态电路和动态电路进行有效的检测,并排除电路各种故障问题[2]。

(二)合理安排实训任务及课时

在实行电工技能实训任务的时候,要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显然学生掌握基础的理论和技能,再深入实践,进行综合性的实训教学。第一,学生要掌握用电安全知识,设定时间为6个课时。第二,掌握常用仪表和仪器的使用方法,设定时间为12课时。第三,电工焊接操作技术的训练,设定时间为16课时。第四,建筑工程配电线路的设计、安装以及调试,设定时间为20课时。

(三)制定并实施实训项目计划

1.设计引导学生自学的问题。实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实训内容提出相关性问题,由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得学生主动参与到电工技能实训教学活动中。但是要教师提出的引导问题必须在学生掌握学所知识基础上提出,设计的问题要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并具有一定的实效性意义。2.创造实训教学情境。在进行电工技能实训情境教学前,要准备好实训情境教学所需的教材(包括电工技能操作教材、电工实训教材等)、设备(万用表、钳形表 、摇表、电动机 、电烙铁、焊锡丝、照明灯等)及场地,以为电工技能实训情境实施提供重要依据。通过实训情境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实训学习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学生电工技能知识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电工技能的实际操作能力。3.合理考核电工技能实训成绩。学生电工技能实训成绩考核要素及分数比例情况如下:学生参加实训教学的次数,占总分的10%;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表现,占总分的30%;电工技能实训考试成绩,占总分的50%;学生上交的实训总结报告,占总分的10%。

(四)电工实训项目组织和实施

教师在电工技能实训项目的组织者,而学生是电工技能实训项目的实施者,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电工技能实训活动,并按照制定的项目目标、项目任务及项目计划来开展电工技能实训活动。例如:将某个电气班的48名学生平均分为6组,每组8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电工技能实训活动,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方式,展示实训成果。

(五)电工实训项目成果的评价

当电工技能实训项目结束后,要对实训项目教学成果进行有效的评价,便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电工实训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以及解决电工问题的能力。电工实训教学成果评价指标在于学生是否能够达到电工技能实训项目的目标,是否能够完成电工技能实训项目的任务,学生电工技能是否得到提高等[3]。通过项目成果的评价,不仅肯定了学生在实训项目中的成果,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同时也是对教师教学成果的反思和评价,对电工技能实训课教学效率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