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事迹材料合集12篇

时间:2023-03-07 15:02:14

检察官事迹材料

检察官事迹材料篇1

____干工作严肃认真是出了名的,他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不管是做哪项工作,都认认真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他要求别人做到的总是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首先自己不做。在检察院的四十年时间里,每天上班最早、下班最晚的基本上都是他,从不迟到、早退,没有特殊情况,一般不向领导请假,告病。他风雨无阻,四十年如一日,踏踏实实做事、诚诚恳恳做人,不争功名、不贪利禄,胸怀坦荡、乐于助人。如果哪一天工作没有完成,他总是在食堂就餐后,又悄悄地继续完成他的工作;如果某件事没做好,他总是想方设法加班加点地完成。他的这种精神,这种默默无闻的优良品德,不光是教育和帮助了自己,同时也感染和帮助了他身边的很多人。他走过院里面很多部门、很多科室,带过很多徒弟,帮助过无数的人,不管走到哪,他都深受大家的爱戴和尊敬;不管走到哪,他都会给这个部门和科室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总是用一种特有的方式,用一种润物细无声的人格魅力,渲染着人类无私奉献的光芒,传承着中华民族敬业奉献的光荣美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在他从事检察工作的四十年时间里,由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他从未办过一个冤案、错案,在检察院,他虽然平凡、普通,但却闪耀着栩栩光芒。

____既是一个工作努力、热情服务的人,更是一个宽容体贴和顾全大局的人,他处处以单位和集体为重,处处为单位、领导和同事着想,而且四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无怨无悔。2003年3月,由于年纪、身体等多方面原因,院领导考虑他劳苦功高,碌碌一生,希望他早点休息,安度晚年,过几年清闲日子,然后退休。于是劝他从院党组成员、反贪局长的工作岗位退了下来,改任非领导职务。按理说,从这时候开始,应该是他清福的日子到了,所以很多熟悉他的人都祝贺他,说他可以休息了,可以自由自在了。他外表总是坦然平静的微笑着回答大家,但他内心却继续涌动着那股永不退却的工作激情,他几十年养成的良好的工作和生活习惯始终无法改变。虽然改任了非领导职务,但他每天早上依然像往前一样提前一个小时到办公室,下午依然是提前十五分钟到办公室。院领导见他工作了这么多年,辛苦奉献了这么多年,为____检察院立下了赫赫战功和积累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现在院里面的同志基本上都是他的晚辈和徒弟了,所以大家都不想给他安排工作,都希望他轻轻松松自由自在地过几年轻松安静的日子,直到退休。但____不这么想,他认为,人必须学到老做到老,干一行爱一行,在一天必须做一天,做一样必须像一样。所以他从不效仿社会上那些改非就不做事的不良现象,依然坚持踏实干事,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并多次向院领导提出多安排些工作的要求。为此,同事们都说他,要他不要再这么认真了,该休息就休息了,辛苦了大半辈子,什么样的工作都干过了,什么的苦都吃过了,大家都很理解他,支持他。都要他想上班就来,不想上班就在家休息;要他多向那些改非后不上班的人学习,过拿着工资在家休息、在外钓鱼或搞第三职业的生活。但老____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说,这样不行,会带坏年轻的同志,会影响全局工作,会让一些消极的思想蔓延。院领导看到他真的很真诚、很执着、很诚恳,于是安排他到一个轻松的岗位“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当主任,真正让他轻松一下。可没干几天,他又向领导提要求了,希望领导多安排他做一些工作,说闲着心慌。院领导很尊敬、很爱戴、很敬佩他,都被他的真诚打动了,大家也知道,干惯了事的人确实也闲不住,所以就满足了他的愿望,要他协助反贪局、侦监科、公诉科工作,无论哪个科室需要,都可以请他,叫他,直到这时他那股习惯忙碌的心才得以安慰和满足。由于他那股孜孜不倦和诚实待人的干劲和热情,他走到哪里哪里的工作都做得好,他走到哪个部门和科室,哪个部门和科室都会有战斗力、凝聚力,都会取得好成绩。于是,2006年10月,院里又调整他到院办公室任主任,由于他认真管理,带头扎实工作,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他硬是将一个纪律涣散、战斗力衰弱的办公室建设成了一个团结协作、高效运转的好科室。

2007年3月 ,院里进行人事调整,所有的科室人选都找到了,就差监所科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人选,原因是监所科以前工作基础差,工作比较滞后,这里责任重大,离监狱又比较远,所以一般的人难以胜任这项工作。一时间,院领导都很犯愁,拿不出合适的人选和主意。于是他又主动向院领导请缨,提出暂时到监所科负责,待院里找到合适的人选后再做调整,就这样,他又去了监科所。去监所科一年多时间里,他坚守工作岗位,风里来雨里去,从不摆老资格,从不耍老架子,从不向院领导提出任何特殊照顾要求。每天坚持驻所检察,及时纠正看守所工作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同时与所民警互相配合,互相帮助,认真做好人犯的思想教育转化工作。2008年雪凝灾害期间,由于检察院办公室与看守所相距比较远,车辆又无法使用,所有每天巡查必须靠步行。同志们见老____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尤其是怕他摔倒受伤,于是都劝他暂停几天,或者向院领导请示,安排年轻的同志去。但老____怕耽误和影响工作,硬是不畏严寒路冻,每天用草绳绑在脚上,坚持监所巡查,从不间断。有人说他工作太认真,太固执,大把年纪了,该耍滑头就耍点滑头,结这么厚的冰监狱会出什么问题?但老____却不以为然,他说:“上面有要求,不能冻死、病死、饿死一个人犯,驻所检察室只有我一个人,不能掉以轻心,越是环境最恶劣的时候,越容易出问题,越应该小心和谨慎”。

检察官事迹材料篇2

在检

检察官事迹材料篇3

这些案件或者案情盘根错节,或者定性存在争议,或者在有较大的社会影响。承办这类案件,不仅仅考验着经办人的业务功底,还考验着经办人的身心承受能力。为使罪犯绳之以法,正义得以伸张,____对经办的每一起案件,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责任心和正义感,为查明事实真相,不惜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一丝不苟地审查和补充证据。在办理____区首起涉黑案件时,____运用大量的事实和证据有力地驳斥了被告人及其律师的辩解,最后所有18名被告人都认罪伏法,取得很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一线办案工作艰辛困苦、繁忙疲累,忙起来常常顾不上家庭、顾不了自己的身体。____秉持吃苦耐劳、拼搏向上的精神,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在公诉岗位上一干就是10年,由于长时间高负荷地办案,她颈椎出现了问题,声带也开始嘶哑了,但她坚守岗位,无怨无悔。“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犯罪分子周旋,为守护一方平安贡献自己的力量。”她说,“对于一个学法律的人来说,最美好的青春莫过于此”。

多年的磨砺,岁月回赠她的是一名检察官对公平正义更深刻的理解、一名共产党员对服务群众更朴质的情怀。在办案中,她常常看到一些群众的疾苦,并非通过法律途径可以完满解决。如何能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感受到司法的温暖,是____在履行检察职能时不断思索的一个问题。在接到被害人陈某被硫酸泼洒致残的故意伤害案中,看到一个本应花样年华却惨遭不幸的少女生不如死,下巴不能合上,睡觉无法闭眼,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生活,____的心久久不能平静。在严格审查证据,确保有罪之人伏法的同时,____一次又一次地走访被害人,及时告知他们相应的权利及案件的进展情况,积极地帮助被害人申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法律援助。

检察官事迹材料篇4

——__如是说

1979年10月,风华正茂的__告别了美丽的雪域高原和雄伟的布达拉宫,从军队转业到__县检察院工作。从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员、到四级高级检察官,从公诉科副科长、科长到副检察长,这一干就是30年。作为一名基层检察官,他见证了改革开放30年来检察事业发展壮大,见证了新中国首部《刑法》《刑事诉讼法》的实施,他见证了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日臻完善。每每回忆起30年来的风雨沧桑,他总是心潮澎湃。透过他30年的心路历程,我们读懂了他对检察事业的执着与追求、理解了一个检察官肩负的神圣使命、感受了他对检察事业的赤诚情怀。

一箱书籍,唯一家当。__到单位报到之时,正值检察院恢复重建之时,白手起家、百废待兴。__县检察院一共才13 个人,所使用的3间办公室还是向县公安局借用的。那天晚上,他用从部队带回的唯一家当——一口装满书籍的木箱当桌子,就着昏黄的灯光,学起了新《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开始了他从事检察事业的生涯。

山路弯弯,鞋底磨穿。报到不久,他就领受了一项任务,和一位同事到区的大联乡复核一起案子。一大早出发,乘车到了镇,由于不熟悉道路,老罗和同事又冒雨走了几十里冤枉路,才到达现场。一双半新旧的布鞋已经被磨穿了底子。

下乡办案,私车公用。检察院开始拥有公务用车,是在80年代的中期,1985年以前下乡办案,如果有公共汽车当然好,没有汽车,就只有靠两条腿走路。那时院里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有时到乡下办案没有公共汽车可乘坐,老罗和同事们便打起了朋友自行车的主意。一次,老罗和两位同事到向家乡办案,便分别借了朋友的自行车,兴高采烈地奔向目的地。那时正是五月间,天旱地裂、尘土飞扬,三个人汗流浃背、满面尘灰。骑行30公里土路到达后,大家相互对看,个个都是大花脸,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谈及那段艰难的岁月,老罗深有感触地说,检察机关重建30年,是沐浴着国家改革开放30年的春风雨露,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30年。今天,工作的环境和条件都远远好于过去,但创业时期以苦为乐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作风应当永远发扬光大。

洗脚水和新房。记得有一次,老罗和一位同事下乡办案,走了很远的山路,来到乡政府时已是晚上8点过。驻乡的老公安见是检察院来办案的同志,激动得不得了,可又不知道怎么样来表达那种感情,想了好一阵,跑进他的住房拿出一个木制的脚盆,请两位检察官坐下来洗脚。“你们走了这么远的路一定把脚走痛了,先烫烫脚吧。洗了脚,我再安排吃饭。”当晚,为了安顿两位检察官休息,乡供销社的一名职工将给儿子准备过几天结婚用的新房让给他们住。讲到此处,老罗泪眼婆娑。

荷包蛋和老腊肉。前去二峨山的大山村办理一件故意杀人案,也是走了十几里山路,到受害人家时已是下午两点过。那是一户典型的贫困农家,见到前来调查的两位检察官,主人不知说什么是好,连忙请客人坐下,只顾自己进屋去忙乎,不一会端出两碗热气腾腾的荷包蛋,一定要让客人吃下。待客人接过碗,主人忽然又不见了踪影,弄得两位检察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大约过了一个小时,才见到主人家现身,原来为了款待两位尊敬的客人,主人跑了很远的山路,去亲戚家借来一块老腊肉,非要煮了给客人吃。“那天,我们不得不吃了主人煮的老腊肉,但是我们几乎是合着泪水吃的。这就是我们的人民群众,作为一名检察官,倘若不把我们的人民装在心中,他就没有资格。”回忆此事,老罗充满深情。

老罗至今珍藏着一本已经翻毛了边角的书,这是一本1979 年出版发行的《刑法》、《刑事诉讼法》、《检察院组织法》的袖珍合订本。小学毕业的他,在部队12年间曾经翻烂了3本《新华字典》。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成就了他成为熟知法理、精通业务的刑事检察官梦想。

初出茅庐。初到检察院不久,老罗承办了一起案。通过艰难的走访、查证、讯问,他觉得案情已经清楚。当召开检委会讨论此案时,老罗语出惊人,认为定性为案不准确,因为嫌疑人没有对受害人使用暴力胁迫等犯罪手段。他的理由被一位老同志给了。至今,他仍然清楚地记得老同志说的话,“是否定性为关键要看是否违背了妇女的意志”。从此,他暗暗下定决心:跟老同志学习、向书本学习、在实践中学习,一定要成为行家里手。

勤奋学习。那时候,院里的学习制度坚持得很好,学习的氛围十分浓厚。每天晚上,全院都要集中学习2个小时,有自学、有交流、有案情分析。当时的资料十分缺乏,老罗就和同事们联手,用复写纸抄写、整理出一本本手抄本的法律知识书籍。回忆那段历史,老罗十分感慨,如果不是当年那种浓厚的学习氛围,检察院不可能担当起那么多光荣而繁重的任务。如果自己没有抓紧那些宝贵的时间刻苦学习,也不可能成长为今天的四级高级检察官。35岁那年,他报名参加了省电大法律(检察)专业的函授学习,以顽强的毅力同比他年轻十多岁的小伙子姑娘们比拼,每个学期都被评为优秀学员,顺利拿到了专科文凭。

省院范例。2001年,全国开展治爆缉枪专项斗争,全县没收了7000多支枪,按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

司法解释:个人非法持有枪支(含火药枪)一支即构成犯罪,7000多支枪涉及的数千人将会受到刑事追究。通过调研,老罗及时撰写了《关于追究涉爆涉枪人员刑事责任的意见》,提出:通过查证,枪支确属老百姓用于生产生活所需,且主动交出的,不予追究法律责任;非法持有枪支拒不交出的,可对其进行治安处罚;如果确实使用爆炸物和持有的枪支犯罪,构成啥罪就追究啥罪。他的观点,经征求上级检察机关以及公安、法院等部门的意见,得到了认可。不久,最高人民法院明确规定,对因生产生活所需非法涉枪涉爆没有造成严重社会危害,经教育确有悔改表现的,不作为犯罪处理。这与老罗的文章观点极其吻合,后来成为省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讲课的范例。惊动高检。1992年6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刑事检察厅孙胜歌、杨树荣二同志来__县检察院调研。对__县检察院通过“挂罪考察”形式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所发挥的作用和收到的良好效果给予了较高评价和充分肯定。尽管后来未获准建议立法,最终终止了“挂罪考察”的做法,但从今天试行的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社区矫正”的帮教模式中,我们隐约能够感觉到它们与“挂罪考察”的异曲同工之妙。“挂罪考察”这一做法正是老罗通过多年的司法实践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有益尝试。

王学武,绰号“双刀豆腐王”,__县原观寺乡人,人高马大。因为他走村串户强卖豆腐,屁股上别着两把寒光闪闪的菜刀,号称“双刀豆腐王”。 1983年严打那年,王学武从劳改场所出来后卖豆腐挣钱。卖豆腐就正当卖吧?可他不,每次挑着豆腐担子出门,屁股上都要别两把菜刀。只要他把担子放在哪家门口,这家人如果不买豆腐的话,他立刻青风黑脸,从屁股上“嗖嗖”地抽出两把菜刀威胁。久而久之,人们谈“王”色变,敢怒不敢言。王学武严重影响着当地群众的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案子到了老罗之手,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取证过程中,老百姓都害怕遭到报复,不愿配合取证。老罗采取“真情打动”的办法,每天带领书记员转田坎,帮助村民见啥农活就干啥,一边干活一边摆谈。一个多星期后,村民们终于被感动了。

检察官事迹材料篇5

19__年分配到__人民检察院工作至今,先后在办公室、计财处工作。她的属相是牛,工作风格也较类似,身边的领导和同事都说她干工作像牛一样,始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尤其是在计财处的 11年多时间,为全州检察机关的后勤保障和服务工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得到了两级院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评价。先后被最高人民检察院、省委省政府、省委政法委、州委州府授予“全国检察机关计财工作先进工作者”、“__省先进个人”、“__省优秀共产党员”、“__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__第五届劳动模范”、“全州优秀共产党员”、“十大感动甘孜最美好人”推荐提名奖等荣誉称号。组织的鼓励让她倍受鼓舞,组织的关爱让她倍感激励。她把这些荣誉转化为倾心尽力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的莫大鞭策,始终满怀热爱和信心,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她认真履职,加强保障促后劲。工作在甘孜藏区的检察官,忠诚是首要的政治素养。她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认真遵守检察工作纪律,坚持提高自身政治修养。作为检察后勤保障部门的负责人,她积极协助院领导向上争取各项经费,统筹管理各类专项经费、暂扣款物、枪支弹药、警务车辆、侦查装备及办公用品采买等物资装备,认真规范推进“两房”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建设,千方百计保障正常运转,切实改善办公办案条件,美化工作环境,不断推动全州检察机关检务保障取得新突破,持续增强检察事业发展后劲。__检察机关计财工作顺利通过省、州主管部门多次检查验收,获得了充分肯定。

她勤俭严谨,坚持践行“三服务”。计财部门作为服务窗口,她始终以服务机关、服务干警、服务基层的“三服务”为宗旨, 做到谨慎仔细、热情周到,特别是对办案一线和来自基层院的同志,充分保障、热情接待 ,当好他们的“勤务兵”,同事们叫她“管家婆”。机关后勤工作琐碎繁杂,涉及面宽,如何管理好经费和装备,如何做好建设项目申报,如何搞好公务接待等工作,做到既原则谨慎、高度负责,又热情周到、快速细致是她经常思考的事。当碰到自己吃不准的问题时,就主动虚心向他人请教。作为部门负责人,她工作中做到以身作则,带头遵守财务纪律,带头钻研政策规定,经常加班加点从不叫苦叫累,为获得全省检察机关计划财务装备工作及财务报表填报工作先进单位倾注了不少心力。她很注重自己的工作态度,既热情周到,又坚持原则。她在待人接物的时候总是笑脸相迎,保持良好服务态度,就是在自己痛苦不堪的时候,也一如既往,没有丝毫的不快挂在脸上。在审核报账单据时她严格认真,对手续不全或不符合规定的票据坚决不予报账,不徇私情,敢于坚持原则管好单位的每一分钱。由于后勤人手少,为了确保运转,她只能埋头苦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既当处长又监财会人员,直接从事办、写、算、管,从接任后勤工作以来,她经常提前到单位,迟迟才离开,像上了发条的时钟,不停地做事,从机关卫生到车辆调派都是一一亲自安排。她每天忙碌地工作着,加班加点已成常态,始终告诫自己既然挑起了这副担子就要干好,倾心尽力当好“红管家”。

她坚持学习,钻研业务不放松。财务和装备管理工作是个业务要求较高的工作,新规定新要求日新月异,不加强学习就交不脱账、跟不上趟。在积极参加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剖析整改提高政治理论素养的同时,她坚持挤时间对会计法、财经条例、项目规划和招投标规定、采购规程及相关商品知识等一系列业务知识进行深学细研,掌握原理,熟练运用,力争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成效。

她身患癌症,忘我工作不懈怠。她把大量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上,经常顾不上家庭和自己。她的孩子从出生到现在一直由父母在帮助照管。父母年龄也大了,身体也不太好,特别是她住院以来,还要陪护照料遭受癌症折磨的她。看到父母越来越瘦削的身影、越来越多的白发,她常常感到阵阵心疼。这些年来,被工作占去了全部身心的她忽略了身体出现的危险信号,健康状况日渐下降。直到 __年底,她在一次出差途中因胆结石发作被送往医院,医生检查后要求入院手术,却因为工作原因又返回了工作岗位。后因日常工作的繁忙就将治病的事拖到了 __年9月,在化疗期间又因胆结石发作再次做了胆囊摘除手术。

__年4月28日,她的身体出现自己难以克制的疼痛,才到__省肿瘤医院检查,经过多方面检查,确诊已

是乳腺癌中晚期。医生要求马上入院手术,但她想到的第一件事是要回单位交接工作。医生认为如果不马上手术怕癌细胞扩散,必须马上手术。但她考虑到工作的特殊性仍然办完工作交接后才入院治疗。面对诊断结果,她也曾痛苦,也曾挣扎,但一向开朗乐观的性格在关键时刻让她咬牙坚持着,没有被病魔吓倒。想着领导同事朋友的鼓励,想着家人的惦念,往日的笑容渐渐又回到她迅速消瘦的脸上。在住院治疗期间,她仍然惦记着工作,躺在病床上还经常接打电话催办前期启动的工作和接受同事的咨询。__年7月在病床上化疗期间,因急需编报全州 “两房”建设规划,她无任何怨言,拖着病体立即回到单位,加班加点完成了全州“两房”建设项目“十二五”规划编报工作(如今__两级院的办公办案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谓是“鸟枪换大炮”。同事们说,这其中有__的“元素”。)。严重的化疗反应折腾得她寝食难安,甚至连说话都气若游丝的情况下,只要有工作上的电话,她都会硬撑着病体,耐心地解释和指导。在住院治疗近一年时间里,为了与病魔抗争,为早日重返热爱的检察事业,她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顽强的毅力接受了 50次放疗、6次化疗,每月一次的化疗都要往返颠簸于成都至天全之间,化疗、放疗辐射的巨大副作用让她的身体每况愈下。

__年4月,在治疗结束之后,在身体没有恢复的情况下,她又重返工作岗位,但每月仍然要到成都做生物化疗。她的身体还没有恢复,胸部因放疗造成大面积烧伤形成了放射性溃疡,不停流黄水,每天都要换药,至今胸部的溃疡还没有痊愈。但她却默默地坚持按时上班,没听她叫过一声痛。大量治疗让她和她的家庭负债累累,但得知雅安芦山地震消息后,她饱含着一颗感恩的心为灾区捐款 500元。

而今,完成肿瘤手术已接近3年,每天换药都是痛苦的煎熬。

__年1月17日,她来到__省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准备做植皮手术,在做完CT检查后,医生告诉,肿瘤复发,并且癌细胞已转移至胸部3根肋骨及肺部,已经无法再次手术。听到医生的这一席话,她一下就懵了,经过一阵内心挣扎,她对自己说:“我不能就这样让医生判了死刑,一定不能放弃治疗。”她又来到省肿瘤医院进行治疗。

1月21日,她接受了右胸骨第2根肋骨切除手术,并将右边背头肌移植到右胸部溃烂区进行了皮瓣移植手术。

检察官事迹材料篇6

勇挑重担 精益求精做标兵

检察官事迹材料篇7

第二次抉择是在2019年。当时,金启和同志的健康状况发生了变化,咳嗽越来越严重,人也消瘦了许多。同事们怕他有个意外,多次劝他去检查一下,可老金总是说:“没事的,老毛病,少抽根烟就行了。”直到院领导下了死“命令”,他才走进了医院,作了一次检查。这次检查的结果是:非传染性肺结核。院领导考虑到他的年龄与健康状况,一边建议他去大医院作复查,一边安排他回家休养。可老金只在家呆了十天,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他说,“还有5个案子没办结呢,在家哪里呆得住啊。”这一年,由于金启和同志办案成绩突出,被台州市人民检察院荣记了个人三等功。

可是,就在金启和同志日复一日地潜心办案时,他的病情也渐渐地加重了。在2019年的8、9月里,金启和在办案时几次咳出了血,同事劝他去医院再查查,可老金就是不肯放下手中的工作。没办法,同事们只能向院领导作了汇报。10月的一天,院领导听说台州市中心医院来了一位上海专家,就硬是带着老金去做检查,结果被确诊是“肺癌晚期”!这时的金启和才不得不住进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第三次抉择是在202019年初。院里开展一般干部双向选择,院领导到病房征求金启和的意愿。老金不假思索地回答:“还是回反贪局吧,再让我办几个案子。”乐观接受治疗的金启和以为自己很快可以回到工作岗位,再穿上喜爱的检察制服,与同事们一起办案。他咬着牙、忍着痛,坚持锻炼身体。他对妻子说:“身体好了,我还回院里上班。”然而,这一次金启和没能如愿,盼着老金早日回来的同事们没能如愿。他的病情开始恶化。5月2 日,金启和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金启和同志这一生所作的最后一次抉择是在他去世前两天。院领导见老金的身体每况愈下,心情非常沉重。金启和的老伴一直身体不好,又没有养老金,儿子与媳妇也没有固定的工作,日子过得很清贫,眼下的老金心里肯定有许多放不下的事。可当院领导去看望老金,特地询问他还有什么要求时,老金却闭口不谈这些,只是含着眼泪说:“自己为检察事业努力了几十年,希望还能穿着检察服火化!”听到老金说的这句话,在场的一位女同事禁不住哭了!这就是金启和同志最后的抉择,对党、对人民、对检察事业至死不逾的忠诚!

金启和同志无论是身为反贪局长,还是作为一名普通的检察官,他都努力践行着“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检察工作宗旨。他就像一名恪尽职守的哨兵,时时刻刻守望着公正,守望着法律的尊严,守望着党的廉政事业!

老金平时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但办起案来却是最较真的。案件中的任何一个细节,他都要想个究竟,搞个明白。拿他自己的话说,“案件中的事没有儿戏”。 2019年,反贪局接到举报,反映路桥区桐屿街道工办主任郑某存在贪贿赂犯罪嫌疑。但局里刚准备组织人员对这一举报事实开展秘密调查,那郑某拿着一万元赃款来检察院投案自首了。负责主办这一案子的金启和并没有因此放弃调查,他感到问题并不会这么简单。第二天,老金依然带着两位同事到桐屿街道进行走访调查,经过认真分析后认定,郑某不是一个能主动交待犯罪事实的人,这一投案自首的举动,显然是企图避重就轻、蒙混过关。果然,经过半个多月的严密侦查,金启和和他的同事们终于查清了郑某贪、贿赂12万元的犯罪事实,郑某受到了法律应有的惩罚。

金启和同志对腐坏犯罪深恶痛绝,只要有了犯罪线索,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他都要一查到底,决不放弃。2019年,老金负责主办路桥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原总工程师金某贿赂案。这个案子涉及29名贿赂人,案发后不少涉案人躲了起来,这给案件的侦查工作增加了不小的难度。但金启和决意要查个明白。他带着同事一个个地找,一个个地做其家人的思想工作。在那段日子里,他根本没了休息时间,节假日及晚上前半夜的时间全搭了进去,硬是将一个个涉案人劝了回来,将金某涉嫌贿赂犯罪的证据一一作了固定。最后,法院认定金某在7年时间里、贿赂49次共计9万余元的犯罪事实,判处金某有期徒刑6年。

金启和当反贪局长时常对局里的干警说,“党和人民把我们放在反贪的岗位上,如果我们让腐坏分子消遥法外,那是我们的失职,这是千万不可以的”。在他退居二线前,一名涉嫌挪用、贪100余万元公款的村干部吴某外逃了。金启和的心里从此多了一件事,每逢节日,老金都要去吴某家里做他亲属的思想工作,让家人规劝吴某投案自首。吴某逃了6年,老金劝了6年。他对同事说,“拿了老百姓的钱一跑了之这怎么行,不把它追回来我们无法向村民们交代”。就在老金被查出“肺癌晚期”的前几天,吴某终于来检察院投案自首了。吴某挪用公款的证据,隐藏在大量的原始财务单据中。为了找出相关的证据,老金跑了14趟银行。有时一天下来,要翻看100多本账本,叠起来足有两人高。那时,金启和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闷在仓库里翻着一册册厚厚的帐本,他的脸上常常冒着虚汗。可老金始终不露声色,在他的坚持下,终于在涉案的125笔帐目中查清了吴某在5年里共13次挪用、贪公款达145万元的犯罪事实。这是金启和同志28年的检察生涯中所办的最后一个案子,也是作为一名检察官向党和人民交出的最后一份答卷!他的同事陈子寿说:“老金是拿自己的生命作赌注,完成这一案件的侦查工作的。”

查办贪贿赂案件情况复杂,不少案件要想办得彻底,没有高度的责任感是难以做到的,而金启和同志做到了。他先后主持查办或主办的130余起反贪案件,件件办成了铁案,有的还成了精品案件。

金启和同志身为一名反贪干警,一名人民的检察官,他时刻牢记着自己的使命,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在他严格执法、用心办案的同时,他不时地告诫自己,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被私情所扰、被私利所惑!他把“公正执法”视为自己的政治生命!

为了坚持公正执法,金启和同志在人情、私利面前没有给自己留过半点的余地。他虽然性格开朗,兴趣广泛,但他很少出去应酬,交朋友也特别谨慎。他说,酒肉饭吃多了,朋友交多了,难免会有失去警觉的时候。同样,金启和对自己的家人、亲戚也不给这个情面。

林立德是老金的外甥,读初中时,曾寄住在舅舅家,跟老金感情很好。前些年,林立德犯了点事,想让老金帮助说个情,没想到老金断然拒绝。最后,林被路桥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坐了一年半的牢。出狱后,林立德有3年不上舅舅家串门。

老金的亲家公叫刘显法,两人有空时喜欢一起喝点小酒,聊聊天。一次,刘显法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出了点经济问题,正巧老金是案子的主办人。亲家公请老金关照一下,尽量从轻处罚,可老金没有答应。刘显法多次领教过老金的这般“无情”,也只能认了。他说,“金启和是个认死理的人,一遇到案子的事,不要说求他放一马,连问问案情也不行”。

面对说情送礼,金启和丝毫不含糊。他和老伴陈珠凤结婚34年,俩人唯一一次吵架就是为别人送礼的事。那天,陈珠凤正在家里做饭,听到有人敲门,开始她并没太在意,等洗了手中的菜开门一看,敲门的人已经走了,只见门外放着几袋荔枝、桂圆。她追出门去,依然不见人影,只得把东西拿进来再说。老金下班回家,得知老伴收了别人的礼物后,就把老伴责骂了一顿。陈珠凤心里感到很委屈:“我连谁送的都不知道,还给谁啊?!”老金说:“这世界上,不会有人无缘无故送礼的。”他一分析,这送礼的人还真让老金给找到了。

路桥区检察院的干警们心里都很清楚,老金办的案子,谁说情也没用!

在金启和同志的眼里,“公正”两字是铁打的,是不能改写的。为了坚守公正,维护法律的尊严,他坚持不求别人,宁愿清贫一辈子!

1997年,老金的儿子金斌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知道落榜的那天晚上,儿子求父亲找找人,帮他找个稳定一点的工作,家里也能增加点收入。可是,老金当时没有吱声,直到第二天才向儿子作了回答:自己找工作!金启和心里明白,只要自己开口,一些企业老总这点面子是会给的;但他们看中的不是我这个人的面子,而是反贪局长的面子。给了我这个面子,以后他们为案子的事来说情怎么办?能不受影响吗?!老金想了又想,还是决定让儿子自己去闯!可是,就是因为老金的这个决定,儿子吃了2019年的苦,一直东转西转,靠打零工挣点辛苦钱。那些年,儿子对老金也不无怨言。

但金启和对于权力、金钱,有自己的一番理解。他常对同事们说,“公权私用万万不可,不该用的权力一点也不能用,不该拿的钱一分也不能拿。”金启和在反贪的岗位上之所以那么坚定而从容,是因为他的心里没有一丝杂念!

然而,当了9年反贪局长的金启和一家的清贫,他的一些同事还是意想不到,社会上的不少人更是难以理解。老金一家住在城乡结合部的一间楼房里,房内设施非常简陋,一楼的客厅摆了一溜塑料凳和竹椅子,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老金家从来没买过电视机,以前是看外甥借他的12寸黑白电视机,后来的电视机还是儿媳妇的嫁妆。有着山一样硬气的金启和,付出了一生,也清贫了一生!

1997年,为了给儿子将来结婚作准备,金启和在妻子娘家的宅基地上造一间楼房,要花10万元,钱不够,只得向外甥借了5万元。这笔债2019年都没还清。

前些年,老伴为了早日还债,接了一份串节日灯的零活,但撸灯绳这道活很伤手。老金是个硬汉子,也心疼妻子啊!每天下班回家就帮妻子撸灯绳。夫妻俩相对而坐,一边忙着手中的活,一边唠唠家常,这一刻成为夫妻俩最温馨、最美好的时光。10多年下来,老金的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结下了一层厚厚的老茧,一到冬天,虎口就会裂开,渗出血丝来。但老金对这样的生活感到很欣慰,虽然清苦,心里却很踏实。对老伴陈珠凤来说,只要老金能天天有时间陪她,也感到满足了。就这样,夫妻俩撸了2019年的灯绳,每个月多挣了两三百元,先后也还了2万元的债务。

金启和同志对自己的物质生活从来没有过高的要求。结婚后的这么多年时间里,老金除了穿单位发的检察制服,只给自己买过一件蓝色的短袖T恤。这件衣服是他最喜欢的,夏日里常常是连穿几天,到周末洗一洗,下个星期再穿。这件衣服整整穿了20来年,颜色都褪白了。儿媳妇看不过去,想给他买件新的,老金却不让,说是“没破扔了可惜”。老金平时总不让拍照,觉得花这钱没必要,以至在他去世后,家人居然找不到一张全家福。

检察官事迹材料篇8

众所周知, 公诉部门是检察机关的业务性最强,涉及面最广的业务部门。且在当前无罪推定的司法体制下,公诉台上的较量是十分残酷的。许多人钦佩和艳羡公诉人在台上威风凛凛、光彩照人的精彩,殊不知,这威风、神气的背后却凝结了无人知晓的艰辛和努力。有人非常形象的比喻“公诉工作就像长流的水不断线”,年复一年的重复性劳动,难免有疲惫的感觉,再紧的螺丝也有松懈的时候,然而公诉工作因为直接关系到具体的犯罪嫌疑人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接受刑罚处罚,决不容半点懈怠。为了能将每一件案件办好、办扎实,她时时抱着“自己是新手要再学习”的心态,慎重对待每件案件,从不因案小而掉以轻心,也不因案件疑难复杂而畏难。通过不断地努力,刻苦钻研业务,她成为科室的业务骨干。去年7月她被抽调到**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办案,第一次接触承办“死缓无”类的重大的案件,她感到了无比的压力,也非常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积极参与日常办案的同时,不断啃读“乏味枯燥”法律理论书籍,向市院业务处的有经验的干警请教,充实和提告自己的理论素养。

严格执法,维护一方安宁

“作为承办人,我要对办理的每一件案子负责,要把它办成能经受得住历史检验的铁案。”在办案过程中,**对每一件案子都千百倍的谨慎,不容半点马虎。XX年,她办理了一宗涉黑案件,在案件还在侦查时就提前介入,在公安机关的案情分析会上,就案件的事实和证据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开拓了侦查思路,调整和完善了个案侦查的方案,得到了侦查机关办案人员的一致好评。后案件移送审查时涉案犯罪嫌疑人有十六名,涉及罪名有八项,卷宗材料就有厚厚的十五本。对此,**不畏难,加班加点认真审阅证据材料,听取了十六名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和辩解,听取辩护人提出的不同辩解意见,多次向上级业务部门请示,积极与公安机关的办案人员进行沟通,本着实事求是、严格执法,维护公平正义的宗旨,要求公安机关补充和完善相关证据,针对涉案的一名犯罪嫌疑人因犯罪数额巨大,却被取保候审的情况,要求公安机关组织材料,马上报捕,变更强制措施;对两名犯罪嫌疑人因涉罪证据不充分,建议公安机关撤回另行处理。现本案已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等八项罪名到**区人民法院。既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的嚣张气焰,又切实维护相关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一方安宁,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益。

XX年她办理一宗贩卖、运输新型氯胺酮的案件,涉案人员十二名。犯罪有别于其他的刑事犯罪,经买卖后,证据就湮灭了,加之涉案的人员在被抓之前早有心理准备,不是拒不认罪就是避重就轻,且司法界对氯胺酮类新型的数量的量刑未制定一个明确的标准,如何准确把握现有的犯罪证据,做到不枉不纵,对**来说确实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事实证明她经受了这次考验:她果敢按照目前掌握的证据认定全案的涉案数额为65公斤,通过对部分被告人法定情节的认定分化、瓦解犯罪集团其他成员,突破他们的心理防线; 她精心准备出庭公诉题纲和作好庭前预测工作。在法庭上她义正词言地揭露犯罪事实,一一驳斥被告人避重就轻的狡辩,人民法院对指控的全部犯罪事实和证据予以全部采信并作出相应的判决,当拿到判决书进行审查时,她发现审判机关对于各个被告人在量刑时没有明确的标准,导致量刑畸轻,为此她大胆提出抗诉的意见,将本案提请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抗诉,得到了省院业务处的支持,现本案已抗诉至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公正执法,一身正气匡扶正义

检察官事迹材料篇9

——她们是充满爱心的奉献者

检察官事迹材料篇10

实践当中,虽然青年检察官都知道检察业务的专业性,但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极个别在主观上存在不想学、不愿学的倾向。有一些青年检察官一年到头没有认真读过一本刑事法学理论专著,没有看过一本法学期刊杂志,甚至没有认真阅读过《人民检察》《检察日报》所刊登的理论文章,也没有阅读过法理学、宪法学、法律思想、法哲学等提升法律素养方面的理论著作,案头上长年摆着的就是一部刑法、一部刑事诉讼法和几本法律解释等刑事法律工具用书。他们平时办案中除了制作法律文书,较少撰写其他材料或调研论文。

个别青年检察官由于平时不加强学习,无法保证案件质量。如法律文书中出现错别字、引用法律条款不全面、不准确,甚至遗漏一些犯罪事实、引用法律条款错误等。这些青年检察官之所以不想学、不愿学,是因为没有学习的动力。这是源于公诉案件质量考核日常管理机制的缺失。实践中,只要法院没有判决无罪,或者完成年底的绩效考核,青年检察官一般都不会去审核案件质量和公诉效果。正是由于缺乏对公诉案件质量和效果的日常考核机制,一些青年检察官只满足于日常工作的完成,而没有思考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

所以,青年检察官要加强学习,一方面,要建立案件质量日常考核机制,使青年检察官产生不学习就必然遭到淘汰的压力,迫使他们积极主动去学习;另一方面,也要采取各种办法解决检察部门人少案多的矛盾,将青年检察官从超负荷的办案中解脱出来,保证他们上班时有一定的时间去看书学习和撰写调研文章。

二、青年检察官要练就一支过硬的笔杆子

记得河南大学法学院教授郝守财曾经说过,学法律的一定要练就两样本领:一张嘴和一支笔,今后就要靠这两样本领吃饭。对于青年检察官,练就一支笔杆子和一张善于表达的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检察工作虽然是主要业务,但也有不少工作材料要写,如部门工作总结、部门事迹材料、部门领导讲话、专题汇报材料等各种公诉工作材料。在很多青年检察官眼里,写材料是个辛苦活,因为写材料本身比较枯燥乏味,要写得让领导、同志们满意更不容易。而且,写材料又不能直接转化为业务实绩,不如办理大案要案那样成绩显著。所以,存在一些青年检察官对写材料相互推诿的现象,能躲就躲,实在躲不掉也就应付一下。不用心去写,材料自然写不好。

写材料可以全面提升青年检察官的检察理论水平,促进青年检察官的个人发展进步。青年检察官要使自己写的材料、资料丰富翔实,论证透彻充分,有理论依据、有解决对策,就必须掌握第一手资料,参考相关的研究成果,再经过缜密的分析思考,才能写成一份高质量的工作材料。而这个过程,恰恰是青年检察官学习公诉业务和研究公诉理论的最佳途径。由此可见,在一个业务部门中,最勤于写材料、最擅长写材料的青年检察官,往往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人。

三、青年检察官要保持工作的激情

有些青年检察官工作时间久了,难免有负面心态,起初他们对检察工作充满热忱,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气。可是时间一长就变得漫不经心,甚至觉得厌烦枯燥,对案件总是消极应付。

检察工作是需要辛勤付出的,青年检察官也应当培养对检察工作的兴趣,从把检察工作当成谋生的职业,到深深爱上这份职业。如果有青年检察官发现自己犯了“职场厌烦症”,那么就应该调整一下自己。在这个时候,需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检察业务工作,把检察工作作为自己生活中不可少的一部分。最重要的就是心态要平衡,能做到这一点,就会觉得每一天的阳光都是那样的灿烂,就会安心于检察工作,为营造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检察官事迹材料篇11

张飚同志是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纯洁性的优秀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良品质和职业操守。他胸怀远大理想,忠诚党的事业,热爱本职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检察工作第一线,恪尽职守,默默奉献,从无怨言,从不懈怠;他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认真履行检察职责,竭力维护被监管人员的合法权益。注重加强与在押人员沟通联系,宣讲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做他们的贴心人,帮助维护了监管场所的秩序;他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以坚韧执着的实际行动托起公正的天平,感染、激励办案人员严格公正司法,唤起广大群众对法律的信仰和敬畏;他始终坚持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执法不徇私情,遇事坚持原则。始终坚守清廉的底线,虽然家庭不富裕,仍然安之若素,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从不接受与公务有关的任何吃请和礼物。张飚忠诚、执着、担当、奉献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监所检察工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要学习张飚同志坚定信念、忠实履职的政治品格,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和价值观,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永葆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政治本色;要学习张飚同志牢记宗旨、执法为民的公仆情怀,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始终做到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零容忍、对群众急需急盼的事零懈怠,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为人民安居乐业提供有力保障;要学习张飚同志敢于担当、秉公执法的职业精神,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不断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让老百姓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要学习张飚同志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优良作风,恪守职业道德,坚守职业良知,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廉洁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始终保持政法干警清正廉洁的职业本色。

张飚事迹简介

张飚,男,汉族,中国共产党党员,陕西蒲城人,1951年9月出生, 1969年2月参加工作,1980年2月调入石河子市人民检察院,2011年退休。

检察官事迹材料篇12

鉴定人出庭,在法庭上对鉴定意见和鉴定相关问题进行作证和接受质证,就是对鉴定意见的合法性的准确性进行法庭调查。鉴定意见准确才可能被确定为定案的依据,这就要求鉴定人在样本提取、保管和鉴定程序、方法、文书等各个环节做到符合法定要求。新的证据制度规定对执法机关非法获取的证据,即使证据本身是准确无误的都要予以排除。案件的结果就靠证据,证据的固定就需要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检验鉴定,通过鉴定意见对案件进行支持,这是非常重要的证据手段,同时更好地发挥了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

二、鉴定人出庭的现实作用

根据新法律法规要求,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过去鉴定人很少出庭作证,可以说是不出庭作证,一份鉴定书在法庭上由法官照本宣科读读就宣布是否采信。如,2004年3月我对一起添加《社员股金证》的渎职案件中的存款60000元阿拉伯数字进行了鉴定,鉴定结论为“6”是由两笔书写形成,是在数字“1”上添加一个笔画。后此案又送往重庆物证鉴定所鉴定,结论与我的结论完全一致。此案开庭,被告人不服提出重新鉴定,要求公安部鉴定。同年9月14日,公安部出具了一份检验意见书,意见书内容为“送检笔画简单、数量较少,检验条件较差;检材与样本在笔迹特征上均既有差异,也有符合;根据现有条件,尚无法做出明确结论”。法院再次开庭,被告人辩护律师根据公安部检验意见书否认被告在《社员股金证》数字“6”上添加,同时提出公安部检验意见书比下级鉴定机构的鉴定书权威。公诉人在法庭上面对重庆物证鉴定所出具的鉴定书和公安部出具的检验意见书无法反驳。休庭后,公诉就鉴定问题咨询我,我答复为鉴定书和检验意见书完全是两个概念,鉴定书没有模拟两可,是对事物的肯定和否定;检验意见书只是提供某种倾向性意见或供参考的分析判断,难以做出明确、肯定性的结论,在鉴定级别上没有级别之分。法院最终采信了重庆物证鉴定所出具的鉴定书。此起案件,如果庭审中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效果完全不同,首先鉴定人解决了技术上的专业知识问题,避免了公诉人在法庭上的尴尬局面;其次,鉴定人出庭作证和接受质证,直接面对辩护方专家证人的质证,可以做到有理、有节、有利的回答鉴定技术上的问题,让法官、检察官、旁听群众对技术专业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检察机关鉴定人出庭作证可以使控辩双方更全面行使诉讼权利,避免在鉴定意见中的错误,或者直接要求重新鉴定,造成缠诉。

三、鉴定人出庭的现实困难

随着检察机关各业务部门对检察技术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鉴定人出庭给检察技术工作带了机遇和挑战。过去有鉴定书与检验意见书之分,现在新法律法规规定鉴定人下的结论直接就是鉴定意见书,取代了鉴定书,现在的一份鉴定意见书往往影响到整个案件的最终结果,加大了鉴定人鉴定难度。在检材上复印件不作为鉴定依据,只对原件作为案件鉴定依据。过去一份鉴定往往在样本缺少材料难下结论时,鉴定人都会根据现有材料做出检验意见书,现在一步到位,只有鉴定意见书,这就要求鉴定人提取样本要全面,提供的材料不够或者不符合要求,鉴定人就要改掉过去坐等业务部门送检材料的习惯,亲自到现场提取。如:今年5月本院侦查的一起贪污案,要求我做笔迹鉴定,当时侦查人员送来样本只有很少部分可检验的材料,按以往工作作风要求侦查人员重新提取样本,侦查员也只能根据要求去提取,这往往会延长办案时间。为了尽快给办案部门一个结论,缩短办案时间,我分别在嫌疑人工作过的地方和档案部门提取材料,最终鉴定为非同一人书写,使一起貌合神离的笔迹鉴定为公诉部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新法律法规的出台也为各办案部门建立了协助配合机制,各部门在遇到技术上的问题时都会向技术部门咨询。过去需要做鉴定也是各部门直接委托外单位。在有些人看来鉴定也好像有级别之分,城市越大鉴定级别就越高,通过新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大家对技术部门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外在因素有了,鉴定人自身素质就更重要。面对新法律规定的鉴定人出庭,鉴定人若不加强对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应对不好出庭,鉴定工作将停滞不前,功能弱化,甚至会导致鉴定人出庭时产生负面影响,损害检察机关形象,影响检察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为此,检察机关鉴定人出庭特别需要技术部门与公诉部门密切协助配合,提高技术性证据质量,共同应对出庭。

四、鉴定人出庭的保护

在刑事诉讼法中鉴定人属于证人。我国对证人保护措施没有一个很完善的规定,致使证人不敢作证、作假证、作伪证,造成办案过程遇到很多阻力。在检察机构鉴定人比社会鉴定机构鉴定人有幸,首先是在提取样本材料上都给予方便,其次是鉴定人有着双重身份,既是检察官又是鉴定人。在某种程度上检察机关鉴定人相对安全些。我国对鉴定人没有一个事前积极的保护,往往是在证人受到打击、报复、有的是付出生命代价后才会对报复人做出法律的制裁,受害鉴定人也才能得到司法赔偿。应对鉴定人事后补救变为事前预防和事后补救相结合的规定。做到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解决鉴定人出庭作证的后顾之忧。

五、鉴定人出庭作证有利于法官采信正确的鉴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