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画教学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3 11:04:50

水墨画教学

水墨画教学篇1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049-1.5

中国画元素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已呈现出日渐普及的趋势。其应用、研究的范围之广,内容之多,乃至成果之多,应该说是前所未有的。有从传统文化角度提出的,也有从中国画美学角度阐述的,更有从中国画情感角度研究的。当然,最多的还是从中国画的构图、空间、虚实、透视、笔法、墨法等具体的形式法则角度论述的。但是,以上种种研究与应用主要是在理论与工笔画方面展开的,而进行中国水墨画课程教学的研究,却较为鲜见。为此,笔者认为要全方位、多风格、高层面地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有机结合起来,艺术设计类专业中国水墨画的教学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一、现状与分析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文化艺术的趋同逐渐形成了文化艺术较为单一的局面,如何较好地发展地域性、民族性的文化传统,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文化格局,已经成为包括艺术设计领域在内的文化领域需要直面的重要课题。纵观当今的现代艺术设计,其民族性、地域性越强而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喜爱已是不争的事实。

开展此项内容研究,旨在把传统的、别具风格的中国水墨画,科学、合理而高层次地应用于我国现代艺术设计之中。同时,它还可以拓展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思维,增强其知识的广泛性,丰富其艺术表现语言,增强作品的民族特点,从而全方位、多风格、高层面地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这也符合现代艺术设计未来发展的需要。水墨画是中国绘画特有的、最具中国画特点的绘画样式之一,作品讲究“气韵生动”,不拘泥于物体外表的肖似,强调抒发作者的主观情趣,讲求“以形写神”“离像而求”“意在笔先”“缘物寄情”的造像原则。作画时注重造型概括洗练、黑白分明,用笔用墨灵活洒脱、刚柔相济、虚实相生、变化无穷。其作画过程,几乎涵盖了中国画所有的用笔用墨技巧和方法。很多艺术家都把水墨画的艺术元素应用在艺术设计作品中,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如靳埭强和陈幼坚两位就是很好的代表。但水墨画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基本都停留在具体的实践与操作的层面,而在教学的方法与内容的安排上还鲜为人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

二、课程的内容与形式

(一)笔墨基础体验

1.传统笔墨练习。众所周知,“笔墨”历来是评价中国画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志。五代画家荆浩在他重要的理论著作《笔法》中明确指出:“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彩自然,似非因笔。”清代画家恽南田也说:“有笔有墨谓之画。”可见笔墨在中国画中的作用与意义。

笔墨是在中国绘画史中形成的一种精英化的独特的视觉艺术语言,是一种可视的形象符号,是中国画形式特征的灵魂。笔墨具有相对的独立审美价值,它在表现内容的同时有自我表象的相对自由,并充分显示笔墨情趣的形式美感。中国画笔墨的程序性、对立性、丰富性,使其本身便具有一定层面的审美意义。如果说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笔墨则是中国画的华章。当然,这种笔墨形成的审美意义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解读和运用。因此,学生很有必要对其进行专门的学习与训练。

2.强化水墨画的意象色墨观。中国画色墨观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传统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的滋养。墨和色的应用具有极强的意象性特征与辩证关系,它不同于西方绘画的见红画红、见绿画绿的客观化,更不会刻意追求物象因光源、环境的影响而呈现出的复杂多变的色彩关系,所有的色彩运用都是为了深化作品的主题,讲究意中有象,象中有意,主观意志外象化,客观之象情趣化,可谓是“物我交融”“天人合一”的色彩观。因此,也就有了“以墨代色”“素以为绚”“运墨而五色俱”等艺术主张。国画大师潘天寿先生云:“水墨画,能浓淡得体,黑白相用,干湿相成,则百彩骈臻,虽无色,胜与有色矣。五色自在其中,胜青黄朱紫矣。”这是对水墨画意象色墨观最好的诠释。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只要较好地认识与领会中国画意象的笔墨观,更好地运用中国画所特有的这一语言,融会贯通,熟能生巧,就一定能创造出更具中国民族绘画特点、更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设计作品。

3.笔墨创新。中国画的笔墨从诞生的那一天起,延绵相继,历经数代的发展与变革,总的趋势是不断发展、不断丰富与不断改进的。在历代画家、理论家、文人等的不断钻研与探索下,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整体面貌,不同风格的画家有不同笔墨风格作品,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就对传统墨守成规,甚至止步不前,相反,我们要不断创新与突破,要与现实结合,与时代接轨,创造出符合时展潮流的崭新的笔墨样式。只有这样,先人遗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才能够与时俱进,才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绚丽的光彩。正如石涛所云,“笔墨当随时代。”因此,我们在笔墨创新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模仿到创造、从被动到主动、从“无法”到“有法”的发展变化过程,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打破常规,解放思想,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甚至可以逆向思维与幻想。

(二)花鸟画练习

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以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并以独具魅力的艺术价值而享誉画坛。花卉教学在我国艺术院校里非常普遍,其教学的规范程度之高与教学经验之丰富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花鸟画学习在内容上可简可凡,在学习时间上也可长可短,在学习性质上可以专业研究,也可以休闲娱乐。因此,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把花鸟画作为学习中国水墨画的切入点是比较明智的,也应该是行之有效的。另外,学生在水墨画学习中总是进行单纯的、抽象的笔墨练习,时间稍长,会让他们感觉疲乏与怠倦,如果把较抽象的笔墨练习与具体又有趣味的花卉练习结合起来,学习效果可能会更好。

学习写意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因此,在教学上应该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写实到写意、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方法。具体操作时,可先让学生从一枝花、一只鸟画起,然后再画一簇花、数只鸟。当然,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学习水墨画和中国画专业的学生学习水墨画,从时间安排和方法选择上都应有所区别。因此,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时间以及教师风格等方面都应该有针对性地安排与选择,尽量做到让学生每走一步都是一个更新,每画一次也都有一些进步,尽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画画的过程中感受到学有兴趣,学有收获。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提高他们对花鸟画的认识,以及对水墨画的把握与合理应用。

【参考文献】

水墨画教学篇2

一、引言

中国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它博大精深,文化内涵深厚。让学生从小接触学习中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情感,也是中国画继承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国画最重要的莫过于笔上水分的掌握,同时,教师设定一个共同的模式标准,让学生达成,学生面对的不只是反复的枯燥的技法训练,而是太多的想象、创造的自主空间,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会提高,从而就会更加热爱中国画。

在小学国画教学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国画教学是不少美术教师感到为难的课题。由于历史文化的影响及传统教学模式的长期影响,小学国画教学还是以临摹范画或教师画一笔学生练习一笔的现象为主,一节课下来,全班完成了同一幅画,学生也将在课后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很快忘记干净,这是什么原因呢?不外乎有以下几点:(1)国画教学的过程比较繁琐,一些教师因此而不愿涉足其中。(2)小学生对毛笔的控制能力较弱,对笔力、意境等一些抽象的名词不易理解,教学上颇有难度。(3)教材中对于国画课课程安排偏少,开展国画教学有一定的难度。(4)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不够扎实,对国画的教学心有余而力不足。故改变现有的传统的国画教学模式是当务之急。在我的国画教学中,应改进传统的方法,努力地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美术教育家勒温费尔特说过:“儿童只要被给予充足的时间、帮助,获得与创造性材料接触的机会,而不被强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规范,那么每个儿童都能成为艺术创造的能手。”在教学形式上我是这样做的。

二、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做课堂的主人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明确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什么。现代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唤起儿童对艺术的兴趣,引导和激发儿童用真实的情感体验生活,感受自然的美感,陶冶情操,学习用真情去表达和创造美的乐趣。在生活的乐趣中,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成为具有好奇心、创造性的和不断探求的人。在各种教育活动中都应如此,而艺术教育在这方面更有其得天独厚的条件。

(一)游戏激趣,引发学生“创造性”学习。

在水墨画教学中,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直被教师沿袭的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即以临摹为主、注重笔墨技巧的教育教学方法。固然国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积淀的产物,如不能熟练地运用前人为我们留下的“传统技法及传统文化”,则无“国画”可谈。但是,只注重传统笔墨技法,脱离儿童的生活,儿童无感受,无触动,何谈创造性思维呢?我在水墨画教学中既注重传统技法、传统文化的渗透,又注重在学生学习的同时开发其创造性思维,培养审美能力,把弘扬传统之精华,树立创新的意识,引导学生“创造性的学习”作为我教学的追求。国画与蜡笔画、水彩画等不同,一瓶墨水一张宣纸就可以产生变化无穷的迹象。刚开设国画课时,我引导学生通过玩墨,玩笔让其发现笔的运用,刚接触《国画》,学生对国画很陌生,不知道毛笔、水、色,墨在国画中的不同用途和使用方法。如我在教中国画用笔用墨时出现这样的情景,“老师,我画出的线条怎么那么花?”学生A拿出毛笔兴奋地在纸上练着线条。这时学生B急切地叫道:“老师,我怎么画出的线条那么干枯,像焦掉一样”没等我发话,号称小画家的学生C慢条斯理地答道:“简单,一个毛笔上的水分太多,一个毛笔上的水分太少。”说话时特地把两个“太”字加重了语气,简直像长者在对孩子说教。

教学中我通过学生运用毛笔的游戏实验,让学生亲身去体验与发现技能、技巧。让学生将毛笔蘸上浓墨在宣纸上自由挥运,上下、左右、来来回回得“乱涂乱画”,直到笔干墨渴,然后蘸水、蘸墨继续运动……游戏结束后,互相展示,引导学生认识他们作品中所创造的各种墨色及墨色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比较、分析作品中各种点、线、面是如何通过不同的用笔表现出来的。学生很惊讶原来在自己的随意涂画中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笔法、墨法。激发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一些笔墨基本训练的热情及提高运用、表现能力。使其明白了:太花是因为笔上水太多,太干是因为毛笔蘸水太少的道理。在教学中,我并不具体教学生“按老师的步骤一步一步地做”,即传统教学方法,而是要求学生根据总体要求自己探索实践,并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运用笔墨技巧,即“不教而教、”“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思路。

(二)采用多渠道的教学方法,引发儿童对水墨画的兴趣。

为唤起儿童对水墨画的兴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三方面加以探索。

1.选择作画内容

传统的小学的国画教学内容;山水、人物、花鸟以传统的单墨进行着,小学的国画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贴近他们的生活。如《画故事》、《戏剧人物》、《动物的脸》等,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梅兰菊竹、花草虫鱼等。

2.开放艺术理念

即以多元化的艺术理念来指导学生的国画学习活动,而不仅单一地以传统中国画的审美理念进行艺术创作,如《有趣的文字》一课,即是以现代构成的理念,引导学生在对文字与符号文化的认识与探讨中,感受抽象艺术与画面构成的独特美感,并努力尝试用中国画的勾、写、点、染等各种手法进行表现,体验中国画艺术的独特美感,学生的作品也显示出了种种不同的文化气质和审美趣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3.丰富表现形式

以更加自由多样的方式进行创作活动,而不仅仅用传统的笔墨技法,鼓励学生尝试一切可以的手段与方法,进行多样化的创作实践。如我让学生创作《春天的花》的主题,就鼓励学生结合油画棒与水彩色在宣纸上进行了大胆的表现,由于油画棒的不融水性和可操作性,最后的作品不但各种细节丰富,而且具有一种独特的装饰效果。因此,教学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中国画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其自身的发展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作为儿童的一种美术学习活动,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自身的发展,更应以一种开放的理念来加以把握,既能很好地植根于传统的土壤,又能海纳百川,以现代的各种艺术理念来丰富其营养,只有这样,儿童的国画学习才会像一棵枝繁叶茂的常青树,不断地壮实粗大。

三、利用范例,提高学生观察力、表现力

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只是大小不同、显现及未显现而已。为了给学生提供挖掘自身潜能的环境与机会,我提出以观察为主线的教学思路。因为观察能力是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创造能力的基础,人们观察事物,不只是用眼睛,更重要的是用脑子。潘天寿在画论中谈到:“要到生活中去写生。关在房间里闭门造车,是画不好画的。要善于观察生活、分析生活。所谓‘读书万卷,行万里路’,指的就是要加强学识修养,体验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也是我在教学中长期实施的教学目标,而通过水墨画教学在观察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对创造性地运用笔墨技巧起重要作用。在水墨画教学中,学生在尝试“各种笔墨技巧”的练习后,对实物进行细致的观察,以观察为主线,搜集创作素材,探究笔墨技法。观察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他们往往看得少,对事物极其生疏,如在画“熊猫”这一课,老师对熊猫的各个结构分析清楚,然后让学生感受分析不同情况下的熊猫各种神态,再让学生进行创作,这时学生表现出来的熊猫各不相同,发火的熊猫用红色。也可用各种颜色,如在画熊猫头四周的毛时,有的学生用干笔来画,体现出了笔的质感,这说明他们是用自己的感受来进行创作。每个学生有着自己的理解,他们能够用自己的笔墨来体现自己内心的感受,利用各种不同的范例的比较,让学生选择自己较为满意的作品,从而传授些构图技巧等,让学生较容易地接受国画的基本知识。总而言之,我认为儿童的国画教学既要引导学生从传统艺术中了解特点、学习规律、吸取营养,又要帮助儿童从各种现代艺术的思想、艺术家的创作方法与风格中领悟一些新的艺术规律,来建构自己的审美思想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大胆地进行表现,表现出自己真实的生活与情感。只有这样,儿童的国画学习才富有积极的发展性意义。

四、引导求异,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在学生的造型活动中,我尊重他们的个性,既可以用写实的手法,又可以夸张、变形;在色彩上可以按客观去表现,也可按主观意识去表现。实践证明,这样有利于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他们都能创造出风格各异的画面,令人耳目一新。如“老师,我的枇杷蓝画画得太偏右了,那可怎么办?”学生D急着把目光投向我,没等我发话,学生E抢着说:“可以在空的地方补画上一些东西。”“枇杷”、“樱桃”,其余的学生也纷纷抢着说。学生A抬了一下头,望着我神秘地说:“我就和他们画得不一样。”学生们听到马上凑到她的桌前,我也跟了过去,低头一看,她在篮子的把上添加了红红的蝴蝶飘带,我当即表扬了她……这是我在上《枇杷的画法》一课。为了摆脱国画课一味的技能训练,我让学生进行适当的创作,哪怕一个小的细节也好,尽可能不要和老师的范样雷同,也一定不要与同学一样。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有的添加枇杷、有的添加樱桃、也有的添加小鸡和小金鱼,有的还添加了彩带。学生眼中的中国画开拓了一个宽阔的空间,变单一为丰富,它的丰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提高学习兴趣,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国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方法不止于此,这就是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学生活跃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五、搭设情意之路,抒发内心真情

皮亚杰认为:“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便发动了储存在内心的力量”。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便能将自己内心的情意抒发出来。“情意性”展现才是学生内心深处思想、意愿的真正表达。因此,水墨绘画融入“情意性”教学相当重要,我运用水墨画配诗句,水墨画配故事的教学方式,尽可能地为学生抒意提供方便。

(一)运用诗意,绘出真情。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对作品的语言表现力作具体的、深入的挖掘,有助于准确把握作品的立意和思想感情倾向,进入作品美的意境。画诗是为了懂诗、赏诗,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把诗画出来,不但是对教学成果的一种反馈,更能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也使孩子们更好地体会到了“诗中有画”的道理。水墨画具有诗歌的语言特点,也兼具视觉造型艺术心理直接反馈的表现深度,更重要的是深藏不露的心灵倾诉。其表述方式往往超越视觉极限,将思维层次推展至更加深广的界域,达至经典的完美境界,这是对水墨画应有的历史定位。既然它具有诗歌的语言特点,那么与诗歌也应该具有一定的联系与共同点,我们可以结合学生早已接触或熟悉的诗歌来充分表现他们的绘画意境。有许多孩子早在幼儿时期就在家长的引导下开始尝试背诵简洁上口的古诗,还有些孩子在平时的语文知识及课外汲取中,早已有相当多的古诗存放在自己的记忆当中。要让学生根据完成的作品添上自己熟悉并且与之相适应的诗词,这就需要他们对作品有相当程度的体悟,倾入自己的情意。如我在教授《猫头鹰》该课内容时,将主体放入一定情境之中,引发学生思考。有位学生将猫头鹰当作了一位思乡的朋友,独自蹲坐枝头,看似精神抖擞,殊不知他的内心满是思乡之情,故以一首《静夜思》加以表达。还有很多学生为了能拓宽自己的绘画思路,以诗句引出绘画的题材,通过诗句原有的含义,阐述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孩子们用画笔和心灵把古诗的含义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充满童趣。创作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水墨作品。

(二)结合故事,表达真情。

儿童从小就爱听故事,特别爱看有图画的书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延伸活动来描绘静止的画面,把“故事”与“画”结合起来,在学生看来是入情入理的,而且能很快接受并投入绘画的创作中。画故事的整个过程都是对学生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想别出心裁、构思出与众不同的内容、情节。所以将故事与想象力作结合可产生无限的创意空间。这种水墨表现的题材很多,但在选择上也必须符合儿童特点,如《小蝌蚪找妈妈》、《比比谁最美》等,这些内容都有一定的情节,都是一则有趣的小故事,通过生动的讲述和回顾,可以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一幅画面,得到感染,并激发其作画的愿望。每个小朋友的想法各异,通过互相描述,可进一步丰富想象,然后提供片段的描绘,给学生以一定的表象,再以补画的形式要求学生创造一幅情意画。这样结合故事,层层过渡的绘画形式,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理解,也更能体现他们的内心感受。

六、结语

总之,我认为儿童的国画教学要引导学生从传统艺术中了解特点、学习规律、吸取营养,来建构自己的审美思想并融入自己的作品中大胆地进行表现,表现出自己真实的生活与情感。这样对拓宽儿童知识面、丰富想象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造能力都有好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教育文选[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水墨画教学篇3

一、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活动的关键

幼儿园教学活动目标是幼儿园活动的指南针,既是活动设计的起点,又是活动设计的终点;既是选择活动内容、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又是活动评价的标准。结合《纲要》、《指南》精神及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将幼儿水墨画总目标定位为:培养幼儿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学习水墨画的简单技能;通过学习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激发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一)抓住幼儿兴趣,强调幼儿内在动力的开发。兴趣是激发幼儿创造欲望的前提条件。在幼儿刚接触到水墨画时,教师要抓住幼儿兴趣点,将水墨画与幼儿喜好的游戏方式结合起来,或者教幼儿学画一些简单而可爱的小动物,并以此激发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如在刚接触水墨画的初期,可鼓励幼儿进行玩色游戏,在玩的过程中让幼儿发现水与墨之间的关系、发现不同颜色调和后的变化。让幼儿把水墨画当游戏,创作起来十分投入、大胆、无拘无束。

(二)借助游戏方式,巧妙学习幼儿水墨画技能。注重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并不代表培养幼儿的技能就不重要。只有当幼儿掌握了一定量的水墨画技能,才能更有兴趣进行水墨画活动。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与教他们学习绘画技能这二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二相互渗透,才可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选择合理系统的教学内容是活动的重点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因此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我认为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考虑。

主观方面,教育者有一个明确目标。客观方面,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

基于以上两点,教师在水墨画内容选择上要充分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抓住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考虑、组织。而幼儿的思维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发展的,在幼儿期经历了从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表象思维―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四个发展阶段。因此幼儿园中各年龄班的教学内容也要不尽相同。

(一)小班――玩墨体验阶段。作为中国绘画优秀文化传统之一的水墨画,对笔法(中锋、侧锋等笔的运用方法)、墨法(墨的浓、淡、干、湿、焦的“颜色”变化的运用)是非常讲究的。引导幼儿学习水墨画同样不能离开对笔法和墨法的学习。三四岁幼儿处于涂鸦阶段,因此,线条及色块的描绘更容易让幼儿产生兴趣,而“玩水墨”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另外,依据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逐渐过渡到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小班后期幼儿选择的内容应多以生活常见的图形高度夸张和概括的事物为主。如用圆形画气球、花、用三角形画伞等。由于这一阶段幼儿手部控制力较差,所以在材料选择上可以用棉签代替毛笔。内容的量不宜多和杂。

(二)中班――沟填作画阶段。中班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能在成人启发指导下找出事物的特征和规律。如教他们画熊猫,让他们知道熊猫的特征:有头、耳、尾、四条腿等,接着教他们画小狗,这时可引导他们观察比较熊猫和狗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选材时可将同一类内容安排在一起。不仅使幼儿学得快、学得牢,而且学得轻松。在此阶段水墨画的形式多采用勾填法进行,以便进一步熟悉水、墨、宣纸等工具,逐渐过渡到用毛笔作画。

(三)大班――着意写生阶段。大班幼儿在中班基础上各方面能力有了很大提高,腕力才发育得比较好了,可以比较稳地握住毛笔但还是不应该以能否熟练地画出这些东西为学习目的,而要借助这些有形东西让幼儿体会“笔墨”。教师可带领孩子进行写生,如画一朵花,一个茶杯等,可以先用铅笔画线描,然后用墨线勾画,最后试着用各种墨色画。最好是放笔直取,直接把自己对笔墨的感觉表现出来。学习水墨画切不可急功近利,只能一步一步学习。

三、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水墨画握笔姿势要求较高,下笔后不能修改,在教学中,我主要采取多种幼儿喜欢的学习方法进行教学。

(一)儿歌、故事法。在学习中常常出现这样一个问题:幼儿容易将已学过的知识遗忘。为此我将儿歌融入水墨画教学,调动多种感官加深印象,活跃课堂气氛。如《美丽的热带鱼》我编了一首儿歌:“小毛笔,蘸墨汁;颜料盘上舔一舔;站直画出鱼身体;搁下小笔换大笔;颜料盘里打个滚;舔一舔;躺下给鱼穿花衣。”幼儿在边朗诵儿歌的同时记住水墨画的用笔要点与画鱼方法。

(二)游戏法。画小花,我说围着枕头睡觉了,小朋友像做游戏一样先在纸上画几笔,然后卧锋画花瓣,幼儿在边玩边画中掌握了技能,同时画出的小花效果突出,别有韵味。

(三)欣赏法。如大画家徐悲鸿的马,形态逼真,气势盎然,小朋友一看都说像真的一样,要跑下来了,特别喜欢。于是我引导他们仔细看,从观察中感觉到有一个大大的草原,马就在那草原上飞跑,这一发现给他们增添了无穷乐趣,使他们张开了想象的翅膀,由此进一步让他们观察墨色及用笔,了解用水墨的深浅能表现出栩栩如生的东西。

水墨画教学篇4

在幼儿绘画教学中,水墨画也应该把它放在一门的重要活动上,它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发展幼儿的艺术审美能力有着积极意义。然而,当前幼儿水墨画教学大多使用传统中国画的临摹教学法,通过教师出示,幼儿欣赏,在教室进行示范,幼儿根据要求进行模仿。以这样的形式进行后,幼儿长期局限于一笔一划的模仿临摹,总在乎画的是否相像,是否一样,因为这样幼儿他们就容易产生失败感和厌烦心理,而不能真正地感受到作品的美,在这样的情况下幼儿在创造力上也不断失去自己的想法,因此创造美的能力也终将丧失殆尽。在艺术活动中,每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的特色,而水墨画在技能上的要求比较的高,在色泽、握笔、坐姿、绘画手法上都是要求比较高的,对5-6岁的幼儿学习水墨画不能一味地使之模仿学习,作为一个传授真需要认真对待。应使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为它会影响孩子终身,所以我们要由浅入深地逐步开展活动。正因如此,我们要在幼儿水墨画的教学中,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为目标,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把握幼儿的年龄特点,提高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以欣赏的手段为活动的主要形式。

一、活动形式注重趣味化

每一种形式的艺术都有他独特的展现手法,水墨画也讲究严密的程式,如强调中锋勾线、皱擦点染的程序、笔墨的苍与润、诗书画印的有机配合等等。在起初先以欣赏为手段,让幼儿了解水墨画,再通过练习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技法,这是幼儿水墨绘画的基础也是学习水墨画的必要途径,但方法不能以成人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成人绘画形式太注重临摹,这样会让幼儿觉得枯燥、乏味。幼儿在专注的学习上有一个时间段,专注力也是有限的,幼儿活动主要靠兴趣来维持,而不像成人,凭理解和毅力可以来完成某种学习任务。

二、在选题上突出生活化

在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这些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特征。儿童发展到某一阶段就能从事水平相同的各种性质的活动,幼儿表现主要是以感性为主的,尤其在绘画方面,他们喜欢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为模仿对象,他们以自己的想法进行绘画,而对于从未见过的事物,自己不认识的就会很难产生乐趣。因此,进行幼儿水墨画教学时,教师应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来选择,从生活里发现事物,从而选为题材,贴近幼儿的生活,让幼儿通过生活经验来感受绘画。如指导四川当地的幼儿学习水墨画,一方面可让幼儿自己确定感兴趣、较熟悉的一些题材内容,像生活中常见的熊猫、竹子等;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资源,让幼儿去发现,也可以请家长在活动前带领幼儿进行观察认识,引导幼儿对某种动、植物或特定的场景进行有目的地观察,然后再运用水墨将自己的感受表现出来。

三、在表现形式上力求多样化

水墨画通过使用笔和墨灵活地进行绘画,使水墨画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在不同的活动中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同一题材的绘画内容,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幼儿的创作兴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也使活动充满乐趣,在初期教学活动中,教师可指导幼儿尝试以点为主、教幼儿慢慢地探索,以墨为主要原料加以清水的多少引为浓墨、淡墨、干墨、湿墨、焦墨等,画出不同浓淡(黑、白、灰)层次。让幼儿感受其中的奥秘,而形成水墨为主的一种绘画形式。再进一步的引申为线,以线为绘画形式,再点线结合,让幼儿自己慢慢地了解水墨的特色,一步步地进行自主创作。

四、在技能上突出创新化

由于幼儿的年龄小,多数属于无意记忆,所以对所学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因此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孩子喜欢的感兴趣的故事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他们记忆,学习水墨画的操作技能方法。在教坐姿及握笔姿势时我们采用儿歌的形式,如在坐姿方面我们可以传授儿歌:小腿并并拢,小腰挺挺直,右手握笔要垂直,左手放在胸口摆摆平。在握笔上用故事来告诉幼儿,如从前有五个兄弟很齐心,老大老二抱住一根很大的柱子,可是抱不稳,于是老三、老四、老五赶紧来帮忙,在它们齐心协力下紧紧地抱稳了这个柱子,五个兄弟开心地画起了画。又可以是儿歌:大拇指食指捏住,中指勾住,无名指小指抵住,笔尖垂直向下。通过这样幼儿容易上口的儿歌故事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帮助幼儿掌握操作的基本技能。再如画小蜜蜂:小小蜜蜂椭圆头,白云笔儿侧锋勾。再用毛笔换颜色,两笔画身向里收。扁扁毛笔淡墨溶,中锋画翅四笔够。小笔蘸上浓墨色,添上眼睛小腿勾。通过以上这些活动,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技能。在绘画过程中,有的幼儿会不小心将画画错一点,没当遇到这个问题时他们就会犹豫而不敢画,这时候需要老师适时地介入到其中椭他们,添上几笔说不定有更好的效果,这样也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激励了幼儿创作的欲望,帮助幼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中也要鼓励能力比较强的幼儿来介绍自己的画,说一说自己的绘画方式,以及想法,让比较胆怯的幼儿多学习模仿,取长补短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互相提升。

总而言之,在幼儿的学习上不是简单地让幼儿接受,而是要幼儿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幼儿的水墨教学因注重循序渐进,模式上有丰富多样,不能过于单一,以真正提高幼儿学习水墨画的兴趣为目标,让幼儿在快乐的水墨游戏和创作中去感悟、体验和发现水墨世界的乐趣与快乐,因此,我们在选材上尽量选择孩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感兴趣的物体,利用多变的技能让幼儿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水墨画教学篇5

古往今来,松、梅、竹、被称为“岁寒三友”,被历代文人画家歌颂和赞美,今天,我们和同学们一起画梅花,梅花在严寒中开放,枝干遒劲,花朵飘香。在人们的心目中,它们凌冬不败,傲霜斗雪,血象征着坚强的意志,寓意高洁不屈的精神。有好多的画家喜画梅花,以各种方式赞美它,追求表现崇高的人生境界。在这节课堂里,我们尝试使用中国画工具,学习运用传统国画表现方法来画梅花,体会传统绘画表现的乐趣。

二、示范引导,探索创作的方法

水墨画传统上有“墨分五色”之说,主要是说明黑的浓淡干湿的差别。墨是通过水解,渗化,渲染,积破等的方法达到浓淡,厚薄,干湿,苍润的无穷变化。墨离不开水,我们学习研究讨论用水,讨论水墨与宣纸相互作用的因素,从中掌握它们的特性。可以说精通了用水也就有助于用墨。

中国画用笔讲究书法的意味,中锋,侧峰用于不同线条的表现。一般来说,用笔快慢,行笔速度变化对宣纸的吸水性影响很大。行笔速度越快,宣纸的吸水量就越小,行笔速度越慢,吸水量就越大。如画梅水平,太快线条浮滑,墨色也薄,太慢则墨迹庸漫无章。不能见笔,因此用比速度变化,要掌握在有快有慢,不快不慢的尺度内。这就要用笔沉稳,心中有数,用笔的轻重疾徐,抑扬顿挫,或线或点或面,或长或短,或勾或X,也就是“忽干忽墨,忽浓忽淡:墨迹以不堙漫,不庸胖,不浮躁为宜。也就是行笔快慢时墨色忌飘,忌淡:行笔慢时墨忌滞。

在画梅花枝干粗干或出枝时,要做到浓中有淡淡中有浓。一笔之中无浓淡为死笔,数笔之间无浓淡为死墨。那么怎样才能把枝干画的有浓有淡呢?这除了首先熟悉所使用笔,即大小,粗细,软硬,含水量和纸的质地,吸水性能,还要具有一定的调墨功夫,和得到的方法。一般调墨的方法是,先以笔蘸清水,把水分抹到所需的程度,然后蘸墨调开成为淡墨,之后再蘸黑墨调,第二次调墨就只调笔肚下的一部分(以保持一笔中的墨色过渡)。如画的是重墨,在落笔前还要在笔的尖部在蘸一次重墨(略调或不再调也可)然后落笔。这样落下的笔中就有浓有淡。讲解中,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上,学生可边看边拿毛笔在小纸上试墨。在空中模仿教师的运笔。由于时间关系,教师不一定很完整地画完一幅画,可以只是对画中的组成部分,如枝干画法,树枝和花瓣的画法,单独示范即可。最后是落款,它是一幅国画的组成部分,不可忽视。

三、课堂练习,架起成功创作的桥梁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全部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幅小小的作品,就是一个小小世界的探索。其想象之奇特,构思之大胆,手法之自由,尽情宣泄之色彩不受约束,这正是儿童作品最动人、最精彩的价值。

在教师精彩的示范和生动简练的讲解下,部分学生已跃跃欲试了,此时此刻教师再用启发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有没有兴趣完成“已幅好竹图?”“想不想画的比老师好?”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画好!”等等。在教师肯定,温和,生动的语言,使学生感到教师尊重和信任他们,学生的表现欲和创造欲也达到了很好的调动。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及时布置课堂练习,并要求学生按教师示范的方法,步骤,结合课本画梅,画竹的有关技法,大胆落笔,细心收拾,完成一幅梅竹图。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各组之间进行比赛,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电脑在教师的白板上放一些名家作品并放音乐。伴随着舒缓的古典名乐,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教师巡回知道。教师只在大的方面予以指导,不必要太细,否则,会影响学生的创作思路。因为初中学生对中国画并没有太高的素养。但先天的禀赋却不比成人差。大部分学生平时并不进行专门练习,心中也没有承认的那种范式,那聪颖,质朴的禀赋,就会在画面上自然地流露出来。在辅导过程中,教师还要及时适度地表扬和鼓励学生,如梅花的花朵聚和散点的不错。在用笔上,画枝干由上而下,一气呵成:用墨上能用浓墨和淡漠表现出竹竿的圆浑体积和走势。树干竹枝画的有干湿,浓淡的变化。快速将学生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学生的优点得到了教师的肯定和表扬。针对一些学生在技能上的不足,教师予以启发,提示,或适度降低,改变要求,换角度,改变方法,换作业互相交流尝试。在参与实践过程中,发现体验,感悟,获得新的知识。

水墨画教学篇6

1、指导幼儿运用正确的握笔方法;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多看实物,了解作画对象的外形特征、颜色等;

3、教幼儿一些简单的运笔方法;

4、如何构图;

1、教幼儿学画水墨画,首先要教幼儿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执笔方法,初教时我是用以下方法指导孩子们的,“左手拿起毛笔,右手伸出大拇指,放在衣服第二颗纽扣上,指甲朝里,向前推,二哥哥压过来,三哥哥中指碰过来,四弟弟顶出来,大哥哥在二哥哥下面。”但效果一般,孩子们记不住,因为太繁琐了,于是我又编了一首儿歌让孩子们边念边执笔:"一指按住笔,二指三指勾住笔,四指顶住笔,五指靠在底(从拇指到小指按顺序为一指、二指、三指、四指、五指)。"此外,还可向幼儿简单地介绍一些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如:纸张、笔墨、颜料等。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多看实物,了解作画对象的外形特性、颜色等,选材也很重要,要选择幼儿喜欢的、经常接触的实物进行教学。如:常吃的水果、蔬菜和小动物等,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3、范例和演示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范例应该是多种形式的,如果教幼儿画猴,那么范画就要丰富有趣:有的猴在吃桃,有的猴在爬树,有的猴在荡秋千,有的猴是侧身的,有的猴是正面的……还可以鼓励幼儿去想像猴的其他动态。示范,能帮助幼儿了解到怎么样把观察到的实物画到画面上去。通过教师清楚的示范讲解,能使幼儿较快地掌握作画的方法与步骤。如:教幼儿画苹果时,可边画边说:"画苹果,可用两笔完成,先画一个半圆形,再画左右二半圆就是苹果的外形,顺笔补充中间的部分,最后添果柄,这样一个苹果就画好了。"还可以用边念儿歌边示范的方式进行教学。

4、在教幼儿画水墨画的过程中,可教幼儿一些简单的运笔方法。如:什么是中锋?什么是侧锋?(逆锋、顺锋等不一定都要教)。什么时候该用中锋?什么时候该用侧锋?例:教幼儿画金鱼尾巴时,告诉幼儿,先用侧锋画尾巴,再用中锋勾眼睛,通过反复练习,举一反三,幼儿就能逐步掌握这些简单的技巧。

水墨画教学篇7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握笔方法;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多看实物,了解作画对象的外形特征、颜色等;

3、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运笔方法;

4、如何构图;

1、教学生学画水墨画,首先要教学生掌握正确的握笔姿势。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执笔方法,初教时我是用以下方法指导孩子们的,“左手拿起毛笔,右手伸出大拇指,放在衣服第二颗纽扣上,指甲朝里,向前推,二哥哥压过来,三哥哥中指碰过来,四弟弟顶出来,大哥哥在二哥哥下面。”但效果一般,孩子们记不住,因为太繁琐了,于是我又编了一首儿歌让孩子们边念边执笔:一指按住笔,二指三指勾住笔,四指顶住笔,五指靠在底(从拇指到小指按顺序为一指、二指、三指、四指、五指)。此外,还可向学生简单地介绍一些水墨画的工具和材料,如:纸张、笔墨、颜料等。

2、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日常生活中多看实物,了解作画对象的外形特性、颜色等,选材也很重要,要选择学生喜欢的、经常接触的实物进行教学。如:常吃的水果、蔬菜和小动物等,很受孩子们的欢迎。

3、范例和演示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的范例应该是多种形式的,如果教学生画猴,那么范画就要丰富有趣:有的猴在吃桃,有的猴在爬树,有的猴在荡秋千,有的猴是侧身的,有的猴是正面的……还可以鼓励学生去想像猴的其他动态。示范,能帮助学生了解到怎么样把观察到的实物画到画面上去。通过教师清楚的示范讲解,能使学生较快地掌握作画的方法与步骤。如:教学生画苹果时,可边画边说:画苹果,可用两笔完成,先画一个半圆形,再画左右二半圆就是苹果的外形,顺笔补充中间的部分,最后添果柄,这样一个苹果就画好了。还可以用边念儿歌边示范的方式进行教学。

4、在教学生画水墨画的过程中,可教学生一些简单的运笔方法。如:什么是中锋?什么是侧锋?(逆锋、顺锋等不一定都要教)。什么时候该用中锋?什么时候该用侧锋?例:教学生画金鱼尾巴时,告诉学生,先用侧锋画尾巴,再用中锋勾眼睛,通过反复练习,举一反三,学生就能逐步掌握这些简单的技巧。

水墨画教学篇8

美术这门课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其中,水墨画属于小学中高段的美术教学内容,也是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墨画教学不仅能够深化学生对水墨画文化的了解,而且能够推动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能力。但在当下的小学水墨画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以让学生临摹作品为主,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和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必须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深入探究美术水墨画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一、水墨画的概述与小学中高段美术水墨画教学的意义

1.水墨画的概述水墨画属于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作画的工具通常包括笔墨纸砚,其创作讲究气韵。水墨画总体的基调是黑色和白色,画面具有自然性、象征性以及单纯性。2.小学中高段美术水墨画教学的意义(1)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水墨画属于中国画的一种,通过学习水墨画,学生可以增强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同时,水墨画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了传统艺术的风貌与我国灿烂的历史文明。通过学习、欣赏水墨画,学生可以逐步提升对美的认知,发展审美能力[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具备创造能力是当下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是未来学生进入社会的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在小学中高年龄阶段开展水墨画教学,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国画的了解,使学生对美产生一定的感悟,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让学生在掌握水墨画创作技法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二、小学中高段美术水墨画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教学理念落后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符合当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其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但部分教师受以往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对于学生的美术课程学习成果的重视度不高。加之水墨画教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美术功底,美术课堂时间较少,学生难以有充足的练习时间。这也导致一些教师不愿意在美术课堂中开展水墨画教学。因此,落后的教学理念会影响学生美术综合素养的提升[2]。2.水墨画教学方式单一在开展水墨画教学时,教师应该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技能出发。然而,部分教师未基于水墨画与学生的特征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仍然采用教师教、学生临摹的模式。最终,教师将学生临摹的效果作为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这种缺乏课堂互动的水墨画教学方式,难以较好地提升学生的技能与核心素养。3.美术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受以往教学思维的影响,部分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开展水墨画教学时以知识与技能的讲解为主,忽视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趣味性,未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这导致部分学生被动地学习水墨画。在这种模式之下,一些学生对水墨画学习产生了不良情绪,这对提升学生的美术综合能力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三、小学中高段美术水墨画教学的原则

1.趣味性原则小学中高段美术水墨画教学对于学生的美术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课堂中需要利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的美术技能。该年龄段的学生往往更喜欢一些具有趣味性的事物,如果教师能够将相对枯燥的水墨画训练变成具有趣味性的教学与展示,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其对技能的掌握也能够得到深化。2.互动性原则高效的美术水墨画课堂往往是具有较强的互动性的。在以往的小学中高段美术水墨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中往往占据主体地位。部分教师多注重传授学生绘画的技巧,却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这导致部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难以发挥。因此,在优化小学中高段美术水墨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互动性原则,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优化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地思考、欣赏、创作水墨画[3]。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在水墨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让学生欣赏水墨画、创作水墨画,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使学生了解水墨画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落实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优化小学中高段美术水墨画的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对水墨画的学习兴趣水墨画属于我国的传统艺术,其不仅展现了自然美,而且体现了古人的审美意识与人文精神。在引导学生学习水墨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水墨画的背景资料,创设相应的情境,在激发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水墨画的发展历程,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如,《水墨人物》一课要求学生了解欣赏水墨画的方式,学会从水墨画的背景、人物等入手赏析作品,同时掌握水墨人物画的创作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水墨画之前,可以先向学生阐述水墨人物画的相关背景,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以刘国辉的《曲木家的小客人》为例,教师可以将该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学生在充分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后赏析作品,能够获得更加深刻的感悟。之后,教师再为学生讲解水墨人物画的创作方法,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的对比给学生直接的视觉冲击,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水墨人物画的创作方式。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基于自身学习、掌握的方法开展创作。这样可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4]。2.融入合作探讨模式,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在小学美术课堂中,教师在开展水墨画教学时,应遵循学生的认知特点与水墨画的特征,在课堂中引入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启发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表达想法,增强学生学习水墨画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深入探讨作品,在此过程中提升欣赏能力,深入学习并掌握水墨画技巧。如,在《水墨画鱼》一课教学中,该课程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利用水墨画表现鱼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调节墨色的浓淡,体会水墨画中鱼的灵动、清新。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部探讨国画大师的水墨画作品具有良好画面效果的原因。有的学生说,因为大师创作所用的纸张特别;有的学生说,因为大师创作所用的颜料特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在宣纸和普通纸上滴墨、滴水,通过对比,让学生发现宣纸的特殊之处。接着,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墨色调配、笔墨技法、晕染、勾线等方面赏析水墨画作品,并让小组派代表阐述赏析结果,其他学生加以补充。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水墨画鱼的方法,提升创作水墨画的能力。3.融入绘画游戏,增强学生训练的主动性在水墨画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需要引导学生欣赏、了解水墨画,还需要让学生积极开展创作训练。创作的前提是掌握绘画的技巧,水墨画创作中会运用到各种工具,如笔、墨、宣纸等。学生对工具的使用技巧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其水墨画创作的质量。以往,部分教师在开展水墨画教学时,会让学生学习教师的绘画方式,临摹教师的作品,后期让学生自主训练水墨画技巧。然而,部分学生在自主训练技巧的过程中往往会感到较为枯燥,难以集中注意力,也难以提升训练的质量。因此,教师可以将游戏教学法融入绘画技巧训练,避免使训练变得枯燥,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把握水墨画创作训练的精髓。如,《花鸟小品》教学需要学生通过教师讲解和自主欣赏,了解花鸟小品的基本知识,体会花鸟小品的艺术情趣,提升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同时,通过绘画练习,掌握花鸟小品的绘画方法,创作出具有美感的花鸟小品。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花卉之美是如何在笔墨的变化中展现的,在视频播放结束后,让学生思考并概括中国画的特点。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技法,让学生了解“墨分五色”的理念和墨色的变化对整幅画的重要性。在充分了解花鸟小品绘画的技巧后,教师就可以引入训练环节,让学生在观察吴昌硕的《菊石图》后绘画。在绘画时,不同的学生往往有不同的创作思路。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开展快速作画的游戏,让学生快速绘画作品,并为学生讲解绘画的技巧。通过游戏,学生增强了自信心、积极性,提升了对水墨画技巧训练的参与度。在这种氛围下,学生对水墨画会逐步产生兴趣,甚至会将其发展成个人的爱好,这也有效解决了课堂上训练时间不足的问题[5]。4.融入生活联想,提升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在小学美术课堂中,融入水墨画的教学是对传统文化的渗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开展美术水墨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一味让学生模仿或开展技巧训练,而要融入不同的方法,如融入生活联想,充分地开发学生的审美力、创造力,促进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全面提升。如,在《毛茸茸的动物》教学时,学生需要利用贴、剪、撕等方式,利用生活中常见的材料,如纸张、废布片等进行平面造型练习。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通过拼贴的方式,创作喜爱的动物,表现其特征。这能让学生在创作、交流的过程中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同时能够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让学生创作水墨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结合水墨画的绘画技法开展创作。在创作结束之后,教师也要合理评价学生,通过展示的方式评选出优秀的作品,提升学生对水墨画学习的信心。结语水墨画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元素,对于学生的基本功要求较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特点,合理应用教学方法,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水墨画的基础上学习。同时,教师还要融入小组合作方式,提升学生对水墨画作品的欣赏能力。另外,教师在训练环节也可以融入游戏训练学生的绘画技巧,增强学生在训练环节的主动性,构建高效的水墨画课堂。

参考文献:

[1]张焱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美术趣味水墨画教学的实践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0(17):162.

[2]贾鑫.小学水墨画创作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教育界,2020(36):43.

[3]蒋爱萍.小学美术课程中传统水墨画教学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4):2.

水墨画教学篇9

一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强调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用笔用墨是中国画的根本,谢赫的六法强调“气韵生动、骨法用笔”。笔墨情趣是中国画的美感基础,教学要让学生在游戏里感受水墨与宣纸的特性,逐步掌握水墨语言,体验水墨画的乐趣;要以多媒体手段为游戏导线,以合作探究学习为抓手,体验水墨画的审美情趣,发现偶然现象和意外效果,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丰富的视觉资源,激发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为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变心动为行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不是直接介绍传统技法,而是注重鼓励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这些技法,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游戏和尝试过程中,发现水墨的奇特效果和独特美感,消除了对中国画的陌生感,从中学会控制毛笔的方法技巧,为以后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笔者在教学《水墨游戏》时,让学生将毛笔蘸上浓墨在宣纸上白由挥运,上下、左右、来来回回地“乱涂乱画”,直到笔干墨竭,然后蘸水、蘸墨继续运动,可以在已有的墨色上重复运行。游戏结束后,可通过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认识他们作品中所创造的各种墨色,以及墨色产生的原因,帮助学生比较、分析作品中各种点、线、面是如何通过不同的用笔表现出来的。学生很惊讶原来在自己随意涂画中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笔法、墨法,这激起了学生有意识地进行一些笔墨基本功练的热清,以期提高运用、表现能力。

二 应物象形、传移摹写——加强自然写生补充

正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中国传统水墨画自古以来写生的观察和自然体验被看做绘画中笔墨的依据,非常受重视。很多美术教师的教学都是在封闭的房间和四面隔墙的教室里进行,学生描绘的内容就是他那狭隘的生存空间,缺乏对这个世界的全面和整体的认识,缺乏来自生活的真实情感;有的水墨画教学也只是一味地照本临摹使学生的思维定势,对临本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离了临本便无从下手,画画不再是一种乐趣,而是负担。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写生的机会,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物象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在上《学画水墨画—梅花》一课时,正值校园内梅花盛开,笔者让学生走出教室,来到花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梅花。通过观察、对比,学生丰富了视觉经验,积累了更多的感性素材。学生有了充分的感知和深刻的体验,教师就不用费尽心思地讲解梅花的形态了,学生在梅园里进行写生,运用墨色的变化,笔墨的干、湿、浓、淡,以此构成淋漓的水墨情趣世界,以重墨、干笔、侧锋画梅花的枝干,用淡墨画小枝、辅枝,体现它的强劲与活力。用朱红点出花瓣,突显它的清雅脱俗。在这种笔墨的变化中,学生获得了创作无穷的乐趣。

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本着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不以临摹大师作品、名人画作为目的,以运用水墨语言设计生活中常见的题材,如“我的爸爸妈妈”“舞蹈”“雨之韵”为抓手,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力。

三 书画同源、以书入画——吸收书法线条的韵味

水墨画教学篇10

现在水墨画已经走入小学课堂,我们在教学中不断地为之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对水墨画的兴趣为基础,着重让学生掌握水墨画的基本笔法,重点让学生在水墨画上的创作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培养学生学习水墨画的兴趣

(一)水墨画的欣赏

欣赏是一种情感的陶冶,欣赏大师的或者优秀作品的水墨画能够培养学生对水墨画产生兴趣,从而喜爱上水墨画。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学生的兴趣培养好,就能够帮助学生学习水墨画,并且进行水墨画的创作。美术具有丰富多姿的色彩、形状、结构和材料,学生们通过美术活动可以随心所欲的运用多种多样的材料来充分表现他们对周围生活的感受和认识。

(二)水墨画工具的多样

水墨画的工具是丰富多样的,学生第一次接触深感好奇,因为水墨画的工具跟一般正常用的水彩笔和纸不同,学生对这样的绘画工具产生了兴趣,抓住这点对学生进行绘画工具的教学。毛笔的柔软沾上自己随意搭配的色彩甚至是混合色彩,让学生自己调配,他们爱上了水墨画;利用毛笔的柔软性能够画出大小不一的点,粗细不一的线条,让学生感觉到自由,他们对水墨画有了兴趣;利用颜料的流动性,可以用吹墨法、拓印法等等来创作,让学生寓学于玩……

二、分阶段,分教学内容

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水墨画中,学生的学习中,要循序渐进,才能让学生学到知识学好水墨画。

(一)低年级

在低年级中,学生初步接触水墨画,以着重了解水墨画为主,知道最基本的绘画工具、材料,了解颜料和墨是可以和水一起用来改变颜色的深浅变化,如在小学美术第四册第九课《水墨画树》,学生不可能画出很有大师风范的作品,启发学生分别用直线、横线、斜线、大点和小点,画出不同特征的树木,让学生自由地发挥,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自己喜欢的水墨树。在学生们能够用简单的线条绘制水墨画后,就可以进一步教他们用弧线、圆圈等通过用墨技巧来画比较复杂的作品了。这样在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就要画出适合他们年龄的作品。

(二)中年级

中年级的学生对于水墨画有点了解,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可以让学生多欣赏一些能够提高他们绘画水平的作品,在欣赏作品之时,要让学生学到一定的知识,让学生知道水墨画原来那么的深奥,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将握笔、蘸墨、蘸水、配色、用笔、用墨分别进行重点学习和训练,然后在熟悉重点的基础上,逐步学会综合运用。在教孩子们用笔、用墨、用水和用色时,我都采用了他们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来指导练习和巩固。如:在小学美术第六册第十一课《水墨画鸟》,着重学生的笔法,在宣纸上作画,当第一遍水墨尚未干的时候即在上面画第二遍,使水墨产生反复渗化交融的效果,这种方法叫“破墨”。常用的破墨法有:浓破淡,即用浓墨加在未干的淡墨上;淡破浓,即先画浓墨,未干时用淡墨画第二遍。点、线、墨块、干擦,在破墨时可交替使用。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适当的给学生进行创作练习,如在小学美术第八册第三课《水墨变体画》,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加上有一定的笔法基础,那么学生突显出来的作品总会出人意料。

(三)高年级

高年级的学生在进行创作水墨画中,要投入情感。这时学生还是需要大量欣赏作品,从而来感觉画家创作时的心情或者当时的背景。如《风雨鸡鸣》图是徐悲鸿1937年创作的,画面表现了一只站在岩石上的雄鸡,激昂地高声鸣叫,画家喻意唤起人民赶快觉醒,加入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表达了画家对祖国的深情,对正义的伸张,对光明的向往。李可染、林风眠创作的《万山红遍》、《秋》以中国画不同的表现形式,鲜明地再现出秋色之美,浓郁醇厚、明艳诱人。画家用饱蘸深情的笔墨,赞美家乡的可爱,祖国山河之壮美。通过欣赏画使学生对中国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迸发出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家乡一草一木的情感。

我们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法,使他们增强自信,培养兴趣。那么高年级的学生需要进行构图的训练,首先从简单的单一构图入手,要求学生作品主题突出,背景干净,并且主体部分要求比例协调,位置要放中间。教师除采用范例教学外,请孩子们一起评价自己的作品,在比较中领悟其中内涵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接着从均衡式构图入手,要求学生对画面内容自由组合,使画面均衡、饱满、和谐。

三、参加活动项目

(一)有了目标才有动力

学生的荣誉性和积极性都很很高,那么我们就需要给他们创造一定的有利条件给他们发挥,给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除了参加校外的各项比赛活动之外,在学校里可以组织定期性的活动,既丰富的学生的课外活动,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明白要想取得优异的成果,必须付出相应的劳动。最后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表扬,颁发荣誉证书,也给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

(二)除了比赛,还有给学生增加广阔的视野

如在社会上举行了大型的中国画展览活动,可以组织学生观摩,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中国画给人们带来的魅力。

参考文献:

水墨画教学篇11

一、前言

水墨画是绘画的一种形式,水墨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也是我国国画的代表。中国画在古代没有确定的名称,一般被称为“丹青”,即在绢、宣纸或帛上面作画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国画”的说法是为区别西方油画而提出来的,是用中国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采用水墨画特有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手法形成的作画种类,是中国自然和人文文化的集中体现。

幼儿学习水墨画早已被教育界公认,幼儿水墨画教学作为幼儿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其目的并不是要把每个幼儿都培养成为艺术大师,幼儿水墨画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提高他们感知生活、感知美的能力。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艺术方面的追求越来越高,对精神文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重视幼儿水墨画教学,正确把握幼儿水墨画教学的价值所在和取向,对于如何指导幼儿水墨画教学实践,实现幼儿水墨画教学的价值意义重大。

二、幼儿水墨画教学的价值取向分析

水墨画是我国绘画艺术的宝贵遗产,在世界上一直独树一帜,幼儿正处于人生成长发展的启蒙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其进行适当的水墨画教学,不仅是发扬中国艺术文化,更是继承我国民族传统,发扬光大名族文化的需要。因此,在幼儿水墨画教学实践中,首先必须对幼儿水墨画教学的价值取向进行正确的分析和把握。

(一)充分结合幼儿身心发展,恰当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水墨画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水墨画所展现出来的生动、精炼及丰富的形象,以及广博的题材表现,深受中国男女老少的喜爱。就水墨画的种类和绘画手法来说,其种类多样,表象方式多种多样,因此,水墨画所展现出来的中国文化底蕴深厚。在幼儿水墨画教学中,必须充分结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让其恰当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切不可对幼儿提出不恰当的要求,不能要求其面面俱到。幼儿在学习水墨画的过程中,应该由浅入深,逐步推进,从简避繁。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慢慢把握幼儿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做到有的放矢,慢慢让他们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幼儿水墨画的教学应该以长远的发展为目标来进行

在幼儿教学中开展水墨画教学,不仅有利于幼儿的美感培养,还能萌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培养。水墨画的绘画技巧在于对用笔方法的掌握和变换,以及用色的技巧,而这一点对幼儿来说,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要幼儿在短期内就能很好掌握并非易事,而教师而言也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因此,在幼儿水墨画教学中应该坚持发展的观点,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开展水墨画教学,以发展的观点来对幼儿进行绘画技巧的培养和训练,坚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绘画方法和技巧,从而实现幼儿水墨画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正确把握幼儿水墨画教学教材和方法

在幼儿水墨画教学中还应该积极树立整体观,在对水墨画教学的选择中应该选择合适的、准确的教材内容,在水墨画课堂教学中应该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如分解教学等;同时,在教学中应该适当让幼儿体验到水墨画的成就感,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三、幼儿水墨画教学实践探索

(一)采用导入式教学,推进教学兴趣

幼儿水墨画教学应该从教材中的内容选取入手,例如,在水墨画教材中关于一些画家的介绍等,教师可以以这些画家的故事为题材,在课堂上讲述,提高幼儿对水墨画的初步认识,并形成初步印象,先让幼儿对水墨画的发展成就和历史有个充分的了解。在正式进入到水墨画教学后,幼儿可能会对水墨画的学习产生枯燥的感觉,进而会失去一些刚开始具有的好奇心和吸引力。

(二)加强联系生活,提炼个性

幼儿水墨画教学旨在培养幼儿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水墨画的题材大部分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因此,在幼儿水墨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幼儿观察生活的引导,带领他们深入生活,并从简单的事物观察做起,充分保护幼儿的自由发挥,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慢慢的在水墨画学习中提炼个性,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三)正确把握评价,重于鼓励

对幼儿水墨画作品的评价也是水墨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幼儿的思维处于发展的初期,在对幼儿的水墨画作品进行评价时不能给与过高的要求,应该重点对其作画时的大胆表现的态度和用笔用墨习惯的养成给与肯定,激发其学习兴趣,鼓励其再接再厉,让幼儿在后期的学习中仍然能够热衷于水墨画的学习和创作。总之,水墨画深受幼儿、家长的喜爱,水墨画的教学不仅能让幼儿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还能实现幼儿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培养的意义。因此,在幼儿水墨画教学中应正确把握水墨画教学的价值取向,以便正确指导幼儿水墨画教学。

参考文献:

[1]郭福深.国画初学技法[M].天津杨柳青画社,2005

水墨画教学篇12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6-0077-02

水墨画,是我国的一种民族精神的独特象征,它独特的画法与气韵蕴含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精神。学生们在水墨游戏中发挥了天真活泼、富有爱幻想的天性,在纸上大胆地把所感所想用水墨线条描绘出来。因而对于学生来说,水墨画这门课程是十分有趣的。现在小学的“水墨游戏”课程已经不再是传统上的“水墨画技法相授”的教学了,和过去的教学相比较,新课标的要求更加强调的是形象、感性、情绪、想象、个性、创造、体验和实践这几方面的兴趣发展。

一、水墨画教学的理性认识

小学阶段的美术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而不是某种技能技法的职业培训。学生对水墨画的理解不深,更别说水墨技法了。所以,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学习心理是美术教学的基础”,对水墨画学习兴趣的培养多于技法上的教学。而今,水墨画课程经常以“水墨游戏”形式出现。这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更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动力,让水墨画教学与学生之间更加贴近。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水墨画教程,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应对水墨画的以下两点做出正确的认识:首先是认识水墨画画具的多样化。水墨画的传统作画工具是各种大小、材料的毛笔,而在今天的“水墨游戏”课程中,我们的绘画工具并不局限于毛笔,还有许多代替毛笔的用具,如棉棒、鹅毛、棉布、树叶等,甚至还可以直接用手指去画。学生们在接触这些工具时,都感到很惊讶和好奇,很急切地想要去尝试。我们要把握好学习的时机,给学生讲解水墨画的一些技法,并以游戏的形式开展课题,告诉他们水墨画工具的多样化,该怎么去运用这些工具来表现物体。例如,鹅毛是比较柔软的,粘了墨水后的鹅毛就会变成一条弯弯的“毛线”,而棉棒相对来说就比较硬,在表现物体时适合描绘粗直的线条。其次是学生水墨画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在小学水墨画教学中,临摹是画画惯用的手段。但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教学题材单一,而且技法也单一,都是按步骤的:先画什么、后画什么,哪笔墨浓、哪笔墨淡,观念保守,以模仿作品多、熟练作为评价作品优劣的标准。这样的教学方法缺乏创造性,更可怕的是学生的创造力让这种教学模式困住了,学生的想象力得不到发挥,对水墨课程由兴奋转变为不感兴趣。

在教学中,应用故事、儿歌是比较容易集中学习注意力的。因为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对所学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所以可采用富有情趣的故事和朗朗上口的儿歌帮助他们记忆。如在教“坐姿”及“握笔”姿势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儿歌了(坐姿:小腿并并拢,小腰挺挺直,右手握笔要垂直,左手放在胸口摆摆平。握笔:指实掌虚,大拇指食指捏住笔,中指勾住笔杆,无名指小指抵住笔杆,笔尖垂直向下,掌心是空的。)……这样子边示范动作边讲解,学生们也会跟着练习动作。同时,在教握笔时先用故事导入,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对绘画来说,生活就是艺术的源泉。对于学生而言,生活就是最好的老师。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绘画题材,发现大自然带来的美好,享受笔墨乐趣,画出最美、最有真情实感的水墨画,必须到生活中去体验。例如,美术课本中为了让学生理解水墨线条,表现出水墨线条的枯、湿、浓、淡、粗、细、连、断,把“画线”比喻成“去散步”,因为学生对生活有直接的生活体验,他们也能够较好的理解散步时会经过草地、小河、山坡,天气不断变化着……像这样,引导他们先从心理上握住墨笔,在想象的世界里畅游一番,心中构思好画面,之后再拿起毛笔,就能够一边寻找感觉,一边自由地让线条游走于纸面。因此,让学生亲自去观察事物,掌握其对象的主要特征,把平时观察的印象储存起来,为美术创造活动去积累素材,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关注成长的需求,引导他们积极探究、大胆创新,小学水墨画教学的空间就能越拓越宽。

二、水墨画教学应成为真正的水墨游戏

游戏是教师通过安排学生做游戏的课堂方式,使学生感受各种游戏活动带来的学习乐趣,最终实现自我真实情感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还能够使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到一项非常有趣的活动中来,有益于班集体的团结和合作能力的形成。当然,教师在引导学生游戏前,先要将自己的情绪调整到一个最佳的点。

(1)游戏激发兴趣。教学游戏化,是把枯燥的笔墨知识融于有趣的游戏当中,使笔墨教学具有游戏般的形式与趣味。小学水墨画的学习从游戏开始,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契合了水墨画抒情达意的意象特征。学生们在笔墨游戏的过程中既释放了心灵,也品尝到了创造的乐趣,对笔墨的体验更深刻。如中国画很讲究线条,让学生分成小组用毛笔画浓淡干湿不同的线条来进行比赛,看哪个小组画得更好,或者用毛笔画线条走迷宫,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这样的游戏使学生无意之中学到了中国水墨画的技巧,并充分体验到线条的流畅美、笔墨的层次美、用笔的变化美。但笔墨游戏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周密的步骤。虽说“游戏”,实则是活动教学的一种形式。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都应充分体现,为游戏而游戏的做法显然是缺少教学深度的。同时,游戏后的交流总结也不可忽视,将个体体验整理、综合,从而达到互相激励、共同发展的目的,这也正是游戏体验的升华。

(2)游戏激发笔墨艺术语言。将水墨画应用于游戏式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游戏中逐步掌握水墨画的笔墨技巧。对学生的这种辅导是为了掌握水墨画技法的精神内涵,培养学生的学习精神。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像对成人培训技能那样的要求,而是要在水墨画最基本的用笔、用墨、调色等基本方法方面认真对待,使之养成良好的作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学生对水墨浓淡的变化也很感兴趣。我们先示范并告诉他们要怎样注意墨水在和不同水分、不同用笔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变化,然后适时指导学生,鼓励他们试一试、画一画。在边调墨边画的过程中,感悟水墨语言,画出干湿浓淡变化不同的线条层次美。在这个掌握水墨画用笔用墨的时候,教师可插入有趣的教学内容。如可以让学生为自己设计一个有趣好看的图形,将生活中看到的各种图形(随处可见的小动物、校园的树叶及课室里面的教具等)画在自己的宣纸上。利用不同的题材,画出随意涂抹,线上加线,墨与墨、墨与色相融相破的不同画面,能让学生充分想象和感悟水墨的变化。学生大胆创新、含蓄、抽象、耐人寻味的各种表现,都显示了他们特有的艺术灵性,能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更好地去掌握继承水墨技法。

(3)游戏激发创新思维。时代的发展,意味着竞争的开始,而竞争就是人的创造能力的竞争。所以,在现代教育里,学生的智能开发重要,而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和创作能力也尤为重要。“美术贵在创新,创造是美术的生命。”我们教学生用毛笔蘸上浓墨在宣纸上自由地运转,上下、左右、来来回回地“乱涂乱画”,一直到笔干墨竭。然后蘸水、蘸墨继续再运动,而且可以在已有的墨色上重复地来回运行,观察墨色的变化。到游戏结束后,把学生的作品展示出来,接着引导学生认识并欣赏他们作品中所创造的各种墨色,以及分析一下墨色产生的原因。如帮助学生比较、分析作品中各种点、线、面是如何通过不同的用笔表现出来的。学生很惊讶,原来在自己随意涂画中已经不自觉地运用了中国画的一些基本笔法、墨法,这就激起了他们有意识地进行一些笔墨基本功练习的热情及提高运用和表现的能力,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中国水墨画博大精深,意在“意”,应该主张学生在学习水墨技法的基础上,继承水墨画的博大内涵和精神,创作出新的作品。

三、结束语

总之,水墨游戏的教学里,以游戏的教学模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当学习的游戏形式出现,可能会引起新的问题出现,但是这不能完全归因于游戏与学习是否保持好平衡的问题上。总的来说,结合游戏传承知识,以培养学习兴趣为辅,做到课上对学生集中注意力学习水墨画,使学生更容易地接受以及掌握水墨技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作能力,这都是教师的主要目标。所以,学生需要学习和游戏是符合他们心理需求的,只要引导得当,教师的努力就会向目标迈进一大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