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护理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3 11:05:49

快速护理论文

快速护理论文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注:*表示 P

表1显示,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及6个分维度均低于试验组患者,P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比较(n=80,天)

注:*表示 P

表2显示,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长于试验组患者,P

3 讨论

传统的手术治疗存在诸多方面的不足和缺陷,例如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治疗花费高[3-4]。髋关节置换术可以减轻老年患者的痛苦,消除关节疼痛,以最小的痛苦来纠正关节的畸形、恢复关节相应的功能 [5-6]。这一术式的推行使得患者既避免了接受大型手术的痛苦,又从大程度上保留了患者的肢体功能,是临床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

快速康复理论强调护士不仅要帮助患者减轻身体上的痛苦,还要在住院期间与患者一起规划出院后的康复和后续护理方案,向患者介绍控制情绪的方法、讲解患者出院后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不仅解决了患者知识储备不足的难题,同时安排了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宜,使其能尽快、较为容易地适应疾病带来的生活环境的转变,助其尽早摆脱疾病带来的迷茫。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也曾应用于其他领域,如胃肠外科,骨科等,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即通过健康教育、知识宣教、病例讲解与分析等各项措施安排指导患者出院后的康复护理,有助于其调整生活方式,较早回归正常生活。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临床开展有一定阻力,没有突出的护理特色,虽然理论上切实可行,可在临床推广上却有一定困难。一是缺乏完整的系统理论,二是实施过程繁琐、反复,这无形中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建议在以后的工作中,总结出一套系统完整的康复外科理论,并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曹t.老年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及术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3,23(1):26-27.

[2] 刘立俊.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的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4):1914-1914.

[3] 唐孟平.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J].吉林医学,2011,32(14):2929.

快速护理论文篇2

结果:

根据上述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比较,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为(102.3±9.8)d,手术出血量(432.5±24.9)mL,术后引流量为(1234.5±778.2)mL,拔出引流管的时间为(8.5±2.5)d,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2.3±2.8)d,首次排便时间为(14.5±2.9)d,体重减轻了(4.5±2.2)kg;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为(72.7±0.4)d,手术出血量(164.0±10.2)mL,术后引流量为(587.5±278.5)mL,拔出引流管的时间为(4.3±1.4)d,患者的住院时间为(9.7±1.4)d,首次排便时间为(6.2±1.2)d,体重减轻了(3.1±1.5)kg,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结论:FTS在护理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有着良好的治疗作用,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康复效率,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且在围手术期护理中没有出现其他异常,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关键词:胃癌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围手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40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243-01

近些年来,国内外对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探讨越来越热烈,许多疾病的临床治疗模式也随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种理念被运用于手术前对患者的教育、优化麻醉方式、疼痛控制、减少患者在手术中的应激反应、术后的康复等等,与其他相关临床护理模式相结合,实践表明,可以有效化解手术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1]。本文选取了68例胃癌患者,对其临床资料和护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康复时间等指标,详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随机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胃癌手术患者共计6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其中男性患者共计37例,女性患者共计31例,年龄在29-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3±2.5)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胀痛、身体消瘦等等。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均经过详细的检查,根据相关胃癌确诊标准进行检查,均确诊为胃癌,两组患者无论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包括一切手术相关注意事项和术中、术后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①术前护理:在手术之前对患者普及相关疾病知识和手术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消除患者的疑虑,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比如提醒患者在手术前12小时禁食,在手术当天为患者置入尿管等辅助手术的相关器械。术前一天给予患者适量含量为10%糖水,帮助患者的肠道正常运作;指导患者进行肺功能的训练,增加患者体质,提高手术的效率 [2]。②术中护理:在手术中配合医生进行,时刻关注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发现有异常应当立即通知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保证手术的正常和顺利进行。③术后护理:帮助并鼓励患者下床运动,且每天适当增加运动量,帮助患者增强体质,尽早康复;手术3天后拔出相关插管,给予静脉注射给予营养支持,定期给予患者增加肠内营养,在手术一周左右可以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恢复经口进食。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拔出引流管的时间和住院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体重减轻情况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意义。本次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经过上述的护理方式对患者进行护理,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详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对比

注:P

表2 两组患者的术后相关指标情况对比

注:P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是对患者围术期进行护理时,采用循证医学证据对其进行优化,将患者的生理、心理伤害降到最低,帮助患者快速康复 [3]。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围术期的护理过程进行简单的比较和探讨,证明了该理念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以后的护理中予以广泛地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快速护理论文篇3

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arthroplasty,THA)是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治疗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的有效手段。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recoveryaftersurgery,ERAS)是指基于循证医学证据,采用围手术期优化措施,减轻围手术期机体的应激反应,从而更好地预防术后并发症并加快患者术后恢复,缩短患者术后康复时间[1]。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快速康复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增加经济效益[2]。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nursingpathway,CNP)是协助护理人员有计划、有目的、有预见性地进行护理工作的工具,包括入院、检查、治疗与用药、围术期和出院等多个环节,健康教育贯穿始终,在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使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3],配合各项治疗与护理,提升依从性,从而达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效果。本研究将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诊疗护理环节中,构建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快速康复的临床护理路径,以期规范护理行为和提升护理质量,为进一步促进骨科快速康复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成立了包括骨科学、护理学、康复学和麻醉学在内的9名医疗护理专家(其中正高职称2人,副高职称3人,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2人)的临床护理路径核心小组,主要任务是文献查阅,在文献回顾、证据分析等基础上,制定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快速康复的临床护理路径条目框架,编制专家咨询表,遴选函询专家,回收问卷,数据分析,整理并提取意见。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1.2临床护理路径构建方法

1.2.1文献回顾:本研究以“髋关节置换术”“快速康复”“临床路径”“临床护理路径”及其同义名词等的中英文单词为关键词,通过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等数据库中2009年~2019年的相关文献,筛选并阅读大量文献,以循证为基础的系统评价性文献和较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为主,同时重点参考国家卫健委颁布的2019年版的骨科临床路径中的“股骨头坏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路径”及相关临床路径[4];参考2016年版《中国髋、膝关节置换术加速康复———围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等[5]和2018年版《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1],及促进术后恢复学会(ERAS)的《2019年ERAS建议: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全系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共识声明》[6]等。在循证的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和证据分析筛选出质量等级较高的证据,作为构建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快速康复临床护理路径中条目池的参考依据。

快速护理论文篇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735-01

1 急诊护士必须做到情绪要稳、操作要准确、动作要快、时间观念要强

1.1 情绪要稳 急诊病人起病急,病情重,病人及家属普遍存在急躁情绪。作为一名急诊护士,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过程中,自己首先不要慌,情绪要稳定,在情绪稳定的同时,走路要稳;使用各种抢救药物查对要稳;向病人家属汇报病情时,语言要稳妥;向医生汇报各类报告及各项检查结果时要稳,要准确。只有保持稳定的情绪,才能临危不乱、急而有序地使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1.2 操作要准确

1.2.1 准确地使用各种抢救仪器 在急诊抢救室备有各种抢救仪器,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准确使用各种抢救仪器,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抢救仪器的使用,不能出现任何差错。

1.2.2 静脉穿刺要准确 急、危、重症病人循环功能衰竭时,应立即建立快速有效地静脉通路,建立有效循环,快速扩容。故静脉穿刺要一针见血,成功率要100%。

1.3 动作要快 在抢救急、危、重症病人的工作中动作快非常关键。如外伤出血的患者要尽快止血;心脏骤停的患者要快速心肺复苏;服毒的患者要快速判断药物的性质、剂量,然后快速采取洗胃的方法。对于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只有快速操作,才能赢得抢救时机,因此“快”字的主要体现就是争飞夺秒地抢救患者的生命。

1.4 时间观念要强 急诊病人具有危重、突发、疑难的特点,因此,时间就是生命,强化时间意识就是要求每一个医护人员在头脑中牢固的树立延误时间就是延误抢救生命的意识,时间意识是衡量急诊护士素质的标准。所以,在抢救生命体征过程中,要抓紧一切时间作各种检查,并迅速将检查结果转交给医生,从而制定出有效的治疗方案及护理措施,使抢救工作有备无患。

2 各种抢救要突出“急”字

护士工作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轻松,特别是急诊护士,每天面对的是病状各异的急、危、重症病人。因为与住院病人相比,急诊病人的病情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以急诊急救工作处处体现一个“急”字。因此急诊护士在进行急诊抢救的工作中,心中的急救之弦要时刻绷紧,在检诊和抢救的过程中要尽可能争取有效的抢救时机,询问病情,抓住重点,护理措施果断恰当,要急病人之所急,做到快速反应,迅速而准确地对病情进行评估,保证病人的基本生命支持,维持呼吸道通畅,建立快速有效的循环,积极抗休克、抗衰竭,通过急诊急救的紧急处置,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3 急诊护士要有判定急诊病人在抢救时的护理方案和评定指标

对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病人,首先要判断的是药物的具体名称、剂量、中毒途径、是口服中毒还是皮肤污染中毒,中毒的时间及程度以及生命体征的变化。经判断后,评定出可靠指标,确定抢救措施及方法。如经口服中毒者要用电动洗胃机彻底洗胃;经皮肤污染中毒者,应立即脱离中毒环境,脱去中毒衣物,用清水充分冲洗皮肤。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输液,应用解毒药物充分排毒、吸氧,对症处理。

4 急诊护士必须具备过硬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4.1 急诊护士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 随着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医学知识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急诊护士要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知识,来全面提高急诊护士的自身素质,为患者服务。

4.2 急诊护士必须具备过硬的操作技术,如静脉穿刺、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与保养、止血的方法、包扎、固定、手术前的各种准备等,操作都必须熟练准确。

5 急诊护士要有灵活的思维能力和准确的判断能力

急诊护士在急救工作中必须做到:头脑要灵活;思维要敏捷;观察力要强;判断力要准确;抢救配合要迅速,在紧张有序的工作中抢救患者的生命。急诊护士还要具备丰富的临床抢救经验与方法,要加强心理素质培训,提高应变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

综上所述,在急诊急救工作中,急诊护士必须有过硬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要以病人为中心,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为己任,用赤诚的爱心和正确的价值观,把帮助患者赢得生命权和健康权作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出色地完成所担负的工作任务,让患者起死回生。因此,我们护理人员在急诊急救中能具备以上五点,就是一名业务娴熟,技术过硬的护士,就能在急诊急救工作中充分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秀华.急救护理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8月.

快速护理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R47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10-095-01

快速康复护理(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是一种护理干预方法,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1]。临床实践显示,为胃肠手术后患者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研究,详情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胃肠术患者98例,将其分成实验组46例,对照组52例。实验组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27~73岁不等,平均年龄50.5岁;对照组中,男29例,女23例,年龄25~75岁不等,平均年龄52.5岁。确定98例患者无精神疾患,无语言沟通障碍,无其他严重合并症。经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为其进行临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麻醉及手术方式,差异较小,P>0.05,存在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放置胃肠减压管,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术后禁食禁饮,为患者进行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术后2d引导患者小幅度进行四肢活动,5~10min/次。定时为患者翻身,术后4d,协助患者下床行走[2]。实验组:为实验组患者进行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术前,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给予支持,缓解患者精神压力,消除其恐惧、抑郁、紧张等不良情绪,术后,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引导其进行早期活动。鼓励患者保持半坐卧位的体态,促进切口愈合,缓解患者疼痛,定时按摩患者腹部,提高胃肠内壁肌肉的张力,增加腹肌部位的血流量,改善患者肠胃功能。

1.3观察标准 统计两组胃肠术后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确定其是否存在切口感染、恶心呕吐、咽喉疼痛等并发症,从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并发症出现情况三个角度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与98例胃肠术后患者相关的数据,借助SPSS11.0(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3])处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用正负标准差表达,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用比率表达,采用卡方检验。对比结果若P

2 结果

2.1两组胃肠术后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胃肠术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分析 46例实验组患者中,5例出现咽喉疼痛,14例出现恶心呕吐,2例出现切口感染;52例对照组患者中,30例出现咽喉疼痛,33例出现恶心呕吐,3例出现切口感染,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做好对胃肠术后患者的护理工作可帮助其恢复快速恢复肠胃功能,给予患者快速康复护理干预,需要在手术前后为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针对性的解决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让其了解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告知患者术后身体恢复情况及胃肠道反应,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术后协助患者翻身,使其经常保持半坐卧位,此举可顺利将腹腔内渗出液流入盆腔,防止患者出现感染,此外,半坐卧位的体态还能降低手术切口部位的张力,缩短患者切口愈合时间。指导患者早期进行活动,可将肠道内的残留气体排出,改善其肠肌蠕动功能。根据患者耐受能力按摩其腹部,可增加腹肌部位的血流量,加强肠胃分泌功能,改善淋巴系统的功能[,4],帮助患者消化、吸收食物,帮助患者排泄。

本文研究了为胃肠术后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从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角度看,实验组(进行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患者均短于对照组(放置胃肠减压管,并进行常规护理干预),从并发症角度看,实验组切口感染、恶心呕吐、咽喉疼痛的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为胃肠术后患者进行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其并发症发生率,该护理干预措施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张馨仁,曾晓英,梁美玉.快速康复护理对胃肠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与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6(03):2658-2659.

快速护理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393-02

情景式仿真模拟是指通过设置一种逼真的工作场景或管理系统,由被训练者按照一定的工作要求完成一个或一系列任务,从中锻炼或考察其某方面的工作能力或水平[1]。冠心病加护病房(coronary care unit CCU)病情瞬息万变,患者的生命是以秒钟计算,需要医生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高超的技术水平;护士具备敏锐的观察及应对瞬时发生病情变化的快速反应。为提高专科护士的临床应急能力,我科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针对CCU常见的危急重症及突发意外状况设计了情景式仿真模拟,护士的急救技术操作、发现处理问题能力与综合能力显著提高,现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技能组10人,对照组10人,两组在学历、年龄、资历、性别及临床技能操作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 方法 由医生、主任、护长扮演三级医生下达医嘱,负责情景设计,分别选择4位研究生模拟CCU常见突况即心室颤动、阿―斯综合征、急性左心衰、急性心包填塞的4位住院患者。技能组成员对模拟时急救操作与综合能力融合在一起进行演习。

2.1情景一恶性心律失常,频繁室速发作病人,突然意识丧失心电监护示波:心室颤动,医生未到达床边时,技能小组成员三人快速合理分工应对:组长推除颤仪200J非同步电复律,推呼吸机接面罩进行呼吸支持,管床护士抽好利多卡因50mg、5%葡萄糖注射液20ml+可达龙150mg、5%碳酸氢钠125ml等急救药品备用,待医生下达医嘱时迅速执行,安置好三通留近心端推注药液,记录抢救时间用药及生命体征。另一组员看护其他病人及对外联系。

2.2情景二阿斯综合征,亚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未行介入治疗,入住CCU第二天。病人半坐卧位突然意识丧失心跳骤停,技能小组判定为阿―斯综合征,管床护士立即放平遥控床行心前区叩击,胸外心脏按压,组长进行呼吸支持,准备阿托品、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待医生来到床边执行口头医嘱静脉给药,管床护士再次备齐临时起搏电极、股静脉鞘、临时起搏器配合介入医生床边临时起搏器植入调节起搏参数60bpm、感知2ms、电压4v并负责抢救记录。另一组员看护其他病人并通知麻醉科必要时插管,准备负压吸引装置及头部冰敷。

2.3情景三急性左衰竭,主干病变择期介入术后第四天,患者平卧位,突发胸闷、气逼大汗,血压180/100mmhg,咳粉红色泡沫痰,技能小组成员结合临床症状及患者出入液量判断为急性左心衰,管床护士立即停止或减慢输液,摇高床头,协助患者取端坐位,准备西地兰速尿加葡萄糖稀释,组长通知医生同时接面罩呼吸机辅助给氧,组长备好吗啡,微量泵硝普钠并执行医嘱完善毒麻药的登记,管床护士安慰病人稳定情绪进行留置导尿,备好主动脉球囊反搏装置,补充抢救记录。

2.4情景四急性心包填塞,急诊右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股静脉带有临时起搏电极外接起搏器的病人。术后4小时病人呕吐、心率快、血压下降。管床护士立即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清理呕吐物,开放输液两路点滴,另一护士备多巴胺20mg稀释到1mg/ml,配制微量泵NS32ml+多巴胺180mg遵医嘱执行静脉推注多巴胺5mg后血压仍不能维持到90/60 mmhg,经床旁B超证实,医生考虑为心包填塞,床边心包穿刺引流。管床护士迅速抽血交叉备血,协助医生床边心包穿刺引流减压并建立深静脉通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将患者的血液经抗凝后自体回输。

3 评价方法:对以上四种情景进行急救模拟的实验组护士以及对照组护士,考察在临床病例中实际抢救的现状进行基本急救技术操作、发现处理问题和综合能力评分比较。急救技术包括:电复律、呼吸机使用、心肺复苏术、心电图识别、临时起搏器使用满分100分,80分为合格;发现问题与应对满分为30分;综合能力为与医生配合协调,分工明确,无被动执行医嘱,无重复动作整体流畅,站位合理5项进行评分,每项5分共25分

4结果:查找文献可见在临床上遇到危重患者抢救时护士心理紧张、不知所措,欠缺预知能力很容易发生不良事件,其能力不足与培训不到位占12.54%[2]。本文技能组成员在模拟急救中并非被动的执行医嘱,不但锻炼护士的单项技术操作,而且培养护士冷静的心理素质及整体协调能力。在临床实战中遇到的突发状况急救技术操作,发现问题与应对,综合能力评分中均对照组分值高,两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

5讨论:

冠心病加护病房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需要护士有全面精湛的理论知识和抢救应急技能,考验护士的综合素质如快速识别、瞬间应对等护理质量直接影响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3]。然而CCU的专科护理是一个集体,每天的工作都要靠大家一起分工、协作完成。只有在这个团队中组员达成高度的共识,默契地配合医生抢救,急救效率才会高。当患者命悬一线的时候,容不得一分一秒耽搁,需要最快速、最有效的抢救。而这最快速最有效的抢救需要我们的精诚合作来保证,只有分秒必争,接力与时间和死神赛跑,才能创下一个个生命逆转的事实。本文设立的应急情景除第四种以外,医生均未能第一时间到场。技能小组便快速准确诊断,小组成员便主动进行合理分工抢救。而第四种临时起搏电极穿孔所致心包填塞是在医生诊断后,小组成员再积极应对。在CCU危重症开展情景式模拟应急抢救,让护士提前感悟到抢救氛围,经过演练而获得抢救的实战经验[4],建立更真实、具体化的操作模型[5],使临床复杂多变的病情得以再现从而提高护士的临床急救水平。技能组护士提高了急救技术操作、发现处理问题能力,综合素质及整体协调能力得以提升。使护士遇突发状况时不再出现措手不及,手忙脚乱现象,并且与医生的配合更加默契,大大提高了危重的抢救成功率,提高护士对专业理论知识自主学习的动力,促进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了高素质的专科护士,更适应专科发展的要求,降低了护理职业风险,提高了危重症急救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小娟,江桂素,郑秀先等情景式模拟教育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6):56~57

[2] 杨萃,王祥,邵文丽等335起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30~132

快速护理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74-01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减少手术应激和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及缩短住院时间而采取的一系列围术期多学科综合运用措施[1]。快速康复外科早期的倡导者及实践者是丹麦外科医生Kehlet,他早在2001年就率先提出了此概念,并在许多种的手术病人积极探索其临床可行性及优越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科室从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对68例子宫切除术病员分别实施了快速康复护理和常规模式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方法:

1.1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讲解术后快速康复护理的内容、重要性及效果。手术当天指导床上勤翻身,活动四肢,术后第1天开始进食稀饭、菜汤等流质饮食,术后第2天练习床边坐,床周活动,术后第3天下床活动,每天至少2次,每次20-30分钟。

1.2 常规模式护理

为预防阴道吻合口出血,手术后除大小便外均卧床休息,术后第1天开始饮水,术后第2天才开始进食稀饭、菜汤等流质饮食。

2 结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组无1例发生肠梗阻和深静脉血栓,常规模式护理组发生2例不全肠梗阻,有一例发生深静脉血栓,术后住院天数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组平均 6 天,采用常规模式护理者平均住院天数8 天。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常规模式护理住院天数平均少 2 天,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向差异(P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不仅是护理人员的事,也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过程,不仅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康复治疗师、护士,也包括病人及家属的积极参与。整个过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如术前心理护理、麻醉用药、饮食管理及营养支持、术后疼痛的护理等。心理护理是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患者对麻醉、手术的恐惧,尤其是担心麻醉、手术对身体造成的伤害、可能带来的一些并发症和后遗症、手术的失败等是引起患者术前心理异常的主要原因。文献报道,由于术前患者的恐惧所致的机体神经、内分泌功能紊乱和行为异常,分别约有80.7%和68%的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增加了手术的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术后快速康复[2]。术后病人如果长期地卧床休息,将增加肌肉丢失、降低肌肉强度、损害肺功能及组织氧化能力、加重静脉淤滞及血栓形成。与传统常规模式护理方法相比,快速康复护理对器官功能有保护及促进作用,其优点有早期下床活动,可以更好地维护术后肌肉功能;术后早期地口服营养摄人,可以更好地保存瘦肉质群,减少术后肺功能的损害,早期恢复胃肠蠕动功能,增加活动能力,增强心血管功能。快速康复护理还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同时减少了治疗费用。

总而言之,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是通过多模式控制围手术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很好地改善手术病人的预后,我们相信此技术的应用,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逐渐被完善补充和推广使用。

快速护理论文篇8

doi:10.14033/ki.cfmr.2016.36.0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36-0067-03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主要包括以下护理措施:合理选择麻醉方法,进行微创手术,有效提升患者术后镇痛程度,给予患者术后早进食、早拔管、早下床等护理,给予患者积极康复锻炼等[1]。为了探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对笔者所在医院258例妇科患者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取自愿原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6月收治的258例妇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计算机表法均分为观察组(129例)与对照组(129例)。观察组年龄40~66岁,平均(50.41±6.54)岁,均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年龄39~68岁,平均(51.03±5.67)岁,均进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充分了解,明确研究目的、研究过程、相关护理方法,均表示愿意配合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护理时应用传统护理方法。术前3 d开始给予患者口服缓泻剂及肠道制菌剂,并在术前1 d按腹部手术进行备皮,在手术前1 d下午口服50%硫酸镁溶液80 ml导泄,术前1 d及术晨给予阴道擦洗消毒各1次,晚10∶00及次日晨6∶00分别给予患者清洁灌肠处理并在术前禁食12 h,禁饮8 h,采用气静复合麻醉方法进行手术;术后6 h给予患者床上翻身活动及术后24~48 h给予患者下床活动,48 h拔出尿管,术后6 h进行流质饮食,排气后给予软食适应后改普食并进行补液治疗[2-3]。

观察组患者护理时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由麻醉科、患者、家属及主刀医生、责任组长进行术前讨论,具体讨论内容是:手术方法、手术流程、术后康复等。(1)给予患者术前心理疏导、术前宣教及风险评估,详细告知患者术后尽早下床及尽早进食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康复进程各个阶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相关性建议,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给予有效防治。(2)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护理方案制定,在术前1 d下午及术晨给予患者阴道擦洗消毒及手术前晚50%硫酸镁溶液80 ml口服导泄,术前6 h禁食及2 h禁饮,并在术前2 h时给予患者口服碳水化合物处理;术前进行常规备皮。常规采用气静复合麻醉,术中保证患者体温在24 ℃~26 ℃,并保证室内湿度在50%,可利用镇静药物缓解患者术前紧张、焦虑情绪;术后静脉留置镇痛泵微量泵入给予患者充分镇痛;增加舒适度,减轻对疼痛的恐惧[4]。(3)术后责任组长用心个体指导,加强健康宣教,再告知早进食、早下床及早拔尿管的好处,增强信心。术后6 h指导患者床上翻身活动,术后18~24 h拔尿管并主动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及早期进食,患者术后清醒后可以饮少量温水,术后2 h可以进食少量流质饮食并在排气后给予软食并慢慢过渡到正常饮食,指导协助下床自解小便并给予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以促进患者机体恢复[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r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输液治疗时间以及尿路膀胱刺激症等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7.0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拔尿管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输液治疗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对两组患者进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8048,P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是指利用循证医学证据对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组合和优化以达到最大程度提升患者护理效果、降低患者手术应激反应、加速患者术后身体康复进程,并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新型护理理念[6]。该护理理念对良好改善患者预后效果同样存在较为重要的临床意义,应用该护理理念进行护理干预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医疗服务,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促进患者身体康复[7]。

在妇科患者围手术期中实施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时,需要在术前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充分疏导患者的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以及患者战胜疾病信心[8]。在患者术前2 h给予患者进水或者口服碳水化合物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减少手术应激反应发生并显著促进患者术后恢复[9]。保证患者术中体温避免出现术中出血以及术后感染情况,良好维护患者脏器功能以及良好提升预后效果[10]。

本次探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拔尿管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便时间、输液治疗时间、分别为(3±1)d、(2±0.8)h、

(20±0.2)h、(12.2±3.2)h、(22±5.5)min、(24±10.1)min,

(48±0.4)min,并发症发生率为3.88%,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在妇科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护理效果最佳,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作为有效护理方法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储燕,吴金芳.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4,27(6):59-61.

[2]周维艳,孙冲,周旭红,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经腹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5,35(z2):219-220.

[3]林志斌,陈治川,王世琴,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围术期的应用研究[J].中国优生优育,2014,20(5):303-305.

[4]安旭菁,李明洁.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5,20(30):138-139.

[5]陶凝,陈昌贤,李力,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12(8):632-636.

[6]郁海蓉.快速外科康复理念在妇科腹腔镜围术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保健I养,2015,25(15):228.

[7]赵永恒.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应用[J].临床外科杂志,2015,23(10):739-741.

[8]邓选碧.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及意义[J].河北医学,2013,19(5):764-766.

快速护理论文篇9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胆道等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所致的出血。现将我院2009~2010年收住的49例上消化道出血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49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8例。年龄25~82岁。

1.2 呕吐与黑粪观察一般来说,出血部位在幽门以上者常有呕血和黑粪。在幽门以下者可仅表现为黑粪护理论文,但出血量少而速度慢的幽门以上病变亦可仅见黑粪,出血量大、速度快的幽门以下出血可因血液反流入胃引起呕血。总之,上消化道出血者均有黑粪,但不一定有呕血。呕血及黑粪的颜色、性质与出血的量和速度有关。呕血呈鲜红色或血块提示出血量大且速度快,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短,未经胃酸充分混合即呕出;如呕血呈咖啡色,则表明血液在胃内停留时间长,经胃酸作用形成正铁血红素所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黑粪呈柏油样护理论文,是由于血红蛋白中铁与肠内硫化物作用形成硫化铁所致。当出血量大且速度快时,血液在肠内推进较快,粪便可呈暗红甚至鲜红。

1.3 出血量的估计和实验室指标评估 呕血说明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一次出血量在400ml以下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如超过1 000ml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如患者由平卧改为半卧时即出现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头晕出汗甚至晕厥则表示出血量大。大便潜血检查具有快速、简便、实用性强等特点,对明确消化道少量出血具有其他检查不可替代的作用。检查血红蛋白浓度可判断出血量。动态观察血红蛋白,可判断患者出血是否停止和有无再次出血。

1.4 出血持续或停止的观察48小时内未再有新的出血者可能提示出血已停止;第一次出血量大者易再出血,呕血者比仅有黑粪更易再出血;门脉高压出血比溃疡病出血易再出血;老年人易再出血。有下列迹象者应认为有继续出血或再出血:①反复呕血及黑便次数增多护理论文,粪质稀薄、色泽暗红,伴肠鸣音亢进。②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经补夜、输血未改善者。③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测定不断下降者。④补液与尿量足够的情况下BUN持续或再次升高者[2]。

1.5 氮质血症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时可出现肠源性、肾前性及肾性三种氮质血症。肠道出血量超过1 000ml时血BUN可升至正常的1倍,肠道无继续出血1~2天血BUN可降至正常。在低血容量、休克被纠正后血BUN可恢复正常,否则可能有肾性氮质血症的存在,应根据肾脏病变发展不同阶段进行有效的抢救治疗。

2 护理

2.1 出血的观察护理 出血时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抬高30°以保证脑部供血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吸入气管。保持安静,保持呼吸道通畅。以粗针头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测定中心静脉压[1]。大量呕血者应禁食。进行心电监护,保暖,准备吸氧。留置胃管护理论文,可及时抽取胃内容物监测出血情况,还可以从胃管注入治疗药物。准确记录出入量,备好氧气、吸引器、止血药等急救器材以备急用。补充血容量,在配血的过程中可先输入代血浆,对扩容及维持渗透压均有良好作用。注意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

2.2 心理护理 呕血或黑便会使患者的精神紧张和恐惧,导致迷走神经兴奋致使胃酸分泌增多、胃蠕动加强、增加胃肠黏膜损伤、削弱黏膜的保护因素而加重出血。因此,应关心、安慰患者,使其安静休息护理论文,及时清除血迹污物以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消除恐惧心理,有利于止血。可以允许家属陪伴,使患者有安全感。

2.3 饮食护理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的不同饮食的要求各不相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化性溃疡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大出血已有4小时以上不再呕血或者从胃管抽出胃内容物未证明有新鲜出血者可进少量温凉、清淡流质饮食,但需定时定量,这对消化性溃疡尤为重要,因进食可减少胃收缩运动并可中和胃酸,促进溃疡愈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出血停止后渐改为营养丰富、易消化、无刺激的半流质软食,少量多餐渐改为正常饮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止血后1~2天渐进高热量、高纤维素流质护理论文,限制钠和蛋白质摄入,避免粗糙、坚硬、刺激性食物,应细嚼慢咽防止损伤曲张的静脉而再次出血。

2.4 体温变化观察上消化道出血休克时体温可不升;出血后24小时内或休克被控制后可能有低热或中度热,但体温一般不超过38.5℃,可持续3~5天,这可能是出血分解产物吸收、血容量减少、贫血或循环衰竭等因素致使体温调节中枢不稳定所致。体温超过38.5℃应考虑出血后诱发感染,如持续不退或退后又上升应考虑再出血的可能。

2.5 卫生宣教各类消化道出血均有不同的诱因,如饮酒、过度疲劳、受凉、饮食不当、暴饮暴食、饥饿、辛辣刺激饮食、大量饮用汽水、服用对胃黏膜有损伤的药物、情绪改变等都可导致溃疡出血的发生。应将卫生知识交给患者护理论文,让患者掌握随诊指标,如感头昏、心慌、出冷汗、上腹不适、呕吐或排黑便应立即就近诊治。

3 讨论上消化道出血易诊断,治疗方案明确,护理质量的高低对疾病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我院针对上消化道出血配合临床治疗,制定完整、严格的护理措施,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俞见容;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 2011年03期

快速护理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U45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5-0-01

一、锚杆支护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发展

本世纪50年代,在我国部分矿区已经开始试用锚杆支护技术,经过20年的不断探索,于1978年在我国大部分矿区推广使用。在此后的80、90年代,先后又向英、澳等发达国家改进学习并得到普遍使用。目前,在我国一些矿区以锚杆支护巷道的比例达到90%以上。国内现有楔缝、涨壳、倒楔锚杆、钢丝绳或钢筋砂浆锚杆、木锚杆、竹锚杆、内涨锚杆、管缝锚杆、树脂锚杆、水泥锚杆、爆扩锚杆、预应力注浆大锚索等十几个系列品种。

锚杆支护技术经过在实践中的不断使用证明,各种锚杆由于机理、结构的不同,在实际工作中如发生地质条件变化,支炉效果会受到极大影响。通过我国矿区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及国内外大量经验数据表明,要使锚杆支护技术更好地发挥技术、社会效益及保证矿区巷道的安全,事前对锚杆支护进行科学地设计及事后进行细致的监控、数据分析十分必要。

二、我国矿区使用锚杆支护技术的必要性

1.围岩支护稳定性高。由于我国现代锚杆支护原理是在现代岩石力学及围岩控制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所以该理论不属于被动支护,当在围岩内部安装锚杆后,围岩得到了进一步加固,建立起一个支护承载结构,该结构能更好地保证矿区巷道围岩的安全、稳定,使巷道内部维护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安全、稳固的巷道工作环境,可以为矿工的生命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固的城墙。

2.锚杆支护机械化高。锚杆支护技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具有简单、安全等特点。首先,由于锚杆支护技术所采用的原材料较传统工艺数量少、重量轻,在矿工掘进时,不但减少了支护材料的运输数量,而且大大降低了矿工的工作量,加快了施工进度。其次,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由于材料的减少及重量的降低,提高了支架回撤速度,在提高矿工采掘安全度的同时,使矿工的工作量得到了显著的降低。

3.巷道支护成本低。首先,在材料数量方面,由于锚杆支护技术具有较传统支护技术在材料数量上的巨大优势,减少了对支护原材料的投入,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再者,在技术工艺方面,由于锚杆支护技术不占用巷道工作断面,在实际工作中,极大地减少了对巷道断面的使用量,进而降低了材料成本的使用。再者,由于锚杆支护技术在材料数量及巷道断面使用方面具有的优势,降低了企业日常对巷道的维护量,为企业节省了一定的维护费用,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我国矿区在使用锚杆支护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1.锚杆支护原理缺少可操作性。目前,在我国矿区使用的锚杆方法,主要以传统的悬吊、组合梁、加固拱原理计算得出,该理论最初的设计原理是满足一般巷道支护要求,通过我国矿企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发现,锚杆支护原理未能对煤矿巷道的采掘、工作环境等特点建立专门的支护原理与设计方法,特别是在巷道内部为全煤或软岩条件下该理论无法满足围岩支护的要求。所以,我国目前使用的锚杆支护原理尚处在探索发现阶段,亟待制定针对符合各种施工环境、岩石质地等特定要求的锚杆支护理论,提高锚杆支护理论在我国矿企施工中的可操作性。

2.锚杆支护原理所需材料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在矿区企业采掘、围岩支护中对锚杆、锚固剂等原材料的材质、规格、密度有着极高的要求,支护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支护的安全性与工作效率。目前,我国锚杆等材料存在着质量不达标、各种机具之间配套性差等特点,无法满足矿井施工对锚杆型号、强度、抗阻力性、巷道易变形性的要求,不但对巷道的安全生产带来隐患,而且极大地降低了施工的进度。

3.锚杆支护原理所需机具配套性差。无论多么完美、实用的支护原理,都需要质量过关、整机性强的机具才能发挥作用,机具的性能不光影响着施工的进度,对巷道支护安全具有巨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矿区企业虽然已经使用风动、电动等锚杆钻机,但其整机性能、各机具间的整机性仍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制、试验,提高锚杆支护机具的性能及整机性,提高掘进速度与巷道支护安全性。

4.尚未建立起科学、完善的锚杆监测系统。施工监测在锚杆支护工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但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而且为支护原理的改进、完善提供数据。但目前我国在锚杆监测技术方面存在着监测仪器性能不高、功能不完善及缺少整体配套技术等问题。此外,由于矿区企业领导对对监测工作缺乏重视及施工人员理论水平不高等原因,导致我国锚杆支护监测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四、对我国锚杆支护技术发展的展望

1.进一步完善锚杆支护理论和技术。锚杆支护有诸多种理论,但这些理论与实际应用技术的发展适应性较差。所以有必要在进一步深入研究巷道围岩矿压显现规律的基础上,探索锚杆支护理论。为此,我们要学习先进国家的煤巷锚杆支护的工程监控设计方法,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锚杆支护理论和设计方法,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建立适合我国由地质调查――初始设计――工程监测――修改设计的设计方法,从而提高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

2.发展掘锚新机具。就目前的施工工艺而言,影响快速掘进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掘进机割煤速度;二是锚杆机打眼及安装速度。当前煤巷快速掘进的施工方法为:掘进机割煤――桥式胶带转载机和固定皮带机运煤――敲帮问顶――顶锚杆机打顶眼并安装、帮锚杆机打帮眼并安装,实现一次成巷,及时支护。因此发展掘锚联合机组,实现“掘支锚一体化”平行作业,将是加快煤巷锚杆支护单进速度的必要手段。它将是我国煤巷快速掘进的又一发展方向。

3. 锚杆支护监测技术及设计方法的研究。锚杆支护实施于井下后,要进行综合监测,以验证初始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并为修正初始设计提供依据。目前锚杆支护的综合监测内容有:采用十字布点法监测表面位移、采用顶板离层指示仪测试顶板岩层锚固范围内外位移值、锚杆测力计测量锚杆(索)锚固端部和全长的工作阻力。

4.支护的人员的操作培训。人是一切工作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无论从结构合理、质量上乘的锚杆到性能优良的锚固剂,还是从灵活高效的锚杆钻装机具到灵敏精密的监测仪器仪表,都需要人来操作。我国煤矿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偏低,加上监督管理不到位,往往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重视和加强锚杆支护技术人员和施工工人的技术培训和岗位训练,必然有助于我国煤矿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和锚杆支护的普及。

参考文献:

快速护理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b)-094-02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近年来欧美一些国家正在极力推广的一种全新的康复理念,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应用各种已证实有效的方法,它可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加速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1]。围术期护理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是不可或缺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能否快速康复。鉴此,笔者在心胸外科手术治疗中遵循这一理念进行临床护理,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0月~2008年9月在本科住院适合外科治疗的心胸外科患者156例,男107例,女49例,年龄33~70岁,中位年龄62.0岁。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6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1.2 方法

1.2.1 护理方法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遵循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改进。①术前患者教育。详细告知康复各阶段可能的时间,如早期开始肠内营养、早期下床、早期进食及可能提前出院的建议等,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②术前饮食支持。③体温保护。术中及术后使用输液加热器对液体及鼻饲液进行加温,保持输入液体接近人体温度。④控制输液量及速度。主张“适当输液”,并控制输液速度,术中补液量≤1 500 ml,术后每日控制静脉补液量1 000~2 000 ml。⑤术后镇痛强调“有效镇痛”。应用硬膜外导管自控镇痛泵持续镇痛48 h(10%罗派卡因15 ml、舒芬太尼0.05 mg及生理盐水85 ml配泵,泵速2 ml/h)。⑥各种引流管的护理。⑦术后饮食护理。术后6 h鼻饲糖盐水500 ml;术后第1天鼻饲糖盐水和肠内营养混悬液各500 ml;第2天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增加肠内营养混悬液用量,同时减少静脉补液量;术后第5天经口进流质饮食;第7天改半流质饮食,酌情出院。为了促进肠蠕动的早期恢复,术后前2 d,将番泻叶10 g泡水后鼻饲,每次50 ml,每日3次。⑧早期活动。术后4 h若生命体征平稳,协助患者床上坐起1~2次,给予叩背、协助排痰,并按摩及活动四肢;术后第1天增加床上活动量,机械排痰2~3次,拔除胸管后下床活动1~2次;第2天开始逐渐增加下床活动次数。

1.2.2 评价方法观察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者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及再入院情况。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t检验及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发生并发症6 例(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2例,心律失常1例,其他并发症2 例)。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5 例(吻合口瘘2 例,肺部感染6 例,心律失常5例,其他并发症2 例)。

两组各项观察指标比较,见表1。

3 讨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可通过多模式控制围术期的病理生理变化,很好地改善手术患者的预后。笔者将这一理念引入到心胸外科围术期的护理工作中,应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以缓解手术应激,减少并发症,显著降低了患者住院时间及住院总费用(P均

心理护理贯穿于围术期各个阶段。护士根据治疗方案,在术前即制订出详细的快速康复计划,并征求患者及家属的意见,指导患者在各个阶段认真配合执行。

减少各种手术应激,为患者提供舒适护理是快速康复护理的核心。①术前取消饮食限制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低血糖反应及术后呕吐的发生[2]。②疼痛是影响胸外科术后患者舒适的主要原因。疼痛不仅可以导致患者心动过速、心律失常、恶心等,还可以引起机体蛋白质合成缓慢,分解加速,不利于伤口愈合[3]。③老年患者基础代谢率低,开胸手术使胸腔脏器大血管暴露、散热量大。麻醉时交感神经受抑制,外周血管扩张,导致体内热量丧失,不仅使患者感到不舒适,且易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4]。④各类导管的使用不但会增加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且明显地影响患者术后的活动,增加患者术后康复的心理障碍。应合理使用各种引流管,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拔管,以减少管道刺激。

表1显示,两组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Wilmore DW,Kehl ETH. Management of patients in fast track surgery[J].BMJ,2001,322(7284):473-476.

[2]江志伟,李宁,黎介寿.快速康复外科的概念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2):131-133.

快速护理论文篇12

我国煤巷支护经历了木支护、工字钢架棚支护、U形钢拱形可缩性支护和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过程。与棚式支架支护相比,锚杆支护显著提高了巷道支护效果,提高了支护速度,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目前,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已在国内外得到普遍应用,是煤矿实现高产高效生产必不可缺少的配套技术。

一、煤巷锚杆支护快速掘进技术推广的意义

煤巷掘进效率低、机械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与配套能力低、配套不完善有关。巷道掘进系统中的主要配套环节多、包括支护、转载、运输、供电、供水、通风、降尘等,要提高煤巷掘进效率、充分发挥机械化作用,必须提高设备综合配套能力,使之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支护和运输工作量大,占用时间多,必须解决好这两个关键环节,才能充分发挥掘进设备的潜力。在缩短支护时间方面,根据地质条件,尽量采用锚杆支护,提高巷道支护效果,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加快成巷掘进速度。

二、煤巷锚杆支护的相关理论及原则

目前锚杆支护理论有悬吊理论、组合梁理论和加固拱理论等。悬吊理论是最早的锚杆支护理论,特别是在顶板上部有稳定岩层,而其下部存在松散、破碎岩层的条件下,这种支护理论应用比较广泛。其主要缺陷是仅考虑了锚杆的抗拉作用,没有涉及其抗剪能力及对破碎岩层整体强度的提高。组合梁理论充分考虑了锚杆对岩层离层与滑动的约束作用,适用于层状岩层。该理论认为,锚杆提供的轴向力将对岩层离层产生约束,并且增大了各岩层间的摩擦力,与锚杆杆体提供的抗剪力一同阻止岩层间产生相对滑动。加固拱理论认为,即使在软弱、松散、破碎的岩层中安装锚杆,也可以形成一个承载结构。只要锚杆间距足够小,就能在岩体中产生一个均匀压缩带,它可以承受破坏区上部破碎岩石的载荷。

煤巷锚杆支护工艺要遵循四个原则:一是提高单根锚杆与单根锚索的强度,在保证支护强度不低于原有支护强度和巷道安全的前提下,减小锚杆密度,降低单位面积上锚杆数量,从支护设计上提高成巷速度;二是提高锚固系统的整体刚度,增加锚固区抵抗变形的能力。充分发挥大扭矩锚杆及高预紧力锚索的支护作用;三是大幅度提高锚杆的预紧力,提高锚杆控制围岩的早期扩容与离层的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持锚固煤岩体的完整性和承载能力,避免围岩产生较大的变形,使其强度过早、过快地降低。设计锚杆预紧力应达到其屈服强度的30%~40%;四是提高组合构件的强度与刚度。由于锚杆密度降低,锚杆间的距离增大。为了有效控制锚杆之问煤岩的变形、松散、破坏,需要增加钢带的强度与刚度。

三、煤巷锚杆支护的影响因素

影响煤巷锚杆支护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锚杆的选择,一是断面选择。锚杆选择包括①锚杆种类的选择。锚杆种类的选择主要是锚杆的材质、直径、延伸素、让压性能、预紧力的选择比较以及锚固剂的选择。②锚杆的让压性能。深部高应力巷道锚杆支护的成功与否与锚杆是否具有足够的高位让压性能具有很大的关系。③锚杆的预紧力。较高的锚杆预紧力可以提供锚杆相应的支护应力,阻碍围岩的变形。对于深部高应力巷道的锚杆支护,施工扭矩为400--600N・m,可以提供30~70KN的预紧力。④锚固剂的选择。由于目前高强锚杆的杆体直径大都在22mm左右,甚至达到25mm,使用传统的锚固剂进行搅拌,是比较困难的,应选用低黏度的锚固剂。初期高强让压锚杆的锚固剂应尽量选择两块,第一块应选择快速或超快速锚固剂,保证锚杆的初期安装应力的迅速试验,第二块应选用中速或慢速锚固剂,保证锚杆的长时锚固力。

对于深部高应力巷道的锚杆支护,在进行断面选择时,必须考虑巷道的服务年限和顶底

板生进行慎重选择。对于服务年限较长的开拓、准备巷道,应尽量选用承压效果好的网弧拱

断面。对于回采巷道,顶板完整性较好的巷道,可采用梯形断面;复合顶板或破碎顶板的巷道,应采用承压性效果较好的斜切圆拱形断面。斜切圆弧拱高一般为巷道宽度的2/5―1/4,斜切圆拱形巷道上肩窝部高度达到煤层顶板,巷道下帮墙高根据设计要求进行设计,掘进过程中通过控制中部高度实现拱高控制。

四、煤巷锚杆支护快速掘进的技术手段

1、发展掘锚新机具

当前煤巷快速掘进的施工方法为:掘进机割煤--桥式胶带转载机和固定皮带机运煤--敲帮问顶--顶锚杆机打顶眼并安装、帮锚杆机打帮眼并安装,实现一次成巷、及时支护。就目前的施工工艺而言,影响快速掘进的主要因素有两方面:一是掘进机割煤速度;二是锚杆机打眼及安装速度。要实现快速掘进,一方面要发展应用大功率掘进机,如EBZ230型;另一方面要研制新型锚杆钻机。现在澳大利亚液压工程公司生产的机载锚杆机,拥有AR04000系列顶锚杆钻机、AR05500系列帮锚杆钻机等型号,可安装在任何型号掘进机上,以掘进机自身液压系统为动力,具有安全、高效、准确、快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能够实现顶帮锚杆的快速安装。它将是我国煤巷快速掘进的又一发展方向。

2、发展联合支护形式扩大应用范围

稳定的围岩采用单一的锚杆支护是可行的,但是在受到动压影响,处于软岩层中,围岩容易变形、地层压力大的不稳定围岩,则必须采用不同的锚杆联合支护。不稳定或极不稳定的Ⅳ--V类巷道。这类巷道的特点是围岩破坏范围和变形量大,除锚杆支护配合菱形网支护外,还应采取缩小锚杆间排距、配合锚索梁加固、架棚、顶板注浆等特殊手段加强支护。另外,在跨度较大的巷道交岔点、硐室、切眼开门口和地质构造破碎带,单纯的锚杆支护不足以维护巷道稳定,还须用上述手段辅助加强支护。如果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就可以把锚杆支护作为唯一的顶板支护方式,实现巷道支护锚杆化,进一步提高巷道的掘进速度。

3、改进设计方法优化设计参数

支护设计以往主要是依据悬吊理论、组合拱理论或挤压加固理论,采用工程类比法和计算公式法。但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就一种方法或一个公式不能给出合理的设计参数。为解决这一难题,采用以地应力为基础的动态设计法,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计算机辅助设计的专家系统。该方法主要内容为“地质力学评估----数值模拟初始设计----现场监测----利用反馈信息修改设计”。现场监测非常关键,监测取得的数据是作为二次修改设计的依据,修改设计后再应用于实践。只有经过不断地改进支护设计,才能使锚杆支护更为经济、合理。在选定设计方法之后,还要根据不同的顶板岩性及地质构造特点,优化设计参数,为快速掘进提供技术依据。

4、进一步改进支护材料

锚杆可以采用lV级锚杆专用螺纹钢加工而成的高性能锚杆,抗破断强度更高,支护刚度更大,限制变形更加有力,针对巷道急剧膨胀扩容产生的高应力控制效果会更有效。锚杆采用新型大托盘(尺寸为200×200mm)、锚索采用400×400mm的大托盘,增大护表面积,减轻目前所用的普通小托盘与围岩局部小面积接触而产生的点载荷作用,防止围岩挤压破损,对松散层裂破碎岩体起到较好的维护效果。新型阻尼螺母能提供较大扭矩,与高性能预拉力锚杆配套,提高锚杆安装过程的可靠性,保证支护系统整体安全可靠。采用MOS--90J2型气扳机可以实现锚杆8--10t的高预紧力,有效增加锚杆对巷道围岩支护初期的控制作用,提升锚杆支护的作用级别。

5、加强锚杆支护人员培训

人是一切工作计划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无论从结构合理、质量上乘的锚杆到性能优良的锚固剂,还是从灵活高效的锚杆钻装机具到灵敏精密的监测仪器仪表,都需要人来操作。我国煤矿施工队伍人员素质偏低,加上监督管理不到位,往往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重视和加强锚杆支护技术人员和施工工人的技术培训和岗位训练,必然有助于我国煤矿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和锚杆支护的普及。

总之,锚杆支护作为一种有效的采准巷道支护方式,对巷道围岩强度的强化作用,可显著提高围岩的稳定性,具有支护成本较低、成巷速度快、明显改善作业环境和安全生产条件等优点,可提高矿井的经济效益,因而成为煤矿企业矿井巷道的一种主要支护形式,代表了煤矿巷道支护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1]侯朝炯,郭励生,勾攀峰.煤巷锚杆支护[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