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3 11:05:55

绘画总结

绘画总结篇1

⒈用游戏形式来提高幼儿学画的兴趣,使幼儿爱画画。幼儿学画跟学其他东西一样,与兴趣有密切地联系。只要他们喜欢、感兴趣,就能学得主动、情绪高涨。反之,看到画画就哭鼻子、不肯动笔、甚至发脾气,也是常有的事。有一次我用厚纸作成一只活动的小熊,让它在音乐的伴奏下跳舞,孩子看的大笑,那一天孩子们画的特别起劲,就连表达能力较差的小奇,也给小熊带上了一顶小丑帽子,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画好后,我立即让小朋友学小熊跳舞,孩子们喜欢极了。

⒉另外,我给幼儿使用的工具也很多,彩色铅笔、蜡笔、油画棒、毛笔、水彩笔、各种颜料、大小不一的纸,各种工具有各种不同的效果,只要使用得当,都有很好的效果,有的工具成人想象似乎掌握起来很难(如:毛笔),对孩子来说,却并不难,而且还觉得挺好玩。

二、不足之处:

⒈画画的方式因经常交换,除了坐在桌边画画外,户外坐地上作画等,提供颜料、油画棒,这样幼儿作画起来可放松、大胆地表现,但的确,有时会手忙脚乱。

⒉观察比较在绘画中十分重要,应多为幼儿提供实物教具,让幼儿逐步学会观察,进行学习作画,教师再进行辅导。我在引导幼儿创造性作画上不够丰富,让幼儿画感兴趣的事物,鼓励幼儿大胆的创作。

苗苗班苗苗班第一学期班级小结

孩子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半个学期的努力没有白费。经常有家长跟我聊起孩子的变化,对这些变化是那么的欣喜,每当这个时候,心里也总是甜滋滋的因为,孩子的成长是最快乐的事。但是还要看到工作还有不到地方,班的出勤率还不够高,需要我进一步努力。新学期是全新的一学期,真诚的希望在新学期里孩子们获得更大的进步。

来到幼儿园已经半年,转眼到写班级小结的时候了算一算时间。而我接触这一群可爱又淘气的小家伙们也有半年了有人说,岁月的流动总是不带痕迹,而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岁月在苗苗班的这群孩子们身上留下了太多的印记。作为老师的看着孩子们成长感到无比的欣慰与自豪。

担任这个班级的老师时,记得刚刚进入这个班级。还刚刚升入小班,许多行为习惯还保持着托班的水平,有的幼儿吃饭要老师喂,睡觉时要老师穿脱衣服,爸爸妈妈送入园还会抓着爸爸妈妈的手不放,甚至哭闹等,当然作为托班这无可非议,但是即已升入小班,就应该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和顾老师在学期初就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对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活动能力、行为习惯培养等各方面做出了规划,这一学期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这些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绘画总结篇2

这一学期是由我来带改变绘画素养课,开始我对这个课程的概念也比较模糊,后来经过自己搜集资料并整理美术课程的相关知识加以整合,才形成了现在的改变绘画课程。

改变绘画,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以绘画为载体,以开发学生思维为目的的一种方式。在课堂上,彻底解放学生大脑,提高综合素质。通过系统学习,可以提升学生的敏锐力、流畅力、变通力、独创力等思维能力!

本学期的改变绘画课程仍然采用绘画和手工结合的授课方式,多种材料综合运用。比如《放大镜》这节绘画课,旨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世界,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去发现平时没有关注的细节,并按照自己的想象放大,创造更多的细节。手工课《面具》则是让学生们体验在立体材料上作画的可能,感受画笔在不同角度上的笔触的不同,让学生们了解在不同材料质地上绘画的感受。线描课《未来森林》除了激发学生们的想象,更多还是训练学生们对于线条的感受、表现能力,毕竟线条是最常用的表现形式之一。

这一学期的改变绘画课程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一是,经验不足,在课程的整体设置上存在衔接不顺的情况;二是材料运用仍然略少,还可以再拓展其他材料,发现身边可以资源,多尝试不同材料的可用性;三是,学生人数过多造成课堂管理压力过大,建议缩减班额,可以让学生学习更有效;四是,多种材料的运用造成卫生状况的压力,学生材料在桌面、地面、墙面不小心沾染,很难清理。

虽然多少有些不足之处,但是学生的成绩是显著的,在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独特创意的作品,形式也很新颖,许多作品贴合实际生活,更好的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新意。

绘画总结篇3

2013年年12月 作品《玉堂和风》入选《南方印象2013年首届全国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集》荣获国画类优秀奖

2013年元月作品《莲年有鱼》入选《华西能源杯2013中国???自贡国际恐龙灯会全国中国画大展》并获优秀奖

2013年3月31日作品《玉堂和风》入选《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10周年书画展作品集》获提名作品

2013年5月13日作品《玉堂和风》入选《中国当代花鸟画大展作品集——第十四届当代中国花鸟画邀请展》获创作奖

2013年7月8日作品《国色冠群芳》入选《全国牡丹梅花全国国画名家邀请展作品集》获优秀作品

绘画总结篇4

当妈妈肚子里面有一个小小生命时,辛苦地孕育十个月之后,突然几声稚嫩的啼哭声,迎来了宝宝的诞生,是欢呼、是喜悦、是想不到的爱、是一个家庭增添了新的生命!

这时爸爸妈妈将把所有的爱融入到宝宝身上,希望为宝宝提供最好的一切,父母都是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为孩子的将来做着美好的计划,很多幼儿每天的课程都是满满的,父母会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比如:钢琴、舞蹈、绘画、手工制作......每个专业都会培养幼儿独特的一面,比如:舞蹈可以培养幼儿的自身气质,锻炼身体的柔软性和灵活性。手工制作则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然而,美术是培养幼儿不可缺少的一面。喜欢画画是幼儿的天性,幼儿可以通过绘画进行表达,比如:就像我们成人一样,遇到不开心的事情,可以通过语言沟通进行表达、排解。可是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完善时,可以通过绘画的方式进行表达与释放。因为画画不受语言和文字的限制,绘画作品里面包括着幼儿的思想、思维、情感、观察和动手的全部过程。通过学画的同时还培养儿童的多种能力,画画是需要眼、脑、手并用,通过观察、思考然后加以想象画在纸上,这一步骤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总之,美源于生活,源于自然,只要我们细心地观察,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我们良好的教育资源,每对父母都是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明天的希望,我们应为孩子设计一个美好的未来!

保持我们的激情 姜老师

做幼儿老师这几年了,有成长有收获还有感动。我也一直在努力认真的做一名合格的对幼儿有帮助的老师,做一名优秀的幼儿老师一直是我的理想,我也在为之而努力追求。初入幼儿教学时,每天早晚奔波于幼儿园,虽累却感觉很快乐,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做什么事情都是那么充满激情。可如今日复一日做的工作也总是会出现疲惫,困惑。 做幼儿老师这么久~其实我最不愿意听见的词就是“职业倦怠”。但是也就是它在时时提醒我要保持我们对工作的热情!

绘画总结篇5

《抽象绘画》作为理解二十世纪的艺术的一把钥匙,对学生来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通融性,并且由于其低技术性的特性,很容易上手,学生的兴致也很高。在近两年的时间里,我就利用高二年级美术选修课的机会,自主开发了《抽象绘画》课程。作为全国首家在基础教育阶段系统开设《抽象绘画》课程的学校,我们还有许多有待完善的地方,因此获取学生学习《抽象绘画》课程的反馈意见,对于反思教学、完善课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了解方式

我采取这样的方式来获取学生的意见。2009年,在高二上学期期末布置抽象绘画课程文字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结方式,用300字以上的篇幅,从以下五个角度选取一个方向重点论述:

(一)对抽象绘画的理解;

(二)画抽象画的感受;

(三)对教师上课的意见和建议;

(四)关于《抽象绘画》课程的其他意见和建议;

(五)对下学期美术课程开设的意见和建议。

收到学生的《抽象绘画》学习小结共计860份。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有重点的从其中一个角度谈自己的感受。统计数据如下:

“其他”有45人,即5.2%的学生按照顺序每个方面都用一两句话作了概述。令人意外的是,约有40名学生用1000字以上篇幅详细叙述了自己这一学期以来学习抽象绘画的心得体会,从学生认真的态度也能够看出他们对于此门课程的重视。

二、情况分析

以下将学生的学期总结用提纲的方式提取出来,以便更直接地反映他们对待《抽象绘画》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一)对抽象绘画的理解

在学生们交来的学结中,有30%左右的人谈了他们所理解的抽象绘画,有的用很理性的语言在叙说,有的用诗一般的语言抒情了一番,有的则用很直白的语言陈述……这些都无碍于表达他们理解的抽象绘画,其中约有50%的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尝试给抽象绘画下定义,多数能够在自己的定义中将抽象绘画的基本特征讲清楚,并表示可以慢慢欣赏抽象绘画了。有10%左右的学生仍然觉得抽象绘画很难懂,过于含糊、缥缈,甚至觉得是自己缺乏艺术细胞所致。

(二)画抽象画的感受

在写抽象绘画创作感受的这些同学中有相当一部分回忆了自己绘制某幅成功作品的过程,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并总结取得较好效果的原因。有的同学则觉得画抽象绘画和解理科题有点像,就是利用点、线、面、色、形等元素在不违背形式美法则前提下的游戏,再加上课堂气氛很自由,所以有点享受这个过程,抽象绘画课程是他们比较期待的一门课。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则觉得抽象绘画很难,在画画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构图、色彩上的问题,要么对称了,要么出现画面平均了,画面中的元素大小、疏密关系不明显等“失败”也时有出现。我觉得对于自己画面有沮丧感的学生来说,如果真的清楚地知道其画面效果欠佳的原因,那么《抽象绘画》课程的目的也达到了,至少能够说明他们对绘画中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问题和形式美法则有着一定的了解,以此眼光欣赏、观察周围的绘画和设计艺术,也会成为一个不错的鉴赏者。

(三)对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教师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大多谈得很真诚,觉得应该多欣赏一些抽象绘画大师的作品,以增加对于抽象绘画的理解并提高绘画的水平。另外一些同学则觉得,教师对作业的点评可以使自己思考平日绘画时不太注意的问题,心中的疑惑也可以得到部分的解决,收获很大,应该多一些。还可以增加一些学生间的互评,以及师生互动性强一些的点评活动,使之收获更大。有40%左右的学生觉得应该留有更多的绘画创作时间,以便使绘画能够更加充分,画面更加完善。也有同学提出,虽然教师在每一次新材料和新内容教学的第一课都有技法的讲解和演示活动,但是在绘画的过程中还是会遇到一些问题,应该增加技法的教授。

“加强对绘画材料的管理与监督”是学生们关注的热点,这也是平日上课中教师除了专业知识的教学之外讲得最多的一个问题。很多学生对于恶意破坏教室环境,浪费绘画材料等公共财产的问题感到愤慨并建议给予重罚,做到“罚一儆百”。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也许是在其他文化课学习中难以发觉的现象,这其实是学生真实素质的表现,体现了抽象绘画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

(四)关于《抽象绘画》课程的其他意见和建议

学生在总结中谈到印象最深刻的教学内容时意见很集中,有三节课被学生提的次数最多:书法的文字联想、音乐的情感联想、打散重构。文字联想让学生发现了中国文字的无穷魅力;音乐联想将音乐的节奏、旋律与画面的结构、元素、色调联系起来,增强了对艺术共同性的理解与思考;打散重构则是在打散的过程中发现原来不曾发现的美感,需要用新的思维看待世界。也有一些学生提出、调整课程内容的前后顺序,原因是后期的水彩、水墨、油画在清洗的时候天气已经比较寒冷,冻手,不太方便。还有几个学生觉得应该先学习素描、色彩等基础课程再学画抽象画。针对这一部分而提出问题和建议的学生相对于其他部分人数比较少,约占总人数的10%,言语相对谨慎,可能由于涉及课程和抽象绘画的认知规律,比较专业的原因。

(五)对下学期美术课程开设的意见和建议

对于下一学期开设的课程学生也很有热情,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我校的特色专业――陶艺课,由于他们都看过一些图文资料,所以对陶艺室的情况比较了解,也比较向往。素描课,也是他们提到次数较多的课程,可能受到“素描是一切绘画基础”这一类说法的影响吧,对此,美术界已多有反思与争论,不再赘述。

三、反思与小结

(一)学生的兴趣点与教学重点的转移

纵观学生《抽象绘画》的学习小结,有三个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三个部分人数相加有593人,占总数的69%,有着相当的代表性。最多的一部分有260人,占总数30.2%的学生选择了谈论“对抽象绘画的理解”,说明学生对于探究“抽象绘画”这一概念还是有着相当的兴趣,这与高中生经过多年的文化学习,心智发展已较为成熟,具备了“高度发展的概括化的观察力、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1]”是相一。的,他们对于理性思考具有较强烈的兴趣。选择谈“画抽象画感受”的同学有193人,占19.1%的比例,这部分同学在小结中回顾了绘画时的感受,客观、理性地分析了自己作品的优劣得失,充分运用了《抽象绘画》课程中的相关知识和术语,能够较好地反映出对于课程的掌握程度。

《抽象绘画》是西方理性精神和现代科学发展的结果,特别重视分析、元素组合的逻辑关系,这与学生文化课学习有着内在的相似之处,也是他们愿意参与探讨形式美法则的原因之一。之前的教学由于担心理论枯燥,而减少了此方面的教学内容,看来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以《抽象绘画》的理论作为绘画实践的支撑点,可尝试以流派、风格代表画家的主要艺术观点为切入口,深入到作品的分析及绘画本体语言的研究中。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同学们参与到自评、互评及经典作品的解读之中,运用美术术语和形式美法则,更加理性地看待抽象绘画,深入绘画本体语言的解读之中。

(二)绘画时间与材料管理的问题

关于绘画时间不够是学生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一节课45分钟,需要完成课程导入、新课教授、绘画创作、作业点评交流、课堂总结、作业收集、清洗画具、收拾桌面,时间确实紧张,有时还会影响到学生的下一节的文化课。时间是下一轮教学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可以联系教务处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每周一次课改为双周两节课连上,或是调整教学内容,简化一些新课讲授的内容,安排专题欣赏与作业点评课,以更灵活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由于采取“集资购买材料,共同使用”的方式,材料的浪费和教室环境的混乱是一些学生意见较为强烈的集中点。教室环境的问题,除了与教师的课堂管理不到位有关系,还与课堂时间紧张有关系,导致无法留有足够的时间整理桌面,清洗颜料。特别是在油画的教学时段更是如此,教室卫生环境恶劣,导致几乎每一个班的学生进教室都在埋怨上一个班素质差,以此往复,相互责怪。为此,下一轮教学的开始阶段,需大力加强绘画材料的爱护和教室环境的保护教育、宣传工作。至于部分学生提出“罚一儆百”的处罚措施,在当前教育环境下美术教师实在是无能为力,所以仅靠苍白的言语说教对于部分学生起不到任何作用。如何利用德育方法提高学生的自律意识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三)努力满足学生的美术学习期望

有170人,即占总人数19.7%的同学选择了谈论“对下学期美术课程开设的意见和建议”,在此部分,从自身出发,他们提出希望开设的美术课程,从中看出这些同学对于美术有着自己的思考,显示其中一部分同学曾有过“美术梦”。由于现实的文化学习压力,这在以前的教学中从来没有意识到,需要研究在以后的实践中如何满足这部分同学的需求和愿望。另外,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的即时指导也要进一步加强,以便及时解决学生创作时遇到的问题。

绘画总结篇6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变化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

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棗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实物投影欣赏不同画派的作品及网上查找有关印象主义绘画的资料,请学生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师最后总结引出正题。)

二、讲授新课:

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

《日出·印象》是描绘日出时在晨雾笼罩中的港口景象。该画表现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波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酒吧侍女》色调明快而热烈。

以上两幅作品先请同学谈欣赏后对该作品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波、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

2、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教师介绍该画的背景及艺术风格和特点:该画描绘的是巴黎附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场面。画家采用笔触明确,色彩鲜明的点彩画法,在绘画艺术上注意纯粹形式的分析和探索,画面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

小结:新印象主义,实际上是印象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它流行于188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一画派把印象主义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他们主张绝对禁止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而只能以原色的小色点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自己去起调色作用,很像五彩缤纷的镶嵌画,有人称他们为“点彩派”。

3、欣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凡高,高更的作品。

《静物:苹果与橘子》

该画中的各种物体,尽管没有像古典静物画中强调的那种真实的质感,但其坚实,硬挺而内在的形体结构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色彩单纯、响亮而饱和,在对比中又使画面富有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六律。塞尚的这种理性分析与主观表现,引发了人们绘画观念上的变革。塞尚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向日葵》

这幅作品以包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一个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的激动。凡高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绘画产生了很大影响。

绘画总结篇7

美术中有很多与绘画有关的课程,由于素描是众多绘画课程与技能的基础,因此要求学生必须对素描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在中职之类的学校中,学生需要学习很多和技术有关的功课,例如:3Dmax、图片制作、Photoshop以及美图等。这些技术化的功课都和素描有着关联。所以学好素描,了解石膏几何体,是中职生当下的任务之一。在有关石膏几何体之类的绘画课程的课堂中,其中所出现的美术透视以及绘画结构、绘画比例等问题,属于在学生中比较多发的问题。所以教好美术教学中的石膏几何体课程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应承担的教学职责。

1 教学方针之一、学会观察

教师在美术教学开始之前,应对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认知度、理解度、掌握度做好观察和了解,注意学生在回答问题之时的反应和表情,进而根据学生的反应对美术教学做出变动和调整,进而避免“学新知识,遗忘旧知识”局面的产生。在讲新的石膏几何体课程时,教师可以找几个模型来让学生观察,让学生对石膏模型产生兴趣,进而让他们查找、观察、了解对应的素描画的绘画比例、绘画结构以及绘画内容。之后,让学生对素描画再做了解,从观察中挖掘素描的技巧。在此时,教师要借助这种气氛让学生进行素描,开始练习。

2 教学方针之二、探索问题

学生在练习绘画、素描之中,一定会有疑问产生。很多学生常把素描石膏几何体想的很简单,结果绘画的时候,问题就产生了,例如:把握不住绘画中应有的素描透视规则,把透视关系弄错等。此时,教师的指导职责以及解决问题的职责就要有所展现了。教师要将绘画问题以及疑问都解决掉,让学生找准一些绘画规律,例如:成角类的透视规律、平行类的透视规律等。之后,让学生反复地、多次地对石膏几何体进行描绘、描摹、绘画,直到对绘画的角度以及石膏几何体所呈现的比例做出正确地素描、把握为止。

3 教学方针之三、巧妙讲述

在石膏几何体类的绘画课程中,有很多难懂的美术知识,让学生独自探索、观察是必须的,但是必要之时教师也不要忘了自己的“示范作用”与“为师作用”。教师可以将难度很大的石膏几何体在素描中的基本画法以及技巧进行示范。此时教师在示范的同时,还要注意对石膏几何体课程中复杂知识的阐述与讲解。教师的示范步骤为:构图―――绘画结构―――技能讲解。要将绘画的要领告知、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知道素描的第一认知要素―――结构,进而通过结构,明确石膏几何体类型素描的绘画构造,进而找到绘画的本质与规律,真正的学会素描。

4 教学方针之四、重点剖析,总结升华

在完成了课堂之初的“学会观察,探索问题,巧妙讲述”的美术讲解妙招之后,对于已经讲完石膏几何体课程,教师应进行“重点剖析,总结升华”。就是对重点的素描知识做一个回顾,然后创造探讨的氛围,让学生聚在一起进行探索、探讨,吸取他人素描的精华,弃掉自己脑海中的“糟粕”,进而实现对素描以及石膏几何体课程的全面认知。最后,在课堂接近尾声的时候,对石膏几何体的认知比较到位,描绘的比较好的同学,教师要当众予以赞赏,使课堂中的“得和失”能够得到一个总结式的评价,进而使石膏几何体课程的不好之处或者不足之处得到升华。

5 结语

本文针对美术教学中的石膏几何体这一素描课程的教以及学做了剖析,总结了促进美术教学的“二十五字”妙招―――“学会观察,探索问题,巧妙讲述,重点剖析,总结升华”。素描属于基础性的绘画课程,充满了独立、高雅的艺术魅力与气息。它对学生在中职其他课堂中学习Photoshop以及美图、3Dmax、图片制作等很多技术化的知识有着基础性、引导性、提升性的作用。让学生找准一些绘画规律,例如:成角类的透视规律、平行类的透视规律等,进而教好美术教学中的石膏几何体课程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应承担的教学职责,让学生学好美术教学中的石膏几何体课程也是中职技术学习的必然性、明智性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陈瑾.浅议中职学校石膏几何体美术教学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1).

绘画总结篇8

二、高等教育中传统绘画教学措施

1.越是中国传统越占有中国市场

当漫步在苏州园林、凤凰古城与丽江街头等古香古色的建筑时,中国韵味让我们心灵舒畅,中国特色的纪念品到处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变成新的宣传口号,一个遗留下来的文化能带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和艺术品市场的升温,收藏市场与传统绘画市场也带来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如职业画家以及鉴赏家和工艺美术师等。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特殊性,汇聚了丰富的世界文化。中国绘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它与西方绘画相比,其情趣和审美特征完全不同,它时而摹形状物以美感人,时而清幽淡雅超脱高逸,寄托了审美意趣,强调精、神具备的注精以一之、还强调气韵生动,不但深得国人喜爱连外国人也趋之如鹜,传统绘画有着西方艺术替代不了的广泛群众基础和独特的审美。高等院校培养的重点是职业技术能力,在人才的培养上要高瞻远瞩、与时俱进,根据的社会需求不断审查人才的培养计划,不断调整人才培养计划。对于有着广阔前景日渐升温的中国人喜闻乐见的艺术样式,例如中国画、年画、版画和漆画等,要慎重的分析科学的规划,依据现有条件和师资力量进行合理规划。

2.结合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在以前民间画工多数是师徒关系,绘画图式与绘画口诀代代传授,想运用传统的中国教育模式,重点是理解中国画与西方绘画的不同点,中国绘画重视程式和遵循作画的秩序,需要多临摹优秀的国画作品;重视画分十三科并采取分科教学的方法,因此不能求全。强调师徒相传并且师傅要多做示范,要条理清晰地剖析技法。以上师徒式的教育方法与西方分班式的教学模式区别很大,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教育大众化观念被人们熟知,加上西方教育体制的引进,中国传统的师徒式教育体制显得不合时宜和落后。目前中国绘画与西洋绘画的教学方式融合,美术院校的中国画专业,也是先学素描、色彩的训练方式,造成创作效率低下。高等院校以训练学生手绘为主必须提高效率,因此科学地运用传统的教育模式采用导师制,一个导师带十几个学生手把手传授共同创作,可能是走捷径的好办法。中国绘画的教学对导师的要求非常高,导师不仅在理论上能条理清楚技法上还要能动笔示范,在修养学问上也要给学生做表率。另外,除了导师制,职业技能的考核也至关重要,通过工艺美术师的职业资格的认定和专家同行的认可,是中国传统绘画教学走向科学化的重要基础。

绘画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0-083-01

幼儿的兴趣很广泛,所以调动幼儿学习绘画的动力就是兴趣,是求知的起点。幼儿是在活动中发展的,幼儿的活动就是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每一次相互作用就是一个潜在的发展机会。从事幼儿绘画工作十几年的我总结了一下如何去施教和如何调动幼儿的学习绘画积极性的方法。积累了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下面仅从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方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培养孩子的欣赏能力,激发绘画兴趣

儿童的世界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有人说儿童是天才的画家。但是儿童的这种天性随着年龄的增加、逻辑思维的上升会逐渐退化,因此儿童的丰富想象力仍然需要从小进行培养。绘画是儿童认识世界,表现世界的方法,表达情感的手段。因此我在日常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教学让孩子们多接触优秀的古今中外的儿童画,引导孩子们欣赏绘画作品、发表自己的感想。并且在班级布置上把优秀的儿童绘画作品做一版面展示给孩子们。其次是把本班的幼儿绘画作品也展示在教室里。给孩子们营造绘画艺术的环境,陶冶情操、熏陶孩子们的绘画艺术情感。

二、以游戏来激发幼儿学习绘画的兴趣

儿童绘画是一种以兴趣为基础的自发行为,是儿童想象和个人创造相结合的投影。兴趣是学习绘画的动力,是求知的起点,而游戏是所有孩子都感兴趣的事,幼儿绘画活动过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有趣的游戏过程。教材内容是“死板”的,而我上课前总是先把教材处理成“活”的,利用特殊技法设计成有趣的游戏形式。例如,画《春节放烟火》时,我用过三种游戏法:(1)油水分离法:要幼儿用五颜六色的油画棒在白纸上画出短射线,看谁画的颜色艳丽,之后我让大家用水粉笔蘸上深蓝色或黑色,并对他们说:“在晚上放烟火更好看,现在我们把天空涂黑色吧!”有的小朋友迟迟不敢下笔,怕把自己辛辛苦苦画的烟火彩线涂没了,我就示范画了起来,当孩子们看到涂画过后留下鲜艳的彩线没有变黑,又惊奇,又兴奋,兴趣大增,个个十分活跃地涂画起来,还不停地说:“好神奇!”我趁机再告诉他们油画棒和水粉不融的道理。(2)涂色刮蜡画:先让幼儿们用鲜艳的浅色油画棒在白纸上涂色块,激发幼儿对色彩美的感受,后要求用黑色油画棒覆盖一遍,变成“乌黑”一片,彩色被压盖没了,完全成了黑纸。有的孩子不高兴了。这时,我给每人发一根牙签,说:“来,我们开始放烟花吧!”我先示范着用牙签刮出了多彩的线条,小朋友顿时惊讶万分,争先恐后地刮画起来。我也趁机讲解了刮蜡技法。(3)吹色游戏法:将液体颜色滴在白纸上用一根细管吹出簇簇烟花。趁机讲授用此法可以吹出大树、花纹等。

绘画总结篇10

总之,各类画派的艺术大师,都借助语言形式来体现作品的情感。绘画语言的不同运用,产生了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中国画崇尚文、意、趣,是通过笔墨技巧来体现的。笔墨本身是形式的因素,有引起形象的联想和意趣的感受功能。正如蓝色和红色能引起冷暖的视觉感受一样,在宣纸上粗糙的笔墨,能画出老人苍老的视觉感受;水分饱满、行笔流畅的笔迹,给人春天般滋润的视觉感受;流利灵活用笔,能唤起洒脱欢畅的联想;快速多变的用笔,能令人有蛇龙飞舞的遐想。这些笔墨形式,是艺术家们独特风格在艺术技巧方面的表现。通过构思构图,合理运用笔墨虚实,水韵、墨色和运笔产生的肌理,形成有个性的绘画语言。虚实的表现,是美术家们灵气的表现,是对画理的悟性。画要有笔墨,无笔墨就不成画,笔墨技巧要与表现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创作出最佳作品。这种艺术法已成为中国独有的绘画语言。

绘画语言是有机的形式体现,是构成绘画艺术中多种可视因素的总结构,是一种在长乘宽的二维平面上,利用点、线、面或黑、白、灰和色彩、肌理等手段,传达美术家对精神文明的追求。绘画是人类艺术追求的一种方式,它有其独特的语言和表达技巧,就绘画来说,不同的表现题材和工具材料都有其特殊规律、表现语言和表现方式,凡是符合绘画本体的艺术规律的任何题材、表现语言和表达方式,对人类精神文明起到推动作用,符合人类追求审美观的任何绘画语言方式都应该发扬光大。

绘画总结篇11

1 建筑专业的设计化美术课程的训练

1.1 设计素描和色彩的训练与一般性写实绘画训练的区别

建筑学专业的设计性素描和色彩写生是衔接绘画与设计的桥梁。从造型基础训练的角度出发,美术写生训练可分为一般性写实写生训练和设计训练。写实写生是为了获取造型能力的一般性规律的写生训练;设计素描和色彩的训练是以主观归纳性的艺术造型写生为主。一般性绘画的画面为一点透视,设计性绘画的画面的透视多为散点透视,和中国传统绘画有相近的地方。这种散点透视的画面的特点是:装饰性强;绘画手法丰富;构图灵活。20世纪初西方美术现代绘画主义的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马蒂斯的绘画作品,极富视觉冲击力、装饰性强,就是受东方美术的散点透视的启示,在手法上和色彩运用上大胆、自由、设计性强。

1.2 如何进行设计绘画的训练

首先进行写实性素描和色彩写生训练,在此基础上,逐步进行设计化训练。设计性素描和色彩写生是介于具象绘画和平面装饰绘画之间的训练写生,与一般性绘画写生训练有相同点;画面都为焦点透视,空间、质感、虚实、肌理等因素在画面中都有所体现,把绘制对象的明暗造型、色彩冷暖、空间远近等加以概括、总结、提炼,是以客观呈现的状态为画面表现的主要形式。

接下来进行平面性设计写生的训练,目的是锻炼学生如何将三维的立体的物象通过绘画语言表现为二维绘画,通过构图、造型、色彩的装饰化处理,绘制出来。通过平面性的设计训练,使学生暂时抛却焦点透视的对客观对象立体空间感和远近虚实关系进行描绘。

再有就是意向性设计写生训练,是设计素描和色彩训练中比较高级的,也是设计意识较强的训练阶段,与解构性写生的最大区别是更具抽象性,意向性写生设计训练主观表现意识更强,是打破习惯性思维、强调探索性、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阶段,使学生的写生作品更富有意境性、表现性、情绪性。

1.3 建筑学专业设计素描和色彩训练的方法

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当中应注重主观意向的表达,丰富造型、结构、色彩关系、抽象关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工具材料的应用选择,包括肌理的运用。对于学生应采取发现特色的原则,针对学生的发散思维的绘画设计,给予个性的指导,开发学生的丰富的主观思维。

对于以往写生教学当中对学生是“掰开了揉碎、喂”的方法,约束了学生的创造思维,使学生缺乏个性表现,作品过于规范,遇到问题依赖老师、依赖成品抄袭等解决,设计和创新意识淡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建筑设计写生教学和现实生活结合不紧密,设计意识培养不够。应该在写实美术写生基础上,更注重引导学生主观分析对象的绘画语言,使其画面更具创造性、目的性。

在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训练中,从写实性造型设计写生,到平面性造型设计写生,再到解构性和意向性造型设计写生这一限制的步骤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歌德在《自然与艺术》一书中写道:“在限制中才能显出高手,只有规律才能给人以自由”。限制与创意是可以转化的,归纳色彩写生训练正是这种规律认识可转化为表现的自由,最后,产生别具一格的、具有强烈装饰性和形式美相融的艺术品[1]。

2 在建筑学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当中培养设计意识

(1)用主观意识培养客观事物的思维。在建筑设计绘画的训练中,大家面对的静物只是个参考,是客观存在的,是为建筑设计造型作品提供的表现素材。经过素材的提炼、加工而成为设计造型作品的过程是设计思维活动的过程,是将客观事物通过归纳总结、主观重现绘制的过程,这一工作的好坏,是最终成果成败的关键。建筑设计绘画的过程是计划、制作、使用所形成的循环过程。建筑设计专业通过一系列专业基础课有目的地不断渗透和强化来实施,建筑设计素描和色彩写生训练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头、眼、手、脑相结合进行锻炼的过程。

(2)培养学生创新、个性的思维意识,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给学生尽可能大的想象空间,以画面有较高的可视性为前提,运用多种手段、多种思维方式,表现设计意识。比如对于一组静物造型,学生们可以画成二维的平面设计写生、可以画成三维的写实性设计写生、可以画成四维的抽象设计写生作品;用想要传达给观者的造型表情定位画面,表现出个性思维、个性意识。设计写生的训练是摒弃了客观描摹的写生方法,使每个学生笔下的对象都是各异的、生动的,造型是丰富的,是很好地培养分析设计意识的课程。

(3)培养学生用抽象的概括、观察、提炼、夸张、整合等手法进行造型设计。设计绘画写生训练通过归纳总结、绘制的过程,舍弃琐碎的绘画语言,突出主题,培养化繁为简的设计意识;在写生训练中,注意画面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用设计思维把握构图、构色、构形,培养化繁为简的能力。如果写实写生是摄影的提升,那么设计绘画是写实绘画的提升,这一提升是意识上的提升,是将无意于画面的语言精简,将有力度的绘画语言强化,达到烘托主题、升华画面的目的。

3 通过设计绘画的训练培养设计意识在建筑设计当中的运用

绘画总结篇12

一、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绘画兴趣。

游戏是幼儿期的主要活动,“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就是根据幼儿的这一时期特点总结出的教育规律。小孩子的画画兴趣通常和玩分不开,画画就是玩,要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玩的时间长了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也就有了动力。小孩子就会用极大的劲头、信心去获取,时间长了小孩的这方面能力就成了他的特长。在游戏中用童话的语言指导幼儿不断提高绘画水平,是幼儿容易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方式。记得在一次美术活动中,一个孩子在画葫芦时,下笔时画得太小了,我有意地“误解”道:“葫芦妈妈身边长了一棵葫芦宝宝,你先画了小宝宝,妈妈长得什么样,快画出来给大家看看吧!”孩子一听,高兴了,马上在小葫芦旁边画了另一些小葫芦,画完还跑到我身边告诉我:“你看,葫芦妈妈生了这么多小宝宝”童话式的评语对孩子的每一点发现、创造和进步给与温馨的表扬、肯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一趟美术活动就这样轻轻松松、愉愉快快地进行完了。这样的方式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使他们感到画画并不难。

二、结合手工活动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

小孩子处于幼儿园阶段时,缺乏生活经验和知识,手腕骨与指骨比较脆弱,动作不够协调,也不够准确,我们可以利用手工活动,包括泥工、纸工活。爱玩泥、撕纸是孩子的天性,手工与绘画相结合的美工活动,不像单纯绘画活动那样追求作品效果,而注重动手操作的乐趣,自然为幼儿所喜爱,幼儿在捏泥、撕或折纸、粘贴的活动中所获得的对物体的感知,有助于他们在绘画时表现此物体。例如:为了让幼儿感知、理解对称,我们先让幼儿玩折纸。通过折叠、印染等一系列活动,幼儿感知了对称,在绘画时,他们对画对称物丝毫不觉得困难。再如:用棉签画“串儿红”前,先进行撕纸,有序粘贴活动。幼儿通过粘贴,对花形有了感知再进行绘画也就很容易了。

三、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调动幼儿的绘画积极性。

有些孩子爱画相同的形象,始终没有变化,时间长了容易形成一定的概念或模式,这样会影响绘画水平的提高,对于这样的孩子,首先应该去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这是帮助孩子在艺术天地里成长的重要方式。儿童最喜欢户外生活,为了满足他们这种愿望,可以把户外活动与画画结合起来。5、6岁的孩子可以在外出时带上速写本,既满足儿童愿望,又可以诱发儿童绘画的兴趣。带孩子去玩、去画,不要指望儿童画出什么像样的“作品”,而是要培养习惯,久而久之儿童一想到公园玩,就会说我要到公园去画画。 还有爬山、游泳、唱歌、跳舞……甚至生活中的吃饭、洗澡、刷牙、睡觉等点点滴滴,都可以说是丰富孩子作画感的源泉,孩子要透过亲身的经验,才能描写出生动、针织、充满情感的作品,这样孩子也能在绘画过程中得到满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