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中心理学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3 11:07:12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篇1

一、相关概念界定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看,把浪漫爱情和婚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观念是西方工业革命以后才流行开来的。通过对历史的回顾,社会学家相信浪漫爱情的观念产生和普及并不是社会生活一个自然的过程和属性,而产生于一定的历史条件之下,并且受到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的深刻影响。目前较为普遍的是通过爱情类型的划分间接地讨论爱情的本质。一类主要是社会学各理论流派,他们的研究目的并不在于找到一个完美的爱情定义,而是基于不同的理论立场,强调浪漫爱情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它受到社会结构和各种社会因素制约,同时也关心爱情产生的社会过程和社会后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独特的视角和研究取向;另一大类的工作主要是由社会心理学家完成的,其发展出一些关于爱情的类型划分和模型。结构功能主义者认为爱情所导致的婚姻可能破坏现存的社会制度,但也是实现社会繁衍最好的制度安排。而在冲突论者看来,爱情是今日妇女受压迫的“轴心”,爱情在我们的文化和社会结构中扮演了这样一个角色,它使妇女继续遵从传统的性别角色和服从男性。交换论认为爱情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公平交换”。有学者认为以为,在一般意义上,爱情是男女间的相互倾慕,渴望与对方相依相守的一种热烈、真挚的情感,是人类异性个体之间基于性生理基础而产生的相互吸引,积极奉献的行为和心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和多种要素,其中、理想和情爱就是构成爱情的三个最基本的要素。

二、研究状况

国外爱情观研究以探讨爱情本质为切入点,从爱情类型、爱情是婚姻的基础、爱情缘分、浪漫态度、爱情表达等几个角度去研究爱情观,其中对爱情类型的研究是国外爱情观研究的重点。爱情观的理论基础:爱情类型理论,一是诺克斯和斯帕克斯基的爱情类型理论,诺克斯和斯帕克斯基认为,浪漫主义爱情和现实主义爱情是爱情的两种基本态度。浪漫主义爱情的特征是崇尚真正的爱情,一生只有一次爱情是结婚的惟一标准等观念。二是赫特菲尔德和沃尔斯特的爱情类型理论,赫特菲尔德和沃尔斯特从类型学的角度把爱情分为伴侣型爱情和狂热型爱情。两种类型的爱情在情绪的强烈程度对性的看法和爱情的稳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大的差别。三是李的爱情态度类型理论,李从爱情象征意义的角度对爱情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爱情基本分为6种社会意识或模式,爱情的模式是受文化和社会影响的。这6种爱情模式可归纳为主要模式和次要模式两类。激情之爱、游戏之爱、友谊之爱是爱情的主要模式,次要模式包括实用之爱、占有之爱、奉献之爱。四是斯滕博格的爱情三元理论,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婚姻专家罗伯特斯滕伯格提出了爱情三元理论,重点探讨了浪漫激情之爱的起源,并依据爱情三元理论将爱情分为四种类型以及相应的体验,以此解释男女之间的各种感情现象。斯滕博格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爱情三元理论,他认为爱情包括亲密、激情及承诺三种成分。亲密包括热情、理解、交流、支持和分享等内容,激情则主要指对对方的性的欲望,以对身体的欲望激起为特征。承诺是爱情的最后一个成分,指自己愿意投身于与所爱的人保持并且主动维持这种感情。三要素的不同组合形成8种不同类型的爱情,即喜欢式爱情(只有亲密)、迷恋式爱情(只有激情)、空洞式爱情(只有承诺)、浪漫式爱情(亲密与激情)、友谊式爱情(亲密和承诺)、愚蠢式爱情(激情加上承诺,如一见钟情)、完美式爱情(三种成分集于一种关系中)、无爱式(三种成分俱无)。斯滕博格的理论目前还没有得到全面有效的验证。这四种爱情类型理论大体概括出了目前的研究。爱情类型理论是从迈布氏个性类型职业倾向理论演化而来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对爱情进行分类。迈布氏个性类型理论是对荣格的思想情感、感觉直觉的补充和完善,进而发展成十六种性格类型的组合:外向或内向型、理性或直觉型、思考或感受型、判断或意识型。

而心理学领域中关于爱情理论述中,爱情起源理论都概括为,人格缺陷说,人格完美说,社会规范说,生理唤醒说。而在爱情观理论研究中,都有弗洛姆的爱情观,Zick Rubin的爱情观,Stanton Peele的爱情观。

而且在整理过程中发现了有关爱情主题的文学研究,如中国的《诗经》,《长恨歌》,诗歌,散文等。西方的《简爱》,艺术雕刻绘画中,显露出对爱情的探讨。

三、结语

关于在爱情领域里的研究,目前来说还是国外的居多,由于爱情自身的抽象性,在面对不同群体,应对不同问题时都有很多方面值得讨论。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细化,从不同的角度具体研究爱情中的某一问题,也要考虑特殊群体的爱情心理。不难看出不论是研究起源还是划分类型以及爱情量表都是西方在爱情观理论与实践研究上获得的,其成果对我国的爱情观研究具有指导与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Giddens, A.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992.

[2] 李煜,徐安琪.普通人的爱情观研究[J].社会科学,2007.

[3] Firestone,S.The Dialectic of Sex, The Women’s Press. 1970.

[4] 张怀承.爱情的伦理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

[5] 刘聪颖,邹泓.国外爱情观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9(06).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I561.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164-02

文学作品所隐藏的深刻主题与作者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夏洛蒂・勃朗特的文学名作《简爱》所展现出的空洞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思想被读者所洞察,并在不知不觉中将读者引进文学的陷阱中,吸引读者去想象、去期待。

一、读者反应批评论

(一)读者反应批评论的含义

读者反应批评注重的是读者的思维和眼光,该理论以美学为主要视野的新思维,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鲜明的对比倾向。作者、作品和读者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原有的文学理论分割了读者与作品、作者的关联,忽视了读者的意义思想[1]。美国的学者挑战了以往对于文本的解读模式,重新将这三者有机结合到一起。因此,读者是参与文学的关键因素,以读者为中心的文本的解读模式使得文本多元化的阐释形式成为可能。

(二)读者反应批评论的重要意义

1.体现作品的价值与意义

传统美学视野下作品的质量取决于作者的文学功底,然而这种思想很快受到冲击,没有读者欣赏的高水平作品也只能称为作品,无法达到如《简爱》一般直击人心灵的程度[2]。文学著作所呈现出来的意义往往是被读者所发掘的,到最后,读者所看重的往往不是作者的文学艺术功底,而是作品带给他们的情感,情感才是恒古不变的客体。

2.影响作品的阐释

文学作品的本身一直是读者反应批评论兴起之前所阐释的关键,作者才是确定文学作品中心的唯一因素。读者反应批评论打破了这一观点,文学作品中书籍的表达并不再是黑漆漆的文字了,读者反应批评论下的文学富有了新的意义,黑漆漆的文字变得鲜明,读者能够自由的发挥言论[3]。读者本身的文化背景、水平存在差异,因此,读者反应批评论下的文学阅读能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从而达到全社会的共鸣。

二、以电影和小说的译本比较不同人眼中的简爱

将热门的文学作品或者受到读者喜爱的作品翻拍成电影一直以来是电影界所热忱的事情,多数翻拍文学作品的电影基本都是将文学情节、主旨以及背景原封不动的展现出来,很钟情于原著。可以说,将文学作品进行电影改编并不仅仅是满足导演对于文学的热爱,更深刻的是大众对于文学著作的热爱。电影人士也不例外,相比于其他题材的影片来说,他们更加喜爱去接拍这样翻拍的影片,不仅仅可以亲身演绎文学作品的人物,演出成功还能名利双收[4]。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普及应用,电影剧本的类型逐渐在增多,这种改变为大众开拓了视野。在一定程度上,为诠释简爱提供了一种新型的角度,满足了大众的认知和精神需求,不同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接触高深意义的文学作品,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简爱》这部文学名作。

遗产申遗现今以各种角度出现,文化遗产的申遗对于保护历史文学名作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有些忠诚于文学名作的读者认为,将简爱翻拍成电影无疑破坏了文学原有的美感,电影导演所诠释的含义和想法会阻碍观众以及读者的思维,这一想法引起人们的怀疑和批评[5]。

然而,根据《简爱》所翻拍的电影以及音乐剧就多达10余部,电视剧就多达7部。可以说,不同翻拍剧的任务和情节基本是与作品息息相关的,然而不同导演所要表达的意义却有所不同。《简爱》主要描述的是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追求自由,远离家庭物质的爱情。在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里,以五个主要人物为规划决定了简爱对世界的无所适从,却又不得不服从的人生命运[6]。文中主人公的背景可以说和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极为相似,作者实质是以书中简爱的人生形象显现出自身所受的困境与不得不屈服的无奈。作品的表达主要是展现世界的无奈,电影翻拍过后,也许我们所认为书中的本质就变了味道,电影翻拍所表现的更加功利化,很难符合大众的审美观念[7]。

三、读者反应批评论下的小说阐释

想象是创造未知事物的动力,读者在进行书籍的阅读时,对书中描绘的景象以及人物的心理想象是必然的。读者身处任何一个环境中都能对文学的意义进行联想,通过将自己情感的想法和想象相融合。

当读者打开书籍的第一页,就能通过简易的目录感受到此篇著作的要点以及它的象征意义。在阅读《简爱》的过程中,一大部分就是读者通过自己脑海中所构造的想象来进行阅读,从头到尾亲身感受主人公的命运坎坷。从最开始简爱奋起抗争,读者就像身临其境般对资产阶级的贵族产生厌恶的心理,再从文中简爱热心帮助自己受欺负的朋友,读者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友谊与心头升起的暖意,读者此时的内心已经完全被简爱所带动了,她的一言一行直击读者的内心[8]。然后,读者跟着伯莎痛苦的反击来到了火焰里的挣扎反抗,在火焰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难道仅仅是伯莎个人的斗争吗?在一场大火中,毁灭的是罗切斯特的身体,凄凉中无助的绝望挣扎,也是暗示着爱情之火的重燃。这一切画面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感觉以及自己的需求进行想象描绘,这也是批评论所能诠释的画面。

在小说的最开始,小简爱寄人篱下,忍受艰辛与不安,看着整个世界的浑浊与污气却束手无策,想要反抗却不知从何下手,安于现状的日子没有办法自己做决定。简爱是这个家庭的外来者,她不算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却只能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简爱所被灌输的思想是世界上没有善良的人,每一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善良都是建立在条件之下的,善良的白茜也是如此,她的善良不会突然的表现出来,往往是带有目的性的。

后来的后来,长大了的简爱、经历了变故的简爱已经不是在桑菲尔德的简爱了,当她投入到芬丁的怀抱时,她就已经变成了读者心中的另一个简爱。读者读到这里都会心存疑问,读者所怀疑的是简爱到底挚爱着谁呢?如果没有发生那场大火,如果一切都没有变,她会选择伯莎?还是罗切斯特?其实,作者的观点已经很明了,拥有独立特性的简爱即使挚爱着罗切斯特,也不会去当她的情妇。简爱会在罗切斯特孤独、悲伤的时候来安慰他,但绝不会限制他的自由和他的想法。

《简爱》展示了生命的波折和波动,每一个人就如简爱一般,不断的追寻,不断的回头,越来越体会到人性的悲凉与无奈。读者可以把这部以爱情为主线的小说,实际上是一部女性奋斗史的小说进行完整的解读与思考,在读者反应批评论下的简爱,依然不逊色。读者大概也想做这样的一个听从命运的安排,但绝不服输的心态,在重压之下也能坚强反抗斗争的女性吧,这也是读者喜欢简爱的原因。

四、简爱所构建的主旨形象

心理的反应是读者最直观也是最清晰的感觉,文学作品分为初期、高潮以及结束,根据不同阶段的未知性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和决心,读者每阅读一个部分就不断地激发心里的感觉,想要尽快知晓后一部分的内容以及主人公的经历。在西方国家的理论中,有一种论述被称作西方化的殖民主义,西方殖民主义所宣扬的是个人中心理论的男权思想,《简爱》的创作背景正值此期,女性的所有抗争都是徒劳,女性只有不断的为男,臣服在男性的权势下并服从才是王道。

简爱无依无靠,受到亲人的与虐待,生活在满是谎言与虚假的世界里,然而,简爱却在极其世俗与男权之上的时代拼死反抗,找寻自己的幸福,坚持做自己的女王。小说结尾中的大火烧毁了简爱丈夫的身体,烧掉了束缚自由的桑菲尔德庄园,看到这样的结尾,读者不禁质问,简爱会平淡的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过一生吗?这是她所要追求的自由和幸福吗?文学片段的模糊性再次确立了读者所推崇的《简爱》。

简爱追求自由、追求成功的内心是盖茨海德赋予的,盖茨海德是残酷的,也是冷血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他带动了简爱所要追求的梦想,简爱在盖茨海德的剥削下,懂得了独立的意义。简爱的人生是不断抗争与不断的出走,最后简爱实现了她的人生意义,找到了挚爱,至于最后是否能够修得百年同船渡,也只能靠读者自身的遐想了。

五、结语

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每一部文学著作都有它本身的特性,无论是以何种方式所呈现在大众眼前的简爱都有它独特的意义。简爱以爱情为主线,思想浅薄的读者也只会认为《简爱》只是一部优雅完美的爱情小说。殊不知,在爱情线的背后,作者想要刻画的则是男权时代下的女性经过层层抗争、反抗、拒绝约束最后所实现的自由。夏洛蒂・勃朗特所著作的简爱留下了很多空白和引人联想的环节。作者的立场和归属让读者说不清、道不明,不同情感的读者思考作者模棱两可的态度得到的答案都是不同的,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文学的模糊性奠定了它的文学地位。这也是《简爱》经久不衰,吸引一批又一批读者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许家凤.论读者反应批评论下的《简爱》[J].青春岁月,2012,(22):14.

〔2〕史小平.论《简爱》中女权主义反抗意识[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106-107,128.

〔3〕杨谦.《简爱》中人物的特点分析[J].城市地理,2014,(24):256-257.

〔4〕冯桢鸣.《简爱》中的永恒魅力――解析小说《简爱》中女性反抗性格的形成[J].环球人文地理,2014,(14):196-196.

〔5〕刘鸽.《简爱》――自卑情结造就了简爱鲜明的人格魅力[J].金田,2013,(9):69,65.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40-012.9]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建设和谐社会和创新性国家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也在发生变化。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如何切实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更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一、 爱国主义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在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人类社会发展到形成民族、国家之后,随着人们对个人和祖国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了。这种感情集中表现为对祖国的山河、同胞、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无限热爱;对祖国历史、文化和优良传统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把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作为自己的职责,为祖国的独立富强奉献一切。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使大学生具有忧国、报国的情怀,将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引导和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上来,为祖国的统一、繁荣和富强作贡献。这种以热爱祖国为基础的社会心理和行为实践的爱国主义情感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们的第三步战略目标是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第三步战略目标是一项宏大的工程,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方方面面,是要靠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而爱国主义正是激励全体人民、凝聚全民族力,进行现代化建设、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巨大动力。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并引导他们把这种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奋发读书、努力成才的具体的行动,有助于大学生为全面建设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

1、加强课堂内容,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内涵

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对接,精选爱国主义素材进行教育教学,是体现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重点。学校要利用开设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四门课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2、提高课堂教学艺术,重视教师人格魅力的提升

在课堂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教师起着主要作用,这同时对教师人格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在授课过程中,除了用知识本身的价值去吸引、影响学生的知、情、意行之外,更应该根据爱国主义的内容,把知识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结合起来,培养一代马克思主义者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其次,教师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研究,重点学习与研究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熟读中外历史,搜集革命英雄,先锋模范的事迹材料,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的功效。

最后,教师要发挥示范作用,充分利用课堂内外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在言行之中体现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言传身教,达到增强教育的现实性和针对性的目的。

3、加强特色教学,展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新魅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是要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而努力。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突出特色教学,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突出地方革命与建设史教育:国与家的关系十分密切,一个人在认识上是先熟悉家人、家乡,再逐渐扩大到了解国家。因此,爱家乡是爱祖国的起点,爱祖国的情感是从爱家乡的情感中萌芽并得以升华的。地方革命与建设史教育,是乡情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更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良好题材,它对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发展史上,特别是在近现代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各个地区的人民都为之做出了贡献,在祖国的每一块土地上,都流淌着我们祖先洒下的血汗,记载着先辈创下的伟业,高校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开展地方革命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引起重视。

突出红色资源和重大时势教育: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继承、提炼和升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尤其是红色资源中蕴涵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实事求是、敢创新路的创新精神,敬业奉献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等,正是爱国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帮助他们认识中国国情,体会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来之不易的,必须倍加珍惜,从而更加爱国,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作贡献。同时,形势与政策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重点。新世纪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国际国内形势无一不牵涉着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大多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素材,大学生是不断成长的一代知识新人,对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一般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关注度,必须紧扣时政热点问题,适时正确地加以引导,抓住契机进行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教育,这样会起到突出的效果。因此,充分利用并发挥红色资源和重大时势教育,对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篇4

2.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会本课生字;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同教学重点。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教学准备:

幻灯片。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给课文划分段落,并讲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同学们,从课文题目看,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2.简介时代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一位著名作家,他叫郑振铎。文章写于1927年,距离现在已经69年了。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反动派不但不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反而互相勾结,大肆屠杀革命者,我们的祖国处于苦难之中,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这时的郑振铎是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就在他离开祖国的时候,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别了,我爱的中国》。

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自学课文,要求:1.出声地读课文,自学生字,然后再出声读一遍课文。2.想一想,刚才老师从题目中提出的问题,自己是否能通过读书解决。

三、细读课文,分出段落。

1.思考:这篇课文,作者主要写了哪三部分内容?2.讨论明确。板书:离岸告别沿途所见心中所想3.提问:在记叙这些内容当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三次,是哪一句话?请把这句话画下来。(画后明确这句话是:“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

小结:“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共出现了三次,那么,每一次它表达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四、深入理解,体会重点。

1.思考:“我”想不想离开祖国呢?“我”在文中一句话直接回答了这个问题,请默读课文,找出来。明确:我不忍离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

2.结合课文说说“大时代”是指怎样的时代?“我”应做的工作又是什么?

3.讲读第一段。①指名读第一段,思考:在离岸告别的时候,“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产生了怎样的感情?从哪一句描写中最能看出?②明确:“我”产生了依依惜别之情,从描写“我”流泪一句话中最能看出。③思考讨论:把“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一句改成“我流泪了”,好不好?为什么?(打幻灯,将这两句话写在幻灯片上,供学生比较、讨论。)板书:润湿滴模糊依依惜别④此时,千言万语说不出,都倾吐在了“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中。可见,通过这句话作者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⑤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对祖国的依依惜别之情。

4.总结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讲读课文第二、三段,重点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在第二、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体会重点。

导言:上节课通过学习课文的第一段,我们知道,当船离岸的时刻,郑振铎——这个热血的爱国志士对祖国产生了深深的惜别之情。现在,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我”的感情又有什么变化呢?

1.讲读第二段。

①默读第二段,思考:船慢慢地向前驶着,“我”先看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我”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②让学生讨论,并从中体会对帝国主义的憎恨与对祖国河山一草一木的无限留恋之情。板书:一草一木无限留恋

③此时,文中又一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想想这句话在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④自己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四自然段。同学们,从文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分别的时刻,“我”是多么不忍离去啊!此时,船离祖国渐渐地远了,“我”思绪万千,“我”感到自己的离去是不负责任的,自己是一个罪人。同学们,你认为“我”是不是不负责任?是不是罪人?为什么?(联系第六自然段,理解上述问题:首先抓装终将”、“暂别”等词语,以及离国的目的去体会“我”不是罪人。其次,要讲清“更好的战斗的武器”不是指飞机大炮,而是指革命斗争的理论与经验。)既然“我”不是不负责任的,不是罪人,“我”为什么还这样说呢?

教师小结:这是一种内疚的心情,是对祖国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与深深热爱之情的表现。

⑤一想到离国的目的,“我”的感情还只是停留于对祖国的惜别之情上吗?请听老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学们从中感到“我”对祖国怀有怎样的感情呢?(教师范读,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从中体会情感。

⑥讨论,从希望和誓言中体会作者对帝国主义的仇恨、盼望建立新中国的感情,以及为了祖国而献身的战斗豪情。板书:希望誓言战斗豪情。

⑦此时,文中再一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⑧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七——九三个自然段。

二、整体回归,总结中心。

1.这篇课文三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每次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全文强烈抒发了什么思想感情?板书:热爱祖国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篇课文。

[简评]本份教案的教学目标十分明确。通过本课书的教学激发学生爱憎分明的情感,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上述目标全面、准确,符合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篇5

一、研究目标

(一)认识性目标

1.培养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需要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2.学生仁爱品质的养成需要仁爱动力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实效性目标

1.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仁爱品质和能力。

2.有效构建了学生的仁爱动力系统。

二、研究内容

(一)进行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仁爱能力的研究。

(二)开展构建学生仁爱动力系统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随机分层抽样法、整群抽样法、图表法、文献法。

四、研究措施和活动

我校把该课题工作列为学校的特色工作,围绕课题研究,课题组开展了培养学生仁爱品质的大量活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课题前期准备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组建课题团队、制度建设。课题成功立项后,研究措施和活动按普及―实践―提炼的指导思路划分,主要有三大类。即学习提升、实践提炼和总结梳理。具体介绍如下:

(一)课题主研团队建设。

(二)制度建设。

(三)学习提升。

近两年来,为了提升课题主研成员和参研人员的心理援助专业能力和教育科研理论水平,同时也为了提升大众对心理援助的常态接纳度。学校多次以“请进来,走出去”和购买专业书籍的方式进行师资培训。

1.市教科所吕安所长、彭晓明主任莅临学校调研指导课题研究工作。

2.聘请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李萍教授对全校师生、家长作关于学习效能和家长效能的心理讲座。

3.课题组购买书籍供全体老师传阅。

4.课题负责人、执笔主研、主研、班主任先后外出培训、考察,返回后在课题推进工作中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四)实践提炼

本课题属于应用型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构建仁爱动力系统,培养学生的仁爱品质。为此,课题组开展了丰富的以心理援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1.优化学生社会支持系统。

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成员主要为同学、教职员工和家长。在本课题中,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成员也是学生的仁爱动力系统成员。学生接受仁爱,拥有仁爱能力后自然会传递仁爱,传递仁爱的积极体验形成积极情绪条件反射后,自然会回报仁爱。介于此,课题组全面推进了拟发的提升仁爱能力的措施:主题讲座、宣传栏宣传、 “心理暗示语”、“自制心灵鸡汤”、“心理游戏”等。

2.提炼后策略的试点推广。

课题拟发的措施经过实践检验,有效性得到了有力证明,为了扩大课题的辐射范围,更广泛地优化学生的社会支持系统,课题组试点推进了实践提炼后的课题策略:QQ群设“今日分享”栏目、举办以“普及、推广心理援助策略”为主题的讲座。

3.建立援助网络,提升仁爱的意识。

课题研发策略的有效性得到了教育局领导的关注和重视,为了让县域内的学生能更身心健康地成长,我县教学研究室于2016年3月设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岗位,于县域内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我县的心育网络诠释为心育互联网和心育师生网。

(五)总结梳理

课题研究的整个过程都是开放的。我们对部分拟发策略进行了必要的修正。课题组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梳理后,形成了3本课题校刊,参加了十多次项目申报和成果展评活动。

五、研究取得的成果

(一)认识性成果。

1.培养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需要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2. 学生仁爱品质的养成需要仁爱动力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操作性成果。

自课题立项以来,课题组针对我校实际情况,从提高学生的仁爱能力和构建仁爱动力系统两个方面入手,开展了扎实有效的自助和助人的仁爱实践活动,形成了具体的分项实施措施。

自助的策略针对的群体是未出现心理问题的正常学生;助人的策略针对的群体是经历了重大负性事件的心理问题易感型学生和已出现心理问题需要心理学专业援助的学生群体;自助助人的策略针对的群体是所有的学生。课题研发的三类策略既相对独立,又相互渗透、融合。自助产生的仁爱能力让学生更好地助人,助人获得的仁爱幸福感让学生更好地自助,助人自助的条件性积极情绪反射让学生付出与获得的仁爱能量得到了守恒,让学生仁爱品质的动力系统得到了良性的循环。下面就本课题研发策略作具体阐述。

1.自助的策略。

此策略存在的价值:农村初中生多数为独生子女,他们既缺乏兄弟姐妹的陪伴,又缺乏多子女家庭孩子间的互助意识。这些特殊性导致了,农村初中生对支持系统中同W的依赖虽高,但却没能得到需要的帮助,因此提升学生的自助意识和能力就尤为重要了。自助的策略实施以来,学生通过多渠道的自助,心理素质得到提高,潜能得到开发,仁爱能力得到提升。自助的策略具体分类如下:

(1)提升心理素质,增强仁爱能力。

①培养学生正面解读消极事件的能力和习惯。我们每个人都有把事情想到自己可以接受的权力和能力。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做情绪的主人,课题组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征文、工作坊等方式引导学生做正面解读。

②编辑课题组校刊《心灵港湾》、《主研文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

③优化心灵谈话法。优化学生心灵的目的是为了构建学生的精神庇佑所,在学生的精神庇佑所里,仁爱了会宽容,宽容了会感恩,感恩了会奋进,奋进了又会更好地仁爱……在仁爱的循环里,仁爱、宽容、感恩、奋进四种积极心理品质是互相融合,互相促进的。

(2)潜能开发。

①举办心灵港湾工作坊。工作坊的理论建构是:阿德勒团辅;中科院刘善循教授的6S超级学习策略;社科院许金声教授的全人心理学理论;辽宁金洪源的元认识理论。三年多来,课题组在校内对学生提供的工作坊主题有“提升逆商AQ”、“元认知学习法”、“优化亲子关系”、“遇见未知的自己”、“发散思维训练”等。团辅后,学生的潜能得到了开发,仁爱能力得到了提高。

②构建心灵花园。此策略的主要研发理论:冥想放松、自我催眠、刘善循学习理论(高效学习状态:一份好心情;身心放松;头脑宁静而清醒)。研发此策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在身心疲倦时,有退避的心灵空间。

③积极心理暗示。我校运用积极心理暗示的措施形式多样。学校的笑脸墙是图片暗示;班级文化栏“心灵港湾”中的心理暗示语是自我语言暗示;班级文化牌中的班级口号是集体语言暗示;班主任寄语是他人语言暗示。

2.助人的策略。

该策略存在的价值:农村县城、乡镇缺少专业的心理咨询中心,就是县级医院也很少有由专职医生坐诊的心理咨询科,农村初中生求助心理学专业帮助至少得到市里,路途远,诸有不便;社会专业心理咨询机构所收咨询费用高,一般农村家庭较难接受,导致陷入心理问题的学生讳疾忌医,不能及时得到心理学的专业帮助。在助人策略中,付出爱、接受爱、传递爱、回报爱的循环有力地增强了学生的仁爱能量。助人策略具体如下:

(1)关注心理问题易感群体,助其恢复身心状态。

①运用心理测评专业软件筛查、预防。定期对学生进行常规性的心理状态测评,可以及时准确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

②房树人测试。房树人测试能透过被试的房树人作品投射出个人的心理状态,可以作为测试学生心理状态的普查筛选工具。被试只需用铅笔在一张A4纸上任意画一幅包括房子、树、人物在内的画就可以了。

③举办以调适考试状态、管理情绪等为主题的讲座。课题组常规提供的主题讲座有《中考,我来了》、《快乐地做情绪的主人》、《正面解读,快乐成长》、《实现心中的梦想》等。

④编导演心理剧。心理剧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增强学生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

(2)专业心理学干预,助其体验被助的幸福。

①筛查报送。心理问题像身理疾病一样,发现得越早越容易高效干预,筛查报送主要是由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完成的。

②预后支持。在学生接受心理干预后的心理成长过程中,同学需要为学生提供轻松的成长环境。

③心理咨询室提供个案咨询。三年多来,来访学生发给咨询室老师的感恩短信达几百条。

3.自助助人的策略。

此策略的存在价值。农村初中生中,绝大部分人没看过一本心理类书籍,超过一半的学生在家里没有用利用网络查资料的条件,他们的上网率平均达不到1周1次。自助助人的策略实施以恚各类信息的相互分享使学生获得了大量的运用类心理学知识、心灵成长故事、成长中的心灵感悟、修心格言等精神食粮。精神食粮的补给使学生的仁爱品质和仁爱能力得到了很好的提升。自助助人的策略具体分类如下:

(1)校园广播站设心灵成长故事栏目。该措施的研发理论为,宽容、仁爱、感恩、奋进是人类精神的庇佑所。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核心力量是爱!感受到爱的人会真正去爱,爱了会有宽容,爱了会有感恩,爱了会有奋进。爱会传递,恨会感染,充满爱的心灵,恨无处藏身;充满恨的心灵,爱无处藏身。

(2)学生自制心灵鸡汤。心灵鸡汤笔记本是学生用以记录能给自己心灵滋养的正能量信息的笔记本。

(3)心灵的港湾。设计该文化栏目的目的有:一是让同学们在暗示语的帮助下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完善自己;二是让同学们拥有美好的天使般的心灵,拥有发现真、善、美的天使般的眼睛。心灵的港湾很好地体现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六、研究取得的效益

(一)我校学生行为习惯得到很好的改善。

学校实施培养学生仁爱品质的策略以来,学生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的改变,德育处违规违纪的学生人数逐年降低。

(二)各级各类奖项。

1. 2015年李琴老师独著论文《考试焦虑学生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获本课题总课题组征文赛一等奖。

2. 李琴、黄光兵合著论文《培养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的策略》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一等奖。

3. 李琴老师获北京心理卫生协会学校心理卫生委员会和部级总课题组颁发的“课题研究先进工作者”称号。

4. 邱凯霞老师独著论文《农村中学师生仁爱关系与英语课堂教育效果》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一等奖。

5. 陈四新老师独著论文《德育工作中仁爱品质的培养》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二等奖。

6. 罗雪梅老师独著论文《让仁爱之光照耀语文课堂》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二等奖。

7. 黄辉老师独著论文《班主任工作中的仁爱教育》获总课题组征文赛二等奖。

8. 2016年李琴、周玲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积极心理学引领 课题策略实施―优化学生心灵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在2016年四川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9. 2016年心育课题《对农村初中生实施心理援助的策略研究》的课题阶段成果荣获2016年度四川省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课题研究阶段成果二等奖。(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很好地弥补了省级课题研究中关于优化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薄弱环节)

(三)各级部门、单位肯定。

2015年团县委部署课题组承担仁爱类讲座:《正面解读,快乐成长》、《关注孩子,传递爱心》。

2015年我校心育课题组为公安局设计心理咨询室并在需要时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015年我县迎教育均衡发展的国检时,丹棱县教育局领导让本课题执笔主研参加座谈会并向教育部领导介绍我校的课题工作。

2015年丹棱县教育体育局微信公众号以《丹棱二中部级子课题“农村初中生仁爱品质培养的策略研究”获奖》为颂夥⒉嘉倚?翁獾难芯啃Ч。

2016年课题组提交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材料《秉承积极心理学理念,提升学生精神核心素养》被选送参加眉山市教育局组织的素质教育座谈会。

2016年我校的促进学生心理成长的课题策略和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模式形成的论文《心系全体 关注个体》被县委宣传部作为德育典型案例报送至眉山市委组织部评奖。2016年县教研室设心理教研员岗位,课题执笔主研李琴老师为我县兼职心理教研员。2016年团县委部署课题组撰写: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文章《实施心理指导策略 ,提升积极心理品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工作介绍及总结。

2016年课题执笔主研李琴老师被丹棱县妇联选派至眉山参加 “幸福使者,母亲课堂”骨干讲师培训班的培训。主办单位是市妇联和市教育体育局。

2016年县精神文明办、县教育体育局决定把全县唯一的“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建于我校。建成后的指导中心功能室完备,设备齐全,建设方案的资金预算为45万,全部由政府出资。

七、参考文献

《爱的五种语言》 (美)(Dr・Gary Chapman)盖瑞?查普曼著,王云良译;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出版时间 20060年。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文件印发单位 教育部;颁布时间 2012年。

《积极心理学》(爱尔兰)Alan Carr著,丁丹等译;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1】万.美国中小学校园欺侮现象之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14.

【2】张海燕,刘丽.学校欺侮行为干预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5).

【3】张文新,纪林芹.关注学校中的欺负问题[J].教育科学研究,2005,(1).

【4】徐本华,李新旺.关于儿童欺负行为研究的思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

学社会科学版),2002,(24).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篇6

一、大大方方谈“爱情”

由于青春期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十四五岁的青少年开始对两性关系产生兴趣和好奇心,开始对爱情进行探索,部分学生甚至尝试着去模仿成人谈情说爱而陷入早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这并不奇怪。中国有悠久的禁忌文化,在性教育方面有浓厚的愚民传统,其实越是讳莫如深越容易激发好奇心。与其让这些纯洁的心灵从不健康的书籍杂志、网络资源中寻找变了质的答案,不如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爱情”这一话题加以开诚布公的正面讨论。

于是,在教学《关雎》时,我开门见山提出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这首诗歌从内容而言,属于哪一类题材?”一向热闹踊跃的课堂忽然冷了场,有的学生低下头,有的学生脸上浮现出暧昧的微笑。沉默良久,角落里传来一位调皮男生的回答:“耐情诗呗!”学生们“轰”的一声笑了,我也笑了,“耐情”――“爱情”,故意吐字不清的发音里既包含着勇气,又有掩饰不住的羞涩。我微笑着加重语气:“恭喜你,答对了!这是《诗经》中非常著名的一首爱情诗!”我的微笑,加上坦荡的眼神,大方自然的肢体语言,都在向学生传达着一个明白无误的信息:爱情是一种纯洁而崇高的情感,谈论作品中的爱情话题是学习研究的一部分,不必扭捏,无须讳言。

为了尽量消除学生的心理顾忌,我甚至搬出了自己学生时代的读书笔记,向他们展示我在这个年龄时读爱情文学的心得体会。教师的态度健康阳光,学生的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渐渐地,“爱情”不再是一个别扭、拗口的字眼,他们终于能够大大方方说出自己对作品中爱情主题的认识了。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文学是爱情最美丽的载体。初中语文课本中涉及爱情的篇章虽然不多,却也足以勾起人的无限想象。另外,我们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的名著作品中,对于爱情的描写也比比皆是。让学生直面经典作品中美好的爱情,就像面对亲情、友谊那样,大胆公开地利用健康美好的爱情精品来熏陶学生,净化他们的心灵,既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培养学生正确的爱情观与人生观。这不仅是一个解疑的过程,更昭示着一种襟怀坦荡的为学态度,它对于解放学生的思想,培养他们从容大气的气质,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二、明明白白谈“爱情”

既然已经开始谈了,那就干脆谈个明白,谈个透彻吧!其实,爱情的教育早于我们的课本,小时候背过的唐诗名作《相思》,听过的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民间传说,读过的灰姑娘、白雪公主的童话故事,无不贯穿着“爱情”这一主线。进入青春期,躁动不安的心对这一题材的作品尤为敏感。学校的课本中有相关的选文,课外有经典的名著,也有形形的青春言情小说,文学作品中的爱情随处可见。可是,爱情究竟是什么?

《关雎》中的那个男子为思恋的人“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李清照由于思念远行的丈夫而“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泰坦尼克》中男主人公杰克因为爱罗斯而放弃求生的最后一根浮木葬身海底,罗斯同样因为爱杰克而坚守着一份生命的承诺最终顽强地活下来……爱情是爱人之间的生死相依,相濡以沫,是心灵的交融与契合。然而,爱情仅仅如此吗?

青春期的孩子,敏感、脆弱,他们对爱情的解读往往是偏执、狭隘的。他们容易为文学作品中的爱情片断所打动,往往沉迷其中柔肠百转;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有时因“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无病,有时则会因对爱情的好奇而跃跃欲试。对爱情文学的指导阅读稍有不慎便会沦为“早恋”的“教科书”,所以,教师必须使学生明白:爱情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情感,它必须有道德感、理智感制约,才不至于误入歧途。

仅凭几篇课本选文畅谈“爱情”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我让学生搜集了他们曾经读过的爱情作品,并推荐了诸如舒婷《致橡树》、裴多菲《自由与爱情》等多篇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并加以分析。

林觉民把对妻子的爱扩充到对天下人的爱,为天下人谋福利,牺牲生命在所不惜(《与妻书》);水生嫂将对水生的爱融为对国家的爱,对敌人的恨,体现在行动上就是对丈夫打鬼子这一英雄行为的默默支持(《荷花淀》);舒婷决心与爱人同样以树的形象共担风霜雨露,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实现人生价值(《致橡树》);矮小、卑微的简爱面对身份高贵的罗切斯特大胆表露爱意,并说出“我们的灵魂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这样充满独立意识和女性尊严的话语(《简爱》);匈牙利诗人裴多菲面对屠刀吟出“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的不朽誓言……在这里,爱情不仅破除了门第观念,超越年龄、容貌、财产、时空,甚至于死亡,而且体现着一种人格的尊严和献身的快乐,散发着耀眼的人性光辉。可见,爱情的价值只有融入到事业之中,融入到人生之中,才会充分显示出其崇高圣洁的意义。别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我们生活的全部目的仅在于我们个人的幸福,而我们个人的幸福又仅仅在于一个爱情,那么,生活就会变成一片遍布荒茔枯冢的真正阴暗的荒原,变成一座可怕的地狱。”

爱情在文学作品中流光溢彩,而对于中学生来说,这种爱只可感受了解,不可效仿。中学语文课本中收录的《蒹葭》一诗,抒发了一位男子不畏艰难执着追求意中人的情愫,诗的情感和意境都带有一种朦胧的美。诗中的男女主人公也许并没有真正见过面,更没有深层交往,这一点恰与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心理相似。教学这首诗时我抓住了“朦胧”二字引导学生分析体会,让学生了解任何事情都要把握一个“度”,少男少女的爱也是如此。超过了这个“度”,美的事物就会向其反面发展。肯定地说,爱是美好的,追求爱是成熟的标志,无可厚非,但人生的任务是阶段性的,爱情之果如果在没有成熟时就过早地强行采摘,那只能品尝到它的苦涩。引导学生先把美好的感情藏在心里,到有了成熟的爱情观和判断力时再理智地释放,爱会更甜蜜。通过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爱情教育,以一种人文关怀的态度给学生以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学生便乐于回应,乐于接受。

明明白白谈“爱情”,就是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什么是爱情,从道德上认识爱情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样,学生消除了对爱情的神秘感,也从老师那得到了真正想得到的“金玉良言”,其教育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三、漂漂亮亮谈“爱情”

语文课毕竟不是思想品德课,不是青春期教育课,因此,不能把涉及爱情的语文课上成单纯的爱情启蒙课,就像不能把《赤壁之战》作为军事战役案例,不能把《故宫博物院》当作景点介绍一样。附着于“爱情”主题上漂亮的写作形式也应该是语文课的重点突破目标。换言之,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爱情类文学的品读过程中应该是融合在一起的。

学习《蒹葭》,理解爱情的“朦胧美”不能脱离其比兴手法的运用及重章迭句式的民歌风格;学习《泰坦尼克》,理解爱情的无私与伟大不能忽视剧本中环境描写的作用及运用对话、心理刻画人物的手段。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文学作品时,当然更要注重对其写作技巧的分析和学习。

学生手中的言情作品,多属于流行文学,某些作品甚至格调低俗,文笔粗糙,不仅无益于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形成,而且直接破坏了文学应该具有的美感,极大影响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力和审美能力。我曾经选出了几本颇具代表性的所谓“青春小说”拿到课堂上与学生共同讨论,从思想意义、写作技法、语言感染力等方面与名著进行对比阅读。因为这是学生平时感兴趣的作品,所以他们参与评论的积极性很高,评论产生的结果也出乎意料的好。在批评性阅读的氛围中,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无形中提高了。

此外,我还设计了几个具体操作环节,以提高学生相应的语文学习能力。

首先,说一说古今中外的经典爱情故事。言简意赅地概括故事内容,或者朗读经典的爱情片断,谈谈为之感动的理由。要求可以侧重于对故事意义内涵、情感张力的评价,也可以侧重于对写作技巧或语言文字的分析。

其次,描一描心中的爱情。可以对爱情进行诗化的描写,也可以对爱情进行理性而凝练的陈述。鼓励学生大胆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再次,抄一抄爱的箴言。让学生搜集名著作品中有关爱情的经典语句,并为自己搜集整理的内容拟一个小标题。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篇7

延绵千年的中国传统儒家仁爱理念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伦理念,蕴生于此文化土壤上的中国传统医学、古代医家乃至古人的思想和行为都受其规范作用。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本质,关怀可改善、维护、促进病人身心健康。目前,国内非常重视护理关怀行为的研究,特别是当代护理在继承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仁爱理念、践行仁爱行为等方面尤为突出,因此本研究借古论今梳理中国传统儒家仁爱理念传承下发展而来的护理仁爱行为进行综述。

1定义

1.1仁爱行为的定义

孔子曰“仁者爱人”,以“爱”释“仁”;子路曰“仁者,使人爱己”;子贡曰“知者知人,仁者爱人”(《论语·颜渊》)。可见,古人对“仁”的认识、理解、诠释都围绕着“爱”展开[1-2]。孔子指出实现“仁”的前提即以“礼”规范人的言行举止,强调“克己复礼为仁”;认为“仁”是“礼”的根本,“礼”是“仁”的外在表现,此为孔子实施“仁”的具体方法。因此,古人推崇的仁爱行为即针对当时社会礼制下形成的长幼有序、尊卑有别、以“爱亲”推及“爱众”的行为体现,其核心为“仁”。

1.2护理仁爱行为的定义

“仁”由“人”和“二”构成,“夫人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卫灵公》)深刻寓意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国际化理念认为:“仁爱”即仁爱仁慈,同情关怀。护理是最具人文关怀和温暖的特殊职业,是当代护理展现“医乃仁术”的具体表现,强调对病人的关爱、同情和照顾。因此,心中有“仁”是护理仁爱行为展现的前提,故定义:护理人员在工作实践环境中内化“仁爱”思想将“仁义”和“道德”贯穿于护理始终,以“仁爱”之心照顾病人健康,并与病人建立相互信任的服务过程[3-4]。

2国内外对“爱”的理解

2.1国内“爱”的印证

2.1.1国内“爱”产生的背景《周易·贲辞》中的“刚柔交镨,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最早从“天文与人文”进行了探讨;孔子在春秋晚期开创了“仁爱”思想的先河并提出实行“仁”的外在行为准则,构建了基本精神价值向导[5-6]。《孟子·公孙丑》中的“人皆有不忍之心,皆有恻隐之心”,孟子曰“人之初,性本善”,提出人性的本善论。宋、元、明时期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民胞物与”思想,为儒家“泛爱众”思想成为现实提供了可能。程灏《识仁篇》中“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强调了“天人和一”孝悌仁爱。因此,自古不论时间的倒退与推移“仁爱”思想都一直根植于炎黄子孙的血液中,并以“爱”为核心、以亲缘为纽带向周围人施予关爱[7]。2.1.2国内医学中“仁爱行为”的历史印证2.1.2.1“仁心”为源的行医准则“医乃仁术,活人为务”是我国古代医者的道德根基和行医准则。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要求医者“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瞻前顾后,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要以“至仁致善”之心全力救治。晋杨泉在《论医》中提出“夫医者,非仁爱不可托也”;宋代医家张杲提出“病人人身疾苦,与我无异”;明代医家龚延贤在《医家十要》中将“存仁心”至于之首提出“医存人心,乃是良箴”。历代医家无不重视医者“仁心”,且不分昼夜寒暑,不避道路险阻,也存仁心赴救。中国传统医家仁爱强调“先知儒理,方知医理;先读儒书,再学医道”,“仁心”不仅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结晶,更是我国医学伦理的核心所在,因此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是医务工作者的行医前提与动力源泉。2.1.2.2“精深”为基的行医行为“艺也者,德之精华也”自古强调技艺示人的医术承载着医德的价值评判,蕴含着医德要求[5]。东汉张仲景提出“玄冥幽微,变化难极,非才高识妙者,无法明了其中之理”。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大医精诚》中指出医术乃“至精至微”的学问,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明代徐春甫在《古今医统·庸医速报》中指出“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浅”。清代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自序》中强调“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古代要求医者需领悟医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因此,作为当代医者不仅要有“操术之工”,更要有“处心之慈”,拥有“医术专精”的行医行为才是当代医务工作者必须坚守的基础[7]。2.1.2.3“等心”为本的行医标准孙思邈在《大医精诚》中告诫医者“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宋代的《小儿卫生总微方论》要求行医要“贫富用心皆一,贵贱使药无别”。明代缪希雍在《祝医四则》中提出“等心施救,勿轻贫贱”。古代医家论断强调医务人员要怀有高度责任感,对生命存有敬畏之心,平等之情,才能具备由内而外的“行仁趋向”,形成良好的医德风范和人格魅力,是当代医务工作者的行医标准和根本。

2.2国外“爱”的印证

2.2.1国外“爱”产生的背景自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起“博爱”思想经过《旧约》到《新约》的逐渐丰富,成为代表西方文明的精髓和思想内核。从犹太民族的信仰、博爱、上帝,转化、扩展、转变为全体人民的信仰[8],从此“博爱”成为基督教思想发展的灵魂和最高阶段。基督教认为人与上帝之间的情感是一种由上而下的垂直过程,“爱上帝是一切爱的根源也是一切爱的基础”,从神爱、爱上帝、爱邻人、爱仇敌逐渐演变[8-9]。西方重视人的独立存在性和主体性,将人文与神相对应,体现“人文、责任、生命、德育”等。随着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逐渐融合,人文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2.2.2国外医学中“关怀行为”的历史印证医学蕴含着多元的价值尺度和传统文化载体,西方医学奠基人希波克拉底强调应时刻谨记医者父母也,己不正无以正人,授人以术离于德,无以行远。随着对人类生理结构的不断深入了解,对外部世界灾难及复杂社会关系的认识,引发了国外医学教育的重视,揭开了医学人文的面纱;为了恢复医学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人文社会医学信仰成为核心,强调对“个性”的尊重和“生命”的敬畏。20世纪60~7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外学者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进行融合,从人文课程设置、内容、方法进行了革新,重点培育具备“博爱”精神的医务工作者。

3护理仁爱行为的继承

3.1护理教育对仁爱行为的继承

国外人文价值教育被认为是医学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价值[10];国外学者指出人文关怀行为是可观察到的行为与人文价值的集中体现[11];行为与人文价值表现为尊重、和谐人际关系、应对情感表达与沟通在实践人文关怀中的自我意识展现[12];关怀教育注重显性与隐性培育的结合,并证实其与关怀行为的维持至关重要[13];使护生快速调整、转换自我角色,养成一种固有关怀习惯和应用行为,帮助护生实践人文行为低风险设置[14];学者调查发现影响学生人文品质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是进校前的真实经历和处理这些经历的经验[14-15];并提出12条人文教育切实可行策略,包含强化人文课程、同理心、慎独精神等的培育[10];最终,通过实践行为记录、评审、模拟、考核、360度评价后给予学生关怀行为反馈性意见。中国儒家“仁爱”理念与护理倡导的关爱一脉相承,是我国护理人文教育深厚的道德文化内涵所在,是护理人文教育一以贯之的核心价值观[16-17]。护理关怀行为指护士对护理关怀知-信-行的结合,通过提高关怀水平为病人及家属提供关怀[18];而在校护生人文关怀素养是护理人才培育的难点和重点[19-22];为达成其目的,部分学者从不同时期人文环境养成教育促进护生关爱互动[23-26];从关怀行为认知和影响关怀行为因素进行研究及探讨[27-30];部分学者通过改变护理教学模式、构建“设境—激情—践行—导语”程序框架等从不同层面进行人文教育实践系列研究[31-33]。

3.2护士工作对仁爱行为的继承

国外学者认为关怀行为是医学教育的产物,是为病人提供照护的关键组成部分,通过利他主义、人文主义体现诚信、尊重和同情[15];Watson指出博爱行为是护士在“哲学-伦理-认知领域的学习,再将伦理-道德-精神”二元论世界观进行统一[34];护理人文关怀包含护理照顾行为、态度与情感表达、谨言慎行的责任心,并通过护理伦理理论探讨现代西方关怀责任[35];指出护士关怀行为具体为眼神交流、触摸、音调整合等,需密切观察病人的情感、情绪、精神[10];从病人、护理人员不同个体需求层面证实其对关怀行为感知存在差异[36];Watson强调关怀是主动关怀人的意愿、意识和责任,并在具体行动中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和态度,又将人际关怀行为分为工具和表达,目的为满足病人各种需求[37-38]。国内学者重视以人为本的精神,指出关怀可改善和促进人类健康,建立信任关系、减少隔阂,是直接协助、支持及促进个人或团体的一种护理行为[39];强调儒家思想与护理文化的精髓即“关怀”与“仁爱”,对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患和谐等起非常重要的作用[40-41];分别从临床不同科室、疾病、角色、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了探讨[42-43];证实技能、经验、演示、告知是病人易感的关怀行为;部分护理管理者运用我国儒家仁爱理念以“仁”为本的内延外伸进行护理人文管理、群体关怀行为的探讨[44-45];不难发现,国内学者无论在何种角度的研究及探讨,其最终目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依然是实现对生命的关怀。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篇8

首先,这是生理心理的需要。古语云:豆蔻梢头二月春。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十六七八岁,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他们都比过去的孩子要早熟得多了:第二性征突现,身体成长速度快,能量代谢频繁,性开始萌发甚至走向成熟,他们进入了青春期。随着生理的成熟,伴随而来的是对异性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情感。

其次,这是时代的要求。现在,影视、网络、书报等传媒哪一样不涉及爱情?仅是电视台,每天热播中的港台日韩偶像剧,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学生。但很多影视作品中所宣传的主题,并非健康和光明的。因为信息博杂,缺乏正面引导,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尚未形成,而鉴别能力又比较低,这些不健康的影视作品无疑是具有负面影响的,不少孩子形成了不正确甚至是畸形的爱情观念,对爱不负责任,追求物质,寻求刺激,游戏爱情等。因此,在当前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与其让学生们在“黑暗”中摸索,在背地里谈论,从那些影视、小说中去“学习”,不如让我们解放教育思想步伐,坦白地、真诚地教育和引导他们去认识健康的、光明高尚、纯洁的爱情。

再次,对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有助于他们养成真善美的性情,进而达到人格升华,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爱情,作为人类以外的任何生物都不具备的独享的一种十分美好而崇高的情感,作为人的道德、伦理、审美等诸多意识因素给予人类生理和精神上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并不是随着人的生理成熟而自然具备的,它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才能形成。而且,对它进行启蒙的意义不仅仅只局限于人们所通常认为的男婚女嫁、男欢女爱,更现实、更深远的是在教育一位中学生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基于以上原因,把爱情启蒙教育引入中学生的课堂,不容置疑是十分必要的,甚至是刻不容缓的。教育要与时俱进,要解放思想,不能让陈旧的制度缚住头脑。

二、语文老师应该怎样在课堂上开展爱情观教育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篇9

我认为对中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是必要。

首先,这是生理心理的需要。古语云:豆蔻梢头二月春。现在在校的中学生,初一的十二三岁,初三的十五六岁,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他们都比过去的孩子要早熟得多了:第二性征突现,身体成长速度快,能量代谢频繁,性开始萌发甚至走向成熟,他们进入了青春期。随着生理的成熟,伴随而来的是对异性的一种朦朦胧胧的情感。 德国大文豪哥德在其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少年怀特的烦恼》中说:哪个少年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校园内外越来越多的“早恋”和“网恋”现象说明了,少男少女们对爱情充满了憧憬和追求,都渴望了解和品尝“神秘”的爱情。

青少年心中激荡着的朦胧爱意与冲动,是他们生命历程中的一种美丽,虽然她美得幼稚,但她属于这个生命阶段,我们没有理由去制止她的发生。事实说明,光用“压制”和“掩盖、回避”的方法,是不行的。压制,只能让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他们有可能做出“过激”反应;回避,会让“爱情”变得更加神秘,使他们对“爱情”的理解出现错误;这对他们的成长都不利。需要我们做的是,通过我们的教育使这份情感保持她天然的美丽和天然的纯洁。而爱情教育,就是保持这种美丽和纯洁的最佳的方式。

其次,这是时代的要求。现在,影视、网络、书报等传媒哪一样不涉及爱情?仅是电视台,每天热播中的港台日韩偶像剧,就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学生。但很多影视作品中所宣传的主题,并非健康和光明的。因为信息博杂,缺乏正面引导,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尚未形成,而鉴别能力又比较低,这些不健康的影视作品无疑是具有负面影响的,不少孩子形成了不正确甚至是畸形的爱情观念,对爱不负责任,追求物质,寻求刺激,游戏爱情、蹂躏情感等。

因此,在当前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与其让学生们在“黑暗”中摸索,在背地里谈论,从那些影视、小说中去“学习”,不如让我们解放教育思想步伐,坦白地、真诚地教育和引导他们去认识健康的、光明高尚、纯洁的爱情。

再次,对学生进行爱情观教育,有助于他们养成真善美的性情,进而达到人格升华,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爱情,作为人类以外的任何生物都不具备的独享的一种十分美好而崇高的情感,作为人的道德、伦理、审美等诸多意识因素给予人类生理和精神上的一种最深沉的冲动,并不是随着人的生理成熟而自然具备的,它必须在后天的教育中才能形成。而且,对它进行启蒙的意义不仅仅只局限于人们所通常认为的男婚女嫁、男欢女爱,更现实、更深远的是在教育一位中学生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现在,许多中学都将“做人”奉为校训,那么,爱情教育不正应该名正言顺地纳入“做人”的教育范畴中去吗?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教育一个中学生由习惯于接受父母师长的关心、爱护与照顾发展到如何去关心、爱护与照顾另一个与他(她)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异性,同时引发他(她)学习与异往的方式,把握感情的分寸,进而给双方带来智力、个性上的互补,这实际上也是心理认知和生存能力上的一种成长。而且,被爱和爱人,同样都是生命中最美好的情感心理体验。这种体验经过理性的教育往往会随之升华成一种对同学、朋友的责任,对人生幸福的理解乃至对人的生命的尊重。这可以说又是一个人人格修养上的进步。

再者,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我们的基础教育可以进行亲情教育、友情教育,却惟独不能进行爱情教育,那么你怎么指望他长大后能懂得爱?而一个不懂得爱的人,他将来又会有什么高质量的婚姻生活?而当“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的流行旋律在杜会畅通无阻的时候,你还能指望他忠于爱情,忠于婚姻吗?应该承认,我们的社会教育,在爱情教育这一方面是欠缺的,甚至没有爱情教育。从初恋到结婚成家,我们都是自己“摸索”出来的。当今社会上失败的婚姻数不胜数,诸如结婚、离婚“闪电战”,“试婚”,“婚外恋”,“包二奶”等一系列婚姻家庭的心理、道德和行为问题日益增多,虽然有着许多客观原因,但难道与我们过去基础教育阶段缺乏重视和进行爱情这方面的启蒙教育没有一点关系吗?没有正确的、健康的爱情观,我们又怎么能最终获得爱情婚姻的幸福呢?因此,爱情观的形成,也需要教育。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A·阿德勒说:“爱情,以及其结果的婚姻,都是对异最亲密的奉献,它表现在心心相印,身体的吸引,以及生儿育女的共同愿望中。我们很容易看出:爱情和婚姻都是合作的一面------这种合作不仅是为了两个人的幸福,而且是为了人类的利益。”( 阿德勒著作《自卑与超越》)

基于以上原因,把爱情启蒙教育引入中学生的课堂,不容置疑是十分必要的,甚至是刻不容缓的。教育要与时俱进,要解放思想,不能让陈旧的制度缚住头脑。

语文老师应该怎样在课堂上开展爱情观教育?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238-02

一、何谓爱国主义

相对于学界提倡“国家认同”,笔者更觉有必要重新探讨“爱国主义”的问题。这并非老生常谈,而是希冀给出全新阐释,以利于在整体上认识“爱国主义教育”之内涵。

“爱国主义”在其肇始阶段可视为地缘文化意义上的词汇,与政治相关甚少。到了近代,“爱国主义”俨然突破了本然单纯的地理意义,逐步加入了更多的政治内涵,甚至从一个原先的“良性词汇”转向极具讽刺意味的政治“敏感词”。对此,西方一些学者时常将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相混淆,甚至针对中国而创生出所谓的“官方民族主义”一说,这显然已经侵犯了爱国主义之合理诉求,更是与我们心目中的爱国主义理念格格不入。

当然,笔者就此不想深究民族主义的问题。其实,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一样,都是一种情感,一种对本民族国家之心理依恋,这是彼此共通之部分,只是在对待民族与国家的关系上以及相继产生之情感的归属上存在分歧罢了。简单用民族主义替代或等同于爱国主义,这是极不严肃的学术表达,毕竟爱国主义的对象是制度化的政治共同体,而民族主义之对象则是共享一个共同身份之人群,他们拥有一致的信仰和集体自治的愿望。一定意义上说,民族主义在概念使用上要比爱国主义混乱得多。再则,民族主义具有鲜明的教义性特征,并在某些方面将民族看做是政治组织的核心原则;而爱国主义则为这一观念提供了感情基础,因而也就支撑了各种形式的民族主义。由此可见,爱国主义是一个比民族主义更为源远流长的观念,但同时也相应缺乏更多的理论支撑[1]。

西方学者对于爱国主义理解看似合理,但在其中也暴露了诸多不足。很多时候,他们没有考虑到世界上其他国家尤其第三世界国家的情况,诸如政治学经典教材《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所举证的爱国主义范例,大多仅限于西方世界之情况,这一片面的论据无疑影响其对爱国主义的深刻理解。然而,西方学者对爱国主义之理解又是颇有见地的,因为他们清楚的认识到马克思的历史理论同样吸收了民族主义思想,认为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吸取了把集体行动者当做历史中的进步力量的思想,马克思随即将集体从国家转换为阶级[2]。对于这一点,笔者无须赘言。

概言之,“爱国主义”可从三方面予以释义:其一,它指的是热爱国家的情感,即一国的国民对于祖国的热爱之情,视祖国为自身至爱的对象;其二,它指的是单纯的爱国思想或理论,也就是对于何谓爱国、为何爱国以及爱国何为等一系列的理论阐述;其三,它指的是受爱国情感和爱国思想或理论影响下的爱国行为。

二、爱国主义的历史发展

然而,爱国主义又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它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中国情境之爱国主义历经了民族爱国主义、反帝爱国主义与伦理爱国主义等三个历史阶段。以下,依次讨论每一阶段爱国主义之特点,通过历史叙述以期还原中国情境的爱国主义原貌,为今日理国主义教育的形塑积淀理论基础,提供参考意见。

1.民族爱国主义阶段。美国学者海斯认为,“自从东方古帝国兴起之后,许多世纪以来,一个独立国只包括一民族的现象是例外,而不是常规。一个人通常爱他的城市,他的区域,他的统治者或他的帝国,而不爱他的民族。” [3] 然而,海斯的发现依旧是基于古希腊或古罗马的情况推演东方的情况,他看到的并不完全正确,最起码不完全符合中国情况。中国人素来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而对于城市、区域或是帝国并不显得有多少热爱,换言之,中国人爱的是“天下”、“君王”和“家庭”,忠君始终被视为爱国的表现。《诗经·小雅》中就有这样的话:“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见,基于中华中心论调的“天下观”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中国人始终认为自己处于天下的中心,华夷思想长期支配着历代国人的头脑,似乎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民族都是受人鄙视的蛮夷,皇室朝堂更是成了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显然,中国古代的爱国主义是扭曲的,人们效忠的对象是朝廷抑或集权于一身的天子而非国家,有道是“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孟子(离娄上)》)。仰居“天朝上国”的先辈们始终只知有“家”与“天下”而不知有“国”。无“国”意识,何谈爱国?可以说,长期的“‘华夏中心主义’和‘尊夏掖夷主义’的文化观念,不但扼制了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在古代的觉醒与确立,而且使到近代才诞生的爱国主义一开始就背负着文化主义的古老幽灵,难以摆脱东方大陆性文化所具有的狭隘性与自大心。” [4] 中国古代到底存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学者们对此争论不休。笔者以为,即便古代中国未曾出现可爱之“国”,但对朝廷君主以及乡土家族之爱完全可以扩展至对大好河山之爱。如同南宋岳飞一心想收复失地,其实他的心中本然有一个大宋的中原领地,这依旧可以认为是爱国主义的早期形态。当然,这种爱国主义掺杂着狭隘的民族界限,因此,古代中国长期演绎着民族爱国主义的范式。

2.反帝爱国主义阶段。到了近代,这一切发生了改变。西方列强的炮火振醒了沉睡中的国人,国家概念随之即起,爱国主义即是民族危机下的产物。伴随着外来侵略,“国”的意识渐成,爱“天下”和爱“家”的传统自然转化为爱国。此时的“国”不再只是“大清朝廷”了,而是地理政治意义上的中国。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多种形式相互交织的,爱国主义受其影响,同样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遭受外来侵略者的奴役,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最主要的矛盾。因此,自甲午战争至抗日战争胜利,反帝始终是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3.伦理爱国主义阶段。当爱国主义被冠之以道德权利或是义务的时候,预示着伦理爱国主义的诞生。抗战胜利以后,爱国主义从反帝的主流价值倾向演变成了伦理爱国主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反帝爱国主义形态完全不存在了,只是伦理爱国主义的张力更加明显而已。伦理爱国主义有其两个基本特征:其一,将爱国主义纳入道德的范畴;其二,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伦理规范以寻求现时代爱国主义的古典庇护。伴随而来,伦理爱国主义存有两大缺陷:一是具有强烈伦理复归的情绪化倾向,二是在于其内容的空洞抽象和强烈的说教性。爱国主义终究是指向个人还是国家的宣传,伦理爱国主义俨然超越了地理情愫的文化忠诚甚至政治投机,从社会主体之行为演变成国家利用伦理约束力操控一切去“被爱国”的场面。

三、形塑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随之迅速提升,以美国为主导西方舆论相继抛出“中国”,中国的亚洲近邻尤其日本在领土问题上又不断与中国发生冲突,加之历史积淀的民族仇恨被极力渲染,国人爱国主义热情空前高涨,逐渐走向广泛意义上的民族爱国主义,其中不免混杂着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双重定位。爱国主义遂受到不同人群的高度关注。诸如政治哲学家时常争论不同版本的爱国主义是稳健政治的不可或缺之部分;而道德哲学家却望着爱国主义的道德标杆,对爱国主义是否是公民的道德义务争论不休。然而,“爱国主义”在中国时常被当做激进的代名词。极端民族式的爱国主义固不可取,但理国主义之表达应属合法的诉求而不应该被列为褊狭的异端。那么,感性与理性的边界又在哪里呢?这就要重新回到什么是“爱国”的基调上予以审思。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不同时期统治需要,爱国主义可从不同的维度予以诠释。当然,笔者所言之中国情境无论何时都应放置全球化背景中予以讨论,这并非为了排除所谓的“自以为是”,乃是为了真正从中国实际出发,以探求爱国主义在中国之嬗变,为形塑理国主义教育提供经验。那么,理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作何解释?它包含哪些方面?概言之,其意有三个:

1.理国主义教育应是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界限之教育。民族主义在中国未必能被超越,而狭隘的民族主义则必须要被超越甚至抛弃。全球化虽然不可逆转,但是在全球化日益显著的今天国家的特殊性也应逐渐显露。要警惕西方国家借全球化之名借机宣传所谓的“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后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实则是对合法民族主义的无端解构和扭曲阐释。我们沉浸在全球化带来的机会的同时,也要认清被政治渲染的全球化俨然是一个可怕陷阱。我们不禁要问,爱国主义的动机是什么?超越狭隘民族主义界限,于民族认同中确认国家认同。让所爱之国成为真正的统一之国。

2.理国主义教育应是培养公民适度爱国情感之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旨在培养公民热爱祖国之思想与情感,然而,长期以来,爱国情感教育是相当缺乏牢固基础的,或者说是空洞的。那么,爱国主义到底需要强调何种爱国情感呢?很多人都认为爱国主义是好事,但却不知道何种爱国主义才是真正的好事,盲目的爱国情感的爆发可能会走向异端。爱国者就是爱自己国家的人吗?事实并非全然如此,往往我们只是认识到爱国情感的教育是多么重要,却忽视了爱家庭爱家乡之教育,很难想象连家庭或家乡都缺乏依恋的人如何培养忠实的爱国情感。

3.理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的应是造就理性之爱国者。易言之,爱国主义教育是否真的有必要被公民教育所替代?西方学者对此肯定,他们往往认为,公民教育涵盖的范围显然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然而,部分和整体又是具有不一致性的。尤其在中国情境中的爱国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不应该完全被公民教育所替代,要提防西方的学术霸权与意识形态侵蚀。当然,不被替代并不意味着放弃一切变化的可能,爱国主义教育依旧需要向现代公民教育的转型,而不仅仅简单囿于道德教育之范畴或者来个大变革式的颠覆。

参考文献:

[1] [英]戴维·米勒.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530.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5?0064?05

一、引言

新世纪伊始,孟子论舜的案例和《论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观念便在学术界引起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反对儒家伦理的一方认为儒家伦理“把父慈子孝的特殊亲情置于诚实正直的普遍准则之上,因而主张人们为了巩固这种至高无上的‘天理人情’,可以在父子相隐中放弃正义守法的行为规范”[1],矛头直指血亲伦理会导致腐败;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儒家伦理是关系(角色)伦理,在当代社会发展模式中只能起到规范性、功能性的作用。这两个论点即是反方最核心的论据。而拥护儒家伦理的一方也围绕儒家伦理的特殊性与普遍性据理力争,认为《论语》中的这一节应作特殊性来处理,与儒家伦理的普遍原则是不相违背的。两方学者争锋相对,从而引发了儒家伦理的特殊主义和普遍主义之争。[2]

事实上,将儒家伦理用特殊和普遍加以限定实无必要,这是西方哲学的解读方式。西学的传统是非此即彼的两分法,故“一”与“多”、动与静、实体与偶性、表象与实在、理性与经验等诸对立的范畴是贯穿整个西方哲学史的核心概念。西方坚持本质与现象的区分从柏拉图甚至更早便已开始了,本质主义传统根深蒂固;而中学传统讲究“天人合一”,主客不分、“物我两忘”的境界是世人的理想,先秦哲学尤其如此。春秋格局“异质同文”,体制化的力度较强,文化多样性是自身演进的和谐产物,任何一种体制既是特殊的又是普遍的,处于一种“临界”的状态,此乃春秋文化能持存近五百年的原因。武汉大学的郭齐勇教授认为“儒家伦理是普遍主义的,但同时又是建立在特殊主义的基础上且要落实到具体的伦理场景中去的”;“儒家的处理方式是特殊主义的,需要回复到具体历史场景中具体分析,不能抽象地绝对地以普遍主义的方式处理”。[3]杜维明先生也认为孔子并不认为有什么永恒不变的至高无上原则[4](406)。体制化和去体制化都是近代文明的特征,“全球化”“地球村”更是现代科技的产物。西方现代哲学已开始反对本质主义,现象学、诠释学应运而生,此种思维方式与中国文化的传统精髓有诸多共通之处,这也是现象学能在中国大行其道的原因吧。对先秦哲学的理解最好的方式便是回到文本本身,回到当时的情境中去把握,不要用现代社会的标准、范畴概念去理解,否则其结果必定是反其道而行之,离事物的本质越来越远。

关于孔子思想的实质和核心的研究,学界曾进行过多次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仁”与“礼”上①。在争论中,正方论证儒家伦理具有普遍性的常见方式是,认为“礼”是外在的规范,是特殊的、可变的,“仁”则是“礼”之根本,是普遍的;“礼”是孔子对中国远古文化的承续,“仁”才是孔子的独创,因而,儒家的核心应是“仁爱”。实际上,我认为“仁”“礼”均是一种临界定义,既普遍又特殊,既非普遍也非特殊,我们不应将其作对象化的理解,而应在具体的情景中来把握其本质。现代学者习惯将“普遍性”等同于“真理标准”,凡事都用这把尺子去衡量,因此,反方就会认为儒家的“亲亲”是一种特殊之爱,以此为根基的儒家文化易导致腐败;而且,《论语》中对“仁”“礼”的界定常常莫衷一是,因此也不具有普遍性,他们中有的学者甚至认为只有基督教的博爱才是普遍之爱,应在全球加以推广。殊不知,当今社会的和谐正在于要保持文化的特殊性和多元性,各种文明都有其生存的权利,如用一种普世文明来统治全人类,“文化战争”则不可避免。可见,普遍与特殊并不是衡量一种文明、文化、伦理价值的标准,对孔子思想的真实理解应回到《论语》本身。事实上,“亲”“仁”“爱”“礼”只有层次上的差别,无根本性质上的对立,我个人认为“亲亲”才是“仁”“礼”之根源,血亲是人伦之情的发源地。因此,本文将立足《论语》及相关文本,从“仁”与“礼”两个方面探讨其与“亲亲”的关系,以不同于上述正反两方用普遍和特殊这对西学式的解释范畴再次为《论语》中“父子相隐”这一历史公案正名。

二、孔子的“仁”与“亲亲”

《说文》:“仁,亲也。从人二。”段玉裁注曰:“亲者,密至也。从人二,相人偶也。”从“仁”字最开始的发源看,“仁”便与血缘亲情有关。所谓“人二”,就是“人人”,首先是指夫妇之间的亲密关系,故曰“人偶”。《中庸》有:“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故《诗经》305首,孔子首推《关雎》。然孔子在此并非仅指男女之,否则与动物之本能无异也。夫妇在其开端处便有“兴”,即不是把对方当作对象化的东西来看待。君子对淑女的追求绝非仅是男欢女爱,而是在一种情景下——雎鸠关关叫声中——兴发出一种完全不同的美妙意境来。

其次,“亲也”,也指父母子女的关系(下面简称为亲子关系)。《中庸》讲:“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孟子也说“亲亲,仁也”(孟子·尽心上)、“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礼记·大传》曰:“人道亲亲也。”夫妇之情的最高境界必然是兴发出亲子之爱,而且一旦这种亲子之爱被兴发出来,则比夫妇之情更纯粹、更非功利,将夫妇这种非血缘的、外在的情变成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子关系的内在的爱,这既是生物学、物种学意义上的延续、繁衍,也具有社会学、伦理学的价值和意义。父母对子女的慈爱是原发性的、不可解释的,毫无功利可言,不服从根据律和个体化的原则,也不能用因果关系来解释。两性之爱延伸出亲子之爱,是爱的传递和延续,儒家文化之为中华正统文化皆因其握住了人类生存的源头——亲子之爱。亲子之爱最切近人性,现存人类为人之根本即在其拥有亲子之爱,以此为根的“仁”“礼”之学必定使老百姓能“闻风而化”。世间任何关系都不会比血亲关系更纯粹,更能引起人的移情和通感(夫妇之情最终转化成了亲情),此为人之本也。《论语》12.22:“仁者,爱人。”《论语》1.2:“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里都是说仁之根在于亲子关系。亲子之爱又可分为慈爱和孝爱,但人之本在“孝”,动物也有慈爱,但却无孝爱,因为人能在“慈”中兴发出“孝”。因此人能根据“亲亲”将爱(在“兴”的情景中)泛溢出去,形成以“孝”为亲子核心的一整套和谐的“仁”“礼”的社会伦理结构,即构成中华文化之泛家结构,所谓“立爱自亲始”(礼记·祭义),那么,爱神也如此。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论语》13.18中的“父子相隐”呢?似乎其中包含了“仁”与“亲亲”的矛盾,其实不然,这种理解的错误在于其把“仁”看成一普遍准则,而将“亲亲”看成是一种特殊情感而造成的。对此问题我们应将其置于对话情景中方能兴发阐明清楚,而不应将其作为一原则来理解。此问答中的两个“直”含义是不同的,叶公之“直”凸现了社会性,孔子之“直”与情感的真诚性有关[5](364)。牟宗三先生也认为:“仁以感通为性,以润物为用。”[6](44)儒家文化是泛家文化,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亲亲互隐”是从人情、人性出发,尽管“亲爱某亲人”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特殊性,然“亲亲”是每个人都必然拥有的真情实意,是贯通全人类的。如将“大义灭亲”“忠高于孝”作为普遍原则加以推广,只会致使社会、政治、伦理、家庭出现混乱,看“”便知造成了多少人伦悲剧。毁灭“家庭”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正如狼一样,无半点人性可言。孔子主张“亲亲互隐”并不是要将其作为一普遍性的原则来推广,而是从情境出发,从人性出发来采取行动,在此,任何原则性的措施都是违反人性的。

其实另一经典案例更能体现孔子之处事方式。《论语》13.3“正名”案例:卫灵公之子聩与其孙卫出公輒争王位,子路问“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表面看来孔子似乎答非所问,故子路反驳到“有是哉,于之迂也!奚其正?”这里确有很多争议:该如何处理聩与辄的关系呢?孔子认为只有从源头上更正才不至于偏颇。这里涉及三代父子关系,如把“父父”“子子”当原则来衡量,必定出现悖论,任何一方似乎都有理,但又都无理。“正名”虽是一个原则,但在这种实际情况中却拿不出一个具体成型的方案,它只提供了一个维度,任何具体的方案都是有争议的:支持任一方都与儒家的“君臣父子”相违背,因其根源上的“名”已不正,则任何“言”都不会顺。孔子只说要“正名”,但具体该如何正,他没有说。有一案例可供参考:楚庄公与其母“大隧之中,其乐融融”;“大隧之外,其乐泄泄”。不过卫国内乱比之更复杂,其涉及三代父子之间的“正名”,因其在根源上出了问题,故任何具体的方案都是无效的,最终聩复辟,輒逃到国外,三年后聩也死于内乱,可见“正名”何其重要,至于怎么为卫国“正名”,还有待专家仔细琢磨。

“正名”即是使名、话语回到本身。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在最原初的地方是不能用定义说清楚的,故要给出“仁”的一个标准界定是很难的,只能在用文字营造出一种“兴”的意境中才易于理解。《论语》中谈仁有105处,各种不同的说法使其很难理解。“仁”既易能,“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7.30),又难能,唯颜回“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6.7);既平常、容易,不过“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13.19),又高远、艰深,“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7.34);故孔子多次言“仁”难,“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6.22)“末之难矣”(《论语》14.39),“仁者,其言也讱。”(《论语》12.3)“仁”之易是指其具体德目,但其本质则是难以把握的,很难达到“仁”,故君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7.1),其言“戚戚”,答非所问,在问与被问、似答非答中营造一种“兴”的意境,使人尽量靠近。“仁”是一种生命的本真样态,其本质来源于“亲亲”之爱。慈爱和孝爱都不是按道德原则教育出来的,而是在实际生活中“兴发”出来的:父母对子女无私的慈爱兴发出了其本真的孝爱。“仁”是很难达到的,只能在“礼乐”中尽量保持其原生态,因为“礼”之源头也是亲子之爱,礼乐(包含诗)均是一种“兴”发的情态,故“亲”“仁”“礼”能相互融通。

三、孔子的“礼”与“亲亲”

《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从示从豊,豊亦声。”段玉裁注:“丰者,行礼之器。”礼最初的本义是指祭祀天地神祗、祭祀祖先的仪式,李泽厚先生便指出周礼“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7](8)。从其作为祭祀祖先的仪式便可看出“礼”之初始也与血缘亲情有关。如果说“夏礼”“殷礼”带有更多的巫术鬼神,那“周礼”则更富人文意蕴,更看重血缘亲情。王国维先生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商之继统之法,以弟及为主而以子继辅之,无弟然后传子。”[8](44)而周代继统之法是父死子继。从夏商的“以祖配天”到周代“以德配天”表明了人文精神的觉醒,血缘崇拜更盛。然礼并非仅仅是外在形式,它不仅具有特殊性也具有普遍性。礼固然是一种具体的人伦规范,但这种规范却并非全由随机的外部关系而定,而是一以贯之的。唐君毅先生便认为“通观周书中之周公之训诂,与诗经中之周颂之称太王、王季、文、武、鲁颂之颂周公之德,则见此中确有一伟大之政治精神,其本则为一道德精 神”[9](59)。当然,我们最好不要用普遍与特殊这样的词汇来衡量“礼”,正如不用此来衡量“仁”一样,“仁”“礼”都是在一定情境中能兴发出各种意义的机制,都不是一种绝对的原则或标准,如执其一端来衡量其它,则必然会在《论语》中找到许多矛盾。情理上,我们总是希望一理论不存在矛盾,殊不知矛盾才是人类理性的本质,是人性的悖论,是任何理论都避免不了的,正因其张力才使人类精神不断向前发展从而丰富起来。

上面我们已谈到“亲亲”乃“仁”之根,然从“亲亲”到“仁”又“何其难也”,其中,“君子”是其必经的人生形态。亲子之爱(慈孝)基于血源亲情,伴随家庭血脉而扩张,自身便可泛溢出去,然这种自内而外的流溢是不稳定的,要用“艺术”即“礼”来指引,因为“礼”和“亲子”关系均具有“兴发”能力,故能在“礼”中接引亲子之爱,做到“泛爱众,而亲仁”(《论语》1.6)。君子人格是成“仁”之门户,尽管君子不一定都能成“仁”,但是其必经精神形态,故孔子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论语》14.6)君子最大的特征是“好学”,“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1.14)君子首先从“学艺”开始,“艺”与亲子根源匹配,可将“爱”导向普遍化但又非普遍化的“仁”。《论语》3.8“绘事后素”一节向来被解释成“仁先礼后”“仁内礼外”,然李泽厚先生则认为“仁”与“礼”在源起上不可分割、不分先后:人性情感必须放置于特定形式中才可能铸成造就,无此形式即无此情感,“礼”即“艺术”。[5](85-86)我亦赞成李先生的这种解释,“礼乐”本质是“兴”,各种礼仪形式均能“兴发”人的情感,“亲子”之情便是在情境中兴发展开、泛溢到其它人伦关系中去的,故“礼”是承载“亲亲”的最佳方式。

孔子十分看重“兴”,整部《论语》是用对话体的方式,通过发问“兴发”出似是而非的回答来,《论语》中许多核心概念的定义都是采取的这种界定方式,并不是正面的、统一的回答,好比后期维特根斯坦的“家族相似论”所主张的那样,任何概念都没有一种本质性的界定,而是具有家族相似的性质,每个概念都具有比所谓的本质界定更丰富的内涵。而《论语》中对其核心概念的界定方式是营造一种共鸣的“兴”的意境,“兴”即是在“兴句”和“被兴句”之间营造一种全新的情景、烘托出一种全新的样态,使人更易理解一些深奥的定义和看似矛盾的事例。每一个在不同的兴的意境中的回答都不能当做普遍的原则加以持守,否则就会发现《论语》中对同一个问题存在很多矛盾的回答,对这些所谓的矛盾的合理解释即是要回到每个回答的语境中去,在具体的语境中来理解这些回答,不应将其中之一当做金科玉律,将其他则当做与之矛盾而被抛弃,这样就会得出片面的理解,削弱了其丰富的意涵。例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是一种兴,用重复形成一种叠韵,这就构成了一首浓缩的诗,在叠字营造出的“兴”的意境中去界定君、臣、父、子。孔子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礼”“乐”“诗”“正名”等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式的定义,都是在一种“兴”的语境中给出其丰富的意涵的,而“兴”初始于夫妇之道,包含随之产生的亲子关系。至于“夫妇”与“亲子”何为先不是我这篇文章讨论的问题,正如“鸡”与“蛋”何为先一样,此争论是没有意义的。

四、结语

先秦儒家,尤其孔子,是十分重视“亲亲”的,我们从《论语》《中庸》中便可看出。然后世儒家的发展趋势则是将“亲亲”与“仁”分离了,尤其宋明理学,只注重从形而上的、超越的层面来发展“仁”,在深化了其理论深度的同时,也削弱了其原初的丰富内涵。程颢:“仁者,浑然与物同体。”(《识仁》)张载《西铭》:“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浑然中处。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朱熹:“与天地参,谓以天地并而立三也。”即使阳明心性之学侧重情感,却也不再谈“亲亲”。宋儒追求圣人,不再强调君子,圣人高高在上,遂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教条而丧失了生命意义。“五四”以来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了无情的批判,鼓励与作为封建压迫代表的“家”作斗争,离“家”出走闹革命也成为当时的潮流。期间“家”完全被“党”“国”取代,父子、夫妇间相互揭发,人人自危。现代社会“家”的观念更加淡化,越来越多的人终身不婚,“丁克”家庭、单亲家庭成为时尚。诚然,现代社会对这些现象的宽容表明当代人拥有极大的自由,但这种病态的家庭样态引发出的问题不得不令人深思,人类将走向何方?西方许多思想家认为,如果有一天人类将毁灭,那必然是自我毁灭。现今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已成为西欧发达国家一大困扰,各种文化冲突争执不断,恐怖活动此起彼伏,全球处于极度不稳定之中。当然,我们不能将所有这些社会问题都归结为是轻视家庭造成的,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因此也就有不同的解决途径,但作为中华传统的泛家结构在现今社会遭到破坏确实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值得各界专家学者研究。

反对儒家伦理的人直攻血亲伦理,他们确实抓住了儒家文化的核心②,但事实并不像他们说的那样,血亲伦理导致了腐败、裙带关系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相反,正是由于当今社会忽视“亲亲”才造成了这些问题,亲情被外在化、功利化,一切以利益至上为准绳,这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现代社会各种“名”更加“不正”,“父不父,子不子”,血缘亲情越来越淡,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盛行,有些父母的“慈爱”还不如动物,那么想要兴发出“孝爱”来则更艰难了,亲情沦丧确是人类一大悲哀。在此我要极力为家庭、为“亲亲”正名,振兴中华,首先要振兴以家庭为核心的儒家传统文化,恢复人与人之间应有的亲情、友情、爱情等等各种情分,用“亲情”化去隔阂、矛盾、冲突……在此我并不主张将重视家庭的儒家文化作为一种普世伦理,正如基督文化也不是一种普世伦理一样,即使在全球化的今天也不应该只存在一种文化、文明结构。我想说的是:重视家庭的儒家传统文化对缓和当今多元主义文化的冲突有着其自身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现代社会是技术泛滥的时代,各种文化、民族为求自保,避免遭灭绝的危险而对他者采取敌对的态度,仿佛身处黑洞之中,面对着各种不可预知的潜在威胁,每个人、每种文化都想抢占优势而试图首先发难,这必然导致混乱、冲突。儒家的泛家结构恰似黑洞中的火把③,可点亮不可预知的黑暗,化解发难的动机、缓解紧张氛围,其宽容性是其它文化尤其是善战的西方文化不可比拟的,历史史实已证实了这一点。

总之,“亲亲”“仁”“礼”均不是普遍化的原则,但又不是特殊的情感,无论是在寻找当今中国文化的出路上,还是在探索世界文化的多元主义结构中,儒家传统文化都是一束温情的、清柔的、可照亮“黑洞”的火把,而非耀眼的强光,在人类自身发展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这当然要靠社会各界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大力复兴之,使超越一切功利的“亲亲之光”重洒人间。

注释:

① 蔡尚思先生认为是“礼学”,匡亚明先生认为是“仁学”,郭碧波先生认为“中庸”是核心,还有人认为是“忠恕”之道。

② 相反很多儒学研究者根本不关注“亲亲”,在反驳的文章里很少有为“亲亲”正名的,而是把“仁”看成普遍性的准则来立论。

③ 血缘可使一切冲突都戴上温情的面纱,因此必定是火把,而不是强光,否则会使人暂时“失明”,更加剧紧张氛围。

参考文献:

[1] 刘清平. 美德还是腐败?——析〈孟子〉中有关舜的两个案例[J]. 哲学研究, 2002(2): 43?47.

[2] 黄裕生. 普遍伦理学的出发点: 自由个体还是关系角色?[J]. 中国哲学史, 2003(3): 13?24.

[3] 郭齐勇. 也谈“子为父隐”与孟子论舜——兼与刘清平先生商榷[J]. 哲学研究, 2002(10): 27?30.

[4] 杜维明. 论儒学的宗教性[C]//杜维明文集·第3卷. 武汉: 武汉出版社, 2002.

[5] 李泽厚. 论语今读[M]. 北京: 三联书店, 2004.

[6] 牟宗三. 中国哲学的特质[M]. 台北: 台湾学生书局, 1994.

爱情中心理学论文篇12

爱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从古至今,有无数动人的篇章颂扬着爱,也形成了丰富的思想和理沦。我们不懈地了解爱,在乎爱,是由于爱是人间最美的语言,爱是人们最高尚的情操,我们需要用爱这种感情力量来融化心灵的冰霜,滋润干涸的心田,创建和谐的社会。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创造,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碰撞,我们的爱心品德及爱心教育迎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学生在开阔眼界,更好地了解世界文明成果的同时,其承载的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而小学阶段是思维发展的关键期、情感发展的丰富期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期,对人的一生发展都至关重要。

一、爱心的概述

(一)爱心的含义。“爱心”在《汉语字典》中解释为“关心、爱护他人的思想感情”。在英语中,单词“love”既可指“爱”。也指“爱心”,意义是“a strong feeling of fondness for another person”,翻译为“对他人的深厚的感情”。百度百科对爱心的定义是:所谓爱心,是指同情怜悯之心态,有时还包括相应的一定行动。当对象为人类时,往往与阶级友爱或同胞情相对应,指超阶级的或超国度的、基于彼此都是人类这一认识的同情怜悯。

(二)爱心教育。一些研究者认为:爱心教育是指教育者用爱心去教育学生。另外一些研究者认为:爱心教育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爱心,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认为,爱心教育的概念应该包含以上两者,既指教育者以爱心为出发点去认识学生和以爱心为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学生,又指教育者以爱心为内容和目的去从事教育活动,教会学生如何去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从而培养出更多真正对社会有益的人才,逐渐使整个社会充满诚信、仁爱、互助和奉献,真正建立一个文明、有序、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爱心的相关研究。国外研究主要涉及到三方面:第一,对爱的本质的哲学思考,一般认为爱是“对他人的深厚的感情”。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爱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其在本质上是“给予”而非“获取”, 爱自己与爱他人是一致的。第二,对爱的种类的划分及对更为具体种类的爱(如友爱)进行研究。第三,就爱心的同情心方面进行较为详尽的研究,研究内容涵盖:同情心的含义,认为同情心是一种对痛苦情境产生的类似情绪情感反应和体验;同情心的结构,认为同情心至少包含了体验和认知两种成分;同情心的心理机制,认为它是由条件反射、直接联想、模仿作用、象征性联想和角色扮演五个方面相互作用产生的;同情心的影响因素,认为它受遗传因素、气质特点、性别差异、认知发展和家庭因素影响;同情心的发展阶段,最典型的有Hoffman的四阶段说等。

二、小学生爱心发展现状分析

(一)小学生爱心发展总体情况分析。540名小学生在爱心问卷的平均分为3.22,标准差为0.46。且在各个维度上得分不一致。在爱心意向维度上得分最高,在爱心表达维度次之,最低位爱心体验维度。本研究,以平均分和标准差为参考,在540名小学生中只有105名得分大于或等于3.68,占总人数的19.5%,可见小学生中80%的学生爱心水平有待提高,尤其在爱心体验方面,87%的小学生缺乏爱心体验。

(二)小学生爱心发展水平差异分析。在小学阶段,无论在爱心水平还是在爱心意向、爱心表达、爱心体验三个维度上,男生与女生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女生的得分均高于男生。

来自城镇的小学生与来自农村的小学生在爱心水平上差异不显著,农村小学生的爱心水平略高于城镇小学生。

在爱心水平上,四年级学生的爱心水平显著高于五年级、六年级的学生,且在爱心意向、爱心表达、爱心体验各个维度上都是如此。

除此以外,小学生爱心水平以及各个维度在是否为独生子女、家庭情况、父母来源地和文化程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小学生爱心教育发展建议

(一)提高爱心体验能力,促进学生感同身受。强化儿童对各种线索的敏感性,引导儿童更多更好地了解、认知他人的情绪状态或困难境遇。此外,教育者要对他人的痛苦进行有感情的解释,帮助孩子理解自己的行为与他人幸福体验的关系,调动儿童的非语言因素,让儿童想象他人的感受、了解自己行为对他人体验的改善作用。

(二)把握情绪的年龄差别,采取合适的线索引导。在高年级的爱心培养过程中,要善于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现状、原因、解决方法进行思考和探讨。鉴于小学生正在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各种信息比较敏感且学习能力很强。所以教育者在爱心培养过程中尽量的多呈现正面材料,如果不能避免的呈现负面材料时,要积极引导,正确的归因,避免负面影响。

(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以“五爱”为基础,以“关爱”为核心,结合儿童的实际生活,充分借鉴和吸收“忠、孝、礼、义”等中华民族传统德目的积极内涵,增加“爱父母、爱他人、爱生命、爱动物”的内容, 制定合理目标, 坚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 把爱心教育落实在不同学段。同时, 根据爱心的组成结构, 爱心教育的模式应以体验式学习为主, 包括情境体验、价值体验、活动实践三种基本课型。要通过教学、社会实践、团队活动等多种途径,采取渗透性策略、生态性策略、仪式化策略等开展爱心教育。

四、结语

利用发展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分析原因,能进一步地丰富爱心理论、道德和社会性发展,以及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有关理论。希望能够帮助少年儿童更清楚地了解自我,从而自觉培养自己的爱心,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塑造完美人格。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