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环保工作计划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4 14:50:12

开发区环保工作计划

开发区环保工作计划篇1

动员全市各方面的力量,进一步加大环境质量建设力度。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以及环境保护规划的要求,以贯彻《*市本届政府环境保护目标与任务》和省人民政府下达的《广东省碧水工程计划》为突破口,加大环保投入,基本解决我市目前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到*年,全市各类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基本控制,城市市容市貌和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功能区的要求;到*年,全市环境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自然生态良性循环,创造一个与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相适应的清洁、优美、安静、舒适的社会环境。

二、主要任务及责任分工

针对我市环境存在的薄弱环节,重点对环境污染、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实施水污染治理、大气环境改善、环境噪声治理、固体废物处理、生态环境改善等工程,保证我市环境质量建设目标的实现。具体的环境质量建设工程及各部门的责任分工如下:

(一)水污染治理工程

通过加强环境监督管理,综合整治河流、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等手段,减轻地面水环境污染。*年,地面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保持100%,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7%以上,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40%以上;*年,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

1、河流综合整治。

(1)对*等七条河流进行综合整治,提高河流的防洪排涝标准,削减河流的污染负荷,达到治河治污的目的。此项工作由市水务局牵头,市环保局协助,规划国土局、*区政府配合。*年底前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大沙河、布吉河特区段整治由市水务局负责,*区配合。莲塘河整治由罗湖区政府负责,市外事办公室办、水务局配合。*整治由宝安区政府负责。*河段整治由龙岗区政府负责。*年前基本完成整治任务。

(2)抓紧*河治理二期工程,*年底前完成布吉河口至福田河口、皇岗大桥以下至河口段的拓宽、挖深和填筑河堤,提高*河排水泄洪能力。此项工作由市水务局牵头,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市规划国土局、计划局、环保局及武警部队配合。*河治理三期工程*年开始,*年底前完成。

(3)在宝安、龙岗区大力推广使用微型生活污水处理装置,以处理不易集中的分散性生活污水,减轻广泛的村镇面源污染。市环保局负责制定推广方案,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年完成。此项工作由宝安、龙岗区政府具体落实,宝安、龙岗两区区长为责任人。*年下半年开始全面推广。

2、饮用水源保护。

(1)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工作,避免饮用水源造成污染。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重新划分*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通知》(深府[1995]196号)划定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控制线。此项工作由市规划国土局牵头,该局局长为责任人,环保局配合,*年底完成。

(2)按产业政策严格限制重污染企业的发展,对现有的电镀、印染、皮革加工、养猪场等重污染企业,加强环境监督管理,确保其废水废渣达标排放,对个别经治理仍无法达标的企业,责令其搬迁。此项工作由各区政府牵头,市环保局、经发局配合。龙岗、坪山河流域现有的皮革加工企业,合同期满后全部关闭,不再续期。此项工作由龙岗区政府牵头,市环保局配合。

(3)加快建设大望村污水截排工程。采取分流洪水、截流污水的方式,将大望村污水截流至沙湾泵站,解决大望村生活污水污染*水库的问题。此项工作由罗湖区政府牵头,该区区长为责任人,市规划国土局、环保局配合。*年底前完成。

(4)开展*水库污水截排工程前期准备工作,*年底前完成截排工程线路的地质勘测和初步设计。此项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市规划国土局配合。*水库污水截排工程*年开工建设,*年建成并投入使用,以彻底解决*水库周围60.5平方公里范围内村镇的污水收集、处理问题,保护和改善*水库水质。此项工作由市建设局牵头,给排水指挥部组织实施,市规划国土局、计划局、环保局、罗湖、龙岗区政府配合。

(5)完成西丽水库环库污水截排工程,将西丽水库上游的白芒、麻勘、大勘三村污水截排,并纳入市政污水管道,解决污水直接污染西丽水库的问题。*年完成西丽水库西北线污水截排及支管配套工程,*年西丽水库东北线污水截排工程动工建设,*年底前东北线截排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此项工作由南山区政府负责,该区区长为责任人,市环保局、规划国土局、计划局、建设局配合。

(6)加快石岩排污第四期工程建设,截流石岩、沙井等镇的生活污水,避免对石岩水库的污染。此项工作由宝安区政府负责,该区区长为责任人,市规划国土局、水务局、环保局配合。*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7)建设公明污水截排工程,将公明生活污水截排至茅洲河取水点下游,改善茅洲河抽水泵站水质。此项工作由宝安区政府负责,该区区长为责任人,市环保局、规划国土局、水务局配合。*年动工建设,*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3、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1)按照《*市排水管网调整规划》,对罗湖、福田区43条主要路段的排水管网进行维修改造,完善城市市政配套管线。此项工作由市城管办负责,该办主任为责任人,市计划局、建设局、规划国土局配合。*年底前完成。

(2)完成滨河污水处理厂三期市政管线配套工程。*年底前建成罗雨截污泵站,完成红岭路雨水渠改造及华强路、滨河路污水管道的建设,使滨河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量达到30万吨的设计要求。此项工作由市建设局负责,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市计划局、规划国土局、城管办、环保局配合。

(3)加快污水排海及其配套市政管线工程的建设,使污水排海工程在*年底前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43万吨。此项工作由市建设局负责,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市规划国土局、计划局、城管办、环保局及福田、南山区政府配合。

(4)加快罗芳污水处理厂一期及其配套市政管线工程的建设,确保日处理污水10万吨的罗芳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年上半年投入运行。此项工作由市建设局牵头,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市计划局、规划国土局、城管办、环保局配合。日处理污水20万吨的罗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年动工建设,*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此项工作由市建设局负责,市计划局、规划国土局、城管办、环保局配合。

(5)建设日处理污水10万吨的盐沙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避免盐沙地区的发展对沙头角海湾的污染。*年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此项任务由市建设局负责,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市规划国土局、计划局、城管办、环保局及盐田区政府配合。

(6)加快平湖污水处理厂建设,确保日处理污水3万吨的平湖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此项工作由龙岗区政府负责,该区区长为责任人,市规划国土局、环保局配合。

(7)建设日处理污水5万吨的横岗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改善龙岗河水质状况。*年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年动工建设,*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此项工作由龙岗区政府负责,该区区长为责任人,市规划国土局、环保局配合。

(8)建设日处理污水5万吨的观澜污水处理厂,减轻观澜河的污染负荷。*年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此项工作由宝安区政府负责,该区区长为责任人,市规划国土局、环保局配合。

(9)建设日处理污水7万吨的固戍污水处理厂,解决宝安中心城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年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此项工作由宝安区政府负责,该区区长为责任人,市规划国土局、环保局配合。

(10)落实龙岗大工业区的污水处理规划,妥善解决好龙岗大工业区污水出路问题。此项工作由龙岗大工业区管委会牵头,市规划国土局、龙岗区政府、市环保局、水务局配合。*年底前完成。

(二)大气环境改善工程通过加强机动车尾气监管,推广使用无铅汽油,加快发展燃气汽车,建设烟尘控制区等措施,减轻机动车尾气污染,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年,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水平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空气污染指数不超过80,汽车尾气达标率不低于85%;*年,城市空气质量总体水平保持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之内,空气污染指数不超过75,汽车尾气达标率不低于90%。

1、加大机动车尾气的监管工作和治理力度,降低机动车尾气污染。(1)加强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把车辆定期年审中的尾气检测与不定期的路检抽查结合起来,全年路检机动车5000辆以上。此项工作由市公安交管局牵头,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市环保局、运输局、各区政府积极配合。市公安交管局负责机动车尾气年检和路检设点检查工作,并对排气超标车辆依据《*经济特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规定》进行处罚。环保部门负责路检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对尾气检测不合格的车辆,责令其限期维修治理。机动车尾气的复检工作由环保部门和交管部门共同负责,市运输局配合。市公安交管局和环保局派出人员对机动车年审检测点的尾气检测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尾气检测把关不严的检测点,要通报批评直至取消检测资格。

(2)在全市行政区域内全面推广使用无铅汽油,所有油库、加油站停止销售含铅汽油。无铅汽油供应由市贸发局牵头,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对各加油站等销售汽油的监督检查工作由市工商局牵头,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市计划局、运输局、技术监督局、公安交管局、环保局全面配合。

(3)推广和发展双燃料汽车。*年改装汽油/液化石油气双燃料汽车1000辆,改建和新建加气站8座。双燃料汽车改装工作由市计划局牵头,该局局长为责任人,环保局、运输局、科技局、公安交管局配合。加气站建设由市规划国土局统一规划,市建设局、贸发局、公安消防局配合。

2、加强烟尘控制区建设。烟尘控制区的建设要与城市开发建设同步发展,建成区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保持100%。此项任务由各区政府负责,各区区长为责任人,市环保局、劳动局配合。

3、严格施工工地的环境管理。对施工工地的临时建筑设施实行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文明施工现场。要采取道路洒水清扫,施工运土车辆覆盖蓬布、上路前清洗等措施,减少粉尘污染,确保大气环境的清晰度。此项任务由市建设局牵头,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城管办、市城管办、环保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及各区政府配合。

(三)环境噪声治理工程通过开展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加强对各类噪声源的监督管理等手段,降低噪声污染。*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8分贝以内,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70分贝以内;*年,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6分贝以内,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68分贝以内。

1、大力开展城市道路交通综合治理,落实完成《*市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实施方案》的整治内容,减轻交通噪声污染。此项任务按《*市城市交通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执行。

2、进一步加大对市区机动车鸣笛管制的力度,严禁机动车辆鸣笛。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对违例鸣笛机动车辆依据《*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进行处罚。*年底前基本消除市区机动车鸣笛现象。此项任务由市公安交管局负责,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市运输局、环保局配合。

3、加强对机动车防盗报警器的监管,减轻报警器的噪声污染。*年底前制定出台机动车防盗报警器的有关管理规范,*年全面实施。此项任务由市公安局负责,该局主要负责人为责任人,运输局、环保局配合。

4、加强环境噪声达标区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的建设要与城市开发建设同步发展,建成区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60%以上。此项工作由各区政府负责,各区区长为责任人,市环保局配合。

5、严格各类噪声污染源的监督管理,加强对建筑施工和文化娱乐场所噪声源的监管,对达不到相应功能区标准的噪声源,要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能达标的,坚决关停。此项任务由市环保局负责,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市工商局、建设局、文化局及各区政府配合。

(四)固体废物处理工程加快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工程和城市垃圾处理工程的建设,提高危险废物集中处理能力和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有效地控制固体废物污染。到*年,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100%,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

1、加快市工业危险废物处理工程的建设步伐,妥善处理我市工业危险废物。此项任务由市环保局负责,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市计划局、规划国土局配合。*年完成危险废物处理工程方案设计工作,*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2、建设宝安垃圾卫生处理场,提高宝安区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年完成场址征地及有关前期准备工作,*年动工建设,*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此项任务由宝安区政府负责,该区区长为责任人,市规划国土局、城管办配合。

3、建设龙岗中心城垃圾焚烧厂,提高龙岗区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年完成筹建准备并动工建设,*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此项任务由龙岗区政府负责,该区区长为责任人,市规划国土局、城管办、环保局配合。

4、建设南山垃圾焚烧厂,提高南山区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年动工建设,*年底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此项工作由南山区政府负责,该区区长为责任人,市城管办、环保局配合。

5、建设盐沙垃圾处理场,妥善解决盐田新区的垃圾处理问题。*年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年动工建设,*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此项工作由市城管办负责,该办主任为责任人,市规划国土局、计划局、环保局及盐田区政府配合。

6、逐步推行垃圾分类收集,从*年开始在居民住宅区进行垃圾分类收集的宣传教育和试点工作。此项工作由市城管办牵头,该办主任责任人,市住宅局、环保局、各区政府及各新闻单位配合。

(五)生态环境改善工程通过治理水土流失,调整绿化布局,加强风景区、郊野公园以及园林村镇建设等措施,大幅度增加绿地面积,改善和提高我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年,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保持40%以上,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8%以上。

1、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对闲置一年以上的土地要强制业主采取绿化等水土保持措施解决问题。对新开发建设的项目和土地开发项目,严格执行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即主体工程与水土保持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验收),以全面遏制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到*年基本控制我市水土流失状况,*年治理好现有的水土流失面积,使*水更清、地更绿。由市水务局牵头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组织有关单位实施。

2、加强对采石场的管理,严格限制采石场的开采方式和范围,对出现严重水土流失而又不及时治理的采石场,实行强制关闭。对与城市规划有矛盾的采石场,合同期满当年(以政府批准的开采期为准)要实施关闭,并责令开发商做好关闭后的生态恢复工作。此项任务由市规划国土局牵头,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各区政府、市水务局、城管办、环保局配合。

3、限期关闭沙湾地区现存的砖厂,减少因土地开挖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对合同期满前(以政府批准的期限为准)的砖厂,要限制采土、生产范围和数量,并责令其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达不到要求的要迁移出沙湾地区。对合同期满后的砖厂,实施当年关闭。此项任务由市环保局牵头,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市规划国土局、龙岗区政府、水务局配合。

4、做好广深高速公路机场至皇岗段两侧卫生和绿化美化工作,扭转高速公路两侧"脏、乱、差"的状况。机场到市区高速公路两侧违章建筑的拆除和清理工作由福田、南山、宝安区政府负责,福田、南山、宝安区区长为责任人,市规划国土局配合。机场到市区高速公路两侧红线内的绿化美化工作由市运输局负责,该局局长为责任人,红线外绿化由市城管办负责,该办主任为责任人,市规划国土局、福田、南山、宝安区政府、广深高速公路公司及武警*特区检查站配合。*年底前完成绿化工程。

5、加强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保护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广东内伶仃岛-福田部级自然保护区红线范围的批复》,做好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设。*年底前完成保护区发展规划的编制,并清除保护区内闲杂人员,*年上半年完成围网工程,实现封闭管理,*年前按规划方案完成建设任务。此项任务由市农业局牵头,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市规划国土局、环保局及福田区政府、公安边防分局、武警六支队配合。

6、加强对大鹏湾沿岸开发的管理,严格控制非旅游项目的发展,保护大鹏湾良好的岸线资源。此项工作由市规划国土局负责制定岸线开发规划,报市政府批准执行。

7、调整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年起在全市宜林地带大力开展造林绿化活动。此项工作特区内由市城管办牵头,该办主任为责任人,罗湖、福田、南山、盐田区政府等有关单位配合,特区外由市农业局牵头,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宝安、龙岗区政府等有关单位配合。

8、实施园林村镇工程,建成一批园林村镇。充分利用宝安、龙岗两区海、陆、山兼备的优势,发展形式多样的村镇园林,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城市园林体系。此项任务由宝安、龙岗区政府牵头,*年底前制定完成实施方案,市农业局、规划国土局、城管办配合。*年底前宝安、龙岗区60~80%的自然村至少建有一个或多个总面积4公顷左右的乡村公园、生态公园或文化娱乐园。

(六)环境教育工程

1、加强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通过建立全市性的环境科普教育基地、创建绿色学校、开展环保社区文化建设等活动,使环境保护深入人心、家喻户晓,成为全体市民的自觉行动。*年开始在莲花北村、益田村等居民住宅区开展创建环保社区试点活动,*年逐步推广到全市各安全文明小区。此项工作由市环保局牵头,该局局长为责任人,市教育局、住宅局、各区政府及有关新闻单位配合。

三、保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环境质量建设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计划地开展,市政府决定成立环境质量建设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副市长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政府办公厅、环保局、计划局、财政局、规划国土局、公安局、工商局、劳动局、水务局、运输局、建设局、住宅局、城管办、经发局、贸发局、农业局、文化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公安消防局、教育局、*特区报社、*商报社以及罗湖区政府、福田区政府、南山区政府、盐田区政府、宝安区政府、龙岗区政府的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由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任主任,环保局局长任副主任,具体负责环境质量建设的组织协调工作,检查、督促各项任务的落实情况,并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二)落实责任制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由各区政府负责本辖区的环境质量建设的组织领导,各部门按照责任分工做好本部门承担的建设任务。对环境质量建设的各项任务,各牵头部门要拿出具体落实方案,并制定具体的工作计划报领导小组,真正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

开发区环保工作计划篇2

——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   wenjun 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用“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新思路来指导具体工作,通过全面实施前郭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绿色、民族”三张牌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充分利用生态资本,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有机渔业和环保产业,全区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查干湖已经成为吉林省渔业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和蒙古族民俗旅游胜地。主要做法是:

一、准确定位,因地制宜确定总体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开发区成立伊始,我们根据全区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确定了“以建设中国北方最具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生态、绿色、民族为立区特色,坚定不移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抓好旅游业,巩固壮大水产业和农业,加快发展石油工业和环保产业,全面加快开发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总体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成规模,三年见成效”的近期工作目标。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完成了内设机构、派驻机构以及党群组织的组建工作,理顺了管理体制,建立了一级财政和一级国库,编制和完善了各类规划,部分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区进入了整体开发建设阶段。200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0757万元,同比增长83.9%。实现经济总收入27569万元,同比增长132.9%。其中,工业产值12763万元;旅游业收入10500万元,全年实现渔业产值2047万元,粮食产值2259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926万元,本级财政收入464万元;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8个,合同引资额16341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0100万元。

二、规划行先,有计划、有目标地科学开发和保护资源

我们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注重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有机结合,制定了一整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发展规划。一是制定了《前郭尔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2002—2006年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和到2011年十年经济发展规划》。二是委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编制了《前郭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查干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暨中心区控制性规划》。三是委托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查干湖旅游度假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四是完成了《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订工作。五是聘请吉林省环境科学院、省水利勘察设计院和北京联生天地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综合考察报告》的编制工作。上述各类规划的编制完成为今后加强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全区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提供了有利保障。

三、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

开发区成立后,在前郭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行为,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不断加大政府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法人和区内企业职工集资。三是针对开发区土地存量少、征地成本高、土地优势不凸显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省、市、县给予开发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采取征用区内村社闲置土地、盘活区内企业土地存量等办法,解决重点项目解决建设用地。2004年,开工建设项目19个,完成投资18299万元。

四、发展旅游经济,提高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们以湿地生态环境和蒙古族民俗文化为依托,开发建设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成功举办了三届“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旅游节”和两届“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2002年5月至2004年10,累计接待游客9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达3亿元。通过国内外一些知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查干湖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查干湖的知名度逐年提高,前郭和松原的人气指数有了很大提升。

五、调整渔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有机渔业

我们充分发挥查干湖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科学规划,与省内水产科研单位合作,实施大水面开发,采取人工投苗与封湖涵养相结合的方式,发展有机渔业和名特优鱼养殖。全区每年投入鱼苗670吨,年产鲜鱼5000吨,其中,胖头鱼年产量为3000吨。查干湖胖头鱼先后于2002年和2003年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A级绿色食品认证和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有机食品认证,查干湖被批准为国家AA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保护区保护工作力度

我们完成了《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综合考察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已通过吉林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和省政府的审批。《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明确规定,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行政上由前郭县政府领导,业务上由省水利厅领导,并由省环保局负责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同时,开发区在原有的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基础上,又积极争取省环保局的支持,批准成立了开发区环保局,作为省环保局的派驻机构。《规划》重新确定了保护区面积,由480平方公里调整为506.84平方公里,比原规划增加26.84平方公里,并重新明确了主要保护对象。目前正在开展申报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2005年工作安排

2005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市、县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继续实施“三个三”发展战略,加快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速度,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来应对全区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用加快发展来解决制约开发区目前面临的问题,不断创造今后发展新优势。

2005年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实现1.3亿元,同比增长20%;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18%;招商引资任务完成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100万元,本级财政收入实现550万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18.7%和9.6%。

2005年计划建设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48886万元。其中,工业项目2个,计划投资39550万元;农业项目4个,计划投资2270万元;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7个,计划投资4366万元;商贸旅游服务项目8个,计划投资2700万元。

为完成上述目标和工作任务,我们将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全面加强项目开发建设。一是依据现有产业基础和吸纳能力,挖掘区内企业招商潜力,主动与国内外中介机构的合作,实施招商新策略,建立商业化招商机制,实施交易式招商。二是在内部招商方式上,实行专业招商、主题招商、委托招商、“小分队”招商,积极推行网络招商。三是轮岗创业招商。实行轮岗创业,在创业中招商引资。四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服务两个关键环节,实行招商引资加温加压,基础设施建设加码加速,优化服务加力加强,努力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五是坚持引、建并重,加强对项目的后续跟踪服务,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和投产率。

(二)发挥区位优势和民族优势,继续举办旅游节庆活动,促进全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查干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暨中心区控制详细规划》的实施,完善游客咨询中心、导游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服务场所,提高景区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好特色娱乐项目、查干湖湖标、指引性建筑、垃圾处理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发旅游商品。举办“中国·吉林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旅游节”、“中国·吉林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查干湖旅游业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发展精品渔业和观光农业。一是坚持大水面开发的方针,采取以人工投放为主,以自然增殖保护为辅的方式,坚持养捕结合不动摇。二是瞄准市场行情,提高单产。扩大名特优鱼类的养殖规模,重点发展网箱养殖等精品渔业。三是继续抓好与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省水产研究院的合作,不断增加渔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四是加快渔业基地建设。把查干湖及周边各渔场建成渔业科研基地、渔业良种繁育基地、有机鱼养殖基地、鱼产品加工基地。着手研究查干湖胖头鱼、野生鱼原产地注册等有关工作,依法保护无形资产和渔业生产。五是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观光农业。抓好“草原牧鸡”和“狮头鹅”的禽类生产;推广蘖谷生产,种植万寿菊,发展品牌农业、旅游农业和效益农业。

开发区环保工作计划篇3

二、工作主要内容和应提交以下成果

1、明确市县地域各功能区环境功能性质和应执行的各类环境质量标准等级;

2、提出各功能区的产业结构;

3、梯度开发计划;

4、绘制各环境功能区划图,在市县域图上标明各环境功能区性质,执行水、气、声环境质量标准,注明对产业结构的环保要求。

三、工作要求:

开发区环保工作计划篇4

——前郭尔罗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wenjun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用“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新思路来指导具体工作,通过全面实施前郭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生态、绿色、民族”三张牌发展战略,科学规划,充分利用生态资本,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有机渔业和环保产业,全区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和协调发展,查干湖已经成为吉林省渔业生产基地、生态旅游和蒙古族民俗旅游胜地。主要做法是:

一、准确定位,因地制宜确定总体发展思路和工作目标

开发区成立伊始,我们根据全区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确定了“以建设中国北方最具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度假区为目标,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生态、绿色、民族为立区特色,坚定不移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突出抓好旅游业,巩固壮大水产业和农业,加快发展石油工业和环保产业,全面加快开发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促进全县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总体发展思路,明确提出“一年打基础,两年成规模,三年见成效”的近期工作目标。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们完成了内设机构、派驻机构以及党群组织的组建工作,理顺了管理体制,建立了一级财政和一级国库,编制和完善了各类规划,部分基础设施和旅游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区进入了整体开发建设阶段。2004年,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0757万元,同比增长83.9%。实现经济总收入27569万元,同比增长132.9%。其中,工业产值12763万元;旅游业收入10500万元,全年实现渔业产值2047万元,粮食产值2259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926万元,本级财政收入464万元;完成招商引资签约项目18个,合同引资额16341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0100万元。

二、规划行先,有计划、有目标地科学开发和保护资源

我们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注重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有机结合,制定了一整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发展规划。一是制定了《前郭尔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2002—2006年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和到2011年十年经济发展规划》。二是委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编制了《前郭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查干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暨中心区控制性规划》。三是委托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查干湖旅游度假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四是完成了《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订工作。五是聘请吉林省环境科学院、省水利勘察设计院和北京联生天地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综合考察报告》的编制工作。上述各类规划的编制完成为今后加强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全区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提供了有利保障。

三、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

开发区成立后,在前郭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行为,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不断加大政府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法人和区内企业职工集资。三是针对开发区土地存量少、征地成本高、土地优势不凸显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省、市、县给予开发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采取征用区内村社闲置土地、盘活区内企业土地存量等办法,解决重点项目解决建设用地。2004年,开工建设项目19个,完成投资18299万元。

四、发展旅游经济,提高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们以湿地生态环境和蒙古族民俗文化为依托,开发建设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成功举办了三届“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旅游节”和两届“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2002年5月至2004年10,累计接待游客9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达3亿元。通过国内外一些知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查干湖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查干湖的知名度逐年提高,前郭和松原的人气指数有了很大提升。

五、调整渔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有机渔业

我们充分发挥查干湖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科学规划,与省内水产科研单位合作,实施大水面开发,采取人工投苗与封湖涵养相结合的方式,发展有机渔业和名特优鱼养殖。全区每年投入鱼苗670吨,年产鲜鱼5000吨,其中,胖头鱼年产量为3000吨。查干湖胖头鱼先后于2002年和2003年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A级绿色食品认证和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有机食品认证,查干湖被批准为国家AA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保护区保护工作力度

我们完成了《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综合考察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已通过吉林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和省政府的审批。《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明确规定,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行政上由前郭县政府领导,业务上由省水利厅领导,并由省环保局负责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同时,开发区在原有的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基础上,又积极争取省环保局的支持,批准成立了开发区环保局,作为省环保局的派驻机构。《规划》重新确定了保护区面积,由480平方公里调整为506.84平方公里,比原规划增加26.84平方公里,并重新明确了主要保护对象。目前正在开展申报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2005年工作安排

2005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市、县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继续实施“三个三”发展战略,加快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速度,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来应对全区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用加快发展来解决制约开发区目前面临的问题,不断创造今后发展新优势。

2005年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实现1.3亿元,同比增长20%;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18%;招商引资任务完成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100万元,本级财政收入实现550万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18.7%和9.6%。

2005年计划建设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48886万元。其中,工业项目2个,计划投资39550万元;农业项目4个,计划投资2270万元;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7个,计划投资4366万元;商贸旅游服务项目8个,计划投资2700万元。版权所有

为完成上述目标和工作任务,我们将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全面加强项目开发建设。一是依据现有产业基础和吸纳能力,挖掘区内企业招商潜力,主动与国内外中介机构的合作,实施招商新策略,建立商业化招商机制,实施交易式招商。二是在内部招商方式上,实行专业招商、主题招商、委托招商、“小分队”招商,积极推行网络招商。三是轮岗创业招商。实行轮岗创业,在创业中招商引资。四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服务两个关键环节,实行招商引资加温加压,基础设施建设加码加速,优化服务加力加强,努力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五是坚持引、建并重,加强对项目的后续跟踪服务,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和投产率。

(二)发挥区位优势和民族优势,继续举办旅游节庆活动,促进全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查干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暨中心区控制详细规划》的实施,完善游客咨询中心、导游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服务场所,提高景区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好特色娱乐项目、查干湖湖标、指引性建筑、垃圾处理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发旅游商品。举办“中国·吉林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旅游节”、“中国·吉林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查干湖旅游业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发展精品渔业和观光农业。一是坚持大水面开发的方针,采取以人工投放为主,以自然增殖保护为辅的方式,坚持养捕结合不动摇。二是瞄准市场行情,提高单产。扩大名特优鱼类的养殖规模,重点发展网箱养殖等精品渔业。三是继续抓好与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省水产研究院的合作,不断增加渔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四是加快渔业基地建设。把查干湖及周边各渔场建成渔业科研基地、渔业良种繁育基地、有机鱼养殖基地、鱼产品加工基地。着手研究查干湖胖头鱼、野生鱼原产地注册等有关工作,依法保护无形资产和渔业生产。五是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观光农业。抓好“草原牧鸡”和“狮头鹅”的禽类生产;推广蘖谷生产,种植万寿菊,发展品牌农业、旅游农业和效益农业。

开发区环保工作计划篇5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市的总体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创建环境优美村镇为载体,引导农民树立清洁生产理念,逐步转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市经济的发展质量,建设生产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1、创新模式,和谐发展。创新适合农村特点和发展水平的环境保护工作模式,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在发展中改善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政府引导,农民自愿。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实施工作,在技术、物资和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

3、统筹规划,形成合力。要统一规划,集中各部门力量,统筹安排各项涉农资金和项目,确保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的实施。

4、重点突破,总体推进。引导和推进一批基础较好的村镇率先达到环境优美村镇的标准,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总体推进。

5、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根据不同区域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重点任务,项目的安排要先急后缓,分步推进,优先解决农民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工作目标与主要任务

(一)工作目标

到2010年,农村环境污染趋势得到一定控制,农村饮用水源地得到保护,畜禽养殖业污染得到基本控制,建设一批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开展小流域综合整治,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农村环境质量得到一定改善。到2015年,基本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本达到“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田园”目标。

(二)主要任务

根据我市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和近期治理目标,重点要完成以下4项任务。

1、加强生态保护。(1)做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划定水源保护区,严格保护农村饮用水源,特别是农村人口相对密集居住区的集中饮用水源;防治农村工业和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对饮用水源的污染;开展农村饮用水源水质调查与评估工作,建立农村水源水质监测制度。(2)加强自然生态保护。积极开展土地退化和矿山植被破坏的生态修复的清洁能源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严格控制因不合理开发导致新的土地退化和生态破坏。

2、强化污染治理。(1)综合防治土壤污染。开展土壤环境现状调查工作,根据不同土壤污染类型,选取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试点。(2)治理畜禽养殖业污染。科学划定禁养区和限养区,重点区域、流域和生态敏感区,要控制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对超标排放的养殖企业进行污染治理。遵循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和综合利用优先的原则,因地制宜,采取生产沼气、建设有机肥生产厂、堆肥、工艺处理等模式,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与达标排放率。(3)治理镇村工业污染。制定镇、区环境保护规划,对镇村工业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对工艺落后、设备简陋、污染严重的镇村工业企业,予以限期治理、取缔或关闭;镇村工业发展要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有条件的地区,应建设镇、区工业小区,对污染实行集中防治。

3、开展创优活动。在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中心镇和环境综合整治试点村中,引导和推动一批具有较好社会基础、较强经济实力、良好环境的村镇率先达到环境优美乡镇、环境优美村的标准。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作要着眼于以环境优化县域经济的增长,突出地方特色,充分发挥和提高自然环境调节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生态经济。一是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飞黄腾达优质安全农产品,建设一批有机食品生产基地,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民增收。二是发展生态工业。积极开发绿色、环保、高附加值产品,推进镇村工业生态化,提高镇村工业档次和效益。新建镇村工业要实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秸秆等再生资源转化及循环利用,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水平。

4、推进环境建设。要大力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各有关部门要配合建设部门采用适用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要加强农村环境的监测预警和监督执法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环境监管。“十一五”期间,重点加强县级监测站和执法机构的硬件设施、人员队伍建设,逐步建立农村环境监测预警和监督执法体系,加强镇、区专职、兼职人员配备。

三、重点工程

(一)环境优美村镇创建工程

水源镇功能分区布局合理,有良好的居住小区和基本完善的工业区,具有较好的社会基础和较强经济实力,2006年被评为省级优美乡镇,这将为推动我市优美镇区创建工作起到引导示范作用。

2007年我市将继续推进优美镇村、生态村创建工作,本年争取创建1-2家优美镇村。到2010年达到10家,2015年达到20家。

(二)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和饮水安全示范工程

注重水源保护与水质净化相结合,防治并重。保障农村饮水安全,首先要保护好饮用水源。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要求,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水源地污染,并防止超采地下水而造成的饮用水水源水量不足,更要防止串采不良含水层的水,造成饮用水中氟、砷等有害物质超标,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饮用水源。

1、要成立*市饮用水源地调查小组,对我市饮用水源地普查,同时,对周边的工业及农业污染源调查并对其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评价。

2、要对超标排放或对水源地构成影响的单位或个人限期整改,逾期责令关停。

3、要聘请评价单位对集中饮用水源地,做区域环境影响评价。

4、要加强水流域整治,市水利局每年都要制定并完成当年水土流失整治计划。

(三)再生资源转化与循环利用工程

农村能源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1年到2006年底,我市共建设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381户;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4315铺;建设被动式太阳能采暖房107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0000平方米;秸秆气化集中供气系统工程5处(青花村气化站已建成投入使用,南楼开发区圣水村、高望而却步村气化站,旗口镇后会村气化站,石佛镇丝瓜村气化站正在建设中,预计2007年6月底建成投入使用);畜禽养殖场能源环境工程(大中型沼气工程)1处。太阳能中、小学教学楼、办公楼、民宅等太阳能利用项目,到2005年末,累计达到62000平方米,年可节省标煤824吨,年可节约资金60多万元。

到2010年我市计划推广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1500户,“四位一体”“绿色”蔬菜生态园区1个,丰富人民的“菜蓝子”;计划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面积达25000平方米,把太阳能利用深入到每个家庭;计划建设秸秆气化站8个、计划建设大中型沼气池1个;到2015年末,我市农村能源生态建设计划在2010年的基础上加速增长,计划推广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2000户,“四位一体”“绿色”蔬菜生态园区1个,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面积达50000平方米,建设秸秆气化站10个,建设大中型沼气池1个,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四)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程

我市拟在沟沿镇赵家村、钢都管理区胜利村、旗口镇曹家村、建立蛋鸡养殖小区;水源镇黑英村建肉鸡养殖小区;虎庄镇东拉房、高坎镇董家村建蛋鸭养殖小区;博洛铺镇李大村、周家镇东金寺村建生猪养殖小区;南楼开发区西江村、永安镇东田村建奶牛养殖小区;汤池镇茨沟村建绒山羊养殖小区,变散养为集中养殖,粪便集中处理。

(五)乡村工业污染防治示范工程

1、水环境综合整治

认真做好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工业、农业污染源的分布,污染物种类、数量、排放去向,排放方式、排放强度的调查分析工作,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措施,对可能造成水环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的各种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加强水库和饮用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在农田与水体之间设立湿地、植物等生态防护隔离带,在财政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应建设集中水污染处理设施,提倡处理后的污水回用。

2、大气环境综合整治

针对农村的环境现状和所反映出的具体问题,积极治理老污染源,控制新污染源。结合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调整,大力推广使用天然气、煤气、液化气、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积极进行炉灶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3、噪声环境综合整治

结合道路规划和改造,进一步加强交通管理,建设林木隔声带,控制交通噪声污染。同时加强对工业、商业、娱乐场所的环境管理,控制工业和社会噪声,重点保护居住区学校、医院等。

4、固废物的综合整治

对工业有害废物、医疗垃圾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首先考虑用各种办法和措施实现综合利用。生活垃圾通过堆肥、生产沼气等途径加以利用。

5、生态环境保护

根据我市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况,制定保护和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按照生态功能区划要求,提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划及建设方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搞好天然植被的保护和恢复对重点资源开发活动制定强制性保护措施,划定矿产资源禁采区、禁牧区等。制定风景名胜区、原始森林、文物古迹等旅游的环境管理措施。

(六)土壤污染治理与土地退化修复试点工程

西部水田污染治理工程。解放河流经*境内,是西部农民生产用水的唯一水源。自1995年以来,海城市感王镇十余家印染厂,由于受经济利益驱动,将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解放河,使解放河的水质受到污染,种植户使用该河水灌溉稻田,造成土地板结、产量低、米质差;淡水养殖户加入该河水,轻者鱼虾发病,重者出现大面积死亡;家禽饮用该河水,产蛋期缩短、产蛋量下降。现在整个解放河内鱼类等水生物已经绝迹。

针对上述情况我市将对西部稻田土壤和水域进行综合治理,改良土壤,恢复土壤及河水使用功能,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恢复水产养殖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硼泥场地复垦工程,对我市现有的硼砂厂硼泥场地进行普查;对硼泥堆放场地服役期已满的企业限期客土覆盖恢复植被。

(七)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工程

我市耕地面积82万亩,其中水稻种植面积52万亩、旱地面积30万亩。西部水稻种植区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东部工业发展相对落后,污染源少,有着良好的自然资源条件。我市2005年被省农业生态研究所测评为环境达标市,有着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为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提供了优良的生态环境条件。

2007年计划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面积32272.6公顷,占我市农业生产总面积的48.5%,其中申报无公害水稻产地认定28966公顷,果品无公害认证、认定面积1746.6公顷,蔬菜面积60公顷,绿色食用菌生产面积620亩;认证“三品”数量31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26个,绿色食品标志5个;发展营口市源旺米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市起凤农业园区为绿色食品生产企业。

有机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发展计划

计划2008年前在西部旗口镇建设有机水稻生产示范基地5000亩、在旗口后会村建设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500亩。2010年前在水源镇建设有机水稻生产示范基地5000亩、在博洛铺镇建设有机蔬菜生产示范基地2000亩,制定有机食品生产技术规范一个。通过加快建设一批有规模、有影响、有品牌、有效益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并以基地建设带动周边生产,从而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八)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工程

各镇区加强专职、兼职人员配备,设专职环保工作人员,负责本辖区的环境监督管理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是一项系统工程,为加强协调,在市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由环保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农委、规划建设委、国土资源局、水利局、动物卫生监管局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工作制度,由环保局作为联席会议召集单位。各部门按照工作职能抓好方案的落实,各镇区政府予以配合抓好此项工作。

(二)资金渠道

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所需资金,采取政府补贴、部门支持、农民自筹、市场动作等方式,多渠道筹措。在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的同时,市级财政将设立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专项资金,市政府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涉农的各项专项资金,形成合力。各级政府要把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规划、“十一五”规划和年度计划,镇区财政也要安排专项资金。

(三)政策措施

各级政府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的政策措施。制定促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有机品发展、有机肥推广使用等有关政策,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新农村的建设,引导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向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四)科技支撑

加大对农村环保实用技术研究的投入,开发适合农村的低成本、操作简单、高效实用的环保新技术。并加快现有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组织攻关,解决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实施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重点研究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处理和再利用技术。加强农村科技人员培养与引进,鼓励科技人员参与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加大农村环保科普工作力量。

(五)宣传教育

开发区环保工作计划篇6

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高要求的原则,做好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明晰执法责任,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内部执法和工作程序,强化执法监督,建立现代化的执法及监督管理体系,保证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得到贯彻实施,切实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遵循合法、效率原则,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对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既保护好公民的合法权益,又维护好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证环境保护工作在法制轨道上高效率运行,推进环境保护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组织领导

(1)市环保局成立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局长副组长:各副局长、纪检组长

成员:各主任、科长、大队长、站长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主任:法制科科长(兼)

行政执法责任制领导小组统一负责行政执法责任制的建立、审查、实施、监督、考核、奖惩的工作,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督促相关科室、站、大队及人员限期纠正。

(四)市环境保护局依法行使的法定职能及实施执法责任制的范围和要求

(1)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协同有关部门拟定本市与环境保护有关的经济、技术、资源配置和产业政策,并贯彻执行;受市政府委托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组织制订和监督实施本市环境保护规划;拟定和监督实施国家、省和市确定的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编制环境功能区划;对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负责起草本市环境保护的管理办法和政策措施;监督、检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在本市的贯彻实施。

(2)参与制订本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区域经济开发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参与审核本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开发区、城区改造中的环境保护内容。

(3)认真贯彻并组织实施大气、水体、土壤、噪声、固体废物、有毒化学品及机动车等的污染防治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本市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以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污染源的防治工作;指导、协调和监督海洋环境保护工作;负责本市排污申报登记、排污许可证发放、排污费征收管理、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中的“三同时”跟踪管理及污染限期治理等环境管理制度的实施工作;监督执行国家公布禁止(或严格限制)建设的重污染项目名录和有毒化学品优先控制名录,负责本市化学品环境管理工作。

(4)监督管理自然环境保护工作;监督对生态环境有影响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重要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破坏恢复工作;监督检查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环境保护工作;监督检查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及珍稀濒危物种保护、湿地环境保护;向市政府提出建设各类国家、省、台州市级自然保护区申报和市级自然保护区的审查工作。

(5)指导和协调解决各镇、街道、各部门以及跨区域、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调查处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协调邻市和市内各镇、街道的环境污染纠纷,对本市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进行调查处理;受市政府委托,参与处理涉及市外环境污染纠纷;组织和协调市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负责环境监察和环境保护行政监管;组织开展环境保护执法检查活动。

(6)制定和组织实施各项环境管理制度;按国家及省、市的规定审核、审定、申报开发建设活动环境影响报告书;指导、监督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负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指导全市生态示范区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负责环境工程的行业管理;负责本市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的组织协调工作;负责本市限额内开发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区域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工作。

(7)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科技发展创新、重大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示范工程;管理全市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认证、有机食品初审、环保产品认定和鉴定的基础工作;组织实施环境保护资质认可制度;负责组织制订本市环境保护科技发展规划;组织申报国家和地方重大环境保护课题,管理本市环境科技成果和环境保护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工作;参与制订环保产业发展规划;指导和推动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指导清洁生产。

(8)贯彻执行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地方标准;审核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内容;负责全市环境监测、统计、信息工作;制定和组织实施环境监测制度和规范;负责全市环境监测网和环境信息网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全市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组织监督环境监测制度的执行情况;组织编制全市环境状况公报以及环境质量报告书;定期全市环境状况质量公报;定期重点区域和重点流域环境质量状况;组织、指导和协调全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和推动公众及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参与编制全市可持续发展纲要和规划。

(9)负责全市辐射环境、放射性废物、光污染的管理工作;参与辐射环境事故应急工作;对全市电磁辐射、核技术应用、伴有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污染防治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

(10)负责局机关及直属单位人事管理;负责本市环境保护队伍的建设工作,负责组织本市环境保护系统在职员工岗位培训和工资管理工作。

(11)承办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五)行政执法责任分工

根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机构设置和职责分工,本局行政执法责任分工总要求是:局长对全局执法工作全面负责;分管局长对分管部门的执法工作负责,并对局长负责;各执法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执法工作负责,并对分管局长负责,各执法岗位的执法人员承担本岗位的具体执法工作,并对本部门负责人负责。

(六)执法责任部门及其主要执法责任

(1)局纪检组主要执法责任

1.负责监督检查行政执法责任制落实情况;

2.负责督促检查行政执法工作程序和工作制度落实情况;

3.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依法对违反环境保护法规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和公私财产损失或者损害人体健康,尚不构成犯罪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行政处分;对环保执法人员,,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法定程序,给予行政处分。

(2)办公室主要执法责任

1.负责日常综合协调工作;负责文秘、档案管理、保密、党群、、信息、督办、保卫、计划生育、财务、统计、会务、后勤保障等日常管理工作;

2.会同同级人事部门对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向同级人民政府提出奖励建议;

3.负责办理市人大、市政协有关环境议案、提案;

4.组织指导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推动公众和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保护;

5.管理环境保护补助资金和污染治理专项资金;

6.负责局机关财务工作及国有资产管理,监督管理直属单位国有资产;

7.负责局机关和直属单位机构编制、从事管理;负责全程办事工作。

职责流程:登记报送局长阅批分送分管局长发送相关科室备案

(3)法制科主要执法责任

1.拟定或修改环境保护行政执法工作程序及操作方法;

2.负责环境保护规范性文件的审查、备案工作;

3.组织环境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工作;

4.根据市人大、政府的行政执法检查计划,负责承办相应的执法检查具体工作;

5.负责行政处罚案件的审核;进行深入调查,组织召开案件审议会,制定行政处罚文书;负责承办强制执行案件。

6.负责组织环境保护行政处罚的听证工作,并提出听证意见;

7.负责办理环境保护行政复议案件工作;

8.承办环境保护行政应诉、行政赔偿案件工作;

9.负责办理环境刑事案件的移送工作;

10.规划并组织指导环保系统在职人员的法规培训;负责环境执法统计工作。

职责流程:立案登记调查取证提出处理意见审核案审会告知

处罚决定送达结案归档

申请强制执行

(4)项目管理科主要执法责任

1.审核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环境保护内容;负责拟定本市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有关政策;

2.组织协调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和重大经济开发计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3.负责组织审批限额内和台州市环保局委托的建设项目的选址、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审议;负责建设项目中的“三同时”管理、验收工作;

4.组织环境保护重大科技攻关和技术示范工作,管理环境保护科技成果,推动环境科学技术进步;组织协调环保科学研究及技术引进;

5.贯彻执行国家和省环境保护行业和地方标准,负责环境标准综合管理;

6.负责指导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和环境标志等认证工作。

职责流程:受理现场勘察审批备案

(5)污染控制科主要执法责任

1.拟定全市环境保护规划、计划;组织编制环境功能区划;

2.参与制订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国土开发整治规划、区域经济开发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3.组织实施环境目标责任制、排污申报登记、排污许可证、污染源限期治理、限期整改和达标排放、危险废物经营许可、有毒化学品进出口登记等环境管理制度;负责限期治理项目的竣工验收;

4.组织拟定和监督实施全市重点流域、重点区域污染防治规划;

5.拟定并组织实施全市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

6.负责有毒化学品的环境管理工作;

7.负责审查、监督进口利用固体废物、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工作;

8.具体负责烟尘控制区、噪声达标区的管理工作;

9.负责污染治理补助资金的使用管理工作;

10.对环境工程设计、有机(天然)食品认证和环保产品使用认可(认证)及审查申报工作;推动全市环保产业的发展,指导清洁生产;

11.承担全市辐射环境、放射性废物管理工作,拟定有关政策、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并组织实施;参与核事故、辐射环境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对市内核设施安全实行监督管理;对全市电磁辐射、核技术应用、伴有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污染防治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负责推行环境目标责任制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负责本市综合环境统计工作,环境质量公报。

职责流程:受理报送局长审批办理备案

(6)生态科主要执法责任

1.承担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2.组织开展生态市建设、指导生态镇村、生态示范点创建工作;

3.监督检查各类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生态保护;

4.组织拟定全市自然生态保护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并监督实施;组织编制并指导实施全市生态保护规划;

5.监督检查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6.负责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

7.指导和监督生态破坏恢复整治、湿地环境保护工作。

职责流程:管理报送局长审批办理备案

(7)环境监察部门主要执法责任

1.负责辖区内排污单位的排污申报登记工作;

2.负责辖区内排污单位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的征收和追缴;

3.负责对辖区污染源排污情况和污染防治设施运转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4.负责对环境违法案件的查处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5.负责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的现场调查与处理;并依法查处造成环境污染事故的行为;

6.负责群众来信来访和环境污染纠纷的调查处理;

7.负责监督检查“城市两控区”建设规划、计划的实施;

8.负责对排污口实行规范化管理,掌握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和去向,并建立台帐;

9.参与对“三同时”项目和限期治理项目的污染防治设施的施工进度和完成情况进行全过程的现场监督检查,并参与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立即纳入日常监督管理;

10.负责进口废物污染的现场监督检查;

11.负责全市社会生活中的水、大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多种污染源的现场监督检查;

12.负责对“十五小”和“新五小”企业的监督检查,杜绝“死灰复燃”。

职责流程:排污单位审报核定监察收费(或上报处罚报告)

(8)环境监测站主要执法责任

1.负责环境标准的组织实施;负责辖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2.负责辖区区域环境噪声功能区噪声的监测工作;

3.负责对辖区内各类污染源排污情况进行监测;

4.负责对辖区内污染治理设施进行监督性监测工作;

5.负责辖区污染事故及纠纷仲裁监测工作;

6.负责接受辖区排污申报单位委托的监测;

7.负责申报的新建项目验收的监测工作;

8.负责对辖区内地表水体的水质检测。

9.负责辖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

开发区环保工作计划篇7

二、规划行先,有计划、有目标地科学开发和保护资源

我们坚持“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注重近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有机结合,制定了一整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发展规划。一是制定了《前郭尔斯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2002—2006年五年经济发展计划和到2011年十年经济发展规划》。二是委托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编制了《前郭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查干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暨中心区控制性规划》。三是委托吉林省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查干湖旅游度假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四是完成了《查干湖旅游经济开发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订工作。五是聘请吉林省环境科学院、省水利勘察设计院和北京联生天地生态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完成了《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综合考察报告》的编制工作。上述各类规划的编制完成为今后加强保护区的保护和管理,促进全区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提供了有利保障。

三、加大资金投入,不断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

开发区成立后,在前郭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一是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行为,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不断加大政府投资,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引社会法人和区内企业职工集资。三是针对开发区土地存量少、征地成本高、土地优势不凸显等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省、市、县给予开发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采取征用区内村社闲置土地、盘活区内企业土地存量等办法,解决重点项目解决建设用地。20*年,开工建设项目19个,完成投资18299万元。

四、发展旅游经济,提高对外知名度和影响力。

我们以湿地生态环境和蒙古族民俗文化为依托,开发建设了一批具有民族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成功举办了三届“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旅游节”和两届“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2002年5月至20*年10,累计接待游客9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累计达3亿元。通过国内外一些知名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查干湖独具特色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查干湖的知名度逐年提高,前郭和松原的人气指数有了很大提升。

五、调整渔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有机渔本文内#容摘自中国教育资源网,业

我们充分发挥查干湖丰富的水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科学规划,与省内水产科研单位合作,实施大水面开发,采取人工投苗与封湖涵养相结合的方式,发展有机渔业和名特优鱼养殖。全区每年投入鱼苗670吨,年产鲜鱼5000吨,其中,胖头鱼年产量为3000吨。查干湖胖头鱼先后于2002年和20*年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A级绿色食品认证和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中心有机食品认证,查干湖被批准为国家AA级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六、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大保护区保护工作力度

我们完成了《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综合考察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已通过吉林省自然保护区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和省政府的审批。《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中明确规定,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与开发区管委会合署办公,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行政上由前郭县政府领导,业务上由省水利厅领导,并由省环保局负责宏观指导和综合管理。同时,开发区在原有的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基础上,又积极争取省环保局的支持,批准成立了开发区环保局,作为省环保局的派驻机构。《规划》重新确定了保护区面积,由480平方公里调整为506.84平方公里,比原规划增加26.84平方公里,并重新明确了主要保护对象。目前正在开展申报部级自然保护区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2005年工作安排

2005年,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把全区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思想统一到市、县党委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继续实施“三个三”发展战略,加快项目开发和招商引资速度,以创新的思维和方法来应对全区当前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用加快发展来解决制约开发区目前面临的问题,不断创造今后发展新优势。

2005年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实现1.3亿元,同比增长20%;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2亿元,同比增长14%;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3亿元,同比增长18%;招商引资任务完成1.1亿元,比上年增长14%。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实现1100万元,本级财政收入实现550万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分别增长18.7%和9.6%。

2005年计划建设项目21个,计划总投资48886万元。其中,工业项目2个,计划投资39550万元;农业项目4个,计划投资2270万元;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7个,计划投资4366万元;商贸旅游服务项目8个,计划投资2700万元。

为完成上述目标和工作任务,我们将认真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全面加强项目开发建设。一是依据现有产业基础和吸纳能力,挖掘区内企业招商潜力,主动与国内外中介机构的合作,实施招商新策略,建立商业化招商机制,实施交易式招商。二是在内部招商方式上,实行专业招商、主题招商、委托招商、“小分队”招商,积极推行网络招商。三是轮岗创业招商。实行轮岗创业,在创业中招商引资。四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服务两个关键环节,实行招商引资加温加压,基础设施建设加码加速,优化服务加力加强,努力创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五是坚持引、建并重,加强对项目的后续跟踪服务,切实提高项目开工率和投产率。

(二)发挥区位优势和民族优势,继续举办旅游节庆活动,促进全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全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查干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暨中心区控制详细规划》的实施,完善游客咨询中心、导游中心、游客接待中心等旅游服务场所,提高景区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好特色娱乐项目、查干湖湖标、指引性建筑、垃圾处理场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发旅游商品。举办“中国·吉林查干湖蒙古族民俗旅游节”、“中国·吉林查干湖冰雪捕鱼旅游节”等大型节庆活动,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高查干湖旅游业对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发展精品渔业和观光农业。一是坚持大水面开发的方针,采取以人工投放为主,以自然增殖保护为辅的方式,坚持养捕结合不动摇。二是瞄准市场行情,提高单产。扩大名特优鱼类的养殖规模,重点发展网箱养殖等精品渔业。三是继续抓好与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和省水产研究院的合作,不断增加渔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科技贡献率。四是加快渔业基地建设。把查干湖及周边各渔场建成渔业科研基地、渔业良种繁育基地、有机鱼养殖基地、鱼产品加工基地。着手研究查干湖胖头鱼、野生鱼原产地注册等有关工作,依法保护无形资产和渔业生产。五是调整种植结构,发展观光农业。抓好“草原牧鸡”和“狮头鹅”的禽类生产;推广蘖谷生产,种植万寿菊,发展品牌农业、旅游农业和效益农业。

(四)集中力量做好保护区基础工作,完成部级自然保护区申报工作。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方式,向社区群众宣传《环保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和《查干湖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4·22”地球日和“6·05”世界环境日,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环境宣传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环境教育活动的良好风气和公众自觉参与环保的监督机制。充实完善《查干湖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和《综合考察报告》,做好保护区土地确权、划界立标、建设生态环境监测和管护站,清理湖区私搭乱建的违章建筑等实质性工作,力争明年上半年完成申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开发区环保工作计划篇8

二、国土规划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高层次的综合性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国发(1985)44号文件指出:“搞好国土开发整治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四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工作。国土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提高宏观经济效益,保持生态平衡等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加强长期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国务院批示精神,国土规划的主要作用是:第一,对规划区范围的资源开发和建设具有约束力。从原则上讲,任何开发建设都不应与国土规划相矛盾。如果在资源开发、环境整治方面与国土规划发生矛盾,都应与规划的行政主管部门协商解决;第二,国土规划中提出的地域分工、资源配置、生产力布局、重点开发地区、江河防洪、沙漠化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森林保护和发展、城市布局、城市化速度预测等具体内容,都是编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计划的重要依据和基础;第三,国土规划对行业规划、城市规划和有关专项规划起指导作用并提供依据。

为此,各省、区一定要把国土规划编好,加快编制进度,争取在1990年完成第一次国土规划的编制任务。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要努力创造条件,尽快组织编制和完成市域国土规划工作。全国国土总体规划中确定的重点开发地区也要分期分批组织编制区域规划,请各有关省(区、市)积极主动地参与和配合。

三、国土规划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是:资源的综合开发,生产力的合理布局,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具体包括:

(一)分析论证和充分体现当地政府和上级政府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和提出地区的总体发展方向和目标。

(二)在对国土资源进行分析研究和确定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资源开发的时序和规模。

(三)研究和提出地域的合理分工、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域,并从资源综合开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角度,提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的结构和布局。

(四)提出区域性环境整治目标、任务、要求和措施。

(五)对资源开发和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项目,从资源、技术经济、基础设施的条件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论证其合理性和可行性。

各地区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基础不同,要从实际出发,确定规划内容并突出重点。对重点问题要作充分的论证,不求面面俱到。规划完成后,应按照《国土规划编制办法》的规定上报审批。

四、为了科学地编制国土规划,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国土规划要从综合分析规划区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条件出发,研究地域分工和生产力布局,发挥区域优势,以取得最佳综合效益。

(二)国土规划要密切联系实际,同当地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与可能相结合,为经济建设服务。规划要紧紧围绕各级政府提出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并在认真分析论证的基础上予以充分体现。当前,省(区、市)国土规划应以2000年为基本规划年限,内容重点放在为编制“八五”、“九五”计划提供依据上。对有些重大问题,需要展望到二十一世纪初期。

(三)国土规划要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正确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既要发挥地区的区位、资源和技术经济优势,又要服从更大地域乃至全国总体发展的要求。

(四)国土规划要按照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要求,立足当地,放眼全国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市场状况,避免封闭式地自成体系。

(五)资源开发和生产力布局要研究环境和地区经济承受能力,环境保护与整治要考虑国力的可能。要寓治理于开发,寓开发于治理,把开发和治理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国土规划完成后,要采取各项积极措施,使之发挥作用。主要途径是:

(一)对国土规划提出的任务、布局方案和项目,要在进一步论证的基础上,同经济综合部门密切配合、协同一致,纳入长期计划、五年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二)各部门(公司)、地方和单位在编制重大建设项目的项目建议书时,要认真听取国土机构关于资源保证程度、开发规模、布局的合理性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方面的意见。重大建设项目的立项,要符合经批准的国土规划的要求。

(三)为了保证规划的实施,必须加强资源的计划管理,建立健全土地、水资源、矿产资源及环保方面的计划管理制度。

(四)各省(区、市)如认为必要,可以根据各自的条件,逐步建立国土开发整治基金,作为诱导性投资。主要用于重点开发地区的某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重点地区的投资环境,组织开展一些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的研究和前期工作。

开发区环保工作计划篇9

“生态XX”建设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首先,对各位领导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我区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刚才大家观看的这个专题片,主要反映的是近些年来XX区在创建全国生态示范区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去年12月份,创建工作已经通过了国家环保总局的验收,得到较高评价。可以说,建设“生态XX”,我们有着良好的基础。当前,我区上下正在认真学习五中全会精神,研究制定“十一五”规划,在下一阶段的XX区社会经济发展中,我区将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坚持把“生态XX”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资源、重大特色,认真规划好,并切实落实在各项工作中。下面,我向大家简要汇报建设“生态XX”的初步想法。归纳起来,五个方面:一、高起点制定环保相关规划我们在巩固创建生态示范区成果的基础上,把新市?平方公里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加快编制、完善“生态XX”规划体系。重点做好《XX区“十一五”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XX区创建全国生态区建设规划》以及《XX区城市建设环保规划》、《XX区生态湿地保护规划》、《XX区旅游业发展环保规划》、《XX区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等各种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充分发挥规划的战略指导作用,严格按照规划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引导人口、资金、技术、环境资源等要素集聚和发展,形成科学合理的时空分布,带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二、高强度投入环保建设资金未来几年,全区环保投入将随着经济增长保持逐年增加,逐步达到环保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以上。我们的投入,重点倾向于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及污水收集管网的建设。到“十一五”末,实现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以上;重点建设片区污水处理厂、片区污水处理厂。XX年底开工建设区污水处理厂,主要承纳地区、?桥经济区等污水处理任务;XX年计划开工建设泰山片区污水处理厂,主要承纳桥北地区污水处理任务。同时,我们将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鼓励不同经济成份和各类投资主体,以独资、合资、承包、租赁、股份制、BOT等不同形式参与并投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以促进我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发展,确保“生态XX”的发展目标顺利实现。三、高质量实施环保建设工程我们将重点实施“五大”工程:1、碧水工程。一方面是实施污水治理工程,主要是两大片区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并配套建设污水收集管网,筹建重点镇及旅游景点的污水处理系统。另一方面是实施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到XX年底,争取完成全区主要通江河道的清淤、护砌等综合整治工程,完成所有中心沟渠的清淤整治。2、蓝天工程。(1)清洁能源改造工程:改进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全面开展天然气入户(置换)工作。(2)利用垃圾场沼气发电项目:到“十一五”期末,建设4台1100KW/台机组,利用垃圾场沼气发电。(3)垃圾综合利用生产碳粒项目:计划到XX年底,建成用生活垃圾生产碳粒项目,年产碳粒12万吨。3、绿色工程。(1)绿化工程。到XX年,全区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重点布置北部沿南钢生态防护带,规划宽度为公里;南部沿长江三桥生态防护带,规划宽度为公里。国道、高速公路两侧绿带规划宽度为米;铁路沿线两侧绿带规划宽度为米。生产防护绿地主要布局在工业园区周边。(2)矿山土地恢复和综合利用工程。争取到XX年底使得矿山土地的复垦率达到%,在“十一五”期末争取达到%。(3)绿色农业、有机农业建设工程。到XX年底建成一批有机茶、有机水产品、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4、宜居工程。(1)加大环境综合整治力度。从现在起,按照新市区组团式发展要求,全面实施新市区城市三年综合整治,集中精力打造“两线两片百点”:今年的开局战,重点是“桥北一线、浦珠一线,泰山片、珠江片,以及珍珠泉和各镇街多点的改造、整治、出新”;明年重点是“沿山一线、滨江一线,桥林片、汤泉片以及区、镇(街)、村(居)三级百点”的改造提升;以XX年底为时间节点,通过三年努力,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内涵。(2)加大环境优美乡镇建设力度。巩固、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成果并不断提升质量,在“十一五”期间,桥林、珠江两镇通过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汤泉镇力争完成部级环境优美乡镇的创建。(3)加大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力度。按照“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工作要求,实施改圈、改厕、清理垃圾的“两改一清”工程,推行农村村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做到日产日清,无暴露垃圾,无露天粪池,无畜禽散养。5、管理工程。一是积极鼓励企业及开发园区进行清洁生产审计和ISO14000认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大力推广以农业企业和农户沼气池为纽带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十一五”期间,农业养殖业建成大中型沼气池个,农户用小型沼气池个;二是建立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和生态区建设管理信息系统工程,对全区的生态环境进行长效管理。四、高标准建立环保考核体系认真做到“两统一”:1、考核干部、落实领导责任与环保、生态建设相统一。关键是落实五项制度:一是“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制度。定期听取环保 工作汇报,专题研究环保问题。二是环保目标管理考核奖惩制度。认真实施行政领导环保目标责任制,镇长(主任)对本地区的环境质量、生态资源贮量负责;各行业主管部门的领导对本部门、本行业、本系统的环保工作负责,实行评先选优环保工作一票否决制,对未完成环保目标的,不得参与先进的评选与表彰。三是重大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对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环境问题或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将追究有关领导责任。四是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制度。计划部门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时,把环保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年度计划。各有关部门在规划时,必须征求环保部门意见,编制的文本必须有专门的环保内容。比如,所有工业园区都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五是建设项目环保评审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预审制度的意见》,认真落实“三同时”制度。2、环保部门发挥职能作用与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相统一。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管理力度和环境执法力度,形成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的优势和合力。五、高效能营造环保社会氛围首先抓好领导层、决策层的环境宣传教育,强化环保国策意识。继续在党校干部培训班中开设环保课程。其次面向全社会宣传、普及环保知识,进行环保基本国策教育。努力提高全区群众保护环境、珍惜环境的文明素质。每年公众对环境保护参与率都要逐年上升,让“生态XX”深入人心。第三,继续开展环境警示教育。做好环保新闻宣传,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导向与监督作用。对有法不依、造成严重污染事故和不文明的损坏环境现象,坚决在媒体上批评、曝光,促进各项环保法律法规的实施。第四,抓好学校的环保教育。从小抓起,从学生抓起,推进我区“绿色校园”的创建工作。我们决心,通过一段时间全区上下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到XX年底,我区达到创建全国生态区36项指标要求,XX年通过全国生态区的考核验收。

开发区环保工作计划篇10

中图分类号:G3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环境规划与开发区规划的关系

开发区的环境规划是协调开发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的一种活动,是为保护开发区的环境质量,根据一定目标所拟定的规划。其原则有:与开发区规划协调,既保护环境又促进开发区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综合利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和排放浓度;充分利用绿化系统和水体净化环境,维持生态平衡。开发区与其周围环境是一个有机组合体,具有稳定的生态圈和环境容量,一旦开发区形成的污染物破坏了它的稳定结构并超过了环境的承受能力,就会出现一定的环境问题。

由此可见,开发区规划和环境规划之间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在规划中应该加强对土地利用、绿化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调控,实现经济与环境、政策法规与规划之间的相互协调,以生态学的整体优化、循环再生、区域分异三个基本原则作为指导,将软件规划与硬件的生态工程设计结合起来,真正达到经济、环境、社会三效益的统一,从而产生较完善的开发区规划和环境保护方案。从整体上谋求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并形成良好的生态投资环境,在最大限度发展经济的同时,为人们创造一个安逸、舒畅的生活环境。

1.1性质确定

开发区性质是指开发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主要作用。性质的确定就基本明确了开发区的产业结构,确定了工业可能产生的污染量并使其控制在一定限度内,经济体制上主要是引进外地资金并受市场经济调节,产业结构上一般以发展现代工业和先进技术为主,并根据开发区所在城市的经济、技术、资源、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国内外市场需求等条件来确定开发区类型。

1.2论证选址

开发区既是相对独立、有明显地理界限的用地,又是所在城市用地的有机组成部分。开发区选址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开发区能否迅速而经济的起步与发展,而且对所在区域环境及自身环境有着直接影响,开发区的建设与周围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从区域环境来看,开发区建设使原有的自然环境改变为人工与自然结合的环境,改变了城市结构形态和城市环境。如果选址不当,一方面可能会受城市污染源的影响;另一方面开发区投资环境差,就会污染城市环境,开发区本身就成为城市的污染源。

因此,开发区的选址应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对资金使用、交通条件、生产发展、城市结构、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全盘考虑,综合平衡,以防仅考虑开发区起步时用地、交通等投资大小、经济效益多少,而草率划定开发区的地理位置。

1.3布局规划

开发区布局规划是按功能要求将开发区中各项内容进行用地布局,组成一个相互联系、布局合理的有机整体,为开发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开发区内容很广泛,大致分为:为生产、科研配套的服务设施和机构的生产服务;为生产服务以获取和推广新技术为目的的各类专业研究的科研机构;符合开发引进条件的工业项目及生产技术的工业生产,设施配套的职工住宅、专家住宅等生活居住;商场、宾馆、购物中心等办公事业、银行等金融贸易、开发区管委会等行政管理;公园、文化宫等文化娱乐设施等。不同类型的开发区有其不同的特点,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同。如何规划设计不同内容的用地,是开发区规划的核心,合理的规划布局,能将环境污染控制在最理想的范围,为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1.4道路规划

开发区道路规划是依据其布局规划设计和交通量的要求,规划设计开发区道路网在此基础上制订道路断面和交叉口的规划设计方案,在规划中对道路网的布局、走向、密度、宽度和路口设置合理,可减少交通对生活住宅区、商业服务区、行政管理区等人群活动稠密区的环境影响,开发区繁华地带要避免交通干道穿越,同时要加强绿化的管理。

1.5供热供气规划

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煤炭将仍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其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开发区供热供气规划应结合地区能源平衡的特点和热负荷要求,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并注意环境保护要求,采用集中联片供热、供气,合理布置和安排热源和气源,避免产生新的污染源。

1.6给排水规划

给排水规划涉及到开发区的环境容量,开发区的给水规划着重于估测开发区的用水量、确定水源和水处理方式,选定水厂,进行输水量和配水量的配置。排水规划主要估测开发区的排水量,选择排水体制,设计排水管口,并确定开发区污水处理的方式。因此,开发区应对水资源进行充分调查,确定开发区给排水容量,同时进行给排水规划,使开发区合理节约用水,减少对水体环境的污染。

1.7绿化规划

净化空气,削弱噪声,减少灰尘,调节小气候是绿化在开发区保护环境、改善环境中的基本作用。开发区绿化规划就是充分使当地自然资源通过规划设计建设转化成除了提供居民生活、景观等功能外,还承担环保的绿化作用,提高和改善开发区投资环境。

2环境保护对开发区规划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开发区的种类、数目越来越多。但目前开发区的规划设计仍无统一标准,规划中环境保护原则的制定并不是以造成环境污染的主导因素、确定环境容量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规划成果中没有制定规划区内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和排放标准。因此,开发区的环保(是不是要加“环保”二字)规划必须引入开发区规划的原则、内容和成果,使三者有机结合起来。

2.1规划原则

(l)具有可变的规划原则结构。有一个外向性的、开敞的、可变的规划结构和形态,适应当前引进项目的内容、数量、发展速度与规模难把握准确状况,使开发区环境容量逐步扩大;

(2)要突出整体效益;

(3)为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交通、基础设施、生活居住等条件和环境质量条件。

2.2规划内容

划定开发区的规划范围;确定开发区的位置性质和发展方向,进行征用地规划,规定各类不同使用性质用地的界限,规划各类用地内建造和有条件允许建设的建筑类型,规定使用的强度指标和污染物的排放指标,确定各项交通、市政设施的规模、用地界线,综合协调并确定供排水、供热、供电、防洪、通讯等发展目标,确定开发区环境容量、环境保护目标,提出具体措施;制定合理的土地使用、建筑管理和环境规定。

2.3规划成果

规划结果包括规划文件和设计图纸,前者有文本和附件,规划文本是对规划的各项指标、目标及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的文件,规划附件是对文本的具体解释及有关基础资料。规划设计图纸包括:开发区位置图、规划图、结构控制图、道路园林绿地绿化规划图及各类专业规划图本。

参考文献

1)刘天齐等,区域环境规划方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朱发庆,环境规划,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

开发区环保工作计划篇11

(一)治理范围。市区主要道路两侧和环湾可视范围内面积较大、较严重、景观性较差的88处采石场(崖体)。

(二)治理目标。到2011年,基本完成环湾可视范围内影响观瞻的31个采石场(崖体)的环境治理任务;到2015年基本完成市区主要道路两侧和环湾可视范围内的57个采石场(崖体)的环境治理任务。

(三)治理原则。规划先行、分类指导;多元设计、生态和谐;资源开发、景观重塑;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

二、治理内容

(一)生态恢复。对于规划为生态恢复区的采石场,要通过回填土方、理顺水系、植树造林等技术方法进行覆绿治理,逐步实现生态化、自然化。

(二)旅游休闲设施建设。结合风景旅游区开发,对采石场进行生态恢复和景观建设。采用景观设计与自然堆土复绿相结合的方法,实现生态与景观的统一。

(三)景观再造。通过景观设计与植被绿化的有机结合,形成新的景观。对有条件的采石场,可以结合土地开发整理,达到可耕、可渔、可林、可观的目标。

(四)资源开发。采取项目开发与环境治理相结合的措施,实现资源的再开发、再利用。结合采石场周边土地流转、山峦开发,将采石场环境治理作为项目开发的组成部分,同步建设和治理;对具备规划条件的采石场,通过调整土地使用性质,适当开发建设商务会所、休闲场所等;结合村集体或城市公益事业项目对采石场进行资源开发利用。

三、治理措施

(一)科学制定规划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因地制宜、恢复为主、适度开发”的原则,结合市区山体保护规划,科学合理地编制不同级别的废弃采石场生态恢复、资源开发与土地再利用规划,明确生态恢复区、开发性恢复区等不同区域和项目的控制性规划要求。坚持“一场一方案”原则,因地制宜地研究制订每个采石场的治理方案,根据采石场的特殊区位和环境条件,规划建设适度规模和体量的建筑、景观设施,并实施典型示范工程。

(二)建立健全治理机制

鼓励通过旅游、休闲、商业、居住以及生态农业等产业项目,带动采石场环境治理的同步实施,走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资、社会化治理的路子。

1.项目招商,公开出让。对实行资源化开发利用的项目,通过对其区位、环境、资源、交通等条件的分析研究,确定项目开发的属性、功能、景观等方面要求,调整采石场及周边具备开发建设条件的土地利用性质。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进行项目策划、招商,把采石场环境治理与开发项目捆在一起,以土地招拍挂的方式对社会出让。

2.资金扶持,先建后奖。对项目土地出让后政府收益部分,可以安排用于采石场环境治理的资金补助。开发单位在采石场及周边项目开发的同时,按照规划设计要求完成采石场的环境治理工程,经验收合格后,再对其进行补助。对投资较大、治理较好的工程,除返还土地出让金外,还可从政府部门收取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等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块进行奖补。

3.典型引路,重点指导。对于生态恢复性治理工程项目,由各区政府(管委)负责组织,以财政投资为主,从景观性差、最需要治理的区域入手,通过高起点规划设计和高水平建设,为采石场治理树立样板。对于资源开发性项目,实行重点突破、重点指导、重点扶持,通过典型引路,形成示范效应。

(三)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1.开发单位在进行资源开发性项目建设时,必须提交采石场环境治理规划、设计方案,确保开发项目与采石场环境治理工程的同步规划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2.资源性开发项目和采石场环境治理工程项目要一并纳入基本建设程序,实施招投标、项目监理、施工许可、质量监督、安全管理的全方位监管。工程竣工后,开发建设单位必须按规定组织综合验收,并向建设主管部门申报备案。

3.要搞好资源性开发项目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开发建设单位要根据开发项目的具体情况,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满足基础设施配套要求;各区、各有关部门要研究切实可行措施,统筹解决开发项目的供排水、供电、供热、供气和道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问题。

4.采石场治理要与市区建筑渣土治理有机结合。对于临近市区、交通较为便利的采石场,可以设置为临时的建筑渣土消纳场所,利用市区的堆土、工地弃土回填,实现建筑渣土的资源化再利用。

5.采石项目必须向国土资源部门提报生态恢复方案,经国土资源部门牵头组织有关部门联审批准并交纳生态恢复保证金后,方可组织实施。

开发区环保工作计划篇12

刚才,自治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土资源厅、环保局、水利厅的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资源节约利用等方面的工作情况;XX同志宣读了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两个《表彰决定》;我代表XXX人民政府与各XXX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兼职委员单位的领导签订了三个《责任书》;XX同志作了十分重要的讲话。XXX的重要讲话,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全面分析了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面临的形势,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并对进一步做好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特别是XXX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努力实现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把握大局,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三大基本国策。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认真落实中央关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人口控制成效显著,生育水平持续保持平稳,计划生育基层网络建设和优质服务机制建设步伐不断加快,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构建取得新突破;国土资源规划体系不断完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进一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重点区域生态修复工程全面启动,重大生态环境保护项目和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水平逐年提高。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区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存在诸多不协调的方面,还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在人口方面,我区仍然是人口增长较快的省区之一,一些地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对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还相对滞后。在国土资源方面,节约土地和集约利用土地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违法使用土地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在环境保护方面,随着我区开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任务更加艰巨,一些重点城市冬季大气污染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这些方面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十一五”是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必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合理利用、节约和保护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认真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各地、各部门要始终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进一步强化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保意识,用心用力抓紧抓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

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事关自治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事关各族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各地、各部门要以对社会、对人民、对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突出重点,把握关键,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努力把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为重点,进一步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必须以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和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为基础。当前,我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要以稳定政策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和育龄群众生殖健康水平为主线,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认真落实各项措施,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一是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构建有利于计划生育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奖励、扶持、救助、保障等利益导向体系,全面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奖扶政策。二是要继续加强计划生育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把各级服务站建设作为完善农村卫生体系和疾病应急系统,纳入当地建设规划,进一步巩固和完善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群众组织“三位一体”的公共管理与服务网络。三是要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和实施意见,逐步形成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的工作机制。四是要进一步做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工作,着眼于解决当前人口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开展重大课题攻关,为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科学的人口基础数据。

(二)坚持保护和合理开发并举,切实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资源的严格保护、有序开发和永续利用是关系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各地、各部门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把经济建设和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高资源的保障能力。一是要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统筹规划和管理,从区域协调和人地和谐出发,明确思路,统筹协调,科学编制新一轮规划,进一步强化对土地、矿产资源开发的宏观控制。二是要继续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作力度,有效增加耕地面积。要积极保障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求,引和鼓励各类开发建设项目多用戈壁、荒山、荒滩、荒地等国有未利用地,减少各类建设占用农用地。三是要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加大地质勘查投入,加快优势和特色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步伐,提高资源深加工水平,推进我区新型工业化建设。四是要继续加大以三大河流开发与保护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和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强水资源的调控能力,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水资源保证。要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农牧区水利基础设施和农村水电建设,改善农牧区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五是要把节约资源放在首位,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增强节约使用资源的观念,逐步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节约使用水资源,积极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大力发展节水工业,促进城市节水,逐步建立节水型社会。要努力提高煤矿回采率和矿产资源采出率,加强资源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六是要继续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全面落实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要深入推进征地制度改革,建立征地补偿安置争议的协调和裁决机制,确保征地补偿费足额落实到位,维护被征地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以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控为重点,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环境保护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各地、各部门要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常抓不懈,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推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要认真开展各类重点污染源及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隐患的全面排查,特别是加大对居民集中区、河流流域沿岸及水源地上游危险废物排放企业的监管力度,增强环境应急响应能力,确保环境安全。二是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布局,结合新改扩建项目,加强污染控制和治理工作,坚决关闭技术水平低、工艺设备落后、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腾出环境容量支持支柱产业、特色产业以及大企业集团发展。要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大力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三是要加强绿洲生态与环境保护,继续推进塔河流域综合治理,加紧推进艾比湖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加快重点风沙区生态修复与农民脱贫工程进度。切实抓好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防治、荒漠化防治以及“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四是要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加大城市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加强城市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和监管,大力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五是要完善环境保护管理机制,加快制订地方性环保法规,加强环境执法监督,加快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努力开创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新局面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关系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大计。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增强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强组织领导,抓好督查落实,确保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一)加强领导,强化工作责任制。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重在加强领导,关键是落实责任制。各地、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研究、去运筹谋划、去督查落实。要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明确责任,完善机制,齐抓共管,切实做到责任到人、措施到位。要加强对人口资源环境重大问题的调研,及时研究和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要把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成效作为评价干部政绩的重要依据,坚持任期内逐年考核,离任时进行审计,工作失职的要追究责任。

(二)严格管理,依法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贯彻实施,搞好组织协调,依照有关政策法规处理涉及人口资源环境的问题。要坚持综合决策、综合协调、综合治理,支持和督促有关部门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着眼于自治区的改革发展稳定,着眼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进一步加强管理,提高工作水平。

(三)增加投入,确保工作顺利进行。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各级政府都要把人口资源环境事业的基本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切实予以保障,并支持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多形式、多渠道增加投入。要建立完善政府投入为主体、逐年增长的计划生育投入机制,制订实施能够推动地质勘查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加强环境执法能力基础建设,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环保和生态治理产业。要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加大财政投资的同时,努力探索水利工程建设筹融资的新途径、新办法。

(四)抓好队伍,努力提高工作水平。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队伍建设,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各级人口资源环境主管部门要切实抓好自身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人口资源环境工作队伍,推动我区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五)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千家万户,关联各行各业,需要各部门密切配合和全社会的关心支持。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做好本职工作。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和其他有关部门,要发挥各自优势,找准工作切入点,支持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要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和宣传手段,加强基本国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意识,使计划生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形成人人关心、大力支持、积极参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