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预警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4 14:50:47

财务预警论文

财务预警论文篇1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KeyWord:ListedcompanyFinancialcrisisPre-warningsystem

随着经济一体化,经营全球化的发展,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性和复杂性。作为企业改革先锋的上市公司,同样存在着潜在的危机。一旦财务危机无法化解,就会被戴上“ST”的帽子,以失败告终。为了有效化解财务危机,亟待建立适合我国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1财务危机预警系统

财务危机是企业丧失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正是为化解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机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还没有公认的定义,笔者在分析预警系统构成要素的基础上,将其定义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企业专门组织根据财务管理学、风险管理和统计学的相关理论,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相关经营资料以及所收集的外部资料为依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建立预警分析机制,将企业所面临的经营波动情况和危险情况预先告知企业经营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并分析企业发生经营非正常波动或财务危机的原因,挖掘企业财务运营体系中所隐藏的问题,以督促企业管理部门提前采取防范或预防措施,为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风险控制依据的组织手段和分析系统。简单的说,它是企业专门组织预警-报警-排警的有机管理过程体系。

2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重要性

从理论上看,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是我国企业管理与控制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本文所构建的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基于我国上市公司相关理论和经济技术特点上的,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警兆的理论研究提供新思路,从而建立一套发现警兆-确认警情-排警对策(预警-报警-排警)的逻辑机理,为我国上市公司提供一种危机预警管理新模式,在预防和化解危机,提高企业危机预警管理水平方面发挥作用。

从实践上看,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借助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公司管理层能够及时发现公司财务状况的恶化,以及造成公司财务状况恶化的原因,从而能够及时地、有针对性的调整公司的经营策略,扭转公司经营状况恶化的势头,以避免沦为“ST”“PT”的行列。另外公司越早获得危机信号,越可以减少其在会计、审计、律师等方面所支付的费用。同时,有利于证监部门加强财务监督管理,以提高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

3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可行性

3.1理论依据

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有了经济预警的概念,承认经济的波动性和周期性。企业预警理论主要包括危机管理理论、策略震撼理论、企业逆境管理理论以及企业诊断理论。这就为财务预警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提供了理论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基于上市公司财务运作的全过程,不断成熟的财务管理学理论则成为其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预警分析是对大量原始信息和数据的处理,日益发展完善的信息传递理论和统计学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中的危机管理不仅是对危机全过程的监测和控制,而且是对风险的处理,那么现代经济周期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则为其提供了依据。另外,证监部门于2001年11月《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修订)》,表明我国证券市场退市机制不断健全和完善。证券市场的退市机制是实现上市公司优胜劣汰的重要途径,增强上市公司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引导证券市场朝良性方向发展。

3.2经济基础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在危机前建立的,这个时候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财力雄厚,完全可以满足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所有资金需求。同时,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建立起来以后,为公司解决财务危机提供了有效分析手段和控制对策,使上市公司不至于破产,更甚是能及时发现风险,保证了公司经济效益的实现,可以弥补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全部支出,实现风险收益,即危机管理支出小于危机管理所带来的收益。

3.3技术支撑

上市公司的财务资料相对容易搜集,财务数据趋于规范财务预警系统以财务报表及其他相关的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为依据,在建立财务预警模型和进行预警分析时,要运用大量的财务资料。大部分上市公司已经能够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进入市场,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产权明晰,管理规范、科学,财务披露制度较为健全。同时,又处于公开的市场监管之下,各种操作行为较为规范。同时,监管部门监管力度的加大,将进一步抑制会计造假者的造假动机,提高财务数据质量,从而更加有利于财务预警系统的顺利运行。

4构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新思路

财务危机有潜伏、发作、恶化三个阶段,在各个阶段应该有相应的管理对策,这一系列的对策就构成了本文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基本框架。

财务危机的潜伏时期,上市公司处在一个多变的环境之中,公司的市场状况、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关联企业的供货和资金偿付能力、竞争对手的价格政策变动、金融市场的波动、利率和外汇市场的变化、银行信用和利率政策的改变等等,都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筹资能力、资金调度能力和偿债能力等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了及时准确的识别财务危机,就需要有一个专门组织对企业内外的财务信息和数据进行全面收集和有效传递,为预警分析机制提供信息数据基础,这就构成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信息处理机制。

财务危机的发作时期,在证监部门的财务监督下,上市公司为保证经济效益的实现,就必须对收集的内外财务信息和数据进行分析,选择能够明显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特征的指标体系,不仅要有财务指标,而且要引入非财务指标,如行业、企业规模、管理水平等,以全面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然后用收集的数据和选定的指标,通过现代建模方法(如主成分法,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预警分析模型,以准确判断财务危机是否已经产生,将此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企业管理者,便于其迅速采取对策。指标分析和模型分析构成了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预警分析机制。

财务危机的恶化时期,财务危机已经存在,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或有效化解,上市公司将面临生死存亡的境地。为了化解危机,公司管理层就要立即启动财务危机处理小组,迅速分析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以恢复公司正常经营。由于财务危机有突发性,要求公司管理层要有强烈的危机意识。

任何一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管理者,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管理也不例外,要有一个专门组织为预警管理服务。构建了以财务危机发展阶段为基础的预警-报警-排警的财务危机预警过程机理,还需要有实施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组织机制,它包含了组织体系和组织过程。组织体系就是构建一个专门为危机预警管理服务的组织;组织过程则是在危机预警系统实施中的预警-报警-排警逻辑过程。

此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是以专门组织为保证,依次执行预警-报警-排警三项活动,与前面的研究相比,克服了将组织机制、信息处理机制、预警分析机制、危机管理机制并列的不足,使预警系统结构更为合理,为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EIAltman.CorporateFinancialDistressandBankruptcy[M].NewYork:Wiley,2000.

[2]StephenARoss.公司理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张鸣,张艳,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张友棠.财务预警系统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财务预警论文篇2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进行预警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财务危机预警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所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因为治理结构失衡,公司管理层管理混乱等诸多原因,导致公司业绩逐下降,出现亏损、财务状况异常甚至资不抵债等严重情形,最终受到特别处理,面临退市危险,使投资者、债权人及其他利益相关者遭受巨大损失。但如果能够通过研究上市公司相关信息,构建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有效措施,化逆境为顺境,就能很大程度上帮助上市公司防范和化解财务危机。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财务预警系统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尚未得到广泛应用。

一、我国上市公司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现实意义

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作为一种成本低廉的诊断工具,能实时对公司的生产经营过程和财务状况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地进行财务预警分析,发现财务状况异常的征兆,并迅速报警,及时采取应变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在上市公司应用财务危机预警系统,主要可以发挥四个作用:

1.财务监测作用。监测、跟踪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将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同企业预定的目标、计划、标准进行比较,进行核算、考核,找出偏差,并从中发现产生偏差的原因或存在的问题。

2.财务诊断作用。它是根据跟踪检测的结果,运用现代企业管理技术、诊断技术对公司营运状况之优劣做出判断,找出公司运行中的弊端及其病根之所在。即分析“警度”,告知“警情”的程度。并使经营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制定有效措施,阻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避免严重的财务危机真正发生。

3.财务治疗作用。财务治疗功能是在监测、诊断的基础上,识别病根、对症下药,更正企业营运中的偏差或过失,使企业回到正常运转的轨道。准确来讲,治疗功能并非财务预警系统的本质功能。但是,一个有效的预警系统不仅应该能够找出企业的“症结”所在,而且应该能够提出改进方案和应对措施。

4.保健作用。通过财务预警分析,财务预警系统不仅能及时回避现存的财务危机,而且能通过系统详细地记录其发生缘由、解决措施、处理结果,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弥补公司现有财务管理及经营中的缺陷,完善财务预替系统,从而提供未来类似情况的前车之鉴,更能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即“防警”。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动态财务预警系统不仅仅包括有效的财务预警模型,要使其能发挥作用,还要配合有效的信息系统和内控系统。而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发展状况的制约,使我国在应用方面还有所欠缺。

1.会计信息失真影响财务预警系统的有效性。上市公司财务预警体系的设计运用了大量的财务数据,真实及时的财务信息是建立有效可行的财务预警系统的基础。随着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委托关系在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委托人和人之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使得我国上市公司中存在着投资者和管理层之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管理层在会计信息编报方面拥有过大的权利,而且现行的监督机制和独立审计机制难以确保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质量。这种普遍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势必影响财务预警系统的有效性,从而进一步影响了有关利益各方运用财务预警系统的积极性。

2.内部控制不完善。企业的国有控制权不明确,使得投资主体的监管形同虚设国有企业股权结构中的“一股独大”是中国上市公司的显著特征。在这种体制下,由于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很多人并不能自觉地维护公司利益,导致企业的内控失效。有的虽然也制定了比较全面的内控制度,由于制度本身不切合实际,制度的可操作性不强,使得企业的内控制度成为一纸空文;有的虽然制定了一套比较切合自身实际并切实可行的内控制度,却由于外部监督不力,企业不愿执行,将其束之高阁。

3.上市公司决策层缺乏主动运用财务预警系统的意识。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还不够成熟、完善,上市公司行为也不够规范。上市公司有关决策层往往受到“第一大股东”,代表国有股或法人股的“关键人”的控制。甚至存在着控股方通过盈余管理手段“圈钱”,利用关联方交易恶意造假,肆意侵吞上市公司利益的特权消费现象。在这种不良但又比较普遍的行为当中,一般的投资者是利益受损方,而上市公司决策层是既得利益方,使得上市公司决策层作为受益者,缺乏主动运用财务预警系统的意识成为正常现象。

4.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有的财会人员忘记了法律赋予的权力和职责,冒着被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风险,为单位领导的不法行为出谋划策,粉饰经营业绩,甚至侵吞国家财产,更加加大了预警系统有效发挥作用的难度。

三、上市公司财务预警系统有效实施的建议

1.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合运用。量化的财务指标能对财务状况进行总量控制,而某些非财务指标和定性因素可对细节即具体过程进行控制,以弥补财务指标的不足,从微量上找出影响公司长期财务状况的动因。

财务预警是一种量化分析,它有利于清晰、直观地反映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但它难以全面满足揭示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程度的需要,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定性分析,特别是财务报表的编制质量和审计质量等因素会直接决定模型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维度评价企业的经营状况,具体来说,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实施的规则是:企业定期监测容易发生经营危机和财务危机的各种因素,报告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建立风险报告制度,并利用有经验分析人员的直觉判断作定性分析评价。同时,定期运用预警模型进行量化分析。由于模型预测所使用的数据来自年度财务报告,因此,量化分析的时间可定为一年一次,而非量化分析相对容易些,可把时间定为一月一次,甚至更短一些,以便使预测更加及时有效。另外,在年度财务危机预警时,可把平时非量化分析结果和年度量化分析结果进行相互修正。例如,企业按助gistic回归模型预测出在财务危机警戒线以上,即企业不会发生财务危机,但根据企业当年报表外的非财务信息(如或有负债等表外因素)、专业人员的经验判断计算出企业的定性评价指标总分在预测警戒线以下,反映出企业存在着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若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得出相反的矛盾,这就需要作出仔细判断,专业人员的主观性是否过强,还是定量分析模型因行业因素的变化需要重新建模。企业在仔细分析后,再重新预测是否会发生财务危机。

3.关注重点指标,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首先,关注主营业务指标,加强主业监管。如果频繁变更主营业务,上市公司的业绩无法得到保障,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投资者很难有一个合理的业绩预期,这对投资者和上市公司来说都是很大的风险。如果主营业务急剧萎缩,并且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是根本性的,持续性的,那么上市公司就有可能陷入财务困境。上市公司大多是高新技术企业,其核心能力强弱的直接市场表现无疑是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指标。该指标通过与市场或行业平均(先进)水平的比较及其走势的考察,可以对上市公司市场竞争的优劣态势有一个较为清晰的判断。如果该指标经常低于市场或行业的平均(先进)水平,且成持续走低杰势块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问题研究的话,便意味着上市公司处于竞争的不利地位。如果不及时扭转,将导致严重的财务危机。因此,上市公司要强调突出主营业务,在评估上市公司主业竞争能力时要关注主营业务收入/总资产指标。只有如此,才有可能建立真正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其次,关注资产管理能力指标和负债比率指标。判别盈利公司与财务危机公司的财务差异,资产管理能力指标和负债比率指标有着中长期的判别作用,而盈利能力及回报能力、资产流动性和公司增长能力指标则短期判别能力强。在防范上市公司的财务危机时,应侧重于资产管理能力指标和负债比率指标。

3.进行预警指标的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是指企业的财务指标的变动对预警结果的影响程度,重要指标的变动会对企业产生较大影响。预警系统一旦报警,管理曾首先要确定是哪些指标偏离造成的危机,进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调整可以针对某一个指标,也可以是某几个指标。选取哪种方式更有效、更经济,管理层有必要在敏感性和调整难度之间进行权衡,选取适当的调整方式。

参考文献:

[1]张鸣张艳程涛: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前沿[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张艳秋王彤彤: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应用研究[J].会计之友,2008,(3)

财务预警论文篇3

财务危机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企业财务失败。虽然很多企业在财务失败后能够采取了债务重组、资产重组、拍卖等很多补救措施,但无论何种形式的补救措施都会使股东或债权人遭受重大损失。财务预警系统就是这样一种机制,使企业的投资者和管理者提前发现财务恶化的信号,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财务预警系统是以财务会计信息为基础,通过设置并观察一些敏感性预警指标的变化,对企业可能或者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所实施的实时监控和预测警报系统。在实际的企业中,通常会设置三个监测模块。如图1所示

从图1可知,财务预警系统中包括许多方面,既有宏观的也有微观的,负债能力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本文仅从负债中结构危机的角度对财务预警系统进行初步的分析。

二负债结构分析

一负债结构的重要性

负债结构是指企业负债中各种负债数量的比例关系,尤其是长、短期负债资金的比例。

(1)负债结构决定了企业债务的多样化程度,影响着已有负债的稳定程度。一个企业的全部债务通常不可能单独从某个渠道获得或是得到充分保证。如果负债结构不合理,可能导致企业所需的资金不足。

(2)负债结构决定着筹资总成本和筹资总风险的高低。不同的负债结构会带来不同的筹资总风险和总成本。如果负债结构合理,就会使企业以最小总筹资风险取得总筹资成本最低的资金。对某一单项负债资金来说,企业难以实现以较小的筹资风险去筹集资金成本较低的资金。但是,负债结构的不同搭配却会改变企业的筹资总成本与总风险,因此,通过优化负债结构,企业就可以使综合筹资风险及成本降低,从而达到企业所期盼的最优资本结构。

(3)负债结构对企业筹资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有很大影响。合理的负债结构是影响企业筹资能力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企业在负债总额中,短期负债比例过大,会造成企业当期偿债压力过大,短期偿债能力下降,进而影响到企业的筹资能力。

(4)负债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较大。短期负债由于其偿还期短,属于企业风险较大的融资方式,但也是资金成本最低的融资方式。因此,负债结构影响到当期偿债能力和综合资本成本,从而影响企业价值。合理的负债结构就是要通过分析各种负债之间的比率关系,揭示财务风险与资金成本是否达到均衡。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随着资本市场和各种金融工具的发展,短期债务资金由于其可转换性、灵活性和多样性,更便于企业资金结构的调整。

二财务危机与负债结构的关系事实上,财务危机并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和逐步发展的过程,在财务危机发展的各个阶段有不同的表现,这种财务危机的不同阶段如图2所示。

从图2可知,财务危机的各个阶段都和负债有重要的关联,负债结构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企业的负债比例的高低只能表明整体偿债能力的大小,过高的负债比例只是一种潜在可能的财务危机,这种可能的危机是否最终转变成现实的支付还取决于负债结构。如果负债总额中大部分是三到五年的长期负债,只要企业发展良好,有足够的营业现金流并保持一定的盈利和筹资能力,这种潜伏的财务危机就不会成为现实。相反,如果负债总额中大部分是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就意味着企业面临着严重的现金支付压力,企业一旦财务失控或没有良好的财务能力,企业就会马上陷入困境。因此,依据企业的营业现金流量和筹资能力合理规划负债结构,可防止负债到期日过于集中而增加还款压力,甚至无法支付到期的债务而导致财务失败。

三负债结构预警指标框架的构建

一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这个指标一方面反映了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另一方面说明了企业利用债权人资金进行活动的能力,是判断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资产负债率对债权人而言,此比率越低越好,说明企业的资产多,长期偿债能力强;对企业而言,该比率应控制在一定的限度,资产负债率过低就无法得到财务杠杆利益,过高则导致企业未来偿债压力增大,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必须全面考虑,在利用负债经营获取收益和承担风险之间做出权衡,通过确定最佳资本结构,以此来确定对企业适宜的负债比率。

二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用于反映企业在短时间内偿还债务的能力。一般而言,流动比率越高,短期偿还能力越强,对债权人权益的安全保障程度越高,因此,从债权人的角度讲,此比率越高越好。但是,对企业来说,此比率过高,可能是拥有过多的货币资金未能很好地利用,也可能是应收及暂付款项过多,未能及时冲销的结果,则均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率不高。一般而言,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1,即流动资产至少等于负债,企业才能保证有偿债能力。如果该指标大于1,表明企业财务运行状况良好,具备偿债能力;反之则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差,难以偿还负债,财务风险较大。

三短期负债比率

短期负债比率=一年内到期的短期负债/负债总额

一般来说,企业一定时期的短期负债比重越大,企业当期所面临可能的财务风险就越大。如果企业一定时期的短期负债比率很高,而且又没有充分的现金流量来保障必要的支付能力,企业就有可能直接面临财务危机。所以,如果企业在一定时期内连续保持较高的短期负债率,企业的管理当局和相关职能部门就应引起充分的重视。

四,速动负债占短期负债比率

速动负债占短期负债比率=速动负债/短期负债

速动负债占短期负债的比率中的速动负债是指在三个月内到期并预期无法延期支付的负债。这个比率是对短期负债占企业总负债比率的一个补充指标,它更能敏感的说明企业短期财务风险的危机和程度,因为如果企业无法安全支付速动负债,就可能立即陷入财务危机。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补充速动负债的绝对数预警指标,反映在速动负债比率达到警戒值且速动负债总额超过企业预期的现金净流量时,企业面临实际的财务风险。

五,本期安全系数

本期安全系数=(本期资金收入-本期资金支出)/本期需偿还的负债

该指标用于反映企业本期资金运作情况。如果该指标大于1,表明企业本期内资金运作基本有保障;如果这个指标小于1,则表明企业本期内资金运作会遇到困难,还需要另筹资金,在本期预算时应着重考虑。

流动比率

短期负债比率

速动负债占短期负债比率

本期安全系数

资产负债率

负债结构财务预警框架

通过对以上指标的分析可知,企业负债结构预警的财务指标基本框架如图3

以上负债结构的财务预警体系中,资产负债率反映了企业长期和总体的偿债能力,短期负债比率、速动负债占短期负债比率和本期安全系数则是对反映企业当前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及危机程度的指标。通过对这五个重要指标的分析,判断企业是否会出现财务危机,在预知财务危机出现以前,企业管理部门应该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通过加速应收账款的收回、适当变现流动资产、及时的与银行、供货商等各类债权人进行沟通,尽可能的取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以及制定恰当的债务重组计划,有效的处理各项债权债务关系,适时的处理负债结构不当所引发的财务危机。

财务预警论文篇4

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我国的企业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被卷入失败的漩涡。而任何企业的财务危机都是逐渐恶化的过程,因此,加强财务危机管理,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早察觉财务危机发生前的信号,使经营管理者能够在财务危机出现的萌芽状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经营管理,预防失败,是非常必要的。

一、财务危机信号及现金流的表现

财务危机通常有两种确定的方法:一是法律对企业破产的定义,企业破产是用来衡量企业财务危机最常用的标准,也是最准确和最极端的标准;二是以证券交易所对持续亏损、有重大潜在损失或者股价持续低于一定水平的上市公司给予特别处理或退市作为标准。

从企业现金流量看财务危机,则表现为缺乏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现金流,现金总流入小于现金总流出。企业的正常运转,依赖于现金的流动和支付能力,有利润而无现金流入的企业,照样会破产。

任何财务危机的发生都不是一时的,而是企业长期经营的结果。财务危机的早期预警信号很多:负债过多,过度依赖贷款,资金占用不合理,现金流量入不敷出,现金支付严重不足;销售非预期下跌;平均收账期延长;交易记录恶化;非计划的存货积压;过度大规模扩张等等。所有的这些信号,实质是反映了企业现金流的问题。

现金流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属于“木桶理论”中的那一块最短的木板,如果要保持正常的运营,就必须降低各种控制风险。若是将现金流这个最为薄弱的板块控制住,其它财务上的板块风险就比较容易把握,因此财务预警的重点应是现金及其流动。

二、建立现金流预警系统

(一)建立短期财务预警系统,编制现金流量预算

企业应在一定时期事先做好财务规划,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表,力求使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同步。经过企业上下反复汇总、平衡、最终形成年度现金流量预算。现金流总预算应着重于规划和控制企业宏观的经营活动,保障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根据年度现金流量预算制定出分时段的动态现金流量预算,对日常现金流量进行动态控制,保证现金流有条不紊。

当预测未来现金流量为负值,企业应当事先做出筹资安排,以可接受的成本及方式筹集到足够的现金,从而避免发生危机时才匆忙采取应急措施。

通过现金流量分析,可以将企业动态的现金流动情况全面地反映出来。当企业经营性应收项目或存货大幅度减少时,则表明企业货款回笼情况较好,产品积压少,企业具有较强的经营能力;相反,当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小于净利润时,则应引起投资者的高度警惕,这种情况下,由于应收款项及存货的大幅度上升,将使企业经营能力下降,同时也易形成潜在损失。应收、应付款项及存货项目中的任何一项失衡,均会引起现金流的巨大变化,从而可能引发企业财务危机。

(二)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从现金流量结构、偿债能力、收益比率、财务弹性、收益质量等方面入手防范财务危机。

1.现金流量结构指标

现金流量结构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方面,保持合理的现金流结构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主要有3个比率:

现金流量比率=现金流入量/现金流出量

该指标估测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其标杆临界点值为1。当比率大于1,表明企业总体上对各种现金支付需要是有保障的;否则相反。

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入量/经营现金流出量

该指标估测现金流量主体结构的稳健与安全性,其标杆临界点值为1。当比率大于1,表明企业有着良好的主体现金支付保障能力;反之,该比率长期小于1,意味着企业缺乏足够的现金维持再生产的正常进行,其收益质量低下,经营现金流入匮乏,甚至处于过度经营的危险状态,长期处于此状况,将面临破产危险。

经营现金流量比率=经营现金流入量/总现金流入量

该指标说明企业一定时期现金流入量的构成状况,在一般情况下,它不能简单地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的好坏,只能说明其结构变化,但如果该比率持续地下降,有可能导致企业财务危机。

通过对现金流量结构的分析,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现金流入量的具体来源和现金流出量的具体去向,从而更好地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同时将其与历史和同行业比较,可以判断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

2.现金偿债比率

过度负债会影响企业持续经营,负债的额度和期限必须保持合理。主要有5个比率:

经营现金与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流动负债

该指标反映经营现金流量对流动负债的偿还保障程度。如果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能够满足支付到期债务,则财务风险相应较小。运作较好的公司该值通常大于0.4,该值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经营现金与债务总额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平均债务总额

该比率反映经营现金流量偿付所有债务的能力。该值越高,企业承受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

现金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实际支付利息+实际支付税金)/实际支付利息总额

该指标反映经营现金流量对利息的支付保障程度,比利息费用保障倍数更为合理。

经营现金与到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本期到期的长期债务+本期应付票据)

该指标反映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一般应大于1,否则,说明企业财务状况有所恶化。

现金平均持有系数=当期现金平均持有额/标准(历史)现金平均持有额

该指标反映企业一定时期现金持有均衡度。若该系数趋于1,说明现金平均持有稳定,若有较大偏差,则应引起关注。

3.现金收益比率

现金收益指标反映企业获取现金的能力。主要有3个比率:

每元销售现金净流入=经营现金净额/主营业务收入

该指标反映企业通过销售获取现金的能力。将它与同行业水平比,可评价获取现金能力的强弱;与历史水平比,可评价获取现金能力的变化趋势。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优先股股利)/发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数

该指标反映了每股流通在外的普通股的现金流量,通常应高于每股收益。

全部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净流量/全部资产

该指标与同行业水平比,可评价每元资产获取现金的能力;与历史水平比,可评价获取现金能力的变化趋势。

现金收益指标只能通过纵向和横向的比较,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它没有具体的标杆值。

4.财务弹性指标

财务弹性体现了企业自身产生的现金与现金需求之间的适合度。它的分析,反映了企业支付能力和筹资能力的强弱。主要有3个比率:

现金流量适合比率=一定时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同期资本支出+同期存货净投资额+同期现金股利)

该指标若大于1,表明企业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金流量能够满足日常需要,不需要外部筹资;小于1,说明企业现金来源不能满足股利和经营增长的需要。

现金再投资比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股利和利息)/(固定资产原值+对外投资+其它资产+营运资金)

该指标反映用于资产更新和企业发展的现金额度。通常在7%-11%之间,各行业有区别。

现金股利保障倍数=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现金股利额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其值越高,现金股利支付越有保障。

5.收益质量分析

主要有2个比率:

净利实现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投资收益现金流入)

/净利润

该指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会计利润实际有多少现金来保障,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利润越真实,财务状况越安全。如果该比率过低,要么说明企业的利润有一定的虚假,或是账面的非收现利润,并未形成企业的实际盈利水平;或是说明企业的收现能力较差,收现速度缓慢。若该值持续较差,应引起充分重视

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活动现金损益

该指标反映了现金回收的程度,越高越好。

以上指标的变动一般能说明企业现金流方面出现的问题,从而反映财务危机出现的可能性。虽然有时某一财务指标的不理想甚至恶化的迹象,可能是由某一偶然因素或突发事件所导致,或是由企业的经营战略发生转变所引起,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企业马上会产生财务危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些指标及其他指标的计算,分析企业目前财务状况,为经营管理者作决策提供依据。

三、树立规避财务危机的意识,加强现金流管理

现金流要追求一个平衡,如果不顾及企业自身的实力,冒然追求规模效应,只会拉断资金链,导致企业产生财务危机。现金流管理得好,就要有切实可行的办法,让企业全面的工作计划与现金流相衔接。

1.测算合理的现金流量循环周期,使企业的现金流量保持平衡,就可以相应减少企业投入营运资金的占用量,避免现金的不必要浪费,提高现金流动量的盈利能力。

2.建立高效的现金划转控制系统,研究自身的收账系统,使企业能更快地收取客户现金;同时与银行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发挥银行的作用,选取更为快捷的银行结算方式,确保现金流的畅通。

3.制定现金收支控制制度,研究现金收支控制的组织结构和程序,以明确个人和部门在现金收支控制中的权利和责任。一方面,对现金流动性进行控制,即控制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和额度,以维护现金循环流动;另一方面是对现金的安全性进行控制,保证现金的安全,防止贪污、挪用、侵占现金现象的发生。

4.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到决策部门、计划部门,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解决,将风险和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企业财务危机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我们应该全方位关注企业财务的各项指标及实际经营状况,建立合理的财务制度和内控制度,明确各个责任人的权、责、利,调动一切人的积极性,让企业健康地运转。

【参考文献】

[1]陈越.财务危机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J].会计之友,2005,(2).

[2]高天宏.财务预警系统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评价[J].北方经贸.2004,(1).

[3]郭小金.捕捉财务危机早期信号,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J].经济师,2004,(7).

财务预警论文篇5

2预警系统的体系指标及数学模型

2.1预警系统的体系指标的筛选

公司财务系统涉到公司运营的各个环节,对于其风险防范的内容也涉及很多体系指标。从经营过程及内容来看,这些指标一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财务报表内的各项信息指标,企业盈利及偿还能力指标、企业发展与成长能力指标,企业的线性流量指标和财务报表外信息指标。在每一个指标内,又可以找到很多小项的评价指标,如果将这些都纳入公司财务预警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范畴,则预警模型会相当庞大且复杂,不利于得到正确的预警结论。因此,在进行财务预警系统的分析前,应先对这些相关性较强的评价指标进行理论性的筛选,然后才能将这些筛选后的指标纳入至预警的数学模型中,从而使该预测模型能较快较全面地真实反应企业财务状况并能实现预警功能。

2.2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实现

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是近些年来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预测方法,对于离散性的数据预测具有良好的自适应性及容错性。它一般分为输入层、中间隐含层及输出层三层,各层之间通过神经元相互连接。而Adaboost算法的核心思想就是将多个弱的分类器的输出值进行合并,再利用每个分类函数的权重及迭代计算加权得到强分类函数,从而产生有效分类,形成一个强分类器。其基本实现过程如图1所示。首先,对采集的数据样本进行归一化的预处理并进行分组划分,然后对每组预处理的样本使用BP神经网络进行预测,每个预测都会形成一个迭代误差,这些不同组的弱分类组成一个大的弱分类器。根据预测分类序列的预测误差值来计算预测序列权重,然后根据这个序列权重来调整下一次迭代的训练样本的权重。当网络训练多次后,通过各组的弱分类函数组合就可以得到强分类函数,形成一个强分类器,提高预测的精度,然后这些较高精度的理论计算结果再提交给决策者进行相关决策。

财务预警论文篇6

二、企业财务危机成因

(一)国家宏观政策影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前不久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的亮点是强调了市场的主体地位,并进行财税改革、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允许民资办银行,这些因素都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收益与风险是并存的。以允许民资办银行为例,普通百姓可能将在今后的生活中看到“娃哈哈银行”、“肯德基银行”之类的民资银行,那么这些银行在获得收益的同时也将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挑战,国有四大行的挤压、以阿里巴巴集团为首的电商的竞争、外资银行的涌入,这些因素势必会对民资银行带来冲击。因此,企业的财务状况更加值得关心,国家宏观政策对于企业财务危机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二)宏观经济周期影响。经济周期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构成。不同国家、时期的经济周期可能具有各自的不同点。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西方国家经济周期的特点是产出和价格的同向大幅波动。在70年代初期,西方国家先后进入所谓的“滞胀”时期,经济大幅度衰退,价格却仍然猛烈上涨,经济的停滞与严重的通货膨胀并存。而80-90年代以来的经济波动幅度大大缩小,并且价格总水平只涨不跌,衰退和萧条期下降的只是价格上涨速度而非价格的绝对水平。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如韩国、东南亚国家等,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一些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滑。目前的欧债危机、后时代金融危机都让我们不寒而栗,我们现在所担心的是中国可能将会出现滞胀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之下,企业的生存是非常艰难的,危机也就同时出现。(三)财务投资决策失误。一个成功的投资绝非主观的、盲目的,而应该是经过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不断修正而得出的结论,投资失误将可能导致企业步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有的企业会计账目混乱,管理不规范,偷逃税款,这些都是企业危机的导火索。因此做好财务投资的测算、风险的评估,是决策的基本先行条件,财务危机的预警系统则显得尤为重要。(四)缺乏预警意识及管理经验。在企业中,有些财务人员由于学历不高、专业技能不强、经验不足等原因而缺乏最基本的预警意识,只是为了完成工作任务而工作,没有考虑到潜在风险的存在,这可能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这种现象和企业的管理者也有一定的关系,有些企业的管理者为了节约成本,没有对入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在职人员也没有得到较好的提升机会,没有进行科学的人员管理,缺乏管理的经验,导致人员流动过大等现象,这都是不可取的。

三、实证分析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所选用的数据全部来自国泰安经济金融研究数据库(CSMAR),选取了2011年和2012年期间首次被ST处理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使得数据具有及时性,令财务危机预警系统的构建更为贴合实际,同时值得提出的是有很多家上市公司被多次进行ST处理,这种现象极为普遍,而本文只研究首次被特别处理的上市公司,排除了财务舞弊、粉饰报表行为的干扰。为了使样本的范围合理,保证数据时间的连续性,选取了被特别处理公司前三年的数据进行研究,而且由于A股、B股和境外上市公司股票之间存在差异,同一家上市公司在A、B两股之间对外的报表是一致的,因此本文只将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建模依据,同时剔除了数据不完备公司,以减少异常样本对结果的影响。基于上述原则,本文随机选取了30家ST公司的90个样本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同时又选取了30家非ST公司的90个样本作为匹配进行研究,总共180个样本,将公司被ST的年份定义为“T年”,被特别处理前一年为“T-1年”,前两年为“T-2年”,前三年为“T-3年”。本文从科学性的角度出发,在初期指标变量的选取上,尽可能将范围扩大,使得更多的指标变量可以进入到研究过程中,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指标变量的可操作性,有些指标的收集不完整,则不应予以考虑,国际上的一些有关财务预警系统的研究成果需要同中国的具体情形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选择传统财务变量指标的基础上,将公司治理方面的因素引入其中,包括未流通股份数比例、独立董事人数比例、董事、监事及高管前三名薪酬总额比例。其定义式见表1。在财务预警模型系统的构建中,除了上述的公司治理因素变量外,财务变量依旧是主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四个方面划分财务状况指标体系。盈利能力指标:净资产收益率(ROE)、每股收益、投入资本回报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偿债能力指标包括保守速动比率、所有者权益比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资产运营能力指标包括股东权益周转率、营运资金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成长能力指标包括资本保值增值率、资本积累率、稀释每股收益增长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

(二)筛选指标

在众多的科学指标中,不是所有的指标变量都可以进行使用,因为这些变量可能具有共线性,一旦变量共线,那么最终得出的结论就会存在不科学的因素,误差较大,甚至出现错误,对于信息的接收者,如企业的经营者、投资人、债权人的判断、分析、预测、决策行为产生误导,使其受到不必要的损失。在此基础上,进行单变量T值检验法,目的是选择出适合模型构建的最终变量,减小误差,使得模型预测结果更加准确,变量的范围则是上文提到的公司治理变量及财务变量,共22个,所选用的样本容量为180个。当变量三年中的均值变化较大,差异较大,同时T值的大小处在0.05以下,则基本上可以判定所选的变量较为显著,可以作为财务预警模型构建的最终变量。根据上述思路分析,分别对19个财务指标和3个公司治理指标进行分析,根据能否有效区分ST公司与非ST公司为原则,最终选取了13个财务与公司治理指标对财务危机Logistic预测模型进行构建。同时利用SPSSStatistics17.0软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旨在进行降维处理,得到最具代表性、解释力的指标,来构建预警模型。同时,数据需要在进行因子分析前检验,来判定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是否得当,因此,在本文之中采用了KMO检验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KMO检验中三年的结果均在0.6和1.0之间,说明变量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适合做因子分析。巴特利特球度检验观测值概率均为0.000,小于0.05,通过显著性检验,此结论与T检验相符,综上所述,可以采用因子分析对指标数据进行处理。变量共同度反映了公因子中包含原始信息的程度,只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和独立董事所占比例两个变量的共同度在50%左右,其他均在60%以上,表明提取的变量对原始信息具有一定解释力。选取主成分分析法对公因子进行提取,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基本原则,主成分由前四个因子组成。原始因子解释方差的比例为35.423%、18.893%、9.025%、7.563%,旋转平方和载入后的因子解释方差的比例为33.202%、18.607%、10.568%、8.527%,这四个因子的累积比例为70.904%,因此可以表明这四个主成分因子涵盖了原始13个变量的70.904%的信息,可以较好地对原变量进行替代,以构建预警模型。随后,需要将主成分与各原始变量组成矩阵,使得主成分因子有更好的解释性,为了让主成分因子之间关系更加明确,将主成分因子进行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旋转在5次迭代后收敛。因子1在流动比率、保守速动比率、所有者权益比率三个变量上均具有很高的载荷,这三个变量体现了公司的偿债能力,同时投入资本回报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两个变量的载荷也很高,他们代表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因此因子1体现了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对于因子2而言,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以及股东权益周转率三者的载荷量均在0.800以上,而其他变量的载荷量相差较为明显,所以因子2代表了公司的资产运营能力。由于载荷量的比较是针对绝对值而言,因此未流通股份所占比例的载荷量虽为负值,但绝对值最大,资本保值增值率的载荷量虽然只有0.619,但仍属较大值,故因子3体现了成长能力以及公司治理因素。由于董事、监事及高管前三名薪酬总额所占比例变量的载荷量较大,因子4则代表了公司治理因素。

(三)回归分析

本文利用二元Logistic方法进行回归分析,原始回归函数为:S=ln(p/1-p)=a+b1x1+...+bnxn,定义因变量S=1为上市公司被ST,S=0为未被ST处理,上述函数的p值在0和1之间,代表了事件发生的概率,由于通常临界值为0.5,a为常量,b1...bn代表参数估计值,x1...xn为自变量。因此,将主成分因子带入函数方程,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得出三年的预警函数方程,进行上市公司财务预警。B表示方程参数估计值,S.E.表示标准差,Wald表示统计量,Sig为显著性水平;Exp(B)表示B的幂次方。显著性水平大部分小于0.05,统计量较大,方程的预警效果较好。因此,三年的预警模型如下:ST-1=-1.562–6.103FAC1–2.299FAC2–1.468FAC3–2.035FAC4ST-2=-0.508–3.614FAC1–1.482FAC2–1.078FAC3–1.695FAC4ST-3=-0.602–3.816FAC1–1.827FAC2–1.451FAC3–1.813FAC4在预测效果方面如表2所示,“T-1”年时,S=0的预测正确率高达96.7%,而S=1的预测正确率为93.3%,总计百分比为95.0%,说明模型的预测效果较好。“T-2”年中,对于S=0有90.0%的正确率,而对于S=1有86.7%的正确率,总计百分比为88.3%,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危机前两年预警模型预测效果较好。“T-3”年时,S=0的预测正确率为83.3%,S=1的预测正确率为76.7%,虽然有所下降,但是总计百分比依然保持在80.0%。综上所述,财务危机发生前三年模型预测总计正确率均在80%以上,说明模型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作用较好,并且时间越接近被特别处理,模型预测的正确率越高,同时,同一会计年度中,S=0的预测正确率均高于S=1的预测正确率,也就是说将非ST公司错判成ST公司的可能性要小一些。

财务预警论文篇7

1财务危机概述

财务危机又被译为财务困境,其极端状态是企业破产。但究竟什么是财务危机,不同的学者在进行研究时也采用了不同的标准。总体而言,财务危机的定性描述多集中在破产清算或无偿付能力等方面。尽管财务危机的定性描述较为容易达成一致,但财务危机的定量界定有着更多的操作和研究意义。如何界定财务危机是进行财务危机预测研究需要考虑的首要问题。

2预警指标体系建立的标准

总的说来,预警指标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公司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要按照公司财务危机相关理论设计,指标体系应能对大原因做出合理的科学描述。

全面性原则。为保证综合评价结构客观准确,在初步建立指标体系时应尽可能地选取可以全面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的指标。即要全面反映企业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等各方面的财务状况,同时也应考虑指标项目之间的系统性和相互关联性。

有效性原则。要选择那些能够对预测公司财务危机有指示作用的重要的财务指标,当公司危机因素产生时,该指标能够灵敏、迅速地反映出来。

成本——效益原则。在指标体系及指标项目的设置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成本——效益原则。

重要性原则。这里的重要性原则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其二是当搜集某项指标的成本费用很大时,如果该项指标很重要,即它在指标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则仍应进行该项指标的搜集评价工作。

可操作性原则。这里的可操作性是指指标项目的易懂性和指标项目的有关数据收集的可行性。

3动态财务预警系统

根据企业财务预警标准,结合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动态财务预警系统的具体思路:

拟建立的财务预警系统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为财务分析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这是整个财务预警系统建立的起点。第二部分是财务预警组织结构,主要从公司资金循环的各个方面入手,完善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这部分是财务预警系统的基础。第三部分是财务风险分析机制,根据预警方法的不同,分为定性、定量两个方面:定性预警主要是针对能够影响公司财务状况的表外因素,定量预警主要是利用财务报表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定量预警系统分筹资、投资、日常现金运用三个方面,在方法上主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这种具有学习适应能力的方法,以达到实时预警的目的。第四部分是风险处理机制,对预测发生的和已经发生的风险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和处理措施。财务风险分析机制和财务风险处理机制是核心和关键。整个体系架构由下图所示:

4动态预警系统的构成

4.1实时信息系统的建设

动态预警系统要求上市公司能充分利用实时信息,运用网络财务信息实时报告系统软件,从桌面财务转变为网络财务,改变信息的传递方式,最敏锐、最及时、最准确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使实时的信息成为整合整个公司经营过程的驱动力量,增强公司的决策、控制和预警的能力。

4.2财务预警分析的组织结构

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预警机制的神经中枢,是构建财务失败预警机制的准备和基础。为使财务预警分析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上市公司应当根据《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有针对性的完善企业自身的内控制度。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对货币资金、筹资、采购、实物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业务的控制。

4.3投资活动预警

投资风险是指投资项目不能达到预期效益,从而影响企业盈利水平和偿债能力的风险。由缺乏周密系统的可行性研究、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投资决策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等原因导致的投资决策失误现象普遍存在,我国上市公司在投资活动方面存在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如下表所示:①市场调查不充分,项目决策失误②对内外部环境变化预计不足③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④在项目经营和管理期间,缺乏可靠性和真实性的项目运营信息,缺乏合理的监控体系和指标计算⑤资本结构不合理

4.4日常风险监测系统

日常监测的风险主要是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未来营业环境中的各种因素对息税前收益影响的不确定性。建立日常风险监测系统,一方面可以关注月度的核心指标,密切注视其动态变化过程,及时发现财务危机的征兆;另一方面,当企业有警情出现时,可以从各方面指标的变化趋势、变化幅度来帮助分析警源所在。

5缺陷与定位

企业构建财务预警系统要注意以下两点:首先,财务预警的关键是预警指标的选取,它直接关系到预警的效果;其次,预警指标是否真实不是预警系统所能解决的问题,企业财务预警建立在预警指标真实性的基础上,至于预警指标是否真实,则不是财务预警所能解决的问题。基于权责发生制的预警指标,因“会计戏法”的影响,其真实性会大打折扣,而使建立在传统预警指标基础上的财务预警模型,无法真正起到预警的作用。而现金流量能提供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且不易纵,所以选取现金流量作为预警指标,解决了传统财务预警不能解决的预警指标真实性问题。因此,现代企业应该构建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即通过分析现金流量在企业活动中的数量和效益,分别对经营现金流量财务预警、投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筹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和现金流量综合财务预警进行研究,选取各自的预警指标,并分行业设置有警与无警的临界值,构建适合于企业的现金流量财务预警系统,提高预警的实用性有有效性。

财务预警论文篇8

(一)不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

民营企业内部管理普遍较弱,由于受生产资源和人才资源的限制,很多民营企业无暇全面系统考虑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和内部控制的规范性。很多民营企业没有专门的财务机构,而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有效实施,一些科学的财务风险预测方法也难以得到规范操作,因此,无论是中型或小型民营企业都需要有简单且必要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才能在发生财务风险时实施有效防范。

(二)较弱的抗风险能力和较低的信用等级

对于民营企业而言,尤其是小型民营来讲,企业的生产成本的增加直接影响其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而近几年来,国内与国际能源、原材料生产要素的价格大幅上涨;尤其人工的短缺,也造成了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而民营企业的相关税费负担也非常沉重。因此,民营企业面临着愈加明显的成本上升压力,利润空间和生存空间不断缩减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极弱,民营企业倒闭的数量远远超过大企业。而许多企业还需承担相应的无限或连带责任,更加大了企业风险,这些风险很容易转变为企业的财务风险。

(三)有限的融资渠道

民营企业受自身条件限制和现行体制政策的影响,融资环境非常恶劣。在直接融资市场上,民营企业很难与大企业抗衡,上市融资的范围非常有限,尽管开设了创业板市场和三板市场,还是很多企业很难通过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在间接融资市场上,由于企业自身的素质低、人才缺乏、信用等级低、规模经济效益差等因素,很难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条件,因此,再加上民营企业信用评估、资产评估等机制建设的不完善,民营企业很难获得银行的贷款。

(四)对管理者较重的束缚

由于一部分垄断行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设置了准入门槛,很多民营资本在初始阶段进入这些领域后,会面临一系列资金短缺、人员缺乏等困难,在市场开发、财务分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极为缺乏,因此民营企业的管理者疲于应付上述资源短缺的困境,对于财务风险意识薄弱,很容易陷入财务危机,并难以自拔最终导致企业的破产清算。因此,建立简单可行的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成为必要。

二、民营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设置的构想

民营企业的理财最终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理财目标,要求民营资本保值的增值达到最大化。企业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从资本周转、资本扩张及其资本结构的配置优化三方面入手。与资本保值进行优化对立的是资本的劣化,造成资本劣化的根本可以从空间层面上考察,即可以从企业的财务风险的监测和预警范围进行考察:经营风险监测、投资风险监测和筹资风险监测。因此,企业财务综合预警是经营风险综合指数与投资风险综合指数及筹资风险综合指数的乘积。文章从以下三方面入手进行预警系统的构筑。

(一)资本扩张的监测

资本扩张的风险主要来源于企业投资的风险。企业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由于大多数民营企业的规模与大企业相比有很大差别,大企业集团资本扩张着重于多元化的经营,投资风险多为控制多元化的投资风险。而民营企业规模大多数较小,对于投资分析的控制着重于对于重大工程项目和固定资产投资两方面进行监测。1.重大工程项目监测企业生产经营的基础之一是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工程项目具有长建设期、长使用期及其占用企业资金量大的特征,其投资效果也很难马上评价,回收期较长,不确定性因素多,风险较大,也使财务预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可以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的预警指标进行监测。(1)项目资金需求变化率。项目的资金需要变化率通过计划资金需求与计划资金的比值进行考核,该变化率比值过大则表明该企业资金存在较大缺口应当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2)资金到位率。资金到位率是实际拨付资金与计划资金的比值。一般以1为标准。如果指标低于0.5,则表明该企业资金不能及时到位会对其后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3)工程成本结算差异率。工程成本结算差异率是通过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额占全部预算成本的比重来进行核算,如果该比值较大则表明该企业实际发生的项目支出很大程度上与预算发生偏差,会引起企业的财务危机。2.固定资产投资监测民营企业固定资产项目与重大工程项目类似,都具有具有建设期和使用期较长的特点,其资产的回收也产生了较大风险。可以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的预警指标进行监测。(1)内部收益率的差异率。该比值是通过实际内部收益率与可研报告所提供的内部收益率两者的差额占可研报告内部收益率的来判断固定资产项目风险和企业承受能力。民营企业可以对论证内部收益率的差异率进行论证,该比值越小表明实际结果与预想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对该项目进行重新论证甚至改变其投资策略。(2)资金需求变化率。通过固定资产实际需求与计划需求的差额占计划资金需求的比值来判断企业固定资产项目所需资金的变化,一般可在20%幅度内较为正常,如果超过此范围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3)重要固定资产维修费用增长率。由于固定资产到期应当处置更新,该指标大幅度增长会给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企业必须将该指标与固定资产带来的经济效益的成本效益比进行参考,综合考虑其对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二)资本结构的监测

从筹资的角度来考虑,民营企业由于受到自身条件限制和现行体制政策的影响不仅在直接融资市场而且在间接市场上很难与大企业进行抗衡。因此,作者认为需要从资本结构的角度出发来,进行筹资风险的监测。在上述前提下,为控制民营企业筹资风险,改善资本结构,文章尝试从以下两个主要指标进行考核。1.经营现金流入利息支出比该比率是企业本期负债利息支出与本期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之比。由于民营企业从直接市场融资难于从间接市场获得资金,民营企业更应当关注发行债券及其贷款等筹资方式,该指标能直接并快速帮助企业认识到自身的筹资风险。一般而言,可以按照不同类型的企业直接判断筹资预警的临界值。鉴于相当数量的民营企业是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阶段,该指标如果超过7%左右(流通企业指标值可以相对降低)则表明民营企业处于负债过度期,会带来企业资金链断裂的危机,必须引起企业管理者的高度重视。2.权益乘数该指标是考察企业资本结构合理性的核心指标,也是考察筹资风险大小的核心指标。由于民营企业的融资难的现状,使得其比大企业更为重视该指标的变动情况。

财务预警论文篇9

一家企业的资金来源是公司运营的根本所在。资金来源中自有资金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行是否健康。自有资金越多意味着负债所占的比例越小或者是公司的企业规模可以达到更大的程度,发展的根基也就越牢固;而负债的存在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增大了企业发展的潜力和动力,反映了企业资本的使用效率,即一定的资本量可以带动的资产倍数。然而,仅有运营的资本还是不够的,一家逐年亏损的公司根本无法在市场上生存。收入是盈利的前提,而盈利是企业的基本目标和长期健康存活并发展的保障。这不仅关系到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企业的价值能否实现,更是度量企业成长潜力的重要指标。每一个个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的投入产出比都是不相同的,在上述两指标的限定下最终产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企业的状况是否在朝向完善的方向,这将是一个综合的度量指标。当企业各项指标都处于正常值时,此类指标的超标则意味着企业在不久的将来存在着一定的隐患。需要及时对这种隐患进行处理,及时偿还短期贷款加快产品周转速度,增加自己的信用水平,使其恢复到正常水平,避免在未来成为企业的恶疾。基于上述分析,选取主要财务指标如下:自有资金比率、权益资本总额、财务杠杆比率、资本负债率、固定资本比率、资产利用率、资产收益率、企业利润率、每股收益、利润获现指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二)财务指标的均值化处理。

由于各公司间规模,行业差距等原因指标的数据可能相差较大,以致无法在模型的运行过程中加以比较分析。故此,运用均值化方法将所收集的各指标原始数据进行处理。10家公司(5家st公司,5家非st公司)的均值化处理数据如表1所示。(表1)

二、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实证分析

(一)赋权原因。

由于GM(1,1)是用于单一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对于财务指标体系而言无法顾及全部数据,而GM(1,n)用于对于多时间序列的状态描述一般不用于预测,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Wi。再由各指标通过GM(1,1)实现的预测值乘以相应的Wi得到Yi,对Yi进行加总求和,即得到该公司的预测目标值———∑Yi。由于数据有限,对随机选取的10家st公司随机分成两份A、B,每份均为5家公司并由A与5家非st公司混合产生主成分分析的样本,而B则作为检验样本。对混合样本均值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最终在10家公司所得到的预测目标值∑Yi中选取最小值作为预测阈值的近似估计值。

(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灰色预测模型及实证分析。

根据表1中经均值化处理的数据计算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贡献率及累积贡献率。同时,要使累积贡献率达到85%以上且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大于1,需要提取前三个主成分。进而求得综合成分指标为:F=-0.48194每股收益-0.44683资产负债率+0.396329净资产收益率+0.429333流动比率+0.407708速度比率+0.095155利润获现指数+0.560366企业利润率+0.379284资产利用率+0.446827自有资金比率+0.159696权益资本总额-0.43769财务杠杆比率-0.55151固定资产比率。最后,结合灰色预测模型对5家st公司和5家非st公司的综合成分进行求解。可以看出,st型公司的预测目标值大多位于区间(3.5,6.5)内。为相对精确地确定公司的财务临界状况,结合样本数据,对st公司综合指标值进行区间估计,得出预警阈值的置信度95%的置信区间为(2.95,6.08),即当某公司财务综合评定指数濒临该区间内或超过区间上限时,该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异常。

财务预警论文篇10

施工企业面临来自上述内外环境的各种风险因素,必须建立和完善自身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为了防范和规避风险,应通过计算财务预警指标和对企业的会计报表及其相关经营资料进行分析,以便及早发现和预测财务风险,最大限度地避免或降低财务风险。

一、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表现形式

一是从企业的运营效益情况看。主要表现为企业营业额和利润明显下降,或营业额在增加,但利润在下降,子公司经营状况恶化,投入资本贬值。

二是从企业的资产结构看。表现为应收账款大幅增长,未完施工迅速上升,资产质量不高,运营效率低下,潜亏风险增加。

三是从企业的偿债能力看。表现为过度举债,利息负担沉重,到期债务丧失偿还的能力,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流动负债,总资产低于总负债。

四是从企业现金流量看。表现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量低,缺乏偿还即将到期债务的现金流,现金总流入小于现金总流出。

五是从企业发展能力看。企业盲目扩张,投资过多过滥,摊子铺得过大,效益低下。

上述财务风险,是导致施工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重要因素。只有针对可能造成财务危机的因素,建立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采取监测和预防措施,才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控制财务危机。

二、施工企业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

为了提高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在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建立中,应坚持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预警指标不宜过多。具体按以下五个顺序实施;一是设计财务风险预警的核心指标和辅助指标;二是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三是测算监测指标的实际值;四是根据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实际值和临界值,做出预警警度判断;五是提出预警报告。

(一)设计预警指标体系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重点和难点是预警指标的选择和指标权重的确定。不同的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财务结构、资本结构也不尽相同;同一企业的不同历史时期,财务风险存在和发生的特点也不一样。根据施工企业所处的行业、规模和经营情况以及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财务风险预警指标应以变现能力指标和偿债能力指标为基础,以财务效益指标和资产营运指标为补充,重点突出变现能力指标。具体包括10个指标,总分100分:

1.财务风险预警核心指标占70分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20分)、资产负债率(10分)、已获利息倍数(10分)、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比重(10分)、流动比率(10分)、速动比率(10分)。

2.财务预警辅助指标30分

净资产收益率(10分)、应收款项周转率(10分)、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5分)、借款货币资金比率(5分)。

(二)测算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

风险预警指标的“预警标准值”应以企业近三年各项财务指标实际值(按照2:3:5的比例)为基础,参考同行业和同规模企业平均水平,参照财政部《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结合市场情况和金融环境等宏观因素测算确定。

(三)计算指标的实际值和预警指标的得分

财务风险指标的实际值计算出来后,同区间表下达的标准值进行比较,采用内插法计算单项预警指标的得分,最后计算综合得分就可以计算出该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估得分。

(四)预警警度判断

为了更加形象地标识企业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应该把财务风险预警区间分为安全区(绿区)、预警区(黄区)、危机区(红区)三个区域。指标在安全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小;指标在预警区,表示存在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指标在危机区,表示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较大。根据财务风险评估得分,对照相应的预警区间就可以判断出各企业的预警警度。

(五)提出预警报告

对于财务风险处于预警区和危机区的单位,应提出专题的财务风险分析报告,财务风险分析报告的内容包括:本单位财务风险所处的级次;指标当期值与上期变动情况以及发生异常变动的原因;指标处于预警区或危机区的原因分析;降低财务风险和改善财务状况拟采取的措施和建议等等。

三、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应注意的问题

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和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必须做好基础工作,否则,财务风险预警将成为空中楼阁。

(一)高素质的管理团队以及企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是企业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运行有序、发挥作用的有力保障。制度的关键在于落实。对财务风险的控制是财务人员的责任,更是企业负责人的责任,同时还需要各个职能部门通力配合。

(二)规范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准确进行风险预警的前提。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大量引用和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效果。建立在虚假的财务数据基础之上的财务风险预警肯定会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背离,根本谈不上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三)建立完善灵敏的财务信息系统。随着ERP等财务软件的成熟,财务信息系统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离开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将大大降低企业财务预警效率和效果。

财务预警论文篇11

①筹资预警指标。该指标主要包含资产负债率即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盈余现金保障倍数、已获利息倍数等。②投资预警指标。该指标主要包括总资产增长率即本年总资产增长额与年初资产总额之比、净资产收益率即净利润与所有者权益之比。③营运预警指标。该指标主要包含总资产报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即销售收入与平均应收账款之比等。④分配预警指标。该指标包含股利支付率即股利总额与净利润总额之比、资本积累率。

1.2权重的确定

本文将财务预警指标体系中筹资预警指标、投资预警指标、营运预警指标及分配预警指标作为准则层,将上述四个方面的指标中所包含的各自的二级指标作为最低层,即指标层。

1.3构建不同层次的优先次序判断矩阵

建立层次结构后,以矩阵的形式表达B层中各准则对A层的相对重要性和C层中各指标在其上层B层中各准则的权重。

2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模型建立

综合功效系数法的财务风险预警函数模型如下:G=ΣGiWi其中G为该企业的综合功效系数,Gi为单项功效系数变量,Wi为权数。

3计算综合功效系数确定警情

在计算出单项功效系数和确定好各个指标的权重的基础上,运用以下公式求出企业的综合功效系数,再根据结果的大小,确定警情。根据综合功效系数=Σ单项功效系数X该指标的权重,可将警情划分为相应的警度区间。

4案例分析

从石油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准确分析自身在财务管理活动中的优势与不足,建立完善的财务监测与风险预警系统,做好财务风险防范与规避准备,对石油行业来说是非常必要而且紧迫的。

4.1预警指标体系应用

本文中的标准值是以《2011年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中石油石化业大型企业的标准值为依据进行选取的。满意值为行业优秀值,不容许值为行业较低值。对于《2011年企业效绩评价标准值》中没有统计而本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涉及到的指标标准值则是根据航运业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值进行计算得出的。

4.2财务风险分析

本文以石油行业深圳上市公司2011年的财务报表数据为依据,计算出各公司的综合功效系数。可以大致得出相关石油企业的财务风险情况:

1)从筹资来看,除泰山石油、茂化实华、恒泰艾普、潜能恒信公司资产负债率偏低情况外,剩下的那些公司,其资本结构还算比较稳定,经过计算,可以的到,上述公司的资产负债率的平均值为25.39%,同我国石油化工行业企业的平均值50%还有一定的差距。这就使得上述公司,在融资方面,还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其次,由于石油行业本身的特点,即资金投入规模大,但是,收益往往比较低,而且投资的回收期也比较长,投资一座矿井亦或勘探一个油田至少需要数亿元庞大的资金数,相关的数据资料显示,一般的石油行业投资回收期为十几年甚至有的是几十年。从这方面考虑,就需要石油企业,在进行投资过程中,一定要权衡投资收益、回收期限和风险之间的关系,降低投资风险。

财务预警论文篇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着很多外部环境的不稳定因素。在这种情况之下,企业经营想要取得成功就要时刻关注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经营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处于不败之地,从而获得长足的发展。而这些成功的前提就是建立一套灵活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及时发现企业在财务和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从而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议和意见,为企业获得长足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1.2是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财务预警机制真正发挥作用需要广泛的信息来源,只有充分掌握市场信息,才能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预测。通过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氛围来改变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企业对于市场信息的收集主要是市场部调研、统计和整理,并将其作为预警机制的依据。市场环境多变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信息不断更新、不断变化。变化之中一定会有很多企业无法适应快速的变化,抓不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从而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因此要想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就要完善企业财务预警机制,让其充分发挥作用,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1.3是加强财务监管,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是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保障。财务问题一直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中之重,对企业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财务的预警和监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财务预警机制能够提前预测出企业将面临的财务危机或者是经营风险,及时为企业敲响警钟,是企业经营管理层能够有所察觉,进而制定有效的措施来预防甚至化解即将到来的危机。而企业就在这一次又一次与危机和风险的较量过程中,一步步壮大起来,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使得企业再面临类似经营危机时能够游刃有余的度过,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2如何建立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

2.1设立企业内部财务风险管理部门

现阶段,许多企业没有建立一个系统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他们也知道财务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领导者缺乏前瞻性和长远眼光,无法看到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对于企业发展的潜在威胁,也没有意识到一旦这种潜在威胁发生,首当其冲的就是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换言之就是他们对于财务系统的构建的认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企业完善财务管理系统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设立完善的内部财务风险管理部门,而建立灵活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则是建立财务管理部门的重要手段。因此只有加强引导,设立完善的财务风险管理部门,才能有效预防财务危机,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2.2加强对财务信息的收集

财务预警机制是为企业预测风险,在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或是发出警告的系统。作为一个预测系统,需要大量的信息进行分析,比如市场中行业发展数据以及企业自身的各种数据指标。可以说没有这些数据指标,财务预警系统将处于瘫痪状态,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在提高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重要手段就是加强对财务信息的收集、整理。当今社会处于信息化新时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于企业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很多和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信息、机遇往往稍纵即逝,如果不能准确把握市场显示机遇,将会给企业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加强财务信息的收集,才能建立完善的财务预警机制,给其提供充足的数据和信息,来分析市场和企业发展现状,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加快企业发展。

2.3建立健全基础管理工作

财务预警机制的建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蓬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建立一个灵活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呢?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灵活有效的财务预警机制必须有坚实的基础,所以企业在此之前要建立健全基础管理工作。将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各个分支系统,以及重要资料技术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整理出一个基本的框架,为企业建立系统性的财务预警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