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技巧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4 14:51:07

主持人技巧

主持人技巧篇1

开会时主持人的开场技巧。会议主持人在会议上的表达是否受与会者欢迎,将取决于与会者对其的初步印象。这个初步印象包含诸多因素,如:主持人是否做好充分准备;眼睛是否闪亮而活泼;声音是否悦耳动听;脸部表情是否生动;对周围的反应是否机智灵活;是否能用简明扼要的话陈述自己的观点等等。下列秘诀有助于主持人在与会者心目中形成良好的初步印象:⑴主持人要有自信的眼神。在会议开始前,主持人可以先用几秒钟的时间面带微笑地审视一下会场的与会者,表情友好真诚,这样做可以起到两个作用:一是让与会者感觉到自己对他们的尊重。当主持人望着与会者时,台下的无数双眼睛也会同时聚集到主持人身上,他们也都在观察着将要开口讲话的主持人。在即将开始主持的一刹那,与会者将会对主持人的精神、热情、目光接触以及身体语言等各方面做出评价,最后形成对主持人的初步印象。第二是可以给自己留一点空间。在扫视会场时,可以让自己在短时间内调节情绪,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持才能。⑵准时宣布会议开始。会议是否准时开始,是与会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很多主持人不能准时宣布开会,令与会者不满。有的主持人认为推迟会议,责任不在自己,他们的理由是,“因为还有人没准备好,要等他们。”这并不是理由。要真的面临这种情况时,比如,临时出现了某人的演讲稿需要改或是演讲的人迟到了等等问题时,主持人可以和与会者一起微笑倒计时,表示自己和他们一样,也在期待着对方的出现。⑶开场出奇制胜。会议气氛是否轻松愉快,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主持人的开场白。在会议开始的时候,主持人为了同与会者拉近距离,可以先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然后在开场白中要提到以下几点:如果眼前的会议与以前的会议内容有关,主持人可以简要地概述一下上次会议的结论。但是别忘记这次会议的重点,不能让自己的谈话离题万里。要明确地说明这次会议所要讨论的主题或要解决的问题。在指出此次会议的目的时,应该声明已安排了紧凑的会议事项。以免在会中有人坐不住。

会议中主持人应注意的细节。(1)注意自己的语速。语速影响表达效果。主持人在主持会议时,要不时地变换说话的速度,保持适度的停顿。因为一个人无论准备多么充分,都会有想不起自己所要强调的重点,或者一时想不起所要说的问题。这种情况下,主持人就可以停顿片刻,整理思绪,认真回忆。(2)让与会者具有参与意识。主持人应该在会议进程中,多让与会者多说自己的观点,增强他们的参与意识。主持人主持会议,有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要让与会者知道在遇到困难或解决问题时欢迎他们提出任何意见。因此,可以在主持的话语中多次使用下列短语,以此来鼓励与会者的参与意识。如“让我们一起来思考”、“为了我们的共同利益”等。主持人要明白,与听众沟通得越少,自己得到的支持也就越少,对与会者的了解就越少,会议取得的成功也就越小。(3)巧妙地打断长篇大论者的话头。会议是有时间规定的,因此,在会议上,主持人应该争分夺秒。有时在会议讨论中,人多口杂,尤其是一些爱出风头的人,喜欢在会议中侃侃而谈,他讲的话离题万里自己也感觉不到。这时,主持人应该及时打断他,可以采取抓住他话中与会议有关的语句,去问另外一人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或者考虑使用另一种更直接的方法,如:“我们还有其他的事有待于解决,这个问题先搁一搁,会后再说。”当把这位滔滔不绝的发言者阻止时,主持人最好不要再给他发言的机会,他如果还想说时,主持人要敢于“抢话”。

重视会议的总结发言。通常会议在即将结束时,主持人还要做出综合归纳和总结发言,这才算是圆满地主持了一个会议。无总结,会议便是虎头蛇尾。在会议总结发言中,主持人应提纲挈领地将会议中提及的重点再次强调,同时要给与会者积极的鼓励。这样做,有三个目的:⑴可以让与会者加深对本次会议主旨的领会。⑵让与会者对接下来的工作分工、安排更加深刻明晰。⑶鼓舞大家的士气,增加凝聚力和日后工作的动力。主持人在任何活动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会议中主持人更为重要,一场会议要想达到好的效果不容易,期间出现的变数也是不可预估的,这就要求会议主持人在主持中灵活掌握以上的技巧,同时还要理论结合实际,在实践中不断的总结方法,使会议的主持更加精彩,令自己的表达更具魅力。会议

(来源:文章屋网 )

主持人技巧篇2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14-0048-02

1 主持人采访中“问”与“听”的重要性

几乎在所有的新闻和娱乐节目都是以主持人“问”与“听”的形式得到的产物,所以,在节目中,如何把握问的方式,采取何种问的技巧,怎样进行问的沟通,如何选取听的重点,怎样得出听的结论等对于主持人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主要的重要性为以下几点:

1)消除采访嘉宾的负面情绪:在采访中常常会出现采访嘉宾精神紧张焦虑不自然,甚至有时候会出现抵触情绪。而良好的沟通技巧能消除采访嘉宾的负面情绪,积极引导嘉宾顺利进入正常的采访状态,最终实现采访的顺利进行;

2)增加采访活动的可观看性:一个优秀的节目主持人,能后准确的把握观众的心理,了解观众想看和想听的,再通过具体的采访技巧,创造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作品,从众多的采访节目中脱颖而出,最终也增加了节目的收视率;

(3)准确传达采访嘉宾的观点:在采访中,优秀的主持人能通过有技巧的“问”全面的挖掘采访的深度,通过“听”找到嘉宾所述内容的真实意图和重点,最终准确的向观众传达采访嘉宾的观点,获得适于向大众传播的采访事实内容。

2 主持人采访中“问”的技巧

2.1 提问前的技巧

1)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在采访前,主持人要全面了解与采访嘉宾和采访内容有关联的所有基本情况,通过查阅各种资料详细的了解被采访人的性格、重点经历和近况等,对于采访内容,要了解其现实的情况和历史的背景。然后确定采访的主题,制定详细的采访方案,采取有效的采访技巧;

2)采访环境的营造:在采访中,要注意主持人的举止仪表,通过积极端正的态度和大方文雅的仪表在被采访嘉宾心中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采访外部环境要根据采访的内容进行设置,争取让嘉宾感到受到尊重和重视,积极营造出温暖舒适的采访环境。

2.2 提问中的技巧

1)与嘉宾建立良好的关系:在采访活动中,由于采访嘉宾在社会中的职业及地位等特点,采访嘉宾常常会形成一种对于媒体和主持人的思维定式,而这些思维定式导致了主持人和嘉宾间缺乏语言的有效交流和思维碰撞。所以,主持人可以通过一些嘉宾所喜爱的话题拉近与嘉宾的心理距离,最终引导嘉宾进入自己正常的采访轨道中;

2)形成有特色的风格:在采访活动中,有特色的语言风格才能使主持人能够在广大的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中脱颖而出。在采访的语言风格上,可以机敏睿智,可以辛辣尖锐,还可以生动有趣、可爱活泼等等。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可以令广大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影响和更大的兴趣,最终可以使节目的可看性和观众的接收度都大幅提高;

3)全面深度的挖掘:主持人在采访的过程中切记不要单层次单角度的采访,这样就不能实现采访结果的全方位和立体化。这样的情况一旦出现就会导致的采访内容过于片面和肤浅,严重的话甚至会出报道失实。因此,当采访主题确立后,要能够全方位多角度的以层层递进的方法进行深入的采访挖掘。这样就可以在主题确立后充分挖掘出更多、更真实、更独家的信息;

4)积极运用肢体语言:在采访中,除了语言技巧要把握好之外,肢体语言的积极运用也能达到良好的采访效果。当采访嘉宾对于采访话题开始滔滔不绝的表达时,主持人可以侧身尽量靠近采访者以表示认真的倾听。当嘉宾谈到的问题很严肃时,主持人可以正襟危坐以表示对于嘉宾话题的尊重。当嘉宾谈到悲伤痛苦的事情时,主持人可以轻拍嘉宾手臂以表示安慰。总之,适当并积极的运用肢体语言能够有效的帮助嘉宾打开话题,增加与嘉宾的亲切感;

5)时时引导嘉宾进入环境:在采访中,常常会出现所谈话题偏离了采访主题的情况,所以,主持人在采访时要积极的对嘉宾的话题进行引导,对于情绪消极的嘉宾要积极进行解释并提高其采访兴趣。对于不太善于交流的嘉宾,要调整好语速,顺利跟上其思考和谈话的速度。对于所述内容偏题的嘉宾要冷静引导,不能出现焦躁不安甚至冷语打击的情况。最终帮助各类嘉宾顺利的进入正常的采访轨道上来;

6)准确把握采访表情:主持人要通过对于采访内容的理解,准确确立采访的感情基调,并且时时根据嘉宾的谈话内容调整表情,最主要的就是要加强眼神的交流,通过眼神中的兴奋表达出感兴趣,通过眼神中的愉快表达出开心,通过眼神中的肃穆表达出尊重等等。

3 主持人采访中“听”的技巧

1)把握嘉宾正确的表达内容:在实际的在采访中,常常会出现嘉宾由于紧张而出现语序混乱和表达不清晰,由于嘉宾不配合而出现的胡言乱语和敷衍等情况。此时主持人就要能“听”出嘉宾语言组织上的错误和语言表达上的偏差,正确的把握嘉宾的真实表达内容和意图,并及时的向观众进行解释和补充说明,并及时采取对策,帮助嘉宾回归到正常的采访轨道上来;

2)提取出嘉宾表达内容的重点:有的嘉宾由于过于善于言谈,在采访中常常会滔滔不绝的表达自己的各种观点,其中不免就会出现偏离主题的内容和不合理的言语,此时,就要求我们主持人能过从嘉宾的大篇幅言论中发掘出其中的重点内容和重要观点,并及时的帮助嘉宾进行补充说明,防止嘉宾的言论出格。

3)重点把握“听”的节奏:主持人在采访中,一定要注意以嘉宾为中心。主持人需要做的就是摆出问题,然后听取嘉宾观点,最后进行补充说明。但采访的时间却是有限的,这就要我们主持人能掌握“听”的节奏,当嘉宾的观点表达完毕后及时进入下一话题,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多的采访信息。

4 结论

综上所述,优秀的主持人采访对于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舆论导向,促进我国的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在采访中如何把握“问”和“听”的技巧,对于我们广大的广播电视工作者来说都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主持人技巧篇3

广播电视主持人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分别为在广播节目和电视节目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掌控者,该类主持人作为节目的灵魂所在,其显著的特征为通常以第一人称与听众或观众进行更为直接的情感沟通。由于广播、电视平台大,广播电视主持人作为知名的公众人物,受到的关注更广泛,主持人现实中不当的言行举止甚至网络上的只言片语都可能造成不良的影响和错误的引导,因此主持人不仅代表着个人形象,更代表了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在大众心目中的重要形象,是向公众传递积极能量的主要载体。

1.2广播电视主持人的重要作用

广播电视主持人不仅要协助整个节目组对节目的进度、内容进行系统性的组织,同时也要在节目进行过程中主动地掌握节目的节奏,控制节目的情感基调,特别是在突况下应保持镇定,随机应变[1],与此同时,主持人应该根据受众的反馈情况,对自己的主持进行适当的补充、改进,或通过揣摩其他主持人的情感控制技巧,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广播电视主持人如果能够合理地将情感与节目内容相融合,利用广播中语言的抑扬顿挫、电视中的表情和肢体动作等就可以让听众或观众体会到情感的传递[2],大众如果对某一节目内容有了情景交融的感觉,势必会感同身受、引起共鸣,但是主持人的情感如果表现得过于浮夸,观众就会对主持人产生虚情假意的印象。反之,广播电视的主持如果不加入情感元素,就会使节目显得过于刻板、严肃,不易吸引大众的兴趣。因此,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应该合理、适度地进行感情控制,同时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听众或观众进行互动,从中可以更为直接地了解大众的真实想法。

1.3广播电视主持人亟需的素质

首先,广播电视主持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对节目内容有正确、独到、多角度的见解。在网络上以及现实生活中,少数人为了博人眼球,竟然将错误的观点当成自身的特点。在广播电视节目的公众平台上,受众认为主持人的观点往往代表高端、前卫的思想潮流,因此错误的见解往往造成极为恶劣且不可弥补的社会影响。正确、独到、多角度的见解不仅会使节目更加丰满,而且能够引导公众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广播电视主持人应具备高水平的逻辑思维和表述能力。在正确理解相关社会现象的同时,主持人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才能将某一事件的核心部分提炼出来,并借助高超的表述能力,合理、有序地将相关情况转述给听众或观众。没有正确的逻辑思维就会造成主持人对事件的表达颠三倒四,缺乏分析论证,没有较强的表述能力就不能流畅地与大众进行交流。最后,广播电视主持人应能自如地控制节目进程并合理地进行情感控制。在广播和电视节目的录制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外,如更换损坏的设备造成时间中断,出现突发性事件需要临时插入,此时应该加快录制节目的节奏,或是挑选重要的节目内容先进行播放而放弃节目中无关重要的部分,因此只有变通地驾驭节目的进程才能够应对突发事件,提高节目的可看性。

2广播电视主持人的情感控制技巧

广播电视主持人的情感控制对节目而言可以说是关乎成败存亡的关键因素,利用感情控制技巧不仅可以控制自己的情感令节目客观、专业,同时可以把情感更好地传递给收音机或电视机前的人们,使彼此达到情感上的一致,因此对主持人的情感控制技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经过对广播电视主持实践的观察与探讨,将较为成功的情感控制技巧进行提取、分析,结果如下。

2.1广播电视主持人应该总体把握节目内容

广播电视节目在不同的场次会有差异性较大的节目内容,特别是根据节目需要会请一些嘉宾、群众加入到节目的直播中。不同的节目内容必然会有不同的情感基调,主持人应该结合自身的主持特点将节目的内容合理地融会贯通,使节目的流程一气呵成,如果没有对节目的总体掌控,就可能会造成节目内容与情感基调的背离。另一方面,不同的嘉宾、群众其性格差异很大,如果能够预先了解对方的喜好与禁忌,根据对方的性格特点将对话作适当的调整,就能使相关人员感到亲切、轻松,更乐于与主持人进行配合、互动[3]。因此,只有事先作好节目相关工作的预习,才能更好地在节目中进行情感控制,达到主持人、嘉宾和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

2.2广播电视主持人应该加强自我情感控制的能力

无论是在网络世界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广播电视主持人应该对所接触的事件进行情感分析,结合自身的经历思考事件当事者的感受,尽量从当事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对事件进行情感分析有助于主持类似的节目时更好地进行情感控制,与此同时,可以查阅网友对这一事件的观点或询问周边的亲友对这个事件的看法,以便做到多角度看待问题,反复练习情感控制有利于理解不同人物的情感,同时也可以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掌握情感的能力。因此,广播电视主持人应该加强自我情感控制的能力,以便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听众或观众,达到情感上的统一。

2.3广播电视主持人应该合理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听众和观众在收听和观看广播电视节目时,如果节目能够在表达内容的基础上抓住其心理需求,必然会吸引他们的关注,比如说针对学生的节目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关心学生群体日常中的问题并对他们的困扰进行真心实意的疏导,学生的困难大多属于共性问题,因此会吸引其他的学生关注节目。在此基础上,主持人应该结合听众和观众对节目的反馈,对节目的形式进行合理的调整,以适应观众的审美和心理需求,经过节目组的不断调整,可以让节目更加富有感情上的张力,让节目在特定观众中口口相传。

2.4广播电视主持人应培养快速的情感转换能力

由于节目的差异性,很可能在一档节目中同时具有愉快和忧伤的情感基调,特别是在电视节目中,主持人的肢体语言相对于不同情感的表达差异极大[4],此时主持人如果不能及时转换自己的情感,很可能造成节目内容传达的误差。因此主持人应该训练自己及时转换情感的能力,根据不同的背景调整自己的感情,以便通过情感的流露让观众情景交融、产生共鸣。

主持人技巧篇4

1.距离

这里所说的距离,是指主持人与被访问者、参与演播者和现场观众应保持的适当距离。

大量的科学研究表明,人类存在私人空间的概念。主持人在工作中应特别注意和人保持适当距离:一是不要过近,尤其不要轻易进入亲密区域,以免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引起别人的反感;二是不要过远,使人感到生疏。在多数情况下,主持人和别人保持的空间距离介乎于私人区域和社交区域之间为宜,也就是1米左右,具体情况要根据节目的内容、形式和被访问者的实际情况而定。

2.握手

现代人在交往过程中,握手只是一种礼节性的表示,电视主持人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经常遇到握手。当电视主持人把握手作为一种非言语讯息的时候,要注意:

2.1应该先伸手

主持人同被访问者或参与节目演播者握手是一种职业行为,是表示对合作者的欢迎,不管对方是否欢迎自己,自己都要首先表示欢迎对方。因此,在工作情况下都应该先伸出自己热情的手。

2.2应该采取平等的握手方式

主持人在与对方握手时,应平和、谦虚,这样才有利于开展传播活动。

3.眼神

眼睛是人与人沟通最清楚、最直接的讯号。有关专家在研究用眼睛加强沟通方面,把注视分为以下几种:谈正事的注视、社交的注视、亲密的注视和轻轻的一瞥。电视主持人的眼神通常应该介于社会性注视和亲密性注视之间,也就是说比一般社交性注视略微亲密些,又比亲密性注视略微严肃些,这与距离有一定的关系。

4.微笑

每个人对客观外界的刺激,都会迅速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往往首先从面部表露出来,即使手被碰了一下,虽然痛在手上,但脸上会皱眉或咧嘴;听到一件可笑的事,讯息虽然是从耳朵进来,但面部会立刻露出笑容。

笑分大笑、狂笑、微笑、冷笑等多种类型。每种笑容发出的讯息也不一样,主持人的笑,应当都是微笑。

爱笑的人一般会给人愉快、亲切的感觉,不爱笑的人难免给人一种严肃或冷漠的感觉。电视主持人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出面就笑,也不可不问节目内容和对象,一本正经。

比如说每年元旦、春节等节假日,主持人都要向观众表示问候和祝贺,一般这些话都很短,但主持人必须完全是发自内心的祝愿,这样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才能是一张热情、欢快、充满希望和信心的面孔,而故作热情只能使观众感到虚假、倒胃口。应该指出,并不是屏幕上的主持人笑得越厉害就越亲切,为笑而笑只能令观众莫名其妙,产生反感。试想,如果让中央电视台的李瑞英、海霞微笑着播新闻,而让月亮姐姐板起面孔主持《大风车》,观众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恐怕都会觉得别扭了,这说明主持人的“笑”不单要自然,而且要受到节目内容和风格的限制。

5.非言语沟通技巧

主持人技巧篇5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4-0065-02

中国综艺节目直播史上“黑色七分钟”的出现,使汪涵“神一般”的救场主持,成为播音主持即兴表达的“模范教材”。一时间,业内、学界口口相传,百姓、观众纷纷点赞。随机应变的控场能力是主持人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但处理的是否得体、是否完满往往因人而异,也从不同层面彰显主持人的业务水平和个性魅力。

1 直播节目对主持人的基本要求

1.1 直播主持人必须成为合格的“把关人”

直播节目不同于录播,要求采、编、播、控集中在直播间一次完成,变录播状态下以稿件为中心为以直播室为中心、以主持人为纽带的节目运作方式。在直播节目运作的整体流程中,主持人是信息传播的终端,相对于导播的“被动把关”,主持人的“把关”工作更加主动。同时,由于主持人是直接面对受众,这样的“把关”任务充满了更多随机性,也更具挑战性。主持人时刻要注意节目进行的过程是与播出同步的,是不可重复、不可暂停、不可撤销的。直播节目主持人要对节目立意的体现、话题的设置与话轮的引导、节目节奏与时间进程等方面进行把控,这一重要角色对电视节目的总体播出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 直播主持人必须能够随机应变

主持人职业的风险和压力特别体现在直播节目的主持工作中。不管是电视还是广播,播音员、主持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表情都会被无限放大,一举一动都在受众的监督之中。在直播中,虽然有导演做各环节的总体把控,但每个环节都存在着不确定因素,可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突发状况。因此只有具备了随机应变这一素质,有机结合现场环境,合理组织语言,才能保证节目的完整。

1.3直播中的即兴创作必须思维缜密、言之有物

直播节目主持人最重要的能力是进行艺术性的即兴口语表达的创作,因而必须具有良好的口才。每个人都有自己日常积累的语料词库,有着自己习以为常的表达方式。在即兴表达过程中,若想突破日常表达,表现出口成章的能力,就要以个人经验和知识结构为基础,用缜密的思维引导语料的重组。主持人的发挥应该围绕节目的主题,或相关的背景,以加强节目的传播效果为前提,要“言之有物”而不是“天马行空”、哩嗦、离题万里。

1.4 直播主持人必须有高度的团队合作意识

出于对2007年春晚直播倒计时环节主持人“抢词”蹇龅墓思桑2015年春晚直播倒计时导演交由朱军一个人自由发挥。在直播过程中,主持人既要严格遵守导演制定好的节目流程,又要沟通嘉宾、协调合作演员,更要与搭档形成默契的配合。舞台上观众看的是节目主体,并不是主持人一枝独秀。有突发状况发生时,更要懂得“察言观色”,团队主持更要有主有副,精神集中,听在先,讲在后。其次,主持人的工作凝聚着许多人的劳动创造,主持人要自觉意识到身后许多人为你付出了创造性的劳动,要加强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正确认知自己在团队中的作用,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保持与团队良好的合作关系。

2 直播节目主持人控场技巧解析

主持人在直播节目开始前都会依据台本做好充分的准备,即便如此,现场直播节目零时差的传播特点使我们无法保证节目过程全在掌控之中,不可避免的会发生突发状况。笔者结合主持人直播控场的经典案例,总结直播主持控场的技巧。

2.1 因势利导,主动应变

一次,笔者在广播节目直播中,结束上一段落的主持内容后按例推过渡歌曲,然而直播机的音乐播放器出现软件问题,尝试了两次没有播放出声音。笔者在第一时间利用备份音乐救急,并在再一次进入节目时即兴组织语言向听众“解释”意外状况的原因:“刚才的百度音乐真是把主持人‘摆’了一道,虽说网络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创造了便利,然而偶尔会不靠谱儿的机器始终离不开聪明人类的控制。XX(节目名称)一定给您最靠谱的推荐,掌控品味生活,从XX(节目名称)开始。”在直播意外发生时,主持人必须采取主动应对的态度,能够根据现场情况顺势而上,是安全播出基础上最佳的

策略。

2.2 旁征博引,积极反馈

随着受众欣赏水平的不断提高,主持人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文化才能在各种情况下应对自如。不仅是面对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嘉宾,对话内容要“成熟在心”。在遇到状况之时,更能积极调动个人文化知识储备,化危机于无形,这同样也是当今世界对公众人物媒体应对基本能力的要求。2010年的“快男”6进5直播中,选手李行亮忽然说要放弃PK,而主持人汪涵则以一段让人感动又无法拒绝的话力挽狂澜:“最尊重对手的方式是接受(挑战),而不是放弃”,之后他又引用一个台湾诗人的话,“花不全然开放在春天,快乐也不是只在快乐男声的舞台上。”几句话下来,李行亮低下了头,回应“我听大哥的。”汪涵这一次救场,在五年前让他成为主持界的“文艺中年男”。

2.3 切中题旨,升华主题

在大型外景直播中,遭遇各种各样的意外状况不是新鲜事,每位主持人包括导演都会做好应急准备。主持人的临场应变却因直播的瞬时性显得更需要灵动、机敏,主持人袁鸣为我们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有一次她在海南主持庆祝狮子楼京剧团成立文艺晚会时,把一位正走上舞台的嘉宾“南新燕”先生误说成了“南小姐”。急中生智的袁鸣赶忙说道“哎呀,非常抱歉,我望文生义了。不过你的名字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可真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美妙图画啊!同样,国粹京剧作为宫廷艺术,一直盛演于北方,如今随着狮子楼京剧团的成立,古老的京剧艺术也首次飞过了琼州海峡,到海南落户,这不也是一幅美妙的图画吗?”袁鸣的这段话不仅给观众带来美的享受和理的启迪,更能结合环境和主题,依托感情,烘托意境,切中题旨,使晚会节目、意义、嘉宾身份都得到了升华,令人印象深刻。

2.4 巧用幽默,化解尴尬

幽默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主持人巧用幽默可以消除紧张,活跃气氛,促进自己与大家的感情交流。杨宗纬加盟湖南卫视《天声一队》节目后颠覆不断, 大跳《舞娘》后又遭主持人“量胸”,这可一发不可收拾,不少网友提出臀围、腰围都要量,第五期更有美女导演上阵要量杨宗纬三围。好脾气的杨宗纬害羞又颇显无奈,所幸主持人何炅此时救场解围笑称:“臀围就不要量了。”巧妙化解了舞台上嘉宾的尴尬。对节目中某些模糊的认识,如果主持人采取正面批评的态度,于节目语境不符,效果不好,但又不能置若罔闻。这时,主持人用幽默的方式“避重就轻”,有力把握方向。

通过众多经典案例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直播节目主持的根本要求是主持人必须具有全局意识。直播节目主持人绝不应该仅仅依赖导演和台本,把自己定位于报幕的机器。当出现播出意外状况时,那种事不关己、闭嘴不言的态度更是不可取。优秀的主持人要把每一次直播当作一场考验,用严谨的态度积极地组织现场,维系良好的场面氛围。同时,主持人若想在直播主持中做到表达精准无误,不仅要了解直播节目和新时期受众传播的特点,更要善于从经验中学习技巧,不断丰富内涵,以精益求精的态度要求自己得到业务能力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宇晴.幽默・技巧・个性――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场控能力[J].记者摇篮,2008,1.

[2]李翔.论主持人的素质[J].声屏世界,2009,10.

主持人技巧篇6

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唯一手段,这不必多说,但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连,与受众者更好的沟通。因此,非言语讯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讯息,别称为人体语言,身态语言,形体语言,行为语言等等,对于口头语言来说,上述这些称谓是转意上的语言,就是说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又能起表意的语言作用。

行为科学家以及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类的沟通方法中,大多数是通过手势、姿态、位置和距离来实现的,不论在办公室、宴会上和电视上,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都存在非言语讯息。并且人们还发现,大多数基本沟通的姿态,在当今世界是一致的,如高兴时会发笑,悲伤或生气时会皱眉或拉长脸,点头表示“是”或“肯定”,摇头表示“不”或“否定”,招手表示“来”,摆手表示“去”等等。

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非言语部分也有差异,主持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中被非言语讯息的普通性规律所支配,主持人作为大众传播者,他们使用的非言语讯息就要提炼,以达到明白、准确的要求,并采用受众能理解的通用姿态,而不用使人误解或不恰当的姿态,这就要求电视主持人重视学习和掌握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

至今,有关学者已发现并记录了近百万种人体语言讯号,电视主持人并不是也不可能都去使用它们。人体语言使用的多寡,与经济、文化阶层有关。一般地说,经济、文化阶层较高的人,能清楚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较少使用人体语言;而经济、文化阶层较低的人则较多的使用人体语言来表达意思,而电视主持人既不应忽视非言语讯息的使用,而显得刻板单调,又不应手舞足蹈,过多使用非言语讯息而显得层次低下,电视主持人注意的是那些经常使用的非言语讯息,大体有下列数种:一、距离:这里的距离,主要是指主持人与被访问者、参与演播者以及现场观众等之间应保持的适当距离。

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普遍存在一种私人空间的概念。私人区域的范围,因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如中国人、日本人比较习惯较窄的区域距离,而西方人则较喜欢较宽的区域距离。

因此,主持人在工作中应注意和别人保持适当距离,一是不要过近,尤其不要轻易进入亲密区域,以免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引起别人的反感,二是不要过远,使人感到生疏。在多数情况下,主持人和别人保持的空间距离介乎于私人区域和社交区域之间为宜,也就是1米左右,具体地说,就要看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节目以及什么性别和什么风格主持人了,若被访问者是领导,则应保持稍远些的距离,若被访问者比较熟悉或岁数大耳目不灵,所保持的距离可稍近些,但是决不能侵入被访问者的亲密区域,若是把手搭在被访问者的肩上,那效果一定很糟糕。

主持人的身体和别人所保持的距离,就是一种非言语讯息,不仅是他们的合作者,而且包括观众在内,都会从主持人在握空间距离上看出他们的教养程度。

二、握手:

现代人在交往过程中,握手表示礼节性的问侯,电视主持人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经常遇到握手,当主持人把握手作为一种非言语讯息的同时,有三个要注意:

第一,应该先伸手,握手是为大众接受的一种习惯,在生活中,与人第一次见面或与不大熟悉的人见面时,谁先伸手与对方握手往往有些迟疑,有的人在伸手前会犹豫:“我受对方欢迎吗?”或“对方喜欢我吗?”如果是肯定的,就会主动热情地先伸手与对方握手,如果没有把握,就会显得犹豫不决,一般在对方伸手后会马上作出反应;如果是否定的,便不会先伸出手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先伸手是不明智的,甚至是产生反效果,但是主持人不能这样,主持人同被访问者或参与节目演播者握手是一种职业行为,是表示对合作者的欢迎,不管对方是否欢迎自己,自己都要表示欢迎对方,因此,一般情况下都应该伸出自己热情的手。

第二,应该采取平等的握手方式。主持人在同对方握手时,一般不应该采取支配性风格,应平和、谦虚,因为你尊重他人,他人也会尊重你,有利于开展良好的业务活动。

许多电视主持人忽视握手所能表达的信息,是缺乏仔细的观察和有意识地锻炼,其实,握手是运用非言语讯息的一个重要方面。电视主持人使用握手的非言语信息,虽然不与观众直接联系,便却影响着合作者,因而影响着传播活动。

三、眼神

眼睛是人与人沟通中最清楚、最正确的讯号,因为它是人身的焦点。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的眼睛会说话”、“他的眼神不定”,都是说眼睛对人类行为的巨大作用。有关专家在研究用眼睛加强沟通方面,把注视分为以下几种:谈正事的注视,社交的注视,亲密的注视,轻轻的一瞥。

电视主持人的眼神通常介乎于社会性注视,和亲密性注视之间,也就是说比一般社交性注视略微亲密些,又比亲密性注视略为严肃些。有些用谈正事的注视,如访问高级领导人或谈论重大政治问题,但一般不能用轻轻一瞥这样的眼神。

主持人的眼神是非言语讯息的一个重要方面,多数情况下,眼神和面部表情以及语气、语调配合使用。运用眼睛来加强沟通,是人人都会遇到,人人都会做的事,但对主持人来说,这种沟通就超出了日常生活范围,而带来了职业意义。演员们用眼睛做戏是一种很高的演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主持人不是演员,也不必象演员那样用眼睛作戏,但其眼神要求真切、自然。有些主持人的眼光,过于热情、亲密;或过于冷漠呆滞;或眼大无祥,目光分散;或东张西望,不善注视,如此等等,都与他们缺乏管用眼睛传递讯息的技巧有关。这种技巧的获得,首先要对眼睛传情表意的作用有正确的理性认识,其次要有意识的做适当的练习和实践。

四、微笑:

每个人对客观外界的刺激,都会迅速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往往首先从面部表露出来,即使脚被碰了一下,虽然痛在脚上,但脸上却会皱眉或咧嘴,听到一件可笑的事,讯息虽然是从耳朵进来,但面部却立刻露出笑容。全世界的人,不论其文化背景有多大差异,几乎都用笑来表示。

笑,分大笑、狂笑、微笑、冷笑等多种类型。每种笑容发出的讯息也不一样,主持人的笑,一般都是微笑,而不大笑,更不是狂笑、冷笑。

微笑所发出的讯息是很丰富的。它因不同场合、不同情况表示出愉快、友好、亲切、赞同、欢迎等多种意思。主持人的微笑一般有两种情况:就主持人的个性而言,有天生的爱笑和不爱笑;就节目的内容而言,有严肃和活泼之分。这样,便产生了一个笑的掌握问题。 转贴于

每个人都会笑,也都笑过,但爱笑不爱笑,人与人就不同了,爱笑的人一般会给人以愉快,亲切或甜密的感觉,不爱笑的人难免给人严肃或冷漠的感觉。主持人该如何掌握笑呢?最好问问别人,特别是问熟悉自己的人。自己在节目中笑的多了,还是笑的少了,他们的评价如何,然后再对天赋的笑作有意识的调整。一般说来,应该听其自然,不爱笑就不要勉强。过于勉强,会使人感到你皮笑肉不笑,效果不好了。当然,爱笑的人也要善于控制,特别是内容严肃的节目,笑容过多,往往破坏节目的整体效果。一般说来,抿嘴而笑比张口大笑的信息量要大的多,是主持人尤其是女主持人应该学会和掌握的重要技巧。

电视主持人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出面就笑,也不可不问节目内容和对象,一本正经。试想,如果让中央电视台的张宏民、罗京微笑着播新闻,而让鞠萍板起面孔主持《七巧板》,观众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恐怕都会觉得别扭了,这说明主持人的“笑”不单要自然,而且要受到节目内容和风格的限制。

电视主持人的“笑”掌握,还同有声语言相关,除了礼貌,要求主持人作出适当微笑外,多数情况下是因节目内容需要主持人以微笑来配合,使说话和笑容,表意和传情融为一体。

以上所述,使大家对非言语讯息有了了解,下面我们谈一谈非言语沟通技巧。

电视主持人拥有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有利于在主持节目中传情达意。而忽视非言语沟通,或使用不适当的非言语讯息,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节目效果和主持人本人的形象。

一个有较强能力的主持人,不单本身会不断发出准确而简炼的非言语讯息,而且能从合作者或在场者发出的非言语讯息中判断其参与的程度,随着作出相应的调整。

主持人的非言语沟通技巧,分天赋和获得两部分,主持人先天拥有的非言语沟通技能有高低之别,后天经过学习而获得的非言语沟通技巧也高低不同。首先主持人应该准确应用能够显示自已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电视主持人如果期望显示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公众化形象,应先发现和调查一下自己,多问几个人,请他们从你的身体姿势或行为特点方面用最少的字来描述你,他们很可能会把“潇洒大方”“扭捏作态”“动作急”等特征和你联系起来,你若是希望显示你天生开朗乐观的性格,那么,怎样来使用你的面孔?你若是希望看起来象个知识渊博的教授,那么怎样使用你的双手?总之,要想想,除了通过言语系统来显示外,非言语系统方面有哪些姿势可以帮助你,比如,用你的笑容,急促的语调和张扬的步态来突出你愉快的天性。一般地说,电视主持人至少应该有两、三种行之有效,立即可用的姿态来帮助传递非言语讯息,这些姿势当然应该是天生的,而不是造作出来的。任何一个电视主持人都不要试图去使用自己不具备的身姿特征,否则,就会使主持人以及节目显得不伦不类。

主持人除了应该准确选择能显示自己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外,还应该重视学习身体语言,因为在电视主持人中,缺乏非言语沟通知识,忽视通过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的现象,至今仍带有普遍性.有的缺乏这种意识,视为自然而忽视学习和锻炼;有的使用不当而不知利弊,如此等等,都是不明白身体语言固然是天赋的,但也要学习。以电视台主持人来说,这种学习已超出了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变成了工作的需要。

主持人技巧篇7

对于广播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是其表达节目内容的唯一手段,这不必多说,但对于电视主持人来说,有声语言并不是与受众的唯一沟通方式,因为通过电视画面,主持人的眼神、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等都可能与节目内容产生关连,与受众者更好的沟通。因此,非言语讯息的运用,对电视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非言语讯息,别称为人体语言,身态语言,形体语言,行为语言等等,对于口头语言来说,上述这些称谓是转意上的语言,就是说它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但又能起表意的语言作用。

行为科学家以及语言学家的研究成果表明,在人类的沟通方法中,大多数是通过手势、姿态、位置和距离来实现的,不论在办公室、宴会上和电视上,只要有人活动的地方都存在非言语讯息。并且人们还发现,大多数基本沟通的姿态,在当今世界是一致的,如高兴时会发笑,悲伤或生气时会皱眉或拉长脸,点头表示“是”或“肯定”,摇头表示“不”或“否定”,招手表示“来”,摆手表示“去”等等。

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非言语部分也有差异,主持人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生活中被非言语讯息的普通性规律所支配,主持人作为大众传播者,他们使用的非言语讯息就要提炼,以达到明白、准确的要求,并采用受众能理解的通用姿态,而不用使人误解或不恰当的姿态,这就要求电视主持人重视学习和掌握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

至今,有关学者已发现并记录了近百万种人体语言讯号,电视主持人并不是也不可能都去使用它们。人体语言使用的多寡,与经济、文化阶层有关。一般地说,经济、文化阶层较高的人,能清楚地使用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较少使用人体语言;而经济、文化阶层较低的人则较多的使用人体语言来表达意思,而电视主持人既不应忽视非言语讯息的使用,而显得刻板单调,又不应手舞足蹈,过多使用非言语讯息而显得层次低下,电视主持人注意的是那些经常使用的非言语讯息,大体有下列数种:一、距离:这里的距离,主要是指主持人与被访问者、参与演播者以及现场观众等之间应保持的适当距离。

大量的科学研究证明,人类普遍存在一种私人空间的概念。私人区域的范围,因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如中国人、日本人比较习惯较窄的区域距离,而西方人则较喜欢较宽的区域距离。

因此,主持人在工作中应注意和别人保持适当距离,一是不要过近,尤其不要轻易进入亲密区域,以免侵犯他人的私人空间,引起别人的反感,二是不要过远,使人感到生疏。在多数情况下,主持人和别人保持的空间距离介乎于私人区域和社交区域之间为宜,也就是1米左右,具体地说,就要看什么内容什么形式的节目以及什么性别和什么风格主持人了,若被访问者是领导,则应保持稍远些的距离,若被访问者比较熟悉或岁数大耳目不灵,所保持的距离可稍近些,但是决不能侵入被访问者的亲密区域,若是把手搭在被访问者的肩上,那效果一定很糟糕。

主持人的身体和别人所保持的距离,就是一种非言语讯息,不仅是他们的合作者,而且包括观众在内,都会从主持人在握空间距离上看出他们的教养程度。

二、握手:

现代人在交往过程中,握手表示礼节性的问侯,电视主持人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经常遇到握手,当主持人把握手作为一种非言语讯息的同时,有三个要注意:

第一,应该先伸手,握手是为大众接受的一种习惯,在生活中,与人第一次见面或与不大熟悉的人见面时,谁先伸手与对方握手往往有些迟疑,有的人在伸手前会犹豫:“我受对方欢迎吗?”或“对方喜欢我吗?”如果是肯定的,就会主动热情地先伸手与对方握手,如果没有把握,就会显得犹豫不决,一般在对方伸手后会马上作出反应;如果是否定的,便不会先伸出手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先伸手是不明智的,甚至是产生反效果,但是主持人不能这样,主持人同被访问者或参与节目演播者握手是一种职业行为,是表示对合作者的欢迎,不管对方是否欢迎自己,自己都要表示欢迎对方,因此,一般情况下都应该伸出自己热情的手。

第二,应该采取平等的握手方式。主持人在同对方握手时,一般不应该采取支配性风格,应平和、谦虚,因为你尊重他人,他人也会尊重你,有利于开展良好的业务活动。

许多电视主持人忽视握手所能表达的信息,是缺乏仔细的观察和有意识地锻炼,其实,握手是运用非言语讯息的一个重要方面。电视主持人使用握手的非言语信息,虽然不与观众直接联系,便却影响着合作者,因而影响着传播活动。

三、眼神

眼睛是人与人沟通中最清楚、最正确的讯号,因为它是人身的焦点。人们通常所说的“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她的眼睛会说话”、“他的眼神不定”,都是说眼睛对人类行为的巨大作用。有关专家在研究用眼睛加强沟通方面,把注视分为以下几种:谈正事的注视,社交的注视,亲密的注视,轻轻的一瞥。

电视主持人的眼神通常介乎于社会性注视,和亲密性注视之间,也就是说比一般社交性注视略微亲密些,又比亲密性注视略为严肃些。有些用谈正事的注视,如访问高级领导人或谈论重大政治问题,但一般不能用轻轻一瞥这样的眼神。

主持人的眼神是非言语讯息的一个重要方面,多数情况下,眼神和面部表情以及语气、语调配合使用。运用眼睛来加强沟通,是人人都会遇到,人人都会做的事,但对主持人来说,这种沟通就超出了日常生活范围,而带来了职业意义。演员们用眼睛做戏是一种很高的演技,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主持人不是演员,也不必象演员那样用眼睛作戏,但其眼神要求真切、自然。有些主持人的眼光,过于热情、亲密;或过于冷漠呆滞;或眼大无祥,目光分散;或东张西望,不善注视,如此等等,都与他们缺乏管用眼睛传递讯息的技巧有关。这种技巧的获得,首先要对眼睛传情表意的作用有正确的理性认识,其次要有意识的做适当的练习和实践。

四、微笑:

每个人对客观外界的刺激,都会迅速做出反应,而这种反应往往首先从面部表露出来,即使脚被碰了一下,虽然痛在脚上,但脸上却会皱眉或咧嘴,听到一件可笑的事,讯息虽然是从耳朵进来,但面部却立刻露出笑容。全世界的人,不论其文化背景有多大差异,几乎都用笑来表示。

笑,分大笑、狂笑、微笑、冷笑等多种类型。每种笑容发出的讯息也不一样,主持人的笑,一般都是微笑,而不大笑,更不是狂笑、冷笑。

微笑所发出的讯息是很丰富的。它因不同场合、不同情况表示出愉快、友好、亲切、赞同、欢迎等多种意思。主持人的微笑一般有两种情况:就主持人的个性而言,有天生的爱笑和不爱笑;就节目的内容而言,有严肃和活泼之分。这样,便产生了一个笑的掌握问题。

每个人都会笑,也都笑过,但爱笑不爱笑,人与人就不同了,爱笑的人一般会给人以愉快,亲切或甜密的感觉,不爱笑的人难免给人严肃或冷漠的感觉。主持人该如何掌握笑呢?最好问问别人,特别是问

熟悉自己的人。自己在节目中笑的多了,还是笑的少了,他们的评价如何,然后再对天赋的笑作有意识的调整。一般说来,应该听其自然,不爱笑就不要勉强。过于勉强,会使人感到你皮笑肉不笑,效果不好了。当然,爱笑的人也要善于控制,特别是内容严肃的节目,笑容过多,往往破坏节目的整体效果。一般说来,抿嘴而笑比张口大笑的信息量要大的多,是主持人尤其是女主持人应该学会和掌握的重要技巧。

电视主持人不可不问青红皂白,出面就笑,也不可不问节目内容和对象,一本正经。试想,如果让中央电视台的张宏民、罗京微笑着播新闻,而让鞠萍板起面孔主持《七巧板》,观众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呢?恐怕都会觉得别扭了,这说明主持人的“笑”不单要自然,而且要受到节目内容和风格的限制。

电视主持人的“笑”掌握,还同有声语言相关,除了礼貌,要求主持人作出适当微笑外,多数情况下是因节目内容需要主持人以微笑来配合,使说话和笑容,表意和传情融为一体。

以上所述,使大家对非言语讯息有了了解,下面我们谈一谈非言语沟通技巧。

电视主持人拥有非言语沟通的知识和技巧,有利于在主持节目中传情达意。而忽视非言语沟通,或使用不适当的非言语讯息,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节目效果和主持人本人的形象。

一个有较强能力的主持人,不单本身会不断发出准确而简炼的非言语讯息,而且能从合作者或在场者发出的非言语讯息中判断其参与的程度,随着作出相应的调整。

主持人的非言语沟通技巧,分天赋和获得两部分,主持人先天拥有的非言语沟通技能有高低之别,后天经过学习而获得的非言语沟通技巧也高低不同。首先主持人应该准确应用能够显示自已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电视主持人如果期望显示出具有个性特征的公众化形象,应先发现和调查一下自己,多问几个人,请他们从你的身体姿势或行为特点方面用最少的字来描述你,他们很可能会把“潇洒大方”“扭捏作态”“动作急”等特征和你联系起来,你若是希望显示你天生开朗乐观的性格,那么,怎样来使用你的面孔?你若是希望看起来象个知识渊博的教授,那么怎样使用你的双手?总之,要想想,除了通过言语系统来显示外,非言语系统方面有哪些姿势可以帮助你,比如,用你的笑容,急促的语调和张扬的步态来突出你愉快的天性。一般地说,电视主持人至少应该有两、三种行之有效,立即可用的姿态来帮助传递非言语讯息,这些姿势当然应该是天生的,而不是造作出来的。任何一个电视主持人都不要试图去使用自己不具备的身姿特征,否则,就会使主持人以及节目显得不伦不类。

主持人除了应该准确选择能显示自己个性特征的身体姿势外,还应该重视学习身体语言,因为在电视主持人中,缺乏非言语沟通知识,忽视通过身体。动作来传递信息的现象,至今仍带有普遍性.有的缺乏这种意识,视为自然而忽视学习和锻炼;有的使用不当而不知利弊,如此等等,都是不明白身体语言固然是天赋的,但也要学习。以电视台主持人来说,这种学习已超出了日常生活的需要,而变成了工作的需要。

主持人技巧篇8

[中图分类号]G2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0-0036-02

谈话类节目是以主持人为基础、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为核心、受众参与的一种节目形式,它广泛关注社会热点,因其灵活的形式、独特的视角及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剖析而成为受众最喜爱的节目形式之一。由于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引导、控制作用,确定了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核心作用及地位。谈话类节目是由互动交谈构成的,主持人只有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才能更好地和嘉宾、受众交流,使节目更生动、丰满,达到节目的既定目标。由此,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应掌握以下沟通技巧。

一、营造一个轻松、充满亲近感和人情味的谈话氛围

第一,要想节目气氛轻松、自然,就要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做节目时就越主动,成功的把握性就越大。准备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了解节目的相关情况,如节目的主题、与节目有关的政策法规等;了解嘉宾的相关情况,如嘉宾的个性、经历、成就等;确立清晰的谈话思路,列出谈话提纲。

第二,平等对话。节目所邀请的嘉宾对象无所不及,上至政界要员,下至平民百姓,都有可能成为节目嘉宾。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节目嘉宾,主持人都要不卑不亢、一视同仁,用平和的心态进行交流。当然因对象的不同,表现方式可以有所不同,如对长者的尊敬、对小孩的爱护、对强者的敬重、对弱者的同情等,但基本点是不变的,那就是心态的平等。

第三,人们在面对话筒或摄像机时往往不能像通常情况下放松自然地进行沟通或交流,有的人也许还要刻意地维护自身的形象,这些都会使他们在表述观点时词不达意或避重就轻。因此,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也要善于引导节目嘉宾,共同营造轻松的氛围。

二、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

主持人不是主讲人,谈话类节目中只有谈话双方均有诉听的机会,节目才能生动活泼。真诚的心态是主持人工作的前提。对于现场嘉宾、参与受众,真诚地倾听是对人的尊重,嘉宾只有感觉到主持人在用心倾听,才会敞开心扉讲出自己要说的话。其实这和日常生活中的谈话有相似之处,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以诚相待的朋友,才会对他说出心里话。

倾听是交流的基础,长期以来,主持人大多以滔滔不绝的形象出现,受众似乎也习惯了这种被动的传播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接受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思考型取代了接受型,更多的人愿意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形成双向及多向交流,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互动。这就要求主持人必须具备更多的人文关怀精神,不仅会说,更要会听。受众的参与,让主持人的倾听意识得以体现,主持人更多的是引导、调动、调整谈话的进展,让嘉宾与受众真正感受到话语权被尊重。原《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就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主持人,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经常看到他侧首倾听的场景,这种倾听是一种思想上的倾听,是在不动声色中捕捉要点,引导谈话的发展。崔永元说:“现场的嘉宾和观众通常是一对矛盾,任何一方对另一方不感兴趣就会让气氛变换,这就要求主持人有所放任,有所控制,注意节奏和场上态势变化。我习惯于竖立起耳朵听嘉宾说,同时也在听受众反应。”正是由于崔永元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主持人,他才会抓住一个个兴奋点并把它放大,制造出谈话类节目中的一个个高潮。崔永元这种充分尊重嘉宾观众话语权的倾听意识,也赢得了观众对他的赞许和尊重。

三、学会记忆、思考

主持人要头脑冷静、精神集中,把对方的话全部都听进去,而且要对一些谈话内容进行强行记忆。比如在节目现场,主持人应该学会在听完听(观)众的自我介绍后,记住他们的姓名、工作单位或一些简单情况。在倾听的过程中,主持人还要进行思考,比如在一个话题应该结束时,自然地承上启下,开始下一个阶段的谈话;在嘉宾一时语塞之时给予提示、铺垫,避免冷场的出现;当嘉宾滔滔不绝,甚至出现了不适于出现的语言,或已经偏离了主题时,及时地予以制止、引导等。

四、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主持节目的过程中,不要只是一味地一副和事佬的姿态,只报喜不报忧,只说些无关痛痒的话,要在恰当的时候明确地阐述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只有这样才会有一批喜欢其风格的听(观)众听(看)其主持的节目,才能保证节目的收听(视)率。不会用心倾听,主持人就不可能对现场的情况加以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在谈话过程中,主持人集中精力,积极认真地倾听,同时,努力克服各种分散注意力的消极因素。这些消极因素从客观上讲,有环境噪音等的干扰;从主观上讲,有紧张等造成的影响。主持人摆脱这些消极因素,头脑冷静,精神集中,态度认真,专心倾听来自嘉宾及现场观众的声音,把对方的话全部都听进去,等于为谈话类节目的成功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主持人对倾听到的内容要充分理解,并进行强行记忆。只是专心地听对方的话是不够的,主持人应该让这些话成为头脑中的记忆,否则很难与别人对话。但是这种强行记忆是有选择的记忆,是主持人在嘉宾说话时一边倾听一边理解、分析,去粗取精,留下有价值的信息。主持人需要经过不断地锻炼,增强理解能力,在理解的基础上,抓住要点、重点,掌握这种快速记忆能力。有目标地倾听只是认真的倾听,主持人的谈话终究会成为嘉宾的“俘虏”。主持人必须把握自己的目的。“目的”的一层含义是把握谈话的主题,主题鲜明。谈话总是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因此,主持人应当在与对方对话的同时,考虑谈话的主题、达到这种目的的手段以及如何通过自己的话语使主题清晰。

五、以平常心做平常人

主持人切忌以名人自居、以教育者身份出现,而应作为普通人与参与者平等交谈,成为参与者的朋友,热情地和他们一起讨论问题。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要善于为参与者营造一个适合谈话的现场氛围并且贯穿节目始终。如节目刚开始时要设法消除参与者胆怯紧张的心态,双方都以平常心进行谈话,说真话、实话,使参与者感到主持人是他们的朋友,不是老师更不是名人。另外,由于嘉宾的地位、身份、职业、年龄、性别、学识的不同,存在着各自行为规范的差异,这就要求主持人以不同的方式、手段来营造一个嘉宾最容易接受的环境氛围。这个氛围必须以一个“点”为契机,这个“点”的选择,可以与谈话主题直接关联,也可以与谈话主题间接呼应,有时一个很严肃的谈话主题,往往可以从最轻松的话题入手。

营造谈话氛围的手段多种多样。不同的营造手段是主持人不同心理活动和思维的结果,它需要随着环境、人物的变化不断地调整主持人的语言行为、把握心理对应的营造。这是一种放弃自我的营造,也是一种没有痕迹的表演。它要求主持人把自己放到任何一个位置,强迫自己首先进入谈话主题的“规定情景”并全身心地投入。只有对生活的了解和大量的知识积累,才有可能把握这种自觉和不自觉的营造技巧。亲切、幽默是谈话类节目主持人营造良好谈话氛围的必备条件,亲切感是主持人被受众接受的前提,可以消除嘉宾和现场观众的紧张情绪,排除交流上的阻碍因素。心理上的亲切来自诚挚、平等,所以,作为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在现场最大可能保持亲切、平和的心态并付诸行动,是建立形象并与之沟通的必要条件。

主持人技巧篇9

近几年来,一些优秀的电视栏目可谓层出不穷,节目主持人作为媒体和受众之间联系的桥梁,无疑受到更多的关注,集采编播多种技能于一体的记者型主持人也就脱颖而出。一名记者型主持人的采访能力如何,是这类主持人能否突出重围,独具特色的关键所在。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从播音员到主持人、从新闻记者到栏目编辑的实践经验,就记者型主持人的采访技巧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采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采访的成功与否和采访前的案头准备成正比。经验丰富的记者都会有这样共同的感受,每采访一分钟至少要做十分钟的准备。作为一名记者型主持人,兼具了主持人和记者的双重身份,要考虑的因素远比一般的记者要更多更复杂。记者型主持人采访前的案头工作,应在条件可能、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考虑周全。

1. 研究分析选题,确定采访重点。选题是电视节目创过程中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关键所在。采访前就要对已确定的选题,进入深入的分析,以求挖掘出最精彩的内涵。记者或主持人的提问,实际上代表受众的提问,因此,作为一名采访者时刻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揣测受众最想听到采访对象说什么,最想通过采访者的采访中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因此,记者型主持人必须在采访前将选题研究透彻,以确定采访重点是什么,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 初拟采访大纲,设计问题。所设计的问题对于采访主题、采访对象来说,应该是全面具体,有针对性的。既能反客观事实,又能获取和主题相关的信息,并且对受众有吸引力,这就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要求设计问题简单明了,准确传达给受访者,切记含糊不清、抽象宽泛。另外设计的问题应该是受众所关心的和想要知道的问题,了解受众心理,站在手中立场上,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

总之,采访前的准备对于采访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一次采访是否可以取得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样才可以在采访中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

二、采访中要抓住记者型主持人采访的特点

记者型主持人的采访不同于一般记者的采访,他兼具了主持人和记者的双重身份,除了演播室外记者式的现场采访,还包含有演播室内主持人的访谈类采访,既要达到记者式采访的目的,又要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把控好作为主持人的声音、语言、形体等方面的,良好的主持状态和得体的语言运用是迅速打开局面,并使采访顺利进行的保证。

1. 采访要以平等的方式进行。记者型主持人虽然和记者一样,采访的对象无所不及,上至政界官员,下至平民百姓,男女老少、各行各业、形形的人都有可能成为采访对象,但与记者又有所不同,主持人是媒介与受众的直接联系者、代言人。所以在采访过程中,要注意把握采访时的神态、语调、形体、服饰等等。面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所使用的语气腔调都要有所不同,在称呼上也要注意,既要准确,还要得体,要与被采访者的身份,以及采访的环境相吻合。但是有所区别绝不等同于把被采访者分成三六九等,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采访对象都要一视同仁,不能对任何采访对象带有个人感彩,面对政府官员不能仰而望之,面对平民百姓更不能俯而视之,对于一些特殊群体,比如残疾人、监狱服刑人员等等,更要注意语言、语气、神态的把控。笔者在法制类栏目工作多年,采访的对象经常会是一些在押服刑人员,甚至一些死刑犯,面对这样的采访对象,更加不能掺杂个人感情,不能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就对他们产生恐惧或者厌恶的情绪,这些都是采访别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些特殊群体比一般人更加的敏感,抵触媒体。所以采访时一定要和他们保持平等的交流状态,要暂时抛开他们的身份,尊重他们的人格,这样他们对采访者才会没有戒心和抵触,才可以顺利的进行采访。

2. 采访提问方式要因人而异。一些采访对象面对主持人的话筒不免有些紧张,有时对主持人的提问表现得茫然,不知所措。这个时候,主持人千万不能着急,而应该力争做到:他紧张你放松、他冷淡你热情,他言者无意你听者有心,抓住机会,一举突破。营造良好轻松的氛围,采访才会顺利进行,甚至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功。采访时提问的方式应因人而异,比如,对一时还不能集中注意力的采访对象,主持人可以用笼统的提问开头,让采访对象在不经意的回答中慢慢进入状态。还有就是在一些比较激烈话题的采访中,也可以用一个含义广泛的问题开头,然后缩小话题,最后进入正题。在做一些曝光类节目的采访时,一些被采访者可能并不愿意接受和配合采访,不愿回答记者提问,这种情况下,采访者就要抓住问题要害适时追问,根据所掌握和了解的情况,引导被采访者回答出受众或节目主题所需要了解到的信息,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引导绝不等同于诱导,决不能一味追求采访效果,而诱导被采访者说出与事实向悖的东西,另外追问也并不是咄咄逼人,不依不饶,即便是被曝光者(被采访者)做了有悖常理甚至违规违纪违法的事情,我们也要尊重其人格,尊重其话语权、隐私权。仍然以笔者的实际采访为例,笔者曾经采访过一名杀害其舅母的死刑犯,虽然在采访前监狱工作人员也对其做了大量工作,希望其配合媒体采访,但这名死刑犯仍在采访时三缄其口,拒不回答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改变采访思路,不再直接提问所需要获知的信息,而是根据采访前所做的一些工作,了解到这名犯人之前最为亲近的人是自己的祖母,便以其祖母为话题,慢慢打开他的心里防线,再逐步引导,不漏痕迹的转入需要了解的问题。用这样迂回引导慢慢渗透的的方式进行采访提问,使这次采访最终按照预期的设想完成。

3. 采访时给被访者回答的空间。第一,提问时的问题不要让被采访者用简单的“是”与“不是”就可以回答,应该给被采访者以回答的空间,尽可能表达出更多的内容,但同时问题也不能过于空洞宽泛。第二,善于提一些“难题”,难并不是刁难、为难,而是问题可以使被访者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状态,而不是被动应付回答,觉得索然无味。

三、记者型主持人采访时服装服饰要得体

服装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共同构成了主持人进行大众传播的基本载体,直接传达着主持人的思想、文化修养、个性艺术品位,与受众直接无声的交流。记者型主持人的双重身份,对于服装的要求更高一层,记者型主持人选择穿什么样的服装,取决于采访的地点、环境以及被采访者的身份和节目所要反映的主题思想。央视记者型主持人董倩、柴静等服装造型简约柔和、朴实自然,现场采访态度亲和,却环环相扣、思维清晰,思想锋芒藏于言语之间,服装和语言的相互呼应,相得益彰使得采访充满了内涵和思想。笔者曾在农村类栏目工作多年,采访时大多在农村的田间地头,被采访者也常常是普通农民,这个时候服装就应朴实自然,接地气,这样才能拉近与被访者的距离,消除他们的局促感和紧张感,更自然的进行交流,达到预期效果。

主持人技巧篇10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90-0007-02

在我们国家访谈类的相关节目中,特别是在那些直播性质的访谈一类的节目当中,节目主持人一系列的表现以及节目主持人身份等各个方面都是实打实不造假的。所以在直播的访谈节目当中是鉴别一位节目主持人是否拥有良好的主持水平以及能力的最佳平台。

1节目主持人要有听众的意识

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必须要具备做一个细心的听众的意识,并且要做到把听众这一角色贯穿在一整个的访谈节目当中。其中包含了的节目前的相关准备、访谈节目的整个过程以及访谈节目的扫尾工作,尤其节目的准备工作中这一点的实施是特别重要的。

一味的要求我们的节目主持人成为所有行业中的专家和能手,那是很不切实际的。然而,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必须要变成一个细心和有耐心的听众,必须有效的去体验感受广大听众们的内在需要,懂得如何去了解听众们的内心,掌握听众的接受取向。笔者了解到很多的关于文艺界的访谈性节目当中,时常出现这样的状况:节目主持人经常会邀请较多的文艺界内的资深艺术家们,可是这样的邀请方式却没有进行很好计划,好像仅仅是借着老艺术家以前的名气。在进行节目访谈的时候也就大多是回顾老艺术家自己有过经历,这样的访谈节目可以很好的激起广大听众兴趣?显然,这是不可能的。这并不意味着资深艺术家们就不值得被采访,它是告诉了我们的主持人在开始一个访谈节目时,应该要做到心里有底。广大听众们关心的是什么?倘若社会中在较大程度地关注某一位知名艺术家入圈XX周年等,显然,在这样的一个时机中去邀请该名艺术家是非常合适的。例如,在节目《音乐大世界》当中有邀请过郑小瑛录制其访谈节目。那个时候是郑小瑛刚好带队完 “爱乐乐团”的演出,恰恰是在带领世妇会进行开幕式的排练表演,只要是由她参加的有关活动基本上都会很多的关注者。显然,这一访谈节目收效甚多。从经验方面上来说:如果节目主持人在没有具备非常强的主导社会舆论话题的能力和水平是,访谈节目主持人可以结合我国新闻性为先的重要准则进行挑选节目要进行访谈的对象,这无疑也是比较稳当妥善的途径。

在我们已经选择好了了访谈节目的人物之后,接下来节目主持人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但是排在首位的就是应该集思广益的考虑清楚节目中要谈什么?还应该想想广大的观众想要我们谈什么?这些要求访谈节目的主持人脑海里必须有完整的听众观念。节目主持人一定要掌握节目所面向的听众是哪一类人等。 所有的访谈性质的节目主持人,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以“人”为中心这一特点。要知道访谈的对象受人关注的特点是什么?它可不可以对广大听众产生吸引力?

2 主持人的节目整体观念

访谈性质的节目在时间上有长有短,部分在相对较短的节目当中做得成功的节目主持人,在录制较长的节目中有时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问题的设计方面没有针对性,周而复始的谈话内容,前面谈过的内容到了后面又重谈,或者就是前面的内容与后面的内容间没有一点关联,让人觉得在东扯西扯,跳上跳下。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整体观念。

在相对大规模的节目访谈当中,节目主持人一定要先确立好核心谈话内容。依然用之前我们用过的例子《音乐大世界》节目中对郑小瑛进行的采访来进行分析,一般来讲对艺术家进行采访是不能脱离该艺术家的亲身经历以及对艺术的见解等方面的访谈,但是《音乐大世界》的节目主持人以舍去排练,牢牢的紧扣以“世界妇女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样的一个核心问题,先让郑小瑛简单的为大家介绍了“世妇会”中有哪些相关的艺术节目,其次顺理成章的转到了女性在进行音乐艺术工作当中的有关特点以及会遇到什么难题的问题。在《音乐大世界》节目对郑小瑛的访谈当中,主持人巧妙的将郑小瑛艺术道路上的经历以及她对艺术的相关见解都有机的与 “世妇会”这个大背景结合在了一起,紧紧的扣住了女性艺术家们的性别这一特征,道出了女艺术家心中的真切感受。像这样的一个具有针对性访谈节目是相对非常成功的。

现如今电视台的文艺一类的访谈性质的节目,谈话的话题一般都是围绕节目访谈的对象近期新出的一盘音乐光碟或者是新出版的一部电影等来进行的。这样的一个形式对于话题的集中也不是说毫无用处,只是这样一来很容易导致成为流水帐,毫无新颖之处。精英型的主持人一定是别有创意和独具魅力的。

3 访谈节目当中普遍采用的策略

与一般的记者在实施采访以前的准备工作一样,访谈节目的主持人也一定要先对自己将要访谈的对象实施访谈前的准备工作,比如了解访谈对象的相关资料等等。而准备一份相对比较具体的采访的提纲,以及访谈对象的生平作息时间表,还有访谈对象主要的作品目录表,核心问题的相关阐释以及发挥,相关问题的大背景,有关的一些数据,这些都是不可缺少的节目直播前的准备资料。

访谈性的节目谈话的内容不可以是平面铺开来的,而应该是要从浅到深、从表到里的进行,就像拧螺丝钉一样的层层深入。而对于那些缺乏经验以及比较紧张类的被访谈者,一般访谈的一开始谈话的内容要做到轻松以及愉快,访谈之中提的相关问题必须要尽可能的做到比较具体及详细,让访谈的对象方便迅速的进行作答。关键点是在于构建和营造一个非常轻松和愉悦氛围,一步一步的让访谈对象相对迅速的顺应节目入制的环境,快速的进入状态。对于那些相对有难度的谈话话题,最好要放到访谈节目的中部或者是后部来进行。访谈节目的主持人还要注意不管是对于何种类型的访谈对象,谈话的内容一定要有联系,切忌东拉拉西扯扯。

对于节目录制时间比较长的访谈节目,笔者认为应充分准备好在节目中播放的间奏乐。间奏乐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对调节节目的语言内容,让其不会单调与沉闷,另一方面可以有利于节目主持人很好地应对节目中出现的突发事件和访谈对象沟通意见。

参考文献

[1]吴云涛.浅谈谈话类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J].才智,2010(36).

[2]曹子仪.浅议电视节目定位与主持人的现场掌控能力[J].江南论坛,2009(2).

主持人技巧篇11

良好的即兴发挥能力以及临场应变能力是一名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在现场新闻报道当中面对突发情况能够在客观条件所允许范围内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调动大脑思维,作出快速反应,推动势态良好发展的必要能力,一般主要体现在思维和语言两个方面。对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即兴技巧进行概述,可以从思维即兴技巧和语言即兴技巧两个方面入手。

1.1 主持人思维即兴技巧

思维即兴技巧应该是当代任何类型节目主持人均具备的最基本即兴技巧与能力之一。主持人在新媒体时代,无论生活或者工作中均会接收到与过去相比成本增长的信息和资料,其必须要能够对该部分信息与资料进行迅速的整理与分析,尤其对于新闻栏目的出镜主持人而言,其必须要能够从众多信息当中抓住重点,因而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即兴技巧与能力[ 2 ]。与此同时,当前社会的竞争十分激烈,各个岗位的竞争更加严峻,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只有努力提高自身的思维即兴技巧,保持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在出镜主持的过程当中能够通过自身比较敏捷的思维能力向广大受众传播具有吸引力和高价值的信息,方能够为自身以及新闻栏目的生存与发展予以保障。

1.2 主持人语言即兴技巧

主持人具有通顺、流畅的语言是其主持好一个节目的最基本要求。作为新闻栏目的出镜主持人,其不仅仅要口齿伶俐,对于所要报道的新闻内容能够清晰的表达,更要凭借自身的语言即兴技巧应对现场报道当中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令观众对自身的报道能够信服。若出镜主持人在报道的过程中语言十分生涩,词不达意,不能够及时应对突发情况,则观众难以明确主持人所要表达的意思,因而不能够进一步了解新闻报道所要展现的意图。从该方面可以说,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属于与观众之间最直接、最能够沟通情感的中介,只有其准确的向观众传达信息,观众方能够对主持人以及新闻栏目产生信服感。一般情况下,主持人可以通过自身的形态、目光、手势、语言等与观众之间进行交流,其中最主要的便应该为语言,主持人通过语言与环境的结合,再配合重音、语气、节奏、停连等方法,将能够更加有效的吸引和打动观众[ 3 ]。

2 新媒体形势下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即兴技巧必要性

主持人的即兴能力主要是指主持人对于其主持过程中周围所发生的突发情况所能够作出迅速反应的能力,其要求主持人能够针对自身无法预知的事情作出迅速的、机敏的反应,且要具备冷静、机敏的心理素质,通过思想以及语言方面的表达展现自身的内涵素养,向广大观众传达更加具有价值的新闻资讯[ 4 ]。

新媒体形式下,新闻栏目主持人的即兴能力与即兴技巧应该被视为评价其综合素质与专业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主要原因在于即興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对于主持人的职业水平会产生一定影响,若主持人具有良好的即兴技巧,其必定有利于拓展自己的社交,促使主持事业获得成功。另外,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属于传播社会正能力的核心人物,其在摄像机以及话筒面前必须要能够保持比较敏锐的思维与语言能力,对于意外事件、尴尬事件要能够巧妙、圆滑应对,由此方能够进一步推动自身以及新闻栏目的发展。

3 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提升即兴技巧的策略

3.1 丰富自身知识储备

作为新媒体形势下的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其若要提升自身的即兴技巧,首先便必须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在此方面,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需要明确自身的职业特征,其需要不断与社会与人们之间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进行信息的传递,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所涉及的话题必须要保证具有意义性和价值性。为了能够更加深入的针对话题进行报道,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必须要在报到前收集好信息资料,并且在信息资料的整理与消化当中融入自身的文化功底。若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缺少扎实的文化底蕴,其在一定程度上便难以保证现场新闻报道变得具有吸引力,更加难以体现自身作为主持人的专业水准[5]。此时,即便面对突发情况能够作出相应的处理,无论在思维或者语言上却均会存在一定欠缺。为此,新媒体时代新闻栏目出镜主持人必须要重视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要能够在采访与报道的过程中良好的作出即兴应对,由此方能够保证自身采访具有价值性。

3.2 抓住现场即兴灵感

主持人技巧篇12

1 对谈话氛围的营造

在谈话节目开始后,作为主持人,首先应该营造一个轻松且充满亲近感并伴有人情味的氛围。想要达到这种氛围,笔者认为三点准则必不可少。

一点就是需要先做好节目钱的准本工作,古语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准备工作做的越是充足,做节目时就会越加的主动,成功的几率就会大了很多。准备工作正常来讲,可以分为三个类别;一种是对节目相关情况的了解,例如节目的主题以及与节目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另一类是对嘉宾情况的了解,例如嘉宾的经历以及成就等;最后一个类别就是谈话的思路或者是将谈话的提纲先列出来。

二点就是平等的对话,谈话类节目所邀请的嘉宾其社会的地位肯定不同,上到达官显贵甚至政界要员,下到黎民百姓,耕地农民;在这里主持人对于谈话的态度就需要自行把握,不卑不亢,做到一视同仁,用平等且平和的心态和嘉宾交流。由于对象的不同,主持人的表现方式也就不尽相同,对长者的尊敬、对弱者的同情、对幼小的爱护以及对强者的尊重,但无论嘉宾是什么身份,一定要记住心态的平等最为重要。

三点,通常人们在面对话筒或者是摄像机时,会生出紧张感,不能像平时一样轻松自在的与主持人进行交通,或许有的嘉宾还需要刻意的对自身形象的维护,这些元素都会使得嘉宾在表述观点时,词不达意或是避重就轻的现象频繁出现。所以说,谈话类别节目的主持人,在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后,更要对节目嘉宾的心思进行有效的引导,共同营造轻松欢快的氛围。

2 做一个优秀的倾听者

谈话类别的主持人与其它栏目的主持人有着很大的不同,谈话节目的主持人不能作为主讲人的存在,在节目中,主持人与嘉宾之间必须要有倾听,才可以使得节目更加的生动,而这些的前提,就是主持人真诚的心态。真诚的倾听是对现场的嘉宾以及参与的观众最基本的尊重,也只有嘉宾感觉到主持人的真诚,才能敞开自己的心扉,将内心的话语讲出来。其实从某种意义来讲,谈话类别主持人的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朋友间的谈话多有相似之处,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可以诚心以待的朋友,也只有面对这样的朋友才能将心里话讲出来。

一次交流的基础,是双方起码的倾听,这也是一个谈话主持人必备的技能,过去的主持人,都给人一种口若悬河的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而过去的观众也是习惯了这种方式;但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受众的观念也在不断的改变,逐渐的改变成一种一思考为主的观念,更多的受众愿意通过自己的话语来表达观点,形成了一种双向的交流,进而获得更多的信息互动。这时的主持人对于人文关怀的精神就必须要掌握,也就是不能单一的去说,还要学会去倾听。现在的谈话节目,随着观众的参与,主持人倾听的表现也越来越重要,而倾听也可以引导和调整谈话的进度,使得嘉宾还有受众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话语权的轻重。一档耳熟能详的节目《实话实说》中,著名的主持人崔永元就非常善于倾听,在《实话实说》这档节目中我们常看到崔永元侧耳倾听,这种倾听可以说是一种思想的倾听,在无形中捕捉要点,并引导谈话的发展。崔永元曾经说过:“现场的嘉宾以及观众通常都是相互矛盾的,一方对另一方不感兴趣们就会使得气氛无形中转变,这里就需要主持人有所控制,注意节奏;我习惯倾听嘉宾的诉说,但不会忘记受众的反应”。

3 学会思考和记忆

主持人在工作中,要集中精神并时刻保持头脑的冷静,将对方的话全都听进去并记住。例如在节目的现仓,主持人应该学会在听完受众的自我介绍后,将其名字等记住。倾听不是单一存在的,还需要去思考,简单来讲话题即将结束或者要跳往下一个话题,主持人就需要承上启下,做简单的总结;或者是嘉宾一时忘记该说的话,就可以适当的提示等等,尽量避免尴尬的场面出现;而嘉宾在谈话时,话语连绵不绝,甚至出现一些不适于出现在媒体上的语言,或者是偏离了本次谈话的主题时,就必须及时的制止。

4 对自己的观点勇于表达

谈话节目中,主持人万万不可充当和事佬,总是将无关痛痒或者是可圈可点的话挂在嘴边,必须要在恰当的时间,将自己的立场以及观点明确的阐述出来,只有这样才会有喜欢这种风格的观众喜欢自己;进而保障节目的收视率。想要对香肠的情况做出有效的判断,就需要主持人用心的倾听,只有这样才可以迅速的反应。其实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在谈话的过程中;这就需要主持人在节目中认真的倾听,并克服各种分散注意力的因素。当主持人将这些消极的因素摆脱之后,就可以集中精神用心的倾听现场受众以及嘉宾的声音,将对方的言语都记在心里,与此同时,谈话节目主持人,需要对嘉宾倾诉的内容理解明了,强行记忆,也就是说单一的倾听是不够的,这里还需要将嘉宾谈话的内容记在脑海里,否则很难与嘉宾谈话。但有一点,强行记忆并不是全部记忆,是有选择的记忆,所以主持人与嘉宾的谈话,还需要去理解并分析嘉宾话语的意思。所以说不断的提高主持人的综合素质,对理解能力的提高,对于谈话重点的掌握都非常的有必要。主持人无比要把握自己的目的,也就是说把握住自己谈话节目的主题,一次谈话必然会围绕一个主题锁展开,所以说,主持人应当与对方对话的同时,将谈话的主题考虑清楚,最终达到目的。

5 平等对话

平等对话体现在很多方面,不单单是指言语方面,更是指心态上。一个谈话类别的主持人,万万不可以以教育者或是名人的身份出现,支持人应该将自己“伪装”成普通人,和嘉宾进行平等的谈话,成为嘉宾的朋友,进而一起热情且真诚的谈话。一个谈话类节目的主持人,营造适合谈话的现场气氛就是其看家手段,而且要做到将这种气氛始终贯穿整个现场。比如说,在节目开始之初,要想办法消除嘉宾或者是现场受众的紧张心态,双反都应该以平常心进行交谈,讲实话、说真话,使得参与者感觉到主持人的真诚,将主持人当作朋友来看待,而不是一位教师或者是名人。除此之外,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嘉宾有着其特殊性,也就是嘉宾的身份、年龄以及职业的问题,这就导致了嘉宾的素质以及行为是不同的,而主持人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营造出适合嘉宾的谈话气氛。而这个气氛就必须要以一个“点”为中心,也就是该节目谈话的主题。一个主持人不同的心理以及思维会营造不同的谈话气氛;环境以及人物的变化,也导致主持人的语言行为不断的改变。这是一种没有痕迹的表演,也是一种放弃自我的营造。这种营造氛围的手法,需要主持人可以把自己放在任何一个位置上,强迫自己首先进入谈话的主题,并规划情景,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结束语

总的来讲,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谈话类节目主持人,就必须对节目主题有着很好的驾驭能力,当人机敏的反应能力还有线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都必不可少,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化的将自己的个性还有才能发挥出来,相应的,节目也会随着主持人的表现而增彩。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