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贸经济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4 14:51:09

商贸经济论文

商贸经济论文篇1

全球的经济贸易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时代,传统的国际贸易方式已经逐渐的退出历史的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电子商务,电子商务正以飞快的速度冲击着国际贸易市场,推动着整个市场的发展。电子商务独特的方式给国际贸易发展带来了新的商机,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电子商务作为新型的产业,给全球的国民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虽然我国仍处于发展中国家,很多方面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对于电子商务这个全新的产业,我国和其它国家都处在一个水平线上,都将迎来一次大的挑战和机遇。

1电子商务的概念及应用

1.1电子商务的概念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应运而生,电子商务其实是一种以依靠互联网为主,进行的商品交易活动。在特定的方式下,进行全球的商业贸易,实现网上交易、网上洽谈、金融活动等综合性的服务活动的一种商业运营模式。

1.2电子商务在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应用

电子商务与传统的商务活动相比,更加有助于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寻找优质的贸易伙伴。开展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有贸易伙伴,使用电子商务寻找贸易伙伴,将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的投入,更加不会受到地域和时间的限制[1]。第二方面是在网上进行洽谈。贸易洽谈是国际贸易业务非常重要的一步,互联网的独特优势能够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处理功能,交易的双方可以通过互联网跨地域的进行交流。第三方面是进行网上交易。电子商务使国际贸易的交易更加的直接,省略掉了很多中间环节,节省了交易的时间和费用。

2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影响

2.1缩减了交易流程,实现了电子化

电子商务正在改变着国际经济贸易业务的流程,无纸化贸易成为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中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无纸化贸易已经实现远程、自动交易[2]。电子商务缩减了贸易流程,避免了重复的操作,大大节省了成本。

2.2有利于中小企业加入国际贸易中,实现多元化

要想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占据一席之地,需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优势,掌握全新的经营模式,利用电子商务减少企业支出成本,掌握大量市场信息资源。我国目前参与国际贸易的企业很多都是中小型企业,企业缺乏大量的资金,没有突出的特色,很难和国际大品牌相抗衡。如何才能在国际的舞台中崭露头角,成为很多小型企业老板思考的问题。电子商务的引进,给这些企业家们全新的思维模式,电子商务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同时,能够使企业快速的适应市场的变化,赢得市场的先机。

2.3电子商务引进了虚拟的市场,增加了交易的危机

国际贸易交易全球化,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电子商务形成了一个虚拟的市场,进行交易。虚拟市场跨越了地域、时间的限制,使全球的商品信息更加的公开、全面,有效地避免了进出口商品信息不符,进而增加了同类商品的竞争性,充分的发挥了市场价值规律;电子商务的运作增加了交易的风险,电子商务主要应用于国际贸易的交流,但是在虚拟的世界,很容易引起交易中的风险,网络黑客的侵袭,支付方式的信用安全以及交易商品的质量问题。这些问题在电子商务交易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给交易带来了很大的隐患。

2.4企业管理制度的缺陷,导致企业出现危机

我国很多贸易公司长时间以传统的方式进行贸易往来,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特别是电子商务方面。因此,在运行电子商务贸易往来过程中,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举步维艰,很难及时有效地解决出现的问题,导致企业出现危机。

3电子商务背景下对我国经济贸易发展的策略部署

3.1培养电子商务全方面的人才

对于电子商务一个全新的经营模式,我国仍然处在一个初级阶段,电子商务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能够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和提高我国整体的竞争力,然而人才的缺乏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我国的发展速度。因此,我国政府要改变高校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轨现象,提倡高校培养实践能力强、理论基础扎实的综合性人才[3]。

3.2营造良好的商务环境氛围

电子商务逐渐成为现代国际贸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加快了我国与世界接轨的脚步。在改革开放初期,虽然我国积极的参加到国际贸易当中,但是仍然处于非常弱势的群体,缺乏自己的核心价值,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子商务融入到国际贸易当中,给我国营造了一个全新的机遇,使我国能够立足于世界的竞争当中。营造良好的商务环境,使电子商务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为企业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3.3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要想适应快速发展的国际经济贸易的进程,我国企业需要充分的认识到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掌握最先进的经营理念,从而应对出现的各种问题,使电子商务融入到企业当中,为企业创造全新的价值,从而使企业屹立于国际贸易的舞台。

4结语

作为新世纪最具有潜力的电子商务,必将影响全球的国际贸易。我国要想屹立于全球经济贸易当中,需要高度重视我国的电子商务,将电子商务作为我国与世界接轨的重要工具来对待,利用电子商务推动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充分地利用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方面带来的机遇,将推动我国经济贸易全球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翁海杰.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企业文化,2013(8).

商贸经济论文篇2

电子商务(ElectronicBusiness)的广阔含义是运用各种电子商品和器具电子商务来展开商业项目,其商业项目的对象为参加到商业项目每个环节的个人、组织、公司。电子商务的狭隘含义是基于互联网网络展开的商业项目,它的商业对象指的是交易双方。因此,两大含义都是使用互联网网络展开的商业项目,但是人们一般所说的“电子商务”则是其狭隘含义。人们对电子商务的认识大体是运用互联网网络的器具,如电脑、手机、移动通讯等,在某种程度上开展产品等的制造、媒介发散、出售花销、广告传达等项目,进而达到各个制造方、宣传方、媒介、供销方、购买方等的目的,满足每个人要求的项目。

1.2电子商务的特点

电子商务是一类崭新的商业体系,它的特征比较突出:运用互联网网络的通信技能,其对象是商业项目,使各类数据能够被度量、操作、整合、传播,在全世界区域内展开商业项目,使每个步骤高效整合变成一个总体,便捷迅速,安全保障,节省开支。

2电子商务在经济贸易中的影响

2.1有利于外贸的良性发展

电子商务对我国外贸有着关键作用。电子商务为交易两方供应了方便快捷的交流途径,削减了制造方与购买方间的距离,使当下的市场效益数据能够被度量、操作、整合,削弱了对实体的要求,节省了买卖双方的各个能源的开支。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变得频繁起来,多国之间的商业项目也逐渐增多,多国之间的贸易项目也得到了催化。同时电子商务有利于外贸数据交流准时高效,能够彻底合理地对比各个国家企业的强项,在世界市场效益中搜寻最适合的商品,加入各国的任务分配之中,使任务分配的效率逐渐提升。在此基础上,有利于企业不停整改深化,在提升制造效率的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强化自身能力水平,推进各个国家贸易的开展进程。

2.2促进经济贸易的结构调整

在当下的市场效益中,人们越来越欣赏每个产品的特色,特别是电子商务为人们供应了实现各种要求的途径,商品的特色催化了诸多崭新商业,这类崭新的商业也加入到联盟分配任务之中,不停竞争,推进社会的物竞天择,完善了市场效益体系。与此同时,也强化了能源利用效能、制造效能,削减了开支,完善了各种能源的分配。在效益体系整改的进程中,大规模的公司可以借助电子商务来分析社会的特色强项,不停地强化技能,增添工作室,提升工作水平,进而获得更多的利益;虽然电子商务可以让各类企业实现网络销售,但是中小型公司只能依照经济趋势,灵活地开展制造,将重点放置于社会对于商品特色的要求上,及时高效地实现社会愿望。大规模地公司和中小规模的公司都运用了电子商务,都是为了在社会中开展竞争,但是营销策划却大相径庭,这为当下市场效益的体系整改提供了关键的借鉴作用。

2.3扩展人民消费方式

通过分析雅虎2012年的年度报表,可以发现阿里巴巴2012年总销量达到了一万亿元。众人皆知,阿里巴巴网络交易都是用以实现人民的生活需求,通过分析消费总额可以看出当前外贸交易途径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从以往依靠于实际商品和店铺的购买途径,转变为当下依靠互联网进行交易的途径,并且电子商务扩大了人们对于商品的选择范围,科学地运用互联网能源对商品的价位和效率展开比较,削减了购买方与供应方的间隔,科学地运用了供应方的各种信息。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运用电子商务购买自己所需或者心仪的商品,通过简易的步骤,就能够浏览诸多产品,商品的各个属性(比如外形、材质、功能等)显而易见,并且不停完善的售后服务保证了人们消费的权益,因此电子商务不只提供了全新的交易手段,同时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标准。人们交易手段的变革、生活标准的提升都标志着市场经济发生了重大变革,也牵动了中国构建小康时代的进程。

3在经济贸易中发展电子商务的策略探索

3.1建立、完善电子商务法律和制度

美国、欧盟等电子商务发展较快的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的建设,我国也不例外。虽然中国已经相继了《计算机信息管理办法》《、电子签名法》等法律规范,但仍然不能满足我国外贸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需要,我国应该尽快推出操作性强的电子商务税收等法律和相关市场规范,对不适合电子商务发展的法律、法规要尽快进行修改,为推动电子商务活动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持与指导。

3.2提高贸易的信息化水平

公司的数字化能力要求公司不停优化电子商务的认知,培养更多的电子商务有关的技术人员并且加大有关技术的应用,保障与全国电子商务之间的交流,加强公司数字化的变革。市场效益中体系的科学配置通常会使效益总体获得巨大利润,完善市场效益体系,各国依照能力和范围来分配任务,整改效益实体中电子商务和实际商务的比重,推进市场效益体系的完善深化。

3.3完善贸易信用体系的建设

诚信模式的构建与销售方、供应方的效益紧密相关,不断深化诚信模式可以为销售方、供应方构建和谐、公正的贸易环境。所以,在贸易进程中,销售方、供应方都必须重视自身信用,依法办事;有关机构和部门必须重视领导诚信模式的构建,并开展统计配置;与贸易相关的其他方必须先评估销售方、供应方的诚信。

3.4完善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建设

完善、和谐的法律氛围可以保障电子商务的安全,此方式不仅为销售方、供应方提供了安全保障,还使销售方、供应方可以遵照法律办事。营造一个优良的法律氛围,要求有关部门不停地观测、分析社会趋势,构建有关的法律制度,保障销售方、供应方的权益;在市场效益中的每一方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使得电子商务的法律制度越来越健全。

商贸经济论文篇3

二、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作用

1.保证了工作效率。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行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各个行业均重视其工作效率的提升,科学技术的有效利用,保证了其工作效率。网络技术的高效运用,利于交易文件的传送与交换。在电子商务中,商家与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与计算机,完成其订购、签约与付款等事项,在较短的时间内便可以完成交易,其具有便捷性与高效性。

2.控制了交易成本。国际经济贸易在科学技术的支持下,其手段不断更新,通过网络交易,控制了其交易的成本,在人力、物力与财力等各个方面的投入有所节省,同时电子商务不受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制约。同时,在网络购物中,其商家遍布全球,其商品种类是丰富的、多样的,因此,消费者的选择也更加广阔,更能满足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电子商务是一种创新型的交易方式,其运营的时间、环节均有所减少,因此,商品的成本得到了控制。

3.减少了贸易壁垒。电子商务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与先进性等,其兴起与发展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因此,贸易壁垒有所减少。电子商务促进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增加了国际经济贸易的业务量,促进了经济全球化与一体化的进程,有利于国际经济的互利共赢。

三、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的机制研究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电子商务的发展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选择,并创新了商务活动,从而利于企业的发展,利于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下面将介绍电子商务发展的具体措施。

1.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目前,电子商务的发展仍存在诸多的不足,其发展水平较低,因此,各个行业与企业要重视电子商务的发展,其发展是必然趋势,电子商务对国际经济贸易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国际经济贸易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利用先进的技术,创建企业信息平台,并对相关的企业信息进行收集,在利用网络技术的同时,要通过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从而保证企业网络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最终保障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其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

2.健全电子支付系统与物流系统。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要求其支付系统与物流系统要不断健全,保证其支付的安全性与物流的便捷性,让电子商务的系统趋于信息化与现代化。电子商务的相关企业要与银行、支付机构等保持良好的关系,从而利于其支付系统的安全性,通过安全支付,将利于其交易量的增多。同时,电子商务需要物流企业的支持,因此,物流企业要进一步建设与完善,逐渐实现信息化与先进化,从而保证其技术与装备的现代化,保证其运营的高效性,并使其流程更加优化,最终实现对物流成本的控制。

3.营造电子商务发展的氛围。电子商务发展不仅对国际经济贸易有着重要的作用,还对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国家要为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国家的相关部门要积极发挥其职能作用,并制定促进其发展的政策,引导与激励电子商务的发展。同时,国家要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进行统一的规划、科学的统筹,从而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并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培养其需要的人才。

商贸经济论文篇4

(一)在以前的国际贸易中,成本非常巨大,然而电子商务的出现,大大减少了成本,并且与此同时,效率还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中,如果贸易双方想要完成一个贸易,就要按照各种明文条款和规定,完成各种各样的认证和审查,经过非常复杂的手续,最终才可以进行贸易的正式工作。这就使得贸易的效率非常低下,而且会使得贸易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随着电子商务的出现,其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B2B和B2C模式。这些模式可以有效的缩短贸易在中间进行的各种步骤和工作,能让贸易双方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到正式的贸易流程中来。正是因为这种高效率,使得电子商务得以飞速发展。

(二)正如上面所说的,电子商务的出现,创造了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即B2B和B2C模式。这种模式十分大胆、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电子商务与传统商务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其依赖于互联网。因为互联网的出现,拉近了人们的距离,使得贸易双方不会再因为地域的问题而收到限制,电子商务借助互联网,将全球的商务都联系到了一起,这是对传统贸易的颠覆,为贸易的各方都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和利益。

(三)电子商务在激发全球的经济发展同时,也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为我国主要推送的是服务贸易的全球化。在以前没有出现电子商务的时候,这种贸易的成本是十分巨大的,在电子商务出现以后,我国的服务贸易有了很好的平台,提高了我国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和效率,使得我国服务贸易得以立于强者的阵地。

二、电子商务发展对国际经济贸易的消极作用

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电子商务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一些困扰,总的来说,其作用是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所以我们要对电子商务进行深入的、理性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为国家和人民造福。其不好的方面主要总结如下:

(一)电子商务的出现,让安全问题浮出水面。因为电子商务其与传统商务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其依赖于互联网。我们都知道,互联网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安全性比较低,各种网络的高手和黑客在掌握一定技术的前提下,几乎可以获取到他们想要或取的任何数据和信息。有的不法商家就会以此作为他们兴风做浪的突破口。所以在电子商务中,一定要把安全问题摆在首位。

(二)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和物流的低速配送产生了矛盾。因为电子商务是依靠互联网的,而互联网上的用户非常多,同时访问一个商品并且下单的用户可能回答到成百上千人。所以,在这么多人都下单的情况下,如果物流的速度非常慢,就会造成非常恶劣的用户体验,人们就会因为商品太慢而逐渐对电子商务失去信心,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和人才的科技化之间产生矛盾。电子商务在依靠互联网的同时,还要有非常强大的技术做后盾,能够从事电子商务这一块的员工,其学历都应该是非常高的,但是我国的情况并非如此,才的缺失,将会成为阻碍电子商务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改善电子商务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应用的对策

想要解决上述电子商务带来的不良影响,我们就应该采用积极的应对措施,例如:

商贸经济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长期以来,学者们对培养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研究逻辑思路是院校定位——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设计——实验教学和教学模式。但对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需求细分、岗位定位及由此而衍生的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上缺乏深入的研究;从院校定位与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应具备能力综合研究出发,进而构建科学合理的应用性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方案尚属空白研究领域,在此从以上两方面进行系统研究。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分类及培养目标定位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需求分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面向概括起来一般是:第一,到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第二,到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部门、国民经济综合部门、商业部门或大型涉外公司从事对外经济与贸易管理工作;第三,到涉外企业、合资企业、商贸公司、银行及金融公司从事贸易业务、市场营销、国际结算、外贸会计等工作。

从毕业生就业面向总体来看,可以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分为研究型或学术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及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两大类。其中,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又可分为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及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的院校定位

研究型或学术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培养需具备一定的条件:

其一是要求培养这类人才的高等院校具有丰富的高水平教师资源,其二是要求选择这一培养方向的学生具备较高的素质和学习研究养成。在我国具备培养这类人才培养能力的高校屈指可数。

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需要配备一定比例的国际贸易实务能力较强的国际商务经办型师资力量。从我国院校来看,二类本科院校和三类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均属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只是二类本科院校培养的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比例相对三本来说较大,是其主要人才培养方向,而培养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是三类本科院校的主要人才培养方向。职业高等院校的培养定位则应是单纯的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的培养。

二、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

应用能力的分析离不开具体的国际贸易管理岗位和商务经办岗位,下面从对外贸易管理岗位和国际商务经办岗位的具体角度,分别对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和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的能力要求进行系统分析。

(一)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

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会从事政府对外贸易经济管理及国民经济综合部门的管理工作,也会到商业部门或大型涉外公司从事对外经济与贸易的管理工作。基于此,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必须具备如下能力才能满足将来的管理岗位要求:

第一,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能正确理解和分析一些常见的经济现象;第二,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经济法律知识,能够提出或制定较为科学可行的管理措施;第三,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能正确解读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有关国际贸易组织相关协定;第四,应具备一定的市场知识,能为商业部门或大型涉外公司提出经营管理建议;第五,应熟悉国际商务经办的各个环节,这是应用型对外贸易管理人才进行管理或者管好业务的基本保证和前提;第六,应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为管理和日常管理业务提供技能支持;第七,应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包括外语和母语,能撰写管理文件,并进行外文阅读和口语交流;第八,应具备必要的电子商务知识,能适应现代商务管理的要求。

(二)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分析

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一般会从事国际市场开拓、国际结算、国际货物保险、国际运输、外贸会计核算、进出口报关、进出口报检、进出口业务跟单等工作。因此,应用型国际商务经办人才必须具备如下能力才能满足工作岗位的要求:

第一,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理论知识,能正确理解和分析一些常见的经济现象;第二,应具备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经济法律知识,能够对国际商务活动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第三,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能正确解读各国对外贸易政策和有关国际贸易组织相关协定;第四,应具备较强的商品知识和市场知识,能针对相关商品独立拓展市场,寻找相关产品客户,建立自己的客户群;第五,应熟悉国际商务各种单证的格式和规范,具备填制各种外贸单证的能力;第六,了解国际国内相关经济法规和国际贸易惯例,具备进行国际商务活动业务洽谈的能力,包括业务谈判的外语能力;第七,掌握会计核算知识,具备国际商品报价能力;第八,掌握进出口报关、清关知识和程序,具备报关、清关的基本技能;第九,掌握报检知识和程序,具备报检基本技能;第十,掌握国际货物运输和保险知识,具备进行国际货运和货物保险的基本技能;第十一,掌握国际结算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程序,具备国际结算基本技能;第十二,具备一定计算机和网络知识,为管理和日常管理业务提供技能支持;第十三,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包括外语和母语,能撰写修改国际商务合同、信用证等文件,并进行外文阅读和口语交流;第十四,应具备必要的电子商务知识,能适应现代国际商务活动业务的新要求。

三、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商贸经济论文篇6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源于批判重商主义,经过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李斯特以及当代的克鲁格曼,杨小凯等人的逐步完善已经建立相对完备的经济学体系,并不断应用于实际。把握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进程及演进规律无疑对制定正确的贸易政策从而促进各国和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古典贸易理论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为古典经济学的建立打下了理论基础。斯密认为人的本性在于追求自身利益,对利益的追逐产生物品交换的需要,进而产生劳动的分工,分工使每一种物品的生产都趋向专业化从而使劳动生产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国家经济的增长。根据绝对优势理论,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该生产自身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在国际市场行进行贸易以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

绝对优势学说的创立有三个方面的主要意义。第一,它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即各国不同的自然禀赋和生产条件使各国对同种商品的生产具有不同的绝对成本,人类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驱使国家间贸易的产生;第二,它指明国际贸易能给参与到其中的国家带来比自给自足更大的利益;第三,它指出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既然一国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取得更多的利益,那么就应该最大程度的开展国际贸易,即进行自由的国际贸易。

由此可见,比较优势学说更能解释普遍的经济现象。因为比较优势学说表明,不仅拥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从国际贸易中获得比自身生产更多的利益,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也可以,为现实中的此类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依据。既然国家贸易能为所有的国家带来更多的利益,那么国际贸易就应该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进行。这样,比较优势学说就从理论说明了自由贸易的必要性。当然,任何理论都有其进步性和局限性,李嘉图的比较优势学说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比较优势只对国家间贸易的分析是静态的,它只能总结某一时点上国家间贸易的优势所在,无法分析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可能会产生的变化。二是比较优势理论只以生产商品所需劳动时间为依据,忽视了各国的自然禀赋和技术条件等可能会影响到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三是比较优势没有说明国际贸易中利益的分配问题,即贸易双方以什么样的比例分配贸易利益。

二、新古典贸易理论

1993年,瑞典经济学家俄林出版了《地区间贸易和国际贸易》,俄林在书中的分析选用了新的理论基础,即他选用了自然要素禀赋而非生产商品的时间,从新的出发点分析了国际产生的原因。生产要他在生产要素自然禀赋论中各个国家对各种自然资源的占有情况不尽相同,而且各种商品的生产所需要各种要素的比例也不一样,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可以通过生产以本国具有的相对丰富的资源为要素的商品并在际市场上出售以获取贸易利益。原因在于,以相对丰富的资源为生产要素必然使得该国这种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低于这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所生产的这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从而利用价格优势获取比国内市场的贸易中更多的利益。

显然,赫克歇尔俄林提出的模型在比较优势学说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俄林模型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解释了比较优势理论中相对优势产生的原因,即在于各个国家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状况的不同。两地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丰裕程度不同导致商品的生产成本不同,产生市场上商品价格的差异,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二是俄林不仅对某种商品的生产和贸易作出分析,而且从资本、技术等要素出发在宏观层面上说明一个国家的贸易优势和劣势所在。第三,俄林模型解释了国际贸易可能会给一国经济和国民收入带来的影响。由于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出售使用丰裕生产要素的资源并获得高于国内市场的利益,必然使得该种要素的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反之,需要使用本国相对缺少的资源生产的商品可以从国际市场获得,从而使该类商品生产要素的需求减少,近而使该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和消费者均会从此类贸易中获得更多利益。

三、新贸易理论

20世纪70年代后期,对国际贸易理论的研究发展迅速,克鲁格曼、迪克西特、诺曼、赫尔普曼等经济学家不断尝试把新的理论应用到新古典贸易理论中来解释现代国际贸易现象,逐渐形成新贸易理论。其中,对新贸易理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

克鲁格曼的《报酬递增、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奠定了新贸易理论发展的基础,对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至今不衰。与俄林选择自然资源禀赋为研究的出发点不同,克鲁格曼改变了对国际贸易理论分析的基础,他假定厂商的生产是规模报仇递增的,并以此为依据得出使市场实现均衡的两个条件。首先,根据微观经济理论,厂商为了获得最大化的利润需要选择在边际利润为零的点上进行生产,在该点上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边际利润为零。其次,厂商可自由进入或推出一个行业的生产,通过经济学的分析可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在价格等于平均成本时,进入生产的厂商数量等于退出生产的厂商数量,即生产规模实现均衡。新贸易理论通过解决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瓶颈而把贸易理论的发展推向前进。

新贸易理论相比新古典贸易理论最大的优势在于其现实适用性的提高,它能够揭示经济中更普遍的现象,并对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难题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即为什么国际贸易的大部分没有发生在要素禀赋相差极大的国家之间。在新贸易理论中,由于商品的多样性及其随经济、科技、市场需求等的不断发展和变化而处于变动之中,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生产所有种类的商品,所以国际间的贸易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至于在生产商品的分工中哪个国家生产哪些商品则由资源占有状况和生产条件等因素确定。

新贸易理论当然也是不尽完善的,它的缺陷主要在于对厂商的要求过于严格,严格假设所有的厂商完全相同,忽略了各个厂商之间所存在的领导者才能、资本及技术条件的差异,无法解释行业中厂商数量及规模的变动,或者一些企业在竞争中步步为营,规模和收益不断提高,成为行业中的主导者,而另一些厂商却在竞争中被淘汰,退出竞争。对前人无法解释的难题做出解答是新的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新贸易理论虽然解释了新古典贸易理论无法解释的里昂惕夫之谜及相关难题,它自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某些方面与现实不相吻合。针对这一问题,新贸易理提出了贸易障碍这一概念试图对此做出解释,但是并没有给出具体的变量或参数在模型中做具体的分析,因此这一问题至此并没有得出系统合理的解释每一个理论的局限之处都会成为新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基于对这一难题的解释,以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得到了拓展。

四、新兴古典贸易理论

新兴古典经济学家的主要创立者是华裔经济学家杨小凯。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关键假设是经济中的每个个体都即使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由于每个个人、厂商或者国家都不能囊括所有商品的生产,因此生产者之间存在分工,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必要条件,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进行贸易所需花费的交易成本时,贸易产生。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系统地解释了贸易产生的原因,该论证在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同样适用。由于该理论对分工的论证主要基于内生优势,因此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也被成为内生优势理论。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认为,分工是贸易产生的必要条件,当分工经济大于交易费用时为贸易的产生提供了充分条件。即使所有的人都完全相同,不存在任何差异,也会在后天的分工选择中形成各异的内生比较优势,分工促使贸易的产生,贸易的成本形成交易费用,当交易成本大于分工经济的时候贸易产生的条件消失,各国又会发展封闭式经济,取消国际贸易。所以分工与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是贸易产生的必须条件,二者缺一不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交易效率在不断提高,交易所需的成本不断下降,分工经济的优势更加突出,又会返而促进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市场经济越活跃,商品种类越多,消费者对多样化商品的需求就会在更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从而使福利水平提高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杨小凯教授对古典贸易理论的深层次完善和补充。他从国际贸易的基本问题即贸易的产生出发,对贸易的起源进行了追本溯源的分析,并对在此基础发生的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及各个层次经济体的运行做详尽的阐述,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同时在围观和宏观层面上对贸易的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总结。

新兴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进步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新兴古典贸易理论以内生比较优势为依托,与古典贸易理论的外生比较优势形成对比,但又以之为基础。相比静态的古典贸易理论分析,新兴古典贸易理以专业化经济为基础对贸易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产品和市场的相关问题做了动态分析。世界经济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静态分析却只能描述在某一时点上经济的状态。因此,为了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需要对经济的动态运行进行分析,内生优势的变化就是动态分析的主要因素。动态分析使理论更加接近现实,增加了对现实的适用性和解释能力。其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是现实化的理论,它以专业化经济和交易成本为衡量标准现实经济的运行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管理者对贸易选择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指导,以在分工经济和交易成本的矛盾之中找到平衡点,使经济的运行更加稳定和高效。而且说明了国际贸易中经济分工的均衡状态,为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再次,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产生原因做了统一分析。认为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的起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当分工产生的专业化经济大于交易成本时,贸易就符合人类最大限度追求自身利益的本性,因此自然产生。它突破了新贸易理论的局限,即虽然说明国际贸易的益处,却无法论证为什么国际贸易要由国内贸易发展而来,而不是在贸易产生的时候就被所有的国家所承认并采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对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起源的统一是该理论对国际贸易理论体系的最大贡献,不仅使国际贸易理论体系更加完整,也把经济运行的本质在更深层次上揭示出来,提高了理论对现实经济的认知和解释深度,因此也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性指导意义。

新兴古典贸易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两点。首先,它无法指明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应依据什么原则选择出口和进口商品。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出口一国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或者进口存在比较劣势的产品举均能获得比自己生产更多的利益。因此可以根据生产商品的比较成本的高低来确定要出口或进口哪些商品。新古典贸易理论中,对贸易模式问题也给出了明确说明,一国应出口较多使用其丰裕要素的产品,而进口较多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通过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优势获得更多利益。在新兴国际国际贸易理论中,克鲁格曼指出,商品生产的专业化生产所带来的利益是国内和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无法对具体应选择哪些产品用于出口或哪些产品需要进口做出具体说明。只能说明一国应出口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强,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从而可以带来更多交易利益的商品,同时需要进口那些本国的专业化经济较弱,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以更低的成本获得的商品。至此,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三大基本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新兴古典Q易理论的第二个缺陷在于其对现实经济解释力的欠缺。该理论追求形式上的全面性,而无法顾及对经济运行细节的说明,因此它在一定程度上使一个宏观的框架,而不致力于对细微现象的解释。为了构建严密的逻辑框架,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提出了严格的假设条件。而且该理论中所涉及的数据无法从现有资料中获取,从而无法对其进行检验或运用这一理论对现实状况进行预测。此外,新兴古典贸易理论更适用于解释长期中的经济现象,而对短期经济现象缺乏解释力,所以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在现实中的适用之处极其有限,它在理论上对以往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以后贸易理论的启示方面所起的作用远大于它对现实世界经济运行的解释和对经济发展的预示。即理论意义大于其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梅.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启示[J].红河学院学报,2005,12.

[2]郭波,吴平,穆鹏.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脉络与演进规律[J].大连大学学报,2011,2.

[3]庞丹丹.浅谈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J].北方经贸,2014,2.

[4]王秋玲.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J].金融经济,2009,5.

[5]雷辉.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6,1.

[6]王建福.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J].经济师,2005,9.

[7]陈钧浩.全球化经济的要素流动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方向[J].世界经济研究,2013,11

[8]陈晓文.国际贸易理论发展思路及新趋向[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0,12.

[9]周梅妮.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历程简述[J].甘肃农业,2005,6.

商贸经济论文篇7

影响力的量化识别一直是服务业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中难以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以商贸流通服务业为例,重点探讨如何量化识别服务业包括直接影响力和间接影响力在内的多向性影响力,基于投入产出法和产业关联分析,得出商贸流通服务业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逻辑传导关系的结论,并据此提出促进商贸流通服务业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政策建议。

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界定

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界定,学术界一直未有明确的结论,多数情况下使用“流通产业”、“流通业”等较为模糊的提法。2007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中的明确提法是“商贸流通服务业”,简称“商贸流通业”。根据对流通范畴的认识不同,学术界通常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外延界定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方法,狭义的定义包括批发业、零售业以及运输业、仓储业,广义的定义包括商业、物流业、信息产业和金融业。

本文认为,界定商贸流通服务业应以流通为基点,应包括专门从事商品流通的部门和为商品流通服务的部门,前者是批发业和零售业等商业部门,后者是仓储业、运输业、包装业等专门为商业服务的部门。因此本文定义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包括零售业、批发业以及为专为其服务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文献回顾

近年来,国内学者己经开始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来研究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但多数学者都使用的是“流通产业”的提法,重点探讨流通产业对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发展、就业、消费的影响,需要指出的是,绝大多数学者对“流通产业”统计口径的处理是不统一的,其中部分学者将餐饮业也列入流通产业的统计范围。

多数学者分析流通产业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使用的基本都是时间序列数据,尽管各位学者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但是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即商品流通业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增长。例如,冉净斐(2004)运用菲德模型证实了流通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栾晓梅等(2007)用包含流通要素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论证批发、零售业对增长的贡献;唐红涛(2009)利用面板数据分析商品流通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王锦良等(2011)利用面板协整、面板修正方法分析了商品流通业和区域经济增长之间长期、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王春宇等(2009)利用聚类分析法判断各城市的经济发展状态,通过协整检验表明流通产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长期原因,但影响程度具有地区差异。李佛关(2012)的实证研究表明流通产业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效率高度正相关;王德章等(2007)使用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分析流通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刘天祥(2012)分析中国256个城市的商品流通业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王晓东等(2010)用偏最小二乘法证明了流通业发展可以有效地促进中部地区就业增长。

部分学者单独针对物流业的影响力开展一系列的实证分析,例如李冠霖(2001)的投入产出分析表明物流业是逐步向中间产品型产业转变的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宋则等(2008)编制四部门投入产出表并据此分析物流业对经济增长的实际影响;韩嵩(2011)的实证结果表明北京市物流产业属于瓶颈产业和基础产业,感应度系数高于平均水平,价格波及效应明显,就业吸纳能力强。

事实上,服务业本身对其他产业存在潜移默化的外溢效应,顾乃华(2005)通过实证检验表明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存在显著的外溢效应,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沿着这一思路,国内许多学者纷纷展开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外溢效应的研究。例如,李宏(2007)和袁建文(2009)从投入产出表和协整等角度探讨广东省工业和商品流通业之间的关系;胡永仕等(2011)的实证分析表明鉴于流通产业存在较强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流通产业可能发展为福建省的主导产业;林文炼(2012)的实证分析表明广东省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需求率低于50%同时中间投入率低于50%的行业;谭盟盟(2010)分析了流通产业对服务业的直接与间接贡献;宗颖(2012)发现江苏流通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存在显著的阶段性特征;王俊(2011)发现流通规模扩大显著地促进了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上升;李晓慧(2011)的两部门模型分析表明流通业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外溢效应;赵霞(2010)的实证结果表明商品流通对制造业生产的促进作用存在并呈现地区差异;庄尚文等(2008)的实证研究表明商品流通的结构和效率对工业产出存在多重影响。

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提法,最早始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2008),课题组认为流通业在提高国民经济运行质量、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优化国民经济流程、增加社会福利、扩大国内需求等方面的间接贡献,远远大于它所提供的直接贡献。宋则等(2009)使用实证数据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制造业增长等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贡献。赵凯等(2009)的实证分析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力低于其间接影响力。赵萍(2008)分析流通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得出流通产业的间接贡献使其在国民经济中居于基础产业地位的结论。宋则等(2010)认为流通业本身固有的竞争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由此得出产业结构调整应由政府主导型转向市场主导型的结论。

关于流通业对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影响,徐从才等(2000)通过实证测算论证了国内贸易活动对工业化进程的贡献及其影响途径;赵德海等(2004)分析流通业与三次产业的相关程度并据此认为流通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具有重要影响;郑凯华等(2011)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论证了流通业发展对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吴沉等(2000)的实证分析表明流通业对我国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及优化产业结构有重要作用;刘宁等(2007)的实证分析表明无论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我国的商品流通与产业升级之间都存在稳定的正相关关系;石明明等(2009)的实证分析表明流通部门是介于消费者与生产部门之间、拉动整个产业链发展、稳定国民经济波动的关键环节。

综合国内学者已有的研究成果可见,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已有一定的研究,虽然分析角度和使用的研究方法各不相同,但对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经济增长、城市经济发展的贡献是肯定的,并且大部分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认同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存在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但绝大多数研究成果止步于对间接贡献的定性描述,鲜有关于其间接贡献的量化识别分析。在统计口径方面,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统计口径并不统一,多数学者使用“流通产业”这一较为宽泛的提法,但是在实证分析方面涵盖的统计范围却偏窄,仅限于批零产业或者物流业。已有的研究成果多数是根据单一的截面数据做静态分析,动态分析非常少。关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更深层次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量化识别

如前所述,已有的研究为本文提供了思路,但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例如现有的研究成果绝大多数为静态分析,动态分析相对比较少,无法解释商贸流通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关系变动的情况,无法解释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因此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数据,对历年来的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经济效应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反映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性质、产业关联、产业波及效应的变化,由此反映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一)产业性质分析

投入产出分析主要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和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来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依存关系、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根据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可以计算单个产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并由此判断其在一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中间需求率是某一产业对某产品的中间需求量与该产品的总需求量的比值。某一产业的中间需求率越高,表明该产业就越带有提供中间产品的性质。

中间投入率是某一产业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的比值。中间投入率反映某一产业的中间产品投入占该产业总产值的比重,这一指标可以反映该产业对相关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

根据产业划分方法,以中间需求率为横坐标,以中间投入率为纵坐标,以0.5为分界线,可以将各产业划入4个象限,第Ⅰ类产业是为其他产业提品或服务的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第Ⅱ类产业是自身对原材料投入存在需求同时产品被各产业广泛需求的中间产品型产业;第Ⅲ类产业是处于产业链的下游的最终需求型产业;第Ⅳ类产业是较少需要中间投入并且大部分产品或服务用于最终消费的最终需求型基础产业。

本文的数据来源为我国1997年、2002年和2007年40或者42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突出研究对象,本文对部门进行了归类合并,将“交通运输业”、“仓储业”、“邮政业”以及“批发和零售业”归总为“商贸流通服务业”,将第二产业划分为“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和供水业”、“建筑业”四个部门,将第三产业划分为“商贸流通服务业”、“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餐饮和旅游业”、“信息与其他社会服务业”,由此将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投入产出基本流量表合并为9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根据合并后的9部门投入产出表,分别计算各年的中间投入率和中间需求率(见表1)。

由表1可见,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中间需求率和中间投入率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中间投入率由1997年的0.4701提高到2007年的0.4725,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上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中间需求率的指数由1997年的0.6432提高到2007年的0.7211,中间需求率的不断增大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在不断增强。

据此对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性质进行判断,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即商贸流通服务业正在逐渐成长为对上下游产业都存在较强的带动能力的产业。按照产业划分方法,1997年和2002年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投入率小于0.5而中间需求率大于0.5的第I类产业,即中间产品型基础产业。2007年的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投入率大于0.5而中间需求率大于0.5的第II类产业,即中间产品型产业,是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

(二)产业关联分析

产业关联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供给和需求、投入与产出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通常分为后向关联和前向关联。

产业的前向关联是指一个产业对将其产品或服务作为中间投入的其他产业的影响,可用直接分配系数来反映前向关联效应,即某产业生产的产品或服务分配给另一产业作为中间产品使用的价值在该产业总产品中所占的比例。可用j部门的总产出(Xj)除该部门生产经营中所直接分配给i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xij来计算直接分配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i,j=1,2,3,……n)

产业的后向关联是指一个产业对为其供应产品或服务的其他产业的影响,可用直接消耗系数来反映后向关联效应,即某产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直接消耗其他产业产品的数量,可用j部门的总投入(Xj)除该部门生产经营中所直接消耗的i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xij来计算直接消耗系数,用公式表示为:

(i,j=1,2,3,……n)

本文分别以1997年、2002年和2007年我国40或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分析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如表2所示。通过分析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前向关联指标可知,1997年、2002年和2007年总的直接分配系数达到0.7左右,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存在非常显著的支撑作用,存在较高的前向关联度。

具体而言,1997年与商贸流通服务业前向关联度较高的相关产业依次是制造业(0.3842)、建筑业(0.0841)、商贸流通服务业(0.0841)、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0.0536)和农业(0.0411)。2002年的直接分配系数发生一些变化,直接分配系数依次是制造业(0.3313)、商贸流通服务业(0.0889)、建筑业(0.0793)、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0.0542)和农业(0.0428)。2007年的直接分配系数在此基础上又发生一些变化,直接分配系数依次是制造业(0.3145)、建筑业(0.1013)、商贸流通服务业(0.0890)、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0.0472)、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0.0270)。换言之,199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有53.4%流向了制造业,11.7%流向了建筑业,11.7%流向了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7.4%流向了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有48.4%流向了制造业,15.6%流向了建筑业,13.7%流向了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7.3%流向了信息和其他技术服务业,值得注意的是,4.2%流向了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

由此可见,相对于1997年和2002年而言,2007年建筑业以及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的直接分配系数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一定程度上讲,建筑业相对于商贸流通服务业而言的直接分配系数增长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大规模扩张以及商业地产的迅速发展存在关联,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的直接分配系数的提高则说明商品和人员流动的速度逐渐加快,消费金融、物流金融等新兴业态和服务的出现导致商贸流通服务业与专业服务和金融服务的关联度迅速提升。

对比1997、2002、2007年各次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见表3)可见,1997-2007年第二产业依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体地位,第三产业的比重迅速提高,第一产业的比重略有下降。相对应地,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三次产业的影响也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199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服务和产品主要分配在第二产业,有71.8%分配在第二产业,11.7%分配在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10.8%分配在除商贸流通服务业以外的第三产业,5.7%分配在第一产业。整体而言,2007年的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中,商贸流通服务业主要分配在第二产业,分配了69.5%,说明第二产业的生产需求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最为明显,其次是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分配了13.7%,再次是除商贸流通服务业以外的第三产业,分配了13%,第一产业分配到的流通产品占3.8%,这说明第一产业的生产需求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较小。由此可见,随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分配给第二产业的比例的降低,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相应地下降,同时,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品和服务分配给第三产业的比例的上升,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相应地上升。由此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各个产业的产品和服务的分配比例的变化与产业结构比例变化的方向是一致的,这也说明,各个产业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需求的变化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

由表2可见,商贸流通服务业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总的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为0.47、0.3688和0.4725,说明总体上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上游产业的拉动能力并不太强,但仍保持着增长趋势,随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进一步发展,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能力会逐渐加强。与商贸流通服务业后向关联度最高的是制造业,商贸流通服务业有近50%的中间投入来自于制造业。除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以外,第三产业中与商贸流通服务业后向关联度最高的是金融保险与商务服务业,值得关注的是,相对于2002年而言,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相对金融保险与商务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增长了1.2倍,餐饮和旅游业的直接消耗系数增长了1.8倍,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金融保险与商务服务、对餐饮和旅游的产品和服务的消耗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另外,除了第二产业中的制造业, 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第三产业各部门的后向关联均强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其他部门,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较强。

综合分析1997-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关联可见,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前向关联效应普遍高于后向关联效应,且前后向关联均保持增长趋势,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高于带动作用,且商贸流通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在不断加强。

(三)产业波及效应分析

产业波及是指某一产业部门的变化引起与其直接相关的其他产业部门的变化,并导致与后者相关的其他部门的变化,产业之间的关联影响逐次传递并消减的过程,产业波及效应通常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衡量。

影响力系数是某产业的影响力与国民经济各产业影响力的平均水平之比,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个产品部门增加一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可用j部门的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除以该部门的列昂惕夫逆矩阵列和的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j列之和;为列昂惕夫逆矩阵列和的平均值。

感应度系数是某产业的感应度与国民经济各产业感应度的平均水平的比值,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最终使用所导致的某一部门的需求感应程度。感应度系数可用j部门的列昂惕夫逆矩阵的第i行之和除以该部门的列昂惕夫逆矩阵列和的平均值的方法计算,公式为:

其中,是里昂剔夫逆系数矩阵第i行和第j列的数值。

本文分别以1997年、2002年和2007年我国40或42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为数据来源,分析我国商贸流通服务业的产业波及效应,如表4所示。

由表4的测算结果可见,1997、2002、2007年的各年数据均显示,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普遍高于感应度系数,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其本身受到国民经济发展后的拉动作用。通过分析商贸流通服务业感应度系数的变化可以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感应度系数约为0.8,这说明国民经济发展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低于所有产业的平均水平,拉动作用不强,但由于感应度系数本身是一个相对指标,因此感应度指数的下降并不表示商贸流通服务业并非随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停滞发展,而表示相对于高感应度的产业而言,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程度和速度相对较低。同时,1997-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都大于1,大约为1.1,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部门产生的产业波及影响程度高于其他产业的社会影响平均水平,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的社会平均影响水平以上,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高的促进作用。

比较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可以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高于感应度系数,即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远远高于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因此,应采取优先发展的战略来大力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通过主动发展商贸流通服务业来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不是等国民经济发展后来拉动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应将商贸流通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来发展,充分发挥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近年来,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感应度一直比较稳定,在三个样本年份均位于国民经济9个部门中的第四位。相比之下,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影响力不仅总体上要高于所有产业部门的平均水平,而且始终要比它的感应度强得多;根据计算结果看出,影响力系数在不同年份波动较大,影响力最强的年份是2002年,位居所有产业部门第二位,另外两个样本年份均位于第四位。鉴于我国在1997-2007年恰好处于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大幅扩张的时期,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变化反映出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产业重心的迁移和发展瓶颈的制约状况。

综上,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通过对比1997、2002、2007年的投入产出分析结果可见,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也有较为深刻的影响,因而影响到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的发展,从而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政策建议

(一)商贸流通服务业应采取主动发展和扶持发展的模式

根据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量化识别分析,本文认为中国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产品型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非常明显,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的支撑作用大于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其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其本身受到国民经济发展后的拉动作用。因此,商贸流通服务业应在产业发展次序中作为优先发展和主动发展的对象,充分发挥其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为促进商贸流通服务业的发展,国家应加大对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政策扶持,在税收制度、规划用地、财政投入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二)着力提升商贸服务业的运行效率

从实证分析的结果可见,2007年商贸流通服务业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较高,在各部门中仅次于制造业、金融保险和商务服务业,这说明商贸流通服务业的直接消耗较高,效率仍然亟待提高,因此有必要继续提高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运行效率。为此,应采取必要措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事实上,信息化是推动商贸流通服务业高效发展的有效措施,因此商贸流通服务企业自身应加强内部信息化建设,同时借助政府的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实现信息平台的对接来改善和提高运行效率。

(三)切实推动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量化识别研究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存在较为深入的影响,这种影响力不仅体现为吸收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等方面,更为深入地体现为对其他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的深刻影响,因而影响到三次产业结构以及各产业内部的行业结构的发展,从而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实证分析,本文发现商贸流通服务业属于中间产品型产业,对其他产业存在非常明显的支撑作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性产业,最重要的是,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远远高于其所受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为此,应进一步采取技术手段,切实推动对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的量化识别研究,以更加清晰地展示商贸流通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四)完善商贸流通服务业的财政、金融和土地支持政策

积极发挥财政支持作用,加大中央政府的相关投资,通过完善促进消费的财政政策来扩大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投资规模,将投资重点投向商贸流通信息化建设、公益性流通设施等。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励金融机构拓宽商贸流通服务企业的融资渠道,发展融资租赁、供应链融资等业务,引导金融机构创新消费信贷产品、改进服务方式,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促进连锁经营企业实现跨地区发展,通过完善流通业税制、推进营业税改增值的方式,切实有效地减轻商贸流通服务业的整体税收负担。

参考文献:

1.冉净斐.从先导到创新:流通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商业经济与管理,2004(2)

2.栾晓梅,毛义友.现代流通业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分析.经济师,2007(8)

3.唐红涛.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探讨.天府新论,2009(2)

4.王锦良,宋国宇.流通产业发展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经验分析.技术经济,2011(11)

5.王春宇,仲深.流通业对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9(1)

6.王德章,宋德军.流通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2007(10)

7.王晓东,谢莉娟.论流通产业结构调整与就业增长.财贸经济,2010(2)

8.刘天祥.东中西部地区商品流通业对经济增长影响差异的分位数回归分析—基于中国地级市市辖区的数据.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2(2)

9.李佛关.流通产业对经济效率提升作用的实证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2(5)

10.孙畅,吴立力.直辖以来流通业对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7(2)

11.富原.流通竞争力提高对哈尔滨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商业经济,2006(4)

12.吴航,赵文丽.商贸流通业与经济发展的动态计量分析—以浙江省商贸流通业的分析为例.浙江统计,2008(2)

13.张建民,张建中,朱晓影.湖北省流通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相关性分析.统计与决策,2010(12)

14.李冠霖.我国物流业的投入产出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11(6)

15.宋则,常东亮.现代物流业的波及效应研究.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1)

16.韩嵩.北京市物流业波及效应研究.中国统计,2011(9)

17.张光明.广西物流产业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应分析.特区经济,2012(5)

18.顾乃华.我国服务业对工业发展外溢效应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统计研究,2005(12)

19.袁建文.基于投入产出和计量经济方法的广东省流通产业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9(2)

20.胡永仕,王健.福建省流通产业关联及波及效应的实证研究.技术经济,2011(9)

21.李宏.广东省流通业与制造业关系的动态分析.广东商学院学报,2007(5)

22.林文炼.广东省第三产业关联度及波及效应分析—基于2007年广东省投入产出表分析.中国外资,2012(16)

23.谭盟盟.流通产业发展对第三产业经济增长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中国商界,2010(4)

24.宗颖.江苏流通业贡献及其发展的实证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12(5)

25.王俊.流通业对制造业效率的影响—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家,2011(1)

26.李晓慧.流通业溢出效应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商业时代,2011(27)

27.赵霞.流通与制造业增长—基于2000-2007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兰州商学院学报,2010(2)

28.庄尚文,王永培.商品流通结构、效率与制造业增长—基于2000-2006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8(6)

29.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实证分析.中国流通经济,2008(3)

30.宋则,赵凯.商贸流通服务业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贡献.经济研究参考,2009(31)

31.赵凯,宋则.商贸流通服务业影响力及作用机理研究.财贸经济,2009(1)

32.赵萍.流通产业影响力实证研究.现代商贸评论,2008(1)

33.宋则,常东亮,丁宁.流通业影响力与制造业结构调整.中国工业经济,2010(8)

34.徐从才,石奇.流通支持工业化进程的实证研究.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0(2)

35.赵德海,邵万清.对流通地位的再认识.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2004(1)

36.石明明,张小军.流通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角色转换:基于灰色关联分析.财贸经济,2009(2)

37.郑凯华,柏庆国、孙颖慧.基于灰理论的现代流通业对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以山东省为例.菏泽学院学报,2011(5)

38.吴沉,王传维.流通产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作用.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12)

商贸经济论文篇8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贸易自由化;世界贸易组织

引言

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其目的是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通过贸易保护,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的目标。它们在维护民族利益,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旗帜下,行保护之目的,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手段上的欺骗性和战略上的进攻性等特点。

在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中,关于理论来源和特征的研究比较多。本文拟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实质进行归纳分析,并试提出新贸易保护主义将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存在的观点。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则是通过对当今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根据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状,提出运用贸易规则、规避贸易风险;发挥中介作用、建立预警机制;加大政府协调、实现公平竞争;提高商品质量、冲破贸易保护;运用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具体有效的措施。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研究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渊源

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重商主义”思想,之后经历了“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超保护贸易理论、新贸易保护主义四个里程碑式的阶段。

1、重商主义(15-17世纪)

15-17世纪,随着新大陆和新航线的发现,商业活动的范围空前扩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开始产生。通过对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掠夺,西欧积累了巨额的货币财富。与此同时,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社会各阶级的经济生活对商业资本有着很大的依赖,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当时充当交易媒介的货币,主要是黄金和白银等金属货币,它们成为社会各界追逐的对象和社会财富的象征,而拜金主义也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旋律。社会经济的这种剧烈变化,必然反映到上层建筑中来。在经济思想和政策方面,表现为重商主义的兴起,这便是贸易保护的起点。

重商主义可以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的重商主义流行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的西欧各国,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在对外贸易中少买多卖或不买,用以积累货币,而且积极鼓吹国家采取强制手段禁止货币输出。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资本高度发展,工场手工业已产生,信贷事业开始发展,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当时的封建王朝和商业资产阶级更加需要货币,“他们开始明白,一动不动的放在钱柜里的资本是死的……人们开始把自己的金钱当作诱鸟放出去,以便把别人的金币引进来。”lwkoo.cn 硕士论文

晚期重商主义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Tomas Mun,1571-1641),他指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国家应该允许货币输出到国外,购买本国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或进行转口贸易,发展生产。但晚期的重商主义者仍然坚持买少卖多的原则。贸易差额论在认识上比货币差额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但不论是货币差额论,还是贸易差额论,都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一国拥有的黄金和白银越多,就越富有。总之,财富就是金银,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

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在当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但它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而且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认为财富和利润都是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对外贸易是财富和价值增值的源泉。这反映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货币差额论将货币与商品绝对地对立起来,设法要把侥幸得到的货币保存在国内并把它贮藏起来,而且孤立地对待货币运动。贸易差额论才开始认识到货币运动与商品运动的内在联系。 2、“保护幼稚工业”理论(19世纪40年代)

19世纪20-40年代,资本主义工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或正在成长时期,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要求保护幼稚工业,特别是当时的德国。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与自由贸易理论相对立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形成了。“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list,1789-1846)。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他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各国经济发展必须经历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不同时期应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他从德国当时所处的现状出发,认为德国正处于农工业时期。而想要过渡到农工商业时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国家实行高关税等保护贸易政策,进而建立强大的工商业基础。经过比较,他认为使用动力和大规模机器的制造工业的生产力远远大于农业,所以保护和发展工业生产力需要特别重视。而对于农业的保护,他认为,通过保护使工业发达以后,农业就会随之得到发展。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在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应该说保护关税政策对于当时的德国资产阶级是必要的,它使德国的大工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加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提高了他们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对经济不发达国家,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理论在对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利益也予以承认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对象应以将来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为限,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自由贸易才是最终目标。

但是,李斯特的整个理论体系是错误的,不科学的。他把自己的生产力理论与古典学派的价值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是以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为前提假设。

3、超保护贸易理论(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初,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使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使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经济大危机之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干预对外贸易,实行高关税、外汇限制、数量限制、鼓励出口等措施,以改善国内的经济状况。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各国经济学者提出了各种支持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根据,其中有重大影响的是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及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理论。凯恩斯主义主张,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的政策能够保证经济繁荣、扩大就业。他们认为,政府应该仔细分析贸易顺差和逆差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以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大量的失业问题。贸易顺差可以为一国带来黄金,可以扩大支付手段、压低利率、刺激物价上涨、扩大投资,有利于缓和与扩大就业量。而贸易逆差则会造成黄金外流,使物价下降,最终导致经济萧条和增加失业。

超保护贸易主义旨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它把保护的对象由幼稚工业,扩展到包括国内高度发展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保护的目的也由培养自由竞争能力,转变为巩固和加强对国外市场的垄断。保护的战略由防御转向进攻。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理论同样有其局限性。理论中提出的对外贸易乘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

商贸经济论文篇9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贸易自由化;世界贸易组织

引言

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其目的是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通过贸易保护,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的目标。它们在维护民族利益,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旗帜下,行保护之目的,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手段上的欺骗性和战略上的进攻性等特点。

在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中,关于理论来源和特征的研究比较多。本文拟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实质进行归纳分析,并试提出新贸易保护主义将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存在的观点。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则是通过对当今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根据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状,提出运用贸易规则、规避贸易风险;发挥中介作用、建立预警机制;加大政府协调、实现公平竞争;提高商品质量、冲破贸易保护;运用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具体有效的措施。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研究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渊源

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重商主义”思想,之后经历了“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超保护贸易理论、新贸易保护主义四个里程碑式的阶段。

1、重商主义(15-17世纪)

15-17世纪,随着新大陆和新航线的发现,商业活动的范围空前扩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开始产生。通过对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掠夺,西欧积累了巨额的货币财富。与此同时,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社会各阶级的经济生活对商业资本有着很大的依赖,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当时充当交易媒介的货币,主要是黄金和白银等金属货币,它们成为社会各界追逐的对象和社会财富的象征,而拜金主义也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旋律。社会经济的这种剧烈变化,必然反映到上层建筑中来。在经济思想和政策方面,表现为重商主义的兴起,这便是贸易保护的起点。

重商主义可以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的重商主义流行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的西欧各国,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在对外贸易中少买多卖或不买,用以积累货币,而且积极鼓吹国家采取强制手段禁止货币输出。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资本高度发展,工场手工业已产生,信贷事业开始发展,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当时的封建王朝和商业资产阶级更加需要货币,“他们开始明白,一动不动的放在钱柜里的资本是死的……人们开始把自己的金钱当作诱鸟放出去,以便把别人的金币引进来。” 代写硕士论文

晚期重商主义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tomas mun,1571-1641),他指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国家应该允许货币输出到国外,购买本国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或进行转口贸易,发展生产。但晚期的重商主义者仍然坚持买少卖多的原则。贸易差额论在认识上比货币差额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但不论是货币差额论,还是贸易差额论,都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一国拥有的黄金和白银越多,就越富有。总之,财富就是金银,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

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在当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但它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而且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认为财富和利润都是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对外贸易是财富和价值增值的源泉。这反映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货币差额论将货币与商品绝对地对立起来,设法要把侥幸得到的货币保存在国内并把它贮藏起来,而且孤立地对待货币运动。贸易差额论才开始认识到货币运动与商品运动的内在联系。

2、“保护幼稚工业”理论(19世纪40年代)

19世纪20-40年代,资本主义工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或正在成长时期,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要求保护幼稚工业,特别是当时的德国。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与自由贸易理论相对立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形成了。“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list,1789-1846)。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他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各国经济发展必须经历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不同时期应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他从德国当时所处的现状出发,认为德国正处于农工业时期。而想要过渡到农工商业时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国家实行高关税等保护贸易政策,进而建立强大的工商业基础。经过比较,他认为使用动力和大规模机器的制造工业的生产力远远大于农业,所以保护和发展工业生产力需要特别重视。而对于农业的保护,他认为,通过保护使工业发达以后,农业就会随之得到发展。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在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应该说保护关税政策对于当时的德国资产阶级是必要的,它使德国的大工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加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提高了他们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对经济不发达国家,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理论在对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利益也予以承认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对象应以将来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为限,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自由贸易才是最终目标。

但是,李斯特的整个理论体系是错误的,不科学的。他把自己的生产力理论与古典学派的价值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是以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为前提假设。

3、超保护贸易理论(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初,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使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使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经济大危机之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干预对外贸易,实行高关税、外汇限制、数量限制、鼓励出口等措施,以改善国内的经济状况。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各国经济学者提出了各种支持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根据,其中有重大影响的是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及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理论。凯恩斯主义主张,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的政策能够保证经济繁荣、扩大就业。他们认为,政府应该仔细分析贸易顺差和逆差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以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大量的失业问题。贸易顺差可以为一国带来黄金,可以扩大支付手段、压低利率、刺激物价上涨、扩大投资,有利于缓和与扩大就业量。而贸易逆差则会造成黄金外流,使物价下降,最终导致经济萧条和增加失业。

超保护贸易主义旨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它把保护的对象由幼稚工业,扩展到包括国内高度发展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保护的目的也由培养自由竞争能力,转变为巩固和加强对国外市场的垄断。保护的战略由防御转向进攻。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理论同样有其局限性。理论中提出的对外贸易乘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

商贸经济论文篇10

关键词:新贸易保护主义;贸易自由化;世界贸易组织

引言

新贸易保护主义,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以绿色壁垒、技术壁垒、反倾销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非关税壁垒措施为主要表现形式。其目的是规避多边贸易制度的约束,通过贸易保护,达到保护本国就业,维持在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中的支配地位的目标。它们在维护民族利益,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旗帜下,行保护之目的,具有名义上的合理性,形式上的隐蔽性,手段上的欺骗性和战略上的进攻性等特点。

在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中,关于理论来源和特征的研究比较多。本文拟对新贸易保护主义发展的实质进行归纳分析,并试提出新贸易保护主义将在一定时间内长期存在的观点。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则是通过对当今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根据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现状,提出运用贸易规则、规避贸易风险;发挥中介作用、建立预警机制;加大政府协调、实现公平竞争;提高商品质量、冲破贸易保护;运用争端解决机制、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具体有效的措施。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研究

(一)贸易保护主义的理论渊源

贸易保护主义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5世纪的“重商主义”思想,之后经历了“保护幼稚工业”理论、超保护贸易理论、新贸易保护主义四个里程碑式的阶段。

1、重商主义(15-17世纪)

15-17世纪,随着新大陆和新航线的发现,商业活动的范围空前扩大,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开始产生。通过对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掠夺,西欧积累了巨额的货币财富。与此同时,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封建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社会各阶级的经济生活对商业资本有着很大的依赖,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货币的需求量也在增加。当时充当交易媒介的货币,主要是黄金和白银等金属货币,它们成为社会各界追逐的对象和社会财富的象征,而拜金主义也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旋律。社会经济的这种剧烈变化,必然反映到上层建筑中来。在经济思想和政策方面,表现为重商主义的兴起,这便是贸易保护的起点。

重商主义可以分为早晚两期:早期的重商主义流行于15世纪到16世纪中叶的西欧各国,以“货币差额论”为中心,代表人物是英国的威廉·斯塔福。早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在对外贸易中少买多卖或不买,用以积累货币,而且积极鼓吹国家采取强制手段禁止货币输出。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6世纪中叶到17世纪中叶,资本高度发展,工场手工业已产生,信贷事业开始发展,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当时的封建王朝和商业资产阶级更加需要货币,“他们开始明白,一动不动的放在钱柜里的资本是死的……人们开始把自己的金钱当作诱鸟放出去,以便把别人的金币引进来。”写作硕士论文

晚期重商主义以“贸易差额论”为中心,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TomasMun,1571-1641),他指出:“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多货币。”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国家应该允许货币输出到国外,购买本国生产所需的原材料或进行转口贸易,发展生产。但晚期的重商主义者仍然坚持买少卖多的原则。贸易差额论在认识上比货币差额论向前推进了一步,但不论是货币差额论,还是贸易差额论,都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认为一国拥有的黄金和白银越多,就越富有。总之,财富就是金银,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唯一尺度。

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策在当时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但它把货币和财富混为一谈,而且只局限于流通领域,认为财富和利润都是流通过程中产生的,对外贸易是财富和价值增值的源泉。这反映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历史局限性。货币差额论将货币与商品绝对地对立起来,设法要把侥幸得到的货币保存在国内并把它贮藏起来,而且孤立地对待货币运动。贸易差额论才开始认识到货币运动与商品运动的内在联系。

2、“保护幼稚工业”理论(19世纪40年代)

19世纪20-40年代,资本主义工业尚处于萌芽状态或正在成长时期,这些国家的资产阶级要求保护幼稚工业,特别是当时的德国。就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与自由贸易理论相对立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形成了。“保护幼稚工业”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List,1789-1846)。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他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提出:各国经济发展必须经历五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不同时期应实行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他从德国当时所处的现状出发,认为德国正处于农工业时期。而想要过渡到农工商业时期,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依靠国家实行高关税等保护贸易政策,进而建立强大的工商业基础。经过比较,他认为使用动力和大规模机器的制造工业的生产力远远大于农业,所以保护和发展工业生产力需要特别重视。而对于农业的保护,他认为,通过保护使工业发达以后,农业就会随之得到发展。

“保护幼稚工业”理论在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进程中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应该说保护关税政策对于当时的德国资产阶级是必要的,它使德国的大工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加强了资产阶级的力量,提高了他们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中的地位与作用。同时,对经济不发达国家,李斯特的保护贸易理论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理论在对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的利益也予以承认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对象应以将来有前途的幼稚工业为限,保护贸易为过渡时期,自由贸易才是最终目标。

但是,李斯特的整个理论体系是错误的,不科学的。他把自己的生产力理论与古典学派的价值论对立起来,片面强调国家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保护幼稚工业”理论是以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为前提假设。

3、超保护贸易理论(20世纪30年代)

20世纪初,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使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失业使市场问题进一步尖锐。经济大危机之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积极干预对外贸易,实行高关税、外汇限制、数量限制、鼓励出口等措施,以改善国内的经济状况。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各国经济学者提出了各种支持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理论根据,其中有重大影响的是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及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理论。凯恩斯主义主张,重商主义保护贸易的政策能够保证经济繁荣、扩大就业。他们认为,政府应该仔细分析贸易顺差和逆差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以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大量的失业问题。贸易顺差可以为一国带来黄金,可以扩大支付手段、压低利率、刺激物价上涨、扩大投资,有利于缓和与扩大就业量。而贸易逆差则会造成黄金外流,使物价下降,最终导致经济萧条和增加失业。

超保护贸易主义旨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它把保护的对象由幼稚工业,扩展到包括国内高度发展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保护的目的也由培养自由竞争能力,转变为巩固和加强对国外市场的垄断。保护的战略由防御转向进攻。凯恩斯主义超保护贸易理论同样有其局限性。理论中提出的对外贸易乘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

商贸经济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07)10-0003-06

一、引言

贸易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了,这门学科曾经有过蓬勃发展的辉煌时期,然而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学科建设却处于一种持续的低迷疲软状态,研究队伍、水平和情趣不断处于跌势。这里面既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有对该学科的主观认识和学科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贸易经济学科地位冲击最大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一是政府机构改革。商业部更名为国内贸易部,内贸部降格为国内贸易局,后又将内贸局并入原国家经贸委,这使得贸易经济这一实用性很强的专业缺少政府机构支持。二是专业目录调整。教育部1998年的专业目录调整使得许多高校纷纷取消了贸易经济这个专业(目前全国有12所院校在目录外保留了贸易经济专业),许多从事贸易经济教学的教师纷纷转换了自己的研究方向,这对于贸易经济学科建设来讲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三是认识上的盲从。改革开放后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货币流通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理论研究的视线更多地从商品流通转向了货币流通,渐渐淡化了对贸易经济学科的研究兴趣,与此同时,“金融热”导致金融学不断升温,逐渐成为了显学。其实,“术业有专攻”,各行各业都有自己要研究的问题,货币流通本来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没有商品流通根本不会有货币流通,但现在人们似乎对商品流通不感兴趣,对商品市场很少关注,而对资本市场却倾注了过多的热情,货币流通受到如此重视是与证券热、股票热、上市热分不开的,这反映出了一种学术上的浮躁。

上述外部环境因素对该学科的影响固然是不争的事实,但导致贸易经济学科衰落的根本原因还是学科发展过程中没有与时俱进。必须看到,目前贸易经济学的学科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以往的商业经济学是一种短缺经济条件下的商业经济学,主要研究商品配给的方针政策,而现在的商业经济学或贸易经济学主要研究过剩经济条件下或买方市场条件下的商品流通过程;(2)以往的商业经济学是一种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商业经济学,而现在的贸易经济学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研究流通资源的合理配置,商品流通所赖以依靠的体制基础发生了根本的转换;(3)以往的商业经济学是一种纯粹国内经济条件下的商业经济学,主要研究国营商业和合作社商业,即所谓国合商业,而现在的贸易经济学所依存的所有制条件不仅包括全民、集体经济,而且包括个体、私营经济,还有大量国外商业资本进入后的合资、合作问题;(4)以往的商业经济学仅仅是一种消费品领域的商业经济学,研究的是有限领域的商品流通问题,而现在的贸易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则是包括消费品在内的整个市场体系意义上的商品流通问题。正是在这样一种新的学科背景条件下,贸易经济学需要进行不同层面的创新,充实基础理论研究,调整课程设置,优化教材编写,提高专业特色,而且要注意与新学科、新专业的相互协调。但是,贸易经济学科在上述几个方面的创新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使得整个贸易经济学科收敛过度而开拓不足,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反思的问题。

二、贸易经济学科发展的理论基础问题

贸易经济学科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应该承认,这门学科的创立取得了奠基性、开创性的重要成就,但与经济类的其他分支一样,一诞生就存在着先天不足:20世纪50年代学科专业设置与相应部委对口,贸易经济学对口商业部,以后由于内、外贸分离,商、粮、供分离,贸易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越来越窄,后来由于经济体制、管理体制的原因已经退化为内贸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甚至国合商业管理学了,贸易经济理论基础显得日渐虚弱。

(一)西方经济理论缺少对流通问题的专门研究

西方经济理论在生产与流通的关系的认识上是有过反复的。重商主义认为生产从属于流通,关于交换的理论研究达到了一定的成熟水平。以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重视从劳动分工角度研究生产的效率问题,流通研究便后退了,处于一种被生产所决定的从属地位。新古典经济学转而认为流通包含生产从而又突出了流通的地位,但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见面的假设条件,使得它只看到了建立在分工基础上的“简单商品交换”,而将以商人为媒介的发达商品流通从其理论体系中抽象掉了,流通也就从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中消失了。回避流通问题,以生产为主线来建立逻辑分析结构,这不能不说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种缺憾。在西方非主流经济学中,对分工与交换问题研究较深的是交易费用理论,尽管这一理论涉及了诸如约定、集市、商人、商业企业等交换范畴,但它仍是从成本比较角度,把市场交易看作为企业组织的一种替代,而没有把交换当作一个相对独立的过程来看待,所以,交易费用理论对流通问题的研究也有欠深入。

进入20世纪后,出现了另一种从企业角度研究商品如何顺利出售的专门学科,这就是产生于美国的营销学(Marketing),西方的市场营销理论属于生产厂商在市场中的一种延续。现在国内市场受买方市场影响,大多数企业的产品销售困难,于是市场营销学长盛不衰。但我们认为,市场营销解决的是企业的产品如何进入市场的问题,而进入市场后如何处理复杂的交换关系,还是需要由贸易经济学来解决,特别是在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各种利益关系复杂,商业活动的重要性更为凸现。所以市场营销这种企业层面的微观研究不可能从宏观上涵盖整个社会的商品流转过程。由此,受1998年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因素的影响,有些院校取消了贸易经济专业后,用市场营销取代了贸易经济课程,我们认为是极其不妥的。

(二)马克思流通理论的一般性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如果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把流通摆在了生产的附属地位上,那么,马克思的《资本论》则承认流通是与生产并列的一个特殊领域。马克思将社会再生产过程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阶段,把交换问题独立出来进行了专门研究,这集中反映在《资本论》第2卷的相关论述中,在这里,马克思详细讨论了商业资本的流通,阐述了商人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商业劳动的性质和商业利润的来源,研究了商品交换的一般规律,系统地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可以说《资本论》本身就是一部经典的交换经济学。恩格斯也把生产与交换两种职能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象地比喻为“经济曲线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从而更加贴近现实的市场运行。所以,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迄今为止仍是最完整的流通理论体系。

当然,马克思流通理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产品交换,是对资本主义流通运行的概括和总结,但理论本身对社会主义流通运行具有同样的解释力,我们不能苛求马克思在那样的年代就对社会主义的流通问题作出详尽的解答。问题是我们对马克思“流通一般”的理论没有很好地进行研究,而且对马克思的流通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也没有很好地发展。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流通理论研究一直相当薄弱,甚至一段时期内“无流通论”、“有限市场论”思潮盛行。作为理论教学,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从一开始就把商业拿掉了;商业经济教科书里充斥着大量的政策解释内容。在实际经济生活中,计划经济体制不承认全民所有制内部存在商品交换,商业部是管分配吃穿用的后勤部;认为生产资料只具有“商品的外壳”,所以物资部的统计数字只有实物指标,没有价值指标。对这种“无流通论”最先提出挑战的是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他是我国最早系统研究社会主义流通理论的先驱者之一。上世纪60年代他在中国人民大学讲授《社会主义经济论》时,在讲了直接生产过程篇后,专门讲了流通过程篇。受历史条件限制,他的一些观点虽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当时的“重生产、轻流通”环境下,这是需要极大理论勇气的。

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的政策,到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经济转轨和体制演变过程中,关于如何重新认识流通的地位和贸易(商业)的作用,引起了国家领导人、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省部级领导干部“国际形势与WTO”专题研讨班的讲话中指出:“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重生产、轻流通’的观念烙印很深,这也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搞好流通极为重要,是消费通过流通来决定生产,只有现代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现代化的生产,大规模的流通方式才能带动大规模生产”。朱钅容基同志也曾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真正搞好,解决好流通问题最重要——只有把流通领域的问题从理论到实践正确地解决了,那么,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模式就基本建成了。(注:参见:《经济参考报》1995年2月3日。)此外,李岚清、吴仪同志也先后就流通问题发表过重要讲话。刘国光同志更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流通业的地位和作用将由社会再生产中的末端行业升位为先导行业”的重要理论观点。所以,市场经济从某种角度讲就是流通经济,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现代流通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更需要我们培养出大量的既懂内贸又懂外贸、既懂商务又懂产业、既懂贸易又懂投资的复合型贸易经济人才,从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的角度出发,又首先要解决好学科建设和发展问题。

三、贸易经济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几点设想

贸易经济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也面临着一个对传统学科的改造和升级问题,贸易经济学如果不能彻底地从狭窄的部门经济学中走出来,不进行改革和创新,贸易经济专业和一些贸易经济课程就没有生命力。现围绕学科建设提出几点具体的构想。

(一)贸易经济学科的科学化问题

学科科学性的重要表现是这一学科的研究对象,科学地定义贸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清晰地界定其研究边界,明确其研究任务,这是该学科独立存在的基本条件。贸易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而存在,理由还是充分的:就目前的科研和教学水平来看,贸易经济学或商业经济学已基本上具有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有一系列独立的概念与经济范畴,与其它学科边界的划分也是清晰的,即它是一门研究商品流通领域交换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可将其概括为所谓“关系及规律论”。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活动论”、“产业论”、“结构论”“运行论”、“配置论”等,可谓见仁见智。目前整个国家的经济都处在转轨时期,贸经学科的发展也处在变革时期,在学科理论体系的构造上,应展开充分的讨论和争论,不宜过早定型,待条件成熟时自然会形成理论上的共识,统一到一个成熟的理论体系上来。在此也提出自己的两个理论观点。一是现在不少学者把优化资源配置作为商业经济学或贸易经济学的研究重点,笔者以为这与强调经济运行并不矛盾,商品流通的运行过程其实就是资源配置过程。不过,经济关系的研究仍然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如何认识、怎样研究经济关系,总之,要研究关系、规律、体制、运行。还有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是,在内外贸管理合一后,有学者提出把贸易经济学搞成所谓“内外贸合一的大贸易经济学或大商业经济学”,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有欠科学,也不赞成所谓“大贸易、大市场、大流通”的提法(持这种观点的同志不在少数),这种提法作为工作用语尚可使用,作为学术语言有欠规范。贸易经济和国际贸易固然同属贸易领域,但两者的研究角度和研究内容是不同的。贸易(商业)经济学是站在商业产业发展的角度研究流通资源的优化配置,而国际贸易显然不是研究产业发展问题,若将两者合二为一,则将失去各自的学科特色。贸易经济学应该在内外贸合一的视角下建立自己的学科理论体系,而不应强求生搬硬套的学科整合。内外贸学科的分与合,取决于学科本身的特性和研究领域的差别,而不在于密切跟踪政府机构的如何设置,不能机构分学科就分,机构合学科也合,这样的学科设置很难有什么科学性可言。

(二)贸易经济学科的经济学化问题

一门学科独立存在的条件除研究对象清楚外,还应有属于本学科的一整套概念、术语和理论体系。贸易经济学以交换、市场、流通、贸易、商业、价格、供求等为核心范畴,研究整个商品流通领域的资源配置、总量规模、结构状况、运行规律和流通体制等问题,属于中观、应用经济学的范畴。但是,贸易经济学最初是由前苏联的贸易经济理论移植并经过演化而来的,长期以来,它用传统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来解释流通领域的经济现象,过于重视政策层面和生产关系层面的问题,过于追究所谓“纯理论”研究,因而在研究内容上相当一部分是对政治经济学部分内容的重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导向逐渐明确,贸易经济学逐渐恢复了生机,在学科性质、研究对象、研究范围、研究方法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一是贸易经济学从部门经济学向领域经济学转变,定位于中观经济学。二是贸易经济学学科对象由狭义的商业扩展到市场与流通,包容了广义上的交换,凡商品货币交换的范畴均被纳入了学科视野。三是贸易经济学大大拓展了研究领域,市场秩序、交易费用、零售业态、批发市场、连锁经营、政府采购、战略储备、产权改革、期货、期权、物流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概念、新现象、新问题均成为了研究热点。四是除传统的政治经济学框架与定性分析方法外,微观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及数理模型与计量方法均被广泛采用。着眼于该学科的长远发展,贸易经济学科要优化、调整、充实、提高,必须与现代主流经济学进行对话,吸收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将流通问题纳入主流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使贸易经济学成为基础经济学的延续和深化。但也应该注意,我们并不主张将贸易经济学全盘“现代经济学化”,在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时,既要使贸易经济学在各种不同的西方经济理论中吸收营养,又要保持其作为应用经济学的学科基本特色。还有一点值得强调,现在有学者提出把“贸易经济学”改为“贸易学”,向商科方向靠拢。既然把贸易经济学定位为经济学中的应用经济学,就不应把大量商科内容即企业的具体经营、管理的活动内容加进去,如果加进去了应分离出去。当然,部分商科的具体内容有时会与贸易经济学的某些内容有交叉,但角度会不同,有的可在教材中设而不讲。总之,贸易经济学不能搞“小而全”,也不能搞“大杂烩”,要建立或总结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分析线索。

(三)贸易经济学科的中国化问题

贸易经济学是不能引进的,它是在我们中国自己的土壤上成长起来的一门以研究贸易规律、探讨贸易政策、总结贸易模式、指导贸易实践为己任的学问,这门学科正逐渐引起国外理论界的注意和兴趣,甚至认可和赞同。所以,不能“因为国外没有,我们就不该有”(实际上一些东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如日本就有流通经济学),保持特色就是保持优势,贸易经济学科应该成为有中国特色的财经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贸易经济学的发展要始终强调中国特色,使之成为一门本土化的应用经济学。其中国化要从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要继承原来的。继承比初创更为困难,因为在习惯性思维方式中,对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要区别出哪些是精华需要承继,哪些是阻力需要克服,往往是令人困惑的。尽管贸易经济学在计划经济时期存在以政策取代理论的研究“范式”危机,但改革开放后的二十年,该学科的理论含量得到充实,理论体系逐渐丰满,要尊重现有理论成果并对其加以完善。贸易经济学的发展要有一个继承的基础,这种继承应围绕两点来进行。首先要从新的视角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市场、流通、商业的理论表述,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对交换的研究是以资本主义为个案的,但我们要有一个从“流通一般”角度对马克思流通理论重新认识的过程,列宁关于苏维埃贸易的理论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关键是要将这些理论与中国国情和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其次,要加强对中国历史中有关商业、贸易理论的研究,我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且有价值的商品交换思想,“商理极深、商务极博”,商业史、贸易史方面的研究应得到进一步加强。

二是要借鉴西方的。西方经济学目前在我国经济学界的影响力和地位正在不断上升,贸易经济学应以宽广的胸怀接纳来自西方的优秀研究成果,吸收资本主义国家在组织市场商品流通方面的有益经验,但关键在于使其中国化。我们改革开放已经近三十年,应该说有能力和经验对西方理论进行消化、吸收、改造,使之符合中国国情。那种缺乏学历准备的急功近利的引进、那种只要是西方的,也不管其学术价值及在西方的学术地位如何就予以功利性引进的做法,会形成大量的误读、误解、误导,到头来不过是一场“炒作”而已。比如科斯的产权理论曾经被业内人士“爆炒”了一番之后,反而把国外经济学大师们弄糊涂了。再比如流通费用问题。自从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交易费用”概念以后,这个名词在未经清晰界定的情况下被无限制地使用甚至滥用了:几乎无事不属“交易”,商品交换、市场波动乃至体制改革的种种支出、损耗、摩擦,一概被归入“交易费用”,而“节约交易费用”又成为抨击制度安排合理性的唯一标准。“交易费用”的泛化与虚化直接冲击了流通费用问题研究,生产性费用与纯粹流通费用的差别被抹杀了,流通费用背后的社会分工因素被忽视了,流通费用所体现的节约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规律被淡化了。所以,贸易经济学如若引进交易费用,那么如何认识流通费用与交易费用两个范畴的区别和联系?流通费用总规模的扩大究竟意味着产业结构升级还是经济效率下降?如何确定流通费用发生的合理性界限?凡此种种,都要求我们吃透理论,融会贯通,而不是仅仅搬弄几个新鲜名词。这里也引伸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贸易经济学是以马克思主义流通理论为基础的,引入西方经济理论后,要在两种自成体系的理论之间寻找共同语言实际上是有一定困难的,但是不能因为困难就在“西化”的同时,把马克思的流通理论抛弃掉。理论总是在发展的,现在解决不了的问题,并不意味着今后解决不了,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才能逐渐走向贸易经济学的彼岸。

三是要汲取实践的。中国是一个贸易大国,并且是一个对外开放的内需主导型的贸易大国,“内贸是基础,外贸是延伸”(吕福源,2003)不同区域之间特别是相邻区域之间有着庞大的贸易需求,国际贸易远远不能承担全社会的贸易活动,特别是县域经济更是以内贸为主。所以流通领域有大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研究。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随着工业化过程的完成,生产领域的矛盾已经让位于流通,生产决定型经济已转向流通主导型经济,据专家测算,就多数商品来讲,从流通时间看,用于加工和制造的时间不到10%,而90%以上的时间被物流过程所占用;从流通费用看,物流费用占产品总成本的比重高达30-40%,并进而提出了向市场和流通“要利润”的口号。而且,现代流通的发展使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原有的相对独立的边界愈益模糊,生产和流通的相互融合使生产成为流通当中的生产,正所谓“生产生产着流通”、“流通流通着生产”。传统经济理论把社会再生产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交换在生产和消费之间起桥梁和纽带作用。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流通刚好把原来经济运行的首末端颠倒了过来,满足消费需求成为经济运行的起点,流通所以成为启动生产、引导消费的先导型力量,其道理就在于此,因此我们可以说,“重生产、轻流通”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流通产业的先导型决定了贸易经济专业存在的合理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但同时也给贸易经济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个任务,贸易经济学要更加关注中国现实经济问题,要走出部门商业的狭窄空间,适应贸易主体的多元化、贸易对象的扩大化、贸易范围的广泛化,要研究贸易中的新现象、新概念、新问题,抱残守缺、固步自封、闭门造车将会使这门学科失去生机和活力。贸易经济学既要重视规范分析,也不应忽视实证分析,学科建设要紧贴我国商品流通体制改革和社会商业的发展,将人们在流通实践中反复探索所取得的成熟经验提升为理论,并将其适时充实到贸易经济学教材中去,以达到厚基础、宽领域、重应用、有特色的目标。

总之,贸易经济本来是离市场经济最近的一门学科,与市场经济具有天然的亲和力,但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受到削弱,甚至要被取消专业设置,这是不公平的,是与当前的“贸易强国”“人才强商”“科技兴贸”战略背道而驰的。当前流通领域问题复杂,矛盾突出,许多难点热点问题并没有从理论上给予科学的解释和准确的回答。贸易经济学科要从国情出发,在社会主义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注意基本概念的创新、研究方法的革新,从流通实践中提炼新的范畴,发现新的规律,这样才能保持学科的新鲜和活力,使贸易经济学永远站在时代的前列。

作者:王晓东

参考文献: 

[1]纪宝成.面向未来,深化改革,加强贸易经济学学科建设[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7(1):11-15. 

[2]宋则.贸易经济学的学科发展述评[J].财贸经济,1995(7):60-61. 

商贸经济论文篇12

一、引言

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通过研究国际贸易、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三者的关系,对国际贸易现象的产生提出了深层次的原因,阐明了资本主义国际贸易的动力、利益的来源等。而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更好地为资产阶级的利益而服务,为了追寻超额利润而推动国际贸易,为了更好地促进贸易发展而提供理论指导。两者在研究方法上、侧重点、内容和对象上各有不同。通过对两者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为我国参与国际贸易进程提供良好的借鉴,从而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福利的提高。

二、政治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

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经济学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后提出来的,应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对西方经济学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借鉴与批判。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较为笼统地围绕着国际贸易、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这三者展开。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来科学地揭示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规律。因此,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由国际分工理论、国际价值理论和世界市场理论组成,在国际贸易发展的背后,来统一地揭示这一现象的产生。可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源于它对资产阶级国际贸易实践的探究,不是简简单单地解释表面现象。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得出一个总体的规律。马克思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出现,是由于资产阶级追求超额利润而产生的。对马克思国际贸易进行研究,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参与国际贸易的进程。国际贸易的发展主要围绕着国际分工,通过国际分工,可以使参与国际贸易的各国提高工作效率,从而获得利润。这也是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中心思想。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分工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马克思认为,科技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各国的国际分工,再加上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的不断进步,这使得国际贸易迅速发展。要真正地了解国际贸易,就要更好地了解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出现,促进了各国的生产效率,使得各国的劳动力资源得到了合理的配置。国际分工超越了社会分工的界限,如果没有了国际分工,就不会有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出现。一直到今天,国际分工在国际贸易中也起到巨大的作用。通过国际分工,使一种商品可以在各国利用各国的优势,比如技术、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从而使成本较低,获取更大的利益。虽然国际分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但是从历史的角度看,有些落后的国家参与国际分工是被迫的,资产阶级为了取得利润,通过战争等方式攫取落后国家的资源和劳动力,迫使落后国家参与国际分工。而这一现象,也是不合理的国际分工,这一点,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却忽视了社会和历史原因,只停留在经济手段上。除了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的发展还与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有关。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差异也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又一重要原因。马克思认为,价值是商品交换的依据,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这一原理,可以体现在国内市场,也可以体现在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交换的商品,其价值,就是要通过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体现。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不同,使得资产阶级国家通过开展国际贸易来获得差额。资产阶级通过国际分工产生的成本较小的商品,因为国际价值与国内价值的不同,将商品放在国际市场上售卖,所取得的利润,要远远大于国内取得的利润。在国际经济关系中,或者是由于商品的独特性,使其拥有国获得商品的垄断权,竞争规律受到限制,垄断价格取决于国际市场的需求量,这使得拥有国大大受益。因此,国际价值也是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因素之一。国际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巨大的舞台。而这个舞台,就是世界市场。

西方的资本主义,以殖民扩张的形式,将东西方国家联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西方的经济可以不仅在国内发展,还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更大程度地获益。因此,可以说,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和关键,世界市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养分。只扩大市场,这对资本家的生产和销售都是不可或缺的。世界市场的联结,可以将国内分工扩大到国际分工,可以提高商品的国际价值。而在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中,需要提到的理论家是卢森堡,她首创了世界体系论,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世界体系。她在世界体系方法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这一理论抛弃了传统的国际政治领域,而是把市场延伸到不同性质的经济成分间的交换。资本主义间的交换,只属于内部市场的交换。而资本主义和被其剥削的非资本主义经济体之间的经济交换,就属于外部市场的交换,这属于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资本输出,这对马克思世界市场理论作了更深入地展开和论证。因此,从卢森堡的理论中我们可以得出,资本主义是不能独自存在的经济成分,资本主义如果没有同非资本主义交换,就不能生存。也可以说,国际贸易,是资本主义得以发展的首要条件。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可以说,国际贸易在社会生产下的作用,既是有利的,也是有弊的。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通过国际贸易,可以实现各国的劳动力、资源、技术等要素的国际交换和合理配置,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促进了一国的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福利的扩大,促进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但是,从社会的角度来说,国际贸易的产生,并不是一个自愿和不流血的过程,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获得超额利润,扩大世界市场,必然要迫使落后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另一方面,如果生产的无限扩大和需求的有限减少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矛盾,这必然会产生经济危机,这在历史上也已经证明了。

三、西方经济学中国际贸易理论

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从重商主义开始,经过各个时代经济学家的补充,直到现在,已经大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可以提及的是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西方经济学在国际贸易中,虽然提及的是自由贸易,但是在这些理论中,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都是由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联结在一起的。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新国际贸易理论虽然有一定的保护主义,但主要着重的是自由贸易。而比较着重保护主义的有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和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等等。西方经济学从早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这是资本主义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呈现出国际贸易理论的萌芽,但不可避免地在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接着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和大卫•李嘉图提出的比较优势对此进行完善,要素禀赋理论是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完成的,是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开端。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越来越无法满足新的国际贸易的需要,在此基础上,又产生了新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有规模报酬递增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等,这些理论可以解释当代国际贸易发展产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但相对的每个理论都有其弊病,而需要应对新问题,需要多者统一起来讨论。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国的距离已经无法阻挡国际贸易的发展,一些发展中国家也渐渐地融入国际贸易的潮流,而面对这一情况,西方经济学也相对应地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如普雷维什的中心-论。从而更好地为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贸易的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西方经济学的国际贸易理论,从重商主义开始,都是围绕着资产阶级的利益这一中心来思考和研究的。如何在国际贸易这一浪潮中获取更大的利润,通过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来更方便地为资产阶级提高效率,这是西方经济学永恒不变的主题。从早期的重商主义贸易学说开始,其主张认为一国积攒财富的手段,就是要增加贵金属货币财富,而为了获取货币,需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本国商品输出,实现本国贸易顺差。早期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已经有了贸易顺差的意识,扩大一国的出口,可以增加一国的财富,这为以后的国际贸易实践提供了很好的思路。然而早期的重商主义存在着较大的局限,资本主义只是把眼光局限于货币上,而没有注意到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发展可以带来多大的财富。基于这一思想,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就把国际贸易注重在国际分工上,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可以通过各自的优势,而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双赢。之后,相互需求论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新的贸易分析模式,它提出了国际贸易是建立在两国的需求强度上,需求强度如果发生变化,则贸易条件也会随着发生变化。

综合以上的理论,在20世纪30年代,瑞典科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认为不同国家商品的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了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这一理论,也为日后的新贸易理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二战之后,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出现了新的特点,如何来解释这些变化,新国际贸易理论试图用多方面多理论来研究,比如规模报酬递增理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成本的递减而取得成本优势,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的贸易分工可以使一国扩大产业规模而获利,从而更好地参与国际贸易。与规模递增从而成本递减不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技术的创新和扩散,来解释新形势下的国际贸易。新技术的创新,可以使一国在参与国际贸易中率先获利,但是随着模仿时滞的克服,新技术传播到各国,一些落后国家也拥有了该项技术。这一理论也符合当代国际贸易的新形势。这些理论都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指导意义,但是都具有片面性,无法解释全部的新特点。因此,新国际贸易理论只能解释表面现象,却不能挖掘国际贸易新形势更深层次的原因。在参与国际贸易的进程中,总有率先崛起的大国,也有落后的国家。

如何让这些稍显落后的国家,如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德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利润,西方国际贸易理论还相对应地提出了保护贸易理论,其主要的论点有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凯恩斯的对外乘数理论,这些贸易理论为一个稍显落后的国家如何在国际贸易中获利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是各个主张仍有其局限性,例如在幼稚工业保护论中,在具体操作上对保护对象的选择并没有做深层次的分析。如果保护手段选错,也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而对于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经济进程,中心-论提供了新的方向,发展中国家应该摆脱发达国家控制的体系,但其发展并不理想,中心-论抛弃了市场机制,想要争取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但是对于现在的经济状况来说,是很难做到的。西方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虽然组成的理论庞大,但是各个理论都有其优势和不足,各有其侧重点,不能一概而论。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主要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主体和分工上进行综合的研究,新国际贸易理论又是在新的形势下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特点的不同解释,每一个理论虽然不同,但都有相关的关系。一个现象,可能是由多个理论来解释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并没有对背后的经济现象作深层次的研究,只将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如何通过国际贸易取得利润,这与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重点不同。但是,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又值得我们好好研究深思,它为各国参与国际贸易提供了理论指导,每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实践或多或少都借鉴了西方经济学,它对我们的影响重大。

四、比较与评价

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是在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之后诞生的。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在深刻地研究了西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了其国际贸易理论。两者的相通之处都看到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发展的主动力,国际分工发展较快时,国际贸易发展也较快,国际分工还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利益分配,在传统的国际分工中,资本主义国家和落后的国家的分工是不平等的,资本主义国家剥削落后的国家。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在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并没有把社会差异和历史范畴这些因素考虑进去,而只是假设于参与国之间贸易位置的平等,通过这一方面来推导理论公式。可以说,在国际分工上,两者都注意到了,可是侧重点却有所不同。除此之外,在国际价值上,马克思认为,商品的价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因此,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是由国际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可以获得的利润更大,因此商品就更青睐于放到国际市场上去卖,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一思想,又与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中的要素禀赋理论类似。要素禀赋理论的一般均衡框架为不同国家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了比较优势和贸易模式。两者互相类似却又不完全相同。马克思揭示的是国际贸易商品交易的一般规律,是为了了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要素禀赋则是通过了解各国商品相对差异,来更好地为国际贸易服务,出口该国相对富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商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商品。可以这么来说,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和西方国际贸易理论都有其可以借鉴的地方。两者相互关联,西方国际贸易理论的提出为西方的国际贸易实践提供了理论支持,并且在时代的进步中不断完善,而马克思通过研究这些西方的具体实践和相对应的技术,更概括地揭示了资本主义参与国际贸易的基本矛盾和一般规律。

参考文献:

[1]蒋雅文,耿作石,张世晴.西方经济思想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张彤玉,张桂文.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9.

[4]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