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4 14:52:54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篇1

[关键词]循经叩击;梅花针;隔姜灸;合谷穴,妊娠剧吐;护理管理

妇科妊娠剧吐中医称妊娠恶阻,在临床上较常见,发病率在1%-2%,多见于初孕妇。中医认为主要是脾胃虚弱,肝脾不和或气阴两虚,妊娠后冲脉之气上逆所致。因此,治疗上除了进行积极地心理护理及对症处理外,补充足够的液体量,运用中西医药物结合治疗,可以收到较好的疗效,但患者不能进食,每闻及食物和中药气味亦可引起呕吐,这给患者带来身体的不适和痛苦。我科室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对妊娠剧吐住院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梅花针循经叩击额颞部联合隔姜灸合谷穴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同时,科学的护理管理对治疗效果提供了有效保证,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10年11月至2012年3月在本院妇科住院的妊娠剧吐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补液、中药口服及健康教育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梅花针循经叩击额颞部联合隔姜灸合谷穴的方法进行治疗。

2.方法

2.1护士的动员及培训

为了保证治疗按质量顺利地进行,对科室护士进行了动员并请医生对全科护士进行梅花针循经叩击知识以及隔姜灸操作的培训。内容包括梅花针叩击的手法、额部循经的方法、隔姜灸的方法、作用机制及目的、注意事项等。培训后并对每个护士进行理论及操作的考核,做到人人过关并熟练掌握。

2.2物品的准备

将一次性梅花针、皮肤消毒液、棉签、一次性手术帽、弯盘、艾条、艾灸盒、生姜(病人自备)等用物准备充分,定点、定量放置,做好用物交接班,及时补充,方便使用。

2.3护理方法

制定规范的操作流程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

2.3.1梅花针循经叩击额部

①流程。应用梅花针扣刺额颞部经络及穴位一次。重点为印堂穴及双侧太阳穴,从印堂穴始直上至发际(及额中线),再沿发际至双侧太阳穴,以患者能忍受为度,每次5-8min,每日1次,以局部皮肤出现潮红为止。②护理操作注意事项。操作前评估患者主要症状、局部皮肤情况、对疼痛的耐受度等,并告知局部有出血倾向及疼痛。梅花针循经叩击皮肤后,皮肤表面出现针刺痕迹,并有结痂或出血点,数日后即可消失。血小板减少或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应提前说明。叩刺时用力须均匀,针尖要垂直而下、垂直而起。

2.3.2隔姜灸双合谷穴

流程。将艾条撕开,将艾绒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小体(称为艾柱,一柱称为一壮)3~5壮。取生姜2片,直径约3em,后约0.3~0.5cm,当中刺数个小孔,置于双合谷穴上,其上置艾柱,点燃艾柱。艾柱燃尽后除弃余灰,更换一柱再灸。一般连灸数壮(3~5壮),或根据患者体质或患者感觉而定,至灸处皮肤红晕、不起泡为度。

护理操作注意点包括以下几方面:①施灸前向患者讲解灸的目的、做法、消除恐惧心理,取得其配合。②施灸过程中,专人观察,询问患者感觉,太烫时用镊子稍微抬高姜片,让患者觉得有温热、舒适感就行,防止艾灰烫伤皮肤。也注意勿灸过量,避免灼伤皮肤。③对体质弱的病人,灸时艾柱不可过大,刺激量不可过强,如果发生晕灸现象,应及时处理。④艾灸时患者应取舒适,灸的过程中不要随意更换,防止艾柱倒伏或艾灰脱落灼伤皮肤及烧坏衣被。⑤灸毕,取下姜片,观察并清洁局部皮肤。

2.4定期总结反馈

每月召开一次护士会,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进行统一分析,对好的经验共同总结提高。指导并培养护士主动优化操作流程的自觉性,以便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3.结果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篇2

【Abstract】 We have reported 3 cases who hadneedlesicked duringacupuncture at medical clinic in Kuwait.We summarizedthereasons、clinical symptoms 、prevenience and nursingcare of needlesickness,so that w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needlesick and handle it as soon as possible.

【Key words】 Acupuncture ;Needlesickness;Nurshing

晕针是指针灸过程中发生的一种晕厥现象,多较短暂,临床表现主要为患者初感疲倦,嗜睡,继之头晕、心慌、恶心、冷汗甚至面色苍白或青紫,四肢不温、心率增快、血压下降、脉沉细欲绝等。轻者休息后可恢复,重者需考虑配合其它治疗,或采用急救措施、对症治疗。2006年中国驻科医疗队收治了3例颈椎病针灸晕针患者,其中一位较重,两位较轻,休息及对症治疗后均恢复正常。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科威特籍。因颈椎病来本院门诊部治疗。患者就诊前进食,坐位,颈部取穴,针刺双侧风池、颈夹脊穴,3分钟后,患者发生晕针,面色苍白 、大汗、 意识丧失、小便失禁,血压90/60 mm Hg。立即给予平卧、按压人中、合谷穴、吸氧保暖。通过上述处理后患者缓解。另外两位患者,均为颈椎病,晕针较轻。其一,男45岁巴基斯坦人,其二:女,30岁埃及人。患者进针后,均面色苍白、冷汗、无力。给予平卧、饮糖水、休息后缓解。晕针并不少见,其处置主要以临床护理为主,现将笔者的经验和护理方法简要总结。报告如下。

1.1 针灸晕针的原因分析

1.1.1 心理因素 主要见于首次接受针灸治疗或有过晕针史的患者。其原因主要是患者的痛觉生理所致。针灸常给患者带来一定强度的痛觉刺激,引起患者痛反应,如肌肉收缩、呼吸加快、出汗等。首次接受针灸治疗或有过晕针史的患者.被针刺激时,皮肤受到刺激伤害,从而使肌肉收缩,精神高度紧张、恐惧,就发生了晕厥。

1.1.2 生理因素 疼痛是身体表面或深部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所引起的,它是身体对有害物刺激的威胁所发生的警告反应。当一个人极度疲劳或虚弱,身体的抵抗反应和控制反应降低,于是对很小的刺激会产生与刺激强度不成比例的夸大反应,较易发生晕针。

1.1.3 大量临床观察显示,取平卧位进行针灸时,晕针发生率较低,而取坐姿接受针灸时,晕针发生几率则大大增加。其原因是坐位时下肢肌肉及静脉强力低,血流蓄积于下肢,回心血量少,心输出血量少,收缩压下降,因而影响了脑部供血,使晕针发生率大于平卧位。

1.1.4 年龄 儿童因机体尚未发育全而对疼痛反应不敏感。老年人因机体各种反应反射降低,痛觉迟钝,对疼痛敏感度也降低,因此,晕针发生率低于青壮年。

1.1.5 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引起的晕厥,主要是由于使用带钩针具或者型号不适的针具使患者受到不必要的伤害所致。

1.1.6 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 晕针患者大都是首次接受针灸治疗。针灸本身就是一种刺激,患者对其缺乏了解,很容易在针灸过程中产生恐惧、紧张、痛苦等感觉。如果此时护士态度生硬,说话难听,动作粗暴,就更增加了患者的恐惧心理,再加上疼痛刺激引发晕针。

2 晕针的护理对策

2.1 心理因素引起晕厥的护理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避免不必要的紧张。针灸前对患者进行解释,消除患者对针灸的恐惧心理,尤其是对初次接受针刺治疗及精神过度紧张者要多加解释,让患者事先有心理准备。

2.2 生理因素引起晕厥的护理 注意休息,避免疲劳。对于过度饥饿、疲劳者,要待少许进食或稍经休息,才可进行针灸。另外治疗室必须整洁、空气新鲜,冬季要保持室温在25℃以上,进针要有熟练的手法,使患者痛觉减至最低限度,并准确掌握进针的角度、深度。

2.3 因素引起晕厥的护理 协助患者采取适当以利机体放松,尤其是容易发生晕针的患者可采取平卧位。针灸后要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发生晕针及时处理。

2.4 年龄因素引起晕厥的护理 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每个患者的思想动态和性格特点,根据年龄、性别和患者的性格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交谈和心理疏导。

2.5 物理因素引起晕厥的护理 注射前认真检查注射用具,挑选型号合理、无钩、无弯曲的针具进行针刺。

2.6 注意护理人员的言行举止 护理人员要应用微笑和和蔼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护士的情绪和言行如果稍不注意,就直接影响患者与护士之间的关系,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对于护士来说,不但需要各种护理操作技术,也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护士的微笑能给患者温暖、鼓舞和信心,护士的文明语言、文明服务、良好的个人修养对患者来说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篇3

科研方面,我勤奋好学,善于发现、总结临床经验,系统地继承、发展了**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先后在《中国针灸》、《新中医》等部级、省级杂志上发表论著论文40余篇,各级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多次。主持、参与市、省中医药科研课题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资助的重点科研课题共11项,均已通过鉴定并获省中医药、**市及端州区科技进步奖。其多中心、大样本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资助的重点科研课题《岭南挑筋法规范整理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已于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验收和科技鉴定,获**市科技进步奖。我积极参加学术团体,开展学术活动,现已成为**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市康复医学会副会长。我还受聘为第二、三届**市医药卫生专家委员会委员、**市科技评审专家、**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市中医执业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主考官等。

教学方面,我受聘为**中医药大学兼职讲师、副教授、教授多年,一方面指导本科医生开展临床及科研工作,对年轻医师实行传帮带,指导护士辨证施护,另一方面认真带教各医院及多家大学、中专实习进修生。1998年6月至6月,我和本科其他同事一道,协助指导**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硕士研究生**在本科开展的硕士毕业论文临床研究工作,6月完成研究并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6月下旬,我在**主持并主讲了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省针挑疗法临床应用及成果推广学习班》,学习班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并结合现场针挑操作演示,使来自全省各地近百名临床医生学到了系统的针挑疗法。月日1月,**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生课程课程**教学点在我院开学,学员主要来自我院优秀年青医生。另外,我还多次在市、区卫生局组织的中医科研等学习班上讲学、介绍经验。并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超额完成自身的继教任务。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篇4

科研方面,我勤奋好学,善于发现、总结临床经验,系统地继承、发展了**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先后在《中国针灸》、《新中医》等部级、省级杂志上发表论著论文40余篇,各级学术会议宣读论文多次。主持、参与市、省中医药科研课题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资助的重点科研课题共11项,均已通过鉴定并获省中医药、**市及端州区科技进步奖。其多中心、大样本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资助的重点科研课题《岭南挑筋法规范整理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已于通过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审验收和科技鉴定,获**市科技进步奖。我积极参加学术团体,开展学术活动,现已成为**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市中医药学会理事、**市康复医学会副会长。我还受聘为第二、三届**市医药卫生专家委员会委员、**市科技评审专家、**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成员,**市中医执业资格实践技能考试主考官等。

教学方面,我受聘为**中医药大学兼职讲师、副教授、教授多年,一方面指导本科医生开展临床及科研工作,对年轻医师实行传帮带,指导护士辨证施护,另一方面认真带教各医院及多家大学、中专实习进修生。1998年6月至6月,我和本科其他同事一道,协助指导**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硕士研究生**在本科开展的硕士毕业论文临床研究工作,6月完成研究并通过硕士论文答辩,取得硕士学位。6月下旬,我在**主持并主讲了省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省针挑疗法临床应用及成果推广学习班》,学习班采用多媒体电化教学,并结合现场针挑操作演示,使来自全省各地近百名临床医生学到了系统的针挑疗法。月日1月,**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生课程课程**教学点在我院开学,学员主要来自我院优秀年青医生。另外,我还多次在市、区卫生局组织的中医科研等学习班上讲学、介绍经验。并加强自身专业知识学习,超额完成自身的继教任务。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 针灸

健康网讯: 彭力 赵大贵 在中德友协会长武忠弼教授的牵线和帮助下,我院和德国最大最著名的工伤医院—汉堡创伤医院结成友好医院,双方定期互派医生交流。笔者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7月在德国汉堡创伤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交流工作, 对祖国医学在德国特别是在德国大型康复医院的发展有点滴体会,现将针灸在德国的开展情况及发展方向报道如下: 1汉堡创伤医院简介 汉堡创伤医院全称为Berufsgenossenschaftliches Unfallkrankenhaus Hamburg,简称BUKH,是德国工会联合会下属的最大的一家工伤医院。医院以外科和康复最为出名,手外科为全德最早、实力最强的手外科。神经康复专业水平很高,设有44张病床(在德国属大科室),开设肌电图室,TCD室,眩晕旋转诊疗室,吞咽功能喉镜检查室(不少脑外伤病人有吞咽困难)及多种治疗种类:言语治疗(Logopaede),物理治疗(Physiotherapie)、物理因子治疗(Physikalische Therapie),骑马疗法(Hyportherapie),运动疗法(Sporttherapie),作业治疗(Ergotherapie), 支具及生物工程(Gehschule),游泳(Schwimmbad),桑拿(Sauna),音乐疗法(Musiktherapie),职业回归疗法(Berufshilfe), 以及引导病人放松的放松疗法(Entelassungsgruppe)等。尽管其康复器材一流,康复治疗部门齐全,专业治疗师水平很高,但德方医院仍觉得许多疾病疗效不尽人意,比如慢性疼痛,这也是德方医院垂青针灸的主要初衷。 2 日常针灸治疗简介 笔者在创伤医院住院部工作,作为住院医生,和国内最大的区别是医生一周一次召集各种治疗师讨论病情,制定新的治疗方案,一周两次召集护士开会,了解患者护理情况。这样医师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状况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和了解。笔者除履行住院医生的职责外,尚预约患者作针灸治疗,其程序为:需要治疗的病人先到医生秘书处预约,得到允许后和笔者预约,笔者根据自身工作安排和病人不同的治疗安排决定治疗时间。在德国病人为“单独治疗”,一次只能治疗一个病人,充分尊重病人的“隐私权”,病人和医师为“一对一”。在国内一间治疗室6、7个病人同时治疗,有的中间甚至没有屏风,病人一切“资源”相互“完全共享”的现象在这里不会发生。 笔者治疗的病种包括血管性头痛(50例)、颈椎病(1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神经症(98)、外伤后头痛(61)、肩关节外伤后疼痛(60)、偏瘫(20)、幻肢痛(10)、截瘫后幻觉痛(5)、呃逆(4)等,共计461例。 针具的选用:在德国有国产“华佗”牌针具。但笔者使用的针具由德方配备,可惜都是日本产的。全部使用一次性针具,针具质量可靠。每个针柄上有套。便于采用套管弹针进针法。弹针进针法的好处是无须采用手持针身,可达到“无菌技术”进针。但实际操作时无人采用,大多还是采用手持进针法,这种传统进针法的好处是进针快、患者痛苦小,针感确实。与“无菌技术”的套管弹针进针法相比,并无更多的感染病例。 3 疗效评价 大多数病人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针刺疗法受到了患者的欢迎。但必须指出的是,病人在接受针灸治疗时也同时接受了其他综合治疗,针刺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患者职业分布及心理特点: 和国内相仿,外伤患者多为在生产工作第一线的建筑工人、海员、农业机械工人。其次为交通意外伤害。腰椎、颈椎病多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如计算机工作者、警察、外科医生等。 但病人的心理特点却有较大的差异, 比如这里的工伤病人不为高额的医疗费用担心(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 但为有意无意获取政府工伤补偿, 而导致“外伤后头痛”反复发作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病员也不鲜见。 对于这样棘手的治疗对象,德国同事的意见是: 要辨证施治,建议用粗针深刺。 治疗次数分析:一般治疗3次,一次30min。开始针刺、推拿每日治疗1次,效果反而不佳,分析原因可能为患者接受针刺同时还接受其他治疗,治疗过频, 反而造成肌肉过度疲劳。中医称之为“经络过度疲劳现象”。 患者对针刺的反应:与中国病人相比较,德国病人得气快,针感强。放松技巧掌握较好。易于并且乐于遵从医嘱。这可能与种族体质差异和文化差异有关。 4 德国针灸从业者简介 从业来源,在各种国家保险公司指定的大医院(类似与国内的公立医院)和个人诊所中从事针灸治疗的医师多数为神经科、疼痛科或骨科医师(Arzt)兼任。这些医师有很扎实的医学基础,有不少达到专科医师[德国医生专业职称只有医师和专科医师,头衔则分博士,讲师,私人讲师(达到教授水准而未在大学授课者),教授],他们加入针灸行业,极大地促进了针灸在德国的发展。另一方面,针灸这一技之长也给他们带来了精神和物质回报。第二类治疗者,他们是通过国家考试但没有处方权的行医者(Heilpraktiker)。他们绝大多数在自己的诊所或与其他医师合作从事针灸治疗。取得Heilpratiker行医资格的全国资格考试比全国医师考试想对简单,但难度还是较大,每年举行2次,每次考试通过的比率为8:1。每个州的行医资格考试(Heilpraktiker Pruefung)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以汉堡为例:报考条件为: ① 完整填写的个人资料。 ② 有效的个人证件,如果没有汉堡的居住证明,必须出示用工意向合同。 ③ 出生证明,结婚证明或家庭证明。 ④ 所学的专业毕业文凭证明。同时下面的公证书最早于考前1月,最迟考前2周必须提交: ① 最近的无犯罪证明。 ② 最近的健康证明。考试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笔试,共60道选择题,题目涉及内、外、妇、儿、五官、临床学科及生化、药理、解剖、病理、生理等基础学科及与行医相关的法规法律。通过笔试后方可得到口试通知,对于外国人来说,由于语言障碍第二部分口试更难。整个费用约500欧元,约4500元人民币。在德国也有很多华侨诊所,大多数未经专业院校毕业,属于“半路出家”,其诊所有的是靠“特赦”批准,有的靠和有行医资格者合办,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语言障碍,完全不同的文化差异以及社交圈相对较小仍然是制约其针灸发展的”拦路虎”。对于针灸培训,在德国针灸学校已经遍地开花,基本上每个州和“直辖市”都有一家针灸学校。大部分德国医师利用周末拜访这些针灸学校,一年后“拿证上岗”。也有脱产学习三个月左右后“上岗”。学费十分昂贵。也有人自费到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中医学院培训学习,属“正规军”。不少新移民或是华侨则先到国内院校学习针灸。由此可见:在德国的针灸从业者来源较杂,培训各异,水平也参差不齐。 5 针灸在德国的发展前景 针灸从6世纪开始向国外传播,最早是在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到14世纪,欧洲人通过马可·波罗的记载首次了解针灸疗法。针灸走进欧洲是在17世纪。法国的PP Harviell、荷兰的Williamten Rhyne及德国的Engelbert Kampfer都是早期的传播者。PP Harviell(耶稣会传教士)于1681年最早在法国撰文介绍针灸。1735年教士Duherder在巴黎刊印《中华帝国志》(其中设专卷介绍中医),1820年法国医生开始在医院里讲授针灸学,1821年英国医生John Churchill发表针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报告,1823年第一期《柳叶刀》杂志谈及针灸。在这100多年里,针灸在欧洲历史上第一次呈现出一种速度缓慢的流行,范围涉及法国、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但这个时期针灸还没产生太大的影响。19世纪中叶后,由于理论认识问题和实践上的一些错误操作,针灸遭到批判,随即出现衰退。大约过了100年,针灸又开始在欧洲复苏。1943年巴黎成立了欧洲第一个针灸协会,它发挥了核心作用。几年后,德国医生Gerhart Bachmann开始传授他从法国学来的针灸知识,并于1951年和施密特(Heribert Schmidt)创办了《德国针灸学会》,后改名为《德国针灸医师学会》,第二年发行了《德国针灸杂志》。1971年,中美建交,伴随着尼克松总统访华,随行记者雷斯通(James Reston) 在《纽约时报》上报道了他在中国对针刺镇痛的亲身体验之后,针刺麻醉很快传入德国并迅速普及开来,莱比锡大学外科中心、慕尼黑大学心脏中心、慕尼黑马克西来兰大学外科医院和杜塞尔多夫大学及海德堡大学门诊部等医疗部门的学者,都纷纷尝试进行针刺麻醉并取得一定成功。1974年,施诺伦贝格尔(C Schnorrenberger)建立了“德国中医研究所”,这是在德国建立的第一个中医研究机构。1978年,德国汉学家曼弗瑞德·珀科特(Manfred Porkert)创办了“中医学会”。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医针灸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组织于上世纪70年代向世界各国推荐针灸疗法,80年代初在中国设立传统医学合作中心,80年代和90年代制定了标准的针灸穴位命名方案和推广针灸临床研究规范。德国已将针灸疗法纳入部分医疗保险体系。比如笔者在德期间加入的指环保险公司(Ring Versicherung)就可以为针灸治疗付费。德国的一些大学也将针灸学作为医学本科教育的一部分。 90年代以来,针灸在德国一些上层机构和主流医学中迅速渗透,据Michael Tryba教授统计,在前联邦德国地区,每年约有4~5万名医生使用针灸,其中超过20%是在个人开业的诊所。1997年联邦技术和科研议会(Bundesministeriumf Forschungund Technologie)拨款资助4项针灸研究。对针灸有效性进行大规模验证,虽然尚无定论,但目前阶段对针灸的评价是积极的。一些大型科研医疗机构也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比如汉堡大学医学院附院正积极筹建针灸中心。成立专业的针灸科。这都可以看到针灸在德国有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另一方面, 德国的主流医学为现代医学(Schulmedizin),和德国其他保守替代医学(Alternative Medizin)一样, 针灸自在德国存在的那一天起,也一直受到主流医学的怀疑和抵制。加上如前所述, 德国的针灸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所以机遇和挑战并存, 德国的针灸同仁也认识了这一点, Gabriel Stux博士指出,80、90年代德国针灸培训的课程标准为140学时,为提高培训水平,适应针灸向纵深发展的趋势,培训的课程标准将提高到350学时。对于国内的针灸医师来说,提高德语水平,把握文化,心理差异。是提高针灸疗效的重要一环。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篇6

1999年11月,香港针灸学会在香港成立。二十多位志同道合的中医师在创会会长陈家泽博士的带领下,打造中医交流之平台,探索中医的生存之路,研讨中医的传承发扬之法。

时针转动,将香港针灸学会带入第十五个年头,曾经那支三十多人的队伍已经壮大成为一支七百多人的队伍。任时光流转,人数递增,初衷不改。他们心怀热诚地传扬中医,他们心底无私地举办义诊,忙忙碌碌,尽心尽力,只希望中医——这门流传了数千年的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继续庇护人类的健康。

2010年11月16日,中医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它的入遗意味着中国针灸这项医学手段被国际社会认可,同时也给保护、传承、工作带来了更大的责任和压力。香港针灸学会——一个以传承中华传统医学为己任的非牟利团体更觉任重道远。

传扬中医 提升学术

针灸——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的手段,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是基於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是中华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千百年来,针灸防治疾病,保卫着人类的健康,直到千百年後的今天,仍然担任着这个任务,为广大群众所信赖。

当届会长、医学博士熊嘉玮女士在接受访问时,介绍了学会的成立和发展状况。“十五年前,陈家泽博士等一批有志之士创办了香港针灸学会,将传扬中华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的责任担在了肩上。创办初期,香港针灸学会不过二十餘人,也正是他们,为香港针灸学会掀开了新的篇章。今年,是香港针灸学会运作的第十五年,经过这些年的发展,香港针灸学会已经拥有成员七百多人。学会成员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中医师,一是对中医感兴趣的人士,包括西医、学生、物理理疗师、美容师等。会员大多拥有较高学历,其中近一百五十人拥有硕士学历,而拥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在一百人左右。”

众所周知,许久以来,在香港乃至整个中国,中医的传承方式大多分为两种,一种为家庭式传承,如父传子,师带徒;一种为借着在药材店为病人依着药方抓药之便,靠着自学,慢慢进入中医行业。香港针灸学会自成立之後,努力地打破着这样的一种传统的传播方式。学会上至创会会长,下至普通成员,均努力地学习、进修,将香港针灸学会打造成香港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术团体。“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获得较高的学历,更是因为读书,总会有好处。”熊嘉玮博士说。

香港针灸学会十分注重对成员的学术培养,学习氛围浓鬰。从2005年开始,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发出註册中医师,在三年内需持续进修六十学时方能续领执业证书的指引。从这一年开始,香港针灸学会获得了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的认可,成为“提供进修项目机构”,开始坚持每周举办一场中医讲座,至今八年以来,从未间断过。

起初,香港针灸学会举办讲座针对的对象只是内部会员,後来,越来越多中医界的同仁知晓这件事,每周一下班之後纷纷前往听讲座,於是,香港针灸学会逐渐将参加讲座的范围扩大,面向所有中医师,为中医界的同仁提供了一个进修的地方。

八年来,香港针灸学会坚持“自给自足”的原则,所有讲座导师均为学会成员,大部分为拥有医学博士、硕士学位,以及具备二十年以上临床经验的老中医。学会每年开办的四十四至四十五场讲座,为註册中医师提供了充足的进修课程,按每场讲座两个学分来算,只一年时间,便能让坚持每次讲座都参加的人士获得八十八个学分。既能提升自己的医疗水平,亦能符合香港中医药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可谓一举两得。

每一年,他们都会编写香港针灸学会内刊,在将会刊改名为“香港针灸”之後,又已出版八期,陈家泽博士、熊嘉玮博士、方帮助博士、郭伟健博士、陈锦明博士、邓宾博士後、林家扬博士後等人,均有专业文章发表於其中,以飨读者。

尽心服务无私心

不可否认,有人的地方,就有疾病。一个从医者无法应付所有的疾病和病人,每个从医者所遇到的病例亦並非全为一种,因此,抛棄私心,加强交流,分享经验,是每一个医者需要拥有的高尚情怀。

他们是一批心底无私的医者,也是一批尽心尽力的奉献者,这个学术团体为了推动学术,不断地开展课程,盈利从来就不是他们的目的,偶尔收取较低的费用,只为了达至收支平衡。他们的这一系列举措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肯定和讚扬。

熊嘉玮会长和他们团队的每一个成员都是义工,因此,各类活动,他们都是出心出力,从无怨言,亦从未退卻。大多活动,需要他们自掏腰包,也都不亦乐乎。他们都有着自己的诊所,然,当学会、社会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总会努力地将时间平衡好,首选公事,投入其中,他们凭着一股子热情,用心地做好每一件有益於学会、有益於社会的事情。

为了让更多人拥有健康的身体,他们努力地将一种健康的理念传递、推广,为中医养生做普及教育,尤以针灸为主。对於一部分中医爱好者,他们偏重於教给他们中医保健知识,让他们或者家人生病时,懂得选择合适的医生。而对於拥有中医基础的人群,他们则偏重於培养他们的临床操作能力。“针灸,有它的独特之处,是世界文化遗产,在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针灸、想要学习针灸。”熊嘉玮博士介绍说。

中医善於治未病,在香港医管局开会时,她曾多次提到,要将中医的健康理念推广下去,让年轻一代从小就有保健的意识,这有利於市民健康,同时也能减轻政府的医疗开支,可谓一举两得。在她的学生中,其中还有两个是中学生,这在她看来,是一个十分喜人的现象。

香港针灸学会举办了针灸夏令营活动,让学生们能夠在愉快的氛围中领略、学习中医的博大精深,引起他们学习中医的兴趣。他们与香港中文大学东华三院小区书院及广州中医药大学港澳学生会建立起合作关係,为中医学毕业生的未来谋得出路。“让年轻人走入中医的行业”是香港针灸学会的又一目标。

怀揣仁心办义诊

他们是忙碌的一群人,忙着开办学术论坛,忙着推广中医文化,忙着举办义诊。

从四年前开始,香港针灸学会开始举办天灸义诊。天灸,是中医灸治疗法中非火热灸法中的主要方法,通过将特殊调配的药物贴敷於特定的穴位,最终达至调解臓腑功能的效果,既能改善临床症状,又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回忆起第一年举办天灸义诊时,因为许多人心中会想“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所以来义诊的市民寥寥无几。後来,那些参加过义诊的市民知道这确是香港针灸学会一项不收取任何费用的义诊活动,经过口口相传,从第二年开始,参与者逐渐多了起来。参加义诊的学会秘书长陈月华在文中写到:“2011年的三伏天,我们学会又作义诊了,经过去年三伏天义诊的经验,今年的义诊多了很多市民参加。三次的义诊,我们为一千五百多名市民贴药,我们的义工们,暂停了自己的医疗服务,到学会来为市民义务贴药。”这类助人的服务工作,让他们在被市民认可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无私仁心。

2011年,香港针灸学会的义诊活动从香港延伸到了内地的西安,委派义工医师团队远赴西安进行西安市长安儿童康复医院医务医疗服务计划,他们的义诊对象是西安市家庭贫困的脑瘫和特殊儿童,除了为他们带去义务医疗服务,还为他们捐助了善款,从多个方面帮助他们。参与义诊的义工们身上还肩负着训练当地医务人员做针灸的工作,为了提升当地针灸技术,造福当地人群。在广东从化,香港针灸学会在广州市人大的安排下与当地合作,开展义诊活动。

义诊举办的这些年,成绩显著,每每谈及此,香港针灸学会的人,都倍觉欣慰。他们表示,义诊活动还会继续下去,他们的理念是将中医学术回馈给民众,让中医——这种老祖宗传递下来的优秀文化,惠及更多的人。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篇7

2003年7月在德国汉堡创伤医院神经内科进行交流工作,对祖国医学在德国特别是

在德国大型康复医院的发展有点滴体会,现将针灸在德国的开展情况及发展方向报

道如下:

1汉堡创伤医院简介

汉堡创伤医院全称为BerufsgenossenschaftlichesUnfallkrankenhausHam

burg,简称BUKH,是德国工会联合会下属的最大的一家工伤医院。医院以外科和康

复最为出名,手外科为全德最早、实力最强的手外科。神经康复专业水平很高,设有

44张病床(在德国属大科室),开设肌电图室,TCD室,眩晕旋转诊疗室,吞咽功能喉镜

检查室(不少脑外伤病人有吞咽困难)及多种治疗种类:言语治疗(Logopaede),物理

治疗(Physiotherapie)、物理因子治疗(PhysikalischeTherapie),骑马疗法(Hyp

ortherapie),运动疗法(Sporttherapie),作业治疗(Ergotherapie),支具及生物工

程(Gehschule),游泳(Schwimmbad),桑拿(Sauna),音乐疗法(Musiktherapie),职业

回归疗法(Berufshilfe),以及引导病人放松的放松疗法(Entelassungsgruppe)等

。尽管其康复器材一流,康复治疗部门齐全,专业治疗师水平很高,但德方医院仍觉

得许多疾病疗效不尽人意,比如慢性疼痛,这也是德方医院垂青针灸的主要初衷。

2日常针灸治疗简介

笔者在创伤医院住院部工作,作为住院医生,和国内最大的区别是医生一周

一次召集各种治疗师讨论病情,制定新的治疗方案,一周两次召集护士开会,了解患

者护理情况。这样医师对患者的治疗和护理状况有比较准确的认识和了解。笔者除

履行住院医生的职责外,尚预约患者作针灸治疗,其程序为:需要治疗的病人先到医

生秘书处预约,得到允许后和笔者预约,笔者根据自身工作安排和病人不同的治疗

安排决定治疗时间。在德国病人为“单独治疗”,一次只能治疗一个病人,充分尊重

病人的“隐私权”,病人和医师为“一对一”。在国内一间治疗室6、7个病人同时

治疗,有的中间甚至没有屏风,病人一切“资源”相互“完全共享”的现象在这里不

会发生。笔者治疗的病种包括血管性头痛(50例)、颈椎病(123例)、腰椎间盘

突出症(30例)、神经症(98)、外伤后头痛(61)、肩关节外伤后疼痛(60)、

偏瘫(20)、幻肢痛(10)、截瘫后幻觉痛(5)、呃逆(4)等,共计461例。

针具的选用:在德国有国产“华佗”牌针具。但笔者使用的针具由德方配备

,可惜都是日本产的。全部使用一次性针具,针具质量可靠。每个针柄上有套。便于

采用套管弹针进针法。弹针进针法的好处是无须采用手持针身,可达到“无菌技术

”进针。但实际操作时无人采用,大多还是采用手持进针法,这种传统进针法的好处

是进针快、患者痛苦小,针感确实。与“无菌技术”的套管弹针进针法相比,并无更

多的感染病例。

3疗效评价

大多数病人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针刺疗法受到了患者的欢迎。但必须指出

的是,病人在接受针灸治疗时也同时接受了其他综合治疗,针刺起到了“锦上添花”

的作用。

患者职业分布及心理特点:和国内相仿,外伤患者多为在生产工作第一线的建

筑工人、海员、农业机械工人。其次为交通意外伤害。腰椎、颈椎病多为办公室工

作人员,如计算机工作者、警察、外科医生等。但病人的心理特点却有较大的差异

,比如这里的工伤病人不为高额的医疗费用担心(全部由保险公司承担),但为有意

无意获取政府工伤补偿,而导致“外伤后头痛”反复发作数年,甚至数十年的病员

也不鲜见。对于这样棘手的治疗对象,德国同事的意见是:要辨证施治,建议用粗

针深刺。

治疗次数分析:一般治疗3次,一次30min。开始针刺、推拿每日治疗1次,效果

反而不佳,分析原因可能为患者接受针刺同时还接受其他治疗,治疗过频,反而造

成肌肉过度疲劳。中医称之为“经络过度疲劳现象”。

患者对针刺的反应:与中国病人相比较,德国病人得气快,针感强。放松技巧

掌握较好。易于并且乐于遵从医嘱。这可能与种族体质差异和文化差异有关。

4德国针灸从业者简介

从业来源,在各种国家保险公司指定的大医院(类似与国内的公立医院)和个人

诊所中从事针灸治疗的医师多数为神经科、疼痛科或骨科医师(Arzt)兼任。这些医

师有很扎实的医学基础,有不少达到专科医师[德国医生专业职称只有医师和专科

医师,头衔则分博士,讲师,私人讲师(达到教授水准而未在大学授课者),教授],他

们加入针灸行业,极大地促进了针灸在德国的发展。另一方面,针灸这一技之长也给

他们带来了精神和物质回报。第二类治疗者,他们是通过国家考试但没有处方权的

行医者(Heilpraktiker)。他们绝大多数在自己的诊所或与其他医师合作从事针灸

治疗。取得Heilpratiker行医资格的全国资格考试比全国医师考试想对简单,但难

度还是较大,每年举行2次,每次考试通过的比率为8:1。每个州的行医资格考试(He

ilpraktikerPruefung)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以汉堡为例:报考条件为:①完整

填写的个人资料。②有效的个人证件,如果没有汉堡的居住证明,必须出示用工意

向合同。③出生证明,结婚证明或家庭证明。④所学的专业毕业文凭证明。同

时下面的公证书最早于考前1月,最迟考前2周必须提交:①最近的无犯罪证明。

②最近的健康证明。考试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笔试,共60道选择题,题目涉及内

、外、妇、儿、五官、临床学科及生化、药理、解剖、病理、生理等基础学科及与

行医相关的法规法律。通过笔试后方可得到口试通知,对于外国人来说,由于语言

障碍第二部分口试更难。整个费用约500欧元,约4500元人民币。在德国也有很多华

侨诊所,大多数未经专业院校毕业,属于“半路出家”,其诊所有的是靠“特赦”批

准,有的靠和有行医资格者合办,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语言障碍,完全不同

的文化差异以及社交圈相对较小仍然是制约其针灸发展的”拦路虎”。对于针灸培

训,在德国针灸学校已经遍地开花,基本上每个州和“直辖市”都有一家针灸学校

。大部分德国医师利用周末拜访这些针灸学校,一年后“拿证上岗”。也有脱产学

习三个月左右后“上岗”。学费十分昂贵。也有人自费到北京、上海、武汉、广州

等中医学院培训学习,属“正规军”。不少新移民或是华侨则先到国内院校学习针

灸。由此可见:在德国的针灸从业者来源较杂,培训各异,水平也参差不齐。

5针灸在德国的发展前景

针灸从6世纪开始向国外传播,最早是在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到14世纪,

欧洲人通过马可·波罗的记载首次了解针灸疗法。针灸走进欧洲是在17世纪。法国

的PPHarviell、荷兰的WilliamtenRhyne及德国的EngelbertKampfer都是早期的

传播者。PPHarviell(耶稣会传教士)于1681年最早在法国撰文介绍针灸。1735年

教士Duherder在巴黎刊印《志》(其中设专卷介绍中医),1820年法国医生

开始在医院里讲授针灸学,1821年英国医生JohnChurchill发表针刺治疗风湿性关

节炎的报告,1823年第一期《柳叶刀》杂志谈及针灸。在这100多年里,针灸在欧

洲历史上第一次呈现出一种速度缓慢的流行,范围涉及法国、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

,但这个时期针灸还没产生太大的影响。19世纪中叶后,由于理论认识问题和实践

上的一些错误操作,针灸遭到批判,随即出现衰退。大约过了100年,针灸又开始

在欧洲复苏。1943年巴黎成立了欧洲第一个针灸协会,它发挥了核心作用。几年后

,德国医生GerhartBachmann开始传授他从法国学来的针灸知识,并于1951年和施

密特(HeribertSchmidt)创办了《德国针灸学会》,后改名为《德国针灸医师学

会》,第二年发行了《德国针灸杂志》。1971年,中美建交,伴随着尼克松总统访

华,随行记者雷斯通(JamesReston)在《纽约时报》上报道了他在中国对针刺

镇痛的亲身体验之后,针刺麻醉很快传入德国并迅速普及开来,莱比锡大学外科中

心、慕尼黑大学心脏中心、慕尼黑马克西来兰大学外科医院和杜塞尔多夫大学及海

德堡大学门诊部等医疗部门的学者,都纷纷尝试进行针刺麻醉并取得一定成功。19

74年,施诺伦贝格尔(CSchnorrenberger)建立了“德国中医研究所”,这是在

德国建立的第一个中医研究机构。1978年,德国汉学家曼弗瑞德·珀科特(Manfr

edPorkert)创办了“中医学会”。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医针灸的发展起到了

积极的推动作用。该组织于上世纪70年代向世界各国推荐针灸疗法,80年代初在中

国设立传统医学合作中心,80年代和90年代制定了标准的针灸穴位命名方案和推广

针灸临床研究规范。德国已将针灸疗法纳入部分医疗保险体系。比如笔者在德期间

加入的指环保险公司(RingVersicherung)就可以为针灸治疗付费。德国的一些

大学也将针灸学作为医学本科教育的一部分。90年代以来,针灸在德国一些上层

机构和主流医学中迅速渗透,据MichaelTryba教授统计,在前联邦德国地区,每年

约有4~5万名医生使用针灸,其中超过20%是在个人开业的诊所。1997年联邦技术

和科研议会(BundesministeriumfForschungundTechnologie)拨款资助4项针灸研

究。对针灸有效性进行大规模验证,虽然尚无定论,但目前阶段对针灸的评价是积极

的。一些大型科研医疗机构也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比如汉堡大学医学院附院正

积极筹建针灸中心。成立专业的针灸科。这都可以看到针灸在德国有前所未有的机

遇。

但另一方面,德国的主流医学为现代医学(Schulmedizin),和德国其他保守替

代医学(AlternativeMedizin)一样,针灸自在德国存在的那一天起,也一直受到主

流医学的怀疑和抵制。加上如前所述,德国的针灸从业者素质参差不齐,所以机遇

和挑战并存,德国的针灸同仁也认识了这一点,GabrielStux博士指出,80、90年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篇8

建立基地,

多年梦想从安大略起航

安大略(Ontario),是加拿大的10个省之一,省会多伦多。

自15岁起就在河北老家跟表叔学中医、16岁起就开始凭着针灸治病当了一名“赤脚医生”的吴滨江,当时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会与位于地球另一侧的加拿大安大略省扯上关系。

吴滨江教授在接受采访时回忆说,1978年恢复高考后,他考进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系,5年后本科毕业,工作两年后又报考了临床研究生,考入中国中医最高学府――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所,3年后取得了硕士学位,由此成为中国首届医疗气功和针灸专业硕士。此后,吴滨江又就读于河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专业,并获得了博士学位。到了1990年,他先留学和工作于日本,一年后又移民至匈牙利,在布达佩斯开了两年诊所;1992年年底,吴滨江又移民到了奥地利,在维也纳的两家诊所工作……

在国内完成中医药学历教育、并拥有了相当丰富的临床阅历后,经过数年在欧洲大陆的游历和工作,他发现北美地区更有利于中医的发展。于是,在1998年6月,吴滨江以“特殊人才”身份移民加拿大。

“别说是在国际上,即使是在国内,很多有识之士也都在担忧,对于古老的中医药学,别说发展,连继承也面临着诸多危机。”吴滨江坦言,“在国外工作和游学的那些年,走的地方越多,这种担忧就越沉重,就像一块巨石那样,时刻压在心头。因为与中医相对应的西医学日益成为世界‘主流医学’的事实,是谁也无法否认的,在国内是这样,在国外更是这样……”

吴滨江教授说,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传承几千年的民族瑰宝,在世界医学体系中应该有它的重要一席,而在国际上开展中医药教育,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之一。因此,怀着这个宏大的理想,吴滨江在安大略省先进行了一个月的市场调查,走访了当时在多伦多市十几家大小不等的中医学院,最后了解到,由香港侨胞创始于1998年的安大略中医学院,因当时经营不佳,原主人有意将学院关闭或转让,吴教授考察这所学校时,创办人便问他是否有意承接。经过进一步了解,吴滨江发现,安大略中医学院当时的规模很小,每周仅有两次2小时的晚间授课,而且只用中文教学。“起点虽低,但更有发展的空间!”吴滨江秉承着这样的认识,经过多方面的斟酌后,毅然接手了这个学院,于2000年4月,正式就任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院长。

吴滨江教授的“中医药学海外教育”之梦,就这样在安大略扬帆起航了。自此之后,这个中医学院几经变革,如今已经成长为今日海外中医教育和学术交流的一个重要基地。

因地制宜,

用英语讲授古老的中医学

在吴滨江教授接手安大略中医学院早期,这家学校仍沿袭中文授课的“老传统”。吴滨江教授很受到了中文授课的许多不足之处:由于语言障碍,这样做首先是把大量不懂中文但又想学习中医的外国学生排斥在外,而且自从大陆移民大量进入多伦多后,大批从国内中医院校毕业、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师进入这个有限的市场,在竞争力上这些在本地毕业的学生显得薄弱,也造成了华人间彼此争夺资源的现象,这与吴教授欲在海外发展中医教育的办学初衷并不相符。

把这些问题分析清楚后,吴滨江教授认识到,只有用英语授课,培养的学生才可以把中医带入更广阔的“英语社会”;更重要的是,如果采用英语授课,就能够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中医、接受中医。这对于中医药在海外的普及,是意义非凡的!

做出这个决定后,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安大略中医学院的师资力量日渐雄厚,终于创出了中英双语教学、全日制、半日制和晚上授课全方位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有了更方便的选择。目前学院的大部分教师和学生多为当地的西方人,也有来自中国、美国、韩国、伊郎、俄罗斯等世界各地的留学生。

但是,“用英语讲授中医药学”并不是一件“汉翻英”那么简单的事儿,比如说中医针灸学。“针刺手法专业术语的准确翻译是传播的重要环节,而现在译文相当混乱;如复式手法‘烧山火’就有十几种译法,而没有人下功夫研究统一的译法。”吴滨江教授举例说,“为了准确教学,在用英语授课的过程中尽可能少地避免歧义,我带领的研究生从手法的术式、中文涵义、临床操作、各种英译文对比研究等,将24式单式手法和主要的复式手法进行了系统的英译文研究。这样一来,有了量化的针刺基本功训练,又有了统一的针刺手法术语,为针刺手法在海外未来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未来必将形成具有传统针灸特色的针刺手法学派。”他带领研究生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量化的练针基本功训练方法,回答了千年来,在进入临床实际针刺之前,到底用什么方法,练习多少针,才可以由量变到质变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今,这套行之有效的实用的教学法,已注册成为学院的品牌。

在转以英语授课的同时,吴滨江教授还把他的学院渐渐打造出了另一种特色――联合办学。他立足加拿大,与国内中医学术界建立密切联系,使学院的学术水平始终处于中医发展的最前沿。学院提供的学习机会不只局限于2年制和4年制(1年3个学期,较国内1年2个学期相比,2年制等于3年,4年制等于6年),4年制毕业的学生还可以继续研读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学院等中国国内中医药大学的硕士和博士。而且,吴滨江教授本人是中国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和河南中医学院正式任聘的教授和研究生导师,可直接指导研究生,这样为学生的继续深造和就业创造了广阔的前景;从2001年至今,他们已培养了10多名博士、20多名硕士。同时,他还担任着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教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副会长、世针联大学协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参与国际中医教育战略发展的规划和制定。

承古创新,

独创“头疗”风行欧美

采访前记者了解到,吴滨江教授曾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代表性传承人张缙的嫡传弟子,目前担任着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针灸”传承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自2005年起在加拿大安大略中医学院开展“高级针刺手法”训练班,传授针刺手法;而且,在繁忙的教学和学院管理工作中,他并未放弃个人的学术研究。

在中医针灸学方面,吴教授经过多年临床研究认为:针灸主要分为穴法和针法两大流派。穴法派取穴多,不用或少用手法,留针待气或多用电针,现在大多数人普遍使用之。针法派则取穴少,其必用手法是:遇寒、虚症,局部用“进火补”,全身用“烧山火”;遇热/实症,局部用“进水泻”,全身用“透天凉”。该派强调气至病所,过关通节时用“飞经走气”之法,浅部用“青龙摆尾”,深处用“白虎摇头”。因历朝历代能讲授并实际操作的专家太少,仅少数人掌握了这些高、精、尖的医术;而针刺手法又是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是传统针灸的核心部分。

此外他还敏锐地认识到,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脑力劳动者患有各种不同的文明病,如何用自然医学方法治疗和预防这些疾病,是历史向医务人员提出的新课题。面对这样的社会发展大趋势,吴滨江教授在继承和发掘先贤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内经・灵枢・五色》篇中脏腑肢节在面部分布的理论及头区针法、耳穴理论等,创编了一套完整的头面部推拿理论和临床操作方法“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Dr Wu’s Head Massage)。因其推拿主要作用在全身脏腑肢节在面部反应分布区、头部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相应区及耳和颈项部;所以临床应用范围广范,包括神经、血管、消化、呼吸、运动等系统及五官、妇产等上百种疾病;与此同时,它还具有镇静、催眠、平衡阴阳等作用,对于现代白领一族所患的“现代文明病”如头晕、头胀、心烦、耳鸣、头痛、视力疲劳、恶心,以及因都市生活节奏快、精神压抑、情致沮丧而易患的胃肠功能紊乱、失眠、紧张、抑郁等,都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同时也有美容和保健作用,将头部推拿这一原来流传于民间乡野的医术,提炼升华为一种具有完整理论体系和规范操作的专业治疗保健方法,从而登入医学大雅之堂,回答了历史的课题。为此,他耗费了20多年的美好光阴。

因吴滨江教授独创的“头部推拿疗法”治疗效果显著,2003年,安大略省按摩师管理学院将“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列为执业注册按摩师(RMT)要想保持资格应该继续深造的课程。2005年,《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一书英文版出版;2006年《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匈文版出版;“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已分别在加拿大、美国、中国、欧共体所有成员国成功地进行了商标(Trademark)注册;“国际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研究会”总部设在加拿大多伦多,其在欧洲匈牙利也有分会。专业人士评价说,“吴博士头部推拿疗法”采用系统的中医理论全面阐述头部推拿治疗原理,用标准术式规范操作的动作, 用知识产权维护自己的权益,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结出丰硕的果实。

中国崛起,

中医药国际化是必然趋势

据记者了解,自1989年开始,吴滨江教授在世界各国巡回讲学,曾赴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捷克、前苏联、南斯拉夫、美国、澳大利亚等10多个国家讲学和医疗,教授学生逾千名,大力普及和推广海外中医教育。

“我所做的这一切,都为着一个目的――推进中医药国际化的步伐!”吴滨江教授回顾起那些经历时说。之后,他从自己最熟悉的中医针灸国际化的视角,深入探析了这个宏大的话题。

吴滨江教授认为:“今年是自1972年中美恢复邦交、针灸中医开始大规模走出国门的第43个年头。近半个世纪以来,以针灸为先导的中医药现已遍及世界各地,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中医药针灸文化输出。中医药国际化已成为本世纪发展的大趋势,如何把握本世纪未来85年历史发展的脉搏,共同迎接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我们各国同仁应当深入思考和研究的战略课题……”

他在接受采访时还强调,中医药“海外兵团”的崛起与优势整合,也是中医针灸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可以预测的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如果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国力逐渐加强,中医院校外语教育逐渐强化,中医药针灸国际交流更加频繁,所在国移民政策仍然或更加开放,中国国内中医药院校的毕业生必将会通过各种途径,源源不断地补充各国中医药针灸市场的需要,必将会对所在国的中医发展有所贡献,而海外中医针灸教育的改革、以及因立法形成海外‘纯中医’的发展道路,以及互联网等高科技的应用和风投的介入,也将大力推进中医针灸国际化的发展。”

吴滨江教授还说:“当前,日益崛起的中国应担负起历史的责任,为中医针灸国际化发展给力。”他认为,海外的中医药针灸仍处以个体开业为主,虽有学会这样的学术组织,但仅是松散的联合,未形成强有力的组织,无法与欧盟这样强大的组织去对话。在中医针灸国际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他们还会遇到类似的课题;而作为中医发源地的中国,如何总结经验,不再错失良机,主动地引领历史发展的潮流,这应该成为我们认真思考的课题。

由此吴滨江教授建议,可否在政府的支持下,设立“中医药针灸国际发展基金”?体育可以有,中医针灸是否也可以发行,以支持“基金”的运作?如有“基金”的支持,中国为牵头单位,可组织跨国的临床合作研究,促进中医国际化的发展;可以在海外多办些“孔子中医学院”,培养更多的中医药国际化的人才。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篇9

中图分类号:R-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6)05-0048-04

The Academic Valu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stitutes Association in Jiangsu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SHAO Yi, GAO Yu, FANG Yu-ling

(Library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anjing ,Jiangsu 210023, China)

Abstract: In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has been strongly impacted by Western medicine and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n order to seek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CM industry, people who with lofty ideals in the TCM field have done a lot of unprecedented explorations, including founding the society for TCM, which wa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d the foundation background, distribution status and academic value of TCM institutes in Jiangsu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analyzed the self-development and various innovation history of TCM institutes in Jiangsu during that time.

Key words: the Republic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Jiangsu; institut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民国时期(1912-194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特殊历史时期,中西文化的摩擦日益激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中医作为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毫无质疑地被推到风口浪尖。江苏中医界人士积极参与拯救中医文化的运动,创办中医学会便是其重要探索之一。早期的中医学会、医药团体多数出现在江苏省。广大中医学者依靠中医学会团体这一平台创办报刊、开展学术交流、普及中医药知识,为中医药界的振兴、发展和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1]。加强对民国时期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的深入研究,进而了解民国中医界在中医教育、学术研究、医学科普等方面的真实情况,对现代中医药文化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民国时期江苏中医学会的历史背景

1912年11月,北洋政府颁布《医学专门学校规程》,规程中完全删除了中医内容。民国十八年(1929年),余云岫向卫生署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卫生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此案,并有7年消灭中医中药的提案计划。同年4月,教育部部长蒋梦麟发出第八号布告,命令中医学校一律改为中医传习所,不在学校系统之内。为了谋求中医药行业的生存发展,中医界的仁人志士进行了前所未有地探索,创办医药学会便是其重要的方式,并在学会之下创办专业报刊、开展学术交流、普及中西医药知识[2]。医学类的学会相对较多,有从事医学研究的中西医学研究会;从事药学研究的中华民国药学会;侧重西医研究的中华医学会、上海医师公会;侧重中医学研究的上海中医学会、太原中医改进研究会、山东医药总会;也有从事卫生护理研究的中华护理学会、中华公共卫生护士学会、中国卫生稽查学会[3]。

民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使江苏中医发展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考验,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争论异常激烈,于是各地纷纷成立各类医学会,兴办中医教育,创办中医刊物,通过多种方式来宣传、弘扬中医理论、中医教育、中医医疗以及中医科学化的一些见解,扩大中医的影响力,树立起中医的重要地位,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各类研究成果对今天的中医研究具有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

2 民国时期江苏中医学会概况

民国时期江苏地区中医学会及学术团体总体呈现以下4个特点。⑴数量众多,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初步统计共有51个;⑵分布地区广泛,遍及江苏省各地,南京、常州、苏州、镇江以及吴县等地区都有分布;⑶分布不均衡。南京数量最多,共7个,分别是南京中医公会(1929年)、中央国医馆医药改进会(1935年)、甲戌医学社(1935年)、中央国医研究院(1935年)、全国中医公会联合会(1936年)、江苏省医药改进分会(1936年)、中央国医馆国医研究会(1936年)等,其次是无锡和镇江各拥有4个,分别是无锡的无锡中医学会、中国针灸学研究社、无锡中医研究社、无锡医药改进支会,镇江的镇江国医公会(1932年)、镇江中医学术研究会(1934年)、镇江中国医事改进社(1935年)、江苏省中医师公会(1947年);松江、阜宁、吴江、江都、南汇、苏州、青浦、吴县、武进、泰兴等地各有2个,而常州、嘉定、江阴、奉贤、如皋、太仓、宜兴、南通、淮阳、昆山、溧水、宿迁、金山等地区各有1个。⑷成立时间集中在20世纪30年代,有据可考的有31个,成立最早的是1913年戴慰侬、程可均等在江苏泰兴的江北医学研究会。

中医思想碰撞的火花集中地反映在中医学会与中医期刊的创办。内容丰富,时代特色明显的中医学会与中医期刊是中医药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发展史上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民国中医药期刊的创办者以医学团体最多,其次为医学院校、个人、医疗机构、医药图书单位、医药经营单位。中医药期刊以浙江、上海为源头,逐渐向中国内地扩散。其地区分布广泛,包括国内25个省、直辖市以及国外3个地方,其中有47个县级城市创办了期刊;但期刊的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浙江、江苏、北京与广东五地,这5个省市共创办中医药期刊239种,占期刊总量的74.22%[4]。民国时期的中医学会与中医期刊,是当时交流中医学术信息的主要媒介,加快了中医传播速度,促进了学术交流风气的形成与中医学的发展;同时又是近代中医界探索生存和发展道路,反对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排斥、废止中医政策进行抗争的重要舆论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它是近代中医界觉醒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中医界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也是此时期中医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促进了民国时期中医知识的普及与中医文化的传播[5]。

3 民国时期江苏中医学会的学术价值

3.1 中国针灸学研究社与《针灸杂志》

清朝道光二年(1822年),道光帝以“袒裼裸裎,有伤大雅,针刺艾灸,非奉君之所宜”的罪名,宣判了针灸学术的死刑,下令“太医院”永远停止针灸。民国时期,随着西学东渐日渐深入,中国传统的医术已奄奄一息,濒于灭绝。承淡安于1929年设诊所于望亭,1931年6月出版了《中国针灸治疗学》,继而创立“中国针灸学研究社”。藉以联络广大志同道合之士,学习针灸、研究针灸、挽救针灸、推广针灸。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的发起人为望亭的8位名医,王惕仁、王有仁、陈景文、曹仲康、王士林、王惟德、裘荣福,承淡安任社长。1932年10月该社迁往无锡,1934年11月,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向中央国医馆呈请备案事宜获得批准。中国针灸学研究社“以提倡医学、阐扬针灸为主旨”,团结了全国各地不少针灸专家或中医前辈,如山东管正斋、南通孙晏如、浙江黄学龙、无锡张锡君等共同研究,推进针术向前发展。中国针灸学研究社遂得以逐步扩大,并在海外设有分社[6]。

1933年10月,中国针灸研究社创办了《针灸杂志》。由于学员人数不断增加,社长承淡安先生意识到需要构建某种公开的联系渠道,向社会阐明研究社推广针灸、复兴绝学的鲜明宗旨,同时引导研究社的学员交流学习心得和临床体会。在针灸研究社内部交流的《承门针灸实验录》的基础上,《针灸杂志》开始创刊。承淡安先生在创刊词上鲜明地表达了办刊宗旨,“介绍针灸术的真理,和阐扬其学术,直接是谋针灸复兴,间接是解除民众疾苦”。可以说,《针灸杂志》的办刊宗旨与中国针灸学研究社的创立思想是一脉相承的。1935年3月,他在《针灸杂志》上发表的“从针灸立场说到本社创办经过及以后之方针”一文中,简述针灸兴衰之历史及其原因,重述针灸学之重要,临床诊效之显著。为了在国内发扬针灸,“闭门穷究者十余年,继乃创设学社,公开讨论,再则赴日本以资借助,今更扩办讲习所,冀造成多数物理疗法之专才,数十年精力,未尝稍懈,牺牲精神与才力,苦心孤诣,志之所向,未可以厚非。本社创办之动机如此,以提倡复兴绝学为宗旨耳”。言辞切切,表达了他对培养针灸人才、复兴针灸绝学的拳拳医者心。统观《针灸杂志》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它既是针灸同行进行学术探讨与交流的平台,又是中国针灸研究社同仁获得重要针灸医学相关资讯的重要渠道。

中国针灸学研究社工作的蓬勃开展,对于针灸医术在华夏大地的广泛传播,对于研究和弘扬针灸学术、培养针灸人才、促进针灸学术交流、振兴针灸事业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推动作用。

3.2 中央国医馆与《国医公报》

20世纪30年代,中医医政问题已不再局限于中医界,而成为南京政府内部不同政治势力斗争的焦点之一,斗争主要围绕中央国医馆的建立与《中医条例》的颁布问题而展开。1930年1月,在全国医药团体总联合会上有人提出仿国术馆建国医馆作为管理中医专门机构的提案并提交国府。1931年3月17日,中央国医馆在南京成立。成立大会设在南京头条巷国术馆的竞武场,根据馆章选举陈立夫为理事长,彭养光、陆渊雷、谢利恒等10人为常务理事,焦易堂为馆长,陈郁、施今墨为副馆长[7]。1931年8月31日,国府批准《中央国医馆组织章程》及《中央国医馆各省市国医分馆组织大纲》,1932年中央国医馆第12次理事会常会通过了《各县市设立国医支馆暂行办法》。之后,各省市都设立或积极筹备支馆,国医馆大有一日千里之势。中央国医馆是民国时期中医存废斗争的产物,它在“中医科学化”的方针指导下,进行了制定中医学术标准、统一病名、编审教材等工作,为维护中医药合法地位和发展中医教育做出了种种努力。1937年五届三中全会上,焦易堂等53位“中委”提出“责成教育部明令制定中医教学规程编入教育学制系统以便兴办学校而符法令案”获会议通过,经多方努力,重庆政府教育部于1938年颁布了《中医学校通则》,1939年5月公布五年全日制《中医专科学校暂行科目时数分配表》,中医界抗争数十年的中医教育合法化取得了初步成果。中央国医馆的许多创设为新中国成立后中医药研究机构和中医院校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8]。

中央国医馆成立之初,计划创办期刊。但是由于经费短缺,一时难以实现。1932年10月,经多方努力,《国医公报》方始创刊,它是中央国医馆的机关刊物。国医馆的任务“在整理国医国药,用科学方法,将中国药物之储有,依医食同源特殊之汤剂学,推广其效实,使东方代表之文化,普遍于大地。凭五千余年之经验,准脏器治疗之原理原则,使国医国药之应用,成为有系统之崭新科学”。公报不仅有命令(行政院令、中央国医馆令)、法规、公牍、专载、选载、调查统计等类,并有学术讨论、附录专栏。馆令类有委令、训令、指令,公牍类有呈文、聘函、公函、电文、批文、提议案等。由此可见,《国医公报》主要反映了中央国医馆的工作动态。又自第2卷1期开始增设论坛、专著、学说、针灸、药物、医案、医事评述等栏目,学术性内容逐渐增多。

3.3 苏州国医学校与《苏州国医杂志》

1926年,苏州名医王慎轩先生创办“苏州女科医社”,该社分实习函授2部,历时7年,毕业生4届约700余人;1933年改为“苏州国医学社”,初设阊门内专诸巷。1934年苏州国医学社改组为“苏州国医学校”,并迁至苏州城中的长春巷内,特聘章太炎先生任名誉校长和研究院院长。苏州国医学校学制为3年,每届招生40名左右,课程21门,学生不仅要学习生理、病理、中医经典、诊断、药物、方剂等基础课程和各专科课程,而且要学习中文、英文、日文和化学,课程设置堪称完善。苏州国医学校从苏州女科医社起步,不断扩充和完善,成为一所办学时间长、设施较完备及设有本科和研究院两个层次的教育机构。勤勉、革新、奋进的办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始终贯彻于该校办学的全过程。1934年,在苏州国医学社创建一周年之际出版了纪念刊。章太炎先生为纪念刊题写了刊名,恽铁樵、秦伯未等10多位名家也题词致贺。

在苏州女科医社时期,王慎轩先生就主办了《妇女医学杂志》,作为实习和函授两部学员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向社会宣传妇科医学知识。1934年由王慎轩主办《苏州国医杂志》,其办刊宗旨为“发挥真实学问,造就专门人材”(《发刊辞》),在内容上立足于学术研究与临床验案交流,属中医学术期刊。内容包括中西医师演讲之医学笔记,本社学生撰作之医学论文,群载本会一切大事记及最近之概况章程规则等(《发刊启事》)。《苏州国医杂志》还以较大篇幅开设了生理、病理、治疗、药物、方剂、医案等栏目,进行学术探讨和交流。与现代学校的校刊不同,《苏州国医杂志》不仅刊登学术文章,而且还刊登该校的课程讲义。各科讲义依开课次序刊登于杂志之中。这种做法在当时是为了节省印刷费用,以及便于学生阅读,却为今天研究当时的中医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保留了有价值的历史资料[9]。

苏州国医学校经常组织学术讲演会,特邀国医学者来校演讲,演讲记录则刊登在《苏州国医杂志》上。此外,《苏州国医杂志》不仅设专栏研究中医经典著作,还设有译著栏目,选译海外汉医学者的著作。可以看出,当时国内学者很重视国际交流,并与海外汉医界保持着联系,经常将国外汉医研究成果介绍到国内来,以促进国内的学术研究。

苏州国医学校是一所较有影响的国医学校,毕业于这所学校的学生遍及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地区。1935年,苏州国医学校曾谱写了校歌,歌词是“山明水秀,古吴之邦,吾党夙多俊良。创立医校,栽培后进,共把学术阐扬。溯国医,肇歧黄,治疗成绩昭彰。愿吾同志,努力研讨,为国为校争光”。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学校被迫停办。但是这所30年代的民办国医学校及其校刊在中医教育、学术研究以及医学科普方面作出的巨大努力,在今天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4 结语

民国时期的江苏地区,中医学会等团体众多,分布广泛,通过兴办中医教育、创办医学刊物等方式,宣传中医理论,扩大中医影响,丰富了中国医学的宝库,为推动中医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对今天的中医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都具有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胡滨.清末民国时期的浙江中医界[J].中华医史杂志,1997,27(4): 207-210.

[2] 廖家兴.章太炎先生的医学见解[J].浙江中医杂志,1980(1):32-34.

[3] 方美玲.中华民国社团的基本特征[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0, 14(3):19-25.

[4] 付书文.民国中医药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D].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5.

[5] 罗婕,戴铭.广西近代中医团体略考[J].广西中医药,2006,29(4):36-38.

[6] 余泱川.广东当代中医学术史研究(1949至1979年)[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

[7] 郭天玲.北京中医学会史略[J].北京中医药,2004,23(5):304-307.

[8] 何任.解放前的中医学术团体[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9,23(2): 17-19.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篇10

针灸医学作为世界医学的组成部分,在新世纪面临着如何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如何思考未来的同时,也应回顾我们曾经经历过的,针灸发展的某些阶段和一些值得纪念的大事,为新世纪针灸的腾飞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

20世纪前50年,是中国医学(包括针灸)处于低潮,并存在着能否生存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当时的国民政府提出歧视、限制中医的种种措施,甚至作出“废止中医”的错误决定。一些热爱中医学的有识之士奋起力争,为保存和发展针灸医学做了大量工作。如1928年承淡安先生在无锡创办了中国针灸研究所,以后改名为无锡中国针灸医学专门学校。据统计在1930年至1950年期间,全国各地出现了10多所针灸学术团体,如北京中国针灸学社、宜昌国医针灸学社、重庆科学针灸研究院、沈阳同善堂针灸社、哈尔滨大成祥针灸研究所等。值得提出的是承淡安主编的《针灸杂志》1933年创刊(双月刊),1935年7月改月刊,1937年8月停刊,共发行了36期。1951年复刊后又发行了6期。又如,北京杨医亚、马继兴主编的《中国针灸学》杂志,于1944年创刊到1947年共发行4期,其中,第3期,詹松波氏“凡医必须兼通针灸说”,很有见地,迄今仍有现实意义。解放后还在1953年发行了《中南针灸》,1954年出版了《现代针灸》,1956年发行了《针灸杂图1部分早期针灸杂志志》(见图1)。自1930年以后,日本和中国的部分学者对针灸还开展了简单的临床实验研究。一些针灸名家除运用针灸治愈了大量病人外,还出版了许多针灸专著。这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上述诸种事实,都对针灸医学的延续、普及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

随着社会的变革,针灸医学通过广泛的临床实践,在人民群众中树立了威信,获得多数科学工作者的认可,以及得到国家领导人、政治家与社会工作者的有利支持。由于我党一贯重视祖国医药的医疗保健作用,无论在战斗部队或革命根据地,都广泛运用中医药,包括针灸、按摩等进行治疗,并取得了卓越疗效。在新中国成立之始,1950年,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上,根据主席的亲笔提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明确规定“团结中西医”,作为四大卫生工作方针之一。因此针灸医学出现了新的机遇,新的起点。1950年12月在中央政府卫生部直接领导下成立“针灸疗法实验所”,由针灸学家朱琏同志任所长,这是我国第一所(最早)由政府成立的中医机构。在此以前,针灸疗法,包括中医中药,全部称为民间疗法和私营机构,不能进入政府承认的正式卫生医疗科研教学单位。当时,针灸疗法实验所的主要任务是,推广新针灸疗法,并开展部分科学实验和教学工作。所谓新针灸疗法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全国的医疗卫生单位全部为西医,包括全国的大部分知识分子、国家工作人员,多数不了解针灸,认为针灸是不科学的土方法。因此,提出了与过去有区别的新针灸疗法,以便更多人能够接受和了解,强调在继承的基础上,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取消隔衣针、口温针,提出针刺部位必须消毒(包括针具的消毒),对病人必须明确诊断,选择适应症等。从穴位的定位,疾病的诊断,治疗取穴,都结合了解剖、生理、病理知识,并提出用现代科学指导治疗。在建所初期的门诊部,为了获得广大患者的支持和西医同道的了解,全部开展免费治疗,并主动出诊到大医院参加会诊协助治疗(如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等)。还成立了保健组,专门负责中央领导同志的治疗工作,以便使大家更多的体会针灸,从而获得他们对针灸以及全部中医药工作的支持。如1950年、董必武为朱琏著《新针灸学》的题词,、邓小平为鲁之俊著《新编针灸学》的题词等,都是建国初期对针灸医学的支持,对针灸工作者的肯定与鼓励。(见图2)我在1952年12月的针灸学习班,也曾亲自听到我国老一辈卫生战线上的领导傅连璋副部长提出图2老一辈国家领导人为针灸书籍题词了“科学的针灸为人民服务”的号召。1953年11月在北京还成立了中华医学会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参加者皆为当代中西医著名专家(见图3)。1955年12月在的亲切关怀下,由针灸疗法实验所、华北中医门诊部、北京中医进修学校合并组建中医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总理亲自参加了在现在广安门医院院址的建院大会并题词:“发扬祖国医药遗产,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从1951年到1953年,仅以针灸疗法实验所为主,在北京曾举办5期全国性针灸训练班。其中有大学教授、助教、医院院长、医师、护士等,同时到北京郊区、内蒙、山西、西康进行临床实习,还在当地再办针灸学习班。1953年在中南卫生部的支持下于武汉举办了中南六省二市的“中南针灸师资训练班”,前后为全国培养近400名针灸人才,分布在当时的9个中央直辖市和25个省、自治区,此时在江苏、山东、安徽、浙江、山西、黑龙江、天津、上海、西安等全国很多省市,相继成立了针灸门诊部、针灸进修学校,或举办针灸训练班、中医进修学校等。从图31953年11月18日中华医学会中西医药学术交流委员会成立大会照片1953年开始,还把针灸教学引进了西医院校。如1953年,热河医士学校增设针灸课,本人曾亲自授课。山西医士学校亦于1954年增设针灸课,这一年,北京医学院60名同学利用暑假专门学习针灸疗法。1955年还举办了全国针灸高级师资训练班,卫生部委托中医研究院举办西医学习中医研究班,为以后针灸进入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和成立中医学院打下了基础。1958年,在全国首批成立5所中医学院的前后,同志在杭州的一次宴会上对有关人员说“针灸是祖国医学遗产中精华的精华”,“针灸不是土东西,将来全世界人民要用它来治病的”。这些,都是很有远见的预言和正确评价。这一年在保・定还召开了全国中医中药工作会议,同时举办中医中药展览会,这次会议和展览会后,在全国掀起了学习和运用中医的高潮,这对针灸的普及起了很大推动作用。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篇11

黄羡明(1920—2011),单名皞,字香圣,为近代上海针灸名家黄鸿舫之哲嗣,海派针灸之黄氏针灸流派代表人物之一。上世纪30年代初求学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学院(原名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并师从包识生深造内科。针灸之学则尽得其父黄鸿舫之真传,未满弱冠即侍父应诊,1937年起悬壶沪上,以其精湛的医术而名噪大江南北。40年代末即被誉为上海三大针灸名医之一。黄羡明教授于1954年结束私人开业,参加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所中医医院即上海市立第十一人民医院(即曙光医院)的筹建工作,历任上海市立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主任、上海中医学院针灸教研组副主任、上海市中医研究所副所长、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中国上海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主任、上海中医学院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市针灸学会主任委员、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兼上海分会副理事长、世界针灸联合会中方筹备委员、世界针灸联合会顾问等行政与学术职务。1978年在上海第一批被授予中医教授,是全国最早的针灸博士生导师之一。黄羡明教授长期担任国际针灸教学工作,为针灸医学走向世界作出不懈努力,先后走访过古巴、印尼、肯尼亚、日本等国家,足迹遍及五大洲2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100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8000多名医师,壮大了世界各国的针灸专业队伍,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对外针灸交流中,黄羡明教授等人据理力争,使针灸适应症扩大到数十种;在参加世界针联大会的会议筹备工作中,黄羡明教授及其他学者共同努力,使中国在世界针灸学的地位得以捍卫。古稀之年旅美期间,黄羡明教授仍不断凭借着高超的针灸技术和自身卓越的影响力在普通民众及高层领导人中传播针灸文化,为促进针灸医术在美国的发展继续努力,为针灸学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笔者有幸于2011年初,在“上海近代中医流派临床传承中心”启动的“上海针灸流派学术传承”项目中,成为黄氏针灸流派的学术继承人。其时黄老已是鲐背之年,仍思路明晰,谈吐博约,笔耕不倦,心系针灸事业。2013年,黄老后辈将其生前手稿、书籍等文献资料捐赠给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文献研究室,为黄氏针灸流派学术传承工作注入了新的原料和动力。涉外针灸工作是黄老一生中一项具有重要价值的事业,黄老为之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此亦为黄氏针灸流派的特色及对针灸事业的重要贡献。本文根据黄羡明教授手稿及其他文献资料[1-9],初步梳理黄羡明教授对针灸海外传播的贡献。

1革新针灸教具,便于针灸形象化教学

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黄羡明教授从研究文献着手,对全身穴位进行考证,并用现代解剖部位为定位标准,绘制八幅彩色的“十四经穴位挂图”,挂图中穴位命名一律采用汉语拼音,并按每条经脉循行的次序对经穴进行编号。该套挂图用中、日、英、法、俄、西班牙六种文字出版发行,以满足国际针灸教学的需要。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与上海医学模型厂合作制造了各种不同规格的塑料经穴模型,并参与研制了高达1.65m的场致发光经穴玻璃人等立体感很强的现代化教具。这些创新工作在国际上对针灸教具科学化产生了一定影响。

2参与及主持国际针灸教学工作

黄羡明教授1960年开始承担国际针灸教育任务,当时卫生部专门为东欧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东德、罗马尼亚6个国家举办为期8个月的西医学习针灸医学培训班,培训地点设在北京协和医院,黄羡明教授参加了课堂教学和临床带教的工作。据黄羡明教授回忆,当时在带教过程中,采用针刺四肢穴位治疗术后肠胀气效如桴鼓,此为10年后协和医院医师李绮芳采用此法治愈美国《纽约时报》记者詹姆斯•雷斯顿的术后肠胀气埋下了伏笔。1964年,黄羡明教授受印尼卫生部邀请赴雅加达中央医院为22名西医各科主任举办为期10个月的正规化针灸教学,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为印尼民众诊治疾病,取得较好疗效,扩大了针灸的影响,多次获得印尼卫生部的好评,并在回国前得到印尼苏加诺总统和夫人哈蒂妮亲自接见、褒奖,并设国宴饯行。1975年,我国政府受世界卫生组织的委托,在上海、南京、北京3个城市成立3个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为发展中国家西医正规化培训针灸学理论,针灸操作方法和常见病的诊治,学员由世界卫生组织按期输送,学费由世界卫生组织承担。黄羡明教授负责筹备工作,并于1982年起担任上海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主任8年之久。在教师和翻译们共同努力下,先后为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培养了八千多名西医师正规学习中医基础理论、针灸学知识和技能,掌握中国针灸医术的临床应用,壮大了世界各国针灸专业队伍,也促进了发展中国家针灸学会的建立和针灸学术的国际交流。上世纪70~80年代,上海市先后与日本大阪、横滨和神奈川建立友好城市,为了促进中日两国文化交流,上海市人民政府应日方要求,为日本针灸师举办短期针灸进修班,黄羡明教授担任培训班负责人及首席教师,每次为期3个月,3年共举办了6期培训班,使200多名日本针灸师接受正规化的培训,在针灸学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临床诊治能力方面均获得明显提高,为促进中日友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3参加国际学术活动,传播针灸学术,促进中国在国际针灸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

1979年6月,黄羡明教授作为中方代表参加了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在中国北京召开的针灸针麻座谈会,鉴于当时存在的很多国家在经络、穴名的音译、意译和编号方面不统一,以致针灸的国际学术交流产生困难和混乱的现象,黄羡明教授提出实现经络、穴位名称国际化,对促进国际针灸学术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时得到各国与会代表的赞赏和支持。世界卫生组织于1981年12月在菲律宾马尼拉召开了有9个国家或地区的15位针灸专家参加的穴名标准化工作组会议,经过充分研讨协商,制定了十四经穴名标准化方案。该方案包括三要素,即由经穴名的英文字母与数字编号,汉语拼音穴名和汉字组成。其英文缩写字母数字编号居左,汉语拼音穴名居中,汉字居右。1981年,黄羡明教授应世界卫生组织邀请,以临时顾问的身份参加在瑞士日内瓦总部召开的传统医学与土法治疗合作中心主任协调会,本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讨论建立合作中心的原则和合作中心如何配合世界卫生组织促进和发展传统医学,使发展中国家在2000年实现“人人享有医疗保健”这个目标。黄羡明教授在大会发表了题为“中国传统医学历史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现状”的演讲,介绍了我国传统医学悠久的历史,独特的理论体系,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传统医学继承发掘、整理提高的发展情况,同时介绍了受世界卫生组织委托,在为发展中国家培训针灸人才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已经取得的成效,并向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建议,期望尽快同意在中国建立针灸、中药的培训和研究等合作中心,以便更好地同其他已经建立合作中心的国家进行合作和交流经验。与会代表纷纷表示支持,他们认为在传统医学方面中国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最后一致要求把“中国必须建立合作中心”这个意见写进会议报告。后在1983年批准中国成立6个合作中心,后来世界卫生组织又增设1个,使中国占了传统医学合作中心总数的42%以上。具体分配为上海2个,南京2个,北京3个(其中包括三地原有的国际针灸培训中心)。

4古稀之年旅居美国,为针灸在美国的正规化发展做出贡献

早在1979年,黄羡明教授就撰文回答了美国著名女艺人雪莉•麦克莱恩关于“针灸能治疗关节炎吗?”的提问(该文发表于《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年5月),其内容分3点。①此问题的提出表明美国各界人士渴望了解中国针灸医术。②列举针灸治疗关节炎的有效病例,并说明中医治疗的病因病理与针灸能取得疗效的关系。③以邓小平副总理在访美期间与美国卡特总统签订的中美科技文化协议为例,说明今后中国的针灸医术一定能为美国民众的医疗保健服务。1991年,年届古稀的黄羡明教授应知友之邀旅居美国,在10余年的时间里,身体力行地为促进针灸医术在美国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其旅居美国后主要工作有以下几方面。第一,向纽约州医学教育主管部门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建议中医药、针灸办学必须走正规化道路,首要工作是要制定出办学的基本要求和具体的办学标准,每年对现有的中医学院校的课堂教学计划、临床教学计划以及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进行严格检查,不符合标准者应勒令关闭。这一建议得到纽约州医学教学主管部门认可并施行。第二,呼吁从行业整体权益出发,各个针灸专业和学术团队团结起来,抛弃私心杂念争取成立了受宪法保护的“中医针灸专业联盟工会”作为保护专业成员合法权益的机构,才能使政府主管部门了解中国传统医学各科专业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并改进管理方法,同时也可与其他专业组织进行对话协商,使中国传统医学各科专业均能为美国各族裔民众医疗保健做出有益的贡献。第三,提出开展临床研究并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扩大适应证是中国传统医学在西方国家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呼吁在美从事中医药针灸的专业人员切勿等闲视之,应当赶快行动起来,对常见病多发病开展临床研究,在课题研究上一定要充分体现科学性。第四,强调开展临床研究应重视科研设计的科学性,以争取获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经费资助。NIH是美国最大的科研经费审核与发放的机构,其补充与替代医学办公室中心的宗旨是采用严格的现代化科学方法来论证补充与替代医学的临床疗效,其研究经费从1990年全年200万美元到2003年上升到2亿多美元,其中中药和针灸的相关研究一直占着重要地位,这是中医药针灸专业的良好机遇。在旅居美国的10余年中,黄羡明教授从古稀到耄耋,虽然年事已高,仍倾注热情与心血从事其热爱的中医针灸事业,历任美国中医药针灸医疗保健中心主任、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国际针灸专业水平考试委员会委员、美国针灸学会终身顾问(AAA)、美国中医学会华人顾问(AAOM)、纽约州针灸执照医师联合公会顾问(UANYSLA)、美国中医专业学会暨中医学院同学会顾问(TCMAA)、美国中医针灸学会顾问(ATCMA)、1996年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WFAS)在纽约召开的第4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任副主席兼学术论文评审组组长等职。因其突出的贡献而获得美国中医药专业公会颁发终身成就奖,以及美国纽约州针灸医师联合公会、美国中医学会颁发“纽约中医”荣誉证书。黄羡明教授毕生投身于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并注重推动针灸学术向海外传播发展,其丰富的个人专业、学术经历和成就,既有时势影响所造就,又有个人对针灸事业的拳拳之心之内在动因,值得我们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黄羡明.回顾与展望——祝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的召开[J].上海针灸杂志,1984,3(3):2-3.

[2]黄羡明.热烈祝贺世界针联(WFAS)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召开[J].上海针灸杂志,1987,6(4):1-2.

[3]黄羡明.愿针灸医学更好地为人类保健服务——记二次出访中欧[J].上海针灸杂志,1982,1(2):2-5.

[4]黄羡明.针灸能治疗关节炎吗?答美国朋友雪莱•麦克雷恩小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79,25(5):20-21.

[5]黄羡明.关于经络、穴位名称国际化之我见[J].上海针灸杂志,1982,1(4):2-3.

[6]黄羡明.针灸医术向美国传播的回忆——纪念尼克松总统访华35周年[J].上海针灸杂志,2006,25(5):49-50.

[7]楼绍来.面对机遇挑战乐在奋斗一生——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黄羡明成功之路[J].家庭中医药,2010,10(10):5-7.

针灸科护士工作总结篇12

[关键词]西医护士:中医护理;问题:对策

中医一贯重视护理,主张竺分治疗,七分护理”,在养生保健,情志,给药,饮食与临证护理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护理已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为了加速培养高素质的中医护理人才,适应中医事业的快速发展,我们对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进行系统化中医培训学习,并在临床广泛开展中医特色护理,目前我院培训合格率达95%,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学习中医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介绍如下。

1问题

1.1缺乏专业的中医护理人员

当前中医院中的护理人员,大部分是西医护士,中医院的中医护士比例只占全院护士的10%左右,其余80%的西医护士中医知识匮乏,尤其是对中医的基本理论、中医护理操作技能和中药知识了解甚少,直接影响护理质量。

1.2开展中医护理操作受到制约

中医护理操作在临床上的开展受各方面的制约,护士只能单纯的执行医嘱,中医护理操作项目必须由执业医师下达医嘱,护士无权下达操作的医嘱。大多数医院里,针灸、推拿、穴位按摩等这些中医特色的护理技术操作都由推拿、针灸、理疗科的执业医师进行,护士也无从操作,影响了中医专科护理技能的提升,制约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顺利开展。

2对策

2.1选拔精英理论授课

由护理部统一购买呻医临床护理备要》①《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②(以下简称《常规》)等学习书籍,西医护士人手一册,作为培训教材,邀请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毕业的具有一定教学能力的医师及中医基础好,教学能力强的护师或主管护师担任教师,进行系统集中授课,每月1~2次。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记忆。

2.2科室内部学习

各科室护士必须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的中医护理常规、中医健康教育处方,科室的中医业务学习计划每月不得少于2次,护士长对学习后的相关内容每周晨会提问3^4次,以强化记忆。

2.3技术培训落到实处

参照《常规》,将常用的技术操作规程制成白话文,细化操作流程,使护士关注操作细节,方便训练。然后选拔善于交流、操作能力强的护士,每人强化训练1~2项,再向科室总代教及护士长进行示范培训,再由她们向科室护士示范,反复训练,确保人人达标,根据科室性质,开展中医技术操作每科不少于两项。

2.4形式多样,强化记忆

广泛开展中医护理业务查房、举办中医护理专题讨论会、中医护理病历评比。每科室都配备针灸挂图、针灸人仿真模型,便于直观记忆经络的走向、腧穴归经、定位、主治等。平时经常开展岗位练兵,操作竞赛活动,给护士构筑磨练和提高的平台。

2.5及时评价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