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4 14:53:02

中学生英语论文

中学生英语论文篇1

2.加强交流以沟通为前提

目前,很多教师受传统教育所影响,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应该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殊不知这样对学生学习英语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学生需要练习听与说,如果师生经常缺乏交流,那么将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如今,虽然有很多英语教师逐渐意识到课堂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但是却不知该如何调节课堂气氛,无论教师怎么与学生沟通,却丝毫点燃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如何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已成为当前教师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首先,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法能够有效使学生发挥课堂主体作用,并且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利用英语交流和表达的机会,在此期间教师需要扮演的是课堂的引导者,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讨论,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引导其进行自行解决。其次,教师应该懂得如何运用教学语言活跃课堂气氛,而不是每堂课都是一成不变的课堂用语,久而久之,学生很容易对英语课堂产生厌烦情绪。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英语不是我们的母语,很多教师在课堂中也无法对英语运用自如,在说英语的时候也只是在向学生教授知识,从而使学生们感到英语是非常无趣的。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愉悦轻松的课堂气氛,在提高自身英语口语水平的基础上,经常在课堂中为学生展示出英语有趣的一面,如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一首英文歌,或流利地说出一段英语绕口令,使学生感受到英语口语是非常有趣的,并不是沉闷死板的,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生英语论文篇2

 

一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意义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文化是“特定社会中成员所拥有的信仰、思想方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社会习惯等的总和”。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有利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中学英语新课标指出,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利于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有利于培养世界意识,有利于形成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不是靠单纯灌输语法知识的传统外语教学模式就能有效开展的。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教学中涉及的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应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等密切相关,并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的兴趣。要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为发展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相关策略

(一)在词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词汇中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英语词汇的正确读音和本义,还应着重接受所教词汇的文化意义,让学生充分掌握英语词汇与汉语词汇的不对应文化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例如,“红色”在我们汉语文化中象征“欢乐、吉祥、喜庆、热烈”,是一个褒义词,然而在英语文化中“red” 却与“危险、暴力、流血”相联系。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当充分挖掘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并进行归纳、总结、对比,找出这些英语词汇与汉语含义有别的特殊文化意义,在课堂上给予充分讲解。同时中学英语教学论文,在学到蕴含着成语,谚语及其典故的英语词汇时,应不失时机地将其介绍给学生,丰富学生的跨文化学识,同时教会学生运用这些词句的场合,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

(二)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是初中学生了解外语国家的政治、经济、历史、宗教、风土人情渠道,也是英语学习的重要任务和重要的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初中英语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介绍阅读材料中的文化背景知识,还应对那些学生较为困惑不易理解的语言材料之外的文化因素有所涉猎,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该国的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大量的语言材料中看到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对英语民族文化与本民族文化的了解,有效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论文提纲格式。初中英语教师在讲授某篇新课时,首先可以对该课文的相关背景进行详细介绍,由此导入新课,为增加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导入新课,将生动活泼的影响材料呈现给学生,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阅读,让师生都参与到阅读中来,互相提问和解答,在问答中,教师应对中西方文化有差异的地方增强敏感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阅读教学中,加强对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介绍。例如,许多英文文章语篇的基本特征是:先概括,后细节,先开门见山言明论点,然后逐步进行论述,层次分明,组织严密,环环相扣,而许多中文的段落思维模式一般没有这么开门见山的。教师分析中英文的语篇模式差异,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课后教师还可以印发几篇相关的文章让学生阅读,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三)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口语是学生进行文化交流的基础。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应首先要求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并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身的思想意识,在使用英语进行口语对话时,应教会学生考虑到自身扮演的角色,综合自己的社会地位和所在语境,从对话者的反应判断出是否使用了恰当的语言,并努力使受话人明白并接受自身表达的意思,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在让学生说之前要告知其对话发生的相关背景中学英语教学论文,以及英美文化背景下的相关语用策略,让他们了解该说什么,该怎么说。例如,西方人将年龄、身高、体重和收入等个人问题视为隐私,教师告知学生这是应当避而不谈的话题。教师可以将谈话禁忌归纳为四个词: I, WARM, where, meal。其中I代表 income, W 代表 weight, A 代表 age, R 代表 religion, M 代表 marriage。就是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问对方收入、体重、年龄、宗教信仰、婚姻状况,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容易掌握与英语国家人士交谈的禁忌。初中英语教师可在课堂上,安排学生进行即兴表演对话,构建真实的口语交流氛围,创设各种语言场景,把抽象的文化与语言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实践中体验、感悟跨文化交流的魅力,使学生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并进行口语交流,在真实的英语语境中进行对话,还可以在课外开设英语角活动,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口语环境,使学生在频繁地口语锻炼中培养自身的跨文化意识。

总之,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才能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激情。初中英语教师可从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三个方面,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真正熟练、准确地掌握英语口头或书面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力非<<现代外语教学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3】陈申.语言文化教学策略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2001

中学生英语论文篇3

1)主谓不一致。由于汉语当中主谓之间没有人称和数的变化,因而写作时时常被学生所忽略。如:例1:Whathesaysmakeusupset.例2:Doingexercisedogoodtoourbody.例3:Tomaswellastwoofhisclassmateswereinvitedtotheparty.例1中,whathesays作的是该句的主语,并且应该视为单数,因此谓语make应改为单数形式makes。例2中是现在分词短语作主语,谓语动词也应改为does。例3中真正的主语是Tom,这里运用了英语当中的就远原则,因此were应改为was.

2)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的混用。汉语当中是没有对动词的个数有所限制的,但是英语句中要求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若有多余的动词出现时,需要将其转化为非谓语动词。例4:Thereare61studentsstudyinourclass.(study应改为studying)例5:Doexercisesisgoodtoourhealth.(Do改为Doing)例6:Theboystandsthereismybrother.(stands改为standing)3)动词时态和语态误用。汉语中的时态一般是通过一些词语来表现时态变化,英语中则是通过变化谓语动词的形式来展现的。例7:Ihavefinishedthisbooklastweek.例8:IwaslearningFrenchsincelastyear.例9:Heorderedthatthebooksshouldprintatonce.例10:Greatchangeshavebeentakenplaceinourprovinceinrecentyears.例7中有明显的表示过去的时间词,因而要把havefinished改为finished.例8中sincelastyear则是表示现在完成时的时间词,因而该用havebeenlearning.例9中从句的主语为thebooks,与谓语动词印刷之间是动宾关系,所以需用被动表达,改为shouldbeprinted.例10中takeplace是一个不及物动词短语,无被动语态,所以应改为havetakenplace.

2错误的原因分析

1)母语迁移。母语迁移是指“学习者的母语在二语习得中发挥的影响”(Ellis,1997:51)。而母语迁移又包括正迁移(positivetransfer)和负迁移(negativetransfer),“如果这种影响对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于晓芳,2005:104)则称之为正迁移,负迁移即“母语干扰,主要是由于母语和目的语的某些形式和规则系统不同而被学习者误以为相同所致”(于晓芳,2005:104)。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使用汉语的语法规则来进行英文写作,就会出现很多主谓不一致的错误。长期面对这些问题,学生也会逐渐地产生焦虑、紧张和抵触等消极情绪。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2)语法错位。Tan(2005)认为每一位学习者无论是在写作上,还是口语方面要想让自己能用流利的英语与对方进行有效交流,就需要掌握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很多学生对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知识的缺失,致使写出来的句子要么缺谓语,要么就是双谓语。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还是在于没有清楚掌握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的正确用法。

3)环境缺失。王磊(2005)认为语际迁移和语内迁移是学习者动词错误的主要原因。不管学哪种语言,我们都要用来交流的。只有通过交流才能把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并让形成语言习惯。然而在缺少语境的境况下,学生就只能是想象,运用起来也是生搬硬套,达不到真实环境下的语言交流的效果。于此同时,动词的时态语态变化也容易被忽略掉。

3应对策略

1)及时加强引导。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犯错是不可避免的。文章也会出现很多的中文式英语。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保持宽容和客观的态度。对学生错误不能一味的进行批评,相反,要善于发现文章中的好句并及时进行鼓励,让学生保持学习的热情,而这种热情的良性发展,不仅会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还会成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促使其获得优异成绩积极的因素。对于作文中句子的错误,教师也要及时的提出并予以纠正,提升正确率。

2)巩固语法知识。在英文句子当中,谓语动词极其重要。动词有及物与不及物之分;还有时态语态的变化形式;固定短语搭配用法等方面的要求,因而动词出错的频率也特别的高。针对这些情况,首先,教师应该尽量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到知识。其次,采用对比分析法,进行归纳总结。把语法知识融入到比较典型的句中,让学习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归纳出语法点。这样既让语法点降低了难度,也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在实际运用中也能减少或避免错误。

中学生英语论文篇4

我国的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苏霍姆林斯基则指出:“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又该如何激发和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呢?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这种倾向总是伴随着良好的情感体验,因此,她是一种带有强烈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具体表现为对学习的好恶程度。兴趣又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类。前者是指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有的学生对英语这种语言的学习本身感兴趣,后者是指对事物本身没兴趣,而是对该事物所带来的结果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如有的同学对英语学习本身没有直接兴趣,但是感到学好了英语对自己升学、工作和生活以及祖国的腾飞非常需要,也非常乐于学习英语,便产生了间接兴趣。这两种兴趣是可以相互转换的。不少人最初也许是为了某种目的而学习英语,对英语本身并无好感,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有了一些进步,开始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兴趣,间接兴趣向直接兴趣转化。这也说明了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和改变的。

一、需要激趣法

首先要让学生理解国家为什么把英语学科作为三大主科之一的原因,明确英语的主要性和学好英语的必要性。教师可用数字来说明英语使用的广泛性。如:全世界50%的报刊和60%的广播使用英语,最有价值的科技论文每年达500万篇,有半数以上是英语发表的。教师也可以结合时事宣传英语的重要性,如:中国加入WTO、北京成功申办奥运会、广州准备申办亚运会、教育部公布并将实施英语新课程标准、北京警察和出租汽车司机必须要拿到英语合格证、广州从明年起引进人才要提高对英语的要求等等。

二、内容激趣法

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又无知时,最能诱发好奇内驱力,激起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愿望。因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1)选择图文并茂,能反映时代生活,内容新颖有趣的教材。(2)内容的深浅要适度。内容过深或过浅都会使学生丧失兴趣,要让不同学生能摘到相应的果子。(3)通过引人入胜的导入,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感兴趣。(4)讲幽默故事、个人经历、趣闻轶事融入课题中。(5)设计一些发散性问题。(6)经常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如:我发现学生易拼错prensent,parent,peasant,先分别划出sent,are,ant,然后引导学生得出:“礼物“是”送“给别人,所以preant以sent结尾;”双亲“是复数,所以之间是are;“农民”在山地劳动,所以常见“蚂蚁(ant)”.又如hang作“挂”解,可把hang视作一物,当然将a处挂于铁钉上更牢靠,由于该物太重,a处上方开裂开了,便成u,所以hang“挂过”就是“hung”。Hang作“绞死”解,是规则动词,其过去式和过去分词是hanged,连写的ed可想象成一根绳子在颈部绕了两圈,然后,吊死梁上。(7)对有些枯燥的内容,也要通过采取适当的教具或身势语,或者编写顺口溜等将其趣味化。如用“提出学会的打算,要求答应来帮忙;准备决定遭拒绝,敢于设法抱希望;未能做到莫假装,破釜沉舟要自强。“来帮助学生记住后面只能接不定式而不能接动名词的动词:offer(提出),learn(学会),plan,intend(打算),demand(决定),refuse(拒绝),dare(敢于),manage(设法),wish,hope,want,expect(希望),fail(未能做到),pretend(假装)等。

三、媒体激趣法

媒体指直观教具和电教设备。直观教具包括实物、图画、地图、图表、卡片、模型、简笔画、教师、学生以及师生的体态语言等;电教设备包括录音机、幻灯机、投影机、电视机、影碟机、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电影机等。媒体可为教学提供各种教学情景和真实的交际场面,有助于创造英语环境,使学生直接用外语思维,并增加学识使用英语的机会,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觉器官都可参加活动,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容易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媒体的使用对小学、初中学生尤其重要,如:叫鸡蛋、香蕉、苹果等英语单词,若老教师从口袋里一一拿来这些实物,会很快吸引学生注意力;开门和关门的动作来教动词的将来时、进行时、过去时和现在完成时态,叫几个学生站起来教形容词的比较等级等都会受到较好的效果。如果提前一周布置学生来做卡片、制挂图、制幻灯片,甚至制课件。学生在课外都兴趣盎然地制作,期待自己的作品在课堂上出现,都乐于上英语课。开展这样的活动,其意义远远超出了活动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会大大激发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

四、活动激趣法

活动就是指为学生提供运用英语的机会所开展的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组织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能激发兴趣。许胜三说:“实践活动是培养兴趣的基本途径。”因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兴趣,把握中小学好新、好奇、好动、好玩、好胜、好表现的特点,设计出各种各样的课堂活动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他们最大限度的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在运用中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课堂活动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常见的课堂活动有:三分钟freetalk、值日报告、新闻报告、问答、对话、朗读、复述、角色扮演、情景对话、专题采访、辩论、讨论、想象、讲故事、猜谜、游戏、抢答等各类比赛等。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也是激发和培养其学习兴趣的主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把课外活动称为“第二次兴趣的发源地”常见的课外活动有:英语电影、英语歌曲、英语晚会、英语演讲比赛、阅读比赛、英语故事会、英语短剧、小品表演、英语角、英语节、交英语笔友、收集和辨认日用品上的英语等。当然,活动的设计和开展要有新颖性,无论那一种活动都不可长期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要以能吸引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前提。

五、兴趣迁移法

兴趣迁移法,就是以学生直接感兴趣的某项活动为基础,有意识地用“迂回包抄“的方法,使学生对英语产生间接兴趣。如可将其业余的兴趣爱好迁移到英语学习上来。感恩中学的林建新老师就曾把几个热衷于打电子游戏的同学成功地将其兴趣迁移到英语学习上来。有一次,他把几个常逃学到街上打电子游戏的同学叫到宿舍,打开电脑,让他们见识”红色警戒“、”沙丘2000“和”星际争霸“等游戏。那令人震撼的32为音效,赏心悦目的3D动画,人性化的交互式操作,让街上游戏厅的16位到8位的游戏望尘莫及。很快他们就融入游戏当中。但每每就在他们指挥着千军万马,即将解放全人类,实现心中梦想时,屏幕上却出现数行英文提示,这些学生全傻了眼,这时他就在旁边轻描淡写的给予翻译。学生顿悟:玩,也要懂英语。事后这几个学生就开始对英语感兴趣了。还有,有的同学因对某一老师的爱好和敬仰而迁移到对他所教的学科上来。因此,我们要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和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做到博学多才,获得学生的敬佩与信赖;同时要热爱、尊重、关心、宽容学生,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对我们所教的英语学科上来。

【参考文献】

[1]冯克诚.《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

[2]刘善循.《快乐学习法》.

中学生英语论文篇5

一是采用全英教学模式。教师要少用甚至是不用汉语进行教学,要知道学习英语的最大干扰来自于母语,对母语非英语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母语的思维方式,很容易会将这些母语思维方式带到英语的学习中来。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用英语教学,为学生营造全基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开母语的干扰,学会用英语来进行思维。二是利用现代技术播放地道的英语音频与视频。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声像效果来为学生播放一些通俗易懂的英文歌曲、经典的影视剧片断以及一些英语类节目等,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原汁原味的英语。通过大量的听来增强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

(二)展开大量的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也会吟。”指出了读的重要作用,这同样适用于英语教学中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读是语言输出与输入一体化,既可以在读中丰富语言素材,为学生的说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是一种主要的说话训练方式,可以在读中增强语感,帮助学生纠正不正确的发音,让学生在读中来增强流畅性与完整性,感受不同的语气与语调。这既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提高的主要途径。为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带领学生开展丰富的读,如全班读、分角色读、同桌对话朗读等,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教材,对于精彩的段落与篇章,要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这样长期坚持,可以让学生积累更多的词汇、语法、句型等,让学生拥有更为丰富的语言素材,同时在读中来提高对语言的感知与驾驭能力,这无疑是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核心因素。

二、丰富训练,让学生进行更多的说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方知此事要躬行。”多听多读,增大学生的语言输入量,丰富学生的语言素材,并不直接代表着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学生口语水平最终需要在大量的口语训练活动中得到不断的强化与提高。为此在教学中我们除了为学生构建全英学习环境,用英语教学,并鼓励学生用英语外,还要为学生设计丰富的口语训练活动,让学生有更多说的机会,在大量的训练中来内化知识、提高水平。

(一)表演情景剧

初中生有着强烈的表演欲望,我们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选取教材中适合学生表演的话题以及学生所熟悉的话题,来引导学生创编情景剧,并进行表演。这样的活动即创作、表演与说话训练于一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动机,而且可以让学生将语言的学习与运用与具体的场景、人物等结合起来,这样更加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如问路、打电话、购物、就诊、聚会、访友、旅游等等,都是学生所熟悉的话题,同时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围绕着这些话题来进行情景剧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运用,在运用中内化,这正是提高学生口语水平的重要活动形式。

(二)课前自由谈话

我们要利用好课前导入环节的时间,可以选取学生所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学生展开自由谈话。这样的交流形式更灵活,氛围更活跃,更能激起全体学生参与的激情。此时再加以教师必要的引导,自然就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谈话中来进入新知的学习。谈话导入既避免了直接教学的枯燥无味,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交流的空间,学生可以展开积极而自由的对话,这同样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口语训练方式。

(三)组建课外小组

中学生英语论文篇6

英语始终是职业学校教学中困难较大的一门学科。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对该学科不感兴趣。然而事实上,在全国范围内英语培训却是热火朝天的。为什么在职业学校中英语教学就没有市场呢?从社会上一些英语培训机构的教学中可以窥豹一斑,那就是他们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是先进的,是生动的,是吸引学生的。这就要求同样身为教师的中职教师们也应该在教法上做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根本目的,让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乐学、爱学。

学生不是不爱学,如果方法得当,教法科学,完全可以让学生学进去并爱上这门学科。作为一名教师应以教会学生为宗旨,这也是身为一名教师教学的根本任务。而要想教会学生,首要的则是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就需要教师在教法上进行探索和研究,寻求一些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近年来,我国进行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新课标的实施,新的理念、新的教法、新的教材也不断涌现。由戴宗显、王立善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英语》(1—4册)(以下简称《英语》)就是一套科学合理的、适应职业学校各个专业学生学习的优秀教材。但光有好的教材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先进的教法与之配套。为此,在日常教学中就要重视这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教法改革上要苦心钻研、大胆尝试。笔者在研究了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并分析了教材特点之后,尝试运用了情境模拟教学法、互动参与教学法和竞争激励教学法,收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现就这几种教学方法的含义、特点及实施等问题总结如下,以供交流和研究。

情境模拟教学法

(一)情境模拟教学法的含义

情境模拟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一种近似于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这里所说的情境模拟法与传统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法是有一定区别的。传统英语教学中的情境教学法确切地说应该是情景教学,是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英语情景中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所强调的是语言环境。

而情境模拟教学法是以职业学校的教学实际为基础,以职业教育学的基本教学方法为理论依据,将两者相结合而成的。这其中更强调的是模拟,是情景的模拟。如模拟企业招聘、商店购物、客房预定、餐厅进餐等真实的场景,故而称其为情境模拟教学法。当然,除了情境的模拟以外,模拟还可以是人物的模拟,如模拟服务员、会计、售货员、招聘人员等。这种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工作环境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英语,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学习英语知识。这就是情境模拟教学法。

(二)情境模拟教学法的特点与实施

职业学校的学生经过在校学习之后大部分都要走向社会就业。而教学就应该针对这一特点展开,这样能使学生对你所教的科目产生兴趣。因为这样他们会觉得所学的知识并不是空洞无用的,而是与他们的专业和今后的工作息息相关的。情境模拟教学法的意义就在于:可使学生提早体会“岗位”,了解知识应用,了解职业需求,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信心。

在实施情境模拟教学法时,教师主要起“导演”作用,一个或多个学生作“演员”,扮演特定角色,其他学生作听众或观众。因此,这种教学法具有教师“主导性”、学生“主体性”、教学“实践性”、环境“模仿性”和条件“真实性”等主要特点。比如在讲《英语》(提高版)第三册中的Unit3“Shopping”和Unit4“CareerPlanning”两个单元时,笔者就采取了这一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模拟了商店购物和企业招聘的场景,让学生分别扮演售货员和购物者、企业管理者和应聘者等角色,分组进行表演,然后逐组给予评价。学生在分角色的表演中学习,热情颇高。因为是分组进行,合作表演,所以他们都认真准备,积极表现。从而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互动参与教学法

(一)互动参与教学法的含义

互动参与教学法是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彼此作用,教师与学生相互激励,以形成教师适时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在学生积极参与下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互动参与教学法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传授知识为目标,一“灌”到底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对学生“四忽视”的现象,即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培养;忽视学生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忽视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因为就教学过程而言,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体现在引导学生“爱学、学会、会学”上。但知识、技能的接受与掌握则取决于学,所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宿。

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提出的新理念是: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基于此,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往发生的“教学”是假教学。而互动参与教学法正是在此理论基础之上创设的,将教学活动真正还原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双边活动”

(二)互动参与教学法的要素与实施

互动参与教学法的基本要素是:尊重主体、激励导学、开发潜能、启迪创造。在这种教学法中,关键的是强调“参与”,即让学生“动”起来。学习中,学生是主体。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让他们充分地“动”起来,即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因为只有在“动”中,学生的思维、操作、语言、观察等能力才能得以充分提高。

互动参与中的“参与”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传统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学生的教师和教师的学生不复存在,代之而起的是教师式学生和学生式教师。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在教。对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比如《英语》(提高版)第四册中的Unit1“NewsReport”这一单元,课文内容涉及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笔者在讲授本单元时,就充分利用互动参与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下提前查找有关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英文资料。然后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讲述自己搜集的材料,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这样学生就成为了课堂的主体。学生对自己上课非常感兴趣,都积极准备,力争讲得生动具体,特别是有些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还利用本专业的优势,在网上搜集材料。此外,在讲这套教材的第三册中的Unit7“PopularMusicAndPopStars”和第四册中的Unit2“Recycling”等单元时,也都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均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竞争激励教学法

(一)竞争激励教学法的含义

所谓竞争激励教学法就是指在日常教学中通过竞赛等激励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激励教育本来是多用于德育教育中的一种教育手段,其核心是运用有效的手段,通过语言、行为、动作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健康成长。而竞争激励教学法借鉴了德育教育中的这一教育手段的内涵和实质,结合职业学校教学的特点,以竞赛为主要媒介,来完成我们的教学目标,其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就其类型而言,激励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目标激励、活动激励、榜样激励、物质激励、成就激励和环境激励等。而在竞争激励教学法中,主要采用的是成就激励的方式。学生在成就激励之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学习课堂知识。这便是竞争激励教学法。

(二)竞争激励教学法的意义与实施

竞争激励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意义就在于,通过这一简单的形式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这一教学方法将课堂学习活动和竞赛形式相结合,从而为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创造了条件。学生从对竞赛所带来的成就感而产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入手,将这种兴奋与兴趣迁移到对知识的学习之上,从而产生了更大的学习热情。学生对比赛感兴趣,对最后的成绩津津乐道,因此就需要更好地学习知识,而他们在参加比赛的同时就不知不觉地把知识学习了。这便是竞争激励教学法的意义。

在实施竞争激励教学法时,应该注意比赛形式的设置。因为授课内容和班级人数是个变量,所以在遇到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班级时,竞赛形式应作相应的调整,以便达到预期的效果。竞争激励教学法是一种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在讲授《英语》教材的过程中,凡遇到某些相对枯燥的教学内容时,特别是在无法实施上述情境模拟和互动参与两种教学方法时,多采用的就是这种竞争激励教学法。对这一教学法学生一直是乐此不疲的。此外,教师还应当注意到,有些学生可能一开始不太适应这种在比赛中学习的形式,表现为不能积极参与到比赛当中来。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比赛形式,力争让班上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比赛和学习当中,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之,以上三种教学方法是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结合了职业学校学生的特点,配合新的教材,利用新的理念而创设出来的旨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作用、有效地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通过对这些方法的研究和实施,学生在基础较差的情况下能逐渐做到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外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笔者所教的学生在历年春季高考中英语成绩均超过市平均分。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这些新教法的实施是有一定关系的。

参考文献:

中学生英语论文篇7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作为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营造“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保持学生们兴致勃勃的情绪,思索判断的神态,跃跃欲试的举止,使英语课堂气氛浓郁,生动活跃,而从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语言素质,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为了在英语教学中创设并保持“这种良好的气氛”,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如何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值得我们探索的课题之一。  

一、师生关系的涵义  

“关系”从词议上分析,是指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也表示人和人或人和事物之间的某种性质的联系。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指人与人之间心理上的联系,在社会心理学中称之为“人际关系”。人们在协同活动和交往中,实现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人际关系”的形成包含认识、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的心理因素,其中情感起主导作用,制约着人际关系的亲疏、深浅和稳定程度。  

在学校,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我们几乎天天上课与学生接触往来,因此,“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在共同的教育活动中,通过信息交流与沟通逐步建立起来的。教师的教学对象是学生,教与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过程,师生只有配合默契、合作愉快,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古今中外,教育家们都十分重视师生关系,并对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给予高度的评价。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形成“无拘无束”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高昂学习情绪,挖掘学生创造潜能的直接因素,它不仅会引起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对教师的爱迁移到教师所讲授的学科上来。正如古人所云:“亲其师,信其道。”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到达这种“移情”心理效应,教师应注意做到:  

1、用“爱、勤、博、范”要求自己  

作为中学英语教师,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突出一“爱”字,即要热爱教育事业、热爱英语学科、热爱自己所教的学生。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的美德。于漪曾经说过:“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也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其次,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一字“勤”字。在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再次,知识上要追求一个“博”字,教师要掌握广博的知识。当今社会的发展,以突飞猛进的科技进步为显著标志,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最后,在道德上要树立一个“范”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周礼》中称:“师者,人之模范也。”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  

教师要凭自己崇高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智慧、严谨的作风,敬业的精神赢得学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并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威望,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首要条件。  

2、用“真诚、理解”对待学生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应树立师生平等的观念,而不是“唯我独尊”。首先,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所谓真诚,就是教师的思想感情要表里一致,既不掩饰自己的情感,也不粉饰自己的缺点,与学生平等相处,坦诚相见,使学生感到亲切可信,并消除防御机制。其次,要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同时,还要把这种理解交流给学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理解。只要教师能够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具有这样的情感态度,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学习潜能。  

师生关系是平等民主、尊师爱生的新型人际关系,是最高尚、最健康的人际关系,但师生关系又不同于一般人际关系的特点,从组织关系看,教师是领导者,学生是被领导者;从教学关系看,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者;从心理关系来看,教师是师生之间心灵桥梁的精心架设者,学生是积极响应者。由此可见,教师是师生关系的主要方面,其行为对师生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起着决定性作用。  

三、良好师生关系的作用  

中学生英语论文篇8

一、大学英语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化素养

    大学英语是一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新的教学大纲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大学英语教学能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掌握良好的语言学习方法,提高文化素养,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法、词汇知识,还要注重英美文化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使大学英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

    但是,传统的外语教学重视语言技能的传授却忽略了文化素养的培养。长期以来,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所占比重较低,人们将大部分精力倾注在语言形式上,将课堂时间完全用在语音、语法和词汇等语言技能训练上。结果在实际交往中,学生很自然地将汉语使用习惯带人跨文化语境,常会因缺乏文化方面的知识而犯错误,轻则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沟通,重则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越来越多的大学英语教师、专家、学者意识到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他们认为,只学习语言材料,不了解文化背景,犹如只抓住了外壳而不领悟其精神,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际。林意新认为,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其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这里所指的综合应用能力不仅包括听、说、读、叮、译的能力,还包括社会文化能力和文化素养,即能够了解母语与目标语文化的差异。王永杰认为,大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法、词汇这样的语言知识,而且还要重视并加强英美文化知识的传授,从而使大学英语教学取得更好的效果。张萍认为,加大英美文化教学力度是深化外语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唐美莲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学习英美文化对提高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积极作用,阐述了大学生具备一定英美文化素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彭晓燕分析了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认为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英美文化教学能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提高其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张舍茹阐述了大学英语的教学“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浑然一体,使从只注重培养语言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向培养文化素养过渡,使文化规则成为交际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而后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因子的缺省,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补救办法,如专题介绍法,讨论法,媒介视听法,自主阅读法等。

    这些努力都对文化教学的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忽视或轻视文化教学的问题依然存在。

    二、培养大学生英美文化素养的作用

    笔者在多年的英语学习和教学实践中发现,培养大学生英美文化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如下作用:

    (一)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习兴趣

    英语语言本身是丰富多彩的,它生动、有趣、知识性强。由于我们的母语是汉语,所以我们学习与汉文化不同的英语时感到有不小的障碍。部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在学习过程中对英语产生了畏惧心理,但是,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讲解和巧妙运用,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而且能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中有这样一句话:if i am late again, the boss will raise cain.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如果我再迟到,老板就把‘该隐’叫起来了”。“迟到”和“叫起该隐”有什么联系呢?原来,该隐是《圣经》中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长子,亚伯的哥哥。由于耶和华看中了亚伯的贡物,而没有看中他的,该隐为此妒忌,杀害了弟弟亚伯。该隐是个性情狂暴、容易发怒的人。在英语中,cain成为devil魔鬼)的同义词,常用raisecain表示“大发脾气”。因此,上面这句话的含义是“如果我再迟到,老板就要大发雷霆了”。老师在讲解这个句子时,把相关的背景知识加以介绍,使学生增强理解的同时,课堂气氛也随之活跃,进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讲到simile(比喻)这种修辞格时,老师可以告诉学生一些与禽兽、颜色有关的联想在中西方两种文化中往往有不相同甚至很大差别的现象。如:在中国古时代,人们把龙( dragon)和凤(phoenix )作为皇权的象征,龙是象征吉利的动物,所以汉语中有“望子成龙”一说,而西方人则认为龙是凶残肆虐的怪物,应予以消灭。再比如,“虎”在中国人眼里是百兽之王,汉语中许多带“虎”字的词语就体现了这一喻义,如:虎子、龙潭虎穴、虎踞龙盘等。但是在英语里,“虎”的地位却被“狮”所取代,众多词语如lion一heart(勇士),the 1i-on’ s share(最大或最好的份额)a lion in the way(拦路虎)等都说明了“狮”在英美等西方)、眼中的地位类似中国人眼中的“虎”。

    这些文化知识的讲解,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有利于提高授课效果。

    (二)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其知识面

    书本知识的获得固然必不可少,而包括文化背景知识在内的课外知识的介绍和了解也同样不可缺少。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是培育英语语言环境的沃土。向学生适时、适度地引入西方文化背景知识能开阔其视野,扩大其知识面,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英语人才。

    英语在它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文学作品。《圣经》和莎士比亚戏剧是最杰出的代表,许多出自《圣经》和莎士比亚戏剧的成语和典故早已家喻户晓,如“wiseas solomon"(像所罗门一样地智慧过人)、" forceful as sam-son"(像参孙一样力气大)等。它们也是西方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英语又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语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英语又涌现出了许多新的词汇和表达,如cyberspace(网络空) , public price hearings(价格听证会)等,它们又形成了新的文化背景知识

    (三)加深语篇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经过研究,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对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已经取得了共识。读者阅读时可以运用已有的背景知识去理解语篇所传递的信息,如果对语篇所涉及的背景知识缺乏了解,就不能真正读懂英语语篇的内涵,从而导致理解困难,甚至产生误解。所以,在语篇教学前,教师除了要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外,还要事先给他们提供理解语篇所需要的背景知识或提供提取这些背景知识的途径,扩大其知识面,引导他们准确地理解所读的语篇。

    例如,在中国文化中,“夏天”常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而在莎士比亚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却有这样的诗句,"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 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and more temperate. "(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作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煦。)“夏天”在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中所表达的意思竟是如此迥异,这是由于双方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造成的。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娇阳似火,炎热难熬。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又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有了这种背景知识,对莎翁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我们就不难理解了。

中学生英语论文篇9

二、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态化的必要性分析

不可否认,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的深入开展,从总体上看,我国的中学英语课堂较之以往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程度改善,教学成果显著。但是,目前我国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与不足,严重阻碍着课堂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的进一步提高,更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有研究发现,“当前,影响和阻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主要问题有填鸭式,陈旧式,应试式,厌教式,厌学式,母语式”,并进一步指出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教师还是习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校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任务过重。”同时,也有中学英语教师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历,就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探讨。李红梅老师指出,目前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常见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心理压力加大、学生学习中受母语的影响较大、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不够、英语听说教学跟不上要求和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不适应学生的学习几个方面。通过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对课堂现场教学的观察以及其他各方面的调查,笔者对目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归纳如下:第一,教师过分注重讲授法而忽视其他教学方法。讲授法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也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最常用最主要的教学方法之一。凭借这种教学方法,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按照一定的体系和步骤,借助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内容丰富且具有说服力的讲授,向学生传授较多的知识信息,教学效率较高。但是,该方法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单向性的思想交流或信息传输方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美国近代教育家约翰•杜威在其所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指出,“当教师从事直接的教学活动时,他需要精通教材,注意力应该集中在学生的态度和学生的反应上。”

“教师不应注意教材本身,而应注意教材和学生当前的需要和能力之间的相互作用。”教师不能始终只关注所要教授的系统知识,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的知识只有在学生彻底掌握了它并能够很好地加以利用时才具有知识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因此,过多依赖讲授法而忽略其它有效的教学方法,势必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进而影响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极不利于学生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发展。第二,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不强。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形式训练理论认为,人的心智是由各种官能,如注意力、记忆力、推理力等组成的,这些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训练而得到发展与加强。如果一种官能在某种学习情境中得到改造,就可以在与该官能有关的所有情境中自动地起作用,从而表现出迁移的效应。在有效的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地掌握和应用迁移的规律,有助于学生积极接收和掌握英语知识经验,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与整个英语课堂教学质量。然而,许多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由于受汉语的影响较大,不能很好地发挥出迁移在其英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第三,学生学习动机不足,这是最主要的原因。在提倡素质教育,主张培养“全人”的今天,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并非因为主动“要学”,更多的是由于“被迫”的原因,如家长之间的攀比心理、升学考试的压力等,进而导致目前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应试教育”模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根据学习动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不同,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与附属的内驱力。并进一步指出,认知的内驱力是在要求理解和掌握知识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指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倾向与欲望。简言之,即一种求知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在通过胜任某些活动而获得尊敬的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其目标是获得某种地位与尊重。而附属的内驱力是在希望获得他人关心、认可、友谊与支持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目标是获得他人的赞许与认可。很明显,后两种动机都是外部动机,而第一种动机才是真正的内部动机,是有意义学习中最重要的一种动机。“学习动机不仅影响学生学习努力的程度,而且影响学生学习的方法。由于对知识的兴趣而激发的内在学习动机,将影响学生追求学习质量,而不是表面的成绩。出于外因所诱发的外部动机,学生可能追求表面的成绩而不求甚解。”

三、中学英语生态化课堂的特征与功能

针对目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阻碍学生有效学习与发展的种种问题与障碍,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打造生态化的课堂。那么,何为生态化的课堂呢?黄俊官研究指出,“生态课堂是一种把学生、教师、学习内容、方法、环境和学习评价看成一个教学的生态系统,并以此来建立一种整体的、多样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课堂形式,是一种符合学生的生理特征和学习习性的课堂形态。”也有学者认为,“生态课堂是以生态学的视野关注课堂中的每一个生态因子,既有生物又有非生物,既有物质的又有精神的,既有动态也有静态的,这些因子相互依赖、和谐共生形成教学氛围。”换句话说,生态课堂是以生态教育理念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使课堂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统一体,以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和谐发展的课堂。中学英语生态化课堂的特征又有哪些呢?第一,自然性。“自然”的本来含义是指“天然,非人为的”,也就是一切事物本来的样子。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指出,“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教育要顺应儿童的天性,顺应他们的自然本性。

大自然是天然生成的,自然性是天然存在于我们自身的。生态化的中学英语课堂因自然而充满活力,学生因自然而更加自主。在这样足够自然、自主的英语课堂中,学生身上的自然因素得到最大限度的尊重,他们身上的各种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思维不断得到训练,个体不断得到发展,其价值也不断得到体现。第二,系统性。这即是生态化课堂的整体性特征。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以及教学资源等各因素缺一不可,否则整个生态课堂便不复存在。也就是说,在生态课堂中,各个因素作为整体的形象在进行活动。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考虑各个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要从整体的角度来设置英语课程;要注重学生在英语听、说、读、写等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而非仅仅是个别所谓“优等生”的发展。只有着眼于整体,才能充分发挥英语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展现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及其主观能动性,实现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第三,平衡性。生态化英语课堂中的平衡理念,是指在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各要素之间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它们相互协调与适应,互相作用,最终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中学英语生态课堂,借助于生态学的理念,将英语教学中各个因素看成自然中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它们彼此联系,相互调试,相互作用。当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各个因素达到这种良好的平衡状态,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建立,教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积极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及身心的平衡发展。第四,可持续发展性。生态课堂是平衡的课堂。其实,这里的“平衡”本身已经包含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只有当各个要素相互调试与适应,以此达到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可持续发展才有可能。没有平衡,绝无可持续发展。教师和学生作为英语课堂中的教学主体,与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其他组成部分互相协调、互相适应、互相作用,构成一个有效的良性循环系统,进而促进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可持续发展。生态化课堂主要包括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两个部分。

在有效的生态化课堂中,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其中任何一个部分的缺失与不完善,都将对整个课堂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课堂生态主体既包括教师,又包括学生,他们一起构成了课堂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研究指出,从课程教材、班级人际关系、班级学习风气以及班级管理制度四个维度来看,生态化课堂的功能主要体现在滋养、环境参照、动力促进和制度规范四个方面:第一,课程教材是课堂生态主体成长的教学生态资源。生态化课堂的滋养功能主要是指教师作为教学生态资源的组织者、加工者、转化者,通过对其重组、加工、处理,培养学生将客体性知识逐渐内化为主体性知识的能力,使学生形成关于外部世界的独特认识,保持与外界的动态平衡,进一步获得生成性知识,促进其身心发展。第二,班级人际关系和班级群体是课堂生态主体成长的社会性环境。生态化课堂中,以班级人际关系或者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基础的班级群体一经形成,便成为相对稳定的“生态群落”。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生活在这样的“生态群落”中得到实现。不同的班级群体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总之,那些积极正面的班级群体能够促进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而那些消极负面的班级群体阻碍学生健康的身心发展。第三,班级学习风气是课堂生态主体成长的环境动力,其实质是班级成员的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上的具体反映。一旦形成班风,便具有相对持久性和稳定性。不同层次的班级学风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进而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不同的动力促进作用。第四,班级管理制度是课堂生态主体成长的规范性环境。形成班级管理制度的模式对于能否发挥这种规范性作用具有一定的作用。如“教师指导—学生协商制定模式”比“教师制定—学生执行模式”更能创造民主宽容的管理氛围,教师和学生自觉有效执行,更能体现师生在班级管理制度面前的平等,更能体现学生在班级管理制度面前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会与他人平等交流、合作、生活等,离教育的理想目标更为接近。生态化的英语课堂,就是一个和谐的“生物圈”。在这里,全面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着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热情。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会思考的能力,让他们享受到思考的乐趣,进而回归到学习的本质,思考不仅有利于习得“是什么”,更有利于学会“为什么”以及“怎么做”。不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整个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学要回归生活,特别是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要全面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在这样一种动态的和谐的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开放的、包容的、和谐的、全面的。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资源等构成一个生态化的有机统一体,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将得到全面实现,师生的各个方面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与发展。

四、中学英语课堂生态化的实施策略

生态化课堂是以人为本、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宽容相待、民主交往的课堂,是实现课堂生态主体双方全面和谐发展的课堂。有教育专家指出,“课堂是生命的家园和乐园,是让生命充盈着灵气、智慧、活力、激情和探险的地方。生命一旦缺少了活力与探险,它将枯萎、凋零。课堂应该是充满游戏精神的,同时也是快乐的。那种没有孩子们的语言、动作、思考、情感、态度和欢悦的地方不能算作课堂。”课堂生态化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生态化的课堂应当成为我们的理想追求。结合当前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践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目标,构建中学英语生态化的课堂理当成为我们的重中之重。

(一)以生为本———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教师、学生、教学生态资源与教学生态环境是构成生态化课堂必不可少的四个因素,其中,学生是核心因素。生态课堂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任何方式的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参与,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学。只有当学生将教学中所传授的东西逐渐理解、掌握,并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谈得上是有效的教学。约翰.杜威指出,“现在,我们教育中将引起的改变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种变革,一种革命,是哥白尼在天文学中从地球中心转移到太阳中心一类的革命。在这里,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一切措施要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其主张以儿童、以学生为中心,以此来取代传统的“教师中心”。自然地,中学英语教学必须将学生作为整个课堂的中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热情与潜能,提高学生的智力与能力水平,实现其身心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

(二)以师作导———促使其专业成长、自主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学是一门专门化、专业化的工作,因此,教师专业化发展日益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中心问题之一,成为当代教育发展一个新的热点话题。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对于养成学生良好行为起着不可估量的示范作用。生态化的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学生和教师都是课堂活动中的主体。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导师、引路人,教师要更多地担负起其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主导作用发挥的责任。生态化的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发展其专业知识和能力并不全然依靠自己,而会向他人(如校外专家或其同事)学到许多”。教师要实现其专业、自主发展,最理想的方式便是通过合作。教师之间、师生之间全面开放、互动,互相交流、互相讨论,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在英语课堂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的教师,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的同时,与学生、其他教师积极交往合作,互相沟通,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来提高其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与专业情感,促使其专业成长、自主发展。

中学生英语论文篇10

其子项目“初中英语学习形成性评价试验研究”试图通过对学生学习情感态度的评价,发展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通过对学生参与能力的评价,发展学生的英语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通过对学生学习策略的评价,发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加强合作意识,增强参与意识,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并能根据评价的反馈情况及时、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让教师获取英语教学的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适当的调整,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二、形成性评价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

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在初一学生中进行了英语学习情况调查,结果如下:初一全体参试学生中只有一人在校外学习了英语;95%的学生希望在英语学习上得到更多的帮助(因为家长不懂英语,在学校不好意思问老师和同学);82%的学生觉得英语课有趣;74%的学生在单词记忆上感觉困难;16%的学生听力上感觉最吃力;91%的学生课前不预习;67%的学生感觉英语难学;但96%的学生认为通过更努力的学习可以提高英语成绩;大多数学生来自下岗工人及农民家庭,家长在教育方面的知识与精力非常匮乏。在这种情况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任务的完成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了,这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

三、形成性评价中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根据调查结果及课改精神我们制定了以下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评价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价相结合

2.评价内容

(1)课堂表现

a.听课效率

b.发言及表现

c.小组活动的参与

(2)学习策略

a.复习及预习情况

b.英语学习小结

(3)自主学习能力

a.课堂任务的完成

b.课后任务的完成

首先,我们在班会及家长会上宣布了新的评价方法,得到了家长及学生的一致认可。我们设立了平时成绩,从初一到初三分别占总成绩的40%、30%、20%,做到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平时成绩是由听课效率、发言及表现、小组活动的参与情况、复习及预习情况、课堂任务的完成情况、课后任务的完成情况等几部分构成,评分是采取自评、组评、家评和师评相结合的方法。

其次,在平时的教与学的过程中针对初中学生特点,从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入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巧用学习规律,激发课堂气氛;采用多样教法、增加语言实践、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喜悦,保持学习兴趣。学生学习兴趣越浓厚,其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就越强,开展自主学习的效果就越好。通过学习和实践,学生无论是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还是在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现代教育观告诉我们,教师要因势利导,通过恰当的时机、途径和场合,让学生充分展示各自的特长,使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产生成就感,再把成功的喜悦化作学习的动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学生一旦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自然会产生更大、更多成功的欲望,诱发更为主动的参与,更为积极的思维,从而使主动参与学习成为一种持久强烈的意识,最终形成自主学习的内在机制,实现自主学习。

再次,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

(1)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取。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绝不插手;凡是学生能通过自身努力达到的,教师就积极鼓励其独自完成。在开始阶段,学生不是很习惯,特别是初一学生,有时甚至会不知所措。教师除适当给予指导外,尽可能让同学相互合作,互教互学。如,多让学生做配对练习(pairwork)或小组练习(groupwork)。这既能增加同学间交往和语言实践的机会,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协作精神,迈出自主学

习的第一步,还能扩大课堂单位时间的利用率和有效率。

(2)利用《评价手册》上的材料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外任务。根据学生的程度不时地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外完成,训练学生独自计划、实施和完成一项语言任务。如准备值日生汇报、编对话、讲故事、给外国学生写信、采访碰见的外国人等。实践证明,让学生独立地完成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好方法。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扩大知识面,增加语言练习量,而且还能运用所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去收集材料、处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从而真正学会学习。

(3)让学生记录自己的学习体会。据调查统计,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把自己在学习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主要归咎于自己的潜能不够,很少人认为学习效果差是由于自己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我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是要帮助学生改变这种看法,掌握有效方法,建立起“我能学”的自信心,实现“我会学”的信念。学生在“学习小记”中记下自己学习的过程、方法、体会及感受,对学习进行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调整下一阶段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教师则随时了解每个学生对学习策略的实施隋况,及时进行个别指导,适时组织小组或全班的讨论和交流,让同学们互相启发,取长补短。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英语形成性教学评价的试验,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较浓厚的兴趣,使他们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初步的英语学习策略,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明显提高。

参考书目:

1.刘润清,《语言测试和它的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龚亚夫,《英语教学评估》,人民教育出版社;

3.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编,《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评价研究与探索》,北京教育出版社;

4.罗少茜,《英语教学中的行为表现评价理论与实践》,北京教育出版社;

5.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英语课程标准》

7.王文静,《实施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与教师发展》,北京师范大学;

8.《关于教师发展性评价的一些思考》,中国教育报;

中学生英语论文篇11

二、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建立一种生活化的学习氛围,将初中英语知识同学生的实际生活连接起来。

(一)学生的个人生活都有学生的姓名、年龄、喜好和性格等很多方面。例如:“MynameisWangdan.”“I’mfromAmerica.”“Iamaprettygirl.”“Ilikesingingandplayingbasketball.”等。

(二)家庭是学生成长的一个主要地方,所以家庭成员的详细情况以及家庭中摆设学生都是非常熟悉的。例如,初中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全家福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Thisismyfather.Heisapolice.”“Thisismysister.Sheisamodel.”“Thisismybrother.”等。(三)我们学校的许多设施:classroom,blackbood,等等,都是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经常接触的设施。

三、初中英语生活化教学策略

在课余时间或自习课上让引导学生演唱英语歌曲,多看英文的影视作品,这个过程也许并不简单,但是只要坚持不懈,尤其是对一些学困生一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氛围,初中英语教师要充实课堂的教学内容以及相应的生活元素,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使我们的教学充满活力,从而满足教与学的双向需要。

(一)我们要利用多媒体进行生活化教学众所周知,媒体有着传统英语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利用声音,图像,动画,文字,从多方面刺激学生各种感觉器官,它能把抽象的语言用直观具体的形式体现出来,并能创造动感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的感觉。新目标人教七年级上册Unit2Doyouhaveasoccer?中我充分利用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了带有声音的动感情境,并制造悬念,激发起学生对编写对话的欲望。动感情景:一个男孩手里拿着足球,走向另一个男孩……A:What’sthat?B:It’sasoccer.A:Doyouhaveasoccer?B:Yes,Ido.A:Let’splaysoccer.B:Thatsoundsinteresting!A:Let’sgo!

(二)让学生表演生活化的英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生活中的情景进行角色扮演。例如学习有关“职业”的单词时,让学生模仿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学basketballplayer做打篮球运动,学swim做游泳动作,学nurse做护士打针动作等,并让学生在问答中学习句型。学生通过模拟表演,能体会到成功感。

(三)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每个星期三下午最后一节课举办英语角活动,所有学生不能说一句中文,否则要表演节目。也可以举办一些演讲比赛、辩论赛、唱歌比赛等富有竞争气息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英语,获得成功感,以促进学英语、用英语的良好氛围的形成。在教学“Who’she?Who’sshe?”时,让学生收集不同的名人照片,让他们互换,进行提问,看学生是否能猜对,看谁的准确率高。可以看出学生兴趣特别浓厚。

(四)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能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所采用的教学策略要“剧情化”,学生根据生活中的实际,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构建一个科学的教学活动模式,并且给每个同学以小组形式当组长,领头人,识词能手,大胆发言能手等,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很多,例如:小组探究、同桌商讨或集体参与活动,教师为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问路、看病就医、购物等,教师引导学生在这些情景中相互换角色,体验其中的情感,无形之中便淡化了学生意识、学习意识,强化了主体意识和生活意识,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步入英语学习。

(五)将课后作业纳入教学环节,让英语融入生活之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课后作业也是教学环节中的一部分,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作业的内容需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要点的掌握;另一方面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有长期的效应,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还要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和创造性等,比如:最近同学们比较喜欢的明星或电影,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后,让学生意识到知识的力量,学以致用,这样的作业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发展。例如,在学习Myname’sGina.这一单元时,为了让学生对本节课掌握的更加牢固,我将会让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之后,让学生制作一张学生证(schoolIDcard),其中的内容是要英语的,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之后能够及时的得到巩固,而且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中还会接触到这个知识点,学生对该知识点掌握的就会更加牢固,那么为了让学生能够认真对待,教师也可以以录音的形式将作业上交上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中学生英语论文篇12

课堂上学生规规矩矩坐着,面无表情地听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显然,这种课堂气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火花,为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身心愉悦,有安全感,学生才能自由地,敏捷地去探索,创造火花才会迸发。

2、激励原则

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激励学生的成就感和进取精神,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着重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敢回答,对后进生不能回答时应耐心鼓励说“Tryagain”、“Don’tworry,Takeiteasy.”、“Ithinkyoucandoitwillnexttime.”,使不同学生都能体验成功喜悦和自身价值,对学生消极情绪,思想顾虑,精神负担和学生困难要给予耐心指导帮助。

3、主体参于原则

传统教学目标死板,教学形式单一教学过程是执行教案过程学生思维自始至终在教师语言轨道上运行,这样课堂教学不能给学生创造主动学习机会,也谈不上创造力的培养。我们必须使教与学两类活动真正形成多向相互的有利条件。这就要求由“学生”决定“教法”,使教师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教学内容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

4、学习动机内化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缺乏兴趣,学生只能被迫去学,根本谈不上创造学习。要把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需要教师持续不断地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要注意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充满情绪让学生扮演各角色,相互对话,讲故事,当小老师,表演短剧节目。听英语歌曲和看英语电影等。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学习热情。时间一久,这些兴趣就会转化为强大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进行自觉、自主、有创造思维的学习。

二、构建创造性课堂教学模式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交际工具,需要教师使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积极参加操练,同时培养语言能力,语用能力,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功能性目标交际者,能超越具体结构和功能,成为语言创造者,达到交际目的和丰富自身同时,创造或创造出内涵深刻,形式多样的语言。

当代教学论一致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所组成的教育活动”,就英语而言,“教学的实质是交际,”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语言教学特别是外语教学的专利。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际交流是听说交流,而传统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都是“聋子”、“哑巴”。从全盘考虑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听说交际能力的提高势必为读写创造条件。因此听说交际活动应作为外语教学突破口。有的人认为学生开口就算交际,在课堂中要求学生背词组,背对话,背课文就算交际。显然不是!课堂内听说训练分为语言能力训练和交际能力训练,前者重掌握语言,后者重运用,要学生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和交际能力提高是创新教育一大目的。

在外语教学中采用情景交际法有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如在刚刚开始上课或下课闪,使用情景交际性游戏,调动学生的内在潜力和积极性,让学生兴奋起来,并让他们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备课时教师要精心准备,周密组织,那么效果会锦上添花。如上课时教师应准备好必要的图画、卡片等。

在具体的操作中,则宜遵循先模后应用,先机械后活用,先语言训练后交际的总原则来安排和开展课堂活动,即呈现(Presentation),机械性训练(MeahanildDrills),有意义操练(MeaningfulDrills)到交际性练习(CommunicativeDrills)。如JEFC(下)L115先呈现,Howmany/muchdoyouwant?Howmuchis/arethe…,再组成对话进行有意义操练,MayIhelpyou?Thankyou,I’d…,Howmuchis/are…?Howmanydoyounow?后出示图片或创设情景让学生自由运用语言进行交际性练习,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在各种购物场所如clothesshop,foodshop,supermarket等创造性地综合训练交际。

在经过一定的操练之后,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掌握有了一定的基础。此时,交际练习的时机已经成熟,教师应设计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其学言能力,开拓其交际能力。这种练习特点要求学生综合性,创造性地运用学到的语言进行交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