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活动总结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4 14:53:09

家居活动总结

家居活动总结篇1

第一周为美食周。鼓励支部成员分享在疫情期间做过的美食,最终大家都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在家制作的蛋糕等美食。

第二周为体育周。支部成员分享运动日常,线上体育打卡,展示青年风采。即使是在家,整个支部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强健体魄。体育委员协助整理出了养生与运动指南,并给出运动防护、简单运动等方面的指导。

第三周为学习周。支部成员分享学习日常,推荐app等学习助手,分享关于网课的评价及感受,线上学习打卡。同时班级导师给出了特殊时期的学习及课程建议。

第四周为生活周。支部成员描述生活状态,分享生活趣事;根据话题#等疫情结束后你想干什么#分享计划与愿望。

家居活动总结篇2

本文收集了-省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和食品、衣着、居住、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其他商品及服务共八项消费支出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从表1中的eles参数估计值及统计检验结果来看,各项消费支出和人均纯收入之间都存在较强的线性关系,eles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下面从基本需求、需求收入弹性和边际消费倾向方面对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分析。

(一)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水平分析:基本生活需求能充分满足,但文化、教育、娱乐消费不足。居民基本消费需求支出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水平下,为保证劳动力的正常再生产,居民对商品和劳务所需要的基本消费量的支付能力,它反映了居民最低消费需求。

由表2得知,省农村居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支出总额为2040.62元,而人均实际消费支出总额达到4020.87元,将近人均基本生活消费需求的两倍,由此可见,省农村居民的基本生活需求能够得到充分满足。进一步观察,尽管在总量上实际消费总额大大高于基本需求总额,但文教娱乐这一项并没有达到基本需求额,反映出省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娱乐现状亟待改善。

(二)边际消费倾向分析:消费意识较强,但消费结构层次偏低。边际消费倾向是消费变动额和收入变动额之间的比率。它反映了居民对各类消费的偏好及其新增购买力的投向。

由表1得知,省农村居民总边际消费倾向为0.70,说明农村居民新增收入中的70%用于生活消费支出。显示出省农村居民储蓄率较低,消费意识较强。这对全省经济的健康快速增长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各大类边际消费倾向系数中,排第一位是食品(0.3352),其次是居住(0.2051)。这说明省农村居民在收入有所增加的情况下,首先考虑的是增加食品的消费量和提高食品的质量,改善膳食结构。紧接着便是考虑改善居住环境,这也反应出省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层次偏低。

其他按顺序排列分别为交通通信(0.0582)、医疗保健(0.0475)、家庭设备(0.0463)、衣着(0.0295)、其他(0.0119)、文教娱乐(-0.0306)。交通通信和医疗保健两大类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也说明了:一方面,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已深入到农村,农民对出行以及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方面的要求提高;另一方面,农民医疗保险、保健意识增强,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文教娱乐的边际消费倾向为负数,说明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文教娱乐的支出反而有所下降,反映出省农村居民对文化、教育等精神消费投入的忽视,全省整体精神文化层次较低。

(三)需求收入弹性分析:居住和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消费潜力较大。需求的收入弹性是指在商品价格不变时,需求量变动率与收入变动率的比率。它反映了食品等商品消费支出对收入的敏感程度。

从整体上看,居住支出对收入的敏感性最高,为1.46。其次是家庭设备,为1.12。这说明此两类商品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快于收入的增长速度。反映出省农民非常关注和热衷于改善家庭生活、居住条件。而食品、衣着、交通通讯、文化教育、医疗保健、其他类的需求收入弹性都小于1,说明这几类商品对收入变动的反应不敏感,缺乏弹性,省农民对这些商品和服务的需求的增长低于其收入的增长。

二、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建议

针对目前的消费现状,为合理引导省农村居民消费,促进其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提出如下几项建议:

(一)稳步提高省农村居民收入。影响农民消费需求的因素是收入,只有不断扩大农民收入,才能提高农民消费需求,推动消费结构的优化。

(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适合省农村、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稳定农民消费预期,放开农民消费思路的重要基础。

家居活动总结篇3

中图分类号:F01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058-02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已经步入小康社会,尤其是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带。然而,用于间接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并不只是受到食品支出的影响,在全社会收支多样化的年代,有很多潜在的因素在影响恩格尔系数。

一、恩格尔系数的描述

恩格尔系数是由德国的统计学家恩格尔在19世纪根据当时的统计资料对消费结构的变化得出的一个规律,即一个家庭收入越少,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的比例就越大;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收入中(或总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支出比例则会下降。推而广之,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收入中(或平均支出中)用于购买食物的支出所占比例就越大,随着国家的富裕,这个比例呈下降趋势。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是:食物支出变动百分比÷总支出变动百分比×100%=食物支出对总支出的比率或食物支出变动1百分比÷收入变动百分比×100%=食物支出对收入的比率。

中国2010年的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是35.7,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是41.1。根据联合国依恩格尔系数对世界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划分,一个国家平均家庭恩格尔系数大于60%为贫穷,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属于相对富裕,20%—30%为富裕,20%以下为极其富裕。所以,我国城镇居民已达到小康水平,农村居民几乎接近小康。

2010年江苏省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6.5,人民的生活正向相对富裕的水平迈进。

二、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其他潜在因素

恩格尔系数简单来说就是食品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但有许多因素是通过间接的方式影响食品支出或者总支出的。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地方的财政支出、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消费价格指数、总人口数量、居住性消费支出等。地方的财政支出通过转移支付的手段增加居民的收入,从而影响总支出;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如房产租金收入、不动产增值和理财产品等收入的增加会影响食品支出及总支出;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也显然会对食品支出产生影响,而且消费价格指数的上涨代表总收入的缩水,进而影响总支出;人口数量对恩格尔系数的影响显得比较隐性,人口的增加,尤其在某些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代表着这个城市工业化水平的上升,居民的收入也会随之增加;在总体支出的各个项目中,居住性消费占有很大比例,这类消费的比重增加可能会挤占食品消费的部分,但食品的消费比例是否会受居住性消费的影响还需要经过实证分析得出结论 [1] 。

因此,本文与其说是对影响恩格尔系数的其他因素进行研究,不如说是分别对影响食品支出和总支出因素的细化研究。

三、实证分析

本文将以江苏省1992—2010年这将近20年的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 [2] 。

首先,恩格尔系数的模型可以表示为Y=β0+β1X1+β2 X2+

β3 X3+β4 X4+β5 X5+β6 X6+β7 X7+β8 X8+μ,变量名称及含义如表1。

其次,对变量进行向前选择法,从而减少多重共线性的严重程度。依据调整后可决系数2最大原则,列出所有单变量的回归结果,如表2:

由回归结果显示,X1的Adjusted R2值最高,故保留X1,为检验变量之间的自相关性,故加入DW值的综合比较,考虑两个变量的回归结果优良性,如表3:

由回归结果显示,可以观察到,在X1的基础上加入X5后的调整后的R2=0.9369>0.8629,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好且回归方程显著,参数的符号符合经济意义。X1,X5的综合结果最好,故保留X1,X5。再加入第三个变量,并加入T值比较,进行回归,结果如表4:

由回归结果显示,通过T检验的变量组仅为X1,X5,X3,故保留X1,X5,X3。再加入第四个变量。经回归发现,没有变量组通过检验,因此模型最终的解释变量为X1,X5,X3,即总人口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居住消费性支出。

回归结果为:

i=280.7698-0.0363X1+0.1848X3+0.0167X5

(65.7160) (0.0095) (0.0669) (0.0079)

t= (4.2728) (-3.8431) (2.7621) (2.1417)

R2=0.9275 2=0.9130 F=63.9894 DW=1.9108

上述回归结果基本上消除了多重共线性,通过T检验,各解释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显著。并且通过F检验,变量系数中至少有一个系数为0的概率非常小。

家居活动总结篇4

二、切实为居民办实事

1、从XX年年10月至2010年11月止为辖区16户,19人、困难居民申请到了最低生活保障金 4074元/月,物价上涨补助285元/月,解决了他们的生活困难;上半年为13位享受低保的残疾人申请困难救助金1950元;为5位精神病人办理长期服药卡。

为长期生病的低保户、残疾人10户家庭申请到大病医疗救助款31900元。

2、对在就业年龄段,有就业能力的低保户,鼓励他们自食其力,为政府分忧,积极为低保对象联系单位争取再就业;为实现再就业的低保对象实施低保渐退制度。在三个月的试用期中,本人收入不计入家庭收入,使低保对象免除了后顾之忧。2010年11月止,我社区共有 9个低保对象实现了再就业,减少低保金2585元/月,并为8户申请到再就业补助。

三、扶贫济困工作

社区居委会干部对辖区孤老和特困户居民3户,执行“一帮一”服务、对辖区困难残疾人3人,执行“二帮一”服务;在帮扶中主要是对辖区孤老、残疾和特困居民进行关心、慰问和解决他们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在生活中得到实惠,享受到政府的关怀。例如:1、患了癌症的樊国建病人家庭,在XX年年11月时,社区了解到樊国建得了重病癌症、当月家里经济较困难,无生活费时,社区及时的给予申请了临时生活救助金和办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并不定期的走访慰问看望,对其家庭进行二帮一的帮扶。2、长期生病的杨德才家庭,杨德才是一位退休职工并长期生病,妻子谢业琴也长期生病无工作,儿子大学生每月工资只有500元左右,其家庭经济收入正在城市最低保障线上,又不能办理低保金,社区只有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帮扶;利用社区爱心屋给予发放爱心优费卡,申请政府可以援助的困难补助金,社区二帮一服务和社区党员二帮一等服务;并为杨德才的儿子找工作。3.社区享受低保老人宋德珍家庭,宋德珍的爱人肖显友长期生病,有一次摔伤无钱住院,社区群众自发的捐款帮助老人住院;并且也是不定的走访慰问看望,对其家庭进行二帮一的帮扶。4.社区低保户只有二十多岁的精神病人陈宸,每年春、冬两季精神病复发,社区采取残疾人帮扶一帮一服务,也不定期的进行走访慰问看望。

四、慈善捐款

1.2010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强大的地震,社区在党委、居委会的统一部署下,5月13日至5月19日分别在社区会议钟表厂家属区、白鹤村中建厂家属区组织了“抗震救灾”为四川汶川灾区捐助活动,社区党员干部群众为四川汶川灾区捐助共计捐款27753元。社区群众捐款18248元、社区单位捐款3575元、社区党员交纳特殊党费5940元。如数上交街道,整个活动得到群众支持和称赞。

2、2010年10月11日至10月30日,社区在发出“慈善捐赠、温暖灾区”活动倡议通知后,得到了辖区居民的大力支持。大家在家庭条件并不宽裕的条件下纷纷为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捐款、捐物。此次捐款共计1418元,8成新冬装363件,为地震灾区人民再次奉献了真诚的爱心。

五、社区廉租房保障工作

1.社区均对困难户无住房家庭进行了摸底、统计,并对符合申请廉租住房的家庭申请到了廉租房补助,建立廉租住房台帐,长期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2.去年12月底均按照上级要求开展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情况摸底调查工作,对辖区68户住房困难家庭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并上报。

五、民政活动工作

1、为加强社区残疾人服务,我们利用残疾人协会展开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活需求,提高他们“人残志不残”的坚强意志,鼓励他们参加社区各项活动。如今年的6月23日社区青年志愿者助残服务队,社区党员结对帮扶残疾人、困难居民家庭服务队,在石新路鑫泰铭居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为残疾人困难居民家庭提供法律咨询、免费理发、免费配镜、免费发放计生药具等服务。

2、对特困户和急需帮助的居民通过社区“爱心屋”免费赠送日常生活用品和无偿租借家用工具;

3、为了方便社区居民,居委会与格林医院联系,3月16日在居委会1楼免费为居民做体检。体检内容有:称体重、量血压、做b超等,为居民群众身体健康创造了条件。

六、老年工作

1.社区年初均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和“空巢”老人进行摸底、统计,建立台帐;

2、全年为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老年优待证 47 人;

3、2010年4月、社区为老年人服务,开展了“敬老爱老”发低价油活动,此次共发领油票1000张。

4、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生活,居委会请辖区的老年人到巴国城开展了活动。活动内容有:开座谈会、击鼓传花等。

七、双佣工作

1、社区2010年11月止有军、烈属共计13人,现役军人共计12人,春节慰问军属计13人,送上油一桶;慰问烈属曾治庸现金及物质共500元;8月份慰问烈属曾治庸,并送上现金100元。

(1)

【2010年民政工作总结】一文如不符合您的要求,推荐参考以下同栏目文章:

查看更多>>

2.为了庆祝“八一”建军节,社区组织民乐队在福源来广场开展了“庆八一”音乐晚会,受到了广大居民及退伍军人们的欢迎。

3、为了关心辖区企业军转干人员的生活,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8月27日下午,街道领导与社区一起召开了军转干座谈会。会上街道领导非常关心军转干人员的生活,使他们深受感动,纷纷表示不会采取非正常及非法的途径反映问题。

八、殡葬管理工作

1、社区均建立了殡葬管理台帐、死亡人员台帐,2010年社区全年共死亡7人,并全部火化;

2、今年3月份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居民小组长、社区成员代表等骨干培训时,社区均对《重庆市殡葬管理条例》等方面的文件进行了培训工作;

3、3月至4月10日,社区在辖区各楼栋张贴《重庆市殡葬管理条例》文件共30份,横幅共2幅。

九、按时完成民政月报表、随时掌握低保户、残疾人、困难居民的动态情况。

十、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积极参加街道的其它工作。

  2  

【2010年民政工作总结】一文如不符合您的要求,推荐参考以下同栏目文章:

2010年办公室工作总结

青教办2010年寒假工作计划

2010年度办公室个人工作总结

2010年联社办公室工作总结

2010年市长公开电话办理工作总结

2010年化验室工作总结

家居活动总结篇5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增长的主要支点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消费对国民经济的制约作用越来越明显,刺激消费需求、优化居民消费支出结构已逐渐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首选措施,更是当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而要促进居民的消费需求,一方面,应启动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应启动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因而,启动居民的消费需求,扩大内需的当务之急应是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因而,关注农村居民消费,正确的分析和评价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并引导和促进农村居民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对我国的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地处中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周边与八个国家接壤,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其经济的发展对边疆的稳定和全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要促进新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消费的增长,因而研究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等消费领域的一系列问题,可以提供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变化的信息,对于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农村居民合理消费,对促进新疆地区经济发展和加快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费问题是现代西方消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凯恩斯从心理因素入手提出了包括“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资本边际效益递减”及“流动性偏好”三大心理规律,建立了收入假说下的消费函数理论,为消费结构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自凯恩斯之后,出现了诸多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学者,尤以佛里德曼(1976)、莫迪利安尼(1985)、杜森贝里、霍尔(1978)等人为代表。1976年佛里德曼提出了持久收入假说,认为收入分为瞬时收入和持久收入,消费分为瞬时消费和持久消费,人们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会直接影响到居民当前的消费支出,即居民当前的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

我国对消费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1963年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董辅初教授在其所发表《关于消费问题的探讨》一文中首次提出了消费结构的概念。1983年尹世杰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作为我国消费结构理论研究的远耍系统地研究了消费结构问题;今年来消费结构研究方法更是趋于新颖化。董永茂(2005)采用ELES模型,利用1998、2003年浙江省农村家庭消费开支调查资料,对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杭斌、申春兰(2005)运用误差修正模型的估计结果来证明潜在的流动性约束与中国农户的预防性储蓄有着密切关系;郭爱君、武国荣(2008)通过建立AIDS模型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且对“九五”和“十五”两个时期的中国农村居民七大类商品消费的动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此外;对数模型、二次移动平均模型(DMAM)、综列数据模型等均为目前消费结构研究的主要方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于消费结构的研究,国外侧重于方法的研究和创新,而国内研究则侧重于居民消费结构所涉及的具体方面,如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因素、居民消费结构的预测等多方面的定性分析,以及应用数量方法对于居民消费结构的定量分析等。尽管在国内消费结构的研究中已有很多理论成果,但是大部分是研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关于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急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

三、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和变动趋势分析

为了更加清楚的了解近年来新疆农村居民各个方面的消费情况,以下通过对新疆农村居民的吃、穿、住、用等方面人均消费支出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比重的变化图来研究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

(一)食品支出

新疆农村居民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从2000年的618.2元上升到2011年的1589.5元,11年的时间新疆农村居民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增长了2.57倍。恩格尔定律指出,食品支出在居民消费中的比重,将随收入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然而由下图可以看出2000~2011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食品支出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比重明显下降。从2000年22%左右下降至2011年的15%以下,说明新疆农村居民并正向更好生活阶段迈进。这也从另一方面印证了从恩格尔系数变化所得到的结论。

(二)衣着支出

近十年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欣赏品味在不断提高,新疆农村居民在穿着方面出现了较大变化,农村居民已不仅仅满足于“穿”的本身,也更加注重于质量和款式等方面的提高。相关数据表明2000年新疆农村居民用于衣着方面支出为114.26元,到2011年增加到了372.1元,是2000年的3.25倍,而2000~2011年新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幅为2.57倍,低于衣着支出的增加幅度。可见,随着农村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民越来越注重生活品质,衣着支出比重呈上升趋势。从2000年到2005年这一下降趋势并不明显,甚至有些年间偶尔有上升趋势,但近十年间新疆农村居民衣着支出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的比重总体呈下降趋势,这说明新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也正是恩格尔定律的一次运用。

(三)居住支出

住房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本场所,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消费质量逐步提高的过程中,农村住房消费变化是最直观、最明显的。其总的特点是农村居民住宅面积逐渐扩大,住房质量逐年提高,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11年的人均居住支出1025.3元,相比于2000年新疆农村居民人均居住支出170.9元,增长了6倍;从下图可以看出,2000年以来新疆农村居民居住消费占总消费的比重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由2000年的6.06%上升到2011年的9.11%。反映出这一时期新疆农村居民收入有所增长,改善住房条件成为他们的迫切愿望,建房的积极性提升明显。

(四)医疗保健、交通通讯支出

近十年来新疆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一直持续快速增长,其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增加,由2000年的2.61%上升到2005年的3.35%,医疗保健支出的持续增加体现出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生活质量改善,农村居民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过去大病小治、小病不治的现象有了较大改变。

四、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特征

为了进一步研究新疆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特征,下面特从农民最终消费支出(亿元)、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农村居民消费规模不断增长

2000~2012年,新疆农村居民最终消费支出(亿元)由159.97亿元增加到675.6亿元,增长了4.22倍,年均递增12.75%。

(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条件不断提高

2000~2012年,新疆居民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由1236.45元增加到5301.3元,增长了4.29倍,年均递增12.9%。其中农村居民家庭居住支出(元/人)由170.9元增加到1025.3元,增长了6倍,年均增长16.1%。

(三)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在增加。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50%下降到2012年的36.1%,下降了13.9个百分点。虽然农村居民消费较低,但消费结构已逐步由低层向高层发展,生存消费比重下降,享受和发展消费所占比重上升。

五、新疆农村居民整体消费结构现状和变动趋势的分析

从下表可以看出,1995~2005年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的货币化程度在逐年提高,其中农村居民家庭食品支出(元/人)、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元/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居住消费支出(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衣着消费支出(元)四类消费几乎完全是货币化消费几乎完全是货币化消费。自给性消费程度最高的是食品消费,由2000年50%的自给自足下降到2011年的36.14%;居住类消费货币性程度从2000年的13.82%上升到2011年的23.312%。农村居民家庭医疗保健支出(元/人)从2000年的5.96%上升到2011年的8.57%,表明新疆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六、结论与建议

新疆人口结构中农村人口的比重较多,促进新疆经济增长首先做好农村消费问题工作,农村居民存在有欲望但不能消费的现象。

我们知道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但是目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目前状态一下子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刺激消费需求不可能,首先靠投资的力量,南北疆调整投资投入量,促进经济发展,缩小经济差异,调整各地区的经济水平不平衡,保证地区经济稳定发展。然后,经济的增长必然会引起居民消费的增长,消灭有消费欲望但没能力消费的问题,只有消费增长才能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再次经济稳定发展,可以缩小城镇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差距,平衡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农村经济和城镇经济才能同步发展。最后政府对农村的投入量主要为调整农村居民居住类支出和医疗保险类支出,所以为经济健康发展进一步调整农村居民文教类,居住类,和医疗保险类支出,文教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消费增长相对缓慢,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相对不足。在增加收入刺激的消费的基础上提出了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调整消费结构,保持外需的基础上扩大内需,增加对农村的投入量,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正确调整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缩小城镇和农村,南疆和北疆居民消费差距,促进新疆经济可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条件。

参考文献

[1]高鸿严.《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2]高敏雪,李静萍,许健.《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龚曙明.《宏观经济统计分析》[M].北京: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年.

[4]于秀林,任雪松.《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年.

[5]高敏雪,李静萍.《经济社会统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6]何烧群,金勇进.《统计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7]何烧群,刘文锓.《应用回归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8]达莫大尔N.古扎拉蒂.《计量经济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

[9]杨永忠.《消费不足与结构调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7年.

家居活动总结篇6

农村消费市场潜力巨大,2011年末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本文调查主要目的是准确了解当前农村居民家庭资产状况及农村居民家庭收支状况、消费需求变化和未来农村消费预期情况,从而为制定行之有效的刺激农村消费政策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收入提高带动农村消费扩大和升级,基本支出增长过快导致消费动力下降

(一)连续五年开展调查,样本有较高可比性和代表性

此次调查样本选取41个县市的1230户农村家庭,兼顾了居住地点、收入水平、家庭人口结构等方面内容,有一定的可比性和代表性。其中,家庭为3或4口人组成的占比为71.1%,六成的家庭有2个劳动力;农村家庭从业结构逐渐多元化,家庭经营和务工收入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主要从事家庭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占比为55.3%;外出务工的人数增长较快,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增长,从2009年的47.6%提高到2011年的56.6%;79.1%的家庭子女处在学习阶段,住房条件不断改善,88.5%农村家庭住房面积在60平方米以上,其中61-120平方米的占比为75.7%。

(二)农村居民家庭收支水平持续提高,日常生活支出增长偏快

1、农民收入增长较快,收入差距略有扩大

2011年,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统计局数据显示,辽宁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297元,增长20.1%,高于“十一五”年均增速6.8个百分点,但农村收入差距略有扩大。调查显示,辽宁省农村居民家庭户均和人均收入基尼系数分别为0.34和0.35,处于相对平均水平,与2007年的调研结果相比,分别上升了1个百分点,说明农村居民家庭和人均的收入差距有所扩大,仍处于不显著区间,但这种扩大趋势值得关注。

从近三年看,辽宁省农户家庭收入持续增长,农户收入水平明显改善。低收入家庭比重下降较多,1万元以下收入的家庭占比为8.8%,较2010年下降8.6个百分点。家庭收入3万元以上的农户占比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并且2011年3万元以上高收入家庭明显提高,占比接近四成,达到39.6%,高于2010年14.6个百分点,增长17.8%,明显高于2010年4.6%的增幅。

2、收入来源多元化,净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

从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收入构成(见图1)来看,务工收入占总收入的31.6%,种养殖收入占总收入的36%,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21.1%,农村居民种养殖收入和务工收入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二,为主要收入来源。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工资水平的提高是农民收入增加的重要原因。从收入构成看,农民收入模式改变了以往过分依靠家庭种养殖的状况,收入多元化使农户增收的稳定性有所增强。值得关注的是,虽然国家扩大了补贴范围和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但各级政府补贴收入增长缓慢,占总收入的比重偏低,拉动农村消费的作用有待增强。从调查结果看,2011年补贴收入只占2.3%,与2009年和2010年的比重基本持平,从补贴构成看,主要来自于与农业生产相关的补贴,特别是粮食直补占比达到87.6%。

随着农村居民收支水平持续提高,盈余比重提高较多,净收支状况进一步改善。问卷结果显示,2011年末有盈余的农户比例为56%,较2010年提高5个百分点,入不敷出占比为7.8%,较2010年提高0.3个百分点,但比2009年下降0.4个百分点。

3、收入快速增长带动支出水平提高明显,但物价上涨较快导致日常生活支出比重上升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在1.5万元以上的占比逐年提高,特别是3万元上支出的占比明显提高,高于2010年5.4个百分点;1.5万以下支出的占比逐年递减,其中5千元以下支出占比7.3%,低于2010年7.4个百分点,占比最大的两个区间由5001-15000升级到10001-20000元。

从结构看,一是家庭日常生活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呈现提高趋势。一般来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支出占比应该下降,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日常生活支出占比连续两年上升;并且从影响居民消费的因素看,2011年日用品和食品价格成为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占比为26.1%,高于2010年10.1个百分点,这表明由于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小,2011年物价上涨较快对扩大日常用品费用支出的效应大于增收的效应。调查显示,2011年日常生活支出比重明显上升。其中,56.8%家庭日常生活支出占总支出的30%以上,较2010年提高7.3个百分点,家庭日常生活支出占比10%以下的仅为7.3%,下降5.6百分点。二是农业生产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呈现提高趋势。样本农户选择30%以上的占比为37.3%,比2010年提高12.9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受农资产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总支出中生产性支出的比重上升。以种子化肥为例,2011年,玉米种子每公斤28-30元,较上年上涨16-18元,水稻种子每公斤12元,较上年上涨3元。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同样大幅上涨,涨幅在20%左右。另外,土地承包费用、水电费、劳动力成本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三是农村医疗保险覆盖面拓展迅速,医疗支出占农户收入的比重较小,60.8%的农户家庭全年医疗支出不足一千元。

家居活动总结篇7

  按照xx宣发[20XX]4号《中共xx区委宣传部关于开20XX年迎新春文化惠民活动的通知》文件的要求,为进一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体育生活,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我社区在春节期间组织了一系列活动,现将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社区领导高度重视这节日期间的文化活动,接到通知后我社区立即组织召开两委会议,专题研究活动,围绕宣传主题,制订活动方案,将筹备工作落实到人,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

  二、广泛宣传,参与积极。

  为了使这次春节文化活动深入民心,我社区采用横幅及宣传栏进行了广泛宣传,同时,深入到群众中了解群众喜欢的节目,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气。

  三、内容丰富,效果明显。

  此次文化活动形式内容丰富多彩,主要有以下几个节目:

  1、组织腰鼓队表演。于春节期间组织社区腰鼓队在社区广场表演了腰鼓秧歌等民间活动,营造出热烈欢腾的节日景象。

  2、精彩文艺表演。激情的演唱、诙谐的小品、令人叫绝的蒙古族舞蹈以及特殊教育学校孩子们表演的手语“感恩的心”、充满活力的韵律操和丰富多彩的互动游艺活动,赢得观众阵阵掌声,深受社区居民欢迎。本次活动邀请了本社区企业负责人、退休老干部及社区孤寡老人等参与,为辞旧迎新拉开序幕。

  3、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春节期间我社区组织了广大社区群众举行了羽毛球、乒乓球、跳绳等一系列体育活动,使广大群众在参与的同时身体得到了锻炼。此次活动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全社区群众的积极性,同时,也促进了社区群众之间的交流,为全社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通过上级部门支持引导,动员群众参与,进一步引导社区群众积极开展文艺、体育等活动,促进我社区文体活动的长足发展。

  社区春节过年活动总结2

  为认真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更好地发挥党联系居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切实解决困难户的生活问题,进一步推动送温暖工程的经常化,按《关于在201x年春节期间继续开展“送温暖”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积极响应集团社区“进千家门,知千家情,解千家难,暖千家心”送温暖活动,我社区认真开展了201x年春节慰问送温暖活动,现将该次活动小结。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

  社区领导十分重视开展春节送温暧慰问活动,社区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专门对春节期间送温暖活动进行布置,决定开展形式多样的春节慰问活动:一是在春节前夕对困难居民,特困居民由工会进行一次困难补助;二是拨出春节慰问专款,并按照要求普遍进行一次走访慰问,把温暖送给每个居民;三是对孤寡老人派专人进行看望、慰问;四是向上述人员发出慰问信;五是个别路途遥远不能走访的,进行电话表示慰问。由于领导重视,人力和资金上得到了根本的保障,有力推动了春节慰问活动的开展。

  二、突出重点、措施有力

  社区居委会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它摆上工会的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好困难居民的生活保障工作,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为了切实做好春节慰问工作,社区工会首先对社区所有人员状况进行了一次普遍摸底调查工作,逐一进行了事前或专门联系落实到人,及时发现了困难人员生活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前集中一段时间做好特困居民人员家庭的核实摸底工作,及时调整充实了特困居民档案,摸清了底数,为送温暖活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在实施送温暖活动中,我们注重突出重点,将生活一般相对困难和特别有灾有难大病等的区别开来,如特困、大病致贫居民、特困单亲家庭等,进行一一有重点的排列确认,采取有针对性地进行困补等措施和办法,切切实实的为他们排忧解难。由于抓住重点采取有力的措施,使真正有困难的居民得到了及时的帮助,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做实做细,落到实处

  在送温暖活动中,我们注重把日常帮扶工作与集中送温暖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千方百计地为困难居民解决困难,当好工会抚贫帮困第一责任人,拓展送温暖领域;进一步把各项帮扶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把帮扶救助工作做细做实。

  做到送温暖资金专款专用,使送温暖资金真正发放到了确实有困难的居民手中,给困难的居民带去了温暖,把党的关怀送到广大居民的心坎上。2月13日,我社区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走访慰问,并先后召开了座谈会,对离退休居民及老干部进行了慰问和走访,被走访对象纷纷表示感谢,感谢党和组织送来的深情厚意,在困难的时候能够想到他们,切实帮助他们解决了实际问题。

  社区春节过年活动总结3

  搞好“送文化下乡”活动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体现,是密切联系基层群众的重要方式我单位一直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三下乡”活动要求,精心组织,扎实开展“送文化下乡”。今年年初我单位和千里山镇、书法家协会共同举办了“迎新新春,送祝福义写春联”活动,丰富了广大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现将基本情况总结如下:

  协办单位:千里山镇和书法家协会

家居活动总结篇8

本文所指家庭财产包括:家庭金融资产、房产、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和家庭经营资产。

一、家庭财产总量和结构

家庭财产的总量及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达到9.5%,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这个速度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的3倍。城市居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344元增加到2000年的6280元,提高了17倍(名义增长)。作为收入增长的必然结果,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积累也日渐增多。调查结果显示,截止到2002年6月底,城市居民家庭财产户均总值为22.83万元。

1、近一半城市居民的家庭财产集中在15万~30万元之间。

有48.5%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15万~30万元之间,有34.8%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15万元以下,有16.7%的被调查户家庭财产在30万元以上。

2、大中小城市之间居民家庭财产差异明显,大城市居民户均财产最高。

大城市家庭财产总量接近小城市的2倍。大中小城市之间的级差地租是大中小城市之间房产价值差异的主要原因。

3、户主年龄在35岁~40岁之间的家庭财产最多。

4、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家庭财产越多。

5、户主职业对家庭财产的影响。户主职业不同,家庭财产差异明显。

6、有经营活动的家庭其财产明显高于无经营活动的家庭。有经营活动的家庭其财产为64.87万元,无经营活动的家庭其财产为17.67万元,前者是后者的3.7倍。

家庭财产的结构

1、房产在家庭财产构成中比重最高。在城市家庭财产的构成中,家庭金融资产为7.98万元,占家庭财产的34.9%;房产为10.94万元,占家庭财产的47.9%;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为1.15万元,占家庭财产的5%;家庭经营资产为2.7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12.2%。

2、财产在100万元以上的家庭,其财产结构与其它家庭差异明显:金融资产和家庭经营资产比重明显高于平均水平,房产比重明显低于平均水平。该类家庭的财产总量为253.45万元,其中家庭金融资产为98.2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38.8%,高于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房产为44.80万元,占家庭财产的17.7%,低于平均水平26%;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现值为12.51万元,占家庭财产的4.9%,高于平均水平0.2%;家庭经营资产为62.8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24.8%,高于平均水平5.6%。

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而最高收入10%的富裕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45.0%,另外80%的家庭占有财产总额的53.6%。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51,远远高于城市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0.32。

二、家庭金融资产的分布

我国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主要由人民币和外币两部分组成,其中人民币金融资产又由储蓄存款、国库券、股票(含基金按现价计)、其它有价证券、储蓄性保险(累计交款额)、借出款、手存现金、住房公积金余额和其它人民币金融资产组成;外币金融资产由外币储蓄存款、外币手存现金和B股股票(折成美元)等组成。

1984年,城市居民户均金融资产仅为0.13万元。1990年,户均金融资产达到0.79万元,比1984年增长4.9倍,平均年递增34.4%。至2002年6月末,户均达到7.98万元,比1996年又增长1.6倍,平均年递增17.3%。从1984年到2002年户均金融资产增长速度为25.5%。

城市居民金融资产的总量与结构

城市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为7.98万元,其中人民币金额为7.37万元,占92.4%;外币折合人民币为0.61万元,占7.6%。

家庭及个人不同特征对金融资产分布的影响

家庭以及家庭成员的不同特征对家庭财产的影响十分明显。下面我们以文化程度、职业、是否有经营活动以及所在城市规模等特征(前二种的特征以户主为准)为影响因素,对金融资产的分布状态做进一步观察。

1、户主文化程度越高,家庭金融资产越多。

2、户主职业对家庭金融资产的影响。

从调查结果看,户均金融资产拥有量排在前列的职业与人们心目中的高薪职业基本吻合,因此金融资产与职业的关系实质上只是其与收入关系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而已。

3、城市中现有一成左右(10.9%)的家庭从事各种方式和类别的经营活动。调查结果显示,从事经营活动的城市家庭户均金融资产目前已经达到21.98万元,而非经营家庭仅为6.26万元,前者相当于后者的3.5倍,双方差距较为悬殊。

4、大中小城市外币资产差异明显。

除户均金额领先外,大城市居民拥有的外币资产在其家庭金融资产中的比重也明显高于中小城市。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城市家庭金融资产中,外币资产已经占到了11.1%,而中小城市该比例仅为2.3%和1.4%。这表明外币资产目前已成为大城市家庭金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中小城市则言之尚早。

三、家庭房产状况

房产基本情况

家庭房产主要由公房、租赁私房、私房、部分产权的私房(特指购买公有现住房产权)等4类房产组成。本文提到的房产价值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为房屋自身价值,另一部分为装修附加价值。城市家庭现有房产价值(含装修)为10.94万元/户,其中私房及部分产权的私房现值为9.89万元,公房现值为0.7万元,家庭装修现净值为0.35万元。

房产在家庭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已接近一半,达到了47.9%。其中大、中、小城市该比例分别为49.3%、45.1%和48.1%。上述结果表明,房产已逐渐成为我国普通居民家庭价值量最大的财产。

影响房产的基本因素

1、大城市居民所拥有的平均房产价值远远超过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大城市家庭现有房产价值最高,达13.69万元/户;中等城市为8.95万元/户;小城市户均7.46万元。

2、房产价值与居民收入之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户主收入越高,其家庭所拥有的房产价值则越大。

3、户主文化程度越高的家庭拥有的房产价值越大。户主为硕士及硕士以上学历的家庭房产价值最高,户均达到22.43万元;其次为大学本科,户均15.87万元;第3为大学专科,户均13.94万元;排在4至6位的依次是中专、高中、初中和小学,平均房产价值分别为10.04万元/户、9.89万元/户、7.88万元/户和7.64万元/户。

4、户主从事高薪职业或身居单位要职的家庭所拥有的房产价值相对较高。拥有房产价值较高的,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各单位负责人或私营企业主,另一类则为证券、银行、IT、三资企业等高收入职业或行业从业人员。

四、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净现值

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主要由非经营性家用汽车和购买原值500元以上,产品寿命一年半以上的主要耐用消费品。

(一)城市家庭耐用消费品现值已达1.15万元。调查显示,城市家庭拥有汽车及其它耐用消费品现值已达1.15万元。

(二)城市家庭户均汽车现值为0.29万元,与收入显著相关。户均拥有汽车0.03辆(3辆/百户),相应的购车支出为0.37万元/户。由于高收入家庭汽车拥有率较高,因此其户均汽车现值也较高。调查结果还显示,汽车现值目前在我国城市家庭财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1.3%。由于不同收入家庭户均拥有汽车现值相差悬殊,因此该比例从数值上看差别较大,在户均年收入4万元以下的家庭中,汽车现值占家庭财产总值比重均未达到1%,但在户均年收入4万元以上的家庭中,这一比例都在5%左右。

(三)城市家庭户均耐用消费品(不包括汽车)现值为0.86万元。从调查结果看,高收入户中因支出金额较高的家庭比重较大,故其平均现值相应也较高,除个别情况外,耐用消费品现值基本符合家庭收入越高,其支出金额则越大的分布特征。

(四)耐用消费品(不包括汽车)现值在家庭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已降低至3.8%。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曾是家庭最重要资产,但随着其自身成本的不断降低及居民家财的日渐丰厚,耐用消费品在家庭总资产中所占比重快速下降,目前已降低至3.8%。在不同收入家庭中,该比例最高达到5.3%,而最低则仅为0.9%。由表11可见,耐用消费品现值占家庭总资产比重随收入升高而不断下降,在户均收入达到4.5万~5.0万元时降至最低点(0.9%),随后又开始逐渐上升,当户均收入超过10万元时,该比例已回升到4%。

五、家庭经营资产

家庭经营资产主要由固定资产现值(扣除贷款)和自有流动资金两部分组成。

(一)投资于经营活动的城市家庭已达10.9%,经营方式和经营类别呈现多样化分布。在不同规模城市中,小城市家庭从事经营活动的比例最高,为15.6%;中等城市次之,占11.4%;而大城市则最低,为8.9%,低于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

从经营类别看,我国城市家庭经营活动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宽广,从工商、运输、建筑、修理等传统行业到信息服务、装饰装修等新兴产业,已延伸至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领域。家庭经营类别详细分布情况详见表12。

(二)有经营性投资的城市家庭户均经营资产总值达29.85万元。

调查结果显示,从事经营投资的家庭,目前其户均经营资产总值已达到29.8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16.23万元,占54.4%;银行贷款4.47万元,占15%;自有流动资金9.15万元,占30.6%。

在大中小3类城市中,从事经营投资的家庭户均经营资产总值最高的为中等城市,目前已达到37.48万元,相当于平均水平的1.26倍;排在中间的是大城市,户均31.4万元,也超过平均水平;而小城市则排在最后,户均仅为16.28万元,只达到平均水平的54.5%。

从家庭财产结构看,经营户与非经营户之间存在明显差别。非经营户的家庭财产主要由金融资产、房产及耐用消费品现值3部分构成,其中房产为价值量最大的财产,占到了全部财产的59.8%,已接近六成。而经营户的家庭财产除包括上面提到的3部分外,还增加了经营资产,且经营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最大,达到39.1%,接近四成;其次为金融资产,占33.9%;而房产价值仅排在第3位,且占家庭财产比重仅为二成(21.6%)。多数经营户因从事经营活动而积累了大量财产,其价值已远超过房产。

(三)从事经营活动的家庭超过九成将维持现有投资规模或继续追加投入。

在谈到下一步投资打算时,超过九成的经营户表示将维持现有投资规模或继续追加资金投入。从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看,未来几年不考虑对其进行变动的家庭占78%,准备继续追加投资的占19.9%,而打算减少资金占用的仅有2.1%。从流动资金投资计划看,暂时不打算作出调整的家庭占81.9%,准备继续注入的占16.1%,而考虑将现有流动资金抽走的占2.1%。从选择情况看,目前多数经营户对其经营的事业发展前景较为看好并且投资信心十足。表14: 经营户与非经营户家庭财产结构(%)财产构成

六、家庭财产的历史性变化

本次调查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我国目前财富分配的格局和机制总体上看是合理和富有效率的。在整个改革过程中呈现出“富人大富、穷人小富”的良好态势,还没有出现大规模“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不良状态,具体如下:

(一)全体居民共享改革成果,家庭财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逐步向富裕迈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年均增长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国家,全体国民创造出了巨大的社会财富,这是世界经济史上的一个奇迹;与此同时,全体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财产由无到有,由少到多,跨越了温饱、小康两个生活阶段,逐步向富裕迈进。

1、居民收入普遍增加,各个阶层群体都获得了改革带来的实惠,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如10%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比1988年增长2.9倍,10%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2000年比1988年增长5.4倍。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均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2、各个阶层收入增长速度有差异,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速度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10%最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与10%最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1988年为3.1:1,而2000年扩大为5:1,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速度远远低于高收入群体,并且近几年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

(二)家庭财产性质实现重大跨越,城市居民不仅拥有生活资料,而且还拥有生产资料。城市居民户均经营资产2.77万元,占家庭财产的12.2%。

1、大部分居民家庭财产的性质尚停留在生活资料的层面,激活民间投资应成当务之急。89%的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的性质尚停留在生活资料的层面,储蓄仍是城市家庭最钟情的投资方式,子女教育、养老、防病成为居民家庭进行储蓄的主要目的。在调查问卷列示的10余种储蓄目的当中,把子女教育摆在首位的家庭最多,达到36.5%。而实现子女教育消费则周期较长;排在第2位的储蓄目的是养老,选择率为31.5%,我国目前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但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尚不完善,故以此为首要储蓄目的的家庭也超过了三成;排在养老之后的储蓄目的是防病,选择率为10.1%。

2、少部分拥有经营资产的家庭应进一步扩大消费和投资。在从事经营活动的家庭中,未来几年不考虑变动固定资产的家庭占78.0%,准备继续追加投资的仅占19.9%,而打算减少资金占用的有2.1%。从流动资金投资计划看,暂时不打算作出调整的家庭占81.9%,准备继续注入的占16.0%,而考虑将现有流动资金抽走的占2.1%。

(三)家庭财产呈现较大差距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和体制改革的必然结果。

1、我国城市居民家庭财产呈现较大差距是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必然结果,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理论”说明了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过程中收入或财富分配差距长期趋势为:在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的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收入或财富差距会扩大,而后是短暂的稳定,然后在增长后期逐渐缩小。因此我国在建设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居民收入或财富分配差距“先恶化”、后改善的变动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目前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关键时期,由于对效率的极度渴求,使得收入或财富按人力资源和资本要素进行分配的比例越来越高,并极有可能带来“马太效应”:拥有较高技术或较多资金的群体获取的财富越来越多,而拥有较低(或没有)技术或较少(或没有)资金的群体获取的财富越来越少。

2、体制改革使居民的收入来源多元化。正是体制改革导致所有制结构的变化从而导致人们收入来源的变化,使过去几乎全部人口都只在公有经济(包括全民和集体两种公有经济)中就业,单一地从公有经济中取得收入,改变为现在已有相当一部分人口逐步开始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就业,并从中取得收入,还有一部分人开始取得非劳动收入或财产收入,也正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导致各种经济成分的收入分配机制发生变革,人们在各种经济中的就业结构及每个人的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人们从每种收入来源得到的收入差别程度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变化。

(四)家庭财产增长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制度变迁和市场机制为其提供加速度。

表现为:

改革初期家庭财产普遍增长,其表现形式以家用电器为主;

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末期,市场机制导致家庭财产迅速增长,家庭经营性资产迅速增长导致家庭财产继续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这是一个产生“马太效应”的过程:高收入阶层的财产迅速增长,财产形式多样化;低收入阶层财产增速减缓,财产形式相对单一;90年代末期至今,制度变迁导致城市居民财产普遍增长,尤其是住房制度改革使得居民家庭的住房迅速转化为家庭财产,房产在整个财产中的比重迅速增加,这是一个普遍增长的过程。

(五)城市居民家庭财产结构不尽合理,金融资产比重过高,家庭耐用消费品比重过低。

金融资产的多少取决于收入与支出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除了居民货币收入稳步增长奠定了金融资产增长的物质基础外,还有以下因素导致居民金融资产的快速增长。

1、经济转型时期的预期消费扩张,促进了金融资产的快速增长。

在目前的特定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原来由国家统包的一系列社会福利制度,相应改革为由国家与个人共同负担,如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这就为居民家庭未来的经济生活增添了不确定因素。为了保证现在尚不确知的未来所必须的开支,居民只有现在就尽量多储备资金。今天的钱明天花,形成预期消费扩张。这也使储蓄的性质由以前的“节俭型”转变为现在的“储备型”。由此,居民金融资产近年来快速增长,且受传统观念影响与风险性考虑,大多选择了银行储蓄。这就造成银行存款大幅上升。

2、居民消费的周期性特征是目前金融资产快速增长的特殊原因。

家居活动总结篇9

1 智能家居的概念

智能家居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有效。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间;还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舒适性,甚至合理控制各种能源的使用。

2 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是以有线和无线的形式连接起来的信息传输网络为硬件平台,各种网络技术为软件支撑平台,通过现场总线把家庭生活中使用的通信设备、家居设备、家庭安全防范设备连接成一个完整的、能够实现自动控制的一个控制系统。通过这个控制系统将整个家庭中能够连接到网络是的所有电气设备有机的整合到一起,并对这些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形成功能完善的智能家居系统。智能家居在网络的帮助下,形成与外界的沟通渠道,以实现与外界的智能家居电器的信息交互。从而满足用户对家居实行远程监控,对家用电器远程控制和状态查询,满足人们对安全,舒适,便利的生活需求。

3 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采用的网络技术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主要使用了三控制种网络技术,包括RS-485总线技术,以太网联网技术和GSM远程监控报警网络技术。

3.1 RS-485总线的家居设备物联网络技术

RS-485串行总线标准,可以使智能家居设备通信距离从十几米延长为几公里,这完全符合家居设备对互联要求。有线的RS-485总线通信,结构相对简单,价格比较便宜,数据传输速率和通信距离适当。但是,使用RS-485总线技术互联的家居设备的前提,是要确定要互联的设备是即插即用设备。在整个家居系统中,嵌入式系统作为中继器,负责通过与RS-485总线互连的串行端口管理家用终端接入模块的作用。该系统采用嵌入式ARM处理器为总线主控设备,RS-485网络为基础的网络互联主从网络,通过轮询的方式检查各个接入设备的状态信息,无论何时保证仅存在一对主机和从机之间的通信,即接收数据或发送数据。家用设备作为总线从机设备,包括单片机控制器,接入检测电路和信号调节电路。接入检测电路,是为了满足智能家居终端对家居设备移除及新设备接入的检测,实现家居设备的即插即用功能。

3.2 GPRS的远程报警网络技术

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的简称,俗称“2.5G”,是位于第二代和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之间的通信技术。是用户可用一种GSM移动数据业务。与GSM的数据业务相比,有以下优点:

(1)传输速率高,连接方便。GPRS通过使用GSM网络中,没有被使用的TDMA信道,传输速率得到保证,可连56至114Kbps。GSM网络使用电路交换数据模式时,在通信两端建立物理链路,并维持该链路到通信结束。GPRS在传送数据过程中,是把数据包划分成若干个分组之后,再进行传送的。这样容易获得更高数据速率,并且投资较小。进一步说,无线通信装置不必在它们之间附加中间设备,就可以方便地传输数据。

(2)资源利用率高。GPRS使用分组交换通信,通信过程中把数据分成具有一定长度的数据包。数据包头部包含了地址信息表明该分组发往的目的地址。当数据包分组到达时,根据该地址信息,寻找临时可用信道资源来传输数据,而无需预先分配信道。

4 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所谓智能家居的控制系统实际上充分应用了模块化的设计原理,如此一来其层次相对较为清晰、容易调试、维护以及对其功能进行充分的扩展与程序的不断移植,另外也能够有效的提升处理器的对工作的执行效率。当前控制系统主要以QT/Embedded作为其GUI的研发主要手段,能够充分实现本地图形的用户界面,同时实现系统的控制和设置。在系统充分运行同时初始化顺利完成之后,控制系统会对现阶段的状态实施分析研究,如果为正常运转的状态,那系统会自动运行对应的子程序段。反之则会使用GPRS模块实施报警操作。在警报出现的情况下,其触发的报警操作,此时系统打开全球定位系统设备同时实施初始化,另外依据用户设置的有关信息实施短信报警或者电话报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为了能够充分保证安全,一般情况下应该使用嵌入式WebServer来对其进行构建,同时可以适当加入密码进行验证。如此,用户可以使用真正认证的密码以及用户名,利用CGI来充分实现建立在WEB远程条件下的系统控制。

5 结束语

人类己进入21世纪,在高度物质文明的今天,追求环境绿色化、生活信息化己开成时尚,安全、舒适、方便、现代成为21世纪居家生活的象征。日益更新的现代科技的力量,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线,借助计算机网络和层出不穷的信息技术,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科技正以超乎想象的速度更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的思维模式和生存状态。建设物联网智能家居具有时代的前瞻性,顺应了当今信息社会的潮流,对进一步提高居民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智能家居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吴波.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研究[D].江苏大学,2012.

[2]刘余,孟小华.嵌入式智能家居终端通信模块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8):1689-1692.

家居活动总结篇10

消费需求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原动力,而消费信贷又是提高居民消费水平,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十二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通过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来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被提高至国家战略层面上。为了解天津滨海新区居民消费的基本情况以及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现状及特点,特开展了专题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滨海新区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明显变化,消费信贷对城市居民消费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但仍存在一些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

一、滨海新区居民消费的总体状况及微观特征

(一)滨海新区居民消费的总体状况

一是城市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带动社会商品零售额快速增长。2011年,滨海新区从业人员人均报酬为53218元,同比增长7.05%。在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的推动下,滨海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快速增长,2011年,滨海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882.5亿元,同比增长24.3%,同比多增126.18亿元。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销售额596.66亿元,同比增长25.6%;住宿和餐饮业实现销售额80.76亿元,同比增长12.7%。

二是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与当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正相关。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心理活动的最基本因素,它从总体上制约着消费者心理活动的具体范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直接影响着消费品的供应数量和供应质量,形成不同的生活环境,在此基础上影响着居民的消费心理。2011年,新区生产总值突破6000亿元,全年累计完成6206.9亿元,同比增长23.8%,滨海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刺激居民消费的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居民消费水平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提高。

(二)滨海新区居民消费的结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是日常生活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在国内CPI高企的大背景下,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到居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油盐酱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使得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开销占总支出的比重不断上升。调查结果显示50.33%的居民认为家庭花销主要用于日常生活,22.5%的居民认为家庭花销主要用于子女教育,选择医疗和高消费的比例分别为21.67%和5.5%。在被问及与2009年相比,哪一部分支出增加较大时,70.1%的居民认为是日常生活支出,21.67%的居民选择子女教育,7.92%的居民选择医疗。

二是汽车消费、网络消费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消费的新热点。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也跟着发生演变,汽车消费成为主要的消费热点,网络消费发展的势头迅猛。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逐步在普通百姓家庭中普及,以往的生活奢侈品变成了目前百姓家庭中的普通消费品,加上2010年国家继续实施小排量汽车购置税优惠政策,汽车销售火暴,预计2011年汽车仍将成为居民消费的首选。在被问及2011年,您预计你们家庭将购买的大件消费品是什么时,30.83%的居民选择汽车,排在2~6位的分别是家用电脑、移动电话、成套家具、电视机、空调;调查还显示,网络消费方式逐渐受到城市居民青睐,51.3%的城市居民有过网络购物的经历,26.5%的居民经常进行网上购物。

三是滨海新区金融服务便利程度进一步提高。调查显示,91.5%的居民住宅一公里内有银行;49.58%的居民有贷款,在未办理贷款的居民中,仅有3.67%的居民表示不了解贷款流程;84.56%的居民用信用卡进行消费;ATM机、pos机等现代化的金融支付工具已经广泛普及,金融服务的便利程度进一步提高。

二、滨海新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现状及特点

(一)滨海新区消费信贷总量快速增长,深度不断加深,增幅环比大幅回落

近年来,滨海新区消费贷款总量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2011年新区个人消费贷款余额262.28亿元,同比增长33.88%,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94个百分点,比年初新增68.64亿元,同比多增22.36亿元,较同期天津市个人消费贷款增速高7.37个百分点;从贷款深度上看,个人消费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5.88%,同比提高0.98个百分点,贷款深度进一步加深;从环比上看,2011年,受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的直接影响,个人消费贷款增速出现拐点,环比增速从1季度的48.7%下降至4季度的23.88%,下降了24.82个百分点。

(二)消费信贷业务品种多,各品种之间发展不均衡

家居活动总结篇11

中图分类号:F426.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5-0035-1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使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民的收入不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而且市场的发育给人们的消费选择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城乡居民的食物支出在生活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农村居民由2000年的46.5%到2009年的36.7%,城镇居民则从40.7%降到38.0%;而且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1 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的现状

2009年辽宁省城镇居民全年人均消费的猪肉为17.24kg,牛羊肉7.00kg,禽肉为5.20kg,蛋类为16.11kg,水产品为15.02kg,而农村居民全年人均消费的猪肉为17.80kg,牛羊肉为0.72kg,禽肉为4.10kg,蛋类为10.23kg,水产品为5.20kg,由此可得,城乡居民的猪肉消费量相差不大,牛羊肉消费量相差6.28kg,禽肉消费量相差1.10kg,蛋类消费量相差5.88kg,水产品消费量相差9.82kg。

2 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

城镇居肉、牛羊肉、禽肉、蛋类、水产品消费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34.87%、9.82%、6.61%、29.66%、19.04%变为2009年的28.46%、11.56%、8.59%、26.60%、24.79%,从变化趋势来看,猪肉消费量占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的比重下降比较大,牛羊肉和禽肉消费比重有所增加,蛋类消费比重略有下降,水产品消费比重增加最多。说明水产品越来越受辽宁省城镇居民的青睐,而猪肉和蛋类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

农村居肉、牛羊肉、禽肉、蛋类、水产品消费量的比重由2000年的45.72%、1.85%、7.75%、29.82%、14.86%变为2009年的45.75%、1.93%、10.98%、27.40%、13.94%,猪肉的消费比重变化不大,仍占到总消费量的45.75%,牛羊肉消费比重略有上升,禽肉消费比重增加最多,蛋类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水产品消费比重略有下降。说明禽肉越来越受辽宁省农村居民的青睐,而水产品和蛋类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

总体来看,在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中,猪肉的地位一直比较稳定,仍然是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主要动物性食物消费品种。牛羊肉的消费偏好变化不大,禽肉消费增长比较明显,蛋类消费呈下降趋势,城镇居民的水产品消费比重增加较大,农村居民的水产品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

3 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与动物性食物消费量的关系

辽宁省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到2009年是逐年增加的,由2000年的5357.79元增加到2009年的15761.38元,增加了194.18%。城镇居民的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40.7%下降到2009年的38%,说明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城镇居民的动物性食物消费量由2000年的49.90kg增加到2008年的60.57kg,增加了21.38%。

根据以上的数据可以得出,随着辽宁省城镇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辽宁省城镇居民的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也增加了。

辽宁省农村居民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从2000年到2009年是逐年增加的,由2000年的2356元增加到2009年的5958元,增加了152.89%。农村居民的家庭恩格尔系数由2000年的46.5%下降到2009年的36.7%,说明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动物性食物消费量由2000年的31.89kg增加到2009年的38.04kg,增加了19.29%。

根据以上的数据可以得出,随着辽宁省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辽宁省农村居民的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也增加了。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辽宁省城乡居民在人均动物性食物消费方面,无论是消费总量还是消费结构,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随着辽宁省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辽宁省城乡居民的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也增加了。

(2)从消费结构来看,猪肉和蛋类是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的重要品种。

(3)辽宁省城乡居民在动物性食物消费总量和消费结构方面都存在差别。

从消费总量上看,城镇居民的消费量一直大于农村居民,2009年城镇居民的消费量比农村居民高了22.52kg。

从消费结构来看,城镇居民的猪肉消费比重一直低于农村居民,而水产品消费比重则一直高于农村居民。农村居民的牛羊肉消费比重比城镇居民低得多,2009年城镇居民的牛羊肉消费比重为11.56%,而农村居民的牛羊肉消费比重仅为1.93%。

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辽宁省城乡居民动物性食物消费量和消费结构都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

参考文献

[1]辽宁省统计年鉴

家居活动总结篇12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成立以区党工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抓好结对共建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

2、加强联系沟通。共建活动中,社区党工委将会及时与南桥第一、第二街道党总支沟通联系,统筹领导、协调配合,提供相应保障,确保共建活动取得实效。

3、各结对共建居民区要按照《2011年社区“居居结对共建”主题活动计划》,结合自身及结对方实际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案,使共建活动有序开展。

4、各居民区要积极主动地协调好“结对”关系,及时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定期组织研究共建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结对共建工作的衔接,尽可能使多数党小组长、楼组长、居民代表都有机会参与结对共建工作,落实共建任务,努力推进“结对共建”的工作格局。

5、强化督查考核。为确保结对共建工作落到实处,社区党工委将把“居居结对共建”工作情况作为对各居委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主题活动计划

根据总体方案“努力在居民区组织建设、党员教育管理、扶贫帮困、无业人员的就业、社区工作者的异岗锻炼、文体团队的交流与扶持”等活动内容要求,结合社区居委实际,制定2011年主题活动计划如下:

(一)主题活动一:社区党建工作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社区各支部要充分利用联系群众密切、了解群众心声、基层经验丰富的优势,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以科学的发展观搞好党建工作。

2、共建双方通过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开展学习交流活动等共建方式,吸取对方先进经验,规范党支部组织建设。

3、通过共建,建立和完善社区社会服务体系,发挥社区功能,提升服务水平,为辖区单位及居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4、活跃社区文化,丰富精神生活。共建双方要尽力满足广大群众求知、求美、求健、求乐、求新的需求,通过开展主题文化活动等形式,提升社区的文化生活氛围;打造社区文化精品,进一步完善文化长廊的建设,将党的惠民政策及时传递到居民心中。

5、积极开展“共建美好家园”活动,教育和引导居民树立“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治理活动,整治好社区环境,营造优美生活空间。

6、开展建设“平安社区”活动。积极开展民主法制教育,落实防火、防盗、防自然灾害各项防范管理措施,维护良好秩序,建设“平安社区”,保障社区居民安全。

7、强化帮扶体系建设。定期开展慰问困难党员、困难群众、关爱老人留守儿童和求助贫困学生。帮助他们转变观念,树立信心,努力走出困境。

(二)主题活动二:扶贫帮困工作。

1、建立爱心超市。动员党员干部和爱心人士捐款捐物,以残障人员和特困人员为帮扶为主体对象建立爱心超市,储备并不断充实爱心超市物资,并通过向帮扶对象赠送或申请购物卷方式,由被帮扶者到爱心超市选购其急需品,尽量做到物尽其用;

2、鼓励亲帮亲、邻帮邻、友帮友方式,党员干部带头,发动社区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结对,通过富帮贫、强帮弱、众帮寡,以及以长补短、优势互补等互助方式,实现社区居民的和谐发展、共同富裕。

(三)主题活动三:文体团队活动。

6月底,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暨奉贤撤县设区10周年文艺演出,方案步骤如下:

1、社区主办,结对各居民区组织节目参演;

2、成立演出组委会,对整个演出活动进行领导和指导;

3、结对双方组织文体骨干开展文体活动的交流指导和经验交流活动,也可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为演出活动作好技术准备。(时间:半个月);

4、围绕晚会主题,进行节目的组织、创作、编排(节目形式主要为歌舞、声乐、曲艺、小品等,如是露天演出而音响一般的话,则最好不用小品类节目)。由结对各方组织节目1-2个,最后挑选出节目12至14个(共约60至80分钟),组成一台演出节目;(时间:二个月)

5、进行节目组合、联合彩排;

6、举行正式演出(于6月底在结对双方各演出一场)。

(四)主题活动四:10月上旬,举办“百年话辛亥,谈振兴”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民主人士茶话会。

围绕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诞生、三次国共合作、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主题进行漫谈,并结合现实,为的发展出谋划策,共展蓝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