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技术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5 14:56:00

分离技术论文

分离技术论文篇1

所谓的绿化化学主要指的就是能够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同时也能够十分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化学工程。简单的一点来说主要是采用化学的技术以及方法来有效的减少或者是消除一些对于人类有害以及防治社会安全发展的不利的因素。绿色化学主要就是将污染从源头进行有效的消除,其中也包括了含有原子经济性以及高选择性的一些反应,同时绿化化学能够生产出来对于环境有利的一些材料,并且也能够经过回收废物进行循环利用的科学。

1.2关于新的分离技术

从广义的角度来看,所谓的分离强化首先就是要对设备进行不断的强化,然而在对生产的工艺进行强化,进而从整体上来说就是只要能够将设备变小以及能量转化效率提高的技术变为化学的分离技术强化的结果。这样做不仅仅能够更好的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是化学分离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但是,传统的化工分离技术主要是根据沸点的不同,把一些不同组成成分的物质进行分析,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对于该项工作的不断研究,进而得出该项技术具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主要是这项技术的研究对分子蒸馏的基础理论研究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少,并且在理论方面也没有能够得到充分的说明。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解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深入的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且也渐渐的把信息技术引入到了分离技术的研究以及开发当中,进而在对热力学以及传递的性质进行的研究,对于分子模拟大大的提高了预测热力学的平衡等,因此在进行研究以及开发的过程中对于分离技术具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2在热传导过程中的研究进展以及方向

2.1关于微细尺度传热的研究

所谓的微细尺度主要是从空间尺度以及时间尺度微细的研究以及对传热学规律的研究,目前在传热学当中已经是成立了一个分支,并且其发展的前景也是十分的广阔。在物体的特征尺寸要大于载体离子的平均尺寸的时候,就是连续的介质便依然是成立的,然而因为尺度是微细的,并且以前的假设影响因素也将会随着发生着改变,进而将会导致流动以及传热的规律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当前随着纳米以及微米的技术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并且已经是受到了人们十分广泛的关注,在很多的领域当中也都在是围绕着微细尺度传热学进行不断的研究,并且已经是在不少的领域当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比如在微型热管以及高集成的电子设备当中。

2.2关于强化传热过程中的研究

对于这项研究主要是从改进换热器的设备方面进行入手的,其研究开始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传热的效率,同时也是为了能够改进设备的持续对外放热,对于这项研究的改进主要是包括了传热材料以及生产工艺的改进,同时将传统的设计进度优化等内容。

2.3关于传热的理论研究

在最近的几年来,该项工作的研究人员主要是在滴状冷凝在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但是一直到目前也没有能够得到实现。其主要的问题便是怎样的获得实现的滴状冷凝,以及如何的是冷凝的表面寿命得到延长。目前其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改变冷凝界面的性质,以及怎样才能够将冷凝应用到工业当中进行传染改造。在沸腾传热的过程中,其传热的方式不仅仅在机械以及石油化工行业当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同时也在航天行业当中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长期以来人们也一直对于液体出现核态沸腾的主要原因进行着不断的研究。

分离技术论文篇2

前言

膜分离技术是物质分离技术中的一个单元操作。膜法分离的最大特点是驱动力主要为压力,不伴随需要大量热能的变化。因而有节能、可连续操作、便于自动化等优点。膜分离中的微滤(MF)、超滤(UF)不能脱除各种低分子物质,故单独使用时,出水质量仍较差。反渗透膜(RO)有较强的去除率,但在去除有害物质的同时也去除了水中大量有益的无机离子,出水呈酸性,不符合人体需要。而纳滤膜(NF)分离技术在有效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的同时,还能保留大多数人体必须的无机离子,且出水pH值变化不大。这种水处理对于我国的饮食结构而言,尤其是营养结构单一的人员来说,更易被接受,也更加合理。

为进一步开发和纳滤膜,以便其更有效地于水处理,我们安装了两种型号的纳滤膜设备并进行了比较研究,这两种型号的纳滤膜均由美国Trisep公司生产,材质为PA,型号分别为NF1(NFTS40)和NF7(NFTS80)。

1、纳滤膜的定义及分离原理

1.1纳滤膜的定义、特点

NF膜早期被称为松散反渗透(LooseRO)膜,是80年代初继典型的RO复合膜之后开发出来的。可这样来论述“纳滤”的概念:适宜于分离分子量在200g/mol以上,分子大小约为1nm的溶解组分的膜工艺。

纳滤膜的一个特点是具有离子选择性:具有一价阴离子的盐可以大量渗过膜(但并不是无阻挡的),然而膜对具有多价阴离子的盐(例如硫酸盐和碳酸盐)的截留率则高得多。因此,盐的渗透性主要由阴离子的价态决定。

1.2纳滤膜的分离原理

纳滤过程之所以具有离子选择性,是由于在膜上或者膜中有负的带电基团,它们通过静电互相作用,阻碍多价离子的渗透。根据[1]说明,可能的荷电密度为0.5~2meq/g.

为此,我们可用道南效应加以解释:

ηj=μj+zj.F.φ

式中ηj——电化学势;

μj——化学势;

zj——被考查组分的电荷数;

F——每摩尔简单荷电组分的电荷量(称为法拉第常数);

φ——相的内电位,并且具有电压的量纲。

式中的电化学势不同于熟知的化学势,是由于附加了zj.F.φ项,该项包括了电场对渗透离子的。利用此式,可以推导出体系中的离子分布,以出纳滤膜的分离性能。

2、纳滤膜处理饮用水的应用研究

2.1纳滤膜处理饮用水的流程

为增强两种型号膜组件的可比性,我们采用同一流程,即:

原水10μm保安过滤器活性炭过滤5μm保安过滤器NF7出水。

原水10μm保安过滤器活性炭过滤5μm保安过滤器NF1出水。

其中,10μm保安过滤器用来除去原水中的悬浮物;活性炭吸附可去除水中的部分有机物;5μm保安过滤器用以保证膜组件的安全正常使用。

2.2试验结果的讨论

2.2.1TOC结果比较

为了NF1、NF7两种膜对有机物的去除情况,在相同条件下取原水、活性炭出水及产水率为15%时的NF1、NF7出水水样测定TOC,结果见图1.

图1TOC去除率比较

由图1可知,在TOC的去除效果上,活性炭对TOC有一定的去除效果,但仍有一部分未能去除;纳滤NF1对TOC的处理效果较好达到93.9%;而纳滤NF7对TOC的处理效果不够理想。

2.2.2色谱-质谱联机分析结果和讨论

取原水,活性炭出水,NF1,NF7出水水样各20L,经吸附、洗脱、浓缩,用色谱-质谱联机分析。GC/MS结果见表1.

原水中检出有机物26种,这些物质中有毒有害物质11种,占水中有机物总数量的42.3%,其中优先控制污染物2种。原水经过活性炭吸附后,有机物去除了17种,新增11种,对其中的9种无去除能力,说明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不够理想;经过膜处理后,NF7出水检出有机物11种,对致突变物的去除率为75%;NF1出水检出3种有机物,致突变物的去除率为87.5%.说明在三致物质的去除效果上NF1优于NF7.

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大体可这样描述:在处理有机物中性组分时,电的相互消失了。对于这样的物料,将根据其分子的大小进行分离,分子量超过200g/mol的组分被完全截留,而摩尔质量较低的小分子则可以渗透。对于有机物料体系来说,以少量测量数据为基础的扩散-溶解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纳滤膜对有机物的分离特性。

2.2.3Ames试验结果讨论

取原水、活性炭出水、NF7、NF1出水各100L进行吸附、洗脱、浓缩后进行Ames试验.

2.2.4脱盐率比较

取NF1、NF7进出水水样对其电导率进行测定.

3、结论及建议

(1)NF1对TOC的处理效果较NF7及活性炭吸附的效果更为理想,达到93.9%.NF1对水中有机物及三致性的去除效率高,出水Ames试验结果为阴性。(2)NF1在去除水中有害物质的同时,能够保留较多的无机离子,更加符合我国的饮食结构,满足现有条件下人员的健康需要。(3)在纳滤膜分离技术处理饮用水时,建议使用NF1膜组件。(4)纳滤膜的分离机理及相应的数学模型需进一步探讨。

[1]JjitsuharaI,KimuraS.StructureandPropertiesofChargedUltrafiltrationMembranesofSulfonatedPolysulfone.JChemEng.Japan,1983,16(5)

分离技术论文篇3

常用的膜分离方法主要有微滤、超滤、反渗透、纳滤、电渗析、气体分离和渗透蒸发等。表1是几种主要的膜分离过程及其传递机理、推动力、透过物、膜类型的比较。

2膜分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食品工业飞速发展,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由于其能耗低、无污染以及具有防止杂菌污染和热敏性物质失活等优点,膜分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的各个领域,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1膜分离技术在饮料工业中的应用

2.1.1在果蔬汁生产中的应用

传统的果蔬汁加工工艺,不仅损害风味和营养,而且能耗与生产成本较高。超滤和反渗透等膜分离技术的日益发展增加了果蔬汁等饮料的生产中保持其原有风味以及营养物质的可行性。

2.1.2超滤在果蔬汁生产中的应用

①果蔬汁脱苦。E.Hernandez等研究了利用超滤和二乙烯基聚苯乙烯树脂吸附的联合过程,对葡萄柚汁进行脱苦,结果发现,由于超滤过程除去了一些苦味前体物质和易被树脂吸附的大分子物质及悬浮小颗粒,树脂的使用寿命和脱苦效率明显改善,柚皮苷和柠檬碱可被完全除去,明显提高了果汁的风味。②果汁澄清。运用超滤技术能够制出稳定的苹果澄清汁,除去易引起苹果汁发生浑浊沉淀的大分子物质,解决连续化作业的难题,确保了色值、透光率等技术指标的持久稳定,对浓缩青苹果汁出口非常有利。

2.2膜分离技术在浓缩果汁中的应用

浓缩是果汁加工中的最主要工序,传统的果汁浓缩多采用蒸发技术,在高温下果汁中的热敏性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容易受到高温损害,因此采用膜分离技术进行果汁的浓缩,最常用的就是反渗透技术。这项技术已经成功地用于苹果、梨、柑橘、菠萝、葡萄、番茄、西番莲等果蔬汁的浓缩。分渗透技术在浓缩果汁时适用于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的低分子无机物或有机物水溶液的分离。操作压力为0.1~10MPa,较易控制。

2.3膜分离技术在饮料业中的水处理中的应用

饮料的主要成分是水,水质量的好坏决定着饮料质量的好坏。而通过使用膜分离技术,能够有效分离水中的其他杂质,大大提高水的质量,进而保证饮料的质量。

2.4膜分离技术在油脂加工中的应用

从油脂加工技术的发展来看,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大型的先进油脂企业才开始运用膜分离技术,现在已在大豆蛋白提取、菜籽蛋白提取和脱毒、油脂精炼等方面取得了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混合油预分离、尾气回收、油脂副产品的深加工等方面也引起了研究机构和生产厂家的重视。①在脱酸、脱色中的应用。传统的脱酸工艺是物理精炼和化学精炼,即通过向油脂中加碱中和其中的游离脂肪酸,或者通过蒸馏将游离脂肪酸脱除的方法进行油脂的脱酸工艺。脱色为利用活性白土的吸附作用将油脂中的色素脱除以达到脱色的目的。使用超滤技术可以将油脂的脱酸和脱色工艺合二为一,省去了传统工艺中的许多工序,使得油率大为提高,还可降低脱色的白土用量和处理废白土费用,及减少脱色白土所吸收中性油脂的损失。②在油脂副产品加工中的应用。磷脂的制备:膜分离技术从植物油中直接制备磷脂不仅可省去精炼工艺中脱胶工序,而且可以省去投资较大的旋转薄膜蒸发器。

2.5膜分离技术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

膜过滤在葡萄酒生产行业中应用广泛,是必不可少的操作单元。通过超滤法分离葡萄的沉降物,不仅能够起到除菌抑菌的效果,还可以提升葡萄酒的品质,使其变得更加清澈,增加良好的口感。使用超滤膜除酒石与死端过滤,其中用硅藻土作为介质,通过对比研究,发现除酒石对葡萄酒中单宁色度的分离功效,要比硅藻土过滤更好,对于微生物的过滤来说,除酒石也具有非常优秀的效果。从总体上来说,通过使用超滤膜处理技术,能够有效提升葡萄酒的质量,对于其香气的保留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在减少葡萄酒在处理过程中损失程度的同时,提高了成品酒产量。

2.6膜分离技术在酶制剂浓缩中的应用

传统蒸发浓缩能耗高,热相变过程生物酶易褐变活,超滤则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已在淀粉酶、糖化酶、蛋白酶等酶制剂的生产中得到应用。如使用板框式膜组件进行发酵液中真菌蛋白酶浓缩,经20h循环操作,可使300L料液浓缩至10L,酶的回收率为96%。

分离技术论文篇4

1.1操作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清除素砼垫层区域杂物C15素砼垫层浇筑第一层水稳施工清除基座基础范围内的水稳料第二层水稳施工清除基座范围内的水稳料钢筋网片制作安装基座砼浇筑第一(二)层沥青摊铺井盖及支座加固安装面层沥青摊铺。

1.2施工方法

1.2.1水稳料摊铺水稳料摊铺过程应充分考虑检查井基座垫层、基础及基座尺寸范围,根据分离式基座井剖面图尺寸四周多摊铺20~30cm,摊铺时注意压实机械设备的功率及碾压遍数、速度应满足压实度要求,同时加盖钢板注意对井口的保护及遮盖,避免摊铺料掉入井内。

1.2.2井周基层开挖在素砼垫层及基座基础位置的碎石、水稳料清除时采用风镐破除反开挖施工,基座范围采用切割机切割沥青砼清理;所施工范围内需清理干净并保证槽壁直顺,严禁采用机械开挖。

1.2.3素砼浇筑砼浇筑前应用高压空气吹出底层四周浮渣后用水冲洗、湿润,不能积水,砼应振捣密实。

1.2.4钢筋制作安装基座基础及基础均设置钢筋网,钢筋加工及骨架尺寸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基座基础钢筋骨架应采用φ12@150双向双层布置,井口位置采用16根φ14钢筋上下两层斜向布置;基座钢筋采用φ16@150单层布置,井口位置采用4根φ18沿井口环向布置,上下骨架安装应与井口位置吻合,保证保护层厚度;骨架应牢固,砼浇筑时避免踩踏。

1.2.5检查井基座及基础砼浇筑基座基础砼浇筑时先将水稳料清理干净,并湿润砼基础面,于井筒位置放低发泡填缝板隔断,避免瞬间冲击荷载对井筒的影响;基座砼浇筑前安装好基座模板框,在基座与井筒间预留间隙确保形成分离式结构;砼完成面应考虑路面的高程、纵横坡,可在砼浇筑前在井框上做好标识。砼终凝前进行人工拉毛,以便砼与沥青结合良好。砼应养护7d以上,养护期间严禁碾压破坏。

1.2.6井盖及支座加固安装井盖及支座安装前必须确保砼已养护7d以上,沥青摊铺面层时将铸铁井盖安装上去,用螺栓固定在基座上,高度调节通过橡胶垫块来完成,橡胶垫块也可增强支座的稳定性。

1.2.7沥青摊铺井盖及支座安装后即进行沥青面层摊铺,在井孔位作出标志,井筒上覆盖钢板,避免摊铺机摊铺时料渣掉入井内。

1.3其他建议(1)检查井砼垫层标号可以适当提高,把目前普遍的C15标号提高到C25或者C30钢筋砼底板基础,不落底的检查井基础与管道基础同时浇筑确保一次成形。有落底的检查井先浇筑检查井基础,然后砌筑井筒到管道基础底标高再浇筑管道基础。砼浇筑完后要有一定的养护期,使砼基础强度达1.2MPa以上;(2)提高管理及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责任心,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检查井周边下沉给整体工程质量带来的不良影响,完善过程考核奖罚措施,加强对作业工人的技术交底和过程监控,作业工人必须考核合格后再上岗;(3)检查井周边回填料首选碎石土、砂类土、石灰土、水稳料或C15素砼,要杜绝回填垃圾、树枝及淤泥质土等不合格填料;(4)受压实机械设备作业范围影响,检查井砌筑时井筒周边50cm范围内应配以小型机具,如蛙式打夯机、小型振动碾等保证死角及薄弱区域的压实,碾压厚度控制在15cm左右一道。虽采用分离式基座井已能大幅度地避免因井筒周边回填压实不达标而下沉的影响因素,但井筒周边必须按规范要求分层碾压;(5)井盖标高的调整在粗粒式沥青摊铺后进行,检查井井盖标高调整时应顺道路纵横向四个方向测定,以免形成单侧高出路面;(6)支座安装时,将检查井盖的铰接端平行安装在与车辆前进相反的方向,使车轮碾过铰接端到达开启端时不因铰接端翘起引起震动响声;(7)沥青面层摊铺时应设专人进行指挥以免机械设备损坏检查井座及井盖,基座砼必须养生达到设计强度后才能上机械进行碾压,对压路机碾压不到的地方采用人工打夯机夯实。

分离技术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8-0235-02

强化实践实验教学模式是高等院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工科院校普遍开设了实验课程,理论教育和实践脱节,实验内容不能及时更新,学生感受不到所学知识与现实之间的联系,缺乏学习动力、热情和兴趣。目前实验课程的设置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要求还存在相当的差距。本文就《蛋白质分离技术》精品实验课程建设所做的一些教改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与国内广大同行共同探讨精品实验课程建设。

一、课程教学特点

《蛋白质分离技术》是我校生物工程专业的必修专业课。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与问题。

1.快速发展的基础性技术与滞后的教材之间的矛盾。蛋白质分离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技术不断升级,甚至被淘汰。教材滞后在所难免,难以满足教学的要求。

2.有限教学时间与丰富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蛋白质分离技术》涉及技术多,包括盐析、离心、层析、电泳等。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少,难免注重技术、方法、手段,而忽视实验结果和目的性。这就造成学生对蛋白质分离课程的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也就事倍功半。

3.有限教学资源条件与不断提高的实验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多年来,我院一直很重视蛋白质分离实验教学设备的购置。但学生数量的增加让教学设备的压力日益增大,设备采购资金捉襟见肘。加上以前采购的实验室教学设备与不断更新的科研设备在功能和应用上存在较大的差距,采用落后的实验室教学设备进行封闭式实验教学,也难以满足学生对课程技术的理解和使用,甚至会产生认识上的偏差。

4.对蛋白质分离的单元操作、设备及工程性内容不掌握。和化学工程一样,蛋白质分离由许多单元操作集合而成,需要工程化的理解和设计。现有教材及授课对原理讲解较多,多单元操作工程化的介绍很少,严重影响学生灵活掌握课程。譬如,学生对层析分离介质选择及应用不熟悉,对工业制备色谱系统不熟悉。

二、教学思想与理念

《蛋白质纯化技术》是一门非常注重具体实践操作、工程味浓的课程。如何使学生在众多的单元知识学习过程中,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将不同的单元串联起来设计某种特定生物产品的纯化工艺路线,并进行工程放大,适应当前科技的飞速发展,是检验课程教育成败的关键。《蛋白质分离技术》的实验教学理念是:强化基础理论,突出工程和应用理念,适当兼顾科研前沿发展,着重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教学与科研平台相结合,采用开放性、案例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课程改革拟打破该门课程传统的学生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环节相互脱离的教学方式,根据授课过程中的实际需要,不拘囿于固定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的时间安排,机动灵活地安排理论学习与动手实践操作时间,达到使学生及时加深对所学内容的印象和理解,迅速有效地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一整套蛋白质纯化操作体系,彻底改变学生开始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时还要学习蛋白质纯化方面课程的局面。本课程教改的关键在于如下几点。

1.力求在有限教学条件下开展教学内容的创新,不断增强学生对蛋白质分离系列技术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实践表明,学生在自行选择的模块实验中兴趣和积极性很高,效果很好。此外,组织学生进入工厂实习,实地了解生化分离设备与工艺路线的结合,并要求学生在实习报告中做出合理性评价,让学生更好地把书本与实际相结合,掌握分离技术的精髓。

2.努力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蛋白质分离技术教学效率。蛋白质品种多,分离技术广而新,没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难以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此,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包括编写新教材,建设先进的蛋白质分离教学实验平台,直观、带趣味性蛋白纯化技术的影像资料(如Flash模拟动画、视频),增加应用性强的实践观摩环节,都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三、教学定位与特色

《蛋白质分离技术》教学改革的定位。

1.重应用,彰显教学目的性。如何使学生在众多的单元知识学习过程中,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将不同的单元串联起来设计某种特定生物产品的纯化工艺路线,并进行工程放大,适应当前科技的飞速发展,是检验课程教育成败的关键。强调技术的应用性是本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

2.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体现技术的前沿性。针对蛋白质分离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依托科研平台坚实的基础硬件条件,将最新的科研实验条件在教学中展示、应用,丰富了教学内容,缓解了实验教学条件的压力。

3.有条件地开展工程化培训,体现蛋白质分离技术的集成化、规模化、自动化。在教学中如何系统地介绍蛋白质分离技术、工艺、设备及单元操作,是实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关键。应大力抓实践环节的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等环节,充分体现蛋白质分离技术的工程性。

该课程有20年的建设发展史,有相对稳定而完整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是国内发酵工程专业最早开设的一门独立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我学院的这门课程依托粮食发酵工艺与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发酵技术国家工程中心(无锡)、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糖化学与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以及国内最早的发酵工程博士点,为本科教学提供了坚实的依托。作为生物工程专业的基础技能和课程,《蛋白质分离技术》课程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课改内容

1.优化教学内容,采用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案例教学模式。蛋白质分离技术涉及技术、工艺、单元操作、设备等。现有的教学内容重在技术,对单元操作、工艺设计、设备方面的介绍较少。在教学中如何系统地介绍蛋白质分离技术、工艺、设备及单元操作,是实现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的关键。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理论课、实验课及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还有与上述课程建设相匹配的多媒体课件建设。理论课上,通过课堂讲授、提问、思考题、讨论等方式实现教学。另外,我们要求学生翻译创新性或工程性论文,达到了解学术前沿发展,强化工程理念的目标。

实验课教学编写适合本专业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实验教材。在有限的硬件条件下,结合科研设备和教学设备,建设《蛋白质分离技术》实验教学平台,尽最大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分离设备条件。打破理论课必须讲授理论知识、实践课只能进行实践教学的束缚,授课老师可自由地根据所授内容的具体实际情况和需要,灵活安排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环节的时间。充分利用现有的本科实验室条件和各老师本研究室的条件,分阶段对实验设备、实验过程进行观摩、操作,把理论知识及时消化,转化为实践技能。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结合科研经历的教学内容总能使学生因生动形象、言之有物而兴趣倍增。如介绍科研项目“谷氨酰胺转胺酶”中对发酵液内脂谷氨酰胺转胺酶分离工艺,在项目“腈水合酶研究”中对腈水合酶分离纯化工艺等。在课堂教学中及时调整内容,补充新技术,将新的科研成果实例与基本理论结合起来讲解,一方面充实了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又使学生接触新的科技信息。例如:基因工程药物作为药物,纯度要求高,能否分离纯化其表达产物是该药物能否投入生产、走向市场的关键,而涉及的分离技术属于高新科技,在相应的课本中并不全面,故在讲课中充实了这方面的内容,详细讲述从蛋白质包涵体的产生、分离和复性方法。课堂上穿插介绍国内外相关企业重新设计学生实践操作的内容:包括更换待纯化蛋白样品的来源(拟基因工程大肠杆菌来源)及具体分离的目标蛋白(拟重组腈水合酶),增强学生对蛋白质来源的科学认识;简化目标蛋白的检测方法(拟HPLC法),提高对活性测定的方法更加科学的认识,也缩短在活性测定方面的时间;增加所用层析技术的种类(拟增加疏水作用层析、亲和层析)等,使学生对各项纯化方法有更全面的了解。

授课形式力求多样化、形象化。课堂上在讲解各种抽象的蛋白质纯化技术原理和操作的同时,拟增加些直观、带趣味性的介绍各种蛋白纯化技术的影像资料(如Flash模拟动画、视频)给学生观看,及时加深学生对于理论、操作等的理解和掌握。强化实验过程的指导,采用小班上课,分组操作。针对目前的实验条件,计划将实验课分成三个小班,然后每个小班再分成两个小组。每位老师带领几名学生完成整个实验过程,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完成一整套操作,具备独立进行简单蛋白质纯化的能力。

分离技术论文篇6

石油不仅能够提供动力还是很多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可以说石油是近几十年国际社会发展的血液它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世界石油危机已经初见端倪。我国目前能源局势的总特征是富煤、少油、有气,石油大量依赖进口,预计今后中国的石油产能不会有大幅度提高。为解决我国的石油危机我们应从开源节流两方面着手,采用新技术勘探和采集油田;提高石油的利用效率,这是走出石油危机的两条必由之路。因此,研究炼油产物中烷烃和烯烃的分离技术及应用有广泛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着重介绍目前用于分离石油炼制产物中烷烃和烯烃的分离技术及应用以希望唤起学者们对该领域的兴趣。

1 萃取工艺

萃取工艺是最简单的分离工艺,是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而实现分离提纯的过程。传统的简单萃取工艺操作简单、能耗较低,但是其分离效果不佳且萃取剂消耗量较大。多年来一直有人在探索如何改进传统的萃取工艺,其中有机溶剂加盐萃取可以提高分离效果降低萃取剂的用量。

1.1 有机溶剂加盐萃萃取工艺

有机溶剂加盐萃取技术的依据是盐效应经验式:

2.1 萃取精馏

萃取精馏技术结合了萃取和精馏两种操作的优点,使烷烃和烯烃的分离效率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其操作过程就是向精馏塔顶连续加入高沸点添加剂,改变料液中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以使普通精馏难以分离的混合物变得易于分离。选择合适的萃取剂是能否实现分离的关键。萃取剂选择的原则是:选择性高,挥发度小,与原料液有足够的互溶度,来源充足,价格便宜[3]。

2.2 加盐萃取精馏

利用盐效用在萃取剂中加入某些盐类可以改善萃取精馏的效果这就产生了新的分离技术即加盐萃取精馏技术。加盐萃取精馏是一种较好的耦合分离方法。该方法将加入盐的溶剂作为萃取剂,仍旧按照传统萃取精馏的流程安排和操作方式进行操作。该方法可以说是萃取精馏技术和加盐萃取技术的有机集合。既利用了盐效应来提高被分离组分之间的相对挥发度又克服了传统萃取精馏效率低、溶剂用量大、溶剂回收成本高的缺点[4]。该技术中盐溶解于萃取溶剂中,可随着萃取剂的循环得以实现循环使用,克服了加盐精馏过程中盐难以回收、不便输送等问题,因而该技术便于实现工业化生产。加盐萃取精馏技术也必将在烷烃和烯烃的分离中发挥重要作用。

虽然加盐萃取精馏技术有很多的优点而且在工程实践中也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但是他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含盐的非电解质混合液中盐效应情况十分复杂。现在,这方面还没有合适的理论来清晰地表达整个体系中的盐效应情况,急需一种能够准确反映盐效应情况的理论,用于指导盐效应的相关研究和工程放大以及工业应用。

(2)就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使用加盐萃取精馏分离烷烃和烯烃时,所选盐的种类及浓度要根据盐对整个体系各组分活度的影响、盐的回收、以及在处理过程中盐结晶等问题来综合考虑。

尽管如此,加盐萃取精馏应用于分离炼油产物中烷烃和烯烃仍有着广阔的前景。萃取剂与盐的多样化组合也吸引了众多研究者涉足此领域,其中有些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理论的不断丰富和提升,加盐萃取精馏技术必将在分离炼油产物中烷烃和烯烃发挥巨大的作用。

2.3 络合萃取精馏

络合萃取精馏技术依据的原理是烯烃能与一些过渡金属形成电子给予体/受体络合物这一现象。金属同烯烃分子间π-σ键的协同作用会使键的结合力增强,络合物的稳定性增加。络合萃取精馏技术就是利用加入的络合分离剂使金属与烯烃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络合物,已达到与烷烃分离的目的。由于价态为一的金属离子,如Cu(I)、Ag(I)等因其电子构型为(n-1)d10ns0型,既易接受电子,又易给出多余的d电子,因此能与烯烃等不饱和烃形成较为稳定的络合物,是适宜的络合分离剂。络合萃取精馏技术的关键是要选择合适的络合分离剂,但是目前所用的分离剂与烯烃之间形成相对稳定的络合物又不太容易实现分离,这样就影响了络合分离剂的循环使用,也降低了烯烃的产量。因此该方法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络合分离剂。

2.4 离子液体用于萃取精馏

离子液体由无机或者有机阴离子和有机阳离子构成的、在室温下呈液体状态的盐类,由于其阴阳离子数目相等,因而整体上成电中性。离子液体用于萃取精馏也是近年来刚形成的新技术。由于离子液体制备过程相对复杂耗时较长,因此价格极高,所以该技术目前还只在实验室阶段。但是就目前的研究可以看出离子液体用于萃取精馏分离烷烃和烯烃时其分离效果十分理想,离子液体也可以实现循环使用,因此离子液体萃取精馏技术有一定的发展前景。也许不久的将来该技术便可以实现工业化。

3 结语

本文论述了几种石油炼制产物中烷烃和烯烃的分离技术,认为加盐萃取精馏是目前最适宜用于工业化的一项技术,但是该技术还有一定的不足希望后来人能够继续改进使该工艺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以提高我国石油利用率缓解石油危机对我国的冲击。

参考文献

[1] 黄子卿,电解质溶液理论导论(修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151-183

[2] 陈敏恒,丛德滋,方图南,齐名斋.化工原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49-104

[3] 雷志刚,许峥,周荣琪,段占庭.萃取精馏分离C4的溶剂优化[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1,15 (1):17-22

分离技术论文篇7

《生化分离技术》是生物制药技术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在学习相关基础课的基础上,系统讲授生化分离过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固液分离、产物提取、纯化和产品精制,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理论教学的效果,又要结合实际需要开设实验,突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使学生熟悉生化分离方法在药物分离中的应用,灵活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生物制药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技术问题,在工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参与药物分离的研究。

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生化分离技术》的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中应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校企合作,努力将学生培养成为专业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能力熟练、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近年来,我们根据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要求,对《生化分离技术》课程教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1 教材的严选

根据高职院校专业发展的立足点和源动力―以就业为导向,面向产业第一线,培养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很强动手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满足市场需求,对目前国内众多的生化分离技术相关书籍进行严选,确定使用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同时选派课程教学团队的教师到制药企业顶岗学习锻炼半年或进行药企调研,深入制药企业一线学习、了解制药一线操作岗位的技能要求及药企的企业文化、最新动态和前沿技术、为选用或编写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教材积累鲜活的第一手素材。同时也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将宝贵的企业经验带到我们学校来进行教材编写的指导并承担部分的教材编写任务。根据实际教学的要求,最终选用于文国、卞进发主编的 《生化分离技术 》为教材,并进一步选择了杜翠红、邱晓燕主编的《生化分离技术原理及应用》、谭天伟编著的《生物分离技术》、毛忠贵主编的《生物工业下游技术》等作为主要参考书。

2 教学内容的整合和优化

生化分离技术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绪论、固液分离技术、细胞破碎技术、萃取和浸取技术、沉淀技术、吸附与离子交换技术、膜分离技术、色谱技术、电泳技术、结晶技术等。我们在严选教材的基础上,采用专业课教师与药企技术人员紧密合作的方式,共同研究制定教学内容以充分体现生化分离技术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设计以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为导向及实际工作岗位职业能力需要为主线,以高职院校“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为参考,结合课程理论考核标准和技能鉴定考核标准、最新的分离纯化技术,加强相关知识点的整合与优化。改革传统的单一式的教材内容,辅以教学视频等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置:以绪论、不溶物的去除、生化和微生物产品的分离、生化和微生物产品的纯化、生化和微生物产品的精制、生化分离工艺实例等6个模块为载体来组织实施教学。

3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教学中根据课程的特点和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以启发式、互动式、讨论式、发散性思维等教学方法多角度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探究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绪论讲得好不好是激发学生兴趣和了解课程内容的关键。该部分主要内容有生物技术产品与生化分离过程、生化分离的一般过程及单元操作,生化分离技术的发展等。讲课时,可以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入手,如啤酒和白酒的酿造、中药的熬制等,还可以讲一些电视媒体中有关药品的广告,这些都离不开生化分离技术。通过提问等教学方法,请学生补充其他的事例,通过互动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根据课程标准,向学生介绍课程的性质、内容、考核方式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带有针对性地加强学习。

分离技术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074-02

药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有别于本科生,学生的重心由课堂逐渐转向实验室。学院开设相关课程的目的是为研究生在实验室内的科研活动提供思路和方法,更多起到的是指导性作用。《分离科学》这门课程研究的是物质的分离、富集和纯化的方法[1],囊括药学研究各方向都需要使用到的技术。因此,《分离科学》课程自1990年设置以来,深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各专业特别是药学院研究生们的欢迎。在药学院历年研究生选课过程中,《分离科学》的选课率均居第一,课堂听课率也名列前茅。此门课程由药物分析专业老师开办主讲,随着现代分析分离技术的日益发展,《分离科学》的教学体系也不断改进与完善。自我院开设《分离科学》课程以来,教学成果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现将我院教学模式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一、合理规划理论课堂知识的内容

课堂讲授是最为广泛接受的教学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为学生提供较大的信息量。课堂讲授往往辅以生动具体的多媒体展示,学生通过课堂即时记忆和书写听课笔记可以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分离科学》内容涉及范围广、分布零散,目前尚未出现通用的课本教材。我院老师根据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科研实际的需求,不断更新授课内容,组织编写特色讲义,制作课程PPT,涵盖了从传统的溶剂萃取到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等样品前处理内容,以及电泳、离心、逆流色谱、色谱联用技术等仪器分离方法。《分离科学》课程由几位各具讲课特色的老师讲授,每位老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长,负责2~4章的教学内容,既最大化发挥老师的学术专长,又使学生在保持对该课程的新鲜感和浓厚兴趣的同时,接受全面系统的知识传授。从传统的单一课堂讲授方法转变为多种教学方法,把讲授法、讨论法、问题式教学法等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分离科学》采用课堂讲座、讨论、撰写小论文等多种灵活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随时跟踪本学科的前沿和发展,注重将一些新的科技动态及科研成果融入教学,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授课教师有意识地从宏观的科学研究思路,包括研究课题的选取、计划和实施,到具体的实验操作中的细节、科研论文的写作、发表等,全面展开了讨论。不同的学术观点相互碰撞、切磋、交流和补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他们的创新创造意识,开拓了学生的研究思维,丰富了他们的研究方法。

二、重视实验实践技能培养

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为了实验实践技能打基础。对于药学研究生来说,培养自主思考动手能力尤为重要。实验课程是《分离科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抽象的理论知识转为可动手可感知的实际操作。《分离科学》课程教学应注重理论与实践并重,通过提高课堂理论知识向实验实际操作的转化率,进一步提升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不同时期开设不同内容的实验。如20世纪90年代,以色谱实验为主,薄层色谱、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及电泳、离心分离测定生物样品等实验。目前则逐步向综合性实验及现代分离手段过渡。如开设超临界流体萃取―核磁共振测定中药有效成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目标产物、中药指纹图谱的快速液相色谱法和常规液相色谱法比较、药物的双水相萃取与荧光测定等。实验涵盖了样品前处理中的经典液相萃取、固相萃取方法、超临界流体萃取分离方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快速液相色谱、核磁共振等仪器分离和检测方法。实验内容的选择既基础又具有代表性,通过实验不仅巩固了课堂讲授的知识,还使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药学院的仪器配置不断完善,新近引进的气相―质谱联用和液相―质谱联用高端大型仪器也相继投入使用,在未来的《分离科学》实验教学中相关的实验也将逐步展开。

三、邀请校外专家,增强学术交流

分离技术论文篇9

 

1.引言

声纳按照工作方式一般分为主动声纳和被动声纳。对于被动声纳,由于它不发射声波,它具有很好的隐蔽性,且具有作用距离远、不容易被发现等优点,在军事领域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加紧了对被动定位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被动定位技术受到广泛的重视。随着水中兵器作用距离和打击精度的提高,对被动声纳的定位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远程定位问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出现了多种新型的定位方法。

2.传统被动声纳定位技术及面临的问题

2.1 传统的被动定位技术

传统的水声被动定位技术是六十年代研究开发出来的,这类定位技术利用沿不同距离路径传播的水下声脉冲间的时间差或相位差对水面、水中目标进行定位,其典型代表就是三子阵法和球面内插法。三子阵被动测距方法是己经实用化了的被动定位技术,它是六十年代后期出现的噪声测距方法。它利用时延估计技术求出到达三个基阵的相对时延,然后得到目标的方位和距离。但是,三子阵定位方法对水声信道进行了简化,三子阵系统是在同一平面内进行定位的,它不考虑信道声速的垂直分布,也不考虑信道的多途效应。,动目标分析。,动目标分析。不过这种定位方法算法简单,而且对近距离声源定位能达到较高的精度,目前在工程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2.2 传统被动声纳定位技术面临的问题

传统被动定位方法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存在很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2.1 远程定位精度不高

传统的被动定位方法,利用球面波或柱面波波前曲率的变化,通过测量各基元的相对时延,估计目标的距离和方位。测距精度与时延估计精度、目标距离、方位、基阵孔径、基阵安装精度等因素有关,其中时延测量精度是关键,然而对于有限的基阵孔径,随着声纳探测距离的增加,波前曲率的变化越来越小,加上信道传播起伏的影响,时延的精确测量以及距离信息的提取变得越来越困难,因此传统的定位方法难以实现远程定位。此外,由于海洋中的声速分布是不均匀的,特别在远距离定位时,声速的不均匀分布使传统的定位算法存在较大的误差。为此,研究人员必须寻求新的被动定位方法。

2.2.2 定位效果受声场环境影响大

由于海水介质的不均匀性,在海水信道中由于温度、盐度、压力的不同,导致了海水介质中各点的声学特性差异很大,特别是不同深度层的声学特性差异很大,导致了声波在海洋中的传播非常复杂,声传播受海洋信道的影响比人们想象的要大得多。要提高声纳的探测效果,必须要充分研究海洋信道特点。

3. 匹配场被动定位技术

匹配场声源定位是国际上新兴的水声定位方法,它根据海洋声信道性,在声场建模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匹配场处理算法反演声源位置。匹配场定位技术充分利用了海洋信道特点来反演声源位置,因此它可以有效消除信道对定位的影响,它的定位精度比传统的被动定位精度高。

3.1 匹配场被动定位原理[1]

匹配场定位的被动原理图如图1所示。匹配场定位首先将水听器阵列接收到的数据经过傅立叶变换后计算频域协防方差矩阵。假设声场中某一位置有目标,已知海洋声场环境参数时,利用现有的声场模型可以计算出该目标声源产生声信号在接收水听器阵列处的声场值,通常称之为拷贝场向量。最后将拷贝场向量和测量信号的协方差矩阵进行匹配运算从而输出定位模糊表面,如果实际目标位置与假设声源位置一致,则匹配处理器有最大值输出,这样从定位模糊表面上可以读出目标的位置。

图1 匹配场定位原理图。

3.2 匹配场被动定位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匹配场定位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拷贝声场的计算,二是匹配处理器的设计。拷贝声场可利用现有的声场模型计算得到。,动目标分析。现有的声场模型主要有简正波模型、声线模型、抛物方程模型等。其中,最常用的2种传播模型是射线模型和简正波模型。射线模型具有简捷、直观的特点,适用于描述深海声场。在浅海存在严重的多途和较强的海底散射,射线模型不再适用。简正波模型考虑了各种海底边界的影响,适用于研究浅海、低频的声传播问题。目前声传播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快速、高精度的声场模型的研究上。

匹配处理器就是将拷贝场与实测声场进行匹配运算的算法,从理论上来说,匹配场处理器是传统的阵列信号处理的波束形成概念的推广,因此,很多传统的阵列处理方法都可以用于匹配场处理,而且人们已经证明其中的很多方法是很有效的。按照匹配场处理器的权向量是否与测量数据有关,将其分为线性匹配处理器(CMFP)和自适应匹配处理器(AMFP)。常用的MFP处理器有线性处理器(Bartlett)、最小方差估计器(MV)和匹配模处理器(MMP)。随着人们对传播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阵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匹配场处理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近年来,匹配场处理技术逐渐走向实用阶段,宽带、稳健自适应[1]、高分辨率[2]的匹配场处理技术成为研究热点,以试验研究带动理论研究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动目标分析。

4.水下GPS定位

水下GPS技术的设计灵感来自于GPS,该技术可以用于潜艇定位,进行爆炸军火处理,还能用于水雷对抗许多领域。水下GPS利用空间GPS系统在海洋中布放一系列声纳浮标,形成网格,在水面用空间GPS,在水下用水声通信。法国的ASCA公司已经开发了用水下全球定位系统进行搜索与救援的系统,它可以利用水下的GPS信号确目标的三维坐标。,动目标分析。该系统可以用于跟踪水下的飞机或潜艇中黑匣子的声波发器,从而找到目标。系统包括GPS浮标,控制站及声波发送器。浮标下有水听器,浮标通过水面上的三个天线与指挥、控制、通信等系统联系。利用目标发射的信号与浮标接收信号的时间延迟得到浮标和目标的相对位置,同时,利用分GPS接收机能精确测量出浮标的精确位置。空间GPS技术已相当成熟。,动目标分析。

5.结束语

由于传统的被动定位方法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都存在一些问题,研究人员致力于研究新的被动定位方法,其中匹配场被动定位技术充分利用了海洋信道,在远距离复杂水文条件下,其定位精度较高,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项技术正逐步走向实用阶段,但匹配场的模型精确性,匹配算法的计算速度以及匹配场的定位的稳健性问题还急需解决。水下GPS技术系统使用条件相对苛刻,不适用于非合作被动目标的探测,工程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参考文献:

[1]杨坤德,等.水声信号的匹配场处理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06.

分离技术论文篇10

关键词 跆拳道 运动员 步法 运用

一、前言

跆拳道是一种以腿法为主的武技,实战中步法的灵活运用对保证充分发挥腿的威力,取得实战的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脚法使用时多以后腿进攻,因此跆拳道的步法具有鲜明的特点,即重心落在两脚之间或偏于前腿,而且身体姿势大都以侧向站立,以便保护身体和正要要害部位使后腿通过拧腰转髋发力,增加击打的力量和速度。跆拳道实战中,不论是进攻、防守,还是防守反击动作,绝大多数是在运动中完成的,因此需要灵活、快速、敏捷、多变的步法连接技术,以保证后面技术动作的完成和发挥,否则就会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跆拳道的实战是在运动中进行的,没有正确、灵活、多变的步法,就难以取得实战的胜利,灵活机智地运用多种步法,可以给对方心理造成压力,使对方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为战胜对方创造条件。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跆拳道运动员步法。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的需要,查阅大量有关方面的期刊、论文和文献资料,了解与本研究相关的知识,收集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本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阅读了许多西方经济学相关的书籍,为本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2.专家访谈法。针对跆拳道实战训练中的步法问题与北京体育大学两位权威人事及跆拳道教练的访谈,了解跆拳道运动的相关知识和信息,对本论文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理论依据。

3.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综合等逻辑方法对比获取多类信息,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和论证,以保证论文思路的科学性、严谨性。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前滑步与腿法技术的结合

运用目的:在比赛中控制距离,一般是在开局双方距离不够的情况下利用前滑步控制距离的远近,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出现:防守,破坏,在有意识想破坏对手进攻时使用(特别是在对方想长距离攻击和在边角内侧时实施)。进攻,步法创造机会衔接技术进攻,在判断对手会采用后撤防守反击时运用,根据对手后撤的情况可以结合前后横踢,下劈,旋转踢,双飞进行攻击。反击,调动,利用前滑步给对手攻击距离,调出对手重心和动作进行自己的战术运用。

(二)上步与腿法技术的结合

在运用时可以结合横踢进攻运用,因为它们的启动路线也是一样的,会让对手感到迷惑。上步步法在比赛中出现比较多特别是女子。运用目的:进攻,上步以后判断对手向后撤了,衔接技术进攻。或是已经判断对手一定会撤时直接运用。可以结合运用的技术有前后横踢,下劈,长距离的双飞,旋转踢,等技术。反击,上步给对手距离调出对手动作或中心,和前滑步一样,迎击时直接结合动作。防守反击时要先结合防守步法再结合技术。防守,上步和前滑步的防守形式一样,主要是以破坏为主,当距离被破坏时可以结合拳攻击对手。

(三)前后小跳步与腿法技术的结合

这种步法多用于小幅度的控制距离,但在节奏变化后也可以起到调动的作用。运用目的:控制距离,比赛中相互都在一个寻找距离和机会的状态。小跳步是最常见也是最容易使用控制距离的步法。目的就是不给对手距离,同时寻找自己的距离。进攻,“偷距离“利用步法的特征(幅度小)来节奏控制距离的远近,在对手不经意的情况下进入击打距离进行攻击。可以结合所有进攻技术实施。反击,主要还是利用小跳步的步法节奏和配合身体的晃动,给对手造成假象,调动出对手的重心或动作进行,迎击时直接结合技术,防守反击时也是要先结合防守步法再结合技术。

(四)试探步与腿法技术的结合

运用目的:控制距离,利用前脚的移动控制与对手的距离,同时也是试探对手。进攻,一般是在试探后,根据判断对手会做出的反应进行攻击。反击,录像,一般是在双方都在击打距离上或是距离压得特别近的时候,利用试探步诱骗对手调动出对手的技术或重心进行迎击或反击。和其他步法一样迎击直接结合技术,防守反击结合发防守步法再结合动作。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跆拳道运动员的步法是防守中的重要环节,只有结合灵活的步法,采用合理的防守技术,才能达到完全防守和相应的反击和双重目的。

2.跆拳道运动员的步法在实现诱敌进攻的战术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必须具备灵活快捷、进退自如的步法基础,才能有效地完成这一战术。

(二)建议

1.跆拳道运动员的步法对运动员的进攻和防守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步法训练必须强调一定的量即要有时间.次数的规定,又要对动作规格有质的要求。

2.教练员在训练中要正确引导运动员,让他们明确的知道只有熟练的运用步法,才能发挥自己的技战术。

参考文献:

[1] 刘卫军.跆拳道[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11.

[2] 蔡景台.跆拳道训练内容构件研究[J].温州大年学体育学院.2003(9).

分离技术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1-0087-03

1 前言

“技击”不仅是一项古老的体育运动,它还是中同武术几千年形成的精华与核心,也是中国武术项目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也是我同历代劳动人民在实践斗争中不断积累和总结出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它是人与人之间使用各种手法、腿法、摔法或利用各种器械进行劈、刺、格、架等格斗方式,来达到制胜对手的攻防技术[1]。

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同时期,“技击”一词在当时已产生,战国思想家荀子(约公元前313-公元前238年)著《荀子・议兵篇》中就首先用上了“技击”一词,他盛赞“齐人隆技击”,注:“齐人以勇力技斩敌者号为技击”[2]。在当时角力也已经普遍流行,为了交流武艺,每年春秋二季进行角试,天下武林高手云集一方,较技斗艺。

通过对我同武术技击的发展过程和前人技击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自古以来技击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环境与朝代的变迁,我国的武术技击都与不同的形式和不同方式,来适应时代的变迁和当时社会的需要。在许多古拳论中都有关于武术技击方法的论述,虽然精辟,但却深奥难懂。

2 世界各种技击研究现状

王德新在《现代男子拳击运动技战术特征研究》中提出了现代拳击运动的制胜因素主要以“快”为主,技术“全”面;“连”续作战能力强;主动求“变”,灵活应“变”;“准”确预判,“准”确击打;击打有“力”,注重进攻效率;团队“控”制,突出整体,拳击技术的运用效果会受到对手出拳的速度、力量、击打部位、击打路线、击打距离、击打时机和击打节奏等要素的限制;现代拳击运动战术由进攻战术、防守战术、反击战术和相持战术构成…。

李兰忠在《跆拳道运动员专项快速力量训练的研究》中提出了跆拳道专项快速力量训练,应以提高跆拳道运动员的腿法速度和步法速度为主要内容;步法速度的主要训练手段有多方向连续单腿跳,变向跑练习,单、双腿跳深练习,单、双腿“之”字跳跨越障碍物练习等;腿法速度的主要练习手段有平衡垫上单脚支撑屈髋抗阻练习,俯撑推拉球,平衡垫上单脚支撑伸髋抗阻练习,平衡垫上单脚支撑内收抗阻练习,平衡垫上单脚支撑外展抗阻练习等[2]。

王海霞在《柔道大外刈技术分析及实战运用》中提出了大外刈技术在柔道比赛中应用大级别运动员的应用次数和成功率均略高于小级别运动员;小级别运动员应用次数不多,但成功率高,大级别运动员应用次数多,但成功率低。大外刈技术在比赛中应用时机多样,具体表现为对架时、一方成跪姿时、双方成平行移动状态时、施技者先抢到底手时等时机;内股与大外刈的联络、双手背负投与大外刈的联络、抠腿大外刈的联络、大内刈与大外刈的联络、腰车与大外刈的联络等形式[3]。

赵芳在《我同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评价指标的研究》中提出了动作速度因子、灵敏因子、耐力因子是我国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中的主要因子,因子累积贡献率为83.527%。三个公因子的重要程度排序为动作速度因子>灵敏因子>耐力因子。运用“百分位数法”建立了我同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代表性指标评分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的单项评分和综合评分,为现阶段我同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提供了参考依据[4]。

何强在《我国高水平女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体能训练特点的研究》中提出了大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的运动素质按其贡献程度进行排序分别为:力量柔韧因子、专项力量因子、动作速度因子、基础耐力因子、速度耐力因子、灵敏因子。中小级别女子摔跤运动员的素质是以速度灵敏因子、力量柔韧因子、专项动作速度因子、专项力量因子、基础耐力因子、速度耐力因子六大类素质进行排序[1]。

黄轲禹在《我同空手道组手运动员技战术特征及对策研究》中提出了我国组手运动员在比赛中最常使用的是拳法技术,而腿法和摔法的使用次数比较少;战术上多采用直攻战术,而对决定比赛胜负起到关键作用的综合性战术,由于存在我国开展空手道组手项目较晚,运动员多是从其他项目嫁接而来等原因,导致运动员还不能更好地理解组手竞技的战术意识与目的,造成技战术配合过于简单的问题[2]。

杨振兴在《泰拳运动在我同开展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中提出了泰拳运动在我国大中城市发展势头强劲,但监督管理机制不够健全;泰拳馆数量少、规模小、经营管理尚不够规范;泰拳训练收费偏高、训练课程安排有待于完善;泰拳教练队伍整体水平有待于提高,专职教练比例较小;泰拳习练者主要以中青年男性白领为主,受众面略窄;泰拳习练者日常交流较少,训练模式较为单一;同家对泰拳运动的发展较为重视,但目前赛制过于单一等[3]。

以上各位专家和学者都对各种技击项目从不同的角度和方向进行了各种的研究和阐述。提出了技战术特征、专项快速力量训练、技术分析及实战运用、评价指标、体能训练特点的研究、战术特征及对策、开展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等等各种方向的研究。但从实际研究的情况来看,多数研究者仅仅是在表象的一些外在和有形的问题来谈,很少上升到技击运动的本质或实质问题来研究。笔者认为,如能从技击制胜角度去探讨技击制胜的内在原因,可能会解决上述各位学者的一些相关问题。

3 武术与散打技击理论的研究现状

程啸斌在《技击学散打》一文中从散打的角度对技击学进行分析,透过不断重复出现的技击表象去研究技击的内在规律,以揭示技击的内在关系,为我们的技击行为行为寻找理沦依据的一本系统专业的书[4]。

邱瑞在《技击性运动概论及其制胜原理之研究》从技击性运动的内容、形式、分类、制胜原理等方面的实验研究指出:动作拍位控制能力越强,制胜能力也就相对越强,其中尤以“后发动作拍位控制能力”对“后发制胜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5]。

马永通在《论武术技击制胜的五最要诀》中指出:技击五最诀之问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辨证关系。最快的速度、最短的距离、最佳的时机、最效的方法都是在达到最好的效果的前提下定义和理解的。它们之问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相辅相成,都是变化的、相对的,即都是相对最好的效果来说的…。

李圣在《中同武术技击技术体系框架的研究》指}}1武术技击技术体系主要由徒手技击术(包括传统散手、散打运动、擒拿、太极推手)和器械技击术(短兵、长兵)组成。经过抽象提炼后可归结为动作要素、功力要素和战术要素三大要素[2]。

袁剑龙和王美娟在《关于武术技击思维模式的探讨》认为武术技击思维模式即指以服务于实战技击为目的的一系列思维活动形式的集合。根据散打实战中运动路线和技战术的不同,可分为平面技击思维模式(义分为横向技击思维模式、纵向技击思维模式)和立体技击思维模式两类[3]。

吴兆祥、王诚在《试析武术技击法五大要素》认为武术技击是激烈而多变,要想掌握格斗的主动权,有效的制服对手,就必须在技术、战术、方位、心理、战机等五个方面下功夫。这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紧密配合、协调一致的[4]。

以上各位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对武术散打技击的理论做出了各种有形的阐述,提出了技击的内在规律、技击性运动概论及其制胜原理、技击制胜的五最要诀、技击技术体系框架、技击思维模式的探讨、技击法五大要素等方面。但从实际研究的情况来看,多数研究者仅仅是在表象的有形而谈,很少从技击的实际对象和内在本质来研究。笔者认为,如能从技击思维角度去探讨技击至胜的原因时,可能会有更大发现,比如能够把技击过程中“技击思维”的内因素清晰,完整的整理出来,相信对散打和其它的技击项目的实战性与实效性是会有很大帮助。

4 散打训练方法研究现状

段建辉、姜传银在《防守反击技术在武术散打训练中实用性的研究分析》一文中将防守反击视为一种技术手段,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该技术的实战性表现形式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最后总结出: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心理素质、实战经验是影响散打防守反击技术运用的三大关键性因素,并针对性的提出以下三点建议:加强身体素质和技术的训练、注重比赛中得分意识的培养、注重散打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训练…。

金仓在《散打运动员正蹬腿技击时机与训练方法探析》一文中论述了散打运动练习者是否能正确运用正蹬腿的技击时机及掌握科学的训练方法。通过训练现状、“三度一差”比较、模拟实战等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研究发现,不仅正蹬腿法运用太少,而且运用时机不够精确,“三度一差”把握欠缺。文章提出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为提高散打运动员和散打爱好者技击水平提供有效的参考[2]。

田龙在《论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意志及其训练方法》一文中提出了武术散打运动员良好的意志品质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训练出来的,须经教练员和运动员长时期密切配合和刻苦训练在比赛实战中不断总结,方能锻塑而成。培养优秀的武术散打运动员,必须把选材、技战术训练、身体训练和意志训练有机综合成体系[3]。

郑红运在《浅谈散打中的距离感及训练方法》一文中对散打技击的进攻、防守、防守反击中的距离感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距离感在散打技击比赛中的重要性。根据各自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自身条件的不同,提出了散打技击距离感具的具体的训练方法,来更好的帮助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过程中有效距离的进攻与防守[4]。

李宏昌在《散打距离感的运用及训练研究》一文中通过运用比赛录像和文献资料法,对散打距离感的分类及运用原则进行探讨,并提出散打距离感的训练方法。

以上各位专家和学者对散打训练方法进行了各种有形的阐述,提出了防守反击技术在武术散打训练中实用性的研究分析、散打运动员正蹬腿技击时机与训练方法探析、论武术散打运动员的意志及其训练方法、散打距离感的运用及训练研究,浅谈散打中的距离感及训练方法等训练理论。但从实际研究过程来看,多数研究者仅仅是从训练的理论基础上而谈训练方法;笔者认为,从训练的实验研究角度去检验技击理论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比如能构建一个完整的技击思维网的训练模式,使训练形成一个立体的、全方位的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吴兆祥.中国武术技击法[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5.

[2]李季芳.中国古代摔跤史略(上)[J].成都体育学院院刊,1978( 01):44-49.

[3]徐永峰,蔡青.同内散打运动的现状与对策[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1( 03):20-21.

[4]赵芳.我同女子击剑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评价指标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O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Wushu Theory Luo Weidong

Zou Lihua

Abstract: With worldwide Sanda events and competitions in a variety of commercial television broadcast, Sanda alsoattrac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nd research scholars.

In this paper,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logicalinduction are used to study the development ofWushu, the status quostudy various of world attack and against games, making review of the research status of Sanda theory, Sanda trainingmethods, and to form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fSanda.

分离技术论文篇12

虽然目前公众媒体将无线通信炒的很热,但这个领域从1897年马可尼成功演示无线电波开始,已经有超过一百年的历史。到1901年就实现了跨大西洋的无线接收,表明无线通信技术曾经有过一段快速发展时期。在之后的几十年中,众多的无线通信系统生生灭灭。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移动无线通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相比,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目标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向任何人提供快速可靠的通信服务。因此,未来无线移动通信系统应具有高的数据传输速度、高的频谱利用率、低功耗、灵活的业务支撑能力等。但无线通信是基于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来实现信息传输的。信号在无线信道中传输时,无线频率资源受限、传输衰减、多径传播引起的频域选择性衰落、多普勒频移引起的时间选择性衰落以及角度扩展引起的空间选择性衰落等都使得无线链路的传输性能差。和有线通信相比,无线通信主要由两个新的问题。一是通信行道经常是随时间变化的,二是多个用户之间常常存在干扰。无线通信技术还需要克服时变性和干扰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由于这个原因,无线通信中的信道建模以及调制编码方式都有所不同。

1.无线数字通信中盲源分离技术分析

盲源分离(bss:blind source separation),是信号处理中一个传统而又极具挑战性的问题,bss指仅从若干观测到的混合信号中恢复出无法直接观测的各个原始信号的过程,这里的“盲”,指源信号不可测,混合系统特性事先未知这两个方面。在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中,很多观测信号都可以看成是多个源信号的混合,所谓“鸡尾酒会”问题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其中独立分量分析ica(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是一种盲源信号分离方法,它已成为阵列信号处理和数据分析的有力工具,而bss比ica适用范围更宽。目前国内对盲信号分离问题的研究,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还有很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盲源分离是指在信号的理论模型和源信号无法精确获知的情况下,如何从混迭信号(观测信号)中分离出各源信号的过程。盲源分离和盲辨识是盲信号处理的两大类型。盲源分离的目的是求得源信号的最佳估计,盲辨识的目的是求得传输通道混合矩阵。盲源信号分离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信号处理方法,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阵列信号处理,语音信号识别,图像处理及移动通信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根据源信号在传输信道中的混合方式不同,盲源分离算法分为以下三种模型:线性瞬时混合模型、线性卷积混合模型以及非线性混合模型。

1.1 线性瞬时混合盲源分离

线性瞬时混合盲源分离技术是一项产生、研究最早,最为简单,理论较为完善,算法种类多的一种盲源分离技术,该技术的分离效果、分离性能会受到信噪比的影响。盲源分离理论是由鸡尾酒会效应而被人们提出的,鸡尾酒会效应指的是鸡尾酒会上,有音乐声、谈话声、脚步 声、酒杯餐具的碰撞声等,当某人的注意集中于欣赏音乐或别人的谈话,对周围的嘈杂声音充耳不闻时,若在另一处有人提到他的名字,他会立即有所反应,或者朝 说话人望去,或者注意说话人下面说的话等。该效应实际上是听觉系统的一种适应能力。当盲源分离理论提出后很快就形成了线性瞬时混合模型。线性瞬时混合盲源分离技术是对线性无记忆系统的反应,它是将n个源信号在线性瞬时取值混合后,由多个传感器进行接收的分离模型。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盲源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在1986年由法国和美国学者共同完了将两个相互独立的源信号进行混合后实现盲源分离的工作,这一工作的成功开启了盲源分离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在随后的数十年里对盲源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不断加深,在基础理论的下不断有新的算法被提出和运用,但先前的算法不能够完成对两个以上源信号的分离;之后在1991年,法国学者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应用到盲源分离问题当中,为盲源分离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数学框架。到了1995年在神经网络技术基础上盲源分离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一种最大化的随机梯度学习算法可以做到同时分辨出10人的语音,大大推动了盲源分离技术的发展进程。

1.2 线性卷积混合盲源分离

相比瞬时混合盲源分离模型来说,卷积混合盲源分离模型更加复杂。在线性瞬时混合盲源分离技术不断发展应用的同时,应用中也有无法准确估计源信号的问题出现。常见的是在通信系统中的问题,通信系统中由于移动客户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移动性,移动用户周围散射体会发生相对运动,或是交通工具发生的运动都会使得源信号在通信环境中出现时间延迟的现象,同时还造成信号叠加,产生多径传输。正是因为这样问题的出现,使得观测信号成为源信号与系统冲激响应的卷积,所以研究学者将信道环境抽象成为线性卷积混合盲源分离模型。线性卷积混合盲源分离模型按照其信号处理空间域的不同可分为时域、频域和子空间方法。

1.3 非线性混合盲源分离

非线性混合盲源分离技术是盲源分离技术中发展、研究最晚的一项,许多理论和算法都还不算成熟和完善。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中或是麦克风录音时,都会由于乘性噪声、放大器饱和等因素的影响造成非线性失真。为此,就要考虑非线性混合盲源分离模型。非线性混合模型按照混合形式的不同可分为交叉非线性混合、卷积后非线性混合和线性后非线性混合模型三种类型。在最近几年里非线性混合盲源分离技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后非线性混合模型。目前后非线性混合盲源分离算法中主要有参数化方法、非参数化方法、高斯化方法来抵消和补偿非线性特征。

2.无线通信技术中的盲源分离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通信信号的信号特性参数复杂多变,实现盲源分离算法主要要依据高阶累积量和峭度两类参数。如图一所示,这是几个常见的通信信号高阶累积量。

在所有的通信系统中,接收设备处总是会出现白色或是有色的高斯噪声,以高阶累积量为准则的盲源分离技术在处理这一问题时稳定性较强,更重要的是对不可忽略的加性高斯白噪声分离算法同时适用。因此,由高阶累积量为准则的盲源分离算法在通信系统中优势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