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5 14:56:06

电梯安全论文

电梯安全论文篇1

2综合安全管理系统总体架构

物联网电梯综合安全管理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综合互联网+、云存储、物联网、GIS、GPS等一系列先进技术,通过便携式的移动终端来实现业务的对接,并且实现对云数据的及时更新与接收,管理维护人员通过便携式终端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电梯的实际状况,与电梯应急处置平台进行无缝对接。通过系统之间的对接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互通,进一步确保电梯的安全使用。系统总体框架图如图1所示。

2.1硬件部分设计

2.1.1红外传感器检测模块

在进行红外传感器检测模块设计的过程中,考虑到模块对于光线感应的要求,设计安装了一对红外线发射与接收管,发射管能够发射固定频率的红外线,红外线发射出以后在遇到反射面时会反射回接收管被接收管所吸收,再经过比较器电路的处理与分析,绿色的指示灯与亮起来,并且信号的输出结果会同步输出数字信号。通过电位器旋钮能够调节检测的距离,红外传感器检测模块的有效检测范围在2~30cm之间,工作时的规定电压保持在3.3V~5V。红外传感器检测模块的系统结构原理图如图2所示。

2.1.2速度传感器模块

速度传感器模块主要是通过步进电机模块以及旋转编码模块来实现对速度的测量,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首先由步进电机驱动电梯运行,然后由旋转编码器来对电梯的运行速度进行测量,并且通过测量出的速度来测出准确的加速度。旋转编码器是由机械传动、检读器、光源以及光栅等几个部分组成的,在旋转编码器的轴带动光栅盘旋转时,模块内的发光元件会发射出光线,光线在经过光栅盘时会被光栅盘分割成多个连续的光线,这些光线会被接受元件接收到,并且产生初始信号。产生的初始信号在继电路处理后会转变成计数脉冲,计数脉冲的脉冲个数就能够用来表示具体的位移大小。旋转编码器在转动时会持续的输出脉冲,计数装置能够通过记数来获得旋转编码器的具置,当编码器处于静止状态时,系统内部的存储器会进行数据的缓存。在系统再次接受到电信号以后,根据之前的脉冲信号数据,系统会计算出电机运行的角速度,并且能够根据角度与线量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出电梯运行的实时速度与加速度,从而准确的得出电梯的运行速度数据。

2.1.3无线通信模块

红外传感器检测模块以及速度传感器模块将实时信息通过串口传输给电梯黑箱中的ATMEG128单片机,单片机对信息进行汇总并通过串口转Wi-Fi模块转化为Wi-Fi信号传输到网关,网关将对所有的数据传输到后台服务器。PC端对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统计,通过相应的算法,可以得出电梯的各种参数,实时显示在后台服务器上。GSM模块与单片机相连,可以定期把电梯运行状态及时发送给工程师,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2软件部分设计

在进行系统的软件设计时,应当根据系统运行的具体过程来进行系统的设计。在电梯系统运行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目标楼层,在乘坐人员上电梯后关闭厢门,然后向目标楼层移动,到达目标楼层后打开厢门。在这一过程中,软件系统首先要做的便是目标楼层的选择,然后在人员进入电梯后对于电梯门的关闭状态进行检查,确保电梯厢门正常的关闭。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系统应当时刻监视好电梯的运行状态,如果检测到系统的运行速度异常应当及时的将收集的速度信息发送到电梯安全管理中心,由管理中心采取相应的应急制动措施。在电梯到达目标楼层后,应当及时的打开厢门,软件如果检测到厢门一直不打开应当自动的报警,通知管理中心进行处理。

2.3后台监控服务器实现

该系统的后台服务器设计使用C++语言,采用WindowsSocketsAPI编程方式,基于TCP/IP协议,提供面向连接的服务,并在MicrosoftVisualStudio10.0下编译通过,实现可靠的通信。在网络通信的双方,均有各自的套接字,并且该套接字与特定的IP地址和端口号相关联。通常,套接字主要有两种类型,分别是流式套接字(SOCK_STREAM)和数据报套接字(SOCK_DGRAM)。其中,流式套接字专用于使用TCP协议通信的应用程序,而数据报套接字则是专门用于使用UDP协议通信的应用程序。使用流式套接字时,需要配置两端的端口号和IP地址使其一致,这样单片机就可以和PC端实现点对点通信,实时地把电梯运行状态数据显示在后台服务器上。

3应用效益

3.1对政府部门的价值

利用物联网电梯综合安全管理系统政府管理部门能够对不同品牌的电梯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统计,通过这一系统能够准确检测统计出不同地区不同品牌的电梯发生故障概率及维修次数,根据相关的数据能够建立有效的电梯质量排行榜。根据这一排行榜,相关的管理人员能够制定相应的安全准入门槛,从而有效提高地区电梯的安全生产指标,确保电梯使用的安全。

3.2对维保单位的价值

维保单位在日常的电梯维修保养中能够通过物联网电梯综合安全管理系统实现对电梯运作状态的有效检测,系统能够实时的传递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数据及运行状态,由系统实现对维保人员的统筹安排。物联网电梯综合安全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维保人员的管理效率,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能够根据相关的电梯地理位置以及维修人员的位置来合理的安排维保人员的维修路线,确保维修人员能够及时到达电梯所在位置,实现维修线路的科学规划。

3.3对物业公司的价值

物业公司能够及时的掌握小区内电梯的运行状况,并且对于电梯的故障与维修进行准确的记录。当小区业主对电梯的运行情况产生疑问时,物业公司可以通过记录的数据来提供相应的证明,回应业主的质疑。此外,通过物联网电梯综合安全管理系统物业部门能够及时的对电梯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及时的了解电梯故障的维修状况,质监部门也可以通过这一系统及时的对物业电梯的投诉处理流程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进一步确保了电梯的安全高效运行。

4结束语

物联网技术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技术,其将会推动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物联网技术下开发的电梯综合安全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电梯运行状态的有效监控,并且还能够实现数据的实时交互,形成了一个高效的管理系统,确保了电梯系统能够得到全面的优化与监管,进一步确保了我国电梯的安全运行。

作者:王央央 单位: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电梯安全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1) 24-0000-02

Elevator Risk Evaluate Applied Research Based on Expert System

Zheng Xiyuan1,Ma Xin2,Wu Jian1

(1.Jinan Boiler&Pressure Vessel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Institute,Jinan 250002,China;2.Shandong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Institute,Jinan 250101,China)

Abstract:Expert system is a new kind of intelligent analysis system,it can collect elevator safety data through a safe checklist,evaluate comprehensively possible factors impacting elevator safety through fuzzy mathematics theory,and then provide corrective recommendations and measures to elevator maintenance peopl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elevator safety risk assessment.

Keywords:Expert system;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Fuzzy mathematics;

Elevator risk assessment

专家系统是一种智能分析系统,其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电梯风险评价领域长期以来缺乏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因此将专家系统应运用电梯风险评价中,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当前评估工作中所存在的一些的问题,同时能够让评价的过程更为直观、更为准确,从而实现科学化以及智能化。

一、电梯风险评价方法的理论基础

(一)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安全检查表是当前最为先进的关于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的方法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单位的管理制度,管理机构设置以及管理人员技能水平等方面的内容,通过对日常保养以及巡查等数据的收集分析,为电梯安全事故应急响应提供整改建议。安全检查表分析法采用安全检查数据分析法以及逐项赋值法等,其理论依据是单项否定计分法和模糊数学理论,是一种科学先进的分析方法,因而被广泛应运用于该领域。

(二)专家系统的基本概念

专家系统是一种人工智能系统,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专家系统能够模拟人类专家的知识经验,并且利用计算机进行计算。从而实现自动检测,以及故障诊断等。一个标准的专家系统通常是由五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

1.知识库(Knowledge Base):顾名思义,知识库的主要功能是知识存储,其作为专家系统的核心,也是专家系统运作的关键。

2.推理机(Infer Engine):推理机,又被称为推理引擎,其本质是一组计算机程序,通过预设设定的逻辑,进行运算,从而得出结论。

3.综合数据库(Data Base):综合数据库存储着之前运算的结论,并且将其与当前的运算结果进行比对,从而有效地提高运算的准确性。

4.解释接口(Explanatory Interface):解释接口,又被称为解释模块,其主要负责针对用户的提问进行推理解释,使用户能够清晰地知道整个推理的过程。

5.知识获取(Knowledge Acquisition):知识获取模块是专家系统的信息输出模块,其主要功能是将计算机分析的结果以人类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输出,同时,知识获取能够实现知识库中规则的修改、删除以及更新,并且对知识库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进行维护。

二、风险评价的过程

(一)评价方法

评价总分按以下的方法进行计算[1]。

评价总分=通用要求部分+特殊要求部分(其中通用要求部分为400分,特殊要求部分为100分),总分为500分。

通用要求部分=各条目实得分与其权值之积和(400/(400-各空缺项与其权值之积的和))。

通用要求部分换算总分=通用要求各条目实得分与其权值之积的和*特殊要求部分换算总分=特殊要求各条目实得分与其权值之积的和*(100/(100-各空缺项与其权值之积的和))。

特殊要求部分换算总分=通用要求各条目实得分与其权值之积的和评价时,某一评价项目不适用于某台电梯则视为该台电梯的空项,不给分。该项分计入空项分。

(二)评价结果处理

如果最终评价等级为合格(A类、B类或C类),则根据安全检查表中各个考察项中对象电梯的实际换算得分情况列出安全工作做的较好的方面加以鼓励继续保持,警示可能存在潜在不安全隐患的方面加以防范并给出最有效地防范措施。如果评价结果为不合格(D类),则根据安全检查表中各个考察项中对象电梯的实际换算得分情况列出对象电梯在每个考察方面中存在的严重问题,对于这些不安全状况分别提出相应的最有效的整改建议和处理措施。

我们将评价等级分为四类:A;B;C;D;,A,B,C为合格,D类为不合格。假设检测结果为合格,那么表面电梯仍旧处在良好的运作状态下,能够继续使用。如果检测结果为不合格,那么可以根据安全检查表中的具体数据对电梯安全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找出问题,并且进行有效地处理。

三、应用实例

本文的实例根据济南市电梯风险评价管理的需求,只针对曳引式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这两类电梯进行安全评价管理。安全检查表中的通用部分是指对这两类电梯都适用的考察项,而特殊部分是针对每类电梯的特殊性分别制定的考察项,因此各自有所不同。

(一)评价过程

根据上面讲述的基本方法[2,3],具体步骤如下:

1.评价集合为V={电梯1,电梯2};

2.评价对象的因素集;

通用指标集U = {u1,u2,u3,u4,u5,u6,u7,u8,u9,u10,u11, u12, u13,u14,u15,u16,u17,u18,u19,u20}

特殊指标集T= {t1,t2,t3,t4,t5,t6,t7,t8,t9,t10}

3.构造模糊关系;

结果B=A*R (其中A为权数矩阵,R为关系矩阵)

通用指标权集A={0.30,0.14,0.30,0.16,0.18,0.12,0.30,0.20,0.20,0.20,0.10,0.20,0.30,0.10,0.20,0.20,0.20,0.30,0.10,0.20}

(二)分析数据得出整改措施

根据安全检查表中所提供的信息,我们可以发现,电梯1的系统性能较为优秀,尤其是在电梯操作人员的培训工作方面电梯使用单位做得非常好,持证上岗,对电梯安全相关文件记录管理、事故处理以及隐患整个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在电梯管理方面,尤其是机构设置和安全人员配置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失,应该引起重视,加强防范。

从分析的情况来看,电梯2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电梯使用单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在电梯管理机构的设置以及人员配置等问题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并且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也是造成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电梯使用单位,应该做好电梯使用情况的记录,保存好相关文件。同时在事故处理,故障处理等方面应该有健全的配套制度。因此,该电梯的使用单位应该从各个方面进行全面彻底的整顿,从而避免电梯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重大的危险事故。

四、结束语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与专家系统结合能够有效地节省检测的人力与物力,并且有助于电梯的使用单位及时发现情况,并且进行整改。这套系统的评价方法具有高度的科学性,以及准确性,基本上满足了新形势下电梯安全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小群,张兴容.模糊评价数学模型在企业安全评价中的应用[J].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2):96

电梯安全论文篇3

中图分陈类号:TU857;X9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4-0197-01

我国已成为电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电梯的安全运行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各类电梯安全事故频繁发生,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恶性事故的惨痛后果造成了无可挽回的生命财产损失,令人震撼。每一份事故分析报告,都能披露出电梯事故发生前的各种问题,事故隐患受到的漠视。所有这一切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究竟如何才能构筑真正有效的安全生产平台,有效遏制电梯事故的发生,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1.电梯的现状

目前我国取得电梯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已近500家,在用电梯数量已超过200万台,每年新增40多万台,全国取得电梯安装、维修许可证的中小施工企业有5000多家,保养难,维修难,已成为现在的严峻的问题。

2.电梯事故的原因

使用或维保人员的缺陷和电梯的安全隐患,两者是电梯发生事故的前提条件。条件具备其一,则电梯事故也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但是两个条件都具备,则电梯事故一定发生。如果了解或掌握了这一原理,使其中的条件皆不具备,就能有效地预防电梯事故的发生。

3.电梯事故案例及分析

许多电梯事故发生前,不是我们没有发现隐患,而是漠然处之,存在侥幸心理,听之任之,任其发展,其结果是事故必然爆发。有些人看不到隐患“立即整改”和“限期整改”的区别,甚至把“违章操作,带病运转”视为正常状态。

3.1 电梯维修工被压井底

正在装修中的某公司大楼内发生一起电梯“咬人”事故。当天下午,取得电梯维修资格证书的某公司王某独自深入电梯井底对电梯进行调试。因为要进入电梯井底,王师傅先把电梯轿厢调到停在二楼的位置,然后利用钥匙打开了一楼的手动电梯门,进入井底作业。王师傅在维修电梯时把电梯上下升降给锁住了,正常情况下各层人员无论如何是打不开电梯上下楼的。令王师傅没想到的是,一场致命的危险和他开了一个玩笑,公司员工小罗在二楼准备下楼时,为了图方便,来到电梯门前轻轻按了一下下楼的指示键,电梯门大开了,小罗走进电梯,再按下楼键时,电梯"砰"的一声直接跌到了一楼。

事故分析:

以上事故是电梯维修人员在维保过程中违规操作造成的自身伤害。事故中维修工独自一人维修并下入到电梯底坑中,无人配合,无人进行监护,更没有立指示标牌。而其进入底坑之前,未将电梯轿厢内的检修、急停开关打下,进入底坑后又未将急停按钮按下,使得电梯一直处于正常运行状态,在有人呼梯后,电梯自动运行而最终导致其受到伤害。

事故思考:

从上述事故上可以看出电梯维修人员在进行维修保养时,安全意识较差,对于一些电梯故障, 自认为是小故障,常一个人去处理,这样既没有了安全的监护,又没了安全的保障。在电梯维修过程中,不管是上轿厢顶部、底坑,还是电梯机房,在维修中一定要先将电梯电源断开。需运行检查时,也要将其处于检修状态进行。

3.2 坠落电梯井道

一家工厂的一位工人,在搭乘货运电梯时,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当场死亡。 该企业一位姓付的负责人先生介绍,当天下午,这名女工在四楼包装好货物后,就把货物推到货运电梯口,而此时货运电梯停在一楼。女工可能觉得走楼梯麻烦,打算人货一起搭乘电梯下来,经过电梯门口时,发现电梯门开着,没往下看就一脚踏进去,结果一脚踏空,从四楼电梯口一直摔到一楼,人当场就不行了,在送到医院后,抢救不治而亡。 付先生说公司有过规定,货运电梯是严禁乘人的,该名女工来厂才半年,从事的是包装工种,对相关规定不是很了解。

事故分析:

此事故是电梯电梯厅门敞开着,无人把守,又没有悬挂标识牌和设立防护栏情况下,误以为厅门开着,轿厢就在该层,而误入井道,造成事故。

事故思考:

此事故提醒乘客,在进入电梯轿厢前一定要注意观察,看电梯是否在该层站后再进入。如果作为电梯的管理者,做到了对乘客宣传乘梯安全知识的宣传,将乘梯须知及安全注意事项告知乘客。

3.3 平层超差引起的坠人事故

某机械厂金工车间主任准备从3层到1层找车间检验员来检验一批零件,按了几次召唤按钮,电梯显示装置的灯不亮,只听到井道内有电梯行动的响声,原来此刻电梯正在检修,故电梯驾驶员(无操作证)没有将指层灯开关打开,后来多次听到3楼呼叫,就把电梯开往3楼。当电梯从上往下运行将到达3层时,驾驶员停下电梯拉开层门50CM左右准备相告不能载客,想不到该主任见3层门缓缓打开就立即跨了进去,结果从轿厢底部坠落底坑,当场死亡。

事故分析:

此事故是由于电梯驾驶员违章操作――电梯未到平层位置,在轿厢门开着的情况下,弯腰用手拨动门锁打开了3楼厅门,导致该主任误以为轿厢到位而一脚踏空跌入井道致死。

事故思考:

此事故起因来自电梯操作人员的违章操作,这给我们电梯管理者提了个醒:在电梯管理上,我们不但要有严谨的安全操作规程,还应要求操作人员熟练掌握,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遵守。 另外还要严禁电梯操作工不经培训无证上岗。

4.电梯安全事故预防措施

4.1使用单位应加强管理,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包括事故与故障的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等。按规定配备持有电梯安全管理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的管理人员。

4.2定期组织员工参加职业安全培训,《电梯安装维修人员安全手册》作为培训教材和现场安全施工的工具书,人手一册,不断加强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4.3强化四级事故掌控。即结合典型案例,理性认识事故,强化服务意识;组织现身说法,深入分析事故,掌握服务技能;注重隐患排查,严密防范事故,提升服务品质;启动应急预案,稳妥处理事故,提高服务满意度”。当遇到管道爆裂跑水、电梯设备湿水、停电、运载货物、停梯关人等突况维修人员应以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处理。定期开展以“突发停电、消防疏散、电梯困人事故处理”为内容的大规模安全应急演练,从而提升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敏感度。

4.4加大对乘梯知识的宣传力度,在电梯轿厢张贴安全乘梯须知,确保乘客在应对突发事件时知道如何处理。

5.结束语

电梯事故的管理与预防应从电梯设备的安全管理和电梯乘梯安全常识的普及两方面入手,只有不断加强和完善电梯行业的安全法规建设和员工的素质提升,才能使事故减少到最低,也能更有效的预防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电梯安全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712;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1-0056-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生明显变化,全国各地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导致电梯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针对目前社会发展对电梯专业人才的需求,全国各地很多职业技术学校相继开设电梯专业。在电梯专业中,电梯安装课程是最重要、不可缺少的一门学科,它对于了解电梯结构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中专学校电梯安装教学策略。

一、电梯安装工的能力与素质要求

电梯安装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中专学生理解专业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电梯安装工操作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动手实践的能力。电梯安装工必须参加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培训、考核,并持证上岗,其能力与素质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有安全责任意识,熟悉现场安全急救知识;二是熟练掌握电工、钳工装配以及电焊操作技术;三是掌握电梯的基本原理,电梯各零部件安装工艺要求;四是了解电梯的电气原理图,并能熟练布置电梯安装接线,熟练排除电梯常见故障。

二、电梯安装课程的教学现状

电梯安装这门课程比较特殊,必须实操与理论相互结合,以培养中专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近几年,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强调“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把原先在校学习三年制,改成2.5+0.5教学模式,即前两年半在学校学习语数外、专业课知识、专业技能,最后半年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现场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专业课中,“C械识图”课程的学习是让学生能够看懂图纸,为今后看懂样板图、井道平面图、机房布置图打下基础。“电工基础”“电子线路”课程让学生熟悉电气原件与电路分析,能够方便了解电梯的电气部分。“电梯原理”课程详细讲解电梯机械部分与电梯电气部分,学生在这门课中能学习到电梯导轨、层门、轿厢等机械部分安装知识。而安装集训一般分2次进行,每次3周,模拟现场井道进行训练,教学内容包括样板放置、导轨安装、轿厢拼装等机械安装。在电梯安装课程教学中,必须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但要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有时教师因为专业能力所限,往往显得力不从心。

三、电梯安装课程的教学建议

针对电梯安装工的能力与素质要求,及电梯安装课程的教学现状,中职学校应该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训教学,培养双师型教师。

(1)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坚持理论为实践服务。电梯安装是一门动手能力极强的课程,要注重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在电梯安装教学过程中,一般先阐述相关理论知识,然后根据讲解的理论知识进行电梯安装专项实践,之后再讲理论,再实践,如此循环进行,直至电梯安装完成。比如轿厢拼装,先向学生阐述轿厢在电梯中的重要作用,然后讲述轿厢拼装的注意事项及安装方法,随后安排学生进行轿厢拼装实践。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新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让学生自己边学习边实践,同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达到实践目的,而且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操作能力。

(2)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注重因材施教。部分中专学生基础较弱,学习习惯较差,对电梯安装课程的学习兴趣不高。同时,实行大班制,学生较多,层次不同,教学环节中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比如根据中专学生认知特点,选择观摩或借助动画、视频、仿真软件、电子设备等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理论知识。

(3)及时更新专业知识技能,成为双师型教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熟练掌握先进的专业知识技能,了解电梯所用的新材料、电梯安装新技术及一些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成为双师型教师。一要坚持不懈地学。活到老,学到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二要多方面学。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要向周围的同事学习,向从事电梯行业的老师傅学习。三要广泛地学。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电梯专业知识,增强自己的理论积淀和专业技能,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四、结束语

电梯安装课程的开设目的,是让中专学生学习并熟练掌握电梯安装工艺、安装技术,为中专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为国家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生力军。针对电梯安装工的能力与素质要求以及电梯安装课程的教学现状,中专学校应该制订科学的教学计划,强化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加强实训教学,培养双师型教师。教师要通过精心教学,使中专学生熟练掌握电梯安装技能,成为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电梯安全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036-01

引言

保障电梯安全是电梯设计制造的最基本要求,我们国家为了保护乘客的安全、更好的为居民服务,出台了关于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的法律法规,希望对电梯设计制造安全性得到保障。其中保障电梯安全的最重要措施,就是通过安全的电梯设计制造,它是电梯安全的基础保障。在进行电梯设计制造时,一定要把电梯安全性放在第一位,全方位的考虑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且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及故障实施相应的、有效的安全技术,例如合理的结构设计、合格的驱动模式等等。对电梯的设计制造一定要做到细致入微、精益求精,在电梯设计制造完成后一定做相应的安全评审,以确保电梯安全性。

1 电梯设计制造的注意事项

电梯根据用途的不同分为公用电梯和家用电梯两种,其中公用电梯主要使用企事业办公楼、机关政府、酒店宾馆等等。而家用电梯主要使用在住宅小区、别墅、复式建筑等等。无论那种电梯都是为城市居民工作生活提供更多方便,都颇受用户的喜爱。在城市之中生活基本上每一天离不开电梯的运用,电梯安全性颇受人们关注。为了确保其安全性、为工作生活提供更加方便的服务,在进行电梯设计制造时,一定要对设计理念以及各要素格外加以重视。下面对电梯设计制造的几点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1 安全性方面

无论是公用电梯、还是家用电梯,在电梯设计制造时都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置。无论是哪一种用途的电梯,其使用者仅仅只是了解电梯基本操作,对电梯专业知识基本上都不了解,所以说缺乏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尤其在家用电梯当中,还不乏有老人以及孩子,自我保护能力更加薄弱。因此在电梯设计制造注意事项当中,其安全性是最重要的。

1.2 舒适性方面

在电梯设计制造当中确保其舒适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其舒适性主要体现在电梯是否会出现失重以及超重的情况。如果出现失重或者超重的情况,对于身体素质较弱,或者老人、儿童来说身体将会产生极度的不适。其产生失重或者超重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速度太快,所一定采取措施对电梯速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在电梯速度控制方面,国内在进行电梯设计制造是都采用微机自动控制系统,而且效果明显,其速度一般控制在0.3m/s。

1.3 美观性方面

在电梯设计制造之中,除了要注意电梯安全性方面、舒适性方面,美观性也很重要。其美观性的设计制造标准,首先要根据电梯的用途来决定,公用电梯设计制造美观性上,体现出大方、实用即可,但也可根据建筑管理者需求来进行。而家用电梯有所不同,因为家用电梯一般出现在别墅以及复式住宅当中,因此更具个性化,艺术化。其次电梯设计制造美观性还要根据建筑整体风格、特性来确定,要与建筑的整体风格相吻合、相协调,无论是整体结构以及装饰灯等等。

2 保障电梯安全性的设计制造原则

保障电梯安全性是设计制造中最重要因素,为确保其安全性,设计制造时一定全方位、细致全面的进行考量。下面对保障电梯安全性的设计制造原则进行详细分析。

2.1 电梯驱动模式的选择上

驱动模式是电梯运行的基础,驱动模式是电梯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电梯设计制造中,驱动模式的选择至关重要。驱动模式的选择要依据建筑的整体结构特点,以及是公用电梯、还是家用电梯,通途不同选择不同。还可以根据设计者的喜好,或者功能需求来定夺。国内,电梯驱动模式广泛应用的主要有四种,直线电机驱动、液压驱动、链轮驱动以及曳引驱动,四中种驱动模式各具特色,要根据要求的不同,做出不同的选择,从而保障电梯的安全性。家用电梯一般采用相对于比较稳定的液压驱动、连接驱动。公用电梯一般楼层较高,且速度上有一定要求,一般采用直线电机驱动。直线电机是把电能直接转化为直线运动机械能,中间无需转化装置,因此相对较快,其结构组成主要包括直线电机初级、直线电机次级、平衡块、制动机以及钢绳。结构如下图所示:

2.2 底坑与顶层的设计制造原则

在进行电梯设计制造时一定要做到灵活多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的来进行,因为建筑楼体的条件存在差异,不尽相同的。底坑与顶层的设计制造原则对于保障电梯安全性至关重要。首先,底坑。在电梯设计制造当中,必备的条件就是底坑。底坑的大小要求各不形同,公用电梯底坑相对较大、家用底坑相对较小,一般常规电梯底坑在15cm左右。其中一些建筑楼体是不存在底坑的,那么就需要将电梯位置相对调高,一般在10cm左右,从而形成底坑,对于其底部可以做相关的装饰,提高美感。其次,高层。在电梯高层设计制造上有严格的标准要求,不得低于245cm,其轿厢的高度不得低于200cm无论是家用电梯、还是公用电梯。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电梯的安全性。

2.3 运行速度上的设计制造原则

为了确保电梯的安全性,其运行速度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坐电梯可能会遇到的情况如失重、超重,其出现失重或者超重的最主要因素就是电梯的运行速度,如果速度过快就有可能出现失重的情况。在运行速度上,电梯用途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家用电梯的运行速度不易过快,因为家用电梯的应用上更多的是老人以及儿童,属于弱势群体。如果速度过快,出现失重状况,很可能会出现安全隐患。一般家用电梯运行速度控制在0.3m/s。公用电梯的应用多为工作的年轻人,但是速度也不易过快,一般控制在0.5m/s。只有这样电梯的安全性才能有所保障。

2.4 轿厢门设计原则

在电梯使用当中,轿厢门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因此在电梯设计制造当中必须要加以重视。在当今,利用安全光幕保护是大多数无轿门电梯所采用的措施,但是要注意考虑到一旦光幕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因此,为了防止光幕出现问题,保障安全性,一定要安装电器开关活动小扇在其轿厢门两侧。其次,轿厢门一定要有安装机电连锁,杜绝有人误入井道而出现坠落的情况,保障安全。最后,在轿厢之内安装电话分机十分必要,因为如果电梯一旦发展故障,可以及时的进行求救。从而使电梯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3 总结

我国城市化进程非常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多,为了满足越来越多城市人口工作生活,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这也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层建筑中,为了使工作生活更加方便,电梯成为了高层建筑中最基础的工具。电梯无时无刻不在承载客人,长时间的进行上下运行,由此可见电梯安全性至关重要。若想保障电梯的安全性,电梯设计制造是重中之重。在电梯设计制造时要全方位的考虑可能发生的危险,并且针对可能发生的危险以及故障实施相应的、有效的安全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对高层建筑居民工作、生活提供更安全的、更有效的服务。本文从电梯设计制造的注意事项出发,再对保障电梯安全性的设计制造原则进行探讨分析。希望对电梯设计制造与安全起到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赵霄雯.电梯安全风险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 王新华.电梯系统风险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电梯安全论文篇6

XX年是市委市府“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市局“科技信息提升年”,以及实现中心“1133”工作目标的重要一年。XX年上半年,我部认真学习和领会市委市府“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市局“科技信息提升年”工作主题,以及实现中心“1133”工作目标的重要性,积极推进部门检测队伍的建设和部门的内部管理。通过组织学习,使全部门每一个同志都深刻理会了市委市府“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市局“科技信息提升年”工作主题、实现“1133”工作目标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全部门人员为安全生产服务、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服务的意识。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全部门同志踊跃捐款,奉献了一份自己的爱心;我部段晓明同志更是深入灾区,为灾区排险和重建出了自己的一份力。

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我部通过集中学习和典型案例教育,使全体人员廉政意识进一步得到了提高,确保本部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落实到了实处,较好地执行了《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责任书》。

按照中心开展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活动的部署,我部积极进行了相关的工作,张东平同志还在中心创建市级文明单位动员大会上发出了倡议。

在“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大讨论活动中,我部积极组织部门全体人员学习、讨论和查找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同时按要求做好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展风采”活动的相关工作。

二、安全工作管理目标方面

安全工作是检验工作的重中之重,电梯检验部一直把安全工作作为本部门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

我部严格按照与中心签订的《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进行要求和工作,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思想。针对检验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部门坚持了现场检前会制度,检验人员在每次检验前对电梯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进行了安全交底和技术交底,向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讲解检验工作中的安全要求,避免了检验过程中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的不安全行为。

正副部门作为部门安全工作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经常深入检验现场监督安全工作,督促检验人员在检验前和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检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不符合检验安全条件的,不进行检验工作,严格控制住了安全事故。同时认真积极做好消防、治安工作,使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

通过加强对部门内部的安全和治安管理,我部杜绝了重大安全责任事故、治安事故和的发生。无钱物、票据、档案资料及其他公共财产损失、被盗和泄密现象发生。

三、工作质量管理方面

坚持每周组织部门全体人员学习国家标准、检验规程、中心质量体系文件,讨论检验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针对质量技术部现场抽查和检验报告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准检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针对性进行解决,从而提高了检验技术水平和检验质量。

部门正、副部长经常定期和不定期地深入检验现场,对新安装、改造、修理和定期检验的电梯、扶梯检验情况进行抽查,严格控制了检验工作质量,杜绝了重大检验工作失职。

四、行政管理目标方面

为搞好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我部完善了与检测质量、检测安全和检测收费率直接挂钩的分配办法,鼓励本部门人员积极工作;通过提高技术骨干人员的待遇,调动了检验人员提高学历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制定年度培训考核计划,将考试成绩作为培训效果的检验,促使检验人员自觉学习专业技术知识,提高了队伍的战斗力。

完善和加强了部门内部管理,强化了部门管理办法、办事流程和内部分配办法,增强了部门每一位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严格执行了中心《行政管理制度》。

今年我部实行了检测小组远郊区县检验任务承包的工作模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五、服务质量管理方面

为搞好服务质量,我部不断加强对本部门人员服务意识的教育,经常性地向电梯使用单位和施工单位了解内业人员和检验人员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今年6月,我部配合质量技术部,对本部门检验人员进行了现场的检测比对,提高了本部门人员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按照中心“特种设备严重事故隐患及时告知免责的规定”,认真做好严重事故隐患告知及报告工作,在工作中做到了每检验完一台电梯,立即书面告知受检单位,并有受检单位人员确认签字;对检验中发现的严重事故隐患的具体情形,在规定时间内以挂号邮寄的方式报告了所在地行政监察部门。

完成了对丝绸宾馆“1?6”电梯伤害事故和“6?12”江湾国际花都电梯安装事故的应急处理,并及时帮助监察部门进行技术分析,确保了事故调查的顺利进行。

为提高我部检验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技能,按照市局大培训、大锻炼、大考试的要求,我部已有一名人员到企业参加为期三个月的锻炼,送出了5名检验人员参加了国家局组织的电梯检验师培训。

六、检验任务目标方面

经电梯部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XX年上半年,完成电梯、扶梯检测10498台。其中完成电梯检测9361台(新安装检测1941台、修理检测127台、定期检测7293台),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检测1137台(新安装检测126台、修理检测37台、定期检测974台)。通过检测,共发现电梯、扶梯存在安全隐患4375条,并对存在安全隐患较为严重51台电梯、扶梯进行了现场复检,保证了电梯、扶梯的安全运行。

定检率达到94%,申报设备检验率和严重事故隐患报告率达到了100%,对到期而未检的电梯按规定收集了见证材料,并按规定及时进行了上报。

七、业务开拓方面

在业务开拓方面,我部5月底在完成了电梯限速器检验仪的配备后,全面开展了限速器检验工作,上半年已检验电梯限速器1535台。

同时对别墅

电梯、船用电梯检验、对委托评估和鉴定工作也进行了积极的开拓。

八、科技工作方面

积极进行科研工作,完成了市局项目《重庆市电梯安全运行保障条件与应急处理对策》,现正进入结题验收阶段,同时我部与涪陵分中心联合进行的《电梯限速器检验规程》制订工作正在稳步开展;XX年上半年,我部人员在部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

九、体会

电梯安全论文篇7

1.引言

在现代社会和经济活动中,电梯作为高层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运输设备已成为城市物质文明的一种标志。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电梯工业也得到飞速发展,电梯数量剧增。由于电梯数量越来越多,检验单位安排业务人员电梯业务不够熟悉,因此很难按质按量合理按排检验任务,往往会造成检验人员的配置和检验任务不相匹配情况。本文旨在对电梯检测的条件对于电梯检测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电梯检测的质量、更好的保障电梯安全。

2.分析电梯检测条件、现状及其影响

电梯的检验是指对电梯的安全运行状况进行检查、检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电梯安全运行。为此,要加强电梯的检验工作,对于电梯的检验容不得一刻的放松。电梯检测需要满足一下条件:

1、要提交完整的资料和文件:对于制造企业而言,其需要提交的资料和文件有:装箱单、产品出厂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电气敷线、机房井道布置图、动力电路安装示意图、安全电路符号说明、零件的安装图、电梯整机型式的试验报告,还要有门锁装置、安全钳、限速器等安全配件的试验报告结论副本。对于安装单位而言,其需要提交的资料和文件有:检验报告、自检记录、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与处理报告、电梯使用单位所提出的变更设计经制造企业同意后证明文件。以上资料和文件都需要有相关责任人进行签章后方可生效。

2、电源和电源控制装置要符合要求:电源必须要是规范的电源,供电电压要与电梯工作条件的规定相符;要在机房门口容易接近的位置进行电源箱的安装,规范地将线接好,使之与地完好有效与地触,无论是线径,还是供电容量均要与要求相符合。

根据电梯监督检验规程对检测条件的相关要求,电梯的监督检验工作应是在检测条件完善的情况下,由电梯使用单位向检测机构提出检测申请。目前很多电梯监督检测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就进行检测,这使得检测工作受到很大的影响。下面对于当前检测条件的主要缺陷进行分析:

1、检测场所不具备检测条件,具体表现:

(1)电梯供电电源不符合使用要求,一般情况下以施工临时电源居多,电源的连接不规范,同时也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

(2)通往机房的通道不畅通,楼梯无护栏,不具备必要的照明。

(3)检测现场各工种交叉作业情况较多,各种躁声不断。

(4)井道未完全封闭,建筑材料极易落人井道内伤及检测人员,给检测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5)不具备机房、井道、坑道照明,底坑积水严重。

2、电梯的使用单位经常变更内部编号,多台并列电梯自编号经常混淆,经常连物管公司也搞不清楚,可能造成检测结果张冠李戴,留下安全隐患。一般在电梯安装时为方便区分,电梯安全公司会在机房曳引机上刷有内部编号。电梯投入使用后,物管公司根据需要,常常对该编号进行变更。并且在电梯基站张贴内部编号及在电梯内张贴检验合格标识时,为图方便,经常不到机房核对,胡乱张贴,特别是多台电梯并列时更是如此。这就有可能造成机房按曳引机上编号填写检验结果,井道和底坑按基站张贴的内部编号或电梯内张贴的检验合格标识填写检验结果,最后导致一些不是该电梯的问题列入了改电梯名下,存在问题的电梯反而没有问题,可能留下安全隐患。

3、检验前需要人工填写每台设备的参数信息,多次重复填写使用单位及维保单位的信息等,工作量大,话费时间长,效率低。检验前检验员需要查阅随机资料、上年度检测报告等电梯资料,将设备参数信息填入检验记录,出具报告时再填入检验报告,检验多台电梯时就需要人工多次填写,工作量大,容易出错。检验记录及报告中都要求填写使用单位及维保单位的名称、地址、联系人等基本信息,例如一次定期检验同一单位的10台电梯,就需要填写相同的使用单位及维保单位信息至少30遍。一般检验前各种信息完全填写需要1~3h,极大的压缩了设备检验的时间,从而有可能影响到检验质量。

3.对电梯检测工作的改进措施

(1)电梯使用单位应将电梯验收工作当成电梯创造一个良好的检测环境,重视电梯检测工作,投入使用前的一桩大事,将电梯当成自己的财产,不是单靠一个方面努力就能实现的,它需要一定时间、一定的环境以及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有所改善.这种改善是众望所归。

(2)安装维修单位应加强质量管理,树立良好 装单位能通过合理的安排,严格的白检使自己的产品通过检测从而获取一定的利润;电梯验收机构也 能够提高检测效率和检测质量,降低检测人员的劳动强度。检测条件与检测之间的辩证关系应当是几方面利益的共赢,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电梯检测 。(3)能否适当增加一些检验项目,将人们关心的内容进行一个评价。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更好的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改善电梯检测工作,良好的电梯检测条件是必须的。电梯检测条件的提升是几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随着检测条件的不断提升,电梯检测工作也会取得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贺清丽. 简析电梯检测条件对检测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2007 26(3)

电梯安全论文篇8

对于曳引电梯无论悬挂比是1:1,还是2:1均需用到钢丝绳,所以说钢丝绳与电梯的运行及安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电梯用钢丝绳指的是曳引钢丝绳,曳引绳承受着电梯的全部悬挂重量,并在电梯运行中绕着曳引轮、导向轮或反绳轮牵引轿厢及对重。所以对电梯用钢丝绳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挠性及耐磨度。本文将就上置式、速度1.0m/s的有机房曳引式电梯按国标的要求对钢丝绳的安全系数进行核算。

1、电梯用钢丝绳的分类和标记

电梯钢丝绳一般是圆形的股状结构,主要有绳股和绳芯组成。钢丝是钢丝绳的基本组成部件,绳股由钢丝组成,电梯钢丝绳一般为6股和8股。如在水力发电站中安装电梯,为了防腐,有时也要求电梯钢丝绳需要镀锌。

1)按强度分可分为单强度钢丝绳及双强度钢丝绳。

单强度钢丝绳:外层绳股的外层钢丝具有和内层钢丝相同的抗拉强度,如内层、外层钢丝全部都是1570MPa;

双强度钢丝绳:外层绳股的外层钢丝的抗拉强度比内层钢丝低,如外层钢丝绳为1370MPa,内层钢丝绳为1770MPa。

2)按绳芯可分为纤维芯和钢芯。

纤维芯:纤维芯应符合GB/T 15030中优等品的要求,也可使用合成纤维制成,绳芯中应加入适量剂。剂应具有防锈功能。

钢芯:钢芯分为独立的钢丝绳(IWR)和钢丝绳股新(IWS)。

3)钢丝绳标记示例(按照GB 8903-2005)

结构为8x19西鲁式,绳芯为纤维芯,公称直径为13mm,钢丝公称抗拉强度为1370/1770(1500)MPa,表面状态光面,双强度配置,捻制方法为右交互捻的电梯用钢丝绳标记为:

13 NAT 8X19S+FC-1500(双)ZS-GB 8903-2005。

注:a)ZS代表右交互捻钢丝绳,绳右捻,股左捻;b)标记中的数字8代表组成钢丝绳的绳股数量为8;c)标记中的数字19代表组成每股的钢丝数量为19;d)标记中S代表西鲁式,也有瓦林吞式(用W表示)及填充式(用Fi表示)。

2、钢丝绳的安全系数计算

本文就上置式、速度1.0m/s的有机房曳引式电梯按GB 7588-2003的要求进行核算。该方法考虑得到:

a)在钢丝绳驱动的设计中使用传统材料制作各个部件,如钢(铸铁)曳引轮;

b)钢丝绳符合国家标准;

c)在正常的维护和检查下,钢丝绳有足够的寿命。

2-1、电梯参数

1)有机房(机房上置),额定载重Q=1050kg

2)曳引比I,本文取2

3)速度1.0m/s

4)顶层高度4150mm

5)底坑深度1350mm

6)提升高度27m(9层9站9门,按3m每层考虑)

7)轿厢自重P=1200kg

8)对重重量P对重=1672.5kg(平衡系数按0.45)

9)曳引轮槽型40度V型槽下部带95度切口

10)曳引轮直径Dt=400mm

11)导向轮直径D2=400mm

12)反绳轮直径D3=400mm(轿厢及对重侧)

13)钢丝绳直径dr=10,型号为10 NAT 8×19S+NF-1500(双)ZS- GB 8903-2005

14)钢丝绳根数n=5

电梯钢丝绳绕绳示意如图1;

钢丝绳参数如表1;曳引轮槽型参数如表2;

表1

表2

图1

2-2、安全系数计算

GB7588-2003第9.2.2条要求如下:

悬挂绳的安全系数应按附录N(标准的附录)计算。在任何情况下,其安全系数不应小于下列值:

a)对于用三根或三根以上钢丝绳的曳引驱动电梯为12;

b)对于用两根钢丝绳的曳引驱动电梯为16;

c)对于卷筒驱动电梯为12;

安全系数是指装有额定载荷的轿厢停靠在最低层站时,一根钢丝绳的最小破断负荷(N)与这根钢丝绳所受的最大力(N)之间的比值。

1)滑轮的等效数量 Nequiv的计算

弯折次数以及每次弯折的严重弯折程度导致钢丝绳的劣化。同时,绳槽的种类(U型或V型)以及是否有反向弯折也有影响。每次弯折的严重弯折程度可以等效为一定数量的简单弯折。简单弯折定义为钢丝绳运行于一个半径比钢丝绳名义半径大5%至6%的半圆槽。

简单弯折的数量相当于一个等效的滑轮数量Nequiv,其数值从下式得出:

Nequiv=Nequiv(t)+ Nequiv(p)

Nequiv(t)――曳引轮的等效数量;

Nequiv(p)――导向轮的等效数量。

Nequiv(t)查表2得出为6.7;Nequiv(p)按下式计算,

Nequiv(p)=Kp*(Nps+4*Npr)

Kp――跟曳引轮和滑轮直径有关的系数,按下式计算得出,

Nps――引起简单弯折的滑轮数量,本文取2;

Npr――引起反向弯折的滑轮数量,本文取0(因反向弯折仅在钢丝绳与两个连续的静滑轮的接触点之间的距离不超过绳直径的200倍时才考虑)。

Kp=(Dt/Dp)4=(400/400)4=1

Dt――曳引轮的直径;

Dp――除曳引轮及对重反绳轮外的所有滑轮的平均直径,本文为400。

Nequiv(p)=1*2=2

Nequiv=Nequiv(t)+ Nequiv(p)=8.7

2)曳引绳的计算安全系数Sf

Sf是根据电梯绕绳系统、曳引轮的槽角等参数计算得出,计算公式如下:

3)钢丝绳的实际安全系数Sf’

Sf’是根据电梯钢丝绳所受的力及钢丝绳的自身参数计算得出,计算公式如下:

N――一根钢丝绳的最小破断载荷,本文取44KN;

T――载有额定负载的轿厢停靠在最低层站时的钢丝绳上的最大静载荷;

W――轿厢侧总重量。

W=(P+Q+P钢丝绳)*g=(P+Q+i*H总*q*n)*g=(1200+1050+2*32.5*0.345*5)*9.8=23.15 (KN)

H总――井道总高,本文为32.5m。

结论:Sf’>Sf,且Sf’>12,所以钢丝绳安全系数满足GB7588-2003要求 注:本文钢丝绳数量n为5。

三、结语

对于曳引电梯选用钢丝绳的最小破断载荷与轿厢侧重量之比得出的系数(即实际安全系数Sf’)必须大于GB7588-2003附录N中计算的结果(计算安全系数Sf)与GB7588-2003第9.2.2条中要求的安全系数(12或16,根据钢丝绳条数选取)两者中的最大值。从上面公式的计算可以看出,通过加大曳引轮直径或加大绳轮直径或减小绳槽切口角度β,可减小Sf,从而可以减小Sf’,继而可选用强度较小的钢丝绳;通过增加钢丝绳条数n,可以加大Sf’;通过减小轿厢重量,可以加大Sf’;改变悬挂比i或改变钢丝绳最小破断载荷N也可以改变钢丝绳的安全系数。但是改变了上述的参数同样会引起曳引力等一系列电梯参数的变化,所以在实际设计中时,要从整体出发,选择最优的方案,但无论如何,都必须满足国标的要求,而且应留有适当的余量。电梯钢丝绳是电梯的重要部件,它关系到电梯的正常使用与乘客的人身安全。不仅在设计上要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定期的检查维护也是十分重要的。无论设计时电梯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有多高,但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注意维保就会发生危险(近年来就常有因电梯维保不到位,导致发生故障引起伤亡的报道),因为钢丝绳在曳引轮上的运行寿命受到磨损和钢丝交变应力的限制,对大多数情况来说,只要观察出外部有明显的钢丝破断现象就应更换钢丝绳,而这些只有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判断。所以一定要找有资质的电梯维保公司对电梯进行定期的维保。

参考文献

电梯安全论文篇9

中国电梯协会副秘书长张乐祥表示,自动扶梯与普通楼梯不同,普通楼梯的台阶高度在16到17厘米左右,而自动扶梯的台阶高度一般在24厘米左右,远远高于正常行走的楼梯台阶高度,所以自动扶梯并不适合行走。他认为:“‘左行右立’是一种‘道德绑架’,在扶梯上走动才是更不文明的行为。”

地铁“左行右立”是危险的字面文明

就在“左行右立”在多地被取消的时候,“靠右站稳”这一固有思维却似乎难以磨灭。从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始,“左行右立”被官方当作一种文明出行的典范大力提倡。可是,被打上“文明”“素质”标签的“左行右立”这一行为模板是否真的合理安全呢?

“左行右立”很明显是一句外行话,它没有考虑到这一适用于固定楼梯的标语是否适合手扶电梯这一运输工具,没有考虑到电梯右侧板的磨损问题,没有考虑到在客流量大的地方在手扶电梯单侧站立是否会让效率更低,也没有考虑到在高速运行的手扶电梯上快走、奔跑本来就很危险。着急赶路的话完全可以走楼梯,为什么要抢那几十秒去跑狭窄的电梯呢?

标语口号使得词句简洁有力,朗朗上口,容易记住。然而,正如徐贲在他的文章《过度运用口号和标语妨碍公共理性》中的论述一样,标语口号常常是一种肤浅、粗糙、程式、空洞的表述,是一种非常单一的主观宣泄,而不是理性周详的思考表达。外行讲话没关系,有人讲外行话也没问题。问题是,在一些观点、意见被标语化后,接受这些观点的人们也通常很少去反思其背后的道理和逻辑,而去追求一种“字面的文明”,这是非常危险的。

公共议题需要更多公众讨论

电梯安全论文篇10

1.电梯事故情况描述

因故障电梯停梯,某企业分厂厂长扒门出电梯不慎跌落井道,造成一起人员伤亡事故。依据事故调查组对相关人员的询问笔录以及现场勘查得知,某企业分厂厂长周六组织人员维修设备,在设备厂房的7楼查看维修状况时,接听了厂里另外一处维修工地员工的电话,随后便乘坐电梯离开。当电梯行驶到轿厢地砍在2楼层站地砍上方1.5m的位置时,电梯突然停止,此人在没有通过紧急报警装置请求专业人员来施救的情况下,扒开轿门、打开层门,趴在轿厢地砍上慢慢将身子往下放,在此过程中手没有扒住轿厢地砍,身子滑入井道中,摔落在底坑里。图1中轿厢护脚板上的痕迹可能是遇难者手划过的痕迹。后来,此人被发现并送往医院,经抢救无效,被宣布死亡。

2.调查电梯基本情况

事故电梯是某电梯厂1989年11月生产的型号为JH30的3000kg的载货电梯,7层7站,额定速度0.50 m/s,事故电梯安装在炭素车间里,上次定期检验日期是2014年03月27日,检验结论合格。近期,电梯使用频次较低,近些年电梯主机维修过数次。

3.事故现场勘查情况

事故调查组人员通过检查机房、轿顶、门锁等装置没有发现问题,当将电梯由检修工作方式转成正常工作方式即快车运行时,电梯失电。调查人员随即到了机房查看,发现给电梯供电的线路跳闸了,随后通知配电房送电,此时电梯主电源开关的进线端在打火花,几秒钟之后,电梯曳引机的电机发出巨大的声响,供电线路再次跳闸。将电梯由正常工作方式转成检修工作方式即慢车运行方式,再次通知配电房送电,开动电梯,电梯可以运行。此电梯采用交流双速电机作为动力来源,电机内部采用低速绕组和高速绕组,低速绕组工作正常,高速绕组无法工作。调查人员通过详细了解情况发现,此电梯电机以前经常损坏,最近一次电机维修是在半年前。调查人员通过分析推断,电梯电机高速绕组短路引起供电线路跳闸,导致电梯失电停梯。

4.事故产生原因分析

此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遇难者自救不当,遇难者作为企业的管理者,缺乏对电梯使用的安全管理、应急救援以及被困电梯解救方法的了解;间接原因是此台电梯属于老旧电梯(图2和图3分别是电梯主机和继电器控制系统),由于此台电梯的使用频次不高,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单位将此台电梯的曳引电机的维修按照普通电机的维修方式进行即将电机的线圈重新用漆包线绕制,以致电机的性能指标难以达到电机制造厂家的设计要求,进而导致了此次的电梯故障停梯。

5.解决措施

在我们国家,乘客被困电梯因自救不当或由非专业人士(比如物业保安)救助不当而跌入井道摔在底坑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电梯使用的安全管理,其次,需要对老旧电梯的安全状况进行风险评估,识别电梯系统存在的危险因素,评定风险等级,制定和采取防护措施,消除或减少老旧电梯的安全事故隐患,降低安全风险。

5.1 电梯使用安全管理

(1)使用单位的确定

使用单位是对电梯使用履行安全管理义务、承担安全首负责任的单位或者个人。电梯的所有权者、使用权者和管理者都可以是“使用单位”,这就需要明确一方为使用单位,来承担电梯的安全管理义务和安全首负责任。现实中,对电梯使用履行安全管理义务、承担安全首负责任的使用单位有时不明确,使用单位的确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确定:

1)建设单位尚未将电梯交付其他责任主体的,该建设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

2)电梯所有权人或业主委员会自行管理电梯的,所有权人或业主委员会为电梯使用单位;

3)电梯所有权人或业主委员会委托相关单位管理电梯的,应当与受托人签订托管协议,明确受委托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

4)居民住宅小区聘请物业管理单位的,应明确该聘请的物业管理单位为电梯使用单位;

5)所有权多方共有或单方所有权多方使用的电梯在办理使用登记和登记变更时,应通过书面协议形式落实电梯使用单位,明确授权。其可以是:电梯所有人、承租人、实际使用者以及承担物业管理职能的物业服务企业等。使用单位发生变更的,应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变更登记前,原登记的使用单位仍为电梯安全使用的责任主体。

(2)管理机构及人员

使用单位应设置电梯安全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对电梯进行日常安全管理。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安全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保证电梯安全。电梯分布在不同区域或地点的使用单位,应按楼盘、连锁店或分支机构等分别配备至少一名电梯管理人员;同一使用单位管理的大型物业区域,每一百台电梯应至少配备一名电梯管理人员,但是使用单位的各个机构共用一个电梯安全管理员证的情况很多。对于学校、医院、商场、车站、客运码头、展览馆、公园等公共场所且无人值守的电梯,使用单位应在管理制度中规定作业人员巡查,确定巡查间隔和巡查内容,并在设备醒目位置设置长期有效的电梯使用标志牌和安全注意事项,标明使用单位名称、管理人员和联系电话,便于危机处理。

(3)管理制度和技术档案

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符合本单位实际情况、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并且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至少包括相关人员的职责、安全操作规程、日常检查制度、维修保养制度、定期报检制度、电梯钥匙使用管理制度、作业人员与相关运营服务人员的培训考核制度、意外事件或者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与应急救援演练制度和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使用单位应按照“一梯一档”要求,建立电梯安全技术档案。安全技术档案至少包括《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表》、设备及其零部件和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技术文件、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的有关资料和报告、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练记录、安装、改造、重大修理监督检验报告和定期检验报告和设备运行故障与事故记录。

(4)维修保养管理

使用单位应监督电梯维修保养单位认真履行日常维修保养工作,并在其维修保养、急修等工作记录上进行签字确认。当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变更时,使用单位应做好相关衔接工作,确保有相应许可资质单位对电梯提供不间断的专业维修保养。

(5)日常巡视和自行检查

使用单位应落实人员对电梯使用状况进行巡视并做好巡视记录,巡视中应加强对电梯紧急报警装置的检查,确保畅通,发现问题及时组织整改。使用单位应每月至少对电梯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做好自行检查记录以及电梯的故障记录和统计。

(6)安全标识

使用单位应将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警示标志、电梯使用标志、应急救援电话号码置于易于为乘客注意的显著位置,并保持完好。电梯使用的安全注意事项可以采取图画配以文字的形式简单明了的进行说明,这样会吸引乘客的注意,加深对安全乘坐电梯的认知。

(7)停止运行

电梯运行影响乘客安全时,使用单位应立即停止电梯运行。停止使用后,使用单位应委托电梯维修保养单位或其它相应资质单位对电梯进行检查、修复,消除事故隐患,方可继续使用;经重大修理或改造消除事故隐患的电梯应由特种设备检验机构监督检验合格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正常情况下,电梯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止使用:

1)电梯和电梯附件受潮,以及安装电梯和附件的机房、井道、底坑等场所进水或严重受潮;

2)发现安全装置、安全附件、安全开关、安全触点等发生误动作,厅、轿门工作异常;

3)电梯发生事故或存在事故隐患;

4)接到电梯维修保养单位因发现事故隐患而发出的电梯应停止运行的书面通知时;

5)监督检验或定期检验结论为不合格。

5.2 电梯风险评估

我们国家多个省份都在制定在用电梯安全风险评估规程,对在用电梯的安全性能进行风险评估,指出在用电梯安全风险的等级及主要风险,提出降低安全风险的建议和对策。在用电梯的安全风险评估主要是对电梯的设备本体、使用管理、维护保养和使用环境四个方面进行评估。依据评估项目自身的特点和近年来发生的事故案例来确定各个评估项目在电梯风险评估中的重要程度。

(1)电梯的设备本体

电梯的设备本体主要包括机房设备、井道设备、轿厢、层站和安全功能几大部分。其中机房设备包括曳引机、制动器、紧急操作装置、电气控制系统和限速器;井道设备包括井道内防护、导向系统、对重、井道布线和底坑设备;轿厢包括轿厢结构与防护、轿厢面积、悬挂装置与补偿装置和轿厢设备;层站包括层门结构、层轿门运行、层门安全功能和层站部分;安全功能包括旋转部件防护、超越端站防护、超载保护、超速保护、曳引能力和安全回路。电梯的设备本体在电梯风险评估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2)使用管理

使用管理主要包括使用单位确定、管理机构及人员、管理制度和技术档案、维修保养管理、日常巡视和自行检查以及安全标识等。电梯的使用管理对于电梯的安全运行非常重要,好的电梯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电梯事故的发生。

(3)维护保养

维护保养主要包括维保单位、维保人员和维保质量。维护保养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电梯故障发生的频次。激烈的市场竞争产生了电梯的低价维保,压缩了维保单位维保单台电梯的利润,进而使单个维保人员维保电梯数量的上升,最终导致维保质量的下降,给电梯的运行带来了安全隐患。

(4)使用环境

使用环境主要包括使用场所、机房和底坑环境以及供配电。使用环境的好坏对电梯的安全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乘客对电梯的破坏、乘客不文明乘坐电梯、机房漏水、底坑积水以及电压波动都会对电梯的正常运行带来隐患,增加了电梯事故发生的概率。

6.结论

本文所述事故的遇难者既是电梯安全管理的主体,又是电梯使用的主体,他缺乏安全意识和对电梯安全管理的了解;事故电梯属于老旧电梯,受当时条件限制,在设计上存在着一些不安全因素,且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和老化等现象,导致工作不可靠,安全隐患较大。因此,加强电梯使用的安全管理和对老旧电梯安全状况进行风险评估,可以降低安全风险,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检验人员在电梯检验时应加强与使用单位的沟通,针对电梯使用的薄弱环节,指出所用电梯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以提高电梯的运行安全,降低潜在的事故风险。

电梯安全论文篇11

摘要:电梯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交通便利的同时,其所带来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增多,值得电梯专业人员重视和研究。本文从电梯功能、常见故障及应对措施方面剖析,论述安全的重要性。关键词: 电梯

安全

措施中图分类号: TU857

文献标识码: A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电梯来到我们的身边,被我们所使用,电梯也分很多的种类,从有无机房来分,分为有机房电梯和无机房电梯,从用途来分,分为乘客电梯,医用电梯,消防电梯,观光电梯,别墅电梯等等,后来为了满足一些现代大型商场从二楼起要安装电梯的要求,又开发出新型的浅底坑电梯,最低底坑可以300mm就能达到要求。但是近年来,电梯事故频发,尤其是2011年7月,北京地铁奥的斯扶梯特大安全事故受到全社会关注。根据统计,电梯事故除了安装、维修、保养、改造过程中发生之外,电梯自身也是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究其原因,事故发生的诱因不仅仅是工作人员违规作业,而且也包含了电梯自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按照电梯事故发生的系统位置,电梯事故可分为三种,即门系统事故、冲顶或蹲底事故和其他事故。1、门系统事故电梯系统的结构特点造成了门系统事故发生率较高。究其原因,电梯每运行一次,都要经过两次开门和两次关门动作,门锁工作频率快,老化速度快,长此以往,使门锁机械或电气保护设备的可靠性降低。如果工作人员不及时维修更换,就会使电梯的运行处于不安全的状态之下,致使事故频繁发生。其次跟乘客也有很大的关系,乘客对电梯乘坐知识欠缺,在轿厢里挤撞轿门,在厅门外挤撞厅门都极其容易破坏门系统,导致破坏了电梯的整个系统的控制,致使事故的发生。2、冲顶或蹲底事故 冲顶事故的后果十分严重,特别是当电梯运行在高层建筑上时。正常情况下,电梯是不会出现冲顶或者蹲底事故的,电梯有两部分,机械部分和电器部分,机械部分必须保证电梯的安全,起决定性的作用,电器只能控制的部分,起辅助的作用,大多数情况下,电梯的制动器出现故障是这类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动器是电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当制动器失效或者存在不安全因素时,电梯就会处于失控状态,无安全保障,后果难以设想。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国家的电梯维保企业欠缺,维保范围和人员不足。3、常见安全事故与措施3.1、由开门走梯造成的事故造成开门走梯的大部分重要原因是在维修人员完成维修后,电梯被恢复为“正常”运行,但是门锁回路仍然是短封状态,这时电梯就检测不到门的回路了,也就不能控制门系统了,那就有可能发生开门走梯,然而电梯维修工作必须的一个步骤就是短封门锁回路,缺少这个步骤,某些电梯的维修工作就不能正常进行,关键问题是,在维修人员完成工作后,没有去除电梯的短封门锁线又不是维修人员的主观愿望,而是工作失误或是遗忘引起,而这种失误或遗忘又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实际上,不论造成开门走梯的原因是什么,其根本特点是由于电梯层门没有关闭,而轿厢位置发生了向上或是向下的移动,依据这点,可以把电梯门锁链路是否被短封排除在外,一旦发现两者处于不安全状态,就将这种信号经处理后来控制电梯,使电梯处于不能运行的状态,通知维修人员进行检测,当且仅当层门和轿厢位置处于正常状态以及在电梯控制中心进行“复位”操作之后,电梯才可以投入正常运行,这是有效控制开门走梯事故的一个有效措施。3.2、坠落电梯井道事故就在用电梯发生相关的安全事故而言,已经集中反映在误入坠落井道事故,在用电梯发生坠落井道事故基本都是一个原因造成,那就是误入。但在某些情况下,必须打开电梯外面的层门,进行相关操作,在这种状况下,稍有不慎就会坠入井道,事实上,失误、出错、大意和疏忽是人们避免不了的,没法完全克服,是人类的生理特点所致,众多坠落电梯井道事故已经验证了这一点。近年来,发生误入井道坠落的事故多有发生,坠落井道事故的产生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由于误入所致,即通过专用的三角钥匙开层门时,轿厢在别的层;另一方面是由于当事人不慎所致,当电梯离开这一层,层门没有关闭,当事人不慎坠入井道;另外,电梯故障或停电也可导致坠落井道,乘员为了离开轿厢,在打开轿门及层门后,跳出轿厢时而又坠落井道。在上述的三种类型中,由于误入导致坠落井道的事故发生的最多。还有一种就是施工中,井道门口防护不当致人坠落,此为安全防护及现场管理不当造成。依据坠落井道事故发生的特点,当轿厢不处在这一层时,在打开层门不到10cm的时候就在该层发生报警声响,与此同时,最切合实际的事故预防措施就是打开井道照明灯,在报警的情况下,当事人如果具有行为能力,就不可能继续进入层门,往井道里面前进。这种利用声音和灯光双重报警的方法对于防止误入井道事故的发生,可以说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措施。最后最最重要的还是乘客在乘坐电梯的时候不要分散注意力,提高警惕便可杜绝危险的发生。为了保证制动器的可靠工作,静载试验和运行试验都必须在电梯交工前进行,也就是把额定载重的1.5倍放入轿厢内,经过10分钟后,如果各种部件都没有损坏,曳引绳没有打滑现象,则制动时可靠的。

为了保证电梯在设计的载重量范围内能够正常运行,还在轿厢上加入了超载装置。一般情况下,当载重量达到额定的110%时,超载装置开始起作用,超载蜂鸣器鸣响,这时轿厢的门会关不上,控制电路被切断,电梯就无法起动,只有轿厢内的重量减少到额定范围时,电梯才能关门运行。 5、结语电梯技术在不断的更新发展,电梯事故也随着电梯数量的增加而越来越多,究其根本原因主要就是乘客对乘坐电梯的意识和知识面窄,另一个就是电梯的本身质量不够完善,我们电梯的设计人员要不断的研究和开发一些新的安全措施来保证电梯运行的安全,保证乘客的生命安全。文中仅对电梯常见故障问题进行的分析并提出一些整改措施和办法,有些论述还不尽完善,谨以此文抛砖引玉,与同行共勉。参考文献[1]罗碧俊.电梯电气故障的查找与排除方法的分析[J].科技传播,2O11(10)[2]陈家盛,电梯结构原理及安装维修.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电梯安全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TU8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4)30-0084-02

随着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工程风险管理成为了社会与国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工程风险管理涉及发现风险、评估风险以及规避风险。为了保护人身安全、公众利益,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是工程管理者应该重视的课题。

1 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因素分析

在现代社会,电梯成为了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同时它又是一种存在安全隐患的特种设备,电梯一旦出现事故,可能会危害到人们的生命。分析老旧电梯安全隐患因素,对开始老旧电梯安全风险管理有重要作用。老旧电梯的安全隐患有五点。

1.1 技术落后,容易出现故障

老旧电梯普遍存在拖动与控制技术落后的问题,由于技术落后导致电梯的可靠性较低,加之使用多年,造成电梯零部件出现老化与损坏,老旧电梯的故障发生率大大提高,并且逐年增加。

1.2 老旧电梯与现行电梯安全规范的矛盾

我国电梯安全的规范文件GB 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从1987年以来,几经修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2003年修订的GB 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增加了大量新的安全要求,其中包含许多技术与安全性要求,显然老旧电梯达不到现行电梯安全规范的要求。

1.3 老旧电梯老损问题严重

老旧电梯由于长期的工作运行,不可避免的存在线路老化、磨损的问题,电梯的主要部件有一定的使用寿命,一旦达到或超出电梯主要部件的使用寿命,电梯就等于是一颗定时炸弹。电梯的主要部件包括钢丝绳、继电器、曳引机、接触器、变压器、制动器、限速器-安全钳、轿门门机及层门系统、缓冲器等,任何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带来严重危害。

1.4 老旧电梯维护和改造困难

老旧电梯普遍存在维护经费不足的问题,以至于大多数的老旧电梯不能及时进行检查、维护与改造。在我国的老社区中的老旧电梯得不到专业的维护,一般由物业公司管理,常常出现管理不到位的问题,一方面维修不及时,影响住户使用;另一方面电梯维护工作无法达到新的技术标准。

1.5 我国缺乏老旧电梯报废的相关规定与标准

截止目前,我国还没出出台明确的电梯报废标准,老旧电梯没有明确的退役时间表,没有报废评估的方法与标准,使得很多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旧电梯还未服役,严重威胁着人民的人身安全与生产安全。

老旧电梯安全隐患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随着人们对电梯安全需求的提高,针对老旧电梯的现状,分析老旧电梯的安全风险评估办法与相应措施,为老旧电梯的安全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有重大意义。

2 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

前文提及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出老旧电梯报废标准,同样的我国也还没有一套完善的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办法。针对我国现存大量服役老旧电梯的现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电梯安全风险评估办法刻不容缓。电梯安全风险评估是建立在进行的检测仪器设备与系统安全工程的理论之上的,二者缺一不可。

利用设备与工程安全原理对电梯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进行检测与分析,作出初步辨识,对这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因素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进而预判电梯存在的危险源、老损部件、故障概率以及电梯寿命周期,最后结合电梯安全状况提出有效的安全措施。

一般来说,老旧电梯的安全风险评估办法分为六个步骤,分别是准备阶段、安全隐患分析与辨识阶段、定量与定性评估阶段、制定安全措施阶段、安全风险评估结论与建议阶段以及编写安全风险评估报告阶段。

安全风险评估程序依次如下:

①准备阶段。收集与掌握评估对象的基本信息,与相关单位签订评估协议,明确权责与评估目的,准备设备与确定安全风险评估组成员。

②安全隐患分析与辨识阶段。依据被评估电梯运行与维护的情况,对存在的隐患进行检测与分析,识别出有害因素,确定风险来源、关键部位以及存在方式,明确电梯发生故障的方式与规律。

③定量与定性评估阶段。对辨识阶段的基础上细化评估单元,对老旧电梯的安全隐患进行可能性与严重程度的定量与定性分析。

④制定安全措施阶段。在电梯安全风险定量与定性评估后,提出有针对性的,能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的维护方法与技术手段。

⑤安全风险评估结论与建议阶段。列出评估电梯的安全隐患因素与主要威胁,指出电梯运行过程中应该重点防范的主要风险源,为电梯使用者与管理者提出安全措施与应对风险的建议。

⑥编写安全风险评估报告阶段。综合以上评估的结果编制出风险评估报告,以备查用与借鉴。

3 老旧电梯风险识别

老旧电梯安全风险评估程序是以电梯的运行安全为出发点,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判,并指出风险来源与风险等级,对各项评估指标进行划分,电梯运行环境评估、管理维护保养评估、制动功能评估、控制功能评估、曳引功能评估、限速器-安全钳可靠性评估、轿层门与层站评估、电梯整体性能评估、电梯能耗评估、电梯安全装置评估以及关键部件可靠性评估。各种指标的综合评估能够对发现老旧电梯的所有潜在隐患,并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进行危险识别。

危险识别的办法有很多种,不同的方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与针对性,每一种危险识别方法能够识别出老旧电梯中不同的危险因素。

因此,危险识别方法的运用要对症下药,依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一般而言,常用的电梯危险识别方法有三种:

3.1 对照相关标准进行识别

利用我国最新出台的GB 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的相关标准对电梯进行危险识别。

3.2 收集电梯使用记录

收集和查阅电梯的使用记录,包括电梯的故障记录与危险历史,直接获取电梯使用过程中的量化数据,帮助我们对电梯危险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可以通过事故树分析法追溯电梯故障的原因与规律,进而辨识出影响电梯安全的危险因素。

3.3 实践测试法

有专业的工程安全技术人员使用先进设备对电梯进行实地的现场检测,收集测试数据,借助工作任务分析与假设分析法进行电梯危险识别。

4 老旧电梯风险等级评定及降低风险措施

老旧电梯的风险等级评定依据前文提及的安全风险评估程序,针对电梯风险评估进行等级评定,确定电梯风险的类别,制定相应的减低风险的措施。

参照我国GB/T 20900-2007《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估和降低的方法》与GB 24804-2009《提高在用电梯安全性的规范》标准,对老旧电梯的风险要素的等级划分以风险带来的损伤严重程度为定性参照,见表1。

依据电梯风险要素发生的概率的近似定量制定出各种风险要素的概率等级,见表2。

基于电梯风险等级对电梯风险类别进行评定,并拟定对应措施,风险类别说明见表3。

电梯风险评估优先考虑风险等级,而不是损害的严重程度。具体而言,电梯风险等级为“2B”的风险情节要高于“1E”,虽然“1E”的风险等级会导致严重的损害,但由于“2B”的高况,要优先对“2B”进行维护与修改,然后再对“1E”进行维护,这里要说明不管风险类别如何,都应该引起电梯风险评估人员的重视。这里电梯风险类别的评定与划分仅仅是从电梯运行安全的角度出发,我们还应该考虑到电梯实际的使用环境、使用年限、使用频率以及日常保养情况,在综合考虑电梯管理的经济因素,来采取具体的风险减低措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