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5 14:57:24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1

哲学、文学(艺术类除外)历史学以及中医、中药学(一级学科):政治、外语、大学语文、专业课。

艺术类(一级学科):政治、外语、艺术概论、专业课。

工学、理学、(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等四个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高数(一)、专业课。

经济学、管理学以及职业教育类、生物科学类、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类、心理学类、药学类(除中药学类外)等六个一级学科:政治、外语、高数(二)、专业课。

法学:政治、外语、民法、专业课。

教育学(职业教育类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教育理论、专业课。

农学:政治、外语、生态学基础、专业课。

医学(中医学类、药学类等两个一级学科除外):政治、外语、医学综合、专业课。

专升本考试难吗

专升本考试其实是不难的,专升本上一本二本比高考还是容易得多了,含金量是一样的。专升本考的内容以基础为主,灵活性不大。

专升本复习比高考还是轻松多了,主要是自己复习,也没老师给你指导靠自觉。大三开始准备完全来得及。大一大二可以好好享受下大学生活,不用那么紧张的学习。统招专升本难就难在考试录取上,只要考上,几乎都能拿到本科证和学士学位证。近几年从国家、从学校、从学生本人角度看来,举办统招专升本是解决专科生现实社会问题的一个理想的途径。

专升本有普通高等教育专升本和成人教育专升本两种形式,其中成人教育专升本又包括四种途径:自考专升本、成人高考专升本、网络教育专升本、国家开放大学专升本。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2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工科院校中的青年教师大都具有较高的学历、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思维活跃、视野开阔、富于创新精神,但他们基本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普遍没有接受过教师职业训练,缺乏从事教育工作所必需的教育理论、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工科高等教育的质量决定着工科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而影响到我国工业化发展的步伐与速度。而在此过程中,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作为一个微观的层面,对于我国工科高等教育的发展与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诸多因素制约了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如工科青年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普遍没有接受过教师职业训练,而很多高校在晋升加薪等方面都倾向于强调科研成果,使很多青年教师都有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造成了工科高等教育的严重质量问题。如何针对工科青年教师的特点,研究出适合的提高其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做到有的放矢,对于提高工科院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此类院校专业未来的师资水平也将产生深远影响。

二、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现状

我国学界对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2000年扩招政策实施之后,随着大量的工科青年教师加入高校教师队伍,对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目前,我国高校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关注点:(1)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研究;(2)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研究;(3)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研究。其中,针对工科青年师教学能力提升途径的研究是所有研究的目标,一直贯穿与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的始终,是研究的核心内容。

国内对于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较少,张明雷等通过调查问卷法,对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了工科青年教师的教学优势和劣势,但其研究没有提供切实可行的提高教学能力的措施。王艳等对工科青年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途径给出了四条建议:青年教师导师制,有效发挥传帮带;教学科研相结合,教学内容更新快精心设计备好课,教学效果更精彩;开放视野勤创新,大胆改革学生爱。其建议有一定的指导性,但缺乏对工科青年教师的针对性。

三、提高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1.针对工科青年教师特点进行培养和培训

工科青年教师刚刚踏上工作岗位,需要经历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对于自己即将面临的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本素养十分陌生,缺乏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和手段的系统培训,甚至有的所学专业与任教专业不一致。青年教师多为“80后”青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思维非常活跃,喜欢独立思考,但对待学生可能会有偏激、缺乏耐心的现象;进取心、自信心很强,希望得到领导的赏识,但自控力不足,不善于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和意见;喜欢参与竞争,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但往往团结意识不够强。在岗前培训过程中和日常管理中,学校管理者要把握工科青年教师以上的心理性格特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让工科青年教师得以健康成长,尽快适应自己的角色转变。

岗前培训对于没有师范基础的工科青年教师尤为重要。岗前培训,就是要使教师了解教师角色对社会、事业、生活及本职工作应持有的态度。某些高校的岗前培训流于形式,不能有效的培养青年教师的基本职业素养,考核方法松散,造成部分教师的应付心理。岗前培训不能随意化、表面化而流于形式,应从需要出发,精心设计,从青年教师特点出发,形成相对稳定的管理模式和规程,使培训真正收到良好效果。

2.注重教学与科研的结合

工科青年教师大部分已取得硕士、博士学位,他们在学习期间,得到了很好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技能的培养,具有很好的科研素养和科研热情。目前,多数高校职称评定工作不仅要求一定的教学工作量,还要有教学、科研课题和论文等诸多成果。如何处理好科研和教学二者关系,也是工科青年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工科青年教师可以将本科室及自身的研究课题进展状况充实到课堂教学,还可以增设几次学术讲座或学术沙龙,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3.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参加教学竞赛

工科青年教师的共同优势是学历层次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科研能力强,计算机水平和外语水平较高,思想活跃,敢于尝试,具备从事教师教学工作的能力和基础;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大部分不是师范大学毕业,缺少教育理论和教学法的基本修养;由于教师总量不足、现行教师聘用制度的不完善,多数青年教师研究生毕业后,直接承担起教学任务,没有做助教的经历,也不能经常得到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和同事的帮助和指导。所以,许多青年教师虽然在主观上想把教学质量、教学水平尽快提升上去,在教学第一线做出成绩,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和帮助指导,自己的愿望往往难以实现。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则为工科青年教师提供一种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锻炼机会、学习机会。通过参加教学竞赛,可使工科青年教师找到自身教学与优秀教师之间的差距,反思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进步。

4.完善教学监控,加强教学反思

教学监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备环节。对于新上岗的工科青年教师,这一环节尤为重要。学校应加大对工科青年教师的听课监控和学生听课效果反馈工作。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工科青年教师获得教学知识、提高教育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教学反思。只有通过积极的教学反思,工科青年教师才能够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重新认识和自我定位,进而激发教学和研究的热情。同时,不断的教学反思,也可以使工科青年教师自己评估自己的教学活动,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不断改进,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目标。

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生力军,工科青年教师应当在学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努力克服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发挥自身的优势,不断提升自身修养,进而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能力,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基础扎实、能力出众、勇于创新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宋朝丽.我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研究综述[J].现代教育科学,2013,(4):135-137.

[2]王艳,支希哲,高行山,朱西平.工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高[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2,(32)1:107-109.

[3]张明雷,王贵成.工科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电力教育,2010,(6):28-29.

[4]葛文君.关于高等学校科研促进教学的几点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28(9):1-3.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3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3-0022-01

0 引言

新闻传播中“走进来,走出去”的研究方法,是指首先要“走进”新闻传播的研究领域,即对新闻传播的概念有清晰的认识,用专业的角度视野进行提升新闻传播水平的探索分析;其次要“走出”新闻传播学的既定学科领域,以新闻传播学为基础,综合各种影响因素真正的深入到新闻传播的研究工作中去。这种“走进来,走出去”的新闻传播研究方法不仅是当代高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社会各界对于提升新闻传播研究水平的迫切要求,还是新闻传播研究历史、研究现状、新闻传播教育的扩张、新闻传播研究队伍的结构化变及学科特征等的内在要求。面对当下在社会层面中影响深远的新媒体的发展,为了更好的提升新闻传播的研究水平,“走进去,走出来”的新闻传播研究方法不仅要运用到传统媒体的传播研究上,还要在新媒体的传播研究中广泛运用。新媒体是一种以数字信号为技术基础的实时新闻的传播方式,是在传统的媒体基础上传播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结合中产生的,对于新闻传播的研究,新媒体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研究环节。[1]

1 “走进来,走出去”的新闻传播研究途径的根据和意义

面对当下社会各界对于提高新闻传播研究水平的要求,要“走进”当代的新闻传播研究背景。当代的新闻传播研究正面临着两个基本现实:一是没有任何一个学科领域的探索研究,可以仅依靠自身的专业力量,解决任何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二是要想实现提高新闻传播研究水平的目标,综合的借鉴其他领域的优秀理论和研究途径是非常必要的,换句话说,就是各种专业领域的研究探索之间的交流正在不断增加。要想从根本上提高新闻传播的研究水平,从本质上进行跨学科的理论交流是基础,运用从新闻传播的研究角度“走进来,走出去”的研究方法,才可以切实的实现提高新闻传播研究水平的目标。

新闻类学科是一门以人类的新闻活动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新闻的传播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就当下的社会背景来说,新闻实践是与社会联系最为广泛的人类活动,这也就意味着对于新闻传播的研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是密切联系的。根据历史上对于新闻传播的研究来看,新闻的传播方式和社会科学技术水平具有极大的相关性,当社会的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新闻的传播方式一定会取得相应的提高。由此可见,要想提高新闻传播的研究水平,就必须深入的了解新闻领域的相关知识,对于新闻传播方式形成清晰的认识,在这样的基础上,同当下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和其他与新闻传播相关联的社会学科进行联系,既在新闻传播的研究中运用“走进来,走出去”的研究途径。从新闻传播学的历史背景和知识积累来讲,其相对于其他的社会人文学科来说,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因此采用合适的提高新闻传播研究水平的途径更为重要, 只有积极的同其他相关领域进行合作交流,才可以实现新闻传播研究的快速发展。[2]

在21世纪社会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新媒体的发展非常迅速,新闻传播的方式在新媒体的影响下,逐渐向信息化发展。面对信息化背景下,新闻传播方式的千变万化,要想提高新闻传播的研究水平,将“走进来,走出去”的传播研究方式运用到实际研究中去是非常必要的。这种“走进”新闻传播的研究领域,获得更好的专业素养后,又“走出”新闻传播学的既定学科领域,综合各种因素真正的深入到对于新闻传播的研究工作中去的方法,可以切实的提高当下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传播研究的工作效率,对于促进新闻传播研究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真正实现提高了新闻传播研究水平的工作目标。

2 “走进来,走出去”的新闻传播研究途径的方法

在对“走进来,走出去”的新闻传播研究途径的根据和意义有着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必然会涉及到其具体的实施方法。从上文对于该途径的根据和意义的叙述中可以得知,“走进来,走出去”研究途径的思路重点就是将新闻传播和社会上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交流结合,借鉴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理论和方法,但是在运用该研究途径对于新闻传播研究的实际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在保证对新闻传播领域具有深入了解的前提下,夯实对于其他相关领域的知识理论及方法素养,特别是对于当下社会的科学技术水平要有着较为清晰的了解,对于新闻传播的各种方式都有一定的认识。二是避免在和其他相关领域进行交流结合时对于其他领域知识的生搬硬套,在社会各个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在新闻传播的研究领域进行创新。尽管当前对于如何提升新闻传播研究水平的途径研究已经有了初步的进展,但是,整体的研究水平偏低,在很多的研究报告中,都只是几个数字的简单分析,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想要实现“走进来,走出去”的新闻传播研究途径,就必须更加熟练的掌握其他相关领域的理论知识,借鉴其完整、复杂的领域研究体系,真正的将新闻的传播研究和社会上的相关因素、相关领域结合起来,拓宽新闻传播研究的研究视野,解释当下社会背景下新闻传播中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提高新闻传播研究水平途径的科学合理分析。[3]

为了更好的进行对于提高新闻传播研究水平的途经分析,为了更好的开展“走进来,走出去”的新闻传播水平研究方式,新闻传播研究工作者要从以下几个重点方面入手:一是要用谦虚的态度对于新闻传播研究工作中已经取得的成绩,任何一种学术研究都要“走进去”,既立足与对于本专业知识体系的深刻认识上,谦虚的态度可以让自己时刻保持对于研究工作的工作热情,避免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固步不前的情况发生。二是要以社会上的各种新闻传播方式和新闻现象为研究重点,将对于如何提高新闻传播研究水平的工作深入到新闻实践中去,结合“走出去”的研究思路,将实际的新闻传播水平研究同各种相关的影响因素结合起来。三是新闻传播研究工作者要主动的参与到新闻传播的学术交流活动中来,积极的展开与学术界的对话、互动,了解、把握当下新闻传播学术研究的最新内容。[4]

“走进来,走出去”的新闻传播研究途径是提高新闻传播研究水平的最佳方法,这种科学合理的研究途径将新闻传播研究工作者提升到新闻研究水平的核心地位,新闻传播研究工作者不仅承担着收集社会各种新闻传播方式、综合各种相关领域的重要职责,还承担着提升新闻传播研究水平的重要任务。在实际运用“走进来,走出去”的新闻传播研究途径中,要对于自身的工作进行不断的转换、警觉和反思,保证新闻传播研究水平的快速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雯.对新闻专业主义“现实性”的思考[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2).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4

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是一种科学方法,它是建筑设计主体通过一系列条件的控制达到建筑设计创新的实践途径。这种实践所产生的首创性建筑成果往往能更加有效地满足人们的需求,是科学方法论在建筑设计创新方面的具体表现。

按不同的角度将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分为思维型、专业型、交叉型三个方面

一、思维型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是以强调人类思维方式作为主要方面进行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

这里将思维型建筑设计创新方法主要分为逻辑思维类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和非逻辑思维类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两大类。

①逻辑思维类创新方法的概念为:主要运用归纳、演绎等一系列逻辑思维方法进行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和途径。根据逻辑思维的特点在这里将其具体分为,归纳式方法、演绎式方法、归纳-演绎式方法或立假说式方法等三个主要方法。归纳式方法主要是指从个别现象,经过分析、比较、上升为一般的逻辑思维类建筑设计创新方法。运用归纳式方法,能使人们对不同时间、空间上的个别建筑设计创新方式上升到一般的统一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演绎式方法是由一般的建筑设计方式到个别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即由某类建筑设计中具有的一般属性、关系来推断该类中个别建筑设计创新所具有的属性、关系的逻辑思维类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归纳式方法和演绎式方法相互区别,又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思维方法的过程。

②非逻辑思维类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是各种思维要素、形式和方法的综合运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它从一个侧面揭示了思维活动的本质。大体说来,可以把非逻辑思维类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分为以下几类:联想式思维方法是通过事物的相似性类比,从某一事物想到建筑设计创新的某些方面的建筑设计创新思维方法过程。人们在进行思维型建筑设计创新方法过程中瞬时的顿悟性思维方法使建筑设计创新立即得到解决。

二、专业型建筑设计创新方法

专业型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是指以建筑学本专业所研究的基本内容为主要方面而进行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和途径。主要研究的内容分为环境类、意象类、科技类等基本方面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

环境类建筑设计以建筑存在的周边环境为主要方面而进行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其又分为自然环境式方法和建筑环境式方法。

意象类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是以依靠建筑学所研究的形象、空间、功能等方面作为理念基础形成概念或意象,从而进行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和途径。根据创作想法的来源和基础,将其分为形象式方法、空间式方法和功能式方法。

科技类创新方法主要是指通过建筑科技的运用以达到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和途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结构技术式的创新方法是指通过建筑科技中对结构技术的运用以达到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和途径;材料技术式方法是指通过建筑科技中对材料技术的运用以达到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和途径;又如短暂、动态而富于变化的树木;再如较新的材料――膨化聚苯乙烯和塑料。这些新型材料的运用都是获得建筑设计创新的重要方面。设备技术方法是指通过运用建筑技术中对设备技术的革新而达到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和途径。

三、交叉型建筑设计创新方法

交叉型建筑设计创新方法便是以建筑学与其他专业相交叉的学科交叉点作为引发创新的主要方面进行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和途径。针对交叉型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的特点,将其归为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和综合类几大方面。

(1)自然科学类

自然科学类建筑设计主要包括自然科学与建筑设计相交叉而产生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包括仿生学式和生态学式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仿生学是研究生物系统的结构和性质以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的科学。仿生学式的创新方法就是从仿生学的几个主要方面入手,进行相应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研究,将其分为形式仿生、结构仿生、功能仿生等几个重要方面。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即研究生物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生态学式创新方法针对生态学引入建筑学的方向的特点,将其分为结合生态环境法和引用生态技术法两个方面。

(2)社会科学类

社会科学类建筑设计创新方法主要包括社会科学与建筑设计相交叉而产生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有代表性的如心理学式、社会学式和策划学式的建筑设计创新方法。心理学是建筑环境与人类之间关系最为密切的纽带,建筑环境也是现代人们行为心理的主要载体。包括基于心理空间的设计方法和综合运用心理空间设计方法。社会学式创新方法就是以社会学探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建筑设计创新角度的研究,如传统的发展与继承问题、文化的引入与传播问题等。策划学式创新方法便是从建筑学的学科角度出发,不仅依赖于经验和直觉,更以实态调查为基础,通过运用计算机等近现代科技手段对研究目标进行客观的分析,最终定量地得出实现创新目标所应遵循的程序。

建筑设计要更上一层楼,就必须要有创新,建筑设计创新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实践,需要所有设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叶财华.浅谈数字技术时代下的建筑设计[J].山西建筑,2009(3).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5

随着母语教育全球化时期的到来,语文教师越来越成普遍关注的焦点。语文教师自身的提升将推动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和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满足不同学生成长中的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更好地办好语文教育,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本文从教育反思、及时“充电”与“实战演练”三方面的内因,以及建立学习共同体和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两方面的外因来研究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发动内因

所谓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是指较系统的文化知识和语文学科本体性知识、技能技巧方面的素质,以及语文教育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方面的素质。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即语文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持续过程。

1.教育反思

首先,不断地反思自身是否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立言”[1],而且要教其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独立思考、质疑和评论的现代公民。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指向对学生终极关怀的培养,而不再是指向急功近利的、目光狭隘的应试教育。

其次,不断反思自身是否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当前语文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语文教师的理论修养问题。语文教师理论修养的缺乏直接制约着语文教育的发展。[2]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是否建立起系统的语文课程观,即反思自己是否学会了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现代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将它们融会贯通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再次,不断反思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判断一个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是否得到提升主要是看其语文学科本体知识和能力方面,以及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方面是否得到有机的共同发展。语文教师在高师院校中文系学过的知识与掌握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遗忘,或落后过时,有的甚至成为其专业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的障碍。因此语文教师应反思自己在语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哪些方面需要提升、弥补甚至改正。反之,如果一味地满足自身的专业现状,并停滞不前,那是绝对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具有专业素质的语文教师的。只有在不断反思学习中,及时汲取语文学科深层的养料,语文教师才能形成更为有利于自己教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最后,反思自身是否在学习专业知识和能力之余,做到加强“外联”。譬如,以班级或兴趣小组为单位展开对当地的地方文化与民俗的涉猎研究,语文教师跟当下的作家、诗人及书法家进行对话,而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教法的研究。

2.及时“充电”

随着语文课改的推进和发展,唯有语文教师做到及时“充电”,完善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更新教育教学管理观念,才能拥有强大的知识背景和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结构。除此之外,还要及时补充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哲学、美学、经济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等多方位的知识,才能获得广博的知识,拥有深邃的知识储备。

3.“实战演练”

实践出真知,因此语文教师还要经过严格的“实战演练”。教师本着“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理念,从学生真正的需要出发,在原生态的课堂中,将教学反思后所获得的经验、及时充电后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一起深入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与学生展开友好平等的对话,既不迷信权威,又不盲目依赖已有的经验,而是敞开心扉,以好奇和渴望的眼光发现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智慧之花,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这样才能最终成为学生学习的真正指导者和促进者。通过这样的反复实践,教师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本质之后,才能真正促进自身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

发动内因既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正是在“反思—更新—巩固—再反思—再更新—再巩固”这样一个无限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理论修养、专业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才更趋于成熟,语文教师才得以从一个层次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二、借助外因

1.建立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

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3]因此,建立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是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还停留在“单打独斗”的状态,并不利于语文教师群体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其目的就在于扩大语文教师的活动范围,开拓认识视野,营造一种促进其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的良好的外部氛围。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由语文学习者及助学者共同构成的语文学习团体,他们之间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完成语文学习任务。通过不断的相互学习、交流和启发带动,语文教师会做到取长补短、知识共享,不仅在学习知识方面受益匪浅,而且在激发创新灵感方面成绩卓著。语文教师在这种互惠性和互动性的学习共同体中,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而且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2.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

要真正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我们就必须确保其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在提升其自身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方面处于一种瓶颈状态时,一种新型的教师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可以给予其必要的促进。它摈弃了传统评价的弊端,作为一种评价理念,其核心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将可以从教师专业结构的几个组成部分(包括激发专业热情、坚定专业信念、完善专业知识和能力、明确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塑造专业服务精神等方面)来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可见发展性教师评价对促进语文教师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三、结语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6

随着母语教育全球化时期的到来,语文教师越来越成普遍关注的焦点。语文教师自身的提升将推动语文教育改革的发展和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满足不同学生成长中的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更好地办好语文教育,提高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将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关注点。本文从教育反思、及时“充电”与“实战演练”三方面的内因,以及建立学习共同体和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两方面的外因来研究语文教师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的途径。

一、发动内因

所谓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是指较系统的文化知识和语文学科本体性知识、技能技巧方面的素质,以及语文教育理论与语文教学实践方面的素质。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即语文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的持续过程。

1.教育反思

首先,不断地反思自身是否有正确的教育理念。语文教师不仅要教学生“立言”[1],而且要教其如何学会做人——做一个独立思考、质疑和评论的现代公民。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指向对学生终极关怀的培养,而不再是指向急功近利的、目光狭隘的应试教育。

其次,不断反思自身是否具有深厚的理论修养。当前语文教育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语文教师的理论修养问题。语文教师理论修养的缺乏直接制约着语文教育的发展。[2]因此,语文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是否建立起系统的语文课程观,即反思自己是否学会了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和现代语言学等方面的知识,并将它们融会贯通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

再次,不断反思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判断一个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是否得到提升主要是看其语文学科本体知识和能力方面,以及语文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方面是否得到有机的共同发展。语文教师在高师院校中文系学过的知识与掌握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遗忘,或落后过时,有的甚至成为其专业素质提高和专业发展的障碍。因此语文教师应反思自己在语文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哪些方面需要提升、弥补甚至改正。反之,如果一味地满足自身的专业现状,并停滞不前,那是绝对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具有专业素质的语文教师的。只有在不断反思学习中,及时汲取语文学科深层的养料,语文教师才能形成更为有利于自己教学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最后,反思自身是否在学习专业知识和能力之余,做到加强“外联”。譬如,以班级或兴趣小组为单位展开对当地的地方文化与民俗的涉猎研究,语文教师跟当下的作家、诗人及书法家进行对话,而不要仅仅局限于教材教法的研究。

2.及时“充电”

随着语文课改的推进和发展,唯有语文教师做到及时“充电”,完善自身的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专业知识,更新教育教学管理观念,才能拥有强大的知识背景和语文学科专业知识结构。除此之外,还要及时补充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包括哲学、美学、经济学、自然科学和社会学等多方位的知识,才能获得广博的知识,拥有深邃的知识储备。

3.“实战演练”

实践出真知,因此语文教师还要经过严格的“实战演练”。教师本着“以学论教,教为了促进学”的理念,从学生真正的需要出发,在原生态的课堂中,将教学反思后所获得的经验、及时充电后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一起深入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与学生展开友好平等的对话,既不迷信权威,又不盲目依赖已有的经验,而是敞开心扉,以好奇和渴望的眼光发现真实课堂教学中的点点智慧之花,与学生共同成长进步,这样才能最终成为学生学习的真正指导者和促进者。通过这样的反复实践,教师重新认识课堂教学的本质之后,才能真正促进自身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

发动内因既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正是在“反思—更新—巩固—再反思—再更新—再巩固”这样一个无限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理论修养、专业知识和能力等方面才更趋于成熟,语文教师才得以从一个层次提升到另一个层次。

二、借助外因

1.建立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

基于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3]因此,建立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是语文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大多数语文教师还停留在“单打独斗”的状态,并不利于语文教师群体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其目的就在于扩大语文教师的活动范围,开拓认识视野,营造一种促进其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的良好的外部氛围。语文教师学习共同体由语文学习者及助学者共同构成的语文学习团体,他们之间经常进行沟通和交流,共同完成语文学习任务。通过不断的相互学习、交流和启发带动,语文教师会做到取长补短、知识共享,不仅在学习知识方面受益匪浅,而且在激发创新灵感方面成绩卓著。语文教师在这种互惠性和互动性的学习共同体中,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而且将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2.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

要真正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我们就必须确保其专业素质和专业发展的有效性。语文教师在提升其自身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方面处于一种瓶颈状态时,一种新型的教师评价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可以给予其必要的促进。它摈弃了传统评价的弊端,作为一种评价理念,其核心就是促进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实施发展性教师评价将可以从教师专业结构的几个组成部分(包括激发专业热情、坚定专业信念、完善专业知识和能力、明确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塑造专业服务精神等方面)来促进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和专业发展,可见发展性教师评价对促进语文教师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三、结语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7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8-0182-02

一、影响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因素

1.外在因素。

教育管理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不同的管理方法。例如对于较为年轻的教师可加大外部管理力度,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而对于成熟的教师骨干可采用授权式管理,尊重教师专业地位。其次,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交流,构成了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2.内在因素。

中学教师专业发展在于自身素养的提高,需要提供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和专业发展的自主能力。只有具备这两方面的能力才能不断加强自我专业的提高。课堂专业活动对教师成长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二、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是多样的,人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各种具体的措施。例如进修、培训、知识填平补齐、提高学历层次、进行继续教育等。但是,从我国目前教育资源的现状来看,师资培养经费是很有限度的,从事教学科研往往因经费问题也难以开展较大的项目。因此,从现实的条件来看,全面提升中学教师素质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主要有赖于教师的刻苦自学、勇于实践和深刻的反思。

(一)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学是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中学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素质,提高自身的水平,根本的途径就是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自学。坚持自学,要解决如下两个难题:一是与懒惰作斗争,培养愿学、乐学、苦学的精神。愿学,就是保持对学习一种迫切的要求,要永远保持清醒的认识,认识到自己在知识海洋面前的浅薄和无知。一旦进入了这种境界就会具有追求知识,学习知识的永不衰竭的动力源泉。乐学,就是把学习当作乐生的一大要素,要“学习、学习、再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苦学,就是要持之以恒坚持学习。学习当然是一项艰苦的劳动,但一旦有所收获,人们便可从中体验愉悦的心境,苦学也便变成了乐学。二是解决如何学习的问题,提高学习的效果。漫无边际的学习是难以取得预期的成效的。如何学习关系着学习的效果。只有遵照科学的学习方法,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科学的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包含着三种不同水平的学习,即联结水平、认知水平和创新水平的学习,三者依次递进。

(二)勇于实践是促进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途径

“实践出真知”这一至理名言昭示着实践对于任何社会主体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人们可以有效地增长才干和改造主观世界,提高自身素质。对教师来说,勇于实践,最主要是进行教育教学实践,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实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是综合性的活动,教学水平的提高有赖于教师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因而通过抓好教学基本功的训练有助于全面综合提高教师的素质。做到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一是要转变传统观念,强化科研意识。要转变传统的教师观念,实现教学由“经验型”向“学者型”、“科研型”转变,充分认识中学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科研的意义。二是中学教师搞科研,要从实际出发研究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一方面,要密切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选择科研课题,使科研为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素质教育,多出人才和出好人才服务。另一方面,教育科研要着眼于自身提高的需要。科研的过程也是学习过程。教师在科研过程中,可以发现和弥补自身知识、技能的缺陷,促进自身对科研方法的掌握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三是中学教师的教育科研要以教学研究为基础。教学研究是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基础的研究,它与教育科研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

(三)进行深刻的反思是中学教师提升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所谓反思就是反躬自问,是人们自我认识的过程。客观地认识自我是个人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前提条件。反思,既可以是对自己以往的人生经历,实践过程,即所作所为的“行为层面”作正误的反省,也可以是对以往形成的观念、理论、道德、认识等属于“观念层面”的正误进行自我反省。前者可以由浅入深地展开,但切忌就事论事,应力求从理性的高度进行总结,尽可能归纳具有理论价值的经验用以指导今后的人生实践和教育教学实践。后者要抓住“认识”这个重点,促进思想的开拓创新,力求形成新观念新认识,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实践中的自我反思应经常化、系统化,在固定的时间里通过反思、研究,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四)阅读是帮助中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坡有言:腹有诗书气自华。对我们教师而言,阅读可谓是“其耕耘也苦,其收获也丰”。在阅读中成长,在成长中阅读,这是我们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当然,阅读也要讲究策略。

一是“点读”。“点读”即碰到具体问题时,立即去查阅相关的资料、书籍,如教学中的辩证的否定这个概念难度很高,教师自己可能需要去查阅相关的哲学原著才可能把这个概念讲通讲清讲透讲好。这种阅读,一般时间不长,但对中学教师的积累和成长有很现实的意义,也比较容易操作。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养成“点读”的习惯。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8

青年教师要想少走弯路,尽快站稳讲台,需要不断向富有教学经验的教师学习,同时也需要这些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于是,听课也就成了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需求,有很多学校甚至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先听课,后上课”“听一节,上一节”的明文要求。

“先听课,后上课”“听一节,上一节”的要求,在基层学校非常流行,是学校提升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常规做法。这种要求表面上看似乎很合理,但是,我觉得这样做违背了青年教师成长的规律,徒有表象的繁华,而内在实质是空虚的。

听课,对青年教师而言,是其成长的必要途径,但是,我们还应该认真研究如何听课才是最有效的。试想,青年教师缺少的就是教学经验,青年教师欠缺的是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和对课堂的驾驭、教学环节的设计,而根本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课堂教学的实践。我们提倡青年教师要多听课,目的是希望通过经常去听老教师的课,使青年教师发现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他人的成功之处,及时进行调整,在不断改进中提高。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先有一个实践的基础,这个基础就应该是而且只能是青年教师自身教学的实践――上课。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唯有先“上课”,先实践,再“听课”,才有改进的依据和可能。如果没有自己的“上课”实践,直接进入“听课”的环节,那么就缺少了对自己教学进行反思这一对青年教师成长最为重要的环节,极易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

绝不是危言耸听,“先听课,后上课”“听一节,上一节”,久而久之,必然会使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沦为“模仿秀”,青年教师也必将成为“搬运工”和“传声筒”,并最终丧失自我。

因此,青年教师要想使自己的教学能力得以快速提升,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上课,再听课,继而反思,最终调整。

误区二:“专注教学,少搞科研”

在很多学校的青年教师培养中,普遍的、流行的做法是重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轻视甚至反对教师从事教科研,要求教师“专注教学,少搞科研”,并认为教师从事科研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

实质上,这是一种着眼于升学率的急功近利的做法,也是一种鼠目寸光的短视行为,更是对教育教学科研的误解和歧视。

我始终认为,教科研工作是教育教学的第一生产力。作为一名教师,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跟上时展的步伐、提升自我品位,唯有以教科研为阶梯,不断进取、不断钻研、不断攀升;教科研是一个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经验和能力的最直观、最具体的表现,也是教师专业发展、自我提高的必备条件和必然途径。

因为我们都知道,教科研的基础是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教师从事教科研的根本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已存在或新出现而还未解决的实际问题,它既是一种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又反过来运用总结出来的理论与思想去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概括地说,教师教科研的实质就是“解决问题,实现提升”,其流程应该是“问题――反思――解决――提升”。

教师教科研的核心是教学反思,是教学过程中的反思;反思的核心是“问题”,是问题牵引下的反思;反思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是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反思。反思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形式,也是教师立足岗位、提升专业素质的一种有效培训途径。反思,是教师从事教科研的主要方法,是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最基本、最可行、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尽快提高的一条重要途径。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9

一、农村教师专业素质和读书现状分析

据2005年的资料统计,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有540多万,占全国中小学教师总数的53%。这540多万教师任教于38万所农村学校(占全国中小学总数的80%强),承担着1亿零8百万农村学生的教育教学任务(占全国中小学生总数的54%强)。显然,没有农村教师的专业化,中国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化。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城乡教师专业素质是不平衡的。无论在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专业技术职称结构等指标上,还是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水平上,城乡落差都是显著的。正因为此,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难度更大、任务更重。也正因为此,开展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的需求就更为强烈。教师素质的高低是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而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就是多读书,读好书。

但令人担忧的是:我们现在的绝大多数教师很少抽时间读书,哪怕是课内涉及的书,就更不用说课外书了。当然,这不全是教师的责任,据调查显示,98.2%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负担太重了。我们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整日被正统的作业、教科书或工作学习的压力所包围。根据调查,学校的图书馆,除了学校要搞什么比赛老师才去找资料,平时是没有工夫去的。这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二、学习教育名著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学习教育名著是农村教师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和转变教育教学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的业务素养是多方面的,但是教育理论和思想观念是教师业务素养中带根本性和实质性的成分,因为它对教育教学活动起着指导作用。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实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思想观念的状况存在着以下缺点:教育观念陈旧、学科水平低,已有知识遗忘,基础薄弱;视野狭窄、信息闭塞、不了解学科前沿;教育科研能力弱、科研意识淡薄,缺乏理论升华。为适应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必须采取各种恰当的措施,有效地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转变陈旧的教育思想观念。组织农村教师研读教育名著,就是有效的措施之一。

(2)农村教师学历普遍不高,需要补充教育教学理论。目前,我国小学教师达到大学专科学历的只占20%左右,这意味着80%的小学教师只读过中师教育学教材,教育理论十分单薄贫乏。相当多的小学教师知道的那点教育理论也相当陈旧甚至过时了。近些年来,许多中小学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提高了自己的学历层次,初中教师达到大学专科学历的占86%,高中教师达到大学本科学历的占68%。但是,这当中不少人是“学非所教”,当然也就谈不上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再加上毕竟未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的学习也就打了折扣。所以,单从学历教育、学习教育理论这一角度看,大多数中小学教师都存在补充教育理论的问题。补充的办法之一就是组织他们研读教育名著,并努力将其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践活动。

(3)研读教育名著可以解决教师教学过程中教育理论学习低、水平重复的难题。就我国教师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小学教师是中师毕业后再升专科,少数小学教师和不少初中教师是“专升本”。他们在中师、专科、本科三个阶段都要学习“教育学”。但是,这三个层次的教育学教材重复内容居多,而升华和新颖的内容较少,难免造成教师厌教、学员厌学的情况。继续教育中的短期培训也存在学员“三进宫”听三次内容相同的讲座的情况。研读教育理论专著和名著,可以弥补中小学教师没有学习过教育名著的遗憾,有利于他们进入教育科学的“殿堂”,有助于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4)研读教育名著能帮助教师避免形式主义地学习别人的点滴经验而误入歧途。应当承认,绝大多数中小学教师是有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的,他们在努力地自学,力求不断地完善和发展自己。但是,不少教师只是局限于阅读那些“适用性”较强的学科杂志,吸取那些“可操作的”点滴经验,而真正阅读教育理论专著的不多,更不用说研读教育名著了。这就是为什么有的老教师一堂课在竞教活动中得了一等奖,他可以详细地说明这堂课的操作过程,但是当问起他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时,他就会支支吾吾甚至哑口无言;有的教师从教几十年,荣誉称号不少,经验文章很多,但却没有几条是自己独特的东西。一项调查表明,大凡已经出名的教师,无一例外地都研读过几本教育名著。所以,要由经验型教师成长为学者型、科研型、专家型教师,要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必须提高自己的教育理论水平,必须研读一定数量的教育名著,理解和掌握教育现象的历史和全貌,获得真正系统的而不是一知半解的知识,并从中悟出精神、形成思想,在理论上正本清源、高屋建瓴,避免因形式主义地学习别人的点滴经验而误入歧途。

三、对教师读书的几点建议

(1)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教育理论图书。课程改革要改变原来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改变学科本位、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状况,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改变原来的评价方式等,教育的重心已不再是教给学生固有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教师只有及时地跳出学科本位思想的束缚,汲取最新科研成果,才能适应新课程教育教学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需要。像《教学方法——现代化的研究》《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等图书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对广大教师都具有极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2)多读一些真正提升自身内在修养的图书。新课程反映了社会对教师工作的质的需求,教师必须随着新课程所建立的学习方式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而教学方式的变化是由教育观念决定的。因此,广大教师应尽快提高专业化水平,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加强对优秀教育理论著作的学习。像各种教案、教参类的图书应该看,但不能形成依赖。有的教师看教案类图书,不是参考、学习、借鉴,而是照抄、照搬,图方便,这不但不能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反而有害。而像《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教会学生思维》《师生沟通的艺术》这样的图书则能使教师受益终身。

(3)学校应该为广大教师提供良好的读书条件。从目前教师购书情况看,绝大部分是学校集团购买或由课题经费报销。影响教师个人出资购书的因素固然很多,但现在中小学图书馆普遍缺乏教师用书的状况的确应该尽早改善,切实加强图书馆建设,为广大教师提供能拓展视野,丰富知识结构的教育理论图书。

参考文献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10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2)05-0076-02

一、省内地方本科院校化学化工类学科专业产学研合作途径的比较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相比全国高校和省属高校,成立时间短,产学研合作底子薄,欠账多,观念落后,信息闭塞而进展不大,欠账多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产学研合作必须从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出发,选取一个符合地方院校为区域经济社会服务的相关专业方向进行建设,化学化工类学科专业也是如此。

经调研发现,化学化工类专业实施产学研大多数都是依托当地的环境资源。其中遵义、贵阳、毕节、六盘水就是如此。而我校实施产学研较好的是民族旅游学,而不是化学专业。现阶段,大多数院校都设有非编制性的相关研究所从事产学研工作。这些地方院校因工业化发展的区位与程度不同,各自选取自己的优势研究方向,结合地方资源争取省级学科建设项目,并以此为龙头,选择产学研切入点,明确研究方向。比如,六盘水瞄准的是煤炭加工产业,黔南瞄准的是磷化工,毕节瞄准的是应用化学,遵义瞄准的是黔北特色资源。而我们结合黔东南正在实施的工业强州、城镇化带动、旅游活州的战略,瞄准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凯里经济开发区、黔东循环经济开发区及州边地区材料类企业,包括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凯里市闽源锰业公司、凯里市凯荣玻璃有限公司等二十多家材料类生产企业。同时分院以省级重点特色学科——材料物理与化学建设为龙头,依托材料化学专业建设,进行产学研工作的探索和实践。与省内其他地方本科院校的切入点相比,我们是结合本地多数企业的生产实际,大力加强材料化学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生产实训能力,并以此为切入点,加强与改善学科建设。目前,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们对学校周边的工业园区进行调研,以期在校企实习基地、联合开展技术改造和科技攻关方面有新的进展。在与周边高新技术企业——铜仁市武陵冶化厂合作的过程中,实施产学研联盟,不断总结经验,探讨实施产学研的工作途径。同时,在学校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充实了一批大型精密仪器,改善了科研硬件条件,建成了为地方经济服务的科研平台。

二、我院产学研合作切入的途径

1 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地方化工产业、高新材料产业的发展需要地方高校支持,而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在地方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过程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周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调研,结合我们分院这几年实践的探索,以及参考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及部分重点院校的经验,我们地方新建本科高校产学研如何进入角色,取得地方企业的信任,“有为才有位,有位才有为”,主要取决于高层次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这一点已为各高校所认同。相比其他地方院校,我们人才组成结构相对合理,教授、博士数量居于中等偏上,但总体数量偏少。人才能力结构的竞争力也处于前列(见表1)。要保持并继续放大这种优势,现在急需增加科研创新人才团队和教学人才团队。同时,增加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的数量,这样就有可能增加我们在实施产学研工作中的核心竞争力。

2 调整专业结构,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的人才竞争和全球化的人才流动,高校原有的单一人才培养模式已不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专业结构,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1)构建一支多学历、多学位、多学科交叉双师型人才队伍。可以通过选派教师到工厂进行岗位培训、到相关知名院校进行课程培训、聘请或引进具有丰富企业生产实际经验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的方式来解决。(2)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针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所处不同的人文地理环境,企业生产技术工艺的进步与更新,多学科知识相互渗透,因此有必要打破旧的学科界线,把相关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开设综合课程。综合课程的知识容量大,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助于金字塔型的创造性知识结构的形成,它将众多学科的思想观点和方法融汇于一门课程之中,有利于大学生通过比较学习开拓视野,也有利于打破传统专业教育模式所造成的“隔行如隔山”的封闭状态,促进各学科、各专业之间的大融合。

3 建立分院产学研中心,协调统筹管理产学研相关事务。即成立以重点学科负责人为带头人及其团队成员为参与者,教学管理人员,分院分管领导、相关企业与技术负责人参与的科研创新人才团队,以应用化学研究所为依托,积极发挥团队作用。以团队意识、团队合作精神作为显示我分院科研综合实力与竞争力的标识。

4 建立区域科研开发平台。充分利用我院良好的科研设施和精密仪器设备,如XRD、UV-Vis DRS、FT-IR、BET、GC-MS、AAS等仪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并以此作为介入生产企业科技服务,联合攻关,开展产学研联盟的科研开发平台。

5 坚持科研为企业生产实际服务的方向。力争产生的科研成果是企业急需的对企业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换代、提高经济效益有用。通过确定与凝炼学科研究方向,筛选研究项目,实现研究方向与生产实际的紧密结合,开发出与企业技术改造、产业更新、产品换代需要的科研成果,使其工业化。以此作为高校提高科研影响力的依据。

6 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教学实践与科研合作关系。校企(事业)合作是教学与实践结合的基础,是实施校企合作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强一强结合”结合模式,就必须选择理想的企业事业合作单位,实现平等、互利,这是真正通过产学研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这几年我们有一些成功探索。如我们2009年暑期利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共建单位麻江县农业局成功进行土壤测土配方项目的合作,2012年暑期利用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共建单位天柱县农业局开展土壤测土配方项目的合作:以及2008年以来连续几年送学生到共建单位黔东南州环境监测站进行专业实习和与该单位开展科研技术合作,这几年每年都有毕业生考取州环境监测站的岗位。共建教学实践与科研合作关系使师生受益,参加活动的师生促进了专业知识的应用,熟练掌握了专业实验技能,提高了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7 共建“基地”,即学校与企业共同建设实践教学基地。按照专业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与企业互动,建设一批融实践教学、技能训练与科学研究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参与指导:在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中,以企业车间、实验室、研发中心、教学工厂和校内实训室为基地;在顶岗实习、就业安置过程中,以合作企业为主体。通过这种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全过程参与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化学、材料化学及制药工程专业培养优秀人才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学院加大投入,基本满足校内实践教学的需要,有效利用企业捐赠的设备,使实训室车间化、工厂化。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合作企业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的作用,聘请各类素质高、能力强的技术人员作为学生实习的指导教师,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总之,产学研合作切入的途径是多样化的,但其前提条件必须是“我们能做事,能做成事”,企业才会对我们产生信任感,也才会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愿意出资出人出物与我们合作。

三、关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化工领域产学研合作途径研究的几点建议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与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由于升本时间短,合作经验不足,师资力量与科研技术能力不足,在开展产学研合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 注重人才引进的多层次性。新建本科院校自身人才队伍的素质、能力在产学研合作中具有增加高校话语权的重要作用。目前情况下人才队伍的素质、能力的提升关键在于主要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来达到。高层次人才引进要考虑学科建设发展需要。用优惠的政策和条件引进的博士应考察其专业背景及其发展的可塑性。让引进的人才能留得住,用得上;同时,对现有博士也要以同等条件留住,否则,进来一个生疏的,气走一个熟悉、好用的,得不偿失。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有目的地通过选派教师进修、到企业业务培训等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或从企业引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应注意技能型人才的属性,合理搭配知识技能型、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人才。必须明白我们引进人才的主要目的及其作用。候鸟型人才引进应偏重于国内相关学科的院士、重点大学的著名专家、国有大型企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们均具有很高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生产经验,为高质量培养应用型、开展产学研合作提供人才保证。

2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地方本科院校办学定位、“应用型人才”培养框架下在合理制定各类课程的学分比例,兼顾课程设置与当地企业的生产工艺的对口需求,在加大实践性课程比重的同时,对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兼顾专业实验和企业工艺生产需要;兼顾专业实习与就业的结合。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11

一、本科执业教育要求和问题

(一)执业能力与本科专业教育

执业能力是实行注册制度的各专业(行业)从业者开展相关业务的重要基础,并反映在专业教育评估、注册资格考试的科目设置和考试大纲、注册登记制度以及继续教育之中。对建筑类专业来说,专业教育评估有别于一般的工科教育,强调对相关专业实务的了解、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注册建筑师和规划师考试中,则通过设置具有明显执业需求导向的科目予以反映。本科专业教育是执业能力形成并逐步增强的首要环节,是执业者形成对今后拟从事职业的基本认识、构建执业能力基本框架并形成初步执业能力的关键时期。通过本科专业教育,学生可借助知识学习和专业能力训练,逐步形成一定的执业能力[5]。同时,培养职业兴趣、建立执业自信,对执业者的职业生涯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充分重视本科专业教育对构建执业能力框架、提高执业能力水平的作用。

(二)本科执业教育的总体要求与现实问题

在国家执业注册制度导向下的建筑类本科专业教育,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更为综合和广博的业务知识,并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从而有别于其他一般工科专业执业能力培养。如此,学生毕业后经过规定年限的业务实践,通过考试取得注册建筑师、规划师资格,进行相应程序的登记注册,开展执业资格允许范围内的业务。国内相关院校,特别是已通过或准备参加相应专业教育评估的建筑类专业,在其人才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中,都已或多或少反映了对学生执业能力培养的关注[6]。学生已对执业能力要求有了逐步认识,并具备了一定的执业能力水平。然而,由于专业教育过程中师资薄弱、学时限制等具体困难,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1)认为执业能力主要是学生毕业后在实践中形成的,本科专业教育对此作用有限;(2)以规划设计或建筑设计能力培养替代执业能力培养,业务实习也仅仅成了一种规划或设计实习;(3)执业能力培养,仅依靠设置少量课程,忽视非课程环节的培养作用;(4)虽重视执业能力培养,但未充分发挥本科教育阶段的培养潜力。这些认识和培养过程上的问题,妨碍了本科生执业能力培养的全面性和可行性。对本科生而言,在有限的学制期内全面形成满足注册、执业所需的执业能力是不现实的。上述对执业能力培养认识上的局限、培养过程与措施上的偏差,又导致学生执业能力培养远远低于其应该而且可以达到的培养水平。因此,深刻反思现有的本科专业教育体系,系统挖掘学制期内各种可行途径和方法,进一步优化和提升本科学生执业教育水平十分必要。

二、本科执业教育的适宜目标

为了在建筑类本科专业进行适宜的执业能力培养,必须以必要性和可行性为原则,明确本科专业阶段应该进行的执业教育目标和内容。从现行条件和行业需求看,主要应包括以下三方面。

(一)促使学生了解执业知识与能力要求

本科生入学之初,通常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很少,甚至存在多种误解。同时,在多年对建筑类专业新生的了解中发现,绝大多数新生并不清楚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对应的注册、执业制度。即使到了二、三年级,尽管已经知道毕业几年后可以参加注册考试,但对注册、执业及相应能力的要求仍然不甚了解。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对毕业后拟从事职业的完整认识,制约了对相关课程和实践环节设置意义、价值的正确判断,从而可能导致学习效果不显著。因此,及时向学生传达本专业执业所需能力的类型、范围以及本科阶段应达到的程度十分必要。需要让学生了解建筑师和规划师的执业能力不仅限于方案(施工图)设计和表达,还需熟悉相应政策、经营、管理内容,明确执业范围包括前期策划、技术咨询、施工指导和监督、规划管理等内容。在本科阶段,有些执业能力作为一种入行的基本要求是必须掌握的,如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居住区规划设计和规划能力等,并在毕业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提高,而有些是分阶段掌握,毕业后在工作实践中逐步积累,如城市规划专业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等。

(二)帮助学生建构有差别的执业知识和能力框架

在本科教育阶段让学生全面掌握执业所需的专业相关知识,系统具备注册入行所需专业能力是不现实的,但通过本科专业教育,帮助学生建构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积累尽可能丰富的相关知识,从而形成基本执业知识和能力框架则是可行的。这个框架首先应在促进学生对专业今后执业所需知识和能力的整体与充分认识基础上,通过较强的规定性要求,引导学生全面掌握基本知识、具备基本能力,从而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基本框架。同时,出于对学生天赋、基础条件及今后从业计划等方面的考虑,本科执业教育应允许不同学生毕业时所建立的执业知识和能力框架有所差异。让不同学生结合自身的职业规划及其预期的执业范围,有选择、有侧重地补充和加强所需其他相关知识学习和能力训练,从而使之形成有别于他人的执业知识和能力框架。

(三)帮助学生掌握执业能力形成的途径与方法

本科专业教育虽然培养的执业能力有限,但对认识执业能力构成以及建立能力框架是必须的,可为毕业生在工作实践中逐步形成完整和较高水平的执业能力奠定良好基础。此时,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本科专业教育,使学生掌握执业能力形成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只有如此,才能在毕业后的工作实践中,以既有框架为基础,不断增强已具备的执业能力,不断补充、完善执业能力结构。这些途径和方法,除了接受规定的继续教育课程、积极获取指导等之外,主要依靠自主学习。因此,在本科专业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内容。#p#分页标题#e#

三、本科执业教育的优化途径

面对建筑类专业本科执业教育问题,对照上述适宜教育目标,需要在现行一般途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以下三方面优化。

(一)增强师生及管理者的执业教育意识

建筑类专业本科教育是实行注册执业制度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注册人员执业能力形成的起点。区别于一般工科专业本科教育,执业教育是其不可缺少的教育属性,执业能力的培养是其重要的任务之一。因此,必须树立在大学专业教育基础上的执业教育意识和观念,以培养学生执业能力为己任,并在培养目标、方式和过程中,充分发挥潜力,实现执业能力的有效培养。执业能力培养不仅是本科专业教育任务的扩展,更需要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转变思维方式。教师需要时刻明确执业教育意识,把执业相关知识和要求融会贯通于课堂教学、规划和设计指导乃至课外与学生的交流之中。重视对学生执业能力的言传身教,教师应尽早取得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资格,并开展相应的执业活动。为今后能成为合格的注册建筑师或规划师,学生需要尽早认识所学专业的执业教育特征,了解相关执业能力构成和可行提升途径,进行目标清晰、行为主动的学习。学生应改变“建筑设计或规划能力是本科阶段所能形成的唯一执业能力”这种不当观念,重视对职业道德素养、政策与法规、交流技能等相关技术的领悟和掌握。教学组织管理者则必须充分关注执业能力培养需要,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始全程反映执业教育导向,全方位挖掘培养执业能力的潜力。通过可行的途径、可能的目标和有效的教学管理,系统提升学生在学制期内的执业能力培养效能。

(二)系统建构执业教育课程和环节体系

本科专业教育中的执业知识传授和执业能力培养,不是仅靠与注册考试相对应的几门课程和实践环节就能奏效的,需要各种可实行执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包括相关课外讲座、科技活动及师生之间个别交流等共同构成执业教育课内外、校内外课程与环节体系,并在学生入学之初就对此体系进行宣讲。体系中的各门课程和各个环节相互支撑、互相配合,共同反映执业能力培养意图。在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设计指导中,及时反映业界技术动态、现行政策与法规、最新设计与规划案例以及教师执业中的经验和体会等。教师在课外实践指导、与学生交流中,应不失时机地对执业知识进行提示、阐释,并给予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提升能力。

(三)完善高校与业界合作教学的途径和方式

专科升本科有几种途径篇12

[作者简介]杨理连(1975-),男,山东即墨人,天津职业大学高教所所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天津300410)

[课题项目]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重点课题“中高职教育衔接体系的研究与构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1ZD015,课题主持人:杨理连)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8-0008-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中也提出,“加强中高职协调,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高职教育应定位在高端,发挥引领、示范和骨干作用,树立系统的培养理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点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并发挥行业、集团办学的主力作用,推进中高职协调发展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的内涵标准分析

推进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涵,其中基于高职引领视角下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的内涵标准是什么,如何界定其基本的要素构成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笔者认为,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的内涵标准分析应从探索专业口径的衔接、加强课程的有效衔接、密切教学组织的衔接、尝试多元化的招考途径等方面入手分析,以求从中得出具体的构成要素与结构标准。

1.探索专业口径的衔接。中高职院校通过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动态,特别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对本行业职业岗位变化和人才需求的影响,合理确定中职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标准,注重中高职教育在知识和技能、职业素质、专业课程标准、学训条件、岗位转移能力培养等领域的系统衔接,形成适应当地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对各类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应重点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方面发挥基础性作用;高等职业教育则应在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上发挥引领作用。

目前,中高职教育的专业设置主要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和《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但在具体专业口径系统衔接的考量上,还有完善的空间,也存在着相近专业的口径衔接相脱节的现象。为此,高职教育应以国家示范校建设成果向中职校进行辐射,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上,与中职校积极协作,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发展实际,聘请行业企业各类技术技能型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在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现状、专业面向的岗位要求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衔接,提高中高职专业口径衔接的相容性、系统性和递进性。

2.加强课程的有效衔接。专业的衔接最终要通过课程的衔接来实现。高职教育要基于人才培养质量的系统性来构建中高职课程的系统衔接。在课程目标设计上,要将中职教育的一般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目标与高职教育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格目标相整合,在基于中高职系统培养目标下,课程设置由浅入深系统设计;在课程内容设计上,要制定系统衔接的统一课程标准,避免相近课程的内容重复,又要体现内容系统和递进,促进课程衔接的有效性、连续性、整合性。

课程体系衔接以职业资格认证的延续晋升作为课程衔接的引导,以适应满足产业链上不同层级岗位的需求作为检验标准:职业资格认证应深化中高等职业教育相关专业实施“双(多)证书”制度的系统衔接,推进中高职“双证书”一体化教学,确保90%以上的毕业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对于同一大类专业,中高职协同制定出能充分反映行业不同层级需求的能力考核内容及相关课程,分别在中高职教育阶段加以实施与考核。

公共基础类课程应着力促进职业教育学生基本理论素养,并为职业技能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应针对中高职教育其渐进性学习和终身教育发展的需要,注意不同层次知识技能点的有机融合:中职阶段注重基础理论和职业素质教育,高职阶段加强职业素质教育以及高技能开发与能力的应用。

专业核心类课程是实现中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应保证其不同层次人才培养规格标准的实现,促进职业能力提升。应以培养不同层次技能为主线,统筹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结合,注重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效果。

专业拓展类课程则应重点体现高职教育办学特色、职业人的成长发展需求为依据来推进建设。强化职业学生综合职业素质提升,强化其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整体情况如图1所示。

3.招考制度的有效衔接。中高职教育应明确办学定位,发挥教育、劳动以及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职能,以有效的课程衔接、统筹的教育机制、合理的师资结构作为保障条件,努力联合中职院校建立一体化、连贯化的统筹中高职招生考试统筹机制,切实打通中高职前后衔接、向上延伸的发展路径,让更多中职生在不断拓展的职业教育轨道上学习和提升。根据行业人才需求和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高职院校应采用多元化的招考途径与中职教育进行衔接。从招收中职教育毕业生的招考制度入手,采用“知识+技能”的考核方式,以技能考核作为主要内容,注重专业知识技能考试的实用性、连续性。通过五年一贯制、中高职院校联合培养“三·二分段”、面向中职生自主招生、面向“三校生”的春季高考、秋季普通高考等多种方式为中职生提供继续求学深造的途径,同时尝试通过各种级别的技能大赛、各种形式的顶岗实习,对于在赛场上、实践岗位上取得佳绩、作出突出贡献的技能型人才,研究制定免试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办法(如图2所示)。

图2中高职招考途径

4.中高职教学组织的相关配套。中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交流与沟通,联合举行各对口专业关于课程衔接的教研活动,每学期至少举行一次。以“3+2”课程衔接为核心议题,研讨计划、规划教材、听课评课。根据高职入学要求,安排中职生专门的培训,培养职业素养以及相关高职教育的标准要求,减少中高职过渡过程中的阻力与问题。同时,应科学分析中高职生基础能力的差异,调整课程的教学内容,考虑学生接受能力,设计不同需求的活动,并鼓励教师积极倡导“因材施教”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

二、中高职教育系统衔接的问题分析

中高职教育在系统衔接方面已有多年的探索,但是不论是衔接的广度还是深度都有待进一步优化。

1.目前学校的生源还主要来自普通高中而非中职学校,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入高职的比例较小。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对接的途径之一主要通过对口招生考试,招收部分“职高、中职、技校”等三校生,但对于庞大的中职学生群体,机会是微乎其微的。

2.五年制和高职单招模式依然存在着专业和课程衔接上的脱节。对比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试行)》,中高职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设置口径宽窄不一,专业接口上容易产生脱节。即使是5年制(3+2)的专业,也因缺少实质性的专业建设与合作机制,容易产生疏离和衔接错位。课程衔接上,也存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和教材选用上的重复、脱节等现象。

3.中高职衔接环节不完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由于生源对口衔接不畅,目前高职的生源主要来自高中毕业生(3阶段)。事实上,现有的几种衔接模式均未考虑第四层的过渡和补修功能,造成第四层次的缺乏。从理论上讲,现行衔接方式中,完全没有职业技术基础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不具备高中毕业文化水平的中职生必须经过补习和过渡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但3阶段的学生未经过4阶段的补充教育直接接受5B高职阶段教育,造成高职生源素质的“先天不足”(如10页表所示)。

三、高职引领下中高职协调发展的要素分析

“中高职协调发展”在内涵外延的界定上与“中高职衔接”是有所不同的,它更多侧重于中高职科学发展的体系性和整体性,其中“中高职衔接”是其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包含着横向与产业企业人才规格标准的对接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内的协调对接等内涵要素。

纵向上,中高职衔接方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和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成长规律,应拓宽职业教育学校毕业生继续学习的渠道,通过中职升高职、高职入本科、应用本科转专业硕士等多种途径,拓宽职业教育学生进入高一级院校继续学习的渠道:(1)普通初、高中尝试开设职业课程。在普通初、高中阶段,适当开设职业指导、职业道德及少量专业基础课,开展职业教育的介绍和实用技术的培训,增加学生对于升学途径的可选项,使想继续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提前自主选择专业,组建职业班,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使学生考学升学时“选择有目标、升学有基础”。(2)尝试高职预科教育。面向中等职教学校各专业毕业生,由高等职业院校主办、中职学校协办高职预科的设想。可以避免中职教育步入应试教育的歧途,又可以使高职教育从课程设置,教学手段,培养方式等几方面,对培养目标进行系统设计和具体分解,避免理论课与专业课及技能训练的重复。(3)尝试高层次高职教育。为满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以及人民群众接受更高层次继续教育的需要,国家应尽快理清职业教育各个层次的基本特征、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制定明确的认证标准和考核体系,尝试四年制乃至更高层次的高职教育,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领军人物,以适应高端装备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的发展需求。

横向上,中高职人才培养应围绕区域经济产业发展对不同层次以及类型人才需求现实,与其主动对接与延伸,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内涵、教学条件等方面实现系统衔接,同时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及顶岗实习,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1)统筹中高职相对应的知识和技能。合理确定中职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注重中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道德、职业知识和技能、专业内涵、教学条件、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的延续与衔接,形成适应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行业需求、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的职业教育格局。(2)统筹中高职的职业资格认证与培训。扩大目前中职教育相关专业“双证书”的种类,使其考核的内容、种类与高职阶段相对应衔接,逐步实现证书的衔接管理和“可晋级”操作;在重要产业领域,引进一批国际公认的职业资格认证机构,开展国内外资格证书“双认证”培训。(3)统筹中高职师资队伍建设。将高职教师职务(职称)评聘、表彰与奖励继续纳入高等教育系列,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教师职务(职称)评聘工作,向高职教师标准靠拢、看齐。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准入制度,以高职教师标准引进人才,提升中职教师整体水平,使具有“双师”“双教”能力的教师担任中职教学工作,实行中高职教师定期轮岗制,使其熟悉中高职教育环节的内在联系和标准要求,保障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实现中高职的统筹。

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内,要基于终身教育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中高职与体系内的衔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应用本科教育和专业学位教育等层次体系,其中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1)针对中职与高职相近专业的口径宽窄不一容易造成衔接脱节的问题,应紧贴产业转型升级,优化专业设置以及专业口径的衔接,宜以专业群的方式实现宽口径衔接,避免其专业设置的重复。(2)专业的衔接最终要通过课程的衔接来实现,课程的衔接要实现课程标准的有效衔接和实训教材的紧密对接。

四、结语

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以及区域经济产业升级对各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推进以中高职衔接、普职教沟通为主要内涵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我们应按照国家教育规划要求,给中等职业教育学生继续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机会,提高职业教育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对不同人才需求的吻合度和对接度。同时应发挥教育、劳动以及相关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统筹职能,建立统筹中高职教育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完善提升初、中、高职前后衔接、向上延伸、横向发展的体系建设,构建中职和高职融通、高职和本科衔接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成长“立交桥”,提供从中职、高职、技术应用本科到专业硕士的完整职业教育体系,让更多中高职学生在不断拓展的职业教育轨道上不断学习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子云,蒋国平.职业教育升学“立交桥”建构研究[J].职教论坛,2011(16).

[2]朱雪梅.中国中职与高职衔接研究述评[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0(6).

[3]周文清.高职与中职有效衔接及其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