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集成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6 17:42:45

系统集成论文

系统集成论文篇1

移动通信是移动体之间的通信,或移动体与固定体之间的通信。移动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汽车、火车、轮船、收音机等移动状态中的物体。移动通信系统由空间系统和地面系统两部分组成。

(二)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史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演变,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其中每一代技术的发展都要经历从提出、增长、高速发展、成熟到衰退的过程。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模拟移动通信,其主要缺点是频率利用率较低、系统容量小、制式多且不兼容,不能实现自助漫游、通信保密性差、提供有限的业务种类。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是数字移动通信,其容量和功能比模拟移动通信时代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业务类别仍局限于话音和低速率数据。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大力推广的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是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超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B3G)以及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的统称。它将可以提供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00Mbit/s,甚至更高,支持的业务从语音到多媒体业务,包括实时的流媒体业务。数据传输速率可以根据这些业务所需的速率进行动态调整。新一代移动通信的另一个特点是低成本。

3G是英文3rdGeneration的缩写,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1G)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2G),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兆字节/每秒)、384kbps(千字节/每秒)以及144kbps的传输速度。3G的技术标准: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00年5月确定W-CDMA、CDMA2000和TD-SCDMA三大主流无线接口标准,写入3G技术指导性文件《2000年国际移动通讯计划》(简称IMT-2000)。

4G是集3G与WLAN于一体,并能够传输高质量视频图像,它的图像传输质量与高清晰度电视不相上下。4G系统能够以100Mbps的速度下载,比目前的拨号上网快2000倍,上传的速度也能达到20Mbps,并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而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价格方面,4G与固定宽带网络在价格方面不相上下,而且计费方式更加灵活机动,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确定所需的服务。此外,4G可以在DSL和有线电视调制解调器没有覆盖的地方部署,然后再扩展到整个地区。很明显,4G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二、ICT业务的概念与特点

一般理解,ICT(InformationandconnectionCommunicationsTechnology)是“信息通信技术”的英文缩写。广义上的ICT可以扩展到国家信息化层面;狭义上作为电信运营商的一种业务,ICT就是通过信息与通信技术,用以满足“客户综合信息化需求”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包括通信、信息收集、、自动化、传感、自动化等各个方面。在这个概念上讲,ICT其实就是CT企业将价值链延伸到了IT行业。但是,与传统的CT业务相比,ICT业务也表现出了明显的市场特性。

第一,“一揽子解决”特性,重新整合了价值链。传统运营商价值链的核心是信息传递服务,末端是用户,向上一个环节是CT网络及平台生产商。CT经营主要涉及网络及平台传输、连接服务,而ICT则涉及到从设备到厂商到客户端使用服务的全部链条。在CT时代,“客户端”的设备、维护、服务、障碍都与电信企业无关,我们只管“局端”。在ICT时代,只要客户有信息化方面的需要,我们就主动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做“交钥匙”工程,之后还要承办好“物业”。

第二,“综合集成”特性,涉及所有相关业务。我们习惯于向公众客户“卖话务”,向政企商务客户“卖电路”,营销服务多停留在客户“关系营销”层面。ICT业务就要把所有用户需要的元素都“加”到产品中,“电路”+“话务”+“维系”+……只要客户需要,我们可以做所有客户的“信息通信外包商”,做信息通信领域的“沃尔玛”。

第三,“技术方不可复制”,解决客户个性需求。个性即差异。传统的CT产品基本上是无差异的、标准化的,因此竞争的结果就是“拼”2M或者话务量的“价格”和个别服务指标,这是CT企业的“红海”。如果能够深入到客户的具体工作中,深入到管理、财务、物流、销售、后勤等领域,每个企业或多或少均有差异,这就是个性,个性的需求要用个性的方案来解决,这就是ICT业务营销的目标与方向。

第四,“海量市场空间”的特性,为传统业务找到新的出路。从CT到ICT,就如同“高速公路运营企业”开始“搞运输”,不仅收过路费,还要收“运费”甚至物流涉及的“全部费用”。突破了原来只赚取接入利润的定位,开始涉足价值链的全部环节。虽然单位利润率可能比流通企业小,但总量规模明显增大。随着社会信息需求的不断膨胀,ICT市场空间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这与逐渐走向饱和的单一CT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三、SOA概述

(一)什么是SOA

SOA(service-orientedarchitecture),也叫面向服务的体系结构或面向服务架构,是指为了解决在Internet环境下业务集成的需要,通过连接能完成特定任务的独立功能实体实现的一种软件系统架构。SOA是一个组件模型,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接口是采用中立的方式进行定义的,它应该独立于实现服务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这使得构建在各种这样的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

SOA(面向服务的体系)则是采用面向服务的商业建模技术和WEB服务技术,实现系统之间的松耦合,实现系统之间的整合与协同。WEB服务和SOA的本质思路在于使得信息系统个体在能够沟通的基础上形成协同工作。对于面向同步和异步应用的,基于请求/响应模式的分布式计算来说,SOA是一场革命。一个应用程序的业务逻辑(businesslogic)或某些单独的功能被模块化并作为服务呈现给消费者或客户端。这些服务的关键是他们的松耦合特性。

SOA是一种架构模式,它将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称为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之间定义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使得构建在系统中的服务可以以一种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进行交互。图1给出了其体系结构,SOA结构中共有3种角色,即Serviceprovider(服务提供者),对外提供服务,并且通过注册来服务信息;Servicebroker(服务),提供服务的和定位功能;Servicerequester(服务请求)。

二)为什么选SOA

不同种类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和应用基础结构(applicationinfrastructure)相互交织,这便是IT企业的现状。一些现存的应用程序被用来处理当前的业务流程(businessprocesses),因此从头建立一个新的基础环境是不可能的。企业应该能对业务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利用对现有的应用程序和应用基础结构(applicationinfrastructure)的投资来解决新的业务需求,为客户、商业伙伴以及供应商提供新的互动渠道,并呈现一个可以支持有机业务(organicbusiness)的构架。SOA凭借其松耦合的特性,使得企业可以按照模块化的方式来添加新服务或更新现有服务,以解决新的业务需要,从而通过不同的渠道提供服务,把企业现有的或已有的应用作为服务,保护现有的IT基础建设投资。

(三)基于SOA的ICT集成的体系结构

当今市场的SOA解决方案有三种主流标准:一是以IBM为代表的J2EE架构,其优点在于具有开放的标准和良好的可拓展性,适合大型系统和项目的使用;二是以微软为代表的“.NET”架构,其优点在于具有快速便捷的部署性,价格低廉,但难以支撑大型系统的使用,相对适合于对技术架构要求不高,预算有限的中小用户使用;三是以SAP为代表的ERP型SOA,适合已有ERP系统和准备以ERP作为核心应用的用户使用。ICT集成系统是一个涉及部门众多且极其复杂的大型系统,因此在综合考虑以上三种解决方案之后,最终选定第一种。

图3是本文中建的基于SOA的ICT集成系统的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分为客户层、服务层、应用层以及技术层四个层次。

第一,客户层。客户层包括了中国移动营业厅、网站、10086客服等接入方式,受理客户的业务需求,统计用户、收入、业务发展情况。

第二,服务层。服务层包含了针对业务流程层的各种服务以及Web服务平台。Web服务平台可以允许以一种与下层应用及技术平台无关的方式来定义和使用业务服务,服务层为业务流程层提供了理想的平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提供了粗粒度的业务功能;提供了良定的、无歧异的接口,因此业务流程无需了解下层应用及技术平台的细节;服务层数据模型是根据服务业务领域定义的,而且是独立于特定应用的数据模型的;服务层安全模型提供了单点登陆和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这确保了任务可获得使用服务的授权,并令业务流程层免于处理各种下层应用及技术平台提供的安全接口;服务层管理模型可以生成有关服务使用状况的统计数据,供业务流程层使用。

第三,应用层。通过对ICT现状的分析,并参考国内外市政管理的先进经验,本文中建立了应用子系统,即OA、BOSS客服。

系统集成论文篇2

1集成创新及运营模式

1.1集成与集成创新

集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已存在。社会组织是人的集成。机器设备是零部件的集成。生产线是机床、工具的集成。但是,集成作为一个科学概念被人们所认识和明确提出则是近年来的事。企业中的成组单元(GTC)、柔性制造系统(FMS)、制造资源计划(MRP)、准时生产制(JIT)、并行工程、技术创新小组等都是将各种不同部门的人才、技术等资源有机地集成起来的组织形式或方法。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集成是指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即在各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人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说,要素仅仅是一般性地结合在一起。并不能成为集成.只有当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时,这样的过程才称之为集成。从技术集成的角度看,美国学者MacroIansi认为“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因此。从本质上讲.集成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单元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或行为结果。除了聚合之意。集成更值得重视的是其演进和创新的含义。集成强调人的主动行为和集成后的功能倍增性与适应进化性。这无疑是构造系统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和提高系统整体功能的方法。

集成创新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其体现几个方面的要点:第一,集成创新是指创新的融合.是技术融合的进一步延伸。这种融合通过把企业创新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流程以及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创新流程和竞争力集成在一起。从而形成能够产生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方式。第二。集成创新涉及技术、知识、战略、组织层面,区别于单一的技术集成、知识集成、战略集成和组织集成。即超越了传统的企业边界。要求考虑产品、生产流程、创新流程、技术和商业战略、产业网络结构和市场创新的集成。第三,集成创新和组织绩效有积极、直接的关系,是组织获取新财富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集成创新是创新主体将创新要素(技术、战略、知识、组织等)优化、整合,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功能倍增性和适应进化性的有机整体,组织通过学习为商业创新和竞争优势创建一个管理秩序。实践证明。任何层次的创新.都不应当仅仅是分配资源。更主要的是按照既定的目标。组织和集成资源.否则。许多技术和成果就无法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因此。要增强企业竞争力,必须利用集成创新,创建和吸收新知识。

1.2集成创新流程模型

集成创新流程模型演化都集中在如何改善创新项目的理解上。常规的模型认为创新是技术推动、市场拉动和交叉功能团队与供应商和客户集成的结果,这不能解释和预测复杂产品系统的创新流程。而集成创新流程适应了公司经营环境变化的特点.比如研发的电子化、战略网络化流程,以及创新传播超越了公司的传统边界。此外,重要的环境变化,比如研发成本增加、技术趋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全球竞争增加以及快速的技术变革,在很多研究密集型企业导致从竞争性到协作性战略转移。而创新者,作为合作开发流程的一部分,与初级供应商、研发者甚至客户交换电子数据。这些都导致更快速和有效的变革流程,以及复杂的创新集成。

对于集成创新流程而言,主要包括3个方面。

1.2.1概念创新流程。这更多是针对产品创新流程通过在产品创新中的设计概念的体现,使得社会技术体系不断变革的目标得以实现。在这个流程开始一个具体市场需求就被定义。对这个需求的分析导致产品需求。在这个基础上,产品构想形成了。通过把产品需求转换成多样化产品功能,为产品设计和开发打下了基础。产品功能形成充分考虑与之呼应的技术和科学原则.并且通过技术来实现并理解。技术由具体的个体选择知识以显性和隐性的形式构成.以产品和流程导向发现自然、社会科学和工程的用途这个实现通过开发新技术或者先前存在的技术来实现。通过生产,形成适于销售的产品。其结果会推动市场形成、产品维护和分销流程的成熟。

1.2.2流程创新流程这个流程是对与技术相关的流程概念所进行的创新,它针对各种企业要素组合过程中的变革与创新。对于这个流程而言,自然和社会科学及工程现象,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出发点。技术思想涌现于对现象的观察。如果这个思想是可行的实际的技术开发就形成了。从而形成具体的技术,最终得以利用。

1.2.3社会创新流程社会创新属于环境创新,是针对社会技术系统中的企业或者主体之间关系的可计划的变革。对于复杂创新系统而言,社会创新流程显得异常复杂,由于涉及到各种不可控因素,社会创新流程的成功和持续与否,取决于主体之间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可计划的程度。

2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及运营实践

2.1区域创新系统及其构成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前提和组成部分,是国家宏观技术创新发展与企业创新的桥梁.其决策目标的制定过程,是实现宏观创新目标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过程。区域技术创新既是国家宏观创新发展决策的具体化,又要有利于推动企业创新的发展。区域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的提升。

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1)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3)不同创新单位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组织和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5)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自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应该由下列子系统共同组成。

2.1.1区域教育子系统。教育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在教育协调中,教育投入与教学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地区各类科技人员的合理比例应取决于发展科学技术和区域经济的需要以及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所提供的可能性。

2.1.2区域科技子系统。科技体系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另一重要子系统。科技体系的要素主要有:科技队伍及其结构、科研投入和支出经费、R&D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研究和发展机构、研究和发展机构承担的科技课题和科技服务、科技交流、科技成果及其技术转让等。一个地区的科技系决定着本地的科技是否可以为当前的经济发展提供研究成果,以及从外部引进科技时,能否很快地加以使用、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区域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地区如果没有研发队伍和研发工作,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就很困难,更不用说改造和创新了。因此,在科技体系中,必须要加大科技投入,重视研究发展队伍和研究发展机构的建设。

2.1.3区域资金子系统。区域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及其数量决定着创新能否顺利地进行,对欠发达地区来说.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融资手段.各个地区政府都有各种研究开发的税收优惠及各种风险投资银行以支持本地区的技术创新。就区域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私人资金、风险投资资金、政府补助(包括拨款)、集体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和境外投资等。

2.1.4区域政府子系统在当今社会,区域技术创新是一个在制度、组织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活动,市场在激励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加强的作用.但市场在激励技术创新方面,存在若干缺陷,如市场并不能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很难使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活动处于社会需求的最优水平。基于市场对激励区域技术创新的局限性,要求政府从整个区域的全局角度,在协调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对区域技术创新的调节主要通过政府制定创新政策实现,以政策干预来引导科技发展与创新。2.1.5区域文化子系统。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过程,必然要涉及到地区的文化氛围。组织和地区的文化是否有利于技术创新,直接影响到区域技术创新的进程.尤其是重大的技术创新,必然是以相应的文化氛围为前提。甚至可以说,一个地区的文化特性,可能决定该地区的创新道路。

2.2云南省曲靖市区域创新集成体系运营模型

根据前述云南省曲靖市区域创新体系构架,构建起运营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将曲靖市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要素有机地整合和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政府通过创新规划引导和推动整个区域各行业、各类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同时,给教育、科研院所指明了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技创新方向,促进教育、科研院所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科技创新服务。通过创新基础设施平台(开发区、孵化中心、中介服务体系、成果转化中心等),进入生产系统。经过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工业技术创新集成体系和民营科技创业集成体系对创新成果的验证和应用.成熟的创新成果进入市场.通过商业机制进一步扩散和推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而创新得到的工、农业产品价值的增值积累又反过来支持各产业创新过程。集成系统模型构建起良性循环的全社会技术创新运营体系。

2.2.1科技管理集成体系。科技管理集成体系由宏观指导层(科技规划)、中观管理层(一把手工程、成果管理、基金管理、项目管理等)、微观执行层(成果转化体系、示范基地、工程中心等)构成。

2.2.2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将产前、产中、产后科技创新实现纵向集成;同时,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实现横向集成,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2.2.3工业技术创新集成体系。由创新战略集成(企业家创新战略决策)、创新管理集成(文化、组织、人力、资金集成)、创新过程集成(工程中心、孵化中心联系政府、教育科研等集成)、创新成果集成(成果引进、消化、吸收、整合)构成。

系统集成论文篇3

1集成创新及运营模式

1.1集成与集成创新

集成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早已存在。社会组织是人的集成。机器设备是零部件的集成。生产线是机床、工具的集成。但是,集成作为一个科学概念被人们所认识和明确提出则是近年来的事。企业中的成组单元(GTC)、柔性制造系统(FMS)、制造资源计划(MRP)、准时生产制(JIT)、并行工程、技术创新小组等都是将各种不同部门的人才、技术等资源有机地集成起来的组织形式或方法。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集成是指一种创造性的融合过程。即在各要素的结合过程中,注人创造性思维。也就是说,要素仅仅是一般性地结合在一起。并不能成为集成.只有当要素经过主动的优化、选择搭配。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由适宜要素组成的,相互优势互补、匹配的有机体时,这样的过程才称之为集成。从技术集成的角度看,美国学者MacroIansi认为“通过组织过程把好的资源、工具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应用称为技术集成”。因此。从本质上讲.集成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单元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或行为结果。除了聚合之意。集成更值得重视的是其演进和创新的含义。集成强调人的主动行为和集成后的功能倍增性与适应进化性。这无疑是构造系统的一种理念。同时也是解决复杂系统问题和提高系统整体功能的方法。

集成创新是将各种创新要素通过创造性的融合,使各项创新要素之间互补匹配.从而使创新系统的整体功能发生质的跃变,形成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其体现几个方面的要点:第一,集成创新是指创新的融合.是技术融合的进一步延伸。这种融合通过把企业创新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流程以及不同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创新实践、创新流程和竞争力集成在一起。从而形成能够产生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创新方式。第二。集成创新涉及技术、知识、战略、组织层面,区别于单一的技术集成、知识集成、战略集成和组织集成。即超越了传统的企业边界。要求考虑产品、生产流程、创新流程、技术和商业战略、产业网络结构和市场创新的集成。第三,集成创新和组织绩效有积极、直接的关系,是组织获取新财富的有效途径。

综上所述。集成创新是创新主体将创新要素(技术、战略、知识、组织等)优化、整合,相互之间以最合理的结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功能倍增性和适应进化性的有机整体,组织通过学习为商业创新和竞争优势创建一个管理秩序。实践证明。任何层次的创新.都不应当仅仅是分配资源。更主要的是按照既定的目标。组织和集成资源.否则。许多技术和成果就无法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因此。要增强企业竞争力,必须利用集成创新,创建和吸收新知识。

1.2集成创新流程模型

集成创新流程模型演化都集中在如何改善创新项目的理解上。常规的模型认为创新是技术推动、市场拉动和交叉功能团队与供应商和客户集成的结果,这不能解释和预测复杂产品系统的创新流程。而集成创新流程适应了公司经营环境变化的特点.比如研发的电子化、战略网络化流程,以及创新传播超越了公司的传统边界。此外,重要的环境变化,比如研发成本增加、技术趋同、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全球竞争增加以及快速的技术变革,在很多研究密集型企业导致从竞争性到协作性战略转移。而创新者,作为合作开发流程的一部分,与初级供应商、研发者甚至客户交换电子数据。这些都导致更快速和有效的变革流程,以及复杂的创新集成。

对于集成创新流程而言,主要包括3个方面。

1.2.1概念创新流程。这更多是针对产品创新流程通过在产品创新中的设计概念的体现,使得社会技术体系不断变革的目标得以实现。在这个流程开始一个具体市场需求就被定义。对这个需求的分析导致产品需求。在这个基础上,产品构想形成了。通过把产品需求转换成多样化产品功能,为产品设计和开发打下了基础。产品功能形成充分考虑与之呼应的技术和科学原则.并且通过技术来实现并理解。技术由具体的个体选择知识以显性和隐性的形式构成.以产品和流程导向发现自然、社会科学和工程的用途这个实现通过开发新技术或者先前存在的技术来实现。通过生产,形成适于销售的产品。其结果会推动市场形成、产品维护和分销流程的成熟。

1.2.2流程创新流程这个流程是对与技术相关的流程概念所进行的创新,它针对各种企业要素组合过程中的变革与创新。对于这个流程而言,自然和社会科学及工程现象,决定了技术创新的出发点。技术思想涌现于对现象的观察。如果这个思想是可行的实际的技术开发就形成了。从而形成具体的技术,最终得以利用。

1.2.3社会创新流程社会创新属于环境创新,是针对社会技术系统中的企业或者主体之间关系的可计划的变革。对于复杂创新系统而言,社会创新流程显得异常复杂,由于涉及到各种不可控因素,社会创新流程的成功和持续与否,取决于主体之间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可计划的程度。

2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及运营实践

2.1区域创新系统及其构成

区域技术创新系统是国家技术创新系统运行的前提和组成部分,是国家宏观技术创新发展与企业创新的桥梁.其决策目标的制定过程,是实现宏观创新目标相互作用和相互融合的过程。区域技术创新既是国家宏观创新发展决策的具体化,又要有利于推动企业创新的发展。区域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优势的提升。

区域创新系统的定义:(1)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2)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3)不同创新单位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4)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组织和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5)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自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区域技术创新系统应该由下列子系统共同组成。

2.1.1区域教育子系统。教育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在教育协调中,教育投入与教学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地区各类科技人员的合理比例应取决于发展科学技术和区域经济的需要以及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所提供的可能性。

2.1.2区域科技子系统。科技体系是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的另一重要子系统。科技体系的要素主要有:科技队伍及其结构、科研投入和支出经费、R&D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研究和发展机构、研究和发展机构承担的科技课题和科技服务、科技交流、科技成果及其技术转让等。一个地区的科技系决定着本地的科技是否可以为当前的经济发展提供研究成果,以及从外部引进科技时,能否很快地加以使用、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区域发展的经验表明:一个地区如果没有研发队伍和研发工作,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就很困难,更不用说改造和创新了。因此,在科技体系中,必须要加大科技投入,重视研究发展队伍和研究发展机构的建设。

2.1.3区域资金子系统。区域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及其数量决定着创新能否顺利地进行,对欠发达地区来说.这个问题尤为突出。各个地区都有不同的融资手段.各个地区政府都有各种研究开发的税收优惠及各种风险投资银行以支持本地区的技术创新。就区域技术创新资金的来源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私人资金、风险投资资金、政府补助(包括拨款)、集体融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和境外投资等。

2.1.4区域政府子系统在当今社会,区域技术创新是一个在制度、组织和文化背景下进行的活动,市场在激励技术创新方面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加强的作用.但市场在激励技术创新方面,存在若干缺陷,如市场并不能创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很难使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活动处于社会需求的最优水平。基于市场对激励区域技术创新的局限性,要求政府从整个区域的全局角度,在协调区域技术创新系统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政府对区域技术创新的调节主要通过政府制定创新政策实现,以政策干预来引导科技发展与创新。

2.1.5区域文化子系统。技术的创新和进步过程,必然要涉及到地区的文化氛围。组织和地区的文化是否有利于技术创新,直接影响到区域技术创新的进程.尤其是重大的技术创新,必然是以相应的文化氛围为前提。甚至可以说,一个地区的文化特性,可能决定该地区的创新道路。

2.2云南省曲靖市区域创新集成体系运营模型

根据前述云南省曲靖市区域创新体系构架,构建起运营模型如图1所示。

该模型将曲靖市区域创新系统中的要素有机地整合和集成在一个模型中,政府通过创新规划引导和推动整个区域各行业、各类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同时,给教育、科研院所指明了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科技创新方向,促进教育、科研院所为地方特色优势产业科技创新服务。通过创新基础设施平台(开发区、孵化中心、中介服务体系、成果转化中心等),进入生产系统。经过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工业技术创新集成体系和民营科技创业集成体系对创新成果的验证和应用.成熟的创新成果进入市场.通过商业机制进一步扩散和推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更上一个台阶。而创新得到的工、农业产品价值的增值积累又反过来支持各产业创新过程。集成系统模型构建起良性循环的全社会技术创新运营体系。

2.2.1科技管理集成体系。科技管理集成体系由宏观指导层(科技规划)、中观管理层(一把手工程、成果管理、基金管理、项目管理等)、微观执行层(成果转化体系、示范基地、工程中心等)构成。

2.2.2农业科技进步集成体系。将产前、产中、产后科技创新实现纵向集成;同时,政府、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实现横向集成,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2.2.3工业技术创新集成体系。由创新战略集成(企业家创新战略决策)、创新管理集成(文化、组织、人力、资金集成)、创新过程集成(工程中心、孵化中心联系政府、教育科研等集成)、创新成果集成(成果引进、消化、吸收、整合)构成。

系统集成论文篇4

论文摘要:企业集团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由众多企业法人共同组成的联合体。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系统是企业集团核心管理内容之一。笔者通过自身的工作经验并结合理论研究认为: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系统是由财务人员控制系统、财务制度控制系统、财务目标控制系统和财务信息控制系统等构建的有机整体,企业集团管理当局应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机制环境,保证其高效、及时、完整、良好地运行,保持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企业集团价值最大化。 论文关键词:企业集团;财务人员控制;财务制度控制;财务目标控制;财务信息控制 企业集团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由众多企业法人共同组成的联合体。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系统,是基于母子公司间的产权和资本纽带关系,为实现企业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以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活动的约束、检查或纠偏为手段而形成的若干要素的有机结合,它是企业集团公司财务控制系统的核心,也是在出资者所有权及企业法人财产权基础上产生的。从机制角度分析,财务控制系统的目标是企业财务价值最大化,而不仅仅是传统上控制一个企业的财务活动的合规性和有效性。本文试就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系统构建作一探讨。 笔者认为企业集团母子公司财务控制系统是由财务人员控制系统、财务制度控制系统、财务目标控制系统和财务信息控制系统等构建成的有机整体。 一、财务人员控制系统 提高企业集团母子公司控制效率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控制,加强财务监控,母公司对子公司财务人员的控制通常可采取四种方式: (一)委派制 (二)指导制 子公司的财务负责人由子公司总经理提名,由子公司董事会聘任或解聘。母公司只能通过子公司股东会、董事会影响子公司财务负责人的产生。同时,母公司财务部门只能对子公司财务部门进行业务上的指导,无权对子公司财务部门发布命令。此方式的弊端在于容易形成“内部人控制”。 (三)监督制 子公司在决定自身财务部门的设置上有很大的自主权,母公司基本上不干预。但母公司向子公司派出财务总监或财务监事,负责监督子公司的财务活动。 (四)集中制 在企业集团中,各子公司财务主管由母公司选派,向母公司负责;财务部门相对独立于各子公司,其人员的人事关系、工资关系、福利待遇等均体现在母公司。以某企业集团(厦门国贸)为例,其财务人员集中办公,不下放到各子公司。财务部门不是按不同的子公司来设置科室,而是按财务职责的合理分工来设置,分为结算科、会计科和财务科。这种设置方法使母子公司财务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使母公司能及时掌握企业集团整体的财务状况。 上述四种方式具有共同点,即母公司都必须向子公司委派财务负责人,我们称之为财务总监制度。财务总监有两种职权:享有对子公司财务计划制订的参与权,财务计划执行的监督权;对重大财务事项,财务总监与总经理或董事长共享签字权,并承担保证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等责任。 二、财务制度控制系统 以财务权力和责任为核心的内部财务制度是企业集团公司开展财务活动的行为准则,建立统一财务会计制度,也是企业集团公司实行科学财务管理的前提条件。 为了分析各子公司的经营情况,比较其经营成果,从而保证企业集团整体的有序运行,母公司还应根据子公司的实际情况和经营特点,制定统一的、操作性强的财务会计制度,规范子公司重要财务决策的审批程序和账务处理程序,提高各子公司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与可比性。在此基础上,有条件的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建立大型计算机网络系统,将下属子公司的财务信息

系统集成论文篇5

青海新闻网2010-08-26 10:49

青海新闻网讯 由省人口计生委负责组织实施的《统筹解决青海人口问题系列课题集》获第五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

由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人口学会联合颁发的中国人口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每四年评审一次,是中国人口学界最高级别的科研成果奖项。第五届中国人口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今年3月启动,通过专家评审、公示,评出153项优秀成果,《统筹解决青海人口问题系列课题集》获得论文类三等奖。《统筹解决青海人口问题系列课题集》针对青海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前瞻性研究,并就继续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合理分布,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保持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政策建议。(作者:马海仙)

系统集成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目录集成、数据集成、信息集成、多媒体集成、数据库集成已成为数字档案馆建设和档案网络互操作性研究的重要内容。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在经济效益上的诉求,档案系统在社会巨系统中发挥的愈加重要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各种资源要素的协同作用,实现优势的综合集成,才能适应当前档案工作迅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档案集成管理是集成管理理论在档案界的应用,属于集成管理理论的一部分,因而我们可以总结出档案集成管理所具有的非线性相干性、关系动态性、和谐有序性、主体行为性、柔性化等特点。

一、档案集成管理的内容

(一)数据和信息集成

数据集成是指将各个应用系统的数据分类,确定基础数据,并在整个系统范围内将基础数据作为全局数据库的模式,它以正确的结构和关系存放资料以便资料的查询、处理和更新。

目的在于将异构数据规划为同构数据,或将异构数据规划为同构的过渡数据,使形成的数据或过渡数据可以直接被系统使用。完善的数据集成体系应使数据文件结构的设置满足管理上的需要,保持数据的独立性、安全性和完整性,并且使数据库有不断扩充和更新能力。信息集成的目标是将分布在某一信息系统中自治和异构的多处局部数据源中的信息进行有效地集成,实现各信息子系统间的信息共享,通过多媒体数据集成将原有信息系统中信息不一致的各个自治的数据库进行集成,建立主题数据库,完美整个数据环境,解决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有效转换问题。要建立档案集成系统,就要进行数据和信息的集成,实现信息共享。

档案系统的信息集成主要采用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存储和累积文字、图像、声音、地理空间等数据;构建档案系统的数据库、数据仓库和知识库;实现目录、多媒体信息、全文、编研信息、知识及文件、档案和图像情报信息资源的共享。档案信息是整个档案信息系统管理的对象,档案实际部门的信息集成工作主要包括档案信息的数字化,档案网站体系的建立,档案信息服务平台的建立,数字档案馆的建立等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信息集成管理。

档案系统信息集成是整个档案集成管理系统的基础。这种信息集成是档案文件管理中文字、图像、声音、空间、时间等各种数据的集成,是提高档案管理运作整体水平与效益的基本手段。只有在信息集成构建的信息通道基础上,各不同功能的部门、环节才能克服时间、空间以及不同环境的障碍。信息自由流通,各部门才能得以良好的沟通和协调。数据集成的作用与好处就是能使处于各个不能兼容、异构的数据库间的数据得到妥善的迁移,异地设计、异地存储、以及分处异地的档案机构间的档案信息的交流,档案数据的存储、管理、利用都得到更好的沟通和协调。

(二)功能集成

功能集成是指将需要的若干系统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或整合,以达到集成后系统的需要。数据和信息集成为任何一项任务的管理、实施、完成等功能集成提供了必要的手段,从而实现市场调研、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等各环节的最佳协调。它是在集成系统的整体功能目标的统一框架下,将各应用系统的功能开放协议、标准或规范集合在一起构成一种一体化的多功能系统,以便互为调用、互相通信,更好地发挥集成化信息系统的作用。因而档案集成管理系统中的功能集成主要包括:1.档案系统战略策略的集成;2.档案系统工作标准和规范的集成;3.档案系统组织结构的集成;4.档案系统管理集成;5.档案系统信息服务集成。

(三)过程集成

过程集成管理是档案文件集成管理的核心。档案鉴定、著录、保管与利用等档案业务活动是机构业务活动的一部分,应当实施需求分析、能力评估、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从档案管理系统的整体看,有三个阶段形成:

1、文件与档案管理业务流程集成。即捕获、形成、收集、分类、著录、鉴定、归档、保管与利用权限控制规范集成。这一层次的集成最基础的就是要实现文档一体化。文档一体化包括文件、档案生成的一体化、管理的一体化和利用的一体化,使文件到馆藏档案的全过程都得到有效控制。集成最关键的要完成电子文件从生成、使用、归档以及归档后的收集、整理、保管、提供利用等一系列过程的集成管理,使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真正一体化,使职能边界与部门边界模糊化、系统整体优化和信息资源共享。

2、各种档案综合管理与服务系统集成。即目标、任务、角色、权限、责任和业绩制度一体化和虚拟联盟。经过业务中心、文件中心、处理中心和管理中心出来的档案,档案服务中心对外提供利用服务的数据,是从档案管理中心提取出来的。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公众人员。服务中心通过借阅服务、定期信息和实现网上信息共享等服务手段达到档案数据、信息的提供利用。

3、档案文件的前端控制与全程管理。即实现档案部门对机关、企事业单位职能活动前端性介入过程的集成管理。档案的前端控制,使档案管理与文件管理同步进行。使管理工作和控制系统的作用力提前了,希望在不利影响产生之前,能采取措施防止问题发生(防止因整理不当或鉴定失误而引起的档案质量的下滑)。

(四)组织和人的集成

档案集成系统中,会涉及到各类人员,如档案管理者、档案形成者、系统开发及维护人员、系统集成人员等,必须对各类人员按系统集成要求进行分类、分析和综合,尽可能科学地实现系统所要求的人员的集成。再先进的技术装备和软件都是由人设计、完成和操作的,因此人是系统中最为重要和活跃的因素,必须成为系统集成中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档案集成系统中,实现档案前端控制来实现文书工作人员与档案管理人员的一体化;档案信息资源集成系统实现档案管理人员与系统开发、维护人员、系统集成人员等技术人员的一体化。人与技术的集成,如何使档案人与现代先进的计算机通讯技术结合起来,集成起来,使档案管理人员具备先进的技术素质一直是档案领域追求。要实现人与计算机的协调,是指档案管理人员应当掌握好计算机的操作,使它很好地为我所用。培养具有协调性、创造性的档案文化。在实施档案集成管理的全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文化取向,使活动都遵照一定的文化价值标准,保证集成过程中不同层面文化要素的兼容和匹配。

(五)技术集成

实现档案的集成管理必须要依靠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硬件条件的支持。必须要以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前提,如果没有了先进技术的支持,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所依托。因此,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角度出发,技术集成应该包括的集成模块是: ⑴异构物理网络集成模块。⑵ TCP/IP 网络集成模块。⑶数据库集成模块。⑷档案格式统一集成模块。⑸档案应用集成模块。⑹各个模块层次都有关联的安全集成模块。

(六)多学科集成:系统间的集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集成与融合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这种多学科间的集成是近年来科学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对档案集成系统来说,学科间的融合与集成处于自身系统之外,可又对集成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随着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三个学科间在管理对象、管理内容、管理技术手段方面,都越发的相似。理论成果的相互借鉴在三个学科研究发展中的趋势越来越强。

如何进行学科间的集成呢? 这就必须对文献信息进行科学的分类和处理,保证文献信息获取、加工、贮存、传递等渠道的畅通,提高文献信息之间的传递效率、吸收能力和利用率; 建立图书、情报、档案的统一网站,利用网络技术,将分布于不同地点的数字化图书、情报、档案信息资源以网络化方式加以互相连接,提供及时利用服务,实现资源共享; 合理解决图书、情报的著作权与隐私权,以及档案的公开与保密问题; 在研究领域突破三门学科的门槛,实现学科理论研究的融合。要实现图书、情报、档案一体化就是要各种要素通过竞争冲突,不断地寻找、选择自身的最优功能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互补匹配,打破图书情报档案之间的层层壁垒,加强三者之间的协调与合作,通过网络共建、资源共享、分布式收藏、远程存取等手段,实现信息、信息人员、信息技术、信息设备、信息标准等各种要素之间的匹配与磨合,为用户提供集成的一站式服务。

三、档案集成管理的方法论

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方法和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研讨体系。综合集成方法最初是为了解决复杂系统问题而提出的,它是从整体上研究并解决问题的方法论,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实践论的具体化,也是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的有效途径。

定性综合集成,是从大量信息中提取重要信息,由不同学科、不同领域专家组成专家体系,把每个专家的科学理论与经验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研究同一个复杂系统,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与综合,得出能够指导下一步行动的方案,定量综合集成,是通过有关数据和信息资料,建立数据和信息体系、描述性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用模型和模型体系来定量描述系统状态,得出科学结论,综合集成方法的实质就是把专家体系、信息与知识体系以及计算机体系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一个高度智能化的人―机结合体系,这个体系具有综合优势、整体优势和智能优势。它能把人的思维、思维的成果、人的经验、知识、智慧以及各种情报、资料和信息统统集成起来,从多方面的定性认识上升到定量认识。从定性到定量就是把专家的定性知识同模型的定量描述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定性知识和定量变量的相互转化。档案集成系统相对于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来说,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我们在研究该系统的组成要素、内容以及应用领域的同时,需要把握对复杂系统的方法论的研究。是解决复杂系统实际问题的前提,是档案集成系统形成、系统问题解决的基础与指导思想。

档案集成系统中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从体系层次来说,是计算机的软硬件牵涉到一系列部件方面的技术,包括数据库、操作系统、体系结构、网络、安全配制和人机接口等方面的综合集成。此外,体系层次的综合集成还包含着技术的集成,它把人也集成在系统之中,帮助他们汲取信息,相互协作以便工作得更加积极有效。集成档案系统的各种资源,建立一个相对开放式的系统,利用网络将专家知识以及决策支持所需的数据库、模型库、方法库、知识库有机地连接成一个整体,继而通过系统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分析决策人员等的群体协同工作,充分利用定性定量模型和数据库等工具,实现档案系统定性定量的综合集成。

以唯物辩证法和实践论为指导思想研究档案集成系统的方法论,以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为基础,在辩证发展的认识过程和思维过程中,实现实践与认识矛盾的、上升的运动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结合:

第一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结合。将通过观察或调查等方法得到的数据进行判断及推理,从而获得的对某一系统的性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感性认识,与“通过计算与数学推导,从实验或实践中获得的对某一系统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理性认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二者不断反复循环的集成过程用于对档案集成系统所出现问题的解决。

第二是,分析与综合的结合。在档案系统中,这两种手段通常是交替使用、相辅相成。多学科专家知识的结合,也就是在对档案集成系统进行管理时,要将与档案相关领域的专家知识,如图书、情报、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通信技术研究等学科的专家知识集成在一起为我所用。

第三是,专家经验判断与计算机运用的结合。这也是档案集成系统在新的技术环境下所应做出的必然选择,是研究档案集成系统方法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系统集成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9-0099-04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主要表现为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企业集团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达国家的历史和实践表明,经济的繁荣和国家的强大,基本上同大企业集团发展是同一个过程。加入 WTO 后我国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获得比较竞争优势,必须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企业集团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的推动力量。但目前我国组建的企业集团仍然存在着种种弊端,特别是决定企业集团协同经济绩效的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协同能力更需要进一步提升。因此,如何引导企业集团有效成长壮大,在企业集团做大做强做久的基础上协同好其内部成员企业之间的关系,提升企业集团的整体经济绩效,以利于其内部共有资源的有效配置,是我国学术界和政策研究部门目前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1]。

因此,本文引入协同理论,把企业集团看作一个系统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企业集团管理协同能力的内涵与构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协同因素的作用机理,通过因子分析寻找出协同因子,构建企业集团管理协同能力的分析框架,以期为企业集团的进一步发展策提供有效参考。

一、企业集团管理协同能力的内涵与构成

构建企业集团管理协同能力分析框架首先需要明确企业集团管理协同能力的内涵与构成。

1.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一词起源于日本,指的是以资本(产权关系)为主要纽带,通过持股、控股等方式紧密联结、协调行动的企业群体[2]。

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企业集团的认识大致分为两种:一种认为企业集团是由核心企业、紧密层企业、半紧密层企业、松散协作层企业构成的经济联合体或企业群体;另一种认为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资本、资产、产品、技术、管理、人才、市场网络等)雄厚的大型企业为核心,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并以产品、技术、经济、契约等多种纽带,将多个企业、事业单位联结在一起,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2]。

可见,企业集团是由多种要素、多种主体、多种联系协同形成的集合体,是由众多的单元和层次,以及不同的要素有机整合形成的复杂系统[1]。

协同学是研究系统的各个个体如何进行协作,并且通过协作导致新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功能结构形成的一门学科。协同学研究的系统是一个非平衡的与外部环境、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开放系统,处理的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系统,这些系统组成的结构以自组织的方式出现,在一定条件下,子系统间通过非线性作用,产生协同现象和相干效应,使系统形成有一定功能的空间、时间或时空的自组织结构[2]。

企业协同能力指的是企业管理体系中协同要素的比重,以及要素之间相互协同的整体水平[3];各协同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同步,产生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支配系统向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进而使系统整体功能发生倍增或放大,即实现“2+2> 4”的协同效应[4]。

通过上述相关概念的分析,本文将企业集团管理协同能力定义为:企业集团管理体系中各协同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同步,产生主宰系统发展的序参量,支配系统向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进而使系统整体功能发生倍增或放大协同效应的能力。

二、企业集团特征分析

1.企业集团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系统

企业集团是一个开放的系统,系统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地交换物质、能量、信息、知识等,这些因素不断地对组织产生激励,使组织系统不断地向更加适应环境的方向有序地发展。企业集团同时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组织各成员之间以产权联结为主要纽带,形成具有多层次结构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

2.企业集团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作用

企业集团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系统,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集团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体现了非线性特征,这种非线性相互作用使系统向平衡、有序的状态发展。

3.企业集团是一个自组织系统

企业集团无需外界特定指令而能自行组织、自行演化,能够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形成有结构的系统。

4.企业集团具有自组织系统的协同特征

企业集团是由不同层次以及具有不同功能的子系统组成的,集团内部各子系统通过与整体系统的交流形成完整的对外活动统一体。这些子系统得以发挥效力的前提是它们之间必须能够相互合作、协调利益和行为,听从某一共同指挥中心的指挥;子系统的相互配合、相互依存是企业集团整体功能实现的必要条件。

基于企业集团具有这些特征,引入协同理论对企业集团的协同能力进行构建,利用协同理论分析集团的协同规律和作用,使集团获得整体的协同效应,以期得到良好的协同效应,实现集团资源优化,促进企业集团的高效发展。

三、企业集团管理协同能力理论模型的构建

企业集团管理协同能力理论模型构建是一项系统的工作,本文采取三阶段的技术路线对企业集团管理协同能力理论模型进行构建。具体而言,第一阶段,通过文献检索、统计分析提取协同因素;第二阶段,进行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第三阶段通过分析结果,确定协同层面,并构建出企业集团管理协同能力的理论模型。

1.量表开发

本文对国内外期刊进行检索,共获得267篇关于企业协同能力的文献,通过归类、汇总、统计企业协同因素出现的频数,得到如表1所示的24种企业协同因素。

2.描述性统计分析

以检索的24种协同因素为基础,本文设计了企业协同因素调查问卷,并对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以来的EMBA学员进行企业集团协同能力调查。被调查者结合这24种协同因素,根据自己了解的企业集团实际情况,对每一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进行排序标示,“1”表示最重要,“8”表示最不重要。

共发放问卷138份,回收126份,有效问卷121份。用SPSS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各个因素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3.因子分析

根据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的期望效应理论(1994),均值大的因素对协同能力的影响较弱,本文在分析中着重对均值低于4的前10个因素进行因子分析。采用的分析工具为SPSS。为判断调查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首先进行了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结果表明:Bartlett值=162.274,P

四、企业集团协同能力模型分析

1.理论模型的构建

由表3所得结果,结合因子载荷矩阵,本文将第一组因子中的因素定义为中观协同因素,第一组因子中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就构成了中观层面的协同能力;将第二组因子中的因素定义为宏观协同因素,第二组因子中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构成了宏观层面的协同能力;将第三组因子中的因素定义为微观协同因素,第三组因子中因素之间的互相作用就构成微观层面的协同能力。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协同能力之间的作用就构成了企业集团的协同能力。由此,得到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2.企业集团协同能力深度分析

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理论模型主要由3个层次,共10点能力组成。每一层次和每一点能力的建设都需达到一定的战略目标,以使协同效应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企业集团实现更大的价值。

(1)宏观层协同能力

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理论模型中宏观层次的协同能力主要表现在战略协同能力和信息协同能力两个方面。它们在大的方向上为各企业成员指明路线和范围,促进各企业成员在共同的指引下协同前进。

第一,战略协同,是促成成员企业之间其他方面协同的前提,所有成员企业都清晰企业集团的战略远图,共享战略远景,保持战略发展的协同性、一致性。成员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目标、使命、实现路径都必须统一于企业集团,才能发挥协同效应,创造更大价值[5]。

第二,文化协同,企业集团文化作为企业集团经营理念和群体意识,是企业集团经营活动的灵魂,发挥着无形的约束作用。只有将成员企业的文化进行有效地协同整合,才能产生企业集团层面上的集体文化。而企业集团文化只有得到各个成员企业的认同,才会产生巨大的协同效应。

(2)中观层协同能力

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理论模型中,中观层次的协同能力主要表现在资源协同能力、组织协同能力、制度协同能力和信息协同能力四个方面。它的主要目的是使组成企业集团的各企业之间组织和制度规范化,从而实现企业之间资源、信息共享,促进企业的协同和沟通,以使企业集团产生更大的价值。

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理论模型中,中观层次的具体协同能力如下[6]:

第一,资源协同,企业集团资源可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资源协同就是通过协同能力达到资源有效配置,实现集团经济效益。

第二,组织协同,企业集团通过聚集生产要素来影响集团的发展与结构变动,企业集团组织协同是其内部共有资源有效利用的组织保证。

第三,制度协同,企业集团根据效益最大化原则决定制度协同,调整经济政策,制定新的规则或条件,建立新的行为约束机制。降低组织内部的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使内部共有资源在交易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经济绩效最大化,从而推动企业集团整体经济绩效的提升。

第四,信息协同,成员企业相互之间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进行各种方式的联系与合作,通过改变业务活动的模式在企业集团内进行各种合作,提高企业集团业务活动效率[6]。

(3)微观层协同能力

企业集团协同能力理论模型中微观层次的协同能力主要表现在流程协同能力、契约协同能力、创新协同能力和商务协同能力四个方面。微观层协同能力要求企业集团的各组成部分在具体细节方面协调一致,共同作用促进企业集团各个具体环节的有效实现。

第一,流程协同,指企业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协同,也就是产品研发设计流程、生产流程、销售流程和服务流程的协调管理[7]。

第二,契约协同,是指企业集团成员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成员之间需要“多边”的行为规范,形成“准市场性企业”,用来规范各成员之间的行为,减少合作风险,形成企业之间的契约协同,契约协同是一种制度上的保障和支持。

第三,创新协同,是指通过构建企业集团统一、开放的技术平台,使得每个成员企业能够在此平台上开展工作,进而加强技术上的共享性、兼容性和扩展性,在规范的技术框架下,加强沟通与创新[8]。

第四,商务协同,指企业集团内部使用统一的商务语言和商务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商务数据在不同企业之间的交换,使不同企业之间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商务活动。

通过上述不同层次不同协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协调配合,形成企业集团的协同能力,促进企业集团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五、结 论

本文运用协同理论,把企业集团看成一个系统整体进行研究,并通过实证研究得到企业集团管理协同能力是由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协同因素组成;各个层面中的协同因素相互作用、协调配合,使集团资源更加有效地配置,形成企业集团自身的管理协同能力,推动企业集团的发展。

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有利于指导集团企业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识别自身的不足,锁定重点领域,进行有的放矢的整合与管理,达到更好的集团整体协同绩效。即在宏观层次应该加强战略协同能力和信息协同能力两个方面的建设,在大的方向上为各企业成员指明了路线和范围,形成共同的企业集团文化促进各企业成员在共同的指引下协同前进;在中观层次上应该加强资源协同能力、组织协同能力、制度协同能力和信息协同能力四个方面的建设,规范组成企业集团的各企业之间组织结构和制度,从而实现企业之间资源、信息共享,促进企业的协同和沟通;在微观层次上应该加强流程协同能力、契约协同能力、创新协同能力和商务协同能力四个方面的建设,要求企业集团的各组成部分在具体细节方面协调一致,共同作用,互补互助,促进企业集团个具体环节的有效实现。

参考文献:

[1] 井然哲.基于自组织协同论的企业集群系统发展机理研究[J].管理工程学报,2007,(2).

[2] Haken H.Information and Self-Organization [M].New York :Springer-Verlag,1998.

[3] 毛克宇,杜纲.基于协同产品商务的企业协同能力及其评价模型[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4] 潘开灵,白列湖,程奇.管理协同倍增效应的系统思考[J].系统科学学报,2007,(1).

[5] 张东生,杜宏巍.基于战略协同的子公司战略研究方法[J].商业研究,2006,(1):43-44.

[6] 马成.论企业群的战略协同[J].科技导报,2005(4):44-46.

[7] 周和荣,李海婴.敏捷企业协同模型及机理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3,(6):149-151.

[8] 应可福,薛恒新.企业集团管理中的协同效应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04,(5):135-136.

系统集成论文篇8

二、连续体理论

1如果说一体化思想是将分开的文件运动各个阶段连接起来的一条线,那么连续体理论则是将各个阶段融合起来,试图抹平因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在人们对文件认识上所造成的裂痕。事实上,广义的一体化,在很多人眼中就是连续体理论,这反映了二者具有某些共性,如否定文、档分割的传统工作方式,以连续统一的观点看待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实施前端控制思想等,但二者毕竟有根本的区别。

2连续体模型的理论基础是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吉登斯认为,结构是“循环反复地卷入社会系统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要素,包括各种规则和资源”,社会结构和个人的能动性之间不是哪一方占主导地位,而是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将社会整合和社会系统联结起来。在社会的结构化过程中,人具有其能动性的同时也受着客观存在场景的制约,亦即“我们在受制约中创造了一个制约我们的世界”。文件的整体运动过程可以用结构化系统来描述。文件本身的各种属性可以视为结构,而人们对于文件的需求则是主观能动性,人们的利用需求推动着文件本身属性的变化,同时又受文件本身属性所制约。通过不断地衡量和鉴定,文件的需求属性也得以不断推进。人的反思性监管使得我们能够意识到文件的属性和预期目标的偏离,及时调整和完善。文件的属性作为被反复不断组织起来的一系列规则和资源,是需求的中介,又是需求的结果。从结构化理论的意义上说,文件属性和人的主动需求推动着文件的运动,正如何嘉荪、傅荣校认为的那样,“文件运动不是单纯的客体运动,实际上是一种人类的管理行为,是主客体双方都参与并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所以连续体模型不只是从单份文件本身,而是从更深层次的文件运动规律,从持久的发展运作角度,自觉地以一种整合、一致的观点看待全体文件的运动。这也是连续体理论与一体化思想最大的不同。

3连续体模型最早由加拿大档案专家阿瑟顿提出,他用生成或收到、分类、建立档案保管期限表及鉴定、保管利用这样4个阶段组成一个连续统一体,认为为文件形成者及利用者提供服务的职能是联系4个阶段的纽带,这4个阶段并非像生命周期那样是一个线形的过程,第2阶段和第3阶段可以在第1阶段之后的任何时间发生,第2阶段不一定在第3阶段之前,而且文件总是处于不止一个阶段,因为第4个阶段总是存在。这种阶段划分早已超出了周期理论的限制。后来澳大利亚档案学者厄普奥德进一步使文件连续体模式定型,更加明确地引入了“维”的概念,以表明与“阶段”的区别。第1维是文件的形成,包括文件形成者,文件形成者的行为,文件本身以及在文件中体现出来的事务处理的轨迹;第2维是文件的捕获,包括与文件形成者相联系的工作单元,导致一项事务发生的业务活动,文件与其背景信息共同构成一个文件,该文件具有凭证性;第3维是文件组织,一个机构及其职能,构成这些职能的活动紧密相连;第4维是社会集体记忆的聚合,反映文件与档案在社会中的地位。可以看出,这样的文件,已不仅仅是单独的文件实体,而是被放入了它所形成的真实的整体背景环境中。在连续体模式管理中,采用的是“后保管”模式,把产生的文件或产品转向它背后的创造活动或创造意图,将传统理论对实体保管对象———实态文件的关注转变为对文件、文件形成者及其形成过程、有机联系、目的、意图、相互联系、职能和可靠性的关注。

4在“后保管”模式中,更重视档案文件所包含的有效信息,更重视文件所体现的职能。对于文件管理活动的认识已不再是怎样更好地保管文件,而是怎样更好地利用文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潜在的各种价值。至此,对于文件管理模式的认识已经完全从分散走向了集中。文件的整个运动过程是一个整体;文件的提供利用和价值发挥亦是一个整体。生命周期理论所揭示的不同阶段文件价值的转化,文件保管需求的差异都可以视为是文件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不同的局部表现。但是,管理模式本身的集中趋势并未走到尽头,还有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方式,那就是集成管理。

三、集成管理理论

1集成的哲学基础是系统论。所谓集成,是指某一系统或某系统的核心把若干部分、要素联结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过程,集成的原动力是新的统一形成之前某种系统或系统的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集成管理,是在统一目标指导下,通过创造性思维,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手段、工具将不同的资源优势结合起来,提供各种要素功能和优势之间的优化组合、匹配、协同作用,实现优势互补,效用共享,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放大系统功能,提高系统的整体功效,实现系统目标的一个过程、一种方法、一种思想。

2集成管理并不是文件管理的一种完整的理论或模式,只是一种管理的方法,不能融合到文件运动中。从本质上看,集成管理是各种要素通过优胜劣汰,实现竞争性的互补关系,以便更好地实现系统的目标。因此,实施集成管理是以追求高效高收益为目的,更多地被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实施集成管理的前提是这个原先分散的系统确实可以通过某种关系被整合在一起,成为可以独立行动的整体,否则就无法集成。整个文件运动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是各种类型文件运动的集合,是人们为了便于理解文件这一事物而对各种类型文件运动规律进行的概括,不是一种自然组合的整体。不同的文件是和不同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同类型的文件之间缺少一种能使它们结合在一起的“统摄作用”,因而集成管理只是借鉴了管理学中的方法,而不是从文件运动本身出发。但很多专业性的在同一种科技活动中产生的文件整体却可以看成是围绕着活动的系统。完整的科技活动产生的必然是成套的、系统的文件,文件与科技活动本身密不可分,科技活动之间又往往有着密切的联系,相互交叉,因而同一专业性质的文件可以看作完整的系统。在专业活动这个核心的作用下,文件被集成起来,通过产品质量控制、过程控制、服务控制以最优的方式实现文件的保管和提供利用。同一档案馆中的档案进行管理也可以运用集成的管理方式,充分考虑不同类型文件实体的价值和提供利用方式之间的结合,把握社会对于文件的各种需求及需求变化并及时做出反应和调整。由于集成管理在优化系统内部要素的同时,还注重将整个系统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结合起来,对系统外部可用资源也进行有效的利用,因而自身的运行框架是呈动态性开放状的,外部条件在变,各要素依据最优化原则也在进行着调整,这样系统的灵活性大大加强。我国众多的档案馆一向是“冷宫”,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以往被动地等待用户上门的服务方式,积极主动地对馆藏档案进行系统化整理,从怎样保护好档案的同时提供更多信息的角度,进行管理方式的调整。数字档案馆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结合信息技术发展进行的一种集成。

系统集成论文篇9

   本论文工作所开发研制的数据采集系统由嵌入式微处理器、日历时钟芯片、模数转换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器件组成。运用最小功耗设计理论设计,可以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长期采集和记录数据,可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通过具有报警输出的日历时钟芯片等组成唤醒单元,可在设定时间开启电源。上电后,采用单片机控制数据采集、存储以及对时钟芯片的再设定等,而数码管作为设定指示和时间、采集到模拟量信号的显示。

系统通过仿真总线的方式扩展较大容量外部存储器,可存储的多次采集时间和采集数据。而利用更换存储器方式,或利用串行口通信方式可将存储器中的数据发送到便携式电脑中作进一步处理。

关键字:单片机,低功耗,数据采集,定时

摘要 1

summary 2

第1章 文献综述 1

略………

第2章  定时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 18

略………

第3章 定时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 38

略………

第4章  系统低功耗设计 48

略………

第5章  定时数据采集系统使用介绍 51

结论 56

致谢 58

参考文献 59

附录1 60(程序)

附录2 70(数字仪器)

附录3 76(digital instruments)

(附录不在论文字数内)

 

付费论文:33000多字的本科论文,适合自动化、电信与通信专业

有中英文摘要、目录、图、参考文献              400元

 

系统集成论文篇10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的提出源自于产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经济学家葛丁和弗里曼(C. Freeman)分别在1972年和1982年提出了产业和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life cycle of industrial cluster)是产业集群形成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反映,Tichy将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诞生、成长(growth)、成熟(maturity)和衰退或僵化(petrify)四个阶段[2],Ahokangas、Hyry和Rsnen将区域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分为发生和显现阶段、成长和趋同阶段(growth and convergence)、成熟和调整阶段。

魏守华根据产业集群的主导动力的差异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为发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并用定性的方法归纳出各阶段的一般特征。刘斌将产业集群的演变过程分为形成、快速集聚、稳定发展和衰退四个阶段,并总结出各阶段的影响因素和特点[5]。刘恒江、陈继祥认为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会经历从诞生到衰退的发展过程,并就如何延长生命周期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发表了自己的看法[6]。刘孟达将产业集群的演进路径分为初级集聚、中级聚集和高级聚集三个阶段[7]。

波特将产业集群周期分为诞生(birth)、演进(evolution)、衰落(decline)三个阶段,并从历史起源、集群形成后的自我强化循环和集群衰落的种种可能原因三方面进行了解释说明[8]。波特非常强调产业集群竞争力衰退的加速度惯性,但并不否认产业集群的活力的复苏和持续发展,这个思想集中体现在他对国家竞争力发展四个阶段的划分和描述上。他认为国家一旦进入富裕导向的阶段经济就会走下坡路,但还是有无限的可能让陷入富裕导向阶段泥潭的国家重新回到生产导向阶段或其他阶段,从而重新获得竞争力。因此,处在成熟阶段的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有两条道路:复兴和衰退。当然,按波特对产业集群的研究结论,产业集群最终走向衰落的概率要大的多,但同时也预示着步入复兴的产业集群可能进入新一轮生命周期,再经历生命周期的各阶段或部分阶段。

二、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对比讨论

事实上,对地方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研究和应用得最多,又比较成功的正是旅游集群的生命周期理论。旅游集群的生命周期主要集中在旅游学界关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研究和规划应用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the life cycle model)。旅游地生命周期的概念最早是由W. Christaller(1963)在研究欧洲的旅游发展时提出的,而被学者们公认并广泛应用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是由加拿大学者R. W. Butler提出的[9]。Butler认为旅游地的生命周期是一个循环进化的过程,经过6个阶段,即探查阶段、参与阶段、发展阶段、巩固阶段、停滞阶段、衰落阶段或复苏阶段。

Cooper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作了系统的综合评价,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1)作为旅游地的解释模型;(2)指导市场营销和规划;(3)作为预测工具[9]。将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与当前一般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

1.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揭示了地方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不但会走向衰落,还可以有不同的路径走向复苏。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相对应,我国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研究者还较少关注集群的衰落发展阶段,更缺乏考虑集群复苏的可能和途径。

2.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指出了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可以人为加以调整和控制的“有人系统”的思想,而重视并如何发挥地方政府、中介机构等行为主体的作用,并根据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发展规律进行“有人调控”的研究还很缺乏。

3.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具有预测功能,是一个非常好的描述性工具,已经在旅游规划和开发中得到较好的应用和实践。但是,目前研究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学者还普遍处在对其重要性的“意识”阶段,还在努力探讨、定性归纳和总结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特点及发展规律,还没有形成判定集群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一致性意见,在区域(城市)产业规划中则更是缺乏应用,还没有成为一个规划和实践应用的解释性工具。

波特尽管提出了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发展的三个阶段,但他并没有结合钻石系统深入分析这三个阶段的演进规律,Tichy、Ahokangas等学者则没有从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钻石系统的视角来分析生命周期的动力和特点。因此,补充基于钻石系统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析方法,并将其作为集群竞争力分析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完善地方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微观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三、基于钻石系统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波特构建了包括“生产要素”、“相关和支持性产业”、“需求条件”和“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四大关键要素和“政府”和“机会”两大非直接要素所组成的钻石系统模型[1]。基于波特的钻石系统理论,结合国内外学者对该理论的批判与讨论,紧密联系我国国情和地方产业集群实际,本文将“区域文化”和“外来投资”两大要素纳入钻石系统模型,假设与“政府”和“机会”一起作为外生间接要素,由此提出了需要验证的产业集群竞争力的钻石系统假设模型,并结合八要素假设钻石模型来分析产业集群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钻石系统特征、主导动力因素的组合及变迁、竞争力水平的演进等规律。

1.发生阶段:这是地方产业集群的初始、萌芽阶段,特点是一定数量的同类和相关企业集中地出现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地方专业化指数较高,初级生产要素(或一般性生产要素)、地方文化(企业家精神)和政府作用往往成为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主要来源,机会则很可能是引发产业集群的一种重要因素。但该阶段的国内外市场需求不大,注重价格敏

感性的市场,支持性产业、相关产业和相关支撑机构很不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和联系均较弱。集群在该阶段的竞争力最弱,要素间有一定的“拉拔”作用力,有形成系统动力的趋势。 2.发展阶段(development stage):初级生产要素和政府仍是该阶段竞争优势的主导因素,但集群更倾向于高级和专业型生产要素的拥有,政府在招商引资、促进外贸、营造环境和提供服务中地位突出,该阶段的市场需求、相关和支持产业、同业竞争、外来投资上升为竞争优势的主导动力。市场需求的不断上升并带动了上下游的辅助行业的发展,外来投资(含Inward FDI和内资)和出口的不断增强、扩大使企业的数量飞速增加及产业规模逐渐扩大,集群的协作机构(institutions for collaboration,简称IFC)也逐渐成为了集群发展一支重要力量,本地企业的竞争和合作不断增强和加深,逐步形成了地方生产系统。区域文化则营造了社会网络并逐渐发展为创新型文化,加强了企业的根植性,企业和个人则具有高度的工作意识和动力。该阶段集群的竞争力在迅速增强,钻石系统要素逐步完整,要素间的“拉拔”升级作用显着,系统的动力非常强劲,并形成自我强化的竞争力系统。

3.成熟阶段(maturity stage):集群内的企业的数量比较恒定,部分企业发展为大型企业或跨国公司,在全球价值链上不断攀升。依赖低成本的初级生产要素的地位迅速下降,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创新型生产要素。集群产品的国内需求会达到最大,国内市场逐渐饱和,需求的国际化成为主流。相关和支持行业非常发达,尤其是有高度发展的专业行业支撑产业集群。区域创新型文化促进了创新环境和创新网络形成。同时,该阶段的国内竞争受到忽视和弱化,政府的作用力减弱,外来投资迅速减少,需求的精致性和复杂性也导致企业的风险性增加。总体上看,该阶段的钻石系统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之中,系统要素相互作用和依存,系统动力强健而稳定,可能会有小幅波动,集群的竞争力达到最大。

4.衰落或复兴阶段:在衰落阶段,集群产品的国内外市场萎缩和衰退,高级和专业型生产要素的培育和创造能力缺乏,外资撤资、所属集群内的相关产业会纷纷脱离、解散,员工的竞争、创新意识缺乏,工作意识下降,最终导致集群的解体。钻石系统部分要素的竞争优势丧失、退化,并影响其他要素,系统功能消退,系统反向运作和紊乱,并产生惯性,造成钻石系统的崩溃和瓦解,竞争力因此逐渐减弱和消失,产业集群也可能进入复兴阶段。但要进入复兴阶段,这可能来自于新的机遇,也可能是要素的更新升级,产品变换后适应了市场新需求,企业战略的调整,加之政府的正确干预和创新文化的推波助澜,使系统要素间重新强化,钻石系统的功能、动力又可能得到恢复和持续增强,集群的竞争力由此进入复兴阶段或进入新一轮生命周期。

系统集成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 G258.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1)04-0027-04

On the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Theor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Commons

LuBaoyi (Library of Huaiyin Normal University, Huayin, Jiangsu, 223300)

Abstract: Integrated management theory is an important theory in modern management, in which integrated idea and method are creatively applied to management practice process. As a complex system with highly integrated characteristics, from planning, implementing to operation service, Information Commons uses integrated idea, method and technique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in many respects such as the setting of function and service, the equipp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 using of technique, the designing of system, and the deploying of human intelligence resources and so on. Integrated idea is the important guiding ideolog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Commons. The Connot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Theory is included in every seg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formation Commons to different extent.

Key words: Information Commons; integrated management theory; digital library

CLC number: G258.22 Document code: A Article ID: 1003-6938(2011)04-0026-05

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其发展都会遵循一定的思想和理念。Information Commons(下文简称IC)作为一种全新的图书馆资源组织模式和一站式服务方式,其产生和发展同样受到有关学科理论的指导,在IC构建中或明或暗地蕴含着相关的科学理论与思想。有学者曾指出,IC“以战略联盟、功能集成、协同论和知识管理等理论为基础” [1 ],其产生的学科理念环境包括系统的协同与功能集成理论、信息与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共享理论、图书馆学的相关理论等,而且其中“系统的协同与功能集成理论”“是一种使系统的组成要素有机融合、最佳组合, 并使之整体功能最大化的理论”。[2 ]可见,集成管理理论在IC的产生和发展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实际上,IC本身就是一个把各种类型资源集合起来的“聚合体”/“集成体”[3 ],其实质就是一个和谐的物理空间、功能强大的虚拟空间和有着丰富人力资源的有机集成系统。集成管理理论对IC的意义非同一般。

1 集成管理理论的主要内涵

所谓“集成”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成单元(要素、系统)集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过程。所集成的有机整体(集成体)不是集成要素之间的简单叠加,而是按照一定的集成方式和模式进行的构造和组合,其目的在于更大程度地提高集成体的整体功能,适应环境的要求,以更加有效地实现集成体(系统)的目标”。[4 ]它是“系统的整体性及其系统核心的统摄、凝聚作用而导致的使若干相关部分或因素合成为一个新的统一整体的建构、序化过程”。[5 ]集成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行为,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有选择的行为,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中,在科学研究领域和一些社会重大工程项目中,综合化、集成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人类面临的许多新的挑战和难题都越来越借助于集成的方法,将各方面力量和优势集成起来,以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集成的本质是一种竞争性的互补关系,即各种要素通过竞争冲突,不断寻找、选择自身的最优功能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互补匹配。集成是含有人的创造性思维内在的动态过程,它能够成倍地提升整体的效果、有利于优胜劣汰、有助于实现动态平衡,[6 ]具有整体功能倍增性、非线性动态性、全方位开放性、主体行为创造性、优胜劣汰竞争性等特点。[7 ] [8 ]而所谓“集成管理”,就是将集成思想和方法创造性地应用于管理实践的过程,即在管理思想上以集成思想及其基本原理为指导,在管理行为上以集成的行为机制(方式)为核心,在管理方式上以集成手段为基础,将人类认识与实践活动的各种资源要素纳入到管理的范围,综合运用各种可能的不同的手段、方法和工具,使各种资源要素高度融合,在功能与优势互补、匹配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效用而达到最优化配置,从而实现整体优势放大的效果。它是在系统科学思想指导下,充分吸收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精华,以集成作为管理行为运作理念的基础而形成的一整套管理新模式,既“是一种具体的管理方法”,又是“一种全新的管理哲学”[9 ],其本质是要素的创造性融合,具有管理系统内部要素和外部边界不确定的模糊性、非线性相干性、动态开放性、和谐有序性、柔性化[10 ]以及管理思想的先进性、管理内容的知识性、管理方式的人本性、管理过程灵活性等特点。[11 ]

2 集成管理理论在IC构建中的实用分析

集成管理思想的广泛传播和应用,使图书情报界也逐渐认识到“集成是信息管理中的普遍现象,……应用集成的理论与方法也许是解决现代信息环境下信息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集成的理论与方法对于深化和发展信息管理理论体系,解决现代信息管理中出现的大量复杂性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2 ]有学者曾指出,随着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发生巨大变化,“集成管理作为现代图书馆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一个高效能、多元化的平台,无疑应成为现代图书馆适应信息环境、追求卓越管理的新方法”[13 ],这种“能对发展变化作出快速响应的新型管理方式,它的管理目标与图书馆的管理目标十分吻合,很值得图书馆引进”。[14 ]作为图书馆发展的新型存在形态和服务模式的IC,其规划和建设者也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在IC建设过程中,从规划到建设到运行服务,在多方面均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到集成的思想、方法和技术,集成管理的思想是IC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应用主要体现在功能与服务、信息资源、技术系统、人才智力等几个方面。

2.1 集成管理理论在IC功能与服务设置中的应用

在国外,大部分IC 采用Donald Beagle 提出的“功能集成”与“战略联盟”理论架构,“实践证明该架构是有效的”。[15 ]可见,功能集成是实现IC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和有效途径,集成管理理论在IC建设中可以显著地作用于其功能的配置与发挥过程中。根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功能与系统的结构密切相关,结构决定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功能是系统结构的反映和体现”。[16 ]IC功能的集成,首先体现在空间结构的集成方面,在IC中集中了多种具有不同服务功能的空间或区域,虽然从整体来讲,IC可能是图书馆一个楼层中的某一片区域或是图书馆的一、二个楼层,也可能是独立的IC大楼,但是内部构成均包含有开放获取区、交流区、灵活可变的电子教室、促进小组研究的讨论室、指导用户学习和提高技能的指导室、帮助用户开发数字作品的多媒体制作室、体验技术和软件工具的实验室、网络咖啡吧和休闲区等。[17 ]在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中,这些空间区域往往是相对独立存在的,是互不相连、互不干扰的。而在IC中,这些类型的空间区域被有机地集聚在一起,共同为读者营造着一个“一站式”、全方位、无缝的集成化服务环境。

IC功能的集成,更大程度上也体现在IC服务的集成与整合上。服务整合与功能整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服务整合是面向用户、让用户直接感受到的;功能整合则是面向图书馆管理的,需要在组织层面进行调整。[18 ]“在数字化、网络化和虚拟化的环境中,信息服务必然由集中服务或分散服务转向集成服务”[19 ],“集成服务是当今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前沿阵地的‘制高点’”[20 ],这正是IC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和追求的目标。IC不同于图书馆传统的一个空间区域基本上只提供一种主要服务项目的模式,而是同时提供多种服务内容。理论上来说,IC的服务功能一般包括为用户获取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提供指导和相关的软硬件上的技术支持、为其进行学术研究和创作提供适当的物理空间、配备充足而适当的专家和工作人员以保证IC功能和服务项目的实现、提供一个鼓励、指导及支持不断改进的文化环境和机制[21 ] [22 ] 等几个方面。在实践中,每一个IC提供的服务都是丰富多样的,如美国芝加哥洛约拉大学IC的主要服务内容就有小组学习预约服务、参考咨询服务、ResNet服务、技术顾问服务、写作中心服务、PEGASUS在线目录服务、电子资源利用服务、特藏文献利用服务、Teamspot合作软件提供服务、数字地图服务等;其公共服务中心提供的服务内容就包括赞助研究和发展奖学金、主办专业展览会、讨论会、系列演讲和工作会、出版时事通讯和定期刊物、主办公民教育和公众谈论话题方面的公众节目、帮助毕业生参与实习和制订职业生涯计划等。[23 ]有的还提供心理咨询、助残服务等特种服务[24 ],体现了服务的高度整合与集成。

2.2 集成管理理论在IC文献信息资源配备中的应用

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资源已经成为对一个国家、企业的核心竞争起着决定性影响的战略性重要资源。因此,对信息资源进行集成管理与利用成为企业和组织提高决策水平与管理绩效的重要举措。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可以产生很大的经济优势和效益倍增作用,包括规模经济性、范围经济性、聚集经济性、网络经济性、速度经济性、知识经济性[25 ] 等方面。IC之所以能够吸引读者成为其最愿意去的场所,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因为其集成了各种不同类型的文献信息资源,使得读者能够简便快捷地一站式地获得几乎所有的所需信息。信息资源的高度集成是IC的一个重要特征,它实现了信息资源集成环境,其所集成的资源既包括传统载体类型的文献资源,也包括现代电子虚拟型的信息资源。此外,它还把传统上图书馆基本不收藏和不提供借阅的信息资料纳入其中,如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的“SMILE”共享空间把包括英文能力课程、信息素养课程、图书资源利用教育课程、教学资源与教材制作课程等四大领域的支持与辅数字学习课程及语言学习类、计算机暨信息能力学习类、教学资源利用暨教材制作类、电子化图书信息资源类、古籍数字典藏类等五大类型数字化学习资源整合进来。[26 ]一些社区图书馆IC也把生活信息、知识信息、公共信息等纳入为市民提供的信息服务的范围。特别是IC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成不仅是简单地把大众化的信息资源集聚到一起,而是进一步根据读者的专业化、个性化需求进行学科化的整合。如东南大学图书馆结合本校工科较强的专业特色与学科建设特点构建学科IC,集成的信息资源主要包括搜集到的校内外工学专业数据库资源、工学学科资源导航、教学与学习帮助参考资源等。[27 ]

丰富的信息资源是成功开展IC的基础,而信息资源的有机集成与整合则是IC成功的关键。实践表明,“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整合不充分”将导致“信息共享空间功能与服务的割裂和不完整”[28 ],IC的各项服务及功能的实现,均是建立在对各种相关的文献信息资源的充分而有效的集成基础之上的。

2.3 集成管理理论在IC技术设备配置上的应用

根据集成管理理论,“集成体现了系统思想指导,但集成管理又不仅仅是系统思想的简单运用,它和技术发展的背景紧密相关”。[29 ]也就是说,集成管理理论的应用始终是和技术分不开的。在图书馆传统管理模式阶段,计算机应用管理系统中已经拥有了集成化的特征。发展到IC阶段,技术系统的集成则达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高度,从软件到硬件均走向高度的集成化。无论哪种类型的IC,其建成运行都综合应用了多项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设备设施,如大学IC不仅运用了传统图书馆及其电子阅览室建设中使用的局域网技术及计算机各种办公软件技术,为了支持对多来源、多类型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满足读者多样化的信息需要与服务需求,还大量采用了信息自动搜索、处理、存储检索与远程信息交流、传递技术,以及多种学习、研讨与用户培训所需要的各种应用软件。比如美国南加州大学Leavey图书馆IC的电脑上安装的软件有上百种,除操作系统外还包括教学用软件、生产性软件、网络软件和其他应用软件等[30 ];加拿大多伦多公共图书馆IC还在专门为残障人士配备的电脑上安装了Zoomtext、Kurzweil 1000等屏幕阅读软件。[31 ]在硬件方面,除了互联网络设施和各种用途的计算机外,IC一般还配备有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刻录机、照相机、录像机以及音响、麦克风等一些消遣娱乐性的仪器设备等,能够一站式满足读者学习、研究、交流、讨论、休闲等各种需要。

IC正是因为有了集成化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各种专业、专门性软件的应用以及多种具有不同功能和用途的仪器设备设施的配置,才具有了超越图书馆历史传统的强大功能和对读者/用户的强大吸引力。

2.4 集成管理理论在IC的智力支持方面的应用

智力集成也是集成管理理论在IC建设中应用的具体体现。智力集成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的集成和由人所组成的组织机构的集成两个方面。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人”的集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众多高新技术的出现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影响技术系统发挥效益的因素绝大部分还是与“人”有关,“人的集成是工程技术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问题”。[32 ]“人”的集成,不仅表现在外在的个体单元之间的关系,还表现在人的内在素质的集成。高层次集成管理人才需具有驾御集成服务体系暨服务系统的能力、协同组织能力、信息反馈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实践能力、实施人脑与电脑的综合运作能力、把握科学与艺术关联度的能力、行为柔性化能力等能力,以及创造性的思维、自觉提高的竞争意识和整体优化的惯性理念等素质。而组织集成则是提高组织决策水平、运行效率和管理绩效的重要手段。组织的集成不仅是构筑组织核心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也是促进组织的分工与协调、实现组织高效运作的基础,更是促进组织结构优化、增强组织柔性的最佳途径。对组织实行集成,能够将不同组织的相关人员有机地整合在一起,利用组织成员之间形成互补、竞争、和谐的相互关系与作用,实现能力的整合,构建相应的能力系统,从而促进组织核心能力的形成,同时,通过组员之间能力的共享与交流,促进能力的学习与创新,利用集成的整体效能倍增作用,从而实现组织能力水平的整体突破和提升,增强组织的核心竞争力。[33 ]因此,IC建设中表现出比图书馆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对“人”与“组织”等智力因素的集成与整合。

国外的IC建设经验表明,IC人力资源一般由三大类人员构成:负责宏观规划与设计、评估与监督的规划委员会;具体负责筹建、规划和设计方案的制定、筹集资金、制定相关制度政策的管理者;面对用户的各种服务人员等。按照IC三层结构来说,IC实体层主要包括图书管理员、建筑师、设施设计与建筑顾问、内部装潢设计者、设备挑选员、系统设计师、网络专家、IT支持助手等;虚拟层主要有参考咨询馆员、软件供应者、学院教师、同辈导师和教练、数字化处理与操作专家、多媒体专家等;支持层则由参考咨询馆员、学院教师、导师、知识产权专家、使用和授权组、访问学者、研究员等组成。[34 ]从来源来说,IC涉及的人员既有图书馆内部的,也有图书馆外部学校内部的院系、科研中心、IT中心、教学与设备管理等部门,还有学校外部、乃至网上专家等。可见,IC的人力/智力资源的配备,完全打破了图书馆传统上部门限界分明的用人原则,而跨部门灵活地组织和调集人才,集中了来自多个不同部门的各种类型和学科专业背景人才的聪明才智,从而形成了超强的智力优势。可以说,IC就是一个高效率的、人性化的人力资源集成环境。

在组织集成方面,对于高校IC来说,它存在着建在图书馆属图书馆管理、建在图书馆不属图书馆管理、建在图书馆由图书馆与别的部门共同管理、不建在图书馆也不属图书馆管理等四种管理模式[35 ] 及计算机室型、图书馆整合型和IC大楼型等三种建设类型。[36 ]无论是哪一种建设模式类型或哪一种管理机制,IC建设都不再只是图书馆或其内部某一个部门的事,而涉及图书馆内部各个业务部门和图书馆外许多机构、组织。这意味着IC不仅仅是简单的不同部门、机构之间的信息、技术、设备等资源的整合与共享,更是众多机构、单位与部门之间人才智力资源的整合与集成。

3 结语

“综合集成既是一门工程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是我们面临复杂工程系统挑战的工具,是方法论,也是实现工程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手段和途径”。[37 ]对于图书馆和IC来说,“集成意味着集成后的服务总效益大于集成前的服务分效益之算术和”。[38 ]在IC的未来建设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集成管理理论的价值研究和运用,对照“集成单元、集成模式、集成界面、集成条件、集成环境”等集成管理理论五要素,深入分析IC的要素构成及其变化情况,充分发挥各种要素的协同作用,努力追求和实现资源优势的综合集成,突出组合效应,不仅要把IC建设与运行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分离部分物理地集合在一起,更要将这些分离部分在本质上、逻辑上融合到一起,使之彼此协调、互为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唯此,才能保证IC建设达到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15]任树怀,盛兴军.论信息共享空间体系结构与实施策略[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9-160.

[2]焦运立等.基于哲学分析的信息共享空间理念体系的建构[J].图书馆学研究,2010,(6):6-9,13.

[3][17][34]盛兴军,任树怀.论信息共享空间人力资源的组织与管理[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9,(1):90-95.

[4]海峰等.集成论的基本范畴[J].中国软科学,2001,(1):114-117.

[5][7][9][10][29]李宝山,刘志伟.集成管理――高科技时代的管理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34,34-38,10,76-79,13.

[6]霍国庆,杨英.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J].情报学报,2001,(2):2-9.

[8][15][33]黄杰.信息管理集成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25-26,57-66,129.

[11]王伟军,黄杰.企业信息资源集成管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7-38.

[12]王伟军等.信息管理集成的研究与应用探讨[J].情报学报,2003,(5):526-531.

[13]钱刚,毕强.集成管理: 21世纪图书馆追求卓越管理的新方法[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11):33-37.

[14]吴怡青.试论现代图书馆的集成管理[J].情报资料工作,2000,(5):30-33.

[16]胡玉衡.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原理及其应用[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18.

[18]邹婉芬.北卡罗莱纳大学Charlotte分校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解读[J].图书馆论坛,2009,(2):92-94.

[19]邓胜利.面向用户的文献信息服务集成探索[J].图书情报工作,2001,(6):109-111,143.

[20]史振立.基于用户的文献信息服务集成体系的构建[J].情报资料工作,2007,(2):90-93.

[21]Martin Halbert.Lessons from the Information Commons Frontier[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1999,(25):90-91.

[22]Philip J.Tramdack.Reaction to Beagle[J].Journal of Academic Libmfianship,1999,(25):92-93.

[23]Richard J. Klarchek Information Commons,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6501 N.Kenmore Ave, Chicago,IL 60626[EB/OL].[2008-03-04].http://luc.edu/ic/index.shtml.

[24]Indiana University.The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Information Commons[EB/OL].[2008-06-29].http://ic. indiana.edu.

[26]尚建翠等.台湾师范大学图书馆的“SMILE”共享空间解读[J].图书与情报,2008,(1):43-46,62.

[27]冯慧瑛,袁曦临.构建学科信息共享空间:以东南大学图书馆为例[J].情报探索,2009,(7):57-60.

[28][30]邹婉芬.国外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7-11,35.

[31]郝群.加拿大多伦多公共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J].图书馆学研究,2007,(5):81-84,65.

[32][37]刘晓强.集成论初探[J].中国软科学,1997,(10):103-106.

[35]章云兰.北美高校图书馆信息共享区的调研及启示[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6):78-81.

系统集成论文篇12

本论文工作所开发研制的数据采集系统由嵌入式微处理器、日历时钟芯片、模数转换器、非易失性存储器等器件组成。运用最小功耗设计理论设计,可以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长期采集和记录数据,可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通过具有报警输出的日历时钟芯片等组成唤醒单元,可在设定时间开启电源。上电后,采用单片机控制数据采集、存储以及对时钟芯片的再设定等,而数码管作为设定指示和时间、采集到模拟量信号的显示。

系统通过仿真总线的方式扩展较大容量外部存储器,可存储的多次采集时间和采集数据。而利用更换存储器方式,或利用串行口通信方式可将存储器中的数据发送到便携式电脑中作进一步处理。

关键字:单片机,低功耗,数据采集,定时

摘要 1

Summary 2

第1章 文献综述 1

略………

第2章 定时采集系统的硬件设计 18

略………

第3章 定时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 38

略………

第4章 系统低功耗设计 48

略………

第5章 定时数据采集系统使用介绍 51

结论 56

致谢 58

参考文献 59

附录1 60(程序)

附录2 70(数字仪器)

附录3 76(Digital Instruments)

(附录不在论文字数内)

:33000多字的本科论文,适合自动化、电信与通信专业

有中英文摘要、目录、图、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