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教学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6 17:42:45

动漫教学论文

动漫教学论文篇1

作者:石伟 陈琳 单位:重庆城市职业学院

商业市场犹如硬币的两面,一方面敦促动漫教育紧跟行业趋势,另一方面又布下金钱的诱惑。在艺术创作中,如果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再好的艺术作品也会因过于功利而失色。如同潘多拉的魔盒,打开的同时,各种利益驱动随之而来,不利于教育的发展。传统的高职动漫艺术教育,多数课程中都不愿涉及“了解市场”这一栏目,如此教育出来的动漫从业者又怎么做出令市场接受的作品?招人难与求职难并不是不可解答的题目,是职业教育与商业市场意识没有对接的缘故。我们的动漫教育要打破发展瓶颈,除了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商业规则外,还要教会学生找到支撑动漫产生的商业价值,越过“直线追求”,做“曲线运动”的点。这个点就是动漫背后的文化价值取向。打造动漫“攻心”的文化价值取向传统动漫教学结构下的学生动漫作品,太过直白的例子数不胜数:说教味太浓、缺少可看性、不易被观众接受、观众定位不准确等等。承上所述的“曲线运动的支撑点”是让动漫增加更为丰富的文化价值取向,动漫作品只有打动人心才能赢得观众的共鸣。当前的高职动漫教育需通过完善教学设计,为学生快速地建立动漫创作时的价值取向问题,以便更好地使动漫艺术创作与商业结合,而不仅仅只是电脑技术拼装出的无人问津的动画短片。日本著名的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动漫作品,做到了艺术与商业的完美结合,其产生的商业价值及在学术界的影响是无可替代的。面对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其作品的特点是抓住了以“人与自然”为主题的发展变化,将动画上升到人文高度,正是这种对人生深层的思考造就了宫崎骏宏大的动画世界。面对高职动漫专业学生的“先天”艺术素养不足、创意匮乏的现实,我们需要在动画短片创作理念上进行系列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理解创作意图,进而在未来的基层工作岗位中理解导演、主创人员的工作意图,有利于学生在专业层面上与同伴有效地沟通,达到动漫企业基层制作人员“创意目的现实化”的岗位要求。以往高职院校的教师不太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特别是中国文化素养的培养。文化素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在中国,动漫产品,特别是动画片的特殊性在于其受众群体往往是儿童,动画片是在构建儿童对世界的初步认识,如同启蒙老师般的动画制作人员必然会被社会要求具备相应的文化素养。高职动画专业的学生,所创作的任何形式的动画作品要能吸引他人的眼球,必须要有一个核心的内容作为强力粘合剂,串联起主题、情节、人物,其中的关键就是文化价值取向。空有外表没有文化内涵的作品不会令人回味,只有技术而没有思想的动画作者充其量只是个代工工匠。

文化杂糅就是因为文化价值取向不明确,导致作品漏洞百出。近年来如《宝莲灯》、《魔比斯环》等中国动画作品饱受争议,皆由这两个因素是目前中国动画从业者的软肋的缘故。在动漫产业的构成中,中期制作人员占据大量的比重,前期基础和后期人员严重缺乏,没有文化支撑、只有技术工人的产业其提高也是极其有限的。我们的学生就自身的提高发展而言,也需要在文化素养方面多接受一些熏陶和教育,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应当适度地调整艺术和文化的交叉关系。利用地域优势“攻城”照本宣科不如就地取材,传统的高职动漫教育呐喊着让学生熟练掌握电脑操作技能,教师设计实训项目多从教材演示及模拟仿真练习出发,却忽视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现代教育技术告诉我们,最佳的训练方式是让学生直接参与企业实践,了解工作流程,进而在职业生涯中可持续发展。比如,视美动画公司的动画片《麻辣小冤家》不仅获得了成功,而且还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并登上国际舞台获得大奖,它就是建立在重庆本土生活剧《生活麻辣烫》的热播下。而当时该部动画片的主创人员,就是四川美术学院影视动画专业的老师和学生。随着近几年各地动漫基地的陆续建成和不断发展,动漫教育服务城市的理念,将成为更多的高职动漫教育者关注的话题。我们应当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掘当地本土文化艺术富矿,整理出适合动漫创意的项目,包括聘请专家论证、评估其合理性。并在本院系形成可持续的固定工作项目,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辅导进行该项目的相关动漫作品开发。逐渐形成文化积淀,从而成为学院的精神财富。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最好能利用本土地域优势,让学生充分参与实地调查,抓住本土文化资源,有据可依地打造具有本土特色的动漫作品。

确立以“运动规律”为主干的专业课程教学结构体系动漫是一门集艺术与技术于一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两者缺一不可。新的电脑技术和软件的运用如不及时更新,就无法在教学中进行展示和实践。教师应不断根据企业发展现状及时调整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推动整个专业群均衡发展。将课程标准与项目化教学相结合,把岗位细化为目标,长期跟踪研究行业发展规律,定期进行市场调研,及时分析论证文化产业的发展动向,使得学生能准确地理解课程标准框架下的项目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并能针对技术的升级换代进行相应的分析和使用。为了保证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同时为相关专业群提供及时的专业技术支持,我们确立以“运动规律”为主干的专业课程教学结构体系。按照商业动画片的制作流程,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为(图略)从商业动画制作企业的流程和岗位对应我们的预设课程来看,比较吻合。基本体现了从策划到制作,再到成片的流程,也是从整体到部分,再到细节的过程。与此同时,我们设置相应的课程标准来进行实施,我们将课程标准的制定与项目化教学结合起来,牢牢抓住专业核心课程的标准化建设。为改变目前动漫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一线对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对行业典型工作岗位进行分析,重新修订动漫人才培养方案,开发多方位、多领域的相关课程和技术课程群,以运动规律为主干的核心课程带动专业群一般课程的建设,改变教师把掌握软件的能力等同于设计技术能力的错误观念,使得教学模式形成完整、规范、有效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寻找合作企业,开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建立校企合作机制,适时引入原创动漫设计市场化以及动漫作品的后续开发。打破了学科化的知识体系,将项目化教学和市场引入传统课堂,是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争取通过几年的努力,让动漫职业教育与动漫市场发展相协调,项目化教学以参与实际项目、活动为载体,将课程、教室、生产实践融为一体,以课程知识为基础,专业技术应用为核心,学生自主学习为支柱,教师为推手。将生产、教学、实训紧密结合,在生产项目和技术中完成综合专业技术的训练。为弥补校内实训基地不足的教育顽症,通过以项目化教学、顶岗实习等为主的教学方式,将工学结合真正落实到专业教学中。这样,学生既能检验所学技术,提高动手能力,又能学到企业文化,进行有效的职业道德养成教育,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五、结束语综上所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经历认识市场、行业认知、练就技术与创意开发几种不同维度的训练以及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实现与市场企业的无缝对接,企业不需要再培训,学生一毕业即可上岗操作。这样既为企业培养了动漫从业人员,同时又让学生快速适应了相应的岗位,一举数得。

动漫教学论文篇2

(一)织物类材料制作而成的卡通玩偶,色彩亮丽、材质干净、手感柔软舒适、触感好,给人的感觉舒服、温暖、柔软、亲切。而采用羽绒棉为填充物的成品保暖性能好,触感柔和,用力挤压后会慢慢膨胀恢复,颇有趣味性。如学生将色彩鲜艳的棉布与生动可爱的造型结合起来,展现出一种亲切幽默的风格,让观赏者感受到简单的快乐。

(二)粘土类材料种类繁多,如树脂粘土、聚合性粘土(软陶)、超轻粘土、纸粘土等。这些材料大都是工业生产中无使用价值的一些副产品。粘土类材料的使用和制作对工具的熟练度和手指捏揉发力的技巧要求很高,往往需要多加练习,方可创作出优秀的作品。该材料柔软和亲切感不足,比较适合制作有重量感的造型物,如果制作技巧掌握不好容易出现断裂和掉漆等现象。在实际教学中,时间有限,而该材料制作又有一定难度,因此,主要强调创意实现过程中的思考和体会,而最终作品不够精致完美也是被接受的。如学生的设计作品虽不够精巧细致,但有一种率真质朴的美感。

(三)塑胶类材料一般有ABS、PVC、模型树脂等。这类材料表面光洁,造型硬挺,不易变形,加工性质良好。一般使用胶板作为基料,经过切割、雕刻、打磨、粘合和热加工等工艺制作造型,最后喷漆上色。也可以使用3D打印机直接生成造型物,再进行打磨上色。塑胶具有质轻、耐磨、易加工、易塑化成型和造型优美的特点,给人轻巧细腻、时尚现代的感觉。此外,该材料表面机理细腻便于喷漆上色,对光的反射均匀,有利于表现质感。塑胶类材料最适于雕刻细节,它所呈现的硬边和直线非常适宜表现复杂的空间结构。同时,作品极具现代工业的机械韵味。塑胶材料所具有的优点使很多精彩的创意找到了适合的载体。如学生作品:一个萌呆的机器人与医生的职业结合起来,通过喷漆的质感表现,充满了未来感和科技感。

动漫教学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1-215-1

21世纪是接受全新现代技术和高科技文明发展的新时代,目前,高等动漫教育在众多院校中得到广泛开展,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对动漫专业产生浓厚的兴趣,由于动漫教育在我国的兴起和发展时间还较短,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中还存在较多问题,这是高等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动漫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动漫课程设置不规范

据调查结果显示,在众多设置动漫教育课程的设置中,多是由学校原有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所改造而成,动漫课程的设置多是由院校的自身特点而定,“因校设课”的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动漫专业课程没有统一、规范、科学、合理的设定标准,同时也缺乏系统性的教学计划、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师的指导。

(二)动漫课程的内容设置失衡

在我国的艺术类专业学校中存在普遍的怪圈,只注重学生的绘画和动画技术掌握能力,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人文素质、理论知识体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对于动漫类专业需要培养的是综合型人才,只具备绘画和动画能力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动漫专业的培养要求。目前动漫课程的设置没有结合市场的发展特征,只注重绘画制作技能的提高,很容易造成学生只具备较高的绘画制作技术,导致学生的知识领域狭窄、写作能力较低、原创能力薄弱等不良现象,长此以往,使得在绘画创造、理论科研、动画教育等方面的人才严重匮乏。

(三)动漫教材安排不合理

在引导教师开展动漫教学过程的教材中也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动漫课程体系的科学设置。在我国的动漫教育事业中,对专业类的动漫教育人才还比较缺乏,在此教学背景下对动漫教材的专业和系统性要求较严格,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方向和主要内容。但是目前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动画教学质量的提高,直接影响着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和专业素质。据调查,多数的动漫教材内容多引用于日本动画原型,而运动规律类的教材也多引用于美国的模式,编导类的实例来源也多是日本、欧美等国家的动画,长期在这种固定引用和教学模式下,使得学生忽视了对本土动画人物、原型等的创作,从而西化了我国的动漫事业,对我国的本土创造动画造成较大的冲击。在我国动漫教材中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是电脑应用软件的技术类动画制作教材泛滥,而在动画史论、人文素养、创作等理论知识体系的教材较匮乏,由此可知,我国的动漫教育人士对动漫理论研究的不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动漫理论与教育等综合型人才的培养。

二、 动漫课程体系设置的改善对策

(一)规范动漫课程的设置

针对动漫课程在设置上存在的不够统一和标准的不足,国家高等教育部门应通过利用大量的实地调查和充分的讨论之后,在印鉴外国优秀的动漫事业发展的基础上,下达关于普通高校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的相关文件,规定各学科目录的基本要求,尤其是动漫专业的主干课程的规定,分别对主次课程进行学分和学时的分配和调配,并提出统一性的教育标准和要求。教育部门对动漫课程设置进行统一的规定和要求是发展动漫事业的基础和关键,促进各高校根据自身条件制定规范的动漫专业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果。其次,在主次课程的设定下,学校要同时注重对教育人才和培养基地的建立,使得新型动漫教育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培养适合现代化发展的优秀人才。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培训

为了改善我国动漫专业教育人才匮乏的现状,我国教育部门和各相关部门应积极利用课余等闲暇时间为教学提供“动漫教学研究基地”等的培训工作,根据主干课程和专业课程的特殊要求高标准的教师,从而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有效提高。另外,要充分利用发达的网络平台,建立专家讨论吧、解决疑难等教育问题,为教师提供宽阔的再教育机会,使得教师在培训和讨论过程中汲取更为丰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提高教师的应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师的专业技能奠定足够的筹码,促进动漫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创新。

(三)组织专家,统编教材

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改革动漫教材杂乱、质量较低的不良现状,组织学校建设高水平的专家动漫教材编审委员会,主要对动漫教材的质量和内容进行调整和更改。教材编写过程中要结合我国动漫发展历史、借鉴实例等理论人文知识,并融合我国本土的动画原型和现代化的动画创造技术、方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材编写,体现动漫专业的时代性和发展性。

参考文献:

[1]张月琳.发展动漫产业不能搞“”[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09-17.

[2]严顺.从动漫产业看动漫教育发展方向[J].美术大观,2007,(03).

动漫教学论文篇4

1.动漫艺术作品辩论

利用辩论法提高学生对动漫艺术欣赏的认识能力。那么,何谓辩论呢?辩论是辩论双方用一定的理由及观点来说明自己对问题的见解,相互揭露对方的矛盾以便最后得到正确的认识或共同的意见。美对我们是一种现象,是一种情感,而辩论可以很好的强化这种情感,提高欣赏动漫艺术作品的水平和能力。利用动漫艺术作品欣赏,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教师可以找出该作品的艺术特点与课程内容的核心问题,采用以辩论的形式进行动漫艺术评述。

2.动漫艺术作品解析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具体分析国外动漫作品中的审美风格,引导学生对动漫艺术作品的形式语言进行分析,包括构图形式、色彩表现等,并感受作品中含有的独特艺术元素。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思维的主体空间和时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思考的独立性,教育过程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师生一起平等地、民主地共同研究、交流、讨论、探索的过程。

(二)动漫艺术教学在“欣赏与评述”学习领域的目标与价值分析

1.目标

第一,激发学生参与“欣赏与评述”活动的兴趣,提高学生欣赏动漫艺术的美术素养,引导学生主动探讨深藏在形形的动漫艺术影像背后的不同文化、社会、经济和政治等因素。培养学生对不良动漫艺术现象与作品的批判和反省的能力,通过批判和反思,进一步建立对优秀动漫艺术的认同。第二,激发学生参与“欣赏与评述”动漫艺术教学的兴趣,学习多角度欣赏和认识动漫艺术作品的形式与内容特征,获得初步的审美经验和鉴赏能力,了解中外动漫艺术发展概况。通过动漫艺术欣赏逐步培养学生崇尚文明、珍惜中国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的责任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第三,逐步提高动漫艺术的视觉感受能力,掌握运用语言、文字和形体表达自己的对动漫艺术的真实感受和认识的基本方法,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动漫艺术审美能力,并能独立对动漫艺术作品进行简短评述。

2.价值定位

在基础美术教育“欣赏与评述”学习领域的动漫艺术教学,不仅仅要“欣赏”,更重要的是“评述”。这里的“评述”是建立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上共同参与,并在相互尊重、信任与平等的气氛中,学生以自己欣赏动漫艺术的真实感受与教师及其他同学坦诚的交流,进行心灵的沟通,以此加深学生对动漫艺术作品的认识与理解,不断丰富自己的审美经验;培养学生对动漫艺术作品的批判意识,建立属于自己的动漫艺术审美价值观,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动漫艺术作品的艺术审美精髓。

动漫教学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2-0163-02

动漫文化作为一种大众消费文化,既有其生存发展的合理性,同时在成长过程中也突现出自身的诸多不足,这必然会给伴随其影响成长起来的受众,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带来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面对动漫文化浪潮的冲击,作为高校教育者的我们应该提出积极的对策,正视动漫文化影响的存在。

一、动漫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接受现状及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接受动漫文化的现状

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接受动漫文化的现状,制定并展开相应的调研工作(包括问卷调查和访问等方式),调研对象为当下在校(大一至大四,普通高校及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其年龄普遍分布在18至22周岁之间,这个年龄层的学生大致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这一代人基本上小学时期就开始接触动漫文化——主要以观看动画片及阅读漫画书,初高中时大部分人(其中一部分定性成“动漫迷”)开始广泛接触并消费动漫作品及其衍生产品,进入大学之后,由于休闲娱乐活动的丰富,他们对动漫文化进行整体消费(包括时间和金钱)的比例开始缩小,但同时因为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他们往往通过网络社区、微博、手机等途径对动漫文化进行消费,形成交互性、碎片性等特征。

(二)动漫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人生价值观

好的动漫作品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乐观上进的生活态度,鼓舞人的精神力量,激发人的潜力。大部分动漫作品是通过将主人公设定为与大学生年龄相仿,且处境相近的状态,并通过主人公不懈努力而获得成功。调研显示近六成的大学生喜欢励志类的动漫作品,从中获得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此外,动漫虚拟世界作为大学生构建的理想的“精神家园”,还可以达到一定心理治愈的功效。在访谈中,许多大学生表示现在的生存环境已然不是儿时想象的那样美好,来自现实生活中学业、人际关系、工作等各种压力会使自己丧失起初的纯真,因此他们一方面普遍会对少年时期接触的表现善良、纯真、友爱的动漫作品表现怀旧情感,一方面在当下的动漫消费中,选择风格像《虫师》、《夏目友人帐》等日系治愈类动漫作品,在优美的画风、柔和的音乐、简单感人的故事情节中来给处于心理亚健康的自己做简单的“心理按摩”。

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些宣扬个人主义因素在动漫作品中的泛滥,一些大学生因长期浸染动漫作品时,与外界脱离、自我封闭,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甚至会形成化人格或者去社会化人格,成为所谓的“宅男宅女”。

2.审美价值观

优秀的动漫作品富含民族文化和现代艺术主流的审美教育,例如我国动画艺术家运用中国戏剧、国画、皮影戏、木偶戏、民乐等传统艺术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为早期国产动画电影增添了无穷魅力,不可否认的是《九色鹿》、《猴子捞月》、《小蝌蚪找妈妈》等优秀国产动画片对80后大学生进行了人生早期阶段的民族传统审美观启蒙。此外当代大学生在动漫世界中,更能体会到世界异彩缤纷的各民族文化,感受到了日韩、欧美等异国文化所带来的新奇与魅力。动漫文化正是在视听感知中将特定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对输送给欣赏受众。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一些大学生过于迷恋、崇尚异域文化、外族文化,导致漠视甚至排斥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甚至出现效仿动漫作品中的畸形文化,比如广受大众舆论争议的电视选秀节目出现的“伪娘”等现象,背离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及伦理道德。

3.道德价值观

优秀的动漫作品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把丰富的社会信息传递给当代的大学生,有利于他们间接地了解、认知社会,通过动漫作品不断提升、改造自我,增强社会道德责任感。比如近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传的“胖兔子粥粥”等漫画形象,“胖兔子”一句“俺环保,俺快乐”的口号可以让环保这样严肃的话题变得轻松随意了很多,也更容易被“80后、90后”的年轻大学生所接受,这些简单勾勒的漫画形象,不仅仅娱乐了大众,还代表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理想,也是对社会道德责任一种履行。

总而言之,动漫文化本身具有的双刃剑特性对当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有其正负面的影响,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这点,有利于动漫文化健康长久的发展,抑制其负面的影响,让动漫文化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有利因素,产生积极的效应。

二、对策分析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导动漫文化的建设发展,并且作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指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在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高校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方向。

面对大众消费文化的新挑战,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和研究动漫文化,把握社会主流文化,引导动漫文化健康发展;其次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动漫舆论主导权;再者要坚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针对大学生的特征和成长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动漫文化教育活动,进一步满足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把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动漫科技、网游、论坛等载体结合起来,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动漫文化健康发展。

(二)从实际出发,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正面引导动漫文化的使用

学校应当从具体实际出发,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正面引导动漫文化的使用,注重对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可操作性和创新性。

1.通过社团活动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学生对动漫文化的兴趣投入,使得动漫活动在校园内有序而和谐地开展

社团活动为学校提供了一种统一活动、集中管理的模式,同时可以帮助高校教育者通过社团工作的指导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大学生远离不良的动漫文化因素,使他们在投身兴趣爱好的同时而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产生过于负面的影响。此外,组织专门类的动漫社团可以让学生对动漫文化有理性而深刻的认识,学校可以通过委托团委等部门给予这部分有理论探讨兴趣的动漫爱好者以项目基金支持,一方面可以培养出一批对此有深入研究的学生,一方面开展研究性课题这将对我国动漫文化现象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2.高校德育教师应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思政教育方式

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的辅导员大多数都是“80后”的一代,相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了“80后”辅导员和当代大学生一些相似的代际特征,具有亲和力,平等、创新意识,能在心理上贴近学生等突出优势。作为“80后”辅导员,需要了解和掌握当下动漫文化出现的新特质、大学生现在消费什么样动漫产品,再主动地引导他们的兴趣,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以引起大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体悟中树立正确的世界,使他们能够通过正当的兴趣爱好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实际上也就是为德育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方法。

3.加强网络媒介监管和教育导向工作

相比于传统动漫电视节目陈旧、类型单调且无法随时随地观看节目等缺点,大学生倾向于资源丰富观看便利的网络视频媒介,但是与此同时良莠不齐的动漫文化就很容易被大学生所搜索到。除了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公安部网络安全部门每年对网络进行严格的审查,杜绝了不良动漫的引进,从网络渠道上封杀不良动漫文化的入口以外,由于大部分学生有住校的要求,学校也应当通过校园信息办对校园内的网络环境进行清查,对一些国内外不法网站进行清查封锁,建立一个适合健康动漫文化发展的良好校园信息环境。

此外,通过调研和访谈,我们了解到超过八成的大学生对动漫作品的交流和讨论是通过专门的动漫论坛、博客、微博、校内网、开心网等网络平台进行的,喜欢和热爱动漫文化的大学生,不仅以此来实现个人拓展交际范围的目的,而且群体内的动漫同人逐渐形成、信奉和实行的某种动漫文化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系。因此学校应当和社会合力加快网络文化载体建设,如在校园论坛加强管理员的素质培训、制定论坛发帖规则,为动漫文化健康发展提供健康向上和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资源平台。通过这些网管措施促进动漫亚文化逐步向主流文化转化,从而促进校园动漫文化的长远健康发展。

4.优化相关师资和课程设置

我国绝大多数院校开始动漫教学的历史都比较短,在师资、教材、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不够完备,根据调研结果,近三成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学校能开设动漫文化相关课程,超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与大学生对动漫文化解读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对动漫文化有兴趣的大学生更希望得到教师对动漫文化内涵的深刻解读和引导,而专业艺术类学生更希望获得具备先进动漫制作技术教师的指导,因此在优化师资方面,我们建议学校引进和培养“文武兼备”的动漫教师。

动漫教学论文篇6

一、动漫文化在当代大学生中接受现状及其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一)当代大学生接受动漫文化的现状

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接受动漫文化的现状,制定并展开相应的调研工作(包括问卷调查和访问等方式),调研对象为当下在校(大一至大四,普通高校及职业学院)的大学生,其年龄普遍分布在18至22周岁之间,这个年龄层的学生大致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这一代人基本上小学时期就开始接触动漫文化——主要以观看动画片及阅读漫画书,初高中时大部分人(其中一部分定性成“动漫迷”)开始广泛接触并消费动漫作品及其衍生产品,进入大学之后,由于休闲娱乐活动的丰富,他们对动漫文化进行整体消费(包括时间和金钱)的比例开始缩小,但同时因为传播媒介的多样化,他们往往通过网络社区、微博、手机等途径对动漫文化进行消费,形成交互性、碎片性等特征。

(二)动漫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人生价值观

好的动漫作品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乐观上进的生活态度,鼓舞人的精神力量,激发人的潜力。大部分动漫作品是通过将主人公设定为与大学生年龄相仿,且处境相近的状态,并通过主人公不懈努力而获得成功。调研显示近六成的大学生喜欢励志类的动漫作品,从中获得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此外,动漫虚拟世界作为大学生构建的理想的“精神家园”,还可以达到一定心理治愈的功效。在访谈中,许多大学生表示现在的生存环境已然不是儿时想象的那样美好,来自现实生活中学业、人际关系、工作等各种压力会使自己丧失起初的纯真,因此他们一方面普遍会对少年时期接触的表现善良、纯真、友爱的动漫作品表现怀旧情感,一方面在当下的动漫消费中,选择风格像《虫师》、《夏目友人帐》等日系治愈类动漫作品,在优美的画风、柔和的音乐、简单感人的故事情节中来给处于心理亚健康的自己做简单的“心理按摩”。

然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一些宣扬个人主义因素在动漫作品中的泛滥,一些大学生因长期浸染动漫作品时,与外界脱离、自我封闭,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甚至会形成反社会化人格或者去社会化人格,成为所谓的“宅男宅女”。

2.审美价值观

优秀的动漫作品富含民族文化和现代艺术主流的审美教育,例如我国动画艺术家运用中国戏剧、国画、皮影戏、木偶戏、民乐等传统艺术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为早期国产动画电影增添了无穷魅力,不可否认的是《九色鹿》、《猴子捞月》、《小蝌蚪找妈妈》等优秀国产动画片对80后大学生进行了人生早期阶段的民族传统审美观启蒙。此外当代大学生在动漫世界中,更能体会到世界异彩缤纷的各民族文化,感受到了日韩、欧美等异国文化所带来的新奇与魅力。动漫文化正是在视听感知中将特定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对输送给欣赏受众。但是,我们同时也看到一些大学生过于迷恋、崇尚异域文化、外族文化,导致漠视甚至排斥本土文化、民族文化,甚至出现效仿动漫作品中的畸形文化,比如广受大众舆论争议的电视选秀节目出现的“伪娘”等现象,背离了社会主流文化的审美价值取向及伦理道德。

3.道德价值观

优秀的动漫作品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及社会责任感,把丰富的社会信息传递给当代的大学生,有利于他们间接地了解、认知社会,通过动漫作品不断提升、改造自我,增强社会道德责任感。比如近年来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传的“胖兔子粥粥”等漫画形象,“胖兔子”一句“俺环保,俺快乐”的口号可以让环保这样严肃的话题变得轻松随意了很多,也更容易被“80后、90后”的年轻大学生所接受,这些简单勾勒的漫画形象,不仅仅娱乐了大众,还代表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态度和理想,也是对社会道德责任一种履行。

总而言之,动漫文化本身具有的双刃剑特性对当下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有其正负面的影响,正确的认识和分析这点,有利于动漫文化健康长久的发展,抑制其负面的影响,让动漫文化成为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有利因素,产生积极的效应。

二、对策分析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引导动漫文化的建设发展,并且作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指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的一个科学命题,在我国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高校教育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方向。

面对大众消费文化的新挑战,我们首先必须了解和研究动漫文化,把握社会主流文化,引导动漫文化健康发展;其次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牢牢把握动漫舆论主导权;再者要坚持贴近大学生的实际生活针对大学生的特征和成长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动漫文化教育活动,进一步满足大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把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动漫科技、网游、论坛等载体结合起来,不断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动漫文化健康发展。

(二)从实际出发,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正面引导动漫文化的使用

学校应当从具体实际出发,整合教育资源,创新校园文化建设,正面引导动漫文化的使用,注重对策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可操作性和创新性。

1.通过社团活动的方式鼓励和支持学生对动漫文化的兴趣投入,使得动漫活动在校园内有序而和谐地开展

社团活动为学校提供了一种统一活动、集中管理的模式,同时可以帮助高校教育者通过社团工作的指导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大学生远离不良的动漫文化因素,使他们在投身兴趣爱好的同时而不会对自己的生活方式产生过于负面的影响。此外,组织专门类的动漫社团可以让学生对动漫文化有理性而深刻的认识,学校可以通过委托团委等部门给予这部分有理论探讨兴趣的动漫爱好者以项目基金支持,一方面可以培养出一批对此有深入研究的学生,一方面开展研究性课题这将对我国动漫文化现象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2.高校德育教师应结合自身特点创新思政教育方式

目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主体的辅导员大多数都是“80后”的一代,相同的时代背景造就了“80后”辅导员和当代大学生一些相似的代际特征,具有亲和力,平等、创新意识,能在心理上贴近学生等突出优势。作为“80后”辅导员,需要了解和掌握当下动漫文化出现的新特质、大学生现在消费什么样动漫产品,再主动地引导他们的兴趣,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景,以引起大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让学生在情境体悟中树立正确的世界,使他们能够通过正当的兴趣爱好得到艺术的熏陶和思想道德的教育,实际上也就是为德育开拓了新的领域和方法。

3.加强网络媒介监管和教育导向工作

相比于传统动漫电视节目陈旧、类型单调且无法随时随地观看节目等缺点,大学生倾向于资源丰富观看便利的网络视频媒介,但是与此同时良莠不齐的动漫文化就很容易被大学生所搜索到。除了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公安部网络安全部门每年对网络进行严格的审查,杜绝了不良动漫的引进,从网络渠道上封杀不良动漫文化的入口以外,由于大部分学生有住校的要求,学校也应当通过校园信息办对校园内的网络环境进行清查,对一些国内外不法网站进行清查封锁,建立一个适合健康动漫文化发展的良好校园信息环境。

此外,通过调研和访谈,我们了解到超过八成的大学生对动漫作品的交流和讨论是通过专门的动漫论坛、博客、微博、校内网、开心网等网络平台进行的,喜欢和热爱动漫文化的大学生,不仅以此来实现个人拓展交际范围的目的,而且群体内的动漫同人逐渐形成、信奉和实行的某种动漫文化特有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和价值体系。因此学校应当和社会合力加快网络文化载体建设,如在校园论坛加强管理员的素质培训、制定论坛发帖规则,为动漫文化健康发展提供健康向上和丰富多彩的网络信息资源平台。通过这些网管措施促进动漫亚文化逐步向主流文化转化,从而促进校园动漫文化的长远健康发展。

4.优化相关师资和课程设置

我国绝大多数院校开始动漫教学的历史都比较短,在师资、教材、教学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不够完备,根据调研结果,近三成的受访大学生希望学校能开设动漫文化相关课程,超六成的受访者认为学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与大学生对动漫文化解读的需求有一定的差距。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对动漫文化有兴趣的大学生更希望得到教师对动漫文化内涵的深刻解读和引导,而专业艺术类学生更希望获得具备先进动漫制作技术教师的指导,因此在优化师资方面,我们建议学校引进和培养“文武兼备”的动漫教师。

动漫教学论文篇7

[作者简介]李丽珠(1955- ),女,上海人,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附属信息工程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管理、“3+2”五年制中高职衔接、美术教育。(安徽 芜湖 241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2013年度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59011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2-0144-02

创意产业作为在全球化消费社会背景中发展起来的新兴经济模式,不仅是可观的新增长点,更因其知识密集、高附加值、高整合的特性,对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动漫专业是创意产业的主体,从业人员必须兼具软件行业和艺术领域的创造力。目前职业教育开设动漫专业的数量正在快速增长,职业教育与其他层面的专业教育一起,促进了动漫专业产业的进步与发展。在专业开发过程中,动漫专业的课程改革应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其中的“3+2”中高职课程改革不仅体现出学校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更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

一、“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内容存在的明显缺陷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人们,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是在不断改革中发展进步的。动漫专业课程也不例外。若加以分析,影响动漫专业课程的原因很多,其中,对动漫专业课程影响最大的是社会文化、经济、受众的需求、科技的发展以及这一课程内部的定位理念等。随着动漫专业从电影时代、电视时代、网络时代到现在的移动媒体时代,动漫专业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不断发展变化,其设计制作、经营的各个环节更是发展迅猛,带来了动漫专业人才需求量的巨大缺口。不少学校的动漫专业除了存在着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够明确、专业教育的培养模式不够科学、师资力量严重短缺、动漫专业教科研落后、专业教育和专业教学与动漫专业产业脱节等不足之外,动漫专业课程内容与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也相去甚远。这些不足之处毋庸置疑影响了校企之间的人才供需链,影响了学校的专业发展,也影响了对学生的更好培养。

比如目前的动漫专业课程,忽略了学生这一主体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课程内容和目的只单一地指向了狭隘的专业要求。此外,动漫课程的编制仅仅注重掌握文化课知识和强化专业课技能,忽视了如何教会学生在课程这一信息载体上,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动漫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由于影响动漫专业课程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因而课程必须要进行不断地改革才能适应社会文化、经济、受众等的发展形势,适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需要。

二、“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内容应走向强调职业性与非职业性的统一

最近几年来,我国的动漫专业课程从内容上来讲,是在不断探索开发、调整和发展的。相较于前几年,无论从文化课还是专业基础、专业技能课的设置,都有着较大的进步,更为接近培养有文化、懂专业技术的动漫专业产业人员这一目标。但是,动漫专业的课程内容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还是存在着一定差距。

1.“3+2”中高职动漫专业的职业性是“职业定向教育”,是为适应职业而进行的教育。“职业”(vocation)一词,从性质上来讲,是 “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并以其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从职业教育角度来讲,在此所指的“职业性”涉及“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的问题,二者的关系正反映出整个职业教育的目标和理念问题。就动漫专业而言,课程的设置应注重文化与专业技术的结合,专业设置要有兼容性。就当前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而言,其中之重要一点是拓宽专业口径,增加毕业生升学就业的适应性,因而实行“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

图发展”,对于提高动漫专业学生将来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这一点上,“3+2”中高职教育就有很大的改革余地,即应该多利用高职教师和中职教师的结合。所以“3+2”中高职教育改革的教师不仅应参与教学课程设计,还可以带领中高职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

2.“3+2”中高职动漫专业的非职业性是指专业教育的社会性和实践性。动漫专业教育的社会性指的是把这一特殊专业教育置于社会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让学校和社会建立起更为广泛、紧密的联系,从而更为有效地服务于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该社会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1)动漫专业教育教学隶属社会性教育;(2)动漫专业教育必须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在职业教育中,任何一门专业课内容的改革,都必须重视该专业的社会性,重视并且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整体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在现阶及以后全面发展。

动漫专业教育的实践性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动漫专业在教学活动中,应更为注重实践性,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2)动漫专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最终应落实在应用型特点上。实践中技能性的“熟练”操作比动漫专业书本的条条框框更能反映行动能力的价值。因为具体项目工作中所依赖的知识大部分是实践与技能知识,抽象的理论知识只有转化为行动的实践知识后,才能被应用到行为中去。动漫专业尤其如此。

三、“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目标应以专业需求为中心与学生发展要求相统一

1.“3+2”动漫专业教育中存在的课程目标观。“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改革目前存在有三种目标观:第一种,以胜任专业岗位要求为出发点,以实用为目标,不苛求相关知识体系的完备;第二种,以给予学生可以终身发展的牢固基础为宗旨,夯实文化课基础的掌握,达到相当于高中的程度;第三种,既要为学生对口就业做准备,又要学生形成较强的专业岗位能力,还要为其今后在动漫领域里的发展奠定基础,培养较为全面的专业素质与能力。但是,这三种观点的实现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比如,第一种,满足了动漫专业产业要求从业人员快速上手顶岗的需求,却损害了学生继续在专业领域发展的利益,吸收不到好学生;第二种,确实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继续发展的要求,却因缺乏动漫专业教育的特性,在专业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而第三种的目标观,从理论上讲是最为理想的目标,可惜基于现实的自身条件,“3+2”动漫专业在师资和生源状况等方面似乎又力不从心。  2.“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目标理论上的定位。“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改革强调课程目标定位的现实性,就是要根据现实条件来确定经过努力后可以实现的课程目标。动漫教育作为直接培养一线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是其持之以恒的目标,这一目标的定位既要以社会和产业需求为中心,正确认识和处理现实的社会状况,又要满足学生在动漫专业领域更好发展的需求。所以,寻找探索理想目标的切入点,以社会和产业需求为中心,并与学生发展的需求相统一,是现阶段课程目标改革的关键之所在。

四、“3+2”中高职动漫专业的课程实施中应强调多样性与专业理论性的统一

我们认为“3+2”中高职动漫专业若要赢得发展机遇,在课程的开发中须在充分研究、借鉴、吸收国内外优秀动漫专业课程的综合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进课程体系、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模式及课程教材、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专业教育中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推进课程综合化的实施,确保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1.“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实施应多样性。“3+2”中高职动漫专业的科目较多,性质不同,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状况的不同,采用相应策略。从认识论上采用“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模式;从安排顺序上采用“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模式,反之亦可;从内容上采用“问题— 知识—案例分析—经验积累—技能”的模式,或“知识—问题—案例分析—经验积累—技能”的模式等。同时,研发以培养学生智力技能与专业技能为目标的教材,甚至可以在普通教材基础上实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抛锚式”学习法。如,教学直接以设计动漫专业的角色造型、场景等为开端,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兴趣。课程体系建设要根据当今“3+2”中高职教育的特点

对一些课程进行增减。如把采风课分为专业基础采风课和专业技能采风课。前者可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后者通过到著名动漫公司参观学习,激发学生对专业技能课的学习热情,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

2.“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实施应充分考虑专业特征。专业差别往往会导致能力、知识结构的完全不同,使学生呈现出不同的思维、技能特征。“3+2”中高职动漫专业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应最大限度融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结合起来,把已有经验和未知领域进行有效对接。所以,需做到专业课程实施多样性和专业理论性两者的统一,给枯燥的专业理论和技能训练以丰富的灵性,使动漫专业教学朝着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目标衔接产业要求的方向去发展。培养学生在完成动漫概论、动漫设计的基础上,具有灵活、敏捷、睿智的思维特征,以及一定的动漫专业筹划、设计、制作等方面的能力。

五、“3+2”中高职动漫专业的课程评价应强调专业和课程设置与社会性的统一

1.课程评价要有利于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调整。现今的“3+2”中高职动漫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课程评价是整个体系中甚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根据动漫专业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产业领域和专业岗位这一特点,以及动漫技术不断更新带来的专业设置变换率加快的事实,需要比以往更重视校外动漫产业对课程体系的评价,安排人力通过追踪调查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课程评价体系,并且有利于通过评价的结果和行业的需求及时调整学校动漫专业的课程设置。

2.课程评价应强调专业和课程设置与社会性的统一。“3+2”中高职动漫专业的课程评价需要动漫行业中的教育单位、用人单位、专家委员会、教师、中高职的学生及其家长等共同参与,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只有综合不同参与者的课程评价,才能有效从动漫专业领域的实操技能等检验“3+2”五年制课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实现动漫专业课程设置和专业调整的科学化、社会化,使二者达到统一,为“3+2”五年制动漫专业学生的更好发展开辟绿色通道。

六、结语

动漫专业是一门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培养的是应用型动漫专业产业人才。课程教学既要重视基础教学、技能教育,又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积极推行学校教学和动漫企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握“3+2”中高职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引导动漫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是优化动漫专业人才输送渠道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何小凡.动漫技术人才培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

动漫教学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b)-0217-01

在我国,动漫产业的起步较晚,但是市场潜力巨大,发展迅速很快。从目前我国影视动画的产业现状分析,至少每年有200亿元的巨大市场消费空间,这都为我国动漫产业的开发提供了不竭的动力。面对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人力资源严重匮乏已经在制约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对此,如何培养优秀的动漫专业人才,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动漫学生培养的关注点。

1 建构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在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对学生培养的定位是技能复合型人才,因此,动漫专业课程体系的建立,需要依照动漫制作流程与动漫岗位需求来进行,建构具有高职特色的课程体系。

1.1 加强艺术设计与美术课程体系建设

动漫制作的过程,不仅需要动漫作品的专业技术能力,更需要一种艺术性、创意化的综合素质,对此,高职院校动漫专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开设并完善动画概论、色彩构成、素描、动画场景设计等知识与技能课程,以此来巩提升漫学生的美术素养,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动漫创作提供帮助和支持。

1.2 加强软件实践课等扩展课程建设

在动漫课程设置时,应该做到与时俱进,根据现实需要来开设一些有价值的课程。例如,动漫专业应该开设并完善Maya动画制作、3DMax基础、影视动画制作、角色动画制作等课程。此外,在课程设置之后,应该注重其与就业岗位的人才需求相结合,以科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实现学生的专业发展。

1.3 加强企业参与式的实践课程建设

掌握市场动向,了解动漫事业发展前沿态势,对于高职院校及动漫专业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动漫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积极的与企业、公司建立联系,集思广益,让动漫制作企业参与到学校动漫课程设置的过程之中,并且以职业素养为教育前提,使学生了解并熟悉动漫制作企业所需求的员工素质和技能,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毕业之后迅速实现与用人企业的无缝隙对接。

2 提升动漫教学水平,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高职动漫是实践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对此,动漫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需要在学习动漫理论的同时,加强对实践教学的重视,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出适合未来职场的动漫专业人才。

2.1 增强实践性动漫教学模式

在专业课程设置方面,高职院校不仅要发挥理论引导作用,更要增设相应的实践技能课。一般来说,实践训练课程应该占动漫专业总课程的一半以上,这样才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另外,在一些基础理论课程中,教师应不断探索案例教学模式,将原本枯燥、生硬的理论知识以直观、生动和灵活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高效地掌握专业理论。当然,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好实践操作的难度,做到循序渐进、由简到难,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加强实例训练,大胆的创作一些创新化的动漫作品,以此提升动漫实践技能。

2.2 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一个以作品(产品)创新为根据和发展动力的专业,是靠较强的创造能力为支撑的。对于动漫专业来说,创造能力是学生专业发展的前提,也是未来职业生涯的必备能力。在动漫理论教学方面,教师应不断向学生灌输先进的动漫理念和创造经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实践教学方面,教师可利用观摩动画影片,提升学生的艺术创造与审美潜能。在课余时间方面,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一些技能大赛,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刻苦钻研的热情,并且通过具体的实践机会,培养动漫专业学生的创造力。

2.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及能力

一般来说,动漫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系统内部分工与合作频率很高。这就需要多角度、多类别专业人才的团结合作,只有这样,才能顺利、高效的完成动漫制作过程,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专业教学中培养合作意识及能力。学生的兴趣、优点各不相同,对于动漫制作环节的理解和优势也各异,对此,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组建合作小组,对一个整体作品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个动画作品。分组合作能够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对于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良好职业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3 加强校企合作,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学生的良好就业,提升动漫人才的就业率,最好的办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企业需求调整动漫教学方法。在校学习期间,由于缺乏应有的工作经验,导致在踏上岗位之后不能适应职场的工作特点,很多企业在聘用新员工之后还要花大力气进行“二次培训”,这样费时又费力,所以高职学生在就业时面临的困境就是实践经验不足,学生在校进行的专业学习一般缺乏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使其与市场动漫需求有一定差距,这就可能指使学生无法顺利实现就业目标。

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将动漫教育与市场、企业相接轨,实现人才的校内外双重途径培养,学校应该加大与动漫制作公司、企业的合作,搭建一个让学生进入企业锻炼的培训平台,使学生能够将在校期间学到的理论与实践操作知识学以致用,自然的转移到实际工作岗位中去。这样,有利于缩短学生入职后的磨合期,最大限度地服务企业。具体方式可以通过将动漫学生送到公司中进行专业实习来实现,也可以聘请企业有经验的人才到学校讲学的方式进行。将动漫专业学生送到相应企业中去实习锻炼,能够提高学生接触就业市场上的行业形势的机会,将课本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找出问题和不足,实现自身专业能力的快速提高。

4 加强对动漫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这要求教师不但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技能,还应具备优秀的职业能力,使自己成为双师型教师,因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能够显著提升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应用动漫设计知识的能力。

动漫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积极引进动漫公司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设计师或者技术人员到高职院校做兼职教师,带来设计生产第一线的新工艺、新技术,以此带动学校的动漫专业的职业化发展;二是通过公开选拔的方式,将一些理论基础优秀、专业能力过硬的动漫教师脱产到企业中进行专业实践,以此将公司先进的制作过程和理念传输到学校中,为高职动漫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技术、操作、管理等方面支持,以此改善专业教学水平,为学生职业生涯打造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动漫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不断的进行教学探索,积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借助于良好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动漫专业技术人才,以此促进中国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

动漫教学论文篇9

一、背景 

我国对高水平动漫专业岗位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高职和本科教育来完成。高职院校动漫专业以培养动漫制作技术人才为主,毕业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满足动漫专业动漫制作助理级岗位要求,但难以满足高层次原创设计岗位的技术要求,而且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高职院校动漫一体化专业培养的技能型人才难以满足行业发展对动漫原创人才的需要,也难以满足技能型人才自身的专业发展需要。本科教育作为职业岗位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研究型技能人才的培养,担负着为动漫行业培养及输送研究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构建完善的高校动漫一体化专业高层次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因此应将高职动漫专业和本科动漫专业有效衔接,并完善动漫一体化专业职业岗位培养体系,使高职动漫一体化专业更适应本科教育,甚至为未来的硕士、博士研究型教育奠定基础。 

正因为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在社会办学观念、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课程内容设置及专业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不同的理念,使得高职本科动漫一体化专业的衔接还存在一些障碍,所以本文针对高职本科动漫专业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分析。 

二、人才培养定位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办好动漫专业的行动指导方针,是高校办学的基本前提。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是指高等学校办学的方向、理念和育人追求。在我国高等教育阶段,根据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可将高等学校分为研究型人才、应用技能型人才两种培养模式。一般来说,研究型高校主要培养动漫专业研究型创新型及管理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属职业岗位技能教育,主要培养在职业岗位第一线从事生产、制作服务的动漫专业技能型人才。所以高等学校动漫专业办学要综合考虑当代社会动漫产业发展的需要,定位人才培养方向。 

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与高等职业应用型院校在动漫专业学科办学定位上应各具特色。首先,要转变传统的社会思想观念和院校等级观念思想,研究型大学与技能型高职院校在动漫专业办学上不是层次等级之分,而是类型之分。现在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动漫专业人才培养类型及理念上不清晰,在培养目标、规格上没有区别,以致高职与本科在职业能力培养定位上出现目标错位。在动漫专业技能人才培养上,高职院校比起研究型大学更适合职业岗位的需求,当然研究型大学在动漫专业学科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上更具优势。因此,学校要找准自己的动漫专业办学定位、发展目标、办学性质和服务方向,在人才培养上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创新能力和素质结构。在不同动漫专业办学定位及一体化专业建设上,高职与本科高校之间应互相配合、取长补短、协同发展。无论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哪个阶段,都既需要一大批从事动漫专业学科研究、创意设计与管理的人才,也需要培养一大批在动漫行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动漫制作、创作方面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因此,本科动漫专业在办学模式和培养目标上,与高职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向定位是有区分的,但同时要有一定的关联性。正是由于本科动漫专业本身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在人才培养目标或规格上要有各自的独立性和差异性,使得动漫一体化专业高职与本科的衔接避免重叠。在高职教育阶段,应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漫绘制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以达到相应的助理级技能等级水平,例如助理动漫设计师级别。本科院校的动漫专业人才教育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动漫原创设计能力、团队组织管理及协调能力,并达到相应的更高一级的技能水平,如中级动漫设计师级别。总之,实现高职本科动漫一体化专业有效衔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高职和本科阶段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定位需协调统一,并具备各自的优势,才能做到高职本科动漫专业一体化协调培养、有效衔接。 

三、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现阶段我国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在动漫专业教育教学方法上雷同,没有形成教学特色,大部分以理论教学为主,当然个别优秀高职院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也收到了一些成果,但是在全国高职院校范围内没有形成气候。正是由于本科院校与高职院校的动漫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不同,要求动漫专业在教育教学方式方法上加以区别并形成特色。现今普高教育主要偏重理论研究教学方法,而高职教育的教学方式则偏向以实践动手操作为主,突出以“企业项目进课堂,课程项目应用于企业”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侧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以区别于普通本科高等教育。这样动漫专业岗位人才培养既满足了不同培养阶段的实际需求,又没有脱离职业能力教育的人才培养轨道,能综合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应用技能,促使学生在动漫职业发展道路上实现可持续发展。

     现今Workshop工作坊的课程教学体制是全球高校动漫专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方法,其以企业项目驱动为导向,强调动画创意设计与制作各环节、全方位的人才培养,重在动画绘制表现与故事情节编写、编导、人物角色创作等能力的培养,形成并建立项目工作室制的课程体系。Workshop工作坊教学方式是适合高职动漫专业课程教学的生动且有效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专业知识认知和实操。正因为高职阶段的实操应用技能的强化训练,一旦升入本科阶段,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认知理论研究知识,在真正意义上做到高职本科动漫专业一体化职业能力的培养。 

四、课程体系衔接 

目前,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在动漫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上存在重复现象,但是作为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高职与本科教育阶段相比,在课程内容的高度、难度培养要求上要有侧重和区别。受传统教学观念与习惯的影响,许多高校未对高职本科动漫课程结构体系进行统筹规划,仍按部就班地套用本科理论知识课程模块,没有实施动漫创新能力培育所需要的创意实践技能训练,还是理论课程占大部分。由于目前高职和本科协同培养的动漫专业存在课程设置雷同、课程内容缺乏自身特色等一系列现实问题,导致高职和本科所开设的课程内容部分重复,相关的课程理论体系和实训体系也存在重叠,课程与实际岗位技能要求脱节,一体化动漫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与规划欠合理。所以高职本科课程设置要做到专业一体化衔接和特色区分,高職动漫专业课程实训课程占比就要多于本科阶段课程,而本科阶段理论研究及文化素养课程要占多数。还要开设一些实践应用课程,但一些高职院校受传统学科体系影响较深,理论课程偏多,应用实践课程占比较少,使这些课程不能体现高职动漫专业教育的特色,也很难适应动漫岗位市场需求。因此高职、本科动漫专业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应进行系统性重构,并有序合理地配置理论与实训课程内容比例。应该对应比较高职和本科的课程体系,并进行系统化课程规划,更加突出专业课程实践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使高职动漫专业一体化学生进入本科阶段后,能在原有课程基础上得到进一步提升。 

为了顺应学生多样化的职业发展需求,在高职动漫专业课程设置上,应该适量开设一些理论知识课程,以弥补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不足。而在本科院校应该设置一些实践课程,引入“Workshop工作坊制”项目化教育教学模式,对进入本科学习阶段的高职动漫一体化专业学生同时提供人文素质和创意能力方面的培养课程,如开设动漫原创设计的主修课程、经典文学、传播学、音乐学、新媒体技术等公共选修课程、相关动漫专业方向的课程,让学生在原有专业课程基础上得到提升和完善,使学生在动漫原创设计和人文理论知识素养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既满足高职到本科不同培养阶段的目标,又没有脱离职业岗位技能的培养方向,促使学生在未来职业成长道路上得到可持续发展。 

动漫教学论文篇10

动漫产业作为新时代的具有上升空间和发展前景的行业,自然是需求很旺盛,有需求就有供应,很多的高校开展的动漫专业,迎合这一市场需求,但是大量的科班出身的学生毕业后专业的素质远远达不到市场上要求的人才标准,专业理论太多,而实践能力欠缺。这种人才素质和市场需求的偏差,造成了大量的学生只能从事基础的工作,而不能从事创造性的工作,由此推动了我国高校现有动漫专业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拉近高校教育与市场需求的距离。因此通过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模式以及结合我国的教育现状,逐步形成一种新的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适应动漫市场的需求。

1动漫衍生产品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现状

1.1教学偏重理论,不善于引导学生的思维创新

动漫产业是从国外引入到中国的,教学模式也是在学习国外的同时,根据国情变化而来的。我国的动漫衍生产品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大多以欧美日韩等国的动漫技法为蓝本,学生的思维多受其动漫风格的影响,既无法超越国外,又无法基于本国实现创新,逐渐失去自主创新意识。课堂上大多数是老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学生较少参与对动漫创新的讨论与思考。为了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在理论上,教师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而很少让学生通过实践去自主获取知识,同时,学生很少有通过自主思考发表看法与意见的机会,课堂教学上存在着“以课堂和教师为中心”的情况,忽视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1.2教学资源不足

动漫行业本身就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动漫专业的设置就比较晚,很多资源不充足。尤其是,教师资源不充足。很多教师是从其他专业转行开始教授动漫专业,他们对于动漫的认知仅存在于表面。美术功底较强的教师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差,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对艺术的感知和写生功底较差,即使引进专业的动漫人才,大多也没有经过市场对其技能的充分考验和认证,就匆匆上任,担任教学任务。

1.3教学模式单一

多数高校的教学方法就是理论教学,即使很多学校尝试分组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然而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调查数据显示,七成的学生认可项目教学法,剩下三成也接受分组教学,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团队沟通协作能力很弱。学生较少的独立设计一个作品,独立的编排图文、颜色搭配、图像设计和选择等,学生的创造力没有被激发出来。

2动漫衍生产品专业实践性教学模式的探析

2.1项目式教学,校企结合

美国和日本的动漫在全世界都具有影响力。美国的“白雪公主”在现在依然被人们津津乐道,通过成熟的商业运作,动漫衍生品也不断的推出,比如迪士尼乐园,进一步扩大了动漫的商业价值,奠定了美国动漫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美国的教学模式就是以实践为出发点,通过不断的课外实践项目制作,将创意想象以及动漫的技能极致发挥,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使教学课程个性化,专业化、对口化。日本的“机器猫”也是盛誉不断。日本的教学讲究职业化教育,对学生的就业岗位,细分专业,使专有所精,达到很好的效果。项目式的教学,使教学内容不再是枯燥的理论,而是学生可以根据理论进行实践项目,从而更能明白理论的深邃。项目式的教学可以采用赛制,就是以企业的项目入手,展开赛制,通过竞争机制,选出最佳作品,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感和成就感,也能节约企业的资源,更好的完成项目。校企合作的方式,将市场的需求的摆在学生的面前,学生通过项目更好的培养自己所欠缺的能力,将来更好的走入社会。

2.2主题教学

主题教学是一种情景式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围绕一个主题提出一个问题,可以是历史、哲学、艺术等等,然后创设情景,自主学习探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懂得运用动漫专业相关知识,也要了解一些主题类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受理论的局限,激发灵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艺术的感觉,从而更好的设计作品。这种方法是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原创能力。

3总结

如今,动漫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由于涵盖较为宽泛的年龄层次,以及不分国别的自身特点,动漫业快速在市场升温。企业与高校之间的合作,不仅让高校能走出去,引进动漫业市场的发展动态,在教学模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从而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也能让企业走进来,寻找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并能及时的传递企业的生产、管理、人才理念,将高校称为企业的人才储备基地。再次看来,校企合作的教学方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真正的使人才和市场相匹配,培养实践型的人才。

参考文献:

动漫教学论文篇11

一、我国高校动漫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动漫美术教育基础薄弱 高校动漫专业是新兴的专业,而高校动漫美术教育大多是附设在艺术教育专业下,所以教学方式还是沿用传统的美术教学方式,按照传统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进行教学,因此,很难摆脱美术教育的教学体制,也由此造成了学科划分不清晰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等问题。如此看来,高校动漫美术教育的教学体系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科系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如果不能认清高校动漫美术教育的责任,不能明确培养方向定位的话,高校动漫美术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就很难保证。 2.高校动漫美术教育目的不明确,教育理念滞后 高校动漫专业的办学理念是培养应用复合型的动漫设计专业人才。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动漫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动漫美术教学课程体系往往采用传统的美术教育,偏重于由理论到理论的教学模式。 3.高校动漫美术教育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美术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偏低 动漫专业是艺术和技术的交融结合,它具有集成性和跨学科性的品质特征。因此,动漫专业理论也要综合哲学、社会学、美学、文化学等相关的知识。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动漫专业美术的教学主要是强调学生的专业特长,对文化基础课要求较低。忽视文化素质教育,强调艺术表现是许多高校动漫美术课程中共同存在的问题。大多数高校的动漫专业美术教育仍然是传统型的技法教育。有的院系的素描、色彩、构成、字体加上设计表现(效果图、模型)等技法训练课程占总课时的80%以上,而人文和社会学科、自然学科、美术基础理论的课程很少,形成了学生表现能力(主要是图绘能力)较强而人文学科综合素质偏低、模仿能力强而创造性不足的通病。另外,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弱。表现为:毕业生工作不能尽快找准角色以适应工作需要,动手能力差,有新意的设计少,有使用价值的设计更少。许多设计作品没有超前的生活意识,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 二、高校动画美术教育教学策略探析 无论从社会的角度还是从艺术发展的角度看,高校动画美术教学变革迫在眉睫。那么,究竟该如何改?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认清高校动漫美术教育的责任 高校动漫专业是艺术和技术结合比较紧密的新兴专业,该专业的美术教育是以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要功能的审美教育。高校的动漫美术教育在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不仅要通过专业实践教学,达到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更要通过大量的先进文化理论、审美理论、教育理论和艺术实践类课程的教学实践,达到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审美和创新能力的艺术人才。因此,高校作为高素质艺术创新人才的培养重地,要认清动漫美术教育教学的责任,加强美与美育的教育教学,尽快使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备较强的审美鉴别和批判能力,还要真正充分发挥出他们的创造力,使之转化为有效的先进生产力,这是高校动漫美术教育的责任。这意味着,我们在高校动漫美术的教育中不能沿用传统美术教育专业的教育理念,不能只重视技法,应力求在教学中渗入相当的美学理论,提高学生的综合美术素质,并可以与其他人文知识渗透,构建跨学科的新型课程体系,将艺术性与人文性相融合。 2.校正培养目标,更新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多元发展的素质观和理念是高校动漫美术教育所追寻的目标定位。从以往单一偏重艺术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向转向注重对艺术和技术结合的多元化的动漫设计方向,不仅传授单纯的技法,不仅局限在美术单一的学科领域,而是综合渗透绘画、美学、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历史、自然、温室、影视、动漫、设计、书法、音乐、地理的综合艺术教育。这就要求高校动漫美术教育更新教育理念,校正培养目标,为社会培养出具备广博文化知识、较高人文素养、丰富科技内涵、全面专业理论、精湛专业技能的动漫专业人才,并且掌握好教育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同时还必须具备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调控、评价、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教育教学组织能力等的动漫美术教育人才。 3.明确教学目的 高校传统的美术教育是精英化的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依托,着重培养学生扎实的美术基本功,将学院派美术技法、理念比较完整地传授给学生。这在学生数量少、就业方向单纯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高校动漫专业普遍兴起的今天,动漫专业的美术教育教学不能再沿用传统的精英化教学模式,以课堂为依托的高校美术传统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革。高校动漫美术教育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根据生源的不同、就业方向的不同,设立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灵活机动地开设相关课程。专业课程的开设应本着服务于学生未来的就业实际,注重专业技能与基本素养的培养。高校动漫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对这个专业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了解企业在招聘人才时的具体岗位需求,分析各岗位对职业技能要求的各项指标,以此来确定具体人才培养的规划。 4.构建健全的动漫美术教学体系,整合课程结构,调整课程设置 高校动漫美术教育要打破传统的美术专业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化课程教学体系。传统的以课程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强调每门课自身知识的系统性、完善性,缺少课程间的联系,较适用于纯理论教学的课程。因此,必须建立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经过探索与实践,我校动漫专业构建的以能力为本位的、以就业为导向的项目化教学课程体系如下:(1)公共基础模块;(2)职业方向模块;(3)技能提升与拓展模块。 结合动画专业特点,我们要整合课程结构,调整课程设置。 #p#分页标题#e# 认真思考动画专业课程设置的框架结构、主干课程、课程类型与性质等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清高等教育动漫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思路,进而形成科学合理的动漫专业教学体系。从动漫流程入手设置动画专业课程体系是我们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动漫人才的一条有效路径。 5.加强动漫美术的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漫美术修养 (1)在动漫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的民族元素,培养学生的动漫造型意识。中国民间美术中的皮影、木偶、年画、剪纸、折纸等艺术形式具有概括、夸张、简洁以及色彩单纯、强烈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非常适合动漫的造型及运动方式。特别是中国绘画中的水墨风格更是别有韵致。每一种艺术形式的借鉴在动漫片的创作中都形成不同的风格。 体现传统的民间艺术的“似与不似之间”“、意到笔不到”美学思想,意境深广。(2)利用现代化手段,强化动漫美术的基础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漫美术意识。高校动漫美术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比较繁多,且枯燥无味,传统的教学方式都是教师黑板板书、全堂讲解,学生根本谈不上学习的乐趣与主动性,对知识的接受效果不佳。如果采用投影仪、幻灯片等现代化设备或者利用电脑制作附有大量图片的课件,让学生通过读图直观形象地了解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美术作品的特点及风格演变,使学生在读图过程中加深记忆与理解,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要想在短期内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动漫美术技能型、创新型从业人员,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必不可少的改革措施。(3)注重动漫美术的实践教学。教师应该组织开展各类动漫美术课外活动,增强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如建立校内美术展览厅,让学生定期举办写生展、毕业创作展、摄影展、动漫作品展、设计作品展等。有组织地带领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各类动漫美术展览,让学生见多识广。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美术大赛,锻炼能力的同时增强自信。此外,可以设立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实习基地的设立是为了让高校动漫美术专业学生能尽快地与社会需求接轨,以便毕业后尽快地适应岗位。

动漫教学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710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动画产业应时而生,它迎合了目前人们的心理需求和精神享受。三维产业因其独特的优势在各大产业领域中独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影响遍及目前社会上的很多领域,动画专业涵盖了知识经济的所有特征,也同时涵盖了等多种行业,在文化经济产品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最新的研究报告已经指出,在不久的时间里(约两年内),有关于动漫产业的人才会产生一个很大的缺口,其缺口人数达几十万,令人震惊。目前,许多的中职院校或者其它学校都设有该专业课程课程,学习动漫专业的学生也比比皆是,为什么市场人才需求还会出现这么大的缺口呢?值得深思。

1.中职动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动漫专业制作是一门综合性质很强的学科,它集艺术与表演和情感为一身是一门创造性和演绎性质极强的的创意学科,同时它也是一门艺术学科。动漫产业制作作为文化支柱产业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涵盖于游戏产业、电影制作、电视制作、视频效果、广告制作和通讯等多门领域和行业应用的产业,必将会造成动漫产业专业技能和操作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动漫产业中职动漫教学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教学的师资力量和课程设置等方面都不够完善,在教学模式上仍然在延续着中职动漫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这就使得中职动漫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培养的中职动漫人才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与社会和企业所需要的动漫人才有很大的差距。

2.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动漫制作流程

工作过程,可以看做是动漫产业企业为了完成其中的某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并收获工作成果的工作过程。以工作过程为向导的动漫产业的教学体系,它的重点是要把职业的教学过程和企业实际需要的实践技能人次过程统一地结合起来,建立一个直接面向社会需要的妆也人才的动漫产业教学系统,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的主体转向学生,改变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贯的被动教学模式。在培养企业所需要的动漫实用性人才的基础上,基于目前动漫产业领域职业情境中的行动过程途径,通过师生间的相互沟通和教学上的相互作用,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做到使学生掌握专业的实践知识,保证他们走出课堂之后就能够顺利地走进职业岗位顺利地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换。

针对中职院校动画的教学改革应该采取立即的行动,改革力度要大,改革要彻底。针对动画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十分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中职院校还应该改革校内的师资力量,对老师的实践性和动手能力做一定的要求,为中职院校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出优秀的动漫专业人才。

3.校企联合办学

中职学校可以和相关的动漫企业进行合作,进行联合办学,借助动漫企业的齐全的设备和优秀人员的优势,利用企业的设备进行教学,利用企业进行学生的实习,这时企业得到了动画设计的后备资源,学习也加强了教学质量,是一个双赢的局面。如图 动漫专业课程整体设置:

图:动漫专业课程整体设置

4.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动漫专业学生技能培养方式探索

在中职院校的动漫教授课程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提前备课,做好教学的讲义,然后在课堂上用PPT演示的方式传授给大家。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会严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课堂上根本提不起兴趣,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差,严重影响了老师的教学质量。在课堂中,老师应该多用一些创新性的方法来教学,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的兴趣,还能提高他们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是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此外,在教学中,教师还应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法,让学生真正从学习中接触实践,做到理论联系实践。

在针对本次的课题研究中,我们也随机调查了一部分高校中的师资力量。调查研究就表明,在目前的诸多中职院校中,大部分的师资力量都是从课堂直接走上讲台的,也就是说很多中职院校的老师都是通过毕业找工作应聘的渠道走上了、讲堂,他们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动手操作能力方面也相对缺乏。然而,针对动画专业这样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来说,改革高校师资力量必然也是中职院校动漫教学改革中的重点。

5小结

随着调查研究的深入,我们不可避免的发现了中职动漫产业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问题。首先是中职教学当中从事三维动漫专业教学的师资力量,很多教师的理论知识很强,但是专业知识相对来说就比较薄弱了。动漫产业作为一门实际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自然是不能脱离实践的,这也就使得学生吸收老师教授的知识的同时,只懂得专业理论,而脱离了实际。就这样的现状而言,怎么能为社会培养出真正需要的建设性人才呢?再者,目前很多中职院校之中也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动漫教学的体系。记下来,笔者就将根据面对中职院校教学体系暴露出来的种种问题和本文结合中职教育和计算机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特点,初步探讨一下有关于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计算机动漫设计与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