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业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6 17:42:56

国际金融业论文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1

一、建立客户综合服务网络

客户综合服务网络是针对金融行业这种特定行业的相关服务而设计建设的,客户通过一定的通讯手段(电话、传真、计算机通讯等)与服务网络中心取得联系并得到身份确认后,即可享受系统所提供的相应金融行业信息服务及有限定范围的账户操作服务,如获取金融行业政策、法规、业务办理通知信息,查询新业务开办方法,客户账户往来查询,查对用户相关社会服务行业收费账单,用户进行限定范围的账户转账和指定收费单位的简单付费,以及其它某些相关行业特别业务操作,等等,也有人把它称之为银行服务呼叫中心(BANKSERVICECALLCENTER)。

早在80年代,欧美等西方国家就已经提出这个概念并利用电话等通讯手段在各大商业银行为广大储户提供服务,然而,由于当时的通讯与科技发展水平等方面因素的制约,使得这一服务没有得到广泛认同。

但是,在今天,计算机与通讯行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在计算机领域,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已经得到了成百上千倍的提高,CPU从286、386、486到奔腾处理器,从单处理器到对称、非对称多处理器结构;计算机网络范围已经从小范围的局域网发展到跨区域的广域网、甚至联接全世界的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数据传输从统计时分复用到ATM异步转移模式,数据传输速率已从几百bps发展到最高上几Gbps,几乎是千万倍的提高;计算机处理体系结构从单机方式发展到“网络就是计算机”的网络方式以及CLIENT/SERVER的客户/服务器分布式处理模式。所有的技术和产品都以跨代的速度更新和发展。在通讯领域,电话已迅速普及到千家万户,X.25分组交换网、DDN数据网以及光纤网已触及城市的各个角落,卫星通讯、微波传输使得信息可以传送到人类所能想象的任何空间,……。所有这一切都已为建立最完美的金融增值服务网络系统提供了技术可能性。

1995年10月,首家网络银行——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诞生,为客户提供24小时的服务。接着,北美又出现一体化金融网络机构,商业银行步入电子化新时代。电子化的进程大大增强了银行竞争力。花旗银行的ATM已能处理150多种交易,从现金存取到共同基金投资,甚至进行股票交易,使客户加深了对银行的依赖程度。

客户综合服务网络的建立,可以使商业银行向全能型发展。在银行高科技日益发展的情况下,德国、荷兰和意大利商业银行率先向全能化发展。对客户而言,全能银行有提供全面的银行服务的优点,使客户能自由选择最适合其需要的信用工具,特别是小客户,节约了他们与多家机构打交道的成本。这有利于银行吸引更多的客户,实施网络式管理。美国花旗银行发挥总体优势,不断将其在日本市场外的金融创新产品,如有6种货币和黄金等多种选择的共同储蓄账户,介绍给日本客户,稳住了日本市场。目前,金融工程(FINANCIALENGINEERING)日益为西方商业银行重视。金融工程所承担的是向特定用户提供能满足其需要的服务方案。该方案包括尖端金融产品的设计、证券承销安排、资金的吸收与分流、产品开发与信息处理等。银行招聘一批精通投资银行业务、企业银行业务和金融、法律、税务方面的专家,将各方面的知识与经验结合起来,通过客户综合服务网络,向客户提供能满足其要求的、独特的服务方案。这种方案是标准化的投资机会及储蓄、信托方式,配合客户独特需要而组合成的最低成本方案,即“独家顾客”方案。也就是说,这些顾客只信赖和光顾此银行。这是固定客户制,是客户与特定银行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使银行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客户信息资源,发掘潜在客户,波浪式地发展客户网络,同时也可加深银行与客户的定向信息交流关系。

二、建立全球银行间的网络系统

在经济全球化并高度繁荣的今天,多学科、多领域的整合服务正在满足社会各界的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全球银行间的计算机网络化,可以使本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同行建立联盟,利用对方的金融专家和计算机系统,实现客户网络制的发展。

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迅猛增加,传统的通讯交换方式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大量的数据需要及时、可靠地在各银行间传递,而全球银行间的计算机网络化就可以满足这种要求。在现代国际金融市场上衍生出一种新的数据交换模式:EDI。EDI是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的缩写,意为电子数据交换。这种方式是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产物,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迅捷、准确的计算机网络为客户办理国际结算业务,每一笔业务的延续时间不超过三十秒,节约了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和费用,实现了银行为客户提供优质、快速服务的宗旨。

在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上,EDI迅速成为商业银行吸引客户、增加中间业务量行之有效的手段,促进和推动着商业银行的现代化进程。正是EDI这种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成为沟通不同行业经济活动的主要媒介,尤其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正日益发展成为最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交易手段之一。从90年代初期起,美、日、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陆续宣布,所有的商户首选交易方式为EDI,不采用EDI的商户将不予或推迟办理,EDI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日后国际化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三、创建银行内部通信网络

西方商业银行管理改革的主导是“以人为中心”观念的确立。人是经营管理的主题,行为科研究已在西方国家形成潮流,使世界企业管理发生一场深刻变革,在商业银行界突出体现在从以物为中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银行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银行有了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才能赢得广大客户的信任,有了高素质的银行管理者,才有高数量的客户群。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与员工保持良好的关系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因此,银行创建内部网不仅发展了内部通信,加强了上下级的关系,而且也加强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这样做起码可以减少组织内部的文件流:即搜集保存于文件和活页夹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置入一个具有强大搜索功能的电子通道;同时也可以提高员工的素质和工作效率。例如,瑞典最大的SPARBANKEN银行也处于激剧动荡的合并时期。它开发的内部网,名为CHANNELONE,有四个主要组成部分:即电子邮件、论坛(一对多、多对多、多对一)、银行规则与其它组织信息数据库以及工作流系统。很显然,内部网改进了银行内部的通信。SPARBANKEN银行内部网/INTERNET解决方案经理LUSTIG认为,通过改进员工访问信息的条件,将会改进银行向客户提供的服务质量。“迄今为止,我们将30-35%的时间用于直接客户服务,其余的时间则用于处理业务部门的任务,”他说:“现在,我们必须改变上述做法,将执行两种任务的时间比改为80:20,即80%的时间用于开展有效的用户服务,用于处理业务部门日常事务的时间仅占20%。”

四、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各大银行都将要逐步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并且在不断加强其地区性、乃至全国性金融信息网络建设的同时,在经济发达地区,在各大银行间建设区域性电子联行的工作也已经取得了实质的进展。而且,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强,我国的银行还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世界范围内众多外资银行的强烈冲击。

因此,许多新的问题摆在了我们的面前。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后,以及实现区域性电子联行后,银行的业务应该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对银行众多的公司客户、私人储户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怎样稳固保持原有的客户并不断吸引更多的客户?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发展自己、而处于领先的地位?

很显然的一点,就是不断改进服务。只有不断利用现代电子信息通讯管理手段,全面提高银行的专业服务水平,才能更好地为银行客户服务,才能争取扩大银行的业务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应完全熔入国际金融业电子化发展的浪潮中,并根据自身的特征,利用尖端电子技术不断创新和开发适合自己发展的先进服务手段。我们除了应完全掌握上述国际金融业电子化发展的三个方面外(建立客户综合服务网络、建立全球银行间的网络系统和创立银行内部通信网络),还应结合当今尖端的电子技术及自身的特点,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和开发:

1.由于电话银行、自动柜员机以及当前的INTERNET银行服务等相继问世,客户实际上是距离银行越来越遥远了。各家银行的服务项目越来越雷同,客户所面对的是同样的电话或ATM,银行与客户进行面对面交谈的途径越来越少,如何才能加强与客户之间的联系呢?这是全世界商业银行都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我们在与国际接轨时,也应首先考虑这一问题。客户综合服务网络系统就是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要创建一种环境,银行利用该环境不仅可以向客户交付事务处理功能,而且提供可以满足他们需求的个人化信息。我们先运用定向联系,即定向促销,掌握客户群体的不同需求及客户资金拥有量、投资意向、投资策略、分散投资比例等,然后通过定向服务包括定向优惠,利用计算机系统建立固定客户制,为顾客提供设计独特的理财方案,使这些顾客只信赖和光顾一家银行。目前,美洲银行、NATIONSBANK、第一银行系统、FLEETFINANCIALGROUP、加拿大皇家银行、花旗银行以及新英格兰银行都在进行这方面的设计。

2.在理论上,越开放的系统,其安全性就越差。而银行的计算机系统要求既开放,又要绝对安全。如何寻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是我们要努力寻求的。新加坡DBS银行于1998年10月份出台INTERNET银行服务,该银行压倒一切的问题是安全。由于美国禁止输出128位加密技术,DBS银行经过努力寻找到一种替代方案。瑞士CREDITSUISSE银行为了保证无懈可击的安全性,制定了严格的安全参数,可达到如下目的:

保护主机和服务器系统免受外部攻击;

防止内部图谋不轨和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系统;

提供强有力的加密技术,保护数据在公用INTERNET传输时的安全;

保障用户在INTERNET的识别和验证;

保障用户与银行主机之间端对端的透明性;

解除银行客户对保护专用信息问题的担忧。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2

在经济全球化并高度繁荣的今天,多学科、多领域的整合服务正在满足社会各界的日益增长的多元化需求。全球银行间的计算机网络化,可以使本国商业银行与国外同行建立联盟,利用对方的金融专家和计算机系统,实现客户网络制的发展。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个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交易量和交易金额迅猛增加,传统的通讯交换方式已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大量的数据需要及时、可靠地在各银行间传递,而全球银行间的计算机网络化就可以满足这种要求。在现代国际金融市场上衍生出一种新的数据交换模式:EDI。EDI是ELECTRONICDATAINTERCHANGE的缩写,意为电子数据交换。这种方式是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突飞猛进的产物,其主要特点是通过迅捷、准确的计算机网络为客户办理国际结算业务,每一笔业务的延续时间不超过三十秒,节约了大量不必要的时间和费用,实现了银行为客户提供优质、快速服务的宗旨。在竞争激烈的国际金融市场上,EDI迅速成为商业银行吸引客户、增加中间业务量行之有效的手段,促进和推动着商业银行的现代化进程。正是EDI这种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成为沟通不同行业经济活动的主要媒介,尤其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正日益发展成为最为重要的国际贸易交易手段之一。从90年代初期起,美、日、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陆续宣布,所有的商户首选交易方式为EDI,不采用EDI的商户将不予或推迟办理,EDI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崭露头角,成为日后国际化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三、创建银行内部通信网络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3

二、高职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

(一)完善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制度

在高职院校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实践工作中,团队建设工作的开展需要高职院校能够从制度方面给予全面的支持,从而为高职院校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工作能够获得需要的各类资源,并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有必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高职院校需要将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当作国际金融专业教学改革规划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并在构建合理科学的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基础上来将教学团队建设工作当做高职院校建设与发展规划中重要的内容。另外,高职院校有必要针对国际金融专业教师队伍制定长期且规范的培训计划,不仅要重视给予教师更多在校内开展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同时有必要针对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制定激励政策,通过在物质待遇或者职称评聘方面给予教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来让国际金融专业教师团队具有更加积极地自我提升心态与需求;二是高职院校在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的建设中要重视条例教学团队专业化发展与教育环境所具有的关系。在此方面,需要承认的是,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往往都是由优秀的教师队伍组成的,无论是国际金融核心课程的教学还是科研方面,这些教师都具有着一定特长与优势。而通过促进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与其他专业教学团队之间的沟通以及国际金融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与高职院校职能部门之间的交流,有利于让教学团队的发展与教学环境实现结合,并在此过程中可以通过取长补短来推动自身发展,从而有效构建可以推动国际金融学科与教育发展的师资力量。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4

《国际金融》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条件下,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问题的一门学科,在结构体系和教学要求等方面与其他课程相比有很大不同。对其特性的把握是搞好教学的基础。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5

国际贸易业务是以真实的贸易背景为业务基础的,具有业务自偿性的特点,只要充分掌握了信息流,能够确定贸易背景的真实性,可以实现货物流和资金流的封闭式运转,在大多数情况下便可以实现货物资金的按时回笼,保障银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在通常情况下,贸易融资业务的风险性应比大多数人民币信贷产品要低。这是该项融资业务与其他传统信贷业务产品相比的最大特点。因此,国际贸易融资的信贷政策不应与其他传统信贷产品一致,金融机构应制定相应的国际贸易信贷管理政策,加强对中小企业贸易融资的政策倾斜力度,对具有贸易融资需求的外向型中小企业实行系统性的管理,在有效规避信贷业务风险的基础上达到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的目的。首先,对于中小型对外贸易企业的国际融资业务,银行在融资业务申请流程和准入条件上应提供一定的便利,保证融资的时效性与业务相匹配。国际贸易受市场形势变化影响较大,其获得市场机会的大小程度与国际商品价格的涨跌幅度成正关联,一旦国际市场出现获利空间,就应尽快锁定价格完成交易,以免错过最佳的交易时间。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该与传统的流动资金贷款等传统人民币信贷产品也有不同之处。国际贸易融资类产品重点关注的并不是企业自身的抵押担保强度,而是企业单笔业务的贸易背景真实性、结算方式的风险性和贸易双方的履约信用记录。因此,金融机构应针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中小企业贸易融资业务特点的信用评级以及授信管理制度,提高业务办理的时效性,加强业务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审查,降低对其须提供较高价值的抵押品的硬性要求,为其提供合适的、专业化的和全方位的服务,帮助中小企业抓住市场机会,获得发展良机,推动银企之间的良好合作与持续发展。其次,我国金融机构应对中小型进出口贸易企业实行系统化管理,在国际业务管理部门或者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设立专门负责中小企业国际融资业务的管理团队,负责与中小型贸易企业实际情况相适应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的研发,并在团队内设置专门负责考察评估中小型进出口贸易企业风险的专业人员,能够实现与信贷审批部门及时有效的业务沟通,保证业务的时效性;在各分支机构的考核指标中加入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对发展银行与进出口贸易中小企业合作机制提供组织架构上的保障。

二、建立国际贸易融资产品体系,加强国际业务人才的培养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6

《国际金融》作为研究货币资本在国际间流通与运动规律的一门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课程,其内容丰富而深刻,既要沿袭传统的理论,又要根据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充实。然而,目前人们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仍放在金融专业方面,对非金融专业的探讨关注不够,这不适应当前所倡导的学科交叉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本文通过比较我校国际金融课程在两类专业所处地位的不同,指出非金融专业国际金融课程应讲授的教学内容的重点。

一、国际金融课程在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所处地位的比较

金融专业与非金融专业由于在学科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的不同,决定二者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有所不同。为此,通过对我校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实际教学状况,对国际金融课程在这两类专业所处地位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课程所处的专业地位不同

在我校,《国际金融》在金融专业中属于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时设置54学时。在非金融专业中,《国际金融》一般作为专业必修或选修课,学时多为32学时。显然,国际金融课程在非金融专业中所处的地位相对靠后,学时设置相对较少,因此教学内容的选择必然将有所不同。

(二)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不同

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来看,金融专业的特色相对偏重于理论方面,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而且要对专业课程内在联系有较好的把握,专业性较强,就业导向更趋向于金融领域,而非金融专业相对偏重基础知识和实务应用,就业面较宽,就业导向更趋向于广大企业。因此,金融专业和非金融专业各自的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国际金融课程的教学内容上必须有所侧重,不能照搬照套。

(三)前开课程和后续课程不同

在金融专业中,国际金融的前开课程一般有西方经济学、货币金融学、会计学、统计学、金融学概论、计量经济学等,后续课程包括公司金融、金融市场学、金融工程学、财务报表分析、商业银行经营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等,金融课程体系完整,学时充足。而在非金融专业中,金融相关课程设置较少,主要有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保险学等,而且课时有限,不具备金融专业完整的金融课程体系。

通过上述比较来看,非金融专业国际金融课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都不能简单照搬金融专业的模式,应能体现非金融专业特点。

二、非金融专业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

从知识结构上看,《国际金融》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关国际收支方面的问题。例如国民收入账户、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三大账户及其编制;国际收支口径及探求改善国际收支的各种理论等。二是汇率方面的问题。主要涉及汇率相关概念、理论、管制及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演变及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等内容。三是国际金融市场及国际资本流动问题。四是内外均衡的政策搭配问题。五是国际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危机等方面的问题。从一门课程的研究体系和内容来看,对任何专业来说没有什么不同,但授课内容应有所侧重。对于非金融专业来讲,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如下:

(一)国际金融基础知识

对非金融专业来说,由于开设的金融相关课程较少,对金融知识的学习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在国际金融课程内容的理解往往存在不足,因此,教学课时的1/3多应放在基础知识的讲授中。包括国际收支、外汇储备、外汇汇率、外汇交易、国际金融市场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内容。这是整个国际金融课程的基础,在这部分教学中要注意把握基本概念的内涵。特别是对于国际收支的定义与汇率的基本概念要讲解清楚,对于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下买入与卖出汇率的表示要通过例题来分析,学会正确判断和运用。

(二)国际金融理论

国际金融理论包括国际收支的调节理论、汇率决定理论、开放经济的均衡和调控理论、国际储备理论、国际货币合作理论、债务危机和货币危机理论。由于课时的有限性,国际金融理论的重点放在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和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的学习上,并结合我国国际收支和汇率问题来理解。对于其他国际金融理论学习,通过现实中发生事件如欧盟货币领域的合作、英镑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等,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把握。

(三)国际金融制度与政策

包括外汇管制和货币自由兑换、汇率制度的选择、外汇市场干预、金融政策的国际协调、国际货币体系、区域国际货币一体化、国际金融组织等内容。在这部分教学过程中,重点放在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组织等内容的学习,对于其他的内容,一是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金融制度和政策,更好地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以利于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和研究。二是为学生提供阅读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四)国际金融市场

包括外汇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和欧洲货币市场等。由于本部分中的外汇市场、国际货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的基础知识在货币银行学课程中已经学习,所以重点放在欧洲货币市场的学习上。再者如今金融市场的交易量伴随金融衍生产品的迅猛发展而急剧扩大,同时也加大了交易的风险,从而导致了金融资产的极大损失。因此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创新金融产品也是学习的重点,让学生了解金融衍生品的“双刃”作用。

(五)国际金融实务

包括外汇交易、外汇风险管理等。由于非金融专业与金融专业在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非金融专业更偏重于实务应用,因此,国际金融实务是国际金融课程内容的重点。学习内容应突出各种外汇交易方式和各种外汇风险管理手段的应用,有条件的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外汇模拟交易,将使学生真正感受外汇市场汇率变化带来的损失和收益,并形成风险控制理念。

在上述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教学内容体系应与时俱进。国际金融课程教师应将国际金融的教学置身于与世界金融体系接轨的国际化教学之中,密切关注国际金融业发展的前沿动态,不断充实最新资讯,力争最大限度地使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其次,加强国际金融课程的实用性,这对于非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7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全球化与巨额国际资金流动使国际金融从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逐渐成为既有成熟理论体系又有独特实际技能,既有宏观分析又有微观操作的独立学科。在我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经济对外依存度的提高,国际金融活动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可谓至关重要,国际金融理论的研究以及国际金融技术使用与创新受到高度重视,社会对国际金融方面的人才需求强烈。鉴于此,我院于1996年开始开设国际金融课程,尽管目前没有金融本科专业,但7个本科专业中,除会计专业外,其他专业均开设了国际金融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工商管理专业、财务管理专业、市场营销专业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选修课程。在课程组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将10多年建设,国际金融教学各方面有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必要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国际金融理论和实践处于不断发展与变化中,国际金融的内容涉及也非常广泛。对于我院7个本科专业而言,国际金融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都必须掌握,但由于学时有限和专业不同,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其他教学内容必须有所取舍和改革,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合适内容充实到教学当中。对于经济学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应重点突出国际金融宏观部分的内容,主要围绕经济开放下的外部均衡问题展开,研究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的国际货币体系理论、汇率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储备理论等,从而揭示一国经济开放条件下的国际收支均衡的规律。对于其他5个专业,由于属于管理学科,应侧重讲授国际金融微观内容,如外汇管制、外汇风险管理、外汇市场交易、国际结算业务、衍生工具交易等相关内容等。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必要调整和删减,可以突出各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另外,应鼓励任课教师重视教学内容的动态发展,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最新的国际金融前沿理论和当前世界经济中出现的新情况结合,丰富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堂教学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中心环节。应彻底改革传统上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填鸭说教式的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知识的浓厚兴趣。通过课堂讨论,将基础理论寓于讨论之中,从而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选择适当的讨论选题成为课堂讨论的关键。首先,讨论的选题需要充分运用国际金融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因为讨论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在理解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深刻领会并运用基本理论观察和分析现实金融问题。其次,讨论的选题要紧扣现实,因为国际金融理论和业务日新月异,将金融领域的新问题、新趋势有机引入课堂,学生查找资料、获取信息很方便,并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把书本学活。最后,选题要能分割为多个部分,以便于学生划分相应的专门学习小组,集中针对所分配的选题进行准备。这样既可以避免面面俱到、使讨论难以深入,又能最终达到全面参与讨论的良好效果。

案例教学是实践活动的真实模拟,一方面可以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大量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不少案例的解决方案并不是唯一确定的,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所选案例要具有代表性,案例千千万万,并非都有价值,所以精心筛选很有必要。另外,采用案例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以生动活泼的事例启发和教育学生,变教条为鲜活,因此,案例教学应保持其生动性。

模拟教学可以通过参加实地考察和模拟实验来实现。学生参加金融业务的实践,可以有效地解决书本上的疑惑,激发学习兴趣,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可组织学生到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实地参观考察,了解金融机构的组织构成、业务流程和具体操作过程,建立直观的印象,在实践中体验学习的乐趣。也可以通过建立金融教学综合模拟实验室,引进金融教学软件,在专业实验人员和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相关金融业务的模拟。或利用某些证券网站提供的在线模拟炒股、炒汇交易等免费资源,模拟各种真实的金融交易环境,提高学生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交易的感性认识和领悟能力,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要掌握国际金融最新的发展动态和变化状况,国际金融这门课程有必要实行双语教学。从我院的实际出发,也应逐步开展国际金融的双语教学实验。从国内双语教学来看,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第一是采用外文教材,用汉语讲授;第二是中英文双语混合授课,平时作业和考试使用中文;第三是全外语授课,平时作业和考试全部或至少部分使用外文;第四是全外语教学,授课、做作业、考试全部使用外语。由于我院没有金融专业,金融相关课程比较少,在开展双语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我院的师资条件、听课对象的外语程度、课程要求等实际情况,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双语教学可以选用较简单的外文教材用汉语讲授,等条件成熟后,逐步过渡到全外语教学。

四、教学手段的改革

教学手段是推动教学方法改进的有效途径,应用先进的国际金融教学手段有助于提高国际金融教学的市场适应性。当前,我院基本上实现了多媒体网络教学,只是还未有效发挥其作用。应鼓励教师更好地使用多媒体网络教学,以充分发挥其教学容量大、方式灵活、信息快捷、模拟生动的优点。另外,将教案、习题、案例资料制作成网页,供学生登陆学习,并利用网站论坛、博客等,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真正实现教学互动。

参考文献: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8

绪论

金融与贸易是国民经济活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间经济关联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金融与贸易在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的融合与互动关系日益突出。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过程更是有力的突出了这种变化。

分析

所谓金融发展,简单来讲就是指金融业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对金融机构结构、金融工具结构等金融结构作出的相应调整与变化,其目的是为经济发展创造更优越的金融条件。

在金融发展趋势下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变化是怎样的,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金融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影响日益凸显,金融发展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各国间贸易业在对金融业发展发挥着能动作用。

国际贸易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就是对外贸易,它是在一定 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形成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条件是:<1)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国家的形成。

首先,金融发展水平可能对国际贸易模式有重要影响。

金融领域的发展给一个国家更依赖于外部融资的产业带来 比较优势。因此,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可能也是比较优势的一个来源。

金融发展影响国际贸易结构,贸易结构可分为商品结构、地区结构

从商品结构上看,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国家,在对金融依赖较强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并大量生产与出口;金融发展程度低的国家,在对金融依赖弱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与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并大量生产与出口。因此,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结构升级,进而促进进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善。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金融发展60年,60年的中国金融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业的蓬勃发展,给新中国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得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了更多合作关系,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在这6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成为世界贸易大家庭中的一员,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日益崛起,与此同时中国金融市场也更加开放,经济的繁荣增强了国力更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中国的产品结构也随金融业的发展不断升级。

从地区结构来看,由于金融对贸易的支持、服务及风险分散作用,地区金融越发达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容易出现 “马太效应”,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金融越发达的地区,贸易就越发达。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金融业发展之首,其贸易发达程度也是众所周知的。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国际贸易竞争力

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主要包括国际结算、国际贸易融资和国际贸易风险规避等。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成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还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减少风险和损失,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美国、欧盟、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在国际上有着超强的竞争力,这往往得益于这些国家发达的金融业。

金融发展影响国际贸易关系

2007年9月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至今尚未平息,并且引起了全球性的连锁反应,信贷危机从美国扩散到全球。2008年9月,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林银行被贱卖、美国国际集团获政府资助、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告诉人们金融危机渐入高潮。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引发的关于经济衰退的担忧也日趋升温。美国银行倒闭频率创下新高,在这种大形势下,国际贸易结算不可能独保其身。美国的经济地位动摇,各国间贸易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由此可见。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发展是成正相关的。

其次,国际贸易对金融发展起到能动性的影响。

blackburn和hung (1998)认为通过规模效应,贸易自由化能加速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降低金融中介成本,产生更高的增长率。aizenman (2003)从理论上研究了国际贸易开放对于金融自由化的影响。他认为贸易自由化使得金融控制成本增加,最终导致金融改革的发生。也就是说,金融自由化是贸易自由化的副产品。do & levchenko (2004)的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跟实际产出存在着均衡的关系。产出的变化会影响到金融发展,由于国际贸易会影响产出的变化,因此国际贸易也会影响金融发展。然后,他们用一个多国实证检验证明了自己的模型和立论的正确性。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一个互动的关系。

在目前所看到的文献中,国内的研究相当少。白当伟 (2004)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金融抑制、金融约束以及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用世界77个样本国家1965-200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金融发展的确是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他对中国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中国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之间不存在长期关系。郭云峰与刁德霖(2005)简要地介绍了2002-2004年之间的一些文献。齐俊妍(2005)介绍了国外将金融发展因素引入ho的理论框架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说明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资本泉赋和促进技术进步来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梁莉(2005)认为贸易开放度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是贸易开放促进了金融发展而不是与之相反。沈能(2006)认为我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在长期中存在均衡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上看,我国金融规模与国际贸易正相关,且两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从反馈份额看,更多表现在金融规模对国际贸易的因果关系,但金融效率与国际贸易负相关且不存在任何因果关联。此外,他还考虑了在财政分权的情况下,金融发展对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其结论是:(1)金融发展有利于地区开放度提高; (2)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涉不利于外贸;(3)我国部分地区的出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正式金融。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9

绪论

金融与贸易是国民经济活动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间经济关联的重要渠道。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金融与贸易在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的融合与互动关系日益突出。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过程更是有力的突出了这种变化。

分析

所谓金融发展,简单来讲就是指金融业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对金融机构结构、金融工具结构等金融结构作出的相应调整与变化,其目的是为经济发展创造更优越的金融条件。

在金融发展趋势下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关系的发展与变化是怎样的,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金融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影响日益凸显,金融发展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各国间贸易业在对金融业发展发挥着能动作用。

国际贸易从一个国家的角度看就是对外贸易,它是在一定 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形成国际贸易的两个基本条件是:

首先,金融发展水平可能对国际贸易模式有重要影响。

金融领域的发展给一个国家更依赖于外部融资的产业带来 比较优势。因此,一国的金融发展水平可能也是比较优势的一个来源。

金融发展影响国际贸易结构,贸易结构可分为商品结构、地区结构

从商品结构上看,金融发展程度高的国家,在对金融依赖较强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并大量生产与出口;金融发展程度低的国家,在对金融依赖弱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与贸易中具有比较优势并大量生产与出口。因此,金融发展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结构升级,进而促进进出口贸易结构的改善。新中国成立60年,中国金融发展60年,60年的中国金融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金融业的蓬勃发展,给新中国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得中国与世界的经济联系加强了,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了更多合作关系,中国的进出口贸易结构在这60年间发生了巨大变化。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成为世界贸易大家庭中的一员,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日益崛起,与此同时中国金融市场也更加开放,经济的繁荣增强了国力更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中国的产品结构也随金融业的发展不断升级。

从地区结构来看,由于金融对贸易的支持、服务及风险分散作用,地区金融越发达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容易出现 “马太效应”,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金融越发达的地区,贸易就越发达。而美国作为当今世界金融业发展之首,其贸易发达程度也是众所周知的。

金融发展影响企业国际贸易竞争力

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主要包括国际结算、国际贸易融资和国际贸易风险规避等。国际贸易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促成企业的国际贸易业务,还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减少风险和损失,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美国、欧盟、日本的一些大企业在国际上有着超强的竞争力,这往往得益于这些国家发达的金融业。

金融发展影响国际贸易关系

2007年9月美国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市场动荡至今尚未平息,并且引起了全球性的连锁反应,信贷危机从美国扩散到全球。2008年9月,有着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破产、美林银行被贱卖、美国国际集团获政府资助、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告诉人们金融危机渐入高潮。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国际金融危机后引发的关于经济衰退的担忧也日趋升温。美国银行倒闭频率创下新高,在这种大形势下,国际贸易结算不可能独保其身。美国的经济地位动摇,各国间贸易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由此可见。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发展是成正相关的。

其次,国际贸易对金融发展起到能动性的影响。

Blackburn和Hung (1998)认为通过规模效应,贸易自由化能加速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降低金融中介成本,产生更高的增长率。Aizenman (2003)从理论上研究了国际贸易开放对于金融自由化的影响。他认为贸易自由化使得金融控制成本增加,最终导致金融改革的发生。也就是说,金融自由化是贸易自由化的副产品。Do & Levchenko (2004)的模型说明了一个国家的金融发展跟实际产出存在着均衡的关系。产出的变化会影响到金融发展,由于国际贸易会影响产出的变化,因此国际贸易也会影响金融发展。然后,他们用一个多国实证检验证明了自己的模型和立论的正确性。因此,从这个角度看,在国际贸易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一个互动的关系。

在目前所看到的文献中,国内的研究相当少。白当伟 (2004)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金融抑制、金融约束以及金融发展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用世界77个样本国家1965-2000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金融发展的确是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他对中国的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后中国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之间不存在长期关系。郭云峰与刁德霖(2005)简要地介绍了2002-2004年之间的一些文献。齐俊妍(2005)介绍了国外将金融发展因素引入HO的理论框架中的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说明金融发展可以通过提高资本泉赋和促进技术进步来影响一国的比较优势。梁莉(2005)认为贸易开放度是金融发展的格兰杰原因,是贸易开放促进了金融发展而不是与之相反。沈能(2006)认为我国金融发展与国际贸易在长期中存在均衡关系。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上看,我国金融规模与国际贸易正相关,且两者之间具有双向因果关系。从反馈份额看,更多表现在金融规模对国际贸易的因果关系,但金融效率与国际贸易负相关且不存在任何因果关联。此外,他还考虑了在财政分权的情况下,金融发展对地区对外贸易的影响,其结论是:(1)金融发展有利于地区开放度提高; (2)政府对金融体系的干涉不利于外贸;(3)我国部分地区的出口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非正式金融。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5-000-01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增强,对国际金融专业人才特别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这就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国际金融》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国际金融专业性人才。《国际金融》课程是21世纪高等院校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为了实现国际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应区别于研究型或综合型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教学体系的构建以应用实践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衔接金融专业本科教学目标,根据“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改革工作指导意见,结合《国际金融》课程实际特点,应用型金融专业人才的培养突出国际金融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及灵活应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基于经济全球大背景,深入认识宏观经济的运行及变化,因此,对《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是前提条件,需对其进行整合和优化。首先,适当增加国际金融热点问题。国际金融形势的瞬息万变决定着需要用鲜活和热点资讯来充实国际金融前沿理论及实践知识体系。例如,近期的全球金融动荡、人民币持续贬值、美国加息计划等,通过对热点话题中国际金融知识的讨论、分析和研究,不仅能吸引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训练和提高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当然,作为专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工作者要不断更新和提高自身的国际金融知识视野,以最大的敏感度捕捉该学科最前沿动态和资讯,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及时反映国际金融领域的最新动态,紧跟我国金融潮流形势,从而更新和完善《国际金融》教学内容体系。其次,适当增加学生容易混淆国际金融知识点。例如,买人汇率与卖出汇率,本币升值与贬值,直接标价法与间接标价法等,在区分这些知识点的同时,掌握更为深层次的内涵。再次,适当删减一部分国际金融理论知识及交叉学科重复内容。基于国际金融知识的实际应用考虑,可适当删减部分太过艰深的理论知识和一些衍生金融产品的计算,例如,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国际融资理论、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等。同时应舍去与国际贸易、国际结算、国际投资等其它学科重复的内容。在上述《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整合与优化具体措施中,要特别注重《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和完善,充分利用互联网收集和使用最新的国际金融动态数据,重点纳入国际金融领域新成果、新思路、新问题及新趋势。

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国际金融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教学方法改进和完善,通过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能力。

(一)案例教学的应用

案例教学法在《国际金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利器。传统灌输式教学适用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老师讲、学生听,学到的都是死知识,无法学以致用,在应用实践教学中效果比较欠缺,且非常乏味无趣,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而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实际案例解决的演示和研究,学生需要对各种理论知识进行消化,这无形中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捕捉理论知识后,还有一个思考和创造的过程,使得枯燥乏味的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活泼,并提高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在案例教学的应用,学生可总结和表述自己的方案和见解,通过实际问题解决经验的交流和沟通,既可取长补短,还能促进人际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可起到一定的激励效果。

在《国际金融》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重案例的选取,和教学内容的择取方法类似,以最新、热点和典型国际金融案例为主,并与对应的课程内容相联系。另外,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关注、思考、讨论、研究这些案例,还要参与其中,共同研讨,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热点案例进行分析,教师也可从中总结相关知识及教学经验。

(二)实践教学的完善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突出的是应用能力的提高,因此,实践教学比重的增加是必不可缺的,可通过的实验教学和实训教学的完善来实现这一目标。

1.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基本在校内完成,主要通过模拟实验室的建立来实现。结合目前国际金融应用层面所涉及知识内容,可建立由外汇交易、国际结算和国际金融实战演练中心构成的国际金融综合模拟实验教学系统。外汇交易模拟实验教学系统可实时接收与全球同步的外汇行情,通过模拟外汇实盘交易和外汇虚盘交易,计算盈亏情况并查询结果,加强学生对外汇知识及外汇交易流程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国际金融形势分析能力及操盘能力。而通过国际结算模拟实验教学系统,学生可顺利掌握进出口信用证、托收、汇款等国际贸易结算业务流程,并熟练处理各类业务面函和账务凭证,通过国际结算理论知识的模拟应用,提高自身的国际结算业务处理能力。国际金融实战演练中心能模拟操作商业银行国际业务,还能模拟研发涉外信托理财产品和国际投资产品,并模拟实现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测和风险分析,是对国际金融综合应用能力的一种强化提升。

2.实训教学

实践教学体系中,除了校内实验教学外,校外的实训也至关重要,结合金融相关专业教学目标及人才培养方向,通过政府、企业、高校三方的通力合作,组织参与相关企业和机构的系统化具体业务操作学习,从而实现学生专业能力的深度培养和锻炼,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语

国际金融相关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文章只是从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两个方面作了分析,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还需结合《国际金融》课程特点及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向,衔接社会职业岗位对人才的实际要求,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教学改革研究。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11

国际金融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主要研究国际货币金融活动的基本理论与实务。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和其它经济类课程相比,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由于高职高专的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生往往觉得该课程抽象难懂,最后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和高职高专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目标,如何探索一套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1学好国际金融学的必要性

20世纪以来,尤其是8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并且日趋全球一体化,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不断创新,金融机构的服务日趋多元化,金融交易迅速膨胀。金融业的迅猛发展一方面有利于优化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大大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其内在的不稳定性和脆弱性,也增加了市场风险,金融危机频发[1]。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和金融管制的放松,我国的经济发展甚至百姓日常生活都日益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因此,掌握一定的国际金融相关知识,不止是从事金融行业所必须,也是日常理财的必要条件。

国际金融学是经济类学科的一门重要专业课,其研究对象为国际间金融活动及其本质与规律性,介绍国际范围内货币金融活动的基本理论与实务,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实现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一门学科。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了解国际货币制度、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融资工具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外汇与汇率、外汇交易和国际结算的原理和操作;理解国际收支和国际储备的内涵以及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分析和判断国内外的金融问题;把握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提高自身的理财能力。

2国际金融课程的特点

2.1时代性强,内容更新快国际金融是世界经济中发展最快最活跃、也是最不稳定的经济领域。日新月异的国际金融实践也推动着国际金融理论不断深化和发展。近十年来,国际金融理论发展非常迅猛,尤其是在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制度选择理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国际金融监管理论和国际金融市场理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2]。

近年来重大的国际金融事件层出不穷,从拉美债务危机到东亚金融危机和美国IT泡沫破裂,再到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恶化等,这些都对我国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影响;而人民币汇率问题更是成为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焦点。重大金融事件的发生也促进了金融理论的发展,如次贷危机引发加强金融监管的讨论。金融领域的瞬息万变、新观点新问题的日新月异要求本课程教授的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2.2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和其他经济类课程相比,国际金融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点非常典型。一方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如有关外汇、汇率、汇率制度、国际货币制度、国际收支、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还要培养学生应用相关理论观察和分析国际金融现实问题的能力。

比如外汇交易作为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内容,就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进出口企业必须利用外汇交易规避外汇风险,普通百姓也可以利用外汇交易获得投资收益;而一国的国际收支、国际储备等数据的变化直接影响外汇市场的走势和当局的政策意向,这些都和各经济体包括百姓的日常理财息息相关;国内外金融事件、各国金融政策等成为媒体关注的热点,因此学生在课堂外对此类信息接触得比较多,对本课程的兴趣也普遍较高。

2.3宏观微观并重国际金融学研究的内容既有宏观理论,如国际收支理论、汇率决定理论、资本流动理论等;又有微观实务,如外汇交易实务、外汇风险防范实务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宏微观并重,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在掌握宏观理论的同时提高对微观实务的实践能力。不仅从微观层面透彻的认识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诸多金融现象,而且能从宏观层面理解一国的经济金融政策和金融体制改革,观察和分析国际金融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和新动向等。

2.4交叉学科多国际金融学涉及了经济贸易类课程的方方面面,和许多课程的内容存在交叉,如国际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国际信贷学、国际贸易、国际结算以及财务会计等学科。这就要求在设置课程时应注意到课程的衔接和延续,各课程之间应加强联系和配合,以防止教学内容的重复或断层。

3对高职高专国际金融教学改革的建议

针对国际金融学的课程特点和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应探索出一种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方法,改变单纯的教师讲课学生听课的传统教学模式。

3.1教学内容的改革

3.1.1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与时效性优化课程教学内容,首先应做好教材的选择。目前,市场上国际金融的教材有非常多的版本,仅高职高专类就有几十种。在选择教材时应充分考虑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特点,比较适合的教材应该是理论与实务结合较好,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又突出实践性、注重职业能力培养,并有配套的案例和作业[3]。

由于国际金融的理论和实践都发展迅速,国内外重要金融事件不断发生,教师在平时应关注国际金融领域的发展动向,及时追踪理论前沿信息,充实知识储备。由于教材可能不能及时跟上变化,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补充最新的金融信息,可通过教辅资料建设更新和完善教学内容,力求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3.1.2教学过程增加图示法的使用图示教学法,即通过简要的符号、浓缩的文字、线条(箭头)、框图等构成特有的图文式样,形成板书、电脑课件等有效施教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这种图示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展示化、可视化,比一堆文字更能让人一目了然,并印象深刻,能很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解汇率变化对国内物价的影响时,如果教师用枯燥的文字满堂灌输给学生,学生会感觉晦涩难懂,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图示法能很好地解释汇率和物价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流程图将其作用过程一步一步地展示出来,就让学生轻而易举地理解该知识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教学手段的改革

3.2.1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

传统教学模式下,一块黑板一支粉笔就构成了教师的教学工具。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工具的多样化成为可能。尤其是国际金融学的时代性特点要求其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变化,多媒体课件则可以将大量内容以各种形式在短时间内呈现在屏幕上,大大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非常适宜向学生讲授国际金融的新理论、新动态;而网络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在讲解金融危机的时候,可以将课件连接互联网,这样课题内容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信息,了解美国次贷危机、欧洲债务危机的情况。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紧密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理解分析能力,也提高了教学效果。

3.2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国际金融实践性强的特点,有利于充分发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比如在讲到汇率和其他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时,正好可以利用大家关注的人民币汇率问题。可让学生在课后收集相关资料,通过课堂讨论掌握我国的汇率政策,并理解其和当前国际贸易摩擦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也可以考虑让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对某一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外,学生普遍对网络比较熟悉,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通过电子邮件、聊天工具、论坛、博客等多种互联网工具辅助教学,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也可考虑将作业、案例资料等制作成网页,供学生登录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登录一些财经网站、查阅财经信息,将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外。

3.3重视实践教学高职高专培养的是实用型人才,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方面相对更侧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更应重视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加以使用。目前,科技的发展为此提供了极好的条件。如教学模拟软件的使用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一个好的模拟软件能提供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证券市场等重要金融市场的实时行情以及相关资讯。学生可利用所学知识,通过自己对市场行情的判断,对模拟资金进行运用。尽管是模拟交易,但它反映的交易状况和真实交易无异,系统还可以对学生的投资状况进行比较排序,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学模拟软件的使用丰富了教学内容和手段,克服了传统教学纸上谈兵的缺点,也充分发挥了国际金融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

同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践教学。学校应与企业加强合作,通过组织学生到银行、外贸企业、证券公司等机构参观、实习,使学生能亲身体验相关行业和工作,为以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4]。

3.4优化考核手段传统教学往往在期终使用书面考试的形式来考核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这种形式简便易操作,但其合理性有待商榷。尤其是国际金融这种理论和实践并重的课程,单纯的书面考试不能全面反映教学效果。课程的最终成绩应充分考虑平时表现,而考核的方式也应多样化,如课程论文的完成情况、相关网站的访问情况、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情况、模拟软件的使用情况以及在研究小组中的作用等等,都应进入考察范围。这样的成绩才能更全面地反映学生对该课程的掌握情况,这种考核方式也反过来促进学生重视平时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在于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努力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条件;同时,教师也应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优化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孙连铮.国际金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

[2]孔立平.高职《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商业经济.2009.(1).

国际金融业论文篇12

国外关于金融服务业界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的金融服务经济研究和微观的金融服务营销方面,尤以金融服务营销为主,或者直接体现在相关法律法规和经济统计中。

国内学者研究并对金融服务业最早进行明确界定的是秦池江(1995),认为“金融产业是由金融企业组成的以社会金融资源为利用对象,经过自己的加工以后能够为社会提供特有功能和规模的金融产品,并通过市场交换为社会为自身带来净收益的企业群体。金融作为一种产业,从宏观管理上来说,不仅是要承认它的分支机构有公司法、商业银行法所规定企业特征,同时必须要对产业发展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扶植政策、市场规则和监管手段,把这种产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内,保持产业的合理布局和成长空间,避免产业膨胀和产业萎缩。从产业自身来说,金融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其产业群体特征,体现在产业技术优势、产品竞争优势、资源利用优势、经营能力优势、营销网络优势、人才开发优势。”

张作荣(1996)从金融产业成长导向经济要素流转与重组入手,界定金融产业及其成长的实质。曾康霖(2002)认为,金融产业是按照一定标准划分的同一属性的部门和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集合体,自然就是国民经济中的产业。金融产业具有先导产业、风险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特点。金融产业在社会经济中既能发生正面效应,又能发生负面效应。金融产业作为金融本体内在构成经济的组成部分。张凤超(2003)指出,“所有金融要素按照一定比例参与地域运动,通过专业部门的运作,构建出完整、独特的价值运动系统,凝聚成具有统一属性的产业集合,即金融产业。金融产业不是虚拟经济,而是一种复合型组织体系,它一般由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等专业部门构成。”冉光和(2003)认为,“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是指金融产业部门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及不断发展的过程。……金融产业与真实产业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信用合作、平等互利的产业经济关系,金融产业应该按照产业发展规律进行规划发展和经营管理。”何德旭等(2003)从理论上对金融服务的内涵和全融服务业的范围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金融服务业增加值核算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增加值和吸收就业两方面考察了主要发达国家金融服务业近十年来发展状况,描绘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金融服务业的发展历程。孙伟祖(2006)将金融产业界定为“以经济金融资源为利用对象,通过提供金融商品与服务,经实现金融功能,并从中获得净收益的金融组织的集合”。如按职能划分,金融产业应“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和相关的金融服务业”。何德旭(2006)、徐丹丹等(2008)均沿用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GB/T4754-2002)的分类,将金融服务业界定为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业。中国台湾地区的金融服务业包括金融控股公司、金融重建基金、中央存款保险公司、银行业、证券业、期货业、保险业、电子金融交易业及其他金融服务业。针对国内从产业角度研究金融问题的理论成果薄弱这一状况,2006年和2008年,由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组织国内金融界的专家学者主持编撰的理论前沿丛书――《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4)》和《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5)》,通过以综合报告、主题报告、行业报告和专题报告的形式对中国金融服务业体制改革与组织变迁、发展战略与模式、产业关联、国际比较、金融服务集群、金融创新、政策保障等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研究,大大丰富了金融服务业理论研究,对促进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理论支持。

二、关于国际竞争力中金融因素的研究

1、国际竞争力

国外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在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建立了自己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或协调机构,为提高其国际竞争力开展工作。目前,研究国际竞争力最有影响的机构是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的民间组织――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WEF)和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Management Development,IMD),并且形成了基于国家或地区层次的国际竞争力评价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自1996年开始,WEF每年公布《全球竞争力报告》(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以未来5-10年的中长期人均GDP的经济增长为基础,建立多因素决定的系统评价体系;IMD每年公布《世界竞争力年鉴》(The 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从国际竞争力概念的定义出发,着眼国际整体的现状水平、实力和发展潜力,兼顾国际竞争的资产条件和竞争过程、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引进吸收与输出扩张、个人风险与社会凝聚力的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平衡关系,强化市场经济理论在系统描述中的评价原则的开发与运用,建立系统科学的综合评价体系。

学术界开始关注国际竞争力问题则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国际竞争力概念和来源的争论,以及从国际贸易、生产率、价格、成本、技术创新等角度进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在企业层次主要是进行调查和案例研究。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和案例逐渐增多,用标杆测定法对政府在宏观经济环境、创新、教育方面竞争力的测定,对产业竞争力及其决定因素、企业竞争力及其最佳实践活动的测定发展最快。竞争力理论权威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E. Porter)把产业组织理论引入战略管理研究,从产业这一中观层次对竞争力展开了深入分析。

国内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也是从国家层面开始研究的,而且与国外情况不同的是,国内政府机构参与和进行的竞争力研究并不多,相关研究成果更是甚少。1989年,原国家体改委与WEF和IMD合作研究国际竞争力,但真正将中国的部分数据纳入《全球竞争力报告》则是四年后的1993年。1994年中国加入《全球竞争力报告》的分项目比较,自1995年开始,中国才进行《全球竞争力报告》的全部项目比较并参加全球竞争力排序。1996年,原国家体改委经济体制改革研究院、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及中国人民大学联合组成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运用《世界竞争力报告》的方法对中国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并于1997年出版了《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

当国内政府部门与机构关注国际竞争力问题时,学术界也开始了相关的探索。1991年,狄昂照等承担了国家科委的重大软科学课题《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重点研究了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定义及度量方法,提出经济活力、工业效能、财政活力、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对外经济活动活力、创新能力、国家干预因素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并设立了这些决定因素的评价指标,进行了亚太15国(地区)国际竞争力的比较。1993年,任若恩等与荷兰格林根大学国际产出与生产率比较项目组的专家合作,进行中国制造业各产业部门的国际比较研究。从1995年开始,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金碚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进行了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及其实证研究,其提出的产业评价方法,被许多学者用来进行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从1997年开始,赵彦云教授领导的课题组分专题连续出版了《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7、1999、2001、2003)》,如1997年报告讨论了中国产业结构国际竞争力,1999年报告讨论了中国科技国际竞争力,2001年报告讨论了21世纪发展主题的国际竞争力,2003年讨论的区域国际竞争力等。裴长洪(1998)深入研究了利用外资和产业国际竞争力问题。邹薇(1999)运用国际竞争力的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指标,对中国1965-1995年九大类产业及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郭克莎(2000)从生产率、劳动成本、经济效益、进出口等角度对1993-1998年中国和世界工业的差距进行了研究。高世楫等(2000)在WEF和IMD框架下从国家层面分析评价了中国国际竞争力存在的问题。彭丽红(2000)从环境竞争力、市场竞争力、政府管理竞争力、企业内在竞争力四个方面进行企业竞争力的国际比较。张金昌(2002)从竞争主体、竞争对象和竞争结果三个角度分别研究了国际竞争力。此后,国际竞争力问题成为了研究热点,学者们对国际竞争力理论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国际竞争力的概念界定、经济分析范式研究和评价方法及指标体系构建等方面,并取得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成果。

2、国际竞争力中的金融因素

国外对金融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金融市场效率和金融服务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上,而金融服务竞争力评价又主要体现在银行竞争力上。在金融市场效率研究方面,Carlin等(1998)、Beck等(2000)认为发达国家的资本配置效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对于金融服务而言,金融服务体系的基本职能是资本配置,资本配置效率是衡量金融服务体系竞争力的基本指标。在金融(银行)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方面,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的钻石理论:一个国家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其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表现,而一国的特定产业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取决于国内以下关键因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以及机会和政府。虽然波特并未专门研究金融竞争力问题,但是其倡导的诸如价值链分析、钻石理论、五力模型等思路和研究方法却给研究金融竞争力问题提供了触发灵感的源泉和一系列实用的分析工具。WEF和IMD对金融业竞争力的评价是根据一国金融业对整体经济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把一国银行业整体的国际竞争力作为研究重点,主要包括中央银行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银行规模、贷存款利差、金融机构法律监督与金融稳定等。WEF的评价理论认为,金融是影响一国国际竞争力的八个重要因素之一。IMD提出了一个类含290个指标的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金融竞争力是其中的一类要素,包括资本成本竞争力、资本市场效率竞争力、股票市场活力竞争力、银行部门效率竞争力等4类子要素共27项指标。在IMD金融竞争力评价体系中,用股票市场筹资额、国内上市公司数、股票市场人均交易额、股东权利与义务、内幕交易情况共五个指标来评价股市竞争力;用银行规模、银行部门资产占GDP的比重、信用卡发行量、信用卡交易量作为评价银行体系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IMD认为规模和交易量是体现和决定股市及银行部门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但Shleifer,Andrei和Robert W. Vishy(1986)和Bhide,Amar(1993)认为股市的流动性过高,只能使股票持有者不注重所投资公司的经营状况,减少公众参与公司监管的可能性,因此消弱股市的资本配置功能。

国内的研究主要是遵循IMD的思路对中国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有的针对金融整体进行研究,有的仅针对银行业进行单一层次研究。1995年中国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第一次按照IMD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测定和比较排序。赵彦云等(2000)参照IMD的金融体系竞争力指标体系,从资本成本大小、资本市场效率高低、股票市场活力和银行部门效率等4个方面运用27项指标对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指出金融体系国际竞争主要是资本与银行服务效率的竞争,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发展缓慢的原因是由于金融效率不高所致。赵旭等(2001)在分析传统共谋假说(结构-行为-绩效理论)与有效结构假说的基础上,运用DEA综合效率对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进行了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效率是影响银行绩效的重要决定因素,而市场集中度、市场份额与利润率呈负相关。谭庆华(2002)以金融资源论为指导,提出了金融竞争力理论研究的另一种思路和发展趋势。雷宏(2004)对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案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彭丽红等(2006)认为,在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一国金融部门竞争力的强弱决定着一国现实与未来经济的增长,而金融部门竞争力与自身的实力和效率、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诸多经济、法律因素相关。李静萍等(2007)结合IMD金融环境要素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遵循规范性、金融现实性等原则构建了资本成本竞争力、资本市场效率竞争力、股票市场活力竞争力4个要素18个指标所组成的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李正辉(2008)同样以IMD国际竞争力评价中的金融体系要素为基础,运用单项要素评价方法、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构建了资本成本竞争力、资本市场效率竞争力、股票市场活力竞争力、金融机构效率竞争力4个层次24个指标的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关于金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国外理论界关于金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银行业、保险业。英国的《银行家》、《欧洲银行家》、《亚洲货币》等杂志每年都根据银行的一级资本规模、总资产及其增长率、资本资产比率、利润总额及其实际增长率以及反映经营状况的资产收益率、资本收益率、盈利能力等对世界1000家大银行进行排名,这既可以考查单个银行,又可以考查一国银行的实力水平。标准普尔公司对银行评级的方法重点考虑商业风险和财务风险因素。其中,商业风险因素包括经济风险、行业风险、市场状况、业务种类及业务地域的分布、管理及政策等;财务风险因素则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融资及资金流通性、资本率、盈利能力、风险管理、财务灵活性等。穆迪对银行业的评价内容包括经营环境、所有权及公司治理、品牌价值、盈利能力、风险结构与管理、经济资本分析、管理重心和战略等七个层次。CAMEL评级是将资本、资产、管理、盈利、流动性五项作为评价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指标进行评价分析。2001年,CAMEL评级在原有五项指标基础上增加了敏感性指标,从而构成了新的CAMELS评价法。Wendy Dobson和Pierre Jacquet(1998)认为服务业的发展是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发展金融服务业就应该放松管制和对外开放。Philip等(1998)研究了保险业的竞争力。Rasoul Rezvanian(2002)对新加坡商业银行业的成本结构和盈利能力进行了实证研究。G.N.Bajpai(2003)认为金融业正在原有基础上被重新界定,具体表现在金融服务范式上的改变;提高金融服务竞争力必须从个人、企业、经济和监管等方面展开。Fariborz Moshirian(2004)认为,增加金融创新和产品差别化的金融服务,使得主要金融机构出现了金融服务的产业内贸易,放松对金融服务业的管制和许可,有利于扩大一国的金融服务贸易,增加外国直接投资有利于提高东道国金融服务业的效率和竞争力。George M. von Furstenberg(2008)研究指出国际金融服务(IFS)行业正在进行内部重组和地点调整,宏观经济的稳定、具有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技术以及节省成本的基础设施,有助于吸引国际金融服务业务。

国内很少专题研究金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问题,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的竞争力上,且没有形成完整的研究体系,大部分还停留在对概念的挖掘和财务指标的对比与分析上,对除银行业外的主要细分行业竞争力研究则很少涉及。

关于金融业竞争力的研究,田华等(2003)从IMD指标和贸易角度分析了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并运用实证方法研究了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国际竞争力。熊德平等(2003)指出金融产业竞争力是内生于金融系统的产业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制度竞争力、金融政策竞争力和金融企业竞争力的统一体。殷兴山(2003)构建了由金融聚集力、金融资源力和金融区位力的城市金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统计方法对长三角15城市金融竞争力进行了评估。于尚艳(2005)将金融产业成长划分为量性指标和质的量性指标,其中量性指标包括金融产业的组织扩张、生产能力扩张和区域扩张,质性指标既包括结构指标和效率指标,也包括金融产业成长的产业、空间结构以及金融产业的宏观、微观和市场的效率。牛丽花(2005)认为,要提高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就需从金融创新、金融风险、金融体制改革等方面采取措施。代桂霞(2006)则指出,金融业竞争力主要在于技术再造,银行可以通过技术再造完善新的银行业务管理模式,从根本上改变现有信息技术的成本和服务结构,对相互冲突的资源需求进行协调,利用技术的力量大幅度改进银行与市场互动的效能。上海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2007)将金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划分为现实竞争力分和潜在竞争力,其中,现实竞争力主要是通过现有的金融细分产业的数据指标进行分析评价,潜在竞争力则通过对制度性因素,如政府政策、监管制度、公司治理、创新机制等进行分析评价。辛伟(2008)依据现代金融业的产业和贸易性质选择变量并构建模型,实证发现资本劳动比率、技术、人力资本和银行业国外资产额是中国金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韩景华(2008)通过研究发现,全球金融环境的剧变及银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缓慢是制约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中国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借鉴国际先进的金融监管经验,改变原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提高金融监管效率,创造公平竞争环境,发展中小金融机构、保险业及证券业,以形成国际竞争优势,提高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

关于金融业主要细分行业竞争力研究,焦瑾璞(2001)将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分解为现实竞争力、潜在竞争力、竞争环境以及竞争态势等四方面,并针对各个方面设计指标体系。现实竞争力指标体系包括盈利能力、流动性、资产质量分析以及资本充足率分析;潜在竞争力包括法人治理结构、业务体系及创新分析和监管有效性分析;竞争环境指标包括宏观经济金融运行、金融政策和相关产业发展;竞争态势研究的是现实、潜在竞争力和环境因素随时间发展而变化的趋势。殷雷(2002)从波特的竞争力理论出发,提出商业银行竞争力主要是指商业银行在兼顾其社会责任和公众服务义务的同时,拓展市场、开创未来的能力。朱衍强等(2004)从现实竞争力和潜在竞争力两个方面深入研究和评价了中国证券业的全球差异。熊剑庆(2005)认为,我国证券业要提高国际竞争力就必须构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即资本融资能力、业务创新能力、服务营销能力、研发学习能力、风险控制能力等。蔡红艳(2006)从中国银行业重组中全面分析和研究了金融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其与金融改革的关系。闫磊(2007)认为,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是中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根本途径。张晶等(2008)运用波特的钻石模型具体研究了中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水平,指出应从培育保险人才、激发保险需求、发展混业经营、参与市场竞争、促进保险创新等方面来提升其竞争力。王艳平(2008)从银行规模、经营能力和服务质量、盈利能力、不良贷款比率和人力资源等方面分析了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薛昊(2008)根据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陈晓静等(2008)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制约中国商业银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为创新能力不足、经营环境较差、公司治理结构欠完善。

综上所述,已有文献为人们研究金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借鉴与启示,但也存在明显不足,如关于金融服务业内涵,理论与实务界并没有形成一致观点,也未形成金融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完整的研究体系,有的还停留在对概念的挖掘和财务指标的对比分析上,对银行业以外的其他细分行业竞争力较少涉及,更缺少一套公认的全面、客观衡量金融服务业竞争力的指标体系,而这些也正是学者们应认真探讨与研究的。

参考文献:

1秦池江.论金融产业与金融产业政策.财贸经济,1995,(9):24

2 张作荣.金融产业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保存地点: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1996

3 曾康霖.金融经济学.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419~428

4 张凤超.金融产业成长及其规律探讨.当代经济研究,2003,(10):68

5 冉光和.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6 何德旭,王朝阳.金融服务业若干理论与现实问题分析.上海金融,2003,(12):4~7

7 孙伟祖.金融产业演进与金融发展――基础理论的构建及延伸.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120~123

8 何德旭.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79~80

9 徐丹丹,高扬.2007首都金融服务业发展报告.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5~6

10 何德旭.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4).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1 何德旭.中国金融服务理论前沿(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2 课题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3 狄昂照,吴明录,韩松等.国际竞争力.北京:改革出版社,1992

14 金碚.中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方法和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

15 中国人民大学竞争力与评价研究中心研究组.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7、1999、2001、2003).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1999、2001、2003

16 裴长洪.利用外资与产业竞争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17 邹薇.关于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实证测度与理论研究.经济评论,1999,(5)

18 郭克莎.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及缩小差距的途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2000,(12)

19 高世楫,陈立,许钢.2000年中国国际竞争力评价――经济创造力与国际竞争力.战略与管理,2001,(2)

20 彭丽红.企业竞争力――理论和实证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21 张金昌.国际竞争力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22 W.Carlin,C.Mayer. Finance, Investment and Growth, London. University College Unpublished working paper

23 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与生产结构.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4 田霖.金融产业竞争力研究评述.经济研究导刊,2007,(9):65~69

25 Shleifer,Andrei and Robert W. Vishy.Large Shareholders and Corporate Control,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86,96(3):461~488

26 Bhide, Amar. The Hidden Cost of Stock Market Liquidity, Journal of Finance Economy, 1993,34(2):31~51

27 赵彦云,汪涛.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理论及应用研究.金融研究,2000,(8):62~71

28 赵旭,蒋振声,周军民.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实证研究.金融研究,2001,(3):59~67

29 谭庆华.金融资源配置主体探索.上海金融,2002,(5):13~16

30 雷宏.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案探讨.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4,(6):33~36

31彭丽红,戴丽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经济纵横,2006,(6):42~45

32 李静萍,赵彦云.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国际竞争力分析与管理.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239~258

33 李正辉.中国金融体系国际竞争力研究.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48~53

34 Wendy Dobson, Pierre Jacquet. Financial Services Liberalization in the WTO.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8

35 Philip R. P. Coelho, James E. McClure. Social context and the utility of wealth: Addressing the Markowitz challenge.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1998,(37): 305-314

36 Rezvanian,R. and S.Mehdian. An Examination of Cost Structure and Production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in Singapore.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2,(26):79~98

37 Shri G. N. Bajpai. Banking, Insurance and Financial Sector: A vision of the Future. Chartered accountant. 2003,(1):722~725

38 Fariborz Moshirian. Financial services: Global perspectives.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4,28(4):269~276

39 George M. von Furstenberg. Assess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ervices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A Survey of Methods and Perspectives. Open Econ Rev,2008,19:539~556

40 田华,张伟,宋耀.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经济纵横,2003,(11):4~7

41 熊德平,冉光和,温涛.金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战略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3):11

42 殷兴山.长三角金融集聚态势与提升竞争力分析.上海金融,2003,(8):42~43

43 于尚艳.我国金融产业成长及衡量体系.经济纵横,2005,(6):51~53,79

44 牛丽花.如何提高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3(1):43~44

45 代桂霞.金融业的竞争力在于技术再造.当代经济研究, 2006,(7):49~51

46 上海财经大学产业经济研究中心.2007中国产业发展报告――国际化与产业竞争力.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585

47 辛伟.中国现代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分析.世界经济情况,2008,(1):59~62

48 韩景华.中国金融业国际竞争力分析.金融与经济,2008,(1):36~38

49 焦瑾璞.中国银行业竞争力比较.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0 殷雷.从波特竞争力理论分析中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新金融,2002,(4):4~5

51朱衍强,王丁.关于提升我国证券业国际竞争力的思考.经济前沿, 2004,(1):58~61

52 熊剑庆.论中国证券业核心竞争力的构造.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2):26~30

53 蔡红艳.中国开放格局下金融竞争力研究.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54 闫磊.基于金融分业体制下中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研究.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4):21~23

55 张晶,陈丽珍.基于“钻石模型”的我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现代经济,2008,7(5):24~25

56 王艳平.中国银行业竞争力分析.经济师,2008,(4):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