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建设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6 17:43:35

组织建设论文

组织建设论文篇1

二、研究党建的趋势

当前,我们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在各项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在此环节中,党组织建设工作呈现出一定的特点。

(一)党建研究人员与队伍不断壮大

在我国党建工作不断推行的过程中,党组织建设获得较快的发展,使得党建研究队伍迅速扩大,其成分也显现出一定的多样化。现如今,全国各地已经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机构的多样化,吸引力不同层次的专家学者加入该队伍中。促使党建研究的质量持续上升,研究能力不断增强。

(二)开阔的研究视野

在研究党组织建设中,研究视野逐渐开阔,已朝着综合的党建方向发展。[2]现如今,研究党建项目已经开始由宏观转变为微观,从党建的具体层面,扩充到其他的各个层面中,并且已经取得了较为实际的成果。在党建研究项目逐渐成熟的过程中,其研究显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随着党组织建设的发展,研究的课题与范围逐步扩大。在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完成的过程中,党组织建设的内容变得更为具体明确,研究的方向也越来越广。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新研究方法的成立,使得党组织建设研究显现一定的亮点。

(三)多学科结合共同研究

从我国党组织建设研究的过程可以看出,我国党组建设的研究被划分成为政治学与现代史的研究。[3]党组建设已经面显得表现出一定的格局。人们在研究党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朝着纵向联系的方向发展。党建研究机构与专家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交流、沟通,打破传统研究存在的格局,逐渐形成集体研究的模式。由此可见,多学科、跨学科以及跨机构的研究已经成为党组织建设研究的一大趋势。这种研究趋势有助于党建理论学科的发展与建设,促使党组织建设研究更完善、完美。

(四)注重研究价值的体现

从过去党组织建设研究的历程可以看出,党组织建设研究的多项课题在研究机构与学者方面很难获得及时的回应,甚至有的研究成果束之高阁,或旨在理论层面进行简单的重复。这种研究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党组织建设研究的进程,其害使得党组织建设研究与实践相互脱节。为避免这种研究局限性的存在,在党组织建设研究方面,注重应用研究,体现党组织建设研究的价值。当前,党组织建设研究工作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已经开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研究工作中突出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促进理论与实际的相互结合,事项研究成果的转化,体现出研究价值。当然,在党组织建设研究表现良好的情况下,应当注重队伍建设、经费以及政策的影响。党组织建设研究工作存在的多项问题还需要及时解决,促进党组织建设的发展。

三、党建课题的选择

(一)党建课题的特点

众所周知,从我国党建研究的历程中就可以看出,党建课题具有鲜明的政治性、理论性,并且其所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带有极强的综合性。[4]相较于其他研究课题,党建课题显现出较为明显的阶级性,这就是常人所说的党性。党性并不同于通常认为的政党学。党建课题极强的理论性主要体现在其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研究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在一些方面表现出一定的交叉影响。因为党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研究,在其研究中必然会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相互联系。同时,党建课题在选择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相统一、政治性与学术性相联系。党建研究工作并非一项纯学术性的研究的问题必然来源于实践。检验其研究成果的也是实践。在选择课题方面,将这几方面的同意,有助于党建研究工作的开展。另外,在党建课题选择的过程中,应当突出应用性与对策性。从党组织建设的历程来看,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在社会主义市场体质与法制国家不断推行的过程中,将这些经验应用到后期研究工作的同时,针对具体的情况加强应用性与对策性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推进党的组织建设与政治的稳定。由此可见,应用性与对策性在党建课题选择中越来越重要。

组织建设论文篇2

1.1班子引领方向,服务群众民主化。厂党委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制度,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认真执行党委会研究干部和重大事项规定,实行主要领导末位发言制度等,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做到“三先三后”,即凡是重大事项,先充分酝酿后研究,先征求意见后上会,先集体研究后决策,确保决策的民主化。加大基层四好班子考评,保证两级班子整体功能有效发挥。

1.2组织发挥作用,服务干部规范化。以“建一流人才队伍”为目的,加强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统筹推进基层干部、后备干部和三支人才队伍“提素工程”,坚持用人标准,完善评价体系,规范选拔程序,严格执行局、分公司各项制度和规定。

1.3干部带头学习,全员学习日常化。一是改进中心组学习方式,增加讨论交流内容,实施了“三联示范学习”和“1234”学习制度;二是党员坚持“季度精读一本好书”活动,严格落实党员学习积分卡制度,固化党员学习积分通报和激励机制,形成了“以奖促学、以学促学”的良好氛围;三是创新党课形式,定期开展“现场党课”,举办政工干部培训班、政工论文研讨会和通讯员培训班,发挥党的“喉舌”作用;四是改进学习方式,以“领导带头、人人登台”的方式针对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要求,实施领导干部上党课、政工干部上讲台、技术干部办学堂、技能尖兵带徒弟,讲解与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相关的方针政策、项目管理、油藏经营等知识,掀起“领导带头学、宣讲帮助学、讨论深入学、岗位自主学”劲风。

2.“创新党建”促成“4321”党建可视化系统完善。

2.1持续推进“4321”党建可视化系统建设。即:建立“四个体系”——党建目标可视化体系、党建制度流程可视化体系、党组织和党员形象视觉识别体系、党建成果可视化展示体系;“三块看板”——党建目标管理考核看板、党建工作流程看板、党务公开工作群众看板;“两本笔记”——学习笔记、访谈笔记;“一个手册”——《党建制度汇编》。

2.2星级支部一季度考核一年度晋级。在完善党建星级考核可视化管理体系过程中,认真贯彻和落实集团公司党组《基层党支部工作细则》,坚持季度考核星级评定和年度红旗党支部评选,推进年度支部晋级制度的完善和规范提高。

2.3形成“基层组织建设年”长效机制。厂党委向基层党支部集中发放了《系统建设手册》、党建工作流程台历、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牌匾等有形实物,成为推进党建工作水平提升的重要品牌,并把“4321”党建可视化的系统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的平台,依托载体抓落实,多措并举求实效。

3.“四个堡垒”固化“创先争优”长效机制。把基层党支部打造成了勇于岗位实践创新,善于攻坚破难的堡垒;坚决执行工作部署,出色完成任务的堡垒;践行科学发展思想,推动文化落地的堡垒;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激发队伍活力的堡垒的“四个堡垒”,提高基层组织服务能力和党员干部执行力。

4.“一支部一特色”推进“比学联创”模式牌。依托“4321”党建可视化系统建设平台,以厂党委为核心,结合8个党支部的地域分布特点,将党建目标考核管理项分为7大项45小项100分制考核看板化管理,分4个片区推行“一支部一特色、一区域一品牌”的“比学联创”模式循序渐进,实现党建工作内容定性、指标量化、任务细化的精细化管理目标,把党员先进性刻画在夺油上产第一线。

5.“特色活动”助力党员服务一线生产和员工群众。

5.1“上产服务队”零距离指导生产。新区能量下降快、老区控水难度大是当前塔河采油二厂面临的稳产难题,在原油生产任务提高和经济技术指标上调的情况下,机关党员干部亮身份,包区块,整合油研所“技术参谋部”和采油分队的“实战技术”力量,组成“上产服务队”进驻采油一线,零距离指导生产,优化现场组织,解决技术难题。

5.2“一线工作法”转变党员工作作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证明:党员干部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转作风,沉下身子,服务一线生产、服务员工群众,厂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坚持开展“党员协岗1+1实践”活动,落实八项规定、践行群众落线、强化从严管理,带动机关党员主动生产一线协助参与生产、学习现场知识、体验岗位辛苦,与岗位员工面对面交流,宣讲形势任务,帮助员工解决实际困难。

6.“四位一体”服务员工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着力构建思想引领、心理疏导、帮困解难、舆论导向“四位一体”思想政治工作立体格局,激发思政工作的生命力,营造奋发工作的强气场,打造贴心温暖的大家庭,传递和谐社会正能量。

组织建设论文篇3

2高校基建组织文化内涵

组织文化是团队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的方式,它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在多数组织中,这些重要的共有价值观和惯例会随着时间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对组织经历的认知及他们在组织中的行为方式。高校基建组织作为高校组织的组成单元,既需要融入大学文化、各高校独特校园文化中去,又需要形成以基建目标为导向的基建组织文化。具体来说,高校基建组织文化主要有3个方面。

2.1法律意识

高校基建部门也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专门的实施细则、管理办法。作为高校基建组织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强化法律意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法律意识既体现在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熟悉,又体现在行为准则上的遵守。比如在招投标环节中,是否经地方招投标管理中心或政府采购中心组织的招标,或高校自行招标,反映了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的理解与把握。

2.2道德修养

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认为“在现实中,法律的威慑力量可以抑制那些品德低下的人,使之不敢去做坏事,但是很难防止他们背地里去做坏事。”而通过说服教育,那些“所以照着良心而行事并且知道其所以然的人,也是一个坚定而且正直的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是基建管理的及格线,规章制度是基建工作中的红线。如何进一步提高基建管理工作实效,提升工作绩效是基建管理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提升自身及组织的道德修养可以使这一问题找到比较好的解决途径。作为高校基建组织成员其学历背景一般较高,在基建过程中接触的社会人员较一般教职工更多,更容易滋生攀比、迷茫、愤懑的心理暗疮,进而滑向腐败的沼泽。高校基建组织应当以道德修养为日常工作中的灯塔,以周边先进人物为标杆,鼓励激励组织成员持续不断地修炼自身道德修养。

2.3可持续发展

高校基建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了基建队伍人员的稳定、基建团队素质的提高、基建流程的顺畅及基建管理能力的提升。作为职能机构,基建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性体现在合作文化、学习文化及创新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基建工作涉及对象广泛,要群策群力、合作共力;基建工作涉及内容繁杂,要不断学习提升能力;基建工作政策性强,要不断创新、勇于探索。

3高校基建组织文化建设途径

3.1主要管理者的责任

基建管理部门作为职能部门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在这种组织职能下,基建处长作为基建团队的主要管理者责任重大,其行为作风将影响着基建团队的组织行为。作为基建团队的掌舵人,主要管理者要有一定的工程建设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学校整体建设情况,能够带领基建团队发挥成员优势,齐力合心做好高校基建管理。基建管理的负责人要有清晰的目标,安排的组织成员要有相关的技能,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并能得到内部成员及外部影响者的支持。

3.2创建学习型组织

高校基建管理涵盖面广,对于基建管理人员而言要深入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胜任基建管理工作。作为学习的具体措施,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有关组织的各类培训,如以建造师、造价工程师、招标师等资格考试为导向,组织相关人员通过学习加深各类知识的吸收与消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型组织不是以各类资格证或是培训结业证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营造出持续学习、深入学习的环境与氛围。凡是进入基建管理部门的人都会受到组织的学习氛围影响,以工作立足,从手头事入手,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提升理论素养,以便更好地进行基建管理。

组织建设论文篇4

作者:陈思宇 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方式和方法简单由于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团干部和团员缺乏对团的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所以导致对团组织的政策和方针理解不深刻,执行力不强,从而导致基层团组织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方式和方法简单,工作流于形式,这就使得基层团组织在广大团员青年中缺乏活力和吸引力,使团组织活动难以开展。

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团的“十六大”精神,在健全体系、理顺机制和增强能力等基本环节上下苦工夫,来不断提升共青团基层组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笔者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坚持党建带团建,不断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建设,稳步推进团组织格局创新党建带团建始终是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工作的根本保障和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各种有效的工作手段,不断优化共青团工作环境,促使各级团组织在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等方面不断创新,进一步加强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的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团组织格局创新。我们可以通过建立健全各项组织制度为切入点,例如制定《团总支(支部)工作职责》、《团干部工作手册》、《先进团总支(支部)评选办法》、《十佳团员、优秀团员和优秀团干部评选办法》、《学生社团管理办法》、《社会实践管理办法》和《学生活动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来促使共青团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轨道。强化团员思想意识教育,突出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的“思想阵地”作用加强高职院校团组织的建设,最重要的是要突出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思想阵地”的引领作用,正确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立足当前实际需要,自觉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此,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要坚持把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新时代对青年大学生的要求相结合。通过广泛组织开展团员青年学习团的理论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活动为抓手,来提高团员青年的理论修养,帮助广大团员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一步增强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富有挑战性,要注重其队伍建设,努力提高团员干部素质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的工作更加灵活、多变、更富有挑战性,且由于高职院校基本都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升格而来,办学时间短,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因而导致高职院校团干部工作目标不明确,工作方法简单,工作积极性不高,这就迫切要求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提高团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最主要的是加强其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和思想品德建设。因此,从院团委到各个院系团总支、分团委应健全团组织架构,加强团干部队伍建设,合理配置团干部人数。同时还要不断提高团员干部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定期做好团员干部的学习和培训工作,切实让广大团员干部认清形势,明确工作目标,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并建立和完善团员干部考评体系,使团干部工作有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团员干部的骨干核心作用,保证高职院校共青团工作良好、有序地开展。

比如,“送教下乡”、“送戏下乡”和“送技术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引导高职院校团员青年学生送出文化知识、实用技术的同时,也要求学生主动汲取基层营养,向普通的群众学习,向社会学习,学习社会实践经验,也促进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载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的育人功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是团组织活力的表现,也是对团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锻炼和考验,同时也为广大团员青年提供了才艺展示的舞台。高职院校各级团组织可以以校园文化艺术节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弘扬主旋律,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新时代特征和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来培养教育高职院校团员青年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高职院校基层团组织工作与党建工作相结合,真正实现助手和后备军的职责。

组织建设论文篇5

(1)精神层面的记忆,比如组织理念、价值观和思想意识。

(2)物质层面的记忆,即组织所创造出的物质成果,包括荣誉、成果、制度革新等。

(3)制度层面的记忆,即组织存在的行为规则、规章条例、办事程序和惯例。同样,大学校园文化的形式,也可分成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四个层次。从组织记忆和校园文化的形式上可以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着联系:大学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价值观念、办学理念和思想、理想信念和思维方式;物质文化主要指物质环境、信息化平台和一切环境设施,包括课程和专业建设、图书仪器设备、校舍建筑、实验(实训基地)等校园环境;制度文化主要包括管理制度和措施、各种规章条例等;行为文化主要指师生员工的人际关系、行为规范、道德情感和传统风气等行为方式,包括校风、教风和学风等。因此,校园文化在形式上的分类与组织记忆的存在形式在内涵上具有共通性。

2.从特征上看,校园文化和组织记忆都具有历史性

组织记忆是组织内部一定历史阶段特定时间所记录下来的人与事的活动和信息积累,是学校事件和实践活动等历史事实的体验性记忆。而校园文化,无论是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还是制度文化,由于文化自身的传承性和时代性,它们都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积累的产物。这些文化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所以,组织记忆和校园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

3.从内涵上看,组织记忆是建构大学校园文化的基本素材

一所大学的组织记忆是组织成员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是师生对学校过往事件的认识、理解和体验。可以说,组织记忆是校园文化的基本元素、重要构件和主要通道。

(1)组织记忆是校园文化的基本元素。校园文化的建构首先要从学校历史中寻根,通过回味历史记忆、寻求教育价值和社会需要,形成组织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做事方式。建构校园文化,不是毫无价值地选择坚守史实,而是需要带着集体情感对其进行重构,根据师生的身体实践、心理体验寻找鲜活灵动的故事,并从中分析师生实践活动中隐藏的群体的价值取向。

(2)组织记忆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构件。校园故事、典故、建筑遗址和关于壮大、变故和发展的学校记忆的创造,是学校记忆生成的过程,也是文化产生、选择和聚合的过程。通过讲述历史、展望未来,把过去带回现实,建立自己的文化。

(3)组织记忆是校园文化的主要通道。学校教育的功能是:对老一辈积存的文化内容加以价值审视和评判,经过“文化再造”后选择性地传播给后人。这个文化的审视和评判的过程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和遗忘的过程,也是学校的历史记忆被取舍、认同和接纳的过程。因此,新的理念和文化的引进必须经历记忆的改造,通过师生员工个体与集体的创新、批判和吸收等过程,实现成功的变迁,真正成为学校的历史文化。

二、组织记忆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组织记忆是学校发展创新的关键要素

历史记忆在学校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校要想创新发展,必须建立在对历史的充分了解和把握的基础上。学校的发展需要历史记忆来参与建构。

(1)历史记忆是学校发展的活史料。历史记忆是成员集体对学校过去发生的事件、活动及其产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感悟所持有的记忆。从一定意义上说,它是一种记录在师生员工大脑中且已得到普遍认同的文化符号和其中蕴涵的价值,是学校发展的原养料。学校的发展必须体现历史的厚重与新的观念的和谐,并在当前的社会境遇下,根据外部变革的要求,对原有的传统与习俗进行转型、改造或者重建,使学校保持可持续发展。

(2)历史记忆是学校发展的准过程。《文化的记忆》一书分析了文化记忆的形成过程:个人记忆———集体记忆———沟通记忆———文化记忆,从个人记忆到集体记忆,再通过沟通和分享形成文化记忆。这个不断变化的认同过程是记忆选择和更新的过程,也是推动组织发展的准过程。由此,学校记忆的形成过程也是师生员工在记录校园事件中不断认同和更新记忆的过程。

(3)历史记忆是学校发展的新动力。记录历史是用来反思的,反思历史是为了创造未来。因此,组织记忆不是对历史事件的拷贝,不只忠于“过去”,还要忠于“未来”,要通过学校记忆来总结和反思经验与教训,选择与融合新的内容,通过历史记忆的各种养料滋养新的发展,并在反思中形成新的记忆。

2.组织记忆是引领教师成长的主要资源

集体记忆是组织个体记忆中雷同的部分,个人记忆需要来自共同存在的集体记忆的引领。

(1)学校记忆是构建教师文化的重要内容。集体记忆由教师个体一代代地传递,教师记忆体系的建构必须在集体记忆的框架内完成。某种程度上,教师在传承过程中会持有私人的喜好和情感,教师对学校记忆的个体认同、感知和加工过程也即教师文化的形成过程。

(2)学校记忆是指导教师实践的一种策略。学校记忆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智慧或教训等有关。这部分记忆由于贴近教师的实践和心理,如作为培训教师的基础材料,将会产生较好的培训效果。

(3)学校记忆是润泽教师发展的文化形态。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基于过去的集体意象。这种意象体现了诸多关于做事方式和价值追求等的文化形态。记忆形成的过程并不止于建立记忆,还在于在教师中培植和形成共同愿景、共享价值观的过程中,并逐步形成这个年代教师发展的文化。

3.组织记忆是滋养学生成长的重要养分

学校教育的本质是滋养学生成长。校园是个充满记忆的场所,学生在学习期间发生故事的地方就是校园文化成长的空间。发生在校园里的记忆是培育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养分。

(1)学校记忆是教育对话的基础。从师生共同拥有的记忆中找到教育对话的起点、共鸣点,建立师生之间教与学的互动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可用学校关键性事件、集体体验和校园时空记忆等作为课程,对学生进行校史校情教育,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学校记忆是引领学生成长的课程。校园生活的元素非常丰富:有校园环境的变迁,有记忆场所的更替,有感人的励志故事,有探究成长、解决情感问题的案例,也有面临困难、遭受挫折的教训和典故等,处处包含为人处事的典范和学习实践的生动事例。这些都是活生生的学习和生活教材,是学生成长的“养分”。

(3)学校记忆是学生文化的核心。在学校的框架内,学生只要还在校内,他们的话语体系、行为举止和言行习惯就十分契合。可以说,学校和教师、学生构成了一个整体。师生在校园的学习与生活画面,构成了学生对学校的集体记忆,而这些记忆又构成了学生群体文化。

三、组织记忆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构思路

1.以组织记忆方式架构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的构建有多种思路。常见的一种思路是用理性的方式来架构,通过提炼校园文化的总体状况,然后区分校园文化的不同层面,从中细化出多种文化类型。这种方式虽然全面,但却有可能忽视一所学校生动的活动事实与人物。另一种思路,则是以组织记忆的方式,也即校园事件讲述、交流、回顾的方式来构建。这种方式立足于某一所学校的活动事实,在每个人的感同身受中形成对学校文化的丰富记忆。从组织记忆方式入手构建校园文化的方式:

(1)收集和整理学校的历史事件和相关叙述。召集历经学校重大事件和熟悉学校发展过程的亲历者和参与者,进行集中讲述、讨论交流,分享发生在校园的代表性事件,并把这些事件加工成若干完整的学校故事。

(2)提炼学校精神,将学校故事和师生员工的体会、感受与叙事整合在一起,从中梳理出使用频率高的词汇,对频繁出现并能代表故事精神的词汇整理加工,提炼形成学校精神的基本词汇。

(3)展开学校精神,即从中引申出办学宗旨、办学理念等价值体系的思路。而且把每种文化形式都用一个或几个学校故事作为解释。虽然这种方式应用得不多,但却不乏成功运用的例子,比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宁职院”)的《北仑冲击波》一书,就是作者通过手中的笔,讲述了一系列在创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历程中,充满智慧的能够代表宁职院文化特色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有回忆、有反思,也有构建,让读者真切地体会到宁职院这所特色名校校园文化的存在、更新与成长。

2.以组织记忆助推校园文化管理

校园文化多姿多彩,学校记忆纷繁复杂。引导学校记忆是学校校园文化管理的应有之义。我们要善于运用梳理、定格和丰富学校记忆的方式,来重构、优化校园文化,推动师生精神世界的提升。

(1)梳理学校组织记忆。可以通过集体梳理、提炼提升,形成完整的集体记忆,让零散的记忆接上“记忆链”。具体的做法:建立学校记忆整理机制,可以将学校师生中的核心成员聚集在一起,开展文化分享活动。通过举办恳谈会、节日茶话会和离退休教师座谈会等,共叙学校重大事件,联结个人记忆,延续集体故事。每学期回顾一些专题活动,建立梳理集体记忆的良好机制,定期评选重要事件和印象人物,每两年编辑汇集学校记忆文本,引导师生定期回顾、总结和反思,积淀良好的学校记忆。

(2)定格学校组织记忆。将学校记忆存储为固定档案,帮助定格,促进保持。可以建立三种记忆定格:

①物质载体符号定格。将学校记忆符号化,借助校园物质载体来保存,如编辑出版校报、校刊,建立校史室和荣誉室,开辟师生作品纪念馆,搭建学校记忆墙,编辑学校老照片,为优秀学子和教师塑像等。用这些载体记录历史,促进学校记忆的定格。给予学校环境和活动丰富的文化符号,提升校园人物和事件的文化味,让学校记忆更鲜明、厚重。

②网络信息虚拟定格。建立校园网站、微博或微信平台,将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实践活动的资讯、图片、纪要等,通过电脑网络、手机客户终端实时传达,供大家浏览和欣赏交流。

③活动仪式定格。构建特色记忆场所,保留和繁衍集体记忆。比如在一些特定场所,坚持举办某个纪念庆典,开展具有象征意义的实践活动或教育仪式活动,通过仪式的演练来唤醒、保持和传达学校的活动记忆,维持记忆场所中积累的集体记忆。

(3)丰富组织记忆。通过对记忆进行相应的调整、更新和充实,再生新的故事,并以此来建构内容丰厚的学校记忆。

①创造活动,增加学校记忆。想方设法创设环境和条件。根据师生需要,强化参与式活动。每次活动组织让尽可能多的师生参加,增强文化活动的辐射面,提高事件的效度,让集体活动留下的记忆更广泛更深刻。

②引入社会事件,推动实践探索。学校要顺应国家和地方需要,服务社会需求,开门办学,拓宽师生视野,开设时政讲座和论坛,组织师生对重大社会事件进行剖析、探究和亲身实践,促进大家对学校记忆进行历史节点的解读和建构,丰富其内涵,让学校记忆具有历史空间感。

③创新组织记忆。封闭和保守的学校记忆必然导致学校停滞不前。要根据社会发展和人对教育的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提升学校记忆。在学校重大转型和提升时期,对学校记忆产物,诸如文化符号、制度规章、教育活动和传统仪式等,进行系统性清理,剔除教育功效不明显、时代感不强、过时了的内容,搭建顺应时展的记忆框架。通过重组和创构,建立学校新的记忆体系,推出新的文化产物,引发新的思考,满足新的需求。

组织建设论文篇6

1、建设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

农村的基层党组织是贯彻党中央“科学发展观”重要指导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建设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可以有效的保持农村共产党员先进性,在这样的学习型党组织中,各个基层党员不断学习,加强自身的政治思想水平,科学理论知识,致富技术能力。就可以充分但当起先锋模范、带头羊的作用,在农村的社会发展中,学习型党组织可以用先进的政治理论教育群众,构建和谐农村的社会基础;在农村的经济发展中,学习型的基层党组织可以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帮助农民搞好科技农业生产,以开阔的视野帮助农民选择准确的致富道路。在两者的共同作用下,学习型党组织可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自我更新、完善、做好农民精神文明的教育者和科学致富的引路人,从而促进农村的社会、经济发展。

2、建设农村学习型党组织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的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党中央也对农村的建设提出来进一步的要求,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想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不断强化自身素质、紧跟时代的发展、保持党的先进性。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建立学习型党组织是必不可少的。

二、我国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现状

自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战略任务以来,全国各地都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活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城乡发展不平衡现象的客观存在,因此,在农村建立学习型党组织还存在着:学习理念落后、学习方法单一、学习资源匮乏、学习氛围不浓、考核机制欠缺等问题。

1、学习理念落后

在农村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基础党员缺乏先进的学习理念。大多数都是为学习而学习,以求知作为学习的目的,完全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态度,缺乏自觉的学习态度、快乐的学习理念。同时在学习中,基层党员之间缺乏交流,没有将个人的学习心得、体会进行互通,缺乏利用集体智慧;发扬团队精神的学习理念。

2、学习方法单一

在农村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基层党员的学习方法单一。多数是通过集体讲授或是个人阅读上级文件的方法进行学习,很少对其他地区的成功学习经验进行系统的学习,很少讲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的结合,缺乏结合实际重点学习的方法,这都导致了农村基层党员普遍理论学习上头头是道,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上却犹显不足。

3、学习资源匮乏

在农村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基层学习资源匮乏。这主要体现在对基层党员的各项培训上,在农村的党员培训中,缺乏专业的培训讲师,讲师的水平普遍不高,再加上政府财政上的投入不足,讲师很难接受再培训,导致讲师的水平无法提高,知识、机能都明显落伍,师资水平不能满足现代化培训的需要。此外,在对农村基层党员的培训资金投入上,还无法满足大规模的党员培训需要。

4、学习氛围不浓

在农村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基层学习氛围不浓。造成学习氛围不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农村基层缺乏基础学习设施,基层党员学习没有一个专门的学习场所;二是农村基础党组织缺乏基本的党员学习活动,无法有效激励党员的学习热情;三是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内容单一,大多数都是仅对政治理论知识或是党的、党规、党纪进行学习,严重影响了基层党员的学习兴趣。

5、考核机制欠缺

在农村的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欠缺合理的考核机制。大多数农村基层党组织都是把党内学习当成是一种日常活动,并没有对其进行严格合理的考核,没有对基层党员的学习活动进行规范;没有对课程学习进行课时规定;没有将基层党员的党内学习情况作为民主评议党员和评先评优、职级晋升、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三、推进我国农村学习型党组建设的设想

为了推进我国的农村学习型党组建设,各级领导以及农村基层党员都必须从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手段,克服并解决农村学习型党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国农村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寻求解决。

1、创新学习理念

教育干部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习无止境,在当今时代,学习已经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范围,关系着大到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小到单位的文明与进步。因此,每位基础党员都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方式,把学习当成一种境界、一种觉悟、一种责任,成为全体党员特别是主要的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成为一种经常化、普遍化的行为,当成一种自觉行动和追求,并应贯穿生命的全过程,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2、改进学习方法

以党支部为基本学习依托,努力形成团队学习的环境。团队学习是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的重要途径,是凝聚各方力量的主要源泉。团队学习可以是集中学习的组织形式,也可以是围绕需解决的问题自我参与、自我管理的研讨小组。不论采取何种学习形式,目的都是为了提升团队成员能力,激发每个党员的热情,深挖每个党员的潜能,将分散在每个党员头脑中的知识、经验和信息整合成党组织共同的财富,并使之成为巨大的创新力量,转化为推动发展、开拓新农村各项建设的动力。因此,在学习方法的创新上,我们主要可以采取集中学习的方法。坚持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结合,但以集体学习为主。集中学习可以产生集合效应、竞争效应。古人云:“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成员之间的互相学习、询问、辩论、切磋,比单纯个人学习更有效果,更有助于促进能力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本乡镇、本地区的工作实际,根据党员所从事的具体工作和兴趣、特长,组成各种学习小组,让成员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提高、互相进步。同时,寻求学习方法的创新。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就是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党的各级组织在学习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善于创造性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善于创造性地处理各种复杂矛盾。

3、增加学习投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想使学习型党组织顺利建设,就必须加强对党员培训上的资金投入:一是要加强培训基层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为基层党员的培训建设较现代化的培训基地,采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如:互联网技术,远程教育技术等,对基层党员进行培训;二是要加大培训师资上的资金投入,既要用优厚的待遇吸引优秀的教师参与到基层党员培训工作中来,又要为原有的教师提高再学习的机会,更行原有教师的知识和技能;三是要加大农村基层党员的培训组织资金投入,使更多的基层党员可以得到培训提高的机会。

4、活跃学习氛围

坚持加强阵地建设。主动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纳入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建设党员之家相结合认真做好党员活动室等阵地建设。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电化教育等阵地作用,努力把基层党支部建设成为党员学习教育的课堂、锤炼思想的熔炉和团结奋进的堡垒。坚持发挥载体优势。采取上党课、专题辅导、党员学习日、党性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组织好党员的学习,出台切合实际的相关党员学习制度,强化政府对党员的主体培训作用,也可以通过学习研讨、工作交流等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形式,拓宽学习渠道。还可以在学习中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组织党员在与群众的交流中学习,做到寓教于乐。坚持丰富学习内容。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思想境界来对待,在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观念。其次要加强新、党内法规制度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勤政廉政,不断增强执行、党规、党纪的自觉性。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第三要加强岗位业务知识和农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努力掌握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第四要加强现代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树立科学精神和科技意识,鼓励党员干部参加学历教育,优化党员、干部知识结构,不断提高党组织运用集体智慧进行应变和创新的能力。

5、优化考核机制

组织建设论文篇7

关于“文化”,于西方,来源于拉丁文“Cultura”,主要意思是指人类创造的东西。于我国,最早见于古籍《周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说法。但是,我国古代的“文化”主要是指文治教化的意思,与现在所说的“文化”含义不同。关于“文化”的含义,笔者更接受1982年在墨西哥召开的世界文化大会发表的《墨西哥宣言》中对文化含义的描述:“文化是体现出一个社会或一个社会群体特点的那些精神的、物质的、理智的和感情的特征的完整复合体。文化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而且包括生活方式、基本人权、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也就是说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代表人物,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文化是共有的,是一系列共有的概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它是可以使个人行为能力为集体所接受的共同标准。即通过文化塑造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将组织精神和价值观目标化为全体员工所认同的行为来凝聚组织的精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文化不仅是不同知识的混合,还包含对行为标准的价值判定,行为标准(社会的、政治的或经济的)被用来解决交换问题。在所有的社会里,都有一种非正式的框架构建人类的相互作用。这种框架是基本的‘资本存货’,被定义为一个社会的文化。文化提供了一个基于语言的概念框架,破译、理解和表达来自大脑感官的信息。因此,文化不仅扮演塑造正式规则的作用,而且也对作为制度构成部分的非正式制约起支持作用。”[1]因此,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文化是其持续发展的源动力。一个组织发展到一定阶段,若要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不能仅仅靠制度管理,还需要非制度因素的制约,即运用文化管理的手段。有学者说,21世纪是文化管理的世纪,是文化制胜的世纪,因此,对一个组织来说,突破其发展的内在困境意在加强组织文化建设,作为组织的管理者理应亲近文化。文化拥有一种内生动力和内在力量,不用号召,不用法律规定,就可以成为一种自觉。它决定着人们的价值观,左右着人们的思想。何谓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为生存和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且为组织多数成员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它是组织成员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并区别于其他组织。这种价值观体系是组织所重视的一系列关键特征,也是本质所在。党的十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2]大到国家如此,小到一个组织的健康发展也是需要有完善的、成员认同的共同价值观体系。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就是要构建一个完善的、被其成员认同的共同价值观体系,这也是突破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内在困境的有效途径。组织文化建设的价值功能主要体现在:

(一)策划与引导组织文化,实际上是一种制度文化,它是可以策划和引导的。在现实中,虽然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文化,但并非所有的文化对组织成员都有同等程度的影响。但人们可以通过对组织精神、价值观、形象等方面进行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的设计,来强化成员组织文化的意识,并有效地形成组织成员的共识,从而唤起成员的认同感并影响其行为。因此,组织文化建设的重点就应该是组织精神的建立。一般情况下,成员在受组织精神影响时往往会形成一种对价值追求、评价、选择的倾向性态度,这种态度直接影响着成员对组织的态度,也是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

(二)渗透与影响组织文化不仅仅外显组织的身份感,而且还内含稳定感。因此,它对个体、群体及组织整体都是有渗透与影响的。组织文化可以从根本上改变组织成员的旧有价值观念,建立起新的价值观念,以适应组织实践活动的需要。一旦组织文化所提倡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被组织成员接受和认同,组织成员就会作出符合组织要求的行为选择,倘若违反了组织规范,就会感到内疚、不安或者自责,会自动修正自己的行为[3]。也就是说,组织文化一旦确立了,它会对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是有一定约束的。但事实上,在有些组织中这些约束很少是清晰的,甚至有的组织尚未用文字记录下来,其渗透与影响功能就会大打折扣。

(三)升华与完善组织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是组织核心价值和理念的体现,是升华与完善成员思想信仰的精神摇篮。“文化铸魂”的理念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组织提升其发展软实力的首选。事实上,组织在不断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积淀,通过无数次的辐射、反馈和强化,会不断地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更新和优化,推动组织文化从一个高度向另一个高度跨越。也就是说,组织文化的升华和完善一旦形成良性循环,将持续推动组织本身及其成员思想信仰的不断上升和发展,反过来,组织与成员的进步和提高又会促进组织文化的丰富和完善。国内外成功组织的事实表明,组织的兴旺发达总是与组织文化升华与自我完善分不开的[3]。

二、农村社会组织文化建设不足———以农村专业经济协会为例

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就是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市场经营主体为维护和增进共同利益,在自愿基础上组建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如养牛协会、养羊协会、蔬菜协会、马铃薯协会、中药材协会等。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在市场经济发展、政府职能转换以及加入WTO的国际化大背景下诞生的,可谓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产物。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起源虽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但作为具有社团性质的组织,是从1997年后起步发展的。目前,这类组织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的龙头企业带动型,二是“政府+协会+农户”的政府扶持型,三是“能人+协会+农户”的能人带动型。据《2012年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显示,全国4万多个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联系农户1000多万,可见其影响力之大。的确,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强市场竞争力、规避农业经营风险和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纵观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状况,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近些年发展缓慢、作用受限,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主要是文化建设不足。组织文化建设不足带来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规模小,结构松散,发展迟缓据调查,现有的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有相当一部分依然存在着规模小、结构松散、整体发展迟缓的问题。由于参与主体的应遵循共同的价值观不清楚,一些成员的行为游离在组织的理想和信念之外,加之参与主体———农民,受小农意识及“小富即安”的思想影响,其行为往往还停留在个人利益得失的层面,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普遍比较缺乏,对于组织的发展扩大不够关心、不够关注,致使组织整体发展受限,有时甚至如同一盘散沙。共同价值观对组织成员来说具有导向、凝聚、约束和激励的作用,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基石,是组织的灵魂,也是维系组织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二)主体参与不足,预期目标难以实现众所周知,我国农村是一个建立在亲情血缘关系基础上的社会,人们的交往难以跳出亲人、熟人圈。虽说组织文化非“领导者文化”,但事实上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创建人的行为风格会直接影响到组织文化的建设,组织创建人的行为风格的部分特征将贯穿于组织的整个生命周期。组织文化理念其实就是一种契约,是组织成员以及组织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向本组织或社会作出的价值观的承诺,且在行为中要履行其承诺,即用自己的行动践行这种价值观。农村精英人物文化理念会直接影响到组织成员参与行为的选择。然而,在现实中协会的领头人———专业大户或能人奉献精神不足,责任意识淡薄,致使组织文化理念“利益共享、风险共担”难以形成和传播,导致主体参与积极性不高,最终目标难以实现。就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三种类型(“龙头企业+协会+农户”的龙头企业带动型,“政府+协会+农户”的政府扶持型和“能人+协会+农户”的能人带动型)来看,农村社会组织文化理念的确立与传播离不开农村精英人物的推动。农村精英人物的影响力和权威性不容忽视。

(三)公益性与服务性欠缺,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如前文所述,具有代表性的农村社会组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就是由农民自愿组成、自主管理、自行服务、自我受益的一类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其经济实力、经营规模、人才结构、加工运输销售能力、竞争能力等方面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均处于劣势,成员渴望着依靠组织的力量获得公益性的服务,特别是具有不同利益取向的成员进行利益表达时,能为其提供利益表达渠道。这也是促使其成员加入组织并做到不离不弃的动力。但现实中,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在强调组织文化的普遍性构建时,往往忽略了其特殊性即个性彰显,缺乏这一组织文化建设公益性与服务性的彰显,致使成员利益受损时,组织救助有限,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因此,加强社会组织文化建设的确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尤其是要大力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以推动其健康发展,这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为此,党的十报告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强调要“深入推进政社分开”、“加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发挥基层各类组织协同作用”、“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三、农村社会组织文化建设的路径

文化贯穿于社会系统的每一个角落,是社会系统生命流淌的血脉和思想的灵魂。对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而言,无不融注着文化系统的精神血脉,同时又深深地标示出一个特定组织的鲜明印记,这就是组织文化的必然存在性[4]。组织文化是组织一切活动的思想核心、理论基点,组织从事什么,禁止什么,何时做,走什么方向,必定是在长期形成的较深层的想法支配下进行的,那这个想法就是组织文化。组织文化建设,就是指组织有意识地发扬其积极的、优良的文化,克服其消极的、劣性的文化的过程,亦即指组织文化不断优化的过程。美国当代政治学家亨廷顿说:“一个高度传统化的社会和一个已经实现了现代化的社会,其社会运行都是稳定而有序的。而一个处在社会急剧变动、社会体制转轨的现代化之中的社会,往往充满着各种社会冲突和动荡。”[5]在当今社会转型和发展的大背景下,为了免于组织在社会急剧变动、社会体制转轨时期带来冲突和动荡,加强社会组织的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其路径选择是:

(一)培育组织成员共同价值观组织的共同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内容,也即组织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组织价值观体系的确立是一项系统工程。组织价值观体系的确立不仅要考虑组织自身的性质、规模、人员构成等静态因素,还要考虑成员的行为等动态因素,二者融合才能使之成为凝聚全体成员的理想和信念。有人说组织文化,其实就是“领导者文化”,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在其成长的初期,创建人的行为风格会直接影响组织文化的特点,组织创建人的行为风格的部分特征将贯穿于组织的整个生命周期,而且更加容易得以传承和发展。但是如果一个组织文化建设的“领导者特色”很重,一旦领导者变换,组织文化建设就可能中断。事实上,组织中除领导者外其他成员也都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念,资历的不同、生活环境的差异、受教育程度的区别,其价值观念千差万别。组织价值观只有形成共识,才能成为全体成员思想和行为的准则。组织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组织中个体成员价值观的转变还可能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反复,这更增加了价值观培育的复杂性。价值观的培育,需要组织领导借助一定方式方法,把高度抽象的思维逻辑转变为成员可以接受的基本观点。由于组织价值观是由多个要素构成的价值体系,因此在培育中要注意多元要素的组合,既要考虑组织整体价值目标的实现,又要兼顾成员个体需求的满足。但首先考虑的还应是组织整体的利益。这是组织长久生存和发展的一种境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在解决农产品分散供给与市场集中需求矛盾的背景下成立起来的,协会的主要成员———农民,希望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把承担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甚至是零,合作时始终存有“只能赢,不能输;只能利益共享,不能风险共担”的思想,加之有些专业大户和能人缺乏奉献精神,害怕泄露了专业技术砸了自己的饭碗,不敢牵头;即便勉强牵头成立了协会,也因缺乏扎扎实实扑下身子为会员办实事的精神,使协会缺乏应有的凝聚力和生机。因此,在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价值观建构中对“社会责任感”这一要素更应该有意识地强化,迫使每一个成员明晰组织成败与自己息息相关。组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其实是一个服从—认同—内化的过程。服从一般是通过某种外部作用(如教育、灌输等)使组织成员被动地接受某种价值观念,并以此来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认同是受外界影响(如人物、事件的感召)而自觉地接受某种价值观念,但对这一观念未能真正地理解;内化不仅是自愿地接受某种价值观念,而且还要对它有真正的理解,并按照这一价值观念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二)注重组织文化理念的形成所谓组织文化理念其实就是一种契约,是组织与成员之间、成员与成员之间,以及组织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向本组织或社会作出的价值观的承诺,这个承诺意味着组织成员将在组织内外的行为中履行所承诺的价值观,即用自己的行为实践这种价值观。由此,可以把组织文化理念视作行为文化,在成员的工作行为中,组织文化理念如果失去它的行为意义将毫无价值可言。在组织文化理念的形成之中,将组织文化理念的建设政治化、口号化、文体化、表象化是极容易出现的一种偏颇。如何使组织文化理念在其成员心里生根,渗透融入到灵魂深处,外化为日常行为习惯是组织文化理念确立的关键所在。为使每一名成员尽可能领会组织文化理念的要旨,将理念以及由此派生的系列,结合组织的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使之标准化,使成员言行都能体现出理念的精髓。就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来说,其组织成员———农民,自改革开放以来,其物质和精神生活虽然得到了很大改善,思维方式和观念也相应发生了转变,但由于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及思想观念陈旧保守等因素的影响,理解抽象的阐释难度较大,因此,建立在组织的视觉识别和行为识别基础上的组织文化理念,易于农民的接受,也利于农村组织文化建设的实施。

(三)提高组织成员参与的自觉性在我国,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形成,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缺乏应有的组织依托。农村专业经济协会是由农民缴纳一定的会费而入会的一种比较松散的社团性合作经济组织,它应该成为农民市场主体的组织依托,因此,应积极促进其良性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能否健康持续地发展,农民的参与度对其影响至关重要,尤其是组织的文化建设。政治学家乔万尼•萨托利说:“参与的含义就是亲自参与,是自发自愿的参与,也就是说,参与不只是‘属于’(不仅仅被卷入某事),更不是非自愿的‘被迫参与’。”[6]在组织文化建设中,要实现成员的“自发自愿式的参与”必须提高他们参与的自觉性,可以谓之道德内化,即将一定社会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需要与自觉的过程[7]。早在1965年薛恩就提出“复杂人的假说”,他指出:“不仅人们的需要与潜在欲望是多种多样的,而且这些需要的模式也是随着年龄与发展阶段的变迁,随着所扮演的角色的变化,随着所处境遇及人际关系的演变而不断变化的”。组织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必须遵循文化形成的心理规律,充分考虑到人的需要复杂性及其变化性,人不仅仅有自尊感满足的需要,还有成就的需要,更有归属的需要等。因此,优秀的组织文化建设,应该以人为本,以组织成员为中心,摒弃“以物为中心”的传统人事管理观念。农村社会组织文化建设若仅仅停留在外显文化的建设层面,是难以满足农民的内在需求的,因此,在赋予农民更多职责的同时,更要尊重每一位农民,平衡相关者的利益,提倡团队精神,并鼓励农民创新,充分发挥每一位农民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参与的自觉性,以创造出最大的人生价值。

组织建设论文篇8

一、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的概述

学习型高校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学校的组织,学习型高校是在学习型组织理论基础上提出来的。彼得・圣吉(Peter M.Senge)从系统动力学的角度构建了学习型组织体系,他的“五项修炼”(共同愿景、心智模式、自我超越、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都是从抽象的角度谈的,但不能脱离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组织文化而孤立存在,需要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并且,每一个部分都有三个维度(演练、原理和精髓)来进行修炼。[1]实际上,我认为彼得・圣吉体系下的学习型组织就是以组织文化为根基而发展起来的,共同愿景作为学习型组织的核心就是最好的证明,并且从体系整体上看,他所构建的组织结构就是一个从物质到精神的文化建构。组织结构的运行模式以组织文化为指导,将理念融合在组织建设的过程中,促进组织的发展。可见,组织文化在一个组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从组织文化角度看,学习型组织的本质特征是善于学习,是营造文化氛围,建构学习型文化:一是强调“全员学习”,即组织的全体成员全身心地投入并有持续增长的学习力;二是强调“全程学习”,即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强调学习的终身性;三是强调“团队学习”,不但重视个人学习和智力的开发,而且强调团队学习和群体智力的开发;四是强调“创新性学习”,学习不仅是知识的获取和积累的过程,更应该是知识的转化与创造的过程。

由此可见,在学习型组织理论基础上,学习型高校的内涵应该是:具有浓厚的学习型文化,能够组织中迅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传递和共享;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能够不断地进行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与实施等方面的创新;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能够不断地进行组织性、研究型和创造性的学习;具有很强的变革能力以及适应能力,能够不断地适应变化了的环境和满足不断变化的社会需要。而学校文化是学校内部诸多要素互动生成的一种独具特质的精神环境和氛围,是学校成员对待物质、制度、精神的态度及方式的总和。它的核心就是学校中大部分成员在学校表现的做事方式和处事态度的“内隐规则”和“内隐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就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存在的生命和灵魂。组织文化能从根本上改变员工的旧有价值观念,建立起新的价值观念,使之适应组织正常实践活动的需要,学校组织文化也不例外。因此学校的改革着力点不仅是静态的制度和组织结构的健全,更应是对学校组织文化的改建和重塑,最根本是文化建设理念的重建。[2]

二、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首先,学习的构造类型的组织文化大学能促进中国的大学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精神文化的方向,为大学内部制度文化的每一个成员的共同愿景;民主平等和良好的行为文化,使按规定的管理核心,改为专注于动力,创造个人的自我实现积极的条件,激发教师内在的创造,自我潜力巨大超越,提升生活的意义实现组织发展目标的过程中,要立足自我管理的教师,提供源源不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对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更生态的物质文化提供了高校的发展更加和谐,更健康的环境。

其次,创建学习型高校的组织文化能够提升高校内部的认同感,增强集体核心竞争力。组织成员在创建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过程中,共同参与,不断学习,努力实现自我超越,使高校像一个高精端的社团一样,逐渐生成一种共同的价值追求,从而进一步规范集体行动。

再次,高校本来就是学习知识和创造知识的地方,而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的建设,使“终身学习”的理念更易被接受和强化。组织文化培育了组织成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了成员间在行为、信念、习惯上的一致性,形成了相对稳固的文化氛围,因而凝聚成一股合力和整体趋向,这有助于在组织中整体性地树立和强化“终身学习”的理念和习惯。[3]

最后,学习型组织强调终身学习和团队学习,强调共享和交流经验、信息和知识,强调容忍分歧和异议,鼓励创新和失败,确保畅所欲言、群策群力。良好的组织文化为高校制定更高端的发展战略做了很好的准备工作。

三、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建设的路径探究

(一)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的深层建构――精神理念层

哲学是深层组织的精神文化,指的是基本的信念,共同遵守该组织的领导和员工的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和精神。它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基础和物质层和制度层的形成原因的组织文化,是一个衡量是否组织形成了他们的组织文化的主要象征和标准,[4]而学习型高校的精神层架构重点就在建设“共同愿景”。彼得・圣吉认为:“共同愿景它是在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

要在学习型高校构建共同愿景,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是个人愿景,即高校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对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的刻画;其次是团队愿景,即学术团队、管理团队以及各个学生组织都要达成清晰明确的共同目标;最后是高校愿景,其中每个成员都参与了讨论和研究,因而共同愿景得到了最广泛的衷心拥护和支持,从而能够汇聚所有人的力量而得以实现。建立共同愿景对于高校整体价值观的形成,特别是对于高校凝聚力的强化具有重大影响。

(二)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的里层建构――行为层

行为层即组织行为文化,它是组织员工在组织经营活动、学习娱乐活动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包括组织经营活动、人际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活动、体育文娱活动中产生的文化现象。组织行为文化是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的动态体现。[7]

学习型高校的行为文化建构,首先从学习行为上进行架构。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提供了一套迄今为止最科学的学习技术。其核心方法是进行五项修炼:第一项修炼,自我超越;第二项修炼,改善心智模式;第三项修炼,建立共同愿景;第四项修炼,团队学习;第五项修炼,系统思考。那么整个学习机制的调整,学生、教师与管理人员更加频繁的互动交流、开展活动;学生团队社团等更加积极地举办学校活动、参加社会活动;而领导更加注意模范带头作用。更加全面地建设了行为文化。

(三)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建构――制度层

制度层是组织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指生成规范的一部分,该组织工作人员和组织行为的制约性影响,组织文化的物质层,集中精神和员工层和组织行为的要求,系统层主要的组织成员提供了行动的共同活动应遵循的指导方针[8]。制度建设是基础学习型高校的制度保障。一般来说,从工作制度,责任制度和特殊制度建设,等高校,学习型组织文化,对研究型大学的建立必须制定规章制度保证在学校学习的每一个成员的。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切入点,通过教师培训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保障和激励教师学习动力机制。同时要激发学校每一个成员强烈的学习意识,具有爱学、乐学精神。

(四)学习型高校组织文化的表层建构――物质层

物质层是组织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制度层和精神层的外在条件,它往往能折射出组织的经营思想、经营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9]对于学习型高校来说,它主要包括两方面方面:第一,高校的组织风貌。包括规模建设、教学楼和图书馆等建筑的风格,校园的绿化美化。第二,高校标志。高校的名称(大学与学院)、高校的校徽、校歌、校旗、石头文化、雕塑、学校的纪念物等。

总之,从“学习型组织”概念出发,探讨和研究学习型高校的组织文化建设,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求。学习型组织文化是学习型高校构建的核心内容,是现代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为高校的改革和创新提供了动力、支持和方向。学习型组织文化的塑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等各方面长期支持和努力,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克服各种困难。

参考文献

[1] [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307―313

组织建设论文篇9

2共青团职能在高校的实现机制

共青团职能的发挥机制是共青团实现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维护年合法权益等方面职能的机制性保障。要想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弄清高校现阶段职能实现机制,尤其是其职能实现方式,以便找到提高共青团组织作用的突破口。其职能的实现机制可以分为三大部分。

2.1信息收集机制

共青团要能更好的发挥作用,必须要了解青年大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而围绕青年的实际需求组织工作和开展活动。而从青年的需求到共青团的传导,必须要有一个信息收集机制,大量收集反应青年学生需求的信息,更好的为他们提供信息服务。共青团信息收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校团委直接收集信息。校级团委组织直接通过下级共青团组织下达任务,直接了解到学生动态,了解学生需求。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论坛等网络平台了解学生动态。另一方面是通过校级学生团体组织收集信息。

2.2服务与活动机制

共青团在了解到青年的实际需求之后,则按照上级团组织要求,围绕青年的实际需求,动员本校与社会各界的力量,开展各式各样的思想教育活动、文体活动,以期影响青年、服务青年。校团委下属主要有各个院系团委,以及各种校团委直属的校级学生组织,校团委通过以上两个渠道对学生进行服务,同时可以主办各种活动来发挥共青团组织的影响。

2.3信息反馈机制

共青团收集到青年的信息、了解青年实际需求,进而组织工作、开展活动之后,共青团就要对青年学生参加活动之后的信息进行反馈收集,也即信息反馈收集机制。如组织调研。此外,校团委每年也都有针对基层干部的考核,对个院系团委、直属团总支进行考核,通过这种考核,来甄选进行的比较好的活动,总结经验教训,继而推广。更重要的是可以考评、选拔有能力的团干。另外,同服务与活动机制一样,校团委也通过领导的校级学生组织,及时的反馈信息,了解活动经验教训,了解大家的建议和意见,进而指导以后的活动和工作。

3共青团组织在高校的工作内容以及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

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工作内容,一是配合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二是丰富校园文化。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看似轻松、简单,但是我们一把它分解、细化,就会发现,这些工作内容里又多了专业文化建设、品牌活动建设、社团文化建设、心理健康建设、志愿者活动建设、学生创新、创业建设等等,内容不可谓不多,任务不可谓不艰巨。

3.1发挥对青年学生政治思想上的教育引导作用

共青团是先进青年组成的政治群体组织,是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这种政治因素决定了高校共青团组织必须把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作为一项主要任务,坚持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针来教育引导青年学生,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活动以及严格的组织生活,努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从而提高大学生团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3.2发挥对学生专业学习上的激励推动作用

大学生在校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科学知识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条件。因此,在大学生的学习上给予帮助、提供精神动力与环境支持,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证明,高校共青团组织在为广大青年学生学习成才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受到了广大青年学生和教职员工的肯定,起到了其他部门或组织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共青团组织服务学生学习的主要做法是:组织多种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多学科知识竞赛,帮助大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增强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兴趣,倡导良好的校风学风,为广大同学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3.3发挥共青团组织对学生骨干队伍的培养指导作用

高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也就是说,学校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掌握各类专门技术的合格建设者,还要把优秀分子培养成为政治坚定,精通业务,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坚实的马列理论功底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共青团是由先进青年组成的优秀群众性组织,因此,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既是学校学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共青团组织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高校共青团要通过开办团校,举办学生干部培训班,引导大学生学习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学生团干部、学生会干部及社团骨干、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3.4发挥学校党组织联系与服务青年的桥梁纽带作用

共青团组织是团员青年之家。一方面,高校共青团组织应该积极地向学生传达、宣传、解释上级和学校党政部门制定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作为学生具体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高校共青团组织要及时、经常地向学校有关部门反映学生的合理需求,主动维护学生的权益,真正发挥共青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组织要进一步强化为大学生服务的思想,通过实实在在的服务,增强团组织在大学生中的凝聚力与向心力,提高团组织的影响力与感召力。要巩周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就要竭诚为青年服务,解决青年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青年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和最突出、最普遍、最紧迫的需求就是成才就业。抓好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等于就抓住了吸引和凝聚青年大学生的关键。就抓住了高校团组织服务青年大学生的核心,这样就可以把广大青年大学生团结到党的周围。从而巩固和扩大党的青年群众基础,实现共青团事业的稳步发展落实,在促进学校毕业生就业中实现共青团事业的长足发展。

组织建设论文篇10

1.高校党建工作体系完整。一是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深入人心。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领导体制经过长期的探索,最终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其对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健康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二是院(系)级党组织建设规范运行。院(系)党组织连接上下的作用更加突出,党政共同负责制度日趋完善,党组织在本单位事业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和监督保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三是党支部建设得到创新发展。高校普遍健全了组织网络体系,在完善传统组织设置的基础上,适应高校内部体制调整和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学生管理工作的变化,推进教职工党支部向课程、课题、学术团队、学科等领域拓展,促进党组织向学生宿舍、社区、社团、实验室、课题组等延伸,所有党员都纳入组织管理、参与组织生活,促进了党建工作的全覆盖。

2.高校党员队伍训练有素。高校是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力量,是高级知识分子荟萃之地,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高于其他领域。广大党员理想信念坚定、热爱祖国人民、道德情操高尚、传播先进文化、创新意识较强,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泉。

3.高校具有理论创新优势。高校学科众多,是生产、发展和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也是知识创新、理论创新的示范区。探究知识,追求真理,勇于创新是高校的内在要求,是党组织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所在。多年来,高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党建理论研究,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开拓创新,探索出了基层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丰富和发展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载体,对促进和服务高校事业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二、加强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实现途径

加强高校“三型”党组织建设,应紧紧围绕“三型”组织建设目标任务,坚持从高校党的建设实际出发,积极推进具有高校特点的“三型”党组织建设,为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提升三大主体素质,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设学习型班子,强调学习的计划性和示范性。树立科学的学习理念,健全学习的组织形式,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按照“学期有计划、选题有意义、会前有准备、发言有重点、成果有交流、学习有台账”的“六有”标准规范中心组的运行,有效增强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办学治校能力,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建立党员校领导上党课制度,加强党员校领导与联系点和所在党支部的互动学习,形成领学、帮学、督学的良好氛围。坚持二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做到务虚研判形势与务实谋划工作结合、专题学习调研和基层实践调研结合,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塑造学习型党员,注重学习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不断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开展集中教育,完善学校党校、学院分党校和网上党校三级教育体系,采取上党课、作报告、先进事迹宣讲等方式,引导党员深入学习党的基础理论知识、路线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和高等教育的各项规定;学习业务知识及专业技能,同时突出抓好党性教育、师德建设、学风建设,切实做到学用结合,用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促使广大党员认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将学习与教学科研和管理结合起来,确保学习取得实效。造就学习型师生,注重学习的自觉性和长期性。高校党建要以师德、师风、学风、校风建设为着力点,引导师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审视学习的重要性,自觉将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人生常态,作为工作生活的有机组织部分,不断学习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新方法,在学习中实现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

组织建设论文篇11

(二)学习内容陈旧,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宏伟的事业。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方式显著变化,各种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出现。这些都要求高校的党员干部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努力学习和掌握现代高等教育事业建设和发展所需要的新思想和新理论,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但有的党员干部缺乏进取意识,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由于对社会的发展变化缺乏足够了解,知识储备不足,总是认为旧知识可以解决新问题,不注重把学习内容与学校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和工作实际相结合,导致学习缺乏实效。

(三)学习形式落后,吸引力不强当前各级党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的形式通常表现为以下几种:一是通过会议形式传达中央政策精神;二是通过听报告的形式学习各种典型先进事迹。这种常规性的、缺乏灵活性的单一学习形式,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已经不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更得不到广大党员干部的认可。并且开展一项学习教育活动也容易变成“发通知、提要求、听报告、作辅导、记笔记、出专栏、办简报、组织参观讨论、总结经验收获”等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使学习活动变成“嘴上决心,墙上措施,纸上行动,会上落实”的表面文章。

(四)学习管理机制不健全,缺乏考评机制虽然高校在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过程中也制订了相关学习制度,但是仍存在着学习制度不完善、缺乏长效机制等问题。特别是高校教学、科研任务繁重,规定的学习时间经常与业务工作相冲突,在政治理论学习的安排上存在着难以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集中精力的困难。这些困难无形中会让一次精心组织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最后成为走过场。因此,我们在加强和改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时必须建立稳固的学习机制和严格的考评机制,让各级党员干部认识到学习是与自身工作以及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的。

二、高校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一)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明确学习目标目标就其词义而言,是指个人、部门或整个组织所期望达到的成果。科学合理的目标能为个人或组织的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高校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目的在于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教职员工的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促进党员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党员的业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并以此来推动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学习目标的制定要坚持把学校的建设发展和党员个人成长发展紧密结合,把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把党员的个人宿愿和组织发展目标紧密结合,从而激励全体党员干部围绕中心目标共同努力学习,共同拼搏奋斗。

(二)建设学习型党组织要合理安排学习内容随着国家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颁布和实施,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已经开始走向深入,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体系所面临的诸多新问题亟待高校的决策层研究解决。因此,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对于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必须结合高校自身特点,根据“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内容。笔者以为当前高校党员应当重点加强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发展有关的政治理论知识、管理学和领导科学相关的理论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同时要关注中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最新形势和走向。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注重向实践学习。

组织建设论文篇12

二、列宁关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想

列宁继承并且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建党思想,他为在俄国建立一个集中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其中,关于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思想则是列宁建党思想的重要部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