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教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6 17:44:18

科普教育论文

科普教育论文篇1

所谓科普顾名思义就是科学技术的普及,而科普教育就是指采用一种公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的参与方式来对相应的自然学科与社会学科知识进行相应的普及和传播,以达到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最终目的。而实际上科普教育就是知识的普及教育,不论是自然科学知识或者是社会学科知识,总之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并且是一个普及性的学习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只要让受众群体达到了一个实际的知识学习目的就算是达到预期了。至于使用什么样的方式,让人们接受更多的科普知识就是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完善和改进的了。运用科技馆良好的进行科普教育的创新就是其中一个完善改进的选择。

1.2科普教育的实际意义

之前所说科普教育就是为了达到一个对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知识的普及教育,这是一件非常重要且有意义的事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越来越多新兴事物和科技出现了。在以前旧时代中的很多思想观念其实都是一些封建迷信,是需要及时摒弃的,不然都很有可能对自身甚至对周围都带来伤害。而科普教育就是为了能够良好的实现对这些不科学思想进行破除,让人们更好的回归到一个科学真实,充满真理的现实生活环境中,让所有人都能更好的去了解全世界,去了解全宇宙的奥秘,因此良好的科普教育其实就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也让整个人类的科学知识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并大众化的将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合理的普及。因此科普教育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良好的对科技馆的科普教育形式进行创新就是对科普教育的极大推动。

2情景故事的扮演和实现良好的帮助对相应知识的理解

2.1情景故事的扮演以良好的提升兴趣

预定时间在科技馆中进行一些情景故事的扮演能良好的提升对于科普知识的相应兴趣。其实科普知识从知识性的角度上来讲是比较乏味和枯燥的,理论是实际现象阐述更多,没有一定的故事趣味性。但合理的引用一些相应的科幻故事或者自行编排,在科普馆中进行情景故事扮演自然就能更好的吸引他人的兴趣。每一个人都从本能上拥有一个表现欲。所以面对一个表演的机会,大多数人首先都会感觉兴奋并且有兴趣深入了解的,提升的兴趣自然就能更好的加深对相应知识的理解,由此才能更有助于接下来的学习。而在表演中合理的穿入一些相应的科普知识不仅不会是整个表演活动显得枯燥,而是为其设定了相应更为专业而深邃的背景,使得整个活动变得更具吸引力,让所有人都能更加投入进来。

2.2在扮演中更深入的理解相应知识

干涩的理论知识讲解是难以很好的引起人们的兴趣,因此这样的方式就很难起到更好的普及效果。走马观花的浏览然后象征性带过相应的知识内容只能让人觉得很随意,而不会去注重记住那些相应的知识了。在故事扮演中很好的提起人的兴趣,自然就能很好的实现其相应的关注度,在活动中更加深入的理解了相应的知识内容。人在实际的活动中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是最深刻且记忆持久度最高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才更好的帮助进行一个科普教育的实行。所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是指理论知识要在实践中才能更有易于人们的学习理解,良好的情景故事扮演就是一种很好的实践。

3展品方面进行相应的创新

3.1注重对展品表现形式的创新

大部分科技馆的主题都是不尽相同的,因此相应的展品内容也就相应的都比较相似。因此合理的对展品的表现形式进行创新就能更好的推进科普教育的推广以及人们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度。而更新展品的表现形式将不仅仅是更新展品的外观设计,应突破原有的外观设计形式,要能反映展品的形象,要有视觉冲击力,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以激发观众的求知欲。还有就是注重更新展览环境,良好的环境氛围能更好的引起人们对相关知识的好奇心,让人们愿意去动手和参与学习这些相应的科普知识学习。

3.2注重对展品的宣传方式的创新

不仅仅是对于展品的表现形式加以创新,还有对于展品的宣传方式有也同样要进行创新。目前,大多数科技馆的展品一般采取在科普展厅内展出的形式。但其实完全介意在现代科技馆中采取定期举办优秀展品展览,并进行相应评奖活动来对展品进行宣传。一方面可以起到激励科技馆展品创新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把科技馆界颇具影响力的展品聚集在一起,让公众有机会领略创新展品的风采,从而又可大大提升科技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再良好的展品和丰富的知识也同样需要人们知道才能有机会来进行相应的学习。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在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当前社会即便是好东西也需要人们去了解知道才能更好的发挥其作用。所以加强宣传方式的创新就是对科普教育的良好推进。

科普教育论文篇2

2大学科普资源和科普活动的自然存在

2.1科普资源自然存在于教育教学资源中

教育主体教师和学生———科普人才资源。教师和学生是科普人才的大群体,且具有科普活动的相对优势:时间上有寒暑假;活动内容和方式上,学校师生可以将科学普及自然融入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具有开展科普活动的便利性和经济学意义;活动效果上,大学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熟悉相关学科领域的发展前沿,有自己的见解,更能保证科普活动的价值。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精力充沛,乐意参与课余活动和社会实践,且在活动中更具组织性。教育基础设施———科普平台资源。图书馆、实验室、成果展览室、科技馆、博物馆、标本馆、科普基地等是大学现有的科普资源。适时适度地开放这些实验室和场馆,既是国家资源共享的需要,也是体现大学社会价值和获得社会影响力的需要。教育科技成果———科普媒介资源。师生的科技成果、科技(科普)作品等及时地通过科普活动进行推介普及、转化应用。

2.2科普活动自然融入于教育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既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科普活动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有意无意地将科普活动融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活动:教育教学、产学研、指导见习和实习、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和研究生论文、指导科技竞赛等。教师可以利用自身的教学机智,通过课堂教学适时适度跳出教材,合时宜地引入相关科普知识,为学生释疑解惑。产学研工作本身就是一个成果推介、服务社会的科普活动。毕业设计、科技竞赛等指导工作包含着对学生科学精神传递、科学思维凝炼、科学方法和技术创新的科普过程。学生活动:见习、实习、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这些活动同样蕴含着科普,其表现在于学生之间及学生与实习所在单位或个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其科普受众面更具广泛性。社会实践是学生要完成的必修环节,除学生的独立实践活动外,各大高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科普宣传及科普实践活动的大亮点,他们深入社区、乡村、企业,开展针对性的科普主题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科普资源和科普活动存在性现状及问题

科普资源自然存在于教育教学资源中,并一定程度上被利用,科普活动也自然融入教育教学中,并有意无意中产生着效用,但是,大学及师生对教育和科普的融合性认识不足,表现为被动式承受,缺乏“有意识性”“自觉性”和“创造性”融合,少有将科普的主观性表现融入到活动的策划中。科普资源主动开发和利用不够。教师和学生作为科普人力资源和活动主体,很少接受科普相关学习和培训,对自身的科普责任意识及自身在科普中的作用认识不够,自觉开展科普活动不多,大学生的科普主体作用还没被充分重视。科普平台资源有一定程度上的开放,但受经费及人员管理等限制,开放日的比例及利用率不高。教育科技成果作为科普媒介资源,大学和师生都会积极主动地推介,并争取转化到社会生产服务中,但少有将科普作为主流意识融入其中。科普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大学很多科普活动有意无意地融入在教育教学及实践活动中,有组织的专题科普活动少,活动缺乏主观导向,其针对性和实效性难于体现,也难于激发浓厚的科普氛围。比如:“教师为企业提供科技咨询或服务、举办科普讲座或培训、利用专业知识为农村服务、为政府部门提供专业咨询、为科普场馆服务、就科技问题接受大众媒体采访”等都是大学教师的科普活动范畴,这些活动中除了“为企业提供咨询或服务”作为教师主动性开展的产学研工作外,其他方面,教师仅是偶尔不自觉或被动地参与。而学生开展科普活动,则还受到权威性的制约。

3大学教育和科普的互动式发展对策

3.1提高对大学教育和科普互动性认识

大学科普是大学自身发展内在需要,表现为科普对教师和学生的提高和成长及对学校科研的作用力。同时,大学科普也是大学及师生被社会认同的外在需求及社会公益活动价值的体现。要做好科普工作,形成大学教育和科普的良性互动,需要加大宣传、组织和激励力度。加强科普宣传。通过营造科普氛围,在校园文化中渗透科学文化,提高师生科普意识,让教师能有意识地将科普工作融入到自身的产学研及成果推介工作之中,并将科普思想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给学生,引导和指导学生开展有效的科普活动。同时,让大学生自觉参与和主动开展科普活动。加强组织管理。高校科协作为师生科技工作者之家,是大学科普活动的主要组织者,要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并争取学校科技处、教务处、团委、学生科协、学生科技社团多方位联动,将大学科普工作作为学校的一个系统工程,有机融入到学校的相关工作中,以促进教育和科普的互动提升。加强有效激励。出台科普活动场馆和经费等保障的相关政策;要求教师需完成一定的科普工作任务,并将其纳入科研工作绩效考核指标中;对教师的科普活动和科普创作成果等给予评价和奖励。

3.2有效开发教育科普资源

依托教育环节,加强师生科普能力的培养和培训,有效开发大学科普人力资源。在新进教师岗前培训中,专门设置科普课程,强化教师科普意识,让教师能自觉将科学普及随机融入到课堂教学及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在大学和研究生教育中,将科学素养的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增设科普能力和技巧方面的课程,并设立本科生、研究生科普能力提升项目,增强每个学生的科普意识和科普能力。开发和开放各学科领域科普平台资源。定期开放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标本馆及各学科实验室等,并安排学生科普志愿者进行讲解、演示,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也增进受众对相关专业知识和科技发展动态的了解和认知,将学生的实验、实践活动与学校的社会公益科普活动有机融合。挖掘科研成果的科普媒介功能。引导科研人员树立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意识,鼓励他们积极面向社会和学生开展成果宣讲和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科普教育论文篇3

论文关键词:本科法学教育;定位;应用型;

一、普通本科院校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1.就业难,就业率低、失业率高

《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法学大类毕业生就业率排名倒数第二,仅法学一个专业失业人数在全部本科专业小类中排名第一;高职高专毕业生法律大类就业率排名也是倒数第一。法学专业成了就业率最低、失业率最高的专业。确实目前法学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着困境:就业环境方面,应届毕业生考公务员面临着多省联考的机会限制、具备基层工作经验的资历限制、通过司法考试的资格限制和生源地限制,公务员考试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竞争力培养方面,学生眼高手低,求职就业的能力训练不够;再加上地方本科院校没有地缘优势,社会影响力和辐射力远不及其他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学生就业难显得尤为突出。

2.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相脱节

实际上,在西方法治国家,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紧密联系。法学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备条件。例如德国、法国等国家,接受法学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前提条件,英国美国等国家,法学教育本质上是职业教育,接受法学院教育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必由之路。而在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处于分离状态是不争的事实,例如:部队转业人员可以安置到司法机关工作,法学教育不是法律职业的必备条件,不管什么专业,只要能够通过司法考试,就具备从事法律职业的条件,法律职业也不是法学教育的目标。调查发现普通本科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从事法律职业的不到50%,形成了学习法学的人数众多而从事法律职业的人数有限的尴尬局面,造成法学教育资源的浪费。

3.法学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我们调查发现在法学专业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人找工作和工作招找人的矛盾,曾经有一则新闻报道说一个法学博士到法院工作后竟然连一起离婚案件也审理不了。形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错综复杂,笔者认为应用型法学教育模式的缺失是关键。我国属于大陆法系,教学注重对法学理论的研究,但是,法律工作却尤为注重实践经验。学生毕业后,无论是到企业干法务,还是到律所当律师,再或者到法院、检察院工作都需要大量实践经验,这也是现行法学教育和法律职业脱节的地方。

二、地方普通本科院校法学教育的定位

我国目前法学教育规模大、层次多。全国除了五所专门的政法院校,几乎所有综合型大学都有法学院,除此以外,还有电大、自考的法学专业,涉及到专科、本科、硕士等层次。我国传统的法学教育是培养学术型法学人才,形成了重知识、轻能力的明显倾向,从近几年法学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存在培养出的法律专业人才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的弊端。关于本科法学教育的定位成了法学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对这一问题主要存在三种观点。

1.精英教育

即认为普通本科法学教育应当是精英教育。美国对法学教育的要求比其他教育要求更高、更严格,其法学教育是典型的精英教育,这种培养方式要求学生在学习法律之前已经获得了必要的人文社科知识,报考法学院的学生通常已经取得了学士学位,并且要通过法学院的考试。相当于我们国家的研究生教育起点。这种精英式教育源于美国人民对于法律近乎宗教般的信仰和对法治的真正制度要求。就我国目前的条件来讲,照搬这样的制度是不合适的。

2.职业教育

即认为普通本科法学教育就是培养法律职业人才的职业教育。这是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把法学教育当作职业教育,采用投师见习制(也称师徒传授制)的法学教育制度,在教学上一般采用判例教学法,法学教育带有浓重的行业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特别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

3.复合型教育

即认为普通法学本科教育既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和能力,还进行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为其进入研究生教育从事高层次的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不论是在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在大陆法系国家,一个完善的法律人才培养体制,既包括通识理论教育又包括职业技能教育。

笔者认为:我国传统的本科法学教育是培养学术型法学人才,但目前法学教育的规模如此庞大,是不可能都进行学术化培养的,绝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将直接走向工作岗位,面对法学专业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普通本科院校来讲不应坐享其成或者坐以待毙,应找准定位,形成特色,以法律职业要求为导向定位本科法学教育,探索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升法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解决法律专业人才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的矛盾。本科法学教育的定位应该是分层次的,地方本科院校的法学教育应主要是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法制建设服务,立足于实际,形成办学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法学教育的定位上不能照抄照搬。

三、本科院校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法律职业具有突出的行业背景和特殊性,我国新修订的《法官法》、《检察官法》、《律师法》对法律职业人员的从业资格有统一规定,要求都必须通过司法考试,自2002年开始实施的统一司法考试制度体现了法律职业内在规定性和同一性。法律职业共同体不仅是法律知识的共同体,而且还必须是法律职业素养和法律职业技能的共同体。一体化法律职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缺失,结果导致盲目的人才高消费,专业不对口和万金油式的人才过剩的现象并存。一体化法律职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世界主要法治国家法律人才的培养体制包括四部分:一是法律的学科教育;二是统一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三是统一的法律职业培训;四是终身化的法律继续教育。笔者认为本科法学教育作为一体化法律职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既不能越位也不能错位,根据法律职业的内涵应定为于培养应用型法学人才。具体实现路径如下。

1.课程设置方面

我国现行的本科法学教育只考虑到法学教育的教育属性和一般共性,将法律职业按照一般的社会职业对待,沿用社会通用人才的培养模式和采用普通的教育制度,其结果是所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法律职业的需要。因此笔者建议开设专业导读课程,建起具有政法特色的全程化、专业化、体系化的就业指导体系;将就业指导的普及性与提高性相结合;将知识指导与能力训练相结合。

2.教学内容方面

许多本科生毕业后不会办案、不会起草合同,其原因在于法学本科教育缺乏必要的法律职业教育和法律实务训练。因此笔者建议加大专业实践课程的比例,应用型法学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目的在于对有志于从事法律实务的人进行科学且严格的职业训练,使他们掌握法律的实践技能及操作技巧,能够娴熟地处理社会当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这就要求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完善实践教学的方式和内容。②建设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备条件,法学院应加强和当地的公、检、法机关的合作,在当地的司法机关建立学生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3.教学方法方面

在各年级学生的法学专业课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在本科阶段的二年级,组织学生到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旁听、观摩法律实务活动;定期开展法律宣传咨询;进行法律文书写作的集中训练。三年级,开展模拟法庭审判;许多大学在实践中摸索出了在校内建模拟法庭的成功经验,从而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够接受实践能力训练。建立模拟法庭辅助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模拟法庭演练,增强学生的法律应用能力,提高其法律职业技能。借鉴英美法系的诊所式教学,法学专业学生就像医学院的学生在诊所实习一样,可以接触到真实的案件,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处理,为以后从事法律职业积累实践经验。在掌握了一定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这个阶段可以在各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实践教学。四年级,组织毕业实习;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综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地组织各个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4.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加强法学专业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提高教师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避免纸上谈兵,使学生能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知识,并得到逻辑推理和法律技巧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法律问题的能力。兼职教师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一个手段,法学院可以聘请富有经验的法官和律师,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教师,讲授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让法官和律师等指导教师将鲜活的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的法律实践。

科普教育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4-0001-02

本世纪初,我国提出了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的目标任务,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实现和达到这个目标任务的有力保证。本科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中级层次和主干部分,是推动知识创新和能力创新的重要组成力量,担负着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任。而作为本科院校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后阶段,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是体现学生对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也是衡量学生能否达到毕业要求的最基本条件。然而,在我国大学教育普及化的背景下,大学本科生数量大幅增加,随之而来是其毕业论文质量的下降、创新性缺失。笔者结合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经验,同时查阅相关文献,就本科生论文质量下降,以及缺乏创新性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本科生论文创新性缺乏的原因

目前,创新性的缺乏是本科学生毕业论文最为普遍的问题,它体现在论文相关工作的各个方面。如论文选题不恰当,存在比较严重的雷同现象,指导老师一般都是将过往的题目稍加修改,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时也都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毕业论文工作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都与往届毕业论文类似,在论文的本质上并没有大的变化。另外,毕业论文的文献综述也缺少自己的思考与分析,仅仅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做一个概括性的综合论述,罗列相关研究报道,并没有从这些现有的研究中总结出相关结论以及对自己的论文的指导作用。再者,从本科毕业论文内容来看,多数学生的毕业论文在研究内容方面都是在重复现有的研究,更缺少与当前科学研究前沿的接触,从而导致毕业论文的研究结论近似,毫无新意。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存在以上所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大部分学生对毕业论文的撰写不够重视,认为上了大学只要各门课程成绩及格,毕业论文随便写写就能毕业,而忽视了毕业论文是评价整个大学学习内容的最为核心的部分,也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同时,大四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时候正值毕业找工作时期,学生给完成毕业论文工作分配的时间越来越少,毕业答辩之前没有完成毕业论文就草草了事。再者,指导老师的管理不严也是导致毕业论文质量差、创新性缺失的重要因素。现阶段我国高校老师被赋予了多重身份,要完成大量的教学工作,还要申请与完成繁重的科研工作,更有甚者还有大量的非教学与科研工作需投入大量的精力,这种情况下老师投入给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指导的时间少之又少。同时各大学在本科毕业论文的考核与评价方面也仅仅是关注撰写格式与论文排版,论文内容的考核几乎就靠导师的主观性。

综上所述,现在阶段本科毕业论文缺少创新性是较为普遍的问题,其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学生自己的因素,也有指导老师的原因。因此,提高本科毕业论文的创新性也应该从多方面着手,多角度分析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结果。

二、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定位与提高创新性措施

(一)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定位

本科毕业论文是学生在大学教育结束时对其四年所学知识的运用,是整个大学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2004年我国教育部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本科毕业论文的管理规范,文件中明确指出了深化本科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向。着重强调了本科毕业论文在整个教学范畴中的重要性,但区别于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工作,本科毕业论文更注重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目前我国提出的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要求,人才培养也应该顺应这样的趋势,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同时,应更加强调对知识运用的创新性培养。各大学也通过部级、省级和校级的大学生创新项目,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创新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研创新的活动中,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所学知识的运用途径。因此,可以认为本科生毕业论文虽然是处于实践性教学范畴,但同时在学生完成从知识的学习到知识的运用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对其创新性的培养,锻炼学生解决新问题、使用新方法的技能。

(二)提高本科毕业论文创新性的措施

1.增强本科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创新性。选题是毕业论文的起步工作,是确定整个论文研究的方向问题。选对、选准课题,抓住问题的核心部分,是具有战略意义的首要环节。课题的选择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毕业论文进行的快慢,以及成效的大小。因此,选出一个有意义并具有一定创新性的课题,对于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目前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来源一般基于以下两类。

第一种大多是将本科毕业论文和指导老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目前高校老师都主持有国家或省部基金,基金内容与当前的科技前沿相结合,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或者实践意义。如3D打印技术、石墨烯材料等,这些选题通常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指导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应结合自己的研究课题,有目的、有计划地将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前沿问题、热点问题等介绍给学生,并同学生探讨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是可将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与其将来的工作岗位相结合,提出一些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然后分析问题的成因与解决方案。如热压烧结中的致密化问题,以及陶瓷材料的强韧化机制等,这些问题的设置往往与企业生产结合较为紧密,可以调动学生完成论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有助于缩短毕业生在企业中的适应期。

2.加强毕业论文考核评价。加强毕业论文的考核评价是从过程管理角度提高本科论文质量的有效方式。首先是构建合理的论文质量监控体系,从论文选题开始直到最后的论文答辩,切实推行事前规范、事中控制、事后评估的方法,强化毕业论文工作过程的质量管理,并将评估结果作为下一轮监控保障工作的参考,最终构建科学合理的论文质量管理体系。事前管理主要包括论文的选题与开题,这一阶段应该严格把控选题的创新性,尽量结合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实际情况。事中控制应加强导师对学生的指导作用,督促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文献整理与试验方法的拟定,做好开题准备。事后评估要做到及时考核,检查学生的论文能否按照计划和进度进行,以及是否存在需要解决的问题等,同时收集教师的指导记录,作为对教师工作评估的依据。

3.促进导师的引导作用。毕业设计的指导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阶段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地与学生沟通,督促其按时完成每一阶段的工作。老师应以自己的科研经历和学习经历影响学生,使其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在课题的研究中独立工作,勇于探索,以自身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引导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总之,目前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普遍下滑、创新性缺失的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增强论文创新性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各个方面着手,促使老师和学生提高其积极主动性,同时加强老师的指导作用,深化学生的认知水平,完成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的目标任务。

参考文献:

科普教育论文篇5

[2]汪信砚.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分野[J].新华文摘,2009,(18):38.

[3]冯石岗,等.把握人文学科特质,提高思政课实效性[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钟志贤.深呼吸:素质教育进行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科普教育论文篇6

一、普通专科教育的发展

从1984年起,普通专科教育开始了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学习借鉴国外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经验,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探索高等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道路。1999年11月在广州召开全国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座谈会,随后下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广州会议精神指导下,各专科院校采取了一系列的建设与改革措施。

第一,明确普通专科教育办学思路和工作方针,确定了培养目标——适应生产需要的获得工程师初步训练的高等工程应用性人才。第二,加强教学基础建设,狠抓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和教材建设,执行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的原则;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第三,进行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其指导思想和原则为:以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为专业改革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第四,积极探索高等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和教育规律,其基本思想是:全面服务经济主战场,培养经济建设需要的各类应用性人才。

1988年以来普通专科教育教学改革的历程,清楚地显示出从本质上、改革与发展上同高等职业教育具有一致性。

二、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专科教育之比较

(一)培养目标

高职培养目标是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职业能力,并工作在生产第一线的高等职业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普通专科虽然也是培养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但它针对的不是某一具体岗位,而是某种职业岗位的范围,学生在校学习时也不明确具体岗位。正因目标不同,又产生了以下区别:

一是专业设置依据不同。普通专科教育专业设置原则上仍以学科为依据,而高等职业教育则依某类或某种职业岗位为依据。二是人才规格不同。普通专科学生基础较宽广、扎实,以便获得较宽的职业能力与较强的竞争能力,是一种接近“通才”的教育方式;高职教育是针对与围绕职业需求而组织教学,是一种接近“专才”的教育方式。三是培养模式不同。普通专科教育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几年前曾出现向传统本科教育靠拢的倾向;高职教育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对职业技能要求系列化、规范化、标准化等,一切都是目标明确的。

(二)教学体系

普通专科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科为本位,强调宽口径、通用性,侧重理论思维,强调基础理论扎实,体现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在课程设置方面,普通专科教育采用传统三段制模式;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组合。实践环节是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三段组合,重在记忆、理解、分析、综合等一般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落实在“懂得”、“掌握”的基础上,到了实际岗位尚需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实践教学时数占学时的 1/4~1/3,考核形式以书面为主,显示认识能力水平。

高职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本位教育为基础,以改革课程结构为核心,以提高职业素质为目的。在课程结构中,由理论教学一元性转向理论与职业技能并重的双元性模式。教学计划突出了以职业为主线的课程设置体系。除基础课外,专业课程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两者有机结合,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实践性环节由培养认识能力转向职业技能训练,强调职业的针对性,落实在“会做”和“熟练”的基点上。整个职业技能训练贯穿于培养的全过程,并要求内容系列化、训练规范化、目标标准化、考核定量化。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课程设置上高职教育采用模块化结构,即把教学课程及内容与能力模块一一对应,将课程教学转化为能力的培养,且课程内容要推陈出新,要迅速反映现代新技术、新工艺、新规划、新制度、新方法,跟上时代步伐,与国际要求接轨。

(三)师资素质

受苦通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普通专科教育的师资要求具有较深的专业理论素养。高职学生毕业后马上进入岗位第一线,并要求熟练掌握实际操作技能。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必须了解职业岗位对人才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的要求,要以职业技能为中心,授以“必需、够用”的理论知识。由此可见,高职教师既要精通专业理论,又要熟悉生产实际,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四)实践教学

普通专科教育中的实践训练主要在学校实验室进行验证性实验,然后在毕业前到有关生产和实际当中进行毕业实习。整个实习部分占用的学时较少+仅为总学时的1/4~1/3。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职业技能训练课时数多,通常占总学时50%~60%,内容包括下列四个环节:配合基础理论课的验证性实验、通用技能训练,配合专业的校内岗位模拟训练、岗位实际操作训练。要完成上述环节,靠学校内部场地、设备、师资则困难较大。通常可采取学校与附近企事业单位联合办学、共建实践训练基地的方式,联合培训学生实际技能。

三、普通专科教育改革目标是逐步发展为高等职业教育

自国家教委[1991]3号文《关于加强普通高等专科教育工作的意见》下发以来,我国普通专利·学校取得了显著成绩。实践表明,高等专科教育的许多改革,其目标和国家提出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

高教司(1996)130文件附件二指出,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种资源中,高等工程专科学校在教育思想与观念、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因此,高等专科学校要加快深入开展教育改革,积极担负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工作中,特别要积极鼓励高等专科院校举办高职的探索和实践。

科普教育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087-01

1 为什么要借鉴儒家教育思想

通常,人们依据一定的教育思想从事教育实践。科技馆做为新兴的社会教育阵地,是以展览教育、培训教育、体验教育等科普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综合体,目前,展览教育作为科技馆的核心功能和主要教育形式也得到了普遍的认可和广泛的应用。但是,许多科技馆馆还固守着“以展品为中心”的展览设计思路和“重展轻教”的展教理念,不重视教育教学质量,不考虑受众的心理需求,致使展览和科普教育活动脱离参观者,忽视了对于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传播,忽视了对于人与自然、科技与社会关系的揭示。因此,笔者认为科普教育的发展需要系统教育思想的指导。自先秦以来的两千多年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始终占据着中国教育思想的主导地位,儒家教育思想反复论述于《论语》《礼记・学记》以及《大学》等儒家典籍之中,其中育人为中心、乐学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学相长”中“教”与“学”辩证的统一关系;“格物致知”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的教学经验,因此,笔者认为,儒家教育思想、教学经验和方法,符合科普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将儒家教育思想融入科普教育中,不仅是一种文化传统的恢复,更是科技馆科普教育理念的一次飞跃。

2 儒家育人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对科普教育理念的借鉴意义

在世界博物馆3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早期博物馆是以物(藏品、展品)为中心,到了20世纪,以人(参观者)为中心的观念逐渐成为科技类博物馆的共识。近年来,以人(参观者)为中心的观念在科技馆得到进一步贯彻,由展品中心改为观众中心,笔者认为这是是科技馆科普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里程碑,也是一种革命,这是和哥白尼把天文学的中心转到太阳一样的那种革命。

孔子,儒家教育思想的创始人,主张通过个人刻苦的道德修养,完善自己的道德情操与人格,成为君子。仅“君子”一词在《论语》中曾出现过107次,因此,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价值观是培养继志宏道的君子,即以育人为中心。笔者认为将以人(参观者)为中心上升为以育人为中心将是科技馆业界又一次理论创新,也是在以人(参观者)为中心基础上的一次飞跃。以育人为中心就是科技馆要以参观者为教育主体,为每个参观者提供公平的接收科普教育的机会,以满足每个参观者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充分挖掘和发挥每个参观者的学习潜能,从而提高参观者的科学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 儒家“乐学”的教育思想对科普教育形式的借鉴意义

儒家虽然非常强调学习,但在《论语》中,没有一个“苦”字,而“乐”字却出现了二十多次。“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表明儒家认为认知内驱力这种潜在的动机力量,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认知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知之、好之、乐之。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认知内驱力。因此,学海无涯苦作舟并不是必然的,学生之所以会在学的过程中感到苦,原因并不在于学的本身,而在于教育的形式。儒家“乐学”的教育思想与我们科普教育所提倡的寓教于乐是一致的,但在以往的科普教育实践中,我们缺乏对于休闲娱乐功能的认识,许多科技馆尚未充分采用“玩中学”的科普教育方式,采取的主要是以灌输为主的讲解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不仅难以提起参观者学习的兴趣,而且“教科书”式的严肃说教,还易于引发参观者的厌学情绪。

4 儒家教学方法对提高展教辅导水平的借鉴意义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按宋代朱熹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是参观者对某科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明了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时辅导员应对参观者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其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参观者对某科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辅导员应帮助其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笔者认为辅导员要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引导参观者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判断和理解。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我国科技馆人才结构不合理的现象由来已久,从业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素质不高、知识结构老化等问题。业界强调要通过正规教育、在职培训和进修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科技馆所需的专业人才,这是通过学习,才能让科普从业人员发现自己不懂的事情很多,也就是“学然后知不足”;笔者认为在此基础上业界还应着重培养理论与科普教育实践相结合的适用人才。因为在现实情况下,学科划分越来越精细,专业人才无论是通过正规教育还是在职培训都不可能通晓所有学科,在科普教育实践中辅导非本学科内容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专业人才只有经过科普教育实践的洗礼才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也就是“教然后知困”。只有这两方面都具备了我们的科普从业人员才能“自反、自强”,不断积累科普教育技巧从而走出“教之困”达到“知类通达”的程度。

因材施教,源自宋代朱熹《论语集注》“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把未成年人、农民、城镇劳动人口、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作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四类重点人群。笔者认为科技馆不能像麦当劳一样,用同样的菜单,招待这四类重点人群,而是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根据不同人群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有针对性的开展科普教育活动。比如,对待未成年人,可以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对待农民,可以开展科普大篷车县县通等多种形式的科技下乡活动;对待城镇劳动人口,可以作好各类职业培训。对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可以举办讲座、报告会等科普活动,向他们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

5 结语

儒家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只有将其融入的科技馆教育实践中,在科普教育理念和方式上不断的进行探索和创新,才能将其内化为科技馆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从而达到提升科技馆文化软实力的目的。

科普教育论文篇8

随着我国现代化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素质教育”日益备受关注,作为素质教育之重要组成部分一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我们这里所言的艺术教育并非艺术院校的专业艺术技法训练或纯抽象的艺术理论学习,是旨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人文素养的综合艺术教育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到现代化今天纷繁复杂的多样化艺术形式,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发展,现代人也普遍意识到,艺术经验对于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与人性中最深层面的意识紧密联系,艺术能给人以勇气和希望,能给人以精神慰藉,艺术也保证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们相互之间得以心灵的沟通,艺术还能够保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延续。所以说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体制也是不健全的,同样高等教育也需要艺术教育。在这里,我想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谈谈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思考如何以学科为基础将艺术普及教育纳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当中。

一、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控制,我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一直作为“副科”可有可无地存在,担任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教师也大多数是“兼职”,并不是经过专业艺术训练和理论学习的专业艺术教师,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只是以简单的摹写或自由发挥来应付儿童对艺术的本性渴求,更谈不上系统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等学习。此外,大多数中小学校艺术课的课时很少,经费严重不足,许多学校每周只有一到二节甚至干脆砍掉艺术课。

高等教育中的艺术普及教育又怎样呢?事实上,刚入学的大学生对艺术史和美学理论知之甚少,对于高雅艺术普遍兴趣不高,甚至于不知如何欣赏,学校也将重点集中在科技教育各课程的教学上,忽视或轻视人文素质教育,“人为地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文理分家,这势必严重地妨碍、制约、损害、摧残乃至扼杀人的本性、人的创造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极不有利于贯彻中央《决定》的精神”。众所周知,这种文理分裂,会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严重失衡,最终如同自然生态一样,失衡会使各个物种急剧退化甚至于导致生物链的断裂,教育的失衡就会导致各学科之间丧失多元化之间的相互支持。

随着我国加入了WTO,中国已进入了世界一体化竞争当中,实际上,经济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与世界先进的教育体制接轨,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科学实践当中缺乏冲动性的创造能力、外向性的表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协调能力。究其深层面的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对于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而艺术教育又是人文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我国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就在《论大学教育》的演讲中指出:“所谓‘人’,就是对于世界社会有他自己的认识、看法,对已往及现在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文学、美术、音乐等都能欣赏,具备这些条件者就是一个‘人”’。众所周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不仅是位杰出的艺术家,而且还是想像力、创造力极为丰富的科学家,他承认是艺术为其科学创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代人也普遍意识到“艺术活动通过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既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热情,也能有效地诱发人的创造性”。“艺术活动所积淀于人们心中的艺术修养和正在进行的艺术活动,则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为人们灵感的产生提供契机和准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多次著文阐述科学与美的相互关系,他说。在分子等微观世界里,分子结构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排列构成的,科学与美密不可分。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文素质教育的倡导者杨叔子先生也多次呼吁,科技教育必须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科技创新人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则利,相离则弊”。

二、将艺术普教以学科为基础纳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提高艺术素养,开拓人文思想领域,由此担负起艺术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格局中重任,这一教育理念已得到有关教育专家的共识,目前,众多高等院校也已逐渐开设艺术教育课程,但由于没有先前经验作参考,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实施这一教育理念的最终效果而言,收效甚微。总结起来原因有二:一、学生自身基础薄弱;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之中坚的艺术普教,注定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因此,它既不同于一般艺术院校的纯技法教学,又不同于抽象的美学理论训练,由于本身既是感性的又是精神的东西,其性质规定了对于它的学习必须经过感性的理性认识,方能登堂入室。可以设想,如果用数学的教学方法去教艺术课程,从理论到教条,弄不好就会把一种丰富多彩、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变成干巴巴的东西,但又不能用教化学的教学方法去具体对待艺术课程,弄不好又会走入纯技法训练的死胡同,最终落得空有技法而无思想的“匠人”。因此,在这一新的学科领域的拓展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明确确立艺术教育的教育目的。艺术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可以培养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终生受益,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视觉文化意识,使能更充分地体验周围文化世界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能够将艺术与历史、文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辐射其他学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第二,整合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由于当代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大多并未具备多少艺术素养,基础相当薄弱,另一方面,目前高等院校普遍课程任务比较重,不可能让出太多的课时给艺术教育课程,因此,必须整合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使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效益地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一般情况下,艺术教育的课程包括艺术史、艺术欣赏与评论、美学理论、艺术实践与创作等四大部分,为了适应高等院校艺术普教的需求,可以适当调整其课程结构,使艺术教育的四大组成部分有机整合,合理分配至大学四个学年当中。大学一、二年级可侧重于艺术实践和艺术欣赏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之初,从艺术的感性认识人手,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大学三、四年级可侧重于美学理论与艺术评论的课程教学,使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的高度,并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艺术史的课程教学可作为艺术普教的重点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期间。

第三,融合多学科,促进学科之间相互交流。艺术教育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如果说在艺术史的教学中撇开历史背景、宗教特征、审美心理等不谈,只是就艺术特征而讲解艺术发展史的话,那么课堂教学肯定了无生趣,学生也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艺术教育要用跨学科的方法来传授知识,这样,可以把关于艺术作品以及关于政治、宗教、哲学、经济学等知识和社会结构结合起来。例如研究中国山水画的兴起不单单只是研究山水画的绘画风格,还要深入了解魏晋“玄学”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以及士大夫个性情趣的审美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特征等等,研究达芬奇的《最后晚餐》、《蒙娜丽莎》不单单是研究作品的视觉风格,这些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生活和时代,那是个发现和科学的时代,是探索空间观点的时代。画家在揭示直线透视系统的同时,也探索了空间。

所以对于艺术教育的教师而言,不仅仅要吸取文学、艺术、音乐、社会历史等知识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而且还要用社会学科的教育去传授学生研究、思维和决策的技巧。

第四,组织编写一套适合高等院校艺术普教的教材。组织编写一套教学内容上适合于当前高等院校的艺术普教的艺术教材对实施艺术普及教育理念非常重要,就目前已经出版的艺术普教的教材来说,一是不够系统,只局限于艺术史、绘画欣赏等部分,并且不能很好地融合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等学科,对于艺术知识的介绍只能限于粗略、简化而已。二是内容上过于专业化,只是将艺术院校专业教材的内容加以删节、缩略,教材的文字语言过于专业,不够通俗易懂,如此教材会大大降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对其阅读兴趣。如果把艺术史、作品欣赏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用故事情节串连在一起,肯定会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参与。三是过于注重艺术发展的连续性、时代性,忽略了不同艺术之间的比较性。例如大多数艺术史教材都是按时代顺序来叙述,这种形式的优点是保证了时代的连续性,但其缺点是没有注意到艺术之间的比较,无意间就削弱了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的培养。"

第五,探索形式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艺术教育在自身特点上不同于其他教育课程,它的教学载体丰富多样,不仅有文字的,还有视觉的、听觉的;不仅有具象的,还有抽象的;不仅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有实践技法知识的传授;不仅可在课堂进行教学,也可走出户外,深入生活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只采用传统的口授教学方法,还应结合技法做示范教学、电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艺术教师应在教学软件的制作上下功夫,结合课程的需求设计出生动有趣的课程方案,引导学生对艺术课程教学的参与热情和互动热情。

科普教育论文篇9

体育是培养人全面发展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是培养合格人才的高级阶段,这一阶段的体育教育至关重要,绝大多数学生即将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学校体育教育的成果将转化为社会效应体现出来。这一时期将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终身体育理念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理论课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能为学生传授科学体育锻炼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指导体育锻炼实践。普通高校大学生从其文化科学知识的掌握、理解能力水平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有利于他们学习科学的体育理论知识,从而使他们更好、更科学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去,形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理念与习惯。对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寻求发展对策,将会对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发展、合格人才的培养产生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作为研究对象,以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为例,随机抽取西安市20所普通高校作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近十年相关体育理论教学研究资料,了解前人研究成果,力求为本研究提供一定理论依据与借鉴。

调查法:根据研究需要,设计主管领导、体育教师、学生三类问卷,并对问卷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对主管领导发放问卷20份,有效回收17份,有效回收率为85%;对体育教师发放问卷100份,有效回收91份,有效回收率为91%;对学生发放问卷1000份,有效回收863份,有效回收率为86.3%。同时,通过与个别调查对象进行访问,获取相关信息。

数理统计法:将调查数据运用社会统计学软件包SPSS17.0进行处理得出量化指标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认识现状

从现状来看,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主要是以体育技术、技能的培养为主,注重技术课的教学,对体育理论课教学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访谈与问卷结果表明:学校主管领导认为体育课理应在操场、体育馆等场所进行技术的学习与技能的培养,理论课教学可有可无,

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完全可以融入技术教学中,这导致体育理论课的正常教学得不到保证;绝大多数体育教师对体育理论课教学知识较为匮乏、理论课教学水平不高,本身理论课时数较少,他们认为体育课的主要精力应放在技术课的教学上, 甚至有些教师把体育理论课作为因阴雨天气室外无法上课的应对手段;学生对体育理论课不感兴趣,因为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与目标使他们不认真对待,理论课教学效果自然不佳。

2、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现状

人类在长期的体育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科学锻炼身体、体育卫生保健的知识与经验,而且体育科学知识也在不断更新,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会更好的指导体育锻炼实践。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教学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4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1]每学期4学时的体育理论课,对大量的体育理论知识学生较难系统的学习与掌握。从现状看,每学期4学时的理论课教学在普通高校中也难以保证,据曾吉等人在对全国20个省、自治区的76所普通高校的调查,按规定每学期体育理论课4学时以上的有36所(47.37%)。[1]在对西安市的20所普通高校调查中,按规定体育理论课每学期4学时的学校也仅有6所(17%),甚至有些高校在大学一、二年级两年的体育课中只开设2-4学时理论课,这种现状对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产生很大影响。

3、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材使用及教学内容选择现状

调查表明,普通高校所使用的体育教材种类较多,各校选择不一,作为教学指导文件缺乏规范性、统一性,在调查的西安市20所普通高校中有12所选用自编教材(见表1)。这些教材各有特点,大纲规定技术教学内容的编写都较为系统、规范,但对理论课教材的编写不明确、差异较大,所涉及理论知识规范性较差,有些教材甚至没有明确的理论教材内容,使得体育理论课教学缺乏科学指导。从内容来看,教师所选择的授课内容大多是一些“学校体育目的与任务”、“体育的起源”、“体育的本质”、“项目规则与裁判法”等等,缺乏系统性、而且随意性大、与实践结合不够,学生不感兴趣。所有高校教学大纲对教师的实践课内容有明确、系统的安排,但对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进度大多高校没有明确,教师在选择时较为盲目,仅从自身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内容中选择,很少考虑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掌握的需要、兴趣,这也导致体育理论教学效果较差。

表1:普通高校体育课教材选择统计

教材种类 自编教材 省编教材 统编教材

校数 12 5 3

百分比 60% 25% 15%

4、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方法与手段现状

良好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调查表明,绝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采取整节课理论讲授的方式(见表2),采取课堂讲授结合学生提问、讨论方式的仅占少数,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知识传授的教师也不多。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与其它理论课教学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其特殊性,体育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生动性,这要求教师在讲授中尽可能采取多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方式过于单调,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更谈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了。

表2: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统计

授课方式 整节课理论讲授 理论讲授与提问、讨论结合 运用多媒体教学

人数 65 26 12

百分比 71.4% 28.6% 13.2%

5、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考核现状

体育理论课的考核一方面可以检查教师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可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必要的考核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从现状来看,很多高校只重视技术、技能、达标等方面的考核,忽视理论课的考核,还有些高校对学生的体育理论课不考核,有考核的高校也大多采取开卷或口试的方式,而且理论课成绩最多不超过体育科总分的20%,这种现状导致学生不重视体育理论课,更谈不上感兴趣。 三、结论

西安市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已不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体育理论课程重视程度不够;每学期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教材缺乏统一性、教材的内容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教学方法手段较为单一;考核环节不科学。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体育理论课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实现。

四、对策

1、主管领导和体育教师应尽快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体育理论课重要性

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的教学改革,首先高校主管领导应尽快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体育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改变以往认为“体育理论课可有可无”、“理论知识可以融入到实践课教学中去”的观念,牢固树立起“素质教育”、“终身体育”的理念,把学生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的培养结合在一起,重视体育理论课教学。其次,体育教师也应重视理论课教学、不断提高自身体育理论知识水平,充实自身知识储备并不断更新,提高体育理论课教学讲授技巧与良好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使理论课教学成为体育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并纳入考核评定中去。

2、结合实际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

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应结合学校、学生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以保证学生对科学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课的教学时数增加也应考虑体育实践课的教学,不能盲目在数量上增加,除了要保证理论课教学时数的正常比例外,采取多种方式增加与补充,例如,因雨雪天气室外无法上课时安排理论课教学,还可利用一定课外体育活动时间,作为体育理论课的延伸和补充,也可聘请一些相关专家、学者、知名运动员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知识作专题讲座等等。总之,学时的增加是在保证学生完成体育实践课教学的情况下,采取多种方式,适当增加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

3、体育理论课教材应相对统一、适当灵活,教学内容选择应科学、系统

教材的使用应相对统一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目前普通高校教材使用种类较多的现状不利于学生系统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应结合实际,有条件的高校都应使用统编教材,在统一的基础上,根据当地实际与需要灵活选择自编或其它教材。现有体育教材中体育理论知识只占全部内容的一小部分,而且涉及内容不系统、随意性大,体育与卫生保健及科学锻炼方法理论知识在教材中单独系统编写,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

教学内容应注意科学、系统,科学性要求教材选择要实用,体育技术课的实践性较强,教学内容应主要强调身体锻炼的方法与原理,并在理论上指导技术课的学习。系统性要求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要全面,而且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教学内容还要考虑大学生特点、时代特点,更加切合实际,可以选择一些体育时事、奥运知识、娱乐项目等方面的内容。

4、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传授体育理论知识

尽可能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向学生传授体育理论知识,在课堂讲授中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改变以往教师整节课直接陈述,多运用对比、范例等方法,有条件应尽可能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避免单一教法产生的消极影响,使学生保持最佳状态于整个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质量。

5、注重体育理论课考核评价环节

大多高校对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考核流于形式,技术实践课考核较为严格,学生重视,而体育理论课的考核相对简单,使学生对理论课兴趣不高、不重视。要改变这种现状,应重视对体育理论课的考核与评价,每学期对学生都有一定评价,并把考核成绩计入体育课总成绩中,或专门单独计算体育理论课考核成绩。考核的知识应结合教学内容,考虑更多实用性、实践性强,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并能指导实践,不应过于理论化、书本化。考核应以督促学生自觉学习、重视理论知识掌握为目的。

参考文献

[1]曾吉,吴明智,李智伟.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调查分析[J].体育学刊,2007,14(1):95-98.

[2]刘保.谈在普通高校非体育专业开设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J].新课程(教研版),2009,(11):194-195.

[3]陆美琳.江苏省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的分析与讨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5):48-49.

[4]张超群,汪红.谈如何上好普通高校体育理论课[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1,(1):51.

科普教育论文篇10

随着我国现代化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素质教育”日益备受关注,作为素质教育之重要组成部分一艺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我们这里所言的艺术教育并非艺术院校的专业艺术技法训练或纯抽象的艺术理论学习,是旨在普及艺术知识,提高人文素养的综合艺术教育从原始社会的岩画、彩陶到现代化今天纷繁复杂的多样化艺术形式,艺术一直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发展,现代人也普遍意识到,艺术经验对于丰富人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它与人性中最深层面的意识紧密联系,艺术能给人以勇气和希望,能给人以精神慰藉,艺术也保证了不同种族、不同地域的人们相互之间得以心灵的沟通,艺术还能够保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和延续。所以说一个没有艺术的民族和社会是不可思议的,没有艺术教育的教育体制也是不健全的,同样高等教育也需要艺术教育。在这里,我想就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谈谈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并且思考如何以学科为基础将艺术普及教育纳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当中。

一、艺术教育在高等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指挥棒的控制,我国中小学的艺术教育一直作为“副科”可有可无地存在,担任中小学艺术课程的教师也大多数是“兼职”,并不是经过专业艺术训练和理论学习的专业艺术教师,艺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很不合理,只是以简单的摹写或自由发挥来应付儿童对艺术的本性渴求,更谈不上系统的艺术史、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等学习。此外,大多数中小学校艺术课的课时很少,经费严重不足,许多学校每周只有一到二节甚至干脆砍掉艺术课。

高等教育中的艺术普及教育又怎样呢?事实上,刚入学的大学生对艺术史和美学理论知之甚少,对于高雅艺术普遍兴趣不高,甚至于不知如何欣赏,学校也将重点集中在科技教育各课程的教学上,忽视或轻视人文素质教育,“人为地将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割裂,文理分家,这势必严重地妨碍、制约、损害、摧残乃至扼杀人的本性、人的创造性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极不有利于贯彻中央《决定》的精神”。众所周知,这种文理分裂,会造成学生综合素质的严重失衡,最终如同自然生态一样,失衡会使各个物种急剧退化甚至于导致生物链的断裂,教育的失衡就会导致各学科之间丧失多元化之间的相互支持。

随着我国加入了WTO,中国已进入了世界一体化竞争当中,实际上,经济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才的竞争,所以我国的高等教育必须与世界先进的教育体制接轨,但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在科学实践当中缺乏冲动性的创造能力、外向性的表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协调能力。究其深层面的原因在于我国的教育体制对于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人文素质教育,而艺术教育又是人文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早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我国著名学者冯友兰先生就在《论大学教育》的演讲中指出:“所谓‘人’,就是对于世界社会有他自己的认识、看法,对已往及现在的所有有价值的东西——文学、美术、音乐等都能欣赏,具备这些条件者就是一个‘人”’。众所周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达芬奇不仅是位杰出的艺术家,而且还是想像力、创造力极为丰富的科学家,他承认是艺术为其科学创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现代人也普遍意识到“艺术活动通过其形象性、感染性和愉悦性,既能有效地激发人的热情,也能有效地诱发人的创造性”。“艺术活动所积淀于人们心中的艺术修养和正在进行的艺术活动,则能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为人们灵感的产生提供契机和准备良好的心理状态”。当代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曾多次著文阐述科学与美的相互关系,他说。在分子等微观世界里,分子结构都是按照美的规律排列构成的,科学与美密不可分。中国科学院院士、人文素质教育的倡导者杨叔子先生也多次呼吁,科技教育必须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才能培养出科技创新人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则利,相离则弊”。

二、将艺术普教以学科为基础纳入人文素质教育体系

提高艺术素养,开拓人文思想领域,由此担负起艺术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格局中重任,这一教育理念已得到有关教育专家的共识,目前,众多高等院校也已逐渐开设艺术教育课程,但由于没有先前经验作参考,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实施这一教育理念的最终效果而言,收效甚微。总结起来原因有二:一、学生自身基础薄弱;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作为人文素质教育之中坚的艺术普教,注定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教育。因此,它既不同于一般艺术院校的纯技法教学,又不同于抽象的美学理论训练,由于本身既是感性的又是精神的东西,其性质规定了对于它的学习必须经过感性的理性认识,方能登堂入室。可以设想,如果用数学的教学方法去教艺术课程,从理论到教条,弄不好就会把一种丰富多彩、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教学变成干巴巴的东西,但又不能用教化学的教学方法去具体对待艺术课程,弄不好又会走入纯技法训练的死胡同,最终落得空有技法而无思想的“匠人”。因此,在这一新的学科领域的拓展中,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

第一,明确确立艺术教育的教育目的。艺术教育是一种终生教育,可以培养成为生命中的一部分,终生受益,其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视觉文化意识,使能更充分地体验周围文化世界的多样性,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通过艺术教育,使学生能够将艺术与历史、文学等学科融合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辐射其他学科,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像力和创造力。

第二,整合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由于当代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大多并未具备多少艺术素养,基础相当薄弱,另一方面,目前高等院校普遍课程任务比较重,不可能让出太多的课时给艺术教育课程,因此,必须整合艺术教育的课程结构,使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最大效益地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一般情况下,艺术教育的课程包括艺术史、艺术欣赏与评论、美学理论、艺术实践与创作等四大部分,为了适应高等院校艺术普教的需求,可以适当调整其课程结构,使艺术教育的四大组成部分有机整合,合理分配至大学四个学年当中。大学一、二年级可侧重于艺术实践和艺术欣赏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之初,从艺术的感性认识人手,培养对艺术的兴趣和爱好。大学三、四年级可侧重于美学理论与艺术评论的课程教学,使学生能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的高度,并能够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艺术史的课程教学可作为艺术普教的重点贯穿整个学校教育期间。

第三,融合多学科,促进学科之间相互交流。艺术教育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如果说在艺术史的教学中撇开历史背景、宗教特征、审美心理等不谈,只是就艺术特征而讲解艺术发展史的话,那么课堂教学肯定了无生趣,学生也会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所以艺术教育要用跨学科的方法来传授知识,这样,可以把关于艺术作品以及关于政治、宗教、哲学、经济学等知识和社会结构结合起来。例如研究中国山水画的兴起不单单只是研究山水画的绘画风格,还要深入了解魏晋“玄学”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以及士大夫个性情趣的审美取向、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特征等等,研究达芬奇的《最后晚餐》、《蒙娜丽莎》不单单是研究作品的视觉风格,这些作品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生活和时代,那是个发现和科学的时代,是探索空间观点的时代。画家在揭示直线透视系统的同时,也探索了空间。

所以对于艺术教育的教师而言,不仅仅要吸取文学、艺术、音乐、社会历史等知识使得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而且还要用社会学科的教育去传授学生研究、思维和决策的技巧。

第四,组织编写一套适合高等院校艺术普教的教材。组织编写一套教学内容上适合于当前高等院校的艺术普教的艺术教材对实施艺术普及教育理念非常重要,就目前已经出版的艺术普教的教材来说,一是不够系统,只局限于艺术史、绘画欣赏等部分,并且不能很好地融合文学、历史、政治、经济等学科,对于艺术知识的介绍只能限于粗略、简化而已。二是内容上过于专业化,只是将艺术院校专业教材的内容加以删节、缩略,教材的文字语言过于专业,不够通俗易懂,如此教材会大大降低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对其阅读兴趣。如果把艺术史、作品欣赏结合历史背景、作者生平经历用故事情节串连在一起,肯定会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参与。三是过于注重艺术发展的连续性、时代性,忽略了不同艺术之间的比较性。例如大多数艺术史教材都是按时代顺序来叙述,这种形式的优点是保证了时代的连续性,但其缺点是没有注意到艺术之间的比较,无意间就削弱了对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的培养。

第五,探索形式丰富,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艺术教育在自身特点上不同于其他教育课程,它的教学载体丰富多样,不仅有文字的,还有视觉的、听觉的;不仅有具象的,还有抽象的;不仅有理论知识的传授,也有实践技法知识的传授;不仅可在课堂进行教学,也可走出户外,深入生活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不能只采用传统的口授教学方法,还应结合技法做示范教学、电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特别是随着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广泛运用,艺术教师应在教学软件的制作上下功夫,结合课程的需求设计出生动有趣的课程方案,引导学生对艺术课程教学的参与热情和互动热情。:

科普教育论文篇11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内兴起了一场科学教育普及热潮,又称科普教育运动。主要表现为:以鲁迅、陶行知为代表的科普教育思潮的形成。受其思想的感召与指引,一批教育界、科学界的个体和团体纷纷投人到科学教育的普及中来,遂在实践领域导引了一场声势颇为浩大的科普教育运动。其影响一直流衍于四十年代末期,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战后的民主建设和解放战争的胜利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其在实践领域卓有成效的业绩不仅得益于科普教育思想的指导,更得益于一系列有效的科普教育举措。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科普教育运动进行回顾和梳理,重温其实施的具体手段与措施,对今天科普教育实践的顺利开展将不无裨益。

一、创办科普教育实体,建立普及科学教育的阵地

科普教育实体多是由热衷于科学(教育)普及的教育家或科学家汇聚在一起,相约创立的科普教育机构。在科学大众化运动中,这些来自民间的科普教育实体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这些机构往往集结了一批热心科普教育事业的专家和学者,在发行通俗科学报刊杂志、翻译和创作科学小说以及培养科学教师等方面发挥着中坚作用,成为科学教育普及的主要阵地。

这一时期的科普教育实体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教育家创办的致力于科学教育普及的教育机构,另一类是由科学家创办的注重科学宣传和普及的科学团体或组织。前者以陶行知等人创立的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等为代表,后者则以中国科学社和中华自然科学社及其附设机构为主流。

1.陶行知创办的科普教育实体

1931年从日本流亡归来的陶行知,一方面有感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强在科学之发达”,另一方面鉴于中国当时科学教育的诸多弊端,开始发起科学下嫁运动,倡导把“科学”嫁给人民大众,与农民“喜结良缘”。是年夏,在《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的资助下,陶行知与戴伯韬等人创办“自然学园”,专门从事科学实验、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工作。1932年,陶行知又与上海儿童书局合办儿童科学通讯学校。在他看来,“儿童科学通讯学校,是普遍下层科学训练之发端”。其后,伴随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日臻成熟,他开始着手创办与民众生活融为一体的科普教育实体。如1932年以后相继创办山海、更晨、萧场、报童、棉花等工学团,力图实现“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目的。此外,为使更多的下层民众,如老妈子、拾垃圾的孩子能了解现代科学成果,陶行知还与广播电台共同创办“空中学校”。由陶晓光每天用大众能听懂的语言,在科学园地节目中演播20分钟的科普知识,内容包括“老少通千字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等。抗战爆发后,陶行知的科普教育努力也未就此停歇。1938年11月,在香港创立中华业余补习学校。1939年7月,在重庆北磅创建育才学校,专事科学人才的培养工作,并希望将他们培养成“抗战建国之人才”。

2.中国科学社的科普教育机构及其主要活动

有鉴于中国科学落后,“知科学者有如凤毛麟角”的现状,中国科学社自其成立之初即负起“传播科学,绍介新知”的启蒙之责。1915年,创办《科学》杂志,“专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三十年代以后,在科普教育思潮的激荡下该社进一步加大科普教育的力度,通过设立科学咨询处、建立图书馆等多种方式来推动科学的普及。

(1)设立科学咨询处。有感于时人有科学难题却无处咨询的情况,中国科学社于1930年7月设立科学咨询处。他们申明:“凡实业团体以及青年学子遇有科学上疑问无处解答者,可经函本社,由本社专家社员详为解答”。起初,所有问题和答案都刊载于《科学》月刊。后来,科普杂志《科学画报》创刊以后,科学咨询遂移至该刊。据悉,由于《科学画报》发行量较大,来信咨询者也逐渐增多,有时每月来信询问者达50余件。针对这种情况,科学社还成立了以竺可祯、韩组康等人为首的专门委员会负责解答。

(2)设立图书馆。自科学社迁回中国以后,即开始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筹建图书馆。经过积极而紧张的筹措,1931年1月上海明复图书馆正式开馆,其中馆藏中西图书2万余册,杂志200余种。图书馆除向本社社员开放以外,经过一定的手续办理也可以向非社员的一般民众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学的普及。

此外,科学社还成立了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专门负责科学图书的发行和科学仪器的制作,并通过举办各种科学展览等形式推动科学的大众化和社会化。该社生物所于1934年1月29日举行的生物学展览会取得很好的社会反响。展览会原拟展览十天,由于观看展览的人络绎不绝,又临时决定延长了六天。参观人员除本社社员、科技工作者之外,还有大量的社会民众,各类人员达1万人以上。

3.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科普教育机构及其主要活动

“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同仁们认识到“我国科学之不发达,是由于懂得科学的人太少,以致国家的科学文化很难提高;要提高必须作好普及工作;科学普及了,广大人民就掌握着科学,能利用科学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从而提高社会的科学文化和生产水平。因此决定走科学大众化的道路,从事普及科学运动。”特别是抗战爆发后,中华自然科学社还设立社会服务部,主持科学普及工作和科学生产事业,举办战时技术训练班、通俗军事科学讲习班,组织战时科学问题讨论会和战时科学服务团,利用中央广播电台和各地民众教育馆等处所,举行通俗科学讲演,实行科学电影教育,还编纂了《国防科学丛书》,在《科学世界》中充实有关抗战的科普资料,努力使科普教育工作服务于民族抗战的时代主题。

二、发行通俗的科学报刊杂志,铸造科学教育的喉舌

作为科普教育的先驱,鲁迅十分推崇通俗科学报刊杂志的作用。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即指出,“单为在校的青年计,可看的书报实在太缺乏了,我觉得至少还该有一种通俗的科学杂志,要浅显而且有趣的。”然而,时至二十年代末期,科普报刊奇缺的状况并无多大改观。为此,陶行知呼吁作一家及出版界“编辑出版一种真正的大众画报”,倡议投稿的人用新文字(拼音文字)写大众文,出版社编辑大众能看得懂的科普杂志。

响应于这些倡议,在科普教育热潮兴起后,主要的科普教育推进个体和团体或撰著通俗的科普作品,或发行科普报刊杂志,或利用原有期刊登载大量的科普作品,一时间,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如雨后春笋般扑面而来。

作为科普教育的主要推进个体,鲁迅、陶行知、茅以升等大批的教育家和科学家开始积极参与到科普作品的撰作中来。此外,陶行知还亲自创刊《生活教育》刊载大量的科普作品,并于1934年5月,在《生活教育》月刊上专门开辟“科学新知”、“科学生活”和“大众科学”等栏目,开展科学普及教育,先后登载丁柱中等十余人的科普作品达180余篇。

作为科普教育的主要推进团体,中华自然科学社于1932年11月即率先创办国内第一份通俗科学刊物《科学世界》。这份刊物以中小学教师和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其宗旨在于使他们不断地获得新颖的科学知识以造就民族自救和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为系统地介绍各门科学知识,该刊还创有化学、物理、医药、儿童科学等各种专号;为使小学生和一般民众了解科学,该社还另行编印了《科学浅说》多种,赠送给全国各地的通俗教育馆和图书馆。而中国科学社于1915年创刊的《科学》杂志,也于1934年正式改版后,重新厘定宗旨,以“高中及大学生”、“中等学校之理科教员”、“专门学者”和“一般爱好科学之读者”为主要对象,“力求科学知识之普遍化”,“务使初学者读之不觉深,专门家读之不嫌浅”。1933年,科学社还创办了专门面向一般民众的科普期刊《科学画报》,其目的在于“把普通科学知识和新闻输送到民间去……用简单文字和明白有意义的图画或照片,把世界最新科学发明事实、现象、应用、理论以及于谐谈游戏都介绍给他们,逐渐地把科学变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受科学大众化热潮的影响,三十年代以后,不仅像《申报》、《读书生活》等综合性刊物开始陆续刊载科普作品,这一时期还涌现出大批具有科普性质的专门科技期刊。如《电业季刊》(1930),《陕西水利月刊》)(1932),《棉业》)(1933),《无线电》)(1934)等。

三、翻译和创作科学小说,使科学走入民间

在寻求科普道路的早期,鲁迅最先尝试的科普教育形式就是翻译和写作科学小说。在他看来,小说这一文体在中国浅文化社会层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渗透性,是推行科普教育,启蒙思想的重要利器。虽然晚年的鲁迅对小说的编译工作做得较少,但用小说来进行科学普及一直是他从事科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并且经他倡导,这一形式在同期及三十年代以后为多数科普教育工作者所继承和发扬。

三十年代前后,陶行知开始认识到科学小说、科学文艺于科普教育的重要意义。1931年,他提倡科学下嫁运动,在创办“自然学园”的同时,不仅亲自撰写科学小品文,还邀集高士其、戴伯韬等翻译或创作了大量通俗科学故事或小品,并邀请陈鹤琴出面编写了《儿童科学丛书》、《大众科学丛书》等共计108册。其中,《儿童科学丛书》内容涉及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矿物、数学、农业、生理卫生等自然科学领域,旨在“引导小朋友把自己造成科学的孩子”。由于这套书注意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基础上反映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不单小朋友可以看,而且凡是幼时没有学过科学的成人都可以像小孩子一样从头学起。并且,这套丛书又“略依年龄学籍排列”,因此教师和家长还可以依照此书来指导不同学年、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学习科学,该丛书遂成为当时少有的科普读物和科学教材之一。

此外,受鲁、陶二人的影响,在科普教育热潮兴起的三十年代,我国科学小说、科学文艺的翻译和创作活动异常活跃。这一时期,董纯才翻译出版了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贾祖璋在推出《鸟与文学》之后,又于1936年后陆续出版了《生物素描》、《生命的韧性》等科学小品集。顾均正于1936年前后相继推出《科学趣味》、《电子姑娘》等科学小品集。同期,高士其也先后出版了《文明的抗敌英雄》、《细菌大茶馆》等科学小品集,并创作了《菌儿自传》这一著名的自传体科学小说。此后不久,郭以实发表了科学童话《太阳请假》,孙铭勋也发表了科学童话《自然太太》,等等。

除上述科普教育推进个体之外,主要的科学团体和报刊杂志也纷纷介人科学小说和科学文艺的创作与刊载工作,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小说的创作,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大众化运动。

四、培养科学教师,造就科学教育的中坚力量

科学教师是实施和推广科学教育的基石和灵魂。可以说,无论是造就科学的小孩子从而造就二十年后之科学中国,还是改造乡村教育以改造乡村社会,进而“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都必须依靠科学教师。然而,与科学教师所担负的历史重任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科学教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科普教育需求的现实。有鉴于此,主要的科普教育推进个体和团体开始纷纷参与到科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中来。

1.创办师范学校,培养科学教师

如中华教育改进社继孟禄对科学教育的批评之后,就将调查和改进学校科学教育作为基本的社务之一,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介人科学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事业。

大教育家陶行知于1932年筹建儿童科学通讯学校,除招收中小学生之外,还特别招收小学教师和师范学生,力图通过为期两年的自学和辅导,增进他们从事科学教育的知识和能力,推动科学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1934年陶行知正式创行“小先生制”,鼓励接受了一定文化和科学教育的儿童以“即知即传人”的方式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并对小先生普及科学教育的方式、内容等问题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讨和尝试。在战乱不息、经费拮据、正规的师范教育难以维系的情况下,陶行知推行的小先生制可谓“普及科学教育的急先锋”,用陶行知自己的话来讲,它可以攻破“先生关”—解决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可以攻破“娘子关”—解决中国女子的初步教育问题,还可以攻破“买卖关”、“衰老官”、“饭碗关”等普及教育的二十七大难关,最终将教育和科学的种子四处撒播开去,“创造新的中华民国”。

2.联合举办科学教师暑期培训班

受孟禄、推士等人批评的刺激,中国科学社等主要的科学团体也“着手把改进理科教学作为他们的日常工作之一”,并开始与教育团体联手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1923年8月中国科学社在杭州教育会召开第八次常务会,会上社长任鸿隽在致辞中说明该社今后的工作目标,决意把组织发展科学教育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会上还就中学科学教授法的改进问题进行了讨论。1924年,中国科学社与中华教育改进社等团体联合在清华大学举办暑期科学教育研究会。在研究会里,科学教师可以在暑期的数月中,通过专家指导,继续深人地学习研究,以提高教育水平。此外,中国科学社还在江苏省率先实验其科学教育计划。为了改进中国的科学教育,培养和辅助科学教师,中国科学社还特别设立了改良科学教育委员会,专事调查各中等学校的科学设备、教材书籍,并随时提供辅导以期有所改进。

科普教育论文篇12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内兴起了一场科学教育普及热潮,又称科普教育运动。主要表现为:以鲁迅、陶行知为代表的科普教育思潮的形成。受其思想的感召与指引,一批教育界、科学界的个体和团体纷纷投人到科学教育的普及中来,遂在实践领域导引了一场声势颇为浩大的科普教育运动。其影响一直流衍于四十年代末期,对抗日战争的胜利、战后的民主建设和解放战争的胜利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可以说,其在实践领域卓有成效的业绩不仅得益于科普教育思想的指导,更得益于一系列有效的科普教育举措。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科普教育运动进行回顾和梳理,重温其实施的具体手段与措施,对今天科普教育实践的顺利开展将不无裨益。

一、创办科普教育实体,建立普及科学教育的阵地

科普教育实体多是由热衷于科学(教育)普及的教育家或科学家汇聚在一起,相约创立的科普教育机构。在科学大众化运动中,这些来自民间的科普教育实体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www.133229.CoM这些机构往往集结了一批热心科普教育事业的专家和学者,在发行通俗科学报刊杂志、翻译和创作科学小说以及培养科学教师等方面发挥着中坚作用,成为科学教育普及的主要阵地。

这一时期的科普教育实体大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教育家创办的致力于科学教育普及的教育机构,另一类是由科学家创办的注重科学宣传和普及的科学团体或组织。前者以陶行知等人创立的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等为代表,后者则以中国科学社和中华自然科学社及其附设机构为主流。

1.陶行知创办的科普教育实体

1931年从日本流亡归来的陶行知,一方面有感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强在科学之发达”,另一方面鉴于中国当时科学教育的诸多弊端,开始发起科学下嫁运动,倡导把“科学”嫁给人民大众,与农民“喜结良缘”。是年夏,在《申报》总经理史量才的资助下,陶行知与戴伯韬等人创办“自然学园”,专门从事科学实验、科普创作和科学普及工作。1932年,陶行知又与上海儿童书局合办儿童科学通讯学校。在他看来,“儿童科学通讯学校,是普遍下层科学训练之发端”。其后,伴随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日臻成熟,他开始着手创办与民众生活融为一体的科普教育实体。如1932年以后相继创办山海、更晨、萧场、报童、棉花等工学团,力图实现“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的目的。此外,为使更多的下层民众,如老妈子、拾垃圾的孩子能了解现代科学成果,陶行知还与广播电台共同创办“空中学校”。由陶晓光每天用大众能听懂的语言,在科学园地节目中演播20分钟的科普知识,内容包括“老少通千字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等。抗战爆发后,陶行知的科普教育努力也未就此停歇。1938年11月,在香港创立中华业余补习学校。1939年7月,在重庆北磅创建育才学校,专事科学人才的培养工作,并希望将他们培养成“抗战建国之人才”。

2.中国科学社的科普教育机构及其主要活动

有鉴于中国科学落后,“知科学者有如凤毛麟角”的现状,中国科学社自其成立之初即负起“传播科学,绍介新知”的启蒙之责。1915年,创办《科学》杂志,“专以传播世界最新科学知识为帜志”。三十年代以后,在科普教育思潮的激荡下该社进一步加大科普教育的力度,通过设立科学咨询处、建立图书馆等多种方式来推动科学的普及。

(1)设立科学咨询处。有感于时人有科学难题却无处咨询的情况,中国科学社于1930年7月设立科学咨询处。他们申明:“凡实业团体以及青年学子遇有科学上疑问无处解答者,可经函本社,由本社专家社员详为解答”。起初,所有问题和答案都刊载于《科学》月刊。后来,科普杂志《科学画报》创刊以后,科学咨询遂移至该刊。据悉,由于《科学画报》发行量较大,来信咨询者也逐渐增多,有时每月来信询问者达50余件。针对这种情况,科学社还成立了以竺可祯、韩组康等人为首的专门委员会负责解答。

(2)设立图书馆。自科学社迁回中国以后,即开始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筹建图书馆。经过积极而紧张的筹措,1931年1月上海明复图书馆正式开馆,其中馆藏中西图书2万余册,杂志200余种。图书馆除向本社社员开放以外,经过一定的手续办理也可以向非社员的一般民众开放,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学的普及。

此外,科学社还成立了中国科学图书仪器公司,专门负责科学图书的发行和科学仪器的制作,并通过举办各种科学展览等形式推动科学的大众化和社会化。该社生物所于1934年1月29日举行的生物学展览会取得很好的社会反响。展览会原拟展览十天,由于观看展览的人络绎不绝,又临时决定延长了六天。参观人员除本社社员、科技工作者之外,还有大量的社会民众,各类人员达1万人以上。

3.中华自然科学社的科普教育机构及其主要活动

“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华自然科学社的同仁们认识到“我国科学之不发达,是由于懂得科学的人太少,以致国家的科学文化很难提高;要提高必须作好普及工作;科学普及了,广大人民就掌握着科学,能利用科学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并从而提高社会的科学文化和生产水平。因此决定走科学大众化的道路,从事普及科学运动。”特别是抗战爆发后,中华自然科学社还设立社会服务部,主持科学普及工作和科学生产事业,举办战时技术训练班、通俗军事科学讲习班,组织战时科学问题讨论会和战时科学服务团,利用中央广播电台和各地民众教育馆等处所,举行通俗科学讲演,实行科学电影教育,还编纂了《国防科学丛书》,在《科学世界》中充实有关抗战的科普资料,努力使科普教育工作服务于民族抗战的时代主题。

二、发行通俗的科学报刊杂志,铸造科学教育的喉舌

作为科普教育的先驱,鲁迅十分推崇通俗科学报刊杂志的作用。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他即指出,“单为在校的青年计,可看的书报实在太缺乏了,我觉得至少还该有一种通俗的科学杂志,要浅显而且有趣的。”然而,时至二十年代末期,科普报刊奇缺的状况并无多大改观。为此,陶行知呼吁作一家及出版界“编辑出版一种真正的大众画报”,倡议投稿的人用新文字(拼音文字)写大众文,出版社编辑大众能看得懂的科普杂志。

响应于这些倡议,在科普教育热潮兴起后,主要的科普教育推进个体和团体或撰著通俗的科普作品,或发行科普报刊杂志,或利用原有期刊登载大量的科普作品,一时间,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如雨后春笋般扑面而来。

作为科普教育的主要推进个体,鲁迅、陶行知、茅以升等大批的教育家和科学家开始积极参与到科普作品的撰作中来。此外,陶行知还亲自创刊《生活教育》刊载大量的科普作品,并于1934年5月,在《生活教育》月刊上专门开辟“科学新知”、“科学生活”和“大众科学”等栏目,开展科学普及教育,先后登载丁柱中等十余人的科普作品达180余篇。

作为科普教育的主要推进团体,中华自然科学社于1932年11月即率先创办国内第一份通俗科学刊物《科学世界》。这份刊物以中小学教师和中学生为主要读者,其宗旨在于使他们不断地获得新颖的科学知识以造就民族自救和国家建设的有用人才。为系统地介绍各门科学知识,该刊还创有化学、物理、医药、儿童科学等各种专号;为使小学生和一般民众了解科学,该社还另行编印了《科学浅说》多种,赠送给全国各地的通俗教育馆和图书馆。而中国科学社于1915年创刊的《科学》杂志,也于1934年正式改版后,重新厘定宗旨,以“高中及大学生”、“中等学校之理科教员”、“专门学者”和“一般爱好科学之读者”为主要对象,“力求科学知识之普遍化”,“务使初学者读之不觉深,专门家读之不嫌浅”。1933年,科学社还创办了专门面向一般民众的科普期刊《科学画报》,其目的在于“把普通科学知识和新闻输送到民间去……用简单文字和明白有意义的图画或照片,把世界最新科学发明事实、现象、应用、理论以及于谐谈游戏都介绍给他们,逐渐地把科学变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此外,受科学大众化热潮的影响,三十年代以后,不仅像《申报》、《读书生活》等综合性刊物开始陆续刊载科普作品,这一时期还涌现出大批具有科普性质的专门科技期刊。如《电业季刊》(1930),《陕西水利月刊》)(1932),《棉业》)(1933),《无线电》)(1934)等。

三、翻译和创作科学小说,使科学走入民间

在寻求科普道路的早期,鲁迅最先尝试的科普教育形式就是翻译和写作科学小说。在他看来,小说这一文体在中国浅文化社会层中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和渗透性,是推行科普教育,启蒙思想的重要利器。虽然晚年的鲁迅对小说的编译工作做得较少,但用小说来进行科学普及一直是他从事科学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并且经他倡导,这一形式在同期及三十年代以后为多数科普教育工作者所继承和发扬。

三十年代前后,陶行知开始认识到科学小说、科学文艺于科普教育的重要意义。1931年,他提倡科学下嫁运动,在创办“自然学园”的同时,不仅亲自撰写科学小品文,还邀集高士其、戴伯韬等翻译或创作了大量通俗科学故事或小品,并邀请陈鹤琴出面编写了《儿童科学丛书》、《大众科学丛书》等共计108册。其中,《儿童科学丛书》内容涉及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矿物、数学、农业、生理卫生等自然科学领域,旨在“引导小朋友把自己造成科学的孩子”。由于这套书注意在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基础上反映现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不单小朋友可以看,而且凡是幼时没有学过科学的成人都可以像小孩子一样从头学起。并且,这套丛书又“略依年龄学籍排列”,因此教师和家长还可以依照此书来指导不同学年、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学习科学,该丛书遂成为当时少有的科普读物和科学教材之一。

此外,受鲁、陶二人的影响,在科普教育热潮兴起的三十年代,我国科学小说、科学文艺的翻译和创作活动异常活跃。这一时期,董纯才翻译出版了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贾祖璋在推出《鸟与文学》之后,又于1936年后陆续出版了《生物素描》、《生命的韧性》等科学小品集。顾均正于1936年前后相继推出《科学趣味》、《电子姑娘》等科学小品集。同期,高士其也先后出版了《文明的抗敌英雄》、《细菌大茶馆》等科学小品集,并创作了《菌儿自传》这一著名的自传体科学小说。此后不久,郭以实发表了科学童话《太阳请假》,孙铭勋也发表了科学童话《自然太太》,等等。

除上述科普教育推进个体之外,主要的科学团体和报刊杂志也纷纷介人科学小说和科学文艺的创作与刊载工作,极大地促进了科学小说的创作,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大众化运动。

四、培养科学教师,造就科学教育的中坚力量

科学教师是实施和推广科学教育的基石和灵魂。可以说,无论是造就科学的小孩子从而造就二十年后之科学中国,还是改造乡村教育以改造乡村社会,进而“为我们民族创造一个伟大的新生命”,都必须依靠科学教师。然而,与科学教师所担负的历史重任形成鲜明对照的,却是科学教师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难以满足科普教育需求的现实。有鉴于此,主要的科普教育推进个体和团体开始纷纷参与到科学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中来。

1.创办师范学校,培养科学教师

如中华教育改进社继孟禄对科学教育的批评之后,就将调查和改进学校科学教育作为基本的社务之一,并以此为基础,开始介人科学教师的培养和教育事业。

大教育家陶行知于1932年筹建儿童科学通讯学校,除招收中小学生之外,还特别招收小学教师和师范学生,力图通过为期两年的自学和辅导,增进他们从事科学教育的知识和能力,推动科学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1934年陶行知正式创行“小先生制”,鼓励接受了一定文化和科学教育的儿童以“即知即传人”的方式来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并对小先生普及科学教育的方式、内容等问题进行了许多有意义的探讨和尝试。在战乱不息、经费拮据、正规的师范教育难以维系的情况下,陶行知推行的小先生制可谓“普及科学教育的急先锋”,用陶行知自己的话来讲,它可以攻破“先生关”—解决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可以攻破“娘子关”—解决中国女子的初步教育问题,还可以攻破“买卖关”、“衰老官”、“饭碗关”等普及教育的二十七大难关,最终将教育和科学的种子四处撒播开去,“创造新的中华民国”。

2.联合举办科学教师暑期培训班

受孟禄、推士等人批评的刺激,中国科学社等主要的科学团体也“着手把改进理科教学作为他们的日常工作之一”,并开始与教育团体联手参与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1923年8月中国科学社在杭州教育会召开第八次常务会,会上社长任鸿隽在致辞中说明该社今后的工作目标,决意把组织发展科学教育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会上还就中学科学教授法的改进问题进行了讨论。1924年,中国科学社与中华教育改进社等团体联合在清华大学举办暑期科学教育研究会。在研究会里,科学教师可以在暑期的数月中,通过专家指导,继续深人地学习研究,以提高教育水平。此外,中国科学社还在江苏省率先实验其科学教育计划。为了改进中国的科学教育,培养和辅助科学教师,中国科学社还特别设立了改良科学教育委员会,专事调查各中等学校的科学设备、教材书籍,并随时提供辅导以期有所改进。

相关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