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师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6 17:45:29

感恩教师论文

感恩教师论文篇1

二、关键:教师要善挖教材,适时感恩教育

1.感祖国之恩———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是一个人最大的事情,也是做人最起码的原则。中学历史学科思想性强,爱国主义教育素材丰富,历史教师要善于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历史教学过程中。

(1)荣耀中华的教育。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考古发现:早在1400多万年前被视为人猿共同祖先的腊马古猿已在我国土地上生活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及养蚕缫丝的国家,距今有六七千年的历史;商朝的甲骨文留下了世界上有关日食、月食的最早观测记录;隋朝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安济桥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座大型单孔石拱桥;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被译成多种文字,流行世界各地;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四大发明光耀世界……从夏的建立、秦的统一、唐的强盛到康乾盛世,古代中国社会发展一直遥遥领先于世界各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五十六个民族同舟共济、奋斗进取,“神舟”飞天,玉兔奔月,蛟龙下海……让学生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光辉灿烂的文化及中华民族对人类的卓越贡献,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让学生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实现。

(2)“以天下为己任”的教育。

“人无志不立”。翻阅历史,中华大地英烈豪杰令人钦佩。屈原为挽救祖国危亡,竭诚尽智、以身殉国;西汉苏武面对匈奴威逼,威武不屈、贫贱不移;东晋祖逖“闻鸡起舞”,立志报效国家;民族英烈文天祥为国家、为人民自强不息,忠贞不渝;明朝戚继光抗倭,妇孺皆赞;林则徐勇击敌寇,虎门销烟,践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诺言;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激励国人救亡图存;孙中山先生为了中国革命,鞠躬尽瘁;、等革命家为实现民族独立,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教师依教学进度适时介绍这些先进人物出生入死、顽强斗争的史实,增强学生对社会的义务感、对民族的责任感和对国家的使命感,进而将这种情感升华为把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为了人民幸福、国家独立和富强贡献一切,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3)维护祖国统一的教育。

历史上,为了捍卫国家尊严及统一,多少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其壮举动感天地。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兵勇驱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鸦片战争中,关天培等爱国将士誓捍国土,英勇抗英,最终壮烈牺牲;钦差大臣左宗棠率领将士不畏劳苦,奋力杀敌,收复新疆,粉碎俄、英两国分裂我国领土的阴谋。诗人丘逢甲倾家财为兵饷,训练乡团义兵,抗击日寇侵台,誓维祖国统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共领导中国人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80年代初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使香港和澳门顺利回归;针对和国际,2005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国家法》,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供了法律依据。通过展现这些史实,让学生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同时让学生明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宏伟事业,任何阻挠国家统一、分裂祖国的图谋都将失败。

2.感自然之恩———生态文明教育

(1)人为破坏自然,惨痛教训当吸取。

人与自然是一体的,人若践之,必自食苦果。翻开历史,此类教训令人痛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兴土木,砍光了整个蜀地山岭上的树木。到了两汉时期,黄河多次泛滥,危及百姓生活。隋唐时期,放火烧山、向山要田现象频现,水土流失严重。清朝前期人口剧增,盲目垦荒,造成了山区因长期被开发和掠夺而环境恶化。中国近代由于战争频发、矿藏滥采等因素致使土地荒漠化及盐碱化、湖泊泥沙淤积、生物物种减少甚至灭绝。新中国建立后的“”、“”及改革开放之初人口惯性增长造成了资源环境的恶化。三次工业革命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大量排放工业垃圾,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土地污染面积扩大,近岸海域污染加剧,生物多样性减少,“温室效应”凸显,海啸、厄尔尼诺现象频发,人类面临生存危机。

(2)人地和谐共处,美丽家园是期盼。

地球是生命的摇篮,自然是人类的母亲,离开了自然人类就难以生存。为此,人类感恩自然的给予,用心呵护自然。先秦时期,周文王告诫儿子武王要按自然规律合理使用自然;道家则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绳,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管仲在治国过程中,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发展综合考虑,呼吁“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菜,不可以立为天下王”。孟子进一步提出:“斧斤以时入山林”的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战国时期已有了约束乱砍滥伐行为、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条文。由于多方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先秦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气候温和,植被茂密,整个黄土高原的木覆盖率超过50%。古代蒙古族更是把自然环境的价值看得超过个人的生命价值,为了处理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平衡,他们通过“游”保护生态平衡;为了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习惯法还规定:禁止向水中溺尿;春夏两季人们不可以白昼入水,或者在河中洗手。在蒙古族的精心呵护下,古代的蒙古大草原始终翠丽茂盛。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改善生态环境,实行退耕还林政策,建设小浪底、三峡、“三北防护林”等大型生态工程;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生态文明概念写入中央文件,实现天蓝水清、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通过正反两方面史实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地球是人类的家园,我们要懂得感恩自然,善于保护环境。面对潺潺流水、清澈的池塘我们才会有健康;面对悠悠蓝天、朵朵白云我们才会有梦想;面对参天大树、飘香的花朵我们才会有希望。

3.感社会之恩———和谐社会教育

(1)和谐之音当弘扬和谐社会是人类的共同目标,对于和谐之音我们当加以弘扬。

历史上和谐思想主要有:孔孟提倡“仁”、“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唐太宗关心百姓疾苦、以民为本,强调“存百姓”思想;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主张建立和谐制度;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追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启蒙运动时期,启蒙思想呼唤用理性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1953年,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原则……历史上和谐的实践主要有:中国古代西汉、唐朝及明初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发展社会生产;罗斯福新政推行“以工代赈”,缓和社会矛盾;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完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缓和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2)不和之举应剔除不和之举有悖历史潮流,我们要引以为戒、坚决剔除。

历史上不和谐的典例主要有:商及秦隋王朝统治后期暴政,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两次工业革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阶级矛盾激化,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两次世界大战,生灵涂炭;印度独立后,人口膨胀,环境恶化,民族和宗教矛盾复杂,不仅阻碍国民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甚至导致印度政局动荡;当前世界的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恐怖主义、贩毒走私等人类面临的安全问题对世界和平提出了新的严重挑战。社会之所以会不断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人类能长期友好相处,相互学习,互相促进。人类应当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共同应对各种挑战,携手努力,共建繁荣的和谐世界。

感恩教师论文篇2

关键词

幼儿感恩 感恩意识 感恩行为

中华民族拥有优良的感恩传统,悠悠几千年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每个人都应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感谢师长、感谢朋友、感谢生活,感恩是一种文化素养,感恩是一种思想境界,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感恩是一种社会责任。对感恩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而对幼儿感恩的研究则更晚。感恩作为幼儿亲社会行为之一,对幼儿的学会理解他人、帮助他人,奉献爱心等行为都有积极的影响。

一、幼儿感恩的内涵

《说文》曰:“恩,惠也。从心,因口。”《现代汉语词典》说:“恩惠:给予他人好处。”“感恩:感激别人对自己的恩德。”概言之,感恩是指个体对自然、社会和他人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益因素的积极认知和感激之情,并提供相应回报的行为。它既是一种积极认知,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更是一种以德报德的道德行为。

幼儿感恩教育是指教育者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将感恩教育内容与幼儿进行对话,使幼儿拥有感恩的意识并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感恩行为的对话活动。

二、研究幼儿感恩教育的意义及其内容

(一)研究的意义

感恩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幼儿道德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其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及帮助他人等良好的品质,促进其人格健康的发展,为幼儿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二)研究的内容

我国现有的关于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家庭教育情境中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到家长是否有培养幼儿感恩的意识、培养方式,以及幼儿在家庭中表现出的感恩意识和行为现状;另一方面是关于幼儿园对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从幼儿园角度对幼儿感恩教育进行研究主要是从感恩的四个环节进行解读:识恩、知恩、报恩、施恩。以上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从自然、社会和他人三个角度来探讨了幼儿感恩的培养。

三、幼儿感恩教育研究的热点

(一)幼儿感恩的现状调查

在对幼儿感恩的现状进行调查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基本上采用的是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在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后,研究者们发现:现在的孩子普遍不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的占76%;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事,不懂得要主动去表示关心的占68%;受到别人的帮助或关心,却不懂得要主动地向别人表示感激或感谢的占58%,这一结果说明现在的幼儿只懂得受恩而不懂得施恩。[1]在幼儿园中幼儿表现出的感恩相对家庭有所提高,但是仅表现为对熟悉的教师打招呼等礼貌行为。在人际关系上,78.35%的幼儿认为帮助自己的人很少[2],在接受帮助后有部分幼儿知道说“谢谢”,其中女童说谢谢的比例略高于男童。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资料发现:幼儿普遍缺乏感恩的心态。

(二)影响幼儿感恩的因素

1.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杜文婷(2009)探讨了幼儿感恩教育缺失家庭方面的原因是:家庭教育襁褓式理念、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方式和网络的冲击等。家庭作为幼儿最早接触的环境,是幼儿最先感受到人间真情的地方,父母对幼儿的爱,在生活中点点滴滴汇成人生长河,家庭本是幼儿最早感受到爱,也应是最早懂得感恩的地方,然而父母的家庭本位的价值观所形成的思维习惯植入到家庭成员的语言和行为中,悄悄地“潜入”到幼儿的头脑里,而形成的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爱而凝固成父母事事包办,孩子遇事言听计从,毫无感恩之心最终形成唯我独尊的冷漠态度。

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最根本的原因是父母并没有培养幼儿感恩的意识。长辈对幼儿的溺爱,父母忽略对幼儿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甚至认为对孩子的付出天经地义无需感恩。父母是幼儿出生后接触最频繁,关系最亲密的对象,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感恩是感恩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但是唯有树立父母正确的儿童观,父母通过与幼儿对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从而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行为。

2.幼儿园感恩教育的薄弱。

幼儿园作为人生教育的基础阶段,强调的是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中,重智轻德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私立幼儿园,为了吸收生源,迎合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幼儿园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开发智力的学习课程,在传授知识时以“问题――答案”逻辑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并在“奖励――惩罚”强化模式下让幼儿学习知识的各种各样隐形规则。幼儿园竭尽全力开发各种各样智育课程,而德育课程却以理想的观念来引导幼儿,却不注重从幼儿实际生活中来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这种停留在口头说教的感恩教育方式与幼儿以生活经验为主的学习方式相互冲突,从而使幼儿园的感恩教育犹如小鸟虽从天空飞过,却不曾留下任何痕迹。

3.社会感恩教育的缺乏。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日益富足,使幼儿从小就过上了优越的生活而从未接触过艰苦朴素的生活环境,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金钱为导向的价值观在幼儿园中也初见端倪。因此,社会应该大力弘扬感恩文化,共同发扬知恩、报恩的优良传统,为幼儿的成长创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世界。

(三)幼儿感恩行为的培养策略

1.家长的言传身教。

幼儿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父母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时应以具体形象的生活事件激发幼儿的感恩情感,如通过阅读图画故事书中的感恩故事、参加感恩亲子活动、参观孤儿院或敬老院等活动。同时,父母自身也应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通过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感恩行为来影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

2.教师的表率和教育智慧。

教师是幼儿的第二父母,在幼儿心中,教师是他们崇拜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影响深远。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注意多向他人感恩,对幼儿为班集体做出的工作也应该表示感谢。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丰富多样的教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感恩类的幼儿图画故事书和儿歌是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采用移情训练法可以使幼儿与文本中的人物更好的产生共鸣,真正理解人物的感恩情感。教师在充分运用资源的同时还应时时把握住日常生活中生成的课程,运用教育智慧为幼儿创造一个感恩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

3.家长、幼儿园、社会三方合作。

在正确引导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的同时,家长和幼儿园的合作是保证感恩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家园合作可使家长和教师很好的交流幼儿德育发展的状况,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策略,可使家长和教师互相理解和支持幼儿感恩教育的各项活动。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三方合作,做到三位一体,相互渗透,使幼儿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更好的成长。

四、幼儿感恩教育研究的冷点

(一)幼儿感恩的理论基础

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基本上是处于事实描述阶段,其实验研究相对还很薄弱,所以其理论相对较少,起步也较晚。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是McCullough,Kilpatrick,Emmons等在2001年提出,他们详细论述了感恩的亲社会本性,提出感恩具有三种特殊的亲社会功能或道德功能,即道德计量功能、道德激发功能及道德强化功能。[3]费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于1998年提出了感恩的“拓宽建构理论”。该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即时思维行动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而感恩也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离散的积极情绪。[4]张晶(2010)提出幼儿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学习理论、生活德育理论、情感德育理论和游戏理论。综上,笔者发现幼儿感恩教育的理论均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引进而来,幼儿感恩教育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基础。

(二)幼儿感恩的发展阶段

陈志琼(2004)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5]赵晓芳(2006)提出感恩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二是情感层次,三是实践层次。其中情感层次连接认知和实践层次,在感恩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笔者在翻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幼儿感恩的发展阶段并没有如幼儿的认知发展阶段一样有一个大致的时间界限和相应的特征。现有的研究把幼儿感恩教育看成是一种通过教育措施是可以达到社会对幼儿期望的最高水平,对幼儿感恩的培养并不会受到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

五、结论

幼儿感恩这一理念自古就有,然而将其作为一种培养理念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却是近几年的事。幼儿感恩教育虽有大量的研究,但是仍存在以下不足:

研究现状是从幼儿感恩的表现状况进行的描述分析,并未进行深入的科学的内在机制的研究。研究的理论基础均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推理分析,缺乏自己独立的理论基础。并未对幼儿感恩年龄的发展阶段进行任何研究,使用的发展理论和中小学及成人感恩发展阶段一致。研究方法单一,多是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其设计方式多基于定量设计。

参考文献

[1] 张月芬.学前幼儿感恩教育的思考与对策[J].教育科研论坛,2009(5).

[2] 周素珍.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感恩意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1(6).

感恩教师论文篇3

二、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构建感恩教育新体系

载体是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教育内容的实施、教育活动的开展、教育任务的完成,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因此,全面把握感恩教育的载体,并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和感恩教育的发展,选择合适的载体,是加强感恩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感恩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激发人的情感,更重要的是要使之养成相应的品德和行为习惯。高校感恩教育要以实践教育为手段,内化大学生的感恩品质。开展各类感恩教育活动,强化感恩教育实践,化抽象为具体,化说教为行动,要以活动为载体,让大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实践感恩,在现实行动中把感恩意识和个人的情感、意志、知觉等交融在一起,进而在这种交融和行为表现中丰富、发展感恩品质,最终才能在现实中实践感恩。绵阳师范学院在震后开展了一系列感恩教育活动,让这些颇具特色的活动成为“隐性课堂”,成为学生接受感恩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校园内营造了浓厚的感恩氛围。学校组织开展了系列地震纪念活动,深情追忆地震遇难同胞,鼓舞广大师生士气,营造奋发向上和积极进取的校园氛围,在教育教学和灾后重建工作中大力弘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学习实践活动中提升学校科学发展的水平。学校为以“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为主题,举办大型纪念晚会、“教师情系灾区专场音乐会”、“外籍教师赈灾专场音乐会”和“师生灾区行油画作品展”等,用音乐、舞蹈和画笔寄托哀思,用表彰“5•12”抗震救灾先进、优秀校友和为“震不垮的一代”主题征文获奖者颁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结合“三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利用课堂教学对全体学生深入进行感恩教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教育引导学生珍爱生命、坚强不屈、镇定理性、团结协作、乐观向上、懂得感恩。学校还开展“我爱我的祖国”系列班团主题活动,利用学生党员组织生活、班团活动,对广大学生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活动中激励学生的感恩情怀。

三、以社会实践为突破口,拓展感恩教育新渠道

“知道为智,体道为德”,道德行为是道德教育的落脚点。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应重视并加强感恩实践环节。在感恩教育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把感恩教育与社会和学校公益性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从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在参与的各种活动中感受恩德,感念恩情,履德践行,使其成为知理、通情、达行的高品格的人才。引导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践行感恩社会实践是磨练个性和锻造人格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也是大学生感恩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生走向社会、奉献社会的有效途径。学校要带领学生积极投身于社会公益活动,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社区服务、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暑假“三下乡活动”、专业实习等多种形式的教育实践活动,使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真正体验到生活的艰辛、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鼓励和无私帮助,从而懂得理解、尊重和同情他人,将感恩意识转化为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实际行动。绵阳师范学院每年定期开展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百县千村大学生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学校在灾后积极支持地方基础教育,每年派出优秀毕业生到地震重灾区进行顶岗实习支教,支援灾区基础教育,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学校积极结队建设志愿服务基地,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如关爱留守学生、社区结队帮扶、“清除白色垃圾”、城市环境维护、构建节约型社会义务宣讲、教师节感恩行动、帮残助困募捐、与绵阳市公交公司结队义务反扒等,深受师生和市民好评,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地震发生后,学校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成果充分运用到社会实践中,组织志愿者服务地震灾区,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咨询、援助活动,用实际行动深化了感恩意识,让感恩教育真正进入了学生的心灵,有效内化为学生的感恩品质。

感恩教师论文篇4

一、研究幼儿感恩教育的意义及其内容

(一)研究的意义

感恩作为亲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幼儿道德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爱心、同情心及帮助他人等良好品质,促进其人格健康地发展,促进幼儿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二)研究的内容

目前,我国关于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大致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基于家庭教育情境中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它主要涉及家长是否有培养幼儿感恩的意识、培养方式,以及幼儿在家庭中表现出的感恩意识和行为现状;另一方面是关于幼儿园对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它主要是从识恩、知恩、报恩、施恩等感恩的四个环节进行解读。可见,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都从自然、社会和他人三个角度来探讨幼儿感恩的培养。

二、幼儿感恩教育研究的热点

(一)幼儿感恩的现状调查

在对幼儿感恩的现状调查研究中,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法、访谈法和观察法。研究者在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后发现,现在的孩子不懂得体谅父母辛苦的占76%;认为现在的孩子不懂事,不懂得要主动去表示关心的占68%;受到别人的帮助或关心时,却不懂得要主动地向别人表示感激或感谢的占58%,这一结果说明:现在的幼儿只懂得受恩却不懂得施恩。[1] 在幼儿园中幼儿表现出的感恩相对家庭有所提高,但是仅表现为对熟悉的教师打招呼等礼貌行为。在人际关系上,78.35%的幼儿认为帮助自己的人很少 [2],在接受帮助后有部分幼儿知道说“谢谢”,其中女童说谢谢的比例略高于男童。通过分析已有的研究资料发现,幼儿普遍缺乏感恩的心态。

(二)影响幼儿感恩的因素

1.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家庭感恩教育缺失的根本原因是父母没有真正培养幼儿感恩的意识。长辈对幼儿的溺爱,父母忽略对幼儿道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父母是幼儿出生后接触最频繁、关系最亲密的对象,培养幼儿对父母的感恩是感恩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父母应树立正确的儿童观,通过与幼儿对话,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行为。

2.幼儿园感恩教育的薄弱

幼儿园作为人生教育的基础阶段,强调的是体、智、德、美全面发展。但是,在当今的社会中,重智轻德的现象屡见不鲜,特别是在私立幼儿园,为了吸收生源,迎合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幼儿园推出了各种各样的开发智力的学习课程,在传授知识时以“问题―答案”逻辑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并在“奖励―惩罚”强化模式下让幼儿学习知识的各种各样隐形规则。幼儿园竭尽全力开发各种各样智育课程,而德育课程却以理想的观念来引导幼儿,不注重从幼儿实际生活中来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和感恩行为。这种停留在口头说教的感恩教育方式与幼儿以生活经验为主的学习方式相互冲突,使得幼儿园的感恩教育犹如小鸟虽从天空飞过,却不曾留下任何痕迹。

3.社会感恩教育的缺乏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日益富足,幼儿从小就在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从未体会到艰苦朴素的生活,同时经济的发展也影响着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以金钱为导向的价值观在幼儿园中也初见端倪。因此,社会应大力弘扬感恩文化,共同发扬知恩、报恩的优良传统,为幼儿的成长创造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世界。

(三)幼儿感恩行为的培养策略

1.家长的言传身教

幼儿正处于自我中心阶段,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父母在对幼儿进行感恩教育时应以具体形象的生活事件激发幼儿的感恩情感,如通过阅读图画故事书中的感恩故事、参加感恩亲子活动、参观孤儿院或敬老院等活动。同时,父母自身也应该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通过自己对自然、社会和他人的感恩行为来影响幼儿的思想和行为。

2.教师的表率和教育智慧

教师是幼儿的第二父母。在幼儿心中,教师是无所不知的圣人,是他们崇拜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成长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应注意多向他人感恩,对幼儿为班集体做出的工作也应该表示感谢。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可选取丰富多样的教材和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来培养幼儿的感恩意识。感恩类的幼儿图画故事书和儿歌是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采用移情训练法可以使幼儿与文本中的人物更好地产生共鸣,真正理解人物的感恩情感。教师在充分运用资源的同时,还应时时把握住日常生活中生成的课程,运用教育智慧为幼儿创造一个感恩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氛围。

3.家长、幼儿园、社会三方合作

在正确引导幼儿拥有一颗感恩的心的同时,家长和幼儿园的合作是保证感恩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途径。家园合作可使家长和教师很好地交流幼儿德育发展的状况,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策略,可使家长和教师互相理解和支持幼儿感恩教育的各项活动。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三方合作,做到三位一体,相互渗透,使幼儿在和谐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成长。

三、幼儿感恩教育的冷点

(一)幼儿感恩的理论基础

幼儿感恩教育的研究基本上是处于事实描述阶段,其实验研究相对还很薄弱,所以其理论相对较少,起步也较晚。感恩的道德情感理论是McCullough等人在2001年提出的,他们详细论述了感恩的亲社会本性,提出感恩具有三种特殊的亲社会功能或道德功能,即道德计量功能、道德激发功能及道德强化功能。[3] 费雷德里克森(Fredrickson)于1998年提出了感恩的“拓宽建构理论”。该理论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即时思维行动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而感恩也经常被认为是一种离散的积极情绪。[4]张晶(2010年)提出幼儿感恩教育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学习理论、生活德育理论、情感德育理论和游戏理论。综上所述,笔者发现幼儿感恩教育的理论均是从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引进而来,幼儿感恩教育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基础。

(二)幼儿感恩的发展阶段

陶志琼(2004年)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5] 赵晓芳(2006年)提出感恩教育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二是情感层次,三是实践层次。其中情感层次连接认知层次和实践层次,在感恩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6]笔者在翻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幼儿感恩的发展阶段并没有一个大致的时间界限和相应的特征。现有的研究把幼儿感恩教育看成是一种通过教育措施是可以达到社会对幼儿期望的最高水平,对幼儿感恩的培养并不会受到幼儿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幼儿感恩教育虽有大量的研究,但是仍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第一,研究现状是从幼儿感恩的表现状况进行的描述分析,并未进行深入的科学的内在机制研究。第二,研究的理论基础均是建立在心理学、社会学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推理分析,缺乏自己独立的理论基础,且缺乏对幼儿感恩年龄的发展阶段进行研究,使用的发展理论和中小学及成人感恩发展阶段一致。第三,研究方法单一,多是观察法和问卷调查法,其设计方式多基于定量设计。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山东 青岛,266071)

参考文献:

[1]张月芬.学前幼儿感恩教育的思考与对策[J].教育科研论坛,2009(5).

[2]周素珍.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感恩意识[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S2).

[3]王定升.感恩对助人行为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8年硕士学位论文.

感恩教师论文篇5

一、课题的提出

1.社会现状的需要

我国自古就有“羊跪乳,鸦反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古训。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外来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美德被淡忘和受到一定冲击,“感恩”一词在有些人看来已过时了。随着独生子女学生越来越多,相应的“小公主”、“小皇帝”也越来越多,长辈对他们有求必应,可谓溺爱,社会、学校对其关怀备至,造成当前不少中学生“以我为中心”的习气。他们只知“我该怎样”,不知“该我怎样”;只知“我要怎样”,不知“要我怎样”。这对于一个家庭、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教育来说,是十分危险的。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成为目前一个热点话题。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在教学工作中加强感恩教育,也成为了我们的研究重点。

2.学校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引导广大未成年人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对中学生而言,“感恩”他人的能力有限,但是感恩意识却要从小树立。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手段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家庭、学校、社会;感恩教师、亲戚、朋友的关怀与帮助,常怀感恩之心,自然而然地成为我们现代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大课题。

3.初中生成长的需要

当今,虽然物质生活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但是学生的感恩意识缺失,不懂感恩,不会感恩,拒绝感恩的现象时有发生。

教育专家郭建国教授说:“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没有一颗感恩的心,孩子永远不能真正懂得孝敬父母、理解帮助他人,更不会主动地帮助别人。”是啊,学会感恩就等于架起了做人的支点。我们的思想教育,包括学校教育,不能只停留在讲大道理上,更不能只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还要帮助教育人们懂得做人的道理,要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让他们懂得感恩。中学阶段是人生受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一些行为习惯及意识的养成往往影响着中学生的一生。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就是让学生从语文教学的感恩思想中内省地自我发展,让学生内心中激发出“要我感恩”到“我要感恩”,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这对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感恩教育的定义及其意义

1.感恩教育的定义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个舶来词,牛津字典给出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知恩”于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情能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于行,就是在知恩、感恩的基础上,能够懂得施恩于他人,将心中的感知具体化,行为化形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品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对生命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主要通过联系实际,以学生由内而外的“内省”为突破口,将感恩思想中内省的自我发展要求,在学生内心中激发出来,变“要我学好”到“我要我学好”,找回学生内心人性的东西,真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主要应从小处入手,从身边入手,从所教的课文内容入手,探索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教育学生认识、感受、体验父母、教师、同伴、身边人对自己的关爱和帮助,潜移默化,让学生懂得感恩,从而爱父母、爱教师、爱同伴、爱身边人、爱自然、爱社会,并使感恩成为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优秀品德。

2.感恩教育的理论价值

感恩是“感”和“恩”的两个过程,“感”是感知、感受,也就是知恩的阶段,是报恩和施恩的前提和基础。感恩教育将深化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孝道教育理论,扎根于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孝道教育基础之上,联系德育教育工作的有关要求,结合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取得相应的研究成果,必将又反过来深化和发展初中语文教学中感恩教育的有关理论。

3.感恩教育的实践意义

(1)对于个人而言,感恩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感恩并以实际行动来报答他人和社会恩情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人格完整的、心灵健康的人。感恩有时并非人的天性,需要感恩教育的点拨。感恩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对于人们内心价值秩序的建立、师生间关系的重建以及学生的生命观、自然观、人际交往观等观念的树立,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使他们走向谦逊、谨慎、幽默、敬爱、自尊、感恩。

(2)感恩教育有利于形成学校、家庭良性互动的社会德育氛围。通过系列感恩活动,让学生的心灵不断撞击感激的区域,告诉学生要学会感恩——感谢父母的哺育,感谢自然的恩赐,感谢社会的关爱,感谢别人的鞭策……只有这样具有极强可塑性的学生才能“心会跟爱一起走”,并以爱心来回报这个充满阳光的世界。

(3)感恩教育有利于培养和完善学生的道德和法纪品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阶段,运用可运用的方法,使用所能使用的手段,把感恩教育溶于语文教学的实际当中,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让他们懂得感谢家庭、社会、教师、亲戚朋友的关怀与帮助,时常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同时通过唤醒学生的知耻心和感恩心,促进家庭的和谐、社会的和谐,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三、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研究的目标及过程

1.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研究的目标

(1)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实践提高学生的感恩意识,学会一定的感恩方式,养成感恩习惯。

(2)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深入挖掘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有关各种感恩话题的课文和话题作文,逐步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教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

(3)在语文教学中,向中学生渗透感恩意识,教会他们如何感恩,通过何种方式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如何感谢教师的培育之恩,怎样感谢他人的帮助之恩。??

2.本校语文教学感恩教育研究的过程

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这期间,需要一步一步地来做。在研究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营造感恩教育的语文教学环境

在语文教学中展开感恩教育,并想取得成效,需要有良好的感恩教育气氛和校园环境建设;需要校园的物化和人文环境的建设营造感恩氛围。物质文化环境是无声的老师。文化环境的精心设置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使语文教学真正起到“无声润物三春雨,有心护花二月风”的良好效果。

①在我们精致和谐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感恩的氛围。校报专门开辟了“感恩专栏”,刊登了全校学生的优秀的以感恩为话题的文章,教师的读后感、家长来信等等,在全校形成良好的感恩文化氛围,使全校的学生沐浴在浓厚的感恩气息中。

②在教室开辟了“班级感恩文化角”,设有“身边处处有恩情”、“感恩温馨语”等栏目。使班级里充满了浓浓的感恩气息,为语文教学中的感恩教育创设良好的氛围。

③在校园的墙面上,悬挂了“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感恩名言诗句;在每天的升旗仪式上和学校校园午间新闻中,《感恩的心》、《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等旋律优美、感人肺腑的感恩歌曲被反复传唱。这些自然和谐的举措,呼唤着中学生的感恩之心。通过挖掘语文学科的相关育人因素,整合和优化,在课堂中有机渗透。

(2)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①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这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探索,多个语文教师的参与,逐步探索出了几种对农村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几种方式,例如,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通过所教课文的主题引申法,在中学六年级语文《散步》的这篇课文中,蕴含了“敬老爱幼”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结合自己本地的实际情况,结合我们农村的实际情况,教育中学生不但要孝敬爷爷奶奶,而且要理解我们的父母,他们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们是爱的连接点,他们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们学生要理解他们的苦衷。在课文《纸船》的教学中,结合孩子对母亲的那种深深的爱这一主题,语文教师要教育中学生热爱自己的母亲。课文《金色花》中,教育中学生为母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②在作文课上,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想方设法,创设几篇感恩作文,特别是在话题作文中,让中学生多写一些与感恩话题有关的作文,让学生明白,感恩素材的作文最能打动人心,最能抓住读者的心,使中学生用心去寻找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感恩素材,不放过生活中任何一个感恩细节,从而潜移默化地起到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

(3)利用影视媒体的感恩熏陶

利用优秀媒体资源进行感恩教育的熏陶,在愉快的影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培植学生的感恩心,提高学生的道德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的发展。当前中学生绝大多数人喜欢看电视剧,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加以引导,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观看一部以感恩为主题的电视剧,让中学生写出观后感,在班级里交流一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教育,逐步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激父母养育之恩,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道德品质;感激教师的培育之恩,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良好品质;感激他人的帮助之恩,在生活和学习中互相帮助,乐于助人;感激自然的赐予之恩等等。

3.研究后的反思

感恩教师论文篇6

在学校教育中,可以把感恩教育与学科进行联系。通过教材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感恩,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在教学中,要注重将学生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感知世界,把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德育相联系,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开展教育,把思想教育渗透到学科学习中。

比如在《思想品德》学习中,教师多会从家与爱入手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自己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回报社会。比如在语文教学中,"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的故事都是在告诉我们要学会感恩。连动物都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人更应该做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学会思考,再进行自我反省。俗话说的好:"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当别人帮助你的时候,你应该怎样回报他人。教师可以以这样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涌泉与滴水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引发学生在大小事物上的深思。把感恩的事迹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可以在心中种下感恩的种子,给它浇水、施肥,让感恩之树成长。

2.利用教学方式多样化,促进感恩教育

2.1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去学习感恩。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安排一次给爸爸妈妈洗脚的任务,让学生把这次的体验写成作文上交。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父母捧在手里怕坏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教师可以让家长配合学生,让家长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力量,这样的教学活动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生活是酸甜苦辣都有的,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教师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学生的情感更加的细腻,这样他们才能够有意识地去感恩。

除了要对父母感恩以外,学生要感恩的对象还有很多。学校每年都会不定期的组织学生到户外进行小广告的清理,这其实也是一种感恩活动。环卫工人是城市中醒来最早的人,在天还没亮的时候就要打扫街道,我们干净的生活环境都是他们的功劳。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是会有乱扔垃圾的现象,让学生参与到清扫活动中可以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能够怀有感恩的心去面对环卫工人辛勤的劳作,了解了环卫工人的辛苦,学生才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用善意的眼光看社会、看身边的人,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2.2教学内容与社会相结合。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教学活动都是与社会需要有关的。所以,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培养时,需要在社会中进行实践。把感恩教育推行到社会中,让学生在社会中学会感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课堂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有全新的认知。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熏陶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学习《我的成长树》一课中,教师可以在班级布置"我的成长记录"活动,学生可以在上课前收集有关自己成长的东西。遇到不知道的事情可以问家长,与家长一起回忆童年的趣事。在课上可以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成才经历,可以是自己出生的证明、可以是周岁的照片、可以是父母给你拍的DV,这些都是体现学生成长的经历,学生可以在分享时体会到自己成长的过程。学生可以很好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避免教师枯燥的讲解,把生动的事件呈现在眼前形成道德观念,培养学生树立感恩的价值观。

3.加强感恩教育宣传,组织学校活动

在感恩教育活动中,学校可以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感恩小组"对整个感恩教育的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督。为了让感恩活动落实到实处,学校可以组织班主任在班级内进行活动,比如开设"感恩主题班会",让班级的学生可以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感恩活动进行评价,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各个班级还可以相互交流经验,促进感恩活动更好地推广。

学校可以组织在国旗下讲话、学校的宣传栏、黑板报等方式,对感恩教育活动进行宣传,让学生可以通过这些标语来感受感恩。在班级中可以组织感恩文章阅读评比活动,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去表达感恩,可以是舞蹈、绘画、讲故事、唱歌等多种形式。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会增加对感恩的理解,给予孩子精神食粮,唤醒学生感恩的意识。

学校还可以组织传统文化的活动,比如"孝文化",让学生可以在传统文化中受到精神文明的熏陶。学校可以组织诗歌朗诵、让学生寻找经典篇。宣传尊老爱幼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人让座,帮助老人过马路等,让学生可以学会感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回报父母、回报社会。

学校可以把感恩教育与礼仪教育相结合,让学生在校园中形成讲文明、树新风、感恩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做礼貌的人,对老师、同学、父母都怀有感恩之情。从小事入手,让学生有感恩的意识。

4.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念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了父母对学生进行教育以外,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老师要多帮助学生。让学生能够有感恩的意识,在平时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感恩情境,让学生可以体会到感恩。比如教师在听写时拿学生的书,在使用完之后,对学生亲切地说"谢谢",学生说"不客气"。这样简单的举动,也会感动到学生。让学生知道每个人在寻求别人帮助时,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念。

5.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利用德育的教学原则,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在学校中多开展有关感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面向社会,加强学生感恩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感恩教师论文篇7

1感恩的涵义

感恩一词用“gratitude”来表示,它源于拉丁字根“gratia”,意思是恩惠、令人愉快的。在中国汉语体系中,感恩作为一种为人的内心意志,已延续几千年的历史了,其最早是出自于晋朝陈寿的《三国志·吴书·骆统传》:“令其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而儒家赋予感恩意识的内涵是最深刻的,儒家文化认为个体要努力实现“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的道德品质,通过忠、孝、节、义来体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程度,其内在本质就是感恩。《说文解字》对感恩的解释是:“感,动人心也;恩,惠也。”当前教育理论界比较认同的感恩的定义:“感恩就是对他人、社会和自然给予自己带来的恩惠和方便在心里产生认可并意欲回馈的一种认识、一种情怀和行为。”

2感恩的产生

感恩的产生主要有四种途径:宗教、个体自我实现、积极的主观经历和对因他人帮助而使个体获得积极结果的知觉。其一,感恩是宗教寻求和保持信仰者所采用的最普遍的情绪,是精神和宗教经历的主要部分。其二,感恩是自我实现者的核心特征,自我实现者具有一而再地感激、精神饱满、敬畏、快乐、好奇等特征,这使得个体常常获得愉从而促进了个体幸福感。其三,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同时与众多其他积极情绪相关,如满意、幸福、自豪、希望,积极的主观经历能够诱发感恩情绪。其四,感恩源于对因他人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结果的知觉,其中移情是感恩产生的基础。

二大学生感恩心理缺失的表现

1养育之恩的缺失

对个人而言,最大的恩情莫过于给了自己生命的父母。我国古代24孝故事中有“卧冰求鲤”的典故,可在当今大学生中,这样的孝心并不多见了,有的学生觉得家长含辛茹苦的付出是理所应当,家境好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艰辛,家境不好的孩子甚至埋怨父母没有给他一个富裕的环境。平时与父母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只要有联系就只是“要钱”两个字。一些学生甚至拿着父母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心安理得地打游戏、谈恋爱等,羞耻之心全无,更无从谈感恩观念了。

2师生之恩的缺失

古人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虽然打上了封建社会的烙印,却揭示了“师生之恩”情感的美好。文学家林语堂先生说:“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首先应该通情达理”。然而不能不说我们的许多学生现在已经缺少了对老师感恩的情感,课堂上无视老师的存在,不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我行我素,对待师长的态度是给高分就支持、给低分就反感,在校园里见到老师像不认识一样,更别提毕业后再续“师生情”了,许多时候师生关系仿佛变成了“商品关系”。

3母校培育之恩的缺失

从迈入校门的第一天起,学生所学的知识绝大部分来自于学校,从一棵稚嫩的小苗成长为参天大树,可以说学生成长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母校的栽培。学生应该对母校深怀感恩之情,用自己健康的人格、广博的学识来展示母校良好的形象,进而回报母校。但在一些大学生的意识中却忘却了学校的培育之恩,对学校要求过高,稍不如意就满腹牢骚,甚至采取过激行为,他们毕业离校后,对于学校培养之恩不仅没有丝毫感激之情,甚至埋怨学校,更谈不上以母校为荣关心关注母校的发展了。

4朋友之恩的缺失

人要知恩图报,对曾经激励、帮助过自己的朋友要回报,要讲究信誉,不背叛朋友、不见利忘义。这种对朋友的感恩在大学生中也有所淡忘。需要你的时候就是朋友、哥们儿,不需要的时候什么也不是,甚至当所帮助过自己的人遇到困难时置之不理。

三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教育过于功利性,缺少感恩考核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功利主义价值观开始在人类生活中肆意渗透,造就了功利主义教育实践的盛行,从而淹没了感恩教育的呼声。“科学的迅猛发展所造就的辉煌的物质成就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体,使得人们愈加相信功利主义的合理性,从而导致它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更加肆无忌惮,这必定会给作为社会的重要部分的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带来深刻的影响,使得启蒙之后的世俗化的教育更是远离了大全式的终极价值,取而代之的是以功利主义为目的的教育,教育本身发生了异化。”现今中国的高等教育几乎都打上了“功利主义”的烙印,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轻德育的做法比比皆是。高校过于注重教育的功利性而忽略了教育固有的育人功能,如此一来,专业的力度或许是加强了,但它的加强确是以德育的削弱为巨大代价换来的,德育沦为“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不要”的错误矛盾。由此而催生出大批的专业技能上是满分而德育上零分的“天之娇子”,而这也势必影响大学生感恩品质的养成。

缺少大学生感恩考核体系。高校是以科研成果和的数量作为衡量尺度的,道德教育教师不但数量少,而且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因而他们不能对感恩进行理性的分析,不能开展不同层次的感恩教育,也不能把感恩教育与爱的教育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牢固的感恩意识。在多数高校的感恩教育中,没有一套考核学生感恩意识与行为的道德标准体系,不能很好地的记录、考核学生的感恩教育状况,也不能根据学生的道德修养与思想素质状况及时实施感恩教育。所以,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成为必然。

2不注重优化感恩教育的育人环境,缺乏感恩氛围

高校基本上没有“感恩教育”校本课程。多数高校没有开设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也相对较少,而感恩教育同专业学科的结合也几乎为零,于是堵塞了拓展延伸“感恩教育”内涵的可能性。高校只注重了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道德教育。在这种感恩教育缺位的影响下,使得大学生在情感教育上的漏洞更大。

校园感恩氛围淡薄。校园文化是大学生赖以求学、生活、社交的环境,是高校一以贯之并发扬光大的精神追求和理想境界,是以文化形态参与的非强制性的教育手段。作为一种校园环境的群体意识,它在大学生感恩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都说言传胜于身教,大学生从小就被教育要感恩,可是现在不少的教师、学校并没有给他们创设这样的情境。社会上假冒伪劣泛滥成灾,偷税漏税屡禁不止,学校腐败时有耳闻,社会道德风尚受到严重冲击。这样就可能导致大学生已建的道德圣殿在一夜之间倾颓、倒塌。

现今大学校园中,不少的学生常常是“我要怎样”,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极少考虑他人的付出,他们视自己所得到的一切为理所当然,一旦他们应该得到的没能如愿,便愤愤不平。这些心理偏差、过激行为说明,在实施感恩教育过程中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注重调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的积极性,共同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并促进三者之间的有效整合。事实证明,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铸造等感恩品质的养成,与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密不可分。

感恩教育活动孤立化。感恩教育必须以学校为基点,以家庭为依托,做到家校互动,一以贯之,才能增强学生的感恩意识,让感恩逐步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目前一些高校虽然开展了一些活动,但有的流于形式,有的没能很好的和家庭、社会等多方联动,使得活动的效果甚微,学生只是参加了一次活动,并没有因此感受到教育。所以,感恩教育活动不是孤立的,必须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文明礼仪教育、道德教育、价值观教育、理想教育等教育教学活动结合起来。

3感恩教育实施的形式化,轻视感恩实践

感恩教育形式化。长期以来高校德育习惯于通过课堂教学灌输政治和道德知识,不善于寓德于人文、社会以及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习惯于号召、虚张声势,而不善于做深入细致、有针对性的思想工作;习惯于通过批评、禁止等管理手段来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不善于形成集体舆论、文化气氛对学生进行熏陶;习惯于居高临下从社会需要对学生提出种种要求,而不善于从学生角度进行心理分析,以心理咨询方法引导学生。所以,高校的感恩教育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取得多少实质效果。

感恩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感恩教育的理论、内容只有通过实践内化为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才能推动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增强。虽然感恩教育逐渐被高校所重视,但效果仍然不是很好。大部分高校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面,如搞两次讲座、做几次报告、组织一些征文活动等,学生仅仅是听听而已,并未达到感恩意识内化的目的。高校的感恩教育并没有很好地和学生的专业实践、社会调查、青年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忽视了理论联系实际,这就使得大学生感恩教育收效甚微。感恩教育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报恩、施恩,而不是仅停留在知恩的层面上。

四大学生感恩心理培养的策略

一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运用马克思主义现论,批判和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感恩观念,进一步将独生子女意识引导到感恩绝不是简单地回报父母养育之恩,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是一种精神境界的追求。

二是创新感恩教育方式,提高针对性。我国学校的感恩教育刚刚起步,尚处在探索阶段,教育方式沿袭高校德育传统的单向传授为主,方法显得单一,效果不明显;德育教育缺乏对大学生群体特点的了解和分析;感恩教育实践活动往往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当前学校要提高感恩教育的针对性,必须创新教育方式,做到双向交流、因材施教、真情引导。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主题、社会环境、学生的思想特征和行为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在这种形势下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实现双向交流。

三是建立学校心理理疗干预机制。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各种社会思潮和丑恶现象不断涌现,有的学生心理产生障碍,同时受到体制、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往往人际关系冷漠,对社会某些现象强烈地不满,最后会导致行为失常、感恩意识丧失。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坚定做好事、知恩图报的信念,不要被社会上发生的种种丑恶现象所“污染”。

参考文献

感恩教师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6-0144-01

一、感恩教育的相关概念

感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一个智慧的人,不应该为自己没有的斤斤计较,也不应该一味索取使自己的私欲膨胀。学会感恩,为自己已有的而感恩,感谢生活给予你的一切。这样你才会有一个积极的人生观,才会有一种健康的心态。感恩是对生命恩赐的领略,感恩是对生存状态的释然,感恩是对现在拥有的在意,感恩是对有限生命的珍惜。感恩是一种美德,感恩更是一则芬芳的誓言;感恩是一种幸福,感恩更是一个永恒的支点。学会感恩,不要再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理所当然的,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来之不易。

感恩教育必然是教育中的一个类别,同教育的定义一样,感恩教育也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感恩教育首先是一种认知教育,即要将外在的感恩观念等讲授给学生,使学生将这一观念转化为自身迸发的感恩情感直至上升为感恩信念,从而使学生产生感恩行为。感恩教育也是一种品德教育,感恩本身就是个人品德的重要组成。感恩教育的目标很显然就是要使学生因感恩信念产生感恩道德行为。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培养教育,相对智力培养教育而言,感恩教育是情商教育。以情感动人,以情感化人,不断的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和感恩意识,使学生智商和情商同步和谐发展。

二、我国高校感恩教育现状

随着时代的变迁,东西方各种文化、价值观的涌入使我国高校大学生道德观出现了多元化趋势。我国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在取得一些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高校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分析高校感恩教育现状,对目前高校德育工作有效开展十分重要。

1.感恩教育课下执行力较差

随着我国高校思政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大学生感恩教育也随之得到了深入发展。但是,当前我国高校感恩教育大多还只停留在课本,灌输给学生认知和情感意识,但是什么样的教育方法可以指导实践缺依然是空白。感恩教育目前只停留在概念、内涵的分析,而实际的案例分析,针对当今大学生感恩理念的定位确寥寥无几。

2.过多重视基础科技知识培养而忽视大学生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

我国高校现在大多还是将教育的重点放在各个专业科技知识的培养上面,对于思政教育,德育教育都放在了教育的次要位置,有感恩教育课程设置的高校也多把这样的课程放在了选修的位置,没有感恩教育课程的高校也就是在开班会时候提一提,不出问题就忽视感恩课程的重要性。这种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现象,使大学生在道德品质上的缺失成为隐患,我国的感恩文化、感恩传统在大学生身上慢慢消失。

3.我国高校感恩教育方式陈旧,专职教师考核制度欠缺

感恩教育从实效性方面来看感恩教育应该是师生的互动交流与深入沟通。当前高校的感恩教育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教师自身素质不强,感恩教育讲授教师多以思政、品德老师为主,有些教师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感恩教育,“上来就讲,照本宣科”的模式为主,课程结束多以让学生写论文为主,学生在课上根本就与教师没有任何交流和互动,教师感受不到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受,学生也体会不到教师教授的内容,大学生始终处于“被上课,被讲授”的状态,感恩教育因此大打折扣。

高校德育工作开展本身在高校就不受重视,感恩教育更可想而知。个别设置感恩教育课程的高校,对教师的考核也是以为主,究竟教师对感恩内涵的理解深度,不同层次学生对感恩教育的理解,是否能将感恩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起来,这些都放在了考核之外。这让我国高校感恩教育形同虚设,大学生感恩意识淡漠依然没有根本的改变。

三、高校感恩教育对策分析

1.大学生自身加强对感恩传统文化的学习,提高自身人文素质

大学生在学习自身专业知识的同时,更要提高自身人文素养。一个人只有世界观和价值观达成一致,才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将这种思想指导行动。大学生自身加强对感恩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止停留在学习的表面,要深入全面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多阅读各种经典著作,如《论语》、《弟子规》等,并作读书笔记。在学习之余大学生要积极参与多种形式的感恩团体活动,如下乡帮扶、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感恩的品质才能真正从课本中升华,直观的面对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大学自身爱国、爱校、积极奉献社会的热情。

2.提高高校感恩教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高校德育教师的感恩言行实际上就是大学生学习的最好榜样,因此高校德育教师尤其是感恩教育专职教师更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直接影响教师自身素质,更会在大学生心中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射。高校教师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明确自身在感恩教育中的位置,在高校感恩教育中,大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任务是启发和引导,教师的任务更多是在课下,要将课堂搬到课下,和大学生成为朋友,多关心、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困难并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是大学生真正感受到感恩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3.完善高校感恩教育机制、转变高校感恩教育方式

高校要建立感恩教育实践活动机制,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学校或学生社团活动,真正将大学生抽象的感恩意识转化为具体的感恩行为。建立高校感恩教育评估体制,高校感恩教育应有相对的反馈教育效果,定期回访家长,回访社团,针对评价高的教师、学生要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对于忘恩负义,利己行为予以批评和打击,并将这种评价计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中,激发和规范大学生感恩行为。

感恩教师论文篇9

感恩是一种优秀的人文精神,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源远流长。感恩更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宝贵财富,很难想象一个不知感恩的人将如何回报社会。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地位。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不知感恩的人难以承担社会重任,所以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是一门丰富的人文学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感恩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分四部分介绍小学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之间的关系,论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是切实可行的。

一、在小学教育中实施感恩教育提出的背景

(一)存在有些小学生感恩之心缺失的现象。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了,但是人们却不时感叹心灵的寂寞,追问为什么会在喧闹的人群中感到孤独?人们往往不知道怎样感受爱,怎样去爱,怎样感恩。在小学生中,这种情感冷漠迹象已有所显现。现在的孩子大都为独生子女,所处的环境比较优越,父母过分溺爱,凡事替孩子包办,很容易造成他们自我满足,于是某些孩子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忽视父母、亲人、老师、朋友及身边的其他人对自己的付出,对他人的关怀无动于衷,很难想象一个不知感恩的人如何承担起社会的责任?

(二)小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感恩教育应归属德育方面,但我国德育现状却堪忧,对德育重视程度不高,仍停留在理论学习、知识教化上。教育模式古板、枯燥,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这种状况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首先家庭教育存在缺陷。部分父母只关心孩子的成绩与未来发展,让孩子把大把时间花在各种培训班上。其次,现有教育体制忽视小学德育教育。课堂教学偏重于“知识型”教学,设计德育较少,且德育走过场的现象比较普遍。甚至在许多偏远地区的学校并没有开设德育专门课程,学校注重的是升学率。小学生德育环境营造不够。从社会环境看,虽然主流环境是好的,但存在太多对小学生来讲影响消极的东西。

二、感恩教育内容

感恩(gratitude)来源于拉丁字根“gratia”,意思是“恩惠、令人愉快的”。《牛津字典》对感恩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之后的感激之情呈现出来,并回馈他人”。而在理论界,国外对感恩并没有定论,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都有自己的见解:从哲学的角度看,亚当・斯密把感恩定义为“推动我们做出回报的最迅捷和最直接的情感”。康德认为感恩是“称赞一个人,因为他已经给了我们仁慈”。苏格兰哲学家托马斯・布朗把感恩定义为“那种对他的爱的高兴情绪,他已经给予了我们仁慈,这种情绪本身不仅仅是所给予恩惠的一小部分”①。美国教育学者阿迪斯・瓦特曼说:“不管时代如何变化,我们总将有着和我们祖先同样的需要,那就是,愉快地、勇敢地度过我们的一生,和周围的人友好相处,保持那些指导我们更好成长的品质,这些品质是欢乐、爱、诚实、勇敢、信心、感恩等。”②西方社会学家认为,感恩总是在两个个体之间产生和存在,换句话说就是在感恩形成的过程中,社会交互作用和人际关系发挥着重大作用。

感恩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积淀的精髓,“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经典词句体现了古人对感恩的认同和崇尚。当今社会由于受外来多元文化的影响,似乎没有得到太多的传承,小学生的感恩意识正在淡化,虽有俗话说“施恩不望报”,但感恩是人类的基本道德之一,绝不是对施恩者简单的回报,更是人的一种责任意识、一种精神追求。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生感恩意识的缺乏,与小学德育落实不够,忽视感恩教育有关。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优势

(一)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

语文教育负有德育的功能,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长期以来“工具说”和“人文说”占据主要地位。我国儒家学派提倡“文以载道”,“文”就是学生学习掌握的基本知识,“道”就是文本内容反映的思想内涵,包括高尚的品格。学生学习语文,最基础的是对语言的学习。语言的功能主要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文化。学生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掌握语言的四个基本功能:自我表达、交际、解释、记忆,从这四个基本功能看,语言的工具性似乎占了主导地位。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是任何人无法否定的,但是语文学科作为工具而言,与数学、物理、化学学科等不含任何思想的工具是不同的,因为语言文字是一N特殊的工具。人类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时,总会表现自己的主观意识,蕴含自己的思想感情,体现自己的价值,因此语言文字具有思想性,语文学科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这就是语文学科具有的人文性。

《礼记》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③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更要加强对学生的针对性思想道德培养。小学阶段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小学语文教育思想性极强,因此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加强感恩教育具有重要作用。感恩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体现在人与人的交际关系上,社会交互作用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④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是可行的。

(二)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识字写字,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⑤在语文课程中开展感恩教育,符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素养”的要求,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课程标准提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恩教育,必然会促进学生的人文教育,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理智的升华,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人格,净化学生的灵魂。同样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可以弥补语文教育功能片面化的不足,使语文教学成为全面的教学,培养出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开拓精神、创新意识的人才。

(三)小学语文教材中丰富的感恩教育资源。

陶志琼博士说:“什么是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让小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施恩。”⑥小学阶段是孩子思想启蒙的重要时期,在语文教学中积极渗透感恩教育,有益于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对以后高年级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他们今后成长与发展大有裨益。小学生年龄小,感恩意识相对淡薄,小学语文教学应担当起德育教育与理论教育的双重任务。如今无论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都包含着丰富的感恩资源,需要通过小学语文老师的深入挖掘,讲授教材知识,实现对小学生的感恩教育,从而帮助小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语文教育是一门人文性学科,其学习过程是复杂的,而语文教育本身属于社会科学范畴。涉及意识形态的诸多领域,对受教育者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重要的影响。感恩是一种美好的道德,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更是人文精神的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在语文学科中实施感恩教育是必需又是可操作的。

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的意见

(一)增强小学语文教师德育意识。

《论语・子路篇》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小学生具有向师性,并且在多方面可塑性都非常强。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为人师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小学语文教师的德育意识尤其体现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是学生的镜子,是学生直接模仿的榜样,教师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对学生起着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作用。小学语文教师不能对小学生进行空洞的感恩教育,更不能要求小学生死记硬背感恩的准则,因为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语文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品德教育的契机,课后言行一致、以身作则,以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表现出的良好形象,会对学生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典范作用。除此之外,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关心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要关心学生思想的发展、人格的健全,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处处感受到老师殷切的关心和真诚的呵护之情。在学生的心中将感恩思想概念化为关爱他人、关爱世界的种子,并不断地提供养分,精心呵护培养,让它发芽成长,最终收获感恩教育的累累硕果。

(二)结合文本,开展课外活动。

老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对课文文本进行深入分析理解,上升到思想层面,使小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恩意识。但是小学生有了感恩意识,不一定就会有感恩行动。这时候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发挥聪明才智,适时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感恩活动,使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化为感恩的行动,在实践中锻炼和巩固感恩意识和感恩思想。陶行知先生曾把“教学做合一”作为晓庄师范学校的校训,认为“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⑦,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结合各种活动对学生展开感恩教育。可以利用校会、班会、团队活动等开展“感恩系列活动之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每周升旗仪式的国旗下讲话,可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就感恩这一话题进行专题发言,结合国旗下的讲话,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写出心得体会,交流感想。总之,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挖掘感恩教育的资源,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要“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⑧。“五一”劳动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让学生体会劳动之艰辛,增强对劳动者的感恩之情;在父亲节、母亲节,可以让学生给父母说一句话、做一件事,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教师节到了,让学生学会制作贺卡,把贺卡送给自己最喜欢的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寒暑假,让学生在家里帮父母做家务,感受父母的艰辛,并组织办好专题手抄报或宣传栏等。让学生明白感恩不是说说而已,而要用行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

注释:

①李静远.高中生感恩教育及在Z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索[D].开封:河南大学,2013.

②商继宗.中小学比较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95-196.

③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95.

④⑤⑧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2011:1,2,33.

⑥饶宝美.感恩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语文建设,2015(29):13-14.

⑦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343.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张成群.多一点感恩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6-9-26(8).

[4]陶志琼.关于感恩教育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教育科学,2004(4):9.

[5]姜丽鸿.感恩教育和生命教育[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7(6).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2011.

感恩教师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2-0004-02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体现的是一个人的修养。感恩不仅包括对父母、老师、朋友的感恩,更包括对社会、自然等怀有一颗感恩之心。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压力空前加大,再加上新旧价值观的碰撞,社会上出现了许多不同的价值取向,导致高职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与心理行为问题明显增多,感恩意识缺失就是其中典型之一。因此,关于感恩教育的研究便再一次被人们所关注。

一 感恩教育的含义与主要内容

陶志琼博士提出:“感恩教育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方法与手段,通过一定的感恩教育内容对受教育者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和施恩的人文教育”。

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次:一是认知层次,引导高职学生识恩、知恩。识恩、知恩教育是感恩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有怎样的认识,便会产生怎样的行为方式。如果一个人连自己所受到的恩惠都不了解,便不可能感恩了。因此,实施感恩教育首先应该让高职学生明白自己从他人、社会、自然所获得的恩惠。包括父母的养育之恩、老师的教导之恩、朋友的无私帮助等。二是情感层次,在认知的基础上,从内心衍生出一种愉快的、温暖的和幸福的情感,从而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感恩意识,一种回报恩情的冲动。三是实践层次,知恩图报教育。在明白自己所接受的恩惠的基础上,产生感恩的情感体验,在情感的支配下落实于具体的行动中,实施具体的感恩图报的行动。其中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实践是载体。这三个层次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二 感恩教育在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中的作用

1.建构和谐校园的需要

和谐校园的建构需要营造一个和谐的内部环境,需要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和谐相处。教师首先必须从思想上对高职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关键是对其进行感恩教育,作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引导者的教师应拥有一颗感恩之心,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引导,使大学生懂得感恩母校、感恩老师、感恩同学,才能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继而形成团结友爱的班集体,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因此,在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中贯彻感恩教育,是建构和谐校园的需要。

2.高职院校“基础”课程改革的需要

“基础”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重要课程。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增强学法守法的自觉性,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如注重对学生知识的灌输、看轻学生的情感体验,“基础”教材与高职学生生活联系不紧密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迫切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培养高职生的感恩意识、感恩情怀,践行感恩行动是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内容。

3.唱响“感恩奋进”文化主旋律的需要

由于高职生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思考问题易出现极端化、片面化,对现实不满,一味地抱怨社会不公平,不知感恩社会。感恩意识缺失不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对社会的和谐产生十分消极的影响。当前不少高职生认识不到自己和他人、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导致人际关系冷漠,不知回馈社会,破坏自然、污染环境等。对高职生实行感恩教育是唱响“感恩奋进”文化主旋律的需要,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表现。在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中实行感恩教育,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利于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外化。

三 感恩教育在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中高职特色和针对性不够突出,没有最大程度贴合师生实际

“基础”课教材信息量大,但因篇幅有限,教材编写者只能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解释清楚,没能给高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大量可供操作的佐证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感恩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在操作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2.教学理念和方法较为传统

由于课时少、内容多等压力,教师采用的仍是“以教师、课堂和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重灌输、轻情感,忽略了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不能有效地激活知识、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学生便难以正确认识和解决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和世界观改造中的各种问题,这就大大降低了“基础”课的教育功能和引导功能。

3.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

高职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也称之为“心理断乳期”。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在心理上给予正确的指导。但在高职“基础”课实际教学中,老师在贯彻感恩教育时,往往只看到学生的身体成长,忽视了高职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导致高职学生许多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致使感恩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四 感恩教育在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学中的实施

“基础”课的课程性质是为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的必修课。感恩教育是高职思想品德教学的重要内容,有利于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针对感恩教育在高职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实施策略。

1.重视教材建设

针对感恩教育在高职思想品德教材体系中内容不够全面、系统,有必要结合高职院校以及高职大学生的特点,持续改进高职院校“基础”教材的编写,使整个教材体现职教特色,并将感恩教育相关内容融入教材,突出感恩他人、感恩朋友、感恩社会及尊重自己、他人的生命等教育内容。

2.加强教学实践

感恩教育是知、情、行的统一过程,行动才是最终的归宿。“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基础”课的教育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感恩教育需要学生主体的理解和领会,一定要引导高职学生从平常生活中发现和寻找无处不在的恩情,体验恩情,实践恩情。在对高职生进行感恩教育时,除了课堂上的教育外,关键是要组织、引导高职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把感恩切实落实在行动上。通过感恩实践和感恩行为的感悟,巩固感恩信念,形成良好的感恩行为习惯。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通过爱父母、爱家庭,进而推己及人,达到爱生命、爱同学、爱老师、爱学校、爱社会的目的。

3.重视情感体验

针对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时,忽视学生情感体验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克服这一困境。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教学方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灵需要,这种教学就变得高度有效。”在高职院校政治理论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除了对高职学生进行识恩的理论教育外,还得对其进行情感层次的教育。感恩教育是一种情感活动,实施感恩教育要做到以情动情、以情感人,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感恩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感恩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认同、共鸣,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感恩教育要以情感情,教师在感恩教育中要关注高职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坚持以人为本,要深怀感恩心、仁爱心、怜悯心、慈善心和宽容心,并以此感化学生。

4.改进教学方法

针对在高职思想品德教学中实施感恩教育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笔者主张采用丰富的教学方法。程晓侠认为“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是素质教育的保证”,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部分,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能够提高高职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因此,在实施感恩教育时,可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如说理引导法、典型示范法、比较鉴别法等,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将感恩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基础”课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感恩教师论文篇11

当前学校开展以引导学生学会感激为目的的感恩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感恩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人格健全有着重大意义,它是时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1感知感恩,认知感恩意识

所谓“感恩”,可以理解为“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它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感谢父母的生养之恩,感谢师长的培育教导之恩,感谢同事和朋友的帮助之恩,感谢对手给我们的竞争动力之恩,感谢苦难给我们的坚强意志之恩。同时还要感谢这美丽的世界万物。感恩是社会个体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基本修养。感恩是一种文明,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有学者认为“感恩意识是指人们感激他人对自己所施的恩惠并设法报答的心理要求,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社会中的行为规范,也是任何文化公认的基本道德律。”感恩意识是需要培养的。

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遵循德育规律,通过有效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受教育者养成感恩意识,在个人和社会许可的范围内报恩于行的系统活动过程。教育者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并内化为个人的基本道德准则,成为做人的基本修养。

2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成因

2.1家长的溺爱

一些家长过于溺爱孩子,紧紧盯着的只是孩子的学习,却忽略了最基本的道德和感恩教育,忘记了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2.2社会风气淡薄

当前的社会环境缺乏产生感恩意识的土壤。加上社会处于转轨换型时期,一些基本的人之常情在道德缺失下遇受挑战。四川打工青年陈相远在厦门营救落水者时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可被救者至今没有露面。从这位被陈相远救起后却神秘“蒸发”的被救者身上,我们再一次体会到感恩意识缺失带来的一种冷漠与残酷。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经常接触到的卡通、网络、新闻媒体等公共媒介中,只注重经济利益,忽略了对孩子的基本教育。人们普遍太关注自我,连最基本的亲情都非常淡薄。这些不良社会现象或多或少都对孩子们产生着负面影响。

2.3学校教育的空白

感恩意识缺失背后隐藏的是道德教育的弱化问题。现在的学校教育缺乏感恩教育的学习内容,教育方式单一,还停留在概念化、形式化的理论灌输层面。学生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学生没有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没有内省、自责、自律等深层次的精神搏击过程,因此也就没有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3感恩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3.1感恩意识教育是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感恩意识教育是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基本要求。学校是一个传播文化的特定学习场所,是指导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情感和形成价值观、塑造品德和养成行为的重要场所。特别技校,95%的学生是寄宿生,校园文化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必须注入感恩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养成学生自觉参与感恩行动的行为习惯。这对于学生今后成为具有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的人有着重要意义。

3.2感恩意识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应该自觉做到明礼诚信,互相关心、爱护、帮助,情同手足,爱意融融。“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应该心存感恩。感恩作为和谐社会的基本道德价值取向,是道德价值的源泉,家庭、社会和谐的根基。

4感恩意识教育的途径方法

4.1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家长应该以身作则,从小就培养孩子们的感恩之心。爱孩子要让孩子懂得体验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家长应意识到感恩意识教育的重要,要转变育子观念,从细节中培养孩子的“感恩心理”,在孩子的心里播下爱的种子。

4.2发挥社会教育的功能

社会正面的感恩教育必不可少。第一,在孩子的早期教育中赋予感恩教育的内容,比如儿童喜欢的动画片。第二,在舆论方面造成正面的宣传,发扬传统思想中的精华的教育,对于社会中出现的过河拆桥,落井下石等与感恩之心背离的行为给予严厉的批判和打击。第三,在网络游戏、网站宣传中结合此方面的内容进行教育。

4.3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

由于职校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我们必须特别重视发挥学校教育的功能。

4.3.1重视提高教师的感恩素质

毫无疑问,感恩素质已经成为新世纪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只有具备这一素质,教师才能有冷静而睿智的头脑,宽广博大的胸怀,仁慈宽厚的爱心,高瞻远瞩的目光;才能培养出胸襟开阔,目标远大,行动积极,关心祖国、世界和人类未来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自身要积极参与到感恩意识教育中去,更要身体力行,给学生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就意识到,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值得他们去感谢的人,无形中培养了他们的感恩意识。

4.3.2倡导新的教育方式

感恩教育要切实取得实效,就必须以渗透式、启发式、实践性教育强化感恩意识,重视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精良的课件,精心挑选与感恩意识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学生可以自由欣赏、自由感叹、自由议论,激起学生心中波澜,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刺激与心灵撞击,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4.3.3积极开展学科渗透

感恩教师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36(2011)09—0050—04一、问题提出近年来,随着积极心理学思潮的兴起,感恩逐渐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1j感恩是指个体用感激认知、情感和行为了解或回应因他人的恩惠或帮助而使自己获得积极经验或结果的心理倾向。圈有研究表明,感恩是促进个体社会适应最重要的人格特质之一。一方面,感恩与个体多种积极情绪特质、幸福感、身体健康、关系支持、亲社会行为等积极发展结果显著正相关;另一方面,感恩又与多种消极情绪特质、躯体症状、行为问题等众多消极发展结果显著负相关。 然而,这些结论基本上都是基于大学生等成人样本而得到的,针对儿童青少年开展的感恩研究相对比较缺乏。

儿童青少年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个体感恩意识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对儿童青少年开展感恩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41翻鉴于儿童感恩实证研究的缺乏性,以及感恩对于促进个体积极发展的重要价值,本研究拟以小学生为被试,考察小学生感恩倾向的现状及其与学业成就、网络成瘾、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增进小学生学业成就,预防和控制网络成瘾、焦虑抑郁,进而提升其幸福感,促进其积极发展提供实证陛依据和支持。

2011年9月二、研究方法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法,选取深圳市4—6年级学生共410人。其中,男生231人,女生179人;4 6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120名、149名和141名,平均年龄分别为10.35岁、11.10岁和12.34岁。

2.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工具包括青少年感恩量表、学业成就问卷、网络成瘾量表和焦虑抑郁量表。

(1)青少年感恩量表

该量表由喻承甫等人问编制,包括“感恩父母(亲人)”、“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祖国(社会)”和“感恩自然”共5个维度,每个维度均有5个项目,如“父母为了我的成长劳心劳力,他们抚育我不容易”、“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对我们青少年的关爱非常必要”等;要求青少年在每个项目上根据最近半年以来的实际感受进行评价;采用七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7表示“完全符合”;计算每个维度以及总量表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感恩水平越高。

本研究中,鉴于青少年感恩的具体化特征和我国感恩思想鲜明的内容对象陛特点,同 从感恩的具体内容出发是探索该量表维度的基本理论思路;在开放式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基础上编制预测问卷,再通过对720名青少年数据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1579名青少年数据的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该量表由上述5个维度构成,基本反映了中国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感恩的状况。各主要拟合指标为:x =1543.94,df=265,p<0.05,~2/df=5.83,srmr=0.041,cfi=0.98,gfi=0.92,agfi=o.90,nnfi/tli=o.98,rmsea=0.058,rmsea90%的置信区间为0.056 0.061。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s 系数为0.92。

(2)学业成就问卷

本研究在参考同类研究的基础上,『91fl明结合深圳市小学教学实际自编了学业成就问卷,要求学生对自己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科的学业表现进行评价;1表示“60分以下”,2表示“6o一80分”,3表示“80~9o分”,4表示“90分以上”;计分时统计三个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学业成就越好。

本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s o/.系数为0.81。

(3)网络成瘾量表

本研究采用young等人编制的病理性网络使用问卷。『il该量表共10个项目,如“你是否难以减少或控制自己对网络的使用”;采用5级评分,1表示“完全不符合”,5表示“完全符合”;计算所有项目的平均分,分数越高表明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倾向越强。

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仅系数为0.83。

(4)焦虑抑郁量表

本研究采用青少年自评量表中的焦虑抑郁分量表。 该量表共16个项目,要求学生报告自己现在或近六个月的情绪体验状况,如“我感到寂寞”、“我神经过敏,容易激动或紧张”;采用3级评分,1表示“从不”,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计算所有项目的均分,分数越高表示青少年的焦虑抑郁情绪越多。

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or.系数为0.81。

3.施测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次施测由心理教师组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团体施测,测试前先征得学校领导、班主任和学生的同意;学生自愿选择填答问卷,作答完毕后现场收回问卷并致谢。问卷完成时间约20分钟。数据处理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

三、研究结果 1.小学生感恩倾向的现状(1)小学生感恩倾向的总体状况表l表明,小学生感恩总分均分为6.27,位于七点量表的较高分数段,这表明青少年的感恩倾向较为强烈。取样小学生在感恩量表各维度的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感恩父母(亲人)”、“感恩祖国(社会)”、“感恩老师”、“感恩朋友”和“感恩自然”。

表1 小学生感恩倾向的总体状况

(2)小学生感恩倾向的性别差异本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了深圳市小学生感恩倾向的性别差异。表2表明,男女学生在感恩问卷全量表及其各维度上的性别差异不显著,但总体而言,女生的感恩倾向强于男生。

表2 小学生感恩倾向的性别差异

(3)小学生感恩倾向的年级差异表3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考察的小学生感恩倾向的年级差异。结果表明,小学生在感恩问卷“感恩老师”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f=3.33,p<0.01)。进一步的多重比较发现,四年级学生的感恩倾向显著高于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五年级和六年级学生的年级差异不显著。取样小学生在感恩问卷其他维度及全量表上的表现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但总体而言,低年级学生的感恩倾向高于高年级。

表3 小学生感恩倾向的年级差异

注:}表示p

2.小学生感恩倾向与学业成就、网络成瘾、焦虑抑郁的关系本研究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考察了小学生感恩倾向与学业成

就、网络成瘾、焦虑抑郁的关系,结果如表4所示。结果表明,小学生在感恩问卷各维度的得分与其学业成就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与其网络成瘾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小学生在感恩问卷中“感恩父母(亲人)”、“感恩老师”、“感恩朋友”和“感恩祖国(社会)”维度的得分与其焦虑抑郁得分呈显著负相关,但他们在“感恩自然”维度的得分与其焦虑抑郁得分相关不显著。

四、讨论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等古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充满感恩情怀的佳句,充分体现了中国人高度重视感恩的民族文化。感恩是每个中国人都应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感恩品质的良好发展有助于个体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健全人格的培养和人的全面发展等。

1.小学生感恩倾向的现状

本研究发现,当前我国小学生的感恩意识较为强烈,这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长期以来的学校感恩教育息息相关。青少年自懂事起即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耳濡目染地接受着感恩思想的熏陶,时间的累积使感恩意识逐渐成为个体的一种心理倾向。此外,青少年感恩的对象主要体现在父母(亲人)、教师、朋友、祖国(社会)和自然上,这与我国感恩思想鲜明的内容对象性特征有关。[13】【l 41『l 懦家文化推崇“仁、忠、孝、节、义”,仁为报自然和社会之恩,忠为报君国之恩,孝为报亲恩,节为报夫恩,义为报友恩。 同样,中国民间最重要的精神信仰“天地君亲师”也反映了中国人敬天法地、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取向。 本次研究发现,深圳市小学生的感恩倾向由高到低依次为感恩父母(亲人)、感恩祖国(社会)、感恩老师、感恩朋友和感恩自然。儒家文化首先是一部“孝”文化,因而感恩父母(亲人)在青少年感恩内涵中最为突出。 9】父母赐予我们生命,辛勤劳动抚育子女成长,感恩父母天经地义;而亲人在el常生活中给予了我们无私的关爱。感恩祖国是指感祖国培育之恩;中华民族是集体主义民族,不同于西方的个人主义,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蕴含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感恩社会是指饮水思源,感社会关爱之恩。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关爱,免费义务教育、希望工程等即是其具体体现。感恩老师是指感老师谆谆教诲之恩。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理念;古有“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等古训,今有“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时代标语。个体生活在社会之中,离不开他人的关怀和照顾,因而青少年需要珍惜友情,不忘感念朋友关怀与协助之恩。此外,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母亲,理应受到尊重与保护;在当前环境破坏不断加剧的大背景下,保护大自然受到了全人类前所未有的关注,这进一步加强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感恩意识。

本研究发现,男生在感恩问卷全量表及其各维度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但总体而言,女生的感恩水平高于男生。这与以往中学生群体的感恩研究结果一致,[2o1(2 呵能出于以下两个方面原因。 (1)感恩是一种移情能力,反映的是人们对利他主义的认可和欣赏,而女性的移情能力普遍高于男性;(2)一般而表4 小学生感恩倾向与其学业成就、网络成瘾和焦虑抑郁的相关田2011年9月言,女性以人际关系为价值导向,男性以竞争和物质主义为价值导向,由于感恩与受恩惠、依赖、从属等相关联,因而大部分男性认为表达感恩会损害其社会地位,女性则往往认为表达感恩等积极情绪可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其关联性和自主性。此外,女生相较男生而言较为温和、善解人意,这可能对她们感恩情绪的表达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本研究也发现,四年级学生的感恩倾向要高于五六年级学生,且在其“感恩老师”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这与以往开展的成人和青少年研究有了不太一致的发现。 ]五六年级学生中的部分人开始步人青春期,在此阶段,尽管个体的移情能力和社交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其自主独立意识逐渐觉醒、逆反心理逐渐凸显。因此,出现四年级学生的感恩水平高于五六年级学生的结论,可能是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自主独立意识、逆反心理相对较弱,就算教师批评他们,也大多会心平气和地接受;而五六年级的学生往往会有较为强烈的反抗情绪,个别极端者甚至会当面顶撞教师。这也提示我们,应该特别关注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感恩教育。

2.小学生感恩倾向与学业成就、网络成瘾、焦虑抑郁的关系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的感恩特质与其学业成就呈显著正相关,与网络成瘾和焦虑抑郁情绪则呈显著负相关,即小学生的感恩倾向越强,其学业成就越好,网络成瘾和焦虑抑郁情绪则越少。这与中学生样本的研究结论一致。 闭口司本研究认为,小学生的感恩特质有助于其学业成就的提升,有利于网络成瘾、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减少。中国文化背景下,孩子从小即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感恩教育;感恩回馈行为是感恩的核心内涵,感恩水平高的孩子往往将对父母、老师、祖国、社会等的感激之情实践于更加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上,同时减少网络成瘾等严重妨碍感恩回馈的风险行为。

此外,感恩特质高的个体具有更好的人际关系,且父母、同伴和教师的支持水平较高,高水平的社会支持既有利于他们应对风险情境,提高适应水平,同时也是其幸福感的重要来源。

笔者认为,感恩的成就动机理论、拓展建构理论、应对理论、道德情感理论以及积极情感理论很好地解释了感恩与学业成就、网络成瘾和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 惑恩的成就动机理论指出,感恩可激发个体的目标追求和成就动机,有利于青少年更多地参与学校活动,学校活动的积极参与促进了他们学业成就的提高,降低了他们网络成瘾的可能性。拓展建构理论认为,感恩是一种积极情绪,对个体的认知具有启动和拓展效应,能够扩大个体的注意范围,增强认知灵活性,以及更新和拓展个体的认知地图;同时,感恩也可建构个体身体资源、人际支持资源等个体资源。应对理论认为,感恩倾向强的个体更多积极应对评价,采用更多的积极应对策略;高水平的认知能力、应对能力和丰富的个体资源可有效地促进个体适应,减少网络成瘾等失败后逃避现实的行为以及焦虑抑郁情绪。道德情感理论指出,感恩是一种道德情感,可强有力地激发个体的道德动机和行为,因而感恩的个体具有较多的亲社会行为,相伴随地,其焦虑抑郁情绪较少。~lj,b,亲社会行为水平较高的学生往往更受同伴的接纳和欢迎,高同伴接纳或受欢迎的社交地位又与高学业成就相关联,高同伴拒绝与学习困难相关联。 积极情绪理论则指出,感恩本身是一种积极情绪,且同时可增进大量积极情绪,减少焦虑抑郁等众多消极情绪。

研究也表明,小学生的感恩自然倾向与其焦虑抑郁情绪的相关不显著。这可能是由于相对于农村学生,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接触较少,对自然给予人类的恩惠体验不深,从而导致其感恩自然情感较为缺乏。这也提示我们,要特别关注城市儿童的感恩自然教育,从小建立其对自然的亲切感,促进其感激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责任意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