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传统文化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6 17:45:41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8-0026-05

在思想文化领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进步以及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议题。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不仅贯穿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全部过程,而且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前提。可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社会思想文化建设领域不容回避和必须解答的课题。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高潮及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加强的新形势下,如何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呢?或二者的关系到底如何?应怎样处理二者的关系?笔者拟将对这些问题做一些探索,以期助益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科学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统文化弘扬的分野性

在思想文化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作为不可回避的问题,要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必须首先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殊异性。这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各自规定中获得澄明。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独特的规定性。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内在要求,是为了让人们形成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树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以马克思主义及其发展的成果为主要内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宣传和教育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可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教育。这既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也包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既包括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教育,也包括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和方法教育。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实践形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阶级性、科学性、实践性和发展性内在地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有劳动人民立场、追求真理、实践倾向和创新意识。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本来就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传播、发展而展开历史的沿革,就中国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实际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是一致的。可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场范围广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宣传和普及运动,它不仅指专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式的集中教育,还可通过广泛群众参与的文化运动和革命的途径来实现马克思主义的宣扬。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统一性,构成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要规定,这渗透于教育内容、形式、价值和功能等方面。因此,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及旨趣从根本上赋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独特的规定性。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也具有独特的规定性。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规定性不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自己特殊的内涵和所指。这里归根结底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身决定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相伴而行,是中华民族不断承续的思想观念、价值规范和生存智慧的总体表征。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主流是儒家文化,儒家思想一直在封建社会官方的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并以忠孝立国、家国同构、等级宗法、伦理纲常和修齐治平等为特征而绵延中国封建社会达两千余年。同时,中国传统文化虽以儒家为轴心,但就本真形态看,儒法道释却互补互斥,各胜擅场。自百家争鸣伊始,儒道法三家鼎立,尔后法家为秦朝推行,黄老之术为汉初落实,时至武帝独尊儒术,此后儒学才为正统。实际上,法家始终被统治者作为秘而不宣的武器使用,而佛教与道教在民间的影响甚至超过儒家。例如,在中国古代戏曲小说和民间故事除了主导的儒家思想外,往往是儒释道法各种思想观念的混合物,蕴含底层人民的生存智慧和正义感,虽常弥散着“哥们义气”“豪侠情结”等非理性因素,但这却足以说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多重性。因此,虽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但是一般说来传统文化能昭示出儒家思想对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儒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也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儒家以外的法家、道家在传统文化承续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可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界域分野和殊异旨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教育,而弘扬传统文化就是要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而涵括法道释的思想文化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种教育现象,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文化现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背后起指导作用的是马克思主义,而弘扬的传统文化主要是对儒家思想文化的彰显;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属性是无产阶级,是无产阶级政党和国家领导和带领人民群众自觉改造主观世界进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方式;而中国传统文化曾被剥削阶级控制和垄断,是统治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和控制劳动人民思想的重要产物。其实,从理论上认识到二者分野很重要,但实践中正确地处理二者分野则更重要,甚至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科学性,也直接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例如,在“”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一次彻底与传统文化的决裂运动,传统文化被一概推上了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对立面,只要属于文化传统的东西,就被贴上“封建”的标签悉数加以涤荡。这不仅践踏了中国传统文化,给优秀文化遗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同时也给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造成了阴影。因而在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建设领域,能否摆正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很重要。只有全面认识二者的关系,才能正确把握之。鉴于此,社会思想文化建设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能否交融就成为不可缺失的维度。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交融性

在思想文化建设领域中,一定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界域分野决定二者不同的“处境”。“处境”表现为一种限制视觉可能性的立足点,决定着不同的“视域”。那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能否实现“视域交融”,抑或二者能否实现对话与汇通呢?我们知道,在我国思想文化建设领域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而弘扬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文化,因而二者本质上就取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追求与中国传统文化意蕴及其关系。社会思想文化建设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属性和旨趣以及把握住传统文化的文化特质和追求,是明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交融可能性的根本。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主张的改造社会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存养心性能相互补充。马克思主义致力于人类解放,而这个解放在马克思看来不是诉诸人的思想的批判活动,而是现实的历史活动,是由工业社会、商业状况和交往状况决定的,“实际上,对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首先是一种现代的社会批判理论或革命理论的宣讲,而主要不是关于个人的身心修养、情感慰藉的学问的传授。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也主要是关于中国社会革命、改革和发展道路的教育。虽然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对群众的教育工作,并提出“灌输”(列宁)和“理论掌握群众”()等理论,且教育内容的真理性和价值性也能够鼓舞人们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并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和引导,但这种理论及其教育归根结底是为了赢得民心、改造社会,而不是存养心性、情感慰藉。问题是,人是文化的存在和传统的存在。“历史是一种在多元时间内的精神活动,而思想文化史中精神活动永远是现在进行时,并且面向未来。”[2]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追寻的人生意义、情感皈依和价值诉求,毕竟受制于他们在几千年间形成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如重视人伦日用、追求顺乎人情、主张不偏不倚和维护整体统一等。甚至这种传统已是中国人的存在本身和精神生命。因此,弘扬传统文化能在个人的身心修养、情感慰藉等方面弥补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不足并开显出新的价值。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要在尊重现时代中国人的精神存在的性状基础上,整合包括儒家在内的传统文化资源并加以时代性阐发,不断拓展、补充和发展关于文化心理和精神家园等有关理论及其教育。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倡导的自觉意识和理想人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担当意识和人格追求能相承接。中国传统文化由于千百年的传播和日用,尤以历代仁人志士表现出来的道义承担为明显特征。道义的内涵从源头看是由孔孟荀三代儒家所倡导和实践的仁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家的仁道在后人那里进一步发展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这种意识的个体落实,就是君子人格。孔子有“天生德于予”的自信,孟子有“大丈夫”的理想,王安石有“天变不足畏”的精神。宋明理学特别是陆王心学更突出了成仁成圣的旨趣。与此相应,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要唤醒民众的自觉意识和使命意识,并始终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所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的、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3]实际上,历史地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担当意识和人格追求对先进分子和革命先行者的自觉意识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的道义在身成为使命在肩,圣王心态转换为创造历史的革命情怀。而中国共产党人很早就力主与民族传统文化对话。在《为人民服务》和《纪念白求恩》中,刘少奇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都是基于中国民众的革命实践,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当意识和人格追求,对共产主义人格理想做了深刻的论述,至今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倡导的自觉意识和理想人格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担当意识和人格追求相承接具有指导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倡导的自觉意识和理想人格与传统文化的担当意识和人格追求能相承接。

再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蕴含的革命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能相借鉴。马克思主义是立足于现代工业生产和资本主义开辟的世界历史,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在于发动民众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劳动民众的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无疑植根于这一理论特色,因而蕴含着革命的批判的特质,要使理论成为阶级斗争的武器和夺取政权的法宝。当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虽也蕴含建设、改革、发展的理念,但其革命特质不容否认。而中国传统文化则立足于中国传统的农耕生产和家族组织,为王权政治建构的传统思想文化受制并服务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稳态运行,呈现出维护统一与和谐稳定的文化品性,并形成强大的“尚和”、“贵和”的思想文化传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社会大变革时期,的确需要“斗争性”、“革命性”强的思想意识,当社会进入稳态运行时期,讲“共容”“和谐”等观念就会受到人们欢迎。这是“打天下”和“坐天下”的殊异。中国封建社会虽有政权更替和农民起义,但社会基本结构却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常规稳态运行,而中国传统文化也与之交相辉映从而获得保守性格。近代中国面临救亡图存的社会大变革,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纲常、等级名分、中庸之道等必然被救亡图存的要求边缘化。当代中国已进入社会稳定状态,因而传统文化的那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和生存理念将开显出新的时代价值和精神意蕴。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在发扬革命性、批判性的同时,应当立足当代社会实际,建构出既具革命性,又具包容性的思想文化,进而维护安定的政治局面和发展环境。当然,中国社会转型和和谐社会建构,都与中国传统社会有天壤之别。推进与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既要认真总结和吸纳前人的和谐理念,又不能停留在前人的认识水平,需要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特征。

三、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关系的自觉意识

在思想文化建设中,要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的同时,还必须在思想和实践中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以形成处理二者关系的正确思维方式和实践态度,进而使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在目前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和意识形态建设中发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作用。

首先,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自觉意识。虽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传统文化的弘扬联系密切,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建立以及中国特色社会道路的开创,都不是靠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成功的,而是靠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指导的结果。这点无可否认。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政治观点,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解放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要向民众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并转化为变革世界的物质力量。“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接力探索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中国凸显了独特的‘中国气质’,汇聚了强大的‘中国力量’,创造了惊人的‘中国奇迹’。”[4]能否树立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自觉意识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前途命运,关系到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前途命运,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和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能自发地与无产阶级和亿万群众的实践视野相结合,且无产阶级先锋队接受并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有一个自发到自觉的过程,因而马克思主义理论要存在和发展,就必须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来武装。马克思主义理论也只有回到群众的实践中去才能得以存在和发展,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正如所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如果动摇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会导致思想混乱,社会动乱,那将是国家和民族的灾难,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命运。”[5]因此,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自觉意识就是要认识到其重要性和战略意义。

其次,树立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虽然传统文化的弘扬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能交融,但对待传统文化也必须树立意识自觉:一是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局限性。中国传统文化没能解决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任务,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指导的结果。这点也不可否认。“近代中国启蒙运动同救亡运动交织在一起,主要体现为民族意识的觉醒。因此,启蒙的主体表现为民族群体而不是个体。儒家虽有维护群体意识的意向,但是他们彰显的道德主体还是着眼于个人,并非群体,因而无力解决民族的动员和社会的重建问题。”[6]二是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两重性。正如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的:“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7]三是树立自信意识。中国传统文化蕴含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如穷理尽性、天人合一、求和尚中等追求自我生命本性的完善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在科技理性膨胀、价值理性失落以及世界文化交流交锋的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必能开显新的精神意境和时代意蕴,熔铸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风貌和时代气质,并以独特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目前“我国文化事业不断取得发展,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成就,国民教育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力度也在增强。但从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角度观之,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学习力度似仍应加大”。[8]因此,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中既要认识到传统文化局限性和两重性又要秉持自信心,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

最后,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自觉意识。这是正确处理二者的分野与契合的落脚点。哲学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指出:“即使在生活受猛烈改变的地方,如革命的时代,远比任何人所知道的多得多的古老的东西在所谓的改革一切的浪潮中仍被保存了下来,并且一起构成新的价值。”[9]过去,我们虽然认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但是对于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影响,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客观上讲,长期处于家庭本位和小农经济的环境中的中国人,容易对于在希腊理性文化传统及其在大工业社会和世界历史的基础上产生的马克思主义及其社会理想,产生一定的误读、误解。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关系的自觉意识在于能否保持理性的批判态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中全面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文本”,融入它的视界,用它的眼光打量和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专制的、小农的狭隘的思想意识,打破狭隘的自我意识,彰显新的视域与意境。另一方面,批判地看待曾经行之有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实践和理念,坚持解决实际问题,着眼于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从而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融入实践中,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大众化的同时,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价值彰显。因此,在社会思想文化建设中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必须走出传统与现代、激进与保守的对立局面。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而言必须在把马克思主义转化成为人们自觉追求的过程中充分利用传统而又超越传统,进而引导人们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而言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更新自身发展,进而成为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的优秀文化。

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是社会思想文化建设必须处理好的新问题,既要在认识上搞清楚,也要在实践中把握好。一方面必须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和价值追求,并且与弘扬传统文化存在明显的界域分野,另一方面更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必须植根于传统文化并吸收传统文化的丰富营养,同时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必须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来实现新的更新和发展。因此,更为重要的是在目前社会兴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高潮的背景下,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加强的情况下,必须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与弘扬传统文化关系的自觉意识。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及意识形态建设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应有作用。这是目前我国社会思想文化建设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诉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吴端.青年与公共幸福――儒学的民众化与青年现象的形成[J].青年探索,2013,(2).

[3]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4]杨彦斌.论增强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的学理依据[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6).

[5].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6]宋志明.中国现代哲学通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7]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胡剑.的文化自信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篇2

香港导演吴宇森执导的电影《赤壁》以其强大的演员阵容、壮阔的战争场景和恢宏的影片气势再现了东汉末年曹操和孙、刘联盟赤壁廖兵的历史事件。“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尽管并不在影视发展史上占据主导地位,但取材于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影视创作仍然数不胜数,其中,还有许多杰出的创造”。可以说电影《赤壁》就是如此,作为一部华语国际大片,它不仅取得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而且影片在铁马金戈、刀光剑影的宏大叙事中以现代影视手段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影片在叙述历史故事的同时也传播了中国传统文化。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不仅有着娱乐的功能,它也能够起到传承文化、教育大众的作用。《赤壁》的编导组将中国传统文化以艺术的形式呈现给世人,使观众在领略电影艺术魅力的同时,也不知不觉地为其间所蕴含的诸多传统文化元素所熏陶。譬如影片《赤壁》中设置了周瑜和诸葛亮、关羽、张飞、鲁肃等人投壶的一个场景。投壶是我国古代一种达官显贵、文人雅士聚会游宴时采用的一种游戏娱乐方式,它的产生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先秦,秦汉时期更是得到极大的发展,在士人中风靡一时。电影《赤壁》中在曹、吴两军剑拔弩张、大战将至之际,展现周瑜和诸葛亮却能够平心静气地进行投壶游戏,影片中周瑜说敌人越是张狂,就更需要专注,心静就可排除杂念,将箭投入壶中。并通过张飞的鲁莽言行作为反衬,来表明一个道理,越是在危急的关头越是要保持头脑冷静,惟其如此才能有补于事。影片中此一幕,既再现了投壶这一中国传统文化形式,又使人在观影后产生深沉的哲理思考。

跋鞠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游戏,同时,由于这一活动可以增强体质,所以古代兵家又把它引入军事训练中,如影片《赤壁》中就有曹操将跳鞠运用到士卒的日常训练里,厉兵袜马,准备攻打东吴的场景。两汉以降,跋鞠依然为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和下层人民所喜爱,比如众所周知的《水浒传》中宋徽宗就颇为喜爱鼠鞠,而高休也藉此技艺侧身贵胃。现代足球追根溯源,其源头就是中国古代的墩鞠,这一点已经得到世界足球联合会的确认。中华文化水阔源长、博大精深,由此可见一斑。吴宇森在电影《赤壁》中将墩鞠这一古老的活动搬上银幕,鲜活生动、淋漓尽致地将之展现出来,使后人得以穿越历史的时空,领略这一尘封已久的运动的风貌,感受丰饶厚重的华夏文明。

剑舞也是为世人所熟悉的一种传统文艺形式,古人把习剑与舞蹈两种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将充满杀伐之气的铿锵之技转为摧刚为柔的婀娜乐舞,使得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司马迁《史记》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典故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现代出土的汉墓中,在许多汉画像砖上都雕刻有剑舞的图案,显示这一舞蹈技艺在当时已经十分兴盛。汉以后剑舞进一步得到继承和发扬。例如耳熟能详的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诗中描述剑舞的诗句:“耀如界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骆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圈。”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舞剑者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艺,说明剑舞这种文化娱乐形式在唐代日臻完善。在影片《赤壁》中,梁朝伟扮演的周瑜身形矫健、姿态优雅,时而矫如游龙、气贯长虹,时而飘若浮云、灵巧轻盈,舞姿既英武豪健,又柔婉缠绵,刚柔相济,将剑舞这一技法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舞蹈是流动的雕塑,影片中周瑜的剑舞造型就如同一个个优美的雕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美感,使观众在获得审美偷悦的同时,不知不觉受到剑舞这一桂统文化的浸润与濡染。

中国的汉字不仅能够表情达意,具有实用功能,而且怡情悦性,具有审美功能,形成一种独特的书注艺术,成为妮紫嫣红的华夏文化百花园中一朵艳丽献奇葩。在电影《赤壁》中导演也巧妙地将这一传统文化形式置入其间,影片以张飞习书和小乔练字将之呈现出来。张飞不仅是一员晓勇善战的猛将,而且在书法上也颇有造诣。张飞擅长书法,这在历代典籍中多有记载,其八分书,字体端庄刚直、遒劲有力,他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独有的贡献。电影《赤壁》中借张飞习书一幕展现出我国书法艺术的魅力,而影片中也多次出现小乔伏案挥毫的镜头,还有影片中周瑜以隶书体写下“平安”2字的特写镜头,一点一划间都向观众传达出这一传统文化的迷人神韵,在潜移默化中入人深切。电影《赤壁》中不仅展现书法艺术,也包蕴绘画艺术。绘画是华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千百年而光华夺目,芳馨远播,《赤壁》电影中反复出现小乔风情万种的人物肖像画,在传情达意,演绎故事的同时也触发观众对这一不朽的中华文化艺术的无限遐思和神往。

电影《赤壁》中也蕴含中国的茶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产茶的国度,有着悠久的历史,茶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饮品。饮茶不仅可以使人延年益寿,而且它是文化的一种表征,由饮茶而衍生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茶文化。人们通过煮茶、品茶或酬宾交友、谈玄论道,或颐心养性、陶冶情操,历代文人墨客都笃爱茶艺,茶艺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影片中小乔只身独赴曹营游说曹操,席间她谈茶论艺,论茶、茶具、水质、水温等对于煮茶的重要性,并言茶的色、味、韵等茶道,以精辟的言语阐述茶艺茶道。在屋外“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中,却于室内营造出一种“小楼明月调筝”般幽静雅致的环境,侃侃而谈,展开了一番关于茶艺的解说,虽然影片中安排这一出戏是要表现小乔为了拖延时间,有利于孙、刘联军的进攻,以论茶艺而与曹操周旋,但观众从小乔之口中也获得了一些茶艺的基本知识,影片通过林志玲扮演的小乔的言谈,用电影艺术的形式重新诊释了茶艺这一传统文化,对于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华夏茶文化裨益良多。

在中国的艺术宝库中,音乐艺术极为辉煌灿烂,也是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琴是中国一种古老的乐器,历朝历代都涌现出许多演奏琴的名家圣手,魏晋时期稽康临刑前弹奏的一曲《广陵散》成为音乐殿堂的千古绝响,而《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在城楼气定神闲地弹奏古琴而吓退司马鼓大军的“空城计”一幕,更是为人津津乐道。电影《赤壁》中多次出现周瑜演奏古琴以及他与诸葛亮谈论琴艺的场景,周瑜弹琴的节奏时而急管繁弦,紧促迫切,如万马奔腾:时而又舒缓婉转,轻柔澄澈,似小溪流水。影片中借助弹琴节奏的缓急来表露战场态势波诡云的变化以及人物跌宕起伏的心情。与此同时,也向观众展现了这一传统乐器追魂摄魄,动人心神的优美旋律,使观众浮想联翩,沉醉其中,获得艺术的享受。周瑜练兵时校场外牧童悠扬的笛声,不仅深深打动了在场操练的每一个士卒,也深深打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心,导演将紧张的军事训练赋予一种诗意的安排,使得电影故事情节开阖自如,张弛有度。在电影《赤壁》中音乐不仅对于情节的发展和主题的揭示起着异乎寻常的重要作用,使人对编导的运思巧妙扼腕服膺,而且影片也营造出良好的视听效果,使广大的观众为之击节赞叹,同时激发起对中国古典音乐浓厚的兴趣,在现代音乐风靡一时,人们翁然风从的情况下,这无疑对于我国古典音乐文化的继承弘扬颇有好处。

电影《赤壁》不仅展现了诸多的传统文化样式,它也将深邃的人生哲理蕴育其中,影片对于真和善给予热情的讴歌与赞美,对于丑和恶给予无情的鞭挞与唾弃。影片高扬着正义的旗帜,在孙、刘联军大败曹军,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意蕴上进一步延伸,生发出深沉的哲理思考。尽管正义最终战胜了邪恶,人们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但胜利的获得历经坎坷艰辛,来之不易,正如在影片中周瑜望着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战场,心情沉重地说“大家都输了”,虽然寥寥数语,音调低沉,却言简意赅,振聋发绩。因为残酷的战争无情地剥夺了无数鲜活的生命,千百万人遭受兵资之苦,即便是对于交战取胜的一方,也无法体会到获胜后的那种轻松喜悦,只是心头升起莫名的怅惘与凄凉。影片结尾以小乔不希望萌萌成为战马,表达了广大人民摒弃杀戮,呼唤和平,企慕安宁的强烈愿望。儒家宣扬“和为贵”,反对杀戮、反对残暴、反对战争,今天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影片《赤壁》隐寓拒绝战争,渴望和平的深刻思想内涵,也传达出这一具有积极现实意义的理念,引人深思,给人启迪。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 D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310-2

在时展日新月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突飞猛进的今天,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现代化已是必然的趋势。这既是我国各族人民在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后做出的历史抉择,又是民族自我意识强化的表现。面对汹涌澎湃的现代化浪潮,目睹一系列民族传统文化因子变异、衰退、淡化的不争事实,一些敏感的学者惊呼:民族传统文化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不能不引起人们高度的警觉。一些族内人士甚至认为,现代化将会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灭顶之灾,并为此对现代化采取排异态度和惧怕心理。实际上,惊呼、排异、惧怕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反映了社会剧变时期人们对变化本身的关注与担忧。但是,过分的忧虑又是不必要的,这种忧虑等于是低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自我调适功能,是把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截然对立起来的一种不正确心态。

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但传统文化又不能不要。民族地区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个如何处理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的问题。这个问题处理好了,就可以取得“共生双赢”的效果。反之,不仅会延误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而且也会给民族传统文化带来损伤和不应有的损失。

一、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能否得兼

一个民族要现代化,意味着它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要接受现代化的洗礼,民族成员自身也自然是现代化的一部分。

而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可以理解为该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在群众中世代沿袭的物质、行为、制度、精神等方面的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包括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如语言、文字、艺术、服饰、观念、伦理道德、思维、教育、风俗、、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民族自我意识等等。另外,民族文物为历史文化遗产,它是传统文化的外化形式,也是属于传统文化范畴。文物不仅包括有形文物,如建筑、雕刻、绘画、工艺品、墓葬、字迹、典籍、人工器物、天然物等,还包括无形文物,如表演、音乐、技术、工艺等。

民族传统文化是在特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中诞生并发展起来的,它在各民族社会中的作用有两重性,一方面它是民族特性的标志,是弘扬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民族团结、和睦、认同的稳定剂、凝固剂;另一方面,民族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惰性、落伍的东西,对于本民族的成员来讲,是习以为常的、自我感觉良好的、难以变更的,这就容易对现代化事业构成阻碍。

对于一个具体的民族而言,它不能不要现代化。现代化是世界潮流,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人为阻遏是不会起到什么作用的。对于一个民族,它又不能没有传统文化。如果传统文化消失殆尽了,这个民族就不称其为民族了。任何的现代化,都只能在一定的人群、一定的空间中实现,也就是说,不能脱离人、脱离人赖以生存的人文社会环境奢谈现代化。

现代化可能会使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些因子衰退、消失,但却同时会使另一些因子受到激发进而越发张扬。这就是当代已经现代化了的国家,亦即发达国家中民族主义思潮不断涌现的原因所在,也是世界上任何现代大都市中的文化不是单一文化而是多元文化的原因所在。比如说在中国都市中的少数民族成员在相当程度上已经改变了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语言、文字、观念、习俗、服饰等方面发生了变异,但并没有泯灭他(她)们的民族心理、民族认同感。少数民族出生的知识分子按理说接受现代文化知识最多,在观念心态等方面离“现代化”最近,但他们的民族意识往往最强,其原因大致相同。

显然,对一个民族来说,要现代化,也要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理应是,而且也能够做到“双生共赢”,协调发展。其原因,简单地讲,有这样两个方面:

第一,现代化与民族传统文化并非是水火不容,而是相得益彰的。在世界上现代化进行的最成功的国家日本的经验已经表明:在现代化与固有的民族传统文化之间是能够找得到结合点的;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传统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来为之张目、导航。在日本的现代化过程中,到处都呈现出双重(二元)结构的现象,即工业上是小型家庭企业与现代大工业并举,思想上是东洋精神与西洋技术并存,“学问技术采于彼,仁义道德存于我”。时至今日,日本某些传统因素不是削弱,而是在继续发挥其功能,社会上虽然也沾染上了工业社会的种种“恶习”,却比较成功地避免了西方工业社会中常见的某些现代病,如都市化程度高而犯罪率较低、劳资关系较协调,等等。这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注视。日本工业社会不同于西方工业社会的主要之点就在于它具有“比重视物质生活更重视教育的历史传统”、“官民一体的思想”、“勤劳哲学”。显而易见,这些特征正是日本的历史文化传统所孕育的,表明战后日本的重新崛起并不是单纯模仿西方现代化,而包含有东方式的创新。

我们平时所说的国情,里边就包含着传统文化这一重要因素。所谓现代化建设要符合国情,实际上就有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这样一层意思。在我国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同样的道理,在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进行现代化建设,不能不考虑西部民族地区的区情,不能不考虑西部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因素。只要处置得体,西部民族传统文化中积极因素不是抑制,而是会加速西部的现代化进程的,即传统文化能为西部民族地区 的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二,现代化能够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任何的传统文化都包括有两方面成分:一方面传统文化中必然有优秀的、切合时展需要的成分,它们代表着传统文化前进的方向,是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中还有逐渐落伍的、与时展相背的成分,它们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被淘汰,并被人们遗忘,失去传统文化的“资格”。传统文化的这种吐故纳新实际上是在不断地进行,人们只要通过“妇女缠三寸金莲”由“国粹”而变为历史陈迹这一简单例子就可感悟到。西部民族地区在历史上类似的陋风恶习同样很多,现在同样有许多已销声匿迹了。评判一种文化现象的优劣,并非人们的主观意愿,而是客观的时代。不合时宜的文化或迟或早要被淘汰。这种吐故纳新,不是对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的否定,而恰恰是一种调适,因为只有变迁才是传统文化得以保留、再生或阻止衰败的最佳方式。这种吐故纳新,实际上就是个文化现代化过程。也就是说,是现代化赋予了传统文化以活力和生机。

大家知道,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与其产生的生态环境和所属民族的生计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但这并不是说,所有文化传统只要离开了滋生的土壤就无从发展。事实证明,许多民族的文化传统经过不断的改良,往往成为超民族、跨民族的优秀文化。有的甚至成为国粹或人间奇迹。小民族也一样,他们的许多文化传统也有可能成为族际共享的资源。关键的是跨出族界这一步的实现,这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仰仗文化现代化来搭桥铺路。

近年来在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兴起的一大“亮点”是文化的产业化。这也是现代化赋于传统文化的又一生机。打这样的文化牌,魅力独具,能够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西部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保存与发展问题。这对西部民族地区尤其适宜。我们应鼓励和支持西部民族地区发展这种产业,并促使其早日形成行之有效的机制。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出路:与时俱进

置身于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环境下,民族传统文化确定无疑地要进行变迁。这种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为的躲避、阻隔、逃逸都无济于事,只有调整心态,主动适应,与时代前进的步伐相协调,与时俱进,走传统文化的更新之路,才是正途。

民族传统文化能否以常态改变其内涵、方式,并得以正常发展、传播,这也是一块试金石,是对该民族及其文化的活力、生命力的充分考验。一个墨守成规、拒绝改革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种因循守旧、作茧自缚的文化是没有希望的文化。民族传统文化只有以开放的姿态博采众纳,才能使自己丰富;民族传统文化也只有以虚怀若谷的气度从事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才能使自己真正强大。

民族传统文化的变迁轨迹大致有三:继承、发展、变革。即继继承并发展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与现代化建设事业相适应的因素,对它们进行必要的保护、宣传、倡导,使其发扬光大;变革过时的、落后的、妨碍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因素,对它们加以引导、限制甚至摈弃,使其脱胎换骨,重新焕发生机。

民族传统文化的革故鼎新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并非一蹴而就。作为族内的一些同志一时可能很难转过思想弯子,认为传统文化发生变异后,就会削弱民族特征,削弱民族意识,进而导致民族的消亡。实际上,这种担忧恰恰反映了该民族传统文化不成熟的一面。有些人臆想着要为民族传统文化构筑一个保护伞,这无疑是多余的,也是徒劳的。民族传统文化与其消极等待被变革,还不如主动变革,赢得先机。关键是我们要树立正确的理念,恰如其分地理解它们。比如民族语言的转用现象就特别典型。语言,作为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应当说是深深根植于民族群众的精神生活中的,其生命力之强也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族际交往的加深,不同语言之间频繁的接触和激烈的竞争,使一些原本就处于弱势、使用人数少并且无文字的民族的语言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其中一些民族必然地要发生语言转用,这都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将民族语言同民族特性完全划等号,认为民族成员发生了语言转用现象,就会危及民族的存在或生存,就会使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发生动摇,这又是过于担忧了。事实上,民族的语言只是民族特征之一,在世界各国,没有自己独立语言的民族并不少见,操同一语言的人们也并不就是同一个民族。同时,民族语言的转用及消亡也并不那么可怕,操单一民族语言也并不那么美妙。在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中国,民族之间的交往空前密切,“民―汉双语”、“汉―民双语”、“民―民双语”现象已普遍存在,正说明了该民族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民族成员由不流动变为流动这样一个重大变化。这种变化,方向是正确的,是社会发展的自然的选择。

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特征的一大表征,当关乎到民族的属性判定时,最主要的是考虑民族心理和民族认同感。民族心理、认同感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一分子,并不会伴随着现代化进程而削减,反而可能会因其他要素的削弱而增强。这种增强了的民族心理又可将变化了的文化因子内化为民族传统文化因子,形成新的传统文化内核。传统文化就是要靠这种顽强的自我调适能力,沿袭、发展,没有穷尽,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2-0044-02 

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1]高校的道德讲堂作为承载传统文化和美德的新载体,在提高师生的文化道德素质,树立理想信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道德讲堂弘扬传统文化与美德的必然性 

(一)是文化强国,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需要 

一个国家、民族的崛起最关键的是文化的崛起,文化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华文化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具有其他文明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食粮,需要我们永久的继承和发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高校的责任和使命,而高校的道德讲堂在目标和任务上实现了弘扬民族文化的功效,在高校道德讲堂的颂经典环节,精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把传统美德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高校师生通过经典的颂读,把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的契合,有利于高校师生树立文化自信,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二)是创新教育平台,提高德育的实效性的需要 

长期以来,高校的德育教育主要是讲授式教育,老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脱离,学生不感兴趣,课堂枯燥无味,学生参与度不高,而道德讲堂给德育教育搭建了一个新平台,这种教育把德育内容和学生的参与密切结合,把传统美德和时代需求有效的融合,提升了德育的实效性。就高校道德讲堂开展的活动主题看“百善孝为先”、“尊师重道”、“感恩”、“诚信”、“奉献”等是最常见的主题,这都是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之魂,把中国传统文化与美德溶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充分发挥道德讲堂的渗透性强、影响持久以及形象、生动等特点,以生动生动活泼的形式,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强调了学生的积极参与,突出了凡人善举的道德内涵,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了德育教育水平。 

(三)是知行合一,增强传统美德更具生命力的需要 

关注现实生活,文化为现实服务,一直是中华文化的传统特色,中国传统文化的人生追求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文化的功用是进可以安天下,退可以安家庭,以德治国,正人正己。“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的哲学思想,无不表明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一直把实用作为最重要的价值标准。道德讲堂是强调群众自觉参与的道德实践平台,群众自发参与的互相教育平台,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人做起,强调向家长尽孝心,对老师怀感恩心,向同学多关心,向社会献爱心,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简单易行,便于师生的积极参与,降低了实践门槛,使得师生乐于参加到活动中来,善之细流,汇聚美德之海,行小善为大善,积小德为大德,传统文化和美德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 

(四)是树立文化自信,增进高校文化向心力的需要 

中国文化有着其他文化所没有的强大凝聚力,正是这种凝聚力,使的我们的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同志在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说:“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2]这种文化的整合力量,正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当前善行河北所要实现的目的。道德讲堂是践行这种文化整合力量的有效载体。道德讲堂把传统美德中的“孝道”“感恩”“仁善”“有爱”等道德价值为目标,通过系列环节把其精彩展现,运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渲染展示,使广大师生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及传统美德赋予的精神力量,把传统文化的感染力与打造高品质的校园文化融合在一起,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发挥文化的整合功能,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凝聚力。 

二、高校传统文化视角下的道德讲堂建设之路径 

毋庸讳言高校的道德讲堂在弘扬传统文化与美德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主要表现为: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的匮乏,受西方文化的长期侵蚀,对传统文化和美德的淡漠,影响了道德讲堂的效果,在实践中道德讲堂有形式化的趋向,加之缺乏专职的宣讲队伍,这都阻碍了传统文化与美德的弘扬,根据出现问题及我校的实践,笔者认为破解难题的路径有以下方面内容: 

(一)坚持长期不断的开展是关键 

高校承担着教学、科研,文化传承和服务社会等诸多功能,长期以来教学、科研牵扯着高校的主要的实践和精力,高校的实力和排名主要是靠教学及科研的程度确定,这就形成了高校重教学、科研轻思想政治工作的趋向,道德讲堂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长期性、基础性、群众性的特点,需要长期的坚持才见成效,切忌为了完成上级交予的任务而被动的应付,走过场、一阵风式的教育运动,起不到显著的作用,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道德讲堂活动的长效机制,为活动提供固定的场所,充足的设备,充裕的资金,完善的道德评价机制和回报机制,推动道德讲堂的常态化建设,使得传统文化与美德成为广大师生的精神源泉及精神动力,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 (二)结合实际,突出实际效果 

道德讲堂的教育必须要结合当地的特色和特点,才能取得实际效果,以我校的道德讲堂活动为例,学校积极的把弘扬传统文化和开展“道德讲堂”和《道德堂》网上修身的建设活动相结合; 2013年3月开始,学校开展以“诚意、正心” 的核心架构的《道德堂》网上修身活动,师生上网修身人数达4.5万人以上,基本达到了人员全覆盖,得到了省、市委宣传部、文明办及各位与会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学校的“道德讲堂”建设活动,以“礼仪” “诚信” “和睦” “友善”等建设为重点,把传统文化与道德修养融进道德讲堂的七个环节中,使得中国传统美德通俗化、具体化、大众化,从而达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同时把积极的把道德讲堂活动和“善行河北,立德树人”的活动结合起来,突出地方特色,注意树立校内典型,增强传统道德的感召力,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为传统文化与美德的弘扬不断的增添“内驱力”,不断的把道德建设融入实践中,以学校的道德建设引领公民道德风尚,开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三)加强网络建设,搭建多方位的宣传媒介 

网络资源为高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建立了多方位的联系渠道,它的快捷高效及其丰富的信息,为思想道德建设开辟了新的天地,并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样也是大学生最受欢迎的交流方式,道德讲堂需要更广的受众群体,集中活动所需要的固定场所容纳的人数是有限的,要有广泛的影响力,就要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如我校的道德讲堂就充分的利用了网络优势,建立了专门网站,分为图片新闻、活动展示、活动通知、道德讲堂介绍、经典内容、和他山之石,这些板块详细的介绍了我校的道德讲堂的开展情况,用生动具体的文字描述和图片展示把活动的内容和感人个事迹呈现给师生,其中的经典内容就包括道德讲堂的“三必颂”“三字经”“论语名言精选”“弟子规”“道德经名言精选”等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注解,同时在校园新闻版块中的学校要闻和基层动态中也安排了大量的篇幅介绍我校道德讲堂的开展情况,道德讲堂的网络化使得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加的快捷高效,成为传播中华美德,提高师生素质的重要阵地。 

(四)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宣讲团体的文化素质 

道德讲堂的活动是需要具有高素质的传统文化的策划者,组织者,宣讲者,还要有出色的主持人,这些人的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传统文化传播的效果,如果宣讲者对传统经典的含义知之不多,或者一知半解,在讲解含义的时候自然就偏离原意,以讹传讹,那样是对传统文化的曲解和亵渎,而主持人在颂读传统词句的时候磕磕巴巴变,甚至把古词,古文的发音都念错,本来高雅的文化熏陶,就变的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因此高素质的传统文化修养是办好道德讲堂的重要保证,而传统文化离我们已远,尤其是论语、道德经等是先秦文化,准确的把握并非易事,但是这些却是传统文化的精华,需要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与发扬,因此我们就要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断的丰富从业人员的历史学、古代文学、古代艺术、古代地理、古代伦理学等相关知识,加大培训力度,使得道德讲堂成为提高师生传统文化素质的重要平台。 

总之,道德讲堂是高校传播传统文化与美德的重要平台,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在高校的道德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愈来愈重的作用,我们应不断完善道德讲堂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做出新贡献。 

项目课题:本文是作者申报的2015年度河北省社会发展研究课题“高校道德讲堂与弘扬传统文化与美德关系研究”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的编号是:2015030399。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篇5

[2] 仲呈祥.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J].艺术百家,2014(6):1.

[3] 梁健,陈莉.情感教育思想的中国近现论溯源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6):38.

[4] 唐孝祥.中国近代美学的四大特征[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33.

[5] 王云亮.当代中国画理论及创作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78.

[6] 王德胜.美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42.

[7] 林同华.宗白华全集:第2卷[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333.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篇6

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特点看,作为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以学校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主渠道。一个民族要培育出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必须进行长期、艰辛而有效的教育。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全过程,而高等学校作为人类文明传承和创造的基地、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担负着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主要渠道就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二、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及有关部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予以了高度关注,先后颁发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通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问题》《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适应主要中心工作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各高校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活动: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讨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拨乱反正,进行增强“四化”信心的教育、改革开放的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人生观大讨论活动,进行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同时,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各高校也做了大量探索,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改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由于学校没有专门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课程设置,因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贯穿于各类教育和活动中,特别是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进行。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各门课程中都有关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内容,如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有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传统美德教育、人格理想教育、良好道德品质培养等,在《思想概论》课中包含了如民主科学的信念,革命乐观主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等民族精神教育内容,在《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中有关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敢于冒险、富于创新等内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课中真理观、唯物史观、群众史观、社会与人的发展等也包含有丰富的民族精神教育内容。

但也正是由于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没有专门的课程体系,使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其主渠道作用的发挥。如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存在着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简单与爱国主义教育、国家观和民族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混同甚至被替代的现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没有突出,甚至有被忽视、冲淡的现象;与其他教育相比,教育渠道和方法上的改革与探索不多,仍停留在课堂教学、理论教育,影响了教育效果。而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难以适应时代变化提出的严峻挑战的。如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等在给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面临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使商品、服务、资本、技术、人员跨越国界交流增大的同时,也造成了民族国家之间和社会阶层之间经济差距的扩大,使大学生产生对本民族认同的弱化及其民族精神的低落;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也面临着如何从封闭走向开放、正确处理全球化与民族化、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培植开放意识、开放心态的难题;信息网络化条件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助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上的优势,大肆向发展中国家兜售自己标榜为全人类的政治模式、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而高等院校是他们渗透的重点,正处于思想形成期的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此外,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也将可能导致“教育帝国主义”,从而使发展中国家民族教育被扭曲。所有这些,都对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如何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从而增强其教育效果,成为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效果的关键所在。

三、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针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应当抓住党中央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实施的机遇,通过目标强化、内容优化整合以及方法、手段改进等方面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发挥其主渠道的作用。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要突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是高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渠道,但在以往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存在着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忽视或简单当作思想政治教育一部分的问题,因此,必须突出以爱国主义为中心内容的教育,围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这样,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才能承担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任务。

其次,高校要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优化整合。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要充分发掘其中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资源,密切联系实际,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主渠道的作用。如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应针对经济全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比较注重物质享受和个人利益,国家、集体观念淡薄,法治意识不强,民族整体意识和民族价值观受损等现象,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为人民服务道德观和义利观的教育,加强法制意识和法律知识教育,促进民族精神的培育;在中国近现代史、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课的教学中,结合近现代中华民族谋求民族独立、逐步实现现代化的历程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情、世情,开展爱国、理想、成才、创业、奉献教育,开展自强不息、自力更生及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教育,以此培养现代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继承传统的民族精神,将传统民族精神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提炼民族精神,实现民族精神创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资本主义,加深对资本主义本质的认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信心。

再次,高校还应改革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法。以往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是教育方法的单一,因此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方法是提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效果的保证。我们要克服以往满堂灌的单向教育,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巨大成就进行教育,“拿事实说话”,使受教育者提高认识,加强修养;也可运用专题研究的方式,师生开展交流和探索,实现理论教育的双向互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培育民族精神。“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2]通过比较教育,揭示中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异同,客观评价中西方各民族的民族精神,克服自身缺点,吸收他民族长处,更好地认清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种种谬论,揭露其在民族问题中的反动性和欺骗性;针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存在的重视理论灌注、轻视实践的教育现象,高校应该从提高认识、拓展社会实践范围和内涵、精心组织策划、认真总结提高等方面加强和改进社会实践教育,发挥其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积极作用,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此外,还可运用目标激励、竞争激励等激励方法调动广大大学生发奋学习、投身实践、乐于奉献的激情,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最后,高校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手段的科技含量。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从教师利用黑板、粉笔按教科书内容单向灌输式课堂教学向现代网络化多媒体教学转变,教学模式从封闭式的校园教育向着开放式的网络化教育转变,教育思想正从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向着以多媒体信息网络(数字图书馆、网络学院等)为主要信息源的终身教育发展,教学内容正从使用科书、内容相对固定陈旧向着既要保证基础、又要不断创新、追踪世界科技前沿发展,教学组织形式正从固定的一维层次结构向着二维矩阵式灵活结构发展。[3]信息网络技术为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网络平台的支撑下,教育信息化是大势所趋,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适应教育信息化趋势,实现网络化。这要求我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手段,实现教育手段的现代化与科技化,提高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效果。电视广播的广泛覆盖、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以及教育情报检索和数据库的建立,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现代手段,也将促进大力宣传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念,开展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先进伦理道德和法制思想等教育;而通过建立网站、网页开展教育,可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新渠道、新方法、新手段,把传统教育与网络新技术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的及时性和实效性,推动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参考文献: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篇7

交流会的宗旨是:更好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两广弘扬传统文化的机构、企业、学堂、学校、社区等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通有无,交流经验,弥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促进身心和谐,家庭和谐,社会和谐,造福广大人民群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领导、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领导应邀出会并作了重要讲话。广东省传统文化促进会、广东省孝道文化促进会、湖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筹)、陕西省国学研究会、广西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促进会等11个省(区)、88个机构的21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盛会,99名义工(志愿者)为交流会辛勤地默默付出。

两天的会议由开幕式、领导报告、嘉宾分享、经验介绍、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代表发言、问题解答、会议总结和闭幕式等环节组成。其间穿插了舞蹈《礼仪之邦》;播放《你的祖先叫炎黄》等感恩励志视频微电影;古琴・情景剧《回归华夏雅生活》、情景剧《游子吟》;太极拳、书法表演等。

广西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促进会副会长、北海市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沈立同志致欢迎词。沈会长对代表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对会议的背景、目的、意义和宗旨作了介绍。

广东省清远市孝德文化促进会会长卞理同志在会上致词。卞会长指出,两广很亲,缘分很深,山水相连,两广本来就是一家人。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问题。无论遇到什么磨难,想起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是对我们的考验,只要团结协作,坚持下去,就能攻坚克难,达成目标。

会上共有22名代表在会上作专题发言。其中,广东省人民政府退休老领导、清远市孝德文化促进会顾问赵汉超老师的发言,受到代表们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赵老以《反思与借鉴 前瞻与共勉》为题,作了热情洋溢、充满激情的发言。赵老提出,大时代需要大智慧、大格局。交流会正当其时,圆梦正当其势。要低调做人,谨慎弘法,本色做人,角色做事。赵老认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考虑处理好以下十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关于弘扬传统文化的定位问题;二是关于成立机构的问题;三是关于建设团队的问题;四是关于财富的问题;五是关于自利利他的学习的问题;六是关于如何组织活动的问题;七是关于如何管理的问题;八是关于如何讲课的问题;九是关于安老逸力的实业问题;十是关于与宗教的关系的问题。十个方面的问题非常全面。

云南省传统文化促进会(筹)会长、正本系统经典教育创始人、企业导师黄柏力老师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代代相传的统一不变的文明教化。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中华民族千万年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以儒家文化为基础,吸收了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所形成的长善救失、层次分明、究竟圆满的教育体系。黄柏力老师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志愿者和推广者,要成为有钱、有名、有地位、有尊严的人,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同道参与进来。要有经营的头脑、企业家的格局,把握趋势,才能赢得未来。黄柏力老师认为,第六次经济浪潮的重要发展项目主要集中在七个板块:第一文化产业;第二健康产业;第三养生产业;第四环保产业;第五新能源产业;第六教育产业;第七旅游产业等。黄柏力老师的发言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和强烈共鸣。

交流会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集思广益,对“什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什么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达成了广泛的共识,并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两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会一定要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举办,一定要与党和政府保持高度一致。

大家从思想上认识到:我们现在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受益者,而更重要的是要成为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脊梁,让更多的国人受益,这是我们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如何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伪存真,去粗取精。要说到做到,身体力行,知行合一。不独树一尊,不搞宗教迷信,坚持正确的方向。让古老的智慧插上科技的翅膀,用现代的语言来表达传统的思想,秀出现代的风范。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的人生?必须要有幸福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我们中国人的幸福文化,也是增强我们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武器。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我们每个人都肩负着光荣的使命。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精神文明必须始终贯穿着我们每一个公民的心……因为我们深知:只有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无比强大,才不会被外人所侵略、所欺负,人们才能过上幸福安乐的生活。感恩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作为我们坚强的后盾,为我们保驾护航!感恩引领我们一路前行!

交流会主题明确,特色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求真务实,精彩纷呈,覆盖面广,信息量大,针对性、可行性强,整个会场充满正能量,凝聚真善美,代表们感受很深,感触很大,收获很多,受益匪浅。更加坚定大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增强了自信心。交流会首开两广传统文化交流与合作先河,彰显两广及与会省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航者的雍容气度,远大格局,创新意识,开拓精神,坚定信念,崇高理想和宏伟蓝图,是两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件大事,是两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新时期的重要标志,更是两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历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首届两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会的顺利召开,为两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推动两广乃至全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续健康规范有序发展。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篇8

1.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 用东方智慧优化您的生活。

3. 发扬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创造先进灿烂中华文化。

4.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时代创新精神。

5. 传古今文化,播东方神韵。

6. 传播古典文化,成就华夏修养。

7. 弘扬传统文化,缔造华夏智慧。

8. 东方文化之源,当代修身之所。

9. 尊重人才,鼓励创造;尊重学术,发扬民主。

10. 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创造人类先进精神文明。

11.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12. 往事越千年,传承永不变。

13. 培养中国魂,树立中国心。

14. 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15. 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

16. 保护历史文化,启迪现代文明。

17. 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18. 保护文化遗产,珍藏历史精华。

19.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魅力。

20.我 们的古迹,我们的祖国,你不爱护,我不爱护,谁来爱护。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热门篇】

1. 传古今经典,树当代风范。

2. 吸千秋文化,立万代基业。

3. 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4. 传承古文化,塑造新人才。

5. 传华夏文化,通古今未来。

6. 知儒道孝易,看学苑汶林。

7. 传承弘扬文化,成就美好人生。

8. 传承国学精华,陶冶精神情操。

9. 传授东方经典,培训传统文化。

10.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文明祥和社会氛围。

11. 学古人的智慧,致今天的财富。

12. 传播传统文化,修身美家平天下。

13. 穿越时空的魔法武器——文化遗产。

14. 保护文化遗产,我们仍需努力。

15. 文化遗产不可再生,加强保护刻不容缓。

16. 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17. 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

18. 纵有金山银山 , 难买文化遗产。

19. 保护文化遗产,构建和谐社会。

20. 破坏古迹,就是破坏你的未来。

保护传统文化的名言【经典篇】

1. 传承文明,弘扬文化,立足本国,面向世界。

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 温习东方文化,修身齐家平天下。

4. 复古代文化,展今朝风采。

5. 汇集东方智慧,传播华夏精神。

6. 继承优秀文化传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7. 根植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土壤,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8.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9. 留下历史, 保护古迹。

10. 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后人爱护薪火传承。

11.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历史。

12. 感受文化色彩,领悟遗产真谛。

13. 千古文化留遗韵,一代文明展新风。

14. 保护昨天的遗产就是扞卫明天的文化。

15. 先人神力绝技,鬼斧神工天姿。

16.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

17. 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航标。

18. 印证过去,见证未来。

19. 文化遗产是凝聚中华民族的桥梁和纽带。

20. 爱我中华,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1.弘扬传统文化标语

2.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标语

3.保护传统文化议论文800字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度重视,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和新举措。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理清思路,先理解后评述,再在认识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挖掘其现实价值,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紧密结合,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落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新时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历史必然

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逐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族群,不同的族群在长期的交往中不断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中华民族。我国各民族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血肉联系,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融的历史,在各民族相互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步形成了一体多元的中华民族文明史。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今天,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各族儿女相依相伴,休戚与共,共同保卫祖国领土完整,共同创造底蕴深厚、包容性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中华传统文化是几千年文明的沉淀,是多民族大家庭共同的瑰宝,是历史的传承与社会的实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人独特而悠久的精神世界,让中国人具有很强的民族自信心,也培育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区域壁垒打破,世界性的交往交流交融空前密切,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增强中华民族疑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举措。

新时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证

“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是一种观念意识,是一种全社会普遍心理构成,是社会群体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的体现,它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具有强大的社会功能。正是在这种荣辱感的驱使下,出现了一批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他们竭诚尽智,探索真理,他们驰骋沙场、马革裹尸,为祖国统一、领土完整、社会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中华各族儿女拥有强大的民族荣辱感,“舍小家保大家”“轻个人利益重国家利益”“保家卫国”等中华传统文化思想世代传承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民。历史和现实向我们揭示:一个伟大的民族必须拥有高尚的品格,必须拥有振奋人心的民族精神,否则,绝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因为只有人民平等、友好、互助、和谐才会有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政通人和的关键,因为只有人民群众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才能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社会保证;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稳定的根基,因为只有人民群众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反对民族分裂,才会有祖国的统一、中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繁盛。

新时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应对西方文化渗透的现实需要

“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展进步要求。”因此,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问题,与我国经济发展问题、政策导向问题、民生问题等一样,是一个关乎于“生命线”的问题。

到201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63.6万亿元,占世界总量比重由9.2%上升至13.3%;GDP 增长上升至世界第一位,比重达到16.3%。到2014年底我国人均GDP达到46531元,从世界排位看,人均国民总收入的排位到2014年进入前100位之内,居第96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大幅提高,综合实力的明显增强,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在西方的支持下,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暴力恐怖主义不断加紧渗透,企图在意识形态领域瓦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干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各项发展。一直以来,我国都遵循求同存异的思想政策,尊重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保护世界文明多样性发展,并通过不断交流,学习别国的优秀文明成果。但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不得不警惕指导思想多元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的思想入侵。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把在经济上的发展优势,化作文化软实力的渗透,把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也运用到文化入侵方面。通过各种手段、渠道推销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把自由、民主、平等泛化,把西方的一人一票制宣传为绝对的民主化,用人权问题不断干涉他国内政,通过编纂历史,散布谣言,制造国际舆论破坏社会稳定,引发民族仇恨。他们利用网络、媒体、电视、广播等平台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文化入侵,以此达到弱化社会主义制度,干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目的。

新时期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客观需要

新时期,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今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保证社会主义事业顺利进行的基础;是稳定人心、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前提;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越害怕什么,恰恰说明什么才是我们最有利的武器。他们害怕的正是我们几千年来历史的精粹和文化的积淀,是全体中国人民深厚的民族凝聚力,是中华传统文化大精深的深远底蕴以及中华儿女血脉相传的顽强生命力、强大爆发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提,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发展,树立强大民族自信心的基础保证。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多途径、广传播,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复兴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国梦”紧密联系。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扩展,增加活力,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最终形成拥有深邃影响、继承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独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系。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积淀和积累,是贯穿中国人民价值观的血缘纽带,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归属,是中华儿女顽强生命力的体现。历史与现实的经验一再证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前提,只有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才能集中主要力量,大力发展区域经济、保障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稳步实施,才能落实好科学发展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分别为新疆农业大学讲师;新疆农业大学教授)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K825.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3)01-0040-10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苯传佛教哲学及其当代价值”(项目编号:07BMZ013)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俊哲(1951-),男,四川宣汉人,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哲学、藏族哲学与彝族哲学。四川 成都610041藏传佛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是值得世代弘扬的宝贵遗产。藏传佛教拥有众多的信仰者,它为藏族民众所普遍信仰,国内的土著、纳西、蒙古、裕固、汉等民族也不乏有信仰者,而且在欧美也有信众。不仅如此,在藏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藏传佛教还广泛传播于汉地、蒙古、俄罗斯以及欧美国家。由此可见,对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有广大的信仰者和产生深远而广泛影响的藏传佛教文化予以弘扬的价值和意义绝不可被忽视和低估。它在当代得到弘扬,无疑有助于人们心灵境界的提升、社会和谐稳定、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等。一、藏传佛教文化的当代价值(一)藏传佛教文化价值透析

藏传佛教文化主要是在继承印度佛教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一千多年吸纳、融合、创造性的转化,孕育发展而成的领域宽广、学理高深、教派多样、寺院林立、教规教制齐全、卷帙浩繁的文化体系。宗教制度上的活佛转世;修行上的显密双修,尤重密宗,终成藏密;宗教属性上本是大乘,而又大小乘相融;在因明学上对印度古因明阐释、扩充而成为藏传因明;将土生土长的苯教的宗教仪式吸取为自身的仪式,以及将其众多神灵转化为自己的护法神等,这些无不显示出藏传佛教具有本土化的特色。对自成体系、颇具特色的藏传佛教文化如何进行价值评价和认定是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首要问题。

由此可以看出,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指藏传佛教对价值的根本观点或看法,而是指对藏传佛教文化的价值的根本看法或基本观点。在此问题上,现代以来存在着截然对立的两种错误观点。一是全盘否定论。这种观点认为藏传佛教是落后的文化,抑或认为它净是糟粕,甚至认为藏传佛教在藏族传统社会中还造成了对大批人的杀戮,因而它不仅是藏地社会落后的重要根源,也是一种文化“恶魔”,抑或将其视为与现当代社会格格不入,甚至严重对抗的一种社会文化。这样,藏传佛教文化理所当然地不应该被信仰,也不应该被继续传播和弘扬。笔者也听到了这种声音,这是的表现。二是全盘肯定论。持此种观点的人把藏传佛教视为没有任何缺陷的绝对真理的思想文化体系,不允许人们有丝毫怀疑和否定。否则,就是对藏传佛教的亵渎,这是一种文化保守主义。前一种观点是对藏传佛教义理没有深入理解所导致的误判。实际上,我们承认藏传佛教义理有消极出世,不主张积极投身于生产实践和政治革命实践的成分,也有进寺庙当僧人过多的现象,还有忍辱无争,缺乏积极进取等弊端,这些均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同时,在藏地传统社会中,统治者推行政教合一的社会制度,并且利用藏传佛教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工具,甚至利用藏传佛教对广大民众进行残酷的统治,甚至有一些灭绝人性的行为。但我们应该知道,这不是藏传佛教本身所造成的,不能记在藏传佛教的账上。其实,佛教是坚决反对杀戮,主张爱生和护生的,即使对待动物也是如此;对待违反宗教教义,甚至是搞宗教分裂者也是给予教育引导,最严重处罚是开出僧团,决不开杀戒。藏传佛教也是如此。我们认为藏传佛教文化中有许多精华,它们有着极为重要的当代价值,无论如何是不能被否定的。欧洲新教(又称基督新教)禁欲主义坚决反对奢侈、懒惰、欺诈等不道德行为,大力主张勤奋、节俭、诚信和在世俗社会中通过奋斗获利的行为。这些宗教伦理是促进西方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正如马克思·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指出:“清教徒(指新教禁欲主义者——笔者注)的职业观以及它对禁欲主义行为的赞扬必然会直接影响到资本主义生活方式的发展。”[1](P332) “在一项世俗的职业中要殚精竭力,持之不懈,有条不紊地劳动,这样一种宗教观念作为禁欲主义的最高手段,同时也作为重生与真诚信念的最可靠、最显著的证明,对于我们在此业已称为资本主义精神的那种生活的态度的扩张肯定发挥过巨大无比的杠杆作用。”[1](P341)新教伦理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如此大的作用,那么同样有着许多精华的藏传佛教也会对推动当代藏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价值。所以,我们充分肯定藏传佛教文化精华的当代价值,一定能够使其真正成为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

全盘肯定藏传佛教观点的产生不仅把藏传佛教中蕴涵着的合理成分绝对化,肯定了其消极落后的因素,而且给其披上神圣性的光环,把它视为亘古不变的教条,以藏传佛教信仰上的情感代替其是否具有真理性的理性分析。夸大藏传佛教真理性的观点表面上是抬高藏传佛教文化,实际上是贬低了藏传佛教文化。因为真理跨前一步,哪怕是一小步就会成为谬误,正如列宁指出:“任何真理,如果把它说得‘过火’……加以夸大,把它运用到实际适用的范围之外,便可以弄到荒谬绝伦的地步,而且在这种情形下,甚至必然变成荒谬绝伦的东西。”[2]不仅如此,不适当地夸大藏传佛教文化的真理性和价值,还不利于藏传佛教的弘扬。以辩证唯物论辩证否定观看来,这两种观点在认识论上都犯了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片面性错误。藏传佛教文化精华和糟粕并存,应该采取吸取其精华,去除其糟粕即“扬弃”的科学方法和态度。

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指出:“宗教要同社会主义相适应,社会主义社会也要圆融宗教。这是我们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在。”①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坚持自由的政策,并且给宗教的存在和发展以宽容的态度,这是从国家和人民利益出发的。社会主义圆融宗教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2011年10月,党中央指出:“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坚持保护利用、弘扬并重,加强对优秀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的基本元素,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鼓舞人民前进的精神力量。”[3](P25-26)这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藏传佛教文化在当代藏区文化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

自从佛教传入藏区之后,藏民族传统社会中的精神文化由藏传佛教文化、苯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三大部分构成,而藏传佛教文化是藏族传统社会的文化主流,而且在政教合一的社会条件下,藏传佛教文化权为贵族或僧侣所把握,成为他们维护其统治的意识形态,居于万流归宗的地位,甚至是主宰藏族社会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民主改革之后,藏族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尤其在当代社会,经过改革开放之春风大潮的洗礼,进入了小康社会建设的崭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从根本上结束了藏传佛教是藏地文化主流的历史,其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以藏传佛教文化成为广袤的雪域高原社会主流和意识形态的藏民族传统社会文化特征,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下的文化多元发展的文化新时代特征所代替。虽然藏传佛教文化的昔日辉煌不复存在,但并没有丧失其存在的合理性,它是当今藏区社会多元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文化类型,也是广大藏族民众离不开的信仰文化,并且其重要的当代价值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在当代社会,藏传佛教文化充当着积极与消极的双重的社会角色。从积极方面讲,其心性论、为善去恶论、众生平等论、普度众生论、爱生护生论等,起着慰籍信仰者的心灵,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的文化内容,促进藏区社会的稳定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的重要功用。从消极视角看,藏传佛教的神学性质和与世无争,脱离轮回之苦而进入涅槃的出世思想与市场经济有诸多不合拍之处,这对于广大群众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做新时代的弄潮儿,不怕冒风险,敢于竞争,用诚实劳动和聪明智慧获取更多的物质利益等有着严重影响。此外,达赖集团利用藏传佛教为幌子和工具,搞分裂破坏活动,这对广大藏区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严重威胁。然而,藏传佛教文化中有许多精华,而且它与其他文化一样,不仅有着产生、发展的时代性,而且又具有超越性的特征,在价值上具有普世性和永恒性,即冲破时空的限制为国内外的许多人所信仰,为藏地当代社会发展服务。

(三)当代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内在必然性

1.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需要。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世界性大国不仅有着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且往往又有着创造性的、丰富多彩的文化“软实力”。由此可见,文化的兴旺繁荣,是大国崛起的一个重要指标。在中国和平崛起过程中,必然面临着同他国的竞争,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不仅是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竞争,而且也是文化 “软实力”竞争。因此,中国的和平崛起,客观上需要丰富和发展自己文化,而这离不开对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弘扬,而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也就成了中国和平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

2.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是建立一个发展健全社会的需要。资本主义的迅速扩张将全球卷入了一个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的社会,工具理性膨胀,价值理性严重弱化,由此造成人类社会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精神空虚和道德堕落。这充分说明一个良性发展的健全社会应该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共同发展的社会,偏离任何一边都是非常危险的。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被西方学者誉为创造了“神奇”而为世界所瞩目,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是文化发展严重滞后,经济主义、物欲膨胀的现象有增无减,这在物质生产、社会行为、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导致了社会充斥着较多的嫉妒、浮躁、仇恨以及社会的不安定。这种现象在藏区各地也或轻或重地存在着。因此,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具有的丰富的价值理性因素,对于促进藏族社会文化乃至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着内在的价值和意义。

3.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是藏区长治久安的需要。目前藏区面临着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藏传佛教进行民族分裂活动和破坏活动的威胁。由于一些人对藏传佛教教义缺乏深入了解,难以认清敌对势力利用藏传佛教搞分裂破坏活动和烧暴力活动就是对藏传佛教教义的亵渎和严重悖逆,很容易上当受骗,干出危害国家利益、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事情。藏传佛教中众生平等、十善业道、慈悲济众等义理,有利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因此,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对于藏区的长治久安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4.弘扬藏传佛教文化能满足藏族广大民众的精神需求和藏地文化繁荣发展的需要。在我国发生的 “”,给中国带来了一场文化浩劫,也对藏传佛教文化造成严重破坏,藏民族群众的自由被肆意剥夺,他们丧失了其赖以虔诚信仰的藏传佛教这一精神家园,给他们造成了心灵的创伤,引起了他们的严重不满。改革开放之后,藏传佛教文化得到了保护和利用,党的自由的政策得到了坚决贯彻,广大藏族群众得到了很大的精神慰籍。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种种限制,藏传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还不尽如人意,因此为了充分满足广大藏族群众的宗教精神需求,就需要进一步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与此同时,广大藏区的文化需要大发展大繁荣,而这离不开对藏传佛教文化的精华的弘扬,因为藏传佛教文化是当代藏族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的文化因子,因此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必将能推进广大藏区的文化繁荣发展。

5.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是提升藏区社会道德水平的需要。在当代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历史背景下,多元价值观在藏区相互碰撞,有的人对此无所适从,特别是受到经济主义和物欲膨胀的社会影响,有不少人产生错误的认识和观念,既丢失了本民族的传统的藏传佛教文化中优秀的思想道德和价值观念,又没有建立起新的、积极上进的价值理念。一句话,藏区同其他地区一样,有着道德滑坡的严重趋势。藏传佛教是对人性进行终极关怀的宗教,亦是关于心灵的科学,旨在指导人们养心、净心、正心,提高精神境界和道德境界。藏传佛教中人生论、境界论及不杀生而护生、与人为善、慈悲济众等义理,充满着十分浓厚的人性和人道主义的关爱。因此,弘扬藏传佛教的这些义理对善良人性的张扬和善德的引导扩充,从而提升整个藏族社会道德水平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二、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当代主要制约性因素(一)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认识不到位

党中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社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3](P25)这充分肯定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大价值及其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意义。但长期以来,藏区的各级相关部门和领导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识不到位,主要从藏传佛教是一种信仰的宗教上去认识,没有充分认识到藏传佛教文化的精华之所在,更没有从弘扬的视角去认识藏传佛教文化,而且还没有把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精华纳入繁荣发展藏区哲学社会科学、增强藏区的文化软实力的高度去认识。其深刻根源首先在于没有去深入研究藏传佛教文化,其次是受了那种认为藏传佛教是落后的、仅仅是宣传神的文化的观念的影响。认识上的不到位,必然造成行为上偏差。他们主要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等视角来制定关于对待藏传佛教文化的方略,制定寺庙的管理、对僧尼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宣传教育和各种藏传佛教文化活动的开展的政策,以及决定经费的投入等,这无疑是正确的。但错在缺乏方略制定的宏伟性以及在政策制定上的偏狭性,从而影响和制约了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的历史进程。

(二)信仰主体对藏传佛教文化认知水平普遍低下

在藏族社会的现代转型的巨大变迁中,广大藏族民众对藏传佛教的信仰状况、信仰心理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自从宗教势力退出藏区政治舞台之后,对藏传佛教的信仰逐渐成为纯粹个人的私事,全民虔诚信仰的状况已有所变化,而且宗教人士的社会作用亦不如从前。魏冬通过多次深入调查发现,有的藏族村落中发生纠纷请僧人和寺院出面调解的现象越来越少;给新生儿命名,或选择婚丧嫁娶的良辰吉日,不用宗教人士而自主决定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以前在寺院听不到,甚至被禁止的知识和娱乐节目开始进入僧侣的生活。从宗教感情看,随着宗教世俗化程度的加剧,宗教的神圣性日益减退,一些信徒的宗教感情日渐淡化。如神物不再神圣:衣服的颜色,以往铁锈红和黄色是佛教人士独享的专利,是佛教神圣性的体现,而今却穿在了很多男女老少的身上;以往仅供朝拜的寺庙和圣地,现在都变成了旅游景点;以往被奉为至尊的唐卡佛像,现在已成为艺术品,被展销传卖等等。此外,还有的人已经不满足于传统五明文化的学习,努力学习现代科技知识。在社会心理结构方面,出现了由浓厚的佛教出世心理向世俗的入世心理转变的态势[4]。

但是,上述变化并不是藏传佛教文化在藏区的丧失,也不是藏传佛教文化体系的解体,而是表明以前以佛教文化为主转变为佛教文化与世俗文化共存、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并举。同时,上述变化也不是广大藏民族的改弦易辙,正如魏冬对地区藏民族信仰藏传佛教的状况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目前藏传佛教文化仍然受到了藏族民众的普遍认同,仍然为广大藏族民众普遍信仰,只不过这种信仰已经有了差异化的新趋势[5]。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与信仰主体息息相关,因为藏传佛教只有得到他们的崇敬、理解和信仰,并且在社会生活中践履之,才能真正发挥其对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的功能。只有这样,它才被称得上大力弘扬。在此意义上讲,藏传佛教的信仰主体是藏传佛教文化弘扬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而信仰主体对藏传佛教认知水平又直接决定着藏传佛教弘扬的程度和实效。这说明信仰离不开对信仰对象的认知或理性的参与,尽管感性之情感是信仰的本质。如西方基督教徒对上帝的虔诚信仰是由于其认识或体悟到上帝是世界的创造者,是全智全能的神,又是人类的拯救者。中国现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的道德境界有高低之分,这是由于人对宇宙人生的不同程度的觉解所决定的,按人的觉解的高低不同,可分为由低到高的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处于最高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有完全底高一层底觉解。此即是说,他已完全知性,因其已知天。他已知天,所以他知人不但是社会的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宇宙的全的一部分。不但对于社会,人应有贡献;即对于宇宙,人亦应有贡献。”[6]这就是说,人的认知水平愈高,其道德境界也就愈高。同理,若广大信仰者对藏传佛教的认知水平高,真正把握了藏传佛教义理的深刻内涵,就能真正提升信仰者的道德水平和精神境界,就能认清达赖集团的分裂言论与藏传佛教义理严重悖逆,就能洞察达赖分裂集团散布编造的谎言的实质,从而不仅不会受骗上当,而且还会坚决反对和自觉抵制。否则,就可能盲目接受,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达赖集团分裂活动的参与者。然而,提高信仰主体的认知水平又可以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得以实现,因为他们在弘扬的文化氛围中得到对藏传佛教文化耳闻目染的熏陶,从而逐渐深化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知。因此藏传佛教弘扬与信仰主体认知水平的提高之间是一得俱得,一损俱损的内在关系。迄今为止,尽管不同的信仰群体对藏传佛教文化的认知水平有着差异性,但总的说来认知水平较为低下,这主要是由于其文化水平低所决定的。在笔者的调查中了解到,在藏区庞大的僧尼队伍中,他们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如在林芝地区的四百多个僧人中,最高的文化程度是初中,而且只有两个具有初中文化程度,其他基本上是半文盲。在宗教界出现了因文化素质低而无人能接班的现象。如云南耿马县佛教协会秘书长想退休,但却无人接班。再如云南佛学院免费招收南传佛教生员,入学条件是具有初中以上文化文凭的小和尚,但是找遍耿马县119所佛寺都找不到几个符合条件的僧员。目前云南总共有南传佛教僧尼8000多人,但是真正能够施授佛学教育的教职人员只有1500人左右[7]。他们根本无法了解深奥的藏传佛教教义或义理,也就只好仅仅满足于打坐念经。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寺庙教育体系的中断,而新型的、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寺庙教育体系尚未完全确立,而现有的教育体系中有没有对广大僧尼进行文化教育的体制和机制。普通信仰群众文化水平也普遍低下,也有不少是半文盲甚至文盲,这使其对藏传佛教教义的理解能力更是困难,所了解的相关知识更是少之又少,有的甚至对宗喀巴、米拉日巴等藏传佛教史上的重大人物只是知其名,却不了解他们的事迹和言行,而且他们大多数常到寺庙等宗教场所拜佛,但却分不清所拜佛像为何佛。农牧民、城镇居民普遍接受佛教主张不杀生、尊敬师长、友爱他人等日常伦理,并在日常行为中践履之,但更是很少有人对藏传佛教十善和其它伦理道德有真正的理解。这些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造成了相当大的障碍。

(三)藏传佛教文化弘扬在教育上的严重制约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藏区的教育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基础差、地域偏远、经费投入有限等原因,藏区教育还相当落后。一般来讲,在国民教育中,藏区拥有学校的数量、校舍质量、教师的学历层次、教师业务水平、教育经费、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等教育资源较少或较低,教育质量普遍较差,与内地差距较大,因而出现了藏区同内地之间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同时,寺院教育普遍不受重视,不仅多数寺院教育缺乏制度性和规范性,不少规模小的寺院教育根本就无法开展,而且佛学院偏少,在僧尼队伍较为庞大的没有一所佛学院,因而很少有僧尼进佛学院深造的机会,而提高广大僧尼人员的文化素养更没有纳入到国民教育的体系之中。再则,藏传佛教文化很少进入教科书中,即使藏区编著出版的本土教材也很少有此方面的内容。这严重影响着藏区人才的培养质量,严重影响到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人才需求,也严重影响到信仰主体的认知水平和寺庙僧尼的文化素养的提高。三、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机制的建立机制是事物的内在结构及构成它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调节的原理,在社会文化中的机制还应包括相应的规制,目的是达到各要素之间的彼此协调和动态平衡,使事物得以良性运行和顺利发展。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离不开机制的建立,以保持其顺利开展和达到实际的功效。

(一)信仰机制

这是为了充分保证广大信众的信仰自由的权利的实现。的作用绝不可低估,它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且历来是一把双刃箭,它既可以增强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内部的凝聚力,也可以对一个国家的民族团结和稳定形成斥力或抗力。或者说,宗教既可以成为建立和谐的民族关系的纽带和向心力,也可以被用来制造民族之间的不和与冲突。正由于此,敌对势力往往处心积虑地利用宗教问题搞分裂活动。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和慎重处理藏区的藏传佛教信仰问题,坚决抵制和击退敌对势力利用其搞分裂活动的图谋,维护广大藏区的社会稳定。为此,需要建立维护广大民众对藏传佛教信仰的机制,而这种机制的内涵包括维护广大民族自由的权利,充分满足其信仰需求,以及在藏传佛教信仰中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等的责任与义务。

(二)保障和监督机制

保障机制是指弘扬藏传佛教的经费、法律法规、组织机构、人员、宣传教育的工具、办公与活动场地等保障的原理、规定。监督机制是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各种制度的执行、遵纪守法、经费的安排使用、宗教文化管理等方面的监管和督查的原理和规制。

(三)动力机制

弘扬普及藏传佛教文化的动力要素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主要包括改革、教育、宣传、研究四大动力。藏传佛教文化中有一些与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不合拍,甚至背道而驰的教规教制、教义等要素。如政教合一的陈旧落后的制度、超越现实的出世而不积极入世的神学特质、忍辱无争的消极思想、人生唯苦的悲观情绪、盲目崇拜的深层心理等等就是当代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阻力因素。而建立改革机制就是革除或克服这些消极因素,同时革除在目前制定的不适合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政策措施,以此打破旧的条条框框的束缚,催生推进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步伐的新的方略、政策和措施。由于对藏传佛教文化的教育、宣传、研究的落后,所以对其弘扬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因此需要发展教育、加大宣传的力度、加强研究来推动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若没有这些要素的推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就是一句空话。改革、教育、宣传、研究背后的推手是人,人是改革、教育、宣传、研究的实施者或执行者。所谓建立动力机制,就是建立有利于上述四大要素推行和发展,以及充分调动各级领导、相关部门、宣传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机制。

在这里,需要对建立教育这一动力机制再进一步做出深入的阐释,因为这个问题对于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太重要了。赵朴初先生在1992年的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当前解决佛教的核心问题是人才问题,他说:“当前和今后相当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的人才也是一个核心问题,因为它是直接关系到藏传佛教文化能否得到真正的弘扬,关系到藏传佛教文化能否有效发挥其价值及精神导向作用的大问题。而人才的培养靠教育,因为只有加强教育才能提升信仰主体的认知水平,才能提高寺庙僧人的文化水平,才能培养一大批卓有成效地开展宣传教育和研究工作的人才队伍,才能在广大僧人中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自觉抵制、反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在藏区搞分裂破坏活动的骨干分子。以往藏区教育存在的许多问题与教育机制不健全密切相关。如对教育制度的安排、经费投入、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对民众的教育培训以及宣传教育等方面的机制就不健全或不完善,于是在教育的经费安排、人员的培训、宣传教育等方面的随意性很大。因此,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急需建立教育机制。具体包括建立藏传佛教文化教育的制度安排机制、充分发挥国民教育对藏传佛教文化弘扬的基础性作用的机制、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经费投入机制、藏传佛教文化教学研究机制、对相关人员在当地和外出培训机制、提高僧尼的文化素养的机制、教学研究基地建设机制、藏传佛教文化宣传教育机制等,并且建立这些机制时应该考虑其长效性、相对稳定性。

(四)实践机制

这是指开展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各种活动的原理和规定。如宣传教育活动、节庆活动、研究活动、宗教文化聚会、宗教仪式活动、转山、转湖、转经筒等。实践机制的建立旨在规范和要求人们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行为动机和方式,如需要做什么,做的目的是什么,能做什么,又不能做什么等。如在不能做什么方面就有不能以教干政,不能利用宗教文化搞分裂破坏活动等。这表明此种机制上的规定有着极强的排他性和抗拒力。

(五)创新机制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当代性离不开创新,因为创新性是宗教文化当代性的一个重要标尺,这也是其与时俱进的根本性要求。藏传佛教文化的弘扬决不是如同一块钱币拿来就能在当下即用,也不是将已有的佛学义理、教规教制等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发扬就是一种新的阐释和倡扬,光大本身就是扩充创新。在解释学家伽达默尔看来,诠释者解读文本是视域融合和效果历史的统一,在此基础上的理解也就是站在解释者视域和文本视域相融合的一个效果历史事件,而效果历史体现了诠释者思考的历史性,这是一种新的历史视域。既然是一种新的历史视域,那么对原作者本意的追溯就不是目的,而是要达到所说的意义本身,因此理解便体现诠释者对文本的创造性。正如他所指出:“文本的意义超越它的作者,这不只是暂时的,而是永远如此的。因此,理解就不只是一种复制的行为,而始终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8]对藏传佛教教义等的阐释也就同样是一种创新。当然,对藏传佛教义理等的创新意义上的阐释前提是要符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原则和方针,或者说是要符合当代性的新阐释。但创新性阐释又不是从根本上改变藏传佛教文化自身的特质,也就是要保持自己的不同于其他思想理论之“异”,如若抹杀了其“异”,就是对藏传佛教文化的“吞噬”。通过制定有利于创新的机制以增强藏传佛教文化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以及为繁荣发展藏区哲学社会科学增加新的内容和活力。创新机制包括建立有利于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解放思想、学术争鸣,有利于除旧布新的规制和社会环境,有利于创造性与开拓性的精品力作的问世等等的规制。

(六)建设机制

藏传佛教文化建设包括关于藏传佛教文化活动场地、藏传佛教文化研究基地、藏传佛教文化设施、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藏传佛教文化宣传媒介、藏传佛教文化产品等方面的建设。藏传佛教文化建设机制就是建设有利于藏传佛教文化活动场地的开辟、藏传佛教文化研究基地的建立、藏传佛教文化设施的建造、藏传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利用、藏传佛教文化宣传活动的拓展、藏传佛教文化产品的开发(如开发卡通、唐卡、工艺品)等机制,以此充分体现藏传佛教文化载体、活动形式、宣传形式等的丰富多样性。藏传佛教文化建设需要上下结合,若无上层的组织领导的建设就无以见“宏”,若无下层积极性的建设无以见“微”。也就是说,若无各个上级的组织领导就没有弘扬藏传佛教文化高瞻远瞩及其战略、政策的制定,乃至大量经费的落实,而无基层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就没有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具体而全面的落实。因此,对藏传佛教文化建设需要上下齐心和共同给力。四、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模式的建构所谓模式就是作为一种行为标准的样式或形式,而这种样式或形式是主观的、理性的,因而结构主义把模式视为用来说明事物结构的主观理性形式。主观理性建构起来的模式有着方法论功用。所以,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的建构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又有着方法论的指导意义,它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提供思维方式和指导方法的样式。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的建构既是观念性的,又是一种先在的筹谋,然后努力在实践中得以实现。我们认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应该建构具有如下模式:

(一)有层次与结构

这就是说,对弘扬藏传佛教文化进行分层次、有结构的考量。这根源于藏传佛教文化自身的层次结构。藏传佛教文化是由组织机构、寺院、神职人员、普通信教民众、典籍、传播媒介、规章制度、宗教仪式、宗教活动、神学或教义、世俗文化等诸多要素所构成的有机系统,而在这个系统中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所以,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模式就应体现出一定的、含摄主要内容的层次结构。把藏传佛教中组织机构、寺院、普通信教群众、僧尼、典籍、宣传媒介、活动场地等作为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中的基础层;把活佛转世制度、各教派的传承制度、神职人员的阶位制、寺院的规章制度、修行制度、宗教仪式活动(包括祭祀仪式、转经筒、转佛塔、转神山、转神湖、诵经等)和各种宗教庆典作为中间层。与此同时,在历史上,藏传佛教把世俗文化(如作为认识论和逻辑学的因明、作为医药科技的医方明、作为语言文学的声明、作为农商和建筑手工等的工巧明)等融摄到自己的体系之中,成为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让世俗文化为其自身所用,抑或以此体现和论证藏传佛教教义。如因明学就是阐释、论证藏传佛教教义的,且给予藏传佛教理论以强有力的逻辑论证。二是证明藏传佛教是宣传和发展世间知识的。所以这些世俗文化也是我们研究、传承的对象。而这一对象也可以纳入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中间层。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高层是佛学(内明),它是论述和阐释佛教教义或义理、概念、范畴等的学说。在义理上,包括缘起论、性空论、中道论、宇宙观、心性论、因果论、生死观、人生论、境界论、道德观、修行论、认识论等,而且每一个部分都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如伦理道德中就有为善去恶、众生平等、普度众生、因果报应、爱生护生等义理。藏传佛教不仅具有神学的特质,而且是既宗教又哲学的学说,是出世与入世、心灵和智慧的学说有机结合。在整个藏传佛教文化系统中,佛学不仅是处于高层,而且居于核心的地位,它是藏传佛教文化的灵魂,其他部分都是对它的支撑和体现。

建立这一个具有上述层次结构的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模式,才能满足当代全面继承和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要求。

(二)批判吸取并举,继承与创新结合

如前面所述,藏传佛教文化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在建构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中需要鲜明地体现出对其精华的吸取,对其糟粕的批判。对藏传佛教文化进行批判继承的同时,又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根据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的需要进行新的阐释和更新,实现其价值转换。

(三)有体有用,体用结合

藏传佛教文化中有体有用,所谓“体”就是佛学教义或义理,“用”就是体现佛学教义或义理的宗教活动、传播媒介、宗教仪式、教规教制、典籍、活动场地,等等。被纳入藏传佛教文化里的藏族古代文学、艺术、因明学、医学、建筑技术等等虽然是世俗文化,但它们无不是对藏传佛教教义的体现或阐释,所以对藏传佛教教义而言也是用。藏传佛教文化之体是本质、灵魂、核心,用是现象、表现、表层。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无体即无用,无用即不能显体,体是用之体,用是体之用。所以,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模式中既有体又有用,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之体和用的结合中,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引,藉以保证其正确的方向。

(四)多形式与多途径

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离不开多形式、多途径的模式的建构。因为只有多形式、多途径才能使藏传佛教文化精华得到广泛的倡扬,才能使其被广大干部群众或信众所理解,才能得到全面的继承和体现。多途径包括以宗教活动、节庆活动、旅游、广播、电视、电影、图书资料、学术研究、宣传教育等途径弘扬藏传佛教文化。多形式是在上述的各种途径中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如宗教活动中就包括讲经、辩经、转经筒、转山、转湖等,宣传教育包括社会、学校、寺庙、家庭等宣传教育。又如图书资料包括通俗读物、报刊、杂志、传单、研究文献等。

(五)信仰与建设共进

藏传佛教文化既是广大信众的信仰对象,又是和四省藏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藏传佛教文化被广大藏族群众和其它民族的群众所信仰是不能被抹杀的。但如果仅仅是信仰,藏传佛教文化只能是在情感范围内的重复,抑或只能满足信仰者的信仰需要,而没有使其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所以,在信仰的同时,要把藏传佛教文化纳入藏地文化建设的范畴,对其进行资料上的挖掘、义理上的阐释和研究,且作为一种文化进行传播、继承与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创新,以推进藏地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

(六)体现当代性、通俗性、大众化、实效性

这种模式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所以在以前的藏传佛教文化宣传、继承和弘扬中没有凸显出来,导致藏传佛教文化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用。所谓当代性,从根本上讲,就是推进藏传佛教文化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使其促进广大藏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及社会的和谐稳定。问题是如何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在政治上讲,就是要使广大信教群众和寺院僧尼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积极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同时,整理发扬藏传佛教文化的精华,改革其与宪法与法律相抵触的因素,宣扬藏传佛教教义、教规中的积极因素,以激励广大信教群众和僧尼为善去恶,利益民众,奉献社会。佛法既认为人生唯苦,通过修行脱离生死轮回,超脱世俗认识,进入涅槃之境,同时又讲不坏和随顺世间,以慈悲化解矛盾对立,以和平化解暴力,以智慧对治无明,这些对于由恶心恶行向善心善行的转化,对于形成同舟共济和互助互济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以及对于维护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等均有着积极的价值和意义。所谓民族性,一方面,就要使藏传佛教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将其从中华民族文化中脱离开来,它只能是同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另一方面,藏传佛教文化是藏民族特有的文化,因此要充分体现其藏民族的特性。如精彩纷呈的空性论与中道论、活佛转世制度、藏密、藏传因明以及与藏传佛教密切相关的唐卡、各种手工艺制品等等,当人们一讲或一看就知道是藏民族的特色文化。这个民族特色一定要继承而不能丧失。所谓大众化就是指藏传佛教文化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不仅使广大藏族干部群众都能理解,而且使其他民族也有所了解,而不能把它搞成藏传佛教高僧大德和研究者的专利。藏传佛教文化作为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不是把其浩繁的典籍、深邃的义理等直接拿来就可以使用和使广大群众所认识和理解,而是要经过深入研究,尤其是对其通俗易懂地加以转述和阐释,以此揭开其神秘面纱,让广大群众,特别是信教群众能够容易理解和掌握。这就是通俗性。所谓有效性是指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实际功效,使其真正达到鼓舞群众、提升境界、加强民族团结、凝聚人心、建设美好藏区的精神动力。这一模式的构建就是要考虑以较少的投入获取较大的效果,考虑藏传佛教文化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政策性,特别是要注意防止可能出现的对其歪曲的理解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宣传阐释。

(七)向内地宣传,向世界推进

目前,中国出现了藏传佛教文化热,藏传佛教文化业已受到许多内地人的青睐,但他们对此又感到非常神秘。我们可以借此“东风”,在构建模式时充分考虑如何将藏传佛教文化向内地宣传,让内地人对它真正了解。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文化、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文化开放格局进一步完善。”[3](P9)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人类的。一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一旦被其他民族所认识,就会积极而主动地研究、宣传、接受,藏传佛教文化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愈来愈多的世界人士的关注、研究甚至信仰便是如此。但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接受藏传佛教文化,在弘扬藏传佛教文化的模式中我们要有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充分考虑制定进一步推向世界的方针和具体措施,从而把藏传佛教文化全方位地推向世界,为我国在与西方各国文化对话的语境中争得自己的话语权做出贡献。

注释:

①1999年3月4日,赵朴初在全国政协九届二次会议民族宗教联组会上的发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陈维纲,徐培,王美秀,等,译韩水法韦伯文集(上册)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

[2]列宁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单行本)[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4]华热·多杰藏传佛教文化的世俗化及其动因刍议[J]中国藏学,2009,(2)

[5]魏冬当前藏传佛教文化认知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宗教,2011,(10)

[6]冯友兰三松堂全集(第四卷) [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1.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篇11

[中图分类号]G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8)02-0063-02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斗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是推动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

一、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带有本民族特点、体现本民族精神风貌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也是一个民族在形成本民族文化中最核心、最精华的组成部分,是维系本国、本民族人民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民族精神是国家统一、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精神。爱国主义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生于斯,长于斯,衣食于斯”,中华民族每个个体对于自己民族有着深厚而神圣的感情。爱国主义在我国历史上曾经最大限度地团结了各种社会力量,为祖国的统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作出过积极的贡献。

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到关系综合国力强弱的高度来认识。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是全方位的竞争,它体现在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各个方面,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的竞争,即人的素质、民族素质的竞争。民族素质主要包括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三个方面。民族精神是民族素质的核心,是民族素质的“软件”。当今世界,文化力量、民族精神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民族精神是抵御境外渗透、分裂图谋的坚强精神支柱。我国不但民族众多,而且边疆地区是少数民族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三十几个民族跨境而居,与周边国家有着千丝万缕的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上,有64%属于民族自治区域。境外渗透、分裂势力利用民族、宗教等幌子妄图破坏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发展,其罪恶图谋从来没有停止过。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抵御境外渗透、分裂图谋的坚强精神支柱,对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繁荣发展有重大意义。

民族精神为整个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添砖加瓦。民族精神作为一种进步的、积极的精神,既是属于各个民族的,也是属于整个人类的。属于不同民族,是由于它受民族意识的规定,为民族性格所制约;属于整个人类,是因为它的进步意义和积极价值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所共同确认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民族精神与一般人类精神的关系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正是由不同民族精神的砖砖瓦瓦所共同构建的。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但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也是在为人类精神文明殿堂添砖加瓦。

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

民族精神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每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而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有一些相通的地方;民族精神有其一般内涵,也有不同民族的特殊内涵。民族精神是静态与动态的辩证统一,民族精神具有稳固性,但不是一成不变的。

一般来说,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所普遍表现出来的精神活力和个性特征,是普遍尊奉的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的社会信念、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民族精神的具体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旺盛的民族活力;二是健康的民族意识;三是个性的民族性格;四是积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信念。

那么,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呢?

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乃是由三股精神融汇而成的: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二是全人类精神,三是当代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是发源于中原华夏族人生息繁衍之地,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开疆拓地实践中,56个民族交融叠合,达经嬗变升华而成。她勤劳勇敢,仁爱宽厚,以德服人,以和为贵,自尊自信。全人类的精神,包括热爱和平、博爱、正义、自由、平等,它们体现了所有种族、民族精神中的积极成分和美好品格,体现了不分肤色、性别,不论文明进化程度高低的全部地球人的共性。改革开放的年代,亿万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孕育出了当代中华民族精神。而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已包含在作为时代结晶的邓小平理论中。邓小平理论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嬗变注入了极其宝贵的新鲜血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表现在:一是开拓创新的批判精神,二是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三是求善求美的人格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就在于传统与现代相交融,继承与发展相结合,静态与动态相统一,定型与塑型相伴随,巩固已有成果,弘扬传统精华,发现崭新之美,培育初露之德,在按部就班和探索新知的双管齐下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是一个继承的过程,又是一个改造、更新和超越的过程。

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不可能单靠政府行为来实现,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来完成,需要多方努力,需要持之以恒。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强有力的引导。国家是文明社会的基本政治建构和整体社会单元。为了维护这个建构和单元的统一和稳定,任何一个国家都会自觉地提倡一种意识形态以凝聚社会。这种意识形态也就很自然地成为这个国家民族精神的一种培养基,它的一些内容也就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些成分。国家掌握着社会的统治权、支配权,也就决定了它是民族精神创造中的主导力量。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家的作用始终是第一位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目的在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事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应立足于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实践。这

就需要国家强有力的引导。

2、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优秀传统,从中把握牢固根基,汲取丰富养分。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是现实中的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历史地传递着的民族精神。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根基。离开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成了无源之水。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还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一切有益文化成果。民族精神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每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而不同民族的民族精神也有一些相通的地方。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能脱离世界文明而独立发展。我们既要珍惜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富有特色的民族精神,也要面向世界吸取其他国家民族精神的精华,或者以此为参照来反思我们的民族精神。但同时要处理好文化开放与文化安全的关系,在文化开放中维护文化安全,保持自身的民族特性和文化价值。

3、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总结和提炼新的民族精神。任何民族精神都产生于一定历史条件之下,存在于一定时空环境之中,受特定时代及条件的限制,传统的民族精神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局限。由于传统的民族精神是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生成的,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仅仅弘扬传统民族精神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时代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只有培育反映时展特征、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永葆生机和活力,真正支撑起民族的精神大厦。因此,我们不仅要弘扬民族精神,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发扬光大,更为重要的是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培育新的民族精神,以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进入21世纪,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拓展民族精神的内涵,进一步培育开放精神、竞争精神、合作精神、创新精神、科学精神、求实精神、理性精神等民族精神,以使民族精神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

弘扬传统文化论文篇12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结合

【正文】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G[文章编号]1006-6470(2003)05-0042-05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凝结和积淀而成的优秀成果,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与结晶。千百年来,它推动和支撑着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为人类文明史书写并增添了伟大而壮丽的篇章。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史发展到近代的杰作,也是代表和开辟了人类社会前进方向的优秀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在其逐步实现中国化的过程中,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及培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即是对二者的关系作一个简要的历史审视和分析。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精神不断得到弘扬和培育的过程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遭受屈辱和挫折的历史,也是一部书写抗争和求索的历史。中华民族在外来入侵中蒙受了巨大的痛苦与屈辱,也在反对外来侵略的艰难抗争中苦苦求索走出落后与衰败的出路,探寻实现民族复兴的契机。纵观近代以来种种救国救民、试图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努力,太平天国运动没能走出历史上农民起义归于失败的怪圈;封建地主阶级自强自救的洋务运动也终告破产,资产阶级维新改良的药方不能医治封建统治的痼疾;甚至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也因其历史局限性而终归失败。在经过认真思索、反复比较和充分借鉴以后,马克思主义最终被中国先进阶级所选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由此成为应答和解决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进步问题的现实出路,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求实现伟大复兴这一精神诉求和精神期盼惟一可行的现实指向和必然选择。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伟大民族精神的古老而现代的民族。中华民族精神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鲁迅先生称中华民族精神为“民魂”,并且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1]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注解和概括。马克思主义首先代表了一种文化成果和文明结晶,因此,从文化层面与精神视角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及中华民族精神逐步交流、融合和实现整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由被融合和接纳到被改造和运用,再到被推进和发展,与中国文化发生了种种联系和持久的磨合,期间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弘扬

1.融会和接纳马克思主义彰显了宽容、自强的中华民族精神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观念形态向实践形态不断延伸和转化的过程。它必须首先跨越的是民族文化和价值观念这道门坎,只有被中华民族文化所认同和接受,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有机契合,才能转化为指导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而且,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在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能是一个不断持续和发展的过程,只能始终都坚持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保持其精神武器的作用长久发挥出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过程中,中国文化必须要有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眼界,才能更好地接纳马克思主义,成功地实现其中国化。在中国几千年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宽容和自强精神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中国自古以来就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恢宏气度,也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强奋斗精神。从厚德载物到民胞物与,从天人合一到包容万物,从协和万邦到和睦共处,从豁达宽厚到宽纳异己,从兼听则明到兼容并蓄,是中华民族宽容精神的鲜明体现。从修身自任到奋发有为,从勤勉进取到百折不挠,从刚强自律到励精图治,从勇猛顽强到舍生取义,从艰苦奋斗到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自强精神的生动写照。中华文化在宽容和吸纳中得到了丰富,中华民族在自强和奋斗中得到发展。远的不说,单在马克思主义初入中国之际,中华大地上开展的轰轰烈烈的追求科学与民主的新文化运动,就体现了觉悟的中国人思想上的开放和精神上的宽容。在杂陈的中西文化中,以开放的态度迎马克思主义到中国来,变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宝,这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由来已久的宽容精神和自强精神。

2.改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体现了变革、求实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改革、注重求实的民族,长期以来养成了勤勉务实且又善于变革进取的精神。古人讲“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也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是富有探索和改革精神的体现。“贵在力行,重在履事”、“循名责实,重效致用”、“清谈误国,实干兴邦”,也是中华民族求实精神的写照。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每一个朝代都经历过变法革新,而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家也比比皆是、层出不穷。变革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新的发展,但这种变革也必须建立在求实的基础之上,无论对于变革的实践,还是对于变革的理论,这个要求都是最基本的。以学说形态传入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发挥出其巨大的理论威力和指导作用,“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2]也即,必须构建起立足于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平台和实践平台。这就要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合理改造并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于中国的实践之中。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巧妙地开辟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道路;邓小平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发展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智慧地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道路;根据变化了的国情,紧密结合中国的实际,在领导中国人民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也同样发扬中华民族求实、变革的精神,推动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理论创新,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个历程就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不断变化的中国国情,脚踏实地地改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中华民族变革、求实精神不断弘扬的过程。

3.发展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书写了革故创新的中华民族精神

历史上的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勇于创新,追求创新的民族。革故创新的观念古已有之。《礼记·大学》云:“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易传·杂卦》也载:“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它们所表露的都是中华民族与时俱进、除旧立新的精神。正是有这种不断进取和锐意创新的精神,才有了中华辉煌文化和灿烂文明,才有了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和繁衍发展。只是到了近代,清朝统治者为“康乾盛世”沾沾自喜、妄自尊大,过分沉湎和满足于“持盈保泰”而封闭保守、不思进取,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才被湮没,中国才止步不前以至于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不堪一击。但是,在迷梦和危机中警醒的中华民族由此接受了教训,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上又展现和发扬了革故创新的精神。马克思主义不是僵死和顽冥的教条,它的创立本身和每一步成功发展都渗透和书写着继承与发展同在、革故与创新并举的精神。这一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和继承者都曾予以明确提示。恩格斯在谈到马克思主义时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3]列宁也告诫说,“只有不可救药的书呆子,才会单靠引证马克思关于另一历史时代的某一论述,来解决当前发生的独特而复杂的问题”。[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要永葆生机和活力,惟一的方法就是使自身得到不断丰富、发展和推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是弘扬中华民族革故创新精神的典范。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在坚定地继承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把发展和创新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思想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现,是弘扬中华民族创新精神而结出的伟大理论硕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复杂、艰巨的综合变革过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为主体内容的中华民族精神是贯穿整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一根红线。它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已经并将会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得到不断弘扬,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持。这是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基本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成功实现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二)中华民族精神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得到极大培育

流传了几千年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虽然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优点,但仍需随着时代的发展增添新鲜血液和时代内涵。马克思主义是人类文明的硕果,也是来自异域的优秀文化结晶。作为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的交流与融和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了宽广的视野、崭新的境界和有益的思路。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华民族精神得以弘扬和培育的指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是塑造和锤炼中华民族精神的模具。以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民族精神为母体,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辩证方法论,结合丰富的中国化实践,在弘扬传统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对之加以改造和发展,使之既具有传统优势,又增添时代特色,这不但是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自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直接催生了中国共产党这一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先锋队组织,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了坚定的实践者和执行者,形成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角色和领导力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伴随的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来支持,同时又必然会产生和培育出伟大的精神。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一场伟大的事业又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锤炼和提升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和广阔的舞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搭建了时代平台和实践场所。革命战争年代,中国革命事业锻造和锤炼了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红岩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是其中最突出的代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伟大的中华民族革命精神得到新的锻造,转化并哺育了解放初期精神,后来又诞生了雷锋精神、60年代克服困难精神等一大批社会主义建设精神。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后,在轰轰烈烈的建设大潮中,中华民族精神又得到新的弘扬和培育,产生了伟大的创业精神。对这种在新环境中培育的民族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颂扬了大庆铁人精神、提出了“两弹一星”精神、六十四字创业精神、抗洪精神以及现代创业的“五种精神”等。

马克思主义转化为中国化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合理结合,它没有中断中国文化传统,而是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中华文化的延伸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拓宽了弘扬中华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道路,并从实践上提升了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境界。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精神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历炼与培育,其核心与内涵不断得到改造、充实和丰富,其精神与实质不断得到坚持、弘扬与发展。传统的中华民族精神被赋予新的生命和活力,成为结合着时代主题、立足于时代要求、把握了时代特征、切准了时代脉搏、弘扬了时代旋律、突出了时代特色和体现了时代价值的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纵观中华民族繁衍发展和民族精神传承的历史,从来没有任何一个其他时期和任何一项其他事业能够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所走过的进程那样,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了巨大的历史契机和有利条件。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华民族精神弘扬与培育的思想指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到中国丰富多彩的实践之中,与中国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开始,其传播、应用和发展的过程已历八十多个年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每一步重大发展和每一次重大飞跃,都激起中华民族思想的大解放和民族精神的极大宏扬。1919年带来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思想的首次大解放,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945年的,虽然只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次局部区域内思想运动,但却最终催生了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理论成果,统一了全党思想,调动了全国人民投身革命洪流的积极性,指引着中国革命走向最终胜利。1978年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讨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又一次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澄清了人们的认识,统一了人们的思想,为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了强而有力的好头。此后,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1997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也都类似地带来了全党思想的大解放和全民族思想认识的大进步。时至今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三个重大的理论成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些理论成果既是遵循和按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结合了中国丰富而变化的实际,是由实践中得来,又在实践中检验,最后上升为理论形态的智慧结晶。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化身;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生动的中国作风和卓越的中国气派。

作为思想体系,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能够反映和代表中华民族最优秀分子和最广大群众实践经验和思想精华的科学理论体系,因而也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从文化构成看,它们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结合。从形成历程看,它们又是优秀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的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其形成以后,又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进一步弘扬和不断培育提供了思想和方法上的指导。刘少奇在评价思想时指出,思想是“中国民族智慧的最高表现和理论上的最高概括”。它“把我国民族的思想水平提到了从来未有的合理的高度”。[5]这也就是说,思想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在评价邓小平理论时也指出:“这一理论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夺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6]而作为对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同样是统一全国人民思想,凝聚全民族力量,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思想理论武器。它们在指导全党全国人民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当中,发挥精神支柱的作用,号召和指引中华民族高扬民族精神的伟大旗帜,开拓进取,奋力前进,夺取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

三、实现民族复兴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进程相结合

实现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是百年来处于落后之中的中华民族向往和追求复兴的不灭梦想。在经历短暂的彷徨与痛苦后,中华民族终于寻找到一条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历经革命以及经过建设和改革的初步阶段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中华民族的复兴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也带来了巨大的希望。中华民族不但在理论上找到了实现民族复兴的思想武器,而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由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再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功都预示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不二法门和必然选择。但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是一个远大的目标,实现民族复兴的过程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艰苦的、复杂的奋斗过程,甚至还会是一个充满挫折与坎坷的过程。

昂扬振奋的中华民族精神,可以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心,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协同力和凝聚力,可以激发中华民族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有这些,都为中华民族实现其理想和目标,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提供极其强大的精神支持和精神动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事实表明,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精神基石和精神前提,弘扬和振奋民族精神是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什么时候民族精神得到了弘扬和培育,民族复兴的步伐就可以加快。而当民族精神萎靡,民魂不振之时,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就异常缓慢,甚至倒退。一旦失去了由民族精神提供的伟大精神动力,民族复兴就显得十分渺茫,甚至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两者的最终目的是毫无二致的。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不断的弘扬和培育。而在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也得到不断推进和顺利发展,两者在推动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进程上也是并行不悖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是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与创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关键也是要在继承和坚持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基础上做到与时俱进,创造出具有崭新时代内涵和富有时代气息的蓬勃向上的中华民族精神。这说明,指导两者发展的思想路线也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坚强领路人和伟大的实践者。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也是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和优秀典范。这意味着,两者在领导力量上也是统一的。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如果脱离了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力弘扬,那么,这个进程必定因遭遇挫折和凶险而受阻,而民族精神本身也根本不可能得到培育和创新。与此同时,如果失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大事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也会失去栖身之所和寓身之地。因此,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进程紧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坚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不但对二者都有裨益,而且也是二者的共同的、相互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6):118—11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43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68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