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设计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6 17:46:00

厂房设计论文

厂房设计论文篇1

2荷载计算设计

在结构设计中,还需做好荷载的计算,荷载除了一半的恒载、活载外,积灰荷载、楼面荷载、大面积堆积荷载是水泥厂房特有的之外。其中,积灰荷载的取值可参照现行的相关行业准则,对近灰源车间的厂房不宜采用带翻边的雨棚、平屋顶等。对积灰建筑屋顶以及相关构件进行相应抗倾覆验算,在强度设计上留有余地,以满足今后的厂房扩建需求。在楼面荷载计算上,过去常采用提高正层楼面荷载方法,该方法会造成较高的富余强度,造成经济损失,我们可以按照区域内的实际堆载进行计算,在区域外则按照普通楼面进行荷载计算,这样更能反映楼面的实际受力状况,更为合理。荷载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整个结构计算的准确性,且水泥厂的多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与一般的民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不一样,其楼面活荷载大,且楼面上往往会布置一些与水泥生产有关的小型设备,这些设备的布置非常灵活,所以必须做好厂房等效荷载的计算,采用正确的计算方法得出精确结果,为厂房结构设计奠定坚实基础。

3横纵向框架的周期控制

多层工业厂房的结构设计决定其纵向方面已较少的柱来支撑整栋厂房,且支柱的跨度方向尺寸大;柱距方向尺寸小,柱子多。因此,在大型工业厂房设计中,往往采用横向控制方法,使得横向抗震能力于纵向较为接近,使得厂房结构设计更为合理。2件防震设计水泥厂的多层工业厂房对抗震要求较高,其本身的设备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震动,会对厂房结构产生一定冲击,若厂房处于地震区时,有发展地震的危险,此时则必须根据实际要求做好厂房的抗震设计工作。当水泥厂的厂房较长时,不应设置过多的伸缩缝,这样不利于提高厂房的抗震性能,往往需要通过一些其他措施来进行抗震设计,减少伸缩缝。如:在结构受力较小的地方设置后浇带,在受温度影响大的顶层、底层、墙体等位置增加钢筋数量,设置架空层,增加抗震效果。防腐蚀、高温设计水泥厂的烧成、化验室、烘干车间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高温问题,处理不当就会对厂房结构的安全性、使用寿命产生影响。因此,必须通过一定的构造设计和材料解决这一问题。如:烘干车间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酸性介质,其对厂房结构产生一定程度危害,故而其结构不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石棉瓦轻钢结构。过去有些小型水泥厂的烘干房采用瓦楞铁作为轻钢屋面的屋面板,几年下来,屋面就出现严重的渗漏、锈蚀问题,无法正常使用。对于烘干车间来说,除了有腐蚀气体外,还会产生高温,故而应采用超耐热混凝土,并在梁底与烘干机之间设置安全距离,保证厂房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厂房设计论文篇2

1、电源系统接地:

该工程由两栋三层主厂房、办公楼和食堂等附属建筑物组成,虽然建筑面积达数万平方米,但建筑群体相对集中,所以在设计中优先考虑TN-S系统。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系统的保护线与中性线完全分开,这种方式对供电、保护、经济合理性等均十分有利,其选择原则与常规建筑一致,这里不再赘述。对于传达室等距离主体建筑较远的零星建筑单体,采用带PE线的五芯电力电缆予以供电,距离超过50米以上的建筑须按规范要求重复接地。

2、电气保护接地采用TN-S系统时,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露部分与电力网的接地点采用直接电气连接。

当带电相线因绝缘损坏碰设备外壳时,通过设备外壳构成该故障相对地线的单相短路。利用很大的短路电流,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如熔断器、低压断路器等)迅速动作,切断电路,从而消除人身触电危险。在电子生产厂房中,生产流水线上设备密集,且多为金属外壳的用电设备。若保护接地不到位或不符合要求,在发生接地故障时,很容易引起工作人员触电危险。因此,保护接地问题不容忽视,无论在设计过程还是施工过程中,都应切实地把保护接地落实到位。应进行保护接地的物体主要包括:变压器、高压开关柜、配电柜、控制屏等的金属框架或外壳;固定式、携带式及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外壳;电力线路的金属保护管或桥架、接线盒外壳,铠装电缆外皮等。保护接地的连接线可采用扁钢或铜导线,要求形成可靠的电气通路。等电位连接是各类建筑物电气设计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工作。等电位连接有总等电位连接和局部等电位连接两种。所谓总等电位连接是在建筑物的电源进户处将PE干线、接地干接、总水管、总煤气管、采暖和空调立管等相连接,从而使以上部分处于同一电位。总等电位连接是一个建筑物或电气装置在采用切断故障电路防人身触电措施中必须设置的。所谓局部等电位连接则是在某一局部范围内将上述管道构件作再次相同连接,它作为总等电位连接的补充,用以进一步提高用电安全水平。在电子厂房内,各个部位的电位都相等,可以保证建筑物内不会产生反击电压,同时可以降低雷电电磁脉冲产生的干扰。

3、防静电接地:

>静电主要由不同物质相互摩擦而产生,在电子厂房生产过程中,静电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首先,该工程中很多设备及仪器对静电电压比较敏感,静电会影响其正常工作甚至出现错误;其次,由静电产生的高电压会引起人身触电;另外,当静电严重时可能会引起火花放电,严重的会造成火灾事故。

为了消除静电所产生的危害,就必须采取措施。消除静电的方法很多,但最简单和最有效的办法是采取接地措施。该电子生产厂房中,对所有会产生静电的设备都应保证可靠接地。为了防止积聚在设备和人身上的静电荷达到危险电位,在主要生产场合采用了防静电地坪。这类地坪在的防护材料中,分布有铜线构成的网络,这些金属网络彼此形成电气通路,用于防静电地坪的静电传导。作为电气设计配合,应在防静电地坪所在空间的建筑柱上,适当预留接地端子。在地坪敷设完毕后,将防静电地坪内的金属线与该接地端子相连。另外,接地端子须通过柱内主筋与接地极连通,以使静电通过接地端子沿柱内主筋流向接地极

4、信息系统的接地

本工程设置综合布线系统,在办公楼设有一个IT信息中心,并在各厂房的辅房内设有IT管理室,信息点遍布车间及办公室,用于将来的生产监控和管理。另外,本工程设置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这就涉及到信息系统的接地问题。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在本工程信息系统接地的设计中,采用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在信息设备较集中的部位,如中心机房、弱电竖井等设接地基准点,此基准点与建筑物的共用接地系统连接,信息系统的所有金属组件,如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通过等电位连接线与基准点连接,设备之间的所有线路和电缆当无屏蔽时宜按星形结构与各等电位连接线平行辐射,以免产生感应环路。

5、电子设备的接地

该生产厂房中有部分用于检测的工业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接地主要不是为了人身安全,而是为了设备工作的准确性。因为高频电压对人体并无伤害,而且电子设备的外壳即使不接地,并与地保持绝缘时,其设备外壳与地形成电容,随着频率增高,电容的电抗值将减少,当频率达到一定数值时,就等于接地。但为了减少杂散电流对仪表读数的影响,最好还是用短而粗的导线与地相连,一般采用6平方毫米的铜线,与设置在设备附近的专门的接地母排连接,然后再与总接地干线连接起来。接地电阻要求不超过10欧姆。对于个别设备,如产品说明书对接地电阻有特别要求者,则根据要求接地。

6、防雷接地

对于一般建筑而言,在采取了防雷措施后,可以将直击雷与雷电波侵入的雷害的概率降低很多。对于一般电气设备,允许的雷电脉冲较高,因此采取避雷针、避雷网防直击雷等措施是极其有效的。而微电子设备非常灵敏,耐压水平很低,一般只有10V左右,对雷击电磁脉冲极为敏感,易受到电磁干扰和损坏。雷击电磁脉冲因电磁感应而产生,并且可以通过电源线、天线、信号线的耦合被引入微电子设备,是微电子设备损坏的主要原因。如果仅按照一般建筑进行防雷设计,建筑电子设备受雷击的损坏率就很高,所以对于电子生产厂房的防雷接地设计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选择接闪器时,应优先选用避雷网形式。这是因为避雷针是通过把雷电引向自身来完成保护对象免遭直接雷击的,这种引雷的机理使避雷系统增加被雷击的概率。当然,避雷针也不是完全不能采用,现在有的避雷针生产企业已推出新型优化避雷针,它具有防止直击雷和抑制二次感应雷的两种功能,是一种防雷市场上相对先进的产品。

在布置引下线时,应沿建筑物四周设置而避免采用中间柱的柱内主筋作为引下线。这是因为在电子信息系统接地时,通常采用单点接地系统,将接地基准点在建筑物的中心部位引到建筑物底部的接地板上,如防雷引下线设置在四周则可以减少引下线产生的强磁场的干扰。

厂房设计论文篇3

1.地震震害及其特点:

地震震害表明:6、7度区单层砖柱厂房破坏较轻,少数砖柱出现弯曲水平裂缝:8度区出现倒塌或局部倒塌,主体结构产生破坏;9度区厂房出现较为严重的破坏,倒塌率较大。

从震害特点看,砖柱是厂房的薄弱环节,外纵墙的砖柱在窗台高度或厂房底部产主水平裂缝,内纵墙的砖柱在底部产生水平裂缝,砖柱的破坏是厂肩倒塌的主要原因。山墙在地震时产生以水平裂缝为代表的平面外弯曲破坏,山墙外倾、檩条拔出,严重时山墙倒塌,端开间屋盖塌落。屋盖形式对厂房抗震性能有一定的影响,重屋盖厂房的震害普遍重子轻屋盖厂房,楞摊瓦和稀铺望板的瓦木屋盖,其纵向水平刚度和空间作用较差,地震时屋盖易产生倾斜。

2.适用范围及结构布置

2.1单跨和等高多跨的单层砖柱厂房,当无吊车且跨度和柱顶标高均不大时,地震破坏较轻。不等高厂房由于高振型的影响,变截面柱的上柱震害严重又不易修复,容易造成屋架塌落。因此规定砖柱厂房的适用范围为单跨或等高多跨且无桥式吊车的中小型厂房,6-8度时厂房的跨度不大子15m且柱顶标高下大于6.6m,9度时跨度不大于12m且柱顶标高不大于4.5m。

2.2厂房的平立面应简单规则。平面宜为矩形,当平面为L、T形时,厂房阴角部位易产生震害,特别是平面刚度不对称,将产生应力集中。对于立面复杂的厂房,当屋面高低错落时,由于振动的不协调而发主碰撞,震害更为严重。

2.3当厂房体型复杂或有贴建的房屋(或构筑物)时,应设置防震缝将厂房与附属建筑分割成各自独立、体型简单的抗震单元,以避免地震时产主破坏。针对中小型厂房的特点,钢筋混凝上无檀屋盖的砖柱厂房应设置防震缝,而轻型屋盖的砖柱厂房可不设防震缝。防震缝处宜设置双柱或双墙,以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防震缝的宽度应根据地震时最大弹塑性变形计算确定。一般可采用50~70mm。

3.结构体系

3.1地震时厂房破坏程度与屋盖类型有关,一般来说重型屋盖厂房震害重,轻型屋盖厂房震害轻,在高烈度区影响更为明显。因此要求6-8度时宜采用轻型屋盖,9度时应采用轻型屋盖。人之地震震害调查表明:6、7度时的单跨和等高多跨砖柱厂房基本完好或轻微破坏,8、9度时排架柱有一定的震害甚至倒塌。因此《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8Jll一89)规定:6、7度时可采用十字形截面的无筋砖柱,8度1、2类场地应采用组合砖柱,8度3、4类场地及9度时边柱宣采用组合砖柱,中柱直采用钢筋混凝土柱。经过地震震害分析发现:非抗震设计的单层砖柱厂房经过8度地震也有相当数量的厂房基本完好,所倒塌的厂肩大部份在设计和施工上也存在先天不足,因此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无筋砖柱单层厂后,在8度区仍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可见对8度区的单层砖柱厂房都配筋的要求是偏严的,在抗震规范的修订稿中将8度1、2类场地“应”采用组合砖往改为“宜”采用组合砖柱,允许设计人员根据不同情况对是否配筋有所选择。一般来说,当单层砖柱厂房符合砌体结构刚性方案条件,经抗震验算承载力满足要求时,可以采用无筋砖柱。

3.2对于单层砖柱厂房的纵向仍然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单靠砖柱做为抗侧力构件是不够的,如果象钢筋混凝土柱厂房那样设置柱间支撑,会吸引相当大的地震剪力。使砖拄剪坏。为了增强厂房的纵向抗震承载力,在柱间砌筑与柱整体连接的纵向砖墙,以代替柱间支撑的作用,这是经济有效的方法。

3.3当厂房两端为非承重山墙时,山墙顶部与檩条或屋面板恨难连接,只能依靠屋架上弦与防风柱上端连接做为山墙顶部的支点,这不仅降低了房屋整体空间作用,对防止山墙的出平面破坏也不利,因此厂房两端均应设置承重山墙。

3.4厂房的纵横向内隔墙宣做成抗震墙,其目的充分利用培体的功能,避免主体结构的破坏。当内隔墙不能做成抗震墙时,最好采用轻质隔墙,以避免墙体对柱及柱与屋架连接节点产生不利影响,如果采用非轻质隔墙,则应考虑隔墙对柱及其与屋架节点产生的附加剪力。

3.5无窗架不应通至厂房单元的端开间,以免过份削弱屋盖的刚度。天窗架采用砖壁承重时,将产生严重的震害甚至倒塌,地震区应避免使用。

4抗震承载力计算

4.1横向抗震计算

单层砖往厂房横向抗震计算的计算简图,可按下列规定选取:(1)当厂房柱为无筋砖柱或边柱为组合砖柱、中柱为钢筋混凝土柱时,可采用下端为固接、上端为铰接的徘架结构模型;(2)当厂肩边柱为无筋砖柱、中柱为钢筋混凝士柱,在确定厂房自振周期时,砖柱下端按固接考虑,在计算水平地震作用时,砖柱下端按铰接考虑。这主要是考宅到在地震作用下,随着变形的不断增加,无筋砖柱下端开裂并退出工作,囚而全部横向地震作用由中部的钢筋混凝土柱承担。轻型屋盖单层砖柱厂房的横向抗震计算,可以忽略空间工作影响·采用平面排架进、厅计算。对于钢筋混凝上屋盖和密铺望板的瓦木屋盖厂肩,其空间作用不能忽略,应按空间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但为了简化,对于一定条件下的厂房可以按平面排架进行计算,考虑到其空间工作影响,对计算的地震作用效应要进行调整。

4.2纵向抗震计算

对于钢筋混凝土屋盖的等高多跨砖柱厂房,当考虑屋盖为刚性时,纵向地震作用在各柱列之间的分配与柱列的侧移刚度成正比:当考虑屋盖的弹性进行空间分析时,侧移刚度较大柱列分配的地震作用比按刚性屋盖分配的地震作用小,而侧移刚度较小柱列分配的地震作用比按刚性屋盖分配的地震作用大。设计中为了利用刚性屋盖假定时纵向地震作用分配形式简单的优点,可以针对不同屋盖形式对柱列的侧移刚度乘以修正系数,做为纵向地震分配时的柱列刚度,并对所计算的厂房自振周期进行修正,以考虑屋盖的弹性影响。

对于纵墙对称布置的单跨厂房,在厂房纵向沿跨中切开,取一个柱列单独进行纵向计算与对厂房进行整体分析结果是相同的。对于轻型屋盖的多跨厂房虽然屋盖仍具有一定的水平刚度,考虑到屋盖与砖墙的弹性极限变形值相差较大,为了计算简便,仍可假定各纵向往列在地震时独立振动,按柱列法进行计算。

5抗震构造措施

5.1单层砖柱厂房采用钢筋混凝上屋盖时的抗震构造措施可参照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有关规定。采用瓦木屋盖时,设有满铺望板的抗震能力比无望板强得多,望板能起到阻止屋架倾斜的作用。地震震害表明,未设上弦及下弦水平支撑的楞摊瓦屋盖,屋架产主倾斜甚至倒塌的震害较多,因此要有足够的屋盖支撑系统,保证屋盖沿纵向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以满足抗震的要求。

5.2圈梁对增强厂房的整体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预制圈梁抗震性能差,地震时在连接外容易拉断,因此要求圈梁应现浇且在厂房柱顶标高处沿房屋外墙及承重内墙闭合。对于8、分度区还应沿墙高每隔3-4m增设一道圈梁,可提高砖墙的抗震性能,并能够限制地震时墙体裂缝的开展,减轻墙体破坏。当地基为软弱粘性土、液化土、新近填土或严重不均匀土层时,地震易出现裂缝,如果裂缝穿过厂房将使房屋撕裂,基础顶面应设置基础圈梁,以减轻地震灾害。当圈梁兼做门窗过梁或抵抗不均匀沉降影响时,圈梁的截面和配筋除满足抗震构造要求外,还应根据实际受力计算确定。

采用钢筋混凝土无檩屋盖的砖柱厂房,地震时在屋盖处圈梁下一至四皮砖的砖墙上易出现水平裂缝,因此8、9度时,在墙顶沿墙长每隔1m左右埋设1根8竖向钢筋,并插入顶部圈梁内,以避免上述震害的产生。

5.3地震中屋架与砖柱连接不牢,柱头产主破坏甚至屋盖坍落的震例是较多的。为了加强屋架与砖柱的连接,柱顶垫块应与墙顶圈梁整体浇注,屋架与垫块的预埋件采用螺栓连接或焊接。当垫块厚度或配筋过小时。预埋件的锚固不能满足要求,垫块厚度丁应小于240mm,井配置两层直径不小于8间距不大于100mm的钢筋网。烈度较高时,屋盖承受的地震作用较大,与垫块整体浇注的圈粱受到较大的扭矩,垫块两侧各500mm范围内圈梁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不应大子100mm。

厂房设计论文篇4

2粉尘的主要特性及除尘器选用

2.1粉尘主要特性

粉尘特性参数是除尘系统设计和选用的主要依据,参数主要包括密度、粒径分布、比电阻、爆炸性等。

(1)粉尘密度有真密度和容积密度

对重力沉降、旋风分离、袋式除尘等都有一定影响。

(2)粒径分布一般采用质量粒径分布

是影响除尘的主要因素之一。粉尘粒径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除尘器的选用与系统设计。

(3)粉尘湿润性

是指粉尘被水湿润的难易程度,是选择除尘方式的依据之一。对亲水性粉尘选用湿式除尘方法效果较好,对憎水性粉尘,则不宜选择湿式除尘。

(4)比电阻

比电阻对电除尘效果有重要影响,通常的电除尘适用范围在104~1011Ω.cm。电阻过低容易产生二次扬尘,过高容易形成局部电场,导致除尘效率急速下降。

(5)对于有爆炸性的粉尘

设计除尘系统时应高度重视防爆工作。在除尘器选用、管道系统设计、安装场所选择、电器设备选用等各环节都应注意防爆方面的要求。

2.2常用除尘器的选用

选用除尘器要综合考虑效率、负荷、能耗及经济性等多方面因素。不同的除尘器因工作原理、产品结构的差异,设计时需掌握各自的特点,以达到理想的除尘效果。

(1)重力沉降室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的优点

不足之处是体积大、效率低,主要用于颗粒较大,尤其是一些磨损性强的粉尘。提高重力沉降室效率的途径有:降低气流通过速度;降低沉降室高度;加大长度等。

(2)旋风除尘器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重力沉降室的不足

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体积小、效率较高等优点,在初级除尘方面应用非常广泛;在设计使用时应注意:优化设计结构,适当缩小出口管和加长锥体;保持较高入口流速,一般为12~25m/s;尤其要严格控制底部排灰处结构的严密性,采用固定灰斗漏、双翻板、回转式锁气器等方式,防止漏风二次扬尘。

(3)袋式除尘器具有效率高、粉料回收方便、适应性强等优点

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但在温度高、粘性粉尘等工况下不宜采用。设计过程应明确:处理风量、运行温度、清灰方式和滤料种类、过滤速度和过滤面积、清灰制度等。清灰方式是不同袋式除尘器的主要特征,脉冲喷吹式除尘器清灰能力强、允许高风速、压损较小,应用广泛,选用时还应计算其清灰气源消耗量。

(4)喷雾旋风洗涤器、填料塔等湿式除尘器的最大优势

是在于除尘的同时除去有害气体,降低气体温度,因此特别适用于高温、易燃、易爆和有害气体场所。缺点是粉尘会形成淤泥,回收处理较困难。

(5)电除尘器效率高、处理量大、压损小、能耗低

但投资高、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使用和维护技术要求较高,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电除尘器受粉尘特性影响大,不适用于微细粉尘,与袋式除尘器有很强的优势互补,采用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先经过电除尘,再经袋式除尘,可实现低阻、高效、长周期运行,并可达标排放,因此,目前电袋复合除尘器使用越来越广泛。

3除尘系统设计步骤

3.1产尘厂房的布置

厂房布置时应考虑减少粉尘扩散和影响程度,宜将其布置在厂区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工艺设备布置时,应尽量将产尘设备集中布置,缩小粉尘扩散区域,便于集中考虑控尘除尘措施。

3.2优化生产工艺,减少产尘量

应避免采用现场破碎原料,尽量选用湿法作业;采用不易扬尘的设备,如密闭输送设备、气力输送系统、密闭粉仓、罐车等;缩短输送距离,减少粉体输送泄漏点。

3.3粉料抑尘处理

尤其是需要进一步破碎、装载、运输的粉料,要对粉料进行抑尘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物料喷水湿润促进粉尘粘结;采用机械设备压球、造粒;喷雾降尘;可根据工程特点选用湿润剂减尘降尘、泡沫降尘、荷电喷雾降尘、静电控尘等方法。

3.4除尘通风系统设计要点除尘通风系统设计主要包括风罩、风管、除尘器、风机等部分

(1)风罩设计

在主要扬尘点设置密闭局部风罩,是减少扬尘的关键措施,若扬尘设备无法全密闭,应尽可能缩小开口面积,并尽量只在单侧开孔。同时罩内维持微负压,确保缝隙及无法密闭的开孔有一定吸入风速。吸风口的设置应尽量减少粉尘吸入系统,不应设在含尘高或飞溅区内,根据粉尘粗细与扬尘特点,选用合适的吸风速度,不应过大。

(2)风管设计

风管应设定合理的风量、风速并采用有利于排尘的敷设方式。风量应统计全部同时工作风口的风量,附加15%~20%非同时工作风口的风量;除尘器前的风管应尽可能缩短,采用垂直或大于45°角倾斜布置,直管段应尽量短并设清扫口,同时不低于最小风速;支管的三通尽量以15~30°角斜接,确保顺风流畅无积尘死角;支管管径应考虑风口的压力平衡,必要时可设置调节阀以平衡风量,在粉尘容易沉积的地方设置清扫口。

(3)除尘器的选用

应根据粉尘特性选用,同时考虑经济性、环保等因素;一个系统可选用几个不同类型的除尘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如可先经过简单的重力、惯性除尘部件或设备,再经过旋风除尘器,最后由填料塔、袋式除尘、电除尘等高效除尘器把关。

(4)仪表与自控

要保证系统的高效运行,还应为系统调试和长期运行设置必要的检测条件,如测压测温点、测速口。除尘设备重要参数的在线监测、袋式除尘器自动反吹控制等。

厂房设计论文篇5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6-00-01

在我国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工业成为国家的重点关注行业,工业的规模逐渐扩大,经济效益也随之增加,这都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巨大的资金数额。工业要获得发展,离不开基础的施工操作基地,也就是工业厂房的建设,因而工业厂房的设计建设与工业发展息息相关。在实际设计中,虽然厂房的设计理念大致相同,但由于设计人员对自身掌握的理论与实际建设的结合程度不同,对厂房的设计有着各自的观点看法,使得厂房的设计存在差异性,并且相关设计人员在参与设计的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同,使得工业厂房设计也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形式。对此,本文将针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一、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进行优化的方法解析

当前阶段,工业厂房结构设计中主要存在两种优化方法。第一,主观判断优化。主观判断优化利用的就是设计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意识,设计者是建筑方案的直接制定者,在厂房正式开始施工建设之前,设计者会根据建筑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自己在厂房建设中的设计经验加以分析,规划出厂房结构的大致情况,并将设计理念和相关设计知识融入其中,设计出最佳厂房结构,尽管设计行业中的人员普遍认为主观设计是两种方式中较好的一种,但其仍旧因为过于依赖主观意识在造成了实际建设缺乏科学性和可靠度,这就具有一定的设计建设风险。第二,理论知识优化。理论知识设计更多的是依靠科学知识来进行设计,但在实际建设中会出现一些不能够用固定的设计理论知识解决的设计问题,因而在实践应用中这种方法的可行性不大,其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适用范围有所限制,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

工业厂房结构设计是一项理论综合性的工程建设,主观判断优化和理论知识优化这两种方法都各自存在优缺点,因而在实际建设时不能单纯的依靠一种优化方法来进行设计,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综合应用,互补缺陷,使厂房结构设计更加合理完善。

二、工业厂房结构建设中的设计技术讲解

为提高工业厂房结构设计的水平,就要对其中的设计技术进行具体的分析,以下将以钢结构厂房的设计建设为例,进行设计技术的讲解。

(一)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原则

工业厂房的建设不同于一般的民用住宅建设,因而其结构的设计原则也存在不同,在工业厂房结构设计中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工业厂房的设计以简约化为主。工业厂房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后,首先是要用于放置各类加工设备,大量大型的机械设备需要有充足的空间来容纳,因而厂房不仅占地面积要广阔,内部的设计也要尽量朝着简约化方向发展,结构层次设计简单可以给工厂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第二,厂房的隔音效果和安全性要好。一般的工业厂房中都会使用大机器进行生产,这些大机器在工作时通常会产生噪音,如果厂房的隔音效果不好就会给周边住户带来噪音上的污染,同时众多机器设备共同运作带来的震动是对厂房结构稳定性的一种考验,因而在设计厂房结构时应当将厂房的隔音效果和安全性考虑在内。

(二)提高抗震性能的具体措施

厂房设计的抗震性能主要是应对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厂房造成的影响,保证厂房具有强大的稳定性,将损失降到最低,提高厂房抗震性能的措施主要有三种。第一,保证结构重量分布均匀。厂房在遭受巨大动荡时,重量较大的部分在地心引力的影响下,坠落倒塌趋势更为明显,因此在进行结构的整体布局设计时,要尽量使各部分结构的重量分布均匀,提高整个厂房结构的稳定性。第二,厂房结构设计中要设置必要的支撑系统。厂房的稳定性除了材料本身的质量以外,还受到支撑结构的影响,支撑系统包括纵向、横向等多个支撑角度,支撑系统完善的厂房比缺乏支撑系统的厂房能够承受更大的力度。第三,确保厂房支撑用材能够提前进行塑性。厂房在投入使用后有一定的使用期限,过了这个使用期限,厂房就会进入危险期,为确保厂房的安全,就要在建筑用材进入屈服阶段前实行塑性工作,使厂房的抗震性能得到保障。

(三)提高耐热性能的具体措施

钢结构建设使用钢材为建设原料,钢材属于金属类别,因而具有较强的导热性能。在钢结构厂房中,这种导热性能却具有危害性,耐热性能不高使得整个厂房的防火功效令人担忧。据科学研究表明,以250度温度为界:在250度以下,随着温度的提高,钢材的抗拉强度会减小,而塑性有所提高;在250度以上,随着温度的提高,刚才的抗拉强度会增大,而塑性有所降低,同时钢材的强度变小;当温度达到500度时,钢材的强度就会降到最低。当钢结构应用到厂房建设中时,温度过高就会给厂房带来倒塌的危险,为此需要在提高厂房耐热性能方面做出改善,可以在钢结构上涂抹隔热物质,尽量减少热量对钢结构的影响,同时为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厂房内部中还应当安装温控系统,当温度达到危险数字范围,就会发出警报,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提前做好防备工作,减少高温对厂房安全的威胁。

工业厂房结构的设计应当建立在满足工业生产要求的基础上,着眼于厂房建设的实际应用,充分考虑厂房结构设计的抗震性能和耐热性能等,确保厂房使用的安全性。在目前设计水平还有待提高的情况下,相关设计人员要不断丰富专业知识,充分发挥主观意识,提高厂房设计水平,为工业发展提高良好的生产基地。

参考文献:

[1]张妤,周安. 大跨度组合梁与预应力砼梁地震响应对比研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厂房设计论文篇6

一、厂房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现阶段的厂房设计过程当中,所存在的问题不但体现在整体布局方面,同时在内部结构构成以及工程造价方面也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进而对整个厂房后期运行性能的发挥有着极为不利的影响,亟待改进。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整体布局的角度上来说,厂房涵盖在企业生产作业区域当中,应当在布置方面与整个作业区域中的布置规划保持一定的协调性与契合性。若无法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这一问题,则可能导致厂房占地规划不够合理,与其他既有建筑之间存在矛盾,影响使用性能的发挥。其次,从内部结构的角度上来说,现代意义上的厂房设计结构大多以钢结构形式为主,在增设钢支撑设备的作用下,整个厂房内部结构所承载的荷载作用力也有所增大,为此,若无法实现对厂房结构的平衡性与分散性设计,则极有可能导致厂房的运行受到不利影响。最后,从工程造价的角度上来说,设计行为的开展不但需要保障建筑项目后期运行性能的稳定性,同时也需要尽可能的确保整个设计的经济性。而设计阶段作为影响工程造价的最主要阶段,若无法对其加以合理考量,则可能引发大量的返工返修作业,无法保障其综合效益的有效发挥。

二、厂房设计中的优化策略分析

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并非所有的厂房项目在结构形式的选择方面都需要以钢结构为准,一味的追求钢结构甚至有可能导致整个厂房建设项目潜在极大的安全隐患。(1)厂房设计中结构选型阶段的优化策略分析。结构选型阶段工作的最根本目的是确保所提出的设计方案能够最大限度的与需求方的实际需求相契合,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实现对厂房结构组成的简化,提高其利用效率。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厂房设计过程中的钢结构形式包括框架、桁架、网架等多种类型。在选择钢结构形式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在于:悬挂荷载作用力较大的钢结构形式应当优选网架结构,确保对建筑荷载作用力的有效分散与降低。与此同时,结合厂房使用需求,可在无缝钢管、焊接钢管等多种形式中加以选取,确保结构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特别是对于无缝钢管而言,同一般意义上的钢管与圆钢相比,在抗弯及抗扭强度均等的状态下,其质量较轻,经济性优势突出,对于提高钢结构稳定性与可靠性而言有着重要意义。(2)厂房设计中结构布置阶段的优化策略分析。在确定厂房的钢结构形式之后,就需要针对钢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加以详细研究与考量。在此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钢结构布置整体的均衡性。特别是从力学角度上来说,钢结构分布情况应当充分保障受力性能的均匀性与分散性,防止应力在过分集中状态下对厂房运行所产生的隐患。更加关键的一点:在厂房设计过程当中,可通过对柱距布置方式的调整与优化,实现对厂房结构的合理优化,其中,所涉及到的柱网布设方式包括等跨度式、内廓式(三跨对称式)这两种类型。其中,等跨度式的柱网布设方式多适用于厂房、仓库等、进深方向柱距可取值为6m~12m、开间方向柱距可取值为6m;内廓式的柱网布设方式多适用于建筑平面较小的厂房、其进深方向柱距可取值为6.0m~6.9m、中间跨方向柱距可取值为2.4m~3.0m、开间方向柱距可取值为3.6m~8.0m。(3)厂房设计中对连接板处理阶段的优化策略分析:连接板的处理是连接节点设计过程中的难点所在,需要相关工作人员针对其厚度大小加以严格控制,防止出现连接失效的问题。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连接板设计过程中的厚度取值可按照(梁腹板厚度+4)mm的方式加以确定,在此基础之上验证该取值参数作用下的净截面抗剪作用力性能,保障其应用稳定。与此同时,还需要安排专门工作人员针对其制造工艺流程加以详细审核,确保该部件质量性能的有效性。

三、结语

通过本文以上分析需要认识到,在厂房设计过程中,针对存在的问题与缺陷,需要相关人员及时针对设计方案加以合理调整与优化,在保障厂房结构稳定的同时,满足客户方面对于厂房结构的需求,同时实现对厂房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提高其综合效益。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展开了详细说明,希望能够引起关注与重视。

参 考 文 献

[1]仪晓娟.绿色印刷厂房设计注意的问题及影响因素[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1(8):40~45

厂房设计论文篇7

绪论

我国地域广阔,水力资源丰富,在很多地区都具有得天独厚的水电站修建优势。而且,自建国以来,我国各级政府也大力支持水电站的建设,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水电站建设基础就是要在具有一定规模的水域或者水源附近,因此,对于水电站厂房选址及设计成为其重要的影响因素。基于此背景,本文着重对水电站厂房的设计进行讨论,并针对其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

一. 厂房设计

1.1方案确定

在水电站厂房的方案确定过程中,应对厂址的地质、地形、水文条件以及施工单位具体要求等方面做实地考察与研究,并确定最佳的建设方案。例如在考察过程中,可确定河床式或者引水式以及长尾水渠式等形式。以确保使其发挥最大的效果[1]。

1.2布置特点

在厂房的布置方面,对于地形特点的依赖性更大。包括各个建筑的排布形式、溢洪坝位置、厂房布置位置等方面。以某水电站建设为例,在建设过程中,发现河床较宽,因此可采用“一”字形排布;同时与闸坝结构合为一体,便于利用水力条件。在这一过程中,还需要保证施工的安全可靠[1]。

1.3参数标准

在厂房本身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水源的蓄水深度、总水含量、装机容量等方面,同时也需要考虑附近农田的面积。以确保水电站在发电的过程中,也具有灌溉、泄洪及蓄水等综合作用。一般来讲,根据当地近100年来的气候特点,对水电站厂房的抗风、抗震能力需要论证,并给与相应的极限范围[1]。

1.4布置设计

1.4.1主、副厂房

对于水电站厂房分类过程中,主厂房主要是用于安装水轮发电机组等设施。其中,对于中小型水电站,可选用ZZ560a-LH-250并SF2500-36/4250水轮发电机组,容量设置为2500kW。主厂房的总长可设置为50米、宽13米左右。对于副厂房来说,主要有上游和下游两个部分,其中下游部分主要负责配置开关柜、配电屏、变、励磁变、压机室及供水泵等设施。上游部分则包括中控室、仪表室、电器修理室、通风机室、电缆室及各类办公室等。

1.4.2主变压器与开关站

主变压器可安置两台,紧邻安装场,同时可利用钢轨道进行推进。对于开关站来说,为保证其安全可靠,采取户内式结构。同样紧邻安装场,距离约15米。实际执行过程中,有两回进线、四回出线的形式进行,提高了效率。

1.4.3交通安排

厂房内部的交通较为便利,上下层之间有楼梯连接,各个工作室或者设施之间有通道连接。在室外也有各类通道相连,便于人行和机动车辆行驶。

1.4.4排水系统

对于厂房的排水系统,主要由深水泵及集水井完成。并在厂房机组上游布置排水廊道。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与集水井相通。同时保证厂区海拔高于最高洪水水位。

1.4.5尾水渠设计

一般来说,尾水渠出口断面较大,并与下游河床相接。其中,右岸厂闸导墙利用了部分冲沙作用;左岸导墙则设置重力式的土墙。

1.4.6进水口

在进水口设置两道闸门,分别为上游的检修闸门和下游的事故闸门。其中事故闸门后还需设置中墩,以减少进水口的结构跨度。而在进水口前方,也同样设置倒沙坎,以保证流到连通的顺畅。

1.4.7稳定性测试

在对水电站厂房进行稳定性测试过程中,主要对厂房各部分进行应力计算,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包括许用应力、实际应力等方面。其中,以抗浮稳定性为主要参数。

二.关键技术及问题

在水电站厂房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一系列的技术问题,通过这些技术应用,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增加水电站厂房的稳定性[2]。

2.1开发方式问题

一般来说,水电站厂房建设主要包括坝后式及混合式等形式,其中,要根据水源方式、水电站工作方式及地理位置等方面共同因素考虑完成。例如坝后式形式的厂房,一般应用于在大坝防渗帷幕的下游,同时既保证减轻了对厂房的影响,同时加强了对水利资源的应用,对于机组的运行也更加的便捷。

2.2枢纽布置问题

水电站厂房枢纽布置需要根据地形进行,并综合考虑到变电站及副厂房等方面。例如对于较大的且又无法避开的岩层断面,则要进行加固措施布置等。由于水电站厂房的枢纽不仅仅解决了合理调度,提高工作效率等一系列问题,同时还具有维持厂房结构安全的作用,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2.3力学应用问题

在厂房的建设过程中,在各个部分都可能会用到力学应用的问题。例如在许多水电站厂房设计过程中,都用到了先衬顶,后进行施工的技术。这一做法能够充分利用拱顶的抗弯压力,进而对内部进行了合理的保护,同时限制了周围岩体的松散趋势。

2.4结构改进问题

在水电站厂房的施工建设过程中,需要参照其他的成功案例,并进行适当的厂房结构改进行为。例如在厂房顶部一般采取钢筋混凝土顶拱结构,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采取“吊柱”结构,以强化厂房的稳定性。再如有时还需要防止周围岩石局部掉块的现象发生等。

三.解决方案

3.1因地制宜,结合实际

在厂房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当地具体的地质结构、地理条件,因地制宜,以便减少工作强度并提高施工效果。并结合现有的资金条件、人力条件及施工条件等。在施工前需要科学论证水电站的发电规模,以符合实际的发电、灌溉等需求。

3.2提高素质,强化培训

对于水电站厂房施工来说,最重要的是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问题。对于综合水平过硬的工作人员来说,能够大大提高厂房的工作质量。因此,需要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专业培训,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也要实时进行专业提高讲授。

3.3科学测量,加强管理

对于水电站厂房等技术含量较高的建筑设施,无论是设计阶段,还是施工阶段,都需要进行科学精准的测量,使其发挥最大的工作优势,并具有合理稳定的工作寿命。而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加强对施工的管理。

结束语

水电站属于利国利民的设施,因此无论是设计还是施工,都需要科学的论证和分析,并在施工阶段严格把关。本文针对我国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对于此类问题的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厂房设计论文篇8

钢结构工业厂房在我国应用的时间并不长,其具体的设计及施工技巧都还在探索阶段。虽然钢结构工业厂房有很多优点,但作为一种材料,它也有很多缺点,例如防火性能差、易锈蚀等,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这些因素。文章将分为设计与施工两个部分来进行论述。

一、钢结构工业厂房的优越性归纳

在摘要部分已经提到过钢结构工业厂房的主要优点在于:首先,在施工速度方面:钢结构构件可以工厂化批量生产,施工简单,安装快捷,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其次,钢结构工业厂房在自重方面:可减轻建筑物结构质量约30%,特别在地基承载力低和地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地方,其综合经济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最后,从环保方面考虑:钢结构体系属于环保型绿色建筑体系,钢材本身是一种高强度高效能的材料,具有很高的再循环价值,并且不需要制模施工。

二、钢结构工业厂房图纸设计的重要性

无论在什么样的工程中,图纸是工程施工的依据。在钢结构工业厂房的设计期间,要组织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对图纸进行会审,检查施工图纸中的“错、漏、碰、缺”,力争把问题解决在施工之前,减少因图纸问题对工程质量、进度的影响。钢结构工程要针对制作阶段和安装阶段分别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制作工艺内容应包括制作阶段各工序、各分项的质量标准、技术要求,以及为保证产品质量而制订的各项具体措施。

三、对钢结构工业厂房支撑系统的设计原则

为了保证钢结构厂房的空间工作,提高其整体刚度,承受和传递纵向水平力,防止杆件产生过大的变形,避免压杆失稳,以及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应根据厂房结构的形式,车间吊车的设置,振动设备以及厂房的跨度、高度,温度区段的长度等情况布置可靠的支撑系统。厂房每一温度区段应设置稳定的柱间支撑系统,并与屋盖横向水平支撑的布置相协调。下柱支撑的位置是决定厂房纵向结构变形方向的重要因素,并影响温度应力的大小,下柱支撑应尽可能设在温度区段的中部,使吊车梁等纵向构件能随着温度变化比较自由地向区段两端伸缩。当温度区段的长度不大时,一般在温度区段的中部设置一道下段柱支撑,但温度区段的长度大于150 米时,为了保证厂房的纵向刚度,应在温度区段内设置两道下段柱支撑,其位置应尽可能布置在温度区段中间三分之一的范围内,为了避免过大的温度应力,两道支撑的中心距离不宜大于72 米。

四、对钢结构工业厂房抗震性设计的重点

在对钢结构工业厂房做抗震设计时应注意:首先,在总体布置方面要求厂房结构的质量和刚度均匀分布,使厂房受力均匀,变形协调,尽量避免因结构刚度不均匀对抗震造成不利影响,厂房横向结构宜采用刚架或者使屋架与柱有一定固结的框架,以便充分利用钢结构的受力性能并减少横向结构变形;其次,钢结构厂房的破坏一般情况不是由于杆件强度不足而常常因为杆件失稳而造成,所以合理布置支撑系统,保证厂房结构整体稳定性,对钢结构厂房尤为重要;最后,在地震作用下,存在着低周疲劳作用,设计时应注意其对厂房的影响。对结构连接点的设计,应保证节点的破坏不先于结构构件的全截面屈服,应使结构构件能进入塑性工作,充分吸收地震能量发挥其抗震能力。

五、钢结构工业厂房耐热能力设计的重要性

在第1小节中我们提到过,钢结构工业厂房防火能力很差,当钢材受热在100℃以上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钢材的抗拉强度降低,塑性增大;温度在250℃左右时,钢材抗拉强度略有提高,而塑性却降低,出现蓝脆现象;当温度超过250℃时钢材出现徐变现象;当温度达500℃时,钢材强度降至很低,以致钢结构塌落。因此,当钢结构表面温度处于150℃以上时,必须做隔热及防火设计(通常是涂耐热涂料来解决)。

而钢结构工业厂房的施工中,存在的问题非常的繁冗,在这里我们只对比较突出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六、关于施工过程中地脚螺栓的埋设问题分析

可以说地脚螺栓的坚固与否是钢结构工业厂房建筑稳定性的根本所在,地脚螺栓的精度关系到钢结构定位,地脚螺栓的埋设须严格保证其精度,地脚螺栓的埋设精度:轴线位移:±2.0 mm,标高:±5.0 mm。在柱地脚螺栓安装前,将平面控制网的每一条轴线投测到柱基础面上,全部闭合,以保证螺栓的安装精度,然后根据轴线放出柱子外边线,待安装钢柱地脚螺栓的承台架子搭设好以后,将所需标高抄测到钢管架子上。

七、在钢结构进行吊装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归纳

具体的注意事项包括:首先,把柱脚的底板的十字线弹出,地脚螺栓的中心线弹出,柱脚剪力孔清理干净,待钢柱就位后,调整标高,把螺母紧固;其次,吊装完一个区域的钢柱后,吊装连系杆,这样保证钢柱整体稳定性,使吊装钢梁时钢柱不容易变形;最后,吊装钢梁,两对钢梁空中对接,并把高强螺栓初拧,第一根钢梁用四道缆风绳拉紧,防止钢梁向一边倾斜。

八、吊车梁系统的安装难点解析

在钢结构工业厂房的施工过程中,吊车梁的安装必须严格按规范从柱间支撑跨进行,柱间支撑安装连接后已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空间刚度单元,从此处安装一是保证安全,二是能保证吊车梁安装不会影响柱子的垂直度。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对端部截面误差较大的吊车梁底部应配调整垫板,该垫板在吊车梁系统调整完后应焊接固定。按事先测放的定位线精确对中。制动系统的连接应在吊车梁调整固定后正式连接。当制动板与吊车梁高强螺栓连接,和辅桁架焊接连接时,为防止连续施焊对高强螺栓的影响应先将制动板和吊车梁的高强螺栓连接,并进行初拧,然后调整辅桁架,并于制动板点焊固定后终拧高强螺栓,最后进行制动板和辅桁架的焊接。高强螺栓的紧固和制动板的焊接,均要遵循由每块板的中间往两边进行,以减小板内应力。

九、关于钢结构构件的码放问题

为便于结构构件的安装,构件进厂后应进行合理的堆放.原则为:现场急需安装的应直接堆放到现场,按照吊装顺序先吊装的码放在上头,后吊装的码放在下头.不急于吊装的构件暂时存放在现场外.堆放时应注意柱梁分开并按照轴线分类码放.存放场地应设专人进行管理,并按供货要求和供货清单进行清点,资料存档.构件堆放时H型构件应立放,不得平放.每个构件的支点不得少于两个,支点的位置宜在构件端部七分之一跨处,叠放时不得超过三层并用木方正确的分层垫好垫平,支点应上下对齐。

参考文献:

[1]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2.

[2]路克宽.钢结构工程便携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厂房设计论文篇9

长期以来,工业厂房设计被广大建筑师忽略,导致了不少缺乏系统考虑的工业厂房对城市、社会环境带来破坏。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工业厂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研究现代工业厂房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不可回避的问题。工业厂房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工作空间场所的建筑物,是为满足生产活动需要的建筑类型,所以工业厂房的设计本质是在创造一个生产和生存空间。我们应当从工业厂房的生产空间及生存空间的发展中寻找规律,把握工业厂房的时代脉搏。

一、工业厂房发展方向

1.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和产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业生产正以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这对工业厂房设计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个个造型活泼生动的、洁净优美的现代化工厂在祖国的工地上展现出来。业主为创造自己的品牌、树立企业的形象、加大对生产空间及生存空问的人性化投入,在工业厂房设计中更加考虑了人的需求,这不仅体现在人们对生活物质的需求,更体现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对美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进取,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工业厂房体现出来的。

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业厂房设计从以往的以生产设备为中心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人的因素在建筑中越来越重要,工业厂房的人性化设计要求建筑师摒弃只重生产工艺的需求,轻人得行为和心理需求的倾向,注重人对空间环境的体验和感受,创造方便、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空间,使工业厂房空间环境与人相融合,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1)自然环境的引入与渗透。

在工业厂房的内部空间环境中,应重视开放空间的创建,使内部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交流和渗透。通过设置一些自然景点,观景窗、观景台、内庭园以及落地窗等措施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此外,引进自然改善内部生产环境还可以借鉴我国传统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如;渗透、借景、对景等。

(2)工业厂房外部空间的和谐统一。

在工业厂房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应结合环境要素和内在的生产工艺,综合考虑建筑空间布置、群体组合、突出项目自身的功能空间及环境要素特质,以统一的空间建构、色彩构成等处理手法来强化其自身风格的整体性,增强工业厂房外部空间环境的可识别性和亲和力。

3.工业厂房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工作空间场所的建筑物。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业厂房时应该根据实际任务书和工艺设计人员提供的生产工艺资料,提炼出建筑专业的设计信息:平面形状、柱网尺寸、剖面形式、建筑体型,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和围护结构的类型,以及细部构造设计,协调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工种,认真贯彻“坚固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应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1)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

(2)满足建筑的技术要求;

(3)满足建筑经济要求,尽可能考虑缩小建筑体积,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合理减少结构面积,提高使用面积;

(4)满足卫生及安全要求,保证厂房内工作面上的照度以及条件相适应的通风措施。

二、工业厂房外观的设计

工业厂房形象效果直接影响到厂区整体艺术质量,现在工业厂房的发展已不再是过去人们印象中的纯生产容器,只有机械、简单朴实的想象,而是把建筑艺术中的风格、意义、内涵、形式融进设计中。

工业厂房遵循“形式服从功能”的建筑原则,建筑形体简洁、明快,运用美学观点处理好工业厂房的大尺度、大比例、大色块、大空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建筑造型表现建筑的特性。

(1)入口和门的处理:主入口部分进行适当的变化处理,可突出入口位置而增强指示性,改善墙面虚实关系,并可丰富立面效果。

(2)窗的组合:合理的进行窗组合可有效的协调墙面的虚实关系,同时可增加厂房立面的建筑艺术效果。

(3)墙面的划分:利用建筑构件、线脚、抹灰等手法,将墙面采用水平或垂直或混合进行划分,以达到简洁舒展、挺拔雄伟、和谐等艺术效果。

(4)工业厂房的色彩处理应强调其整体性,在统一种中求变化,产生均衡、适度、和谐的韵律感、序列感和统一感。

工业厂房外观的艺术处理如果得当,它不仅使整个厂区的色彩、造型都赏心悦目,人在其中工作心旷神怡,而且有特色的厂区、厂房造型、色彩等,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提升企业的形象与品牌知名度大有好处。

三、现代工业厂房的趋势

(1)工业厂房高科技趋势主要体现在新技术、新材料、新理论的应用,材料工业的发展和压型钢板生产工艺和能力的提高,也使工业厂房向轻质高强、结构体系大跨度、大空间、多层甚至高层、多功能方向发展;技术及设备上的发展也更好的满足了生产与管理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化等要求;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现代通信、环境监控等技术与工业厂房艺术融合在一起,就使工业厂房出现了智能化的特点,人们就能获得提高工作质量的环境。

(2)工业厂房设计的人性化趋势,人性化设计的本质是将人类工程学引入现代工业厂房中去,人性化设计必将要求建筑师将建筑设计的中心从以往的生产设备转移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在建筑的内部及外部空间的设计中,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3)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

①节能设计:节能是可持续发展工业厂房的一个最普遍、最明显的特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营运的低能耗,二是建造工业厂房过程本身的低能耗。这两点可以从一些工业厂房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及新产品的运用中体现出来。

②绿色设计:指从建筑的原材料、工艺手段、工业产品、设备到能源的利用,从工业的营运到废物的二次利用等所有环节都不对环境构成威胁,绿色设计应摒弃盲目追求高科技的做法,强调高科技与适宜技术并举。

③洁净设计:洁净设计是强调在生产和使用工程中做到尽量坚守啊废弃物的排放并设置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系统,以实现无污染。这是工业厂房科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强调对建设用地、建筑材料、采暖空间的资源再生利用,因此有效的利用资源、能源,实现技术的有效性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建造负责人的,具有生态环境一时的工业厂房常成为必然。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要求也不断发展,对工艺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建筑设计应当是注入了认人的思想和理念的过程,工业厂房业不单单是工业厂房,那么简单,它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建筑师只有将上述发展趋势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现代工业厂房的艺术美,这是现代工业厂房的必由之路去。才能创造出于时代相适应的工业厂房来,让人们享受现代工业厂房的艺术美,这是现代工业厂房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费麟工业建筑设计的现状与发展[期刊论文]-工业厂房2003(4)。

厂房设计论文篇10

长期以来,工业厂房设计被广大建筑师忽略,导致了不少缺乏系统考虑的工业厂房对城市、社会环境带来破坏。随着人类社会步入信息化时代,工业厂房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研究现代工业厂房的发展趋势,是一个十分重要而且不可回避的问题。工业厂房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工作空间场所的建筑物,是为满足生产活动需要的建筑类型,所以工业厂房的设计本质是在创造一个生产和生存空间。我们应当从工业厂房的生产空间及生存空间的发展中寻找规律,把握工业厂房的时代脉搏。

一、工业厂房发展方向

1.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和产业结构、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工业生产正以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这对工业厂房设计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一个个造型活泼生动的、洁净优美的现代化工厂在祖国的工地上展现出来。业主为创造自己的品牌、树立企业的形象、加大对生产空间及生存空问的人性化投入,在工业厂房设计中更加考虑了人的需求,这不仅体现在人们对生活物质的需求,更体现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对美的渴望、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进取,这些都是可以通过工业厂房体现出来的。

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工业厂房设计从以往的以生产设备为中心朝着以人为本的方向发展,人的因素在建筑中越来越重要,工业厂房的人性化设计要求建筑师摒弃只重生产工艺的需求,轻人得行为和心理需求的倾向,注重人对空间环境的体验和感受,创造方便、安全、健康和舒适的工作空间,使工业厂房空间环境与人相融合,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生活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1)自然环境的引入与渗透。

在工业厂房的内部空间环境中,应重视开放空间的创建,使内部空间与自然环境相互交流和渗透。通过设置一些自然景点,观景窗、观景台、内庭园以及落地窗等措施加强人与自然的联系。此外,引进自然改善内部生产环境还可以借鉴我国传统园林的一些设计手法如;渗透、借景、对景等。

(2)工业厂房外部空间的和谐统一。

在工业厂房的外部空间环境设计中,应结合环境要素和内在的生产工艺,综合考虑建筑空间布置、群体组合、突出项目自身的功能空间及环境要素特质,以统一的空间建构、色彩构成等处理手法来强化其自身风格的整体性,增强工业厂房外部空间环境的可识别性和亲和力。

3.工业厂房是为生产产品提供工作空间场所的建筑物。设计人员在设计工业厂房时应该根据实际任务书和工艺设计人员提供的生产工艺资料,提炼出建筑专业的设计信息:平面形状、柱网尺寸、剖面形式、建筑体型,选择合理的结构方案和围护结构的类型,以及细部构造设计,协调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工种,认真贯彻“坚固适用,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的设计原则。在设计中应能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满足生产工艺的要求;(2)满足建筑的技术要求,(3)满足建筑经济要求,尽可能考虑缩小建筑体积,充分利用建筑空间,合理减少结构面积,提高使用面积;(4)满足卫生及安全要求,保证厂房内工作面上的照度以及条件相适应的通风措施。

二、工业厂房外观的设计

工业厂房形象效果直接影响到厂区整体艺术质量,现在工业厂房的发展已不再是过去人们印象中的纯生产容器,只有机械、简单朴实的想象,而是把建筑艺术中的风格、意义、内涵、形式融进设计中。

工业厂房遵循“形式服从功能”的建筑原则,建筑形体简洁、明快,运用美学观点处理好工业厂房的大尺度、大比例、大色块、大空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建筑造型表现建筑的特性。

(1)入口和门的处理:主入口部分进行适当的变化处理,可突出入口位置而增强指示性,改善墙面虚实关系,并可丰富立面效果。

(2)窗的组合:合理的进行窗组合可有效的协调墙面的虚实关系,同时可增加厂房立面的建筑艺术效果。

(3)墙面的划分:利用建筑构件、线脚、抹灰等手法,将墙面采用水平或垂直或混合进行划分,以达到简洁舒展、挺拔雄伟、和谐等艺术效果。

(4)工业厂房的色彩处理应强调其整体性,在统一种中求变化,产生均衡、适度、和谐的韵律感、序列感和统一感。

工业厂房外观的艺术处理如果得当,它不仅使整个厂区的色彩、造型都赏心悦目,人在其中工作心旷神怡,而且有特色的厂区、厂房造型、色彩等,也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提升企业的形象与品牌知名度大有好处。

三、现代工业厂房的趋势

(1)工业厂房高科技趋势主要体现在新技术、新材料、新理论的应用,材料工业的发展和压型钢板生产工艺和能力的提高,也使工业厂房向轻质高强、结构体系大跨度、大空间、多层甚至高层、多功能方向发展;技术及设备上的发展也更好的满足了生产与管理的微型化、自动化、洁净化、精密化、环境无污染化等要求;而计算机技术、多媒体、现代通信、环境监控等技术与工业厂房艺术融合在一起,就使工业厂房出现了智能化的特点,人们就能获得提高工作质量的环境。

(2)工业厂房设计的人性化趋势,人性化设计的本质是将人类工程学引入现代工业厂房中去,人性化设计必将要求建筑师将建筑设计的中心从以往的生产设备转移到以人为本的理念上来,在建筑的内部及外部空间的设计中,创造让人产生归属感和亲切感的良好环境,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的目的。

(3)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

①节能设计:节能是可持续发展工业厂房的一个最普遍、最明显的特征。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筑营运的低能耗,二是建造工业厂房过程本身的低能耗。这两点可以从一些工业厂房利用太阳能、自然通风、天然采光及新产品的运用中体现出来。

②绿色设计:指从建筑的原材料、工艺手段、工业产品、设备到能源的利用,从工业的营运到废物的二次利用等所有环节都不对环境构成威胁,绿色设计应摒弃盲目追求高科技的做法,强调高科技与适宜技术并举。

③洁净设计:洁净设计是强调在生产和使用工程中做到尽量坚守啊废弃物的排放并设置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利用系统,以实现无污染。这是工业厂房科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强调对建设用地、建筑材料、采暖空间的资源再生利用,因此有效的利用资源、能源,实现技术的有效性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建造负责人的,具有生态环境一时的工业厂房常成为必然。

四、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的要求也不断发展,对工艺建筑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建筑设计应当是注入了认人的思想和理念的过程,工业厂房业不单单是工业厂房,那么简单,它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建筑师只有将上述发展趋势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现代工业厂房的艺术美,这是现代工业厂房的必由之路去。才能创造出于时代相适应的工业厂房来,让人们享受现代工业厂房的艺术美,这是现代工业厂房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费麟 工业建筑设计的现状与发展[期刊论文] -工业厂房2003(4)

厂房设计论文篇11

 

1.合理设计进、排气口面积

厂房自然通风是利用厂房内外空气的温度差所形成的热压作用和室外空气流动时产生的风压作用,使厂房内外空气不断交换,形成自然通风。但由于风压作用受自然条件限制,具有多变性,无风时即无风压作用,因此不宜作为厂房自然通风的动力考虑。按照有关规定,在热加工厂房自然通风的设计计算中,仅考虑热压作用,风压作用只作为一项补充因素,不参与通风计算。热加工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散发大量的余热和灰尘等污浊气体,恶化了厂房内部环境,必须通过有效地组织厂房自然通风,迅速排除余热和污浊气体而改善内环境质量。当厂房高度和生产散热量为一定时,合理协调进、排气口面积,是提高厂房自然通风效果的关键所在。

可见,在厂房自然通风设计中,必须合理协调进、排气口面积,力求进气口面积不小于或大于排气口面积,这应该是提高自然通风效果的极为重要和有效的技术措施。然而,在实际工程设计中,某些热加工主体厂房,由于缺乏精心的合理规划,造成公辅设施建筑和生活福利建筑,把主体厂房围得严严实实、水泄不通,使厂房失去了大片可开设进气口的宝贵位置,而厂房自然通风设计中,又未认真进行研究推敲,只是迁就于既定的建筑设计现状,不管合理与否,消极的拼命加大天窗面积,将天窗高度加大至8m左右,结果导致进气口面积不足排气口面积的13%,使厂房自然通风模式形成极不合理的状况,虽然为厂房自然通风天窗增加了大量建设投资,却未获取应有的通风效果,。

总之,厂房自然通风设计,绝对不能停留在只是根据既定的建筑布局,单纯的通过通风计算来决定天窗开口面积。可以说这只是消极的设计。积极的设计应该是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反复试算、修改,合理协调进、排气口面积,力求以最低的经济投资,获取最佳的通风效果。具体而言,就是在进行厂房自然通风设计时,首先要在满足通风量需要的前提下,力求取得较低的中和面位置,即争取将进风口面积集中开设在下部作业区范围内。也就是说,要尽最大努力将堵靠在厂房侧墙部位的辅助建筑移位,为进风口让出宝贵的下部侧墙面。因某种原因实在搬不走的,则要将其下部架空,为主厂房留取进风口位置。如果堵塞了厂房进气口,造成进气口面积和排气口面积的比例失调,中和面位置提高,势必显著降低排气压力而导致天窗面积大增,而抬高天窗所花费的投资,完全有可能高于辅助建筑下部架空的投资。

2.要想法克服进气短流问题

所谓进气短流,系指由进气口进入厂房内的新鲜空气,在未进入作业区范围之前,就已经被加热而上升至天窗排气口排出室外的现象。显而易见,这样的进气,没有起到提高作业区空气质量和改善作业区热环境的作用。因此,为提高厂房自然通风效果,应尽量避免这种进气短流的现象。

前面所述的高侧窗进气,即会造成进气短流现象。除了上述特殊情况之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原因之外,一般情况下是应该尽量避免的。通常设置在厂房吊车轨面以上的高侧窗,没有必要设计为开启窗,采用造价低廉的固定式采光带即可。但是考虑到吊车检修时操作人员的换气需要,尚须每隔一定距离在该采光带上设置一个换气口。论文格式。当然,在某种情况下,为节省投资起见,有时自然通风设计将高侧窗作为排气口考虑,此种情况下当然需做成开启式窗。论文格式。但为了避免因风压作用大于热压作用时出现倒灌现象,而扰乱了厂房的自然通风组织、恶化了室内环境,因此当设计采用高侧窗作为排气口时,必须像避风天窗一样,设置挡风板装置。

3.对多跨热加工厂房的自然通风设计,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

在大型钢铁企业中,有一些多跨热加工厂房,如热轧带钢厂的热卷库、热轧型钢厂的冷床区等等。这类厂房内不但散热量很大,而且是多跨,有的厂房宽度竟达150m以上。因此是厂房自然通风设计中的老大难。由于厂房很宽,仅靠两侧外墙进气,不但进气口面积无法满足要求,而且进气深度也远远无法达到。对于厂房中部而言,无可避免地将形成全面进气短流。此种情况下,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只是勉强通过自然通风计算求得天窗面积,再多的天窗也难以满足要求。必须广开思路、另辟新径,采取有效措施,才是自然通风设计的出路。

4.不应忽视冷加工厂房的通风换气问题

在厂房自然通风设计中,存在一个误区,即一提到自然通风,就只是与热车间有关的事情。因冷加工厂房内不散发余热或仅散发很小的热量,使当前按热压作用进行自然通风设计计算的工作,失去了依据。因而也就很少有人问津冷加工厂房的通风换气问题。如南方夏季气温较高地区,很多冷加工厂房的夏季室内热环境质量很差。尽管厂房内散发的生产余热很小,但由于屋面辐射热和通风换气不良,导致闷热难当,且油污气味令人难忍。工人叫苦连天,普遍反映有头晕、烦燥、厌食等症状。而屋顶设置了采光天窗的厂房,由于部分玻璃窗扇为开启状态,起到通风换气作用,其室内热环境明显要好得多。因此,对于南方地区及北方夏热地区的冷加工厂房,除了必须设置屋面隔热层之外,设计上还必须创造良好的通风换气条件。两跨及以下厂房,可以利用高侧窗进行通风换气,多跨厂房则必须结合采光需要,设置足够的天窗,以解决通风换气及采光问题。对于规模较小的厂房,亦可采取设置通风屋脊的办法来解决通风换气问题。

5.必须注意解决通风天窗的飘雨问题

近些年来,屡屡出现通风排气天窗严重飘雨的问题,给生产造成一定的损失。厂房自然通风设计,解决了厂房的通风排气问题,却带来了飘雨的弊端,这是厂房使用功能所不能接受的。因此,设计中必须认真予以解决。目前一般常用的是矩形通风天窗。论文格式。在以往的设计中,矩形通风天窗或在天窗垂直口设挡雨板,或在天窗水平口设挡雨片,其中在水平口设挡雨片的做法,无论通风效果或防飘雨效果,均优于前者,所以在工业厂房中应用比较广泛。从直观道理上讲,这种构造的天窗是可以做到直线封闭挡住任何角度的飘雨,但实际上这只是对直线雨而言,当风雨受到某种阻力后,会形成变异的涡流风雨,此时其飘雨角可能出现0°角,甚至会出现负角度现象,即风雨呈弧线上飘。此种情况下,这种天窗的飘雨就是不可避免的了。因此,这种类型的矩形通风天窗,只能用于排风量要求大、对防飘雨要求不严或无大风雨地区的工业厂房。

为此,建议可按下述原则进行设计及构造:(1)将高侧排风窗的位置设在紧靠厂房的檐口部位,排风窗上部严禁留有实墙面,避免产生涡流而导致飘雨。(2)将高侧排风窗的垂直挡风板加高,设计成象全封闭式矩形通风天窗的挡风板一样,挡风板上部折向屋面成倾斜状,以防止任何角度的飘雨。(3)在高侧排风窗下口部位的墙面与垂直挡风板之间,增设水平遮风板,且不留设排雨水的缝隙。这样一方面可避免风雨由缝隙灌入厂房内,另一方面还可避免大量带尘雨水由缝隙下泻污染墙面及下部侧窗,对厂区外环境不利。建议设置水落管,做有组织排水处理。近些年来,通风天窗出现的类型较多,除上述几种类型外,常用的还有横向天窗、井式天窗、球形天窗等。其中球形天窗亦属全封闭式的,不会产生飘雨现象;其他几种类型天窗飘雨的部位及原因与矩形天窗类似,故均可参照本文前述的分析及改进原则予以治理。

参考文献:

厂房设计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TB4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现今的工业建筑需要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渐渐满足工艺持续更新、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需求。多层厂房的设计问题有许多应加强考虑,它有着荷载大、跨度大、吊车多、开洞多的特点。曾经那种形式与功能单一的建筑设计已无法满足现代大工业生产和工艺持续更新的要求。另外,工艺流程和建筑用地的需求也导致大量多功能多层厂房的出现,比如灵活车间、工业大厦等。

一、多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要点 工业建筑一般都存在大柱距、大层高、大型设备较多、结构布置复杂等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时,我们的设计要能降低它在空间上扭转的问题,尽量使房屋的质量和刚度中心重合,尽可能使柱网均匀布置。多层厂房的设计也要达到传力明确、结构简洁、规范的要求,此法在于避免建设过程中产生突变的收缩和凹角,以及在较多竖向变化中的内收外挑,尽量做到不突变。框架结构厂被运用在空间需求量很大的布置上,框剪结构在许可下则被运用在层数较多的建筑中。在多层厂房的建设中需要从各个方面将问题考虑全面,根据厂房的工艺特点来确定结构的布置方式,切忌以偏概全,方式单一。

(1)控制纵向框架与横向框架的周期。多层厂房横纵的抗震性能大致一样,一般横向设计的较为有效。其柱距方向尺寸较小,柱子多;而跨度方向的尺寸较大,柱子少。在对两种框架的控制上要求明确其特点,认真做好结构上的设计工作。

(2)大型设备的.减震、隔震问题。为减小大型设备(如水泥磨、辊压机)基础振动对厂房的影响, 确保厂房的安全, 该类基础的四周和基底均应作隔振构造处理, 根据近几年的工程经验, 该类基础四周一般采用刚性泡沫板将土和厂房的砼地面与设备基础隔离, 最外侧砌砖墙以保护泡沫板不被损坏, 对于紧临设备基础的厂房柱及基础四周也应采取相同的隔离措施。

(3)多层厂房的结构进行设计时,位于地震区域的多层厂房一般要减少伸缩缝、防震缝的设置,在厂房较长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设置后浇带的方式来减少伸缩缝以及防震缝的设置,对于后浇带设置的位置应当选择在结构受力影响最小的区域,每隔40米设置一个宽1400nm长800nm的后浇带。同时由于底部和顶层对于温度的感应最为强烈,因此,应该在这些位置适当提高配筋率,同时采用加厚隔热层以及设置架空层来保障厂房的良好的通风效果,保障厂房的正常使用。

(4)工业生产线一般在使用一定时间后,由于新的生产工艺或生产线规模扩大等考虑,常要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这就要求我们在初次设计阶段就要预留一定空间,为业主可能的后续技改做考虑。

二、常用的结构体系 (1)框架一支撑体系。此体系常被用来抵抗水平结构上的负载,即纵向为柱支撑,横向为框架支撑。纵向较长,横向较短的厂房易于用此方式。 这种体系节约经济资产,但可能会影响使用柱支撑 ,故使用时因考虑周到,将损失减到最低。(2)纯框架体系。即厂房纵横两个方向都被设计成抗震强的刚接框架,没有设置柱间支撑。这种体系虽然对使用空间无影响,但却不能采用工字型设计,应该使用类似箱型柱的两向惯性矩差别不大的的形式。但利用这种方式会导致建设时的钢的使用量增加。

(3)混合钢架与支撑的体系。此体系重在抵抗水平力,需要运用在钢度大的楼面上。否则,会使柱子失去支撑作用,甚至自身变形。在建设过程中对钢度大的楼面尽量运用此体系来确保厂房水平方向的承载力。

三、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协调工艺设计和结构设计。厂房服务生产,要满足工艺要求首先应让结构专业作为它在建筑中的配套专业,结构的设计也要服从条件。另外他们有时甚至把设备的荷载作为均布荷载提出,与理论不相符合。特别在方案阶段,结构设计人员应尽量了解工艺布置,应多与工艺协调,共同商讨最佳方案,最大程度上使施工和设计都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工艺设计与结构设计的协调即要求理论知识也需要较强的实践性,避免盲目倾向其一而忽视另一方的重要性,做到两者兼有,考虑到位的理想状态。(2)结构计算。在当今计算机及科学发达的背景下,不少复杂繁琐的计算已得到了解决,工程师也能致力于建筑的设计制造而非繁冗的计算中,这能让工程师在方案的选择上更加精确合理,从而提高设计质量,减少建设成本。这不仅对工程师的工作效率有了进一步提高,而且也减少了计算上产生的误差。

1)作为结构计算的重要条件,荷载计算显得尤为重要,其计算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架构计算的准确性。同时由于多层工业厂房的结构设计不同于一般的民用高层建筑,工业建筑一般楼面活荷载较大且楼面上多会布置一些小型设备荷载布置较为灵活,所以我们要注重对于工业厂房等效荷载的计算。

2)节点核心区的抗剪验算。节点核心区是个重要的部位,严重影响到工艺设计步骤。因此,必须保证中心线的重合,避免节点偏心、截面大。此外,荷载、空间、跨度大的多层厂房要对节点进行抗震验算,节点的设计因遵守梁柱越强节点越强的原则,还要根据承载力计算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节点。

3)罕遇地震、裂缝宽度的验算。土建投资少是罕遇地震验算被重视的主要因素。规范规定混凝土梁的裂缝宽度不应大于0.3mm,倘若计算中超过了规定范围,可以通过增加钢筋根数、减小钢筋截面来调整;如果依然还不满足要求,应修改柱梁截面,然后重新通过已有方法计算。“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是抗震设计的原则。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薄弱层的层间弹塑性位移角要小于1/50,它的抗震变形计算是在规范规定79度时楼层屈服强度系数小于0.5的框架结构下进行的。特别在地震多发区,建筑要求有更大的抗震性,在计算时因加强运用抗震设计的基本原则,仔细验算,避免不必要的失误。

四、结语

对于多层厂房的设计,首先,结构选择应做到合理,概念应了解清楚;准确计算,反复验算,进而调整以达到最佳状态;设计图与施工相结合,避免施工中的麻烦。 多层厂房虽有缺点,但它有着较多的优点,综合考虑,现今对多层厂的应用已有了很大的进展,对未来形势的评估也有很好的反响,在以后的不断改进中会有更明显的进步。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