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企业管控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17 18:13:40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1

一、内部控制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回溯

20世纪4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实践与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突飞猛进的发展,内部控制完成了其主体内容的构建,其各项构成要素和控制措施也零星可见,散布于企业各项管理制度和实务中,但未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把内部控制当作管理的附属。1949年美国会计师协会的审计程序委员会在《内部控制,一种协调制度要素及其对管理当局和独立注册会计师的重要性》的特别报告中,承认内部控制超越了与财务部门直接相关的事项。1958年10月,该委员会的第29号审计程序公告《独立审计人员评价内部控制的范围》,对内部控制的定义重新进行了表述,将内部控制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内部控制理论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进展,西方学术界在对内部控制理论进行研究时,亦已认识到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的不可分割性和相互联系性,但重点逐步从一般含义向具体内容深化。这一变化的标志是1988年4月AICPA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规定从1990年1月起以文告取代1972年的《审计准则公告第1号》。该公告的颁布和实施是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突破性成果,它首次以“内部控制结构”一词代替原有的“内部控制”。指出:“企业的内部控制结构包括为提供企业特定目标的合理保证而建立的各种政策和程序。”并明确解释了内部控制结构的三要素,即控制环境、会计制度、控制程序及它们的具体内容。20世纪90年代后,由美国会计学会、注册会计师协会、国际内部审计人员协会等组织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简称为COSO)报告《内部控制———整体框架》。1996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审计准则公告第78号》,全面接受COSO报告的内容,并从1997年1月起取代1988年的《审计准则公告第55号》。公告中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一个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旨在为实现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等目标提供保证。将内部控制结构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5个要素。

纵观内部控制的产生和发展历史轨迹,其理论和概念的演变就本质而言,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形成阶段和发展与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前,人们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源于内部牵制的理论假设,这一阶段的特点为:在企业内部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内部控制措施、程序和方法,基本上形成了业务处理程序化、业务分工标准化、企业员工间协作与制约制度化,以及与经营目标关联化的理论格局。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一理论在于以内部会计控制为主,重点集中在如何防弊纠错上,使内部控制在面对企业管理实际时显得过于消极和狭窄。鉴于此,20世纪80年代以后,受系统论、控制论等理论的影响,以及90年代信息产业和高风险行业兴起的冲击,学术界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表现为内部控制结构和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两种观点。虽然二者存在有一定的差异,但这一阶段的理论特点则反映了人们对内部控制研究重点的转移,即逐步从一般向具体深化,并将内部控制“要素化”,体现了内部控制源于管理阶层的经营方式与管理过程相结合的特点。

二、内部控制理论形成与发展的根源

(一)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自然科学理论是企业内部控制建立的方法论

20世纪40年代起,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引起了生产技术的空前提高,其结果导致了生产迅速增长。一方面跨国公司大量涌现,形成了跨越地域的经济垄断集团;另一方面,由于企业规模扩大,内部职能部门增加,更需要从企业内部进行协调,以达到节约资源、防止差错和舞弊、提高经营效率等经营目标。因此,在客观上要求企业建立包括组织机构、业务程序等在内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机制。而此时的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等自然科学的形成恰好为内部控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支持。就控制论而言,它是一种研究由各种耦合元素组成的系统的调节和控制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尤其是以研究系统和经济过程如何发挥其功能、如何控制经济过程为目的的经济控制论,成为内部控制的理论依据之一。这是因为内部控制理论在研究每个具体组织的内部经营管理过程,研究每个单位如何发挥它们应有的管理功能及如何对管理过程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时所设立的自我调节、自我控制机制和控制的方法与手段,正是依照控制论的一般原理。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的信息论也是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从信息论的角度分析,控制实质上就是一个通过收集、筛选、加工、传输的信息反馈的过程,以指导物流和资金流,按预定目标运行的有效调控机制,其中信息是控制的源泉和依据。它的真实性、及时性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系统论的诞生,不仅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结出了累累硕果,而且给人带来了新的思想观念,引起了管理方式的巨大变化。依照这一理论观点,把企业当作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若干要素组成的系统,而内部控制则是这一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二)委托理论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和完善的内在根源

按委托理论涉及的领域来分析,它主要研究企业内部的一种契约关系。在这种契约下,人根据委托人的委托,在其授权范围内,以人的名义进行相应的活动。从这一理论形成的现实背景可以看出,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企业从个体业主形式转向合伙制,最后变成公司制形式,是委托———这一问题产生的源头;生产社会化程度提高,资本高度聚集和经营职能的高度专业化为其产生创造了条件;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投资主体多元化,以及财产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是该理论最终形成的内在原因。从企业总体发展的趋势及实际运行的效果来看,公司制企业是一种最高的企业组织形式,即,投资人或股东将企业资产的经营活动权交由经营管理阶层承担,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特别是它们与控制权的分离,使委托———关系存在成为必然。可见,企业作为一张由各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契约组织,是多种委托———关系的集合,为使企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下去,建立健全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系统是解决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的内部机理。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实践也证实了委托理论是其发展和完善的内在根源。

(三)审计方法的改变和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增强是内部控制理论发展的推进器

在审计发展的初期,审计方法主要采取详细审查,详细检查企业全部会计凭证,计算复核所有账户余额,进行账证、账账核对。但随着企业规模的日益扩大,业务活动日趋繁杂,无疑于对传统的审计方法形成了极大的挑战,因此抽样审计的方法便应运而生。抽样审计方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日益增加的审计任务带来的难以进行详细审计的问题,但却带来了由于审计人员主观判断而形成的审计结论可信度下降的现实情况。另外,如前所述,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净资产的拥有者(投资者和债权人)迫切要求企业管理阶层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为此,许多国家从法律法规的层面上来督促企业外部审计人员更加注重内部控制的审查,一系列案件的发生和有关法令的颁布,在增强审计人员法律责任的同时,也使企业注重自身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以尽量避免注册会计师拒绝接受委托审计或提出保留性的审计意见。

(四)政府是内部控制发展的主要推动者

从内部控制发展的实际情况看,之所以如此迅速,除企业内部管理要求的一系列因素外,政府是推动其发展的一种主要外部力量。20世纪70至80年代,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推动内部控制的实施。如1977年的《反国外行贿法案》中规定了每个企业应建立内部控制制度;针对80年代美国出现的一些舞弊性财务报告和企业“突发”破产事件,招致了国会一些议员对财务报告制度提出了质疑,其中所关注之一,是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的恰当性。为此,成立了“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该委员会的目标之一,就是增加内部控制标准和指南,其工作成果就是著名的COSO报告。从报告的内容来看,既对以往内部控制定义进行了修正,又为设计更广泛的内部控制系统提供了指南。我国政府于1996年12月,由财政部了《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以及1997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等一系列规定和通知,在推动企业加强内部控制建设实践的同时,也大大地推动了内部控制理论发展和完善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高建兵。委托关系与会计控制权浅论[J].财会月刊,2000(4)。

[2]马崇明,贾成。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完善[J].当代财经,2000(12)。

[3]史金平。现代企业的委托[J].经济史,2000(2)。

[4]吴水澎,陈汉文,邵贤弟。论改进我国企业内部控制[J].会计研究,2000(9)。

[5]李风鸣,韩晓梅。内部控制理论的历史演进与未来展望[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1(7)。

[6]周晓蓉。我国内部控制理论与实践探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7)。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2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之一。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而乔家的许多谋略,如诚信为本、以义制利、勤俭吃苦,群体精神,公平竞争,讲究信用和质量等,在中国经济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内部控制的发展和管理理论的关系

内部控制是指单位为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保证信息质量真实可靠,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促进法律法规有效遵循和发展战略得以实现等而由单位管理层及其员工共同实施的一个权责明确,制衡有力、动态改进的管理过程。不难看出,内部控制是随着管理活动的出现而出现的,并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现代内部控制概念的出现及其理论的形成源于20世纪以后,其基本理论是由外部审计人员为了保证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效率而提出和发展的现代管理理论。这一理论的出现促使内部控制由模糊的思想进入到“内部牵制阶段”,即:劳动分工的提出有利于实现内部牵制,组织的发展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找到了基础,管理控制职能的提出则确定了内部控制的重点。

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管理理论进入了行为科学理论阶段,促使管理者开始重视企业中最有活力的影响因素――人。管理理论的发展影响了内部控制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管理理论发展到以战略管理为主的企业组织管理阶段,这一时期,管理理论开始重点研究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谋求企业的生存发展并获取竞争优势的问题。与此相适应,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内部控制理论发展进入了“内部控制结构”阶段,提出控制环境,会计学说和控制程序是内部控制学说的三个要素。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的普遍使用,原有的企业组织难以适应新的、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管理理论者又提出了从企业管理制度、流程、组织等多方面进行创新,这时内部控制进入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阶段。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主要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与监督五项要素构成。将这五个要素贯穿于企业管理中各个方面,不难看出管理因素纳入了内部控制范畴。

控制不仅是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而且也是管理成败的关键。为此,在20世纪90年代末到今,美国科索委员会于2004年9月的研究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将内部控制上升至全面风险管理的高度来认识,指出风险存在于企业管理的始终。因此,需要建立一套区别风险的预警主流,并形成危机处理系统,以应对无处不在的风险。而《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包括控制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等八个要素,致力于识别可能发生的风险,以规避风险,检测漏洞,并制定出处理风险的方案,以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企业管理中控制职能的深入和发展。

二、晋商管理制度的可取之处

在长期经营管理中,晋商深深认识到:“号事之兴衰,全在人位之高下。”事在人为,得人则兴,失人则衰。晋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经营手法,具有独特的效用。晋商称雄商界五百年,其先进的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

(一)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

一个企业能不能用好管好人,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大公无私、严于律己、不断进取的总经理。因为总经理拥有资本经营管理大权,在企业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种体制是封建文化传统的延续,具有家长制的特征。从资本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这一点说类似现代企业制度,但比现代企业制度更具有集权性。总经理在企业的地位,决定着企业能否任人唯贤和知人善任,决定着企业职工人格塑造能否坚持始终如一。应该说,晋商在这一点上总结出了一套经验,形成了经理负责制,他们认为:商号经理聘用,唯才是举。同时,明确投资者与经营者的职责权限,注重选用业务强、德才兼备的掌柜。

(二)创建顶身股制度,实施激励机制

人力股制度是晋商企业管理机制中最有特色的、也是最有创造性的,在晋商的实践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它不仅为财东带来了极高的经济效益,也使经营管理人员获得极大的利益。激励经理和伙计的物质利益与商号的发展休戚相关,辛劳所得要到最后分红时才见分晓,这就使企业的员工不再抱按酬付劳、得过且过的苟且心理,“人人都可当东家”的灿烂前景摆在每一位票号人的面前。不难看出,人力股已把票商和票号的命运紧紧栓在了一起。当然,晋商的“人力股”不是每个职工都能得到的待遇。在这方面,晋商有着自己的衡量和考核标准,是由劳动者的品质、能力和绩效来决定的。如:商号新招的员工学徒期为三年,三年期满合格,才能录用为正式职工。而正式职工一般要经过几年的锻炼,在思想和业务等方面表现良好,德、勤、能、绩表现优秀者才能顶股。可以说晋商所创造的顶身股制度,是一项能极大刺激职工奋发进取精神的有效劳资制度。

(三)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有效约束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企业要想长治久安,没有规章是不行的。晋商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制定了严密且有些苛刻的号规,为商号或是票号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商号还是票号,都具有连锁的性质,所以对分号和总号之间的关系、业务经营的原则和工作人员的具体要求,都规定得比较详尽,内容也非常细致、严密。如:商号人员设置的原则是“因事设人”绝不“因人设职”,也就说以岗位定人,绝不因人定岗。这一方面能够体现人尽其才,同时也避免人浮于事。这样精干的机构设置,大大提高了商号的办事效率,减少了管理费用,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为晋商资本的稳定、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三、内部控制与管理控制职能的关系

内部控制强调的重点是管理的控制职能,但内部控制超越了单纯的管理控制职能。内部控制的内容可分为风险控制、管理控制和作业控制三个层次。其中,风险控制是在设置和实现整个组织的长期目标和战略规划时必须考虑相应的风险,制定适合企业自己情况的发展战略和具体规划;管理控制是为了确保整体目标能够进一步分解和实现而进行的组织和权责分派,其根本目的是使所有组织成员以一种合作的形式执行本职工作,以最终实现组织的战略目标;作业控制考虑的是作业层次为确保具体的作业和任务得到恰当执行而设置的程序性的控制。内部控制中虽然强调了控制的职能,但是也包含了决策,计划,组织,领导等职能,并把这些内容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3

一、商贸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必要性

(一)适应商贸企业转型的基本要求

商贸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要想实现转型与发展,就要利用多元化的方式,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尤其是针对于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利用管理会计能够保证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由于传统会计仅仅注重事后的监督工作,已经无法紧跟时代的发展脚步,而应用管理会计能够将财务会计遗留的资料进行充分的使用,并展开仔细的分析,对于商贸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进而为管理者提高重要的参考信息,帮助商贸企业实现转型。

(二)提高商贸企业的经济效益

商贸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就要利用相应的解决措施,有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开拓新市场等,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加强对于成本的管控工作,将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到最大化。所有这些方式都与管理会计信息相关。在商贸企业内部应用管理会计,能够有效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三)防范商贸企业风险

商贸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想不断的壮大,就要利用适当的措施规避风险的发生。在风险防控的过程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侧重点不同,管理会计能够对实际发展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利用相应的防控措施与工具,进一步避免风险问题的发生。通过这种方式为商贸企业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二、商贸企业管理会计的应用路径

(一)强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挖掘实践性

在商贸企业内部要想合理的应用管理会计,就要进一步强化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进一步挖掘管理会计的实用性。首先,加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要对于相关的理论成果进行吸收,并集合商贸企业的实际情况,使管理会计的理论成果更加具有针对性。自然,开展管理会计的研究要综合各个学科的知识进行了解,逐步培养出管理会计人才。其次,通过对会计理论的研究,要与企业的实践工作相结合,对于优秀的案例进行分析与汇总,并定期开展推广工作。再次,商贸企业还要做好管理会计研究的成果对接工作,逐步形成规范化的管理流程,从根本上转变原有的传统会计核算方式,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要对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问题进行协调,相关工作人员要明确其中的差异,还要促进财务会计对外提供财务报表,在满足相关者利益的同时,对于商贸企业发展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整合与分析,进而保证企业重大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有效性。

(二)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内控制度

在商贸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要想合理的运用管理会计,就要从构建完善的管理会计内控制度入手,逐步为管理会计的运行构建良好的环境。其中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主要含括内部控制审查、监督约束等方面。通过建立相应的制度能够对管理会计的应用产生直接影响,在企业的治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明确管理会计与协调制度治理的统一关系,管理者要意识到企业的治理情况会对会计信息系统职能产生影响,还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与此同时,商贸企业的管理方式,内部组织结构与管理会计的应用也是息息相关。因此,企业要针对于市场化的经营理念与战略性发展目标进行优化。在内控审查的过程中,通过建立相应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风险防控工作,注重事前的风险评估、事中的延伸管理及事后的监督管理,将内部控制的重心放在管理会计中。另外,在监督约束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结合商贸企业实际情况,进一步制定内外部监督系统,其中内部监督主体是监察、审计等机构,外部监督主体可以是政府部门等,通过内外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保证监督工作能够落实到实处。

(三)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

在商贸企业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商贸会计的主要工作就是为管理工作提供服务,在此过程中,需要的信息数据量较大,而保证这些信息数据的准确性才能够保证管理会计工作的高效性、科学性。因此,企业要根据内部管控工作的实际情况,开发相应的软件,逐步构建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建立管理会计系统的过程中,要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通过人工准确及时将重要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并通过搭建相应的程序,对于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分类与汇总,另外,企业还可以根据实际的财务信息,对于用户权限及用户角色进行编写,通过一目了然的数据分析,保证管理工作的准确性与及时性。另外,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行权限管理,在内部明确责任制,使相关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身基本职责,进一步避免权责混乱的现象发生,针对于问题的发生,能够进行责任追究,并及时进行优化与调整。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利用统一的平台进行数据的存储工作,对相关的经济活动展开全面分析,进而为商贸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会计信息系统能够使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实际运营状况有直观的理解,进而制定战略性的发展目标,促进商贸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强化商贸企业制度建设工作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4

为了使的企业的利润得以显著的提高,就要对企业的成本加以控制。针对制造企业,采购成本是所有成本的三分之二,因此对采购成本的控制就对企业成本的控制中最为重要的方向。是不容忽视的。本文,在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针对民营企业采购陈本控制及管理方向深入分析,提出一定的建议或看法。

一、供应商方面

(一)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

同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对应与合作的关系。想要降低生产成本,就应该建立一个长期合作的伙伴,对待供应商应该做到平等合理。

(二)对供应商的选择

1.采购的需要应该十分明确。这里包括名称,规格,型号,技术要求,交货时间等等。此外跟多家供应商进行价格的商讨,选择最有性价比的一家。

2.要进行实地的考察,对供应商要做到知己知彼,对其资质,业绩,生产能力,技术,财务乃至其口碑与诚信度都要十分的了解,采购人员杜绝接受贿赂。

二、采购团队

(一)采购环节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采购团队应该尽可能的提高自己在组织团队中的地位,尽量由最高的领导层直接的领导。

(二)采购团队要统一的管理,对于成本的事前控制以及事后的结算都应该有最为基本的保证,而企业任何与原材料相关的采购都必须由采购部门执行,就算是领导阶层也不可以直接插手采购事务,领导阶层在采购这一环节应该做最终的核定,审批而不是直接的介入执行。

(三)要根据采购种类来对采购员进行分工,这样才能保证相同采购员来执行相同的外购件,从而使得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四)采购工作人员的选择:在一个企业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就是采购员,其根本的原因就源于利益这两个字。很多的供应商都会通过一些不正当的商业的手段来取得订单,这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在选取采购工作人员时,一定要注重,人品的培养,一定要有一份责任心,不贪私利。此外要有一定的沟通能力和一定的社交能力。

(五)针对采购人员,一定要建立奖惩制度。而针对供应商,也可以采用反馈以及投诉制度,对每一个采购员的基本表现,一定要了然于心。

三、对产品的生产过程要全程参与

(一)企业研发阶段

研发的工作人员一般会对外观及性能非常重视,而对成本则是没有概念的,在采购方面也缺少应有的经验,因此采购人员介入到产品生产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可以防止成本无谓的提高或是采购无法顺利的进行。

(二)产品制作 阶段

在产品制作的阶段,应该随时了解生产的进度,配合供货的节奏,从而使得制作进行的顺利得到根本的保证,此外要随时对其做好记录工作。

(三)产品结算阶段

在产品得以完工之后,那么产品的账目也应该清晰而明确,让我们非常方便的结算出这个产品·采购的成本。此外最好是可以做出成本分析,对预算与最终价格的差距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出各个部分所占的比例,从而对此后的成本控制问题具有极好的

四、采购制度的制订

1.制订一个完善的采购计划

根据设计,提供外购件,材料清单等,制订出采购时间表,以免影响进度。也不应该太早的付款,太早付款会使得成本管理增多。

2.制度一个完整的采购合同

1)合同文本格式与国家工商局格式相统一,同时也可以针对企业产品的特点建立新的文本。

2)针对等级不同的采购件而言,要选取不相同的签订授权以及门槛的审核,有领导阶层制订与签发。

五、结论

民营企业采购的成本以及管理都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因此,制度的执行对民营企业采购成本的控制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以上方案,均取得良好的成果,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逯宇铎;高晓洁;安之伟;孙左猛;;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理论和实践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2]史晋川;林锦;王婷;;跨国采购合约、供应商准则与劳工法律移植——富士康事件后的一种反思[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5

一、系统化工商管理模式创建的背景

1、煤炭企业工商登记的内部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

由于煤炭企业工商登记的内部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各个工作业务环节不完善,存在以下问题,主要是:首先是对工商登记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认识不到位,不能清楚了解工商登记管理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性质;二是管理体制不健全,集团公司总部各业务部门之间,业务流程不规范,出现许多业务交叉的现象,导致职责不清;三是只注重企业集团内部关于工商管理工作的决策,不注重在此之前研究论证关于工商登记工作方案是否合法和可行;只注重决策后办理工商登记变更手续,不注重对合作方的工商登记档案调查;四是重建立,轻管理。在对分公司的建立与审批的问题上企业集团非常重视,但忽视企业集团在字、分公司变更、注销等事项的管理等等。

2、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的创建是企业集团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

保证煤炭集团公司合法存在并持续经营的资格和对外开展经营活动的前提,是依法办理企业设立、变更、年检等工商登记事项。加强工商管理登记工作、创建系统化模式,是减少企业集团在组建和并购以及资源扩张等方面存在的风险的必要条件。

3、工商管理系统化适应煤炭企业集团管理体制的要求,也是提高企业集团管理和控制能力的需要。

工商登记内部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法对煤炭企业集团及所属子分公司涉及的企业设立登记、注销登记、变更登记、年检、备案等工商管理登记活动进行管制。各种资质证照与工商执照之间是密切联系的,集团企业内部的工商登记管理与投资管理活动、项目管理活动、人员管理活动、机构管理活动、股权管理活动、以及财税管理活动各项管理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二、系统化煤炭企业集团工商管理模式创建的内涵及主要做法

系统论要求将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作为整体进行全面统筹考虑的理论是适应煤炭企业管理和控制要求的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运用到煤炭企业集团工商登记管理中,也就是在办理工商执照与办理各种资质证照的时候要统筹考虑,协调推进。系统化的工商管理模式创建的主要做法是:

1、加强煤炭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意识和认识及重视程度

加强对工商登记内部管理工作的大力宣传,引导相关责任人树立依法加强工商登记管理的意识,为公司顺利推进各项改革发展工作做出积极贡献。

2、建立健全集团公司工商登记内部管理工作体系

(1)加强工商管理的队伍建设。开设针对工商管理员对工商登记管理业务的相关训练班并且聘请经验丰富的工商管理人员讲解工商登记业务知识和及时向各个部门关于工商登记业务的法律法规以加强业务交流与培训来加强工商管理队伍的建设,以提高工商登记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逐渐形成一支懂业务、懂法律的管理队伍。

(2)建立健全工商管理机构。大力发挥集团公司法律事务部对工商登记内部管理的主管部门办理集团公司自身登记事项的职责,制定内部管理制度的职责,参与相关法律文件的审查论证的职责,审核分公司工商登记事项的表格材料的职责等。

(3)制度体系需有效完善。如为加强煤炭企业子分公司的管理提出清理整合的意见等以完善工商管理的制度体系。

3、协调整理工商登记业务与相关业务的关系

煤炭企业工商登记业务与许多相关的业务关系有密切联系,因为煤炭企业主体资格的全过程包括企业的设立、变更、注销等环节,参股、控股公司的工商登记事项也要经过本企业公司董事会或股东会的决策,甚至有特殊的工商登记事项还要上报给省政府国资委审核批准。这些业务会涉及到包括人力资源部门、企业管理部门、资本运营部门、战略发展部门、审计部门、战略发展部门、资本运营部门、房地产部门、法律事务部门、工会等对个部门。

4、加强分公司管控,缩减工商管理链条,防范开办企业集团法律风险。

为防范法律风险、加强分公司管理,应重点对分公司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分公司的设立进行严格控制,整顿清理注销部分子、分公司,严格分公司管理,减少对外经营主体。

5、规范和保证营业执照注销工作的程序

集团公司应规范其营业执照的注销工作,并作出明确规定,对子、分公司需要注销的的营业执照的情况必须依法履行注销程序,在工商机关吊销之前应妥善做好管理人员的安置工作、相关档案的交接的工作、一些债权债务的清理工作以及资产的处置工作等各项工作,保证营业执照注销工作的规范性。

6、严禁无照经营和杜绝违反工商登记的行为

为了能够有效的保证煤炭企业合法持续经营的资格,不管是集团公司还是所属各个单位都要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按照正规的程序、期限、条件办理设立、变更、注销、年检等工商登记事项,必须保证其合法性。如果未经工商机关登记办理经营执照的,企业机关或者所属单位一律不得以公司、分公司名义对外从事经营活动,已经办理营业执照的不允许得把其出借或出租给他人或转让给他人使用。

三、企业集团公司创建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的意义

1、初步创建工商登记内部管理机制

创建工商管理系统化模式能够使企业集团公司充分认识到工商登记内部管理在防范企业法律风险,对煤炭企业的管理在改革发展方面及控制方面起到了的有效的促进作用,形成一个将独立、综合、系统的工商管理工作,并使其纳入法律事务部的业务职责范围。

2、有利于实现工作模式在工商登记内部管理的转变

法律事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商登记内部管理工作,工商登记管理也是防范企业法律风险的重要环节。企业集团公司本着控制事前、事中为主的工作原则以控制法律风险,实现管理人员的工作模式从办理工商登记手续阶段到全过程参与的转变,有效地提升集团公司的管理控制能力。

3、工商登记内部管理模式的建立是适应企煤炭业集团管理体制要求的管理,并且保障各项煤炭企业为公司顺利推进各项改革发展工作做出积极贡献。使煤炭企业的管理和控制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徐国维.当前工商行政管理中信息化建设问题探析[J].现代商业,2008,(15).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6

一、引言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是随着工业革命之后企业资本迅速膨胀、企业规模飞速扩展而发展起来的,由于要满足工业时代下大规模的企业生产运营,在管理过程中就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内部控制理论。系统完整的内部控制理论能够有效保证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该控制贯穿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经营的组织、调节、控制和监督。内部控制一般与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相适应,针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不同方针政策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从而确保企业资金的保值增值,将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掌握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同时杜绝企业内,行贿受贿现象的发生。商品流通的资金流动有一个特点就是大量资金存在于商品存货上,同时对于商品的购销比较频繁,因此内部控制对于资金控制的要求更加严格。商品流通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对于保证企业资金安全,确保企业提供的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以为企业制定战略决策提供可靠的支持,最重要的是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保证商品流通企业稳定地运行,提高其运作效率,保证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核心竞争力的发挥。

二、我国商品流通企业内部控制与管理的现状

1、管理层缺乏内控管理意识

在我国,很多商品流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制度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意义,管理层在意识上就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还有一些企业虽然已经开始尝试建设内部控制制度,但由于相关经验的缺乏和企业上下层员工内部意识的缺失,使得内控制度虽然建立起来了,但是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内部控制制度应有的作用。加之,企业内部员工为了自身私利可能会出现挪用物资的现象,在内控制度的落实上也难以做到尽心尽力。由于内控制度的建设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提升没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很多商品流通企业对于建立内控制度的积极性不高,仅仅把企业管理的重点放在了经营业绩的提高上,对员工的激励也是以业绩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在企业投入上也大多偏向于生产性的投入,对于内控制度建设的投入积极性不高,更有甚者认为内控制度的建设和实施会降低企业经营的灵活性,这些都是在思想意识上对企业内部控制的错误认识。

2、信息在企业各部门间不能有效传递

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信息的处理需要各部门的共同配合,完整的内部控制理论能够有效保证企业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贯穿在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经营的组织、调节、控制和监督。然而由于企业内部非财务部门人员的配合不够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信息在原始数据上常常出现失真,倘若以失真的财务数据为依据做企业经营决策,势必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另外,即使是真实有效的信息在企业内部传递时也经常出现信息不畅通的现象,而切实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需要依靠一定的信息流通机制做支持,失去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企业内部控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就难以得到有效反馈,必定会制约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缺乏足够的风险管理意识

企业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管理是息息相关的两个方面,有效的内部控制离不开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有效的风险管理可以准确识别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各环节可能面临的种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风险加以控制,从而实现风险收益的平衡,保证企业经营利润最大化。风险管理首先强调的是企业员工的风险管理意识,其次要求风险管理贯穿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在我国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意识不足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多商品流通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盲目扩大经营规模,导致企业负债过多,财务风险加剧。一旦风险爆发,企业将不得不陷入停业甚至破产的地步。

4、监管力度达不到内部控制的要求

商品流通企业由于其经营的商品项目种类繁多,产品线比较繁杂,相应地监管起来也比较棘手。当下,我国很多商品流通企业采取的监管办法是统一由财会部门来负责内部控制管理和监督,会计、审计和财务部门互相配合执行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由于各部门之间权责模糊,同时在监督起来缺乏明确的对象,因此实施起来效果不是很好。更有些企业所有财务工作都由会计部门负责,这一方面加大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更加混乱,对于企业经营的监督也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加强商品流通企业内部控制的政策建议

1、强化内部控制工作的系统性

内部控制管理之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但是要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并不能仅仅依靠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还需要保证内部控制工作的系统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各部门之间凝聚力的充分发挥,才能通过内部控制使得企业经营效率达到最大化。在商品流通企业内,企业的经营过程涉及到很多部门,内部控制制度也相应地贯穿在对企业的人、财、物资源的统筹管理上,只有实现对企业全方位的控制,保证企业运营系统的条理性,才能有效发挥内控制度的作用。同时内控工作的系统性还表现在控制管理的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对于容易出现问题的经营环节要重点控制,提高内部控制工作的针对性,尤其是对于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控制,要重点做好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风险管理,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各环节经营活动的有序进行。

2、完善商品流通企业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

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作用,还需要重视内部控制组织体系的建设。因为一个有效的内部控制组织体系能够保证内控制度运行效率的发挥。因此,商品流通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首先就应该从建立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入手。对于组织体系的建设,一般可以从整体构造和责任分配两个方面做起。为了提高组织结构的运行效率,我国的商品流通企业要将原先过于复杂的组织体系进行简化,减少中间层,尽量使得管理体系扁平化,这样也能够保证组织内部信息的快速流通和企业对风险事件做出迅速的决断,从而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同时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将企业各职能部门团结起来,团结一致地为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另一方面需要明确各组织部门的权利分工,保证权利分配明确,责任落实到人,提高各部门员工的主人翁意识。例如:在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内部控制上,可以通过组织体系的设计保证各员工的有效合作和工作效率。由采购调查部门负责商品质量和供应商的调查工作;由采购部门负责商品的具体采购工作;出入库部门主要负责存货出入库的登记和管理工作。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各部门之间能够有效的配合工作,同时也保证了各部门内部职责工作的高效完成。

3、提高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

预算管理的高水平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有效保证。针对商品流通企业的经营特点,其预算管理工作的重点是采购工作和销售工作的预算。在预算编制的时候,要统筹考虑商品流通企业存货的购、销、存环节,保证预算编制环节的合理科学。预算编制完成后,要严格按照预算进行管理,不能随意地变更各环节的预算。当然,预算标准只是一个参照,由于商品流通企业物资流动的频繁,在日常经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况,这时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但是预算的变更要严格执行相应的程序,逐级申报预算变更,经相关负责人审议通过后才可以执行,预算的变更要符合企业利益最大化,避免部分人员的违规操作。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预算执行的各个环节进行实时监控,控制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流向,定期汇总企业的现金流量、销售额度和促销费用等财务指标,及时提供企业经营相关的财务报告,为企业管理层制定相应的政策提供有效的依据。最后要有明确的预算考核机制,从而激励企业各部门严格执行企业预算,保证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在预算考核的同时进行预算评价,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纠正,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制度的重要作用,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贯彻执行。

4、完善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

在当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管理系统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当中,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畅通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机制,保证企业对市场环境变化第一时间做出有效的反应。对于商品流通企业来说,建立ERP系统能够保证企业各环节高效运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有效辅助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使得企业从市场行情,企业资源管理以及战略决策制定的各个环节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保证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所以说,商品流通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离不开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只有将信息管理系统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企业从经营到财务信息的有效传递,从市场到供应商变化的快速反应,为企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动力。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未来的市场竞争将会愈发激烈,商品流通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规模扩大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从而减少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对于我国商品流通企业当下的发展阶段来说,谁能够在内部控制工作上领先对手,谁就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了先机,只有通过不断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与管理水平,商品流通企业要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首先就应该从建立内部控制组织结构入手,不断通过内部控制完善企业的经营环节,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才能保证企业的稳健运行,保证商品物流企业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0-00-02

一、引言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金融时报》2012年3月3日指出全国99%以上的企业为小微企业,它们创造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为60%,纳税额占国家税收总额比为50%。由此可见,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小企业融资难这个不争的事实也是在全世界范围内难以解决的困境。对这个问题,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薛兆丰就曾经表示,“这是长期以来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建立互信成本非常高,你要通过什么样的技术来解决互相不信任的问题,怎么才能让信贷源、银行非常便宜、非常可靠的知道借款人的信用程度、经营状况,这是不容易的事情。”所以面对小微企业对融资的极度渴求,国家明令要求各商业银行给予小微企业资金上的扶持。就在今年的9月17日,国务院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再次提出了进一步扶持小微企业发展的精神,重点推出小微企业融资新政策,加大融资支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单列小微企业信贷计划,鼓励大银行设立服务小微企业专营机构。特别强调商业银行作为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机构,应确保政策尽快落实,并适时提出进一步措施,帮助小微企业赢得“大未来”。

而另一方面,2014年1月8日,银监会发文,要求系统重要性银行订立“生前遗嘱”。按照这一规定,五大国有银行和8家股份制银行均需拟订并提交“恢复与处置计划”,即当其陷入实质性财务困境或经营失败时快速有序的处置方案。简单说,中国的银行如果经营不善,也是有可能破产的。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一方面要要服从政府的政策,必须给与小微企业以资金上的支持,但同时必须独立面对小微企业信贷的巨大风险。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如何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对我国商业银行来说是个急需解决的难题。

二、ERM的理论回顾

ERM,是《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的简称。也是企业内部控制发展的最新阶段。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从内部牵制阶段、内部控制制度阶段、内部控制结构阶段、内部控制整合框架阶段到风险管理整合框架阶段五个阶段的变革。1992年,COSO《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简称COSO报告)。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全新的定义,它认为:内部控制是由主体的董事会、经理层和其他员工共同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并且提出了合规、合法、营运三大目标,具体内容由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等五个要素构成。COSO报告也成为全世界借鉴和学习的样本,其影响是深远的。随之在2002年美国多家公司暴露的金融丑闻的背景下出台了史上最严法案―《萨班斯一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一OxleyAct)。在此背景下,COSO作为研究内部控制的专门机构,于2003年7月完成了《企业风险管理一整体框架》(草案)(以下简称ERM),并公开向业界征求意见。2004年9月,该框架正式颁布。ERM的,标志着内部控制进入全面风险管理时代。框架在COSO报告的三大目标基础上引入了战略目标,变为四大目标。同时将五要素扩展为八要素,其中的风险控制一分为四,分别是目标制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更加全面深入地体现了对风险管理理论的应用。COSOERM的目的,是希望新框架能够成为企业董事会和管理者的一个有用工具,用来衡量企业的管理团队处理风险的能力,并希望这个框架能成为衡量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性的一个标准。总之,ERM的颁布,是风险管理或者内部控制研究领域的一个重大进步。

随着ERM的颁布,COSO也同时颁布了相应文件来指导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内容,如《银行机构内部控制系统评估框架》,就是从内部控制的角度来指导银行风险管理。后中国人民银行也相继《商业银行授信工作指引》、《商业银行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等文件来管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虽也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仍是商业银行管理中的一个主要内容。

三、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小微企业信贷风险主要指债务人信用等级下降或违约及金融市场因子变化而导致信贷资产发生损失甚至银行整体价值下降的可能性。商业银行关于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可参照新巴塞尔协议关于资产风险的分类标准分成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四大类。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表现出高风险、不稳定等特性,令管理难度加大。这就使得商业银行应在充分评估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的前提下去控制风险。

(一)全面风险管理意识缺乏

虽然商业银行大多成立了信贷风险管理部门,配备了相应工作人员,也制定了风险管理的相关规范和制度。但是很多具体工作人员在执行环节缺乏风险意识,不能将风险意识贯穿到工作的全部流程当中去,尤其是业务拓展人员急于开拓新业务,在一定程度上会忽视风险评估。全面风险管理要求不仅仅是风险管理部门的事情,也是其他部门开展工作的基础。

(二)信贷风险管理流程不健全

全面风险管理流程要求建立健全从组织机构设立、人员配置、业务流程梳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到风险应对的全过程。要求从贷前、贷中、贷后的全过程风险控制。但很多商业银行只重视贷前的风险评估,对贷中缺乏持续的跟踪和调查,贷后缺乏系统的分析和考核,全面风险管理未能得到成分的体现。

(三)信贷业务风险评估应人而异

虽然各商业银行基本具备了自己的一套风险评估体系,但是不同的人员在做信贷风险评估时掌握的尺度并不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不同的人员在对政策和制度的把握上还是存在差异的。

(四)信用评价体系缺乏针对性

虽然商业银行都有较为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但是,缺乏专门针对小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小微企业不论是自身经营特点,还是组织规模以及对资金需求特点都不能和大企业相提并论,商业银行应该充分评估上述问题,开发出一套专门适用于不同类型小微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但目前的做法还基本是沿用旧的套路,直接套用指标,这样做的直接结果是信用评级失效。

(五)信贷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我们通过对河北省商业银行从事信贷人员的调查,发现不论是从其自身学历水平、所学专业、从业经历还是对财务报表分析的专业水准都有待提高。尤其是在财务分析能力调查中我们发现,在选取的15家银行资料中显示,只有1家银行的信贷人员能够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深入分析,比例仅占6%,所以,从目前来看,从事信贷人员的专业素养还应该再加强。

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建议和措施

本文主要是在COSO的ERM指导下,综合商业银行小微企业信贷风险特点,努力为商业银行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提供一些建议和措施。

(一)树立全面风险意识,着力培育独特的风险文化。

首先,全面风险意识首先体现在对信贷风险类型理解,信贷风险不仅包括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还包括战略风险、信誉风险等各种风险。我们对信贷风险的研究也不应该仅仅局限在某项个别风险上,二是要全面考量各种风险以及各种风险综合交叉的风险,风险管理不应该是点或者面,而应该是一条线,这条线就是全面风险管理的核心理念。全面风险管理最具价值的地方就是它的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思路。

其次,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要靠银行的管理层和风险控制系统的工作人员来具体执行和操作,但是风险管理决不限于这两方面的人员,任何岗位的银行员工都要有风险防范的意识。任何员工做任何事情都要自觉地考虑到风险因素,并尽可能将风险压到最低限度。比如瑞士信贷银行,在业务拓展时,就明确提出要着力培育其独特的风险文化。他们要求全行都要有现代化的风险管理方法,要树立一套风险防范意识,要有适当的风险防范行动,对全行员工,特别是市场开拓线上的员工和风险控制线上的员工,要有持续不断的训练等。他们在全行着力培育独特的“风险文化”,其要点包括形成全行全员的风险意识、掌握现代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出台详细的风险操作标准、风险管理人员的培养和使用等。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全面风险管理又体现出全员性的特点。

所以,信贷风险管理体系要贯彻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内部控制基本要求。

(二)加大员工培训力度,重点提升信贷人员素质

要定期开展分层次的风险管理培训,对银行高层管理者进行培训时要讲明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信贷风险管理对全行经营效果的重要性,强调领导层的风险意识对全行风险文化培育是非常关键的。对各层管理者和信贷人员要进行专业上的培训,重点是进行风险评估的专业化流程的培训及相关专业领域的技能培训,以提升信贷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进行的还有职业道德教育。对其他业务部门员工也要进行风险管理培训。为什么在西方商业银行,都几乎感觉不到市场营销和风险控制之间矛盾的存在。基本原因在于风险控制意识已经渗透到全行每个岗位、每个人的潜意识之中,“谁都不愿意看到业务出现损失”是各部门、各岗位及每个员工的基本共识。所以,对其他业务部门进行风险管理培训,一是为了让全体员工都具有风险管理意识,二是对培养风险文化也会起到相当大的促进作用。

(三)健全风险控制标准,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干预

任何一种控制手段首要的问题就是标准的制定。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也首先体现在风险控制标准的合理性和明确性。如瑞士信贷银行就把风险标准细化,这样不仅让每一个市场开拓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都能够明白全行的尺度,也可以尽量减少由于个体认为因素造成的差异。

(四)完善信用评估体系,力争信用评级客观公正

在欧洲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系统内,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信用评级工作,对任何客户都要评级,只有在做完评级之后,才能够作出是否给予授信、或者是否继续与之往来的基本判断。信用评级是动态的,一般情况下,每半年调整一次,遇紧急情况则随时调整。在我国,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监控成本很高,小微企业信用评级在商业银行管理中发展得比较缓慢;而实际情况是小微企业信贷风险更高,且由于小微金融在商业银行业务中占比越来越大。目前商业银行的信用评级主要是针对大中型企业,因此商业银行迫切需要建立一套适用于小微企业的评级指标与分析体系,以客观地评价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而不是仅在“门槛准入”方面进行低层次控制。

(五)顺应内部控制要求,规范风险管理组织机构

内部控制的发展过程,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对环境控制领域的认同。而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任何制度的制定与执行都离不开人的要素。所以,按照内部控制的内部环境要素的要求,规范的组织机构的建立是风险防范的第一道屏障。所以,我们应进一步健全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机构,在确保董事会主体作用发挥的基础上,还要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德国商业银行的每个业务领域、每个分行(地区分行和二级分行),都有相应的风险控制部门,也都设有相应的风险控制官。通常,地区分行设有并列的三个总经理,其中必定有一位是专职负责风险控制的总经理,他要对整个风险控制过程和结果负责。具体风险组织体系的建立还要结合银行自身的规模和业务特点,最终目的是要使风险管理落实到全行的各个业务环节,能充分反应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做到组织上的强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魏伯.全面风险管理框架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1,10:143-144.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8

Z公司是一家致力于本省土特农产品连锁销售开发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公司总投资5000多万元,旗下拥有多家土特产专卖店、粗杂粮食品专卖店。公司主营土特产农产品,在全省及北京、天津、江苏等省、直辖市建立了分公司,以此为辐射,快速推进华北、华南、华东核心城市战略布局,组建战略加盟商、商,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土特产专业平台.

一、Z公司的物流中心现状

Z公司的物流中心包括经理、主管、内勤(票据专员)、仓库管理员、质量检验员、库房职工、司机等职位。公司成立初期由于缺乏有经验的管理人员,物流系统内部运营情况十分混乱:由于业务办理的流程不够健全,工作人员之间缺乏监督和控制措施,常常导致权责不清,出现问题,无人可以问责.为规范企业运营,加强企业管理,公司通过运用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对物流系统的流程进行了重构。

二、内部控制基本理论

Z企业物流系统内部控制体系的的构建,应以内部控制基本理论作为指导,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证监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以下方面:提高企业经营效率,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内容符合法律规定,确保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可靠,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使企业实现战略规划。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指出,企业建立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应当包括下列五个要素:

1、内部环境。在内部控制的五要素中,控制环境主要指企业进行业务活动、日常管理的制度和结构,因此是其他要素的基础。内部环境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职位间权责分配,员工的素质,公司的战略规划,领导的管理能力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预防潜在风险的有效手段。日常活动中,企业应及时识别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风险,对风险进行系统分析,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同时确定有效应对风险的方法。

3、控制活动。对活动的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将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保障管理层制定的决策、程序得到执行,确保企业目标得以实现。

4、信息与沟通。管理者制定的决策时,不仅需要内部信息,也需要外部的信息。信息与沟通强调无论在企业内部员工之间,还是企业与外部环境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反馈应该及时、准确。主要包括与企业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相关法律遵守等相关的信息。

5、内部监督。监督不论是在内部控制系统的运行,还是完善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对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才能够及时发现缺陷,并加以改进,从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

三、Z公司物流系统内部控制体系构建

Z公司物流系统内部控制体系主要是以单据管理作为控制的主要手段,以库存活动作为的控制的主要内容,以会计对各项物资周转业务的记录作为控制凭证的管理体系。由于Z公司的物流中心仓库同时为遍及全省的30家直营店和加盟店供货,且各门店(直营店和加盟店的总称)只能从物流中心进货,因此,可以通过各店面的销售要货情况,来考察门店的销售情况和当地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需求情况。知道需求量,采购部就可以有计划的进行采购。物流中心需要对采购的农产品货物做好仓储保管工作和配送工作。Z公司物流系统内部控制体系总体设计思路如下:

1、以单据管理作为控制的主要手段。Z公司物流系统内部控制对各项业务均采用单据管理的形式,物资周转的各道环节都要求负责人在对应的单据上签字。单据一般都是一式三联,不同联次交予业务各当事人,其中第二联交予财务作为原始凭证保存。

货物入库涉及的单据包括订货单、验收单和入库单。另外还有过期或破损商品的返库单。订货单由采购部在和供应厂家达成购货协议后录入,第一联留底,第二联交予财务部,第三联交予供应商。供应商送货时,会持订货单去物流中心交货。物流中心对货物验收入库后编制验收单。验收单要求有质量检查员、仓库管理员和供应厂家三方当事人签字,之后第一联留底,第二联送达财务部做款项的交付凭证,第三联交予供应商。同时仓库主管会编制入库单,增加库存数量。 返库单是各门店将长期滞销的商品、过期的货物或包装毁损的货物退回至物流中心填制的单据,第一联自留,第二联给财务部,第三联给物流中心。

货物出库涉及的单据包括配送单、内调单和退货单。配送单上的商品表示门店需要的进的商品。一般家门店一张配货单。仓库管理员会根据配货单进行拣货和装箱。拣货结束后,由司机和仓库管理员共同将货物装车,填制装车单,司机对车内货物负责。货物送达后,门店经理核对货物后,在配送单上签字。同时装上该门店要退库的商品,返回物流中心。内调单是物流中心给销售部和分公司送货后,在公司系统软件上,将货物从物流中心仓库中划拨至分公司或销售部的小型仓库中。对于门店退库的商品,在供应厂家送货时,可以协商是否可以退货。可以退货有仓库管理员编制退货单。

2、以库存活动作为的控制的主要内容。Z公司的物流系统的核心是库存管理活动,其他物流活动围绕库存活动展开进行。保管对象方面,由于Z公司是销售的主要产品是农产品,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性,因此仓库和冷库的温度、湿度都有规定标准。保管货物种类方面,Z公司经营的商品有200多种,品种繁多且没有现代化的拣选设备,因此就要求对仓库进行分区码,将仓库分为12个区,比如:杂粮区、中药区等,从而有效的提高了拣货效率。

3、以会计对各项物资周转业务的记录作为控制凭证。会计是对企业各项经济业务内容的经济记录。各项物资周转业务发生所产生的单据均应该将原始凭证交予财务部留底备查。财务部的岗位划分要遵循不相容职务分离原则,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岗位之间起到监督制约的作用。比如保管财产职务与记录财产的职务应分别安排人员,货币记录保管与货币保管职务相分离.

本文通过研究Z公司的基本情况,结合内部控制基本理论,阐述了其物流系统的内部控制体系.为我国中小型企业在企业中运用内部控制理论提供了基本思路,对规范企业运营活动,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北京物资学院研究生部;北京;通州;101149)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9

一、引言

商业银行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其舞弊行为的发生不仅会影响银行的信誉、银行资产的结构、员工的工作状态,给银行自身的发展带来巨大威胁,同时也会影响着我国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性。现在国内商业银行为反舞弊已经探索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有了明显的改善,建设并完善了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对于舞弊案件的相关理论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在这种模式下,所有者与经营者很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从而引发舞弊行为的出现。在实施反舞弊审计措施的过程中,在监管者做好外部监管的同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尤为重要,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性,对于防范和避免舞弊行为的发生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某银行舞弊的案例研究分析,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在充分了解我国商业银行反舞弊的审计现状之后,发现在内部控制及内部审计方面还存在很多漏洞,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反舞弊审计措施。

二、舞弊相关理论

(一)舞弊的界定

关于舞弊的定义有很多,在本文中,遵循国际惯例引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做出的解释,2011年在该协会的《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标准》中提到,舞弊行为是指所有的以故意欺骗、隐瞒或违背信用等一系列的违反法律扰乱秩序的行为,舞弊行为的主体,既有可能是机构组织,也有可能是雇员甚至高管个人,为谋取机构或自身利益,故意歪曲事实扰乱视听,通过作虚假报告,甚至损害机构的明知是违法或者错误的行为。

国内的关于舞弊的定义是在2006年,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中指出,舞弊是指在编制财务报告的过程中,故意隐瞒事实真相,通过欺骗手段获取不正当利益,也包括组织的外部人员。除此之外,在《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号舞弊的预防、检查与报告》是指组织内、外部人员采用欺骗等违法违规手段,损害或谋取组织经济利益,同时可能为个人带来不正当利益的行为。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关于舞弊的定义很多,但大相径庭,机构组织者,或者个人通过一切以欺满诈骗为手段隐瞒或掩盖事实真相,从而获得不正当的益于自身的违法违纪行为。

(二)舞弊的分类

本文引用按照舞弊主体的不同,将商业银行舞弊分为员工舞弊和管理层舞弊。商业银行作为一个资金高速流通的行业,如果银行的员工及管理层人员没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素养,很容易在巨额资金的诱惑下发生舞弊行为。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完善等,都在很大程度上纵容着舞弊的发生。

第一,员工舞弊,也称为雇员舞弊,一般是底层员工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伪造单据,非法牟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或者通过上下串通舞弊,该舞弊行为有可能是损害银行利益,也有可能是为了虚增商业银行的利益。

第二,管理层舞弊,也称高管舞弊,是指商业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为了追求良好的企业形象而虚增银行利润,例如高估银行一段时期内产生的效益和获得资产,掩盖损失和负债,以完成或接近业务指标,同时获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或者与员工串通舞弊,故意损害债权人的利益。

(三)舞弊动因的相关理论

对于为何会产生舞弊行为,也就是舞弊产生的动因国内外理论界已经有很多相关研究,比如二因素,是把舞弊发生的原因分为两类,客观存在的易于发现的企业内部管理问题,以及主观的不容易被发现的个人态度、工作目的等方面的问题。还有GONE理论,是指贪赛、机会、需要、暴露这四个因素诱发舞弊行为,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的企业舞弊风险因子说。这几种理论都是把舞弊发生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

本文着重解释比较著名的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三角形理论,该理论的主要内容是认为,压力、机会和借口三个要素是造成企业舞弊产生的主要原因。三角形理论认为压力要素是舞弊者的行为动机,包括经济压力,如舞弊者面临的经营财务上的困境、现实中对资金的迫切需求等,恶癖压力,与工作相关的压力以及其他压力。借口要素是指,舞弊者在进行舞弊行为时,虽然明知是违法的不正当的,但是舞弊者会编造一切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进行各种心理安慰和暗示,来支持他实施舞弊行为。

(四)内部控制理论

关于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本文引用COSO风险管理框架理论的描述,COSO企业风险管理框架提出,企业的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内部环境,即企业文化和经营环境;目标设定,即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的设定;事件识别,指对事件会给企业带来风险还是机遇的识别; 风险评估,指对企业实现经营目标中所遇到的风险进行的评估;风险应对,指在发现风险后在一定成本之内采取的应对风险的措施手段;控制活动是为了保证风险应对得以顺利完成而制定的相关政策;信息与沟通指企业管理层之间员工之间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与共享;监督指企业对于风险管理情况的持续性监督。商业银行在实施反舞弊审计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内部控制制度的发展,关注这八个要素的动态发展及相互间的关系。

三、商业银行反舞弊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商业银行反舞弊现状

1.商业银行内部公司治理结构。在商业银行面临巨大的反舞弊压力的情况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治理的改革一直在深化,商业银行组织机构内部设立的董事会,主要职能是负责审定商业银行实施的基本管理制度,除此之外。商业银行在董事会下设了内部审计委员会,主要负责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工作,监督和评价内部审计部门的工作成果,同r也设立了风险政策委员会,促进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的优化,协助董事会工作。商业银行内部还设立了监事会,负责有针对性的重点分析银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中,还设立了纪检监察部门,该部门主要工作是,在遵守党纪的前提下,保证银行高管人员的清正廉洁,做好党员纪律检查工作。

2.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和内部审计现状。我国商业银行现行的内部控制体系,主要包括职能管理建设、合规控制建设以及内部审计建设这三个方面。在职能管理这一环节,主要负责将审核、复核、授权、自动控制等日常控制的措施,投入到所有业务实施过程中去。合规控制建设主要表现在,建立符合商业银行具体情况的风险管理责任制,监督指导各级分行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对可能存在风险的业务进行重点审查,并且对职能管理部门的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内部审核,来尽量保证风险管理制度的全覆盖。此外还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审计环节,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制度是以风险导向和风险评估为基础,对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以及是否得到实施进行审计,对内部控制制度查漏补缺,有利于及时发现舞弊事件,达到反舞弊的目的。

3.外部监察情况。商业银行受到来自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监督和管理,银监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商业银行的反舞弊执行的效果,就目前我国商业银行舞弊案例的发生来看,银监会在反舞弊制度的监督检查方面的工作有待提高。在商业银行的外部反舞弊措施方面,除了银监会的作用之外,商业银行也会聘请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由于内部控制是为管理者服务的,始终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因此此时聘请专业的会计师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实施效果进行审计意义重大,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失效造成的舞弊。

(二)我国商业银行反舞弊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在反舞弊制度建设上面,已经相对拥有一个比较完善的体系,但是在公司治理结构上仍然需要改进,不仅如此,内部控制环境也有待优化,而且内部审计作为对内部控制实施有效性的检验,它的制度建设和执行方面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

1.数据信息处理能力不强。随着数据化时代到来,商业银行经营业务规模的不断壮大,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相关信息的储存方式基本全部转型进入到数据存储方式,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信息化、数据化程度越来越深,大量繁复的数据为审计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很多舞弊行为会借助大数据的掩盖进行,而内部审计工作者的数据分析能力存在局限性,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发展仍然有待加强,这成为反舞弊工作急需加强的地方。

2.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能力与经验欠缺。反舞弊工作的建设中,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重大,从近年来发生的银行舞弊案件来看,内部审计人员在商业银行具体业务流程、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检查方面存在很大的局限性,除了自身神技能力的欠缺,岗位轮换制也使得很多内部审计人员无法积累充分的实际经验,这些都在无形阻碍着反舞弊工作的开展。

3.内部审计的重点定位有偏差。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机构中,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仍然主要放在财务收支方面的监督检查上,忽视了现代公司治理方式的转变,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也没有得到重视,在风险管理有效性的审查方面有待加强,由于内部审计的审点存在偏差,审计理念和审计文化的发展落后于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现状,不仅会遗漏很多舞弊行为的蛛丝马迹,也在另一方面造成了审计资源的浪费。

4.内部审计工做的独立性有待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现行内审机制的结构不是很合理,由于银行本身的分支机构就很复杂,有很多分支机构,各级银行分支机构的内部审计部门不仅要受到总行的管理,受总行内控部门束,还要受到所在支行的领导,使得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在工作时会受到很多干扰,大大削弱了其在实施审计过程中的独立性。

四、商业银行实施反舞弊措施的建议

防范和应对商业银行的舞弊行为,我认为应该在舞弊行为发生前就要及时制止和预防,发现舞弊及时制止舞弊行为的发生,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从跟本上减少甚至杜绝舞弊发生的机会,综合了阅读其他文献,结合我国商业银行在反舞弊措施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从上述案例中得到的经验和启发,总结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内部控制,注重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

完善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运行,消除内部控制制度的漏洞,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过程中,完善岗位职权分配,规范管理,降低职务舞弊的风险。提高工作人人员的工作技能,在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电子数据库时,能够运用科技手段,帮助内控人员实施审计。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环境对于控制制度的实施效果有很大影响,只有企业环境搞好了,上至领导下至一线员工都能意识到反舞弊的重要性,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在面对威逼利诱时,能够做到以公司利益为主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与舞弊行为作斗争,从日常生活中注重起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支持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

(二)缓解工作人员的压力,长期激励员工

在我国,商业银行是整个金融行业的资金流通集散地,国民经济中的大部分资金资源都集中在这里,所以银行的管理者和员工一旦进行舞弊,所带来的影响不仅危害到银行本身,还会波及到整个社会,商业银行的普通职员甚至高管在工作时都会遇到很大的压力,在权力和重压下,商业银行管理人员很容易进行舞弊,这就给商业银行的发展以及整个经济的稳定发展带来很多阻碍。因此,如果建立一种期权计划使得管理者与所有者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就能使银行的管理者更加注重企业的利益,一方面激发了员工的工作激情。另一方面也为银行保留了优秀的人才,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商业银行最常发生的高管舞弊和员工舞弊的现象。

(三)强化内部审计

商业银行发生舞弊的防范,我认为重点在于加强商业银行以风险导向为主的内部审计。

首先,要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宣传工作,使商业银行的各个部门都意R到内部审计的重要性,得到领导层的中重视,以及在开展工作时能够得到其他部门的全力支持。其次,加强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在根源上就是要提高内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选拔内审人才时注重审计技能和经验,同时也要注重对内审人才的在培训,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工作素养,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做好人才储备。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作为国内内审行业的行业自律管理组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发展离不开内部审计协会的指导,应该加强与内部审计协会的联系,加强金融机构之间内审信息的交流沟通。

(四)加强法律建设,对于舞弊行为给予严厉打击,加大舞弊行为的成本

商业银行舞弊,能给舞弊者带来非常可观的利益诱惑,因此,包括管理层和员工都会愿意冒险一试,因此,在审计出商业银行的舞弊行为之后,还要配合强有力的惩罚措施,否则审计出的问题越多越没用,只有加强惩戒力度,使潜在的舞弊者从心理上畏惧,意识到得不偿失才能达到效果。

参考文献

[1]Brian Ballou,Dan L Heitger.A Building-Block Approachfor Implementing COSO’s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Integrated Framework Management Accounting Quarterly,Winter 2005.

[2]Bell Timothy B and Carcello Joseph V.2000.A Decision Aid for Assessing the Likelihood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Auditing,Spring.

[3]Dana R Hermanson,Nov/Dee2003.The IMPLICAIONS OF COSO’S PROPOSED ERM FRAMEWORK,Internal Auditing:ABI/FORM Global.

[4]郭益雷.谈商业银行的舞弊防范与检查浙江金融,2006.

[5]季荣君.从舞弊三角理论的视角解析内部审计与舞弊防范科技咨询导报,2006.

[6]秦江萍.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国外相关研究综述与启示会计研究,2005.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10

2015年7月5日(星期日)

 

上午(09:00--11:30)

下午(14:30--17:00)

上午(09:00--11:30)

下午(14:30--17:00)

公共课     日语(二)(00016)

俄语(二)(00017)   财税(独立本科段)(020104) 外国财政(00068) 社会保障概论(00071) 国际税收(00069) 政府预算管理(00999) 公司管理(独立本科段)(020143) 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03448)

金融保险实务(07521) 中国历史文选(00765)

财政与税收(06734)

经济学导论(07520) 公司管理学(07519)

运营管理(07522)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07523) 企业应用文写作(01457)

公司理财(07524)

ERP(企业信息系统)(09100) 人力资源管理(专科)(020205) 现代人员测评(00463) 工作分析(06092)

绩效考评技术(11756)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06093) 劳动关系与争议处理(10096) 公共事业管理(独立本科段)(020230) 公共事业管理(03331) 社会保障概论(00071)

政府经济学(03338)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03450) 涉外事务管理概论(04718) 投资管理(独立本科段)(020251) 证券投资学(00103)

投资学原理(07250) 投资项目管理(07249)

经济数学(07747) 国际投资学(07750)

资本预算管理(07751) 金融衍生工具(07748)

基金管理学(07749) 医药商务(独立本科段)(020254) 中药学(一)(02974)

药事管理学(一)(07781)

医药商品贮藏与养护(07794) 药剂学(03029)

中药商品学(07791) 中药炮制学(03042)

医药商品学(07792) 药理学(四)(06831)

医药市场营销学(07793)

药学概论(07795) 现代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020309) 现代企业管理(一)(02625)

现代物流学(07114)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08815) 市场营销策划(一)(04097)

经济学导论(07520)

企业管理咨询与诊断(08819)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07523)

电子商务运营管理(10422) 中小企业战略管理(05171) 教育管理(独立本科段)(040107) 高等教育管理(0045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05010)

素质教育概论(06763) 课堂教学与管理(05011) 教学论(05012) 对外汉语(独立本科段)(050140) 日本国概况(00608)

韩国概况(01110)

英美概况(01212)

俄罗斯国情(05015)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三)(00585)

中国现当代文学(01207)

汉英语对比(01213) 教育心理学(02111)

韩国语(二)(09241)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09242) 对外汉语教学法(01210)

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概论(01211)

跨文化交际(03690) 旅游英语(专科)(050219) 国际旅行社管理(03528)

BEC商务英语(二)(08959) 旅游服务礼仪(03885)

旅游英语函电写作(08961) 导游英语(05329) BEC商务英语(一)(08958) 实用日本语(独立本科段)(050221) 日语精读(03413)

最新日文资料选读(03415) 旅游日语(03417)

商务日语函电(03418) 第二外语(俄语)(00839)

第二外语(法语)(00841)

第二外语(德语)(00842)

第二外语(英语)(00845)

第二外语(韩语)(03412) 科技日语(03420)

日汉实用翻译(03422) 旅游英语(独立本科段)(050222) 高级英语精读(一)(01257)

高级英语精读(二)(01258)

旅游英语应用文写作(08964) 国际旅游市场营销(03531)

旅游客源国(地区)概况(04940)

跨文化商业交际(10648) 第二外语(俄语)(00839)

第二外语(日语)(00840)

第二外语(法语)(00841)

第二外语(德语)(00842)

第二外语(韩语)(03412) 酒店管理(08424)

旅游业概论(08963)

出境旅游英语领队实务(08965) 韩国语(基础科段)(专科)(050224) 初级韩国语(01104)

韩国概况(01110) 中级韩国语(一)(01105) 翻译(汉韩互译)(一)(01108)

中级韩国语(二)(01143) 韩国语语法(01109) 商务俄语(基础科段)(专科)(050231) 基础俄语(一)(00613)

商务俄语翻译(08971) 基础俄语(二)(00614)

商务俄语国际贸易基础(08973) 俄语基础写作(08968)

俄罗斯社会与文化(08975) 商务俄语阅读(一)(08969) 商务日语(本科段)(050236) 高级日语(一)(00609)

商务日语阅读(09252)

商务写作(09254) 高级日语(二)(00610)

市场营销(四)(04096)

商务日语翻译(09251) 第二外语(俄语)(00839)

第二外语(法语)(00841)

第二外语(德语)(00842)

第二外语(英语)(00845)

第二外语(韩语)(03412) 国际贸易实务(日语)(09255)

国际商务谈判(日语)(09256)

国际商务合同实务(日语)(09257) 新闻学(本科)(050305) 中外名记者研究(01829) 成语概论(05008) 新闻道德与新闻法规(06390) 网络传播概论(06381) 广播电视编导(独立本科段)(050311) 广播电视概论(06391)

摄影与灯光技术(07879) 艺术专业英语(05332)

影视剪辑(07927) 电影艺术概论(07881) 传播学(07775) 美术教育(独立本科段)(050410) 艺术概论(00504)

美术鉴赏(00744) 美术技法理论(00742)

美术教育学(00747) 第二外语(俄语)(00839)

第二外语(日语)(00840)

第二外语(法语)(00841)

第二外语(德语)(00842)

第二外语(英语)(00845)

第二外语(韩语)(03412) 中国画论(00745)

美育概论(00746) 环境艺术设计(专科)(050444) 设计概论(00688)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00706) 建筑设计基础(00707) 装饰材料与构造(00708) 应用心理学(独立本科段)(071502) 认知心理(00471)

犯罪心理学(01426) 人格与社会心理学(01424) 生理卫生(01427) 心理学史(06056) 采矿工程(专科)(080108) 测量学(00113)

工程制图(02151)

企业管理基础(10816) 矿山电工(02016)

井巷工程(02172) 地质学(02145)

开采方法(08134)

矿山机械设备(11885) 采矿概论(02149)

矿井通风与安全(一)(08136) 机械加工(专科)(080314) 工程材料与热加工(05791) 机械加工CAD(05793) 机械制造工艺(05795) 金属切削机床概论(05797) 焊接(专科)(080315) 工程化学(02491)

焊接检验(05808) 金属学与热处理(05802) 金属熔焊原理(05804) 焊接工艺与结构(05806)

特殊焊接与设备(05810) 机械电子工程(独立本科段)(080339) 矿山机械(02170)

机电控制及自动化(08321) 矿山电工(02016)

人机工程学(06217) 多媒体技术(07311) 机械制造工程学(08301)

现代设计理论(08324) 电子信息技术(独立本科段)(080738) C语言程序设计(02600)

信息资源管理(07867)

计算机网络管理(一)(07872) JAVA语言程序设计(07129)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07868)

信息技术导论(07874) 计算机专业英语(一)(07832)

Windows2000 Server(07869)

信息安全工程(07875) 数据库及其应用(07865)

多媒体应用技术(07871)

逻辑电路(07917) 数控技术(独立本科段)(080741) 机床数控原理(05661) CAM/CAD软件应用(05663) 模具与现代加工技术概论(05665) 数控系统维护及调试(05667) 数控技术应用(专科)(080744) 机械工程材料(02561) 液压与气动(05782) 数控原理与数控技术运用(05785) 数控编程(05787) 动画(独立本科段)(080746) 视听语言(07189)

摄影与灯光技术(07879) 艺术专业英语(05332)

影视剪辑(07927)   动画史(03424) 动画(本科)(080754) 现代漫画概论(03423)

视听语言(07189)

摄影与灯光技术(07879) 艺术专业英语(05332)

影视剪辑(07927) 游戏概论(03435)

动画概论(04503) 动画史(03424) 化学工程与工艺(独立本科段)(081205) 煤化学(02152)

化工设计概论(02489)

工程数学(一)(07961) 中国历史文选(00765) 化工原理(二)(03146)

绿色化学概论(08840)

精细化学品合成原理(09118) 企业应用文写作(01457)

化工安全生产与管理(04882)

化工工艺学(06041) 食品安全与品控(独立本科段)(081314) 食品微生物学(02517)

食品研究与数据分析(04185)

食品质量安全技术标准法规(04190) 食品工艺学(02520)

计算机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04186)

果菜贮运学(04192) 食品实用英语(03793)

食品环境学(04187) 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03283)

食品质量与安全实验技术(04188) 汽车维修与检测(专科)(081725) 发动机原理(02577)

汽车车身电控技术(06903) 汽车构造(06893)

汽车保险与理赔(06904) 汽车常见故障诊断分析(06896)

汽车运行材料(06906) 汽车运用工程(06898)

工程图学基础(06918) 电子政务(独立本科段)(082218) 公文写作(07813)

信息咨询与决策(07818) 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00346)

信息组织与网络检索(07814)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11

管理具有相同的基本程序和管理流程,其中,科学的使用项目管理的先进办法使

得商业市场与房地产的开发建立紧密的联系,能够将企业利润最大化,发挥出更

突出的作用,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商业地产企业优先选择的管理方式。本文就现

有的商业地产工程为例,对商业地产管理在项目开饭中的作用做出探讨。

关键词:商业地产项目管理探究

中图分类号:F293.3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近些年里,国家对于房地产住房市场的调控力度越来越大,很多以开发住宅

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地产公司为了将政策风险规避过去,多数开始向商业地产进行

转型,大大增加对商业地产的投资力度,国内一些规模较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如

万达、世贸、万科等在近些年来的扩张速度继续增强,与此同时,类似中信以及

凯德置地等外资企业也开始不断的加大在我国的商业城市综合体当中的资金投

入。与一般的住宅及办公楼的开发建设类似,商业地产开发的项目管理也尊旭项

目管理的基本程序以及普遍规律。通常来说,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决策、规划、

定位以及立项审批等任务完成后就正式进入开发建设的管理阶段。但商业地产的

开发建设管理同普通房地产项目管理也存在着部分差别,主要表现在:

(1)商业地产项目的设计需要项目招商定位与多个专业相互协调配合。

(2)商业地产项目市场的招商与地产项目市场的推广作用更为明显。

(3)商业地产项目要明确自身的目标,综合运用目标管理来对项目进行有

效的管理与控制。

(4)商业地产项目的经营战略以及决策的方向更加明确,与相关的政府机

关,特别是商委部门的联系更加紧密,同时对于资金运作的要求也比不同房地产

项目的要求更高。本文就商业地产项目管理中的项目设计、定位、招商引资、目

标体系的有效控制、项目管理的意义以及商业地产项目管理中的具体应用展开讨

论。

2、商业地产项目管理中的设计管理环节

商业地产项目成功的关键所在就是各专业的整合设计能否与项目招商的定

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2.12.12.12.1项目整合设计管理对于项目成功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项目整合设计管理对于项目成功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项目整合设计管理对于项目成功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项目整合设计管理对于项目成功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国内国内诸如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来说,很多外资企业在投资商业

项目时都会委托专业的顾问管理公司来帮助其实施,专业的顾问管理公司在商业

地产规划设计、工程设备运行的管理以及招商经营方面具有极为科学的管理办法

和整合设计的管理经验。如果不希望委托专业的顾问管理公司,那么企业就需要

建立安排一支项目设计管理团队来为公司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设计团队的成员

必须要具有一个较高的水平,结合专业顾问的意见和指导办法来实施,否则就有

可能会出现规划设计管理脱节的现象。部分外资公司由于刚刚进入内地,还来不

及去建立一支属于本公司的专业管理设计团队,就会选择聘请一些较为专业的顾

问管理企业来帮助其整合相关专业之间作用,避免了建设工程中以及招商引资中

的一些矛盾,对项目设计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2.22.22.22.2项目招商与设计能否有机结合直接决定项目能否成功项目招商与设计能否有机结合直接决定项目能否成功项目招商与设计能否有机结合直接决定项目能否成功项目招商与设计能否有机结合直接决定项目能否成功

在项目的定位设计明确之后,项目的招商定位策略就要尽快的融合到项目的

规划以及设计中去,深入贯彻到建筑方案的设计图纸以及施工图纸的具体细节

中。通常来说,大型的商业建筑都需要严格的按照商家的要求来进行设计施工,

比如万达商业地产管理中的“订单式”发展策略。在上海外滩三号楼的商业项目

改造中,大楼装修后从四楼到七楼分别被设计成为港式餐厅、法式餐厅、意式餐

厅以及美式餐厅,这就是订单式设计装修的典型特征,在设计项目之初,开发商

就会与几家餐厅的店主直接签订合同,施工中会依照商家的具体要求来进行科学

的布置和设计,将其要求的建筑布置方式、电气布置管道、运营管理方法都体现

在设计施工的图纸中。在商业地产的设计没有最终确定使用商家或是招商时间延

后的情况下,企业的规划设计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灵活度,很多公司在开发新的地

产项目时,都会在和政府职能部门相沟通的基础上,用毛坯房的标准设计来进行

施工建设,仅仅按照市场的一般需求来进行基本的配置和设计,在商场部分要基

本保持起施工后状态,电气设施要预留在楼层的设施管道中,在所招的商户确定

后再开始进行尾端的设计和施工。

3、地产项目开发与招商合作

在商业地产开发的过程中,招商工作的好坏对于最终结果的影响非常大,开

发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进行。

(1)对项目的精准定位要依据市场来判断。在商业地产开发商开发项目之

前,首先要对当地的经济收入水平、商业意识形态和周边项目市场的需求量等方

面进行详细的调查,对周边环境深入了解一番,再确定出开发商的开发面积以及

目标市场的发展情况,这样能够有效的避免今后出现出租、招商以及销售等不顺

等情况。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企业还应考虑主力店的设置问题,一般商场中主

力店都会对消费者产生一个引导的作用,推动市场的发展,在与主力店确定合作

意向之后,开发商完全可以与主力店来共同完成商品的定位以及后续的规划设

计。

(2)在商业地产开发之前,开发商首先应为该工程项目进行招商,优先拓

展招商工作,可以为开发商开拓市场,保证资金的收入,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避免

商业客户对于商业建筑的布局不满意需要重新装修而出现的空置率高的问题。很

多商业地产项目直到毛坯标准房竣工时也为开展招商工作,这种严重滞后的现象

一定会为招商工作的开展带来极大的难度。

(3)是否需要聘请专业的招商团队是一件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果

聘请团队那么商业企业的招商工作就完全可以借助国际知名的专业顾问的

招商资源,比如当今国外较为出名的仲量联行、戴德梁行、第一太平戴维斯以及

世邦魏理仕,这知名顾问手中掌握了大量的商业客户资源,可以为开发商提供最

好的客户源呀建议。但是由于商业合同的存在,招商而来的租户的持续时间需要

重点关注,很多公司在招商之后结果非常理想,基本保持店铺满租的状态,但是

其中很多的组合由于经营利润低或是业绩不好而导致退租等情况的出现,到最后

企业也不得不选择重新招商或是商业重组等办法来进行再招商。

4、项目管理的核心即是项目目标体系的控制能力

工程开发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就是保证商业地产项目的成功实施。项目管理

的目标体系是由项目质量、工期进度、成本费用、安全运行等四大目标共同构成。

4.14.14.14.1注重把控商业地产项目管理的质量安全注重把控商业地产项目管理的质量安全注重把控商业地产项目管理的质量安全注重把控商业地产项目管理的质量安全

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就是要依据利益双方的需求,科学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来保

证质量的安全以及项目功能的健全。商业项目在竣工前,应仔细检查项目的质量

安全,保证其满租相关的验收规定,同时应具备应对市场多变情况的灵活性,使

招商工作能够顺利快速的完成,新的商户在入住之前一般都会对原有布局进行整

改,而安全管理同样要减少商户修改的次数。

4.24.24.24.2注重控制商业地产项目管理的工程进度注重控制商业地产项目管理的工程进度注重控制商业地产项目管理的工程进度注重控制商业地产项目管理的工程进度

在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企业应该充分得利用每周例会、专题会议等来科

学控制进度的关键环节,例如打桩的工程进度、基础设施的完成情况、幕墙装修

进度、电气设备完成的节点问题等要进行逐一的落实,保证整体施工进度达到预

期目标。

4.34.34.34.3注重控制商业地产项目的成本注重控制商业地产项目的成本注重控制商业地产项目的成本注重控制商业地产项目的成本

商业地产项目的管理成本要在保证质量,正常施工进度的基础上来尽量降

低,使得施工项目的建设和使用更快、更好、更高效的完成。

4.44.44.44.4注重控制商业地产项目的管理安全注重控制商业地产项目的管理安全注重控制商业地产项目的管理安全注重控制商业地产项目的管理安全

在施工过程的前中期以及项目竣工之后都要确保整个项目中的内部安全以

及外部周边居民或建筑物的安全。想法设法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消除不

利于施工的安全隐患。

5、商业地产项目管理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商业项目已经成为企业增长利润的主要形式之

一,多数企业在采取项目管理方式的同时也都面临着来自内部环境以及外部压力

的层层挑战。在面临来自外部的压力时,企业将不得不参与到自己知之甚少的企

业或是领域中去参与竞争,所以企业应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了解对手

企业的优势特长以及短板,掌握外部环境的竞争标尺。在面临内部压力时,企业

就需要认清自身的问题,科学客观的给自身企业定位,一个企业若想在市场经济

的浪潮中保持发展活力,赢得竞争优势,没有内部压力与外部压力标准和科学的

商业地产项目管理手段是无法行得通的。

商业地产项目管理的目标就是为商业地产企业提供认清自身,提升企业竞争

力的手段,使得企业的项目与未来发展战略紧紧的结合在一起。项目管理为企业

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来掌握项目的发展法相,用来综合系统的控制项目进度状

况并制定出相应的改进计划,提供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项目管理的主要作用就

表现在,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提高企业的工程进度,同时明确自身的发展优势

吉不足之处,为企业提供发展的动力,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商业地

产项目管理的发展战略保证了项目主导型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给企业发展带来

了巨大的效益。我国目前的商业地产项目管理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多数企业在

项目管理中还欠缺完整的管理理论和指导思想,我国的企业应尽快提高项目管理

水平,科学及时的解决项目管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建立出一套完善的应用项

目管理模型,通过大量的实践不断的完善项目管理应用,这对于我国商业地产主

导型企业的能力提升以及综合竞争力的加强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6、结语

本文从商业地产项目管理的设计环节、地产的开发与招商工作、项目体系的

控制能力以及项目管理的意义等方面,对商业地产的项目管理做了简单的分析,

在实际的商业施工中,不仅要依靠理论知识,同时还需要现场人员依据不同的情

况来合理确定项目管理各目标的优先性,采用科学的办法来保证项目施工的完美

进行。

7、参考文献:

[1]崔光庆.浅析商业房地产项目开发项目管理[J].教育教学论坛.2013(21)

[2]蔡少文.项目管理在房地产开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

向,2011,(10)

工商企业管控论文篇12

1997年,我国电子商务开始起步,最初的电子商务以“烧钱”模式为主。在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的大环境下,该行业进入寒冬,直到2003年突发“非典”,大家为了减少外出纷纷选择网购,给电子商务发展带来新契机。2006年至2007年,互联网环境和法律环境更完善,整个行业开始更有序地迈向一个新的台阶。2012年是电商行业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年,模式之争、流量之争、入口之争、资金压力促使更多企业回归理性、注重加强自身建设。2012年3C家电、化妆品和母婴用品是B2C发展的重点。

本文运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分析电子商务企业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以及各阶段的特点,分析成熟期电子商务企业持续营销力的影响因素,构建成熟期电子商务企业持续营销力,并给出成熟期电子商务企业持续营销力培育与提升的建议。

一、电子商务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及其特点分析

企业的生命周期是企业从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的整个过程。企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划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标准为:规模大小、核心竞争力、灵活度和自我控制能力等。

(一)初创期

电子商务企业初创期的特征为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但灵活度高。在创业阶段,制度和机制建立不健全,战略目标不确定。此时销售额低、知名度小、管理水平低。

(二)成长期

电子商务企业此时的灵活度水平较高,同时自我控制能力大幅度提高。企业的制度和机制日益健全,知名度提升,市场份额扩大。

(三)成熟期

电子商务企业进入成熟期后自我控制力和灵活度趋于平衡,企业的制度和组织结构趋近完善,对企业未来的发展的判断能力增强。在电商行业,企业的竞争力强,地位稳固,规模大。然而,在后期,企业经营成功,管理人员逐渐丧失斗志,习惯凭经验和感觉决策,产生“腐朽”管理。电子商务企业发展趋稳,导致管理逐步官僚化,不利于创新。

(四)衰退期

电子商务企业此时虽然自我控制能力依旧很强,但是灵活度不够。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速度缓慢,行业竞争力骤降,盈利减少甚至出现亏损。管理混乱,员工组织承诺降低,顾客满意度低。

二、成熟期电子商务企业持续营销力影响因素分析

当电子商务企业经历了成长期后,发展速度放缓,进入成熟期。电子商务企业成熟期持续营销力的影响因素包括以下方面。

(一)宏观因素

宏观影响因素主要是指电子商务企业不可控的,影响其持续营销力的外部宏观因素。

1.政治因素。企业的持续发展必须关注政治环境的变化,包括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法律规范的变化。在当今社会,电子商务企业要发展,就要及时掌握关键信息,把握游戏规则,才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个人的收入水平等影响消费者购买力的各个经济因素,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持续营销力也至关重要。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消费观念的转变对电子商务持续营销力也有重要影响。电子商务企业只有充分把握这些影响因素,才能获得竞争优势。

3.技术因素。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影响着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购物变得更为便捷,为电子商务企业的发展带来利好。同时,木马病毒爆炸性增长,变种的数量增加迅速,传播方式更新等问题使得网络购物安全无法得到保障,阻碍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企业应关注网络信息技术对其持续营销力的影响。

(二)微观因素

宏观因素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持续营销力有影响,同样电子商务企业的持续营销力也受微观因素的影响。

1.企业自身。影响电子商务企业持续营销力的根本因素是其自身。营销部门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电子商务企业的持续营销力。同时,作为一个整体,各部门会互相影响,其他部门也会间接影响企业的持续营销力。

2.顾客。对于电子商务企业而言,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是其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和偏好,是其最为关心的。因此,电子商务企业的一系列营销活动,都受消费者影响。

3.渠道伙伴。电子商务企业的渠道伙伴中较为重要的是企业的供应商与快递配送公司。供应商的变化可能对电子商务企业的持续营销力产生巨大影响。电子商务企业应重视与供应商的关系。配送服务是电子商务企业的一面旗帜,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消费者对电子商务企业的印象和评价。电子商务企业与快递配送公司建立良好关系,快递配送服务质量高,电子商务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提高,消费者满意度提高,形成消费者忠诚度。

4.竞争者。竞争者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电子商务企业的营销力变化。电子商务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获胜,就必须具备核心竞争力,竞争对手无法轻易模仿。提高自身的同时,电子商务企业还必须关注竞争者的行为,要时刻准备应对竞争者行动所带来的影响。

三、成熟期电子商务企业持续营销力的构建

在电子商务企业的成长的过程中,企业的管理者通过吸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企业在成熟期具备较强战略定位与市场定位的能力。同时,其产品力、价格力、销售力、执行力和渠道力相对完备。电子商务企业的知名度较高,品牌美誉度较强,消费者的满意度高,忠诚度逐渐形成。根据前文对成熟期电子商务企业的特点分析可知,电子商务企业要长期保持在成熟期,在增强其持续营销力的同时,还要关注企业内部管理出现的问题。根据电子商务企业在成熟期的特点,对其持续营销力构建如下。

1.电子商务企业要加强自身品牌力建设,针对成熟期企业管理“腐朽化”阻碍创新的问题,构建一套符合企业自身的组织文化,鼓励创新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2.电子商务企业维持自身在销售力、执行力和渠道力等方面的优势。

3.电子商务企业要注重企业持续营销力各要素间的协调和控制,加强企业内部各部门间沟通。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电子商务企业要延缓进入衰退期,持续品牌力是关键,一方面需要持续产品力、价格力、销售力、品牌形象力、渠道力、执行力、战略定位力和市场定位力作为支撑力,另一方面还要持续协调控制力作为保障力。(如图1所示)

四、成熟期电子商务企业持续营销力的培育与提升

(一)持续产品力的培育与提升

注重产品组合创新,实现产品组合优化,使其能更好地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使得消费者有更好的购物体验,例如商品浏览优化、下单方便、配送及时和售后服务及时细致等。通过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购物体验进一步巩固企业品牌形象。

(二)持续价格力的培育与提升

营销目标和成本、市场状况和相关政策法规等因素都会影响电子商务企业的产品价格。电子商务企业应采取适当的定价方法,同时还要根据竞争对手的行为和消费者所在地域的实际状况等适时调整。

(三)持续销售力、渠道力的培育与提升

注重多样化的宣传方式,让消费者更便捷、快速的接收到企业的营销信息,刺激消费者形成购买行为。电子商务企业还应优化渠道关系,注重创新,为消费者提供配送个性化服务,提高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

(四)持续执行力的培育与提升

关注企业内部管理“腐朽化”问题,优化企业组织结构,通过管理人员培训等方式,加强管理者的责任心和创新意识,实现高层管理者高效决策的同时保证决策正确,中层管理者高效传达同时执行,基层员工高效执行。

(五)持续战略定位力的培育与提升

注重对宏观环境因素的把握,包括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法律法规等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目标市场的文化因素以及网络信息技术等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趋势。同时,还要关注竞争者的行为、行业状况、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和渠道成员的动态等。最后,还要注重自身内部管理的变化,注重管理创新和营销战略的创新。

(六)持续市场定位力的培育与提升

关注目标市场的变化,注重目标市场细分的科学性,实现准确科学的市场定位,从而准确发现并及时满足目标消费者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分析目标市场潜在的需求,结合企业自身能力,通过有效的营销手段,刺激消费者发现其潜在需求并满足,使得企业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还要根据目标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重新定位。

(七)持续品牌力的培育与提升

通过一系列有效的营销宣传策略,提高品牌知名度,让更多的消费者更加了解该品牌。同时,通过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服务水平,让消费者享受更好的购物体验,来提高品牌的美誉度,形成并维持品牌忠诚度。电子商务企业在向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要注重差异化,形成核心优势,创造并提高消费者的转换成本,达到消费者对自身品牌忠诚的目的。

(八)持续协调控制力的培育与提升

电子商务企业持续协调控制力可以分解为企业与外部公众的协调控制力和企业与内部公众的协调控制力。

电子商务企业与外部公众的协调控制力的培育与提升。电子商务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利益相关者。政府机构、社会团体、舆论媒体、渠道成员和消费者都是企业经营的利益相关者,企业必须注重协调与他们的关系,并尽可能的控制,使其朝着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发展。虽然企业与政府、社会团体和舆论媒体可能不存在直接的合作关系,但是企业要善于处理和运用与他们的关系,努力发展他们成为自身的合作者和支持者。而企业与渠道成员保持着长期的业务往来,因此要注重协调利润的分配,避免因分配不均产生纠纷,而造成损失。最后,消费者是企业营销活动的关键要素,与消费者的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营销活动的成败。

电子商务企业与内部公众的协调控制力的培育与提升。内部管理状况对企业的经营至关重要。因此企业要注重与内部员工关系的协调与控制。企业要实现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内部管理问题,只有企业员工有积极的工作意愿,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满意的服务,企业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只有加强企业与内部公众的协调控制力来促进企业与外部公众的协调控制力,才能真正实现持续协调控制力的培育与提升。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科特勒新思维持续营销模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庆金,王洪江,王炬香,王环.企业营销力与企业成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02).

[3]吴泗宗,王庆金.基于市场导向战略的企业持续营销力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6(0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