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0 16:27:28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篇1

【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1297(2012)10-0179-02

21世纪是信息化的社会,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高等院校课程改革的推进,信息技术逐渐与课程教学整合,已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模式的必然趋势。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高校电信类电子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具有强大的知识理论体系。本课程理论教学特点是:①教学难度大。模拟电子技术课是电子技术课群中难度最大的课程,被戏称为“魔电”。②学时少、内容多、课堂信息大。因此教学要采用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学生探究学习、教师主导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的方式。与此同时,必须合理选用教学媒体才能解决课堂信息大的问题,单靠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是无法完成的。③电路复杂、电路图多。单靠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效率太低并且太差,无法完成教学目标。④电子科学技术的发展异常迅速,新知识、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使得电子技术课程的深度和广度都在增加。

本文针对信息技术与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整合后的教学模式、评价体系、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究。

一 信息技术与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整合后的教学模式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具有完整而又强大的知识体系,为更好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必须将信息技术有效地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进行整合。根据整合时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形式,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将整合后该课程的教学模式分为三种:教师主导教学模式、学生主讲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

1.学生主讲教学模式。

这样的好处是不在课堂上自学、合作,提前在课余课前进行,不占用课堂时间,提高了效率,同时更为重要是这种方式既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气氛热烈,又锻炼了学生自学合作的能力。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要注意两点:一是要保证学生自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采取的措施是将学生的课件和课堂主讲按质量评分并以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成绩;二是要选择一些难度相对较小的教学内容。

2.教师主导教学模式。

但有别于传统的教师主讲课,要对各种教学资源、要素、环节等精心设计,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①在教师的主导和调控下,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发现”和“创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②把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为学生创设探究学习的环境,该环境能支持实现情景创设、启发思考、信息获取、资源共享、多重交互、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等多方面要求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③培养学生工程化思维和工程应用能力,要将这一目标有意适得落实到每一堂课。④注意教书育人和素质教育,落实情感方面的教学目标。⑤关注学科前沿的发展动向。这种模式的好处主要有:①刺激学生的多种感观,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研究与实验表明,在教学中应用多种媒体组合能真正实现视听的完美结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②改进信息的呈现方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3.探究式教学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即应用信息技术提供信息、收集信息、整理信息、深化理解、灵活虚用、培养创新能力。运用这种方式要注意两点:①要认真指导、修改、评阅学生上交的论文。②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态度、论文质量评分并以一定比例计入课程成绩。

由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学时少、内容多、教学难度大,因此在信息技术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整合中,教师主导教学的课堂教学依然是主要的教学形式,而学生主讲教学和探究式教学是其有效的、必要的补充,而且每种教学形式,都少不了双主的相辅相成、相互联系。

二 信息技术与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整合后的评价体系

教学成效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主要采用了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了:作业、课程小论文、课堂主讲及课件、期末考试。传统课堂教育的质量评价体系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才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对于信息教育这一全新的教育方式,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也需要教育工作者长期不懈的探索与实践。

三 信息技术与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理论教学整合后的教学效果

为了研究信息技术与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整合后的教学效果,笔者选取了本系09级电子信息工程本科1、2班作为对照班,其中1班采用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双主教学模式进行教学,2班采用黑板加粉笔为主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学效果采用的是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成绩指标。课程成绩=平时成绩×30%(作业占10%、课程小论文占10%、课堂主讲和课件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期末理论考试卷面成绩)×70%。

为了研究信息技术与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整合后的教学效果,笔者分别从两个班级的课程成绩分布以及两个班级的各分数段的人数分布做了数学统计,并将统计结果采用表1、表2清楚、直观地表达出来。

从可以表1、表2看出:采用新型教学模式教学后,学生的课程成绩明显提高了,而且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都显著上升了。

四 结论

1.优势:

采用信息技术与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整合后,对学生的优势表现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信息索养;有助于增强学生之间进行“协作”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设计技巧。

2.问题:

采用信息技术与高校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整合时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实施“整合”的前提;建立恰当的评价体系是“整合”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建设和应用是搞好“整合”的关键。

参考文献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篇2

网络的飞速发展,科技的日新月异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应时展产生的电子信息专业一度成为近几年的热门专业,在实用性人才培养及技术科研推进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办学实践中侧重理论教学,课外实践与技能培训关注不够也成为制约该专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只有顺应课程改革的大环境,基于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实际,积极推动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才能实现课程教学的推进与优化,实现电子信息专业人才的培养。

一、创新教学体系,实现专业教学的时代性与实用性

系统流畅的教学体系是推动教学实践的前提,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的侧重点应是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通过建构电子信息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凸显创新性,借助电子设计综合实训与单片机实训,将理论教学延伸至课外实践,确保课外实践锻炼的充足性与有效性,让学生在真正的动手参与中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此外电子信息工程宽口径特征明显,其综合电子、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及信息传输等多个研究领域,因此在创新课程体系时应注重学科的交叉影响,抓好电子技术、程序设计等基础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凸显教学时代性,将嵌入式移动开发、单片机应用技术等新兴电子研究领域纳入到创新课程体系中,基于当前市场对电子信息人才需求的导向做好专业人才的培养,并依此作为创新课程教学模式的参考与指导。

二、做好学科衔接,实现不同学科知识间的交叉融合

独立授课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科教学的普遍缺陷,学科互动性差,衔接不当,使得学科的知识融会与知识交叉产生断裂,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也比例外,往往以单独的学科开展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衔接较少。因此在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模式创新时必须做好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以C程序设计为例,多数高校以语法知识讲解的模式开启教学,忽视其对应案例的讲解,进而影响到后续的其他专业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引入单片机、ARM等具体应用,实现不同学科领域的衔接融合,从而奠定后续课程学习的基础。通过与其他专业或者课程的衔接融合,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学生能从当前的学科教学中探寻到其他课程学习的奥秘,建构起流畅丰富的课程学习体系,做好电子信息专业课程的学习。

三、创新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提升学习兴趣

传统的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带有明显的满堂灌色彩,教师主宰课堂教学,学生学习被动,自主性与积极性不高。作为电子信息专业教学改革的一方面教学方法的转变尤为重要,如何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与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学习是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教师可以弱化教学主导地位,给予学生充分的课堂自由,鼓励引导学生依据自身的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开展疑难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创新思考,从而借助小组合作实现疑难问题的破解。例如在开展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时,可以借助分组让学生就“矩阵运算”问题进行探讨,引导小组成员从抽象的数据逻辑中找到正确的算法程序,学生在学习中占据主动,在实际问题解决及团队协作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该教学方式是对传统课程教学模式的颠覆,学生与教师的主客体互换。

四、教学做相统一,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同步

常规的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往往以理论为指导,在理论引导下开展教学实践,理论是支撑也是基础更是侧重,而实践是补充并在一定程度上以教学附庸而存在。回归教学的本质,以电子信息专业教学实际来说,教学做理应走一体化发展道路,教中学,学中做,理论与实践作为教学的两个层面并列开展。电子信息专业中的C语言程序设计及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等可以实现教学做的融合,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动手演练,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相互融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理论与实践技能的同步提升。

五、创新教学考核,注重教学考核的多元化与灵活性

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评判往往借助教学考核与评定加以明确,而传统的教学考核方式依然突出理论考核成分,对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关注不够,学生理论知识扎实实际操作能力低下成为中国应试教育的真实写照,也被国际教育界所诟病。因此在考核评价方面理应做好创新,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注重学生综合技能的考察,鼓励引导学生优势发展,做好学生欠缺点的教学补充。首先要深入研究课程性质与特点,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的考核比例。其次要借助考核的自主性与过程性,实现考核人才引导中的积极作用,调动学生考核的参与热情,从而提升课程学习兴趣。最后应该在考核的过程中增加能力测试环节,实现知识考核与技能考核的并重,注重评价凡方式的多元创新,真正体现教学的创造性与实效性。此外教学考核方式的创新也应该注重开放性问题的设计,允许学生有独到的见解与特别的问题分析思路,鼓励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类型的竞技与讨论,将课外活动的参与纳入到考核评价体系之中,对于学生的创新性发现给予重视与理解,引导学生获得更高层次发展。

六、结束语

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与灵活的调整变革,我国当前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改革尚处于起步阶段,只有在做好宏观规划与综合统筹基础上,做好细节的分析与把握,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实现电子信息专业课程改革的实效性的凸显,实现电子信息课程专业教学的引导促进。

作者:袁可可 单位:湖南信息学院

参考文献: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篇3

作者简介:孟玮(1982-),女,河北邯郸人,军械工程学院无人机工程系,讲师;李爱华(1982-),女,河北唐山人,军械工程学院无人机工程系,讲师。(河北 石家庄 050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军械工程学院“信息化条件下电类课程中学员创新能力培养研究”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课题编号:jx1x12w3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080-03

在信息时代大背景下,社会知识总量增长迅速,知识更新速度飞快,快速准确海量先进所需信息的获取能力成为信息时代人类所需的基本素质。因此,培养具有良好信息素质的学员是当前院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是学习基本模拟电子器件、电子电路及电子系统分析和设计方法的专业基础课程,为学员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培养学员分析和设计模拟电子系统能力,提高其学习能力、表达能力、创新能力以及信息化能力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笔者以学员信息素质培养为导向,积极研究探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方法与途径,借助丰富信息资源,应用多样教学模式,实施多种考核措施,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发挥学员主体地位,培养学员的信息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信息素质内涵

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是指人的信息需求、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信息能力方面的基本素质。[1]信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培养学员利用信息的意识及能力,其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提高大学生的信息道德水平,激发并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能力。

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学员培养现状分析

第一,学员学习被动。传统学习中教员主导教学,学员被动接受。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对学员培养目标的转变,虽然“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课堂授课已经逐渐由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教学模式转变,同时为了提高学员的课堂积极性,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员的实践能力,授课中采用了多媒体课件、Flas、软件仿真等多样的课堂呈现形式。尽管采用了多样化教学模式和信息化教学形式,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仍然主要采用教员讲解、教员操作、教员演示的方式,学员只是被动地接受新模式的成果,并没有真正地处于学习的主导地位。

第二,课程的考核模式单一。目前考核主要以卷面成绩作为评价学员学习好坏的指标。虽然新课程标准的制订已经将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的占分比由80%和20%调整为70%和30%,但是这种评价的模式依然以模式化的题型作为考试的重点,最终导致的结果是学员只会做题,缺乏实践能力,不能够锻炼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三,信息化资源的利用率低。军械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拥有丰富的图书信息资源和网络环境,尽管拥有如此丰富的资源,但是学员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意识到资源的重要性,对资源的利用率低,导致资源浪费。

三、学员信息素质培养方法及途径

从学员主导地位、课程考核方式、信息资源获取等学习现状分析看出,目前教学形式对学员信息素质的培养重视还远远不够。因此,为了培养学员分辨信息、获取信息和综合利用信息等信息能力,笔者认为在教学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1.多样教学模式应用

对于目前学员处于被动学习地位的情况,调整课堂授课模式,使学员向主导地位转化,具备自主解决问题和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入讨论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等不同的开放式教学模式。[2]

(1)讨论教学模式。采用分析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问题,讨论模式重视的是讨论的过程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结果。比如: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中基本放大电路和多级放大电路的学习,可以引入讨论模式。

问题提出:基本放大电路如图1(a) 、图1(b)所示,设图1(a)电路为Ⅰ,图1(b)电路为Ⅱ,由电路Ⅰ、Ⅱ组成的多级放大电路如图1(c)、图1(d)所示。讨论哪个电路输入电阻大,哪个电路电压的源电压放大倍数大,这两种电路适用于什么情况。

讨论模式:分组讨论,讨论和陈述时间设定为15分钟,给出问题的答案及分析思路。

该形式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使学员深入掌握了各种基本放大电路的特点;使学员了解基本电路组合后电路性能的变化;将基础的理论问题实践化,培养学员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交流过程中实现信息互换,培养学员综合获取信息的素质;培养学员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锻炼了学员的动手能力,还利于对教学中概念、原理、现象的理解,也利于学员探究意识的形成。[3]以往“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学习中,已经将Multisim软件仿真作为一种实践方式在课堂上引入,该软件仿真功能强大,可实现元器件编辑、电路图绘制、电路工作状况测试、电路特性分析等功能,而且硬件要求不高,只需要配备计算机,并安装软件即可。经过尝试性的引入,这种实践方法在课堂上也得到了学员的认可,但是以往仿真软件的应用都是以验证性的形式出现,而且都是以教员课堂演示的形式体现,没有充分锻炼学员应用仿真软件的能力,以及自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后续课程学习中,可以将实践的主要权交给学员,教员提出大问题,学员利用课余时间,独立设计电路,分析电路,理解电路变化对输出结果的影响,从仿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基本放大电路失真部分的学习,可以交由学员自主构造简单的电路,通过调整各个元件及参数,观察电路输出结果的变化,理解电路元件参数变化对放大电路失真的影响。这种软件实践形式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使学员深刻理解电路不同参数变化对输出结果的影响;掌握了Multisim仿真软件的应用;在仿真软件的应用过程中培养学员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

2.多种考核措施实施

现行的考核内容主要局限于教材、课堂笔记、教员划定的重点等,缺乏对学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现行的考核方式也比较单一,主要局限于闭卷考试和学员作业完成情况,导致成绩反应的结果具有片面性。针对以上情况,要对现有的考核措施进行改革。在考试内容上,要树立适应信息化素质培养,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减少记忆型基础知识和单个知识技能的考核,增加知识体系的考核和实践应用以及创新型、信息化知识的考核。在考核方式上,可以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采用多样的考核方式,引入答辩,撰写专题报告,实践操作,撰写学术论文等。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考核内容上除了重点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侧重点要放在对功能性电路的分析和设计上。根据目前现有的情况,可以辅助以选题设计电路等方式进行考核。比如可以设计以下考核内容和方式。

考核内容:针对目前火灾等危险情况频繁发生的状况,设计检测报警电路。[4]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呈现形式:电路设计图1份;Multisilm软件仿真结果1份;设计报告1份。

该形式的应用具有以下优点:使学员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了解电路的实际应用;锻炼学员综合电路的设计能力;锻炼学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员掌握Mutisilm等仿真软件的应用;培养学员查找资料等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培养学员创新性思维的综合信息运用能力;锻炼学员撰写论文、设计报告的能力。

3.丰富信息资源的利用

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教育资源以多媒体、互联网、图书馆资源等多种信息化方式展现,信息资源呈现出范围广、形式多、资源丰富的特点。由于信息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缺乏统一的管理和科学的评估机制,所以能够合理充分地利用信息资源,对学员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显著的作用。要培养学员获取信息、分辨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使学员能够从各种途径中获得实用性、全面性、准确性、权威性、新颖性、独特性的信息资源。[5]

(1)图书馆资源利用。高校拥有丰富、海量、独立的图书馆资源,比如我院图书馆馆藏文献达58万余册,数字化图书馆建设完备,包含各类数据库40余个。但是大部分学员并没有意识到图书资源和数据库资源的重要性,造成了资源的隐性浪费,为了培养学员的信息素养,教员可以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员运用图书馆资源。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引入了一些新的学习方法,比如说采用“工程近似法”,为简化分析问题过程,将非线性模型等效线性化分析。这些新方法是学员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没有接触过的,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单独地依靠课本不能深入掌握问题,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教员可以推荐学员自主选择课程相关的书籍和文献资料进行辅助学习。另外,对于一些关键电路的学习,可以提倡学员采用图书馆的期刊检索系统检索相关论文资料等,积极汲取其他学习思路。同时,可以鼓励学员在学习理解的基础上,以论文的方式发表自己对学习内容的新想法和新思想。

(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方式,具有及时性、动态性、开放性及共享性的特点,是学员自主学习的一种途径。针对“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利用网络平台建设网络课程。网络课程的建立要具有针对性,有明确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需要教员提供专业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学员可以根据自身学习的效果和能力,有目的性地选择学习的内容。为了更充分地体现网络课程学习的优势,可以将单向的网络学习转换成双向的网络学习,建立网上交流平台和公共电子邮箱,引入评价与反馈。[6]学员在网络课程学习中发现了问题,或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建议或意见,都可以与教员直接进行交流;同样,教员对学员的学习要求和建议也可以通过该方式进行反馈。

另外,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学员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疑问,教员可以鼓励学员应用网络资源解决问题。通过加入网上各种学习论坛,答疑解惑,交流经验。考虑到网络信息资源的良莠不齐,学员在运用网络的过程中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分辨能力。

学习过程中丰富信息资源的应用具有以下的优点:辅助学员更深入的理解课程学习的内容;培养学员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员分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员获取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四、结论

学员的信息素质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信息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学员的信息素质,培养学员的信息能力,培育出一批能够适应新形势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范全青,崔德文,郭维真.基于大学生信息素质培养的文检课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2,(28):53-55.

[2]方林佑.虚拟教学共同体——大学教学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13,(1):43-45.

[3]杨孝,李朝霞.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2012,(4):25-26.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170-02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门运用计算机技术对电子信息进行控制和处理信息的专业学科,涉及到较多的电子科技领域,如现代电子技术、信息科技、通信工程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主要学习的课程有很多,除了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C语言等基本的公共专业课的学习,更主要的是学习本专业的相关专业课,如电路分析、通信技术、电子系统工艺设计、自动控制原理与应用、微机原理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学生通过学习对电子信号的获取和处理,具备对电子信息系统方面的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和能够设计开发电子信息系统的实践操作能力。总体上是一门要求学生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综合性的工科专业。

1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的不足

目前高校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的教学活动中,主要有以下问题。

1.1 理论课程内容守旧缺乏创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一门较为传统的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时间比较长,许多高校的专业课程内容仍旧是20世纪的电子电路理论知识,特别是电子电路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集成电子电路仍然是小规模的数字电路,而我国目前的数字电路主要以大规模和大数据的集成电路为主,特别是在一些IT产业,需要用到的算法更加复杂,需要更强劲的后台电子运算设备。此时,这些守旧的电子信息课程就显得与时展脱节,学生在课堂的学习中会感觉课本上的知识与社会企业所要求的根本不符,而学校的课程中又没有时代所需要的知识理论。这些都导致学生对这些课程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效率也就自然下降,同时也违背了现代高校“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1.2 课程之间的联系松散,缺乏统一的目标

数字逻辑电路、单片机的开发应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这些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一般来讲,在学生大一时候,会先学习高等数学、C语言和微机原理这些基础课程,尤其是C语言是后来专业课进行程序编辑的重要基础,有些高校还会开设C++语言,这是硬件开发系统中常用到的语言技术。到了学习专业课程的时候,往往都是学习了一门课程之后就立刻进行考试,学生也就投入到紧张的复习之中,等学生拿到该课程的学分后,就不再对此项课程进行回顾和归纳分析,而是立马投入到下一个专业课程的学习当中。这样一门课结束接着另一门课的学习,使得各门专业课之间缺乏有机统一联系,学生自己也感到学习内容多而散,对于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是远远不够的。

1.3 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

这里所讲的实践教学,并不是学生在实验课中的学习,而是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设计电路,或者通过对目前电子信息技术上的某一应用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研究的实践。而学校中的实践课,大多都是该课程的实验课程,其主要内容和目的都是对课本中的定律公式进行验证,并不能反映在实际电子信息工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方向脱节。由于实验课程内容的单一性和目的性较强的特点,学生对于实验课的态度也较为敷衍,往往都是在老师指导下快速完成实验,回去之后再完成实验报告,老师进行批改。这就是目前大多数实践课的内容。学校的实践环节一般都在所有理论结束之后,学院统一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单位进行课程实践,其实本质上还是对该企业进行走马观花式的参观,企业本身的相关技术车间和办公室也不会对学生开放,学生在这个实践过程中能够学到的东西非常有限,对于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并没有实质性帮助。

1.4 教W手段传统、单一

目前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还是以理论为主,实践教学为辅的传统的教学模式。高校对于本科生的创新培养意识方面是比较薄弱的,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主要抓住学生的学分获得,在关于学生的实践教学的教研资金的投入上,还是比较欠缺的。在课堂上,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和项目研究经验的教师,对于理论课程的掌握是很扎实可靠的,但是他们往往缺乏对新科技技术的了解和掌握,而那些刚刚从事教师职业的新讲师,他们的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实践应用相对欠缺,尤其是电路和通信系统的研究设计方面,显得经验不足。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学生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掌握不够牢固,不能适应时展的环境。

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教学模式改革

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社会输送需要的人才,为了使高校的专业课能够适应时展的需要,能够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才发展理念,高校应该对目前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做出改革和创新,加大对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力度。对此,高校对其教学模式该做出以下改革。

2.1 对目前陈旧的知识体系内容进行更新

主要的手段有:保留电子信息工程工程专业的精华课程之外,对于小规模的集成电子电路知识进行删除和更新,并且添加和时展相符的理论基础知识。比如今年大火的阿尔法go智能机器人研究技术,高校可以加入关于DSP的相关知识理论,使学生在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和图像处理、数据采集等领域有所研究和拓展,也可以根据目前的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内容,添加一些与时俱进的选修课程,比如现在比较流行的移动应用的UI技术和安卓、IOS系统的开发等内容,充分发挥高校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主观能动性。

2.2 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对本科生的教研投入

空有一身理论知识没有实践操作能力和项目经验,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对于大三大量学习专业课程内容的期间,学校可以安排较多课时的实践课程和课程设计,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电子电路的设计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教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采取在理论教学时候知识的灌输手段,而是用引导为主,教学为辅的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发现实践中的问题并且能够独立解决的能力。此外,学校还应加大对本科生的教研投入。一般来讲。学校关注的是本科生的就业率,而就业率一般是和学生的成绩挂钩的,比如奖学金的获得等,因此高校在关于学生在科研活动中的参与就很少。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高校应该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科研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加。

3 结语

文章通过对目前按我国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主要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讨论,首先就目前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其次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和说明;最后就高校现代的教学模式中的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方案。最终希望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能够给予相关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工作,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参考建议。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篇5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13-02

一、电工学课程的定位

《电工学》是大学理工科非电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奠定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1、2]不仅使学生获得完整和扎实的电工和电子方面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

二、国外重点大学电工学讲授的内容

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和技术课程要指导实践,服务于社会的原则,国内外重点大学所讲授的电工学的基本内容有很大的不同,下面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莫斯科、彼得堡的重点大学以及国内重点大学所讲授的内容比较:

1.国外教学内容

根据美国J.R.Cogdell著《电气工程学概论》内容反映出在美国电工学所讲授的主要内容该书主要分4部分:[3]第I部分 电路32%(第1章 基本电路理论;第2章 直流电路分析;第3章 动态电路;第4章 交流电路分析;第5章 交流电路中的功率;第6章 电力系统。)第II部分电子技术23%(第7章 半导体器件与电路;第8章 数字电子技术;第9章 模拟电路。)第Ⅲ部分 系统18%(第10章 测试设备系统;第11章 通信系统;第12章 线性系统;第13章 机电学物理基础。)第Ⅳ部分 电动机27%(第14章 磁结构与变压器;第15章 同步电机;第16章 异步电动机;第17章 直流电动机;第18章 功率电子系统。)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简称UCSD)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Electrical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Department, ECE)在讲授电工学时,分低、高年级开设课程具体情况是:[4]

低年级的一级公共课程中与电工学相关的课程:

(1)电气工程导论(Introduction to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II):主要介绍电路基本定律、半导体器件、基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

(2)电气工程基础(Fundamentals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II):讲解有源和无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模拟和数字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3)电路与系统(Circuits and Systems I/II):讲解电路原理、电路和网络的分析。

(4)电路与系统实验(Circuits and Systems Laboratory):通过实验对实际的有源和无源电路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

低年级的二级公共课程中与电子技术相关的课程:

(1)有源电路设计导论(Introduction to Active Circuit Design):相当于国内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2)数字电路(Digital Circuit):相当于国内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ECE系的专业课程分为10个方向的系列课程,学生可选修1~2个方向的系列课程。

高年级与电子电路和系统(Electronics Circuits and Systems)方向相关的课程:

(1)电子电路和系统(Electronic Circuits and Systems)。

(2)模拟集成电路设计(Analog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3)数字集成电路设计(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4)高级数字设计项目(Advanced Digital Design Project)。

(5)计算机接口(Computer Interfacing)。

(6)数字信号处理导论(Introduction to Digital Signal Proces

sing)。

(7)数字信号处理I(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I)。

(8)微波系统和电路(Microwave Systems and Circuits)。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Department, EECS)。

低阶段的三门课程:

(1)微电子电路导论(Introduction to Microelectronic Circuits)、全系必修

(2)电子学导论以及电子学导论实验两门课程,为计算机专业开设高阶段核心课程:①微电子器件和电路(Microelectronic Devices and Circuits)。②电力电子学(Power Electronics)。③集成电路器件(Integrated-Circuit Devices)。

高阶段其它课程:线性和非线性电路(Linear and Nonlinear Circuits)、半导体电子学(Semiconductor Electronics)、线性集成电路(Linear Integrated Circuits)、数字集成电路导论(Introduction to Digital Integrated Circuits)。

2.国内重点大学电工学讲授的内容

国内重点大学根据各自的培养方案、教学目标,每个学校都制定有符合自己定位的电工学教学大纲,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必须明白电工学课程在非电类专业培养方案中充当的角色?涵盖所有涉及电子电气的相关学科内容?基本立足点是什么?培养方案是否要修正?弄明白这几个问题的同时才能给电工学课程两个合理的定位,基础性定位:建立电子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不应演变成大学科导论;培养电子电气工程基本技能不应演变成某些产品的应用培训。通过国内电工学的教材演变放映电工的讲授内容。

国内电工学教材的编写有一个历史的过程:[6]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电工学课程基本套用原苏联的教材以引进、翻译为主,主要代表有:基泰耶夫和格列夫切夫编写的“普通电工学”和罗蒙诺索夫编写的“电工学基础”。

主要内容编排为:直流电路、电场、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电工测量及仪表、变压器、感应电动机、同步电机、直流电机、电子仪器、电热、电气照明、电力网、发电与变电。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在借鉴原苏联教材基础上,自编电工学教材,内容结构基本上沿用苏联教材体系以直流和交流电路、电机、电气控制为主,电子技术成分比较少。这与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吻合。主要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秦曾煌.《电工学》多学时;大连工学院工业大学.蒋德川.《电工学》中学时;天津大学工业大学.姚海彬.《电工学》少学时。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工学课程呈现多种发展模式,百花齐放,各校在恢复招生的带动下,纷纷组织教师自编教材课程内容、学时分配等呈现较大差异。为了保障教学水平,高教部(国家教委)组织编写全国统编教材,各个部委也相继出了各自的全国统编教材,1987年国家教委制定《电工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知识的涌现,电子技术的内容及其在电工学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工学》名称的本身已经不能较好地表达其中内容所涉及的范围。为了适应科学技术本身的快速发展和相应学科专业调整、变化对于电工、电子技术的需要,教育部《电工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原来得一门《电工学》课程划分为:“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门独立的课程。

1995年修订的电工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电工学课程分为三种类型:电工技术(电工学I)(55~70学时);电子技术(电工学II)(55~70学时);电路和电子技术(100~110学时)。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后,电工学课程发展更加广泛。

已经普遍认同的有以下几点:

(1)电工学实际上是面向非电类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系列课程。

(2)根据专业特点,应该构建多种模式的电工学课程。

(3)电工学系列课程中电子技术的比例应得到加强。

(4)新技术(如PLC)应适时补充进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

(5)新方法(如EDA)应纳入电工学课程。

2003年教育部要求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各专业培养方案和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按照基础性原则分模块给出基本要求。

(2)考虑不同专业需求,给出了基本模块和可选模块。

(3)在各模块中也考专业差异设置了若干可选内容。

(4)刚性(最低要求)和柔性(可选)相结合。

基本模块:

(1)电路理论。

(2)模拟电子技术。

(3)数字电子技术。

可选模块:

(1)电机及传动控制。

(2)电工测量。

(3)安全用电。

(4)EDA技术。

三、教学方法

对于电工学的教学方法国内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大致基本相同,国内的教学方法并不落后,只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有较大的区别,说明国外的大学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而国内的大学则侧重于理论教育。

1.国内大学的教学方法

80年代,传统教学方法:挂图、板书、模型,该方法的特点是:

(1)教学过程的艺术性强。

(2)课堂教学信息量受限。

(3)教师个性化发挥对教学质量影响大。

(4)对教师素质要求高。

(5)不同教师差异大。

90年代以来,CAI、EDA、电子教案、多媒体、课程网站、仿真手段、网络交互,该方法的特点:

(1)计算机的引入,突破了课堂信息量限制。

(2)新手段对老教师产生冲击。

(3)媒体增多,如何协调成为问题。

(4)学校教学设施开始显得不足。

(5)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已经被广泛接受。

(6)网络课程登场(2001~2003)。

(7)“在堂”学习和“离堂”学习。

(8)课程网站突破了学习空间和时间限制。

(9)网络交互功能必不可少。

(10)学生参与还很不够,需要解决“我要学”和“要我学”的根本问题。

2.国外重点大学的教学方法

国外重点大学在教学方法上其实和国内的教学方法基本上差不多,只不过在电工学的授课学时上有很大的区别,下面就莫斯科和彼得堡的重点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的“电工理论基础”为例说明国外的教学方法,在莫斯科动力学院的电工学课程,共学3个学期(第三、四、五学期)(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的重点大学,共学4个学期)。

莫斯科动力学院的电工学授课:[7]共36+36+36=108个课时(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的重点大学,共51+51+51=153个课时)实践课学时:共36+36+36=108个课时,实验课学时:共36+36+36=108个课时(莫斯科动力学院的学生还将完计算机典型计算0+0+0+36=36个课时),另外,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工理论基础”教研室还开设有“电工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授课18个课时;实验课程36个课时。

四、结 论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不断深化中,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也将不断地被推进。面对诸多挑战,国内高校基础课教师应积极应对,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改变教学方法,提升科研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随着教育全球化进程的深化,我国的基础课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将会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全球的教育网络资源建设会越来越完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将会得到彻底地改变,学科、院校间的交流将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春彪.“电工学”课程教学中的四个有力杠杆[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4):39~41

2 朱雪梅.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3.3(9)

3 宋惠兰.论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的信息素质培养.图书馆论坛,2003.2(1)

4 杭国英.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素质.高等教育研究,2003.5(3)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篇6

作者简介:张清河(1969-),男,湖北当阳人,三峡大学理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61179025)、三峡大学教学研究项目共同资助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14-0071-02

鉴于“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电子与通信技术领域的重要性,各国高校的电子与信息技术类专业一直将其作为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1-3]对于电子与信息技术类大学本科专业学生而言,“电磁场与电磁波”无疑是理论性最强、逻辑性最严密、数学工具应用最多、概念最抽象、涉及应用领域最广的课程之一。学好这门课,对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想、科学分析问题的能力、复杂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等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在三峡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讲授“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多年,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和知识体系,结合学生实际,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新颖独特的教学内容,强化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改善了教学效果。

一、教材内容灵活处理

我校选用文献[4]作为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教材,它同时也是国内多所高校选用的教材。在多年讲授的基础上,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进行了灵活处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媒质的电磁特性”一节中,教材直接给出了介质表面极化电荷面密度、磁化电流面密度的表达式,没有具体的推导过程,学生理解不了。事实上,这一结论的前提应该是自由空间中单一均匀介质表面,而教材中没有明确这一前提。在讲授这一部分内容时,先推导出任意两种不同均匀介质形成的交界面上极化电荷、磁化电流面密度,然后再退化到自由空间中单一均匀介质表面,下面仅以极化电荷为例。如图1,由于两者介质的极化强度不同,极化迁出与迁入的电荷不相等,导致在交界面的薄层内存在极化面电荷分布。

二、注重课程在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在阐述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去寻找电磁场与电磁波的应用,特别是在若干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电磁场与电磁波在科学技术进步中的作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讲授“均匀平面波在各向异性媒质中的传播”一节时,重点放在均匀平面波在磁化等离子体中的传播。首先介绍了电离层依据电子浓度的不同,具有层状结构的分布特点,如D层、E层、F层等,在地磁场的作用下,电离层具有两个特性角频率,即电子的回旋角频率和等离子体临界频率。并指出电磁波在电离层中的传播特性与这两个频率紧密相关。当电磁波频率接近电子的回旋角频率时,将发生磁共振现象,导致电磁波能量损耗极大,电离层对电磁波的吸收最大,这是短波通信应该尽量回避使用的频率。为了实现卫星通信,电磁波频率必须高于等离子体临界频率,否则信号将不能穿过电离层。另一方面,频率小于临界频率的电磁波不能穿透电离层而被反射,利用电离层对电磁波的反射原理,可以实现短波远距离的通信和远距离目标的探测,这正是天波雷达的基本原理。在讲述“天线阵”一节时,结合现代军事尖端武器装备,讲解了相控阵雷达及相控阵天线的概念,并简要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即通过控制相邻天线之间的相位差,就能够改变天线阵波束最大值的指向,实现主波束在全空间的扫描。讲解电磁波在导电介质中的传播时,结合海水的导电特性,向学生解释了为什么对潜通信要用长波通信。在讲解电磁波的极化概念时,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收音机和电视的天线架设不同,并简要介绍了电磁波的极化在微波遥感、光学工程、分析化学等应用领域中的广泛应用。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生对这些问题有了较深的认识,开阔了视野,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三、结语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难学难教,而掌握本课程的理论基础知识,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又非常重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过对教材内容的灵活处理、大量穿插理论知识在高新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实例等,激发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Jin Au Kong.电磁波理论[M].吴季,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篇7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示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3)01-0047-04

目前全国许多地区都在积极探索电子书包的应用,上海虹口区的基础教育电子书包计划、广东佛山南海区的智能课堂等项目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英特尔、联想、戴尔等信息技术公司也在全国各地进行了一系列电子书包应用的实践和探索,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保加利亚等国家的电子书包探索研究也正如火如荼。电子书包推进的关键之一就是电子课本的建设,如果各学科的电子课本没有建设好,电子书包在课堂中的应用就无法常态化,所谓的电子书包推进只能作为一种探索与试验,无法真正意义上全面推进。因此,电子课本的建设是一个亟需研究的问题。信息技术学科也在积极开展电子书包的应用,本文围绕该学科电子课本的建设展开论述。

电子书包与电子课本

电子书包实际上构建了一种数字化的学习环境,由“学习内容”、“移动终端”和“服务平台”三部分构成。基于这种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开展教学和学习活动。其中“学习内容”指优质的数字化教学与学习资源,具体包括电子课本、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学习读物、多媒体素材、作业等。其中电子课本最为重要,它是电子书包顺利推进的关键。

黎加厚教授指出,推进电子书包应用的第一步就是,将学生要看的书变成“电子书”。但目前已有的电子课本多是“纸质课本的翻版”,并不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那么,什么是真正意义的电子课本呢?电子课本应该是以现行的课程标准为内容依据,以先进的教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深度挖掘和加工,以科学直观的视、音、图、文等多媒体形式实现学习内容的数字化和交互功能的智能化,多角度、多维度地呈现学习内容,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支持。

电子课本设计的总体思路

电子课本的设计应该以先进的教学原理为理论基础,以课程标准为内容依据,采用合适的信息技术手段,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进行有机整合,最终以视、音、图、文等形式电子化地呈现出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方便教师组织课堂教学。即电子课本不仅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编排,更应该是体现课程“教学活动过程”的物化载体。

1.电子课本设计的理论基础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技术学科要着重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让学生了解信息化社会中的行为规范等。其中,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提高信息素养的关键能力。首要教学原理强调“面向完整任务、聚焦解决问题”,与这一关键能力十分吻合,因此,我们选择首要教学原理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电子课本建设的理论基础。

首要教学原理又称为五星教学模式,是由美国教学设计专家梅里尔教授于2002年首先提出的,具体包括五项基本原则。

(1)当教学内容在联系现实世界问题的情境中加以呈现且学生介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2)当教学中激活了学生原有相关经验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3)当教学展示论证了要学习的东西,而非仅仅告知学生相关的信息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4)当教学中要求学生尝试运用刚理解的知识或技能解决问题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5)当教学中学生受到鼓励将新知识技能融会贯通或迁移到日常生活中去时,才能够促进学习。

根据首要教学原理,电子课本设计应该围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展开,在讲述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设计合理的主题活动,使学生面向任务,聚焦问题的解决。学生使用电子课本进行学习的过程具体体现为:通过构建知识点的逻辑结构图以及分析完成任务所需的已有信息技术相关经验来激活原有认知;通过展示作品样例的制作过程以及提供系列相关“帮助”来展示论证新的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通过进行适当的小练习以及开展自主实践活动,尝试应用新学习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解决新的问题;通过作品交流与展示以及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反思、质疑、辨析,来促进新学习知识的融会贯通。

2.电子课本的技术特性

电子课本一般以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为载体,平板电脑强大的多媒体呈现及人机交互功能,使得电子课本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有着纸质课本无法比拟的优势,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多媒体呈现、多种形式的人机交互、多个教学内容的关联。在保证教学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增强课本的阅读性。

多媒体性。电子课本不应该只是传统课本的数字化翻版,而是应该突破纸质课本只有静态文字或图片的限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多样化的呈现手段,采取文字、图片、音视频、动画、虚拟现实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多层次地动态呈现学习内容,加强学习内容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交互性。交互性是电子课本最突出的特征,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将电子课本的某些知识用人机互动的形式予以呈现,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电子课本目前主要以平板电脑为载体,平板电脑的多点触控屏幕技术革新了传统电脑的操作方式,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操作体验,用户的手指在屏幕上跳跃、滑动,便完成了对电脑的操作。平板电脑还可以通过声音输入或者视频输入实现人机交互。因此,电子课本应该充分设计交互功能,让学生通过交互更好地体验相关内容,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关联性。传统课本的知识和信息基本是按线性结构来排列的,而电子课本可以全面实现教学内容和素材的超链接,因此,各个教学内容都可以通过设计学习目标、过程、评价及资源等链接,按照网状结构组织学习内容。这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便于学生自主选择,进行个性化的学习,适合目前倡导的探究性学习。

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电子课本的内容设计与开发

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多采用项目式主题活动的形式编写,以完成具体任务为主线,将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隐含在任务解决过程中。这种体例设计虽然能让学生在任务中应用技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忽视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学生难以提炼信息技术知识点,难以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更难以形成知识基础。

电子课本呈现出来的结果应该是“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即电子课本不仅应该完成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编排,更应该作为课程教与学活动过程的物化载体;不仅应该包含学科的相关知识,还应该将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教学策略嵌入其中;不仅应该考虑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应该考虑帮助学生提炼学科的知识体系。因此,电子课本一方面应该根据各个学段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科学的阐述,另一方面应该设计各种主题活动,将知识与技能融入与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完整任务中。从体例上来说,设计电子课本可以将信息技术每一个模块的学习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系统阐述,第二部分是主题活动的设计。

1.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

这部分应尽量设计交互软件、序列图、动画、文字、图片等多媒体形式,系统呈现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使用动画来呈现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和原理。信息技术的某些知识和原理是比较复杂深奥的,如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因特网和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难以用比较简短的话语深入浅出地讲解清楚,但学生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简单了解。我们可借鉴国外电子书“Ourchoice”中以交互动画形式呈现风能发电原理的方法,将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利用动画或交互动画的形式呈现出来,便于学生感知和理解。

通过视频来演示信息技术相关操作。信息技术学科涉及许多技能的操作,在撰写课本时相关技能的表述是比较烦琐的。纸质课本一般通过操作界面截图加上文字标注和文字说明的形式来表达,占据课本比较大的篇幅,学生看起来也比较困难。在电子课本中如果使用视频,操作步骤会更加清晰,操作过程会更加详细。

设计游戏来巩固信息技术相关技能。除了特定的信息技术技能外,一款较好的教学游戏还可以锻炼学生的任务分析能力和系统规划能力、允许学生进行不同角色体验、开展实验等,还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学完新知识之后,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再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操练所学的技能,在锻炼学生信息技术技能的同时,还能提示学生这些知识和技能适用的场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枯燥无味的练习变得趣味十足,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主题活动

按照首要教学原理的理论,主题活动可分成“活动情境和任务”、“活动和任务分析”、“方法与步骤”、“总结与点拨”四个组成部分来设计。

活动情境和任务。德国一位学者对情境有过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是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对于知识,犹如汤对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中,才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信息技术学科电子课本的主题活动应该设计与活动相关的情境,在情境中明确具体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需要完成的任务。运用计算机和多媒体工具将学习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动画等形式和友好互动的界面创设“虚拟化场景”,或者利用视频技术呈现“现实情境”,甚至利用“增强性虚拟现实”技术来创设虚实结合的活动情境,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快地理解任务。

活动和任务分析。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其中对学生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重要内容。体现在教材中,对任务或者问题的分析是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而这往往是目前信息技术教材比较欠缺的,导致教师在使用教材设计教学时也往往忽略组织学生对任务进行分析。

在电子课本的设计中,要充分发挥电子课本移动终端载体的特点,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能直接在电子课本中对有关任务进行书面的讨论与交流。活动分析应该主要围绕完成活动任务的思路来设计,可以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同时通过“流程图”来呈现完成活动的思路。此外,还要分析活动涉及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可以设计活动涉及的知识与技能的逻辑结构图,新的知识与技能、学过的知识与技能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分别表示。另外,如果活动的任务是需要制作作品的,那么在电子课本中可以呈现作品的样张,通过交互的形式让学生针对活动的成果(样张)进行交互,具体表现为手指触摸到样张的内容,会突出显示或通过其他效果显示,并罗列出完成该内容需用到的知识与技能。

方法与步骤。方法与步骤环节应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样张制作过程的主要步骤,即样张制作过程的展示。以主要几块内容的完成过程演示,不涉及具体细节的操作,通过“声音+动画演示(或操作录屏)+文字显示”的形式,其中文字主要采取粗线条形式,提纲挈领地表示完成完整样张需要的主要内容与步骤。二是样张制作过程的互动演示,可以通过交互的形式让学生学习活动成果(样张)的制作过程,如手指触摸点击各块内容,可弹出视频或其他交互内容,介绍样张的操作过程,即类似提供系列相关的“帮助”(提供具体细节技能的操作帮助)。

总结与点拨。“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描凤,重在点睛。”总结与点拨也是电子课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总结,学生巩固所学,将所学知识形成一定的体系和框架。通过点拨,可以促进学生对信息技术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迁移应用,拓展学生视野,激起学生不断学习的欲望。在电子课本中,总结与点拨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对任务完成过程或问题解决过程进行总结,尤其对在任务完成过程中信息和信息技术所起的作用进行点拨。可以采用思维导图或简单图示的形式进行,这对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二是对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总结与点拨。用简单的文字、图片或动画对主题活动中所涉及的信息技术知识和原理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总结,用文字或图片序列的形式对所学的技能进行提纲挈领的总结和点拨,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三是对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性应用和拓展性学习的点拨。即除了解决本活动中所涉及的任务外,所学知识和技能还可以应用于哪些情境、解决哪些问题以及学生还可以在课外自己去探索和学习哪些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电子书包的教育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研究的热点,各个学科电子课本的建设也成为电子书包进课堂必须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对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电子课本的建设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该学科电子课本建设的总体思路及体例,即基于一定的教学理论(如首要教学原理),按照课程标准(如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标准),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如增强现实技术、数字化游戏技术、视频技术等),来呈现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及主题学习活动)。关于电子课本中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点的选择、主题活动的设计、技术实现形式以及课堂应用形式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作者单位:上海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

参考文献

Merrill,M.D.Firstprinciplesofinstruction[J].EducationalTechnologyResearchandDevelopment,2002,50(3),43-59.

肖焕之.信息技术教材离经典有多远[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1,(9):87-88.

吴永和,祝智庭等.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3).

胡卫星,张婷.电子书包的系统构建与教学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篇8

0 前言

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信息化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逐渐到来,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这样背景下,高校开始重视起电子信息专业技术的培养,以顺应时展的趋势。但是就目前来看,高校电子信息专业的实践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1 电子信息专业概述

电子信息专业,是一门应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进行电子信息控制和信息处理的专业性学科,其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信息的获取与处理,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技术。对于电子信息专业教学而言,学生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能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的技术基础和理论知识;

2)能够掌握电子电路的基本原理以及实验技术,对电子设备进行分析和设计;

3)具备设计、集成、应用及计算机模拟信息系统的基本能力;

4)了解信息产业的基本政策和法规,以及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

5)掌握电子产品的一般生产工艺,能够对其生产进行管理;

6)掌握电子电器产品的维修焊接技术,能够独立完成设备的焊接和拼装;

7)具备对电子设备进行熟练安装、使用、调试、维护的能力。

2 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的电子信息专业教学中,由于高校的不断扩招,导致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使得教学工作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实践教学缺乏

电子信息专业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学科,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电子信息专业的基础课教学中,由于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导致课程教学以理论为主,实践教学较少,严重影响了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中普遍存在“眼高手低”的现象。

2.2 存在与实际脱节的现象

电子信息专业作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高科技产业,在课程的设计上应该充分体现创新性,以推动科技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当前的电子信息专业技术基础课程,在内容设计、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等方面,仍然沿用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内容,缺乏创新性,与实际发展情况存在严重的脱节,不利于学生的就业。

2.3 教学方法单一

教学方法以理论为主,辅以少量的实践教学,教师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对知识进行枯燥的讲解,容易导致学生对枯燥的知识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3 提升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要结合高校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以提升电子信息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3.1 精编教学内容

针对电子信息专业的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编制。首先,要对教材进行合理选择,选取概念全面、原理清晰、方法独特、内容创新的教材,并以此为基础,辅以其它相关资料,对不同材料的优点进行充分挖掘和融合。其次,在教案的编写方面,要具备清晰的思路,确保概念准确、语义分明,能够充分反映出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可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提高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3.2 加强实践教学

首先,要对课程进行重新设置,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其次,要加大对于实验设备的投资力度,完善实践教学的基础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然后,要确保理论与实践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教师要清楚地认识到,作为一门面向实际应用的专业性学科,电子信息专业对于学生的实践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如果单纯的传授理论知识,无法满足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微机原理课程为例,其中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如电路原理、编程原理等,同时也具有自身特定的结构和形态,要对其进行全面掌握,单纯依靠理论和图纸是行不通的,如果不实际接触,只凭借想象不可能了解微机的内部构造,会直接影响其对于微机工作原理的理解和认知。而理论结合实践的形式,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应的装机和实践机会,加深学生对于相关原理的理解和记忆。

3.3 改进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关系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课程的兴趣。因此,对于教师而言,要结合学科特点,以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开展教学工作。在电子信息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教学中,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对难点进行简化,清晰地显示出理论研究的流程,从而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可以结合相应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有效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增加教学的信息量,从而使得教学更加直观,更加生动形象,而且可以减少教师的压力,课件在经过适当更新后,也可以重复利用,能够起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4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今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电子信息专业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这种情况,高校必须完善师资力量,加大资金投入,采取必要的措施,从容应对挑战,通过相应的课程改革,提高电子信息专业技术基础课的教学质量,为社会提供紧缺的综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3B-0079-02

电子线路是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类专业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其内容多、理论复杂、实践性强,传统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以教材和课堂为中心,教学方法是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被动地接受,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较难掌握。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成为新的教学途径。

一、信息化教学及其特征

信息化教学,指将图像、动画、音频、视频以及文字等多媒体信息,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整合,并以各种形式表现出来的教学手段。除在教室展示外,信息化教学资源还可以到学校内网或者互联网上,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常见的信息化教学载体有PPT课件、教学资源网站。信息化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把复杂的、抽象的、不易表述的知识和技能可视化、形象化、具体化,和传统教学相配合将极大丰富教学手段。此外,一些制作精良的小动画、小游戏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信息化教学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没有太多时间和场地的限制,更强调的是学生通过信息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从讲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引导者。

二、电子线路课程采用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

大部分中职生在初中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学习积极性受挫,很大程度上存在厌学心理;而且中职学校的教师资源相对高中比较匮乏,解决核心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对推动整个教学进程及缓解师资压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相对于其他专业课程,电子线路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电工电子类专业教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包括了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两大部分内容,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且作为物理电学的延伸,课程又存在理论抽象复杂的特点,较为枯燥和抽象,如果教师仍然像对待高中生那样以成绩为主导上课,则教与学都易陷入僵局。利用信息技术的特点将复杂的、单调的课本知识变成具体的、生动的视频、动画、游戏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课本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大,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学习。

三、广西物资学校电子线路信息化教学具体措施

信息化教学建设,分为信息化教学设计和信息化资源库建设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信息化资源库提供素材支持,信息化资源库根据信息化教学设计而制作。

1.信息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各种要素进行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和计划。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信息化教学设计突出信息化技术在教学过程的使用,主要包括教学过程中有信息工具的使用、用信息技术解决教学重难点等。

整门课程采用德国行动导向教学法作为主要教学设计方法,遵循“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这一完整的“行动”过程序列,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定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实践过程中,掌握职业技能,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行动导向教学法符合当今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信息化教学恰好能为行动导向教学法中学生的各种“独立”提供帮助。

依照行动导向教学法,把教学环节分为教师任务、学生收集信息、学生制定工作计划、学生实施计划、学生成果分享、评价等五个阶段。下面以电子线路中的“单管放大电路”章节为例对这五个阶段进行说明。

(1)教师任务

教师把《单管放大电路》任务书到校内网站,学生使用电脑下载。这一环节使用任务驱动法,确定任务要求,聚焦于学习者现有的主要学习问题,明确学习任务。

(2)学生制定工作计划

任务是按照电路图,制作出一块电路板,并对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进行测量分析,从而了解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特点和原理。根据任务书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搜集需要的各种信息材料,并制定工作计划。

这一环节使用小组学习法,激发并连接学生原有经验,小组自行组织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实际行动和经历中进行学习。

(3)学生实施计划

这是重点环节,在这环节中将使用大量信息手段解决其中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问题。学生需要进行搜集电子元件、在电路板上进行元件布局、焊接、电路调试等一系列工作,其中一个步骤遇到困难,整个任务将无法完成。针对学生搜集元件、布局和焊接的问题,制作flash小游戏,只有用鼠标拖动元件放到正确的地方,元件才会固定下来,否则会发出警告声及错误提示,在玩游戏的过程让学生了解元件的外观、参数和位置。电路调试的演示过程使用高清摄像机进行拍摄,可以多次反复观看。对于调试中的数据,还提供电路仿真软件,方便进行理论和实际对比,达到理论实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的目的。使用信息化教学,教师从忙碌的讲解和演示工作解放出来,真正成为课堂上的引导者。

(4)学生成果分享

学生制作简单PPT,展示自己的作品及成果,对不足之处进行归纳总结。课后教师把这些PPT进行编辑整理,成为信息化资源的一部分内容。

该环节展示学习成果,以具体的产品来展现学习成果,深入讨论工作产品以及完成学习的过程。

(5)评价

通过信息化评价系统,在电脑上进行自我评价、小组评价以及教师评价,包括评语和评分两部分。评分分额比例由教师进行设置,系统自动算出综合得分,还可以查看每次成绩、期末自动算出期评成绩,具有使用方便、实效性强等特点。

这个环节是反思学习过程,借助产品评价学习结果,检查并评价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原有经验和新的经验重新组合,形成行动能力。

2.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

信息资源库包括传统的教学文本文件,如教案、授课课件、实训指导书,还有其他多媒体信息资源,如视频、音频、动画等,制作出高品质的信息资源是信息化教学成功的关键环节。以下是学校电子技术专业建立信息化教学配套资源库过程中的一些经验。

(1)制作教学视频

使用高清摄像机拍摄视频,元件的位置、参数和符号、电路板的走线才会清晰,视频才真正有指导作用。电路调试视频采用画中画效果,可同时显示仪器仪表显示屏以及电路测试点,这样能够实时显示数据,不错漏任何细节。视频带有字幕以及配音,方便学生自学和复习。

(2)制作教学动画和游戏

使用flash或3D MAX制作游戏和动画。小游戏的作用是吸引学生,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减轻学习过程中的枯燥感。如果是比较复杂的游戏和动画,可以和计算机动漫专业的老师进行合作共同开发。

(3)仿真软件录屏

充分使用各种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Protel、proteus、matlab等。Multisim多用于模拟电路仿真,proteus在数字电路仿真方面则更好。在进行实验课程时,让学生了解电路或者电气元件变化时所带来的电路性能变化,再动手进行实操,有助于提高实训课程的效率。一些复杂的电路仿真学生不易掌握,要用录屏软件进行录屏,录屏后,给视频添加字幕和配音。

(4)教学资源上传到网站

网站是资源库的载体,教师把教学资源到网站,让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现在大部分网站都支持上传图片、动画、视频,教师不需要自己另外制作网站,只需要在学校的官网或者教学网站开设相应的栏目,并有充足的存储空间即可。如果占用空间过大,可以把占空间较大的高清视频放在学校内网,其他资源放在外网。

课程信息化需要花费大量人力和物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把课程每个章节进行分解,建立计划,给每位教师分配任务,经过每个学期的积累,积小成大、积少成多,不断完善,最终将形成信息化教学所需信息资源库。

3.信息化教学的成效

使用信息化教学后,学校电子技术专业教师2012年参加广西中职信息化教学大赛获一等奖,全国中职信息化教学大赛获三等奖,2014年广西创新杯中职信息化教学大赛获一等奖。从2009年至今,学生参加全区中职技能大赛也曾获得过一、二、三等奖,每年都有所斩获,这些都是信息化教学阶段性成果的体现。

四、电子线路课程信息化教学有待解决的问题

1.仿真机房、信息化课程等信息化资源有限

基础设施和资源建设上由于经费和师资等问题仍然达不到教学要求,只能是一部分课程或某些课程中的某些项目和课题可以进行信息化教学。电子线路课程属电类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点多,知识量大,而课时安排往往比较紧,若全安排信息化教学势必会影响到教学进度,因此需要老师精心设计内容,合理分配时间。

2.教师的观念及信息化素养有待提高

信息化教学要求教师不但要了解教育理论,还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例如使用何种设计软件、如何使用该教学软件来进行教学设计,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等,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的教学方法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部分老教师感到力不从心。信息化教学的关键是现代信息技术,教师信息技术能力不足将制约信息化教学的推进,需要教育管理部门及学校管理层大力推进。

五、结束语

教学实践证明,合理、恰当地运用信息化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得到了广大师生的好评。学校在电子线路课程中进行信息化教学,然后将经验在其他课程中进行推广,使其他课程能够全部或部分内容信息化,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培养出具有扎实理论基础、综合应用能力、设计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赵刚.对职业学校《电子线路》信息化教学的探讨[J].职业技术,2007(05)

[2]陆红波.《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中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3)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篇10

引言

专业建设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保障条件,同时也是高校综合水平和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反映指标。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的日益需求,特色专业的建设正逐渐得到各高校的关注,尤其在师范类院校的工科建设中更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国家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电子信息类的人才需求变得非常突出,很多师范类院校顺应社会发展也开设了电子信息类专业,但是如何在传统的师范类院校中开设工科建设,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工科专业,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研究课题。

一、专业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

一个新办专业如果没有特色,那么培养的人才就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专业的发展也会受到阻滞,因此专业的定位和办学指导思想的确立,是一个专业能否发良好发展的基础。

师范类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要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大特色,以行业发展为依托,充分发挥师范院校中工科专业的特色,构建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创新人才的培养体系。“围绕一个中心”是指坚持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中心,使其作为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两个特色”是指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工科特色和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特色。电子信息本身是工科专业,因此专业课程、实验和培养方案的设计以工科教育为核心,通过优化和创新课程体系,完善教材和实践基地建设,推动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手段创新,发挥第二课堂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探索和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另外,基于师范类院校教师教育特色,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前提下,培养部分具有较高从教技能的新型电子信息人才,建立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专业教师的培养模式,为社会输送“双师”型的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和教育教学人才。

二、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有效的教师引进培养进修机制,按照专业发展的要求,建设一支具有教育观念新、师德高、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职称、学历、年龄结构合理,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实际工作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教学骨干,培养在国内同行业中有较大影响的专业学术带头人。

(1)注重人才引进。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引进力度,整合学术梯队力量,促进科研创新团队的建设。

(2)加强师资力量培养。积极发挥学院现有的学科、学位点和实验平台作用,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的办法,每学期聘请1-2名专家学者来校做有关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方面的学术报告,每年选派2-3名中青年教师外出进修或攻读博士学位,支持开展广泛的国内外合作研究。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种研讨会和学术会议,时刻跟踪电子行业的最新发展和技术应用前沿。

(3)提高教师科研开发能力。积极鼓励全体教师申报部级和省级等各类基金项目,重点支持“产学研”项目申请,鼓励发表高水平的科研论文,从而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学术水平的提高。在工程应用方面,进一步加强与公司企业的技术交流,加强应用技术合作。

(4)执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和教学监督制。严格执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和教学监督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教育技能培训,定期开展青年教师优秀教学评比、教学竞赛活动,打造教学名师,构建教学团队,促进教师整体教学水平提高。通过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计划,为教师提供相应课程的高标准配套实验装置,使教师不仅在理论上和国际接轨,而且在实践动手方面也有大幅提升,实现“双师型”的转换。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对其他名牌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调研,提出了适合师范类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方案,把建设信息类技术人才和信息类教育人才作为培养模式的两大重点。

(1)优化课程设置

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完善“公共基础课程、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课程实验、自选课程、实践课程、素质教育课程”六大板块构成的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着力,强化实训实践技能培养,突出工科特色;拓展学生知识视野,部分体现师范教育特色。同时为进一步凸显工科教育特色,强化其实践性,探索实施“3+1”新型电子信息人才的培养模式(三年的理论学习和一年的实践实习),并在二三年级的暑假各增加一个短学期开展金工实习、认知实习和课程设计等实践活动。

(2)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进一步严格现有教材选用、编写、审核制度,选用国家面向21世纪教材和“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省部级以上获奖教材。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强化主干课教学方法的改革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稳步推进双语教学。完善课程负责人制度,加强电子信息类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在电子信息类专业积极推行“四双改革”方针,即:双纲:制定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实训教学大纲;双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双材:每门课程都有理论教材、实验实训教材;双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和校外实验实训基地。

(3)实践与创新

完善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改革,加大实验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采取引导、指导、讨论、尝试、探索交流等形式,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模式,形成以自主式、合作式、研究式为主的学生学习方式,加大开放实验力度,激发学生实验兴趣,不断提高实验课程教学质量。在培养方式上大胆创新,在保证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制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应变能力、创作能力。除了校内建立的实验实训室外,还积极与国内外著名的电子生产企业、自动化研究所等联系,为学生与社会架起一条直通的桥梁。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电子设计竞赛、大学生课外科技制作以及大学生技能大赛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的专业素质。为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积极倡导以本科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学校可以每年拨出专项资金,举办科技创新大赛,鼓励大学生申报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对于成功申报的项目,给予资金资助和专业指导。同时加强毕业论文的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加大实验类和基础教育研究类论文选题比例,促进科研型后备人才和新型教师的培养。强化毕业论文与创新性实验相结合,让学生尽早进入毕业论文工作,实现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的互动,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4)从教技能的培养

很多地方性中专(技校)均开设有电子信息类专业,因此对电子信息类专业的老师需求量很大。师范类院校可以加强“双师”型人才培养,对于专业知识掌握较好并有意于从事教育行业的学生,聘请高水平的教育学专家,开设“电子信息技术教学论”、“教育心理学”等教育技能选修课程,进行教育教学技能的前期培训。对在电子技术专业的从教技能作全程指导,强化对教师职业的认识,激发从事电子技术教育的热情。

四、管理体制改革建设

一是积极鼓励和支持高学历、高职称、热心教学人员担任学院基层管理工作,加强管理能力培训,注重在实践中提高管理水平;二是健全“所室合一”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研究所科研对本科教学水平提高的辐射与带头作用,研究所为本科学生探索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开放性实验、毕业论文提供平台,同时充分调动教研室在教学管理、教学研究中的积极性,形成教学科研的良性互动;三是完善课程负责人制度,构建“学院—教研室(实验中心)—课程负责人”三级管理模式;四是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坚持“教学一票否决制”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

结束语

特色专业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师范类院校进行电子信息类特色专业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不断探索的过程,本文对该问题在专业指导思想和定位、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相应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探讨,有一定的实际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郭银章,曾建潮等.地方高等工科院校新办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模式与创新体系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8):22-25.

[2]吴杰康,杭乃善.特色专业建设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8):

34-36.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篇11

电气信息类专业包括电气工程和自动化等与电相关的专业。该类专业的目标是让设备根据环境的变化自动调整运行,即通常所说的“智能化”。因此,该类专业大学生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有能力胜任工业企业工作的高级电气人才。随着工业自动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为适应工业界对具有实践性、创造性等综合能力强、素质高的技术人才的迫切需要,应重点关注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大学生能够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

而目前在大部分高校中,对于低年级大学生一般设置课程设计、企业参观实习或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科技竞赛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对于毕业生一般通过毕业论文环节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分析能力。[1]这些固然是电气信息类专业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是一般高校的“课程设计”大都沿用以前的传统,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工业企业需求的改变有一定的更新,但是相对来说,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企业参观实习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实际设备运行过程,但是时间相对仓促,真正能够深入的有限;参加科技竞赛的学生数量有限,只能锻炼部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毕业论文环节一般由导师根据研究方向选定,能够较好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但毕竟时间较短。本文从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定位、学科内涵、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出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引入了“项目实习制”人才培养模式。

一、电气信息类专业定位和学科内涵

按照教育部电气信息类专业目录和定位,电气信息类专业方向涵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

从学科内涵来看,电子信息类专业涉及的主干学科包括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由此决定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以电气工程为背景;以控制理论为基础;以信号分析和处理为手段;以计算机、电子技术为核心。

二、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

从总体上来说,电气信息类专业大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检测与仪表、信息处理、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与引用、网络技术、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等基础知识,能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运动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管理与决策、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各类电子设备及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集成、应用和开发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3]当然,对于归属于电气信息类专业下的各个子专业来说,根据其主干学科的侧重点不同,其人才培养目标各有侧重。

要实现上述人才培养目标,对电气信息类专业本科毕业生在业务、能力和素质方面应提出以下要求:掌握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的管理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外语综合能力,具有较高的军政素质;掌握电子信息类专业领域必要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主要包含电工理论、电路理论、电子技术、信号处理、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基本原理与应用等;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及应用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熟练的与本专业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能力;掌握本专业领域内1~2个研究方向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了解本专业学科的发展趋势;在本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组织管理、团队合作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要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

三、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目前,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主要包括公共课程、技术基础课程(又称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简称专业课)三部分。[4]公共课程主要在低年级展开,包括文化课程类、工具课程类及能力培养课程类。公共课程是从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考虑,针对该类专业大学生必备的知识和基础,全面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使学生获得较宽泛的公共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从而为学生后续学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技术基础课程涵盖非常广,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要求中提到的电路理论、电工理论、电磁场、电子技术、机械基础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原理及对应的实验和设计等课程,使学生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知识。专业课程根据电气信息类下属各专业特点选择相应的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核心课以及专业拓展课,使学生掌握本专业方向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的专业设计、实践和创新能力,接触相应学科的学术前沿。

综上所述,从课程体系来看,各个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课程设置都是严格遵循该类专业的专业定位、学科内涵、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而设置的,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科学和专业技术知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然而,这种“始终以教师为中心”的统一的教学培养模式也不利于学生自主解决与课程对应的实验、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不利于学生系统理解和掌握电气信息类专业的各种相关技术,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锻炼效果。

因此,为了促进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在当前“以教师为中心”的培养模式中增加“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探索和研究精神,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学习过程中构建自己的本专业知识框架体系。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电气信息类大学生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应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喜欢的课题,真正参与到一些没有借鉴的实际开发类项目中,与教师或学生共同讨论、设计并实施项目方案,了解电气信息类项目的整体实现过程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学校教师 在学校主页上发布本科学生招聘信息(包括:项目名称、项目实现目标和要求、具体负责任务、对所招收学生的要求、联系方式等等);学生可以通过网站在线查找学校教师发布的招聘信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可以联系相应教师,申请相关职位;教师收到学生申请要求后,组织面试;学生面试通过后正式加入该教师项目组,与团队协作共同完成项目任务。在国内高校,近年大量出现“大学生暑期企业实习计划”,即各企业在相关网页上发布暑期实习职位,相关专业大学生递交个人简历,申请企业提供的实习职位;企业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简历筛选、笔试以及几轮面试,通过的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这种“大学生暑期企业实习计划”不仅让大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就业的相关知识、技能,锻炼和培养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以及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同时,对于能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的学生,还能锻炼其创新思维、灵活应变的能力、持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等。

由此可见,学生实践和创新等能力的提升需要实际的项目或任务支撑。为了更好地锻炼和培养电气信息类专业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可以借鉴上述国外高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及“大学生暑期企业实习计划”,在本科生培养阶段可以引入“项目实习制”,引导学生尽早、更频繁地接触实际项目工作,感受专业氛围。

另外,目前国内高校中一些青年教师指导的学生比较少。一方面,没有指导的研究生或者研究生数目比较少;另一方面,本科生毕业设计有时间限制(与项目进展不同步,缺乏延续性),因此导致教师有实际的科研项目但是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去实现。“项目实习制”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也能解决青年教师项目人员缺少的现状,对于高校来说是一个双赢策略。

本文介绍的“项目实习制”具体如下:

1.实施方法

高校教师根据自身需求(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发项目、企业横向项目等),通过各种渠道(如校内网站等)发布项目实习职位需求,相关专业的各年级大学生可以应聘感兴趣的职位,教师经过考核后聘用适合的学生。聘用后的学生要按项目进度完成教师交代的各项任务,出现问题可以查阅资料、与课题组其他组员以及教师商讨。以“水压试验机故障诊断”项目为例,学生首先需要到现场进行调研,了解水压试验机设备的运行原理和流程,学习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WinCC等软件编程方法,同时针对该设备的故障诊断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此外,还要考虑方法的时效特性。

2.管理方法

高校制定有关使“项目实习制”进入正规化渠道。学校制定学生实习津贴标准,根据学生的考核成绩划分为五档:A档(考核成绩 90分),B档(80分,考核成绩<90分),C档(70分,考核成绩<80分),D档(60分,考核成绩<70分),E档(考核成绩<60分)。根据学校规定的标准以及学生参与实习的时间,教师从项目人力资源经费中支出学生的津贴。

3.实施过程和效果

在项目实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实际问题,通过自身所学理论知识、查阅相关资料、现场调研与高年级学生以及教师交流积极主动解决实际项目中出现的问题。“项目实习制”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技术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能力,而且对于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包括:创新思维、灵活应变的能力、持续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能力、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的培养也非常有益。相比而言,“项目实习制”比“大学生暑期实际计划”更加灵活,便于学生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促进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综上所述,通过这种“项目实习制”人才培养方式,本科生可以跟随教师进行研究性学习,并且可以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以及博士、硕士资源,把课堂“填鸭式”教学扩展为现场教学,为本科生今后的工程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大学生可以在本科阶段接触多个研究方向,有利于学生对本专业主要的研究方向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进而明确自身爱好所在,为学生继续求学或就业指明方向。

四、结束语

在本科教学中引入“项目实习制”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具有更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具备主动获取知识、主动参与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过硬的社会竞争力,对于满足岗位需求能力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寒林,林洪贵,蔡振雄,等.毕业论文指导中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探析[J].集美大学学报,2012,13(1):126-128.

电子信息导论课论文篇12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267-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电子商务作为新兴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逐渐成为各国竞争的重要项目,国内各院校也逐渐开设与电子商务相关的教学课程,从而不断促进我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但针对各院校目前的教学情况而言,人才专业素养及实践能力与我国电子商务人才需求标准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影响我国电子商务的高效发展。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应用整合理论分析

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及电子计算机等现代通信手段实现对信息的现代化处理、应用,其中包含计算机技术及多媒体技术、遥感技术等。信息技术与课程理论结合,主要是指在进行各个学科教学时,采用信息技术实现对新型教学环境的创设,在此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主性的塑造,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目的,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积极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实现对学生的高效教学。

信息技术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含三个要素,即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及学习方式。信息化学习环境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相关教学信息的高效处理[1],并将处理后的有效信息直接显示于多媒体屏幕及虚拟网络环境中,信息技术是计算机及通讯技术的结合,其中信息化学习环境主要包含设施为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教室等,资源主要包含网络中的学习资料等,平台主要指在教学过程中展现于被教授者的学习界面,通讯及学习工具可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及实现交流的保障;信息化学习资源主要是指经数字化处理可直接在多媒体环境中展示的资源材料,该材料在具体应用中可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通过自主方式及创造形式实现对信息的查询及处理。信息化资源主要包含多媒体软件、数字音频等,它是现代化信息教学的基础及关键因素,其内容不局限于书本,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具有高效性及资源丰富性等特征;信息化学习方式主要是指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产生的且不依赖于教师及书本知识,而是利用数字化平台及资源实现与教师及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其学习方式具有多样性特征。

二、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一)优势性现状分析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变与发展,电子商务逐渐在世界各地发展并在其商贸活动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与国外经济交流逐渐密切,多数院校已逐渐开始发展电子商务各专业及其课程,作为新兴行业及新兴化专业,其在具体教学中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我国各院校在对电子商务专业课程设置中,不断加大对其重视程度,在硬件及软件建设方面均投入大量资金予以建设[2],逐渐促使该专业不断完善发展,有利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体系构建及发展。目前,我国电子商务课程开展院校多为综合类院校及财经类院校。综合类院校在具体专业开设及教学过程中,重视对相关基础理论知识、电商环境及综合解决方案的教学,重视电子商务的理论知识及后期应用,而财经类院校则由于其院校特征重视电子商务的经济因素,重视其活动及贸易流程,重视管理及经济效益的提升与发展。

(二)存在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滞后性。目前电子商务课程作为交叉性学科其涉及教学应用范围较广,包含计算机、管理及法学、经济学等学科,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电子商务课程内容逐渐随着社会的改变而改变,教材在编写及应用更新等方面存在相应滞后性,因此各院校如何进行教学内容的系统设置,培养不同的电子商务实用性人才已成为其急需解决的问题。

2.教学模式及教学手段落后。电子商务课程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式实现课堂教学,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在具体应用中,教师及学生的相互交流较少,课程中仅以教师作为教学主体,未重视学生的主体性特征,而在具体课程教授过程中,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教学[3],忽略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提升,这样不仅使学生难以实现对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的高效掌握,还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无法在具体应用中实现高效操作。

3.教学资源难以实现电子商务高效教学。现阶段,由于各院校对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重视,其教学资源也具有较大优势性,为电子商务的教学提供了一定的教学基础,但各院校在具体应用中,并未对该类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应用,多数院校校园网中的教学资源多为教师所利用,并未使学生对其高效应用,因此往往导致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

三、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一)实现教学模式高效完善与发展

目前,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施教学模式具有较好条件,它可在学生具体组织与引导下为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模式及教学服务。在基础教学中,可将学生作为教学有机整体,建立共同学习机制,实现团队学习,例如利用信息技术建设互联网平台实现相互交流与沟通,这样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可使学生之间进行相互沟通与了解,理解各学生对其知识点的不同意见及不同看法,从而加强学生之间的信任度,加强思想沟通,提高团队协作能力[4]。建立鼓励机制,推选近期表现良好的学生作为创新主体进行学习引导,同时还可在具体教学中,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常用网络工具及网络平台,以新的视角实现对正确网络信息的认知,不断促进学生高效发展。

同时还可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主体论坛学习,建立公共学习体,对于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可向其共同体予以求助,从而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该论坛学习过程中,不应将其学习主体局限于学生之间,同时各教师也可参与其中,实现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对于学生不懂的问题予以高效解答,实现学生教学高效性。

(二)有利于交互性及多媒体化形式发展

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的不断整合,有利于电子商务学科的高效教学,信息技术属先进科学技术,在电子商务教学中可作为先进教学媒体实现高效教学,其在具体应用中最突出的特点便是拥有显著的交互性,互联网交互性可有效对信息实现实时反馈[5],教师与学生可实现在线双向及多向交流,学生在具体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可向教师进行求助,教师予以其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的高效发展。

信息技术其自身拥有高效多媒体性,教师在具体应用时,在网络上下载相关多彩图片、音频及视频等,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予以展现,这样可改善课堂教学气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可对学生的感官予以刺激,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知识,实现高效教学。

(三)可有效提升学生及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相互融合的施行主体在于各授课教师,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将自身从传统教学知识传授者向教学环境构建主体、教学活动参与主体等角色转换,因此在此过程中便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才可实现对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的设计与规划,在这一条件驱使下,教师便需不断地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在课外不断对先进的信息技术予以学习与掌握,从而使自身更好地实现对学生的高效教学,而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也直接影响着信息技术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的广泛应用[6],信息技术在具体应用中,不仅是教师的教学工具,也是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及掌握工具,若学生未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便在课堂教学及课下复习中无法实现高效学习,从而影响电子商务课程高效学习。

(四)有利于教学内容更新及教学体系完善

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实现电子商务教学时,由于众多客观因素影响,在具体教学中缺乏一定的信息化电子商务教学案例及实践经验,因此教师采用信息科技实现教学,可推动教师对信息化教材及案例的认知及编写,可为学生提供先进的理论知识内容,有效实现知识的快速更新。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与社会电子科技的不断更新,导致电子商务内容呈现快速变化趋势,因此为了实现高效教学,教师便应不断实现对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的探究,从而实现对电子商务理论的研究,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为教师提供最新的电子商务理论内容,使教师遵循该内容实现对教学体系的创新,完善教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属于新兴行业,其具有快速发展、更新好特点,因此各院校在对其进行相关教学时,需要重视内容的相应改革与更新,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网络技术在电子商务课程教学应用中,可有效实现课程教学模式高效完善发展,提升学生及教师的信息素养,有利于教学内容更新及教学体系完善,促进教学进一步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乐春.网络信息技术在高校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展望,2015,(16):199.

[2]侯旭芳.信息技术环境下电子商务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2):140-141.

[3]刘久凯.论多媒体技术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3,(04):97+12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