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素质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2-07-25 07:49:12

审美素质论文

审美素质论文篇1

在钢琴教育中,由于受到应试教育和人才培养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重技能轻情感”“重技能轻审美”的现象长期存在。钢琴教育者总是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生钢琴弹奏技巧的提高上,对审美教育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审美素质的有效提高。因此,作为钢琴教学的实施者,钢琴教师要首先实现个人教育教学观念上的积极转变,将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充分纳入到钢琴教育的目标体系当中,在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弹奏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把钢琴教学和音乐审美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钢琴艺术中美的表现与创造融为一体。从而让钢琴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感受到钢琴艺术的音色美、造型美和曲调美,进而让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钢琴音乐。

二、重视钢琴名作的范奏与讲解

对于很多钢琴初学者而言,如何培养起钢琴学习的兴趣,消除学生对钢琴弹奏的神秘感和畏难感是至关重要的。这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在教学中的引导性作用,避免“只讲不弹”的灌输性教学,提高对范奏教学与讲解的重视程度,这不仅能够实现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也是让学生加深对钢琴音乐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在范奏教学中,钢琴教师要尽量选择钢琴名作,通过有效的范奏,讲解和示范作品的艺术魅力、宣泄作品中的情感,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试听、视奏和练耳,进而有效拉近听者内心听觉同钢琴音乐的心理距离,充分感受钢琴艺术的感染力,获取丰富的情感体验。例如,很多钢琴学习者都知道《土耳其进行曲》这一名作,但对于其创作背景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却知之甚少或不够全面,所以钢琴教师在范奏《土耳其进行曲》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提高范奏水平,积极融入个人情感,提高范奏的感染力;另一方面要对作品进行深入的讲解,让学生知道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个人意图以及所表达的个人情感,降低学生在钢琴审美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障碍,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综合感悟能力和审美能力,从而积累审美经验和审美技能。

三、重视情感教育手段的科学运用

审美素质论文篇2

在当前新课改全面施行的大背景下,“审美教育”已成为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这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基础性要求。良好人文修养的培养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长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语文审美教学去加以影响和实现。笔者基于对语文教育性质、目标的认识,对“审美教学”这一课题做了一定的教学思考与探索,现略述如下。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的实施现状

审美教育又名美育,指教育者按照特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充分发掘审美因素,激发受教者的审美经验,进而培养、陶冶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完成塑造“感性的人”的教育目标。审美教育的功能可分为四点:以美冶情,升华审美情趣;以美启真,启迪智慧;以美储善,感知并培养道德情操;以美健体,感悟生命价值的追求。随着审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逐步深入,审美教育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作为美育的重要阵地,在学生初步的审美情操的培养上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课改与素质教育的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缺陷或问题也逐步凸现出来,这主要是表现为传统教育思维、教学模式以及教师素质等因素造成的美育“缺失”或“偏差”的问题。

首先,教学方法方面,由于没有客观标准的参照,部分教师对课改与审美教育内涵的理解有所偏差,教学课程有形式主义倾向,如有些课程多媒体技术使用过于频繁甚至滥用,干扰教学主题,教学目标主次混淆。其次,教学模式上,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审美教育往往变成教师的单人秀,教师的个人分析取代了学生的阅读实践。最后,教师自身审美素质的培养提高也是审美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

二、语文审美教学的具体措施

(一)引入美感情境的审美教学

生动、直观、感性的美感形象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感官体验,弥补其知识积累和阅历的不足。小学语文的基础性特征要求其审美教学须以美的外在形象为手段,具体表现为两点:客体文本所体现的音韵美、人物形象美、作品结构美等;主体教师所表现的语言美,情感美等。这些美感形象主要依托于两点进行营造和实践:

1.充分挖掘文本美感因素。文本的利用发掘就是要为学生找到并展示审美激发点,构建审美主体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进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和进一步探索。如诗词就具有极强的美的客观性和形式规律,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等都有助于审美主体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实现了审美意识的升华。以贺知章的《咏柳》为例,“碧玉”、“绿丝绦”“春风”等都充分勾勒出初春杨柳的形象美,“赋物入妙”,引人入胜。

2.创设引入美感情境。审美情感极易为美丽的情境所触动,文本阅读中,美感因素或为愉悦情绪、或为慷慨激昂的壮士情怀、亦或其它情绪所启发引起。《碧螺春》一文中所描绘的动人画面、流淌的音乐、整齐的朗读声都会引发学生对江南春色的美好向往。教师对音乐、多媒体课件的合理搭配运用,都可以将语文教变味轻松享受的欣赏过程,让学生在知识的消化吸收的同时陶冶情操、美化情怀。

(二)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

美在本质上是多元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美的生命力源于审美活动的个性化。小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世界使其在文本阅读的过程中会产生与成人大相径庭的思想,而越是这种奇思妙想,越是创造性的思维和表达,越能体现出文章的美感所在。而小学语文中的审美教学就是要学生用个性体现和主观表达来完成其对文本的理解,如在《碧螺春》中采茶一节的阅读中,学生们评价江南春色之美也是从多种角度着眼的,有朝霞灿烂之美,有晨雾朦胧之美,也有晨光微熹的温柔之美,这种脱离了标准答案、固定思维的桎梏,个性、情感的展现流露都是文学生命的丰富性、多义性的理想体现,也是审美教学带给学生更多更大创造空间的目标所在。

(三)审美教学要注重整体建构

语文课本中的每篇课文都是完整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带给学生美感意境、个性发展的审美教学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学生知识、形象感知的不足,教师要考虑到保持对文章内容的整体理解、词语的整体把握,最终实现内容结构的整体回归。

三、结论

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教育作用的发挥,不仅要依靠美感营造、个性发展和最终的整体建构,同样需要师生间的交流和对学生自由感悟的宽容,深化

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使语文审美教学真正成为精神享受的教学。

参考文献:

审美素质论文篇3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教学期间,应重点培养学生们良好的道德素养及审美情趣,让正处于成长关键阶段的初中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作为教师,应将审美培养融入教学方法中,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及影响。以下简要针对初中语文审美教学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供参考。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素质培养中存在的不足

审美教育又被称为美育,指的是教学工作者遵照特定年代的审美意识,深入挖掘审美条件,刺激学生们的审美经验,从而陶冶学生们的情操,培养学生们的审美素质,帮助学生们成长为感性的人。审美教育具备以下四种功能:其一,通过美来陶冶情,从而升华为审美情趣;其二,通过美来开启真,从而启迪智慧;其三,通过美来存储善,培养并感知道德素养;其四,通过美来强健体,领悟生命的价值。语文教学是进行美育的重要课程,但是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的影响,初中语文审美教育效果较差。其存在的不足大致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在教学方法方面,因为缺少客观的参考,一些语文老师在理解审美教育及课程改革内容是存在偏差,课程教学倾向形式主义,例如:部分课程过于频繁应用多媒体技术,甚至到达滥用的地步,从而对教学主题形成干扰,很容易让学生们混淆教学目标;在教学形式方面,没有全面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审美教育经常变成教师一人的表演,教师自身的讲解替代了学生们的实践;在教师本身方面,教职人员自身的审美能力也对教育质量有着密切的影响。一些教师自身的审美素质相对较低,从而无法为学生树立榜样,给予学生正确指导。

二、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中学生审美素质

(一)从教材中发现美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包含的美育材料很多,包含艺术美、社会美、自然美等。作为初中语文老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们发现其中的美,并认真体会。例如:教师在讲解《济南的冬天》课程时,应引导学生感受课文中的自然美,在讲解《我的母亲》课程时,引导学生体会母爱之美。教师可以将学生们划分成若干小组,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探讨课文中的美。此种方法能够将教学真正交还给学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通过感受教材中的美,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把握文章的中心,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审美素质,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及成长奠定扎实基础。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多采用鼓励、表演的措施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二)从游戏中展现美

常言道:兴趣是孩子们最好的老师。对于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普遍喜爱玩耍,那么语文老师就可以针对学生们这一特点,通过游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体会美。另外,游戏教学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认知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丑小鸭》课程时,可以为学生们设定一个表演的游戏,让学生们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为学生们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们表演丑小鸭、白天鹅、其他小动物等进行表演,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课文内容,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氛围更加活跃,培养学生们的审美素质。再例如:教师在讲解《黄河颂》课文时,就可以让学生演唱关于黄河的歌曲,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播放一些黄河的图片,从而帮助学生体会黄河的气势,提高教学质量。游戏教学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发现语文教学的快乐与美,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三)从朗读中体现美

想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审美教育,初中语文老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们进行朗读来赏析文章的美,使学生们在朗读期间形成感知、感悟,从而陶冶情操。那么,语文老师就应提高学生们的朗读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其一,保证学生们的朗读质量,让学生们在朗读期间不缺字、不重复、不读错、不加字、不唱读;其二,保证学生们的朗读速度。应让学生们流畅、通顺的进行朗读,保证语速恰当;其三,保证学生们朗读带有情感。这就需要学生们对课文内容有所感悟与理解,唯有真正掌握课文的中心与内涵,才可以形成感情,让学生们在朗读期间获取美的熏陶。想要确保朗读带有感情,首要任务就是朗读出不同的语调,将各个年龄人的语气朗读出来,同时融入不同的性格与感情,例如:欢快、悲伤、痛苦、希望等,借助语气及语调,都能够形象的反映出来。还需要将作者自身对描写人物的态度朗读出来,例如:批判、同情、赞许、嘲讽等。同时,应朗读出语句间的停顿,借助切当的停顿,来表现出标点符号。同时可以将多种情绪表现出来。另外,还可以采用重音的方法,强调一些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例如:在朗读《最后一课》课文时,结尾“法兰西万岁!”这句话就需要重音进行朗读,从而表现人物的爱国情怀。通过绘声绘色的朗读,可以激发学生们对美好情景的感悟与向往,培养学生们的审美素质,从而为学生们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总结: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速率的加快,教职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从而给与学生正确的引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审美能力,教师应擅长引导学生们去找寻、发觉课文中的美,游戏中的美及朗读中的美,从而净化学生们的内心,陶冶学生们的情操,为学生们以后成长夯实基础。因此,对初中语文审美教育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是值得教职人员深入思考的事情。

参考文献:

[1] 王吉兵,浅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0(09).

审美素质论文篇4

(一)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严正指出:“当今世界政治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科技迅速发展,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

此话不无危机感。国际竞争的压力,突显出原有教育体制、教育观念不合时宜的陈腐与偏置,惕警起改革的势在必行。“素质教育”这一术语作为对传统的“应试教育”的一种反动二被导入了教育改革发展的轨道。并且在其运行之初显露出一种令人喜忧参半的复杂状态,其中的混乱、偏颇、漏洞、障碍等等,在此不想多做探究,旧瓶盛上新酒,也难免一些残留的旧滴,混杂、消解了新的纯粹,但一滴与一瓶,浓淡已经判然。

(二)

所谓素质,本来含义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即生理学上所说的“遗传素质”,它是人的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基础。按此,定义素质为:当你将所学的一切知识与书本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那种东西,想来就不无道理。素质不是某些具体的知识或技能,而是所有外部事物、知识文化等在人的身体心灵头脑骨髓中内化之后所氤氲所澄明所亮敞出来的那些东西,它是超越了旧的明晰与熟悉,面对新的混沌与陌生时的那种分选、爬剔、梳理、消化、吸纳、以及新创的自由与自觉。素质不是具体的某种工具,而是能握任何工具,并能游刃有余运用自如的那一只手。

关于素质教育,李岚清的定义颇有意义:“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素质教育要彻底摒弃应试教育的片面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这片来自最高决策层的声音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他对“素质教育”目标方向的界定,更在于其中可喜地透露出的一片人文关怀意识——“对国民大众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的价值关怀。对个性全面发展的教育学尊重。”并且在此,审美的维度被明确树立进了目标的范畴。这无疑是对过去以培养少数“精英”为目标,以升学率为转轴,以智育为量度准绳的逼仄的传统教育价值观的一种反拨,这不啻是未来教育发展、人的发展的一道福音。

在“素质教育”已成为一种响亮的声音传遍耳闻的当今,问题早已不在于概念的是否适当以及它是否必要与是否执行。

困难在于操作:如何操作?怎样保障它不偏离、不歪曲、不流于表面的形式......(当然前提是:一套完善的、系统的、具体可行的素质教育理念的建立。)

在我们这个注重功利、实用的社会,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在这个裂变的阵痛时时绞动心的浮躁迷惘了关照的眼眸缭乱了常态的步履的转轨期,在这个被各种俗谛充盈围抱、芸芸广众乐于媚俗或不由自主地流于媚俗的氛围里,在这个选择方式表面上的多元化终究掩映不住本质里的一元化的单一性指归的境地里,我们可以想象:素质教育将有可能走向何处,它的哪些内容会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较为轻松并且卓有成效地被落实,二哪些内容壬将一如继往地因循旧辙或被置之高阁或无可奈何地流于形式并且愈演愈烈每下愈况。

于是,一方面我们欣喜看到:我们欣喜看到:我们已经因材施教、因地、因时制宜地培训了多少富有“素质”的各型人才,他们都在社会的庞大的建设系统中找到了自己或取或予或显赫或寻常的位置:厂长、经理、懂事、企业家、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文艺工作者等等花开遍地、桃李满园、蔚然缤纷、俨然灿烂。

我们触摸到文明前行的脉动——科技在进步、物质财富在丰富、经济在增长、生活水平在提高、社会在繁荣......生活的外观似乎越来越光滑美丽、越来越无懈可击。

但同时,我们也逐渐感觉到:在小汽车、错层式家庭住宅、精致的厨房设备、高传真装置、多媒体、互联网络、精品屋、专卖店......陆陆续续闪亮登场的同时,人的形象却日渐远离生活的镜头,变得模糊不清,就象夜雨街灯下幢幢匆匆的影子,塞满各种电磁波、油墨、激光盘气息的脑袋下面是日渐荒凉的心灵,生活的本质益发地晦暗不明。

我们逐渐了解:在物质、金钱、技术、事业及其 成功不能抵达不能充满的时间与空间 ,许多人无法逃避无法摆脱某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煎熬与追迫,不能为自己张罗起一个修习精神的道场,不能为自己垦殖一片憩息生命的园地,不能为心灵找到一方坚守的位置,在精神生命无根无家的状态下,把自己交给无聊与庸俗,交给为金钱地位享乐的奔竞,交给声色犬马的追逐与狂欢,用华丽的包装、盛丽的场景掩遮起骨子里的贫血空洞与苍白,并且自命为大手笔,而这样的手笔,充其量不是给文明导致堕落的观点写上一条充分的注释而已。

物质的富足不等于精神的丰盈,技术的高超不等于科学的发达,拥有握工具的手不等于拥有适当使用工具的心灵。

(三)

吴宓先生曾经这样说过:“凡古今中西之人,其生活及事业,皆有外阳(功业、道德、思想、责任)与内阴(生活、婚姻、恋爱、情感)之二方面,表现如一,乃为真诚;情智双融,乃为至道,阴阳合济,乃为幸福。窥此二者之全,乃为真知,由此二方面竭力帮助,乃为真爱。”

传统教育理念及其运作的偏颇或者说不近人道处恐怕就部分在于割裂了人生阴阳的合济,不一人的完整为本,而把人当成运转社会这部庞大机器的某种工具,当成大大小小的官员们手中可以任意调拨的棋子,而不关心、爱护、帮助人们去获取“情智双融”、“阴阳合济”的至道与至福。

教育的运转臣服于市场经济霸道的指挥棒下,学校变成了流水线作业的生产车间,教师成了各种技术工人,而学生就是专门制作的迎合市场口味的适销对路的各类产品,在按部就班的一道道程序化工序结束之后贴上统一的商标与功用说明批量投放出去载浮载沉,经过时尚的潮流层层濯洗,终于褪尽一切个我的色彩成为无质感无区分的一沫沫漂浮物。

人的塑造被异化,被简单为工具的制作,技术的解放力量——使物工具化被扭曲成技术的桎梏——人的工具化,人生多向完整的需求让位于一维的现实功利。

而每一个完整的人生都有两种潜在的需求:一种是以连续的开创去实现自己。另一种是以一种永恒的宁静来抚慰自己,而且人类文明的程度越高,创造性生活的范围越广,强度越大,其需求的宁静于抚慰也就越细腻、越丰富。

从人生的完整需求出发,为现代建设与生活的素质教育,它的理念与运作中所贯注的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应该体现在对每一个个体生命获得完整与幸福的目标的关怀与“竭力帮助”,即一方面帮助其拥有开创事业人生、发展自己,实现自我所必须的方法与能力,不仅仅教给获取知识能力、开启灵明的钥匙,激发起追求未知的渴望,在内心里建立起自我教育的意念,一生追寻与维护生命的灵性、激情、想象与创造力。

另一方面,帮助其拥有一颗丰富饱满的心灵,一颗能够去粗取精、吐故纳新的向着纷纭繁富、良莠参差的现实存在敞开的心灵,树立其一个能够抵拒种种诱惑与打击,能够把持、能够守定自己的信念,养育一个能够参与与融入现实人生而又能够超越某种现实层面的进退裕如的精神,经营一方能够宁静、抚慰心灵、修养生命、栽种生活中点点滴滴、大大小小浅浅深深的体会与感动并且能够使其开出芳馥的的花来的丰饶园地——多少人因为“后院失火”而最终丧失了曾经拥有的一切,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不胜枚举。

而原来,我们可以不等到发现“后院失火”时才想起应该予以的经营与管理,可以不等到看见朽坏堕落的不可逆挽时才想起应该给予的呵护,就像我们可以不等到呼吸到远超安全阈值数倍PPM的污浊空气时才想起曾经疏忽了的预防,可以不等到泥沙淤积充塞了所有的江河湖海洪水汪洋恣肆时才想起保护森林植被,可以不等到一个个物种一一迅速地灭绝时才想起全球生态的……对于渴望清洁水源的人类,人工制造的“纯净水‘永远只能是杯水车薪,就如同人们不能以杯水的沉醉代替生命有家可归的饱满与宁静。

(四)

与关怀个体生命的完整 与幸福相应的,素质教育中的人文关怀内容还包括培养受教育者对自身及外部世界的一切的人文关怀意识,这是同一问题的另一面。

1989年北京召开的“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的口号:“学会关心、学会发展”,其中也不无人文关怀的意识。

从关心一枝一叶到关心整个世界,从关心身边的亲人朋友到整个的人类,从关心自身的发展实现到关心集体、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

见微知著,推己及人,儒家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及“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等信条,其中不乏可资现代运用之处,小事做得来,大事才能提得起,可供挖掘、可供借鉴的不乏其例:

日本教育法将关心的内容化为一条条细则落实到每一阶段的教育。

新加坡的“好公民”课程和《儒家伦理》课,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接受能力,让学生从个人开始,然后扩展到家庭、学校、邻居、国家乃至世界,通过生动多样的方式,将关心的意识及诸多的价值观念传递并化入学生的观念及日常的行为。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对关心目标的概括周到而又简明——“关心自己,包括关心自身健康;关心家庭、朋友、团体;关心他人;关心国家的社会、经济、生态利益;关心人权;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全球生存条件;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

如果学会关心,人们就会应付裕如地处理好诸多的现实问题。

如果学会关心,人们就会自觉地、自由地、负责地、欣喜地、充满爱心地参与生命,成为创造的合作者,成为存在的守护者。

如果学会关心,人们就会激发出发展的活力,生发发展的自觉,使自身的认知、能力、态度、价值观、情感等得到整体的和谐的发展,并且在发展中享受到一种“神驰”的快乐。

(五)

因为每一道涟漪的觳皱而有奔涌无际的波涛,因为每一片叶的翠绿而有遍及天涯的葱郁,因为每一芽音符的灵动而有和谐浑成的交响,因为每一片雪花的铺展而有覆被大地的洁白……

而雪花的晶莹与纯净,也就在对覆被的参与中得到了明晰的体认。

这或许就是素质教育中双向人文关怀里的辨证。正象美国一些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所提出的那样:“教育要尽可能既有助于自我实现和个人安宁、和谐和精神健康,也有助于社会化。重点在于更多地帮助人们有目的地、热情地生活、自我满意和愉快、自我实现和内心和谐,而不是只强调灌输一种欲望,使得人愿意接受为最高价值的某种文化的社会要求。”

(六)

从一朵花里,我们可以体悟到造化的神奇与美妙,从而生发对生命的尊重、敬畏与热爱。

涵蕴着美的质素的每一阕音乐、每一幅画、每一页文字、每一道风景、每一缕情谊以及每一个创意设计制作、每一项包含科学精神的技术,乃至柔嫩的一片草叶及其微风中的一缕摇曳…… 也都可以滋养可以盈满可以化美与提升一段生命,激动起追寻的行愿与笃实的努力。

审美教育,应该是达成素质教育中的人文关怀目标的上好途径,也是当前素质教育改革教育理念以及教育运作的突破口,更应是身临现代困境的人和社会解放的必要中介。

“审美教育是施教者按照一定时代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借助各种各样的审美媒介(美的事物、也包括美的艺术),向受教者施加审美影响,愉悦他们的性情,从而达到性情和心灵的陶冶、塑造的目的。”

审美教育包含许多方面的内容,如对“内在情感”的理性塑造、规范、控制、调整和引导,对生命、意志力的理性调节、规范和引导,,认知系统中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理性渗透和引导,理解力之趋向感知、想象、情感的渗透、变为直觉的理解、领悟能力,这是一个情感、意志、认知三个系统相互渗透、交融的教育,特别是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情感之间的相互渗透、交融的教育,审美教育最终求得的不是逻辑思维模式的建立,不是道德规范的形成,而是审美心理结构的完善、提高。由于审美心理结构的逐步完善,影响智力结构的逻辑思维模式导向自由直观,影响伦理结构的道德规范导向自由意志,从而达到心理结构的完善、协调发展。

正是审美心理结构的自由直观、自由意志,审美教育的陶情淑性、以情动人,使审美教育与单纯以传授知识和技能、培养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为鹄的的传统模式的智力教育或空洞说教走形式的德育教育区别开来,并且对智力教育与德育教育产生积极的催化与助力,具有了“以美启真”、“以美储善”的功能。

审美教育引导受教者走向对感性形式及其意味的整体把握和领悟,培养渗透着理性的审美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开启了由抽象思维能力走向直觉思维能力、由认识真理走向创造发明的通路、渠道,艺术、科学中的灵感与顿悟,都是审美教育对智力开发的贡献。

智力教育的成果是智力商数的提高,而审美教育还同时增强受教育者的内驱力,完善、成熟其内在心理结构,提高其情感商数,越来越多的研究与事实证明,在影响个体获得自我实现的各种因素中:“情商”比“智商”远为重要。

审美教育使个体解粘去缚,正象席勒所说:“审美具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使个体由道德的他律进入道德的自律,达到一种道德自由的境界,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不以现实功利为导向,美德自身成为对美德的奖励,就像真福八端所道明的那样:“心地纯洁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面见上帝。”

审美教育对于体质教育的促力,在于它为健康身体带进精神自由活动,养成健全体魄。

当前的素质教育,正可紧紧依托审美教育所特具的陶冶性情、开发智力、培养意志、增进健美等功能以及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影响的深远性等等特点,在教育理念中烙进强烈的审美意识,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操作活动中,充分发掘各种各样的审美媒介,创设审美情境,建立自由平等、和谐融洽的双向互动的交流关系,将审美观照与审美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改变过去那种利用纪律、法规约束、意志力控制、单向传授、强制要求、硬性灌输的僵化的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在一种轻松自由、无拘无碍的情景中得到情智的熏陶与培养,将美、以及对美的热爱与追求熔铸与心灵。当然,这有赖于施教者自身的审美素养以及巨大的教育热情。

总之,审美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受教者成为个性全面发展的人,成为心里结构完善发展的人、审美的人,成为与自然、社会和谐统一、协调前行的人。

这样的人,正相似于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谓的“自我实现的人”,他(她)具有一系列积极的特征:能准确充分地知觉现实;对自己、对别人、对大自然表现出较大的宽容;为工作、事业而生活;超然于世,平静独处;以敬畏、志趣和愉快的心情体验生活中的事件;每一个婴儿,每一次黄昏,都象第一次见到时那么美妙,那么动人心弦;以审美的眼光观察事物,和所有的人打成一片的倾向;对全人类表现出怜悯、同情和真切之爱;具有强烈的审美感;几乎永远了解他们自己活动的美学意义;发挥创造性,不仅表现在艺术创造活动 中,而且表现在一般活动中;受内心指导,不依附与自己价值观相反的现存文化,等等。

这样的人,正是审美教育紧紧体贴着人文关怀目标的结果,而审美教育还不仅仅是一种目的,它带来的最终是一种审美的在世方式,以这种方式生活的人,他们自然地生活、自然地做事,并且在其中体味到一种不同寻常的意味。

(七)

刘晓枫先生在《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这部论美文集的序言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学’不是一门学问(甚至不是一门学科),而是身临现代型社会困境时的一种生存论态度。”

审美不仅仅是一种维护、保养、驱动的力量,审美甚至就是一种超越了宗教的拯救力量,人必得张开生命的“第三只眼”,以审美的方式生存于世。

因为,只有美,永恒地祝福人的灵性、激情、希望与爱恋、想象与创造,让人在日新月异、旋转飞动的世界里自然地生活、从容地做事;只有美,能够引导人们在蜂拥纷沓的资讯工具金属的冰凉里触摸到缕缕人性的温热;只有美,能够解放技术革命挥之不去的阴影与魔咒,消除技术的破坏性、毁灭性的异化力量,使它成为保护人的生命力及其幸福的工具;只有美,能够使人们超出交换关系和交换价值的罗网,从一个个物质的必然王国跃入精神自由的国度;只有美,能够引领人们的目光,一次次越过窗外钢筋水泥的灰色楼阵,找到上面那片飘着白云的湛湛蓝天以及那永远激动人们心灵的回忆、希望与爱恋,那永远支撑生命的Hero(马丽亚.凯丽《Hero》)。

“沙沙的森林的和音

审美素质论文篇5

【作者简介】 李根蔓,湖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10-0027-02

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所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已正式将美育列入我国的教育大纲和培养目标,确立了美育的重要地位。美育即审美素质教育,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对审美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在多元文化冲击、大众文化兴起的背景下开展审美素质教育,对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一、提高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必要性

1. 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的现状分析

据有关调查,当今社会部分大学生出现了审美态度消极、审美趣味庸俗的倾向,主要表现为热衷于肤浅的快餐文化、创美行为的缺乏、审美形式单一等方面。该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社会层面来看,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所导致的工具理性主义和目的论先行,使思想活跃、感情丰富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了影响;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缺乏对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审美素质教育体系的不完善,是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教育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个人层面来看,部分大学生缺乏审美认识、对审美兴趣不浓、审美态度松懈、缺乏对优雅情趣的追求和培养,是他们少有时代精神气质和缺乏社会主人翁精神的重要原因。

2. 审美素质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积极影响

(1)审美素质有助于大学生培养高尚品德。人的发展要经过物质状态、审美状态、道德状态三个阶段。审美状态是道德状态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审美素质能够将理性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道德体验,形成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并促使审美主体将自身的道德体验再次付诸于生活实践,以提升品德修养。

(2)审美素质对智力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审美感知的过程是对审美对象进行感知、联想、想象的过程,拥有良好的审美素质通常也拥有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创造力,而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智力发展的结果,因而审美素质的提高对智力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3)审美素质对大学生体质健美具有促进作用。审美素质的提高,不但能促进人们实现对美的多方面追求(对塑造美的人体结构和美的运动形式等追求),还可以通过强壮的体质把健美的形式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体质锻炼的过程也是建立美的形式的过程,更是大学生优化体质结构和练就匀称体态的内驱力。

(4)审美素质对艺术创造具有推动作用。艺术是审美媒介的载体,它把所有的审美态度都集于一身且引起我们的审美感情。审美素质中的审美兴趣是艺术创造的推动力,反作用于艺术的创新与实践。因此,审美与艺术能够相互促进并共同作用于人们的思维。

(5)审美素质对劳动素质会产生积极的联动效应。良好的审美素质能够使劳动者在社会观念、道德意识、文化观念、劳动态度等方面产生积极情绪;使劳动者在一种良好或惬意的精神状态下发挥更大价值;使劳动者将审美体现于社会交往活动、日常生活当中,使之在良好人格、优雅谈吐和其力与美方面体现出独有的魅力。

二、当代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与提高的应对策略

1. 完善审美素质教育体系,提升大学生审美素养

(1)拓展校外审美素质教育新视野。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信息全球化的加速,审美的范畴和施教者也在不断地应对变化,审美素质教育的施教者不应单一为学校教师,还应该包括设计师、艺术家等审美媒介的创造者,画廊、拍卖中心等审美媒介的经营者,艺术馆、博物馆等审美媒介的展示者等方面。拓展审美素质教育新视野是现代审美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2)利用好高校审美素质教育大阵地。高校审美素质教育是大学生审美素质培养的主要教育基地,其审美素质教育机制的建设,主要包括审美理论与审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审美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教学活动审美化等方面的内容。

首先,审美理论与审美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审美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能够使大学生良好地投入到审美实践之中。开展与之相应的审美实践活动能够帮助大学生进行很好的知识实践,例如在讲授古代人们的审美意识时,单纯地讲授当时的陶器和纹样,并不能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当时远古人民的审美情节,但是如果教师能够让学生作为审美媒介的参与者和创造者,亲自在制作陶艺的审美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必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其次,审美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审美素质教育中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完善的审美素质教育评价体系,是审美素质教育活动顺利有效开展的保证。它有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找出问题、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得到学习反馈、循序渐进、深入学习。

最后,实行教学活动审美化,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吸取丰富的审美文化、增强美学意识、提高高尚审美情操和审美鉴别力,还能让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达到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审美境界;将师生之间的知识传递融入和谐情感交流与氛围中的教学审美化过程,能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教师仪态和语言的榜样作用下受到潜移默化和熏陶;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应引导并要求教师实行教学审美化并构建审美化教学模式,以促进大学生得到全方位训练。

2. 创建良好审美教育环境,帮助大学生保持良好审美状态

校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场所,因此创建良好的审美素质教育环境,有助于学生快速进入良好的审美状态进行审美体验,从而提升审美素质。例如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绿化成荫的校园环境就是一种无言的教育,能让大学生心旷神怡;良好的校纪校风、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能够培养大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创造美的热情和抒发爱校情怀。

3. 发挥高校图书馆独特优势,帮助大学生进行审美自主教育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其丰富的馆藏资源有利于大学生自主进行审美理论知识的储备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其良好环境与优质服务能给予大学生视觉冲击与美的体验;图书馆以服务育人及言传身教的形式,为大学生提供独立与自主的学习氛围,是大学生进行自觉学习审美理论、自我反馈和自我检验审美成果的良好平台。

4. 大学生应在审美素质追求与养成方面与时俱进

美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的最终结果也是落实到受教者本人身上,因此提升审美素质,既需要教育者通过审美媒介对学生进行诱导,又需要学生自己端正审美态度、改变审美方式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审美实践,并不断深化审美境界,从而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积极而又健康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总而言之,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对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需要社会、学校、个人三者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积极开展审美素质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理想和优雅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大学生以美怡情、以美启真,有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激发求知热情并成为一个完整的“人”,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校园文化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重要教育手段。

参考文献:

[1] 张玉芬.大学生审美教育实效性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08).

[2] [德]弗里德里希・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审美素质论文篇6

关键词 体操 审美元素 观赏性

一、引言

体操,作为一项风靡世界的难美型项目,其动作技术完美的诠释了人的形体美,同时也培养了人的审美倾向,体现了其体育价值。随着教学改革深入到体育教学领域,体操逐渐在学校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前,体操教学的重点主要为提升学习者的动作技术能力,而忽视了具有同等地位的审美教育,导致体操表演只得其形,不得其宗。因此,在体操教学中融入审美元素,是体操教学改革的基本趋势,也是展现体操审美元素,提高对学生吸引力的必由之路。

二、在体操教学中融入审美元素的意义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理念下,美育教育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体操教学中融入审美元素,使其具有与动作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是当前体操教学一个重要的变革趋势,对于推动体操教学的有机发展具有积极意义。首先,体操是典型的难美型项目,通过对人体美的演绎吸引学生,而学生具有对美的渴望,融入审美元素后则可以明显提高体操的观赏性,增强其对学生的吸引力,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兴趣作为学习动力,更容易取得学习成果;其次,美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审美元素也是对学生开展审美教育的必由之路,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将审美元素融入到体操训练的节奏、动作以及韵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追求美、表现美以及欣赏美的综合能力;再次,体操的审美有其独特性,也就是“难“,对美的追求要求学生必须尽力克服这种“难“,从而在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品质,改变他们的精神面貌。也就是说,在体操教学中融入审美元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美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创举。

三、在体操教学中融入审美元素的策略

(一)丰富体操审美教育理论

由于在体操教学中融入审美教育起步比较晚,相应的教育理论比较缺乏,只有完善理论体系,形成有力的理论指导,才能更好地开展体操的审美教育工作。在当前体操教学中,即时有论述到审美元素的内容,但是尚没有全面系统的阐释开展学生审美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表现美的能力没有具体实施办法。基于此,必须丰富体操审美教育理论,查漏补缺,以完善的理论体系指导相关工作。具体而言,应该以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评价体系为着眼点,构建出具体的融入审美元素的理论体系,从而提高体操审美教育的实操性。

(二)提高体操教师的审美能力

体操教师是教学工作的规划者和执行者,审美教育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在体操教师专业素养扎实的基础上。审美教育可以理解为形象性的示范教育,通过教学者具有丰富感染力的美学形象激发学习者。体操教师的语言、仪表、见识、方法等都会影响审美教育的质量、因此,体操教师应该积极提高自身的审美水平,以美的规律要求自己,提高教学能力。教学实践中,教师不仅应该练好基本功,更应该以积极的精气神熏陶学生、教化学生,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也不失活泼和直爽。体操教师既要能够标准的示范动作技术要领,也要善于创造审美环境,在提升学生审美素质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人格。

(三)发掘体操动作技术的审美元素

传统观念认为,体操的审美元素应该为动作技术服务,使其处于一种从属地位,导致体操审美元素的发掘始终处于落后局面。体操的动作技术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元素,体操教学应该进行充分发掘,从思想到行动上给予体操审美教学应有的重视程度。在体操教学实践中,提炼动作技能的审美元素时,既要发掘其有形之美,更应该发掘其本质的内在美,力求从内到外提升观赏性。能够通过富有审美元素的动作进一步想象和创造美,形成美的气质,如著名体操运动员杨威能扬威全能赛场,除了他毫无瑕疵的动作技术外,更在于他演绎出的朝气勃发、永不言弃的健康美,这种没学气质和精神也是体操审美教育应该着重培养的,从内而外融入审美性。这样,才能真正摆脱复制技术动作的桎梏,成为一名真实意义的审美者。在动作技术教学时,教师可以适当放慢节奏,让学生充分感受韵律节奏和发力技巧,并引导学生融入情感元素,体验旋律美和身体律动美,帮助学生塑造形体美,创造气质美。

四、结语

在素质教育深入推广的前提下,于体操教学中融入审美元素是体操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美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操作为难美型项目,其美育功能被开发出来,将会起到非常良好的美育效果。在体操教学中融入审美元素,关键在于教会学生感受美、想象美以及表现美的能力。首先,应该丰富体操审美教育理论,加强对审美教育的指导;其次提高体育教师的审美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最后,充分发掘体操动作技术的审美元素,帮助学生想象美进而创造美,以此推动体操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审美素质论文篇7

奇石美的构成要素既是奇石的观赏要素,亦是奇石的审美要素。

奇石美的构成要素是:质、形、色、纹、象、意。

这六个构成要素是形成奇石审美内容必不可少的基本因素。其中的每一个要素都是无限多样和变化无穷的,每一个要素不仅本身就是一部分独立的审美内容,而且又与其他要素结合构成更多的审美内容,从而形成了无限量的奇石和奇石丰富多样的审美内容。

在几个要素结合构成的审美内容中,成分占优势、特征较突出的要素成为奇石美的主要构成要素。主要构成要素决定奇石的主要审美内容和主要审美特征,是形成某一个基本种类奇石的决定因素。在同一种类的奇石中各构成要素的成分和特征在量上的变化,形成更多类别的奇石和奇石品种。奇石类别和奇石品种的无限丰富多样性决定了奇石美的无限丰富多样性。

奇石美的结构形态包括了奇石的物质形态和观赏者的社会意识形态两个方面,或者说包括了奇石的自然美和观赏者赋予奇石的社会现实美两个方面。

了解奇石美的构成要素,掌握奇石美的构成要素形成的不同种类奇石的规律,对奇石审美实践和奇石美学研究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一、奇石美的构成票素

正如前面所说,奇石美由质、形、色、纹、象、意六个要素构成。这六个要素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表现形态、审美内容和审美特征,既是不可缺少的,也是不可替代的。

1.质

奇石审美所说的质,首先是指奇石的物质性――奇石是天然生成的石质物体。其次是指奇石的质地――奇石物质材料结构的性质,如坚硬或松软、细腻或粗燥、纯净或混杂、透明或不透明、有光泽或无光泽、质感强或质感差,等等。

质,从(物理学)质量――物体中所含物质的量这个意义上讲,没有质就没有奇石的石质物体,也就不会有奇石和奇石美。因此,质是奇石美各构成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其他要素都由质而生或依附于质,没有质也就没有其他要素。

质,从物质材料结构的性质上讲,不同的质,表现为不同的质地,具有不同的审美内容和审美特征,从而表现出质地美的多样性。

不同质的构造是形成奇石各种外部形态的一个主要原因。这在具有凹凸、盘曲、穿透、层叠、沟槽、皱折、嵌入、网络形态的石头上表现最为明显。

触觉审美是质独具的一个审美特征。质不仅可以由触觉感知,而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判断它的质地,并由此带给欣赏者身心的愉悦。

2.形

奇石审美所说的形是指奇石的外形、形状、形体、形态和形式等。

奇石的形有平面形、立体形;规则形、不规则形;成象形、非成象形;无定形、败象形等几个基本类型。

平面的圆形、方形、三角形和立体的球形、锥形、立方形是各种各样形状和形体的原形,奇石上的一切形状和形态都是由这几个原形变化、组合而来的。各个原形的千变万化以及各种形态的结合,形成了无限多样的平面的或立体的形状和形态。

奇石皆有形。形不仅有它自身的审美形式和审美内容,同时还为其他审美要素的表现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外部轮廓、外部形态、外部形式和表现范围。

外露和轮廓分明的特点,使奇石的形具有非常清晰和直观的性质。

成象形是指具有平面的或立体的物象形状、形体、形态的形,是形中最重要的类型。成象形是象的基本元素,而象是类画石、类雕塑石和文字石的主要构成要素。

无定形是指形的一种无法描述其具体形状或形态的基本类型。类雕塑石中的怪石之形即是无定形。

败象形是指整体或局部不美,有缺陷,甚至很丑的外形、形状、形体、形态或形式,如石头上的残破、缺损、麻坑、扭面、畸形、累赘、形式与内容不协调等。败象形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奇石的美感,甚至会完全破坏一枚奇石的审美价值。

3.色

奇石审美所说的色,指观赏者在奇石上看到的各种各样的色彩以及这些色彩不同形式的组合。

奇石世界是色彩缤纷的世界。除无色透明的水晶等极个别奇石品种外,绝大多数奇石也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色彩。

自然界中接近原色的几个比较单纯的色彩,随着它们的物质载体在自然力作用下调和、稀释出无限多样的色彩,各种不同的色彩之间又有着无限多样的组合,从而形成了色彩的无限丰富多样性,使色彩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奇石上比较常见的色彩有不同色相、不同纯度、不同明度和不同色调的红、黄、蓝、绿、紫、褐、灰、白、黑等几个基本色。每个基本色都有各自的色彩系列,如红色,便有大红、鲜红、深红、浅红、朱红、桔红、粉红、桃红、水红、土红、紫红、棕红、暗红、樱桃红、玫瑰红等等。

奇石上的色彩可分为亮丽色与柔和色两大类。纯度和明度较高的红、黄、蓝、绿、白、黑等属亮丽色,紫、灰、褐及纯度和明度较低的红、黄、蓝、绿、白、黑等属柔和色。亮丽色主要表现鲜明、艳丽、高贵、显著的事物,渲染隆重、热烈、喜庆的气氛。柔和色主要表现朴素、朦胧、典雅、含蓄的事物,渲染和谐、舒适、恬静的气氛。

奇石上的色彩大多与表现的事物本色不符,这一点类似于国画,不同于西画。

色彩鲜明是奇石美的一个基本要求。色彩的鲜明度首先决定于色彩的色相、纯度和明度,色相越亮丽,纯度和明度越高。色彩就越鲜明。色彩的鲜明度还决定于不同色彩之间在色相、纯度和明度上的对比。对比度越高彼此就越鲜明。

色彩与石质有密切的关系。石质愈坚硬、愈细腻、表面愈光洁的石头,色彩愈鲜明美丽;透明、半透明和有光泽的石体上色彩特别艳丽。

色彩在奇石审美上具有表现物象、塑造形象、增加美感、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赏心悦目的功能。(请参阅《中华奇石》2008年第11期夏华炳著《论类画石的色彩》一文)

4.纹

奇石审美所说的纹指奇石上的各种纹理、纹路和花纹。

过去在奇石审美中,把纹、象(图)、字混为一谈,把纹石和类画石、文字石通称为纹石或图纹石。其实,三者之间在审美形式、审美内容、审美特征、审美内涵上都有很大的差别,审美标准也不一样。比如说,石头上的一条曲线,一个人物,一个文字,这三者是一样东西吗?给人的美感完全相同吗?能够用一个审美标准去评判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此,笔者在一九九七年出版的《奇石学基础》一书中便将纹、象(图)、字分开,并把纹石、类画石、文字石分为三个不同的基本种类奇石。

奇石上的纹以各种不同形态、不同 色彩和不同的结构形式,在石体的不同部位呈现出来,大致可分为八组二十四个基本类型:以色彩论,可分为素纹、彩纹;以纹象论,可分为点纹、线纹、面纹;以形态论,可分为平面纹、立体纹;以繁简论,可分为单一纹、组合纹;以形式论,可分为集合纹、分散纹、平行纹、交织纹、放射纹、对称纹、并列纹、重叠纹;以露藏论,可分为显纹、隐纹;以构造论,可分为表纹、内纹;以作用论,可分为成象纹、非成象纹和败象纹。其中的每一个类型又可分为若干个纹类,如线纹,常见的纹类便有直线、曲线、弧线、折线、卷线、圈线、波浪线、螺旋线、锯齿线等。

各个纹类在形态、色彩、大小、粗细、排列、组合等方面的变化,以及不同纹类之间的组合,可以产生出无穷无尽的纹样来。

在所有的纹类中,成象纹是最重要的纹类。成象纹变化无穷,并且具有形成各种物象的无限多样的形状、形态、色彩、结构和极强的表现力,因而成为象的基本元素,而象则是类画石、类雕塑石和文字石的主要构成要素。

(请参阅“中国观赏石协会网”夏华炳著《论类画石纹理》一文)

5.象

奇石审美所说的象指奇石上的物象和形象。物象是奇石上天然生成的类似于世间各种具体事物的外部形态。形象是观赏者对物象的审美过程中发现并表现出来的某种生活图景,尤其指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典型性格。

象,具有无限多样的审美内容和表现形式,可以说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在象中都能见得到。因此,象是审美对象最多,审美内容最丰富的一个构成要素,以象为主要构成要素的奇石种类、品种和数量也特别多。

由于象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与人类生活十分贴近,甚至直接反映了人类生活,因而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审美价值,人们在观赏时会自然地产生一种亲近感、真实感和审美冲动,因而以象为主要构成要素的奇石特别受人喜爱。

6.意

奇石审美所说的意,指意蕴、意义和意境。奇石的意蕴是指蕴含在奇石中的文化内容;奇石的意义是指奇石具有的价值;奇石的意境是指奇石的类艺术形象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在奇石美的六个构成要素中,质、形、色、纹、象五个都是天然性、物质性、客观性的要素,惟有意是人为性、意识性、主观性的要素。五个客观要素为奇石审美提供了物质基础,而意这个主观要素则使仅仅具有观赏性的石头变成了具有审美价值的奇石。

意,或者由观赏者直接从石头上的物象中去发现;或者由观赏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赋予石头上的物象以某种意义;或者由观赏者触景生情、以石明志而生发出某种情调。达于某种境界,总之,都是主观认识,主观感情,其中包含了观赏者审美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审美素质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243-02

引言

早在古代,孔子就提出了“美在其中”,把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荀子“乐”教化美育的思想,也指出“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其化人也速”的审美价值。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康德认为:“人的审美判断同时具有认识和道德双重属性”,一个人的美就是其道德的象征。德国启蒙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席勒也曾说:“恰是利用美的媒介,人们才可以走向自由,据此人们也需要通过美学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政治问题。”人的内在平衡通过外在的平衡来达成,而这种人的内在自然的美是通过外在来表现,指导人们选择良性的道德、行为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提出:“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这表明基于艺术审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拥有现实的理论支撑和政策支持。

艺术审美在提升大学生文化认知、陶冶情感、引导行为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艺术审美是通过审美教育使得大学生在思想、心理、精神等方面得到整体提升,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与行为习惯,达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这方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是相吻合的。在我们针对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立足于使他们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心理品质以及正确处理与人之间的交往。而要形成这种好的人文品质,不但需要依靠教育者所具有的较高素质水平,更需要大学生自身具备较高的修养水平。而艺术审美教育恰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双向地提升两者自身的品质与修养,不但可以实现对大学生的隐性的艺术陶冶与熏染,达到完善其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而且可以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激发、相互进步,让素质和修养在二者之间的“教学相长”中得到提升。从根本上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有效实现,而不仅仅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浮于表面。

艺术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即便有着不同的理论系统和方式方法,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上也是有着各自的特征与规律。然而,在教育学生目标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教育学生手段上可以彼此参照,在教育学生机制上可以彼此补充。艺术审美教育扩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面,是文化素质教育的价值体现,是大学生精神格局的建立与社会化水平的反映。即是通过艺术审美来使得高校青年学生成为具备厚实人文修养与品格的全人,促使他们拥有良好的审美情趣、完备的人文修养和优秀的品德,实现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基于艺术审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境遇

目前,利用艺术审美教育,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更好地完成了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日常工作。在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同时,还可以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途径。但在现实发展中,还是存在些许不足之处。

首先,不少院校在利用艺术审美教育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部分问题。比如,艺术审美教育覆盖面偏窄、艺术审美教育方法使用较为单调,审美活动的举办缺乏规划,随意性现象突出,也就失去连续性;还有就是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艺术审美环境的建设没有深化,使审美教育工作流于形式等,艺术审美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层次的相互融合难以实现。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机械化,特别是其工作乐趣性、活泼性和创新性不足,不能与艺术审美教育实现深度整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乏艺术审美形式的渗透,艺术审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引导,是导致当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不高的一个重要方面。

其次,很多高校在基于艺术审美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不足。长期以来,艺术审美属于德育、艺术审美等于艺术教育的错误观念一直存在,这就造成一些学校的教师自身文化素质意识淡薄、基础教育中的艺术审美教育薄弱、教育形式落后等现象的出现,它们没有把艺术审美教育当作大事来抓,缺乏主动开展艺术审美教育的自觉性。有着“重理论、轻实践,重娱乐、轻教育”的现象。

二、基于艺术审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对策

1.完善艺术审美教育师资队伍

不管选择何种教育内容,还是选择何种教育方法,最终能够实现何种教育效果,是由教育者自身的素质修养所决定的。因此借助艺术审美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者的个人素质修养的提升,而后在组织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才会主动把握艺术审美内在特征,针对性地对青年学生实施有意义的艺术审美教育。此外,为了高效实施艺术审美教育,除了拥有实施美育的技巧和手段之外,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丰富知识和阅历,以及涉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种素质水平。

教育者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起着决定作用,其自身具备的美的修养的质量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审美示范的形象美和内涵美。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艺术审美渗透实际效果所能达到的广度和高度,是由教师自身美的素质和美的感染力所决定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致力营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精神品格,并充分利用个人在文化上美的知识与智慧,生活上美的情趣与品格,心理上美的境界,以自然流露的语言美、行为美和气质美来影响学生,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中时刻饱含着人性美、人情美、人格美的无限魅力。特别一提的是,较高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领悟力是作为教师必须具备的。基于此,教师才能因时因地地“点化”同学,帮助其形成审美感悟和经验,从而实现熏陶精神的目标。

2.积极开发利用艺术审美教育资源

艺术审美教育的深化还须收集提炼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匹配的艺术审美资源和素材,这也是开展基于艺术审美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只有开发并建立与之匹配的审美资源库之后,审美教育才得以顺利实施。艺术资源的开发提炼可以利用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首先,从挖掘中国的历史文化入手。我国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内容博大精深,有着极其充足的优质资源可以开发。挖掘利用传统文化中艺术的、文学的、思想的审美构成,使大学生在领略其中深刻文化内涵的同时,让自身的审美意识得到提高。这类艺术资源将有利于受教育者陶冶性情、培养审美能力和获得美感。这类资源包括文学经典如《诗经》、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的经典作品。此外,艺术类经典如音乐名曲、名歌、美术类的名画、书法作品等。这些资源都包含着一定的审美情趣,能够促进大学生情感世界的丰富,使生命存在呈现出一种“诗情画意”。高等院校应该准确把握艺术审美实施的切入点,促进校园文化与地方传统文化相互渗透,借助地方民族的独特文化,打造独具特色的符合时代特征的艺术审美教育品牌。借助大型节日、纪念日举办艺术审美教育活动,使得学生在无声无息中得到艺术文化的熏陶;借助少数民族艺术文化活动,在促进地方民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的同时,使得大学生的艺术审美认知得到提升。利用饱含民族特色的地方传统文化,建设具备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达成艺术审美以美育德的重要作用。

其次,应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思想中审美价值的进一步开发。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供运用的“美”的资源,本质上是一个丰富的兼容并包的美的整体。其不仅包括现实生活中显性的美的内容,还包括像教育现象本身所包含的隐性的美的要素。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内容因拥有教育主体精神结构的同构性而成为审美资源,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方法手段理所当然也是发现美与欣赏美的必然范畴。不管是自然界本身事物所拥有的美,还是社会发展中的人文美,均是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的显性构成。除此之外,更要重视教育组织实施中各方面构成的隐性美的调动,特别是深入开发和创造日常生活里的审美要素,来提升受教育者欣赏美、创造美、表达美的审美意识,丰富受教育者美的心灵世界,让每个受教育者学会用审美的眼光和心灵来观照世界。

3.优化艺术审美教育课程设置

艺术审美教育是建立在文化素质教育基础上的,这就需要高等院校在进行艺术审美教育课程设置中,必须整合现有资源、设备、环境等要素,合理安排,确保审美教学高效实施。无论何种工作都要遵循事物自身所具有的内在规律,分阶段、分层次地实施。

首先,在规划课程时,不能仅仅是为了完成工作而为。大学生审美意识的形成与思想政治素质的建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不同学生效果也不尽相同。这就要求课程规划安排时,在防止重复性的基础上,分阶段、分目标人群来安排。

其次,课程的设置要有利于学以致用,有利于个人、社会的发展。这就要求课程的设置一定要“接地气”,围绕学术调研、艺术知识普及、艺术文化宣讲等大学生实践活动进行设置,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艺术审美课堂教学与自我实践的统一。

再次,在艺术审美教育组织实施中,应该积极发挥大学通识课程的作用,大学通识教育涉及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领域,极易吸引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统一对大学生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把艺术审美教育融入日常的通识教育课程,逐渐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依托校园文化拓展艺术审美教育

首先,大学校园在建设时,就应根据自身确定的人才培养特点和目标,做好整体规划,使之有利于师生的学习、休息和娱乐,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个性。建设一些有学校特色、反映学校历史传统的人文景观,建设各种艺术文化设施,如宣传栏、阅报栏等思想政治教育阵地,让学生随时随地触景生情,受到美的感染,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其次,利用传统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通过各类学术社团活动普及校园艺术精神。如举办与艺术审美教育相关的文艺演出、朗诵、歌咏、绘画、艺术节、摄影及书法等活动,从而使大学生在人格塑造、行为模式、道德素质等方面得到升华。

再次,深化传统校园文化活动,提升传统文化活动的效果,要从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活动的角度出发。整合传统大学艺术教育活动,将打造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出发点,调查、梳理、分析现有校园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状况、评估活动效果,“砍掉”娱乐性过高、审美价值不高的活动,将有限的活动资源整合到学生认可度较高的品牌活动中来,提升活动效果,打造精品,树立“招牌”,以“招牌”吸引人,以精品教育人,从而提升整个校园文化艺术审美活动的品位与效果。

5.加强艺术审美教育实践

要在实践教学中努力创建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系列活动。艺术审美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可谓殊途同归,最后都是利用理论来指导行为实践的,基于教学理论的整体性来说,理论学习和实践提高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弥补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紧随时代步伐,在教学形式上通过组织大学生实践、参观、调研、讨论、听讲座报告、看视频等多种方式,还可以根据不同专业举办多样化的艺术审美教育活动,利用符合时展的、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手段,开展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美、形象美的实践活动,切实使审美意识能够潜移默化地进入大学生内心,引导大学生将内心美的感悟外化为美的行动。

其次,在艺术审美教育中发挥体验教学的作用,也是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这一载体体验审美意识的重要渠道。通过“亲验”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中手工创作、自编自演节目等,在这些实践中去体会,以此加深对审美的认知、引导美的情感、行为。通过“想验”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交流认识和思想情感,借助角色饰演、情景模拟等形式,让学生自身参与、体会真实情景中的人物心理、酸甜苦辣,借此建构高尚的审美人格。

值得肯定的是,把艺术审美逐步渗透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上,并且把思想政治这一教育理念全部地融入,贯穿和深入到艺术审美的各个细枝末节中去,从而促进我们实现艺术审美以及思想的政治教育互相渗透和融合,这必将是今后各个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中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孙正林.当代大学生主题教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彭巧胤张科.艺术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文学界(理论版),2010(1).

[3]金连钧.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审美之维[J].江苏高教,2010(5).

[4]张敏.新媒体条件下以美育手段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报业,2012(16).

审美素质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DF3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20-0230-02

一、引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目标一直都在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奋斗。进入20世纪,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快速进步,对人才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因为物质世界的结构是有规律的,运动和演化也是遵循一定法则的,符合了物质世界客观存在的结构规律和物质运动、演化的法则,这个客观物质世界就是和谐的、稳定的,反之,就是矛盾的、对立的,矛盾的、对立的客观物质世界就是不稳定的,就是一个不美的世界。科学技术的定律、规律都是和谐的象征,和谐了的事物或现象其定律和规律才能成立,才能真善美。不和谐则定律或规律就是错了,不仅谈不上美也谈不上稳定。工程更是如此,和谐了才能既真又善又美,工程才能稳定。人才的培养首先培养人的世界观,培养人对世界的认识,尤其是对物质世界的认识。因此,审美教育也就理所当然应成为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审美思维的培养便成为工科大学生的必修课。世界充满了美,没有审美欣赏能力的人是不可能创建现代化的美好世界,也不可能成为现代的高素质人才。国家提出的目标虽然也包含着对审美的要求,但在措施方面的规定却显得不够具体,在执行上又显得力度不够,尤其工科院校往往重视的是理工、外语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忽视人文知识的内容,更谈不上美育的培养和教育。尤其目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疲于应试,无暇顾及文科和美的培养。

建国初期,为祖国建设而喊出了“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的口号,改革开放后,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又逐渐为大家认同的“学好外语和计算机”,便有了出国或就业的大好门路,这样,培养审美思维相关的美学理论和实践教育根本排不上日程。各高校尤其工科院校为了装点门面,往往招收某一方面特长生,组织有关的校队去参加相关的比赛,以此展示各高校自己在这方面的实力。由此,高校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出现了一些弊端,一方面,影响这些特长生所学专业各科课程成绩,另一方面,整体大学生的审美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因此,也就达不到国家对大学生提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

二、审美思维与提高创新能力的相关性

1.审美思维的培养是时代的要求。科技发展一日千里,21世纪处于知识大爆炸时代,各种科技发展迅速,大到航天探月,探索宇宙;小到纳米科技,细菌病毒。在探索宇宙时,飞船遨游太空,眼前充满了美;探索纳米或细菌病毒的微观世界时,更是妙趣横生,美不可言。在实现这些科技工程装置的每一步,都必须合乎科技规律,合乎规律的事物就必然是美的。不合规律的事物或现象就谈不上美。又如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成就相对论,爱因斯坦用了一个相当美的质能关系式E=mc2来表达,它既向人们展示了质量和能量相互转换关系,又给人以数学语言的美感,后来为原子弹爆炸证明了该关系式及其理论的正确性,展示了一个合乎规律的伟大工程的实现。它进一步说明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在审美方面也具有相当高的素质。现代化的工厂,现代化的城市,现代化的高楼大厦,现代化的桥梁大坝,等等,有哪一项工程能离得开科技,又有哪一项工程不需要美。没有合规律性的高审美思维素质人才,如何能胜任时展对人才提出的素质要求,时代要求高校理工科应加强大学生审美思维的培养,通过审美教育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审美素质。

2.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合目的性与审美客体的合规律性的契合,才能使审美主体人产生审美愉悦。社会的快速进步,人们生活的快速改善,人们追求的生存环境和生活目标越来越高,要求越来越美。科技的发展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也越来越清晰,即审美主体要求的目标按照客观规律可以实现。审美主体是人,审美客体是人们要实现的目标,二者的契合没有高超的审美思维素质的人如何能完成呢!因此,审美要求水平的提高促使工科高校必须加大对大学生的审美思维的培养和审美素质教育。

3.科技知识和理论的发展与审美理论的发展表明二者既有各自独立性,又互相交融。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许多自然现象存在和变化的规律被人类认识,而这些规律性使人们深深感受到符合存在和变化规律性的自然现象,表现出和谐并给人以审美愉悦,而随着科技的发展,美学也快速发展,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揭示了大量美的事物是符合自然现象的内在规律性的,美是事物合规律性的表观反映。因此,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美学的快速进步,可以说美学的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与审美既在独自学科中发展,又互相交融,共同进步。历史证明,每一时期科技革命都同时带来美学的飞跃和美的繁荣。许多自然科学家,同时都有相当高素质的审美素质。另外,科技发展到今天,已经发现人类本身的形体结构和认识水平与客观事物的结构和运动变化规律存在着相关性,因为人的形体本身就是物质性的,它是地球物质的一部分。研究发现人体血液中元素组成与地壳物质的元素组成惊人地相似。另外,人的形体在长期与自身的生存环境共存中,为适应环境,其结构也与周围的客观对象的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人体许多部位符合黄金分割率,而具备黄金分割律的客观事物就给人以美感。可以认为,人类的形体结构和物质性与客观事物结构和物质性的相关性是人类产生美感共鸣的基本条件。一些美学家和科学家对美的现象已经提出了一些规律性的量化描述,并要通过审美活动过程揭示人脑的神经活动机制。同样,一些科技理论的探索,一些工程的设计,哪一个能离开美呢?例如,对污水厂的臭气处理系统设计,在考虑了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同时,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设计是否结合结构造型学、彩色学与自然生态学和民族风情等特点,要求建造师有创意的建设出传统建筑难以实现的造型和曲线的工程构筑物,使其工程建构筑物美观大方。所有这些,不对高校工科大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审美思维教育和实践,大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就难以胜任现代科技工程建设工作的审美要求。

另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生活的要求丰富多彩,对自然和人工事物和现象的观赏能力也在提高。审美欣赏已走向平民大众,对任何一个事物或现象都会出现评头品足,这就要求设计者或者研究者所搞出的东西不仅要经济适用,还要美。各种建筑物和工程建设的投标除了满足使用功能外,还应有一个美的效果图,以展示最终的建构筑物的审美效果,这些效果图往往是取得投标成功的重要手段,不经审美素质训练的科技人员恐怕难以担此重任。

可见,科技创新能力与审美思维密切相关,因此,高等工科院校对大学生进行普遍的审美素质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思维,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满足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需要。

三、提高工科学生审美思维的途径

为实现教育方针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首先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所需高层次人才的素质要求,各级主管教育的领导,应充分认识审美素质培养对国家所需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性,充分认识没有审美素质教育的高校工科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样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的审美思维适应不了当今高科技的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将高等工科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摆在应有的位置。其次,在工科院校应普遍开设美学课程,过去长期对开展审美素质教育存在认识问题,多数高校重视课外活动而轻视课程建设。往往以特长生组建各种艺术团体取代普遍地审美思维教育,而忽视审美方面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育。实质上,只有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开设审美类课程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才能培养和开阔大学生的审美思维,进而提高其创新能力。在课程建设和课外活动二者中,前者是基础和核心,课外活动应该围绕课程建设开展,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对活跃大学生的审美思维和科研创新无疑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因为高校审美素质的提高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的审美素质。所组成的各类艺术团体是为学校创牌子,至多只是少数学生受益。使全体学生享受到良好的艺术素质教育,才是普通高校审美素质教育应该发展的道路。因此,普通高校尤其工科高校应普遍开设美学课程,最起码应以选修课或以讲座形式提高广大学生对美的一般规律的认识和对其理论的一般了解;配合审美课堂教学适当组织一些相关活动提高广大学生对美的兴趣,使广大学生在学科交叉,理工与美的交融中提高自己的全面素质,值得注意的是课程设置与课外活动时间安排上,二者之中应以课内讲授为主,课外实践为辅。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满足国家经济高速发展、科技快速进步对高科技人才的渴求。

结语

为实现教育方针提出的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培养目标和国家发展的长远战略,审美思维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是获得国家高素质建设人才所必需,牵涉到国家高速发展是否有后劲的大问题,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各级办学者的重视则是首要的。

参考文献:

审美素质论文篇10

在人类社会之初,一个人身体的强健与否直接决定着他生存能力的高低。而在文明社会里,人的生活幸福与否又总是和人的身体是否健康联系在一起的。体育教育最直接、最明显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对人体塑造上,这种塑造不是盲目的,而是在美的规律引导下进行的[2]。体育对人体的作用通过两方面表现出来:一是促使人形体的各种潜在的生理机能得以充分展现,使人体变得健康与强壮;二是促使人体变得更加健康,最终使人体成为“健、力、美”的有机结合体。

审美文化的深刻变化呼唤着体育审美教育的当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审美文化研究开始走出“从哲学的、思辨的、高雅艺术的象牙塔,引向了对文化的、感性的、大众的日常审美活动的关注”。这一发展态势,表明了审美文化对民众生活的巨大影响。以前人们往往把体育看作身体运动,把体育的美局限在运动竞技的范畴,很少把它与文化联系起来来认识。本来体育就是文化的系统构成,是文化发展的能动反映。人类之所以热爱体育,以体育为美,是因为人类己将体育视为展现自己本质力量的一种方式。

二体育审美教育的理论构建

1体育审美教育的思路

体育审美教育的发展是以人为主导的,作为美学分支的体育美学,它直接面对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存的,它更本质地关心着文化的和人的问题。人们通过体育肯定人的主体价值,以自娱自乐的形式,选择他们所喜爱的运动,尽情地抒发“优美姿态”,体味着奥林匹克的口号:重要的不是胜负,而是参与;实践着运动带来的实际效用,“花钱买健康”成为都市的时髦话语,呈现出人们对体育审美价值的多元取向与审美趣味的生存实践的景象[3]。个体的审美价值观终于得以自我确认,使体育审美逐渐成为当代人一种普遍的生存状态。随着大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审美趣味的丰富,表现出大众“对体育审美技术行为向人们的生存实践中不断延伸,把技术美的宗旨和原则应验到人们的具体审美趣味中”。

体育审美教育不是要人们沉溺于与现实人生无关无涉的美的思辨之中,而是要通过美和审美帮助人们自觉地按体育的规律,以审美的态度去改造其生活,进而认识现实社会的人的本质力量。达到以美育体、以体育“美的人”的目的。长期以来我们谈体育审美教育注重的是人们的某种或某些感受美,鉴赏美等方面的技能专长,或是有较高的审美能力的人,其价值取向定位于培养审美的人。固然,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是“美的人”必备的条件,但育“美的人”则是使“人的本质力量的最完满的展现”。因此,体育审美教育面对的是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作为体育审美教育理论的建构,是培育“美的人”最切近又最具有指导意义的。根据社会和时展的要求,体育审美教育应以发展与培育人们的各种素质为目的这一基石之上,在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三大范畴中,围绕受教育者的各种素质这一中心而运转。因此,体育审美教育中的“素质”是通过体育审美教育,使人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性特征的有机统一的素质得到充分发展,使之达到全面发展的人。

2体育审美教育的理论架构

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根据体育审美教育的指导思想,按照其结构范畴和内容体系,将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分为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休闲体育,这样有利于突出体育审美教育的特性和涵盖各个方面,构建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的理论框架(见图1)。

3影响体育审美教育的因素

4人体形态美和动作美的培养

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正确的身体姿态是人体形态美的基本要求。人体的形态美主要表现为自然的或正常的体态,包括生长发育、肌肉丰满、姿态正确、动作自然等。为此,养成学生正常的身体形态和正确的行动姿势,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健美操、艺术体操、舞蹈的教学可以提高各肌肉韧带的韧性,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各关节的灵活性;篮球、足球、田径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力量和速度能力。这些身体练习方法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纠正不良姿态、培养良好风度有重要的作用。人体动作美表现为动作的协调和韵律感,动作协调并富有韵律感,会使人感到愉快、优美,产生美的感觉,这也是体育教学中美育的任务。

审美素质论文篇11

纵观童先生的各种文论教材和相关论文,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三处代表性的阐发:其一,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60页。)。此处“意识形态”被看做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即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就这一点而言,它如同政治、哲学、科学、宗教、道德一样是一种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自学考试指导书》,武汉大学出版,1995年版11页。)。这里的“审美特质”在客体上表现为:面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价值系统,文学所撷取和反映的“必须而且只能是客体的审美价值”(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

其二,“所谓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的组合形式”(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而这里的“意识形态”已与“人类意识的外在化形态”大相径庭:“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它艺术等。”(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此处也对审美作了正面阐释:“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非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

其三,“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又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作为文学属概念的意识形态又不是“话语活动”了,而回到了“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上去了:“我们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说社会生活本来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经过作家的艺术改造,变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而审美也变成了人对事物的特殊精神活动过程:“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关照、感悟、判断。”(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

由上述可知,童先生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两个层面中:一是不同版本的论著对“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不同版本的解释,各种解说之间不仅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二是不同解说自身也有诸多不尽合理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先说第一个层面的问题。上面三种解释都把文学的属概念规定为一种“意识形态”,但对意识形态的界定却并不一致。解说一、三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在外延上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解说二认为它是一种“话语活动”,这一说法实际上已经把社会意识中的某些因素排斥在外了。一般认为,所谓“话语活动”不过是说话主体与接受者之间在一定话语情境中通过文本进行的一种信息沟通过程。而话语活动之所以能够进行,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话语双主体(说话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沟通的媒介——“文本”的存在。文本大体有两个存在形式,即所说的话与所写的文字。我们知道,如社会习俗、幻想、集体无意识等社会心理因素并不常常构成“文本”和“话语系统”。因此,从意识活动的角度说,社会心理因素不能构成话语活动的重要内容。这样,一边认为意识形态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一边又认为它排除了社会意识的某些内容,两个意识形态概念在外延上发生了矛盾。在内涵上两者也相互抵牾。前者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把它视为静态的、凝固化的事物;后者又认为它是“话语活动”,即是包括说话主体、接受者、文本、沟通等多种因素在内的动态过程。其实话语活动本质上就是意识活动,如果意识形态是话语活动,在更大范围上等于说意识形态是一种意识活动,那么,一面说,意识形态是“意识活动的产物”,一面又认为它是“意识活动”本身,孰对孰错?令人匪夷所思。

由于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解释充满矛盾,已经提前决定了对“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不可能再有科学合理的说明了。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对“审美”的解释之中。解说二,把审美视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解说三又把它变成了人类对“美物”的“观照、感悟、判断”的精神活动。应该说,单就“审美”一词而言,它确实拥有包括上面两种含义的多重内涵。然而,在“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判断中,“审美”充当的是被判断事物“文学”的“种差”,即文学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独特性质。严格说来,这个种差——“审美”必须是确定而统一的,否则,就会使人产生认识上的歧义和模糊。

从第二个层面来说,童庆炳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每种解说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解说一把文学规定为“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在方法论上混淆了事物的存在“形态”和分属领域。一般而言,事物的形态是人的感官能够直接把握的事物外貌状态。例如,人们能够直接把握H[,2]O的“形态”只能是气态的、液态的、固态的水,亦即我们说H[,2]O只能形态化为汽、水、冰三种形态,而不能说它“形态化”为了黄河、太平洋和喜玛拉雅雪峰。同样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也只能是为人所直接感知和把握的语言、文字、文本、话语及人的自觉不自觉的动作行为等,而不能形态化为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就像河流、雪山不过是H[,2]O的形态——水、冰的存在领域一样,哲学、文学也只是人类社会意识的某种外化形态——哲学性文本和话语、文学性文本和话语的存在领域。

以撷取现实生活中的审美价值作为文学的“特质”,理由并不充分。童先生的说法是:“当我们说文学艺术的独特对象是客观现实的审美价值的时候,不要把现实的审美价值当成是独立的存在。现实的审美价值具有一种溶解和综合的特性,它就像有熔解力的水一样,可以把认识价值、政治价值、宗教价值等溶解于其中。”(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然而世界上任何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一般都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不仅事物的审美价值不是独立的,其实用价值、认识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等也是如此;不仅实用价值、政治价值等可以渗透溶解于审美价值之中,反过来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渗透溶解于实用价值和其它价值之中,那么既然文学可以撷取溶解其他价值因素的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撷取融合审美价值的实用价值或其它价值。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撷取审美价值呢?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要用审美价值去溶解其它价值呢?童先生并没有准确把握到文学与审美价值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关键之点。

解说二在属概念上把文学视为一种话语活动,把“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命题的种差——“审美”解释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紧接着又说:“它(审美)可以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从目的看,审美是无功利的;从方式看,审美是形象的;从态度看,审美是情感的。”(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然而,我们知道“方式”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它与“目的”、“态度”等一起构成实践活动的下位概念,我们只能说人类在掌握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抱有何种目的,采取何种方式,表现何种态度,而不能说“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一)的目的如何,方式如何,态度如何。“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它至少在双方之间方可发生,审美关系必然发生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审美关系(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二)的特征也必然是审美主体与对象互相作用所形成的特殊状态的特征。如所周知,在审美发生过程中,就主体的心理状况而言,最终并不报有任何目的,主要采取形象方式,并表现出某种情感态度。这只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呈现出的特点,而并不是主体与对象间形成的审美关系的特点。

如此的“意识形态”与如此的“审美”,两者“复杂组合”而成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应是什么呢?我们找不到明确的答案。

解说三与前两种解释最大的不同是提出了“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的观点,而问题也恰在于此。我们知道,审美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审美活动包括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两种含义,狭义的审美活动单指审美欣赏。显然,上述对审美(活动)的理解指的就是狭义上的。让人不解的是,童庆炳先生一向坚持文学活动论,即认为文学是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而审美欣赏不过存在于读者——作品的环节之中,说文学是一种狭义的审美活动,实质上等于说文学仅是一种读者对作品的鉴赏活动了。我们宁愿认为这是童先生的疏忽。问题是我们把这种疏忽的因素考虑进来,如果从广义上理解审美活动,即把“审美创造”也看做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可否认为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呢?我认为,广义的审美活动仍涵盖不了文学活动。首先。“审美创造”不等于“艺术创作”。为了表达对传统艺术的反叛,杜桑为微笑的蒙娜丽莎画上两撇胡子,又把夜壶摆上大雅之堂供人观赏,名之曰《泉》,我们说不清是在创造美还是在破坏美。但由于这些作品确实蕴含着某种艺术意义,我们还把这些艺术家的行为称为艺术创作。其次,审美活动中的审美欣赏也不等于文学活动中的读者接受。我们认为,审美欣赏是审美主体在非功利状态下对事物形式进行的非功利情感的知觉过程。但在文学艺术的接受活动中,往往要经历阅读——鉴赏——评价(不只是审美评价)的过程。其中,只有在鉴赏的某个瞬间读者是完全排除功利性考虑的。另外,文学活动中“世界——作家”的加工过程,“读者——作家”的反馈过程,“读者——世界”的体认过程等环节也很少与审美结缘。由此可见,文学活动不等于审美活动。

三、我的几点看法

如所周知,文学现象的无限丰富性和复杂性,为阐释文学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在多元化的阐释背景下,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角度解说文学,不过是多音合唱中的一种声音。至于是否可以担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要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视角审视文学,就应挖掘出它本来已拥有的深厚的理论内涵,进而明晰地、系统地、合乎逻辑地将其阐发出来。由于篇幅所限,现将几点看法粗列如下,详细论述笔者另有专文。

现代人类文明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体说来,文明意识可以分为实用意识、审美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大类。实用意识遵循的是现实实用性原则。它具有明确的实用目的性和功利性,即满足人类的物质性存在的需要。实用意识又可分成两小类,用来专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相关技术发明以及指导思维活动和语言交际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工具意识;专门对组织、团体、国家、社会及其活动进行规范、制约和管理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规范意识。审美意识是在实用意识中分化产生的一种超功利性意识类型。首先,只有当人类形成了完全的抽象能力,具有了把事物的形成与属性相区分的能力,人才有条件和可能以非功利的态度和非功利的情感专注于欣赏事物的形式,于是审美欣赏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其次,如黑格尔所言:“人有一种冲动,要在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自己。”(注: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9页。)而当实践水平发展到人们的精力可以不必全部投放于事物内容和属性,而有能力集中于对承载事物内容和属性的形式的创造上时,我们说审美创造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的共同推动下,人类的审美感觉、欲望、兴趣、情感以及审美观念、理想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进而形成了由这些因素统一而成的完整的人类审美意识。与实用意识相比,审美意识的特征表现在三大方面:非功利性、超越性、自由性。

文学可以成为各种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由于各类意识内部结构不同,承担职能不一样,它们分属领域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实用意识内部,观念、认识等理性化因素与欲望、情感等感性化因素相比处于主导地位。按其特点与职能,工具意识分属于了自然科学、语言学、思维科学等领域;规范意识分属于了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伦理等领域。欲望、情感等感性因素在意识内部处于主导地位的审美意识,主要分属于了文学、音乐等艺术领域。某一意识归属于某一领域,以某一形式表现,并不具有天然合法性。在人类所有意识类型中,情感、想象、理想等作为不稳定的因素,在特定情况下都可能突现成为主导因素。此时,该种意识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文学艺术。换言之,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它主要是审美意识的存在领域和表现形式,也可以成为实用意识诸种类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成为实用意识之下的个人潜意识和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泄导渠道和形式。

意识形态指的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由包括审美意识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意识因素构成的、表现在各种意识领域中的社会意识的整体面貌和样态。按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一定社会形态中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必然决定着该社会形态中存在于各种具体社会意识形式中社会意识的性质。因此,具体的社会意识无论归属于什么领域和分工形式,其社会性质都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支配,从而产生社会意识在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和划分,各自形成特定的样态、面貌。另一方面,不管何种意识形式、何种意识因素只要产生并存在于某种社会形态之中,就有可能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显露或隐曲地体现出该种社会形态的社会性质。同时,它们会以体现社会同一性质为磁石,聚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意识样态。我们把这个体现一定社会形态性质的统一的、意识样态叫做“意识形态”。

审美素质论文篇12

纵观童先生的各种文论教材和相关论文,关于“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三处代表性的阐发:其一,文学“是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社会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60页。)。此处“意识形态”被看做是“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即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就这一点而言,它如同政治、哲学、科学、宗教、道德一样是一种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自学考试指导书》,武汉大学出版,1995年版11页。)。这里的“审美特质”在客体上表现为:面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和价值系统,文学所撷取和反映的“必须而且只能是客体的审美价值”(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

其二,“所谓审美意识形态,就必然是审美与意识形态复杂的组合形式”(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而这里的“意识形态”已与“人类意识的外在化形态”大相径庭:“意识形态是与经济基础相对的一种上层建筑形式,指上层建筑内部区别于政治、法律制度的话语活动,如哲学、伦理学、宗教、文学及其它艺术等。”(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此处也对审美作了正面阐释:“审美是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指人与世界(社会和自然)形成一种非功利的、形象的和情感的关系状态。”(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wWW.lw881.com)

其三,“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文学又是人类的一种审美活动。文学的意识形态性与文学的审美特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就产生‘质变’,产生了作为文学的根本性质的‘文学审美意识形态’”(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作为文学属概念的意识形态又不是“话语活动”了,而回到了“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上去了:“我们说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就是说社会生活本来是自然形态的东西,经过作家的艺术改造,变为观念形态的东西。”(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而审美也变成了人对事物的特殊精神活动过程:“审美是心理处于活跃状态的主体,在特定的心境时空中,在有历史文化渗透的条件下,对客体的美的关照、感悟、判断。”(注:童庆炳:《文学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4月版,80、72页。)

由上述可知,童先生的“审美意识形态论”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两个层面中:一是不同版本的论著对“审美意识形态论”具有不同版本的解释,各种解说之间不仅各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二是不同解说自身也有诸多不尽合理和值得商榷的地方。

先说第一个层面的问题。上面三种解释都把文学的属概念规定为一种“意识形态”,但对意识形态的界定却并不一致。解说一、三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的外化、形态化”,在外延上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解说二认为它是一种“话语活动”,这一说法实际上已经把社会意识中的某些因素排斥在外了。一般认为,所谓“话语活动”不过是说话主体与接受者之间在一定话语情境中通过文本进行的一种信息沟通过程。而话语活动之所以能够进行,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是话语双主体(说话主体与接受主体)之间沟通的媒介——“文本”的存在。文本大体有两个存在形式,即所说的话与所写的文字。我们知道,如社会习俗、幻想、集体无意识等社会心理因素并不常常构成“文本”和“话语系统”。因此,从意识活动的角度说,社会心理因素不能构成话语活动的重要内容。这样,一边认为意识形态包括全部社会意识内容,一边又认为它排除了社会意识的某些内容,两个意识形态概念在外延上发生了矛盾。在内涵上两者也相互抵牾。前者认为意识形态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把它视为静态的、凝固化的事物;后者又认为它是“话语活动”,即是包括说话主体、接受者、文本、沟通等多种因素在内的动态过程。其实话语活动本质上就是意识活动,如果意识形态是话语活动,在更大范围上等于说意识形态是一种意识活动,那么,一面说,意识形态是“意识活动的产物”,一面又认为它是“意识活动”本身,孰对孰错?令人匪夷所思。

由于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解释充满矛盾,已经提前决定了对“审美意识形态”和“文学”不可能再有科学合理的说明了。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对“审美”的解释之中。解说二,把审美视为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解说三又把它变成了人类对“美物”的“观照、感悟、判断”的精神活动。应该说,单就“审美”一词而言,它确实拥有包括上面两种含义的多重内涵。然而,在“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的判断中,“审美”充当的是被判断事物“文学”的“种差”,即文学区别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独特性质。严格说来,这个种差——“审美”必须是确定而统一的,否则,就会使人产生认识上的歧义和模糊。

从第二个层面来说,童庆炳的“审美意识形态论”每种解说自身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解说一把文学规定为“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在方法论上混淆了事物的存在“形态”和分属领域。一般而言,事物的形态是人的感官能够直接把握的事物外貌状态。例如,人们能够直接把握h[,2]o的“形态”只能是气态的、液态的、固态的水,亦即我们说h[,2]o只能形态化为汽、水、冰三种形态,而不能说它“形态化”为了黄河、太平洋和喜玛拉雅雪峰。同样人类社会意识的“外化形态”也只能是为人所直接感知和把握的语言、文字、文本、话语及人的自觉不自觉的动作行为等,而不能形态化为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就像河流、雪山不过是h[,2]o的形态——水、冰的存在领域一样,哲学、文学也只是人类社会意识的某种外化形态——哲学性文本和话语、文学性文本和话语的存在领域。

以撷取现实生活中的审美价值作为文学的“特质”,理由并不充分。童先生的说法是:“当我们说文学艺术的独特对象是客观现实的审美价值的时候,不要把现实的审美价值当成是独立的存在。现实的审美价值具有一种溶解和综合的特性,它就像有熔解力的水一样,可以把认识价值、政治价值、宗教价值等溶解于其中。”(注:童庆炳:《文学审美特征论》,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版,29~30页。)然而世界上任何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一般都是互相渗透、互相融合的,不仅事物的审美价值不是独立的,其实用价值、认识价值、政治价值、道德价值等也是如此;不仅实用价值、政治价值等可以渗透溶解于审美价值之中,反过来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渗透溶解于实用价值和其它价值之中,那么既然文学可以撷取溶解其他价值因素的审美价值,也完全可以撷取融合审美价值的实用价值或其它价值。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撷取审美价值呢?为什么“必须而且只能”要用审美价值去溶解其它价值呢?童先生并没有准确把握到文学与审美价值之间的必然联系的关键之点。

解说二在属概念上把文学视为一种话语活动,把“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命题的种差——“审美”解释为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和人与世界的一种特殊关系。紧接着又说:“它(审美)可以从目的、方式和态度三个方面加以理解。从目的看,审美是无功利的;从方式看,审美是形象的;从态度看,审美是情感的。”(注: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65页。)然而,我们知道“方式”是人类在实践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它与“目的”、“态度”等一起构成实践活动的下位概念,我们只能说人类在掌握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抱有何种目的,采取何种方式,表现何种态度,而不能说“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一)的目的如何,方式如何,态度如何。“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它至少在双方之间方可发生,审美关系必然发生在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审美关系(解说二中审美内涵之二)的特征也必然是审美主体与对象互相作用所形成的特殊状态的特征。如所周知,在审美发生过程中,就主体的心理状况而言,最终并不报有任何目的,主要采取形象方式,并表现出某种情感态度。这只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呈现出的特点,而并不是主体与对象间形成的审美关系的特点。

如此的“意识形态”与如此的“审美”,两者“复杂组合”而成的审美意识形态的内涵应是什么呢?我们找不到明确的答案。

解说三与前两种解释最大的不同是提出了“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的观点,而问题也恰在于此。我们知道,审美活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审美活动包括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两种含义,狭义的审美活动单指审美欣赏。显然,上述对审美(活动)的理解指的就是狭义上的。让人不解的是,童庆炳先生一向坚持文学活动论,即认为文学是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而审美欣赏不过存在于读者——作品的环节之中,说文学是一种狭义的审美活动,实质上等于说文学仅是一种读者对作品的鉴赏活动了。我们宁愿认为这是童先生的疏忽。问题是我们把这种疏忽的因素考虑进来,如果从广义上理解审美活动,即把“审美创造”也看做是审美活动的重要内容,可否认为文学是一种审美活动呢?我认为,广义的审美活动仍涵盖不了文学活动。首先。“审美创造”不等于“艺术创作”。为了表达对传统艺术的反叛,杜桑为微笑的蒙娜丽莎画上两撇胡子,又把夜壶摆上大雅之堂供人观赏,名之曰《泉》,我们说不清是在创造美还是在破坏美。但由于这些作品确实蕴含着某种艺术意义,我们还把这些艺术家的行为称为艺术创作。其次,审美活动中的审美欣赏也不等于文学活动中的读者接受。我们认为,审美欣赏是审美主体在非功利状态下对事物形式进行的非功利情感的知觉过程。但在文学艺术的接受活动中,往往要经历阅读——鉴赏——评价(不只是审美评价)的过程。其中,只有在鉴赏的某个瞬间读者是完全排除功利性考虑的。另外,文学活动中“世界——作家”的加工过程,“读者——作家”的反馈过程,“读者——世界”的体认过程等环节也很少与审美结缘。由此可见,文学活动不等于审美活动。

三、我的几点看法

如所周知,文学现象的无限丰富性和复杂性,为阐释文学提供了巨大的理论空间。在多元化的阐释背景下,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角度解说文学,不过是多音合唱中的一种声音。至于是否可以担当“文艺学的第一原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既然要从人类社会意识的视角审视文学,就应挖掘出它本来已拥有的深厚的理论内涵,进而明晰地、系统地、合乎逻辑地将其阐发出来。由于篇幅所限,现将几点看法粗列如下,详细论述笔者另有专文。

现代人类文明意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体说来,文明意识可以分为实用意识、审美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三大类。实用意识遵循的是现实实用性原则。它具有明确的实用目的性和功利性,即满足人类的物质性存在的需要。实用意识又可分成两小类,用来专门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相关技术发明以及指导思维活动和语言交际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工具意识;专门对组织、团体、国家、社会及其活动进行规范、制约和管理的意识类型,可称之为规范意识。审美意识是在实用意识中分化产生的一种超功利性意识类型。首先,只有当人类形成了完全的抽象能力,具有了把事物的形成与属性相区分的能力,人才有条件和可能以非功利的态度和非功利的情感专注于欣赏事物的形式,于是审美欣赏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其次,如黑格尔所言:“人有一种冲动,要在呈现于他面前的外在事物中实现自己。”(注: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39页。)而当实践水平发展到人们的精力可以不必全部投放于事物内容和属性,而有能力集中于对承载事物内容和属性的形式的创造上时,我们说审美创造在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的共同推动下,人类的审美感觉、欲望、兴趣、情感以及审美观念、理想等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进而形成了由这些因素统一而成的完整的人类审美意识。与实用意识相比,审美意识的特征表现在三大方面:非功利性、超越性、自由性。

文学可以成为各种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由于各类意识内部结构不同,承担职能不一样,它们分属领域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实用意识内部,观念、认识等理性化因素与欲望、情感等感性化因素相比处于主导地位。按其特点与职能,工具意识分属于了自然科学、语言学、思维科学等领域;规范意识分属于了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伦理等领域。欲望、情感等感性因素在意识内部处于主导地位的审美意识,主要分属于了文学、音乐等艺术领域。某一意识归属于某一领域,以某一形式表现,并不具有天然合法性。在人类所有意识类型中,情感、想象、理想等作为不稳定的因素,在特定情况下都可能突现成为主导因素。此时,该种意识的最佳表现形式就是文学艺术。换言之,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之一在于,它主要是审美意识的存在领域和表现形式,也可以成为实用意识诸种类的表现形式,还可以成为实用意识之下的个人潜意识和社会集体无意识的泄导渠道和形式。

意识形态指的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由包括审美意识在内的各种社会意识形式和意识因素构成的、表现在各种意识领域中的社会意识的整体面貌和样态。按马克思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一定社会形态中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必然决定着该社会形态中存在于各种具体社会意识形式中社会意识的性质。因此,具体的社会意识无论归属于什么领域和分工形式,其社会性质都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支配,从而产生社会意识在社会性质上的差别和划分,各自形成特定的样态、面貌。另一方面,不管何种意识形式、何种意识因素只要产生并存在于某种社会形态之中,就有可能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显露或隐曲地体现出该种社会形态的社会性质。同时,它们会以体现社会同一性质为磁石,聚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的意识样态。我们把这个体现一定社会形态性质的统一的、意识样态叫做“意识形态”。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