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价值合集12篇

时间:2023-05-16 10:29:06

审美价值

审美价值篇1

一、引言

英语中的借代Metonymy源于希腊语,意为“a change of name”。借代就是“换一个说法”,是使用一种事物的名称来代替与它相关的别种事物的名称的修辞格。它不直接说出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而是借用与其密切相关的名称或其本身的某些属性来称代。本文从美学的角度,根据人们审美活动的特点,研究借代的审美价值

二、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

所谓审美活动,就是人对美的事物的品鉴活动,也就是美感活动。审美活动是对对象价值的寻求,对自身需要的满足的追求。所以审美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价值活动。

借代Metonymy在客观事物之间种种关系的基础上巧妙地形成一种艺术上的换名, 使语言新鲜活泼,收到幽默、委婉、清新的艺术效果。对借代修辞的理解和欣赏其实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因而借代也就具备了其特有的审美价值。所谓审美价值,是指“在审美对象上能够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引起主体审美感受的某种属性。”

三、借代的审美价值

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借代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经济美、新异美、朦胧美、象征美等。

1.借代的经济美

借代使语言表达显得简洁、明了,给人一种欣赏的。在借代中,借体往往不仅能传达同样的信息,而且比本体简洁精练,给人一种经济美的美感。让我们先比较以下两组例子的每一种说法:

(1)A. The old lady wore the clothes made of silks and satins.

B. The old lady was in silks and satins.

这个例子是借代的一种常见类型,即以材料代替该材料制成的物品。由于同一材料可以制成很多不同的东西,以材料代替该材料制成的东西便在表达上起到了经济简洁的作用。显然,silks and satins (三个词) 比clothes made of silks and satins(六个词)简练,B种说法言简意赅,符合人们在认知上的节省心理,因而使人产生美的感受。

借代的经济美还表现在用产地代替该地方生产的产品。例如:

(2)A. When the dogs dozed, the sisters began to look through photograph albums, of which Constance has several, bound in plush and the leather produced in Morocco.

B. When the dogs dozed, the sisters began to look through photograph albums, of which Constance has several, bound in plush and morocco. (E. A. Bennett)

我们发现,含有借代的B比未含有借代的A经济简洁。A种表达不仅字数多,而且语言平淡无味。而B句用morocco(一个词)代替摩洛哥生产的皮制品,言简意赅,比A句用一般的语言来表达的the leather produced in Morocco(五个词)要简洁得多,达到的效果也更好。

当读者读到这样的句子时,不但能够理解句子要表达的意思,还从简约的角度欣赏到了借代的经济之美,获得美的享受,并能获得深刻的印象。

2.借代的新异美

借代修辞能够从不同于平常的角度来描述和表达同样的情感,通过表达方法上的创新,给人一种与众不同,耳目一新的感觉,从而产生新异之美。例如:

(3) He was a long-legged lad with a frecked face and red hair… “Sure enough, Red? We must have trained you quite well.” Then Pledger looked down sharply into the boy’s face. (Alexand Saxton: The Great Midland)

此例中Red代替那个长着长头发的男孩,这种以特征代替具有这种特征的人的表达方式,幽默、奇异,与众不同,能激起人的兴趣,给人带来新鲜的美感。再如:

(4) A. Talk less and listen to others more.

B. Give every man thine ears, but few thy voice.

可以看出,侃侃而谈的A虽然也能给人们同样的信息,但表达平淡无奇,很难产生审美愉悦,而以人身之器官ears代替听,以voice代替说的第二种说法B,新颖、奇特,给人以新异之美感。

3.借代的朦胧美

借代的心理基础是联想(association)。具体的联想可以给人以精确、形象、生动之美感,而模糊的联想则可以让人想入非非,意境无穷,这就是朦胧美。借代的联想可以使人把一个明了的外在世界的物象放置在朦胧的情感状态中,给人以朦胧美。例如:

(5)There is a garden in her face where roses and white lilies grow. (Thomas Campion)

例中的garden代花园之“美丽”。但这种“美丽”到底美到什么程度,谁都无法确定。可以说是只能意会,不好言传。这种表达引人入恍惚之境,耐人寻味,具有朦胧美。读者不断地想象她究竟拥有怎么样漂亮的脸蛋呢?似百合?如玫瑰争艳?应有尽有。由于审视的对象变了形,人们对其关照就不能在现实中找到参照物,但是能透过言辞的表面,因人而异借助想象捕捉到深藏在语言里的感情世界,这样又造成理解的多样性,就更加强化了朦胧感。

4.借代的象征美

传统的观点认为借代建立在相关关系的基础上,与相似性无关。然而事实上我们却可以从相似联想和象征的审美角度研究借代。相似联想就是对某一事物的感知和回忆,引起对同它在性质上或形态上类似事物的回忆。有时候,借代就是利用这种相近关系进行联想,构成象征美,例如:

(6)Have I in conquest stretch’d my arms so far.

To be afraid to tell graybeards the truth? (Shakespeare)

本句中graybeards是老人所具有的特征,用graybeards 来代替老人,不仅简洁易懂,而且具有较大的想象空间,使老人的形象具体、丰富,其意象的丰富性使象征意义更加活泼,具有其它表达方式不具备的独特的象征美感。

这告诉我们,借代中用象征代替具有这种象征的人或物,可以使对本体与借体的相关性联想具有丰富的象征美。

四、结语

在大多数情况下,借代的借体是词,借代的适当运用可以使事物的典型特征更加突出,使语言更具有诙谐感,更生动形象。借代具有的经济美,新异美,朦胧美和象征美仅是借代这一修辞格审美价值的一部分,它的其它的审美价值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John R. Taylor. 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 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 [M].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1.

[2] 覃先美,英语修辞学理论与实践[M] 万人出版社, 1997

[3] 吴世常,陈伟. 新编美学词典[M] 河南出版社, 1987.

审美价值篇2

“静默”手法给欣赏者带来的艺术效果是极其丰富多样的,也就是说它具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可归纳为如下几个层次:

有助于人物内心活动的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在众多的艺术门类中,人历来都是被作为一个主体加以表现的,影视艺术更是如此。

人所共知,世间一切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存在阶段性,暂时的停顿和静止,正是这种运动“阶段性”的体现。作为这种运动“阶段性”艺术表现形式的“静默”手法,在细腻深刻地表现人物精神世界外观、人物心灵方面具有其他艺术手法无法匹敌的艺术魅力,这也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静默”固然意味着“不说话”,但它并不排斥各种各样的动作、表情,也不排斥自然音响。一个无声的眼色能传达无限的深情,无声的人物特写镜头反而更具表现力。正因为如此,编导常常在遇到剧中人物有某种微妙、复杂、难以言传的感情时,便采用“舍声去音,遗貌取神”的静默艺术手法加以表现,把更多“意会”的东西留给欣赏者自己去思考回味。这便是静默在展现人物心灵、塑造人物上具有独特功能的充分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当一个人把全部注意力集中于做某件事时,出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现象,这是因为他的注意力在此时对听觉产生了选择和抑制的作用(这一现象也称注意的“定向性”)。因此对外来音响忽隐忽现(或全部取消)的处理,就有助于揭示人物特定的心理状态,较全面地描绘出人物心理活动的轨迹。

国产影片《老板哥与电妹子》中,当“老板哥”历尽种种困难,终于使电磨取代石磨运转起来时,曾百般阻挠儿子装电磨的“磨老倌”也禁不住跟众人前来观望,当磨老倌被众人拥进磨房时,画面上随着磨老倌面部特写的出现,高速运转的电磨的轰鸣声逐渐弱化,直至全部消失,接着镜头由磨老倌既惊讶又惭愧的面部特写推出高速运转的电磨轮子的特写,进而镜头又摇向堆放在屋角的石磨轮子,最后重又映现出磨老倌的面部特写。这场戏中,众人在不停地谈笑、嬉戏,电磨在运转,但自始至终画面上没有一点声息,不过观众不但不觉得失实,反而更觉得真实可信,此情此景正准确巧妙地活化出磨老倌极度复杂的内心世界,其中既有初次接触到新事物时所产生的那种特有的欣喜新鲜之感,又有在这种喜悦的心情中夹有看到自己半生以来赖以生存的工具(石磨)被现代化工具(电磨)所取代而产生的难言的悲哀之情,同时更含有因百般阻挠儿子而产生的无限悔疚之意。在此,编导及时而巧妙地以现实生活中注意的“定向性”为事实依据,通过对音响的静处理,恰到好处地将磨老倌在这一特定环境中的极度复杂多样的内心活动全面地展现了出来。

有助于拓展空间环境,扩大画面的容量。人们是通过有限的画面来欣赏影视的,这便使人们在欣赏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画面边框的限制。电影艺术家们很早就意识到了电影本身存在的这一弱点,同时为了增强与随它诞生的电视的竞争力,最终导致了20世纪50年代大银幕和宽银幕的诞生。这一变革确实使电影画面的表现力有所增大,然而这毕竟不是增大画面容量的根本性途径。要想从根本上消除观众意识中存在的“有形的”边框的限制,扩大画面的实际容量,彻底克服画面表现力方面存在的弱点,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要在有限的画面内,尽可能多地为观众提供再创造的材料(多义性信息),使观众在欣赏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思考状态。这就为“静默”手法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电影《黄土地》中有一个极富说服力的例证,在翠巧成婚的晚上,她头盖红纱巾,坐在床上,四周一片寂静。突然从画面左上角伸入一只乌黑粗糙的大手,揭去了翠巧头上的纱巾,翠巧慢慢地抬起头来,接着画面上出现了翠巧惊恐的面孔,进而胆怯地向墙边缩去,在这里,观众从画面上的那只大手和翠巧的神情动作中,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画面边框之外”那不曾露面的新郎官的形象,显而易见,此时一个画面不再被视作一个画面自身,这就从根本上克服了电影画面1=1的现状,从而达到了一种“美的饱和”,客观存在的画面框架在观众的意识中不复存在了。这就为观众的无限想象提供了空间和余地,使观众在参与了艺术创造之后获得了一种艺术享受和心理满足。

有助于艺术气氛的烘托。我们说音乐具有烘托剧情气氛的特殊作用,那么在剧情达到高潮的情况下突然将音乐取消,也就是说在高潮到来时对音乐(声音)加以“静处理”(即运用静默的艺术手法),是否会影响和破坏影片应有的艺术气氛呢?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赛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一书中指出:“当音乐在极度紧张的时刻突然中止,让观众仅仅面对无声的画面,这种效果反而变得更加强烈。这是由于音乐已经在我们感觉中枢蓄积起感应的力量。虽然音乐在决定性的一刻来临之前消失了,它的余晖仍照耀着无声的高潮。”而林格伦则在他的《论电影艺术》中直接提出了“最好的电影音乐是听不见的”说法。事实究竟又是怎样呢?

在影片《一个和八个》中,壮汉牺牲的画面,以炮弹的浓烟隐去了壮汉的身躯,浓烟随之如龙卷风般向画面的一角升腾,然后消逝在画面的边框中,此时此刻,激烈的枪炮声、厮杀声全然消失了,唯有死一般的沉寂和空白,然而正是这死一般的沉寂和空白却蓦地把观众带进了一种压抑苍凉的艺术气氛之中,并使之得到了一个绵长的联想机会。

总之,“静默”这种影视艺术中常用的艺术手法,除了上文中论述的几个方面外,还具有设置悬念、推动剧情的发展等多方面的审美价值,为篇幅所限,在此就不赘言了。

审美价值篇3

2从设计流派看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关系

在处理建筑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关系上,强调前者的典型是功能主义的建筑师们。功能主义作为一个流派,代表了现代主义建筑发展的方向。对功能问题的重视,可以上溯到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建筑三要素:适用、坚固、美观,它一直被视为建筑学的经典公式。包豪斯校舍作为早期现代建筑的典范,体现了注重实用要求、发挥新技术和新材料的性能和造型整齐简洁、构图灵活多样的风格,具有极强的功能性。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在设计中以实用功能为出发点,调整形态间的组合关系,整个建筑按功能分成几个部分,体现了由内而外的功能主义设计方法。美国建筑师沙里文提出了“形式服从功能”的口号成为功能主义及现代主义建筑的灵魂。这种流派强调功能,强调形式追随功能,实用功能是第一位的,这是应该充分肯定的,但后来发展为“功能至上”就太过片面了。国际主义设计流派的建筑师在某种程度上过分强调了形式服从功能的设计原则,导致了形而上学的倾向。他们反装饰、求简洁,认为美即功能,以技术代替艺术,把使用者抽象为生理或物理上的人,忽视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不同的精神及审美要求,把形式变成技术功能的产物,导致了“方盒子”建筑的泛滥。国际主义为了追求少的形式,甚至不惜牺牲功能,抛弃人文关怀,把实用功能和装饰绝对的对立起来,也就是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绝对的对立起来,这是不可取的,终将被社会所抛弃,在处理建筑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关系问题上的另一种倾向是过分重视建筑的外在形式及装饰,不注重建筑的内在功能。其典型代表是巴洛克建筑风格和洛可可建筑风格。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有些巴洛克建筑过分追求华贵气魄,甚至到了繁琐堆砌的地步;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追求纤巧、精美又浮华、繁琐的装饰风格,具有代表性的是凡尔赛宫。这两种建筑风格虽然有肯定的因素,但因注重建筑的装饰,过分强调了建筑的审美价值,而慢慢的退出了历史舞台。

审美价值篇4

艺术的审美价值存在于艺术活动之中,是指在艺术的创造和交流过程中,艺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审美关系的生成以及创造过程的实现,在艺术作品中体现出的具有强烈的美感特性和社会性的、能够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客观属性。在艺术活动之外的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中,同样可以创造审美价值,它体现于人类许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之中,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掌握世界、对于自然和社会的理想追求。随着社会物质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类会在越来越多的实践活动中渗透进审美的因素,创造更高的审美价值。然而,只有艺术活动,才能最集中地表现出人类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因此,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核心。

艺术中的审美价值不同于其经济价值,但与经济价值有着密切联系。艺术的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艺术以其综合性价值服务于社会与人民大众,人们在消费艺术品时须支付费用,并由此而产生的经济效益。艺术活动应当也必须生成其经济价值。艺术的经济价值首先是维系其艺术再生产的需要。如果没有充足的经济收入,就不能维持艺术活动的持续生产,而推进艺术活动持续运行的经济动力,最主要的应当来源于艺术生产自身。艺术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进程中,不仅艺术活动居于整体文化产业的核心的地位,本身可以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与艺术相关的其它大部分文化产业类型的活动,均具有或多或少的艺术成分。当代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在各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逐渐具有了主体性地位,其间,艺术活动所体现出的经济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当代,艺术活动不仅对于社会的精神文明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在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及其社会经济发展中居于重要的位置。

但是人们又看到,由于艺术的经济价值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强化,艺术的经济价值所具有的负面作用也愈加体现出来。它作为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显著的推进作用,另一方面有时又以其巨大的经济作用,冲击着艺术的审美作用以及艺术家的审美理想。一些艺术家在可观的经济利益的诱使下,逐渐放弃了艺术的审美理想,以及作为艺术家的使命感,一味追求其经济利益,致使艺术出现一系列堕落的趋向, 诸如艺术的过分感官化、低俗化、商品化等现象均有所泛滥。因此,不论是脱离艺术的审美理想而一味追求其经济价值,或是闭眼不看其经济价值而奢谈其审美价值的做法,均是十分有害的。

艺术的审美价值也不同于理性的认知与教育价值。过分强调艺术的认知价值与教育价值,也会驱使艺术活动走向偏颇、失去艺术特质及其审美魅力。我国半个多世纪以来曾经在较长的时期里过分强调艺术的上述价值和作用,致使艺术一度成为某种政治理念或政治路线的附庸与传声筒,失去了作为艺术的基本的审美特性,以及娱乐和经济的特性,同时也就失去了对于大众的审美吸引力,大众消费及其艺术活动的衰落自然就是难免的,而其努力追求的认知与教育价值也就微乎其微。无独有偶,20世纪以来西方乃至我国近年来一些自诩为前卫和先锋的现代的艺术中,也不乏这种现象,他们将其作品自称为探索性与实验性艺术,但究其实质,一方面失去了基本的审美价值,同时又赋予其艰涩的、只有他们个人方能阐释的理念,因而在失去大众的同时,也就同时失去了审美价值与经济价值,而其一味强调的理念也就变得比较可笑,认知价值无从谈起。

由此可见,艺术的各种价值均与艺术的审美价值联系为一体,离开了艺术的审美价值,其它价值的实现是不现实的。换言之, 艺术只有在实现其基本的审美价值时,其经济价值或认知价值与教育价值才能同时实现。脱离了艺术的审美价值的经济价值,就会导致艺术的低俗化,甚至堕落,这不仅是对艺术的损害,更重要的是对于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大众精神素质的损害,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损害;脱离了艺术的审美价值的对于认知价值与教育价值的过分强调,也会驱使艺术活动脱离大众审美需求,走向衰微与凋敝。

审美活动是最基本的人类活动之一,它体现了人类所具有的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人类所具有的特有的能力, 只有人类才能具有审美能力,也只有人类才能创造美。正是在人类的长期的发展与繁衍中,人们创造了艺术,同时也创造和丰富了人类的审美意识。而当一些现代艺术家及其理论家在否认人们的审美意识及其审美创造之时,他们实际上也就同时否定了人类与生俱来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理想。

人类的审美理想,其内容十分丰富,它应当包括人们的审美创造意识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人的审美创造能力的持续提升,以及人的审美领域的不断扩展,人的更多生活领域的审美实现等等。在这一理想不断确立和趋于实现的过程中,人们必须付出巨大的艰辛和努力,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锻造和冶炼自身,而在其间,对于艺术的创造和艺术品位的不断提升,正是实现审美理想的主要途径。

人类的审美理想体现了人类各种重要的价值取向:其一,进取性。它始终具有不断进取和持续发展的特性,而且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步履;其二,进步性。人类的审美活动及其艺术在其主体上始终表达着人类进步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理念,其相应的美的艺术创造已经成为社会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三,创造性。审美活动及其艺术具有不可重复的不断创新的基本特性,正是在其动态和历史的创造过程中,人类持续地提升着自身的创造能力;其四,愉悦性。艺术的美感创造无论是在其形式还是在其内涵上,均体现出令人愉悦的基本特性,这一特性也是人类审美意识的基本特性之一。以上基本价值取向充分表明,人类的审美理想应当属于人类的本体属性以及人的本质追求的范畴。

在新的世纪,人们看到,艺术世界呈现出纷纭复杂的情景。比如,纯粹艺术与各种实用艺术的并存。可以说,更多人类文化的和物质的创造性活动具有了艺术的和审美的特质,这正是人类审美意识不断深化的体现;优美的和各种不同范畴的艺术美形式同在,这也充分展示出人类审美创造意识与艺术精神的丰富及深化。

而与其同时,艺术活动也出现一些不和谐音,比如:有的非艺术的文化活动形式纷纷假艺术之名招摇过市,特别是一些根本不具备人的美感需求和艺术特质的所谓“艺术”也要冠以艺术的名义显示自己的存在;一些以表现丑陋为主要目标的艺术样式多了起来,在个别领域或地区甚至占据了主要的地位。人们承认,在一些艺术美范畴中,例如悲剧、崇高、滑稽等,均有丑的艺术因素的出现,这不仅是艺术表现的必要,而且也是对与艺术美领域及其表现力的丰富与扩充。即使是在有的以表现丑为主旨的艺术作品中,人们也可看到,其间潜隐着对于丑的贬斥与否定,而并非只是对于丑的津津乐道的欣赏。只有极少数艺术品浸满了对于丑的事物貌似客观的表现与激赏,这当然应属于艺术的逆流。事实上,当他们对于艺术的和社会审美活动的意义生发怀疑乃至予以颠覆的同时,他们也就颠覆了属于人类的进步的价值观及其生存理想。

美作为一种价值形态,实质上,它在创造与表现美的过程中,所体现的是人与世界的一种关系,是从事艺术审美实践的人同客体的审美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即价值关系。人们创造艺术审美价值的劳动,一方面,必须借助于外部世界的自然属性和感性形式。另一方面,人们也需要有发现与创造美的素质,即能够从客体世界的自然属性和感性形式中找到具有审美价值的质素,并能够予以创造的素质和能力。而这种对艺术审美价值的创造,同时也是一种具有社会性的活动。不仅人的感受美、创造美的器官的成熟和审美心理基础的奠定来自于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且人们的艺术审美活动实质就是人的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只有在一定社会关系的形态中,艺术才能找到自身存在的土壤。审美价值所独具的特色在于,它既是形象性的,也是超象性的;既是精神和情感的,也是物质和实践的;既是功利的,也是超功利的;既是主观意识的,也是客观的和社会的。艺术的审美价值正是上述几个方面的辩证统一。

艺术审美价值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美”的创造,是艺术审美价值的核心,艺术活动中的许多方面,均与“美”的创造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崇高、壮美、悲、喜、滑稽、丑等审美范畴的创造,均能充分体现其艺术的审美价值;而主体对于形象、典型和意境的营造,则是实现艺术审美价值的基本目标;艺术家对于人与人、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索和形象性表现,更是较深层次的审美价值的创造。在当代,人们通过艺术活动对许多课题的感悟与思考,均上升到审美价值的高度,对社会与公众具有重要的启示。而在艺术及其审美领域内部,更需要不断进行探索与追求。自20 世纪以来,属于社会艺术活动的领域及其方式在不断拓展,审美的和艺术的类型也在扩充,这正是艺术活动持续发展和艺术审美价值不断提升的表现。 由于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状况,以及人们理念与精神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化,促使艺术世界出现了许多新的景观,同时也出现一些混沌与迷乱。面对纷纭复杂的艺术现象,人们当会基于审美理想的基本内涵,通过对于以往世纪艺术历程的冷静思索,逐步予以厘清,更加坚信人类审美与艺术活动光明的发展趋向和前景。

创造审美价值,是艺术活动的基本宗旨。艺术的全部价值,均是艺术主客体审美关系的生成以及主体创造的结果;艺术审美价值的生成,更是主体通过自由自觉的创造,以富有审美意味的形式建构出不同样式的作品,并通过形象、意境和典型等凝结了人类和世界上具有普遍审美意义的精神质素,其间所充盈的精神性价值即为艺术的审美价值。创造审美价值的意义不仅在于艺术活动本身,而且在于以此达到净化人的心灵、改善人与世界的关系,提高人的精神品格和创造能力的目标。

审美价值篇5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不是专业的音乐教育,单纯的记忆概念对于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来说是毫无意义的,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音乐教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表现在启迪、唤醒感染和净化等效应上。

这就促使我国的音乐教育与别国的音乐教育由本明显的差异。尤其是美国在音乐教育方面做出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它让学生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音乐的真谛。透过美国音乐教育价值观的演变历史,不仅能让我们初步了解美国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而且有利于我们从哲学的高度来审视当前美国音乐教育的基本现状。

在美国,让音乐首次进入学校课程的是被称为美国学校音乐教育之父的卢尔・梅森。1838年初,为了实现在波士顿公立学校引进音乐课程的计划,梅森开始了义务教学,他的教学成效最终感动了波士顿学校,后者于当年8月聘请梅森为美国第一位公立学校音乐教师。梅森成功地把音乐引入学校课程,除了他的实践探索之外,他还提出充足的理论依据,表明音乐教育的价值及其重要性。

就个体价值而言,音乐教育既能培养孩子的审美天性,又能促进智力、道德、健康等方面的发展,而且在顺序排列上,审美是靠前的;就学校教育价值来看,音乐教育有助于其他课程的学习,也有助于学校纪律的维护;就社会价值而言,音乐教育能奠定社会文化基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还能有益于之普及。

值得注意的是,梅森把音乐对学校教育的价值(即有助于其他课程和学校纪律)置于最醒目位置,同时也着重推出了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这体现出了他的良苦用心。因为,一方面,那个时候,音乐必须依附于学校其他方面而存在;另一方面,音乐也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这两个方面,都需要人们认识和理解。应该说,第二个梅森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表述明显超越了第一个梅森,但这并不意味着卢瑟・惠廷・梅森就一定比卢尔・梅森更加高明。事实上,卢尔・梅森在美国学校音乐教育史上的地位要远远超出后者。这表明,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理解必然会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音乐教育者需要关注和宣传的是音乐教育本身。当音乐在学校课程中已经立足之后,如果仍然一味地表达音乐教育的非音乐价值,将音乐定位为“为学校其他课程服务”的课程,而没有自身的目标追求和价值体现,那么音乐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一席之地是有可能随时坍塌的,只要遇到风吹草动,教育环境稍有变故,问题就可能随时出现,事实也完全证明了这一点。自1838年梅森第一个将音乐引入学校课程,到1946年全美音乐教育协会确定小学音乐课程价值和目标,整整经过了100年,人们审视音乐教育价值的视角才由外部转向内部。应该说,这依然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没有100年前梅森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辅德益智健体定位,就不可能有100年后的全美音乐教育协会对音乐教育价值的审美定位。

当然,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审美定位,并不就是最终的结局。从1946年到今天的这60年里,人们对音乐教育价值的认识视野又有了新的拓展,既不一味强调审美价值而刻意回避非审美价值,也不是保持审美价值和非审美价值的不偏不倚。相反,在特定的时候,人们甚至会汲取前人的经验教训,重新强调非审美价值。

对于音乐教育的价值长期以来人们有着许多不同的观点,这主要是对音乐的不同价值观。在西方音乐哲学史上就出现过自律论和他律论两种不同的观点。自律论认为音乐的价值应在音响价值中去理解,从音乐的自身去把握音乐。而他律论认为音乐的价值在音乐之外,音乐本身体现着某种外在于纯粹音响之外的某种东西。我国古代对音乐也有多种不同的观点。主心说者认为:“凡音之起人心生也”;主教说者认为:“可以善民心”,“正其乐而天下顺”;主性说者则认为:“乐行而志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多种不同的观点主要是从音乐本体或音乐非本体出发,所站的角度不同。也就是音乐教育是强调音乐自身的艺术美即审美性,目的在于让学生从音乐中体验轻松、愉悦,从而获得精神上和身体上的满足,能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创作美。还是强调音乐自身以外的东西如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完善的人格品质等。音乐教育是具有双重性价值即审美性和教育性,所以我们应该对音乐教育的双重性价值有全面的认识。

康德曾说:“以愉快的情感作为直接的意图的艺术是自由的,而以获得报酬为目的的艺术是不自由的”。音域教育要具有艺术性,说简单一点就是要有美感,要让音乐对学生的耳膜产生一种舒服的刺激。如果学生对音乐产生了反感和厌倦,再伟大的说教也没有用。就像我们在欣赏摸扎特、贝多芬、肖邦的音乐时不是因为这些乐曲中的某些特定的含义才去欣赏它的,我们欣赏的仅仅是音乐本身的内在魅力和美感。虽然这种美感有时可以转化为一种力量和启迪,但并不是音乐本身所具有的而是想象出来的,甚至是在欣赏音乐之前就给音乐贴上标签而联想出来的。音乐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而不是音乐家,学生所获得的更多的还是直接的音乐美感,这也是音乐教育的最表层和最基本的价值。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的观念正在不断更新,新的课程标准也打破了以往音乐教育中对音乐审美性的束缚,更加强调音乐的审美性。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要求生动有趣、丰富多彩而且重视学生在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一种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和不言而喻的教育而不是空洞、生硬、呆板、喊口号式的教育。

审美价值篇6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87-01

一、艺术是人类的创造物

艺术是人所创造的美,它的审美价值就是一种好恶。假如说一切美都是人类无意识的创造物,那艺术则是人类有意识地根据美的规律创造出来的存在物。任何事物,它必须首先能使人感到美才可能成为艺术。离开了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就很难理解艺术是什么。以往许多对艺术的定义之所以不确切,就因为它一开始就离开了这个最基本的大前提。那种把艺术和技巧混为一谈的看法之所以宽泛和笼统,也因为它没有抓住“美”这一根本的缘故。美不是一个自然客体,故不能采用像自然科学下定义的方式来加以界定,而只能采用直觉来把握。任何事物,它必须首先是美的,然后才有可能是艺术,这是艺术概念的第一个层次。

为了区别自然与社会现象的美,还应当界定艺术品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类创造,具有创造能力,是人类心智的成长。艺术品的出现,只是人类通过有意识的劳动实践,对现实材料进行有意识的提炼。

绘画和设计在所要达到的目的上是统一的。绘画是通过艺术家的艺术创造力把其生活经验用某种艺术形式展现给大家,目的是给人精神上的美感,使观众感受到艺术家的心声。而设计艺术是设计师通过对人们生活的方式和习惯,结合美学因素而创作的,带给人们实用与美观的产品。然而,它们在工作方式和所运用的原理上又是对立的,设计师首先考虑的是功能性,其次才考虑美学的因素。而艺术家可以不考虑实用性而专门研究美学因素和个人风格,所表现的内容可以是抽象的,设计作品却一定要有一个具体的内容。每一个设计师都应该了解自己创作的目的,明白作品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的主次。每一份作品都体现着艺术家的喜好,文化素养的理解,随时随地进行不断的分析。

变革是艺术发展的唯一出路,而变革势必会带来冲突。任何艺术流派,哪怕再激进,但最少也要有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有艺术最起码的美。

二、审美价值离不开情感

审美价值离不开情感,情感是审美创作的动力、核心。情感的力量是非常大的,能激励人们为实现自己的审美理想努力奋斗。真实是情感具有审美价值的基础,艺术创作少不了真性情,连自己都无法打动的作品何谈打动别人。一切物境皆虚幻,惟心所造之境为真实,所以审美境界的创构必须因心而得。

艺术的权威是捕捉住那刹间便会过去的情感,令它随时可以再现,是把创作者自己个性的情感,打进别人的情阈里头。艺术创造和审美欣赏是人之为人的一种必不可少的高级精神需求,也是借以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三、艺术审美的民族性

对一个作品会有不同的审美体验,阐释各有差异。但是,在既定的历史情境中的民族,作为一个整体,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是会趋于统一的。

我们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所使用的五官感觉本身就具有历史文化因素的渗透,人的心理结构中就有文化传统的力量。就是说人们对作品的感觉理解、审美意向、整体重建,大体上是按一个统一的审美方向。这是造成人们在审美方面具有民族的、文化的差异的重要原因。

为了我们的发展,首先要了解我们文明发展的轨迹,学习我们文明之中的精髓,思考如何从这些精髓中获得发展,得到启发来完善自己。一个不懂得思考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所以中国的艺术家不应急于颠覆或批判原有的艺术,而应静下心来好好挖掘,创造一些和自己有关和民族有关的作品,能够表达出具有这个时代特征人文精神的现代艺术作品。

四、结论

新时代就会有新的艺术产生,艺术存在千差万别、变化无穷的形式。作为一个艺术家首先要解决视觉的审美问题,必须要先知道如何表现不同的形象,经历这个传统的阶段,等逐渐熟练后,他自然会有些想法,及对人生对审美对价值观的思考,作品也就会发生变化。通篇下来,我的核心观点就是艺术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要处理好艺术本质中的关系,就必须处理好人本质中的三种关系——也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和自我即自身信仰的关系。

毕加索说过,艺术可以洗涤自己的心灵和尘埃。如今,艺术的发展形式已经越来越广,但好像离艺术的本质也越来越远了,也许这也是艺术的一个特点吧。

参考文献:

审美价值篇7

“超级女声”的推出,受到了全国观众相当大程度的关注与积极参与。2005年“超女”白天的收视率达到12%,晚上更是上升至25%,播放时段的广告价位更超过《新闻联播》。这场平民化的选秀运动在今年仍然热度不减,杭州唱区决赛、成都唱区10进7晋级赛和沈阳唱区的预选赛3、4场,都取得相当不俗的收视成绩,3场节目全国收视份额分别为5.42%、5.43%和5.26%,稳居全国同时段收视第二位,累计有1.5亿名观众观看了这3场节目。

超女不仅是个选秀运动,也是一场大规模的“造星”运动。去年便成功地打造出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一批年轻偶像,而且派生出“玉米”、“凉粉”、“荔枝”、“盒饭”、“笔迷”等新兴名词。据主办方权威的数字,2005年比赛的参赛选手达15万名之多,远高于2004年的5万人次。如此大规模的演艺比赛,被有的看家戏称为“美学民主”。《超级女声》产生的社会影响可见一斑,随之而来的争论之声也是褒贬不一。《超级女声》到底是一场文化品位低俗的大众闹剧?还是一次全民的新音乐艺术运动?它对于社会的审美价值和审美功能又体现在哪些方面?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和探索。

二、“超级女声”的社会审美价值及审美功能表现

《超级女声》这个街头巷议的电视栏目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一个文化事件,如何看待它对我们受众审美情趣的培养,如何把握它与民族素质的关系,这是值得深思的。风靡一时的“超女”现象,收视率是很高的,那么,这个节目带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呢?

首先我们要肯定的是,《超级女声》是一个商业文明下带有多元社会价值观念冲突的产物。

如今的大众流行文化和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紧密相连,它的存在方式今非昔比。《超级女声》的红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平民文化的一次崛起。在节目策划时,主创人员就一致表示,要使这一节目覆盖社会中各个年龄层的观众,成为一个“合家欢”式的大众参与品牌。定位于“大众文化”之上,是这个节目一炮走红的根本立足点。这表示大众文化的受众们已经希望并开始使自己成为这种文化的参与者甚至是主体,这种意识的觉醒无疑是社会整体心态变迁的结果。超女比赛具有大众共同参与的特点,所以它同时具有了多元化与大众化并存的音乐审美角度。超女比赛中选手大多演唱的是流行音乐,这是与其大众化的特点相符合的。

其次,正确引导《超级女声》,避免浮躁心态的泛滥。

有人说《超级女声》是整个中国一次低俗的“靡靡之音”大流行。更有人对此发表评论说一个过于流俗的社会必定会走上文化颓废之路。如果在节目的运作上、形态的分析上能够讲出道理来,这是可以分析的。但是要说明一点,艺术本来是不能搞运动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学就告诉我们,人类从事艺术鉴赏活动,鉴赏者是要进入“虚静”的,这是刘勰在《文心雕龙》里阐明的道理,而我们现在的做法是让鉴赏者首先浮躁起来,这是值得研究的。另外,艺术是需要审美理想的,对于广大的热爱艺术的青少年说来,艺术应该导引他们通过勤奋的实践去健康成才,而不是让他们萌生一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夜成星”的投机心理。这是一个有责任的电视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康德美学中,对纯粹审美趣味的界定是建立在对“低级”“庸俗”趣味的否定之上的。而“低级”或“庸俗”指的则是肉体需要因没有受到训化和修炼而停留在常人(“庸”或“俗”)的状态。主流美学将“庸俗”判定为“鄙陋”,显示出它对肉体及其感觉的蔑视和厌恶,因此人的肉体性和动物性才是主流审美意识的真正敌人。

三、《超级女声》对社会审美价值及审美功能的作用

有记者在2005年7月15日到20日对长沙市内近100名大专院校的学生的调查中发现:98%的学生都知道“超级女声”这个节目,80%以上的学生在周五的时候守在电视机旁观看,40%的学生曾经给自己支持的选手用手机投票。“超级女声”正是迎合了当今青少年特别是少女群体的心理特征而具有了非凡魅力。它的“主宰舞台、改变命运、肯定自我、价值体验”等节目思想与青少年的“善模仿、自我价值肯定、对新生事物的追逐、对成人社会的向往、盲目的从众性”等心理特点充分吻合,而青少年的这些心理特点是“超级女声”窜红的直接动因。

任何时代中的某一群体都需要并希望确认群体共同的价值观,因而每个时代都会有“潮流”和“现象”的出现。社会大众一方面是盲从,一方面渴求与众不同。表现为追求时尚、标新立异等个性化行为。“超级女声”把人们追求个性化心理通过选手的“个”表达出来,“个”通常表现为“出位”,一般是审美的出位。审美的出位行为在赢得群体确认后,往往会形成一种风气和时尚。“超级女声”选手通过出位表现个的审美取向,通过电视的信息传递影响和改变群体的审美取向,并使这种审美迅速上升为社会的审美潮流,包括衣着,性格,甚至语言等多方面。

“超级女声”从电视延伸至网络,出现了很多新奇有趣,富于想象和创造力的词汇。如,“玉米”、“凉粉”、“荔枝”、“盒饭”、“笔迷”等分别代表着不同选手的支持者建立起来的选手支持团队。这些个性化的“出位”语言极具“超级女声”特征,满足了青年人个性表达的需要,吸引了更多人的注意和参与,这是人们语言审美取向发生的小变化。

另一种影响来自榜样的审美取向。偶像和榜样的引导作用远远超出了学校和家庭教育。“超级女声”节目中两位选手中性化的舞台形象的塑造,也是具有行为个性化的“审美出位”。随着选手博得大众的喜爱,她们的中性装扮也影响了青少年的传统审美观。某报记者调查,在武汉街头出现的约80位“超女迷”中,八成是女生,男生占了两成。其中,50%的女生穿着都比较中性,猛地一看很难分辨出是男孩还是女孩。大部分学生的头发的造型和颜色都经过精心的打理,其中一些完全是模仿周笔畅和李宇春的发型。模仿选手的嗓音唱歌,模仿选手神态和其服饰等都是审美观受到的影响后的行为表现。

心理年龄错位更直接地影响了社会年轻大众的审美观。“超级女声”在“海选”过程中,一些选手以着装怪异,浓厚的脂粉,前卫、夸张的服饰,作为吸引评委的筹码。参赛时演唱的歌曲多为流行歌曲、英文歌曲、网络歌曲、甚至是酒吧低俗歌曲,举手投足倾向十分明显。这样的审美误区源于“超级女声”缺乏对社会大众的心理保护。评委的评选标准也左右着大众的审美。这些影响将渗透甚至“跟随”人们的生活,为他们的将来起到正面或负面的作用。

四、引导与弘扬

审美价值篇8

1、启发美

新闻讲究的就是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要寻找这样的新闻就对记者要有严格的要求,他们要尽可能的把信息中的要点能够详细地记录下来。在新闻的传输中还应该讲究的就是角度的选择问题,新闻的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感知能力,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信息,比如审美、文化等角度,然后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把相关的人物事件简洁清晰的描述出来,但消息一定要及时有效。在电视中的新闻记者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能够将消息的主题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清楚,并能够让重点显现出来,这种工作最主要的就是精髓的有效提炼。作为一个合格的新闻记者就要不断地提升自己各方面的应对能力,在当今这种复杂多变的社会中,只有抓住问题的要点,才能够获得群众的好评,要把具有较强的审美性的信息传播、展示给广大观众。其实在新闻中最忌讳的就是垃圾信息,比如:对一些明星的绯闻故意炒作事件那是层出不穷,像这样的消息是不能被当作是新闻的,最多只能算是八卦。角度不同审美的观点也就差别甚大,所以要确定一个正确的审美角度,然后对新闻进行挖掘其内在的价值,最终达到观众对新闻节目要求。

2、表现美

作为是众多新闻工作者中的一名,审美的价值就在于记者新闻采点时将生活中的美与现实中的美相结合后融入到新闻中,在将工作者自己真实感受到的美用最真实的文字语言详细的描述出来。与此同时,新闻报道不仅应该主动地去追求美还应该传播美,把情感融入到其中,最终把这种美传播给广大观众朋友,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新闻带给他们的美感。相反的,假如新闻记者只是单纯的、机械的把采点收集来的消息原封不动的报道给观众,那么就会让观众觉得索然无味,不愿意再去关注新闻,所产生的后果将受连带效应的影响。但是采用一种添油加醋的方法,把收集来的消息作为原稿,然后采用美的角度去记录、观察和指导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如此将会更好地把人们博大多彩的精神世界展现出来,这对观众来说就是致命的吸引,才能真正的发挥新闻的强大功效。

二、新闻传播中的审美价值

1、奇特的审美视角

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里认为,任何事物都是一个特殊的整体,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由于他们的这一特性,所以都在以一种无法取代的方式存在着。这就要求看待事物时要全面、多角度观察,会发现再坏的事物都有美好的一方面。审美角度的选择在很多时候是很重要的,它对所掌握的消息是否富有启发和是否够新颖有着绝对的支配权,这对于我们来说可以帮助我们思考社会现实问题,以及怎样看待我们周围的事情。例如:有关于灾难类的新闻就应该把受害者、公众和社会的利益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把和这个有关的要重点突出出来,相反的,没有关系或是关系甚微的内容就可以删除。在文字语言的表达上,对于那些恐怖、血腥的场面的描述要多加考虑,决定是轻轻的用文字带过还是彻底删除不用。美就应该把真、善结合在一起,这才会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同。在生活中将美、善、真的价值都给予肯定,所以这就要求新闻的工作者应该用审美的方法去分析实际问题。

2、浓烈的审美意向

在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选择怎样的题材,在选题时要注重的是消息内容的审美。因为只是单纯的得到新闻的信息,而不能满足审美需求和取得心理快乐是观众所不能够接受的。然而有不少的新闻的导编在选题策划时会不自觉的制造一些这样或是那样的令观众不高兴的审美问题,这回给新闻真实的美感和价值大打折扣。根据调查结果表明,受人们普遍都关注的题材都是能够让观众在审美情感上有很大响应的选题,从中能够让观众得到无穷的启发。笔者就近2年的获奖新闻的题材分析得出,只有那些赋予较强的审美性、含有较大的信息量、具有时效性的新闻选题角度才能称为是好的视角。

三、新闻传播中的审美接纳与展现

1、普遍接纳

由于新闻具有现实意义,要真实的反应客观事物,所以新闻传播并不是把所有人们认为是好的是美的事物都一一的显现出来,更应该把那些丑陋的、厌恶的、低下的、错误的展现出来。对于恶丑低下的新闻,在展现时要有选择性的适当删除。通过对恶丑低下的新闻的描述让观众们知道什么样的事物是应该禁止的,在以后的生活中要尽量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而对于那些美好的东西就应该宣扬大家要积极的保留,可能这会对以后起到指导的作用;当然丑的、恶的、假的新闻会对人们会有误导作用,所以要思量后再做报道。很容易看出,在进行新闻传播的时候假如能够拥有较强的审美观念不仅仅能使观众对新闻有所了解,还可能会产生心灵美感与视觉美感的共鸣。通过一个简单的语言表达,可能就会看出媒体人他对于新闻的热情,只有这样的新闻才能被称作是有价值的新闻。

2、尽情展现

审美价值篇9

  影视作为视听结合的综合艺术,具有易接受性、娱乐性、受众广泛的特点。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音乐已经成为电影语言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精美的电影配乐不但增强了电影的艺术审美价值,也起到了传播和普及音乐艺术、提高受众音乐欣赏水平的作用。电影作为一种音乐教育资源,也吸引了钢琴教学工作者的极大关注。1945年上映的影片《一曲难忘》由查尔斯·维多执导,并获第奥斯卡最佳音响、最佳剪辑、最佳音乐等六项提名。影片是一部关于“钢琴诗人”肖邦生平的故事片,片中描写了19世纪20年代沙皇铁蹄践踏着肖邦的祖国波兰,肖邦流亡巴黎并取得事业成功,其后为援助在祖国浴血奋战的仁人志士他巡回演出筹资,直至劳累和病痛夺去他的生命。这部影片中的音乐、剧情与人物描写相结合,是钢琴艺术的极佳教育素材。影片配乐中大量引用肖邦的经典钢琴曲,使影片具有极高的音乐审美价值。并且,从学生审美与教育需求、增强学生对钢琴曲的理解与认知、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等角度上看,该影片也同时具有很高的音乐教育价值。本文从这两方面来探讨影片在钢琴教育中的应用。

《一曲难忘》引用了肖邦多部经典钢琴曲,如《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E大调练习曲》《革命练习曲》等。片中情节与音乐的默契配合,使音乐在调动情感上的作用表现得更加突出,音乐有力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观众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得到了很好的音乐审美体验。

影片从片头字幕出现,背景中《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奏起,这支乐曲是肖邦创作众多波罗乃兹舞曲中的一首,也是肖邦的代表作之一。该舞曲作为主题曲贯穿影片始终,在片中以各种形态多次出现,其磅礴的气势、铿锵的旋律契合了肖邦在片中爱国者、革命者的形象,歌颂了祖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片头音乐是《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的一部分,其他部分在片中随情节发展得到了完整的演绎。肖邦流亡巴黎后,埃尔斯纳向出版商费耶尔极力推荐肖邦,可费耶尔却不感兴趣。这时悠扬的钢琴声从屋外传来,正是《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肖邦的音乐得到了当时已经成名的年轻钢琴家李斯特的赞叹。邂逅的二人因音乐而惺惺相惜,背对背坐在两架钢琴前的二人形成合奏,由肖邦一手弹主音部而李斯特一手弹辅音部,二人在合奏同时分别腾出一只手从背后互握,完成了两位音乐大师初次见面的历史性握手。而乐曲在二人配合下奔流而出,极大地调动了观众的热情,亦加深了主题曲在观众心中的印象。该曲在肖邦首次巴黎音乐会上公演,当天他却收到了战友为掩护自己出境而牺牲的噩耗。在弹奏《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时,肖邦仿佛看到了战友殷红的鲜血,悲愤的他难以继续演奏,迈着沉重的步伐离开了会场。音乐仿佛是为战友哀鸣,诉说着波兰人民在沙皇铁蹄蹂躏下的苦难。在肖邦与恋人乔治·桑隐居期间他对这支曲子不断修改,在与乔治·桑就革命问题争执时,这首乐曲被肖邦反复弹奏。在拒绝乔治·桑劝阻后,投身巡回演出的肖邦为祖国同胞的革命行动筹款,从罗马到柏林再到阿姆斯特丹……终于,在巴黎演出时,他最后一次弹奏《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体力衰弱之极的他倒下了。《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作为主题曲倾诉了肖邦对祖国的满腔热爱,也成为观众久久难以忘怀的一曲。

除了《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影片中出现的《E大调抒情练习曲》也是广为人知的作品,在片中这段乐曲用来渲染肖邦和乔治·桑的浪漫的恋情。《E大调抒情练习曲》特别明显地表现出了浪漫派钢琴风格的基本特征——追求鲜明的色彩和丰富的感情,同时展现了客居法国的肖邦对祖国的深切思念之情。[1]在乔治·桑初次帮助困顿的肖邦时,这首爱情主题曲就为他们二人奏起。在乔治·桑的家庭音乐会上,乔治·桑和李斯特欺骗了在场的听众,在所有的灯烛熄灭的情况下,以肖邦代替李斯特演奏,优美的琴声使众人陶醉。在乔治·桑用闪亮的烛光把演奏者肖邦照亮后,掌声雷动,人们欢迎着这个天才。《E大调抒情练习曲》明丽的旋律伴随着相恋的二人在鸟语花香的乡间住所诺昂,他们二人形影不离,爱情滋润下的乔治·桑完全无法忍受失去肖邦,她极力反对肖邦的巡回音乐会,这里《E大调抒情练习曲》作为爱情主题的音乐与爱国主题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交替响起,正如肖邦在国家与爱情之间的挣扎。

影片中另一首脍炙人口的乐曲是《革命练习曲》,是肖邦在去巴黎的途中得知华沙起义失败而作,就像一把利剑直指沙俄侵略者。《革命练习曲》第一次出现是在一位公爵的家庭音乐会上,肖邦看到沙皇派驻波兰的总督坐在宾客的上座,愤怒的他走到总督面前,义正词严地宣布:“我不在沙皇刽子手面前弹琴。”说完拂袖而去。《革命练习曲》恰在这时响起,乐曲如号角般的音响击打在侵略者的心头,接着滚滚如雷声般描绘了爱国之士风起云涌的斗争,继而是低沉的乐曲表现对革命形势的忧虑,但最后归于坚定的尾段表达了肖邦对革命终会成功的信念。这段乐曲在公爵的满座嘉宾惊愕无语的沉默气氛中喷薄而出,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冲击着观众的听觉,使肖邦的形象更加高大、丰满。此外,《革命练习曲》在影片中多次伴随着肖邦的战友出现,也体现出《革命练习曲》是为革命斗士而作。肖邦在公爵家庭音乐会弃演之后,惹来了杀身之祸,一筹莫展之际,战友伸出援手,帮助他离开波兰逃往巴黎,这时《革命练习曲》由低回渐强,象征着肖邦命运的峰回路转,在他成功逃离时乐曲达到新的高度,预示肖邦将要开始崭新的旅程。当肖邦巴黎首演获知战友牺牲的噩耗时,《革命练习曲》在背景中亦变得低沉,而在肖邦为祖国募捐的音乐会上,《革命练习曲》则像战友一样陪伴他,为祖国继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革命练习曲》奔腾的旋律诠释了肖邦的革命热忱和坚定信心。可见,影片中的钢琴曲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适宜作为钢琴教学资源。

视听语言相结合的电影作为钢琴教育素材,还有利于解决对独立音乐作品教育的抽象性,更利于学生的接受。有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观看影视作品的占60%以上。作为最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最大众化的影视艺术,它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进行思想和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综合感知能力、提高艺术审美修养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2]因此,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工作便是寻找到合适的电影素材,从学生的接受角度、审美习惯出发,选择经典的影视剧为教学材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曲难忘》正是具有这样艺术教育价值的典型电影作品。

首先,这部电影从音乐到内容都十分契合钢琴学习者的审美要求与教育要求。该电影的主角便是世界著名的钢琴家,被艺术界称做“钢琴诗人”的肖邦。作为19世纪欧洲音乐浪漫主义流派的代表人物,他把一生都奉献给自己热爱的音乐事业,并有大量优秀的钢琴曲留世,成为许多后来者学习、借鉴与欣赏的珍贵素材。影片《一曲难忘》向观众讲述的正是肖邦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和呕心沥血的艺术生涯。这对于每一个钢琴艺术的学习者来说,是最为合适不过的音乐启蒙教育。肖邦从一个出生于贫苦家庭、默默无闻的平凡人,历尽艰难,几经波折,依靠自己对音乐的热爱、勤奋与坚持,最终成长为人人敬仰的世界级钢琴大师。这一音乐世界的领路人,对于那些充满了音乐理想并为之奋斗的年轻人来说,具有很强的激励、引导与教育作用。音乐中的人生,人生中的音乐两者互相映照,令人感慨难忘。

其次,电影音乐与故事情节、演员的精彩演绎融合得丝丝入扣。很多曲目对于学生来说都十分熟悉,它们与特定的环境融合在一起,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力与欣赏体验。如,肖邦在巴黎出版商费耶尔家里偶遇早已成名的李斯特。而此时,李斯特正弹奏着肖邦作曲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并询问该曲作者。两个人因音乐而获得心灵上的相通,合奏了这一曲目。琴声节奏明朗,轻快,充满了友好、和谐与欢乐的气氛。而同样是这首曲子,当它出现在后来的音乐会上时,其情感与风格却大相径庭。那是正值音乐会当天,肖邦得知朋友为了掩护自己逃脱被捕而牺牲了性命。他悲愤、痛苦地在音乐会上弹奏了这曲被誉为“波兰精神”的《降A大调波罗乃兹舞曲》,然而强烈的情绪淹没了肖邦的整个身心,使他一度不能自已而暂停演奏,曲风也从哀伤徒然变为激昂。最终,他留下未完成的钢琴曲,沉重离场。这些特定的场面,赋予了钢琴曲以不同的情感色彩,具有鲜明的人格特征,给人以不同的审美体验,进而使学生对音乐产生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与认识。这部获得奥斯卡多个奖项的影片,对于教学接受者来说是一场难得的视听享受。整部影片洋溢着时而舒缓悠扬、时而激情迸发、时而沉静压抑的钢琴曲。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克服抽象音乐教学的枯燥与平淡。在电影衬托下,钢琴曲被赋予了鲜明的人格化特征,营造出学生接受音乐教育的感性空间。

最后,这部电影对培养学生高尚的艺术情操也富有重要意义。教学钢琴、演奏钢琴,不仅是在进行一种高雅的纯粹艺术活动,而且也是在进行一种高尚的人格教育与塑造工作。[3]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强调专业教学与陶冶学生的高尚的艺术情操相结合,对于学生的成长与事业的成功都具有关键性意义。在《一曲难忘》中,涉及此类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肖邦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将自己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怀有浓厚的爱国热情,他对敌人的恨与对知己、师长的爱都是如此强烈和真实。他面对“沙皇屠夫”无所畏惧,慨然拒绝为其演奏;为了支持同胞们的革命行动,他呕心沥血,为其募捐,直至生命终结。他用音乐作为自己的语言,将自己毫无保留地奉献给音乐事业和自己的国家、同胞。肖邦用自己的音乐实现了人生价值,也为其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与敬仰。影片所折射出这位伟大音乐家的精神力量,涤荡、冲击着学生心灵,使其感受到当音乐与高尚的品性结合在一起所生发出的无穷魅力。通过观赏该影片,教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力和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对学生进行人格和爱国情感的教育,全面提高音乐专业学生素养。

影片《一曲难忘》不仅体现出丰富的音乐审美价值,更具有突出的音乐教育价值。观看《一曲难忘》使学生在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同时,产生对钢琴音乐的认同和激发学习钢琴的强烈兴趣。本文仅以影片《一曲难忘》探讨了电影在钢琴教育中的作用,以期对丰富钢琴教学手段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大麟.影片《一曲难忘》中的肖邦和他的音乐[J].当代电影,1998(03).

审美价值篇10

关键词:俄国形式主义“陌生化”审美体验 审美价值

中图分类号:H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一、对陌生化的认识

(一)陌生化概念的提出

20世纪初俄国形式主义提出“陌生化”概念,所谓“陌生化”,既文学通过破坏普通语言交流的方式,使每日耳闻目睹的事物变得离奇古怪,从而使读者失去的接受新鲜刺激的能力得到恢复。形式主义的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在其作品《作为手法的艺术》中做出了阐释:

“正是为了恢复对生活的体验,感觉到事物的存在,为了使石头成其为石头,才存在所谓的艺术.艺术的目的是为了把事物提供为一种可观可见之物,而不是可认可知之物。艺术的手法是将事物‘奇异化’的手法,是把形式艰深化,从而增加感受的难度和时间的手法,因为在艺术中感受过程本身就是目的,应该使之延长。艺术是对事物的制作进行体验的一种方式,而已制成之物在艺术之中并不重要。”[1]

我觉得该理论还值得一提的是,它将读者的审美接受能力放入了研究范围之内,认为陌生化的审美实现,是由作者和读者两方面共同来完成的,而不是由作者单方面来实现作品的审美价值,这是具有先进意义的。

(二)后续研究者对陌生化的思考

鉴于对陌生化理论研究的文章及作品太多,文章字数有限,笔者挑选了两位研究者的作品进行摘抄评论。

杨向荣先生在《陌生化重读―俄国形式主义的反思和检讨》一文中写到:

陌生化是伴随着“文学性”提出的,其只能在纯粹的文学世界里去寻找,其立足点不是对形象思维的运用,也不受作家创作激情的支配,而在于创作技巧的运用于选择。即对文学作品结构的处理。文学艺术的魅力不在于它所表现的对象,而在于它如何表现对象,也不是传统意义上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和模仿,而是对现实的变形。不是让人理解事物,而是让人感觉事物。[2]

笔者认为,陌生化可以说是一种文学手法,如果跳出形式主义这个局限,放到更广阔的艺术空间来讲是不存在矛盾之处的,形式主义过于强调形式,这也是其后来遭到诟病之处。

二、陌生化体验

(一)作者的审美体验

陌生化是相对于自动化、平常的习惯和无意识的反应而言的,它产生于变形和扭曲,产生于差异和独特。陌生化要求作者对其生活的世界保持高度的敏感,不能和一般人一样对自己所熟悉的事物视而不见。作者的体验对于陌生化的实现是至关重要的。首先,他得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修养,这是文学创作的基础;其次,作者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虚拟能力来对资料素材进行整合。这两项能力我觉得缺一不可,语言本身就是艺术,也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表现艺术。作者通过生活中的某一事件或某一人物的刺激后,结合实际发挥想象,从而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意象,作者便将自己的这种审美体验转换为文本展现在读者面前。正如什克洛夫斯基所说:

艺术家体验生活不能停留在与生活一同的层次上,更不能做生活的奴隶,而是永远是挑起事物暴动的祸首。事物抛弃自己的旧名字,以新名字展现新颜,便在诗人那里暴动起来。[1]

(二)接受者的体验

“感觉的陌生化带给人们的是一种类似与艺术享受的心灵;而感觉的自动化带给人们的是一种认知满足。”[3]

我认为,读者既接受者在阅读接触一部使用陌生化手法的作品时,感觉会取代认知,即陌生化取代自动化――当然,接受者也必须觉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修养,使读者在陌生化的感觉中,转入审美状态,看到平常不能看到的纷繁美景,所有的一切都新鲜可感,活波可爱,甚至能够触摸自己的灵魂看到不一样的自己。这就是接受者的陌生化体验,并且这是一种有意识地积极的体验,使作者、作品、读者三者融为一体,使接受者能充分享受艺术的魅力,使作品的审美价值得到体现。这也说明接受者的心理永远趋向于求新求异,喜欢新奇的事物。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接受者的这种求奇心理,成为艺术创作、陌生化手法发展的潜在动力。

三、陌生化的审美价值

(一)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具体语言的诗意化运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日常语言是作为交际手段使用的,而文学语言则是为了表达而做的表达,它本身自足,具有自我意识;二、日常语言侧重于语言的实用性,而文学语言则是非实用的自我存在的语言。”[4]并且,形式主义是一种带有批判性的理论,作为它的产物的陌生化自然也带有这种批判精神,陌生化同一切平淡无奇作斗争,力图使所要表现的事物充满惊奇,这也是艺术的本质。陌生化利用语言的艺术使文学作品中的现实世界也陌生起来。甚至有些优秀的陌生化作品,但读者看过之后,并不十分理解,但觉句句萦绕于心间,历久不散,突然有一天读者受到什么情况或人物的刺激后,一阵灵光,突然理解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感觉,感同身受,这种体验给你带来的那种长时间的震撼,是一般浅显易懂的文学作品所不能给与的审美感受,我认为这就是艺术的价值所在,给人带来思想上身心上的极度愉悦。

(二)推动文学的发展

俄国形式主义是一种视文学本身为独立自主存在并将文学作品本身作为研究对象的批评理论,而不是通过其他途径如作者生平、心理因素或者社会角度来考察文学的。它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文学自身――文学性,认为文学性是文学之所以成之为文学的原因。“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1916年,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了反常化理论,在形式主义看来,艺术的过程,就是事物“陌生化”的过程,就是设法增加感受的难度,延长感受的时间,从而增加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的过程。“陌生化”的理论更多是针对文学语言提出的。早期主要就是通过小说结构和诗歌语言难化来研究陌生化手法的使用。“陌生化”就是打破常规,把本来熟悉的对象变得陌生起来,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感受到艺术的新颖别致,经过一定的审美过程完成审美感受活动。作家通过奇特的语言把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东西凸现。原因在于语言能指的变异会引发我们对于所指的注意,奇特化语言会延长我们感受的难度和深度,故而可以造成独特的效果,恢复对于生活的感觉。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它用奇特的语言形式恢复和还原我们对于原本熟悉遗忘的事物的最初新鲜的感觉。陌生化之手法繁多,而其基本原则只有一个,即对日常语言进行有组织的变异。

文学作品的“陌生化”让读者在审美的过程中获得想象的自由,这就使得作者必须不停地进行创新,以为一种陌生化手法使用次数多了,大家对这种手法已经熟悉,感觉又开始迟钝了,于是创作者又开始寻找新鲜的奇异的表达方式来刺激接受者。我们可以用这么一个公式加以说明:陌生化――自动化――陌生化。这样,不断地使人们恢复对生活的感觉,摆脱了功利性的束缚。陌生化理论对先后继起的文艺学流派影响深远,对结构主义、接受美学的贡献尤为突出,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什克洛夫斯基等.俄国形式主义文论[M].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审美价值篇11

十八世纪德国启蒙运动者莱辛认为“剧院应当成为道德世界的学校”,说明剧场艺术的德育功能之强大,而且,电影作为一个社会先进文化载体,代表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电影音乐对大学生思想道德形成的积极作用显而易见。电影《生活的颤音》这部音乐抒情片,把小提琴协奏曲《抹去吧,眼角的泪》作为影片音乐主题贯穿全剧,使音乐起了灵魂的作用,这里音乐成为刻画人物性格,传达人物感情的重要手段,寄托了人民对的哀思。不同时期的电影音乐有着不同的思想情感,早期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在抗日战争中,曾激励无数知识分子从象牙塔奔向抗日救国第一线,随后的几十年,它一直伴着祖国的发展强盛,人民的生活富裕,成为不朽的艺术篇章。还有《毕业歌》,(影片《桃李劫》主题歌),歌剧《洪湖赤卫队》,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等电影音乐,凝聚了各历史时期的英雄群像,是中国革命斗争与社会建设史的缩影,观众在影剧院里可以感受到革命先烈为国捐躯的斗争历史,它以中国革命历史的各个阶段的革命历史歌曲作为各场音乐的基本主题,形象地描绘了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下进行的革命斗争和建设的光辉历程,这些不同时期的电影音乐曾激励无数大学生投入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

二、高师电影音乐审美教育对电影艺术的发展以及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有积极意义

电影的发展也反映出一个国家文化的进步,同时电影的发展更需要一批有文化。有艺术审美能力的接纳对象,那么,电影音乐也需要有一定音乐审美能力的欣赏者,在高等教育日趋发达的今天,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都将是电影音乐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许多影片音乐的素材取自于民族民间音乐,象电影《刘三姐》、《阿诗玛》、《冰山上的来客》源于广西壮族民歌、云南大理撒尼族民歌、天山南北的新疆民歌,这些电影音乐都具有很强的地方民族音乐特色。作为“教师摇篮”的高等师范院校来说,他们所培养的对象是未来知识与文化的传播者,人类灵魂的塑造者,因而应该担负起我国电影音乐审美教育的重担,进而推动我国电影艺术的向前发展,使民族音乐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三、电影音乐在电影艺术特性及表现形式上具有高度的号召性、启迪性、哲理性,它的表现形式适合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电影音乐在电影这个综合艺术载体的支持下,在流动中的视觉与听觉进程中传达感情思想,在电影院特定的时空环境里,剧场音效更易于激发观众的审美情趣,具有内心的震撼性,智慧的启迪性,人生的哲理性。它的号召性给予大学生生活情操的升华。影片《桃李劫》主题歌《毕业歌》在“九一八”后,号召一代热血青年走上爱国救亡道路,表达了一代青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热情:它的启迪性,哲理性让受教育者勤思善辨。一曲《诚实的眼睛》电影《苦恼人的笑》插曲启发观众发自内心对人性中真、善、美与假、丑、恶的深刻思索,更赋予大学生们对人生世界观的思考空间。

四、电影音乐图文并茂,具象性强,包含强烈的情感因素,能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容易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电影中诱人的故事情节和不同命运主人公的动态具象,在电影音乐的烘托下产生的情感因素,很容易打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国上映的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曾打动无数观众的心,主人公花妮、顺姬姐妹的悲惨命运,在那优美的旋律、哀婉动听的歌声中感动过多少观众泪湿衣襟,其中的主题歌《春天年年到人间》那委婉质朴的旋律,饱含辛酸的人生,进一步突出了一个纯洁、可爱的卖花姑娘的形象,即使在今天听者也无不动情。电影《海外赤子》中一首《我爱你中国》,唱出了改革开放初期多少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的思念,成为后人传唱的不朽佳作。体现了洋溢着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特别为青年学生所喜爱。这些音乐使影片中的人物与故事更加动人,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情感共鸣。达到音乐教育的育人目的。

电影音乐具有通俗的直观性、可视性优势,现实中得以广泛流传的艺术作品很多是通过视觉媒体传播的,常言说:耳听为虚,眼看为实。在常人中,视觉上往往比听觉更易于理解、易于记忆、易于产生美感。虽然人们都说去听音乐而不说看音乐,但是对于音乐艺术审美能力尚不完善的学生来说,看,可以延伸听的思维,拓展听的想象,帮助欣赏者理解音乐内容,感受音乐形象。试想,如果你从未见过鸭子,小乌、猫等小动物,那么你又怎么能在音乐故事《彼得与狼》中,感受到鸭子那步态蹒跚、晃晃悠悠的姿态,还有机灵的小鸟和那好吃懒惰又怯强欺弱的猫的形象呢?可见,直观性、可视性的电影音乐非常适合学校课堂音乐审美教育。

审美价值篇12

中国造型艺术传统源远流长,蔚为壮观,是中国哲学思想的体现。在中国美术中,非常强调对线的运用。中国艺术提倡“逸”,因此不追求再现自然之美,而是用某种风格样式来书写心情,追求“象外之致” 、“韵外之味” ,客观现实已不是艺术表现的目的。而在线的运用中,又更一步强调刚柔虚实、明暗枯润、色墨方圆、向背浓淡……其中渗透着玄学的“阴阳”观念。唐宋以后,绘画更以书法之学为前提,书法技巧从此成为中国画的重要法门。因此,讲究线的哲理与禅趣成为书与画共同的美学原理。

由于“书画同源”的渊源历史,古代汉字书法能够以极简练的线条组合,把繁复自然万物概括成抽象的图案形象,赋予线条以更深的哲理内涵和象征寓意。中国书法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线的艺术,书法家在挥毫作书时一气哈成,天衣无缝,其流动的笔锋,走势成龙,仿佛在纸上跳舞,它的运动,就是符合美的规律的。做为姊妹艺术的中国绘画的线条演变,决定着中国传统线描由具象再现创抽象表现的发展方向。因此,我们对线的感受、领会、认识就带有很多想象和理解的成分,线的审美价值在于不仅恰当的表现出客观对象本质特征,同时也真实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的线,早已成为“有意味的、有内涵的形式”。

无声的音乐

线的艺术之所以在中国绘画中有着如此悠久的历史和蓬勃的生命力,这与绘画工具的使用有着一定的原因。中国画使用的是特制的毛笔,它尖中有圆,柔中有刚,可以通过指腕的提按、转换、顿、戳、揉,行笔中的轻重、疾、徐,使线条具有粗细、强弱、飘逸、枯涩等不同变化,再加上笔墨的干、湿、浓、淡、焦,造成用线的形式变化无穷,从而具有极强和较为丰富的表现力。画家不仅用线去画轮廓,也用它去表现质感、明暗、情调,以及画家的个性与情思,进一步体现了中国画的线条具有相对独立的美学价值。从敦煌壁画、永乐宫壁画和《八十七神仙画卷》等线描艺术杰作中,我们看到画中用于勾勒衣纹、发髻等线条,已经具有图案化的优美结构,单看起来,画中的每一线条都经过精心的锤炼、推敲;若从整体看去,满壁线条穿插交织,疏密有致,此伏彼起,你呼我应,有如交响乐的和声效果,蔚为壮观。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笔下的人物衣带飘扬,如有风动,为后人所称道。其传世的《天王送子图》所采用的线不太繁复,轻重顿挫,好象有韵律的线条,有粗细钢柔、长短虚实的特点,由于用线有组织规律,表现出衣纹的高、侧、深、斜、卷、折、飘举的复杂变化,收到飘逸、柔软的效果,得到了“吴带当风”的美谈。宋代画家李公磷最著称的画法是一种“扫去粉黛、淡毫轻墨”的“白描”,它的效果是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他所画的人物,往往只凭几条起伏而有韵律的墨线来完成,达到对复杂形状与特征的概括。元代画家倪瓒作为一个典型文人画家,对线的手法应用也是独具匠心的。他的画往往是“不过逸笔草草,聊以写胸中逸气耳”。这种线条毋庸说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的真挚抒发,更象是一首抒情的音乐和赞美是诗章。

线条的审美

作为中国画特定的绘画语言,线具有独特的象征意义和独立的审美价值。中国画用线讲究雕刻感、金石感,要像“折钗股”那样包含力度,要像“屋漏痕”那样沉着稳定,要像“吴带当风”那样飘逸潇洒。中国画用线的艺术,凝结着无数艺术家的心血,那些闪耀光辉的大师们倾毕生精力,孜孜以求地探讨线的运用,从而形成了名目标新、迥然相异的艺术风格。他们的用线或觉雄伟劲健,或纤秀柔美,或凝重古拙,或圆润流畅,各具特色,终于成为独具我国民族风格的一枝奇葩,屹立在世界艺术之林。长期以来,“线”积淀为更深刻的社会内容和人们的审美情结,都是历代艺术家的实践、认识、再实践的结果。

线,在一幅绘画作品中是依附着形象而存在的,正如人云:“形之不存,线将焉附。”但当我们把线条作为一种独立存在的绘画因素从作品中提取出来进行单独研究时,就会发现,线又具有单独的审美价值。现代画家李可染先生的作品用线如犁耕田,沉着入纸,每一根线从头到尾,力量贯穿,给人一种深厚有力的感觉;而方增先、程十发先生的用线又让人感到清新淡雅,飘逸轻松和柔美。这些画的风格与画家的用线有很大的关系。当这些线不是完全地直接反映客观对象的外在形态,而是间接反映其内部的某种规律时,它因此可以会有更大的寓意和象征,也更能够启发人们对它作出种种抽象的联想。直线,使人想到平静、耿直、钢硬、力量、规矩、庄重;垂直线,使人想到下落、上升、端庄、肃穆、想到檐下壁立的廊柱;水平线使人想到海面、天平、静寂。通过绘画的实践又告诉我们,线的魅力并不全在于单个线条本身,而更在于线与线之间的不同组合。如直与曲、粗与细、长与短、急与缓、疏与密、浓与淡等不同的组合变化。粗线显刚,曲线见柔,转折表示锐利,波弯显示绵软,不同的组合和表现方式会产生动静、悲喜等不同的感觉,正是这种不同的线条运用成就了中国画“线”的象征意义和审美价值。

心灵的印记

“心”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指相对于物质世界而言的人的精神世界,精神世界包括:性格、气质、意志、品德、情感等等。每个人的精神世界是不同的,所以书画才有不同的流派、体式、和风格。一幅成功的中国画作品是画家高尚的品德、情感、性格和笔墨技巧的物化。中国画线形结构还具有一定的“写意”性,线的起笔、落笔、韵律、提按转折、抑扬顿挫、虚实轻重无不体现出画家的心性和气质。俗语说,画如其人,就说明了这个道理。许多大师都有这样的体会,不同的对象须用不同的线条去表现,不同的心情须用不同的线条去抒发。古时有南北分宗,现代也有“南北两派”之说,都是说明了两种不同情趣和风格,而线的运用在其中是有着重要作用的。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由此可见,线的生命只能存在于主观(作者)与客观(对象)的相互默契、融会贯通之中,缺乏真情实感的线条则会感到空洞、浮滑、僵硬。在长期的艺术创作和实践中,线做为中国画的基本造型要素之一,它不单纯是一般的线条,它已升华为作者的思想和感情,富有着“生命的暗示和表现力量的美”。由开始的写形,发展到写意、写神,直抒作者的胸襟,线的流动具有感发人心的作用,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中国画“线”的特质与内涵,证明“线”在中国画表现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审美价值,并早已为人们所重视。随着艺术潮流的发展和艺术家们孜孜不倦的追求,线的内涵会更丰富,更具有魅力,以线组合的空间感会向更深的心理空间发展,真可谓扑朔迷离、气象万千,在“线”的世界中遨游其乐无穷。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