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0 16:29:06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1

论文摘要:本文针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探讨道路交通领域的观念变化、系统结构变化、科研方向变化等问题,并对交通环境对策框架进行了讨论。 1.前言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汇,其基本定义可以表述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思想,意味着观念的转变;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方向,意味着规划和目标的修正;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宣言,意味着具体行动中的计划和贯彻。回顾道路交通工程发展的历史,呈现出一种人的认识观念与科学技术相互交织的发展过程,道路设计概念曾经历多个层次的提高:以工程造价为标准层次;结合交通服务水平标准层次;增加环境保护标准层次;可持续发展标准层次。每一层次的提高,都是在前一层次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评价因素,体现了一种观念的更新。每一次层次的提高,也都伴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第一次层次的提升,是在交通工程学科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交通流分析技术、交通设计技术、交通工程技术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第二次层次的提升,引进了环境科学的观念,形成交通环境的研究领域,考虑道路网环境容量的交通规划、交通公害(噪声、废气、振动)的防治、道路景观设计等。第三次提升,则更加注重巨型系统思想的应用,将把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道路交通现代化建设需要进行观念的调整、目标的调整,以及系统结构的调整。2.观念的调整—支撑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设施体系对于交通设施体系的构成,随着人类思想的进步不断发生着变化:早期在有限的建设能力和资金能力基础上,其构成只包含了最基本的部分—道路、铁道的本体;当交通安全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之上以后,交通标志和标记、交通监控系统等成为交通设施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当交通环境问题提上议事日程,隔音墙、交通环境监控设备等成为交通设施体系中的新成员;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支持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的交通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和信息采集管理系统、更加充分发挥交通设施能力的交通诱导系统等成为交通设施体系中的重要成员。在这种硬件设施构成内容变化的背后,设计观念的更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的变化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智能化交通系统计划为例,表面看这是交通系统结构的变化和技术的变化,在传统的交通系统中增加了交通诱导系统、交通信息系统等,以及采用了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进行技术改造。实际上在后台起到支撑作用的是这样一种认识:在有限的土地资源和环境资源制约下,传统的交通系统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必须通过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加以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新的系统概念,例如: 综合交通信息系统提供道路网上的交通阻滞、交通事故、运行时间等情报,并提供公共交通的情报,帮助人们选择合适的交通方式、恰当的出行时间、合理的交通路线,促使交通出行分布在综合交通网络上进行合理分布,以减轻整个交通网络的负担。 交通诱导系统向车辆驾驶员提供信息服务,帮助他们了解整个道路网络的交通拥挤状态,引导他们避开拥挤路段或交叉口,促使整个路网负荷均匀化,达到提高利用效率的目的。 货运管理系统在交通信息的支持下,合理制定车辆调度计划,提供货物集配服务等,其目标是促进货物运输的高效化。 客运管理系统在交通信息的支持下,合理进行营运车辆调度,并提供公共交通服务信息,以提高客运系统的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客流,减轻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负担。 自动驾驶控制系统是在自动控制技术的支持下,提高单位道路面积的车辆通行能力,以及增强交通安全性。 由此可见,新的交通系统概念的提出过程中,需要观念和目标的更新作为前导。当今世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战略目标,我国亦将其作为重大战略加以实施。1992年李鹏总理率团出席了联合国环境与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2

轨道交通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重要环节。依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探索以实现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同交通三者间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规划及评价理论方法,是目前轨道交通重要研究的方向。伴随着大家对交通道路可持续发展认识进一步化的提高,交通规划领域的研究正在发生着如火如荼的变化。交通规划从以原始基本靠经验上的定性分析,征在向经过调查研究后的基础上的定量分析,作为主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阶段过渡,呈现出盘旋上升的发展势态。这主要缘于交通系统规划要求的变化,不但要满通需求,还要对社会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要求的变化形成研究范围的变化,导致了无法对研究对象其长期的发展做出准确预测。因而,交通规划将会更加的注重同社会经济之间的协调配合,更加的注重解决战略规划问题,更加的注重在长期的道路交通需求预测不准确的前提下,对交通规划及评价方法进行研究。作为一种理念,可持续发展战略,在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中具有重大现实性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在这种指导思想下,对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进行探索。

1 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发轨道交通规划的新思路

轨道交通规划思路是在一定的技术装备的基础上形成的,它一定是随着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改进而不断变化的。轨道交通规划思想经历了多个层次的提高: 先是以工程造价作为标准层次;其次是结合技术作为标准层次;再次是增加环境保护作为标准层次;最后是增加可持续发展作为标准层次。每一个层次的提高,都是在上一层次的基础上,增加新的评价因素,从而体现一种观念上的更新。每次层次的提高,都是伴随着最新技术的应用推广:第一次层次的提升,把加大土建工程作为运营条件,就是用固定的设施去适应已落后的移动设备的设计思路, 提升了为用移动设备来适应固定设施思路。第二次层次提升,注重引进巨型系统思想,把基础设施建设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第三次层次提升,引进环境科学的新观念,形成对轨道交通环境的研究,考虑轨道交通噪声、振动公害的防治和轨道交通景观设计等路网环境的提升。第四次层次提升,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将轨道交通规划进行目标、观念和系统结构的调整。可持续发展日渐成为道路轨道交通规划及发展的目标。

怎样将轨道交通规划的目标同社会发展相协调?作为一种发展的战略,可持续发展首先要体现在思想上,这就意味着观念上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同时又是一种方向,就意味着规划目标的改进;可持续发展还是一种宣言,就意味着在具体行动中的贯彻执行。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是经济、社会同生态三者的可持续的协调发展,其中经济的持续发展是条件,生态的持续发展是基础 ,社会的持续发展是目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轨道交通的规划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基础设施建设密切相连的可持续的发展目标是:提高人类居住区的经济、社会及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以上这个目标需要通过许多种途径的努力,才能得以实现。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这其产生了多项作用: 一对区域的社会经济空间形态的发展产生引导性作用;二为区域空间基本支撑框架提供支持作用;三对于地震灾害等的救援提供保障作用。基于以上原因,我国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求,对目前的轨道交通规划进行必要的合理性的调整。

2 轨道交通规划的决策方法

目前,有关轨道交通规划中所进行研究的问题都是大而复杂的,必须要分层次、分阶段的进行处理。

2.1 全局性的规划方案,由高层次决策

在轨道交通规划中,带有全局性的重大问题需要高层次决策做出决定,其解决的问题常常具有广泛性、战略性和长期性的特征。

比如:路网的建设布局,编组站的分布,新旧线的投资比和建设计划;大交通运输网的规划,重载铁路的建设,高速铁路和公路的建设;出关通道,东南、西北、南北、西南通道,晋煤外运通道等大通道的建设的规划决策。

2.2 战略性的规划方案,由中层次决策

在轨道交通规划中,带有战略性的问题由中层次决策进行解决。比如:旧线改造方案的制定;新线建设的技术标准,基本走向,建设起止点和建设的时机及工期;枢纽、长隧道、大编组站、特大旅客站和独立大桥等大型工程方案的拟定等。

2.3 局部性的规划方案,由低层次决策

在轨道交通规划中,低层次决策带有短期性和技术性的特点。比如:旧线的改造方案和技术标准,编组站改建方案的确定;长隧道同短隧道群、绕行或直行、新建编组站设计、过河同不过河等新线局部的设计方案等。

在轨道交通规划的多个方案中,多个决策的指标下,选择出决策者认为的最佳方案。因此,在轨道交通规划方案进行优化决策的步骤是:首先,使用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结合计算机决策技术,再次通过评定决策指标,确定决策指标权,然后,对备选方案进行排序,从而产生最佳的偏好方案,最后,获得整个决策层都为满意的决策方案。

3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际轨道交通线路规划方案

轨道交通规划是指按照一定时期的经济同社会发展目标,来确定轨道交通的规模、性质及发展方向,合理的利用土地,进行交通空间功能布局的协调及进行各项设施的全面安排和综合部署的。道路轨道交通线路领域,因为在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所要涉及的因素错综复杂,所以在系统方案论证的阶段,对方案的选择和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性问题,研究系统性的轨道交通线路规划的优化决策方法及理论,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上的支持,不论在应用上还是理论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轨道交通的社会、自然、环境工程和经济等各项因素互为前提,相互制约,这一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体系因素,影响着轨道交通的规划。影响因素综合体系的复杂性,影响着轨道交通规划方案的多样化倾向及形成。近些年,国家在进行交通规划时,非常重视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以此来缓解交通环境影响。优化轨道交通规划,能够在根本上推动发展目标得以实现。因此,轨道交通规划中,怎样寻找优化的规划方案,成为了主要问题。下面分别从城际轨道交通中的客运专线及铁路线路的规划方案和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方案两方面进行阐述。

3.1 城际轨道交通中的客运专线及铁路线路的规划方案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城际轨道交通中的客运专线及铁路线路的规划方案。客运专线是中国铁路进入高速化发展的起点,通过对其专线的设计,可以对建设高速铁路提供丰富的材料及数据。客运专线的设计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多项专业知识,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多个专业进行互相配合。在确定一个线路规划方案时,要在多个优秀的线路方案中对比筛选,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设计路线的工作量。客运专线线路长达上千公里,其造价高、面积大、施工过程复杂,不容易改建。所以,线路的规划要根据经济、技术和环境效益的分析对比以及施工投入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进行设计。客运专线存在着平面曲线半径大、书曲线半径大和缓和曲线长的特殊的要求,因而同其他普通的铁路相比有异同之处,需要结合国内外的众多实践经验,进行选线的设计。

保证高速铁路同客运专线的建设有效合理的布局,就要防止布局和决策的随意性,前期的规划最为重要,那么客运专线的选线工作就是重要所在。路线方案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工程自身的投资费用、使用质量和运输效率。方案评价研究对于客运专线的规划非常重要。本文将采用多目标决策系统的优选模型进行轨道交通规划设计。

多目标决策系统的优选是一个多钟指标、多个决策者共同参加判断选择的过程,这个软件系统从体系结构上,根据功能划分成四个层次:决策层、应用层、信息源层和管理层。决策层是这个系统的核心,其中包括决策指标体系的建立模块、控制协调的机构、指标权重的计算模块、方案的优选模块和优选的结果显示模块、备择方案的生成模块等等。此系统包含了十几个模型,很多种界面窗口和常用数学方法,每个子系统用类库的方式进行存储,内部的集成度很大,他们间的相互关系用知识库来进行协调,从而避免代码冗余,使系统降低了复杂度。针对客运专线的铁路线路走向,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数据仓库通过多维的数据库模型,实现了数据仓库的结构。

3.2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规划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是一项多目标的决策问题,需要利用大系统的观点,站在城市交通系统、城市系统和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角度,全面的、动态的思考市民外出和经济发展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从而提出规划方案。

4 轨道交通规划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价

人类的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人类的发展必须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及环境的优化,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轨道交通运输的节能性、轻污染性及占地小的特性,是可持续发展理解的重要体现。虽然在整体污染水平来看,轨道交通对于环境和大气以及声音上环境的污染影响不大,但针对局部的环境,仍然存在较大的影响,那么怎样认识和控制这类影响,就成为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需要关心的问题。因而,当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时,必须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有效的防止轨道交通对环境的污染。轨道交通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于城市的建设、规划和环境管理,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助于防止和控制轨道交通产生的环境污染。人类的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人类的发展必须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及环境的优化,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轨道交通运输的节能性、轻污染性及占地小的特性,是可持续发展理解的重要体现。虽然在整体污染水平来看,轨道交通对于环境和大气以及声音上环境的污染影响不大,但针对局部的环境,仍然存在较大的影响,那么怎样认识和控制这类影响,就成为规划、建设等相关部门需要关心的问题。因而,当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时,必须做好环境影响评价,有效的防止轨道交通对环境的污染。轨道交通建设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对于城市的建设、规划和环境管理,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助于防止和控制轨道交通产生的环境污染。

轨道交通涉及的线路长,波及面广,在施工和运输过程中都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因此要求在进行规划时,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做到工程设计和环境保护协调进行,尽量避免对道路沿线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寻找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结合点,发展绿色设计。

5 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轨道交通规划评价指标体系 轨道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是按照发展组织和经济合作,最先提出的: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来构建的,此框架从人类的经济活动同自然环境间的互相作用的关系出发,使用状态指标来回答,环境同人类的经济系统发生的变化;使用压力指标来评述,造成现有环境变化的活动原因;使用响应指标来回答,社会对于解决现有环境问题做出的努力。以此来建立轨道交通规划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

在这个框架中,状态指标包含:资源存量指标、区域环境的质量指标、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指标、生活环境的指标、社会稳定的指标、交通环境的容量指标和公平性指标。压力指标包含:交通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废气、振动、噪音污染程度和能源消耗量。相应指标包含:交通需求管理合理程度、交通优先战略实施的情况、交通产业政策其制定合理性以及交通环保技术的推广应用与技术进步等。

6 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的发展方向

可持续发展是融技术、科学理论同政府行为的综合体的发展。将可持续发展由理念转化为行动,必须重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其能力指的是公众参与能力、政府能力以及科学技术能力,对于未来轨道交通规划的发展方向,政府应具备如下能力:

6.1 将轨道交通规划同可持续发展的信息和经验进行相互交流

6.2 结合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规划确定优先发展领域

6.3 在交通发展战略和实施上,把发展同环境相互结合

6.4 在把发展同环境相互结合的前提下,完善管理政策,制定实施机制

6.5 审议原有组织机构及法规,并对其进行从新构建从而促进可惜续发展

公众对可持续发展的参与,不只是包含公众积极参加相关行动和项目,还要改变思想,培养有节制的交通消费习惯。

科学技术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其中包含微观工程技术、宏观分析技术、新概念技术等。

7 总结:

轨道交通的发展对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及深远的影响。探析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对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对促进轨道交通发展,实现其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积极地意义,对轨道交通技术进步有着特殊的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蔡庆华.中国铁路技术创新工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2)

[2]阚叔愚,王连子,曾学贵.铁路设计理论和技术[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5)

[3]郝瀛.铁路选线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6)

[4]吴小萍.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轨道交通规划与评价方法研(D).长沙:中南大学,2007(5)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3

一定的发展观受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说明和解决中国发展问题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基本问题。也就是说,搞清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主体、发展战略、发展思路、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目标、发展规划、发展措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首先是辩证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发展就是事物辩证运动的过程。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复,甚至倒退的运动都不是发展。当然,发展作为事物运动的状态,有慢、有快;有单一、有全面;有不均衡、有均衡;有不协调、有协调;有一时、有持续。科学发展观追求的是正常的、健康的、协调的、全面的、合理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发展应该是辩证的发展,辩证的发展是不断解决矛盾的发展,是各个要素、各个方面系统全面推进的发展,是兼顾各方的整合协调的发展,是有后劲的可持续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协调的发展观,是可持续的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又是唯物史观的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历史观的一个方面,是强调历史决定论,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历史发展,归根结底是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社会发展首先要解决好生产力的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另一个方面,是强调历史辩证法。首先,强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能仅仅把经济、生产力归结为发展的唯一因素,还要看到政治、文化、思想各方面因素在整体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其次,既重视人和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又重视自然因素对社会与人发展的制约性。人是社会发展的积极的能动的主体,而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依赖于自然的发展,自然的发展制约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一定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最后,强调人是发展的目的、发展的主体,而不仅仅是发展的手段。必须以人为本,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高度认识发展问题,一是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有重点的发展观。重点就是抓住最主要的东西、决定性的东西,就是生产力、经济、物质的东西。二是要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是关于社会辩证法的发展观。就是讲发展重点的时候,还要讲其他因素的作用,讲人的作用和满足人的需要的目的。社会发展不等于单纯的经济增长,它内在地包括稳定、和谐、公正、公平、民主、价值等社会和人全面发展的目标。社会发展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部分缺一不可,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缺一不可,社会发展是一个全面系统协调可持续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还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大国。随着向工业文明的迈进,人口、环境、资源等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一定要把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积极倡导和推行循环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推进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文明发展之路。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共同构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的理论体系。该理论体系依次回答了三大问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同时,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怎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新成就。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继续深入回答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核心问题是回答发展问题。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新理念。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创新成果。科学发展观同我党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新的创造,赋予了我们党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以新的时代内涵。

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和重要指导方针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确的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总结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全面分析我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关键阶段的阶段性特征而提出来的。

我国建国58年了,可以分为两个29年。第一个29年是在同志领导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阶段,一方面取得了伟大成就,另一方面走了曲折道路,有成功经验也有沉痛教训。同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理论前提。第二个29年就是改革开放的29年,即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的,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推向21世纪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续推进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阶段。正如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所说,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从成就来说,经过改革开放,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生产力发展了,国力增强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一方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提供了强大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财力支持;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发展到今天,又遇到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迫切需要科学地分析所面临的世情、国情、党情、民情,提出前瞻性的发展思路,破解进一步发展的难题。科学发展观正是适应这样的阶段性特征和基于这样的现实国情而提出来的,有相当强的政治性、前瞻性、战略性、现实性和针对性。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我们的工作才能高屋建瓴,势如破竹,排除险难,不断走向新的胜利。必须把科学发展观作为解决当前诸多矛盾和问题、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党的十七大报告号召全党同志增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消除对科学发展观的片面理解,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

一定要从政治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实际上要解决四个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是实现经济发展的可持续,通过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低成本、低代价的经济发展道路;二是实现政治发展的可持续,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三是实现人文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通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繁荣道路;四是实现生态环境、人口、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建设道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的全面发展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一定要从全局高度认识科学发展观。有一种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好是好,但“在我这个地方不适合”,甚至在个别领导干部看来,与其加大财政投入搞环保,搞公共设施和文化设施建设,不如集中财力搞见效快的经济项目,这才算有政绩。在这种误导下,一些地方仍然违规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违规使用土地,对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重视不够。推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全局性的问题,不注意治理局部发展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势必影响全局发展,有害于全局。一定要克服片面性,以大局为重,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4

Abstract: review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oad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display a knowledge of people idea and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interlacing development process i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uidance, road traffic modernization needs of the concept of the adjustment, the adjustment of the target, and system structure.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ad traffic; modernization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使用频率相当高的一个词汇,其基本定义可以表述为“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思想,意味着观念的转变;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方向,意味着规划和目标的修正;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宣言,意味着具体行动中的计划和贯彻。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道路交通现代化建设需要进行观念的调整、目标的调整,以及系统结构的调整。

1观念的调整,支撑着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设施体系

早期在有限的建设能力和资金能力基础上,其构成只包含了最基本的部分――道路、铁道的本体;当交通安全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之上以后,交通标志和标记、交通监控系统等成为交通设施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当交通环境问题提上议事日程,隔音墙、交通环境监控设备等成为交通设施体系中的新成员;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相适应,支持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的交通规划决策支持系统和住处采集管理系统、更加充分发挥交通设施能力的交通诱导系统等成为交通设施体系中的重要成员。在这种硬件设施构成内容变化的背后,设计观念的更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的变化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与基础设施建设紧密关联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与基础设施建设紧密关联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是:改善人类居住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改善居民的居住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多种途径的努力才能有效地实现,作为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的交通建设对这一目标产生多方面的作用:引导作用,对区域社会经济空间形态发展的引导;支持作用,提供区域空间的基本支撑框架;保障作用,对于地震等灾害的求援来说,交通网络是最基本的生命线。

3结构的变化,道路交通综合系统的构成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建立道路交通综合系统是一个包括“政府调控行为、科学技术能力建设和社会公众参与”的复杂系统工程采用宏工程的观点看待这一问题,需要分析系统外部环境对道路交通系统所提出的功能要求,根据这种功能要求确定系统的结构,支撑这一结构的科学技术体系。

根据执行可持续战略的要求,道路交通系统将与其它系统之间形成如下接口关系:与自然系统的直接接口,包括从自然界的索取、向自然界的排放、对自然界的干预等。与社会系统的接口,与城市化进程的协调,对国土发展均衡程度的调节,对消费模式的影响等。与经济系统的接口,包括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协调,与能源利用政策的协调,对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影响等。

这种接口关系要求道路交通系统满足如下功能:基本交通功能,保证交通运输通畅、安全、快速、舒适、便捷;环境保护功能,提高单位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界的索取和排放;促进社会进步功能,通过有效的规划手段促进城市体系、区域布局的健康发展,正确引导社会消费方式,促使社区健康发展;支持经济发展的功能,保障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促进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的调整。

4科学研究结构的变化,值得关注的研究领域

具有远见的规划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因而交通规划研究领域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交通规划从以基本依靠经验的定性分析为主阶段,到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定量分析为主阶段,在向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新阶段,呈现了一种螺旋式上升发展的过程。这首先是由于对于交通系统的要求变化,不仅需要满通需求,而且需要对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支撑条件。要求的变化造成研究范围的扩大变化,使得我们更加难以对研究对象的长期发展作出准确的预测。因此,交通规划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更加注重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更加注重解决战略规划层面的问题,同时更加注意在长期交通需求预测不可能准确的前提下交通规划方法的研究。作为理论基础,宏工程理论和从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技术正在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从规划研究内容来看,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促进合理交通模式的建立,正在引起人们的重视。有限的自然资源不可能承担迅速发展的私人交通,必须采用政策、税收、建设、管理等多方面手段促使大理的人员利用公共交通系统。我国的城市交通规划多年来一直强调公共交通优先,但真正落实下来的情况并不好,如何以有力的分析论证说服政府及公众,在城市的空间资源利用、政府财政预算、技术进步支持等方面确实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战略,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交通需求管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需要给予关注的问题,人类应该较为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消费观念,其中交通消费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交通需求管理通过停车管理、税收管理等多种手段实现对交通方式的调节,鼓励减少交通出行的模式及较少资源消耗的模式。

作为住处技术实现载体,交通诱导系统、交通信息系统、交通控制系统在现代道路交通体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将交通主体――人或物、交通工具、交通基础设施、交通管理部门联系为有机的整体,减少了由于系统内部不相协调造成的效率下降。

5地震灾害情况下保障道路交通的措施

在灾害情况下,特别是在救援工作初期,人们往往失去有效的组织性,这种分散无组织的行动有可能造成交通网络总体机能的丧失,因而对于城市救灾保障交通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这种特殊情况下的供需关系,以及对应的交通保障方法。

类似的研究需求在抵御火灾、水灾等方面均有重要的意义。

6交通环境关注的对策与手段

道路交通的环境污染主要分为交通噪声、大气污染、交通振动三个主要方面。道路交通噪声是由通过道路的汽车群发生、并传播到道路沿线的随机噪声,其特点是大小不规则,且变动幅度大。降低道路交通噪声的主要措施有改善车辆结构、改善行驶状态、控制交通量等。

汽车是大气污染的移动发生源,由汽车排放的污染物质有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氮氢化合物、铅化物、颗粒物质等。为减少汽车的排放污染,最重要的控制发生源,首先可以采取较少汽车排出的污染物质数量(例如采用无铅汽油);第二,可以以强化排出气体管理规章为中心,促进汽车结构的改善;第三,利用交通控制系统保持交通流的畅通,通过交通规则改善行驶状态;第四,促使私人汽车交通转向公共交通系统,以及促进货运方式的合理化等交通总量控制手段;第五,改善道路结构,确保环境设施带、绿化等缓冲区域等。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5

引言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 中国城市面积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张, 伴之以交通量激增, 中国目前城市的交通形势是: 道路越来越宽, 交通却越来越拥挤。并且, 高速的面积扩张带来的一些严重问题是城市发展缺少规划, 土地浪费, 能源、资源消耗严重, 环境污染加剧, 道路、社区间的布局不合理等。于是, 有必要寻求一种更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道路设计模式,以取代传统的只考虑机动性、安全性以及建设费用的设计模式。

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较早地意识到了这些问题,近年来, 一种可持续的设计理念被提出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得到了应用, 效果良好。鉴于此, 笔者旨在通过分析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探讨国内的可持续道路设计方法, 以提高城市道路的整体服务水平。

1 城市道路可持续性设计

1.1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关于“可持续”, 有多种定义,但都遵循相似的原则。经常被人所引用的是来自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所陈述的“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人们需要而且不危害后代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其内涵概括起来有下述3 个方面:持续性、持续发展及持续利用。对于城市道路的可持续的特点,应包含:

(1)持续性。指整个道路系统长久维持某种理想状态, 保持其原有系统结构和运行机能在某种健康状态, 大致包括道路结构持续性、生态持续性、经济效益持续性、社会效益持续性4 部分。

(2)持续发展。指不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的有效使用资源, 即道路的建设力求能做到资源节约, 同时又能有效保护至少不破坏原有环境。

(3)持续利用。指道路的建设以及维护尽可能使用可再生资源。即使用可重复利用的原材料,使用可再生能源,以达到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1.2 设计要点

1.2.1 设计要点介绍

基于对可持续的认识,参考已有道路的设计经验,结合目前道路设计的实际水平,提出中国可遵循的可持续设计要点,共有以下5 个方面。

(1) 降低能源消耗。其考虑要点主要包括方便非机动化行驶;提高人货运输效率;使用低维修养护的材料3 个方面,具体措施见表1。

(2) 减少原材料消耗。包括建设使用可重复利用材料;在工程方案中使用简单合理的结构; 提高材料耐久性和使用寿命3 大方面。具体考虑措施见表2。

(3) 减少对环境资源的影响。良好的道路设计应该做到把环境破坏降到最低,不盲目追求人造景观的华丽,合理利用原有环境资源,使道路和周边环境有机结合,包括尽可能降低对自然环境影响;尽可能保持所在地区生物多样性;能够反映历史和文化背景3 个方面。具体考虑措施见表3。

(4) 提高城市社区的可居住性。包括提高社区的可居住性;整合邻近区域的公众服务;提高社区公众的健康、保险和安全3 个方面。具体考虑措施见表4。

(5) 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提高可持续发展性。项目建设过程中考虑可持续有利于道路在整个寿命周期内的运作,包括在建设初期全面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需求和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减少不良影响两方面考虑,具体考虑措施见表5。

以上各个措施,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将会有利益的重叠,比如,在人行道和行车道使用多孔渗水路面将减弱雨水对道路的冲刷并且减弱冲刷物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可以减少排水孔的建造,这同时又降低资源消耗。同样,不是所有措施都能贯彻实施,甚至它们中的一些会相互冲突。

尽管城市道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理念尚未在中国推行,其他国家也还在探索,但很多新的工程却已涌现出来,美国的一些城市如西雅图、波特兰、旧金山和芝加哥已经率先采用可持续理念并将这些设计准则运用到小规模工程项目,效果良好,这为中国城市道路相关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

1.2.2 典型案例

前面所提出的这些可持续措施,并不是最全面的,比如可重复利用的材料的使用,可以涉及道路建设的各个细节,限于篇幅,笔者只罗列部分典型案例的相关措施。

(1) 使用悬挂照明系统,见图1。结构简单,不但节省建设材料、方便维修,而且提供直接的车道照明,可以减少路灯数量,节约用电。

(2) 使用石块堆叠,见图2。施工简单,节约材料,可重复利用,古朴自然。

(3) 暴雨渗透渠和多孔透水路面,见图3、4。其作用是使暴雨迅速渗透,降低暴雨对环境的影响,减弱雨水对路面的冲刷。

(4) 设置消防车道。明确的消防车道利于消防车在火灾发生时快速进入,而平时则可做普通车道使用。

(5) 自行车专用过街通道,见图5。将行人与自行车过街分离,支持非机动化行驶,规范交通秩序,利于安全。

2 中国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2.1 现状

目前,中国的城市道路设计理念尚在不断转变和发展之中,可持续设计理念并未在中国推广,但是,在过去城市道路建设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基础上,近年来中国的城市道路设计思维有了很大的转变,一些可持续设计的尝试正在推进,道路设计模式正由传统的技术主义模式向城市主义模式转变,但总的来说,并未有非常全面和综合的考虑,很多措施并未形成规范以强制实施,城市道路的设计尚且存在很多随意性和地方性的特点。

2.1.1 􀀁 取得的成果

(1) 提倡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设计。提高了人作为道路使用者的主体地位,更加注重道路设计的文化、环境、艺术等方面的要求,将道路功能细化,要求道路不仅要满通功能,还需要满足生活服务功能和文化艺术功能,注重市民拥有良好的生活空间。

( 2) 提倡人性化设计。更加注重完善道路设施,道路设计不仅考虑正常人的要求,还考虑了伤残人、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特殊要求,注重无障碍设计。

(3) 注重道路服务的效率和安全。推行步行优先、公交优先、多种交通方式共存的道路交通模式,人车分离、二次过街、合理限制车速以及在特殊地段考虑人车共享。

(4) 注重景观环境的科学营造。注重人造景观的协调和自然。

2.1.2 􀀁 存在的不足

(1) 设计中对能源和材料的节约考虑不够,道路建设消耗的资源依旧过大。

(2) 道路设计未能很好地做到原始环境的保护,对原始环境破坏较大。

(3) 没有考虑全寿命周期成本,建设思维尚受初期经济投入等因素的制约。

2.2 前景

在国家提倡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城市道路追求可持续设计的前景相当光明,也是大势所趋。可持续设计的应用,在整个项目周期来说,不但不会增加建设费用,而且将会产生很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2007 年,美国8 个采用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城市无一例外地获得了美世咨询公司( MercerResource Consulting) 全球生活质量调查排名的前50名, 这足以说明可持续设计的优势。

国外可持续理念推广的经验证明:公众了解度低、政府推行力度不够、专业设计人员兴趣不高是阻碍和延缓其推广的主要原因,在中国, 可以在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进行典型工程建设,积累经验,同时与同类项目进行对比,让社会大众广泛了解可持续设计的优势。同时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及时做好宣传,以引起社会关注并吸引社会投资,制定相关的严格的规范法规。只要政府主导,设计人员积极参与,全面推广可持续设计理念的前景是光明的。

3 结语

城市道路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是近年来美国和欧洲一些国家倡导的新型道路设计理念,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具备了采用和推广的时机和条件,笔者介绍了国外目前所提倡的可持续设计的理念、措施和目前中国的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T imothy A. Bevan, John A. M cKenzie, Ondrej Sklenar,William E. Der ry . Susta inable Ur ban Street Desig n andAssessment . Proceeding s o f the 3rd U rban Street Symposium[CD].TRB. USA.2007.

[2]潘运河.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设计探讨[J].建材与装饰,2008(5) .

[3]马青,吕正华, 赵明.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设施规划研究[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4).

[4]李朝阳,周溪召.试论我国城市道路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发展[J].城市规划汇刊, 1999(1).

[5]徐志强,李梅.试析宜居城市道路设计模式的转型[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3).

[6]叶伟华.浅论现代城市道路设计应考虑的几个方面[J].四川建材,2008(1) .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6

一、时期的发展观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道路的探索

的经济发展理论是在如何搞好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提出的。本人很少使用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之类的概念,在他那里更多的是经济发展这样的概念。他的经济发展理论主要体现在50年代中后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转折时期的有关著作中,尤其集中在1956年的5论十大关系6这部著作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从政治的、哲学的角度来谈论经济发展的,并没有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具体问题进行论述,但他从战略的高度,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出发,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提出一个明确的方针。着眼于快0,是探索我国经济建设道路的基本思路之一。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就预言:中国经济建设的速度将不是很慢而可能是相当的快的,中国的兴盛是可以计日成功的0。[1](P1433)后来又多次讲到他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提出了搞社会主义有两条路,一条是多快好省,一条是少慢差费0[2]的论断。提出的加快经济发展的思路在当时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实现的。强调快是稳中求快,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是保持着清醒的认识的。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中国经济的具体构想,这种构想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的改革在中国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经济思想中包含着逻辑地通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分,正是这些成分的存在,保证了人们观念转变的过程中无须通过社会动荡来实现。0[3](P66)但是,由于当时深受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理论的影响,过分强调重工业的发展,这样使实践中中国的产业结构长期畸形发展。尽管认识到了长期性和艰巨性,但由于对多快好省0总路线的片面理解与执行,导致在实践中过分重视多0和快0,不仅形成了长期的重速度、轻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发展道路,甚至出现了这种不顾客观实际、盲目求快的局面。在这种急于求成思想的驱动下,我国在改革开放前30年实施了赶超战略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形成了以追求速度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思路。主要表现在:1.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偏低。据有关专家测算,改革前,我国的综合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只有16%,赶不上20世纪初的世界平均水平(20世纪初为55~20%)。2.经济增长呈现数量扩张特征。据统计,从1949到1980年我国的工农业总产值由466亿元增加到66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5.1倍,年均增长9.4%,但国民收入年均增长只有3%~4%,国家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大。3.经济增长呈现出高消耗特征。从1952到1978年,我国的基本建设投资共6000亿元,仅形成了4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质量差、浪费大、效益低。4.经济增长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失衡。改革前我国的重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7.9%提高到1978年的42.6%。重工业的超前发展一方面牺牲了农业,抑制了第三产业,另一方面又造成了轻工业的滞后和基础工业的瓶颈,从而使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因此,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属于典型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二、邓小平的发展观及其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论述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7

【分类号】:X832

1987年在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上发表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在分析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成功与失败的基础上,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成为“可持续发展理论”发展的重要一步。1992年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上,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并要求每个国家在政策制订和战略选择上加以实施。

会后,中国相应制订《中国21世纪议程》,并明确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1 对林业可持续经营的肯定

1992年里约会议上充分指出毁坏森林后对全球环境带来的严重影响与危害,并强调保护和发展森林的重要性。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的高层次国家领导人活动中,从未像里约大会那样突出地强调林业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会议形成的每一个文件都包含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合理利用和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要求。

2 21世纪森林可持续经营研究展望

21世纪是世界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目标和走上林业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时期。为此,国际林业界已为这一时期的到来进行各种对话。国际林业研究中心于1994年12月在印尼召开林业会议,讨论21世纪的森林研究任务,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蒋有绪参加会议,经讨论提出《森林研究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大家一致认为,林业研究必须拓宽其领域,采取更加综合的方法,这样就必须强调所有的森林功能、价值和潜能,以达到各种类型的森林获得有效的经营、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1世纪伊始,林业迫切需要研究的优先领域如下:

(1)标准和指标体系。迫切需要一套评价和预测各类型森林的经营、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和指标体系。这套体系的科学基础及使用的容易程度,都应加以调试并在大规模样地中得以检验。

(2)全球环境的连锁反应。大量增加的关于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荒漠化等与环境有关的公约和协议,要求更好地认识树木和森林生态系统与环境的普遍健康,包括人类活动影响之间的连锁反应。

(3)评价系统。在地方和国家规模上,要求定期监测和评价森林状态,包括其生物多样性和其它环境贡献与价值,应通过国家和国际间的合作来加强信息交流。这就要求建立标准化技术和方法,并通过合适的工具来搜集和共享这些信息。

(4)森林价值评估。必须进一步研究可靠的方法论,建立合适的机制来评价森林对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贡献。这些应该包括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个方面。所有这些都应计入森林所提供的效益和价值之中,包括其它部门如农业、能源、采矿和城市所带来的影响等。

(5)社区参与。地方社区在健康森林的维护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们对树木和森林生态系统的传统知识和经营方法应写入文件中,地方社区和其他的森林经营者以及林主应适

当地包括在森林研究之中。

(6)森林保护。需要加大森林经营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面的研究,森林的保护价值是最重要的,而且也应是一个未来研究的主题。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8

一、可持续发展意义

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当代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具体指的是在满足当代人需要的前提下,有可以不对后代满足需要的环境造成危害,这当中具体包括;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可持续发展生态的道路、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道路。

(一)可持续发展的经济道路

走经济科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对于经济的增长的持续鼓励,并不是说以保护生态环境为理由,不让经济持续增长。但是经济的增长不光说的数量上的增长,而是也包括质量上的增长,把过去以牺牲能源和环境的经济增长方式逐步转变为提高经济效益,但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

(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路

走生态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把经济增长和自然生态环境给有效的结合起来,实现经济增长和大自然的协调,对此想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对其进行限制,这由这种保护限制发展,才能够让经济也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道路

走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这就必须要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如果缺乏社会公平性,那么社会稳定性也就得不到保障,有一些企业就会不考虑生态环境以及资源可持续发展,把牺牲当代人以及后代人的利益作为代价来满足自身利益,其结果只会是社会上充满了不公,让社会得不到平衡。

我们所讲的走可持续发展实际就是,把资源进行合理分配,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还是想要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实现经济、环境以及资源的平衡发展。

二、环境会计的意义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持续增强,但是需要面对的资源分配、就业、生态环境以及公益性事业问题也越来越来越多。环境会计的实质就是要把企业在生存发展当中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和财务会计理论有效的结合起来,就是在生产成本当中,要把废物处理费用计算在其中,从而规避这本应该由企业所付出的代价,隐蔽的转给社会,借此来减少国家公共开支。所以,想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国家建立并且执行环境会计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执行环境会计的意义

严格执行环境会计能有效的增强我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推动国内的市场经济发展。并且还可以让会计工作人员及时、精确的展现了企业经济活动所取得的微观成果与收益,并且还能够客观、公正地反映出企业经济活动对于社会所带来的影响。然而国家宏观调控部门就能够依据企业所提供的关于社会责任资料,对于企业所产生的作用进行全面评估,并且进行整合与分析,让我国政府部门能够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从而建立起一生态效率为中心的市场衡量机制,更好的实现社会资源合理分配,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我国经济模式向集约型转变。

(二)环境会计的职能能有效控制企业行为

在当下我不少企业当中,很多人都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思想,只知道一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却常常忽略了自己在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比如怎么样减少空气污染,水资源污染等等。对此,环境会计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有效的树立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把企业推向公众监督的视野,迫使企业必须要重视生态环境保护,让其积极主动的自理环境污染,限制器为追求效益而不断的破坏环境的行为,节约资源,造福于后代人,另一方面也应该重视社会的公平、公正,尤其是对于特殊人群要给给予关注,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三)环境会计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会计水平的提高

近些年来,全世界都在对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发达国家已经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导入会计体系当中,并且运用于实践和探索,从环境会计必要性研究分析开始向实际技术应用转变。并且有很多国家都以立法的方式向环境会计提出了要求,同时一部分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和跨国集团,慢慢在财政报表当中自己主动的披露环境会计的有关信息。

三、环境会计和可持续发展关系

想要有效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除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外,还需要将人们意识彻底的转变过来。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要改变企业生产活动忽视生态环境问题。但是当下仍然有很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的工厂,至今依然在运行,投放市场,这就是认识不足所造成的,也可能是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以及地方保护政策拥戴,举着“发展地方经济”的旗帜,只顾当前发展,而对生态环境问题不给予重视,这样日积月累导致以后潜在的隐患越来越多。

企业在社会基本构成当中是关键性的微观主体之一,但是也是环境资源问题的最大制造者,同时也作为解决生态环境必须注意的重中之重、对此想要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让企业首先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前提,但是想要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而不影响生态环境,就必须在企业内部实现环境化,换句话说就是在企业内部实施环境会计。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是关键,但是环境会计当前主体是企业,企业作为社会经济主体,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其内建设环境会计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许家林.环境会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创新[J].会计研究,2009,(10):36-43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9

Abstrac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traffic development strategy planning focused o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traffic development target and level, The though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traffic policy,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ity traffic mod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oad transportation network skeleton, City traffic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upporting measure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traffic planning.

Keyword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ity; Traffic; Plan

中图分类号:C91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建设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交通量的增加,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交通需求与供给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出现交通与环境鲜题。如何协调好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城市在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特别是道路建设和交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一、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在于资源、环境和系统的可扩展性。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要求从观念上、技术上、政策上协调居民出行需求、道路设施供应、城市环境质量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最终形成一种体系,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需要,同时对环境影响最小;随着居民出行需要的提高,交通系统的弹性最大;为居民提供人性化的环境空间。

二、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1、交通拥挤。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交通需求急剧增加,而交通设施建设则相对缓慢;同时,由于城市空间的限制,使得城市中心区对道路空间的需求大于供给,造成了土地的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这种交通供求关系的不平衡以及长期形成的城市混合交通导致了交通拥挤与阻塞。

2、土地利用。城市道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扩展占用了大量土地,而且对动植物的栖息地和某些有存在价值的地区产生破坏, 从而使城市用地愈发紧张,迫使居民迁入附近郊区。结果既占用了其它用地面积,又增加了居民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间,从而增加了交通需求量。

3、能源消耗。据统计,交通部门在能源消耗中的比例日益扩大,已成为最大化石燃料消耗部门;同时,经济发展和城市规模与人口的不断扩大必将刺激人们对交通设施的需求,相应引起交通工具对一次性能源消耗的增加,这将进一步加剧中国能源供给的结构性矛盾。

4、环境污染。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碳、氮氧化合物、铅化合物等汽车尾气的排放造成了全球变暖、光化学烟雾、酸雨等一系列无法弥补的生态环境污染;同时,交通噪音、振动、电磁波等严重危及着人们的生理与心理健康,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与学习。

三、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规划

1、道路等级规划

在道路等级规划方面,我国的城市道路分为快速道、主干道、次干道及支路四个等级。在绿色城交通规划的理念下,城市交通规划应遵循根据公交优先原则,城市道路的分类应进一步细化。城市快速路、主干道按客、货运功能进行分类;步行交通和自行车作为绿色交通出行方式。

2、公共交通规划

(1)优先发展城市公交,在实际道路规划建设中要优化公交线路设计,实行公交优先。进一步规范公交道路的设置,使其更加人性化、科学化。满足部分乘客的要求,使快速公交真正地提速。如公交车道应设计在城市人行道的旁边,而不应如一些城市所设计的位于道路的中央,被其他车辆所包围,更不能过分强调公交普通线路的运行速度。

(2)要注重公交换乘枢纽的规划建设,它的建设是保障城市公交畅通高效的关键性设施。公交换乘枢纽可根据需要分级分规模设置,如市级客运枢纽、组团级换乘枢纽及其它换乘枢纽等。公交换乘枢纽的建设应将“快速”与“方便”结合起来,从而可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快速、高效衔接,提高运行效率。

(3)合理限制小汽车的使用。近年来,我国大多数城市中小汽车拥有量增长速度过快,不仅给环境造成了损害,而且也给交通事业带来深层次的影响。结合城市发展实际,可以通过合理有效的手段,如提高各种税费额度、限制使用停车场地、单向行驶、控制驶入时间、控制小汽车的总流通量等手段限制小汽车在城区道路上的通行,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给交通、环境、能源、土地等带来的压力。

(4)严格管理摩托车。目前,我国城市中摩托车的拥有量比较大,是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但是,摩托车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的影响却令人担忧,摩托车交通事故频发,安全隐患明显。摩托车的取消不太现实,只有加强监管:如驾驶员及乘坐者必须佩戴头盔,必须限速行驶,闹市区限制进入等。

(5)绿色步行交通出行规划

步行交通也是绿色交通的重要范畴,在一定范围内,步行交通也是与其他交通模式衔接、换乘的重要途径之一。在进行步行交通规划时,应围绕步行者的出行需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市中心商业繁华的地区开辟步行街区,将机动车交通全分离出去;在人流车流繁忙地段规划高效安全的行人过街设施;人行道应与公共交通有机衔接;创造舒适吸引行人的步行环境。

3、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城市交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1)建设完善的城市交通实时监控指挥系统。将更多的道路网口纳入管理范围,提高对交通运输的监控力度及应急反应能力。

(2)普及安装超速检测摄像仪器。加强对超速车辆的监控,记录并威慑超速行驶。

(3)建设城市交通信息系统。通过交通网站及主要路段上装设的交通信息指示装置,适时向市民最新交通情况,提高交通指挥的主动性,有效疏导交通。

总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用牺牲环境及资源来解决交通问题是城市交通建设的一大误区。建立一个以解决交通拥挤、改善环境质量、优化资源利用为目标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模式及其保障体系,对我国的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10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传统 评价指标体系 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作为一个明确的概念,是1980年由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共同出版的文件《世界自然保护策略:为了可持续发展的生存资源保护》中第一次出现的。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明确指出,环境问题只有在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之中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该报告首次给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由西方学者首先提出的,到90年代初成为全球范围的共识,中国学者也在这一时期引进和接受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理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地引进吸收、创新与本土化、再引进吸收、再创新与本土化的过程。

中国传统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自古有之。志文、史文山(2002)提出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天人之辩”就是一场关于如何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之争。孙文学(2001)提出先哲老子主张顺应、尊重自然规律,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思想来说,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营养。高中华、李颖(2003)提出中和思想,作为中国古人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及自身内部各种矛盾关系的高级哲理,与可持续发展有共同的哲学根据,与可持续发展所揭示的动态平衡与协调发展不谋而合。王圣云、张瑞芳(2005)分析了《周易》中蕴含着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包括《周易》的环境观、以“生生不息变易观”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内核、可持续发展模式等思想精华。冯华(2002)论述了中国古代社会从采集和狩猎的生产方式向农耕和畜牧转化的先秦时期,人类第一次遇到了人口、资源和生产、消费的矛盾冲突,因此,产生了保护生物资源以便持续利用的思想,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相协调、与生产相适应的思想,以及生财和节用并重的生产和消费思想,虽然还不是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理论,但它可以说是较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思想。王芳(2006)在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文化中有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思想的阐释分析,挖掘出中华传统文化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继承性的相关内容,从而在传统文化的角度为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贵的原则和精神。占毅(2004)认为我国古代先哲们提出的朴素系统思想,与现代系统论有许多相似之处。可持续发展观是基于现代系统论解决环境问题而提出来的,二者的契合点就是系统的整体观、协同观。陈秋南等(2003)认为“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核心所在,是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之一。人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合理开发资源,掌握适度发展的原则,使得人类与整个自然和谐相处,相互依存。彭飞(2001)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动力、方式、调控四个方面,分析“天人合一”观巨大的道德指导价值,并从儒家的“天人合一”观出发,对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进行新的思考和定位。马志生(2000)分析和批判继承中国古代天人价值观,对于推动我国社会全面进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叶文虎等(1999)认为中国古代的天人关系论能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必要的伦理学基础,并在中国传统哲学“天人合一”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的价值、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的理论观点,这对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国学者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研究

刘培哲(1994)定义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能动地调控“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使人类在不超越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条件下,促进经济发展、保持资源永续和提高生活质量。国家计委、国家科委1994年关于进一步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意见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利益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就是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路子愚(1995)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伴随着人类需求的增加,人类资源利用持续圈要不断扩大,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人类持续圈总能维持在比资源利用持续圈小的程度。同时,在当今需求圈增长的过程中,要为未来的持续圈的增长留出余地。比如保护生物物种,以便使未来持续圈能够扩大。”叶文虎和栾胜基(1996)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人群需求又不损害别的地区或国家的人群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贾华强(1996)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人类社会的运行中,无论现今还是未来,都能够保持社会进步、体制优化、人与自然相互交融的这种经济、社会发展道路”。王军(1997)在博士论文中明确指出:“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手段,社会持续是目的。人类共同追求的应该是“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刘思华(1997)从经济学角度作了分析,指出可持续发展经济必须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实现三者的有机统一。郑易生和钱薏红(1998)提出:可持续发展是从环境和自然资源角度提出的关于人类长期发展的战略和模式,它关注长期承载力。尹继佐(1998)指出,可持续发展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发展理论,它已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可持续发展涉及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的协调统一,要求人类在发展中讲求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和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的全面发展。黄顺基、吕永龙(1999)认为,可持续发展包括两个方面:系统内部的持续能力和环境的持续能力。系统内部的持续能力,是指建构一个既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又有利于整个社会公平的分享经济增长好处的体制;环境的持续发展,是指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能力,要求在开发利用环境资源时,不仅要从当代人和未来人的需要出发,更要从环境资源的供给能力出发,在环境资源承载能力容许的范围内合理利用。滕藤(2001)定义总结如下:“可持续发展是为使全人类能够在地球上永久生存和发展下去,而自觉形成的以人为主体,以生态、环境、资源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全体参与和科技进步为保证,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代人之间相公平、人与自然相协调的一种发展道路”。冯华(2004)给出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是:“可持续发展是为使全人类能够在地球上永久生存和发展下去,而自觉形成的以人为主体,以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为基础,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制度创新和科技进步为保证,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目标,实现代际之间和同代人之间相公平、人与自然相协调的人类发展道路和模式。”

中国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建立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依据和测度的标准。叶文虎、唐剑武(1995)认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由两大部分组成:描述性指标与评估性指标。描述性指标是分别 表示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四大系统的发展状况的指标;评估性指标是评估资源、经济、社会与环境四大系统相互联系与协调度的指标。“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1997)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两部分:第一描述性菜单式指标体系,以基础性指标为主,按照一定的体系汇集了以往各项统计指标中能为之所用的各项指标。第二评价性指标,以相对指标为主,主要是对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姜晓秋、马廷玉(1997)采用3个层次、6个系统、70个左右指标构成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陈迎(1997)建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经济、社会、资源三大子系统。目前在国内影响最大的是中国科学院的指标体系。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3)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学方向,在世界上独立地设计了一套“五级叠加,逐层收敛,规范权重,统一排序”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依照人口、资源、环境、经济、技术、管理相协调的基本原理,对有关要素进行了外部关联及内部自治的逻辑分析,并针对中国的发展特点和评判需要,把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分为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和要素层五个等级。

中国特色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现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围绕发展模式。梁言顺(1999)提出了低代价的经济增长模式。他具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两循环标准和三增长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两循环标准:一是实现自然资源的循环使用和循环替代,二是实现生态环境的循环净化。可持续发展的三增长模式即经济低代价增长;人口适度零增长;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扩大增长。张孝德、钱书法等(2001)主张建立成本内化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模式。在中国建立“成本内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就是将资源、环境要素纳入整个经济系统要素前提下,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在人与自然制衡统一生态观的指导之下,以技术和知识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以产业结构、居住方式、生活方式、经济形态等为内容,将原工业经济系统运行中形成的外部成本予以“内化”,使生产力在一个更加经济的模式中持续发展。楮大建(2000)、王金南(2002)、解振华(2003)等人主张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使用为特征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环境方面表现为污染低排放,甚至零污染零排放。循环经济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复旦大学焦必方(2001)主张环保型经济增长模式。在中国可持续发展实施中要选择环保型经济增长模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志文,史文山.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一个思想形成的漫长历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2(6)

2.孙文学.论《道德经》中“道法自然”思想对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启示[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1)

3.高中华,李颖.中和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普遍和谐观[J].伦理学研究,2003(4)

4.王圣云,张瑞芳.《周易》中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引论[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5.冯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思想渊源考察[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6.王芳.试论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6 (5)

7.占毅.从我国古代系统思想看现代可持续发展观[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 (4)

8.陈秋南,何跃,张永兴,任泊帜.浅谈“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环境观[J].高等建筑教育,2003 (1)

9.彭飞.儒家“天人合一”观:构建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源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 (3)

10.马志生.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理论与可续发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0(1)

11.叶文虎,陈剑澜,邓文碧.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3)

12.邓楠.可持续发展:人类关怀未来[M].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13.贾华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导论[M].知识出版社,1996

14.王军.可持续发展[M].中国发展出版社,1997

15. 郑易生、钱薏红.深度忧患[M].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11

城市中对雨水的控制措施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注重对于水量的控制,其次是水质管理,直到当前的可持续发展阶段。新型雨洪控制的内涵就是通过减少雨水陆地聚集为目的,使得雨水更容易进行下渗,汇聚到地下水进行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地下水的补充以及城市水循环系统的修补作用,促进当前城市水文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1新型雨洪控制理论

1.1最佳管理措施

BMP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开始采用雨水径流污染治理以及城乡雨水系统控制的最优管理方式(BMP),并且随后从现实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进行改进。对于BMP的确切概念和内涵,美国水文管理部门有着自身的独特看法,他们认为BMP没有确切的技术限制,只要是能够减轻水资源污染的问题或者对此有预见性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等都是BMP。当前,美国BMP的技术性设施主要有过滤设施、植被控制、渗透设施和调蓄设施[1]。

1.2水敏感性城市设计

WSUD水敏感性城市建设理论是由澳大利亚提出的,该理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形成一个同样具有水文价值的景观,主要是从人工建设开发前或者依托于技术手段进行维护的两种水资源处理方式[2]。当前主要有三种方式:①通过减轻污水和给水的排放量,使得水循环量减少;②注重保护开发前水径流的水体质量和数量;③通过对城市雨水的高效利用。主要的技术手段有调蓄塘、浅沟、雨水池、植物过滤带等。

1.3SUDS(可持续排水系统)

可持续排水系统是应该采用的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排水类型,是英国对于新型雨洪控制理论的重要实践。可持续排水系统通过减轻径流量的排放,对雨洪的流速进行了控制,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更加高效、科学地促进雨水的过滤和沉积。此外,还对已经流入地下的径流进行了处理,从雨水的源头进行径流污染减轻控制,较少地表径流汇聚的设计方式,配合一套污染治理策略的技术手段,形成了SUDS。常见的使用方式主要有绿化屋面、植被浅沟、过滤带、渗透铺装、人工湿地、雨水塘等。

1.4低影响开发

LID低影响开发(LID)是新西兰对于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的发展,这种理论吸取了BMP的优势,与之共同组成了排水系统[3]。LID技术以城市水文为切入点,注重对城市自然排水系统的建设,致力于减少城市建设阶段对于水文环境的影响。但是与BMP技术有差别的地方在于,为了促进所建设区域更加靠近自然的水循环系统,LID技术对雨洪暴雨所导致的污染和径流进行明确的规范。不同于其他的管理系统,LID技术使用更加小规模和更为分散的源头进行统一把握。在LID技术中,经常采用的技术方式有绿色街道、生态植草沟、生态屋顶、可渗透路面、雨水花园等。

2发达国家道路设计中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的启示

西方国家对于城市雨洪的研究开始比较早,相关的理论也较为成熟,在使用新型雨洪控制方式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建设效果。在城市雨洪控制方面,已经逐渐形成了适合国情的水文治理措施和技术手段等体系。这些国家的实际经验值得我国学习如何使用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管理城市建设中的雨洪问题,促进我国城市道路建设中排水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1实现道路设计者角色的转变

新型道路排水设计是对过去城市排水系统的优化和补充。以往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使用新型雨洪控制技术是一个跨专业、跨学科的问题,需要道路设计人员扭转自身的角色,吸收其他学科的先进理论、技术方式,应用到道路设计、规划的过程中,促进不同专业间的交流和渗透,共同服务于城市道路的水环境、资源功能以及通行功能的实现,促进城市道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2.2加强研究与推广新型道路排水系统

在城市道路建设和设计方面使用新型雨洪控制技术在我国尤为必要,但是相关的研究还比较少[4]。因而,当前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结合我国不同城市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地区条件,对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指标进行综合考量,从而研究出适合我国城市道路雨洪控制的技术规范,促进我国城市建设中的排水系统与道路设计相结合,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3转变我国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的相关理念

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新型雨洪控制技术的研究,很多国家都已经采用了一些新型雨洪控制技术实现对城市水文系统的管理,并将其随时用在道路排水设计中。但是由于我国当前道路排水问题大部分是使用管道、暗沟、明渠等设备进行快捷的雨水排除,导致没有对城市道路的水径流的减排、截流、控污等进行明确的控制,与国际较为先进的雨洪控制技术手段较为脱节,使得我国从城市道路设计中较少使用新型雨水控制利用技术手段,影响了城市供排水系统的科学发展。因此,当前我国的重要任务是逆转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相关理论,将其与城市道路径流和排水的水量、水质进行控制,促进城市道路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共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5]。

2.4政策、法规的制定

国外发达国家对于城市雨洪控制技术的研究已经经过了40多年的历程,逐渐形成了一套完备的政策制度。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我国的雨水利用政策法规发展很不完备,只有在北京等城市了相关的措施,但是没有与新型城市雨水控制利用技术相结合,不能适应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6]。因而,为了促进城市的系统化建设,应该逐渐完备现代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技术的相关制度规范,使得新型城市道路建设理念与雨洪控制技术相结合,促进城市道路的发展建设。通过政策规范引导城市雨洪控制利用技术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提供规范措施,从而促进其在道路施工项目的使用,应对我国当前城市雨洪灾害频发的问题。

2.5道路排水设计手册和规范的制定

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他们的城市雨洪控制技术与城市道路建设理念相融合,取得了一定成果。例如英国的可持续城市排水系统以及美国纽约的道路设计手册,都对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借鉴作用。但是我国城市道路设计指导手册还没有充分结合新型城市雨洪控制技术,因此我国应该在吸收发达国家的经验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型雨洪控制技术手段为我国城市道路建设所服务,调整其在实践项目中的使用,减少由于规范设置或者技术资料所引起的误差,促进我国城市道路建设的稳定发展。对于我国城市道路设计中新型雨洪控制技术的使用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需要结合不同的学科研究,参考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在综合国内相关领域的建设成果以及技术发展的情况下,通过学科间的优势互补促进我国城市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的发展,逐步推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毕然

参考文献

[1]靳筠.“海绵城市”建设功能下的西北地区景观设计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6.

[2]范光龙.基于“三个维度”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研究[D].云南大学,2016.

[3]周勤.海绵城市技术导向下的悦来生态城控规层面规划策略研究[D].重庆大学,2015.

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篇12

“铁路建设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与评价”这个问题在国内外来说研究都不是很多,我国在青藏铁路规划与建设前,只有一些零散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没有一套完整的影响评价体系和监管体系。随着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各种工程建设时出现的环境污染给社会带来的严重后果等层出不穷⑴。

在这种社会背景下,铁路建设时的环境影响等相关问题浮出水面。防止环境污染,如何保护当地自然环境这些问题有了很多实质性的研究和突破。

1.铁路建设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铁路线路越长,通过地区的生态系统越复杂,导致的破坏程度越严重。除铁路本身占用土地外,施工期间,为修建铁路而建筑的大型临时设施、临时房屋等也占用很多土地;施工过程中机械碾压、施工人员践踏等又会带来青苗损失。若不采取积极措施,会使这些土地长期被废弃。修建过程中,由于开挖路面取土填筑路堤、开凿隧道等,对山坡及表土搅动较大使周围植被遭到破环。若恢复不及时,在大雨条件下,极易引起侵蚀产生局部水土流失。施工中,存在大量的弃土弃渣。若对此处置不当,暴雨作用下产生的泥石流会危害农田,淤积河沟破坏水利设施,并影响周围自然环境⑵。

1.2 对水环境的影响

某些铁路沿线河塘密集,灌渠密布。施工生产生活废污水的随意排放,会使地面水受到污染,引起水体COD、LAS、矿物油等指标上升,甚至会污染饮用水源⑶。

1.3 施工噪声的影响

在开山放炮和机械化施工阶段,各种施工机械会产生的噪声污染。推土机噪声级78~96dB,搅拌机噪声级75~88dB,重型载重汽车加速时噪声级可达88~93dB。

1.4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在干燥的季节施工,二次扬尘是污染大气的主要因素。机械化施工路段燃油施工机械排放的尾气,会增加该路段的大气污染负荷。

2.环境影响评价

(一)可持续发展下环境影响评价应解决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过几十年的环境保护实践中得到的共识。其实质是人口、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互相依存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对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保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因此环境影响评价的核心问题是坚持建设项目必须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服务的目的和原则。保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通过环评回答并解决由于开发利用产生的对自然资源保护的问题,也就是生态平衡的问题。“可持续性”通过科技进步和政府干预得以实现。是经过完整科学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体系和严格的环境管理来落实。对可再生资源要将开发利用速度保持在资源的再生速度之内,同时保护资源再生所依赖的生态系统,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通过环评求得可再生资源的“最大可持续使用量”;对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科技进步和行政干预手段减少自然资源的耗竭速率,通过环评分析判断不可再生资源的“最佳使用量”。这将是今后环境影响评价应该回答的问题。关于可持续性有三个原则应当遵循。这就是:

(1)可持续性的输出原则:人类排放的废弃物应在区域环境器化范围之内,而不使该区域环境对未来废弃物的吸收能力降低。所谓环境器化能力,是指环境在一定时间内吸收消化人类行为输出到环境中的废弃物的能力。这种能力是有限的,超过这种能力在一定的时间内不能被消化吸收的那部分废弃物则通过各种形式的迁移,转化最终积累于环境之中,若积累量过大,则会妨碍环境系统的器化能力,并将降低环境吸收的能力。

(2)可持续的输入原则:可再生的环境资源输入的获取率,应小于或等于这种资源的再生能力。任何可再生资源都有一定的生长率,这是人类利用该资源的一个客观的限制条件。

(3)准可持续性输入原则: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率应等于可再生替代物质的生产率。对于不可再生资源不存在可持续的产量。我们不应让这些资源在地球上消失,应维持这些资源的存在与后人共享。因而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寻找可再生的替代物质是维持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性的唯一办法。

(二) 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环境影响评价的发展趋势

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是人类经过几十年的实践中认识到的一条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就要求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坚持人口、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维护生态平衡良性循环。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建设项目前期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也必须把可持续发展原则体现在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设项目的全过程评价

从生产的单一过程的评价向生产的全过程评价发展。环境评价不仅依赖于建设项目的工程可行性,更要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考虑环境资源的总体配置,在一个建设项目的设计、施工、投产、产品流通直到消亡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将产生附加投资、并消耗环境资源。因此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应注意到由于附加投资的资源配置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使总体环境资源配置合理,达到平衡。

(2)环境资源价值的计价及补偿

人类在发展建设中要利用环境资源,尤其要消耗不可再生的环境资源。这些将会对后代人的生存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对于任何资源的利用关键都是通过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并保持其可持续性。因此用何种方法使拥有的环境资产发挥最大的效益,就存在着环境资产利用问题;用何种方法确定当代及后代环境资产的获取及分配,存在着环境资产获取与分配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当代人如何对后代人进行环境资源补偿的问题。因此对环境资源定价,利用环境资源付费是必要的。在环评中研究建设项目时环境资源利用的补偿费用,通过这些费用转化为开发可替代的环境资源,保证永续利用,建立环境审计的科学理论与方法显然是必要的。

(3)建立完善的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与以往的环境影响评价相比,未来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描述当前环境状态的环境指标,即环境现状评价;第二部分应是对环境产生影响的环境指标体系,即建设项目的污染因子筛选及预测;第三部分应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指标,包括可持续性的输出、输入指标,环境资源价值及补偿、环境审计。环评要论证建设项目对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否科学合理,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