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报告合集12篇

时间:2023-06-12 09:37:43

可持续发展报告

可持续发展报告篇1

Abstract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that is, the public disclosure of an organization’s economic,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performance --is fast becoming standard practice in the world’s leading organizations and is adding value for internal management and external relations. Global Reporting Initiative’s (GRI) Reporting Guidelines have become the global de facto standard in reporting. As many Chinese companies begin to engage in reporting and experience its benefits Sean Gilbert (Technical Director, GRI) explores the current landscape of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and its emergence in the Chinese context.

可持续发展报告,是指一个组织向公众披露它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业绩,正在迅速成为世界上的领袖企业和组织的标准实践,它有利于企业和组织提高内部管理和改善外部关系。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越来越为世界上的报告组织所认可,而成为全球通行的报告标准。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开始报告,并体会到报告的好处,来自GRI的技术总监Sean Gilbert在本文中探讨了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现状和在中国发展的情况。

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出现

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Norsk Hydro公司和Polaroid公司成为最早环境报告的企业。在当时,它们此举非常不寻常,因为当时的企业一般是不会向社会公开它们的环境表现的。由于这一举措,这些公司成为了创新与利益相关方关系的先锋,同时也为就公司的表现开展对话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模式,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对超越传统财务报告的趋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这些简单的开始,可持续发展报告逐渐发展成为组织面对挑战和迎接机遇的一个重要工具,这些挑战和机遇来源日益加快的全球化发展。企业和其他组织有责任为可持续发展做出努力成为人们的普遍共识,可持续发展报告,成为公司交流其做出贡献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监督和管理公司对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和消极影响的一种途径。

如果可持续发展报告(也可称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能够基于一种共同的语言,和全球适用的业绩表现指标,那么报告就将更加具有价值,因为可持续发展报告就可以达到同财务报告一样的品质和可用性水平。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并且使得可持续发展报告如同财务报告那样定期并具有可比性。GRI通过一个全球的、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框架,使得来自商业界、投资界、公民社会、工会组织和世界上具有不同背景的其他专家共同探讨对报告的期望成为可能。今天,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已经成为了可持续发展报告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事实上的编制标准。

目前,可持续发展报告不再只是崇高的道德理想,它已经迅速成为了世界上那些领军企业的实际行动。不是局限于一个地区或者一个行业部门,世界上的各种行业都广泛地采取了报告的形式,例如各重工业部门(采矿业、石油和天然气、基础实施建设),服务行业例如金融、电信,公共部门,以及中小型企业(SMEs)。仅2006年,世界范围内就了约2000份可持续发展报告。其中一半来自欧洲,20%来自亚洲,15%来自北美。在2006年报告最多的五个国家分别是日本、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和美国(数据来源于)。

为什么要报告

为什么公司会报告呢?简单的说,就是有人要求它们,报告可为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并且报告可以带来的内部利益已经被证明。

最早驱使报告的一个原因是与不同的利益相关方建立更和谐的关系。最早的一些公司,例如壳牌,认为公开的交流可以增进与利益相关方的信任,这将有助于解决问题,而不是制造麻烦。

与利益相关方建立信任同等的重要,另一个报告的强大驱动来自于日益壮大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并且企业社会责任逐步成为商界和政界环境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正如美国哈佛大学的Michael Porter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个关键的应予优先发展的重点。”

来自于环境、社会的压力。近几年来,规则的要求、消费者的偏好以及原材料的成本,例如石油、矿石,都在经历着重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必将会带来企业竞争环境和形式的改变。这种情况已经日益在汽车行业中显现,新技术的转变,例如燃料电池和混合发动机已经根本改变了这个行业的结构,从而在创造新的行业领导者。

投资者们已经意识到环境和社会趋势的重要性,越来越对公司的透明度提出要求。投资者希望更好的了解公司对于应对这些即将来临的风险和机遇所做出的准备。表明了投资者兴趣的一个清楚的信号是,责任投资原则倡议的发起,这项倡议已经被掌握着8万亿美元的金融机构所签署。这些金融机构包括CalPERS,也有泰国政府养老金基金。这些原则表明签名者将“寻求那些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方面有适当表现的实体进行投资”。

同等重要的是,证券交易所,例如深圳证券交易所,已经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深圳证券解交易所已经了一项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指引,包含了对公司披露哪些信息的期望。

同样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成为许多企业获得业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一些行业,例如服装、制鞋、电子等,环境和社会表现已经成为获得商业合作的一个关键因素,这来自于它们外部供应链的监督。许多国家的政府部门也通过绿色采购项目和其他一些项目,来奖励企业社会责任做得好的供应商。这激励了企业报告,因为报告成为企业通过自身的企业社会责任业绩表现出竞争优势的一个机会。

这些不同的驱动力量在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同时出现,因此导致报告应该具有一个共同的、全球的框架。资本的流动、生产和消费价值链的延伸,使得企业不再仅依附于一个单一的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可能需要在地区执行,但是问题是全球性的。因此,一个共同的框架可以使组织和个人超越国界来解决问题。

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框架

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框架是为组织可持续发展报告提供一个共同的框架。指南框架的核心部分是《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目前已经分第三代版本,简称G3)。指南提供了一系列报告的原则和披露指标,是可以适用于任何类型的组织,无论组织的大小、所处的行业或地点。为了满足一些特殊行业部门的独特需要,也欢迎组织能够使用相关的《部门补充》。指南和报告框架可以普遍适用,是一个免费和公开的工具,目前世界上已经有超过1000家组织自愿使用它作为其报告的基础。GRI被视为报告标准的权威机构,长期得到了政治上的支持,例如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WSSD)和在2007年八国(G8)峰会宣言中有所提及。

报告的益处

组织从多年报告的实践中,获得了一系列不同的益处。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特殊的益处与它们所在的地区、所处的行业以及其从事的业务相联系的其他因素密切相关。但是,总的说来,它们获得的改进包括:内部管理;外部关系;市场地位/品牌和声誉的提升;可持续性效果。

对于许多第一次报告的组织,准备编制报告的过程对于认识企业社会责任与自身的关系非常有益处。编制一份报告要求组织必须要回顾审查自身的有关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并且确定是否这些问题是重要的问题,组织是否针对此问题采取了行动。从这方面来讲,许多组织认为G3版本指南是组织理解广泛的利益相关方的期待的一个非常有用的指引。同时也帮助了企业去了解有关报告质量的全球标准。

回顾审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过程,经常会使得组织内众多交叉的部门参与进来,从而有助于企业形成共同的愿景。这将导致企业应对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更加具有综合性和战略性,包括制定政策和程序,设立更加有活力的系统以监督和测量业绩表现。一旦开始,报告将会提供一个日常的、有益的监测业绩表现的工具,从而确保对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更高关注。

除了对内部的益处,报告有关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及时性和可比性将帮助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方建立信任。企业的利益相关方非常广泛,包括社区、政府机构、社会团体、员工、投资者,等等。尽管这些团体有不同的优先关注点,他们都对公司如何为他们创造价值具有浓厚的兴趣。通过分享公司的业绩表现,包括好的方面和差的方面,组织就能够向所有的外部相关方表达,其致力于与其他相关方共同合作以实现最佳实践的承诺。对于很多行业,这些合作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许多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需要不同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努力。

报告的还有助于组织提升其市场地位,一个具有良好企业社会责任声誉的组织,将吸引更高素质的员工,新的业务合作伙伴,并更容易进入新兴市场。这些同时也有助于品牌价值和品牌美誉度的的提升。

可持续性效果,是指组织对社会、环境和经济所做出的积极贡献,这是报告的一个重要的益处。一个商业行为无论对于今天还是明天,内部还是外部,都会产生影响。通过监督和测量一个企业对这些方面产生的影响,可以使得企业对现在或者将来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报告在中国

近年来,中国积极鼓励中国企业和组织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将其作为了一项重要的目标。积极可持续发展报告将有助于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动承担,报告也是中国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系列方式中的一个综合方法。大约25[W6]家中国企业已经了报告,涉及到它们可持续发展表现的方方面面。2006年,有18份报告,在2007年的上半年,已经有13份报告,这些充分显示了中国对此领域的兴趣与日俱增(数据来自)。

这个数字很可能会继续增加,因为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它们在构建和谐社会,建立新型增长模式中应该承担的新角色。为了完成这些使命,企业需要新的手段来了解社会的期望,并将这些整合到企业的战略和经营过程中。

为了最大化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潜在价值,我们需要持续地为提高报告的数量和质量做出努力。来自中国企业的报告表现出了在内容、细节和长度等方面的巨大差异,这并不令人惊讶,当然这也反映出这些组织的差异。对于较大规模的企业,建立可信的监督管理体系大概需要2年的时间。

不管这些差异是怎样的,也不考虑组织以往的经验,公司能够从以下4个基本的目标出发是大有裨益的:

首先,确保报告应集中于那些与公司战略重要相关和对外部利益相关方最重要的议题上。利益相关方更希望报告内容聚焦于实质性问题,而不是装载过多的客观和非实质性的信息。

第二,报告的业绩是平衡的,即包括好的信息和坏的信息。没有组织是完美的。仅仅报告好的正面的成绩,将会限制企业的可信度,从而无法与利益相关方建立信任关系。许多的利益相关方在相信好的信息之前,需要了解坏的信息。

可持续发展报告篇2

因GRI对可持续发展报告内容和指标以及报告原则有严格的要求,所以是否能够按照GRI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已经成为评判一个组织实施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的水平和所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质量的标准。

GRI指南每四年修订一次,2006年10月5日GRI的G3版报告指南。指南中专门规定了有关保障的条款。要求组织机构使用不同的方式提高其报告的信用度。除组织机构可有适当的内部控制体系外,可持续报告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推荐使用外部保障。全球报告倡议组织所用的“外部保障”指保障报告质量和其所包含的信息所进行的活动,之后公开结果。GRI对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分级管理,经过专业机构审核的报告认为是可靠的。指南规定报告如使用了格外的保障手法,组织机构可自行在“A、B、C”上添加“+”,比如:“A+、B+、C+”。

挪威船级社VERISUSTAIN――可持续发展报告审核规范是针对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审核的专业规范。VERISUSTAIN――可持续发展报告审核规范是参考AA1000AS审计标准及GRI报告指南附录四可信度保证系统的要求制定的,是目前较系统化和严谨的报告审核规范。

人们广泛认为需要改进报告模版和验证方式,以此让可持续发展报告更有意义、更可信。

挪威船级社VERISUSTAIN审核规范定义了一个透明、有结构性和综合的流程来验证关于可持续发展报告中信息的收集、评价和宣传。

一般来讲验证时应该注意: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其中包括:准确性、中立性、可比性)、相关方响应性。

报告的审核也要针对其报告内容的实质性、相关方响应程度、报告的范围;报告质量的平衡性、可比性、可靠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评分。

报告审核所采取的方法也要以事实验证、监督检查、抽样检查(数量指标)、采访、利益相关者访谈、信息源确认为主。

报告审核的步骤一般按照以下程序:

1. 定义范围

2. 计划验证流程

3. 进行实际验证

4. 最终验证报告

5. 质量审计(内部)

6. 颁发审计声明

评估报告前要对指标的定义、指标级别、公司(现场)的风险预测和潜在的问题、审核的指导方针进行了解及确认。

首先区分和定义关键的、重要的、普通的确定3种不同级别指标。确定关键性指标的标准之后再进行风险预测,例如:对使用指标级别的风险预测、对审核过程中要点的风险预测、对关键部件或产品线的风险预测、预想问题可能发生的区域或活动的风险预测等。

根据时间的影响因素,所以审核时一般要关注高风险指标。

评估报告时,要在不同方面使用不同的工具,并应用相应的指南,例如:

1. 该公司应该能够根据风险预测制定内部控制要求。这一方面与“精确性”的等级相关,使用参考操作指南Table 10。

2. 风险预测为判断“完整性”提供信息,使用参考操作指南 Table 8和 9。

以完整性审核为例。针对完整性审核,要从操作维度、范围维度、时间维度进行审核。

经营企业的第一目的是造福人类,承担社会责任是基业常青的基础、企业永续经营的秘诀,已经为很多公司所认同。中远集团COSCO就是亚洲第一个按照挪威船级社VeriSustain审核规范对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审核的企业。

由第三方证实,企业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可靠性审核可获得以下利益:

全球契约报告对相关方来说是可信的。

- 审核报告中要涵盖所有有关优劣势的细节和概要,同时还要包括未来可能的发展机会。它有助于企业改善整体表现。

可持续发展报告篇3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在我国是一个相对新鲜的事物,它是指一个企业自愿的、公开的,主要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向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展示本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谋求企业和社会最大利益均衡的非财务信息报告。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背景

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科技革命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人类生产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极大增强。但同时,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极度透支的基础上的,使社会环境污染、资源短缺和生态破坏成为日益尖锐的三大社会矛盾。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迫于政府的压力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开始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环境信息,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非财务报告——环境报告。而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是在环境报告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随着环境问题的发展而发展,反映了人类环境意识的提高和生态水平的进步。

21世纪以来,我国各地由破坏生态环境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不胜枚举,给我国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和深刻的教训。尤其去年入冬以来,我国各地的严重雾霾天气更是极度影响到了人民的正常生活,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污染排放的增加。据有关资料披露,我国每年废气排放量达11万亿立方米,废水排放量达365亿吨,工业固体废弃物生产量达6亿吨。据估计,我国每年由环境污染和破坏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而且还呈现出逐步递增之势。其次是大气自净能力的衰减。在一定程度上,自然界本身具有再生和自我调节能力,能够及时将环境中垃圾吸收、净化和转换。但自然界本身的这种能力也会饱和,根本无力承受人类如此大规模的环境破坏。

在当今人类社会温饱问题还没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人类把发展经济,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目标无可厚非。但是,在现代工业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其对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更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破坏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此背景下,企业更应该做好节能环保的表率,定时定期披露企业关于环境方面的信息,展示企业为保护环境做出的努力。

在我国,推动企业自愿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因素比较复杂。其主要因素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源、人口、环境与发展,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四大基本难题。

其二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迅猛发展。近几年来,经过社会、媒体的大力宣传,企业意识到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对公司的声誉、形象、社会地位以及持续发展能力产生重要影响,开始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社会责任方面的问题。同时政府对企业非财务报告方面的信息需求也日益高涨。因此,当前很多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在财务报告的同时,还其他形式的非财务报告,例如:企业环境报告,企业环境白皮书,企业公民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这些报告虽然名称各异,但内容大同小异,都涉及到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或者几个方面,因此统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

其三为国有企业的示范效应。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资源中心的资料显示,国家电网公司、中铝在2005年分别企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之后,中远集团、宝钢集团、中国移动等大型国有企业也在2006年以来积极可持续发展报告。这些报告引起了巨大反响,国家电网的报告还得到中央的充分肯定。中央的肯定,舆论的支持更加强化了国有企业的示范效应。

二、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绝大多数国家,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属于自愿披露的内容。国外不少大公司会采用“年度社会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公司社会责任报告”等形式专门定期披露公司社会责任信息,而我国在这方面目前还没有相关规定。

经过将近十年的发展,我国企业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在介绍、借鉴、继承并局部创新的基础上缓慢发展,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还不成熟,与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从1993年开始,每三年一次对全球企业的企业责任报告进行调查哪。2005年的第5次调查涉及全球16个国家(无中国)的1600多家企业,这些被调查的企业都是该国前100强的企业。从数量上来看,独立可持续发展报告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是日本和英国。调查显示,在过去三年,各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企业数量都呈现出逐步递增的趋势。

虽然这次的调查报告不涉及我国企业,但是,随着我国和其它国家贸易的加强,国外贸易额的增加,寻求海外市场的扩大,以及跨国公司不断对我国市场的依赖,这些因素都将促使我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状况的改善。

2008年1月到11月期间,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就达121份,的数量已接近此前历年报告的总和。2010年,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数量和质量还在继续提升,数量增长较往年趋于平稳。

现阶段,企业有责任为社会环境改善作出自己的贡献,可持续发展报告已成为企业的普遍共识,同时也成为社会监督企业履行自己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的参考依据。

三、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必要性

自二战以来,旅游业以持续的增长速度而发展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产业,并在其发展过程中显示出旺盛的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长期以来,旅游业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就是广义的环境。众所周知,旅游企业与环境的关系十分紧密,一方面,它依赖于环境,从环境。中获益;另一方面,它的发展又影响着环境,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破坏着环境。旅游业发展给人类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环境破坏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资源开发带来的破坏。许多地区的有关部门在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缺乏深入的调查论证和实地评估,匆忙的开发造成当地旅游环境和资源的破坏。因此,在旅游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为他人和后代享受旅游资源留有余地。

如何保证旅游企业和环境的和谐共生是学者一直以来研究的焦点所在。我国的旅游企业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以后逐渐成熟,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在不断的增加,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理念应运而生。

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资源中心的显示,自2009年以来,共有包括中国国旅、中青旅等在内的4家旅游企业了9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其中中青旅从2009年开始每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旅游业中社会责任报告最早的一家企业。相对其他行业来说,旅游业报告的企业为本行业的领头企业,社会责任意识较强,全面地体现了旅游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以及积极的举措和成就,更为中国整个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照。

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运行安全对策

1.旅游业经营方式需转变。未来的旅游业,除需要继续实现商业上的成功外,也应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出应有的贡献。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旅游业生态化发展之路。旅游业生态化就是依据产业经济学、生态学原理,运用产业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管理和经营旅游业,使旅游业生态系统内达到合理优化耦合,以实现旅游业经济效益最大化、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和废弃物多层利用的产业生态体系。

通过实行旅游业生态管理,旅游企业可以大幅提高旅游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降低旅游产业物耗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减少旅游消耗和碳排,实现旅游业的低碳发展。

未来消费者对适应新需求、新生活方式的环保类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旅游企业寻求以更加透明化环保化的经营方式满足消费者的这一需求,在取得业绩增长的同时也注重可持续发展。

2.进一步发挥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能效。现阶段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企业在报告中过多的披露了正面的和积极的信息,而对于具有潜在负面影响的或者不好的信息缺乏披露,使得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流于形式,成为一种广告和公关手段,极大削弱了信息的可信度。报告的质量有待提高,实质性信息的缺失仍是使多数报告的作用被局限于公关的层面主要原因,未能有效发挥和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作用。

3.要重视环境会计理论的研究。我国企业利用报表提供环境数据的企业少之又少,很难满足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同时也不利于企业自身的环境信息管理。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对环境会计的研究成果,结合自身的环境特点,将环境数据运用于可持续发展报告。

可持续发展报告篇4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是指一个企业自愿的非财务信息的披露,是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也称为“三重底线”, 指的是企业经营或项目投资时需要考虑的三方面的因素,即经济、社会和环境。)披露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战略、行动、业绩和未来目标的活动。

与历经近百年发展历史的财务报告制度相比,以 “三重底线原则”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制度是一个相对新鲜的事物。但是,近年来接连不断的公司丑闻导致社会各界对企业治理及其信息披露问题提出了许多的质疑与批评,人们要求企业加强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问责度;同时,由于认识到企业的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对企业的声誉、收益能力、持续经营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人们对非财务信息的需求也日益高涨。因此,目前众多企业在财务年度报告的同时,还其它形式的非财务报告,例如,企业环境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环境、健康&安全报告、企业公民报告、三重底线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这些报告虽然形式不同、名称不同,但由于其内容都涉及到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或几个方面,通常被统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本文的研究即建立在涵义广泛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基础上。

目前,由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推出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框架”(Sustainability Reporting Guidelines)已经成为被广大企业认可的标准信息披露形式,根据联合国2006年4月份推出的报告显示,全球已有几千家大型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并采用了GRI的框架指南,而且其规模和声势还在迅速扩大之中。

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历史进程

20世纪70年代,涉及企业社会和环境方面绩效的非财务报告首先吸引了学术界和管理界的兴趣,引发了“第一次浪潮”。大量的美国和东欧的企业采纳了称之为“社会报告和会计”的实践。该类型的报告在当时的定义是“一个报告机构证明、测量, 监测和报告其对社会带来的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的活动,以达到实现内部管理和外部信息披露的目的”。据有关专家对当时文献的研究表明:到1978年,财富500强中90%的企业在它们的年度报告中披露社会业绩信息,不过披露的信息量是有限的,通常不到一页纸。不同的国家地区,报告的内容重点也不尽相同。例如,与美国相比,欧洲的报告内容更多的集中在劳工关系上,较少关注企业发展对当地社区和环境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由于当时的经济不景气、失业情况严重等情况,政府和社会关注更多的是经济和市场导向的政策,企业的社会和环境报告活动失去了动力,只有少数的公司还活跃在此领域。80年代后期,非财务报告的问题再次出现。这次问题的焦点集中在环境问题上,来自非政府组织的压力促使更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行为对社会环境所产生的影响,并承担解释说明的义务。因此,企业的环境报告在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二次浪潮”中承担了重要的角色。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很多企业在公开企业财务报告的同时,开始独立的环境报告。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 《我们共同的未来》,在此报告中首次提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即“能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此概念的提出对非财务报告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使原本局限在小范畴的企业报告开始扩大到涵盖更多的可持续发展的议题。

进入20世纪90年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获得越来越多人士的共识。特别是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地球峰会”之后,原本更多强调的是环境、健康和安全的非财务报告开始涵盖更多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容,试图全面反映企业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业绩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开始出现。10年后的2002年,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上, 根据Corporate 的统计,仅环境绩效的非财务报告的企业已经从2000年的63%,下降到2002年的42%,而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企业则从2000年的5%,上升到2002年的15%。显然,环境以外的可持续发展议题,已经逐渐受到企业的重视,虽然报告名称仍然相对多元化,但是涵盖经济、环境和社会信息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根据网站于2007年1月中旬进行的统计,已有91个国家的3611个不同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

不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情况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从1993年开始,每三年一次对全球企业的企业责任报告进行调查。2005的第五次调查涉及了全球1600多家领先企业的责任报告,其中包括全球500强企业的250家(G250),共16个国家(其中没有中国)的企业参与调查,并且都是该国的前100强企业(N100)。报告中定义的企业责任报告是广义上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包括了企业的环境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环境健康与安全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以及整合了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的企业年度报表等各种形式的报告。根据调查结果看出,从国家水平对比来看,独立可持续发展报告数量最多的前两个国家是日本 (80%)和英国 (71%),如图1所示。

报告指出,在过去三年,报告的企业数量在16个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增长最快的依次是南非、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和法国。非洲独立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企业占18%,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企业责任报告的信息作为年报中的一部分对外,如果把这部分报告数量统计在内,其所占的比例已经达到81%。

值得关注的是,毕马威认为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企业在这些方面是相对落后的,因此在2005年选取16个国家进行统计之时未将中国包括在内。但其在报告中指出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寻求海外上市公司的增加,以及跨国公司不断增加对中国供应商的采购等因素都将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状况的改善。

国内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现状和评述

国家电网公司、中铝在2005年分别企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之后,中远集团、宝钢集团、中国移动等大型国有企业也在2006年以来积极可持续发展报告。不难预料,一些可持续发展业绩较好,注重企业形象、国际化程度高的中国企业将会陆续报告。就报告本身而言,笔者认为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把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信息披露制度与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和目标相结合。当前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主要是围绕企业已有的信息及管理工具,具体这些信息与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战略有什么关系还需要更为清晰的阐述。例如,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对企业战略、生产、创新等方面的影响。企业采取的管理措施、设定的业绩指标有什么优先级区分?如何充分体现企业内部主动进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管理和信息披露的动力等。

(2)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注重利益相关者对报告的信息需求和反馈意见。根据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理论基础――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之前,要通过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和反馈、分析他们具体的信息需求,在报告中披露他们参与的过程以及对报告内容的评价等。

可持续发展报告篇5

报告系统全面地解读了伊顿过去一年中在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实践进展和成果,并聚焦伊顿进入中国20年的各项成就。这是伊顿自2008年首次中国地区可持续发展报告以来的第五份年度报告,更全面也更系统深入地诠释了伊顿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伊顿中国区总裁周涛向本刊记者表示:“今年适逢伊顿在中国开展业务20周年。在这期间,伊顿不仅为地区发展提供高效先进、绿色环保的产品和技术应用,业务获得快速发展,同时也积极传播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帮助客户和行业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使用水平,进而助力整个社会的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未来我们将继续与中国共成长,在实现美丽中国的道路上携手前进。”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管理分会主任委员夏光评价道:在目前我国能源结构还不能根本改变的情况下,伊顿创新的技术、产品、服务、解决方案对于中国企业探寻可持续发展之路、助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示范意义。

增设“负责任供应链”章节

报告今年增设了“负责任供应链”一章。伊顿依据《供应商行为准则》,在全球范围内选择那些愿意遵循与伊顿价值观相符的工作环境标准及业务惯例的商业伙伴。伊顿要求中国供应商在企业经营中应全面遵守中国法律及其它所有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定,涉及环境、童工、被迫劳工、工资和工时、歧视、结社自由以及礼品和酬劳政策几个方面。伊顿严禁提供或接纳任何那些在收受人看来可能是金额巨大的礼品和酬劳。

伊顿在报告中明确提出,伊顿认为,提供或接受回扣、贿赂及其它非法收入的行为有悖于竞争的基本原则,还腐蚀参与者的道德品质。伊顿决不原谅和容忍上述行为。任何违反有关礼品与酬劳政策规定的供应商,都将面临着即刻丧失所有目前和将来与伊顿进行业务合作的危险。

可持续发展报告篇6

KEPCO2011年的社会责任报告由关于本报告、关于KEPCO、KEPCO与可持续发展、经济表现、环境表现和社会表现、附录七部分组成。

表现形式方面

采用主题引领报告。在封面凸显报告主题“共同努力创造可持续的未来”;在开篇以较大篇幅阐述报告主题,如:“绿色能源先锋,与大家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绿色和清洁的世界”、“智能能源先锋,创造极大的效益和未来价值同时提高生活质量”等;在报告主体章节展示公司理念以呼应报告主题,如经济表现――“为未来创造价值”;环境表现――“与环境和谐共处”等。报告内容紧绕主题展开,报告体例统一,思路清晰。

介绍封面故事。报告以“封面故事”形式介绍了封面图片以及采用的原因,显示出KEPCO通过高水平的技术和运营能力已成为一家全球化能源公司。

大篇幅展示公司理念。开篇利用12页介绍公司的理念,分为“成为绿色能源先锋、成为智能能源先锋、共同努力创造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三部分,各采用4页篇幅,图文并茂,让利益相关方清晰地理解公司理念。

报告内容方面

总裁致辞层次分明,亲和力强。总裁致辞采取书信体,语言非常亲和,颇具感染力。致辞分三个层次,为“我们――创造――未来”。“我们”部分向利益相关方表明了公司追求与利益相关方的共赢成长,成为可持续的公司的态度;“创造”部分向利益相关方展示出公司为社会和人民持续提供能源、为世界创造便捷、安全和清洁的能源所付出的努力;“未来”部分向利益相关方讲述了公司愿景及挑战,传达出与利益相关方共同可持续的发展和成长的愿望。

分析全球电力行业趋势和商业环境。报告对全球电力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向利益相关方展示出KEPCO紧跟世界电力行业发展最新趋势;对国内电力行业发展环境的分析则凸显了KEPCO在面临诸多挑战的情况下,仍然主动回应利益相关方在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关注并与利益相关方一起成长的诚恳态度。

介绍报告编制实质性测试流程。报告细披露了实质性测试流程,实质性测试按照对业务的影响(横坐标)和利益相关方的兴趣(纵坐标)由低到高情况,进行识别,最终确定报告披露议题的优先等级。

集中展示可持续发展管理的亮点。在可持续发展管理部分,采用2页篇幅图文并茂地展示出KEPCO过去一年可持续发展重要事件,让利益相关方直观地看到KEPCO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披露管理创新方法及其创造的效益。报告将管理创新放在经济表现部分,披露了管理创新的方法,披露了2009和2010年的管理创新活动产生的直接/间接效益达到9284亿韩元(约52亿人民币),增强利益相关方对公司的认可和信心。

讲述环境管理预期。报告在环境管理部分的开篇,从实施环境管理、环境友好的电力生态供应链和积极响应气候变化这三个方面讲述了KEPCO的环境管理预期,并提出“从首席执行官到每一位员工,都要牢记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并承诺完全遵从这些预期的要求”。这些体现了KEPCO严格按照环境管理预期开展工作,并努力成为“全球顶级的绿色和智能能源先锋”的决心。

披露响应《气候变化公约》以及温室气体减排努力的内容。报告分别采用2页和1页篇幅分别披露响应《气候变化公约》和温室气体减排努力情况,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应对战略、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形成公司新的增长引擎以及公司技术与气候变化协作委员会等内容,显示公司积极响应全球面临的气候变化问题,突出公司的减排成效。

披露利益相关方知情权的内容。社会表现部分加强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内容中,专门讲述了利益相关方知情权(Stakeholders’Right toKnow),阐述KEPCO保障利益相关方的知情权,并通过管理披露、整体披露、企业披露和信息披露等方式持续提高透明度。

披露多个有特色的绩效指标。报告在社会表现部分,除常规绩效指标外,还披露了供应商满意度、从中小企业采购的比例、实习生人数、人均社区服务时间、社会福利用电(残障客户、低收入家庭和社会福利设施)折扣金额、事故率和受害人数、福利满意度等绩效指标。

披露特色的社会公益活动。报告在社会表现部分披露了公司开展的多个社会公益活动,其中较有特色的是“寻找走失儿童活动”。在该活动中,公司走失儿童的照片(电费单、公司杂志)、使用姓名标签防止儿童走失、制作防止儿童走失的影像和防止儿童走失的木偶戏。该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取得了良好反响。

披露尊重人权的内容。报告在社会表现部分披露了公司尊重人权的内容,从“消除歧视、性别平等、支持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人权教育、雇佣弱势群体人员、避免强制劳动和使用童工、处理员工投诉和客户隐私保护”8个方面进行阐述。其中,人权教育方面,披露了公司向临时工和新招聘人员进行人权教育,通过专业或巡回教育向分支机构人员进行人权教育;雇佣弱势群体人员方面,披露了公司录用的残障员工已达520人,给予残障人员在就业过程中10%的加分,保障他们良好的工作条件;客户隐私保护方面,披露了公司采取安全措施保障客户信息,定期提供隐私保护方面的培训。

披露ISO 26000指标索引。在附录部分列出ISO 26000相关指标披露情况,按照“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运营实践、客户问题以及社区参与和开发”7个领域进行披露。索引分成核心议题、问题、描述和页码四栏,ISO 26000进行对标。

管理和实践方面

以环境管理为重点,推进实现发展愿景。公司将开展环境管理作为实现公司愿景“全球顶级绿色和智能能源先锋”的重要手段,建立环境愿景、战略、行动计划和行动事项,制定综合性环境管理路线图,开展了环境管理体系(ISO 14001)认证,并提出环境管理预期,要求“从首席执行官到每一位员工,都要牢记环境管理的重要性,并承诺完全遵从这些预期的要求”。这种自上而下全方位的环境管理方法,可极大提高环境管理绩效,使公司成为履行环境责任的表率。

系统推进温室气体管理,与国际接轨。2007年,KEPCO根据国际标准建立了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系统,制定了收集温室气体活动数据的指南;2008年,对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首次从环境部获得碳足迹证书;2010年,在集团层面建立了在线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控制系统,以收集和提供准确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通过系统推动温室气体管理,保障了温室气体数据的准确性,为后续的管理和减排打下坚实基础。

开展有特色的社会公益活动。KEPCO开展了“寻找走失儿童活动”,通过电费单、公司杂志等渠道走失儿童的照片,发放15万个姓名标签,防止儿童走失;制作防止儿童走失的影像,在全国各地的小学播放;组织员工进行了34场防止儿童走失的木偶戏表演;全年帮助了106个走失儿童家庭实现团聚。

与利益相关方开展可持续的沟通,建立密切合作关系。KEPCO与客户、股东、员工、供应商、行业协会和非政府组织等开展广泛交流与沟通,传递和获取相关信息,树立起负责任的企业形象,得到利益相关方的认同。在客户沟通方面,公司建立了一个客户满意度顾问委员会、一个客户专家组和一个顾问委员会,以客户需求为基础开展业务管理,通过定期对话渠道与客户建立起密切关系;在员工沟通方面,公司通过劳资理事会加强普通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沟通,向分支机构定期提供公司状况说明,每周向工会提供关键管理信息。报告议题披露特点

KEPCO致力于成为一家“全球顶级绿色能源和智能能源先锋”,通过报告传递出公司将与利益相关方一起努力创造更加绿色和清洁的世界,提升国民生活质量的愿望。报告以GRI和ISO 26000为标准,披露了经济表现、环境表现和社会表现核心议题下比较全面的内容,按重要性识别和评估了对利益相关方关心的各项议题,在报告中切实回应了利益相关方关心的问题。

启示与借鉴

形式方面

清晰展示公司可持续管理理念。报告通过简洁的文字、跨页图片和较大篇幅进行理念的展示,让利益相关方清晰理解公司理念,增强报告可读性。

以“封面故事”的形式阐释封面设计。避免读者对封面设计不理解或误解,可较好解答读者疑虑。

内容方面

用主题引领报告。企业可在封面上设定报告主题,在报告主体章节呼应主题报告主题,使读者更清晰地把握报告主线和内容,增加报告的可读性。

总裁或董事长致辞以书信形式回应利益相关方。报告可采用书信形式总裁或董事长致辞,以利益相关方为中心,回应利益相关方关心的问题,体现公司对话和沟通的诚意。

分析全球电力行业趋势和商业环境。相应增加对电力行业全球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内容以及自身发展水平的分析,让利益相关认识到公司所做努力以及所面临的风险,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和支持企业的做法。

披露较多的绩效表现指标,满足利益相关方对关注信息的需求。报告应尽可能多地披露利益相关方关心的绩效表现指标。KEPCO报告值得借鉴的指标有:环境表现部分的能源强度、水资源消耗、公司车辆各类型数量和燃料消耗量、单位电量污染物排放量、主要资源使用量和循环利用量、绿色采购比例、公司二氧化碳排放量等环境绩效指标;社会表现部分的供应商满意度、从中小企业采购的比例、实习生人数、人均社区服务时间、社会福利用电(残障客户、低收入家庭和社会福利设施)折扣金额、事故率和受害人数、福利满意度等社会表现绩效指标。

披露尊重人权的内容。报告可从“消除歧视、性别平等、支持工作与家庭的平衡、人权教育、雇佣弱势群体人员、避免强制劳动和使用童工、处理员工投诉和客户隐私保护”8个方面披露公司尊重人权方面的实践内容,与国际接轨。

实践方面

保障弱势群体电力供应。企业可提高低收入家庭在最炎热和最寒冷月份的用电限制,通过安装限流器来保障其最低需要的电力供应。企业还可考虑对残障人士、低收入家庭和社会福利机构提供用电折扣。

管理方面

可持续发展报告篇7

5月22日,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戴姆勒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2013》,这是戴姆勒自2011年以来在中国的第三份可持续发展报告。报告阐述了戴姆勒2013年在华商业运营对中国经济、环境以及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同时对戴姆勒大中华及其控股公司与参股公司在可持续发展方面付出的努力进行了全面回顾和剖析。

“多年来,我们秉持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与中国本土合作伙伴建立了高度互信、广泛深入的合作关系,”戴姆勒集团董事会专门负责中国市场的成员、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唐仕凯先生表示,“我们不仅通过简单的财务数据,而且通过全面评估对中国大陆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在市场的接受程度,来衡量企业成功与否――这是实现企业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

作为发展报告的一大创新,201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基于戴姆勒针对客户、供应商、员工、媒体等在华利益相关方开展的一项广泛深入的调查。该调查于2013年11月22日至12月30日之间进行,主要形式包括调查问卷及面对面访谈。调查结果为戴姆勒了解利益相关方对戴姆勒在华可持续发展的看法和期望提供了重要参考。根据问卷调查反馈结果,戴姆勒甄选出35个对公司和利益相关方至关重要的议题,并围绕这些议题进行报告内容的撰写,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与相关性。

2013年的报告所涵盖的话题十分广泛,其中包括:梅赛德斯-奔驰在华销售渠道实现战略重组合并,成立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新的销售公司以打造最佳客户体验为重心;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及2013年正式投产的新发动机工厂在研发、质量标准及环保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戴姆勒在指引未来汽车创新安全技术及高效驾驶技术方面的新理念,以及公司在教育、环保以及文化等方面所开展的一系列项目,进一步加深了与中国市场的关系。

戴姆勒集团始终将可持续发展视为其全球战略的核心准则,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则将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机地融入公司政策及企业日常管理之中。2013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报告印证了戴姆勒长期致力于在华可持续发展的决心和期望。

可持续发展报告篇8

一、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源起和发展

研究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Sustainable Reporting,以下简称SR)的源起及其发展趋势对我国企业应用SR具有重要的价值作用。笔者认为,随着可SR的发展,其披露的关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的非财务信息将对信息使用者做出投资决策具有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的财务报告只能反映企业的财务信息,非财务信息被排除在报表之外。之后人们开始对企业报告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针对企业非财务信息的报告。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开始关注社会责任。1989年,挪威的Norsk Hydro公司了全世界第一份企业环境报告。

20世纪90年代,独立的环境报告也开始出现,这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出现奠定了基础。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 “地球峰会”之后,原本重点在于强调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的非财务报告开始融入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内容。于是,逐渐出现了并在实务中得到运用的试图全面反映企业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业绩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财务报告特别委员会是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下设的,1994年它发表了研究报告“改进企业报告――着眼于用户”,进一步将财务报告的内容予以拓展,极大地丰富了非财务信息,企业报告模式发展迅速。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主导下,越来越多的公司自愿的、定期的诸如环境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企业公民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等非财务报告,以反映企业在环境、社会和经济三方面的业绩。2000年以前,非财务报告主要以环境报告为主,以后逐渐向SR发展。

1997年,美国的一个非政府组织“对环境负责的经济联盟(Coalition for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Economies,以下简称CERES)和联合国环境规划属(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以下简称UNEP)共同发起成立了“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lobal Repoting Initiative,以下简称GRI)”,旨在提高全球范围内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可比性和可信度。其主要的任务是“制定、传播和推广全球应用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为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提供一个共同的框架。”使包含经济、环境和社会三方面业绩的报告成为企业定期报告的模式。在整个社会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认同下,非财务信息被整合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ance,ESG)这三个方面,逐渐形成了“三重底线报告”(Triple Bottom Line,TBL),也可以称为ESG报告。

2000年,GRI了第一代《SR指南》,之后有 50个机构在GRI报告指南的基础上他们的SR。2002年,全球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上,GRI颁布了第二代SR指南(简称G2),获得了政府、商界、社会和劳工界的强烈反响,改版后的G2指南逐步占据了非财务报告的主导。2006,GRI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了第三代SR指南(简称G3),它是迄今为止国际影响最大、运用最广的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 2010年也了社会责任标准(ISO2600),该标准在更大程度上推动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展。2011年,GRI在G3的基础上编制了G3.1指南,进一步完善了SR的披露信息,其中包括发展战略、管理方针、公司治理、经济绩效、环境绩效、社会绩效、劳工绩效以及产品责任等内容。2013年,GRI对G3.1标准进行了修订了G4标准,该标准在使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进一步强调重要性、及涵盖各种不同领域中新的和更新后的披露,包括治理、职业道德及诚信、供应链、反腐败及温室气体(GHG)排放。

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推动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1999年,国内第一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由壳牌(中国)公司。2001年,中石油了我国第一份环境健康安全报告,这成为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开端。一些大型国有上市公司以及民营企业在国家电网于2006年了国内企业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之后也纷纷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在GRI的协助下,从2008年开始,上海证券交易所要求三类上市公司必须披露社会责任报告。2009年开始,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呈井喷式增长态势,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接近600份,占全球报告总比重由2008年的5%到2009年的15%。报告企业类型由大中型央企迅速扩展到各行各业。另外,我国还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信息披露的法规和指引。

二、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报告框架

目前,全球80多个国家的两万多个利益相关者和全球两千多个报告实体采用了部分GRI报告框架。根据毕马威(KPMG)2011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调查研究显示,世界250强企业中95%了SR,其中80%采用了GRI指南,因此笔者根据G3.1标准对GRI报告框架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可持续发展报告篇9

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

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

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

从产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

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

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

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亦可视为区域增长极),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平衡的区域内,在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很高的态势下,在城市开发度达到中期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状况时,必须及时地将城市化战略转移到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实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主流之中。这一转折的特点是,在不降低城市生产力的前提下,降低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减少贫富差异,推进社会公平,补助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城市对农村的转移财政支付力度,从政策导向、物质扶持、资金倾向、项目带动等对农村实施全方位的反哺。

我国在2003年,已经达到了人均GDPl000美元的水平,工业化水平也已经达到了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已经平均高达1:3.0以上,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都处于较高的数值,因此我国城市化战略进程进入了第二个转折期,即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今后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流。

三、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对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城市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了解我国城市化50年的状况,明确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借鉴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发展中的经验,探索新时期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的选择、战略形态的转变以及发展动力的提升,由此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中国城市体系,寻求引领国家财富台阶式增长的制高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新一轮经济增长战略机遇期的总任务和发展总方向的把握,必须回答七个严肃的问题:

(1)如何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

(2)城市发展方向是否仍然依照传统式的单极扩大?

(3)如何改变城乡分离、城际分离、地方保护、恶性竞争的弊病?

(4)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效克服二元结构的社会矛盾?

(5)如何消除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如何构建生态城市和绿色人居?

(6)如何扩大城市就业,创造可持续的就业机会?

(7)怎样实现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以上七大问题的统一解决,只有明确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并通过城市化发展形态的革命性变革,即由原先的单极式城市扩张转变为组团式城市群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培育,一举克服传统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病,真正做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获取高额“发展红利”、降低发展总成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等,才能达到社会公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状况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许多国外学者都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统计数字表明,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城市化程度的明显加速是一个重大标志,其增长过程与财富积累呈非线形的对应关系。

中国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城市化50年的变迁,一直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67个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随着人口总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比例仍然过于偏小。

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这种局面,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综合实力提高与国家竞争力增强的“巨大瓶颈”。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时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尤其是寻求城市化战略的进一步提升,缓解长期以来制约中国社会公平的二元结构矛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又是有效解除中国经济社会约束“瓶颈”,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五、中国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为了支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40%提高到75%左右。这就意味着只有每年平均增加约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万—12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才能满足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在急剧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以下的挑战:

(1)城市人口三大高峰(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相继来临。

(2)城市对能源和资源的超常规利用。

(3)加速城市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向右侧移动的良性逆转。

(4)促进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有机融合与协调发展。

(5)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6)加速克服“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

(7)城市信息化进程的急速推进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

(8)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六、城市化是解决“_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国家投入了巨大的力量,从政策到资金,对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但是就其整体性解决的目标而言,目前仍有很大的距离。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的到底在哪里?我们认为,中国“三农”问题根本出路的一个要点在于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而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大量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唯有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大力创造就业机会才能够最终完成。一旦当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土地的价值才能达到市场化要求的成本阈值,此时农业土地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才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农业成本才有了大幅度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的进步,至此,中国“三农”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才能得以彻底解决。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核心,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乡体系,是解决中国“大城市能力不大、中城市经济不活、小城市实力不强、小城镇总体不优”的根本战略举措,由此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七、中国城市化已经走出四大误区

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健康实施,已经走出认识上的四大“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城市的发展必然引发“城市病”。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下,形成“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

误区之二: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不同规模的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规模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生态位”的开放系统,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发展,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成与完善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正确选择。

误区之三: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必须考虑到自然基础的差异、地理区位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对于城市格局与结构的影响。应充分认识到城市宏观布局在三维模型中(时间、空间、速度)必然是非均衡的、非对称的和非线性的。必须认识“以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均衡,换取实现社会公平程度的相对均衡”这个基本道理。

误区之四: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必然拉大城乡差距,造成更大程度的贫富差异,加剧社会的不公平程度。事实上,只要严格把握城市发展两大转折的要点并实施城市补偿农村,工业支持农业,大力推进乡村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上述误区必定可以得到很好的克服。

八、中国应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社会先进生产力体现的平台,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

世界银行认为:国家的GDP达到1万亿美元是一个标志性台阶,意味着财富积累将步入新的航道。与国际已有的经历相对照:美国的GDP总量在1970年达到1万亿美元,在10年后的1980年,GDP总量达到2.7万亿美元;日本的GDP总量在1978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在其后的10年中GDP总量达到2.4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总量在2000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依照国家规划在其后的10年(即2010年)预计GDP再增加1万亿美元。为什么美国用了10年的时间使得GDP增长了1.7万亿美元,日本增长了1.4万亿美元,中国分别比它们少增长0.7万亿至0.4万亿美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注意到美国当时的城市化率达到81.5%,日本的城市化率超过64.5%,而中国在2000年的城市化率仅为36%时,也许可以更深一层地认识到城市化率的不同所导致的社会财富集聚能力的差异。因此,在21世纪的头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的城市化步伐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消除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中国城市化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成为激发新一轮财富充分涌流的载体。

九、中国城市化的高端平台:三大组团式城市群

组团式城市群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空间镶嵌体系,体现出“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为特征的城市发展的高级演替形态。在水平尺度上是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之间相互联系的城市平面集群,在垂直尺度上是不同等级、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之间相互补充的城市立体网络,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从而分享尽可能高的“发展红利”,完整实现“区域发展动力、区域发展质量和区域发展公平”三者在内涵上的统一。

城市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其空间形态的演进,具有明显的特征:

城市的点状表征:0维模式(传统城市中心,强调集聚性,容易产生城市病)。

城市的线状表征:1维模式(沿江沿路城市带,强调通达性,腹地相对狭小)。

城市的面状表征:2维模式(城市群,强调网络性,功能相对不对称)。

城市的体状表征:3维模式(组团式城市群,强调等级、有序、互补和立体协调性,最大限度获取“发展红利”)。

而大力培育组团式城市群,既是中国城市化战略进程的跃升,也是中国新一轮财富涌流的高端载体,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实现城乡区域一体化的必然举措。

今后中国必须首先坚持发展三大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组团式大城市集群,打造中国城市化建设中的主力与经济增长能力的“航母”。国家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必然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城市体系,以寻求资源利用的空间最大“整合交集”为根本出发点,让发展红利得到充分体现。

组团式城市群发展模式的战略突破主要表现为:

(1)避免了城市摊大饼式的单极化扩张。

(2)形成了以大、中、小城市相协调为特征的区域镶嵌体系。

(3)建立了以地缘经济为基础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城际战略联盟。

(4)构筑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城市等级系列集合。

(5)实现了效率最大化的城市结构在区域中的逻辑充填。

(6)充分协调自然—社会—经济的城乡时空耦合。

(7)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文明典范。

用组团式城市群代替单一城市扩张:经济上可以取得台阶式的提升;社会上可加速消除二元结构;生态上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文化上便于多样性的充分交融;系统上形成等级有序的效率体系。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美国三大城市群、日本三大城市群与中国三大城市群对于全国的经济贡献率有着较大差异,表明了中国三大城市群对于国家GDP的贡献率在目前仍比较偏低。

如果按国家首位城市比较:美国纽约的GDP,占全美国的GDP总量的24%,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4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7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87倍。日本东京的GDP,占整个日本GDP总量的26%,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2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30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37倍。英国伦敦的GDP,占整个英国GDP总量的22%,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5.5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9.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10.5倍。法国巴黎的GDP,占整个法国GDP总量的18%,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4.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7.2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7.9倍。韩国汉城的GDP,占整个韩国GDP总量的26%,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1.9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3.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3.8倍。

上海的GDP总量是美国纽约GDP总量的1/40。

上海的GDP总量是日本东京GDP总量的1/20。

上海的GDP总量是英国伦敦GDP总量的1/6。

上海的GDP总量是法国巴黎GDP总量的1/4。

上海的GDP总量是中国香港GDP总量的1/3。

上海的GDP总量是韩国汉城GDP总量的1/2。

中国大城市的经济规模偏小,尤其是大城市群集聚财富能力偏低和贡献偏小的现象,已经到了必须认真考虑的时候了。

十、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设计

中国城市化战略设计必须突出“三维分布”制高点:

(1)培育三大组团式城市群(面)。

珠江三角组团式城市群;

长江三角组团式城市群;

京津环渤海组团式城市群。

(2)创建七大城市带(线)。

沿长江城市带;

沿京广铁路城市带;

哈长沈大城市带;

济青烟威城市带;

绵德成渝沿线城市带;

长株潭城市带;

海峡西岸城市带。

(3)发展若干中心城市圈(点)。

未来中国城市化战略制高点一旦成熟与完备后,在国土面积只占全国8%的总面积上,将容纳全国人口的55%(平均人口密度1600人/平方公里,不高于世界大城市带的平均人口密度),将有全国GDP的80%,将有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0%,将有全国进出口总额的95%在上述地域中生成。这样中国其他广大地区的“发展压力”才会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十一、三大组团式城市群是获取“发展红利”的最佳载体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展的整体表现呈现出“点状拉动”的经济增长形态。以4个经济特区为起始,紧接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近50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0余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上海浦东、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陕西杨陵等,努力发挥点状突破的带动作用,起到了窗口、辐射和示范作用,成为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引领国民经济在20多年的时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经济总量提前翻两番,为21世纪整体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平台,必须注入全新的动力源。十分明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红利”的支撑,从农村改革、对外开放、生产关系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一直到全面的制度创新,给经济的快速成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这种动力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仍然是根本性的依托。同时,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已经具备了从“发展红利”中索取的成熟条件。所谓发展红利是指“一个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由于空间结构、网络结构、产业结构、人力结构和营销结构的趋优调整,区域发展在等级、有序、互补、高效的整合中所获取的额外收益和潜在收益的总和,即区域整合之后所带来的发展潜力与整合之前的现状能力之差”。事实证明,当经济主体从一个低级平台向一个高级平台整合时,生产力要素的组合趋好、资源配置趋优、专业化分工趋强、发展成本趋低,发展红利的“自发”获取将呈非线性增长。例如从地级向省级规模整合时,发展红利在原有基础上平均提高10倍;但从省级规模向跨省规模整合时,发展红利在原有基础上平均提高100倍。以上规律告诉我们:人类长期以来一直追求在全世界筹划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其最高理想就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发展红利,而组团式城市群则是目前得到发展红利的最有效途径。

发展红利的大小反映了以下七类区域优化的综合结果:

(1)区域整合的规模与程度。

(2)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程度。

(3)产业链布局的合理程度。

(4)发展成本的降低程度。

(5)大、中、小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程度。

(6)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程度。

(7)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

三大组团式城市群的发展红利初步估算如下:珠江三角洲约提升GDPI.8个百分点,相当于21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长江三角洲约提升GDP2.2个百分点,相当于2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京津环渤海约提升GDPI.3个百分点,相当于1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发育成熟后,所获,取的发展红利平均约为6400亿元(2001年不变价)。

十二、中国城市化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

城市化必须支付社会成本。人口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变,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户口和身份的转变,更本质的是创造财富的能力与手段的升级。预测到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亿~11亿,依照城市化“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每进入城市1个人,需要“个人支付成本”1.45万元/人,“公共支付成本”1.05万元/人,总计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平均需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人(2000年不变价格)。在现有城市人口的基础上,未来50年期间中国约增加6亿—7亿城市人口,城市化所需的社会总成本达到15万亿”16万亿元(相当于1.8万亿—2.0万亿美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这个数量是2000年GDP总量的2倍。在未来50年期间,平均每年支付城市化成本约为3000亿~3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0年全年GDP总量的4%左右。

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发展成本的高低,与城市的经济实力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城市经济实力越强,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财富集聚能力越强,城市发展成本也就越低。因此,加速中国城市化步伐,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功能,这是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群引发经济社会变革

组团式城市群的构建,既有空间布局上的整体思考,又有产业布局上的合理调配,以达到组团式城市群在结构上与功能上的完善,以此去获取“发展红利”。即从知识互补、人力互补、技术互补、产业互补和设施互补中,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取得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形成良性网络,最终享受发展红利为区域带来的整体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构建组团式城市群过程中,必须逐步实现三类经济社会的根本转变。

l.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解决城市化成本的基本出路。

在未纳入组团式城市群范围时,土地是作为第一产业(以绿色植物作为初始生产力的存在形态)的载体而存在,其基本属性是作为资源,加上其他自然投入(如水、太阳光)和劳动力投入,形成了农业的初始生产力。当土地纳入到组团式城市群之后,其功能形态和使用价值将会发生根本变化,从原先以生产农作物为主转变为高资本型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

2.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培育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城市化进程中一要在数量上将农民转变为市民,二要将农民的素质与积聚财富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将庞大的人口资源迅速转变为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本,是建设组团式城市群的本质要务。

3.促进民间储蓄向民间银行的转变:逐步走向扩大“内投”的稳健方向

现在我国的民间储蓄已经超过10万亿人民币,与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大致相当,加上固定资产的占有,民间财富已经达到一个十分可观的地步,如何积极稳妥地将这个庞大的资本释放出来,转变为逐渐制衡外部投资额的程度,是推行城市化进程中扩大生产、解决就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全面纳入市场体系的重要步骤。

十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七原则

研究报告拟订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七原则:

(1)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规模、等级、互补、共生及其在国土空间布局中表达出的有序充填(空间谱);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结构、功能、协同、进化及其在时间序列识别上表现出的整体协调系统(时间谱)。

(2)在城市系统的内部结构中,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经济增长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各种人文因素等构成了城市综合体的等级性、共轭性、异质性、多样性。

(3)在城市系统的外部结构中,通过城乡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资金流等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特别是通过城乡的物质代谢过程、能量传递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优化配置过程,去培育区域的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能力。

(4)在系统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既要考虑区域承载力对于城市需求的制约,又要考虑城市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力、扩散力、带动力。只有当一个城市向乡村的索取被该城市对乡村的回馈相平衡时,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才是健康的与合理的。

(5)宏观监控城市发展的“动力表征”、城市内涵的“质量表征”和城市状态的“公平表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基本依据。上述三种表征的定量化,共同构成了城市化进程中质量的统一判别,并以此作为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评价基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6)国家城市化的数量规模与空间布局应当有一个战略性的突破:建立以高密度为特征的三大城市区(群);建立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七大城市带,建立以区域发展中心为特征的几十个城市圈,分别从“面、线、点”的有机组合,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力军,完成中国城市化空间布局的战略目标。上述的城市化战略空间布局,将充分发挥城市集群“发展成本低、土地占用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市场竞争力和生产集约能力高、综合‘成本—收益’指数高、积聚国民财富能力高、能加速实现社会公平等优势。”

(7)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国家城市化战略设计的着力点在于持续培育城市的竞争力,通过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等,积极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经济全球化已成历史潮流,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城市发展已经纳入世界城市化进程。这就意味着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使用同一游戏规则,即在更广泛的领域里接受全球化国际竞争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迅速提升城市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切实提高我国城市化的整体水平。

十五、关于中国城市样本选择的说明

本报告选择全国一些主要城市作为评价对象(暂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有关城市),其中包括:

(1)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36个):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拉萨、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在这36个城市中有:直辖市4个,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副省级城市(包括省会城市)15个,分别是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地级省会城市17个,分别是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合肥、福州、南昌、郑州、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

(2)沿海开放城市和港口城市(9个):秦皇岛、连云港、烟台、威海、汕头、湛江、珠海、北海、南通。

(3)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2个):大庆、包头。

(4)特别选择的城市(4个):唐山、无锡、苏州、温州。

(5)拉萨由于统计数据缺乏暂未列入统计分析范畴。

可持续发展报告篇10

一、城际之间、城乡之间是一个区域系统

在一个地域中,平面上的空间充填是一个有序的体系。人为的分割,虽然有利于行政管理,但却与真实的系统行为运行有很大的背离,既不符合几何原则,也不符合生产原则。因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城际关系,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城乡关系,必须如实地看作是一种结构有序、功能互补、具有统一基础的复杂系统。

从地理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应当符合空间充填原理,它们在宏观上是可辨识的,在微观上是随机的,实际上可以把大、中、小城市看作是立足于乡村平面上的、具有等级特点的一组空间充填物,共同构成一个区域综合体,并相应地发挥各自的功能。

从社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社会分布原理,它们在本质上是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和创造能力的差异,产生了在获取财富、分配财富、消费财富上的差异,但最终它们必须服从一个临界阈值,即作为区域内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人,都至少应当获得作为体面生活标志的最低门槛,满足基本人权所赋予的“机会平等”。

从产业结构看,城际之间与城乡之间符合产业升级原理,它们在产业链形成与产业集群形成上,既有外在的联系与制约,又有内在的联系与制约。农村作为第一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生存支持系统和生态环境的保育功能。城市作为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集中地,提供了产品、服务及相应供需支持系统,从区域的整体上是互补的和不可分的,因此,不应单以“结果平等”的眼光去对待。

从智力结构看,城际之间和城乡之间符合人口流动原理,乡村提供了人力资源的丰厚土壤,不同等级的城市对于人才的吸纳和创造“生态位”的条件差异,表现出宏观可识别的吸附特征。

由以上的阐述,可以发现只有把城市融入到区域的整个体系之中,并且始终把农村作为区域的基底平面,才能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城乡统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二、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两大转折

世界城市化进程的经验指出,必须慎重把握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的两大基本转折。

第一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相对平衡的区域内,形成大小不等的点状分布(亦可视为区域增长极),随之发生了急剧的人口集聚能力、经济密度集聚能力、二三产业集聚能力和资本集聚能力的中心。这一个转折,表现在城市开发度急剧增强,工业化利用土地的规模急剧增强,固定资产投资的集中度急剧增强,科技含量和创新步伐等的急剧增强。这类急剧增强的结果,就在地理区域的空间平面上,形成了大、中、小城市等级布局的空间充填,使得广大农村与城市之间在财富创造、生活质量、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扩大,二元结构系数加大,形成了以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的基本格局,在力度和流向上“以农补工”占据主导地位。

第二个转折,是在财富分布空间已经相当不平衡的区域内,在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很高的态势下,在城市开发度达到中期和工业化程度较高的状况时,必须及时地将城市化战略转移到以城市反哺农村、城市支持农村、工业支持农业、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实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主流之中。这一转折的特点是,在不降低城市生产力的前提下,降低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减少贫富差异,推进社会公平,补助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大城市对农村的转移财政支付力度,从政策导向、物质扶持、资金倾向、项目带动等对农村实施全方位的反哺。

我国在2003年,已经达到了人均GDPl000美元的水平,工业化水平也已经达到了工业化中后期的阶段,城乡二元结构系数已经平均高达1:3.0以上,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都处于较高的数值,因此我国城市化战略进程进入了第二个转折期,即必须把统筹城乡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工业支援农业,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今后时期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流。

三、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头20年我国将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这对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城市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了解我国城市化50年的状况,明确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借鉴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在城市发展中的经验,探索新时期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的选择、战略形态的转变以及发展动力的提升,由此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中国城市体系,寻求引领国家财富台阶式增长的制高点,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新一轮经济增长战略机遇期的总任务和发展总方向的把握,必须回答七个严肃的问题:

(1)如何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指导方针?

(2)城市发展方向是否仍然依照传统式的单极扩大?

(3)如何改变城乡分离、城际分离、地方保护、恶性竞争的弊病?

(4)如何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有效克服二元结构的社会矛盾?

(5)如何消除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如何构建生态城市和绿色人居?

(6)如何扩大城市就业,创造可持续的就业机会?

(7)怎样实现以“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为总体目标的区域经济一体化?

以上七大问题的统一解决,只有明确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并通过城市化发展形态的革命性变革,即由原先的单极式城市扩张转变为组团式城市群和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培育,一举克服传统城市化进程中的弊病,真正做到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获取高额“发展红利”、降低发展总成本、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等,才能达到社会公平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中国城市化的基本状况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未来20年中国城市化进程将对全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许多国外学者都把“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并列为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进程的两大关键因素。统计数字表明,随着时代的前进和发展,城市化程度的明显加速是一个重大标志,其增长过程与财富积累呈非线形的对应关系。

中国从建国开始的发展战略中就有“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抑制城市化”的主导思想,加上长期“恐城症”的制约,中国城市化50年的变迁,一直都在寻找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速度达到同期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的两倍,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城市化程度仍然十分落后。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在2002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平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2%,低收入国家为30%,而中国城市化率尚未达到40%。至2000年底,中国城市化率比世界平均低12个百分点,比世界发达国家平均低40个百分点。虽然从1949年全国建市67个增长至目前的600多个,但随着人口总量的增加,城市人口的比例仍然过于偏小。

中国城市化发展水平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工业化发展水平这种局面,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综合实力提高与国家竞争力增强的“巨大瓶颈”。未来20年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时期,大力推进中国的城市化,尤其是寻求城市化战略的进一步提升,缓解长期以来制约中国社会公平的二元结构矛盾,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又是有效解除中国经济社会约束“瓶颈”,保障中国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五、中国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为了支撑中国未来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进程,从现在起到本世纪中叶,中国城市化率将从现在的40%提高到75%左右。这就意味着只有每年平均增加约1%左右的城市化率(即每年约1000万—1200万人口从乡村转移到城市),才能满足现代化进程的总体要求。在急剧推进的中国城市化过程中,我们必须面对以下的挑战:

(1)城市人口三大高峰(人口总量、劳动就业人口总量、老龄人口总量)相继来临。

(2)城市对能源和资源的超常规利用。

(3)加速城市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向右侧移动的良性逆转。

(4)促进城市规划与区域规划的有机融合与协调发展。

(5)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和质量。

(6)加速克服“三农”问题实现城乡之间的共同富裕。

(7)城市信息化进程的急速推进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

(8)城市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六、城市化是解决“_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之一。虽然国家投入了巨大的力量,从政策到资金,对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实质性的贡献,但是就其整体性解决的目标而言,目前仍有很大的距离。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的到底在哪里?我们认为,中国“三农”问题根本出路的一个要点在于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而大量减少农民的数量,大量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唯有靠实现城市化战略、提高人口的素质和技能、大力创造就业机会才能够最终完成。一旦当农村人口数量下降到总人口的25%以下时,农村土地的价值才能达到市场化要求的成本阈值,此时农业土地的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生产和专业化生产才达到一定水平,农业的科技含量、服务水平和农业成本才有了大幅度改善,农民的收入水平和整体素质才会有明显的进步,至此,中国“三农”的一系列根本问题才能得以彻底解决。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中国城市化战略的核心,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中国城乡体系,是解决中国“大城市能力不大、中城市经济不活、小城市实力不强、小城镇总体不优”的根本战略举措,由此才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

七、中国城市化已经走出四大误区

中国城市化战略的健康实施,已经走出认识上的四大“误区”:

误区之一:认为城市的发展必然引发“城市病”。必须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下,形成“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的全新观念。

误区之二:认为必须严格控制大城市的发展。不同规模的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规模结构是一个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生态位”的开放系统,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范下得到合理的发展,组团式城市群的形成与完善是达到这一要求的正确选择。

误区之三: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应当是均衡分布遍地开花。必须考虑到自然基础的差异、地理区位的差异、发展阶段的差异和生态条件的差异对于城市格局与结构的影响。应充分认识到城市宏观布局在三维模型中(时间、空间、速度)必然是非均衡的、非对称的和非线性的。必须认识“以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均衡,换取实现社会公平程度的相对均衡”这个基本道理。

误区之四:认为城市化的结果必然拉大城乡差距,造成更大程度的贫富差异,加剧社会的不公平程度。事实上,只要严格把握城市发展两大转折的要点并实施城市补偿农村,工业支持农业,大力推进乡村的产业化、市场化进程,上述误区必定可以得到很好的克服。

八、中国应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社会先进生产力体现的平台,集中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市场的国际竞争力。

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他提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署长指出:“城市的成功就是国家的成功”。

世界银行认为:国家的GDP达到1万亿美元是一个标志性台阶,意味着财富积累将步入新的航道。与国际已有的经历相对照:美国的GDP总量在1970年达到1万亿美元,在10年后的1980年,GDP总量达到2.7万亿美元;日本的GDP总量在1978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在其后的10年中GDP总量达到2.4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总量在2000年达到了1万亿美元,依照国家规划在其后的10年(即2010年)预计GDP再增加1万亿美元。为什么美国用了10年的时间使得GDP增长了1.7万亿美元,日本增长了1.4万亿美元,中国分别比它们少增长0.7万亿至0.4万亿美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注意到美国当时的城市化率达到81.5%,日本的城市化率超过64.5%,而中国在2000年的城市化率仅为36%时,也许可以更深一层地认识到城市化率的不同所导致的社会财富集聚能力的差异。因此,在21世纪的头20年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中国的城市化步伐是发挥城市中心作用、提高经济效率的必由之路,也是消除二元结构、实现社会公平的必由之路。中国城市化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成为激发新一轮财富充分涌流的载体。

九、中国城市化的高端平台:三大组团式城市群

组团式城市群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空间镶嵌体系,体现出“以城乡互动、区域一体”为特征的城市发展的高级演替形态。在水平尺度上是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之间相互联系的城市平面集群,在垂直尺度上是不同等级、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之间相互补充的城市立体网络,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从而分享尽可能高的“发展红利”,完整实现“区域发展动力、区域发展质量和区域发展公平”三者在内涵上的统一。

城市发展的轨迹告诉我们,其空间形态的演进,具有明显的特征:

城市的点状表征:0维模式(传统城市中心,强调集聚性,容易产生城市病)。

城市的线状表征:1维模式(沿江沿路城市带,强调通达性,腹地相对狭小)。

城市的面状表征:2维模式(城市群,强调网络性,功能相对不对称)。

城市的体状表征:3维模式(组团式城市群,强调等级、有序、互补和立体协调性,最大限度获取“发展红利”)。

而大力培育组团式城市群,既是中国城市化战略进程的跃升,也是中国新一轮财富涌流的高端载体,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实现城乡区域一体化的必然举措。

今后中国必须首先坚持发展三大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组团式大城市集群,打造中国城市化建设中的主力与经济增长能力的“航母”。国家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必然是大、中、小城市“结构有序、功能互补、整体优化、共建共享”的城市体系,以寻求资源利用的空间最大“整合交集”为根本出发点,让发展红利得到充分体现。

组团式城市群发展模式的战略突破主要表现为:

(1)避免了城市摊大饼式的单极化扩张。

(2)形成了以大、中、小城市相协调为特征的区域镶嵌体系。

(3)建立了以地缘经济为基础的城市空间布局与城际战略联盟。

(4)构筑了以产业链为核心的城市等级系列集合。

(5)实现了效率最大化的城市结构在区域中的逻辑充填。

(6)充分协调自然—社会—经济的城乡时空耦合。

(7)体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优良文明典范。

用组团式城市群代替单一城市扩张:经济上可以取得台阶式的提升;社会上可加速消除二元结构;生态上可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文化上便于多样性的充分交融;系统上形成等级有序的效率体系。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美国三大城市群、日本三大城市群与中国三大城市群对于全国的经济贡献率有着较大差异,表明了中国三大城市群对于国家GDP的贡献率在目前仍比较偏低。

如果按国家首位城市比较:美国纽约的GDP,占全美国的GDP总量的24%,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4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7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87倍。日本东京的GDP,占整个日本GDP总量的26%,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2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30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37倍。英国伦敦的GDP,占整个英国GDP总量的22%,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5.5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9.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10.5倍。法国巴黎的GDP,占整个法国GDP总量的18%,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4.0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7.2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7.9倍。韩国汉城的GDP,占整个韩国GDP总量的26%,相当于上海GDP总量的1.9倍,相当于北京GDP总量的3.5倍,相当于广州GDP总量的3.8倍。

上海的GDP总量是美国纽约GDP总量的1/40。

上海的GDP总量是日本东京GDP总量的1/20。

上海的GDP总量是英国伦敦GDP总量的1/6。

上海的GDP总量是法国巴黎GDP总量的1/4。

上海的GDP总量是中国香港GDP总量的1/3。

上海的GDP总量是韩国汉城GDP总量的1/2。

中国大城市的经济规模偏小,尤其是大城市群集聚财富能力偏低和贡献偏小的现象,已经到了必须认真考虑的时候了。

十、中国城市化的战略设计

中国城市化战略设计必须突出“三维分布”制高点:

(1)培育三大组团式城市群(面)。

珠江三角组团式城市群;

长江三角组团式城市群;

京津环渤海组团式城市群。

(2)创建七大城市带(线)。

沿长江城市带;

沿京广铁路城市带;

哈长沈大城市带;

济青烟威城市带;

绵德成渝沿线城市带;

长株潭城市带;

海峡西岸城市带。

(3)发展若干中心城市圈(点)。

未来中国城市化战略制高点一旦成熟与完备后,在国土面积只占全国8%的总面积上,将容纳全国人口的55%(平均人口密度1600人/平方公里,不高于世界大城市带的平均人口密度),将有全国GDP的80%,将有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0%,将有全国进出口总额的95%在上述地域中生成。这样中国其他广大地区的“发展压力”才会从根本上得到缓解。

十一、三大组团式城市群是获取“发展红利”的最佳载体

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发展的整体表现呈现出“点状拉动”的经济增长形态。以4个经济特区为起始,紧接14个沿海开放城市,近50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50余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上海浦东、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陕西杨陵等,努力发挥点状突破的带动作用,起到了窗口、辐射和示范作用,成为20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引领国民经济在20多年的时间,年平均增长率达到9.5%,经济总量提前翻两番,为21世纪整体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奠定了重要基础。

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的战略平台,必须注入全新的动力源。十分明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改革红利”的支撑,从农村改革、对外开放、生产关系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培育一直到全面的制度创新,给经济的快速成长注入了强劲的动力。这种动力在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仍然是根本性的依托。同时,中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已经具备了从“发展红利”中索取的成熟条件。所谓发展红利是指“一个区域、国家乃至全球由于空间结构、网络结构、产业结构、人力结构和营销结构的趋优调整,区域发展在等级、有序、互补、高效的整合中所获取的额外收益和潜在收益的总和,即区域整合之后所带来的发展潜力与整合之前的现状能力之差”。事实证明,当经济主体从一个低级平台向一个高级平台整合时,生产力要素的组合趋好、资源配置趋优、专业化分工趋强、发展成本趋低,发展红利的“自发”获取将呈非线性增长。例如从地级向省级规模整合时,发展红利在原有基础上平均提高10倍;但从省级规模向跨省规模整合时,发展红利在原有基础上平均提高100倍。以上规律告诉我们:人类长期以来一直追求在全世界筹划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其最高理想就是为了获取最大的发展红利,而组团式城市群则是目前得到发展红利的最有效途径。

发展红利的大小反映了以下七类区域优化的综合结果:

(1)区域整合的规模与程度。

(2)生产力要素的优化程度。

(3)产业链布局的合理程度。

(4)发展成本的降低程度。

(5)大、中、小城市与乡村的协调程度。

(6)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程度。

(7)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

三大组团式城市群的发展红利初步估算如下:珠江三角洲约提升GDPI.8个百分点,相当于210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长江三角洲约提升GDP2.2个百分点,相当于29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京津环渤海约提升GDPI.3个百分点,相当于14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三大组团式城市群发育成熟后,所获,取的发展红利平均约为6400亿元(2001年不变价)。

十二、中国城市化必须支付的社会成本

城市化必须支付社会成本。人口从农业向非农业的转变,绝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户口和身份的转变,更本质的是创造财富的能力与手段的升级。预测到2050年,中国城市人口总量将达到10亿~11亿,依照城市化“成本—收益”模型分析,每进入城市1个人,需要“个人支付成本”1.45万元/人,“公共支付成本”1.05万元/人,总计每转变一个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平均需支付社会总成本2.5万元/人(2000年不变价格)。在现有城市人口的基础上,未来50年期间中国约增加6亿—7亿城市人口,城市化所需的社会总成本达到15万亿”16万亿元(相当于1.8万亿—2.0万亿美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这个数量是2000年GDP总量的2倍。在未来50年期间,平均每年支付城市化成本约为3000亿~35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0年全年GDP总量的4%左右。

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发展成本的高低,与城市的经济实力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城市经济实力越强,城市规模越大,城市财富集聚能力越强,城市发展成本也就越低。因此,加速中国城市化步伐,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辐射功能,这是提高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十三、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群引发经济社会变革

组团式城市群的构建,既有空间布局上的整体思考,又有产业布局上的合理调配,以达到组团式城市群在结构上与功能上的完善,以此去获取“发展红利”。即从知识互补、人力互补、技术互补、产业互补和设施互补中,降低交易成本,克服市场壁垒,取得协作效益,分散创新风险,形成良性网络,最终享受发展红利为区域带来的整体效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构建组团式城市群过程中,必须逐步实现三类经济社会的根本转变。

l.促进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变:解决城市化成本的基本出路。

在未纳入组团式城市群范围时,土地是作为第一产业(以绿色植物作为初始生产力的存在形态)的载体而存在,其基本属性是作为资源,加上其他自然投入(如水、太阳光)和劳动力投入,形成了农业的初始生产力。当土地纳入到组团式城市群之后,其功能形态和使用价值将会发生根本变化,从原先以生产农作物为主转变为高资本型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生产。

2.促进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本的转变:培育城市发展的第一资源。

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城市化进程中一要在数量上将农民转变为市民,二要将农民的素质与积聚财富的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因此将庞大的人口资源迅速转变为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本,是建设组团式城市群的本质要务。

3.促进民间储蓄向民间银行的转变:逐步走向扩大“内投”的稳健方向

现在我国的民间储蓄已经超过10万亿人民币,与目前的国内生产总值大致相当,加上固定资产的占有,民间财富已经达到一个十分可观的地步,如何积极稳妥地将这个庞大的资本释放出来,转变为逐渐制衡外部投资额的程度,是推行城市化进程中扩大生产、解决就业、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和全面纳入市场体系的重要步骤。

十四、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七原则

研究报告拟订了中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七原则:

(1)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规模、等级、互补、共生及其在国土空间布局中表达出的有序充填(空间谱);必须将城市视作具有结构、功能、协同、进化及其在时间序列识别上表现出的整体协调系统(时间谱)。

(2)在城市系统的内部结构中,各种自然生态因素、技术物理因素、经济增长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各种人文因素等构成了城市综合体的等级性、共轭性、异质性、多样性。

(3)在城市系统的外部结构中,通过城乡之间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人口流、资金流等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特别是通过城乡的物质代谢过程、能量传递过程、信息反馈过程和优化配置过程,去培育区域的自组织、自学习、自适应能力。

(4)在系统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中,既要考虑区域承载力对于城市需求的制约,又要考虑城市发展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力、扩散力、带动力。只有当一个城市向乡村的索取被该城市对乡村的回馈相平衡时,统筹城乡发展的运行才是健康的与合理的。

(5)宏观监控城市发展的“动力表征”、城市内涵的“质量表征”和城市状态的“公平表征”,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设计的基本依据。上述三种表征的定量化,共同构成了城市化进程中质量的统一判别,并以此作为城市化进程健康发展的评价基础,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6)国家城市化的数量规模与空间布局应当有一个战略性的突破:建立以高密度为特征的三大城市区(群);建立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七大城市带,建立以区域发展中心为特征的几十个城市圈,分别从“面、线、点”的有机组合,作为中国城市化的主力军,完成中国城市化空间布局的战略目标。上述的城市化战略空间布局,将充分发挥城市集群“发展成本低、土地占用面积小、基础设施配套好、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市场竞争力和生产集约能力高、综合‘成本—收益’指数高、积聚国民财富能力高、能加速实现社会公平等优势。”

(7)以发展克服“城市病”、以规划减少“城市病”、以管理医治“城市病”。国家城市化战略设计的着力点在于持续培育城市的竞争力,通过产业升级、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等,积极提升城市的综合实力。经济全球化已成历史潮流,我国加入WTO后,中国城市发展已经纳入世界城市化进程。这就意味着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使用同一游戏规则,即在更广泛的领域里接受全球化国际竞争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更新观念,积极采取应对措施,迅速提升城市发展的国际竞争力,切实提高我国城市化的整体水平。

十五、关于中国城市样本选择的说明

本报告选择全国一些主要城市作为评价对象(暂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有关城市),其中包括:

(1)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36个):北京、天津、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上海、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福州、厦门、南昌、济南、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南宁、海口、重庆、成都、贵阳、昆明、拉萨、西安、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在这36个城市中有:直辖市4个,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副省级城市(包括省会城市)15个,分别是沈阳、大连、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宁波、厦门、济南、青岛、武汉、广州、深圳、成都、西安;地级省会城市17个,分别是石家庄、太原、呼和浩特、合肥、福州、南昌、郑州、长沙、南宁、海口、贵阳、昆明、拉萨、兰州、西宁、银川、乌鲁木齐。

(2)沿海开放城市和港口城市(9个):秦皇岛、连云港、烟台、威海、汕头、湛江、珠海、北海、南通。

(3)代表性的资源型城市(2个):大庆、包头。

(4)特别选择的城市(4个):唐山、无锡、苏州、温州。

(5)拉萨由于统计数据缺乏暂未列入统计分析范畴。

可持续发展报告篇11

全市环卫行业职工总数3120人,日清扫面积为642.46万余平方米,日清除垃圾2794吨。现有各种环卫车辆247台,其中市环卫局有94台。我局是市政府职能部门,主管全市环境卫生工作。下设党支部13个,党员335人。现有职工1919人,其中三清一线职工1471人,二线管理收费人员448人。市区日清扫面积340万平方米,其中我局日清扫面积252万平方米,日清除垃圾750吨,所辖外区没有能力进行机械化清扫。近年来,在全市环卫系统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环境卫生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三清”作业质量基本达标

通过科学调整时间,实行18小时工作制,全天候保洁,保证了工作的时间;通过加大机械清扫的力度,对市区重点路桥实施机械化巡回清扫,保证了工作效率;通过主动延伸10米工作范围,互相拾遗补缺,保证了工作质量;通过坚持晨检夜查制、检查通报制、上挂下联奖惩制,保证了工作达标。

2、行业管理工作步入规范

规范全市环卫行业作业标准和环卫设施设置标准,解决了作业质量和作业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出台《鸡西市清运雪管理办法》、《鸡西市车容车辆运输卫生管理办法》等法规文件,解决了我市环卫工作无法可依的问题;实行门前环境卫生挂牌制,解决了日常环境卫生管理差的问题;实行建筑垃圾排放审批制和全程监管制,解决了建筑垃圾乱排乱卸的问题;开展散装货物运输车辆密闭改造工程,解决了运输车辆遗撒泄露的问题;实行袋装化统一收集、封闭式运输、高温焚烧处理,日产日清,解决了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的问题;采取全局上阵、全社会动员的方法和实行雪情待命制、有雪即清制,解决了清运雪不及时的问题。

3、环卫设施得到有效改善

近几年,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卫设施投入。2005年市政府投资400万元购置了清扫车、吸尘车、压缩车等设备;2006年投资687.8万元,购置了29台环卫专用车辆,落实垃圾中转站、地坑式转运站、公厕等配套资金125万元;2007年又购置垃圾压缩车13台,环保型保洁车75台、小型全封闭式垃圾收集车8台;2008年五区三县环卫部门争取资金354.20万元,购入38台环卫专用车辆,新式果皮箱523个,自制垃圾收集车60台,铁皮压缩桶60个等等。通过全市环卫部门的积极争取,环卫设施设备有了较大改善,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高,市中心区域“三清”作业质量基本达标。

4、城乡环境面貌有所好转   

为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开展了春季整治活动,成立职工突击队,按责任分工确定时间表,全方位开展积雪垃圾抢运活动,清理厕所周围污冰围堰活动。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活动,通过合理设置垃圾清运散点,集中清理城乡结合部垃圾,加大环卫管理监控力度,解决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较差的问题。开展了城乡环境卫生整治活动,集中力量治理了“五乱”,解决了城乡结合部、新区、物业小区、铁路沿线、城市出入口环境存在的脏、乱、差问题,净化了市容市貌、主次干道及背街巷路、新区庭院和重点区域卫生。

5、项目工程进展顺利

宝川垃圾处理厂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医疗废弃物集中处理项目,已与江苏奉先德业环保投资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现已完成整体规划、项目选址和三通一平等工作。鸡西市垃圾处理二期工程已立项,完成了土地预审意见函,并获得环评和可研批复。原垃圾处理厂治理项目完成了项目建议书,确定了处理工艺,已上报省发改委,与法国威利亚环境服务中国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开发填埋沼气的资源化利用项目和CDM(清洁能源)项目的合作意向协议书。

6、服务意识明显增强

实行了一线工作制,班子在一线指挥,干部在一线实干,问题在一线解决。坚持晨检夜查,局长办公会开在街路上,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关心职工疾苦,筹措资金为职工开办食堂,修缮办公楼,改造供热系统,为一线职工和部分管理执法人员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为困难职工子女上大学发放补助。深入县(市)区、中省直、乡村帮助研究解决难点问题,设立了举报箱、举报电话、环卫服务热线,解决市民关心的环卫工作难点、热点、焦点问题。

二、存在问题

1、市民环卫意识不强。部分市民珍惜、尊重环卫劳动不够,不遵守垃圾密闭收集的时间,随地大小便、随意抛弃垃圾、高楼抛洒废弃物、乱排乱倒污水、盗毁环卫设施等损坏市容市貌的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歧视、侮辱、刁难环卫工人的不道德行为和不服从环卫执法人员管理的现象还时常出现。

2、环卫工作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中心区域好于结合部,市中心区好于外矿区,主要街路好于背街巷路,个别物业小区、平房区和中省直企事业单位自辖区还有整治不彻底,监管不到位的现象,偏僻地方还存在卫生死角。

3、资金紧张,基础设施不配套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环卫事业发展。环卫事业是公益性事业,各种经费由财政统一拨付,但由于油料价格不断上涨,公用费用逐年增加,造成资金缺口较大。部县(市)区设备不足,垃圾处理仍然是简易填埋,没有无害化处理措施,甚至个别地区出现了无处可填的状况。

4、思想解放程度不够。面对环卫可持续发展的新形势,少数干部精神不够振作,思路不够开阔,大局意识不强,学习劲头不足,满足于“吃老本”。工作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缺乏责任感、事业心。存在自由主义、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和面对困难束手无策、等待观望的思想,工作中不敢闯、不敢试,缺少积极进取、大胆开拓、抢前抓早的超前思维和创新意识。

5、干部素质参差不齐。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对环卫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我市环卫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还存在与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环卫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科学决策能力、统筹协调能力、自主创新能力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班子成员团结配合不够,个别干部急功近利、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缺乏民主作风,领导科学基本功薄弱,知识储备不足,理论功底不厚、领导能力不强、落实政策水平不高,存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工作纪律松弛涣散、工作情况胸中无数、工作效能严重低下的现象。个别管理执法人员文化素质偏低,宣传解释能力差,甚至经常出现票据填写错误的现象。

6、“三清”一线人员不足,二线人员人浮于事。环卫工作实行统一管理后,我局先后接收了45000户居民和松林小区等8700多户“三不管”地区、冶金公司破产企业1900户居民的环境卫生管理,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工作任务不断增加,由于资金不足,临时工工资低,出现雇工难的问题,一线人员不足。另一方面二线人员工作职责不明晰,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纪律松弛,得过且过,效率不高。

通过调研思考,我深深感到,这些问题的存在是形成制约和影响我市环卫事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改进意见

学习科学发展观,就是要通过结合工作实际进行学习研究,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查找问题,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1、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环卫可持续发展的创造活力。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运用好这一理论,还要求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出发。抓发展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发展出发。一是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破除思想禁区,把思想中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解放出来,树立起进步的、有活力的、推动发展的新观念;树立大环卫的观念,无论作什么工作要站在全市环卫战线和全局的高度,思考分析问题。二是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进一步转变思想,理清我市环卫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要做到崇尚实干,埋头苦干,科学巧干,少说多干,因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养成反省的好习惯,看自己每天该干的工作是否认真干了,能干的工作是否主动干了,难干的工作是否想办法干了,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使思想与环卫科学发展相适应。

2、坚持把增强干部能力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环卫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路线确定之后,干部是关键因素。环卫发展能否快速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取决于干部职工的素质高低。一是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练好基本功。以参加学习培训为主要途径,练好干部的理论功;以形式任务教育和班前课、班后课为主要途径,练好干部的演讲功;以家访谈心、钻研业务知识、深入一线调研为主要途径,练好干部的知情功;以撰写调查报告、心得体会、读书笔记为主要途径,练好干部的文字功;以培育总结典型为主要途径,练好干部的指导功。通过练好“五功”,不断提高干部的领导科学发展能力、破解难题的能力和干事创业的能力。二是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必须坚持循序渐进。一靠培训提高。组织职工学会宣讲分析法律法规的方法;书写法律文书的技巧;掌握文明执法、热情服务、礼貌收费的工作方式,完成培训计划,系统学习提高。二靠实践总结。用严格考核、不讲情面的批评促动,使职工从工作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用每月的工作任务、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典型,解剖案例,帮助职工从总结工作中吸取营养。三靠典型促进。总结正面典型经验,吸取反面典型教训,帮助职工从经验中学会正确的工作方法,从失败中学会正确的工作思路。三是提高环卫人形象。领导是下属的样子,下属是领导的影子。领导干部要带头树立良好的形象,带头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解放思想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亲民爱民之风、大兴廉洁从政之风,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把心思集中到发展上,把精力放在抓落实上,每名干部职工都要有一种“躺着想事、坐着议事、站着干事”的干事激情和创业冲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心,以时不我待,奋勇争先的紧迫感和使命感,以高昂的斗志、良好的形象、理性的思维、饱满的热情和务实的态度,积极投身于环卫事业可持续发展中去,尽心竭力,守职尽责。要深入持久开展“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活动,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素质,使环卫整体形象在社会上得到提升。

3、坚持把资金管理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环卫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多干职工群众急需的事,多干职工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长远起作用的事。干事业必须有足够的资金作基础。一是积极创收资金。严格执行规费收缴标准,认真做好测算,深挖收费潜力,寻找费源。积极同物价部门沟通,调整收费标准。五区三县(市)要做好开征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今年开征。具有造血功能的单位要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积极拓展业务,进行创收。开展修旧利废活动,充分利用闲置设备,盘活固定资产,压缩办公经费和招待费等非生产性支出。利用行业优势和政策优势,扩大环卫业务,拓展有偿服务。二是高效使用资金。实行企业化管理,按照“超支不补,剩余归己”的原则,对各单位经费实行砍块承包责任制,严格控制非生产性支出,完善各种财经制度,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千方百计节省资金,高效使用,将有限资金花在刀刃上。三是争取项目资金。紧紧抓住省政府“三供两治”的历史机遇,加大项目开发、引进和推进的力度。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餐厨垃圾处理项目,要广集信息,多方洽谈,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争取有突破性进展。已列入市政府报告中的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要做好开工前的购置设备、施工图纸设计、财政评审、招投标等各项工作。虎林市、密山市垃圾处理厂,要全面开展申请立项工作。大力推进鸡西市环卫生态科技园区创建进程,本着集中管理、优化组合、整体发展、规模效应的理念,积极开展规划和项目上报工作,争取国债支持。

4、坚持把环卫改革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环卫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深入研究解决本地区、本部门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改革是解决制约环卫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是缩小与先进城市差距的有效方法之一,只有用改革的思路和改革的办法来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才能实现环卫事业可持续发展。改革符合民心,顺应时代潮流,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一是改革人事制度。以事业单位改革为契机,在探索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实行全员聘用制。干部实行考核制。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按照政绩突出、群众满意的标准,优秀的提拔重用,不称职的调离岗位。二线人员实行末位淘汰制。本着精干效能原则,严格落实“五定一包”责任制。经过培训学习,严格考核,实行未位淘汰。将那些不适应环卫发展要求的,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从事管理收费工作的人员,调离管理岗位。精简压缩二线人员,充实到生产一线。通过减人增效,缓解一线人员不足。二是改革分配制度。根据“按劳分配、奖勤罚懒”原则,引入激励和风险机制。继续实行日薪制。上一天班,发一天工资。逐步实行岗位工资,确定各个岗位的工资,职工从事什么岗位工作,领取什么样的岗位工资。继续实行目标奖金,用于绩效挂勾,以有效调动职工生产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三改革管理制度。在对新增道路及居民区的清扫保洁全面对外公开招标承包的基础上,逐步深入,不断扩大市场化运作范围。按照“新车新办法,老车新制度”,进一步强化车辆管理,完善单车核算和车组集体承包制度。

5、坚持把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环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保障环卫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套长效管理机制是关键。一是加强环卫资质审查管理。在进一步界定物业小区责任区域的基础上,积极与物业公司注册、审批的管理部门协商,将环卫资质审查作为物业公司成立和管理的前置程序,依法审查验资。开放环卫服务市场,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对不符合条件的环卫服务实体,依法取消其资格,促进环卫服务企业环境卫生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二是加强建筑残土排放管理。继续强化建筑残土排放的统一管理,严格执行建筑残土排放审批制度。要完善各项工地管理制度,对工地围档、环境卫生及验收严格要求,强化管理。三是加强车辆密闭改造管理。严格按照改造计划推进,确保市区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建立车辆改造电子档案,对未按计划改造的车辆或密闭装置破损的,严禁在市区内拉运建筑残土。未成立专职管理机构的县(市)区,要指导到位,使其尽快成立机构,开展工作。四是加强日常环境卫生管理。坚持教育引导并举、管理处罚并重的原则,认真落实门前卫生责任区管理责任制和门前卫生责任区挂牌制,狠抓日常环境卫生热点难点问题的处理,确保市区有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加强集贸市场环境卫生管理,对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依法处罚。五是要加强清运雪管理。充分发挥市清运雪指挥部办公室的作用,组织召开全市清运雪工作会议,进一步修订《办法》,改进《方案》,健全依法清运雪机制,完善清运雪法律文书,发动群众主动参与,落实义务清运雪责任,营造“全民关心清雪,全民参与清雪”的社会氛围。

6、坚持把提高环卫工作质量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环卫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环境卫生工作,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有效提高环卫工作质量。一是统一作业流程。依据国家、省市作业标准,搞好业务指导,制定全市岗位作业流程和行业管理规范,进一步明确作业时间和标准,下发至各级环卫部门。二是提高作业质量。严格依据岗位流程作业,根据路况和季节,合理调整作业班次和作业时间,确保“三清”作业质量提档达标。要下大气力抓好背街巷路、城乡结合部、居民区内的清扫保洁,通过合理配置人员,调整作业方式,实现按需保洁向全天保洁的转变,解决“断层”和“盲区”,力争做到“有无检查一样、平时与节假日一样、主街与背街一样、冬季与夏季一样”。发挥机械化作业的优势,逐步探索垃圾散点人工作业向机械化作业转变。要加强社会化服务管理,全面实施清扫管理收费三位一体的管理,推动社会化服务提标准、上档次、高效益。三是完善质检机制。建立环卫工作责任机制,明确辖区市容环境卫生工作第一责任人,并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将各项指标分解量化,做到“点、线、面”责任明确。建立环卫事件发现机制,发挥环卫服务热线以及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监督作用,实现对环卫事件的及时发现、及时督办、及时反馈。建立环卫应急处置机制,完善应急处置方案,配备必要的装备,切实提高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建立环卫监督机制。完善工作质量检查方案,加强对各作业环节的监督检查,消除工作盲点和盲区。

7、坚持把改善民生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环卫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核心。

可持续发展报告篇12

随着对我国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环境信息作为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重要内容,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我国,2008年1月-11月期间,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就达121份,的数量已接近此前历年报告的总和。但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仍需要走很长的路。

一、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模式的演变与整合

(一)环境信息披露模式的演变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模式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年度财务报告附注阶段

从20世纪70年代,企业开始披露环境信息,当时只在年度财务报告中对环境信息进行简短描述。主要是将环境信息分散到财务会计报告附注中揭示,很少单独列示。例如,在附注中披露排污费、污染罚款等信息。另外,也在临时报告、上市公告书等报告中,有一些环境信息披露。这个阶段内容很简单,形式也不够规范。将环境信息可能被分散在不同的内容中,不易对环境信息进行完整分析和评价。随着环境恶化和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就需要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

2.独立的环境报告阶段

1989年挪威的Norsk Hydro公司了世界上第一份企业环境报告。20世纪90年代,企业陆续开始披露独立的、连续性的环境报告。编制独立的环境报告,使企业环境信息的披露集中化、全面化和系统化,从而能够使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环境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独立的环境报告应该是一种通用报告,以便使企业对外披露的环境信息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我国最早独立环境报告的,是中石油在2000年的《健康、安全与环境报告》,但内容以非货币信息居多。

3.可持续发展报告阶段

20 世纪90 年代后期,环境信息的披露模式逐渐演变为社会责任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并存的局面,同时,也有企业仍采用环境报告。2000年,全球倡议组织(简称GRI)推出《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为编制报告提供了全球标准。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企业定期、自愿对外可持续发展报告。如,2005年世界500 强企业中,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比例近70 %。可持续发展报告包括企业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部分。目前GRI的第三版指引G3,是许多公司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参照标准。我国宝山钢铁在2003年和2004年《环境报告》的基础上,已从2005年开始《可持续发展报告》。

(二)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模式的整合趋势

2008年1月4日,国资委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要求有条件的企业定期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因此,我国企业包含有环境信息的报告,有着不同名称。本文就2008年109家企业报告名称的情况进行统计,其中:78家为社会责任报告,15家为可持续发展报告,11家为环境报告,3家为企业公民报告,1家为社会责任、环境经营报告,1家为环境和社会责任报告。尽管使用较多的是社会责任报告,但多数研究者,都统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

为规范经济、环境和社会三部分信息的披露,便于信息使用者的分析和决策,有必要对环境信息披露模式进行整合,逐步规范名称及内容体系等,其整合趋势是发展为可持续发展报告模式。披露环境信息,不仅是社会责任,更是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二、我国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现状及环境信息分析

(一)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数量

随着我国循环经济目标的落实和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可持续发展报告在我国逐步升温。截至2009年3月10日,我国企业各种形式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累计已达200家。2002年仅有2家,2006年为24家,2007年为101家,2008年为109家。

(二)可持续发展报告的行业分布

行业分类标准是依据证监会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本文分析资料,为截止到2009年3月10日的基础数据并进行计算整理。200家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其行业分布情况及比例依次为:首先,制造业有87家,占43.5%;其次,金融保险业16家,占8.0%;再次,水电气行业15家,占7.5%;最后,采掘业14家,占7%(限于篇幅仅列前4位)。前四位的企业数累计占66%,具有代表性。金融保险业与其他三个行业相比,对环境的影响形式有所不同,因此,选择制造、水电气和采掘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环境信息进行分析。

(三)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环境信息披露与问题分析

目前可持续发展报告的企业,也是我国在各行业的领军企业。因此,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环境信息的披露现状,可以分析我国当前环境信息披露的实际水平;同时,也可为各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与环境信息的披露,提供实践经验。

本文选取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比例较高的制造、采掘、电力行业的13家大公司,对环境信息披露及相关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具体对比分析的内容,见表1、表2、表3。

从总体上来看,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信息,各项内容的表述都较为简略,有些内容仅限于文字表述,缺少必要的数字说明。有的基本无表格、图片等常用的披露形式。笔者通过阅读、比较和分析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环境信息内容,归纳出主要问题如下:

1.报告的编制标准尚未统一

我国企业之间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有关环境信息的内容相差很大,在名称、编制标准及内容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绝大多数行业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没有统一的模式。

2.环境指标及说明比较简单

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缺乏全面、系统的环境信息指标。有的报告只是简单的几句定性描述;有的甚至缺少一些必要的环境指标。侧重披露企业的环境方针政策,缺少实施后的成果数据,会直接影响外部信息使用者评估企业环境业绩,削弱了环境信息披露的作用。

3.环保认证披露信息不充分

13家大企业中通过ISO14001标准认证的不足一半,通过认证的相关管理数据也较少。有的只是提到企业推行国际标准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并未通过认证。

4.缺少环境会计的完整内容

13家企业中,只有海尔、索尼中国、宝钢股份有环境会计内容。另外,披露的环境信息也未与会计信息衔接。如按现行会计核算要求,企业按规定交纳的排污费列入管理费用、违反环保法规交纳的罚款和责令停业的损失、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害赔偿列入营业外支出、为降低污染和改进环境所进行的新设备投资、污染治理投资列入固定资产,这些会计信息应作为环境信息内容的一部分。

5.很少经过独立第三方的审计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报告经过第三方审核认证的较少。有第三方意见的也是非专业人士或政府部门的评论,非专业人士的评论不足以提高报告数据的可信度。只有索尼中国说明了环境数据是经过第三方认证的。

三、完善我国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环境信息披露的对策思考

环境信息中的货币信息应纳入会计核算,而非货币信息可归属于单式记账范畴。根据上述研究,提出完善我国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环境信息披露的对策和建议如下:

(一)制定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和环境信息披露规范

虽然我国已经一些相关规范,如,证券交易所制定的《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的《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等,但仍有必要借鉴GRI的第三版指引G3的做法,制定适合我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和环境信息披露规范。

(二)提供参考性环境信息指标体系

列出环境指标和环境绩效测评可以衡量可持续发展报告中的环境信息披露是否规范、流畅以及有关环境信息是否能够量化、清晰表达。这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信息的可读性。可根据中国的国情和企业的具体情况,披露各种环境信息指标。

(三)继续研究和试行环境会计核算

为了准确分析环境问题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影响,应该通过环境会计提供环境信息。信息使用者也可以了解与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关的环境会计信息。借鉴日本企业的环境会计核算方式,推进我国企业研究和实施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使环境信息更具有可靠性。积极研究和制定环境会计准则,避免由于环境事项导致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和误导信息使用者。

(四)环境信息要经过第三方审计

环境审计主要是对企业所披露的与环境有关的信息进行验证。为增加环境信息的可靠性,应像财务报告审计一样,对可持续报告中披露的信息进行独立第三方审计认证。当前国际上比较重要的第三方认证指南工具是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担保约定国际标准(ISAE3000)和社会道德责任研究所的AA1000保证标准,这些国际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保证环境和社会业绩指标能像财务报告中的指标那样具有可核实性和可验证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肖华,张国清.公共压力与公司环境信息披露[J].会计研究,2008,(5):15-2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