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专业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5:04

焊接专业论文

焊接专业论文篇1

由于焊工在焊接时要与电、可燃及易爆气体、压力容器等接触,在焊接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有害气体、烟尘、电弧光的辐射、焊接热源的高温、高频磁场、噪声和射线等,有时还要在高处、水下、容器设备内部等特殊环境中作业。为此我国明确规定:金属焊接(切割)作业是特种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者—焊工属特种作业人员。如果焊工不熟悉有关劳动保护知识,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就可能引起触电、火灾、爆炸、金属飞溅烫伤等工伤事故及焊工尘肺病、中毒、电光性眼炎、皮肤病等职业病的产生。这不仅给国家财产造成经济损失,而且直接影响焊工及其他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但是传统的焊接专业课程内容往往过多注重焊接工艺与技能操作技术,对于本专业安全素养教育仅停留在绪论课及各技能操作中简单提及的一点安全技术内容中,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教学过程相对分散不集中。通过对焊接专业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对本专业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内涵比较模糊,对职业病知识比较欠缺,对急救常识掌握不够,对自己将来要从事的职业有哪些危险有害因素了解不透彻,对可能造成的伤害也知道的不多,这说明在中职学校开展专业安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2焊接专业安全素养课程建设思路

为确保焊接专业安全素养教育的开设真正让学生学有所获,我们经过多次研讨,首先将安全素养教育纳入了课程体系并用一定的课时保障,同时围绕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评价和考核等方面进行了课程建设的构建。

2.1师资、教材、课时三落实

2.1.1师资建设。职业学校开展专业安全教育效果如何,师资是关键。近几年来,我校通过理论教师与实习教师结对子方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逐步向一体化教师模式转变。同时,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全省技能操作资质认证,并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参与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教师的安全教育理念,强化教师的专业操作技能。目前我校已有两名焊工高级技师,两名焊工技师,这为顺利实施本专业安全素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

2.1.2教材建设。目前,我校主要选用员工特殊工种安全培训用书《金属焊接与切割作业》、学生用书《焊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及《焊工技能训练》三本教材相关内容进行授课,同时我们已经完成了本专业安全教育读本编写及题库建设,并借助于我们组织学生拍摄的“安全双述”(岗位描述及手指口述)视频综合进行安全素养教育授课。

2.1.3课时。为了保证教育的效果,我们已将焊接专业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课程列入学校正常的教学体系,开设专业素养课程,每周2课时,一学年至少保证30课时。一年级以公共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为主,二年级以专业安全知识和技能培养为主。

2.2明确课程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系统学习,使学生了解本专业存在的职业危害及可能导致的安全生产事故,掌握预防工伤事故及职业病应具备的劳动卫生知识及防护措施,并具备一定的事故急救常识。使学生树立主动安全意识,掌握专业安全知识,具备安全操作技能。

2.3优化设置教学内容。根据焊接专业岗位特点,设置安全素养教学内容如下:焊接与切割劳动卫生与防护;焊接与切割安全用电、焊接与切割防火防爆、各种焊接与切割方法安全操作技术(焊条焊与电弧切割、气体保护焊、气焊与气割、特殊焊接与切割作业)、各种事故安全急救常识及典型焊接与切割事故案例与事故原因分析等。在合理设置本专业教学内容的同时,完成了相应内容教学大纲的编制。

2.4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模式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现场实习为辅,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将焊接专业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学生的未来职业、岗位紧密结合在一起。注重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专业安全素养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针对该专业对应的职业病以及职业伤害的特点,我们以课堂讲授为主,将案例教学、情境教学、多媒体光盘模拟现场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综合运用,通过案例再现、情景启发、视频解说等模式让学生领会“懂安全是前提,会安全是基础,能安全是关键,不出事是本事”的安全理念内涵,体会“要我安全———我要安全———我会安全”安全观转变的意义。实习教学不放松。现场教学是解读安全生产、实施安全素养教育的主阵地。结合校实习车间焊接作业环境、焊接设备及焊工劳动防护及焊接作业体会开展针对性教学,更容易充实教学内容,强化教学直观效果。同时定期组织学生去各单位工厂见习,熟悉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使学生及早预见未来职业岗位特点,利于调动学生主人翁参与感意识,在理———实一体的教学氛围中让安全知识深植于学生身心中。丰富实践活动。组织实践活动是开展专业安全素养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通过主题班会或主题实践活动宣讲相关知识,并聘请了一些企业焊工师傅现身说教。同时借助于校园网、广播站、宣传栏等载体宣传安全知识,定期组织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急救演练等活动,通过开展融教育与趣味性一体的多项实践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专业安全知识的兴趣。

焊接专业论文篇2

截至2021年底,我国共建有职业院校3000余所,各职业院校由于所处的地域不同,专注的学科也不同。焊接专业在绝大多数职业院校中属于机械大类中的一个分支,职业教育是教育的一种类型和手段,是为焊接产业提业工人的重要一环。铁人学院焊接培训中心既包含中职,又包含高职,同时又涉及职后培训,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本文根据铁人学院焊接培训中心现有的课程体系建设,类比其他同类院校焊接专业体系,进行了比较性研究。

一、铁人学院焊接培训中心的功能定位

在当前的发展形势下,职业教育尤其是工匠精神下的职业教育发展越来越迅速。因此,焊接专业职业教育中的焊接技能培训发展越来越关注对劳动者适应行业发展能力的培养,这为未来的劳动者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自从2020年2月重组整合以来,铁人学院焊接培训中心吸纳整合成三个部门,既包括中职教学,又包括高职教学,还兼顾企业工人的焊接培训工作以及带领学员参加国内各级各类焊接技能竞赛的任务,是国内少有的同时包含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的单位。铁人学院焊接培训中心的功能就是既能提供焊接专业中职、高职学历教育,让学员毕业后取得学历证书,又能为油田企业提供焊接工人的短期技能提升培训,使其达到焊接技能要求的水平。焊接培训中心可以进行焊接专业初、中、高级焊工的培训,同时可以进行与焊接配套的管工、铆工、钳工、电工等多工种的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可以为黑龙江地区焊接行业及大庆地企单位焊接行业进行人员培训工作,进而为黑龙江地区的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动能。

二、铁人学院焊接培训中心的课程体系设置

(一)焊接专业中职课程设置

在当前的院校焊接专业教学中,一些教师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缺少对学生个性及教师主导地位的关注,教学内容不够合理。再加上中职焊接专业的学生基础较差,对焊接专业知识接纳起来较为吃力。技师学院自2013年引入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堂上较为枯燥的理论知识内容分散融入各个不同的焊接技能训练模块中,使学生乐于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习的内容针对性非常强,在技能训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利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自我修正的特点。焊接专业中职一体化教学主要包括金属材料的火焰切割、梁柱的焊接、常压管道的焊接、压力蒸汽管道的焊接、常压容器的焊接、压力容器的焊接、等离子切割、数控切割等,主要通过一体化教学使学生认识焊接,对焊接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全面掌握。通过2~3年的学习和训练,学生获得中职焊接专业毕业证并能掌握焊接技能,同时达到取得焊接上岗操作证的要求并能取得焊接安全上岗操作证。

(二)焊接专业高职课程设置

相对于中职课程,当前阶段,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焊接专业开设的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认知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及认识实习操作三方面课程,并着重在认识实习操作过程中开展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融合。公共基础认知课程主要包括大学语文、大学应用数学、公共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体育运动技能训练等。通过公共基础认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增长见识,提升综合素质。因为学生在大学某一专业学习,是有专业局限性的,所以很多基础性的课程,如语言文学、方法论等,不仅可以弥补学生的局限性,还可以让学生跳脱自身专业,改变学生认识问题的格局和角度,构建完整的人格和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而高职焊接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焊条电弧焊技术、弧焊电源、熔焊原理、金属材料焊接、焊接方法与设备、焊接结构生产、焊接质量检测、焊接生产管理等焊接专业类知识。通过焊接专业核心课程的三年学习,学生对焊接行业的前景、焊接操作原理、焊接理论常识、焊接应力因素以及后续在焊接岗位上可能遇到的问题都有所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焊接专业素养,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专业焊接理论知识、能对焊接岗位突发状况进行合理解决的焊接专业合格大学生。认识实习操作课程主要包括专业认识实习、钳工操作训练、焊接综合实训、焊条电弧焊综合实训、CO2气体保护焊实训、氩弧焊强化训练、焊接机器人基本操作以及毕业综合作业和顶岗实习。通过认识实习操作类的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焊接基本操作技能,并对焊接专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了理论和实际训练相结合的能力。通过三年的理论学习,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能够获得焊接专业大专毕业证书,同时通过焊接技能训练和焊接等级的考试,又能获得焊接专业技能等级证书。这样为焊接行业培养了既能够操作焊接技能,又能够掌握大量焊接理论知识的大学生人才。

(三)焊接专业职后培训课程设置

铁人学院焊接培训中心面对的是焊接培训市场,因此,为了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将焊接大类分解成不同的焊接模块。焊条电弧焊平板对接技能训练、焊条电弧焊钢管对接技能训练、CO2气体保护焊接技能训练、钨极氩弧焊技能训练以及自动焊技能训练。因为焊接专业职后培训面对的对象是企业的操作工人,企业的核心诉求是培养的工人能够独立焊接操作并能进行焊接修补。因此,为了匹配企业需求,焊接培训中心将重点学时和内容放在技能训练上。因此,通过大量的焊接训练使学生能够按照“工匠精神”的要求使自己的焊接技艺精益求精。焊接专业学员通过2个月的培训能够拿到焊接安全上岗操作证及安全技术登记证,不仅拥有了获得感,同时也使焊接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的焊接专业课程设置

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同行院校也开设了公共基础认知课程、焊接专业课程以及焊接技能训练等课程。

(一)公共基础认知课程方面

开设包括人工智能应用、创新教育、创业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中国青年使命担当等课程,其主要目的是拓宽学生的眼界和格局,使其能够跳出专业看发展,对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有前瞻性和规划性。

(二)专业核心课程方面

开设包括焊接电工、焊接方法与工艺、特种焊接技术、焊接无损检测、焊工识图等焊接专业核心课程,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焊接专业全方面的理论知识,并了解焊接行业发展的方向,做好知识储备,为日后的上岗从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拓展课程方面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焊接专业“1+X”人才模式培养,立足焊接专业发展,不断探索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衔接互通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是将职业技能证书也纳入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使学生掌握焊接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还具有常用焊接方法和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具有分析、解决生产现场工艺技术的基本能力,并且具有独立学习、良好职业道德和健全心理素质和健康身体素质的全方面、高素质技能人才。

四、焊接专业体系化的具体措施

(一)中职、高职、职后培训的培养目标要互相衔接

首先,职业院校是当前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且关键的机构,因此,焊接中职、焊接高职、焊接职后的培养目标应该互相衔接,要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符合“十四五”国家规划发展中对焊接专业的人才需求。三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应梯次渐进,为社会培养出综合能力强、为焊接行业发展服务的人才。学生通过升学渠道可以从中职直接升到高职。其次,要注意衔接方法与课程设置相适应。中职、高职、职后培训的年龄层次不同、需求也不同。因此,需要针对不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中职、高职培训的目的是就业,而职后培训的目的是业务提升。因此,除了清晰定位各层次培养目标以外,还要制订相应的课程标准和与之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二)根据专业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教学资源

铁人学院具有中职教学、高职教学以及职后培训三个层次。因此,需要统筹教学资源,合理计划与分配,建立一个完整统一又层次分明的教学体系。中职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型操作工人,高职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理论基础的焊接专业技能操作人才,职后培训的目标是让工人的焊接技术得到精益求精的提高,并能进行具体的现场施工操作,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因此,学院应该统筹安排教学资源,将焊接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适当区分,中职焊接专业理论知识较浅,应加强技能训练。高职焊接专业理论知识较深,应增加焊接认识实习和训练。焊接职后培训则是针对某一项或某几项焊接技能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三)构建合理的教学课程

中职学生面临的是认知焊接,并且习得一门技能的情况,因此,对于焊接内容进行简单了解,侧重焊接技能操作。由于实行的是一体化教学,因此,每周28学时,大约有20学时都在进行技能训练,以增强学生的简单焊接技能。高职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认识焊接行业发展动向,并能够将自身放入行业中发展。对高职学生来讲,除了焊接专业的内容难度加大之外,还应该将公共基础课程融入焊接专业的学习中,同时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焊接技能练习中。因此,每周28学时,高职焊接专业大约有10学时学习公共基础课,8学时学习焊接专业知识,10学时进行焊接技能操作训练。焊接职后培训是针对某项焊接项目进行重点技能训练,因此,每周28学时,大约4学时左右进行试件点评和讲解,24学时进行焊接技能强化训练。

(四)根据学员的学段不同,实施个性化教育

在焊接实践教学中,针对中职学生,应用一体化教学模式,将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穿插在不同的焊接项目中,使学生掌握焊接理论和知识与焊接技能本领。针对高职学生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先打好理论基础,再进行实训操作,理论指导实训操作,同时实训操作又能反复验证理论的正确性。同时加强焊接技能训练,保证获得通过焊接技能等级证的能力。针对职后焊接工人培训,采取加大焊接训练力度的方式,尽快使培训工人的技能得到快速提高。因此,在统筹规划的前提下,铁人学院焊接专业根据学员的学段不同,精准实施了个性化的教育,学生及学员的获得感明显提高。

(五)鼓励焊接理论教师进行焊接技能取证

铁人学院应鼓励和支持焊接教师去兄弟院校深入交流融合学习,吸收先进的教学理念并应用到一体化教学当中;同时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去企业单位进行实习,了解焊接专业的行业发展,并将行业发展、企业要求反馈到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和支持参加每年的艾森焊接展览,了解焊接行业的最新动态,将高深的焊接知识输入焊接课堂中。教师只有通过源源不断的自我学习,不断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才能将更新的焊接知识带入课堂中,使学员获得丰富的知识,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教师应具备基本的焊接操作能力,有条件的教师可以考取焊接等级证。教师只有将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融会贯通,才能为学员提供更丰富、更细微的经验传授。

五、结语

经过近一年的调研分析、总结与研究,我们将焊接专业不同阶段的课程设置进行了统一统筹安排,制订了统一而又层次分明的课程标准,使焊接专业各层次教学能够做到互相衔接。按照焊接专业各类层次针对的目标人群进行层次分明的课程体系实施教学,从焊接专业中职、高职和职后培训试运行效果来看,教学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获得感非常明显,合作企业也对铁人学院焊接专业教师的培训素质赞不绝口。因此,铁人学院焊接专业体系化教学取得了不错的阶段性成果。同时,焊接专业的体系化教学也日趋完善,更好地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任艳艳,肖珑.高职焊接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与创新,2021(17):166-168.

[2]南黄河,杨小玉,叱培洲.高职院校焊接专业“1+X”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J].电焊机,2021,51(9):111-114.

焊接专业论文篇3

1 一体化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教学计划是学校组织教学的依据,也是制定教学大纲实施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保障“一体化”教学的实施,必须制定“一体化”教学计划。一体化教学计划的特点是将传统教学计划中分科学习分科结业的模式,改为理论与实践综合一体学习,将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有机的结合,贯穿始终,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计划首先根据国家焊接职业标准,以学生为中心,以“必须”和“够用”为度,以适应企业组织生产和技术发展需要,结合学校具体实际情况,对“中、高、技师”级焊工的技能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然后将焊接专业所涉及的制图、机械基础、电工、金工理论、专业焊接理论、操作方法等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分析有机结合,分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依据不同的知识点又分成若干个课题或模块,根据不同课题采用不同的教学和评价方法,并制定每个课题或模块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技能要求。

比如,将焊接一体化教学计划按焊条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电、手工氩弧焊、弧焊提高训练、特种方法的焊接、典型材料的焊接、典型结构梁柱的焊接、焊接生产应用等八个单元进行划分,每单元包含了不同深度广度的相关理论知识,并根据国家焊接职业标准和企业组织生产和技术发展需要,对每单元所涉及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提出教学目标和技能要求。中级工完成前三个单元,高级工完成前六个单元,技师完成全部八个单元。

教学大纲是落实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的最基本的教学文件。一体化教学大纲应依据教学计划,制定每个单元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根据一体化教学计划的教学目标和技能要求,把每一单元所涉及的制图、电工、金工理论、专业焊接理论、操作方法、技能以及相关安全知识等内容进行合理组合,由浅入深,安排在若干课题或模块之中,并对所涉内容提出知道、理解、掌握具体要求。知道:即对某焊接设备、焊接方法或焊接术语的感性认识;理解:是指学生对某焊接设备、焊接方法或焊接术语的里理性认识,能完成教学目标的基本操作;掌握:是指学生能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进行熟练操作,掌握某方面技能,具有处理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体化教学大纲要贯彻教学计划所体现的教学理念,既是教学环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也是编写教案,实施教学和评价的依据。焊接教研组应在国家职业标准的基础上,围绕社会发展需求,对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以职业技能为主干,制定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大纲,明确每课题教学内容及课时多少,教学目标和技能要求。大纲应确定不同资格等级人才的教学要求和技能目标。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运用和发展,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或开发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需要。

2 教材内容结构的一体化和综合化

一体化教材是完成一体化教学要求和技能目标的基础。根据一体化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职业标准,按科学性、合理性、实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原则编写一体化教材,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形式,设计技能训练课题或模块,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体现“学以致用、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切实做到所教、所学、所用衔接。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企业用人标准为依据,在专业知识的安排上,紧密联系培养目标的特征,坚持够用、实用的原则,考虑技工学校的生源状况,在结构安排和表达方式上,强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强调师生互动和学生自主学习,并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和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够较轻松掌握所学内容,加强技能训练的力度,特别是加强基本技能与核心技能的训练。在考虑学校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力求反映社会和企业用人的现状和趋势,尽可能地引入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方法,使教材富有时代感。同时,采用最新的国家技术标准,使教材更加科学和规范。

这就需要设计一种新型教材, 将教学要求和技能目标与基础理论和专业技能有机的结合,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出学科中与培养职业能力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知识内容,配合实践性教育环节,整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综合化实践课程体系。教研组长牵头组织骨干教师编写一体化教材。编写时,应突破传统教材重视理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的课程体系,对课程内容进行创新整合,取而代之的是以操作技能为主干,理论知识服从于操作技能所需,服从于生产所要的新型教材。

在一体化课程的设计中,不考虑各学科的系统性,而注重知识的适用性,以操作实践为主干,将焊条电弧焊单元分为平焊、角焊、立焊、管焊四个课题或模块,在每一课题或模块中都以操作技能为先导,焊前准备、工艺参数、操作方法、质量检查,然后展开焊接安全常识,焊接工艺理论,金属工艺理论,以及相关铆工知识、电工知识的入门、理解、掌握;把典型钢结构的焊接单元,分成容器的焊接、梁柱的焊接等模块,而在容器的焊接模块中以容器的焊前准备和焊接装配工艺为先导,展开相关的铆工板金知识,如放样、展开、下料、变形等;焊接检验知识,如射线探伤、超声探伤等。并用这些原理、理论去解释相关问题和概念,然后通过所学到的理论去控制、指导焊接操作实践,最终实现技能目标,学生既掌握操作技能又明白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焊接理论,成为知识型技能人才。

3 教师队伍的“双师型,专业化”

“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实施一体化教学的关键。“双师型”教师是指教学人员既懂专业理论知识,取得职业教育系列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又有高超操作技能,取得与岗位能力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至少高级技工职业资格);既能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生产实习。这无疑是对我们职业教育教师的挑战,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教师的机遇,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努力学习,不断取进,成为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专业化”是焊接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特有的焊接方法的“专业化教师”,是学生更好掌握焊接技能的保证,在欧洲有焊条电弧焊教师、二氧化碳焊教师、氩弧焊教师等。

焊接教师的专业化和一体化并不矛盾,恰恰相反,专业化的焊接教师是在一体化综合化的基础上,对某种焊接方法有更加精湛的技术,是 “双师型专业化”教师,在教学指导和训练过程中,能对某种焊接方法,更好地更全面地指导和传授学生,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某种焊接操作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学校应采取措施,提供支持,积极培养造就一批即懂理论又能操作的“双师型专业化”教师,并给予奖励,促进“双师型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4 教学过程一体化和专业化的有机统一

教学过程的一体化是保证教学要求和技能目标实现的途径,是一种教学摸式。它是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为指导,以操作技能为主干,通过由学生实际操作的动手行为引发一系列相关理论知识,来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理论专研理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学生先有一定的操作实践经验,有利于深刻理解技术理论知识,并能使技术理论知识真正发挥实践功能。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项目教学、模块教学、互动教学等教学方法,以小组竞赛、技能比武取代期末考试,使学生既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又学会专业理论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体化职业教育课程并非忽视对理论知识的学习,而是强调要让学生按照一种更合理、更有效的方式来进行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因为教学过程的一体化,学习对象不抽象,易理解,好掌握,从中可获得成就感,更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实践技能的不断提高,学生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同时会有进一步学习理论知识的需求和渴望。

教学过程应具有鲜明的综合化的特征,教学过程应始终围绕培养对象的职业技能这一主题,同时,应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和技能目标,考虑企业生产岗位对人才多样性、复合型及特殊性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以技能为重点,以实用为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运用和发展,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向工人师傅请教,亲自了解焊接岗位所需技能。对于先进的焊接设备方法如带极埋弧焊、搅拌磨擦焊,我们可以利用数码相机进行录制设计多媒体课件,增强学生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需要。一体化、专业化和综合化的教学过程是最合适的方法。

专业化是指某种焊接方法的专业化,或某一模块某一项目的专业化,专业教师也是综合前提下的专业,他与综合化一体化并不矛盾,相反专业化教师更有利于模块教学、单元教学。教师任教中打破传统的跟班制,探索单元制或模块制任教,因为职业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岗位技能为重任,专业教师能更好地传授职业技能,这就要求教师需有职业教育特有的教学方法的能力,即综合教学的能力。无疑,“双师型专业化”教师不是一种称呼,而需要超高的技能和精湛的理论。

5 建设一体化教学场地

一体化教学场地是实施一体化课程的重要物质保障,它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实践教学。所以教学场地既是教室又是车间,同时还是实验室。是教室要有黑板、课桌、电教化、多媒体设备;是车间要有焊接设备、切割设备、通风设备、工作台以及相关的工具护具和库房等;实验室要有与实验相对应的实验仪器设备。

总之,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是以职业岗位能力目标为依据,以技能操作为先导,通过“双师型专业化”教师的综合化的教学指导过程,培养适应社会企业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系统工程。重视职业教育不是一句空话,需要国家大量的投入,也需要教师辛勤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 毛森.技工学校焊接专业一体化教学研究[J]湖南农机,2013(1):181.

焊接专业论文篇4

国内外专家认为:“到2020年,焊接仍将是制造业的重要加工工艺。它是一种可靠、低成本的连接金属材料的连接方法,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可以代替焊接。因此,培养大批量能适应现代焊接生产发展和技术要求的高素质焊接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焊接专业实训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但是开设实训教学投入大,焊接设备也非常有限,跟企业的实际生产仍有一定的距离;焊接实训环境差、工种苦,学生学习容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黄金冶炼行业是灵宝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焊工需求量仍然存在很大的空间。我院是灵宝地区唯一一所开设焊接专业的高级技工学校。因此,如何利用有限资源培养综合素质高、有敬业精神、技能优秀的技术工人,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模块化教学是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一、焊接实训模块化教学的特点

突出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一直以来是职业院校始终贯彻的指导思想,也是焊接专业实训教学中模块化教学的核心思想。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文化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技能训练服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采用的是“分科教学、单科独进,理实分家”的模式,不可避免的造成理论和实训教学之间的脱节,难以保证技能教学的主导地位。实训课程往往只是形式,是理论课的附属,达不到真正的目的和要求。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理论学习的目标直接是围绕技能训练的需求,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技术等级要求,以焊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焊接技能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包括焊接专业基础知识、焊接专业知识和相关焊接工艺知识),按照焊接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功能模块,将焊接理论教学和焊接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是同步进行的。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知识,学生手脑并用,注重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中可以先讲授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操作;也可以从实训实践操作开始,先接受感性认识,再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归纳和总结;同时还可以在实训教学中,就遇到的实际问题从理论上进行辅导,提高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更加有针对性。每位学生对每个模块课题的操作水平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气保焊操作水平高而焊条电弧焊差,有的学生焊条电弧焊操作水平高而气保焊差。实行模块化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操作水平,来灵活调整模块学习的时间,集中时间和精力,强化弱项。同时开设的课题有几个,学生在工位观察学习的机会多,实训时与其他学生比较也会产生紧迫感。操作能力强、领悟快的学生可提前选修其他实训模块,对于学习散漫的同学也可起到鞭策作用,逐渐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二、焊接实训教学模块的建立

焊接模块化教学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根据培养目标的职业标准要求,以技能训练为核心,确定该项技能所需的知识内容体系,按照技能的特点和分类,建立若干个教学模块。教学模块的建立和完善,需要不断积累,需要在实训教学中不断反馈更新,不断探索、创新。

三、焊接专业模块化教学的师资问题

模块化教学对老师提出了“教学理念更新、知识能力更新、教学方法更新”的新要求。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教学需要理论精、操作熟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就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丰富的实际教学经验的一专多能人才。在教学过程中,既能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传授理论知识,又能传授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技巧,还能及时解决现场随时出现的问题,使得学生能够在实训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既能提高自己的操作技能,又能培养自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证明理论”。

建设一支这样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必须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培养,逐渐形成。对于原来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师,要求进入到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多深入生产第一线,加强实践,提高操作技能水平;对于原来的实训指导教师,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钻研教材和教学理论,进一步掌握这种教学方法,最终都能成为优秀的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师。

四、模块化教学与校企合作

在就业压力非常大的今天,就业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教师调研、“老生”反馈、企业需求告诉我们:要解决好学生的就业,就必须真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具备能满足企业生产需求的实践动手能力。我焊接技术系与三门峡地区多家大中型企业都有“订单式培养”合作,应该利用这样一个契机,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将焊接专业实训模块化教学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为了更好的实现招生与就业的良性循环,应该加强与“订单式培养”企业接触、沟通,在新生入学初,请企业派有经验的人事管理人员参与“订单式”新生的面试与考核,与基本符合用人要求的学生签订订单,组建焊接专业“订单”班。首先组织教师深入到企业生产第一线,对生产过程、经营管理认真研究,熟悉具体工作岗位对于知识的要求和技能水平的要求;同时邀请企业专家、技术管理人员共同商讨理论课程、实训教学模块设置,将实训模块同企业的需求结合起来,将企业理念、企业文化融入到实训教学过程中。根据企业生产需求变化,及时更新实训模块内容。在模块化实训结束后,组织学生参加劳动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职业资格证书”鉴定考核,获得相应技能证书。以便学生毕业后就能持证上岗,增加就业竞争力。

五、总结

焊接专业实训实行模块化教学是切实可行的,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我们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契机,使实训模块反映企业需求,使学生获得从业技能,培养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的焊接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灵宝市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参考文献:

焊接专业论文篇5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3.189

1 高职焊接专业学生技能国赛

高职焊接专业学生技能国赛,是指2016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举办的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焊接技术赛项比赛,是焊接专业高职院校的首次开展的赛项。全国有色金属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是由国家有色金属行业指导委员会组织举办的全国性行业技能大赛,“焊接技术”比赛项目分为理论比赛和实际操作比赛两个环节,实际操作环节涵盖了装配、焊接、参数调整、焊材选用等方面的技术比拼,旨在全面检验选手在焊接操作技能、职业精神、安全环保意识、创新精神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

焊接国赛,是全国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一次大比武,从焊接国赛成绩能够直接反映出学校的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水平与问题。

2 从国赛反思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改进

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取决于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专业师资力量、实训教学条件、学生生源质量等客观因素,难以快速改变改进,此外还包括教学方法,是可控影响因素。调研分析省内外高职焊接专业在省赛、国赛取得优异成绩的经验,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方法改进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与建议:

2.1 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不能脱节,应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

从各省赛以及国赛的比赛成绩来看,很多高职院校的焊接专业的学生选手单项目比赛成绩较高,或理论比赛分值偏高、或实践分值偏高。这说明,在赛前训练以及日常的专业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存在脱节现象。在调研中发现,很多学校的老师还是理论课堂纯理论教学、实训课堂纯实训教学,号称教学做一体化的学校也多是仅仅将理论课堂的位置由班级搬到实训室,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流于形式。

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需要注意的事项如下:(1)需要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室。在实训室内,应配备好足够的桌椅、移动黑板与多媒体投影设备,有满足全部学生学习配套数的实训工位与设备。(2)需要开发理实一体化教学项目,依托实训报告、实训指导书、学生任务单、学生工作页等载体让课程教学能够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边思考、边阅读查资料、边记录、边操作。(3)焊接专业理实一体化课堂需要配备良好的、专业的排风系统,否则因为焊接作业的影响,室内烟气呛人难以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2.2 焊接专业有服务地方产业的特色,但是不能忽略焊接的通用性教学

从比赛项目来说,焊接比赛内容可能与学校的教学重点、与学校培养的行业需要不统一,这是比赛成绩失利的原因。不同焊接院校的专业设置因为人才培养面向的行业背景不同,有的是面向压力容器焊接、有的是面向铁路车体的铝焊、有的是面向建筑行业的焊接、有的是面向船舶制造维修行业的焊接、有的是面向汽车装配厂的钣金焊接等,不同行业的焊接设备、焊接工艺方法有明显区别,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难免有自己的针对性,可以称为专业的行业背景特征。

2.3 实训室开放与生产性实训是提升学生焊接专业能力的有效措施。

(1)实训室开放。焊接专业的实训教学,不能单单依靠有限的课堂内学时完成。焊接专业是属于典型的动手型专业。很多高职焊接专业同行表示,学生在校期间的很多学时被数学、英语、体育、思政等公共课程占用,大一还要开设焊接专业的制图、电工电子、金属材料等专业基础课程,因此通常整个大一阶段学生几乎没有接触焊接的专业课程。学生到了大二,才开始接触焊接课程,这个阶段还有体育、思政课程和公共选修课占据一部分课时,学生的实际焊接专业课程学时间受到明显的限制。再加上课程教师1-2人面对几十人的教学班额,难以一对一的全程指导,学生的实际教学学时又打了折扣。

通过调研发现,对学生组织实训室开放的高职院校在焊接省赛与国赛中取得成绩更优异。分析原因,将焊接专业课程教学由课堂有限学时延展到课外的实训室开放,能够为学生的焊接练习提供充足的学习空间。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拼时间就是拼质量。

(2)生产性实训教学。焊接专业,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工种,需要大量的焊接作业练习来获得焊接技术与焊接经验。因此,在焊接专业的人才培养中耗材较大,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与耗材的投入呈现正比关系。办学成本高、学费标准低,是所有焊接专业办学面临的现状。受到办学经费投入限制,很多高职院校焊接专业属于非重点建设专业,难以申请到充足的耗材资金审批,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受到限制。

对此,生产性实训教学是目前解决焊接专业办学经费投入有限问题的有效措施。通过调研发现,有生产性实训的高职院校的省赛、国赛参赛成绩明显高于其他院校。高职院校焊接专业有各种高性能除尘装置、交流焊机、直流焊机、二保焊机、氩弧焊机、埋弧焊机、等离子焊机,以及磁粉探伤仪、X光探伤机、超声波探伤仪和液压拉伸试验机等检测设备,具有专业化的师资,完全有能力接受企业的焊接订单生产任务。高职院校应该创造条件,允许与鼓励焊接专业生产性项目进校园,将企业的焊接生产任务作为教学载体,以企业的焊接产品作为学生的作业,以企I的焊接质量要求作为课程成绩评定标准,依托生产性任务,利用真实的职业环境开展课程教学或课外训练,实现学生动手练习、带有经济效益,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焊接学习与练习的积极性与学习成就感。

总之,高职焊接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需要在教学中进一步落实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注重焊接的通用性教学、并大力开展实训室开放与生产性实训,这是众多兄弟院校焊接专业的办学成功经验和竞赛成功经验。

参考文献:

焊接专业论文篇6

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人才培养规格高于一般的岗位操作培训,而实践教学是高职高专教育的核心竞争力和立足之本。为了营造真实的育人环境,实践教学只有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之路,紧密联系企业,联系经济,才能更好地体现出高职办学优势,更好地办出学校特色,办出专业特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一、高职焊接专业的特点

高职焊接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在生产加工的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热加工及相关行业的操作与运用工作。焊接类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复杂,不仅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而且实践性更强。该专业理论教学难度大,需要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演示实验。离开了生产实际,焊接专业课程的理论学习无疑是纸上谈兵。

二、高职焊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高等职业教育现行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无论是从教育体制、教学模式、教学计划,还是课程设置,教材教具,采用的仍然是“教学教”的办学思想。

1、实践教学体系标准不统一

现阶段我国高职教育中普遍运用的典型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发展不够成熟,严重缺乏具有系统性的比较、分析和总结。而发展速度快的一些院校,借鉴国外同行成功的办学经验,摒弃自身教学体系里面不成熟的部分,摆脱了职业教育传统办学模式的束缚,构建了新型的理论教学模式和实践教学体系。

2、实践内容的随意性

在焊接专业培养计划里,一般高职院校设置十几门焊接技术方面相关技能课程。在制定教学大纲时,保证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切实加大实践教学课时,一般实践教学课时超过50%,实践时间有了保证,但实践内容的选择受教师知识、经历、工作责任性和实践场地等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很难从就业导向和能力培养等方面来综合考虑实践内容的设置以及实践活动的展开。

三、实践课程教学方案

高职教学改革采用校内实训、企业实习、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学、做” 一体化。

1、校内实训教学

按本专业的毕业生岗位能力要求,设置相应的教学模块,各模块中通过不同的实践教学项目,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串在一起进行训练。模块分割为九大模块:计算机应用素质模块、机械常识素质模块、钳工实训素质模块、手工焊接实训模块、焊接材料及工艺选择实训素质模块、焊机设备维护保养电控素质模块、特殊焊接构件加工实训素质模块、焊接检验与评级实训素质模块和能力拓展素质模块。

2、校外实习与顶岗实习模块

高职教育就是建立与企业零距离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顶岗实习的培养方式基本上保证了这种零距离对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让学生一部分时间在学校学习基础知识和进行技能的训练,另一部分时间学校组织学生到企业参加岗位生产实习,形成了“学习-实习-再学习-就业”的人才培养模式。

顶岗实习是焊接技术专业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高职焊接专业是培养焊接技能型人才,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是高职模具专业教育的主要特色。切实构建教学、培训、实习一体化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四、实践基地建设的内容

实训教学与课程建设同步改革,在实训教学中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按照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1、焊接专业核心专业课实训内容

焊接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材料连接手段,对于理论知识要不断更新和补充,对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焊接专业的实训内容以及每一个实训模块需要达到的目标任务如下表:

模块周数目标任务

焊条电弧焊焊接实训5含条件呼喊电弧焊、埋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法的操作

焊接材料及工艺选择实训8常见焊接设备基本操作典型焊接工艺的制定

特殊焊接构件加工实训6实际生产时焊接夹具的准备焊接设备机器的配备

焊接检验与评级实训5常见焊接接头的检验方法和标准

焊接设备维护与实训5焊机及组件的常规维护和保养

2、校内焊接实训室建设(40人班级配置)

满足手动焊接及实训、焊接材料及工艺选择实训、特殊结构焊接及实训(梁、箱体、压力容器的焊接)、焊接检修评级与实训、焊接设备维护及实训的安排,以及焊接技能证的实操训练等要求。主要设备如下表:

设备分类设备名称规格数量

常用加工设备切割机J3G-T4001烘干箱ZYH-401半自动切割机CG1-301

焊接操作实训设备直流弧焊机ZX5-4002CO2气体保护焊NBC-2001台式砂轮机SIS-T2005交流弧焊机BX3-50040逆变直流弧焊机ZX7-40015CO2气体保护焊机NBC-4008TIG焊机WS-4008数字脉冲氩弧焊机WSM-4001交/直流脉冲TIG焊机WSE-3152自动埋弧焊机MZ-10001数字逆变焊机Nebula-3151

焊接检测实训设备金相显微镜40显微照相仪奥林巴斯1X光机检测设备1

焊接技术专业,在实践教学体系中设置了若干个实践实训素质模块,各实践教学环节采用模块式教学,并围绕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的思想,全力打造以“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实践教学体系。高职焊接专业的实践教学,应根据焊接专业的就业方向,按基本技能、专业技能、职业技能体系设置多层次的训练项目,并通过理论教学和校内外实训实习相结合的形式,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岗位素质的协调发展。从而保证高职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升岗位就业能力。

焊接专业论文篇7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其宗旨是实现工程学位的国际互认[1]。2016年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2]。高等学校是焊接工程人才输出的摇篮,培养具有自主和终身学习能力、获得国际互认的毕业生是焊接专业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利的平台。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227所高等学校的117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3]。材料加工工程学科中的金属、无机、材料成型专业均已经开展了工程认证。由于焊接专业只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湘潭大学、佳木斯大学等国内少数高校中设立,之前并未列为工程教育认证专业。我校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建设历史悠久,前身是1958年佳木斯农机校建校时设置3个专科专业之一,1977年学校专升本,1978年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1997年焊接专业成为省重点专业。2005年成为国际焊接工程师资质培训及认证单位之一。2011年焊接专业被评为省重点专业。2014年经省教育厅批准,焊接专业按一表招生。2019年成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焊接专业自建立之始已招收40届本科生,毕业生合计近1700余人,培养国际焊接工程师460余人。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本专业根据企业用人单位的需求来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制定毕业要求;根据毕业要求构建焊接专业课程体系。

一培养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等形式,调研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表现的满意度,以及对人才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基于工程认证背景的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掌握工程基础和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知识,能分析和解决复杂焊接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在机械、化工、冶金、船舶、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生产与质量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该培养目标可分解为以下四个目标点。目标1指能够运用自然科学基础、工程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研究、发现、解决焊接技术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目标2指能够从事焊接技术与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开发、研究和应用工作,具有生产组织与管理能力;目标3指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目标4指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拓展知识,开拓国际视野,适应职业发展。

二毕业要求

焊接专业论文篇8

一、完善组织建设,搞好协会的基础性工作、完成个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工作和个分支机构申请工作经过中国焊接协会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复查登记工作,5月有个专业(工作)委员会领取了民政部发放的“社会团体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登记证书”。对后来成立的经销工作委员会、汽车专业委员会、管道焊接工作委员会、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准备相关资料,通过相关程序向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国资委提出申请,现等待审批。、完善和规范了对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管理工作为了完善和加强中国焊接协会对分支机构(代表机构)的管理,中国焊接协会秘书处起草制定了中国焊接协会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换届改选工作条例,以及各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的工作条例。、成立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机车车辆制造行业形势大好、呈欣欣向荣局面,一些机车车辆制造企业纷纷要求加入中国焊接协会,迫切希望中国焊接协会筹建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协会秘书处开始筹建机车车辆委员会工作,经过对全国机车车辆行业调查、推荐委员候选人、征求单位意见等程序,考虑到企业规模、地域、候选人职务、以及覆盖面等因素,经筹备委员会审查和讨论,确定了由8人组成的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并于月9-0日在无锡召开成立大会,选举出了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秘书长。

二、发挥行业作用,积极组织编制《中国焊接行业00-00发展战略》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政府的宏观调控需要行业协会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这也是行业协会的责任和义务。根据院士建议和协会工作安排,组织力量编制焊接行业发展规划是协会的重要工作之一。焊接协会与学会共同于月5日在北京召开资深焊接专家高层会议,又于5月0日在北京召开焊接行业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专门研讨编制焊接行业发展战略工作。目前已经做了如下工作:1、编写两个报告秘书处在收集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编写了“焊接行业现状和存在问题”和“中国焊接行业的现状、发展及展望”,这两篇报告已在中国焊接信息网上刊登。2、翻译5篇国外焊接方面的报告秘书处组织有关人员翻译了美国和日本焊接学会关于焊接技术和焊接行业的报告,共5篇,并在中国焊接信息网上刊登。3、网上开辟焊接行业发展研讨专栏在中国焊接信息网上开辟焊接行业发展研讨专栏,包括林院士的报告、翻译的报告、调查报告,以及焊接调研提纲。4、组织编写焊接技术和焊接行业两方面的发展规划从焊接技术发展和焊接产业发展两方面编制整个焊接行业的发展规划,焊接技术发展规划内容以焊接学会个专业委员会为主,焊接行业发展规划内容以焊接协会个专业(工作)委员会为主。于7月两会秘书处给协会和学会各委员会主任发出了“关于编写焊接行业发展战略的通知”,通知要求各专业委员会做好本委员会所在领域的发展规划工作,内容包括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先进国家的差距、未来5-0年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应当采取的战略对策及措施、预期的结果。

三、开展行业活动,积极推动焊接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两会理事长联席会议中国焊接协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度两会理事长联席办公会议于5月9日在北京召开。两会正、副理事长、秘书长、顾问及秘书处工作人员共计8人参加了会议,部分在京参加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技术委员会的专业委员会主任列席了会议。会议主要确定了如下工作:

⑴第三届中国焊接活动周将于5-6月间在上海举行,会期五天,活动周安排三项主要内容: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学术会议,主题为“世纪焊接新技术、新战略”;b)中国焊接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c)第十届北京—埃森国际焊接与切割展览会(上海)。

⑵同意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关于“第十届北京—埃森国际焊接与切割展览会(上海)”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学会和中国焊接协会共同举办的提议。

⑶要求两会秘书处在林尚扬、关桥两院士所做工作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各位专家的意见,组织人力早日完成《中国焊接行业00-00发展战略》。

⑷在高校焊接专业改革和科研院所改制的形势下,两会应积极主动促进焊接学科发展,积极推动各类焊接人员队伍建设工作,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两会秘书处应会同有关部门一起商讨如何建立焊接学科知识体系,出版系列焊接专业基础知识学习教材、焊接手册以及其它焊接专著。

⑸筹划开展焊接人员的国内资格认证工作。确定焊接人员认证体系,制定焊接人员认证的总则,准备材料,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授权,确定知识范围和考试大纲,编写各种学习材料与考试题库。

⑹鉴于目前编写中国焊接发展史难度较大,可以考虑请各位老专家撰写回忆录,同时编写建国以来的焊接行业大事记。

1、中国焊接协会理事长会议中国焊接协会度理事长工作会议于5月9日在北京召开。副理事长张彦敏、张振宇、于庆胜、黄金河、高照杰,总顾问孙玉鼎、王泽万、罗其荣出席了会议。常务副秘书长王麟书、副秘书长高增福列席了会议。会议由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彦持。会议原则上通过了“中国焊接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及理事会换届改选工作计划”和“中国焊接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名额分配方案”,就中国焊接协会第五届理事会理事长候选人问题进行酝酿和磋商,并达成共识。会议要求协会秘书处做好“中国焊接协会换届改选工作条例(讨

论稿)”的会后征求意见工作。会议认为协会秘书处应逐步实现职业化和专业化,并就加强秘书处日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要求协会秘书处做好中国焊接协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和理事换届改选的筹备工作,落实大会期间的专题报告。在理事会的工作报告中,除了总结前届理事会工作,应将重点放在开拓今后理事会工作的新思路上,并建议把抓好国内注册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的授权准备工作作为下届理事会工作的重点。2、焊接专家高层会议中国焊接协会、学会组织的资深焊接专家高层会议于月5日在北京召开。陆燕荪、潘际銮、关桥、林尚扬、徐滨士、田锡唐、吴林、陈丙森、史耀武、陈伯蠡、张文钺、殷树言、蒋立培等专家参加了会议。协会理事长张德邻、副理事长宋天虎、秘书长张彦敏出席本次会议。会议由张彦敏秘书长主持,林尚扬院士向与会专家介绍了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我国制造业焊接现状与发展战略研究》总结报告的主要内容,各位专家就我国焊接学术及行业中长期发展战略问题进行了讨论。

3、焊接行业发展战略高层研讨会焊接行业发展研讨会于5月0日在北京召开。出席这次研讨会的代表包括中国焊接学会、中国焊接协会的正、副理事长、顾问、各专业委员会主任及特邀代表共计5人。张彦敏秘书长主持了这次研讨会。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建设焊接强国的挑战与需求”。林尚扬院士做了指导性的发言,他结合美国商务部月出台的关于保持美国制造业竞争能力的报告内容,强调指出中国已被视为美国未来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必须面对现实,共同应对面临的各种挑战,将我国的焊接事业“做大做强”。关桥院士特别提到焊接发展落后于国民经济发展的严峻形势。他希望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正确引导焊接工业界把握住行业发展的大好时机,向焊接强国迈进。

4、与会代表在认真研究秘书处提交到会议的有关报告的基础上,进行了广泛、深入地讨论。大家认为,在进入世纪之初,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并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大潮之际,开展焊接行业的发展规划研讨尤为必要。并在以下方面达成了共识:

⑴人才培养是焊接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家一致认为焊接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关系焊接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比较突出的矛盾是:企业很难吸引高学历、高素质的焊接专业人才。我国目前实行的这种通才教育体制为企业的培训投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亦为未来焊接专业人才的贫瘠带来了隐患。这些问题应当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中做重点考虑。

⑵世纪对焊接的需求多元化与会代表对此做了一些预测,认为未来的焊接发展需求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可持续发展、节能、节材、环保、生产效率。因此,焊接行业应注重高性能焊材和设备的开发与应用,特别要考虑高效能化、绿色化焊接技术的推广。

⑶科研工作面临危机我国焊接行业仍存在产学研相互脱节的问题,焊接行业在引进、吸收、创新及关键技术的研发方面也都暴露了一些问题。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整个创新链中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和应用中,尚未发挥其主导作用。我国科研体制的改革迫使科研院所把主要精力放在产业上,追求经济总量及效益,侧重于短期内见效的项目,而忽视共性技术研究、基础性研究和前瞻性研究,这对今后我国焊接的技术进步造成很大影响。此外,在科技投入的机制方面,我们亦面临着诸多问题。

⑷未来焊接技术发展方向有更高的要求焊接制造过程的“不落地运动”,强化自动化、集成、高效、优质、降低成本等将成为今后技术发展的主流,而在前沿领域或可能有所突破的技术包括材料和焊接性、过程模拟和过程的自动化控制等。

5、全国焊接材料行业协会会员扩大会暨原辅材料订货会为了使焊接材料行业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5月,中国焊接协会焊接材料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焊接材料分会及国家焊接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同在湖南举办了“全国焊接材料行业协会会员扩大会暨原辅材料订货会”,有0多家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邀请青岛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李仪刚副总经理做了题为“近期钢材市场分析与展望”的报告,邀请吉林铁合金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李景春副主任做了题为“铁合金现状及发展分析”的报告,邀请青岛东岳泡花碱有限公司成群善总经理做了题为“水玻璃与电焊条”的报告。此外,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焊接所唐伯刚教授从专家的角度介绍了国内钢铁和铁合金情况,分析了有关钢材和铁合金价格走势,提出了我国焊材价格的对策和建议。为方便与会代表交流和沟通,大会安排了分组讨论和原辅料订货洽谈活动,大家对行业发展和协会工作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希望。这次会议对焊接材料生产企业在制定发展计划、确定市场战略等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6、全国气体保护焊实芯焊丝生产及应用研讨会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气保护实芯焊丝的技术进展,满足用户需求,中国焊接协会、焊接学会和国家焊接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7月在常州共同主办了“全国气体保护焊实芯焊丝生产及应用研讨会”。参加会议的代表来自焊丝生产企业以及锅炉、压力容器、汽车、摩托车、管道、重型机械等行业的焊丝大型用户,此外还有焊丝设备生产厂家、相关产品生产厂商、钢厂及科研院所等。会议正式代表人,参加第一天会议的约有00人。会上,焊丝生产厂家介绍了我国焊接材料产品生产情况;交流了焊丝的生产技术经验;用户介绍了实芯焊丝的应用情况和对今后焊丝发展的建议;与会代表参观了常州华通焊丝有限公司。这次会议在供需双方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探讨了我国焊丝生产现状、市场需求、存在问题、今后发展等问题。代表们建议要经常举办类似的研讨会,把我国co焊接推向一个新阶段。

7、全国埋弧焊焊剂生产及应用研讨会为了推动我国埋弧焊焊剂的技术进步,满足市场需要,由中国焊接协会、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焊接学会和国家焊接材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于9月在锦州共同召开“全国埋弧焊焊剂生产及应用研讨会”,来自焊剂生产企业、锅炉、压力容器、管道、重型机械等行业的0多家单位6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焊接协会高增福副秘书长和焊材质检中心吴振祥副主任主持会议,焊材质检中心李春范常务副主任做了“中国的钢材与焊材”报告,报告概述了我国钢材的发展、消费和价格情况,对焊材的生产、产品结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锦州天鹅焊材股份有限公司何少卿副总经理做了“焊剂发展及应用概况”报告,报告详尽介绍了烧结焊剂的发展概况、产品特点、生产工艺、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唐伯钢教授介绍了国外焊剂的专利情况,探讨了焊剂发展方向;大会还邀请了焊剂生产企业的代表就焊剂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做精要发言,邀请了焊剂应用企业代表就焊剂使用

状况做了专题发言,提出了产品结构、质量水平、供货等方面的有益建议。会议代表还参观了锦州天鹅焊材股份有限公司。这是多年来专门以焊剂为专题召开的研讨会,这次会议将对我国焊剂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8、机车车辆行业焊接技术专题研讨会中国焊接协会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是在我国铁路建设的高速发展的形势成立的,在这个委员会成立之初,我们发现,在众多的机车车辆制造企业中缺少焊接信息的沟通和焊接技术的交流。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机车车辆行业焊接技术的发展,加强本行业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合作,中国焊接协会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于8月8-9日在珠海召开“机车车辆行业焊接技术专题研讨会”。来自机车车辆行业个单位位代表参加了会议,机车车辆专业委员会主任王炎金主持会议,协会常务理事王林受协会委托代表协会讲话,并以培训工作委员会主任身份代表协会的其他委员会表示祝贺。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副所长王国栋作为特约代表发表讲话,表达了焊接同仁共同研究、发展、壮大焊接行业这一共同愿望。会议研讨交流了机车车辆制造中所涉及到的焊接技术和应用问题,特别集中交流了铝合金车体制造技术,会议收集论文篇,并在《焊接》杂志出专刊。会议还邀请哈尔滨焊接培训中心副主任王林做“机车车辆行业焊接生产制造企业认证体系(din6700)介绍”。奥地利fronius代表在会上介绍了国外机车行业应用的焊接设备。会上,大家还探讨了机车车辆行业的现状,存在问题,未来5-0年发展方向和目标,应当采取的对策和措施。有人提出,在机车车辆行业能用焊接专机解决问题,就不用焊接机器人,因为成本太高;对于没有标准和规范的,如铝合金焊接,我国能否制定一些标准;行业协会应发挥更大的作用,如组织人员了解国际前沿动态。与会人员普遍感到,参加这样的会议有很大收获,希望协会能更多地组织这样的活动,使焊接技术人员有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

9、中国焊接协会理事扩大会议中国焊接协会四届四次理事会于月8-0日在北京召开。

10、其他专委会活动工业锅炉专业委员会于月组织了委员会委员会议,就当前工业锅炉发展、锅炉等级化、生产自动化、环保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国焊接协会焊接设备专业委员会与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焊技术专委会于5月在广东召开了焊接学术交流会,会上有9位焊接专家、学者做了精彩的技术演讲和技术报告。收到篇论文,评选出7篇优秀论文,编辑出版了《电焊机》专刊。与会代表就就电焊机行业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代表们在会议期间参观了焊接博览会,观看了焊接精英技术演示。管道专业委员会联合会员单位进行技术开发工作,针对管道工程建设进行一些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应用价值的科研项目,如高钢级钢管(80管线钢)、双相不锈钢、lng建设用钢等的工程材料、焊接材料、焊接工艺、焊接设备等成套技术研究等项目。组织参与80技术交流会、高强度管线钢技术交流会、lng施工技术交流会等。船舶专业委员会与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焊接分委员会于9月在济南召开学术交流会,有篇报告在会上交流,会议确定了中国焊接协会造船专委会和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焊接分委会今后将联合活动,积极组织国内外船舶焊接新技术的交流活动,大力推广应用船舶高效焊接技术、促进我国船舶焊接技术由粗放型向智能型的焊接机械化方向发展。

四、抓住重点,做好对政府和企业的服务工作、筹备组织我国焊接企业走出国门参加国际焊接展览会,秘书处充分利用有关优惠政策,与有关学会共同积极组织我国焊接器材生产企业参加第十六届德国埃森焊接展览会,在德国埃森展上专门开辟中国展区,积极推动中国焊接生产企业出国参展,参与国际竞争,目前已有9家公司正式报名,预定展位约800平方米。

1、继续办好焊接信息网,从有关行业组织的网站获取信息协会创办的中国焊接信息网站,经过几年的努力,已初具规模,取得较大成绩。网站数据承载量达到近00兆空间,每天访问量超过600人次,是目前国内焊接专业的最大网站。网站处于每日更新页面状态,还开辟了焊接论坛两个新栏目,即北京埃森展览会主体论坛和王老师说焊接,论坛注册会员00多人,每日访问量超过00人次。学术期刊数据库分别增加了00多条学术期刊纪录,总信息量达到000余条。网站电子刊物《焊接快讯》发行量超过1000份,总发行量达到6万份。

2、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与认证工作取得进展按照国际焊接学会的要求,由中国焊接协会和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共同组建了中国焊接培训与资格认证委员会,已被授权按照国际标准和规范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在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和焊接人员培训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作为这一培训的专门机构——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已先后在全国举办了各类培训班。从中期审查以来,举办了9期国际焊接工程师过渡培训班,759名学员,颁证77份;9期国际焊接工程师正规培训班,00名学员,颁证7份;期国际焊接工程师可选途径培训班,名学员,颁证8份;共计颁发iwe证书9份。6期国际焊接技师过渡培训班,8名学员,颁证份;期国际焊接技师正规培训班,7名学员,颁证70份;共计颁发iws证书份。期国际焊接技士培训班,0名学员,共计颁发iwp证书0份。先后有一千二百多名学员参加了培训,这些学员来自不同行业和领域,具有非常广泛的代表性。截止目前,共有8名学员获得国际焊接工程师证书,5名学员获得国际焊接技师证书,6名学员获得国际焊接技士证书,颁发证书总数为695份。

3、为了使焊接工程师资格认证在国内大面积推开,协会对国内有关工程师资格认证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我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和注册电器工程师的资格认证工作已经启动,由人事部和建设部共同行文,授权中国机械勘察设计协会从事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的资格认证工作,授权中国电力勘察设计协会从事注册电器工程师的资格认证工作。中国焊接协会是从事焊接生产制造的全国性行业组织,有能力、有责任担负起这一工作。这项工作已经制定出工作计划,并作为明年重点工作实施。

焊接专业论文篇9

本文主要对中职焊接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进行探究,为中职院校培养新型的焊接人才奠定基础。

一、当前我国中职焊接专业教学分析

随着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我国的很多中职院校开办了焊接专业,但是就专业教学的现状而言还是有很多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方法落后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板书、画图以及练习等教学方式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不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在很大程度上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时间一长,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

焊接专业与实际联系比较紧密,但是很多学校在设置课程时完全拘泥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没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更没有联系实际对课本上的知识进行重新阐述。总之,焊接专业在课程设置上是与实际脱轨的,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又如何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师资力量有限

焊接专业授课的老师观念以及知识结构等都有待加强。年龄大的教师虽然经验比较丰富,但是思想保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根据实践的需求进行科学的教学;年轻的教师虽然思想观念比较前卫,但是经验有限,在教学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约束。

二、中职焊接专业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研究

中职院校是焊接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其教学现状直接影响焊接人才的培养。上文对当前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教学方法的落后、课程设置的不科学以及师资力量的有限都会影响焊接人才的培养,所以解决上述问题才是当前中职焊接专业教学的当务之急。下面分别从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是分离的,这种完全分离的教学方式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可以进行现场教学,将教、学与做融为一体,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杜绝“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注意重难点,对那些重要的以及不容易理解的知识点进行着重讲解,进而帮助学生了解与掌握焊接知识。

(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

焊接专业讲究的是实践,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将实践放在首位,但是同时又要注意不能忽略理论知识的培养。根据实践的需求对课程知识进行适当调整,兼顾理论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为学生步入社会,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奠定基础。

焊接专业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0-0071-02

一、引言

焊接作为一种先进制造技术,在工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焊接已在许多工业部门的金属结构制造中几乎全部取代铆接。课程设计是学生适应实际生产的必要阶段。焊接工艺和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是焊接方向的集中实践环节的必修课,是学生学习完焊接工艺和焊接结构课程后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综合训练。其目的在于让学生综合运用以前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焊接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焊接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巩固、深化和拓展知识面,使之得到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训练,为毕业设计和实际工程设计奠定基础。目前国内针对焊接专业课程设计改革主要集中在课程设计选题和课程设计考核方式等方面。如重庆科技学院针对焊接专业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对课程设计的管理和实施进行了教学改革。佳木斯大学则将焊接结构的课程设计选题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满足企业对焊接工程师的需要,哈尔滨工业大学率先对焊接专业进行改革,把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认证融入到本科教学中,培养具有国际焊接工程师资质的本科毕业生,受到了企业的欢迎。随即南京工程学院、太原理工大学、沈阳大学、抚顺石油大学等30多所院校都积极地开展了在校学生的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工作。通过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深入、更系统的理解。另外,在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中还增加了“焊接生产及应用”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而且还大大提高了综合利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通过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提高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由于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教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实践性强,培训教材的各部分内容都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并且将相关行业的主要标准穿插其中,进而使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还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过程中,除了理论培训外,还有60学时的动手实践环节。该培训环节是基于国际最新ISO标准条件下的实训练习,包含了实际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几种焊接工艺方法。总之,通过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了竞争力。

我校1992年成立焊接专业,专业培养目标是高级应用型焊接人才,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的工程实践能力。强化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焊接专业一贯坚持的办学准则,为此焊接专业除理论和实验课程外,还设置了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实践课程的设置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课程联系生产实际的机会。但由于受时间、办学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课程设计环节对标准规范认识不足的问题。本文就是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课程设计教学改革,期望通过该项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核心就业竞争力。

二、焊接工艺和焊接结构课程设计中存在对标准和规范的认识不足的问题

不管是焊接结构课程设计还是焊接工艺课程设计,其实都是对标准和规范的具体应用。比如设计压力容器时,应用的就是从GB到JB再到HG的一系列标准和规范。由于历史原因,我校任课老师多为学院派,对工厂里规范和标准的应用缺乏充分的认识,所以对标准和规范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这就直接导致了指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时,很多时候不是按照标准和规范来规范指导,错失了教会学生学习标准和规范并与实际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机会。

本文即针对这些不足,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改善教学效果。

三、焊接工艺和焊接结构课程设计的改革措施

针对以往不重视标准和规范情况,本次教学改革确定一切以标准和规范为导向,教育学生尽早学习和应用标准和规范。焊接结构的设计,大到整体尺寸的计算,小到一个螺栓的选择都有相应的标准和规范,教导学生如何应用一整套标准体系,以及标准之间的涵盖关系。焊接工艺、焊评、焊考也都有相应的标准,对学生灌输一种思想,将来的工作就是吃透标准和应用标准。

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智力资源,师资结构的合理性,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水平,所以做好师资队伍规划,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环节。我院《焊接结构课程设计》和《焊接工艺课程设计》主要负责人与主讲教师为提高自己对标准和法规的理解,在学校的支持下,去沈阳东方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实践,东方钛业安排了具有多年设计经验的王达理工程师,对两名实习教师进行专人辅导,模拟企业接到合同到设计完成的整个过程。在此期间两位老师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一台固定管板换热器的设计。设计过程中学会了熟练运用SW6软件进行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并编制了SW6软件的学习课件,并决定以后进行焊接专业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中运用SW6软件。根据GB150和GB151等压力容器行业的标准法规,选定了换热器的关键部件,确定了关键尺寸,按照设计草图在CAD上画出了正规的装配图和零件图。通过亲自动手设计、绘图,发现了原来在教学中存在的装配图不规范、零件图不完整等问题,并打算在未来的工作中逐一纠正。

四、焊接结构和焊接工艺课程设计涉及标准

根据教学改革具体内容,我校焊接专业教师制订书面的计划,并编制合适的课程设计指导书,推荐合适的参考资料。自2012年开始进行小范围的尝试,至今已经在整个焊接专业推广了该方法。具体做法为两个课设使用同一个题目,主要为压力容器类题目,如球罐、卧罐、立罐、换热器等。焊接结构课设强度计算和结构设计部分按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程》和GB150.1~GB150.4-2011《压力容器》、GB151-1999《管壳式换热器》、GB12337-2011《钢制球型储罐》、JB/T4731-2005《钢制卧式容器》、JB/T4734-2002《铝制焊接容器》等标准进行。计算过程也由原来的手算改为采用工厂通用软件SW6进行计算。焊接结构设计除强度计算外还包括焊接坡口的选择、焊缝的标注两部分。坡口设计采用的标准为GB/T985.1-2008《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和GB/T985.2-2008《埋弧焊的推荐坡口》,焊缝的标注标准为GB/T 324-2008《焊缝符号表示法》。焊接工艺课程设计分焊接工艺评定和焊接工艺制定和焊工考试三部分。焊接工艺评定的标准为NB/T47014-2011《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NB/T47016-2011《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检验》。焊接工艺制定标准为NB/T47014-2011《压力容器焊接规程》、NB/T47018.1-2011《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1部分:采购通则》、NB/T47018.2-2011《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2部分:钢焊条》、NB/T47018.3-2011《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3部分:气体保护电弧焊钢焊丝和填充焊丝》、NB/T47018.4-2011《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4部分:埋弧焊钢焊丝和焊剂》、NB/T47018.5-2011《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第5部分:堆焊用不锈钢焊带和焊剂》。焊工考试的标准为TSG Z26002-2010《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

五、收获与体会

焊接专业是材料、机械、电子和计算机交叉渗透的一门综合性工程技术学科,焊接结构和焊接工艺课程设计则是焊接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标准和法规重视不足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并进行实践。促进了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了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专业人才,弥补了当前本科生“通才”教育的不足,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缓解了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同时也体现了我校“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但改革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时间来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出现的问题,课程改革以来,不仅学生在此过程中受益,教师也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相信本次课改可为其他院校提供一定的参考经验。

参考文献:

[1]方洪渊.焊接结构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2]史耀武.我国高等焊接专业人才培养状况与培养模式的发展[J].焊接,2002,12(5):16-18.

[3]闰久春,吴林.加入WTO以后中国高等学校焊接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焊接,2004,13(9):26-28.

[4]邹家生,蒋成禹.老专业新办的问题与对策――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建设[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1):87-89.

[5]陈少平,王文先,孟庆森,张红霞.本科生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培训认证初探[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4):79-81.

焊接专业论文篇11

焊接是制造业重要的加工工艺,是一种精确、可靠并采用高科技连接材料的方法。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能够比焊接更为广泛地应用于金属连接,并能对所焊产品增加更多的附加值。因此,技工院校培养大批不同层次、适应现代焊接生产发展和技术要求的高素质新型的焊接专业技术人才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

但是,由于技工院校开办焊接专业所需耗材较多,经济性较差,因此许多技工院校望而生畏,加上配置焊接设备有限,焊接工位少、学生多、环境差、工种苦,学生学习易消极、散漫,学习积极性不高。针对目前现状,为了完成摆在职业教育面前的重要任务,我们利用学校有限资源,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培养综合素质高、有敬业精神、技能高超的技术工人,采用焊接仿真模拟教学模式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

一、什么是焊接模拟仿真教学

模拟仿真教学是指使用虚拟焊接培训系统、焊接过程数值模拟与专家系统、计算机虚拟技术,利用场地、环境的布置,模仿出真实工作程序、工作环境、技术指标、动作要求,进行教育教学训练和考核鉴定。它可以使焊接加工技术逐步从“技艺”走向“科学”。它可以通过计算机对焊接过程中的各种现象进行数值模拟,进而进行定量分析,指导学生焊接实际训练。该系统具备完善的网络功能及管理功能,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计算机(联网)了解学生的训练情况,帮助学生分析训练过程,便于对学生进行操作指导及布置适合于学生特点的训练内容。

焊接是一项对技术过程要求很高的工作,一些重要焊接结构、压力容器等一旦出现焊接缺陷,就有可能酿成巨大危害。因此,技工院校焊接培训老师,需要有扎实的操作手法,严格规范的动作及对焊工操作水平的评定。笔者所在学校焊接专业模拟仿真系统的应用,不仅在本地区开创了先河,适应了教学改革的要求,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采用焊接模拟仿真系统的教学效果

1.减少耗材,节省大量成本及培训时间

技工院校培养焊接操作人员,减少成本节约耗材是非常重要的。据不完全统计,一个优秀的焊工,培训4个月,要消耗将近成吨的耗材,再加上消耗的电能、保护气体,可想而知,成本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先用焊接模拟仿真系统,让学生在焊接初始阶段就掌握这个复杂的操作过程,后期再进行实际操作或下厂顶岗实习,培训成本将下降40%,培训时间将节省一半。事实证明,学校应用焊接模拟仿真系统,加上再对教学方法的优化创新,这个统计数值将还会提高。

2.增强培训管理效果,科学安排培训计划

技工院校老师可根据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学生进行训练,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训练,并根据训练的监控及分析结果随时进行修改或调整,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训练或专项训练。

3.可远程监控和控制指导

焊接技能的要点操作,需要大量的规范动作重复训练才能达到要求。普通培训需要老师经常频繁地在学生之间来回走动,仔细观察学生的动作及焊缝状况,这样才能确定学生练习的进展情况,并且这样只能对真正的焊逢结果进行相关分析,不能进行适时控制。而采用焊接模拟仿真能对每一位学生的动作规范进行适时的控制和指导,并且任何动作所对应的工艺参数都可以被跟踪,学生和老师都可以回顾这个过程。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焊接过程中不同焊接工艺参数的变化来规范焊接动作,并通过信息库处理存档。

4.改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激发学习

兴趣

机械专业的焊接工作被认为是最乏味、环境最差的工作,在焊接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烟尘、噪声、废气等。利用焊接模拟仿真软件学习焊接,其大量的三维图形界面,切实的人机交感设备,即时可视听的交感结果,改善了学习环境,把焊接实习变成了一个有趣的焊接大课堂。另外,它还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实习情况,清楚操作过程。其软件的联网竞赛功能如同电脑游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竞赛氛围。

5.焊接专业理论与技能一体同步

焊接模拟仿真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规律,以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形式将教学要求、技能目标与基础理论、专业技能有机地结合,不单纯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能力因素和岗位需求,筛选出与焊接培养直接有关并且使用频率较高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知识内容,配合技能要点,整合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一个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体,突出以操作技能为主干,理论知识服从于操作技能所需,服从于生产所要求的模拟仿真系统。学生既掌握操作技能又明白相关的基础理论和焊接理论,成为知识型、技能型人才。

6.培训结果即时得到评估

在培训过程中,学生可以选择动作警示工具,这样在进行训练时,系统可以自动提示学生操作动作是否符合要求,及时地指导学生纠正自己的动作。如系统的焊接工艺参数设置不当时,在公差参数范围内将出现绿色,在极限范围内绿色不断闪动,在超出极限时将会出现红色,这样便于学生及时调整参数。最后根据焊接结果系统评定等级给出结论。通过对焊接结果的分析,学生、老师能及时了解操作过程的失误和进步,老师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模拟仿真教学存在的误区及注意事项

模拟仿真教学是对实训教学实际操作的填补,提高了实训教学的效益,但必须指出的是,仿真模拟实训不是真正的现实对象的操作,有其不可替代的局限性。必须注意的是,采用仿真模拟实训,决不能抛开真实的实训过程,在这两者之间应注重扬长避短、交替操作,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焊接实训教学不应该停留在传统的实训模式上。教师要改革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在实训教学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适当引入仿真模拟实训,节能降耗,从而降低实习成本,增强培训效果。

四、结语

在技工院校焊接专业教学中,我们应用焊接模拟仿真系统,改革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式,合理结合学生特点及高科技产品模拟仿真的应用,注重教师素质的提高,并且深入发展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使焊接教学的模式由“理论实验生产”改变为“理论计算机模拟仿真生产”,使焊接技术教学进一步升华为更完善的、科学的重要措施,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高技能人才。

焊接专业论文篇12

随着我国大型工程建设公司对国外市场的拓展,国际工程项目越来越多,其执行的标准要求不同于国标,因此要求技术人员具有国际职业资格。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加快,焊接技术人员的培养模式也在不断改革,逐步走向以学历教育为基础,以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为特色的方向。国际焊接工程师(International Welding Engineer,简称IWE)认证正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的。

在大学焊接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引入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培训与资格认证,可以促进学生对焊接专业知识的深入理解,促进本专业的基础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尽快与国际工程标准接轨,有效提高高校实践教学质量,迅速为企业提供优秀的焊接专业人才。本文主要讨论我校焊接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可行性,并分析我校近期进行的IWE职业资格培训和认证工作的成果。

一、我校焊接专业的发展

我国焊接专业(本科)始建于1952年,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立。随后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以及交通大学等院校相继设立了焊接专业。至20 世纪70 年代后期恢复高考时,我国设立焊接专业的高等学校有17所。截止2010年在招生过程中以焊接方向或焊接专业招生的院校有12家,其他院校的焊接方向均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招生。

我校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始建于1981年,本科专业招生始于1986年,1999年更改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焊接仍然是本专业的主要特色。2011年7月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开始招生。1998年以焊接为主要方向的材料加工工程学科被评为陕西省重点学科,从而进一步推动了焊接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

我校焊接方向毕业生为石油、石化、工程建设以及石油化工装备的生产制造企业提供了不间断的技术支持。经过30年的积淀,我校焊接方向在石油、石化行业获得了高度认可,尤其在“西气东输”等部级大型建设项目及国有大型石油机械、石油炼化企业中,我校焊接专业毕业生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从焊接工艺及设备开始到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再到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我校焊接方向毕业生的数量从30人/年逐步扩展180人/年。原来毕业生大多数在石油石化行业内部就业,随着培养人数的增加,毕业生就业渠道逐渐从石油石化行业主战场分化到其他行业。如何提高毕业生的竞争优势,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就成了学科建设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焊接方向课程体系与IWE培训体系

我校焊接方向主修课程有10门,共计544学时(如表1所示)。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机械制造基础、材料成型原理与工艺、材料成型的测量与控制、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科学基础,共计352学时。专业课程包括焊接原理、弧焊电源、焊接工程基础、焊接检验,共计192学时。

本科教学的优势是为学生从事本专业的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基础理论的分析,同时对实践教学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有生产实习、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但总体上学生的实践及接触工程实际的机会相对较少,对所掌握知识缺乏实质性融合,不利于把握专业方向和专业知识。

中国焊接培训与资格认证委员会( CANB)在1999年获得国际焊接学会( IIW )的正式授权,2001年开始在我国实行国际统一的焊接人员培训与资格认证工作。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作为中国唯一授权培训机构,为使我国焊接技术人员与世界接轨,具备国际认可的水平和资格,依据CANB和IWE 培训规程,借鉴了德国焊接学会焊接工程师培训内容,制定了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大纲,承担了IWE培训工作。其主要课程(如表2所示)体系的核心是焊接方法与工程应用,直接涉及操作实践和工程应用的课程有118学时,在焊接方法及设备、材料及材料焊接、焊接结构与设计中重点内容为工程应用与相关标准,弥补了本科教学体系的不足之处。

三、IWE培训的可行性

IWE培训是本科课程体系之外的一种职业培训,在学校实施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知识体系的结合、培训时间的条件、实践环节的硬件条件、师资条件。

1.知识体系的条件

从以上关于本科知识体系和IWE培训知识体系的分析可以看出两者的基本知识构架是一致的,关于焊接技术的专业课程都包括了焊接方法与设备模块、材料及其焊接性模块、焊接结构模块。本科生经过系统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完全有能力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学习和培训。在培训中学生应该注重的是工程应用及实践环节的锻炼。

2.培训时间的条件

由于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需要具有一定的焊接相关理论基础,且采用集中授课方式(总学时306学时,时间约40天)。所以培训时间既要放在专业课程学习之后,又不能在时间上与之冲突。而在四年制大学本科教育的第七、八学期,学生校内课程远少于基础课教育阶段,学业负担较轻,大多数学生有时间和精力学习学校培养方案外的知识。所以在专业课授课结束后、本科毕业设计开始前的一段时间,即第七学期末和第八学期初安排进行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是可行的。

3.培训师资条件

我校焊接方向的教学团队具有15名专职教师,其中5名教授、2名副教授、8名讲师,全部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目前已有4名教师取得了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1名教师取得国际焊接培训技师资格,满足CANB关于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师资要求。

4.实践环节的硬件条件

我校建立了IWE培训实训基地,配备了焊条电弧焊、埋弧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焊、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等离子弧焊、电阻焊、摩擦焊、气焊、切割、喷涂等焊接、切割、喷涂等设备,设备数量及规格可满足IWE培训实践环节的要求。

四、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对于一般工科院校,高等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案等,都面临着强化工程教育、加强工程应用能力培养的问题。

在高校培养IWE工程师是从“通才”到“专才”的后续教育,对即将走出校门的学生开展焊接工程师培训,可以尽快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以能更快进入焊接工程技术人员的角色,能够独立开展技术工作,满足企业需求。

IWE培训与本科教学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学历学位教育+职业资格认证”培养模式,毕业生可以在获得大学本科毕业证、学位证的前提下,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对学生的就业及后续的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五、IWE认证项目对学生就业的推动作用

目前已经开始在校大学生IWE培训的学校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20多所大学,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华中地区。截止2008年底共举办在校生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班34期,1056名在校生获得国际焊接工程师资格。参加培训的学校数量越多,对其他学校的学生就业造成的冲击越大,所以为了与国内同专业毕业生保持一致的学术和工程应用水平,我校很有必要开展国际焊接工程师的培训工作,实现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

随着近年来就业形势不断严峻,参加培训的学生组成发生着变化,不仅本科生积极参加IWE培训,而且越来越多的在校研究生和博士生也参加IWE课程的学习。2006年吉林大学材料学院参加国际焊接工程师培训的学员中60%为硕士、博士研究生。

IWE是ISO体系企业认证的必备人员条件,对企业的走访过程中了解到在钢结构、轨道车辆、电站锅炉、核设施等行业有非常广泛的空间,另外在一些涉外的工程建设项目中也是必不可少的认证条件,石油石化行业对IWE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

随着企业对国际焊接工程师需求量的增加,使得在校生参加培训的人数逐年递增。从开展IWE培训的各学校统计结果看,取得IWE 证书的学生可以达到100%的就业率,而且为二次就业情况争取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校在2011年初进行了西北地区首次在校大学生的IWE培训,引起许多用人单位的广泛关注,对我校获得IWE资格的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培训工作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所有参加IWE培训的学生全部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通过此次IWE培训工作的过程、成果及与其他院校培训的比较可以看出,我校毕业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踏实的学习、工作作风,旺盛的求知欲,强烈的上进心。推动IWE及其他职业培训的进行,充分开发学生潜力,提升学生的竞争力和发展后劲,是学科体系改革过程中应给予充分重视的工作。

综上所述,为适应企业对国际化、工程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我校对在校生进行IWE资格认证培训,提高了焊接方向毕业生的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形成了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焊接专业的改革与实践证明开展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是可行的,学生在培训中获得了更多的动力,对其自身的职业规划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吴林,闫久春,加入WTO后中国高等学校焊接技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焊接,2004(9):13-15

[2]钱强.国际资质焊接人员培训规程及实施[J].焊接,2004(9):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