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宣教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6:01

健康宣教论文

健康宣教论文篇1

1临床资料

本组输液患者100例,部手术75例,大肠手术25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23~82岁。经过输液宣教,取得良好的效果。

2健康宣教内容

(1)输液前应详细宣教,主动与患者沟通交谈,话语亲切,告知输液的重要性。(2)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是否是过敏体质,有无心脏病史、糖尿病史,如有严重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患者,床头挂醒目标志,并各班交班,加强观察;如有心脏病史,输液速度应<60滴/min,告知患者所用药物名称,主要的药理作用及药物不良反应,以及如何减少不良反应:如进食、减慢输液滴速、穿刺部位注意保暖等。手背静脉穿刺采用手背自然放松式操作法,可以减轻疼痛和防止液体渗漏。(3)告知输液前应排空大小便,以便减少输液中排便次数,从而减少液体渗漏机会。(4)介绍输液的大致速度,每分钟60~80滴,特殊药物静滴时应向患者再三强调输液的速度,如环丙沙星100ml须1h才能滴完。解释清楚后才能取得患者配合,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输液不良反应。(5)目前国产的输液器不能恒定地控制输液速度,易受、手摆放的位置等改变。手臂、手背输液时,手臂内屈可影响补液速度,甚至停止输液。(6)输液的危险性,空气输入会引起空气栓塞,莫菲滴管液面应保持30%~50%,莫非滴管以上输液器的空气可无碍,但莫非滴管以下不得有空气。(7)在如厕、起床时输液侧手勿用力,否则易肿;且输液瓶与输液穿刺点保持一定的高度。(8)加强巡视,随时观察患者精神、面色、穿刺部位有无渗漏、固定是否妥善、滴速是否合理。(9)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存在身心不适感。一方面是疾病因素,另一方面是长时间的输液引起不适和心理负担。根据病情协助安置合适的,并指导患者输液一段时间后做适当的肢体变动。(10)软包装输液瓶易变形,常出现输液中断,也有时会出现空气和液体同时输注,是该产品存在的缺陷。(11)告知患者正确的按压方法,避免局部淤血引起疼痛及增加穿刺难度[2]。(12)如果遇到输液器不慎脱落,即可拎高输液器,不可顺手插入输液瓶,及时呼叫。(13)对于禁食、输液量多的患者,指导其采用外周、深静脉留置针输液。

3讨论

静脉输液宣教工作的开展力度不够,主要是对这一工作的意义认识缺乏,我们往往认为这些基本常识患者应该知道。我们通过系统的宣教,一方面患者能更好地配合护士完成静脉输液,从而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减少重复穿刺,减少患者的痛苦,使护患关系改善,患者的满意度极大地提高;一方面,也敦促护士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护理队伍的自身素质。另一方面,可使输液的危险性极大地降低,提高输液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在目前医疗体制下,护士的配备不足,输液器材的缺陷,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显得格外重要。我们还可以制定静脉输液宣教卡,采用黑板健康栏来开展这一工作。

健康宣教论文篇2

由于农村老年人文化素质偏低、自我保健意识不强、人力和资源缺乏等制约因素,影响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1]。而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心理状态、人口老龄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菲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增加,老人们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指导,期望通过护理干预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2]。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倡导老年人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健康教育的实效性。现将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0年~2013年对本社区≥65岁的约7500名老年人进行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其中男4388人,女3112人,年龄65~80岁,平均71岁。

2 健康教育的过程

2.1宣教前的准备工作

2.1.1确定宣教的对象 一般每次宣教活动组织30名左右有一定的理解、接受能力的老年人。

2.1.2选择宣教的地点 以靠近老年人居住地的老年活动中心为宜,要求光线明亮、交通方便、地面平整、环境整洁安静、有空调、卫生间、开水设施,利于老年人活动。

2.1.3确定宣教的内容 根据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需求,选择1~2个方面的内容。

2.1.4选择宣教的方式 通过评估他们的一般情况,如听、看、说、认知,来选择方式,有张贴宣传画、讲座、讨论会、放映幻灯片、录像、VCD等。

2.1.5确定宣教人员 根据宣教内容确定宣教人员,可以是专门做宣教工作的人员,或是在某一方面有经验且具有亲和力的临床医生,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还可以请上级专家。

2.1.6宣教时间的安排 以下午14:00~16:00点为主,活动大约进行1~2h/次,每2个月进行1次,保证本社区每个行政村的老年人每年健康教育达到6次。宣教前将时间、地点通知到每一个宣教对象。

2.2进行宣教活动

2.2.1语言 由于老年人的听、说、看、反应能力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所以尽量 使用老年人易懂的方言,结合普通话,将医学知识深入浅出的阐述。

2.2.2语速 尽量用慢语速进行宣教,极力反对说教式演讲。

2.2.3动作 在宣教过程中配合躯体语言和行为语言,调动老年人的兴趣,使老年人对所讲的内容留下深刻的认识。

2.2.4观察 在活动中观察老年人对知识的认知反应,察言观色,对老年人有疑问或有争论的知识点应仔细讲解。尊重老年人,让每一个老年人在活动中都有参与讨论、发表言论的机会。

2.3宣教后的后续工作

2.3.1检测宣教效果 通过活动中的提问、活动后的小测试,直接收集老年人的学习效果;通过观察老年人的生活、行为是否采纳正确的生活行为方式,间接地了解学习效果。

2.3.2听取反馈意见 听取老年人对活动安排的意见,如宣教内容是否合适、宣教人员是否宣教到位、宣教活动安排是否合理等的。

2.3.3记录 将每次活动的所有内容都记录在册,作为宣教工作的存根,也为以后的宣教工作提供参考,利于健康教育的有序发展。

3 结果

通过2010~2013年的宣教活动的开展,本社区的老年人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达到了≥85%,行为知晓率达到了≥80%,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下降了2%,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4 结论

综上所述,开展对农村社区老年人的健康教育活动对促进健康、降低发病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

健康宣教论文篇3

我院自2004年起在自认为做了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对全院实施了健康教育覆盖。

1 方法

针对各科疾病特点和病种,分别制定了详细的宣教计划,并根据计划配套整理了宣教档案,同时建立了健康宣教效果评价制度,确保健康宣教有效落实,进行每月一次的“宣教有效率”调查,采用自设的患者对教育内容知晓率的调查问卷,由专职的调查人员每月一次在全院各科室进行宣教有效率的调查,并将结果进行科室间排名。在总结一年的调查结果时,发现儿科的宣教有效率始终排在最后。总结一年的患者满意度,满意度均有大幅度提高,而儿科提高不明显[1]。这一情况引起了我们的重视,经过对儿科进行深入跟踪的调查后,召开了专题会议研究讨论调查结果。最后认为,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护士机械执行宣教计划,没有掌握宣教时机。

2 措施

召开儿科主任、主管医生、各科护士长参加的儿科患者及家属心理特点、知识需求分析讨论会。根据讨论结果整理了儿科健康教育时机与技巧基本知识手册[2]。主要内容有:对于刚入院的患儿,家属的心情是尽快减轻患儿病痛,此时,就不能机械地进行入院宣教,要等医生为患儿诊治,家属情绪稳定、心平气和后进行入院宣教、住院须知等[3]。喂养知识要在母亲开始给患儿喂奶时进行。并讲解如何保持患儿口腔清洁、预防鹅口疮等知识。药物知识要在患儿安静病情好转时进行。协助换尿布时为患者宣教臀部护理知识及脐部护理知识。口服药给药法要在开始为患儿喂药前为家属讲解示范。晨间查房时为家属讲解小儿疾病知识、保温及卫生知识。巡视查房时,根据患儿家属需求为患儿家属宣教有关各方面知识。患儿痊愈,将要出院时宣教基础免疫计划、健康体检、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等方面知识[4]。将讨论的有关内容由护理部给儿科全体护士进行培训,并发放儿科健康宣教时机与技巧人手一份。要求儿科全体护士尽快改变健康教育宣传方法和习惯。要求护士宣教时一定要诚恳,要富有同情心和爱心,时刻从一个家长的角度出发,为患者着想。

3 结果

改变工作方法后第一个月的健康教育有效率调查,儿科的健康教育有效率便有了大幅度提高,由以前的54%上升至88%,并在此后一年的调查中持续上升,始终维持在90%以上,在科室排名中也名列前茅,同时科室的患者满意度也大幅度提高。

4 讨论

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是护士的责任和义务,是对患儿权利的尊重。因此,健康教育以作为一种护理手段,收到护理界普遍重视。同时,通过对患儿实施健康教育,使患儿增进了健康知识的了解,改变了不利健康的行为,提高了患儿依从性,使患儿更积极地配合治疗,还能和谐医患关系,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5]。儿科又是一个专科特点比较明显,服务对象比较特殊的科室[6],因此,在进行各项服务工作时,都应认真考虑各方面因素,用心分析患者家属心理需求,掌握时机,适时进行健康宣教,才能确保健康教育效果,进一步和谐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李文祥.谈谈儿科门诊宣教工作.中华护理杂志,1980,4:44.

2 毕延芹.儿科门诊治疗护士与病人沟通的技巧.重庆医学,2004,4:74-75.

3 易秀容,李旭清,刘艳梅.建立儿科门诊良好护患关系的探讨.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3:63-64.

健康宣教论文篇4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3-0040-01

健康宣教是护士针对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教育,它的作用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影响和改变人的不利于健康的行为,使之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它是心理护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却又超前于心理护理的一种方法,有效的健康宣教不仅可以告知患者对疾病的正确认识,还能告知患者如何对疾病正确的预防。为了更好地开展健康宣教,培养护生相关能力,学校采取了多元式健康宣教模式来培养护生沟通和交流能力。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择的对象学校3年级~4年级高职护生护理专业班学生200人。第五学期开始“外科护理学”课程,各班级有关教材、教学大纲、教学时数、教学目标均相同。所有护生均通过中考统一招生入学,年龄17岁~18岁,入校时成绩相当,进校后随机分班,教师任课时随机选择班级。按班级序号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三班、五班和对照组为九班、十班,每班50人,共200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实验组,主讲教师在讲外科护理学课之前,先统一制定多元化健康宣教的具体内容和形式,视频的内容、多媒体宣教、情景案例统一,授课教师统一备课及编排,主要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进行练习。听:通过播放视频、多媒体宣传等,直观看到、听到具体的健康宣教方法和沟通技巧;说: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情景演练、口头宣教、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表达,将听到的、看到的、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读:通过制作精美健康宣教卡片或在走廊里做一些常见疾病的健康宣教海报,利用休息或课间时间,让学生去读、去看,反复练习,强化记忆;写:通过简单的问卷调查、案例宣教、书面宣教让护生写出某些疾病的健康宣教内容。对照组仍采用传统的实践课教学方法进行健康宣教。

3. 评价方法

通过师生问卷、关键能力培养达标评价量表Dilfhi统计表、成绩评价进行分析,利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结果

三、结论

健康宣教贯穿于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整个过程。健康宣教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方法,良好的健康宣教能促进护患沟通,增加彼此了解,让患者及时了解病情的相关变化,增强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也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良方。而且,多元化健康宣教形式宣教效果好。多元化健康宣教通过多种感官刺激获取信息量,比通过单一感官刺激获取信息量大得多,并且视听并用的学习效率最高。因此,护生应该多渠道进行学习,在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健康宣教论文篇5

1 存在的问题

1.1 对在ICU中健康宣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护生普遍认为ICU病房是危重患者医疗集中与加强处理的场所,它的最大特点是危重患者的集中和现代化监测与治疗仪器的集中。护生初入ICU,目及之处是医护人员忙碌的身影,各种他们从未接触过的先进的监护仪器和各种仪器发出的警报声。大部分同学认为能及时的抢救生命是最主要的,只要能及时地实施各项治疗和护理措施就可以了,而健康宣教可以在以后其他科室的治疗、康复护理中进行,忽略了在ICU健康宣教的重要性。

1.2 健康宣教的手段、方式单一 护生在实施整体护理的健康宣教时,宣教的方法单一。护生所针对的ICU患者有别于其他的患者群体,他们病情重,病情可能瞬息万变;而且患者在ICU的周期短,转入其他科室的时间快。护生与患者接触的时间有限,影响了健康宣教的实施。同时由于护生本身普遍年龄偏小,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有限;知识水平及其运用语言能力也存在着不足,影响了宣教的实施。ICU的工作需要兼具监测、治疗重要脏器功能状态的两大职能。一个合格的ICU护士需经过正规的训练,同时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对于实习期的学生,我们只要求他们能基本了解ICU的工作性质,学会基本的监测,掌握基本的急重症护理操作,同时尽可能的实施健康宣教。

2 对策

为提高护生在ICU病房健康宣教的实施效果,我们考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着手。

2.1 提高认识 如果宣教者,即护生本身都不重视ICU的宣教的重要性,那么,认真地实施就是一句空话。我们除了在理论上加强教学,同时通过各种案例教学,加深同学对宣教重要性的理解。在普通病房的护理工作中,健康宣教就是一个薄弱环节。在ICU,护生忙于各种监护和操作,健康宣教更易流于形式。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案例教学的效果较为理想。随着多媒体在临床教学的应用,我们可采用综合模拟教学,利用多媒体网络,配以声音、图像,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其中体会健康宣教的重要性。而且这种新的教学模式,非常受学生欢迎。

2.2 加强护生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 要实施好健康宣教,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熟练的技能。试想,一个没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坚实理论基础的护生,怎样能建立护患间的信任,又怎能很好地实施健康宣教呢?护生在学校里学习过《急救护理学》,但未系统学习过《急重症护理学》。而且因为课时有限,急救护理的内容只是粗略地介绍相应急救的内容,与实际的ICU工作还有很多的差距。我们在护生进ICU之前,安排几次系列讲座,由ICU病房资深护士或学校临床教师担任授课。内容包括内、外等急危重症的救护理论,急重症患者的主要监测项目,常用监护仪器的基本操作,主要监测项目的常用参数,临床常用的急救技术操作项目。系统化的讲解仅仅是加强知识、技能体系的第一步,这些知识和技能需要实习生在实习中不断地加强和巩固。

2.3 注重沟通技巧,采用多样化教育方式 护生在了解了健康宣教的重要性后,我们在临床带教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她们的宣教能力。总的原则是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需施教[2],采取灵活多样的宣教方式,加强宣教效果,重视信息沟通双向性。健康宣教形式应体现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生活特点、医学科普知识掌握和渴望程度不同,因人而异、因病而异。灵活机动地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比如做治疗、护理时,可以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进行沟通、交流。除采取一对一的口头宣教外,还可在每个床位前放置健康教育手册,方便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随时取阅。也可采用书面指导等形式进行宣教。同时注意了解患者的接受情况,在宣教工作中应努力激发患者自身的积极性。我们还要求护生明确ICU的特殊性,宣教的对象不仅局限于患者本身,还需对家属做好相应的宣教工作。同时注意患者病情一旦稳定,在转科前也需做好相应的健康宣教,为下一步的康复治疗做好准备。这种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要让护生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总结经验,积累经验。

2.4 加强知识宣教的同时,加强心理上的健康宣教 ICU病房因其管理的特殊性,原则上不允许家属陪伴,清醒患者易产生孤独、恐惧、寂寞感;昏迷、麻醉苏醒后的患者时常出现对时间、场所的认知障碍,患者对医护人员依赖性很强,所以心理上的健康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患者认为医生和护士大多关注各种监护仪器的使用,关注多种监护和治疗,而忽略他们本身。我们在带教中要求护生在做各种治疗和护理时,尽可能在患者的视野内活动,说话时靠近病床,语态亲切、自然,以增加他们的安全感;要花时间了解患者的理解与语言交流能力,在做治疗、翻身等操作时,通过神情、言语、动作给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随时将对患者有积极意义的信息透露给患者,让患者感受到在这特殊的环境中有医务人员在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5 加强临床教师队伍、带教教师的建设管理 临床带教是培养素质型、多向型、创新型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3]。护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已有一定的基础。但ICU的重症护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健康宣教又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工作。我校要求临床教师必须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下临床,及时掌握临床一线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了解最新的护理动态。在前期的教学中,就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实习过程中,护生的临床实习效果与带教教师的作用密不可分。一位称职的带教教师不仅言传身教,以实际行动来感染护生,潜移默化地灌输给他们良好的护理道德,同时要教会他们怎样利用好的方法、方式,帮助他们迅速成长。将健康宣教融入临床护士的工作职责中,建立健康教育考评指标,并列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4]。

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把护生造就成为具有临床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和管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5]。针对专业的特殊性,我们需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护生健康教育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王丽英,刘雪琴.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0,16(3):12.

2 张静,陶红.急救护理学的综合模拟教学.南方护理学报,2002,9(6):53.

3 王翠丽,王克芳.护理本科临床教学情况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2002,17(4):304-305.

健康宣教论文篇6

住院教育

①入院教育:即病人在入院时由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进行的宣传教育,包括医院环境、规章制度、作息时间、探视制度、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通常由办公护士及责任护士承担,在给病人办理入院及做入院护理的同时,采用口头教育和发给健康教育小册子、住院须知等形式,既让病人学到了卫生科学知识又密切了护患关系,消除了病人入院时的陌生感和恐惧感,有利于安心配合治疗。其宗旨是使病人和陪护人员尽快熟悉住院环境、稳定情绪、遵守住院制度、积极配合治疗。②在院教育:包括疾病的防治知识,隔离、消毒、护理治疗知识;检查化验知识;合理用药知识;术前术后指导等;教育病人正确对待自身的疾病,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早日康复的信心,同时对病人的陪护人员进行保护性原则教育,指导他们在精神上给病人以支持和鼓励,避免恶性刺激。并针对不同类型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矛盾,介绍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和自我心理保健方法,消除异常心理和心理负担。如有目的有技巧的语言交谈、组织同种病人的咨询会、定期或不定期的公休座谈会、健康教育讲座等。③出院教育:以口头或教育处方的形式,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住院治疗的效果、疾病现状及预后,指导继续用药和定期复查等注意事项,进行生活方式和家庭护理的指导。使病人出院后巩固住院治疗效果,防止疾病复发和意外情况的发生。同时还征求患者及家属对医院和医护人员的意见,不断改进医院的护理健康教育工作。

宣教方法

①适时宣教:a.对新入院病人入院当日只适当做一些必要的医院环境、制度介绍等。原因是新病人刚入院对住院环境的陌生和对疾病的担忧,使他们对护士的宣教根本无心听。b.加强医护间沟通联系。c.住院时间较长的病人,随着病情变化要随时宣教。d.手术病人的宣教,术前向病人讲解手术的大致过程、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康复知识,减轻和消除病人的恐惧、紧张感。②视病情宣教:重病人要抓住要点宣教,轻病人和恢复期病人要做预防性宣教。教会患者必要的技巧。③求共性宣教:可将同一种疾病的患者组织起来,针对其共同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教育指导,组织患者进行讨论,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增强病人的求知欲,同时他们也可以相互讨论、补充、加深印象。④按特点宣教:因人施教,对分别来自城乡差别,知识层次悬殊,要区别宣教。可通过语言、图文、电化及实践指导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如:座谈会、个别咨询、讲座、科普读物、照片、实物、电视宣教等,使护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得到恰如其分的表现。

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

①掌握健康教育知识:护理人员必须按程序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健康教育,保证目标实现。护士应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注重学习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并将理论付诸于实践。②掌握沟通技巧:沟通是护士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方法。③护士应具有稳定的情绪:护士情绪变化对病人及其家属都有直接感染作用,护士关心安慰能激励病人勇敢面对疾病,护士的微笑会使病人感受到振奋、自信。

健康宣教论文篇7

健康宣教的内容

随着护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健康教育已贯穿到从患者入院到出院后的各个环节,而实施有效完整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识,保证患者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均能得到身心两方面的护理,如病毒性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流行性结膜炎的患者,具有复发率高的特点,健康教育的形式就要贯穿在每一天的每个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与每一个患者单独交谈,实施人性化的个体化宣教。护理之前,首先询问患者病情的好转与康复情况,使患者产生亲切感,感到安全、可信,拉近护士与患者之间的距离,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良好关系,然后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病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并发症、饮食禁忌、眼药水使用说明等,以期达到提高患者的防病治病意识,早日康复的目的。如病毒性角膜炎的特点是复发率高,1次治疗不彻底,容易多次发作,宣教重点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发作期间避免野外活动,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食牛羊肉、海鲜等腥味食物。

健康宣教要具有科普性、知识性、趣味性、通俗易懂

科室在醒目的地方悬挂宣传厨窗,展示专科疾病治疗护理常规,并在走道上悬挂小块匾,宣传眼科知识。由于患者年龄、文化、职业、性格、病情上的差异,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对待,才能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对那些文化程度高、适应能力强的患者,护士除了介绍有关医院基本环境制度外,着重介绍病情及预后,使他们对自己的病情、诊断、治疗及护理心中有数,积极配合参与治疗。而对文化程度低、年龄较大、适应能力差的患者则要耐心指导饮食及休息,少量多次、循序渐进地讲解病情、治疗和保健知识,使患者有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对闭角性青光眼患者的宣教则是告知他们,病情就像水管通路发生了堵塞,引起压力增大,压迫了看东西的视神经,引起激烈的疼痛,如此反复发作几次,视神经就会丧失功能,导致失明,故早期手术的目的就是要将堵塞的水管通路进行改道,解除压迫,故手续后,既能解除疼痛,又能保护视神经。通过如此通俗易懂的讲解,很多老年患者就能消除做眼睛手术的恐惧,积极配合早期手术,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掌握健康教育的时机,提高宣教效果,把宣教落到实处

患者入院初始,首先做入院常规介绍病区环境,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责任护士及简单的病情介绍,饮食及各项检查注意事项等,待病情稳定或入院2~3天后,再进行健康教育,耐心讲解疾病的发病原因、过程、预后及预防,治疗方法和所用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在宣教的过程中,时机的掌握显得至关重要,如1个眼球破裂伤的患者或1个酸或碱烧伤的急症患者入院,尽管护士很耐心细致地对患者进行了疾病的健康宣教,但患者处于创伤应激的心理状态之下,根本无心领会你对他讲了些什么,当其病情稳定之后,护士长检查健康宣教的效果时,95%以上的患者都回答说没有做健康方面的宣教,故对这类患者健康宣教的时机选择在手术后病情心理相对稳定的时候进行,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讨论

融洽了护患关系:通过健康宣教,护士在频繁地与患者接触时,主动与患者交流沟通,同时把与疾病有关的健康保健知识教给患者,使患者感到受益匪浅,护士提供的服务已从功能制下简单的执行医嘱到整体护理下关注患者健康,满足患者各方面需求的综合护理,通过全程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保健水平,患者开始关注护士,认可护士,使护士的社会地位得到了提升。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新医学观点认为,完整的健康教育观念是指心理、生理的健康及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而护理人员掌握专科知识技能,则是进行健康教育的前提,护理人员要不断更新护理观念,拓宽知识面,不断提高医疗护理的理论水平,还要学习行为科学、人文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其他学科知识,其次应掌握交流技巧,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使患者获得的健康教育知识更专业、更丰富,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才能为患者提供最佳的服务。

提高了专科理论操作水平:专科护理水平的优劣是发展护理学科、提高护理技术含金量的重要砝码,现在不少国内外护理有识之士呼吁要提倡“专病专护”,培养“专病护士”。护士通过学习,可以逐步掌握眼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治疗手段、用药护理、饮食调护及出院指导等系统的内容,并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传授给患者。通过这个普及-提高-再普及的过程,达到消化、吸收、运用的目的,达到理论水平的升华,使医学理论与护理实践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丰富了护理学科的理论体系。还要求所有护士会测非接触眼压,会做结膜下注射等专科操作。长此以往,专病护士的发展有望加快步伐,成为专科骨干,专病护理人才已为期不远。

总之,通过广泛开展健康教育,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提高了患者相关疾病知识及自我保健、自我护理的能力,达到了预防疾病、保持健康、促进康复、建立健康行为的目的。

健康宣教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588-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我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均经颅脑CT确诊,为首次发病,格拉斯哥评分>8分,病情稳定者。共纳入研究236例,将2011年7月1日~2011年12月31日126例设为对照组,2012年1月1日~2012年6月30日11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70例、女56例,年龄39~76岁;小学及以下学历26例,初中43例,高中及中专35例,大专及以上22例;观察组男61例、女49例,年龄41~77岁;小学及以下学历23例,初中39例,高中及中专24例,大专及以上24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1.2.1.1 对照组 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模式,由责任护士按照病房制定的健康教育内容,采用口头宣教方法。

1.2.1.2 观察组 将桑代克学习理论应用于健康教育中:①组织护士认真学习桑代克提出的三大学习定律:准备律、练习律和效果律,深刻领会其含义。②分析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护士实施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教育形式单一、教育时机不当、语言沟通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出院指导不够详细[1]等。③针对问题,组织讨论,将桑代克学习理论应用其中,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④责任护士负责桑代克学习理论为主题的健康教育的实施。⑤护士长和责任组长每周2次对健康教育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督导,必要时给予补充教育。

1.2.2 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健康教育达标情况和护理服务满意度。①健康教育达标情况。采用我院的健康教育检查标准,出院前1~2d由责任组长进行评价,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宣传资料、入院宣教、住院宣教、出院宣教4大项20小项内容,90分为达标。②护理服务满意度。出院时采用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内容包括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宣教内容、宣教形式、出院指导等13条内容,每项满意度分值:满意3分、一般2分、不满意0分,将调查表所得分数之和/39×100%。得分≥95分为满意。

1.2.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a=0.05。

2 结果

3 讨论

健康教育是通过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 促进人们自愿地改变不良健康行为和影响健康行为的相关因素,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2]。临床健康教育,本质上是患者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进行认识活动的过程,是双方共同活动的过程。桑代克学习理论的应用,对护患双方的学习均起到促进作用,分析其作用机制如下。

3.1 桑代克认为,准备律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开始时的预备定势[3],它不仅指学习前的知识准备或成熟方面的准备,而且包括在开始学习时动机的准备。健康教育中准备率的应用:①知识准备:调研结果显示,部分学历及职称低的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掌握不足,没有能力更好地完成健康教育工作。如在给患者做饮食指导时,只笼统地说吃低盐低脂肪饮食、糖尿病饮食,当患者想知道具体吃什么时,护士往往答不上来,缺乏系统的理论知识。针对这一情况,科室建立健康教育制度,准备疾病宣教资料,包括健康知识宣传栏、壁画、宣传手册、光盘等,方便护士使用。②沟通技巧准备:选择恰当的教育时机,与病人一起安排教学时间,一般在病情稳定后或入院后2~3天开始;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态度温和诚恳,当护患认识出现分歧时,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病人,要因诱利导,逐渐改变病人对健康问题的不正确认识。③学习动机准备:准确收集病人资料,正确评估病人的健康需求和学习动机,在具体内容上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住院的不同时期选择侧重点,从而引导患者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改变和依从;同时将健康教育纳入三基考试内容,考评结果与绩效奖金挂钩,调动了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的积极性。

3.2 练习律包括①应用律是指任何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一经应用或练习则可使之加强,练习越多,则联结力越强。②失用律是指如果某一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在若干时间内不加以练习的话,联结的力量就会减弱。这一规律强调的是反复练习、不间断练习,不仅适用于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指导,更适用于护理人员自身的提高。练习律的应用启示:①合理安排教育内容,根据病人的知识层次、接受能力选择讲解内容的深浅、多少,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对不易理解的内容要反复多次讲解。②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尤其对于文化低的病人,医学术语往往难以理解,尽可能地使用他们熟悉的日常用语,只要保证意思不变就行,要生动形象,以充分调动病人学习的积极性。。③采用多种教育方式:调查显示:最受高血压患者欢迎的是医务人员与病人交谈、提供疾病科普读物,还可采用图片、录像、幻灯等直观教学法,对病情平稳者组织专题讲座和护患交流会。对于血压测量方法及功能锻炼的手法,则在床边进行技术指导,并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

3.3 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所建立的联结受反应效果的影响。当反应是满意的时候,联结力量就会增强;相反,当反应是烦恼的时候,联结力量就会削弱[4]。效果律强调了健康教育及时评价的重要性。病人接受健康教育后注意观察是顺利接受还是有抵触情绪,及时评价教与学的结果,针对不足,具体指导,加强病人的正确行为。当病人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产生了一定的良,如掌握了血压的正确测量方法后,及时给予鼓励,使患者产生愉悦感和成就感,可促进其健康行为的强化。

桑代克学习理论的应用,可以指导我们选择恰当的健康教育方法,激发患者的学习动机,增加学习的有效性,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的依从性,同时护理人员的健康知识水平和沟通能力也不断加强,提高了护理服务满意度,促进了责任制整体护理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薛协颖.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147.

[2] 黄敬亨.健康教育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4~5.

[3] 马彩虹.桑代克的学习定律及其启示[J]. 常熟高专学报,2001,5(3):68-70

健康宣教论文篇9

资料与方法

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为今后有针对在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

本调查以我院健康教育协作社区丰山、园岭居委会的常住居民为对象。调查采用发放调查问卷方式,主要是自填(823%),部分65岁以上老人为询问调查(177%)。本次调查共发出调查问卷342份,回收319份,有效试卷319份,有效率100%。在电脑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 果

一般情况:年龄16~65岁;男122人,女177人;文化程度:小学94人,初中124人,高中67人,大专以上34人。

对健康教育的需求情况:①社区居民最希望医疗卫生服务进社区,在社区内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见表1。②社区居民希望得到哪些方面健康教育知识,见表2。③对于在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看法,两种人群有明显的差异(P

讨 论

社区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比较强烈,但是有06%的社区居民认为在社区内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没有必要,说明一小部分居民对自身的健康不够重视,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宣传力度,在社区积极开健康教育活动。

开展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要有针对性。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疾病防治知识需求最为强烈。针对社区居民的需求,加强疾病防治的健康教育,针对疾病的发病原因和生活方式,进行宣传教育。

开展健康咨询和健康讲座是社区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由于社区居民的知识水平较低,阅读、理解能力较差,采用咨询及讲座的方式,可以使居民直接与健康教育工作者交谈,被动和主动地掌握健康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行为。

发放宣传资料是社区健康教育的必要措施。调查结果显示,3197%的社区居民都希望发放相应的宣传资料。由于现代的生活紧张,发放宣传手册这种做法可以让居民随时随地学习健康知识,而达到健康教育的效果。

调查结论:在社区开展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我院应与管辖的居委会加强联系,在社区内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通过健康咨询、科普知识讲座,发放卫生宣传手册等健康教育活动,让居民获得更多的卫生科普知识,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健康宣教论文篇10

一直以来,医院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健康教育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也关系到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不断提高职工的健康意识,养成文明的生活、科学饮食习惯,不断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和我院的实际情况,现制定2011年医院健康促进工作计划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1、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发挥健康促进委员会的作用,落实各项健康政策,加大管理力度,通过各职能部门的积极配合,动员全院职工积极参与,在全院上下努力营造一个促进健康的良好环境,使广大职工及就诊、住院病人不断增加健康知识,掌握更多的健康的技能,建立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

2、制定2011—2013年医院健康促进工作规划;把落实《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及医务人员控烟为重点,结合公共卫生的大环境、关注健康与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热点话题,掌握传染病的流行防控动态,明确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的重点任务。

3、调整、落实健康教育宣传网络,充分调动宣传网络人员的积极性,配合临床医疗工作,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健康促进活动。

4、依托工会开展文娱、体育活动,推动职工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通过健康讲座提高职工健康知识和健康意识,促进健康干预活动的开展。

5、积极参与社区健康促进工作,传播健康知识,普及预防疾病知识,构建和谐社区,做到人人重视健康,人人讲健康,人人都有健康的体魄。

6、制定健康教育经费的使用计划,争取院领导对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的支持,落实必要的健康教育活动经费。

二、提高思想认识,保证日常的工作开展

(一)日常工作

1、保证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工作每季度有计划,有小结,有条有理工作规范。

2、做好年初健康教育宣传员的调整工作,做到院、科领导重视、积极参与,宣传员落实、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网络的作用,层层深入,科室合作,推动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

3、依据《北京市健康促进医院工作考核标准》、《东城区2011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要点》进一步完善院内门诊、病区健康促进考核标准,将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医疗管理规划中,加强医疗部门及行政管理部门对健康促进工作的参与指导、监督和管理力度。

4、定期召开健康促进委员会及健康教育宣传员会议,利用院周会有效地向全院职工传达健康促进的新信息。

年度内召开两次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会议。

每季度召开健康教育宣传员工作例会。

5、积极参加市、区健教所举办的各项培训活动,按时参加例会。

(二)门诊、病区工作

1、有计划地完成全年各大型宣传日的院、内外宣传咨询活动,大力倡导及普及卫生知识,倡导人们采纳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有益健康的环境。全年完成不少于16个卫生宣传日的宣传,及时总结,按时上报活动统计报表。

2、依靠各科宣传员做好门诊病人的日常宣传教育工作,门诊各科有针对性地向病人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护士、医生在病人候诊和治疗时适时进行专科疾病知识的指导。

妇产科每周为孕妇播放两次《孕产期保健知识》录像。

3、门诊大厅的电子显示屏定时播放卫生科普知识。候诊区通过电视传媒播放健康知识。

4、继续做好门诊35岁首诊患者测量血压工作,定期进行检查。

5、病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工作。每周进行一次健康宣教小广播向住院病人宣传健康知识,每月举行一次病人工休座谈会。宣传专栏、健康知识园地为病人提供与本病区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等内容的宣教材料。护士、医生向病人传播健康知识,力求宣传内容通俗易懂,提高宣教质量,宣教覆盖率100%。

6、根据病人住院期间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各病区认真做好病人的入院宣教和出院指导,使病人尽快适应病区环境,减轻病人对医院的陌生感和恐惧感,减轻心理负担,清楚了解疾病恢复期的注意事项,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

7、手术室继续做好手术病人术前、术后访视宣教工作,减轻病人术前的焦虑心情,指导术后病人的恢复。

8、做好健康教育总结资料的收集工作,各种健康宣教记录完整。

9、及时与《健康提示栏》承办单位(健康杂志社)沟通,结合形势,针对科室特点,定期更换院内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内容。

(三)社区工作

配合社区在辖区居民中开展健康教育传播、指导,通过卫生宣传日、传染病流行趋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适时开展居民健康教育讲座、宣传咨询,普及传染病及慢病知识,提高居民防控疾病的知识水平和自我保健的健康意识。

三、以健康管理为主题,深入细致地开展活动

1、年度内计划举办两次全院性、纳入学分管理的健康教育讲座。

时间

内容

主讲人 小编推荐与 医院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关联的文章:

【返回 栏目列表】

单位

职称

 

 

 

 

 

 

 

 

 

 

 2、继续开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的学习,普及“健康素养66条”,针对职工中存在的不良生活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行为干预活动,逐步提高医务人员健康促进观念,强化个人健康技能,充分发挥职工的潜力,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3、在有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继续在掌握常见病、传染病,困扰人类健康的“四大杀手”(脑血管病、心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预防艾滋病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上下功夫,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提高职工自我预防能力,扎扎实实做好健康教育工作。2011年健康促进工作要达到:活动参与率>95%;知识知晓率>85%;体育锻炼参与率>70%,健康行为形成率>85%。

4、继续做好职工控烟工作,加强对患者及家属控烟知识的宣传,控制烟草危害与成瘾行为,保持无烟医院的称号。

5、每季度对门诊、病房病人进行健康知识、健康需求及对宣传教育的满意度调查。

四、做好宣传培训,鼓励医务人员撰写健教论文

1、把健康促进的科研纳入医院整体的科研工作中,制定医院对健康促进科研工作的奖励机制,鼓励更多的医务人员参与到健康促进的科研工作中,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撰写科普知识文稿的积极性。

2、开展不同层面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研讨,鼓励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宣传员参与健康教育论文的撰写。 

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开展健康促进医院的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规划纲要实施方案》;围绕《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66条》、无烟医院、健康促进医院的创建工作开展活动,把医院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推上新台阶。

[2] 小编推荐与 医院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关联的文章:

健康宣教论文篇11

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较为关键的位置,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社会应将中小学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为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完善教育与医疗卫生相结合的有效战略研究。目前,我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心理教育的实际经验,对心理健康的实际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评估,逐渐研究出相应的发展对策,有效推动了中小学健康教育的发展。

1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管理现状分析

1.1关于心理健康的舆论宣传过多,行动力较差

现阶段,从中央的相关机构到地方教育部门,多样化的教育书刊无不在加大力度宣传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些中小学也在不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但是,一些中小学在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过程中,特别是一些西北偏远地区,对心理健康的开展往往只注重其形式,不能将之落实,口号大于行动,实效少于虚名。很明显,导致这一现象发生是有很多原因的,既有教育思想上存在一定的不足,又有医疗卫生行业心理健康的宣传力度以及研究不足,并且具体医疗防控中心的工作相对不够完善,使得教育与医疗之间不能做到有效的融合,进而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得不够完善[1]。

1.2心理健康理论研究较多,实践方法较少

现阶段,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咨询已经逐渐成为心理学以及医学的重点内容,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文章以及心理医疗卫生相关书籍不断的涌现出来。但是,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文章相对较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方法策略反而相对于较少,使得在读者观看以后常常无从下手,不知道以何种方法解决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存在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问题,这是严重制约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因素。例如,一些健康教育的文章,常常涵盖了呼吸道健康、消化道传染病健康、吸烟问题、免疫预防、艾滋病等与医学有关宣传的健康教育,人们在观看过程中缺失正确的认识,以为心理健康的宣传只要做到位,真正做到与否不重要。在这一层面上,我国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以及学者应该承担起相应的治疗义务与教育责任。社会以及人们常常对大学机构、医疗防护中心、科研究中心等机构部门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家以及学者报以厚望,希望他们能研究出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发表一些中小学健康教育发展的创新著作。但是,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一些疾病预防机构以及教育部门的研究作品与中小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发展现状不相符合,使得可实际操作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相对较少[2]。

1.3心理健康提倡建议较多,强制实施少

即使我国的疾病预防机构与教育部门已经联手针对现阶段青少年的实际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效地强化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进一步强化我国青少年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3]。但是,这些已经颁布的明文制度并没有引起社会关爱中小学生协会的高度重视,其主要原因在于社会教育以及医疗部门对于下发文件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常常不当做是一项必须发展的任务,可以不用做出任何的检查以及监督。因此,社会将更多的注意力仍然放在如何强化中小学生成绩以及发展方面,使得心理健康落实力度不够,教育机构与疾病预防中心的配合也相对减弱。

2优化中小学心理健康管理的有效措施

2.1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重要性的宣传

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逐渐深入社会与学校的思想教育中,得到社会及家长的广泛关注,但是就宏观的角度来说,不论是疾病控制中心、中小学、家长或者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对心理教育认识上的缺失仍然是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重大阻碍。社会上对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心理健康的实施完全只限于一种形式化,对疾病预防控制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仍然不到位。因此,应有效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以及实施力度,教育部门联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开设健康教育课堂,讲解突发卫生事件及卫生应急处理,进行应急演练、疏导学生恐慌心理等,促进家庭、社会、学校对心理健康开展重要性的认识,进而从自身出发进一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2.2强化对中小学心理健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疾病预防系统中起步相对较晚,一些地方的发展较不完善。但是时代的发展推动社会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快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步伐。面对这种状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都应该进一步得到有效落实[4]。从一个层面而言,在理论上应该与实践进行有效的整合。现阶段,有关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书籍以及文章多为理论化,学术性较强。因此,在强化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入手,也就是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中得出一些具有科学性、合理的、有价值的理论;从另一个层面而言,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进行有效总结,从事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者,应该进一步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开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活动,鼓励中小学生能够积极的解决一些心理疾病。例如,一些学生患有较为严重的抑郁症,医疗工作人员应该与学生的老师、家长及时的沟通,根据一些心理学的治疗理论并加以落实,逐渐带领学生走出抑郁症的阴霾。总而言之,现阶段的书籍很少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通常情况下都缺少一定的实践性,这样一来就需要广大心理疾病研究学者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以及研究,使得其对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深度剖析以及研究,进而有效的提取出具有实用价值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5]。

2.3积极的开展心理讲座课程

针对中小学生的心理疾病,疾病控制中心应与教育部门进行联合开展一些心理学的基本课程以及相关的心理讲座,完善建立心理咨询机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的活动教育中,并且创设出较为良好的校园氛围,使得学生能在健康愉快的氛围下将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能够及时提出。强化以及不断调整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内容,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在这样的环境下充分了解到心理疾病的严重性,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效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鼓励学生在疾病的预防控制教育中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从而进一步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心理问题的排除以及心理疾病的治疗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中小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心理健康保健系统进一步得到完善[6]。

3结语

综上所述,针对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采用多元化的治疗手段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合理的监管以及适当的调控,结合了心理学以及疾病预防控制,从卫生医疗管理的角度对中小学心理健康的实际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究。现阶段,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一定的弊端与不足,一些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都需要医疗卫生与教育部门进行解决,心理健康宣传以及心理治疗是相当重要的途径之一。应立足于我国的实际国情建立起具有本土元素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而强化我国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心理健康的更好发展。

作者:邢丽 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妮,张勤,张玉媛,等.蚌埠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2):231-234.

[2]范婷琳,王子友.椒江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现况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5(5):512-513,516.

[3]王平,于茂河,柳忠泉,等.青年学生男男者心理健康及其与童年家庭环境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6,37(4):523-526.

健康宣教论文篇12

2013年1月,我科根据科室情况,设立了1名专职健康教育护士,该护士本科学历、副主任护师,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16年,泌尿专科护理工作9年,知识面广,应急能力强、综合能力强,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2专职健康教育护士的职责

评估责任护士在患者不同住院阶段所落实的健康教育质量;进一步研究和制定强化教育计划,并组织实施;培养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和能力;为住院患者提供各种健康咨询活动、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更新健康宣教园地资料;做好患者出院后的延伸服务。

1.3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工作的方式、方法

1.3.1制做相关宣教资料

根据科室病种,制作了本专科各种疾病的电子宣教处方、视频宣教片、健康宣教手册、出院指导处方、主管医生、责任护士联系名片等。

1.3.2评估并强化健康教育内容

每天评估患者的健康教育知晓情况,了解责任护士宣教落实的程度,并和责任护士一起制定宣教计划,及时组织实施。例如:集中同一病种的患者,观看视频宣教片;组织术前患者,集中示范训练有效呼吸、咳嗽、手术;床边指导术后患者的卧位、活动、饮食;对拟出院患者,进行出院康复指导,发放个性化出院指导处方,以及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的联系名片。

1.3.3提供各种健康咨询活动

组织慢性病患者进行专题讨论,每周1~2次;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针对科室老年患者多、合并症多的特点,利用公休座谈会组织患者观看视频宣教片。例如:高血压的预防与控制、糖尿病的饮食与活动、预防跌倒、坠床的有效措施等;根据季节变化及专科疾病特色,更新健康宣教园地资料;定期对出院后的患者进行电话回访。

1.4评价方法

评价2013年1—6月专职健康教育护士设立后,连续6个月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前2项指标的调查结果根据由医院护理部每月1次的调查结果统计得来。(1)健康教育知晓率调查表:医院设计,共10个项目,包括疾病名称、治疗方案、辅助检查项目及注意事项、药物名称、药物作用、手术名称、术前注意事项、术后饮食活动、术后疼痛的应对、出院保健知识,总分100分。(2)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包括对20个条目的评价,如健康宣教、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患沟通等。评分采用Likert5级评分,5分为满意,4分为较满意,3分为较不满意,2分为不满意,1分为很不满意,问卷满分为100分。(3)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由医院核算办每月统计分析后提供数据。

2结果

2013年1—6月,泌尿外科收治围术期患者共587例,专职健康教育护士设立后连续6个月,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连续3个月维持在相对稳定的高值,住院患者对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满意度连续6个月维持在98.3%以上。

3讨论

3.1设立专职健康教育护士,有效地提高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知晓率表1显示:1月份设立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后,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从1月份82.7%提高到6月份88.0%。专职健康教育护士进行日常质控检查,不但增强了年轻护士对求知、学习的欲望,也促进了她们对日常宣教的执行力。且由于专职健康教育护士对健康教育质量的循环控制,使健康教育更有动态性、连续性、完整性。由于责任护士多以单纯的灌输式一般化教育为主,患者只是被动的接受,不易掌握,遗忘快。而专职健康教育护士的教育活动,既弥补了责任护士宣教落实的不足,也使患者对健康宣教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宣教园地更新的内容贴近患者、贴近实际,方便了患者及陪护随时阅读的需求。健康宣教手册因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简单易懂的特点,利于患者全面理解知识,增强遵医行为[2]。而分组讨论更激发了患者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提高了教育效果。尤其是视频观摩,更因其图、文、声并茂,适合不同层次的患者,可以充分调动患者的视觉、听觉和参与热情[3],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