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发展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1 17:17:46

文学发展论文

文学发展论文篇1

(一)规范学术精神。鉴于档案学的学科特点,每一位档案学者都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加强与档案部门合作,紧密联系档案工作实际,善于从鲜活的档案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透过纷繁复杂的档案工作表象抓住档案工作发展规律。力戒纸上谈兵、闭门造车,尤其要避免从理论到理论的文字游戏和空洞说教。即使从事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我们也不能脱离档案工作实际,因为任何一项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都包含着某种特定的应用目的。更何况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和档案学应用理论与技术研究之间本来就互相渗透、互相交叉,我们根本就不可能将其非常清楚地区分开来。研究档案史、评价历史上的档案工作现象、档案学思想和档案学理论,也要实事求是、尊重历史事实,而不能不加分析地全盘否定。实事求是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科学方法,彼此相辅相成,互为前提。

(二)规范文风文德。档案学理论只有不断地推陈出新且被档案实际工作者所接受,才能发挥其对现实的档案工作实践的指导作用。因此,档案学研究者应努力培养严谨、严肃、严格的科学工作作风,不盲从、不迷信、不附和、不武断,独立思考,大胆创新,善于提出新问题,勇于开拓新领域,探求新知识,并大力提倡运用清新质朴、通俗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剖析档案工作现状,揭示档案工作规律,预测档案工作发展趋势。切忌人云亦云,因循守旧,故弄玄虚,用晦涩、难懂的语言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档案学研究者还应加强文德修养,自尊、自信、自强、自律,淡泊名利,谦虚好学,不抄袭剽窃,不,把做人与做学问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规范档案术语概念。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组织专家对现有的档案术语概念进行审查清理,在词形、语义、专指性、配套性等方面严格把关,剔除那些内涵模糊、外延过大、语义陈旧、专业化程度较低的所谓术语概念,重新建立一套符合档案专业特色的、符合档案学发展需要的术语概念,使档案学者们在统一的术语概念基础上进行学术交流和探讨。

二、健全档案科研管理体制,研究档案学发展战略。目前我国档案学研究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档案科研管理体制不健全而造成的。因此,适应社会和档案学发展需要,改革档案科研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档案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要与我国档案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及档案工作改革的精神相一致,抓大放小,充分调动各级档案科研机构和档案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改革的主要目标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档案科研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国家档案学发展战略,确立档案科研布局,协调各档案学研究机构之间的关系,组织全国性档案学优秀成果的鉴定、转让、评奖工作。在此前提下,有计划地逐步改变我国档案学会条块分割的分布状态,使之完成社会化的转变,成为在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指导下的非官方机构,并注重促进学术民主。

与此同时,要逐步改变目前的档案学研究方式,重建档案科研系统结构,实行档案学研究集约化,优化配置档案科研资源。档案学研究集约化的微观主体是以档案学研究者为最小单位的,档案学研究者的创新性是档案学研究集约化的物质载体,其提高和改进的途径主要在于通过各种方式强化档案科研人才的素质。档案学研究集约化的宏观主体是以国家为最大规模的,国家的档案学发展战略是档案学研究集约化的核心力量,档案学的整体水平能否提高,关键在于国家的档案科研政策是否正确。而要实现二者的结合,就必须建立档案科研共同体,即建立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档案科研小组(课题组)或档案科研开发群体。通过档案科研共同体,将不同部门、行业、地区的档案科研机构和科研工作者,特别是将从事理论工作的研究者和从事实际工作的研究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集中资源,取长补短,高质量地完成档案科研课题,并可避免或减少低水平重复研究。档案科研共同体的大量出现是实现档案学研究集约化的基础和基本任务。

另外,要研究档案学学科发展政策,制定档案学发展战略。档案学发展政策研究大体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从总体上对档案学的学科发展进行考察,研究需要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才能保证档案学理论体系的合理发展,才能使其同档案工作实践相适应、相协调:二是针对档案学的具体领域或具体方面的发展,研究需要制定什么样的政策,才能保证该领域或该方面具有更大的发展活力。具体来讲,就是要研究各类档案学研究机构的协调与合作政策,档案学研究经费的划拨政策,档案学研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政策,档案学理论研究队伍的建设政策等。档案学的发展战略是档案学发展的长远性、全局性蓝图,是对档案学未来发展目标及其实现途径的规定和谋划。它以长远的战略目标来规划当前的行动方案,要求既要重视对事关档案学发展大局的热点问题和重要领域的研究,又要注意档案学理论的整体发展。制定档案学的发展战略一定要结合档案学的学科发展规律,紧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尤其要与我国档案学研究系统的总体规划相适应。

三、进一步加强档案学术评论工作。近20多年来,我国档案学术评论有了一定的发展,不少杂志都先后刊发了篇数不等的述评文章,其中不乏上乘之作。这自然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是一种可喜的现象。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档案学术评论所受到的重视与应受到的重视,还有不小的差距;档案学术评论所发挥的作用与应发挥的作用,也有不小的距离。也就是说,档案学术评论还没有被摆上应有的位置,研究水平还比较后,远远不能适应档案学发展的需要。

为进一步加强档案学术评论工作,当前我们应下大力气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提高对档案学术评论重要性的认识。首先,档案学理论研究者要正确认识档案学术评论在档案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档案学术评论的内容和范围,进而明确开展档案学术评论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把档案学术评论当作义不容辞的职责,切实加以重视。中国档案学会及地方各级档案学会要把档案学术评论列入各自的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召开包括档案学术评论在内的专题座谈会和学术讨论会。档案学会会员及其他档案工作者要刻苦钻研档案学理论,积极撰写档学术评论文章,藉此交流经验,逐步完善档案学术评论的内容,把档案学术评论当作一门分支学科来建设。第二,开辟档案学术评论园地。目前我国既没有档案学术评论刊物,也没有哪一种档案杂志设置档案学术评论专栏,这显然不利于档案学术评论活动的开展。从长远来看,创办一种以档案学术评论为主要内容的杂志是十分必要的。在当前,各级各类档案杂志应开辟学术评论专栏,增加理论研究的比重,这对提高刊物的质量,扩大其在社会上的影响也是不无益处的。第三,建立档案学术评论队伍。这支队伍应以档案专业教师为主体,因为这部分研究者为了教学的需要,大都对档案学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理论造诣相对较深。有中级以上职称的档案实际工作者也要结合工作实践,积极参与档案学术评论,对档案理论界的一些观点和现象大胆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档案专业学生是档案研究的后备军,应重点加以培养。各档案专业教学点应在课程设置时安排档案学术评论的教学内容。攻读档案学硕士、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更要把档案学术评论当作一门专业主干课来学习、研究。

四、努力改善档案学研究系统的外部环境。档案学研究系统的外部环境泛指档案学研究系统之外的与档案学研究系统直接或间接发生联系的一切要素和条件,主要有:向档案学研究系统给予政策支持的政策环境,向档案学研究系统输入科研人才的教育环境,向档案学研究系统划拨科研经费的经济环境,向档案学研究系统提供有用理论、技术和方法的知识环境,向档案学研究系统输送组织与管理技术的实践环境,接受与检验档案学理论的档案工作实践环境,以及普及与推广档案学研究成果的中介机制等。

应该肯定,改革开放以后档案学研究系统的外部环境较前有了很大的改善。社会档案意识逐步增强,档案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已为不少人所接受。但是,不利于档案学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存在。例如,档案学的学科地位始终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档案科研经费一直缺乏稳定的来源,许多带有规律性的档案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等等。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当前我们应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强宣传,深化研究,努力提高档案学的学科地位。不仅要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工作基本知识,而且要宣传档案学及其知识体系,使大家明白建立与完善档案学研究系统、优化其外部环境既是档案学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经济、科技、文化及社会生产力整体发展的需要;档案学的发展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社会各项工作的发展也需要档案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档案服务;档案学只有与经济、科技、文化协调发展,才能为社会提供最佳服务。以此唤起社会各界对档案学的理解、重视与支持。各级档案学会要积极鼓励、动员广大会员参加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优秀成果评奖活动,以扩大档案学的社会影响。档案学研究者要刻苦钻研档案学理论,不断深化档案学研究内容,努力提高档案学的科学水平,使档案学在现代科学中真正占有一席之地。

文学发展论文篇2

中国政治学研究和发展的现状,是我们思考和推动中国政治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学术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说,是可以选择的,因为在学术研究中,人的主观意志具有重大作用;但同时学术的发展在一定的意义上又是无法选择的.因为学术的整体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受社会发展客观因素的制约,这种制约往往是决定性的。当我们面对新世纪的来临,为推动中国政治学发展而努力时,既要充分考虑到中国政治学本身发展的现状及其内在的发展趋势,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中国社会和政治发展的总体走向。学术要超越现实,但又不能脱离现实.尤其是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各国发展经验都充分表明;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催发出政治发展的新时代。中国现实社会发展的总体态势,预示着走向新世纪的中国政治学发展,将有更为良好的现实条件,从而孕育出一个新的发展高潮。对于正逐渐走向成熟的中国社会来说,政治学发展与政治发展,应是在一种积极的互动中共进的,即在政治发展赋予政治学发展以机遇和条件的同时,政治学也应能够及时有效地为中国政治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推动中国政治的健康发展。这就意味着中国政治学应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新的政治发展时代。为在更高的层次上把中国政治学带入二十一世纪,政治学者应进行开创性的工作,这种开创性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开拓和丰富中国政治学研究领域;二是以自身科学的研究引导中国政治学走上一条科学的、规范的发展道路。前者实际上是研究的方向和领域开拓问题,后者则是研究的思想、态度和方法的创新问题。在这两方面工作中,后者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为什么样的研究思想、态度和方法,不仅决定我们对政治学研究方向和领域的开拓,而且决定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国际性、对此,我们年轻的政治学研究者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新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时间虽然十分有限,但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还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说,中国的政治学发展已经基本确立了自己比较成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中国政治学发展来说,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提供的是一种分析政治现象,思考和判断政治问题的哲学背景和思维方法。这种哲学背景和思维方法,对我们在从事具体的政治学问题研究时所持的研究思想、态度和方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高于后者,但不能完全包含后者。实际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术研究在创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同时,也确立了可供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科学的研究思想、态度和方法。遗憾的是,我们长期以来把研究的思想、态度、方法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简单地等同起来忽视研究思想、态度和方法本易的发展和创新,把许多问题简单化、形而上学化,从而限制丁政治学学术研究的健康发展。

因此,对于走回新世纪的中国政治学,就有一个如何在研究思想、态度和方法上实现积极有效的创新问题。如果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百科学的研究思想、态度和方法与之相呼应,那么中国政治学就能更快地走向成熟。根据中国政治学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我认为进行研究思想、态度和方法的创新,有必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第一、政治研究的学术性和学术研究的政治性的关系。政治学是一问科学,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范畴和体系。在政治学范畴中,各种政治问题都可以上升到学术问题来研究。但政治学研究对象的政治性又决定了它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既是学术问题,又是政治问题。这就使得政治学研究不得不面临如何正确处理学术性和政治性关系的问题。实践证明,在政治学研究中,这两者是不能偏废的,关键在干如何以学术的精神研究政治学中的问题.又如何以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态度去回答所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如何处理好这对关系将影响到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学术定位及其生命力。

第二、体制研究与过程研究的关系。体制研究是政治研究的基本,但不是政治学的核心。任何政治生活都是在一定的体制下展开,但其展开的过程深受各种体制内外因素的影响,因而体制所规定的政治生活与实际展开的政治生活往往有很大的距离,这就要求我们在对政治作体制研究的同时.更应作过程的研究。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政治学研究还主要在体制层面上展开。所以,如何处理好这对关系将关系到中国政治学研究能否上一个台阶,从浅层研究走向深层研究。

第三、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关系。政治学的核心主题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因而,其终极关怀是人的发展与社会进步。这决定了理想主义对政治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政治学所研究的许多政治问题又是非常现实的,深受各种各样现实的客观因素作用和决定。研究对象的现实规定性决定了政治学研究中不能没有现实主义态度。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讲,政治学研究的基本精神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有机结合。由于在一定条件下.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容易产生冲突,所以,如何在政治学的民体问题研究中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成为政治学研究时刻都要面临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治学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际价值的高低。

第四、核心领域深化和边缘领域扩展的关系。政治对社会作用和影响是全方位的,因而,对任何一个政治问题,人们往往可以从不同角度给予说明和解析。这就使得政治学研究很容易借鉴或借取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来研究政治问题,从而形成许多政治学研究的边缘领域,如入口政治、环境政治、民族政治等。边缘领域的扩展对政治学的发展无疑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在推动政治学研究整体水平提高方面,它的作用是比较有限的。因此,政治学整体水平提高,除了有赖边缘领域的扩展外.更主要的还有赖于政治学核心领域的深化,如对国家问题、问题、民主问题、政党问题的研究。对于发展还不十分成熟的中国政治学来说如何深化核心领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第五、经验研究与规范研究的关系。这是政治学研究的两种基本方法。由干传统因素的影响,在很长时间里,我们的政治学研究主要是规范研究,忽视经验研究。这种状况,在这几年已有所改观,经验研究开始被人们所重视。但是,由于人们在政治学研究中对研究的学术性和科学性缺乏足够的追求,所以,这两种研究方法在具体运用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有三:一是如何在具体问题研究中将这两种研究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问题;二是如何使研究中的概念规范化的问题:三是经验研究如何提高科学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无疑有助于提高中国政治学研究的科学性和学术水准。

我认为处理好上述这些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应是:以学术为本,以科学为本。

文学发展论文篇3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全球生产力空前提高和社会经济总量迅猛增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人类在改造自然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如人口失控、环境污染、粮食短缺、能源枯竭等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不无遗憾地深切感到,物质财富的创造与生态环境的恶化几乎是同源、同步地降临到人间,人们往往尚未来得及享受和品味现代化的成果,就频频陷于恶劣环境的困扰与折磨之中。更为严峻的是,当今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不仅表现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严重失衡,而且也扩展为新的社会危机、文化危机和精神危机。如何开辟一条超越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道路,已经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切。以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在21世纪之初就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发展理念,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思路,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开拓了广阔视野。就此而言,我国方兴未艾的生态文艺批评的出场可谓适逢其时,它是“人类减轻和防止生态灾难的迫切需要在文学领域的必然表现”。

然则,中国生态文艺批评的现状如何呢?它在发展中存在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也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的视域下予以认真总结。

在我看来,中国21世纪生态文艺批评,经过了一段短暂时间的“西天取经”之后,目前正处在良好的文艺生态过程中。首先,它初步生成了创作与批评共展的良好生态文艺场域。我们知道,文艺批评固然具有超前引导文艺创作的功能,但它的基础仍然有赖于文艺创作本身的发展,缺乏丰富文艺作品支撑的文艺批评只能是胡说八道。从这一点来看,中国21世纪的生态文艺批评始终是与生态文艺创作齐头并进的,已经初步生成了创作和批评共展的良好生态文艺场域。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生态文艺创作异常活跃,涌现了包括姜戎、陈应松、叶广芩、胡发云、哲夫、郭雪波、阿来、李青松、陈桂棣、徐刚、莫言、贾平凹、张炜、李松涛等著名作家在内的一支实力雄厚、生态意识明显的创作队伍,也奉献出了一批很有分量的生态文艺作品,其中像陈应松的“神农架系列”(2001—2004)、姜戎的《狼图腾》(2004)和阿来《空山》的第二部《天火》(2005)更是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与此同时,生态文艺批评也呈现出异常繁荣的发展态势,生态批评队伍日趋壮大,生态批评研究日趋深入。在鲁枢元、曾繁仁、曾永成、徐恒醇、胡经之、王先霈、王宁等知名学者的大力提倡下,在王诺、赵白生、宋丽丽、刘蓓、彭松乔、盖光、陈剑澜、韦清琦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学人积极参与下,中国21世纪的生态文艺批评正在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其中像鲁枢元的《生态文艺学》(2000)、曾永成的《文艺的绿色之思:文艺生态学引论》(2000)、曾繁仁的《生态存在论美学论稿》(2003)等论著,从某种意义来看,更是起到了奠基作用。其次,它搭建了西方与东方互动的良好生态批评研究平台。毋庸讳言,中国生态文艺批评的崛起是直接受到西方生态批评的启发而产生的。所以,以介绍西方生态批评为己任的“译介式”生态批评无可争辩地获得了话语优先权,像王诺的《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朱新福的《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梁坤的《当代俄语生态哲学与生态文学中的末世论倾向》、刘蓓的《生态批评研究考评》等论文,宋丽丽直接与西方生态批评家对话的文章,特别是王诺的西方生态批评专著《欧美生态文学》(2003)都是很有分量的西方生态批评研究成果。不仅如此,从事西方生态批评研究的学者还特别注重对西方生态文艺创作和生态文艺批评的推介,如《世界文学》2003年第3期,有一辑就是“美国生态文学小辑”;清华大学出版的《新文学史》丛刊就设有“生态批评”专栏,选载英美生态批评译文。这些有关西方生态批评的研究和介绍,为中国21世纪生态批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系。而中国本土生态批评研究的崛起,更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从最近几年的生态批评研究来看,以中国本土具有生态意蕴的文学文本和理论文本作为研究对象的文章与著作正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并且研究队伍越来越壮大,越来越趋向年轻化。这其中既有钱中文、陆贵山、童庆炳、李衍柱等学术前辈的有意介入和推动,也有陈炎、王德胜、张皓、黄秉生、彭松乔等学人的着意建构,还有一批更年轻的研究生的积极参与,目前已经取得了一批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其中张皓主编的国内第一套文艺生态探索丛书(2002)、彭松乔最近推出的《生态视野与民族情怀——生态美理论及生态批评论稿》(2006)以及以黄秉生教授为学术带头人的广西民族大学文艺学学科对民族生态美学与民族生态文学批评的研究尤为值得关注。无论是侧重于西方生态批评研究的学者,还是侧重于中国本土生态批评建构的学者,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里辛勤耕耘,又注意互相取长补短,这无疑为中国21世纪的生态文艺批评发展搭建了西方与东方互动的良好生态批评研究平台。

文学发展论文篇4

二、心理学在经济理论中的应用

20世纪以来,心理学逐步向着经学领域渗透。首先,大量的心理原理和行为研究成果被应用于经济学。被称作“心理学的经济学”的行为经济学应运而生,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的思想流派,为经济学考察人类的经济行为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被称作“心理学的经济学”的行为经济学,剥去了传统经济学假设理性人光鲜的外衣,主张对行为的分析应以行为的真实心理形成机制为基础,不能以主观的先验假定为依据。

行为经济学将行为分析理论与经济运行规律、心理学与经济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发现现今经济学模型中的错误或遗漏,进而修正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与传统经济学不同,融入了心理学的行为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人,包括人的认知、情绪、行为以及人格,而不仅仅是物的经济。行为经济学强调,对行为的分析应以行为的真实心理形成机制为基础,不能以主观的先验假定为依据,而个体行为的心理形成机制又是一种个体化过程,不能被他人所替代,所以个体化就成为个体行为的基本特征之一。行为经济学主张用过程理性来代替实质理性,并致力于把被价格、收入等经济变量牵动的经济木偶还原成富有人性的人,使经济学成为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

其次,在市场领域,消费者心理研究也被广泛应用。从消费主体出发,研究消费者购买、使用商品和劳务的行为规律;研究消费者的态度、情感、爱好以及决策过程等;研究影响消费行为的一系列社会、个人和体制变量;研究满足消费的产品特点和消费者对产品特点的反应;以及研究市场需求的现状和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发应需适销产品等。心理学使现代营销活动充满生机,使社会生产目的的实现更加具有针对性。

三、心理学在生产管理活动中的应用

20世纪末,心理方法就被引入到工业生产活动中,早期如泰勒的工作时间研究,吉尔布雷思和吉尔布雷思夫妇的动作分析,以及后来关于传送带生产的操作研究等,都是工业心理学中的经典性工作。在心理学发展的百年时间里,许多心理学学派都对工业心理学的理论作出过贡献。从经典的心理物理法、反应时学习心理,到当代的认知心理学、信号觉察论等,都对工业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格式塔心理学的整体观强调知觉的形与基,在工业心理学的数符辨认、图形识别及服装设计中都是必须考虑的条件。

工业心理学是心理学应用于工业领域的应用理论,研究如何运用心理方法和成果解决工业或经济领域中产生的问题。它主要研究工作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心理学基础,利用心理学研究每一职业的要求;利用测验来选择工人和安排工作;规划利用人力的最佳工作方法;制定培训方案,使人力得到最有效的发展;决定最优良的工作条件;研究最合理的管理组织形式;研究工作动机,调整工人和管理人员间的通力协作。工业心理学强调探究人们在工作时的行为和产生这种行为原因的基本知识,同时也强调一些已知的人类行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满足工业或经济机构与劳动者的需求。

首先,上世纪中期,工程心理学形成。主张对劳动工具进行改装和设计,使劳动工具的设计适应人的心理生理特点,以保证最佳的劳动条件,使工程可靠,操作者轻松,效率提高。心理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不仅在记载和积累有科学价值的资料方面功勋卓著,而且在利用心理机制使人与机器设备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互相适应,在保证一个大系统的可靠性和高效率的前提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认知心理学的成果及客观分析人的心理过程的方法,被应用于解决自动化控制系统和大型国防工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随着工业产生一系列的革新,同时科学领域里控制论、信息论、仿生学等科学的发展,工程心理学进入了系统研究。以人—机—环境系统为对象,研究系统中人的行为,以及人与机器和环境相互作用,使工程技术设计与人的身心特点相匹配,从而提高系统效率、保障人机安全、并使人在系统中能够有效而舒适地工作。认知实验心理学成为现代工程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如今,工程心理学正致力于把人机系统扩大为人—机—环境—社会这样的更全面的系统。

其次,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心理学启蒙阶段,其奠基就是以社会心理学家梅奥为首的一批专家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提出了“社会人”的假设。他们认为,单靠物质刺激不能保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的社会条件与工作效率有更密切的关系。此外,他们还提出了非正式组织在群体中的作用。现代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与组织行为有关的人的个体特点,如动机、能力、性向等;人的群体特点,如群体的分类、人与组织的相互作用等;领导行为特点,如领导风格,领导的评估与培训等;组织理论与组织变革,如组织的模型,组织变革与组织开发研究等;工作生活质量研究,着重从改善工作环境,工作丰富化、扩大化方面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率。

除此以外,现代工业心理学的分支逐渐增多,包括管理心理学、劳动心理学、工程心理学、人事心理学等等。工作环境是否适合于保证人的安全、健康和舒适,并保证生产的高效率;工作环境是否能适合生理上的需要,工作者心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等问题,日益得到人们的关注,人们利用心理方法实施工作内容的丰富化和扩大化,减少简单、重复的劳动,提高工作本身对人的意义,增加工作者的满意度,都得到了满意的效果。人事心理学在提高人的激励水平,改善培训方法,对人进行科学的评价和选拔任用,以及职业的设计和人事安排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科学地制定有关人事管理的制度提供依据。

四、心理学在教育事业中的应用

19世纪末心理学进入了教育领域,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近代西方教育思潮倾向于把教育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这是促进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前提条件。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对教育心理学的建立起到开拓作用。赫尔巴特在教学理论中,把教学分为教育的教学和非教育的教学两种,前者指伦理、道德、意志、性格的培养,后者指传授知识、技能的智育活动,他认为这两方面的教育活动都应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桑代克1903年出版《教育心理学》一书,以学校情境详尽说明学习的概念,这被认为是近代教育心理学的真正开端。内容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学、个别差异及其原因三大部分。他提出的学习三大定律(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及个别差异理论,成为后来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心理学的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和精神分析等学派的学说对教育事业都产生过重要影响。受格式塔学派的影响,教育开始重视“顿悟”在学习中的地位,不再局限于尝试错误、刺激与反应等联结主义。行为主义理论则促使教育界重视人的行为的研究,注意环境对人的心理的影响。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使教育重新重视意识的研究,特别是潜意识和下意识问题。同时,重视情感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把心理卫生知识引进教育和教学过程中。

早期教育心理学偏重于学习心理的研究和学习规律的讨论,并且大多集中于智育方面的问题。随着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日益重视,也就越来越重视道德行为、道德情感以及审美情感的培养。1947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对教育心理学研究进行规划的委员会,认为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象应包括八个项目:教育评价和测量;儿童发展的特点;特殊儿童及其教育;有关学习心理学的教育方法;特殊学科的学习;学习辅导和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和促成学习的教师行为;教育心理学的方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般集中在:人类生长和发展,包括遗传与环境、一般生长和发展、社会与情绪的发展、动机的基本理论、智慧、性向与兴趣,以及个别差异等;学习,包括学习的本质、影响学习的因素、学习的动机、技能、推理与问题解决、态度、特殊科目的学习,以及训练的转移等;人格与适应,包括情绪、学生与教师的心理卫生、特殊儿童、品格,以及社会活动;测量与评价,包括测量的基本原则、智力与性向的测量、学习的测量、适应的测量,以及测量结果的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方法与技术,包括教育问题的科学研究、统计技术,以及为教师所提供的研究方法。

现代教育心理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逐渐转向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的探讨,也重视教学手段的改进。人们高度关注教材、教法改革研究特别是关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教学手段的改进,开发学生智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热门。许多教育心理学家纷纷提出培养创造力的各种建议,开展了许多创造力课题的研究,教学中提倡发现学习,鼓励儿童的幻想、好奇心、个性独立性等,都是着眼于教学的改革。例如,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的斯金纳,参照以往别人制作的教学机器设计制成了程序教学机。这种教学机器的特点是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设定步调,确定学习的进度,能够及时从机器中获得反馈信息,机器根据学生学习的程度自动调整问题和学习内容的难度。今天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自我教学法就起源于这种程序教学机。程序教学运动对教学方法带来了很大影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那些以操作条件反射为基础而设计的教学课件备受欢迎,斯金纳的及时强化思想仍然在教学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而且受到大多数教师的欢迎,其程序教学思想也影响了教材的编制。直到现在,无论是在教材编排还是在课堂教学方法方面,都能够看到程序教学的影子。教育心理学另一个发展趋势是更加重视研究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问题。随着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不少教育心理学家开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把学校和课堂看作是社会情境,注意研究其中影响教学的社会心理因素。如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学习动机,试图用造成某种外部压力或不平衡状态的方法,来促使学生产生改革行为的欲望。人们开始重视教学组织形式中的社会心理问题。如心理学者罗杰斯主张,课堂教学中要建立温暖的师生关系,从而他强调采用指导讨论法进行教学。他认为,学习向高级水平发展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一是移情;二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三是和谐或真诚。心理科学引入教育理论和实践,不仅使教育理论面貌一新,更重要的是向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目标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总之,进入20世纪,心理科学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向世人证明它不仅是一门年轻的基础科学,也是一门应用极其广泛的应用科学。除了上述领域外,几乎在任何社会经济活动领域中,人们都开始注入心理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比如环境心理学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运动心理学研究人在从事体育运动时的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研究人们参加各种运动项目时,在性格、能力和气质方面的特点及体育运动对个性特征的影响;研究体育运动教学训练过程和运动竞赛中有关人员的心理特点,如运动技能形成的心理特点等。

心理学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人类的知识,增加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而且其理论、方法和技术可以直接运用于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发展与社会和谐。一个多世纪以来,应用是心理学学科发展的生命力之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心理学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建设的学科之一,有人认为“21世纪是心理学的世纪”。心理学之所以能成为新世纪重点发展建设的学科,主要原因是它应用范围广泛涉及人类活动各个领域,心理学的应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心理学对不同领域做出巨大贡献,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标志着它逐渐成为一门与现代前沿科学发展结合最紧密的学科之一,以及对于人类现代生活工作应用最广泛的学科之一。

参考文献:

文学发展论文篇5

什么使文学成为可能

米勒所论,主要围绕着导致现代意义的文学观念得以确立的几个基本要素,他并未涉及古老的和传统的文学形态与文学理论,自然也不包括当代出现的新的文学现象。如果把文学这一概念放在文学史的背景上,则文学成为可能应追溯至其萌生的源头。当我们弄清文学何以产生,以及其后人们为什么离不开文学,文学在人们的生活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满足人类何种需求等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也许才会得出一个较明确的结论,关于文学是否已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并将走向消亡。关于文学的起源说法不一,较有影响的就包括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和劳动说几种。且不论哪一种观念更接近历史真相,抑或历史上文学的产生本就是多源头的,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人类的创造物,一种精神产品,文学必是为满足人类某种需求才得以出现的。而作为长久以来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活动,文学必然与人类的某种根本性需求相联系,这也是决定文学本质及其未来命运的关键点。根据马克思的观点,人的“类的特性”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所谓“自由自觉”,就是人能够“把自己的生活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有意识的生活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仅仅由于这个缘故,人是类的存在物。换言之,正是由于他是类的存在物,他才是有意识的存在物,也就是说,他本身的生活对他说来才是对象。只是由于这个缘故,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3]不论人类目前已实现了多大程度的“自由自觉”,还要经历哪些过程才能到达马克思理想中的“人获得全面和彻底解放”的共产主义社会,追求解放与实现自由始终是人类奋斗的根本方向,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类以物质生产活动克服生存资料的匮乏,获得肉体生存的条件,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从自然的奴役下解放出来;同时,人类也以各种精神活动,如巫术和游戏,来克服心灵的恐惧与疑惑,进一步拓展着对外部世界的征服,以赢得更大的自由。在摆脱各种物质的与精神的,有形的与无形的限制、束缚与压抑的过程中,人类发展并确证着自己的价值与创造力,而这种确证又反过来激发人类向新的束缚挑战。因此,追求解放与自由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核心动力。当我们回过头来考察关于文学起源的诸种说法,不难发现,这些学说中都包含着人类解放自我的企图。“原始人并不满足于他们已经获得的现实生活条件,他们企求从精神上得到一个更大的空间———模仿、游戏、巫术都是进入这个空间的途径。劳动说则具体地阐述了这种精神企求的历史生产方式。可以说,这种企求迄今仍然是文学存在的一个重要理由。”[4]正如萨特所言:“写作,这是某种要求自由的方式。”[5]人类以文学为途径追求精神生活的自由是多方面的,其具体内容与形式则取决于不同的历史语境,而文学的某些内涵及功用也相应发生着改变。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满足着文学用语言来构建一个想象中的世界,并以之弥补现实的功能,这也就是米勒所说的,文学展现的“世俗魔法”[2]32。虚构,也成为很多人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重要标志。当人们在现实精神生活的某一方面,如情感、理想、欲望等受到压抑或遇到阻碍时,以虚构和想象的方式在文学的世界中释放或自我安慰,以获取替代性的和暂时的自由体验。弗洛伊德的“白日梦”理论和萨特的文学自由说正指向文学的此一功能。现实主义文论的典型说以及在中国一度颇具影响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观念等,也无不体现出人们以文学来弥补现实缺憾的做法。当人们以自由作为终极目标时,一切规则与约束都可能激起人们冲破它的愿望,虽然这些现有的规则在最初也许就是为了实现某种自由而设。这些规则包括社会制度、法律、道德规范以及一切可能成为权威和框框的东西。换句话说,一切具有约束力的东西都会成为自由的阻碍。而规则又总是理性的社会所必需的,要加以严格保护的,于是人们只好通过文学和艺术的渠道寻找突破口。这就是为什么每个时代具有先锋性和革命性的思想和话语,总最先出现在文学艺术中的原因。在许多重大的历史革命中文学所起的推动作用也是有目共睹。因此,文学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差异,就不仅仅在于形象和情感等方面的特征,更表现在文艺的不合规范、非正统、非理性,及由此而形成的精神上的反叛姿态,显示出某种“离经叛道”的潜质。这也就是马尔库塞所说的“审美之维”———审美中的想象性活动是对于人类异化的一种解放形式。文学“向既定现实决定何谓‘真实’的垄断权提出了挑战,它是通过创造一个‘比现实本身更真实’的虚构世界来提出挑战的”[6]。值得一提的是,文学追求自由的目标并不一定要靠虚构来完成,因此,不能简单地以事实或虚构来区分文学与非文学。因为虚构只是一种手段,而自由才是目的。一桩真实的事件可以取得和一部小说同样的感人效果。也有很多人指出,生活远比文学虚构更富有戏剧性,更充满着不可思议。这是因为,在现实中也有着实现自由的可能,虽然那常常是偶然性的和短暂的。米勒称:“所有文学作品,不论是否直接提到魔术做法,都可以视为一种魔术。一部文学作品就是一个能开启新世界的咒语、戏法。”[2]32-33其实,魔术的魅力就在于使人感觉超越现实的常规,做出不可能的事(或称奇迹),而这本质上就是一种对自由的体验。文学也正是以语言的方式描述着一个个令人着迷、惊叹、神往和震撼的新世界,使现实中的不可能变为文学世界中的现实。这是文学能够深入人们的生活,影响他们的心灵的根本原因。然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同样是人们实现自由的重要途径)终于突破了文字阅读的障碍,直接以图像展现更加逼真和不可思议的魔术,于是影视作品取代了印刷文学的位置,网络虚拟世界填充着人们的生活空间。既然有比文学阅读更直接有效的方式,可以帮助人们完成体验自由的梦想,那么还有什么理由要求人们“从书而终”呢?

文学发展论文篇6

那末,在当前影响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怎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呢?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学生被动应付,失去主体意识,是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症结。传统的教育观念总是把学生当作需要接受教育的被动者,教师主要是依靠重复、强化和外在诱惑甚至肉体的威胁来维持学习活动,产生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活动,没有学生的主动性,正如叶澜教授所说,这种教育可能蜕变为“训兽式”的活动。它不仅使学习质量和效益降低,更严重的是压抑了学生作为人所必须具备的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积极性。由此可见,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前提。

据于以上这些原因,我们提出了“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以研究、探索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规律及其方法体系。

二、学生“主动发展”的心理特征

“主动发展”的内涵是,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体意识,有较高的成就动机;热爱学习,求知欲强,能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会学习,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和发展方向,并能通过自我评价不断掌握学习策略;有较强的选择、评价、研究信息和问题的能力,实现素质的全面提高,通过调查和观测,我们发现“主动发展”的学生有以下六种主要的心理特征:

(一)较高的成就动机

“主动发展”的学生有较强的成就动机,这种成就动机源于“成就需要”,他们具有克服障碍,施展才能,力求尽快尽好地解决某一难题的内心需求;渴望获得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本领。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学习任务,把失败看作成功之母,把成功看作进步的起点,学习中高度投入,乐于接受挑战,不断进取,努力实现自我提高的需要。

(二)浓厚的学习兴趣

“主动发展”的学生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学习,上课能积极参与,精力集中,在学习过程中能提出各种疑难问题,勤于请教;喜欢读课外读物,积极参加课外兴趣小组,设法解决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并且主动地寻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他们的学习目标不是为了分数,而是切切实实地掌握和运用。

(三)稳定的学习情绪

“主动发展”的学生学习情绪稳定,不受或很少受外界刺激如奖励、惩罚、成功、失败的影响,始终能保持对学习的兴趣。他们善于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治理。不因取得一点成绩、得到某种荣誉而沾沾自喜,得意忘形;不因受到挫折、遇到某种不愉快的事而心灰意懒,垂头丧气;能孜孜以求地朝着目标不倦地进取。

(四)顽强的学习意志

“主动发展”的学生意志坚强。为了实现自己的成就动机,能自觉地、独立地按照计划认真学习,基本不需要老师,家长的督促和管理;有毅力,学习中不怕困难,能认真克服困难,坚持完成任务,常常表现出百折不挠的良好品质;自制力强,乐于接受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并迫使自己全力完成,同时又能抵御不良环境的诱惑,心定神聚,精力集中。

(五)较强的学习能力

“主动发展”的学生自学能力强,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科学、有效。他们爱好提问,善于思考,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独立地思考问题,并在思考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探究知识的规律,并形成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思维品质良好。有较强的批判思维能力,能对认知对象有严密、正确的分析、评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它是问题解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元认知能力较强,在学习中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

(六)良好的自我意识和归因品质

“主动发展”的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能正确地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已经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学习困难,能及时地总结经验,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并能制定新的努力目标。这些人有良好的归因品质,当学习成绩不佳时,能冷静分析,把它归之于努力程度不够,并对今后的学习持乐观态度,并坚持努力,取得学习主动权。他们最推崇自我努力感,强调努力会带来兴奋、自豪,而不努力会产生内疚感。不论学习成败,都会促使他们投入更多的精力,显示出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六个因素分为情意领域和认知领域两大结构。前四种为情意领域,后两种为认知领域。可以用以下函数式表示:A=F(B,C)

其中A为“主动发展”的水平,B表示成就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等情意水平,C表示学习能力、自我意识和归因品质、元认知能力等认知水平。也就是说,主动发展的水平主要取决于这六种心理水平,提高这六种心理品质,就能不断提高“主动发展”的水平,要提高这些水平,必须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致力于提高这六种心理品质,发挥它们的整合作用,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

为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使学生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意志。良好的自我意识等心理品质和较强的自学能力、探究与创造能力、实践能力、评价能力等“可持续发展”的心理能力,我们认为应当实施以下四种主要的教学策略:

(一)激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策略

非智力因素是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总称。如果说,智力因素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工作系统,那么非智力因素就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动力系统。在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智力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把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即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内在驱动力放在首位,重点培养学生较高的学习动机,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顽强的学习意志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激发涉及到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方法:

1、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价值。布鲁纳说:“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是使他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要逐步树立并不断提高为国为民,以实现国家和全人类的宏伟目标作为个人努力学习的目标为抱负的志向水平。

2、正确运用肯定和奖励的评价方法。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得学习预期的满足。

3、采取适当的竞争方法,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争取今年的成绩要比去年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的进步;也可以暗中选某一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成班与班、组与组的竞争,在竞争中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竞争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4、建立互尊互爱、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最主要场所,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是自尊和归属。(见裴姊娜:《发展性教学论》)。因此,教师要真诚地爱每一个学生,更不能歧视差生,班级要形成关心理解的亲密和谐的关系,让学生在班集体彼此尊重、共享快乐,从而真正满足主体的最大需要,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强烈愿望。

德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必须以德育为灵魂,努力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动机纯正、学习勤奋、进取心强、互帮互助的主动发展的人。

(二)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的教学策略

自从60年代提出“终身学习”的概念以来,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的能力,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责任。培养终身学习能力的核心在于中小学生首要学习的是什么知识。正如笛卡尔所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因此,权威人士指出,今天所教的百分之八九十应该放在科学方法论、教育方法、推理方法、搜集资料的方法、从事实中做出结论的方法以及分析综合事实的能力上面。学会学习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必须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

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可以采用以下几种重要方法:

1、在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一句名言说:“教是为了不教”,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了老师教的目的应当着眼于学生的学。整个教学过程其实是一个“从教到学”的转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传授学法,使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

2、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自学。学习是学习主体的信息加工过程。学习越来越应当成为学习者主动和学习者推动的过程。根据这一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应当注重学生自学,在自学、讨论的基础上达到知识的掌握。这种能动式学习不但使学习过程有效,而且使学习者本身主动而自信。

3、指导学生学会自由学习。所谓自由学习,就是冲破教育框架的束缚,在开放的环境中,自主地选择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21世纪,人类将面临信息化时代,当各种信息扑面而来时,我们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思考、学会广泛而有效地汲取。因此,我们的教学不能圃于仅有的几本教材,指导学生自由学习,广泛涉猎,学会找到正确的信息源,同时又能抵御各种错误信息,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4、指导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人对事物的看法是由自己来调节的,学生要学会学习,必须学会自我评价,学会自我调节和监控,通过对学习过程、方法和效果的分析,学会学习策略,并运用学习策略主动地规划自己的学习任务、确定发展方向、选择学习方法、培养并发展元认知。

以上四种措施既是逐层递进的,同时又是浑然一体的。通过不断地历练,达到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策略的目的。

(三)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认知实践活动的活动性教学策略

许多教育理论家都反复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如皮亚杰、杜威、陶行知都是这样认为的。他们都强调了要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建构形成他的智力的基本概念和思维形式,都强调从生活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的重要性。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活动教学”的思想再一次影响到课堂教学领域里来。我们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认知和实践活动的活动性策略作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一条重要策略。

所谓活动性策略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活动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课堂环境,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达成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的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其核心是努力创设一种有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实现教学目标。其具体方法有:

1、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讨论、交流、辩论、竞赛等活动形式,完成教学目标。

2、组织学生通过实验、制作、动手操作,尝试错误和成功等活动,完成学习任务。

3、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学科兴趣活动,社会考察活动,各种内容的认知实践活动,培养并发展个性特长。

活动性策略是一个既古老(可追溯到人类开始有教育活动的远古时代)又新颖(一直到今天人们重新发现它的科学机理和应用价值,并正逐步被大家所接受)的策略,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必将发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辉。

(四)注重培养以质疑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为标志的探究能力的教学策略

质疑是一种在认知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思维活动,而批判性思维则是在思维活动中对认知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中敢于和善于发现问题,在认知过程中敢于和善于评判,甚至提出不同的批判性的意见,对于促进学习主体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事实证明,那些善疑的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认知发展更快。而善于批判思维的人将获得更多令人喜欢的结果。批判思维是知识创新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大量培养“具有能进行批判思维、有效交流和解决问题的高级能力”的人才是美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见朱新坪《批判思维的教学与迁移》《教育研究与实验》99年第1期)。

教学论认为:有意义学习是唯一能够有意义地影响行为的学习。这种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现、自我调节的过程,它是通过个人真实的体验来调节学习,无法由他人传达。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知识,有机地融汇到学生的整个个性结构中,而质疑和批判思维正是这种“有意义学习”的极好方式。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以质疑和批判思维为标志的探究能力,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指导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产生的问题常常能显示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转变程式化的内容,以学生的问题来组织教学过程。教学的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教学模式”的主要代表者苏联的马赫穆托夫早就指出,教学活动的重心应当转移到学生的“学习棗认知”过程中来,教师应着重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的探究活动,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评议

学生可以从教学内容的正确性、推理的逻辑性、结论的合理性、语言表达的严密性等方面对教材以及教师的讲课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分析、评议。运用批注、写笔记、札记的多种形式训练批判思维能力。对教学内容进行评议是自古以来我国教学的优良传统。我们在教学中运用评议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批判思维,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水平的迅速提高。

3、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它对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需要,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形成一种探究未知世界的积极态度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性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主动地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掌握认识和实践的各种能力。它不以取得现成的结论性知识为满足,而是在不断地研究中逐步掌握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积极的态度。

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经常接触研究性质的作业,设计专题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让学生在处理信息、研究信息中发现真理、发展认知,培养和提高研究能力。

4.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见和独创性的见解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必要的也是重要的方法。因为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发表不同意义和独创性的见解,就是要求学生不是被动地掌握现成的知识,而是积极地开动自己的思维机器,主动地参与到对知识的内容与形式的构造中去,设法从个体水平上去改造、重组认识对象,努力赋于它一些独特的东西。简单地说,就是不能轻易地认可,而是要有效地去改造重构!

四、实践和初步成效

对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研究已经开展将近一年。认真构建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使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必然途径。我们构建的模式有“主动发展”语文教学模式。“自学交流”数学教学模式。“交际英语”教学模式、“操练-探究”物理教学模式。“精制-掌握”化学教学模式等20多种模式,这些模式力图贯彻以上四种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主动发展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这里以中学语文为例试加阐述:

中学语文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为依据,构建了“主动发展”语文教学模式,在松江六中建立试验点,并由区语文中心组的青年骨干教师带头实践,取得经验,然后通过一系列区研究课向全区语文教师展示汇报,在全区形成了一个研究、探索、实践“主动发展”语文教学模式的热潮。

“主动发展”语文教学模式构建了四种课型:

1、讲读课。以自读质疑、自行评价反馈为主要方法,把时间还给学生。其教学结构为:(1)激活情趣,自读质疑;(2)提示重点,自悟深思;(3)选点精读,自冶情性;(4)引导总结,自行反馈;(5)延伸课外,自求提高。

2、课外阅读课。开展课外自读是提高语文素质、促进主动发展的必经之道。每周至少开设1-2节阅读课,程序如下:(1)出示主题,自选读物;(2)指点读法,自读评点;(3)组织交流,自结自评。

3、语文活动课。老师指导学生开展演讲,办报、采风与多种形式的语文课外活动,在活动中,增强与外界交往的能力,发展认知能力。其程序为:(1)提出要求,自定内容;(2)自编自练,相互合作;(3)交流展示,自行评价。

4、写作指导课。运用研究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呈现的材料自行研究作文规律,老师不是简单地讲授写作知识,而是让学生自行归纳。其教学过程为:(1)呈现材料,自读深思;(2)寻求规律,自行探究;(3)交流讨论,自行训练。

经过试验点老师和区骨干教师的积极实践,班级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气勃勃的喜人景像,课上学生或自读,或质疑,或讨论,或评点,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而老师则以辅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自学。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为浓厚,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大为增强。教师只要尝试运用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他们的班级就呈现蓬勃向上的主动发展的崭新风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明显高于平行班。

文学发展论文篇7

短信文化是近来迅速崛起的一种新兴文化,它茁壮成长的发展态势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短信文化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催生了“拇指经济”,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成为一个日益庞大的“利益蛋糕”,形成了目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短信文化的市场前景诱人,利润丰厚,本文尝试对短信文化及其影响进行初步剖析,以求教于方家。

一、对短信文化的综合考察

1.短信文化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自觉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短信文化,是在有限的字数(中文70字,英文140字)内利用现代传播技术传递信息的一种新型文化现象。短信存在字数的严格限制,但是中国传统文学文字凝练、内涵丰富的传统使得它脱颖而出。它独特的优势和无所不在的涵盖范围,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人冠以“第五媒体”的称号。短信成为文字游戏的时尚平台,它融合了人机传播和大众传播的种种优势,并以其特有的时尚号召力,成为维系亲情、友情、爱情的重要纽带。根据短信内容风格的不同,目前短信可分为三大类,即情意绵绵类,幽默诙谐类、哲理意蕴类[1]。

(1)短信努力挖掘传统文学中的精华,充分汲取其丰富的文化底蕴和深厚内涵,巧妙地利用中国传统文学中的各种文学技巧,使得短信文化呈现出异彩纷呈,美不胜收的审美效果和愉悦功能。如: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值此七夕佳节之际,谨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利用北宋著名婉约派词人秦观的脍炙人口的爱情名句,含蓄隽永,温情脉脉。不仅弘扬了传统文化,而且恰如其分,表达得体,令人心旷神怡,会心一笑。

笔尖耕耘桃李地,墨水浇开智慧花。桃李芬芳满园馨香,师生情长没齿不忘!值此教师节之际,祝天下所有的教师教师节快乐!

采取对联的形式,将师恩情深衬托得淋漓尽致,别出心裁。寥寥数语,充分体现了短信文化传情达意,节日祝福的表达功能。

白云从不向天空承诺去留,却朝夕相伴;

星星从不向夜晚许诺光明,却努力闪烁;

风景从不向眼睛说出永恒,却始终美丽;

我从不向你说出思念,却永远牵挂!

用排比、对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娓娓道出毕业分别时的深深依恋,情意悠长。

(2)短信由于其特殊的亲和力,使得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现实动感,传递出了大众心态和百姓呼声,成为准确测量当今社会众生生存欲望与情感轨迹的晴雨表与体温计。如:

嫁到俺村吧,俺村条件不赖:穿衣基本靠纺,吃饭基本靠党,致富基本靠抢,娶妻基本靠想,交通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取暖基本靠抖。

利用排比的方式,将中国农民式的幽默表现得活灵活现,令人喷饭,读来让人拍案叫绝,个中蕴涵的无奈、渴望等心理状态由此可见一斑。

计划生育部长下乡普查,问农民:您知道近亲为什么不能结婚吗?老农憨厚的笑答:呵呵呵呵,太熟,不好下手。

采取问答的方式,将国计民生这样重大的问题用俏皮话来调侃,回答出人意外,深得相声小品个中三昧,足见短信的娱乐搞笑功夫。

2004年天气预报:你将遇到金钱雨,幸运风,友情雾,爱情露,健康云,顺利霜,美满雷,安全雹,开心闪,此天气将会持续一整年!

巧借电视节目形式,让人耳目一新,虽是祝福一类老套,却感觉不俗,没有了那种裸的铜臭宣传味道。这完全得益于作者对这则短信处理技巧的高超,令人欣赏叹服短信文化对现代文化的成功改造。

(3)短信文化作为一种雅俗皆宜的“土”文化,它集民间智慧与传统精华于一身,充分利用出奇制胜的创新策略,对传统文学进行大刀阔斧的艺术处理与文化设计,使得传统文化“柳暗花明”,枯木逢春。如:

台上讲话像孔繁森,台下做事像,见了群众像泰森,喝了酒像鲁智深,见了领导像和珅。

利用押韵的传统文学技巧,植入现代人们的情感心态,将贪官众生丑像描摹得活灵活现,实属“生吞活剥”,却“骂”出了文化,令人拍案叫绝!

生活中用纯善的心灵面对;用自我的方法支配;用皇帝的御饭养胃;用清洁的空气洗肺;用小猪的感觉去睡;用灿烂的阳光晒被,预祝元宵佳节月圆人圆事事圆!

采取了同字格的手法,体现现代人的思维,表达的是一种健康的人生姿态,不乏幽默、诙谐、机智。

生命中有你,感觉精彩;回忆中有你,感觉温馨;旅程中有你,感觉骄傲;失落中有你,感觉坚定;朋友中有你,感觉开心!

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感觉”一词反复使用,分别对应于“精彩、温馨、骄傲、坚定、开心”等一组表示心理状态的词,结构整齐,排列有序。

短信文化充分利用现代的传播方式,对象不分年龄层次,不受地域限制,方便、快捷、廉价、私密性好、通俗易懂。它整合了新的人际交往模式,形成了新的人际交往圈,成为加强人际关系沟通媒介,维系亲情、友情、爱情的重要纽带。

2.短信文化的不足也日见端倪,不利短信文化的健康和长远发展

短信文化也伴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功利性太浓,疏于管理等不利因素,降低了短信文化的文化色彩和欣赏价值。无视短信文化的健康和长远发展的“杀鸡取卵”做法,为短信文化的进一步走向市场和生活埋下了隐患,无疑对短信文化发展带来消极影响,产生负面作用。

(1)短信文化成为生活在现代社会重压下的人们舒缓压力的一种渠道,使短信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现代社会人们的病态宣泄,导致短信文化具有“另类文化”性质,形成对社会理性化趋势的一种反动。如:

心里测验:觉得自己智商挺高的往下按;

觉得自己还挺幽默的往下按;

觉得自己挺有魅力的往下按;

觉得自己相貌挺靓的往下按;

测验结果:非常不要脸。

这是一则典型旨在搞笑的短信,它没有积极健康价值,仅是消磨时光,打发无聊的笑谈。

考试如此多娇,引无数考生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胆子太小,

唐宗宋祖,不得不抄。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最后只把白卷交,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全部重考。

这显然是整篇模仿了的诗词《沁园春•雪》的片断。这则短信宣泄了部分大学生对考试所持有的消极态度,夹杂着调侃、诙谐、无奈等情绪。

此类短信作为真实自我的展示,向我们提供了一本全真的情感手册。它们的感性化的情感表现,调侃式的人生哲学,嬉皮士的搞笑风格,诠释了现代人生存现状和情感空间,其中蕴涵的诸多无奈、感伤、愤世嫉俗与游戏人生的态度,无疑值得我们认真面对,需要加以正确引导。

(2)短信文化与当今时尚息息相关,它避免不了时尚的前卫性和盲目性,无形中就会给短信发展的前景设置陷阱和增加不确定因素。时尚成为主流的生活节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仿效。不分“青红皂白”的附庸风雅无疑对短信文化的正确理解存在着片面性和狭隘性。

1)一等美女飘洋过海;

二等美女广州珠海;

三等美女留在上海;

四等美女乡下等待;

五等美女下放劳改。

2)你要钱没钱,要才无才,要貌无貌,已被本市列为三无闲杂人员。

3)从后面看我想犯罪,从侧面看我想撤退,从正面看我想自卫!

这几则短信勾画出了以貌取人的社会现实。短信文化受时尚影响较深,它的存在和发展就毫无疑问和时尚挂钩,但时尚本身带有超前性和盲目性,由于现代人对时尚和流行的追逐和亦步亦趋,使得短信文化染上了这种“富贵病”和“时尚病毒”,人们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被这种主观上的盲从心理所左右,最终导致对短信文化的全面了解的缺乏和隔膜,造成短信文化在人们心目中的应有形象的偏差、倾斜或倒置。

(3)短信文化中的“精英”分子——短信们受利益驱动,且缺乏必要的监督,迎合某些人的低级趣味,杜撰信息,制造文化垃圾和灾难,犹如洪水猛兽,扰人视听。这种不负责任使得短信文化环境受到污染,对短信文化的合理性和生存空间构成了严重挑战。

把六十岁的男人思想搞乱,把五十岁的男人财产霸占,让四十岁的男人妻离子散,把三十岁的男人腰杆搞断,让二十岁的男人都他妈滚蛋。

这是一则黄段子,格调不高,流传甚广。这种话语用于短信文本中,很不得体[2]。

短信文化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人是短信们,他们是短信文化中的活跃分子和领军人物。据南方都市报报道,如今手机短信如此疯长,是因为出现了一个庞大的专门创作短信出售的群体,而他们创作的内容是少人监管的。一位短信透露:现在的短信有两大特点——要么涉黄,要么开政治玩笑。手机短信息的发送几乎完全是个人的事,电信部门只提供技术支持,令短信息通过电信网络到达对方手中。对手机短信的内容,电信部门是不负责检查的[3]。由于存在这样一个监管真空,可想而知,一些短信为了使自己的短信赚钱,就充分利用某些人的不正常心理,使出浑身解数,大量编写一些黄色信息,吸引一部分人的眼球,这些文化垃圾,在校园和社会上造成了极不好的影响。同时,也使得短信文化的文化品味和艺术质量大打折扣,短信文化的生存地位受到质疑。

(4)短信文化伴生了新的道德伦理问题,无疑对现代人的素质提出新的考验。不良短信腐蚀着我们的精神和道德,将引发道德和信仰危机。

1)当我狠下心扭头离去的那一刻,你在我身后无助的哭泣和撕心裂肺的痛苦让我刹那间明白我是多么爱你,我猛地转身哭着把你抱紧喊:这头猪我不卖啦!

2)你走!找一个值得你爱的去爱吧……我不够了解你和你的感情。我知道有些事不能强求有些距离无法跨越,就像昨天我真的无法相信为了根骨头你就跟人走了。

利用动物来调侃戏谑人,以满足某些人的猎奇心理。诸如此类短信超出了伦理道德底线,将引发新的问题,一些短信中过分成分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一些不良短信被一些喜欢猎奇的爱好者广泛传播,严重威胁着现代人的心理健康和道德责任感,如任其放纵自流,长此以往,会导致我们整个民族的道德精神的衰退甚至是集体滑坡,这绝非危言耸听,杞人忧天。

(5)短信文化处于一种隐性的位置,因此被一些不法分子盯上,将其作为实施其罪恶目的的重要场所。如:

尊敬的用户,你在我们活动中有幸获得了一等奖,请在月日之前去地领奖。

这样的诈骗信息已经屡见不鲜。不法分子利用一些人爱发横财的心理,大量发送许多虚假中奖信息,骗取巨额钱财,造成许多人被骗,家庭破裂的严重后果,同时,也引起了社会不稳定,需要引起我们高度警惕,现代技术不能成为新的犯罪工具。

(6)短信文化给整个社会现实心态、信用评判、真实尺度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变化,一些未经证实、别有用心的“莫须有”信息,给人们制造恐慌,弄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严重干扰社会的正常秩序和长远稳定。

如“非典”时期,就有人利用当时的特殊情况,利用短信胡乱造谣,混淆视听。2005年的禽流感期间,就有人利用当时的特殊情况,同样有些人出于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弄得人心惶惶,真假难辨。

(7)短信文化是一种快餐消费,速食文化,它的快捷与营养不良同时并存。

上联:看背影急煞千军万马。下联:转过头吓退各路诸侯。横批:我的妈呀!

短信文化众多内容经不起仔细咀嚼,它的大众化的投其所好的创作方向,一次性消费的模式,使自身误入了庸俗化的歧途。不假思索的即兴发挥,追求流行的价值取向使得它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品位流于肤浅,成为不能持久的速食文化。

(8)短信的轻易模仿和简单克隆,发送廉价的温情和空洞的问候,会导致我们思维停滞和创新的弱化,个性的消失。

1)你帅,你帅,你天下最帅,拳打地痞无赖,脚踏妖魔鬼怪,心中却是无奈。你以为是东方不败,其实你是衰神二代!

2)你帅,你帅,头发像团海带,身披一条麻袋,腰系一根鞋带,没事就爱使坏!你以为你天下最帅,其实你是神经二代!

两则短信如出一辙。一则短信流行开来,马上引起众人仿效和复制,使其欣赏价值降低,让我们的自我创新能力逐渐缺乏,这种单纯的跟风形式会导致短信文化的贫瘠与荒凉。超级秘书网

二、短信文化发展趋势及促进其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短信文化目前所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使短信文化发挥积极交流和正面教育功能,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树立新型的科学发展观,让短信文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建议如下:

(1)信息提供商履行商业伦理道德规范,网站和电信部门不要唯利是图,应以诚信为本,提倡行业自律,以社会公共效益为重。

(2)提高个人文化素质,短信和手机用户增强社会公德意识。作为一个新兴的文化产业,在满足我们的正常交际和文化需求的同时,需要大家以身作则,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大家善意爱护,使它更具生命力。

(3)大力整顿文化市场,切实加强文化环保意识。为了让短信文化的健康发展有一个更好的环境,我们需要对文化市场进行全面整顿,树立全新的文化环保意识,促进文化的内外兼修,标本兼治。

(4)成立短信文化跟踪调查中心,随时掌握动态,及时作出正确评估。短信文化作为一种紧随时代的时尚文化,成立跟踪调查研究中心,防微杜渐,及时作出正确评估,有助于我们对短信文化作出全面评估,加强对短信文化进行指导和管理。

(5)短信文化需要社会各界积极配合,增强整体意识,形成集体优势,才能确保短信文化一方“净土”。短信文化作为一种影响深远的新型文化关系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需要群策群力,社会各界共同关心和努力,形成整体力量,使短信文化能永葆青春,茁壮成长。

(6)未雨绸缪,德法兼治,建立完善有力的社会监督机制。形成德法兼治,多管齐下,相互协调的监管局面,还短信文化一片晴空。

三、结语

短信文化必须树立新型的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一步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更宽广的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

文学发展论文篇8

Abstract:Howdoes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inheritandadvanceMarxismandopenupanewtheoreticalsphere?BasedontheresearchonMarxistenvironmentalthought,thispaperexpoundsontherelationshipbetween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andMarxism.ItpointsoutthatMarxisminvolvessuchaspectsastheinterpersonalrelationship,theharmoniousrelationshipbetweenhumanandnatureandproperexplorationofnaturalresources.Thoseaspectshavelongbeenneglected,whichleadstotheincompletecomprehensionofMarxism.Havingeliminatedonesidedness,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inheritsandadvancesMarxismatlarge.

Keywords:Marxism;environmentalthought;scientificdevelopmentview;humanandnature;materialtransformation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及其传播,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马克思主义科学地预言,人类最终将发展成为没有压迫、没有剥削、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人们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在这一美好理想的鼓励和支持下,亿万人民群众在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和领袖的领导下,满怀信心地投入了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洪流。然而,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加深,以及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世界各地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意识到: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中,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理解和实践,并不是系统和准确的,作为一个完整体系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被人们肢解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中的和谐思想,成为“一个被长期遮蔽的视域”。马克思主义中的和谐思想,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中的后者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考察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时,是将“自然—人—社会”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对人与人的关系,及其与其密切相关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完整、系统而又精辟的研究和阐述。但是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继承者们的注意力和着眼点都只是放在如何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阶级关系问题上,而对人与人关系影响甚大的另外一种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则缺乏应有的关注。

由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缺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缺少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因而是缺少了环境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不完整、不全面的马克思主义。缺少了环境思想的共产主义理论,也是不全面、不完整的共产主义理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问题和挫折,并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问题,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出现了偏差。只有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认识马克思主义,对长期以来被忽视了的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重新认识,才能全面完整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理论,并为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对环境问题虽然没有专门的论述,从表面上看来是零星地、分散地出现在其他论述之中,但却是系统、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宽阔的理论视角决定的,他们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看作是人类面临各种矛盾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一并解决。现在一些环境思想的研究者,批评马克思主义缺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恰恰暴露了他们本身的狭隘,虽然他们对环境问题的研究更专门、更细致了,但却将环境问题孤立起来看待,从而导致在一些重要问题上的错误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的环境思想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对人和自然界关系的总体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基本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1)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在人类全部历史中,“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2)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3)人靠自然生活,离不开自然界。“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

(4)自然界是生产力的要素,是劳动对象。劳动和自然界是一切财富的源泉,“人类没有创造物质本身”,人类的生产能力,“只有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也就是说,“自然界为劳动提供物料,劳动把物料转变为财富”。

(5)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中,“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

(6)“人化自然”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所说的自然界,是在人类社会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这个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并不是抽象的,而是经过人类改造的,具体的、真实的自然界。“被抽象地孤立地理解的、被固定为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

以上这些观点对于如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但不属于本文论述范围,故不赘述。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除了以上基本观点之外,还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

(1)自然—人—社会是一个整体

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有着比较深刻的了解,认识到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生产力发展,必然会导致落后的生产关系发生变化,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也是马克思主义者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实现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但是,这只是一个方面,只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待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另外一个角度和侧面,却缺乏应有的认识和理解。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因此,生产力问题实际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而生产关系的问题则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问题也可以看成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和人类解放的理论,并不是像过去人们所理解的那样,孤立地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且只是把这种关系看作是阶级斗争关系,而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看待的,即将自然—人—社会三者作为一个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统一体来看待的。

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割裂起来孤立看待,并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开始,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之前理论界的普遍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全面,能够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恩格斯敏锐地认识到:“自然和历史——这是我们在其中生存、活动并表现自己的那个环境的两个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人类社会面临两种关系,一是人和自然的关系,一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为了纠正将人与人和人与自然这两种关系互相割裂的思想认识,马克思和恩格斯不得不多次阐述这一问题。他们批评过去的一切历史观,“把人对自然界的关系从历史中排除出去了,因而造成了自然界和历史之间的对立”。同时进一步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强调,历史的这种双重关系——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是互相制约、互相牵制的,“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因此,“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进一步将这种对两种关系的认识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深刻地指出,“我们这个世纪面临的大变革即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而且他们的所有理论研究工作,都是围绕着实现这两大变革而进行的。可惜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继承者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深刻思想,将两个大的变革当作一个,即社会关系的变革,而且是更多地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单纯理解为发展生产力,把人与人的关系单纯理解为阶级关系,而且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把“和解”单纯理解为“斗争”和“征服”。

现在,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告诉我们,如果再不关注人与自然和解的环境问题,失去资源和环境的支撑,人类社会将会难以持续,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尚且难以为继,又怎么能够谈得上实现共产主义呢?众所周知,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需要经过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努力。共产主义得以实现的前提,就是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从这种意义上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要前提,“绿色道路”是实现“红色道路”的物质保证。没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

(2)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马克思以实践为中介来解释人和自然的关系,认为劳动是使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系,人与自然交往的过程,并把这一过程概括为“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

用“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来概括人和自然之间的关系,非常准确,也非常深刻,抓住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因为这个过程包括人类从自然界获取资源的过程,也包括把这些资源加工成为人类所需要的产品的过程,还包括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物(包括气体、液体、固体等形态)并把它们释放到自然界的过程,甚至包括产品被消费之后的残骸丢弃到自然界的过程。由于技术、制度等方面的原因,这一物质变换过程中,有许多不合理、违反自然规律之处,正是这些不合理、违背自然规律的物质变换,导致了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关系。

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不合理,一是由于生产技术和工艺的不合理,让许多宝贵的资源不是转化为人们所需要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而是转化为令人讨厌的污染物,或是不合理地开采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二是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生产不是为了满足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利润,为了达此目的,就去鼓励人们追求超出实际需要的消费,大力宣扬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这就使得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到处盛行,这种不合理的物质变换程度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也越来越严重。

(3)私有制是环境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

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中人和自然的物质变换过程的考察,发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是违背人性的,也是违背自然的,正是这种违背自然的社会组织,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城市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变换,也就是使人以衣食形式消费掉的土地的组成部分不能回到土地,从而破坏土地持久肥力的永恒的自然条件”。

恩格斯还通过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分析,发现资本主义也是环境污染大量产生的根本原因:蒸气力的使用使其集中于城市,而“蒸汽机的第一需要和大工业中差不多一切生产部门的主要需要,都是比较纯洁的水。但是工厂城市把一切水都变成臭气冲天的污水。”而且,“资本主义大工业不断地从城市迁往农村,因而不断地造成新的大城市”。恩格斯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这种工业污染问题,“要消灭这种新的恶性循环,要消灭这个不断重新产生的现代工业矛盾,只有消灭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恩格斯指出:“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才能使现在城市中日益病弱的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而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

从以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环境问题的分析,可以看出其中包含着深刻的环境思想:

首先是生态循环思想。按照生态循环规律,人类以及一切动物的排泄物乃至尸体,都应该重新成为植物的养料,这样才能保证整个自然界生生不息,永继发展。而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却打破了这一维持生态环境持续发展的基本状态。

第二是合理利用资源的思想。粪便是传统农业的肥料,但利用不当则会成为污染物,由此可以引申为,所有污染物其实都是资源,只是由于没有得到合理的利用才成为污染物,合理利用资源不仅可以减少浪费,使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也是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根本途径。

第三是环境规划的思想。恩格斯认为,集中于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是资本主义生产没有计划地发展城市引起的,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才能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这其实是一种环境规划思想,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开展城乡建设,一切重大建设项目都要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同时,这其中也包括充分合理地利用环境自净能力这种资源的思想。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关于共产主义缩小城乡差别的设想,是同他们的环境思想密切相关的。

第四,要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只有消灭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才有可能。即“要求对我们迄今存在过的生产方式以及和这种生产方式在一起的我们今天整个社会制度的完全的变革”。也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是把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同解决环境问题联系在一起考虑的。这种通过改变社会制度调节物质变换的理论,完整地贯穿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社会发展理论之中。

(4)共产主义是两个矛盾的根本解决

由于资本主义条件下,支配着生产和交换的资本家所关心的,只是获得利润,因而对于生产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他们根本不去关心。正如恩格斯所说:“西班牙的种植场主在古巴烧掉山坡上的森林,发现在木灰中有能获得最高利润的咖啡树的足够用一个世代时的肥料,——以后热带的大雨会冲掉得不到任何保护的腐殖土而只留下裸的岩石,那对他们来说又有什么相干呢?”307308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产生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对立和矛盾的根本原因,也是共同原因,是延续了数千年之久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达到极点的私有制和私有观念。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家不仅残酷地剥削自己的同类,而且疯狂地掠夺自然界。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生产活动——不是为了满足全体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利润而进行的,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这是人的异化、劳动的异化,也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异化。马克思主义认为,解决这种异化的根本途径,就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度,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共产主义扬弃了把人和自然、人和人分离对立的异化,人类的一切活动才能按照人的本性和自然界的规律合理地加以控制和调节。对此,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设想:“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里所说的“人类本性”,是指实现了全面发展的人的本性,是超越了个体、民族、地区、宗教、国家利益,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的人类共同本性。

对上述一段话,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恩格斯的另外一段话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这段话的理解:“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不仅会消除生产的现存的人为障碍,而且还会消除生产力和产品的明显的浪费和破坏,这种浪费和破坏在目前是生产的不可分离的伴侣,并且在危机时期达到顶点。此外,这种占有还由于消除了现在的统治阶级及其政治代表的穷奢极欲的浪费而为全社会节省出大量的生产资料和产品。”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周围的、至今统治着人们的生活条件,现在却受到人们的支配和控制,人们第一次成为自然界的自觉的和真正的主人,因为他们已经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了……这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

从上面两段话可以看出,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条件下,由于消灭了私有制,社会的生产将不是为了利润,而是为了人民的实际需要,这样就可以合理地控制和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减少乃至消除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从而达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在这里,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即真正的共产主义,必须实现两个“和解”,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解和人类自身的和解,二者缺一不可。

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的长期被遮蔽,使得以往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是在缺少环境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不完整、不全面、不准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这也是导致许多社会主义国家不断受挫的一个理论原因。真正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环境思想,将其恢复成为马克思主义完整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实践层面作出巨大贡献的,是经过了改革开放,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

同以往的发展理论相比,科学发展观的突出特点是,强调了长期被忽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明确提出和谐社会包括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和谐,并进一步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这同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的历史任务以及“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这个共产主义目标是一脉相承的。

科学发展观将建设节约型社会作为一个重要发展目标,这就抓住了环境问题的实质,即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中的不合理问题。这种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其浪费,不仅使得大量宝贵的资源变成污染物,毒化了人们的生存环境,破坏了生态平衡,而且使得人类社会由于资源的枯竭而难以持续。科学发展观提出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节约能源资源等技术措施,以及通过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各项政策措施和法律体系,来调节这种物质变换,使之合理化,让资源得以合理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就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这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合理地调节他们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要求的伟大实践。

必须说明的是,上述的技术措施和政策措施,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都是可以实行的,如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节约资源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也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和政策体系。但是,因为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而是为了利润。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就要不惜浪费和消耗大量的资源,生产一些脱离人们基本的实际的需要,人为地制造一些虚假的需要,或者是为满足少数人穷奢极欲的物质享乐而生产的产品,并让这种所谓的需求变成一种社会潮流,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浪费问题,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从根本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须彻底改变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制度。

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是一个漫长的历史阶段,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缓慢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制度占优势的情况下,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制还存在,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思想残余在人们思想深处根深蒂固,加上有关环境和资源方面的科学知识也没有得到深入普及,人们普遍没有深刻了解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生活方式和人类前途命运之间的内在联系,不仅在群众中,为了个人的眼前利益而追求金钱、追求享乐而不惜浪费资源的现象很普遍,而且在各级领导干部中间,也存在着不少铺张浪费、讲排场、挥霍资源的弊端。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经过长期的努力。对此,科学发展观提出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这些都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只有人们的思想觉悟极大地提高了,才能树立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只有生活目的明确了,不再是为了个人的享乐而生存,不是单纯追求物质享受,才能为了全人类的持续生存和发展,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自觉地抑制超出地球承载能力的物质欲望。只有全社会的人都具有这样的思想觉悟,才能合理地调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这是人的全面发展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联系。

从上述意义上看,建设和谐社会不仅是适应目前形势的需要,而且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共产主义社会必须具备的根本条件,是我们的长期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安启念.和谐马克思主义:一个被长期遮蔽的视域[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3):8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58.

[6]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2.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64.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603.

[10]臧立.“红色道路”和“绿色道路”[N].南方日报,20011202(B2).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文学发展论文篇9

确定目标之后,“*”、“211工程”的建设资金全部投入纺织、材料、染整、服装四个国家重点学科,7年来不断收获坚持特色、重点突破的成果。

首先,学校在教育部评价体系中的众多空白点陆续取得了“零”的突破。其中包括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教学名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长江学者、长江讲座教授、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创新团队、111引智基地等。目前,学校已有5篇论文被评为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包揽了“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历届全部的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从2003年起连续六年获得11项国家科技三大奖;纺织类三大检索论文2004年跃居世界同类学校第一,2005年和2006年已经超过世界九所同类学校的总和;2004年学校成功举办了世界纺织大会的第83届年会,这是此项具有百年历史的大会第一次登上中国大陆;“纺织科学与工程”在全国80个一级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一,并在2007年新一轮国家重点学科评估中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其次,特色学科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产生了一批“顶天”和“立地”的标志性科研成果,如“航天级高纯粘胶基碳纤维”为我国国防建设做出了贡献,无毒轻质内层防护材料、高性能介质玻璃封装材料、仪表特种玻璃、宇航员排泄物收集装置等为“神五”和“神六”的发射成功做出了贡献,年产1000吨级的莱塞尔生产线成为上海首批科教兴市29个重大项目之一等。学校连续三年获得了“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的殊荣,其中一项是服务于国防建设的碳纤维,一项是绿色环保的莱塞尔纤维,一项是舱外航天服。

按照一般的观点,发展的速度和力度是与投入的强度成正比的。但是我们从一开始就清醒地认识到,凭借学校当时的声誉、地位和实力,简单地与兄弟学校“拼投入”肯定不行,而必须更多地依靠更新观念和改善管理,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校的内功上。

首先,在财务安排上统筹兼顾硬件和软件、大师和大楼、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学科建设,处理好“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我们确定:“211”经费集中支持国家重点学科建设,自筹经费支持非重点学科建设,新校区建设不动用日常运行预算,能争取社会资源的项目决不动用学校资源,确保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经费,加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投入,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主要依靠政策争取社会资源。

2002年,学校开始了占地1500亩的松江新校区一期建设,总计投入11亿元。这个投入相当于学校当时三到四年的总收入。在启动新校区建设的时候,校领导班子不断提醒自身和告诫全校师生员工,建设新校区是学校突破发展的空间瓶颈、改善办学条件所必须的,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但是同时我们千万不能忘却学校是大师所为而不是大楼所为的至理名言,学校的发展归根到底是靠内涵而不是简单地靠硬件条件。经过周密的筹划和不懈的努力,我们最终实现了基本依靠盘活学校存量资产,建设了一个规模较大的现代化的新校区。新校区建设资金中9亿元靠盘活存量资产,其中包括置换一个占地86亩的老校区5亿元,加强学校资金管理后举内债约4亿元,另外靠政府拨款和银行贷款各1亿元。实现了新校区建设不动用日常运行预算且银行贷款较少的财务管理目标,确保了学科建设、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的相应投入不受到冲击和干扰。

通过新校区建设,学校的校园面积达到近2000亩,是原来的2.8倍;可用的办学资源的建筑面积达到77万平方米,是原来的1.8倍。期间,学校还上交给教育部一个176亩的无锡校区,结束了异地办学的历史,校区的个数反而由4个减少到3个。在新世纪的七年内,学校的固定资产增加到15.3亿元,是原来的4.5倍。学校的整体办学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办学效益得到了较大提高。

其次,在学科建设上统筹兼顾特色发展和多科性大学建设目标的关系。这也是学校的眼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在学校的目标定位中有两种比较极端的观点,一种认为要马上发展成综合性大学,另一种则认为学校只要坚守特色,不要发展其他学科。我们认为学校在发展特色的同时,必须根据现实的资源条件,按照有限和相关的原则,努力建设学科生态,逐步拓展为有特色、多科性、高水平大学。为此,我们确定了“增强特色,拓宽基础,加强交叉,按需发展”的学科发展战略,同时要求非重点学科要“借船出海”,出了海要形成“百舸争流”的态势,力争形成“特色带整体,整体促特色”的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学科建设新局面。

文学发展论文篇10

自然界中的和谐系统比比皆是,大至宇宙,小到原子;地球生态系统是和谐的,动植物群落是和谐的,人类社会体系是和谐的,健康的人体更是一个绝妙的和谐体。所有这些和谐系统遵循着同样的辩证综合的规律,具体可以归纳出三条:1.统一律;2.层次律;3.进化律;所有和谐系统具有同样的性质:1.开放性;2.自组织性;3.非线性;4.无限发展性[1]。当爱因斯坦把大半生致力于统一场论时,其哲学上的需要相对物理学上而言或许要来得大,面对物理学的系统和谐,理论规则的分立是不能令他觉得满意的。而化学工程的发展是不是因循同样的哲学历程呢?

在化学工程作为学科开始被重视之前,化学工业已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各种具体的工程与工艺都被独立开来,在认识上是被分为各门特殊的知识,因此,当国外高等院校在十九世纪末开始设置"化学工程学"时,开设的课程大多是学习当时化学工业的各种工艺学,"化学工程"的概念在当时还是相当模糊的,在理论上充其量是化学与机械的一种混合(amalgam)。然而这种理论混合的模式在德国人看来却是很正统的,即使在今天,他们也避免专论"化学工程",而是称之为"过程工程"(ProcessEngineering),这一名称实际上要比"化学工程"的范畴更广,甚至更为准确,凡是涉及一定流程与工艺的领域都是适用的。但我们习惯上还是沿用"化学工程"的名称。

二十世纪开始,化学工业迅猛发展,在社会经济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客观上需要化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和支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对事物运动规律性的认识也愈来愈深化,愈来愈有概括性。伴随着其他领域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化学工业中各门看似不相干的工程和工艺中存在着共同的物理特性。1901年,美G.E.的Davis《化学工程手册》的发表,初步提出了"化工物理过程"的原理。1900年始,以合成氨、纯碱、燃料等为代表的近代化工厂出现,如1913年,德哈勃-博施法高压合成氨技术的产业化,星火燎原的,化学工业呈现出巨大的发展前景。到了二十年代,美MIT的一些学者提出:不管化工生产的工艺如何千差万别,它们在众多的典型设备中进行着原理相同的物理过程。1920年,美MIT成立了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化工系,时W.K.Lewis任系主任。1922年美国化工学会认同了新的见解,引出了"单元操作"(UnitOperation)的概念,这一概念在苏联时期和我国则广泛称为"化工原理"。

1900年始的"分离工程"研究使"单元操作"的概念日趋成熟。被称为单元操作的过程主要有流体流动、传热、干燥、吸收、蒸发、萃取、结晶和过滤等,以这些单元操作作为研究和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化学工程学科在二十世纪前半期发展的核心,其理论迅速成为发展化学工业的重要基石。这种把千变万化、千差万别的过程和工艺概括成"单元操作"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反映,是化学工程学从"个性"到"共性"的第一个哲学性概括,是在一个系统整体性把握的高度上建立了一门技术科学,体现了系统科学发展的和谐统一规律。

随着"单元操作"概念的确定,另一方面,化学工程学科中重要支柱之一的"反应工程"亦逐渐浮出水面。从最初的德Winkler流化床煤气化炉的应用到德Bergim-Pier三相液化床煤液化工艺的开发,又到1931年丁纳橡胶和氯丁橡胶的投产,化学工业上发展的高峰持续不绝,1940年美国FCC炼油开发成功,成为石油化工的起点。直到1957年,欧洲第一届反应工程会议,明确提出"反应工程"的概念,成为化学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工程学的进一步和谐统一。"反应工程"的建立,乃至今日仍备受困扰的"过程放大效应"问题,及从"逐级放大"到"数模放大"的研究都带动了"化工过程系统工程"的发展,并共同体现了系统科学发展的和谐层次律。

就在"反应工程"发展的同时,"单元操作"得到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人们发现各单元操作之间存在着更为普遍的原理,"过滤只是流体传动的一个特例;蒸发不过是传热的一种形式;吸收和萃取都包含着质量的传递;干燥与蒸馏则是传热加传质的操作……"[2]于是单元操作可以看成是传热、传质及流体动量传递的特殊情况或特定的组合。这种认识的深化过程并没有停止,人们进一步又发现了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传递之间的类似性。于是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人们综合了以往的成果,开始用统一的观点来研究三种传递过程。1960年,美威斯康辛大学(Univ.Wiscosin)的R.B.Bird教授出版了《TransportPhenomena》一书,系统地采用统一的方法来处理三种传递现象,从此化学工程学科的核心过渡到了"三传一反"的系统性概念。"三传"的研究是系统科学和谐进化律的又一体现,使化学工程学达到了一个新的整体性高度,这种高度的和谐统一是对客观世界本质性的认识,并在学科上反映出了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性质,其影响力是普遍性的,是跨学科的,不仅使"传递原理"成为化学工程学的重要基础,同时在生物工程、机械、航天和土木建筑等工程学科上也具有重要意义,并日益成为工程专业共有的一门技术基础课,只是侧重点有所差异而已。

至此化学工程学科自身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化和发展,并在短短的一个世纪中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涵括了众多的生产和应用领域,如医药、化肥、能源、材料、航天、冶金、日用化学品等,每年为社会提供数以亿吨计的千百万种产品,是人们衣、食、住、行须臾不可离开的物质基础,为社会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从人类发展最为激动人心的口号"征服自然"到今天庞大的工业化进程,地球自然生态系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严峻局面,这之中,化学工业是造成大规模环境污染及恶性重复污染的主要过程之一,化学工程学科需要肩负起新的使命。1990年,"生态化工"(Eco-ChemicalEngineering)的概念提出来了,相应在化工生产和过程工艺中提出了"清洁化工"和"绿色化工"的概念,因时应势,化学工程学开始了系统科学的自组织过程,这也是和谐系统对立统一发展的需要。在系统科学看来,自组织是和谐系统的基本性质之一,只有自组织系统能通过外部和自身内部的不断协调、整合,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特性并产生新的功能。从自发到自觉地,化学工程学吸收了自组织的理论,不断在广度和深度上充实、完善和发展。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世界正发生着全球性的变化,经济、社会、环境和技术等领域都面临着新范畴新理念的变更和冲击[3]。化学工程学科需要因应时展而改变传统的限制,不断有新的概念提出来,如化学工程应是伺机而待的专业(aprofessioninwaiting);化学工程师必须"besteepedintechnology",能够创新、开发、变换、调控和适应取代;化学工程学科要从"ProcessEngineering"达到"ProductEngineering"再到"FormulationEngineering"。进一步的综合认为,化学工程学关注着同时发生在非常广泛的时空跨度内的现象,必须具备多尺度、多目标的方法来达到过程的总体优化。涵括了五个方面[4,5]:

①Nanoscale(纳观尺度):研究量子化学、分子过程与分子模拟等。

②Microscale(微观尺度):研究微粒、气泡、液滴、控制界面胶束和微流力学规律等。

③Mesoscale(介观尺度):研究换热设备、反应设备、塔器以及传统的"单元操作"和"三传一反"等。

④Macroscale(宏观尺度):研究生产装置和生产过程等。

⑤Megascale(兆观尺度):研究环境过程和大气生态过程等。

于是化学工程学的核心转变到了"多尺度、多目标择优"的概念,化学工程学科又到达一个新的和谐统一的高度,进入了更高层次的系统工程领域。

新的发展的深度促使化学工程学科作出了一定尺度的"分化",然而这还远未结束,人们对世界的认识还在不断探索不断深入,一个更深刻更普遍也更一般的问题已经触到了化学工程学科的神经,触到了化学工程学的认识本质,并促使化学工程学需要有新的"融合"。这一问题就是"非线性及其包涵的混沌原理",相对于"线性"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工具,"非线性"则是客观世界的本质特征,是"线性"反映的目的,是从科学角度看待世界的一种和谐统一;而在对"混沌发展"的研究表明,"混沌运动的普遍存在,揭示了自然界中实际系统发展演化的新行为,混沌态的自相似性使这种时间演化表现为一种空间结构,而且以其不同空间尺度上的相似性,揭示了系统复杂运动的统一性。这种统一性是一个观察"整体"的问题,只有在长时间范围(因为混沌运动是一种长时间行为)和更高层次复杂性中才能显现出来。"[6,7]这一问题涵盖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众多领域,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深刻的哲学方法论意义。马克思曾经预言:"自然科学往后将会把关于人类的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正如关于人类的科学把自然科学总括在自己下面一样:它们将成为一个科学。"从这一角度上,"非线性"问题是这种过程一体化的契合点以及整体认识论上的共性[8]。当站在这种整体性的高度上,化学工程学科获得了全新的视野和更强大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最终具有了学科融合的基础。

在整个化学工程学科的孕育、诞生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交织着学科的"分化"与"融合",除了上述尺度(scale)上的分化以外还有着所谓的石油化工、精细化工、高分子化工等专业上的分化;另一方面,作为近代工程技术,它又是自然科学(化学、物理等)和技术科学(机械、材料等)的融合。正如物理学家普朗克(Planck)所指出的:"科学是内在的整体,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分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身,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实际上存在着从物理到化学,通过生物学和人类学到社会学的连续的链条,这是任何一处都不能被打断的链条。"事实上,当化学工程学科的核心发展到"非线性混沌系统"时,实现科学的融合已是其客观系统性的需要,它需要强有力的非线性解算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基于人工智能和神经生物学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s)技术为这种系统性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人工神经网络特有的信息处理能力在愈来愈多的领域中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它具有如下特点[9,10]:

①学习:神经网络可以根据外界环境修改自身行为,这使它比其他任何方法接受自身感兴趣的外界信息更敏感。

②概括:经过学习训练后,神经网络的响应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对外界信息的少量丢失或自身组织的局部缺损不再很敏感,反映了神经网络的健壮性(鲁棒性),即工程上说的"容错"能力。

③抽取:神经网络具有抽取外界输入信息特征的特殊功能,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能"创造"出未见的事物。

④模拟:神经网络由众多的神经元组成,以并行的方式处理信息,大大加快了运行速度,可以逼近任意复杂的非线性系统。

当然,神经网络并非十全十美,其自身的发展就曾经历过相当曲折的过程,但是,人工神经网络(ANNs)特性的融合将是化学工程学科发展到非线性核心系统的自组织适应和需要。例如采用神经网络设计的控制系统,适应性、稳定性和智能性均较好,能处理复杂工艺过程的控制问题,也使得化学工程师不但也是机械工程师,还首先是系统工程师,并能从最一般的非线性原理出发,解决实际过程的创新、应用、开发、生产等问题。

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持续进步,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不断深化,化学工程学科必将不断"分化"和"融合",体现出和谐系统的无限发展性质。

参考文献

[1]李立本.系统的和谐与和谐观[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8,14(5):39.

[2]韩兆熊.传递过程原理[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1988,11:3.

[3]季子林,陈士俊,王树恩.科学技术论与方法论[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1,9:115.

[4]金涌,汪展文,王金福,等.化学工程迈入21世纪[J].化工进展,2000,(1):5-10.

[5]黄仲涛,李雪辉,王乐夫.21世纪化工发展趋势[J].化工进展,2001,(4):1-4.

[6]张生心,梁仲清.从量子混沌再看物理学的统一性[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10):8.

[7]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5:20.

文学发展论文篇11

一情报学的历史演进与回顾

情报学的发展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20世纪40年末前的萌芽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初的产生阶段·20世纪60年代以后的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中。情报学处于一种萌芽状态.它没有被正式作为一门学科提出来,其活动的表现形式是图书馆学,文献学。第二阶段是情报学的产生阶段,情报学的产生有3个前提条件:文献学,信息论和计算机。文献学的研究对象是文献及其规律以及如何组织利用文献的方法。文献学产生于20世纪初的30年代,当时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情报学产生之前,情报学的功能是通过文献学来发挥的。第三阶段是情报学的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情报学作为一门学科被正式提出来,其内容得到迅速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对情报学的研究课题以及现象的认识上.这一认识基于20世纪3O年代的文献学,并发展了文献学、文献计量学等理论。其次是情报检索理论向定向定量阶段发展.各种情报检索理论在数学理论的支持下发展起来.从而导致各种情报检索系统的发展。再次是情报现象的经济研究,即把情报当作一种资源、一个经济要素、来确定社会中情报产业的比重和商品中情报量的比重,从而反过来确立情报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最后是情报学基础理论的发展,在这个阶段.情报学的理论方面发展起来.扩充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

从情报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作为一门科学学科的情报学是存在的,它是对情报现象及其规律的研究,同时它研究情报的产生、组织,筛选、管理和利用的规律。

二情报学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根据信息、知识、情报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情报是一种信息.但又不等于信息。对信息概念的研究,并不能代替对情报概念的研究。情报是信息社会中人们进行科学交流活动的产物,它是物质客观存在的动态反映记录。情报概念随着人们科学交流活动扩展而不断深化。情报现象与科学研究的发展密切相关。当科学研究还是著名科学家个人或其小团体进行创造和研究的园地时,人们的情报需要量并不大.一般通过个人交流和个人阅读就可以满足。而当科学研究以集体工作方式进行时.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便迅速扩展,研究的承接性与系统性更加增强,人们对情报的需要量明显加大,单靠研究者个人力量,则无法满足情报需求。因此.对密布于人们周围的各种文献上记录的信息进行加工,并通过一定形式迅速传递,便成为人们之间进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这就是情报工作。结论是:。情报现象是随着文献信息的产生而出现,因此,情报的本质是文献信息”。这一情报学理论建立的根据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人们对情报的需求即为对文献信息的需要。科学研究中遇到的是各种自然的、社会的信息,通过人脑的思维进行分析和综合后.将这些信息系统地记录下来,便形成了知识。知识本身就是经过加工了的系统化了的信息。当知识以各种物质材料为载体记录下来时,就成为文献信息(如纸质图书、磁性材科、胶片、影碟、光碟等)。这些我们将它们统称为情报。第二,情报研究与分析都是以文献中的信息量为基础的,可见,情报是以文献信息为主体的,因此情报即为文献信息。第三,以前我们给情报定义时,总是强调它的信息特征,文献信息概念更是如此。文献信息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在其贮存与交流活动中,这些信息以概念、公式、数据、实例等知识单元的形式出现,这些知识单元就被称作情报的信息形式。因此,情报是指各种独立的知识单元形式的文献信息。即情报学是科学交流活动发展的产物。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情报工作得以迅速发展和进步。

三情报的搜集、分析,与加工

追根溯源可以发现情报学是建立在部分传统图书馆工作一书目服务,参考咨询、图书宣传等基础之上。情报学又由于融合了通信理论、电脑、传播学、数学等现代科学知识,因此发展非常迅速。范围不断扩大。

(一)情报搜集。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情报源。情报获得的渠道,即从哪里得到文献信息的问题。很显然贮存于图书馆的纸质文献、散落在各处的文件.打印稿、草稿、笔记、图片以及电脑网络等信息,都是重要的情报源。在情报搜集的过程中,还会遇到其它各种不同的文献形式.如视听型的、光磁型的等等。结合信息交流的实际情况,正确分析情报载体转化的规律,在情报搜集过程中,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搜集策略为最佳途径。

(二)情报的分析。在情报搜集的基础上,对文献信息进行去伪存真、去劣存精的逻辑思维过程。但分析必须出自对情报源和情报用户的深入了解,只有深入了解才能确定情报的利用价值和加工价值。同时,只有深入了解情报用户的情况,才能知道什么情报为什么人所需,从而有针对性地搜集与提供情报。情报分析的过程,实质上是对信息的属性进行定性分析,情报分析的结果。对加工深度、情报质量影响非常大。由此看来,情报人员进行情报分析时.要具备对学科知识的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提示标引文献的能力等等。

(三)情报的加工。它包括三个方面:其一。报导方式(如题录、索引、文摘,综述等)。其二,引得深度,即情报产品所具有的检索途径数(如主题词、分类、关键词、公式、著者等),其三,标引深度(可标引几个主题词、涉及几个类目、类目的级位等)。在情报分析之后,还应当以简明的方式把文献中的信息用标引的方式表达出来并集中起来,使情报用户能直截了当地获取信息。

文学发展论文篇12

科学发展观,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指导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核心理论,是指导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这一发展理论的形成具有历史继承性、现实发展性、时代创新性等特征。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特征,是不断深化科学发展观认识的基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前提。

一、历史继承性

我们党三代领导集体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十分重视发展问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发展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社会发展思想和理论。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的发展资源,继承了党的发展思想。

(一):以统筹兼顾为主要特征的“赶超”发展观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从与发达国家相比较的角度指出了发展的重要性,形成了“赶超”发展观。指出:“我国是个大国,但不是富国,也不是强国。再有五六十年,我们应该赶过美国,这是一种责任。”在“赶超”发展思想指导下,1958年5月,党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路线。在强调“赶超”发展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发展中的统筹兼顾,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统筹发展思路。在著名的《论十大关系》中,他系统阐述了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重大关系。此外,还制定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等一系列统筹兼顾的发展方针。在统筹兼顾的“赶超”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建立起了比较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把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初步繁荣的新中国。

(二)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基础上,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全面发展观。首先,邓小平把“生产力”、“经济建设”作为发展的核心内容,反复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与此同时,邓小平把全面、协调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一贯要求。他指出:“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但各个方面需要综合平衡,不能单打一。”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注意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在邓小平发展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并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上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三):以创新为动力的可持续发展观

20世纪后期,站在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高度,始终把发展与执政党建设、发展与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紧密结合。一方面,他强调要加快发展,我们才能处于主动地位、立于不败之地。另一方面,他又把发展目标从经济社会领域扩展到人与自然领域,提出发展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此外,还继承和发展了矛盾动力和邓小平改革动力的思想,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力倡导全党和全社会发扬创新精神,坚持创新、创新、再创新,推动国家的各项工作创造性地向前发展,把创新作为21世纪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核心动力,为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增添了新的动力源。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2003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表述。这一发展观,继承了我党的发展理论,吸收了、邓小平、的统筹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等重要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科学的发展理论的代代相传、一脉相承。

二、现实发展性

理论的发展扎根于实践之中。进入新世纪,我国发展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多变,改革的深层次矛盾日益明显。科学发展观适应变化的实际,依据发展的新阶段特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发展理论。

(一)深化了发展本质

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放在首位。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以人为本”具有三层涵义:第一,强调发展的全部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而不是“物”,明确了发展与“人”的关系;第二,强调“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明确了“人”是指最广大人民,而不是少数人;第三,强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如果说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邓小平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核心内容,坚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其发展观都包含有“以人为本”的思想成分,科学发展观则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本质,用新的语言进一步概括和深化了我们党对发展本质的认识,确认了人是发展的最高目的。

(二)强化了发展要义

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强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始终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指出发展对于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正确道路,强化了发展的重要意义。(三)系统化了发展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包括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所谓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它强调的是处理好“中心”与“全面”的关系,解决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发展进步的问题。所谓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它强调的是处理好“平衡”与“不平衡”的关系,解决发展的均衡和协调的问题。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它强调的是处理好“当前”与“未来”的关系,解决长期的不间断的发展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针对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而提出的解决办法途径,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党在新世纪对发展内涵的深化和对发展要求的系统化。

(四)具体化了发展方法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人和自然的发展。具体来说,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统筹区域发展,就是要从根本上扭转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实现各地区共同发展,共同富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就是要不断促进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是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使世界上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中国土地上实现最佳的结合,完善对外开放的制度保障,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统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就是要纠正和克服以牺牲环境、过度消耗资源为代价而求得发展的片面倾向,控制人口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营造优美、洁净、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

三、时代创新性

科学发展观立足于时代,科学判断国际局势、准确把握历史方位,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治国理政、内政外交等方面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创新了党的发展理论。

(一)创新了执政理念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也是党的根本执政理念,这一执政理念的提出,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这一执政理念上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辩证统一”上。第一,在认识上,发展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主体是指现实的人,客体是指自然和社会环境。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共同进步。第二,在实践上,总结历史经验与解决现实问题的辩证统一。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和发达国家在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总结了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实践经验,同时,它又着力解决我国当前和今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第三,在过程上,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统一。我国要在今后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集中力量,以较短的时间和较小的代价实现跨越式发展,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又要坚持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把跨越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辩证统一起来。

(二)创新了发展关系

时代,主要的发展关系是正确处理两类矛盾和社会主义建设上的“十大关系”;邓小平时代,主要的发展关系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时代,主要的发展关系是正确处理改革开放中的“十二大”关系;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的发展关系,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的政绩观、正确的人才观、唯物的群众观之间的重大关系。发展观、政绩观、人才观、群众观,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丰富,是我们党对“三大规律”认识的深化。

(三)创新了发展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以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相结合的发展体系。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为主题的理论创新体系。科学发展观以发展为主题,形成了包括指导发展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发展的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发展内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发展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发展手段(统筹兼顾)、发展方式(加快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更大决心深化改革开放等)、发展的根本保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谐中国、和谐周边、和谐世界)等层次有机统一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以发展观为主线的实践创新体系。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建设、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树立、走和平发展道路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构建起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体系中,科学发展观是贯穿其中的主线,其他方面是这个理论体系中的子系统,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