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合集12篇

时间:2023-12-01 09:56:25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1-0112-02

党的十报告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初步凝练成“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当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要求、新部署。高校思政理论课是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国梦”的主阵地,因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建设,就必须在新的起点上积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政理论课的功能性解读

从系统论来看,功能是相对于结构而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分别从灵魂、主题、精髓、基础四个层次揭示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架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则是通过其功能来发挥作用的,其功能主要包括:引领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规范功能等。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功能,不仅要“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具体作用,更要解读其所具有的方法论意义上的昭示、给社会的发展提供价值导向并促成相应价值标准建立的功能”[1]。

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功能性解读就是着眼于育人实践的思考,致力于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法及其功能实现途径等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占据着基础性地位,发挥着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具有普及传播、教育引导、理论建构和价值实践等功能”[2]。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政理论课这一载体的各项功能。

党的十报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丰富和完善了科学发展观,其精神是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其理论和思想成为思政理论课的崭新内容。我们要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将思政理论课变成十精神学习的课堂、传播的阵地,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政理论课的良性互动。

总之,从功能视角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坚持以功能为导向,“紧紧围绕实践这个关键环节,才能实现主客体双方的价值,既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又促进个体全面而自由的发展”[3]。

二、基于功能视角的思政理论课话语体系转换

近年来,话语权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学术话语”、“政治话语”、“生活话语”、“网络话语”、“意识形态话语”等等新颖说法。“话语是作为社会交往方式的语言在具体情境中的运用形式,一套话语体系往往由多种要素构成”[4]。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政治理论课而言,其内容主要体现的是意识形态话语或政治话语,像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因此,如何将意识形态话语或政治话语生活化、实践化,并在与网络话语碰撞中实现主流价值导向功能,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导致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困境,原因之一就是思政理论课师生主体话语权的缺失:思政理论课教师是党和政府在高校的代言人,学生在此强势话语体系下往往处于“失语”之势。因此,实现话语体系转换,增强新语境下话语双方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政理论课的功能发挥。

其实,我们常说的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实质上就是话语体系的转换。有效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思政理论课话语体系的转换,离不开思政理论课功能的发挥。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职思政理论课的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具有一致性”,而且在“基本功能上具有一致性”[5],这就为话语转换,有效实现思政理论课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机结合,达到两者的功能互补提供了内在的依据。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2

中图分类号:F01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08)02-0018-04

交换方式按照人类社会进化的时间序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原始社会盛行的,主 要以物物交换即商品直接交换的交换方式(exchange);另一种是现在流行的,主要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间接交换的交换方式(transaction)。现在经济学的交换研究[1]主要以研究第一种商品直接交换方式为主,我们在本文将主要探讨研究第二种方式。为了将这两种交换方式分辨开来,我们将现代市场经济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间接交换方式归结为交易(transaction),而将第一种商品直接交换方式归结为交换(exchange)。

可能主要是由于交易理论的复杂性,[2-3]在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中,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能够贴切地解释单个市场交易现象的交易理论。[2-3-1]而对于一个以研究市场经济运作的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来说,没有合宜的交易理论,不仅交易这个基本的市场经济现象得不到很好的解释,而且使微观经济学缺乏理论演绎的逻辑基础,由此难免影响经济学对现实经济的阐释能力和对经济未来发展的预测能力。

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模式已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如果现代经济学体系中,还没有一个合宜的、能够解释单个市场交易的理论模型,对于经济学这一理论和实践联系日益密切的学科来说,无论如何都是难以理喻的。本文试图在交易理论研究方面借助经济理性的新模型,[4]运用解析几何方法,做一个探索。

一、单个交易中的商品价值、买者价值与卖者价值市场是进行交易的场所,市场经济机制就以交易机制为重要内容。根据对理性的定义,[4]要进行市场交易的买者和卖者都主要进行的是对他们所获得的收益与所支付成本的比量与权衡。在单个市场交易中,买者和卖者都是理性的,对于要交易的商品,二者具体表现出不同的价值理性。正如穆勒所强调的:“产业系统中完全以买卖(交易)为基础,每个人多半不是依靠他自己参加生产的物品、而是依靠通过出售之后继以购买的双重交换而获得的物品生活的社会状态下,价值问题是根本问题。在这样构成的社会内,几乎一切有关经济利害关系的思考都包含某种价值理论。在这个问题上的错误即使是极小的,也会使我们的其他一切结论产生相应的错误;我们的价值概念中存在任何含糊不清之处,都会使其他一切概念产生混乱和含糊。” [5]

正确的价值定义建立在理性模型这个经济学基本假设之上,根据经济理性的新模型,[4]我们认为在单个市场交易中,主要包括商品价值、消费者价值、生产者价值三个部分。如果单纯考虑一个交易的过程与结果,商品价值保持客观不变,消费者价值或顾客价值就具体表现为买者价值,而生产者价值或企业价值就具体表现为卖者价值。

1-商品价值

商品是卖者以一定成本提供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或服务,商品价值是指商品功能与其成本之比。商品价值是客观的,功能和成本是由其内在的物理结构和行为决定的。

这用数学公式可表达为:其中:Vm为商品价值,F为商品功能,C为商品成本。

消费者和生产者对同一商品的评价有本质的不同。

2-买者价值

消费者关注的是商品是否符合自己的消费需求,到市场的消费者作为商品的买者,其本意在于购买所需要的商品,买者对商品的评价主要取决于商品的功能和商品的价格。买者价值是指买者对商品的功能评价和其价格之比。

这用数学公式可表达为:事实上,在市场中,各种商品的功能F各异,价格P也千差万别,二者都是变量。即使对于功能F相同的同一商品,不同的买者也会给出不同的购买价格,也就是说不同买者的偏好不同。但对于理性的买者来说,对于同一商品,商品价格越低,买者价值就越大,买者就越满意。3-卖者价值

生产者是商品的实际供给者,卖者代表生产者在市场进行商品销售,卖者之所以向市场供给销售某一种商品,主要关注的并不是这种商品的功能,赚取利润是卖者经营某一种商品的根本动机。市场上哪种商品的利润空间大,卖者就越希望销售供给哪一种商品,同时卖者也会顾及这样做的成本付出与风险。卖者价值就是指卖者销售商品所能获得的利润和所投入的成本之比。

这用数学公式可表达为:其中:Vs为卖者价值,π为商品利润,C为商品成本。

在商品销售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卖者价值Vs与交易价格P的关系可以用图示的方法表达为图1中Vs的形式。也就是说,成本不变情况下,卖者希望交易价格越高越好,交易价格越高,卖者价值越大,卖者就越满意。

二、单个交易的价值均衡模型

我们从一个简单的市场交易开始,研究一个买者和一个卖者之间就一个商品的单个市场交易。

1-一个买者、一个卖者之间就一个商品的单个市场交易

假设市场中有两个人,这两个人都是理性的,都具有自然理性。其中一个人是卖者,其拥有并打算出售一个商品,这个商品的功能为F,成本为C,有一个希望成交的价格区间;另一个人是买者,其拥有货币,货币数量为M,买者打算购买一个具有功能F的商品,并且有一个希望购买的商品的价格区间。

理性的买者希望能够购买到功能价格比尽可能高的商品,买者的理性主要表现为价值理性,买者价值属于消费者价值Vd。理性的卖者希望能够将商品销售出尽可能高的价格,以取得尽可能高的利润,卖者的理性也主要表现为价值理性,卖者价值属于生产者价值Vs。待交易的商品具有确定的功能F和成本C,其商品价值为Vm。

2-交易均衡的原则是交易双方的价值均等

在市场中,买者和卖者相遇。无论是卖者的推荐还是买者的主动发现,买者认为卖者的商品功能F符合自己的需求,买者和卖者之间就商品的买卖开始协商。买者有一个所愿意付出的价格区间,有一个最高价格限制,购买价格一般不能超出自己的支付能力,P≤M;而卖者也有一个所愿意出售该商品的利润区间或价格区间,有一个最低价格限制,销售价格一般不能低于自己经营该商品的成本,即P≥C。买者与卖者二者经过协商或讨价还价,按照各自的价值曲线的路径移动,如果最终买卖价格落入了双方共同认可的价格区间,就会达成交易。

在商品交易市场上,交易的原则是:等价值交易,即买者价值与卖者价值相等。一个市场交易实现的前提是:一方面,卖者有生产或经销特定功能的商品的意愿,也有生产投资或经销的资金实力,卖者为了获取他意念中的利润,必须在成本投入方面冒一定的风险。另一方面,买者有购买和消费特定功能商品的意愿,也有消费的客观经济能力,买者为了获取他意念中的消费商品所带来的享受,必须付出一定数量的货币才能购买到特定功能的商品。

3-交易均衡的解析几何表达

买者愿意以一定的价格购买特定功能的商品,以满足其需求;卖者愿意以一定的价格出售特点功能的商品,以获取他所满意的利润。卖者价值与买者价值相等,商品交易得以实现。这是一个买者价值与卖者价值相等的交易均衡。可表示为:

综合买者价值和卖者价值的价值曲线,商品市场交易的价值均衡可用图示表达为图1。当买者价值和卖者价值逐渐达到共同的契合点,双方就会认同一个共同的交易均衡价格Po,二者就会达成交易。这时,买者价值和卖者价值相等,且二者的价值都得到了实现,双方都会对交易结果感到满意。

三、单个交易的均衡价格解

由于单位商品的价格、成本与利润存在如下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当实现价值均衡时的卖者价值与商品价值是大体一致的。

四、交易均衡与三种均衡的区别与联系

虽然市场交易每天都在发生,但从理论上却一直没能求出单一交易的均衡价格。单一交易均衡价格的数学解之所以能够在本文中推导出来,关键在于单一交易的价值均衡模型的建立,而这关键取决于新的价值概念的明确,而新的三种价值概念的明确,关键在于新的理性形式化定义的界定。没有合宜的理性新模型,就难以明确买者价值和卖者价值,建立交易均衡就缺乏基础。可以说,理性新模型和价值概念的明确是能够求出交易均衡价格数学解的关键因素。

在商品价值、买者价值、卖者价值三个概念明确的基础上,研究方法也由此超越了传统的静态、线性叙述模式,将动态、非线性引入了经济学的基础部分,并用解析几何方式表达了交易均衡理论的基础内容。

在传统的经济理论中,理性、价值、效用等概念的定义大都是线性的,这样就将经济学研究限定在了静态领域,现在的主流经济学大都注重于研究经济系统的静态特征,研究经济系统动态性质的功能较为薄弱。这基本上是由经济学中理性定义的缺陷所造成的。

而在交易均衡理论中,买者价值和卖者价值构成的价值函数都是非线性的,在交易进行过程中价格的形成是在买者和卖者的互动中形成的,这就有望对市场交易中的价格形成过程进行研究,这样动态的交易理解就有望对讨价还价的研究具有指导和启发作用,为能够有效地解释动态的讨价还价行为创造条件,就有望突破传统的均衡静态性质,为经济学理论向经济现实的靠拢奠定一个基础。

1.交易均衡与纳什均衡的关系

在市场交易尤其是讨价还价的理论探索中,大多是以纳什均衡[5]为研究基础展开的。虽然纳什均衡成功地将经济行为研究归结到两个人的博弈领域,但纳什均衡研究至少存在三个方面的缺陷:

第一,纳什均衡的理论研究没有一个合宜的理性定义和价值理论作为基础。奥曼认为,在纳什均衡理论中是没有理性要求的(没有理性要求就没有价值理论作为其基础),这个极为基本的思想揭露的潜在含义意味着:即使是昆虫和鲜花也有达到纳什均衡的可能性,而且其可靠性可能超过人类。[6]

第二,在纳什均衡的研究中,博弈策略中既没有明确提到商品的功能及其价格,也没有具体提到商品的成本,而且买卖双方的身份也难以从价值观上予以区别。因此,很难把纳什均衡和交易研究有机地联系起来。

第三,更为关键,即纳什均衡具有静态缺陷,根据线性的效用函数在一个静态体系的一个不动点处达到了在假设中就预订了的均衡点。这种静态的或经过改良后准静态的博弈研究无需通过博弈就有望能达致所谓的“均衡”。

有的研究认为,纳什均衡很难称得上是一个有关市场交换的理论。[1]市场交易理论的研究突破取决于理性概念、价值理论的研究突破。[6]现在那些试图突破纳什均衡静态特征的研究,虽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由于没有在理性概念、价值理论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大都还没有超越纳什均衡框架固有缺陷的限制。

2.交易均衡与一般均衡的关系

从瓦尔拉斯的理解角度来揣测,一般均衡理论的含义是指所有市场的所有交易的均衡。也就是说,要了解一般均衡理论首先要了解一个交易的均衡理论。如果没有对一个交易较为深入的了解,就难以体会一般均衡理论中所有交易均衡的内涵。

从交易均衡理论可以看出,只要具有自然理性的正常人,具有买者价值或卖者价值就可以参与市场交易。由于理性人假设对交易者适用范围没有繁杂的限定,市场经济中达成的任何一个交易都可以通过这个交易模型来予以分析说明。这样就将每一个交易均衡纳入了一般均衡之中,也把一般均衡融入了每一个交易均衡之中。单个的交易均衡与一般均衡二者的关系正如一个经济哲学命题:经济整体来源于经济个体,而经济个体又支撑了经济整体。

通过交易均衡理论,就有望将微观的交易均衡理论与由瓦尔拉斯等建立的一般均衡理论之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取得这些研究内容的统一性和逻辑的一致性,而且有望使一般均衡理论这个“空中楼阁”式的理论大厦得以找到自己的根基。

阿罗与德布罗曾对完全竞争经济的均衡解的存在性进行了证明,[7]但具体均衡解到底是什么,以前一直没有被求出过。我们从市场经济逻辑一致性的角度可以推测,交易均衡价格的求解对于解决一般均衡价格的均衡解问题具有启发作用。

3.交易均衡与市场局部均衡的关系

传统的微观经济学以马歇尔的市场局部均衡理论为基础,把同一种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同市场中该种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数量的变化趋势相联系。但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化趋势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商品供给成本的影响作用,这种没有直接考虑到商品成本的供需理论有违市场经济常识。

从经济系统的研究层次上,这种只涉及商品供需数量影响商品市场价格水平的正确论述更倾向于一个产业的市场供需情况,相当于经济系统的中观层次,虽然它能够较为客观地描述中观经济动态情况,但难以称之为是一个合宜的微观经济学理论。

而真正涉及到商品市场交易的机制,具体到一个简单的日常市场交易是如何完成的,这才有望构成经济系统微观层次的主要内容,也应该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现有的微观经济学中,“市场需求曲线是将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所有个人的需求量加总而得到的。”[8]而所有个人的需求量都是通过很多个单一的交易单独来体现的。没有单个的市场交易,也就难以通过交易商品数量的加总来描绘出市场需求曲线。也就是说,单个交易的价值均衡是市场局部均衡的微观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绍荣,杨春学.对新古典经济学中市场交换理论的批判――兼评经济核心理论[J].经济科学,1999,(6):87.95.

[2] Deng Xiaotie,Papadimitriou Christos,Safra Shmuel.On the complexity of price equilibria[J].Journal of Computer and System Sciences,2003,67 :311324.

[3] Axtell Robert.The complexity of exchange[J].The Economic Journal,2005,115:F193.F210.

[4] 武爱.经济理性的数学模型[J].财经问题研究,2007,(7):9.11.

[5] 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及其在社会哲学上的若干应用(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491.

[5] Kuhn Harold W.Classics in Game Theory[C].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7.1.

[6] Aumann Robert J.Rationality and bounded rationality [J].Game and Economic Behavior,1997,21:2.14.

[7] Arrow K.J.,Debreu G.Existence of an equilibrium for a competitive economy[J].Econometrica,1954,22(3):265290.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3

笔者以为,当前文艺的大众娱乐价值观主要存在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

其一,过于强化文艺的审美娱乐功能,而排斥其它方面的功能,导致当前文艺的“过度娱乐化”及其人文精神的丧失。

文艺的特性及其价值功能本来是丰富多样的,从文艺发展史来看,西方历史上曾有过模仿与认知、宣泄与净化、寓教于乐、启蒙与批判、审美与愉悦等多种观念;中国历史上也曾有过兴观群怨、美刺教化、写景抒情、咏物言志、文以载道、思想启蒙与改良社会、批判与改造“国民性”、净化人心与美化人生等种种主张。总的来说,文艺的各种特性及其价值功能,都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和文艺实践过程中历史地生成的,也是在人们的社会实践和文艺实践中历史地选择的;某一历史阶段文艺活动主要呈现出某个方面的特性与价值取向,显然与当时人们的主体需求和价值选择相关,可以从这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实践中得到解释。当然,在这种历史选择与实践过程中,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在文艺的某些特性与价值功能得到凸显的同时,另一些方面的特性与价值功能则往往被压抑或遮蔽。如上所说,在过去相当长时期里文艺的审美娱乐特性与价值功能被贬抑扭曲即是如此,因而当今它实现历史的回归,其意义不言而喻。

然而问题在于,在对文艺的审美娱乐功能充分肯定和开发的过程中,却又导向了另一种片面性。这具体表现为:一方面试图把传统的文艺价值观当作过时僵化的东西彻底颠覆;另一方面则将审美娱乐抬举为文艺的“本性”和基本的价值功能。在有些人看来,文艺本不该承载太多不属于它自己的东西,如政治、道德、意识形态、社会责任等等。然而当这些东西卸去之后,那么文艺还剩下些什么呢?无非就是游戏、消闲、娱乐之类。如今谁要是还坚持主张文艺应承担社会责任和教化功能,倡导文艺成为引导国民精神前进的灯火,或者说还重提一下“寓教于乐”的古训,恐怕都要被当作僵化保守观念而被讥讽嘲笑。至于在文艺实践中,则更是压倒性地向大众娱乐方面倾斜。在一些人的观念中,好像当代文艺除了娱乐,就再也没有了别的价值追求,因而非要将娱乐进行到底;所谓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就变成了仅仅为大众娱乐服务。这种状况无疑是很不正常的。我们以为还是需要回到辩证的立场上来认识:文艺的价值功能理应是多方面的,其中包含娱乐,但并不只是娱乐;盲目排斥和粗暴否定文艺的大众娱乐功能固然是不现实和不明智的,但如果把大众娱乐强调成为文艺“惟一”的价值功能,极力排斥和消解其它方面的功能,导致价值追求上的娱乐至上、娱乐到底,乃至有人极而言之的“娱乐至死”,那么这显然是偏颇甚至是有害的。

其二,将审美等同于娱乐,美感混同于,导致文艺审美精神的失落。

文艺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当然包含娱乐性和快乐感,但又并不仅限于此,它更应当指向精神性的愉悦与美感。审美原本是一种感性地把握美的方式,是对美的感受、感觉和体验,从而保持人们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审美当然与“感性”相关,正因此“美学”才称为“感性学”。不过按德国美学家韦尔施的看法,“感性”本身有“粗俗的感性”与“经过培育的感性”之分,只有“感性的精神化、它的提炼和高尚化才属于审美。它可以一直延伸到意指过于讲究的高雅、崇高,甚而飘渺的仙境。” 所以“审美”这个语词一开始便具有一种特殊的含义,它既指感性,同时又与粗俗的感性形成一种距离,它的目标不是普通的感性,而是一种更高的、经过分辨的、特殊培育过的感性态度。正因此,我们并不称一切感性的东西、一切感觉或为“审美的”。与此相关联,“审美”当然包含,但绝不是那种低层次的、为生命利益所驱动的本能,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即精神美感,它更多适用于自然而然给人愉悦的物体中那些非关本能的方面。从历史实践的方面看,审美始终与人性的发展丰富相关。从动物的到人的美感,是人性生成的标志之一,审美既保持着人的感性体验的丰富性,同时又朝着人的精神情感生活的更高境界提升;它一方面与人类理性精神的建构和人性的丰富发展相一致,另一方面又以其感性体验的丰富性,在人性的发展中起着一种平衡的作用,审美的人学意义即在于此。

然而到了当今所谓后现代消费主义时代,日常生活审美化或审美日常生活化成为时尚潮流,随之而来“享受审美”也就变成了“消费审美”。如果说审美曾经是象牙塔里的高雅享受,如今却变成了消费市场里的廉价倾销,在主义的娱乐游戏中,审美的精神内涵被悄然消解。如今一些人在理论上大力张扬所谓“身体美学”、“美学”、“欲望美学”和审美快乐主义之类,而实践上则在所谓“审美解放”、“人性解放”的名义下,争相追逐“游戏化”、“狂欢化”写作,以及“身体写作”、“下半身写作”等等。这样文艺活动就更多走向追逐娱乐游戏与狂欢,审美学意义上的感性解放,被悄然替换成了生物学意义上的感官欲望的放纵,人的精神美感下降为动物式的官能,传统理性主义范畴内的美感文艺,就转化成为后现代思潮下的文艺。当今文艺在娱乐化、游戏化中所导致的审美精神的滑落,不仅会造成文艺审美活动的异化,同时也将导致人性本身的异化。

其三,文艺娱乐的非理性化、低俗化和媚俗化,导致文艺理性精神的丧失。

也许有人会认为,大众娱乐文化只不过是一种娱乐消遣方式,无非图个开心快乐而已,用上述审美精神来看待当今文艺的大众娱乐化取向似乎要求过高。然而实际上,文艺活动中的游戏娱乐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文化趣味,甚至内含一定的人生价值观,它必然会对人们的思想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并非可以忽略不计。应当说无论文艺活动怎样追逐娱乐化和游戏化,都不能没有起码的底线,除法律和道德的底线外,从文艺活动自身而言,至少不能没有起码的理性精神与人性关怀。倘若为了娱乐游戏而完全消解理性精神,走向非理性化、低俗化和媚俗化,就显然跨越了应有的底线。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4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3―0412―03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前院长约瑟夫・奈约(Jo―seph Nye)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所体现出来的“硬实力”(HARDPOWER),也包括由文化和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吸引力所体现出来的“软实力”(SOFTPOWER)。软实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硬实力的有效发挥程度。

本文通过对广东侨校现阶段大学生学习武术的心理趋向及对武术价值功能的了解进行问卷调查及归纳分析,以此来了解大学生对武术“软实力”功能的认识,从而为武术在高校中进一步推广和普及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广东侨校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珠海学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的大一、大二选修武术课的大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暨南大学珠海学院,暨南大学深圳旅游学院中的大一、大二选修武术课的大学生发放问卷32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达93%。

1.2.2数理统计法对咨询、调查、访问收集的有效数据,根据社会学统计方法和统计原理,运用SPSS软件进行数理统计处理。

1.2.3文献资料法 收集并整理了关于武术功能价值方面的大量文献资料和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等有关书籍。

2 结果与分析

2.1侨校大学生对武术“软实力”功能认识的调查结果认知是行为的内在驱动力,认知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该项目的普及程度。学生能否正确认识和了解武术“软实力”价值功能是促使他们积极参与武术运动的内驱力。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侨校大学生对武术“软实力”价值功能的认识情况如表1:

利用SPSS统计软件,对表1中男女大学生对武术“软实力”价值功能的认识情况进行了卡方检验,

侨校男女大学生在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社会交往价值等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而在对武术“软实力”的技击防身价值、修身养性价值、竞技观赏价值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对它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

2.2侨校大学生对武术“软实力”价值功能认识的具体分析

2.2.1认识的显著性差异

2.2.1.1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武术是伴随着华夏文明的繁衍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经历了原始萌芽形态的武术到初期形态的武术再到相对系统完整的现代武术,发生了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文化发展进程。从原始的狩猎生产到氏族的争夺空间再到古代的战争,至明清之际,武术门派、流派的形成,内家拳系统的出现及大量武术著述的出现标志着武术文化相对完整系统的形成。武术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这一母体,受各个历史时期、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动态的文化形态,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一中华元典精神在武术精神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自强不息、武德风范彰显了每一个武术人的灼灼风采。通过探究中国武术文化,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中国武术的发展,可以以武术运动为平台,进行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中国文化精神的教育。

在调查中,男生认可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的占65.2%,女生占34.8%,两者对此功能的认识经过卡方检验(P=0.000<0.01)存在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出现从整体上来分析主要是目前在高校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尚不够重视,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认识的培养还欠力度,对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更无从谈起。而且,由于在高校武术课中基础理论课程开设较少,学生对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的认可度较低。女生相对来说,通过各种途径接触武术、了解武术的机会较男生更少,对武术的这一“软实力”功能就会表现出显著性的差异。因此,在高校教学中除了要加强对武术的技术教学之外,还应开设相应的武术理论知识课程,以一些实例来启发学生对武术文化教育价值的思考,使学生真正了解武术的文化教育价值。

2.2.1.2武术的艺术审美价值哲学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母体中的中国武术必然蕴含东方哲学思想的底蕴,并以之作为主干和方向来构筑自己的理论基础。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是阴阳、五行、八卦这一套哲学范畴,由此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独有的审美情趣。武术运动讲究内外兼修、形神兼备,它不仅仅是外在的肢体运动,而是凌驾于其上,上升到一种艺术审美的境界,是内在神韵的超越,影射出中华民族独有的思维模式。武术套路动作的姿势美、节奏美、神韵美、和谐美等;武术散打的阳刚美、技击美、战术美、技巧美等;武术动作的名称美;武德的风范美、人格美等;都给练习者以痛快淋漓之感,给观者以爽心悦目之美,充分影射出武术艺术审美的“软实力”价值功效。

在问卷调查中,从整体上看,对武术的这一价值功能认可度较低。有57.1%的男同学认识到武术的这一“软实力”价值,而仅有42.9%的女同学认识到这一点。在这一功能的认可程度上男生多于女生,经过卡方检验(P=0.005<0.01)男女大学生对艺术审美价值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这一差异现象的出现一方面说明了现代男女大学生在审美价值观念上的认同差异。另一方面,由于练习武术时间的长短,对武术内在之美体悟的不同,也反映了男女生对武术这一“软实力”价值功效认识上的偏颇。

2.2.1.3武术的社会交往价值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运动形式。从武术历代的传承、习练方式来看,大都是师傅带徒弟,徒弟间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技艺。如果说古代武术的相对封闭性仅仅体现在各自门派中的切磋提高,限制了武术的自由发展空间,那么,随着社会的发展,摒弃了门派之见的武术则拓宽了发展空间、研究领域,不仅融通了各门派,而且跨越国界,成为国际交流的工具。武术内容繁多,适于不同的人群,而借助武术这一平台,把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国度的人们凝聚在一起,共同交流技艺,增进了解,互相帮助,共同提高,以此达到彼此问的和谐相处,对于构建和谐社会起

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调查情况来看,总的来说,侨校大学生对武术的这一价值功能认可度较高,占调查人数的81.3%。其中男生占57.4%,女生占42.6%,但女生相对于男生来说,认可度要低一些,经过卡方检验(P=0.000<0.01)二者存在非常显著性的差异。这种现象一方面和目前高校课程开设有关。武术课开设较少,教师的导向偏颇等都会影响大学生对这一价值的认可度。另一方面与高校女生较少参与武术运动有关。若非亲身体验,很难深刻感受。要想改善现有状况,加强普及针对女生的武术教育是势在必行的。通过武术这一平台,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提高群体意识,改变大学生因长期繁重的学习任务形成的闭塞心理和由感情矛盾造成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健康情绪,使之对学习、生活充满信心和乐趣,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2.2.2认识的趋同性

2.2.2.1技击防身价值从调查情况来看,总的来说,侨校大学生对武术的这一价值功能认可度较高。说明对武术的技击防身价值,有一定的趋同性或共识,武术的这一本质属性及功能价值已较深入人心。有82.7%的大学生选择了武术具有技击防身价值的功能,其中男大学生占51.6%,女大学生占42.8%,男女生对此功能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经过卡方检验(P=0.127>0.05),不具有显著性的差异。

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属性,脱离开技击,武术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武术可以说就是中国古代的技击术。它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又伴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诠释了新的内涵。本质属性不同于主要功能,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本质属性可以与主要功能产生重叠效应,而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本质功能并不一定就是主要功能。比如,健身价值是武术在新时期的主要功能,但技击始终是武术的本质属性。

2.2.2.2修身养性价值 在调查中,有71%的同学认为武术具有修身养性价值的功能,总体上男女大学生此项功能认识的可信度还是比较高的。其中男生占52.1%,女生占47.9%,男、女生对这一功能的认识通过检验(P=0.252>0.05)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学生们通过媒介的宣传得知武术是一项有氧运动,而通过有氧运动能使身体各器官得到良好的改善,增强免疫能力,提高身体素质。

武术作为一项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其健身功效已基本得到社会的认可。但与其他的健身方式相比,武术更讲究内养外练,在这一点上,人们的认识就有了不同。武术在历史发展演变过程中,汲取了中国古代导引术、气功中的合理因素,与肢体的外在运动相和谐,形成了中国武术独有的演练风格和健身方式。武谚“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就强调了这一点。众所周知,武术运动能全面发展人的柔韧、耐力、力量、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而且大多采用腹式呼吸对人体的内脏器官大有裨益。

2.2.2.3竞技观赏价值 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有67.7%的大学生选择了武术具有竞技观赏的功能,其中男大学生占52.2%,女大学生占47.8%,男女生对此功能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经过卡方检验(P=0.267>0.05),不具有显著性的差异。

武术从古代的技击术发展至今,已从流传民间的“花”堂堂正正的走到了“前庭”,登上了“大雅之堂”,成为一项现代体育项目,竞技武术也应运而生了。竞技武术在一定竞赛规则的制约下,以规范的动作,统一的标准,“高、难、美、新”的趋势,一改传统武术的风貌,给世人一个崭新的面孔。武术内容丰富,不同的拳种和器械,它们的动作结构、技术特点和风格都有不同,长拳姿势舒展、动作灵活、快速有力、节奏鲜明。太极拳轻柔、缓慢、轻灵。散打运动的远踢、近打、贴身摔等都给人们带来身心的享受,具有较大的观赏价值。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1)侨校大学生对武术“软实力”价值功能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程度不同,对武术的技击防身、社会交往、修身养性价值认可度相对较高。

2)侨校男、女大学生对武术“软实力”价值功能中的文化教育价值、艺术审美价值、社会交往价值等功能的认识上存在显著性的差异,而对武术“软实力”价值中的技击防身价值、修身养性价值、竞技观赏价值方面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由于男女生思维模式、价值观及参与武术练习和接触武术的途径不同导致他们之间认识武术“软实力”价值功能的异同。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5

论文关键词 功利主义 技术价值观 科技进步 社会发展

一、技术价值观的涵义

价值观是对价值本质的一般概括,是有关价值的基本观点,是对各类价值关系的基本概括,是价值意识最高的形式。它是人类特有的带有倾向性的评价、认识的标准,是人类从事某活动的定向标准。人们一旦确立了某种价值观,就会在的活动中体现出某种倾向性的特征,并通过价值的创造从而实现价值理想。

技术价值观则是人们在对技术认知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技术价值的稳定的认识。

人类的自然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技术价值观。在技术原始的古代,当时的条件决定了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模糊的、笼统的、混沌的整体自然观。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就是去顺应自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古代人类只能依靠原始技术来向自然界索取简单的生产资料和所需的生活资料。因此,无论是对自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开发,或是有意无意的损害、滥用、破坏,都不会对自然界及其社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近代的机械论自然观则把整个自然界当作一架按照一定规律自动运转的机器,人们只需通过实验和分析对自然界进行探寻,掌握规律的钥匙,便可以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近代技术的诞生和在生产上的应用,促进了人类财富的积累,人们于是把技术看作掠夺自然的手段和工具,并形成了影响几个世纪的功利主义的技术价值观。

二、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一)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合理性

人类文明伊始就已经存在了人类的技术价值观,伴随着人类技术活动的进步、深入和拓展而走向系统化、知识化。由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直到工业机器时代,逐渐形成了技术征服自然、保护自身和生产物质财富以及如何有效使用技术等一类的技术有效性价值理念。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基础。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不但将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解放了欧洲人的思想,也为技术的整体社会价值实现提供了文化、思想和科学的氛围,成为滋生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温床。它所掀起的科学革命,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互动的条件,也为工业革命积的爆发蓄了力量。默顿分析了17世纪英国社会的技术实用价值,他指出: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相信自己的不懈努力将会导致出实用的结果,科学家不但寻求技术效率,同时也考虑合理地使生产手段来适合最终目的的经济效益。这些实用性的技术价值观渗透和融合了科学认识以及文化,对技术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上升到理性上形成了重工具、经验性和实证的价值观,就是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弗培根清楚的表达了这种价值观:对于各种科学的增长进步和哲学体系来说,应该依照相同的规则,以果实来评判学说体系;然而假设这种体系不出产果实,我们则应该宣告它毫无价值,尤其是当它不仅不产生橄榄和葡萄等果实反而带有辩论、争论之蒺藜时,我们更应当作这样的宣告。此观点强调了科学技术外在的应用价值,用此方法来看技术,我们判定它有价值,因为它作为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而这些目的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这些目的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说的是这些目的是为社会与个人谋福利的,具有道德背景和人道主义的希望。这种观点本质上是把技术看作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所以,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一直与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观点联系在一起。

(二)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局限性

1.忽视自然价值,强调人类价值

以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所理解,自然界是没有价值、没有目的的,只能任人摆布。人不但处于自然界之外,并且居于自然界之上,万事万物仅仅是人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其本身没有价值。比方说某人用斧子砍倒另一个人,他就会被认为是可恶的行为,受到社会舆论的一致谴责。然而,如果某人挥斧砍倒一棵树,别人会认为这很正常。因为树本来就是被人使用的工具,其价值就在于能够被人类利用。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为了自身的利益,人类借助技术手段疯狂地掠夺自然,肆意地践踏自然,导致环境危机和生态失衡。可是我们忘记了一点,世界是一个生物共同体,人类只不过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忽视技术价值多样性,强调单一经济价值

技术价值具有多样性,形式上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但工业革命以来,由技术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人们只看到了其经济价值,技术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却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价值,尤其是生态价值。只强调单一的经济价值,换来了所谓的GDP的增长,却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忽视价值理性,强调工具理性

技术是对人类是有价值的,满足人类需求的实践手段。技术就其本性来讲是价值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统一,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也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进步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使得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出现了以技术工具价值取向为主导的理性崇拜。这样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简单地把有用等同于技术价值,一味强调技术手段的目的化和技术的工具性,它偏重技术的产出效率、经济功能,忽视技术内在价值和技术的价值理性对人的引导作用。技术活动是从价值主体需要出发,经过价值理念、价值意识、价值创造,到价值实现与价值物生成的过程。技术价值目标并不总是合理的、恰当的、正当的,而往往会建构出非正当、非合理性的价值目标。所以,我们必须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技术进步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然而因为它以经济利益的实现为中心,对自然采取掠夺式的开发,轻人的尺度、重物的尺度,对消费价值、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激发了人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失去了对主体的终极关怀,泯灭了精神品味和生命意识,从而消解了人的主体性、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导致了人自身价值的迷失。

(一)打破了人与自然之和谐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无视自然的其他价值,只注意自然界的经济价值,认为自然界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索取、利用和征服的对象。在技术功利主义意识里,树木不再是秀丽的自然风景、不再是茂密的森林、不再是充满神奇与情趣的绿色王国,而是由树木到桌椅不断变化的人类用品,一切生物都为了人类利益而存在,都只是一种有用的工具性的对象存在,于是形成了奴役自然、主宰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在这些功利主义价值观支配之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疯狂掠夺,恶化了人与自然关系,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危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人类的活动逐步使得自身很难继续生活下去。

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在于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保持自身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然而,生态系统内部的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旦外来干扰超出了此限度,这种调节能力就会降低甚至消失。人类对自然界开发利用和全方位的污染,远远超出了自然界本身的自我净化能力和再生能力,使得土地沙化、资源枯竭、酸雨毒雾剧加、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匮乏、空气污染等等。恩格斯说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二)消解了人之主体性

技术进步带来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逐渐确立了其在现代社会的主导地位。从此带来现代化的机器生产把人从头脑、躯体的综合体中分离出来,他在运用身体却并不需要动脑。人成了机器中的一个部件,人变得越来越机械化了,工人在创造产品时并不起什么作用。工业文明彻底把人束缚在机器系统之上,工厂制度的建立,使人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机器零件,破坏了人的生存的从容与和谐,耗掉了人的生命和青春的激情。汽笛一响,人们必须开始工作;装配流水线从身旁转过,工人必须跟上它的速度;铁路按严格的时间发车,人们必须服从;大众媒介产生的是一种单一文化,大规模生产产生的是标准化产品,人的自主性丧失了,甚至连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被客观化与机械化了。人被整合到依据理性原则和商品本性建立起来的自律的机械化体系中,在这个体系里,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反过来成为统治自己、压迫自己的异己力量,这种力量使人从属于它,剥夺了人的自由。人成了技术的附属物,失去了主体性与能动性。

(三)导致人自身价值之迷失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6

一、传统文化教育功用的核心是价值教育

由于传统文化是中国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与智慧的结晶,对教育者来说,传统文化有不同的功用,因此也就有不同的功能定位。目前对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功能大致有这样几种认识:一是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教育,传统文化首先集中表现在一套文化典籍之中,教育者希望通过经典阅读,使学生更多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掌握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学修养,并通过锤炼语言,运筹气势,提高写作水平。二是心理教育,中国儒释道思想里面蕴涵着丰富的心性修养思想与心理调解方法,学习传统文化,可调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儒家的积极进取、刚健有为,道家的自然无为、清虚自守,佛家的大彻大悟、普渡众生的思想,为人们提供收放自如的人生价值体系与心理自卫系统,可有效地预防和疗治许多心理障碍的产生。三是习惯与品德教育,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如何做人的规范体系,教育者希望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塑造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变化气质,穷理尽性,培养做人的道理。四是民族文化认同教育,由于文化经典为中国人历来所倡导、弘扬,因此通过传统文化经典学习,可使学生从小就能够走进我们的历史,体认祖国的传统,亲炙我们的祖先,认同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形成固有的民族精神。[1]

这些观点确有道理,有利于丰富我们对传统文化整体教育功能的认识。但站在价值教育的立场,笔者认为,尽管传统文化内涵的丰富性决定其功能的多样性,但从“体”与“用”的关系来看,其核心功能一定是价值功能,传统文化教育一定是价值教育,其理由起码有两个方面。

一方面,传统文化核心就是一套价值系统。对于传统,可谓众说纷纭,但总抱有情感与思想上的倾向性,与“革命”时期不同,和平建设时期对于传统总是带有“善”的愿望,这就是钱穆先生所谓的“温情”与“敬意”。由此可见,尽管传统中有“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东西,但前者才是我们当下真正所指,这个东西就是民族的基本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但无疑注重“人”字,中国人的学问是做人的学问,中国人的精神在于如何做人方面,理想是内圣外王,核心是仁爱,路径是修齐治平:从立己始,然后推己及人。这样便形成了一整套为人处世的价值系统。比如,有人把中国人的文化核心定位于“和合”,包括合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五方面内容,它包含了人类不同文明主体在解决人与自然、社会、自身所应该坚守的基本价值准则。另一方面,现代价值教育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石中英教授认为,“价值教育”是有关人们如何行为才是“正当的”“对的”“好的”或“高尚的”教育,是有关人们行为正当性原则的教育。它包含人类基本价值、民族优秀传统价值、社会主流价值三大方面,缺乏这种优秀传统价值的教育,我们的教育就没有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就不能培养出真正的“中国人”。[2]

明确传统文化教育核心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可以端正传统文化教育中一些偏离“中心”的现象,也能够丰富现代价值教育的内涵,提高价值教育的实效性。

二、传统文化为价值教育提供一套价值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从纵的方面讲有五千多年不间断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从横的方面讲主要有儒释道等多家并存,可谓内涵丰富。但作为教育者来说必须要把握其中的精髓,也就是其中的基本精神。2006年,在耶鲁大学演讲时把中国文化概括为四个“注重”:第一是“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第二是“注重自强不息,不断革故鼎新”;第三是“注重社会和谐,强调团结互助”;第四是“注重亲仁善邻,讲求和睦相处”。[3]这些内容集中概括了中华民族在处理内外事务中所奉行的基本价值取向和价值立场,强调了文明的多样性。李宗桂先生认为,中国文化传统包含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等基本精神,重在以哲学的视角来概括中国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思维习惯和精神品质。这些概括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层面理解中国文化的价值追求。[4]

从中观层面看,顾明远先生把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进一步提炼为天人协调、自强不息、贵和尚中、矢志爱国、敬老爱幼、诚信待人、勤劳节俭、慎独自爱等八个方面。[5]这种概括更加关照到教育需求,有利于教育者准确把握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主要内容,防止挂一漏十、以偏概全。

从微观层面看,民族精神所孕育的价值内容不能停留在抽象层面,务必要落实到个人层面和实践环节,要有典型而生动的例子做支撑,因此,应当对中观领域的民族精神进行进一步的分解。对于中小学来说,我们需要传承的民族精神诸如: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防微杜渐、三省吾身、先人后己、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之道;敬业乐群、公而忘私、见利思义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等。这些精神品质凝结在民族的记忆中,孕育着丰富生动的价值品质和价值观念,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价值教育资源。

当然,在具体的教育场景中,由于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体现在许多方面,教育者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挖掘和整理。如有所小学结合自身实际,从众多的中华传统文化资源中选择了自认为最具代表性、最有针对性、最为根本的三个方面――“爱国、勤俭、礼仪”,挖掘其中的价值资源;也有的学校把传统文化精神提炼为“孝”“仁”“勤”“忠”四个字,以此为教育的重点,逐步延展。具体做法这里不做评论,但从总体思路上说,学校在挖掘传统文化价值时,不可能完全一致,允许有自己的认识和侧重;也不可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把握其精髓。

三、价值教育视野下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要求

价值教育视野下的传统文化教育与以往的类似于“儿童读经教育”有着一定的共性,都必须要了解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记住古圣先贤为人处世中所坚守的高尚的价值准则。但价值教育的要求不止于此,它的目的不仅在于记诵经典知识,更在于培养优良的价值品质,形成具备一定价值观念、价值态度与情感、价值理性、价值信念及价值行动能力的价值主体。[6]综合起来考量,笔者认为,在价值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应遵循如下几点原则。

第一,确立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传统文化产生于古代,所凝缩的价值原则总体上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但经典总具有跨越时空的永恒性。这就要求广大教育者既不能过于保守、以古非今,也不能苛求古人、以今非古,采取的态度。正确的态度就是前文所述的保持内心“温情”与“敬意”。这种态度的真意不是说传统不能批判,而是指认识评价传统文化要在基本尊重的基础上开展,保持必要的文化自信心,以实现文化复兴为目的取向。在保持“温情”与“敬意”的基础上,认识传统文化的方法论即采取冯友兰先生所倡导的“抽象继承法”。意即在对待传统文化问题时,要分清其中的“抽象(一般)意义”和“具体(特殊)意义”,继承其抽象(一般)意义,充实其时代内涵,赋予其新的涵义。

第二,开展经典教育一定要注意方法的多样性,将传统优秀教育方法与现代科学教育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大力倡导儿童读经运动的王财贵认为,读经有这几个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越早越好,越多越好,越简越好(主要就是读),快乐原则。这样一来,学习经典就简单地变成了跟读与背诵。的确,由于古代教学条件、设施、环境所限,不可能有更多的方法,但今天时代不同了,用一种单调的方法无法给儿童带来快乐,甚至会导致对经典的厌倦。因此有人认为,除了跟读之外,还有一种重要方法――吟诵,根据文字本身的节奏与音律读出趣味。同时,还有六种辅助方法:书空、影写、描红、摹写、默写和书法。另外,读经不能不讲解,小学阶段的讲解主要有两个重点――以字意与故事为主。以字意为主是指结合六书与训诂,给儿童讲解所学文章中文字的含义;以故事为主是指结合人伦与道德的基本规范,通过图文并茂的故事,使儿童初步把握做人的基本道理。[7]有的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别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组织诵读比赛,参观名人故居,做到形式多样化。在教学手段上,通过播放音乐、动画故事、自制课件等多种辅助方式,力求形象生动。通过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的教学方法,拉近传统和现代的距离,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三,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以培养具备一定价值品质的价值主体为最终目标。循序渐进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不容易。一个人价值品质的形成大致经历这样一个过程:先学会家庭、亲人间的规范、礼仪,然后再逐步推延到朋友、社会;先做人做事,然后学文;先启蒙养正、形成行为习惯,然后再逐步上升为价值品质。因此,相应的教育目标和方式要发生变化。循序渐进是古人重要的教育原则。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主张小学是“学其事”,大学才“明其理”。小学是“打坯胎”阶段,记诵一些通俗易懂的经典,兼以行为习惯的养成,可以收到“习与智长”“化与心成”的效果。这个阶段的重点任务是解决“学”与“行”的关系,关键在于养成良好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教育中要逐步增加“思”的内容,通过“问”“思”“辩”等环节,逐步形成价值品质。

需要强调的是,传统文化教育最终一定是以培育一个价值主体为皈依的。一个人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知晓民族精神中孕育的做人道理,掌握其中的真意,自觉对照和反思自己的行为,逐步内化所学的价值观念,丰富自己的价值情意,最终形成必备的价值理性和正确的价值信念,这个时候,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目标才能够最终实现。

参考文献:

[1]彭鹏.重建精神家园: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少年儿童研究•理论版,2010,(6).

[2]石中英.关于当前我国中小学价值教育基本问题的思考[J].人民教育,2010,(8).

[3]中国国家主席在耶鲁大学演讲(全文)[EB/OL].新华网,2006-04-22.news.省略/newscenter/2006-04/22/content_4460879.htm.

[4]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6.

[5]顾明远.中国教育的文化基础[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70.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7

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新的应用性课程,由于设置时间不长尚未完成其学科知识体系建构的完整化、系统化,教材的编写缺乏具体方法论如必要的定量化分析方法的应用,结果导致本课程知识含量不足。本文以价值工程原理方法在人力资源管理课程“薪酬管理”和“人员聘用决策”中的应用为例,提出一些具体教学做法。

一、薪酬管理、人员聘用决策与价值工程原理方法的应用

众所周之,价值工程(value engineering)是上世纪40年代由美国人劳伦斯·麦尔斯(l. d. miles)创立的一种以提高产品(或劳务)的“价值”为目的的先进管理技术;在价值工程中,“价值(v)”被定义为“功能(f)”与“成本(c)”之比,其含义是指用最低成本代价可靠地实现使用者所需产品的必备功能。由于强调“功能分析”即缘于使用者购买“产品”是购买其内在“功能”而不是产品本身的具体结构,价值工程的思想因此在工业产品技术创新和建筑产品设计方案的比较选优等领域获得广泛运用;至于价值工程从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转化为一门定量化的实用管理技术,则主要在于其提出了以下两方面的应用原理要点。

第一,为了解决“功能”与“成本”量纲不同(后者为费用单位,但前者表示功用且无法定量)因而无法得出两者确切比值也就是使“价值”得以准确量化这一问题,通过先引人成本“为实现某一功能的现实成本”;功能“为依照功能重要性系数(功能重要性系数可按环比评分法和包括0一1,04评分法在内的强制评分法确定)对成本进行分摊计算得出的功能目标成本”概念,再定义“价值系数二功能目标成本/功能现实成本”,从而实现功能与成本的可比;当可比性一旦建立起来,价值系数的作用便在于衡量按功能度量的成本结构的合理性并具体指明成本结构的改进方向,其判据是:若价值系数大于或小于1,将分别表示与相应功能对应的现实成本过低和过高,因而应分别予以提高和降低;若价值系数等于1,则表明此时功能现实成本与功能目标成本相互匹配,因而成本结构一般无须改进。

第二,为了实现不同方案的定量化分析比较,提出“方案价值指数=方案功能指数/方案成本指数”概念,并通过定义“方案功能指数”等于该方案对各项功能的满足程度与相应功能重要性系数的乘积之和再与相关各方案上述乘积之和的总和相比所得的比值、“方案成本指数”等于该方案成本与相关各方案成本之和相比所得的比值,从而给定方案价值指数的具体算法。在此种情况下,功能指数超越成本指数即成本转化为功能的程度大小便成为方案选优的基准,其判据是:取价值指数大于1且值大者对应方案为最优方案。

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薪酬管理是指对员工报酬的给付标准、结构进行确定与不断调适的动态管理过程;而人员聘用决策在本质上则属于多方案选优问题,即“人力资源产品”的使用者需依据一定的可靠方法从多个备选人员中优选出能更好满足使用需要即具有更高“性价比”的特定人选。显而易见,以上两者均属前述价值工程定量化管理技术应予解决的问题范畴。

二、教学案例的设计与求解

(一)薪酬管理问题实例

例设:因人工工资市场价格发生变化,某企业拟将某一职位的月薪水平自当前1 000夕口月调高至1 200元/月。但企业劳资管理部门认为,当前该职位工资结构按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及福利报酬工资各占40% ,40% ,20%比例分配不利于人员激励,为配合今后逐步实行的绩效工资改革,新的调资方案应进一步突出人员的工作技能要求,并因此将岗位、技能与福利三者的重要程度比确定为2: 4: 1。试作答以下问题:一是就现行工资结构评价其不合理性;二是分析此次调资带来的工资结构变化。

基于前述价值工程原理方法形成的本例解法可归结如下:①为判明现行工资结构的不合理性,可按表1所示解题过程求出与工资结构成分对应的岗位、技能、福利3项功能目标成本同对应功能现实成本相比所得的价值系数,经观察可知,由于3项价值系数中的第一、第三项取值大于1而第二项小于1,因此可判断现行工资结构是不合理的,至于其改进方向则是在降低岗位和福利工资的同时增加技能工资;②如表2分析计算过程所示,此次调资带来的工资结构变化是工资总额从原来的1 000元/月调高至1 200元/月,其中技能工资从原来的每月400元增至686元,岗位、福利工资则从原来的400元和200元分别降至343元和171元,即岗位、技能、福利工资的每月增减数分别达到一57元、+ 286元和一29元。

(二)人员聘用决策问题实例

例设:某企业就某职位进行人员招聘,前来应聘的甲、乙2人月薪报价各为2 000元、3 000元。经企业人事部门设立学历、工作经验、人员个性特点、体质条件等四方面考察指标(依次用a,b,c,d表示)并按10分制评分,二人得分情况分别为:甲依次得io分、7分、6分、8分;乙依次得8分、9分、8分、8分。若对于各项人事考察指标,企业人事部门认为根据该职位特点,人员的学历、工作经验要求均应摆在首位且同等重要,而相对于体质条件,人员的个性特点条件应更为重要。问该企业应选聘哪一人员出任该职位。

本案例属价值工程多方案选优问题,其具体解法步骤可归结如下。

(1)如表3第①栏所示,定义人员4项考察指标为人力资源使用者所需“产品”的功能并确定这4项功能的功能重要性系数;

(2)如表3第②栏所示,按功能重要性系数与功能满足程度得分(即企业人事部门赋予应聘人员各项考察指标的评分)乘积并通过对乘积进一步求和确定甲、乙两人员聘用方案(下称甲、乙两方案)各自的加权总得分依次为7. 96和8. 38;

(3)确定方案功能指数。甲、乙两方案功能指数分别为7.96/(7.96 +8.38) =0.49,8.38/(7.96+8. 38)=0. 51;

(4)确定方案成本指数。甲、乙两方案成本指数分别为2 000/ (2 000 + 3 000) = 0. 4 ,3 000/ ( 2《xx)十3 000 ) 0. 6;

(5)确定方案价值指数。甲、乙两方案价值指数分别为0. 49/0.4 = 1 225 ( > 1) , 0. 51/0. 6二0. 85(<1);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8

一、技术价值观的涵义

价值观是对价值本质的一般概括,是有关价值的基本观点,是对各类价值关系的基本概括,是价值意识最高的形式。它是人类特有的带有倾向性的评价、认识的标准,是人类从事某活动的定向标准。人们一旦确立了某种价值观,就会在的活动中体现出某种倾向性的特征,并通过价值的创造从而实现价值理想。

技术价值观则是人们在对技术认知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技术价值的稳定的认识。

人类的自然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技术价值观。在技术原始的古代,当时的条件决定了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模糊的、笼统的、混沌的整体自然观。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就是去顺应自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古代人类只能依靠原始技术来向自然界索取简单的生产资料和所需的生活资料。因此,无论是对自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开发,或是有意无意的损害、滥用、破坏,都不会对自然界及其社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近代的机械论自然观则把整个自然界当作一架按照一定规律自动运转的机器,人们只需通过实验和分析对自然界进行探寻,掌握规律的钥匙,便可以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近代技术的诞生和在生产上的应用,促进了人类财富的积累,人们于是把技术看作掠夺自然的手段和工具,并形成了影响几个世纪的功利主义的技术价值观。

二、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一)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合理性

人类文明伊始就已经存在了人类的技术价值观,伴随着人类技术活动的进步、深入和拓展而走向系统化、知识化。由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直到工业机器时代,逐渐形成了技术征服自然、保护自身和生产物质财富以及如何有效使用技术等一类的技术有效性价值理念。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基础。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不但将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解放了欧洲人的思想,也为技术的整体社会价值实现提供了文化、思想和科学的氛围,成为滋生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温床。它所掀起的科学革命,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互动的条件,也为工业革命积的爆发蓄了力量。默顿分析了17世纪英国社会的技术实用价值,他指出:“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相信自己的不懈努力将会导致出实用的结果”,“科学家不但寻求技术效率,同时也考虑合理地使生产手段来适合最终目的的经济效益”。这些实用性的技术价值观渗透和融合了科学认识以及文化,对技术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上升到理性上形成了重工具、经验性和实证的价值观,就是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弗·培根清楚的表达了这种价值观:“对于各种科学的增长进步和哲学体系来说,应该依照相同的规则,以果实来评判学说体系;然而假设这种体系不出产果实,我们则应该宣告它毫无价值,尤其是当它不仅不产生橄榄和葡萄等果实反而带有辩论、争论之蒺藜时,我们更应当作这样的宣告。”此观点强调了科学技术外在的应用价值,“用此方法来看技术,我们判定它有价值,因为它作为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而这些目的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这些目的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说的是这些目的是为社会与个人谋福利的,具有道德背景和人道主义的希望。“这种观点本质上是把技术看作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所以,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一直与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观点联系在一起。

(二)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局限性

1.忽视自然价值,强调人类价值

以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所理解,自然界是没有价值、没有目的的,只能任人摆布。人不但处于自然界之外,并且居于自然界之上,万事万物仅仅是人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其本身没有价值。比方说某人用斧子砍倒另一个人,他就会被认为是可恶的行为,受到社会舆论的一致谴责。然而,如果某人挥斧砍倒一棵树,别人会认为这很正常。因为树本来就是被人使用的工具,其价值就在于能够被人类利用。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为了自身的利益,人类借助技术手段疯狂地掠夺自然,肆意地践踏自然,导致环境危机和生态失衡。可是我们忘记了一点,世界是一个生物共同体,人类只不过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

2.忽视技术价值多样性,强调单一经济价值

技术价值具有多样性,形式上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但工业革命以来,由技术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人们只看到了其经济价值,技术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却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价值,尤其是生态价值。只强调单一的经济价值,换来了所谓的GDP的增长,却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3.忽视价值理性,强调工具理性

技术是对人类是有价值的,满足人类需求的实践手段。技术就其本性来讲是价值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统一,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也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进步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使得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出现了以技术工具价值取向为主导的理性崇拜。这样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简单地把有用等同于技术价值,一味强调技术手段的目的化和技术的工具性,它偏重技术的产出效率、经济功能,忽视技术内在价值和技术的价值理性对人的引导作用。技术活动是从价值主体需要出发,经过价值理念、价值意识、价值创造,到价值实现与价值物生成的过程。技术价值目标并不总是合理的、恰当的、正当的,而往往会建构出非正当、非合理性的价值目标。所以,我们必须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技术进步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然而因为它以经济利益的实现为中心,对自然采取掠夺式的开发,轻人的尺度、重物的尺度,对消费价值、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激发了人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失去了对主体的终极关怀,泯灭了精神品味和生命意识,从而消解了人的主体性、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导致了人自身价值的迷失。

(一)打破了人与自然之和谐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无视自然的其他价值,只注意自然界的经济价值,认为自然界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索取、利用和征服的对象。在技术功利主义意识里,树木不再是秀丽的自然风景、不再是茂密的森林、不再是充满神奇与情趣的绿色王国,而是由树木到桌椅不断变化的人类用品,一切生物都为了人类利益而存在,都只是一种有用的工具性的对象存在,于是形成了奴役自然、主宰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在这些功利主义价值观支配之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疯狂掠夺,恶化了人与自然关系,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危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人类的活动逐步使得自身很难继续生活下去。

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在于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保持自身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然而,生态系统内部的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旦外来干扰超出了此限度,这种调节能力就会降低甚至消失。人类对自然界开发利用和全方位的污染,远远超出了自然界本身的自我净化能力和再生能力,使得土地沙化、资源枯竭、酸雨毒雾剧加、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匮乏、空气污染等等。恩格斯说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二)消解了人之主体性

技术进步带来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逐渐确立了其在现代社会的主导地位。从此带来现代化的机器生产把人从头脑、躯体的综合体中分离出来,他在运用身体却并不需要动脑。人成了机器中的一个部件,人变得越来越机械化了,工人在创造产品时并不起什么作用。工业文明彻底把人束缚在机器系统之上,工厂制度的建立,使人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机器零件,破坏了人的生存的从容与和谐,耗掉了人的生命和青春的激情。汽笛一响,人们必须开始工作;装配流水线从身旁转过,工人必须跟上它的速度;铁路按严格的时间发车,人们必须服从;大众媒介产生的是一种单一文化,大规模生产产生的是标准化产品,人的自主性丧失了,甚至连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被客观化与机械化了。人被整合到依据理性原则和商品本性建立起来的自律的机械化体系中,在这个体系里,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反过来成为统治自己、压迫自己的异己力量,这种力量使人从属于它,剥夺了人的自由。人成了技术的附属物,失去了主体性与能动性。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9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3)06-0083-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为师生员工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高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大学活动中逐渐厚积、沉淀下来的风格或特色,它以一种能动的无形的作用方式对所处群体产生影响,代表着大学的理想追求,是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创新发展的维系高校师生关系的一种文化形态。”[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作为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中的两个层面的文化,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大学文化是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大学文化的根本,二者在内容上、功能上、传播载体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在内容上的契合

我国大学文化的形成经历了相当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民族性、时代性与育人性是其始终坚持的特性,而这些特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具有高度的契合性,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炼过程中必要的基本特性。

1.民族性是二者的共同内在属性

民族性即指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基本精神,是国家得以安定团结,抵御外邦的重要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基石,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1935年就曾经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2]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漫长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是中华文化最集中、最本质的体现,是各民族理想信念、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的文化凝练,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得以创新的重要精神。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中,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还是作为道德标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都要以全民所共有的民族精神作为思想基础。

民族精神贯穿于大学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整个过程,爱国主义既是大学文化的主要内容,亦是大学精神的灵魂,更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没有了爱国主义,也就没有了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作出贡献的思想动力,大学文化、大学精神就无从谈起,其建设也就失去了根基和意义。

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后,管理京师大学堂的事务大臣张百熙受命恢复和重建京师大学堂,他在提给京师大学堂上联中就写了“学者当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豪迈誓言,这一誓言作为一种信念始终激发着代代北大人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也孕育了北大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优良传统,启蒙教育了后人;清华大学更是“出淤泥而不染”,虽然是清政府接受美国庚子赔款所建立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但“自强不息”的爱国主义精神与“厚德载物”的中华传统美德,一开始就渗透在血脉之中。大学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民族精神渗透,民族精神的发展有赖于大学文化的传播,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的精神支柱,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精神保证。

2.时代性是二者的共同内在特征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回应了时代课题,升华了时代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性。实践的主题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掌控这种变化的节奏作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把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做到对实践的正确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顺应了理论发展的时代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旗帜和方向,共同理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目标指向,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精神支柱,荣辱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道德基石。

时代性和创新性是大学文化自身所具有的特性,大学人是新知识和新思想的首先接受者,他们的改革和创新的欲望更为强烈,思想更为活跃,是先进文化的践行者,是走在时代最前沿的人,所以大学人的行为本身更具有时代性。这一点在大学的制度、行为、精神和行为文化中均有体现,大学人通过不断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反复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用实践来衡量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不断顺应时代的发展,根据时代的要求创造出符合大学实际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

3.育人性是二者的共同内在品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炼的内容是先进的育人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教育我们树立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维体系,指导我们要正确处理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使之与社会向前发展的方向一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求我们要志存高远,要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共同理想而为之努力奋斗;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更是要求我们要自强不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还要求我们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解放思想,要具备永不服输、敢于创新的时代精神;荣辱观为我们树立了道德评判标准,有助于我们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在诱惑和利益面前便能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更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校园文化的核心力量在于‘以文化人’,依托其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独特优势,使师生员工在潜移默化中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3]这里的校园文化即我们所说的大学文化,其具体的育人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学文化以大学为载体,引导着大学人的思维和行动,通过影响大学人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引导大学人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二是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和环境育人。大学给予我们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还有浓厚的文化氛围。在大学里我们接受文化的沐浴、情感的陶冶、道德的洗礼,大学文化的价值便是通过这样的文化氛围来陶冶大学人的心灵,进而达到人格的升华;三是大学之所以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其原因在于大学文化的影响力,大学文化对大学人的影响具有潜在性、持久性和深刻性,这种潜在的特性逐渐演变为大学文化所具有独一无二的创造性,使得大学人的思维模式不拘一格,始终充满着创造的活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在功能上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在功能上的契合主要体现在主导功能的契合、凝聚功能的契合和传承功能的契合。

1.主导功能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人们的价值取向,为人们的实践活动提供价值标准,还为人们提供了实现价值目标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法。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并且强调了二者在引导人们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是我们当今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其次,提供应遵循的价值标准。有了目标的指引,人们在实践中以此为参考坐标,可以坚持正确的方向,明白判断是非的标准,并通过行动来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后,提出了在实现价值目标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经得住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指导体系,因为它为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提供了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提供了诸多理论与实践成功结合的案例,让人们可以更快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

大学文化是具有先进知识和文化的当代知识分子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反映,代表了一个社会、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主流价值诉求。并把这种文化精神和主流价值诉求同一个大学的历史传统和现代观念紧密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及大学精神。这些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既代表了国家、社会的要求和期望,又反映了学校发展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的奋斗目标,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功能一样,为大学人进一步指明了所应遵循的具体的价值取向,提供了大学人所应遵循的价值标准,提出了在实现价值目标过程中所应采取的途径和方法,使大学人在实践大学文化的过程中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

2.凝聚功能的契合

社会的系统能够运转,一定的社会秩序能够得到维持,需要一定的精神依托,这种精神依托便是一个社会一个时期的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成为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不仅要具有可以让人感到震撼的理论价值,还要能给予人们精神上的支持和行为上的指导。当今社会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形成价值认同的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首先,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发展壮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以其先进性、科学性和真理性被中国人民所选择、接受和认同,又以其实践性和发展性不断创造新的理论成果,并成功地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能够在当今的多元文化和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形成最大的共识。这种共识能够最大程度整合人们思想上的差异,得到最广大人民的普遍认可,最大限度地起到凝聚人心的作用。最后,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民族得以壮大和常青的保证,他们能够唤起人们心底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人民,在时代的指引下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大学文化作为一种组织文化,本身就具有凝聚人心的内在功能。一是大学文化所包含的价值理念、理想信念、思维方式、行为准则等是以群体心理定势及氛围存在于师生员工之中,渗透到人们的思想和心灵,并在文化层面上形成一个共同体。在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中,使全体师生形成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上升为责任感、荣誉感,从而将师生员工凝聚成一个蓬勃向上的群体。二是大学以大学人普遍认同的核心价值观为基石,通过对大学成员的凝聚与团结,产生一种内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推动力,激发个体和群体潜在的能量,进而为了完成大学的使命而开拓创新、勇往直前。三是大学文化的凝聚功能更主要体现在巩固师生的团结,对于师生有辐射、转化、融合的功能。除此之外,大学文化的凝聚功能还表现在凝聚远在世界各地的校友,这种凝聚力来源于对同一文化的认同感。

3.传承创新功能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总结了历史的经验,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结合我国国情,体现与时俱进的时代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理论体系。它的传承创新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们党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又一适合我国国情且具有根本指导作用的理论体系。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内容上体现传承创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求我们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更要不断与时俱进,不断创造出更优秀的文化成果。

大学文化同样具有传承与创新的功能,大学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担任的重要任务之一便是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大学作为文化的传播阵地,以其独有的方式传播着我国的优秀文化。在不断的传承过程中,大学人还以其特有的智慧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并且与时俱进地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更为新颖的文化成果。这些成果也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增强综合国力的竞争力起到促进作用。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在实现载体上的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除了与大学文化在功能、内容上有所契合以外,在实现载体上同样也有契合点。一些相同的载体是二者能够被了解和学习并实现其功能的重要平台。

1.具有同样的传统传播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具有同样的传统传播载体。一是依靠传统人际载体传播。“人际载体传播”,一般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活动,包括面对面的直接传播和借助媒体的间接传播。比如与他人面对面的交谈、书信往来、电话沟通、网上聊天等。它是人类社会占主要地位的传播行为。[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最主要的传播方式都是靠这种“人际载体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都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不断的学习―传授―再学习―再传授的循环往复传播过程,在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且经历实践的不断考验和历史的反复求证,最终产生了人们普遍接受和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文化。二是依靠文化书籍作为传播载体。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智慧和文化,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推动历史前进的车轮。读书是人们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大学文化作为我国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被大家所熟知的途径很大程度上都是来源于书籍,正是对这些书籍的阅读和学习,我们才了解二者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2.具有同样的现代传播载体

依靠网络媒体作为其现代传播载体。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也成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快的传播媒介。尤其是各种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更是为各种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更好的契机。网络传播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相关内容,更可以讨论和分享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心得。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也已经成为大学教学、科研、学习和传播各个大学特色不可或缺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大学师生可以更快地了解校园的大事小情,可以随时分享校园网络的学习资源,也可以增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可以有效地彰显大学的教风与学风,促进各大学之间信息和科研成果的交流与发展。

3.同以大学为重要理论建设基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后,在理论上有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完善的过程,在实践中存在着一个被人们广泛认同和践行的过程,大学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凭借学科建设、基础理论研究、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借鉴世界文明等方面特有的优势,对人们思想道德领域出现的新课题和人类文明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困惑予以解答,提出对人类社会发展起重大作用的理论观点、学术见解和原创性科学思想,这些突出的成绩和贡献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创新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大学人才密集,有一批坚持正确方向、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他们治学态度严谨,有较强的科研能力,掌握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动态,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创新的排头兵;大学的多学科综合交叉也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创新提供必要前提并制造有利条件。

现代大学的使命即人才培养、学术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首先,大学为大学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大学是汇聚人才、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重要阵地。大学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与其人才培养的功能密切相关,大学的社会性是大学文化得以长足发展的保证。其次,大学的学术研究的使命,使得大学不断在学术上、理论上、科学探索上求新求异,而这种不断学习探索的过程便是大学文化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是大学文化走在其他文化前列的不竭源动力。再次,大学服务社会的使命,具体来讲就是大学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理论支撑、技术支撑,在支撑的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大学文化,各个大学之间的文化虽然不同,但对服务社会的使命,各个大学文化都是殊途同归的。最后,在文化引领的使命上,大学拥有时代最前沿的研究机构,最先进的研究设施,最有天赋的研究群体,最自由的研究空间和最开放的思想交流,这一切都决定了大学必然是大学文化形成、发展、创新、传播的坚实“根据地”,大学文化必然是走在时代最前沿的先进文化。

最后,大学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虽然是两个不同层面的文化,但却互为补充,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学文化在内容、功能和实现载体上的研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大学人求实创新的精神力量,从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文化建设的理论路径的探索进程。

参考文献

[1] 高东新,廉永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和谐文化契合性浅析[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4):99-102.

[2] 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61.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10

    一、技术价值观的涵义

    价值观是对价值本质的一般概括,是有关价值的基本观点,是对各类价值关系的基本概括,是价值意识最高的形式。它是人类特有的带有倾向性的评价、认识的标准,是人类从事某活动的定向标准。人们一旦确立了某种价值观,就会在的活动中体现出某种倾向性的特征,并通过价值的创造从而实现价值理想。

    技术价值观则是人们在对技术认知的基础上,在实践中所形成的关于技术价值的稳定的认识。

    人类的自然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技术价值观。在技术原始的古代,当时的条件决定了把整个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模糊的、笼统的、混沌的整体自然观。人们追求的理想目标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就是去顺应自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古代人类只能依靠原始技术来向自然界索取简单的生产资料和所需的生活资料。因此,无论是对自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开发,或是有意无意的损害、滥用、破坏,都不会对自然界及其社会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

    近代的机械论自然观则把整个自然界当作一架按照一定规律自动运转的机器,人们只需通过实验和分析对自然界进行探寻,掌握规律的钥匙,便可以从自然界获取所需的生产生活资料。近代技术的诞生和在生产上的应用,促进了人类财富的积累,人们于是把技术看作掠夺自然的手段和工具,并形成了影响几个世纪的功利主义的技术价值观。

    二、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一)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合理性

    人类文明伊始就已经存在了人类的技术价值观,伴随着人类技术活动的进步、深入和拓展而走向系统化、知识化。由石器时代、铜器时代直到工业机器时代,逐渐形成了技术征服自然、保护自身和生产物质财富以及如何有效使用技术等一类的技术有效性价值理念。

    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形成基础。宗教改革运动和文艺复兴,不但将科学从宗教神学的桎梏中解脱出来,解放了欧洲人的思想,也为技术的整体社会价值实现提供了文化、思想和科学的氛围,成为滋生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温床。它所掀起的科学革命,为科学与技术提供了互动的条件,也为工业革命积的爆发蓄了力量。默顿分析了17世纪英国社会的技术实用价值,他指出:“更为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科学家都相信自己的不懈努力将会导致出实用的结果”,“科学家不但寻求技术效率,同时也考虑合理地使生产手段来适合最终目的的经济效益”。这些实用性的技术价值观渗透和融合了科学认识以及文化,对技术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上升到理性上形成了重工具、经验性和实证的价值观,就是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弗·培根清楚的表达了这种价值观:“对于各种科学的增长进步和哲学体系来说,应该依照相同的规则,以果实来评判学说体系;然而假设这种体系不出产果实,我们则应该宣告它毫无价值,尤其是当它不仅不产生橄榄和葡萄等果实反而带有辩论、争论之蒺藜时,我们更应当作这样的宣告。”此观点强调了科学技术外在的应用价值,“用此方法来看技术,我们判定它有价值,因为它作为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而这些目的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这些目的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说的是这些目的是为社会与个人谋福利的,具有道德背景和人道主义的希望。“这种观点本质上是把技术看作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所以,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一直与人类中心主义和工具主义的观点联系在一起。

    (二)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的局限性

    1.忽视自然价值,强调人类价值

    以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所理解,自然界是没有价值、没有目的的,只能任人摆布。人不但处于自然界之外,并且居于自然界之上,万事万物仅仅是人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其本身没有价值。比方说某人用斧子砍倒另一个人,他就会被认为是可恶的行为,受到社会舆论的一致谴责。然而,如果某人挥斧砍倒一棵树,别人会认为这很正常。因为树本来就是被人使用的工具,其价值就在于能够被人类利用。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为了自身的利益,人类借助技术手段疯狂地掠夺自然,肆意地践踏自然,导致环境危机和生态失衡。可是我们忘记了一点,世界是一个生物共同体,人类只不过是这个共同体中的一员。

    2.忽视技术价值多样性,强调单一经济价值

    技术价值具有多样性,形式上可分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多方面的价值。但工业革命以来,由技术发展带来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使人们只看到了其经济价值,技术带来的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经济的快速增长,却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价值,尤其是生态价值。只强调单一的经济价值,换来了所谓的GDP的增长,却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3.忽视价值理性,强调工具理性

    技术是对人类是有价值的,满足人类需求的实践手段。技术就其本性来讲是价值主体尺度与客体尺度的统一,是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也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进步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模式,使得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出现了以技术工具价值取向为主导的理性崇拜。这样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简单地把有用等同于技术价值,一味强调技术手段的目的化和技术的工具性,它偏重技术的产出效率、经济功能,忽视技术内在价值和技术的价值理性对人的引导作用。技术活动是从价值主体需要出发,经过价值理念、价值意识、价值创造,到价值实现与价值物生成的过程。技术价值目标并不总是合理的、恰当的、正当的,而往往会建构出非正当、非合理性的价值目标。所以,我们必须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对社会的影响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及技术进步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然而因为它以经济利益的实现为中心,对自然采取掠夺式的开发,轻人的尺度、重物的尺度,对消费价值、经济价值的过度追求激发了人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失去了对主体的终极关怀,泯灭了精神品味和生命意识,从而消解了人的主体性、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导致了人自身价值的迷失。

    (一)打破了人与自然之和谐

    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原则,无视自然的其他价值,只注意自然界的经济价值,认为自然界只是满足人类需要的工具,索取、利用和征服的对象。在技术功利主义意识里,树木不再是秀丽的自然风景、不再是茂密的森林、不再是充满神奇与情趣的绿色王国,而是由树木到桌椅不断变化的人类用品,一切生物都为了人类利益而存在,都只是一种有用的工具性的对象存在,于是形成了奴役自然、主宰自然、支配自然的行为哲学。在这些功利主义价值观支配之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疯狂掠夺,恶化了人与自然关系,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功利主义技术价值观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危及人类自身发展的可持续性,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损失,人类的活动逐步使得自身很难继续生活下去。

    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动态平衡,在于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一定范围内能够保持自身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然而,生态系统内部的调节能力也是有限的,一旦外来干扰超出了此限度,这种调节能力就会降低甚至消失。人类对自然界开发利用和全方位的污染,远远超出了自然界本身的自我净化能力和再生能力,使得土地沙化、资源枯竭、酸雨毒雾剧加、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匮乏、空气污染等等。恩格斯说到:“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对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二)消解了人之主体性

    技术进步带来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并且逐渐确立了其在现代社会的主导地位。从此带来现代化的机器生产把人从头脑、躯体的综合体中分离出来,他在运用身体却并不需要动脑。人成了机器中的一个部件,人变得越来越机械化了,工人在创造产品时并不起什么作用。工业文明彻底把人束缚在机器系统之上,工厂制度的建立,使人成为一颗永不生锈的机器零件,破坏了人的生存的从容与和谐,耗掉了人的生命和青春的激情。汽笛一响,人们必须开始工作;装配流水线从身旁转过,工人必须跟上它的速度;铁路按严格的时间发车,人们必须服从;大众媒介产生的是一种单一文化,大规模生产产生的是标准化产品,人的自主性丧失了,甚至连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也被客观化与机械化了。人被整合到依据理性原则和商品本性建立起来的自律的机械化体系中,在这个体系里,技术不再是为人服务的工具,反过来成为统治自己、压迫自己的异己力量,这种力量使人从属于它,剥夺了人的自由。人成了技术的附属物,失去了主体性与能动性。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11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1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价值取向

人类的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是根据作为人的需要、利益、希望的表现的明确价值和规范来进行的。课程与教学论是研究处于课程与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人的科学,因此明确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价值取向显得很重要。

当代课程与教学的本质为科学育人,这有两层含义:首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真正地主动去认识客观世界、发现未来世界、提升主观世界。其次为学生的主动发展指引方向。要做到这些,科学的教学观就必须“以学生为本”、“以主动学习为本”,唯有如此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彰显生命本质,追求人生价值的意义。

教育教学中的这些追求,使得“以人为本”成为了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价值取向。

2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特性

“课程与教学论”以日常的教育领域为研究对象,来源于课程与教学的一线实践。“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的实存特征,也使当代“课程与教学论”逐步成长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

如今的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在学科特性上形成了四个主要方面的特征: 首先,研究对象在教育实现中的核心性。其次,研究方法和学科视角的开放性。再次,基础理论与学科理论相结合。最后,概念、理论的形成与消解相循环。这些特性使得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领域逐渐扩大,也使得课程与教学的概论、系统、过程、管理及领导、美学已经成为了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

3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功能

课程与教学论要解决的是课程与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现实问题,即解释基本的课程与教学过程。但是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必须避免经验主义和抽象思辨的论述,唯有如此其功能才能充分表现。

除了和传统课程与教学论一样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等特点外,当代课程与教学论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整合功能。从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发展的意义上讲,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整合功能在于把课程与教学论的各分支学科及相关学科所开展的研究工作加以综合,同时又划定分工以及相互调整和兼顾,达至和谐与合理。

4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

当代文化哲学为教育领域重建了“人的学习生活生命世界”的一元论立足点。按照这样的文化哲学观,我们可以把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区分和归纳为五个相互关联的主要方面,它们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 本体本原追问”、“空间存在”、“时间进程”、“价值活动” 和“审美发展”。

正是对这五个方面的研究逐步建构了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的逻辑框架。如今代课程与教学论的新内容体系已经可以清晰地区分为“课程与教学概论”、“课程与教学系统”、“课程与教学过程”、“课程与教学管理及领导”以及“课程与教学美学”等五个相互联系的领域。

5 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中的挑战

(1)在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价值取向上依然存在着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的现象。在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价值取向上依然过于重视学科的科学性而忽视人文性。在课程与教学的实施价值取向上偏重于说教和灌输。在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价值取向上依然以教师对学生的单方面评价为主。

(2)在学科特性方面的挑战主要表现为教师们单纯地把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理解为教育教学中的一种工具或手段,忽视了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独立性,在研究和教学中予以轻视。

(3)在功能方面的挑战则表现一为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被理解为经验主义和抽象思辨的论述,其功能被限定为传授课程与教学论知识和对课程与教学世界进行阐释。二为课程与教学经验研究只能在功利主义价值导向下发展,成为应对时局的一时之策,而没有改进课程与教学论知识现状的目标。

(4)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内容日新月异飞速发展与教师们有限的学习能力之间的矛盾也成为了重要的挑战之一。

6 对策与建议

(1)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价值取向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价值取向的形成过程应当是师生双方共同建构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单方面的制定。在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价值取向上应当高举“以人为本”取向的大旗,建立以专业知识为基础、专业能力为核心、专业精神为灵魂的目标模式。在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价值取向上则要凸显内容的人文价值,师生双方共同将基本知识的事实存在构建为学生内化了的人文存在。在课程与教学的实施价值取向上应以体现实施的人文关怀。在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价值取向上应发挥评价的人文导向,使评价成为师生相互协商后心理的共同建构过程。

(2)研究和实施课程与教学论的老师们要搞清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特性,明确当代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特征,以便使教学和研究都能适应时展要求,紧密结合教育改革的实践,进而使当代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更加鲜明的学科特色。

(3)面对功能方面的挑战,实施和研究者既要肩负起课程与教学论的学术建设,又要担负起课程与教学改造的社会职责,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4)对于内容迅速更新的挑战,除了丰富教学环境和加强学习与练习外,广大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开发网络资源来消除时空间隔迅速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新内容。

参考文献

文学价值与功能的理解篇12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文本价值 策略研究

何谓文本?朱立元先生的解释是:文本,就是以“语言”为载体的一种客观存在。不仅文学作品有一种物质载体(语言),即使广义的泛文本也都凭借其它媒介而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文本就是以“语言”为载体且有待阐释的对象。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文本就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媒介――语文教材,广义的理解是与教材相关的背景、文字及其它材料。文本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基本媒介,而文本价值功能开掘的深度和广度,往往决定着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只有积极地深入文本,钻研文本,开掘文本的意蕴,充分地发挥文本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意义的探寻、理解与感悟,使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实现作者与学生之间的心灵对话,从中感受文本的语言,接受文本的浸润,进而形成掌握语言规律、习得语文素养、形成语文能力、完善个性品质及提升审美情趣。因此,文本价值的深入挖掘就成为了教师的自觉行动和教学的前奏。文本价值的“挖掘”,体现着教师的语文素养、鉴赏水准、知识能力,也体现着教师的人文精神、逻辑思辨,甚至是教师的个性特点、价值观念等,这都对文本的价值体现有着深广的影响。同样,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发展水平,以及“期待视野”水平,也决定着文本价值的最终体现。如何使文本价值最大化,成为了阅读教学的终极追求。

一、高屋建瓴地立足文本――挖掘文本的潜在价值

接受美学认为:文本中的“召唤性结构”和读者的“期待视野”构成了文本解读的前提和动力,成就了文本潜在的意义和探究价值,为创造阅读提供了理论依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教学首要的意义就在于挖掘文本中的“召唤性结构”,体验文本潜在的意义与价值。对阅读教学来说,教师应深入理解课文及与此相关的课程资源,感受文本的人文性、语言性及价值取向,为教学的引领做准备。对文本的解读与把握,重要的就是教师对文本的虚心涵泳,对文本的内容进行梳理,对文本的语言进行分析,引发对文本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观的感同身受。教师在解读过程中,首先要走进文本,对文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充分与文本对话,明确文本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价值,领略文本的精微、巧妙之处,感受文本动人心弦的激扬之所。小到标点字词、遣词造句之工,大到文法意境、布局谋篇之美,皆应了然于胸,让文本“其言皆出自吾之口,其义皆出自吾之心”,使身心得以浸润,精神得以澡雪,人心灵得以净化。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文本价值取向的理解与把握,体现着教师对文本的驾驭水平。而正是教师对文本高屋建瓴的解读引领,体现着文本阅读的高度:也正是教师深入地挖掘文本价值,才为文本价值的最大化提供了可能。

以《女娲补天》解读和教学为例,课文讲述的是远古时候的造人之神――女娲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在中国原始神话中,女娲是一个神通广大的女神,她不仅“抟黄土作人”,而且“炼五色石以补苍天”。为了使世界充满蓬勃的生气,以便有与自然足以抗衡的力量,她创造了人类;为了使人类摆脱肆虐的自然的威胁,为人类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环境。从女娲的形象来看,她是美丽、善良、勇敢的造人之神、母亲之神,女娲补天不仅补的是“天”,而且是补救了人类的“生活”。

因此,《女娲补天》的美学价值就在,“通过神话故事说明我们的祖先企图解释复杂的自然现象,积极追求科学真理的进取精神,不仅反映了远古人类向大自然进行英勇智慧的斗争现实,更重要的是反映了我们的祖先不屈服于任何困难的品质,反映了他们征服大自然的无穷力量,反映了他们取得最后胜利的渴望和信心”。这就是《女娲补天》的核心美学价值。通过以上分析,在教学文本时应把握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神话文本的特点。神话故事文本的特点就在于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女娲补天的神奇成为文本教学的重点之一。二是把握文本的故事性。故事性强是《女娲补天》文本的一个特点,把握故事性,让学生通过讲故事和复述课文的方法,理解与感受文本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三是感受女娲人物的形象。因为女娲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同自然的斗争中用“想象”创造的英雄形象,是我们祖先征服自然的理想和力量的化身,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要把这种美学价值传承给学生,就要抓住人物的美丽、善良、勇敢这三个特点,展开文本教学,通过教学树立神话人物的丰满形象,并在其中感受神奇的想象力。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讲故事和复述课文的方法,从而内化语言,感悟语言,建构女娲的人物形象。在这样高屋建瓴的解读与教学过程中,既尊重了文本和文体的特点,又以传统文化传承为核心,渗透着文化的内涵,体现了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

如果说教师对文本高屋建瓴地解读是教学的基础,是文本“潜在”的意义与价值探寻的过程,那么,教师对文本价值进行选择和重构,就是将文本价值进行呈现的过程。在教学中,并不是以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有多深,就把多深的理解与感受统统“灌输”给学生。如何使文本价值最大化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心智发展水平及其“期待视野”,正确选择文本解读的切入点,选择文本解读的内容与策略。因此,在文本意义的探寻中,教师要追寻教师、文本、作者与学生“期待视野”之间的平衡,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能理解、感受、通体验、能提升,从而真正建构起文本的价值。在挖掘文本价值的过程中,教师“深入”的、高屋建瓴式的解读,把握了文本的真正意义,体现着文本的旨归和方向,这是文本价值功能发挥的基点。而在具体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坚持“浅出”的原则,要尊重学生原有的“期待视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着文本的主题旨归,引领学生在语言实践中熏陶人文、涵泳语言乃至启迪思维和激发情感,从而真正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

二、品味咀嚼地潜入文本――释放文本的建构价值

阅读教学过程是知识建构的过程,是师生对文本解构与重构的过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对“阅读”是这样定义的: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现代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而语文阅读活动过程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教师、教科书的编者及文本之间多重对话,获得认知、发展思维、提升审美情趣,是一种通过阅读活动 获得知识建构的过程,从而实现了文本价值和学生语文素养的重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课堂阅读活动是文本功能的释放、吸收和重构的过程,因此,课堂教学是文本价值实现的最主要途径。

在语文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文本价值功能的发挥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是文本的人文性价值功能。在语文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文本的人文内涵和价值取向,科学合理地开展教学预设,由浅入深地进行情感铺垫,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犹如“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最后涌现着的是师生对文本情感的共鸣和思维的共振,从中展现着文本的包容与博大,从而实现文本阅读的广度。以《桂花雨》的教学为例,笔者设计了三步回环的情感铺垫过程,呈现着情感的变化过程,从而逐步引发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与震撼,可谓水到渠成。第一步:体味诗中的桂花,激发学生的对桂花的情感。课堂伊始,教师出示两句关于桂花的诗句: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灵隐寺》)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白居易《寄韬光禅师》)

在深情入味的品读中,让学生感受到了诗人笔下的桂花,从而激发起语文学习的“阅读期待”。第二步:走近琦君眼中的桂花雨,感受琦君细腻的思乡之情。教师将琦君眼中的桂花和清代诗人张云敖描写西湖满觉陇的桂花进行比较,从中感受故乡情结的琦君眼中那浓浓的乡情,从而激发学生感受到桂花香里包含着对家乡的思念。第三步:让学生体味自己眼中的桂花雨,结合自己的体验,去感受桂花雨里的那份情感。在这样的语文阅读活动过程中,从诗中的桂花到作者眼中的桂花,从作者眼中的桂花到自己眼中的桂花,分明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有了一个“深入”和“浅出”的过程,在情感的把握上一波三折,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和心而往之的冲动,从而激活了师生的情感体验,实现了文本的人文性价值。

另一方面是发挥文本的语言习得功能。语文教学是一串长链,其中长线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来贯穿,而其中的珠子就应是语言性,通过感知、理解、体验,形成语文能力。这就是说在语文教学中以教学内容的理解、思想内涵的探寻为过程来组织语文教学,而在其贯穿过程中应是学习语言、形成语文能力为珠子,以体悟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习得语言及运用语言为最终目的。在语文阅读活动中宜字斟句酌地咀嚼、品味,呈现文本的沉潜和韵味,从而拓展文本阅读的深度。笔者认为,要实现文本的语言习得功能,就要在语文课堂切实关注文本中的“语文现象”,着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转换教学视角,实现语言的内容与语言形式的弥合。语言理解与语言表达的统一及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浸润,找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平衡的支点,追寻语言发展与生命发展的统一。“语文现象”可以是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之法,也可以是一个标点符号、一个生动形象的词语,等等,通过品味、比较、体验,让学生领悟语言、习得语言。在《画家与牧童》教学中,建构了以语言为核心取向的语文课堂,通过对“语文现象”的关注,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文本的语言习得功能。在教学商人和教书先生夸奖戴嵩的《斗牛图》时:

第一步:让学生阅读以下两句话,重点读出夸赞的语气:一位商人称赞道:“画得太像了,画得太像了,这真是绝妙之作!”一位教书先生赞扬道:“画活了,画活了,只有神笔才能画出这样的画!”

第二步:让学生充分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语言上的比较异同,“称赞”与“赞扬”,“太像”和“画活”,“绝妙之作”和“神笔”之不同。

第三步:能否将商人和教书先生的话换过来,从而让学生领悟角色不同,地位不同,用词也不同,这就是语言的秘密。

第四步:如果你也站在《斗牛图》边上,请用上一个称赞的词,想想你会怎么赞扬这幅画?出示:画得太( )了,画得太( )了,( )。词语: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上乘之作……

在这样的语文阅读活动中,教师将教学情境与文本语言价值功能的发挥巧妙地连结在一起,注意语言价值的发掘和语文现象的关注,抓住语言的特点,感受语言的特色,从而体味语言的魅力,让学生在对语言现象的关注、阅读与运用中,品味人文内涵,实现语言和人文的发展,从而实现文本价值的最大化。

三、适时适度地超越文本――追寻文本的生成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