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教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2 17:46:53

科技创新教育论文

科技创新教育论文篇1

1..1.1配备专职科技教师学校应选择热爱科学、年富力强、奉献精神强、责任心强的教师来担任科技教师。

1..1.2培训学科教师可通过面向全体教师的知识培训、专家讲座、制度建设、激励机制等手段与措施,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高科学素养,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活动的探索和指导工作。

1..1.3提高科技教师综合素质定期召开科技教师座谈会,及时沟通、相互了解教学实施中的问题和经验;实行青蓝工程的管理激励制度,培养发掘有科技创新教育教学潜力的科技教师。

1.2开展科普推广宣传活动

(1)举办校科技周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做到早部署、早安排,围绕科技活动主题,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健康向上的系列科普活动。

(2)组织学生观看科技片。可收看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人与自然》、《科技之光》、《走进科学》等科技节目;组织学生征订通俗易懂的科普读物,如《科学大众》、《少年科学》、《少年智力开发报》等;介绍科学家故事,如牛顿、爱迪生、富兰克林、贝尔等众多科学家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故事。

(3)定期组织学生精心策划,张贴科普墙报、办科普专刊,展示科技创新优秀活动项目,展示学生自制的标本、教具、学具;开设科普讲座;举办“科技在腾飞”的手抄报等形式新颖、富有特色的比赛;组织部分学生写心得体会,利用校园广播选播优秀作品。

(4)大力宣传热爱科学、具有创新思想的青少年先进事迹,不断激励学生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科技创新潜能。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广泛参与,才能真正在校园内营造一个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让科技意识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科技宣传和普及效果。

2整合基础学科课程和科技活动

开发科技创新教育资源把学校科技创新教育与教育整体改革相结合,并入教育主渠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道德情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全面提高;也只有将以往青少年科技活动的“课外”身份转变为“课内”身份,才能突破科技活动就是建课外小组、搞小发明的狭小天地,让课堂中处处有科技,处处有创新,真正落实学校科技创新教育。

2.1将科技创新教育融入到基础学科课程中

2.1.1高考学科学生学习时间主要用在高考学科中,因此,如果在教学中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理念,并对相关的科技知识进行一些系统梳理,必将对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起到重要作用,收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1)语文学科。现在的语文教材中,增加了不少有关科技内容的文章,语文教师可利用此契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收集整理相关的科技资料和研究背景,拓宽科技知识领域。

(2)英语学科。有英语教师曾留意到一个现象:理科生英语成绩普遍高于文科生。按常理文科生应更占优势,但通过试卷分析才知,原来英语试卷中的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等题目有五分之三以上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知识,而这正是理科生的优势。因此,英语教师非常有必要在教学中融入科技知识,尤其对文科生的教学,这既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成绩,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3)理化生学科。在实验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对比、实验、归纳、类比等方式,引导学生“做中学”和“探究性学习”,提出种种假设和猜想,能很好地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学科优势。

(4)数学、政史地等学科。教师在教学中可根据各自学科特点,将科技创新理念渗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以及发现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2.1.2非高考学科如《综合实践活动》、《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创新灵感的产生,让学生亲历实践活动的过程,经历成功与失败,这对于直接经验的获取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非常有帮助。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实践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收集处理分析应用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与分享、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增强社会责任感。从而更好地促进青少年个性发展和情商修养,转变学习方式,完善学生素质结构,提高综合能力,实现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全面提升。

2.2开发校本课程

2.2.1明确校本课程开设目的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兴趣为目标,为学生建立广阔的知识背景,降低教学内容的理论难度和对学科体系的严格追求,避免科技教学课堂死板生硬,加强观察、采集、实验、动手操作和实践的环节,注重阅读、思考、探究、分析和直接发现。

2.2.2注重校本课程开发针对学生兴趣需求、心理特点、个性发展等,合理开发校本课程,避免科技创新教育的随意性和片面性,认真规范科技创新教育内容,建立学校科技创新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可开发科学史话(爱迪生发明故事、历代科学家史等)、电子技术、机器人制作、建筑设计、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军事科学等校本教材,涵盖科学前沿与高新技术、实用技术、科学技术史等相关内容的校本课程。

2.2.3合理控制校本课程人数只要报名参加某校本课程的学生超过10人,学校就应想办法开设此课程。另外,每门校本课程人数应尽量控制在30人以内,以有助于教学的开展和提高课堂效率。

2.3开展科技活动

2.3.1比赛竞技类如航模、空模、魔方、七巧板、电子制作、物理技能、机器人、天文知识、环保知识等竞赛;科技发明作品展、生物标本展、化学晚会等;组织以科技为主题的班会活动,由学生代表讲述科学故事,提出论点,大家相互讨论,得出结论;规定学生每学期读一本科学书籍;利用寒、暑假参加科技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能强化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鼓励学生自立、实践、创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想、科学素质、科学方法;认识自我,展示和发展自我,从中享受成功的快乐。

2.3.2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组织学生成立科技兴趣小组,或由学生自发组织科技社团活动。这些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都是由对某学科研究领域感兴趣的学生组成的,其科技活动开展的针对性更强、目的更明确,内容更有深度和广度,并能及早发现和培养具有科技创新潜质的优秀人才。

2.4紧密结合高校自主招生政策

将科技创新教育作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之一,与全国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紧密结合起来。高校自主招生是一门大学问,不同高校选拔优秀生源的标准和方式虽各有千秋,但万变不离其宗,所需人才一定是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拔尖优秀的创新人才。通过检索高校自主招生报名条件,发现一个共同条件,即“具有突出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在科技创新发明有优异成绩者”。那么高校如何评价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潜质呢?清华大学招生办介绍:“综合性面试容易评判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但对于创新性的评估则有局限性……不是靠一张卷子就能把学生的创新能力评判出来的”。那么,针对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中提到的关键词“科技、创新、实践、发明、优异”,应如何理解和定位,从而给学生更多的选拔机会呢?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组织动员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类比赛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科普作文大赛、微创新大赛、中小学电脑制作大赛、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创新实践活动等。

(2)辅导学生科技发明申报国家专利并获得国家专利。

(3)积极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5~15人)参加科技类社会实践活动。参赛获奖、申报专利、社会实践,是最能体现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能直接将其作为高校评价学生创新潜质的重要指标,从而让学生具有高校自主招生的选拔资格,争取更多机会选择心中理想的高校。

科技创新教育论文篇2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技术的创新,往往能推动科学的快速发展。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新观察技术,推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观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人们通常直接运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皮肤)等感觉器官观察世界。但人类的感觉功能是有局限的,人的感官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更多的未知世界需要不断的创新观察技术去感知。

一、借助媒介观察

有些现象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为了将现象直接的展现出来,教师通常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采用借助媒介达到将不可视的现象可视化的目的。

气体观察方面:如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红旗、烟雾、尘土、小纸片等可视的物体将空气的流动变化展现出来。再如,空气的热胀冷缩,通常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观察:在烧瓶上塞紧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塞子,导管内滴一滴水,然后用手捂住烧瓶,这样就可以借助观察导管内水的移动变化来推测烧瓶内空气热胀冷缩的变化。声波的实质是物体振动的传播,而声波在空气中的观察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竖放大鼓,在离大鼓的另一面大约距离40厘米的地方悬挂一排平行鼓面的细纸条,当敲击大鼓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就可以观察到纸条随之振动。从而证明当鼓面振动的时候,会带动邻近鼓面的空气振动,通过振动的传播,又使得纸条发生振动。

液体观察方面:水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适量的树叶、锯末等轻小的物体放入水中,借助对这种轻小物体的观察来推测水的流动变化。在科学课中,水的对流现象通常借助锯末观察。

物质的溶解方面:如盐在水中是怎样逐步溶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来类比推理盐的溶解过程。

光的观察方面: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在课堂中如何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呢?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激光笔照射在黑板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红点,教师可以借助一个装满烟雾的透明瓶子,让激光通过这个瓶子,学生就会看到一段直的红光。

二、借助工具观察

有的物体(或现象)用感官是不能(或不易)仔细观察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观察工具进行观察。

1、利用工具直接观察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一种不可见光, 1800年,威廉·赫胥尔正是利用棱镜和温度计对太阳光谱做了实验,发现了红外线的存在;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利用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底片感光,从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2、“改变”观察对象的大小

有的观察对象太小了,或太大了,都不适宜观察论文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选择一定的工具,使之能观察到一个合适大小的“像”。例如,利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很多细部特征,望远镜也可以使远处的物体放大,而更小的细菌则需要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再如,地球是球体,现在已经是人类的共识,但认识到这一点,人类花了漫长的时间,寻找了很多的证据来证明。造成认识到地球是球体需要漫长时间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就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物体,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地球上看到她的全貌。随着观察技术的创新,假如采用杨利伟在环地球轨道上对地球拍摄的照片或录象(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缩小”的地球)观察,就能直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速度

有的现象变化速度太快或太慢,也不适宜学生观察。例如在《声音的变化》一课中,为了比较粗弦振动快,还是细弦振动快,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目的是研究音高的高低和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但是弦振动的太快了,肉眼很难进行客观比较,学生也很难形成共识。这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假如我们能采用高速摄象机将粗弦和细弦的振动同时拍摄下来,然后放慢若干倍数观察,就能清楚的比较出它们的振动速度的快慢。

再如,花儿的开放速度一般是很慢的,要想在课中观察一朵花真实的开放过程是不可能的。但是借助摄象机,就成为了现实。我们只要将一朵花采用慢速拍摄,快速播放的办法,就能清晰的观察到花开放的过程了。

4、“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强度

鼓面的振动用肉眼不易观察,假如在鼓面上放置米、沙子等一些细小的物体,就能将这一现象放大;同样的,音叉的振动用肉眼也不易仔细观察,假如将振动的音叉头部部分的放入水中,就能观察到溅起的水花和荡起的波纹。在观察固体振动实验中,通常还可以借助一杯水,通过观察平静水面的变化来发现物体振动的变化。

科技创新教育论文篇3

2高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判定方法

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怎样判断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性,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学生有创新的思维或者意识(2)对于事物有不同的见解和看法(3)对新的事物有自己自己的看法(4)提出创新的思维只要具备了以上的一项或者几项,就说明了学生已经有了创新的思维,此时需要教师加以鼓励及正确的引导,就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能力。职业教育是“教学结合”的教育,除了理论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外,更要看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高职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

3.1项目式教学方法

项目式教学方法是现如今绝大多数职业院校采用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通过对工作或者作业进行项目式分解而进行的实践联系理论进行教学的一种形式,是基于教学和企业培训的一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可将针对的课题或者工作分解为多个项目,对其进行逐步分析,完善,确定其项目开展形式,项目组成人员,完成方法以及总结的一种教学形式。“项目式教学法”起源于欧洲的劳动教育思想,最早的雏形是18世纪欧洲的工读教育和19世纪美国的合作教育,盛行于德国,到20世纪中后期趋于完善,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职业技术教育。在我院的教学中,通过教师对项目的选择,布置,让学生从“用中学”,学以致用,并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完善项目的缺陷,以完成整个教学工作。在项目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个步骤:①确立项目任务(通常由老师提供一个或多个项目任务,组织同学分组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需要完成的大致思路)。②制定项目完成计划(由教师给定思路,引导学生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完成的步骤和程序以及各人员自建的分工等)。③项目实施(根据已分析好的工作步骤和思路,按程序工作,并进行阶段性检查,同时能处理在研究过程中遇到问题并给定解决方法)④检查评估(先由学生自己评价,再由老师对项目结果进行总评)。

科技创新教育论文篇4

二、运用培养青少年科技创新的兴趣后

教师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指导青少年学以致用非常重要。网络是个巨大的资源库。培养青少年如何搜索、过滤,提取有用信息,是必备的知识技能。在教育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多种搜索引擎查找有价值的资源。利用维普网等大型数据资源网站进行相关材料资源的查找与阅读。利用IE浏览器浏览国内外最新科技创新方面知识。利用邮箱或MSN等网络聊天工具彼此间进行交流合作。利用网上视频资源进行视频教程培训。可以极大地提高与丰富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

三、创新科技创新型人才具有另一个特点

就是有很强的学习与创作毅力。科技创新型人才的成长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就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才的。在学习、创作过程中,有许多难题与困难。面对难题,高难度的创作目标时,毅力是否坚强,是其能否成为成功的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总结归纳要学会学精一门技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与难题难以计数。如学生在软件编程科技创作时,遇到作品一个功能的实现有难题的时候,在毅力的坚持下,查阅各项书籍,在一天中常常查阅知识而忘了吃饭,全身心地投入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上。在查阅书籍的同时进行大量知识归纳与应用。在多次程序修改与调试后,实现预定的功能目标。中间的调试失败的经历与挫折可想而知。如果没有毅力坚持,一个具有完善功能的科技创新作品就难以实现。科技创新型人才成长中,毅力是一个非常重要、明显的素质特点。

四、途径

因此在探索科技创新型人才成长规律后,可以发现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与坚持做好做完创作的毅力,对于创新型青少年人才的成长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学校在如何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学习兴趣与毅力方面,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利用资源创造培养环境:让青少年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提高青少年科技创新整体水平。

(2)现代教育硬件基础设施:购买置办科技创新所需相应设备与书籍,供科技创新学习与制作。

(3)提供指导与发展方向:提供相应的指导老师,提供相应的指导与鼓励,帮助创新型人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社会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视程度与投入程度,对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社会重视与投入能够有效促进科技进步与科学水平提高。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不仅是社会科技教育工作发展部门的事情,而且是整个社会人文、经济、科技发展的事情。因为最终受益的是整个社会的进步发展。

科技创新教育论文篇5

[作者简介]张立志(1970- ),男,辽宁抚顺人,东北大学学生创新中心主任,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创新教育;黄晓颖(1979- ),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东北大学学生创新中心科普部部长,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科普教育与创业教育。(辽宁 沈阳 11081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6-0170-03

1996年有两份研究报告备受世人瞩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成为发达国家进入以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宣言,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则凸显了创新教育的时代主题:“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成果”,并认为这一目标比其他所有目标都重要。中国领导人敏锐把握到了知识经济发展与创新教育改革的国际趋势,不失时机地推动高等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并深刻认识到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有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与此同时,源于美国的创造力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蓬勃发展,并在改革开放初期传入我国,得到来自科学方法论和心理学领域的率先关注,极大推动了我国关于创造力及创新教育的研究。进入新世纪以来,如何借鉴科学创造方法论的思想资源,破解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难题,就成为引起学术界和教育界重视的共同话题。

一、阿玛布丽创造力三结构理论的现实启迪

哈佛大学教授特丽莎・阿玛布丽(Teresa. M. Amabile)从社会学的角度认识创造力心理特征。她在《创造力社会心理学:一种组分观念》(1983)一文中提出了关于创造力的“三结构理论”,即著名的“创造力组分模型”(componential model of creativity)。这一理论在同年出版的《创造力社会心理学》一书中进行了系统阐发。阿玛布丽基于对日常创造行为的观察,概括了有关创造力本质问题的十条基本假设,其中最基本的假设是普通人的创造力与天才的创造力是一个连续的整体,任何具有正常认知能力的人都有可能在某个领域做出创造,即正常人都具有一定的创造力。依据基本假设而将其自成体系的创造力结构概念加以展开,从而构成为其创造力结构理论的主要内容。阿玛布丽的创造力结构模型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领域技能(Domain-relevant skills)、创造技能(Creativity- relevant skills)及工作动机(Task motivation)(见图1)。这三个部分在创造过程中的联合作用构成了个体创造力的运演模式,其各自特定水平决定了创造力水平的高低。

其中,“领域技能”包括掌握某一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特别才能,指涉了创造个体在该领域进行创造的背景材料。领域技能的塑造主要依赖先天的认知能力和感知运动能力,同时也依赖后天所接受的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社会实践。而“创造技能”则主要依赖于创造个体的个性特征,同时也依赖与领域训练有关的认知风格、工作方式,以及运用创造方法的能力。“工作动机”包括“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个方面:前者是创造个体在评价所从事工作与自身兴趣匹配度时生成的,亦即对工作的基本态度;后者则是在特定情境之下个体对从事工作理由的认知,其生成既与个体低于外部环境约束的能力相关,也与外部环境对该工作各类约束的强度相关。

阿玛布丽认为创造的过程大体可为五个阶段,即提出问题、酝酿准备、产生反应、验证反应和评价结果。领域技能、创造技能、工作动机分别在不同阶段起作用,同时这三个组成部分相互作用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见图2)。

二、“创新能力培养递进模型”及其要素分析

国际上关于创新教育(Innovation Education)有两种通行定义。一种定义认为,创新教育就是为了使人们能够实现创新而展开的教育活动,即凡是以培养个体创新素质、提高个体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各类教育活动,都可以称之为“广义的”创新教育理念;另一种定义认为以培育创新意识与动机、创造性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性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型人才为目的的那些教育活动,即是“狭义的”创新教育模式。

为了应对知识经济对创新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广义的创新教育日益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主流理念之一。美国的创新教育一直走在前列,有50多所大学设立创造力研究机构,致力于涵盖高校在内的创新教育。1995年,韩国政府颁布的教育改革方案中主张,大学教育必须由传播现有知识和外来知识向科技、文化创造的方向转移;翌年,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提出“培养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的教育改革方向。创新教育进入中国的发端是1999 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了“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核心地位。随着《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先后出台,大力推进创新教育已成为高等学校提升教育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突破口。

事实上,狭义的创新教育模式是创新教育理念在高等学校层面实践经验总结的成果。高等学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2002年,教育部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南京经济学院、西北工业大学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新教育的试点院校。经过多年发展与探索,逐渐形成了第一课堂主导(中国人民大学)、第二课堂主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综合教育(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三类典型的创新教育模式。

近年来,东北大学顺应国家新型工业化进程,吸收现代创造学的创造力结构理论,探索出了“普惠性、递进式、全过程”的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以2007年学校学生创新中心为契机,通过深入调研走访发现,主要面临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教育受益面窄、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创新教育教学与活动发展不平衡等突出问题。结合阿玛布丽的创造力结构模型与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规律,经过多年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创造性地提出“创新能力培养递进模型”(见图3),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造性人才培养在理论和现实双方面作用下的实践趋向。这既顺应了将创造力研究(Creativity Research)的学术成果转化为高校创新能力培育的现实需要,也折射出近年来创造力研究理论从重视创造主体到重视创造环境的学术汇流。阿玛布丽的社会心理学取向理论认为创造力是工作动机、领域技能与创造技能的综合,无疑提供了一种前瞻性的理论指导方案设计,有助于将创造主体的知识、能力、情感等品质与社会生态环境相结合,深入组织、制度、社会文化等层面,以制定可操作性的创新教育举措。

我们认为,“创新能力培养递进模型”包括了创新意识与动机、科学素养、领域技能、实践能力四个组成要素。(1)创新意识与动机。这是“创造力三结构模型”在创新教育领域的具体投射。所谓创新意识,就是对与创新(创造)有关的信息及创造活动、方法、过程本身的综合觉察与认识。创造动机是创新(创造)意识的核心问题,同时具有状态属性(由具体情境决定)和特质属性(与一些心理品质有关)。具体包括思维模式、基本态度与潜质开发。(2)科学素养。创造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业已证明,具有高创造性的人不一定具有全面素质和高智力。科学素养不仅涉及常见的认知领域和认识论范畴,而且涉及情意领域和价值观范畴;科学素养教育将构成创新教育的基础,是推进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融合的重要渠道。具体包括认知风格、科学方法、基础知识。(3)领域技能。此处直接借用了阿玛布丽的创造学概念,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特殊才能。(4)实践能力。实践能力的核心指向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造个体维度的技术素养,构成了技术创造力的基础。主要包括创业能力、综合素质、实践意志。

这四个组成要素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学生创新能力水平的高低,且在创新能力提升过程中四个组成要素存在促进与制约关系:创新意识与动机是发起创新活动的前提,一般性科学素养是培养创新个体的基础,领域技能是创新过程顺利展开的保障,实践能力是创新成果达成的关键。

三、基于模型进行普惠性、递进式、全过程创新教育模式探索

近年来,工科高校一直致力于人才培养理念的更新与转变,把培养适应生态环境建设需求、具有广阔社会责任感、具有远大抱负和国际视野,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人才作为培养重点。遵循创新能力培养递进模型科学设计、系统构建和目标管理,成功构建并实施了“普惠性、递进式、全过程”的大学生创新教育体系,培养出了大批“善创意、会创新、能创造、勇创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一,以普惠性原则构建的创新教育体系促进了创新教育大众化,普遍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新型创新教育体系使创新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惠及了每一名学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并实施了递进式的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和创新实践体系,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尊重不同个体的差异性,注重不同年级的层次性,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价值取向,将创新教育融入了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优化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普遍适用性。

第二,以递进式模式运行的创新教育体系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促进了创新教育科学化水平。新型创新教育体系以“创新能力培养递进模型”为基础,在创新实践中以创新理论为指导,在创新理论研究中以创新实践为基础,使二者统一,全面提高了创新教育科学化水平。

第三,新型创新教育体系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实践育人平衡发展,提升了育人功效。新型创新教育体系以成立创新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专门机构为保障,克服了以往创新教育中实施单位过于“各自为政”弊端。在同一阶段,赋予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相同的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促进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实现了课堂教学与实践育人平衡发展,提升了育人功效。

为营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大环境,工科高校大力建设大学生创新基地,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所需,以大学生创新基地为平台形成一批学生创新团队,依托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开展科研训练、科技竞赛活动,学生从中受益匪浅,主要体现在学习的主动性、科研的自主性,学生发表学术论文水平和数量逐年提高,申请专利数量不断变化,一些科研产品也从实验室进入生产一线得到转化,体现了大学生学习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雷家.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分析[J].中国青年科技,2007(2).

[2]罗玲玲.创造性人才培养的实践走向[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科技创新教育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05―0005―03

2010年3月27日上午,卓越教育研究论坛暨第三届教育课题研究与学术论文写作研修班开班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开班仪式由《现代教育技术》杂志社王学优总编主持,吴庚生社长代表主办方致欢迎辞。我国首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何克抗教授、清华大学电教中心主任陈基和博士、微软亚洲研究院张高博士莅临开班仪式。

在研修班的筹备过程中,通过对作者的小范围调查和个别访谈发现如下问题:一些教师在课堂中能发现一些有趣的现象,却不能和研究联系到一起,“不知什么是研究”;也有教师读了大量的书,看了较多的文献,却不能“输出”较新的观点和文章,“不知如何做研究”;还有一部分教师把研究看得很神秘,即“不敢去做研究”。

基于以上问题,本次研修班在报告主题的选取和报告顺序的安排上都紧紧围绕“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这一主题,主要从“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领域”、“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实践”、“教育技术课题的研究方法”、“期刊关注的课题研究”这几个方面进行课程安排,并处处渗透“创新”这一理念。

一 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领域

研修班第一堂课由我国教育技术学第一位博士生导师何克抗教授讲授。何先生的报告题目是《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他主要从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理论基础、理论体系以及自主创新五个部分对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予以诠释,整个报告紧扣“中国特色”。在对教育思想进行系统梳理的过程中,何先生纵向比较我国不同时代的教育思想并横向比较我国和西方的教育思想,认为我国所倡导中国特色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育思想与21世纪以来国际教育界在教育思想方面的最新发展(即Blending Learning)不谋而合。教学观念与教育思想一脉相承,何先生提出“有意义传递―主导下探究”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的教学观念。教育技术理论基础包括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系统论四个方面,何先生认为中国特色教育技术理论基础也不例外。在理论基础之上,何先生又详述了由教育技术哲学、教育技术学的基础理论部分和教育技术学应用科学部分等三大部分构成的教育技术学科的完整理论体系。何先生的报告让学员对领域有了宏观把握,在中国特色教育技术自主创新部分,何先生对五个领域的创新成果做了简要论述,这些领域包括:学科定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的拓展、远程教育理论与教育模式的创新以及学科教学设计与学科教学论领域的探索。何先生所提到的每个领域,都是值得教育技术研究者尝试并深入挖掘的。最后,何先生对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发展的五个领域的创新成果作了简要论述,告诫青年一代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在《技术改变教育》的报告中,张高博士主要从技术改变教育的环境、微软亚洲研究院的技术创新、微软关于教育的技术三个方面介绍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一些想法和做法,并通过典型的项目案例展示了微软的一系列教育技术方面课题。从张高博士的报告中,我们不难看出,技术已经日益深入地渗透到教育领域,技术的创新也正不断改变教育的绩效。透过跨学科的视野,我们也不得不思考技术和课程如何整合,技术和教育如何有机融合。何先生作为学科的资深研究者,主要从学科角度出发,提出五类创新课题;而张高博士作为信息科学领域的研究者,主要从技术和教育的关系问题上为我们指明方向。

二 教育技术课题研究的实践

徐福荫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教育课题研究与实践》,他主要从教育科研的地位与价值、教育科研课题的规律和特点、教育科研课题的类型与层次等方面对教育课题研究进行了概述。并通过课题的申报要素、开题报告、中期报告、鉴定结题、课题的研究思路、课题的选题价值、课题的技术路线、课题的研究方法、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课题的选题价值、课题要解决的问题、课题的主要内容、课题的重要观点与假设结论、教学成果等对如何做一个课题的思路和步骤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徐教授对教育技术学的历史发展、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希望教师与教育科研共同成长。徐教授的报告高屋建瓴,给学员展示了一副科研课题的全景图。以《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研究》为例所构建的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图如下:

从徐教授的报告中,我们得到几点启发:

1 关于课题:课题即问题,以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归宿,选择真正的问题研究。

2 关于方法:国外用A方法,国内用B方法,课题用A+B方法或者C方法,要在方法上创新。

3 研究者要跟踪国内外同行的三个“顶尖”:顶尖期刊、顶尖论文、顶尖会议。

4 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学习与解决问题。个人认为,徐教授所提出的“信息资源”大部分都是技术资源。

5 《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研究》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图展示了课题研究过程中系统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过程,可为同类研究提供很好的思路。

综上,要做一个研究,或者说“课题研究”,找出“真”问题是关键,利用相关资源快速高效解决问题是途径,运用创新方法是基础。

三 教育技术课题的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主要是解决如何应用技术来促进教学的活动,是教育领域的一部分,教育技术学属于一种社会科学[1]。因此社科领域专家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本次研修班再次邀请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金兼斌教授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陈向明教授。两位专家没有一味地陈述理论,而是通过一些生动的案例让学员感受“哪类方法解决哪类问题”。

在题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关键性问题》的报告中,金兼斌教授从研究范式中的社会科学取向入手,详述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种类和目的;剖析了理论取向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关键问题,包括信度和效度等;并深入地剖析科学性问题的关键,即三个代表(具体测量作为抽象概念的代表、样本作为整体的代表、数据作为现实的代表),并通过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案例生动而有说服力。

陈向明教授的报告题目是《学做质性访谈》,陈教授的课堂极具互动性,在介绍了质性研究的背景之后,就进入了“实战”环节,让学员亲自体验到什么样的题目适合做质性研究,并以某学员提供的“如何做访谈”为例,展开深入讨论。学员积极发言,陈教授“对症下药”,在互动的过程中,学员受益匪浅。

研究方法的问题是“千古难题”,陈向明(1998)认为,“质的研究”比较适合社会科学使用;徐晓东[2](2003)主张教育技术研究方法采用“质”、“量”结合的方法;汪晓东(2007)认为:我们对两种研究方法所采取的态度应该是“超越”而不是“跨越”。笔者认为要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研究者首先要界定清楚自己所做研究的类型;根据所需,选择适合该课题的研究方法;而不是先选择研究方法,再根据研究方法的规定去确定研究的实施。方法没有高低之分,能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四 期刊关注的课题研究

学员对“如何做课题研究”有了宏观的把握,诸如:哪类选题适合做研究;如何做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方法如何选择等。有了这些铺垫,王学优总编在题为“期刊论文中的创新和创新方法”的报告中指出论文贵在创新,创新方法比创新更重要,并告诫学员要在研究中培育创新思维。王总编还介绍了期刊论文评审与学术论文写作,期刊学术论文的特点、规范以及写作要求、从学术期刊的现状谈学术论文的写作与发表。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刘臣社长在题为“搭建学术著作出版平台―为教育发展添翼”的报告中,先概述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的现状,包括机构设置、出版范围、出版层次、出版规模、数字化出版、资源建设、发展定位、发展目标等,并和大家分享搭建电大出版平台的构想。刘臣社长鼓励大家多思考,多创作,多出学术专著等科研成果。

五 小结

学员在短短两天的课程中,不仅在理论和方法的层面得到强化。还开阔了视野,看到同行在研究什么,研修班中,案例不断,精彩不断。本届研修班以“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为主题,但又始终围绕一个关键词“创新”。作为教育界的资深专家,何先生告诉青年一辈“不仅要敢于创新,更有善于创新。”而张高博士则展示了微软的一系列创新产品。徐福荫教授也强调了科研课题“重在解决问题,贵在创新。”王学优总编在报告中又提到“创新方法比创新更重要”。

研修班在刘雍潜秘书长的总结中圆满结束,刘秘书长在总结发言中认为将作者、作品和会议联系到一起,这是一个很好的做法,同时也联系当前的形势,告诫全体学员要在多发论文的同时多出专著。

科技创新教育论文篇7

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创新精神薄弱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最为突出的问题。[4]针对大学生创新教育偏重理念灌输、缺乏实施路径的现状,高职院校实施以TRIZ创新理论为核心内容的技术创新方法的普及教育,全面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形成具有实践推广意义的针对在校大学生的技术创新教育模式;培养和建立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开发一系列较为完整的大学生创新教育课程以及配套的分学制管理体系,并取得一批显性的物化成果,使创新教育与技术创新服务工作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制高点;建设科学效应库,为创新教育与技术创新服务提供资源保障;建设创新教育指导工作室与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室,为师生提高创新能力提供学习与实践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咨询与培训服务,对外推广技术创新教育成果。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5]高职院校应积极引进TRIZ理论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创新水平为根本目标,以传授创新方法与技能为途径,以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紧密结合为依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业能力、职业素质与综合素质。[6]将TRIZ理论与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内化为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在培养学生的同时,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及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咨询与服务能力,为推进自主创新、服务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高职院校运用TRIZ理论与方法拓展与丰富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理论,在实践中探索与建设技术创新教育与服务平台,从根本上改观以往创新教育只注重创新理念的灌输而忽视创新能力(方法与技能)培养的现状与瓶颈,在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层面寻求突破,增加创新教育的可操作性,使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理论传授与实践训练真正地结合起来。高职院校将创新教育与TRIZ理论相结合,必将大大拓展创新教育的空间,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7]

二、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教育的要素分析与实践成效

(一)技术创新教育组织体系与制度保障

在江苏省教育厅、科技厅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指导和支持下,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紧密围绕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需求,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方法(TRIZ)试点工作,深入开展TRIZ理论的研究、宣传、推广和应用工作。学院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由院领导担任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抓大学生创新教育工作。学院科技处、教务处、图文信息中心、院团委、高职教育研究所等部门积极参与,TRIZ团队成员与系部专业骨干教师作为创新实践指导教师负责具体工作。学院成立大学生创新教育研究中心与TRIZ创新理论教学研究中心,积极开展TRIZ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进行教师技术创新能力与创新教育能力培训;与江苏省生产力促进中心联合申报大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基地,获得江苏省教育厅的立项资助,成为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成功申报常州市技术创新方法研究中心,获得常州市科技局的立项资助;牵头成立了常州市技术创新方法研究会,联合在常高校,共同推动TRIZ理论的研究与实践。学院出台《关于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施意见》,并制订《创新教育学分制实施办法(试行)》等相关文件。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总体要求、组织领导、具体任务、保障机制等作了详细的阐释与规划;对大学生创新教育学分的界定与分类、申请与认定、程序与记录、检查与评估等作了明确的说明与要求。

(二)技术创新教育师资队伍学院成立

TRIZ创新理论教学研究中心,组建了以TRIZ理论为教学内容的教学团队,由来自各专业的教师组成,院长担任团队负责人。学院先后组织团队数十名教师分赴厦门、黑河、南京、成都等地参加各种类型的TRIZ理论培训班,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业咨询公司到学校进行封闭式集中培训,首批28位教师获得了培训合格证书(人均培训时数超过130学时),其中部分教师取得国际TRIZ协会LEVEL-2讲师资格证书。5名骨干教师已作为江苏省技术创新讲师团主要成员承担了2010—2012年由省科技厅组织的江苏省技术创新方法千名研发骨干培训的授课任务。

(三)技术创新教育理论研究

学院积极开展基于TRIZ创新理论的教育教学研究,以指导技术创新教育教学的实践工作,成功申报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TRIZ理论在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教学实践研究》与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2011年底课题研究成果顺利通过验收。目前仍然在研的课题有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基于TRIZ理论的大学生创新教育模式实践研究》,以及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高职院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研究》。学院科研专项资金每年资助若干项院级创新教育研究课题与技术创新科技应用开发项目及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学院申报的TRIZ创新教育研究成果《高职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3T”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荣获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研究成果特等奖与2014年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四)学生技术创新能力

TRIZ创新理论和方法目前只有国内少数本科高校中个别教师作为选修课或讲座开展教学活动,其他高职院校内尚未开展这方面的教学改革。学院的TRIZ教学团队通过开展创新教研活动,研究技术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课程大纲、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课件、交流教学心得、探索教学规律。已开设了《TRIZ理论与技术创新方法》课程,并编写了配套的系列教材,每学期选课学生人数达300人以上,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学院采用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主要途径和方式包括:开设创新教育课程、在项目化课程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的自主项目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学生科技社团活动、组织参加省教育厅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各级各类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活动、科普宣传活动、科技文化节活动等。近三年来,学院共获得省教育厅批准立项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60余项,在各类科技竞赛活动中累计获得一、二等奖43项,学生自主创新获得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4项,师生合作申报实用新型专利8项。

(五)技术创新服务与咨询

自学院TRIZ创新理论教学研究中心成立以来,TRIZ教学团队为本市企业开展技术服务和咨询项目40余项,培训企业技术人员500余名,以我院教师为骨干力量参与培训江苏省各级各类科技骨干1000余人,有效地提高了部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及其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创新水平。

三、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教育的实践路径

(一)以“三个结合”为主线,构建技术创新教育体系

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通过从课内教学到课外实践、从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到科研训练,从营造创新氛围到构建创新平台,来实现从启迪创新意识、激发创造热情、训练创新思维到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8]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教育必须坚持“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必修课”相结合、“知识普及、能力提高、项目实战”相结合、“课堂教学、理论研究、技术服务”相结合的发展思路,构建以技术创新教育的课程载体、自主学习的网络载体、真实项目的实践载体为核心的技术创新教育与服务平台。创新教育课程建设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教案(PPT)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标分为知识普及(基础知识)、能力提高(高阶知识)、项目实战(项目演练与软件使用)等三个层次。以实践项目、科技作品、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将学生创新课程的学习成果物化为专利。以省级教育研究课题与企业技术服务项目为支撑,积极开展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在指导与完善学生创新教育课程的同时,提高教师团队的创新理论水平,增强学院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能力。配套建设TRIZ创新教育网络平台,主要包括三大功能模块:课程教学模块、理论研究模块、技术服务模块,具体功能有:计算机辅助创新工具软件的应用、技术创新教育辅助软件的应用、学习经验与心得交流、在线答疑和创新指导、学生创新作品提交与验收和就业后的创新能力跟踪分析、课题研究成果的与交流、企业研发项目的技术难题征集与(同时作为实践项目与教学案例)等。

(二)以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为目标,建设创新教育师资队伍

教师的创新教育观念及教学方法都是通过其工作态度和行为表现出来,如果学生能够看到老师这些积极的行为,他们便能切实的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期待,他们会觉得自己在生活学习上的一些具有新意的做法得到了认可,自己对自己创新能力的评价也会不断的提升。[9]一支能够胜任创新教育与技术创新服务工作的创新教育师资队伍是开展大学生创新教育的有效保障。以建设优秀创新教学团队、优秀创新研究团队、优秀创新服务团队为目标,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创新理论(TRIZ、六西格玛等)师资培训,组建一支能够胜任创新教育与技术创新服务工作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师资队伍。在建设高水平创新团队的同时,实施创新教学师资分层次、分步骤建设的规划,对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开展TRIZ创新理论的普及培训,择优吸收到创新教学团队中,将创新理论与人才培养中的创新教学及面向企业的创新研发有机融合起来。

(三)以实践工作室为保障,完善创新教育条件

建设大学生创新教育指导工作室,添置有关创新理论与方法、创新思维训练、创新与发明案例的图书资料,购置CAI系列创新工具软件及相关硬件设备。在系部建设学生创新实践工作室,为学生开展创新实践提供场所与设施。建设完成大学生创新教育实验基地(江苏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为师生开展创新理论学习与创新实践演练提供良好的平台。

(四)以教研课题与技术项目为依托,加强创新教育理论研究

加强TRIZ创新理论的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技术创新教育实践模式,努力争取并完成一些比较重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如: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常州市科技支撑项目、常州科教城院校基金重点项目与院级创新教育研究课题与技术创新科技应用开发项目,及一批省级、院级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五)以数据库与资源库为平台,建设科学效应库

科学效应库是通过实物或计算机模拟的手段向公众展示自然现象及实际产品中所蕴含的科学原理的知识库,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以Win-dowsXP作为开发平台、VisualC++6.0作为开发工具、Access数据库作为技术支撑,VistmlC++6.0通过ADO方式对数据库进行访问,重点完成若干科学效应的计算机建模或实物制作,建设一个基于WEB的集知识性、趣味性和研究性于一体可重复使用的技术创新研究平台。

(六)以技术创新咨询机构为载体,开展企业技术创新咨询服务

成立TRIZ技术创新咨询机构,组织创新教学团队成员开展面向企业的TRIZ技术创新方法培训与技术创新咨询服务,承担企业的科研与技术创新项目。有效激活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服务社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TRIZ创新方法为指导,与企业合作完成技术创新服务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咨询与培训,提高办学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科技创新教育论文篇8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的大学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在我国工科教育呈现喜人景象的背后,我们却发现,无论是刚刚踏入大学的新生,还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并具有很强专业技能的毕业生,他们中相当多的人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却跟不上潮流。面对当前工科大学生在创新水平上的现实问题,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势在必行。那么,应如何推进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教学改革?本文以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和根本要求为指导,探寻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在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全方位改革。

二、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1.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念亟待完善

传统的高等工科教育十分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注重具体专业的实践能力培养与训练,多数毕业生只能胜任按所学专业分配工作,然而,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技术进步之快和不同学科交叉之广不可避免地造成所学与所用之间的脱节。创新教育应该在学习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服务学生,突出创新主体就是学生的理念。因为创新教育是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的。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就是要树立尊重、赏识和服务思想,做到依靠学生、为了学生、服务学生,实现学生的创新发展。

2.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机制的创新来建构体系

可持续教育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主要围绕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体系。其立足点应在创新基地、创新活动和激励措施等机制方面协调好,从而实现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相关机制应该包括培养创新意识机制、培养创新创新思维的机制、培训创新技能的机制。

3.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内容亟待扩充

要将高等院校工科大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其教育的内容当然亟待扩充。实践证明,知识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要有知识,包括将知识转化成果的知识。工科院校教育教学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要包括哪些内容?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教育内容亟待扩充。

三、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

1.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统筹与教育相关的因素

发挥创新文化在高校内涵建设中的软实力作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工科大学生在开展创新教育活动中,要教育引学生不仅要在专业学习适应经济的发展,而且要适应社会其他系统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切实统筹好创新教学与创新学习、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增强创新文化在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内涵建设中的软实力作用。

2.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需统筹建设运行机制

首先,建立创新教育管理制度。将创新人才培养作为重要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领导班子主要领导负责主抓创新教育工作,创新教育列入学生工作的重要任务由专职辅导员负责组织管理,成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中心。

其次,制定科技创新教育奖励制。每年举办相关专业竞技与设计大赛,设立奖项与荣誉。同时加大与教务处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将创新教育被列入教学学分或素质拓展学分,强化每名同学的参与性,强化创新人才培养的广泛性。

第三,突出导师制。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缺乏教师指导的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很难有深度的,必须激励教师积极参与大学生创新活动的指导工作,对优秀指导教师给予奖励。同时为了提高大学生创新活动指导水平,教师应为学生举办科技创新讲座、科技创新咨询等活动,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水平。

第四,创新教育科学的保障机制。基地保障:工程训练中心和实验室应面向学生预约开放。或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创新与实践教学基地。经费保障:除了在预算内经费用于创新教育外,争取企业支持建立大学生创新基金,另外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项目。

3.工科大学生创新教育需统筹创新教育实践

首先,创新教育实践应同步于思想教育与管理。在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融入创新教育思想,在学生党课、团课学习中增加创新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定期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生举办各类科技讲座,举办科技创新研讨会,定期组织各类创新设计大赛和设计作品展,使学生广泛接触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前沿知识,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创新活动的热情,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潜能,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创新活动。

其次,创新教育实践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在课堂理论教学融入创新教育,专门为学生开设了相关课程,使学生系统掌握创新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在相关课程中融入创新教育理念,及时引入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使学生能够及时接触最新科技发展动态,为学生奠定创新思维的理论知识基础。通过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为学生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训练平台。

同时探索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的改革,在课程中增加创新性课题的讨论课,鼓励优秀创新方案进行实际制作,推荐参加院校及省创新设计大赛,选拔实用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作品申报国家专利。改革作业模式,选择一些典型题目由学生组建测试系统,完成实测作业。

第三,创新教育实践与实践训练教学趣味性的结合起来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自主性、能动性的重要手段。在生产实习环节,选择多种类型的现代化企业作为校外实践教学实习基地,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企业的产品创新设计,形成长效、规范的创新效应、“传帮带”效应、“趣味”效应和“主动”效应,同时开展多种形式的现场教学,为开发大学生创新思维意识构筑工程背景知识。

参考文献

[1]周济.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中国高等教育,2006,(3).

科技创新教育论文篇9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为部级刊物,为各界有识之士提供各类评级、提干投稿平台。本刊欢迎您踊跃投稿,为您提供快捷渠道。2009年5月份,引入“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曾用刊名:国外科技动态 

主 管: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主管 

主 办: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国内统一刊号:cn11-5599/n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9795 

邮发代号 80-616 

国外邮发代号:m4078 

创刊年:1972 

周 期:旬刊 

杂志级别:部级 

出版地:北京市

办刊宗旨

办刊宗旨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推动和促进我国科教创新事业的发展。 

主要栏目

科技创新教育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18-01

1 职业学校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条件

职业教育的内涵是发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规模发展、外延扩张、扩大招生规模是职业教育的主题,解放职业教育生产力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唯一途径。解放职业教育生产力,即把重心放在个人能力全面而充分的发展上,个人的充分发展有作为最大的生产力反作用于劳动生产力,这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解放职业教育生产力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化。教师的专业化,是指教师在专业素质方面不断成长和追求成熟的过程。它既指专业素质各个方面(专业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一起成长,也指一个有步骤和阶段性的成长过程。教师专业化标准包括履行重要的社会服务、系统的知识训练、需要持之以恒的理论与实践训练、高度的自主性、团体的伦理规范。职业院校文化力要素包括科研文化力、教师专业发展和校本研究。职业学校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条件。

2 职业学校科研型教师的内涵是什么

2.1 什么是科研

科研是科学研究的简称,是采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教育问题的活动。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指理论研究水平,迁移水平,探索原因水平,直觉观察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科研创新=实力+方法。

创造性思维能力;程序原则技术。

2.2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掌握的学术性通行证和职业性通行证

学术性通行证,强调读写和运算能力。

职业性通行证,指在一个技术快速变化的世界上接受工作所需要的教育,事业心和开拓能力的通行证,具有提出新的创造性思想,发展这些思想,并坚定不移的付诸实施的能力。

2.3 科研型教师特征

有自己独到的教育教学理念,并转化为科学的教育教学行为;能自觉去探索和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善于系统思考,发现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善于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不断反思,不断认真总结;善于博采众长,不断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思想,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以科研为先导,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教育科研。

2.4 科研型教师能力

文科: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理解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感悟力。

理科: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数字运算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

3 教育科学研究的类型与一般步骤

3.1 教育科研的类型

(1)根据研究的问题来源及假设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下列三大类型:探索性研究、叙述性研究、因果性研究。(2)按研究的功能目的划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3)从研究的时序划分为:历史研究、现实研究、超前预测研究。(4)从具体研究对象的选择方式上划分,教育科学研究可分为:总体研究、抽样研究、个案研究。

3.2 研究课题的类型

(1)科研课题的涵义。科研课题是为解决特定问题,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科学研究完成的计划性项目。

(2)科研课题的分类。

类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综合研究、其它。

门类: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软科学类。

系列:横向课题、纵向课题。

层次:部级、省部级、局级、个人。

3.3 教育研究的一般步骤

(1)收集事实材料。(2)整理事实资料。(3)分析处理事实资料:研究准备阶段,研究实施阶段形成成果阶段,成果评价阶段。(4)得出结论:选定评价形式,实施成果评价,改进完善成果,确定课题,设计课题,制订方案,确定成果表现形式,设计研究成果基本结构,按步骤形成成果,推敲修改。

3.4 教育科学研究的选题和优化

(1)研究问题的来源:教育实践、媒体信息、社会发展需要、教育科研规划、教育理论。

(2)选择问题的原则:价值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创新性原则、优势性原则。

(3)研究问题的优化:要使研究的问题明确化,可以将宽泛的问题转化为狭窄的问题将一般性问题转化为特定的问题,不断缩小问题的内容范围。

3.5 教育科学研究的研究方案设计

研究方案的制定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的形式。

4 职业学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的表现

4.1 科技创新的特点

(1)科技创新要求知识和方法的综合性:当代工程常基于自然科学的应用,但工程≠自然科学的应用。因为:工程的范畴远远早于科学而出出现,工程师不等于应用科学家。他们的知识既基于自然科学,又基于社会科学,还要基于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于一身。

(2)科技创新具有明确的功利性:工与商关系密切,只有市场化了的知识才能成为财富。

(3)科技创新呈现很强的社会性:社会理解与政府决策。

(4)科技创新的空间既有普遍性也有约束性:受经济、环境、团队等影响。

(5)科技创新的时间特征:阶段性和长期性:创意、创新、创业。

(6)科技创新的目标要求:实践性。

创新空间:知识N技术>N2―― 产品>N4。

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

4.2 科技创新人才的特征

(1)科技创新人才的需求特征:多样性。

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传统模式:①专业技术型:理论+技术实践(解决工程问题)工程技术人才;②研究导向型:理论+发展新技术(发表科研成果)工程科学人才;③理论+技术实践+多专业知识的交叉应用技术集成创新人才;④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产品创意设计人才;⑤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竞争力工程经营管理性人才。

(2)科技创新人才的知识特征:交融性。宽、专、交相融合:科技、经济、环境、实用、文化。

(3)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过程的长期性。自然科学最值25~45岁,峰值37岁;工程晚5~10岁,峰值45岁左右。

(4)成长的团队性。杰出的团队带头人、优良的人员结构、获得项目的机遇、鼓励创新的文化、有效的运作公式。

(5)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模式的综合性。素质:爱岗敬业、献身精神;能力:工程实践、设计、集成;知识:专业技术、经验以及人文社科知识。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教育论文篇11

我校的科技教育理念是“用科技教育筑起孩子们的精神家园”。校园就是科技的乐园,是孩子们享受教育,体验美好人生的地方。学校强调普及,强调全员参与,全体师生都是快乐的参与者,自觉的行动者,自信的创新者,让科技成为师生每天生活的一部分。

二、找准两个定位

我校的科技教育特色的定位分为特征定位和发展定位。特征定位为“关注热点,呵护生命”,发展定位为“省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

三、打造三个平台

科技节平台。东周科技节定于每年11月份第一个星期举行,为期半个月,全校师生参与。科技节前半段安排展示类项目,后半段安排比赛类项目。东周科技节活动内容包括六大系列:科幻绘画、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和科技实践活动、机器人和四模。

创新大赛平台。创新大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项目有科幻绘画、科技小发明、科技小论文和科技实践活动、机器人和“四模”。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区级比赛,并组织师生观摩市级、省级及全国科技创新比赛。

校外交流平台。科技校外交流活动以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辅导教师的专业成长为主要目标。充分利用省、市科普基地及基地科技特色学校资源,组织学校优秀科技活动团队前往,认真学习别人的成熟做法和先进经验。

四、建设四个阵地

课堂教学阵地。在课堂教学中,以科学课、综合课、美术课、机器人教学课教学为主,以其他学科渗透科技教育为辅,结合校本课程《科技坊》《科幻梦》等进行教学。这些课程全部纳入教学处的日常管理。

课外活动阵地。在课外活动中,各中队都以科学教育的项目进行命名,每周三下午的第三节为科技活动课,并将科技教育与少先队工作进行整合,在各中队科技辅导员的指导下,积极引导全体学生全员参与科技教育活动。

社区活动阵地。每学期5月份、12月份各组织一次向社区宣传科普知识、展示科技教育成果,学习社区科普做法,共同营造科技教育氛围。

基地活动阵地。每学期组织一次全体学生外出参观科普基地和绿色环保设施,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创新能力。

五、搞好五个结合

科技教育与少先队工作相结合。大队制定科技教育呼号:“科技,科技,我生命的日记!”每周的科技教育活动集队时,全体少先队员要高呼这个口号。各中队均以科技教育内容命名,如:机器人中队、科幻绘画中队等等。各中队要选择自己最强的项目来命名自己的中队。相同名称可以附加序号来区分。大队部每周对各中队的科技教育活动进行巡查和反馈。

科技教育与各学科渗透相结合。各班除按学校课程设置科技教育课外,各学科均应渗透科技教育的知识和宣传科学的精神。每学期两次的教案检查,渗透科技教育作为一项指标参与量化分评定。教学课评价同样也有渗透科技教育这项指标。

科技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每周一组织学生参加清洁美化校园的劳动,在劳动中启迪培养学生的科技思想;利用学校的劳动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到基地进行劳动,让学生了解农科知识;组织学生利用掌握的农科知识,培育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探索农业科学的新天地。

科技教育与社会调查相结合。关注社会热点,保护环境,造福人类,是我们立足社会调查的基点。社会调查一是针对周边社区的污染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解决的措施;二是针对周边的资源进行了解,提出利用的有效方案。

科技教育与参观活动相结合。每学期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学习一次,要求教师提醒学生留意并发现参观物的科技信息,把发现的东西及启迪到的思想用文字把她记录下来,当作作业上交。

六、形成六大系列

科幻绘画。科幻绘画是东周小学科技教育特色的龙头项目。东周小学的科技教育,最早就是从科幻绘画入手的,科幻绘画在省市以及全国等各级大赛中取得傲人成绩后,其它项目也跟着铺开,从而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科技教育特色。科幻绘画主阵地在美术课堂。

机器人。东周小学是深圳市机器人定点学校。建设机器人教室和机器人教学训练场,开设机器人教学课,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主管部门组织的机器人比赛。机器人教学和比赛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四模。“四模”包括车模、空模、航模和建模。由于“四模”普及率高,而且容易,希望能够通过四模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动脑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科技方面的兴趣。“四模”活动主要安排在第二课堂进行。

小发明。小发明的创意多数来自生活中的发现,因此我们想通过小发明让学生能够更加贴近生活,善于发现,善于创造,为今后的大发明奠基。

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学生通过参加一些校外的实践探索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我们学校把环境保护及资源利用当做社会实践的重点。

科技小论文。学校规定语文教师是小论文的指导者。科技小论文主要是对科普知识的介绍,如对生活用品或食品的介绍。科技小论文不要搞高深的东西。

七、制订七个措施

普及教育。学校科技教育通过课程化的手段,使普及率最大化。教学课程化的做法包括每个年级开设科学课,体育安排三模训练课,数学安排七巧板训练课,美术引入科幻绘画内容,语文安排小论文写作,综合课安排社会实践活动,三年级以上开设机器人课程。

常态管理。学校注重对科技教育的常态管理,包括课程管理和活动管理都纳入教学处的日常管理之中。每周由教学处负责把各班的科技教育开展情况记录在检查表中,汇总成反馈表,每学期期末统计各班的科技教育开展情况,纳入各班、各科技特色中队辅导老师的量化分,使科学教育真正成为师生全体参与的领域。

龙头牵引。科幻绘画是本校科技教育的龙头项目,以科幻绘画为龙头牵引机器人、“四模”、小发明、小实践、小论文的发展,是本校科技教育的基本模式。

激励创新。通过集会对师生进行荣誉表彰,将在科技创新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师生事迹入选“东周小学科技教育展示厅”;选拔优秀师生参加省级、部级等培训和参加对外交流活动,这些行动为师生的科技创新注入了活力。

科技创新教育论文篇12

1)科技创新教育的组织模式

2)科技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

3)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活动模式

2、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

1)营造一种和谐的科技创新教育环境氛围

2)利用好科技创新教育的二种资源

3)实现科技创新教育的“三化”。

4)做好科技创新教育的四个结合。

中图分类号:G633.98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量创新型人才。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就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大批创新性人才。创新性人才的培养,成为民族振兴的关键。教育作为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基础,肩负着巨大的历史责任。目前在我,这方面的努力还远远不够,中国教育科学院副院长刘吉曾明确指出:“当前中国教育的严重问题之一,就是缺少对青少年创造力的开发。”因此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是就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基础的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

2.符合创新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新课改的核心思想

2008年4月,四部委(科技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中国科协)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创新方法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创新方法是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工具的总称。科学思维的创新是科学技术取得突破性、革命性进展的先决条件。科学思维不仅是一切科学研究和科学发展的起点,而且始终贯穿于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全过程,是创新的灵魂。”“国际上创新型国家普遍重视创新思维的培养,超前部署创新方法研究和推广,……不断强化本国的核心竞争力。”“这就要求我们将创新方法作为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工作来抓,切实从源头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要“加强科学思维培养,大力促进素质教育和创新精神培养,注意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重点从‘娃娃’抓起,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实施新课程是教育的全面创新,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刻变革,其中的一个重要目标是,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构学生自主、探索、发现、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并能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比如,接受、探索、模仿、体验等,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充盈个性。而且,在实施新课程中,强化探究性和实践性的教学目标,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面向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创新型学习环境。

3.巩固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成果

我校在2000年就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科技创新少年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引导教师进行科技创新教育。2008年提出了在教学中构建广阔的科技创新学习平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的教学理念。建立了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程和科技创新课程的四维一体的开放、灵活的课程体系。必修课重在夯实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选修课重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活动课重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技创新课程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基础+特长+实践+创新”,以构成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

实施了建立创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和开展综合实践课程的改革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改变课堂过于注重传播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的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索,在实践中学习,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科技创新理论源于美国,20世纪30年代,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设“创造工程”训练课程。世界著名发明家爱迪生是这个公司的前任董事长兼经理,通过对员工进行创造力的培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1941年,美国奥斯本先生率先写出《创造与思考》一书,该书提出了 “头脑风暴法”,目前,美国已有50多所大学设立了专门的创新研究机构。 50年代,科技创新传入日本,日本发现这一科学非常有用,称之为“天书”、“聪明学”、“点金术”等,人们纷纷结合自己的专业开始研究学习。

目前,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的研究是世界性新兴课题,世界各国都在实践、探索,理论上尚未成熟,也永远不会成熟,因为它研究的是怎样研究出未知的东西。就实践上日本、美国走在前列,而我国相对落后。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发展速度较快,而我省的创新活动相对发达省市较落后。

此前,由天津教科院张武什研究员主持的《中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研究》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一定成果。由中央教科所徐长发教授主持的科技部2008年年度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案例研究》,全国有近100所中小学作为案例学校参与了该课题的研究。其中,小学初中开展此课题类似研究的比较多,高中相对比较少,像我校这样在2000年起就有意识对学生进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更少。

三、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以科技创新少年班为载体,以学科创新性教学、科技创新活动为两翼,构建立体化的科技创新教育模式。

1)科技创新教育的组织模式

①建立科技创新教育领导组

校长担任“科技创新教育领导组”组长,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教研组长、班主任为科技创新教育领导组成员。

②建立科技创新特色班和科技创新少年班

面向全市选拔科技创新特长生,每个年级设置一个行政编制班―--“无为中学科技创新特色班”,开设常规科技创新教学课程;年级部在各班“科技创新活动小组”中选拔优秀的学生组建“无为中学科技创新少年班”,选派优秀科技辅导员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进行科技创新技法培训。各班建立“科技创新活动小组”,由本班科技辅导员负责培训。

2)科技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

①科技创新课程教学

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纳入教学计划,高一年级开设《科技创新思维训练》课程,高二年级开设《科技发明技法培训》课程,每周开设一节课。对学生进行创造发明技能、技巧的训练并在创造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同时高一、高二年级开设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科技创新选修课程,选修的学生600多人。

②学科创新性教学

以学科创新性教学为主战场、主阵地,探索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初步的创造能力的教学方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课的课堂教学中必须结合三维教学目标渗透科技创新教育。将科技创新教育目标纳入学科教学目标;运用探究性教学方法,让课堂充满创新的活力;引导自主创新性学习,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建构创新性教学意识规范,使创新性教学步入教学常规。省教科院杨思锋主任、市教科所李文波主任分别来我校观摩了两节创新型课堂教学,并予以充分的肯定。

3)科技创新教育的实践活动模式

活动是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生命和灵魂。一方面,在活动中学生的创造力得以显现并凝固在活动的过程之中和结果之上;另一方面,通过活动又丰富并发展着学生的创造潜能和创造个性。

①每年十月份举办为期一周的校园科技节。科技节的内容有:

科技创新和科普讲座。我校先后邀请了省教育厅程艺厅长作了《数学的奥秘》讲座、中科大叶邦角教授作了《无限小世界》讲座、中科大孙立广教授作了《神奇的南极》讲座、北京化工大学励杭泉教授作了《高分子时代》讲座、中科大孔燕教授作了《创新思维训练》讲座,安工大冷护基教授作了《创新技法训练》讲座、安徽工程学院金世伟教授作了《青少年科技创新选题方法指导》讲座。这些讲座不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针对中学生的思维特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青少年科技创新在人类进步历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发明与创造的课题发现方法、发明技巧等,使学生们创新热情高涨。

科技创新活动交流会。邀请全校热爱科技创新实践活动的同学进行座谈,并将我校已经毕业的在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的校友请回来,谈心得,讲体会,同学们异常高涨的热情令人惊讶,同学们将自己精心研究和创作的科技小论文、学习体会、科幻文章等拿出来交流。交流会非常成功。

科技小论文竞赛。活动之初,我们专门通过校园内网系统介绍了前几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优秀作品,以及科技小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要求,同学们思想活跃,勇于实践,共收到各班呈报的科学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研究论文、研究性学习体会等200余篇,有十多篇科技小论文在全国获奖。

科技创新比赛。我校十二个科技创新少年班现有600多名科技创新爱好者,各班级还组建了以科技副班长带头的科技创新兴趣小组,系统的创新教育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启迪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每年能收到创新作品300余项。优秀的作品上报参加省、市、县和全国创新大赛。近四年来我学生创新作品荣获部级奖十项,省一等奖二项,市长奖三项,县长奖三项。

科学幻想绘画比赛。同学们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用不同的绘画种类、风格及使用不同材料创作的科学幻想绘画更是让人感受到了同学们对科技发展的期待与他们对未来的憧憬,活动共收到各类科学幻想绘画作品300余幅,并在活动总评阶段进行了展示。

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演讲比赛

为了调动同学们进行科学活动的兴趣,了解历代科学家们为科学事业所付出的艰辛以及他们不被人所知的故事,我们还专门进行了“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演讲比赛,每年有几十名同学参加了比赛。并通过校园内网系统对全校进行了现场直播。许多中外科学家的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献身祖国科技事业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了每位学生的心灵,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各学科智力竞赛。我们还举行了别开生面的智力竟赛,主要考查学生的各学科知识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每个年级有30名同学参加总决赛,我们还把考题张贴于校园,由于题目新颖、涉及的知识面广,吸引了更多的学生参与。

我给爷爷奶奶送发明爱心比赛。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消除祖孙的代沟,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精神,我校开展了我给爷爷奶奶送发明活动,学生利用手边的废旧物品制成一件件充满爱心的小发明。学校请来获奖学生的爷爷奶奶举办赠送仪式,在学生和家长中产生较大影响。

电脑制作和计算机编程比赛。学校组建了计算机兴趣小组,有100多人参加电脑制作班和编程班。每年参赛的作品有200多件,并在校宣传栏上进行展示。

我校在省、市和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奖的作品展示。为了让同学们能感受到全国、省、市大紧张、严肃、规范的比赛程序,我们重新组织参加全国、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作品和选手,重现了当时的比赛情景,使同学们对科技创新大赛的程序和参赛过程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

科学发展史及高科技成果展。我们收集了大量反映人类文明史、科技进步史和现代高科技成果的各类宣传资料、画报、图片等,制作了几十块大型展板;我校还从上海市科普宣传团借来反映科技发展与人民生活提高、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等内容的展板300余块;每个班级还自己设计制作了一块展板,也在全校进行了展览。同学们纷纷驻足展板前,踊跃观看,详细摘录,学到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坚定了他们努力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决心。

物理、化学、生物趣味实验展。为了使同学们能直观地观察到自然界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现象,激发学习科学的兴趣,我们充分挖掘、利用了实验室仪器,并培训部分学生作为操作员,共布置了3个展室,面对呈现在面前的千奇百怪的物理、化学、生物现象,同学们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纷纷动手操作、试验,大大激发了其学科学、爱科学的良好情趣。

动物和植物标本展。同学们对动物和植物标本展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为了使同学们能了解系统的生物科学知识,我们按生物进化的先后顺序,对生物的不同类型的标本和模型进行了分类展示,同学们高昂的热情充分表达了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良好情操。

②每年举办一次科技夏令营。我校每年组织科技创新少年班的学生参加中国科协组织的科学夏令营活动,参观省市科技馆,参观我县周家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动物养殖基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③每年参加中国科技大学举办的科技开放周活动。我校每年组织近百名学生参加中国科技大学举办的科技开放周活动,参观中科大同步辐射实验室、火灾实验室、生命科学实验室、天文台、机器人大赛,学生还亲自参与植物标本制作,大大激发了学生科学研究的热情。

④每年组织学生参加县、市、省组织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参加或参观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全国劳技创新作品大赛。我校学生在各级创新大赛中获得国际奖一项,部级奖二十八项,省级奖六十多项。其中典型的创新作品有:陶涛同学发明的“无声喇叭”在第三届APEC青年科学节中荣获二等奖、在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倪伟同学发明的“全自动菜籽脱壳机”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三等奖、在安徽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俞笑闲同学发明的“脚踏气压式农用喷雾器”在安徽省青少年科学论坛中获省一等奖,俞笑闲同学发明的“紧急刹车误踩油门自动刹车系统”在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省一等奖、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荣获三等奖,郭圣君同学发明的“灌溉深井落物捡拾器”在全国劳技创新大赛中荣获金奖,王娟、解涛、郭杰、钱晨阳、罗靖、刘原辉同学荣获六项全国银奖,我校郭圣君、解玮同学荣获“全国优秀创新少年”,张伟豪、张蕾、王娟同学荣获三项科技创新市长奖,俞笑闲、盛焕、黄翰天、陈子丰、翟雪、高尚荣获六项科技创新县长奖。

2、研究科技创新教育的实施策略

1)营造一种和谐的科技创新教育环境氛围

利用宣传栏、校园网、广播站进行科技创新教育宣传,加强班级和创新作品展览室的创新布置,营造学校的科技创新环境和文化氛围。建立民主、平等、合作、创新的新型师生关系。制定科技创新活动评价和奖励制度,鼓励师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活动。

2)利用好科技创新教育的二种资源

①开发和利用好十多年来我校师生积累的科技创新教育资源。

2000年以来,我校每年都举办一次“爱迪生”杯科技创新大赛,每次都有几百名学生参加,近千项创意,几百件发明。十三年来,积累了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料和经验,我们认真梳理和总结,上升为理论,更好地指导我校的科技创新工作。我校丁玉清老师撰写的论文《创新型班集体构建初探》获全国一等奖,论文《让创新的火焰照亮年轻的心》、《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初探》、《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模式和实施策略研究》、《浅谈劳技创新教育》获四项全国二等奖,《层次启动式教学中的课外三小活动》获省一等奖,《物理学科教学中创新性教育初探》发表在《科技教育》杂志上。这些理论研究对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②有效利用社会科技创新教育资源。

本校的科技创新教育资源是有限的,能不能有效地利用社会上的科技创新教育资源,决定着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开展的广度与深度。我们紧紧依靠全国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中国创造协会、全国劳动技术教育委员会来提高科技辅导员的理论水平;我校已经是全国科技辅导员协会团体会员。我校紧密联系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工程技术大学等名校,提高科技辅导员的实践指导能力,聘请中国科技大学孔燕教授、安徽工业大学冷护基教授、安徽工程科技学院金世伟教授为我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指导组成员兼校外科技辅导员;积极参加全国和省市县科普活动,参观省市科技馆,拓宽学生的创新视野;与我县的高新技术和工件制造企业有效合作,提高学生的实践制作能力。

3)实现科技创新教育的“三化”。

①实现科技创新教育目标化。

对高一、高二学生和科技辅导员分别提出明确的科技创新教育目标。对高一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基本仪器、工具使用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对高二学生进行创造技法和制作技能培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

②实现科技创新教学课程化。

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关键是开设科技创新教学课程,高一年级开设《科技创新思维训练》课程,高二年级开设《科技发明技法培训》课程,组建科技新少年班,每周开设一节课。

③实现科技创新活动常规化。

每年将全校的科技创新教育计划列入学校工作总计划,各教研组的科技创新教育计划落实到时间、地点、负责人和活动经费。全校性的科技创新活动有校园科技节、暑期科技夏令营、“爱迪生”杯科技创新大赛。班级科技创新活动小组每周开展一次活动,高一、高二年级部每月开展一次科技创新活动。做到活动前有计划,活动过程有记录,活动结束有总结和反思。

4)做好科技创新教育的四个结合。

①科技创新教育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②科技创新教育与发明活动相结合。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