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安全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2 17:48:13

饮水安全论文

饮水安全论文篇1

1现状

农村饮水安全立法,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制度保障[1-4]。我国已经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规章制度。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的政策法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国家层面看,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通知》,2007年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第二,从部门层面看,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卫生部联合或单独下发了一系列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近年主要出台有:《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作的意见》《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学校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通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村镇供水站定岗标准》《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等;第三,从地方层面来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及水行政主管部门也相应地制定了一些政策和管理办法。以上政策文件和规章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顺利开展。

2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急需进一步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实践中,许多地方的水利部门与发展改革委之间因为协调问题而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开展。目前,农村供水站资质管理不统一:在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水务部门颁发;未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地区由城建部门颁发;也有很多地方供水站未申请资质。由此产生了资质管理中的部门职责分工问题。在水质监测上,按照《水文条例》第20条的规定,水文机构可以对水量和水质进行监测;而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卫生监督监测工作;实际工作中,工程的水质监测次数较少,且主要由工程管理单位出钱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在许多地方水质监测甚至尚未开展。

(2)农村饮用水工程产权急待明晰。国家在农村饮水安全中的投入所形成的资产,除了小型及单村供水工程产权一般归村集体所有没有争议之外,大型的集中供水工程产权一般由水利部门代表国家行使。但这面临着缺乏法律政策依据的难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难以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378号)的规定,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作为出资人代表,而由水利部门作为出资人代表又于法无据[5-6]。产权不确定,工程管理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就难以真正解决。

(3)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问题突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是目前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工作中最薄弱的环节之一。一些地方采取“先建成再说”的工作思路,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探索出一套良好的、适用的运行管理办法来确保工程可持续运行非常重要。此外,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急待加强。水源变化和水体污染是造成饮水不安全的重要因素,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远未能满足农村饮用水安全要求,现有制度对水量保护关注不够;农村大多采用的是分散式水源,具有分散、点多、面广的特点,难以按照《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划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

3对策

(1)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体制。首先,明确规定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由地方政府负总责,实行各级行政领导负责制。其次,明确规定水行政主管部门为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的主管部门,其职能重点除了行业监管之外,还包括作为出资人代表,对大型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的国家投入所形成的资产进行监管,以及对农村供水企业进行资质管理。再次,明确财政、卫生、建设、国土资源、环保等其他有关部门职责,努力构建分工明确、沟通顺畅的管理体制。

(2)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准公益性。立法中应明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既有公益性,也有一定的经营性,属于准公益性工程。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公益性。首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使农民喝上干净、卫生的饮用水,避免因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而患各种水质性疾病,属于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组成部分;其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以改善农村居民生存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并进而解放农村劳动力,使其成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促进社会和谐,属于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再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属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乡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重要体现[7]。另一方面,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也具有一定的经营性。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可以实现自收自支,实现良性经营;在无法完全实现自收自支的地区,工程管理单位也应当参照企业经营管理方式进行运营,在核算成本并千方百计降低运行成本的同时,通过扩大供水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等增加收入。

(3)明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产权。按照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的原则,结合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实际需要,采取更为灵活的产权政策。明确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大的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国家或受益群众集体所有,由相关主管部门、受益乡村、用水户代表组成的工程管理委员会或者按规定组建的项目法人负责管理;以政府投入为主兴建的规模较小的饮水安全工程,其资产归受益群众集体所有,可由工程受益范围内的农民用水合作组织负责管理;单户或联户饮水安全工程,国家补助资金所形成的资产归受益农户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企业、私人等社会投资者修建的饮水安全工程,所形成的资产归投资者所有并由其负责管理。

(4)切实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认真核定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成本,并根据当地农民实际承受能力制定合理水价;通过水费返还、水费补贴、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适当减免等方式,对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进行补贴;实行优惠的土地征用、用电、税收等政策;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对拍卖、承包、租赁该做必要的调整和规范,尤其是应当通过建立相关制度,使拍卖、发包、出租后的钱切实用于工程的维修养护和更新改造,并加强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管。

4参考文献

[1]王林,张锋.凤翔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对策探讨[J].陕西水利,2010(3):149-150.

[2]刘理政.郸城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J].河南水利与南水调,2010(4):23-24.

[3]李伯华,曾菊新.江汉平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环境保护,2010(7):53-55.

[4]朱春霞.菏泽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探讨[J].山东水利,2010(1):80-81,91.

饮水安全论文篇2

1.1.1总体情况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CDC均填报了调查表,各级CDC上报有效率为100%。

1.1.2人员现况调查各级CDC有检测人员770人,平均有5.3(770/146)人。省CDC有26人;16个州(市)CDC平均有8.6人(138/16),最多23人,最少仅3人;129个县(市、区)CDC平均有4.7(606/129)人,最多10人,最少2人。检测人员除开展饮用水检测外,尚需承担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公共场所、职业卫生和突发事件等样品的检测。

1.1.3设备情况省CDC有开展饮用水全部106项指标检测的设备。16个州(市)CDC有火焰原子吸收仪、原子荧光仪、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设备;13个州(市)CDC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103个县(市、区)CDC有火焰原子吸收仪,26个县(市、区)CDC有原子荧光仪,84个县(市、区)CDC有气相色谱仪。全省CDC均有开展饮用水检测的常规设备:电子天平、酸度计、电导率仪、分光光度计、生化培养箱等。

1.1.4检测能力省CDC有饮用水全部106项指标检测的能力,所有检测指标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16个州(市)CDC平均能检测63.3项,最高87项,最低42项;通过计量认证平均45.6项,占72.0%(45.6/63.3),最高83项,最低29项。其中,常规指标平均能检测38项,最高42项,最低31项,通过计量认证平均34项,最高40项,最低29项。129个县(市、区)CDC平均能检测30项,最高54项,最低0项;通过计量认证平均27项,占90%(27/30),最高54项,最低0项。其中,常规指标平均能检测28项,最高40项,最低0项,通过计量认证平均26项,最高36项,最低0项。

1.2各级CDC水质监测设备配置需求现况调查省级和省会城市CDC为达到106项饮用水全分析的检测能力,需增加设备14台(件),需经费1042万元;15个州(市)CDC和129县为达到常规42项和本地区重点控制特定污染物的检测能力,需增加设备743台(件),需经费21780万元,总计经费22822万元。

1.3现况调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完成情况

1.3.1工程监测完成情况及合格率监测项目县从2008年的70个增加到2013年的100个,监测指标要求从18项增加到31项,共计应完成10830个工程,实际完成10648个工程,完成率为98.32%。总体合格率为20.73%,各年度合格率均较低,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性χ2=5.87,P<0.05),但上升趋势较缓慢。见表4。

1.3.22013年丰水期各项指标完成情况2013年丰水期,云南各级CDC上报现况调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结果2210份水样的记录,其中完成18项指标的水样有2142份,占96.92%;完成规定31项指标仅有700份水样,占31.67%。在上报2210份水样检测结果中,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砷、隔、氟化物、硝酸盐、铁、锰、氯化物、硝酸盐和总硬度11个指标全部完成;10个水样缺氨氮、溶解性总固体、锌和铜4个指标,18个水样缺耗氧量、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和pH值6个指标。其余10个指标完成情况见表5。

2讨论

自2008年以来,项目县CDC依靠国家农村改水改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持,开展了现况调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工作,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云南省饮用水监测体系。云南各级CDC有开展饮用水检测的人员、基础设备和实验室,具备开展饮用水检测的基本条件,但与《规划》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影响其

检测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

(1)检测人员不足,云南各级CDC平均有5.3名检测人员,检测人员除开展饮用水检测外,尚需承担其他样品的检测,且近年来检测样品数量有增长的趋势,现有检测人员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检测工作。

(2)大型检测设备不足,为达到《规划》要求,各级CDC需增加设备754台(件),需经费约22822万元。

(3)检测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云南各级CDC普遍存在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另外在上报的水样中,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和pH值等指标未完成,主要是由于检测人员遗忘和工作中沟通不畅漏检等导致,这也与检测人员基本的专业素质有关。

现况调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监测任务未能100%完成,主要原因有:

(1)根据《方案》要求,每年每个工程应完成4份水样的检测,由于部分工程水源断流,未能完全全部水样的检测。

(2)由于检测指标缺失,不列入统计导致。云南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总体合格率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和周边广西自治区和四川省的水平。在未实施干预的情况下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上升较为缓慢。出厂水合格率略高于末梢水,但总体而言均较低,亟待采取干预措施。

为做好饮用水检测工作,建议:

(1)依托CDC建设现况调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虽各级CDC饮用水检测仍存在一些不足,但具备多项有利条件,可以充分发挥现有人员、设备、资质、实验室等的作用;底数清楚可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减少财政投入;完善的网络可以保证快速投入使用、持续有效运转,发挥出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检测人员专业素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努力开展新的检测项目,并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缺漏项。

饮水安全论文篇3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勘测设计

2.1水文地质测绘

本次进行1∶5000比例尺的水文地质测绘,先用1∶20万比例尺的成都平原地形图作为外作业的底图,通过点、线、面的观测和记录,查明或了解有关问题,进行地质、水文地质测绘。外作业完成后,再缩制成1∶25万比例尺水文地质图作为正式提交的质料。注意3点:①充分利用遥感影像,提高测绘质量和效率,注意室内判释和野外验证的结合;②向当地居民、单位调查了解有关情况;③注意点、线的控制程度和代表性,以穿越法为主,追踪法为辅。水源地为平原地区,复杂程度中等,一般来说,观察路线是每100km2布置20~50km,每100km2布置10~30个观测点。由于水文地质测绘工作的特殊性,此次测绘工作的开展选择在比较干旱的时节进行。

2.2物探

物探属于一种比较先进的勘测方式,其具有施工成本不高、施工效率快、性能多等优点。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应该考虑其针对性、使用范围,应该尽量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并应该结合水文地质的具体特点以及钻探的验证。目前,最常用的水文地质的勘察方式主要有电法、电磁波法、地震勘探法震、天然放射性法、声波法等。物探测线、测点布置应重点考虑地质构造线的分布特征,选择垂直构造线方向布置测线和测点。对于重点查明某一特殊问题也可平行或斜交构造线方向布置,其线密度与点距密度视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而定。本次水源地勘察物探测线、测点的布置为:在垂直于三全江流向上布置5条物探线,每条物探线上布置30个物探测点。

2.3水文地质钻探与成孔

2.3.1文地质勘探孔的布置原则勘探工作应以最少工作量、最低成本和最短时间来获取完整的水文地质资料,为此三全江水源地水文地质勘探孔的布置要遵循以下原则:①在系统完成水文地质测绘和水文地质物探的基础上,结合勘察剖面,把勘探孔布置在重点需要查清水文地质问题的地段,并尽可能与勘探线一致;②按勘探阶段或勘探任务设计钻孔的原则:本区要根据供水水文地质勘探,在不同阶段要解决相应的水文地质问题来布置钻孔;③要结合将采用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布设钻孔,避免布置的勘探工程严重脱离地下水资源评价的需要,以防造成计算上的困难和失误;④布孔要“先疏后密,点线结合,深浅结合”,可根据新的情况改变原布孔方案,以便得到更准确、更丰富的水文地质资料;⑤设计勘探孔应考虑“一孔多用”、“探采结合”、“探排结合”、长期观测、水资源管理及实验的需要。

2.3.2水文地质勘探孔的布置在物探的基础上,对水源地按照《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进行钻孔布置。水源地位于冲洪积平原,其地层为松散堆积地层,因此勘探孔还是按传统的剖面线布置方式作为前提来考虑的,本区勘探线(剖面线)的布置基本上都是垂直于地下水流向或者三全江方向。另外,沉积规模愈大,含水层总的分布愈有规律,层位愈稳定;对于冲洪积扇地区,沿水流方向,岩相的变化也比较大,但与相应地区的垂直水流方向相比,规律性仍相对较好。因此,为掌握地层的变化,水源地的孔距应小于线距。普查阶段,搜集现有资料达不到精度要求,基本没有布置勘探孔。本次水源地勘探线及勘探线上的勘探孔布置距离为:勘探线的距离为1km,勘探孔的距离为0.5km,勘探孔可布置6个。

2.3.3水文地质勘探孔的结构水文地质勘探孔的结构设计,是根据钻探的目的、任务、钻进地点的地质、水文地质剖面以及现有的钻探设备等条件,对钻孔的深度、孔径的变换以及止水要求等提出的具体设计方案。钻孔结构设计是关系到水文地质钻探的质量、出水量、能耗、安全等方面的重要环节。1)钻孔深度的确定。本次钻探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查明水源地含水层的岩性、层次、构造,厚度、埋深分布及水量、水质、水温等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区域性水文地质资料,三全江富水区内的松散堆积层含层厚度一般为30m,为孔隙潜水含水层即第一含水层,第二含水层的厚度一般为15m。因此,本次钻探要揭穿第一含水层及第二含水层至基岩4m,其钻孔深度可确定为70m。2)勘探孔的孔径。对于本次的水文地质勘探试验孔,设计的钻孔直径要以将来能在孔内顺利地安装过滤器及抽水设备,并能使抽水试验正常进行为原则,因此要根据预计的出水量、过滤器的拟用类型及拟用的抽水设备等,来确定其终孔直径。由于松散堆积的含水层需要填滤料,所以勘探孔必须有足够大的钻孔直径。本次勘探孔的孔径设计如下:①开孔直径:330mm;②孔身各段直径及变径的位置:包气带及第一含水层孔径330mm,打到第二含水层时开始变径,变径的位置在38m处,第二含水层孔径采用219mm;③终孔直径:219mm。3)勘探孔的止水。为了查明第一含水层与第二含水层的水位、水质、水温、透水性,应进行止水工作,并检查止水效果。止水方法可选用管外异径止水,其效果好且便于检查。4)抽水孔过滤器的下端,应设置管底封闭的沉淀管,其长度宜为2~4m。

2.3.4勘探孔施工本次水文地质勘探孔的钻进和成孔工艺,应符合下列要求:①水源地的钻孔属于松散层勘探孔,根据其含水层特性和勘探要求,可采用水压或泥浆钻进;②冲洗介质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的《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1999)的有关规定;③在钻进有供水意义的第一含水层时,严禁采用向孔内投放黏土块代替泥浆护壁;④在下过滤器和填滤料前,应将勘探孔内的稠泥浆换为稀泥浆;⑤抽水孔必须及时洗孔;抽水试验观测孔,也应进行洗孔,宜洗至水位变化反应灵敏。

3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勘测动态

监测本区地下水动态监测的主要目的是:监测本区地下水水位、水量、水温和水质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分析地下水动态变化的影响因素,确定地下水的动态类型,并研究地下水相关的环境问题。地下水动态观测点,宜利用已有的勘探孔、水井和泉。因此,本区地下水观测孔、线的布置如下:对第一含水层、第二含水层要分层布置观测孔,在垂直三全江的岸边布置布置相应观测线,以便查明这两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在本次边界有代表性的地段布置观测孔,能够顺利得到地下水的相关信息以及资料;如果需要获得地下水的径流量的相关资料的时候,对于观测线的布置主要包含两种方法,分别为垂直放置和平行放置。如果是需要得到能够使用在进行区域的降水量的入渗情况的相关资料,对于观测孔的布置就应该选择安放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地段。而如果是需要了解水资源在开采的时候下降的具体情况的话,则能够将观测孔安放与和漏斗的中心相互垂直的方式上。根据地下水监测的内容,对本区观测井、孔的出水量、水位、水温、气温和泉的流量,要每隔10d观测一次,当其变化剧烈时应增加观测次数,对有特殊意义的观测孔,要加密观测。各观测点的观测,应定时进行。水位测量要精确到厘米,水温测量的误差要小于0.5℃,同时观测气温。对于本区地下水水质可以每年监测两次,应在丰水期、枯水期各采样一次,初次采样必须做全分析,以后可做简单分析。

饮水安全论文篇4

2饮水安全工程数据的特点

与一般的科学数据相比,饮水安全工程数据具备以下两个特点:

(1)地理分布性。作为基本数据,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数据库包括了国内各省(直辖市)、市(州)、县(市、区)、乡镇内供水水厂的集中式工程数据,包括工程建设信息、实时监测信息,遍布全国,因此饮水安全工程数据具备地理空间的分布特性。

(2)数据要素多。饮水安全工程数据包括了地图数据,供水工程专题数据,省、市州、县区、乡镇专题基础信息,水质、管压安全监测信息,政务信息等。而且每类数据又包括多种要素的数据,如供水工程专题数据包括专题地理信息和专题建设信息,监测数据包括余氯、浊度、水压、流量等测量数据。整体来说,饮水安全工程数据是描述饮水安全工程的数据,数据量大,且与日俱增,专业性强,具有时间维上的有效性,且数据区域性强,不同市县统计的数据不交叉,数据存储形式多样,以小文件居多。

3饮水安全工程核心元数据

3.1元数据定义

首先,介绍几个关于元数据的定义。元数据:关于数据的数据。元数据元素:元数据的基本单元,元数据元素在元数据实体中是唯一的。元数据实体:一组说明数据相同特性的元数据元素,元数据实体可以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元数据实体。元数据子集:元数据的子集合,由相关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组成。数据集:可以标识的数据集合。通常在物理上可以是更大数据集较小的部分。从理论上讲,数据集可以小到更大数据集内的单个要素或要素属性,一张硬拷贝地图或图表均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数据集。饮水安全工程核心元数据指的是标识饮水安全工程信息所需要的最小元数据元素和元数据实体,为元数据元素集的子集。其次,本文采用UML类图方法描述饮水安全工程信息元数据。在元数据结构上采用《水利信息核心元数据》的结构作为本标准的基本结构,在内容上对元数据的特征,包括子集/实体名、元素名、英文名、英文缩写、定义、约束/条件、出现次数、类型和值域进行详细描述。

3.2饮水安全工程核心元数据结构

饮水安全工程元数据分为元数据元素、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子集三层。饮水安全工程核心元数据由一个元数据实体和四个元数据子集构成。其中,标识信息、数据质量为必选子集,内容信息、参照系信息为可选子集。每个子集由若干个实体(UML类)和元素(UML类属性)构成。

3.3饮水安全核心元数据内容

3.3.1饮水安全核心元数据信息

饮水安全工程元数据信息实体描述饮水安全工程信息的全部元数据信息,用必选实体MD_元数据表示,由以下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构成:元数据实体:MD_标识、DQ_数据质量、RS_参照系、MD_分发、MD_内容描述;元数据元素:元数据创建日期、联系单位、元数据名称、字符集、元数据使用的语言、元数据标准名称、元数据标准版本。

3.3.2标识信息

标识信息包含唯一标识数据的信息,用MD_标识实体表示,是必选实体。MD_标识是下列实体的聚集:MD_关键词、MD_数据集限制、EX_时间范围信息、MD_联系单位或联系人、MD_维护信息。MD_标识实体本身包含如下元素:名称、行政区编码、字符集、摘要、日期、状况、数据表示方式。

3.3.3数据质量信息

数据质量信息包含对数据资源质量的总体评价,用DQ_数据质量实体表示。应包括与数据生产有关的数据志信息的一般说明。DQ_数据质量实体包括两个条件必选的实体,DQ_数据质量说明和DQ_数据志。DQ_数据质量说明是数据集的总体质量信息。DQ_数据志是从数据源到数据集当前状态的演变过程说明。包括数据源信息实体和处理过程信息实体。

3.3.4内容信息

内容信息包含提供数据内容特征的描述信息,用MD_内容描述实体表示。

3.3.5空间参照系信息

参照系信息包含对数据集使用的空间参照系的说明,是条件必选子集,用RS_参照系实体表示。是关于地理空间数据集的坐标参考框架的描述信息,它反映了现实世界的空间框架模型化的过程和相关的描述参数。RS_参照系由三个条件必选的实体构成:SI_基于地理标识的空间参照系、SC_基于坐标的空间参照系、SC_垂向坐标参照系。

4元数据分级索引算法

本文根据饮水安全工程数据的区域性特点,选取分布式NameNode模型,改进目录子树分区算法和哈希算法,利用BloomFilter原理设计符合饮水安全工程信息的元数据分级索引算法。

4.1概念与公式

行政区划请求量:表示该行政区划所需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元数据的请求量,用Request表示。由于请求量的具体数值难以确定,工程元数据的请求量与工程的数量有直接关系,而饮水工程的数量与行政区划的人口密度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每个工程所涉及的文件包括招标文件、合同、工程规划、预算、管网图、厂区布置图、每年的运营报表等多种文件。因此,第m个行政区划的请求量Requestm为:Requestm=Densitym×f×Naverage(1)其中,Densitym代表第m个行政区划的人口密度,f表示饮水安全工程数量与人口密度的转换因子,Naverage代表每个工程文件的平均值。

4.2BloomFilter基本思想元数据分级索引算法

包括三部分:一部分是元数据请求被分配到哪个普通NameNode节点上,第二部分是分配到NameNode节点的哪个目录,最后根据NameNode节点中的目录信息查找元数据文件在DataNode中的具置。本文采用BloomFilter与Key-Value的存储位置对应表,来确定元数据文件在DataNode中的存储位置。BloomFilter的基本思想是使用一个比特的数组保存信息,初始状态时,整个数组的元素全部为0,采用k个独立的Hash函数,将每个元数据文件对应到{1,…,m}的位置,当有饮水安全元数据文件存储请求时,k个独立的Hash函数将以元数据标识信息中的元数据文件名为变量,得到k个哈希值,然后将比特数组中的相应位置更改为1,即:hashi(x)=1(1≤i≤k)(2)其中,x是元数据文件名。数组中的某一位置被置为1后,只有第一次有效,以后再置为1将不起作用。所示,假设k=3,x1先通过哈希函数,将数组中的三个位置置为1,在x2通过哈希函数得到的数组位置,将是0的位置置为1,已经是1的位置则不重复置1。判断某元素y是否属于这个集合,需对y应用k次哈希函数,如果所有的位置都是1(1≤i≤k),那么就认为y是集合中的元素,否则就认为y不是集合中的元素。如图3所示,y1可能是集合中的元素,y2则不属于这个集合。BloomFilter能高效地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属于一个集合,但这种高效是有代价的,是存在一定的错误率,因为它有可能会把不属于这个集合的元素判定为属于此集合。为简化计算,假设kn<m并且各哈希函数完全随机。当某个目录中的所有元数据文件全部存储,即所有元素都被哈希函数映射到比特数组中去,这个数组中某一位置是0代表kn次哈希操作都没有被置为1,因此概率为:p=(1-1m)kn≈e-kn/m(3)其中第二次近似计算是因为:limxm(1+1n)n=e(4)令ρ代表比特数组中0的比例,则ρ的数学期望E(ρ)=p,则ρ≈p,因此:pfalse=(1-ρ)k≈(1-p)k(5)

4.3元数据分级索引算法

元数据分级索引算法包括三个步骤:一是选NameNode节点,二是选目录,三是分配存储位置。

4.3.1选取NameNode节点分布式

NameNode模型有一个主NameNode节点,一个主SecondaryNameNode和n个普通NameNode节点。其中,主SecondaryNameNode是主NameNode的快照,防止单点失效。算法的基本思想如下:(1)计算行政区划请求数。在本文中所涉及的饮水安全工程指的是湖北省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因此在普通NameNode节点上分布的是以市级为单位的元数据信息。在这一步中,根据公式(1)给每个市级行政区划的请求赋值,用Requestm表示。(2)分配NameNode节点。若n为奇数,则将其中一个NameNode节点作为备用节点,n=n-1;若n为偶数,则n不变。分配NameNode节点,得出市级行政区划与NameNode节点映射表。(3)第二次分组。将偶数个NameNode两两分成组,互为SecondaryNameNode节点,分组的原则为请求量较大的NameNode节点与请求量较小的NameNode节点一组。

4.3.2选择目录

分配完NameNode节点后,须设定每个Nam-eNode节点的目录,根据市级行政区划与Name-Node节点映射表设定一级目录。然后根据一级目录的编码,设定二级目录,二级目录为对应市及所管辖县级行政区划的目录。在饮水安全工程项目中,所涉及的数据类型分为图片类型、视频类型、文本类型等,所以将三级目录按文件类型进行划分,即每个二级目录下对应的三级目录为pic、video、txt等。

4.3.3分配存储位置

当用户要查找某个饮水安全元数据时,系统首先根据待查找元数据的行政区划编码,从市级行政区划与NameNode节点映射表中找到其对应的NameNode节点;然后,主NameNode节点将用户请求转发给此NameNode节点,收到转发的用户请求的NameNode节点同样将行政区编码进行处理,转化为市级编码,找到其一级目录;然后在一级目录下,根据编码找到二级目录,再根据用户请求的元数据类型,定位到三级目录,在三级目录下根据哈希表,找到对应存储位置并提交给主Name-Node节点,由主NameNode节点返回给用户。饮水安全元数据检索结果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查找成功,第二种是查找失败。一次饮水安全元数据成功检索过程的检索时间包括主NameNo-de节点并发处理延迟、主NameNode节点找到对应的NameNode节点的时间、转发用户请求与普通NameNode节点的通信时间、普通节点执行查找目录的时间、查找Hash表读取元数据的时间和返回查找结果给主NameNode的时间。一次失败的检索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定位到目录后,通过BloomFilter过滤后,判定要查找饮水安全工程元数据哈希表不属于该目录;二是通过BloomFilter过滤后,判定其属于该目录,但是通过查询Key-Value表,发现匹配错误,即上文提到的BloomFilter自身的错误率。第一种情况,根据BloomFilter的原理,可知经过k次独立的哈希函数后,如果得到的位置不是全为1,则返回查找失败,要查找的元数据请求不在此目录中,时间复杂度为O(1)。第二种情况是BloomFilter自身的缺陷,但是由于有对应的Key-Value表,即使经过k次哈希操作得到的位置在比特数组中全为1,通过查找对应的键值,如果发现元数据名称不能与之匹配,则返回检索不成功,时间复杂度也为O(1),在用户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5实验结果

本文通过实验仿真验证饮水安全工程元数据模型的元数据分级索引算法在元数据检索上的性2226ComputerEngineering&Science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4,36(11)能,并与目录子树分区算法和哈希算法在检索成功时间和检索失败时间进行对比。第一组实验,测试三种算法检索成功的平均检索时间,其中用户数为10,请求数为1000,在定位NameNode节点的时间上来说,目录子树分区算法能够根据用户请求中的类型定位节点,哈希算法是通过特定的Hash函数,算出用户请求元数据所在的节点。而本文设计的元数据分级索引算法,将市级行政区划和NameNode节点编号存储在一张静态的表中,查找时间与Name-Node节点个数有关,时间复杂度为O(n)。在本文的应用中,至多会有14个NameNode节点,三种算法的定位时间基本相同,在查找NameNode节点的步骤上所用时间可以近似算作相等。定位目录的时间复杂度,三种算法也相同,可认为是O(1)。在最后一步定位元数据文件存储位置上,由于BloomFilter查找成功的时间复杂度是O(1),而目录子树分区算法和哈希算法没有考虑定位物理位置,查找目录下的元数据名称,时间复杂度为O(n),目录下的元数据文件越多,查找速度越慢。第二组实验,测试三种算法检索失败的平均检索时间,其中用户数为10,请求数为1000,仿若是检索不在目录下的文件,BloomFilter将文件名进行Hash运算,可以判定被请求的文件名不在目录中,时间复杂度为O(1)。而另外两种算法,则会遍历目录中的所有文件,直至遍历完,找不到所请求的文件,时间复杂度为O(n)。对比三种算法在饮水安全工程元数据检索上的应用情况,由于元数据分级算法使用了BloomFilter,检索效率比其它两种算法效率高,尤其是检索失败的检索请求。

饮水安全论文篇5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农村饮水工程供水规模小

建设标准低、管理难度大,特别是因干旱、水毁引起的水源井出水量不足或毁损,设备、管道老化失修等原因,导致部分单村供水工程重返饮水不安全行列,饮水安全工程还存在诸多问题。

2.1 工程自筹资金困难

农村饮水工程一般按照国家、省及本市配套资金补助80%,群众自筹 20% 的原则,但由于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自筹部分向农户收取,而群众受传统观念影响,各农户自家大都配有自备井,导致饮水工程自筹款不能足额到位,进而影响了饮水工程的正常开展。

2.2 维修资金短缺

饮水安全工程运行过程中,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村水源井出水量不足,水泵、变频器、消毒设备损坏,管道意外损毁及村庄扩容等各种状况,这些村不能重复列入上级饮水安全项目,而村集体没有经济能力对这些问题进行维修改善,导致原饮水工程部分使用或整体瘫痪,重返饮水不安全行列。

2.3 建后管理不到位

饮水安全工程“三分建,七分管”,专业性强。目前,各村饮水工程基本由村集体委派一人负责日常水泵开关,一旦出现状况,不但发现不了问题关键,而且处理不及时。大部分村水电费和维修费由村集体全部负担,造成群众水商品意识淡薄,工程管理得不到重视。

3 “十三五”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思路

针对“十二五”期间饮水安全工程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本着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设计合理的方针,提出“十三五”期间几点思路:对于城区附近的农村,优先考虑城市管网延伸,逐步建成联片集中供水体系,加快供水由城市向农村覆盖步伐,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这部分村由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对于人口相对集中的村镇,特别是各镇乡政府所在地,人口密集,可以考虑建设水厂集中供水,管理权交给工程所在村镇,制定公平水价,合理收费,实现工程维修、管理的良性运行。对于山区短期内无法迁移或规划不予迁移的村镇,可以采取投资小、易实施、见效快的分散式单村供水工程。沿河流域且水源无污染的村,例如,彭店子乡、夏官营镇、杨各庄镇青龙河沿岸村庄,由于地下水埋深较浅,水质有保证,支持群众使用一家一户自备井供水,即方便群众又节省资金。在水源污染地区,特别是杨店子镇部分村出现铁锰元素超标,其他镇乡个别村地下水受厂矿污水、生活污水的污染状况,这些村主要是寻找好水源,利用“常规处理加活性炭深度处理”的方式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在水源缺乏区,可以考虑跨村或跨流域引水,在水源丰富地区建设由 2 个或几个村联村供水工程,由受益村成立工程联合管理机构,对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管理。

4 发展建议

4.1 转变传统观念,制定合理收费政策

农村饮水水价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本着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不以营利性为目标,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目前,迁安市饮水安全项目收费主要有 2 种形式:一部分项目,由于村集体经济基础较好,工程运行所需管理、维修、人员工资等费用由村集体负担;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的项目村水费的收缴基本上只收取水泵运转所需电费,不考虑工程的运行成本、维修及管理费用,工程出现任何问题都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这些问题也导致群众水商品意识、节约用水意识淡薄。制定统一合理的水价和收费政策,转变传统的观念,有利于工程的良性运行和避免重复投资。通过成本合算,按水费成本加微利的原则,经物价部门批准,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充分发挥水表作用,计量收费,实行定额用水制度与超定额加价制度,做到“定价到位、收取到位、管理到位、使用到位”。

4.2 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效发挥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核心是解决水质问题,做好水源保护工作,避免二次污染是饮水工程运行的基础保证。划定水源保护区,设立水源保护标志牌;禁止水源污染活动,水源周围的小选场、小铁矿大多没有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基本渗入地下,对地下水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必须预予取缔;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节水意识,尽量减少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目前,迁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主要是在水源井成井时,由施工队进行水质检测,工程移交后,由于管理人员少,没有专业的水质监测设备,影响水质的正常监测。建议建立专业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安排专业人员,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测,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4.3 加大资金扶持

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对于列入国家、省级饮水安全项目,群众自筹资金建议由本级财政支农资金中列支,以减轻项目村集体和群众的自筹压力。加快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的农村供水工程储备资金,统一用于区域内工程日常维护和更新改造。通过宣传,鼓励社会资本投向饮水安全工程,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的原则,加大一事一议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建设饮水安全工程的积极性,改善饮水安全工程的维修资金缺乏的现状。

4.4 加强运营管理,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管理模式

4.4.1 明晰工程产权

单村供水工程,所有权归受益村集体所有,入户工程资产归受益农户所有。联村集中供水工程,主体工程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由水行政部门行使管理权,村内工程产权界定按单村供水工程产权界定执行。

4.4.2 落实管护主体

单村供水工程,村委会为管理责任主体,由村委会选派代表负责供水工程日常管理。户内工程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由受益农户自行管理维护。联村集中供水工程,所在乡镇政府为工程管理责任主体。

4.4.3 明确运行管理方式

因地制宜推行村集体管理、承包管理和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等多种模式,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护机制,责任到人。

饮水安全论文篇6

20家子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方案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工程由朝阳县水利勘测设计队进行设计,如涉及设计变更,由朝阳县水利局提出后,根据实际情况给出解决方案。

2)朝阳县水利局人饮处对供水工程进行监督管理,包括施工进度及施工队伍管理,协调各项工作,确保工程顺利开展。

3)二十家子镇政府负责供水工程的建设及自筹资金,并协调管路铺设、配电等问题,如管路穿越各种障碍,高、低压线路架设等。

4)施工单位由朝阳县水利局人饮处和二十家子镇政府共同商定,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不同分项工程可选择不同施工队伍,各分项工程施工前,由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合同,实行奖惩制度,具体由甲乙双方共同商定。

5)监理单位负责质量监督控制。

1.2施工进度

朝阳县二十家子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工程施工于2009年4月开工,11月16日竣工通水,具体安排如下:水源工程4月19日—5月10日;管沟开挖、管网安装、管沟回填4月19日—5月30日;泵房、办公楼及院墙4月21日—10月15日;输配电及机泵安装4月6日—6月1日;管网打压试验及验收10月15—11月15;正式供水11月16。

2.3施工技术要求

1.3.1水源井工程

在打井前,对井址应进行物探找水,根据探测结果,确定是否需钻井,钻井深度、孔径及壁管、滤水管及成井工艺满足设计要求,要打完整井并做抽水试验。

1.3.2管网施工

管网开挖安装按设计管线方向先放线,后开挖,沟底要平直,开挖深度必须保证埋管后管顶距地面1.5m以上,以防冻涨。管道连接,管材为PVC塑料管采用工程胶承插连接,PE管用管件件螺纹连接,进户立管采用弯头、管箍、内接、闸阀、水嘴、水表等丝扣缠麻连接。管道回填,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回填厚度大约30cm的松土,避免回填砖头、石块、瓦块等硬质物质,防止砸破管身,等打压试水管道没有漏水问题后在进行回填完。

1.3.3土建工程

施工时除应满足设计本身的要求外,还要按专项施工验收规范要求施工。

1.3.4输配电工程

工程按“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与验收”规范进行。施工中要按照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规定施工,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改变,如需要改变时,需和设计部门取得商议,经同意后方可变更,施工单位要精心组织,优质施工,争取创建优质工程。

1.3.5管路通过特殊地形的处理

本次设计涉及管路跨越军用光缆和公路,军用光缆为光缆,距地面1.5m,而设计管路沟需开挖1.7m深,为了保证光缆在供水运行时不受影响,保证埋管顶部与光缆底部距离≥50cm,底坡坡比≤1∶100。当管路沟开挖到光缆保护区位置时应提前通知其管理部门,由朝阳县水利局人饮处及二十家子政府共同和光缆管理部门协商,管路沟开挖时光缆管理部门必须在场,人工试探开挖,避免破坏光缆。跨公路问题可由朝阳县水利局人饮处及二十家子政府和交通部门协商,开挖回填后恢复原路面。本次设计不涉及管路跨越较深沟壑,实际坡度较大的也可根据地形按管路顶距地面1.5m的要求沿坡挖填。

2工程管理

2.1建设期管理

2.1.1组织管理

为了加强二十家子镇供水工程建设期间的管理,县政府成立了二十家子镇供水工程指挥部,由副县长任总指挥,成员单位有水利局、财政局、发改委、国土局、建设局、农电局、卫生局、交通局、林业局、物价局和二十家子镇,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二十家子镇政府,二十家子镇长担任办公室主任。各成员单位职责是:水利局负责工程规划、设计及施工技术指导工作;财政局负责资金配套及划拨工作;发改委负责项目立项工作;国土局负责办理建设用地的征占地手续;建设局负责小城镇规划工作;农电局负责输配电工作;卫生局负责水质检测化验工作;交通局负责管道跨路工作;林业局负责办理占用林地等相关手续;物价局负责用水核价工作;二十家子镇政府负责整个工程实施及后期管理工作。

2.1.2资金管理

2.1.2.1建设期资金管理

为确保工程资金规范使用,要建立资金监管制度,加强建设资金管理,建立资金专账,实行县级报账制,专款专用,封闭运行等措施;及时拨付资金以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

2.1.2.2资金筹措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及2009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本着谁受益谁投资国家按比例给予一定扶持的原则,该项工程总投资483.07万元。

2.1.3质量与进度管理

2.1.3.1严格工程建设程序

成立项目建设管理机构,承担起工程建设任务。打井工程实行招投标,择优确定施工队伍。对工程主要材料,实行集中统一招标采购,其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质量标准。同时要选择有一定资质的监理机构,对工程实施全程监理。

2.1.3.2规范工程施工

工程开工后,要严格按照水利工程基本建设程序进行管理,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制管理。

2.2建后运行管理

工程竣工后,本着“谁受益、谁建设,谁投资、谁管理”的原则,明晰工程产权,落实管理主体,制定工程管理、维修、水费计收、水源保护等管理制度,由县物价部门统一确定水价,确保项目良性运行,保证工程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建议成立供水公司,编制为副科级事业单位,人员由管水员2名、维修人员2名、电工1名组成,建议从水利局干部职工中抽调。

3水源保护措施

根据朝阳县卫生部门饮用水水质检测和2009年朝阳县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报告分析,二十家子镇水源水质和供水水质均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和污染防治已纳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该地区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和污染防治已纳入有关流域、区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从解决二十家子镇水资源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出发点,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信息手段,为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又能让百姓吃上放心水,对水源保护采取如下措施。

3.1加强统管职能

在全镇范围内建立统一、高效、协调的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水务改革,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应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节水、用水效率,实现对水资源优化调度和高效利用。

3.2饮用水源保护

在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禁止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他有害废弃物;禁止利用透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天然气、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化工原料、农药等;实行人工回灌地下水时不得污染当地地下水源。在饮用水地下水源各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内,一级保护区内:禁止建设与取水设施无关的建筑物;禁止从事农牧业活动;禁止倾倒、堆放工业废渣及城市垃圾、粪便和其他有害废弃物;禁止输送污水的渠道、管道及输油管道通过本区;禁止建设油库;禁止建立墓地。二级保护区内:对于潜水含水层地下水水源地,禁止建设化工、电镀、皮革、造纸、制浆、冶炼、放射性、印染、染料、炼焦、炼油及其他有严重污染的企业,已建成的要限期治理,转产或搬迁;禁止设置城市垃圾、粪便和易溶、有毒有害废弃物堆放场和转运站,已有的上述场站要限期搬迁;禁止利用未经净化的污水灌溉农田,已有的污灌农田要限期改用清水灌溉;化工原料、矿物油类及有毒有害矿产品的堆放场所必须有防雨、防渗措施。对于承压含水层地下水水源地,禁止承压水和潜水的混合开采,作好潜水的止水措施。准保护区内:禁止建设城市垃圾、粪便和易溶、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堆放场站,因特殊需要设立转运站的,必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并采取防渗漏措施;当补给源为地表水体时,该地表水体水质不应低于《GB3838—88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不得使用不符合《GB5084—8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污水进行灌溉,合理使用化肥。保护水源林,禁止毁林开荒,禁止非更新砍伐水源林。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县级环境保护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作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污染防治工作并根据当地人民政府颁布的地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采取措施,开展饮用水源保护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使用先进的水污染防治和水源保护实用技术,鼓励清洁生产。因突发性事故造成或可能造成饮用水水源污染时,事故责任者应立即采取措施消除污染并报告当地乡镇供水、卫生防疫、环境保护、水利、地质矿产等部门和本单位主管部门。由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当地人民政府的要求组织有关部门调查处理,必要时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后采取强制性措施以减轻损失。

饮水安全论文篇7

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及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各水厂加强供水水质管理,完善农村饮水安全监测体系,制定水质检验和监测、应急机制等方面的制度,建立健全水质监测档案,并定期对水厂水和管网末端水进行取水,市疾控防疫部门负责水样检测,保证供水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供水管理中心设立了化验室,购置了仪器、设备和药品,配备专职化验人员6人,每月2次定期对各处供水工程取水化验,通过对饮用水水源、水厂供水和用水点的水质监测,及时掌握饮用水水源环境、供水水质状况,确保供水水质安全。

2建议措施

2.1合理布局水源

目前供水工程主要以地下水为供水水源,供水目标主要是城镇及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基本能满足农村供水需求,水源有保证且水质良好。但从提高供水水质考虑,根据冠县“十二五”规划和近年来用水量递增的趋势,供水量已不能满足用水量的需要,因此,必须合理布局水源,以建设中的冠县当铺水库为供水水源,以满足农民群众不断提高的供水水质和供水量的要求。

2.2水厂规模化改建

目前,冠县各水厂供水规模较小、供水设施及管道渗漏损坏严重,水量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因此改建水厂迫在眉睫。目前,规划水厂联网建设平原水库,为统一供水提供有利条件。工程建成运行后,能够逐步提升广大农村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保障,在保证农民生活用水前提下,可兼顾工业用水,改善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水平,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2.3加强水源保护

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要划定供水水源保护区,在保护区内设立明显标志,50m以内禁止从事污染水源的一切活动,同时加大供水水质监测密度,取水、蓄水、净化水等建筑物50m范围内,输配水管道及构筑物两侧各2m范围内为第二保护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落实《冠县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实施细则》,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做到依法保护供水水源。

2.4健全完善规章制度

对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实行法人负责制,不断健全完善供水工程管理规章制度、运行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水管员守则、维修队伍管理办法、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逐步规范维修专业队伍,统一管理、统一维护;不断完善供水管理综合维修服务体系。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和维修管理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为工程管理提供及时、优质和全方位的服务,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饮水安全论文篇8

二、农村饮用水存在的问题

1、工业的污染

我国许多农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所以地租价格低廉,人力劳动也低价,所以许多污染类的加工厂在农村地区盛行,其中不乏有化工类、冶金类等高污染的加工业,在农村处理废气废水的设备简陋,有些地方甚至是没有处理,而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染物直接排放至农田或者是江河,这对水源甚至是人的生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导致水源被破坏,水环境日渐恶劣等等。

2.农业的污染

农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而农业生产离不开农产品的化学污染,因为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此类化学物质的排放经河流湖泊的流动,影响的不仅仅是当地周围的水源,有研究表明,在北极都可以找到这种污染农药,可见这个影响的后果是非常大的。而农村的畜禽养殖,由于大量的粪便和饲养方式过于密集等因素,导致流感的频发,对社会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经过污染的水源灌溉农产品,造成二次污染,其社会危害也是影响甚广。

三、饮用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1.资金的不到位、劳动力缺乏

根据以往的经验证明,饮水安全是一项庞大的安全工程,所需要的资金是非常庞大的,虽然目前我国农村人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农村的思想比较落后,而且经济还是比较薄弱,在集资方面比较困难,加上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劳动力缺乏,而且水费收取也比较私人化,大多数农村现在还采取承包制,每月抄水表的方式收取水费,有些乡镇的水厂哄抬物价,让农民感觉到负担加重。

2.水管设备老化

由于农村的饮水工程普及度不够,所以现在的饮水水管都是历史遗留的产物,经历了这么多年的使用,设备已经老化,又因为没有及时的补修和管理,使得有些水管出现了污垢了或者是破裂的情况,有些地区饮水供应不足,而且导致饮用水里面所含物质超标。

3.供水规模缺乏管理

在农村地域广阔,所以农村的供水布局比较分散,所以集中供水规模比较少,调查显示,在供水区域内90%的供水提供于村内的居民,而部分分散的偏远地区的供水目前还是存在不足,而目前农村规划缺少科学规范的规划,使得水资源的调配缺乏统一的使用规划。

4.供水形式多

水质不合理在农村,自来水的使用在有些地区还是不普及,有些地区还是使用水窖、井口、泉水等取水手段还是更多的为村民使用,这些取水的形式多样,但是缺乏净水的工艺,会出现设备老化、井水、泉水等受到自然因素比较大,藻类生物滋生等问题,使得水质安全问题得不到保证,而且这一些水没有经过消毒等就直接引用,对居民的身体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四、农村饮用水的执法缺陷

1.政府管理不到位

在许多地区,执法部门没有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在水资源的管理问题上,有些执法人员更是越权、中饱私囊等将政府拨款的修建工程款项据为己有,使得农民的补贴不到位,饮水工程滞后等等的问题;有些农村的执法部门芷看到饮水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管理的问题,使得饮用水的管理不完善,也没有好好的保护当地的水资源。

2.存在地方保护

在有些落后的农村地区,地方政府更希望的是发展当地的经济,他们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在本地高收益的代工厂企业,对这些企业的违法污染却不管不问,或者是过下场面的惩罚方式,同时给村民洗脑,希望村民认同这种先发展后治理的理念,殊不知,这些违法的污染对农村的饮用水造成的污染是后期用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因为大自然是不可逆的,水污染日益严重,也影响到了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农村饮用水的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现在执行的饮用水保护法主要还是针对城市集中的饮水安全问题上面,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安全水的监管是处于空置的,对于农村饮用水的监控和管理也由于资金问题或者是设备的问题而没有执行,这样缺乏了对饮用水的监控,无法及时监测水中所含的物质是否达标,导致了村民饮用水的安全缺乏保障。

五、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思考

1.政府的执行力度要到位

及时的规划出工程信息,安排好农村饮用水的体系,关于饮用水工程要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在工程的的设计、施工、监工方面都要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工程的资金和工程实施是两个重大的问题,政府应该调配好资金使用,或者是将工程分期进行,在村民集资方面要实地考量村民的实际能力,采取因人集资的方法,而不是统一分配,因为农村目前的贫富差距还是比较悬殊的,在饮水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因为土地地质或者是牵涉到农民楼房等问题的时候,政府应该晓之以理,而不能采取过激的手段,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考虑到农村的劳动力目前不足,政府可以动员农村的人民加入到工程建设中来,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2.对于农村企业里面一些代工厂的污水废气等污染源

政府应该给予杜绝,同时也要建立村民的保护意识,对恶意排放污水要给予严厉的打击,对存在安全饮用水危险的因素要给予及时处理,要普法同时让村民树立一个正确的环保观念和生态经济意识。

3.要有一个完整的监督机制

一个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就是必须要克服部分执法人员的工作漏洞,不包庇任何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的行为,而是应该要给予严厉的打击,而且要实施完整的监督机制,不让违法行为躲避一时风头之后死灰复燃,所以饮用水安全信息也要公开透明,让群众及时的了解饮用水的状况,同时使得政府执法部门接受民众的监督,如果有因为执法部分的执行不当导致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也应当追求相关的法律责任。

4.农村饮用水的标准要适当的提高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建设也日益增快,既要满足到农民的用水需求,同时也要为后期的发展留下铺垫,所以不能仅仅满足当前的供水需求,更是应该将供水工程的设计放的更长远的位置,广泛的应用新的设计材料、大胆采用新的设计,水资源的过滤等要求要达到合法的水平,同时在建立饮用水工程的时候应当采取统一管理的原则,使得供应水的管理更加规范,统筹水资源更加高效能。农村的饮用水应该坚持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要落实到每个细节,每个部门的合作要团结有效,而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给予农民一个空头支票,最后却没有落实。

5.建立饮用水应急机制

因为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如果让水流到村民的日常使用中,这个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一旦出现污染问题,该怎么处理?政府应该做好执行的工作,日常的监测,风险的评估等,一旦发现有污染源出现,应该采用什么方案去应急,这些都是应该要提前订好的计划,万万不可等到污染源出现了之后才来补救,而是应该将其扼杀在源头里面,杜绝一切污染源出现的可能,或者降低其出现的风险。这样才能使得安全饮用水工程合法合理符合民情,并符合民心。

饮水安全论文篇9

工程施工安全是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的保障,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本保证,也是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的基本条件。然而近期全国各地特大安全事故频发。这些事故不但造成国家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而且在社会上造成非常恶劣的影响。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方面依然存在着一些隐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安全意识不强

施工过程中因工序多,不确定因素较多,再加上管理分散,尽管在施工前就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交底等工作,但在具体管理上,仍有部分措施无法到位,这样就造成了很多安全隐患。如有些管槽开挖后,没有任何警示标志,任由路人随意行走,认为这些只是小事,太过专注未免小题大做,反正这种情况普遍存在而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问题,存在一种侥幸心理。

(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有着特殊的施工环境

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具有涉及面广、工程分散等特点而且施工环境比较复杂,如加压站房土建施工、挖掘机施工、PE管焊接、管道铺设等大都在主要干道旁边,来往人员密集,无形之中就给安全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同时工程的安全配套设施不齐全,这些都成为安全管理中的一个个薄弱环节,也给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措施

(一)宣讲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很多管理者说工程的管理不好做,这往往是管理者没有正确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想要将安全管理抓好,首先需要提高安全教育的认识,将安全教育放在首要位置,通过分析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一些典型的安全案例,从而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危险意识,增强自身的工作责任心。而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安全教育,应倡导以预防为主,做好先期的治理,确保工程防范措施的到位。在安全教育中,应采取多管齐下的措施,不仅要抓好安全培训和常规性的教育,还要将安全会议等讲义重点明确,加强宣传的效果。在安全教育中,应让安全教育具有知识型、趣味性,要懂得寓教于乐,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安全管理知识的教育不在于人数,而在于“精”。

(二)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

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原动力是人,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得以安全运行的过程里,人的心理素质、安全素质、文化素质等等占据了主导地位,人的行为贯穿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每一个细节部分。所以,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安全管理中:首先,要推行以人为本的措施,保障下属人员的切实利益,让职工有一种归属感,最终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安全管理,从而推动安全管理的不断改善;其次,实行科学化、民主化的管理,要懂得激励每一位员工,充分尊重和考虑每一位员工提出的意见,这也是有利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三)实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安全管理责任制度

想要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能够安全的运行,需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形成一种“安全工作,人人有责”的共识,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专业化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在专业化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能能够得到有效发挥的同时,吸引所有的员工参与到安全管理当中来,提高员工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安全管理制度真正的落到实处。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安全管理中,一定要将各个方面人员的具体任务及责任划分清楚。每一个人应当做什么,应当负责哪一方面,防止出现问题而无人问津,面对问题相互推诿。针对施工操作规程,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责任状,让每一位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不敢掉以轻心,从而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提高。

(四)加强改进作业环境

面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特殊的施工环境,在加压站房土建施工、挖掘机施工、PE管焊接、管道铺设这些工序施工前,应该合理的利用现场场地,科学规划,针对施工场地靠近主要干道的实际情况,确保现场道路畅通,切实保障来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临时设施搭建。在划分施工现场的功能区域时,应合理划分并保持出一定的安全距离,避免非工作人员误入,在危险处标示或者悬挂安全警示牌。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应该实行封闭式管理,设置防护措施,坚决做到不留缺口,尽量将施工现场与周边环境隔离开来,避免施工影响到周边环境。此外,还应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值班巡逻,以求万无一失。

(五)提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

随着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安全管理信息的处理也在不断的加快,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安全管理由定性逐渐走向定量。目前,安全监控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各种安全防范技术设备已经在各类水利工程管理中广泛应用,但是考虑到笔者所在的管理还比较原始,所以只有不断加强每一位员工的相关专业知识的科学技术水平,将原始的管理方式摆脱,以科学的管理去保证工程的安全。

饮水安全论文篇10

(二)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资金缺口大截止2013年,我省已累计投入资金71亿元。农村饮水安全项目投资为国家投资、地方政府拨款、市场融资、用户自筹等组成。甘肃省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安全饮水意识相对薄弱,水费自缴和自筹方面存在困难;有些地方工程项目建设标准低,前期的设计规划不合理,投入资金有限,存在工程返建的浪费现象。饮水不安全的827.4万人中只有306.08万人纳入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规划,可落实中央和省级补助资金,其余521.41万人则没有投资渠道。要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资金缺口还很大。

(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难度大随着近年来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全省川区和水源建设条件较好的地方已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饮水安全问题。剩余的工程多在沟壑区和山丘区,地形地貌复杂、水源偏远、水质较差,净水工艺复杂,输配水管线长且难度大,受益群众居住分散,入户工程量大面广,工程建设难度大。原调查评估属饮水安全和基本安全的工程,多为抗旱应急、氟病改水、人饮解困、以工代赈、扶贫开发等项目,因工程投资属补质,设计、建设标准偏低,缺乏必要的净水和消毒措施,维修改造难度较大。2005年以来建设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执行国家制定的人均投资标准:2005—2006年总投资423元,其中中央补贴288元;2007—2008年总投资438元,其中中央补助298元;2009—2012年总投资548元,其中中央补助438元;2012年8月起调整为总投资643元,其中中央补助514元。

(四)规划、管理、运行制度不完善

1.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前期规划投入少。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新课题,规划设计是新挑战。许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前期勘察规划设计时间紧、经费少、地质水文情况缺乏现场勘察,工程设计资料不足、致使后期工程与实际情况不接应、返修率高,直接影响工程的使用效益。最初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按照小区域建设,未统筹规划后期的管理运行问题,缺乏整体规划和远景考虑。

2.项目权责主体不明。虽然目前有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有关政策和文件都对明晰工程产权和管理主体有很清楚地规定。但是已建成的粗放式点多面广的单村式集中式供水工程难以统一管理形成规模化。供水工程产权不清、管理机构不健全。部分地区设有安全饮水管理站,但小型供水工程还普遍存在着权责不落实问题,没有配备专职人员负责项目的运行管理。

3.工程运行管理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没有专业技术力量,无法对水处理设备进行维护。如果托管给专业公司进行维护,绝大部分农村不愿承担费用。因此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建设的同时,应进行良好的技术培训。基层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人员工资偏低,无法熟练掌握设施性能和操作程序。没有相关工程运行数据记录,不能定期对工程进行检查和修护。

4.水费征收难,影响良性运营。甘肃大部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农民收入少,水费征收率低;地方财政经费又很困难,致使相关的工程设备无法维修和更换,不少工程甚至连基本的运行费用都存在缺口,长期处于亏损经营状态,达不到良性运行的要求,严重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5.自来水入户协调难度大。部分群众安全饮水认识不高,认为延续祖辈传统用水不存在危害;有些农村地区青壮年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小孩,接入自来水的积极性不高。有些地区因有企业入驻优惠政策,不收取水费,造成用水浪费。部分村委观念滞后,对饮水安全工程的设施建设和管理维护工作的重视存在偏差。一些村干部思想认识不端正,使工程出现资金投入不足、失管、失修等不良现象。

6.水费偏高。根据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已建的六个典型工程的水费测算,经营水价在0.7元/m3~5.85元/m3,水费偏高,影响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

(五)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第一,部分年代久远的已建工程因建设经验不足、资金缺乏、技术水平低等历史条件的限制,未考虑长远发展规划,存在工程标准偏低现象,使得部分现存的年代已久的工程质量不过关,造成部分设施功能老化、运行效率低的现象,这为后续管理带来了困难。第二,已建成的集中供水工程实际供水量低于需求量,造成设施闲置或运行成本过高。导致资源浪费严重;分散式供水设施供水保证率低。第三,新农村、小城镇建设及政策性移民、游牧人口迁移等造成的饮水不安全人口的减少和增加。第四,农村基层水利技术管理服务体系不稳定,管理人员综合水平参差不齐。

(六)水质检测能力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大,分散广,检测能力弱,难以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大部分集中供水工程无消毒净化和自动检测设施,饮用水水质无安全保障。

(七)缺乏农村饮水安全的长效运行机制一般来讲,甘肃农村地区的经济都比较薄弱,对农民无法收取成本水价。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结束后,没有了国家投资,水处理设施的维护资金无法落实,因此需要研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机制,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期安全运行。

二、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的对策探讨

(一)甘肃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应坚持“建管并重,以建促管,以管为先”的原则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点多、面广、分散,管理难度大。为规范工程运行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确保工程长期高效运行,在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同时,要始终坚持“建管并重,以建促管,以管为先”的原则,不断拓宽管理思路,完善管理方式,加大管理力度,强化建后管理,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

(二)建立管理机制,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坚决执行《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试行办法》,明确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水源、水质管理、供水管理、水价核定、水费计收和管理等方面的政策规定,为保障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奠定基础条件。由于甘肃省农村饮水工程项目多、规模小、分布广,群众管理观念淡薄,建后管理难度较大。为确保工程长期安全运行,建议根据工程类型和规模,按照有利于群众使用,有利于工程发挥效益和有利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以提供优质供水服务为宗旨,建立由县人饮管理总站、乡镇人饮管理所、乡镇管水委员会、村社群管小组或农民用水者协会、受益户组成的“五级管理网络”。每个县至少建立一个水质监测中心,切实保障供水安全。明确产权:

(1)政府投资、农民筹资投入建设的大、中型集中式供水工程属国家和集体所有;

(2)政府投资、企业融资、农民筹资投劳、社会各界捐赠等共同建设的供水工程,按照投资比例组建董事会,成立股份公司;

(3)村建、联户型的小型工程属集体所有;

(4)农户自用自管的小微型工程,属农民个体所有。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规划设计中,就必须考虑配备管理站、管理设备、管理设施,为工程建后管理创造必要条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每个工程都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落实编制,落实管理人员,并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于规模较大的集中供水工程实行信息化管理,对骨干工程运行管理实施视频监控和自动化控制,确保工程安全运行。

(三)建立水价管理机制,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服务对象是农民,而农民又是我国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在甘肃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的水价承受能力非常有限,从而导致要按成本征收水费很困难。充分考虑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供水成本,群众接受能力,在此基础上收取生产生活用水水费,平稳推进水价改革,使农村供水工程实现有偿供水、以水养水,逐步走向良性循环,逐步形成合理水价体系。配备水费收取人员。在有条件的地方或项目,大力推进集中供水工程水费管理,按户安装水表,按成本核定水价,计量收费,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

(四)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护运行基金,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提供资金保证设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护运行基金需要政府投入启动资金。甘肃省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制约,经济基础薄弱,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维护都需要国家财政的资金支持。每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可按一定的比例缴纳维修基金,集中到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中。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对一些不能按执行成本水价的饮水项目或供水成本过高的项目,由县级工程维修养护基金落实水价补贴,确保工程正常维修和长期安全可靠运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征收的水费都集中到每个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护运行基金中,统一安排使用,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对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护运行基金的使用,必须加强管理和监督。

(五)建立县级工程管护维修专业队伍,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提供技术保障积极推进工程管护维修专业队伍建设,规范管理行为,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确保工程正常维修和长期安全可靠运行提高技术保障。工程哪里出现险情,抢修车辆和人员保证按时到达,加班加点投入抢修,保安全、保通水。工程维护费用从县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护运行基金中支出。

(六)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室),确保水质安全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大、分散广、自身检测能力弱的特点,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县级水质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每个县至少建设一个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室)。除对集中式供水工程的出水厂、管网末梢水水质进行检测外,还要派遣水质监测人员定期对本县范围内的农村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水质进行巡回检测,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质达标。每个县的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室)可以归属县疾病控制中心,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发生的费用要列入地方财政预算。

(七)建立规划机制,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应搞好前期规划。要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合理确定工程规模。在人口稠密、水源水量充沛、地形条件适宜地区,要综合考虑管理、制水成本等因素,并结合当地村镇建设规划,移民搬迁规划,统筹考虑区域供水,推动区域整体发展,合理确定供水范围,程供水保证率高,出水水质有保证,便于管理和维护,可以保证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长效运行。水源水量较少,居民点分散,可建单村供水工程。

(八)建立民众参与机制,监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宣传国家政策、鼓励民众自筹资金,自管自用工程。通过税收和补贴,使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相一致。在编制区域发展规划和工程建设规划时,应充分听取当地农户意见;在制定实施方案时,开用水户会议或用水户代表会议,听取对设计方案、施工方案、集资投劳方案、工程建成后的管理体制、水价核定和水费计收方式等的看法和意见。监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

(九)建立调控机制,优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

1.规划调控。通过规划的合理调控,有助于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当前,是甘肃全面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关键时期,必须充分重视和依靠饮水安全规划。农村饮水安全规划要结合当地村镇建设规划,移民搬迁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必须统筹考虑区域发展和供水,加强规划调控来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的健康发展。要积极发挥规划的公共政策职能,有效发挥规划的引领和调控作用,统筹谋划区域发展,优化空间布局,有序推进规划实施,依法加强规划监管,努力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

2.水价调控。建立水价调控机制。由于农村饮水工程规模大,分布广,成本水价都较高。应当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价调节机制,有条件时可以进行城乡统一水价调节,低成本的工程项目取高一些,高成本的地方取低一些,取一个可接受的均衡价格,解决农村水价较高问题。

3.政策调控。政策问题关注的是那些制度安排上的变化。合理的政策安排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政策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影响是刚性的、强制约和持久的。政策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力度,进而决定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机制。

4.宣传调控。作为公共物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搭便车的现象。各主体为了短期利益会不计社会成本尽可能地利用水资源,造成水资源过度利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外部性造成的市场失灵,有赖于政府的控制和干预,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内化工程的外部性。集中供水工程一般耗资大,且周期较长,容易导致“公共事业悲剧”。政府需根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外部性特征做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建立水权管理、配置、交易和水价的政策法规体系,发改委需联合水利厅、卫生防疫部门、财政厅、扶贫、国土资源、环保、电力、物价等有关部门,设立宣传组深入基层,分发《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农村饮水水源地保护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保护条例》、《农村公共卫生条例》、《水性传染病防治条例》及《农村医疗保障条例》等文件,最大化工程效益。同时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内容包括:(1)饮水安全知识普及;(2)水价构成;(3)技术推广普及;(4)国家政策等。

(十)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中央、甘肃省及其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并出台《农村供水条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乡镇供水水价核订原则》、《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完善《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增加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价格的相关条款;完善《国务院体改办关于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增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单位分类定性的相关内容,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和农村居民饮水安全提供有力的法规制度保障。

(十一)建立学习培训机制,支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省市水利或水务部门拨出专项资金,为各县、乡镇工程基层农村饮水安全管理人员提供学习、培训机会。及时了解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设备故障、老化,乡镇生态环境、卫生条件,及建议、需求和其他问题。加强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人员的培训,熟练使用水处理设施及设备,提高水处理设备故障处理能力,提高管理水平。

(十二)建立应急机制,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在实施饮用水安全项目建设过程中,饮用水水质与工程良性运行是项目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在加强工程运行管理机制的同时,如何抵御威胁饮水安全的突发事件,制定保障饮水安全的预案势在必行。饮水安全急性事件包括:(1)水质重大变化;(2)供水管道爆裂;(3)重大火灾、毒性事故;(4)自然灾害。预案配套的保障措施有:(1)资金保障;(2)装备保障;(3)通信和信息交流工作。

(十三)建立国家扶持和投资机制,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国家扶持机制是指中央政府利用经济政策,主要有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拨款、贷款。税收减免等,加快经济欠发达区域的发展。甘肃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经济薄弱,农民收入低,支付能力差。有些地区执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执行水价有一定困难。国家的富民惠民政策的落实,应该体现在民生工程上,国家在财政上对甘肃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期运行应给予支持,留有一定量的维修运行资金,保证饮水工程长期、安全、可靠运行。中央和甘肃省政府对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亏损必须制定相应的补偿政策,明确补偿规定,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供水亏损得以补偿,从而实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

饮水安全论文篇11

以县自来水公司的供水管网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网对接而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县自来水公司按供水协议提供足量合格的自来水,并负责县城供水管网维修、水费收缴等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机构,负责农村供水工程的管网维修、水费收缴等工作,并负责按时交纳自来水公司的供水费用。这种管理模式的好处,是能及时发现解决工程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能保证水质和水量。水费收缴率总体较高,服务质量也比较好,大多数用户比较满意。城乡供水一体化可提高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是实行水资源统一管理、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的重要突破口,也是解决近城农村居民安全饮水问题、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最佳选择和根本出路,一般以县城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式发展。

1.2水利部门直管模式

对于跨乡镇覆盖面较大的供水工程,在县水利局设专门管理机构,负责水源(水井)、干支管道的维修养护及水费收缴任务。由县水利局招聘站长,由站长自主招聘业务人员。完成目标任务的即可享受全额工资,超额完成任务的给予适当奖励。通过实行激励机制,大大调动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服务质量与水平,彻底摆脱了农村供水工程管理上的电费靠贷款、薪酬靠补贴、工程修理费无积累的困境,使农村的自来水管理向着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方向迈进。

1.3农村集体管理模式

由村级组织确定专人进行管理,具体负责水源或水井、干支管道的维修养护与水费收缴,管理人员的工资在收取的水费中列支。

1.4节水管理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意浪费挥霍。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家庭生活用水不按计量收费,有的是村集体统一缴纳水费,从而导致随意开关水龙头,有的甚至是开了就不关,造成很大浪费。农村的自来水来之不易,为了充分利用宝贵的水资源,实现节约用水,须从以下方面强化:一是广泛宣传水资源的有限性,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要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和标语、横幅、宣传画等通俗易懂的多种方式,在广泛宣传水的作用、水和人类密切关系的同时,更要重点宣传水资源的紧缺状况,让人们在思想上认识到节约用水必要性;二是按照计量收费,采取经济手段进行干预。在不少农村,用水户采取的是按人头收费,即每人每月或每年上交一定的水费,便可随意用水,由此造成水的严重浪费,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安装水表计量收费,即便于收费,又便于管理;三是推广普及节水器具。如在农村推广节水型水龙头、节水型淋浴器、节水型洗衣机等,同时要求家庭生活用水尽量做到串联使用,实行一水多用。

1.5质量管理

农村供水工程,大部分均是直供的水源水,多数没有净化处理设施,极易在输水过程中受到污染;或者水源是地下水,抽用一段时间后水质也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必须定期进行水质检测,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解决。有条件的供水站点,最好能上化验设备自行监测,这样即方便快捷,又可以减少成本支出,还可保证供水安全。

饮水安全论文篇12

农村饮用水不安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水质问题,造成水质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已有的集中供水工程有一部分缺少处理设备和消毒设施;另一方面分散供水导致的水质问题更多。目前我国农村直接饮用的坑塘水、檐前水、沟道水、河道水等都存在着水质问题,水源污染比较严重,部分地下水有害矿物质成份过高,如氟、砷、铁、锰或含盐量超标,饮用水的水质问题已经成为威胁农村饮水安全的首要问题。二是水量问题,水量问题也是我国农村供水面临的重要问题,有资源性水量不足问题,也有工程性水量不足问题。三是保证率低,即季节性缺水。

2.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成因

造成农村饮用水不安全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水源污染严重。由于受工业“三废”污染,农业的化肥、农药污染,水面养殖污染,畜禽粪便污染,生活的垃圾污染和塑料制品废弃物污染,水源污染日益严重,水质越来越差,有些地方几乎到了“有水不能用”的地步。二是资金投入不足。农村改水改厕是一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建设项目多,资金投入大,资金短缺一直是影响改水工程建设的一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政府投入不足,另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村民集资积极性不高,政策引导乏力和新的投资体制尚未形成。三是思想观念落后。长期以来,农村居民饮用水安全意识不强,对饮用水安全程度仅凭主观判断,对水质超标问题,普遍都存在习以为常的麻木思想;乱扔乱倒生活垃圾、随意排放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现象普遍。缺乏水资源忧患意识,节水观念极为淡薄。没有把水作为一种商品,喝水不花钱的思想根深蒂固。

3.保障农村饮水安全的方法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一是要提高对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认识。二是要切实加强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工作的领导。三是要抓紧理顺水务管理体制。四是要广泛开展农村饮用水安全科普知识宣传教育。

3.2科学规划,分类实施。要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先解决对农民生活和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水质安全问题。从长远考虑,规划要体现分质供水的理念,有条件的区域,在设计管网时,应该把饮用水系统和非饮用水供水系统,同时铺设设计,分步实施。

3.3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农村饮用水安全建设最大困难是资金短缺。农村饮用水工程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建议各级政府发挥主导作用,加大投入力度,引导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首先,各级政府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要求,将农村改水改厕项目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计划,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工程建设,并逐年增加。其次,对大型的农村饮用水工程,要积极组合包装立项,争取国家、省、市支持。第三,有条件的乡镇应从土地出让金中拿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第四,坚持“谁投资,谁受益”政策,鼓励支持民间资本介入改水改厕项目建设,采用市场化运作,多方筹措,解决改水改厕资金不足。第五,从村集体资金中提取一部分和由用户自筹一部分。另外,供水企业在管道安装费用上要给予适当优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