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发展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3 15:23:56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篇1

农田使用和承包制度应当不断的改革创新,从最初的以单一农户为基础,不断的转换成以承包管理的模式,通过市场经济对农田使用进行导向和转变。提高农田使用的组织效率,提升农业生产集中管理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产业化。农业经济应当逐渐转变理念,以获取经济效益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目标,利用先进的工业生产设备和管理模式,来进行农业生产管理,提升农业经济的工业化程度。通过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管理,可以充分的释放农村富余劳动力,改变农民传统的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农业经济。农村也需要进行重新定位,不断推进农村的城镇化进程,利用农村逐渐走向城镇化的方法,实现工业逐渐引导农业的发展。将农村城镇化为基础,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繁荣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发展和就业机会,实现农民的多方面发展,促进农民精神文明水平的提升。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改进农业经济的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可以更好的促进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随着农村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业富余劳动力逐渐增多,数据显示,我国的农业经济发展发展到2020年,农业经济中将会出现大约一亿左右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如何实现富余劳动力的快速转型,从农业经济转移到非农业经济,需要重点研究解决。首先国家的政策能够实现导向作用,引导农民从事其他行业,保证农民工的合法利益,农民工在城市工作后,具有同等的医疗、教育等权利,尽快实现农村和城市养老保险的衔接。对于在城市工作时间长,工作稳定的农民工,城市要不断地放宽落户的条件,特别是中小城市更应该放宽落户条件。这样农民的传统定义将会逐渐的淡化,农民具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这样对于农业做得好的农民,可以通过承包的方式,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实现农业的集约化管理。而进入城市中的农民工,可以和城市居民具有相同的权利,更好的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通过职业教育不断地提升农民的知识水平,逐渐培养懂技术、会经营的农业人才,积极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将先进的技术逐渐转换成生产力。努力增加农村科技发展的投资量,种植先进的农作物,饲养经济效益高的猪、牛等动物品种。积极进行农作物和牲畜的病虫害的学习,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在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实现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发展。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应当以破坏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积极发展农村生态旅游,发挥农业的环境和生态效益。禁止乱采乱挖,严格资源开发项目的审批,考虑农村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充分考虑城市和农村利益的协调,共同促进农村和城市的共同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繁荣发展。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篇2

当前,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形势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改革开放结束了计划经济对农业生产的束缚,而目前国家又把农业当做立国之根本加以扶持,使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工农产业结构已由量变阶段逐步过渡到质变阶段,已逐步由农业支持工业转向工业反哺农业。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工业化进程已经走出很远,而农村生产力发展依然很滞后,城乡收入差距依旧很大,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目前我国已具备城市带动农村发展的条件,所以现阶段要改变生产要素的流动方式,把资源尽可能集中到农村去,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和公平正义。

当前首要任务是实现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农村整体竞争水平,增加农村人口收入。目前我国农业已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机械化生产,但信息化水平不高,仍旧以家庭生产为主,规模化生产和经营水平有限,农村劳动力不能彻底的解放出来,农民生活水平仍然低下,部分地区农民仍旧生活在贫困线以下。面对当前的实际情况,我们应当认识到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问题根本在农村,重点难点在农民。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发展其它一切事业的立足点。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有机构成部分。因此,当前我国必须集中精力解决好农村问题,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使农村面貌从根本上得到改观。

二、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在转型期的新变化

随着工农产业结构的质性变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研究今后将侧重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发展。随着工业反哺农业的深入铺开,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研究将被打破,今后将更加注重农业经济的整体性研究。而农产品包装推广、农村物流的创建发展,绿色食品的培养个种植等都将成为学科关注的主要方面。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力冲击下已逐步瓦解和破除,农业经济学科的发展必须充分重视这一变化,跟上发展的潮流,更好的为农业和农村发展服务。面对当前城乡一体化的形势,城乡生产要素的广泛流通无疑将成为学科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

此外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还将受到农村现代化战略性驱动的影响。农业现代化要以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为前提,要注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而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循环发展理念将直接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对农业发展方式研究的根本方向上的变革。而研究方向的改变又会反过来进一步倒逼农业经济管理思维方式的变革和颠覆。此外,由于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依旧远远滞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农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依旧不强,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所以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风险和机遇也将成为以后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研究侧重点。

我国农业经济管理学科长期受传统教育影响,侧重于理论研究,实践性不强。农业科研工作者受传统思想束缚,不愿下基层、下农田,研究成果不能很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服务于农村和农业。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的深入发展,转轨以后的经济市场要求理论研究者要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知识,为适应这一新变化,高校应侧重于农学的实践类教学,多开展调研实践活动,为我国农学研究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储备人才。

此外我国农学研究也日趋多样化和综合化,学科之间相互交叉,计算机技术、数理知识、管理知识等日渐融合进农学研究。在此背景下,高校应着力拓展在读学生的知识面,大力培养掌握扎实专业知识,拥有渊博知识面,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

三、新形势下,关于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

我国农业经济进入转型期以来,发展势头良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国仅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为世界粮食安全与繁荣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另一方面,我们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的农业发展水平还很有限。必须提高我国的农学研究水平,大力培养高产优质的杂交粮食作物,加大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扶持力度。另一方面面对进口农作物,应持有相对慎重的态度,对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应本着对全体国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进行反复的论证研究决定。

新形势下,我们应当看到农业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巨大机遇,在国家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的背景下,利用政策优势,整合起农业经济管理学科的强大人才队伍,拓展研究方向,发展生态农业,促进农业信息化水平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展,在全球农业市场竞争中抢占战略制高点。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篇3

二、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

(一)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

在深入研究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二者之间关系前,有必要明确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才能够从整体上掌握当前农村金融发展的影响作用。基于此,本文采用线型回归分析法,从农副业、种植业以及农民收入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当前,金融机构在进行农业贷款时,除农副影响值为正以外,对农业以及农民收入总量的影响都为负值,而农村乡镇企业贷款对农村经济的增长影响很大,因此,金融机构所进行的农业贷款在农业经济中的影响作用并不大。这就充分说明当前农村金融的发展滞后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因而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因此,深入分析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是当前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也只有正确的把握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才能将农村金融的发展推上崭新的高度。

(二)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的关系集中表现在前者对后者增长机制的影响上。农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有效的提升了金融系统的效率,从而优化了金融资源的配置,这样就使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得到了提升,进而推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在农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农村的金融市场在竞争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完善,金融行业的各项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金融的功能逐渐丰富化,在此过程中,就会增加自身的吸储能力。而储蓄率的提升就会使储蓄份额不断加大,这就带动了农村投资的发展,进而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增长。但是,农村金融的发展也会导致储蓄率的下降,农村金融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使资本的流动性变强,进而金融风险得到分散,而储户能够根据自己所需随着在金融机构取得现金,这就使储蓄率下降。利率是影响储蓄率的原因之一,而由于利率是根据金融市场的发展而变化的,所以,储蓄率的升降是非固定性的,但是无论储蓄率升降,都能够充分的证明农村金融的发展影响到了储蓄率,从而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增长。农村金融的发展还通过“转化率”的方式影响到了农业经济的增长。金融储蓄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向金融投资转化,当金融发展水平得到提升时,其投资的转化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是金融体系自身所具备的功能。具体转化过程为:金融体系首先通过吸储的方式,实现成本积累,通过支付信息成本来实现对所吸储蓄的控制,这样实现投资的过程中,金融机构就获得了利润。而在所获得资源中,存在着一部分无法控制的资源,这部分资源无法通过投资的方式进行利润的转化,因而便以存贷差的方式转入金融机构以及证券商。在整个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金融的运作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从而通过成本的降低,在实现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使农村金融走向了市场化的道路,这就为提高农业经济水平奠定了基础。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篇4

一、农业在海南经济中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没有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便没有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马克思早就说过:“农业劳动是其他一切劳动得以独立存在的自然基础和前提。”马克思的这一科学论断,揭示了农业发展的本质。根据海南发展战略目标要求,今后海南国民经济是地工农业协调作用、城乡协调发展、三大产业相互促进。“九五”时期到2010年,农业在海南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1、农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农业是海南经济的重要部门和最大产业,产值一直遥遥领先。建省后,海南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所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所下降,但农业在海南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仍处第二位。“八·五”时期至1996年,农业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0%—40%之间,均高于第二产业工业所占的比重;1996年,全省人均农业产值为2009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按照经济发展规律,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相对来说,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会越小。如英国、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发达国家,其农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为2%—12%。从海南的发展情况看,农业在海南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下降是缓馒的,并且与世界相比差距很大。说明海南现阶段仍然是经济不发达、以农业作为国民收入主要来源地地区。同时,在海南轻工业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的比重至今仍达60%。如果没有农业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就不可能实现快速稳定的增长。

2、农业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农业的发展,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首先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最古老、最具有生命力的产业,早在数千年以前,人类就知道种植可以食用的作物和驯养可以役用的动物。人类所需的基本食物,过去来源于农业,现在来源于农业,在可预知的将来仍然主要来源于农业。当今世界,无论工业如何发达,离开农业,食品工业仍然制造不出人类所需要的基本食品。即便象美国这样发达的国家,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到3%,上述状况也没有多大改变。由此可见,农业在海南经济中起着其他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次,海南是个农业省份,有农民54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6%。在社会就业人员中农业负担着60%以上社会劳动者提供就业和生活来源的艰巨任务。当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将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但这将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在未来几十年农业仍将是提供就业机会最多的重要产业。因此,农业的状况如何,关系到海南能否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正如同志所说:“农民的状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农村的稳定是整个社会稳定的关键,所谓:“无农不稳”就是这个道理。

3、农业是海南工业发展的基础

目前,海南60%的轻工业原料来自农业,如制糖业、食品加工业、制革业、橡胶制品业、造纸业、酿酒业、饮料业等轻工业其原料主要依靠农业。也就是说,工业对农业有很大的依从性,农业对工业有着很大的制约性。同时,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和发动因素,农业充分发展的结果,不但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和低级产品,而且农民购买力增加,对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需求量增加,又将为工业提代广阔的市场,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又为工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因此,要加快发展海南地方工业,首先要发展农业,重点发展进口替代型工业,使工业产品成本降低,产品的附加值提高。

4、农业是第三产业健康发展的物资保证

农业不仅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贸易业、旅游业健康发展的物资保证。

首先农业为市场提供丰富的农产品,促进了市场的繁荣活跃。其次农业是海南出口创汇的重要来源,在出口贸易中,农产品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品出口额占30%。三是农业与旅游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向农村进军是今后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建省近十年,海南旅游业有了一定的发展,并且绝大部分旅游点在农村或郊区。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业、商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使农村面貌得到改观。如我省通什市番毛乡,八十年代还是一个贫穷落后的黎族山村,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发展旅游业,建成黎族文化村旅游点,全村有70%的农民除了搞农业生产外,还从事第二“职业”即从事交通运输业、贸易业等第三产业,如今已有80%的农民达到小康生活水平。旅游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业的发展又促进了旅游业的兴旺。如林业维系着海南森林旅游业的兴衰;农业提供的土特产品,促进了旅游产

品的开发;农业提供的山珍海味、热带瓜果等丰富的食品,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

5、发展农业,海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首先海南的光热资源丰富。海南四季如春,光热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2—26℃,日照时间长,农田终年可以种植农作物且生长快,各种农作物年均可收获2—3次,同内地相比,耕地产出效益高。其次是生产反季节瓜菜在国内外市场占有较大的优势。海南冬季温暖如春,是一个天然大温室,冬季农田播种面积大,因此,开展冬季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潜力。近几年,海南的反季节瓜莱在国内外市场的占有率越来越高,同时,由于这一优势,海南目前是我国南繁育种的重要基地。三是海南热带作物资源丰富。农作物除了粮、果、瓜、莱等作物外,还有橡胶、咖啡、南药等品种繁多的热带作物。海南橡胶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咖阀民胡椒产量占全国的50%,椰子、腰果占全国的99%。此外海南还有许多国家重点保护的稀有贵重热带森林。四是海洋资源丰富,是发展海水养殖的优良场所。海南四周环海,海岸线长达1528公里,沿岸天然港湾多,浅海滩涂面积广阔,发展海水养殖业具有很大的优势。优厚的自然资源为海南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二、海南农业的现状与问题

建省近十年来,海南农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伟大的成就。1996年,农业生产总值达144亿元,比1987年增长1倍,九年间,平均每年增长8.4%,人均农业产值2009元,居全国第一位;粮食产量达207万吨,比1987年增长55%,人均占有水平由1987年的185公斤上升到1996年的290公斤,增长34%。肉禽蛋类、水产品、蔬菜、瓜果人均产量较1987年增长56%—2.7倍。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大大丰富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同时,农民收入不断提高,绝大多数农村居民解决了温饱问题并向小康生活迈进。但由于海南农业原有基础差,底子薄,起步晚,因此,农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海南建省办特区以来,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目前拥有充足的电力,便利的交通,这为海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但农业内部的基础设施仍较薄弱,与我国先进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农业后劲明显不足。具体表现在,农业生产技术条件脆弱,抗灾抗害能力差,至今依然没有摆脱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1996年,海南农业机械总动力176万千瓦,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34%千瓦,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04千瓦,比山东、江苏、广东等先进省份更低,灌溉设施老化,农田水利有效灌溉面积只有17.6万公顷,总总耕地面积40%,农业人口人均拥有量为0.03公顷,为全国平均水的60%,其中旱涝保收面积仅占43%。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

2、农村投资环境不利,阻碍农民的投资行为

农户始终是农业投入的重要主体。据1996年农村住户调查统计,在生产性支出中,农民自筹资金投入占70%,而借贷性支出只占30%。据有关统计资料测算,建省以来,农民投入占农业总投入(包括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5—80%。尤其是在农业生产所需物质资料的投入方面,如种子、化肥、农药等,农民投入几乎占了绝大部分。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农民在农业资金投入方面还具有一定的潜力,但由于投资环境欠佳,如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高,农民负担重,农业的比较效益大大低于其他产业,难于激发农民对农业的投资热情,造成农民的绝大部分收入用于住宅建设和其他非农产业上。虽然近两年国家通过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农业资金的回报率,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农村一高(农贸价格高)、一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3、农业技求水平不高,科技成果推广率低

海南科技教育水平落后,农村科技力量薄弱,农业人口素质低是造成耕作方式落后,资源使用浪费,生态环境恶劣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海南目前有农业技术人员3500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20人,农艺师820人,在农业人口中,每1700人才有一个农技人员,与全国相比,海南农技人员的总数仅高于和天津,30个省市中排28位。而在农村劳动力当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12%,初中占30%,小学占43%,文盲占15%。如此文盲、半文盲占大多数的地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不可想象的,同时,海南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低,1996年,农业总产值增长幅度中仅有3%来自科技进步的成果。

4、资源优势未充分利用及利用不合理并存

海南土地资源利用率不足60%,尚有荒地约130公顷。可使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95公顷,仅利用了10%,可供养殖的淡水面积8万公顷,大部分还没有利用,说明海南的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同时,资源的利用又存在盲目性和不合理性。根据海南的自然资源优势,渔业及畜物业生产理应成为海南农业发展的主要产业。但目前海南农业总产值中,渔业产值仅占16%,年人均拥有水产品67公斤,相当台湾人均水平30%;畜牧业没有成为一个自我发展的独立产业,社会化程度低,其产值占农业总产值为19%,说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同时,由于资源利用的盲目性,不同程度的造成水上流失,土壤肥变下降,森林资源减少等农业生

态的破坏现象。

三、为了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必须坚定不移地抓好农业这个根本

1、摆正农业的位置,避免决策失误

邓小平指出:“我们从宏观上管理经济,应该把农业放在一个恰当位置上”。农业虽然是基础产业,各项产业之母,但却是一个弱质产业,主要表理在:一是海南农业基础装备水平低,抗灾保收能力差;二是经营规模小,社会化程度低;三是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农业这个弱质产业,我们应该摆在什么位置非常重要。由于海南国民经济目前所处阶段(经济水平不高、各方面都急需资金)和农业自身的特殊情况所决定,农业容易出问题,稍一放松,就很容易被挤掉。我们任何时期对农业形势的估计都应持慎重的态度,摆正农业位置,避免出现那种热热闹闹地:“讲基础”之后,又静悄悄地“挤基础”以至简单的按照比较效益高低来配置资源的倾向。因此,发展农业,首先要提高认识,摆正农业的位置,并取得共识,这样行动上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2、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由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周期特别长,因此主要靠政府的投入。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海南财政支援农业支出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在全省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中,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受比较效益高低的影响,地方财政收入的大量资金重点投入于利润高、见效快的非农业上。如1996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不包农民自筹资金)7.7亿元,占全省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由“七五”时期的28%下降至5.3%,与非农业投资相比相差了3倍多。因此,要建立农业投入稳定增长机制,除了正常税收的积累外,如每年从二、三产业利润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农业发展基金,或向社会征收粮食消费税,或从一切基本建设中抽取农业发展基金等。以保证水利开发、农田防护、技术改造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3、优化资金投向,推动农业经济增长向内涵型转化

我省目前的农业经济,基本上还是粗放型经济,农业比较效益低是一个普遍性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即追求资本投入和劳动力投入的高回报率、高附加值,使农民经济增长向内涵型、质量型、效益型转化。而追求资本的高回报率,高附加值,关键在于优化资金的投向。

农业投入不能“撤胡椒面”,必须适应新形势,优化投向,提高产出成果,使有限的耕地和资金用在关键的地方,使之产生增产增收增后劲之功效。一是把资金投在拳头产品上,农民看得见、摸得着、行得通、推得开的经济作物上。二是把资金投在科学技术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资金投在科学技术上前途远大,大有作为。农业投放的最佳回报是科技含量产品,科技与农业的结合,是农业发展的最大潜力所在。三是把资金投在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使之产生辐射四方的效应。

4、充分而合理的利用资源优势,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篇5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

1.科学规划生态立城

按照黑龙江省农垦总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管理”的要求,坚持“生态城镇、绿色家园”的规划建设理念,确立了“东兴园、西拓城、南强工、北商贸、中兴文化”的小城镇发展思路,精心打造场部中心城和第二、十一、十二管理区卫星城,将农场的建筑风格与北大荒文化有机融合,探索出一条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小城镇化道路。2008年以来,农场共搬迁居民点27个,搬迁居民3672户,转移安置8078人,城镇化率达到87%。

2.城镇功能完善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

农场加强社区管理,注重公共服务,不断完善城镇功能,设置了街道办和居委会,配备了卫生管理员和专用卫生清扫车,加强道路、环境卫生、垃圾、草坪、公园、城镇6个方面管理,做到场区网格化管理全方位覆盖。逐年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将乡村住宅的功用性与都市住宅区服务的完善性相结合,力求体现乡村住宅的舒适和都市住宅区服务的完善。关注城镇建设发展中的弱势群体,新建廉租房小区户均面积44平方米。

3.产业兴城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就业

近年来,农场在城镇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物流仓储等规划建设中预留发展空间,注重工业园区的建设。先后投资4525万元用于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完成172万平方米的园区建设,逐步构建了以稻米加工、生物肥生产、生物质能源开发、粮深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现已入驻企业达19家,粮食安全储存能力达到15.2万吨,解决就业1200人。通过与中铁集装箱、中海集团、信风海运集团、锦州港务局、营口港务局合作,实施陆港多式联运项目建设,2013年新建的第三条铁路专用线即将投入使用,为农场获得部级粮食物流示范单位、省级稻米加工园区荣誉称号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境外农业开发

1.政策与资金扶持职工境外开发

对境外农业开发的职工,农场给予相应政策和资金扶持,并帮助种植户解决在国外的粮食仓储和销售难题。2013年,选派了2户优秀种植户赴朝鲜罗先市耕种水田980亩,投入农业机械及生产资料近百万元,建造了标准化育秧大棚和高标准农田,取得了较好的收益。2014年,农场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租种水田24300亩,遴选10户共45名种植经验丰富的科技示范户,委派4个管理团队负责服务协调和技术指导。

2.项目合作加大境外农业开发力度

2011年,农场与北大荒丰缘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在澳洲建立示范农牧场及控股港口建设项目,建立示范农牧场52万亩,控股港口年货物进出量300万吨,已完成产权交割,当年完成播种面积22.6万亩;2013年,农场与北大荒丰缘麦业集团合作,在澳大利亚西澳洲购买耕地52万亩,并租种耕地70万亩,种植的油菜、小麦、大麦等作物均取得了较好的收益。

(三)产业发展

1.牢牢抓住农业立场根本

10年来农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累计完成投资达10761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资6375万元,农场自筹资金4386万元,开发改造中低产田10.4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投资近400万元实施了农业信息化项目,完成建设标准化奶牛小区2座和蔬菜大棚基地1处,建设了云山南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目前,全场实现统一标准化统供芽种率100%,建立了标准化集中育秧基地39处,标准大棚5942栋,航化作业面积约43万亩,旱田综合防病健身促早熟10万亩;水利设施、农机更新投资达9624万元;落实完善规模展示田及新优特品种展示田20处。

2.稳步调优结构推进产业升级

近年来,农场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注重以产业拉动的方式促进农场经济健康发展,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了近6年的最高水平(如图1、2所示),呈现出第一产业比重逐年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年增高,第三产业相对保持稳定的发展趋势。2013年,农场实现生产总值170081.6万元,第一产业增加值81211.7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53873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4996.9万元,人均纯收入2.6万元,全年实现粮食总产29.46万吨。

二、主要经验

(一)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双层经营体制机制

农场重点扶持中型家庭农场、种植联合体和合作社,稳步推动土地流转,控制土地流转规模,避免土地过度集中,以多占有资源者多承担地租的方式,平衡职工利益,并进一步规范旱田种植联合体、种植合作社的运作,鼓励以多户联合方式经营土地,避免和减少少数人种多数田所带来的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实现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巩固和完善了“大农场套小农场”的双层经营体制,形成了“以国有农场为核心、以家庭农场为主体、以种植联合体和合作社为辅助”的新型双层经营体制机制,为垦区全面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提供了范例。

(二)“产业城镇化”助推农场“四化融合”发展

农场适度稳步推进城镇化建设,注重把握好资金保障与建设速度、城镇发展与产业升级、城镇规模与人口就业、城镇建设与城镇经营管理等4个方面的“平衡点”,依托管理局省级经济开发区建设区域性工业园区和仓储物流中心,大力招商引资和引导入驻企业开展粮深加工项目建设,培育了多个绿色食品标识产品,积极开展多式联运商务推介活动,增强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集聚,提升了二、三产业比重,推动了小城镇的产业转型升级和农业富余劳动人员就业,2008年以来农场实现年平均净利润4353万元,年平均净资产增长率251.88%,整体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逐步形成“以城养城”和“以业兴城”的良性循环,探索出一条垦区“产业城镇化”助推“四化融合”的发展路径。

(三)境外农业开发“两翼多元”发展

农场按照总局和管理局战略部署,以国际视野谋划对俄、对朝、对澳开发。特别是提出“一路一带”战略以来,农场进一步抢抓历史发展机遇,超前抢占国外农业资源,与北大荒丰缘麦业集团在澳大利亚建设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基地,与新友谊农场联手进行俄罗斯农业开发,在扩大境外农场耕种规模、完善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拓展农场经济发展空间,实现了“两翼多元”发展,为垦区各农场积极推进境外农业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三、问题挑战

(一)土地承包企业所得税征收亟待规范

2013年,鸡西国税局按照省局的统一布置,对农场的非职工土地承包费收入自2009年起要征缴25%企业所得税,农场及时与当地国税局进行沟通协调,截止到目前仅开展了摸底调查工作,并未征缴企业所得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一是2009年和2010年的非职工土地承包费收入免税没有政策支撑,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存在一定的困难;二是国家税务总局和省国税局口头上认可农场从2011年1月1日开始可享受国家税务总局第48号公告第八十六条委托经营方式的税收优惠政策,但农场的承包经营方式实际上并不属于委托经营方式,如不规范处理,将会为日后的企业所得税缴纳问题留下极大的隐患。

(二)境外农业开发急需国家扶持政策

目前,农场在俄罗斯租种的土地,都是从二包、三包等渠道获得,租金高、土地条件差,相关服务没有保障,一定程度上缺乏总局和管理局层面的统一协调和沟通机制,在生产资料筹备、技术服务、产品处理、加工、销售以及信息、法律等方面与境外合作方的合作存在一定困难;域外开发的农户资金能力有限,仍需农场垫付资金维系生产和购置机械,存在资金运行风险。因此,亟需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垦区境外农业开发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特别是在土地、农机购置等方面亟需相关政策和项目支持。

(三)资金流动性问题制约农场经济发展

近年来,农场在危房改造及整体搬迁上投入大量的资金,城镇后续管理维护成本上升、物业管理、城镇环境和基础设施配套资金缺口较大,加上职工工资、“五险一金”和办社会支出的叠加效应,农场资金周转较为困难,目前农场资金的流动性及偿债能力达到了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如图3所示)。而农场收入来源中40%来自于土地承包费收入,由于土地地租不能上调,作为农场重要经济来源的农业承包收入长期保持同一水平,难以满足逐年递增的“五险一金”、城镇维护费用、工资正常增长等方面支出,资金紧张的局面难以缓解。如何实现保证农场经济发展与职工减负的利益平衡是当前农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四、对策建议

(一)以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

建立与农场先进生产力相适应的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规范土地承包制度,继续推行土地适度规模、集约化经营,合理确定承包条件、年限、金额等事项,禁止变相增加职工负担;继续巩固和完善家庭农场这一农场基本经营主体,着力培育专业种(养)大户、种植联合体、农工合作社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积极支持产业化龙头企业,构建产加销一条龙的产业化发展模式,鼓励和扶持各类金融性合作组织参与产业分工和产业升级,最大化激发职工参与市场竞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带动产业化、市场化,带动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加工物流,努力创建农场自有农产品品牌,努力提高电子营销水平,切实提升市场竞争力,为农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涵养后劲。

(二)以区域性仓储、加工、物流中心为载体

着力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农场以“部级粮食物流中心”为平台,整合产业发展要素,积极引导现有稻米加工企业,通过组建稻米加工协会或联合体,实现产前、产中、产后的资源、信息、市场共享,不断完善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积极建设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全程质量追溯,持续推进粮食仓储、烘干和物流体系建设,积极做好内陆港业务的拓展开发,提高货场和港口发运量,有效降低产品运输成本,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大域外开发力度,继续扩大在澳合作种植面积,积极组织落实种植户赴俄开发种植耕地,为农场可持续发展涵养后劲,努力打造以全产业链为核心的农业物联网。

(三)以处理好各方利益链接为切入点

掌握好境外农业开发速度与质量的平衡点。在符合国家域外开发大政策的前提下,结合农场实际情况,应积极与国家农业部、农垦局等相关部门沟通协商,争取给予垦区农场在对俄、对澳等国家农业项目开发方面的政策扶持,建立总局、管理局、农场三级统一协调机制,畅通政策落实渠道,把握好境外农业开发的速度和质量的平衡点,注意保护境外农业开发家庭农场利益,处理好国有农场、境外合作伙伴和境外家庭农场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

五、结论

(一)探索出一条以农业现代化带动新型城镇化

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路径,对于垦区各农(牧)场推进“四化同步”具有引领作用。多年来,八五〇农场科学准确把握总局统筹发展方针,在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城镇经营管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域外农业开发等方面秉持了“稳中求进、开拓创新、富民强场”的发展思路,走出了一条“区域性加工物流中心带动农牧业发展”的产加销一条龙产业化发展模式,探索出了一条以农业现代化带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四化同步”发展路径,初步实现了“四化同步”融合发展。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篇6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重要性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想中历来倍受重视,关注农业的发展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态度。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之一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多次论述了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形成了系统的农业经济思想,对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农业是根本,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一个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均普遍发生作用的规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正经历着逐步由农业大国转向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进程,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问题的解决,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绝对必要条件。邓小平在规划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蓝图时,高度评价了农业的战略地位,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1]在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农业也是重点”。[2]从而为我国农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出了准确的定位,这也是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的出发点。对此,邓小平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离不开的第一产业,也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发展国民经济要以农业为基础,这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规律。农业在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外汇、环境等五个方面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几次大的起伏,都是因为农业的大起大落引起的。邓小平指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3]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进步,国民经济将失去发展的基础。因此,邓小平同志在思考和设计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时,始终不忘农业。

第二,农村的稳定,是全社会稳定和安定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国,当时其中80%是农民,这样庞大的群体能否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局面稳定与否。所以,邓小平在谈到我国农村改革基本经验时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4]“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

第三,农民富裕是全民富裕的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而我国人口中的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农民是我国人民的主体,农民的状况构成了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国情之一。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是我们规划共同富裕历程的前提,也是我们衡量共同富裕的真正尺度。因此,邓小平在规划现代化建设蓝图时,考虑的两个前提,即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实际上就是从农村考虑的。在设计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步骤时,邓小平也着重从这一群体出发,指出: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6]“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二、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高水平的集体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解放后的三年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取得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我们党对领导全国社会主义集体农业既缺乏经验,又缺乏清醒的头脑,农业在化和运动中遭到了严重挫折。上世纪60年代初,农业一度在经济政策的调整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好景不长,接着,的极左路线极大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严重破坏了农业集体经济。

新时期,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什么?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我们怎样正确把握农业长期改革和发展的全局?这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在农业领域里的体现,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理论上突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央支持和邓小平同志的大力倡导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冲破重重阻力,在我国农村全面铺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振兴了整个农业,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村由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也正是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中,邓小平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1990年3月3日,他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两个飞跃”思想,即,“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第一次飞跃”的核心内容,也是新时期我们党在农村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在这一飞跃的实现过程中,邓小平同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可以说,早在60年代他就萌发了这一思想。1959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安徽、湖南、广东、广西等省的农民自发地搞起了各种形式的包工、包产到户,当时的中央内部对此看法不一。邓小平同志坚决支持了当时农民的这一创造。1962年7月在接见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同志的讲话时,他提出了支持的观点:“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9]这在当时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的。当然,在“左”的指导思想下,当时的包产到户仅仅是昙花一现。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农村再次兴起大包干,邓小平自始至终给予了肯定。当时,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18户农民冒风险率先搞起了包干到户,在全国各地引起了极大反响,一些中央领导同志想不通,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坚决予以支持。1980年5月,他就农村经济政策问题发表了讲话,明确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10]他的支持和肯定,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热情,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快得以在全国推行。此后,他还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谈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带来的显著变化和深刻意义,正如万里同志后来所说:“中国农村改革,没有邓小平的支持是搞不成的”。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户分散生产经营形式引入到集体经济,赋予农民相应的生产经营自,产生了以农户为主的相对独立的新的经营层次。这样会不会削弱和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呢?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邓小平充分表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则坚定性,始终坚持:发展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总方向。上世纪60年代,他在谈到要使包产到户合法化时,强调指出:“总的来说,在全国,要巩固集体经济,也就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根本方向。”[12]把巩固集体经济与巩固社会主义相联系,阐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总的方向。上世纪80年代,他在肯定包产到户时,针对部分同志的担心,又一次指出:“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13]上世纪90年代,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十年左右的经验基础上,他在强调应当长期坚持这一制度的同时,再次强调:要“发展集体经济”,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高水平的集体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农业经营方式上引起了根本性的变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但是,这种经营方式是以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为基础的,形成了分散的、平均的、小规模经营格局。由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这种经营方式从长远来看会成为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实现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为此,邓小平遵循实事求是精神,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14]这条道路也就是,我们在长期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方、群众愿意的情况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化、适度集约化之路。可以说,这也是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农业的主要问题是粮食问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类社会要生存,一个国家要发展,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吃饭问题,如果连饭都吃不饱,那就根本谈不上别的发展。因此,在确立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同时,邓小平多次强调了粮食生产的重要地位。在谈到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时,他特别指出:“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

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占世界7%的耕地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生存的压力在时时提醒我们要时刻重视粮食的生产。如果不首先解决吃饭问题,不解决温饱问题,局面将难以想像,一切都无从谈起。1982年5月,邓小平在同一位外国元首谈论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时说:“重视发展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16]目前,我国由于人口的基数大,每年仍以近千万的速度增长,仅仅考虑硬性的生存性消费,粮食消费也会每年以相应的速度在增加,如果考虑到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粮食的需求则更大。而我们的耕地却一度以每年三四百万亩的速度在减少,诸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灾毁耕地等等。即使不考虑耕地减少因素,耕地的增加也是有限的。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可开发耕地约为1亿亩,通过土地整理可增加的耕地约1亿亩,工矿废弃地复垦可增加的耕地约1400万亩,合计仅仅只有2亿多亩。从上我们可以概括出我国的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形势,一是需求量不断增长,二是供应量增长有限,粮食的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针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83年,邓小平在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农业要有全面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2000年要生产多少粮食,人均粮食达到多少斤才算基本过关,这要好好计算。2000年总要做到粮食基本过关,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做到粮食基本过关并不容易,要从各方面努力”。

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一些地方领导对抓农业的热情不够,把创政绩放在农业之外,农业基建投资严重不足,农村乱收费、乱摊派致使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水平逐年下降。自1985年之后,直到90年代初,我国的粮食出现了4次下降。1985年下降6.9%,1988、1991和1994年分别下降2.2%、2.5%和2.5%,粮食总产量在1990年达到4.46亿吨以后连续4年俳徊不前。针对这一问题,邓小平早在1986年就提醒我们注意:“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少,农业生产水平降低,中国农业将进入新的徘徊时期,这是值得注意的。”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粮食问题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农业问题,还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生存与安全问题,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和前途问题。

四、农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技

经济学家迈克尔•P•托达罗在《经济发展》一书中谈到农业问题时,将世界农业分为两种不同的耕作类型:一是发达国家的高效农业。在这种农业中,生产力水平和每个农民的产出水平都很高,所以极少量的农民便能够供养整个国家的人口;另一是发展中国家的低效率和低生产率的农业。(在这种农业中,农业部门在许多情况下仅仅只能供养农业人口,根本谈不上供养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甚至连最起码的生存水平都无法满足。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状,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通过比较也可以找出解决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的出路和希望,那就是由传统低效低产出的落后农业转向现代高效优质农业,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走“科教兴农”之路。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农民的整体科技水平、农业科技人员相对数量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差距。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培养了相当数量的农业科技人员,但大部分流到非农业部门,使得我国每万名农业人口仅拥有6名左右的农业科技人员,而西方发达国家则是40多。同时,我国农民文化程度低,对科技的接受能力非常有限,也缺少对科技的内在需求,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仅负担耕地0.32公顷,年生产粮食1200~1300公斤,只能供养3~4人,发达国家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可达100~200公顷,年生产粮食数10万公斤,可供养80~90人。

针对这样的对比差距,邓小平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科教兴农”的思想。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19]“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20]政策可以影响人的积极性,科技则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高人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能否在生产中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则最终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发展、普及、推广与应用。我国属于耕地资源紧缺国家,不论从现实角度讲,还是从长远角度看,要使我国农业真正走向现代化,必须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加速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离不开数量充足的农业科技人才,离不开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对此邓小平提出:首先“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21]而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机械化,二是农业的生物化。即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的农业大国来说,农业生物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更具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邓小平在谈到农业科技时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

农业科学技术作用的发挥,根本上说,最终还必须通过农民来完成,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对此,邓小平早在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各类学校的发展比例时就说:“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只有广大农民的素质得到了切实提高,才能使他们接受科技成果的能力增强,才能使科技成果真正地运用到农业经济领域,才能使科学技术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另外,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还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济;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强调减轻农民负担等等。这些思想观点与上述几个方面一同构成了系统的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贯穿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之中,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指导思想。

【摘要】邓小平就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观点:农业是根本,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中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实现两个飞跃;农业的主要问题是粮食问题;农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技等等。这一系列理论观点相互联系,构成了系统的农业经济思想,对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粮食;发展;科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重要性在经济政策和经济思想中历来倍受重视,关注农业的发展是我们党和政府的一贯态度。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成员之一和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多次论述了农业发展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理论观点,形成了系统的农业经济思想,对新时期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农业是根本,是经济发展战略重点之一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这是一个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均普遍发生作用的规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正经历着逐步由农业大国转向工业化国家的历史进程,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问题的解决,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绝对必要条件。邓小平在规划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蓝图时,高度评价了农业的战略地位,指出:“农业是根本,不要忘掉”,[1]在我们整个经济发展的战略中,“农业也是重点”。[2]从而为我国农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出了准确的定位,这也是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的出发点。对此,邓小平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第一,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农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离不开的第一产业,也是重要的“基础产业”。发展国民经济要以农业为基础,这是一个重要的经济规律。农业在产品、市场、生产要素、外汇、环境等五个方面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历程来看,几次大的起伏,都是因为农业的大起大落引起的。邓小平指出:“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3]没有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的进步,国民经济将失去发展的基础。因此,邓小平同志在思考和设计我国经济发展战略时,始终不忘农业。

第二,农村的稳定,是全社会稳定和安定的基础。中国是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人口大国,当时其中80%是农民,这样庞大的群体能否稳定,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局面稳定与否。所以,邓小平在谈到我国农村改革基本经验时指出:“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我们首先要解决农村问题。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4]“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

第三,农民富裕是全民富裕的基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本质的重要体现。而我国人口中的绝大部分生活在农村,农民是我国人民的主体,农民的状况构成了中国社会最基本的国情之一。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是我们规划共同富裕历程的前提,也是我们衡量共同富裕的真正尺度。因此,邓小平在规划现代化建设蓝图时,考虑的两个前提,即底子薄、人口多耕地少,实际上就是从农村考虑的。在设计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步骤时,邓小平也着重从这一群体出发,指出: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2000年比1980年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6]“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

二、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有“两个飞跃”: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发展高水平的集体经济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解放后的三年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取得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农业生产获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后来的实践中,由于我们党对领导全国社会主义集体农业既缺乏经验,又缺乏清醒的头脑,农业在化和运动中遭到了严重挫折。上世纪60年代初,农业一度在经济政策的调整中得(到了恢复和发展,但好景不长,接着,的极左路线极大挫伤了农民的积极性,严重破坏了农业集体经济。

新时期,中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是什么?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过程中,我们怎样正确把握农业长期改革和发展的全局?这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理论问题在农业领域里的体现,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探索,在理论上突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中央支持和邓小平同志的大力倡导下,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冲破重重阻力,在我国农村全面铺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振兴了整个农业,给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农村由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也正是从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中,邓小平为我国农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1990年3月3日,他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时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两个飞跃”思想,即,“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第一次飞跃”的核心内容,也是新时期我们党在农村的一项长期基本政策。在这一飞跃的实现过程中,邓小平同志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可以说,早在60年代他就萌发了这一思想。1959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安徽、湖南、广东、广西等省的农民自发地搞起了各种形式的包工、包产到户,当时的中央内部对此看法不一。邓小平同志坚决支持了当时农民的这一创造。1962年7月在接见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同志的讲话时,他提出了支持的观点:“农业本身的问题,现在看来,主要还得从生产关系上解决。……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9]这在当时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识的。当然,在“左”的指导思想下,当时的包产到户仅仅是昙花一现。上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农村再次兴起大包干,邓小平自始至终给予了肯定。当时,安徽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18户农民冒风险率先搞起了包干到户,在全国各地引起了极大反响,一些中央领导同志想不通,关键时刻,邓小平同志坚决予以支持。1980年5月,他就农村经济政策问题发表了讲话,明确指出:“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10]他的支持和肯定,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热情,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很快得以在全国推行。此后,他还多次在不同的场合谈到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带来的显著变化和深刻意义,正如万里同志后来所说:“中国农村改革,没有邓小平的支持是搞不成的”。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把农户分散生产经营形式引入到集体经济,赋予农民相应的生产经营自,产生了以农户为主的相对独立的新的经营层次。这样会不会削弱和改变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呢?这是一个关系到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此,邓小平充分表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原则坚定性,始终坚持:发展集体经济,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总方向。上世纪60年代,他在谈到要使包产到户合法化时,强调指出:“总的来说,在全国,要巩固集体经济,也就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制度,这是根本方向。”[12]把巩固集体经济与巩固社会主义相联系,阐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总的方向。上世纪80年代,他在肯定包产到户时,针对部分同志的担心,又一次指出:“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13]上世纪90年代,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十年左右的经验基础上,他在强调应当长期坚持这一制度的同时,再次强调:要“发展集体经济”,农村经济最终还是要实现高水平的集体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在农业经营方式上引起了根本性的变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劳动群众的积极性,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和活力。但是,这种经营方式是以土地按人口平均分配为基础的,形成了分散的、平均的、小规模经营格局。由于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这种经营方式从长远来看会成为进一步提高农业效益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制约因素。实现中国农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在充分考虑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为此,邓小平遵循实事求是精神,指出:“我国农业现代化,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14]这条道路也就是,我们在长期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在有条件的地方、群众愿意的情况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化、适度集约化之路。可以说,这也是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农业的主要问题是粮食问题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类社会要生存,一个国家要发展,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吃饭问题,如果连饭都吃不饱,那就根本谈不上别的发展。因此,在确立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和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同时,邓小平多次强调了粮食生产的重要地位。在谈到将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若干重要问题时,他特别指出:“农业,主要是粮食问题。”

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是人口多耕地少,占世界7%的耕地要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生存的压力在时时提醒我们要时刻重视粮食的生产。如果不首先解决吃饭问题,不解决温饱问题,局面将难以想像,一切都无从谈起。1982年5月,邓小平在同一位外国元首谈论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时说:“重视发展农业,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16]目前,我国由于人口的基数大,每年仍以近千万的速度增长,仅仅考虑硬性的生存性消费,粮食消费也会每年以相应的速度在增加,如果考虑到消费结构的变化,对粮食的需求则更大。而我们的耕地却一度以每年三四百万亩的速度在减少,诸如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灾毁耕地等等。即使不考虑耕地减少因素,耕地的增加也是有限的。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后备土地资源可开发耕地约为1亿亩,通过土地整理可增加的耕地约1亿亩,工矿废弃地复垦可增加的耕地约1400万亩,合计仅仅只有2亿多亩。从上我们可以概括出我国的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形势,一是需求量不断增长,二是供应量增长有限,粮食的供求矛盾将长期存在。针对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983年,邓小平在同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和农业部门负责同志谈话时指出:“农业要有全面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2000年要生产多少粮食,人均粮食达到多少斤才算基本过关,这要好好计算。2000年总要做到粮食基本过关,这是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中国每人平均每年总要吃四五百斤粮食,还要有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做到粮食基本过关并不容易,要从各方面努力”。

然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中,一些地方领导对抓农业的热情不够,把创政绩放在农业之外,农业基建投资严重不足,农村乱收费、乱摊派致使农民负担不断加重的现象屡禁不止,严重影响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农业生产水平逐年下降。自1985年之后,直到90年代初,我国的粮食出现了4次下降。1985年下降6.9%,1988、1991和1994年分别下降2.2%、2.5%和2.5%,粮食总产量在1990年达到4.46亿吨以后连续4年俳徊不前。针对这一问题,邓小平早在1986年就提醒我们注意:“农田基本建设投资少,农业生产水平降低,中国农业将进入新的徘徊时期,这是值得注意的。”

总之,在新的形势下,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则是基础的基础。粮食问题至关重要,它不仅仅是农业问题,还直接关系到中国的生存与安全问题,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和前途问题。

四、农业的发展最终要靠科技

经济学家迈克尔•P•托达罗在《经济发展》一书中谈到农业问题时,将世界农业分为两种不同的耕作类型:一是发达国家的高效农业。在这种农业中,生产力水平和每个农民的产出水平都很高,所以极少量的农民便能够供养整个国家的人口;另一是发展中国家的低效率和低生产率的农业。(在这种农业中,农业部门在许多情况下仅仅只能供养农业人口,根本谈不上供养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甚至连最起码的生存水平都无法满足。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农业现状,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通过比较也可以找出解决发展中国家农业问题的出路和希望,那就是由传统低效低产出的落后农业转向现代高效优质农业,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走“科教兴农”之路。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农业发展进程中,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农民的整体科技水平、农业科技人员相对数量等方面,还存在相当大差距。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培养了相当数量的农业科技人员,但大部分流到非农业部门,使得我国每万名农业人口仅拥有6名左右的农业科技人员,而西方发达国家则是40多。同时,我国农民文化程度低,对科技的接受能力非常有限,也缺少对科技的内在需求,农业劳动生产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仅负担耕地0.32公顷,年生产粮食1200~1300公斤,只能供养3~4人,发达国家每个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可达100~200公顷,年生产粮食数10万公斤,可供养80~90人。

针对这样的对比差距,邓小平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角度出发,阐述了“科教兴农”的思想。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19]“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20]政策可以影响人的积极性,科技则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提高人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所实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而这种积极性能否在生产中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则最终取决于农业科技的发展、普及、推广与应用。我国属于耕地资源紧缺国家,不论从现实角度讲,还是从长远角度看,要使我国农业真正走向现代化,必须更多地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这是加速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离不开数量充足的农业科技人才,离不开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对此邓小平提出:首先“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21]而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业机械化,二是农业的生物化。即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在农业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劳动力资源丰富,土地资源相对稀缺的农业大国来说,农业生物技术的突破与应用更具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邓小平在谈到农业科技时指出:“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

农业科学技术作用的发挥,根本上说,最终还必须通过农民来完成,因此,必须不断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科技水平。对此,邓小平早在1978年《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到各类学校的发展比例时就说:“特别是扩大农业中学、各种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的比例”,只有广大农民的素质得到了切实提高,才能使他们接受科技成果的能力增强,才能使科技成果真正地运用到农业经济领域,才能使科学技术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另外,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还包括: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济;高度重视乡镇企业的发展;强调减轻农民负担等等。这些思想观点与上述几个方面一同构成了系统的邓小平农业经济思想,贯穿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之中,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的指导思想。

【注释】

[1][2][3][4][5][6][7][8][15][17][18][20][21][2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3、17、77、65、237、78、237、355、159、22-23、159、17、23、275.

[9][12]邓小平文选.第一卷.323、324

[10][13][14][16][19][23]邓小平文选.第二卷.315、315、362、406、40、108.

[11]张广友.改革风云中的万里.人民出版社,北京:1995.251

[1][2][3][4][5][6][7][8][15][17][18][20][21][2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23、17、77、65、237、78、237、355、159、22-23、159、17、23、275.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篇7

循环经济是按照生态学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以物质、能量梯次和闭路循环流动为特征的生态经济。其对经济的持续发展的意义体现在“3R”原则上,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从宏观上来说,循环型农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大循环的子系统,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根本;从微观上来说,进入新世纪,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对农业生态环境、“绿色”农业和产品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发展循环型农业就成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1.循环型农业及其特点:

1.1循环型农业循环型农业是循环经济理念在农业经济建设中的体现和应用,循环型农业的概念可概括为:尊重生态系统和经济活动系统的基本规律,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以绿色GDP核算体系为导向,按照3R原则,通过优化农业产品生产至消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使用和产业活动对环境的有害因子零(最小)排放的一种农业经营模式。以经济效益为驱动力体现的是经济规律,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有了经济效益的活动才能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3R原则是循环型农业的精髓,零(最小)排放则是循环型农业具体的可操作目标。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发展两者对立起来,而循环型农业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这是循环型农业的创新。

1.2循环型农业的特征首先,循环型农业作为循环经济有其一般特征: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三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其次,循环型农业有其特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①注重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和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②提倡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实施农业清洁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技术,适度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③利用高新技术优化农业系统结构,按照“资源-农产品-农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反馈式流程组织农业生产,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④延长农业生态产业链,通过要素耦合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协同发展的产业网络。

2.循环型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效益

虽然社会十分关心农业的生态效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农业发展模式能否生存并得到推广,关键在于它能否带来经济效益,循环型农业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获得经济效益:一是通过区域大循环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效应;二是通过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

2.1通过区域大循环可以获得规模经济和结构经济循环型农业要求根据区域农业资源优势、产业结构特征以及废弃物特征和分布状况,实现区域范围的大循环,这种大循环无疑促进了规模经济的形成和产业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结构效益。首先是规模效益,由于农业生产加工过程相对较分散、废弃物也较分散、规模较小、农业生产经营者往往无法对废弃物进行处理或至少处理成本太高或根本没人关心,如果在区域内有相应的处理中心,将废弃物集中处理,这便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产业化经营,一方面废弃物得到清理,另一方面废弃物也可得到充分利用。其次是结构效应,循环型农业要求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推及区域范围的大循环,在实现污染最小化和集中化的同时,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根据产业经济学原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会产生一种“结构效应”,即不需要增加任何要素的投入而只是调整其配置的方向,就会产生比原来更多的产出。例如通过调整要素在种植业、养殖业、林业、渔业等产业内部的配置,不但各业的产值会发生变化,而且农业的总产值也会增加。

2.2企业小循环和产业链延长获得经济效率产业链增值一个运行模式是否适合企业、能否得到推广应用,关键是能否有经济效率,因为这是经济主体(涉农企业和农户)更关心的问题,经济效率主要表现在尽量降低成本的同时,尽量增大利润空间。由于循环型农业遵循3R原则,这实际上就是遵循了经济效率延长了产业链,实现了产业链增值。一个典例就是现在不少企业开始废水回用,不仅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浪费,减少了水污染,同时降低了成本,实现了经济效益。

3.循环型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

3.1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建立有利于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借鉴发达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教训,建立和完善推进循环型农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补偿机制。鉴于我国居民,尤其是广大农村居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较为缺乏和意识比较薄弱的状况,政府应强化责任意识,并通过立法把发展循环型农业纳入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加强对循环型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教育、宣传和引导。同时,综合运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措施,调节和影响农业投资主体的经营行为,建立自觉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激励机制。

3.2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开发的扶持力度,推行农业清洁生产的新技术农业循环经济是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它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点。政府应从总体上加大对农业科学技术扶持力度。一是对农业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应重点资金扶持;二是建立一批高效运作的农业科研组织与管理机构;三是在农业科研运行机制与模式上进行探索与创新;四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加快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扩散和传播。

3.3建立适合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管理体系转变政策目标导向:彻底转变单纯追求GDP增长的政策目标导向,建立绿色GDP核算体系,将农业生态环境成本和农业生态环境效益纳入农业经济增长机制之中;结合国情、资源能源特点有选择地吸收国外成功的经验成果,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方法,从而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管理模式。同时我们的农业生产还必须应对全球产品绿色化的需求,和国际标准接轨,推动我国农业向国际化方向发展。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篇8

二十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系列的环境灾害,如1997年创纪录(全年226天)的黄河断流,1998年震动朝野的长江大洪水,2000年波及北京等地的沙尘暴,等等,突显了中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我们知道,人类的活动如果超出了自然界的负荷能力,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越严重,“报复”的范围和强度就越大——开始是局部的,一个山头、一条小河等等,逐步发展为区域性的,以至跨区域的。上述生态灾难已经超越了某一区域的范围,属于跨区域的报复,它标志着中国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某种整体性的危机。如何消解发展与环境的尖锐冲突,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十分紧迫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循环经济”[1]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它与“知识经济”一起被称为当今经济发展的两大亮点或两大趋势。

在新世纪到来之初,被誉为“中国环保之父”的曲格平发表了题为《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大趋势》的文章[2],提出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应该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经济的循环经济。传统经济是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其流程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其特点为两头(开采、排放)高,中间(利用)低。循环经济则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特点是两头低、中间高。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是从生产开端减少物质和能源的流量。“再利用”是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加以利用,“资源化”是在生产末端把“废弃物”变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可见,所谓循环经济是与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密切联系、三位一体的。

曲格平文中所说的“传统经济”是指“工业化以来”的经济,并非指近代工业化以前的传统经济——在中国,这种传统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不过,最近社会上确实有些人指责以“精耕细作”为特征的中国传统农业“不科学”,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造成生态系统的恶性循环,照这样说,它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3]。从而引发了关于精耕细作传统农业的新的争论。对中国传统农业的这些指责在总体上是难以成立的。中国传统农业并非完美无缺,它在近代已经落伍了,不过,它确实包含了与现在提倡的“循环经济”相吻合的丰富的生态思想与可持续发展思想。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正是由于传统农业提供了雄厚的基础,中华文明才得以保持从未中断的持续发展,这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是独一无二的。那么,究竟中国传统农业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在这过程中,形成和提出了一些什么思想和理论?

[1]“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2]载《中国环保产业》2001年增刊。

[3]《黑风暴启示录》,载1999年10月30日《中国农机化报》。转见左淑珍《精耕细作是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载《农业考古》2003年第3期。

二、中国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的主要内容

(一)“不失其时”、“以时禁发”和“顺时宣气”

我们知道,农业是以农作物、禽畜等的生长、发育、成熟、蕃衍的过程为基础的,这是自然再生产。但这一过程又是在人的劳动的干预下、按照人的预定目标进行的,因而它又是经济再生产。农业是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的统一。这本来是一个事实,未足为奇;难得的是中国古代人民在这一点上相当的自觉。突出的表现之一是具有很强的农时观念。

由于农业生产以自然再生产为基础,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它周围的自然环境,尤其是直接受自然界气候季节变化的制约,所以农业生产的运作必须与气候季节变化的节奏保持一致。我们的先辈虽然不可能做出现在这样的表述,但实际上很早就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尚书·尧典》:“食哉唯时。”把掌握农时当作解决民食问题的关键。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荀子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荀子·王制》)为什么呢?春秋战国时人说:

春气至则草木产,秋气至则草木落。产与落或使之,非自然也。故使之者至,则物无不为,使之者不至,则物无可为。古人审其所以使,故物莫不为用。(《吕氏春秋·义赏》)

春者,阳气始上,故万物生;夏者,阳气毕上,故万物长;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冬者,阴气毕下,故万物藏。故春夏生长,秋冬收藏,四时之节也。(《管子·形势解》)

这是以阴阳二气的消长来解释气候的变迁,以草木万物的生长收藏对气候变迁的依赖来说明掌握农时的重要性。所谓“产与落或使之,非自然也”,是指草木的生长、成熟和凋谢受气候的制约,并非自身能够单独完成的过程。所以要“审其所以使”——顺应气候变化的规律,才能使物为我用。而“春夏生长,秋冬收藏”正是与气候季节变化的节奏一致的。不独农作物如此,诸如“鸡豚狗彘之畜”的和孕育,也受气候节律的影响,也要“无失其时”,才能保证肉食的需要(《孟子·梁惠王上》)。

顺“时”的要求也贯彻到林木砍伐、水产捕捞和野生动物的捕猎等广义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我国早在先秦时代已经有了一套相当成熟的,对林业资源、渔业资源、野生动物资源的保护利用措施。这些措施可以用“以时禁发”(或简称“时禁”)来概括。也就是只允许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采集利用这些动植物,禁止在它们萌发、孕育和幼小的时候采集,更不允许焚林而蒐、竭泽而渔。“禁”就是保护,“发”就是利用。“以时禁发”就是在保护基础上有限制地利用。为什么要在保护基础上有限制地利用呢?因为人们认识到,野生动植物是可以再生的,这是一种受气候季节变化所制约的自然再生产,对野生动植物的利用只能在这一过程中实现,对于这种自然再生产过程,人不能打断它,只能促成它,保证野生动植物顺应自然界季节变化的规律正常地生长和繁育,在这基础上加以合理的利用,只有这样,这些野生动植物资源才不致枯竭,人们对它们的利用才能长久持续下去[1]。

“以时禁发”也就是“用养结合”。孟子在总结牛山林木受到破坏的教训时指出:“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2])“用养结合”不但适用于野生动植物的采捕,而且适用于整个农业生产。这里所说的“养”首先是一种自然活动,或径称为“天养”,用现在话说,就是自然再生产。古书有时也谈及“人养”,但“人养”是建立在“天养”的基础上的。[3]对于生物体的自然再生产,人们可以协助或参与,但不是“越庖代俎”,而是遵从生态规律以保证其正常进行,并使之向满足人类需要的方向发展。班固在总结古代农业生产活动时说了以下一段话说:

于是辩其土地川泽丘陵衍沃原隰之宜,教民种树畜养;五谷六畜及至鱼鳖鸟兽萑蒲材干器械之资,所以养生送终之具靡不皆育。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草木未落,斧斤不入于山林;豺獭未祭,罝网不布于野泽;鹰隼未击,矰弋不施于徯隧[4]。既顺时而取物,然犹山不茬蘖,泽不伐夭,蝝鱼麛卵,咸有常禁[5]。所以顺时宣气,蕃阜庶物,稸足功用,如此之备也。(《汉书·货殖列传》)

“顺时宣气,蕃阜庶物”八个字比较准确地概括了中国传统农业中经济再生产与自然再生产的关系。虽然在这里只突出了“顺时”,实际上人们在农业生产中不但注重“时宜”,而且注重“地宜”和“物宜”,注重生物体的选种、留种和繁育,注意生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利用,等等,这在本质上是承认自然再生产的基础作用,遵守生态规律,从人与自然的统一中摆正了农业生产的地位。自然再生产是生生不息的,自觉地建立在自然再生产基础上的农业生产也因而是生生不息的。这正是传统农业之所以能够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

[1]详见拙文《先秦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理论及其基础》,载《中国传统社会经济与现代化》,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

[2]《孟子·告子上》的原文是:“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人们已经认识到,这种生态的恶化不是自然的本性所产生的,而是人类违反自然规律的不合理的经济行为所造成的;它实际上是自然界对人类的一种报复。

[3]对于农业生产中的“生”、“养”、“成”的关系,古书中有不同的提法,如《吕氏春秋·审时》:“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管子·形势解》:“天生四时,地生万财,以养万物,而无取焉;明主配天地者也,教民以时,劝之以耕织,以厚民养,而不伐其功,不私其利;故曰: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吕氏春秋·本生》:“始生之者,天也。养成之者,人也。能养天之所生,而勿撄之,谓之天子。”《春秋繁露》则说:“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不过,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稼”或“物”的“复制”,首先是受季节变化的制约自然再生产。正如《太平经》所说:“天因四时而教生养成,终始自有时也。”(《太平经合校》卷45)所以“天养”毕竟是“人养”的基础。

[4]这里的“祭”指“杀而陈之”,像人们祭祀的样子。孟春“獭祭鱼”,季秋“豺祭兽”,孟秋“鹰祭鸟”是古人开始捕猎和射猎活动的物候。

[5]“茬”是伐木后留下的残茬;“蘖”是萌蘖;“夭”是初生草木;“蝝”是小虫;“麛”是小鹿;“卵”是虫鱼之卵,泛指怀卵的虫鱼。这段的意思是保护幼小的尚在成长之中的动植物。

(二)“地力常新壮”和“土脉论”

土地是农作物和畜禽生长的载体,是主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农业生产能否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地能否充分和持续地予以利用。中国历代都在扩大耕地面积,但从战国时代起,人们已经把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放到增加单位面积产量上来,而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途径就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西欧中世纪长期实行轮流休闲的三圃制,中国则早在战国时代就已从休闲制过渡到连种制,唐宋以后,多熟种植又逐步发展起来,较高的复种指数和其他技术措施相配合,使得土地单位面积产量越来越高。中国的人口,从战国时期的二千多万发展到鸦片战争前的三四亿,传统农业基本上满足了人口巨大增长的需要,直到今天我们还为中国以不到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1/4的人口而引以自豪。几千年来,中国的土地在保持了不断提高的利用率和生产率的同时,地力基本上没有衰竭,不少土地越种越肥,这不能不说是世界农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造成这一奇迹的“秘密”何在?关键仍然是“用养结合”,只不过这里“养”的对象不是生物体,而是土地,这种“养”也不是纯粹的自然再生产,而是人工改良和培肥土壤的过程。土地种庄稼是要消耗地力的;只有地力恢复或补充以后,才能继续种庄稼,古今中外莫不如此,问题在于用什么办法恢复地力,从而在多大程度上保证土地的持续利用,正是在这一点上区分出各种耕作方式和耕作制度高下。在撂荒制和休闲制下,地力的损耗主要依靠自然力量自我恢复,所以需要较长的过程。在连种制和多熟种植的条件下,地力的恢复则主要依靠人力补偿;反过来说,只有人工恢复和培肥地力得法,才能保证连种制和多熟种植的实行。中国古代农民的高明正在于此。有的学者强调中国黄土的“自行肥效”,似乎中国的耕地天生不会发生地力衰竭,这是不符合事实的。在连种制逐步取代休闲制的战国时代,中国曾经出现过局部的地力衰竭现象。《吕氏春秋·音初》说:“土弊则草木不长。”《礼记·乐记》说;“土敝则草木不长。”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不过,中国古代人民通过自己的实践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手段改良、恢复地力、培肥土壤,合理的土壤耕作、合理的农田排灌、合理的种植制度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最重要的手段则是施肥。到了南宋,陈旉已能满怀信心地指出:

或谓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遂,凡田土种三五年,其力已乏。斯语殆不然也,是未深思也。若能时加新沃之土壤,以粪治之,则益精熟肥美,其力当常新壮矣,抑何弊何衰之有!

这就是中国传统农学中最光辉的思想之一的著名的“地力常新壮”论,正是这种理论和实践,使历史上的中国能把大量原来条件恶劣的土地改造为良田,能够在高土地利用率和高土地生产率的条件下保持地力的长盛不衰,为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地力常新壮”的思想,是西欧中世纪所没有的。为什么我们的先辈能够提出这样精彩的理论?其深厚基础是中国古代人民无与伦比的农业实践,其思想渊源则是中国传统土壤学所特有的“土脉论”。“土脉论”的出现不晚于西周末年,它把土壤视为有血脉的活的机体[1]。这种理论很不简单,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改土培肥的道路,影响深远。既然土壤有气脉,气脉有盛有衰,可损可益,那么土壤的肥力状况就可以在人力的影响下变化。在《周礼·大司徒》的记载中,有“土”和“壤”的区分,它们相当于现代土壤学所说的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表明人们很早就认识到,通过人类的农业活动,可以使自然界土壤发生适合人类需要的变化。《吕氏春秋·任地》则明确指出“地可使肥,又可使棘(瘠)”,并据此制定了把土壤力与柔、息与劳、肥与棘、急与缓、燥与湿的偏颇状态改变为适中状态的“耕之大方”,后来《氾胜之书》又概括为“和土”的耕作原则。《周礼·草人》也提出使土壤变得肥美而适合农作需要的的“土化之法”。东汉王充进一步指出瘠土转化为沃土的条件是“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功,以助地力”(《论衡·率性》)。“地力常新壮”论正是这些思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古代,“土脉论”和“土宜论”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中国传统土壤学中最有特色的理论。我国老一辈农学家、土壤学家,如王云森、侯学煜、乐天宇等,对“土脉论”和“土宜论”给予高度的评价,认为是一种生态系统学的高科学,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土壤学的重要依据。

[1]《国语·周语上》载西周末年虢文公云:“夫民之大事在农。……古者太史顺时覛(韦注,视也)土,阳瘅(厚也)愤(积也)盈,土气震发,农祥晨正(农祥,房星也。晨正谓立春之日,晨中于午也。农事之候,故曰农祥也),日月厎于天庙(厎,至也;天庙,营室也。孟春之月,日月皆在营室),土乃脉发(脉,理也。《农书》曰:“春土冒橛,陈根可拔,耕者急发。”),先时九日,太史吿稷曰:“自今至于初吉(按,初吉指每月上旬的吉日,这里指立春而言[1]),阳气俱烝(升也),土膏其动(膏,土润也;其动,润泽欲行),弗震弗渝(变也),脉乃满眚(灾也),谷乃不殖。”在这里,“土气”表示土壤温湿度的变化,水分、养分、气体的流动的综合性状,“土膏”指土壤中某种肥沃润泽的精华之物,“土脉”则是“土气”或“土膏”有规律的博动和流通。土壤气脉,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土壤的肥力,或土壤肥力的基础。

(三)“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

陈旉《农书》说:

种莳之事,各有攸叙,能知时宜,不违先后之序,则相继以生成,相资以利用,种无虚日,收无虚月,一岁所资,绵绵相继,尚何匮乏之足患,冻绥之足忧哉!(《六种之宜篇》)

这段文字十分重要,讲的是如何通过合理安排种植制度,保证农业的持续发展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其要点有二:一是充分利用天时地利,二是充分利用各种农作物之间的共生互养关系。

陈旉指出合理安排种植制度的前提是“知时宜”,也就是充分了解和利用“天时”所提供的光热资源,在“天时”所许可的各种作物的生长季节中,按照作物生长和收获的顺序,把耕地安排得满满的,使各种作物“相继以生成”。我们知道,农业是通过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能转化为有机物质的。中国传统农业种植制度的特点是在连种制的基础上实行丰富多彩的轮作倒茬、间作套种和多熟种植方式,一方面尽量扩大耕地里绿色作物的覆盖面积,以至“种无闲地”,另一方面尽量延长耕地里绿色作物的覆盖时间,以至“种无虚日”,使地力和太阳能得到最充分的利用。陈旉《农书》的上述论述正是这种经验的总结。

这种种植制度除了“相继以生成”之外,还有“相资以利用”的一面。中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对自然界不同生物的共生互养关系有所认识[1],并把这种认识巧妙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轮作倒茬、间套混作、多熟种植的安排,本身就是建立在对作物种间互抑或互利关系的深刻认识之上的。例如,古代人民很早就发现豆科作物的根部有根瘤,大豆的古称“尗”在金文中就表现了地下根部丛生的根瘤。《氾胜之书》明确指出“豆有膏”,已认识到大豆根瘤的肥地作用,故从《齐民要术》开始,豆科作物被广泛用作禾谷类作物的前茬,禾豆轮作成为我国最主要的轮作方式之一。陈旉《农书》指出早熟稻田收割后“种豆麦蔬茹”,既“足以助岁计”,又可“熟土壤而肥沃之”;把深根的桑和浅根的苎麻搭配间作,可两“不相妨,而利倍差”,亦其例。生物之间的互抑也可以加以利用,例如人们认识到芝麻对草木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因而被广泛利用为新垦地的先锋作物。

“相资以利用”之妙亦可应用于动物的畜养中,如在池塘中混养草鱼、鲢鱼等,“草鱼食草,鲢则食草鱼之矢,鲢食矢而近其尾,则草鱼畏痒而游……鲢草两相逐而易肥”[2]。也可以把动植物生产联结起来。最简单和最普遍的方式是农牧互养:利用人类不能直接食用的农作物稭秆糠粃饲畜,畜产品除供人类食用外,其粪溺皮毛骨羽用于肥田,还可利用畜力耕作。类似的例子还有稻田养鱼、稻田养鸭等等。更进一步可以把更多的生产项目配合在一起。如据《补农书》记载,明末清初浙江嘉湖地区形成“农—桑—鱼—畜”相结合的模式:圩外养鱼,圩上植桑,圩内种稻,又以桑叶饲羊,羊粪壅桑,或以大田作物的副产品或废脚料饲畜禽,畜禽粪作肥料或饲鱼,塘泥肥田种禾等。类似的还有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等。这些生产方式,巧妙地利用水陆资源和各种农业生物之间的互养关系,组成合理的食物链和能量流,形成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较高的人工生态系统。实为今日所提倡的生态农业的雏形。

[1]如《荀子·天论》说:“财非其类以养其类,夫是之谓天养。”《荀子·富国》说:“昆虫万物生其间,可以相食养者,不可胜数也。”就包含了这种认识。

[2]王士性:《广志绎》卷4,江南诸省。

(四)“变恶为美”和“余气相培”

农业生产对太阳能的利用是不会导致枯竭的,但对地力的利用则需要人工的补偿。如前所述,陈旉《农书》强调了施肥的作用,指出施肥是实现“地力常新壮”的保证。中国何时开始施肥是有争议的,但施肥受到重视毫无疑问是从休闲制向连作制过渡的战国时代开始的。正是施肥解决了实施连种制以后出现的局部地力衰竭的问题,使中国传统农业能够沿着高土地利用率和高土地生产率的方向前进。但施肥的重要性还不止于此。在中国传统农业中,施肥还是废弃物质资源化,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物质循环的关键一环。既使地力获得及时的恢复,也在相当程度上消除了生产生活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中国传统农业的施肥基本上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的“废物”利用。中国古代肥料称为“粪”,而“粪”字的含义有一个演变过程。在甲骨文中,“粪”字作双手执箕弃除废物之形,其本义是“弃除”(《说文》)或弃除物,后来,人们把包括人畜粪溺在内的废弃物施用于土地,“粪”就逐渐变为肥料和施肥的专称。“粪”字字义的这种变化,说明中国人很早就懂得农业内部的废物利用,变无用之物为有用之物。

自战国以降,人们不断开辟肥料的来源。战国秦汉,“溷(按,‘溷’是合畜圈和人厕为一的设施)中熟粪”和蚕矢是主要肥料之一。魏晋南北朝,出现了人工栽培的绿肥。宋代,陈旉《农书》记有“火粪”(焦灰土、熏土)、麻枯等新的肥料种类和“沤池”、“粪屋”等积制肥料的设施;收集城市的粪便、垃圾以及河泥等做肥料也见于载籍,标志着城市生活中的废弃物也纳入农业物质循环的大系统之中,这逐渐成为中国农业(尤其是南方农业)的优良传统。清杨屾《知本提纲》提出“酿造粪壤”之十法,即人粪、牲畜粪、草粪(天然绿肥)、火粪(包括草木灰、熏土、炕上、墙土等)、泥粪(河塘淤泥)、骨蛤灰粪、苗粪(人工绿肥)、渣粪(饼肥)、黑豆粪、皮毛粪,差不多包括城乡生产和生活中的所有废弃物以及大自然中部分能够用作肥料的物资。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些感性的经验已经上升为某种理性的认识,不少农学家对利用废弃物作肥料的作用和意义做出了很有深度的精彩阐述。如元王桢《农书》说:“夫扫除之秽,腐朽之物,人视之而轻忽,田得之而膏泽,唯务本者知之,所谓惜粪如惜金也。故能变恶为美,种少收多。”清杨屾《知本提纲》进一步指出:“粪壤之类甚多,要皆余气相培。如人食谷肉果菜,采其五行之气,依类添补于身。所有不尽余气,化粪而出,沃之田间,渐渍禾苗,同类相求,仍培禾身,自能强大壮盛。”这就是所谓“变臭为奇,化恶为美”。我们知道,农业的基础是依靠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食物和衣着原料。人畜以植物为食.绿色植物对人畜等是食物链的起始链,但人畜对其食物中的能量并不能完全地加以利用,在其排泄物和废弃物中包含着的能量,若让它们回到土壤中,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就可以释放出能被绿色植物重新利用的营养物质。“余气相培”实际上就是指这种情况。它使用的是中国传统哲学关于“气”的理论和语言,表达的却是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及其利用的一种朴素的认识。

(五)“生之有道,用之有节”

可持续发展不但需要合理的生产安排,而且需要有节制的消费作为保证。中国古代人民对这一点也有相当清醒的认识。

据《史记·五帝本纪》所载,黄帝时代即已实行“节用水火材物”的原则。唐张守节《正义》解释说:“言黄帝教民,江湖、陂泽、山林、原隰,皆收采禁捕以时,用之有节。”春秋战国以降的思想家、政治家,无不把“节用”作为他们思想理论的重要内容。如孔子主张“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孟子主张“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孟子·尽心上》),荀子主张“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荀子·富国》),《墨子》书中有“节用”上中下三篇,《管子》“六务”的第一条就是“节用”(《管子·七主七臣》)。中国古代农学家对此也十分重视,贾思勰在《齐民要术·序》中专门讨论了节用备荒的问题,陈旉《农书》中则有“节用之宜”专篇。“生之有道,用之有节”[1]成为中国古代国家理财的主要原则。

为什么要提倡“节用”?这是因为“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2];“地力之生物有大数,人力之成物有大限,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取之无度,用之无节,则常不足”[3]。建立在自然再生产基础上的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的发展是有限度的,因此人们对物力的使用不能超越自然界和老百姓所能负荷的限度,否则就会出现难以为继的危机。荀子把道理说得更加透彻:

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知畜鸡狗猪彘,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囷窌,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于是又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是于己长虑顾后,几不甚善矣哉!今夫偷生浅知之属,曾此而不知也,粮食大侈,不顾其后,俄则屈安穷矣。是其所以不免于冻饿,操瓢囊为沟壑中瘠者也。(《荀子·荣辱》)

这就是说,如果从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是非实行“节用”不可的;而要把“节用”的原则真正付诸实施,又非控制人们的消费欲望不可。这种认识是相当深刻的,而且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所提出的《二十一世纪议程》有“改变消费形态”的专章,强调“全球环境退化的主要原因是不可持续的消费和生产形态造成的”。温哥华大学教授比尔·里斯根研究了美国等国家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后指出:“如果所有的人都这样生活,那么我们为了得到原料和排放有害物质还需要二十个地球。”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秉赋与欧美等国是不可比的,中国现在的资源透支、环境破坏已经相当严重,我们的现代化绝不能“克隆”欧美的建立在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能源基础上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绝不能盲目鼓励高消费。印度的甘地说过:自然界能够满足人类的需要,但是不能满足人类的贪欲[4]。如果我们真的希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牢牢记取“节用御欲”的古训。[5]

[1]如《宋史》卷277载:“论曰:八政之首食货,以国家之经费不可一日而无也。然生之有道而用之有节,则存乎其人焉尔。”这类提法似乎在一个发展过程。采猎时代或采猎活动的原则是“取之以时,用之有节”,如果不是“用之有节”,就不可能贯彻“取之以时”的原则。班固在《汉书·货殖列传》中提出的“育之以时,用之有节”,包括了全部农业生产在内。“生之有道”涵盖的内容更为广泛,包括了所有生产活动。作为国家理财原则的“用之有节”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统治者的消费不能越过自然界和人类生产能力所能负荷的限度,二是指统治者的榨取不能越过老百姓所能负荷的限度。所以又有“生之有道、取之有制、用之有节”等提法,在此不一一列举。

[2]《汉书》卷24《食货志》引贾谊语。《新书》载此语作“用之无节”。

[3]陆贽:《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明湛若水《格物通》卷85《漕运》亦有类似论述:“天之生财有限,人之运力有穷,不可不节也。使用之无节焉,则虽罄民之赀,竭民之膏,而其用亦有所不足矣。”

[4]转引自游修龄《中国科学技术史·农学卷》序。

[5]应该指出,虽然历代都有思想家农学家提倡节约消费,但实际上难以制约统治者的奢侈无度,以致超越在当时物质生产条件下利用自然资源的合理限度,就是导致我国历史上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反观中国传统农业

以上简要介绍了中国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实践的主要内容。不妨将传统农业与现在提倡的循环经济作些比较,这对正确认识中国传统农业和展望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有所助益的。

循环经济的根本任务和根本要求是化解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使它们由“仇家”变为“亲家”,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统一。中国的传统农业完全符合这一要求。《吕氏春秋·审时》说:“夫稼,为之者人也,生之者地也,养之者天也。”就是把农业视为由相互依存的天、地(农业环境)、人(农业主体)、稼(农业对象)组成的整体,在这一整体中,农业生产建立在自然再生产的基础之上,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是统一的。中国传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全部思想和实践,都是以这种“三才”理论为指导的。几千年前就有这样深邃的认识,不能不令人为我们先辈的智慧所折服。

让我们再用循环经济的三大原则来观照一下中国的传统农业,为了叙述的方便,我们把考察的顺序倒转过来。

循环经济三大原则之一的“资源化”,或称“再循环”,要求在生产过程的末端把“废弃物”变成再生资源。如前所述,“变恶为美”、“余气相培”正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得意之笔。城乡生产和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废弃物”都被用作肥料,返回土壤,参加“再循环”。正是有鉴于此,有些学者径把中国传统农业称之为“循环农业”,指出“虽然中国传统农业的施肥技术,存在着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卫生保障差等弊端,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予以改造,但它把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密切结合,把废物作资源化处理的大方向是完全正确的。”[1]倒是现在有些地方过分依赖化肥,抛弃了重视积攒和施用农家肥的优良传统,令人担忧。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市抽水马桶文明的普及,城乡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大量积聚,传统的城乡物质循环的链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中断,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对生态环境的威胁,如何在新的条件下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农业重视生产和生活中的废弃物资源化的优良传统,重建涵盖工农业生产和城乡生活的大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通道,成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

循环经济的另一原则“再利用”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对物质尽可能多次或以多种方式加以利用。这正是中国传统农业的强项。在“三才”理论整体观的指引下,中国传统农业不但十分重视农业生物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也十分重视农业生态系统内部各种生物之间共生互养、相生相克,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相资以利用”的方式,正是“再利用”原则的生动体现,直至今天仍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不过,其中相当一部分停留在单纯经验的层次和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亟待发掘、总结和提高。例如,我国早就懂得驱鸭治蝗,在这基础上创造了稻田养鸭的生产方式,既可为稻田除草除虫,又可肥鸭,是一很有价值的农业生态技术,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项技术得不到重视和总结,默默无闻,近年却从国外引进“稻鸭共作”的技术,有人还以为是舶来品,难免有“数典忘祖”之讥。不过,应该承认,引进的这项技术是经过了改进的。我们应该从这件事中获得启发,不能把传统农业的技术经验当作过时之物随意扔掉,应该视为一种宝贵的资源,一种仍待开发的矿藏,认真予以整理和发掘,用现代科学给予总结,阐发其机理,改进其操作,使之精确化,提高其科学性,这样,一些似乎不起眼的古老经验也会焕发光彩,成为创新的支点,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作出贡献。

循环经济的再一个原则是“减量化”,它要求在生产的开端减少能源和物质的流量。这是针对近代工农业生产消耗大量石油等不可再生能源的状况而提出来的。传统农业使用的是太阳能等可再生的能源,不产生“减量化”的问题。相反,由于传统农业除了依靠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以外,基本上没有其他外源能的投入,劳动生产率低,而且不可能大幅度提高,所以传统农业的发展是缓慢的,有时甚至是停滞的,到了一定的阶段,就无法满足社会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这种状况迫使传统农业不能不有所改变,不能不寻求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不能不增加能量和物质的投入。

新中国建立以来,化肥农药的使用保证了农业的发展,但是由于使用量不断增加,现在已大大超过先进国家安全使用的标准,农业面源污染严重[2]。从世界范围看,建立在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基础上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的弊端已经暴露得很明显,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储存已经越来越接近枯竭,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争夺,成为世界战乱和不稳定的重要根源。而我国对这些不可再生能源的依赖仍然在增加,这是一个尖锐的矛盾。这个矛盾如何解决?中国的农业向何处去?

为了使农业继续发展以保证各方面的需要,化肥农药还是要用的,目前拒绝使用化肥农药,试图实行没有石油的“有机农业”是不现实的。第一步只能实行“减量化”,用发挥生态技术的优势来尽量减少石油的投入,把它控制在不致造成环境的严重破坏的限度内。但是,农业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现代化,归根到底,能量和物质的投入不能减少,而应增加,关键在于想办法找到可以替代石油的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最大的来源是太阳能,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太阳能仍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农业对太阳能的利用主要依靠绿色植物。如前所述,中国传统农业是通过尽量增加耕地上绿色植物覆盖的时间和覆盖的面积,来尽可能充分地利用太阳能的。在耕作制度方面,古人能够做的差不多都做了,给我们留下的可以继续发挥的空间不大了。通过育种,提高作物吸收和利用太阳能的效率,应该还有潜力可挖。除此以外,能否突破绿色植物的限制,直接利用太阳能作为农业中的外加能源呢?应该是可能的。这种技术已经出现并有了一定的发展,再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东西了。我认为,这才是农业的出路所在。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篇9

2.大同市机械化农业经济发展中局限性农村机械化设备相对于西方国家还很落后,农机科学研发较为薄弱,重科研,轻应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慢。而且农业机械设备更新换代较慢,很多农机老化严重,工作效率降低。目前大同市实际应用到农田生产中的农机设备大多是中小型的器械,高效能的大型器械还较少。一方面是大型设备价格较为昂贵,对于经济收入较低的农民来说,难以支付如此大的费用;另一方面是大型设备对于技术的要求更高,而农村对于专业人才较为缺乏,在使用中效率低,使农机的引进和推广存在较大的困难。此外,开展机械化农业的机械机型落后,装备少,品种单一,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不能适应农业的需要,难以解决经济中的发展问题。农机作业配套机具少,而且档次不高,造成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实现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二、大同市机械化农业未来展望

1.农机服务实现产业化把农机化服务形成产业经营,把单个的农机户组织起来,统一进行技术培训和检验,协调安排外出作业,实现跨区作业,提高农机的利用效率,增加农机户的收入。在实现农机服务产业化的过程,政府要加强管理和扶持,建立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同时加大政府对于农机服务产业的扶持力度,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包括购机补贴、燃油补贴、信贷税收优惠等等。农闲时,组织科技人员下乡对于农机户进行免费的培训和指导,加强农机使用监管,保证农机作业的安全性、高效性。

2.农机科技研发进一步加强加强农机关键技术的研发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关键。伴随着农业机构的调整,针对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牧业等新技术、机械设备的研发都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品种更加齐全,性能更加高效。联系实际,努力提高农机化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是注重自主创新,进一步增强农机化科研开发能力。农机科研部门的干部职工要不断提升素质。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的方针,以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为目标,进一步增强农机化科研开发能力。二是注重示范引导,大力推广实验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化技术和装备。要充分利用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农机新技术实验示范和推广服务工作,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进一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3.农业机械化创新发展伴随着全国农业逐步实现机械化地大潮,大同市结合本地区的特点,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农机化工作。结合大同市的地域和环境特点,促进农业机械化创新发展。由市科技局主导,联系各大农业高校、农机企业和农机用户共同努力,加强保护性耕作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发,创新节水灌溉技术、管理设备、收获设备等等。促进农业与畜牧业的协调发展,加强畜牧业各生产环节上的技术和设备研发。鼓励并扶持农村企业,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加强科技投入,使农产品能够得到大量输出,增加农民的收入。

4.农业科技人才增加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民的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新一代的农民不仅仅凭着以往的经验种地,他们有知识有文化,他们对于新技术的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技术的掌握较快。要提高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人员的素质,推荐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下乡,定期进入农村宣传培训。要逐渐扩充技术人员的队伍,提高下乡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吸引更多人才的加入,并逐渐覆盖到整个农村地区。并定期请专家为培训人员作指导,组织培训人员进修学习,更新知识体系,掌握新的技术。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经常举办科技下乡活动,把先进的技术送到农村,送到农民手中。对于农业技术的宣传和推广要循序渐进,一步一步来。可以先重点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让他们在培训中尽快掌握农业生产和农业机械化的新技术、学到新理论,然后把他们也纳入到培训宣传小组逐步扩大培训人群范围。尤其要重视农村的青年劳动力,他们是农村的未来和主力,接受新鲜事物较快,可以通过举办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和宣传活动,让他们学习到农业机械化的新技术和新理论。通过建立完善县、乡、村三级技术培训网,把农机技术推广到整个农村地区。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篇10

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是以人为本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最根本的体现。要认真贯彻落实“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广开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既要从“三农”本身考虑问题,寻求出路,又要跳出“三农”,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思考问题,研究对策;既要大力挖掘农业和农村内部的增收潜力,又要在农业和农村外部开辟新的增收途径;既要立足当前采取尽快见效的增收措施,又要着眼长远寻求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治本之策,为农民增收提供新的动力。

切实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这是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要使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体现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全过程。尊重农民的创造和选择,维护农民的经营自,切实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利。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推进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维护农民对集体资产的收益分配权和管理参与权。加强对农民负担的监管,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严格依照法律法规来管理农业、开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面推进依法治农。当前特别要加强法制教育和宣传,培育农民依法维权的意识。

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提升农业、振兴农村的希望所在,是减少农民、使农民富裕起来的关键所在。要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围绕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先进实用技术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适应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和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扩大“阳光工程”的实施规模,加强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外出务工就业的能力。

坚持统筹协调理念,优化发展环境,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统筹协调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是解决城乡发展失衡问题的关键。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完善支农政策体系,强化农业发展基础,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尽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要深刻领会“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着力消除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建立城乡之间资源合理配置的市场体系,形成城乡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共同发展的运行机制。特别是要加快建立城乡平等的就业体制,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断改善农民进城务工的环境。要为农民提供平等的教育、医疗机会和待遇。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和公平化。引导各类资源与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完善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要全面落实“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不断增强农业政策的反哺性和普惠性。调整和优化支持“三农”发展的财政支出结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结构、信贷资金投放结构。建立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机制,进一步完善补贴政策,扩大农业补贴规模。探索建立农业投入的补贴机制,积极推动农业的政策性保险试点,尽快形成完整的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

加大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要在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要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生活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乡村道路、改水改厕和社会公共设施的建设,加快实施农村“六小工程”,大力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搞好农业“七大体系”建设,完善农业发展综合服务体系。按照项目构建工程、工程支撑体系、体系保障发展的原则,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等重点工程,着力提升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探索农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有效途径,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实现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有机结合。

深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优化农业区域结构、产品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运行的质量与效益。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和高效经济作物,加强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提高优势农产品的集中度和优质专用农产品的比重。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现代畜牧业,同时大力发展高产优质水产养殖。推动乡镇企业产品、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集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粮食加工业,延长粮食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强化农产品市场营销工作,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健康发展。

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农业资源。人增、地减、水缺,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地节水。要加大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实施沃土工程,加强耕地质量动态监测。改进栽培和饲养方式,推行间作套种、水旱轮作、立体种养模式,发展保护性耕作。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努力培肥和提高地力。合理利用水资源,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型农业。

积极发展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运用循环经济理论,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基本原则,发展“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农业循环经济,促进再生资源的循环、永续利用和非再生资源的节约利用。发展生物质经济,支持农业副产品循环利用。大力推进生态富民家园计划,加快农村沼气发展步伐。发挥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秸秆产业。推动农产品初加工后的附产品及其有机废弃物的系列开发、深度加工,实现增值增效。

切实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以保护自然、保护生态、创造优美环境为目标,利用人、生物和环境之间能量转化及生物循环的规律,构建资源节约型农业体系,促进农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环境优良化。按照“提高认识、依法监管、加大投入、防治并举”的要求,加大农业污染的防治力度,减少土壤中的化肥、农药残留量。全面实施以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建设工程,推进以沼气建设为重点的生态富民家园计划,加快规模养殖场粪便净化和生活污水净化处理设施建设,努力控制和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扩大退牧还草工程规模,加强鼠虫害防治,不断改善草原生态环境,逐步建立草原生态修复的长效机制。

坚持科技进步理念,强化农业发展的战略基点,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重大农业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是农业发展的战略基点。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必须把科技进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农业科技基础创新、集成技术创新及应用转化的能力,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不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

加快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和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农业科技发展的着力点要实现由注重增加产量向提高产量、质量和效益并重转变,由注重研究向研究、应用、推广和普及并重转变,由注重常规技术向常规技术集成和高新技术自主创新并重转变。大力发展降低成本与节约资源的技术、标准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设施农业技术,建立农业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技术体系。

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关键要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核心是推广一批先进实用的农业技术。要扩大农业技术推广项目专项补贴规模,优先扶持优质高产、节本增效的组装集成与配套技术开发。重点推广一批先进实用的农业科学技术,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的应用范围。

坚持改革创新理念,消除制约农业发展的体制,增强农业发展活力和动力。深化农村改革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全局的内在要求,是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农村改革面临的任务仍很艰巨,需要我们下大力气积极推进,以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党在农村政策的基石。要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全面落实二轮土地承包政策,建立健全农民承包土地流转机制。要加快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立法工作,完善土地承包纠纷调处机制。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合理分配和使用土地补偿费,推动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强国有农场农业用地保护和占用的监督管理。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度创新,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对农民的服务能力。

探索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形式。鼓励和扶持农民在自愿、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组建多种形式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经纪人、专业大户和其他中介组织。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立法进程,保护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建立起农民与市场联系的桥梁和纽带,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免征农业税步伐,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推动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试点,探索解决乡村债务的有效途径。加快国有农场农业税费改革。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搞好兽医管理体制、农垦管理体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等方面的改革。

坚持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用现代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大任务。要把工业经济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的经营思想、管理方法、组织形式和生产方式等,导入和应用到农业领域,大力改造提升传统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运用现代工业成果改造传统农业。要把现代工业发展的成果逐步运用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有力的物质技术支持。推进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与现代农业技术的结合,拓宽农业的内涵和外延,增强和发挥农业的多种功能。积极采用工程、生物、农艺等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大力发展农用工业,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篇11

二、建水农业发展制约因素

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制约了建水农业经济的发展。

2.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

农业产业化不成熟,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是制约建水农业经济发展的方面。

三、建水农业经济发展探索

1.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1加快推进村镇规划工作

加强村镇规划工作,完善村庄布局,尽快完成全县行政村和重点自然村的规划编制任务,构筑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乡镇———行政村———自然村五级联动的城乡体系,按点轴空间开发理论,有主次、分步骤推进城乡建设,使城乡体系得到明显优化,规模职能结构和空间布局更为合理。

1.2加快农业设施建设

优化资金、土地、科技、人才、政策等资源配置,建立一批规模化、高质量、高效益的设施农业产业基地,使其成为建水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示范窗口。

1.3大力改善农村公共设施

加快乡村道路、人畜饮水、清洁能源、文化、教育、卫生等设施建设,切实搞好村庄绿化,实现村容村貌新改观。

2.推进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升级

在产业布局上,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围绕葡萄、石榴、桔橙、无公害蔬菜、生猪等产业,扶持壮大和源农业、红森果业、邦格牧业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以曲江镇为龙头,打造万亩蔬菜基地和鲜切花基地,做大做强花卉产业,使其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特色水果发展上,继续抓好提质增效,充分发挥科技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抓好以南庄镇、面甸镇、临安镇为主的脐橙、鲜食葡萄丰产示范园建设。

3.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是实现企业和农户联结的最为有效的组织形式。而要解决当前建水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实力弱、服务能力不强的实际问题,促使企业与农户紧密联结的关键在于:一是要全面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按照农民自愿、稳步推进、加强扶持的原则,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健康发展。二是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创新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方式。鼓励企业建立产业党支部,培育增收致富带头人,以引领农村新发展为突破口,努力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规范合同,发展订单农业,形成稳定的购销关系,使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

4.促进农村人口有序转移

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引导农民有序转移。一是劳务输出由体能型向技术型输出转变,由分散型输出向有组织输出转变,由单纯的务工挣钱向回乡创业转变;二是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多层次、多渠道培训实用型人才,实现一产向二产、三产转移;三是大力发展劳务产业,积极培育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队伍,推进农村人口城镇化。

农业经济发展论文篇12

(一)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的客观需要

我国的农业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广泛性,存在着巨大的潜力,每遇到适合的政治、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大环境,以及相应的重大举措,就会使农业爆发出强大的生产力,形成一次快速成长期和革命性进展,并持续一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生了两次革命性进展,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农业出现阶段性的跃进。第一次是农业家庭承包制的建立,理顺了农村的经济关系,是农业生产力全面巨大的释放,奇迹般地快速达到农业生产的成倍增长,为告别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创造了根本条件;第二次是乡镇企业的广泛兴起,使农村进行了历史性的产业大调整,农村工业居全国工业增幅主要地位,开拓了农村劳动力的重要出路,把农民引向小康。这两次革命性进展,已各持续了一段时间。现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并将以突出科技发展为特点,需要进行重大的战略性调整。亿万农民和科教工作者呼唤和等待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可望第三代领导核心做出战略性决断和部署,争取15-20年的时间实现农村和农业的再次更大的革命性进展,为中国农村实现全面小康和农业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20世纪我们重视了农业发展的紧迫性,特别警惕了农业不要走弯路,农业若出问题,走了弯路,则是长时间所扭转不了的;今后以科技为依托,科技的变化极快,更要提高警惕,如果走了弯路,弯子会更大,更是难以扭转,丧失的时机更是难以挽回。今天,我们的党、国家和社会已经走进新时代,回顾和反思过去,面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更加深刻认识到及早有组织地全面启动农业科技革命、振兴农村经济的紧迫性。

(二)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方针、道路一些基本问题的客观需要

20世纪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的理论,有两个问题需要不断地加深理解:一个是提出“农业的文章很多,我们还没有破题。农业科学家提出很多好意见。要大力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切实组织农业科学重点项目的攻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3页)。”一个是“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是又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55页)。”可以看出,极为重要的是,指出了农业科技和教育对一个“破题”,“两个飞跃”的根本关系。这对研究我国农业

的发展,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为加深理解和指导今后的研究,我们着眼于以下几个在20世纪尚未解决好的基本问题:

1.缺乏可靠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尚无妥善方案足以保证在长远发展中,资源、人口、生态环境走上良性循环、永续利用的轨道。

2.科学技术还没有真正成为农业强有力的第一生产力。靠天吃饭的局面尚未很好改善,科技的扬长避短、资源转换和替代作用远未充分发挥,农业还没有建立在科技的支点之上。

3.农业的经营体制如何适应我国农村的实际,如何适应现代化的要求,如何适应长远的发展,以达到最佳形态,尚需深入研究。

4.农村的产业结构、城乡关系、农村众多劳动力的出路,这些问题相互关联,互为制约又相辅相成,但还没有完满的答卷。

5.尚未设计出清晰的农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途径。

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出路,最终都归结于科技的发展。这些有关农业发展方针道路的基本问题,必须及时研究清楚,明确大方向,勾画出准确的蓝图,这样才能创造条件,使农业发展和改革以及新的技术革命不走大的弯路。

(三)及时解决农业发展中面临现实矛盾的客观需要

农业发展中面临的现实矛盾日益突出起来,成为再次振兴农业的重大障碍。

1.农产品质量差、农业效益低,是当前一个突出问题,它导致农民收入低,结构调整难。在“入世”之后,对农业的挑战最为激烈,这些问题的重要性将越来越显露出来。

2.在未来人口增长和需求多样化进程中,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制约更加突出。原已存在的农业资源人均占有量低的情况,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环境污染等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更为加剧,特别是水资源的缺乏,威胁整个国计民生。近来,农业受到了市场的制约,更增加了资源的压力,加大了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难度,使农业前景更为严峻。

3.乡镇企业技术推动的发展后劲不足。乡镇企业是农村非农产业转移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由于产品升级、布局调整等问题,使其发展面临转折时期,难度较大,减弱了农村经济实力,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4.现行的农业科教体制源于计划经济,按政府系列设置,不能适应农业持续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为:结构、布局不合理,分工不明确,分散、重复、相互脱节的现象严重;创新、普及与推广应用未能形成有机的整体;农业科教领域过于狭窄。农业技术落后的问题十分突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有些高新技术则缺乏技术储备。80年代提出的调整农业结构和90年代提倡的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两次机遇,但都主要因科技问题而未能深入开展。

5.国际竞争更加激烈。国外在农业优良品种、新型农药、生物化肥及农产品加工方面,已经对我国形成巨大的市场威胁。我国一些传统农产品,如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的国内价格已经超过国际市场的10-100%;一些原来我国有明显优势的产品,其竞争力也在降低,如丝绸原占国际市场最大份额,但由于蚕茧质量和丝绸加工技术低于国外,且差距很大,以至丝绸产品出口1988年减幅达24%,1999年前5个月又同减46%。加入WTO将又面临着新的挑战。

上述基本问题和现实矛盾的解决,需做多方面的工作,包括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方面的制度建设,制度创新以及继续调整城乡关系等,而一个关键性并带有长远意义的仍然是邓小平同志讲的“农业问题也要研究,最终可能是科学解决问题。科学是了不起的事情,要重视科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13页)。”当今世界,科技革命来势迅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市场,我们要迎头赶上,否则就没有出路。我国农业的落后,说到底是科学技术落后,国际间的农业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竞争,科技决定着未来农产品市场的份额和农业发展的前景,决定着农民收入的增减,决定着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我们今后是占市场还是让市场,这是新世纪全球范围发生的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能否生存的重大问题。发达国家已经在这场新的技术革命中占据了有利地位,我们必须有紧迫感,奋起直追,动员各方面力量,有组织地进行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才能跟上世界发展潮流,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争取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用15-20年的时间,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时期。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再次振兴,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

二、农科教改革与发展的战略思想和目标

同志1996年指出“要进行一次新的农业技术革命(同志1996年9月在《接见全国星火计划工作会议代表时的讲话》)”,这也是本报告的主要理论支柱。必须据此以改革的精神制定农业科技革命发展的战略规划,以保证其顺利完成,并把农业教育放到与农业科技发展平行的重要地位。

(一)深化农业科教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1.指导思想

切实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科教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根本方向,促进科教与经济和市场的有效结合。坚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的有机衔接和有效配置,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坚持统筹规划、深化改革、完善体制、分类指导、加大投入、加快步伐、优化结构、调整布局、合理分工、适度分流的方针。在具体操作上,既要遵循科技发展的规律,又要充分考虑农业科技的特殊性,对农业科技进行科学规划,分类指导;既要大幅度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使农业科技率先跃居世界先进水平,又要满足调整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生态环境对科技的现实需求;既要大幅度提高各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又要迅速把企业和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并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既要加速常规技术的组装配套、大面积推广,又要力争使农业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培育一批高科技企业或集团;既要造就一批学术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又要培养一大批农业科技企业家,并大幅度提高亿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坚持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规划、计划、投入要突出改革,突出技术创新,突出重点领域。

2.总体目标

全面启动农业科技革命,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再次振兴农村经济。用现代工业武装农业;用现代科技支撑农业;用现代信息管理农业;用现代市场引导农业。遵循自然规律,用以现代林业为特点的优化生态环境保障农业。建立与我国农业大国地位相称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的农科教技术创新体系和农科教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重点是六个大体系:精干高效的农科教研究开发体系;队伍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和运行市场化的农科教技术推广服务体系;标准化、运行有序的技术质量监督体系;多层次、广覆盖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协调、高效的农科教管理体系;以及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社会化的农业保护体系。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式发展,大幅度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满足人民食物安全、农村经济安全和

国土安全等方面的需求,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十五”期间至2020年的量化指标

(1)“十五”期间的量化指标

到2005年,把为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作为核心任务。

使我国农业科技关键领域科技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农业科技总体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缩短5年,科技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气象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达45%、35%、55%、55%、60%以上,农业国际竞争力显著提高。

农业高等院校、农村中等职业教育要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使我国同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从现在的10.5%提高到13%左右,其中研究生、博士生的入学率要有较大幅度增长;使农村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平均达到30%;对于其他87%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加强实用技术培训,使每年接受培训的农村劳动者比例达到40%左右。

(2)2006年至2020年的量化指标

满足食物安全的技术需求。为实现粮食总产达到6亿吨、肉类总产6500万吨,人均日摄入能量2500大卡、蛋白质75克、脂肪75克等目标,提供技术保障。

为农村经济安全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实现农民人均收入达到8000元,人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小康提供技术与示范样板区,带动辐射面涉及范围。

为农村国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为科学使用农业资源,发展新兴产业,为基本控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提供技术与示范样板区并辐射全国。

加速农业科技自身发展,使我国农业科技关键领域科技水平再次跃居世界先进行列,科技在农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气象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5%、40%、65%、65%、70%以上。

我国同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从13%提高到25%左右,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入学率要大幅度提高。对于其他75%左右的同龄青年不能入学的,要加大培训力度,力争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劳动者。

三、重点突出农业科教改革发展和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中的三项历史任务

(一)在科技项目本身的发展上,不断总结成就,寻找差距,有针对性、有重点地攻关重要农业适用技术和高新技术

科学技术是现代农业强大的支撑和驱动力,技术项目的重大突破必将带动农业的产业升级和生产的高速增长,并成倍或几倍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要靠农业高新技术项目的重大突破。

1.总结成就,寻找差距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农业科技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从1985-1998年底共取得1160项部级科研成果(含农业部、水利部、国家林业局、国家气象局)。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011项;“特等奖”3项;“发明奖”146项。有些技术如中国的杂交水稻技术等,已居世界领先水平;胚胎移植、抗虫棉等技术已接近世界水平。这些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明显地提高了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农业科技贡献率为42%,而发达国家一般为70%,有的高达80%。差距主要表现在科技储备不足,基础研究薄弱,农业科技队伍不稳,高技术人才奇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其中,动植物转基因工程,农林作物育种,节水灌溉,农用机械,主要农副产品贮藏、加工,流通先进技术与设备以及农业信息等技术总体水平,落后15—20年左右;某些领域如育种产业化,高效、低毒、安全新农药,集约化设施农业技术与设备,高效有机肥商品化生产工艺与成套设备等技术还有继续拉大差距的迹象;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发达国家农民相比差距更大。

2.发展重点和布局

(1)“十五”期间的重点和布局

“十五”期间农业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农业新阶段对科技的需求,在原有增产类技术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有关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人,保护生态环境,参与国际竞争等方面对技术的需求。建立一个新体制,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包括高新技术,培养一批人才,建设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基地,实现农业科技新的飞跃。拟着重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①以培育专用、优质品种为重点,推进种养业生产结构优化。优质水稻、饲料稻、面包小麦、优质棉花、双低油菜、速生工业用材林、瘦肉猪、优质肉牛等品种培育与产业化;建设一批大型种子企业或集团;确保我国在杂交水稻、油菜、大豆、小麦、玉米等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与利用方面的领先地位。我国有世界罕见的生物基因多样性,具有创造新生物品类的强大优势,可望首先取得巨大成果。②把农产品加工作为农村经济的增长点,推进农业增效,并相应地使农业本身向深广发展。粮、肉、油等大宗农产品加工技术与设备;农产品高附加值技术;设施农业技术与设备;收获机械、加工机械、复合肥料、低污染农药、可降解地膜等新型农业生产资料等的研制与开发。

③以节水灌溉技术革命为重点,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开发节水农业的技术、设备;水资源宏观管理与调配技术;海洋、滩涂、南方草山草坡等资源的开发;长江、黄河上游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

④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为重点,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抗虫棉花、超级稻、超级猪、抗虫玉米等转基因动植物培育与产业化;高效疫苗、生物杀虫剂、杀菌剂等生物农药的研制;动植物生物反应器、生长调节剂的研究与应用;生物肥料、缓释肥料,锌肥、硼肥等微量元素肥料等新肥料的研制与开发;农业综合性信息网络、农业专家系统、精准农业、虚拟农业、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农业技术信息网络的建设。

⑤推进区域发展,加速西部大开发,中部大发展,东部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西部生态脆弱区,大力发展退耕还林、还草技术,坡改梯技术,防治水土流失、荒漠化综合治理等技术;经济发达区,建立农业现代化综合试验示范区、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加速中部粮棉油菜、肉蛋奶等农产品高产、优质及加工的配套技术与商品基地建设。

⑥推进农村城镇化,加速乡镇企业科技进步,加速农业人口转移,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城市化道路。加速农村小城镇规划与设计;新兴建筑材料研制、施工技术;小城镇建设试验示范区建设。

⑦推进创汇农业,迅速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实力。符合国际标准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制定、修订,质量监测技术与设备开发;发展畜禽、水产、蔬菜、花卉、竹藤、药用植物、柑桔、茶叶、荔枝等无公害、绿色产品出口基地。

⑧扩大规模定向培养务农高校毕业生,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2)中远期发展重点和布局

①充分利用生物的遗传潜力。培育高产、优质、抗逆性好的动植物新品种,更加重视资源与环境问题。种质资源是农业的物质基础,通过生物技术和育种工作的重大突破,加速新的种质资源的发现和有效利用。

②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重点是通过土壤培肥和科学施肥,改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创造作物生产的最佳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

③保护和有效利用水资源。因地制宜地加强灌溉农业、节水农业、雨养农业和旱地农业以及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的配套技术研究。

④食物安全、国人营养和健康。为确保国人粮食与食物的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一套有效的粮食与食物保障体系,改善人们的膳食结构,提高营养水平和健康水平,增强国民身体素质。

⑤提高科学种植与养殖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各个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化,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动植物综合生产力。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尤其要加强农田水利的建设,并且要将其纳入法制轨道,长抓不懈。

⑥改进农产品加工、贮运技术,大力发展农产品保鲜、加工、贮运、包装、销售和综合利用等技术,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技术保证,尤其要重视发展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

⑦关注转基因动物和植物的研制和生产,使我国农业紧跟世界高科技先进水平。工厂化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等也都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⑧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的实际,利用信息社会到来的有利时机,把农业生产中的“软件”部分,特别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管理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

⑨提高农业灾害监测、预测和服务的科学技术水平,防御和减轻农业灾害。

(二)在科技的使用上进行革命性变革,重视发挥科技的综合作用,借助综合国力,深层次地改变农业生产的重大机制问题

农业生产重大机制的转变,可以导致:以相同的、等量的农业资源,经过发挥科技的转换和替代作用,充分挖掘农业的巨大潜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我国农业的希望所在。同时,重大机制的转变是促成产业升级的根本依托。

1.由传统的粗放经营机制转向集约经营机制。我国化肥利用率仅为30-40%,每年浪费3000万吨(相当于年生产能力的1/3);灌溉水利用率也仅为30-40%,每年浪费近4条黄河的有效供水量;我国的高产田仅占1/4;东、中、西部农业水平差异过大,这都是巨大的潜力源。如果采取“精准农业”,真正做到从根本上转变机制,仅这几项就可满足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和新的农业快速成长的基本需要。

2.由传统的粮食开发机制转向大食物开发机制。由于我国食物资源的丰富多样和人口的众多,通过科技的作用,使尚未被用作人类食物的资源成为人的食品以及创造出新的食品种类,其革命性变革的巨大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3.由传统的种植业二元结构机制转向三元结构机制。使“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转为“粮食作物——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的结构。这是挖掘饲料潜力,增加我国优质饲料的重要途径。我国饲料的浪费很大,仅由于营养素调配不合理,每年就损失1/4的畜禽饲料。如果全面实行种植业三元结构,合理发展饲料业,将饲料作为专项生产,则不需增加多少资源的消耗,就可成倍增加优质饲料。这一建议在我国已提出一些时候了,但发展极慢或者说没有什么发展。因为这不仅仅是几个单项技术的问题,而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因素,需要亿万人参与的复杂系统工程,最主要的是生产者的科技素质和观念的转变。必须作为一场技术革命来对待。

4.由传统的耕地资源开发机制转向整个国土资源开发机制。我国广大的丘陵山区、草地、海陆水面和滩涂都可发展各具特点的农业产业,特别是通过高新技术的运用,可以开发出人类未曾有过的农业产业,前途不可限量。

5.由传统的农产品简单加工机制转向多次增值的现代化农产品制造业机制。使农产品在农村多层次地利用,形成巨型的现代化产业。转而向农业生产提出更高的新的需求,使农业向深广发展,为农业劳动力在农村就业不断开拓出路。这样,农业这盘棋就搞活了,是农业和农村发达的根本希望所在。

农业重大机制的转变,都是以科技为中心的多种因素组合的巨大系统工程,都要逐项做出工程设计,保证完成,从而得以对整个农业做出新的战略调整。动员一切尽可能的综合国力,以新的革命手段,促成农业快速成长,并为建立可持续发展农业,达到资源、人口、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创造根本的条件。

(三)建立和完善农业科研与推广新体系和农村终身教育新体系

我国现行农科教体制,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期确立的,体现了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支撑作用。缺点是,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未能充分调动企业和农民的积极性。必须进行重大改革,建立新型农科教创新体系。

1.加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由研究开发、技术服务、科技管理和科技企业等部分组成。针对农业科技多头管理、重复和分散的现状,建立协调高效的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对农业科技机构进行分类重组,建立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机构。将农业研究开发机构分为技术开发类、科技服务类和基础公益类三大类,采取不同支持方式。技术开发类机构转变为科技企业或进入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发展;科技服务类机构转变为企业或实行企业化管理;公益类农业科技工作由政府以项目和基地的形式给予支持。对农业技术服务体系进行改革,建立队伍多元化、运行市场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民营农业科技企业,逐步形成国家、地方、企业、民营等多元化的农业科技体系。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择优支持,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基地,培养一批世界知名的农业科学家。

2.加快教育体制改革,建立新型农业终身教育新体系

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当前,要从着重教学内容、学科结构改革,彻底转向着重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重点搞好对农业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成人学校的战略性调整。“十五”期间部级重点农业院校要逐步减少对本科生的招生数量,加大研究生和博士生的招生数量,着重办好一般农业普通高校和普通高中,不断扩大职业高中和中等专业技术学校招生的规模,为农业技术革命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基层人才。

四、政策、措施建议

(一)从国民经济资源配置、市场运作入手,多渠道、多手段地支持农村经济的再次振兴

对与国民经济关系重大的农业和农村领域予以高度重视。主要有:一是农田水利、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保障21世纪16亿人口食物安全;三是改善农产品品质,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四是促进农业产业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速小城镇建设,缩小城乡差别;五是发展乡镇企业,转移农村劳动力,等等,对这些问题要全面给予科学技术支撑,并给予经济政策优惠和立法支持,在资本、资金、土地、劳务、交通等市场上尽最大程度地开放绿灯和绿色通道。

(二)突出农科教体制改革方案的重点

按照分类指导,抓大放小,适当归并,促进发展的思路,积极有序地推进农科教体制改革。组建和完善国家、部、省(市)级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培训中心、高科技园示范区、开发区、高科技集团等。近期将主要依托农口各部门的直属研究院所,联合有关院所、高校共同举办。部级重点科研机构要形成规模,集聚最优秀科技人才,其中,要有千名博士生以上高级学历的研究人员;部级重点高校的研究所要有百名博士生以上高级学历的研究人员。围绕关系农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联合攻关和技术创新,部级重点科研机构要求每周至少有一项属于发明创造或技术创新范围的专利性进展,部级重点高校科研机构要求每月至少有一项这类的进展。

(三)抓紧建立和完善农业信息体系

调整农业信息工作服务方向,即由当前主要为领导决策服务,转到在为领导决策服务的同时,更多地为广大农业科研、生产、经营者服务方面来。通过信息体系的完善,使科研单位更迅速方便地了解农业生产实践对科技的需要,使生产经营单位更容易地了解和得到农业技术信息,促进科研面向生产、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四)抓紧建立农业标准体系

尽快制定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在内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制定相应的技术操作规范,强化农业生产经营者、农产品销售、消费单位的标准化意识,以此带动引导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产品质量提高,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

(五)建立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作为科研成果转化和农科教结合的突破口

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按照实现农业区域布局合理化的要求,在中央政府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依靠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建立一批功能比较完善的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其功能包括农业技术区域性试验;重大农业科技成果的中试;农业新技术推广示范;农业技术培训;农村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在科教体制改革中,协调好教学、科研和推广的关系,促进教学、科研和推广有机结合,建立一个高效率、高效益的转化科研成果的推广服务体系。通过这些举措,从根本上解决科技革命中成果转化困难这一主要障碍。

(六)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农科教改革总目标所列六大体系建设,不断增加科教兴农的投入

鉴于农业是一项特殊的产业,不仅仅是农民的事业,也是全民的事业,在千方百计发展自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给予必要的外力支助,制定特殊的政策,广泛运用尽可能的综合国力,动员全国人民为农业贡献力量,为农业科技的发展创造最高的保障条件。其中,给予资金投入的支持,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农田水利、防灾减灾、生态环境保护、设施农业及农产品储藏、保鲜、加工、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预算内外的财政资金、基本建设资金、银行贷款、各种专项基金以及社会上的可用资金,都要对农科教增加投入并可按照资金性质给予优惠。

到2005年,政府农业科技投入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7-1%,达到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家财政用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资金在整个财政支农资金中的份额达到20%以上。在农业重大工程项目经费中,划出2-3%用于提高工程的技术水平;加大力度支持引进消化国外先进农业科技,发挥科技的资源替代作用。

各级政府财政预算要大幅度提高农业和农村教育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确保其教育投入高于全国教育平均投入三个增长的比例(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年增长;教师工资和学生平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实行积极的货币政策给农科教企业优惠贷款:小型科教企业的启动可以用“小额贷款”支持;中、大型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要确定贷款期限,有的可以给予一定的宽限期,有的可以延长贷款期限,针对高新技术产业化投入多、风险大的问题,研究建立相关的风险投资担保机制。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