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3 15:23:56

媒介文化论文

媒介文化论文篇1

媒介化社会的来临一方面让人们享受到便利地获取、利用和传播信息的福音,一方面又因个体媒介素养的缺失而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这其中,与其他年龄段人群相比,在媒介文化的熏陶之下成长起来的拥有特殊心理特征的青少年群体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和冲击更为严峻。就此,本文从人类普适性的终极追求——“真、善、美”三个角度出发对媒介素养进行了解读,并提出要从技术、艺术、道德三个维度来提升包括青少年在内的公民的媒介素养。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传统社会在全球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加速了向媒介化社会嬗变的进程。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发达的媒介技术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问题。媒介诞生的初衷是为了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人们使用媒介也是为了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的生活,这二者本来都拥有良好的出发点。然而,科学技术与人类意识发展上的失衡导致媒介在被过度使用的过程中有时会脱离人的掌控。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媒介素养教育以弥补人们在媒介知识与媒介技能上的不足,就成了当务之急。这其中,青少年和新媒体作为媒介化社会的构成主体及关键所在,势必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主要对象。并且笔者坚信,不断提升个体媒介素养的行动,本身也体现了人类在信息传播领域内对“真、善、美”的终极追求。

一、媒介化社会的来临

尼尔•波兹曼在其著作《娱乐至死》中向我们展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景观,分别取材于乔治•奥威尔的《1984》以及阿道司•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两位“预言家”都试图从反乌托邦的角度来阐释自己心中的未来图景,然而,奥威尔之悬在人类头顶的极权主义审判之剑并没有如期而至,取而代之的是赫胥黎描绘的技术文化专制时代的降临。

继电视媒体吹响信息风暴来临的前奏之后,二十世纪末高速发展起来的网络媒体直接将人类卷入了从信息大爆炸到信息黑洞的周而复始的循环之中。每一天,媒介都不间断地向我们输送五花八门、难以计数的信息资讯,而我们也似乎习惯了这些“贴心服务”,其存在就像空气和水一般自然,媒介甚至成为了我们身体的延伸。多数情况下,我们通过媒介的“转述”来接触和了解外界,通过声音、影像传递过来的信息建构自己头脑中的全景认知。我们的日常生活也由此受到媒介传播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渗透,从而日益呈现出媒介化的特征。

显然,在全球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传统社会向媒介化社会进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大多数人为此感到振奋,因为这不仅完全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还真切地给他们带来了实惠与便利。毋庸置疑,现代化的媒介技术与传统的媒介技术相比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和便捷性。以互联网为例,它所具备的即时通信、信息搜索、信息存储等功能较之传统媒介而言有了质的飞越。其传播范围可以超越国界,到达世界的各个角落,而传播内容更是包罗万象。人们只需浏览网络上的信息,便能够做到“足不出户,遍观天下”;而两个原本相隔千里的人也能够通过网络通讯设备进行即时的文字、声音甚至是视频的交流。对比媒介稀缺的传统社会,在现代社会中获取信息已经变得越来越容易,这的确值得我们欢呼。然而,评判任何事物都应该观其两面,我们在享受现代化、信息化所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媒介化社会所隐含的弊端。

如果说媒介化社会带来的利益是一目了然的,那么其弊端就好像是慢性毒药,在不知不觉中一点一滴地侵蚀我们的思想和意识。技术的发展引爆了信息的泛滥,同时催生出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且绵延广阔的媒介帝国,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依赖媒介。然而,随着媒介使用的日益频繁,各种令人堪忧的状况也跟着出现:先是信息量的急遽膨胀令人无所适从,对媒介权威的盲目迷信也使人们在处理信息时变得被动、迟缓。更糟的是,由于分析和批判能力的缺失,现代人裸地暴露于信息污染之下,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威胁。渐渐的,赫胥黎的预言在岁月洗拭中变得鲜明起来:人类陷于五彩纷呈的声光影像而不再热衷于思考性的阅读;拥有了更多的信息选择权利却在如海的资讯中日益变得被动与自私;终日沉浸于无聊繁琐的世事之间抛弃了对真理的孜孜以求;面对人类文化向平面化、庸俗化嬗变而始终毫无自察。[1]我们可以将这些现象理解为技术宰制下的众神狂欢,而它们正昭示了媒介化社会的弊端所在。

众所周知,事物往往依靠力量之间的制衡来实现自身的平衡和良性运转,如果一味放任其朝向某一端发展,则只会造成形势的混乱以及破坏性的后果。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受制于这一定律,技术主导的媒介化社会也同样遵循这个原理。不幸的是,在媒介化社会中,媒介技术的发展程度与人类对媒介的了解及控制程度并不平衡,这直接导致了科技宰制下大众传媒的越位以及媒介素养的缺位。这也可以理解为历史发展进程中上层建筑与物质基础之间的断层或错位。而我们今天就恰好处于这样一个“心理断乳期”——媒介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已无所不在,而大多数民众所掌握的媒介知识却少之又少。虽然这种“脱节”经过大众媒介的集体粉饰在现阶段表现得并不那么明显,但是其潜在的威胁却是巨大的。因此,尽快提高公民的媒介素养,克服“脱节”所带来的各种隐患,对于今后信息传播的改进以及传媒的良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青少年、影像与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化社会的来临对人们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不仅促使政府加大对媒介教育的重视,更使得信息时代中与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相比肩的另一种重要的公民素质迅速浮出水面,那就是媒介素养(MediaLiteracy)。在媒介教育领域它指的是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是个体在现代社会所必须学习和具备的一种能力[2]。

在电视尚未出现之前的印刷时代,“听、说、读、写”曾被认为是媒介素养所必备的几项基本技能。然而,步入信息社会以来,数字媒体、网络等传播媒介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主要的途径,单纯的听说读写能力已经不再能够应付信息大爆炸给我们带来的全新局面,学习如何高效地获取、理解及利用媒介信息成为了新时代下媒介素养教育的新内容。在媒介化社会中,人们每天花最多时间做的事就是与不计其数的信息打交道,这也意味着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信息、离不开媒介。基于这一情况,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了每个人都必须接受和参与的一门通识性教育,它通过教授人们相关的媒介知识和媒介使用技能,来帮助民众认识媒介、了解媒介,进而健康、合理、安全地利用媒介。而在此过程中,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成了媒介素养教育关注的重点对象。

首先,诚如一些专家所指出,青少年时期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的时期,大众媒介在青少年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在此阶段,青少年由于自身人格尚未发展成熟,对事物缺乏分辨力,且好奇心旺盛,擅长模仿,很容易受到媒介中不良信息的影响,从而导致思想、行为上的偏差。

其次,出生于上世纪90年代的孩子如今正值青少年阶段,他们自幼就享受着高新技术所提供的欢乐与便利,免于承受信息匮乏所带来的困扰和焦虑。然而,作为在媒介化社会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身上的批判性意识明显发生了萎缩、衰退。这或许可以说是一种先天不足。当代的青少年没有经历印刷术时代严密的语言逻辑思维的训练,而是直接进入了一个以“视觉”为导向的快餐式阅读时代。在那里,互联网等新媒体成长为最具影响力的一代“超级媒介”,而媒介融合潮流也不断敦促传统媒体朝向多媒体方向发展。一时之间,融合了文字、声音及图像的“超真实”类像充斥于青少年的视野,而他们对所看到的画面也深信不疑。图片影像的直观性和感官刺激性削平了其思考的深度,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扼杀了他们童年的纯真和想象的翅膀。面对媒体制造的拟态环境,青少年群体普遍表现出缺乏辨别和分析的能力。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已经适应和习惯了媒介化社会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缺少接受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成年人对媒介信息的分辨能力虽然大大强于青少年,却在适应新的媒介环境和媒介技术时明显处于劣势。例如很多成年人就因为掌握不了互联网的操作技术而被挡在了网络媒体的门外。有鉴于此,媒介素养教育应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升格为一门终身教育,虽然其重点仍在培养青少年网络多媒体的使用能力上,但对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也具有因人而异的指导和辅助功用。

行文至此,其实不难看出,媒介素养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随着传播环境的不断改变,其内容也在作相应调整。而与一些纯粹理论研究明显不同的是,媒介素养教育从一开始即有明确的社会目标以及鲜明的实践导向。我国传媒学界及教育界在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和努力。比如,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于2007年4月成立了一个“媒介素养教育行动小组”,分别在附近的两所小学中面向四年级学生开展了为期一个学期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推广行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3]。而这次实践对刚刚起步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运动而言,无疑既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也是一次有力的促进。

三、技术、艺术与道德:提升媒介素养的三个维度

正如前文所言,媒介素养教育已成为信息时代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通识教育。信息过剩及信息污染等问题对人类,尤其是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让我们逐步意识到并开始正视隐藏在媒介化社会背后的种种弊端。而要提升个体的媒介素养,通过系统的媒介教育增强人们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是目前解决这些问题最积极有效的方法。很多专家学者曾就“如何提升媒介素养”这一问题作过深入研究,其中大多数是根据家庭、学校、政府、媒介等不同职能的机构来划分媒介素养的提升途径,然后再具体落实到各环节在进行媒介教育时所分别采取的策略方针。然而笔者以为,在努力推进媒介素养教育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用具体的、分解式的眼光看问题,还应学会运用抽象的、涵盖性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毕竟,只有追根溯源,明确媒介素养教育真正的目标指向,才能改善人类被动适应信息环境的窘况,做到主动出击,对症下药。笔者以为,要想提升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我们应同时从技术、艺术与道德三个维度入手。

(1)求真去伪:技术发展与媒介素养教育

毋庸赘言,从印刷时代的报纸到电子时代的广播电视,再到今天的网络、数字时代的各种新媒体,媒介形态的更新变换始终是以科技的不断发展为前提的。作为传播技术的派生物,媒介自身并不具备任何主观的善或恶的倾向。它就像是一把威力无穷的双刃剑,利用得当则能为人类造福,反之,则会对社会及人类生活造成严重的危害。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开始更为频繁地使用媒介。然而,就在越来越多的人掌握媒介操作技术的同时,也意味着人们更容易利用这些技术来、制造虚假信息以干扰和破坏传播活动。例如在网络平台上,人人都可以面向广大受众传播自己“制造”的信息,加之互联网的开放性和网络传播的自由性大大削弱了媒介的“把关人效应”,使得信息的真实性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冲击。另一方面,由于对照片合成、视频的后期制作、声音模拟等技术的知识的缺乏,人们也更难理性、客观地去辨别影像信息的真伪。为此,从实用主义角度出发来看,媒介素养教育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教会人们在信息的洪流中去伪存真。而这要求受众必须在加深对媒介技术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从而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

(2)美的创造:艺术实践与媒介素养教育

虽说媒介传播是以技术为基础,但是所传播的媒介内容却往往是艺术的杰作。我们所接触的信息常常会以影音、图像等形式出现,如电视剧、电影和音乐文件……它们经过专人的编辑、加工之后被搬上荧幕或者上传到网络。于是在随后的传播过程中,我们透过电视机、录音机、电脑所看到和听到的便不再是一连串零散单调且不明所以的信息符号,而是一个个经过精心组织和建构,包含着制作者特殊创造力及想象力的信息文本。然而众所周知,艺术传播的过程往往包括两个环节:在经历了传播者的第一次创造之后,人们在阅听和理解那些媒介产品时,往往会结合自身的经历和观点对其进行一次新的创造。而这第二次创造必须是在充分了解传播者创作文本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方法的前提下才能够顺利进行。比如,具体到某部电影或电视剧,我们相应地需要了解的就包括画面的“蒙太奇”剪辑方式、图像与声音的搭配艺术、以及导演的叙事手法等等。唯其如此,人们才能更好地欣赏和利用这些信息,才能在海量的信息中发现美,挖掘艺术的闪光点,从而得心应手地接受或创作属于自己的美的艺术。当然,这也成了提升民众媒介素养的第二个目标。

(3)善的追求:道德指向与媒介素养教育

正如霍尔在编码/解码理论中所提到,信息的传播实际上是一个意义传递的过程。人们在掌握了技术与艺术层面的媒介素养之后,对于媒介传播的理解便可上升至意识形态的层面。在传播过程中,我们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在进行意义的理解与自我建构。那些传递到我们脑海中的意义以及隐含于其中的价值观会慢慢沉淀下来,成为我们评判事物和看待人生的标准和参照。对于正值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的青少年群体而言,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指向在于能够使其在接受信息内容之后,从中汲取营养和有益的成分构建自身正确的价值体系,培养健全的人格。然而,在媒介化社会纷繁复杂的信息环境下,青少年对于是与非、黑与白、善与恶的评判标准并不十分清晰。他们普遍缺少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常常受到作为文本的“隐性话语”存在的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为此,只有经过系统的媒介素养教育,培养包括青少年在内的人们对于信息中隐含意义的敏锐感知,提高其伦理道德水平,我们才能在未来为自己主动创造一个健康、绿色的信息环境。

其实简单来说,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教会人们从铺天盖地的媒介信息中挖掘真、发现美、选择善。而这也呼应了本文从技术、艺术、道德三个维度出发对媒介素养教育进行的一番全新解读。笔者以为,在信息传播领域内对“真、善、美”的终极追求,不仅是媒介素养教育运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核心内容,

综上所述,媒介素养所要求掌握的知识技能横跨了传播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素质的体现。而媒介素养教育作为媒介素养课题在社会实践中的延伸与拓展,在媒介化社会中的现实意义及重要性更是不言自明。尤其是对于当代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而言,这更是关系到他们如何在信息时代生存及发展的重要问题。当前,在各方有识之士的推动下,我们有信心在“真、善、美”的诉求框架下,集社会各界之力量,有效打破技术专制下的媒介话语逻辑,全面推进媒介素养教育,让民众在媒介化社会中更为健康地生活与发展。

[注释]

媒介文化论文篇2

媒介生态学研究源起于北美。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以邵培仁、童兵、崔保国、陈力丹、何道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学者开始了对媒介生态学的探索和研究,在短短不到十年时间里。他们“采用学科建构的原理与方法、学科演变的 历史 与现状、媒介生态的核心概念、传播过程的重要因素、媒介生态的种群结构等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充分地分析研究,逐步提炼出一整套完全不同于西方研究传统和研究范畴的、具有

二、绿色媒介生态文化

媒介生态概念缘于生态学。生态文化要求我们以 自然 价值论为指导,建立起符合生态学原理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 经济 法则、生活方式和管理体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及协同 发展 。媒介生态与自然生态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因此,我们提出一个“媒介生态文化”理念。媒介生态文化将媒介与人、媒介与社会、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和谐作为重要的价值追求。致力于建立一种和谐、平衡、良好的“绿色”媒介生态。媒介生态文化要求各质媒介以真实为生命,以正义为精魂。以诚信为本色。以和谐为要义,在和谐、平衡、良好的媒介生态环境中,充分发挥舆论引导功能和舆论监督功能,弘扬真本善良、鞭挞丑陋邪恶,弘扬正直诚信、鄙弃奸佞虚伪,弘扬孝慈仁义。WWw.133229.CoM抨击忤逆不道,让受众对优秀传统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进而促进社会大众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以推动和谐社会的发展进程。具体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媒介与人携手传通,共建新闻求真理念。媒介生态文化要求媒介与每一个“自然人”携手传通,把追求“真本”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每一个传媒人从入行那天起就懂得这是对新闻本质的要求。媒介与新闻主体、受众都能坦诚直面所发生的新闻事实,媒介能真实全面地传播新闻事实,不造谣,不传谣,不谎报,不虚报。同时,媒介也能坦然真诚地面对受众的质疑和诘难,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媒介与传媒人要将其作为媒介生态文化因子融入血液中,在以此为基础建立的媒介生态环境中,视真实为新闻之生命,以传播虚假新闻为耻辱。对于媒体上的“虚”与“假”,传媒人和受众同愤之,共讨之。

媒介文化论文篇3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4-0287-01

一、费思克的文本与理论

和意义的生产是从大众文化所提供的资源中进行的。文化工业所批量炮制的流行文化就是人们自己的文化,是人们颠覆和反抗资本的有利武器。费思克认为大众传媒的文本建构是媒介与大众共同完成的,是一种“生产式文本”。《江南style》的走红完全是这首歌曲给受众带来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一方面是该曲的动感节奏,据专家分析,“《江南style》中五个音节的核心节奏重复了100次以上。听到这个节拍后,自己会不自觉地晃动身体或跟着跳舞,加入音域广阔的合成音后,更给歌曲增添了轻快舒展的感觉。”由此可见,多数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在编排的时候都是考虑到受众的喜好的,都是精心设计的音乐文本;另一方面是该曲所映射的现实迎合了人们的内心。该音乐录像带里大量展现韩国江南区的富人生活形态,而鸟叔的歌词和动作等都反映了对富人高调奢华生活的鄙视,这使得很多生活不富裕的人内心产生了仇富和共鸣的心理。

二、的奇观――身体叙事

大众媒介将热闹、有趣、好看、好玩等奇观的基本元素激活了,随便一个理由就成为我们狂欢、消费的依据。《江南style》的每一个场景都生龙活虎,带给人热闹的感觉,已是中年的鸟叔摆着屁股、做出夸张的骑马动作并配合丰富的表情……这些完全造成该曲的火暴和风靡。

人类的身体符号越来越受到重视,身体文化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人类的眼球在今天受到了强烈的身体符号的感官刺激。像《江南style》,音乐的节奏和歌词完全调动了人的全身感官,不自觉的跟上音乐的节拍,夸张的扭动身躯,摆上骑马舞步,招摇伸展着双手,像是在召唤、,亦或是发泄,追随流行音乐尤其是摇滚音乐的痴迷者们很多时候不知道自己在迎合什么,只是单纯、机械的扭动身肢,像麻木不仁的机器一样,但在这个过程中,体验者感受到了音乐带给他们的。

三、青年亚文化与媒介素养教育

青少年是文化消费最活跃的人物,青少年在媒介文化领域扮演的不是被动接受者的角色而是主动创造者的角色。青少年的创造活动在经历边缘化的亚文化的发展过程后,最终被主流文化所改造并收编,融合成为主流的媒介文化形式。

抵抗是亚文化对主流文化和文化霸权的重要形式,即“个体将自我身份同至少另外某些身份相融合的过程”。“青少年依据共同的兴趣爱好,借助音乐、舞蹈、娱乐等建立起一种认同感。”《江南style》包含了一切青少年追随的元素,动感十足的曲风、简单易学的舞步和炫耀般的歌词让青少年信手拈来,成为谈资,让青少年在这种模仿中找到兴奋点。

而风格可以了解到一种文化的内在的东西。青年亚文化表现出来的主要风格总是围绕在“炫”、“酷”、“潮”这一类字眼上,总是希望能达到博人眼球的目的。

收编,是青年亚文化进入整个大社会之后的一种重要和主要形式。这也是主流文化和商业文化对待青年亚文化的态度和行为表现。无论我们打开电视还是收音机,浏览网页,观看广告,大街小巷到处充斥着这首歌曲,这正是主流文化对青少年文化的收编,这不仅保证了大众文化获得了新鲜血液,“本质上,是青年亚文化推动了大众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青年亚文化追求的这种短暂、快速消逝的感官刺激也是对主流文化的抵抗,针对这种现实情况,我们不应该单单依靠主流文化对青年亚文化的收编,而更多的是从改变青年人内心出发。首先,大众媒体应该在媒介教育上下足功夫,从传播之口把关,使青少年在接触新生流行文化的同时,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其次,媒介文化应转变传播方式方法,变“专制填鸭式”为“循循善诱式”,我们的媒体机构应该学习国外的成功引进方式,将主流文化合情合理的推销给青少年,灌输他们“主流文化与流行文化两者相辅相成”的新文化理念。

四、结语

媒介文化论文篇4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无论是在理论上、政策上,还是在传播实践领域中,都提出或已经进行了许多的改革。加入WTO似乎又给已经十分火热的新闻改革加了一把火,面对势不可挡的外来媒体集团的挑战,中国的新闻传播媒体不得不作出积极的应对。大家都在思考应该采用怎样的措施才能保证我国媒体在未来世界新闻传播市场上应有的位置。媒介集团化就是近年来被许多人看好的积极的战略性措施之一。如学者所说:“寻求通过建立报业集团,提高报业的经营效益、实现更快发展成为人们的共同选择。”[1]然而,媒介集团化并没有象原先所期待的灵丹妙药一样迅速解决中国大众传播事业所存在的问题。除少数媒介集团以外,大多数媒介集团的建立反而带来了许多令人费解和尴尬的问题。有的媒介集团事实上成为被学者称之为试图同“航空母舰”抗衡的捆绑起来的小舢板。以“先做大,再做强”的思路似乎并不能在短期内解决同跨国媒介集团竞争的实力问题。媒介集团建设的实际结果同人们原先美好的愿望差距甚大。国家有关领导部门不得不放慢了审批新的媒介集团建设的速度。良好的愿望同实际的结果之间的矛盾在哪里?

二、媒介集团化的现状和相关的研究

自从1996年国内出现了第一个媒体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以后,媒体集团化就成为新闻传播界关注的重点和热点,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心态对新闻传播领域的这一新生事物进行着观察、分析、评价。尤其是当国内的媒体集团数量增加,并有了一些业绩不俗的表现以后,持怀疑、否定态度的人越来越少而唱赞歌的人则越来越多。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报业集团、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湖南广电集团等媒体集团成为人们评价媒体集团成功的一个又一个例证。事实上这些媒体集团近年来的经营收入也确实有令人信服的表现,白花花的银子令反对媒体集团化的人无话可说。毕竟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金钱的多少是参与竞争的实力与信心的重要表现。况且现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是建立在高科技、高投入基础上的,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单靠豪言壮语和人海战术打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于是,大家对建设媒介集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有一哄而上、唯恐落后的情绪。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获得中央主管部门正式批准成立的报业集团已近40家。[2],此外还有一些虽然没有获得正式批准,但事实上已经在按照报业集团模式在运作的媒介机构,如《成都商报》除了在成都有自己的大本营之外,已经在外省建立了分支机构,甚至已经独自创办或同其他媒介联办了新的报纸,这种跨区域的经营已经有了现代媒介集团的意思。除此之外,在广播电影电视领域、在图书出版发行领域,[3]组建媒介集团的兴趣也非常浓厚,并已经建成了各自数量不等的集团。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中,我国的大众传播领域似乎已经成了“集团”的天下。

对媒介的集团化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业界和学界都十分关注,并有很多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最终被中央有关文件所吸收成为指导媒介集团化的政策。早在1999年9月,中办和国办就下发了《关于调整报刊结构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政报分离”的原则,各级报刊都应走向市场,经济上实行自负盈亏,这实际上已经体现了一些新闻传播走产业化道路的思路。而关于媒介集团化的主要精神体现在1999年的信息产业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意见》(简称82号文件)和2001年所的《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简称的17号文件)中。在这两个纲领性的文件中,对媒介的集团化建设有这样的表述: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推进改革。控制总量,合理布局,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要求,运用联合、重组、兼并等形式,组建一批主业突出、品牌名优、综合能力强的大型集团,推动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组织结构、地区结构调整,促进跨地区发展和多媒体经营,提高产业集中度。

积极推进集团化建设,把集团做大做强。在现有试点基础上,组建若干大型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发行集团、广电集团、电影集团,有条件的经批准可组建跨地区、多媒体的大型新闻集团。集团承担完成宣传文化工作任务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负责把握导向、制定规划、加强资产运作、财务管理。”

除此之外,文件还对各类媒介集团的性质、媒介集团组建后的资金筹措、人员调配、经营范围等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到了2003年,中办又下发了19号文件,[4]对调整报业结构提出了实质性意见,新闻出版署办公厅印发了落实这一文件的实施细则,又一次推进了我国新闻传播事业的市场化步伐。

由这些文件精神和实际的操作结果可以看出,建设媒介集团的主要目的确实是尽快将我国的媒介“做大做强”,一来解决长期以来媒介单纯依赖国家财政的问题,二来通过“盘活存量资产”和“优化资源配置”,解决我国媒介规模普遍较小、无法同国际级的媒介集团抗争的问题,三是解决近年来媒介发展中因管理不善出现的“散”、“滥”等问题。而这一决策又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那些经营状况较好的媒介的需要,建设媒介集团的基本社会需要和条件实际上已经存在了。

三、媒介集团建设热潮出现的原因

综观国际新闻传播市场,那些能够在全世界呼风唤雨的著名媒体和媒体集团,哪一个都是财大气粗或有强大的经济后台的。任何团体和个人所希望得到的新闻传播的自由都是建立在强大物质基础支持的基础上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各个国家、民族和利益集团都尽当时之所能,向媒体投入了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如今的媒体跨国、跨地区的竞争浪潮中,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的媒体根本无法取得同其他媒体平等竞争的市场资格,无法登上现代媒体竞技的舞台。未来的社会在经济上将是跨国公司的天下,“21世纪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将不会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一种全新的竞争格局已经出现,互相竞争的将是全球(跨国)公司。”[5]在包括新闻传播在内的文化领域中同样将是跨国媒介集团的天下。在19世纪的70年代,西方几大媒介机构曾经对世界新闻传播市场进行过一次有协议的划分(所谓“三方四边协议”的签订),它对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前期的世界新闻传播格局曾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虽然再没有什么媒介机构签署过类似的协议,但世界新闻传播市场却仍然被逐步地瓜分、占领。同上一次“有协议”的瓜分不同,这一次的瓜分是完全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进行的。如有的学者所说:“媒介全球化是将世界看成一个市场、一个车间、一个商场。跨国公司走出国界,在全球范围内组织媒介产品的生产和流通活动,改变了传统的国际分工模式和贸易格局。”[6]在未来的国际社会中,有发言权的不再是实力强大的国家和民族,或者说不再仅仅是实力强大的国家和民族,还有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实际上“现在世界上已经出现了不以领土为基础的权力系统。它们是超国家的组织。这些组织产生的背景就是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活动。”[7]这些打着市场经济旗号并以跨国公司身份向全世界的扩张活动,具有很大的渗透力和迷惑性。各国政府无法对其采取在“热战”和“冷战”时期曾经采取过的那些极端措施,相反还要为它们在自己国家的活动提供相应的条件和方便。就连资本主义国家的学者也认为:“跨国公司对世界上不同的种族在思想、文化和商业上行使着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权力。”[8]在那些已经加入了WTO的国家,跨国公司的进入更是具备了制度性的方便,其结果将可能是“在今天这个世界,西方‘统治者’控制的主流媒体,想让全世界谈说一个什么话题,就能做到让全世界谈说这个话题。”[9]那些经济尚不发达的国家和民族面对这种强大力量的冲击,“独立受到威胁”,“文化处于危险中。”[10]当然,谁也不愿意使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丧失主动权,谁也不愿意使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世界文化宝库中销声匿迹。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想在竞争中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推向全世界。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在近年来的我国媒体产业发展和新闻改革中,人们提出了一个深情的口号:将我国媒体“做大做强”。没有人给“做大做强”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在一定规模基础上要很有钱,这恐怕是人们心照不宣的理解与追求。更有人从经济的角度看好媒体和媒体产业,因为在国外,“传媒产业是现代经济中发展最快的部门之一,”[11]而我国的传媒产业却还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于是就有人宣称目前的中国最后一个赚大钱的行业是媒体,媒体是我国的最后一个“暴利行业”。这一观点惹得那些手里有钱正在发愁不知道该干什么的人心里发热,试图在媒体产业上搏一把,象当年倒腾服装一样地再大赚一笔。有些性急的已经把大笔的资金扔进去了,正在眼巴巴地等着抱金娃娃呢。

其实,并不仅仅是有钱的小老板或大老板们糊里糊涂地上了媒体这条“险船”,就是那些长期主管我国新闻传播媒体的业务官员和长期在媒体领域中摸爬滚打的“新闻人”、“媒体人”,面对可能的利益的诱惑也不是个个清醒。既然央视能赚钱,广州日报能赚钱,文汇新民能赚钱,那么从理论上讲大家也都应该赚钱。于是新闻宣传的管理部门和国家的财政部门也就理所当然地要求各地的新闻传播媒体都能赚钱,起码能自给自足,不要再吃“财政饭”。所以自打当年人民日报社提出并实施了“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以后,各地先后效仿,纷纷与国家财政脱钩,走上了“自收自支”的路。从积极的角度看,这种办法对调动各媒体体制改革的积极性,科学合理地配置媒体的自身资源和利用媒体可调动的社会资源,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消极的方面看却并不都是符合人们当初的设计的。实行企业化管理,意味着媒体所需的资金都要靠自己的经营获得,那么能否赚取足够的钱就成为媒体能否正常运转的基本前提。在西方国家的媒体界,150多年以来已经完成了媒体依靠自己的经营维持并发展的调整,将赚钱赢利放在媒体运作的第一位也已经成为社会虽有非议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生存在资本主义的游戏规则里,报纸似乎天生就具有人格分裂的特质,一方面,它被视为一种社会公器,具有服务社会的责任,但另一方面,它又不折不扣是一种可在市场上自由交易的商品,如同其它企业一样必须追求利润,否则便得面临倒闭关门的危机(Koch,1991)。”[12]而在中国特殊环境中长期生存的广大媒体,缺乏进入真正市场运作的观念和方法,缺乏善于进行媒体经营管理的机制、人才和经验,缺乏科学处理媒体的基本社会功能(如社会公器或喉舌、工具或别的什么)与媒体作为商品的赢利功能两者之间关系的能力和经验。所以,尽管大家在同样的时间得到了“企业化”的政策,同时进入了市场化运作的起跑线,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却是大相径庭的。许多的媒体采取了“全员经营”的措施,向包括编辑记者在内的全体人员下达了创收的硬性指标,或者干脆把版面和节目的时间以承包的形式下放到了各部门,除了每年的上交指标以外,其他的事情就放任自流了。甚至连一向控制极严的新闻宣传内容有时候也要向创收任务让路。在有的媒体中上上下下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创收赚钱的努力中,新闻报道资源却成了用来同有钱人交换的筹码。于是“有偿新闻”、“广告新闻”、“经济信息”、“软新闻”之类的东西非但久禁不绝,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面对道义与金钱的矛盾,管理部门也只有睁只眼闭只眼了。更让大家感到心烦的是,因为创收任务的分散,在众多媒体中大家手里普遍有了一点经济支配权,在花钱方便的同时埋下了经济犯罪的隐患。在不少的地方和媒体中近年来不断传出媒体的决策人员、编采人员、广告人员或其他人员经济犯罪的消息,媒体成了国有资产流失的渠道之一。媒介资源成为某些人“权力寻租”的对象和资本。“这种体制使得我国媒介及其内部不同层级的工作岗位拥有了巨大的政治权力。他们可以利用这种权力换取政治、经济和社会利益。”[13]长期以来媒介在国人心目中崇高而神圣的地位已经大打折扣。赚钱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赚到钱以后怎样管好钱、花好钱却是一件更难的事情。媒介集团化的建设遇到了未曾预料的问题,如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所说:“当时规划在国内组建120个新闻出版方面的集团,包括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电影集团、发行集团等等。在这样一个思想指导下,开始了集团化的战略。所以从新闻出版方面来说,组建了57个报业、出版、发行的集团。但是这次集团化战略改革没有解决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结果大多数都成了行政捏合的公司,翻牌公司,本质没有什么变化,不适应当前市场竞争的需要。”[14]

四、媒介集团建设中的困惑与问题

那么,媒体集团的建设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利用组建媒体集团的方法和机会又企图对中国的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目前的流行说法是尽快将我国媒体“做大做强”,以应对进入WTO以后国际新闻传播媒体集团对我国新闻传播市场的冲击,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在国际新闻传播市场上找到应有的位置。国家有关的权威管理部门也多次发出了相关的指令,对组建媒体集团的意义进行了明确的阐述。从理论上讲,对组建媒体集团的期望值大家是一致的,积极性也都是很高的,可是真要进入媒体集团建设的实质性操作以后却遇到了难以克服的诸多困难和问题。目前的软硬环境是不是真正适合建设媒体集团呢?建设媒体集团的环境还不是十分理想,但我们确实又已经开始大规模的“上马”了,那么怎样才能使大量先天不足的媒体集团尽快地在运行中成熟呢?

首先,媒体集团的建设本身是新闻传播事业走向市场经济环境,面对国际传播市场一体化压力的产物,建立在彻底打破大一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前提下。媒体集团从组建到实际运作应遵循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规律,关照国际新闻传播界、特别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媒体和媒体集团100多年以来探索的基本规律。虽然我国的社会性质和国家体制同资本主义国家都有本质的不同,多年来赋予新闻传播媒体的性质、任务在国际社会中也是比较独特的,但一旦进入国际新闻传播竞争的大市场,就必须放弃或调整许多只在国内封闭环境中才使用或有效的规则、惯例。好比是中国的乒乓球,尽管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但当世界乒乓球组织做出改变竞赛规则的决定以后,我们只有积极服从,没有人因为中国是乒乓球运动的大国就无条件地迁就中国人的情绪。更何况我国的新闻传播媒体在国际上的地位根本无法同乒乓球在国际上的地位相提并论。迄今为止在国际新闻传播媒体运行规则的制定方面我国的媒体和媒体工作者基本上还没有发言权。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进行的关于国际新闻传播新秩序、关于新闻传播与国家发展等问题的重大讨论和所形成的文件,很少有来自中国的学者参加,甚至基本上没有华人学者参加。在这些讨论中,各国的学者和专家又常常将中国作为一个特殊的国家来对待,把中国排除在世界新闻传播事业常态的范围之外,甚至常常将连中国传播媒介的准确的统计数字以“暂缺”的方式处理。造成这种情况,有外国对我国新闻传播事业误解、偏见的因素,但与我国媒体多年来只是局限于国内活动,没有主动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有直接关系。一个陌生的面孔是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人们的理解和支持的。而反观目前我国媒体集团建设的现状,真正按照新闻传播市场规律运作的又有多少呢。除了少数媒体集团是顺应了自身发展的需要并具备了建设集团的基本条件以后水到渠成的产物,其它许多的媒体集团是奉命而建,或为大势所迫而不得不建的。正如柳斌杰所说的“这次集团化战略改革没有解决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结果大多数都成了行政捏合的公司,翻牌公司,本质没有什么变化,不适应当前市场竞争的需要。”[15]考察世界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可以看出,成功的媒介集团的组建往往不是一种行政行为,而主要是一种市场行为。而我国新闻传播界在建设媒体集团的过程中却出现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情况,无视媒介集团建设的基本规律,党政领导机关的力量强行介入,成为媒介集团建设的主导力量。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建设媒体集团要具备一些条件,而且提出了量化的指标,比如建立报业集团必须有五家以上的子报子刊等。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在许多地方便出现了以本地传统上最具实力的党报为核心的报纸兼并的热潮,将一些经营状况不好甚至经营不下去的报纸拉入了党报的建制之中,强行为组建报业集团创造条件。其结果是,从数目上看,组建报业集团的条件是够了,而实质上进入所谓报业集团的这些子报子刊并没有几个能为报业集团的发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有的成了母报的包袱。合并的结果没有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优势,反而有可能演变出一减一等于零的悲剧。也许是因为目前人们的目光较多地集中于那些成功的媒体集团身上或那些身躯足够大还能耗上一阵子的“中央级”媒体集团身上,看到的多是媒体集团优势的方面,而对将来数量要占大多数的地方媒体集团还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研究。如果有朝一日全国大多数的媒体被纳入了大小不等的这些媒体集团而又因为种种原因无法达到原定的目标时,将会造成传播媒介资源的浪费和力量的互相消减。所以,如果不是按照市场的规律,让媒体顺应自身发展的需要进入媒体集团建设的阶段,而是运用行政命令的方法、运用计划经济时期的办法对媒体集团的建设进行管理和干涉,将不利于我国媒体在世界新闻传播市场的竞争。

其次,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的媒体集团在经营项目和经营地区上有自己的自。它对经营项目的选择、经营地区的确定都要在服从社会整体利益的前提下紧扣集团自身发展的各种需要。现代新闻传播媒介的发展进入集团化时代的重要标志就是媒介的跨行业经营和跨地区经营,进而才可能发展到跨国家的经营,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性新闻传播集团。目前在国际范围内具有特别重要地位的一些超级媒介集团都是跨国家、跨行业经营的,因此无论世界新闻传播市场有什么样的动荡和变化,它们都能稳如泰山、游刃有余。但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媒体集团的建设形势并不令人乐观,新闻传播媒体集团的建设遭遇了地方保护和行业保护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抵抗,媒体集团发展的环境是比较恶劣的。加之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差距很大,各地在媒体集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完全一样的,因此对媒体集团的看法和采取的态度也就有很大差别。由于历史上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的新闻传播媒介基本上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建立并发展的,即使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建立的新媒体,也是主要依靠地方政府或行业领导的力量发展起来的。多年以来各地地方政府和各行业领导部门为媒体的发展付出了大量的劳动,特别是投入了相当的资金。

媒体已经成为本地或本行业管理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论这些媒体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是否能赚钱,他们在传达本地区或本行业领导和领导机构的指令、统一本地区或本行业的社会舆论、反映本地区或本行业工作成就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本地区或本行业的领导部门和领导人在使用“自己”的媒体时也早就习以为常、得心应手了。尤其是对本地区或行业的“代表性媒介”而言,只要完成了“同级”党委和政府下达的宣传任务,赚不赚钱并不是最重要的。媒体的管理者和各类媒体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也都有一道“心理底线”,即不论实行什么样的管理模式,只要完成好宣传任务,媒体运作的基本资金都是有人“保底”的,至少工资是有人给发的。至于经营(创收)的情况如何,那只关系到媒体的小集团利益和个人的收益多少而已。于是,媒体同当地领导机关和领导人个人之间达成了默契,你替我宣传,我给你出钱或找赚钱的路子。媒体没有也从来没有设想得到从事新闻传播活动最基本的“自”,更莫说理想中的“新闻自由”了。越是到基层,越是到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方,媒介同当地领导人之间的关系就越是“直截了当”,领导人是切切实实地把媒体当作自己手下的一个具体工作部门来对待的,要求它必须无条件地服从自己。更有甚者,干脆视媒介为自己手中的无生命的工具,想让它干什么就得干什么,稍有不从便会施之以“颜色”,轻则批评处罚,重则更换人马。基层群众批评说,媒体已经成了“领导的光荣榜,政府的功劳簿”,话虽刻薄却不无道理。如今当面临媒体管理体制变化的时候,势必要触动某些集团和个人长期以来在媒体的利用和管理方面的利益,剥夺或收回某些人对媒体的支配权,遭到他们的抵触也就很自然了。按照目前国家的有关政策,媒体集团特别是广播电视集团主要建立在省级和省会城市及计划单列市,地县两级原则上不再建立媒体集团,而地县原有的媒体和媒体资源将逐步划归省级的媒体集团,只给本地留出少量的节目时间。在有的人看来,这一变化意味着两层意思,第一是要将地方几十年辛苦积累的媒体资源上交别人,地方财政多年为媒体的投资等于打了水漂,第二是今后本地的广告市场资源和媒体的广告收入也拱手给了别人,由别人在自己的眼皮底下赚本该属于自己的钱。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地方所能迅速接受并真正想通的,所以上边搞得热火朝天的媒体集团建设在基层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响应。除了一些行业媒体因为迫于中央政策的威力不得不作出痛苦的选择之外,目前还少有地方媒体主动加入省级的媒体集团的,能抗一天是一天是大家目前的普遍心态。而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媒体集团的建设将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和新闻传播市场资源的支持,媒体集团的跨地区、跨行业经营仍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媒体“做大做强”仍然无法得到保证。建设媒体集团的重要考虑之一是媒体资源和新闻传播市场资源的重新整合、科学配置与充分利用,而如果得不到基层的主动支持和配合,这些目标的实现势必要大打折扣。现在,就连以中央政府名义下发的相关文件在占有地方传播资源的政策方面也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权威。如最近开播的央视音乐频道,在广电总局下发文件要求各地电视机构转播以后,遭遇的却是来自各地电视部门的“软抗拒”。地方人士认为,“如果中央、省里所有的频道都要求必须转播,那么地方的日子怎么过?作为中央一套、新闻频道等喉舌频道,地方转播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一定会转播好,但对那些纯粹的商业频道,就没有理由一定要求让地方转播,央视和地方应按照市场的原则来商谈,比如广告收成的重新分配等,不能单靠行政的命令来推动。”[16]在组建媒介集团的过程中存在的同样是按市场原则进行还是靠行政命令推动的问题。

第三,建设媒体集团需要资金,媒体“做大做强”更需要资金,而我们最缺的恰恰是资金。拿我国已经建立的一些媒体集团同国际性的跨国媒体集团相比,在资金的占有上有相当大的距离。资金的获得建立在良好的社会经济基础和传播市场的基础上,而我国目前的情况是国内传播市场规模巨大但经济效益并不理想,全国每年的媒体经营收入在国际媒体市场的总收入当中只占极小的份额;在国际传播市场上,我国的媒体和传播产品缺乏基本的竞争能力,除了完成国家需要的宣传任务以外,很难以市场经营的方式完成经济效益的追求,严重地制约了媒体进一步发展的速度。我国媒体获取资金的渠道目前主要有:通过上市筹集。但现在只有极少数媒体直接或间接得到了上市的权利,前两年传媒股的表现是令人鼓舞的,但如今随着人们认识的冷静,这类上市公司的表现极为平缓,况且尚未进入这一领域的其他媒体集团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上市的资格;社会融资。由于传播媒介的特殊社会地位和某些媒体经济收入方面的突出表现,一度吸引了社会上许多有投资能力的机构和个人的注意力,他们将媒体选定为自己剩余资金的新的投资方向。少数人的成功更是刺激了其他人的投资积极性,甚至有人将媒体产业称之为我国的“最后一个暴利产业”。但如今投资者冷静以后对媒体产业的热情更加理智.“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对于任何一个所谓垄断性、暴利行业,当大量资本涌入时,既刺激了行业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必将带来激烈的竞争,整个行业的暴利将逐步消失。因此,随着传媒业走向市场的步伐加大,天然的垄断暴利将消失,优胜劣汰的法则将开始起作用。”[17]“不见兔子不撒鹰”是现在的投资者们的普遍态度,媒体社会融资的难度加大;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这是我国媒体最习惯的传统资金渠道,但又是目前最难于得到支持的渠道。“自收自支”是早已确定并实施的原则,除了少数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财政还有支持媒体发展的能力之外,多数地方的媒体能得到一些政策上的支持少上缴一些费税就已经不错了,不再奢望从地方财政中拿到现成的资金;银行贷款。如今的银行是扶强不扶弱的,没有人愿意把大笔的资金扔到无底洞里,没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媒体集团要在银行获得支持也是极为困难的;自我积累。这是最实在也是最可靠的获取资金的渠道,然而也是目前使媒体感到最无奈的渠道。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和官办媒介环境中生存的我国媒体,缺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搏击的经验和机制,缺乏在新环境中经营的人才和勇气。截止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媒体获取、积累资金的手段仍然只是广告收入——事实上由国家无偿提供的传播资源对媒体的回报。而限于种种历史原因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水平,广告这块蛋糕并不很大,不足以支撑庞大规模的新闻传播事业的资金需求。据权威的数据,2001年在我国报业广告营业额的157亿元中,五十家年收入在亿元以上的报纸就占去了80%,约126亿元,其余的1950多家报纸只剩下了30亿元的份额,平均每家只有150多万。事实上其中的绝大多数每年的广告营业额在百万元以下,有的只有一、二十万元,仅仅能维持给工作人员发一点奖金的水平。没有钱,当然无法在现代新闻传播市场上占据竞争的主动位置。原本想通过组建媒体集团的方式扩大规模,进而增加收入解决资金问题的一些媒体却发现,进入集团的许多媒介非但不能为媒体集团增加收入,反而要依赖集团去养活,成了媒体集团的包袱,长此以往在媒体集团内部的各媒介中可能出现肥的被拖瘦,瘦的被拖死的情况。更何况目前我们的媒体和媒体集团又面临着挟重金而来的国外媒体集团的挑战,一旦形成面对面的竞争局面,它们不会为资金问题发愁,也不会因为我们缺钱而手下留情或网开一面。

第四,建设媒体集团的最终目的之一是要将我国媒体推进到世界新闻传播的市场中去,实现中国几代领导人和中国老百姓多年的理想。目前中国新闻传播媒介在世界上的影响和地位同我国实际的国际地位是不相称的。国际上的重大事务没有中国的参与是不行的,而关于重大事务的新闻传播舆论却可以轻易地忽略中国的新闻传播媒体。尽管我们自己在宣传的口径上可以说我国媒体在世界上处于什么了不起的地位,但事实上我国媒体在世界新闻传播市场上的影响力是很小的。更没有跻身于世界主流媒体的行列之中。“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媒介全球化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尽管由于传媒业的特殊属性,可以让我国传媒处于政府的层层保护之中,但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媒介‘生态环境’的巨大变迁使得我国传媒业最终无法回避全球媒介市场的发展新环境和跨国媒介集团的挑战。回避、拒绝和反对,不是改革开放已经二十多年的中国应有的态度;主动地参与、融入甚至‘以攻为守’,才是明智之举。”那么目前通过建立媒体集团是否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呢?答案并不是很令人乐观的。世界近代以来的新闻传播事业史表明,新闻传播事业在国际上的威望与地位始终同国家的经济实力、政治地位甚至军事力量直接相关,政治经济的大国同时也是新闻传播的大国。而且一个国家一旦在新闻传播领域中形成优势,别人就很难在短时间中取而代之。目前在世界新闻传播领域占优势地位的美国、英国、法国,早在19世纪的中叶就已经是世界新闻传播的霸主性国家。到20世纪的中叶以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资金又开始向这几个国家积极流动,迅速地完成了传媒资本重组、媒体集团建设的过程,这些国家的媒体集团成为世界新闻传播的中枢,这些国家成为世界新闻产品和文化娱乐产品主流市场的控制者。数据显示,目前传播于世界各地的新闻,90%以上由美国和西方国家垄断,其中又有70%是由跨国的大公司控制。美国控制了全球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的电视节目有60-80%的栏目内容来自美国。发达国家及其媒体集团在世界新闻传播市场上的控制能力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后来的媒体要赶上或超过它们目前的地位,难度无法估计,而如果不能赶上它们,谁又能说自己已经进入了世界新闻传播的主流市场呢。就我国的媒体而言,在改革开放以前的许多年中,同世界主流媒体是处在敌对状态的,基本上没有同世界级媒体平等竞争的机会和条件,自然也就缺乏竞争的经验教训。当我们实施了改革开放政策,媒体有了走出国门进入世界新闻传播主流市场的可能与机会的时候,我们同世界一流媒体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目前虽然有同一流媒体同台竞技的愿望和需要,但我们的媒体同它们完全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就拿目前国内新闻传播媒体集团的“大哥大”中国广播电视集团来说,其机构之庞大,人员之众多,在世界上堪称一流,而如果论资金实力、新闻传播作品的质量和影响力、在国际舆论界的地位,则无论如何也排不到前列。大量的地方性媒体集团除了能在本地有所作为,基本上没有走向世界的可能。所以倒不如实在一些,少说什么面向世界、走向世界的豪言壮语。培育在世界新闻传播市场上有影响、有地位的媒体集团的历史重任,责无旁贷地落在了现有的中央级媒体和媒体集团身上。需要利用现有的条件一点一点地开拓可靠的市场,争取忠实的受众,进而实质性地扩大我国新闻传播媒体集团在国际新闻传播市场的影响,不要再沉醉于那些令人鼓舞而并无实质性意义的统计数字中。

第五,媒体集团的社会性质到底应该如何定位,是困扰媒体集团下一步发展的现实问题。按照有关方面的规定,在我国目前组建的媒体集团中,报业集团、出版集团和广播电视集团仍属事业性质,发行集团和电影集团属企业性质。由此来看,以新闻传播和思想政治宣传为主要内容的信息产品的制作部分仍将按国家事业单位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那么是回到原来的纯事业单位的性质(仍由国家拨款,媒体只承担宣传任务,不再考虑经济效益),还是坚持目前的“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只享受国家提供的传播资源和相关政策,不再得到国家财政的拨款),文件中没有明确说明。而明确说明的一点是,集团要承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并且允许媒体集团多媒体兼营和跨地区经营。显然是继续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模式来安排的。而其中的管理,其实就是对传播内容、舆论导向的管理。以前管理最为严格的人事制度(主要是用人制度)都已经放开了,其他的自然也就不用再管的过多过细了。看起来媒体集团已经拿到了最大的自,应该说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了。其实不然。在媒体作用于社会的过程中,最重要、同广大受众和新闻传播市场联系最紧密的资源和手段恰恰是传播的内容,缺乏这一块自的媒体集团等于是没有轮子的汽车。要保证一个一定规模的媒体集团正常运转,就必须充分地用好用足自己所拥有的各项资源,保证这些资源能充分地发挥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其中的关键又是将市场需求、受众需求放在第一位。话又回到了原来的起点,即媒体是用来“宣传”(propaganda)的还是用来“传播”(交流,communication)的,媒体完整的社会性质和社会定位应该是什么。如果坚持媒体是纯粹的“宣传”工具,建不建集团就是无所谓的,国家出面把它搞大就是了。而要建集团,就要突出它的“传播”的作用,突出它的“企业”的性质,突出它在创造经济效益方面的能力和作用。如果组建集团以后在媒体的经营特别是社会影响力和经济效益方面没有明显的起色,只是把大家捏在一起继续吃大锅饭,又有什么意思呢。

五、不是结论

以新闻宣传媒介为核心的大众传播媒介在我国历来是一个被严格管理又十分敏感的领域。尽管在目前形势下对这一领域的改革已经是势在必然的了,但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是要超过其它的许多领域的。尤其是当这种改革可能涉及到大众传播事业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时候,决心是很难下的。特别是象媒介集团化这样的事情,直接涉及到媒介最终归谁所有,听谁指挥的问题,无论是媒介自身还是党和国家的管理部门、决策部门都不能不慎之又慎。所以,我们可以对我国媒介的集团化寄予无限希望,但却绝不可盲目乐观。毕竟,我国所处的还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市场经济环境;走向世界的大门也才刚刚打开,一切都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存在的上述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甚至在相当的一个时期内在业内外都无法取得基本的一致意见。我国媒体集团建设的前景并不乐观。即使是像现在这样勉强拉起了几支队伍,但他们的路能走多远,人们只有拭目以待了。

注释:

[1]陆小华:《整合传媒》,中信出版社,2002年版,第109页。

[1]按成立时间的先后,这些报业集团是: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光明日报报业集团、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吉林日报报业集团、深圳特区报报业集团、辽宁日报报业集团、沈阳日报报业集团、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北京日报报业集团、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大众日报报业集团、解放日报报业集团、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湖北日报报业集团、长春日报报业集团、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云南日报报业集团、长沙晚报报业集团、新华日报报业集团、湖南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安徽日报报业集团、福建日报报业集团、山西日报报业集团、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天津日报报业集团、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济南日报报业集团、成都日报报业集团、青岛日报报业集团、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另外,按照有关负责人的介绍,曾经规划在国内组建120个新闻出版方面的集团,包括出版集团、报业集团、广电集团、电影集团、发行集团等等。目前已经建立的新闻出版方面的集团有57家。

[1]据不完全统计,自1999年我国第一家广播电视集团――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成立、2000年全国第一家省级广播电视集团――湖南广播电视集团成立,到目前为止已经经有关部门批准组建的广播电视集团有20多家,包括部级的广播电视集团――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另外还有一些虽未正式挂牌,但已经在按照集团的模式运作的媒介机构。

[2]即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

[3]杨伯溆:《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页。

[4]邵培仁:《媒介全球化:是机遇还是挑战?》,引自钟期荣主编《经济全球化与跨地区文化传播》,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11页。

[5]杨伯溆:《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67页。

[6]美国著名传播学家本.巴格迪坎。转引自杨伯溆:《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91页。

[7]河清《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

[8]【法】布迪厄:《遏制野火》,河清译,见《全球化与国家意识的衰微》一书的附译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52页。

[9][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中译本,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13页。

[10]转引自台湾《新闻学研究》总第57期

[11]胡正荣“《媒介寻租、产业整合与媒介资本化过程----对我国媒介制度变迁的分析》,见《媒介研究》2004年第一期。

[12]《中国政府官员谈新闻出版改革》,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13]《中国政府官员谈新闻出版改革》来源: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14]见《新华日报》2004年4月3日。

[15]殷逸健:《传媒暴利逐步消失----中视传媒亏损》,《新闻记者》2002年,第十期。

媒介文化论文篇5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文化传播的时代,文化传播作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表征和特权,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武器和工具。文化传播既改变了人类也改变了世界,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文化传播。文化传播的关键是媒介文化,它决定着文化传播的速度、内容和范围。所谓煤介文化是指传播者借用传播媒介在实施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总和。它包括“具有多重功能的整个体系、媒介运作方式及其中的符号、意义和价值观,还包括媒介生存于其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结构等多种变数”。它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它构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意识形态,塑造了人们关于自己和他者的观念;它制约着人们的价值观、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它不断地利用高新技术,诉求于市场原则和普遍的非个人化的受众……总而言之,媒介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每一个人裹挟其中。于是,媒介文化变成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长期以来,由于体制和观念上的原因,人们淡薄了文化传播,更没有媒介文化意识。2003年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以后,人们的文化传播、媒介文化意识不断加强,不仅重视了文化传播的研究,而且也有一些学者对媒介文化的功能、作用、特性进行探讨。但研究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之间的关系这个问题几乎是空白,本文就此进行探讨,旨在更好地促进当今媒介文化产业化的发展。

要弄清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文化的关系,可从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的关系、当代文化的媒介化及媒介文化化等三方面人手。

    一、当代文化传播与媒介

    文化传播是指“人类特有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扩散和迁移继传现象,是各种文化资源和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的流变、共享、互动和重组,是人类生存符号化和社会化的过程,是传播者的编码和读者的解码互动阐释的过程,是主体间进行文化交往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一个时代的文化传播的性质和水平,不在乎传播什么,而在于怎样传播,用什么媒介手段进行传播。文化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受到特定媒介的支配,每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和技术的兴起都会引起文化的变革。

    每一种媒介的出现都会给社会和文化造成很大冲击,终于延续成为文化的一种积累。媒介经历了各种形式的变化、演进与共存,在传播文化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传播因媒介的发展而得到同步的发展。媒介经历了从单一到综合,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文化传播也就经历了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依次递进和叠加的过程。例如人是文化传播最基本、最原始的媒介,语言传播成为文化传播最初的形态,人的流动则成为文化传播重要媒介。后来人类的祖先开始用图画来表达思想;公元前4000年,古埃及人创造了雕刻文字,公元前3000年,西亚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文字传播开始成为文化传播的形态。人类造纸技术和印刷技术的普及,使文字媒介得以大量印刷并大量传播,其社会影响更为深广。它使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从而大大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印刷机的发明的确是一次划时代的科技革命,今天的报刊、杂志、书籍无一能离开印刷术,它们在传递、交流着各种不同的文化。接踵而来的是影视形象传播的诞生与通讯技术的巨大突破: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黑白到彩色、宽银幕到立体声电影;从电报到有线电话、无线电话、再到太空传播的卫星通信,这些成就造成了电子传播时代的到来。电子媒介的出现,是人类文化传播历史上的一次空前的革命,它极大地改变了文化传播的方式,改变了文化自身的形态,甚至改变了生存于其中的人类生活。

    媒介在促进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世纪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产生和运用使人类文化传播呈现网络传播的态势:“上网”和“在线”使人类真正感受到了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的新景观、新档次以及势不可挡的新趋势,网络媒介的虚拟化使当代文化传播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文化传播形式经网络传遍,其性质由点对面的传播变成了点对点的传播。网络媒介加速了全球化和本土化的进程。通过时空分离或时空凝缩,“地球村”应运而生。一方面是本地生活越来越受到远处事件的“远距作用’;另一方面本土化和民族化的意识异常凸显。我们—他者、本土—异邦、民族性—世界性等范畴,不再是抽象的范畴,而是渗透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当代文化传播媒介的出现和发展正在改变着人类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及其整个生活世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心理和价值观念。

    二、当代文化的媒介化

    在现代社会,媒介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态是文化的媒介化。媒介的渗透是当代社会文化生活中极为重要的现象,技术不断优化、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负载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信息,为当代人们构建了媒介信息世界。各种各样的文化样式,无不纷纷利用大众传播文化作为传播的渠道。

    事实表明,技术对文化起着双刃剑的作用。一方面,文化工业中的技术因素极大地改变了文化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效果,媒介化的文化可以打破时空的限制而得到更迅速、更广泛的传播,使远距离的文化传播成为可能。另一方面,文化工业中的复制技术实现了对文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推动了文化的民主化进程。此外,文化工业也带来了需要引起人们关注的事项:一是技术选择的内容由于远离了其原初形态而使文化信息未经解释的本原性丧失。生产技术越是完整的重负、负经验对象,人们就越容易产生错觉,必然构成强制性的意识形态功能。二是文化的媒介化使传播的互动模式变成了线性单向的过程,这在电子媒介中显得尤为突出。有千百万人参与的文化工业再生产过程,总是在无数的地方为满足相同的需要提供标准化的产品。这不仅是文化生产越来越垄断化,而且在技术的支配下,每一个自发的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公众,都会收到来自机器设备的控制,工具理性又一次战胜了价值理性。三是大众传媒推动了大众文化的迅猛发展,它不但在规模上超过了其他文化形态,而且还以各种“文化暴力”的方式掠夺着其他文化资源。这就造成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甚至主导文化的“殖民化”。

    技术化生存着的人类在功能上越来越趋于平均化,这种平均化由于削弱了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而使其个性变的荡然无存。现代技术对文化主体的侵人,已使文化消费者的想像力渐趋萎缩。文化产品本身,臂如较有代表性的电影、电视,就抑制了观众的主观创造力。当代电影、电视越来越片面强调技术的万能作用,为技术而技术,留给观众的除了视觉的冲击外,脑子里一片空白;影视本身缺乏人文内涵,故事情节苍白,情感空洞,把观众带人了技术主义的泥淖。媒介完全控制了人们的想像力,以至人们不再借助图像进行创造活动。另外,随着技术化在文化工业中的蔓延,各种新的娱乐方式,如歌舞厅、电子游戏厅随处可见。表面上看,似乎是市民大众在塑造大众文化,而实际上是大众文化在不断地生产着市民大众,而人们只能努力使自己适应这些新的消费方式和娱乐方式。于是,文化工业不仅决定着文化商品的生产,而且控制和规范着文化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技术对文化的渗透越是隐蔽,它的作用反而会越强烈。这在文化观念上表现得最为明显。由于科技的发展.知识与产品迅速更新,这就要求人们的思维及观念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也要求人们对世界的基本规定性,对人生的态度及自我认知的方式进行重构。技术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使价值理性的主体和对象成为虚元。鲍德里亚把当代通过媒介使社会事件无限接近地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这种呈现方式,看作是作为人性表现的身体的丧失。由于媒介对每个事件和政治活动的无限接近,政治和权力的秘密性和神秘性完全暴露在大庭广众下,杜会人物不再神秘和深不可测。在他看来,如果身体失去了表现力,失去了空间性力量,也就失去了它与其他身体相区别的东西,那么这个身体就是多余的,最终成为信息传播的障碍。技术对文化与社会生活的渗透,特别是计算机电子技术的发明与使用,使技术概念侵人人的意识和感觉中,造成了工具理性对主体的价值理性的挑战。

网络化的思想及信息操作的清晰度会对社会干扰产生令人忧虑的负面作用,这种对主体价值理性的削弱甚至抛弃所造成的文化生活对网络的服从,势必演绎成一种文化的病态。总之,现代技术对文化的渗透作用不仅不·会停止,反而会愈演愈烈。对此采取视而不见或坚决抵制的做法,对文化的生产、消费和传播均有害。人们当然应该头脑清醒,趋利避害,在文化传播活动中保持二者必要的张力和动态平衡。

    文化传播的前期大多是群体对群体的传播,因为个人对个人的文化传播处于较低层面,缺少现代的信息工具和传播方式,而网络传播作为信息高速公路正好填补了人类的这个空缺。从整个社会角度看,网络传播就如同社会运行的神经一样,对人类的交流、交往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网络在技术上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文化交往和沟通的平台,它像一个巨大的信息超市,成为人类大众聚会的广场,使人类的精神家园有了一个新的栖息之地。但与此同时,网络也使人们对传播的内容失去了必要的控制。网络是工具理性的胜利,是技术的胜利。它强调的是形式,忽略的是内容,它用形式颠覆了内容。对此,人们必须引起高度瞥惕。

    总之.当代传播媒介是一种社会辐射力很强的文化装置,不仅影响到文化传播的范围、内容及速度,成为文化传播的强大动力,而且当代传播媒介的诸多特点已进入当代文化的深层结构,使当代文化呈现出媒介化的特征。文化的媒介化是“文化与传播同质同构”在当代的突出表现。

    三、媒介文化化

    传播媒介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媒介的文化价值。媒介本身就是文化的产物,它在文化社会系统中形成了一个亚文化系统,即媒介文化。研究媒介文化,实际上就是研究传播媒介与文化及其变迁之间的关系。媒介文化离不开媒介的存在与发展。威尔泊。施拉姆认为:“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信息传递的工具。”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传播媒介文化经历了口语文化、书面文化和印刷文化及电子媒介文化几个阶段。

口语文化是一种民主性的文化,这种文化的传播基于人先天具备的能力,从而使每个人都可享用信息传播所带来的利益。但口语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易受时间的侵蚀而湮灭,而且它的影响往往局限于某一地域。书面文化使传播成为一种破解和使用符号的技术,这种变化的意义是深远的。“书面语出现是语言脱离了口语传统向世俗权利转变,结果对空间关系的强调超过了时间关系”。书面文化摆脱了方言所造成的文化隔离,扩大了文化交往的范围。电子媒介是书面文化发展的高峰,也是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在电子传播方式中的融合。电子媒介使文化重新通过声音和图像的形式得以传播,从而清除了书面文化的文字符号对大众的限制。不论教育程度的高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电子媒介的声音与图像和文化接触。如同口语文化一样,电子媒介从传播方式来看,对使用者没有任何非自然的要求,因而具有真正的平等性和民主性。

    传播媒介文化的发展固然与某种特殊的传播技术有关,但归根结底是由社会文化的发展所推动的。文化与媒介文化的关系表现为

    1.人类创造了文化,同时也就学会了进行丈化传播

    烽火、击鼓是文化传播;驻寄梅花、鱼传尺素,也是文化传播。人类文化并非得自遗传,而是后天学习所得。人类文化的这种后天获得性,乃是文化变迁与发展的基础。文化变迁与发展受到传播的巨大影响。而传播本身是一种文化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变迁是文化的纵向发展,传播是文化的横向发展,两者相结合则是世界传播文化的进步。

    2.文化较多依技于传播,没有传播,它将随文化持有者的死亡而消失

    没有传播,便没有文化的增值、同化和重构。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戈登限泽认为,在每一个民族的文化中,都有很大的成份是由传播而来的,而这一比例可高达90%。这就是说,对于大多数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而言,独立创造的文化只有10%。人类正是通过使用、控制传播媒介,才使得文化得以传承、共享、发展、延续下去,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变迁和发展。

    3.传播嫌介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播是文化跨时空,冲垮各式各样的社会篱笆,不仅影响着文化的形成,而且影响着文化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形成了文化的融合、增值和变迁。

    文化融合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文化经过接触交往后,彼此借鉴、吸收、交融而形成一种新文化的过程。文化融合是传播的结果。这种结果可能是各种文化体系中原有文化要素有的被保存下来,有的被抛弃,有的发生变化,从而形成一种不同于原有文化体系的新文化体系。传播不但是文化融合的前提,也是促进文化融合的重要机制。文化同化是文化融合的主要表现。文化的融合于同化为原有的文化圈补充了新鲜的养分,形成了文化的更新,使得新文化的适应、整合功能进一步增强。

媒介文化论文篇6

《非诚勿扰》的走红

电视相亲类节目是在媒介激烈竞争压力下的新型产物,虽然它并非由中国媒体原创,但是江苏卫视的《非诚勿扰》却让该类节目的原产地美国的媒体《今日美国报》等都大为惊叹。“根据索福瑞71城市收视率最新统计,包括所有频道在内的所有节目,《非诚勿扰》的收视率仅次于央视一套新闻联播,牢牢霸占着全国卫视所有上星节目每周收视第一的宝座,《非诚勿扰》的收视率领先当周收视第二名将近180%。”①

《非诚勿扰》节目符合当下社会关于“剩男”“剩女”的话题,适应现代生活的节奏,并且成功运用了“视觉传播”效果,无论是节目内容的包装还是女嘉宾的形象上,都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度。《非诚勿扰》的游戏规则使得全场节目充满变数、伏笔重重,更增加了其收视率。此外,精准的“时尚、婚恋的真人秀”节目定位也让《非诚勿扰》高居收视榜首。当然这里也不能不提到的“话题”因素的重要作用,实际上,电视台频频制造的各种噱头正是这类节目火爆的最大理由。“拜金女”“富二代”等互相攻击的出位语言,在《非诚勿扰》里不止一次出现,而且甚至保持着较高的频率,这使得“天涯论坛”、“百度贴吧”等大型网络讨论区内有大量针对该节目褒贬不一的发言,而且言辞同样犀利。即便如此,该节目依然能够“夺冠”,由此使得同行竞相羡慕、效仿。“从已播出的节目来看,一些处于弱势、低收入和长相一般的男嘉宾,其经济能力、容貌、职业和社会地位等无不成为女嘉宾的调侃对象。一些节目中明显表现出嫌贫爱富、轻视普通劳动阶层的不良现象。”很多话语“体现出了80后青年对感情处理的直接而粗暴,甚至是不负责任。”②

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阐述了这样的两个观点:“后现代工业社会的出现会使一切文化变成附庸甚至消失,而这种消失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电视无法延伸或扩展文字文化,相反,电视只能攻击文字文化” 。③如今,在由“看图时代”向“读图时代”演变的背景之下,“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理解成是对电视可以将任何文化都具象、直观、浅显地呈现的一种肯定。”④当代电视传媒作为一种文化正在深刻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视觉文化的转向使得传媒文化形成了视觉霸权,这也进一步证实了尼尔・波兹曼的理论。“尽管传媒文化方式多样,但从当展来看,有一个明显的‘视觉文化转向’―― 视觉性成为传媒最为有力的手段,以至于视觉性压倒了其他因素或形态成为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主因’(dorninam)。”⑤

传媒文化(Media Culture)指因大众媒介的社会影响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是显现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社会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大众传播的发展密切相关,一方面大众传播影响着传媒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传媒文化也深刻地影响大众传播思想与传播方式等。尼克・斯蒂文森说,传播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传播本身就属于文化范畴,媒介就是文化的产物。有了文化,就需要传播;文化越繁荣,传媒越发达,传媒文化越繁盛。传媒文化(Media Cultures)这个概念最能反映传媒与文化的关系,体现大众媒介对社会文化的产生和发展的巨大影响,同时表明传媒自身也构成一种文化系统。⑥

传媒文化对电视媒介的影响

传媒文化对电视媒介的传播形式及传播内容的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视觉文化突出,电视媒介注重“形象包装”。现在,无论是图书、杂志和报纸等传统的印刷传媒,还是电视传播媒介,甚至是新兴的网络媒体,都正在遭遇着“视觉的征服”。当“读图时代”到来的时候,越来越多的图像侵入了传统上以文字为主的印刷物世界,也正因为“视觉至上”原则,电视和网络等传播媒介以超凡的色彩和夸张的布局来争取更多的受众。《非诚勿扰》节目中的“形象包装”充分体现了视觉文化的转向对电视媒介的巨大影响。节目的包装非常精心细致,不论是现场整体的环境氛围、灯光服装、化妆以及道具,还是节目的背景音乐、节奏控制等等,都尽量与节目的目标受众“时尚的年轻群体”贴近。同时节目参与者的装束也十分靓丽养眼、打扮时髦前卫、表现大胆奔放,多位平面模特的加盟更在无形中为节目创造了较多的看点与卖点。

我们甚至可以亳不夸张地说,电视传媒如果缺少视觉冲击力,同时又面临互动式新兴网络媒体的竞争压力,将会立即失去对公众的吸引力。电视传媒越来越追求视觉奇观的效果。今日电视传媒的视觉性高低可以说是传媒影响力大小的一个重要尺度。当代传媒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这种竞争在相当程度上就是视觉性或视觉资源的竞争。将当代中国传媒文化的核心竞争称之为“眼球经济”或“注意力经济”上的竞争,乃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较之于其他媒体,当今的传媒奇观,一方面体现为视觉性压倒其他要素,视觉的诱惑和追求上升到首位,因而很容易压制受众自觉的理性批判和思考;另一方面,由于片面追求吸引眼球的视觉效果,因此传媒内容本身也日益碎片化和平面化,难免会挤压了传媒内容生产的文化意蕴和思想深度。⑦

第二,传媒文化促使电视媒介商业化与娱乐化。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传媒文化的繁荣程度。与此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媒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不得不把评判权完全交给了作为消费者的受众,至此,为了讨得广大消费者的欢心,传媒文化不得不将电视媒介推向商业化和娱乐化的道路。

《非诚勿扰》以夺得收视排名第一为目标,娱乐自己、娱乐大众为手段,全然不顾由节目内容而引发的各类争议。看过几期节目的观众都会发现,每一期节目几乎都会“精心”设计一个话题,或与金钱有关,或与道德有关。比如,宁愿坐在宝马里哭的“宝马女”,牵一下手要20万的“拜金女”,甚至是因出言不逊、不可一世,招致所有女嘉宾及现场调解员乐嘉“攻击”的“富二代”,明明条件很好,却迟迟不肯速配下台的女嘉宾,这些都会成为受众攻击的看点。诚然,为讨好消费者,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是一个主要的目的。于是,受众想要什么,《非诚勿扰》就做出来什么,美女,金钱等社会上热议的话题毫不加回避直接讨论,虽然收视率提高了,但是对广大受众的误导与错误的价值观的宣传,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这也是传媒文化娱乐化的巨大弊端,它削弱了传媒文化的深刻性,导致其日益趋向浅显低俗的娱乐化,并颠覆了现存的主流文化价值观。

第三,传媒文化激发了受众“偷窥欲”。《非诚勿扰》节目在激发受众“偷窥欲”上做了很好的处理,甚至可以说,该节目的火爆也归功于敢于暴露男女嘉宾的隐私。将功利主义裸地摆放在公众面前,对自己交过女友的数目坦然暴露给公众,得益于受众对隐私的好奇,由此《非诚勿扰》超越了多数电视传媒节目,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南京师范大学新传院副教授于德山认为,真人秀改变了大众对隐私和自我表达的态度。事实上观众和真人秀节目的关系远比一般节目复杂,他们收看并不是因为某个角色是行为模范,而是因为彻头彻尾的娱乐性,这种娱乐性的深层含义是:真人秀节目迎合了人性中坏的成分,尖锐丑陋,喜欢看人出丑。”⑧《非诚勿扰》的制作人王刚也承认,其实只是借着婚恋交友的名义,节目的实质还是真人秀。

如今为了提高自身的商业价值,报纸和杂志等传统纸质媒介,将各种花边新闻和明星轶事作为“卖点”;在电视节目中,更是毫无限制地暴露被采访者的私生活,以吸引受众;在互联网中,个人日记更是被搬上博客以曝光个人隐私作为增加点击率的筹码,等等。当代传媒高度娱乐化,越是奇异、刺激和耸人听闻的私人素材,就越有传媒的商业价值。然而却因为中国的传媒立法尚不健全,以至于导致了传媒对私人生活的窥探,进而带来了一系列复杂的传媒伦理问题。

在这个“快餐化”与“物质化”高度盛行的时代,相亲类节目只是顺应浮躁的环境而滋生的产物。传媒文化对电视传播节目的影响也绝非仅限于以上三点,更多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探讨。(作者单位分别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经济学院)

注释

①《非诚勿扰》baike.省略/view/1664023.htm?fr=ala0_1。

②王彩平:“‘热相亲’的冷思考――兼论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实践》,2010年第6期。

③[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14、110页。

④江月英,贺莉娅:“真人秀节目的‘怪胎’:电视相亲类节目――以《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为例”,《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0年第4期。

媒介文化论文篇7

自大众报刊的出现把人类导入到一个大众社会后,人们就从未停止对大众媒介的反思,其核心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大众媒介。我们知道,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主要是大众文化,因此,如何面对大众媒介的问题实际上主要取决于人们对于大众文化的态度。由于20世纪大众媒介的迅猛发展,学校教育也无法忽视其所带来的挑战,于是在学校中对学生们进行关于媒介的教育也应运而生。媒介教育在其多年发展的历史中,产生过多种多样的实践,迄今都未能产生一个统一的定义,其实践性要大大强于理论性,但如果择要而言,我们可以说媒介教育目标在于“培养更主动和更有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媒介教育先后产生过几种不同的范式,而这几种范式都建立在人们对大众文化的认知态度上。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对大众文化认知的发展如何导致了媒介教育范式的变迁。

一、法兰克福学派、李维斯主义与媒介教育的批判范式

大众媒介传播的是大众文化,但何为大众文化,在此首先要做一界定。英语中的massculture和popularculture都可以在汉语中译为大众文化,但严格来说,后者更准确的译法应为通俗文化,它强调的是为大多数民众共享的文化,是与少数上流社会所拥有的精英文化相对的概念。而大众文化则是大众社会的产物,是主要通过大众媒介来传播的文化。对于这二者的关系,有学者明确指出:“大众文化是通过大批量生产的工业技术制造出来的,为了牟利而向群体的公共消费者销售的通俗文化。”②由此不难看出,如果说大众文化仅仅是工业化大众社会的产物,那么通俗文化的历史要长得多,它自始至终存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如果说大众文化是一种为了牟利目的而生产的消费产品,那么正如汉德林所指出,通俗文化与民众所熟悉的日常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其文化创造者与消费者之间也存在着更和谐的关系。③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由于现代社会中通俗文化也多借助于大众媒介进行传播,这导致了通俗文化与大众文化越来越融为一体,因而有的西方学者提出,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这两个词几乎同义。④本文在讨论中采用这一扩展后的现代大众文化概念。

对于大众文化最早进行深入探讨的是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20至30年代形成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院,后来由于纳粹分子上台,在德国实施法西斯统治,为了躲避迫害,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不得不流亡美国,并把学院也移至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这段痛苦经历也使得他们对极权统治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同时由于对纳粹政权操纵大众媒介进行宣传和愚弄民众有着切身的体会,因而对大众媒介的消极作用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到了美国后,他们进一步把政治批判扩展为社会批判,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工业”理论。在该派学者看来,大众文化是以大批量复制技术为基础的、通过大众传媒来进行传播的工业化产品,这种文化重复雷同,缺乏原创性,以盈利为目的,把文化变成了消费商品,缺乏启蒙与自主性的反思,把人变成了一种没有思考能力的“单向度的人”。同时,在更深一层,大众文化虽然也能满足民众的某些需要,但它却阻碍了他们更为根本的愿望的形成,文化工业扼杀了政治的想象力。⑤这样一来,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政治角度,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都是巨大的,对大众文化批判也成了一种必要的新的启蒙。

与法兰克福学派遥相呼应,在欧洲本土主要是在英国,同样也兴起了一股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潮流,但其切入点却与法兰克福学派截然不同。这批学者关注的是大众文化对人类真正的文化(事实上是他们眼中的精英文化)所造成的危害,其代表性人物是英国文学批评家李维斯(F.F.Leavis),由于其影响广泛,这股思潮日后也被称为李维斯主义(Leavisism)。李维斯本人受艾略特影响很大,他也同样对文化发展的近代历程持一种悲观态度,并且把这种文化的衰落归因于工业化。作为一名文学批评家,李维斯认为文学承载着“生活”的价值,因而文学不单单是众多知识学科中的一门,而更是捍卫人类价值的集合点,是“对我们文明的意识(和良心)的中心”。⑥作为一名精英文化尤其是英国文学的坚定捍卫者,李维斯同样对大众文化的流行持强烈的批判态度,他认为这种文化是一种“标准化的与向低水平看齐的文化”,从而对人类的文化遗产造成危害,因而应该“训练公民去区分与抵制”。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李维斯主义对大众文化持批判态度,但其同法兰克福学派却有着重要的区别,李维斯主义认为大众文化会损害真正的文化,从而对社会权威造成危害,而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重点则是社会权威如何利用大众文化来操纵民众;李维斯主义认为大众文化盛行会导致一种混乱的无序状态,而法兰克福学派则认为大众文化能够维持社会权威,他们看到的是这二者中的一种和谐。

不管怎么说,无论从什么角度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作为大众文化载体的大众媒介的看法,由此也影响到媒介教育范式的形成。由于最早的媒介教育实践主要是在英国,因而受李维斯主义的影响最为直接。李维斯和他的学生汤普森早在1933年就出版了一本名为《文化与环境》的著作,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在学校教授大众媒介的建议,并在书中采用了一些从新闻、广告方面选取的材料。⑧他们的目的是通过教授学生一些大众文化来培养他们“区分与抵制”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觉接受那些有益的文学遗产。他们相信,只要大众文化的粗制滥造与虚伪煽情被揭露出来,学生就会自觉地去抵制它们。这本书以后被修订和重印了很多次。从这种观点出发的媒介教育认为,以大众报刊为代表的大众媒介提供的是一种伪文化,它损害了真正的文化,而媒介教育的核心就是如何保护孩子们免受媒介内容的污染。这样,当时的媒介教育采取的是一种批判范式,其核心内容是反对大众媒介及其所传播的大众文化,媒介教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们不要受大众媒介的不良影响,他们只在课堂上讲授很少的媒介内容,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批判,因而这就像著名学者马斯特曼(LenMasterman)所说,这种媒介教育事实上是一种反对媒介的教育。⑨由于这种媒介教育在本质上把媒介几乎视同一种疾病,因此认为学生接受媒介教育就像打预防针进行免疫一样,因此这种范式也被形象地称之为“免疫范式”(inoculativeparadigm)。⑩

虽然说李维斯本人在开创这种批判范式的媒介教育时与法兰克福学派并没有什么联系,但当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产生巨大影响后,却对这种媒介教育批判范式的后续发展起了强大的支持与促进作用,其关于文化工业的深刻而全面的论述为批判大众媒介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揭露大众媒介对民众操纵与愚弄已经成了后来大众媒介批判的主要内容。就算是在今天,虽然媒介教育的批判范式总的来说已不是主流,但其局部影响却时时可见,比如在广告课上许多教师不是教授如何制作广告或分析广告在大众媒介中的作用,而是关注于批判广告的意识形态导向及其牟利本质。

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媒介教育的分析范式

媒介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出现了一种重要的转折,这次转折的基础依然是对大众文化的新观念的产生,具体来说体现在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主张中。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正式发端于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其代表人物多是一些左派知识分子,主要领袖有威廉斯、霍加特及霍尔等人。其早期领袖霍加特与威廉斯都具有工人阶级的背景,他们从文学批评阵营中脱胎而出转入文化批评,因而其研究事实上也是对文学批评中的政治危机的一种反应。对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原因,西方学者认为,这与英国知识分子对费边主义不再抱幻想并越来越被更具有实践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所吸引有关,此外,工党政府的失败、越战及法国风潮等事件也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这批知识分子越来越感到他们“精神劳动”的状况与报酬和那些体力劳动相近似,这也就是说,知识分子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工人阶级的一员。⑾

从学术成就来看威廉斯对该学派的影响最为巨大,他对文化概念的反思及重新界定为以后该学派的诸多研究开辟了道路。在传统观念中,文化一般是指那些为上流阶层所拥有的高等文化,而下层民众往往被视为没有文化的群体。而对文化研究学派来说,文化意味着几乎所有的事物,从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及网络这多种多样的媒介,到衣服、食物这样的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多种多样的制度、风俗、习惯,它们都是文化,正是它们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威廉斯就明确指出:“对于文化这个概念,困难之处在于我们不得不持续地扩展它的意义,直到它几乎等同于我们的整个日常生活。”⑿既然文化意味着整个生活方式,那么大众文化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言而喻,它和精英文化一样具有自身的价值。

文化研究学派还进一步指出,所有的文化实践无不打下了权力的烙印,而进行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揭示文化的政治及社会语境,使在该语境中的文化自身凸显出来,并且最终让人们尤其是工人阶级能够认识并改变那种无所而不在的统治结构,进而实现其社会变革的目的。这样一来,大众传播对于该学派而言是尤为重要的,因为他们把媒介视为潜在的“意识培养”的工具,而揭示大众媒介中大众文化的权力本质,使工人阶级意识到自身的真正处境并进而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就成了该派学者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学术抱负。也由此,该派学者对大众媒介及大众文化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对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揭示,而这种权力关系可以体现在阶级、种族、性别等诸多方面。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这种反对传统精英文化的立场,把文化不再视为上流阶层的特权,而是“全部的生活方式”的具有人类学意义的文化观念,赋予了大众文化全新的意义,人们必须重视审视大众文化,也必须重新确定对待大众文化的载体大众媒介的态度,由此,在学校中针对大众媒介及大众文化的媒介教育也同样产生了新范式。这种范式不再强调高等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区分,而着眼于利用学生对媒介的日常文化体验来进行教育。学生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拒绝媒介,而是区分媒介上的内容,知道什么是优秀的通俗文化作品,什么是伪劣的作品,并且承认通俗文化中也同样可以产生一些具有自身完整性的优秀作品。这种范式可以称为媒介教育的分析范式。由于当时霍尔等人所写的《通俗艺术》一书为教授媒介提供了广泛的建议,因而这种范式也被称作“通俗艺术”范式。⒀这一范式的形成除了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在理论上的贡献,新一代的教师的成长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批教师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大多受到过大众文化尤其是电影的影响,因而他们很难接受过去那种完全拒绝大众媒介的批判范式,在实践中他们乐于采纳较为客观的分析范式。

如果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以上两种范式,我们不难发现媒介教育的批判范式其隐含的传播学前提是媒介的影响理论,它把受众视为一种完全被动的群体,他们容易为大众媒介所操纵和利用,并且大众媒介所产生的影响几乎也都是负面的,因而决定采用一种保护主义的立场。与之不同,媒介教育的分析范式更多地与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相吻合。它承认大众媒介在内容上的良莠不齐,但受众可以通过学习一定的技巧来加以分辨,受众是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的,他们完全可以做到让大众媒介及大众文化为我所用,而不是全盘抵制和抛弃。媒介教育要培养的也正是这种具有主动性的受众。此外,通过对媒介内容的分析可以让受众进一步认识社会文化的权力本质,这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觉意识。

[page_break]

三、符号学的兴起与媒介教育的表征范式

符号学的兴起为重新审视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提供了一种新视野。符号学简单地说就是关于符号的学科或总体理论,它系统和全面地回答诸如什么是符号、为什么会有符号、符号有多少种类及其分类标准是什么、它们如何相互指代等等问题。⒁符号学有两大源头,一是瑞士语文学家索绪尔,另一是美国哲学家皮尔士,他们在独立的状况下分别提出了关于建立一门通过符号来研究事物的新学科的设想。虽然他们两人在具体主张上有所分歧,并且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以后欧陆与北美的不同的符号学传统,但在把符号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工具来进行意义的探究这一点上并无太大差异。符号学以后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帝国主义的”学科,因为它被运用到其他诸多领域中,有些学者甚至声称它将会成为一门主导性的学科,因为能用它来解释人类传播的方方面面。⒂

符号学的核心概念是符号,那么什么是符号呢?简单地说,符号就是可以指代其他东西的事物。在各种各样的符号中,最重要的符号自然是文字,索绪尔进一步把这种作为符号的词语区分为表示音与形的能指(signifer)及表示其意义的所指(signified),它们合起来成为符号(sign)。自然,除了文字之外,图像也是符号,甚至在更广义上说,大多数东西都可以视为符号。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符号都能表达一定的意义,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看到的不是单个的符号,而是许多符号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个符号群,比如我们在书上所看到的一句话、一幅图片都是符号的组合,前者是由许多单个的词语符号按一定语法组织起来的,后者也是由颜色、图案等种种符号复合而成,这种按一定规则(convention)组合起来的特定形式的符号群,在符号学中我们称之为符码(codes)。⒃符码的概念对于媒介研究尤为重要,因为作为文本的媒介内容,无论其是文字、图像或二者兼备,它们都是符码,都是由生产者按一定的规则生产出来的,然后受众在读解媒介内容时,又按照一定的规则去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一过程正好与霍尔所说的制码(encoding)与解码(decoding)概念完全吻合。⒄

借助于符号学,我们也不难理解媒介分析中的另一个核心概念“表征”(representation)。我们知道,在媒介上出现的任何内容都是符号的一种建构,而不是事物本身。比如,我们在电视或报纸上看到关于美国世贸大厦恐怖主义事件的报道,但无论是文字报道还是图片,我们所能看到的都只是一些符号,而不是事件本身,它是已经被媒介化了的(mediated)事件。媒介化(mediation)这一概念告诉我们,我们通常所接触到的媒介内容都只是一种表征,它们是加工过的、用符号构建的某种东西,而我们正是通过这些媒介表征来认知这个世界。这也正如西方学者所说:“媒介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它所处理的任何事物。”⒅

如果我们通过符号学的分析观念来透视大众文化,这同样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认识。我们知道,大众媒介所传播的大众文化都是通过一定的符号来表达特定的意义,但这种意义生产过程有时并不是那么一目了然,在这方面巴尔特提供的“神话”概念起了关键的作用。我们知道,一个符号其意义往往并不是单一的,一个经典的例证就是,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一束红玫瑰,我们知道它是一种红花、绿叶、带刺的植物,这个概念是它的本义(denotation),但我们也同样会立即联想到它代表着浪漫爱情,这就是它的引申义或转义(connotation)。事实上,这可以理解为两个层次的符号化过程,作为能指的玫瑰花与作为所指的概念构成了符号的第一层,而整个第一层又可以作为能指,而其所指则是爱情。有不少符号都具有这样两层含义。但问题在于,当这些符号的引申义已经深入人心,就像我们看到红玫瑰就会立即想到爱情一样,这时这种引申义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本义,而巴尔特的神话概念指的就是这种被当作本义的引申义。⒆在红玫瑰代表爱情的神话中,爱情的含义事实上是我们人为赋予给红玫瑰的,但它看起来好像是自然的。我们在大众媒介所传播的大众文化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人们赋予某种物品以某种意义,并且利用这种意义来引导受众。比如,我们在电视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说某种牌子的手表是成功人士的标志,这样就使手表作为计时工具的本义让位于它可以成为成功人士身份、地位象征的引申义,这也就是在通过制造一个神话来引导受众消费其产品。除了神话这一具体分析工具外,如果从总体来考察,那么在符号学的视野中,大众文化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商品,它是涉及到生产机构、文化产品及受众三方面的一个复杂的意义生产、传播与接受的过程,有的学者还进一步建立了一种通过符号学来对大众文化进行分析的模型,具体包括对生产者/使用者、使用者/物品、生产者/物品三方面的符号解析。⒇

符号学的流行也直接影响了新的媒介教育范式的产生。这种新范式从符号和结构入手,把媒介教育的内容设立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把大众媒介中常用的制码与解码的规则教授给学生,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媒介信息,并进一步告诉学生在生产意义与读解意义中所采用的那些规则都会受到文化的制约,这样一来,媒介产品的意义就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来孤立地理解;其次,让学生了解所有的媒介内容是通过符号建构出来的,是一种媒介象征,并不是原始的事实本身,但由于我们都通过媒介来认识与了解周围的世界,因而这种媒介在传播大众文化的过程中,经常通过利用一定的制码与解码的规则来制造神话,以及来操纵受众以达到其牟利目的或引导受众接受某种意识形态导向。由上可知,这种媒介教育的主旨是教会学生对媒介表征的分析能力与批判能力,因而,这种媒介教育的范式被称作“表征范式”,这也是目前欧美媒介教育中的主流范式。

综上所述,欧美的媒介教育先后经历了“批判范式”、“分析范式”及“表征范式”的变迁,而这种变迁的背后是人们对大众文化的认识与态度。今天,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欧美高校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媒介教育也正在沿着“表征范式”的路径往纵深发展。欧美各国的媒介教育实践,尤其是统一在“媒介认知能力”(medialiteracy)这一术语下的美国的媒介教育的迅猛发展,(21)必将使全球的媒介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注释:

①AndrewHart(ed),TeachingtheMedia:InternationalPerspectives,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Publishers,1998,p9

②DominicStrinati,AnIntroductiontoTheoriesofPopularCulture,Routledge,1995,p10

③OscarHandlin,‘CommentsonMassandPopularCulture’,inNormanJacobs(ed)MassMediainModernSociety,TransactionPublishers,1992,p108

④StanLeRoyWilson,MassMedia/MassCulture,2ndedn,MaGraw-Hill,Inc,1992,p5

⑤JohnStorey,AnIntroductiontoCulturalTheory&PopularCulture,2ndedn,TheUniversityofGeorgiaPress,1998,p106

⑥AndrewMiller,ContemporaryCulturalTheory,UCLPress,1994,p35

⑦FRLeavis&DenysThompson,CultureandEnvironment,GreenwoodPress,1977,pp3-5

⑧Ibid

⑨LenMasterman,‘Foreword:MediaEducationRevolution’,inAndrewHart(ed),TeachingtheMedia:InternationalPerspectives,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Publishers,1998,viii

⑩DavidBuckingham,‘MediaEducationintheUK:MovingBeyondProtectionism’,JournalofCommunication,Winter1998,pp33-4

⑾SamuelLBecker,‘MarxistApproachestoMediaStudies:TheBritishExperience’,CriticalStudiesinMassCommunication,vol1,1984,pp66-80

⑿RaymondWilliams,CultureandSociety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58,p256

⒀StuartHall&PWhannel,ThePopularArts,Hutchinson,1964

⒁RobertEInnis,‘Introduction’,inRobertEinnis(ed)Semiotics:AnIntroductoryAnthology,IndianaUniversityPress,1985,vii

⒂ArthurAsaBerger,SignsinContemporaryCulture:AnIntroductiontoSemiotics,Longman,1984,ix

⒃GraemeBurton,MoreThanMeetstheEye,2ndedn,Arnold,1997,p33

⒄StuartHall,‘Encoding/Decoding’,inSHall,DHobson,Alowe&Pwillis(eds)Culture,Media,Language,Hutchinson,1980

⒅GraemeBurton,MoreThanMeetstheEye,2ndedn,Arnold,1997,p64

媒介文化论文篇8

一、新媒体与广告媒介

1.新媒体

所谓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主要是指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具有新特征的媒体形态,比如说网络媒体、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等等,另外还有论者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到新媒体的范围之内。据研究表明,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

(1)新媒体的内容

新媒体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四类:

①文本类:例如文字短信,网络BBS、MSN、QQ、电子书等应属于新媒体的文本类。

②音频/音乐类:例如是手机中的彩铃与音乐业务,以及网络上可收听下载的音乐等。

③视图/短片类:包括一些图片、Flash、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网络视频等。

④游戏类:指网络游戏、手机游戏等。

2.新媒体的特点

消解性、交互性、跨时空性和大众性是新媒体的四个主要特征。

首先是消解性,一是新媒体消解了传统媒介之间的界限,例如网络可以包含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视频数据等多种信息形式,因此,网络媒体实际上也就是包含了多种媒体形式的综合型媒体;另外,新媒体也消解了国家间、地域间的边界,消解了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其次,新媒体具有交互性。网络诞生以来,媒体传播的互动性大大加强了,传者与受者之间可实现即时互动和角色转换。

第三,新媒体的跨时空性,例如通过网络我们可以超越现实时空限制认识不同地域的人们,也可以知道更多的讯息。

第四,新媒体的大众性,例如互联网就是一个向公众开放的平台,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2.广告媒介

广告媒介是指能够借以实现广告主与广告对象之间信息传播的物质工具。

(1)广告媒介的类别

按照媒介的载体与传播途径划分,有以下几种类别:印刷媒介,如报纸、杂志、挂历、书籍、地图、明信片、海报、传单、票证、标签等;电子媒介,如广播、影视、电动广告牌、幻灯、光导纤维等;通讯媒介,如手机、传真、电子邮件等;户外媒介,如路牌、霓虹灯、高层建筑、旗帜等;销售现场媒介,如橱窗、招牌、室内外装潢等;流动媒介,如交通车船、飞机、手提袋、包装纸、广告衫、购物袋、雨伞、书包等。

(2)广告媒介的作用

广告媒介规范了现代广告的主要传播模式。广告的策略、定位分析、创意、文案一起构成了广告活动的主要体系。广告媒介定位广告市场。广告媒介在选择和组合上,如版面大小、时段长短、刊播的次数、媒介传播时机等等,都对广告的运行进行了准确的把握。广告媒介决定广告是否能够达到目的。广告媒介决定广告效果。

第五,广告媒介推动媒体发展

广告媒介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在推动媒体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广告促进媒体经营环境的改善,广告是各大媒体区的资金来源的一个很大方面。目前,我国电视频道出现专业化趋势,如专门的影视、音乐、体育、财经、娱乐、生活类频道的出现。而频道专业化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广告主要求广告实现“精确传播”的需要,在广告精播的同时,也使得观众在选择感兴趣的频道节目时,也可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广告,这些广告在该种播出状态下就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从而实现广告、节目的双赢。

随着不断的进化,媒体的广告形式产生了新变化,那就是软广告的出现。软广告作为一种新型的广告形式,因其以新闻或服务类信息的形式出现,不易引起读者的反感和排斥。服务性信息的出现,使媒体内容更加实用,广告使媒体不仅成为重大新闻事件的载体,也成为了大众服务信息的载体。

广告的关键在于创新,为了提高广告效果,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媒介技术日新月异。新媒体概念不仅仅局限于由科技发展带来大的媒体形式的创新,更包括媒体使用方式和地点的创新。楼宇广告、公交移动广告、DM杂志(免费杂志)……在现代都市中,这些新媒介不断涌现,其背后一个重要的动因便是广告。可见,广告在推动媒体发展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总之,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广告媒介也在不断的变换,在寻求新媒体下的最优状态,媒体广告的新形式、新内容层出不穷。媒体发展促进广告媒介的变化,而在广告媒介自身发展的同时,在推动媒体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二、广告媒介在新媒体中的新形态

广告应用于新媒体中产生了一些新形态。

1.手机广告:通过文字或彩信的方式发送广告。

2.网络广告:通过文字或音频、视频等进行表现,形式容易,覆盖面广,依据广告在网络上的载体和方式划分,网络广告主要有网页广告、搜索引擎广告、电子邮件广告、在线游戏广告、软件广告等几大类:

(1)网页广告

网页广告指打开网络浏览器时自动显示在屏幕上的广告,一般有按钮广告、弹出式广告、滚动广告、链接广告、插播广告等等。网页广告虽然形态丰富,易于制作,但是具有强制性,时应对其数量、尺寸、显示位置和播放时间加以适度控制,否则会干扰用户的信息浏览活动,引起用户的反感,降低广告的传播效果。

搜索引擎广告

搜索引擎广告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和数据库技术把用户输入的关键词和商家的广告信息进行匹配。搜索引擎广告由于与用户查询的信息具有较高的相关度,因此易于被用户接受,传播效果显著提高,它也逐渐成为了网络广告市场上的主流形式。

(3)电子邮件、MSN及QQ广告

这种广告通过向用户发送带有广告的电子邮件来达到广告的传播效果,发送者既可以是网络服务商,也可以是广告商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向广告提供者主动订阅。这类广告针对性强、费用低廉,可以包含丰富的广告内容。

(4)在线游戏广告

在线游戏广告可把广告预先设计在互动游戏中,在游戏开始、中间、结束的时候,广告随时出现,也可以利用游戏中的人物、情节来设计广告内容。

(5)软件广告

软件作者把含有广告代码的插件或者广告链接捆绑在软件中,在用户安装软件的同时,能够将插件同时安装到用户的电脑上,并能够把广告标识显示干软件界面中。软件使用者如果使用该软件或者点击界面上的广告标识,就会弹出广告信息,或者调用浏览器打开广告信息页面。

(6)三维广告

三维广告既可以应用到手机中也可以应用到网络中。

网络中可应用大量动态广告,但如果仅仅是单纯意义上的视频广告,那就与电视上的广告相差无几,那么我们可以利用电脑的一些特技功能,将一些三维动画应用到广告的创作中,相信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三、网络广告的特点

网络广告作为广告媒介在新媒体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有哪些特点呢?1、广告信息数字化。数字化的广告信息不仅形式丰富,而且容量大、表现力强;另外,它充分吸收了电视、报刊等广告的优势,以多元化的表现进行传播,如电子报刊、电子杂志、网上电视、网上广播等等。2、广告传播网络化。它使得广告面向全世界的网民,传播范围最大化。3、广告传播交互性。这是由网络传播方式的实时交互性所决定的。受众可以在网上自主地选择广告内容,同时还能反馈自己的意见给传播者,传播者可以随时接收反馈的信息并与消费者达成购买意向。4、广告传播的大众性。在网络媒介中,没有地域以及身份的限制,网民们在网络中能够接受的信息是等同的,而关键在于受众的选择。传统媒体大多受到“域”的限制,而对于互联网来说,这种限制被打破了,网站上的广告都能被网民看到。5、网络广告与营销可以一体化操作。运用网络广告的链接功能可以将广告设计成为广告及销售一体化的形式,客户在直接点击感兴趣的广告后,可以进入到购买页面,填写定单、签定合同、最后进行网上支付,完成消费行为。

四、广告媒介的转换与发展

广告媒介的转换从理论上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形式转变,而是要配合受众需求和审美的转变而变化,同时也要符合大的市场规范,考虑当下媒体广告的一个大的方向,不可偏离。

广告也是一门艺术,那么它就必须符合审美要求,当代广告不应该还仅仅局限于产品特征的描述,它应该从表述、色彩、构图、画面等多方面进行考虑,不论平面广告还是动态广告,最主要的是,创作人的创作理念要有新意,这样才不会造成受众的审美疲劳。

而且,广告创意不仅要达到前面讲到审美的层面,还要注意广告的效果,这才是广告本身最主要的功能。

媒介文化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156-02

一、碎片化媒体时代的概念与特征

当前,我们已进入Web 2.0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涌现,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各显神通。自2006年twitter出现后,Facebook、新浪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风靡全球,“自媒体”风潮涌起。在“自媒体”传播时代,信息传播方式发生巨大变革,主要体现在: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变得模糊,传播过程“去中心化”特征明显,每一个人都可以作为信息传播的节点,既充当受众,又充当传播者。在这种信息传播环境下,无论传播者、接受者,还是信息本身,都趋向碎片化。因此,当前的社会语境被称之为碎片化媒体时代。

在碎片化媒体时代,媒体的碎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传播时空环境的碎片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传播活动都呈现“线性模式”特征,受时空的影响较大,而在碎片化媒体时代,传播活动呈非线性模式,摆脱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传播时间和空间都成为碎片,受众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传播,这极大促进传播者主体性的解放,使得传播变得更加灵活自由。

2.传播内容的碎片化

因为传统媒体传播活动的线性化特征,传统媒体传播的内容都是以线性叙事为主的完整信息,例如传统纸媒刊发的新闻就是完整信息。但在碎片化媒体时代,信息的采集、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信息的极大丰富导致信息爆炸,信息碎片无处不在;又因为网络媒体的超文本链接特性,信息趋向碎片化、非线性化,微博文本的传播就是典型例子。

3.注意力的碎片化

和传统媒体时代相比,碎片化媒体时代的信息更新和传播速度更快,信息传播呈现爆炸性增长趋势,而公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无限丰富的信息争夺受众有限的注意力资源,这直接导致受众的注意力沦为碎片。

4.传播主体的碎片化

在传统媒体时代,社会话语权牢牢掌握在大众媒体手里。大众媒体作为宣扬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重要载体,是信息的传播主体,公众被动成为信息传播受体,公众的话语权被压制,难以通过大众媒体来表达自身的诉求。而在碎片化媒体时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使传统传播格局被打破,大众媒体的传播权遭遇解构,传播的“去中心化”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传播者”,公众慢慢占据传播主体地位,其话语权得到保障。传播主体的碎片化主要体现为传播主体及其信息需求的个性化以及话语权进一步下放的去中心化。

二、民族文化认同内涵

“认同”(Identity或Identification)一词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他认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一般而言,“认同”是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交往中,通过辨别和取舍,从精神上、心理上、行为上等将自己和他人归属于某一特定客体。

民族文化认同主要是指民族成员对本民族主体文化的归属意识。民族成员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与共识不仅表现为民族文化的精神、情感、规范和目标转化为民族成员内在本质的过程,而且表现为民族成员根据自己的内心、道德本性和特殊需要对本民族文化的群体价值进行整合的过程。

三、碎片化媒体时代下民族文化认同危机

在碎片化媒体时代,因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等碎片化特征,导致民族文化认同出现了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多元价值观对主流价值观造成冲击

媒介的碎片化,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的话语权,人人都能利用网络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尤其是博客、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盛行,更是为公众表达意愿提供了便利渠道。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传统媒体的“以传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受到挑战,其话语权也遭到消解。

一旦传统媒体的话语权遭到解构,社会的价值观会更加多元化。在中国社会的改革进程中,过去在中国社会处于边缘地带甚至完全被抑制的价值观因为有了新的表达渠道,慢慢会得到关注,有的甚至会得到广泛认同。同时,人们对主流价值观的态度也在悄然发生改变,整个社会已经很难被一种价值体系所垄断。价值认同是民族文化认同的前提,主流价值观如果不占据绝对地位,民族文化认同就会流于空谈。当前,一些诸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思潮在网络上涌现,对主流价值观的地位造成剧烈冲击;另一方面,传统媒体自身遭遇新媒体的冲击,其引领主流价值观的功能也面临消解。

2.传统文化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

文化是一个民族联接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凝聚力的粘合剂,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财富。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在碎片化媒体时代,西方强势的流行文化一步步渗透,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巨大冲击,韩剧、美剧广为流行,过洋节成为年轻人的时尚。在全球化时代,我们鼓励西方优秀文化同中国传统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同时也要谨防西方文化的糟粕污染我国文化生态,更要谨防的是西方国家对我国进行的意识形态颠覆行为。西方国家大力宣传西式民主自由思想,挑衅着社会主义与集体主义的传统意识形态。还有,国内外各种分裂势力,如“”、“”等各种分裂思想也如病毒一般,在碎片式媒体中悄然传播,严重威胁社会的和谐稳定。

3.碎片化阅读造成文化泛娱乐化

碎片化媒体时代,表达也呈现碎片化,“短平快”的微博式表达就是典型例子。在微博中,短短140字不能承载严肃深刻逻辑严密的长文,更多呈现出娱乐性特征,而娱乐八卦、搞笑段子等网络上流行的泛娱乐性的信息容易转移人们对于政治、经济等严肃问题的注意力,人们如果长期浸淫在娱乐化氛围中,容易养成碎片化阅读习惯。碎片化阅读是一种浅阅读,只注重感官体验,缺乏持久、深刻的理性思考。久而久之,人们的理性思辨能力会大大减弱,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问题时因为缺乏独立思考,便容易被各种观点所蒙蔽,看不到问题的本质。这种碎片式阅读不利于文化的传承,更不利于文化的认同。据学者调查,中国的网民结构呈现年轻化、草根性、低收入等特点,又因为网民习惯于碎片式阅读,使得网民群体非理性色彩浓厚,对网络上流行的各类思潮缺乏分辨力,尤其是容易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蛊惑,这加深了民族文化的疏离感,不利于民族文化的认同。

4.匿名性特征有利于不良信息的传播

媒体的碎片化传播还体现为传播主体的匿名性。碎片化传播的匿名性不仅加剧了对传播者监管的难度,而且弱化了传播者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责任感。一些网民之所以肆无忌惮,依仗的就是匿名。他们是“无名的大多数”,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任何法律和道德责任,风险趋近于零。因而,他们敢于借助网络媒体一些不负责任的信息,敢于把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在网络上肆意宣泄,这些负面情绪经过碎片式传播,对社会舆论造成负面影响,阻碍社会凝聚力的生成,从而影响民族文化认同。

四、碎片化媒体时代提升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对策建议

1.加强主流价值观的建构与传播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内核,国家要充分利用多种传媒渠道和手段,积极向大众宣传进步文化,让国民真切感受到本国优秀民族文化的光辉灿烂,进而增强其民族文化认同观念,促使其自觉维护民族文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国家的文化职能部门一定要重视和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建设,通过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家园,来传播优秀的民族文化,让网络成为民族文化精神的载体。另外,国家对于主流价值观的建构与传播不能仅仅依靠传统媒体,也不能固守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而是应该与时俱进,结合碎片化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和受众的认知习惯,在传播渠道、传播方式、传播内容等方面做出改革,如宣传内容“碎片化”,即在数字化框架下实现内容的重新整合和创造,比如文字、图片、视频互相补充,让受众乐于接受。

2.加强网络信息的监管

首先,健全完善相关法律制度。面对碎片式传播环境,我国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相关部门应协调一致,尽快建立系统的法律规范,对在碎片化传播环境中出现的损害国家利益、造成社会动荡的不端行为进行坚决打击,遏制一些违法言论的传播;其次,大力推行实名制,对碎片式传播主体进行有效约束,消除碎片式传播的管理真空,在保证言论自由的同时,提高传播主体的责任和公德意识。

3.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

媒介素养是指在人们面对不同媒体中各种信息时所表现出的信息的选择能力、质疑能力、理解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概括地说,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公众能够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在碎片化媒体时代,民众提升媒介素养,还要求对网络上各种思潮、观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不人云亦云,坚持独立思考,自觉抵制一些不良价值观的腐蚀。

五、小 结

在碎片化媒体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都发生转变,多元化的意识形态背景下,人们对于某一种思想观念的认同变得越来越难,尤其是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梳理碎片化媒体时代的特征,分析媒介碎片化对于民族文化认同造成的影响,有助于大众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凝聚民族共识、激发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 詹小美,王仕民.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与条件[J].哲学研究,2011(12).

[2] 卿臻.民族文化认同理论及其本质探析[J].前沿,2010(7).

[3] 向春香,陶红.微博的碎片化信息传播对“中心”的消解及其问题探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4] 刘剑敏,李润权.论网络的碎片化特征[J].新闻爱好者,2011(18).

[5] 田然,王叶林.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认同问题探析[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5).

媒介文化论文篇10

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检索关键词“媒介化社会”,可以搜集到的相关论文达两百多篇。其中,发表于2006年的《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一文已经被引用两百多次,在学界的影响力可见一斑。这也间接地说明了“媒介化社会”在学界的研究热度。但是这篇论文重点介绍的是互联网所带来的媒介融合浪潮,媒介社会化只是作为媒介融合的一个结果被简单提及,并未对其特征进行详细描述。不过其中关于“媒介人”和“拟态环境”的理论阐释,开拓了媒介化社会研究的理论视野,成为许多后续研究的起点。不过,学界早在2004年举行的“2004中国传播学论坛”上已经把“媒介化社会:现状与趋势”作为论坛主题,积聚了一批颇具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在李双龙、王婷婷对论坛所做的综述中可以看到,在“媒介社会化”这一主题之下,大会研讨的内容涉及到了包括传者、内容、媒介、受众、效果等传播学研究的各个领域。12]这也显示了“媒介化社会”这一概念对新闻传播学研究问题的包容性和概括力。国内对于媒介化社会的研究文章从2006年开始大量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和互联网的发展程度、媒介融合的推进切实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体验。有学者提出社会的媒介化是与大众传媒的发展同步的,只不过“其突破性进展却是在电视普及之后”,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使这一过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不过一些研究者仍然习惯将媒介视为媒介化社会研究的中心,通过实证调查研究当前我国社会的媒介化程度,即受众的媒介依赖程度、受众对媒体的角色认知等。有的则将研究的中心转移到社会中的特定群体(如少数民族、“农民工”等)身上,从媒体的“赋权”功能分析社会媒介化所带来的权力格局变化。[51有学者从舆论学的角度关注媒介化社会中的舆论表达特点,实际上是阐述网络自媒体的出现所带来舆论生成过程的变化。这些研究大多以媒介建构社会的功能为出发点,遵循行政研究的路径,旨在通过研究媒介建构社会的特点,来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但在媒介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以媒介为中心和出发点研究媒介与社会的关系,已经不足以理解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正如有学者提出的,传统想象空间已经不能解释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我们要想更好地理解媒介、理解社会并进而创新和完善社会管理,~个必要的前提就是重新思考媒介的定位。[71应该看到,在社会媒介化的过程当中,媒介自身也在经历着社会化的过程。从传统媒体的中心辐射式大众传播到社会化媒体的病毒裂变式传播,媒体已经不是天然地站在社会信息流通的中心。位置结构的改变也必然要求学术研究范式的转换。同时,也有一些不多的研究在关注社会的媒介化有可能带来诸多弊端。这种研究批判的路径其实也是“媒介化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技术的过度发展和对人类的技术控制一直是潜伏于现代社会的深层忧虑。著名的反乌托邦小说《1984}/就描绘了一个统治者依靠大众媒介重写历史、改造语言、清理思想、重构社会的恐怖场景。因此有学者认为,“媒介化社会”的概念“越过了和比较中性的信息化与国家发展的关联,而进入到与柏拉图的‘洞穴寓言’、李普曼的‘伪环境’(即拟态环境)、甚至所谓媒介‘妖魔化’的关联之中”。正是在这样的警醒和反思基础上,有研究者指出在媒介化社会中语境进行媒介素养的研究有了更加显著的意义,即使人们对现代传媒拥有一种批判的能力(即素养),帮助人们解构媒介的“编码”,避免沦为媒介的奴隶。对媒介化社会的批判、对“媒介经验”的不信任,在逻辑上也必然走向对人类“直接经验”的强调。有学者就认为,“人类只能靠自己与生俱来的沟通本能,去诉说,去倾听,去建立并实施新的关系或交往规则,帮助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人找回人生在世的立足之地”。[101总的来看,媒介化社会的行政研究路径较为细致地分析了媒介化社会的一些规律和特点,从社会建构、话语抗争、舆论生成等方面揭示了社会媒介化所带来的具体变化,其缺点则在于对媒介社会化的意识形态色彩缺乏必要的警觉,对媒介技术带给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过于乐观,容易陷入媒介控制社会的倾向之中。媒介化社会的批评研究路径对上述问题有着高度的警觉,但如何从此路径进一步增加人们对于媒介化社会的认识和洞见,当前的研究似乎还缺乏有力的回应。实际上,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全新的媒介化社会研究路径,它既应该是有经验的支撑、实证的力度,也应该拥有批判的视野、思辨的深度。

二、诸多新闻传播学理论的逻辑起点

不过,让我们暂时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媒介化社会”本身来,因为它似乎让我们看到了一条理解诸多新闻传播学命题和理论的路径。19世纪30年代,大众媒体的出现标志着社会媒介化进程的开始。随着电视这种更加直观化、娱乐化、大众化的媒介的普及,人们对于大众媒介的依赖程度大大地提高了,大众媒介对于社会的控制力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而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繁荣发展,在提供方便快捷的资讯服务的同时,也大大地加重了人们的媒介依赖症。社会的媒介化过程实质上是媒介不断获得建构现实的能力和权力的过程,而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始终是与社会的媒介化过程同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的媒介化是开展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客观对象,而媒介化社会可以看作是众多新闻传播学理论的逻辑起点。厦门大学陈贼如教授在其专著《心传——传播学理论的新探索》中曾对许多传播学理论作过类似的总结。她认为,如学术前沿“框架”、“议程设置”、“把关人”等美国传播学经验学派的很多红火的理论都有一个共同的预设,即“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现实——有选择地反映。”而“那么多的框架分析、把关研究、议程设置,其目的都是为了推断这些隐藏在传媒内容背后的(选择的)‘标准’。”而在陈教授所未论及的许多新闻学理论的背后,也同样是以社会的媒介化为逻辑起点的。陆定一对新闻所作的定义“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已经将新闻的事实属性和建构属藏其中。社会媒介化所带来的现实与镜像之间的紧张关系是一切新闻学研究的学术起点,所有的新闻理论无不指向于如何让媒体更好地反映现实。现代媒体以向读者提供信息,帮助读者观察外部世界为基本职能,这也是公众对于大众媒体的最低期待。这种功能和期待也是随着现代新闻业职业伦理的发展而形成的。包括新闻专业主义、精确新闻学、新新闻主义等在内的西方众多关注新闻实践活动的新闻学理论,从根本上都是希望从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角度出发,探索如何拉近“拟态环境”与真实环境之间的距离。网络媒体的巨大繁荣对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研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集中表现在新的媒体环境极大地改变了作为逻辑起点的媒介化社会的内涵:大众媒体的传播中心地位被极大地削弱。一方面,媒介化社会作为新闻传播学理论的逻辑起点,仍然有着顽强的学术生命力。例如,以大众媒体为中心的传统研究需要应对网络媒体对媒体建构新闻事实的挑战,研究如何利用网络媒体采写、传播新闻。另一方面,更多的研究不得不放弃原来的中心,跟随着媒介化社会的新内涵,转向更加广阔的传播领域。而这种转向将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丰富的社会实践、大量的研究课题、广阔的学术空间,还有来自理论刨新和研究方法的挑战。现在,我们可以把上一节结束时所希望探寻的全新的研究路径拿来一起思考了。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曾经说过,“学术上的事往往起点决定终点”。因此,我们探寻新的研究路径,也必须要对研究的逻辑起点(即媒介化社会)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改造。而凯瑞所带给我们的启示,远不止上面引用的这个判断。他提出的仪式传播理论,对我们完成研究起点的重建有很多启发。

三、凯瑞的传播仪式观

詹姆斯•w•凯瑞在《作为文化的传播》一书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传播观,即传播的传递观(atransmissionviewofcommunication)和传播的仪式观(aritualviewofcommu—nication),开拓了传播学研究的新视野,推动了美国传播学研究的文化转向。”。凯瑞提出的传播的仪式观,或仪式传播理论,来源于杜威对传播的洞见。他提出传播“是人类共处的基础所在”,“由于分享信息的凝聚力在一个有机的系统内循环,社会便成为可能”。他以充满宗教色彩的“仪式”一词来指称人们分享意义、传播共识的行为,并将它所涵盖的范围扩大到了大众媒体的传播活动。人们被邀约进入新闻的阅读仪式或收看仪式,目的就在于通过某种戏剧性的行为改变读者作为旁观者的身份,进而卷入到权力纷争的媒介世界之中,而非仅仅从中获得有用的信息。“传播的起源及最高境界,并不是指智力信息的传递,而是建构并维系一个有秩序、有意义、能够用来支配和容纳人类行为的文化世界。”‘,司詹姆斯•W.凯瑞的仪式传播理论是对人类所有传播活动的整体性反思,远远超越了新闻传播学的传统范畴。但是他对于社会的媒介化过程所引发的深刻变化,却有着非常卓越的洞见和描述。他曾以电报为例阐释了技术的出现对日常观念的影响,包括新闻客观性观念的产生和简约文风的形成、全球时区的划分和标准时间的确定、空间套利模式的衰落和期货交易的出现等。;或许,类似这样的对媒介化社会的研究才符合我们的学术期待,而这就要求我们把整个媒介化社会纳入到新闻传播学的研究视野之中,而不再仅仅盯着新闻报道做文章。这种研究范式的转换,或许也可以借用文化转向来称呼。

四、对文化转向的思考

文化研究学派是西方新闻传播学界中的重要组成。但因为西方经验主义传播学的巨大影响,国内文化研究学派理论的引介不多,在国内的影响力也比较有限。实证的定量研究把论得非常精致,但也使我们的学术“匠气”十足,缺少思想的灵动;研究的问题具体而微,得出的结论也经得起科学的证实和证伪,但是许多问题的解决既不能拓展我们的认识,也缺乏理论的纵深。倡导新闻传播学研究的文化转向,正是为了摆脱这种困境,焕发学科发展的新活力。这种倡导,还源自于网络媒体的发展所带来的传播革命。一方面,网络媒体的出现导致了媒体环境的重新洗牌,大众媒介的中心地位正在日渐丧失,以大众媒体的新闻生产为主要对象的传统研究尽管也提出了一些新的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但它的中心位置也正在逐渐削弱。另一方面,社会在媒介化的同时,媒介也在朝着社会化方向大步迈进。社会化媒体的出现重新结构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信息途径、思维习惯,重新定义了什么是交往、什么是传播,而新闻传播学目前却一直没能从理论上系统地解答这些问题,只是在某些细节上有所突破。

媒介文化论文篇11

【内容摘要】 大众媒介传播的主要是大众文化,因而人们对大众媒介的态度取决于人们对大众文化的认识。从媒介教育发展的历史来看,它先后经历了从批判范式、分析范式到表征范式的变迁,而影响这些媒介教育范式变迁的决定因素就是人们对大众文化观念的变化,且这些观念变化又与法兰克福学派、李维斯主义、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及符号学的产生联系在一起。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李维斯主义;批判范式;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分析范式;符号学;表征范式 自大众报刊的出现把人类导入到一个大众社会后,人们就从未停止对大众媒介的反思,其核心问题就是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大众媒介。我们知道,大众媒介所传播的主要是大众文化,因此,如何面对大众媒介的问题实际上主要取决于人们对于大众文化的态度。由于20世纪大众媒介的迅猛发展,学校教育也无法忽视其所带来的挑战,于是在学校中对学生们进行关于媒介的教育也应运而生。媒介教育在其多年发展的历史中,产生过多种多样的实践,迄今都未能产生一个统一的定义,其实践性要大大强于理论性,但如果择要而言,我们可以说媒介教育目标在于“培养更主动和更有批判性的媒介使用者”。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媒介教育先后产生过几种不同的范式,而这几种范式都建立在人们对大众文化的认知态度上。本文所要探讨的就是对大众文化认知的发展如何导致了媒介教育范式的变迁。 一、法兰克福学派、李维斯主义与媒介教育的批判范式 大众媒介传播的是大众文化,但何为大众文化,在此首先要做一界定。英语中的mass culture和popular culture都可以在汉语中译为大众文化,但严格来说,后者更准确的译法应为通俗文化,它强调的是为大多数民众共享的文化,是与少数上流社会所拥有的精英文化相对的概念。而大众文化则是大众社会的产物,是主要通过大众媒介来传播的文化。对于这二者的关系,有学者明确指出:“大众文化是通过大批量生产的工业技术制造出来的,为了牟利而向群体的公共消费者销售的通俗文化。”②由此不难看出,如果说大众文化仅仅是工业化大众社会的产物,那么通俗文化的历史要长得多,它自始至终存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如果说大众文化是一种为了牟利目的而生产的消费产品,那么正如汉德林所指出,通俗文化与民众所熟悉的日常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与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其文化创造者与消费者之间也存在着更和谐的关系。③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由于现代社会中通俗文化也多借助于大众媒介进行传播,这导致了通俗文化与大众文化越来越融为一体,因而有的西方学者提出,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中,这两个词几乎同义。④本文在讨论中采用这一扩展后的现代大众文化概念。 对于大众文化最早进行深入探讨的是法兰克福学派。法兰克福学派20世纪20至30年代形成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社会研究院,后来由于纳粹分子上台,在德国实施法西斯统治,为了躲避迫害,该学派的代表人物不得不流亡美国,并把学院也移至纽约的哥伦比亚大学。这段痛苦经历也使得他们对极权统治持严厉的批判态度,同时由于对纳粹政权操纵大众媒介进行宣传和愚弄民众有着切身的体会,因而对大众媒介的消极作用有着极为深刻的认识。到了美国后,他们进一步把政治批判扩展为社会批判,提出了著名的“文化工业”理论。在该派学者看来,大众文化是以大批量复制技术为基础的、通过大众传媒来进行传播的工业化产品,这种文化重复雷同,缺乏原创性,以盈利为目的,把文化变成了消费商品,缺乏启蒙与自主性的反思,把人变成了一种没有思考能力的“单向度的人”。同时,在更深一层,大众文化虽然也能满足民众的某些需要,但它却阻碍了他们更为根本的愿望的形成,文化工业扼杀了政治的想象力。⑤这样一来,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政治角度,大众文化的负面效应都是巨大的,对大众文化批判也成了一种必要的新的启蒙。 与法兰克福学派遥相呼应,在欧洲本土主要是在英国,同样也兴起了一股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潮流,但其切入点却与法兰克福学派截然不同。这批学者关注的是大众文化对人类真正的文化(事实上是他们眼中的精英文化)所造成的危害,其代表性人物是英国文学批评家李维斯(F.F.Leavis),由于其影响广泛,这股思潮日后也被称为李维斯主义(Leavisism)。李维斯本人受艾略特影响很大,他也同样对文化发展的近代历程持一种悲观态度,并且把这种文化的衰落归因于工业化。作为一名文学批评家,李维斯认为文学承载着“生活”的价值,因而文学不单单是众多知识学科中的一门,而更是捍卫人类价值的集合点,是“对我们文明的意识(和良心)的中心”。⑥作为一名精英文化尤其是英国文学的坚定捍卫者,李维斯同样对大众文化的流行持强烈的批判态度,他认为这种文化是一种“标准化的与向低水平看齐的文化”,从而对人类的文化遗产造成危害,因而应该“训练公民去区分与抵制”。⑦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李维斯主义对大众文化持批判态度,但其同法兰克福学派却有着重要的区别,李维斯主义认为大众文化会损害真正的文化,从而对社会权威造成危害,而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的重点则是社会权威如何利用大众文化来操纵民众;李维斯主义认为大众文化盛行会导致一种混乱的无序状态,而法兰克福学派则认为大众文化能够维持社会权威,他们看到的是这二者中的一种和谐。 不管怎么说,无论从什么角度对大众文化进行批判,都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作为大众文化载体的大众媒介的看法,由此也影响到媒介教育范式的形成。由于最早的媒介教育实践主要是在英国,因而受李维斯主义的影响最为直接。李维斯和他的学生汤普森早在1933年就出版了一本名为《文化与环境》的著作,第一次系统地提出在学校教授大众媒介的建议,并在书中采用了一些从新闻、广告方面选取的材料。⑧他们的目的是通过教授学生一些大众文化来培养他们“区分与抵制”的能力,使学生能够自觉接受那些有益的文学遗产。他们相信,只要大众文化的粗制滥造与虚伪煽情被揭露出来,学生就会自觉地去抵制它们。这本书以后被修订和重印了很多次。从这种观点出发的媒介教育认为,以大众报刊为代表的大众媒介提供的是一种伪文化,它损害了真正的文化,而媒介教育的核心就是如何保护孩子们免受媒介内容的污染。这样,当时的媒介教育采取的是一种批判范式,其核心内容是反对大众媒介及其所传播的大众文化,媒介教师在课堂上教育学生们不要受大众媒介的不良影响,他们只在课堂上讲授很少的媒介内容,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批判,因而这就像著名学者马斯特曼(Len Masterman)所说,这种媒介教育事实上是一种反对媒介的教育。⑨由于这种媒介教育在本质上把媒介几乎视同一种疾病,因此认为学生接受媒介教育就像打预防针进行免疫一样,因此这种范式也被形象地称之为“免疫范式”(inoculative paradigm)。⑩ 虽然说李维斯本人在开创这种批判范式的媒介教育时与法兰克福学派并没有什么联系,但当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产生巨大影响后,却对这种媒介教育批判范式的后续发展起了强大的支持与促进作用,其关于文化工业的深刻而全面的论述为批判大众媒介提供了强大的火力,揭露大众媒介对民众操纵与愚弄已经成了后来大众媒介批判的主要内容。就算是在今天,虽然媒介教育的批判范式总的来说已不是主流,但其局部影响却时时可见,比如在广告课上许多教师不是教授如何制作广告或分析广告在大众媒介中的作用,而是关注于批判广告的意识形态导向及其牟利本质。 二、英国文化研究学派与媒介教育的分析范式 媒介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出现了一种重要的转折,这次转折的基础依然是对大众文化的新观念的产生,具体来说体现在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主张中。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正式发端于伯明翰大学的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CCS),其代表人物多是一些左派知识分子,主要领袖有威廉斯、霍加特及霍尔等人。其早期领袖霍加特与威廉斯都具有工人阶级的背景,他们从文学批评阵营中脱胎而出转入文化批评,因而其研究事实上也是对文学批评中的政治危机的一种反应。对于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原因,西方学者认为,这与英国知识分子对费边主义不再抱幻想并越来越被更具有实践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所吸引有关,此外,工党政府的失败、越战及法国风潮等事件也都起了一定的作用。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这批知识分子越来越感到他们“精神劳动”的状况与报酬和那些体力劳动相近似,这也就是说,知识分子越来越感到自己是工人阶级的一员。⑾ 从学术成就来看威廉斯对该学派的影响最为巨大,他对文化概念的反思及重新界定为以后该学派的诸多研究开辟了道路。在传统观念中,文化一般是指那些为上流阶层所拥有的高等文化,而下层民众往往被视为没有文化的群体。而对文化研究学派来说,文化意味着几乎所有的事物,从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及网络这多种多样的媒介,到衣服、食物这样的日常生活用品,还有多种多样的制度、风俗、习惯,它们都是文化,正是它们构成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威廉斯就明确指出:“对于文化这个概念,困难之处在于我们不得不持续地扩展它的意义,直到它几乎等同于我们的整个日常生活。”⑿既然文化意味着整个生活方式,那么大众文化作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其存在的合理性不言而喻,它和精英文化一样具有自身的价值。 文化研究学派还进一步指出,所有的文化实践无不打下了权力的烙印,而进行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揭示文化的政治及社会语境,使在该语境中的文化自身凸显出来,并且最终让人们尤其是工人阶级能够认识并改变那种无所而不在的统治结构,进而实现其社会变革的目的。这样一来,大众传播对于该学派而言是尤为重要的,因为他们把媒介视为潜在的“意识培养”的工具,而揭示大众媒介中大众文化的权力本质,使工人阶级意识到自身的真正处境并进而提高工人阶级的觉悟,就成了该派学者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学术抱负。也由此,该派学者对大众媒介及大众文化的研究主要关注于对文化与权力之间关系的揭示,而这种权力关系可以体现在阶级、种族、性别等诸多方面。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这种反对传统精英文化的立场,把文化不再视为上流阶层的特权,而是“全部的生活方式”的具有人类学意义的文化观念,赋予了大众文化全新的意义,人们必须重视审视大众文化,也必须重新确定对待大众文化的载体大众媒介的态度,由此,在学校中针对大众媒介及大众文化的媒介教育也同样产生了新范式。这种范式不再强调高等文化与通俗文化的区分,而着眼于利用学生对媒介的日常文化体验来进行教育。学生的主要任务不再是拒绝媒介,而是区分媒介上的内容,知道什么是优秀的通俗文化作品,什么是伪劣的作品,并且承认通俗文化中也同样可以产生一些具有自身完整性的优秀作品。这种范式可以称为媒介教育的分析范式。由于当时霍尔等人所写的《通俗艺术》一书为教授媒介提供了广泛的建议,因而这种范式也被称作“通俗艺术”范式。⒀这一范式的形成除了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在理论上的贡献,新一代的教师的成长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批教师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大多受到过大众文化尤其是电影的影响,因而他们很难接受过去那种完全拒绝大众媒介的批判范式,在实践中他们乐于采纳较为客观的分析范式。 如果我们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以上两种范式,我们不难发现媒介教育的批判范式其隐含的传播学前提是媒介的影响理论,它把受众视为一种完全被动的群体,他们容易为大众媒介所操纵和利用,并且大众媒介所产生的影响几乎也都是负面的,因而决定采用一种保护主义的立场。与之不同,媒介教育的分析范式更多地与传播学中的使用与满足理论相吻合。它承认大众媒介在内容上的良莠不齐,但受众可以通过学习一定的技巧来加以分辨,受众是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的,他们完全可以做到让大众媒介及大众文化为我所用,而不是全盘抵制和抛弃。媒介教育要培养的也正是这种具有主动性的受众。此外,通过对媒介内容的分析可以让受众进一步认识社会文化的权力本质,这也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觉意识。

转贴于 三、符号学的兴起与媒介教育的表征范式 符号学的兴起为重新审视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提供了一种新视野。符号学简单地说就是关于符号的学科或总体理论,它系统和全面地回答诸如什么是符号、为什么会有符号、符号有多少种类及其分类标准是什么、它们如何相互指代等等问题。⒁符号学有两大源头,一是瑞士语文学家索绪尔,另一是美国哲学家皮尔士,他们在独立的状况下分别提出了关于建立一门通过符号来研究事物的新学科的设想。虽然他们两人在具体主张上有所分歧,并且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以后欧陆与北美的不同的符号学传统,但在把符号作为最基本的分析工具来进行意义的探究这一点上并无太大差异。符号学以后迅速发展成为一门“帝国主义的”学科,因为它被运用到其他诸多领域中,有些学者甚至声称它将会成为一门主导性的学科,因为能用它来解释人类传播的方方面面。⒂ 符号学的核心概念是符号,那么什么是符号呢?简单地说,符号就是可以指代其他东西的事物。在各种各样的符号中,最重要的符号自然是文字,索绪尔进一步把这种作为符号的词语区分为表示音与形的能指(signifer)及表示其意义的所指(signified),它们合起来成为符号(sign)。自然,除了文字之外,图像也是符号,甚至在更广义上说,大多数东西都可以视为符号。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符号都能表达一定的意义,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看到的不是单个的符号,而是许多符号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个符号群,比如我们在书上所看到的一句话、一幅图片都是符号的组合,前者是由许多单个的词语符号按一定语法组织起来的,后者也是由颜色、图案等种种符号复合而成,这种按一定规则(convention)组合起来的特定形式的符号群,在符号学中我们称之为符码(codes)。⒃符码的概念对于媒介研究尤为重要,因为作为文本的媒介内容,无论其是文字、图像或二者兼备,它们都是符码,都是由生产者按一定的规则生产出来的,然后受众在读解媒介内容时,又按照一定的规则去理解其中的含义,这一过程正好与霍尔所说的制码(encoding)与解码(decoding)概念完全吻合。⒄ 借助于符号学,我们也不难理解媒介分析中的另一个核心概念“表征”(representation)。我们知道,在媒介上出现的任何内容都是符号的一种建构,而不是事物本身。比如,我们在电视或报纸上看到关于美国世贸大厦恐怖主义事件的报道,但无论是文字报道还是图片,我们所能看到的都只是一些符号,而不是事件本身,它是已经被媒介化了的(mediated)事件。媒介化(mediation)这一概念告诉我们,我们通常所接触到的媒介内容都只是一种表征,它们是加工过的、用符号构建的某种东西,而我们正是通过这些媒介表征来认知这个世界。这也正如西方学者所说:“媒介不可避免地改变着它所处理的任何事物。”⒅ 如果我们通过符号学的分析观念来透视大众文化,这同样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认识。我们知道,大众媒介所传播的大众文化都是通过一定的符号来表达特定的意义,但这种意义生产过程有时并不是那么一目了然,在这方面巴尔特提供的“神话”概念起了关键的作用。我们知道,一个符号其意义往往并不是单一的,一个经典的例证就是,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一束红玫瑰,我们知道它是一种红花、绿叶、带刺的植物,这个概念是它的本义(denotation),但我们也同样会立即联想到它代表着浪漫爱情,这就是它的引申义或转义(connotation)。事实上,这可以理解为两个层次的符号化过程,作为能指的玫瑰花与作为所指的概念构成了符号的第一层,而整个第一层又可以作为能指,而其所指则是爱情。有不少符号都具有这样两层含义。但问题在于,当这些符号的引申义已经深入人心,就像我们看到红玫瑰就会立即想到爱情一样,这时这种引申义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本义,而巴尔特的神话概念指的就是这种被当作本义的引申义。⒆在红玫瑰代表爱情的神话中,爱情的含义事实上是我们人为赋予给红玫瑰的,但它看起来好像是自然的。我们在大众媒介所传播的大众文化中,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人们赋予某种物品以某种意义,并且利用这种意义来引导受众。比如,我们在电视广告中经常可以看到,说某种牌子的手表是成功人士的标志,这样就使手表作为计时工具的本义让位于它可以成为成功人士身份、地位象征的引申义,这也就是在通过制造一个神话来引导受众消费其产品。除了神话这一具体分析工具外,如果从总体来考察,那么在符号学的视野中,大众文化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文化商品,它是涉及到生产机构、文化产品及受众三方面的一个复杂的意义生产、传播与接受的过程,有的学者还进一步建立了一种通过符号学来对大众文化进行分析的模型,具体包括对生产者/使用者、使用者/物品、生产者/物品三方面的符号解析。⒇ 符号学的流行也直接影响了新的媒介教育范式的产生。这种新范式从符号和结构入手,把媒介教育的内容设立为以下几方面。首先,是把大众媒介中常用的制码与解码的规则教授给学生,从而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媒介信息,并进一步告诉学生在生产意义与读解意义中所采用的那些规则都会受到文化的制约,这样一来,媒介产品的意义就不能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语境来孤立地理解;其次,让学生了解所有的媒介内容是通过符号建构出来的,是一种媒介象征,并不是原始的事实本身,但由于我们都通过媒介来认识与了解周围的世界,因而这种媒介在传播大众文化的过程中,经常通过利用一定的制码与解码的规则来制造神话,以及来操纵受众以达到其牟利目的或引导受众接受某种意识形态导向。由上可知,这种媒介教育的主旨是教会学生对媒介表征的分析能力与批判能力,因而,这种媒介教育的范式被称作“表征范式”,这也是目前欧美媒介教育中的主流范式。 综上所述,欧美的媒介教育先后经历了“批判范式”、“分析范式”及“表征范式”的变迁,而这种变迁的背后是人们对大众文化的认识与态度。今天,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已经成为欧美高校中的一个重要领域,而媒介教育也正在沿着“表征范式”的路径往纵深发展。欧美各国的媒介教育实践,尤其是统一在“媒介认知能力”(media literacy)这一术语下的美国的媒介教育的迅猛发展,(21)必将使全球的媒介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注释: ① Andrew Hart(ed), Teaching the Media: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 1998, p9 ② Dominic Strinati,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 Routledge, 1995, p10 ③ Oscar Handlin, ‘Comments on Mass and Popular Culture’, in Norman Jacobs(ed) Mass Media in Modern Society, Transaction Publishers, 1992, p108 ④ Stan Le Roy Wilson, Mass Media/Mass Culture, 2nd edn, MaGraw-Hill, Inc, 1992, p5 ⑤ John Storey, 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Theory & Popular Culture, 2ndedn, 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8,p106 ⑥ Andrew Miller, Contemporary Cultural Theory, UCL Press,1994,p35 ⑦ FRLeavis & Denys Thompson, Culture and Environment, Greenwood Press,1977,pp3-5 ⑧ Ibid ⑨ Len Master man, ‘Foreword: Media Education Revolution’, in Andrew Hart(ed),Teaching the Media: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Publishers,1998,viii ⑩ David Buckingham, ‘Media Educationin the UK: Moving Beyond Protectionis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Winter 1998,pp33-4 ⑾ SamuelL Becker, ‘Marxist Approaches to Media Studies: The British Experience’,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vol1,1984,pp66-80 ⑿ Raymond Williams, Culture and Societ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8,p256 ⒀ Stuart Hall & PWhannel, The Popular Arts, Hutchinson,1964 ⒁ Robert EInnis, ‘Introduction’, in Robert Einnis(ed) Semiotics: An Introductory Anthology,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5,vii ⒂ Arthur Asa Berger,Signsin ContemporaryCulture: An Introduction to Semiotics, Longman,1984,ix ⒃ Graeme Burton, More Than Meets the Eye,2ndedn,Arnold,1997,p33 ⒄ Stuart Hall, ‘Encoding/Decoding’, in SHall, DHobson, Alowe & Pwillis (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Hutchinson, 1980 ⒅ Graeme Burton, More Than Meets the Eye, 2ndedn, Arnold, 1997, p64 ⒆ NickLacey, Image and Representation, StMartin's Press, 1998, p68 ⒇ M Gottdiener, ‘Hegemony and Mass Culture: A Semiotic Approcah’,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85, Volume 90, Number5 (21) William G Christ & W James Potter, ‘MediaLiteracy, Media Education, and the Academy’, Journal of Connunication, Winter 1998,pp5-15

媒介文化论文篇12

弗洛伊德把创作模式分为现实原则和快乐原则两类,前者是一种理性原则,通常用来指思考自然、社会、现实及未来等严肃话题;而后者是一种非理性原则,是一种感性的满足,是一种低级文化,旨在满足好奇心、窥视欲、感官刺激等。我们可以把以硬新闻为首的严肃媒介文化放到现实原则所属的理性创作模式之中,把以软新闻、娱乐节目为主的媒介产品,归类到快乐原则所属的非理性的创作模式。现在,这种模式下制作出来的软新闻,包括娱乐新闻,还有娱乐综艺节目等成为被消费的媒介文化主体。因此,必然会产生一种可能大众文化产品的标准化、规格化,多数是为满足感官刺激而设计的肤浅内容,这些内容可能一方面伤害高级文化,一方面腐蚀人心。

快乐原则下受众的媒介文化消费心理分析

在现实生活中,受众的职业、性格、教育等因素的差异造成了受众品位的良莠不齐。大多数受众的口味是建立在快乐原则之上的,受众这种潜在的媒介文化消费心理使得媒体非理性创作模式下的媒介产品更受欢迎。究竟是什么驱动了受众的这种消费心理呢?

1、软新闻的“即时报酬”效应。软新闻指那些人情味较浓、写得轻松活泼、易于引起感官刺激和引起受众兴趣的新闻,在时间性上要求不是很强。它产生的是“即时报酬”效应。它容易转化成为一种消费符号,一种消费品,实现快乐原则,使消费者即刻得到满足快乐。比如一些娱乐新闻、明星的私生活及绯闻。而反之,硬新闻更容易实现现实原则,更强调一些道德、法律约束行为,在快餐文化消费日趋繁荣的当今,不容易受到受众青睐。

2、受众逃避现实压力。现代人生活、工作压力的繁重,使得人们避重就轻,愿意选择一些轻松有趣的新闻来阅读,而不是说教的、严肃的、政治性强的新闻信息。因为前者更能给他们带来轻松愉悦的。所以,娱乐新闻及奇闻轶事的新闻常常被认为是最有买家的,因为受众渴望在工作之余得到压力的宣泄和放松,他们渴望在工作之余接受一些轻松娱乐的新闻信息,借此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窥视欲、感官刺激。

经济决定论下 媒介文化生产的问题

在马克思时代,由于传媒主要用来进行政治宣传,所以,当时的传媒被列入上层建筑,它比较强调传媒的言论自由。但是,现在的媒体已经到了传媒商品化时期,电视节目最终依靠收视率来吸引广告商,所以,受众就成为决定传媒商品价值的关键因素。而这种经济决定论又带来了媒介文化生产的一系列问题。

1、媒体过多地专注符号生产,将媒体社会舆论导向作用淡化

我们现在的媒体是受众需要什么,媒体就生产什么。比如:从精神分析角度而言,现代大众对文化的消费正需要“天仙妹妹”、“芙蓉姐姐”这样的人物,因为她们可以满足受众的一种视觉,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性,大众媒体对“天仙妹妹”、“芙蓉姐姐”猛烈炒作。而从符号学角度来看,不管是天仙妹妹也好,芙蓉姐姐也罢,都不过是一种符号的生产。媒体之所以要维护这种符号的生产,正是要满足受众的消费需求,以此获得经济效益。

2、软硬新闻在媒体中所占比重失衡,缺少高品质的内容

观察媒体可以发现:不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除了广告和国内、国际要闻之外,其余的大多数内容都是以娱乐为主,建立在满足受众快乐原则之上的内容。

以2006年35期《苏州电视报》为例,共计48版,附加房产广告8版。48版主刊内容中有5个版面被广告全版占用,用来预告节目的版面占了5版,其余的80%版面均提供了生活娱乐方面的信息。而与政治、民生、社会发展等严肃话题几乎绝缘。再观察我们的电视媒体又何尝不是如此。每天晚上8点到10点的黄金时间段,言情剧成为一道大餐,而七点档的新闻节目里所涉及的内容也多以偏向软新闻为主。这些做法,无疑都是与媒体商业化运作后的需求不谋而合的。但是其导致的后果就是软、硬新闻比例失衡,缺少提高受众文化鉴赏品位的高品质节目。

3、新闻自由尺度把握不当,削弱媒体公信力

在“王菲生女”系列事件中,我们的娱乐记者的群起围攻,滥用新闻自由,不仅仅对当事人造成了隐私侵犯,而且使受众产生视听疲劳,而我们的媒体也成为八卦新闻的发源地。让我们来看看受众对这起娱乐事件的看法:“我觉得这是别人的隐私,没有必要去了解,你要是欣赏她的歌,就去听她的歌,喜欢她的电影,去看她的电影。没必要看别人的私人生活,这样对明星挺不公平的,因为没有自己的私生活挺可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