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美术教育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3 15:25:02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篇1

二、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辨析

1.关于职业美术教育与基础美术教育

基础美术教育一般指的是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的普通美术教育,“是指在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教育体系中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综合学力,并以此完善学生的人格学科”。3基础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培养美术家,而是提高全体学生的人格素质,使受教育者掌握美术史论初浅知识,培养多种美术方面的能力,如形象感知力、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形象表现和创造能力、提高审美修养等。职业美术教育与基础美术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着根本的不同,它除了素质教育的目的外,更侧重于培养受过一定基础教育的受教育者成为专门的实用美术人才,使其能运用美术知识、技能进入物质生产和服务领域,直接作用于社会。不难看出二者的培养目的是不同的,其教学目标、内容、方法、评估也必然迥异。

2.关于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与城市职业美术教育

农村职业美术教育和城市职业美术教育在性质上是同一的,但因“所居场所”相殊异,决定影响着两者的发展方向有所不同,相应的层次结构、服务对象、专业设置、培养目标、办学模式等都有所差异,教育也会有着不同的表现和特色。近年来,城市职业美术教育如雨后春笋,在各地蓬勃发展起来。相对来说,城市地区经济发达,教育发展条件优越,有利于职业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和先进教育理念的引进。城市职业美术教育在人才培养层次上,正走向扬弃低层次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转向重点发展本、专科层次、甚至是研究生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对于城市地区来说,具有明显的产业发展优势,如资金、技术、人才等远远优于农村地区。近几十年,艺术设计类产业在城市地区发展迅猛,这也使得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需求的与日俱增,艺术设计类专业便成为了我国各大城市高校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目前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的院校占全国院校总数的一半以上,达到了相当的规模。由此,艺术设计类专业成了城市职业美术教育中的主要专业,如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染织与服装设计、广告设计、动漫设计等专业较普遍。各地有趋同化倾向,专业特色不明显。而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还有我国教育制度的种种设置与安排存有突出的“城市取向”,致使农村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教育资源普遍贫乏,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的要求、劳动力素质偏低等现状,决定了我国农村职业美术教育在总体上都是以培养初、中级美术职业人才为重点,以中职教育为主,以低层次为基本特征。很多地方的农村职业美术教育普遍存在规模小,水平低以及招生困难等问题。总体上看,当前中国的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与城市职业美术教育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当人们言说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之时,或明或暗的会存在轻视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倾向。但是,农村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条件是一些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城市地区所无法比拟的。各地的农村职业美术教育除了开设艺术设计类专业外,更多的是打造与本地传统手工艺相关的专业,如陶瓷专业、木雕专业、刺绣专业等,专业特色明显。由于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与文化资源各异,所以各地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不会趋同。农村职业美术教育因其有地域性特点,它直接为当地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在推动传统文化生产性保护与传承,求解农村发展命题,服务民生等方面展现出比城市职业美术教育所缺少的功能。

3.关于现代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与传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

现代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与传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不仅是时间的区分,更重要的是两者之间教育结构、体制和方式等方面的不同。传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孔子有言:“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篇》)这种教育思想在美术教育中所强调的就是模仿、师承和传统,在体制上表现为一种师徒授受的模式。人类为了生存和繁衍,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落后的情况下,产生了父传子、长传幼,口传手教,能者为师的美术教育方式。传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主要是对艺术产品生产者的教育,如木工雕花、刺绣、剪纸等,其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技巧与技能。因其被统治阶级看作是一种低下的工作,就很难有专门的学校和专门的教科书,学徒以师傅的作品为摹本,以师傅积累的实践经验为圣经,除了一些儿歌式的口诀之外,无系统的理论可言,也就难以主动地创新,倾向于“非艺术的年代改革开放的契机应运而生。进入90年代后期,各地区相继建立了职业美术中专、职业美术高中及普通中学美术特色班,形成了以职高、中专为主体的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办学格局,成为向社会和高一级美术院校输送美术人才的主要渠道。现代农村职业美术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严格的专业性教育,具有很强的科学技术先进性和职业操作规范性。它承担着培养合格美术实用性人才、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任务。现代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不同于传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手口相传、随机无定,而具有一套从教育科学理念出发的教育体系:有专门的学校、教师、学生;有课程设置、实习基地;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体系。相比于传统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现代农村职业美术教育占据更多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职能专门化、教学系统化、体系严密化、设施完备化、秩序稳定化。多年来,我国各级各类农村职业学校培养了大批活跃于生产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美术人才,整体提升了我国劳动者的素质,也为农村发展与农民生活提高做出了贡献。

三、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特点

1.地域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职业教育必须“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作为“特定区域”的职业美术教育,已经规划了自身的服务范围,直接为当地农村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当地的工艺美术产业培养对应的实用美术人才。同时,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发展也必须从本地域的经济发展趋势和文化资源状况出发,结合县域工艺美术产业,来确立所需的人才层次、标准以及学校的教学模式、专业设置、实践基地建设等。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也只有立足于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打造地域性的特色,才能生存和发展,才能吸引大众的目光。

2.美术教育特性

农村职业美术教育,它具有美术教育的特性,美术教育以其特殊的教育形式,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对“美”的认识能力、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进而影响学生的美学观与人生观,使学生的身心能够健康全面地发展。因此,农村职业美术教育除了培养学生的投入行业服务实践的动手能力外,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造型艺术方面的创新精神,这是职业美术教育区别于其它类型的职业教育的独特性。

3.灵活性

新形势下的农村职业美术教育不再是固定的、僵化的、一层不变的教育,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不偏离大的职业教育方针、人才培养方向的前提下,其在微观上可以灵活多变。开展农村职业美术教育的学校可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当地的经济、文化等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灵活的设置专业、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学校可以有不同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不拘一格,形式多样。真正体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办学原则。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篇2

其一,一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和中小学领导是“美盲”,不了解美术知识和技能与社会生活、工作的密切关系;不了解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美术是新世纪祖国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不可缺少的艺术素养;认识不到美术教育是美育和素质教育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形式和有效途径;认识不到美术教育是对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由于实际认识不足,致使一些农村中小学的领导认为美术课是“调剂课”,可以是“口头上重要,工作中次要,执行中不要。wwW.133229.COm”美术课在实际工作中被随便缩减,随时被其他基础学科挤占,甚至停开。

其二,美术教学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它是一个眼、脑、手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在美术教学中,范画挂图、图书资料起着重要作用。只有见到大量的优秀作品和具体的实物,学生才能有一个感性认识;让学生动手操作,他们才能深刻体会。但一些中小学校领导不愿投入资金改善教学设施,购置教具和资料。

其三,应试教育的误导。尽管国家教育部已提出中小学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由于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一些学校只重视升学率,仍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美术的学习,除了部分专业美术考生之外,不作为升学手段。学生家长也只关心孩子的语、数、外成绩,美术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受到一定的限制是难免的。

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广大农村中小学迫切需要大量的美术教师。虽然我国鼓励综合性高校和非师范类高校参与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加之近几年来各院校的扩招,美术师资毕业生虽然数量多,但农村学校美术师资却存在“来不了”“养不起”“不稳定”“配不齐”的现象。现将原因分析如下:

“来不了”。上述的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外部环境让美术教师和美术师范毕业生“心寒”,加上我国农村学校不仅数量多,而且受思想观念、地理位置、交通、地域经济等影响,一些高师的美术毕业生贪恋城市,认为到农村、山区中小学是“大材小用”或无用武之地,不愿到生活与工作条件艰苦的农村、山区工作,甚至放弃分配,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养不起”。农村学校办学规模小,教师编制受限制。一般情况下,一所农村中小学养不起也用不足一个专职美术教师。这就使一些学校为给其他学科的教师排够课时或照顾老弱病残,而让这些根本不懂美术的老师教美术,或让美术课只停留在课表上,教学得不到保证。即使有一名专职教师也成了基础课教师,或成了跑腿的、打杂的,使之不能专一地去研究自己所教学科。

“不稳定”。农村学校无能力更多地“创收”,农村教师的实际待遇长期徘徊在社会的一个低水平线上,拖欠工资现象时有发生。中小学美术教师除完成美术课教学工作外,还要做多项琐碎繁杂的工作。如:开展第二课堂辅导学生,为学校办板报、墙报,为各班级布置教室,为节日庆典和上级各种检查活动写标语、布置会场、美化环境等等。白天上课,有时晚上还得加班加点,而这些工作并不起眼,不计报酬和功劳。美术课非统考科目,在评职、评优、晋级等方面不便计算成绩,工作辛苦又得不到承认,加之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学设施和教具缺乏等诸多因素,导致在农村、山区中小学工作的美术教师不安心。在教学上,不研究大纲和教材教法,对课堂教学敷衍应付,对学生不负责任,或跳槽、或改行,流失现象十分严重。

“配不齐”。我国85%左右的学校在农村,75%左右的学生在农村,可以说农村艺术教育的发展直接影响整个学校艺术教育的发展,农村学校美术教师需求量最大。但“来不了”“养不起”“不稳定”形成恶性循环,越是缺,越是配不齐。基础美术教育不合格,造成学生素质不高,直接影响美术院系的生源,低素质的生源又影响中学美术师资,这样又形成恶性循环。

解决当前农村学校美术师资问题,稳定教师队伍,最根本的还是要把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真正重视起来,要增强教学设备的投入,按“普九”的标准配齐设备。同时,要改善美术教师的教学条件,每学期应提供一定的教学业务经费,以保证美术课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要把美术教师的地位真正提高。在美术教师的评职、评优、晋级、奖金等方面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视同仁,并能根据美术科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公平的考核考绩制度。美术教师的外出写生、参观展览要形成制度。美术教师对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的指导、办板报、校园环境的美化、为其他学科绘制挂图以及为节日和会议刷写标语等,都应为美术教师计算工作量。尊重他们的教学劳动和科研成果,鼓励、支持他们外出交流学习、进修、函授等,以提高美术教师的业务素质。

另外,对美术教学和教师也要提出要求。各级的教育行政领导与教研部门在检查教学工作时,应把美术教学工作列入检查的项目,每学期要制定检查制度,包括教学、教案、教研、教改、美术活动的开展、经费和设备添置等。开展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和综合素质评估,要有计划地对美术教师特别是兼职美术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篇3

我县地处苏北,经济发展滞后,教育的发展因受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很不均衡。一些乡镇中学,未能贯彻省“五严”精神,不顾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仍然唯分数论。本应开设的美术课,常常被挤在课表之外。在31所农村中学中,仅有不足总数五分之一的学校真正地开设了美术课,且有的仅是初一年级开设,可以说,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已经到严重缺失的地步。所以,农村中学的美术课堂教学能够正常开展起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一、现状调查:农村中学美术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已严重制约农村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情况(一)具有美术专业修养的教师,学校让其充当门面而已。几所农村中学虽有专职美术老师任课,但学校并不关心其授课的实际效果。有时,学校主抓教学之领导,因课程意识淡薄,规范办学意识淡化,美术课程基本不开或者开不全,美术课为“主科”让道,一切为了中考、高考。此时,美术教师往往主观地认为,所教的美术学科没有出息,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或主动要求改教“主科”,美术课则为“副业”。这种不再重视本学科的教学,导致自我弱化,被学生淡化。当美术教师连自己都对美术课程失去信心时,可想而知,农村美术课堂上会什么样的效果。

情况(二)没有专业素养的美术教师,美术课由主科老师兼课。不少学校为了执行省“五严”规定,虽然没有合格的美术教师,为了开齐开足美术课程,没有美术素养的“主科”教师被“赶着鸭子上了架”其实,由于兼课老师根本不具备兼任美术的素质,上美术课时,往往是让学生看一会美术书,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任学生胡乱地画上一会儿,便成为处理语、数、外的作业课了。

情况(三)美术课程仅反映在课表上,此类情况在农村中学不在少数。在我所熟悉的周边几个乡镇中学中,大多在近二十年来从未配备过毕业于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因而干脆没有开设美术课程,美术课程大多被语、数、外所取代。

教师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者,如果作为起主导作用的美术教师严重缺乏,或者教师本身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那么,农村的美术课程将会显得毫无意义,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则完全是一句空谈!

二、农村中学美术课程教育,有独特的作用与意义,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中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的美术课程教育功能,是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

(一)美术因具有审美价值、实用性价值和教育性价值,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把美术教育纳入从小学到高中的核心课程内容。美国《教育法》通过立法,把艺术写进联邦法律,艺术课程与英语、数学、历史、公民与政治、地理、科学、外语等七门学科一道确定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1994年,美国制定并实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该标准指出:“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形式对学校美术教育制订了标准与要求。

(二).美术课程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主要是美术课程具有自己的特性

①.美术课程的人文性。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活动,不是单纯的谋生技艺,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帮助学生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1]

②.美术课程的工具性。美术学科是人们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工具,美术又称视觉艺术,美术作品,既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又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工具。[2]

③.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美术学科创造性是美术课程的又亮点,美术在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和知识技术的基础上,用美术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创造出富有新意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最有效的课程之一,为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潜能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为了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针对当前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当务之急是:以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抓手,拯救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具体可采用的途径与方法如下

(一)县局应加强对农村中学美术师资的培训工作,使农村中学之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有稳步的提升

1.符合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具体表现为:①.具有新的教学观。②.确立新的学生观。③.建立新的教材观。

2.美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使农村的美术教师具有:爱岗敬业、艺德健康、品德高尚、教书育人等品质。

3.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一个称职的美术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最基本的美术技能外,还须有一定的人文知识素养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二)促进城乡及农村校际间美术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以增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

1.努力创造条件,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到城区中小学去求教取经,请城区的专家型老师到农村来上示范课、观摩课,让他们到农村来传经送宝。

2.主动与城区学校结对子,实现城乡间的美术教师互动,让农村的美术教师接受城区教师的帮扶。

3.在农村校际间进行美术公开课竞赛活动,并邀请教研室和城区的专家点评与指导,以促进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以学校为单位,以团体的智慧与力量,努力开发具有乡土气息校本美术教材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篇4

我县地处苏北,经济发展滞后,教育的发展因受经济、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很不均衡。一些乡镇中学,未能贯彻省“五严”精神,不顾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仍然唯分数论。本应开设的美术课,常常被挤在课表之外。在31所农村中学中,仅有不足总数五分之一的学校真正地开设了美术课,且有的仅是初一年级开设,可以说,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已经到严重缺失的地步。所以,农村中学的美术课堂教学能够正常开展起来,已经是难能可贵了。

一、现状调查:农村中学美术教师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已严重制约农村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可分为如下三种类型

情况(一)具有美术专业修养的教师,学校让其充当门面而已。几所农村中学虽有专职美术老师任课,但学校并不关心其授课的实际效果。有时,学校主抓教学之领导,因课程意识淡薄,规范办学意识淡化,美术课程基本不开或者开不全,美术课为“主科”让道,一切为了中考、高考。此时,美术教师往往主观地认为,所教的美术学科没有出息,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或主动要求改教“主科”,美术课则为“副业”。这种不再重视本学科的教学,导致自我弱化,被学生淡化。当美术教师连自己都对美术课程失去信心时,可想而知,农村美术课堂上会什么样的效果。

情况(二)没有专业素养的美术教师,美术课由主科老师兼课。不少学校为了执行省“五严”规定,虽然没有合格的美术教师,为了开齐开足美术课程,没有美术素养的“主科”教师被“赶着鸭子上了架”其实,由于兼课老师根本不具备兼任美术的素质,上美术课时,往往是让学生看一会美术书,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放任学生胡乱地画上一会儿,便成为处理语、数、外的作业课了。

情况(三)美术课程仅反映在课表上,此类情况在农村中学不在少数。在我所熟悉的周边几个乡镇中学中,大多在近二十年来从未配备过毕业于美术教育专业的专任教师。因而干脆没有开设美术课程,美术课程大多被语、数、外所取代。

教师不仅是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还是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塑造者,如果作为起主导作用的美术教师严重缺乏,或者教师本身不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那么,农村的美术课程将会显得毫无意义,农村中学的素质教育,则完全是一句空谈!

二、农村中学美术课程教育,有独特的作用与意义,不容忽视

众所周知,中学美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的美术课程教育功能,是其它学科无可替代的。

(一)美术因具有审美价值、实用性价值和教育性价值,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

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等国家,把美术教育纳入从小学到高中的核心课程内容。美国《教育法》通过立法,把艺术写进联邦法律,艺术课程与英语、数学、历史、公民与政治、地理、科学、外语等七门学科一道确定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1994年,美国制定并实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该标准指出:“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世界各国都以不同的形式对学校美术教育制订了标准与要求。 转贴于

(二).美术课程之所以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重视,主要是美术课程具有自己的特性

①.美术课程的人文性。中小学的美术教育活动,不是单纯的谋生技艺,也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它是塑造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人格,帮助学生汲取不同时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具有理论和实践的意义。[1]

②.美术课程的工具性。美术学科是人们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的工具,美术又称视觉艺术,美术作品,既是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又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工具。[2]

③.美术课程的综合性和创造性。美术学科创造性是美术课程的又亮点,美术在具有一定人文素养和知识技术的基础上,用美术所特有的语言和符号,创造出富有新意的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美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最有效的课程之一,为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潜能提供了重要的平台。

三、为了实现教育的均衡与公平。针对当前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当务之急是:以提升农村中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为抓手,拯救农村中学的美术教育。具体可采用的途径与方法如下

(一)县局应加强对农村中学美术师资的培训工作,使农村中学之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有稳步的提升

1.符合课程标准的教育教学理念。具体表现为:①.具有新的教学观。②.确立新的学生观。③.建立新的教材观。

2.美术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教育。使农村的美术教师具有:爱岗敬业、艺德健康、品德高尚、教书育人等品质。

3.美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训。一个称职的美术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和最基本的美术技能外,还须有一定的人文知识素养和教育学、心理学知识。

(二)促进城乡及农村校际间美术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交流,以增强农村中小学美术教师的教育教学与科研能力

1.努力创造条件,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到城区中小学去求教取经,请城区的专家型老师到农村来上示范课、观摩课,让他们到农村来传经送宝。

2.主动与城区学校结对子,实现城乡间的美术教师互动,让农村的美术教师接受城区教师的帮扶。

3.在农村校际间进行美术公开课竞赛活动,并邀请教研室和城区的专家点评与指导,以促进农村中小学美术教育的良性发展。

(三)以学校为单位,以团体的智慧与力量,努力开发具有乡土气息校本美术教材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篇5

小的时候,我们受到的教育是:要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当了教师才知道,从教育方针的角度出发,这里所指的“美育”的核心部分,应该就是今天所讲的艺术教育。如今全国中小学都在推行素质教育,艺术修养又被看成评价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从前还是现在,艺术教育始终都是基础教育的重点之一,甚至个别中小学通过艺术教育的程度来评判学校整体教育程度的高下。然而,在众多城里的中小学在比较哪个学校的音乐教室比较多,哪个学校在书法绘画比赛中获了大奖的同时,有谁关心过农村中小学的艺术教育?有谁真正了解农村孩子们对知识的朴实需求和对艺术的无限渴望?

在党中央和教育部相关文件的指导下,农村基础艺术教育比较从前已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但仅重视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切实行动,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农村艺术教育现状,才是对农村孩子的真正关爱。这里,仅凭自身能力,对目前农村艺术教育现状的改善提出如下设想:

一、改善师资

首先,在新的高校招生条件下,国家招收的免费师范生中不乏艺术专业学生,相信这些艺术专业毕业生享受国家的免费教育后,也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农村艺术教育的第一线,他们将会充实农村艺术教师队伍。高素质的艺术教师也会给正在萌芽的农村艺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再不是靠“师资救济”与“艺术扶贫”,而是依靠自己的艺术教育师资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免费师范生的成长和成熟仍需一段时日,解决师资的当务之急仍应以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现有师资为主。由于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规模较小,艺术教师较少,学校可以考虑让艺术教师流动起来。让有专业特长的艺术教师不局限在某一村镇、某一学校任课,可在周边各个学校之间轮流上课,充分发挥其艺术特长,实现资源共享。部分省市采用的“走教”方式,就是很好的办法。采取由乡(镇)中心学校统一调配“走教”、非艺术教师培训后改教、鼓励学校聘请当地的民间艺人到学校任教等措施,解决农村艺术教师缺乏问题。

最后,放宽政策,充实艺术教师队伍。如:建立艺术类师资培训网络不断提高艺术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部分教师的艺术特长不逊于专业人才,这样也可使暂时没有艺术教师的学校通过培训,得到简单的艺术教育常识。利用寒暑假时间集中培训,经考核后从事艺术教育教学工作。聘请高校艺术专业师资给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在教学方法、研究技术等方面以指导,培养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的研究意识、合作精神,使教师自觉养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习惯。

二、转变思想

在“应试教育”框架下,艺术教育几乎被贬到可有可无的地位。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致使在农村中小学中很多学校把以音乐课、美术课为主的艺术课程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副课”,在课时安排和执行中,要么敷衍了事,只停留在“唱唱、画画”的浅层面上,要么干脆不排课。或者课表中有被列出,而在执行过程中又被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占用。艺术课徒有虚名!

很多农村学生家长也只关心孩子语文、数学等“主课”的学业,认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画家的“料”。音乐和美术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尽管每年普通高中在逐年扩招一些艺术学生,但学生自愿报名的极少。导致那些认为自己成绩差,考艺术类院校是迫不得已才做的选择。因此学校学艺术的风气也难营造出来。如此循环,只会使人们更加忽视艺术教育。

此时,教育成了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一次次教学课堂探索中老师们总感到有许许多多的不足与遗憾!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遗憾的艺术变成美的艺术,在一次次的遗憾中找到美的不足。如果我们的艺术教育能够实现平等对话、民主融洽、师生互动的心智对流,那么,一颗颗跳动的活泼的火花瞬间就会被点燃。

三、挖掘学生自身的艺术资源

农村中小学生本身就是很好的艺术资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发现和珍视他们,要让他们在艺术课堂中呈现自我,在展示自我过程中不断成长。农村学生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受到的艺术影响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会唱地方戏曲、有的会剪纸、有的会拉二胡、有的会民间歌舞……这样的家庭本来就有良好的艺术环境,这种地方的、民族的艺术环境下生活、成长的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受到家庭的影响,也就是这种丰厚的艺术土壤,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学会了民间艺术技能。

农村的自然风光与乡土民情同样给孩子们美的熏陶。艺术院校经常带学生下乡采风或体验生活,而这淳朴的民风民俗和自然风光不正是农村孩子们的先天优势么?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为农村中小学生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方艺术资源,大大丰富了学校活动课的形式和内容。

在挖掘学生自身艺术资源的过程中,以优化艺术课堂教学过程为重点,在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对艺术学科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的感受能力、欣赏能力及合作、进取、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资源的挖潜、利用,使艺术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也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不断提高,从而成为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管理的一个激活点。

柏拉图说:“艺术家把自然的优美方面描绘出来,使我们的青少年们像住在风和日暖的地带一样,四周一切都对健康有益,天天耳濡目染于优美的作品,像从一种清幽境界呼吸一阵清风。来呼吸他们好的影响,使他们不知不觉培养出对于美的爱好,并且培养起融于美的心灵……”

我希望,每一个少年,无论生活在城镇还是乡村;每一位教师,无论工作在高等院校还是支边支教;每一个渴望接近艺术的心灵,无论用树枝画画还是借泉水弹琴;都能在新的农村艺术教育大潮中受到感染、得到力量。使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再无殿堂之高,而是人人都可以追求的、普罗大众的真艺术!

参考文献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篇6

文化馆作为开展社会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综合性文化事业单位和活动场所,同校园一样承载着国民素质教育、文化教育的重要功能。特别是在应试教育风行的今日,文化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对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文化生活的丰富有着重要的作用。而这样一所“长知识于学校外,受教育于娱乐中”的特殊学校实行免费开放,既是更多更好精神食粮的免费享用,更是其对学生素质教育、艺术教育的启迪、加强作用的有效发挥。特别是对于一些于艺术教育发展不均衡、甚至落后的地区,这种免费开放政策的实施对该地美术教育、艺术教育的促进作用更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美术教育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我国农村社会形态正在发生快速转型,其教育、卫生等事业发展仍然相对滞后,而别是农村教育事业,与城市发展形成了较大落差。像是美术教育,虽是人类最早的文化教育活动之一,但在长期重视农业、经济的观念引导下,一直处于“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人们在受其惠泽的同时,往往忽视其存在。

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应试、升学往往成为关注的重点,与升学无关的美术等艺术教育就成了“任意宰割的羔羊”,随意减少美术课时,使得学校美术教育不免有荒废之嫌。同时,受农村传统思想禁锢,百姓对美术的缺乏深刻认识,不了解美术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更不清楚美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加之农村教育手段普遍陈旧、硬件设备不完善等问题致使百姓对美术教育缺乏兴趣,文化馆的美术教育功能更是形同虚设。如此农村美术教育难以发展,百姓学生审美层次难以提高,素质教育难以落实,传统文化难以继承,不仅没有发挥出美术教育的作用,还严重制约了农村的整体文化。因此,农村美术教育落后问题亟待解决,而对此国家出台文化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的有利政策,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文化馆免费开放对农村美术教育的作用

在我国文化体制中,对于提升群众文化的公益单位有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详细之分,但是在基层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的地区,各类场馆的文化功能就统归于文化馆所体现。因此,在农村,文化馆对当地美术教育的发展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免费开放的政策正是探寻农村美术教育发展途径的一大成果。这样看来,如何有效利用这一有利政策发展农村美术教育更值得你我深思。

(一)文化馆免费开放更有利于引导农村美术教育发展方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文化方面始终贯彻“双百”方针。尽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给了文化发展一个广阔的空间,但是此“百”依旧隐含着无形的框架,并非任意一类所谓“文化”都值得我们去学习,都可以提升百姓素质,特别是美术方面,充斥的生活中的图像、工艺比比皆是,但是何为低俗,何为高雅,何为色情,何为人性等的辨别就需要美术教育发挥其对百姓审美教育、审美层次提升的作用。对于美术教育严重缺乏的农村,文化馆、校园的引导就尤为重要。文化馆的免费开放,拆除了百姓走向审美教育,走向文化学习的一道屏障,在其自由出入的学习中,文化馆员特别是美术辅导员的引导作用尤为凸显,用其有型的教育手段,无形的审美导向百姓展示我国优良文化传统、引导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如此开放的文化教育、美术教育环境,美术辅导员切切实实的工作,正确宣扬党的方针政策,弘扬国内外优秀文化,更有利于引领农村美术教育走向腾飞的发展之路。

(二)文化馆免费开放有助于加强农村基层美术教育的普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文化方面始终贯彻“二为”方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方向是文化、文艺永恒的使命。但是一直以来农村教育常常被忽视,文化场馆也只是逢年过节的演出展示,难以真正向百姓开放,致使文化基层美术教育停滞,农村城市美术发展出现断层。而文化场馆的免费开放就是为百姓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敞开大门,为农村美术教育拓宽道路。没有了费用的收取,文化教育、美术教育的普及真正实现公益,这种全民的学习活动,就要无阻碍、无屏障的与百姓生活融为一体,尤其是对专业美术接触较少的农民朋友,有了更多的、真正的接触学习机会,让美术走进百姓的生活,加强了农村美术教育的普及。

(三)文化馆免费开放有利于开创美术教育新途径。在传统的观念里,教育往往是老师同学、教室课桌的上课场景,在农村没有文化馆、美术馆,获取美术知识的途径相对局限,但是没有的我们可以创造,局限的我们可以开拓,学校教育难以走出校园,文化馆的免费开放却可以让美术教育走向本土、走向自然、走向各地。若文化馆免费开放仍只是将展览对外,课堂免费,恐怕仍然难以引起百姓对美术的学习了解热情,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免费开放的有利政策,开拓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真正让百姓学习了解美术,提高审美能力,加强农村美术教育。

三、如何利用文化馆免费开放促进农村美术教育

(一)丰富素材,提高兴趣。虽然在经济上,农村的发展确实不如城市,但是农村身处大自然,其本身就是一幅质朴、明亮、和谐的画卷,农村的美术资源上有着异乎城市、却得天独厚的教学资源。不论是农村特有的房屋设计、还是农民艺人的剪纸艺术,不论是苏杭的刺绣、还是湖北等地的皮影,无论是工笔山水、还是油画素描,都是可以开发的且极具乡土特色的美术教材。美术辅导员可以根据当地情况引进农村特有美术教育素材,像是剪纸、沙画,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美术活动,以此为契机,不仅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继承历史文化遗产,还增加了学生、百姓对美术的兴趣,还激发了人们对家乡的热爱,促进了农村美术教育的发展。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篇7

初中美术教育作为初中九年义务教育的必修艺术文化课程,也是学校德、智、体、美教学工作全面开展的重要内容。初中美术教育不仅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美术、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对于培养初中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在农村美术教学中,由于美术教学设施条件差、学生重视不足以及教学方式落后,造成农村初中美术教育一直属于初中教学工作的薄弱环节。因此,重视美术教育在初中义务教育中的重要性,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农村初中生的审美意识,已经成为当前农村初中教学改革的关键内容,这对于促进农村初中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中学美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综合分析一下当前农村初中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主要问题有:片面追求升学率,学校、老师及家长对美术教育过于轻视;美术教学中现有的设施设备不足;美术教育系统对新课标解读不够深入;师资力量薄弱;教学内容与方法陈旧等。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农村地区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不足

相对于城里学生上各色各样的兴趣培训班,农村的孩子可以说还未开窍。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局面?农村家长有着希望子女成龙成凤的强烈愿望,于是乎在家长的眼中唯有成绩、高分才是硬道理。学生即使对美术有兴趣,也被

扼杀在摇篮中。学校的多数教师和学生认为美术课是一门副科,因为响应中考的号召,学生受困于主要课程繁重的学习中,而教学中长期呆板的传统模式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学生的兴趣也遭到扼杀。应试教育毫无疑问是罪魁祸首,农村美术教育境况堪忧。

(二)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备单一

乡村很多学校专业美术教师欠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还有待提高。由于长期对美术教育的不重视,美术课上老师的地位显得“低下”,调皮捣蛋的学生就为所欲为了,这些现象充分说明了美术教师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和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农村初中美术教学设备单一,美术课资料不齐全,设备简陋导致教师有心无力或是有力无心,教学模式老套生硬,课堂氛围不浓厚,吸引不了学生的兴趣,何谈教学。老师对现行目标教学的要求认识不到位,美术教学的现状令人堪忧。在农村中学,多数教师、家长和学生总认为美术课是偏门、副科。

(三)随意安排教学内容,重技能轻美育

少数教师对每周的教学内容没有规范的计划,而是根据学校现有教学条件,或是自己准备的情况进行教学,随意安排教学内容。在师专美术教育实习中,也能看到,原任课教师让实习生自己决定上课内容,这在乡村美术教学中已是屡见不鲜了。对其整体教学内容分析发现,偏重技能训练的内容多,理论讲解和欣赏内容少,教学中为技艺而技艺,教育思想简单化,放松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学生们不能从美术课中获得审美感知,总是把美术课与绘画等同起来,有时竟然出现学生问老师今天应该画什么的问题。

(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

对新型农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各乡镇都有其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如: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剪纸、泥工、编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田地间的花草树叶,谷米果豆,品种繁多,可制成漂亮的实物装饰画、粘贴画。很多丰富的农村资源还没有开发利用纳入美术教学内容。

二、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应对的措施

(一)改变思想观念,重视美术教育

审美教育应该引起 家长、学校教师或者是学生本人的高度重视,美术教育应该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美术教育不仅激发了创造意识,改善了我们的生存环境,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水品,它还可以为国家培养具有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审美素养的现代公民。所以把美育与智育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二)了解学生心理,培养兴趣

我们都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应该清楚学生的心理需求。由于学生的身心

发展和认知事物有密切的关系,美术教育是学生身体发展水平、知觉能力、情感态度和生活经验的自然产物,美术是学生认识世界过程中的一种表现。需要对事物的认识表达时就有画画描述的冲动,看到有感染力的作品就会受到鼓舞。教师就要在课堂上引导好学生,激发其热情。比如美术欣赏课,书上的图片毕竟有限而且比较小,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就不能激发美感,因此运用现有的教学设备来补充就非常有必要。通过自己找些资料,如挂图、画册、录像、幻灯、光碟等,让学生观看欣赏。通过声音、图像、音乐刺激学生,激发学生兴趣。通过生

动丰富的素材资料,将学生从课堂枯燥的说教中解脱出来。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心理,通过大量作品欣赏,教学示范,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

(三)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创设教学条件

在农村,没有城市中的美术馆、画廊等一些高雅艺术展览,相关教材资料缺乏设备不齐。所以使得美术课程不能开展。如果教师只局限在学校现有的条件里,有的课就不能进行,甚至是上自习。教师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自然资源,如:麦秸、树根、石子、泥土、蔬菜、各种豆类等这些材料非常特殊,但又贴近学生,将这些材料拿到美术课堂上来,不仅使他们觉得好玩、有趣,而且你会发现用这些颜色、形状、质地各不相同的特殊材料制作的拼贴花、手工制品等是那么精致、漂亮。学生们都非常高兴。比如用树叶贴画,只需提前采集、压平阴干后就可以做成各式各样的粘贴画了。开设像《有趣的插花》、《五彩的卵石》、《编制小草帽》等,让学生对随处可见并不起眼的石头、树叶、野花野草等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家乡的风土人情为版画创作内容;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不亦乐乎。

三、结论

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内涵非常丰富的学科,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同时也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应该不断地分析探索制约农村美术教育水平提高的原因,并通过钻研与大胆地开发,形成特色化的农村初中美术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欣赏、感受与创造美的意识能力,进而在农村初中美术教学中推广贯彻新课标,提高农村初中美术教育质量。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2-0045-02

一、农村学校美术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观念滞后

长期以来,由于高考的影响与认识上的偏差,上级主管部门、校长、教职员及家长片面地认为,只要是中、高考成绩好的学生,就是素质良好的“精英人才”。有的因从未接受过美术教育,不了解美术课程的价值,认为美术课只是让学生“画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尚未真正确立。中考、高考不考美术学科,农村美术课普遍开设不足,即使发达地区农村小学,也仅表面上开齐开足美术课程,但在考试前夕常常被语、英、数等所谓“主课”占用。某农村示范班随机调查发现,全班只1人曾参加一年美术课外班,占1.9%;16人所在中小学曾开美术课,但初三只发教材不上课,占30.8%;35人所在的学校只发教材从未上课,占67.3%。

2.专职师资数量少

教师缺乏,数量不足是农村美术基础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边远地区,存在大量教学点和班额不足10人或全校学生不足50人的“微型学校”。如2009年贵州省微型学校就读学生有250 854人,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2010年仍有73个办学点。这些学校没有专职美术教师,也很难为每个“微型学校”配齐美术教师。为开齐美术课程,常常要请城里美术教师下乡。

由于农村各级课程培训或交流机会少,因此农村专职教师创新意识强但缺乏教学实践经验与教研能力;兼职美术教师常由不满工作量的其他学科教师或其他老教师兼任。近年来,很多非农村学校、私立学校、重点学校生源扩大,致使农村优秀美术教师大量流失;美术教师25:1的教师编制标准,也不符合农村实际,很多学校不能及时补充年轻美术教师;除完成课堂教学外,美术教师还要做多项不计工作量和报酬的工作,如辅导学生、写标语、环境美化等;在评职、评优、晋级方面,美术教师也常受影响;由于师范毕业生不愿来农村,使得农村美术教师“来不了”、“养不起”、“不稳定”,且越缺越配不齐。

3.教学手段陈旧

现代媒体手段使用不到位,如投影影像模糊、音响设备“哑巴”、光驱“不驱”的现象,屡见不鲜;边远地区学校没有现代媒体教辅设备,仅有挂图、老式幻灯放映机;多数农村美术教师多媒体技术运用能力不强。

农村教育投入不足制约着学校教学设备的添置,教师职业意识淡薄、美术教学理论和实践不到位、与外界同行交流少导致教师缺乏媒体应用教学技能,教学中缺乏刺激学生感官的情境创设,也缺乏师生的交流互动。

4.教材内容单一

国家美术教材单一,不具地方性,使得农村很难进行规范的美术教学;国家教材不适应农村,众多农村学生美术学习基础相对较差,学习习惯几乎没有。农村美术教学示范一般只用粉笔板演,起不到专业示范作用;教材中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卡通、水彩、作品欣赏等内容在农村缺乏相应教学参考资料,教材本身也涉及较少。美术教学材料短缺导致知识拓展不够。个别教学内容与农村学生生活经验相差甚远,如多媒体技术艺术创作摄影、摄像艺术制作等。即或是水彩、蜡笔、毛笔、美工刀等普通美术用材也有众多农村学生接触不到。并且,中国各地民风民俗差异较大,农村专职教师稀缺,校外美术教学缺失,导致国标美术教材不适应农村学生的实际。

5.教学条件简陋

按照“四配套”工程标准,学校美术教学应配石膏像、静物台、太阳灯等专用器材以及专用的美术教室。但是,由于校际差别、经费投入与各级领导重视不够,导致多数农村学校美术教室形同虚设,器材配备也不到位。在农村边远地区,没有专用的美术教室,设备、材料更加缺乏,影响正常的美术教学。

二、对策

1.转变教学观念

各级教学主管与农村校长、教职工及家长等,应真正树立“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人才观与素质教育观,认识美术教育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营造良好的美术教育氛围,开齐开足美术课程。要为农村美术教师开展新课程培训以及为其相互交流创设条件。要建立健全农村美术教育管理机构,配齐专职美术教育管理干部、教研员,使农村美术教育行政管理和教研业务指导网络更趋完善,逐步配齐农村专职美术教师并加强管理与指导。美术教师自身应积极参与美术新课程的相关培训,加强交流,在教学中及时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营造有利于师生交流与对话的民主和谐互动的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配齐专职师资

首先,要提高教师待遇,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对于挖走农村美术教师的机构,要求其必须给予包括经济和教师培训方面的补偿,标准由教育主管部门依教师年龄、教龄、职称、业绩等确定。也可采取无偿派骨干美术教师定期到农村学校讲学及培养农村美术教师等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为适应农村学生人数、教师流失人数年度上分布时多时少的特点,农村美术教师编制宜宽不宜严,教师人数应稍有富足。如此,才能做到学生人数多时,教师数量有保障;学生人数少时,富余教师可流动交流、学习。在保证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适当放宽农村美术教师招生时的学历要求,可在招生时适当降分录取并在评职称晋级方面出台相应政策。要建立完善农村美术教师培养和培训体制,为农村美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机会。例如,可采用“自培”和“他培”方式相结合,开展教育教学理论讲座、优质课评选、专题论坛、基本功大赛、观摩学习、进修深造等活动,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教研员要向农村倾斜,深入农村,督促学校美术实践;要组织开展名师优课、特色教学研发、基本功竞赛活动;应组织基层教师集体备课、积极开展美术年会、发现优秀青年教师、鼓励教师探索特色教学等活动。通过这些举措,促进农村教师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技能与教学智慧及教学质量。

为规范不合理的教师流动,应制定合理的城乡教师流动政策,可采取教师“县管校用”的模式,方便教育主管部门对美术师资进行统筹分配与管理。各县级政府要注意制订可行的教师流动方案,要公开、透明,利于操作和实施;流动时要考虑教师的居住地和个人条件等因素,对一些家庭负担不重的年轻美术教师,可在其自愿的前提下,流动到离家较远的学校任教,学校也应考虑在经济上给这些教师以补贴。

3.丰富教学手段

要完善农村学校现代媒体教学设施装备,充分发挥多种现代媒体手段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教室遮光与投影条件,要适应美术课堂教学影像要求;教师选择图片要注意其清晰度。学校要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及时进行设备维护。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在完善农村学校现代媒体教学设施装备等硬件的基础上,加强对农村美术教师进行现代媒体使用方面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学校美术教师现代媒体的使用技能。农村美术教师自身也要强化职业道德,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学习,努力提高多种媒体的运用技能。

4.开发课程资源

首先,在农村美术教师培训中,要及时介绍课程资源理论和实践研究的最新成果,及时推广在美术课程与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中总结出的经验,挖掘、调动和利用教师才能,指导教师自我学习、反省反思,形成科学的课程资源观。

其次,要在教学中打破美术教材为唯一美术课程资源的局限,要根据农村学校和教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加强地方文化资源的利用,使学生生活进入美术教学,增强美术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学校可组建一支由教研员、大专院校教师、中小学教师组成的具有业务领导、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能力的课题研究小组。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地方自然、人文、社会中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尤其是民族、民间美术资源,丰富和充实农村美术课程资源,弥补农村学生使用国标教材的不足与不适,增强学生对美术学科的情感,提升本土文化的社会地位,缩短城乡文化差距。

再次,农村美术教学也要保证学生对多元文化和历史艺术遗产的了解和学习,绝不能以地区、学校,或教师擅长的美术形式代替美术新课程的教育教学。

5.完善教学设施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深入实际,加大投入,完善教学设施,深入农村教学实际,发现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根据农村实际,各相关部门应加大经费投入倾斜力度,改善农村美术教学硬环境。要在真正熟谙美术教学的一线专家指导下,合理规划设计、布局专用教室、器材室和相应教师工作室,以适合师生常规使用。各校要至少配备一个以上常规使用的专业教室,教室面积应略大于普通教室,以适应教师巡回检查、个别辅导与开展美术活动的需要。提供足够的桌椅,桌子设计应适合美术创作,如桌面可略做角度倾斜和翻转,配备可封闭的抽屉以存放教科书。要有与专用教室相邻,方便器材、道具外借与及时归还的美术器材室,并配备常规储管设施。最好配备布置包括实物投影在内的美术多媒体网络教室。在硬件设施能保证开展常规美术教学活动的情况下,学校还应配备专人管理和规范教室与器材的维护。

参考文献: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篇9

一、端正美术教育思想,摆正美术教育位置,克服美术教育中思想认识上的模糊性和片面性

1.必须从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入手,以多种形式开展端正教育思想的大学习、大讨论、大实践活动。要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美术教育法规和美术教育理论;深入讨论美术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及美术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各方面的内在联系,美术教育对于开发学生身心潜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类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需要美术,人的生活离不开美术。

2.必须从农村教育实际出发,摆正美术教育位置。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支持农村美术教育事业,如政策、经费投入等方面向美术教育要有所倾斜,创造良好条件。

3.必须从我国的教育实际出发,加强对教育工作者的美术教育。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教育工作者都应接受美术教育。美术教育并不是仅仅为培养美术人才的专门教育,是全民教育,是促进全民族、全人类发展的基础教育。可以在教育工作者继续教育、岗位培训中进行必要的美术教育法规、理论学习与考核等,这是从根本上转变当前农村美术教育落后局面的最重要的办法。

二、开发美术教育资源,优化美术教育环境

根据农村的实际,克服一些实际困难,应积极开发利用好当地资源进行美术教育。

1.环境、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美术教育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加强学校美术教育工作,不但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的积极努力,而且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学校班与班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校与校之间应推进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利用一些文化美术场馆、民俗活动等资源,聘请一些美术专家、民间艺人来校讲座、表演等,促进学校美术教育发展。

2.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美术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结合美术学科教材,可以开展一些综合性的美术活动。现行的中小学各科教材中增加了很多的视觉形象丰富的图片、与美术相关的知识,这是为了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学会分析和理解这些图片、知识,必须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另外,应结合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一些乡土美术教材,如开发利用陶艺、编艺等美术资源,并创造一些简易的美术教具、学具,这都能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发挥其美术潜能的机会。

三、建设美术师资队伍,夯实美术教育基础

美术师资的缺乏是制约我国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一大因素。既要抓好新师资的培养引入工作,解决好来源问题,又要重视在职教师的培训,这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

1.要解决美术师资来源问题。国家要加大美术师资的培养工作,为农村美术教育提供师资力量。为缓解农村美术师资短缺的现象,结合农村美术教育实际,可以采用专兼结合,面向社会灵活聘任美术师资的方式。既要大力吸收师范院校毕业的美术专业生担任美术教学工作,也要培养一些在职的有美术专长的非美术学科教师兼任美术教学工作,还可以面向社会聘请美术专家、民间艺人担任美术指导教师,强化美术师资队伍。

2.要加强美术师资培养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有计划地对农村学校美术教师进行必要的岗位培训培养工作,提高美术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文化美术修养。学校要为美术教师的发展创造“走出去”的机会,拓宽教师视野,如考察学习业务进修等;也要大胆创建“请进来”的条件,将优秀的美术人才引进来,如聘请专家讲座、示范课观摩等美术教育活动,都有利于培养师资。

3.抓好美术师资稳定工作。这是农村美术教育一项重要的工作。我国当前美术人才的培养投入往往高于其他专业人才的培养。正因如此,美术人才的培养过程中的高投入导致绝大多数美术毕业生不愿到农村,特别是贫困落后的农村学校工作,觉得自身的价值不能体现。有的在职教师美术专长得到发展以后,又不愿留在农村工作。由此,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要创造条件鼓励美术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要制订一些激励性的政策。首先,要尊重美术教师的劳动,重视美术教育工作,做到政策留人与情感留人相结合。如在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要优先为美术教师提供机会。当然也要培养教师对美术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奉献精神。其次,要为美术教师的发展创造条件。如进修、考察学习等方面的经费要有所倾斜。目前有的单位不是积极鼓励、支持美术教师“走出去”参加一些省、市、区级的美术活动,甚至封锁信息,这是不应该的。

总之,农村学校美术师资培养与稳定工作是关系农村美术教育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四、提高美术教育水平,促进美术教育发展

影响农村美术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美术教育质量,特别是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由于农村学校美术教学工作极大多数是非美术专业教师兼任,全凭教师兴趣上课,有时把美术课上成其他课,何谈质量?

1.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建立激励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课堂评价标准)和计划。鼓励和督促教育工作者搞好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对美术教育工作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要及时进行表彰,并在评优、职称评聘等方面要优先评聘,对美术教育工作失误的教育工作者要进行批评教育,甚至取消评聘资格。如,有的地方制订《教学事故责任制度》,其中将美术课上作其他课、不上好美术课等作为教学事故认定,有一定的成效。

2.加强美术课堂教学改革,鼓励教学创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困扰着农村美术课堂教学,重技能忽视审美文化素质的培养,把美术课当作技术课,这有悖于现代美术教育思想。美术课更应强调“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美术学习的个性化,有自身学科特点。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及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调查研究,鼓励美术教师教学科研和教学创新。及时总结并积极推广优秀教师的教学课例、科研成果,开展送课到村、巡回观摩的教学活动,促进美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

3.加强校园美术文化建设,促进美术教育健康发展。校园美术文化是美术教育的一部分,包括美术兴趣小组、校园环境、黑板报、文艺汇演等。管理建设好校园美术文化,营造浓厚的、健康的校园美术文化氛围,都有利于提升学校美术文化品位和促进学校美术教育质量的提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在鼓励农村学校积极开发与利用地方资源之时,教育主管部门要大力研究开发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多媒体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改进和促进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很有必要。特别要大力为农村美术教育提供有关美术教育的文献资料、图片画册等,也要利用城市学校美术教育资源为农村学校美术教育服务。

总之,搞好农村学校美术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业,是全民的事业,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各界都应关心和支持这项事业。让这项事业更好地有益于人类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篇10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开课情况分析 

农村中小学艺术课的开课率较低,即使开课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唱歌和图画。少数学校,即使有了专业艺术教师,也存在艺术教育课程被严重挤占现象。艺术课由文化课替代。 

(二)艺术教师情况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配备情况远低于城镇学校,师资严重缺乏且多为兼职,专职和专业的艺术教师甚少。 

(三)艺术办学条件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总的来说:农村不如城镇、美术不如音乐、小学不如中学。大部分农村学校没有画架、画夹、颜料、纸笔等美术教学用品,音乐教学设施也很简单不完善。 

二、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重要性 

(一)使中小学生的感性思维得到发展 

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它们是完整理想人格的构成要素,统一于一个整体中,它们都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完成统一。感性是内心的、来自心灵内部;理性是逻辑判断的、来源于大脑的思考。像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等基础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重视学生的智力发展,对理性思维的考察是从逻辑的、思维判断的角度去评价,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中小学生只是智力和思维得到了发展,在考试中可以得到很高的分数,但他们失去感性的理解,不懂得审美,不懂得欣赏生活。而艺术教育本身就是注重对生活的观察,锻炼学生的感性思维,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素质教育时代我们必须注重对学生德、体、智、美全面培养,中小学生没有发现美的感性思维又怎能更好地全面发展呢?所以,艺术教育对中小学生非常重要。 

(二)艺术教育可以启迪中小学生的智慧 

智慧不等于智力,智力可以通过考试来评价,而智慧是指对待生活的态度,智慧是不可通过测试来测量的。在艺术教育中蕴含着在实践中处理现实问题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很难通过学习理论知识获得的,智慧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一个人的智商很高并不代表他的智慧就很高,智慧有时比智力还重要,智慧的增加可促进智力的发展,而智力的提高并不代表智慧会增高,甚至会压制智慧的成长。艺术教育恰恰就可以使人增长智慧,如:文学戏剧作品、美术写意作品和音乐舞蹈作品等作品都体现着深刻的智慧。 

(三)艺术教育可促使学生人格的完善 

在艺术教育中无处不蕴藏者生活的真、善、美。艺术教育能使中小学生懂得感恩,使人善良因善是艺术的品格之一,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欣赏中,艺术作品都能引起人的共鸣。艺术教育还可培养主体的爱美心,有了爱美心就会产生爱德之心和爱智之心,这样就有助于建立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心灵高尚的人。 

三、结语: 

农村中小学由于各方面配备不齐全,使艺术教育不能全面开展,在素质教育时代,使得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十分不利于农村孩子的发展。在经济发展不断提高的同时,农村也应共享改革成果,农村艺术教育问题必须引起各界的关注和帮助,我们期待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李进平.贫困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问题及对策[j].教育革新,2009(10)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篇11

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

在我国大多数农村小学中,美术教育没有得到重视,特别是在一些规模小、区域偏僻、经济不够发达的地区小学,基本上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的美术教育。百泉中心小学在河南省辉县属于村级小学,教育条件上不及城镇上的小学,环境和应急设备都严重缺乏。全校有六个年纪,每个年纪平均有100多个学生,全校只有一名美术教师也没有专门上美术课的画室,所有美术课程都在教室里完成,基本都在教室黑板上画个示范图,由学生照着画,由此看来美术教育在农村小学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来说,城镇的生活环境更好,刚毕业的美术师范类教师都不太愿意去农村。在这样的条件下,美术教师基本是由语文或者英语老师代教美术这样不受重视的学科。教师基本没有受到专业的美术基础培训,也没有认真学习过有关美术方面的专业知识。有的教师甚至占用美术课上语数外。从农村小学美术的听课中发现美术老师还是采取讲解示范,学生模仿并临摹出作品的方式,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们也大部分是机械的齐声回答,问题的答案老师也都是先再自己回答最后问“是不是”或者“对不对”,没有给学生自己思考的机会。养成学生的惰性,对学生的成长学习不利。教学模式过于僵硬,学生绘画天赋得不到发挥。这样做严重阻碍了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忽视了学生接受美术熏陶的重要性。

二、农村小学美术教育滞后的因素

(一)城乡差距的影响。美术学习需要大量的美术用品,而农民基本靠务农来维持收入,孩子每年的学杂费跟日常的开销全部承担都是难上加难,又怎么可能花高价去买这些美术用品。除了经济条件稍微差了点以外,农村的家长普遍受教育不多,文化程度不高。许多孩子的家长长期在外打工,一年就回几次家,跟孩子接触少,孩子寄宿在学校,由于评价标准就是看成绩学生从早到晚除了吃饭时间就是学习文化课,老师基本不把学生的想法放在心里,学校也没有学习美术的氛围。城里孩子从小就接触各种艺术,参观博物馆、科技园,多媒体工具使用方便等等,导致城里的学生的理解力,想象力,动手能力都比农村学生强。农村的经济文化落的环境使孩子学习受教育程度相差更大。

(二)教学理念的陈旧。大家也知道,虽然农村小学也开设了美术课,但是一到“关键时刻”,没有一个不是只注重升学率的,完全忽略了副科。教学目标不够突出,教学方法古板,上课没有创意,有的老师甚至不停的看时间等着下课,整节课基本在维持课堂秩序,师生基本没有交流有关美术专业知识上面的问题。学生并不喜欢老师采取这样的上课方式,他们希望课堂内容能够丰富起来。

三、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建议

(一)转变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观念。为了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提高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对现代农村小学美术的支持跟重视,更新教师的观念,思想超前。观念的转变是教学的指导思想,首先要让农村家长对美术不能有副科的意识,不能认为美术课程是不重要的。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符合农村美术教育的政策,加大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与其他学科互相联系。

(二)因地制宜,激发美术兴趣。农村本身就是可供美术教材的自然资源,许多城市学校是无法比拟的,美术教材中也逐渐重视了民间艺术,如陶泥,学生就可以就地取材,用水坑里的石子、树叶、泥巴等这些能学校周围找到的材料进行创作,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增加了他们的形式创造力跟自然的感知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写生,农村自然风景,田园风光,蓝天白云,花草树木,河流农舍,都是学生学习绘画非常具有特色的题材,使学生兴趣盎然的领会了大自然的美,还挖掘了农村的美术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结合农村美术教育的实际情况,只要能够充分利用这份宝贵的自然环境资源,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的美,摄取身边的美,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何乐而不为。

(三)加强师资改善条件。对于农村美术教育工作,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迫在眉睫。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美术教研员的分配和储备,对所有美术教师的工作质量认定和评估时都要做到跟其他学科一样一视同仁,对教师评优、评先、评职做到公正、公平,增加美术教师的积极性。对现在职的美术教师进行培训,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给他们,加强美术教师文化素质以及专业素质训练,有计划的把美术教师集中进行一个月两次的进修学习。随着近几年政府部门对教育投资的重视,农村教育环境也有些许改善。学校可以利用这些政府的帮助,积极改善美术教学条件,争取多方支援,积极创造条件,提供美术必备材料,如多媒体教室、电化教学设备,让美术自带的教学资源派上用场。确保每位学生在美术课堂上充分得到“充电”,让美术教育工作能正常的开展,使美术教育在农村散发光芒。结语农村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是社会普遍关注的关键问题,无论社会怎么发展,美术教育的地位都是不可取缔的。俗话说: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播什么种子开什么花。要改善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现状,就必须做出充分的配合与努力。对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投资要有足够多的热情,对每一位即将登上岗位的老师更要脚踏实地,结合当地美术课程资源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最大贡献。这条道路漫长又艰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肩负着这份责任。

作者:万伟平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农村美术教育论文篇12

首先,课程教材。广西部分农村小学使用的是人教版2013年义务教育教科书,基本上每位学生都配备有美术课本,问题在于教材的内容多不符合学生的实情:教材过于“城市化”、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美术工具要求多,大多数学生因家庭条件的限制而无法购买。若选择使用广西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省编教材(其中包含了许多广西特色的民俗民间美术内容)或许会更恰当。其次,美术教学设施。由于条件有限,农村小学并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美术教具非常缺乏,这样一来导致教师教学的展开十分困难,大多数学生的家庭条件也并不宽裕,无法购买课本中要求的美术工具,他们的美术工具大概只有图画本、铅笔、红色水性笔和黑色水性笔。基于上述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略显艰难,学生无法真正体会到学习美术的乐趣,这样的情况也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和思维的开发,而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应该探索并开发符合农村地区教学环境的美术教学资源。

二、探析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资源的重要性

实际上,农村的乡土美术资源十分丰富,面对过于城市化的教材,合理地开发农村美术教学资源必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方法。小学是基础教育的起步阶段,学生的动手能力、发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都要从小学教育抓起。此阶段的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接受能力快,也是习惯与素养养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可惜的是学生们不知道从小生活的农村和这里的平凡事物也能变成美术创作最自然最朴实的素材。显然,探索并开发农村小学美术教学资源是不可忽视的。第一,解决了教材不适用于农村教育的问题;第二,能够培养学生发现美的能力;第三,激发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三、广西农村地区小学美术资源探析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区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广西历史悠久、从古至今传承下来的文化众多;从地理位置的角度来看,广西具有特色的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喀斯特地貌和丹霞地貌;从文旅资源的角度来看,广西拥有经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批准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40余处。其中广西农村地区蕴含着特有的乡土文化和传统风俗,这些乡土文化资源不仅富于地域特色,还充满了古朴气息,可见农村有着丰富的美术教学资源。农村教育要取得成效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和利用其中的民间美术资源,因地制宜地开发、设计相关的美术教学内容。

第一,自然环境。在城市的小学美术教学中,就常有带领学生到郊外写生的课程,一方面是锻炼学生对事物的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能力。此外,自然淳朴的农村也是画家们向往的写生首选。农村小学正处于这种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古老的建筑充满了年代的气息,秀美的树木是历史的见证,因此,将农村独有的自然环境资源运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是十分合理的。

第二,特色农作。农作物是农村重要的栽培植物,食物的自给自足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广西地区不仅盛产水果,还有药材和名茶,这些都是美术教学中拼贴、绘画等课程可以利用的题材与资源。

第三,乡土文化。农村地区是滋生和培育乡土文化的根本,乡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得以传承和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文化与教育密不可分,相伴而生。教育肩负着传承文化与创新文化的双重使命,美术作为古老而重要的文化载体之一,更应在其发展中带动文化的传承。在广西的农村,有麻垌的荔枝节,每年荔枝成熟时将作为祝贺、款待和联络感情的好物;蒙圩的吃社节,在农历的三月、四月,六月,主人会宴请亲朋好友到家中作客;宾阳的炮龙节,通过彩架游行和吃灯酒等活动以联络感情、邻里往来;每年的冬至,乡村每家每户都会打扫尘埃,流传着冬大过年的风俗,即过冬要比过年更隆重……因此,乡土文化经过筛选和课程设计后也可合理利用。

第四,饮食文化。广西的农村各地都有着丰富的饮食文化資源,不仅颇受欢迎且各有特色。将农村本地饮食文化资源利用到农村美术教育中,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还体现了丰富的地域特色。值得教育工作者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饮食文化资源都可作为美术教育资源,也不可直接将变为美术教学资源,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整合出具有美术教育价值的内容才可利用于基础美术教育中。

第五,服饰文化。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少数民族众多的区域,服饰文化应是指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无论是在审美情趣还是在文化习俗中都各有特色。样式色彩、服饰图案和纹样成为了少数民族服饰的鲜明特征。将少数民族服饰文化融入农村美术教育中,对学生的设计思维训练以及家园感情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乡土美术资源,包括自然环境、特色农作物、风土人情、山水风貌、饮食文化、服饰文化、道德伦理、乡土文学等等,开发符合实情的校本课程。

四、结语

小学美术教育在学生的智力、思维、价值观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的发展还需要漫长的过程。探索和开发广西农村地区的资源,并将它们运用到农村小学美术教育中以促进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使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习美术、陶冶性情。当下农村地区美术教学资源的探索与课程开发仍未结束,还需要教育工作者们共同为之努力。

参考文献:

[1]刘广滨.美术教育概论.湖南美术出版社,2014.

[2]杨景芝.美术教育与人的发展.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