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训练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3 15:25:05

一体化训练论文

一体化训练论文篇1

1.1体育科技的一体化发展,根本在于体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中的体育现象和运动中的人,它们具有多方面的复杂性质。

1.2美国和前苏联在这方面起步较早,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相继建立了四个体育科研所,除专业研究室外,还建立了跨学科的研究室或课题组。美国也在1954年建立了协调全国体育科研的“美国运动医学会”。然而,真正对体育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协同研究还是在进入70年代以后。莫斯科全苏体育科研所建立的综合试验台,可同时对运动员进行遗传学、教育学、生物力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和心理学研究,层次可从分子水平直到整个有机体。美国在蒙特利奥运会以后相继建立了两个奥林匹克训练中心,结合运动训练开展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如建立在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的奥林匹克中心,是用现代电子计算机、医学科学实验室装备的,这个中心可同时容纳500名运动员进行训练。在准备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训练中,第一流的运动员都是依靠现代化的科研方法和科学技术装置来进行一体化运动训练的。如用电刺激发展肌肉力量;用电子计算机来分析运动员的每个技术动作;为了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有良好的心理条件,他们利用精神监测方法及生物反馈原理来促进比赛……等等,对美国竞技体育的振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此类集中人力物力,结合训练和竞赛进行的一体化综合研究机构,在德国、法国及亚洲的韩国等国家也屡见不鲜。

2这种一体化的训练体系为什么会发挥出如此巨大的作用呢,通过对前苏联和美国等国的观察、研究就会发现,一个成功的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具有如下特征:

2.1系统特征

就是各体育学科以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的整体功能,大于各学科功能简单相加之和。随着体育实践和体育科学的发展,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整体功能也相应加强,同时,对整体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的系统特征还表现在它的整体目的性和整体优化。所谓目的性,是指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的建立具有明确的目标。我们在认识和完善其结构时,必须朝向这个目标。目标的形成是一个过程,系统结构只能逐步完善。所谓整体优化,是指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的功能的整体优化。这就要求各学科和学科群在各自发展的方向、规模和水平方面相互适应,并重点加强最薄弱和落后的环节,才能实现体育科技一体化整体结构和功能的最优化,从而对体育和运动实践产生最大效益。

2.2立体结构特征

指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中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具有立体层次和平面网络两种形式。前者是指体育学科和学科群所具有的等级次序性,后者是指同一层次各学科之间存在着多向的复杂联系,使这些学科形成一个个平面网络。

2.3动态开放特征

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的动态开放性有三层涵义:一是内部各学科各门类之间的复杂联系使它们能够互相促进或制约,各个学科和门类都不断吸收有关的研究成果,或者通过分化或交叉而不断产生出新的科技门类,以适应新的需求。这样,各个学科自身和整个一体化结构都处于不停的运动之中。二是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和它所处的整个科学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双向联系。一方面它不断吸收、引进其它门类科学和技术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如高技术产品、现代化材料和计算机的应用,同时也以其研究成果丰富、补充和推动其它有关科技的发展。三是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同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等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这些结构也不断影响着体育科技一体化结构。

3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十多年来,体育科技工作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体育战线提出了“振兴体育依靠科学技术进步,体育科学技术必须面向体育运动的发展”的方针和“以革命化为灵魂,以社会化、科学化为两翼,实现体育腾飞”的改革指导思想,体育科技工作在机构建设、学科发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中一些项目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体育科研的发展对中国体育走向世界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应该看到,我国体育科研毕竟起步较晚,在许多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这些不足大致表现为:

3.1体育科技与实际运用有较严重的脱离倾向。

3.2体育科学工作还没有实现从总结经验型向科学先导型的彻底转移。

3.3应用和应用基础研究仍显薄弱。

3.4科研手段的现代化进程缓慢。

要解决我国体育科技工作中的不足问题并非易事。从大的方面来看,现代科技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表现。我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几乎是从零发展起来的,从纵向考察自己的历史足迹,50年时间走完了百年的路程,辉煌的成就,是应该充分肯定和值得自豪的。但是,从横向比较和发展的观点看,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综合国力还不强,生产力及其水平还不发达,还不高,与一些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在改革、发展和建设的道路上,任务十分艰巨。可以认为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挑战。从体育界内部来说,也存在着体育科研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一部分体育科技管理人员缺乏现代化管理知识,科技信息交流的渠道不通,内耗及重复劳动等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体育科学技术振兴中国体育呢?笔者认为,我们的方向是:依靠高科技,建立科技一体化的结构体系。具体的做法可以概括为六个字:优选、集中、统一。我们国家现在还很穷,资金有限,不可能在每个竞技运动项目全面铺开进行。但我们有一支强大的科技队伍,各方面素质都不错。因此,我们应该抓住重点项目,集中全国体育界的人力、物力、财力,动员各方面力量先进攻关。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前些年在对李宁、朱建华等运动员的训练中,曾充分运用了多学科协同作战的方式。中国游泳队由于搞好了科学选材、科学训练和科学管理等一条龙体制,在不长的时间里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中国跳水队紧紧把握住“走在世界难度表前面”的技术方向,注重科学训练、高技术运用、医务监督等综合指标评估,故能雄居世界跳水前列。许多事例表明,现代体育的每一个进步和突破,都是综合使用科技手段的结果。最近国家体委指出,“八五”期间六大直属体育学院必须实行从过去的教学型向教学、训练、科研三结合体制的转向,为体育界尽早实现科技一体化体制指明了方向。

4要实现体育科技一体化体制,对于传统的科研方式在组织结构上提出了群体化的要求。传统的科研方式,大多属于“个体劳动”,有时,人们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认同趋向,可结成一定的群体从事科研活动,但是,由于实践水平所限,这个群体是很松散的,个人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不依赖于他人的认识。但是,大规模的对竞技运动的研究,往往都是些横跨许多学科和领域的难题,这些难题决非个人可以胜任的,需要有系统地组织,既分工,又合作,群策群力,进行整体研究。中国体育界科技人员必须尽快适应这种群体化模式。

当然,体育科技一体化体制在组织结构上的群体化,决不是简单化和划一化。群体的组合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临时的;可以是行政的,也可以是民间的;可以是紧密的,也可以是松散的;可以是一元的,也可以是多元的等等。所有这些组织结构都应根据体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去创造、去发展。另外,国家应在这方面的决策问题上统一认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形成决策优势。唯有如此,才能迅速、有效地发展我国体育科技,促进体育运动的发展。

1.系统科学与体育.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一体化训练论文篇2

人们在认识世界和了解世界的过程中,需要对事物的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进行了解,以便能够了解到事物运动的整个发展情况。运动训练学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是体育科学中重点的研究内容,在我国拥有较长的历史。中国运动学在不断的发展中,展现出了自身的优势,通过变革和发展,实现了系统化的演进历程。应该对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和演进过程进行了解,促进学科研究的深入化。

1 我国运动训练学发展阶段的界定

运动训练学是在20世纪50年展起来的,在中国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发展战略,相关的运动学研究人员对运动训练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在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时,却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去进行整理,导致运动训练学在实际的运用中出现较多的问题,要想促进运动训练学的良好发展,需要对其发展历程进行重新梳理。系统化发展阶段是运动训练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竞技体育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促进了中国训练学理论体系的深化和发展,需要细化内部的具体内容,加强对运动训练学内部理论体系和价值取向的研究,确保运动训练学各个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1]。

2 我国运动训练学系统化发展阶段的范式

2.1 理论框架

通过对运动训练学进行研究可知,运动训练、运动员教材和经济体育管理中都涉及了大量的运动训练学系统化理论,里面含有大量的体能训练知识。需要对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充分展现出运动训练学的发展理论,明确运动训练学的地位和作用,强化运动训练学的方法和手段,强化智能训练的内容。在运用运动训练学时,需要对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历程、任务和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按照训练原则和训练方法的相关内容,加强对运动员的训练,可以从身体训练、技能训练和心理训练等多方面的内容开展训练,选择的训练手法需要满足多方面的训练要求,将运动员选材作为训练的主体内容,完善运动训练的理论框架。运动训练学自身具有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工程,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不会受到理论研究框架的影响,能够展现出动态化的发展特点。应用运动训练学加强对运动训练,对丰富运动学理论体系,促进训练内容的丰富和充实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为运动训练实践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2]。

2.2 历史背景

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受社会经济和政治影响,对人们的意识观念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人们生活中的各项行为起支配作用。意识观念的形式会受社会背景的影响,鸦片战争唤醒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展现出了中国竞技体育的性质和走向。人们将竞技体育作为振兴民族精神的突破口,希望通过体育,来向世界展现出中国的强大。中国竞技体育是世界体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竞技体育精神被运用到了奥林匹克体育比赛中,展现出了我国体育的辉煌,同时也促进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2.3 研究取向

运动训练学与我国的其它运动理论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运动训练学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既能展现出运动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又能展现出运动竞技体育变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我国经济部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运动训练学理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展现出客观性、准确性和及时性的特点,充分和及时的反应出了竞技体育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促进体育理论学科的不断完善和丰富。当前我国的理论学者已经意识到了训练理论与训练学对体育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训练学思想,将训练运动学理论融入到我国体育发展中,促进运动训练学的整合的创新[3]。

2.4 实践成果

中国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对推动中国体育走出国门和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额作用,见证了中国体育的发展历程,促进了中国竞技体育的迅速发展。中国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实在1974年德黑亚运会上,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对促进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使中国开启了奥运之旅,促进了中国竞技体育的崛起。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需要促进科学训练理论与科研攻关的有效结合,对实践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为中国体育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5 主要思想及学术平台

在对中国的运动训练学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成了完善的中国运动学训练理论,将其作为运动学训练的主体,对促进运动学训练理论的发展做出贡献。运动训练学的发展,必须要植根于传统的学术理论体系中,要想促进运动训练学理论的发展,需要建立运动训练学学术平台,加强对运动训练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给人才提供沟通的交流的机会,通过不同训练人员之间的研讨,能够促进运动训练学的发展,为运动训练学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4]。

3 结论

中国运动训练学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应该走在训练理论的前言,将运动训练学的实践理论作为运动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应该注重对运动训练学相关科研人员的培养,促进科研人员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升,将运动训练学的演进发展作为体育行业中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组织开展探索性实践活动,促进训练水平和训练能力的提升,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桂影. 我国中学英语教学范式发展与变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3.

一体化训练论文篇3

乒乓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球。是一种世界流行的球类体育项目。它的英语官方名称是“table tennis”,意即“桌上网球”。在近几年乒乓球项目发展尤为迅速,无论是从规则的不断完善上,还是从比赛的不断激烈程度上都可看出。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过程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其中,间歇训练理论是一种对练习动作结构和运动负荷强度,间歇时间具有严格的要求,以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训练的练习方法。从生理学的角度看,乒乓球运动员比赛的供能形式以糖酵解供能为主的有氧、无氧混合代谢供能。因此,根据队员的特点通过教练员精心设计,将间歇训练法中三种亚类训练方法(极强性间歇训练法、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和发展性训练法)在乒乓球训练和教学的实践中应用,对于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和技、战术具有科学意义。

1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1.1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通过对乒乓球项目和运动训练方法和理论的有关文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现场观摩法,现场观摩武汉体育学院竞技学院乒乓球队的训练

1.2研究对象:乒乓球训练方案。

2文献综述

笔者在查阅关于乒乓球项目特点与间歇训练法的文献中了解到,采取间歇训练法来设计训练方案有利于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及技战术的熟练性和稳定性,提高运动员适应比赛对抗强度的能力。本文参考了《训练方法的本质、结构及发展特征研究》这篇文献,并且通过《运动训练学》中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这一章节,了解了间歇训练法的基本概念及应用特点,并结合《乒乓球——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中关于乒乓球训练的有关规律综合分析研究。

3分析与讨论

3.1间歇训练法对乒乓球运动员的影响:通过严格控制间歇训练过程,可使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得到极大的发展,以满足激烈运动时的输氧需要,同时发展运动员的有氧和无氧能力;通过控制间歇时间,可使机体产生与乒乓球运动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以满足各种供能状态下的转换需要;通过严格控制间歇时间和多次重复训练,可使运动员在较高负荷强度和激烈对抗的复杂困难环境下稳定和巩固技术动作,提高机体的耐酸能力;通过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方法,可使磷酸盐系统、乳酸能系统、以及其他有氧代谢混合供能系统得到发展和提高。

3.2运用间歇训练法设计乒乓球教学和训练中的方案

3.2.1极强性间歇训练方法在乒乓球训练中的运用方案

3.2.1.1身体训练:极强性间歇训练方法是发展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磷酸盐与糖酵解供能混合代谢系统的供能能力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在训练中,运用这种训练方法能有效的提高运动员完成动作的速度和力量,提高运动员在乒乓球场上激烈对抗的能力;平时训练的强度和密度提高,使之符合乒乓球竞赛中运动员供能系统的要求。

3.2.1.2技、战术训练:乒乓球项目的技术动作是比较复杂, 具有极强的可变性在乒乓球运动中采用极强性间歇训练法将单个技术动作或成串技术组合动作运用的熟练性与运动素质中的速度、爆发力、耐力以及能量代谢系统中的ATP—CP系统、乳酸能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相结合。(注:以上练习的组间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120次/分钟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的依据)

3.2.2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在乒乓球训练中的应用方案。

3.2.2.1 身体训练: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是发展乒乓球运动员糖酵解供能代谢系统和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能力以及心脏功能的一种重要训练方法。乒乓球项目对运动员快速移动能力、动作变化能力以及混合供能能力要求较高,同时强化性间歇训练法的负荷时间在40秒—180秒之间。通过这种训练方法能较快的提高运动员的体能储备,尤其是速度耐力和力量耐力两方面。

3.2.2.2 技、战术训练:强化性间歇训练方法能有效的将乒乓球运动员的组合技术动作与身体素质负荷较高的力量耐力和速度耐力相结合,提高运动员动作掌握的熟练程度以及在激烈对抗中技术动作灵活多变的能力,往往运动员在日常训练时动作结构稳定,动作节奏、动作速率、动作力量、动作速度、动作轨迹以及身体姿势都达到完成动作的基本要求,但在乒乓球比赛中,尤其是比赛强度较大,通常到第三局时,运动员电解质失去过多。(注:以上练习的组间间歇时间以心率降至120次/分钟为开始下一次练习的依据)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间歇训练法与乒乓球运动的结合能提高运动员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能力,以及运动员技、战术的熟练性,稳定性,使运动员能适应比赛的对抗强度。通过本人研究可以看出,针对高水平运动员及赛前备战时应广泛使用间歇训练法。在提高运动员实战能力(身体素质和技战术)时教练员应根据队员状况安排极强性间歇训练法和强化性间歇训练法;在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以及为无氧训练打基础时应安排合理的发展性间歇训练法;在赛前备战时应根据提高强度而逐步减量的原则合理安排强化性间歇训练法,使运动员的赛前训练与比赛相一致。

4.2建议:(1)应结合训练目的来实施相应的间歇训练法的方案。教练员要根据训练的要求及训练的原则结合乒乓球运动的特点来制定训练方案。(2)调整各因素的比重。教练员应根据运动员对方案是适应状况来不断调整练习组数和次数(练习时间),还要考虑间歇时间和强度之间的关系。(3)及时更新训练手段。乒乓球项目的训练手段丰富多样,教练员应不断更新间歇训练法方案中的训练手段,使一个训练方案能达到多种训练目的,使运动员无论身体素质还是从技战术水平上都能更加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田麦久.项群训练理论[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6.

一体化训练论文篇4

(1)根据写作教材的安排进行写作训练。高中语文写作教材中一共安排了“写出人物的个性”、“写出事件的波澜”、“条理清楚地说明事物”、“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议论要有理有据”、“议论要有条有理”、“散文”、“诗歌”、“札记o随笔”、“小小说”、“寓言故事o科幻小说”、“综述”、“科学小品”、“自然科学小论文”、“社会生活评论”等24个写作训练点。

教材的编写意图是明确的。但是,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都是根据每个作文训练点的安排,布置学生进行一两次作文练习。其结果是,许多学生在读完高中后,连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和其他一些常用文体都不会写或者写不好。

(2)模仿高考作文题目进行作文训练。许多语文教师为了让学生在高考时作文能够得到高分,从高一年级开始,就布置一些高考作文题目或者模拟考试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写作。细心的教师还将多年的高考作文试题进行整理和归类,将其划分为“理想事业类”、“品德修养类”、“哲理辨正类”、“社会热点类”等,然后从每一个类别中选取典型作文题目让学生进行强化练习。三年结束,教师和学生都觉得似乎大功告成。殊不知,由于每次写作的要求都是“自定立意”(或“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其结果是,学生在高中毕业时所写的作文与高一进校时写的作文仍然是一样的套路,没有质的升华。

可以说,现阶段的许多语文教师在作文训练方面还没有找到一种恰当的方法。鉴于此,笔者提出了“高中作文训练目标具细化”的观点,下面做简要阐释。

①目标分解。教师在进行作文训练之前,自己应该熟悉高中作文训练的具体目标,并且能够将这些目标进行具体细致的分解。

②具体操作。熟悉高中作文训练的具体目标,并且能够将这些目标进行具体细致的分解,是作文教学目标具细化的前提。更加重要的是,教师要设法使学生的作文达到既定的目标。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三个训练系列”来实现具体的训练目标。

文体训练。文体训练主要安排在高一和高二年级进行。进行文体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让他们“写什么像什么”,而不写文体特征不明的作文。根据课程目标要求,高中学生应该会写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小小说、新闻、传记等。教师在安排学生练习写各种文体的作文时,要事先讲解清楚各种文体的基本特征,并将写作要求具细化。

例如,在训练记叙文写作时,可以提出这样的具体要求:a.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b.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c.合理安排记叙的顺序;d.恰当选用人称;e.所写事件有意义。

技法训练。技法训练可以穿插在文体训练过程中进行,也可以在文体训练结束后进行。笔者认为,将技法训练穿插在文体训练过程中进行效果较好。可以采用这样的做法:每一种文体进行两次写作训练,第一次只要求符合文体特征,第二次则要求使用一些必要的写作技法。

一体化训练论文篇5

关键词:茶理论;体育文化;艺术交流;运用思路

引言

虽然我国茶文化理论也实现了系统化发展,但是应该看到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与西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更多局限在整个训练活动中,更多将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精力放在了抽象的内容讲解之上,而未能将具体的训练需要与整个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系统化结合,其不仅影响了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同时也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影响力推广产生了相应影响。

一、茶理论的具体内涵和价值作用分析

随着当前茶文化理论体系传播的深度不断增加,其对茶文化理论的具体内涵也有着较高要求。因此,正是该茶文化理论的具体特点,决定了整个茶文化理论在开展过程中,往往具有以下训练特点:首先,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开展过程中,其充分注重技能训练的有效开展,无论是整个运动的特点,还是其发展趋势,都对该项目的难点有着相应要求,如何完美的呈现出其复杂的内容,就值得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予以创新完善。其次,在整个茶文化理念创新开展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元素的系统化融合和具体统一,也就是说,除了丰富体系化的物质元素外,还充分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体能训练,使其逐渐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来说,其交流直接影响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理想效果和优美性,其更是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员在具体传播过程中,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此,想要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理想效果,就需要将文化艺术与实际应用之间等一系列内容相结合,从而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效果的理想呈现。最后,我们必须充分认知到整个茶文化理论内涵实际上是动态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必须在对整个茶文化理论的具体状况和各个阶段,以及具体要素进行系统化认知的基础上,逐步构建完善的传播思路。茶文化理论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同时其在今天仍然极具传播价值和意义。

二、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分析

尽管我国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已经实现了实质性突破,无论是运动理念,还是其比赛的完善度,都实现了重大发展和进步,但是在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相应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首先,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我国的具体开展状况来看,其更多是一种体育茶文化理论的内涵融入度,无论是推广过程中的具体参与人数,还是具体的社会关注都较差。这就使得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无论是人们的具体参与状况,还是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支撑要素,都存在匮乏现象。因此,创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开展形式,就极为必要。当然,对于茶文化理论开展活动来说,由于其未能全面认知传统文化的价值作用,从而也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和不足。其次,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在具体开展过程中,其更多将着重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力和具体关注度放在了体育课堂教学之上,忽视了课外活动和体育文化元素的有效融入。通过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精准度,还是内涵的完善度,都存在较大差距和不足,如果仅仅依靠体育课堂教学,是很难实现理想效果的。因此,想要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充分注重延展教学时间,将课堂教学与课下实践教学活动相结合。通过有效融入,从而使其能够实现最佳训练效果。最后,当前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开展过程中,其缺乏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尤其是其整体教学理念认知较为片面,未能认识到融入其他教学资源和形式对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创新。想要实现整个体育运动有效开展,就需要在充分结合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项目的训练特点认知基础上,通过有效探究和系统化融入,对整个课上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延续和整体补充,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最佳效果。而构建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全面机制,实际上就是对传统体育文化艺术交流的教学方式进行系统化补充,通过将课堂学习与课下锻炼、校内学习与校外参赛等一系列教学形式相结合,来实现最佳教学训练效果。这实际上也是茶文化理论训练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

三、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分析

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系统化开展,实际上是基于茶文化理论发展趋势所提出的具体思路模式,其不仅是对教学活动创新,更是对教学理念的有效丰富,因此,具体而言,系统化应用这一模式,主要有以下具体价值:首先,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应用该模式,其能够充分提升学生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体系中各个元素的理解能力和具体认知度。所以这也是实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最佳传播效果提升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当前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具体开展状况进行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学生在整个过程中,都存在一定的瓶颈问题,需要突破,而如果只是使用课堂来开展传统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那么其很难对所有教学内容形成扎实的掌握基础。因此,创新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具体价值,能够在有效延展教学训练内容的同时,实现整个体育活动的最佳效果。其次,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感知中所具备的文化艺术内涵,其能够实现整个体育活动实施的系统化优化和整体性提升。对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和内涵,不仅能要充分注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内容和方法的合理选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合理完善的组织活动,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的最佳效果。无论是体育文化艺术交流的基础知识传播阶段,还是全面提升阶段,都需要在充分了解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特点的基础上,实现整体创新发展。而应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也使得整个运动训练的组织范围进一步广泛,同时也便于先进的训练经验融入其中,从而推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成熟发展。最后,对于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活动来说,融入文化艺术内涵,其能够为该训练活动开展寻找到更全面、更符合运动训练特点的元素,通过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满足其发展趋势。实施体育文化艺术经验与具体文化内涵理念相结合,就是说将各种适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元素融入其中,比如将传统体育茶文化理念内容与整个体育文化艺术活动相结合,通过设置相关模拟场景,从而提升学生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学习效果。当然,也可以通过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进而增进学员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理念认知。

四、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思路

在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实施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其具体需要:首先,要注重将整个茶理论体系中的各项元素系统化融入到整个艺术交流活动中,通过具体理念的借鉴和有效融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创新发展。而想要实现创新发展这一目标,就需要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界定。当然,在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过程中,无论是教学,还是训练都应该系统化融合,尤其是要确保两者实现内涵上的一致性和标准上的统一,从而为茶理论体系的有效融入开展奠定相应基础。此外,有效融入茶理论体系开展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时,必须充分注重将文化艺术交流与教学活动进行系统化结合。实际上,影响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训练效果的主要因素中,不仅包含了具体的传播活动,同时也与整个教学活动的开展状况之间有着重要关联。因此,在充分借助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创新,结合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开展所需要的具体元素,从而实现理想传播效果。比如可以在课堂下,积极组织学员参与各种相关体育比赛活动,通过实施以赛促学的方式,从而提升训练效果。最后,应用茶理论体系,将为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取得理想效果提供实质性帮助,而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必须将该运动的具体发展趋势与项目的具体特点相融合,通过有效创新,从而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当然,在茶理论体系传承时,必须对茶理论体系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有效嫁接和系统化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传承效果。

五、结语

茶理论在体育文化艺术交流中的具体运用,实际上就是对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方式进行系统化补充,通过将学习与传播等一系列具体形式相结合,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而这实际上也是茶文化理论训练创新开展的基本要求。当然,想要实现最佳应用效果,必须对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具体训练特点进行有效分析,通过系统化融入当前整个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的发展趋势,从而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茶理论作为整个茶文化体系的核心,将其与整体育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相融合,必然能够实现最佳传承效果。

参考文献

[1]胡雪梅.基于学术交流理论的体育科技社团历史演变及当代趋势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3(4):151-153.

[2]刘明生.大学体育人文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161-165.

一体化训练论文篇6

从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具体开展状况不难看出,整个训练活动仍然停留在机械训练阶段。所谓机械训练,就是整个体育项目实训中,缺乏完善的训练理念。同时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缺乏体系化的训练机制,也就是整个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其前后训练体系中,未能实现互动、共促,尤其是多数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在具体开展时,缺乏多个项目之间的衔接。可以说,体育项目实训缺乏经验和效果上的互相借鉴,这就大大限制了体育项目的实训效果。机械训练,实际上充分反映出整个体育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只重视体育项目自身的训练活动。

对于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来说,机械训练的具体实施,首先缺乏应有的体育文化内涵,无论是具体的教学机制,还是教学理念,都缺乏相应的完善性。机械训练活动中,所应用的教学理念,更多只是从一个视角来开展体育项目实训活动,未能充分认识体育运动实际上是一项综合化工程。对于体育项目训练活动而言,参与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项目的具体效果。因此,如果只是从训练本身来开展体育活动,那么其使用的训练元素及训练理念很难实现理想效果。体育项目实训机械开展,实际上反映的是对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的价值作用认知不到位,因而限制了整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

其次,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机械实施,其对整个体育活动的价值内涵的理解和诠释并不充分,因此在开展体育项目实训活动时,其更多只是从体育项目训练自身来开展,实际上任何一个体育项目开展的基础是参与者多项体育运动能力的结合与融入。其需要训练者突破传统、局限的训练认知,通过融入训练元素和具体要求,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因此,机械训练无法从根本上实现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通过对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开展状况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体育项目实训开展过程中,其更多关注的是整个体育项目的具体内容,从而忽略了将其他体育技能融入其中,限制了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价值作用。

最后,在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过程中,实施机械训练,实际上还反映的是整个训练理念和思路,仍然停留在传统的训练阶段和状态,尤其是未能全面细致化地了解和认知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的具体要求。在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其需要的是将体育项目训练放在整体培养机制下来具体开展。在体育项目实训活动时,只有将人文理念和综合素养整体性融入到整个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才能实现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理想效果。

2 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分析

随着当前体育运动开展日益成熟,如今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价值作用日益突出,创新项目内容、优化训练方法极为必要。从体育项目实训理念及其价值作用上看,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能够有效丰富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活动中的具体元素,尤其是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所具备的价值内涵和实际效果,更是能够为体育项目开展提供实质性帮助。在整个体育项目实训开展过程中,要想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就必须充分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整个体育项目实训中,必须将训练者的具体参与兴趣和理念融入到整个项目训练过程中,只有体育项目能够吸引训练者具体参与,才能实现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而融入训练者自身的兴趣和理念,需要对整个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和理念进行改造,无论是具体的体育项目训练方法,还是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模式,都需要结合具体的理念方法进行创新和优化。训练者的参与兴趣对于整个项目训练的方法创新和具体效果来说,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以往多数体育项目实训活动中,其主要的问题和不足,就是未能将参与训练者的兴趣理念融入其中,因而限制了整个训练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所以,体育项目机械训练的特点根源在于未能融入训练者自身的兴趣和需要,进而使得整个训练活动从开展到实施,都不理想。

其次,在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过程中,必须充分注重完善和优化整个实训机制,无论是元素理念的具体融入,还是整个实训活动的特征内涵,其实际上反映的是整个体育训练活动,训练内容与体育文化之间应该是整体性概念,也就是体育训练内容的制定和应用不能脱离体育文化的具体内涵。在整个体育项目实训中,其对本项目的具体理解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训练活动开展的完善性与实际效果,而想要实现理想的训练效果,必须将体育项目中所涉及的具体文化内涵融入其中,通过整体创新和系统化阐述,从而实现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

最后,在整个体育项目实训开展过程中,创新体育项目的具体内容、优化体育实训项目的实施模式极为必要。创新模式,实际上是对体育实训项目的具体理念和方法不断创新的客观表现。想要实现理想的体育项目应用效果,必须结合具体的应用环境,不断优化应用方法,通过融入多样元素,从而实现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理想效果。事实上,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过程中,其实施的训练方法和理念是动态、变化的内容,所以使用的训练方法不能是机械不变的训练方法,而应该是结合具体应用环境,不断优化训练理念,从而实现整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

3 体育项目实训的具体实施要点分析

对于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来说,想要设计出理想的思路和训练方案,就必须探究该实训活动开展的具体实施要点。而想要实现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理想效果,需要融入以下几点。

首先,在体育项目实训中,需要充分融入体育项目实训中的各项元素,通过结合时代特点,丰富完善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内容,结合各项元素的整体性应用,从而推动体育运动项目创新发展。

其次,对于体育项目实训来说,要注重创新应用合适的体育项目实训思路。创新,也就是说能够用动态、发展的理论视角来具体认知整个体育项目活动。如果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始终处于单调、机械的状态,那么无论其具体的训练理念,还是训练实效均与实际应用之间存在极大差距。随着当前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不断成熟,如今想要实现理想的体育项目参与效果,就需要结合具体的应用环境,通过实施系统化的实训思路,从而丰富和完善整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

最后,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想要实现理想的应用效果,需要充分有效地结合具体的应用内涵,融入体育项目中所潜在的文化元素,通过融入文化理念和内涵,提升训练者对体育项目实训内容的具体理解。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开展,并非单一应用体育理论知识和技能内容,更重要的是将体育文化的相应元素融入其中,尤其是要引导训练者认识到整个体育项目中所具有的价值内涵,通过系统化创新,从而实现整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

4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的体育项目实训实施思路

结合具体的体育项目实训,不难看出,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其不仅大大优化了整个项目训练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其通过丰富融入多项体育项目实训元素,从而为整个体育活动有效开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其不仅展现和诠释了一种训练理念的成熟性,更重要的是融入了训练者自身的具体兴趣理念和客观需要。结合当前体育项目实训活动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它的实施思路。

首先,要将整个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纳入到整体视角来开展,尤其是要将训练机制与体育文化内涵相结合,通过创新体育项目开展的价值理念内涵认知,从而实现整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理想效果。对于体育项目实训活动来说,实现有机训练的基础和关键在于其能够将体育文化的具体内涵融入其中,从而实现具体训练与文化内涵之间的有效活动与促进。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实质上展现的是体育训练活动的成熟化发展。当然,体育项目实训活动的开展,是将体育运动理念具体融入到体育培养过程中的重要要求。

其次,要注重及时更新体育项目实训的具体内容元素,无论是具体的价值理念,还是其中所应用的元素,都需要结合具体的训练状况,及时更新,从而使得整个训练活动与体育项目实际相匹配,无论是添加内容元素,还是确定相应的训练理念,实际上,都不能脱离具体的应用环境。因此,必须在具体融入训练活动开展要求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化创新体育项目实训的具体思路,实现体育项目实训理念的及时更新。以往在整个体育项目实训过程中,更多使用的是机械训练思维,也就隔离了体育训练活动与体育理念思维之间的关联实效,限制了体育项目活动开展的理想效果。

一体化训练论文篇7

现代教育特点及球类运动发展趋势要求在技术训练、人文操作、教育水平和文化素质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培养,并注意强调其重要性,达到四个方面相结合、相协调、相促进的效果,使其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为大学生球类运动的发展与提高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技术训练新理念的理论基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其客观规律,球类运动的技术训练也是如此,球类运动的技术训练的客观规律就是球类运动要与运动项目的本质特征及规律相符合。在球类运动训练过程中,要以球类运动的本质特点和规律为主要依据,对球类运动训练进行科学的指导,力争做到实用、全面、朴实和结合实际,并且与事物的客观规律相符合。在球类运动训练中,一切都要以实战需求为前提,从实际出发和结合实战是运动的技战术训练最有效的方法。大学生在比赛中轻松、熟练的表现,不断的练习、训练是关键,因此,这也要求训练要与比赛的情况尽可能地一致,才能发挥训练的效果。

二、人文操作新理念的理论基础

人文操作新理念的理论基础具体体现在实际操作中的方方面面,全面、深入地了解人文操作新理念,需要认真对待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人的行为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受人的感知意识、信念体系的指导和支配。因此,所谓的人文操作的方法,就是教练员或领导者必须按照他们的信念体系和他们要领导的大学生信念体系来认识领导工作。

其次,球类运动训练水平的提高要与自然规律和价值规律相符。理想训练效果的达成,在进行球类运动训练时,不仅要符合科学规律,还要在目标追求与实现的过程中符合自然规律和人的价值规律,体现人文特征,还要将科学性与人文特征相结合、相统一,从而达到真与善统一的目的。

最后,人文的重点是突出人的主体性。人文不仅彰显了技术的灵动,而且也摆脱了“技术”对“人”的控制,从而达到公平竞争,培养人性,挖掘潜能的目的。这就明确了主体性以及人与技术的关系。除此之外,情感、责任感、态度、信念等,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大学生的体能、技能、成绩等物化的成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教育水平

大学生进行球类运动训练主要是通过教练员、大学生、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等共同参与、密切配合而实现的。而由于在球类运动训练过程中缺乏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以及对大学生专项教育的培养,导致以往球类运动训练等人才培养出现了一系列的不科学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两点:其一,依靠单一的训练过程,过多强调的是身体素质、技战术修养、心理素质;其次,对大学生的文化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不够深入和全面,使得大部分运动员在激烈竞争的训练和比赛中显得力不从心。

四、文化素质

当代的球类运动的较量是体能、技能、心智等各方面综合能力的较量。在一定的条件下,心智能力要较体能、技能更加重要。通常来说,具有较高球类运动心智的大学生之所以能够大幅度提高其整体的竞技能力,主要是由于其不仅能够较为深刻地把握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而且还能够更准确地认识运动训练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一体化训练论文篇8

自“科学训练”向体育界开始渗透的时候起,人类运动的极限便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各种战术以及技术也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革新。运动员正接受着近似于“处方式”的训练计划,似乎一旦脱离了科技的训练支撑,运动员的成绩将会一落千丈,而竞技水平也将会随之逊色,其训练也将会是盲目无效的。然而,随着运动员的运动极限不断的被训练中的科学技术所开发,这种固化的科学技术模式已悄然演化成一种绝对的意识形态,利用科学技术的逻辑将训练过程与运动员进行新的公式化罗列,将运动员本身所具有的激情与理想、本能与反应都将视为技术的“持存物”。另一方面在训练中我们常见的训练经验与心得体会,训练中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波动都将变成可计算的技术参数,如此一来,运动训练这一以“人”为主题的活动必然丧失了其“人文”价值,进而导致纯粹技术主义的完全渗透。鉴于此,本人从技术哲学角度出发,综合当下人们对人文的关怀,对当下跆拳道训练理念进行重新审视。

1运动员训练中的“技术”与科学的关系

1.1相关概念辨析与训练中技术的定位

从技术哲学的角度去审视跆拳道训练的问题,就必须要分清技术和科学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将科学定义为探知社会与未知自然界的研究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认知体系;而我们常说的技术则是在一系列改造和探索活动中采用的所有方法和技能的总和。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三个方面来区分,首先科学的目的是在探索自然规律,而技术则是直接指向物质利益,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其次,两者的研究对象也有所偏颇,科学研究针对的是客观的自然和社会现象,而技术的研究对象则是以人化的自然以及社会的组织系统等。因此,我们认为技术与人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另外,科学研究的活动范围较为宽泛,常常会侧重于精神与智力方面的活动,而技术活动则常常有着明确的计划和实施步骤。基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跆拳道运动员的“技术化”训练,(1)比赛成绩的提高是训练中“技术”运用的基石,具有明显的功利性;(2)训练的安排来自教练员的经验积累和不同运动员的实践反馈;(3)技术体系的构建体现在步骤严密而紧凑的训练设计和编排。在当下人体科学与自然科学融合进入训练设计的背景下,技术化伴随着科学化的融合,在训练中技术的运用已然走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这种目标性、单一性、控制性强的训练理念极大的提高了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不断的挑战着人类的运动极限。一方面训练中存在的复杂和模糊的迷雾在技术化训练中被层层的剥离开来,给教练和运动员更清晰和直观的观察到训练缺陷;另一方面技术绝对化的训练倾向,使得训练活动俨然成为了技术价值体现的附庸,这种极端功利化的训练现象,也必将会导致技术设计走向一个技术误区,运动员也将会变成技术试验的牺牲品。因此,在训练中转变训练理念将成为一个走出技术训练困境必不可少的手段。

1.2“技术化”训练过程的意识价值错位

无论人们对技术和科学两个概念进行怎样严谨的学术区分,然而在现实社会的生活中两者的区别却伴随着技术科学化抑或是科学技术化等的发展绑裹的严丝合缝难以区分。因此,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两者都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关系。本格勒提出“在文明的都市中,技术厌倦于作为生命的仆人,而开始使其本身成为暴君”。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技术带来了极大的物质财富。同时,技术也推动着科学朝向物质的方向延伸,物质不能丰富科学,然而为了物质的丰富却利用着、占据着科学,科学已然失去了独立的纯在本位。进而有人开始提出反思,美国在19世纪发起“纯科学”运动,并期望以此来将科学与技术进行区分,托马斯•赫胥黎提出“人们称做应用科学的那种知识不过是纯科学对一些特殊类型问题的应用而已”。因此,如果科学与技术继续纠缠不能区分,那么科学也将会面临违反人性发展的尴尬局面。同样的道理,跆拳道运动员在训练中不能仅仅依赖技术进行功利化的设计与安排,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技术化的当下,将技术科学运用到运动员的训练中必将是运动训练的意识错位。

2跆拳道训练中的“技术”本位错置

2.1技术化训练后运动员的健康危机

现代跆拳道运动员训练中的伤病似乎已成为一种常态,而当下技术运用的目的则是实现运动员能量的最大化。技术思维指导下的技术训练将运动员的运动能力结构进行细化与分解,从而实现竞技能力的最大化转化。然而,正是这种单一和最大化的要求在有效的提高了运动员的训练效果的同时却也不断的加大了训练负荷的刺激,这种刺激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人体进行着报复。伤病成为了运动员的常见现象,同时运动员也成为了一个个不断进行技术试验的对象。朱丽华、刘柏等人通过对国家跆拳道奥运集训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创伤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令人伤感。一方面是集体和个人的荣誉,另一方面却又是个人的伤痕累累。调查的对象为48名现役运动员,其中伤病43人,伤病率达到了惊人的89.6%,而最为常见的伤病是髌尖损伤、踝关节韧带损伤以及局部骨折损伤等现象。在调查的运动员当中,带伤训练的也占到了相当的比例,为61.5%。出现这种情况与训练的技术化有着必然的联系,这种单一的技术结构训练未必就是训练的最佳手段,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2.2训练技术化的人文缺失

训练中通过技术的解蔽功能,不断地探寻着人体运动的发展规律,在运动员不断“物化”的过程中将人与世界统一化、标准化。训练中也会运用到各种科技手段并通过特定的数学公式、物理定理将运动员的训练进行模型化。同时,也运用技术的计算功能将繁琐的训练过程进行整合,人为的将训练管理变成了可定性、定量控制的数学模型,生硬的数字化管理也使得运动员的个人主观能动性被忽视,连带的运动员的个性、气质、意志以及教练员多年的经验、训练艺术、个人魅力都将被隔离在训练系统之外,训练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跆拳道的人文精神在此时都会变作一连串的数字语言。诚然训练中的生物生化以及生物力学可以进行数字化,但训练中的人文与精神却无法进行数字化归训,而后者的变化却往往会引起前者的质变,普里戈津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阐述的运动员竞技能力非确定性就是这样一个道理。因此,我们必须认可训练的人文与自然特性,而在训练过程中运用技术解构训练迷雾的同时也要遵循训练的固有的规律。训练的技术理性与主题“人”的关系的倒置,必将把运动员推向物化的深渊,技术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实现对主体“人”的现实控制,然而这种技术文明却将人类依附自然界的神秘力量而存在的文化现象付之一炬,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高科技的技术仪器,似乎这才是“科学训练”的全部意义。现实背景下,各种科技手段无论是否对运动员造成了伤害,都将会被技术手段所获取的成绩所淹没,如果这一训练理念不得以反思,运动训练所追求的人类文明将走向无意义的危险边缘。

3跆拳道训练理念的思考

3.1从技术哲学到人文关怀

哲学的基本目标所在即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理解人存在的本质。而面对训练中“捆绑困境”,我们应当对技术生存重新认识,对技术理性这一意识形态批判认知,达到人与物的和谐延续。海德格尔将技术看作是人类进行活动和思维的座驾,而当这个“座驾”向人类发出要求和指令的时候人类活动的本质便失衡了。哈贝马斯认为采用交往理论来解除人类的技术危机才能把技术知识转化为社会生活的实践意识,即人本主义和技术主义之间体现的一种民主对话的活动。站在人文关怀理念的角度来看跆拳道训练,必然是要重新建立具有可延续性的运动员发展空间,实现运动员与教练员为主的人与人、人与技术、人与技术文化之间的和谐发展。对运动训练技术理念所带来问题的反思并不是要否定现代技术在运动训练中的价值,而是要从辩证的角度出发,抑制技术理念所带来的理性极端,从人文文化的角度将科学与技术合理的分离,构建训练的“人文生态”,实现训练活动中人性与技术的和谐共存。

3.2训练中跆拳道文化的人文述求

在现实的训练体系中,经验和技术共同解决“怎么练”的问题,而跆拳道本身的身体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一本体在训练中往往得不到重视,跆拳道独具一格的外在美与内在修养提升了人们的感性认识,作为跆拳道文化内涵的跆拳道礼仪规范、传承方式以及跆拳道的制度层次等承载着跆拳道的历史沉淀,并在一定程度上启迪着人们的心灵。然而功利主义思想下的技术训练思维却一味地追求着运动成绩本身,忽视了跆拳道本身的文化价值本位,这不能不说是现代训练体系的人文缺失。跆拳道的内在文化述求也正是人们从物质主义的世界中通过训练活动所达到的一种心灵的超脱,让跆拳道训练者在自我的精神世界里有所寄托,而不是一味的在现代技术理念的训练中消耗着身体的青春,实现着竞技技术的最大化发展,从而体现运动员的人本价值,摆脱运动员的物化控制。因此,在进行有效训练的同时将跆拳道的文化渗透其中是一件势在必行的事情。

4结束语

跆拳道本身的文化价值和运动员的人文关怀在现代科技全方位的渗透下面临着被颠覆的危机,无论是技术本身在运动训练中的直接应用还是其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间接参与都将成为训练技术化的标志,但绝对的技术化参与必将让运动训练走向“人性”机械化的不归途。人本述求是人与物、人与自然关系的一种定位,训练技术与训练艺术价值在跆拳道本身的文化内涵上的有机统一才是跆拳道训练的真实目的,这也是科学训练思想的人文呼唤。

作者:骆甜甜 单位: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昌曙,远德玉.也谈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兼与张华夏、张志林教授商谈[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1,17(7):39~43.

[2]陈凡,陈玉林.技术概念与技术文化的建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25(3):39~45.

[3]王能东.技术生存论——趋向绿色技术生存的哲学思考[J].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5.

[4]卢元镇,马廉祯.曼富莱德•艾瓦德沉浮录——东德体育教训之二[J].体育文化导刊,2005,(7):56~58.

[5]钱兆华.从科学的构成看科学与经验的关系——也谈“李约瑟难题”[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27~31.

[6]乔瑞金,牟焕森,管晓刚.技术哲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

[7]袁勤,范国梁,李平.我国现代运动的主要特征[J].山东体育科技,2001(2).

一体化训练论文篇9

关键词 体育 锻炼 运动 分期理论 板块周期

随着奥林匹克精神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被号召参与体育运动项目。近些年,各个国家为了发展体育事业、取得体育方面的成绩,纷纷做出体育方面的改革,随着体育比赛选手越来越职业化,奥运周期国际的学者渐渐涌现出一种观点,那就是“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已经不再适用于职业化选手的运动训练”,这对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未来发展与适用都存在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认识运动训练分期理论,板块周期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存在着怎样的关系?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剖析。

一、深入原理,从原理定位问题

所谓的运动训练分期,是指将运动员的运动训练分为“一般训练”“准备训练”以及“专门训练”三个阶段。上个世纪70年代,前苏联训练学专家马维特耶夫对运动训练的分期专门做出了理论的阐述并对整个分期训练进行了论述,标志着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正式形成。当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马维特耶夫所做出的运动分期理论已经不再适合现今的运动现状。随着运动赛制与体育运动的不断发展,运动训练分期原理也应该与时俱进,并在一定程度上做出改变,以适应现今的体育运动以及比赛机制。

而对于板块周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很多从事与运动学研究的学者提出,人体机能在整个运动训练分期中应该存在一个最优周期模式。而发展到后来,以色列的伊苏林教授则认为,运动训练分期应用在运动员训练上固然有好处,但是随着时间的积累,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弊端会逐渐显现,比如运动员疲劳训练的积累、不能参加高强度、高密度的体育赛事,而他认为解决这些问题的新办法就是板块周期。此后,他一直对板块周期进行长期密切的关注以及研究,并将板块周期定义为:“一种高度专项化集中安排训练负荷的训练模式”。

但是对比运动训练分期原理与板块周期,虽然二者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一直存在着缺陷,也使很多学者认为板块周期是对运动训练分期的补充,但是深剖二者内涵,不难发现二者的关系。

二、深入内涵,从内涵发现关系

对比运动训练分期与板块周期的特点,不难看出,运动训练分期在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主要是针对运动员的长期训练而制定的一项专项化训练方式,而对于板块周期来说,则是对于解决训练时带来的生理冲突,以解决训练分期中集中周期的训练而带来的生理疲劳导致无法参加多次比赛的运动训练模式。

运动分期训练先期的提出其实是用来改善长期高强度训练带来的生理疲软,但是通过对运动训练的长期观测,我们不难发现,人们长期高强度训练周期达到能在比赛时一举爆发的效果,但是结果往往不往人们预期一样的发展,后来,经过长期的训练,人们发现将训练周期切断,分为“一般训练”时期、“准备训练”时期以及“专门训练”时期,这些周期划分出来之后,还在里面划分大周期、小周期。早期的训练运动分期理论要求基础以及竞赛中周期贯穿整个分期运动训练中,也就是说,运动者的身体机能在这一整个时期都是出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板块周期并不是其他领域的新发现,而是运动训练分期中的中周期的一个特殊时期以及深化,周期板块的应用,有效的解决的运动员身体机能高强度训练带来的身体疲劳以及高密度的比赛。

三、深入发展 从发展确定实践

不管是一个业余的运动项目爱好者,还是一个专项职业体育运动参赛员,对于运动锻炼以及训练多多少少存在着一定的方法及偏爱。具体而言,针对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做出不同的体育运动项目规划,从业余体育运动员到职业体育赛事参赛选手,都应该采用运动训练分期进行体育锻炼及训练。然而,对于专项选手来说,由于近些年比赛项目及内容的不断变革,如何适应变化莫测的赛制改革从而在比赛时先发制人一举夺下冠军。首先,应该深入研究运动训练分期原理,使传统理论结合新式比赛,在实践中与时俱进,比如,运动训练分期原理的制定并不顺应参赛选手的年龄呈上升趋势而做出相应的变化,相反,它一直以一个平稳的趋势贯穿于整个体育训练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运动员在训练时应该自己把握强度,找好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与实际情况的平衡点。再来,由于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一直指导着运动员围绕一般训练、准备训练以及特殊训练、大周期、大周期等时间点训练,无疑会造成运动员身体机能高度疲劳等情况,在实际情况中,运动员应该把握自己的身体状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一直沿用的理论并不一定是完全正确的,也并不一定是适合自己的,运动员在训练时应该做好协调。

综上,就运动分期训练理论与板块周期而言,二者的关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也不是相辅相成的。笔者认为,运动分期训练原理贯穿于整个运动员训练的过程,而板块周期则是运动训练分期周期中一个特殊时期以及深化,是对运动分期训练周期给运动员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行补充的一个板块。

四、结语

体育事业的高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运动的意义。传统的训练方式以及方法对运动员来说存在着极大的弊端,正确应用运动分期训练原理以及板块周期,不仅是对于运动员个人而言是有益的,更是对国家的体育事业以及国家实力来说都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一体化训练论文篇10

1982年底,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委员会和中国篮球协会联合举办了我国首次篮球学术论文报告会,征到论文篇与此同时,国家体委还召开了篮球部级教练员复核、套改高级教练员技术职称论文答辩会,这些措施对促进我国篮球理论研究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它标志着建国以来我国篮球理论研究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阶段。1984年,中国篮球协会、北京体育科研所,联合召开了篮球运动科学化训练讨论会,随之展开的科学化训练研究将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引入篮球训练和竞赛之中,研究重点集中在篮球训练原理、训练过程的调控及提高篮球运动训练水平的方法、途径等方面,逐渐形成了篮球训练的特点与规律、篮球训练原则、篮球训练方法、篮球训练的组织与管理等一整套系统的训练理论。

一体化训练论文篇11

一、研究背景

在我们文化课薄弱学校,体育高考专业训练一直受到学校的重视,也把高考体育人数看作是高考人数的增长点。要求我们要特别注意做好体育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抓好体育高考生的专业训练和文化课的学习;“全力提高升学率,探索新的高考增长点”,加强对体艺考生的选拔与培养。班主任对体艺生的学习时间、训练时间作明确的规定;科任教师不放松体艺生的文化水平的提高;从以上可以看出我校对体育高考的重视程度,这就为我们展开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这种导向下我们体育教师更应该抓住这样的有利形式为我市的高考出一份力,为高校输送更多的体育人才。

二、研究方案

(1)发扬研讨活动的作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研讨活动是原来课题研究的基础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且开展的相当出色,也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活动的内容很多,达到了多样化,如召开课题研究会议、体育高考训练研讨会、校际交流、亲临现场指导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对我校训练能做到心中有数。有计划、有目的,针对性强,且各项活动交替进行,每个活动都有针对性,能有目的地解决各个时段出现的问题与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未雨绸缪,这些多样化、系列化活动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训练的有效性。

(2)加强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提供了一个供大家互相交流的平台,平时大家忙工作、忙训练,很难有机会聚在一起,在课题组成员的参与下开展各种活动让大家互相交流,了解兄弟学校的科学做法以便取长补短,调整训练方法,达成共识。

三、研究计划

各种活动在课题开题之前已经开展,为课题的顺利进行与开展打下了基础,之前的工作主要是制定课题的总体计划与阶段计划,并严格执行、实施。

总体计划: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与直接经验;开展各项活动,展开校际交流,总结经验,明确不足,改进措施,取长补短。

阶段计划:经过选题讨论,制定方案,理论学习等程序,2010年我校召_了开题现场会,各课题组成员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对这项课题研究的价值大家一致认为具有较强的研究价值,同时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很高。愿意主动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并对研究任务进行了分工。在实施阶段,各课题组成员积极主动参与研究,抓好自己的训练队,及时总结,发现出现的问题,及时上交训练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能及时交流,避重就轻。

四、研究过程

(1)以活动促交流。本课题开展活动形式多样,有研讨、讲座等,不同的活动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每次活动都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效。促进同行之间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经验的高三教师总结了取得的成绩,新高三教师介绍了考生的情况与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开展工作奠定了基础。

(2)对学生进行跟踪研究。事物都处于不同的变化中,及时了解其变化有助于了解身体的发展动向,及时了解训练中的发展规律,从而掌握一般规律,找出适合本地区学生实际情况的训练手段与方法。为了了解学生的体能素质训练情况,每月测试一次,及时了解训练情况,及时做出评估与调整。

(3)及时总结,形成理论。对平时实施的训练方法与手段经检验后及时进行总结,发现存在的问题,对于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与方法总结下来与大家交流或形成论文,为后续训练打下良好的经验基础。

五、研究成果

(1)提高青年教师的训练水平。青年教师训练大多没有经验,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与各种交流活动,青年教师训练水平成长迅速,从选材、训练到加试整个过程都胸有成竹,已经能独立承担训练任务。

(2)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前一阶段的课题研究许多青年教师已逐步成长起来,许多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了提高,现在已初步形成了所有教师能参与运动训练的局面。教师专业有了发展,教师的研究、训练水平、业务能力也大有提高,在各种比赛中课题组成员都能取得非常优异的成绩,训练论文数目有所提高,同时教学研究的理论文章越来越趋向于发表。

(3)及时参与课题,教科研有成果。因为参与课题的研究带动了许多老师参与训练、教学方面的研究,能针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总结与反思,并与理论相结合形成论文与总结,有的已经发表。取得的成果如下:本人的论文《中学体育高考生800米的强化训练》《中学生运动损伤的预防》《中学400米体育高考生的强化训练》在田径杂志上已发表。

一体化训练论文篇12

1.“三大理论”相关基本介绍

1.1运动训练分期理论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前苏联运动训练学学者马特维耶夫教授,他首次提出此观点是在1964年他的博士毕业论文“运动训特练分期问题”之中.随后于1977年出版了<运动训练原理》一书,成为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经典著作.马特维耶夫教授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也被称为是”经典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它的核心是发展“竞技状态”。此外,还谈到了以下几个重要方面:首先,这一理论把发展竞技状态的客观规律性作为训练分期的自然依据。其次,把训练大周期作为发展竞技状态的完整结构单位。接着指出了波浪型“负荷动态是发展竞技状态的必要条件。还有”延缓传导“现象反映了负荷量动态与竞技状态之间的联系。左后总结出竞技状态在全年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次数随着运动比赛环境而发生变化.这一理论成功实际运用实在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在1976年蒙特利尔和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击退美国军团[1]。我国由于继承了前苏联的这一运动训练方法,所以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国体育事业也登上了世界之巅。

1.2“板块训练”理论

板块训练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前苏联学者维尔赫尚斯基教授。他在1985年他的著作《训练过程的程序化和安排》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观点。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是:①对象仅仅针对高级运动员,而不是其他运动员。②强调几个原则:生物学成分优先;专项身体训练优先;提高运动员的速度可能性和完善在比赛条件下有效利用它的技能优先原则;负荷叠加原则。③特殊术语:训练大周期;当前适应潜力;长时间延迟性训练效应。④重点是训练大周期由三大板块构成,即板块A(基础阶段)、板块B(专项阶段)和板块C(主要比赛阶段)[2]。它的实践运用是在维尔赫尚斯基教授所在的前苏联国家链球队的训练。至于效果如何,目前记载文献较少,尚未定论。

1.3全年训练均衡安排理论

全年训练均衡安排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前苏联学者邦达尔丘克教授,这一理论由他最先提出,不过相关记载稀少。我们总结孙海平教练给刘翔实施的这一训练方法可以得出它的主要内容具有以下几点特点:①内容比较完整;②结构比较稳定;③内容安排很有节奏,方法手段注重顺序;④训练过程循序渐进,训练强度不断提高。⑤高于实战强度,逐渐向比赛量延伸。[3]具体的实践运用就是刘翔的训练和比赛,众所周知这是一个现代化训练过程安排方法的成功典型案例。

2. “三大理论”的主要分歧

2.1 适用对象不同

分期理论主要适用于各种运动员(有一定基础就可以),而板块理论只适用于高级运动员,均衡安排理论也是如此。

2.2 适应的比赛模式不同

分期理论适用于奥运会等世界重大赛事,以四年或两年为周期,(尽管它也有中周期和小周期的划分,可效果有待检验)。后两大理论主要是随着现代比赛模式的确立而诞生,更加适用于全年多比赛包括一些商业化比赛等模式。

2.3 训练内容重点不同

分期理论强调基础训练,而板块理论注重的是专项化训练,均衡理论则是以强度作为训练重点,“以赛代练“。

3.“三大理论”之我的见解

经过本学期马老师教授的运动训练课程学习,以及课下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的自主研究,我得出了以下几点自己的看法。

3.1我赞同马特维耶夫教授的观点

不是由于先入为主的观念作祟,我确实比较倾向于接受马特维耶夫教授的“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得出此结论不乏我对自己少儿时期运动经历的回首深入理解。2012年至2014年是我在郑州河南省体工大队接受专业训练的两年,这期间我经历了以一年为单位的两次训练周期,真可谓是“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两次浴火重生般的夏训冬训给我积累了可以一生收益的人生财富。身体素质练习,力量、速度、灵敏、耐力、柔韧以及专项素质都是以一定周期循环往复科学安排的,当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练,十年后在马老师的课上我恍然大悟,找到了它的科学依据。正如徐本力教授研究得出的世间万物都有它的生长周期和运行规律,安排运动训练也要从客观规律出发[1]。

3.2我对维尔赫尚斯基教授的学术行为持双重态度

我的态度既有赞成又有批判,赞成的是他敢于创新,勇于向权威挑战,随着时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见解和经过研究的新理论成果。反对的是他偷换概念,对前人研究成果全盘否认的极端行为,这很难不让人怀疑其学术道德缺失和品德不端,从而对其研究的理论成果持疑问态度[2]。

3.3我认为全年训练均衡安排理论有一定局限性

邦达尔丘克教授提出的“全年训练均衡安排”理论非常适用于现代比赛模式,比如刘翔,就是一个很成功的典型例子。但这种训练安排方法很受项目局限(主要适用于体能主导类项目),我认为如果是技能主导类项目则不会收到这么好的效果。

3.4三种训练过程安排方法应该结合创新

当今世界发展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我们提倡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三大理论不能孤立于其他系统而独立存在,而应该结合互补,各取所长,根据运动员和实际比赛情况具体灵活地加以合理运用,并创新出适合我们不同运动员自己的训练过程安排方法。(作者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 姚颂平. 运动训练分期理论的本质、现状和发展前景[J]. 体育科学,2012,05:3-11+33.

[2] 姚颂平. 安排运动训练过程的现代分歧[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04:3-10+20.

[3] В.Н.普拉托诺夫,姚颂平. 全年运动训练分期理论:历史、现状、争论与发展前景[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03:67-7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