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法教学论文合集12篇

时间:2023-03-23 15:25:06

合同法教学论文

合同法教学论文篇1

1.教育观念开放。只有教师有了开放式的教学观念,才能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先进的、创新性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开放式的教学需要教师整合情意、方法、技能、知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并将追求价值观、态度、情意的统一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

2.教学内容开放。传统式教学往往采取教学内容和教材、课程体系完全一致的做法。而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学材料的来源应该多样化,如采用一些纪录片、社会调查、图书馆、网络等方面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来教学。

3.教学过程的开放。传统式教学过程往往是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的封闭式教学。而开放式教学的教学目的不仅是让同学们学会知识、掌握结论,重点是让同学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能力。开放式教学的教学过程主要以讨论、启发、争论、自主学习等为主。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开放式教学实现了以教育为中心的转变,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开放式教学中学生们可以自由的选择学习的方式、时间、地点和内容,并自主的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进程。开放式教学的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学习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目标上,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最终教育目标。开放式教学倡导探究式学习,教学过程中师生围绕一个共同的课题,学生作为主体通过讨论、竞赛、表演、调查等一系列的活动来实现教学目标。

(三)交互性的教学活动

开放式教学实现了教学时空的分离以及教学的异步性。通过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师生可以在一起的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实现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实时性和非实时性的交互学习。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在计算机上的现代远程教育实现人机交互学习。

(四)开放式教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开放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1.教学手段的创新。传统的教学往往只能通过“一张嘴一根粉笔”来实现。而广泛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开放式教学给学生们创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2.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提问为主,而开放式教学注重实用启发的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启发,引导学生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学生们在启发式教学中创新思维,提高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开放式教学在合同法教学中的应用

(一)营造开放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同法教学

在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民主沟通,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他们的好朋友。只有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们才能积极、高兴的主动参与学习,并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开放式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用微笑、激励、尊重等积极因素来鼓励学生学习。学生们只有在信任、平等的态度下才能抛弃一切思想顾虑,把所有心思都投入到学习上来。教师尊重学生的反应、观点和意见才是对学生最大的鼓励。其次,教师要信任学生。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可以凭自己的能力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要用商量的语气和学生们探讨不同观点、不同见解。对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给予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们在成功的体验中增强自信心,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二)创设开放的教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合同法基本理论的积极性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来实现的。这是应该指导学生,从自己的切实生活中选择和合同法基本理论相关联的问题,并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结合合同法基本理论的相关知识,主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既培养了能力,又实现了知识的建构意义。问题教学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促进学生产生疑问、思考疑问并解决疑问。特别是在合同法的教学中基本理论是抽象的,教师应该通过设定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们在具体的事件中理解法律知识。在开放式教学的问题教学中设定问题是最关键的。首先,问题的设定要符合合同法教学的具体目标,这是选择问题的首要原则。其次,设定的问题有密切联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难度过高的问题会挫伤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难度小的问题显然就会失去问题设定的意义。然后,问题设定应该对将要讲解的法律知识具有一定的引出性作用。在合同法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初步的把握。此外,教师在合同法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才能够达到开放式教学的预期效果。首先,在提出、分析、辩论、解决问题时,应该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主动性,让学生们在开放式教学的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其次,要根据不同学生的观点,指出他们在结合合同法的相关理论知识上存在的误区和不足,引导学生们对合同法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

(三)运用开放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在实际中学习和应用合同法的基本理论知识

第一,开放式教学方法中最常见的是案例式教学和问答式教学。首先由教师指定典型的案例,并将要教授的有关合同法的条例和概念隐含在案例中。然后让同学们通读整篇案例,并找出争论点以培养学生们发现有关合同法的法律知识点的能力。再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学生们对案例中的法律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最后教师要及时总结归纳案例中有关合同法法律条文和知识点,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做系统的论述。第二,运用法律教育诊所法来进行合同法的教学。效仿医学界运用诊所来培养实习医生的方法,在法律界可以运用法律教育诊所来培养实习律师。在学生们掌握了一定的合同法有关条文之时候,教师通过模拟法庭让学生充当模拟律师来运用相关的合同法律专业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法律教育诊所法不仅帮助教师了解学生们对法律概念和原则的掌握情况,而且锻炼了学生们运用法律理论知识的能力。第三,运用专题讨论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首先选定一个具有讨论价值的专题让学生们分组准备;然后让他们在讨论课上作报告在经全体学生共同讨论。最后由教师对专题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引出要讲述的课堂内容。在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争取在合同法的理论教学和实践中找到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创建维权中心、法律服务所以及一些其他的实习基地,让学生们有一个可以亲身运用法律知识的平台,鼓励他们在实践中掌握运用有关合同法的基本条文。

合同法教学论文篇2

[作者简介]李蓉(1977- ),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学与法学;涂玲(1971- ),女,江西南昌人,江西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警察法学。(江西 南昌 330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2年江西省高等学校省级教改课题“工作过程导向下‘法律文书’教学内容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XJG-12-40-3)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37-02

“法律文书”是高职院校法律类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是为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而设置的,重点讲授各类法律文书的制作与应用,以培养和提高同学的法律实务操作技能为教学目的。目前,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设置不科学,课程理论缺乏系统性,实训环节流于形式等问题,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因此,必须对教学内容加以整合,从务实致用出发,将教学内容的设置与司法实践接轨,改革文书讲授“理论+实训”的单一教学模式,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学需要。笔者通过多年法律文书的教学经验,结合专业培养目标,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设置所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及解决办法作如下探讨。

一、高职院校“法律文书”教学内容设置的不合理现象

目前,“法律文书”教学内容的设置普遍存在着课程知识体系零散,内容安排与诉讼环节脱轨,理论与实训环节的设计不够灵活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具体表现在:

1.总论基础理论与分论知识点相割裂,教学内容缺乏整体性。“法律文书”的教材一般将教学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即总论与文体分论。总论是该学科的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介绍法律文书的概念、性质、作用、特点及制作要素和基本方法,其中,教学重点和难点是法律文书制作的基本原理,如法律文书主旨的确立、材料的选择、结构的安排和表达的方式、语言风格等,这部分内容主要涉及的是写作学方面的知识;分论部分讲授各类文书的格式、特点、制作方法及培养和训练同学制作文书的能力,其中,以司法机关、律师事务所等为主体所制作的文书为主,这部分的内容需涉及法学方面的知识。法律文书总论和分论主要涉及的学科知识不同,有的院校将这门课程总论与分论的教学任务分开,分别交由不同系部的老师来承担,总论部分由公共基础部担任写作课的教师授课,分论部分由法律系担任诉讼法课程的教师讲授,这有利于相关内容更专业、更有针对性的讲解,但也容易使总论与分论的知识相互割裂,导致知识链条中断,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整体性。

2.机械地按照制作主体的不同安排教学内容,中断文书之间的往来,学习过程与诉讼环节不符。“法律文书”的分论部分,是有关具体文书的制作方法与技巧,现在使用的教材,大都按制作主体的不同对此部分内容进行编排,一般先介绍公安机关的主要法律文书,然后是检察机关、审判机关的相关文书,最后是狱政机关、公证机构、仲裁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制作和使用的文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习惯于完全依照教材的顺序讲授具体文书,这样安排教学内容的好处是同学易于把握不同部门文书的总体特点,但是文书讲授的先后顺序,明显与办案程序不符,因而无法体现不同制作主体在办案过程中相互配合、互相制约的关系,同学对于具体文书在诉讼程序中的地位、作用及不同制作主体的文书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难以把握。例如,在讲授民事诉讼中制作和使用的法律文书,按照民事诉讼的进程,应该先由原告向人民法院递交民事状,再由被告做出答辩,才可能会有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文书,但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要先讲民事审判文书,再讲诉状类文书,与诉讼环节恰恰相反。这样势必把各制作主体之间的法律文书孤立开来,导致原本密不可分的案卷材料在同学的心中成为孤立的、零散的文书堆砌。

合同法教学论文篇3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加快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与此同时,西方一些发达国家掀起了一场持续至今的文化多元主义浪潮。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世界潮流冲击着教育观念,影响着音乐教育的发展,其主要表现即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形成。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是当今全球文化发展的产物,它源于多元文化教育观,认为各国的音乐教育体系既不是全球普世性的,也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它应是开放的、多元的和多样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不仅批判强势文化国家音乐教育政策、结构和理论的中心性、霸权性和宰制性,强调各民族国家特别是文化弱势国家音乐教育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而且还积极倡导“文化间主义”和“跨文化主义”的音乐教育,主张在不同文化的音乐教育观念之间建立起理解和宽容的精神,尊重并欣赏不同民族的音乐哲学、音乐语言、音乐文化和音乐思维方式。认为“音乐本来就以多元的方式存在于不同文化中,音乐教育理应使学生接触到来自不同文化音乐,在世界音乐的学习中,促进不同文化间的理解和交流,通过对‘他人的理解’增强自我概念和自我理解。”①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21世纪全球音乐教育发展的趋势,它首先出现在美、德等发达国家并逐步影响到世界各国。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日益增多,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也开始影响到中国。在与美、德等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交流学习过程中,中国音乐教育的学科发展亦注入了新的活力,2002年颁布的国家艺术课程标准中已开始提到多元文化音乐。高师音乐教育是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母机”,而音乐理论课则是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中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由于受计划经济和苏联教育体系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分类过细、各自为战,过分强调学科的独立性;在教学内容方面与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常生活缺乏联系;在教学方法上过分注重机械记忆和被动模仿,缺乏正确的教学思想的引导。这样的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中国音乐教育改革的要求。观念的解决是建立理论认识的基础,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影响下,笔者以为,应本着“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的原则,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对高师音乐理论教学改革进行思考与探索。 一、课程设置的整合与重构 关于“课程”的定义,教育学家早已给予了诸多不同阐释,而人类学家则认为“课程”是“人类文化的精华,是人类文化传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②音乐理论课程作为人类几千年音乐文化的精华,担负着人类音乐文化传承的重要责任,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课程设置是不同思维模式的体现,它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接受效果的优劣。格式塔完形心理学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每一部分之所以有其特性,是因为它与其他部分有某种联系。③音乐理论课程体系与其中各部分课程的关系,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目前中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仍各自强调其自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而忽略了其整体性。如何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下进行音乐理论课程设置的整合与重构,是目前中国高师音乐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我们应“把整个音乐理论课程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运动、发展规律,使之通过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和互相联系趋向统一,使总体在各部分相互协调中求得发展。”④ 1.强化课程,淡化学科,重构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分科。课程设置作为中国高师音乐理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目前仍比较缺乏弹性,具体表现在有些课程划分过细、重叠过多。我们应本着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的结构体系,根据课程内容之间的关联与体系,将原有的趋于分散、科目繁多的课程结构加以整合。强化课程,淡化学科,同时对特别需要扶持的传统音乐理论仍需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供其不断付诸于教学实践,逐步建立并完善高师音乐理论教育体系。具体来说,为利于学生对整体音乐理论知识的掌握,在各学科相互协调中求得总体效果,笔者以为,应将目前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中一些较分散的学科进行重构,以板块的形式囊括可以相互融合的课程,如在“音乐基础理论”板块中可包括《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和声学》等学科,在“中国传统音乐概论”板块中可包括《民族民间音乐》《中国音乐史》《中国音乐作品欣赏》等学科,在“外国音乐概论”板块中可包括《外国民族音乐》《外国音乐史》《外国音乐作品欣赏》等学科,在“作曲技术理论”板块中可包括《歌曲作法》《配器》《复调》《曲式与作品分析》等学科。需要注意的是,音乐理论课程的多元化需要各板块内部课程之间、各理论板块之间的密切联系与相互渗透,而不是简单地将各个理论课程叠加在一起。只有强化板块式课程体系,淡化分散式学科课程,才能在整体习得的理论中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 2.重视音乐与非音乐学科的关联与整合,将其融入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体系中。从全球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看,对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者除了必须精通音乐教育领域的学科内容外,还要具备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要随时随地解决与音乐学科领域有关或无关的问题。⑤因此,重视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与非音乐学科的关联与整合,将文化科学知识融入高师音乐理论课程体系中,是目前高师音乐理论课程改革值得关注的重要环节。 二、教学内容的交叉与融合 现存高师音乐理论教学体系是传统高师音乐教育模式下的产物,教材的理论体系较陈旧,已不能适应文化多元化的新形势。如目前高师的和声教学仍局限在给学生灌输传统和声的狭小范围内,“对近现代和声了解很少,对创作中出现之新的和声现象困惑不解,对和声学的历史沿革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⑥对于音乐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现行的观点主要有三种:其一是单轨制,即是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加以增删取舍,教学体系基本不变;其二是双轨并行,即主张欧洲音乐理论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两种教学体系并用,实行“双轨教学”;其三是多元化道路,即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背景下,将东西方的音乐理论融会贯通,在各文化之间建立一种联系的网络。笔者以为,以基础音乐教育为培养目标的高师音乐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求学生掌握广博的音乐知识,才能够适应未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才能够符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内容的选择应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观念下,在交叉与融合的过程中体现多元化的高师音乐理论教学体系。#p#分页标题#e# 1.纵横交叉的网状结构 自20世纪初西方的音乐教育体系传入中国后,很长一段时间教学内容都侧重于对西方古典时期音乐文化的阐释,而忽视了当代音乐的发展及其未来的指向,其结果必然造成教学内容无法把握时代的脉搏,无法跟上时代的需要。⑦高师音乐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应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不是往“专”、“精”方向发展,而应朝“博”、“大”方向努力,它既应体现世界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又应兼具时代性、知识性与艺术性。因此,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应组建一个纵横交叉的网状结构体系:纵向方面是西洋音乐理论的延伸,其中应包括20世纪的现代音乐理论等内容;横向方面是世界音乐理论的综合,包括各国音乐理论体系,如印度、阿拉伯等。 2.双层融合的深厚底蕴 (1)中国民族音乐理论的内部融合 在当今全球一体化与文化多元化的社会潮流中,保持本国的音乐文化个性是立足于世界音乐文化之林的唯一出路。因此,构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也是进行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内容改革的前提和基础。笔者以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构建,应依据“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⑧,特别要注重民族音乐理论的内部融合问题。中国是一个拥有多种语言、多种文字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各有特色,并且“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⑨“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的内涵应用于音乐理论教学,就不仅要传授中国汉民族音乐文化传统,同时也应传授其他少数民族的音乐文化传统。因此,在构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用“汉族音乐形态的理论”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分析,对少数民族历史、语言、传统及其音乐文化要尊重,不能用汉族音乐取代中国音乐,应着重解决以往教学内容中少数民族音乐所占比重较小的问题,⑩体现多元一体、相互融合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特色。 (2)世界民族音乐文化的多维度融合 当今世界音乐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文化从进化论发展到相对论的进步,如何处理好人类音乐文化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并将其综合运用于音乐理论的教学当中,是当前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内容改革的主要任务。因此,在高师音乐理论教学中更应注意多维度教学内容的综合与整体教学内容的分配。 总之,高师音乐理论教学应适应多元音乐文化发展的步伐,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教学需要,科学、合理地拓展教学内容,形成相对系统、完整的音乐理论结构,同时增进学生对于各个音乐文化形态的理解,建立多元化的审美取向,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 三、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出新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载体,而教学方法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更没有适用于一切教学环境的最优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研究领域是一个开放的、并且不断发展的领域,教师只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能够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方法和手段。中国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在方法上缺乏必要的改革与出新,导致教学与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无论教学内容如何改革,如果仍采用旧教法,忽视相关观念的转变,也无法达到教学改革的目的。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要求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与之相匹配,因此,要达到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就必须构建多层次、多侧面的多元化教学方法,并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编撰供教师使用的教学策略与方案。同时,应多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将其与高师音乐理论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多元化教学法。 结语 人类社会愈来愈趋向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势态,任何民族国家放弃全球观察的视野,孤立地谈自己的发展,或脱离自身文化传统去谈发展都难以面向未来。中国高师音乐教育也首先需要考虑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发展的势态背景,考虑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的发展及其对中国高师音乐教育的影响。作为高师音乐教育重要环节的音乐理论课程亦要顺应多元文化社会发展的趋势,在课程设置的整合与重构、教学内容的交叉与融合、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深入探索,提高高师音乐教育质量,培养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

合同法教学论文篇4

Abstract: With exchanges between countries all oer the world are increasingly frequent,educational departments in countries begin to pay attention to cultiating people’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This paper applies case study in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o improe practical skill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aking up for the disadan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which emphasizes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case stud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pply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案例教学法

关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概念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组成部分已达成一定共识。Lustig 和Koester认为:“跨文化能力需要足够的知识、合适的动机以及训练有素的行动。单凭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都不足以获得跨文化能力。”[1]即跨文化能力包括知识、动机和行动者三个要素。

“案例教学法”首次应用在1910年哈佛商学院的管理教学中。作为一种具有实践性和启发性的新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指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理论的基础上,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就具体问题进行思考分析,最终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2]这种案例教学方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开始被视作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国内教育界在九十年代以后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

现阶段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基本停留在语言和文化等理论知识的输入上,忽略了知识只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部分,更多的是需要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际的平台,创设跨文化的情境。因此将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堂中,能够弥补以往纯理论的课堂,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本文从宏观的理论角度,分析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应用。

二.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应用

㈠准备案例

案例的选择是案例教学法成功实施的关键。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综合考虑案例应具备的特点:真实性、典型性、相关性、目的性和可读性。案例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生和课堂,教师适时对案例进行调整。案例的有以下几个来源:⑴新闻案例。新闻是学生了解外界世界的重要途径,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当下国外文化现象知识,从中体验学习中西方文化差异。例如围绕美国美国耶鲁大学华裔教授蔡美儿的《虎妈战歌》引起中美教育方法大讨论的新闻,让学生分析中美教育的不同。⑵文学作品案例。文学作品营造了具体生动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社交场合,有利于间接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Jane Eyre的一个对话中,mikye的这句话“the old jacket, god damn it”,学生可以中西方称谓语的差别,中国人习惯在姓氏前加“老”表示尊重,而在这儿“the old jacket”却有老妖怪、老不死的意思。⑶影视案例。以《老友记》为例,从主角们与父母亲的对话中,学生可以体会美国家庭中朋友式的亲情观。⑷生活案例。教师可以邀请外籍教师参与到课堂中,模拟真实社交情景,让学生体验与异文化人交流的过程。有机会的话,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外籍教师家里做客或到外企实习,使学生切身体验生活案例,真正提高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应对突况的能力。

㈡实施案例

案例实施可以分为四个个阶段;呈现案例,分析讨论案例,总结案例,撰写案例报告。⑴呈现案例作为课堂实施案例的开端,它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准备工作,根据案例、学生、教室等情况,综合考虑如何呈现案例,调动学生的热情,顺利引入课堂讨论。⑵分析讨论案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积极的探究者,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可以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组,营造自由讨论争辩的氛围,引导学生怎样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学生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可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多角度思维能力,合作能力。⑶分析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讨论过程中的重难点进行梳理,对学生在讨论时的表现进行总结,指导学生掌握讨论所得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技巧,实现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⑷为了检测学生在讨论中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在课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一份案例报告,总结课堂所学到的知识。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学生可以将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进一步体会到真实的跨文化交际场合包含许多未知因素,尽管有不少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和技巧,在具体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时,依据不同场合要迅速做出恰当的判断。

结语

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法中教师一统课堂,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的局面,而是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教学,共同努力,才能上好一堂课。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可以调动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互助合作,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

合同法教学论文篇5

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的范围是很广泛的,它研究的对象、任务决定于这门学科的性质以及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内容。

(一)小学语文教学法的性质

任何一门学科的性质问题都是对该学科进行研究的首要问题,小学语文教学法也不例外。对它性质的认定,综观六本教材,尽管各自的表述不完全相同,但它们均给予明确而具体的界定:小学语文教学法是由语言科学和教育科学两大门类接缘而产生的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应用性是它的基本性质。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法是不是一门科学,存在两种意见:一种意见,高本、叶本、袁本、崔本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应用学科,而周本认为它是说明小学语文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一门科学。小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科学,高本认为,这首先要辨清教学法和教学方法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前者发展成为一门学科,后者则是这一学科的局部内容,两者不可混为一谈。其次要认清的是,它有自己的理论主张,有自己的概念和范畴,它的各个部分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并初步形成一个认识体系。它吸收了诸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依据对小学语文教学实际的研究,发展成为独具特征的学科,但作为一门科学,它还在形成之中。高本的分析丰富、深化了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法性质的认识。

(二)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的对象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一个孕育、产生、发展的过程,而独立存在的标志之一,就是研究对象的确立。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对象,高本提出,小学语文教学法是以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和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它研究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目的、任务、教材、教学过程、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价。周本强调,教学大纲中说明语文要教什么,教学法就应该把怎样教的问题加以阐释。叶本提出,小学语文教学法研究的对象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说明小学语文教材体系、内容和特点,二是研究小学语文教学法。

笔者认为,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问题,实际上是一门学科研究范围问题,小学语文教学法重点是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的规律,既包括小学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也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听话说话、作文、基本训练等特殊规律。

(三)小学语文教学法的任务

崔本根据中师语文教学大纲的规定,明确提出,学科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基本知识,具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初步能力。袁本提得比较笼统,只是讲,这门学科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毕业以后,能够比较顺利地担任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成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要求提得比较高。

笔者认为,在中等师范阶段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基本属于入门课,主要使学生了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知道怎样备课和上课,使之能在小学顶岗上课,如果要使学生成为较高水平的小学语文教师或者成为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那应该是专科程度的具体目标。

(四)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学习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法,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因此,袁本、崔本、周本、高本、叶本都十分强调学习方法,都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作为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和学习这门课的基本方法。袁本明确提出理论与实际并重。袁本、崔本和叶本还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如何来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笔者认为,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作为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基本方法,这是为本学科性质所决定的。在学习方法上,应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思并重,知行合一。

二、教材体系比较

纵观六本教材的体系,其共同点在于:教材结构的前后组织遵循从基本理论到具体操作的顺序。教材首先在绪论部分阐述学科的性质、研究的对象、教学任务、学习方法,然的着重论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小学语文教材的几个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再对识字、阅读、听话、说话、作文、基本训练作专题叙述。在理论揭示的基础上阐述具体问题,较好地体现了学科的理论性和应用性的双重特征。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的理论框架、内容体系已初步形成,其学科独立性日益增强。

六本教材在编排体系上的不同之处表现在:第一,教材基本线索的差别。有的教材各章节之间有明显的线索,以贯穿各章,统领全书。如崔本、翟本注重以教学大纲的精神为指导,除了列专章(第一章)论述,还将教学大纲精神渗透到每章每节之中,崔本直接援引大纲的有关论述,就达27处之多。此外,为了便于学生全面了解大纲的内容,还附录了大纲全文。周本最后一章(第十一章)用一节的篇幅从六个方面阐述教学大纲的主要精神。袁本、高本也注重渗透大纲的精神,但未能像崔本、周本那样安排专章进行阐述。笔者认为,师范生在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的各项具体内容之前,先学习教学大纲这一章,可以了解大纲的基本精神,有助于明确小学语文教学法的理论指导,是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法”十分重要的一环。因此,教学大纲应成为教材的主心骨。袁本则强调小学语文教学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并以此为主线,贯穿全书。其他教材缺乏明确的线索。第二,教材的篇章构成有所不同。小学语文教学,包括汉语拼音、识字写字、阅读、听话说话、作文五个方面的内容。周本、高本、翟本、崔本、叶本分若干章进行阐述。而袁本则把上述内容纳入两章来阐述,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一)和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二)列出。袁本作这样安排,主要后面有“语文课外活动”一章。第三,文章内容的构建方式不同。周本、崔本、翟本、高本采用比较自由的编排方式,崔本、袁本、叶本皆按一定的逻辑进行构建。如崔本体现得比较显著,语文教学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按照“教学意义要求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应注意的问题”这样的逻辑顺序编排,这是比较科学的。因为任何教学方法都受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制约,教学方法只有与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相适应,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理论探索比较

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建设有许多理论问题需要探讨,有宏观的、中观的和微观的。理论中最根本的、最为基础的有三个:一是对小学语文性质的阐述,二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目的的阐述,三是对小学语文教学原则的阐述。因为这三个理论问题对整个小学教学具有决定性、导向性的作用。以下主要围绕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比较,从而了解教材理论探讨的状况。

(一)对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的阐述

综观六本教材,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基本是一致的。共同之处表现在:一是都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思想性。二是都能遵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家教委所颁发的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规定。所不同的地方表现在:一是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的阐述详略的程度不一样。高本、叶本阐述是很详尽,其他几本阐述得比较简单。二是对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看法不一样。有的本子认为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有的则认为,工具性和思想性都是语文学科的根本属性。

(二)对小学语文教学目的的阐述

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语文教学的全部工作都是受它制约、被它决定、为它服务的。

六本教材对小学语文教学目的的阐述其共同特点有:一是都强调要全面完整地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二是都能遵循特定历史条件下国家教委颁发的教学大纲对小学语文教学目的的规定。三是都能从个性(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共性(共同的教学目的)的关系进行分析。

六本教材对小学教学目的的阐述所取的角度不同,高本认为要正确理解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目的,就要了解确定小学语文教学目的的前提和根据,着重从新时期对人才的总要求,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和小学语文科学具有的教育、教养、发展的作用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袁本从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关系、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特殊任务和共同任务的关系、学生今后的发展四个方面进行阐述。崔本在阐述小学语文教学目的时,紧扣小学语文教学目的中语言文字训练、思想教育和一般发展三个方面的内容,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详尽地分析听说读写的关系,听说读写基本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培养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关系,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关系,突出了“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这个核心,抓住了全面实现语文教学目的的关键。叶本则从培养语文能力、学习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笔者认为,人们对小学语文教学目的的认识,既基于语文科的客观性质,又基于主观要求,小学语文学教学法教材,对这个问题的阐述,要特别强调准确、全面地认识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崔本和袁本体现得比较好。

(三)对小学语文教学应遵循的教学原则的阐述

教学原则是教学理论的一部分。前,有少数小学语文教学法讲义提到教学原则,但内容比较单薄。小学语文教学原则真正成为大家普遍探讨的课题,是80年代以后,这是一个进步。

综观六本教材,对小学语文教学原则阐述其共同点有:一是都能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以及学习规律提出教学原则。二是都能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提出教学原则。三是都能从“结合”上探讨每项教学原则。

对教学原则探讨的不同之处,表现在思考的角度不同:周本从普通教育阐明的各个学科应遵循的六个教学原则中提出三个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叶本依据小学语文学科性质、教学目的,提出四个原则: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相结合、语文教学和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相结合、传授语文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相结合、教学的整体性和训练的阶段性相结合。崔本依据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基本精神,以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为指导,提出四个结合。袁本未提出教学原则,但从完成语文教学任务这个角度,提出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即学习语文和认识事物的关系、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关系、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教与学的关系。高本则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功能以及内部关系,提出四个原则:文道统一原则,客观事物观察、思维、语言相结合的原则,加强双基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听说读写互相促进的原则。

小学语文究竟有哪些教学原则,国内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各有不同的角度,各有不同的提法,大体有十多种提法。经过10多年对教学原则的探讨,已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高本所提出的四个教学原则有代表性,能放到一定关系上、一定的矛盾上加以探讨,并能从本质上反映教学规律。

笔者认为,在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原则时,应明确三点:第一,要深刻认识语文教学原则同一般教育学的教学论中讲的一般原则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第二,所提出的教学原则要能从本质上反映教学规律。第三,语文学科的教学原则,应该是语文科所独有的,或者是非语文科所特有的但在语文教学中有特殊的重要性。

四、应用研究比较

小学语文教学法不仅具有理论性,而且具有应用性。应用研究主要包括对教学实践问题的思考、解答和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操作化两方面。

六本教材在应用研究方面其共同点有:一是都能及时吸收、反映新时期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新经验和新成果。多数教材重点选择介绍了影响较大的、具有时代意义的黑龙江省“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李吉林的“情境教学”实验,丁有宽的“读写结合”实验。二是都能重视理论的操作化研究。六本教材都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有针对性地选用了一些教学实例,并努力将零散的材料加工概括,上升为规律,以便举一反三。

不同之处在于:第一,反映教改实验的方式有别。有的教材将改革实践置于教材的不同章节进行介绍(如崔本、翟本、袁本),有的则置于教材后面列专章介绍(如叶本、周本、高本)。第二,对教改实验的研究程度不同。多数教材缺乏对引用的教改实验的深入挖掘。而叶本不仅客观地介绍各种教改实验,而且加上主观的评析,对某一项教改实验提出值得思考的一些问题。如对“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实验,提出了四个研讨的问题。

五、教材特色比较

不同特色教材可以多方面、多层次反映学科发展的状况,适应不同类型和程度的教师和学生的需要,下面试对教材的时代性、师范性、实用性、可读性等方面作一些比较。

教材的时代性。小学语文教学法是否站在提高人的素质高度,用全新的教育观点来阐述教学理论、知识和方法。袁本、高本、崔本体现得比较好。尤其是崔本,它是在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崭新时期编就的,更能体现新的教育观点,如在“小学语文应遵循的原则”一节里,明确地提出:语文教学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教材的理论性。六本教材中,袁本、高本理论性较强,著者从教育学、心理学、哲学、语言学角度对一系列语文教学问题进行分析,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其他几本教材虽对某些问题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分析,但只是一般化的阐述,教材整体的理论性次之。

教材的师范性。综观六本教材,叶本和崔本的师范性体现得比较突出。首先表现在定位确当,教材的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基本上符合师范生的实际。还表现在恰到好处地选取小学语文教材和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优秀教学实例加以分析,既可提高师范生的理论水平,也有助于提高从教的能力。

教材的可读性。六本教材中,叶本、崔本条分缕析、行文流畅、语言质朴,可读性最强。翟本、高本、周本语言精练,层次清楚,可读性较高。袁本重在阐发、论证,逻辑性强,对于师范生可读性较差,但对有一定语文教学经验的读者,如担任这门课的语文教研员,又有着较强的可读性、启迪性。从编排体例看,叶本在正文前加了“自学提示”,每章后附有“思考与练习”,袁本、崔本、高本仅附有思考题。相比较而言,叶本、崔本更为规范,适合学生学习。

教材的实用性。叶本、崔本较好地处理了教学理论和实际的关系,完全摆脱了学究味,从纯理论的圈子里走了出来,着力于面向教学实际,将第一线的丰富的教学经验,融入教材,语言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师范生学得进,记得住,用得上。

六、新世纪教材建设构想

80年代以来,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在理论框架、知识结构、教学内容、编排体系等方面的探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从总体上来说尚缺乏全局的、宏观的改革。面向新世纪,构建教材新体系,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有恢宏的气魄,有强烈的现代意识、未来意识、创新意识。

在指导思想上要确定一个总体目标:即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努力探索构建具有时代特征与中国特色的教材新体系。

如何探寻构建教材新体系,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处理好我国传统教学法、现代外国教学法、新时期语文教学法三者之间的关系,走出一条博采从长、综合创新之路。笔者有如下几点思考:

(一)在保留传统教材精华的同时,大力吸收最新的有价值的教研、科研成果,使教材面向21世纪,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里有四个问题应予以重视:

一要渗透大纲的精神。

新教学大纲(即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教学大纲)总结了建国以来语文教学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既从客观上对语文学科的性质、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原则作了理论阐述,又从微观上阐述了具体教学内容、方法、要求。新大纲应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法教材的统领,要把新大纲的精神有机地渗透到每章每节之中。

二要体现教育新观点。

建立“大语文教育观”,这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新课题,这个观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应在教材各章各节中有明显的体现。

加强学法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是当代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学法指导的研究是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是当前世界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的热点,教材要十分重视反映学法研究的新成果。

三要融入教学新经验。

教材既要重视继承行之有效的传统经验,又要有意识地吸收近年来教学改革的新经验。80年代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呈现一片喜人的景象,各种教学改革流派在竞争中发展,各种教学实验课题在实践探索中硕果累累,教材要充分反映。

四要增添教学新内容。

教材要相对稳定,又要适当更新。相对稳定,有利于教师把握、驾驭教材,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质量。适当更新,是为了适应时代要求,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为了使师范生能适应新世纪的需要,在保留同类教材的基本内容基础上,又要注意补充鲜活的内容。

(二)建立小学语文教学法科学的理论框架。

建立科学的理论框架应加强下述工作:

一要广泛吸取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

小学语文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它与哲学、教学育、心理学、语言学、文学、修辞学、逻辑学等关系密切,要综合运用诸多学科的理论成果,这样才能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科学性。

二要体现教学理论的先进性。

教材在探寻和剖析小学语文教学诸多方面的问题时,要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从理论上加以分析。用系统论的理论阐释小学语文能力的结构和形成,用信息论的理论解释听说读写能力的不同特点,用控制论的理论说明如何合理地安排课堂结构。

三要体现叶圣陶先生语文教学思想。

叶圣陶先生以他的渊博学识、丰富的实践,洞察语文学科内部的规律和外部的联系,从1919年起就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发表了许多有卓识的见解,特别是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的有关论述,对我们编好教材有许多新的启迪。

(三)建立小学语文教学法科学的结构体系。

小学语文教学法在内容顺序的编排上,应按照学科知识内在的基本逻辑顺序组织教材,要体现学科内容的系统、完整。具体编排时,可按逻辑顺序组成三个板块。第一板块侧重小学语文教学的几个基本概念,起到统领全书的作用。这一板块充分体现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精神。第二板块着重阐述汉语拼音教学、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听话说话教学、作文教学等,这一板块,既要从理论上深入浅出地阐述小学语文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特点,又要对基本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第三个板块,主要介绍小学语文教学常规,论述小学语文教师的修养,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第一板块的基本理论和第二板块的实践操作交相辉映,第三板块是前两个板块的扩展延伸。三个板块浑然一体,构造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结构系统。

合同法教学论文篇6

在各研究领域,“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确定立场,为自己的研究提供指导,同时为自己的研究进行辩护”[2],因此,明确的方法论至关重要。何为方法论?王建梁[3]、叶澜教授[4]、李志才[5]、朱旭东[6]等学者都对方法论的定义进行了论述。尽管具体论述不同,但各学者对方法论内核的认识具有一致性,均体现出“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和学说”这一认识。

那么,何为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朱旭东在论述方法论定义的基础上指出,“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就是关于比较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是对比较教育研究方式的探讨,即比较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或态度,指在进行比较教育研究时,研究者所持的观点与采取的途径”[7]。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体系,认为它由三个维度组成:“一是体现比较教育学科本质特征之一的‘比较方法’;二是工具性的、所有学科都在使用的操作性、技术性方法,由定性、定量和政策分析等方法构成;三是认识论意义上的方法,它是通过多种形式体现的,即研究路径、范式、视角、研究单位、研究理论框架或概念框架、研究理论。”[8]

二、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主要类型

在方法论上,早期比较教育学者萨德勒、康德尔、汉斯等一致认为“学校外部的事情比学校内部的事情更重要”;到20世纪60年代,这种一致性随着贝雷迪、霍姆斯、诺亚和埃克斯坦等人的论争被完全打破。时至今日,比较教育研究领域呈现出多种方法论并存、共同发挥作用的景象。

(一)实证主义方法论

实证主义在早期比较教育研究中已有所体现。朱利安1817年发表的《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提出“有必要为教育这门科学建立事实和观察的库藏……从中演绎出一定的原则和明确的规则,使教育成为近乎实证性的科学”[9],试图通过实证方式把教育建成一门实证科学。此后,著名学者贝雷迪的“比较四步法”、诺亚和埃克斯坦的“比较教育研究的七步骤”及霍姆斯的“问题法”等均体现了比较教育的实证研究特征,致力于“把比较教育变为更加科学的事业”。他们把追求客观、证实的实证主义理论作为方法论的基础,推动比较教育实证主义方法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经过不断发展与修正,实证主义方法论形成了以下基本取向:“强调运用自然科学方法,使用一定检验手段对研究结果进行严谨验证,避免研究者的主观偏见,注重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研究成果的可重复性,并通过研究成果扩展知识,讲究知识生成的科学性和知识推广的普遍性。”[10]然而,实证主义方法论也存在缺陷,如其强调的量化研究方法无法灵活应对复杂的社会现象,获得的数据也不一定具有较高信、效度等,使得实证主义方法论逐渐式微。在当下的全球化时代,“比较教育的实证主义研究主要是试图通过更严格的量化分析与统计处理建立教育发展的基本原则”[11]。

(二) 历史主义方法论

历史主义方法论形成于20世纪初,代表人物有康德尔、汉斯等人。康德尔和汉斯非常重视历史在教育中的作用,康德尔主张“比较教育研究要立足于历史,认为比较教育是一种历史的研究,是教育史从过去到现在的继续”[12];汉斯也倡导使用历史方法开展比较教育研究,并设计了比较研究的基本步骤,即“从历史背景、民族性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制度的密切联系角度分别研究每一个国家的制度;收集不同国家现存教育制度的资料”[13]。经过不断实践与发展,历史主义方法论形成了以下基本取向:“强调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发展与教育制度的形成受该国或地区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历史、自然环境和民族传统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要把它放在一定背景中加以研究;强调教育中历史传统的持续性,强调从历史角度看待比较教育”[14]。20世纪上半叶,历史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对比较教育学科发展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多样化发展和历史主义方法论自身缺陷的不断暴露,历史主义方法论逐步式微。但是,它在比较教育研究中仍具有不可替代性。

(三)功能主义方法论

功能主义源于19世纪英国社会理论学家斯宾塞的有机论,在20世纪中叶得到显著发展,形成了功能主义理论[15]。50年代后期,在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的影响下,功能主义成为美国教育社会学的正宗思想。在当时,美国的比较教育还没有从教育社会科学中独立出来,这为功能主义思想与方法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创造了机会和条件。随后,帕森斯的学生安德森率先在比较教育研究中运用功能主义思想与方法。安德森“从教育的多功能性、测量学校所做事情的难度、对学校与社会之间联系的解释以及学校对社会变革的潜在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述,阐释了功能主义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具体运用”[16]。同一时期,玛丽?让?鲍曼和福斯特等也把功能主义作为方法论指导开展比较教育研究,扩大了功能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运用范围。从70年代伊始,功能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逐渐衰微。但是,比较教育研究者从没停止对功能主义方法论的反思与批判,也正是这些批判与责难,使得功能主义方法论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影响再次得到扩展和深化。

(四)“区域研究”方法论

区域研究方法论崛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在人文社会科学和部分自然科学中得到普遍运用。90年代初,日本学者马越彻倡导把区域研究方法论引进比较教育研究,开启了比较教育研究运用区域研究方法论的先河。面对新世纪和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世界比较教育学界“再次重新探讨区域研究在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必要性、有效性及比较教育学如何运用区域研究方法论等问题”[17]。对此,《2009年中国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研究年度报告》倡议,在开展区域研究、发展比较研究时,“研究目的应以学习借鉴为主;研究重点应是各地对国家教育政策法规的创造性执行,以便其他区域学习借鉴其基本思路和一些具体举措;研究成果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政策建议,包括指向特定区域、为其教育改革发展服务的建设性意见和为政府提供各区域间教育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报告,以便国家教育政策,以及各地区从对比中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而实施相应的调整与改进”[18],为在全球化时代如何更好地运用“区域研究”方法论,为比较教育研究和全球教育发展服务明确了方向。

三、关于“比较”的讨论

正确认识和理解比较教育学中的“比较”关系到比较教育如何挣脱方法论误区。何茜根据“比较”在不同层面的具体体现把其分成四个层次:“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思维方式、作为工具意义的科学方法、作为方法论层面的比较视野和作为学科规范层面的比较范式。”[19]

(一)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从思维品质层次来说,比较教育学科中的“比较”是人类的思维方式之一,“这种思维方式为人类独有,具有普适性,适用于所有人类构建的学科研究”[20];“是对所比对象进行分析的思维过程,它甚至将多种多样的研究方法融入其中,从思维层面成为比较教育学的基本属性”[21]。关于“比较”是一种思维过程,贝雷迪曾提出比较“是观察、分析、整理等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智力劳动”[22]。可以说,在人类思维活动中,比较无不存在,并时刻活跃着。比较是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

(二)作为工具意义的科学方法

作为工具意义的科学方法,“比较”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普适性,适用于一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各学科领域广泛使用的一种方法,并不为比较教育学科独有。其内涵大致如下:首先,在科学研究中,比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认识活动。其次,科学的比较思维要求能看出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同时,科学的比较要求从现象的比较走向本质的比较[23]。作为工具意义的科学方法的“比较”是对作为思维方式的“比较”的升华,它遵从具体而明确的研究计划和步骤,具有严谨的科学规范和特定的操作程序。

(三)作为方法论层面的比较视野

比较教育学的比较视野“是比较教育学区别于教育其他学科的一个根本性特征,甚至可以说是上升到哲学层面的本体特征”[24],从该层面理解“比较”能更好地论证比较教育学的存在基础和学科性质。在谈到“比较”在不同学科中的应用时,陈时见指出,“比较教育研究中的比较主要作为一种方法论层面的思维方式,是研究主体基于跨文化整体视野考察研究对象形成比较的广度和深度,是一种比较视野”[25]。比较教育学教材通常用“比较法”定义比较教育学,认为“比较法是比较教育学科的方法论主体,是比较教育学科身份建构的关键因素”[26]。这一观点确有失偏颇,但不可否认,作为方法论的“比较”的确能体现比较教育的学科性质。此外,从方法论意义上认识“比较”还使得“比较方法能够用于政治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共性’研究,致力于提出‘通则性’的理论论说。对于教育研究而言,比较研究和比较法的使用同时具有发展、检验和修正教育理论的功能,并对教育现象的‘共性’和‘通则’进行理论论说”[27]。

(四)作为学科规范层面的比较范式

对比较教育中“比较”的认知可上升到“比较范式”,能够促使比较教育学者树立更加坚定的学科信念,促进比较教育学科建设,稳定比较教育学科地位。要把对“比较”的认识上升到“比较范式”,要求“在对比较作用的清晰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强大的情感力量,即上升为信念”[28]。比较教育研究人员和研究生应当具备坚定的比较教育学科信念,努力形成有助于比较教育学科发展的研究取向,构建恰当的话语体系,把“比较”从技术层面的具体科学方法和人类思维方式上升到“比较范式”。同时,不局限于对特定研究对象的系统分析,而是把显性的“比较”与隐性的“比较”结合起来,把有意识“比较”和无意识“比较”统一起来,让“比较”更好地为比较教育学科建设和发展服务,推动比较教育学科前行。

四、科际整合、文化与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建设

当代比较教育学界出现了关于科际整合、文化与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建设等议题的探讨,进一步推动了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建设。

(一)科际整合与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建设

17世纪思想家莱布尼茨“梦想用普通的科学语言和推理演算改造一切科学,打破不同语言造成的隔阂,进而实现科学的整合”[29],开启了科际整合实践。科际整合是“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横断科学及综合科学发展到当今时代形成的方法论原则,并在各学科领域得到普遍运用,表现了共同的方法论倾向,展现了整体、系统思想方法的风采和魅力”[30]。在比较教育学科开展科际整合研究是解决比较教育方法论泛化、研究视域局限及学科危机等困境的有效方法,其实现主要是从方法论层面整体考量比较教育学科发展。袁利平分析了比较教育开展科际整合研究的学理依据与现实境遇,认为“从比较教育学科特征来看,跨学科性是比较教育科际整合研究的学理依据;从方法论角度说,科际整合研究为比较教育学科发展提供了新视角;从发生学角度看,比较教育和其他学科的联系是探讨比较教育科际整合研究的基础;从中外学术发展趋向看,科际整合已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研究取向”。他还提出比较教育科际整合研究的三个环节,即“寻找焦点,凝聚视界”、“相互启迪,发掘共源”和“扩大领域,提升境界”,同时指出比较教育科际整合研究的最高境界是“和而不同”[31]。科际整合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是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文化与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建设

合同法教学论文篇7

1 中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法的应用意义

1.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用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为学生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能改变让学生单独思考的枯燥形式,让学生更好参与课堂讨论,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热情,引起学生对中学语文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1.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团队合作精神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和精神,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教学中通过采取有效策略,推动合作学习法得到有效应用,能促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学习任务,有效参与课堂活动与讨论,完成自己的任务。并向其他组员学习,从而更好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1.3 促进教学效果提升。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之下,学生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小组成员相互进行讨论,由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并完成教学任务。并且还可以与教师进行及时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解答疑问,进而有利于促进教学效果提升。

2 中学语文教学合作学习法的应用对策

2.1 进行合理分组,设立教学目标。合作学习法采用之前,必须结合学生基本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分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征、知识接受能力等内容,提高分组的合理性,一般每5-7名学生为一组。并且每组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安排和组织本组成员的合作学习工作。分组完成之后,要结合教学具体内容,合理设立相应的教学目标,为合作学习创造良好条件。教学目标的设立应该考虑教学大纲需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保教学目标合理,从而有效指导课堂教学工作。

2.2 建立和谐氛围,推动合作进行。教学中要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能够平等、友好相处,建立和谐、平等、融洽的教学环境,从而缓解学生心理压力。让学生更好参与合作学习之中,提高课堂讨论效率,更好表现自己。另外还要关心学生,帮助学生解除心理上的压力,让学生更好参与课堂活动,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推动合作学习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得到有效应用。

2.3 重视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兴趣。为促进合作学习法得到有效应用,教学中必须重视课堂讨论,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引起学生对中学语文学习的热情。同时在讨论过程中,还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相互学习,拓展自己的思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例如,在学习《孔乙己》这篇课文时,要结合全文脉络和教学需要,授课前为小组讨论提出以下问题:课文中描写孔乙己的具体情节有哪些?这些情节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体现孔乙己怎样的性格特征?文中所表达的中心主题如何?这些问题的提出对学生把握全文内容具有导向作用,也能激发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的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2.4 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效率。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情境教学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因而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巧妙创设情境,为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创造良好氛围。在教学情境的引导之下,可以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的积极性。同时在情境渲染之下,学生能够更好参与课堂讨论之中,在合作学习法应用过程中有效进行思考和讨论,更好表现自己,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例如,学习《变色龙》时,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让每组成员分别扮演小狗、赫留金、叶尔德林、奥茂蔑洛夫、围观人们等。通过采用分角色表演的方式,让学生重点分析奥茂蔑洛夫身心变化和反应情况,抓住其中的五次变化情况,全面分析人物形象和性格特征。通过采用这种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和人物性格特征有更为全面的认识与了解,从而更为深入的把握教学重点和中心主题,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

2.5 关注热点问题,拓展学生思维。中学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其中的一些热点问题为学生所普遍关注。合作学习法应用的时候,应该注重这些内容的有效应用,促进教学效果提升。例如,在《项链》这篇课文学习完成后,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以下问题的讨论:女主人公的悲剧仅仅源自虚荣心吗?如何看待这样的结果。又如,《故乡》所反映的主题是农村的凋敝还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祥林嫂是怎样死的?孔乙己在亨利酒店寻找什么?这些问题涉及社会现实和热点内容,教学中应该合理引入热点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调动学生更好参与课堂讨论,进行回答和评析。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提高学习和讨论之后,对课文中心主题有更为全面的认识,同时还能引起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思考,达到拓展学生思维的目的,促进中学语文课堂取得更好的效果。

合同法教学论文篇8

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学生将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成为小组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在共同目标的驱使下,小组成员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来达成目标,从而促进个体对文本的理解。共同目标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小组学习有别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目标不再是教师自定的“教学目标”,而是小组成员在教师引导下共同制定的“学习目标”。

以《童年的朋友》为例,学生制定的小组学习目标为:1.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2.理解“童年的朋友”的含义;3.体会文中外祖母的形象,根据文章中的词句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因该组学生基础一般,在教师的指导下,目标修改为: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词;2.了解作家、作品的写作背景;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外祖母的形象和对高尔基的影响;5.掌握文章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学会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在“了解作家、作品的写作背景”的目标达成过程中,小组成员先根据教材中的注释、借助工具书和其他资料单独进行了解,然后汇总,再进行识记。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采用“导学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检测,这样做的好处,一是能让学生初步了解作品并进行识记,二是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予以指导。

二、教师主导,教给方法,再次阅读

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方法上给予小组引导,引导学生再次阅读文章,阅读后体会和感悟。

在初中语文阅读中,这个过程是从“小组初步阅读”进入“交流讨论”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师要注重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然后再次对文本进行阅读。以《人的高贵在于灵魂》的教学为例,八年级下学期学生开始初步接触议论文,虽然学生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而对议论文如何论证不太了解,为此,在课堂中教师先提出问题: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2.作者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小组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阅读后交流总结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并指出作者是通过列举事例来证明自己的论点的基本结论后,教师归纳总结:阅读议论文首先要找到中心论点,然后寻找论证方法,再结合具体的论证方法来思考作者是如何展开论证的。小组在这一方法的引导下再次阅读,深入剖析。如文中列举阿基米德、第欧根尼、王尔德的事例,主要是为了论证“一切贤哲”都十分珍惜内在的精神生活。这样,小组在方法的引导下再次阅读时,目标更加明确,理解会更加深入。

三、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巩固练习

合同法教学论文篇9

 

《经济法基础》(以下简称“经济法”)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营销等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学科。旨在通过对经济法基础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及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培养既要精经济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结合笔者的一些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合理设置课程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而目前中职学校所开设的法律基础这一公共基础课,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却一般在二年级开设,时间上产生间隔,这无形中破坏了这两门课程的继续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法律基础的开设对日后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有很大的帮助,但这两门课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衔接。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课后,但间隔时间不宜太长。要同统计原理、会计原理等课程同步开设,以经济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为后续。此外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开设不同学时数的经济法课程。

二、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这样教师就没有做到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征,有选择、有重点的加以介绍。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介绍各类市场主体、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介绍合同法等市场运行方面的法律、法规。论文参考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布置,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恰当的教学方法

由于中职学校会计、营销等专业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法学的系统教育,对于高度概括、原则和抽象的法律规范往往不易理解和把握,假如单靠教师一味的说教来讲解,学生会感觉十分枯燥,无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案例教学是将案例讨论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增强学生感性熟悉,加深对所学法律条文的理解把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案例多是为了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围绕一个或几个新问题,从四周的实际生活或者书刊报道中选取,在讲授完理论部分后,结合所讲内容,可以采用留思索题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讲评,由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教学将教学方式由单向转变为双向,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索新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具有深远意义。论文参考网。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组织模拟法庭,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变黑板教学为电子课件教学,可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结合,在教师的主导功能下,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经济法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几个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较多,在黑板上书写浪费大量时间,而采用电子课件教学可节省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此外,法律知识日新月异,发展较快,电子课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六、评价考核采用多种方式

经济法课程在许多中职学校属于考查课,一些教师认为考查课就可以马马虎虎,写篇论文或留些作业题就可以结课。其实不然,考核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途径。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论文参考网。

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索题或作业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新问题开展讨论,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依据学生的作业和论文评定平时成绩。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索新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对经济法的把握和应用,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思索空间。学期末的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以选择题、判定题、案例分析为主,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情况,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记忆,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合同法教学论文篇10

 

《经济法基础》(以下简称“经济法”)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营销等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是一门既有理论性又有实践性的学科。旨在通过对经济法基础理论及其实际应用的研究和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及有关法律、法规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培养既要精经济又要懂法律的复合型人才的角度,结合笔者的一些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合理设置课程

经济法的教学内容离不开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而目前中职学校所开设的法律基础这一公共基础课,一般在一年级下学期开设,而经济法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却一般在二年级开设,时间上产生间隔,这无形中破坏了这两门课程的继续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前后照应不上。

法律基础的开设对日后学生学习和理解经济法课程有很大的帮助,但这两门课程应该有一个很好的衔接。经济法课程应开在法律基础课后,但间隔时间不宜太长。要同统计原理、会计原理等课程同步开设,以经济类专业的必修专业课为后续。此外对不同专业和不同的教学对象应开设不同学时数的经济法课程。

二、因材施教

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区分不同的授课对象因材施教,即使使用的教材相同,也应把握好不同的侧重点。而在教学实际中,教师往往忽视了这一点,相同的教案轮流适用于不同专业的学生,忽视了不同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差异性。这样教师就没有做到将学生最需要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经济法课程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在教学中不可能将全部的条文一一介绍清楚,因此教师必须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征,有选择、有重点的加以介绍。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介绍各类市场主体、宏观调控方面的法律;对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应重点介绍合同法等市场运行方面的法律、法规。论文参考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的探索,不断的改革教学方法,对每一章节的内容都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布置,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恰当的教学方法

由于中职学校会计、营销等专业的学生没有接受过法学的系统教育,对于高度概括、原则和抽象的法律规范往往不易理解和把握,假如单靠教师一味的说教来讲解,学生会感觉十分枯燥,无法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结合适量的案例会使教学内容丰富且生动。案例教学是将案例讨论运用到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增强学生感性熟悉,加深对所学法律条文的理解把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是经济法教学的一大特色。案例多是为了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围绕一个或几个新问题,从四周的实际生活或者书刊报道中选取,在讲授完理论部分后,结合所讲内容,可以采用留思索题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讲评,由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案例教学将教学方式由单向转变为双向,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索新问题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合格人才具有深远意义。论文参考网。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组织模拟法庭,通过控辩双方的辩论,锻炼学生对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能力,提高教学水平。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室为载体,变黑板教学为电子课件教学,可以实现现代教育技术和现代化教育设施有机结合,在教师的主导功能下,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形象、易于接受。经济法教材中几乎每一章都有几个案例需要分析,案例文字较多,在黑板上书写浪费大量时间,而采用电子课件教学可节省黑板上写板书的时间,有利于开展案例教学。此外,法律知识日新月异,发展较快,电子课件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加大课堂上传授的知识量和信息量,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

六、评价考核采用多种方式

经济法课程在许多中职学校属于考查课,一些教师认为考查课就可以马马虎虎,写篇论文或留些作业题就可以结课。其实不然,考核也是一种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途径。闭卷考试可以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写论文可以多查资料,扩大知识面。论文参考网。

为了督促学生学好经济法课程,教师应该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各章节的内容给学生布置思索题或作业题,组织学生针对一些热点新问题开展讨论,并围绕讨论题让学生写出专题论文,依据学生的作业和论文评定平时成绩。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查阅资料和思索新问题的积极性,增强对经济法的把握和应用,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思索空间。学期末的考核采取闭卷考试的方式,以选择题、判定题、案例分析为主,用于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情况,促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记忆,为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

合同法教学论文篇11

一、合作学习理论

在社会互赖理论的基础上,外国学者Cooper,Robinson & McKinney (1994, 1998)、Johnson(1990)和Lyman & Foyle提出了合作学习理论。他们对合作学习所下的定义略有差别,但共同点在于都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有共同的学习目标,能提高学习效果。

中国学者王坦提出“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王坦,2002)”这种教学策略体系倡导学生互学互助,共同进步,学习能力存在差异的学生被分在同一个小组,他们必须为了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努力,在积极互赖的氛围中积极互动,相互鼓励,直到目标达成。

二、合作学习在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意义

传统的论文写作教学采用老师讲解、学生练习、老师再讲解的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但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模式兼顾了这两个方面,其优势在于,小组内不同水平的组员在相同目标的指引下,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个优势,互相鼓励,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此外,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对学生的随访发现,课堂上采用小组模式,同学们的积极性更高,同时焦虑情绪也明显减少。此外通过小组学习,许多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而且容易接受。在对初稿、二稿进行修改时,经其他同学修改后,错误一经指出,能很快得到更正,学习效果更好。

三、合作学习法在英语论文写作教学中应用

刘吉林、王坦(2004)列举了的五种常见合作学习基本策略,作者在此基础上结合英语论文写作课程的特点,对这些策略稍作调整加以运用,分别将这五种学习策略运用于论文写作教学的各个阶段,下文将其应用作具体陈述。

(一)小组调查法的应用

小组调查法适用于论文写作初期,论题选择部分。开题时,老师提供一些可选论题给学生,并将这些论题分为文学、语言学、翻译、教育学四大部分,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对进行选择,随后根据四大部分将学生分为四大组。小组成员分头阅读并学习相关背景材料,讨论在相关部分有哪些论题值得研究,并列出一份清单。提交清单前,小组内部进行讨论,每个论题必须得到80%小组成员的同意,才能通过。随后面对全班进行总结陈述,老师分发评价标准,据此其他组对陈述组的表现进行评价。最后,结合学生评价老师给予评价。

小组调查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开题时大多数学生没有明确地方向,通过自我阅读、自我陈述、小组讨论,有助于学生打开思路,并最终确定论题。

(二)小组成绩分工法的应用

小组成绩分工法被运用于论文格式部分,生被分为5人一小组,每组由学习能力差异显著的学生组成。老师根据教学安排讲解MLA、APA、Chicago manuscript和中国重要期刊论文格式。讲解结束后,老师事先准备好作业和答案,分发给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内部成员就分发的作业分部分进行阅读答题,每个组员必须完成等量的作业,结束自己的作业后要向其他组员讲解确保每个人都弄懂所有问题。学习时间结束,老师分发试卷给每个学生进行检测。每个组员的得分不是绝对成绩,而是较前期表现的提高分。小组得分则是所有组员得分的平均分,为了获得高分,组员之间会精诚合作,互相帮助,互相提高。 转贴于

成绩分工法能很好地敦促学生互帮互助掌握所学知识,组内差学生得到好学生的提携,从而缩小了优等生和劣等生之间的差距。试卷测试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学生的分数在80分上下浮动,浮动振幅小。此外学生反映学习效率明显提高了。

(三)切块拼接法的应用

切块拼接法主要是按小组分配任务后,小组内部还要将任务进一步细分,分工合作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学生被分为5人一小组,每组由学习能力差异显著的学生组成。切块拼接法被运用于论文主体写作部分,老师根据教学安排将论文主体切分为简介、理论介绍、研究方法、研究结果与讨论、结论等部分。老师事先准备好学习提纲,分发给每个小组进行学习。小组内部成员推举一个组长负责组内讨论发言,完成学习任务后,小组成员将被分派到其他小组进行讲学,其他小组城员认真倾听。完成讲学任务后,组员分别就自己的论文进行写作,完成一个章节进行一次评分,讲评可以由其他同学和老师共同完成。

切块拼接法将大量的教学内容分解开来,避免疲劳。每个同学同时扮演老师和学生的角色,每人都被分配指导其他同学的任务,同时还要倾听并质疑其他同学的讲解。在指导和倾听中共同提高。

(四)小组游戏竞赛法的应用

小组游戏竞赛法在论文写作教学中运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尤其适用于内容相对枯燥的部分。该方法被用于语言规则部分,语言规则在论文写作中既有老生常谈,又有新要求。首先由老师讲解,接着每组同学进行组内互助复习。然后老师就易犯的错误整理成作业卡片,并在反面附上答案,分发给每位同学,每人四张卡片。接着全班被分为4人一组的竞赛组,每位同学被分派到不同的竞赛组进行竞赛,回答作业卡上的问题,答对就获得该作业卡,答错扣除手中的作业卡。最后用组员拥有的卡片数量来计分,小组得分为所有组员得分的平均分。

实践发现,运用小组游戏竞赛法时,学生积极性非常高。为了在竞赛中有良好的表现,同学们埋头复习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比赛发现,同学们手上的卡片数量差距不大,表明大部分同学都较好掌握了语言规则知识。

(五)共学式的应用

共学式被运用于论文初稿的编辑和修改部分。共学式采取结对子的方式。首先老师进行编辑和修改的规则讲解,每对同学就老师讲解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共学,以确保对子成员完全掌握所学内容。接下来按照规则对对方的论文进行修改。老师根据修改的效果对个人进行评分,对子成绩为两人平均成绩。

合同法教学论文篇12

1 前言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中心工作。本科教育是高等学校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学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本科教育应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的目标要求,因而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成为了高等教学中的两个根本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及城市开发主体利益多元化的格局,城市物质要素与空间资源配置转而依靠市场力量进行;同时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城市规划也越来越走向宏观与战略的研究,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则愈加依靠政策的导向,城市规划越来越成为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规划外部环境的改变、任务的变化对城市规划学科的知识结构,规划教育与研究领域的知识结构提出新的要求。以往计划经济时代以工程设计为核心的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必须进行改进。城市规划教育面临着从注重规划技能的传授转向对规划思想和规划技能并重的方向发展。

2 城市规划专业课程设置特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 城市规划学科特点及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城市规划是涉及面颇广的综合性学科。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规划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物质形态规划,而是转向了与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综合性规划,相应的规划专业教育也发生了变化。以建筑、工程为主体的“功能主义”规划教育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社会、行为科学大量介入规划教育,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城市和多样变化的城市社会经济问题,城市规划学科也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门融合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综合性、实践性和政策性很强的交叉学科。

而在我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现阶段处于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阶段,物质形态规划仍是城市规划工作的重点,对城市规划价值观的教育、方法论的教育、社会经济问题的综合系统分析教育还很不够。我国城市规划基础课程的知识结构具有明显的工程实践导向型的特点,即多以物质空间形态的具体规划为对象,注重城市规划编制技能知识(如何编制规划)和实施方法(如何按规划进行建设)的传授,而对于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状况,其中所体现的规划理念,以及涉及社会价值判断的规划思想则论述较少。从2004《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和教学基本要求》中可见,在8门专业主干课课程安排中要求最多的是关于建筑设计和规划编制的课程,两者的学时数分别占了24%和28%,合计超过了50%,而管理法规和规划实施相关等的基础理论课程只占核心课程的6%,将学科知识的侧重点放在了解决实际问题,客观上带来了学生“重设计、轻理论”的专业观。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设计的延伸。所以规划师还需要有政策、理论的素养,组织协调能力。除了必须掌握建筑工程技术外,还必须掌握城市经济、公共政策、社会学、法学及地理学等。

2.2 课程教学的问题

教学方法问题。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搭建了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而课堂教学则是实现目标的主要平台。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还是能力、素质的培养,本科阶段课堂教学都是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

由于专业课程体系设计上规划设计类课程内容比较多、所占的学时比例偏大,从而导致学生片面理解城市规划,普遍存在“规划就是设计方案、画图表现”。课程学习过程中“重设计课程、轻理论课程”现象比较普及。

以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为例,作为我国注册规划师制度考核的课程之一,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在规划实践中具有相当的重要性。但作为一门基本理论课程,内容体系安排相对比较抽象,高校城市规划专业开设的《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通常课时较少、内容较多,加之国内目前缺少相关的优秀案例教材,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及团队合作精神。因此课堂教学比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理论授课与规划实践脱节、学生提不起兴趣等现象不可避免。

教材内容的问题。作为理论课教材,必须具备理论内容的成熟性和教学要求的完整性。但由于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一些规划理论的总结、教材内容安排远远落后于实践。如《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使用的教材是2003年版的,一些新的法律法规、法律条文没有及时补充进教材内容。以城市规划法为例,作为规划领域的第一部纲领性法律文件,它是1990年颁布实施的,18年来,我国的城市规划建设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划法中的一些条文和规定与现时的社会环境脱节,在新形势下条款内容面临着更新和补充。同时城市规划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动态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研究的对象、范围与方法在不断地调整改进,城乡规划法的实施,与之相关的规划理念、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的政策导向、方法等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与城市规划相关的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等其他学科也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其最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应用—反馈循环过程需要一定的周期,“教材滞后”的现象不可避免。学生拿到教材却发现与教学内容相差很大,有无所适从之感。

因此,围绕着人才培养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注重从有利于增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来调整改革基础理论课传统的教学方法, 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学改革的实践

3.1 强调“专业系统构架—基本概念及原理—课程自我实践总结”的系统教学思路和方法

针对本科学生思维过于发散、系统条理性差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逐渐摸索出“专业系统构架—基本概念及原理—课程自我实践总结”的系统教学思路与方法。城市规划管理课程安排在规划专业大四年级,学生已经完成了本专业的基本学科知识的课程学习,但对专业的掌握还只停留在“点”的阶段。针对这个特点,在课程教学中,首先强调建立学科完成的系统构架、从“点”走向“面”帮助其理顺思路,全面认识专业,认识理论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应用“解决问题”而非“认识问题”的学习方法,即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来进行理论课教学,通过国内外规划管理的差异比较分析、规划管理事例说明等,一方面补充课本的内容,另一方面提高学习兴趣;最后,组织学生围绕专业前沿性问题展开课程自我实践总结,对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主动学习起到了良好的帮助效果。

3.2 变更教学体系,增加教学互动,提升学习能力

在教学中主动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强调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引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首先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与时俱进,不局限于基本教材,除了选择通过自备教案或者案例教学的模式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外,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借鉴研究生培养方式,提出优化、整合现行城市规划管理和法规的教材、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

除了完成教材内容外,增加了课程论文内容。1/3课时安排管理及行政管理原理的教学、1/3课时安排国内外城市规划管理比较教学、1/3 课时留给学生在已讲授内容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在教师给出的研究性专题范围内自己尝试去解决问题。 在设计安排好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采用“答辩”的方式进行教学相长研究; 结合问题穿插“专题研究”及“论文写作”,并成为学习成绩的一部分记入期末课程考核。

3.3 改进课堂教学手段,创造多样化的教学平台,提高教学效果

现阶段本科教学中课堂教学仍然是主要的学习平台。针对规划专业学生“重设计、轻理论”的现象,如何使理论课教学课堂焕发出激情成为任课教师的重要职责。在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教学中尝试采用案例教学、小组讨论、课程论文等多种模式来穿插教学。

案例教学法。针对法律条文抽象、枯燥特点,收集设计并整理编写了案例库, 针对不同法律法规的特点,选择相应的案例,将案例以及围绕案例需要回答的问题交给学生去解决。学生在此过程中,应用法律依据解决了问题,从而熟悉了具体的法律条文。通过对典型案例素材的分析、对比、归纳、总结,以案学法。案例教学法也经常和小组讨论法结合使用,针对不同的案例在课堂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整体而言,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干枯的“法律法规”鲜活起来,并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借鉴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式,课前由教师提出问题,以问题为中心,带着问题去展开学习与思考,教师课前拟定好课堂目标,课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引发学生参与的主体性意识,甚至以学生为中心,培养个别表现欲强、表达能力出众的学生,使课堂的主体性由教师中心性转向学生与老师的双心制,最后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

小组讨论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提高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人际交流沟通能力。这种方法不仅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还强调教师适时指导的必要性,产生教学相长的效应,使课堂所学知识更加立体化、形象化与纵深化。在这种课堂学习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思路被别人的看法所唤起,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在这样的课程里才能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的教学也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互动课堂。通过讨论还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不断地调整与完善的教学方案。

课程论文法。在最近三年的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还专门设计了针对规划管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等问题引入撰写课程论文、课堂宣讲论文、师生共同探讨的教学环节,目的即是能够让学生从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和静态的课本知识中跳出来关注日益变化的动态城市规划领域,通过主动摄取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并围绕专题来完成资料收集、形成思路、撰写课程论文,并结合小组讨论法进行论文宣读与演讲。在师生讨论环节,进一步通过“思考—质疑—相互讨论交流”完成对知识的系统梳理和形成个人观点,开拓思路,初步学习如何去思考问题、改变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学会去寻找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课程论文法加强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授之以渔”,培养与强调了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同学认为“课程论文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科学文献的检索方法、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启发”,“科学论文写作方式方法、文字的书面、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信息的筛选整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上述几种教学方法相辅相成,互为补充,针对不同章节内容的特点,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或者穿插使用几种方法。如对于讲授《城市规划的实施管理》这一章内容,可以事先将一些规划实施的案例及存在的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并总结所应用到的相应的法律法规条文,其后在课堂组织小组讨论,选取小组代表发言并结合正在开展的实际规划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开展延伸讨论,这样一来开拓了课堂思路,丰富了教学模式,也弥补了教材内容枯燥,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连续几届学生问卷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教学方式有特色,启发性较好,不仅了解了规划专业知识的系统构架,课程的完整系统及重要性和适用性,而且能够从枯燥的说教式教学和课本知识中跳出来”,“提高了积极主动去摄取知识的能力,领会到了通过自己去收集知识再消化的过程才是真正的学习”,且课堂讨论与交流方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提供了学生自我表达的机会”,“在师生双向交流过程中拓宽了视野和思维方式”。尤其是课程论文方式,“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不仅可以了解学科演变的理论历程和前沿知识,还可以发掘自己的兴趣点所在,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培养了兴趣和方向,值得推广”。

4 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一些思考

教学改革的目标是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意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引导规划专业学生从注重解决实际问题转向解决问题、对问题的认识和把握、对问题的展望三个方面相结合的学科发展方向上来。

对于习惯了理论课教学“学期一本书、期末一张纸”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本科生来说,这种方式无形中加大了工作量和压力感,尤其是专题研究、论文写作教学阶段,在小组讨论确定自己选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观点、撰写论文感觉压力大,尽管对今后学习有很大帮助,还是要有个适应和习惯的过程。同时教改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尤其是课外辅导、师生互动、课程论文批改、课堂点评环节,对教师而言也有压力,不仅增加了教师课外课程论文评阅的工作量,课堂上对教师的知识体系和水平也提出了挑战。教学由单向、单纯的“照本宣科”正变成了“教研相长”、师生共同完成的任务。

因此教学中教师把握循序渐进的尺度非常重要,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和教学方法中,要切实根据学生之间水平的差异程度进行启发和要求,在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倾听学生,必须尊重学生的选择,充分倾听学生的声音,不要让教学改革变成一种压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M].第二章,第十六条.

[2] 陈秉钊.谈城市规划专业教育培养方案的修订.规划师[J].2004,4(20):10-11.

[3] 谭纵波.论城市规划基础课程中的学科知识结构构建.城市规划[J].2005,6(29):52-5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