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文化合集12篇

时间:2023-01-03 19:52:20

湿地文化

湿地文化篇1

湿地为人类及其社会提供了必要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它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改善气候、控制污染、美化环境和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有其他系统所不能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物种的基因库”和“文明的发源地”,是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1](P1)人类文明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它的认识、利用,因而湿地文化的出现与发展也就不可避免。

一、湿地文化含义

目前学界对湿地文化的研究很少,我通过中国知网检索“湿地文化”(题名)的论文,发现此类文章只有16篇(2011年1月22日21∶00检索),且其中有多篇是具体某地湿地文化的介绍而非学术论文。让人吃惊的是,在寥寥几篇的研究性论文中并没有提出湿地文化的定义,而这是湿地文化研究的首要问题。

关于湿地的定义较多,目前被广泛接受的湿地定义是《湿地公约》提出的:“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m的海域。”[2](P12)一般将湿地划分为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五种类型。

自1871年英国学者泰勒第一次提出文化定义至今,关于文化的定义已达两百多种。但文化的概念,基本包括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3](P3)而狭义文化则指人类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3](P5)因而湿地文化作为文化的分支之一也应从两方面来定义。广义的湿地文化指人类创造的以湿地为中心内容的一切文明的总和,其中的精神文明可称为狭义的湿地文化。

二、湿地文化体系

湿地文化体系因侧重点不同而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以湿地类型为依据,湿地文化包括近海与海岸湿地文化、河流湿地文化、湖泊湿地文化、沼泽湿地文化、人工湿地文化五种类型。从文化结构角度的划分则要复杂一些,因为论者关于文化结构的看法不一。这其中既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又有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还有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层次说,湿地文化体系也可作如是划分。但四层次说相对于其他两说,毕竟要细致一些,因而我主张将湿地文化的结构体系划分为:湿地物质文化、湿地制度文化、湿地行为文化、湿地精神文化。这四个部分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构成了湿地文化的有机整体。湿地物质文化是湿地文化中最基本、最常见的构成部分。它反映人与湿地的物质关系,包括人类经营湿地时创制的各种器具,是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湿地产品的总和。湿地物质文化构成整个湿地文化的基础,是湿地文化中最活跃的因素。湿地制度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权威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利用和经营湿地的实践中形成的,以湿地物质文化为基础,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包括与湿地经营管理密切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如湿地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经济制度等。湿地行为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具民族特色和区域特色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湿地经营管理实践中,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具体表现为民俗、风俗、礼俗、习惯等。湿地精神文化是湿地文化体系中最深刻、最具创造性的要素。它是指人类在长期的湿地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热情、民族性格等内容。

湿地文化的形成是渐进的动态的过程。湿地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料,人类本能的物质需求是湿地物质文化产生的根源。随着人们物质生活需要的不断增加,湿地利用走向无序状态,国家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必将制定强制性的制度,由此衍生出湿地制度文化。制度文化限制了人们无限增长的物质需求。由于人类对湿地利用程度的不断加深,湿地遭到破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重的危机,人们意识到保护湿地的重要性,并产生自觉的保护行为,上升为湿地行为文化。人们的行为随着制度的规范、自我意识的觉醒,逐渐演变为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信念、伦理和社会公德,并最终发展成为湿地精神文化。

三、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

湿地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生态性、人文性、民族性、地域性和独特性。

1.湿地文化的生态性

湿地文化的生态性是湿地文化最显著特征之一。湿地能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并且协调人同自然的关系。它所提供的粮食、鱼类、木材、纤维、燃料、水、药材等产品,以及净化

水源、改善水质、减少洪水和暴风雨破坏,提供重要的鱼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维持整个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稳定等服务功能,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4]也使其成为人类最适宜和最重要的生存环境。

2.湿地文化的人文性

湿地文化的人文性是指以湿地为载体所表现的人文精神。此时的湿地,已不单指一般物质的概念,而是融入人类精神的一个文化符号。湿地的人文精神在古代的诗歌、散文、绘画中,在现代的文艺和影视作品中,均有上乘的表述。

3.湿地文化的民族性

湿地文化的民族性,指不同民族在认识和利用湿地过程表现出不同湿地背景和不同文化品位。诸多少数民族处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湿地环境,其宗教、风俗、习惯、情趣,以及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表达上显出个别性和差异性,这是十分正常的。正是这种个别性和差异性,造成了森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4.湿地文化的地域性

我国版图辽阔,湿地类型多样。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各有不同湿地类型分布,从而显示出不同地域湿地文化的特征。湿地文化的地域性,包括所在地民族特质,更多地体现了这一地域的地理和气候的特征。

5.湿地文化的独特性

湿地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独一无二的,其中的许多生物表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如湿地中的丹顶鹤,从生物学角度看它是一种鸟类,从美学角度看它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是独特的,不可替代。

参考文献:

[1]崔保山,杨志峰.湿地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湿地文化篇2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保护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和调节气候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提起华北平原的湿地,人们总是习惯地想起白洋淀。衡水湖是华北平原仅次于白洋淀的第二大内陆淡水湖,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湿地生态系统完整的自然保护区。本文主要探讨衡水湖湿地保护与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及两者之间关系。

一、湿地保护

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它的功能远远超过森林和草原。衡水湖,俗称“千顷洼”,又叫“千顷洼水库”。总面积187.87km2,总蓄水面积为75km2,最大蓄水能力为1.88亿m3。2000年7月,被国家林业局和河北省政府批准为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晋升为部级自然保护区。2004年又入选全国第四批国家水利风景区,如一颗璀璨明珠镶嵌在华北平原上。

湿地有庞大的食物网和生物链,养育了多种多样的动植物,全球超过40%的动植物依赖湿地生存和延续生命,因此,湿地被称为“生物超市”。更重要的是湿地可以涵养水源,补给地下水,调节和稳定小区域温度和湿度,对改善环境质量作用尤为突出,湿地又被誉为“天然空调器”。另外,湿地还被认为是天然的“氧化塘”,能够澄清被轻微污染的水体,增加水的溶解氧量。总之,湿地是生命的摇篮,水禽恬静的乐园,物种的基因库,暂时储水和舒缓洪水的宝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境内,是一个由草甸、沼泽、滩涂、水域、林地等多种环境组成的天然湿地生态系统,是多种候鸟南北迁徙不同路线的密集交汇区,是众多珍稀鸟类在华北平原中南部最理想的栖息地。由于衡水湖地处太行山麓平原向滨海平源的过渡地区,它的生态类型复杂、环境优越,水质优良,因而成为水生小动物、两栖爬行类和鱼类的良好栖息地,其生物多样性和完整的淡水湿地生态系统在华北内陆地区具有典型代表性。衡水湖自然保护区不但是珍稀鸟类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基地,而且是开展华北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效益研究的重要场所,在保护珍稀物种,维护华北平原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性、稀有性等方面占有重要地位。

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地处华北平原腹地,周边人口密集,并且自然保护区内现有的定居人口以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资源为生存条件和生产原料,他们在资源利用方式上的思想转变是做好保护区管理工作的基础。以此为出发点,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如可持续利用与管理培训班、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能力建设培训班、生态旅游、观鸟培训班等。通过培训,保护区管理人员和社区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湿地的多种功能,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并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认识到保护的目的是可持续利用,而可持续利用必须以保护为基础。

二、文化产业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和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翼。经济以生产力发展为基础,文化经济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当今,文化和物质生产是融合在一起的。文化是“精神财富”,具有社会和经济两种效应。发展文化不仅有利于促进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而且文化产业本身还蕴涵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要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就必须发展文化产业。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创造了一系列工业化时代意想不到的奇迹,如旅游业成了全世界第一大产业,图书报纸出版业成了一些国家的支柱产业。美国的影视产品的出口值超过了航天工业产值,其体育经济收入也超过了石油工业和证券交易的收入。因此,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文化经济的发展。

河北文化产业起步较晚,产业规模较小,底子较薄。衡水更是如此。把文化做成一种产业,做大做强,是辅助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的策略。衡水湖湿地是衡水市地域上的一大特色,我们应该加强对湿地保护与开发,从湿地寻找一条有效的道路比如旅游,从而起到促进衡水市本地经济发展的作用。

三、衡水湖湿地与当地文化产业的关系

衡水湖的地理位置十分显要,它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必经之路上。“南水北调”工程竣工之后,它将得到南方水源的足量补给,成为南水北调途中重要的蓄水地与中转站。

资源的保护是核心,经济的发展是关键。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生长着大量的水生植物,如芦苇、蒲草和各种眼子菜等,为了有效地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专门成立了水生植物开发利用工作室,四处寻找资料、请教专家,终于在水生植物利用上找到了突破口。如利用眼子菜等沉水植物发展生态养殖,既避免了因利用各种饲料喂养带来的湖水富营养化,又因其天然养殖而生产出受人欢迎的绿色鱼类食品,大幅增加了收入。蒲草生长迅速,在给鸟类创造适宜生存环境的同时,也给衡水湖带来富营养化的危机。为控制蒲草的过度生长,每到秋天蒲棒长成时便全采集下来,送到市区内的各花店销售,他们还准备培训社区居民利用蒲草编织工艺品、装饰画等,并同科研单位研究其他水生植物的利用,从而使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既能增加经济收入,又能减少因水生植物的腐烂造成水质的富营养化,一举多得。这些举措让周围老百姓逐渐体会到了保护好湿地资源,能够给他们带来经济利益,从而主动参与到保护管理的过程中来,环境与发展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发展是促进环境保护的前提条件。

湿地文化篇3

关键词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提升

中图分类号:G246 文献标识码:A

0 缘起

近年我国不少原本属于乡村或郊野的自然湿地逐渐成为城市土地扩展的一部分,其用地性质和使用功能亦随之改变,除承载原有的生态功能外,还应满足一定的市民日常休闲活动之需,可以称之为城市湿地公园,系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其最大特点在于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1】2005年国家建设部城建司颁布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管理办法》中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界定为“在具有天然湿地资源的城区,通过绿地系统规划,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形成观光、休闲、娱乐、科普教育等多功能湿地公园”。【2】

本文以虎丘(三角咀)湿地公园湿地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竞赛方案为例,通过对设计理念的阐述,为城市湿地生态保护与永续利用提供借鉴。

1、概况

虎丘湿地是苏州1996年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四角山水之一。到2012年底总共完成5.56平方公里的建设,初步形成了具有湿地特质的公园景观。随着苏州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虎丘湿地公园周边的新区发展对公园提出了更高的建设要求,从而开启了第二个五年全面提升的新阶段。本次规划项目分为虎丘湿地公园未建区详细规划及已建区完善提升两个层次内容。未建区由东区、西区两部分组成,东区规划总用地面积132.7公顷,西区规划总用地面积237公顷。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德国瓦伦汀景观建筑与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和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设计完成的方案在2013年度苏州国内投标设计竞赛中获得二等奖。

2、规划设计

2.1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应基于对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刻认识,在保护利用日益稀缺的湿地资源基础上,充分尊重基地环境的自然演进过程,与地域文化内涵、风土人情和滨水活动有机结合,让全社会都能共享湿地的乐趣和魅力。

2.2设计理念

本规划以城市到自然的“渐变”为核心理念,提炼基地本质的地貌语汇,如森林、湖泊、鱼塘的特色肌理,规划出具有地域特色元素主题公园。

2.3设计目标

(1)将“地方特色文化、园林湿地风光、生态娱乐休闲、城市主题商业”有机结合于一体,形成特色鲜明,兼具传统与现代风情、注重游客参与体验的国际性湿地主题公园。

(2)打造苏州西北部的生态绿肺和度假胜地。

(3)建设标志性空间,树立姑苏区与相城区的入口新形象。

(4)体现苏州历史文化与产业特色,为艺术文化旅游提供新型体验空间。

(5)开发体验活动,为周边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提升整体城区的品质和周边土地的价值。

(6)设计标志景观点与绿色廊道,在空间上与虎丘塔形成呼应,提升大虎丘区域内的景观品质。

2.4、总体结构

规划将虎丘湿地片区总体结构分为一心三区、公园十二景。设计强化形成了东西、南北两个渐变轴,以达到城市到自然的渐变、森林至湖泊的渐变从而形成自然与城市肌理的衍生,湿地公园与虎丘绿脉的相联。

图1 总平面图

图2 功能分区图

2.5 功能分区

(1)中央湿地景观区

公园入口位于基地东北角,采用引导性较强的轴线布局方式形成入口景观轴,增强礼仪感与阵列感,设置大型雕塑景观塔与空中景观走廊,强化公园标志性的同时,使游客在水、路、空等多种路线进行景区观赏;原有湖心景区植被较为完整,但交通串联不力,同时由于小岛过多,造成水流不畅,缺乏大面积亲水空间,规划设计并原有的“三湖”为一湖,在最少改动的原则下,方便水体流动,延伸景观视线,增加可用湖面面积,扩展亲水空间;湿地体验区整体风貌较好,加入部分休闲措施,如观鸟亭、景咖吧、湖边烧烤等,提升环境品质。

图3 主入口鸟瞰图

(2)文化商业区

园区东侧定位为文化商业区,分为三个主题街区。北部为新姑苏风情商业街区,与入口广场有机相连,采用传统的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规划手法,打造一个符合苏州建筑与生活特色并与园区形成紧密的商业纽带;中部为文化体验街区,设有渔家文化体验区、吴文化展览中心、水稻之乡农家乐等项目。建筑风格上运用自由的形态,起到了衔接与过度的作用;南区紧邻沪宁高速,城北西路、虎丘公园景区等重要节点,区位优越,规划设计为高端综合商务区,在形态上与西侧森林疗养区的山地形成呼应,半周环抱湿地公园,三个片区形成不同机理组合,给整片东区商业带来了丰富与多层次的业态。

图4 文化商业区鸟瞰图

(3)森林疗养区

规划区域相对独立,设计定位为高档森林疗养区。贯通原有水系,同时将适度整合土方,结合密林围合,营造出国际级的生态别墅群。空间以一水两纵三环的交通路网进行地块划分,具有高档居住、疗养、休闲式度假酒店等多个功能,遵循“户户临水”的设计宗旨,更有江南水乡的民族文化特色。森林区域设迷你高尔夫、青年运动中心、拓展训练基地,森林氧吧等功能满足各类型业主需求。利用人行环道进行串联,方便人流到达各个景区。

2.6 交通组织

交通设计强调除通畅便捷的机动车交通外,考虑自行车和步行空间所构筑的慢行交通体系,贯穿滨水岸线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在可达性原则的基础上优化完善交通体系。规划范围共分成14米、8米、4米、2米等4个等级的道路,其中西塘河路在现状9米机动车道的基础上增设5米非机动车人行道,完善慢行交通体系。规划结合主要功能区出入口及组群建筑的地下空间设置旅游大巴停车场以及私家停车场。

规划自行车步行道路自成系统,串联起不同的景观节点。沿湿地的景观小路、步行桥、亲水平台、以及在周边分布的活动场地成为市民休憩交往运动的重要场所。

2.7 水体设计

针对虎丘现状提出水源保护、运行调度及人工湿地三项“正生态”技术对策,通过雨水收集等多种生态技术手段达到水源保护的要求、局部增压等方法实现水质循环与流动、人工湿地等生物措施实现水体净化和游赏的有机结合。对已建成的驳岸在不变动线型与不影响防渗要求的情况下,以软化装饰的方式,把水生湿生植物融进岸线,组合成多样化的景观水岸空间。

2.8 绿地系统设计

公园绿地、广场绿地、停车绿地、滨水绿地、生态绿地、街头绿地、湿地形成完整的生态绿地系统;“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绿化系统规划;充分利用现有场地上的植物,通过丛植、列植、群植等多种种植手法,运用丰富的造景技巧,如漏景、障景、对景等,营造丰富多样的绿化景观。

2.9游线组织

根据公园内部游览人群的行为规律推荐组织旅游线路,分为一日游线路即从公园主入口进入,途径渔歌广场、美食街、糖果沙滩、湿地观鸟区,到达湿地体验区;二日深度游游线:主入口开始,途径文化商业街,鱼米文化体验街、综合商业区,到达休闲湿地区,第二天高档疗养区出发途经湿地体验区、湖心景观区,到达文化商业区。

3、结语:

一个建设成功的湿地公园,首先要实现规划中所确立的目标核心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其次,要具备生态完整性,能自我维持,实现低成本管理,避免成为“奢侈品”,甚至成为区域发展的负担【3】。本规划希望在充分挖掘虎丘湿地公园的自然历史人文资源优势的基础上为实现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湿地文化篇4

被誉为“东方湿地之都”的盐城,文化形态也是多元的和充满个性的。红色文化、海盐文化、绿色文化、情爱文化、环保文化、淮杂文化互相交融,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动人心弦的文化画卷。作为“海盐文化”的凝聚点,盐城城市浸染、衍化的痕迹清晰可辨。作为苏北“红色之都”,我们可以从新四军纪念馆、军部旧址泰山庙以及散落的红色印迹中读出那段激情澎湃的辉煌历史,感受弥漫其间的红色文化。同时,盐城的“水上人家”尽显地方风情,杂技、淮剧演绎地方文化,“枯枝牡丹”占尽地方特色,名人故居点染地方历史。糅合时尚元素、自然元素与人文元素的水绿盐城、生态盐城,以其独特的地形地貌、自然风情、人文历史,造就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是发展湿地生态文化旅游的精神底蕴。

文旅融合:推进湿地生态旅游产业跨越发展

当前,盐城旅游产业发展正进入提档升级的关键时期,在实施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建设大背景下,必须大力拓展特色文化内涵,增强文化底蕴,提升旅游文化品位,以大旅游推进大融合,以大融合建设大产业,以大产业促进大发展,全面增强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打响“湿地之都,水绿盐城”湿地生态文化旅游品牌。

抓好湿地生态旅游重大项目建设。坚持以红色文化引领旅游文化,以特色文化对接全球文化,着力打造湿地生态旅游精品工程。一是推进情爱文化项目建设。一方面发挥丹顶鹤保护核心区湿地、森林、海洋三大生态系统均已具备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休假旅游、休闲旅游;一方面融入特色文化优势,特别是结合以丹顶鹤为形象符号的情爱文化,开发一系列主题游如情爱主题游、爱情旅游专线等,让游客体验夫唱妇随、其乐融融、和衷共济、珍爱一生的温馨感受。二是推进世界级滨海湿地旅游度假地建设。发挥大丰部级麇鹿自然保护区和中华麋鹿苑国家AAAA级景区、亚洲东方最大的滩涂湿地典型地貌、周围4万公顷森林公园环绕的资源优势,以及拥有上海“飞地”的区位优势;大力宣传“鹤鹿同春”的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大力宣传推介盐城百岁老人占全省25.36%,位居全省第一的长寿优势,将地方特色文化元素深植长三角精英休闲度假基地、长三角国际养老基地、长三角水上运动基地、湿地文化博览园、生态农业体验区等项目之中。三是建立盐韩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挖掘特色文化附加值,积极寻求与韩国环境保护、生态文明、道德伦理等文化创意产业交融的价值空间,开启盐韩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新模式。

加快湿地背景的影视文化基地建设。加快中国知青影视文化基地、盐都影视城、新东方影城1号景区建设,借助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兄弟》在全国荣获电视专题片一等奖,中央电视台武警部队政治部电视艺术中心与盐城合作的机遇,推进大纵湖中国最大影视拍摄基地建设。强化相关影视产品的宣传。盐阜大众报报业集团和华夏电视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只要你过得比我好》,是我市本土企业涉足影视文化产业的开山之作,我们通过加强后期制作、市场推广和形象包装,使地域原创作品在全国影视界一炮打响。同时,强化以知青文化和湿地风情为背景的《蛙女》三部曲之《北上海1950》、《游击兵工厂》等影视片宣传,强力推介湿地生态文化的良好形象。扶持涉盐影视明星发展,放大《闯关东》男主角朱亚文的效应,培养更多国内外走红的盐城明星。借导演陈凯歌投资盐城文化产业的机会,为本地影视人才成长提供更好舞台。

推进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湿地讲堂”。红色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增长点,作为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富民工程、民心工程,对地方经济具有强大的综合带动作用。我们按照先进文化价值要求,牢固确立红色文化主导地位,发展富有盐阜特色的红色文化主题游。实行“1+N”的“主体馆+互动区”的旅游项目运作模式,以新四军纪念馆为主体,结合盐阜地区重要战场、著名人物、重点事件,开辟情境游、角色游等红色文化互动区。在保护与开发现有红色纪念馆和设施基础上,系统梳理全市红色文化资源,让在地方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红色人物、事件均能通过一定载体得以呈现。开展“我心向党,天天向上”主题游,融入全国30条爱国主义教育精品线路。开设新四军北上抗日旅游线,从茅山革命根据地出发,经镇江至扬州参观旧居、朱自清故居,到泰州参观旧居,到姜堰白马庙海军诞生地纪念馆,至盐城新四军纪念馆,结合旅游线路进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爱国主义、革命理想教育,打造红色文化宣传教育的“湿地讲堂”。

创新理念:开创湿地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规划的引领、龙头的带动、科技的创新、政策的扶持。近年来,我们通过城市形象营销、体制机制、研发体系、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创新,使湿地生态文化旅游这篇大文章不断做深做细,呈现出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

创新城市形象营销方式。明确城市定位,塑造盐城湿地生态文化旅游的品牌形象。实施与“好客山东”差别化的定位,推出“鹤舞盐城,有爱人生”的城市形象。制作“盐城映像”大型文艺剧目,演绎盐城特色文化完美内涵。实施旅游组合营销,一方面进入央视“幸福江苏”组合宣传,另一方面在“有爱盐城”旅游品牌统领下,创建县、市、区旅游品牌,培育企业品牌、节庆活动品牌、旅游服务品牌,从而形成以城市旅游目的地形象为支撑,以企业旅游品牌为基础的“有爱盐城”文化旅游品牌体系。

湿地文化篇5

湿地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随着城市建设的规模扩张,湿地环境保护意识也在逐渐提升,由于湿地面临较为严重的污染,为此,需要运用生态文化的理念,对城市湿地公园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使湿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出其特有的价值,从而提高湿地公园的生态效益,传承地域文脉。

一、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存在过度公园化的状态

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片面的认识,例如认为城市湿地公园就是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在公园内设置一些科普性的设施。这样,就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成为了一种人工气息浓厚的公园,甚至还更有甚者,在湿地公园的边缘地带构建商品房。

2.景观设计存在同质化的倾向

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过程中,规划和设计人员的意识较为同质化,通常是采用种植芦苇、菖蒲、荷花等植物,就成为了湿地公园的生态设计内容,再加之水生植物的开发有限,使城市湿地公园景观雷同现象较为严重。

3.文化的缺失

在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中,通常只注重自然生态建设,而对于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挖掘较少,存在文化开发缺失的问题。

二、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规划与设计

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文化设计,要遵循自然的规律,尊重生物多样化的特点,要在建设和规划设计过程中,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要用生态文化设计的理念,实现“以人为本,天人合一”的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文化设计与规划。

1.湿地公园的特色景观规划与设计

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与设计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本土的植物材料和地形风貌,进行特色化的景观规划与设计,要栽植适应于湿地环境的湿生植物,并成带状或大片栽植,形成群体规模之美。在种类的选择上,可以选取视觉感官较好的植物,如观花植物、观叶植物、灌木、藤本植物,这些特色湿地植物有花叶芦竹、香蒲、千屈菜、黄昌蒲、旱伞草、菱白、萍蓬草等,要在湿地的平面上构造成飘、浮、立的景观特色,要注重栽植均衡与稳定、色泽与质地、比例与尺寸,要形成步移景异、以小见大的特色植物群落。同时,还可以设计出进退有序的曲线,形成蜿蜒曲折的绿色植物走廊,从而增加欣赏的层次感,避免呆板和单调。

特色景观设计与湿地的地形地貌要相吻合,可以在城市湿地公园中规划动植物的栖息环境,设计典型性的地形地貌景观,如湿地沼泽区、湿地漫滩区、湿地灌木丛区,还可以在其中放养一些湿生生物,饲养适合生长的湿地生物,要保证湿地走廊的连通性,并规划和设计一些湿地小品,吸引人们的目光。例如广西靖西龙潭国家湿地公园位于城市范围内,在这个区域内的生物物种丰富,龙潭湿地主要以大龙潭水库为主体,形成了典型的“森林—湖库—河流—地下河”复合生态系统,并以珍稀濒危特有洞穴鱼类和靖西海菜花为代表,营造出了丰富的动物生境,别具特色和风味。

2.乡土景观元素的特色规划与设计

在城市湿地公园中运用自然乡土景观元素,对于传承地方文脉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和价值,在城市湿地公园的规划和设计中,融入乡土风情和民俗文化,可以增强景观的可识别性,保持其独有的地域特色和风格。例如在广西靖西龙潭湿地公园中,就以大龙潭湖库区大坝——三元桥河水流域为特色景观元素,进行湿地公园小品设计,如湿地旅游观光空中游廊、游览步道、河堤驳岩石栏杆等,利用艺术手法设计出乡土景观,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使游客流连忘返。

3.构建动物栖息乐园

在城市湿地公园中,可以为鸟类提供憩息的场所,这些珍稀的鸟类可以在湿地公园中,享受无拘无束、自由自的乐趣。同时,也为湿地公园提供了一个新的旅游项目,使旅游者可以观赏到鸟类的生活方式和状态,并意识到保护鸟类的重要性,增强人们的动物保护意识。例如在广西靖西龙潭湿地公园中,就生长有92种鸟类,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

还可以设计特色湿地动物养殖区,在广西靖西龙潭湿地公园中,就分布有脊椎动物192种,其中哺乳类15种,两栖爬行类27种,鱼类58种,其中有一种为龙潭湿地公园所特有的鱼类——金钱巴,观赏游客络绎不绝。

4.提炼湿地公园的文化内涵

在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建设之中,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和历史内容也是设计内容之一,要对城市文化加以传承和发扬,通过城市湿地公园的湿地景观,根据适当的节日,选取适宜的文化民间风俗活动,从而可以为湿地公园增添亮点。例如在一些江南的湿地公园中,可以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在湿地公园展开划龙舟竞赛活动等。同时,还可以将民间的风俗习惯、历史典故等文化内容,采用复原的方式,加以塑造和设计,从而增强城市湿地公园的文化气氛,添加人文气息。

三、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与设计要遵循生态文化建设的理念,用科学的、实用的、生态的规划和设计方法,对城市湿地公园中的生态文化元素,进行拓展性的开发和运用。要在不破坏地域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弘扬和传承城市湿地公园的文化精神和历史内涵,使城市湿地公园具有变化性和特色性,在生态文化的注入之下,填充城市湿地公园的灵魂和内涵,从而设计出具有鲜明地域风格和民俗文化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

参考文献:

[1]夏婕.城市湿地公园生态恢复过程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2.

[2]贺莉.江西省城市湿地公园本土文化特色塑造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

湿地文化篇6

西溪之胜,集中体现在自然的山水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良好的生态文化之中,以其静、其幽、其野、其韵而别开生面,独特鲜明。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是从践行科学发展观出发,在保护和建设中,严格按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原则。一是要尊重自然,充分展示湿地生态环境的自然风采,坚持“生态优先”。二是要充分尊重现存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和环境,优化质量,彰显特色,把握“最小干预”。三是要传承历史、延续文脉,最大限度地保持该地域历史人文的“遗传基因”,体现“修旧如旧”。四是要尊重、发掘并且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力求充分展示该地域的“人文神采”,突出“注重文化”。五是要坚持以保护为手段,实现为人类所享用的目的,凸显 “以人为本”。六是要将保护和利用导入良性的循环状态,持续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大领域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是杭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是智慧的长河,它使人明智。要尊重历史、保护历史,才能科学地发展历史文化。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一个成熟的城市不能割断历史,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今天,在经历了无数的教训和挫折之后,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文化保护所承载的种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高楼大厦、地铁、立交桥、高架路,更要求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极为珍贵的重要内容。

1 西溪文化保护的意义所在

恩格斯在评论托卜莱尔的《过去与现在》一书时申明:“我们根本没有想到怀疑和轻视历史的启蒙: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西溪保护与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西溪文化的表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既体现在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又体现在物质实体具象和精神文化空间,体现在各种无机或者有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要素中,还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艺术、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中。西溪的历史文化是积淀而成的,同时也是演绎着的、发展着的,这对杭州城市发展的未来无疑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西溪的历史文化是需要人为有意识地保护的。美国城市历史学家刘易斯曼弗德提到:城市的作用和贡献在于它能保存、流传和发展社会历史文化。南宋皇城遗址、大运河、钱塘江、西湖、灵隐寺、西溪,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都应该保护。保护好历史文化基因,才会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失去了自己历史文化的城市,只会迷失发展方向。西溪文化资源也和其他的文化资源一样,因不可再生性、日益稀缺性,更显得难能可贵。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和近年来实施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运河综合保护工程一样,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可以为杭州、浙江、全国乃至世界留下一块有纪念性的,值得人民深思的近代史迹,留下一片有利于城市环境改良的游赏休憩地。这是人类进步的行为和可以永载史册的事业。而与之相反,如果在城市建设中,隆隆作响的推土机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消失殆尽,那么就会使整个城市不仅失去了功能结构上的平衡,也会使一个城市的文化灵魂无所皈依,且给予世人心目中的文化情结以重创。

西溪文化伴随着一个进化、优化的过程。保护人类创造和发现的优秀文化遗产、物质的和精神的文明结晶并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这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结构形态优化和发展方向确立,因为,所谓“过时的东西”,相比之现在许多“时髦”的东西,除了某些材料不同外,无论是设计理念、基本原理和艺术手法都具有某种历史先进性。

在西溪文化的挖掘中,我们发现,西溪文化保护利用中的环境和文化景观具有“隐形科学”的特质。我们应该而且必须,使其文脉得以保护、延续和发展,使其历史文化的特质蕴含在山水、建筑、景观、文化活动中继续保持其生命力。办事“思想领先”,绘画“意在笔先”。诸多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中,影响力最大者,莫过于“思想”观念,尤其是上层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它会以一种强大的、无形的或有形的力量作用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城市建设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进程中,虽说从来也不乏“文化保护”观念,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高度重视。

翻开历史的书卷,后朝破坏前朝的城池宫殿,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恶习和极其有害的思想观念。但历史文化破坏与保护的矛盾运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按常规,乱世则破坏,盛世则建设。然而事物的表现并非绝对如此。有时乱世也有保护,盛世也有破坏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盛世的破坏现象更严重:规模大、来势狠、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且无可逆性,难于制止,连环境根基也破坏得十分彻底,社会组织系统化的破坏性甚于不可预计的天灾人祸。杭州在元朝、太平天国和清朝,古都的历史遗存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南宋皇城经元兵的一把大火,将九里皇城灰飞烟灭,世人只能从史记里捕捉到雪泥鸿爪。太平天国时期,也对西湖的山山水水进行了无可挽回的破坏。清代大兴旗营,使西湖受到了重创。解放以后,又经历了“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可谓杭州历史文化的大悲哀期。

我们说,西溪历史文化的保护运动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尤其是随着保护工程的推进,其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建筑、园林、环境等,同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十分密切,其时空跨度、其影响广度、其信息强度、其意象深度均不可小觑。如果说,杭州是一幅“清明上河图”,那么西溪就是其中最美的画卷之一。所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杭州的历史文化建设,何只“百年大计”!

2 西溪生态价值与人文价值的体现

西溪,历史上泛指东起古荡西至留下,南临老和山、北高峰、小和山上脊以北丘陵缓坡地带,北至余杭塘河两岸的水网平原。《西溪志》曰:“西溪,在石人岭至秦亭山一带岗峦以北,源出留下小和山,流经状元峰、灵峰山、将军山、秦亭山,绕古荡经松木场北折,汇入余杭塘河,全长15公里,溪流小而狭窄,而多深曲,颇富江南水乡田园风情”。据《南漳子》载:“当天目山下流积冲,潴为巨泽,蛟之所出没”。 这里水网交错,河渚重叠,芦荻茂密,水鸟栖息,被誉为杭州“城市之肾”,是罕见的城市次生湿地。

西溪已有1000多年历史。环境优美、古迹众多,人文资源丰富。自唐代以来,西溪就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西溪探梅”为西湖十八景之一。西湖与西溪,历来被称为“姐妹双姝”,著名的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把西溪看成是副西湖,历史上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千百年来,西溪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多鱼塘为主体的自然与人工湿地,有着较为独特的自然与人工湿地生态特征,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

正因为如此,西溪的保护工程首先是生态工程,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期工程自2003年8月正式启动,历时一年零十个月,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对外开放,西溪的生态系统得以修复,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城市之肾”重新发挥出强劲的功能,众多鸟类又找回它们栖息的天堂,植物更加郁郁葱葱,西溪湿地美景重现世人面前。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期工程的成功实施,形成了生态保护培育区,保护了现有的池塘、湖泊、林地、植被,创造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形成了各类生物的栖息地。

西溪的保护更是文脉工程。如果说生态环境的改善使西溪焕发出活力和青春,那么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利用则使西溪有了活的灵魂。西溪文化以其“梵、隐、俗、闲、野”而独具特色,西湖区委、区政府为保护西溪文脉传承,率先在重大工程采取“文化前置介入”的方法,组成专家组,成立文化调研和文化遗存挖掘两大工作机构,对西溪的历史文化和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发掘,取得了丰富而翔实的调研材料,收集数以千计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桑渔耕实物。

经过艰苦而充分的调查考证,西溪有很多文化内涵被我们重新认知。西溪湿地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初期,衰落于抗战时期。西溪文化底蕴丰厚,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必经之处。“古荡西溪天下闻”,这是明代著名散文家张岱所誉。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曾为交芦庵题名,并为秋雪庵的弹指楼题“弹指楼开”匾额。康熙皇帝南巡驻跸“西溪山庄”,赐题“竹窗”两字。西溪历史上迦蓝林立,钟磬相闻,高僧云集,释学昌盛,精舍宏开,梵音不绝,据《西溪梵隐志卷二纪刹》载,有报先寺、永兴寺、古夕照庵、永乐庵、曲水庵、秋雪庵等大小寺、庙、庵、院等140余所。耕桑灌植,渔歌相闻,民俗文化内容丰富,著名的龙舟胜会、西溪拳船、蒋村武术、龙狮滚灯、东岳庙会、词人祭祀等都极具地方特色。竹荫梅栖,隐者幽居,自唐宋而下,多有名士游历和隐居西溪,有记载的如帝王将相、名士文豪、高僧名道就不下两百人。其中著名的有赵构、康熙、苏轼、赵孟頫、鲜于枢、董其昌、冯梦桢、厉鹗、杭世骏、古德法师等。

西溪如苎萝美人,未入吴宫,澹冶出娴,自然绝世。晚清翰林朱祖谋曾有“溪水何缘也姓西?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句,可见西溪的文化底蕴与西湖同等丰厚,而又有别于西湖。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西湖是杭州的文化宝库,那么,西溪则是杭州的文化沃土。

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总体规划》为依据,在西溪湿地一期保护工程中,重点凸显水景特色,在东起深潭港、西至长家滩、南起沿山河、北至朝天暮港及新开河的西溪综合保护工程核心区块内,西溪湿地特有的水域景观、地貌景观、植物景观,丰厚的历史人文景观得以恢复。其中,重点恢复了秋雪庵、西溪梅墅、梅竹山庄、西溪草堂、泊庵、西溪水阁、深潭口、百家溇、烟水渔庄、烟水庵等十大人文景点。这些历史、民俗文化景点的恢复,对于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和利用西溪的历史文化,发展西溪的旅游文化已凸显出其特有的价值。目前,西溪湿地公园已接待游客162.68万人次。西溪一期开园以来先后接待江泽民、李鹏、乔石、尉健行、李岚清、吴仪、曾培炎等中央领导29人次,国家有关部委领导88人次,省内外政府考察团、境外考察团47450人次。2006年7月,国际湿地公约秘书长皮特布里奇华特考察西溪湿地后指出:“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这项宏大工程,已经为全球其他湿地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也为21世纪全球各地进行城市中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模式”。在2007年的“世界湿地日”讲话中,布里奇华特特别提出:“我希望杭州的西溪湿地也能被命名为国际重要湿地,作为水产池塘类型的代表”。

3 以文化为龙头,倾力打造西溪特色文化

越是民族的文化,也越是世界的文化;越是有特色的文化,越有其强劲的时代性和生命力。2006年5月,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西溪湿地二期工程。西湖区委、区政府立足生态、文脉、民心三大工程,把“文化先行”一以贯之,进一步深化对西溪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同时,紧抓特色,从差异中体现西溪文化的独特内涵与魅力。

3.1 树立大西溪理念

作为大西溪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溪一、二期的保护工程,我们既注重与整体湿地生态和人文历史背景相符合,又从“人有我新”,“人无我有”的差异性要求,坚持“保存历史真实性,凸显风貌完整性,彰显人文自然融合性,体现生活延续性”的原则,捡起“历史的碎片”、“文明的碎片”,再现西溪胜景,延续西溪文脉。把历史文化中优秀的人文理念,融进园林景观的营造中,构筑充满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空间,从而成为杭州又一张金名片,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3.2 体现其总体差异性

我们在西溪文化的总体挖掘中注意到两类差异:一是地域距离差异,二是实质内容差异。前者是暂时的,后者却是永恒的。文化具有的地域性、民族性越强,对求新、求奇、求知的旅游者来说,感召力和吸引力也就越大。所以,我们努力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以特色取胜,力避因雷同,从差异中体现内在价值。

3.3 体现其特色性

我们说,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而特色则是其生命线,没有特色,也就会失去生命力。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精品意识,坚持唯一、最佳的特色原则。

⑴它的地理位置处在“湿地”之中。它离不开水,正如鱼水关系一般。但它又不同于海边、江边、湖边。它身处港湾鱼塘内,在建筑布局中,我们更多地考虑“沿河而筑”,或是水中之景,以处理好水面与陆地的协调融汇,使建筑与环境情景交融。

⑵它有历史渊源。现在的“西溪”,是历史上“西溪”的延伸,其文脉是相通传承的。所以“西溪”必须有“古”的元素和遗存,不是一个完全新建的“假古董”,而是经过合理的保护利用使之文脉相承,生命相续。

⑶西溪湿地不是一个纯粹的游览观赏区,游览观赏只是其一个功能,更重要的是一种亲身体验与感悟,所以要有“人间烟火”,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参与性,使游客能体验西溪生活、生产活动的场景,以便与游人交流、沟通。同时,我们更注重其科研、教育等综合性功能的运用。

⑷西溪以物质为载体,其深蕴的名人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渔耕文化等等,都要通过物质的、非物质的形态,各种文化的、节庆的活动充分展示出来,参与进去。它所开辟的是文化性极强的旅游活动,或是旅游性极强的文化活动。如:词人祭祀、龙舟胜会、赏梅节、开柿节等,使西溪文化在其独特的旅游文化中得以体现。

4 独具匠心,营造西溪文化“金名片”

经过深入挖掘西溪文化,我们对二期中要恢复的西溪文化景点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构思,无论是营造环境、建筑风格、布景造园、筑山理水、文化陈设等,都以西溪文脉传承为主线,以西溪文化特色展现为要求,精心打造西溪文化“金名片”。

4.1 从总体恢复上

西溪二期综保工程绝不是营造一个主题公园,在建筑设计上,我们按“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总体须体现“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在细节上,如对入口、步行道、通道、围墙、门楼、穿堂、庭院、牌楼等节点的布设,要吻合西溪历史传统风貌,彰显“寓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意境。

如:洪钟别业建筑针对洪氏家族的人文背景,吸取明代士人宅园元素及制度。高庄建筑汲取明末至清中期京城官宅的特点和清代文人宅园的元素,以及明清时期女子艺文活动的生活场景,主体建筑风格反映清盛期官宦宅园特点。“两庵”总体按照寺观园林风格营建,曲水庵风格力求简素,交芦庵力求体现文人园林特色。建筑组群之间主次分明,构成有节奏的变化,并通过曲折幽致的布局以丰富整体景观。蒋相公祠以民间祠堂形制,设戏台等。而河渚街以蒋村街市原有风貌为蓝本,突出体现其水乡集市的独特风情。

4.2 从施工要求上

4.2.1 组织严密精细的施工作业。西溪湿地的综合保护工程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建设项目,施工要求高,专业多,施工交叉多,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工种间的密切配合方能完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有详尽的施工方案,这能避免施工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缺憾。各工种施工时,对景点建筑设计及外部景观环境设计的构思进行整体理解,避免从单一的工种层面理解,力求把设计的整体关系和构思通过各工种的相互衔接与默契的配合来实现设计意图,严格按图施工。

4.2.2 高超一流的施工队伍选择。西溪湿地文化景点的建设,既然作为传统古典园林建设项目,专业性强,工艺复杂,特殊要求高,是西溪工程能否引人入胜的点睛之笔。因此,我们选择国内从事过古典园林建设的施工企业。同时,在施工中,设计单位派驻专业人员,实施现场指导与监督,以确保质量。

4.2.3 注重严格规整的施工工艺要求。在施工中配备高水准的把作师傅,这是传统古典园林施工的关键。由于其大木作、小木作、雕刻、砖细、油饰、叠石、植物等专业工种多,因此要有从事传统建筑、古典园林施工多年,对传统工艺有足够造诣、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来精心把握。大木、小木、水作、砖细是建筑上的一个构件,木雕、泥塑、砖雕是建筑上的装饰品,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中国古建筑的精粹所在,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因为,工匠的个人修养与操作技艺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普通的建筑构件能否转换成一个艺术品,更是能否打造传世名园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严把施工关,使设计与施工实现“无缝焊接”。

4.3 从园林意趣构造上

江南园林的理景特色在于运用中国传统的多种艺术手段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空间艺术,即运用叠山、理水、建筑、花木、陈设、家具、诗文、绘画、雕刻等要素,营造出一种意蕴深邃、内涵丰富的人文环境。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借景、掇山、理水、植物配置等综合要素的把握。

4.3.1 借景——园因景而灵

立足于西溪的郊野园林,既保持幽静特色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地形地貌,以确定园林布局和主景,巧妙运用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借景手法:例如高庄北临生态廊道,宜借景;东接东家漾梅道,可观景;西靠南漳溪,需障景;南则远借老和山一带诸峰之景。在空间的处理上使之多样又富于变化,为定观组景、动观组景以及对景、框景、透景创造更多的条件。总体来说利用水体、建筑、绿化、叠石等元素通过围合、遮挡和曲折、引入的手法使景观富于层次和深度,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

4.3.2 掇山——园因山而隐

要按照计成《园冶》的“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文震亨《长物志》的“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等造园思想。大山用土小山用石,洪园构土成山岗,是为竹坞梅岭;峰石累叠成崩云,以显磅礴气势,宅院以堆叠山体为依托按轴线展开。郊野园林叠山,以少总多,寄情诗文,托意丹青,尽收山水之色。

4.3.3 理水——园因水而活

在筑山理水时,充分考虑湿地地势多为平缓低洼,少有起伏,难免单调。水面大则分,小则聚;分则潆洄,聚则浩渺。因此,随地形及景色之变化,借湖山为背景,采取分段聚集。如高庄、洪园、交芦庵在保留鱼鳞状肌理的水塘和茭白地的基础上,利用洲、岛、桥、堤、荡、滩、木栈道等手法将大水面划分为若干不同形状、有聚有散的水域,以建筑相邻环分水面,分聚结合,动静相间,使江南水乡湿地烟水迷离、亲切幽邃的气氛尽现,应合“一曲溪流一曲烟”和“西溪之胜,独在于水”的特点。池岸驳以植物、木桩,具朴实郊野特色;梅堤、画桥、芦汀天光云影,邀月引云,更添幽邃深隐。

4.3.4 植物:园因树而秀。高庄、洪园、交芦庵、曲水庵等文化景点在外观上既保持西溪特有的柿基、梅道、桑畦等特色景观,又结合诗格与画理营造传统园林景观意境,与建筑形成主题。

在植物配置和叠山筑水中,涵盖老庄哲理、佛道精义、六朝风流、诗文趣味影响浸润,从单纯写实向写意与写实相结合过渡。树木配置蓊郁苍翠,花卉布局姹紫嫣红,既体现天然野趣,也增加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要处理好西溪“三雪”胜景,即梅花(意寓香雪)、桃花(意寓绛雪)、芦花(意寓飞雪)。

我们充分考虑杭州西溪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从季相景观的要求出发,用银杏、无患子、枫香、乌桕、鸡爪槭、红枫、红叶小蘖、金叶女贞、水杉、青枫、山膀胱、红花檵木等树种;以观花、观果为重的景观多用梅、桃、西府海棠、樱花、梨、杜鹃、广玉兰、火棘、贴梗海棠、月季、合欢、紫藤、石榴、柿树、桅子花、茶花、金丝桃、紫荆、黄馨、迎春花、桂花、美国凌霄、木绣球、紫玉兰、白玉兰等;园内以高大乔木营造名园氛围,如香樟、白皮松、金钱松、黑松、柳杉、水杉、竹类、桂花、杜英、木兰科植物、合欢、喜树、乌桕、七叶树、无患子、樱花等,同时,配置一些低矮的乔灌木,如山茶、八角金盘、杜鹃、书带草、麦冬、十大功劳、水蜡、腊梅、火棘、常春藤、枸杞、六月雪等。

4.4 从室内外文化陈设布局上

以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为原则,通过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发掘整理研究分析,明确人文资源的地域特征和“遗传基因”,通过历史文化碎片整理、乡土民俗风情片段修复整治,从“形”和“神”两个角度出发,在布点、布局、形态、时代、材料、展示手法、展示效果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力求原汁原味地展示西溪二期的“人文神采”,传承和延续当地历史文脉。

木装修、家具、各种砖雕、木雕、漏窗、洞门、匾联、花街等配置上力求工艺精致,体现清李渔《闲情偶寄》“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胪列古玩,切忌排偶;幽静陈设,妙在日异月新”的意境。

精雕细镂的门罩和双角翘起的屋檐,蕴藏着无一雷同的室内装饰。屋面小瓦筒瓦,屋脊花色镂空,各种斗栱、飞檐翘角、门窗式样、雕刻装饰,油漆粉刷色彩简朴素雅,家具陈设严格按照时代特征进行布置,厅堂、偏殿、亭阁、楼榭等建筑人文布设,以功能需要为前提,做到端方、清雅、规整有度、雅俗相宜。

楹联、匾额、字画等,以“编新不如述旧,雕今不如刻古”为原则,我们通过向全国公开征集和专家定向征集的形式,围绕西溪文化特点,公开西溪文化调研资料,广泛征集楹联、匾额文稿,并在整理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评审、论证的形式把关、修改、确定,以确保楹联、匾额既体现西溪历史文化特质,又具备楹联匾额特有的文化艺术感染力。

在楹联、匾额配置上,通过建筑空间的细部处理,配合家具陈设与楹联诗词题咏,烘托出各文化景点的主题,以渲染西溪文化景点特有的平淡深远之气,深化人们对各文化景点诗情画意的理解。

至于碑文、石刻、砖雕、塑像等,我们也以各文化景点的特色性和差异性要求,力求形式多样,各呈特色而又整体兼容,体现其差异性,保证其完整性,确保文化陈设科学、合理、到位。

5 西溪文化景点的总体布局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作为杭州城市旅游发展举足轻重之人文景点,立足于西溪“梵、隐、俗、闲、野”的生态、人文、环境主基调,而其意境除萧散简静、疏朗雅致共性外,特别要强调其差异性,与西湖、西泠有所区分。

清钱詠《履园丛话园林》所录,“造园如作诗文,心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并以此得到“寄情赏、托灵性、娱休沐”的意境。因此,构筑名园的最高境界是美景胜迹如画卷、咫尺山林若天成,蹊径盘曲而绵延、峰峦奇秀显苍古,着重体现西溪田陌交联,沟渠相通,桃李茂密,桐竹成荫,河中多荷芡,池里富菱莲,还有孤峰丛莽的野趣横生,一派恬淡闲适的田园风光。而要达到上述效果,一在于建设者的深远立意,二在于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三在于施工者的巧夺天工。

我们立足西溪的保护和恢复,着力使西溪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在已恢复或将要恢复的西溪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民俗文化景点中,我们前期通过向全国公开征集并通过专家论证确定了西溪“七景两堤”。

5.1 七景

秋芦飞雪(一期已恢复):体现西溪秋日芦花飞扬似白雪飘舞,寓西溪秋雪庵“芦花弥望,风景清绝”的如画景致。既点明秋雪庵,又体现西溪秋日观芦的特色和意境。

高庄宸迹(二期将恢复):一方面着重体现西溪曾接待清康熙皇帝的空前盛况。宸,意即皇帝。以重大旅游事件定景名,一目了然,主题明确,能吸引游客眼球。另一方面体现高士奇寓居西溪,其私家园林“华贵、繁复、绮丽、雍容”特色,填补了杭州久已湮没的私家园林的缺憾,亦为西溪二期的一大看点。

渔庄烟水(一期已部分恢复,二期将予完善):体现西溪“一曲溪流一曲烟”意境,以及西溪的民风民俗,如水上婚礼、捕鱼、养蚕、酿酒等,一派喜乐详和。

河渚听曲(一期深潭口已部分恢复,二期将予完善):西溪是越剧北派艺人首演地,现已成立西溪越剧团。今后在河渚街蒋相公庙古戏台演出,以增添戏曲文化趣味。

深潭会舟(一期已恢复):体现深潭口“龙舟胜会”盛况。会舟之时,龙腾人跃,鼓乐齐飞,人声鼎沸,民风淳和。

曲水寻梅(二期将恢复,一期已恢复梅竹山庄、西溪梅墅两大赏梅景观):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说,“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现在的西溪,已补种各种梅花一千多本,不日既可行步赏梅花,也可乘舟赏梅花,别有情趣。西溪原为杭州三大赏梅胜地之一(孤山、灵峰、西溪原为杭州三大赏梅胜地)。取此景名,体现西溪曲水环绕,舟行赏梅的旅游独特性和差异性。

柿林秋色(一、二期作整体恢复):西溪秋色最为称奇,尤是夕阳西下之时,彩霞满天,红柿满树,真是天上、水中、地下,天光云影,染霜林醉,令人流连忘返。

除“七景”以外,二期还将恢复洪钟别业、交芦庵及厉杭二公祠、曲水庵、河渚街(蒋相公祠堂、陈聚兴染坊)等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民俗文化景点。

5.2 两堤

湿地文化篇7

    西溪之胜,集中体现在自然的山水文化、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良好的生态文化之中,以其静、其幽、其野、其韵而别开生面,独特鲜明。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是从践行科学发展观出发,在保护和建设中,严格按杭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生态优先、最小干预、修旧如旧、注重文化、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六大原则。一是要尊重自然,充分展示湿地生态环境的自然风采,坚持“生态优先”。二是要充分尊重现存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和环境,优化质量,彰显特色,把握“最小干预”。三是要传承历史、延续文脉,最大限度地保持该地域历史人文的“遗传基因”,体现“修旧如旧”。四是要尊重、发掘并且弘扬当地的历史文化,力求充分展示该地域的“人文神采”,突出“注重文化”。五是要坚持以保护为手段,实现为人类所享用的目的,凸显 “以人为本”。六是要将保护和利用导入良性的循环状态,持续追求生态、经济、社会三大领域的整体效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是杭州这个历史文化名城在城市科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是智慧的长河,它使人明智。要尊重历史、保护历史,才能科学地发展历史文化。城市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一个成熟的城市不能割断历史,每个时代都在城市建设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今天,在经历了无数的教训和挫折之后,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文化保护所承载的种种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现代化不仅仅意味着高楼大厦、地铁、立交桥、高架路,更要求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城市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现代化进程中极为珍贵的重要内容。

    1 西溪文化保护的意义所在

    恩格斯在评论托?卜莱尔的《过去与现在》一书时申明:“我们根本没有想到怀疑和轻视历史的启蒙: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

    西溪保护与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也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西溪文化的表征性体现在许多方面。既体现在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又体现在物质实体具象和精神文化空间,体现在各种无机或者有机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要素中,还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以及文化艺术、风俗习惯、节庆活动中。西溪的历史文化是积淀而成的,同时也是演绎着的、发展着的,这对杭州城市发展的未来无疑也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西溪的历史文化是需要人为有意识地保护的。美国城市历史学家刘易斯?曼弗德提到:城市的作用和贡献在于它能保存、流传和发展社会历史文化。南宋皇城遗址、大运河、钱塘江、西湖、灵隐寺、西溪,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都应该保护。保护好历史文化基因,才会使历史文脉得以传承,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失去了自己历史文化的城市,只会迷失发展方向。西溪文化资源也和其他的文化资源一样,因不可再生性、日益稀缺性,更显得难能可贵。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和近年来实施的西湖综合保护工程、运河综合保护工程一样,通过对历史文化的深入挖掘、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可以为杭州、浙江、全国乃至世界留下一块有纪念性的,值得人民深思的近代史迹,留下一片有利于城市环境改良的游赏休憩地。这是人类进步的行为和可以永载史册的事业。而与之相反,如果在城市建设中,隆隆作响的推土机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消失殆尽,那么就会使整个城市不仅失去了功能结构上的平衡,也会使一个城市的文化灵魂无所皈依,且给予世人心目中的文化情结以重创。

    西溪文化伴随着一个进化、优化的过程。保护人类创造和发现的优秀文化遗产、物质的和精神的文明结晶并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这有利于人类生存的社会结构形态优化和发展方向确立,因为,所谓“过时的东西”,相比之现在许多“时髦”的东西,除了某些材料不同外,无论是设计理念、基本原理和艺术手法都具有某种历史先进性。

    在西溪文化的挖掘中,我们发现,西溪文化保护利用中的环境和文化景观具有“隐形科学”的特质。我们应该而且必须,使其文脉得以保护、延续和发展,使其历史文化的特质蕴含在山水、建筑、景观、文化活动中继续保持其生命力。办事“思想领先”,绘画“意在笔先”。诸多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中,影响力最大者,莫过于“思想”观念,尤其是上层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价值观。它会以一种强大的、无形的或有形的力量作用于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在城市建设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进程中,虽说从来也不乏“文化保护”观念,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被如此高度重视。

    翻开历史的书卷,后朝破坏前朝的城池宫殿,是中国古代的传统恶习和极其有害的思想观念。但历史文化破坏与保护的矛盾运动始终没有停止过。按常规,乱世则破坏,盛世则建设。然而事物的表现并非绝对如此。有时乱世也有保护,盛世也有破坏现象。在某种程度上盛世的破坏现象更严重:规模大、来势狠、波及面广、持续时间长,且无可逆性,难于制止,连环境根基也破坏得十分彻底,社会组织系统化的破坏性甚于不可预计的天灾人祸。杭州在元朝、太平天国和清朝,古都的历史遗存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南宋皇城经元兵的一把大火,将九里皇城灰飞烟灭,世人只能从史记里捕捉到雪泥鸿爪。太平天国时期,也对西湖的山山水水进行了无可挽回的破坏。清代大兴旗营,使西湖受到了重创。解放以后,又经历了“大跃进”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可谓杭州历史文化的大悲哀期。

    我们说,西溪历史文化的保护运动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尤其是随着保护工程的推进,其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建筑、园林、环境等,同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十分密切,其时空跨度、其影响广度、其信息强度、其意象深度均不可小觑。如果说,杭州是一幅“清明上河图”,那么西溪就是其中最美的画卷之一。所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的实施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杭州的历史文化建设,何只“百年大计”!

    2 西溪生态价值与人文价值的体现

    西溪,历史上泛指东起古荡西至留下,南临老和山、北高峰、小和山上脊以北丘陵缓坡地带,北至余杭塘河两岸的水网平原。《西溪志》曰:“西溪,在石人岭至秦亭山一带岗峦以北,源出留下小和山,流经状元峰、灵峰山、将军山、秦亭山,绕古荡经松木场北折,汇入余杭塘河,全长15公里,溪流小而狭窄,而多深曲,颇富江南水乡田园风情”。据《南漳子》载:“当天目山下流积冲,潴为巨泽,蛟之所出没”。 这里水网交错,河渚重叠,芦荻茂密,水鸟栖息,被誉为杭州“城市之肾”,是罕见的城市次生湿地。

    西溪已有1000多年历史。环境优美、古迹众多,人文资源丰富。自唐代以来,西溪就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西溪探梅”为西湖十八景之一。西湖与西溪,历来被称为“姐妹双姝”,着名的园林大师陈从周先生把西溪看成是副西湖,历史上曾与西湖、西泠并称杭州“三西”。

    千百年来,西溪在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多鱼塘为主体的自然与人工湿地,有着较为独特的自然与人工湿地生态特征,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湿地、农耕湿地、文化湿地于一体的国家湿地。

    正因为如此,西溪的保护工程首先是生态工程,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期工程自2003年8月正式启动,历时一年零十个月,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一期对外开放,西溪的生态系统得以修复,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城市之肾”重新发挥出强劲的功能,众多鸟类又找回它们栖息的天堂,植物更加郁郁葱葱,西溪湿地美景重现世人面前。西溪湿地综合保护一期工程的成功实施,形成了生态保护培育区,保护了现有的池塘、湖泊、林地、植被,创造了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形成了各类生物的栖息地。

    西溪的保护更是文脉工程。如果说生态环境的改善使西溪焕发出活力和青春,那么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利用则使西溪有了活的灵魂。西溪文化以其“梵、隐、俗、闲、野”而独具特色,西湖区委、区政府为保护西溪文脉传承,率先在重大工程采取“文化前置介入”的方法,组成专家组,成立文化调研和文化遗存挖掘两大工作机构,对西溪的历史文化和文化遗存进行抢救性发掘,取得了丰富而翔实的调研材料,收集数以千计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农桑渔耕实物。

    经过艰苦而充分的调查考证,西溪有很多文化内涵被我们重新认知。西溪湿地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汉晋,发展于唐宋,兴盛于明清、民国初期,衰落于抗战时期。西溪文化底蕴丰厚,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必经之处。“古荡西溪天下闻”,这是明代着名散文家张岱所誉。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曾为交芦庵题名,并为秋雪庵的弹指楼题“弹指楼开”匾额。康熙皇帝南巡驻跸“西溪山庄”,赐题“竹窗”两字。西溪历史上迦蓝林立,钟磬相闻,高僧云集,释学昌盛,精舍宏开,梵音不绝,据《西溪梵隐志卷二?纪刹》载,有报先寺、永兴寺、古夕照庵、永乐庵、曲水庵、秋雪庵等大小寺、庙、庵、院等140余所。耕桑灌植,渔歌相闻,民俗文化内容丰富,着名的龙舟胜会、西溪拳船、蒋村武术、龙狮滚灯、东岳庙会、词人祭祀等都极具地方特色。竹荫梅栖,隐者幽居,自唐宋而下,多有名士游历和隐居西溪,有记载的如帝王将相、名士文豪、高僧名道就不下两百人。其中着名的有赵构、康熙、苏轼、赵孟頫、鲜于枢、董其昌、冯梦桢、厉鹗、杭世骏、古德法师等。

    西溪如苎萝美人,未入吴宫,澹冶出娴,自然绝世。晚清翰林朱祖谋曾有“溪水何缘也姓西?淡妆浓抹总相宜”之句,可见西溪的文化底蕴与西湖同等丰厚,而又有别于西湖。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西湖是杭州的文化宝库,那么,西溪则是杭州的文化沃土。

    以《西溪湿地综合保护总体规划》为依据,在西溪湿地一期保护工程中,重点凸显水景特色,在东起深潭港、西至长家滩、南起沿山河、北至朝天暮港及新开河的西溪综合保护工程核心区块内,西溪湿地特有的水域景观、地貌景观、植物景观,丰厚的历史人文景观得以恢复。其中,重点恢复了秋雪庵、西溪梅墅、梅竹山庄、西溪草堂、泊庵、西溪水阁、深潭口、百家溇、烟水渔庄、烟水庵等十大人文景点。这些历史、民俗文化景点的恢复,对于传承历史文脉,保护和利用西溪的历史文化,发展西溪的旅游文化已凸显出其特有的价值。目前,西溪湿地公园已接待游客162.68万人次。西溪一期开园以来先后接待江泽民、李鹏、乔石、尉健行、李岚清、吴仪、曾培炎等中央领导29人次,国家有关部委领导88人次,省内外政府考察团、境外考察团47450人次。2006年7月,国际湿地公约秘书长皮特?布里奇华特考察西溪湿地后指出:“西溪湿地综合保护这项宏大工程,已经为全球其他湿地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也为21世纪全球各地进行城市中湿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模式”。在2007年的“世界湿地日”讲话中,布里奇华特特别提出:“我希望杭州的西溪湿地也能被命名为国际重要湿地,作为水产池塘类型的代表”。

    3 以文化为龙头,倾力打造西溪特色文化

    越是民族的文化,也越是世界的文化;越是有特色的文化,越有其强劲的时代性和生命力。2006年5月,杭州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西溪湿地二期工程。西湖区委、区政府立足生态、文脉、民心三大工程,把“文化先行”一以贯之,进一步深化对西溪文化的挖掘、保护和传承。同时,紧抓特色,从差异中体现西溪文化的独特内涵与魅力。

    3.1 树立大西溪理念

    作为大西溪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溪一、二期的保护工程,我们既注重与整体湿地生态和人文历史背景相符合,又从“人有我新”,“人无我有”的差异性要求,坚持“保存历史真实性,凸显风貌完整性,彰显人文自然融合性,体现生活延续性”的原则,捡起“历史的碎片”、“文明的碎片”,再现西溪胜景,延续西溪文脉。把历史文化中优秀的人文理念,融进园林景观的营造中,构筑充满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空间,从而成为杭州又一张金名片,提升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3.2 体现其总体差异性

    我们在西溪文化的总体挖掘中注意到两类差异:一是地域距离差异,二是实质内容差异。前者是暂时的,后者却是永恒的。文化具有的地域性、民族性越强,对求新、求奇、求知的旅游者来说,感召力和吸引力也就越大。所以,我们努力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以特色取胜,力避因雷同,从差异中体现内在价值。

    3.3 体现其特色性

    我们说,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而特色则是其生命线,没有特色,也就会失去生命力。这就要求我们树立精品意识,坚持唯一、最佳的特色原则。

    ⑴它的地理位置处在“湿地”之中。它离不开水,正如鱼水关系一般。但它又不同于海边、江边、湖边。它身处港湾鱼塘内,在建筑布局中,我们更多地考虑“沿河而筑”,或是水中之景,以处理好水面与陆地的协调融汇,使建筑与环境情景交融。

    ⑵它有历史渊源。现在的“西溪”,是历史上“西溪”的延伸,其文脉是相通传承的。所以“西溪”必须有“古”的元素和遗存,不是一个完全新建的“假古董”,而是经过合理的保护利用使之文脉相承,生命相续。

    ⑶西溪湿地不是一个纯粹的游览观赏区,游览观赏只是其一个功能,更重要的是一种亲身体验与感悟,所以要有“人间烟火”,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参与性,使游客能体验西溪生活、生产活动的场景,以便与游人交流、沟通。同时,我们更注重其科研、教育等综合性功能的运用。

    ⑷西溪以物质为载体,其深蕴的名人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渔耕文化等等,都要通过物质的、非物质的形态,各种文化的、节庆的活动充分展示出来,参与进去。它所开辟的是文化性极强的旅游活动,或是旅游性极强的文化活动。如:词人祭祀、龙舟胜会、赏梅节、开柿节等,使西溪文化在其独特的旅游文化中得以体现。

    4 独具匠心,营造西溪文化“金名片”

    经过深入挖掘西溪文化,我们对二期中要恢复的西溪文化景点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构思,无论是营造环境、建筑风格、布景造园、筑山理水、文化陈设等,都以西溪文脉传承为主线,以西溪文化特色展现为要求,精心打造西溪文化“金名片”。

    4.1 从总体恢复上

    西溪二期综保工程绝不是营造一个主题公园,在建筑设计上,我们按“随方制象,各有所宜;宁古无时,宁朴无巧,宁俭无俗”,总体须体现“门庭雅洁,室庐清靓。亭台具旷士之怀,斋阁有幽人之致”。在细节上,如对入口、步行道、通道、围墙、门楼、穿堂、庭院、牌楼等节点的布设,要吻合西溪历史传统风貌,彰显“寓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意境。

    如:洪钟别业建筑针对洪氏家族的人文背景,吸取明代士人宅园元素及制度。高庄建筑汲取明末至清中期京城官宅的特点和清代文人宅园的元素,以及明清时期女子艺文活动的生活场景,主体建筑风格反映清盛期官宦宅园特点。“两庵”总体按照寺观园林风格营建,曲水庵风格力求简素,交芦庵力求体现文人园林特色。建筑组群之间主次分明,构成有节奏的变化,并通过曲折幽致的布局以丰富整体景观。蒋相公祠以民间祠堂形制,设戏台等。而河渚街以蒋村街市原有风貌为蓝本,突出体现其水乡集市的独特风情。

    4.2 从施工要求上

    4.2.1 组织严密精细的施工作业。西溪湿地的综合保护工程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建设项目,施工要求高,专业多,施工交叉多,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工种间的密切配合方能完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有详尽的施工方案,这能避免施工中出现一些不必要的缺憾。各工种施工时,对景点建筑设计及外部景观环境设计的构思进行整体理解,避免从单一的工种层面理解,力求把设计的整体关系和构思通过各工种的相互衔接与默契的配合来实现设计意图,严格按图施工。

    4.2.2 高超一流的施工队伍选择。西溪湿地文化景点的建设,既然作为传统古典园林建设项目,专业性强,工艺复杂,特殊要求高,是西溪工程能否引人入胜的点睛之笔。因此,我们选择国内从事过古典园林建设的施工企业。同时,在施工中,设计单位派驻专业人员,实施现场指导与监督,以确保质量。

    4.2.3 注重严格规整的施工工艺要求。在施工中配备高水准的把作师傅,这是传统古典园林施工的关键。由于其大木作、小木作、雕刻、砖细、油饰、叠石、植物等专业工种多,因此要有从事传统建筑、古典园林施工多年,对传统工艺有足够造诣、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来精心把握。大木、小木、水作、砖细是建筑上的一个构件,木雕、泥塑、砖雕是建筑上的装饰品,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中国古建筑的精粹所在,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因为,工匠的个人修养与操作技艺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普通的建筑构件能否转换成一个艺术品,更是能否打造传世名园的重中之重。所以,我们严把施工关,使设计与施工实现“无缝焊接”。

    4.3 从园林意趣构造上

    江南园林的理景特色在于运用中国传统的多种艺术手段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空间艺术,即运用叠山、理水、建筑、花木、陈设、家具、诗文、绘画、雕刻等要素,营造出一种意蕴深邃、内涵丰富的人文环境。因此,我们十分重视借景、掇山、理水、植物配置等综合要素的把握。

    4.3.1 借景——园因景而灵

    立足于西溪的郊野园林,既保持幽静特色又充分利用周围环境地形地貌,以确定园林布局和主景,巧妙运用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等借景手法:例如高庄北临生态廊道,宜借景;东接东家漾梅道,可观景;西靠南漳溪,需障景;南则远借老和山一带诸峰之景。在空间的处理上使之多样又富于变化,为定观组景、动观组景以及对景、框景、透景创造更多的条件。总体来说利用水体、建筑、绿化、叠石等元素通过围合、遮挡和曲折、引入的手法使景观富于层次和深度,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有机结合。

    4.3.2 掇山——园因山而隐

    要按照计成《园冶》的“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文震亨《长物志》的“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等造园思想。大山用土小山用石,洪园构土成山岗,是为竹坞梅岭;峰石累叠成崩云,以显磅礴气势,宅院以堆叠山体为依托按轴线展开。郊野园林叠山,以少总多,寄情诗文,托意丹青,尽收山水之色。

    4.3.3 理水——园因水而活

    在筑山理水时,充分考虑湿地地势多为平缓低洼,少有起伏,难免单调。水面大则分,小则聚;分则潆洄,聚则浩渺。因此,随地形及景色之变化,借湖山为背景,采取分段聚集。如高庄、洪园、交芦庵在保留鱼鳞状肌理的水塘和茭白地的基础上,利用洲、岛、桥、堤、荡、滩、木栈道等手法将大水面划分为若干不同形状、有聚有散的水域,以建筑相邻环分水面,分聚结合,动静相间,使江南水乡湿地烟水迷离、亲切幽邃的气氛尽现,应合“一曲溪流一曲烟”和“西溪之胜,独在于水”的特点。池岸驳以植物、木桩,具朴实郊野特色;梅堤、画桥、芦汀天光云影,邀月引云,更添幽邃深隐。

    4.3.4 植物:园因树而秀。高庄、洪园、交芦庵、曲水庵等文化景点在外观上既保持西溪特有的柿基、梅道、桑畦等特色景观,又结合诗格与画理营造传统园林景观意境,与建筑形成主题。

    在植物配置和叠山筑水中,涵盖老庄哲理、佛道精义、六朝风流、诗文趣味影响浸润,从单纯写实向写意与写实相结合过渡。树木配置蓊郁苍翠,花卉布局姹紫嫣红,既体现天然野趣,也增加浓郁的生活气息。尤其要处理好西溪“三雪”胜景,即梅花(意寓香雪)、桃花(意寓绛雪)、芦花(意寓飞雪)。

    我们充分考虑杭州西溪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从季相景观的要求出发,用银杏、无患子、枫香、乌桕、鸡爪槭、红枫、红叶小蘖、金叶女贞、水杉、青枫、山膀胱、红花檵木等树种;以观花、观果为重的景观多用梅、桃、西府海棠、樱花、梨、杜鹃、广玉兰、火棘、贴梗海棠、月季、合欢、紫藤、石榴、柿树、桅子花、茶花、金丝桃、紫荆、黄馨、迎春花、桂花、美国凌霄、木绣球、紫玉兰、白玉兰等;园内以高大乔木营造名园氛围,如香樟、白皮松、金钱松、黑松、柳杉、水杉、竹类、桂花、杜英、木兰科植物、合欢、喜树、乌桕、七叶树、无患子、樱花等,同时,配置一些低矮的乔灌木,如山茶、八角金盘、杜鹃、书带草、麦冬、十大功劳、水蜡、腊梅、火棘、常春藤、枸杞、六月雪等。

    4.4 从室内外文化陈设布局上

    以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为原则,通过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发掘整理研究分析,明确人文资源的地域特征和“遗传基因”,通过历史文化碎片整理、乡土民俗风情片段修复整治,从“形”和“神”两个角度出发,在布点、布局、形态、时代、材料、展示手法、展示效果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力求原汁原味地展示西溪二期的“人文神采”,传承和延续当地历史文脉。

    木装修、家具、各种砖雕、木雕、漏窗、洞门、匾联、花街等配置上力求工艺精致,体现清?李渔《闲情偶寄》“窗棂以明透为先,栏杆以玲珑为主;胪列古玩,切忌排偶;幽静陈设,妙在日异月新”的意境。

    精雕细镂的门罩和双角翘起的屋檐,蕴藏着无一雷同的室内装饰。屋面小瓦筒瓦,屋脊花色镂空,各种斗栱、飞檐翘角、门窗式样、雕刻装饰,油漆粉刷色彩简朴素雅,家具陈设严格按照时代特征进行布置,厅堂、偏殿、亭阁、楼榭等建筑人文布设,以功能需要为前提,做到端方、清雅、规整有度、雅俗相宜。

    楹联、匾额、字画等,以“编新不如述旧,雕今不如刻古”为原则,我们通过向全国公开征集和专家定向征集的形式,围绕西溪文化特点,公开西溪文化调研资料,广泛征集楹联、匾额文稿,并在整理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评审、论证的形式把关、修改、确定,以确保楹联、匾额既体现西溪历史文化特质,又具备楹联匾额特有的文化艺术感染力。

    在楹联、匾额配置上,通过建筑空间的细部处理,配合家具陈设与楹联诗词题咏,烘托出各文化景点的主题,以渲染西溪文化景点特有的平淡深远之气,深化人们对各文化景点诗情画意的理解。

    至于碑文、石刻、砖雕、塑像等,我们也以各文化景点的特色性和差异性要求,力求形式多样,各呈特色而又整体兼容,体现其差异性,保证其完整性,确保文化陈设科学、合理、到位。

    5 西溪文化景点的总体布局

    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作为杭州城市旅游发展举足轻重之人文景点,立足于西溪“梵、隐、俗、闲、野”的生态、人文、环境主基调,而其意境除萧散简静、疏朗雅致共性外,特别要强调其差异性,与西湖、西泠有所区分。

    清?钱咏《履园丛话?园林》所录,“造园如作诗文,心使曲折有法,前后呼应,最忌堆砌,最忌错杂,方称佳构”,并以此得到“寄情赏、托灵性、娱休沐”的意境。因此,构筑名园的最高境界是美景胜迹如画卷、咫尺山林若天成,蹊径盘曲而绵延、峰峦奇秀显苍古,着重体现西溪田陌交联,沟渠相通,桃李茂密,桐竹成荫,河中多荷芡,池里富菱莲,还有孤峰丛莽的野趣横生,一派恬淡闲适的田园风光。而要达到上述效果,一在于建设者的深远立意,二在于设计者的匠心独运,三在于施工者的巧夺天工。

    我们立足西溪的保护和恢复,着力使西溪的历史文化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在已恢复或将要恢复的西溪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民俗文化景点中,我们前期通过向全国公开征集并通过专家论证确定了西溪“七景两堤”。

    5.1 七景

    秋芦飞雪(一期已恢复):体现西溪秋日芦花飞扬似白雪飘舞,寓西溪秋雪庵“芦花弥望,风景清绝”的如画景致。既点明秋雪庵,又体现西溪秋日观芦的特色和意境。

    高庄宸迹(二期将恢复):一方面着重体现西溪曾接待清康熙皇帝的空前盛况。宸,意即皇帝。以重大旅游事件定景名,一目了然,主题明确,能吸引游客眼球。另一方面体现高士奇寓居西溪,其私家园林“华贵、繁复、绮丽、雍容”特色,填补了杭州久已湮没的私家园林的缺憾,亦为西溪二期的一大看点。

    渔庄烟水(一期已部分恢复,二期将予完善):体现西溪“一曲溪流一曲烟”意境,以及西溪的民风民俗,如水上婚礼、捕鱼、养蚕、酿酒等,一派喜乐详和。

    河渚听曲(一期深潭口已部分恢复,二期将予完善):西溪是越剧北派艺人首演地,现已成立西溪越剧团。今后在河渚街蒋相公庙古戏台演出,以增添戏曲文化趣味。

    深潭会舟(一期已恢复):体现深潭口“龙舟胜会”盛况。会舟之时,龙腾人跃,鼓乐齐飞,人声鼎沸,民风淳和。

    曲水寻梅(二期将恢复,一期已恢复梅竹山庄、西溪梅墅两大赏梅景观):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说,“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现在的西溪,已补种各种梅花一千多本,不日既可行步赏梅花,也可乘舟赏梅花,别有情趣。西溪原为杭州三大赏梅胜地之一(孤山、灵峰、西溪原为杭州三大赏梅胜地)。取此景名,体现西溪曲水环绕,舟行赏梅的旅游独特性和差异性。

    柿林秋色(一、二期作整体恢复):西溪秋色最为称奇,尤是夕阳西下之时,彩霞满天,红柿满树,真是天上、水中、地下,天光云影,染霜林醉,令人流连忘返。

    除“七景”以外,二期还将恢复洪钟别业、交芦庵及厉杭二公祠、曲水庵、河渚街(蒋相公祠堂、陈聚兴染坊)等自然生态、历史人文、民俗文化景点。

    5.2 两堤

湿地文化篇8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11 ― 0061 ― 02

一、建议的提出

1992年7月31日,中国正式加入《湿地公约》,每年的7月31日成为中国湿地的重要纪念日。为此《全面提升齐齐哈尔市节庆会展活动规模质量对策研究》重大决策咨询项目课题组建议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以中国加入《湿地公约》为时间节点,向有关方面申请承办“首届中国湿地节”,并以此为契机发起成立“中国湿地生态旅游协会”,签订《集群开发、资源共享协议书》,促进扎龙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走集群发展的道路。

二、我国湿地景观多样,富藏旅游资源,湿地旅游方兴未艾

湿地是地球上有着诸多功能的、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我国湿地面积占世界10%,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目前中国已经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共有41处,它们分别是:1.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2.吉林向海自然保护区;3.海南东寨港自然保护区;4.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5.鄱阳湖自然保护区;6.湖南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7.香港米埔和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8.黑龙江洪河自然保护区;9.黑龙江兴凯湖部级自然保护区;10. 黑龙江三江部级自然保护区;11.内蒙古达赉湖自然保护区;12.内蒙古鄂尔多斯遗鸥自然保护区13.辽宁大连部级斑海豹自然保护区;14.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15.江苏盐城自然保护区;16湖南汉寿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17.湖南南洞庭湖湿地和水禽自然保护区;18.上海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19广东惠东港口海龟部级自然保护区;20.广东湛江红树林部级自然保护区;21.广西山口部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22.辽宁双台河口湿地;23.云南大山包湿地;24.云南碧塔海湿地;25.云南纳帕海湿地;26.云南拉什海湿地;27.青海鄂凌湖湿地;28.青海扎凌湖湿地;29.麦地卡湿地;30.玛旁雍错湿地;31.上海长江口中华鲟湿地自然保护区;32.广西北仑河口部级自然保护区;33.福建漳江口红树林部级自然保护区;34.湖北洪湖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35.广东海丰公平大湖省级自然保护区;36.四川若尔盖部级自然保护区;37.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38.黑龙江七星河部级自然保护区;39.黑龙江南瓮河部级自然保护区;40.黑龙江珍宝岛部级自然保护区;41.甘肃尕海则岔部级自然保护区。这些湿地含盖了我国各种不同的湿地形态,每一处湿地除了具有一般湿地的普遍表征之外,又都具有各自的特点。由于每处湿地自身特色的呈现,形成了我国绚丽多彩的湿地景观。

随着湿地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出来,湿地的生态之美也日益被人们所认知,人们亲近湿地、感受湿地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湿地生态旅游已经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的新主题,它所提供的旅游服务与产品也日益成为旅游市场的新宠。当我们利用百度进行搜索,有关湿地旅游的词条会目不暇接地通过网页展现出来,全国各地建立的湿地生态旅游的景区、景点难于计数。这些景区景点纷纷利用自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经营方略打造特色,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宣传,扩大知名度和影响,以期在市场竞争中形成优势。但在发展中个别地方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缺乏科学的规划,出现了对湿地原始生态的破坏,没有将湿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同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湿地保护机构与湿地资源的开发、经营单位经常出现工作方向上的矛盾,而各个方面又都有各自的政策、法律方面的依据。保护区在面对这些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时,处境尴尬,力不从心。一些湿地资源的开发、经营单位为迎合游客不合理需求,让游客玩得“舒心”、“随意”,不惜以破坏湿地为代价,甚至有的地方在湿地放养家禽,加大了野生物种被传染疾病的可能性……因此,在分散个体竞争的环境下,每个景区、景点单位的竞争成本越拼越高,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却每况愈下。如何变个体竞争为集群并进,实现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成为我国湿地旅游进一步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三、举办中国湿地节,推动扎龙湿地旅游走集群发展道路

扎龙湿地作为部级自然保护区因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人工繁育基地,而为齐齐哈尔赢得了“鹤乡”的美誉。同时龙安桥国家湿地公园、明星岛国家湿地公园、泰湖国家湿地公园、讷河市雨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等为我市湿地旅游资源的集群开发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和广阔的空间。

我市是湿地资源比较丰富的城市,湿地的类型也比较多样,地理分布也比较均衡,这是对湿地旅游资源进行集群开发的有利条件,也是我市在全国湿地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优势所在。我市湿地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仅仅满足于吸引本地游客,更需要吸引全国各地乃至国外的游客。如何让全国各地及国外游客能够了解我市的湿地,吸引他们来我市进行湿地旅游?将我市的湿地旅游资源纳入全国湿地旅游的大系统中进行全局性的规划和开发,和全国各处湿地旅游景区、景点携手合作,共同走集群发展道路,将是我市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一个有效途径。具体做法如下:

1.举办“首届中国湿地节 ”

2009年7月,杭州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杭州市以此为契机,于当年11月举办了首届中国湿地文化节。中国湿地文化节由国家林业局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于2011年10月在江苏无锡举办。依照惯例,2015年将是第四届中国湿地文化节的举办年。扎龙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最早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其名字列于名录的第一位。我市与湿地文化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对此,我市可以考虑申办第四届中国湿地文化节,并通过创新性的工作将活动的主题拓展为中国湿地节,即将第四届中国湿地文化节变更为首届中国湿地节。

由于我国于1992年7月31日中国正式加入《湿地公约》,扎龙自然保护区等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因此每年的7月31日就成为我国湿地的重要节日。利用7月31日这样一个特定的时间节点,通过庆典、论坛等形式来纪念我国加入《湿地公约》这一重要事件,共谋我国湿地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大计,有理由成为一项重要的节庆活动。为此课题组建议我市有关方面,抓住机遇,通过履行相关程序,取得第四届中国湿地文化节的承办权,并通过主题的拓展,将其打造成为“首届中国湿地节”这样一项国家等级的重要节庆活动。

该活动延承以往惯例,由国家林业局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作为承办单位,邀请全国湿地管理、保护、开发机构和各个湿地旅游景区、景点单位的相关领导、学者、专家参加,在齐齐哈尔举办“首届中国湿地节暨第四届中国湿地文化节”,将“集群、保护与共享”确定为首届论坛的主题。通过主题歌征集、标识征集、主题论坛、湿地观光、成立机构、签订协议、文艺演出等活动纪念我国加入《湿地公约》这一重要事件。

2.成立“中国湿地生态旅游协会”

作为首届“中国湿地节”的重要活动之一,由扎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扎龙湿地旅游机构作为发起单位,邀请全国各个湿地旅游景区、景点单位加盟,成立“中国湿地生态旅游协会”,签订《集群开发、资源共享协议书》。该协会活动宗旨是促进全国湿地旅游资源的集群开发与保护,加强各个湿地旅游服务机构作为会员单位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在自愿原则的基础上,会员单位统一使用服务标准,统一配送、销售旅游商品,统一使用旅游服务品牌、商标标识,通过建立协会网站共用网络平台、共享媒体资源,通过协议约束力的发挥共同为湿地保护承担责任。

3.积极推进“鹤文化”成为“湿地主题文化”

湿地文化篇9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湿地公园是指拥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以湿地景观为主体,以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为核心,兼顾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展示、科普宣教和湿地合理利用示范,蕴涵一定文化或美学价值,具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可供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和生态旅游,并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湿地区域。根据湿地公园的内涵和形成过程,将湿地公园分为自然湿地公园和城市湿地公园两大类。城市湿地公园是在城市或城市附近利用现有或已退化的湿地,通过人工恢复或重建湿地生态系统,按照生态学的规律来改造、规划和建设,使其成为自然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同时使城市本身也成为一个“生态城市”。截止到2009年1月,我国已经建设和获得批准建设的部级湿地公园达到68个,其中国家湿地公园为38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为30个。

城市湿地公园在特定的区域规划,就应与当地的气候环境,当地的人文特色相呼应。对湿地公园的规划研究,首先是对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保护,各个设计要素的设计要符合生态系统这个整体,从当地原有的环境中找到有地方特色的组成部分,再加以组合成型。其次就是与当地的文化联系在一起,才能体现城市特色。湿地系统,与其他生态系统一样,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组成。在对湿地景观的整体设计中,应综合考虑各个因素,以整体的和谐为宗旨,包括设计的形式、内部结构之间的和谐,以及它们与环境功能之间的和谐,才能实现生态设计的目的。设计过程中应在保护原有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的基础上,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因此,湿地景观设计必须以生态优先为基础,既保证设计符合普遍的景观美学原则,又将生态设计理念充分体现在景观设计的尺度和实施中。利用原有的景观因素进行设计,是保持湿地系统完整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利用原有的景观因素,即利用原有的水体、植物、地形地势等构成景观的因素,这些因素是构成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2湿地公园建设的总体布局

2.1湿地公园整体区域的规划

划定湿地公园的范围和功能分区,确定保护对象与保护措施,测定环境容量和游人容量,规划游览方式和路线,制定科普、游览活动内容。将该湿地公园的南区划分为自然生态区、生活休闲区、服务管理区。自然生态区主要以生态为主要特征,主要包括湿地保育区、湿地生态功能展示区,以湿地景观和生态化植被作为具体的表现式形成生物多样性为特色的游憩区;生活休闲区主要为市区居民及游客提供较为集中的活动场地与空间,如观鸟、垂钓等活动的区域;服务管理区主要为在湿地生态特征不明显或非湿地区域建设的可供游客进行休憩、餐饮、娱乐等活动,以及管理机构开展科普宣传和行政管理工作的场所。

2.2湿地公园驳岸的建设

驳岸的处理对于以水为主题的景观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岸线根据地形等高线自然形成,对其做出适当修整、美化处理,考虑其丰水、常水和枯水的变化,对驳岸显现的景观,充分考虑。因此,大部分水岸以自然斜坡为主,根据功能与景观的要求分为:木桩驳岸、块石驳岸、平台驳岸等等,而部分在岸边设计栈道,作为三个功能区衔接“桥梁”。在栈道内及观赏亭安置长条凳、湿地功能的宣传牌及扩音器,这样既可以达到提供游人休憩的场所,还可以宣传湿地公园的休闲、娱乐、观光之意。在木栈道一侧旁规划一条湿地文化长廊(湿地科学知识、湿地演替历程、湿地植物种类、湿地在城市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等等各方面的宣传牌及雕塑)。

2.3湿地公园设计方案

湿地公园的建设必须以不破坏湿地的自然良性演替为前提,坚持少建设、多修复、少人工、多自然,实现对生态平衡的最小干预,维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设计的结构要顺应自然环境结构: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显得朴实、自然,园区的各种建筑与湿地的地形地貌相顺应。

湿地公园要充分利用湿地的自然与生物景观,结合人文景观,进行休闲体验的设计。在保护与恢复并举的同时,展示湿地公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特色,营造绿色生态廊道。除了要继续发挥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保护价值、保持其生态环境及水域景观的优美舒适之外,还要充分发挥湿地的宣教功能,发挥其科普教育的价值。湿地公园在景观设计上应该有意识的结合科普教育功能,向游客传递湿地知识、生态知识。管理者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固定路线以及完善标识牌等解说系统建立完善的室内、室外体验系统,进一步挖掘景观的科普教育价值。比如室外可以建立湿地探索体验园、湿地宣教长廊、湿地文化长廊、湿地净化功能展示区;室内进一步完善湿地博物馆的设计,也可以借助声像、图片、实物等宣传资料。

湿地文化篇10

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介绍称,“一带”,即打造“镜泊湖”、“兴凯湖”湿地旅游集群,形成万顷松江湿地、百里生态长廊,建设城市自然湿地示范区;“两湖”,即打造“镜泊湖”、“兴凯湖”湿地旅游集群;“三网”,即构建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腹地“挠力河大沼泽湿地旅游网”、“乌裕尔河河湖湿地旅游网”,以及“大小兴安岭森林湿地旅游网”;“两边”,即开发“黑龙江界江边境湿地旅游带”、“乌苏里江界江边境湿地旅游带”界江湿地旅游。

其中,“一带”含湿地自然保护区16个,湿地公园18个。自东向西沿绥滨两江、富锦沿江、黑鱼泡、佳木斯沿江、蚂蚁河三角洲、呼兰河口、哈东湿地、肇东沿江、肇源沿江等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辐射绥滨两江湿地、三环泡、安邦湿地、太阳岛湿地、金河湾湿地、肇源沿江湿地。

“两湖”含湿地自然保护区5个,湿地公园3个。以镜泊湖辐射至龙凤湖湿地、六合湿地;兴凯湖辐射至桃山湖湿地。同时,以兴凯湖、塔头湖、海林莲花湖、六峰湖、小北湖、镜泊湖为支点,形成了区域湿地旅游集群。

“三网”中,乌裕尔河河湖湿地旅游网含湿地自然保护区17个,湿地公园8个,以五大连池、哈拉海、扎龙为重点,分布着五大连池、哈拉海、乌裕尔河、明水、扎龙、龙凤、太湖、古太湖、青冈靖河等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挠力河大沼泽湿地旅游网含湿地自然保护区5个,湿地公园2个,以挠力河、七星河为重点,分布着挠力河、三环泡、七星河、倭肯河、桃山湖等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森林湿地旅游网含湿地自然保护区21个,湿地公园11个,以红星、友好、大沾河为中心形成湿地旅游集群。

“两边”含湿地自然保护区20个,湿地公园12个。自北向南分布着九曲十八弯、呼玛河源、公别拉河、茂兰河口、黑瞎子岛、三江口、大佳河、东方红、珍宝岛等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

发挥高寒湿地独特魅力开发旅游养生探险新项目

笔者从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获悉,我省拥有556万公顷自然湿地,占全国自然湿地总面积的1/7,形成了全国最大的湿地保护管理网络。我省87个湿地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中,有23个部级自然保护区、64个省级自然保护区;58个省级以上湿地公园中,有41个部级湿地公园、17个省级湿地公园。

依托于这些丰富的湿地生态资源,我省将围绕“醉美大湿地・魅力黑龙江”主题,依托于“一带”、“两湖”、“三网”、“两边”湿地生态旅游建设新格局。以湿地文化、民族文化、乡村文化、时代变迁为线索,以高寒湿地的独有魅力为基础;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重点突破、培育特色,整合优化、区域联动,科学管理、合理利用的指导原则下,探索和开发湿地生态体验、养生度假、探险猎奇等旅游项目。通过加强湿地保护交流和国际合作,塑造黑龙江省生态旅游龙头产品,提升龙江湿地世界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最具龙江特色的“中国湿地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湿地生态旅游体验地”。

(东北网)

“一带”

松花江沿线湿地:主打都市生态和金源文化,穿起18个湿地公园

松花江沿线湿地生态旅游带以肇源湿地为起点,以哈尔滨为龙头,串联沿线16个湿地自然保护区和18个湿地公园,带动松花江沿线湿地旅游,建设湿地游憩空间。

[旅游特色]大都市与河流湿地(松花江)、金源文化

[规划线路]肇源湿地保护区-莲花湖国家湿地公园-肇东湿地保护区-太阳岛湿地-湿地徒步游-阿勒锦岛-湿地博物苑-呼兰河口湿地-巴彦江湾湿地公园-宾县二龙湖湿地公园-木兰白杨木河口湿地公园-通河二龙潭湿地公园-富锦湿地公园-同江三江口湿地公园

“两湖”

镜泊湖、兴凯湖:赏独特火山湖风光,大界湖边来“看海”

镜泊湖、兴凯湖湿地生态旅游集群,以镜泊湖火山湖泊、兴凯湖构造湖泊湿地为核心,以周边5个湿地自然保护区、3个湿地公园为节点,打造山地与湖泊相称的景观。在此基础上,“两湖”湿地生态旅游集群将开展湖光山色、大界湖旅游及珍宝岛红色旅游。

[旅游特色]火山湖泊、大界湖、肃慎文化、渤海文化、红色旅游

[规划线路]镜泊湖-小北湖自然保护区-牡丹峰国际生态湿地-莲花湖-兴凯湖-东方红湿地-珍宝岛-虎头要塞

“三网”

三大生态旅游网:恢复昔日大沼泽风光,尽现北国水乡

乌裕尔河河湖湿地旅游网以乌裕尔河为枢纽,扎龙湿地为核心,17个保护区和8个湿地公园为节点,建设松嫩河湖湿地旅游网,发展鹤乡文化,恢复昔日大沼泽景观。

[旅游特色]大沼泽、鹤乡文化、古大湖遗迹、鄂伦春民族文化

[规划线路]龙凤湿地-黑鱼湖-第四纪博物馆-杜蒙连环湖-扎龙-乌裕尔河-林甸鹤鸣湖-泰来泰湖湿地公园-哈拉海

挠力河大沼泽湿地旅游网以挠力河为纽带,周边5个保护区及2个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建设三江平原河网湿地旅游区,游客可感受赫哲文化、观赏东方白鹳。

[旅游特色]三江汇流平原――北国水乡湿地、赫哲文化、东方白鹳

[规划线路]富锦湿地公园-三环泡-七星河湿地-挠力河湿地-三江湿地-黑瞎子岛湿地公园-大力加湖-洪河部级保护区-二道河子百亩大地号-八岔岛-街津口-三江口湿地公园

大小兴安岭森林湿地旅游网以大沾河湿地为核心,以周边21个湿地自然保护区、11个湿地公园为节点,壮大森林湿地、火山湿地旅游及北极探幽。

[旅游特色]祖国北极(极昼极夜)、森林湿地、火山湿地、恐龙之乡、白头鹤

[规划线路]漠河北极-漠河九曲十八弯湿地公园-塔河固奇谷湿地公园-双河自然保护区-绰纳河自然保护区-多布库尔湿地-五大连池火山湿地-沾河漂流-友好自然保护区-红星湿地-新青湿地-乌伊岭自然保护区-茅兰河口湿地公园

夏季避暑胜地品牌

助力黑龙江旅游新发展

“两边”两江边境游:独有北极和东极游,能看湿地和草原

黑龙江界江边境旅游带

[旅游特色]链接北极与东极,森林、湿地、大平原

[规划线路]漠河北极-呼玛湿地-黑河,布市-嘉荫茅兰河口湿地公园-龙江三峡-绥滨两江湿地三江口-街津口-黑瞎子岛湿地公园-抚远东极

湿地文化篇11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8003703

1引言

城市湿地公园是指纳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的、以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1]。震雷山湿地公园2006年入选为河南省首家湿地公园,本文在现状调研的基础上,对其景观特色进行分析,结合城市地域特点指出其建设误区并提出相应建议,对信阳市城市生态系统构建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湿地公园的分类

城市湿地公园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多种不同类型,但就针对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概括为自然保护类、水体维护类、城市休闲旅游类和废污回用类4种类型[2],具体如表1所示。

表1湿地公园分类一览

类型 主要特点 实际案例自然保护类 主要是以原有各类自然保护区为核心,通过完善园区设施而成的城市湿地公园,原有自然保护区的自然特色保留较充分,以环境资源保护为主要目的,建构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根据需要适当增添各类设施,为人们进行观鸟活动、湿地科普知识学习、湿地文化体验等各项湿地活动提供场所,这种湿地公园是目前国际湿地公园的主流 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等水体维护类 主要是在原有自然或人工水体改扩建的基础上形成的城市湿地公园。原有自然或人工水体是这类公园的基础,以保护水体水源为主要目的,根据所在城市水源位置的不同,分为上水型和下水型,上水型以改善城市环境、泻洪、提供水源、净化水质、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主,下水型以污水净化及水资源综合利用等功能为主 杭州西溪湿地等城市休闲旅游类 在已有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的城市湿地公园,湿地并不是原始形态,仅处于展示和次要位置,主要目的是对原来的区域进行改造、利用,根据当地湿地自然条件和国内外旅游市场需要,以展示湿地类型、结构、功能为基础,以湿地科研技术为依托,集知识性、科学性、娱乐性、参与性为一体,以湿地特色休闲旅游为主的湿地公园 日本东京湾的野鸟公园、箱根湿地公园,英国伦敦的湿地中心,苏州太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废污回用类 利用工矿废弃塌陷地及积存的水体经修复改造而建立的城市湿地公园,主要根据处理污水需要达到的目标,通过设计建造人工湿地,将湿地系统的处理功能、湿地的自然过程以及景观艺术结合在一起。此类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一般都与在工业区或商住区的污水处理结合,企业多为公园的投资者美国奥兰多伊斯特里湿地公园等

3震雷山湿地公园概况

震雷山湿地位于信阳市震雷山风景区入口处,杜河与东双河交汇处的东岸,两河口大桥南侧,东临平南大道,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南北过渡区,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1~15.3℃,无霜期长,平均220~230d;降雨丰沛,年均降雨量900~1400mm,空气湿润,相对湿度年均77%,震雷山湿地公园地势低洼,水量充沛,2006年被评为河南省首家湿地公园。公园规划占地面积约72400m2,建筑面积2531m2,道路铺装7000m2,绿化面积63000m2,绿化率86%。建设内容包括办公及商业用房、滨水和架空木栈道、中心广场、主题雕塑、生态公厕、儿童游乐场、假山、码头、标志性大门以及楼台、亭榭、景墙等。园内环境独特,生物种类繁多,据统计,湿地内有植物约45种,主要是以人工湿地植物形成“乔+灌+草”的群落布局,如枫杨、水杉、垂柳、毛白杨、竹子、麦冬、白三叶、狗牙根、荷花、菖蒲、芦苇、田字草、菱等。动物资源丰富,两栖爬行动物有青蛙、蟾蜍、壁虎等40余种,鱼类有鲫鱼,鲢鱼、草鱼、黑鱼等57种,鸟类有白鹭、鸬鹚、野鸭等20余种,昆虫有1000余种。

4震雷山湿地公园景观资源特色与开发

现状4.1景观资源特色

震雷山湿地公园湿地类型主要为河流、输水河、滩涂与岛屿,其最大的特色在于水。东双河和杜河在这里交汇之后流入浉河,水面宽阔,水流平缓,波光潋滟。湿地公园两岸及岛上生长着成片的竹林和多种高大乔木、灌木,周围毗邻震雷山风景区,低山、丘陵、垄岗、平原地貌并存,远望又可见绿树掩映的村庄,视野开阔处是质朴清幽的农田景观,具有浓郁的自然田园气息。

4.2景观资源开发现状

该湿地公园目前以城市休闲旅游类公园进行开发,充分利用浉河、杜河宽阔水面,滨河高架木栈道,临水建与震雷山风景区景区入口牌楼风格类似的楼台亭榭等仿古建筑。近水修建游乐码头,购置画舫游船,公园内道路主要沿河呈环型布置,湿地公园内的游览活动以亲水、近水及水上活动为主。双休日和节假日,园区内游人络绎不绝。湿地资源是城市湿地公园的根基和命脉,资源保护首当其冲。就目前来看,震雷山湿地公园在景观规划上对原有湿地保护资源缺乏深入了解,分区布局不合理。而入口广场过分强调中央主题雕塑,实际利用率较差。开辟游船码头,水上活动较多又缺乏规范管理,致使对原有湿地生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5震雷山湿地公园景观建设误区

5.1景观设计过度“公园化”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湿地保护,而不是单纯建设成“城市湿地+城市公园”,更不是利用原有水体开辟成水上乐园,忽视湿地生态系统的特殊性。湿地景观的魅力是由其独特的生态系统模式发挥出来的。因此,如果评价一个湿地公园的景观建设成功与否,是否形成了良性循环的湿地生态系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标。这需要水文专家、湿地专家、林业专家和生态专家共同参与设计[3]。震雷山湿地位于城市的下游方向,本应以开发污水净化及其水源综合利用的水源维护型湿地为主,却以游乐休闲活动为主设置儿童游乐场、游船码头、大型中央雕塑广场等硬性设施,片面追求景观化和休闲游乐功能,湿地缺少有效的生态功能分区。湿地公园境内的植物群落以人工栽植植物为主,除少量湿生植物如枫杨、水杉、荷花等,能够对水体净化有益的水生植物选用较为单一,园区植物栽植缺乏湿地景观特色,原有的次生植物群落被认为"杂乱无章"而被铲除,湿地生境的破坏及过量的人为干扰,致使原有的环岛白鹭栖息地目前已很少见到白鹭踪影。

5.2旅游开发“盲目化”

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有效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二者既对立矛盾又统一协调。进行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是进行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震雷山湿地公园毗邻震雷山风景区,是信阳市特色旅游线路上的重要一环,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具有巨大的优势。该公园目前主要以赏景、水上活动、儿童游乐、农家乐观光餐饮等传统的旅游方式为主,景观同质化现象较严重,游憩方式缺少生命力与吸引力。不当的旅游开发方式对湿地公园生态保护有直接的负面影响和破坏,缺少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资源有益、使当地社区受惠、进行环境教育、规范道德与责任、可持续性发展、开发旅游享受体验和进行文化熏陶的生态旅游开发方式[4],震雷山湿地公园的未来发展令人担忧。

5.3湿地教育及文化传承意识欠缺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只有进行湿地知识普及才可以更好地进行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目前震雷山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缺少科普教育的元素,多数游客进行公园游览时仅限于休闲娱乐,缺少湿地知识的基本认识。另外,湿地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也是生命繁延和文明发祥的起源地。湿地文化随着人类对湿地的认识和利用应运而生,早在3000年前的《诗经》中就有“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等大量湿地景观的描写。震雷山湿地属于河南湿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却缺乏有效的湿地生态保护,只有采取有效的生态保护措施,才能够让后人切身感受到该湿地的文化魅力,进行地方湿地文化的有效传承。

6对策与建议

6.1进行规范的湿地公园分区规划

进行湿地公园的功能分区是处理湿地保护、开发与科普教育等内容的重要手段。根据《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城市湿地公园一般应包括重点保护区、湿地展示区、游览活动区和管理服务区。目前震雷山湿地景观建设以游览活动区和管理服务区两项分区为主,湿地展示区面积较小,重点保护区划分不明显,应严格按照实际需要,将湖心半岛划定为湿地重点保护区,除经允许的科研活动外,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出入,力争实现原有白鹭栖息地的恢复。湿地展示区可沿水岸栽植能够有效进行水体净化的植物,如水葱、水竹、伞草等。同时在该区域对湿地植物进行挂牌展示,增加有关震雷山湿地动植物资源相关知识介绍的景观小品设施,形成湿地科普知识的系统教育体系。

6.2进行有效的湿地生态旅游开发

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开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应遵守规模与质量控制、限制性开放、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检测、保护当地文化与环境、约束旅游行为、兼顾经济与环境保护、利益的长期性原则[4]。在对震雷山湿地公园进行生态旅游开发时,应紧紧围绕这8个原则进行,具体如:减少公园内部使用较少的儿童游乐场的人工设施,进行日游客量控制,减少人为干扰;有效控制游客的活动范围,避免影响湖心半岛核心区鸟类栖息地;在园区内设置专门的污染观测点并对湿地环境进行动态监测;保护当地的文化环境,在湿地观景设施中强化地域文化的符号;指定湿地公园旅游导则,明确规范游客行为;除政府投资外,可利用政策吸引民间投资进行生态旅游投入,强调湿地利益的长期性。

6.3动员公众参与广泛保护

城市湿地公园与一般湿地相比,除生态功能以外,其主要不同在于城市湿地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和娱乐功能,因此城市居民对湿地的认知及其生活方式与游览方式会对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保护城市湿地生态环境必须靠市民的共同努力。因此,信阳市人民政府应在2011年出台的《信阳市湿地资源保护管理规定》的基础上,上下联动,团结一心,加大湿地保护宣传力度,进行湿地科普及环保教育,提高市民综合素质,规范市民旅游行为,这是进行信阳市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必要条件,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S].北京:中化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05.

[2]王浩,汪辉,王胜永,等.城市湿地公园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37.

湿地文化篇12

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景观、城市绿化、城市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资源,对湿地公园进行合理的设计,并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城市湿地公园,可以促进城市健康、生态、文明的发展,所以本文就将对城市湿地公园设计与保护方面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原则

1系统保护的原则

(1)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为各种湿地生物的生存提供最大的生息空间;营造适宜生物多样性发展的环境空间,对生境的改变应控制在最小的程度和范围;提高城市湿地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防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造成暮Α

(2)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连贯性:保持城市湿地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连续性;保证湿地生物生态廊道的畅通,确保动物的避难场所;避免人工设施的大范围覆盖;确保湿地的透水性,寻求有机物的良性循环。

(3)保护湿地环境的完整性:保持湿地水域环境和陆域环境的完整性,避免湿地环境的过度分割而造成的环境退化;保护湿地生态的循环体系和缓冲保护地带,避免城市发展对湿地环境的过度干扰。

(4)保持湿地资源的稳定性:保持湿地水体、生物、矿物等各种资源的平衡与稳定,避免各种资源的贫瘠化,确保城市湿地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2合理利用的原则

合理利用湿地动植物的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合理利用湿地提供的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合理利用湿地开展休闲与游览;合理利用湿地开展科研与科普活动。

3协调建设原则

城市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与湿地特征相协调,体现自然野趣;建筑风格应与城市湿地公园的整体风貌相协调,体现地域特征;公园建设优先采用有利于保护湿地环境的生态化材料和工艺;严格限定湿地公园中各类管理服务设施的数量、规模与位置。

4未来发展原则

维护城市湿地生物多样性及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对于人为干扰而遭到破坏的城市湿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其恢复与修复工作;坚持城市湿地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应在全面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适度开展科研、科普及游览活动,发挥城市湿地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和湿地保护现状,坚持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因地制宜、分步实施的原则。

二、城市湿地公园设计

1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过程应该是通过最小的干预而达到“自然”效果的过程,即使用最少的人工改造手段,创造接近“自然”条件的湿地空间,寻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种干预应该是细微并且有效的,最细微的干预能使湿地的生态系统通过自我调整达到更自然的平衡状态,有效性则意味着人类仅控制一切可控因素,尽可能让生态系统自然、健康生长,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应该是在尊重开发利用土地的基础上,发挥湿地的各种功能,创造一个具有高利用率、低维护要求、高能量输入的可以保护环境和公共健康的健康、可持续的城市湿地公园系统、自然生态循环系统。

2注重地域性设计。人类的亲水性决定了人类喜欢择水而居,古往今来,在历史长河漫长的岁月里,不同的地域积累了不同的地域性文化,而不同的地域性文化赋予场所不同的湿地文化,设计之初必须研究场所地域性特征,如现状地貌、文化背景、民俗风情、现状生态群落特征等,在设计中强调并延续传承,生成一种景观的独特性,湿地生态的持续性、文化的延续性。水系与植被等生态系统是湿地的血肉与骨架,地域性文化内涵则是其骨髓,要善于提炼湿地的地域性文化内涵,一个具有文化内涵的湿地,才是一个湿地项目的点睛之笔,一个艰巨血肉、骨髓和内涵的湿地景观空间。

3景观建设应严格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建设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游憩活动主题化、建筑自然化生态化的湿地公园;严格限制湿地公园内游客的数量,防止游人过多超过湿地公园的承载负荷,对湿地公园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尊重该地区的生物种类,切忌胡乱引进其他物种。

三、 湿地公园的保护与恢复

1建立湿地保护圈。把未被破坏的湿地列为保护区,并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域,即“中心区-过渡区-试验区”,在中心区内禁止擅自开垦、围垦等改变湿地用途或者占用湿地;禁止在湿地周围建立厂房,排放污水,在保护区的过渡区和实验区对湿地采取有效地、生态的技术手段恢复建设,最大限度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性、完整性,促进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系统平衡。

2建湿地生态水网体系。连通城市内河水系。湿地所在城市片区规划有环形水系,毗邻场地,可将场地与规划水系联通,以此将湿地纳入城市绿地水系生态网;采取生态补水。根据湿地自身情况采取不同的补水方式,如蓄洪补水、湖泊连通等生态补水方式,以保障湿地内水量得到长期的、有效地供给,并且要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避免地下水位下降;完善内部生态水系统,增加湿地内部生物多样性,构建多条食物链,完善平衡内部水生动、植物群落系统;采取人工技术净化水质,完善湿地生态环境。

3丰富湿地生物多样性

(1)植物多样性营造。避免用单一的植物或引入外来侵略性的植物,植物多样化才能相互依存,从而构建植物群落,外来侵略性的植物会打破现有植物群落平衡,因此植物选择原则上宜选用多样性的乡土植物。

(2)动物多样性营造。湿地是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要科学的投放动物,丰富内部动物多样性,构成动物群落,从而和植物群落共同构建起丰富、完善的食物网系统。